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WORD文档 > 报告 > 破解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难题的调研报告.DOCX 【图片、文字、动画均可编辑】

破解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难题的调研报告

破解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难题的调研报告
破解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难题的调研报告

xx年8月,xx市四大班子领导带队,深入全市脱贫攻坚任务最繁重的深度贫困地区,集中调研了解深度贫困地区发展现状、基础设施、文化特点、产业基础、资源禀赋等情况,找准制约性发展因素,市扶贫局根据各组调研情况,深入分析整理,形成全市破解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制约性问题的工作建议,为下步工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一、深度贫困地区的基本情况
xx4个县(市、特区、区)中,有3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六枝特区、盘州市、水城县)、68个贫困乡镇、615个贫困村,截至xx年10月,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0.34万人,贫困发生率为8%,高于全省0.4个百分点。按照省的标准,全市深度贫困地区含1个深度贫困县(水城县),13个深度贫困乡镇(保基乡、营盘乡、青林乡、金盆乡、南开乡、保华镇、木果镇、牛场乡、关寨镇、英武镇、普田乡、陡箐镇、野钟乡)和162个贫困发生率高于20%的深度贫困村。该区域2014年建档立卡时,有贫困人口24.6万人,通过这几年艰苦战斗,减少了10余万人,目前还有贫困人口4.03万户14.5万人,占全市现有贫困人口比重为71.36%,贫困发生率高达22.53%,高出全市有14.53个百分点,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
(一)深度贫困县域分析。通过定性、定量等指标分析水城县被列为全国189个、全省14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全县总人口93.46万人,其中贫困人口14.52人,2017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470元,贫困发生率高达17.3%,高于全省9.55个百分点,高于全市9.3个百分点;全县299个行政村中贫困村182个,贫困村占比60.87%,占全市贫困村总数的29.6%,其中深度贫困村有100个(其中钟山战区29个),占全市162个深度贫困村62%。
(二)深度贫困乡镇分析。通过采取客观和发展环境两项评估指标评定,xx市在省认定省级极贫乡镇保基乡和营盘乡的基础上,认定“216”扶贫开发试验区另外的11个贫困乡镇为市级的深度贫困乡镇。13个深度贫困乡镇有贫困村119个,农业人口11.06万户42万人,其中贫困人口1.45万户5.71万人,贫困发生率达13.6%,远高于全市贫困发生率5.6个百分点。
(三)深度贫困村分析。根据贫困发生率在20%以上深度贫困村认定标准,全省2760个深度贫困村,xx市162个。贫困发生率在20%-30%的有112个;30%-40%的有35个;40%-50%的有12个;50%以上的有3个。从地理区域上分析:特别是全市的162个边旮吊等深度贫困村,重点向北分布与乌蒙山区毕节地区相连的滇桂黔石漠化地区的深度贫困村109个,占比67.3%;与乌蒙山区云南地区相连深度贫困村53个;“216”扶贫开发试验区有52个,占比32.1%;北盘江流域18个乡镇中占61个,占比37.7%。这些深度贫困地区离市中心城区较远,石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山高坡陡谷深,人多地少,贫困人口总体素质较低,信息文化落后,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欠账较大,减贫进度缓慢。
二、存在的制约性问题
从此次各组调研的情况来看,深度贫困地区各级党委政府在抓脱贫攻坚过程中,严格运用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五先五后”攻坚法践行“五步工作”,围绕“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在“四场硬仗”、“三改三化”、产业革命等关键指标和方法步骤上,强统筹重兼顾,加快推进各项工作,成效明显,群众认可度较高。体现出党政重视好,统筹兼顾好,精神面貌好,干群关系好,脱贫信心足,工作干劲大,攻坚热情高等好的势头,总体来看,全市深度贫困地区贫困面貌发生了一些改变,由于该区域点多面散、贫困人口多而不集中、贫困程度深且脱贫基本面上欠账大等客观因素,围绕“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关键指标,还存在基础设施薄弱、易地扶贫搬迁难度大、产业带动脱贫效果乏力、公共服务保障不足、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不够、村庄环境整治欠帐多等多个制约性问题。
(一)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大,补短事项多。长期以来,这些偏远深度贫困山区和自然村寨的基础设施建设,受制于自然条件影响改变缓慢,交通、水利等建设基本处于边缘地带。工程性缺水问题十分突出,饮水安全得不到保障,一些小水窖储藏的水长期未更新,水质变坏。例如实地查看竹海镇大槽子村贫困户方守培户的小水窖时发现长时没更换,水里已经生长了蝌蚪。一些地方政府耗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主导建设的安全饮水工程,长时间没能通水,迫使老百姓自行组织筹资解决安全饮水问题。又如:陡箐镇花地村七组,因为政府工程长时间没有通水,当地群众按户均500元标准,自筹资金2.5万元,解决了全村50余户100多人的安全饮水问题。这类现象,一方面浪费了国家资农助农资金,另一方面也降低了部分群众对政府和干部的认可度。很多深度贫困地区“三农”发展需要的基础设施条件得不到长久的保障,历年基础设施累计欠账越来越多,脱贫攻坚短板越叠越厚,严重制约了脱贫奔小康的进程。

(二)易地扶贫搬迁和危房改造推进慢。深度贫困地区,很多地方是典型的“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房屋“破、旧、小”现象突出,安全隐患大。政府纳入易地扶贫办搬迁计划,但部分老百姓思想落后、念旧情怀重,宁愿“守着老地方过穷日子”,不愿搬。部分群众,主观认为旧房“不可能全部拆”,抱着“两头占”“两头住”想法争取异地搬迁名额,到“真的要拆”时,又担心后续保障问题,于是不想搬了。如,陡箐镇阿佐村的罗家冲、苗寨和营上三个组,以往交通闭塞、文化落后、土地贫瘠、靠天吃水,总人口209户846人,其中贫困人口就占了135户560人,贫困发生率高达66.2%。其中的苗寨组少数民族聚居,七八口人家聚居在五六十平米屋子里的情况比比皆是。当地政府纳入整寨搬迁对象,反复做了大量工作,但愿意搬迁的仍然不多,2017年只搬迁了3户,xx年只签了9户。此类贫困区域,如果搬不动,致富门路少,脱贫攻坚难度十分艰巨。




点击查看更多

工图网提供破解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难题的调研报告供会员免费下载。更多精彩公司介绍PPT素材,尽在工图网。 

破解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难题的调研报告,脱贫攻坚,公文范例,领导述职报告,机关公文写作 Array

本网站所有作品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
  • 价格 注册用户免费
  • 编号 11533734
  • 软件 Word
  • 格式 doc,docx
  • 大小 21.386KB
  • 比例 16:9
  • 页数 共10页
声明:工图网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权利。对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政治图案不享有权利,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的示例展示,禁止商用。另外您必须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方式,禁止以任何形式歪曲、篡改。
投诉
猜你喜欢

深度贫困地区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发言摘登(下)包含

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在南疆四地州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坚决夺取南疆四地州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包含

2021XXXX年脱贫攻坚春季攻势蹲点调研报告包含

2021XXXX年脱贫攻坚春季攻势蹲点调研报告包含

2021破解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难题的调研报告包含

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包含

您当前未开通企业VIP 加入企业VIP即可获取商用授权书 立即加入企业VIP
您当前未填写企业信息 完善企业信息即可下载授权书 前往填写信息
在线客服
工作日:09:00-18:00
电 话:400-1600-950
联系在线客服
收藏成功
升级VIP后可收藏更多内容
继续浏览 加入VIP
工图网VIP
全站资源终身免费下载
立即加入
今天下载太多文件了
请明天再来
我再逛逛 升级VIP继续下载

举报作品

该作品违反相关法律规范
侵权/盗版问题

请详细描述并提供原作品链接

其他原因

请详细描述举报原因

提交

工作日:09:00-18:00

工作日:09:00-18:00

客服热线:400-1600-950

Ctrl+D
收藏工图网

建议反馈

联系方式

提交
QQ登录 微信登录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工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