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WORD文档 > 心得体会 > 家风故事|高铭暄:为学者严 为师者亲.DOCX 【图片、文字、动画均可编辑】

家风故事|高铭暄:为学者严 为师者亲

家风故事|高铭暄:为学者严 为师者亲
家风故事|高铭暄:为学者严 为师者亲高铭暄,男,汉族,1928年5月出生,浙江玉环人,中共党员,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荣誉一级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当代中国著名法学家和法学教育家,新中国刑法学的主要奠基者和开拓者,中国国际刑法研究开创者。中国刑法学专业第一位博士研究生导师。2019年9月,获得“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秀梅至今记得第一次到高铭暄家拜访时的情景。“当时我已经决定了要考高老师的博士,就想去他家里探望一下,出于礼貌我带了两盒茶叶过去。”王秀梅没有想到,这两盒茶叶却让她碰了一鼻子灰。“如果非要我收下你的茶叶,除非你把我们家这箱苹果抱走。”高老师的话让她感到有点“不近人情”,王秀梅无奈之下只能抱着苹果失望而归,她觉得高老师肯定是不会收自己当弟子了。令她没有想到的是,考试成绩出来后,她顺利成为高铭暄的博士生。真正相处下来,王秀梅才知道,原来高老师从来没有收过学生任何东西,而且只要是高老师和学生吃饭,永远是他请客,他觉得学生的钱还是用来买书和资料更有意义。“我早该想到,老师在家里这种私人空间都这么坚持原则,更是证明了他的优良作风和高洁品格。”也正因此,王秀梅在走上和老师一样的道路后,每次和新的学生见面一定是自己请客。“这一点我记得牢牢的。”王秀梅说。北京交通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朱本欣也对第一次到访高老师家的情景印象深刻。“完全想象不到,那么著名的一位学术泰斗,家里的房子那么小那么旧。”逼仄的书房里,靠墙的书柜早已装满,地上、书桌上、沙发上甚至床上,到处都摞着书和各种资料。高铭暄一家在物质生活上是俭朴甚至“吝啬”的,起初,朱本欣并不能完全理解老师的这种朴素。“刚毕业那几年,开始接触到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总觉得老师居于这样的学术地位,真是太亏待自己了,特别想补偿他。”于是那段时间,逢年过节,朱本欣去高铭暄家拜访时,都会给他带上新买的衣服,让他出席各种会议和活动时穿。可每次临走前,高铭暄都会塞更大的红包给她,数目要远远大于衣服的价钱。几个来回下来,朱本欣渐渐体会到了高铭暄的良苦用心。“我现在对吃穿住这些方面,也看得特别淡了,只有搞好教研,才是对老师最好的报答。”朱本欣说。作为一名教师,高铭暄的家风作为“传道”的一部分,在日常往来中深刻影响着学生的作风和家风。“老师是出了名的节俭。”学生陈冉回忆,第一次跟高老师出差,老师拎了个尼龙和皮革拼接的手提包,“皮革的地方已经磨得全是小碎块,尼龙那面全都起毛了。”“高老师,这包都破成这样了您怎么还用啊,要是拎着拎着散了架不就麻烦了?”陈冉问。高铭暄淡然一笑:“这包挺好,是以前开会发的,结实又特别能装东西。”直到几年以后,等到这个包彻底“散架”了,陈冉才看见高老师又换了一个新的,然而仔细一看,还是一个会议上发的装资料的包,这让陈冉从心底生出敬意。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德之休明,没能弥彰。一箱苹果、一套衣服、一个手提包,这些生活中的点滴日常化作无言的教诲,被高铭暄的学生深深铭记,浸润心灵。
点击查看更多

工图网提供家风故事|高铭暄:为学者严 为师者亲供会员免费下载。更多精彩公司介绍PPT素材,尽在工图网。 

家风故事|高铭暄:为学者严 为师者亲 Array

本网站所有作品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
猜你喜欢
您当前未开通企业VIP 加入企业VIP即可获取商用授权书 立即加入企业VIP
您当前未填写企业信息 完善企业信息即可下载授权书 前往填写信息
在线客服
工作日:09:00-18:00
电 话:400-1600-950
联系在线客服
收藏成功
升级VIP后可收藏更多内容
继续浏览 加入VIP
工图网VIP
全站资源终身免费下载
立即加入
今天下载太多文件了
请明天再来
我再逛逛 升级VIP继续下载

举报作品

该作品违反相关法律规范
侵权/盗版问题

请详细描述并提供原作品链接

其他原因

请详细描述举报原因

提交

工作日:09:00-18:00

工作日:09:00-18:00

客服热线:400-1600-950

Ctrl+D
收藏工图网

建议反馈

联系方式

提交
QQ登录 微信登录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工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