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WORD文档 > 公文范文 > 2021【公文模板】毛泽东遇上了为难事.DOCX 【图片、文字、动画均可编辑】

2021【公文模板】毛泽东遇上了为难事

2021【公文模板】毛泽东遇上了为难事
**主席遇上了为难事——老一辈革命家守纪律讲规矩的故事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书记总书记强调,“要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事实上,中国共产党历经千锤百炼,从苦难到辉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严明的纪律和规矩。守纪律讲规矩一直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独特优势。**主席遇上了为难事1954年3月2日,**主席给秘书田家英写了一封批示信,内容是这样的:李淑一女士,长沙柳直荀同志(烈士)的未亡人,教书为业,年长课繁,难乎为继。有人求我将她荐到文史馆为馆员,文史馆资格颇严,我荐了几人,没有录取,未便再荐。拟以我的稿费若干为助,解决这个问题,未知她本人愿意接受此种帮助否?她是杨开慧的亲密朋友,给以帮助也说得过去。请函询杨开智先生转询李淑一先生,请她表示意见。原来,是有人请求**主席推荐李淑一去国家文史馆当馆员。李淑一是柳直荀烈士的遗孀。柳直荀是我们党的先驱者,参加过南昌起义,先后任红二十五师、鄂西北独立团、洪湖独立团、红八师政委,为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作出过巨大贡献;另外,柳还是新民学会成员,是**主席的挚友。可以说,柳直荀既有大功于革命,又遗厚谊于领袖。如今,烈士的遗孀“年长课繁,难乎为继”,给这样一个人推荐一个工作,对**主席来说,应该不是什么为难事吧。而且以柳直荀为中国革命作出的巨大贡献,以李淑一能诗善文的才气,再加上与**主席、杨开慧的深厚友谊,于情于理,**主席举荐李淑一为文史馆馆员,实属正常。然而,**主席踌躇再三,最终作出了一个决定:“未便再荐”,愿以自己稿费相助。**主席之所以为难,是因为对如此有功、有谊、有才之人,自己竟然不能为其推荐一个工作,保障其有一个安稳的老年生活。之所以“未便再荐”,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主席心中时刻牢记并恪守着“规矩”二字。何谓规矩?就是指标准、法度。一个人守不守规矩,首先要看是否按规章制度办事,是否合乎规范。从**主席给田家英的信中可以看出:**主席曾向文史馆推荐过馆员,结果竟然“没有录取”。**主席明白了:“文史馆资格颇严”,这就是文史馆选人的“规矩”。共产党人的权力是人民所赋予的,按照人民的意愿行事就是合乎“规矩”;否则,便是不守规矩。因此,尽管**主席凭借当时的崇高威望和地位,向文史馆举荐一名对中国革命作出巨大贡献的烈士遗孀,也许并非难事。但一代伟人**主席恰恰考虑到了举荐人才应遵循的“规矩”,最终才“未便再荐”。共产党人就是这样,公事是公事,私谊归私谊;感情归感情,原则是原则,绝不因私谊而废公事,因感情而弃原则。这样一个好传统,是我们党的领导干部应当坚持和发扬的。周恩来对妻子也不说的秘密“在党内几十年政治生活中,我亲眼看到的一个始终严格遵守党的保密纪律的共产党员——周恩来同志。”这是1982年6月,在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61岁生日前夕,邓颖超回忆起她和周恩来一起走过的峥嵘岁月时,有感而发。邓颖超说,她和周恩来恋爱的时候,都不知道对方是共产党员。他们在通信中,从不提党的纪律不许说的事情,仅仅谈论自己和朋友们的思想认识,倾吐自己的理想,诉说对革命的向往。直到周恩来回国后经组织沟通,才知道彼此都是党员。结婚后,周恩来和邓颖超也常常相互提醒,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机密,并认为党的纪律对于每一个党员来说都绝无例外。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党组织全部转入地下秘密状态。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疯狂镇压,党中央研究了当时的局势,决定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对国民党反动派进行反击,并决定派周恩来担任党的前敌委员会书记,到南昌去领导这次起义。7月19日,周恩来就要离开武汉,当天晚饭前后,他才告诉邓颖超:我今晚要去九江。去干啥?要多久?周恩来什么也没有讲。直到50多年后,邓颖超回忆起这件事情的时候说:“我们只是在无言中紧紧地握手告别。这次分别后,不知何日相会?在白色恐怖的岁月里,无论是同志间、夫妇间,每次的生离,实意味着死别呀!后来还是看了国民党的报纸,才知道发生了南昌起义。”当周恩来冒死去从事党的工作的时候,作为妻子的邓颖超还不知道自己的丈夫要去哪里,要去干什么。新中国成立后,在周恩来的办公室,周恩来经手的文件,都有极为严格的保密制度。直到周恩来得了癌症,有些秘密不说可能永远都没有机会说了,他还对妻子邓颖超说:“我肚子里还装着很多话没有说。”邓颖超回答他:“我肚子里也装着很多话没有说。”党的利益高于一切,党的秘密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这就是共产党铁的纪律,这就是党的事业坚不可摧的一个重要原因。**见到生日蛋糕发火了1959年11月24日下午,海南岛琼海县委招待所的一间客房里。**的秘书吴振英和厨师郝苗,望着桌子上一块中间镶着“寿”字的生日蛋糕,深深地犯起愁来。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前一天晚上,**的厨师郝苗同吴振英商量说:少奇同志就要结束休假返京了,24日是他的61岁生日,要不要稍微给他改善一下伙食?吴振英想,少奇同志到海南休假以来,把心思都花在读书上,常常废寝忘食,没有吃好休息好,现在利用过生日给他改善一下伙食,倒是一个好机会。于是他对厨师表示:我看可以,给他多做个菜,稍微改善一下。谁知,他俩商量的话,被当地的同志听到了。出于对**的热爱,当地同志做了一块中间镶着“寿”字的生日蛋糕,送到了琼海县委招待所。这样一来,可让吴振英和郝苗为难了。他们知道,**从来不搞祝寿,也不许别人为他祝寿,现在地方同志事先不打招呼就送来蛋糕,退又不能,不退又怕**批评,怎么办呢?他俩商量之后,决定还是先向**透个气,免得吃饭时**突然见了蛋糕不高兴。于是,在24日晚饭前,吴振英走进了**的房间。**把目光从书本上抬起来,问:“有什么事吗?”吴振英笑着说:“省里的同志听说今天是您的生日,送来了生日蛋糕……”“谁叫你们搞的?去,拿走!”**一听,生气了。平时,**极少对工作人员发脾气,可这一回,吴振英从他严峻的神情上看出他真的恼火了。吴振英也不好解释,只好自己承认错误,然后不声不响地退了出来。果然,**发火了。吴振英走出去后,**又把王光美叫来,问她:“你知道不知道做蛋糕的事?为什么不加以制止?”王光美说,这事她也不知道。**停了一下,严肃地说:“党中央早就做过决定,政治局的同志不搞祝寿。这是我举手同意了的,自己就要坚决执行,决不能带头破坏中央决定。这些事你应该注意,要经常跟他们讲讲。”吃晚饭的时候,**还是很不高兴,连晚饭也没吃好。一直到晚饭后,他的心情才平静下来,对吴振英说:“蛋糕拿去,你们和当地的同志,还有招待所的服务员,一起吃了吧,以后可一定要注意啊!”**在细小的事情上,严格要求自己与家人,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和党的规矩的高贵品质,使大家深受感动。朱德请求“只绑一只手”1933年8月,朱德带着两位警卫员,从瑞金出发,到银坑检查工作。刚走出不远,迎面遇到两个站岗的儿童团员。他们拦住走在前面的警卫员,要他们拿出路条接受检查。两个警卫员在衣裤兜里左摸右摸,都没找到。原来是出发时忘记带了。于是,警卫员便央求孩子放他们走。孩子们斩钉截铁地表示,按规定不可以放行,必须有路条。朱德一看没带路条,站岗的孩子不让放行,也觉得这件事很难办。他问其中一个孩子:没有路条,按规定该怎么办?孩子答道:按照规定,没有路条,就要绑起来押送到县苏维埃。警卫员向他们解释,身边的这位是朱德总司令。两个站岗的孩子听了,将信将疑,表示:你们说他是朱总司令,可我们也不认识,谁晓得他到底是不是呢?朱德想着早点去银坑,总这么僵持着也不是办法。规定是苏维埃政府定的,总不能带头违反吧?于是便问:一定要绑起来吗?两个孩子答道:对,一定要绑!朱德请求道:那好,绑就绑吧。不过不要绑两只手,每人只绑一只手,行不行?两个孩子商量了一下,同意了。理由是:你是朱总司令,我们只信一半,那就只绑一只手吧。于是,两个孩子把朱德和警卫员的左臂都捆绑起来,一行五人就这样上路了。来到县苏维埃大门口,正巧县委书记出来。定睛一看,两个小鬼把朱德总司令给“押”来了。县委书记急忙跑过去,一边给朱德松绑,一边斥责那两个儿童团员胡闹。朱德哈哈大笑,对县委书记说:你不应该批评他们,他们做得很对,受批评的应当是我们,因为我们确实忘记带路条。第二天,朱德在一个群众大会上,表扬了这两个儿童团员,并且题了“提高警惕”四个大字,奖给这个儿童团哨卡。陈毅下令“野战军到城里不准再野”66年前,5月25日清晨,上海。天下着蒙蒙细雨。一些早出的市民走到马路上时,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马路两边睡着许多军人,军人中分不清谁是官谁是兵,他们的军装上满是尘土,绑腿上还沾着泥,疲惫至极的战士,就这样和衣抱枪,睡卧在马路两侧……原来,在渡江战役之前,第三野战军制定颁发了严格的《入城三大公约十项守则》。其中便有一条纪律:不入民宅。陈毅下达命令说:“野战军到城里不准再野!”严明的军纪,感动了平民百姓,也令上海的商贾大亨们动容。原国家副主席荣毅仁曾这样回忆道:“我的车开到一个路口,有位解放军战士告诉我,前边还有战斗,不安全,要我别过去,态度和气诚恳,这是我第一次接触解放军。”当时,荣毅仁是上海三新银行董事兼经理,在荣氏家族中举足轻重。荣毅仁本已做好在“形势紧迫”时迁居香港的准备。然而,这一天的见闻以及随后解放军的城市政策,让荣家选择留下来。军官士兵宿街头,胜利之师睡大街!这对中外舆论产生了极为强烈的震撼。“天下竟有这样的好军队!”一时之间,香港、西欧、北美等地的报纸上,醒目地刊出了人民解放军在十里洋场露宿街头的照片,还配发各种评论。当时美国合众社的报道写道:“中共军队军纪优良,行止有节,礼貌周到……虽然有许多大厦是大开着,可以用来做军营,而中共军队仍睡在人行道上……”随着解放上海这场特殊战役的结束,人民解放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形象也从此走向世界。从“不拿老百姓一个红薯”到“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到“不入民宅”,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始终严格遵守铁一般的纪律,在群众中树立了守纪律、讲规矩的良好形象。见微知著,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纪律严明、秋毫无犯的作风,昭示着党无限光明的前途。
点击查看更多

工图网提供2021【公文模板】毛泽东遇上了为难事供会员免费下载。更多精彩公司介绍PPT素材,尽在工图网。 

【公文模板】毛泽东遇上了为难事 Array

本网站所有作品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
猜你喜欢

2021【公文模板】市公务员局某同志工作鉴定包含

2021【公文模板】关于XX、XXX同志预备期满转正座谈会记录包含

伟大事业征途漫漫,以史为鉴扬帆远航——读《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有感包含

延安精神党课讲稿素材: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时的3个精彩小故事包含

学毛泽东思想解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市委宣传部长在全市中青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包含

从实践和矛盾出发努力推动工作创新-读毛泽东《实践论》《矛盾论》学习感悟包含

您当前未开通企业VIP 加入企业VIP即可获取商用授权书 立即加入企业VIP
您当前未填写企业信息 完善企业信息即可下载授权书 前往填写信息
在线客服
工作日:09:00-18:00
电 话:400-1600-950
联系在线客服
收藏成功
升级VIP后可收藏更多内容
继续浏览 加入VIP
工图网VIP
全站资源终身免费下载
立即加入
今天下载太多文件了
请明天再来
我再逛逛 升级VIP继续下载

举报作品

该作品违反相关法律规范
侵权/盗版问题

请详细描述并提供原作品链接

其他原因

请详细描述举报原因

提交

工作日:09:00-18:00

工作日:09:00-18:00

客服热线:400-1600-950

Ctrl+D
收藏工图网

建议反馈

联系方式

提交
QQ登录 微信登录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工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