首页 > WORD文档 > 公文范文 > 2021关于对实现安居乐业的调研与思考.DOCX 【图片、文字、动画均可编辑】

2021关于对实现安居乐业的调研与思考

2021关于对实现安居乐业的调研与思考
关于对实现安居乐业的调研与思考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解决好群众安居乐业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前提和基础。通过调研,对**如何群众安居乐业形成如下初浅的认识和思考。   一、基本现状   全县辖9镇、78个行政村,总人口5.9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0494人,非农业人口9103人。人口年龄结构为:16周岁―60周岁劳动力资源39083人,占总人口的77.7%。文化结构为: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30411人,高中6019人,大专及以上 2653 人。性别结构为:男性20185人、女性18898人,性别比为1:1.07。   (一)住房保障现状。近年来,全县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建立了县城、县域副中心、集镇和新型农村社区一体化发展的城镇化规划建设体系,通过实施保障性住房、陕南移民搬迁等政策,城乡居民住房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截止20**年,全县共有保障性住房2086套,其中在建和已建成廉租房806套、公租房880套、限价商品房400套,廉租房对象310户、公租房对象880人。据住建部门估算,县城居住总面积已达到352000平方米,人均 28.16平方米;集镇居住总面积达到417820平方米,人均32.14平方米。根据县城总体规划、集镇和新型社区规划,目前县城承载能力12500人,集镇承载能力**000人,新型社区承载能力4066人,按照“三个两万人”的规划目标,目前县城承载能力只能满足规划承载人口的62.5%,集镇只能满足规划承载人口的65 %,新型社区只能满足规划承载人口的20%。  (二)产业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现状。在产业发展方面:一产突出发展生猪一县一业,食用菌、烤烟、药材、林下养殖等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一业主导、多业并举的产业结构基本形成,培育农业产业园区14个,龙头企业6个,产业大户65户,带动散户150余户。二产以矿产、食品加工、水电、生物医药等为重点,培育工业企业8个,规上企业2户,上缴税收2317万元,提供就业岗位7360人。三产以生态旅游为主,突出发展商贸流通企业,共发展旅游公司4户,限上商贸流通企业2户,农家乐52户,年上缴税收80余万元,提供工作岗位300余个。城乡居民收入方面:20**年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23035元、6524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5:1。在城镇居民收入中,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 、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占比为72.3:5.5:2.5:19.7。在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占比为54.0:37.0:1.9:7.1。   (三)社会保障现状。在教育保障上,通过教学布局调整,全县28所中小学全部达到标准化学校硬件设施建设要求,校舍总面积72295平方米,在校学生8971人,教师644人,教育资源能基本满足县域内学生上学需求。全县推行15年免费教育,从学前三年到高三,学生上学全部免费,除省市配套的生源地贷款、各类助学金、营养补助、寄宿生补助等政策外,我县还推行了大学生免费入学和特困大学生补助政策,“上不起学”的问题基本解决。在医疗保障上,建立了县医院、区域性中心医院、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医疗网络体系,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91个、二等甲级医院1所,床位180张、医护人员190人,群众“没地方看病”的问题基本解决。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医保、职工医保、健康保险、大病救助等相互补充的医疗保障体系,门诊报销、住院报销、慢性病报销渠道畅通,群众“看不起病”的问题基本解决。在就业保障上,推行了大学生见习、公益性岗位、志愿者、退伍军人安置等措施,实施了创业就业培训和创业促就业小额担保贷款贴息政策,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同时,通过劳务输出培训,每年向外输出剩余劳动力1.5万人。在底线保障上,全面落实了农村五保、低保、城镇低保、临时救助等政策,对70岁以上老人发放高龄补贴,对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等等。同时,完善了临时救助机制,困难群众的生活保障基本到位。     二、存在的问题   (一)医疗、教育发展滞后,是群众“有居不安、有业无乐”的重要因素。在调研过程中,多数人认为教育问题是**群众的心病,很多家庭由于对**教育水平期望值过高,花费大力气将孩子送到安康上学,由此产生了较高的教育成本;根据近来年合疗和医保报销数据可分析,到县外就医占比大、群众花费大,患者、尤其是大病患者,在本县医院治疗的不多,对本县的医疗信任度不高,**医疗条件和诊疗水平有待提高。医疗、教育发展的滞后,与群众期盼孩子上好学、病人看好病不相适应,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干部群众安居乐业的幸福指数。   (二)城镇化发展与产业发展不协调,“居”、“业”分离现象较为普遍。县域产业发展滞后,仍然是传统的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农村居民对土地的依存度较高,在城镇化推进的过程中,群众一方面要求享受城镇更为完善的公共服务,另一方面又故土难离,或者离开土地就没有了生活来源,导致出现了“有居无业”和“有业无居”的问题。因此,在推动城镇化进程中,如果产业不能协调同步发展,尽管改善了群众的居住条件,但也增加了群众的生活成本,对于一部分家庭而言,这些增加的成本就会降低其安居乐业的幸福指数。   (三)城乡规划滞后,规划管理缺乏强硬措施,导致无序建设行为时常发生。县城总规修编、控规和修建性详规也严重滞后,在城镇建设过程中,等着看、看着干的问题比较突出,加之执法监管缺乏力度,无论是县城、集镇还是村镇,乱搭乱建、乱占乱放、随意建设的现象都很常见。   (四)产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结构不合理,增收致富的渠道不多。全县一、二、三次产业仅能提供不到2万个就业岗位,多数城镇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只能靠外出务工维持生活。同时,由于产业市场化程度不高,群众以土地、财产等资源参与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积极性不高,产业利润的分配空间有限,县域产业对城乡居民收入的贡献率不高。   (五)城乡公共基础的不均衡性和城乡居住环境的差异性,在安居乐业的标准和模式上难以达成共识。城镇具有比农村更为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而农村又相对城镇具有较大的空间选择,在地理、空间等资源方面具有优势。随着生态环境、健康理念的深入人心,人们对“在什么地方住、在什么地方就业”的选择标准会更多地倾向于农村,而农村在居住和产业布局上又呈分散型,因此,如何合理建设公共配套基础设施,如何科学优化产业布局,是我们工作中应该着力破解的难题。   (六)城乡社会保障的差异化,政策的不均等性,在城镇化进程中会形成潜在的矛盾。在现行的政策体系中,城镇职工和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保险待遇优于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农村合疗和城镇医保在报销程序、报销比例、报销范围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别。    三、对策及建议   (一)着力提升安居水平。从目前住房数据上看,没房住的问题基本解决,当前迫切要解决的问题是怎样才能住得好。在县城建设上,老城重点是完善城镇功能,加快推进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工程,完善排水、雨污分流系统,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细节的打造,提升宜居指数;**区重点要加快路网及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工程进度,搞好山体绿化、路网绿化和公园建设,以完善的公共服务配套功能和休闲宜居的环境,吸引优质资本实施市场化的开发。在集镇建设上,要突出重点,加快曾家县域副中心建设,完善规划、拉大骨架、健全功能,尽快完成一河两岸路网体系建设,提升曾家对县域人口的吸纳聚集能力;其他7个镇区,要注重完善集镇公共服务功能,搞好居住环境建设,提升宜居水平。在新村和新型聚集社区建设上,要抢抓陕南移民搬迁政策机遇,完善社会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巩固并优化升级村庄整治成果,打造建设美丽乡村。   (二)着力做强城乡居民增收的产业支撑。乐业的问题,关键是要让群众有事干、能挣钱。产业是富民的基础,在农业产业上,发展的重点要聚焦,建议立足自身特色和优势,大力发展生猪、药材、茶叶、乌鸡和富硒洋芋种植,鼓励农民结合自身实际和特长,发展山林特色经济,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在发展的模式上,采取园区承载、龙头引领、品牌支撑、大户带动的模式,鼓励农民以土地经营权、林权、圈舍、劳务、技术等入股的方式与市场经营主体合作发展,分享集约经营、品牌化生产带来的产业发展红利。工业是强县的支撑,在工业发展上,建议围绕富硒食品加工、生物医药、新型材料等重点,培育市场经营主体,鼓励各类市场主体自主选择发展重点和方向,在市场竞争中形成统一的品牌。在工业发展的空间布局上,启动安康高新区**飞地经济工业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同步启动标准化厂房建设,招商引进企业,利用好“飞地”资源。同时,在县域内建立工业集中区,对产品进行初加工。旅游是兴县的方向,在三产发展上,把生态旅游业作为重中之重,加快生态旅游开发,围绕**峡.**坝AAAA级景区的创建,加快星级宾馆、农家山庄和家庭旅馆建设、旅游线路打造、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不断完善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配套服务产业建设。同时,围绕鸡心岭、浪河、三道门、古盐道等优质旅游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深入开发建设,努力实现景区开发新突破。  (三)着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一是搞好优生优育政策落实。继续落实孕产女免费检查、服叶酸、住院分娩等政策,促进优生优育。二是办好教育。继续完善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和教师队伍能力素质建设,提高办学水平,解决“上好学”的问题,树立民众对教育的信心。三是强化劳动技能培训服务。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建立劳动者就业培训档案,根据个性化需求,组织开展免费的创业就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四是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下大力气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加大选派本县医疗人才到大医院临床学习培训,带动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实现“病有良医”的目标,构建相互信赖的医患关系。五是落实好各类保障政策。认真落实农村五保、低保、城镇低保、职工养老等社会保障政策,高度关注留守老人、妇女、儿童问题,建立留守群体关爱帮扶和权益保障救助机制,确保留守群体生活能安定、权益有保障。六是妥善化解社会矛盾。建立干部帮扶群众机制,每户群众均落实一名干部实施跟踪帮扶服务,在帮助群众发展中,做好群众思想疏导和政策宣传工作,努力营造全县干部群众齐心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点击查看更多

工图网提供2021关于对实现安居乐业的调研与思考供会员免费下载。更多精彩公司介绍PPT素材,尽在工图网。 

关于对实现安居乐业的调研与思考 Array

本网站所有作品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
猜你喜欢

建好“前沿阵地”激活“神经末梢-对我市以“五标”促“六化”推进市直机关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调研与思考包含

2023以高质量研究成果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PPT简约大气风全国党校(行政学院)系统科研工作调研与思考专题党课课件(讲稿)包含

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调研与思考-对我市以“五标”促“六化”推进市直机包含

关于项目建设廉洁风险防控的调研与思考三篇包含

关于项目建设廉洁风险防控的调研与思考三篇包含

关于对国有企业加强科技创新监督的思考与对策(集团公司)包含

您当前未开通企业VIP 加入企业VIP即可获取商用授权书 立即加入企业VIP
您当前未填写企业信息 完善企业信息即可下载授权书 前往填写信息
在线客服
工作日:09:00-18:00
电 话:400-1600-950
联系在线客服
收藏成功
升级VIP后可收藏更多内容
继续浏览 加入VIP
工图网VIP
全站资源终身免费下载
立即加入
今天下载太多文件了
请明天再来
我再逛逛 升级VIP继续下载

举报作品

该作品违反相关法律规范
侵权/盗版问题

请详细描述并提供原作品链接

其他原因

请详细描述举报原因

提交

工作日:09:00-18:00

工作日:09:00-18:00

客服热线:400-1600-950

Ctrl+D
收藏工图网

建议反馈

联系方式

提交
QQ登录 微信登录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工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