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WORD文档 > 报告 > 2021关于农村因病致贫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 【图片、文字、动画均可编辑】

2021关于农村因病致贫情况的调研报告

2021关于农村因病致贫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因病致贫情况的调研报告在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广大人民群众逐渐过上富裕生活,但也有部分群众因患各类疾病每年要支出较大费用,导致生活陷入困境,甚至因病致贫,亟待引起高度重视。 20xx年来,市纪委机关按照市委“精准扶贫”的文件要求和**书记的具体指示,到**县**镇**村和**镇**村开展“精准扶贫”联点工作,对两村27户32人因病致贫群众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因病致贫的基本情况**村地处**县**镇东北角,村域面积4.74平方公里,下辖22个村民小组,504户,1800人。**村位于**县**镇西北部,区域面积9.6平方公里,村部距离**镇6.5公里,下辖18个村民小组,468户,村民1886余人,该村距离**县45公里,全村整体处于山冲里,只一条出村道路,距107国道2.5公里。目前两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42户347人,其中因病致贫27户32人,约占贫困人数的9.2%。这9.2%的因病致贫的贫困户,年均收入在3000元-5000元左右,年需治疗费用在3万元左右,资金缺口在2.5万元-2.7万元左右。二、因病致贫的原因及具体表现困难群众因病治病的主要原因是基本医疗服务得不到有效保障,高昂的医药费用与困难群众医药费用支付能力之间的矛盾所致。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一)因病失去劳动能力而致贫。据统计,32人中在患病后丧失劳动能力,失去经济来源的共有5人(子宫肌瘤1人、中风1人、腰椎损伤1人、主动脉夹层极高危1人、失明1人),约占因病致贫人数的15.6%。比如,**镇**村**身患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病,丈夫早年病逝,两个女儿仅能解决自身温饱,自身每年靠务农收入5000元左右,加上低保每年约2000元就是全部经济来源,家中欠债3万余元皆为治病所欠。还比如,**村**一家由于户主中风多年,没有劳动能力,近三年为治病花去4万元,新农合报销2万元,家中靠儿子打工年收入仅1万余元。(二)因报销比例较低而致贫。一些罹患绝症的贫困户需要承担大量的医药费用,给本来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据统计,两村共有4人(肠癌1人、肺癌1人、尿毒症1人、结肠癌1人),约占因病致贫的12.5%。虽然每一户村民都购买了新农合医疗保险,能够报销一定的医疗费用,但是农民家中普遍底子薄、基础差,需要自己承担的部分费用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笔沉重的开支,况且根据病种的不同,新农合所报销的比例也不尽相同,大多数情况下农民享受不到最高比例的报销额度。据调研了解,困难群众报销的医疗费用一般都在30%-40%左右,有些病甚至更少。以**镇**村谭家组崔伟军一家为例,崔家共5口人,户主崔伟军患有肺癌,其妻刘清香患有妇科病,家庭成员无一人具备劳动能力,经济来源为务农或打小零工,家庭年收入仅1500元,近三年治病共花去8万元,但新农合仅报销1.8万元,三年来看病自付费用6.2万元,家庭因就医负债6万元。类似情况的还有**镇**村双子组**一家,其妻子患有脑癌,处在术后恢复期,治病花去12万元,新农合报销2万元,其余全部自己承担。(三)因需长期医治而致贫。据统计,两村患有各类慢性病的人数有11人(肝炎病4人、高血压并心脏病2人、哮喘1人、妇科病2人,糖尿病2人),占因病致贫人数的34.4%。这些病的治疗康复需要一个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治病开销又好似一个无底洞,从经济和精神上对于病患及其家人都是莫大的打击。比如,**镇**村新建组**,患哮喘多年,其妻也身患慢性病,健康状况不佳,有一个小孩正在上学。由于是慢性病,无法住院治疗,门诊又无新农合报销,以致经济压力非常大,近三年看病自付3万元,但家庭年收入仅5000元。还比如,**镇**村**的贫困户彭杨政,患有多种老年性疾病,妻子也患有糖尿病、冠心病,每天靠药物控制和维持,家庭年收入约6000元,但每年吃药要花去4000余元。(四)因精神病和智障而致贫。据统计,**村和**村精神病和智障共计12人,约占贫困人数的37.5%。在走访过程中,我们将因精神病或智障致贫的群众分为“全家没有一个明白人”,和“家里有一个以上的正常人”。“全家没有一个明白人”的如**村赵淑兰一家,一家2口患精神病多年,近年看病花去3万元,家中年收入仅为低保的2000余元和国家补贴3000余元,需要长期吃药,后期花费不可预计。“家里有一个以上的正常人”如**镇**村**组**一家,其妻**患有精神病多年,丧失劳动能力,家庭就医负债近3万元,只有**一人具备劳动能力,低保每年收入2000元,外加**每年打工收入1万余元,资金缺口近2万元。三、防止因病致贫的帮扶建议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上,我们不能让困难群众因病致贫、因病掉队,因此,帮扶这群特殊的困难群体,需要各方联动、精准施策。(一)动起来,依靠农村土地流转。通过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的土地流转,由镇、村两级出面协调组织,以土地入股的形式把因病致贫的人口土地利用起来,获取一定的补助收入。这样既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又能充分利用因为患病而无力耕种的土地。(二)养起来,依靠政府直接补助。养起来的贫困对象主要是因病因残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和患有精神疾病的人(如**、**等)。对于这类贫困对象,开发式扶贫难以奏效,需要通过直接救济等社保方式来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促进残疾人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解决低收入无劳动能力贫困残疾人的住房、医疗和子女就学等困难,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强化保障措施,通过各级政府强化低保、五保政策和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市场运作,保障其基本生活。养起来不仅仅是直接送慰问金,还应当包括升级低保档次、完善“五保”、节假日生活物资的赠送、组织捐物捐款、安排义工上门服务等等,要“雪中送炭”,解决群众的“燃眉之急”。贫困户生活开支一年大概在3000元-5000元不等,因此慰问金在800元-2000元每人左右,能够对他们的基本生活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加上他们自身或多或少的收入、补贴等,能基本维持温饱。(三)帮起来,依靠医疗定点援助。针对**镇**村**等因病致贫人员,通过新农合、大病救助等政策,帮助他们解决病有所医的问题。经摸底,**村将为79个贫困户缴纳新农合资金的差额部分,补额为90元/人。针对**村病患者,争取联系五医院免费收治该村精神病患者,并为贫困户补齐新农合差额部分,为有条件的且符合政策的购买大病救助。(四)补起来,依靠村级医疗体系建设。慢性病的康复治疗在于一个长期的过程,而贫困户不具备长期在县里或市里住院的条件,主要是依靠后期的“养”。针对两村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水平低的问题,区分轻重缓急,将公共服务的短板“补起来”。重点放在村民最关心、最需要的医疗服务上。以方便生活、方便就医为核心,完善农村医疗基础设施,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改变农村医疗落后的窘境。同时还要改善住房条件、加强公共安全和环境保护等公共服务。建议协调市级医院对**村卫生室进行医护人员培训、医疗器械支持、建立医疗帮扶点等等措施,争取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在村养”的医疗模式,拔除“因病致贫”之根。
点击查看更多

工图网提供2021关于农村因病致贫情况的调研报告供会员免费下载。更多精彩公司介绍PPT素材,尽在工图网。 

关于农村因病致贫情况的调研报告 Array

本网站所有作品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
  • 价格 注册用户免费
  • 编号 11799063
  • 软件 Word
  • 格式 doc,docx
  • 大小 20.8 KB
  • 比例 16:9
声明:工图网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权利。对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政治图案不享有权利,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的示例展示,禁止商用。另外您必须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方式,禁止以任何形式歪曲、篡改。
投诉
猜你喜欢

x自治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调研报告包含

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调研报告包含

2021年关于XX镇农村土地流转情况调研报告(1)包含

2021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情况调研报告包含

2021关于农村基层村民自治情况调研报告包含

2021关于农村农民文化生活现状调研报告包含

您当前未开通企业VIP 加入企业VIP即可获取商用授权书 立即加入企业VIP
您当前未填写企业信息 完善企业信息即可下载授权书 前往填写信息
在线客服
工作日:09:00-18:00
电 话:400-1600-950
联系在线客服
收藏成功
升级VIP后可收藏更多内容
继续浏览 加入VIP
工图网VIP
全站资源终身免费下载
立即加入
今天下载太多文件了
请明天再来
我再逛逛 升级VIP继续下载

举报作品

该作品违反相关法律规范
侵权/盗版问题

请详细描述并提供原作品链接

其他原因

请详细描述举报原因

提交

工作日:09:00-18:00

工作日:09:00-18:00

客服热线:400-1600-950

Ctrl+D
收藏工图网

建议反馈

联系方式

提交
QQ登录 微信登录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工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