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WORD文档 > 领导讲话 > 2018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讲话汇编.DOCX 【图片、文字、动画均可编辑】
2018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讲话汇编
2018 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讲话汇编目录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3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26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41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59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85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98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107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119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128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135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座谈会发言 144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座谈会发言 148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座谈会发言 152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座谈会发言 156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会议上的汇报发言 161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及中央、 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的“三农”工作, 安排部署下阶段工作,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实施,不断开创我 市“三农”工作新局面。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 在我国“三农”发展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书记总书 记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系列重大 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提出了明确要求,向全党全国发出了实施 乡村振兴战略的总动员令。前不久,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召开,会 议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 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为指导,总结了五年来全省“三农”工作,对我省实施乡村振 兴战略作出具体安排部署。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中央和省 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书记同志为 核心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上来,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走好 XX乡村振兴之路。下面,就做好我市 2018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 农业农村工作,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我讲几点意见。一、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刻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 第一,要深刻认识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定位。就是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农稳安天下。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中,建设什 么样的乡村、怎么建设乡村,始终是一个历史性课题。新民主主 义革命时期,党领导人民“打土豪、分田地”,带领亿万农民求解 放,紧紧地把广大农民团结在党的周围,为革命胜利提供了重要 力量。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农民开展互助合作,发 展集体经济,努力改变农村贫困落后面貌,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改革率先在农村拉开序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打响了第一枪,由此推动农村经营体制、农业农村、城乡社会结 构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书记同志为核 心的党中央勇于推动“三农”工作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 **书记就做好 “三农”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 略,从“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 富,农民必须富”的重要论断,到强调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 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从告诫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 己手中,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到坚持以推进农业供给 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 从划定农村改革的方向和底线,到强调让广大农民群众有更多获 得感,等等,构成了**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 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其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并将其确定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定实施 的七大战略之一,这是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 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在全面认识 和把握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基础上、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 向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在全面总结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 以来“三农”工作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准确把握“三农”工作新 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把我们党对“三农”事 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了新境界,是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 总抓手。乡村振兴战略被庄严写入党章,成为新时代全党共同意 志、共同行动。我们要深入贯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为统领,进一步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第二,要深刻认识乡村振兴战略的新蓝图。就是产业兴旺、 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让农业成为有奔头 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 丽家园。乡村振兴是一次战略上的转型和升级,它比新农村建设 的内涵更加丰富,不仅包括经济、社会转型,还包括科技、教育 和文化复兴,是一次农业的全面转型、农村的全面发展、农民的 全面进步。要认识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们有着比较扎实的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 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委、市政府着力发挥 XX 优势打好“四张牌”,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力度,推动全市农业农村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为我市 各项事业又好又快跨越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稳步提升。常年粮食产量达到 XX亿斤以上,主要农作物良种基 本实现全覆盖,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 XX以上,被评为全 国粮食生产先进市,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农业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见成效。目前全市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达 到 XX万亩,培育农业产业化集群 XX个,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 XX家,年实现总产值 XX亿元,“三品一标”产品达到 XX个, 居全省第一位。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迈出新的步伐。农村土地承包 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基本完成,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取得初步 成效,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到 XX万个,供销、农垦、林场改革稳步推进。农民获得感幸福感 持续提升。XX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农民收入增速连 年高于城镇居民,农村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得到加 强,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村基层基础进一步稳固。创新实 施“三·五”基层工作日制度,农村党群干群关系更加融洽,社会保 持和谐稳定,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进一步夯实。这些成绩来之不 易,为我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了良好基础、积累了有益经验。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还任 重道远。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 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最大的不平衡就是城 乡发展的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就是农业农村发展的不充分问题。要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就必须更加重视“三农”工作和乡 村发展。以乡村全面振兴的要求审视我市“三农”工作,我们和全 省一样也面临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业体量大 但没有做强。虽然说 XX是农业大市,但农业基础设施还比较薄 弱,农业结构不优,农产品产量大但优质产品少,农产品加工业体量大但精深加工少,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不强;传统农业的 粗放生产方式尚未得到根本转变,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 并存;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程度不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 强,由农业大市转变为农业强市还任重道远。二是农民持续增收 但仍不富裕。尽管近年来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每年都在以接近两 位数的速度增长,但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还有很大差距,而且农 民收入只有城镇居民收入的 XX,分别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XX、XX个百分点,位居全省倒数第二,城乡二元结构还比较明 显;农民务工环境趋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不足,农民持续 稳定增收的后劲不足。全市还有 XX万贫困人口尚未脱贫,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任务还很重。三是农村环境不断改善但仍然不美。 农村基础设施的历史欠账仍然很多,公共服务水平仍然有待提升, 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与城市反差比较大,农村垃圾、污水缺乏有效 整治,农村人居环境亟待改善。对此,我们要保持清醒,下大力 气解决,推动我市“三农”工作平稳健康发展。第三,要深刻认识乡村振兴战略的新目标。就是实施乡村振 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到 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 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 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 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 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围绕这一新目标和时间表,实 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党对“三农”工 作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 质量发展的要求,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 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 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 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 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 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马上办抓落实, 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 代化,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 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原则是:一是坚持党管农村工作的 原则。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健全党管农 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提高新时代党全面领导农村工作的能力和 水平,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乡村全 面振兴提供坚强政治保证。二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原则。 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把乡村振兴作为全市上下的共 同意志、共同行动,在公共财政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加 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三是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的原则。充分尊重 农民意愿,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广 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维护农民根本利益、促进农 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不断提升 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四是坚持乡村全面振兴的原则。 准确把握乡村振兴的科学内涵,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和价值,统筹 谋划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注重协同性、关联性,整体部署,协调推进。 五是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的原则。坚决破除体制机制弊端,使市场 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城乡要素 自由流动、平等交换,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 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快形成工农互补、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 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六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 则。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实解决优 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统筹山水林田草系统治理,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七是坚持因地制 宜、循序渐进的原则。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和发展走势分化的 特征,注重规划先行、突出重点、分类施策、典型引路。既尽力 而为,又量力而行,不搞层层加码,不搞一刀切,不搞形式主义, 梯次推进,久久为功。第四,要深刻认识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形势。就是随着农业农村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三农”工作、乡村振兴面临形势正发生深 刻变化,呈现许多新情况新特点。一是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了变 化,已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农产品消费需求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不再是满足吃饱饭, 而是要吃得好、吃得健康、吃得安全,造成部分农产品库存大幅 增加而优质产品需求得不到满足,调优农业结构迫在眉睫。二是 农业发展导向发生了变化,已由增产导向转变为提质导向。一方 面,我国粮食连年增产,库存压力加大,同时国际市场大宗农产 品价格较低,形成国际国内农产品价格倒挂;另一方面,在一系 列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农业生产经营成本总体呈上涨趋势,提高 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三是科技兴农着力点发 生了变化,已由主要推动高产转变为带动农业革命性突破和产业 格局重大调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现代农业 生物技术尤其是生物育种技术快速发展,大数据、云计算和互联 网催生智慧农业、智能装备等产业异军突起,正在深刻改变农业 生产、经营、流通和产业组织形式。四是城乡关系发生了变化, 已由二元结构转变为加快融合发展。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 进,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能力不断增强,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 和农村改革不断深化,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条件逐步具备;同时, 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突出,阻碍城乡之间资源要素优化配 置、合理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五是农业劳动力供求关 系发生了变化,已由大量富余转变为总量过剩与结构性、区域性短缺并存。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打工,既为推动土地流转、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也带来农业生产者素质结构性下 降,呈现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的趋势,关键农 时缺人手、现代农业缺人才、农村建设缺人力问题比较普遍。面 对新情况新问题,传统的“三农”工作方式已经不再适应形势需要, 必须用新的思维和方式去谋划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第五,要深刻认识乡村振兴战略的新道路。就是走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主要包括七项内容:一是重塑城乡关系, 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使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 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形成,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二是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 有机衔接,走共同富裕之路;三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转变,走质量兴农之路;四是坚持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五是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形成文明乡风、良 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文明新气象,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六 是创新乡村治理体系,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 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健全自治、法治、 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七是打好精准脱 贫攻坚战,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把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 增强发展能力作为根本举措,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这 “七条道 路”,不仅引领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也为乡村振兴赋予了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深厚内涵。只有把这些具体部署 落到实处,才能激发振兴乡村的强大推动力。第六,要深刻认识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政策。就是强化乡村振 兴制度性供给,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激活 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落实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 不变政策,衔接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 30年的政 策,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完善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 房政策,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农业农村“放 管服”改革,破除一切束缚农民手脚的不合理限制和歧视。强化人 才支撑,鼓励引导工商资本参与农村振兴。开拓投融资渠道,建 立健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财政投入保障制度,公共财政更大力度 向“三农”倾斜。强化金融服务方式创新,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能力和水平。振兴乡村离不开人力物力财力的有效支持,更离不 开行之有效的机制保障、健全的制度保障。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 制度,要抓住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机遇,通过有效的制 度供给和体制机制创新畅通瘀堵、破除壁垒、理顺关系、打通经 络,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可持续的动力支撑和制度保障。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广大农民的获 得感和幸福感,决定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 化的质量。同时,随着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 制和政策体系的日益健全,乡村振兴的制度保障更加完善;随着 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家对农业农村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农村生活条件将加快改善,乡村振兴有比较好的物质 条件。此外,我们有独特的优势条件,除区位交通优势之外,我 市人口较多,收入不断增长,消费空间巨大,农村投资需求旺盛, 随着农村丰富资源要素和现代科技的结合,必将催生新的增长点, 乡村振兴的市场潜力将不断释放。总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XX 有基础、有优势、有需求、有条件,我们要进一步坚定信心、下 定决心,牢牢抓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重大历史机遇,坚定贯 彻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开拓创新、真 抓实干,奋力书写新时代我市“三农”工作新篇章。二、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抓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问题 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坚持“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 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方针,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我就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 点任务,强调几个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第一,什么样的乡村才算振兴?乡村振兴的标志:一是在农 业绿色发展的基础上,乡村产业向多样化发展,乡村经济向多元 化发展,乡村就业创业机会增多;二是乡村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城乡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三是乡村的功 能价值日益凸显,吸引力显著增强,人口由农村向城市单向流动 的局面缓解。首先,乡村振兴,摆脱贫困是前提。摆脱不了贫困, 振兴就无从谈起。我市是脱贫攻坚任务较重的省辖市,所辖六个县都是贫困县,精准脱贫已经到了大规模攻城拔寨的时候。我们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坚决克服厌战情绪、畏难情绪、松懈情 绪,一鼓作气、马不停蹄向前推进,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 把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增强发展能力作为根本举措,持续在 精准识别、精准扶持、精准退出上下功夫,以狠抓作风转变促脱 贫攻坚,确保脱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确 保今年六个县全部按照原定计划达到脱贫摘帽标准,确保到 2020 年与全国全省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突出抓好产业扶贫,重 点实施好特色产业带动,建立好贫困户与带贫主体的利益联结机 制,统筹推进好扶贫车间和光伏电站建设,为贫困村建立稳定的 集体收入。要以“九大工程”和“六改工程”为载体,积极稳妥推进农 村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改变贫困村和贫困户面貌。其次,乡村振 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产业兴,百业兴。要把大力发展农村生产 力放在突出位置,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始终坚持“质 量兴农、效益优先、绿色导向”三原则,按照“提质增效转方式、 稳夏调秋促增收”的基本思路,重点推进“四优四化”,推动农业高 质量发展,让农村呈现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三产深度融合的新 景象。要在稳定粮食产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坚持藏 粮于地、藏粮于技,加快高标准粮田建设。要加快推进农业由增 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实施品牌提升行动,加大对夏邑食用菌、 柘城三樱椒、宁陵金顶谢花酥梨、民权河蟹、梁园代庄草莓等知 名公用农产品品牌扶持力度,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把优质农 产品产出来,把知名品牌树起来。要不断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将农业培育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要促进粮经 饲统筹、种养加一体、农林牧渔结合、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 产业新业态,推动农业产业全面转型升级。要推动农业生产向粮 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聚集, 推动先进要素向产业园聚集,让农业有文化说头、景观看头、休 闲玩头,让农民有更多赚头。其三,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 生态宜居是乡村建设理念的升华,蕴含了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生 的关系,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乡村建设中的具体体 现。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建设意味着农村不能再延续农业兼业化、 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的状况。要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就 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入,注重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把农耕文明的精华和现代文明的精华有机结合起来,使传统 村落、自然风貌、文化保护和生态宜居诸多因素有机结合在一起。 要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 生活方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 民群众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其四,乡村振兴,乡风文明 是保障。农耕文明是华夏历史文明的血脉,是乡风文明的根和魂。 吃苦耐劳、勤俭朴实、邻里守望、诚信重礼、父慈子孝、耕读传 家、守土敬业等等,成为广泛久远的文化集成和中原文化的核心 内涵,也是 XX“重厚多君子”优秀古都城文化的传承,同时也是“XX 好人”文化不断生发壮大的深厚土壤。要实现乡村振兴,就必须传 承好、创新好这些优秀文化,推动乡风文明、家风良好、民风淳朴,让广大农村焕发文明新气象。要充分发挥 XX传统文化在农 村底蕴深厚、流传久远的优势,倡导现代文明理念和生活方式, 注重培育良好生活习惯和文明乡风,持续推进移风易俗,不断强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推动传统 文化创新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促进农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 等事业发展,使农民综合素质和健康水平进一步提升、农村文明 程度进一步提高。其五,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乡村治理 是国家治理的基层基础,是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现有效治理,需要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 系。其中,自治为本、德治为基、法治为要,只有“三治并举”、 有机结合,才能让自治运行更加高效、法治建设在村庄落地生根、 道德建设真正融入村民日常生活,农村才会更加和谐、安定有序。 要把加强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 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推动 农村和谐发展。要推进乡村平安建设,加快完善农村治安防控体 系。尤其是春节临近,大量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农村不安全稳定 因素凸显。我们要结合落实“三·五”基层工作日,全面开展排查化 解治理,避免家庭暴力和民转刑案件发生,建设平安乡村,提升 群众安全感。对因工作失职失责导致安全稳定案事件发生的,市 委将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坚决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其六,乡村振 兴,生活富裕是根本。生活富裕就是要让农民有持续稳定的收入 来源,经济宽裕,衣食无忧,生活便利,共同富裕。近年来,我市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城乡收入差距总体缩小,但农民增收基础 还比较脆弱,农村民生短板还很突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 们必须顺应广大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深入践行以人民 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解决好农民 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保持农民持续增收好势头;重塑城乡关 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强化人、地、钱要素供给,处理好走 出去、留下来和引回来的关系,让农村的机会吸引人,让农村的产业、环境留住人;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推进农村基础 设施建设提档升级,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织密筑牢社会保障安全 网,全面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全方位缩小城乡差距,让广大农民 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过上幸福美满的好日子。第二,怎样推动乡村振兴?一要规划先行。改革开放以来, 我市农村建设发展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乡村居民住房条件极 大改善,生活品质极大提升。农村的生活习惯、生产方式和居住 环境发生了一系列改变。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一定要 坚持规划先行,针对乡村资源要素的配置、土地开发利用、耕地 保护及经济、生态、社会的发展,制定好近期和远期发展目标规 划,既突出功能统筹、产业融合,又强调生态文明和城乡共融发 展,做好人与自然、资源与生态、发展与环境的融合,增强规划 的可行性和长远性,让规划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检验,为乡村各 项事业的发展打下基础。二要激活主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解决好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必须坚持农 民的主体地位,为了农民、依靠农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只有尊 重农民的意愿、维护农民的利益、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才能激 发广大农民振兴乡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才 能真正达成。三要循序渐进。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乡村振兴按“三 步走”战略部署,2050年全面建成,这一战略设计将实施乡村振 兴战略视为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在推进过程中,我们要充分 认识到我们的城镇化进程还没有结束,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趋 势并没有发生转变。要按照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和阶段划分,坚 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避免一哄而上,要有战略定力,有历史 耐心。第三,推动乡村振兴的钱从哪来?一要整合财政资金。坚持 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理念,使公共资源配置优先向“三农”倾斜。 要积极发挥财政资金的引领作用,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探索建 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的意见》,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 略,将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作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和政府投资体制 改革的重要内容,优化财政支农投入供给,加强财政支农政策顶 层设计,理顺涉农资金管理体系,创新涉农资金使用管理机制, 改革和完善农村投融资体制,切实提升国家支农政策效果和支农 资金使用效益。二要创新农村金融。金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 重要支撑。要完善我市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健全适合农业农村特 点的农村金融体系,强化金融服务方式创新,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能力和水平。要坚持农村金融改革正确方向,健全适合农业 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需求,逐步扩大农村金融服务规模和覆盖面, 加快建立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竞争适度、风险可控的现代 农村金融体系。三要吸引工商资本下乡。工商资本是推动乡村振 兴的重要力量。他们中的大部分从农村走出来,天然的熟悉农业、 亲近农民,是乡村振兴的资源和机遇。同时,乡村振兴战略也为 他们返乡干事创业带来了机会。过去,工商资本下乡面临的条条 框框多,参与度不高,农村建设更多依靠财政投入和集体经济内部积累。如今,中央鼓励工商资本下乡,我们在设置好保护农民 权益的防火墙的前提下,搭建好桥梁和舞台,稳定政策预期,优 化投资环境,遵循市场规律,让更多的工商资本在乡村振兴中大 有作为。四要汇集全社会力量。要建立有效激励机制,以乡情乡 愁为纽带,吸引支持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医生教师、 技能人才等,通过各种方式回馈故里建设乡村。第四,靠什么来推动乡村振兴?一要落实党管农村的基本原 则。党在农村工作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地位不能动摇, 党管农村的原则不能放松、力度不能削弱,党领导“三农”工作的 干部队伍要配优配强。党委、政府一把手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责任 人,要按照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要求来抓“三农”工作。要切实加 强各级党委农村工作部门建设,做好党的农村工作机构设置和人 员配置工作,充分发挥决策参谋、统筹协调、政策指导、推动落 实、督导检查等职能。二要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要把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作为基本要求,加强“三 农”工作干部队伍的培养、配备、管理和使用,把到农村一线工作 锻炼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拓宽县级“三农”工作部门和乡镇 干部的来源渠道,注重提拔使用实绩优秀干部,形成人才向农村 一线倾斜流动的用人导向。三要培养“三农”人才队伍。要加快培 育新型农民,以提高农民、扶持农民、富裕农民为方向,以吸引年轻人务农、培养职业农民为重点,通过培训提高、发展培育, 加快构建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 队伍。要加快培养农业科技人才队伍,提升自主研发、成果转化、 农技服务能力,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强大而持久的驱动力。要巩 固、壮大、提升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职 业农民培训力度,推进农民创业创新,确保农业“后继有人”。四 要引导返乡农民工和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等人才到农村创业。农民 工和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有着农村生长的背景,有着城市生活的经 历,我们要用宽松的政策、良好的环境,吸引他们返乡创业,积 极落实各项政策措施,从资金支持、政策保障、财政优惠、公共 服务、投资环境等各个方面,为乡村人才引进建立全面的保障体 系,充分调动人才投身乡村建设的积极性。第五,如何建立推动乡村振兴的体制机制?实施乡村振兴战 略,必须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要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 配置为重点,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着力增强改革的 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一要落实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政策。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 30年 政策。处理好农民和土地之间的关系,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 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做好相关政策和法律宣传工作,完善配套措施,把这一政策落实好,确保农 民享有更加稳定有保障的土地权益。二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在实施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的基础上,持续深化农村 承包土地“三权分置”改革,依法赋予农民对承包地的占有、使用、 收益、流转权能,更好地用活土地经营权。中央提出,要完善农 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的政策,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 使用权“三权分置”。这对于我们来讲是个难得的机遇和契机,我 们一定要搞好谋划。在征地制度改革方面,中央强调现在到了该 把土地增值收益更多用于“三农”的时候了,要解决土地增值收益 长期“取之于农,用之于城”的问题,破解“农村的地自己用不上、 用不好”的困局。我们在做盘活农村土地这篇文章的时候,一定要 把握住这个大方向,将土地增值收益更多用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 兴。三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要持续抓好农村集体产权 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按照中央部署适时在全市推开,重点抓好清 产核资、身份确认、股份量化工作,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 金、农民变股东,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体经济运行新机制, 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确保农民收益。四要创新农业经营方式。 要处理好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扶持小农生产的关系,立足资 源禀赋,在农业生产经营规模上坚持宜大则大、宜小则小。要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转方式调结构上的引领作用,积极培育 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推 进土地入股、土地流转、土地托管、联耕联种等多种经营方式, 适度扩大规模经营。要保护好小农户利益,健全利益联结机制, 让小农户在进入规模经营、现代生产中更好分享成果。要创新农 业社会化服务机制,建设覆盖农业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 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衔接。第六,如何形成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首先,观念上要 重视。各级党委、政府要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 手,坚持工业农业一起抓、坚持城市农村一起抓,把农业农村优 先发展的要求落到实处,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在要素配置上 优先满足,在公共财政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 其次,行动上要参与。要发挥党政机关、工会、共青团、妇联、 科协等组织的优势和力量,发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 士等的积极作用,吸引各行各业人士投身乡村振兴运动。要研究 制定管理办法,鼓励或支持各方人士回乡下乡任职、创业,投身 乡村振兴运动,确保对乡村振兴敢于建言、勇于投身、乐于奉献 的各行各业人士在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不吃亏,形成以参与乡 村振兴实践为荣的社会风尚。其三,理论上要指导。要建立乡村 振兴专家决策咨询制度,组织专门人员加强乡村振兴理论研究, 不断提升乡村振兴的理论水平。要充分发挥专家智库作为 “智力 池”和“思想工厂”的作用。积极鼓励专家智库在“三农”理论与政策、城乡融合与减贫、产业发展、生态建设、乡村治理等方面建言献 策,为各地各部门提供决策建议和智力支持。其四,舆论上要引 导。加大乡村振兴战略宣传报道力度,充分运用广播、电视、微 信、微博等各类媒体,全面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关于乡 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政策举措。要及时总结提炼乡村振兴战 略推进中好的经验做法,创新宣传形式,丰富宣传载体,引导主 流媒体深度、广泛报道,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良 好氛围。三、切实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为实施乡村振兴战 略提供坚强保证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各级党委、政 府要真正把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把党管农村工作的 要求落到实处,进一步提高各级党委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 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提高新时代党全面领导“三农”工作的能力 和水平。第一,要完善党委领导“三农”工作的体制机制。要坚持党 委把方向、出主意,政府做规划、抓落实,健全党委全面统一领 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 建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责任制,压实党委政府一把手第一责 任人的责任,形成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工作格局。 特别是县委书记要下大力气抓好“三农”工作,当好乡村振兴“一线 总指挥”。要建立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绩考核制度,将考核结果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第二,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要 坚持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以提升组织力为 重点,突出政治功能,认真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持续推动 工作中心向基层转移、工作力量向基层下沉、政策资源向基层倾 斜,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有效覆盖,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 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 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要利用村“两委”班子换届的机会,选 出组织放心、群众满意、社会认可的村“两委”班子,坚定不移把 党的领导落实到基层。要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加大基 层基础保障力度,确保基层党组织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场所 议事、有制度理事。第三,要持续践行“马上办抓落实”。要坚持市第五次党代 会提出的“四个总”工作要求,以落实“三·五”基层工作日为载体, 大力践行“马上办抓落实”推进工作机制,着力解决农村基层存在 的农民增收脱贫、基层矛盾化解、班子建设、群众办事和农村基 本公共服务、法治建设薄弱等问题,做到矛盾在基层化解、问题 在基层解决、工作在基层推进,实现全市 4052个村(社区)支 部联系干部全覆盖,实现全市 9954个基层支部作用发挥全覆盖。 要以狠抓项目引进和建设为总抓手,围绕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关 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等“1+N”行动计划,实行项目化管理。目前,各县(区)、各乡镇要着力抓好的事情,主要包括: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四优四化”行动、扶贫车间、无害化 厕所建设、镇(区)卫生整治、农村土地空闲地整治、“四好”农 村公路建设、脱贫攻坚“六改一增”和“九大工程”以及农村精神文明 创建等。同时,要将乡村振兴每项工作都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 可操作性强的项目,使每项工作任务更加清晰、责任更加明确、 要求更加具体。要提高领导农村工作的本领,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多到农村走一走,多到农家看一看,了解民情、汇集民智,做到 懂“三农”工作、会抓“三农”工作,成为“三农”工作的行家里手。要 加大对农业农村工作的督促检查力度,既督任务、督进度、督成 效,又查认识、查责任、查作风,努力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 处。同志们,做好“三农”工作,推动乡村振兴,既是一场攻坚战, 更是一场持久战。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书记同志为核心 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锐意进取、埋头苦干,扎实 做好新时代我市“三农”工作,让广大农民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赶 上来,让美丽乡村成为美丽 XX的鲜明底色,为决胜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 XX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全市农村工作暨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既是贯彻 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及全国扶贫开发工 作会议、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行动,也是全市实施乡村 振兴战略的动员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和省委的 坚强领导下,市委、市政府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市 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突出强农重点,农业农 村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市改革发展大局作出了重要贡献。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粮食总产连续五年稳定在 60亿斤。 全市建成各类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221个,产业化经营组织过万家,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320家,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1155亿元。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全市流转土地 286.2万亩,占 耕地总面积 55.47%,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工作通过省级 验收。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到 2.9万个,其中规模以上农产 品加工企业达到 527家。农产品加工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提升至 1.65:1。农业现代化稳步发展。建成高标准农田 73万亩,规模种 养农产品产量占 60%以上,主要农作物优质品种率达到 98%。有 效期内“三品一标”品牌 526个,总数全省第二。国家地理标志 保护产品 73个,总数位居全国地市之首。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快速增长,是 5年前的 1.93倍。城乡一体化发展统筹推进。农村文 明创建、生态建设和美丽乡村、精准扶贫工作深度融合,县城、 小城镇、美丽乡村梯次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水平不断提升。脱贫攻坚初战告捷。累计实现 69.1万贫困 人口脱贫,622个贫困村脱贫出列,存量贫困人口从 101.37万人 减少至 32.27万人,贫困村数量从 892个减少至 270个。2017年, 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呈现稳中向好态势,农业生产总体稳定,产业 结构持续优化,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强劲,农村环境明显改善,农 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返乡创业就业形势喜人。取得这些成绩, 来之不易。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三农”战线的广大 党员干部、市场主体和农民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就抓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 农”工作,讲五点意见。一、学懂弄通做实,坚持用**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指引乡村振兴的XX实践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启了新时代“三农” 发展新征程。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习 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实施乡 村振兴战略重大问题,作出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的战略部署,是振兴乡村的总纲领。全省经济工作暨农村工作会 议提出,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实施“八大工 程”,努力打造乡村振兴“湖北样板”。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 的十九大精神上来,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重 大决策部署上来,自觉用**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 思想指导 XX乡村振兴实践,不断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一)始终坚持“重中之重”的战略定位。**书记关 于“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论述,集中体现为“三个三”,即 “三个必须”: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 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三个不能”: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 不能忘记农民、不能淡漠农村。“三个坚定不移”:坚定不移深化 农村改革,坚定不移加快农村发展,坚定不移维护农村和谐稳定。 我们要牢固树立“稳农”思想,始终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 重位置。(二)始终坚持优先发展的基本思路。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 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要把 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要求落到实处,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在 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公共财政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 上优先安排。“四个优先”的要求,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三)始终坚持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党的十九大提 出,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书记强调,推进农业 现代化,要突出抓好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农业生产 体系、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三个重点。XX农业农村的短板在现代化,发展潜力也在现代化,我们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深入推 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快农 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四)始终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的实施路径。党的十九大提出, 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实现城市与乡村共存共荣、 相互依赖、共同发展。我们要遵循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要求,着 力破解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难题,尽快实现城乡政策对象平 等、产业发展互补、国民待遇一致,有效保障各种生产要素在城 乡之间合理流动,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健康、可持续 发展。(五)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的科学理念。**书记强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绿色和可持 续发展之路。我们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加强农村环境综合 治理,走资源节约、高效环保、绿色生态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二、抓住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充分彰显乡村振兴的XX作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关于“三农”的决策部署,市委提出,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XX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是:以 **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 大精神和中央、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加强党对“三农” 工作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 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落实高质量发展和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求,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 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目标,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为根本动力, 统筹推进农村“五位一体”建设和党的建设,着力推进乡村治理 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推进农业强市建设,推动农业全面 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谱写XX乡村振兴新篇章。(一)着眼产业兴旺,建设农业强市。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 的重点,持续实施“两转四用、个十百千”工程,推动农业高质 量发展。一要稳定发展农业生产。加快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务 实推进“粮安工程”,完成 76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全市粮 食产量稳定在 60亿斤。加大农业招商引资,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 营主体和服务主体,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突出发展农 产品加工业,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巩固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促进农业稳中求进、稳中提质、稳中增效。二要促进农业转型升 级。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之路, 着力在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上下功夫。在绿色 化方面,推行化肥、农药减量化,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进 “三标一品”建设,增加绿色安全产品供给;在优质化方面,实 施农业科技工程,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推进农产品标准化 生产,增加优质高端农产品供给;在特色化方面,调整优化产业 布局,大力发展一批特色产业,建设一批特色村镇;在品牌化方 面,依托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一批像蕲春蕲艾、麻城 福白菊、英山云雾茶这样的农产品品牌。三要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完善利益链,让农民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利用互联网、 大数据等技术为农业服务,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 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大力开发农业多功能,采取“农业+”模式,发展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养生养老、文化体验、乡 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二)着眼生态宜居,建设美丽乡村。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 的关键,要促进绿色发展,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 一要开展“绿满 XX”行动。实施精准灭荒行动,推进退耕还林、 长江防护林建设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严格保护好天然林和生态 公益林,加快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国有林场生态保护修复, 保护好 XX的绿水青山。二要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推进“四好农 村路”建设,加快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加强农村饮水安全 巩固提升工程,加强农村危房改造,推进光纤宽带覆盖向自然村 延伸,全面推进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三要深化美丽乡村建设。 坚持示范引领,深化“一带一片”,有序推进 1000个美丽乡村示 范村建设;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3年行动计划,深入推进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开展农村“厕所革命”示范创建活动,到 2020 年实现无害化卫生厕所全覆盖;大力推进乡镇生活污水、农村生 活垃圾治理,实现乡镇污水处理排放和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全覆盖。(三)着眼乡风文明,留住乡愁记忆。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根基,要大力实施文化传承工程,促进乡村文化兴盛。一要保护 好乡土文化。充分挖掘和弘扬农耕文化、乡土文化,利用农村特色 文化资源,打造地方文化品牌,让乡土文化之根扎得更深,传播得 更广。二要弘扬淳朴乡风。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文明 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坚决遏制农村大操大办、厚葬薄 养、人情攀比现象,推动移风易俗。扶持农村道德讲堂,培育文明 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坚决抵 制封建迷信活动,依法制止非法宗教活动。三要“记得住乡愁”。保护好农村古树、古村、传统村落、民宿、传统建筑、农业遗迹等遗 产,不搞大拆大建,不搞大破大立,让乡村建设既顺应大自然,又 传承中华文化,既有现代元素,也有历史印记。(四)着眼治理有效,促进共治共享。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 的基础,要实施红色“头雁”工程,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 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促进乡村治理现代化。一要加强基层党组织 建设。抓住基层党组织建设这个牛鼻子,培养“红色头雁”,面 向贫困村、软弱涣散村和集体经济薄弱村,配强第一书记,吸引 大学生、农民工、机关企业单位优秀党员干部到村任职。发挥村 级党组织对集体经济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探索“党建+集体经济+乡村治理”的运行模式。二要加强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 进一步健全和创新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推动 村党组织书记通过选举担任村委会主任,推进乡村治理重心下移, 完善农村网格化管理机制,发挥新乡贤作用。继续开展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试点,深化村民自治实践,严 肃查处侵犯农民利益的“微腐败”。三要加强农村法治建设。增 强基层干部法治观念、法治为民意识,将政府涉农各项工作纳入 法制化轨道。加大农村普法力度,提高农民法治素养。健全农村 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强对农民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深入推 进平安乡村建设,依法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和黑恶势力,全面排查 治理农村安全隐患,着力提高老百姓的安全感。四要建立道德约 束机制。坚持德治为先,强化道德教化作用,引导农民向善向上、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五)着眼生活富裕,提高收入水平。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 的根本。要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自觉 参与乡村振兴,不断提高生活水平。一是依托“三乡”工程,提 高家庭经营收入。我市将大力实施“三乡”工程三年行动计划, 吸引更多的城市和社会资源进入农村、发展农村,引导“三乡” 主体与村集体、农民开展股份、租赁、流转等合作发展,让农民 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实惠,形成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二是引导支持就业创业,提高工资性收入。大规模 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增强职业培 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努力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和“就 业一人、培训一人”的目标,提高农民群众就业稳定性和工资收 入水平。三是激活要素资源,提高财产性收入。核心是推进农村 土地制度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激活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四是完善农业支 持保护体系,提高转移性收入。严格执行粮食直补、良种补贴、 农机购置补贴等惠农支农政策,保护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建立农业农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用财政资金撬动金融和社会资 本投向农村,富裕农民。(六)着眼动能转换,深化农村改革。深化改革是乡村振兴 的保障,要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着力推进 农村各项改革,为乡村振兴提供制度供给。一要巩固和完善农村 基本经营制度。落实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政策,落 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再延长 30年的政策。巩固农村土地承包经 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成果,建立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管理信息系统。 探索完善承包权有偿退出和经营权抵押担保机制。二要深化农村 土地制度改革。全面完成房地一体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 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完善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探 索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落实 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和农民房屋财产权, 适度放活农民房屋使用权。三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推进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和集体成员身份确认,建立集体资产和 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管理,到 2020年基本完成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 合作制改革。积极推进全市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建设,加快构建以 大别山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为龙头,市县联网、对接武汉、交 易有序、监管有力的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市场体系,打造集土地流转、产权交易、资产鉴证、融资担保等于一体的区域性为农服务 综合平台。三、聚焦“准、实”二字,下足绣花功夫,努力打造脱贫攻 坚与乡村振兴同步的XX样本2017年,我市完成 17.55万贫困人口脱贫、162个贫困村出 列目标任务,红安县脱贫“摘帽”已完成市级验收并接受省级审 核。当前,脱贫任务仍然非常艰巨。我们要聚焦“准实”二字,以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为重点,以提高脱贫攻坚实效为导向, 由关注脱贫速度向保证脱贫质量转变,加大工作力度,强化督查 考核,确保打好脱贫攻坚战。(一)聚焦深度贫困集中发力。重点是聚焦深度贫困村和特 殊困难群体,强化对老年人、残疾人、重病患者等群体的精准帮扶。 坚持时间服从质量的原则,严格按照“标准既不降低也不提高、 时间既不提前也不延后、内容既不增加也不减少”的“六不”要 求扎实推进,打好深度贫困地区攻坚战、特定贫困攻坚战、因户 因人精准施策攻坚战。做好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衔接, 巩固脱贫成果,重视非贫困县、非贫困村的脱贫攻坚,确保不留 “死角”。(二)强化“五个一批”精准帮扶。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 口,强化产业和就业扶持,着力做好产销衔接、劳务对接,实现 稳定脱贫。重点发展茶叶、中药材、板栗、蔬菜、油茶、花卉、 乡村旅游等扶贫产业,积极探索贫困户加入专业合作社的增收扶贫新路子。全面推广电商扶贫,2018年打造 3个电商扶贫示范县, 100个电商扶贫示范村,培养 1000个微店网红。有序推进易地扶 贫搬迁,让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对完全或部分丧 失劳动能力的特殊贫困人口,综合实施保障性扶贫政策,确保病有所医、残有所助、生活有兜底。积极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 作的动态化精细化管理,把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保障范 围。继续统筹推进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劳动力培训转移、科技 扶贫、金融扶贫、生态补偿保障等政策落地生根。(三)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牢固树立扶志为先的 指导思想,高度重视精神扶贫工作,通过树立脱贫标兵、奖励致 富能手、设立公益性岗位、购买贫困户劳动等办法,激发贫困群 众脱贫致富的主体意识和内生动力。继续推广精准扶贫先进典型, 开展示范户评选活动,通过政策引导、教育引导、典型引导和村 规民约等方式,树立勤劳致富光荣脱贫导向,让贫困群众敢想敢 干、能干会干,加快补齐“精神短板”。(四)全面压实脱贫攻坚主体责任。坚持“五级书记”抓扶 贫,落实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建立全市精准扶贫督查巡 查稽查制度、约谈制度,开展督查巡查稽查,对发现的问题,限 期整改。坚持把监督执纪问责贯穿于脱贫攻坚工作全过程,开展 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严肃责任落实不力、帮扶工作不实、 以权谋私以及扶贫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等问题,以严厉的问责倒 逼主体责任落实。四、围绕扩规提质,做强百亿奶业,培育三产融合的XX标杆XX奶业是全省的一面旗帜。从 2007年开始,市委、市政府 举全市之力,支持 XX伊利发展壮大,带动全市奶牛产业发展, 在全省实现了“五个第一”(乳品加工能力、奶牛养殖规模、产奶 量、单产水平和鲜奶质量全省第一)。当前,我市奶业存在奶牛养 殖规模缩小、奶牛养殖效益降低、奶牛牧场粪污治理任务艰巨等 突出问题。加快奶业扩规提质迫在眉睫。(一)加快奶牛牧场提档升级。首先,要扩大规模。近年来, XX奶业发展规划落实力度不够,南北养殖水平差距拉大。北部 山区县在巩固扩大现有奶业牧场的基础上,重点要加大招商引资、 引牛力度,积极引进国内外大中型专业化奶企落户我市。南部沿 江县市区重点是,对经营困难的中小型牧场实施兼并重组、股份 制改造等,盘活现有存量,挖掘发展潜力,提高养殖效益。其次, 要培养专业人才。大力开展市校合作,在 XX职业技术学院、XX 中职学校增设畜牧专业,扩大招生规模,培养更多留得住的畜牧 养殖人才。其三,建好示范牧场。市直重点支持市农科院梅家墩 示范牧场建设,主要是在扩大养殖规模、改善养殖结构、加强粪 污环保处理和提高养殖技术等方面,为全市其他牧场提供可复制 的经验技术。(二)加大粪污处理力度。目前,我市很多中小型奶牛牧场, 治污设备不完善,粪污排放不达标,存在相当多的安全隐患,必 须加强奶牛牧场粪污治理力度。一是要加强牧场环保治理的技术指导。奶牛粪污等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治理是“雷霆行动”的重点, 要从环保治理技术指导上着手,一场一策,逐个制定达标实施方 案,真正实现健康养殖、绿色生产。二是积极争取项目支持。能 源部门要抢抓机遇,为每个牧场争取一个沼气项目。发改、畜牧 部门要争取新一轮奶牛牧场改扩建项目和光伏发电项目,帮助牧 场提升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水平。三是加强综合利用。总结 推广麻城伊利牧场奶牛粪污生物处理、武穴伊利牧场沼液还田、 黄州华窑牧场牛粪养蚯蚓等做法,推动奶牛粪污变废为宝。(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把已出台的各项扶持政策落到实 处,重点是落实好奶牛牧场新增奶牛的奖补政策、青贮饲料补贴 政策等。同时,市政府要尽快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提高县(市、 区)税收返还额度比例。对新建牧场,我们将借鉴外地做法,加 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土地、贷款贴息以及其它项目资金方面 提供支持。今年,我们将在省财政安排的 1亿元省政府债券资金、 1000万畜牧业创新引导基金以及大别山产业发展基金中,安排部 分资金为基本金,与市国有担保公司合作,建立专门融资担保平 台,支持我市奶牛产业发展。五、加强党的领导,切实履行乡村振兴的XX担当 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必须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不断提高新时代党领导农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各级各部门要强化“四个意识”,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形成推进乡村 振兴发展的强大合力。(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 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建立乡村振兴战略 领导责任制,严格实行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 机制,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四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建立市 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实绩考核制 度,将考核结果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二)坚持优先发展。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三农”工 作干部队伍的培养、配备、管理、使用,形成人才向农村基层一 线流动的用人导向,着力造就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 村工作队伍。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农业农村发展需要,资源 向农业农村集聚,项目向农业农村摆布,政策向农业农村倾斜。 在公共财政投入上,优先保障“三农”投入,健全农业农村财政 支出优先保障和稳定增长机制,确保财政投入与乡村振兴目标任 务相适应。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发展农村教育、卫生、养老等事业,建立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真正实现农民学有所教、 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三)强化规划引领。实施乡村振兴规划,规划是龙头,是 第一道工序。要精心制定好我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 农村现代化的《意见》,细化实化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部署乡村 振兴若干重大工程、重大计划和重点行动。各县(市、区)各部 门要编制乡村振兴地方规划和专项规划,坚持城乡融合、规划先 行、一体设计、多规合一,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要明确产业发展方向,优化乡村空间格局,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地农田、 城乡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四)营造重农氛围。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创造条件,充分激 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激情,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汇聚社会 力量投入乡村振兴事业。要鼓励地方创新、尊重基层创造,总结 各地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要大力宣 传好经验好做法,营造重农支农扶农的浓厚氛围。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这次会议是在全市上下深入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省 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决胜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 一次重要会议,对于我们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 步做好“三农”工作,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我市是农业大市,“三农”工作始终是市委、市政府推进经 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过去一年,全市上下深入贯彻**书记总 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狠抓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三农”工 作保持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良好态势。 坚持重抓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加速农业产 业化进程,加快推进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 提升,粮食生产实现丰产丰收,农产品出口保持在全省前列。紧 紧抓牢农民增收中心任务,鼓励推动农民群众创业就业,启动实 施新一轮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城乡居 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农村土地确 权登记全面实施,产权交易体系基本建立,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培 育,农业农村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扎实开展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规划重点建设片区,明确重点建设项目,连片实施、统筹推进, 建成了一批农民幸福生活新家园。切实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农村党群干群关系持续改善,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在经济增速放缓、市场波动加剧、自然 灾害多发的情况下,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这是全市上下共 同努力的结果,更饱含着广大“三农”工作者的辛劳和汗水。在 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他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市农业 农村工作战线的同志们,向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朋友,向所 有关心支持“三农”工作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 心的感谢!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 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 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 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实施 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到 2020 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 2035 年,乡村 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 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党中央近期的 一系列会议都在强调乡村振兴战略,为我们更好的贯彻落实中央 指示精神,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明了方向。当前,农村经济 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变革,“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正在不断发生变 化,我们必须科学认识、准确把握。要深刻理解把握“三农”工 作定位,充分认识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农村,必须 始终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做到重农强农调子不 变、惠农富农力度不减,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进一步提高农业农村发展水平。 一、乡村振兴战略怎么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体现了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 新时代我国“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推进乡村发展,实施乡村 振兴,对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意义重大。(一)乡村振兴战略精准定位了“三农”工作 当前,我国最大的发展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发展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不高,农民增收后劲不足,农村自我发展能力较弱,城乡差距依然较大。 要采取超常规振兴措施,在城乡统筹、融合发展的制度设计和政 策创新上想办法、求突破。**书记同志强调,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 漠农村;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 要富,农民必须富。党的十九大报告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明确提 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这是一个重大战略思想,是党中央着 眼“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导向和农业农村短腿短板问题导向作 出的战略安排,表明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 要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真正摆在优先位置。贯彻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指导思想,要进一步调整 理顺工农城乡关系,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源条件上优先 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加快补齐农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信息流通等方面短板,显著缩小城 乡差距。努力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 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二)乡村振兴战略明确了“三农”工作发展总要求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产业兴旺,就是要紧紧 围绕促进产业发展,引导和推动更多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 农业农村流动,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现代农业 产业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发 展旺盛活力。生态宜居,就是要加强农村资源环境保护,大力改 善水电路气房讯等基础设施,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保护建设,保护 好绿水青山和清新清净的田园风光。乡风文明,就是要促进农村 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事业发展,推动移风易俗、文明进步,弘 扬农耕文明和优良传统,使农民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农村文明 程度进一步提高。治理有效,就是要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 加强基层民主和法治建设,弘扬社会正气、惩治违法行为,使农 村更加和谐安定有序。生活富裕,就是要让农民有持续稳定的收 入来源,经济宽裕,生活便利,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在实践中, 推进乡村振兴,必须把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首位,支持和鼓 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必须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体 现农业农村优先原则;必须遵循乡村发展规律,保留乡村特色风貌。(三)乡村振兴战略绘就了“三农”工作深化改革的具体路径推进乡村振兴,根本要靠深化改革。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文件,作出了长远性、战略性 制度安排,农村改革“四梁八柱”基本建立起来了,今后关键是 抓落实、抓深化。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保持土地承 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 30 年, 时间节点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相契合,既可以稳定农民预期, 又为届时进一步完善政策留下空间。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这是继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后农 村改革的又一项大事,目的是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总的方向是适应市场化、国际化形 势,以保护和调动农民积极性为核心。主要是改革完善财政补贴 政策,优化存量、扩大增量,更加注重支持结构调整、资源环境 保护和科技研发等,探索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 保护区的利益补偿机制。(四)乡村振兴战略为现代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现代农业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础。当前,农业现代化仍是“四化同步”的短腿。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以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提高农业发展质量效 益和竞争力,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 业现代化道路;确保到 2020 年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力争到 2035 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到新中国成立 100 年时迈入世 界农业现代化强国行列。加快建设现代农业,要重点抓好以下几 方面工作。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 中。要巩固和提升粮食产能,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 决保护耕地,大规模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保护提升耕地质量, 提高农业良种化、机械化、科技化、信息化水平。二是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 系是现代农业的“三大支柱”。要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 进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农业服务 业转型升级和融合发展。三是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调整优 化农业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和布局结构,促进粮经饲统筹、农林 牧渔结合、种养加销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 提升价值链。强化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全程化监管,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放在突出位置,全面提升农 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产业、休闲农 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同时,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全面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实施农业节水行动,强化湿地保护和修复,推进轮作休耕、 草原生态保护和退耕还林还草,加快形成农业绿色生产方式。四是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 展有机衔接。新型经营主体和适度规模经营是农业转方式、调结 构、走向现代化的引领力量。要积极培育家庭农场、种养大户、 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主体,推行土地入股、土地流转、土地 托管、联耕联种等多种经营方式,提高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水平。(五)乡村振兴战略为党的基层堡垒建设划定了重点 坚定不移维护农村和谐稳定,以满足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根本目标,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创新农村社会治理, 实现农村长治久安。一是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三治 结合”是加强乡村治理的思路创新。要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发 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健全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推进村务 公开,发挥社会各类人才、新乡贤等群体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 二是加强农村法治建设,推进平安乡镇、平安村庄建设,开 展突出治安问题专项整治,引导广大农民群众自觉守法用法,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 三是大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文明风尚,依托村规民约、教育惩戒等褒扬善行义举、贬斥失德失范,唱响主旋律,育成新风尚。 二、乡村振兴战略怎么干总的来说,做好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要深 入贯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要求,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促进农民增收为 中心任务,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切实加快农业现代化建 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创新,深入实施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加 快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持续改善农村民生,推动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农村增绿,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具体要抓好以下四个方面:(一)突出“调结构”,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市农业年增加值在三次产业中占比达 12%,粮食总产量位列全省第五,农村人口占全市户籍人口 近 70%,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农业大市。但也要看到,我市农业依 然大而不强,结构性问题十分突出,粮食整体高产与个别农产品 缺口错位并存,粮食连年高价与农民增收难错位并存,粮食单产 高与市民需求的生态绿色农产品少错位并存。这些问题的根源, 在于农业长期粗放发展,结构性调整相对滞后。我们要充分利用 近年来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提供的调整空间和回旋余地,积极 主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创我市农业发展新优势,推 动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要提高粮食生产效益。就长期而言,粮食刚性需求还会越来 越大,粮食仍然是农业生产最主要的生产品种。因此,推进农业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要的是守住粮食生产的底线,粮食产量年度间可以有波动,但稳定产能的力度必须持续加大,供需平衡、 口粮自给的粮食安全目标必须保证。我市粮食种植主要以稻麦两 季为主,东海大米、沂河淌面粉等品质高、品种优的农产品销路 好、价格高,但大部分农产品还是“大路货”,卖不出好价钱。在 这样的大背景下,提高效益的关键在于优化品种、改善品质,以 优质促优价。要按照中央和省委要求,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 粮于技”战略,划出一定区域建设优质稻米基地和粮食产业园区, 加快推广“优质、多抗、高效”粮油品种,积极引导农民调整优化粮食结构,不断提高粮食生产品质。要在综合利用、提升单位 效益上多动脑筋,鼓励多元复合经营,利用乡村林地积极发展立 体种养模式,通过一地多用,实现一地多得。要培育壮大特色农业。我市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温度、降 水适中,沿海滩涂、平原、岗岭等多种地貌兼有,发展特色农业 的条件得天独厚。在保持粮食生产能力不变的前提下,要积极推 动粮改特、粮改经,引导发展菌果茶菜、花卉苗木、海淡水产等 特色农产品种养,扩大特色农产品种养业比重和市场份额。要加 快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现代 流通业、乡村旅游业和农村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尽快改变一些地方农村经济产业链条短、业态单一的状况。各县区要认真 做好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科学分析本地资源禀赋、产业现状、 市场空间、环境容量,重点培育壮大一批有影响力、有竞争力的 县域特色产业。要完善扶持保障机制,在用地、资金等方面加大倾斜力度,重点支持农产品冷链、初加工、休闲采摘、烘干、大 型农机具、仓储等设施建设,推动现代特色农业产业蓬勃发展。 要坚持市场化导向,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各级党委政府的主要职 责是做好规划引导,强化保障服务,不能搞强迫命令、一刀切, 避免造成农业生产力破坏、农民物质投入损失和对农民积极性的 挫伤。要积极发展绿色农业。我们每天吃的食物中 70%来自鲜活农 产品,食品加工原料中 90%来自农产品,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是 农业生产的基本前提。过去,很多地方高强度开发利用水土资源, 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农膜等投入品,成绩固然很大,但是在生 态环境方面付出的代价也非常大。现在,主要农产品供求相对宽 松,我们要抓住机遇,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农村生态保护和环境 治理,着力推动农业绿色发展。要大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全面推 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全过程质量监控,建立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信息平台,加大农产品品牌培育、推广和保护力度,加强农业生产 和食品生产监管,努力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要大力推行绿 色生产方式,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积极开展耕地轮作休耕试点, 严格执行休渔禁渔制度,确保农业各类资源得到有效保护、高效 利用。强化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大力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 动,全面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积极推广生态高效循环农 业模式,加快实现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根本性好转。要做大做强外向农业。我市农业外向度比较高,农产品出口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要认真践行开放发展理念,继续做大做 强外向型农业,进一步打造农业的特色品牌。要建好用好中哈物 流合作基地、“一带一路”农业国际合作示范区等载体,搭建政策 创设、科技合作、贸易物流、金融服务、信息合作等农业合作平 台,全力打造外向型农业示范基地。要积极打响“连天下”品牌, 立足。依托大陆桥、服务中西部、面向东北亚,推动更多港城农 产品出口到国外地区。要大力推进海淡水产品、调味紫菜、黄桃 罐头、速冻蔬菜等拳头产品发展和示范基地建设,培育一批出口农产品示范企业。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两手抓,鼓励有条件的 农业企业在海外建设一批合作示范区。要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农业种养成本高、缺乏竞争力,既有 人多地少、资源禀赋差的原因,更主要的是技术落后、经营粗放。 要抓住规模和主体,通过经营权流转、股份合作、代耕代种、联 耕联种、土地托管等方式,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用好用足财税、信贷、保险、用地等扶持政策,积极培育种养大 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切实发挥在现代农业建 设中的引领作用。尤其是家庭农场,是全世界农业经营的普遍性 模式,要以开展示范型家庭农场创建活动为抓手,进一步引导我 市家庭农场发展壮大。要强化装备和技术,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 大力发展高效节水设施,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不断提高农业生 产现代化水平。围绕优势农业产业发展,大力实施农业重大技术推广计划,加大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的推广应用,为现代农业发展增添新动能。(二)突出“增效益”,加快农民增收步伐 农民是聚焦富民的重点群体,让农民的口袋鼓起来,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促进农民增收的极端重要性,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富民 33 条政策”,注 重市场无形之手、政府有形之手、农民勤劳之手同向发力,拓宽 增收渠道、挖掘增收潜力、培育增收动能,努力促进农民收入持 续较快增长。要紧抓产业富民这个基础。收入结构与一个地方的产业结构 密切相关。产业层次越低,来自家庭经营性收入的比重就越高; 产业层次越高,来自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的比重就越高。要 加快产业强市步伐,持之以恒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推动传 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吸引更多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带动 农民收入结构调整。要加快培育农业经营新业态新模式,积极打 造集特色农业、田园观光、农家美食、休闲娱乐、康体养生于一 体的乡村旅游项目,创造新的收入增长点。要狠抓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围绕返乡农民、贫困农民等重点群体,有效整合部门、高 职院校等培训资源,让更多农村劳动力向高层次、高收入岗位转 移,提高工资性收入。当前,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迅速,成为带动 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要强化特色产业与电商嫁接,充分发挥 “淘宝”“1 号店”“苏宁云商”“顺丰优选”等网商平台作用,促 进产销衔接,建设一批农业电子商务示范基地。要紧抓创业富民这个关键。群众致富的最大潜力在创业。从 我市实际看,目前广大农民还以转移就业为主,自主创业不是主 流,不敢创业、不会创业成为制约农民致富的主要障碍。我们要 紧紧抓住创业这个“牛鼻子”,突出务工返乡人员、大学生村官、 能人大户等重点群体,鼓励引导他们发挥优势特长,积极利用新 理念、新技术和新渠道,大胆走创业致富的路子。要丰富创业创 新方式,鼓励引导创办领办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 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其他经营主体合作组建现代企业共同创业。要重视创业载体建设,加快完善返乡创业园、创业孵 化基地等平台,让更多农民在家门口创业。要优化创业服务,把 鼓励城镇居民创业的各项政策延伸到广大农民,不断完善创业补 贴、担保贷款等方面的政策,引导农民打消顾虑,勇敢迈出创业 步伐。要紧抓脱贫攻坚这个难点。去年以来,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 努力,我市预计有 8 万人实现脱贫、30 个村达到新“八有”标 准,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实现顺利开局。但总的来看,全市脱贫 任务依然艰巨,容不得半点松懈,必须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拿出务实举措,精准施策发力,确保完成年度脱贫任务。要紧抓 产业,启动实施“扶贫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引导有劳动能力 的低收入农户,选择有一定基础和优势的特色产业,发展接地气、 门槛低的项目。坚持以镇带村、镇村联动,扎实开展乡镇经济 20 强、村级集体经济百强竞赛活动,加快壮大镇村经济,夯实脱贫致富基础。要聚焦片区,瞄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薄弱环节,加 快推进 235 个市县乡重点帮扶项目建设,推动经济薄弱片区面貌 有大改善。要突出重点,深入实施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工程, 采取更有针对性的帮扶举措,切实解决好因病因学致贫返贫等问 题。要强化责任,加强对扶贫开发的督查考核,把各级书记抓扶 贫的要求真正落实到位。对搞形式主义、弄虚作假、“数字脱贫” 的,要严肃问责。(三)突出“优环境”,全面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近年来,我们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的基础设施体系、公共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起来,但是一些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社会事业配套不足、环境“脏乱差”等问题仍然存在。 我们要主动顺应群众期盼,坚持城乡发展一体化方向,更大力度 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的生产条件和农民的生 活条件。一是高标准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把农村建成广大农民的美好 家园,生产性基础设施和生活性基础设施是关键支撑。要坚持规 划引领,对乡村道路交通、通讯网络、供水供电、污水处理、生 态涵养等基础设施进行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坚持分类推进,突 出补短扬长,注重乡土味道,留住田园乡愁,通过规划、修缮和 配套建设,让一批具有。特色的美丽宜居乡村呈现给大家。我市 的农村公路体系已初具规模,但仍存在路网结构不合理、公路修建标准低、养护管护不到位等问题。要坚持问题导向,持续抓好农村道路特别是宅间道路建设,积极探索并逐步建立起日常养护 和定期维修的长效管理机制。要高度重视农村方面基础设施同步 跟上、相互配套,充分发挥出整体效应。二是统筹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是一项关系农民 群众切身利益的惠民工程。要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 以农村和接纳农业转移人口较多的城镇为重点,加强基层公共服 务机构设施和能力建设,努力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在城乡之间逐步 实现布局合理、质量相近、方便可及性大致相同。要重点做好城 乡教育、医疗、养老、低保和困难救助的统筹衔接,消除政策上 的差异,缩小标准上的差距,促进城乡居民享有更加公平的基本 公共服务。要坚持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研究制定基本公共服务清单和建设标准,科学确定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半径和覆盖人群, 加快推动服务内容由“碎片化”转向“整体化”、服务方式由“粗 放式”转向“精准化”,切实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要坚持建管 并重,创新管理机制,整合管护力量,落实管护经费,建立健全 农村公共服务运转维护的长效机制。三是营造整洁美丽的人居环境。要持续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 治,加快实施农村河道清淤疏浚工程,大力防治畜禽养殖污染, 不断美化农村环境。农村河道的岸坡整治要有农村特点,切忌搞 得像城市那样,用块石或水泥预制品驳岸,既不美观也不生态。 要高度重视农村绿化工作,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和彩色化、珍贵 化、效益化的要求,积极推广乡土树种,让广大农村绿树成荫,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财富。要重抓农村规划执行特别是农房建设 管理,加强新建农房地平、形态、色彩、风貌的引导和控制,防 止私建乱建、超占超建。要积极创新投入渠道,通过财政扶持、 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充分调动工商资本投资农村的主动性积极 性,形成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强大合力。(四)突出“强保障”,提高“三农”工作组织实施水平 实现“三农”工作既定目标任务,关键在加强党的领导。现在,农业农村发展的内在动因和外部环境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 变化,“三农”工作到了逆水行舟、爬坡过坎的攻坚期。我们必须 坚决防止忽视和放松“三农”工作的倾向,切实提高做好“三农” 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要坚决落实重农强农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牢固树立“四个 意识”,坚持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真正体现到政 策制定、工作部署、财力投放、干部配备等各个具体环节中去。 要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原则,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前 抓,把各方面的力量有效整合起来,形成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的 生动局面。要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加 大督查考核力度,确保财政支农力度不减弱、总量有增加。要深入开展“双进双促”强市富民活动,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实现 联系农村、服务农户的制度化常态化。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换届 后新走上“三农”工作岗位的干部,要切实加强农村政策和相关 业务学习,深入调查研究,增强工作本领,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的实际成效来体现水平、检验作风。 要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创新。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全面做好深化农村改革这篇大文章,进一步明确主攻方向和重点任务,为农业农村发展增添新动能、注入新动力。要全面推进“三 权分置”改革,抓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扫尾工作,加快放活 土地经营权,稳步推进土地流转,让农民群众吃上“定心丸”、得 到更多实惠。要分类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切实抓好农村 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通过改革“唤醒”长期处于“休眠” 状态的农村资源资产,拓宽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空间。 要深化农村金融制度改革,扎实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需求 对接、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农村普惠金融等工作,扩 大东海县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不断提高金融支农 服务水平。要持续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基层是“三农”一切工作的 落脚点,必须着力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持续整顿软弱涣散 基层党组织,从严管理农村党员干部队伍,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 农村基层延伸,不断夯实党在农村基层的执政基础。认真落实县 乡党委书记抓农村基层党建责任清单、问题清单、整改清单,坚 持开展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层层压实固本强基的政治责任。 创新农村社会治理,积极推广“一委三会”“政社互动”等治理新 模式,切实发挥村规民约、村民民主协商、村民自我约束自我管 理的积极作用。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关爱好、帮扶好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加强农村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农村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积极化 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同志们,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 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再接再厉,迎难而上,勇于担当,苦干实 干,奋力开创农业农村发展新局面,为推动“两聚一高”新实践、 建设“强富美高”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大会,主 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市 党代会部署,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真抓实干,加快推进农业农 村现代化,奋力开创城乡融合发展新局面,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 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奠定坚实基础。我讲四点意见。一、全面学习领会**书记关于农业农村的重要论述, 牢牢把握新时代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正确方向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党的十八大以来,**书记站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从统筹推进“五位 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出发,围绕“三 农”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实 施乡村振兴战略”,既一以贯之、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日臻完善, 共同形成了新时代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理论探索与顶层设计,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科学的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论。 一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辩证关系。**书记早在福建、浙江工作期间就多次强调,“我们既 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 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执政理念和思维方式的重大变革,生动体现了质朴睿智的发展阶段论、生态 系统论、民生福祉论和综合治理论,蕴含着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的哲理思想,开启了当代中国尊重自然、面向未来的智慧之门。 我们必须深入践行**书记的绿色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地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之路,主动调控、善于扬弃, 只有有所不为,才能更有作为,让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 银山。二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的底线思 维。**书记2016年在安徽小岗村主持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 时强调,“不管怎么改,都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不 能把耕地改少了,不能把粮食生产能力改弱了,不能把农民利益 损害了。”这“四个不能”,既关系广大农民切身利益,也关系国 家粮食安全,是农村改革不可逾越的底线。我们必须以“四个不 能”为准则,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村土地集体 所有,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为农 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提供坚强制度保障。三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工作主 线。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书记在参加四川代表团审 议时强调,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农业的主要 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 必须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 动能。这一重要论述,切中了“三农”问题要害,抓住了强农兴农根本,必将带来一场广泛的生产力调整、一次深刻的生产关系 变革。我们必须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总抓手,坚持市场需 求导向,主攻农业供给质量,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 消耗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转变,实现农业供给由“量”到“质” 的历史性跃升。四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 署。**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的“乡村振兴战 略”,鲜明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 富裕”的总体要求,确立了“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奋斗 目标,标定了“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基本路径,突出了“体制 改革机制创新”的核心动力,明晰了“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 的重要抓手,创新了“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模式,明确 了“培养造就‘一懂两爱’三农工作队伍”的基本保证。这一重要战略,根植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时代背景,契合新时 代城乡要素流动的新趋势,事关全面小康的目标达成,事关共同 富裕的承诺兑现。我们必须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城 乡融合发展,努力实现城市和农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五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基本路 径。**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鲜明提出“建立健全城乡 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这一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乡村 振兴中“桥和船”的重大问题,为我们破解新时代“三农”问题 提供了方法指导和路径指引。我们必须站在城市和农村是命运共同体的战略高度,着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 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 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六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的为民情 怀。**书记多次强调,“全面小康不能丢了农村这一头,要 让广大农民都过上幸福美满的好日子,一个都不能少,一户都不 能落。”这是掷地有声的庄严承诺,这是心系百姓的深情嘱托,彰 显了人民领袖爱人民的伟大情怀。我们必须念兹在兹、唯此为大, 以“绣花”功夫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高标准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书记关于农业农村的重要论述体现了真挚的“三 农”情怀,是对我国农村历史变迁进程的深刻洞察,是对我国农 村改革发展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是对我国农村发展规律的深刻 把握,具有极强的思想性、战略性、理论性和指导性,为我们做 好新时代“三农”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全市各 级各部门要深入学习、自觉践行、坚定贯彻,在学懂弄通做实上 下功夫,真正做到学深学透、真学真懂、入脑入心。要全面对照、 全面检视、全面看齐,吃透精神实质、把握核心要义,大力实施 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真正把**书记 总书记的“三农”思想落实到工作全过程各环节,确保农业农村 发展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二、科学把握发展大势和阶段特征,积极探索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径察势者智,驭势者强。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我国农业农村发展跨入新阶段,呈现出一系列标志性趋势性的新 特征。面向新时代立足新阶段顺应新特征,我们必须树立全球视 野、历史眼光,观照国内外理论范式和实践经验,科学把握农业 农村发展的历史轨迹、时代特征和内在规律,因时而谋、顺势而 为,努力走出一条具有XX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新路。(一)深刻认识国内外城乡融合发展的演进态势。20世纪以 来,随着全球城市化快速发展,城乡关系理论不断推陈出新,先 后形成了四种主流理论范式:以英国城市学家霍华德为代表的田 园城市理论,主张用城乡一体的新社会形态取代城乡对立的旧社 会形态,建立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的“田园城市”;以 美国建筑学家赖特为代表的广亩城市理论,主张把城市分散在地 区性农业网络上,建设“城市分散于广亩大地、人人拥有一片自 然”的“广亩城市”;以美国建筑学家沙里宁为代表的有机疏散理 论,主张将城市功能分散于合理发展区域,形成城乡均衡发展、 互动方便的城乡区域均质体;以美国城市规划学家芒福德为代表 的区域城市理论,主张将中心城市资源向卫星城市有机疏解,形成城乡均衡发展的区域统一体。 伴随城乡关系理论不断演进,世界各地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城乡融合实践探索:英国推动“城乡规划立法”促进全域统筹型发展,发挥《城乡规划法》及配套规划指导书的强制管束作用,构建形成“空间全覆盖、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美国推动“都市 化村镇建设”促进城乡共生型发展,科学划定城市开发边界,建 设景观优美、环境优雅、设施齐备的“都市化村镇”,构建了中心 城市与村镇协调互动发展的城镇体系;法国推动“农村改革”促 进综合型发展,开展夯实农业地区工业基础、提升基础设施现代 化水平的“领土整治”,形成了农工商融合互促、城乡功能均衡布 局的综合发展格局;日本推动“造町运动”促进反哺型发展,聚 焦“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基地建设,引导城市优质资源要素反哺农村,实现了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村生活品质整体提升。随着我 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国内先发地区也探索形成了一批具有中国特 色的城乡融合发展模式:北京“工农协作”模式,通过鼓励兴办 工农联营企业,推动多层次、多渠道的城乡产业横向合作,形成 城乡经济协作网络。上海“城乡统筹规划”模式,通过规划优化 城乡生产要素配置、促进城乡资源综合开发,推动城乡一体化发 展。杭州“中心镇引领”模式,通过加快中心镇功能集成,鼓励 农民进入中心镇投资兴业、安居入户,提升城乡一体化综合实现 度。国内外城乡关系理论演进和发展实践表明,城乡融合发展是 大势所趋,必将引发农村社会结构、农业生产方式、农民生活方 式的重大变革。农村将在未来城乡体系中处于“联城带乡”的基 础单元,由功能单一、脱离城市的边缘地带,转变为承接城区功 能、延伸城市形态的广阔腹地;农业将在现代产业体系中处于“接二连三”的关键环节,由保障生存、形态单一、模式粗放的传统 产业,转变为跨界融合、技术引领、品牌生成的现代产业;农民 将在未来社会分工体系中处于“价值创造”的平等地位,由基于 制度安排、依附土地价值的社会身份,转变为遵循经济规律、还 原市场价值的社会职业。(二)综合研判 XX农业农村发展的阶段特征。蜀地兴农, 自古如是。千百年来,以开人类治水之先河的都江堰无坝引水工 程为标志,XX兴农有术、敢为人先的基因一直延续至今。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农业农村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1978年以土地 承包经营为标志,启动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原温江地区金鱼公社 在全国率先“包产到组”,随后全面推开“双包到户”,农业生产 力从“一大二公”的高度集中统一经营中解放出来。1983年以“市 带县”为标志,推动行政体制改革。XX与原温江地区合并,实行 市领导县体制,打破了市搞工业、县搞农业的传统格局,为逐步 缩小工农差距、城乡差距创造了条件。2001年以启动免征农业税 试点为标志,推动分配制度改革。XX比全国提前一年免除农业税, 有效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减轻农民负担,加快推动工业反哺农业、 城市支持农村。2003年以促进城乡一体化为标志,推动统筹城乡 改革。统筹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市场体制等“六个一体化”, 率先开展农村产权制度、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等改革,获批 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经过多年实践探索,XX农业农村发展实现了阶段性突破:有效供给能力显著增强,聚焦“优绿特强新”,不断提高农业供给质 量,城乡居民“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更加丰富安全,成为 副省级城市和省会城市中唯一的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规模化 集约化水平有效提升,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稳步推进,探索形成“农 业共营制”等新型经营体系,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户面超过 80%。新产业新业态培育壮大,初步构建全域覆盖的新型农村社会 化服务体系,推动休闲农业、农村电商等创新发展,2016年全市 实现农产品加工业产值1300亿元、乡村旅游总收入261亿元。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探索形成了“小组微生”新农村综合体建设 的体制机制,累计建成幸福美丽新村1979个、新农村综合体186 个。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完善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支持政策, 2010年以来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达13.3%,城 乡居民收入比由2.26:1降至1.93:1。站在新时代的重要节点,XX农业农村发展呈现出新的阶段性 特征:以功能布局为引导的城乡统筹格局加快构建,全域规划对 城乡功能的统筹作用日益增强,城乡功能区域分割形态逐步打破, 城乡融合互动发展不断加速。以融合裂变为特征的新兴业态加快 孕育,农业科技、现代物流、农产品精深加工等相互作用,现代 农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三次产业“裂变—跨界—融合”趋 势日益明显。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的要素供给改革加快推进, 农村产权权能和流转政策不断完善,城乡要素流动的自由度持续 提升,农村劳动力、土地、资本活力不断迸发。以社会力量为补充的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完善,农村公共服务市场逐步放开,社会 力量提供的个性化、高品质服务逐步向农村延伸,政府主导、社 会参与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加快构建。以村民自治为基础的农村 社会治理模式加快形成,新型经济主体和社会组织进入农村,农 村传统熟人社会格局正被打破,管理服务体系加速重构,村民自 治机制更趋完善。这些新趋势新特征,给农业农村发展提出新任 务新要求,我们必须深化认识、主动顺应,牢牢把握做好农业农 村工作的主动权。(三)科学明晰 XX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着力方向。新时代 标定新方位,新思想指引新未来。谋划和推动XX农业农村发展, 必须始终坚持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和省、市党代会决策部署,大力实施乡 村振兴战略,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政府主导、 市场运作,坚持尊重规律、改革创新,坚持综合配套、协同推进,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实施,坚持农民主体、惠农富农,加快推动 城乡融合发展,努力实现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公共服务均 等化、居民收入均衡化、要素配置合理化和产业发展融合化。重 点要把握好五个着力方向。一要更加注重顺应城乡融合要求完善现代城乡规划体系。坚 持以精准规划引领城乡融合发展,进一步打破城乡规划的行政藩 篱,建立健全“多规合一”、有机衔接的全域规划体系。重点要按 照“以水定人、以地定城、以能定业、以气定形”的思路,依托产业功能区、生态功能区和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形成以特色镇(街 区)为中心、多个新型社区和林盘聚落环绕分布的“一心多点” 网络化组团式布局,构建“多个主体功能区+特色镇(街区)+新 型社区(林盘聚落)”三级城镇体系,塑造历史文脉、经济流向、 绿色廊道、产业分布交互融合的空间结构,形成主体功能明确、 区块有机联动、资源配置优化、整体效能提升的城乡融合发展格 局。二要更加注重提升宜居宜业品质优化城乡功能布局。统筹生 产生活生态空间,全面落实“十字方针”,分区分向确定主体功能 定位,强化区域间和城乡间功能统筹,进一步提升城乡基础设施 互联互通水平,促进公共服务资源均衡配置,探索城乡生态资源 互补共享模式,加快构建均质分布、平等共享的城乡生活网络和 景观协调、自然演替的城乡生态系统,逐步打破城乡功能区域分 割形态,形成“乡村里的都市”发展格局,探索城乡融合发展新 路子。三要更加注重推进全域景观化重塑新型城乡形态。坚持“景 区化、景观化、可进入、可参与”理念,做足“水林田”三篇文 章,在滨水沿山轴线塑造“山水田园道”的天府水乡格局,在千 里沃野营造“田成方、树成簇、水成网”的川西平原美景,在丘 陵地区打造“山水相融、田林交错、变幻多彩”的秀美大地景观, 构建“产田相融、城田相融、城乡一体”的新型城乡形态,重现 “岷江水润、茂林修竹、美田弥望、蜀风雅韵”的锦绣画卷。四要更加注重产业协同构建现代农业生态圈。围绕农业创新 链、人才链、供应链、价值链、产业链,坚持改革创新建立科学 系统的农业制度体系,坚持开放包容建立区域合作共同发展的开 放体系,坚持政策引导建立有序流动的要素供给体系,坚持市场 运作建立经济高效的农业价值体系,坚持产业跨界建立融合发展 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要素配置更加开放、三次产业深度融合、 城乡经济一体发展,加快形成区域协调、产业高端、绿色循环、 主体多元、供给高效、功能复合的农业生态圈。五要更加注重自治法治德治结合创新城乡社区治理。坚定不 移转理念、转职能、转方式、转机制、转形态,引导各级干部深 化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内涵的认识,增强解决不均衡不充分主要 矛盾的紧迫感。高度重视农耕文化的继承发展,增强职业农民的 身份自信和文化自信。要持续改善城乡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政策 导向和运营效率,增强群众的获得感。要以新型社区为载体,推 动乡村面貌、自然环境等有形要素和文化特色、价值观念等无形 要素深度融合、良性互动,加快构建村(社区)自治组织、社会组织和新型农民等有机统一、协同配合的生活共同体,形成以党 建为引领、自治为基础、法治为保证、德治为支撑的乡村治理体 系。三、聚焦聚力重大工程和重点改革,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在XX 落地落实战略指引方向,目标引领未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宏大的国家战略布局,也是一项繁重的复杂系统工程。经过充分 的调查研究,今天印发给大家讨论的《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 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 明确了未来五年 XX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目标,确立了时间 表、任务书、路线图。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紧紧围绕五 年的奋斗目标,突出重点,分类施策,大力实施“十大重点工程”, 扎实推进“五项重点改革”,以钉钉子精神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在 XX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一)大力实施“十大重点工程”,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支 撑。**书记强调,重大工程是“定海神针”,立梁架柱,筑 牢基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同样离不开重大工程的坚实支撑。 我们要通过实施一批打基础、管长远的重大项目工程,尽快把乡 村振兴战略具体化为物化投资、形象进度,让人民群众看得到乡 村的变化、感受得到发展的温度。一是实施全域乡村规划提升工程。长期以来,规划编制重城 市轻农村、城乡规划衔接不紧密,成为制约乡村发展的瓶颈。推 进城乡融合发展,必须以规划为引领,坚持“多规合一”,结合城 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对全域乡 村的空间形态、产业布局、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进 行全面规划、系统设计,把规划落实到每一寸土地上。各区(市) 县要主动担当编制全域乡村振兴发展规划的重任,进一步完善乡村规划师制度,加强乡村规划管理,提升乡村规划的创意设计、功能统筹、产业融合能力,引导城乡有机融合、共享发展。 二是实施特色镇(街区)建设工程。加快特色镇(街区)建设,有利于打破城乡圈层结构,进一步疏解城市功能,提高中心 城区外溢效率和辐射能力,带动全域均衡发展。要打破原有行政 区划和城镇体系,选择重要产业功能区、轨道交通枢纽、重要交 通功能节点、有基础的建制镇等,采取“特色镇(街区)+林盘+ 农业园区”“特色镇(街区)+林盘+景区”“特色镇(街区)+林盘+产业园”等模式,以“西控”区域为重点,规划建设100个规模 在3-5平方公里的特色镇(街区),引导资金向特色镇(街区)流 动、产业向特色镇(街区)集聚、人口向特色镇(街区)转移,形成产业集聚、功能复合、形态独特、连城带村的特色镇(街区)。 三是实施川西林盘保护修复工程。川西林盘是天府文化、XX平原农耕文明和川西民居建筑风格的鲜活载体,具有丰富的美学 价值、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必须倍加珍惜、大力保护。要坚持 以绿色田园为本底、以自然山水为映衬、以天府文化为内核,加 强外部风貌塑造和内部功能提升,开展以“整田、护林、理水、 改院”等为主要内容的川西林盘整理、保护、修复,统筹实施山 水林田湖整治,系统规划打造一批形态优美、特色鲜明、魅力独 具的川西林盘,形成林在田中、院在林中的新型林盘聚落体系, 努力使川西林盘成为XX旅游的靓丽名片、展示天府文化的地理标 识和田园景观的璀璨明珠。到2022年,全面完成1000个川西林 盘整治任务。四是实施大地景观再造工程。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带给城 市物质财富的同时,高速度高强度开发也使美丽的天府之国伤痕 累累,川西风貌在消失、自然肌理被分割。建设美丽中国、创造 美好生活,必须以土地综合整治为主要载体,以山水林田湖草综 合治理为主要抓手,以航空走廊、交通沿线、旅游景区为重点, 全面开展大地景观再造工程。要以生态修复和节约集约用地为目 标,推进全域增绿添彩、高标准农田建设、城乡风貌改造、特色 镇建设和川西林盘整理。要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分区域统筹编制大地景观规划和重点区域整治实施方案,重现天府之国壮 美秀丽的景色,找回归乡游子的儿时记忆。五是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优良人居环境是建设美丽 中国典范城市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农民增收、实现乡村永续发展 的重要基础。XX农村具有良好的生态本底、人文资源,改善农村 人居环境有利于增强人口吸附力,有利于促进农商文旅结合,实 现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要提升农家乐整体水平,持续推进 治水、治土、治霾、增绿和“百镇千村”景观化建设行动,加快 建设天府绿道体系,努力实现农村景观化景区化,把农村建设成 为城市最大、最美的公园。改造提升传统民居、老旧院落,全面 提升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现代化水平,让城里人羡慕向往乡村生活, 促进城乡人口双向合理有序流动。六是实施农业品牌建设工程。品牌传导理念、体现价值、主 导市场、决定未来,是产业核心竞争力之所在。要彻底改变农产品以粗加工形态进入市场的弊端,提高品牌运营的意识,加强对 农产标识、产地、质量、包装、品牌的创意设计,大力推进品牌 创造、品牌输出和品牌营销,充分运用会展之都优势提升品牌价 值,更高水平规划建设农博会,持续提升天府源品牌影响力。要 以品牌整合资源、运作市场,打造更多农业“品牌梦工厂”,把 XX建设成为农业品牌的设计之城、以品牌运作资源的农产品集散 之城。七是实施乡村人才培育集聚工程。“功以才成,业由才广”。 乡村振兴战略是农业农村的一场根本性变革,必须依靠人力资源 的集聚和人口知识结构的根本性改变,培养新型职业农民。要大 力实施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工程、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 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工程,支持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役 士兵等创办领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养一大批有经营头脑、有 专业技能的新型职业农民。要以农业农村现代化为目标,构建乡 村人才建设长期规划,鼓励支持区(市)县与各校各院系各企业 共建农业技术试验推广基地,鼓励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引进规划、 文创、设计、金融、旅游、策划、营销品牌等高端人才,鼓励支 持创新创业团队和社会投资企业落户新型社区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展深度合作,努力把传统村庄打造成活力迸发的人才俱乐部。 八是实施农民增收促进工程。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的核心问题,事关城乡融合发展,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要着 力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巩固提升产权制度改革成果,依法保护农民财产权益,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出租、合作等方式盘活 农民闲置农房及宅基地,引导农民采取农村产权入股、租赁、托 管等方式,与社会资本开展合作经营,促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 股金、农民变股东。着力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鼓励支持农民工 就业创业,引导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农村新产业新业态, 加快发展农村服务业,带动农民融入产业链各环节,让农民分享 产业链延伸增值收益。着力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鼓励发展特色 种养业,积极发展代种代耕代养等新兴服务业,广泛推广农业实用技术,鼓励农民参与川西林盘、田园综合体、特色镇和现代农 业产业园建设,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促进农民 从新兴产业新型业态发展中充分持续长期受益。着力增加农民转 移性收入。全面落实粮食综合直补、耕地保护资金、农业机具购 置补贴等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九是实施农村文化现代化建设工程。农耕文明是现代文明的 源头,是乡村振兴的根与魂,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进程赋予更多 现代文化的内涵。要深化乡村公民道德建设,深入践行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把天府文化深度融入乡村建设和居民生活,大力传 承农耕文明、发展天府文化,增强农村文化自信,提升农民职业 荣誉感,进一步增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信心。大力推进乡村文 明创建,积极开展“三美四好”示范村建设,推动文明村(镇)、 文明院落、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建立健全社区道德 评议机制,让文明乡风滋养美丽农村。扩大公共文化有效供给,加快推进乡村文化活动室、村史馆、文化院坝、文化长廊等建设, 搭建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平台,常态化开展文艺表演、家风传承、 全民阅读等群众性活动,让公共文化服务惠及乡村每个角落。加 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建立城乡文艺结对机制,扶持培育一支“懂 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村人才队伍,变“送文化下乡”为 “种文化进村”,增强乡村文化自身造血功能,让村民真正成为乡 村文化的主角。十是实施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工程。社区是城市的基本单元, 特大城市治理重在基层基础、重在城乡社区,必须着力补齐短板、 优化服务,不断夯实和谐宜居生活城市底色。要大力提升社区服 务能力,加快完善公共服务专项资金供给标准体系,深入推进“医 联体”“区域教育联盟”建设,深化镇村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 培育引导社会组织进入乡村提供专业化精准化服务,打造15分钟 社区生活服务圈。加快完善社区治理体系,深化乡村社区治理领 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健全乡镇(街道)、村(社区)党群服务 中心,培育发展枢纽型社会组织,选优配强社区“带头人”,完善 社区工作者职业化制度,不断提升社区治理科学化精细化专业化 水平。推进共建共治共享,健全社区党组织、村民议事会和物业服务机构及社会组织多方协商机制,构建议事决策、服务执行、 评议监督、矛盾调处等多方协调平台,推动实现组织共建、活动 共联、资源共享。(二)大力推进改革创新,为乡村振兴提供体制机制保障。改革是乡村振兴的根本动力。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聚焦 农业农村发展的突出矛盾、聚焦体制机制顽疾、聚焦农业农村现 代化目标,突出抓好具有标志性、引领性的“五项重点改革”。 一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头做好农业供给侧结构 性改革这篇大文章,是**书记交给四川的一项重大政治任 务。XX作为首位城市,理应在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走 在前列、作出表率。要以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为重点优化农 村产业体系。按照“农商文旅融合发展”的思路,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农村电商、农产品物流、森林康养等新产业新业态, 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以扩大绿色、有 机、无公害农产品供给为重点优化农业生产体系。大力推进标准 化、绿色化、品牌化生产,调优、调高、调精农业生产结构,建 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追溯体系,为消费者提供更丰富、 更优质、更适销对路的产品。以发挥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引领作用 为重点优化农业经营体系。大力推广“农业共营制”,着力完善创 新链,支持创新联盟、研发平台、交易平台建设和校企联合攻关、 成果孵化输出;着力优化供应链,健全集农技推广、生产经营、 主体培育、品牌营销、金融保险、质量安全一体的新型农业服务 体系。以提高资源匹配度为重点优化农业经济地理。立足资源禀 赋、生态底蕴和比较优势,以“十字方针”为导向,科学布局主 业突出、特色鲜明、集约高效的现代农业主体功能区,构建农业 生态圈。大力推进产镇、产村融合发展,与特色镇建设统筹规划、协同推进,以产业支撑特色、以特色提升产业。 二是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有利于完善农村生产关系、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有利于盘活农村土地等资源、激发资源要素活力。要大力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 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 久不变,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的政策,稳定 农户预期收益、增强投资业主信心,吸引更多市场主体进入农村。 扎实抓好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探索建立集体经营 性建设用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依法开展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 住房试点,探索宅基地依法自愿有偿退出有效路径,促进农村集 体建设用地的有效开发和优化利用,推动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 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化改革,深入开展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和股 份量化,民主界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保障农民集体资产股 份权利,规范发展股份经济合作社等新型集体经济组织,推进集 体资产资源的统一开发利用,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和农业 人口有序转移。完善农村集体产权交易服务机制,以“一个交易 平台、四级服务体系”为切入点,构建全域覆盖的农村产权交易 服务体系,促进产权合法有序流转和严格依法保护。推动XX农交 所与省内市州统一联网,加强与西南省市对接合作,瞄准“一带 一路”、紧盯行业标杆、突出政策创新、注重交融联动,努力打造 区域性农村要素交易中心、专业性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综合性农 业农村改革平台、特色性农村产权金融平台。三是深化农村金融服务综合改革。长期以来,农村金融发展 相对缓慢,功能发育不完备,导致农村长期处于资金失血和贫血 状态,必须以改革为动力全面激活农村金融服务链条、打通金融 血脉,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服务支撑。要以发 展农村普惠金融为重点加快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坚持以创新破题 普惠金融,鼓励发展新型农村普惠金融机构和组织,支持金融机 构和支付机构在农村延伸经营网点,推广应用网上银行、手机支 付等服务方式,推动农村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加大政策性担保力度,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和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设立服 务“三农”的中小型民营银行、村镇银行和金融租赁公司,扩大 农村金融覆盖面、公平性和可得性。以创新金融产品为抓手加快 完善农村金融产品体系。推行经济林木、农产品仓单等抵质押金 融产品,支持农业职业经理人凭资格证书信用贷款,推广土地流 转履约保证保险等创新型涉农保险品种,鼓励发行企业债、“双创” 债、“绿色”债和私募债等直接融资产品。以建设“农贷通”等平 台为载体加快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完善“农贷通”金融综合 服务平台和农村产权担保、收储、交易服务平台,探索农村金融、 产权交易、农村电商“三站合一”模式,健全农村产权抵押担保、 融资风险防控机制,构建形成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竞争适 度、风险可控的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以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 境为保障加快完善农村信用体系。深入开展信用镇、信用村和信 用户的评定工作,构建金融信用信息平台和金融风险监控预警平台,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防止非法集资下乡,不断改善农村金 融生态环境。四是深化公共产品服务生产供给机制改革。要以政治效益、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推进改革。政治效益体现在公 共产品供给要传导党的执政理念和政府的战略导向,经济效益体 现在公共产品生产必须以最小化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社会效益 体现在公共产品生产服务要共建共享,让人民群众有获得感和认 同感。各级党委政府要摒弃惯性思维和习惯做法,大力推进改革 创新,全面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水平。要转方式,推动财政 投入方式改革,把财政性投入以股份、基金、购买服务、担保、贴息等方式植入农业农村发展的重点领域,引导撬动社会资本有 序参与乡村振兴战略。探索将财政资金投入农业农村形成的经营 性资产股权量化到村到户,激发和提升企业、集体经济组织、农 户等微观市场主体融入乡村振兴战略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调结构, 聚焦农村现代化和农业产业化不均衡不充分的重点领域,突出带 动示范效应,着力补齐短板,加大财政资金向科技创新、品牌营 销、创业孵化和农村电商等农商文旅融合的新产业新业态领域的 投入。建平台,以现代农业主体功能区为主要依托,联合社会资 本,整合涉农领域资金,组成联合投资体;引导科研、品牌、营 销、精深加工、文旅等共同推动片区开发、资源整合,为农民转 变职业身份和开辟新的增收门路创造条件。五是深化农村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发展新阶段给传统的乡村组织架构带来了许多新的课题。农业 的规模化、组织化趋势日益明显,产业跨界融合深度改变了农村 经济形态,城乡人口双向流动加速趋势日益明显,改革现有农村 行政管理体制势在必行。要减少管理层级,遵循特大城市发展的 社会规律,遵循乡村社会变迁的自然规律,适应城乡融合发展的 新要求,依法稳妥有序开展联村并村、拆乡并镇、乡改街办,逐 步构建“两级政府、三级管理”、扁平高效的城乡管理组织架构。 创新管理方式,遵循经济规律,打破行政区域界限,构建以现代农业主体功能区为基本单元的管理新体制,探索建立“管委会+ 投资公司”运营模式,对功能区进行统筹规划建设、统筹环境营 造、统筹产业布局,提升专业化管理水平,促进行政跨区、产业 跨界融合发展。转变管理职能,强化以区(市)县和主体功能区 为主体组织经济工作,推进乡镇(街道)转职能、转方式,统筹 社区发展、组织公共服务、实施综合管理、优化营商环境、维护 社区平安等职能,促进职能下移、重心下沉,提升服务产业发展 和社区治理的能力。推进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与自治组织分离,让 集体经济组织专注发展,让自治组织专注社区治理。四、加强党对农业农村工作领导,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提供 坚强保障**书记强调,党是领导一切的。做好农业农村农民工 作,必须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 心作用,推动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落地落实,为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一要提高领导“三农”工作的本领。围绕转理念、提能力、改方式,练好各级干部领导“三农”工作的过硬本领。要切实转变发展理念。坚持从全球视野和区域视角分析XX农业农村发展的 定位和路径,主动改变就农业谈农业、就农村谈农村、就XX谈发 展的思维惯性,深化区域中心城市、主体功能区、产业生态圈、 现代社区治理等理念认识,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在更加广阔的市 场运作配置资源。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理念,加快构建城乡产业融 合、基础设施融合、社会保障融合、社区形态融合的现代化城乡 融合新形态。不断改进方式方法。紧扣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转 型要求,更加注重运用市场办法、法治办法、典型引路办法、制 度创新办法推动工作,特别要注重运用现代科技、信息技术重塑 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和服务体系。改进“三农” 工作的评价考核方式,推动农业农村科学健康发展。持续加强学 习提能。深入把握新时代“三农”工作的规律和特征,系统学习 农村政策和法律,找准农村改革的重点、难点和突破点。学习借 鉴德国工业小镇、以色列科技农业、台湾精细农业等先进经验, 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二要健全农村社区发展治理体系。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 加快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要坚持以党 建为引领。深化“一核多元”基层治理机制,改进村(社区)党 组织运行方式和治理模式,创新完善基层党组织设置,增强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功能,扩大党组织覆盖面和服务半径。坚持以自治 为基础。积极发挥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村民自治作用,健 全农村社区党组织、村(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 机构及社会组织多方协商机制,实现农村社区共建共治共享。坚 持以法治为保证。加快构建农村社区发展治理地方性法规体系, 发挥好村规民约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深入开展“法律七进” 活动,提升农民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纵深推进“大联动·微 治理”,实行农村社区民警实岗制,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和日常管理水平。坚持以德治为支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融入自治章程、村规民约,把天府文化融入农村社区建设 全过程,培养推选一批“新乡贤”,鼓励友善公益的志愿服务,引 导社区居民崇德向善,形成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守望相助、乐 观包容的良好社区氛围。三要建强农村干部人才队伍。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是习 近平总书记对“三农”工作队伍提出的重要要求。要培养有情怀 的农村干部人才队伍。着力加强农村干部人才思想政治建设,教 育引导大家深刻认识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的神圣使命、光明前景, 带着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深沉热爱和炽热情怀,自觉投身、自觉扎 根、自觉服务“三农”事业,在新时代农村的广阔天地干出一番 事业。造就懂专业的农村干部人才队伍。大力加强人才专业化建 设,着力培养引进一批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需要的乡村 规划师、科技带头人、农业职业经理人、“乡村工匠”、品牌营运师和农业供应链人才,不断夯实人才支撑。建设有创造力的农村 干部人才队伍。大力实施“千村万人后备干部孵化行动”,完善“大 学生村官”制度,从优秀村干部中定向考录公务员和事业人员、 选拔乡镇(街道)领导干部到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功能区和新兴 企业挂职锻炼,实行“基本报酬+绩效报酬”激励机制,大力表彰 先进基层干部,让基层干部政治上有“奔头”、经济上有“甜头”、 工作上有“劲头”。四要有效组织动员群众。人民群众蕴藏着无穷的改革动力和 创新智慧,要善于运用党的群众工作方式方法,切实把群众力量 凝聚到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上来。要以美好愿景感 召群众。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是市委回应 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集中体现。要结合十九大精神宣讲,把新 时代新使命新目标给群众讲清楚,把国家、四川和XX发展的美好 愿景给群众描绘好,用共同梦想引领人、感召人、凝聚人。以共 建共享发动群众。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创新 成果分享机制,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切实做到 发展思路从群众中来、发展过程让群众参与、发展成果与群众共 享。以为民服务凝聚群众。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在骨子里把群众当亲人,切实做到进得了门、谈得上话、交得了心。从解决群众 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既满怀深情尽力解决,又立足实际量 力回应,让群众时刻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同志们,乡村振兴关乎民生民心、关乎发展全局。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 的坚强领导下,廓清思路、科学求实,改革创新、精准作为,大 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为建设全面体现 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提供坚实基础!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这次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是在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之后召开的 又一次重要会议,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 精神,总结2017年的“三农”工作,分析研判当前农业农村形势, 全面启动乡村振兴战略。下面,根据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的情况, 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一、关于去年的“三农”工作2017年,面对复杂形势和多重挑战,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 发展新理念和中央及省、市委的决策部署,持续推进农业结构调 整,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创新,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农业农村 经济继续保持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主要呈现出“两 稳”“三进”“四个显著”的特点。“两稳”主要表现为:一是农村经济稳定增长,全年实现 农业增加值20.72亿元,增长5.3%,略高于计划增长速度。二是 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284元, 增长7.2%,高于生产总值增速。“三进”主要表现为:一是农村改革稳步推进,农村土地确 权登记颁证工作率先通过省级验收,金川区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 贷款试点起步良好,永昌县蔬菜价格指数保险试点稳步扩大,集 体林权制度、水价制度改革稳步深入,供销社、国有林场改革全面启动。二是城乡融合发展持续推进,“产城一体、城乡一体、 景城一体”融合发展模式逐步形成,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 69%,我市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经验和做法成为全国新型城 镇化典型经验。三是精准扶贫纵深推进,脱贫攻坚政策措施持续 有效落实,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全年 减少贫困人口470人(剩余贫困人口386人),贫困发生率降低到 0.26%。“四个显著”主要表现为:一是农业绿色发展步伐显著加 快,县创建为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我市被确定为省级农产 品质量安全市,“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宣传和市场开发取得新 进展,成为区域农业特色品牌,绿色无公害蔬菜进入北上广和港 澳地区市场。二是产业融合发展力度显著加大。休闲农业、乡村 旅游、电子商务、农产品加工储运、专业市场建设快速发展,永 昌县被列为全省休闲农业示范县,新城子镇七彩花谷休闲园和红 山窑乡毛卜喇村被评为全省休闲农业示范点,广州从玉集团、甘 肃韩西农业等龙头企业产销引领作用明显,永昌县进入国家电子 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和全省电子商务示范县。三是农业农村基 础设施显著改善。实施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土地整治等农业 基础设施建设项目40项,农村路网改善、危房改造、村容村貌整 治、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等项目顺利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 面貌持续改善。四是农业经营主体规模显著增大。新培育农民合作社105家、家庭农场47家,认定市级示范社30家、市级示范 性家庭农场27家,各类新型经营主体累计达到1649家,初具规 模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达到210个,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占比达 到60%。总的来看,2017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实现了稳中有进,为经 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了重要支撑、发挥了“压舱石”的作用。但 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农业农村改革发展还存在一些明显短板和 突出问题,主要是:农业发展方式依然粗放,产业发展层次不高, 发展质量和效益仍然较低;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较弱,食品业发 展滞后;农民务工收入和农业经营收入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较大, 农民收入增速放缓,人均收入增幅多年来首次低于城镇居民;农 业基础条件和技术装备仍然薄弱,土地沙化和草原过度放牧问题 比较突出;农村空心化趋势逐步扩大,党的建设力度不强,村庄 整体面貌依旧落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难度增大;农村公共产品 供给不足,城乡公共服务差距尚未根本改变,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依旧突出。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我们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发 展思维,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持续增收。二、关于2018年“三农”重点工作 刚刚结束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划定了时间表,既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 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这为我们做好“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 了重要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书记就做好“三农”工 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我们党“三农”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 是**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 过去5年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 科学理论,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 行动指南。我们要深刻领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核心要义,准确把握中央和省委的总体部署,遵循市场法则和自然规律,坚持正 确方向、问题导向、为民取向、破题指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冲关过坎、克难前行,牢牢守住粮食生产能力 不降低、农民增收势头不逆转、农村稳定不出问题这三条底线。关于今年的“三农”工作,我着重强调八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突出质量兴农,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结构调整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内容,也是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重要抓手。近两年来,我们大力压减大田低效作物种 植面积,突出发展高原夏菜和草食畜牧业两大产业,尤其是高原 夏菜发展势头强劲,但增产不增收的矛盾也随之凸显,根源在于 我们过于追求规模和产量的增长,忽视了生产与消费、产品与市 场的衔接,致使“想卖的卖不掉、想买的产不出”。下一步,我们 要顺应市场需求,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特别要发挥生产经 营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发展适销对路的农产品,使结构、产业、产品更好地适应市场优质化、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一 要合理适度调减粮播面积,坚决压掉没有市场、效益低下的大田 种植作物,推进国家级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建设,引导生产主体扩 大经济作物和优质饲草料种植,优化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二要 壮大高原夏菜产业,大力引进推广符合市场需求的蔬菜新品种, 抓好绿色蔬菜标准示范园建设,在培育经营组织、发展冷链物流、 实施错时播种、强化信息服务和拓宽市场营销等方面给予重点扶 持,打造全省高原夏菜基地。三要做强草食畜牧产业,重点抓好XX湖羊新品系培育、永昌草食畜牧业示范县建设和粮改饲试点工 作,改造提升标准化养殖小区,推进畜禽标准化示范场创建。四 要做优区域特色产业,积极争创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培育壮大食 用菌、香草花卉、设施林果等绿色产业,支持藜麦等食赏作物扩 大种植规模,力争把地方土特产和小品种做成带动农民增收的大 产业。五要改造提升农业产业园区,抓好永昌县、金川区省级现 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完善园区规划和功能布局,搞好基础设施配 套,引进龙头企业和工商资本建设运营各类产业园,创建国家级 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区。第二,注重产业融合,增强农村双创能力。产业融合发展是 新形势下改善农业供给、拓展农业功能、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关 键招数。要抓住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机遇,以工补农、以商补农、 以游补农,拉长农业产加销全产业链条,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 展。一要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措施,引进培育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支持 农业企业围绕优势产业的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环节,发展 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模式;要以农产品食品加工专业化、 精细化、高端化和市场化为重点,扶持发展蔬菜系列、果品系列、 杂粮系列、畜禽系列、食用菌系列以及蜂产品和香草香料系列食 品,研发适销对路的高端产品,推进农业产业链延伸和价值链提 升,使之走上小而精、大而强、市场大、价格高的新路子。二要 抓好电子商务营销。加快永昌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建设,推进乡村电商服务站点建设,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工流通企 业与电商企业对接融合,打造“甘肃新供销”XX信息服务平台和 农村物联网社会化服务平台,畅通农产品直销渠道,让本地农产 品销得出、卖好价,拓宽农民增收空间。三要推进乡村旅游发展。 去年10月,永昌县被认定为第二批“甘肃省休闲农业示范县”; 今年2月,金川区成为11个“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之一。要 紧抓全域旅游发展机遇,充分释放这些平台优势,借助“香草小 镇”“七彩花谷”等品牌效应,顺应多元化、多样化的休闲消费需 求,鼓励支持各乡镇村社和各类市场主体,依托本地优势资源, 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创意农业和乡村旅游,扶持开发花海观赏、 农耕采摘、民俗体验、休闲农庄、乡村客栈等休闲度假产品,重 点抓好边洼里民俗文化产业园、营盘生态沙漠农业旅游、东寨藜 麦生态观光、南坝滑雪场、红山窑红山文化陶艺开发等项目建设, 打造一批魅力村庄和宜游宜养乡村景区,做大做好休闲性、体验式的旅游市场,让更多农民参与进来,从中受益增收。 第三,立足绿色发展,强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017年乡村振兴战略首次提出了“农村增绿”的新要求,释放了转变农业发展导向的强烈信号,就是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转向追求绿色、生 态、可持续发展。要紧紧围绕“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一控” 是指控制农业用水总量和农业水环境污染,农田灌溉用水水质达 标;“两减”是指化肥、农药减量使用;“三基本”是指畜禽粪污、 农膜、农作物秸秆基本得到资源化、综合循环再利用和无害化处 理),进一步强化试点示范、机制创新、科技支撑,推进减量替代、 减量控害和综合利用。重点要抓好三项工作:一要实施规模化高 效节水灌溉。坚持把农业节水作为方向性、战略性大事来抓,实 施好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整村连片规模化推进节水灌溉,大面积 推广膜下滴灌、低压管灌、垄膜沟播、垄作沟灌等高效农田节水 技术,提升单方水种植效益;严格落实“以水定地”制度,全面 推行用水定额管理,建立节水激励机制,开展县域节水型社会建 设。二要落实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严格农业投入品使用监管,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机械化精量施肥和水肥一体化节水技术,鼓 励开发有机肥和施用农家肥;依托新型经营主体和专业化服务组 织,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推广农药 减量增效综合技术模式,加快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三要推进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建立健全废旧 农膜回收制度,完善落实秸秆多元化利用补贴机制,推广种养循环农业模式,抓好尾菜无害化处理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全面 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同时,县区要因地制宜,结合植树 造林和防沙治沙,注意保护农村古树大树,切实守护好林地、草 地等生态资源,真正使“美丽乡村”绿起来、美起来。第四,夯实农业基础,补齐补足发展短板。重点强化四个方 面的工作:一要强化农田基本建设。抓好国防工业基地蓄洪生态 治理、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抗旱应急备用水源等农田水利 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实施好土地整理复垦项目,扩大高标准 农田建设规模,建成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 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标准化基本农 田,持续改善农业基础设施。二要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围绕农业 提质增效,大力推广主要农作物高效栽培、农机农艺融合、畜禽 健康养殖、病虫害统防统治等成熟适用技术,集成示范节本增效、 绿色发展、循环利用的技术模式,推进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应 用,提升农业技术水平和物质装备条件;支持农技推广人员与农业经营主体开展技术合作,鼓励农业科技人员独立或合伙创办农 业企业、产业示范基地和经营实体,从事农业生产开发,带动特 色产业发展。三要强化农业信息化建设。市委农办牵头整合涉农 部门信息资源,启动“农业大数据”建设,打造包括农业生产导 向、产业发展分析、市场供求预警、质量追溯体系、经营主体信 息直报等全产业链的大数据平台;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 动,以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模式,推动智慧农业发展。四要强化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实施好三北五期、 退耕还林、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国家湿地公园试点湿地保护与恢 复、市区西部沙枣胡杨观赏林二期等重点生态工程项目,突出抓 好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XX境内和芨芨泉省级自然保护区生 态环境整治工作;开展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通过轮作、休耕、 退耕、替代种植等多种方式,推进农业水土保护和耕地质量的提 升。第五,坚持协调统筹,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以国家新型城镇 化综合试点建设为契机,努力实现城乡“宜居宜业、持续发展、 富有特色”的共同愿景。一要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全面落 实居住证制度,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吸纳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 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有序进城落户,推进外来人口和农业转移人 口市民化。搭建农民工创业就业平台,推进转移人口稳定就业, 提高转移人口融入城市的能力。二要加快特色小镇建设,结合双 湾“香草小镇”和龙首新区“读者小镇”项目建设实施,大力发 展生态休闲、现代农业、工贸物流、农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 各具特色型小城镇,推动城镇公共服务、消费性服务和生产性服 务业发展,抓好务工人员能力与素质培训,实施转移人口创业就业行动,提高转移人口融入城市的能力。三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强村镇基础设施配套,特别是要下功 夫解决污水处理、垃圾处置、沼气利用不充分、环境卫生脏乱差 等突出问题,年内全面消除农村D级危房(全市D级危房397户,其中永昌县D级241户,金川区D级156户),打造省级美丽乡村 示范村3-5个、市级示范村2个。四要加快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 农村延伸,推进城乡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统筹城 乡卫生资源公平配置,推进农村互助老人幸福院建设,提高农村 社会保障补助标准,抓好农村社区建设试点,提升城乡基本公共 服务均等化水平。第六,紧盯全面小康,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经过几年的努力, 我市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退出,绝对贫困基本消除。今后要把工 作重点放在未脱贫人口的精准脱贫和已脱贫群体的巩固提升上。 一要集中攻坚。紧盯未脱贫人的111户386人贫困人口,因户因 人精准施策,配强力量资源,强化措施办法,持续加大帮扶力度, 集中攻坚克难,坚决啃下“硬骨头”,确保年底全部脱贫、摘帽销 号。二要巩固提高。加强对已脱贫人口的跟踪评估,坚持扶贫投 入不降、政策不变、措施延续,培育特色产业,发展集体经济,强化培训就业,做好社保兜底,建立健全长效扶贫工作机制,持 续强化工作力度,确保脱贫户稳定增收不返贫,与全市同步进入 全面小康。三要完善机制。进一步完善市级领导包抓扶贫开发工 作机制,发挥好双联行动和驻村帮扶工作队助推和支撑作用。认 真落实“853”精准脱贫管理办法和“4342”脱贫验收责任体系, 实施好扶贫项目,监督好扶贫资金,确保到村到户帮扶措施落地 生根,防止急功近利和“数字脱贫”。第七,创新体制机制,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目前,农村改革的“四梁八柱”已经基本建立起来,现在的关键是抓好这些改革 举措的落实。一要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家庭农场配 套政策,推进农民合作组织规范化建设,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机 制,年内申报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家以上,评审认定 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6家左右。二要稳步推进农村土地 “三权分置”改革,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支持经营主 体通过经营权流转、股份合作、代耕代种、土地托管等多种方式, 发展土地流转型、土地入股型、服务带动型等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杜绝土地流转盲目跟风和短期掠夺式经营行为,促使集体、承包 土地农民和新型农业生产主体三方利益共同协调发展。三要深化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开展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 推进“房地一体”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 颁证工作。四要创新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方式,整合涉农资金,支 持县区设立政策性担保公司,搭建产业贷款承接平台,利用贷款 贴息、以奖代补等形式和PPP融资模式,切实发挥财政资金“药 引子”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农村。五要创新农村金 融服务,全面推开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工作,扩大林权抵押 贷款规模,探索开展大型农机具、农业生产设施抵押贷款试点, 推进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试点工作。三、关于强化“三农”组织保障工作“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办好农村的事,关键是要把解决 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不动摇,全面加强和改进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 一要强化“三农”工作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增强“四个意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委的决策部署上,进一步强化“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党委农村工作综合部 门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 制。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创新工作理念和方式方法,更加注重运用 市场办法、法治方式、信息化手段、典型模式、制度安排推动工 作,共同抓好事关农村改革发展大局的重要工作和全局性工作, 努力形成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二要建强基层组织基础。目前,我市县乡村换届已全面完成, 新班子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干劲。要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 建设,通过开展村书记任职培训、建立考核末位基层党组织常态 化整顿机制等措施办法,建强基层党组织,打造一批农村党建工 作示范点,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 用,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共谋发展、同奔小康。要严格落实农村基 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规范农村基层党组织生活,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日常管理和监督考核,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农村基层 延伸。今年,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开展“明查暗访督查年” 活动,我们要强化“三农”工作督导检查,深化“保民生、促三 农”专项行动,坚决查处扶贫开发、土地征收、涉农资金、农村 “三资”管理等领域侵犯农民群众利益的问题。三要重视乡风文明建设。持续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文明村镇、“文明集市”、“星级文明户”创建,深化孝道“红 黑榜”、“善行义举榜”、“XX好人榜”评选活动,着力培育与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与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优良家风、文明 乡风和新乡贤文化,让农民精神追求健康向上。要加强村民思想 道德和文明素质教育,制定完善村规民约、自治管理、扬善惩戒 等管理制度,自觉养成文明习惯,增强群众集体观念和责任意识。 要抓好农村移风易俗工作,引导群众自觉抵制天价彩礼、红白喜 事大操大办、人情债等陈规陋习,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四要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实施农村社会治理创新行动,依法 开展村民自治,完善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严 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建立健全务实管用的村务管理、 监督机制,发挥好村务监督委员会的作用,切实保障村民的知情 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 留守老人问题,抓紧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健全关爱服务体系。建 强县乡两级综治中心,推进网格化、信息化“两网整合”,依法打击涉农违法犯罪和邪教势力,消除封建迷信在农村的影响,维护 农村社会和谐安定。同志们,2018年的目标任务已经明确,我们要按照中央和省、 市委的决策部署,坚定信心、鼓足干劲、攻坚克难、真抓实干, 巩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好形势,为加快转型发展、建设幸福XX、 决胜全面小康而努力奋斗!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这次会议,是经县委、县政府认真研究决定召开的。主 要任务是,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开创“三农”工作新局 面。下面,我讲两点意见:一、准确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 没有乡村的振兴,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在刚刚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书记发表重要 讲话,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深刻阐述了实施乡村振兴战 略的重大意义,作出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战略 部署,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纲领,是更好推进新时代“三 农”工作的根本遵循。我们必须把党中央的战略意图领会好、领 会透,抓住历史契机,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开创“三农”工作 新局面。“农,天下之大业也。”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党工 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勇于推动“三农”工作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就做好 “三农”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这次中央农村 工作会议概括为“八个坚持”:坚持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 导;坚持重中之重战略地位;坚持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坚持立足国内保障自给的方针;坚持不断深化农村改 革;坚持绿色生态导向;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遵循乡村发 展规律。正是在这一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 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为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 局面提供了有力支撑,为振兴乡村奠定了良好基础、提供了有利 条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为指导,将我们党“三农”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深入贯 彻到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增强紧迫感。应当认识到,到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在“三农”;到2035年基本 实现现代化,大头重头在“三农”;到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 现代化强国,基础在“三农”。现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 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要求我 们更加重视“三农”工作,更加重视乡村。如果一边是越来越现 代化的城市,一边却是越来越萧条的乡村,那就不能算是实现了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不断强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才能协调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 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促进乡村全面发展,让乡村尽快跟上 国家发展步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增强使命感。一方面,建设什么样的乡村、怎么建设乡村,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的一个历史性 课题。党的历史使命决定了,我们必须回答好这一课题、为亿万 农民谋幸福。牢记亿万农民对革命、建设、改革作出的巨大贡献, 让亿万农民有更多获得感,才能充分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 动性、创造性。另一方面,从世界各国看,在现代化进程中,乡 村必然要经历一场痛苦的蜕变和重生,我们必须为全球解决乡村 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个发展中大国 能够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问题,我们干好乡村振兴事业,本身就是对全球的重大贡献。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贯彻落实好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实施乡村 振兴战略,我们就一定能书写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农”新 篇章。二、凝心聚力,扎实推进,确保乡村振兴战略开好局起好步 2018年,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 神,协调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 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着力抓好调结构、促转型、挖潜力、强基 础、建新村、抓改革、惠民生,让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一)调结构,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重点是降成本、补短 板,充分发挥各类经营主体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引领作用,形成结构更加合理、保障更加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机制。 降成本。通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通过农业科技进步,不断提 高土地产出率、投资回报率、劳动生产率,逐步减少化肥农药用 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比较效益。补短板。树立大农业、大粮食、大食物观,加强基础设施等 农业供给薄弱环节建设,增加绿色、有机、安全以及市场紧缺、 更加契合消费者需求的农产品生产。改变过度消耗地力、滥用化 肥农药、单纯追求产量的生产方式,适应消费升级的需要,提高 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二)促转型,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走产出高效、产品安 全、环境友好、资源节约、转型升级的路子。恢复发展粮草轮作、 果草间作、藕鱼共生、稻鸭共育、稻菜轮作、猪—沼—菜—果等 生产模式,大力推进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化、 产供销一条龙、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优化产业区域布局。根据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宜农则农、 宜牧则牧、宜林则林。开展新一轮现代农业(林业、畜牧业)重 点县和示范县建设,建设大基地,培育大产业,着力打造粮油、 畜禽、茶叶、果蔬、中药材、木竹产业等优势产业带和集中发展 区。促进产业升级发展。进行种植业、养殖业战略性结构调整,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品种结构、品质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绿色农业、品牌农业,继续培育农产品区域性品牌。推行畜禽标 准化适度规模健康养殖,大力发展草食牲畜和小家禽畜,积极发 展现代林业和林下经济。加快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农产品产地加工和精深加工,培育 一批农业产业化“排头兵”企业。加快发展订单直销、连锁配送、 电子商务,着力提高农业附加值。农业既可以生产食物饱口福, 也可以生产景物饱眼福。要通过农旅结合、文旅融合,不断拓展 农业功能形态,积极发展创意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体验 农业。(三)挖潜力,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我省探索发展农村 新产业新业态的做法得到了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我们要顺势而 为,乘势而上,继续挖掘新产业新业态增收潜力,确保农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增长9%。乡村旅游要开启休闲康养度假模式,兴办农村经营性养老服 务机构,开发农村特色工艺品,促进新业态千姿百态、竞相发展, 不断丰富农民增收的产业形态。支持各地引进大型电商、星级酒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培育参与新业态的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乡村酒店等新型经营 主体,支持新业态人才培训、认定和就业,把返乡创业青年、大 学生村官、农村致富能手培养成新业态带头人。在乡村旅游和农村电商示范县建设基础上,对农村养老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农产品产地加工、农业服务业等采取以奖代 补方式,再扶持培育一批重点县或示范县。(四)强基础,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10个重大项目建 设为抓手,不断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深入推进“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工程,全力推进武引二期、 开工建设土溪口水库等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坚持大中小微并举, 加快已成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小农水重点县、五小水利工 程、农建综合示范区建设,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新 增有效灌溉面积100万亩。加快实施《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整合国土、 农业、水利、发改、财政等部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资金,统一 管理,统筹使用,新建高标准基本农田500万亩。要将高标准农 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建设情况纳入地方政府耕地保护目标责任 考核内容。继续推进通乡通村公路硬化、县乡道改善提升和配套设施完 善工程,实现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公共交 通。坚持建管结合,切实把农村公路建设好、管理好、维护好、 运营好。(五)建新村,实现业兴家富人和村美。把新村建设作为脱 贫攻坚的重要载体,建成幸福美丽新村6000个。全面实施扶贫解困、产业提升、旧村改造、环境整治和文化 传承行动,把旧村改造作为重要举措,处理好“建改保”的关系,推广“小组生微”建设模式,提升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水平,推动 由“物的新农村”向“人的新农村”迈进。与精准脱贫结合起来,抓好“四大板块”新村建设,全面推 进农村廉租房建设,着力解决无房户、危房户、住房困难户的住 房问题。以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带动脱贫攻坚,重点向民族地区和 贫困地区倾斜。积极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推进建制镇、村垃圾污水 处理设施建设。全面整治农村面源污染,实施农业废弃物无害化 处理,开展化肥和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六)抓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继续把农村改革作为全 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坚持主攻方向不动摇,落实“七个更大突 破”要求,继续走在全国农村改革的前列。推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 加快推进集体产权“多权同确”,扩大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 试点。加快林权流转立法,抓好国有林场和林区改革、林权抵押 贷款、金融支林改革试点。稳步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完善耕地和 基本农田保护补偿机制。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引导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创 新适度规模经营形式。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家庭农 场配套政策,推进农民合作组织规范化建设,推广农业职业经理 人制度,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机制,优 化农业公益性服务,发展多种形式的经营性服务组织。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推进农垦(农场)改革发展。 加大改革试验探索力度。持续推进国家和省级层面的各类试点,将试点经验上升为制度成果。建立农村改革综合试验区,围绕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进行综合试验,发挥1+1>2的整体效应。 试点试验既要出成果、出经验,也要防风险、不犯颠覆性错误。(七)惠民生,着力实施精准脱贫。坚持“省负总责,市(州)、 县(市、区)、乡镇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全面落实扶贫目标、 任务、资金、权责到县制度,层层压紧压实责任。落实好贫困村 “五个一”帮扶措施。完善退出机制,建立脱贫台账,严格考核、 严密督查、严厉问责,确保实现105万贫困人口脱贫、2350个贫 困村退出、5个贫困县“摘帽”。抓好脱贫对象精准识别,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挤干水 份实现“零差错”。加强对接衔接,制定“十三五”脱贫攻坚规 划。实施“五个一批”年度计划,精心实施25万贫困人口易地扶 贫搬迁等项目。聚焦当年“摘帽”、退出和脱贫的贫困县、贫困 村和贫困户,实施10个扶贫专项方案年度计划,制定土地整治、 旅游扶贫、科技扶贫等N个单项计划。聚焦“四大片区”,深入 推进藏区“六大民生工程”,继续落实彝区“十项扶贫工程”和17条特殊政策,促进秦巴山区和乌蒙山区资源开发,支持特色农 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八)固根基,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要在乡村组织换届工作中选好配强领导班子,构建村党组织领导,村民(代表)会议和村民议事会决策、村委会执行、集体经济组 织市场化运行、其他经济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的村级治理机制,进 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公信力和凝聚力。推行强村带弱村、富村 帮穷村、建立联合党组织等办法,切实把村级党组织建成带领群 众脱贫致富的坚强堡垒。把支持新型集体经济发展的措施落到实 处。创新矛盾纠纷调处机制,深入开展农村平安建设,发挥村规 民约和社会贤达的积极作用,推进法律顾问进乡村,维护农村社 会和谐稳定。同志们,思路已经谋定,目标已经明确,关键是落实落地、 落细落小。我们要始终把农民装在心中、把责任扛在肩上,“俯首 甘为孺子牛”,“敢叫日月换新天”,尽情挥洒热情,再谱三农华章。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乡村振兴战略现场会,这是贯彻“乡村振兴 战略”的具体体现,是改革引领“先行先试”的行动举措,是打 造“美丽XX”乡村版的启动仪式。我们看了现场,听了汇报,有 触动就要步步为营,有想法就要紧锣密鼓,这个会就是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找准方向、只争朝夕,把大幕拉开,把战鼓擂响。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 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 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 代化。站在时代的新高度,我们对这段话应该从四个角度来把握: 第一,从新时代现代化强国战略布局来把握。十九大报告提出乡 村振兴战略,且排在七个重大战略第四位。表明乡村振兴是决胜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项重大战 略任务。第二,从新时代**书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来把握。 **书记反复教导我们: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 农村必须要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告诫我们:要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乡村振兴战略正是这些思想字外叧収的 结晶。第三,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对比起来把握。党的十六届五 中全会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党的十九大从新时代的时代特征出发,紧扣我 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也提出二十字总要求,后二十字要求内涵 更丰富、目标更高远,这些新的表述、新的概念,反映出乡村振 兴的新理念、新目标、新举措、新要求,是一种实践的升华。第 四,紧密联系我县三农工作实践来把握。这些年,我们夯基础、 兴产业、抓脱贫,农村发生了一系列深刻变化,曾经普遍存在的 行路难、饮水难、上学难、看病难正成为历史,城乡差距在缩小, 特色在凸显,一种“返璞归真”的理想状态正在路上,城乡同等价值已经上演,农业农村正在走向现代化。依稀可见的是,新村 民、新业态、新模式、新生活、新面貌。这说明,乡村振兴对于 未来的乡村,应该是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市民休闲度假的 理想乐园。站在时代的新高度,我们对二十字总要求应该有五个层次的 理解:第一,“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核心,也是直接解决农 民收入低下、农民弃农进城、城乡发展失衡问题的关键所在。第 二,“生态宜居”是农民的梦想,更是我们生态建设的重点、绿 色发展的基础。第三,“乡风文明”是农耕文明复兴,也是直接 解决亲情乡情缺失、熟人社会消失、人与人信任危机问题的重要 载体。第四,“治理有效”是乡村社会建设的基石,更是有效解决我们基层组织虚化、基层自治缺失、基层法治失效、基层德治 失灵问题的“一剂良方”。第五,“生活富裕”是农民的基本向 往,也是我们的立党初心和执政基础,更是缩小城乡差距、贫富差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总体来说,这二十字总要 求体现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前段时间,全市乡村振兴战略座谈会上,XX副书记语重心长 地讲,乡村振兴战略没有老路可走,没有经验可循,要紧紧围绕 中央要求,结合实际抓好先行先试,闯出路子就是特色、就是亮 点,就是创新、就是经验。而且特别告诉XX,要先行先试。结合 XX实际,我们要抢先一步抓机遇,快人一招见行动。这里,我从 “八个找得到”来谈几点意见。一、让产业找得到效益。乡村要振兴,产业是支撑。当前, 我县传统种养模式没有得到根本转变,适度规模经营尚未形成, 农业产业链条不长,农产品商品化率不高,农业企业存活率低。 我们要实现靠山吃山,让有限的资源产出更大的效益,就要精耕 细作,全面开启“四精”模式。在精准发展上,要紧紧围绕“4+3+*” 特色效益农业体系,精准发展人均1亩高效农业。对产业基础薄 弱的地方,要着眼“培育”,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对产业基础好 的地方,要着眼“培优”,做大做强优势产业。着力解决“种什么、怎么种”的问题,把“种什么、吃什么”转变为“吃什么、 种什么”,让单向的“种得好”转变为双向“卖得出、卖得好”。 在精心管护上,要让那些不会种地、不想种地的人摆脱土地的束 缚,让想种地、能种地、会种地的人留在土地上,培养出一批新 型职业农民;重点要强化技术服务,让所有农技人员到田间地头 去“办公”,用良种、良法、良策,让好品种实现好品质。在精细加工上,(目前,全县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只有3家,加 工环节和牵引作用发挥微弱),要新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 探索种养与加工两条线分线运行,以组织化加工对接组织化生产, 延伸产业链,延长产品链。在精品营销上,要强化品牌建设,提 高农产品组织化程度,建立优质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加快发展 直营直销,推动农产品进展会、进超市,推广“会员制”销售、 农产品网络营销,推进产品变商品、商品变精品、精品变极品, 让好产品卖出好价钱。二、让资本找得到平台。当前,大量的人口和资金仍然从农 村向城镇单向流动,农村土地大量撂荒(我县撂荒面积达 14.93 万亩,占总耕地12.15%),而城市资本因农村土地资源难以流动, 导致宝贵的资本大量沉淀,难以进入农村。十九大明确提出,农 村土地承包期将再延长30年,这为盘活农村资产和城市资本双向 互动提供了政策支撑,要用好用活这些政策。同时,(据调查, 我县农村集体资产建设用地中现有闲置、废弃地4416.8亩;房屋、 土地、林地产权虚置,无法形成财产性收入;农村大量房屋孤置,如鹤峰乡4567户农房中就有“空房”485户),针对农村闲置资 产,要以“两出两进”为抓手,让农民从农村走出来,让农产品 从农村走出来,吸引城市资本进农村,鼓励城市居民进农村。资 本是支撑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要管住规划、放开市场,守住底 线、多元供给,以资源为新郎、资本为新娘,让“资本下乡”参 与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和现代化发展,参与农产品策划、包装、运营,参与乡村旅游发展,参与美丽村庄建设;要让“市民下乡” 盘活农村闲置资源(比如租赁房屋、土地、果树等),刺激农村 消费,倒逼农村文明程度提升,通过人员流动、资源互换,释放 出农村发展巨大空间,让市民下乡有盼头、能人回乡有劲头、企 业兴乡有干头、农民挣钱有奔头。三、让村庄找得到韵味。这些年,我们在农村基础设施、公 共服务和环境治理上得到了极大改善,但对照生态宜居的要求, 还有较长的路要走。要推动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打 造“我们的村庄”品牌。首要是呵护乡村环境。**书记要 求,要大力推动“厕所革命”。我们要从改厕、改厨、改水、改 圈做起,深入开展“清洁家园”行动,完善农村“五有”生活垃 圾收运处理系统,控制农村面源污染,大力实施山地森林化、庭 院花果化、道路林荫化、农田林网化、村镇园林化等绿化工程,保护好绿水青山和清新清净的田园风光。重点是完善基础设施。 群众最为迫切的一个需求是有关民生改善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我们要以脱贫攻坚为契机,大力推进农村“水电路气讯房”等建 设,“水要户户连通,电要稳定贯通,路要条条畅通,讯要高速 互通”,对农房加强修缮改造,真正达到“山上苍松翠滴、村内 别墅林立、亭台楼阁点缀、古风神韵成趣”。关键是健全公共服 务。深入推进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沉下农村,推动乡村 生活品质和质量的提升,让农村更像“农村”,实现乡村高质量 发展。四、让活动找得到场所。如今,广大农民物质生活富裕后, 对美好生活的渴求特别是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愈来愈强烈,需 要“有办事、有交流、有学习、有娱乐”的场所。要让办事有场 所,加快推动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拓展功能, 发挥功效,让群众享受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要让交流有场所, 针对农村老弱病残群体,探索建设流动幸福院,按行走里程不超 过1.5公里标准,建立群众交流服务站,配套活动室、休息室、 亲情联动室、爱心饭堂“三室一堂”,对留守儿童“亲情关怀、爱心助长”,让农村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目前,平安 乡正在试点,下一步完善后全面推开)。要让娱乐有场所,建设 一批村级群众文化娱乐场所,广泛举办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群 众文娱生活(现在农村的休闲娱乐方式主要就是打牌,这都是因 为没有娱乐场所、没有组织开展健康的群众文娱活动)。要让学 习有场所,现在我们每一个村都有图书室,要给予足够的开放时 间,倡导读书、学习,开办农民讲习所,引导农民更新知识和观 念,真正达到“不同的场所,同样的认真,一样的心声;不同的 身份,同样的关切,一样的感动”。五、让群众找得到组织。过去,大家都知道“有困难找组织”。 当前,在小农经济面对大市场冲击的情况下,农村的生产生活各 自为阵,找不到依靠留不了人,有的群众在需要帮助时,不知道 找组织,或找不到组织,这不能怪群众。我们要以实施乡村振兴 战略为契机,着力抓好基层党建“政治引领”、基层组织“典型引领”、基层党员“先锋引领”和基层治理“创新引领”,让支 部找到道路,让集体找到思路,让党员找到门路,让群众找到出 路,让产品找到销路,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同时,在党组织的领 导下,成立三大组织,确保群众在生产生活上遇到困难能第一时 间找得到组织。成立村民自治组织,重点解决社会事务有人管的 问题(比如各村制订村规民约,建立公益项目管理、产业发展、 社会事务管理等协会组织,配合村委会开展相关组织宣传引导监 督工作)。成立集体经济组织。重点解决集体有收入、群众有效益、组织说话有人听的问题(选好致富带头人)。成立新型经营 主体。充分发挥有资财、有知识、有道德、有情怀、有威望的能 人作用,让农户在产业发展上入企入社,重点解决产业发展有人 帮的问题。通过1+3的组织体系建设,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专职的人专心做事,让群众更有依靠、基层党组织更有凝聚力。六、让基层找得到认同。多年来,我县群众满意度持续垫底, 主要在于干部的工作作风和群众工作方法跟不上,群众对干部不 信任,没有找到认同感,这是我们社会治理留下的历史“欠账”。 我们要扭转这个局面,必须从两个方面着力。要抓好“四公”, 以公开、公正、公平、公信取信于民。公开,要重点抓好公开的 广度和精度(广度就是落实一封公开信、一个公开栏、一份便民 服务手册、一张监督举报卡、一套自办广播和一个微信群,要家 喻户晓;精度就是公开内容不能大口号、坨坨账,必须老百姓看 得懂、真明白);公平,要重点抓好两委商议、群众评议、监督委员会审议,做到以公平正己、以公理服人;公正,要重点抓好 基层干部教育管理,坚决杜绝优亲厚友,让干部的公道正派成为 群众眼中一道靓丽的风景;公信,要重点抓好公权公用,推行干 部下访、教师家访、医生巡访,把公权力用到群众心坎上。要抓 好“四治”,建设自治、法治、德治、善治的乡村治理体系。要 构建“自治”新格局,探索“功能型党组织+自治组织、专业机构、 社会组织”的治理机制,实现“市场能做的交给市场去做,社会 能做的交给社会去做,群众能做的交给群众去做”;要培育“法治”新观念,发挥民警、律师和其他法律服务工作者的作用,引 导群众学法用法,做到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要营造“德治”新 风尚,深化“六项专项治理”,提振群众精神,改变群众习惯, 培育淳朴民风;要围绕“善治”新目标,力促自治、法治、德治 “三治合一”,共同构成乡村善治格局,让群众找得到认同感。 七、让致富找得到门路。按照国家贫困标准,我县通过三年 的脱贫攻坚,农村居民收入基本实现越线达标,但是整体水平仍 然不高,与全面小康目标还有差距,需要我们坚持因地制宜、因 户施策的原则,帮助广大农村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提升致富 本领、找到致富门路。门路一:着力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农 民现在是今天打零工,明天没着落)要加强就业培训,开发公益性岗位,力争每户有一个技能人、就业人;就近转移农民处外字, 引导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回乡创业,吸纳农民就近就地转移就业; 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拉动社会需求,有效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门路二:着力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 要引进和改良品种,推动规模化发展,提高质量,增加农业直接 效益;加大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种养技能,提高农业比较效 益;培养拳头品牌,畅通市场,增加农业附加值,形成多次收益。 门路三:着力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农民收入低主要是财产性 收入低)要以创业促生财,主要抓好提供创业补贴和服务,实现 创业增收;要以土地改革促生财,流转农村土地经营权,实现土 地出让增收;要以农房改造促生财,鼓励有条件的农民改造农房发展“房东经济”,实现房租增收;要以股息促生财,发展股份 合作社,实现分红增收;要以余钱促生财,增强农民投资理财观 念,增加资金财产性收入。门路四:着力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 要用足农业补贴政策,扩大防灾减灾稳产增产技术良法补助、种 粮大户补贴试点等农业补贴的受益面;要落实好社会保障制度, 推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全覆盖。八、让乡愁找得到归属。乡愁植根于广阔无垠的田野间、绵 延于依山傍水的村庄里、浓缩于祖辈相传的老屋中。随着城镇化 建设的加快推进,乡村的记忆不再清晰,乡愁的丝线逐渐淡去。 既然现在的乡村是城镇化建设之后的乡村,已不同于过去的乡村, 也无法回到过去的乡村,那么我们要严格按照大保护、大传承、 大发展的要求,在振兴后的乡村找到原有乡村的印迹和味道,而 不仅仅是复制和还原。乡村的回忆就是利用好乡村特有的优势,让美景成为一种追求,让美德成为一种传承,让美味成为一种生活,让美好成为一种感觉。要塑造生态美景,把农村环境整治作 为核心,保护好传统村落,修复好生态环境,尊重农民主体地位, 把农村建设成为家园、花园、果园、乐园,有意识的留有空间, 保留传统农耕文化(比如:一块牛耕地,两块栽秧田,让来到农 村的人能像总书记到井冈山神山村一样,能夯一把、镐两锄,这 本身也是一种美景),让更多的人能够融入农村记忆之中。要传 承乡土美德,把本土的勤劳善良、热情好客、孝敬老人等传统美 德传承下来、弘扬开来,实现“德”润万家;要深入挖掘本土风土人情、习俗与风情、风尚与道德、民间艺术、观念信仰等文化 资源,进一步传承乡村文明,弘扬“忠孝勤俭廉,仁义礼智信” 的中华优秀传统美德,让每个人感受到家乡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要推介乡间美味,乡间本味是城市缺少的那份亲切,要有意识地 收集整理乡间夔府菜、夔府小吃、杜甫烤鱼、李白诗酒等食物遗 产,做绝做响“三峡第一桌”,恢复传统工艺做法,给予乡间小 技艺、小加工、小厨房定向扶持,让乡间美味回味一生。要留恋 乡村美好,乡村的记忆是美好的,是每个人的情感寄托,是一个 人的感觉。我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的美丽乡村,要唤得起 儿时美好的记忆,或是“小桥、流水、人家”,或是村口老树、 村中古泉、村里老屋,或是那些锈迹斑斑的农耕用具,等等,都 能触及到刻骨乡愁、铭心乡谣;要唤得起友好和谐的记忆,听到 的仍然是远亲不如近邻,看到的仍然是家庭其乐融融,感受到的 仍然是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系统工程要系统推进, 系统地思考、系统地谋划、系统地实施。我们要牢牢把握“理念 是核心、生态是命脉、产业是基础、改革是引领、党政是主导、 农民是主体、机制是保障”的思路,弹好钢琴,下好围棋。乡村 振兴不能等,得靠干,干与不干在战略,干好干坏在战术。一要锁定目标。乡村振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公 里”,要坚持问题导向,对照“二十字”总要求和全面小康社会 标准,找准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短板、瓶颈、弱项,研 究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推动村村有新貌、村村有新业、村 村有新人,最终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二要统筹规划。要对全域乡村进行摸底调查、全面规划、系 统设计,以中心村、空心村、撤并村作为基本单元,划定生产、 生活、生态空间,构建重要景点、重要农业点、村镇居民点空间 体系,把规划落实到每一寸土地上,打造风貌美丽和谐统一的特 色村庄。三要先行先试。要以南岸沿江一片、北岸平安示范片为牵引, 确定不同类型村,先行先试,点上示范、片上提升、面上推进、 线上开发,进而带动全部乡村共同振兴。要探索规律和方法,注 重试点质量,争取做一个成一个,一步一步向前走,形成可总结、 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四是深化改革。要遵循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这个规律,深 化农业农村改革,深入推进农村“三变”,开展“两确权两到位、两集中两转变”改革,实现群众下山进城、安居兴业与产业上山、 生态发展;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农村电商、 康养等新产业新业态,深化农村金融服务,推进乡镇转职能、转 方式,推进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与自治组织分离。五是激发活力。要善借市场之手,推动政府引导、群众参加、 企业参与、资本跳舞、产业登台,通过市场运作方式,打造支柱 产业,推进规模经营。要善用群众之智,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把群众所盼变成我们所为,把群众所悟变成我们所获。切实发挥 村“两委”班子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让 乡村振兴战略,你参与,我参与,大家都参与。六是推动融合。乡村振兴要在全域振兴的大背景中定位、大 格局中行动。要让农业成为现代产业,让农村成为美好家园,让 农民成为体面职业,还要立足实际和资源禀赋,发掘、放大、做 强各自特色优势,推动一二三产融合、产建融合、产城融合、城 乡融合,才能有力支撑和持续推动乡村振兴。同志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央的部署,是市委的要求, 是群众的期盼。我们要先行先试、积极探索,把党的十九大精神 全面贯彻落实到XX大地上,把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变成生动 实践,努力在 XX广袤的农村土地上展现乡村复兴的蓬勃发展态 势!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一年之计在于春,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深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今年的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开 好头、起好步,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乡村振兴启动会议,这是 年后市委、市政府就专项工作召开的又一个重要会议。刚才,我们表彰了2017年农业农村工作方面涌现的一些先进,可以说,一 年来各乡镇(街道)、农口各部门单位工作都有亮点,工作都有 成绩,抓的都很不错,借用XX市长的一句话说,可谓是“稻花香 里说丰年,听取成绩一片”,全市粮食生产实现“九连丰”,农 民人均纯收入突破9000元大关,达9107元,相继荣获全国粮食 生产先进县市、全国农机安全监理示范窗口、全省农业产业化先 进县市、油料生产先进县市和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等多项荣誉。 这些成绩来之不易,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受到表彰的 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并通过你们向长期奋战在农业农村工作第 一线的广大干部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致以崇高的敬意!去年的成绩可圈可点,但我们千万不能盲目乐观,必须看到 农业农村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如,我市传统农业生产 方式没有根本转变,相当部分乡镇还没有稳定的有一定规模的特 色产业项目作支撑;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依然较弱,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相对匮乏,农业抵御风险的能力不强;一些乡镇和部门工作 缺乏创新,引导农民调结构、促增收的办法不多,农民持续增收 的压力越来越大,等等。对此,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增强 紧迫感、责任感,切实做到加强“三农”的决心不动摇,扶持“三 农”的力度不减弱,强化“三农”的工作不松懈,以昂扬向上的斗志、奋发有为的精神,努力夺取今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 胜利。随会下发了今年我市乡村振兴实施方案,大家要认真学习, 抓好落实。下面,就做好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我再简单强调几 点意见,概括起来,就是“突出一个中心,做好四篇文章,强化 三项举措”:突出一个中心,就是要始终围绕促进农民增收这个中心 农业农村工作的核心和落脚点最终体现在农民增收,在这方面,樟树可以说历来走在省、XX市前列,成绩值得肯定,但要看 到近些年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很大程度上依靠国家强农惠农政 策的拉动,农民持续增收的压力越来越大。今年,我们要以农民 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为目标,继续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 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升辐射带动能力,为农民就业 创造新平台,促进农民转型就业增收。做好四篇文章,就是要做好农业产业升级、强基固本、生态 建设、城乡统筹四篇文章,全力开创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一是紧扣现代农业这个主攻点,大力实施产业升级工程。一 个地方农业发展水平的高低,主要体现在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上, 体现在示范园区和示范基地建设水平上,要提升农业比较效益,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归根结底还是要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现代化 示范园区。一要坚持扩量与提质并举。现代农业要发展,必须要走科技引领、示范带动、推动规模经营之路。樟树的农业有基础, 但特色不鲜明,放在全省、全国难以占据主要位置,所以,我们 要着重围绕中药材、无公害蔬菜、高品质茶叶、高产油茶等一批 在我市已有一定基础的特色产业,大力整合涉农资金,集中力量 在政策、资金、人才和项目方面给予重点扶持,打造精品,做优 亮点,提升产业规模和产业化水平,积极发展建设一批标准化现 代农业示范基地,引导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高效农业发展。二 要坚持基地与龙头共建。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基地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从这些年的发展实践看,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最大制 约就是龙头企业不多、不强,基地不精、不大,只有把龙头做强 做大了,基地做精做亮了,才能真正形成“龙头、基地、市场、 农户”紧密相连的生产经营体系,抵御市场风险,提高农业比较 效益。这方面,要以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为目标,加快蔬 菜科技示范园、高品质茶产业园、双金园艺场农林药科技示范园、 绿环牧业生态循环产业链示范区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园区建 设,全力打造集生产示范、加工物流、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同时,要加强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引进和培育,鼓励 企业走精深加工的路子,不断提升经营水平。三要坚持品牌与市 场齐抓。大力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创建品 牌,不断提升农产品知名度,增强市场竞争力。要强化市场对接, 加快推进农产品进超市、进学校、进工厂,建立健全农产品营销体系,扩大市场占有率。 二是扭住夯实基础这个根本点,大力实施强基固本工程。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力度。一要进一步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水 利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命脉,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樟树是 水旱灾害频发的县市之一,尽管近年来水利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增 加,一批水利基础设施也得到了整治加固,但农业“靠天吃饭” 的状况依然没有根本改变,尤其是去冬今春以来我市水利项目开 工多,加之天公不作美,工程建设没有达到进度要求,给防汛抗 旱带来了一些隐患,这里我再做个重点强调,请各乡镇、街道和 水利部门务必紧绷加快推进在建水利项目这根弦,确保汛期前按 时保质竣工,对汛前不能竣工的工程,要做好汛前险情排查、应 急预案和物资准备工作,确保安全度汛。同时,要统筹安排好水 库蓄留,把防汛与抗旱工作结合起来,防止见水就受涝,见旱就 遭灾。二要进一步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认真落实农机购置补贴 政策,加大适宜我市耕作机械的普及,扎实开展水稻全程机械化、机插秧和特色农产品机械化生产等新技术推广,全面提高农机化 作业水平;要着力培育发展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服务组织,打造 农机示范亮点。三要进一步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推广。科技是经济 发展的倍增器,对农业产业来讲,科技含量是现代农业区别传统 农业的重要标准,现代农业的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都离不开科技支撑。一方面,要强化科技引领作用,充分利用省农 校这个科研平台,加强交流合作,把技术成果应用到农业生产第 一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另一方面,要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 建设,继续推进基层农技服务体系建设,稳定基层农技推广服务 队伍,提高服务水平。同时,大力培训农村实用人才,提高农民 科学文化素质和务农技能。三是突出改善环境这个关键点,大力实施生态建设工程。环 境卫生是一个地方的“一张脸”,我觉得无论地方经济条件如何, 整洁干净是最基本的要求。樟树作为平原县市,生态优势不明显, 但自启动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以来,我市生态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城乡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尤其是去年以来结 合上级和谐秀美乡村建设工程总体部署,大力开展了高速公路沿 线秀美乡村建设,累计投入建设资金6000余万元,沿线乡村面貌 焕然一新,得到了群众的肯定、社会的好评。一要着力推进林业 生态建设。创建省级森林城市是市委、市政府从全市经济社会全 局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新一年工作中,要以森林城市创建为契机,在推进城市重点工程和大众关注度比较高的项目中,注 重提升绿化档次和品位,实现生态化、景观化的有机统一;特别 要选择一批具有药都特色的树种,加快绿化向美化转变,在不断 巩固造林绿化成果的同时,使药都樟树品牌深入人心。二要大力 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清洁工程。继续策应秀美乡村建设,按照XX市部署要求,树立打造精品亮点工作理念,扎实开展新农村建 设和农村清洁工程,进一步改善农村基础条件,确保全面完成各 项建设任务,力争继续进入省先进行列。三要全力推进农村环境 综合整治。以创建秀美乡村为载体,扎实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把村庄整治、农房改造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健全环境卫生 管理长效机制,严控畜禽养殖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优化农村生 活环境。四是狠抓城乡一体化这个落脚点,大力实施城乡统筹工程。 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这里尤其需要 强调和说明的是,现在我们反复在讲加快推进城市化,绝不是偏 重城市而忽视农村,城市化进程是全方位的、整体的,农村的现代化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我认为,最近一个时期是我市 在农村投入上最大、发展上最快的一个时期,基层的内生动力正 在逐渐的激发和释放出来。但客观地讲,目前我市与周边发达县 市相比,在农村这一块还是有差距的,需要我们以更大的决心、 更强的举措来推进。一要坚持不懈地推进农民市民化。要富裕农民就必须减少农民,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农村大量人口向 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必然趋势,这将为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 和农村现代化创造条件。当前,樟树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 的关键时期,工业化、城市化可以带动和装备农业农村现代化, 农业农村现代化则为工业化提供支撑和保障。要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减低门槛,放宽限制,让符合条件的农业人口逐步进 城置业,引导其参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企业务工,并转变为城 镇居民,让进城农民在住房、就业、子女教育等方面享受当地城 镇居民同等待遇。在这方面,政府正准备出台鼓励农民进城的意 见。二要坚持不懈地深化农村改革。一方面要稳步推进土地经营 制度改革,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 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大力发展农村集约经营和规模经营;另一方 面要加快推进基层农技体系、乡镇水务站改革,确保全面完成各 项建设任务。同时,要积极探索农村金融、水利工程管理等改革, 加快完善有利于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 体制机制。三要坚持不懈改善农村民生。扎实推进农村安全饮水、 公路、电网改造、沼气和危旧房改造,认真落实农村义务教育各 项政策,推动城市优质教育、体育、文化、卫生、信息等公共资 源向农村覆盖。继续巩固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健全农村社会 保障体系,全面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强化三项举措,就是要强化组织领导、工作作风、考核奖惩 三项举措,确保圆满完成农业农村工作任务一要加强组织领导。领导重视、配合有力是做好工作的重要 保障。要切实把农业农村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紧紧抓在手中。各 位县级领导要以身作则,实行一线工作法、现场办公工作法,切 实加强对乡镇和部门的联系指导,真正发挥牵头协调作用,确保 工作有效落实。各地和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负总责,并把各项工作任务量化到项目,细化到时点,落实到人头,进一 步强化责任落实和压力传递机制,着力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二要转变工作作风。要大力弘扬攻坚克难的作风,对确定的 工作、部署的任务,不管矛盾多大、压力多大、困难多大,都要 雷厉风行、锲而不舍、一抓到底;要大力弘扬勇争一流的作风, 强化“责任胜于能力,细节决定成败”意识,切实把高标准严要 求贯穿于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事事争第一、创一流、出精品;要 大力弘扬开拓创新的作风,敢想敢冒、敢试敢闯、敢干敢担,以 不断超越的大智慧、推陈出新的大手笔、敢于冒险的大魄力,推 动工作实现新的突破。三要严格考核奖惩。要强化工作督查机制,定期督查,动态 督查,敢于动真碰硬,严查不落实的人,严处不落实的事。要加 大奖惩兑现力度,对实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落后的, 特别是现代农业、重大项目等相关重点工作,要约谈主要领导并通报批评。同志们,做好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 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工作,确保完成全年各 项任务,为建设幸福樟树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这次会议,是区委、区政府研究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 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组织 动员全市上下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乡村振兴战略上来,把行动和 智慧汇聚到乡村振兴战略上来。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 略,意在更好解决农村发展不充分、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重大问题, 加快补上“三农”这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可谓高瞻远瞩, 意义深远,进一步释放出加强“三农”工作的强烈信号,充分表 明了对“三农”工作的重视,是我们抓好农业农村工作的总纲、 遵循、指南。下面,我讲三点意见:第一,“信心比黄金还珍贵”。开创全区“三农”工作新局面, 务必充分认识我区“三农”工作取得的成绩,坚定“XX信心”。过去的五年,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 决策部署,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采取了一系列有力 举措,农村民生得到显著改善,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农民 收入继续较快增长,突出表现在以下“5个势头好”:一是“农业产业化”势头好。实施启动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建设已初见成效,园区建成面积达4000亩,全市首家食用菌工厂 化生产企业—上饶春华菌菇科技有限公司在园区正式投产。赣东北农产品批发市场年交易额超过13亿元。全区各类农业产业化组 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不断上升。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势头好。五年来建设高标准农田 1.14万亩,规划编制了病险山塘改造、五河治理、中小河流治理、 农村安全饮水等一系列工程,除险加固小一型病险水库2座、小 二型49座,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7处,解除农村不安全饮水人 口7万余人。三是“秀美乡村建设”势头好。五年来,按照“干干净净、 漂漂亮亮、井然有序、和谐宜居”的目标要求,全区共投入新农 村建设资金1.4余亿元,打造秀美村庄229个,受益农户11450 余户、农民4.69万人,广大群众实现了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 卫生厕、住整洁房、居优美村庄的愿望。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不断 提升,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382元,位列全市第一。四是“农村环境建设”势头好。通过实施农村清洁工程,特 别是“美丽家园”建设活动,农村生活垃圾实现了减量化、资源 化、无害化的专项治理,基本实现了城乡生活垃圾治理一体化, 农村环境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2017年6月,在灵溪镇松山 村召开全省城乡生活垃圾专项治理现场会,我区农村生活垃圾专 项治理工作成效受到与会省、市领导一致肯定。五是“农村改革工作”势头好。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 登记颁证基本完成为标志,农业农村改革取得进一步的实效,土 地确权证书到户率达 95.8%,保护水资源环境的“河长制”全面建立实施。“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区农业战线 的同志们辛勤劳动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委、政府,向你们表 示衷心感谢和诚挚慰问!“事业的发展总是在成绩与问题的交互中实现的”。在取得 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XX区作为中心城区,农业规模 较小、产业层次不高、农产品品牌不强、特色不明显仍是困扰农 业现代化、产业化经营的主要问题,需要我们积极想办法,下大 力气加以解决。第二,“创新的事业,必须创新地干”。开创全区“三农”工 作新局面,务必以发展新理念为引领,以富农强区为目标。当前,国家对“三农”工作十分重视,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 为我们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契机。同时, 随着“互联网+”战略的深入实施,随着扶贫攻坚的强力推进,随 着中央对农业基础设施投入的不断加大,做好农业农村工作面临 着许多新的机遇。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我们务必要把思想认识 统一到中央、省、市的决策部署上来,把精力集中到抢抓农业发 展的新机遇上来,紧紧围绕全市建设“高端绿色生态农产品供应 基地、农民生活品质提升高地、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的现代农 业生态体验区”目标,刷新理念、刷新工作、刷新措施,以创新 发展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以协调发展补上农业农村发展短板, 以绿色发展引领农业农村发展方向,以开放发展拓展农业农村发展空间,以共享发展增进农民福祉,努力打造具有XX特色的城郊 休闲观光旅游新村。在路径目标上,就是要充分发挥XX高铁、区 位、山水林田湖和绿色生态等综合优势,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建设5个以上品牌效应明显的休闲农业山庄,打造25个以上“六 好”秀美乡村,培育300个以上高品质农家示范户,努力打造“农 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绿色生态人文XX,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 新格局。具体就是要全力打好“五大攻坚战”: 一是“现代农业产业园”攻坚战。按照“有规划、有标准、有主体、有产业、有品牌、有机构”的“六有”标准,加大政府投入,加强政策扶持,加快产业提升,加大设施投入,加大招商 引资力度,引进一批规模化经营、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发 展空间大的项目落户,真正把示范园区建成主导产业集聚的功能 区、先进科技转化的核心区、生态循环农业的样板区、体制机制 创新的试验区。二是“十百千万”攻坚战。根据全市“十百千万”创建工作 任务分工方案,我区今年将按照“食得安全、住得舒心、行得通 畅、看得养眼、听得悦耳、购得便捷”的标准,发展壮大2个以 上品牌农业休闲山庄;按照基础设施好、公共服务好、生态环境 好、乡风民俗好、产业发展好的“六好”标准,打造5个秀美乡 村;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环境等方面不断提升农民生活 品质,培育高品质农家示范户60个以上。三是“美丽家园”攻坚战。继续深入推进以农村生活垃圾专 项治理为主要内容的“美丽家园”建设行动,实现城乡生活垃圾 治理一体化,突出“健全处理体系、落实长效机制、加强水源保 护、美化干道和整治集镇”四个工作重点,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治 理常态化和保洁长效化,力争率先通过省级考核验收。四是“控违拆违”攻坚战。要解决农民建房问题,必须多管 齐下,科学编制规划,通过规划的引领,引导农民合理有序建房。 要严格按照区人大出台的关于加强和规范农民建房管理的决议, 坚强督查力度,坚决打击违法违规建设,对违法建筑实行“零容 忍”。要创新工作方式,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农民集中建房、土 地平整、旧村和空心村改造等项目。五是“精准扶贫”攻坚战。围绕在全市“率先脱贫”的目标, 各镇、村要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进一步走开“春风阳 光”精准扶贫路子,积极实施产业扶贫、安居扶贫、医疗扶贫、 教育扶贫、助残扶贫、保障扶贫六大行业扶贫,推进产业富民, 让贫困群众腰包鼓起来;健全基础设施,切实解决农村基础设施 落后的“通病”和“短板”问题;要落实精准帮扶,逐户制定精 准扶贫卡册,实行“一对一、点对点”的帮扶。第三,“组织领导到位,才能工作落实到位”。开创全区“三 农”工作新局面,务必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投入。工作盘子定了,下一步关键在行动、在落实。对于抓好落实, 我重点强调以下3条,也就是“三个强化”:一要强化组织领导。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三农” 工作的组织领导,切实在领导力量上多倾斜,在政策支持上多倾 斜,在资金投入上多倾斜。各有关部门单位要把支持农业和农村 工作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广大镇、村干 部要把更多精力放在农业农村工作上,努力在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展现作为。二要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要以镇领导班子换届为契 机,深入推进“连心、强基、模范”三大工程,努力把基层党组 织建设成为带领农民致富、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战斗堡垒。要深 入开展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各级领导、涉农部门和农村基层 干部法治观念,引导农民增强学法守法用法意识,营造和谐有序 的“三农”工作氛围。三要强化作风转变。“三农”工作,面对的是广大农民,接 触的是千家万户,最能检验各级干部的工作作风。我们要深入田 间地头,深入调查研究,深入农民家中,坚持问政于农、问需于 农、问计于农;要巩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大力整治小 官贪腐、为官不为等现象,严肃查处发生在农民身边的不正之风 和腐败行为。“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抓好农业农村工作,全面深化 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责任重大、任务繁重。我们一 定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的部署要求,转思想,转措施, 转作风,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扎实的工作,更加突出的业绩,全力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努力开创农村工作新局面,为 实现XX在全市“率先脱贫、率先翻番、率先小康”发展目标作出 应有的贡献。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市委、市政府在这里召开全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主 要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和XX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启动 我市乡村振兴战略。刚才XX宣读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大家 要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再强调几点意见。一、正确把握新常态下农业发展的新形势,进一步增强做好 农业农村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中央、省、市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多 年聚焦“三农”,对“三农”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刚刚闭幕的十 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围绕中央要求、省委 和XX市委相继召开农村工作会议,对乡村振兴和“三农”发展作 出安排部署。我们必须深刻领会中央、省和XX市的部署精神,深 刻认识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意义。去年,我市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关于“三农”工作各项部 署,按照“基础建设强农、深化改革活农、现代农业富农、公共 服务支农”的工作思路,以加快农业现代化为主攻方向,以全面 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为动力,农业农村发展呈现良好态势。但同时 我们也要看到,我市现代农业发展仍存在不少“短板”:一是农 业生产成本明显上升,生猪等主要农产品价格不稳,H7N9禽流感 持续冲击,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压力陡增,自然灾害和市场价格波动给农业带来的双重风险加剧。二是农业产出效能不高,一方面 环境承载能力接近上限,另一方面从事农业劳动力减少,土地利 用率不高,农业生产要素的规模驱动力不足,农业发展方式仍然 主要依靠拼资源、拼环境、高投入、高消耗,产业结构以种养为 主、产品附加值低,生产经营规模小、分散化。三是城镇和农村 居民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较大,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脏、乱、 差”问题仍然突出,“有新房无新村,有新村无新貌”等现象依 然存在。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三农”工作呈现出新的趋势, 主要体现在:传统农业正在加速向现代农业转变;“物的新农村” 建设正在加速向“物的新农村”和“人的新农村”并进转变;农 业转移人口正在加速向市民化转变。这也给我市转变农业发展方 式,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带来新机遇:一是发展的机遇。在经济 新常态下,发展现代农业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农业基础设施 建设投入,特别是农田水利建设、农业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在 推动产业转型、投资、消费和创新中具有非常大的潜力。二是转型的机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市场消费需求必然相应 发生变化,将引导农业调整种养结构,促进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的出现,也将有力地促进 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三是改革的机遇。随着农村综合改革的推 进,农业农村改革的红利将进一步释放。农村土地、集体产权、 城镇化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的出台,必将给农业农村带来又一次的生产要素大解放。四是开放的机遇。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力 度进一步扩大,特别是国家“一带一路”宏伟战略,为我国农业 “走出去”创造新的历史机遇。这将为我们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 种资源、两个市场,提高农业效益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各级各部 门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市对农业农村发展大势 的科学判断上来,紧密结合我市实际,准确把握好新常态下我市 农业农村发展的趋势性变化,因势利导,突出重点,强化措施, 努力推动“三农”工作上水平。二、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全面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一)扎实推进结构调整优化。一是优化农业发展空间格局。 要充分利用我市的区位优势、市场条件、资源禀赋,积极打造特 色鲜明的农业板块经济,重点发展绿色蔬菜、高档花卉等城郊型 农业。要继续大力推进石狗兰花、贞山蔬菜、江谷香蕉等一镇一 品建设。二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要在稳定粮食生产、巩固生猪 和水产养殖业的基础上,重点发展花卉、苗木、蔬菜、油茶等特 色产业。三是优化农业产品结构。要大力发展“三品一标一品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和名 牌农产品),着力打造一批名特新优农产品。发展农产品精深加 工,加快建设华南农产品交易中心,发展农产品物流业,推进农 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二)扎实推进适度规模经营。适度规模经营是推进农业现 代化的有效举措,要引导土地经营权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下规范有序流转。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管理制度,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 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和纠纷调解仲 裁体系。要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力度,积极发展新型 经营主体。鼓励有一定规模的种养大户成立家庭农场,符合登记 条件的可以申领个体工商户或个人独资企业营业执照。(三)扎实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一是全面加速产业标准化进 程。要围绕我市农业特色产业,充分发挥花卉苗木科研基地、种 养示范场、重大科技专项作用,积极寻找产业效益增长的突破口, 加快产业标准化进程。加大对农业科技龙头公司的支持力度,加 快引进和培养优秀农业科研人才和创新团队,推进农业产学研深 度融合,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二是不断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 全面落实国家《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指导意见》,加大对水稻 农机育插秧整村推进工作的力度,力争今年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17.2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32.5%,水 稻生产机械化水平达到 67%。三是着力培育新型农民。继续抓好 阳光工程培训、农技培训、科技下乡等工作,全面推进新型职业 农民培育及资格认证,抓好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科技示范户、 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头人的培养,培养造就一支有文化、懂技术、 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四)扎实推进农业保障服务。一是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全面完成高标准基本农田、省级水利示范县和小型农田水利重点 县年度建设任务。二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深入推进县、镇两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建设。积极探索建立农产品质量 安全监管追溯体系,加强农产品生产基地和批发市场抽查监测力 度,狠抓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三是强化社会化服务。积极发展 经营性服务组织,推广“专业服务公司+合作社+农户”等服务 模式,加强基层农技推广等公益性服务机构建设,发挥农村专业 技术协会在农技推广中的作用,采取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引导社 会力量参与农业农村公益性服务。四是强化农业市场开拓。紧紧 抓住国家推进“互联网+农业”的机遇,加强与知名电商平台对接,积极发展电商合作社、“淘宝村”和农村电商配送,鼓励农业企 业和农户参加各类展示会以及通过农超对接、广货网上行等形式 拓宽销售渠道。三、加快新农村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村规划管理,提高村 庄规划覆盖率和编制质量。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年内完成“村 村通”硬底化建设30公里,提高农村客运网络覆盖面,完善农村 公交服务。加快推进“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实施新一轮农村低 电压台区升级改造,提升农村供水供电服务水平。进一步改善农 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确保农村学生能够就近入学。加快完 善农村卫生室医疗条件,建立以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和基本诊疗为核心的信息系统并延伸至村卫生室,支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即时 结算管理等。(二)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要全面整治农村垃圾、污水、畜禽养殖污染、水体污染等问题,实施农村改厕项目,推进农村 河塘综合整治,严控露天焚烧。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扎实 开展化肥和农药使用零增长行动,大力推广节肥、节药、节水和 清洁生产技术。开展畜禽禁养区清理整顿,研究制定畜禽禁养区 内养殖场逐步退出方案。要加强新村建设规划指导,推进卫生村 创建工作和乡村绿化美化工程,年内争创2个XX市级生态村。(三)加强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扶 贫开发,确保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到全省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 45%以上。认真谋划第三轮扶贫开发工作,科学确定扶贫标准和 扶贫开发主战场。(四)加强农村基层法治建设。要切实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强 化落实层级维稳责任,完善镇村人民调解组织网络,提高防控社 会矛盾和应对突发性群体事件的能力。要健全“四民主、三公开” 制度,在自然村一级建立村民理事会,鼓励群众依法参与村级事 务管理,推进村务活动规范化、民主化、法制化。要完善村(居) “法制副主任”、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三官一师”进村(居)制度。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积极争创体制机制新优势 省、XX市已对今年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作出安排,我们要抓好各项涉农改革举措落地,力争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一是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要落实农村土地承 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方案要求,今年 7月份前推进我市 2个镇以上整镇确权登记办证试点工作。年底前确保全市有 50%承 包地面积开展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在确权过程中,鼓励有条件的 地方,在农民自愿前提下,通过互换并地一并解决承包地碎化的 问题。二是加快农村“三资”管理服务平台配套完善。推动农村 集体资产、资源、林权交易和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等纳入公共资 源交易中心,实行一个中心、分平台运作、统一管理、集中交易, 力争年底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实现全覆盖、村全面设立农村产权管 理服务站点,并实现互联互通。三是加快“三农”金融服务创新。要落实好中央、省、市关于金融服务“三农”的扶持措施,综合 运用财政杠杆、货币信贷、金融监管等政策,推动金融资源向“三 农”倾斜。抓好普惠金融改革试点,探索开展农业“政银保”项 目,发展以服务农村为主的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民合作社等 机构,稳妥开展农民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试点。四是加快全国供 销社综合改革试点。重点在组织体系、经营体系、服务体系和管 理体系创新上取得突破,年内实现“县基一体化”管理、80%以上 基层社实施改造重组。五、加强组织领导,统筹推进农业农村工作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要做好新常态下的农业农村工作,必须加强领导,统筹协调,形成推动“三农”工作的强大合力。(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农村工作列入重要 议事日程,做到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同部署、 同推进。对“三农”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落实层级责任,加强 目标管理,强化督促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农业部门要 加强对中央、省、市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政策研究,特别是把握 好经济新常态下农业农村面临的新挑战、新机遇,加强对“三农” 工作的综合协调、指导和监督。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市统一部署, 立足职能,协调联动,形成推动工作的强大合力。(二)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要用足用活各项惠农政策, 把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生态公益林补偿金等政策落实 到位。要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各级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加 大农业资金投入,确保涉农资金不减少、增量和比例均有提高, 今年市财政要安排300万元用于支持现代农业发展,今年一般公 共预算安排农林水支出1.12亿元,同比增长34.25%。与此同时, 要加强“三农”资金使用监管,管好用好支农资金,提高资金使 用效益。(三)加强“三农”干部队伍建设。要大力加强“三农”干 部队伍建设,充实后备干部力量,优化队伍结构,提高农村干部 素质。要突出抓好村“两委”班子建设,进一步选好管好用好带 头人。要逐步提高村干部待遇和村级办公经费,确保今年村干部 补贴人均每月达2000元,村级办公经费年补助达5万元。要强化 落实乡镇(街道)领导干部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领导干部党 代表到联系点以及党代表工作室接待群众联系基层制度,及时解决农村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要加快完成村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广为民服务全程代理、一站式服务、网络服务等做法。 要深入实施新一轮“东亮式”党员创业贴息贷款活动,推广“党 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扩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创业带富 影响力。同志们,做好今年农业农村工作,意义深远,责任重大。我 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抢抓机遇、 主动作为、攻坚克难,不断开创我市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努力 在XX打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座谈会发言提纲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着眼于推进“四化同步”、 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我 们在新时代做好“三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结合实际, 下步,我们将以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空港新区”为引领,按 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 总要求,紧扣“扮靓临空经济区窗口形象,共享临空经济区建设 成果”的总目标,深入研究乡村振兴战略的XX路径,为推动全市 农村工作走在前列贡献XX力量,展现XX担当。重点做到三个坚持:一、坚持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根本保证,加 快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实施乡村振兴 战略,必须大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农村基层组织 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十九大报告对新时代“三农”队伍 提出了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标准要求,完全切中农业所要、 农村所需、农民所想,也为新一届村“两委”班子的培养确立了 标准尺度。下步,坚定不移地把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发挥基层组织领导基层治理、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 斗堡垒作用,助推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一是提升基层组织战 斗力。围绕加强新任村干部的教育培训和管理监督,建立新任书 记结对帮带制度,通过结对建立“一带一”或“二带一”的结对帮带关系,增强新任书记做好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工作的本领及处 理农村事务的能力;同时抓好村“两委”成员任期责任清单,并 做好村干部履责述职工作,进一步明确目标,压实责任。围绕加 强党员队伍建设,牢固树立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常态化 实行支部组织生活会“七步工作法”、“主题党日+”等制度,组 织开展“党员亮身份践承诺”、“党员先锋岗”等党员服务群众 活动,引领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激发广大党员建设美丽乡村 的内生动力。二是提升基层组织治理能力。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推选道德模范、新乡贤成立村民议事会,完善“一核两委 一会”(“一核”即以党支部领导为核心;“两委”即村委会和 村务监督委员会;“一会”即村民议事会)乡村治理体系,实行 由支部会议“提”、村民议事会“议”、村民代表大会“定”的 村级事务决策机制,确保村民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大力实 施乡村德治工程,按照引导有方向、评判有标准、学习有榜样的 思路,建立处村两级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机制,指导村庄修订完善 村规民约和行为守则,积极倡导“破陈规、除陋习、尚德孝、重 节俭”新风尚。全面实施“智慧空港,网融XX”工程,探索推行 “多网合一”智能网格化服务模式,加快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加强安全生产突出问题综合整治,建设风清气正的平安乡村。二、坚持把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巩 固发展农村环境干净整洁、农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中央农村 工作会议提出的“七个必须”中,放在首位的是必须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这是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 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的必然要求。下一步,围绕城 乡融合发展,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抓手,努力实现“三个更加”: 一是建设规划更加科学。结合临空经济区总体规划,统筹考虑土 地利用、村庄改造、产业布局、沿线成片等因素,高标准、高起 点制定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全力抓好大半窑、和平庄、大麻湾一 村、大麻湾三村4个示范村培育工作,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深化拓 展。二是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坚持把通道建设作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号工程”,细化责任,倒排工期,全力以赴推进 机场高速、地铁8号线征迁收尾及施工保障工作,确保工程建设 顺利推进。聚焦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进一步加强农业面源污染 和杆线乱象排查整治,并在具备条件的村庄试点开展燃气、供暖 进村庄工程,进一步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同时,以创建“国家森 林城市”为契机,大力开展重要路段、重要节点绿化提升行动, 进一步提升全处林木覆盖率。三是生态旅游更加兴旺。依托沿大 沽河流域美丽乡村建设格局,按照文化为魂、休闲为用、富民为 本为开发方针,充分挖掘大店口罩、谈家村制香等文化禀赋,发 挥佳华园艺、沽河庄园等“一村四景”的辐射带动作用,做大做 强美丽产业,打造一批集乡村旅游、村民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乡 村民宿群,整合提升一批具有生产、观赏、游乐功能的休闲观光 农业园区,让美丽环境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源头活水。三、坚持把推进农村农业改革作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进一步释放农村发展活力。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 改革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当前,无论是从建设临空经济区 的现实需要看,还是从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与农村各类资源合 理配置的急切需求看,开展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和集体产 权制度改革势在必行、刻不容缓。下步,围绕推进农村农业改革, 将重点主攻两个方向:一是加快推进征迁村庄产权制度改革工 作。充分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全面启动 21个机场征迁 村庄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探索推行政经分开管理模式,逐步建立起“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监管有力”的产权管 理制度,切实维护征迁村民合法权益和征迁村庄的和谐稳定。二 是加快推进机场第二阶段征迁土地流转工作。目前,机场第二阶 段征迁土地流转前期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下一步,我们积极配 合机场农业公司,妥善处置机场第二阶段征迁遗留问题,加快推 进土地流转各项工作,力争春节前基本完成土地流转,交付土地。 同时,建议由市级层面组织种植大户,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对 全市的土地进行统一流转,统一耕种、统一管理,让“资源变资 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民”,进而实现村庄、农户共同增收, 同时也有利于解决长期困扰我们的“三秋”“三夏”秸秆焚烧问 题。发言完毕,不当之处,请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座谈会发言提纲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 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 重,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们 XX共有 25个行政村,农业人口 37123人, 94693亩 耕地,人均耕地面积2.5亩。主导产业是油桃、苹果经济林种植, 是典型的农业大乡。实现乡村振兴,我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寻 求突破:一、加强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火车跑的快,全凭车头 带”,农村要发展离不开党员干部这支“领头雁”队伍。一是要 选好配强农村“两委”主干。我们要坚持严格程序,把好选人用 人关口,真正把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办事公道、带领群众 致富能力强的人员选入“两委班子”,重点建立农村后备干部人 才库,确保农村发展后继有人。同时,探索加强农村“两委”主 干提高报酬待遇,逐步朝着脱产化、职业化方向发展,进一步解除后顾之忧,更好为农村发展服务。二是抓好稳定这个前提。积 极做好“两委”换届平稳过渡及农村各项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确 保农村稳定这个前提。三是制定出台乡村两级干部管理办法,尤 其是针对农村干部管理拿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主要包括 守纪律、有作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要促使农村干部坚定执行党的 方针、路线、政策,认真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要求,公正办事、公道处事、廉洁行事。另一方面要促使各村主干在任期内 每年做出至少为民办一件实事的承诺,做到年初做计划、亮承诺, 年底看落实、定奖惩,促使农村干部在任期内为农业农村发展为 农民群众增收致富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四是进一步加强党员干 部队伍教育管理。严格三会一课制度、定期开展党日活动制度、 开展民主生活会制度、开展民主评议领导班子和党员制度、普通 党员设岗定责评星定级等各项管理教育制度,确保把党支部建成 坚强战斗堡垒,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二是持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是农 村各项事业得到长足发展的必要前提。我乡在集体经济发展中探 索出了西下冯模式和王村模式。西下冯模式是利用本村大棚杏种 植效益明显、群众发展积极性高的优势,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80 万元集体经济发展资金,为果农先期建设温室大棚提供必要的启 动资金,村集体向果农收取一定的分红并逐年收回本金,同时扶 持新发展户的方式滚动发展,逐步壮大村集体经济。王村通过盘 活村原有供销社土地房屋进行改造新建出租的方式,村集体一次投资,每年可为集体增收5.5万元。我们将通过复制创新两个村 发展集体经济的成功经验,因地制宜、因村施策逐步发展壮大其 他村集体经济。三、补齐短板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我乡共有建档立卡贫困 户687户1987人,贫困村2个(其毋、柳村),贫困发生率5.45%。 2016年全乡共完成脱贫任务205户622人,完成其毋村贫困村摘帽。现有贫困人口482户1365人,贫困发生率3.74%,2017年计 划脱贫363户1075人,贫困发生率为0.79%,实现贫困村柳村摘 帽。2018年计划脱贫119户290人。在精准扶贫上,我们紧紧围 绕六个精准、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对照贫困村退出十三项指标, 依托十大帮扶项目,以产业发展、外出务工、金融扶贫、技能培 训、医疗教育住房帮扶、改善基础设施为重点。完善明确帮扶责 任、帮扶机制、提高贫困户自身脱贫动力,实现脱贫攻坚工作扎 实有效推进,奋力完成2017年脱贫363户1075人和2018年119户290人的脱贫任务。确保在实现农村振兴战略中不漏一户、不 落一人,全面实现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四、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全乡现有苹果、油桃、双季槐、山 楂为主的经济林4.2万亩,农民专业合作社82个,入社农户1179 户,土地流转大户6户,流转土地6713.9亩。我们要充分利用我 乡经济林产业发展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促进农民增收致 富为目标,充分发挥其毋村千亩油桃种植园区、西谷村千亩双季 槐、西瓜种植园区、柳村和永兴庄温室韭菜种植园区,大里村小 龙虾养殖休闲观光园区、沙流村柿子种植园区等大产业园区的示 范带动作用,明年要着力抓好窑头村1000亩花椒生产示范基地、 沿闻夏路张村、郭村、王村、西下冯村联合举办桃花节、在枣园、 王村建立一座水果批发市场、牧源集力投资10亿元占地3250亩 共十个场区的养殖项目成功落户我乡等四项工程,积极鼓励、引导、支持广大群众发挥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提质增效,拓宽致富渠道,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增收。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和固 定资产投资力度。全面完成威龙铁路制动设备生产线建设项目和 新安玻璃器皿年产2000吨玻璃器皿项目;山西夏县牧源农牧有限 公司夏县五场年存栏母猪2200头、年存栏公猪156头养殖基地和 山西鑫山玛钢铸造有限公司新建环保型吸水剂,水处理剂建设项 目等重点项目建设。五、继续加强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按照“全域生态化,通道 标准化,乡村公园化”标准,以通道和村庄为重点,以“美化家 园,净化田园”为目标,狠抓乡村环境卫生整治,继续巩固重点 循环圈增景增色、补植补栽绿化、王村、西下冯村美丽宜居村提 质达标工程,继续强势打造更多美丽宜居新农村。有效整合“一 事一议”、“以工代赈”等项目资金,不断加强道路硬化、排水 沟建设、人畜吃水、文化广场、医疗卫生、学校、老年照料中心 等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座谈会发言提纲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且做出具体的路 径安排和政策抉择,这是党中央长期关注三农问题所作出的战略 性选择,是继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后,在农业 农村发展理论和实践上的又一重大飞跃,是新时代农业农村工作 的总纲领和中心任务,也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激发农村发 展活力的重大行动。我们必须深刻领悟,精准发力,把乡村振兴 作为全区上下今后一个时期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抓实、抓好、 抓出成效。一、坚持走产业融合之路,大力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效益 全面推进农垦改革,有效激发农垦集团及其下属农场有限公司、专业化子公司的经营活力。完善农垦国有土地管理体系,充分释放国有农场土地资源优势,建立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租 赁、承包、抵押等流转新机制,促进资源、资产、资本、资金“四 资联动”,大力提升农场国有资本效能,做大做强农垦经济。深 入推进农村产业融合试点建设,启动xx现代农业产业园、xxx田 园综合体等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探索特色农业、精品农业、智 慧农业发展之路。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建设农业观光旅游带,重 点培育xx葡萄、xx草莓、xx食用菌等一批特色农产品品牌,延 伸产业链条,扶强做大 xx油脂厂、xx水飞蓟厂等一批农产品深 加工企业,把xx农业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价值优势。持续推进认养农业发展,完善经营机制,提升xx认养品牌的核心价值。 二、坚持走品牌发展之路,全力打造美丽乡村建设升级版 科学谋划乡村规划,优先把学校、医院、图书馆、广场、公园等公共基础服务设施纳入规划建设,不断改善交通设施、通讯 设施及能源供给设施,以满足居民的生活与工作要求。适应信息 化发展形势,不断完善乡村互联网,大力发展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为农产品销售、人才培训、农业信息资源开发等提供服务,全面 普及农业信息化。全力建设美丽乡村,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三年 行动计划为契机,持续发力,实施新一轮美丽乡村建设,最大限 度争取国家政策支持。注重生态保护,倡导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 方式,做优污水处理、垃圾分类、清洁能源等亮点工程。将城市 功能延伸到农村,打造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生态宜居的美丽乡 村。三、坚持走标本兼治之路,全面提升乡风文明建设水平 培育新时代的新型农民,大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技文化水平和生产技 能;同时,通过多种手段提升农民的文化水平和民主意识,调动 他们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在参与中培养农民的参与意识和合 作精神,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乡村振兴主体。培育崇德向善良好 风尚,建立完善村规民约,遏制农村打牌赌博、大操大办、封建 迷信等不文明的现象,引导村民争做破陋习、讲文明、树新风带 头人。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把农村教育与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及经济利益密切结合起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农村文 化载体建设,解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四、坚持走以人为本之路,积极促进乡村长治久安 以自治为基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选好配强村级领导干部,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发展农村协商民主,强化村务公开,保障农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 监督权。按照权利和义务对等原则,制定落实务实管用的村规民 约,健全完善一事一议制度,把村级事务的决策权交给群众。以 法治为保障,加强农村法治建设,持续开展普法教育,提高农村 干部群众的依法治事、依法管事、依法办事水平。健全依法决策 机制,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村级治理工作机制。 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矛盾纠纷机制,引导和支持农民群众通过合 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理性表达合理诉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为统领,不断夯实乡村治理的思想道德基础,弘扬中国优秀传 统文化,促进乡村长治久安与文明和谐。五、坚持走富民强乡之路,全力提高百姓生活福祉 五、培育农业发展新模式,整合农垦资源,组建专业化公司,倡导“农垦企业+家庭农场+农户”的发展模式,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形成由种养殖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化公司等带动的 产供销一条龙的生产经营体系,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质 量、效益和竞争力。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以 xx米业、xx食 品、xx蟹业等为龙头,着力扶强做大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打造乡村旅游亮点,持续放大美 丽乡村建设成果,以乡村旅游为纽带,丰富乡村产业内涵,拓宽 群众致富增收渠道。重点推进xx度假小镇、xx小镇、xx宜居小 镇、xx文化小镇等国家、省级特色小镇建设,启动 xx小镇、xx 小镇、xx小镇等一批产业特色小镇建设。规范支持民宿产业发展, 突出民俗民风和人文内涵。推行“民宿+N”模式,提升民宿产业 的特色品位,建成 xx田园、xx庄园等民宿标杆项目,实现民宿 与乡村产业的深度融合,把增值收益留在农村,留给农民。总之,我们将全力落实此次会议精神,以党的十九大报告为 引领,以xx人敢为人先、锐意进取的开拓精神,不忘初心,牢记 使命,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向市委、市政府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座谈会发言提纲浙江是**书记新时代“三农”思想的重要发源地。这 些年来,我们深入实施“八八战略”,照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 银山”的路子走下去,坚定不移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 定不移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推 动“三农”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目前,浙江省2.7万多个村实 现村庄整治全覆盖,家庭人均年收入4600元以下绝对贫困现象全 面消除,预计2017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9万元, 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2.06∶1。党的十九大首次把乡村振兴提升到战略高度,为浙江在新时 代做好“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十九大胜利闭幕 不久,省委、省政府就召开全省美丽乡村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 场会,对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部署。行进在新时代的新征 程上,浙江将始终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总要求,沿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以万亿现代农业产业培育、万 个景区村庄创建、万家文化礼堂引领、万村善治示范、万元农民 收入新增的“五万工程”为主抓手,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 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奋力谱写新时代浙江“三农”工作新篇章。第一,坚持把做强农村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进一 步打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通道。现在浙江城乡之间在经济发展上越来越呈现出一体化融合的趋势,农业和农村新兴产 业越来越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越来越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要加快农业新旧动能转换,培育现代农业 产业经济,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实施农产品精深加工提升行 动和“互联网+农村物流”行动,做优做精乡村旅游、文化创意、 农村电商等美丽经济,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浙江的 好山好水转化为农民的聚宝盆。要加强农业经营模式创新,培育 新型农村经营主体,鼓励引导资本人才等要素流向农业农村,积极支持高校毕业生、工商企业主、农业科技人员等各类人才回乡 下乡创业,努力让浙江农村成为创业创新的热土。要积极壮大村 级集体经济,实施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三年行动计划,到 2019 年全面消除集体经济年收入低于10万元的经济薄弱村。第二,坚持把推进农村改革作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进一 步释放农村的发展活力、改革红利。过去,浙江农村靠吃“改革 饭”,把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在农村比较充分 地激发出来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要紧紧依靠全面深化改革, 啃下“硬骨头”、蹚过“深水区”,特别是要加快推进“三农” 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推动乡村综治工作、市场监管、综合 执法、便民服务“四大平台”向村级延伸,努力消除城乡之间的数据鸿沟、信息孤岛,让数据多跑路、农民群众少跑腿。要全面 深化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各项改革,全面建成全省互联 互通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体系,推动承包地和宅基地“三权分置”制度落地,推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建立宅基地有偿 使用、有偿退出机制,真正使农村产权“活”起来。要深入推进 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农合联改革,统筹抓好农业经营体制、 农村金融体制和供销社综合改革,增强农合联生产、商贸、信用、 环境等服务功能,真正让农合联与农民群众坐到同一条板凳上。第三,坚持把办好民生实事、“关键小事”作为乡村振兴的 大事来抓,进一步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城乡 统筹发展水平较高是浙江的一大优势,更可喜的是现在已经出现 了在城市创业务工的能人、有知识有技术的农民工及其“二代” 主动返乡二次创业的现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要深入践行以 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主动适应新情况新变化,想群众之所想、 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努力让农民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的 日子。要落实全省“大花园”建设行动纲要,系统推进山水林田 湖草治理,严格落实河长制、滩长制、湖长制、山长制,实施创 建千个乡村振兴精品村、万个美丽乡村景区村的“新千万工程”, 实现全域景区化。要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加快交通、水 利、电力、通信、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城乡一体化,加快教育、 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特别是下气力办好 涉及广大农民切身利益的事情,全面推进农村“污水革命”“垃 圾革命”“厕所革命”,巩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消除劣Ⅴ类水 成果,到2022年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建制村全覆盖、农户家庭 水冲式厕所基本普及。深入打好城乡治危拆违攻坚战,实施地质灾害隐患综合治理“除险安居”工程,2018年前基本完成农村危 旧房治理改造。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力争2022年农民收入达到 3.5万元以上,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2∶1以内。第四,坚持把加强乡村治理作为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进一 步巩固发展农民安居乐业、农村文明有序的良好局面。当前,浙 江农民生活方式和乡村治理方式都在发生着全面而深刻的变化, 村容越来越整洁,乡风越来越文明,农村越来越和谐。实施乡村 振兴战略,就要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依托农村文化 礼堂,大力塑造淳朴文明的良好乡风,狠刹歪风邪气、遏制陈规 陋习、推进移风易俗,让清风正气充盈每一个乡村,让家教家风 滋润农村每一个家庭,让乡村文脉传承到下一代。要坚持发展水平和治理水平共同提升,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 理体系,推广“枫桥经验”“后陈经验”、小微权力清单等治理 制度,积极创建民主法治村,实施乡村德治工程,切实形成“大 事一起干、好坏大家评、事事有人管”的乡村治理新格局。第五,坚持把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根本 保证,进一步增强党在农村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 织力、社会号召力。这些年浙江通过大抓党建、大抓基层,农村 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有了较大提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就要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高标准落实农村基层党建 “浙江二十条”,强化村级党组织的政治责任和政治属性,推动 农村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要面向帮扶重点村、软弱涣散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实现村第一书记和农村工作指导员派驻 全覆盖。要大力实施农村“头雁工程”,培养一批能带富、善治 理的农村基层组织带头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浙江将健全 党委全面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农 村工作领导体制。建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责任制,实行省负 总责、市县抓落实、乡村组织实施的工作机制,省社会主义新农 村建设领导小组改为省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 任人,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县委书记要当好乡村振兴的“一线 总指挥”。要建立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 略的实绩考核制度。加强“三农”工作干部队伍的培养、配备、管理、使用,把到农村一线锻炼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形成 人才向农村基层一线流动的用人导向,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 农村、爱农民的农村工作队伍。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会议上的汇报发言各位领导、同志们:XX新一届市委、市政府成立以来,着力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 九大精神和**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全市经济社 会发展的基础、优势、潜力、问题等进行了系统梳理,认真分析, 紧密结合XX实际提出了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主线,全面推动县 域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工作思路,集中组织了重点工作、重点产 业、重点项目等“三重点”推进工程,形成了发展共识,凝聚了 发展合力,提振了发展信心,增强了发展后劲。现根据会议要求做一简要汇报。一、以一二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为重点,提升县域经济发展层级 一是继续狠抓结构调整,促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坚持把发展绿色、安全、高效现代农业作为主攻方向,加快农业结构调整。 建成1000亩以上绿色有机水稻园区5个,实现规模经营30万亩。 发展大白眉大豆10万亩,叫响XX大白眉非转基因大豆品牌。发 展白头霜玉米2万亩,与山东康众集团合作,研发白头霜玉米深 加工产品,打响XX白头霜餐桌玉米品牌。完成4个单元奶牛养殖 场续建和1个单元肉牛规模养殖场建设,建设1个生猪标准化规 模养殖基地和2个种猪养殖场。同时,引导农民发展梅花鹿、野 猪、冷水鱼、林蛙等特色养殖。二是着力实施“两头两尾”,促进 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加大扶持力度,引导特色产业科学良性发展。食用菌栽培总量稳定在 21亿袋,新建两个 3000万袋以上菌包研 发和生产企业,推动食用菌产业由农民单体生产、合作社联合生 产向工厂化生产转变。浆果面积发展到 10万亩,力争汇源集团、 金源集团投资建成红树莓等浆果生产企业。依托帽儿山水貂的品种和产量优势,着力引进貂皮成衣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形成集饲 料生产、水貂养殖、良种繁育、毛皮服饰加工的完整产业链。三 是强化农业科技现代服务,着力提高农业发展水平。强化农业科 技服务、生产资料生产和配送服务、食用菌、浆果等特色农产品 检验检测服务、大力组织和实施“农村专业技术人才强本固基工 程”,与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办学,培育农村专业人才,与哈 工大管理学院合作,培养农产品加工企业管理人才,让科技和知 识创新成为推动农业生产大力发展的第一动力。二、以产业、项目、园区建设为重点,构筑县域经济发展优势 一是持续优化产业布局,对“九大产业”实施分级管理。把木制品加工、食用菌和浆果等绿色食品加工作为支柱产业全力发 展,把商贸物流、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特色小镇等作为主导产 业重点发展,把乳品、酒类、医药、建材等作为新兴产业着力培 育。二是持续加强项目建设,不断增强招商引资工作实绩和实效。 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转型升级、产业链条延伸的载体,大力 推进项目强市。目前,计划重点推进的项目有 45个,计划列入春 季开复工的项目**个,计划谋划生成亿元的项目有 10个。2017 年,取消了“全民招商、全员招商”,夯实了招商工作实效;2018年始,进一步组织实施了市级领导包保招商引资项目制度,切实 加大了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三是不断加强特色园区建设,大力构 筑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以开发区“创巢”项目为依托,着力打造 创意产业、服饰制造产业发展基地;以绿野浆果、富义仓粮油、 汇源企业等为依托,建设绿色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发展基地; 以义乌小商品城、腾飞物流、苇河木耳大市场、XX保税物流中 心(B型)申报建设以及国家商务部电商进农村试点项目等为依 托,着力构建哈东地区商贸物流产业基地;以帽儿山、一面坡国 家级特色小镇,苇河、亚布力省级重点培育特色小镇为依托,加 快发展 G10国道沿线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带和新兴特色小镇群。三、以健全完善农村治理体系为重点,建设美丽和谐乡村 一是深化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夯实乡村振兴基础。对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部门的职能、机构、人员等进行重新优化整合,强化城乡统筹功能。喱清城市和乡村工作部门的职 责权限和职能界限,消除条块分割、职能交叉和职责缺位。加强 村镇规划管理工作,协调村镇空间布局,强化村镇传统风貌保护, 编制完善乡村建设规划。二是深入开展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 动,不断提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水平。根据中央关于开展农村人 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的有关要求,结合 XX实际,有序推进“厕 所革命”,整治农村垃圾、污水和村容村貌。加快推进 G10国道 沿线帽儿山元宝顶子、乌吉密九北、一面坡长营、亚布力青山、 鱼池新兴等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以点带面、连线成片,形成美丽乡村示范带。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强化乡村社会治 理。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为牵动,组织开展广泛深入的乡风 文明建设行动,依托村规民约褒扬善行义举、贬斥失德失范,弘 扬优秀传统文化和文明风尚。三是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党的建设, 永固党的执政基础。夯实政治责任、强化队伍建设、提升组织功 能、打造特色亮点,全面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领导力、思想 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各位领导、同志们,我们将借本次会议东风,学习兄弟县(市) 经验,抢抓机遇,奋勇争先,全力推动我市县域经济社会加快发 展,也诚恳期望各位给予宝贵批评指导意见。
点击查看更多

工图网提供2018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讲话汇编供会员免费下载。更多精彩公司介绍PPT素材,尽在工图网。 

2018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讲话汇编,2018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讲话汇编 Array

本网站所有作品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
猜你喜欢

2021【乡村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方案范文包含

在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会议上的讲话包含

公文范文在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会议上的讲话包含

在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会议上的讲话***(2018年1月18日)包含

在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会议上的讲话包含

在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会议上的讲话:使全市上下对乡村振兴战略有更深入的认包含

您当前未开通企业VIP 加入企业VIP即可获取商用授权书 立即加入企业VIP
您当前未填写企业信息 完善企业信息即可下载授权书 前往填写信息
在线客服
工作日:09:00-18:00
电 话:400-1600-950
联系在线客服
收藏成功
升级VIP后可收藏更多内容
继续浏览 加入VIP
工图网VIP
全站资源终身免费下载
立即加入
今天下载太多文件了
请明天再来
我再逛逛 升级VIP继续下载

举报作品

该作品违反相关法律规范
侵权/盗版问题

请详细描述并提供原作品链接

其他原因

请详细描述举报原因

提交

工作日:09:00-18:00

工作日:09:00-18:00

客服热线:400-1600-950

Ctrl+D
收藏工图网

建议反馈

联系方式

提交
QQ登录 微信登录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工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