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WORD文档 > 公文范文 > 浙江宣传信息.DOCX 【图片、文字、动画均可编辑】
浙江宣传信息
浙江宣传信息第 1 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6年1月15日  【最美浙江人①】  □衢州二中创建“最美校园”实现教书与育人事业双丰收□海宁市以村级“最美”选树助推美丽乡村建设□三门县依托“四类红榜”传播“最美”风景□永康市“人人”机制弘扬“最美”主旋律□叶石云:“信义少年”替父还债  衢州二中创建“最美校园”实现教书与育人事业双丰收 近年来,衢州二中以创建“最美校园”活动为抓手,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校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使教书、育人事业齐头并进、双获丰收。2015年该校荣获第四届全国文明单位称号,高考成绩创下历史新高。一、特色文化育“最美”。在打造儒学校园中弘扬优秀传统价值理念。连续十余年开设《南孔文化》课程和“儒学大讲堂”,组织学生参加南宗祭孔,举办论语辩论赛和儒学校园剧创作表演等,传承弘扬诚信、责任、仁爱、奉献等价值理念。在推进国际理解教育中传递现代价值理念。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外事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传递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现代价值理念。在践行绿色低碳中培养绿色化价值理念。通过绿色行动实验申报、碳足迹记录、绿色小记者采访等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绿色发展理念。二、立足实际学“最美”。“最美校友”引领学。邀请“万少华团队”成员夏耘、“最美大学生村官”黄炊等一大批“最美校友”回校为学生作专题讲座,用榜样力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身边最美”带动学。发动全校师生以班级为单位每周评选“最美学生”,并展示其事迹和照片、出版专刊,形成全校寻找最美、学习最美的热潮。课堂教育深入学。创设核心价值观系列课程和实践活动,精心组织编写《南孔文化》《现代礼仪风尚》等特色教材,开展学唱《大禹治水歌》、“五水共治”学生辩论会等活动,使核心价值观深入学生内心。三、全方位宣传扬“最美”。强化媒体宣传。利用核心价值观墙、黑板报、食堂电视机等校内媒体和《浙江教育报》《衢州日报》等外媒,大力宣传师生价值观实践,营造核心价值观无处不在的校园环境。强化网络宣传。针对学生喜爱网络的特点,开通官方微信,每周发布校园好人好事,单篇最高点击量达2.6万人次。强化活动宣传。通过30多个社团及校外的实践教育基地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核心价值观宣传实践活动。四、情景化体验做“最美”。开展“诚信系列活动”。如“诚信免检寝室”评比、“诚信考场”、“诚信流动图书亭”、“诚信取药窗口”等。开展“感恩系列活动”。如“十八岁成人仪式”、“为恩师画像”、感恩后勤人员等活动。开展“责任教育”。以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为契机,组织学生开展“寻访‘杜立特行动’救援者后人”“与抗战老兵同唱爱国歌曲”等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让学生铭记历史,不忘肩负历史责任。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如助力文明出行、低碳活动推广宣传、关怀老人、探望孤儿等志愿服务,增强学生的公德意识。开展爱心公益活动。连续数年举办校园美食节公益募捐和爱心义卖,广泛开展“每周节约一元钱”“微心愿圆梦”等微公益活动,引导学生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收获快乐。〔衢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海宁市以村级“最美”选树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海宁市以“最美现象从基层抓起”的工作理念,通过夯实村级“最美”基础,为市本级、部门、镇(街道)、村(社区)等四级“最美”典型选树奠定了坚实基础,引导“最美”现象成风尚。2015年1人上榜中国好人榜,8人上榜浙江好人榜。一是明确刚性选树制度。把“最美”评选纳入星级美丽乡村创建“五个一”考核指标,作为“一个和谐的民风习俗”重要内容,并修订《海宁市级文明村考核细则》,将“最美”评选作为文明村申报和考核条件。明确每个村每年开展最美系列选树活动,并鼓励把星级美丽乡村创建中的佼佼者、带动者纳入最美选树范畴。如许村镇永福村评选出多达100名“最美永福人”,包括了优美庭院示范户、美丽乡村创建带头人、生活污水治理带头人、最美民情联系员等。二是注重最美人物宣传。各村在发动评选的基础上,结合“我们的节日”活动,依托农村文化礼堂等阵地开展集中表彰,最美事迹在文化礼堂、善行义举榜或村报公布,并以事迹为原型创作小品、快板、相声、表演唱等进行宣传展演。海宁日报开设“好人365专栏”,海宁电视台开设“最美”系列电视讲座,定期刊播基层涌现的“最美”人物和事迹。在东山森林公园建成好人广场,制作好人墙、好人展板、好人灯彩。组织市、镇两级“最美巡讲团”走进农村文化礼堂进行巡回宣讲。三是树立好人好报价值导向。依托“双结对、创文明”活动,定期慰问“最美”人物,对徐月四、马英、姚晶等生活困难的先进典型进行帮扶,并帮助有困难的先进典型找工作、发展生产,实行“造血”式关爱。通过建立“最美”人人帮的爱“美”之策,涌现了长期捐助数十名贫困学子,并参与发起海宁义工的中国好人褚卫丰、钱塘江中累计救起7人的“最美打鱼兄弟”等一大批最美人物,推动“最美”现象从风景变为风尚,充分诠释了“美在海宁”。〔海宁市委宣传部供稿〕   三门县依托“四类红榜”传播“最美”风景 三门县依托“四类红榜”,开展“最美风景线·幸福正能量”系列活动,弘扬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一、制作“光荣榜”。设立“红榜快报”,对在突发性事件中涌现出来的、或群众发现推荐的好人好事,及时上门送“红榜喜报”。截止目前,已为“浙江见义勇为模范”陈立兴、“中国好人”李玉花、“骑车20公里卖菜筹钱为儿治病”的84岁老人陈宝松等30余人送去了“红榜喜报”。同时,充分利用校园黑板报、农村宣传橱窗等阵地,建立“最美人物光荣榜”,目前校园、村级建成率达30%以上。二、开通“微红榜”。依托“掌上三门”手机客户端,开设“微红榜”专题及微信公众号,以讲故事的方式,以简洁生动的新媒体语言,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凡人善举进行集中宣传展示,目前已推出了“光明使者”郑亚萍、“熊猫侠”卢永军、“义工典范”何雪娇、“海岛电力人”林海伟、“好乡贤”周方洁等28位“微红榜”人物。目前已有8人荣登“浙江好人榜”。将“微红榜人物”故事编印成书,作为首本地方德育教材进入校园。三、兴建“红榜馆”。投资100余万元,建立“何小川先进事迹展厅”,作为当地校园德育教育基地。展厅共接待来自学校、党政机关、社会团体、民间的参观者4万余人次。同时,成立以道德模范姓氏命名的个性工作室,比如县第一届“道德红榜人物”陈斌成立了“老陈调解室”,至今接待来访群众500余人次,开展法律讲座73次,调处矛盾纠纷200余起。和陈斌同村的“全国劳动模范”陈云林,成立了“云林影院”,长期坚持免费为当地群众播放电影,丰富了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四、唱响“红榜曲”。通过组织文艺创作、举办专场演出等,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演唱、舞蹈、诗歌、小品等形式,艺术地再现典型的先进事迹和时代精神。比如在宣传“救人英雄”陈立兴先进事迹过程中,制作的电视公益短片《一个人感动一座城》、歌曲《我们与你同行》等在全县各大户外LED上不间断播放,以及“以他救人为原型”的舞蹈、小品和诗歌等在全县各大乡村、学校舞台巡演,受到了基层群众的欢迎。〔三门县委宣传部供稿〕  永康市“人人”机制弘扬“最美”主旋律 永康市围绕“道德永康”主题,构建多层次“人人”机制,着力弘扬“最美”主旋律。一、建立“人人推”的覆盖机制,发掘好人资源。实行纵横交错法,确保全覆盖。纵向推动好人评选扎根基层,发动各镇街区、各部门和群众寻找身边最美。在全市130家农村文化礼堂设置“民风廊”,挖掘展示本村“善行义举榜”。“最美党员”重点在窗口服务单位、农村社区等基层组织中挖掘。横向发动各行各业开展评选,如“最美教师”“杏林中人”“最美方向盘”等。完善基层提名、部门联审、群众投票、乡贤评议、组织认定、节会表彰的六步工作法,保障群众性和公正性。二、建立“人人赞”的弘扬机制,捧红好人明星。开辟“道德看点”“永康侬”“最美永康人”“寻访身边的感动”等媒体专栏,“声、屏、报、网”对“最美”进行立体式、跟进式全景宣传。以“写实”手法,制作“最美”微电影,使“最美”可亲可触可感。在文化礼堂、文化墙、村务公开栏张榜公布,鼓励家谱族谱标注好人荣誉。推行春风化雨的文艺宣传,将好人故事融入话剧、舞蹈剧、方言快板等,在“华溪春潮”、“丽州之夏”等文艺晚会上展演。三、建立“人人帮”的扶助机制,实现好人好报。每年安排市级“最美”免费体检,由市领导带队对生活困难好人进行慰问。对行业“最美”在评先评优方面优先考虑,将获得好人荣誉纳入新永康人积分加分项目,在入户、入医、入学上给予优惠待遇。成立“滴水”公益银行,采取“个人记录、组织评定、集中转换”的方式,将党员群众的好人好事转换成“爱心积分”,构筑“奉献-积分-回报”的公益服务链条。四、建立“人人学”的转化机制,推动好人辈出。实行道德模范年度座谈制度。举行“最美党员”先进事迹报告会,汇编发放《道德模范——身边感动 扬善丽州》等学习读本,组织观看“最美”微电影。在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和中青班培训中单列助人为乐的课程。将“道德模范”等纳入文化礼堂乡音宣讲员队伍。推动好人模范加入市级志愿服务组织,激励和带领群众争做“平民英雄”。〔永康市委宣传部供稿〕   叶石云:“信义少年”替父还债近日来,云和县职技校学生叶石云自强自立、信守诺言、替父还债的感人事迹引起中央电视台、人民网、新华社、中新网、浙江日报、丽水日报等100多家主流媒体高度关注,叶石云还入选中央电视台2015年度三农人物,荣登2016年1月的“浙江好人榜”,在全社会引起很好的反响。叶石云,一名云和农村的孤儿,职技校学生会主席。2009年秋,母亲和父亲在49天内先后因病去世,留下11岁的他和81岁的爷爷相依为命。因母亲去世前已生病多年,父亲为母亲筹钱治病,隐瞒了自己的病情,为此欠下了不少债务。当地政府将他家列入低保,给予生活补助。好心的乡亲也绝口不提还债的事情。“欠债就要还钱,父债子还天经地义!”小小年纪的叶石云许下人生第一个诺言。他拿起笔记本,挨家挨户寻找父亲所欠债务,核实了20多笔债务,共计3万元。他利用课余时间、节假日,早出晚归,穿梭在云和县城的大街小巷捡废品挣钱。2010年底,他将自己赚到的钱,首先还给了村里一位90多岁的老人,因为他担心日后债没还上,老人就不在了。2014年,满16周岁的他,暑假期间叶石云直接进入当地玩具厂打工。为挣更多钱,除正常上班外,每天加班四五个小时。通过6年的努力,加上政府部门的低保和补助,他终于还清了父亲所欠的债。叶石云的举动感动了身边的人,大家都称他为“信义少年”。叶石云是云和县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涌现出来的典型。省委常委、丽水市委书记王永康专门作出批示:希望当地党委政府要关系和帮助叶石云的学习和成长,全市各级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要以此为契机,大力挖掘、宣传身边的感人事迹和正面典型,更好地弘扬社会正能量。〔云和县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第 2 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         2016年1月25日  【做好防雪抗灾舆论引导工作】  □湖州市突出“报道提位 工作进位”防御应对雨雪冰冻天气□金华市注重“六度”应对寒潮网宣显成效□丽水市“三强化三及时”做好防雪抗灾舆论引导工作□建德市“三提三抓”做好抗击雨雪冰冻灾害宣传报道□磐安县“三全举措”做好抗雪防冻宣传舆论引导工作      湖州市突出“报道提位工作进位”防御应对雨雪冰冻天气 湖州市启动突发事件应急宣传工作预案,突出“报道提位、工作进位”“声屏报网端”全媒体联动,为防御灾害天气迅速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一是全系统动员。召开专题会议,落实一把手责任制,宣传系统成立以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为组长的应急领导小组,市委宣传部成立以常务副部长为组长的雨雪冰冻天气防范工作小组。下发宣传报道提示,明确要求全员参与“声屏报网端”全媒体联动。市级两大新闻单位制定宣传计划,采取总编负责、领导轮值、记者驻点等形式报道、采写新闻。二是全媒体推送。市级媒体在重要版面、时段、页面显著位置发布预警信息,市级主要媒体刊播专题宣传报道350余篇次。“湖州发布”APP制作了《防御雨雪冰冻天气》专题,下设子栏目6个,发布信息60余篇,“爱湖州”APP开辟专题《应战强寒潮》,推送报道近70篇。三是全信息反映。指导媒体报道好天气变化和抗冰雪知识等民生服务类信息、宣传好市委市政府部署检查指导、反映好在防御恶劣天气过程中涌现的好举措好典型。《湖州日报》连续三天在头版头条发布市委市政府动员部署、各级各部门积极防御的权威消息;湖州广电集团启动安全播出应急预案,开展线路排查检修,启动各类服务咨询热线,并利用广播、电视、传媒湖州网、爱湖州APP等宣传平台,向公众发布气象信息、交通路况、冰雪防范措施等各类新闻资讯及预警消息逾两千条。四是全方位引导。重视加强网络舆情导控,市网信办落实7·24小时双人双岗值班。发挥湖州市网络舆情导控指挥平台作用,强化属地互动区域的相关信息排查,对网民反映学校停课等热点舆情进行引导和管控,清理属地内网站谣言性、攻击性有害信息40余条。〔湖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金华市注重“六度”应对寒潮网宣显成效 金华市网信部门和网军队伍利用互联网宣传扁平化、互动化特点,注重把握“六个度”,让正能量始终在抗击寒潮中洋溢在网络空间。一、动静结合,宣传报道有广度、有深度。浙江新闻客户端金华页卡、金华新闻网、金华新闻客户端推出“抗御强寒潮特别报道”“超级寒潮来袭 金华积极应对冰冻雨雪天”专题,围绕“党委政府抗击寒潮具体举措”“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普及防御知识”“感人事迹”“宣传取暖注意事项”,集纳文字、图片、视频信息1500余条。浙江新闻客户端推出的《兰溪两名党员干部跳入刺骨河中救起八旬老人》阅读数当天达到5万;金华新闻客户端推出的《金华因你们而温暖——雪中最可爱的人》图集汇集第一线“迎战”风雪图片,展示政府部门行动;金华发布连续推送的《寒潮来袭、可能破金华最低温度。这份防寒贴士请收好》《金华人在行动!寒潮下,此刻的金华有点暖》《金华发布暴雪黄色警报!莫慌,金华人吃用都有保障!》等信息也起到良好的防雪抗灾舆论引导作用。二、张弛有度,宣传引导有温度、有高度。抓住网民热议“是否确实是大到暴雪”的关注点、紧跟“金华00后少年自发给陌生人送姜茶”“金华两位乡干部跳水救人”感人事迹先进典型报道之后,通过浙江新闻客户端金华页卡、金华新闻“八婺观察”栏目和金华发布“新闻时评”栏目,先后推出《寒潮考验城市的温度》《少年温暖则国温暖》《风雪中党旗猎猎迎风》《赏雪可以 不要“添乱”》《当寒潮预报被嘲笑时 气象人员是什么心情》等8篇评论文章,得到网民的普遍转发和点赞,第一时间主导了网络舆论。三、官民互动,信息整合推送有速度、有力度。指导本地社会网站浙中在线主动设置议题,在其品牌栏目“吕奇说交通”推出主题帖《抗击寒潮最前线!路况信息权威发布!路况直播至24日10:00,请时刻关注金华交警全直播,抗击寒潮我们在行动!》,阅读量17800人次;@金华发布在新浪微博推出了#抗击冰雪,金华行动#话题,截至24日10时,话题阅读99.3万人次,讨论2262条,位居全国新浪政务话题第二,新浪首页予以推送。〔金华市委宣传部供稿〕  丽水市 “三强化三及时”切实做好防雪抗灾舆论引导工作 丽水市启动二级新闻响应机制,发扬“里东大救援”精神,通过“三强化三及时”,做好防雪抗灾舆论引导工作。一、强化正面宣传,及时报道干部群众抗灾情况。切实把握宣传重点和方向,组织市级媒体报道党委、政府的防雪抗灾工作部署,《丽水日报》《处州晚报》《丽水电视台》等推出省委常委、丽水市委书记王永康等各级领导指导抗灾、各地群众做好应对工作等报道400余篇。及时发布雨情、雪情和冰冻信息等权威消息,通过科普知识、公益广告、手机短信、滚动字幕、插播预报等方式加强防灾知识宣传,广播电视6个频道滚动播出字幕1800余次。二、强化网军力量,及时做好抗灾网络引导工作。加大新兴媒体加强正面宣传报道力度,组织“指尖丽水”“丽水新闻”“处州晚报”“丽水网”“丽水发布”等微信公众账号、微博账号推送《雨雪冰冻灾害升级为二级应急响应》等文章390余篇。丽水网首页“丽水众志成城抗寒潮”专题刊发135篇报道,点击量8万余次。引导网络丽军加强正面跟帖,在新浪微博、百度贴吧等发布正面帖文220余篇,正面跟帖600余条,点击量达10万余次。组织网络丽军积极撰写微信文章,每天创作H5作品1篇,在“瓯江行”推出原创微信文章《众志成城“战”寒潮》等文章,点击量7万余次。组织网络丽军收集抗击冰雪灾害的感人照片和暖心故事,在微信、微博、论坛等媒体推送《请为坚守一线的他们点个zan!》等文章。三、强化责任意识,及时充实抗灾宣传工作力量。制定工作方案专题部署宣传工作,从19日开始连续召开有关会议,并下发《关于做好应对雨雪冰冻天气宣传报道的紧急通知》《雨雪冰冻天气宣传报道提示》等文件。完善工作机制开展值班工作,市级各媒体领导及新闻岗位的有关负责人做到24小时在岗在位;各地常委宣传部长做到靠前指挥,安排人员24小时在岗在线值班;建立“雨雪冰冻记者群”,沟通防雪抗灾宣传报道工作。监控网络舆情处置有害信息,依托舆情导控服务平台,实行24小时精准监控,编写《网络舆情专报》《媒体要闻》《手机报》等重要舆情信息。〔丽水市委宣传部供稿〕   建德市“三提三抓”做好抗击雨雪冰冻灾害宣传报道 建德市“三提三抓”,切实加大宣传报道和舆论引导力度,全力以赴做好寒潮及雨雪冰冻天气各项防范应对工作。一是提早谋划,抓准备。建德市委宣传部启动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应急预案,明确舆情收集研判、新闻采访等各项工作要求及相关责任人;全市宣传战线各机关单位实行值班值守制度,主要负责人驻守岗位,确保各类突发情况及时响应;市内媒体增刊增栏,做好灾害预警和抗灾动态报道。二是提前行动,抓应对。运用各类媒体平台,做好抗灾宣传。今日建德报每天在头版刊发灾害天气动态和防灾抗灾情况;建德电视台在各频道以滚动字幕等形式24小时连续播放雨情、雪情、冰冻信息以及发布防灾避险知识;建德新闻网、建德发布、今日建德等网站、微博、微信等媒体不间断推送灾害动态信息和防灾自救知识。三是提高精度,抓实效。派遣记者到抗灾救灾现场进行“蹲点”采访,对抗灾救灾一线涌现的先进事迹和人物进行深入报道,采写了《排查建筑工地、危旧房 保群众平安》《菜农积极防御寒潮天气》等大量报道文章。组织专业队伍巡查广电各个重点线路并对各村应急广播进行维护和调试,确保灾害期间广播电视节目的安全播出。〔建德市委宣传部供稿〕  磐安县“三全举措”做好抗雪防冻宣传舆论引导工作 磐安县有效采取“三全举措”,扎实做好了迎战寒潮极端天气的舆论引导工作。一是“全天候”发布信息。利用电视、广播、短信、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报等形式向市民宣传防灾避险知识。利用“磐安发布”微信平台发布《严寒天气,农作物保护》《自来水管防冻妙招》等抗寒常识10条。24小时发布最新气象、最新封道、班车停运、景区暂停、电力供应等消息。       二是“全媒体”联动报道。集中新闻版面和时段做好抗雪防冻工作宣传报道。在磐安广电、磐安报开设专栏,宣传报道各地各部门积极做好防御台风的工作举措。加强网络“微传播”宣传,一则《磐安2016年的第一场雪来得可能有点猛》微信海报,点击量就达到2万,成效明显。三是“全覆盖”舆情监控。县网信办启动抗雪防冻网上舆论引导,全员在岗,24小时监测网络舆情、研判舆情动向,向市委和省网信办上报《网上舆情专报》。全县网络管理队伍撰写刊发微博帖子,如《七旬老汉雨雪夜里失联万苍乡开展全民搜救》《冰雪中最闪耀的身影》等。〔磐安县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 第3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6年1月29日 【聚焦新春·文化巡礼①】□我省2016年新年演出季喜迎祥和春节□温州市“三台大戏”烘托新春喜庆节日氛围□丽水市打造“乡村春晚”品牌切实抓好春节文化活动□德清县创新“三送”打造迎春精神盛宴□缙云县念好“鲜”“汇”“乐”三字诀喜迎新春佳节□台州路桥区“三晒家训”活动欢度春节          我省2016年新年演出季喜迎祥和春节   我省2016年新年演出季继续打响“新年演出季,天天看好戏”的口号,突出主旋律、传统文化及文化惠民服务,在推出越剧、京剧、儿童剧、音乐剧、交响乐、舞蹈、曲艺、杂技、魔术等艺术精品的同时,组织全省各级专业剧团在元旦春节期间,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文化惠民活动,为基层群众营造良好的节日文化氛围。  2016年新年演出季既有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经典越剧《五女拜寿》《陈三两》和浙江京剧团为农历猴年度身定制的《大闹天宫》等优秀剧目,也有传统经典剧目越剧《长乐宫》、京剧《王宝钏》等。此还包括浙江歌舞剧院音乐剧《蓝眼睛·黑眼睛》、浙江交响乐团“元宵音乐会”、浙江话剧团儿童剧《花木兰》、浙江曲艺杂技总团“新春综艺晚会”,能满足不同欣赏口味、不同年龄段群体的观赏需求。  期间,省属文艺院团奔赴全省革命老区、贫困山区、海岛渔村、偏远地区农村基层广泛演出,共计安排222场惠民演出和23场公益展览。其中,浙江话剧团深入基层、走进校园,安排雏鹰计划112场,将《燃烧的梵高》《安全第一剧》、儿童剧《孔子》送至安吉、开化、新昌等地;浙江曲艺杂技总团赴萧山、富阳、德清、椒江等26个地区送上53场魔术、曲艺专场或综合文艺晚会;浙江美术馆“流动美术馆”项目“碧水流觞——‘五水共治’书法邀请展”走进丽水,持续展览23天;浙江京剧团赴路桥剧院、嵊州文化礼堂等5地开展10场《飞虎将军》演出;浙江越剧团赴缙云县各村,鄞州姜山、五乡及余姚泗门等地上演《越剧精品折子戏》《双轿接亲》《碧玉簪》等19场越剧专场;浙江歌舞剧院安排7场歌舞、民乐专场走进乌镇、临安昌化镇;浙江昆剧团赴东阳、龙游等地开展《西园记》《烂柯山》等10场昆剧演出。同时,全省各地市县各级专业剧团也发挥地方戏曲剧种的乡土文化优势,集中推出一系列文化活动,共同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文化氛围。〔省文化厅供稿〕  温州市“三台大戏”烘托新春喜庆节日氛围     年关将近,温州市组织开展一系列颇具特色文化惠民和民俗节庆活动,为传统节庆增添浓厚年味,受到市民的热烈欢迎。    一、慈善千人宴谱写新春“大爱之城”序曲。由温州市慈善总会、温报集团等单位发起的2016“爱心温州·情暖万家”新春慈善大宴隆重举行,今年还创新设立专款专用的慈善大宴百万基金。千人宴除在市区设立主会场外,还在红日亭、三乐亭、瑞安仙降等三地设立分会场。11个县(市、区)将陆续举办慈善宴,累计宴开1000桌。市领导出席慈善大宴,与2300多名贫困人员、企业困难员工、新居民、福利院儿童等困难群众代表齐聚一堂,共话家常。  二、新青年暖冬行掀起新春“走亲惠民”高潮。启动“新青年下乡”暖冬行动,12所在温高校队伍奔赴11个县(市、区)的基层社区、文化礼堂,开展“走亲惠民”行动。如温州大学“中华美德进万家”服务队走进乐清市盐盆街道滨江社区,开展写春联、送福字活动;温州肯恩大学服务队来到瓯海区梧田街道塘西村,与村民们合演一场精彩绝伦的“村晚”;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服务队带着瓯塑、瓯绣等非遗作品,走进鹿城区藤桥镇上埠头村;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服务队来到平阳县萧江镇杨梅庄村,开展科技支农帮扶活动,帮助农户做好作物安全过冬措施;温州医科大学服务队来到瑞安市湖岭镇永安社区,为行动不便的老人“送医上门”,为当地儿童义诊体检。  三、非遗迎春展奏响新春“传统文化”旋律。木偶戏、布袋戏、温州鼓词等传统非遗项目在各地轮番上演,为传统节庆烘托文化味。全市第二届年味温州非遗迎春展举行,活动网罗全市11个县(市、区)的66个饮食类非遗项目,如乐清芙蓉镇推出首饰龙和龙档游行展示,蒲岐镇举行抬阁大展演,瓯海区依托木偶艺社、京瓯剧社、曲艺协会等社团组织送戏下乡,为各街道社区举行112场表演。开设“非遗学堂”米塑、剪纸课程,由非遗传承人手把手教授,让市民感受掌心上的温州传统技艺,让手工艺在传统节庆中“复活”。〔温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丽水市打造“乡村春晚”品牌切实抓好春节文化活动   丽水市着眼当前乡村群众自办春晚的迫切需求,重点对100台特色“乡村春晚”进行内涵打造,形成具有乡村文化个性、彰显丽水“乡村春晚”特色、引领乡村特色产业、打响绿色生态品牌的文化综合体。2016年春节期间,全市将有550个行政村自办春晚。  一是开展“文化年味,特色春晚出国门”活动。为每台特色“乡村春晚”制作一张视频光碟、一组场景照片、一段介绍说明、一个趣味故事,把“乡村春晚”作为中国年味的特色内容,向海外有关国家进行数据推送。在全市选出庆元月山春晚、龙泉板龙春晚、青田百鸟灯春晚等10台最具国际表达的非遗春晚,与文化部外联局、公共文化数字推广中心合作,向世界各国现场直播。确定1-2台特色春晚为国内外网络现场互动春晚,设置互联网+形式,让国外侨台胞从手机终端看到家乡春晚。  二是开展“回家过年,百台春晚迎游子”活动。宣传文化部门和统部、侨台办、工商联等部门合作,专门到丽商集聚区广州,召开丽商回家过年座谈会,向丽商介绍2016全市乡村文化年味准备情况,突出办春晚主题,介绍春晚面上、点上相关情况,展示家乡浓浓的年味、亲情、乡愁,召唤丽商参与和支持“乡村春晚”品牌建设,共同建设家乡新景。  三是开展“联欢丽水,百台春晚闹新春”活动。宣传、文化、旅游、农办等部门联合,开辟10条“乡村春晚”年味体验线路,以微信公众号的形式,向社会公开宣称,邀请外地游客到全市100个年味浓、民宿资源好的“乡村春晚”特色村体验消费。邀请百名旅行社老总、丽水驻外机构负责人和有影响力的丽商到丽水乡村看春晚、过大年。〔丽水市委宣传部供稿〕  德清县创新“三送”打造迎春精神盛宴   德清县以农村文化礼堂为主要阵地,创新升级“三下乡”“文化走亲”等品牌活动,让农民群众过一个欢乐祥和文化年。  一、送知识,引导农村文化自信。送民宿管理知识。针对西部山区对于民宿设计及管理方面的知识需求,邀请台湾大学林德福教授为民宿经营者作了关于台湾社区营造的讲座。送环保知识。结合美丽乡村建设,联合县生态文明办等相关部门组建宣讲队伍,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垃圾分类等知识送村入户。送法律知识。结合法治、德治、自治“三治一体”,邀请省内知名律师已下乡举行法律知识讲座4场。  二、送文化,引导农村文化自强。推进精品下乡。鼓励跨地域的文艺精品走亲,以及本土精品节目参与省级精品活动,如东衡村文化礼堂承办2016我们的“村晚”活动。开展村歌走亲。组织举办“村晚”,鼓励各村自行组建表演队伍,自编自创村歌等各类演出节目。组织非遗培训。开展扫蚕花地、丝马灯、剪纸等各类非遗传承培训20余场。  三、送文明,引导农村文化自觉。展和美乡风。以春节前后村民返乡为契机,实行和美乡风馆、农村文化礼堂免费开放,向返乡游子展现美丽乡村及美好生活。建美丽庭院。开展以“建美丽庭院,迎美丽新春”为主题的美丽庭院创建活动,以新年农闲为契机,推动及评选出美丽庭院20家。推文化礼仪。结合本土年俗文化活动,以“三礼一歌”为基础,开展包含德育内容的文化礼仪,文明新年祈福形式。〔德清县委宣传部供稿〕    缙云县念好“鲜 “汇”“乐”三字诀喜迎新春佳节   缙云县念好“鲜”“汇”“乐”三字诀,打造全方位、多层次、广参与的新春文化生活新格局。  一、念好“鲜”字诀,营造强大氛围。小橱窗,大情怀,“文明之花”持久保鲜。发动群众收集并“晒出”商业橱窗、公共窗口、家园窗台三种不同风景照片在缙云新闻网、缙云报、政务微博等平台专题展示。微志愿,显大爱,“暖心靓汤”新鲜出炉。推出“新春‘爱’不同”系列志愿服务,在火车站广场等人流密集处现场免费送出腊八粥和糕点上万份。“蒲公英”志愿队伍、缙云义工队等公益团体看望贫困学生、生活困难老人等,营造良好风气。好故事,美心灵,“温情讲述”主题鲜明。征集“温暖回乡路”主题图片故事,并在微信、微博等平台连载刊登。开设“向坚守岗位的人致敬”专题专栏,讲述鲜为人知的岗位故事。  二、念好“汇”字诀,力求全民参与。八方汇聚,携手共唱“村歌”嘹亮。57家文化礼堂张灯结彩,返乡村民汇聚一堂,齐唱村歌,齐颂新年贺词。名家汇粹,乡贤助推家训风尚。30多位本土书法家、民间书法艺人、文化名人等现场为群众写春联,书家训,“传家书”。向全社会征集好家训并在博物馆、文化礼堂、文体中心、宣传橱窗等公益平台集中展陈。村民汇集,乐享幸福文娱时光。创新举办“比一比,青砖黛瓦谁更美;赛一赛拼搏向上哪家强”第六届农民趣味运动会,全县20支村民代表队600人积极参赛。  三、念好“乐”字诀,拓展活动内涵。“村晚”常乐迎新年。在去年123个村开展“乡村村晚”的基础上新增30多个村竞相筹划开展“村晚”,充分利用文化礼堂等平台开展“迎新春”“闹元宵”“老乡会”等各类形式的文艺晚会。 “非遗”添乐迎新年。春节期间共有100多个村安排开展迎花灯踩街、舞龙灯等特色民俗节目,“非遗”盛典以“非遗文化中的年味”为主题,广泛征集木板年画、挂门笺、龙灯扛阁、剪纸等当地特色的“非遗”,在宣传窗、公益广告墙、文化广场等人群密集处展陈展览。“好人”喜乐迎新年。联合团县委、总工会、妇联等组织召开“迎新春”座谈会,邀请20多位劳模代表,500多位“最美家庭”“最美好人”等社会道德模范参与,形成好人好报的舆论氛围。〔缙云县委宣传部供稿〕  台州路桥区“三晒家训”活动欢度春节   台州路桥区广泛开展“三晒家训”活动,积极营造“有德吉祥年”浓厚氛围。  一是晒“有德春联”,家训上墙。在全区开展家风家训主题春联征集活动,邀请书法艺术家围绕“德迎新春”主题,在各文化礼堂开展“有德春联”现场创作、免费赠送活动,组织志愿者深入最美家庭、拥军优属模范家庭等,开展“有德送暖春联进万家”“有德灯笼暖人心”活动,用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是晒“有德红包”,家训入行。利用“春泥计划”在青少年群体中开展“有德红包”设计创意大赛,在20个“书香路桥”读书点、小微金融示范岗向百姓集中发放“有德红包”。通过妇联、团委向全社会发起“以德传家”倡议,动员家长向青少年赠送德育红包,以家庭为单位设置“德育存折”,通过赠送书籍、提供德育实践岗位等,广泛践行家风家训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是晒“有德全家福”,家训成景。组织摄影爱好者分批次深入全区100余个文化礼堂开展“有德全家福”拍摄活动,以拍摄手持家训、家训背景等形式展示家风家训。通过“路桥发布”“点读路桥”、各镇(街道)微信矩阵集中展播、文化礼堂集中展映“百村百训”,广泛传播“e德服人”网络正能量。〔台州路桥区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 第4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6年2月3日 【建设文化礼堂  培育礼堂文化①】□绍兴市以项目化推进文化礼堂建管用一体化□江山市实行“五星评价管理”提升文化礼堂建管用水平□宁海县创新“三众”模式力推文化礼堂建设成果众享□东阳市“四进”文化礼堂培育礼堂文化          绍兴市以项目化推进文化礼堂建管用一体化   绍兴市以项目化为抓手,创新文化礼堂“建管用”一体化管理运行机制,激发文化礼堂运转活力,丰富礼堂文化内涵。  一、推进“示范化”建设,树立礼堂标杆。着力示范推进。突出建设、管理、活动和队伍示范四大重点,推进“特色示范点”建设,每年培育10家文化礼堂“特色示范点”。着力督导推进。树立文化礼堂标杆意识,建立市、区两级结对督导“示范点”制度,市级层面组建工作指导组,将督导情况纳入农村文化礼堂工作考核内容;区级层面建立干部结对制度,一对一结对“特色示范点”培育对象。着力梯队推进。建立“特色示范点”梯队培育计划,重点摸排梳理一批“特色示范点”候选单位,加大对培养对象的补助力度,2015年落实补助资金200多万元。  二、实现“项目化”运行,拓展礼堂文化。推进“菜单式”配送。整合30多个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市级部门资源,筛选编制市级“菜单式”服务项目200多项,各区、县(市)配套制定县级服务菜单,做到“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主题”,全市实现点单配送2000多场次。推进“活动化”实施。组织文化礼堂“文化走亲”活动,激发礼堂活力。2015年,全市共开展礼堂活动16000多场,组织文化走亲100多场。推进“学堂化”打造。以市区文化礼堂为重点,突出“学校放假、礼堂开学”主题,利用讲堂、春泥计划活动室等场所建立“假日学堂”,组织当地乡贤、返乡大学生、宣讲员等成立辅导团队,开展“主题实践、假日悦读、送教行礼、志愿服务”等四大实践活动,打造农村青少年德育教育阵地,累计开展活动1000多场次。    三、探索“实心化”管理,实现礼堂长效。建立乡贤管理制度。利用乡贤资源,成立乡贤理事会,建立先贤基金和礼堂公益金。上虞区首批9个农村文化礼堂成立乡贤理事会和乡贤基金,柯桥区在37个礼堂设立文化礼堂公益金,年可用管理经费500万元。建立工作发布制度。依托全市公益性文化活动发布平台,通过绍兴日报、绍兴网、绍兴发布平台等全媒体平台发布当月文化礼堂活动信息,提高礼堂利用率和参与率。建立资金保障制度。设立专项资金,在政府购买文化服务进礼堂基础上,新增150万元政府购买文化项目,精选市区20多家艺术院团和民间文艺团队,列出一批绍剧、越剧、莲花落等当地农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项目。〔绍兴市委宣传部供稿〕    江山市实行“五星评价管理”提升文化礼堂建管用水平   江山市探索建立了农村文化礼堂五星评价管理体系,通过“六大”工作法,实现了文化礼堂建管用新常态和新长效。  一、一步抓总法,夯实文化礼堂建管用“新基石”。按照《浙江省文化礼堂评估标准》等文件要求,认真梳理评定办法内容,并结合本地实际,将本土特色内容融入管理办法等加以创新。确定“维护星、活动星、组织星、宣传星、创新星”五个主架构,并进一步细分“是否开放、设施维护、联动管理、活动开展、指导服务”等十五个子项,逐一对应详细的规范和要求,使之小、细、实,更具操作性。  二、二分列表法,盘活文化礼堂建管用“新细则”。制定《“五星评定”·江山市农村文化礼堂管理使用督查情况一览表》和《“五星评定”·江山市农村文化礼堂管理使用自评表》,使评定办法具体化可操作。星级评定采用每年复核评定,实行一年有效的动态管理机制,并结合月自评、不定时督评和年终考核三级评定,对不符合条件的予以摘星处理,对改进提升的给予星级奖励。  三、三建章制法,助推文化礼堂建管用“新常态”。优化五星评定奖励机制;制定《2015年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管理使用工作指南》《2015年江山市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管理使用实施细则》和《2015年度文化礼堂特色项目竞赛制度》三项五星评定配套操作制度;更新完善“最美”微宣讲、百家文明单位结对、安全管理、挂图作战等机制,促进文化礼堂管理使用有序推进、常态进行。  四、四促联动法,促进文化礼堂建管用“新实效”。建立市、部门、乡镇(街道)、行政村为主的“四级联动”机制;完善文化礼堂建设挂图作战联动模式;整合文、体、教等部门力量,整合各文化站和各类乡土文化人才、文化志愿者、文艺骨干的力量,建立指导协调平台;实行文化礼堂双岗管理,要求每个文化礼堂配备主岗与副岗,共同促进农村文化礼堂的有效管理。  五、五要比评法,激发文化礼堂建管用“新活力”。设置“五星挂图作战”比拼模板,将全市已建与新建文化礼堂按照乡镇(街道)区域,分成五个片组,每片组有一名组长及若干位干部挂联,形成统筹合力,并通过不同颜色星级区分评定结果。五大主架构项目与十五个子项目互为支撑。既主抓全面,还力求各有重点和特色;既抓阶段推进,还着重抓市、镇、村及点、线、面的纵横比对,以此来推动全面与平衡。  六、六谋特色法,浓厚文化礼堂建管用“新氛围”。开展文化礼堂特色创新项目竞赛活动,打造“中国乡村好声音”村歌品牌等特色礼堂文化。创新“数字村谱”掌上文化礼堂等各种特色载体。开展文化礼堂“硬件配置提升工程”;开展无线wifi进礼堂活动;安排50万元资金对文化礼堂管理使用进行奖励等。此外还广泛结合各种产品和服务载体加以创新。〔江山市委宣传部供稿〕 宁海县创新“三众”模式力推文化礼堂建设成果众享   宁海县创新文化礼堂建管用模式,形成党委政府主导建、社会力量主体建、团体个人主动建的好局面,打造成为改变群众精气神的文化生活舞台。  一.众管模式,打造丰富村民生活的活力礼堂。突出党政强效监管。借用信息发布平台,每月通报文化礼堂活动开展情况,通报对象上至县委书记,下至村支书,形成评比压力。目前全县50家文化礼堂月均举办礼仪文化活动75场次,开展政策宣讲260场次,与未实行该制度前相比分别增长46%和20%。突出媒体巡礼监督。借力新闻媒体,如实报道村民对文化礼堂使用效果的看法、意见和建议,推出报道36篇次,成效明显。如某村文化礼堂在巡礼活动中,群众反响平平,报道刊出后,立即改进不足,年终文化活动开展情况在全县评比中获得二等奖。突出基层交叉监查。把全县分成四大协作区,组织宣传委员、宣传干事、村干部等相关责任人,跨区域开展文化礼堂开放和使用情况检查,观摩特色活动。如组织队伍到龙宫村观摩“讲故事、过大年、传文化、做好人”活动,为“好乡亲讲好故事”活动向全县文化礼堂铺开打下基础。  二.众创模式,拓展渗入市民生活的适用礼堂。对基础条件全部具备的企业、个人场所,鼓励建立完整意义的文化礼堂,如同乐园开启个体兴办文化礼堂新模式,建新集团文化展厅设计进入论证阶段等。对符合文化礼堂某个功能的场所,则引导创建文化礼堂·学堂、文化礼堂·讲堂、文化礼堂·艺堂、文化礼堂·乐堂等模式。如社会公认度较高的四季画廊打造公益讲堂,邀请“民间好讲师”免费授课。县委宣传部着重把好思想内容导向关口,为民间文化礼堂创建提供系列参考资料和意见,统一民间文化礼堂标识、规范制度、运作方式等,使广大市民都能找到符合口味的礼堂。  三、众筹模式,力建引领群众生活的魅力礼堂。建立理事会运行机制,采用“1+X”模式,在理事会下设多个文艺活动管理小组,统一管理,分工合作。着重集体出力。吸收专家学者、村干部、文艺骨干、企业家等多元力量为理事会成员,在各村配备文化管理员,组建120余支文艺队伍,常态开展文艺娱乐活动。号召集体出资。县级层面去年投入30万文化活动开展奖励资金,社会力量积极捐助,如前童镇桥头杨村民捐款63万元;岔路镇干坑村举办“乾溪之夜元宵晚会”,有3家企业赞助5万元。推行集体出智。建立理事例会制度,每月商议策划文艺活动或宣讲计划,形成“周有小活动,月有小高潮”的良性循环。月均开展各类文艺活动340场次,有力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宁海县委宣传部供稿〕  东阳市“四进”文化礼堂培育礼堂文化   东阳市开展“四进”文化礼堂活动,切实发挥礼堂功效,积极培育礼堂文化,打造农民群众精神家园。  一是宣讲进文化礼堂,传递主流声音。建立了“专家、道德模范、百姓、村官”四支乡音宣讲团,并制作“宣讲菜单”,让各文化礼堂“按需点题”。在每个文化礼堂组建了乡音宣讲小分队,利用党员学习、村民会议、串门聊天,运用乡言土语,宣讲“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各类政策。到目前,已组织各类宣讲上千场,受众超10万人。     二是家训进文化礼堂,扩大礼教影响。在建好单良村、大联村、王宅村3家文化礼堂家风家训示范点的基础上,在全市文化礼堂开展家风家训建设,根据实际建设家训馆、家训厅或家训长廊。通过深化“学家训、立家训、树家风”活动,推动家训家规进村入户,如南塘村整理编印家训分发到每家每户,甘东小区用木雕形式收集展示每户人家亲笔书写的家训等。     三是非遗进文化礼堂,寻找乡愁记忆。组织开展非遗基地进文化礼堂、非遗展览进文化礼堂、非遗演出进文化礼堂等系列活动,通过展览、讲座、培训、表演等各种形式,大力宣传非遗文化。如东阳道情是东阳传统的曲艺表演形式,今年已在全市各文化礼堂巡演近40场,受到群众欢迎。  四是文娱进文化礼堂,丰富精神生活。市里牵头组织“文化漂流·婺韵新声”市婺剧团走进农村文化礼堂,进行文化漂流巡演100多场。各文化礼堂组建好队伍,挑选节目,每季度到其它文化礼堂开展一次“文化漂流”活动。如湖溪镇、横店镇在10月份都举行了“文化艺术周”活动,全镇每个文化礼堂轮流举办广场舞、合唱比赛、武术表演、旗袍秀等主题晚会。〔东阳市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 第5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6年2月4日 【聚焦新春·文化巡礼②】□杭州市开展迎新年系列文化惠民主题活动□宁波市2016新年推出千余项文化活动□嘉兴市备足“文化年货”打造春节欢乐盛宴□金华金东区“三部曲”唱响新春喜庆祥和主旋律□永嘉县“四大篇章”掀起春节文化惠民热潮□舟山定海区“以民为本”置办文化年货         杭州市开展迎新年系列文化惠民主题活动   杭州市在2016年春节期间,集中开展系列文化惠民主题活动,着力活跃城乡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欢乐祥和、文明和谐的新年氛围。  一、开展2016杭州市新春文化下乡活动。2016年1月至3月,杭州市委宣传部、杭州文广集团等联合举办2016杭州市新春文化下乡活动,丰富百姓新春期间的文化生活,构建农村“精神家园”。1月6日,2016新春文化下乡活动启动仪式已在富阳区东洲街道木桥头村文化礼堂隆重举行。在随后三个月时间里,各市属文艺院团准备一批优秀文艺作品,深入杭州各区、县(市)“农村文化礼堂”、广场、社区及驻杭部队,与全市人民共度一个欢乐祥和的新年。  二、举办第三届“新春欢乐颂”活动。2015年12月14日晚,越剧《盘妻索妻》在杭州艺苑剧场上演,拉开了第三届“新春欢乐颂——杭州文广集团迎新春文艺精品剧目展演”的帷幕。前两届新春欢乐颂累计演出200余场,受众人次突破300万,赢得了超高人气。第三届“新春欢乐颂”活动,从12月14日起至2016年2月底,杭州文广集团所属的杭州歌剧舞剧院、杭州越剧传习院、杭州杂技总团、杭州滑稽艺术剧院、杭州话剧艺术中心、杭州爱乐乐团等六大文艺院团及杭州大剧院,将携手演出百场精彩剧目,为杭州观众奉上丰盛的新春“文化大餐”。  三、举办第二届全省农村文化礼堂“我们的村晚”。第二届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我们的村晚”活动,于2016年2月3日(农历十二月廿五)在余杭区闲林街道联荣村文化礼堂举办。晚会以“美丽家园我的梦”为主题,由全省各地农民群众担纲表演,展示美丽乡村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丰硕成果,营造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杭州的《余杭滚灯操》《临安水龙》等6个作品已入选晚会节目单。〔杭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宁波市2016新年推出千余项文化活动   今年春节期间,宁波将以“东亚文化之都·新春特别活动”为主题,实施一系列“惠民为民乐民”文化服务项目,以“文艺演出、艺术展览、公共活动”为主的三大系列千余项活动,为甬城百姓营造文化年味的同时,凸显宁波地域文化特色。  一是文化下乡,家门口好戏看不够。市演艺集团将带着甬剧《雷雨》、越剧《西厢记》《秦香莲》《百花江》献演逸夫剧院,余姚姚剧团、宁海平调越剧团、鄞州越剧团也将在逸夫剧院上演《真假龙太子》《红丝错》《荆钗记》等戏迷喜爱的传统剧目。宁波音乐厅将举行夏凡纳钢琴之夜、2016新春音乐会等活动。市演艺集团的越剧《五女拜寿》《绣球记》、儿童剧《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美人鱼》等还将在奉化、北仑、镇海、江北、余姚等地的基层影剧院、文化中心演出。全市650余家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文化礼堂将向城乡群众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各级公共文化机构建立了农村文化礼堂服务菜单,全市共有培训、讲座、展览、演出等2000多项服务可供基层选择。  二是推陈出新,中外艺术展览精彩不断。各博物馆、纪念馆、公共图书馆坚持节日期间对观众开放,推出一批特色展览。保国寺《甬之风韵——何贤顺特色民俗文化艺术剪纸展》,文化馆《十二生肖贺新春——徐朝龙生肖画贺岁展》,宁波美术馆《宁波第二届国际当代艺术展》,117艺术中心《“紫气东来”中国美院翟小实作品展》,天一阁《楮墨传薪——历代兰亭珍拓?名家书法作品展》、慈溪市博物馆《越窑故址秘色上林》展,月湖美术馆、汇港美术馆、华茂美术馆的《杜巽画展》、意大利现实主义画家阿尼戈尼作品展、童中焘山水画精品展等也不容错过。  三是精心组织,广泛开展群众公共文化活动。各区县文化部门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文化活动,踩街、闹元宵、庙会等民俗活动也纷纷出炉。北仑“和谐盛世闹元宵”郭巨大型民间文艺踩街、鼓楼戏台“金猴闹春”;宁海前童元宵行会、象山2016石浦元宵活动、余姚“看非遗·品非遗”阿拉非遗赶集会;还有奉化萧王庙庙会、宁海县长街西岙十八夜行大龙、宁海县一市东岙十四夜,前岙二十夜吃馏活动、宁海县强蛟镇峡山正月初二抬菩萨(行会游行)等一系列活动。〔宁波市委宣传部供稿〕 嘉兴市备足“文化年货”打造春节欢乐盛宴   春节将近,嘉兴市紧锣密鼓张罗文化大戏,早早备足丰厚精神年货,为喜迎传统佳节营造起浓厚氛围。    一、十年铸造品牌,文艺演出热动全城。文化场馆“全开放”,市级公共文化场馆设施全部对公众免费开放,在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举办新春文艺演出、木版年画展、现场书法大赛、儿童游乐活动等,推出各类活动212项。广场演出“全天候”,连续十年打造“中信闹新春”广场文艺演出品牌,在市区各广场街区推出“金猴闹春·福满禾城”文艺演出、元宵民俗文化节等活动,调动群众文艺团队力量,编演“奔向2016—我们的春晚”演出节目。文体健身“全垒打”,打造“文化节日、健康节日”,举办全国新年登高健身大会嘉兴分会场活动,迎春趣味运动会、亲子运动会,组织开展健身操、太极拳、球赛、跑步等各类群众性健身活动。    二、百场演出下乡,文化共享温暖人心。文艺演出进基层,启动2016文化下乡仪式,运用农村文化礼堂平台,开展百场文艺进基层活动,组织市、县两级20多支文艺团队编排文化下乡活动菜单,为群众送去文化年礼。情暖外来务工者,组织新春文艺走访慰问,创作反映外来务工人员生活的文艺作品,将免费电影、文艺演出送进企业、工地,慰问节日期间仍坚守在岗位上的工作人员,让他们开心地在“嘉”过年。自办活动热基层,组织文化走亲,全市各街道、社区围绕“闹新春”“闹元宵”传统主题,举办融舞龙、舞狮、戏曲、美食于一体的庙会活动,举办非遗展演和颁奖晚会,组织社区群众猜灯谜、包汤圆,农村文化礼堂邀请艺术团唱大戏,组织艺术家演滑稽戏、办好“文化村晚”。  三、万盏红灯映照,公益宣传扮靓禾城。推进核心价值观主题宣传,围绕“国是家、勤为本、俭养德、诚立身、孝当先、和为贵、善作魂”等吉祥主题,点亮10000余盏“有德吉祥灯”,以串灯、小品、灯笼墙等装点城市街道、公园、社区。广泛开展主题文化活动,开展“讴歌十二五,展望十三五”文艺精品创作评比及口号创作、春联书写、漫画展示等。开展“送吉祥进街区”活动,结合“美丽嘉兴”主题宣传,开展“新春祝福语”有奖征集评选,向参与市民发放“有德吉祥灯”,举办“五水共治”文艺演出灯会活动,提升广大群众生态环保意识。〔嘉兴市委宣传部供稿〕 金华金东区“三部曲”唱响新春喜庆祥和主旋律   春节将至,金华金东区推出一系列乡土气息浓郁、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着力打造全民共享、全城齐赞的文化年。  一、“文化年货礼堂行”奏响“惠民乐”。区委宣传部、区文联、区教育(文体)局等单位联合组织开展文化年货礼堂行活动。发挥农村文化礼堂阵地作用,以文艺节目演出、义务书写春联、全家福摄影、派送宣传年画等形式,为村民们送上“文化年货大礼包”,满足农村百姓的精神文化需求,切实做到以文暖心、文化惠民。  二、“乡音名嘴——根旺说新闻”高唱“宣讲曲”。“根旺说新闻”基层宣讲团结合“从严管理落实年”活动、“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中心工作和重大方针政策,采用方言讲新闻、演小品、唱道情和戏曲等舞台表演形式和宣讲形式,切实把各项方针政策、实用知识送上基层百姓的精神餐桌,并带去新春的祝福。  三、“亲情家书传真情”谱写“爱心歌”。在全区各中小学校、幼儿园开展留守儿童“亲情家书传真情”暨认领“爱的收纳箱”活动。该活动分为“开展书信辅导”“梦想征选”与“爱的收纳”“爱心认领”与“圆梦行动”3个阶段,由机关及社区干部、在校大学生、社会人士等组成的爱心人士团队,根据孩子们提出的梦想清单,为贫困留守儿童送上新年礼物,进一步汇聚社会正能量,激励人们关注关心留守儿童。据统计,征集爱的收纳箱共145个,完成圆梦145个,折合爱心资金约6.5万元。〔金华金东区委宣传部供稿〕 永嘉县“四大篇章”掀起春节文化惠民热潮   永嘉县以做好“四大篇章”为载体,迅速掀起春节文化惠民热潮。  一是“新春旺文化”篇。在全县倡导各级领导干部与群众“读书过节,快乐过年”,已开展“新年理论宣讲进文化礼堂”活动17场,受众约2万人。县文化馆选派专业人员赴各地指导新春板凳龙、纸龙、36行等舞龙活动。依托文化公园、文化广场、基层党校等阵地,开设“相约在周末”等娱乐活动。依托全县文化礼堂,蓬勃开展“村歌大家唱”“村晚大家演”“文明大家建”百场文化文明活动,提升百姓精气神。  二是“新春送文化”篇。由县委宣传部牵头组织,县29个部门单位参与的2016年度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活动在沙头镇福利村举行,6 000多名群众现场分享“三下乡”盛宴,各部门单位合计出资210多万元帮助该村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深入开展新春“送戏下乡、送书下乡、送电影下乡”活动,组织新春送戏下乡100场、送书下乡2万册、送电影下乡100场活动,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三是“新春建文化”篇。重点建设“三馆两中心一书院”文化惠民工程。进一步加快投资2.5亿元的县体育馆、游泳馆建设工程进度,加快总投资3.7亿元的县公共文化活动中心等工程建设,提高县城品位;进一步提升投资1.92亿元的瓯北职工文化中心硬软件建设;进一步加快项目总投资5亿元的永嘉书院文化工程四大辅助区建设。四是“新春管文化”篇。加强春节文化市场综合整治,深入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印刷出版物市场、演出市场、校园周边文化市场整治和文物执法等专项行动,集中对出版物市场,人员密集场所进行执法交叉检查,维护文化市场秩序,近期接待群众咨询80余人次,销毁侵权盗版和非法出版物2000多件。会同公安部门联合组织“扫黄打非”,严厉打击网络、软件等重点领域的侵权盗版行为,向社会各界、广大群众宣传侵权盗版的危害,净化文化市场环境。〔永嘉县委宣传部供稿〕 舟山定海区“以民为本”置办文化年货    舟山定海区立足群众文化需求,盘活多方文化资源,为欢度春节、元宵传统佳节,营造浓厚氛围。  一是知民意,应需而动备“年货”。面向全区群众推出了2016年定海区春节广场文艺演出、“绿色舟山美丽新区”摄影展览、“猴闹新春”定海区书画作品展览、《中国家谱家训族规资料展》、元宵灯谜会等活动;面向青少年群体推出了“元宵佳节 喜乐英语”主题少儿英语沙龙、优秀电影展播《悬崖上的金鱼姬》等活动;面向中老年群体组织开展迎新年门球友谊赛、木偶戏“万场大戏送乡亲”、年味节非遗民俗汇演等活动,至今已送出木偶戏演出7场。  二是聚民力,你争我赶上“年货”。组织开展定海区迎新春少儿文艺演出、定海区文艺团队联合会文化结对成果展演等活动,召集8个民间艺术培训班、18个民间文化团队为观众献上舞蹈、诗朗诵、越剧等30余个文艺节目,并在现场颁布公益服务奖、优秀奖组织奖等奖项,激励民间力量进一步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动员镇(街道)、社区自办民俗踩街等文化活动,形成全民共办共享春节文化盛宴的浓郁氛围。三是暖民心,多方联动送“年货”。区文化馆、图书馆等各单位联动开展春节“三下乡”“温暖回家路·报刊伴您行—旅途中的阅读”公益期刊赠阅等文化活动,将图书、春联、健身小器材等文化年货送至群众身边。发挥农村文化礼堂阵地作用及美之声、海之韵等民间文艺团队资源优势,开展迎新春送戏下乡活动20场,丰富农渔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1月以来,已免费送书1000余本,健身小器材200件,越剧折子戏1场。〔舟山定海区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 第7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6年2月16日  【学习贯彻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按: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后,我省各级党委宣传部门围绕全省宣传思想工作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迅速学习贯彻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精心谋划、全面部署,迅速兴起贯彻落实热潮。现将各地各部门学习贯彻情况分期刊登如下。  杭州市:1月25日市委宣传部部委会议传达学习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1月31日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工作,2月19日市委召开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暨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赵一德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翁卫军作工作部署。重点做好九项工作:一是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精心组织以**书记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重大主题宣传,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推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学习型城市建设。二是高标准做好G20峰会新闻宣传工作。抓好峰会系列会标设计和使用管理,挖掘提炼“中国故事·杭州魅力”,实施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工程,组织峰会重大宣传报道和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加大城市国际化对外传播力度。三是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市委意识形态工作重大决策部署,强化互联网属地管理,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中小学育人工作,加强基层宣传文化工作阵地、队伍建设。四是大力营造决胜全面小康的良好舆论氛围。做好“三改一拆”“五水共治”“两区创建”等重大主题宣传,抓好新常态下的经济宣传,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强化建设性舆论监督。五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开展“我们的价值观”主题实践活动,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深入打造“最美现象”品牌。六是努力营造清朗网络舆论环境。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和阵地管理,加快网络舆情三期导控平台建设,做大做强“杭州发布”网络平台。七是大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精心组织纪念建党95周年和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系列重大文艺活动,抓好重点文艺精品项目创作生产,加强网络文艺创作和文艺评论。八是加快推进文化改革发展步伐。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持续推动文创产业发展,办好中国国际动漫节和杭州文博会,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文化名城、文化强市建设。九是切实加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全面落实“四张清单”重点任务,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着力建设一支“四铁”宣传文化干部队伍。〔杭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宁波市: 1月26日召开部务会议和全体机关干部大会传达学习,并向市委常委会作了专题汇报,2月2日,召开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研究部署贯彻落实工作。一是理论宣教学深学透。制定《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细则》,建立完善理论考试题库、专家库、资料库。组织开展“百支宣讲团、千名宣讲员进基层”活动。启动与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共建工作。二是舆论引导主流主动。深化“ Focus on Ningbo”外宣品牌建设,围绕宁波当选2016“东亚文化之都”,策划组织对日、对韩新闻文化交流活动。推动市级媒体集团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城市媒体、海外友城媒体合作,形成有效合作机制。三是网络建设敢抓敢管。创建一批内容健康、类型多样、运作规范、影响广泛的网上文化家园。实施“甬动网络·微爱倾城”网上正能量精品工程,组建“微爱”网络公益联盟。精心打造网络评论矩阵,推动“甬说”“甬上观潮”等评论品牌同名微信公众号建设。四是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组织开展百场讲座、百首童谣、百场活动等“系列一百”活动。深入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持续推进“三美乡村”建设和“美丽乡镇”建设。五是文化建设求优求特。起草制定《宁波市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实施意见》《宁波市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实施意见》。扩大市文创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和市文化产业信贷风险池的规模,启动宁波文化产业发展基金运作。六是基层建设打牢打实。召开全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努力提升与宁波大学、浙江万里学院共建新闻学院实效。研究制订宣传文化人才引进、培养扶持办法和文艺家荣誉制度。做好文化发展指数编制和发布评价工作,建立市、县两级宣传部门领导工作联系点制度。〔宁波市委宣传部供稿〕 嘉兴市:1月22日召开市委党建工作专题座谈会,29日向市委常委会进行汇报,2月15日召开全市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全面部署2016年工作思路,深入贯彻落实全省会议精神。一是强化重大主题宣传,凝聚前行新动力。组织以**书记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重大主题宣传,开展“回顾十二五、展望十三五”主题宣传,举办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党建理论研讨会等。二是强化意识形态领导,勇担守土新使命。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制订实施意见,定期组织意识形态领域情况分析研判,进行情况通报,组织责任落实情况督查。三是强化新闻宣传工作,积极引领新常态。强化经济宣传报道,深入宣传市委全会精神,宣传展示“三去一降一补”工作进展,打好“五水共治”等转型升级组合拳新成效。四是强化网络舆论引导,巩固网上新阵地。加强网上舆情应对体系建设,建成“舆情监测中心”值班固定场所,落实24小时监看值守工作。加强网军队伍建设,开设网络媒体评论专栏(频道)及全员网络培训班。五是强化精神文明创建,倡导文明新风尚。高起点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在创新、创优、创牌上下功夫,打造富有社会影响力的创建品牌,确保顺利通过全国、省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六是推进示范区创建,打造嘉兴新模式。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加快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设施建设。提升文化馆总分馆服务体系,深化全民阅读活动,推动“书香嘉兴”建设。七是推进文化精品创作,增强文化新实力。制订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实施意见,加大原创文艺精品扶持力度,扶持资金由每年100万提升至500万。编制文艺精品创作五年规划,建立项目库,推进本土原创文艺创作。八是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开启创意新引擎。出台“十三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实施产业园区提升工程、龙头企业培育工程等,加大海盐山水六旗等重点项目的实施推进。〔嘉兴市委宣传部供稿〕 湖州市:1月29日,向市委常委会专题汇报贯彻全省会议精神, 2月19日召开全市党建会议进行集中部署。一是突出看齐意识凝聚共识。发挥马克思主义讲习所、“百姓百人讲百事”、基层党校“三联三进”等载体作用,广泛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强化看齐意识,凝聚高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共识。二是突出正确导向提振精神。把握举办G20峰会和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重要契机,做好“两山”重要思想诞生地、“美丽乡村”发源地、“生态+”先行地的外宣工作,展示“大美湖州”新形象。三是突出实践育人强化素质。深化“最美人物、最美窗口、最美班组、最美家庭”等四大最美系列品牌建设。开展“文明创建攻坚年”活动,实施核心价值观“六大行动”,打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攻坚战。四是突出惠民利民繁荣文艺。推进“文化礼堂”“文化车间”“文化校园”“文化广场”建设,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推动“徐迟报告文学奖”永久落地南浔、加快湖州影视城建设。办好湖笔文化节、“丝绸e购节”等活动,助推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五是突出补齐短板夯实基础。落实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四张清单”,切实查找和补齐工作中存在的短板。深化“文化凝聚力”工程,深入实施优秀创新团队“345”培育计划,推进“文化领军人才工作室”建设。〔湖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舟山市:1月20日,部务会议认真学习全省会议精神,1月29日,向市委常委会作专题汇报,2月19日,将召开全市宣传思想工作会议。2016年将从七个方面扎实推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一是深化**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抓好学习教育,深化**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宣传贯彻,深化“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理论研究。二是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动权。建立健全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督查意识形态主体责任落实情况,完善意识形态和社会舆情分析制度,加强各类意识形态阵地的管理。健全市领导联系高校制度。三是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推出“新区新跨越”主题宣传,提升城市影响力和美誉度。改进建设性舆论监督,打造电视问政、市民巡访、网络问政三位一体的全媒体问政。加强舟山绿色石化基地等重大项目的舆论引导。四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深化“最美舟山人”主题宣传,开展“万张红榜送好人、万名好人进校园”活动,讲好“舟山好故事”。做大做强“千手公益”品牌,开展“特殊群体关爱”志愿服务。五是推进网络宣传管理“四大平台”建设。组建舟山“微联盟”,打造新媒体融合大平台。推进优秀网评人才“五培养工程”,搭建网军作战大平台。深化3+N网上舆论引导机制,构建网络治理大平台。全面升级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建设网络支撑保障大平台。六是推进海洋文化名城建设。推动“淘文化网”转型升级,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广“文化+金融”模式,争取一批重大文化项目、文化企业落户舟山。七是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真正强起来。加强宣传文化队伍建设,推广基层文化干部“县聘乡用”模式。拓展基层文化阵地,探索渔农村文化礼堂建管用长效机制。完善政策保障,加大对宣传文化单位的扶持力度。〔舟山市委宣传部供稿〕   杭州高新区(滨江):2月4日,高新区(滨江)召开宣传系统专题会,认真学习贯彻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阐释高新特色,传播滨江声音,开创宣传工作新局面。一是加强理论武装引导力。突出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宣传,运用硅谷创新论坛、“走进高新企业、当好高新人”等平台,提升领导干部学习能力。针对党员干部、市民群众等不同特点,开展“悦学越美在滨江”“百姓学习之星”等实践活动,使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二是加强宣传影响力。组织策划高端采访和宣传活动,设计传播亮点,向国内外宣传推介,为“办好G20,当好东道主”和推进“三次创业”、打造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营造良好宣传舆论氛围。三是加强文明城区凝聚力。推进“喜迎G20·文明我先行”行动计划,广泛开展文明礼仪宣传实践。开展“发现、争做最美滨江人”、滨江好人故事汇等活动,传播滨江故事和最美精神。四是加强文创产业驱动力。深化“众创空间+孵化器+特色楼宇+创意小镇+白马湖生态创意城”五级产业发展平台建设。打响“滨江文创”品牌。五是深化文化融合感染力。加强西兴古运河等历史文化遗产的挖掘、梳理和保护,抓好原居民和新滨江人文化融合,聚合推动传统文化和创新文化融合发展的感染力。〔杭州高新区(滨江)委宣传部供稿〕 桐乡市:1月20日召开宣传部部务会议,传达学习全省会议精神,2月1日召开市委常委会,将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相关内容纳入《桐乡市党代会精神宣传方案》,2月16日召开全市综合工作会议,传达全省会议精神并部署全市2016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一是强化战斗意识,不断拓展网络阵地。建立意识形态责任制实施细则、考核办法、通报及责任追究机制,强化领导干部“当战士不当绅士”意识。依托桐乡发布等平台抢占新兴舆论阵地,推进网络专项整治行动,完善网络舆情研判和处置应对机制。二是强化短板意识,坚决夯实基层基础。对照基层宣传文化工作“四张清单”要求。完善项目化管理制度,推动基层工作“细化、实化”。出台《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加大文化惠民力度,开展美丽幸福新桐乡等主题系列文化活动。三是强化创新意识,力争多出文化精品。出台《桐乡市文化精品创作扶持奖励办法》,建立文化精品创作项目库,启动桐乡市文化精品创作扶持奖励项目评选,加强优秀文化产品推介力度。四是强化担当意识,着力提升服务水平。加大文化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大力支持民间文化人才发展。健全《桐乡市宣传文化系统干部队伍培训制度》,积极开展培训活动,切实提高宣传思想文化队伍的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桐乡市委宣传部供稿〕 绍兴柯桥区:1月21日、22日,绍兴柯桥区召开区委常委会、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系统学习会,学习传达2016年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明确2016年柯桥区工作重点和努力方向。一是深化理论学习,意识形态领导更突出。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年举办区委中心组学习会10次,柯桥中心组讲坛4次。开展“柯桥精神”主题宣传弘扬活动。建立“点题宣讲、点师授课”互动宣讲机制,组织宣讲200场次以上。二是抓好宣传阵地,主流舆论引导更有力。以“报网工程”为抓手,丰富主题策划,讲好柯桥故事;以“新媒体矩阵”工程为突破,健全“网络民生直通车”工作机制,做大做强“柯桥发布”和“柯桥直通车”平台。三是加快文化建设,区域文化发展更稳健。着力开展“一镇一品”群众品牌文化建设,开展文化走亲、“村村赛村歌”等活动。研究制定《柯桥区文化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进一步发挥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优势。四是注重风尚引领,道德水平提升更有效。开设“柯桥·好人365”专栏,组织开展“最美”系列评选活动。拓展“幸福水乡文明人·微动力”服务活动载体,实现志愿服务活动基站全覆盖。五是优化队伍结构,人才梯队建设更完整。按照“四张清单”要求,着力落实柯桥区文化事业人才队伍建设相关政策和补助。全面加强对各级宣传干部、草根宣传员、新闻通讯员、新闻发言人、网络管理员等培训。〔绍兴柯桥区委宣传部供稿〕     金华婺城区:1月22号,区委常委会专题听取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汇报,1月25日,召开全区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工作座谈会,认真贯彻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全面部署全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一是切实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引导管理。开展意识形态和社会舆情综合分析,建立意识形态工作检查制度,做好领导干部意识形态工作专题培训,加强各类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开展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专项清理行动。二是进一步强化理论武装工作。打造婺城乡音宣讲名师讲堂,创新宣讲方式,广泛利用广播、微信、文艺宣讲等方式,做好宣讲工作。三是加快媒体融合发展,创新舆论引导方式。围绕区内重点中心工作,依托“两微一端一站一报”平台,做好主题策划、新闻行动,引导各级媒体聚焦婺城、宣传婺城。四是扎实培育文化品牌,推进文化礼堂建设。抓好已建文化礼堂的管理、使用和提升工作,全力做好提质增效。通过开展系列活动,打造全新白沙文化品牌。五是培育壮大文化产业。出台《婺城区文化影视时尚产业发展实施意见》,依托浙中信息产业园,打造集生产、生活、娱乐等多功能一体化网络社区。六是夯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基础。继续组织好督查、督导工作,开展专项整治,解决一批突出问题;开展好“草根奖”“信义人物”“身边好人”“最美”婺城人等道德模范选树活动,形成学习、崇尚道德模范的浓厚氛围。七是抓好“四张清单”工作的落实巩固。完善组织保障、政策保障、绩效考评等机制,明确人员、经费来源、活动载体,并将宣传文化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内容。〔金华婺城区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第8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6年2月25日  【迎接G20人人讲文明①】 □杭州市“迎接G20”六大行动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杭州滨江区三三举措启动“办好G20 文明我先行”活动□海宁市深入开展“礼让斑马线”行动倡导文明出行□宁波海曙区打造三项“微载体”力促市民文明素质提升□仙居县着力培育“三心”提升公民文明素质        杭州市“迎接G20”六大行动提升市民文明素质   杭州市围绕喜迎峰会主题,精心组织“人人都是东道主 人人服务G20”六大行动,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质,以“文明杭州、美丽杭州”形象迎接峰会在杭召开。  一、组织开展“美丽心灵美丽城市”——第十一届杭州市道德模范评选颁奖活动。市四套班子领导出席颁奖晚会并为获奖道德模范颁奖。最美大学生何俊斌、余杭公安交警邱山二号岗等10个“平民英雄”和团体受到表彰。颁奖活动上,第十一届杭州市道德模范集体向全市人民发出“争做美丽杭州人·喜迎四海众嘉宾”倡议。  二、组织实施杭州市民公共文明指数调查。2015年底,杭州市启动2015年杭州市民公共文明指数调查,以更好地把握当前杭州市民公共行为的文明状况、评价市民文明素质发展水平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成效,为加速推进杭州城市国际化进程和增强精神文明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提供科学依据。调查成果将于今年3月向社会发布。  三、组织开展“先下后上乘地铁,文明一米迎嘉宾”地铁文明引导志愿服务行动。此项活动以“就近就便、属地对接、形成制度、注重长效”为工作原则,由开通地铁的各城区文明办、周边单位及各区机关干部、党员等组成志愿者服务队与地铁站务人员一起,对乘客加强文明劝导,帮助乘客培养“先下后上、排队候车”良好乘车习惯。全市出动志愿者3.86万人次,地铁文明引导志愿服务行动成为展示全市城市文明程度的又一张“金名片”。  四、组织开展杭州市第十二届邻居节暨“文明杭州、全城点赞”活动。以“当好东道主,喜迎G20”为主题,举办开幕式,表彰杭州市“好邻居”,聘请全国道德模范孔胜东为“文明杭州、全城点赞”形象大使,营造“喜迎盛会、喜迎嘉宾”浓厚氛围。开展杭州市首届“网上邻居节”,采取线上互动、线下活动方式吸引广大市民群众。邻居节广泛开展敲门走访、孝老爱亲等一系列主题活动,在全市形成了邻里和睦、守望相助的良好社会风尚。  五、组织开展升级版“西湖微笑、国际味道”大型系列公益活动。广泛发动市民群众积极加入到微笑公益中,努力把“西湖微笑”打造成继“斑马线前礼让行人”之后又一张文明城市金名片。2月21日,举办“西湖微笑·国际味道”系列活动、“晒微笑·迎峰会”百佳微笑图片展。在峰会召开前,杭州市还将继续推出系列活动第二、第三季。  六、组织开展“童心绘世界、文明一家亲”——杭州市中小学生迎峰会创作大赛。组织全市中小学生以中国传统文化画卷和剪纸艺术形式,以国际峰会各个国家的著名人物形象、历史文化、标志性建筑等为创作载体,运用绘画和剪纸的艺术形式向世界各国朋友展现杭州市青少年携手共同发展的美好心愿,营造全市未成年人喜迎盛会召开的良好氛围。〔杭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杭州滨江区三三举措启动“办好G20 文明我先行”活动   杭州滨江区围绕“讲文明、学礼仪、迎峰会”主题,采取三三举措,启动“办好G20文明我先行”文明礼仪行动,进一步打造滨江国际化形象。  一、市民参与“三个一”行动。文明环境“一键点”,在“滨江发布”微信平台开设“小滨点点”专栏,开展点评互动。文明礼让“一起赞”,在“滨江发布”等网络平台开设“文明滨江随手拍”专栏,征集点赞文明行为。文明出行“一起来”,开展“礼让斑马线”“文明有序、排队乘车”等6项活动,倡导文明有序的出行秩序。  二、文明宣传“三个微”行动。开展微播报,“滨江发布”、滨江新闻网、《天堂硅谷》开设3个“微播报”栏目,及时宣传文明礼仪。开设微课堂,邀请10名外籍人士“一起学外语”“大家讲礼仪”,通过网络、报纸宣传2016年二十国集团中国峰会知识。征集微电影,向网友征集文明行为微电影,并进行评选展播。  三、文明教育“三个进”行动。文明礼仪进社区,通过文艺巡演、宣传展板、漫画公约等形式,深入51个社区宣传文明礼仪。文明礼仪进企业,邀请党校老师、专业人士、外籍人士讲授百堂文明礼仪课,学习常用涉外英语,发放万本文明礼仪手册进行宣传。文明礼仪进学校,面向青少年等重点人群,通过动漫等方式,利用校园电视台等平台,进一步加强文明礼仪宣传,以文明形象迎峰会。〔杭州滨江区委宣传部供稿〕  海宁市深入开展“礼让斑马线”行动倡导文明出行   海宁市全面开展“礼让斑马线”行动,在设施、管理、宣传三个方面做足文章,斑马线前不礼让的行为大幅下降,全社会文明出行的氛围进一步浓厚。  一、完善设施,做实文明礼让的硬件保障。完善道路标线设置。在市区40个路段人行横道前的路面上漆划“礼让行人”标语40对。规范交通设施配套。对市区斑马线相关配套设施进行彻底巡查,重点解决停车(减速)让行标志标线、隔离护栏等交通设施设置不科学、不清晰以及缺失破损等问题,新安装及维护更新人行横道指示标志90块,促进文明出行。引入自动抓拍设备。投入资金40万元,在市区四条主干道上引入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抓拍设备,有效震慑不礼让行为。自2015年8月份设备启用以来至12月底,共抓拍不礼让违法行为8913起,其中8月份抓拍2774起,12月抓拍1822起,下降幅度明显。  二、管劝同步,做实杜绝违法的管理保障。突出文明出行示范。在市区确定12个重点路口,实行1名交警带2名协警包干的网格化管理模式,确定6条主干道和20个路口为文明出行示范路段、路口,保持对机动车人行横道前不按规定让行等重点交通违法行为的严管态势。优化交通勤务制度。建立路面见警率、管事率、秩序率“三位一体”交通勤务制度,常态化整治交通违法行为。共组织开展“不按规定让行”专项整治行动16次,累计查处不礼让违法行为10484起。动员群众参与劝导。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志愿者以及海宁义工共计2000余人次开展“为礼让斑马线点赞”等文明出行劝导活动,自觉摒弃交通陋习,主动养成变“被动停”为“主动让”的文明出行习惯。  三、广泛宣教,做实氛围营造的舆论保障。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发布宣传信息40余条(篇),宣传“人行横道前未礼让”违法行为危害性和礼让斑马线活动开展情况。借势抓好典型宣传。海宁市首例“人行横道前不礼让行人,车主状告交警”,经县市两级法院判决,警方均胜诉的行政诉讼案为宣传契机,在各级各类媒体上对礼让行人的法律规定以及目的意义进行再宣传,引导广大驾驶员知法、懂法、守法、文明出行。持续曝光反面典型。在微博和微信平台开设曝光台,编发“天眼之下”系列主题帖,对人行横道前未礼让行人的机动车进行曝光,大力倡导文明出行,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争做最美海宁人,形成全社会关注“人行横道礼让”的良好舆论氛围。〔海宁市委宣传部供稿〕  宁波海曙区打造三项“微载体”力促市民文明素质提升   宁波海曙区在“身边典型、优秀家训、文明礼让”三个方面“下功夫”,探索“微展示”“微循环”“微手语”三项载体,有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水平。  一是最美“微展示”,引领道德风尚。推出“最美海曙人”评选活动,创新典型事迹的收集、评选、展示渠道,开设事迹上报微信“直通车”,吸引市民主动上报身边的“最美”资源,通过官微平台开展全民投选,将入选的10位“最美人物”事迹编成精致的“微故事”,利用“一网双微”平台作专栏宣传,受到辖区5万余粉丝的“热捧”,营造出崇尚“最美”的浓厚氛围。    二是家训“微循环”,培育和睦家庭。立足中心城区地域狭小现状,打造“寻、晒、评、奖、学”的循环式家训宣教模式,在各街道发布寻家训“征集令”,在各主流媒体开设“我们的家训”专版专栏,将反映历史人文底蕴、包涵思想道德精髓、紧贴市民家庭实际的100条好家训“晒出来”。邀请专家学者讲家训、说美德,配合开展家训“好故事”评奖,覆盖面超过3万人次,将“最美家训”的魅力送进千家万户。  三是礼让“微手语”,打造文明交通。根据市民实际需求,以“文明行车·礼让行人”教育活动为基础,在全区设计推广简单、规范、实用的“斑马线礼让手语”,针对学生、老人、驾驶员等特定人群开展巡回培训,并通过公交礼让语音提示、社区推广手语视频、路边卡通形象示范等途径作推广,引领辖区驾驶员带头文明礼让,推动道路秩序更加安全和谐。〔宁波海曙区委宣传部供稿〕    仙居县着力培育“三心”提升公民文明素质   仙居县紧扣“慈孝仙居”“多城同创”等重点工作,开展“做文明有礼的仙居人”教育实践活动,优化了文明环境,促进了文明新风,提升了公民文明素质。  一是着力培育敬老爱幼之心。实施“慈孝仙居”创建,努力建设“中国慈孝文化之乡”,先后编写了《孝行仙乡》《仙居家训集》等书籍,创作慈孝仙居原创歌曲,拍摄《姐弟》《孝心少年》公益电影和微电影,开设慈孝大讲堂百余次,开展“慈孝之声”文艺巡演活动20场。定期开展仙乡新风十佳新人新事、慈孝之星等评选,已涌现市级以上各类道德模范和最美人物120多名。建立慈孝基金5000多万,创建了60多家解决农村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吃饭问题的“6199食堂”和100多家农村居家养老照料中心。全县90%以上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都有志愿者长期结对帮扶,全社会形成了尊老、敬老、助老、养老之风。近日,仙居县被授予第二届“中国长寿之乡”称号。  二是着力培育文明守礼之心。以“多城同创”为主抓手,推进社区综合整治和市容秩序专项整治行动,营造市民文明行为养成的外在环境,已正式通过省卫生县城复审和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省市评估。深入实施“礼让斑马线”“俭以养德”“文明餐桌”等文明行动,广泛组织各类志愿者在重要公共场所担当文明行为督导员,引导市民文明举止、礼让通行、依次排队。加大对不文明行为的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力度,加大惩治力度,运用舆论、经济和法律手段,对失德败德者进行惩戒约束。  三是着力培育绿色生活之心。将建立健全绿色生活推广机制作为绿色化发展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市民出行特点和县城交通布局实际情况开展“1357”绿色出行活动,使绿色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在全县推行勤俭节约、低碳环保、文明健康的绿色生活方式。利用“移动集团彩云”移动客户端开展“行走达人”评选活动,面向全县评选周、月度和年度“行走达人”,并予以相应的奖励。〔仙居县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 第9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6年2月25日 【“找短板”开新局】□温州市“三个深入”找准补齐工作短板□嘉兴市三大举措深入开展“蹲点基层找短板”专项活动□台州市认真开展“蹲点基层找短板”活动□余姚市“三结合三把握”找短板开新局□台州路桥区发挥“盯”子精神做好“找短板”专项工作          温州市“三个深入”找准补齐工作“短板”   温州市把“找短板”作为全年工作开好局、起好步的发力点,在全市宣传文化系统各单位和部机关各处室组织开展“解放思想找短板、齐心协力补短板”主题活动,推动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争做“温州打造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标杆城市”排头兵。    一、深入全员大讨论,提高思想认识,在认知上看齐。在全市宣传系统深入开展“三问自己·如何担当”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即一问再过五年,温州的宣传思想工作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局面?二问温州宣传文化系统有没有一直屹立前行、始终昂扬向前的勇气和动力?三问我们有没有争做“温州打造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标杆城市”排头兵的历史担当?结合部机关年终述政会议,14个处室负责人把长处当作短板查,把成绩当成问题找,在部机关形成对“当前深入基层不足、工作进度不快、理念更新不够、工作表现不均”等问题的清醒认识。  二、深入基层大调研,列出短板清单,在方向上看齐。集中开展“蹲点基层找短板”专项活动,8位部领导带队,深入11个县(市、区)基层一线和各宣传文化单位,通过工作盘点、走访调研、座谈讨论等形式,查找工作“短板”,初步收集整理各类工作“短板”56条,列好短板清单,明确责任处室,一项一项抓落实。一是部领导牵头分管处室一同找。召开部长碰头会,查找各自领域存在的“短板”,分析查找“短板”产生的根源,研究提出补齐“短板”的对策措施。二是县(市、区)委宣传部协同找。各县(市、区)委宣传部根据基层工作实际,组织倾听群众意见,如实反映群众诉求,广泛凝聚群众智慧。三是宣传文化系统各单位共同找。宣传文化系统各单位同步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查找“短板”,提出意见建议。  三、深入实际大比拼,创新工作载体,在行动上看齐。树立“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标杆意识和看齐意识,以“拉高标杆、提升理念;比学标杆、攻克短板;对照标杆、狠抓落实”为主题,在各县(市、区)开展“月巡进县·互促共进”活动,具体考察内容为“3+X+1”项目。互学互比2016年度宣传部门重点工作推进情况、亮点工作创新成效、难点工作落实进度,在全市宣传系统营造创先争优、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推动市县两级传帮带,互促共进、同频发展。〔温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嘉兴市三大举措深入开展“蹲点基层找短板”专项活动   嘉兴市按照省委宣传部“蹲点基层找短板”专项活动部署要求,认真查找短板,细致分析梳理,确保专项活动取得实效。  一、深入调研找短板。早部署开展活动。新年伊始立即组织开展调研,集中利用10天时间,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陈越强牵头,11名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组成四个组,分别前往县(市、区)和文化局等走访调研。多举措查找问题。通过发函征集短板、座谈交流、走访查看、蹲点查找、干部谈心等多种形式多方面深入了解问题、查找短板。共走访调研3个宣传文化单位、7个县(市、区)、16个镇(街道),在4个村进行蹲点,召开各层面座谈会10余次。广渠道听取建议。多方面征求干部群众对当前宣传思想工作意见建议,深入了解村民代表切身感受和困难疑惑,着重走访蹲点宣传文化建设薄弱的村,到百姓家中面对面交流,听取批评意见。  二、细致分析理短板。综合分析理短板。蹲点调研各小组回来后,立即把短板问题和意见建议进行梳理分析、综合总结。通过认真摸底,本次共查找到机构设置及人员编制、思想理论建设、新闻舆论宣传等方面短板问题66项。结合工作理短板。认真领会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和专项活动要求,对照查到的短板问题,积极谋划,推进宣传工作理念、内容等工作创新,推动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对照标杆理短板。召开部务会议进行研究,认真查摆找到短板,对照周边地区先进标杆,提出改进举措,进一步强化争先创优意识。  三、严抓整改补短板。明确责任促整改。制定好短板整改清单,明确时间表,落实责任领导和负责处室,继续深化开展“查短板、补短板”工作,推动宣传工作再上新台阶。定点联系强指导。建立部领导联系基层“补短板”工作制度,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每人联系1-2个基层点,对查找到的问题进行跟踪调查,及时进行工作指导和协调服务。严格督查抓落实。对照短板整改时间表,及时补齐短板,逐条逐项抓好清单销账,督促各方面整改工作落到实处。〔嘉兴市委宣传部供稿〕 台州市认真开展“蹲点基层找短板”活动   台州市委宣传部把“找短板”作为开好局起好步,为全年工作争得主动的着力点,扎实开展“蹲点基层找短板”专项活动。  一是统一部署有力度。市委宣传部召开专题会议,深入研究部署“蹲点基层找短板”专项活动。多次召开部长碰头会议、部务扩大会议,讨论明确活动实施计划,细化活动要求、重点内容与主要形式,要求全市各级宣传思想战线要以从严从实的作风,有效利用春节前至2月底这一段时间认真客观地查找宣传思想文化领域各方面存在的“短板”,深入分析“短板”表现、产生的根源,研究提出补齐“短板”的对策措施。各县(市、区)也都进行了专题研究和部署。  二是多管齐下有广度。查找“短板”专项活动以市、县(市、区)、乡镇(街道)三级宣传系统同步部署开展的方式进行,动员全市各级宣传思想战线积极参与,四管齐下、力求查清摸准。结合找。市、县两级宣传部领导结合节后走访群众、“十百千”典型培育联系点蹲点、工作调研等活动,带头深入基层,征求群众意见建议,深入一线查找“短板”。专业找。市委宣传部11个处室根据各自职能定位,结合“十三五”重点任务和工作中的问题,在各自领域进行专业查找,分别形成有问题、有分析、有对策的书面材料。常态找。市委宣传部建立短板例会制度,每月抽取四到五个“短板”责任处室,对已经解决的“短板”及时销号,新找出“短板”及时登记。  三是聚焦基层有深度。市委宣传部组建9个查找调研组,部领导班子及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带队分别走访6个市级宣传部门、9个县(市、区)、16个乡镇(街道)、18个重点村(社区)进行调研查找,召开民主恳谈会、意见征求会、专题座谈会听取各方意见。市委宣传部部务会议进行认真梳理、分析研讨,总结提炼出台州市在思想理念、理论武装、新闻舆论、网络宣传、文明创建、文化改革等领域存在的重点“短板”问题42条,提出补“短板”对策建议56条,力求各类“短板”问题查得深入、查得精准。〔台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余姚市“三结合三把握”找短板开新局     余姚市坚持“找准短板精准发力、补好短板开好新局”工作理念,扎实开展“蹲点基层找短板”专项活动。  一、结合“创新大讨论”活动,把握“找什么”。坚持问题导向,节后市级层面召开“大干实干2016、克难闯关开好新局”千人誓师大会,强调创新破难;召开宣传文化单位负责人、乡镇宣传委员、部机关干部3个层面的“创新大讨论”务虚会,围绕年度重点、工作痛点、群众关注热点等,梳理出“理论宣教供给侧改革”“文明城市创建常态化机制”“先贤文化开发利用”“网络评论体系建设”四大年度创新课题。  二、结合“开春大走访”活动,把握“怎么找”。对照“四张清单”薄弱环节和大讨论活动中明确工作方向,由宣传部长带队,部机关中层以上干部分组深入乡镇街道、行政村等基层单位,带着问题开展针对性蹲点调研12次,召开基层代表座谈会6个,走访群众40余户,发放意见征求函200份;在“余姚宣传在线”网站专门开辟“部长信箱”和意见征集“留言板”,累计征集“短板”问题20余个。  三、结合“项目推进年”活动,把握“如何补”。市委宣传部召开专题分析会,对征求到的短板进行认真梳理,逐项明确短板内容、目标任务、破解措施和时间节点,形成《“补短板、破瓶颈、促发展”项目清单》。部领导班子成员根据工作职责认领短板后,制订相应破解方案并组织实施。各乡镇街道和市直文化部门结合年度重点工作,梳理自身工作短板项目。全市每季度召开一次“晒短板进度”活动,对补短板成效进行逐项评价,并运用到年终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考核中,倒逼广大宣传干部围着短板转、盯着短板干。〔余姚市委宣传部供稿〕 台州路桥区发挥“盯”子精神扎实做好“找短板”专项工作     台州路桥区充分发挥“盯牢问题、盯紧项目、盯住进度”的“盯”子精神,采取“三三模式”,扎实做好“找短板”专项工作。  一是盯牢问题,三式合一找短板。第一时间召开部班子成员会议部署“蹲点基层找短板”专项活动。集中利用开年第一周,分6组走访属地宣传文化单位和10个镇(街道),通过“系统内部分线找、对标自查逐项找、发动群众一起找”的方式,邀请文联会员、社科联理事、老干部等各界代表,采取发放调查问卷、座谈会、评议会等方式,查找存在的问题。截至目前,共收到各类意见、建议100余条。    二是盯紧项目,三级齐动领短板。经过仔细分析整理,形成媒体融合发展推进不够、文化产业发展滞后等十大“最”短板,并细化为18项子项目和72条具体措施。通过将“补短板”细化措施写入《2016年度路桥区“文化燎原”计划实施项目书》《2016年镇街道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责任制考核办法》《2016年路桥区“补短板”专项行动责任书》,建立区委主要领导、部班子成员、各镇(街道)宣传委员“三级领办”“最”短板制度,扎实推进“补短板”工作落到实处。  三是盯住进度,三报并发补短板。创新“每月一上报、每月一通报、每月一汇报”的“补短板”工作机制,各镇(街道)宣传委员每月向区委宣传部上报“补短板”落实清单,区委宣传部每月组织相关科室,有针对性开展督察、暗访。区委宣传部各科室每月通过“补短板头脑风暴”开展自查,并每月将进展情况向区委主要领导汇报。把“补短板”工作落实情况作为宣传工作先进单位评选的重要依据,作为“一个责任体系四张清单”落实情况的重要内容。〔台州路桥区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 第11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6年2月29日 【工作要情①】□杭州构建社区(基层)舆情工作室集群□湖州市建立首个见义勇为救助责任保险□台州乱弹新编历史剧《戚继光》首次亮相国家大剧院□舟山市构建“四大机制”助推党报发行逆势增长□临安市荣登“十大中国最美城镇”榜首□海盐县南北湖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园在意大利获奖□宁波帮博物馆获首批“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浦江县创新“五联法”促进文明出行□温州洞头区推“德行洞头”绘礼堂文化建设“德”字新篇□温岭市“婚丧礼俗规范整治”带来农村精神文明新变化     杭州构建社区(基层)舆情工作室集群。一是科学合理布局,力求面向多人群、覆盖全行业。市委宣传部下发《关于推进杭州市级社区(基层)舆情工作室建设的意见》,明确工作室的主要职责等工作。工作室助力基层做好热点舆情引导,助推解决民生问题等职责。在社区、街道(乡镇)和企事业单位建立“湖滨晴雨”“小河涟漪”“电商网事”“吉利梦想”等38个市级工作室。二是建强阵地队伍,力求工作机构化、队伍专业化。全市21个工作室注册成立同名社会组织,实现舆情工作机构化。制定市级工作室“管理十条”,实行分类动态管理。结合贯彻落实中央《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将社会舆情信息工作纳入对区县(市)党建工作等考核范围。三是创新工作载体,力求收集面对面、信息接地气。市级工作室建立“气象站”“潮汐站”,设立民情观察员,原汁原味收集舆情信息。工作室定期开展“相约星期五”“民情半月谈”等活动,助力党委政府及时倾听群众所思所虑所盼。做深做优舆情分析研判环节,建立“十人研判小组”,定期召开舆情分析研判会,为做好信息分类处置工作夯实基础。四是实行分类处置,力求引导在基层、化解在萌芽。按照“向上报送类”“宣讲引导类”“民生问题类”进行整理归类,分类做好信息处置工作,对于群众普遍反映的思想理论和现实问题,及时向本级党委(党组)报送信息,做好解疑释惑工作,对于群众反映的文化生活、志愿服务等方面的需求,及时向有关部门报送反馈信息,推动民生问题解决。〔杭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湖州市建立首个见义勇为救助责任保险。2015年12月29日,湖州市正式签约实施“见义勇为救助责任保险”,为该市众多见义勇为者提供救助责任保险待遇,让好人流血不流泪,传递社会正气与正能量。该项保险采取与人保财险湖州市分公司签约合作的形式实施,保险范围包括因见义勇为导致伤残或死亡而产生的损失,在见义勇为救助保险期内,因见义勇为行为造成行为人意外身故,每人最高可获赔10万元,造成见义勇为行为人意外受伤住院,每人最高可获赔2万元医疗费。见义勇为救助责任保险的问世,是保险和慈善有机结合的新创举,将为美丽湖州建设再添光彩。〔湖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台州乱弹新编历史剧《戚继光》首次亮相国家大剧院。近期,台州乱弹新戏《戚继光》作为国家大剧院新春演出季唯一的地方剧种,在国家大剧院成功演出,文化部副部长董伟,中宣部文艺局、中国文联等领导在现场观看演出,观众反响极为热烈。《戚继光》作为台州文艺精品创作的“重磅大戏”,以史诗般的宏大叙事,截取了戚继光剿灭倭寇“台州大捷”这一横断面,通过“三箭杀三酋”、上《练兵议》、招练义乌兵等情节,集中表现了戚继光卓尔不凡的辉煌战绩和大忠、大智、大勇的家国情怀。《戚继光》融入了许多台州元素,如剧中主题音乐融入临海道琴、路桥莲花等。剧中的祭海场景中,倭寇面具采用的是台州民间鲎壳画;祭海舞蹈取材于温岭大奏鼓,就连剧中的戚继光饼也是台州特色麦饼,民间俗称“肚脐饼”。《戚继光》代表了国内戏剧演出的一流水平。以服装为例,传统台州乱弹剧目的服装一般在八九十套,而《戚继光》一剧多达172套,称得上是地方戏曲的“大制作”。据悉,在此次在国家大剧院的演出后,《戚继光》将开启多地巡演模式,参演浙江省第十三届戏剧节等。〔台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舟山市构建“四大机制”助推党报发行逆势增长。舟山市针对报刊业发行量总体下降的严峻态势,着重创新“四大机制”,实现了党报党刊发行量的逆势增长。《浙江日报》完成率达到109%,列全省各市第一;《人民日报》超过110%,《光明日报》达135%。一是构建信息共享机制。与市编办、市经信委、市工商局等单位建立了信息共享机制,掌握全市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变动和全市企业、个体工商户增长数据,为有效开展党报党刊发行工作掌握一手资料。二是构建定向赠阅机制。与组织部门、教育部门合作,联合开展定期赠阅。推出党报党刊赠送全市4000多名村民小组长活动;开展党报党刊进高校宿舍活动,在浙江海洋大学、浙江旅游与健康职业学院等4所高校进行试点;推出机关党报党刊转送基层的调剂举措,普惠渔农村基层群众。三是构建联合督办机制。督促相关单位落实征订任务。对征订数量不足的单位发公函督促征订,对没有完成征订任务的单位进行督查通报。四是构建新型服务机制。完善和提高征订服务水平。开展手机、网上银行订报活动,订户可通过扫描 “工银舟山”微信公众号或登录网上银行等电子支付方式订阅报刊。〔舟山市委宣传部供稿〕     临安市荣登“十大中国最美城镇”榜首。近期,中国最美城镇在广州揭晓。临安市摘获大众投票和专家评审综合得分第一,荣登十大中国最美城镇榜首。由新华社新媒体中心联合新华网、新华每日电讯开展的“美丽中国·寻找最美城镇”大型新媒体报道活动,依据“自然生态美、文化传承美、经济活力美、社会和谐美、城市形态美”五位一体“最美城镇”评价标准体系,对全国提名90个候选城镇进行综合考察。活动还借助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传播方式,通过开展“美丽中国·随手拍家乡”线上主题活动,让全国网友参与活动。临安近年来坚持以新型城市化为主导,全力推进“三美”临安建设,着力描绘“百里画廊、千里画卷”。把山川秀美作为最大优势,始终坚持全市域景区化理念,不动山、不填塘、不砍树、不搬运河石、不拆有历史价值的房屋,最大限度保护原生态和乡土记忆。把“城靓村美”作为努力方向,建新城、改旧城、靓乡村,持续推进治水拆违、精品线建设和垃圾分类。把生活和美作为自觉追求,在浙江省率先开展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和“好家风”建设,全力打造最具安全感城市,群众生活的幸福感不断提升。〔临安市委宣传部供稿〕 海盐县南北湖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园在意大利获奖。海盐县南北湖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园参加2015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经贸文化艺术展会,荣获“影视主题公园最具创新能力与发展奖”。此次展览通过展示与论坛相结合的形式,从经贸、文化、艺术等多个领域与世界对话接轨,把中国优秀企业推向全球,从而帮助中国企业走向海外,并购海外优质资产和引进先进技术、促进中国和意大利及世界各国的经贸文化艺术交流的目的。产业园利用南北湖景区周边破败场地或废弃资源进行影视建设和改造,将闲置原轻纺市场改造为民国风“澳门街”拍摄景区,将馒头山旁原炸药仓库改建为民国兵营和监狱,用于影视拍摄。除影视场景创意改建,产业园还将海盐当地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并植入环保理念,用废旧电视机改装十二生肖图等,将自然和艺术有机融合。目前已吸引《伪装者》《卧底》《黎明决战》《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等40余部影视作品前来取景拍摄。〔海盐县委宣传部供稿〕   宁波帮博物馆获首批“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近期,宁波帮博物馆被中国侨联授牌为全国首批“中国华侨国际交流文化基地”,成为宁波市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单位。宁波帮博物馆运营六年多以来,已累计接待观众200多万人次,讲解接待团队3600余批次,先后接待多批海外乡贤和日本、台湾、香港等地的青少年夏令营,包括台湾高雄市教育代表团、海外华侨华人社团负责人研习班、2015年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代表团等,为传承、弘扬宁波帮精神,联络宁波帮乡情、乡谊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连接海内外宁波帮人士的桥梁与纽带。〔宁波镇海区委宣传部供稿〕   浦江县创新“五联法”促进文明出行。浦江县推行以“联合管理、定期评比、奖罚结合”文明驾车“五联法”――联管、联评、联示、联奖、联惩,呈现万车争创文明车的良好态势。一是联合管理,构建文明出行工作机制。建立文明交通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各职能部门经常性共同研究问题、商议对策、部署工作、开展督查考核;建立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文明交通管理员日常抓的工作机制;建立了交警联村联居制度。全县一千多名文明交通联管员,构成交通管理的基层基础,形成严密的“管理网”,使文明交通管理工作的触角可以延伸到各个角落。二是定期评比,发挥“评示”管理效能。各部门联合决定每年10月1日到10月31日开展全县评选文明车活动。各车主对照文明车标准进行自评,符合标准的可申领“文明车”标志。“文明车”标志由交警大队车管所负责核发和管理。《文明车和非文明车公示表》在各单位(村、社区)的宣传栏(文化礼堂)等处公布,所有公车、私车都做到在“阳光下驾驶”,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三是奖罚并举,形成自觉遵守喜人局面。文明车在车辆保险、停车收费、银行贷款、物业缴纳等方面享受打折优惠。非文明车要受到通报教育、警告处分、曝光批评、扣分罚款等处罚。自奖罚并举这一措施实施以来,广大车主、驾驶员自觉摒弃交通陋习,变被动为主动。主动做到“两不三要”(不车窗抛物、不乱开远光灯,要文明行车、要文明停车、要礼让行人。)2015年11月,交通事故数比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1%,全社会形成了“争当模范好司机、争做文明先行者”良好氛围。〔浦江县委宣传部供稿〕 温州洞头区推“德行洞头”绘礼堂文化建设“德”字新篇。洞头区以打造“德行洞头”礼堂文化七个一建设为载体,推动礼堂文化培育工作落实落细,绘就洞头礼堂文化“德”字品牌。一是突出内容至上,增强道德氛围之形。围绕道德诚信等传统文化内容,将“道德”元素融入“五有三型”建设标准和“七个一”建设要求,开展“晒家规家训、传新风美德”活动,发动全体村民整理或制定家训家规,“勤俭持家”“心诚则灵无信不立”“助人为乐积德行善”等一系列家风家训展示板亮相文化礼堂沿边村民家门口,形成固定风景。二是突出村民主体,增强道德服务之力。招募本村志愿者组成文化礼堂志愿服务队,参与堂务管理、民情调节等方面的志愿服务。推出义诊点、爱心互助站等服务平台,通过义诊、爱心互助等志愿服务活动做好人文关怀。全区文化礼堂配备“善”食堂、星光之家、假日公益学校等各类服务品牌共15个。三是突出价值引领,增强道德教化之功。建立道德公益基金,出台《村级文化礼堂道德公益金使用管理办法(试行)》,通过村民集资、个人认领等民间捐资方式,筹得2.6万元,用于表彰好邻居、好学子、最美清洁户等20位典型代表。举办“海上花园村歌嘹亮”文化礼堂村歌大赛等活动,展现美丽乡村面貌。〔温州洞头区委宣传部供稿〕    温岭市“婚丧礼俗规范整治”带来农村精神文明新变化。2015年5月起,温岭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婚丧礼俗规范整治行动,通过成立宣传部长任组长的行动专项组、列入市委“七大攻坚行动”、出台“二倡导二禁止一规范”细则等,开启市镇村联动、多部门协同、全民参与工作格局,历经高密度、常态化系列整治,有效革除当地盛行已久的婚丧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和婚丧事活动扰民等陈规陋习,文明婚丧渐成氛围、深入人心。全市累计进村入户发放宣传资料40多万份,张贴通告和宣传海报3000多张;温岭日报刊发头版报道100多篇、时评2条,温岭电视台制播相关动态新闻51条、黄金档期插播宣传广告360多次,“温岭发布”“温岭日报”“微温岭”3个微信举报平台受理举报46例;共有65人因非法存储、燃放烟花爆竹被拘留,5人被教育和罚款,其中春节期间因违规放鞭炮共拘留了47例,警示教育成效明显。〔温岭市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 第12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6年3月3日 【学习贯彻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②】  温州市:一是学深学透会议精神。先后召开部务会议、专题学习会,在部机关、全市宣传系统各单位、各县(市、区)委宣传部,深入学习传达会议精神。2月16日,向市委常委会和市委主要领导作专题汇报,2月19日,市委书记专门出席2016年全市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对宣传思想工作提出殷切希望和要求。二是找准补齐工作“短板”。在全市宣传系统开展查找“短板”专项工作,通过处室述政会等形式,摆擂台、赛成绩、比不足、找“短板”。经初步梳理,收集汇总相关单位和处室“短板”及正向建议56条。在此基础上,在全市深入开展“月巡进县·互促共进”活动,11个县(市、区)互学互比2016年重点工作推进情况、亮点工作创新成效、难点工作落实进度。三是谋实做细工作规划。结合“三严三实”民主生活会、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思路谋划会等,常委部长专门用7个半天的时间与宣传文化单位“一把手”、部领导进行“一对一”谈话,谋划“十三五”期间特别是2016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明确围绕“四种意识”,把牢方向、拉高标杆、补齐短板、统筹兼顾,谋实做细八方面工作:坚定理想信念、凝聚发展共识,抓好思想理论建设;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话语权,落实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为打造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标杆城市提供有力舆论支持,提高主流媒体舆论引导能力;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不断提高优秀文艺作品创作水平;营造繁荣清朗网络空间,深化落实“7431”网络治理模式;加快文化强市建设步伐,推动文化改革发展;强夯实基层基础,进一步提高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水平。〔温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绍兴市:1月20日、21日分别向市委主要领导和市委常委会汇报会议精神及本市学习贯彻意见, 2月25日召开全市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梳理完善全年工作思路,以项目化、清单制形式落实会议精神。一是学习贯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开展党委中心组学习分级旁听、部门互听和网络直播,建立党委政府部门和社科名家定期交流机制,组织“两美”微型宣讲团开展基层宣讲。二是加强改进意识形态工作。健全意识形态分析研判、督查考核机制,完善论坛、讲坛例会制度,落实基层宣传文化“四张清单”,抓好高校思政实践基地和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三是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20个核心价值观重点项目,完善“最美人物”关爱机制。出台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意见,深化家训家风建设,弘扬发展乡贤文化。四是壮大引领正面主流舆论。推进媒体融合十大重点项目,推动市民监督团参与舆论监督。深化“看绍兴”和“灯下亮”外宣工程,促进“大师对话”文化交流。五是繁荣发展文化工程。推进文化走亲进礼堂“六个一”活动,新建100家以上农村文化礼堂,抓好越剧《马臻太守》等精品创作。推动文化创意旅游融合发展,成立越剧推广发展公司、文化产业担保公司和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六是提质扩面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深化“做文明有礼的绍兴人”活动,实施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餐桌等文明行动,打响“雷锋广场”“村嫂”志愿服务等品牌。七是管理引导互联网宣传。组织第七届网络文化节,完善“网络公益联盟”和“绍兴能量”微联盟,创建网络文化家园。加强新媒体属地管理,培育本地网络大V、重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绍兴市委宣传部供稿〕   金华市:1月20日,召开部机关传达学习会,31日,向市委书记作汇报,2月1日,召开市委常委会专题进行学习研究,2月17日,召开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进行具体落实。一是把深入学“习”作为首要任务。办好“浙中论坛”报告会,抓好各级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精心组织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二是主动担当“两个巩固”重要使命。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的若干意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强化目标考核评价。加强对属地意识形态领域各类阵地管理。三是营造“决胜全面小康”主流思想氛围。广泛开展“回顾十二五、展望十三五”宣传教育活动,开设“五大发展理念”系列专栏。四是深化“信义金华”建设。开展建设“信义金华”群众性系列活动,配合G20峰会,大力实施公民文明素质提升工程。五是着力“打造文化名城”。开展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典型示范“123工程”,组织实施文化惠民“百千万”工程,修改完善市文化精品文化人才奖励扶持政策。六是营造清朗繁荣的网络空间。做好自媒体“滴灌式”管理服务机制的运行和完善。深化“全国知名网络媒体金华行”、网络管理法律服务团“六个一”活动。七是补短板强根基。继续推进“基层工作加强年”活动。全面督促落实“四张清单”,深入实施“十百千典型培育计划”。〔金华市委宣传部供稿〕   衢州市:全市迅速组织学习贯彻落实,打响宣传思想工作“开年第一炮”。一是明确一个总体思路。针对地区基础薄弱的现状,以“一个责任,四张清单”为总抓手,发挥优势、扩大战果,补齐短板、奋力赶超,努力与全省同步实现高水平的全面“文化小康”。二是召开两次专题会议。1月26日召开全市宣传文化系统专题读书会,组织全体干部对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进行专题学习;2月2日召开市委常委会,专题传达学习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研究提出了贯彻意见, 2月23日召开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进行部署。三是强化四种意识。强化政治规矩,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向党中央看齐,切实做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强化问题导向,找准短板、聚焦发力,推动整体工作水平提高;强化责任担当,带头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强化创新推动,以创新的思维和差异化竞争理念,选准工作载体,创出特色亮点。四是做好五个方面工作。把握“真正强起来”重点任务,着力抓好“一个责任、四张清单”的贯彻落实;把握“两个巩固”根本任务,切实加强对各类宣传文化阵地的有效管理;把握“最美衢州人”核心品牌,推进“身边好人”评选、最美行业创建,做好各领域先进典型的培育、选树等工作;把握围绕大局、服务中心基本职责,着力壮大主流舆论,着力增强网上正能量传播力和网上负能量管控力;牢牢把握“为民惠民”基本取向,着力推进文化改革发展。〔衢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台州市:1月25日,台州市委宣传部召开部务扩大会议,组织部机关中层以上干部进行专题学习传达,着力研究部署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工作。市委常委会于2月17日听取专题汇报。25日召开全市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明确贯彻工作重点,抓好协调落实。一是抓部署,重推进,坚持网络覆盖。以现场会、推进会、经验交流会作为贯彻会议精神、推进宣传工作的重要载体,围绕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各项重点工作安排,第一时间系统梳理出2016年台州市全市性重要会议14个,形成34个全市性重点、试点项目。二是抓短板,重保障,坚持基础夯实。对照当前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中八大“短板”问题,分析“短板”具体表现、产生根源,共找出文化产业发展、新旧媒体融合发展、文艺精品创作、高层次文化人才引进等7大类22个短板。建立短板例会制度,每月抽取四到五个责任处室向部务会议汇报补“短板”工作进展、具体措施和存在问题,形成处室主导、部里齐抓共管的大工作格局。三是抓难点,重特色,坚持品牌打造。大力实施“一县一品”工程,着力打响台州宣传特色品牌。结合“文化发展指数”绩效考核,每个县(市、区)认领1个“文化发展指数”争先指标。按照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出特色、出精品、出亮点的要求,每个县(市、区)委宣传部认领1个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重点攻坚项目。〔台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丽水市:1月20日,市委宣传部召开部务会议,传达学习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提出第一时间向市委常委会传达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3月1日召开全市宣传思想会议,提出重点做好以下六方面工作。一是把学习宣传贯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向深入。推动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办好“丽水人文大讲堂”“丽水人文小讲堂”。二是确保意识形态主体责任制落到实处。围绕贯彻落实省委《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研究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和管用的工作举措。三是巩固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重点抓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大主题宣传。组织“丽水蓝”系列主题外宣,充分反映丽水生态文明建设新进展新突破新成效。四是营造良好的网上舆论环境。构建“新闻网站、客户端+微信、微博+网军”宣传矩阵,提升网络宣传的影响力和有效性。分层次、分梯队重组“网络丽军”,重点打造“瓯江行特战队”“绿水青山研究组”等“特种部队”。五是提升丽水的文化软实力。全年创成20个左右特色文化村。促进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积极打造浙西南创意中心。制定《市文资委工作规则》,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机制。六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龙头”,总揽和带动其他创建工作,抓好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打造一批“乡村学校少年宫”特色品牌。〔丽水市委宣传部供稿〕    杭州西湖区:1月21日,区委宣传部召开部机关干部会议认真学习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2月23日,向区委常委会作专题汇报,2月24日,召开全区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从五个方面扎实推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一是强化思想理论建设,在筑牢全区人民思想根基上下功夫。完善区委理论讲师团、美丽幸福人物宣讲团建设,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二是把握正确方向导向,在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上下功夫。将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作为今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重中之重,制定出台西湖区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三是巩固壮大主流舆论,在做强杭州故事“西湖篇章”上下功夫。制定实施G20峰会西湖区宣传展示和国际形象传播方案,采取特色化、差异化、针对性传播策略,展示“美丽幸福首善之区”特有魅力和西湖特有的社会人文地理环境资源。四是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在提升城区文明水平和文化软实力上下功夫。继续深化“月月最美·德耀西湖”和“美丽幸福人物”选树等长效机制。深入实施文艺精品工程,不断提升市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五是坚持重点项目引领,在打造全国文创产业示范区上下功夫。加快建设之江文化中心“四馆”等重点项目,大力推进凤凰创意大厦招商,举办2016中国影视艺术创新峰会、“中国智造大奖”等品牌活动,实现文创产业增加值占比达36%以上。〔杭州西湖区委宣传部供稿〕   宁波江北区:2月2日,区委常委会专题听取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汇报。3日,区委宣传部召开部务会议和机关干部会议,研究贯彻措施,提出2015年全区宣传思想工作重点实施“十大工程”。一是思想理论建设工程。落实意识形态工作的责任制,并纳入年度考核。二是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工程。推进“慈孝金婚”、笑脸墙设置等群众文化活动活动和“每月5帮您”志愿服务广场活动,弘扬社会正能量。三是区域美誉度和认同感提升工程。抓好“品质江北”外宣沙龙、“家在江北·赢未来”等主题宣传,为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营造强大的舆论声势。四是文明创建全域化常态化工程。推进新常态样板片区创建,完善动态监管机制。完成省示范文明城区复评验收,争创全国文明单位、文明镇各1家。五是公共文化繁荣工程。举办第二届“北岸文化艺术节”,打造“兰江舞台”“北岸讲堂”“百姓展厅”天天有活动、周周有演出、月月有精品品牌。六是文化软实力提升工程。推进文化产业集聚,打造城市文化名片。办好第七届中华慈孝节和“星期六·相约老外滩”活动,打响文化品牌。七是先进典型培树工程。建立典型资料数据库,完善好人表彰激励、宣传推广等机制。八是网络攻防能力提高工程。召开互联网管理工作大会,建设一支800人“红色网军”,制定《网军管理办法》和《网评工作考核办法》,成立江北区网络协会。九是基层工作夯实工程。深化宣传舆论指导员制度,深化“直面聚光灯”工程,引导各级干部在媒体面前敢发声、会发声、多发声。十是争先创优走在前列工程。开展“立好标杆找差距、追上标杆当先锋”主题活动,实行重点工作项目“导演制”,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力争各项工作进入全市第一梯队。〔宁波江北区委宣传部供稿〕    嵊州市:1月20日、25日,分别召开市委宣传部部务会议和全体机关干部会议,传达学习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2月4日,向市委常委会专题汇报全省会议精神,研究部署2016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点。一是以学习贯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主线,强化思想理论建设。强化党委中心组集体学习和领导干部联学活动,办好“剡溪讲坛”、政策业务大轮讲等,深化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形势政策的宣传普及。二是以把准方向导向为基点,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建立健全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完善意识形态和社会舆情分析制度,加强各类意识形态阵地的管理。三是以壮大主流舆论为根本,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深化“逐梦天下嵊州人”“寻找最强技工”等大型新闻行动;办好《今日关注》栏目,做深新闻舆论监督。创新媒体融合机制,用活用好“两微一端”公众平台。四是以“落细落小落实”为要求,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移风易俗倡新风”“守文明公约、做文明市民”承诺践行活动,提高社会文明素质和道德水平。开展《我们村嫂》系列活动,新建村嫂志愿服务队伍100支,进一步打响“村嫂”志愿服务品牌。五是以创建越剧传承发展示范区为重点,推进文化事业发展。启动越剧小镇建设。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创建越剧文化生态区,加快越剧普及推介、越剧演出繁荣、越剧城市文化、越剧人才培育等工程建设。六是以创新实干为导向,提升宣传思想文化队伍战斗力。建立干部量化绩效指标体系,加强工作责任考核。突出重点抓好网络发言人和网评员培训,完善核心网评员考核激励细则,培养一批红色网络大V。〔嵊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常山县:1月22日,分别召开部全体机关人员会议及乡镇(街道)宣传委员工作会议,集体学习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葛慧君讲话精神和2016年全省宣传思想工作要点,25日召开县委常委扩大会暨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集中学习贯彻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部署2016年宣传思想工作着重做好三件大事。一是唱响“常山三宝”名品牌。开展“走进柚都石城,振兴常山三宝”省市作家采风活动。组织开展“赏百村百景、看四季常山”外宣摄影活动等,打响“千里钱塘江、最美在常山”品牌。继续做好胡柚娃动漫作品创作宣传推广活动,通过文化、艺术、媒体的感染力和表现力来推广和展示“常山三宝”的独特魅力。二是力促“文化常山”大繁荣。推行“红烛余辉”指导员、“文化礼堂小管家”等制度。实施“文化融入城市”“文化融入项目”工程,提升城市文化建设总体水平。丰富“乡愁”文化,组织创作一批具有乡土气息,饱含乡愁的文艺作品。三是打造“好人常山”金名片。持续开展年度榜样人物评选活动,强化“好人常山”品牌。完善好人关爱基金管理办法,提高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的社会礼遇。继续在党员干部中开展“一小时志愿服务”活动,提升群众参与文明创建的支持率和满意度。完善“以城带乡、城乡共建”的工作机制,组织开展乡风评议活动,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常山县委宣传部供稿〕   台州椒江区:1月25日,召开宣传部部务会议和机关学习会,传达学习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29日向区委常委会专题汇报会议精神和工作思路,把学习贯彻会议精神作为当前重要任务。一是重点抓好理论学习宣讲,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深化区委理论中心组“五步工作法”学习模式,全面实行部门党委中心组旁听制度,计划全年组织中心组学习10次,发放学习资料5000册,组建十余支宣讲队伍开展200余场宣讲活动,打响“椒江枫山书院人文大讲堂”地方性群众人文教育品牌。二是紧紧围绕核心价值观落小落细落实,有效提升市民素质。启动《核心价值观椒江故事会》系列微电影项目,将24个字以12部微电影形式体现,从找故事、拍故事、看故事等环节设计主题活动贯穿全年。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重点开展“争做文明有礼椒江人”主题活动,全民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小落细落实。三是系统构建“立体化”宣传格局,开创舆论引导工作新局面。打造内外宣结合、新旧媒体融合、线上线下对接立体式的宣传格局。深化“一江山水耀东海”主题宣传活动,打造“全媒体”信息传播互动平台2.0版和“微联盟”宣传模式,深化网络舆论引导跨区域协作机制,广泛传播网络正能量。四是深入实施“双轮驱动”战略,推进“文化强区”建设。探索“文化超市”建设,打造以海塘文化为主题的城市文化公园;谋划启动戚继光文化高峰论坛暨戚继光文化研究联盟等品牌活动,台州乱弹大型历史剧《戚继光》努力争创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与央视合作拍摄完成电视纪录片《家在大陈》,着手推动两部院线电影《海门卫之战》《舞动的青春》,编纂出版《人文椒江》8卷本系列丛书。五是认真开展“蹲点基层找短板”专项活动,厚植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优势。深入开展“蹲点基层找短板”专项活动,重点围绕文化发展指数、基层阵地建设、文化产业发展、文艺精品创作等六大方面,实现补齐短板、固本强基的目标。〔台州椒江区委宣传部供稿〕   青田县:2月2日,县委常委会专题听取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汇报,提出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全面推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一是在创新发展中坚定理想信念。利用理论学习中心组、太鹤讲坛、“青田人讲青田”人文讲堂等平台深化理论学习;精心组织道德模范、丽水好人、“六星文明户”等评选活动,着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根、开花、结果。二是在协调发展中壮大主流舆论。坚持办好《每周聚焦》等舆论监督栏目;切实维护经营好“世界青田第一微联盟”“掌上青田”等一批新媒体,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协调发展、融合发展。三是在绿色发展中构建网络生态。积极发现和培养网上红色“意见领袖”;强化网评员学习培训,探索和灵活运用网评战术战法;进一步规范提升“问政直通车”平台,及时、主动、准确地发布权威信息。四是在开放发展中讲好青田故事。深化与重点主流媒体沟通合作,保持与青田全球华文媒体合作联盟、全球华文媒体青田联盟的密切联系等,努力讲好家乡故事,传播好家乡声音。五是在共享发展中加强文化建设。新建10家农村文化礼堂,继续推广实施农村文化礼堂国旗飘扬行动、“文化订制”服务;精心举办第六届青田石雕文化节、“青田好声源歌手大赛”等品牌活动,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组织创作《青田文化丛书》《刘基文库》等文学作品,积极探索研究成立“浙江青田微电影摄制基地”和打造“微电影特色小镇”可行性,不断激发文化创造活力。〔青田县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 第13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6年3月4日  【2015年三级联动课题(八)】 □网络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的实效性研究(平湖市委宣传部课题组)□运用互联网思维加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实践与探索(宁波市北仑区委宣传部课题组) 【社会舆情专项调研报告】□体制外公众“社会疏离现象”的调查分析(省舆情研究中心)    网络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的实效性研究平湖市委宣传部课题组  一、网络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的新特征  1.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受众面不断扩大。调查显示,71%的受访者把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作为获取信息的首选渠道,59%的调查对象愿意通过新媒体学习党的理论知识、方针政策和文化知识,而传统媒体中的广播、电视、报纸受众率只有24%。  2.智能手机成为上网的第一大终端。据平湖市经信局统计,截至2015年9月,该市移动电话在网用户数已达770803户,按照人口比例测算几乎人均一部手机。调查显示,98%的受访者认为智能手机是最方便、最快捷的上网终端。  3.新媒体时代下“微阅读”已成习惯。在调查中,大多数受访者表示,在等车、乘车、吃饭、甚至步行时间,总要习惯性拿出手机看新闻或刷微博、微信;看文艺演出或遇到新鲜事情时,会边看、边拍、边上传。有受访者表示,自己喜欢带上耳机“听”小说,无聊时看电子书打发时间。  4.政务“微平台”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一种全新的沟通交流方式,微博、微信把网络问政推向了新的高度。调查显示,80%的调查对象表示知道“平湖发布”政务平台,19%的调查对象尝试过网络问政。  二、平湖市顺应网络化开展宣传思想工作的探索实践  1.巩固主流舆论阵地,权威发布更加有力。面对网络化时代的挑战,平湖市除有效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外,积极打造新媒体网络宣传引导矩阵,以市新闻门户网站“平湖网”和市政府新闻办官方微博、微信“平湖发布”为龙头,整合全市85个政务微博、55个政务微信以及手机报、客户端等新媒体资源,通过主题报道、民生报道、深度报道等方式进行全媒体宣传引导,主流网络阵地在应对突发事件和热点问题时权威作用进一步显现。“平湖网”已成为本土网上新闻舆论主阵地,多次被评为浙江在线优秀支站。“平湖发布”政务微信大厅实现了微信集群、信息发布、便民服务、城市形象宣传“四位一体”。  2.注重网络文明引领,社会风尚更加正气。寻找发现最“接地气”的“最美人物”,将宣传“身边好人”放在新兴媒体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位置,弘扬“平湖好人”感人事迹。建立“道德讲堂”,同步创建小微广播、网络讲堂等,举行公民道德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平湖传统文化“平和”“报本”等精神元素,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提炼出“平和报本,勇猛精进”新时期平湖城市精神。深入开展农村“十星级文明家庭评创”和乡风文明星评创活动,深化“让网络空间清朗起来”教育实践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活动,共同打造平湖文明圈。  3.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新闻宣传更加有效。嘉兴日报社平湖分社围绕“四个融合”(即做强新闻主业,实现内容融合;加强内部协作,实现采编融合;扩大资源共享,实现互动融合;培养全媒体人才,实现队伍融合)全方位提升传统纸媒影响力。平湖市广播电视台通过“三屏合一”(即电视屏、电脑屏、手机屏融合)的新型广播电视服务平台实现广电媒体全面发展。两个新闻单位均成立新媒体中心,在运营维护、信息发布、人才培养、经费保障等方面步入正轨,旗下的新媒体产品社会影响力和舆论引导能力不断增强。  三、当前平湖市宣传思想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    1.网络思维有待进一步提高。随着互联网技术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影响日益深入,宣传干部的互联网意识不断提高。但调研中也发现,部分基层宣传干部的观念理念还跟不上对象的变化、技术的进步,工作开展中网络思维能力总体上说还比较欠缺,仍习惯于老的宣传手段和模式,对新媒体、新技术的运用能力还不够强。  2.宣传方式有待进一步创新。随着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参与意识的逐步增强,群众不仅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意见的传递者,他们更倾向于使用便捷、表达自由、能够得到更多重视的新媒体,而传统宣传方式所依赖的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受限于条件,更多的是一种单向式传播,缺乏互动与交流反馈。一些主流传统媒体向群众释疑解惑不够。  3.引导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当前,不同类型媒体的界限日益淡化,纸媒、广电、互联网等形成了舆论传播的大格局,特别是手机成为网民第一大上网终端,对舆论引导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影响。调查发现,基层一些单位缺乏与媒体和网络打交道的能力,不能准确把握媒体记者和网民的关注点,面对采访、发声引导时,往往顾左右而言他,或洋洋洒洒讲一通,讲不到点子上。  4.媒体融合有待进一步深入。虽然传统媒体相继开辟了新媒体平台,开设了微博号和微信号,力求进行两媒融合,但与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相比,这些改变还过于浅显与形式化。比如平湖市广电台创办了西瓜网,而报社网上新闻宣传主要依托平湖网,两者发展基本还处在新闻单位内部技术升级和资源整合阶段,需从机制、手段、保障等方面加大融合创新力度。  四、网络时代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的对策建议  1.适应新的形势,不断转变思想观念。要强化互联网思维,充分认识互联网发展趋势的不可逆性,高度重视互联网等传媒技术在宣传思想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在制定长远规划和阶段目标时,要将其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其中,提出整体要求,细化具体项目,落实责任部门。在信息化推进过程中,应通盘考虑宣传思想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在资金、人力、物力等各方面加大投入,不仅要建立完善宣传思想工作信息数据库,还要结合网络管理实际积极开发建立舆情监测分析系统,健全网上舆情信息监控、分析、研判、预警、反馈等制度,形成一整套与互联网相适应的宣传思想工作机制。  2.壮大网上舆论,着力提高网络舆论引导能力。一是要强化网上舆论阵地建设。进一步推进互联网、手机移动终端、微信微博等建设发展,大力宣传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政策措施、工作成效,及时发布权威信息,传递党委和政府的声音。二是要密切关注网上舆情热点。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根据事件本身和事态发展拟定宣传口径,做好引导预案,防患于未然。同时注重“网下疏导”,针对舆情所反映问题,认真了解情况,深入剖析原因,努力解决好网上反映的社会热点、民生问题,推动网上问题网下解决。三是要加快媒体融合发展。树立一体化发展的观念,从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多方面深度融合,以“内容为王”,多方面运用先进技术作支撑,打造全媒体时代的宣传模式。  3.贴近基层群众,深度融入日常宣传思想工作。一是要加强懂网、用网能力,学好用好新媒体,将具有公信力的权威声音传递给群众。面对重大突出问题,政府部门要做到主动发布、主动问询、主动倾听,保证群众知情权。在向群众和媒体通报社会热点问题处置过程的同时,也要向媒体和网民表明姿态,避免信息不对称,引发网络舆情。二是要积极搭建平等、高效、双向互通的网络问政平台,完善以门户网站、主流论坛、政务微博、微信等为主要渠道的社情民意收集机制,及时掌握网民思想动态和利益诉求,化解网上矛盾纠纷。三是要深化“依法管网、文明上网”宣传教育,经常性开展法律法规普及活动,开展网络案例警示教育活动,联合各涉网管理部门加强对社会网站的依法管理,督促属地各网站规范自身运作,坚守办网“七条底线”,公开履行“依法管网、文明办网”承诺。  4.推进队伍建设,努力提升宣传干部综合素质。一是要优化用人机制,选派政治素质高、业务技术精、担当能力足的年轻同志,充实到新闻发言人队伍、网评员队伍、文艺创作队伍等专业人才队伍中去。二是要改善宣传思想干部的知识结构,完善科学化干部培训机制,强化学习网络信息传播技术和新媒体应用技术,提高运用网络思维和网络言论开展群众宣传思想工作和引导社会舆论的能力。三是要重视培养自己的网络“意见领袖”,鼓励党政干部、理论从业者、媒体从业人员开通个人实名微博、微信、论坛帐号,发挥他们新闻敏感性强、视角新颖、拥有较高网络人气的优势,达到准确反映民意、理性引导舆论和“为我所用”的目的。 课题负责人:陈敏红课题组成员:邢伟、陶杭、杨吉运用互联网思维加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实践与探索宁波市北仑区委宣传部课题组   一、北仑区以互联网思维开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探索  1.以自媒体属性强化基层宣讲。一是培训队伍“强底气”。不定期组织区委兼职讲师团、“蒲公英”宣讲团、微型党课优秀选手、基层党校教学骨干开展宣讲培训,2015年共举行各类集中培训、观摩研讨活动10余次,参与人数达2000余人次。二是深入基层“接地气”。在农家小院、凉亭桥头、村口田间,以周末听书、闲亭小聚、文艺表演等形式开展生动、多元、互动宣讲,已举行“凉亭故事会”“钱老师故事会”“岩河故事会”等宣讲450余场。三是互联网+“聚人气”。在“北仑发布”官方微博、微信、APP开辟#北仑正能量#、#理论微谭#、#微言晓义#专栏,图文并茂定期发布理论微言、历史故事、好人好事、风土人情,阅读量破1300万人次。四是宣传最美“扬正气”。将“蒲公英宣讲团+故事会”作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平台,深入挖掘宣传“最美警察胡朝霞”等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优秀志愿者,讲好“最美”故事,传播“最美”精神。  2.以体验至上植入志愿服务。一是健全的组织体系“筑堡垒”。要求入党积极分子自党校结业后一年培养考察期内、预备党员一年预备期内,自愿无偿参加不少于24小时的义工服务,完成24分考核指标。以“红领之家服务中心”为“大本营”,辐射15个区域性党组织,孕育出“白领之家”等15个特色“分中心”,形成“1+15”全区域党员志愿服务工作格局。二是专业的队伍建设“组联盟”。建立党员干部后备人才信息数据库,健全不合格有序退出机制,已发展入党积极分子398名。逐步孵化形成服务矫正人员、吸毒人员、精神病患者等特殊人群专业队伍,组织服务活动269次,受众达1034人次。三是精细的管理模式“强实战”。推出“敬老日”“护绿日”“导医日”“秀山日”“亲水日”和“靓城日”六大常态化菜单式服务项目,供“红领”选择申报,开展各类服务1002次,累计服务时间20145小时。出台“成员实名制”“活动申报制”“服务积分制”“积分兑换制”“项目互动制”五项制度。  3.扁平化管理延伸基层文化惠民触角。一是建库——集聚丰富多样的服务资源。集成包括500多种服装道具、30多个展览展示、400多个文艺节目的“文化项目库”;打造包括100多名骨干师资和300多个舞蹈、音乐、书画、健身、非遗等培训课程的“人才项目库”;建设包括体育训练基地、农村文化礼堂、各级青少年宫、社区文体室等80余处文体活动场地的“文化阵地库”。二是建站——形成统分结合的服务网络。架构“1+N”文化加油站服务机构,“1”,即1个总站,设在区文化馆,负责分站的申建、设置、布局、管理和更新文化资源库,处理分站的预约申请和配送服务等问题。“N”,即按照片区化管理要求,在中心社区、中心村、工业园区、重点学校等处设立52个分站,每个分站设管理员,做好活动期间组织、服务、建档、信息报送等相应工作。三是建网——架构高效便捷的服务平台。开通“北仑文化加油站”网站,设置总站服务、分站服务、资源平台、配送公示等四大板块。总站服务板块面向全体市民,每周推出培训课程,市民在线报名;分站服务板块按需点单预约,由总站调剂配送;资源平台板块公布展示集成的各类资源,供基层单位选择和租借;配送公示板块及时发布总站活动和各分站信息,让市民及时了解和参与。“文化加油站”运行两年来,已为全区各地各单位提供文化服务900多场次。  4.打情感品牌构建精神家园。一是“建”上发力,打造礼堂特色。引入“乡贤”人士,把区域内知书达礼、以德服众的道德典范和精神领袖作为乡贤标准,从蒲公英宣讲员、退休人员中物色人选,做到每个礼堂进驻一名“当代乡贤”。入驻乡贤在文化礼堂策划设计、资料整理上整体把脉,挖掘了水浒名拳、舞龙舞狮、竹文化、剪纸文化等一批富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本土文化。讲解乡史乡情。发挥乡贤熟悉本土文化优势,生动解说展示展陈背后的故事。二是“管”上给力,强化机制队伍。发挥“乡贤人士”能说会道特长,以老带新,培育发展壮大宣讲员队伍,现有各类草根宣讲员419名。以乡贤人士为主力军,采用培训辅导、私授技艺、旁听讲解等传帮带方式培养志愿者,全区组建118支志愿者队伍,参与人数7500余名。三是“用”上助力,丰富各项活动。宣讲活动传播核心价值,高河塘文化礼堂每半月开展一期“钱树德故事会”,在面上,打造全区农村文化礼堂宣讲活动配送平台,近两年来“点送结合”开展宣讲服务进礼堂200余场次。依托乡贤人士熟知传统文化底蕴,组织七岁开蒙礼、成人礼、“七夕”传统婚礼、感恩礼、冬至谢年礼等礼仪活动,传承优秀文化。经常性开展各类走亲活动,提高文化礼堂的群众参与率和使用率。  二、创新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互联网思维路径  1.坚持“换位思考”,推动理论大众化,凝聚社会共识。一是注重党员求知需求。在学习主题、学习方式等方面既突出上级精神要求,又充分考虑党员干部的实际需求,狠抓“讲学、督学、考学、述学、评学”的“五学”机制落实,推动理论学习常态长效。二是贴近百姓个性需求。激活基层百姓智慧,发挥“蒲公英”宣讲团作用,依托基层党校、文化礼堂、道德讲堂、九峰大讲坛等阵地,推广“凉亭故事会”宣讲形式,并借力新媒体传播优势,分层分众互动宣教。三是服务群众精神需求。在片区统筹建设文化礼堂中,引入“乡贤驻堂”理念,挖掘乡史、讲解乡情、传承乡愁,确保“灯常亮、门常开、人常来”。  2.坚持“一线实战”,推动新媒体融合,清朗网络空间。一是舆情应对精确度“一线提升”。坚持“预警信息在一线互通、关键舆情在一线求证、舆情态势在一线研判、应对效果在一线评估、引导能力在一线提升”并举,完善网络舆情监测、预警、分析、处置、反馈、评估机制,有效防范相关不稳定舆情。二是政务媒体影响力“一线提升”。因时出台《北仑区加强政务微博建设和管理的实施办法》和《北仑区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布实施办法(试行)》,构建以“北仑发布”领衔的政务微博微信群。三是网军队伍战斗力“一线提升”。对全区机关工作人员开通微博、微信、QQ群等网名身份信息全面摸底。实施部机关干部“以挂代训”制度,并拓展到街道(镇)、重点民生部门。常态有效运作网络文化协会,加大实战演练力度,集中力量培育网络意见领袖。  3.坚持“单点突破”,推动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引领社会风尚。一是“美好家园”建设日常化突破。以全国、省、市测评标准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问题为导向,每年制定一批重点攻坚项目,区文明办通过日常督查、委托第三方测评、媒体曝光等方式进行监督和考核,推动各部门形成自我测评、自我发现、自我整改的常态化创建机制。二是核心价值观宣传多样化突破。以实施社会风尚引领工程为主线,推进社会风尚实践点建设,通过开展家风家训征集传播、先进典型巡讲巡演、主题公益广告强势宣传、寻找“最美家庭”和“文明家庭”标兵户评选等具体活动,着力打造“好人文化”品牌。三是志愿服务制度化突破。理顺工作体制,出台《北仑区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意见》,形成“22144”工作机制,以NGO组织形式成立区志愿者服务指导中心,对全区志愿者登记注册及培训进行服务指导,组织协调全区志愿服务活动。加强专业志愿服务组织、社区志愿服务组织、系统志愿服务组织、企业志愿服务组织建设。建立志愿云,提升志愿服务平台和品牌志愿队孵化培育基地,推动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  4.坚持“传承创新”,重点增强工作有效性,深化文化惠民。一是建设港口文化传播平台。以中国港口博物馆为试点,建立公共文化服务场馆理事会制度,改革运行机制,努力打造挖掘港口历史、传承港口文化、传播海洋文明的重要基地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文化交流平台。探索港口文化节市场化运作机制,提升港口文化品牌,增强普惠性和影响力。二是建设公共文化共享平台。重点完善全域城市化公共文化惠民服务体系,以优化文化配送为重点,打造文化信息交流平台、文化资源共享平台、文化服务培训平台、文化展演提升平台、文化活动认购平台,积极构建“文化惠民全区一张网”。三是建设基层文化共建平台。以海享大舞台、基层文艺团队等为重点,以管理制度化、活动定期化、投入重点化、展示经常化等为抓手,进一步完善文化加油站运作模式,数字化资源库和搜索引擎,以基层点单预约、区调剂配送的形式,免费向基层提供一站式公共文化服务。  5.坚持“粉丝思维”,依托草根力量,增强队伍造血功能。一是拓宽“粉丝”发现渠道。重点发掘和培养乡贤人士、文化志愿者、各类宣讲员等骨干带头人,组织专业人士进行教、学、帮、带,形成一支扎根基层、专兼结合的“粉丝”队伍。二是创建“粉丝”成长平台。推广宣传文化系统干部跨部门交流挂职制度、重点民生部门网络发言人助理到网信办挂职培训制度,用实景体验、实战演练等方式,引导广大宣传文化干部强化责任担当,勇当战士、不当“绅士”。三是营造“粉丝”发展环境。理顺管理体制,建立干部目标管理责任,落实责任考核体系。加强与街道(镇)沟通协调,工作上给考核,政治上给前途,经济上给激励,采取多种办法促使基层宣传文化干部干事业、干好事业。 课题负责人:杨劲课题组成员:黄海伟、张红霞     体制外公众“社会疏离现象”的调查分析省舆情研究中心   从2014年起,省舆情研究中心连续两年对我省公众的价值认同问题展开跟踪调查。调查由省统计局民生民意调查中心借助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实施,两年合计获得5000个有效样本数据。调查的总体结论是,公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晓度和认同度整体上都在提高,但体制外公众存在价值认同方面的偏差和价值接受方面的“疏离现象”。具体来看,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体制外公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晓度、认同度均偏低。本报告所谓的体制外公众,主要是指相对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科教文体卫专业人员、离退休人员和学生以外,由自由职业者、个体商贩、农民和失业无业人员等组成的社会群体。调查显示,体制外公众,不论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晓度,还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都明显低于体制内公众。体制内公众知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比例高达83.1%,而体制外公众仅为49.5%。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的了解程度方面,体制外公众能准确说出全部内容的比例仅为3.8%,能准确说出核心价值观大部分内容的也只有13.3%。    二、体制外公众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渠道相对狭隘。调查发现,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书籍和亲朋好友等非组织化的渠道方面,体制内公众同样比体制外公众拥有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更大可能性。在广播电视渠道方面,体制内公众的比例为29.6%,体制外公众的比例为17.4%。在网络渠道方面,体制内公众的比例为29.3%,体制外公众的比例为10.9%。在报刊书籍渠道方面,体制内公众的比例为32.3%,体制外公众的比例为10.9%。在亲朋好友渠道方面,体制内公众的比例为3.8%,体制外公众的比例为2.7%。在信息化、网络化社会中,上述渠道具有开放性,而体制外公众表现出的主动性偏低,表明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对核心价值观相关信息的筛选和排斥,这是与社会主流价值取向疏离的体现。    三、体制外公众对社会生活基本价值取向的一致性程度相对较低。为了进一步比较体制内与体制外公众在主流价值取向方面的一致性程度,研究中心将10个与公众日常生活相关的基本价值观指标进行加总处理,形成社会生活基本价值取向指标(见表1)。统计发现,体制内公众的得分为2.64,高于体制外公众的2.55,表明体制内公众对社会生活基本价值取向的一致性程度更高,而体制外公众与社会主流价值观存在一定的偏离性。   表1:公众社会生活基本价值取向加总量表建构(有效样本N=5000)量表构成指标指标赋值统计结果 肯定说不清否定均值标准差1. 古人说:恶有恶报、善有善报,您赞同这种说法吗?3212.620.772. 您会教育自己的孩子做个老实人吗?3212.810.563. 有人说:只要付出努力就会得到相应的回报,您赞同这种说法吗?3212.610.784. 有人说:现在社会上有好文凭不如有好关系,您赞同这种说法吗?1231.770.965. 有人说:当今社会还是靠勤劳致富,您赞同这种说法吗?3212.600.796. 有人说:做好本职工作是人的本分,您赞同这种说法吗?3212.920.397. 有人说: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您赞同这种说法吗?3212.460.898. 有人说:人生成功的象征是金钱,钱赚得越多就越成功,您赞同这种说法吗?1232.540.839. 有人说:现在生活富裕了,勤俭节约已经过时了,您赞同这种说法吗?1232.810.5910. 俗话说: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您赞同这种说法吗?3212.690.72社会生活基本价值取向加总量表3212.580.33 针对上述调查分析情况,为有效消除体制外公众“社会疏离现象”,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高度重视体制外公众“社会疏离现象”的负面影响。体制外公众“社会疏离现象”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破坏性,轻则可能造成社会失去凝聚力,影响社会的动员能力;重则可能发展成为社会对立,造成潜在的社会破坏力。近年来社会上出现的一系列体制外公众恶性公共犯罪事件,与体制外公众“社会疏离现象”关系密切。因而,体制外公众“社会疏离现象”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二、切实加强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推进核心价值观宣传生活化,重点面向体制外公众发放核心价值观宣传台历、挂图、雨伞、折扇、书签、环保袋等产品,提高核心价值观宣传的覆盖面。编辑故事版和漫画版核心价值观教育读本,用生动的语言、直观的图文,把核心价值观讲清、说明,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感染力。加强舆论引导,大力宣传道德模范、“平民英雄”,巩固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不断强化网上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把价值引导融入到社会热点的舆情引导之中,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三、进一步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体制外公众的社会疏离感,与他们难以充分享受到现有制度带来的利益有关。调查发现,我省公民对于近年来政府在重要民生工程方面的工作,体制内公众的满意度评分高达3.93(满分5分),而体制外公众仅为3.73。因此,增加制度的包容性,实现更大程度的社会公正,让体制外公众分享到改革和发展带来的红利,提高他们的获得感,是消除体制外公众“社会疏离现象”的重要途径。浙江宣传信息 第14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6年3月7日 【迎接G20人人讲文明②】 □杭州拱墅区“微笑行动”团队获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称号□德清县以“最美”志愿服务团队助力G20展示新形象□丽水莲都区“三构建”扎实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常态化□衢州衢江区突出“三大主题”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嘉兴秀洲区“四化并举”扎实推进志愿服务记录制度建设        杭州拱墅区“微笑行动”团队获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称号   杭州拱墅区“微笑行动”团队是专门为贫困家庭的唇腭裂及头面部畸形儿提供免费救助治疗的公益组织,26年里为全国29053位贫困家庭的患儿提供免费手术等治疗,得到中央和省市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在2月26日召开的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推进会上,该组织荣获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荣誉,作为浙江省唯一、全国仅4名的代表作发言交流。  一、精准化服务,扩大品牌影响力。坚持精准化网络构建,形成“点线面”结合医疗救助服务体系,成功塑造“微笑行动”志愿服务品牌。一是“点”上服务不断到位。成立国内第一家全免费医疗机构“杭州微笑行动慈善医院”,落户在杭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国内外医护志愿者、善款捐赠者都可以在这里奉献爱心。二是“线”上服务不断完善。组织150余支志愿医疗队,为百色、延安、漳州等革命老区贫困家庭患者提供免费手术和相关治疗。三是“面”上服务不断拓展。在广西、新疆,云南等全国6个省份建立志愿服务站点,与国内34家医院保持合作,形成全国性关爱贫困唇腭裂孩子的医疗救助网络。  二、专业化运作,强化社会认同力。注重自身专业化建设,打造手术水平高、管理模式规范为特色科学运作体系。一是扩大专业队伍。通过网络、电话等多种方式,扩大志愿者招募渠道,对进入团队的专业医疗志愿者进行专业考核,确保吸收技术过硬的优秀医生。目前有全国唇腭裂医治专家、众多医疗志愿者500余人。二是完善组织结构。发起成立“微笑行动”全国性公募基金,组建专项基金管委会,建立健全基金财务管理制度、社会公募制度等一系列机制。三是规范运作流程。建立严格的医疗作业流程、志愿者管理流程、患者接受救助流程和术后反馈流程,提升医疗救助服务专业性。  三、组织化推进,增强项目创新力。实现志愿服务常态化、规范化、社会化转变。一是从阶段性向经常性转变。每月参与“拱墅区雷锋广场”等志愿服务,“微笑行动”团队共开展大型送医上门救助活动11次,实现了救助常态化。二是从松散性向规范化转变。组建志愿者服务协调小组,消除志愿服务队伍不稳定性,确保志愿者服务质量,提高志愿者服务效率。三是从行业性向社会化转变。“微笑行动”团队已拥有在册医疗志愿者400余名、非医疗志愿者上千名,收到国内外百余家爱心企业和4000余名爱心人士捐款累计达8000余万元。〔杭州拱墅区委宣传部供稿〕   德清县以“最美”志愿服务团队助力G20展示新形象   德清县以“服务G20·展示新形象”行动为契机,完善志愿服务网络,推动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化、志愿服务内容专业化,以“最美”志愿服务团队提高公民道德素养。  一、机制化建设,促进志愿服务体系更完善。建立县、乡、村三级志愿服务网络。县级层面成立“讲奉献·报春晖”德清县志愿服务总会,乡镇层面结合实际成立新市镇“古镇新文化”、武康镇“七色花”、雷甸镇“四叶草”等志愿者团队12支,村级层面成立“德清嫂”志愿服务队等特色团队。打造志愿服务网络平台。以“德清县志愿服务网络平台”网站建设为中心,整合“12349热线”等渠道资源,建立集志愿服务诉求窗、志愿信息联通桥等功能网络平台。  二、项目化包装,推进志愿服务活动更扎实。结合“讲道德·更和谐”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设立义剪梅——麻风病疗养院项目、“急诊陪护365”项目等医疗类志愿服务项目;结合“讲道德·更高尚”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设立勇敢者魔方——青少年心理辅导服务项目、送教上门——培康学校特殊教育志愿服务项目等教育类项目;结合“讲道德·更安全”文明出行活动,设立游指引——文明出行交通劝导项目、莫干山镇小导游志愿服务项目等交通类项目。  三、专业化发展,提供志愿服务内容更精准。根据志愿者的专业和特长,成立12支“技术帮扶队”和15支“阳光服务队”。“技术帮扶队”通过深入企业一线开展技术指导服务100多次,为企业创造效益1670余万元。如专门开展突发性城市应急救援、户外性意外事件紧急搜救等活动的山鹰救援队。“阳光服务队”以社会救助救济、公共公益事业等为主要服务内容开展便民服务,被居民亲切称为“百姓110”。如“钱大姐帮忙”服务热线,自2010年开通至今,调解社区矛盾53次,调处成功率达到91%。〔德清县委宣传部供稿〕  丽水莲都区“三构建”扎实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常态化   丽水莲都区依托志愿服务,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促进“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志愿服务成为社会新风尚,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一、构建全民参与机制,建设学雷锋“大队伍”。切实发挥机关干部、在职党员、劳动模范等群体示范作用,组建干部服务组、党员志愿服务队、劳模服务队等队伍,并常态化开展活动。成立莲都区志愿者协会,大力支持市民自发成立志愿服务组织。实施志愿者注册“号段制”。具有志愿服务队伍达200多个,登记注册志愿者16200多人,初步建成“志工委+协会+队伍”志愿服务组织体系,推动志愿者数量“井喷式”增长。  二、构建供需对接机制,实现学雷锋“零缝隙”。定期调查、征集服务项目和救助对象,向全社会发布学业辅导、亲情陪伴、感受城市等类别的志愿服务需求“菜单”,为志愿者提供多向选择。开通“莲都志愿服务网”、搭建“爱心莲都志愿服务广场”、建设“莲都社区志愿服务站”,建立“网站+广场+服务站”平台体系,在3月5日,团区委与团市委共同举办“3·5学雷锋,关爱进社区”活动,把今年学雷锋活动推向高潮。  三、构建长效运行机制,做到学雷锋“不间断”。制定出台《莲都区志愿者注册管理办法》《莲都区志愿服务积分管理办法》《莲都区志愿者注册管理办法》《莲都志愿者网站管理办法》等制度文件,完善志愿服务制度体系。围绕打造“捡不到烟头的城市”,组织小荷志愿者2000人,分批、分时、分段到路上捡拾烟头,为美丽丽水城建设尽心尽力。围绕中心工作,开展“五水共治”“六边三化三美”“两美莲都,主客共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开展志愿服务,使全年学雷锋活动做到“不间断”。〔丽水莲都区委宣传部供稿〕 衢州衢江区突出“三大主题”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衢州衢江区围绕“爱心、两山、文明”三大主题,全面开展学雷峰志愿服务活动,传播社会正能量。  一、突出“爱心”主题,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结合“学雷锋日”等活动,倡导中小学生参与文明行动,争当文明志愿者。开通“守护天使”志愿者网络报名端口。通过招募各类专业人士和广大爱心志愿者,定期开展“学业辅导、亲情陪护、感受社区、自护教育、爱心捐助”等城区新居民子女关爱活动。建立“爱心妈妈”志愿服务队。组织妇女干部、社会爱心人士结对帮扶城区困境家庭,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学习生活环境。  二、突出“两山”主题,开展美丽乡村全年部署。组织开展“清千塘美百河”主题活动。开展水塘整治、沟渠修复、河道景观提升等活动,大力宣传生态文明理念,劝导纠正污水乱排等不文明现象,提高公众保护衢江秀美山川的意识,推动生态衢江建设。有规划、有部署地开展植树护林活动。组织广大党员、青年、妇女和学生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并将志愿护林工作纳入全年规划。在农村,每月8日定期组织开展节水护水宣传、生活垃圾分类培训指导等活动;在城市,组织巾帼志愿者开展文明劝导、邻里互助等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激发广大妇女爱家乡护家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突出“文明”主题,发挥最美精神引领示范。组织开展“礼让斑马线·你我齐参与”主题活动。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强化安全宣传教育、参与志愿服务和执法整治行动,引导市民摒弃不文明交通陋习,营造“文明出行”良好氛围。开展“清洁家园文明生活”活动。动员全区志愿者,定期前往认领路段,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劝导纠正车辆乱停放和占道经营行为。发挥“最美”典型示范作用,持续开展“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等评选活动,通过挖掘善行义举,促全区上下形成“关爱身边好人、学习身边好人、争做身边好人”的良好氛围。〔衢州市衢江区委宣传部供稿〕  嘉兴秀洲区“四化并举”扎实推进志愿服务记录制度建设   嘉兴秀洲区高度重视志愿服务工作,不断促进和规范志愿服务记录工作,着力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和品牌化建设。  一是推行“制度化”记录。根据中央文明办关于加强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有关精神和民政部《志愿服务记录办法》相关要求,《浙江省志愿服务条例》的有关规定,结合秀洲实际,研究制定《秀洲区志愿服务记录办法》,对记录主体,记录时间标准,记录具体操作等作具体的规定和阐述。  二是实行“平台化”构建。依托嘉兴市秀洲区志愿服务记录信息平台(www.jxzyz.org),和“掌上志愿,时尚联盟”服务平台,开展志愿者网上招募、注册、服务记录等各项工作,实行志愿者数据信息一人一档管理。搭建网络化、社会化志愿服务动员对接平台。    三是完善“体系化”建设。志愿服务记录工作采取区、镇(街道)、村(社区)、各类志愿者组织、志愿者个体五级运作模式,以社区为主要阵地,各级团委承接志愿服务记录管理工作。    四是实施“品牌化”战略。开展志愿服务星级评定和优秀志愿者评选,做好志愿服务记录结果运用,同时挖掘区内一批优秀的志愿服务项目,积极向上申报“学雷锋公益成长计划”“益满禾城”公益创投活动等志愿服务项目资助,以项目化运作方式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推进志愿服务项目化、品牌化。〔嘉兴秀洲区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 第15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6年3月8日 【学习贯彻**书记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宁波市“三清模式”学习宣传贯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温州市四个“不动摇”贯彻落实**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绍兴市强化“五种意识”学习贯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苍南县三项举措贯彻落实**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诸暨市做好“加法”确保**书记讲话精神“三个到位”□义乌市“六抓六提”把**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到实处□玉环县深入学习贯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宁波市“三清模式”学习宣传贯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2月22日,宁波市召开学习宣传贯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刘奇作出批示,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万亚伟出席座谈会,传达精神,部署任务。  一、人才队伍清醒。坚持党管媒体原则,严格落实政治家办报、办刊、办台、办新闻网站要求。严格“三审”制度,健全新闻单位内部管理机制。加强新闻单位安全生产以及各类传播平台管理,规范新闻采访活动、广告传播和报刊发行秩序。加强记协新闻道德委员会建设,完善优秀作品评选机制。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为核心,努力提升与宁波大学、浙江万里学院共建新闻学院的实效。  二、宣传报道清新。实施新闻生产流程再造,改进采编组织架构,完善统一指挥调度,努力实现新闻信息一次采集、新闻内容多种生成、新闻产品多元开发。加强新闻生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报纸、电台、电视台、新闻网站版面节目改革和“甬派”“点看宁波”APP技术升级和应用推广。深化“Focus on Ningbo”外宣品牌建设,展示好宁波形象,推介好宁波城市。推动市级媒体集团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城市媒体、海外友城媒体合作。  三、网络空间清朗。实施“甬动网络·微爱倾城”网上正能量精品工程,组建“微爱”网络公益联盟。打造网络评论矩阵,推动“甬说”“甬上观潮”等评论品牌同名微信公众号建设。制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宁波实施细则》,重点加强对移动客户端管理,落实同尺度、同标准管理要求。推动新媒体党建工作,探索网络纠纷调解机制。建立网络媒体违规违纪行为扣点警示制度,完善违规约谈机制。〔宁波市委宣传部供稿〕 温州市四个“不动摇”贯彻落实**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2月22日,温州市召开专题学习会,学习传达**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并研究贯彻落实举措,2月25日向市委和市委主要领导作专题汇报。  一、坚持党管媒体原则不动摇,以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市委宣传部制定出台全市新闻舆论队伍专题学习方案,通过中心组学习、系统会议、业务研讨、记者学堂等形式,把讲话精神学习贯彻引向深入。温州日报报业集团、温州广电传媒集团第一时间举行全体同志学习会,牢固树立政治家办报、办刊、办台、办网,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上来。  二、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不动摇,以讲话精神引领宣传、巩固阵地。两大媒体集团拿出重要版面、时段、页面,开展密集性报道。及时转载摘播中央媒体报道,发动市本级新闻舆论工作者谈体会、作表态。组织“温籍海外华文看温州”等“外媒看温州”系列活动,利用《欧华联合时报》《科技金融时报》等海外媒体平台和温州新闻文化信息共享平台资源,加大重大主题新闻宣传和城市形象正面宣传,巩固壮大主流新闻舆论阵地。    三、坚持改革创新路径不动摇,以讲话精神推动融合、促进发展。大力推动新闻舆论工作改革创新,强化融媒体中心建设、融媒体传播机制建设、融媒体传播导向管理。重点创新媒体融合内部体制机制,改进采编组织架构,完善统一指挥调度,真正实现新闻信息一次采集、新闻内容多种生成、新闻产品多元分发。优化完善新闻发布例行机制、重大新闻信息报告制度、突发事件部门联动机制等舆论引导机制。    四、坚持从严管理思路不动摇,以讲话精神转变作风、改进队伍。加强新闻舆论队伍建设,加强思想政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等教育,深入开展“坚持新闻理想、承担职责使命”主题实践活动。深化新闻单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优秀人才激励措施,推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常态化制度化,鼓励新闻记者到基层去,发现和宣传来自一线先进典型和生动案例。严格落实关于导向管理、新闻口径管理、记者个人和媒体官方微博微信管理相关规定,确保管理和落实不缺位。〔温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绍兴市强化“五种意识”学习贯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绍兴市认真学习贯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着力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的五种意识。  一是强化学习意识。2月22日,市委宣传部利用周一专题学习时间组织传达贯彻,并结合全市宣传思想工作会议迅速加以部署落实。市级各新闻单位利用中心组学习、编委会学习、座谈会等形式,持续学习讲话、深入领会精神、准确把握实质,切实履行好新闻宣传工作的职责和使命。  二是强化看齐意识。修订完善《市级新闻单位绩效考核办法》,突出党的宣传阵地必须姓党,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的考核要求。指导各媒体准确把握自身定位,强化看齐意识,在宣传报道工作中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增强政治自觉性和坚定性。  三是强化导向意识。出台《2016年重点宣传工作安排》,指导市级媒体按照项目化、清单化、责任化的要求,对重大政策、重大战略、重大规划、重大改革、重大工程的宣传报道做出安排部署,及时发现和有效回应各种不同看法,唱响主基调,弘扬主旋律,讲好“绍兴故事”。  四是强化发展意识。按照中央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部署,着力破解制约融合发展的体制障碍,加强信息技术应用研发,加快中央媒体资源库、采编数字信息技术平台等新技术、新平台的研发建设。  五是强化能力意识。以中国新闻奖、浙江新闻奖和绍兴市重大主题报道奖评优评选为抓手,加强新闻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坚持不懈地转作风改文风,激励媒体从业人员多采写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实现中国新闻奖、浙江新闻奖更多突破。〔绍兴市委宣传部供稿〕 苍南县三项举措贯彻落实**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2月24日,苍南县召开宣传系统工作会议,学习传达**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一、抓正确导向,点亮主流舆论“航标灯”。坚持党性原则,充分发挥县电视台、《今日苍南》等媒体的导向作用,在意识形态、重大政策解读、社会热点、公共突发事件等问题上抓好舆论引导,为苍南县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加强网络舆情预警监测、研判应对等机制,重点抓好苍南核电项目网络舆情监测及突发事件应对和引导能力。继续办好《玉苍焦点》《玉苍清风》“今日谈”等栏目,健全和完善报网台全媒体监督体系,指引舆论监督方向。  二、抓媒体融合,拓展舆论阵地“放大器”。有效整合县内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资源,实现内容、渠道、平台等深度融合,加快推进“两微一端”新媒体矩阵建设,筑就“新媒体首发、多媒体跟进、融媒体传播”新型传播格局。继续开展“新媒体看苍南”等系列活动,发挥好民间自媒体“小喇叭”作用,延伸民间网络舆论阵地的话语权。  三、抓担当意识,打造宣传队伍“排头兵”。宣传系统干部要反复学习和领会**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增强在舆论引导、舆论斗争中站稳政治立场。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敢于动真碰硬。抓好宣传人才实施工程,遴选一批采编、管理和新媒体等优秀人才,培育一批名记者、名编辑和新闻发言人、网络评论员,打造一支开口能说、提笔能写、问策能对、遇事能办的宣传队伍“排头兵”。〔苍南县委宣传部供稿〕 诸暨市做好“加法”确保**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三个到位”     诸暨市积极谋划,做好“加法”,发挥“1+1>2”效果,确保对**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领会到位、覆盖到位、贯彻到位。  一、专题+研讨,确保领会到位。专题学习原汁原味。市委把学习讲话精神列入近期理论中心组学习重要内容,发挥领导班子方向标作用。宣传文化部门第一时间组织专题学习,2月22日,召开专题座谈会,认真学习讲话精神,研究探讨具体举措。多层研讨学深学透。宣传部门和新闻单位组织领导班子、新闻发言人等多个层面,分层分块组织研讨会,在政治敏锐、形式内容、工作作风等方面查找短板,列出清单,限时整改。  二、宣传+宣讲,确保覆盖到位。媒体宣传聚共识。诸暨日报连续推出2期特别报道,深入报道讲话反响,组织理论专版,刊发一批评论言论和体会文章。广播电视台刊播学习动态,组织系列访谈,迅速兴起浓厚氛围。理论宣讲提认识。组织发动各级各部门主要领导带头“上党课”开展宣讲;抽调机关干部、专家顾问成立宣讲团,通过微型党课、“诸暨掌上理论微讲堂”等载体进行宣讲。   三、业务+队伍,确保贯彻到位。履行职责,做大主业。对内策划重大主题宣传,推出有温度、有深度、有故事的拳头报道,提升舆论监督推动力。对外强化战略合作,积极宣传诸暨发展新亮点。推动媒体融合,打造“中央厨房”,组织“正能量”传播活动、“清朗”专项行动,唱响网络好声音。肩负使命,做强队伍。落实《诸暨市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和“一个责任四张清单”,壮大基层力量,形成大宣传格局。组织开展“坚定信念、勇于担当,争当‘十三五’开局‘战士’”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树立宣传战线新形象,不断提升队伍战斗力。〔诸暨市委宣传部供稿〕 义乌市“六抓六提”把**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到实处   义乌市通过“六抓六提”工作方法,把总书记讲话精神落到实处。  一是抓学习提信心,进一步认清职责使命。2月23日,义乌市委召开全市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深入学习传达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要求全市各单位,特别是宣传文化单位将学习讲话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通过集中学习、专题讨论、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进行深入学习,层层传达,进一步认清形势,切实增强做好新闻舆论工作的使命担当。  二是抓谋划提干劲,进一步推进工作落实。以学习贯彻总书记讲话精神为指引,大力开展“创新发展义乌经验·干在实处勇当标兵”主题实践活动等三大活动,讲好义乌故事,唱响义乌好声音。策划义乌经验十周年系列宣传活动,邀请国内外主流媒体开展集中报道,向世界展示义乌新发展、新成果。  三是抓改革提效率,进一步激发工作活力。加快推进义乌市广播电视台等集团化改革,制定出台报业集团、广电集团的绩效考核办法,激发新闻单位工作活力。深入推进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打造全媒体“中央厨房”。研究制定义乌市加快文化发展、繁荣文艺的实施意见,着力打造一批文艺精品和文化品牌。  四是抓短板提优势,进一步强化履职能力。严格落实党委(党组)意识形态主体责任,制定镇街和部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考核办法,强化对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开展“蹲点基层找短板”专项活动,研究提出对策措施,落实整改到位。建立宣传文化单位领导联系镇街、农村、文艺人才等“六联系”制度。  五是抓规范提能力,进一步巩固壮大新闻舆论阵地。重点组建好“舆情分析专家小组”“网军冲锋队”等网评精锐部队,不断增强网军实战能力。成立义乌市网络文化协会,精心组织开展“2016网络文化季”活动。  六是抓队伍提素质,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开展“坚持新闻理想,恪守新闻道德”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实施“蒲公英培训”行动,加大选派优秀新闻骨干到省级媒体挂职学习锻炼力度,着力培养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义乌市委宣传部供稿〕 玉环县深入学习贯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2月20日召开宣传部部务会议,传达学习会议精神,22日向县委常委会作专题汇报,3月3日召开全县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传达会议精神并部署全县2016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一是做强主题宣传。一方面继续完善中心工作和重大专项报道宣传效果评价机制,加速推动报纸、电视、广播与玉环新闻网整合重构,增强正面宣传的统筹力和协调力;另一方面将做强村级宣传阵地建设,将基层宣传栏建设、管理情况纳入考核,敦促各村居(社区)健全各类宣传橱窗、宣传栏等相关宣传阵地的管理制度。  二是做细舆情引导。完善络舆情风险防范机制,理顺互联网管理体制,加强技术手段和监管平台建设。重点将聚合全县职能部门、行业协会的发布及服务功能,做强“玉环发布”品牌,壮大微信联盟架构,打造信息网络矩阵,抢占“指尖上的阵地”。  三是做精对外宣传。将实施“美丽玉环”对外传播工程,多渠道对外宣传和推介玉环。同时策划制作《说玉环》系列等主题鲜明的精美外宣品,编摄《玉环印象》外宣画册、形象片,在各类节会和重大经贸推介活动上配送,提高玉环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玉环县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 第16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6年3月10日 【中小学德育工作①】 □杭州西湖区“四个双百”促进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提升□温州龙湾区推进“春泥计划”为青少年成长提供优质“土壤”□宁海县“三化”促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磐安县织好“三张网”提升中小学时政教育质量        杭州西湖区“四个双百”促进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提升   杭州西湖区通过百场讲座、百篇案例、百佳社团和百场活动等“四个双百”,不断提升青少年思想道德水平。  一、百名好人走进校园开展百场讲座。以 “万名好人进校园”活动为契机,开展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进校园宣讲活动。全区76所中小学累计邀请好人100多名参与宣讲,如翠苑一小邀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模获得者易贤华开讲无私奉献的人生魅力。  二、百名德育骨干编撰百篇教育案例。打造“班主任发展联盟”校园德育工作名片,选树出13名首席班主任、30名功勋班主任、90名骨干班主任担纲德育课题领衔人,开展全区“德育课堂节”成果展示活动。全区939项课题列入立项课题,其中《转型期学校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践研究》等12个德育课题摘获省精品课程等。  三、百佳学生社团打造百个展示平台。全区组建中小学学生社团3183个,每年投入社团活动经费2000余万元。推选出“西湖棒伢儿”欢乐总团、星洲小学足球社团等100个精品特色社团、10所社团研究试点学校,打造百个展示平台。开展全区社团文化节、流动少年宫等百余项特色活动,成为全省唯一入选首批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区)。  四、百个校外阵地开展百场特色活动。利用全区105个雷锋驿站、180个社区青少年俱乐部和春泥计划点、17家农村文化礼堂以及11家第二课堂基地等校外活动阵地,开展青少年特色服务活动。累计开展“立家训、写家书、扬家风”“学经典、诵经典、爱经典”等集体活动400场次,累计为5万余名青少年提供素质提升服务。〔杭州西湖区委宣传部供稿〕 温州龙湾区推进“春泥计划”为青少年成长提供优质“土壤”   温州龙湾区深入推进“春泥计划”实施,优化成长环境,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养。  一、“捐、宣、建 ”提升“春泥”阵地。“捐”赠爱心图书。在10个社区开展“春泥计划”图书捐赠活动,捐赠未成年人图书5000册。“宣”传春泥品牌。通过公益广告、墙绘、宣传栏等形式,宣传“春泥计划”活动和效果,特别制作印有“春泥计划”专用标识的小白帽和宣传T恤,扩大“春泥计划”的影响力。“建”好活动阵地。整合文化礼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推进未成年人活动中心、道德实践基地等校外活动阵地的建设,保障“春泥计划”顺利开展。  二、“推、联、借”打造“花朵”缤纷生活。“推”进特色项目开展。打造“春泥计划”特色项目,如宁城社区“红色学堂”,蒲三社区组建“430社区课堂”等项目帮助社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联”合各项活动。结合核心价值观、中国梦学习教育等主题,融入开展学雷锋、“争当美德少年”“我的中国梦”等活动让未成年人在“春泥计划”活动中提升思想道德素养。“借”力各项资源。积极发挥文化礼堂、文博馆、图书馆等阵地作用,吸引未成年人广泛参与各类民俗展示、经典诵读等活动,继承和弘扬优秀地域传统文化。  三、“招、揽、挖”扩充“春泥使者”队伍。广“揽”大学生志愿者。邀请温州大学、浙江工贸学院等高校大学生志愿者参与“春泥计划”活动。温州大学“暖新”实践队在宁城社区举办红色学堂活动,通过“朋伴融入”“环境融入”等模块,提高未成年的学习能力。“招”募在校老师。招募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在校老师参与社区“春泥计划”活动。如实验小学“春泥”使者,开办国学班教授“论语”“弟子规”等传统经典文化。“挖”掘民间能人。挖掘、发动民间能人,组建“春泥计划”能工巧匠队伍。龙腾社区在社区文化礼堂开设非遗学堂,邀请市非遗传统剪纸、吹糖第四代传承人教授未成年人剪纸、吹糖人、画糖画。〔温州龙湾区委宣传部供稿〕  宁海县“三化”促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 宁海县构筑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围绕多元化教育、生活化融入、品牌化推进,利用多载体多形式在未成年人中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好声音”。  一、抓多元化教育,变“整体漫灌”转为“个性滴灌”。组织未成年人开展“走读家乡地域文化”活动,借助乡村学校少年宫等阵地,开展“缅怀先烈,感恩幸福生活——与梦同飞翔”主题活动,共计3万余人次青少年受到教育。充分利用板报、橱窗、校史陈列室等设施,对“24字”核心价值观进行“入眼”教育。依托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方孝孺读书节等活动,开展中国梦主题宣教活动507场次,受教育未成年人达23.6万人次。  二、抓生活化融入,变“硬性推动”为“自觉养成”。以“日行一善”为主题,全年共组织3.4万余名青少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18次。以“争做美德少年”为主题,发动各中小学开展“最美浙江人·争做美德少年”评选活动,让广大中小学生学有榜样、行有楷模、赶有目标。选树未成年人各类身边典型1200余个、先进集体200余个。  三、抓品牌化推进,变“口号号召”为“项目量化”。持续8年推进村(社)、校“三好四无”创建活动,开展“新三好生”联评公示表彰,被评为宁波市第三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奖。全县共建立136个青少年帮扶基金,共累计帮扶近2万人次,资助金额达近1000余万元。发挥学校普法主阵地作用,累计开办法制课137堂,受教育青少年8.2万人次。指导学校开展德育工作“一校一品”创建,让学生在浓厚的德育环境中接受教育。﹝宁海县委宣传部供稿﹞ 磐安县织好“三张网”提升中小学时政教育质量   磐安县各中小学校立足实际,织好时政教育的兴趣激发网、资源整合网、思辨争鸣网,有效地保证了时政教育的高质量。  一、织好“兴趣激发网”,开阔师生视野。营造视听氛围。在校门口电子显示屏滚动播出时政新闻,学生进校门就从了解国家大事开始。学校广播时政频道,及时转播新闻。实验初中开设“南园之声”时政播报栏目。每周的升旗活动“国旗下讲话”,由值周教师向学生介绍最近国内外时政5条以上,并予以点评。设置专栏专报。校黑板报宣传栏醒目位置设置时政专栏,每周刊出一季一次盘点国内外重要时政。各校校报刊发学生社团时政感悟,自由争鸣。  二、织好“资源整合网”,充实教学资源。以学校给班级征订的《人民日报》《浙中新报》《磐安报》《半月谈》等为素材,编撰每月时政校本教材,下发教师和学生,人手一册。在青年教师、新教师、校长培训中,重点安排时政教育内容。开展师生时政同堂竞赛。邀请地方党政领导为学生做形势报告,与新闻宣传部门合作,请已进入高校的学哥学姐回校开时政讲座。  三、织好“思辨争鸣网”,注重教学实效。学校规定时政教育每学期不少于5课时,开展时政主题辩论赛,探讨国际形势,大国角逐等。学校联合相关部门组织开展各类爱国爱家主题论辩活动,如12月4日全国宪法日,第二中学、安文镇中学等学校开启“学法、知法、守法”主题爱国护家论辩活动,各校均开展“五水共治美化磐安”等志愿活动。普及和弘扬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追求。实验小学布置“日行一善”家庭作业,邀请家长学生共同微信探讨“日积月累的善行”。开展学习践行《磐安县文明公约》远足活动,开展“我为价值观代言”采风和演说,推动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磐安县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 第17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6年3月14日 【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①】□象山县影视文化产业依托热播剧实现辐射效应□杭州江干区积极打造两岸文化产业“创意对话创意”活动品牌□东阳市“三个+”打造文化产业进阶版□开化县以“四套叠加法”助推根雕文化产业全链式发展□松阳县强化“四梯队”力推田园文化产业节节高         象山影视文化产业依托热播剧实现辐射效应   象山影视城依托去年《琅琊榜》《芈月传》等热播剧拍摄地效应,春节假期累计接待游客15.04万人次,门票收入537万元,辐射带动区域旅游经济收入超过150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08.6%、106.3%和114.3%。  一是引进剧组取得重大突破。去年共接待《大轰炸》《勇士之门》等入驻拍摄剧组51家,同比增加26家,增幅45.7%。中美合拍片《大轰炸》总投资5.5亿元,中法合拍片《勇士之门》总投资3亿元,创作团队包括国际知名导演吕克·贝松,好莱坞影星布鲁斯·威利斯、梅尔·吉布森,以及奥斯卡最佳摄影、最佳音效设计、最佳编剧奖获得者。春节期间,《思美人》《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3个剧组正抢抓拍摄进度,《大闹东海》《曾许诺》等6个剧组筹备置景,《射雕英雄传》《昆仑道》等5个剧组排期已约满至8月底。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完善。与浙江广电集团合作开发全国首个影视乐园“浙江广电象山影视基地”,完成投资1.95亿元,项目一期主体建筑和二期桩基工程基本完工。引进民间资本2.02亿元,建成国内最大规模“民国城”,在传统古装剧拍摄优势基础上,满足近代戏拍摄外景条件。投资9500万元建成亚洲最大水下特技摄影棚和全国首个高科技数字化摄影棚,拉动7家民营影视公司建成总面积5.26万平方米的多类型摄影棚群,初步实现向影视拍摄片场化与工厂化转型提升。  三是影视旅游营销成效显著。主推“互联网+”反季营销模式,开展全方位宣传,依托上海50辆公交车和4个热门商圈地铁口,发布《琅琊榜》《芈月传》等影视旅游产品。联合知名旅游网站和APP推出亲子票、合家欢票等多种票务优惠,实现网络售票5.1万人次、销售额175万元。〔象山县委宣传部供稿〕 杭州江干区积极打造两岸文化产业“创意对话创意”活动品牌   杭州江干区以两岸文创产业合作实验区核心区块——杭州创意设计中心开园为契机,成功打造两岸文化产业“创意对话创意”活动品牌。通过线上线下双向互动、杭州台湾两地互访交流、传统新兴媒体全程参与,聚集两岸文创企业300余家、国内外媒体20余家。  一、抢抓机遇,精心策划传播方案。区委宣传部以杭州创意设计中心项目建设并开园为契机,遵循新闻传播规律,精心策划传播方案。加大与杭创中心沟通,细化开园仪式方案,形成故事征选、微影拍摄、高峰对话、入岛交流四个阶段整体方案,通过项目化公开招投标,引入专业策划公司,以阶段绩效确认方式,确保每项节点工作运作到位。  二、把握节奏,不断提升传播力度。积极动员150余家文创企业参加“创意人创业故事”征集活动,获得文创企业第一手资料。在持续采集故事数据基础上,挑选有情怀、有代表性业内大咖,采访、拍摄和制作文创微纪录片16条,畅谈创业历程和创意心得,刻画创意人物形象。在台湾商业总会大力协助下,摄制组一行专程赴台湾采访拍摄了吴卿等6位文创大师名家。举行杭州-台湾“创意对话创意”高峰论坛,两岸文创界人士300余人出席盛会,故宫博物院、台湾艺拓国际股份等7家单位围绕文创融合作主题演讲和专题对话,将“创意对话创意”活动引向了高潮。  三、注重过程,持续深化传播效果。始终突出“对话”主题,将两岸文创交流摆在突出位置。除前期专程赴台采访拍摄外,后期评选出的8位创意故事优秀代表赴台参加两岸文创展。主动加强与传统媒体对接发声。中新社、浙江日报、浙江电视台等20余家主流媒体,以专题报道等方式,对活动进行60余次传播。专题制作“创意故事”评选网站,依托“江干发布”官方微信,以“文创微纪录片观赏+创意故事票选”联动发布形式,连续18天发声传播。“两岸创意对话”16条微纪录片阅读量达11.46万人次。〔杭州江干区委宣传部供稿〕 东阳市“三个+”打造文化产业进阶版   东阳市着力打造以东阳木雕、横店影视、文化旅游为主体的特色文化产业体系,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高。该市共有各类文化企业4800多家,从业16万人,2015年度实现营业收入550多亿元,被评为“浙江省文化产业重点县(市、区)”。  一、传承历史优势,“木雕+”文化风生水起。东阳市因地制宜出台土地、财政、税收等方面一系列木雕产业扶持政策;通过推进中国木雕文化博览城项目,进一步塑造东阳木雕文化品牌,提升东阳“世界木雕之都”国际地位;完善工艺美术三大基地四大中心,建立创意研发平台,为东阳市工艺美术创作提供重要配套服务;办好广厦学院工艺美术班等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机构和“多维东作云”等红木家具网上推广平台。  二、保持特色优势,“影视+”文化蓬勃发展。作为全国首个国家级影视产业实验区,横店影视文化产业实验区入区企业累计达652家,工作室261家。将项目审批、社会管理等270余项行政管理事项及权限交由横店镇行使;实验区建立助推上市服务机制,为入驻企业提供工商代理、品牌指导、版权服务等专项服务;引进国内首条4K/3D影视后期制作生产线,形成器材租赁、影视拍摄等各环节产业链,实现全方位、全过程的影视服务。实施横店通用机场等一大批重大项目,优化文化产业结构,提升文化产业层次。  三、探索联动优势,“旅游+”文化顺势而上。抓住卢宅、蔡宅、李宅古建筑保护契机,逐步恢复“三宅”完整格局和建筑精华,使之成为浙中地区规模较大、建筑类型多样、文化底蕴丰富的大型古宅博览群之一。将周边村庄的民居、民俗、特产等资源逐步加以开发,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弘扬与发展文化旅游结合起来,形成以横店影视文化游为主线,以生态文化游、古建筑文化游、木雕竹编文化游等为支线,共同发展的文化旅游产业。〔东阳市委宣传部供稿〕 开化县以“四套叠加法”助推根雕文化产业全链式发展   开化县把根雕产业作为浙江旅游西进、打造浙皖闽赣四省边际国家级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重大产业支撑来抓,吸引全国根艺产业向开化集聚,有效实现根雕文化产业链的延伸发展。  一、“规划+平台”强化产业支撑。编制《根艺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完善实施《根宫佛国5A级景区提升规划》和《关于加快根雕产业发展扶持意见》,向全县30余家根雕企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全县年产根雕作品30万件,产值达2亿元以上。创新信贷产品,鼓励根艺企业通过上市、发行债券等方式筹措资金。成立根宫佛国管委会和开化—桐乡山海协作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统筹协调特色根艺产业发展,开化逐步成为全省根雕产业重要集聚区,根缘小镇被列入全省37家首批特色小镇之一。  二、“造景+造势”培育产业特色。开展“一城一园一节一牌”创建活动,促进根雕造景与产业造势融合发展。建好“一城”。将根雕文化融入城市形象,打响“根城茶韵”城市品牌,规划面积3.78平方公里打造以根雕为主题的特色小镇。创好“一园”。创建全国唯一以根雕文化展示为主题的国家5A级景区——“根宫佛国文化旅游区”。办好“一节”。连续四年举办“中国根雕艺术文化节”,形成根雕文化品牌,根雕文化已经成为开化的城市文化符号。四是唱好“一牌”。整合全县根雕企业资源,争创国家、省级名优品牌;创作世界上最大一套根艺“五百罗汉”雕像,正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  三、“线下+线上”拓展产业延伸。建设中国根雕交易市场,引导根雕企业向根缘小镇产业区集聚发展。创新“高速公路”营销,在临安、兰溪等10余个高速服务区开设展销中心;接轨“高铁时代”,以“浙江开化国家公园—根宫佛国号”冠名6条高铁线路,全程播报开化根雕文化产业动态。推广“互联网+根雕”模式,开设淘宝衢州馆开化根雕专区,“开化根雕”3000余品种在全国2万多个网点进行销售,2015年开化根雕电子商务销售额超1000万元。  四、“技艺+艺术”提升产业队伍。出台《关于“五百”人才培育引进工作的实施方案》,与浙江师范大学合作,定向培育复合型根雕人才,培育200余名本土根艺师。县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根艺人才补助津贴,设立根艺大师工作室,吸引各地国家、省级工艺美术大师交流互动。每年组织开展“醉根杯”根雕创作大赛和十佳根艺师评选活动,对获奖者给予3000元~5000元的奖励,营造良好的行业竞争氛围。〔开化县委宣传部供稿〕 松阳县强化“四梯队”力推田园文化产业节节高     松阳县把田园文化产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重要产业和新增长点来培育,强化“四梯队”建设力推田园文化产业节节高。  一是“固”龙头,大力发展摄影写生产业。利用优越的自然生态资源和历史文化村落资源,设计推出松古农耕园、四都云雾景等8条摄影写生线路,成功举办“古韵茶香田园松阳”全国摄影大展、“田园松阳杯”全国大学生写生大赛、全国艺术家走进松阳三个系列、摄影游走进11地市等大小赛事活动30余个。全县共计接待摄影、写生游客达50余万人次。  二是“强”龙身,发展壮大文化养生产业。以田园风情省级旅游度假区为龙头,推进卯山文化养生基地、大木山骑行茶园等田园文化养生基地开发,新天地农业休闲庄园等一批文化养生项目扎实推进。建成松阴溪流域水上生态绿色长廊60公里。文体赛事渐成规模,今年松阳县已相继承办浙江省首届生态运动会自行车爬坡赛、攀岩之星总决赛、文化礼堂乡村排舞大赛等重大赛事。  三是“带”龙尾,积极培育山居民宿业。结合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推进文化旅游景点、景区、线路和养生村、民宿村建设,打造山居民宿胜地。松阳县已先后与北京绿十字文化传播中心、新湖集团等达成合作协议推进山居民宿建设。全县已发展民宿专业村13个,枫坪“柿子红了”、四都“云上平田”“过云山居”等一批精品民宿建成运营,接待床位500余张。  四是“舞”龙珠,着力提升民间手工艺产业。深入挖掘和传承传统手工艺,扶持利用传统非遗、民俗节庆等乡俗文化发展演艺产业。县财政投入2000多万元建成县非遗展演中心,实现免费开放、常态演出。推动青瓷、黑陶、根雕等传统工艺品提升发展,重点推进松阳玉石文化城等文化重点项目建设。全县有各类民间手工艺师257人,从事根雕加工30余家,根雕产业营业额1500余万元。〔松阳县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第18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6年3月16日  【建设文化礼堂培育礼堂文化②】 □杭州余杭区成功承办省第二届农村文化礼堂“我们的村晚”□温州龙湾区文化礼堂“村晚+”模式培育“自”文化新载体□舟山普陀区“党徽”点亮文化礼堂□湖州吴兴区做实“三结合”文章推动农村文化礼堂可持续发展□兰溪市以“传承礼仪”为支点重燃农村基层礼堂文化     杭州余杭区成功承办省第二届农村文化礼堂“我们的村晚” 近期,杭州余杭区成功承办浙江省第二届农村文化礼堂“我们的村晚”活动。本届“村晚”以“美丽家园我的梦”为主题,分“美好乡村”“美丽乡愁”“美丽生活”“美好梦想”四个篇章,共安排16个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艺节目,11个市共800余名演职人员参加演出,省市区领导和当地近2000名村民同台观看。整台晚会集中展示全省美丽乡村建设丰硕成果,得到领导与群众的一致好评。一、加强组织领导,迅速研究部署。省委宣传部确定在余杭举办第二届“我们的村晚”后,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唐中祥带队赴余杭调研指导“我们的村晚”筹备工作,市委宣传部高度重视,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翁卫军就积极承办好“我们的村晚”活动作出重要批示,并于1月15日带领市委宣传部、市公安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专门赴活动举办地调研指导筹备工作。余杭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以区长为组长,各主要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的筹备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倒排时间进度。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先后召开20余次会议,成立活动现场指挥部,协调区委政法委、区信访局及相关街道做好社会维稳、环境整治等工作,切实推进“我们的村晚”各项筹备工作。  二、集中宣传预热,讲好余杭故事。活动落户余杭闲林以后,《余杭晨报》、丽人广播等各类平台进行预热宣传,“浙江的村晚在余杭演”成为许多人热议的话题。按照“接地气、聚人气”要求,“我们的村晚”外场推出“乡村嘉年华”活动,非遗展示分成村色满园、村暖花开、村意浓浓、村味飘香四个主题21个项目。民间艺术暖场表演展示《余杭滚灯》《仓前布龙》《鳌鱼灯》等优秀民间艺术节目,把场内、场外共迎新春佳节的热闹气氛连接起来,吸引众多农村群众观看,起到很好的暖场效果。  三、落实应急预案,抓实活动保障。余杭区制定《安全保卫工作方案》《医院保障工作方案》《通讯应急工作方案》等,确保活动安全有序。区委区政府落实“村晚”活动专项资金350万元,全力保障高质量展示全省农村文化建设成果。组织医疗、卫生、安监、通讯、电力等部门人员近300人,做好安全保障工作,制定周密细致的接待方案,做到事前联系、事中全程引导、事后电话回访,尽可能地提供优质服务。活动结束后,由余杭电视台选送的“我们的村晚”,成功登上央视新闻联播,浙江电视台等主流媒体竞相报道第二届“村晚”盛况。〔杭州余杭区委宣传部供稿〕   温州龙湾区文化礼堂“村晚+”模式培育“自”文化新载体      龙湾区通过“送文化”和“种文化”培育基层自发组织文化活动的“自文化”,鼓励各文化礼堂自办“村晚”,培育“自”文化新载体。     一、“村晚+民星”,文化大餐人人享。培育“民星”闪耀“村晚”。培育由村民组成的“民星团”,区文联下属的十大文艺协会“1+1”结对各“民星团”,并根据其特点指导编排各类节目。蟾钟文化礼堂太平腰鼓队、宁城文化礼堂拼字龙灯队等40余个“民星团”为“村晚”带来南拳、舞龙灯等“土”节目。培育“村歌”唱响“村晚”。举办区首届村歌大赛,《锦绣萼芳》《幸福坦头》《榕树下的歌谣》等10多首优秀“村歌”成为“村晚”保留节目。培育翰墨飘香“村晚”。组织本土书法家在“村晚”现场挥毫泼墨,为村民写春联送福,累计送出春联3000余对。     二、“村晚+走亲”,好戏连台村村演。推出礼堂巡演。以街道为单位,由群众自导自演,编排一台“村晚”,在辖区范围内各文化礼堂进行巡演,全区共演出35场,参与表演人数达2000人次,观众达11000人次。开展街道走亲。6个街道两两结对开展“文化走亲”,互相“晒村晚”,共开展12场“走亲”“村晚”演出活动。进行全区展播。利用龙湾发布“双微”平台,及时发布“村晚”信息。将全区各文化礼堂“村晚”制作成视频,通过龙湾新闻联播、龙湾新闻网、户外视频等媒体滚动展播。  三、“村晚+公益”,文明新风时时扬。青年助力演“村晚”。依托“新青年下乡”载体,组织6支服务队到结对街道,与当地村民共演“村晚”。借助“青春速递”微信平台,接受村民“文艺点单”,为村民送去20多个文艺节目。“最美人物”聚“村晚”。在“村晚”舞台上表彰年度“最美人物”,展示优秀家风家训,组织张红军、潘锋等“最美”人物在现场与村民互动交流。关爱行动暖“村晚”。组织状元亭义工、弘德义工队等本土民间公益团体走进“村晚”现场开展“暖冬助困”活动。〔温州龙湾区委宣传部供稿〕  舟山普陀区“党徽”点亮文化礼堂      舟山普陀区以渔农村文化礼堂为基地,做好党徽亮起来、党课讲起来、党员动起来三大文章,抓牢抓实党的基层意识形态阵地。  一、党徽亮起来,鲜明礼堂身份。今年2月份开始,全区41家文化礼堂在醒目位置统一悬挂“党徽”,并保持常态亮化,鲜明亮出文化礼堂的基层红色基地身份,明确文化礼堂“党”的属性,凸显党对思想文化阵地的领导地位。通过党徽高挂常亮,不断强化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群众思党、念党情怀,增强组织归属感、认同感。  二、党课讲起来,筑牢红色意识。把文化礼堂作为培植红色意识的重要课堂,通过形势政策宣讲、文化艺术表演、百姓故事宣讲等形式,多层次、多角度、多样化讲述党情党史、传播党的政策理论。着重做精做深“百姓故事汇”品牌,围绕“听爷爷讲战争故事”“红色七月颂”“说说家乡好”等主题,找准宣讲内容与党员群众情感的契合点和触发点,用故事演绎催发思想情感共鸣,筑牢基层向党看齐意识,以寓教于乐精神文化活动,将思想行动凝聚统一起来。  三、党员动起来,做好先进引领。结合新乡贤文化打造,把文化礼堂作为基层党员干部继续发光发热和践行服务使命的重要平台。引导党员干部主动亮身份进驻文化礼堂,发挥文化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社会资源丰富等优势,积极做好“智囊团”,为文化礼堂建管用出谋划策、增添活力;自觉做好引领者、服务者,带头组织参与各类精神文化活动,维护党的良好形象;主动担当把关员,把牢文化礼堂原则方向,永葆红色基地属性。〔舟山普陀区委宣传部供稿〕  湖州吴兴区做实“三结合”文章推动农村文化礼堂可持续发展   湖州吴兴区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与生产生活、本地本土、长效管理相结合,着力实现文化礼堂可持续发展,使之真正成为农民群众的精神家园、文化公园、活动乐园。  一、与生产生活相结合,实现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创新文化礼堂运营模式。各行政村文化礼堂结合村民需求,通过举办婚丧嫁娶等便民服务,以10元/人的微利标准收取场地租借费用,拓展创收渠道,增加收入来源,实现文化礼堂的自我经营、自我管理。打造文化礼堂旅游品牌。与浙江中青旅等30多家知名旅行社签约“文化礼堂”旅游项目,将文化礼堂纳入旅游景点,全力打造“太湖溇港风情游、鱼米之乡生态游、白鹭欢谷山村游”3条精品旅游线路。开辟文化活动创收渠道。采取“文化搭台、企业唱戏”的方式,推出“与梦同行”百场演出大型系列文化活动,让文化礼堂借助“企业东风”焕发生机活力。有35家企业参与赞助、承办、自办各类文化活动60余场次,投入资金达200多万元。  二、与本地本土相结合,实现由“种文化”向“送文化”转变。“月月擂台”体现公共文化惠民。按照“一月一主题、月月有擂台”活动要求,广泛开展道德评议、祈春感恩、七岁开蒙等礼仪展示,道德模范巡讲、微型党课大赛、春泥计划展示等特色节目,激发村民参与的积极性创造性。“一堂一色”彰显地域文化魅力。各乡镇、行政村立足自然资源和民俗文化,不断丰富本土特色活动形式内容,如妙西镇结合山水地域优势,举办“美丽妙西”书画摄影展、白鹭谷浪漫山花节、风情采桃旅游节。“文化走亲”培育本土文化奇葩。通过开展行政村、乡镇街道、县区间的文化走亲,促进农村“文化礼堂”和社区“文体广场”“文化公园”等阵地“结亲”,章家埭村农民艺术团等10余支农民文艺团队,先后走进杭州拱墅区、安徽望江县等地进行文化走亲12场次,农村文化礼堂之间文化走亲100余场次。  三、与长效管理相结合,实现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健全资金保障制。以行政村为主体,设立“文化礼堂专项基金”,委托农村道德评议会负责对基金筹集、管理、使用等进行全程管控,在村务公开栏实时公开,确保资金有效、规范、持续使用。推行星级评定制。对文化礼堂组织领导、基本设施等情况,分星级量化标准,经区文化礼堂建设考核组评定,被评为五星级的文化礼堂,区财政每年一次性给予2万元奖励,考核结果同时作为文化礼堂管理员先进评比、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重要依据。落实安全责任制。将建筑安全、消防安全纳入镇村综合考核,定时定人检查安全设施,使安全管理责任真正落到实处。〔湖州吴兴区委宣传部供稿〕  兰溪市以“传承礼仪”为支点重燃农村基层礼堂文化   兰溪市通过开展各类文化礼仪传承活动,扎实推进农村礼堂文化建设,着力将礼堂文化培育成农村基层文化新风尚。  一、新兵入伍“壮行”礼培育爱国文化。壮行礼全程包括宣读新兵入伍命令、发入伍通知书、父母为儿子整理军装、村民代表为新兵戴大红花、新兵代表发言、宣誓、敬酒壮行等八项内容,场面庄重热烈。以“责任、光荣、忠诚、爱国”为主题,以村为单位,以文化礼堂为平台,进一步营造参军光荣的良好社会氛围,弘扬先辈的忠诚爱国精神。   二、畲乡婚俗礼继承传统文化。杉刺拦路、借锅仪式、抱上花轿、猜赤娘头、抢鸡笼、举杯敬酒、长夜对歌等畲族独特的婚礼活动是畲族人文历史的缩影,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对建设新农村、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加强民族团结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重阳“敬老”礼重拾孝文化。全市20多个村借助农村文化礼堂平台,突出“敬老孝亲”主题,有声有色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各项活动,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使“孝文化”不断回归和弘扬。四、幼儿“启蒙”礼孕育崇学文化。通过“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正衣冠”“行拜师礼”等礼仪活动,让孩子们迎来人生中重要一课。开蒙仪式,既是对个人成长一个重要标识的纪念,也让孩子们熟悉了传统礼数,开启了智慧的大门,点亮学童懵懂的智慧之灯,教导学童做人基本道理,让学童一生铭记、终身受益。五、高校新生“成才”礼推崇求真文化。作为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系列文化礼仪活动中的一项内容,旨在激励、引导青年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志向。“成才礼”活动的举办,不仅对高校新生成长有着重要教育意义,也向更多人展示做事立业的道理。兰溪还将在各地推广,不断深化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内涵。〔兰溪市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 第20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6年3月22日 【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 □温州市“三个坚持”打好新闻舆论主动仗□绍兴柯桥区抓好“四条线”做好新闻舆论工作□宁波镇海区构筑“三圈”强化新闻舆论监督显实效□温州鹿城区“三维度”抓好新闻舆论宣传工作         温州市“三个坚持”打好新闻舆论主动仗   温州市始终把新闻舆论工作作为重中之中来抓,举旗亮剑抓导向、整合资源抓策划、严格管理抓队伍,牢牢把握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的主动权。  一、坚持正面宣传,以正确的舆论鼓舞士气。今年以来,策划全媒体“助推开门红”主题宣传,推出“新春走基层助推开门红”等专题专栏20多个,刊播报道600多篇,营造全市上下浓厚的“大干”氛围。从市委中心工作提炼出具体议题,转化为报道主题,开展“三改一拆”“清零行动”“城市管理”等宣传,用好用活《电视问政》栏目品牌,策划推出“城市文明,我们还要做什么”等7个专题。做优做深“海外媒体采风”活动,推介和宣传温州形象。  二、坚持党性原则,以担当的精神守土尽责。妥善管控和处置各类舆情事件。建立健全新闻信息先审后发、新闻宣传综合评估等制度,实施网站管理记分考核制度和微信管理“五项举措”。推出互联网“清朗指数”,规范新媒体内容传播和管理。对恶意抹黑温州的不实报道,通过发函致电、严正交涉、信息辟谣等手段,严正处置。指导温州日报报业集团、温州广电传媒集团推进媒体融合,建立融媒体和全媒体新闻中心。推进“温州发布”等新媒体建设,做到“传播快捷、内容精准、服务贴心、反应迅速”。深入实施领导干部媒介素养提升工程,全面提升领导干部处理突发舆情事件的能力水平,累计培训县(处)级领导干部389人。实行网络编辑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制度,网络编辑一律执证上岗。设立网络文化协会党支部,团结一批网络“大V”和意见领袖。  三、坚持创新驱动,以多元的平台发好声音。策划开展全国晚报“聚焦温州模式”、澎湃新闻“温州模式”专访等活动。上线新闻文化信息共享平台,打通本地信息向44家海外华文媒体传送的卡口,向世界传播温州好声音。组建市民监督团、市民网络观察团等“市民系列”队伍,搭建《电视问政》《新政聚焦》等监督平台。市民监督团荣获“第八届中国政府创新优秀实践”称号。精心打造《温州一家人》《温州两家人》《最美的承诺》等热播影视剧。《温州一家人》作为第三部国产剧在韩国播出。《温州一家人》《温州两家人》两部以地名构成剧名的地方剧先后登陆央视一套黄金档,被影视剧领域专家誉为“温州的文化奇迹”。〔温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绍兴柯桥区抓好“四条线”做好新闻舆论工作   绍兴柯桥区通过抓牢政治方向线,抓稳媒体融合线,抓细议题设置线,抓牢舆情导控线做好新闻舆论工作。  一、抓牢政治导向线,把“政治看齐”深入“政策传播”。落实“一把手责任制”。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到各条新闻舆论战线的岗位责任制考核中,把“政治导向”工作责任细化到新闻舆论“一把手”年度考核。建立“一把手把关”机制。明确一旦发生严重政治方向错误,将对“一把手”严厉追究,严肃处理。强化看齐意识。召开全区学习贯彻**书记在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讲话精神座谈会,与柯桥日报、柯桥广电总台下辖的所有报纸、栏目、网站签订《柯桥区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状》。  二、抓稳媒体融合线,让“优势互补”融入“一体发展”。建立资源互通机制。定期召开新闻宣传联席会议,签订数据共享协议,在宣传内容、活动策划、资源利用上实行“1分钟”同步互通。创新传播方式。推出“柯桥发布”官方微信公众号,与传统媒体中的报道进行补充,以最新政策说明、民生信息传递、官方辟谣等方式,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群众关切。目前已发布信息380条,积累粉丝4万余人。整合媒体资源。建立自媒体工作群,统筹区级、镇街、机关部门和学校网络自媒体资源69个,粉丝数量超180万。设定“1+X”信息发布模式,“1”为区级统一发布宣传信息,X为个性化信息,目前,已实现同步推送,分级分区即时发布。  三、抓细议题设置线,使“柯桥宣传”落为“柯桥故事”。 建立宣传大数据库。对取得的新成就、工作亮点进行一日一收集,一周一整理、一月一回顾,定期盘点、定期更新、定期深入。优化专栏设置。围绕经济转型升级、轻纺城三次创业、美丽乡村和农村基层精神文明建设等中心工作,开设专栏12个,每个专栏以“图片+文字”进行系列报道,确保生动性与可读性。健全重大外宣主题宣传机制。以G20峰会、时尚创意周、纺博会等重大活动为契机,与中央、省市主流媒体同步谋划、同步报道、同步推介。  四、抓牢舆情导控线,用“主动引导”结合“被动应对”。建立舆情导控联系制度。出台《区委舆情导控工作联席会议议事规则》,由区委书记担任联席会议召集人,每月开展交流,研究把握舆论导向、信息报送、网络管理问题。深化“网络民生直通车”机制。构建“数位一体、各方协同”舆情、信息、宣传整合研判新模式。聘请15位优秀网评员,在绍兴知名论坛发表正面主题帖文,今年以来,共有18篇主题帖发表,获得回应1000多条。强化网络安全防控。对网上重点人员实行严格上报列控工作,落实二级和三、四级重点人定期调度机制,及时落地查证违法信息,已对3名人员进行法制教育谈话。〔绍兴柯桥区委宣传部供稿〕    宁波镇海区构筑“三圈”强化新闻舆论监督显实效   宁波镇海区坚持“创新形式、各级联动、直击问题”原则,打造问政问效平台、《问政问效直通车》《直通车聚焦》等品牌栏目,构筑“三圈”强化新闻舆论监督成效显著。  一、创新形式,构筑舆论意见圈。打造不下班的网上政府。在全省较早推出网络问政问效平台,将网民咨询、投诉等转交给职能部门受理答复,打造智慧型问政问效管理体系。打造开放式对话平台。开设市民桥政府热线、民声快递等政务对话栏目,邀请职能部门走进演播室回应民生热点。《镇海问政问效直通车》栏目,将演播室搬到村、社区等基层一线,邀请区领导干部与群众零距离互动。打造集约化的监督格局。推出《直通车聚焦》栏目,实行广播、电视、报纸、网络以及新媒体多终端联动刊播模式,实现舆论监督栏目资源集约化和传播平台多维化。  二、各级联动,构筑权威发布圈。实施网络发言人机制。推出《网络效能监督实施办法》,明确网络发言人工作流程、反馈时限等要求,159家单位设立网络发言人,主动发言500余次。实施信息交流机制。建立相关部门信息交流机制,确保舆论监督工作时、度、效。如《直通车聚焦》成员单位定期向栏目组报送选题,目前12期栏目中5个问题线索由单位主动提供。实施话题评议机制。组建由社会各界群体构成的评论员队伍,对舆论监督议题发表观点和见解,提供客观公正的解读,发表评论700余篇,其中明星评论员网评专栏“司马童时评”发表156篇。  三、直击问题,构筑民意信任圈。直击民生实事。《镇海问政问效直通车》共推出14期,话题涵盖安置房建设、食品安全、环境整治等内容,共反映诉求和问题近百个。直击工作推进。《直通车聚焦》连续报道占河建厂、小区违建、企业直排废水等问题,真实客观反映部分部门工作中的不足和困境,运用新闻力量监督、推进工作。直击问题落实。成立追踪报道组,跟踪曝光问题整改情况,并推出“回头看”专题节目,对“只承诺不落实、只讲困难不作为”的现象进行质询,目前195项问题均得到妥善解决。〔宁波镇海区委宣传部供稿〕 温州鹿城区“三维度”抓好新闻舆论宣传工作   温州市鹿城区把握好“三维度”,有效提升新闻舆论宣传工作能力。  一、制度为基,新闻宣传有锐度。建立区首批35个新闻通联站,在14个街镇各配备一名联系记者,并依托“隔壁邻舍”网络平台、社区“雨晴”工作室等载体,深度挖掘基层新闻素材。围绕重点工作,实行月度新闻发布例会制度,去年以来策划主题报道20余个、开设专题30余个,唱响创新发展主旋律。聘请131名中央、省、市级资深媒体人为“外宣使者”,连续两年开展“白鹿新闻奖”评选,定期举行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选题对接会、外宣使者恳谈会,形成宣传工作合力。  二、阵地为要,新闻传播有热度。全新改版“温州鹿城发布”微信微博,设立“鹿看点”“鹿发布”“鹿视角”“老鹿城”等板块,推出“两会聚焦”“八大攻坚进行时”等话题互动。同时,通过“鹿城微发布厅”一键群发功能,在重要事件发生时80余个官方微博微信统一发声,形成宣传合力。加快鹿城新闻网、《今日鹿城》转型发展。如推出“鹿鸣议事厅”,聚焦百姓热点,邀请各界代表现场问政;网络直播鹿城两会、金秋文化节等,在重大事件报道中增强时效性。  三、队伍为本,新闻创作有力度。除充实区广电新闻中心采编队伍外,还从各单位选拔百余名通讯员。对其建立“成长档案”,制定“成长计划”,记录基本情况、优势特长及工作表现、考核得分等动态信息。启动“培训全覆盖”计划,组织“专家走下去巡讲、通讯员走上来轮训”。目前专家组巡回授课7次,培训人数达300余人次,骨干通讯员实岗轮训20余人次。举办区新闻战线“三问自己如何担当”解放思想专题动员会、“好记者讲好故事”比赛等,引导新闻工作者增强社会责任感。〔温州鹿城区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 第21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6年3月24日 【观点摘编①】□海外互联网巨头新闻传播创新的主要特点□新闻产业供给侧改革的三大样本□媒体融合中面临的三方面矛盾及应对策略□西方“看不见的宣传”三大方法值得借鉴□强化红色文化传播的五点建议□互联网意识形态话语权争夺呈现三大新变化□西方媒体应对突发事件之借鉴□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存在四大短板□文化创意产业正在成为各国战略性产业     海外互联网巨头新闻传播创新的主要特点。一是重视阅读体验,实现个性化定制。互联网公司在推出新闻产品时候,迎合受众需求,重视阅读体验,允许用户对阅读界面进行个性化设置,使用户获得优质的阅读体验。二是呈现形式多样,重视信息整合。互联网公司在推出新闻产品时,更注重新闻信息呈现形式的多样化,允许合作媒体发布文字、图片、视频、声频等多种形式的新闻内容。三是算法聚合新闻,实现智能推送。对具有新闻聚合功能的产品而言,最核心的竞争力就在于搜集内容、整合内容、推送内容等方面的一系列“规则”:互联网公司对新闻内容进行要素分析,另一方面,又会对用户进行偏好分析,并对分析进行匹配,实现“智能推送”。四是人工专业把关,弥补算法不足。互联网的新闻产品除了“算法”外,还利用人工筛选的方式,力求“识别出难以被算法发现的原创好报道”,“把最优质的内容在最恰当时间推荐给最正确的人”。五是即时报道热点,增强报道深度。如谷歌公司的News Lab项目,帮助传统媒体获得即时数据,实施追踪新闻。其次,海外网络科技公司也在新闻深度方面进行尝试,通过对大数据的把握,以及新闻资讯的整合,提供更全面、更深入、更沉浸式的新闻报道环境。〔余姚市委宣传部供稿〕   新闻产业供给侧改革的三大样本。一是新闻聚合者:《赫芬顿邮报》。该报利用搜索引擎和人工集合技术,汇聚和梳理传统主流媒体、新闻博客、社交媒体上呈现的新闻信息,实现24小时新闻聚合。该报通过技术要素的驱动与投放以及劳动力要素的最大化使用改进了传统的新闻生产方式,大大提高了新闻生产效率,实现了新闻信息产品的最优供给。二是三网集成者:百视通IPTV。百视通IPTV以“电视新看法”为核心传播理念,既保留受众接收新闻信息的习惯,又创新用户视听体验,是新闻产业供给侧改革的成功实践者与探索者。其交互式功能使受众可以随时对新闻信息进行个性化点播,使流水线式的信息传播变成了模块化的产品供给。三是思想时政融汇者:澎湃新闻。“澎湃新闻”开创了新闻产业供给侧改革的新范式:坚持开放式的生产机制,积极探索“策展”式的新闻生产模式,调动一切创意与策划资源为新闻生产服务;致力于新闻内容的交互式生产,强化新闻追问功能与新闻跟踪功能,高度重视受众原创内容的发现和挖掘,极大地提高了UGC(用户原创内容)转化为新闻素材源的可能性;借助集团资本投放,倾力打造特色品牌,做强时政内容报道,迅速抢占“两微一端”媒体传播新阵地,延伸新闻产业链,全面提升供给水平,实现新闻价值的传承与内生增长。〔平湖市委宣传部供稿〕     媒体融合中面临的三方面矛盾及应对策略。一是融合发展一体化与利益主体多元化的矛盾。新兴媒体往往通过新设部门、新搭平台、新招人员、新开渠道等增量的方式生长起来。新兴媒体业务与传统媒体业务通常由不同的部门或单位来实施,有的甚至分属于不同的法人主体,相互之间利益并不完全一致。二是管理要求扁平化与机构层级复杂化的矛盾。在媒体激烈竞争和信息高度发达的背景下,扁平化管理是提高反应速度和决策效率的手段。这一体制有利于加强管理和控制,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市场应对和部门沟通协作的效率。三是全媒发展丛林化与媒体定位差异化的矛盾。各级各类媒体纷纷“触网”、开展微传播、建设客户端,全媒体发展呈现丛林化、相互趋同之势。这一趋势有利于融合发展,却与媒体定位差异化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应对策略:加强顶层设计,运用系统论方法,对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统筹规划,注重利益整合,推动形成新的运作模式和体制机制;强化内容特色,通过内容生产生态体系建设、内容生产循环模式建设,巩固内容优势;实施立体传播,变过去“两次售卖”的媒体营销模式为多次售卖、立体化营销模式。〔海盐县委宣传部供稿〕   西方“看不见的宣传”三大方法值得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在新闻传播领域,有悠久的历史和扎实的理论经验指导其“看不见的宣传”。他们的理念值得借鉴。一是运用双管齐下的路径策略,扩大受众面。西方媒体往往运用中央路径和周边路径两种策略来分析探讨受影响的效果,从而确定宣传方式。中央路径主要是针对对外传播领域,周边路径是针对普通大众,用“周边路径“模式抓住公众的认知偏好,通过巧妙的认知信息处理步骤,引导公众依赖周边路径的思考。二是运用有条不紊的宣传步骤,增强说服力。西方“看不见的宣传”主要分四个步骤。首先是“前期劝导”时刻,为信息传播营造良好的信誉和氛围。其次是淡化其组织和价值观背景,构造一个个性化形象。第三是设置议题,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劝导、诱发、动员公众对特定目标情绪。第四是有效控制目标公众的情感,避免自身宣传动机暴露和最终宣传效果出现问题。三是运用多样有效的操作手法,提升接受度。在具体操作手法上,西方媒体主要有以下六种方式:一是对常见的国际共识进行解构或模糊化处理。二是提出带有伪问题、或是未经权威证明的真相,加以混淆和散布,目的是引发公众的恐惧和不安。三是劝导者利用名人效应进行推销,从而隐匿劝导者的身份,使话题持续发布或转移陌生议题。四是通过意见领袖制造影响力。包括在国际上也把劝诱作为常见宣传手段。五是营造自我劝服舆论。如美国媒体关于中国窃取美国商业科技与互联网信息机密的报道时,通过传媒展现美国司法的强制和暴力,来展现司法肌肉。另一方面宣传无法证明所有信息与证据的合法性而公开道歉,从而对美国政治生活中“国会立法政治和行政监管举措”施加压力进而影响选票。六是分心策略。目的通过偷换议题,让大众分心。〔绍兴柯桥区委宣传部供稿〕   强化红色文化传播的五点建议。一是重视应用新媒体。红色文化传播必须借助网络、手机、移动终端等新媒体平台的优势,开拓红色文化传播的新领域与新途径。并将红色文化传播与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融为一体,使其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二是巩固和优化传统媒体。传统媒体必须巩固和优化自身在红色文化传播中的主导性地位与作用,在议程设置、节目安排、舆论引导等方面发挥关键性作用。三是发挥其他媒体的多维度补充性作用。如图书、横幅、宣传栏等信息载体,学校、博物馆、纪念馆、遗址等实物资源,以及宣讲团、文工团、表演队等组织机构,建构起多样化、立体化、全媒体的信息传播体系。四是加强对人际传播渠道的合理利用。借助现代通讯技术的传播平台,通过电子邮件、博客、微信等多种形式,拓展全媒体、全方位传播渠道,并以此建构全民参与的有效机制,形成时时处处宣传和弘扬红色文化的社会风尚。五是拓展反馈互动的有效通道。积极拓展信息反馈与互动的有效通道,及时收集、处理和反馈各种意见和建议,做好社会舆论引导工作。借助大数据等先进的技术手段,建立有效的信息筛选、过程监控和舆情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并清除各种“噪音”“杂音”污染,从技术上预防和阻止各种危害社会发展的行为发生,从而为红色文化传播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兰溪市委宣传部供稿〕   互联网意识形态话语权争夺呈现三大新变化。一是从“阵地争夺”到“话题抢夺”。互联网对人们思想观念所造成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通过掌握某一特定的阵地来实现,而更多的是通过争夺议程设置的优先权。如近年发生的昆明火车站暴徒砍人事件、巴州轮台县爆炸袭击案件等,无一不显示“话题抢夺”已经成为左右舆论走向的关键因素。二是从“自在”状态到“自为”状态。在话语渠道打开阀门之初,人们容易感到疑惑与迷失,因而形成的思想观念及话语表达也极不稳定,主要呈现出自发性和非理性的特点。但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沉淀,人们的思想观念逐渐由原先不自觉的“自在”状态转变为今天有意识的“自为”状态。值得高度警惕的是,某些非主流意识形态已经站到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对立面,企图解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正能量。如谣传“刘胡兰是小三”“董存瑞炸碉堡是凭空捏造”“雷锋典型系虚构”等各种抹黑英雄、虚无历史的现象此起彼伏,充分反映了互联网空间意识形态话语权斗争的严峻态势。三是从“完整叙事”到“碎片传播”。互联网上的信息为使话语在更广泛的范围传播和产生影响,话语主体常常从完整叙事中抓取博人眼球的只言片语进行大肆渲染,解构和颠覆原有的内容和意义, “标题党”就是其中一个明显的表现形式。一些文章被部分网站恶意肢解成完全与原意不同的话题,“大V”“公知”趁势而为,在互联网空间不断制造一些话题事件,影响社会舆论。如去年8月,北京大学原副校长梁柱所著的“怎样才能做到真正的历史清醒”一文,标题被篡改为“盲目追求真相不讲立场就是历史虚无主义”,一些网络“大V”不经核实随意转载或发表评论,极大地误导了舆论。〔武义县委宣传部供稿〕     西方媒体应对突发事件之借鉴——以布鲁塞尔恐袭为例。一是反应迅速,实时更新。恐怖袭击发生后,除比利时当地媒体外,包括英国独立报、BBC、CNN、NBC等多家媒体都在其官方网站头条位置对事件进行系列报道,并立刻推出Live(直播报道)、Latest Updates(最近更新)等板块,关注比利时恐怖袭击事件以及伤亡情况的最新进展。二是报道形式多样,充分还原实况。在事件的报道中,外媒多注重对于事实的描述,点明爆炸事件、地点以及人员伤亡情况。同时加入了许多外围因素,如目击者的讲述、事件回顾、当局调查等。三是采用横纵报道,试图揭开新闻事件间的联系。西方媒体在对此次布鲁塞尔恐怖袭击事件的报道中,几乎都提到了发生在上个星期的一则新闻:几天前巴黎恐袭案在逃嫌犯萨拉赫?萨拉姆被比利时警方在布鲁塞尔莫伦贝克区成功抓捕。那么,本次自杀式恐怖袭击者在布鲁塞尔引发爆炸,与萨拉赫的逮捕是否有关?在此问题上,多家媒体并没有最初武断的猜测,而是列举出客观事实,留出了思考的空间。四是运用幽默形式,传递温暖凝聚信心。在非常短暂的时间内,与爆炸事件相关的现场图片铺天盖地。布鲁塞尔、为比利时祈福两个关键词迅速上升到社交媒体话题排行榜的第一、二位,同时借卡通的幽默感来表达对于恐怖主义的反抗和对比利时人民的支持,“恐怖主义也无法杀死比利时式的幽默。和平与爱,给布鲁塞尔。”〔岱山县委宣传部供稿〕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存在四大短板。一是校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存在短板。学生对校园网关注不够,是由于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观念落后,忽视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实施。同时没有将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有机结合,缺乏网上与网下交流互动,未能通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二是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吸引力存在短板。当前,校园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在形式、内容、实用性等方面难以满足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需要,形式和功能单一,实现用性不强。比如网站的页面设计严肃、呆板,内容不丰富生动,说教色彩浓厚,引导功能较为淡薄,不能吸引学生。三是校园网络建设队伍素质存在短板。目前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和管理人员都是一般行政管理人员,网络文化意识薄弱,思想政治教育同网络文化建设又不能很好地结合,难以满足新形势下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大学生的发展需要。四是如何有效指导大学生使用网络存在短板。由于大学生在网络上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加上学校缺少相关的规范指导,网络的虚拟性、多元性使得大学生的思想受到冲击。〔玉环县委宣传部供稿〕   文化创意产业正在成为各国战略性产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作者和作曲者协会联合会共同推出了文化与创意产业最新研究报告《文化时代:全球文化创意产业总览》。该报告指出,文创产业是全球经济的支柱产业,正在成为国家和地区经济的战略性资产。一是亚太地区领衔文创产业。报告分别对亚太、欧洲、北美、拉美、非洲和中东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包括广告设计、建筑艺术、图书、电子游戏、音乐、电影、报刊、演出、广播、电视、视觉艺术11个领域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数据显示,亚太地区是世界文化创意产业最繁荣的地区(总收入7430亿美元),其次是欧洲地区、北美地区、拉丁美洲地区以及非洲和中东地区。二是文创产业带动数字经济发展。2013年文创产业为世界数字经济创造了2000亿美元的利润,大大地提高了数码设备的销量和宽带通讯服务需求,其中数字广告创作收入851亿美元,数字文化终端设备销售额263亿美元,数字化文艺作品网络销售额660亿美元,文化媒体网站广告收入217亿美元。三是发展文创产业三大建议。保护作者权益,文化创意产业需要一个保障其合法报酬的法律构架,以鼓励文化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就业的增加。国际作者和作曲者协会联合会主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亲善大使让—米歇尔·雅尔特别强调,保护文艺创作者的利益就是保护文化经济;改进付款方式,调整文化产品销售结构,把部分价值转移到数字经济,创建有利于网上中介的网上付款方式,支持数字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重视艺术人才的培养。人才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要素,应珍惜艺术人才,并积极发挥文化艺术创作团体的作用,确保艺术创新的可持续发展。〔遂昌县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 第22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6年3月28日 【迎接G20人人讲文明③】 □宁波北仑区“四个一”更高水平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萧山全城接力开展“百万市民文明迎嘉宾”活动□文成县善用“网动力”实现志愿服务零距离□仙居县设立雷锋广场助推志愿服务常态化           宁波北仑区“四个一”更高水平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   2015年下半年以来,宁波北仑区相继启用“一中心”“一基金”“一平台”和“一学院”,以更高水平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2016年2月在全国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活动评选中,北仑区“红领之家”被评为“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一、建立志愿者(义工)服务指导中心,让服务组织串起来。投入资金80万新孵化成立区志愿者(义工)服务指导中心,负责全区志愿服务的具体执行和推动工作,具备项目筹划、项目实施、项目入驻和志愿者培训等功能,实现志愿服务行政化推动和社会化运作相结合。  二、设立志愿服务专项基金,让服务保障强起来。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从2016年开始每年注入资金30万元成立阳光志愿服务基金,用于支持北仑志愿服务工作的传播、推广和开展。基金的使用执行由区志愿者(义工)服务指导中心承接,制定《北仑区阳光志愿服务基金暂行管理办法》,明确基金运作方法。  三、启用“志愿云”系统,让服务管理顺起来。该系统为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全国“志愿云”系统在北仑建设的分站,具备注册志愿者实名认证和志愿服务时间实时记录、异地转移等功能,实现对志愿者、志愿者队伍、志愿服务项目的高效化、信息化管理。系统上线68天来,实名认证志愿者3646人,注册队伍189支,登记开展志愿服务项目260个,总服务时长8858小时。  四、成立志愿者学院,让服务水平高起来。区文明办、团区委联合发起成立志愿者学院,用于分级分类培训志愿者,提供专业的志愿服务理论、技能和经验讲授,重点加大对金晖助老、赛事服务、环保节水等品牌项目的培训力度,力争在3年内培养30个志愿者领军人物。〔宁波北仑区委宣传部供稿〕 萧山全城接力开展“百万市民文明迎嘉宾”活动   杭州萧山区围绕服务保障G20峰会中心工作,组织开展“百万市民文明迎嘉宾”活动。120多万市民接力点击阅读主题微信,转发14.7万余次,全城因文明“嗨”起来。  一、抓住兴奋点,全城上下参与。抓住服务G20峰会兴奋点,着力推进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提升工程。以文明委名义下发《百万市民文明迎嘉宾活动方案》,围绕讲文明、树文明、展文明、行文明四大主题,设计“文明礼仪万人学”“市民手册进万家”“喜迎峰会文明出行”等14个活动。各地各部门各行业结合实际采取文明接力方式,广泛开展“文明迎嘉宾”活动,35个部门、全部21个镇(街道)参与活动。  二、抓住引爆点,全城市民接力。在“萧山发布”网络平台推送同主题《办好G20,当好东道主,百万市民文明迎嘉宾》微博、微信,传播文明公约“八个不”。发动全区微信矩阵各子平台和“萧山日报”“萧山广播电视台”等微信公众号同步推送。微信发出仅半小时参与人次破万,24小时超过120万人次参与文明接力传递,文明接力刷屏朋友圈,“百万市民文明迎嘉宾”成为当天全城市民热门话题。  三、抓住共振点,全城宣传联动。全区各类新闻媒体,通过报纸专版专栏、广播电视循环展播等形式,开展“文明迎嘉宾”活动媒体宣传。全区各类社会阵地全面推进公益广告宣传,广场公园、百货商场等大型户外显示屏、主城区候车亭、阅报栏等户外社会宣传阵地刊播“文明公约”公益广告。全区学校充分利用电子屏、宣传栏等场所显著位置开展“文明公约”宣传,通过主题班会等方式,掀起宣传高潮。〔杭州萧山区委宣传部供稿〕    文成县善用“网动力”实现志愿服务零距离   文成县通过“搭建新平台、建设新阵地、打造新品牌”三大举措,推进“互联网+志愿者服务”全覆盖,构建志愿服务新格局。  一、搭建志愿服务新平台,实现志愿服务“秒”对接。升级文成志愿者协会网站,开发文成县志愿服务综合服务系统,建立起全县统一的志愿者、志愿组织、志愿服务基地数据库,实现在线实名注册、志愿服务项目、志愿者星级评定的一站式服务等。建设志愿服务微信公众号,在手机上实现志愿者一分钟注册、项目发布与报名、工时记录等多项功能。共注册志愿服务队团209支,在册登记志愿者8000余人,有效实现志愿服务项目与需求智能“秒”对接。  二、建设志愿服务新阵地,提供双向志愿“稳”服务。依托文化礼堂、村民中心建立幸福志愿站,打造“暖心”幸福志愿站服务,通过在各个乡镇建立“暖心志愿服务”微信直报群,形成“O2O”模式,实现网络与幸福志愿站快速对接。如在节假日,派遣志愿者前往旅游集散中心、百丈漈景区等提供引导和讲解服务,共完成“世界文成人大会”“‘三月三’畲族风情旅游节”、自行车大赛、半程马拉松精英赛等大型赛会志愿者招募100余次。  三、打造志愿服务新品牌,盘活社会活动“潜”资源。依托青年创业联合会,设立爱心基金,首批募集爱心基金144000元,用于受灾、贫困学生慰问帮扶;组织各乡镇单位团干部,积极招募志愿者,积极探索参与购买社会服务的创新途径,联合“敬老爱老”“你我同行”“仁爱义工”等社会力量,全面构建“团干+志愿者+社工”志愿服务体系。如县域各乡镇机关团干部联合社会力量,组织志愿者对辖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开展关爱活动120余次,受益老人、少年儿童超1800余人次。〔文成县委宣传部供稿〕 仙居县设立雷锋广场助推志愿服务常态化   在学雷锋纪念日53周年之际,仙居县设立开放式志愿服务基地——雷锋广场,助推全县学雷锋志愿服务常态化。  一、雷锋广场固定化。地点固定化,雷锋广场分别设在地理位置最优越、市民最集中、人流量最大的文化公园和庆丰公园。时间固定化,明确每个月的5号、20号为全县学雷锋日,由社会各界学雷锋志愿服务队轮流参与,面向市民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二、雷锋广场形象化。在公园醒目的地方设立大型雷锋雕像,基座刻上“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旁边竖立学雷锋志愿服务项目的告示牌,设立市民爱心需求“心愿箱”。县文明委发文确定这两个市民公园成为雷锋广场,成为全县志愿服务基地、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阵地,以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青少年德育基地。  三、雷锋团队社会化。经过多年的发展,全县志愿服务理念深入人心,志愿者队伍发展壮大。全县有各级各类志愿者组织300个,注册登记志愿者5万多名。此次专门挑选县劳模义工服务队、阳光义工协会、爱心助老协会、城东企业群服务队、虹虹舞蹈义工服务队等适合城区开展志愿服务的14支社会公益组织入驻雷锋广场。  四、志愿项目多样化。针对市民广泛需求,入驻雷锋广场的志愿服务项目紧贴实际,目前开展的32个志愿服务项目包括免费体检、家电维修、义务理发、无偿献血、心理咨询、法律咨询、绿色生活宣传、食品安全宣传、防盗防骗宣传等。这些志愿服务项目贯穿于日常生活、贯穿于百姓邻里,深受群众欢迎。〔仙居县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第23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6年4月5日   □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 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情况调查(省文明办课题组)□新常态下的文化产业发展研究(省委宣传部课题组)□网上新闻宣传创新的实践与思考(省委宣传部课题组)       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情况调查省文明办课题组   建设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在浙江农村的率先实践,美丽乡村已成为我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响亮品牌。为贯彻落实我省《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意见》,全面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美丽乡村建设体制机制,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贯穿美丽乡村建设始终,课题组组织开展专题调研,并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我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全省各级党委政府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以提高农民文明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为目标,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美丽乡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1.“富口袋”与“富脑袋”并重,农村居民素质不断提高。在帮助农村居民增收致富的同时,注重培育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全面发展的现代农民。一是围绕贯彻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积极引导农民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是围绕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大力实施以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个人品德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为主要内容的文明素质工程,普遍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三是围绕农村居民日常生活,深入推进农村普法和科普工作,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法律素质和科学意识。  2.“环境美”与“人文美”并重,农村文化生活不断改善。在大力加强农村环境建设的同时,着力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一是注重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把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重要内容部署,建成了覆盖全省农村的公共文化设施服务网络。特别是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成为我省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金字招牌”。二是注重培育农村文化内生活力。农村“种文化”活动已基本覆盖所有行政村,累计培训基层文化干部、业余文艺骨干、村级文化管理员超过590万人次,同时有3000多名文化专家、500多家民间职业剧团、3万多支业余文体队伍、61.4万名业余文体骨干活跃在农村。三是注重文化活动常态化开展。结合“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广泛开展各类民间艺术和民俗表演活动,丰富了农村居民的文化生活。四是注重文化保护。坚持建设与保护、培育与传承相结合,保护农村的文化血脉,挖掘体现地域特色的耕读文化、民族风情、民间技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村风村容建设,将文化遗产传承给子孙后代。  3.“改陋习”与“倡新风”并重,农村文明程度不断提升。着力解决农村社会风气中的不良问题,引导农民树立文明新风。一是广泛开展好家风建设活动。在全省范围内动员广大家庭挖掘、整理、编写好家训,推动家训“挂厅堂、进礼堂”。据不完全统计,全省有近400万人参与了活动、60万户家庭新立家训、20余万户家庭家训挂厅堂。二是大力开展“乡风评议”活动。以移风易俗为重点,利用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组织进行道德风尚评议,形成知荣辱、树新风的良好环境。2007年以来,全省2万多个行政村开展了乡风评议活动。三是创新载体培育农村新风尚。坚持每月评选发布“浙江好人榜”,目前已有379人上榜,其中237名先进典型入选中国好人榜。每两年评选表彰一批道德模范,76人当选浙江省道德模范,其中7人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33人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这些道德建设先进典型中,来自农村的占40%多。依托农村文化礼堂等宣传思想文化阵地,通过开展“村歌”创作大赛、举办“村晚”等活动,有力推进农村文明新风尚的形成。  4.“靓城市”与“美乡村”并重,城乡协调发展不断推进。推进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有效助推了城市和乡村的均衡协调发展。一是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2011年推出的浙江省文明县(市、区)创建活动,日益成为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城乡区域统筹发展、推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有力抓手。目前,全省县级以上文明村建成率达60.62%,县级以上文明乡镇建成率84.71%,农村各级文明户(文明家庭)300多万户。二是探索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有效途径。积极开展“双万结对 共建文明”活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各级文明单位为结对村提供扶持资金累计达17.6亿多元,覆盖全省90%以上行政村。三是全面实施“春泥计划”。利用学校寒暑假期、传统节日和双休日等课余时间,依托农村各类活动场所,组织农村未成年人开展道德实践、社会体验和文体娱乐活动。“春泥计划”已覆盖1.97万个行政村,受惠农村未成年人达515万。  二、当前我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还不够平衡。一是思想认识不够平衡。由于领导干部任期的有限性和精神文明成果显现的滞后性之间的矛盾,一些地方的领导对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没有足够的认识和长远的规划,看不到精神文明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二是供需结构不够平衡。面向农村的文化产品结构不够合理,还不能满足农民群众的需求。三是乡村发展不够平衡。浙江地形多样,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组织和实施的难易程度不尽相同。加上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导致不同地区之间甚至同一乡镇的不同行政村之间,存在着较明显的区域差异。  2.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机制还不够健全。一是考核评价机制。精神文明建设内容占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考核的比重较小,工作实绩占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的比例较小。二是经费保障机制。各地在经费投入上重视程度参差不齐,资金投入缺乏政策刚性。一些地方把资源用在建“盆景”和“样品”上,忽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均衡发展。三是日常管理机制。对精神文明建设进行全程监督和动态管理的制度尚未真正建立,存在“轻平时重突击”、“轻过程重结果”的倾向。一些活动载体由于没有更细化、更具可操作性的评价标准,难以进行量化评估。  3.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还有待完善。一是基层文化设施还不够健全。文化服务网点多集中在行政村村部周围,一些偏远自然村的普及面和共享率还不够。二是文化活动场所管理还不够到位。不少基层干部对场馆建设的热情高,对使用管理的热情低,一些文化活动场馆建成后疏于管理,导致设施闲置、利用率低。三是人才队伍结构还不够合理。基层文化单位人员偏少、年龄偏大,人员整体素质亟待提高。农村业余文体团队成员老多壮少、女多男少,缺乏新生力量。  4.部分农村社会风尚还不尽如人意。部分农村封建迷信、陈规陋习依然大量存在;一些地方农村文化市场管理不到位,违法经营的黑网吧依然存在,格调低下的文艺演出还时有发生;一些地区非法宗教活动有所蔓延,巩固农村意识形态阵地的任务还很艰巨。  三、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  今后一个时期,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促进城乡联动、以城带乡,繁荣农村文化、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高农民文明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  1.注重深化内涵,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一是积极选树道德建设先进典型。挖掘农村好人好事,定期开展“身边好人”“最美人物”“道德模范”评选,抓好“万张红榜送好人”“万名好人进校园”活动,引导农民见贤思齐、崇德向善。二是广泛开展好家风建设活动。把家风家训作为民风建设的基础工程,引导群众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把好家风建设与“五好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创建结合起来,广泛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每年表彰一批“最美家庭”。三是继续深化“乡风评议”活动。把乡风民风建设细化到日常生产生活各方面,注重挖掘来自农村的道德建设先进典型。指导各地以行政村为单位深化“乡风评议”活动,引导群众远离假恶丑、追求真善美。四是创新发展乡贤文化。从挖掘历史乡贤、培育当代新乡贤、吸引激励在外创业人士反哺桑梓等方面入手,选树一批可敬可学的新乡贤典型。探索乡贤参与乡村治理机制,让乡贤文化助推美丽乡村建设。五是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充分运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我们的节日”等载体,把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以“提质增效”为重点,扩大“春泥计划”的有效覆盖。继续培育一批乡土文化能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彰显农村文化的特色和魅力。  2.强化阵地意识,加强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一是着力打造红色阵地。强化阵地意识、凸显红色主线、抵御阵地渗透,播种“红色细胞”、打造“红色殿堂”。二是着力突出群众主体。发挥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突出“群众建、群众享”,真正做到接地气、出成效,让农民群众身有所栖、心有所寄。三是着力强化品牌规范。把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纳入美丽乡村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从硬件设施、工作机制和运行管理等方面规范起来。  3.强调城乡联动,健全完善城乡共建举措。一是继续抓好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文明县(市、区)创建,继续抓好文明村镇、文明家庭(户)等创建,到“十三五”末,争取新创成500个省级以上文明村镇。探索建立文明户评选与家庭信用评级相结合的评价机制,逐步实施农村道德信贷工程,使农民群众在参与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二是深入开展“结对子、种文化、育文明”活动。深化“双万结对共建文明”、“千镇万村种文化”活动,加强全省基层文化产品供给和文化阵地建设,不断增强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的内生活力。三是积极培育区域性道德建设品牌。以县域为单位,进一步培育区域性道德建设品牌,继续在加强农村道德教育、开展道德实践、培育文明新风、丰富文化生活等方面进行探索。四是试点建立农村志愿者组织。试点并推广农村志愿服务模式,开展“邻里守望”志愿服务,以关爱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关爱残缺家庭、单亲家庭子女为重点,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风尚。  4.着眼增强合力,切实完善工作运行机制。一是强化责任履行,健全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健全和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加大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在美丽乡村建设考核指标体系中的权重。二是强化投入保障,健全完善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各级财政每年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支出不低于当地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十三五”时期精神文明建设投入占财政支出比重不低于“十二五”时期。加大各方面涉农资金的整合力度,鼓励社会资本、民间资金参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三是强化载体创新,健全群众参与机制。根据不同的对象,创设不同的载体,把引导农民群众参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与解决农民群众关心的利益问题结合起来,努力扩大群众的参与率。四是强化宣传引导,积极营造良好舆论氛围。面向农村,加大对“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重点工作的宣传力度,充分宣传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成就。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继续做好公益广告制作和刊播工作,为美丽乡村建设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           课题负责人:黄明辉         课题组成员:徐晓、邬红波、孙保胜、金鑫、郑江   新常态下的文化产业发展研究省委宣传部课题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书记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指出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作出一系列推动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部署,为文化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研究新形势下文化产业的功效作用、发展路径、政策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化产业在新形势下凸显重要性  1.发展文化产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发力点。全面小康是实现“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的全面小康。文化产业兼具意识形态和产业经济两大属性,发展文化产业既是物质文明建设,也是精神文明建设,完全契合全面小康的目标要求和内在逻辑。发展文化产业是建成全面小康的重要内容。  2.发展文化产业是引领经济新常态的重要支撑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的深度调整,消费方式从模仿型排浪式消费转向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文化产业作为典型的低碳产业、绿色产业、创意产业,对于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发挥着重要作用。  3.发展文化产业是增强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立足点。当前,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但我国文化影响力与经济竞争力在国际上的地位相比很不相称,文化产品(服务)进出口尚处于逆差状态。从文化“走出去”的实效来看,文化产品(服务)绝不能只是“送出去”,更要“卖出去”。发展文化产业、加大文化贸易是增强国际贸易竞争力、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提高文化软实力的战略举措。  二、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径要有四个“+”  “+”,是以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多种产业发展要素与市场主体相融合,形成多种文化产业新业态和文化产品(服务)新形态及商业新模式的一种发展路径。“+”不是简单的二元论或多元论,而是各要素充分融合,最终以一个事物的形象出现。当前,要抓住文化产业在新常态下提档加速转换的历史性机遇,结合各地文化资源基础和产业发展实际,在融合上做文章,在发展理念和实施路径上做到四个“+”。  1.文化+。文化本质是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文化产品总是承载着一定的价值理念,具有意识形态属性。文化+要求文化产业突出意识形态属性,用其所承载着的文化理念引领产业发展,把文化作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产品的使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加强文化引领。要坚持内容为王,突出文化产业的意识形态属性,让文化产品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引导全社会追求积极向上的价值理念,践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转化文化创意。要推动工艺美术、文化制造等行业,依托其深厚的历史积淀,加强创意设计,融入文化内涵,让其作为产品最大的亮点和卖点,彰显文化产品的魅力。提高文化含量。要推动文化产业与建设、教育、体育、旅游、信息和农业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其含金量和附加值、延伸其产业链条。推动文化产业渗透在国民经济各行各业中,用创意、设计、品牌等文化内涵提升其产品的竞争力和美誉度。  2.互联网+。即时、互动、开放、快捷的特性以及平等参与、隐性约束的行为状态,使得互联网与其他文化产业都能够无缝对接。互联网+文化产业,是指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移动)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文化产业各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出新的发展生态。打造新文化业态。要大力发展数字视听、数字阅读、数字音乐等为代表的新型互联网文化产业,继续做大做强网络信息服务业。通过以数字化形式存在的“互联网+文化”,激发大众文化创造活力,促进创意充分流动,促进资本、项目、创意、人才等对接。强化新营销渠道。当前,所有文化产品都可以借助互联网来营销,也都需要借助互联网营销。要运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新型产品营销渠道,拓展文化产品市场空间,打造新的产业增长点。把握新发展模式。“互联网+”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进行重构,产生了众筹拍电影、新闻实时采编发布等新型发展模式。要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创造新型文化业态和商业模式,进一步激发文化产业的生产力。  3.技术+。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带来了文化产业的革命性发展。科技发明极大地降低了文化生产和传播的成本,扩大和便利了文化知识传播的手段,“文化+技术”由此成为人类文化发展的内在驱动力。要用技术改造文化产业的生产方式。充分利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品的生产方式、储存方式、表现形式、传播方式,拓展新型文化产品和服务,推进整个文化产业转型升级。要用技术开发文化产业的要素资源。运用科技手段,加强对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使之成为可视、可闻、可触、可感悟的贴近大众生活的文化产品,提升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撑。要致力于开发和运用新技术。加强关键技术、装备、软件研发,提高文化产业中核心技术和重要装备的自给率。加大对前沿技术的引进和运用,鼓励引进吸收后再进行自主创新,加速文化产业技术成果转化,完善文化科技创新体系。  4.时尚+。时尚本身一种文化,是美的象征,是能够倡导或示范的事物。文化产品再好,也要展现时尚的一面,用时尚包装并推广。以时尚塑造文化产品。推动各类文化产品找到自身的时尚点,丰富自身的审美与品位。要推进触摸屏、3D等新技术在内容产品上的运用,创意设计等在文化用品上的运用,使文化产品成为受尊崇、生兴趣的有价值的产品,进而成为最有影响力竞争力的生活必需品。以时尚扩大文化消费。一旦文化产品成为时尚的代名词,就会极大地扩大文化消费。要研究时尚及时尚产业的魅力和价值,扩大对文化产品的消费,形成新的消费热点,为文化产业发展开辟新的空间。以时尚传递文化价值。产品必须是健康的,是普遍认可的,才能引领时尚。要讲品位讲格调,打造美的象征,推动以时尚的形式,发挥文化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作用,给生活以美好,给人们以力量。  三、宣传部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作为牵头组织协调的宣传部门,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优化政策环境,保障四个“+”落地生根,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推动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1.抓体制改革。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文化生产力、激发文化创造活力。继续推进微观文化运行机制改革,深化“事改企”,推进“企改股”,推动“股上市”,推广“事建理”,形成富有效率的文化生产和服务的微观运行机制。推进文化宏观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权力清单”、“负面清单”等四张清单一张网,步加快简政放权力度,推进文化领域审批制度改革,依法减少和规范文化行政审批,提高行政许可审批效率,形成宽松的政策环境。推进省内文化市场体系建设,盘活现有资源,扩大市场容量和开放水平,在省内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健全完善省国资委运行机制,完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科学合理配置国有文化资产。推动文化企业建立有文化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保障文化企业坚持正确导向,生产文化精品。  2.抓资源整合。宣传部门工作职能与政策资源有限,一方面要争取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的重视支持,制定实施指导性、针对性强的工作文件,建设和完善法规政策体系;另一方面要协调发改、经信、财政、税务、国土、科技、商务、组织人事、统计等相关职能部门,推动各部门发挥各自优势,明确分工,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尤其要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整合商贸资源,加强文化与金融合作,推动制定文化产业人才政策,为文化产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3.抓组织领导。要按照“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文化建设格局开展工作,文化改革发展领导小组要发挥好牵头协调作用,整合相关部门资源,形成工作合力。管住考核,把文化产业发展纳入各级政府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加强发展绩效考核评估。管好荣誉,做好发展典型认定、汇编发展案例、表彰文化领军人才等工作,进一步扶优扶强,示范带动全省文化产业发展。管理规划,编制好十三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合理空间布局,加强项目储备,充实发展载体,制定落实政策,创新发展模式,切实强化规划引领作用。推动各级文化改革发展规划配套衔接。管牢数据,健全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体系,定期开展统计并公布发展数据,为领导决策和产业发展提供必需的参考依据。  4.抓服务提升。要有针对性的出台政策措施,精心呵护文化市场主体,引导产业方向和文化消费。打造公共平台,充分发挥文化产业促进会作用,努力在宣传推介、政策解读、信息咨询、成就展示等方面更好地发挥平台功能。把园区建设成为一个公共服务平台,面向园内文化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会展服务方面,要举办有影响力的文化会展,加强文化产品展示交易,形成知名会展品牌,同时进一步发挥会展功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版权保护方面,要在创意设计突出的集聚区,要探索建立版权产业示范园区(基地)、示范单位,为著作权人提供保护,激发创意创造活力。人才服务方面,要加快引进培养高端文化创意人才,对各级领导干部、文化企业家和从业人员分不同层次和不同方式进行培训。消费服务方面,要推动各地市民卡附加文化消费优惠功能,定期举办读书月等节日活动,促进文化消费。  5.抓重大项目。要建成一批有特色的文化产业重点县,培育一批全国有影响力的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和文化企业。继续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加快一批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建设,推进一批已经筹划的重大文化工程。要创造条件,推动优质的文化产业资源向大企业、大园区、大项目集聚。依据区域中心辐射带动、城市推动集聚发展和村镇一镇一韵一品的潜力,着力建设一批有影响力和辐射力的文化产业示范区,在城市建设提升一批文化产业园区,在县乡建设培育一批文化小镇。  课题负责人:唐中祥课题组成员:季晓斌、楼胆群、董富全、姚  俭柯金锋、陈  谦   网上新闻宣传创新的实践与思考省委宣传部课题组   当前,信息网络技术迅猛发展,互联网新业务新业态层出不穷,网上新闻宣传面临着很多前所未有的变化和挑战。为总结以往经验,找准创新瓶颈,进一步改进提升网上新闻宣传工作成效,课题组组织开展了网上新闻宣传创新专题调研,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我省网上新闻宣传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全省网信系统深入贯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宣传导向,适应形势发展要求,遵循网络传播规律,大力唱响网上主旋律,积极抢占网络传播的制高点,牢牢把握网上新闻宣传的主动权。    1.主动设置网上议程议题。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根本职责,精心设置议程,主动设置议题,推动网上宣传形成规模、形成声势。以宣传贯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主线, 创新推出“习大大回浙江”系列网上宣传报道,精心策划“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网络主题采访活动,形成学习贯彻讲话精神的热潮。认真做好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精神宣传,做好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省委十三届六次、七次、八次全会精神宣传,推动重要会议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指导省内网络媒体围绕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策划宣传活动,创新报道形式,全方位、全媒体、全景式反映全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组织开展以红船扬帆、美丽乡村等为主题的全国知名网络媒体采访活动,以“和谐浙江”、“人文浙江”为主题的知名专家博客主题笔会和“民生浙江”微博互动接力等网上宣传活动,进一步形成网聚浙江、凝聚共识的网络舆论环境。  2.整合优化网络传播体系。高度重视网上阵地建设,突出资源整合,强化政策扶持,省内网络媒体发展呈现出积极健康的良好态势。2014年度,省内网络媒体日均页面总访问量(PV)为6106万。其中,浙江在线新闻网站日均PV1200万,位居全国省级新闻网站前列。截至2015年底,我省有网络媒体120家。全省广电视频网站集群初步确立,11个市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实现网上播出,网络视听服务持证网站45家,数量位居全国第三。全面实施“政府上网工程”,省市县三级政府综合门户实现全覆盖。我省电商产业处于全国领先水平,集聚了阿里巴巴、网盛生意宝等知名网络企业,全省以网络媒体为骨干,政府网站、文化教育类网站和商业网站共同参与的网络文化传播格局不断巩固。  3. 积极抢占移动新媒体阵地。适应媒体融合发展要求,大力推进主流媒体与网络新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抢占“指尖上的阵地”。目前全省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官方微博达7118个,官方微信公号5748个,新闻客户端175个。其中,各级新闻单位开设官方微博320个、官方微信公众号516个、新闻客户端70个。浙报集团、浙江广电集团等新闻单位“两微一端”矩阵建设成效突出,浙江新闻客户端拥有用户数超过1000万,浙江卫视中国蓝微博账号粉丝数达470多万。加强政务发布阵地建设,政务发布平台形成品牌效应。“浙江发布”纷丝数突破500万,位居全国政务新媒体第一方阵。全省63个省级部门、11个设区市、87个县(市、区)开通政务官微帐号,覆盖受众超过1.3亿。同时,实施网上文化家园创建工程,坚持“文化乐园、精神家园”的定位,着力打造类型多样、特色鲜明、运作规范、影响广泛的网上文化传播平台。  4.切实加强网络采编队伍建设。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完善人才培育机制,大力推进人才队伍建设。目前,全省网络媒体有专职新闻编辑1346人,技术安全管理人员274人,页面美工制作人员210人。坚持分类分级原则,举办各类培训班研讨班,切实提高从业人员专业素养。全面推行干部竞聘上岗、岗位交流锻炼等制度,推进采编首席岗位制,拓展多元化的职业发展通道。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以事业留人,以待遇留人,积极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工作环境。    二、当前网上新闻宣传创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网络媒体PC端整体影响力下降趋势明显。伴随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大量的网民开始从PC端向移动端迁移,新闻网站作为新媒体的优势已不再突出。从全省网站日均访问量看,除浙江在线、新蓝网等少数网站保持缓慢增长外,多数网站日均访问量均有所下降。大部分网站资金投入有限,自身又缺乏造血功能,网站运营维护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制约着网络媒体的发展提升。2014年度,全省109家网络媒体(占比95.6%)出现经营性亏损,24家甚至无营收。  2.同区域内媒介资源分流严重。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容集纳功能被弱化。传统媒体办网意识日趋强烈,同区域内网络媒体内容的同质性日益突出。二是区域新闻资源被抢占。近年来,中央新闻网站和大型商业网站以合作办网、单独运营等方式,开设驻浙机构或地方频道,分流了省内新闻、广告和网民资源,挤压了本土新闻网站发展空间。如腾讯大浙网日均PV达1500万,已经超越浙江在线。  3.移动新媒体做强做大任务艰巨。当前,移动新媒体成为各方争相抢占的重要资源。在移动新媒体建设上,除浙江新闻客户端、浙江发布呈现较好发展态势外,大部分省内新媒体面临起点低、技术低、投入少、人才少等问题。此外,由于“两微一端”开办主体多元、开办门槛较低,一些社会类移动端通过打擦边球甚至违法违规内容来吸引眼球,扰乱了移动互联网传播秩序,对移动新媒体造成了较大冲击。  4.网站自身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亟待增强。一些网络媒体话题自主设置能力较弱,深度原创报道数量较少,内容呈现方式陈旧,宣传引导效果不明显。一些网络媒体技术应用程度不高,信息抓取分析能力不强,导向把关能力欠缺,偶有跟风炒作突发敏感事件的现象。此外,面向网站存量网民的活动策划多,面向区域网民、全国网民的活动策划少,活动参与度和影响力有待提升。  三、推进网上新闻宣传创新的对策与建议  **书记强调指出,做好网上舆论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在舆论生态和媒体格局深刻变化的形势下,推进网上新闻宣传创新,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当前,网上新闻宣传创新可以在以下几方面着力:  1.做有广度的新闻。加强顶层设计,整合资源力量,着力形成形态丰富、载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网络传播格局和现代传播体系。一是视野要广。网络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行政区划壁垒和层级的人为限制,从传播学意义上讲,已经很难作出中央媒体、省级媒体和市县媒体之分。要拓宽发展视野,强化无差别竞争意识,集中精力去集聚受众、服务受众,进而形成网上主流舆论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优势。二是渠道要广。要坚持桌面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两手抓,大力发展微博、微信、移动APP等新业务,推动网络媒体做大做强。重点支持浙报集团、浙江广电集团做好“浙江新闻”“中国蓝新闻”“蓝天视频”客户端,着力打造以“浙江发布”为龙头的政务新媒体矩阵,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媒体。三是产品要广。要推动网络媒体建设以新闻信息+社交、电商、金融、娱乐、生活等集成服务的综合服务平台,加快本地化、社区化垂直落地,实现用户的全方位覆盖、服务的多领域拓展。  2.做有深度的新闻。网络媒体要抢占互联网舆论阵地,就必须抓好内容建设。首先是采访要深入。要深化新闻网站“走转改”活动,转作风、改文风,让报道内容既能吸引目光又能打动人心。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区域资源优势,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抢占本地新闻特别是重大突发事件的“第一落点”。其次是策划要深入。要提高网络媒体议题设置能力,牢牢掌握热点话题主导权,决不能亦步亦趋于自媒体和商业网站。要围绕重大方针政策和民生热点,积极运用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手段,不断提高报道的亲和力感染力。再次是解读要深入。要强化媒体的二次传播和舆论塑造作用,推出思想性强、观点鲜明的深度报道和评论言论,实现从“信息传播者”向“意见传播者”的转变。要支持网络媒体加强评论频道建设,指导浙江在线加强理论评论频道建设,突出办好“哲言”“钱江潮评”等栏目,推动新蓝网、杭州网、宁波网、温州网等开展评论栏目建设。  3.做有精度的新闻。信息传播的精度如何,直接关系到舆论引导的时、度、效。第一是精确报道。新闻报道既要求“快”,更要求“准”。要建立适应移动传播的全媒体采编流程,健全网站审编发机制,落实网站总编辑负责制,确保宣传报道的权威性、准确性。第二是精准传播。要推动网络媒体加大对大数据、云计算等网络新技术的应用,借鉴今日头条、澎湃新闻等移动新媒体创新做法,精准定位用户需求、精准推送个性化信息产品,抢占移动互联的信息端口。要加强微频道、微视频、微栏目建设,打造动漫、H5等可视化作品,多渠道、多终端、多介质传播新闻信息。第三是精英意识。网络媒体要向市场学竞争意识,但作为“把关人”的责任和操守不能丢。要把党委政府声音和社会公众关切作为报道重点,决不能沉溺于当“标题党”、“狗仔队”甚至沦入庸俗媚俗低俗。要强化认同感归属感,防止“新闻民工”心态。要增强社会责任担当,积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多报道最美人物,多推送社会暖新闻。  4.做有黏度的新闻。黏度体现了用户对媒体的忠诚度,对网络媒体尤其意义重大。一是注重需求。要突出以用户为中心,充分考虑用户需求,既注重生产有品质的新闻,又注重提供用户喜爱的内容。要大力强化新技术新业务的应用,在新闻文风上展现新气象,在报道方式上呈现新亮点,为用户提供良好体验与感受。二是注重扩展。把发展用户、集聚用户、拥有用户作为最紧要的任务,贯穿于网络新媒体发展全过程。充分调动各类资源,坚持技术推送、商业推广、行政推动并重,加强同相关领域、相关行业合作,加快用户拓展步伐。三是注重维护。要把互动思维引入信息服务,提高用户对新闻宣传的关注度参与度,实现在互动中服务、在服务中引导。要积极搭建网民问政与政府施政的沟通桥梁,通达社情民意,汇聚民智民力。要组织各种健康的群众性网络活动,增进网站与网民的交流,提高移动新媒体下载使用量,不断拓展品牌栏目的社会知晓度,让网民看得见、留得住。  5.做有温度的新闻。做有温度的网络新闻,给人以温暖,这是增强网上新闻宣传实效性的重要切入口。一是坚持群众路线。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以更加平等的姿态、平民的视角、平和的语言做新闻,多用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叙事,实现从“传播者本位”向“受众本位”转变。要坚持从网民中来,到网民中去,让百姓讲故事、讲百姓故事。二是坚持人文情怀。注重以人为本,在新闻传播中注入人性的温暖、人文的情怀,把真善美传播好,把核心价值弘扬好。特别是在一些灾难事件、伤害事件报道中,要尊重人、尊重生命,防止以“新闻价值”遮蔽人文情怀。三是坚持文化品位。网络新闻传播也是书写当代文化的重要方式,网上新闻要多些文化视野与品位。网络新闻从业者理应强化“文化人”的责任与担当,以创作优秀文化作品的态度与理念,承担起书写和记录当代文化的重要使命。   课题负责人:琚朝晖课题组成员:高伟祥、朱少平浙江宣传信息第24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6年4月7日  【建设文化礼堂  培育礼堂文化③】 □东阳市着眼“三化”打造文化礼堂发展新引擎□龙游县强化“管、用、育”推进礼堂文化建设□舟山定海区“锣鼓响万家”培育礼堂文化□奉化市“四字诀”推进文化礼堂建设□台州黄岩区“串珠成链”打造山区农村文化礼堂精品线         东阳市着眼“三化”打造文化礼堂发展新引擎   东阳市在高标准建成86家农村文化礼堂基础上,不断探索文化礼堂管到位、用充分,打造文化礼堂发展新引擎。  一、重规章,强机制,礼堂管理常态化。健全农村文化礼堂长效管理、星级管理机制,开展“十比十看”等文化礼堂争先创优活动激发活力。建立农村文化礼堂工作促进会,形成阶梯式专家、管理人员队伍,组建400多人文化礼堂指导员和志愿者服务队伍,为文化礼堂建管用提供智力支持,为群众提供文化服务。与农办、旅游等相关部门通力合作,把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旅游精品线建设相结合,对相关农村文化礼堂进行再提升。  二、重载体,强内涵,礼堂活动多样化。以文化礼堂为载体,广泛开展核心价值观等主题教育活动,去陋扬善。深入挖掘道德故事,并在文化礼堂集中展出,传承道德文化。普遍建起各有特色的家规家训馆、廊及家训广场、主题公园,开展读家训、传家训、家训征文、书写家训等活动,让家规家训成为文化礼堂一道亮丽风景。家家户户建起《善行档案》,每月进行“乡风评议”,弘扬新风。   三、重服务,强合力,礼堂文化多元化。建立四支乡音宣讲团,深入文化礼堂、开设电视专栏、讲述道德故事,形成形式多样宣传宣讲。举办以“文化礼堂”杯命名的书法、美术、摄影等艺术活动,文化下乡常年不断。组织各文化礼堂每季度开展“文化漂流”互动走亲,举办“我们的村晚”文艺汇演,群众文化生活不断丰富。〔东阳市委宣传部供稿〕  龙游县强化“管、用、育”推进礼堂文化建设   龙游县围绕“文化礼堂、精神家园”定位,坚持“管、用、育”并重,不断推进礼堂文化建设,让农村文化礼堂彰显出越来越大的生命力。  一、在管理上,紧紧抓住“工作平台”这一要求,努力做到制度化、常态化。完善管理架构,做到有人管事。逐步建立农村文化礼堂理事会制度,明确村书记或村主任担任理事长,切实负起责任。安排有文化、有精力、热心村里事务的人员担任专职管理员,挑选一些大学生村官担任管理员。充分发挥村级文化带头人作用,积极组织、策划各项文体活动,确保文化礼堂有人抓。健全管理制度,做到有章理事。建立“四个一”管理模式,即一套制度、一份计划表、一本大事记、一套艺档台账,相关的制度制作上墙,平时严格按制度办事,使农村文化礼堂管理实现常态化。实行星级管理,做到有力干事。完善《农村文化礼堂管理办法》,对已建设村实行星级管理,与经费扶持、乡镇考核挂钩,提升文化礼堂管理水平。   二、在使用上,紧紧抓住“精神家园”这一核心,努力做到有内涵、见实效。激发农民群众草根作用。组织文化礼堂草根文艺精品展演活动,开展“好邻里”“好婆媳”“生态家庭”等评选活动,让群众成为文化活动组织者、策划者、参与者。组建宣讲员队伍,开展政策宣讲和“最美龙游人巡回宣讲”、开展“种”文化活动。强化礼仪活动的引导作用。组织开展文化礼堂礼仪大赛,要求一村一礼仪。在建设村开展“传家训守村规护民约”先进典型评选表彰、法律和村规民约知识宣传竞答、家训家风传承等活动。开展“抗战宣传进礼堂”活动,邀请抗战老兵到文化礼堂开展礼仪活动、传承民族精神。充分发挥上下联动的合力作用。组织科教文卫部门深入文化礼堂开展公民素质提升与科普活动。丰富未成年校外文化生活,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营造“学最美、做最美”的良好氛围。  三、在培育上,紧紧抓住“礼堂文化”这一主题,努力做到有文化、有生命。提升阵地文化内容。把最美现象延伸,“清洁家庭”“金牌婆媳”“村训祖训”等在文化礼堂呈现,设置“荣誉册”、大事记,每年举办“最美”入册仪式,树立道德标杆,让道德典型、最美人物“入馆、入廊、上墙、入册”。强化文化载体建设。以家训传乡村美风,让家规、家训、家风故事“入馆、入廊、上墙”。举办家风家训进礼堂系列活动,创新改编家谱传承礼、外出创业壮行礼等礼仪。弘扬最美精神。文化礼堂纷纷开展“选、找、评”村民身边好人活动,使“最美”人物成为文化礼堂主角,营造浓厚学习“最美”氛围,培育“最美”精神,把文化礼堂建成展示“最美”大舞台。〔龙游县委宣传部供稿〕  舟山定海区“锣鼓响万家”培育礼堂文化   舟山定海区坚持创新培育礼堂文化,积极开展“文化礼堂欢庆锣鼓响万家”活动,着力将锣鼓队打造成基层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锋队。  一是骨干队伍建起来。依托全区“十百千”文化体育培育工程,整合排摸全区各镇(街道)乡土文化能人、团队带头人、文艺爱好者等,建立文化礼堂文体队伍人才库。从中挑选文艺骨干人才进一步组建文化礼堂锣鼓队伍,每支队伍人数都在8人以上。全区组建文化礼堂欢庆锣鼓队45支,确保建成的各文化礼堂至少有一支锣鼓队。区级层面安排10余万资金,给每个建有锣鼓队的文化礼堂免费配置一套锣鼓设备,保障锣鼓队能够经常性开展活动。  二是专题培训送进来。利用“文化超市”网上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整合全区优质文化资源与服务,推出涵盖锣鼓队培训等29项内容的“农村文化礼堂服务菜单”,以“你点我送”主动性文化输入模式进行配送。积极做好“上门送服务”工作,开展全区文化礼堂结对服务活动,由“舟山锣鼓”传承人、专家老师编写专门教材,对每支锣鼓队骨干力量分批分期进行授课培训,组织专、兼职辅导队伍和文化志愿者下基层进行教学辅导。开展培训辅导50余次,受教600余人次。  三是喜庆锣鼓响起来。在文化礼堂开展“道德模范”“最美”系列评选表彰活动时发挥作用,敲锣打鼓送表彰匾牌,提高先进典型知晓率和美誉度。在庆贺乡里乡亲家中喜事时发挥作用,敲锣打鼓给高考上重点线学子送喜报,为新人结婚礼助阵,为新兵入伍送行等。在庆祝重要节日时发挥作用,既敲锣打鼓欢庆节日,也将锣鼓表演与传统文化礼仪活动相结合,选送优秀锣鼓节目在乡村村晚舞台上进行展演,丰富农渔村群众的文化生活。〔舟山定海区委宣传部供稿〕   奉化市“四字诀”推进文化礼堂建设   奉化市深入挖掘并发挥地方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通过文化礼堂“一馆一墙一室一景”,展示独具特色的礼堂文化。     一是汇文化之馆。按照“5+X”(传统五廊+书画馆、生态馆等特色展馆)模式,整合乡村历史文化内涵,以实物、图文、音频视频等形式进行展陈展示。如被评为国家首批传统文化村落的溪口岩头村,其礼堂建筑风格完全按照古村落来设计,整合周边文化记忆资源,专门设置面积300多平方米、共119块展板的村史馆,提升文化礼堂品位。萧王庙街道林家村被誉为“浙江省农民书法第一村”,作为林家村文化礼堂重要组成部分的“耕人书院”,拥有150平方米书法作品展览室,100平方米少儿书法活动室和作品储藏室,陈列着多位农民书法家墨宝。  二是筑文化之墙。在文化礼堂建设中,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以国画、漫画、微故事等雅俗共赏形式,在文化礼堂打造文化道德墙。将评选出来的优秀家风家训,请当地书画能人绘制、书写于文化墙上,和周边环境相得益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如林家村将独有的“林家十景”这些人文典故、遗迹建筑有关资料整理完善后,在文化礼堂集中展示,形成一面独特的文化之墙。  三是建文化之室。裘村镇黄贤村是北宋著名诗人林逋出生地,他们以弘扬文学艺术为主轴,形成三大文化特色:围绕文化长廊,展示家族祖训、礼仪;围绕村史陈列室,展示隐士文化、智者文化;围绕蟠龙寺,突出宗族文化。林家村将村训、家训、村规、村歌彰显在文化礼堂“五廊”之上,时刻提醒村民不忘祖训并传承发展。江口街道竺家村文化礼堂内容以“红色记忆”为主线,图文结合精心设计各板块,还邀请美术专业的师生在礼堂墙壁上手绘了水墨画,并赋上村族谱辈分诗。  四是绘文化之景。把文化礼堂与乡村旅游、农业特产等结合,形成“文化礼堂+”新格局。如林家村文化礼堂以“奉化水蜜桃文化节”为契机,各种地域特色浓厚文化活动在林家村文化礼堂陆续开展:“翰墨飘香”农民文化节、“醉美桃花”摄影比赛、“桃园放歌舞蹁跹”腰鼓比赛、桃花笔会等。再如,大堰镇旅游资源丰富,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现在欣赏完生态美景,游客们还会去观摩文化礼堂这一新的风景。〔奉化市委宣传部供稿〕     台州黄岩区“串珠成链”打造山区农村文化礼堂精品线   台州黄岩区按“通盘规划、突出特点,示范引领、点灯亮片”理念,将山村特色融入到该区每个西部文化礼堂建设之中,有计划地打造出一条西部山区农村文化礼堂精品线。  一是精心规划布线。根据黄岩西部山水秀美、农林繁盛、村落古朴、传统丰厚的特点,将整个西部作为一个整体,优先选择适合与美丽乡村、特色农业、旅游景点、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紧密结合的村庄作为创建点,形成“绿色、古色、红色”相结合的统一规划和“连点成线、以线带面”的总体布局。  二是全程定向指导。与浙江师范大学专业指导团队签约建立合作关系,将文化礼堂作为该校学生的艺术设计实践基地。联合该团队在西部选取禀赋各异、富有代表性三个创建点进行示范引领,从村民意向调查、村庄资源整合、村庄人文内涵挖掘到规划设计、施工监理、展陈布置等各方面予以全程指导,精心打造样板礼堂,为各创建点提供示范借鉴。  三是凸显主题特色。按照“一村一色,一堂一品”理念,精心提炼独具魅力的西部山村文化元素,打造出各具特色的文化礼堂。半山村、布袋坑村、潮济村以传统古村落的古风民韵为依托,将文化礼堂建设和乡村旅游、民宿经营互融互补,使礼堂经济成为反哺文化礼堂建设可持续力量。李家山村文化礼堂结合本村特色农产品高山蔬菜,建设特色农业展示厅;老街区文化礼堂以当地古建筑跑马楼为基础,突出其古朴厚重的建筑特色和历史传承;岭下村文化礼堂凸显农耕文化,下街村文化礼堂凸显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象岙村文化礼堂凸显乡贤文化,做到真正把本村特色融合到农村文化礼堂中去。〔台州黄岩区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第25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6年4月8日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①】 □嘉兴市推进道德文化三大阵地建设大力弘扬核心价值观□台州市创新推动核心价值观“三落地”□杭州下城区“知行合一”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泰顺县“四大载体”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衢州衢江区“三部曲”村规民约推动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         嘉兴市推进道德文化三大阵地建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嘉兴市坚持“软硬件齐抓、建管用并举”,抓好公民道德阵地建设,形成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覆盖城乡的道德文化服务体系,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践行。  一、创办“道德文化馆”,打造阵地标杆。在市区建成占地面积约700平方米的嘉兴市道德文化馆,通过仁、义、礼、智、信五条主线,用图文影像、实物资料、志愿沙龙等形式,集中展示当代嘉兴最有影响力的道德先进人物及其先进事迹,打造道德文化、道德实践成果的展示基地。把走进“道德文化馆”作为青少年接受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课堂,开设核心价值观践行必修课,有计划地组织青少年走进“道德文化馆”参观学习,打造青少年思想道德实践基地。自2015年12月开馆以来,已接待各类参观学习1000多人次。  二、推广“道德讲堂”,巩固示范堡垒。2012年开始,在市级以上文明单位、文明镇村、文明街道、文明社区试点推行“道德讲堂”建设并实现全覆盖。创新设立市一级“道德讲堂”总堂,突出标准化、示范性、开放式,面向广大党员群众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以总堂带分堂形式,在各县(市、区)和相关基层单位建设道德讲堂分堂。全市建立基层道德讲堂近1000个,2015年全市共举办道德讲堂宣讲3000余场,受讲人数近40万人次。嘉兴“道德讲堂”总堂建设作为工作模式列入全国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考核体系。    三、建设“社区文化家园”,筑就精神家园。在全市累计建成农村文化礼堂354家,覆盖43.4%的行政村的基础上,将农村文化礼堂建设触角延伸至城市社区,按照“打造和谐社区”定位,创新推进“社区文化家园”建设,按照“五有”标准,2015年打造一批集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明倡导、文化熏陶于一体的社区文化家园,并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在全市80%左右的城市社区建成文化家园。〔嘉兴市委宣传部供稿〕  台州市创新推动核心价值观“三落地”     台州市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小落细落实工作,创新载体,丰富内涵,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做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工作的有效途径。    一、深挖红色历史资源,促爱国主义“落地”。深化“垦荒精神”“一江山精神”等本地独有的爱国主义历史资源的研究阐释,深入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文化传播工程,举行“重温红色记忆、品味美丽家乡”全民红色旅游体验活动,不断扩大爱国主义教育覆盖面。积极推进爱国主义网上展厅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巡礼图册编制工作,中小学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基校共建”活动,实现网上网下互动融合。  二、唱响“最美人物”,促进社会美德“落地”。新闻媒体策划“最美”主题活动,开辟“实干论英雄”“向善的力量”等专题专栏。制作“最美人物”公益宣传片、招贴画、微电影等宣传群众身边的“最美人物”。成立“最美人物”关爱基金,每年财政拨款20万元,面向全市重大典型、道德模范、台州好人等群体,组织开展特困资金补助等活动。开展“社校双进”活动,组织“最美极限跑者”陈盆滨、“平安水鬼”郭文标等“最美人物”进高校,优秀师生进社会宣讲。实施中小学育人“春播工程”,策划开展“最美”光荣榜等宣传阵地建设。  三是讲好台州故事,促文明新风落地。着力打造核心价值观故事会、崇德故事大讲堂等宣讲载体,充分挖掘台州市内践行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出现的先进人物、典型事件,对应24个字核心价值观,开展系列微电影拍摄、系列小故事创作,推动核心价值观本土化。实行爱心团队“1+N”发展模式,如“最美妈妈”彭彩荷会同亲朋好友组建爱心团队,引导更多爱心人士参与到核心价值观实践活动,确保“最美精神”薪火相传。着力构建“最美志愿者”“最美志愿服务社区”“最美志愿服务项目”为核心的“最美”志愿服务体系。如椒江育才社区共有服务队16支志愿者600多名,成为创建和谐社区的主力军。〔台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杭州下城区“知行合一”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杭州下城区从主题教育活动、志愿服务实践、楼宇社区公益三个方面着手,带领广大居民群众积极投身社会文明风尚培育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融入百姓日常生活。  一、主题教育强共识。结合“我们的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引导干部群众参加“一月一主题”讨论和践行活动。结合文明城区创建,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做表率”活动,80000家庭签订文明出行公约,8000余市民参加“地铁文明一米线”劝导行动,30000余家庭投入“携手1+6,文明进万家”活动,倡导文明礼仪,告别生活陋习。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抓住食品药品、社会服务、公共秩序三个重点,强化道德教育,进行集中整治。  二、志愿服务重实践。结合志愿服务,组织87000余名志愿者进社区、入楼宇、到河道工地,开展“帮困助残春风行”“五水共治公益行”等活动。发挥社区志愿服务阵地作用,精心打造“邻里亲情俱乐部”“相约九点文化驿站”等活动品牌,通过设计活动LOGO、发放项目服务卡、设置群众意见信箱等方式,进一步扩大“身边好人”的受益群、辐射面和影响力。探索开展志愿服务项目化管理,形成以老成员带新队员,老活动带新活动发展模式,确保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科学化、系统化开展。  三、社区公益凝人心。结合辖区楼宇经济发展快,楼宇白领多特点,以“微公益”为理念,立足楼宇,面向社区,通过长期、持续、微小公益行为,拓展楼宇社区服务内涵,激励楼宇员工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结合楼宇活动特色,先后开展图书漂流、绿色兑换、爱心集市、医疗急救、接力计划、心灵驿站等服务项目,为进一步提升楼宇员工创造力、楼宇企业竞争力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展示楼宇社区形象“金名片”。〔杭州下城区委宣传部供稿〕  泰顺县“四大载体”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泰顺县依托公益宣传、道德教育、好人评选、志愿服务等四大载体,着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  一、依托公益广告宣传,唱响道德主旋律。依托城区主干道两侧、建筑工地围挡、广场等增设大型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10处,悬挂公益广告刀旗1000块,利用宣传栏、电子显示屏、《美丽泰顺》广播专栏、泰顺百事通与泰顺门户网微信平台等阵地张贴、播放和宣传核心价值观。在超市、旅游景区、车站、电影院、商业大街等公共场所设置“遵德守礼”提示牌1000多个,引导市民形成崇德向善、遵德守礼良好习惯。广泛发动餐饮企业和消费者参与“餐桌文明”行动,在用餐场所设置文明餐桌牌1500多个,涉及大中型餐馆17家,星级农家乐30家,企事业单位25家,营造文明用餐、节俭消费、尊重劳动的良好氛围。  二、依托道德教育开展,弘扬核心价值观。按照“有固定场所、有经常化活动、有规范流程、有浓厚道德文化氛围”等“四有”要求建设“道德讲堂”,每月定期开展学习宣讲活动,实现105个市级以上(含市级)文明单位“道德讲堂”全覆盖。加强全县71个文化礼堂软件建设,通过每月在礼堂内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及宣讲活动等,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通过举办泰顺县公民道德教育公益讲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依托身边好人评选,激发社会正能量。实施道德模范关爱帮扶机制,落实《泰顺县“泰顺好人”评选活动实施方案》《泰顺县道德模范关爱礼遇暂行规定》。连续开展4期泰顺好人评选活动,共有40人当选为“泰顺好人”。于公民道德日举行泰顺好人颁奖仪式和《袋子村长》微电影发布仪式,营造“学习好人、争当好人”良好氛围,弘扬崇德向善的道德风尚。  四、依托志愿服务行动,汇聚道德新动力。组织开展“清三河美家园”“爱心义卖、爱心理发、爱心护理”“银天使计划—中秋敬老活动”“留守儿童关爱行动”等50多场次特色活动,积极引导志愿者参与扶贫助弱、助老携幼、环保等志愿服务活动,扎实推进全县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通过举行泰顺县公民道德教育公益讲坛志愿者培训会,对到场聆听讲座的扬帆志愿者进行系统专业培训,“行”好核心价值观,树立“人人争当志愿者”社会新风尚。全县建立专业志愿者服务队64支,志愿服务站8个,注册人数达11326人。〔泰顺县委宣传部供稿〕  衢州衢江区“三部曲”村规民约推动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   衢州衢江区将村规民约作为推动核心价值观在基层落细落小落实的重要载体和关键环节来抓,做好制定、宣传、执行“三部曲”,营造良好的村风民气。  一、因地制宜,科学制定,上接天线下接地气。以原有村规民约为蓝本,组织镇、村干部挖掘补充“孝”“善”等各地优秀文化和家风家训,综合村民意见、建议形成初稿。对接区级部门补充“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重点工作进行二次补充修改,邀请各地乡贤、“最美”人物代表融入最美精神、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相关内容,形成修改稿。请区、乡司法部门法律顾问进行合法性审查,最后经村民大会表决通过正式实施,确保村规民约合法、合情、合理。二、因势制宜,广泛宣传,外成氛围内成遵循。《今日衢江》刊发“村规民约大家谈”系列文章,精选优秀村规民约;“衢江发布”推出“乡愁·村规民约”,从优秀乡愁文化角度阐释村规民约。区文化馆、各地文化站发动文艺骨干自编村规村约文艺节目并深入各村文化礼堂表演,使村规民约易观易懂易学,同时将村规民约印制成主题挂历挨家挨户发放,使村规民约真正入耳入脑入心,成为价值遵循。三、因实制宜,助推执行,前有保障后有激励。坚持多措并举推动村规民约执行到位。强化队伍保障,由驻村干部、村两委干部、乡土文化名人组成村规民约执行监督小组,开展监督检查,督促违反者当场改正。定期开展“守约之星、护约之星”评选活动,推送部分优秀代表为“身边好人”“爱心模范”等各类“最美人物”候选人,通过典型示范强化榜样力量,激励更多守约护约之星不断涌现。〔衢州衢江区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第26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6年4月8日  【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①】 □绍兴市实施“春雨”外宣提升对外宣传效果□台州椒江区创新《蓝仔治污记》借势助力“五水共治”□嘉兴南湖区“五库”融合构建“美丽南湖”外宣模式□舟山定海区开展南洞体验式外宣助推艺谷小镇美名远扬□青田县四项举措打好外宣主动仗        绍兴市实施“春雨”外宣提升对外宣传效果     绍兴市在“看不见的宣传”中实施“春雨”外宣,推进在绍外籍人士看绍兴,推动绍兴人出去看世界,加强文化交流的深度和广度,起到良好对外宣传效果。  一、让外国人看绍兴:生动的传播形式。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联合制作网络自制剧《司徒游记——绍兴篇》。由英国籍主持人司徒带领观众一起感受鲁迅少年时代的绍兴情怀,体验水乡越剧的美妙旋律,讲述绍兴人文历史故事等。视频在优酷、facebook上一经传播,得到了境外人士广泛好评,播放总量达45万。BBC纪录片《中国故事》陆续上线,其中以讲述著名文学家张岱入手,展现绍兴的古城风貌,记录市民悠闲的生活方式,讲述绍兴独特的历史文化故事。著名主持人迈克尔毫不掩饰对绍兴的热爱,盛赞绍兴是一座“崇文都市”“一大经济文化中心”。  二、在绍兴看外国人:深度的人文关切。到绍兴创业、旅游、求学的在绍外籍人士群体,是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2015年11月开始,绍兴电视台《纪录绍兴》栏目推出系列节目“泊客绍兴·在古城的日子”,全程寻访在绍兴的外国人、港澳台地区人士和外地人,探寻他们在追逐梦想路上的人生经历。截止到2016年3月中旬,共播出专题节目15篇,其中包括美国、英国、德国等七个国家的外籍人士。  三、在外国看绍兴人:丰硕的交流成果。绍兴市以“大师对话”文化交流项目为契机,积极推进与法国、俄罗斯等国的名人文化交流活动,先后组织绍兴小百花越剧团、新昌调腔剧团赴香港艺术节、台湾文化周演出,在日本等友好城市举办绍兴艺术名家作品展。2015年以来,绍兴鲁迅纪念馆先后与维勒基耶雨果纪念馆、托尔斯泰纪念馆缔结友好馆协议。雨果故居与绍兴鲁迅纪念馆同时被法国文化部授予“历史文化名屋”称号,绍兴鲁迅纪念馆成为该国第201处历史文化名屋。〔绍兴市委宣传部供稿〕  台州椒江区创新《蓝仔治污记》借势助力“五水共治”   台州椒江区发布首部“五水共治”3D微动画《蓝仔治污记》,主人公“蓝仔”以一滴水的视角,分别从城镇截污纳管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工业企业污染源达标整治、优质中水回用等方面,生动展现椒江治水全过程和成效,深受市民喜爱。  一、立足内容创新,精心拍摄微动画,营造全民治水浓厚氛围。在项目筹备阶段,相继召开系列座谈会,为剧本创作提供原汁原味的素材,确保剧本展现本土元素、展示椒江“五水共治”阶段性成效。历时一年,完成首部“五水共治”3D微动画《蓝仔治污记》。在浙江日报、浙江新闻客户端等同步策划、同步宣传,采用多种形式报道3D微动画《蓝仔治污记》,编发新闻报道15篇,点击量7万余次。在“e椒江”移动客户端开设“蓝仔粉丝团”专栏,组织网民优先观看,以观演与评论结合,征求广大粉丝意见和建议,线上线下展开互动。  二、立足机制创新,招募“蓝仔”助理队,建立全民治水的长效路径。招募“蓝仔”助理,建立全民治水队伍。通过本地多家知名论坛、客户端、微信公众号招募“蓝仔”35名助理,把他们分为指尖护河队、亲子护河队、沿河管家护河队、夕阳红护河队和巾帼护河队,掀起强大治水宣传风暴。颁发“蓝仔”助理聘任证书,强化监督宣传。举行聘任仪式和倡议活动,将首批35名代表社会各阶层的网络大咖或资深网虫,聘为椒江区“五水共治”民间宣传监督员。组织“蓝仔”助理参观互动,回应民生关切。为迎接“世界水日”,组织35名“蓝仔”助理,跟随《蓝仔治污记》镜头,重游治水路,通过参观互动,集思广益,宣传普及治水知识,把治水工作引向深入。  三、立足手段创新,开创政企联动式,增强全民治水的传播效力。配合首部治水微动画,在全区发起寻找“治水先锋”活动,深入挖掘治水中涌现的好人好事,重点报道治水典型,在报纸电视开设专栏,在网站以首页浮动图标形式显著推荐“治水先锋”,激发全民参与治水的积极力量。借助商业平台传播,在互联网上开展多平台互动宣传,借助爱奇艺、腾讯视频、百度视频等商业网站传播微动画《蓝仔治污记》,多平台互动。在第二十九届“中国水周”期间,点击量超20万次。剪辑40秒预告片,在本土各大电影院、数字楼宇电视轮回滚动播放,观影人数超10万人次。〔台州椒江区委宣传部供稿〕  嘉兴南湖区“五库”融合构建“美丽南湖”外宣模式   嘉兴南湖区深挖南湖特色,讲好南湖故事,以“五库”融合着力构建“美丽南湖”外宣模式,营造正面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  一是做大“素材库”。以“内宣滋养、部门发布、网站补充”为思路,多途径搜集、挖掘、提炼新闻亮点和优秀典型。去年以来,围绕“南湖之春”经贸活动、南湖互联网金融峰会、全球创客大会等大型活动,为新华社、中新社、浙江日报等中央、省级媒体提供新闻线索500余条,在各大媒体刊登150余篇有影响力的报道并被广泛转载。  二是做优“影像库”。与市、区摄影家协会合作每两年举办一次主题摄影比赛,开展以企业、乡村为线路的特色摄影采风活动,广泛收集优秀摄影作品。与嘉兴日报视觉中心、嘉兴广电集团及区各镇、街道、部门建立定期联系机制,收集影像资源,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三是做精“精品库”。每两年精心制作外宣画册和宣传片,向海内外客商、嘉宾广泛推介;举办优秀外宣品评选,表彰推荐优秀作品参与省市外宣品评比;青春励志电影《假如没有你》获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创新城市形象宣传手段,与浙江在线合作精心制作南湖城市形象微信H5《一座城 一个梦》,获转发、点赞万余人次。  四是做深“记者库”。整合京沪浙外宣顾问团资源,重点梳理大报、大刊、大台、大网的记者通讯录,与50多家中央、省级主流媒体和专业媒体建立联系沟通机制。与15家中央驻浙媒体合作开展“央媒南湖行”集中采访活动,成功打造8条涵盖经济、民生、文化等领域的“精品采访线”。  五是做实“报道库”。建立重点报道定期报送机制,由各镇、街道、部门每季度上报重点报道统计,充实全区报道库。制定南湖区新闻宣传好稿奖励制度,每季度表彰在中央、省市级媒体重要版面刊登的大稿、好稿,激发新闻工作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季度已奖励重点好稿18篇。2016年出台原创微信奖励办法,拓宽新媒体外宣渠道。〔嘉兴南湖区委宣传部供稿〕  舟山定海区开展南洞体验式外宣助推艺谷小镇美名远扬   舟山定海区以体验式外宣活动为抓手,进一步深化新建社区南洞艺谷文化小镇宣传,助推美丽乡村美名远扬。  一、借力达人体验,拓展自媒体传播。举办“徒步中国·神行定海山”全国徒步大会,“约定海那边”主题摄影大赛,知名作家艺术家采风等活动。近5000名运动达人、摄影达人和文学达人深入南洞,在体验过程中通过社交媒体实时上传美丽乡村建设实景照片840张,发表有关南洞原创文章150余篇。亚洲通讯社社长徐静波的长微博文章《习总书记很想住的小山村是啥样》阅读和转发量超过3万条,百度搜索“南洞”关键词达1,230,000个,营造了大阵容、多视点、微距离、广触角的自媒体宣传态势。  二、借力市民体验,创新O2O宣传。开展“南洞涂鸦”“南洞农家科学亲子营”“在南洞,把春天吃掉”等外宣活动,200余名浙江各地市民和涂鸦爱好者深入南洞开展墙体涂鸦、农活体验、民宿体验等活动。创新020宣传模式,前期在浙江新闻APP、新浪浙江和“浙里舟山”“定海山”等微信公众号线上招募市民参与。在活动过程中则依托浙江新闻APP等知名新媒体,对活动进行全程直播、活动内容放置地方频道焦点图和头条推送。活动结束后将相关报道纳入线上专题,进一步延伸外宣活动的宣传时效和影响面。  三、借力媒体体验,强化深度报道。开展“中央媒体看南洞”“网媒大咖看南洞”等外宣活动,吸引一批知名央媒网媒深入定海体验。《消费主张》《生财有道》《味?道》等8批次央视栏目组走进南洞拍摄专题片,在央视2套、10套、5套等黄金时段播出。《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经济时报》等13家国家级纸质媒体深度解读新建社区南洞艺谷美丽经济发展经验和成果,发表报道20余篇;香港文汇网、凤凰网、环球网等9家境内外网媒发表有关南洞发展的评论报道30余篇,通过深度报道传播南洞艺谷“美丽乡村美丽经济”的金名片。〔舟山定海区委宣传部供稿〕  青田县四项举措打好外宣主动仗   青田县通过突出两种宣传、构建两个圈子、强化两种手段、落实两种机制四项举措,外宣工作呈现出外宣用稿量质齐升、外宣队伍逐步壮大、舆情处置及时有效等特点。  一、突出两种宣传,回答好“做什么”的问题。突出重点工作外宣,将“三改一拆”“五水共治”“浙商回归”等重点工作摆在外宣工作的最重要位置,把它宣传足、宣传好,获得党委、政府的认可与支持;进而为外宣工作获得可靠的组织保障、经费保障和人力保障。突出特色外宣,以石雕、华侨、田鱼、杨梅等青田县传统文化、特色产业为重点,打响特色外宣品牌,挖掘培育小舟山梯田创意景观等新兴特色外宣主题。  二、构建两个圈子,回答好“谁来做”的问题。在青田侨报社和青田电视台两家媒体一线记者的基础上,由各单位推荐一名文字水平较强的干部,经过筛选组建形成一支40余人的核心外宣员队伍。广泛结交各类媒体记者,将媒体记者分门别类建档录入媒体记者库,组建形成县外媒体“朋友圈”。2015年11月,牵头组织西班牙联合时报、意大利新华时报、法国侨报等23家海外华文媒体和7家国内华文媒体成立全球华文媒体青田联盟,进一步拓展县外媒体“朋友圈”范围。  三、强化两种手段,回答好“怎么做”的问题。强化渠道建设,巩固传统媒体,拓展新媒体,以媒体促宣传;积极参与或举办米兰世博会、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摄影图片展、“中国创业榜样”走进青田等活动,以活动促宣传;组织或参与拍摄电影《华侨村官》、电视剧《神机妙算刘伯温》、微电影《缘来小舟山》、音乐电视《我的故乡叫青田》等影视作品,以影视促宣传。  四、落实两种机制,回答好“做得怎么样”的问题。落实外宣工作奖惩机制,修订和完善《青田县外宣工作目标考核奖惩办法》,将外宣工作纳入县委、县政府对各单位的年终目标考核内容,实行目标管理。落实外宣业务培训机制,每年制订培训计划,通过请专家进来和送外宣骨干出去的方式,对全县外宣干部、记者、外宣员等进行轮流培训,提升外宣队伍素质,确保了外宣队伍“有能力做”。〔青田县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 第27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6年4月12日 【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②】 □台州市“文化+民营经济”推动文化产业融合发展□衢州市“四举措”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杭州上城区三举措探索文化与金融产业融合□宁波江北区“三力齐发”推动文化时尚产业跨越发展□龙泉市“四轮驱动”激发青瓷文化产业新活力         台州市“文化+民营经济”推动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台州市创新文化发展理念,推动“文化+民营经济”共生、共融、共进,加快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全市支柱性产业。  一、以改革引领,对接金融资本。结合小微金融服务改革试验区建设,在工商银行台州分行挂牌成立全市首家文产银行,积极开发适应各类小微民营文化企业需求专属融资产品。对“轻资产”创意类企业,采取知识产权质押、小额保证保险等方式解决企业资产“看得见、摸不着、抵不住”问题。对具有硬件设施的文化产品制造企业,综合运用项目贷款、结算与现金管理等金融产品,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召开文化产业银企对接会,授信额度达13.5个亿。成立300万元文化产业无形资产担保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构建多层次贷款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  二、以政策引导,整合产业资本。出台《台州市重点文化产业园区认定管理办法》,积极推动文化产业重点园区建设,为文化企业提供信息、融资、技术、展示、人才培育、知识产权等公共配套服务,优化文化产业集群“生态系统”。会同市经信委开展全市存量房地产资源排摸工作,鼓励存量资源业主对文化企业优先租赁,盘活存量土地发展文化产业。大力推动台州市老粮坊文化创意园、黄岩区模塑工业设计基地、台绣(台州刺绣)文化创意设计产业园和台州心海文化生态园等一批文化园区融合发展。  三、以大赛引智,汇聚人才资本。策划开展第18届全国设计“大师奖”暨“台州杯”创意设计大赛,邀请国内外艺术界、设计界顶级大师、著名教授和时尚艺术精英组成评审团队,结合台州产业特色和需求进行产品内容创意设计。设计成果全部返还台州企业择优利用。策划举办“和合台州”微电影大赛,激发影视文化产业创作人员工作热情,打造影视文化产业人才平台。积极探索台州文化创客空间、文化创意街区建设试点工作,激发文化产业创业投资活力。〔台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衢州市“四举措”加快文化产业发展   衢州市着力加快全市文化产业发展步伐,全市共有文化企业法人单位1391个,从业人员24936人,文化产业增加值48.5亿元,占GDP比重达到4.35%。  一、“高起点”搭建特色平台。发挥文化特色,开展国家级儒学文化产业试验园区申报工作,2014年底顺利通过文化部现场验收和公示。该产业园以儒学文化为主题,以孔氏南宗家庙周边区域为核心区,以开化根雕产业集群、常山奇石产业集群、龙游孝福文化博览园为拓展区,为三衢地区发展文化旅游、教育培训、工艺美术、休闲娱乐等产业搭建起了富有文化特色的集聚平台。  二、“深研究”申报项目补助。积极开展项目申报工作,2015年共获得1150万元项目补助,其中衢报数字化传播产业平台建设项目获得600万元,浙江龙游辰港宣纸有限公司的龙游皮纸非遗文化产业基地建设项目获得120万元,衢州醉根艺品有限公司的中国·醉根文化产业园(三期)建设贷款贴息获得430万元。项目资金补助总额位列全省第三。  三、“强特色”激励招商引资。积极响应文化“走出去”系列活动,组织33家文化企业、53个展位参加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会,共接待商客4万余人;参加“2015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与传统艺术展”,共接待商客1万余人;柯城沟溪乡农民文化创作协会为台湾日月潭景区创作作品并进行宣传和销售,浙江千叶印刷有限公司取得了迪士尼台湾地区版权,通过“强强联合”进一步拓宽地方文化产业的“朋友圈”。  四、“优服务”优化发展环境。邀请40余家文化企业和杭州银行参加座谈会,为企业搭建文化银企合作的桥梁。认真贯彻落实《衢州市文化产业发展奖励和扶持办法》,全年共兑现文化产业奖励扶持资金254.5万元。举办文化产业专题研修班,邀请市重点文化企业负责人、部分文化产业促进会成员参加。〔衢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杭州上城区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集群   杭州上城区以产城融合为发展思路,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积极盘活辖区有限老旧厂房、仓库等闲置资源,打造特色鲜明的文创产业集聚。    一、盘活资源,创新管理,打造特色文创园区。充分利用辖区工业遗存等资源,对厂区、仓库外立面、内部空间进行装修设计,打造特色鲜明文创园区,目前拥有11个文创园区。其中,杭州山南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列入省文化产业发展“122”工程首批重点文化产业园区、西湖创意谷列入杭州市首批市级文创园区,总投入使用建筑面积约20万m2,入驻企业总计331家,2014年共实现营业收入38.69亿元,平均每平方米产出为19345元。引进专业公司对园区进行管理服务。如凤凰御元由丰平文化管理公司对其进行管理运营,LOMO创意谷由杭州冰川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进行管理运营,目前该园区已经形成特色摄影产业园区。  二、强化支撑,引凤筑巢,改良产业发展“土壤”。以优质服务为基础,形成从“筑巢引凤”到“集凤筑巢”的良性循环。出台《关于吸引海内外领军型人才来上城区创新创业“1211”计划的实施意见》《上城区“128”人才提升工程实施意见》等政策,将高端人才引进与项目落地相结合,引进多家名人工作室。出台《关于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扶持意见》,给予项目扶持、融资扶持等优惠政策。积极组织文创企业申报省市级项目, 2015年,共上报30余个省市级文创、文化类项目,获得各类扶持金额总计3400余万元。建立园区季报制度,建立全区文创企业和高端文创人才数据库,目前入库文创企业家数1423家,文创人才213人。  三、规划引领,串珠成链,打造南星文创小镇。探索以文创产业和旅游业为引导的城市有机更新的旧城改造模式——以LOMO创意谷、风铃499、凤凰1138、凤凰公社、凤凰御园、劳伦斯文化创意园为基础,建设核心面积1平方公里凤凰山麓文创小镇,形成集文化艺术学习、创意、研发、孵化等功能和艺术品及其衍生产品设计、生产、展示、销售为一体文化创意产业链。建设南宋吴越文化二日游、钱塘江一日游等项目,使南宋皇城遗址旅游与自然生态休闲旅游、馒头山老杭州风情和工艺美术消费实施一体化发展。〔杭州上城区委宣传部供稿〕 宁波江北区“三力齐发”推动文化时尚产业跨越发展   宁波江北区以文化强区建设为总抓手,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着力打造宁波的人文精神核心区和文化产业引领区。  一、高起点谋划,凝聚文化产业发展合力。牢固树立“不抓文化产业是失策、抓不好文化产业是失职”理念,形成“一带一核三片多点”的空间分布格局。结合江北区“十三五”文化时尚产业规划,加强文化企业发展梯队建设,重点扶持电影和影视录音服务、文艺创作与表演服务、文化遗产保护服务等十类文化产业。注重发挥文化引领作用,推动“文化+生活”“文化+科技”“文化+旅游”等方面融合发展,争取引进或培育10家左右文化上市或挂牌公司,将江北打造成宁波文化时尚产业高地。  二、高标准推进,增强文化产业发展活力。大力引进和培育一批投资规模大、辐射带动作用强、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大项目,2015年来,共引进注册资金千万元以上文化企业34家,总注册资金达10亿元,星美文化、上海黑迈科技、上海圣博华康、北京光影呦呦等一批重量级项目相继落户。狠抓文化产业发展平台,着力打造泛老外滩文化时尚产业圈、慈城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等十大产业园区、特色小镇、特色区域。加大与研究机构、高校合作力度,引进国际高端时尚产业机构落户,加快打造老外滩时尚小镇,推进宁波广电传媒大厦、宁波音乐谷、海上旧梦邮轮文化综合体等重大项目建设。   三、高规格保障,激发文化产业发展潜力。出台《区委关于进一步加快文化强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宁波市江北区关于促进文化时尚产业发展的暂行意见》等政策文件,区政府每年用于文化时尚产业补助资金不低于5000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经费每年从300万调整到600万,并视工作形势逐年增加。畅通文化投融资和产品交易渠道,设立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探索PPP等全新模式,推动文化企业对接资本市场。成立由区长任组长的文化时尚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增配一名区文广新局副局长,新增3名事业编制人员,主抓文化产业发展工作。通过召开月例会、加强考核、签订责任状等形式,建立宣传部牵头,各相关部门、街道(镇)共同参与的文化产业工作格局。〔宁波江北区委宣传部供稿〕 龙泉市“四轮驱动”激发青瓷文化产业新活力   龙泉市高度重视青瓷文化创新发展,将青瓷文化、DIY概念和电子商务有机结合,“四轮驱动”激发龙泉青瓷文化产业新活力。  一、大赛撬动,搭建青瓷创新平台。连续举办青瓷DIY创意设计大赛、青瓷旅游饰品设计大赛,为国内青瓷艺人和青瓷爱好者搭建创新创意、沟通交流的平台。“瓷意龙泉”“非遗情·青瓷缘”两届大赛共有来自国内外青瓷艺人、青瓷爱好者、设计师316人参加,设计样稿482份,青瓷实物作品243件,其中78%作品为龙泉青瓷行业新生代所创作,获奖132件作品中,新生代青瓷艺人就斩获83个奖项。  二、基地带动,搭建游客体验平台。以典型吸引、体验带动为要求,培育一批青瓷DIY创意体验点。其中依托中国青瓷小镇开辟游客青瓷DIY体验区,配备专门导师为游客提供现场教学、烧制和邮寄服务。依托中职校开辟青少年体验点,打造一个集青瓷DIY体验、电子商务、旅游推介、交易展示为一体的公共平台,集中提供青瓷DIY设计指导、制作、定制、展示等服务。  三、导师推动,搭建互动交流平台。组建DIY导师团,挖掘一批热衷青瓷DIY创意的青瓷艺人、网商、供货商和中职校优秀老师为青瓷DIY创意导师团导师,采取“1+1+X”模式开展指导服务,即1位导师联系1个青瓷DIY体验点和若干家青瓷销售网店,为游客、顾客和市民提供青瓷知识介绍、设计指导、制作、个性定制等服务。导师团有成员132人,已提供指导服务7000多人次。  四、点面联动,搭建创意销售平台。打造“线上+线下”模式,引导93家网店和114家青瓷实体店,开通青瓷DIY线上和线下定制服务,根据客户需求,帮助客户完成个性定制。另一方面,打造O2O模式,加强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引导网商和供应商用好淘宝拍卖平台,举办青瓷O2O拍卖实战讲座,举行10多次O2O拍卖会,进一步开拓青瓷电商行业新市场,扩大龙泉青瓷知名度。〔龙泉市委宣传部供稿〕 浙江宣传信息第28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6年4月14日  【网络社会组织建设】□嘉兴市首创互联网自律合作联盟传递禾城好声音□金华借力网络社会组织打造县域网络管理法律服务团样板□丽水市搭建“三个平台”以新媒体协会汇聚网络正能量□慈溪市打造“民间智库”探索县域网络舆论引导新实践□天台县网络公益联盟探求互联网时代社会管理新路径         嘉兴市首创互联网自律合作联盟传递禾城好声音   2010年6月,嘉兴成立首个互联网自律组织——嘉兴市互联网自律合作联盟。联盟由市本级主要社会网站和论坛负责人及版主组成,采取季度会长轮值制,5年多来,定期开展观摩考察、网上公益、议题设置等20余次活动,在应对本地突发舆情、传播网上正能量、打击网络负能量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强自律,传递文明声音。联盟多次举办以“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打击网络谣言”等为主题的座谈会,呼吁各网站依法办网、文明办网、诚信办网,发布《嘉兴市文明办网倡议书》《坚守“七条底线”倡议书》等。在2015年海科能源项目事件中,针对网传的“PX项目”谣言,嘉兴“第九区”社区门户网站发布《七星项目未批已建被叫停!生产船舶用油危险小于加油站,污染据说仅等于它!》,理性表达自身看法“我抵制会污染嘉兴的项目,更痛恨利用百姓的恶行”,在网上舆论引导中起到重要作用。  二、重合作,传递美好声音。联盟加强网站间合作,积极应对网上负面舆论,引导网民理性、健康发言。2014年嘉兴“触电女孩”事件发生后,本地网民一度集中关注于事故追责。联盟组织各成员主动设置“为小宋姑娘祈福”“为安师傅点赞”等议题,就触电女孩一事以及安玉斌的事迹进行深入采访、撰写报道,有效转移了网民关注点,引导舆情发展态势,弘扬嘉兴人大爱、大勇,传递网上好声音。  三、抓公益,传递和谐声音。联盟不定期组织公益体验观摩活动,开展网上爱心公益,努力践行核心价值观,营造正能量网络氛围。2015年夏季,嘉兴19楼携手全城爱心单位、爱心商家、爱心市民,连续多年举办“一杯爱心水·清凉一座城”环卫工人爱心取水点公益活动,活动参与商家1553家,为奋战在高温下的2800多名环卫工人设立公益取水点,为免费上门取水的环卫工人提供饮水,帖文浏览量达44万人次,获网友纷纷点赞。〔嘉兴市委宣传部供稿〕  金华借力网络社会组织打造县域网络管理法律服务团样板   金华市率先成立网络管理法律服务团,有效发挥网络社会组织的作用,探索依法管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的新路径。  一、组建专业团队,树立法治标杆。采用个人自荐和单位推荐相结合方式,经过层层筛选,确保组成人员政治素养、业务能力、职业操守过硬。每位成员根据自身不同专业特长和优势,开展相关活动,避免出现偏差和误导。民事、侵权、知识产权、金融、电子商务、刑法等与互联网相关的常见领域均有相应成员负责或主导。线下为每位服务团成员专门量身定制带有二维码的专属名片,用于日常开展活动中亮明身份;线上在官方网站显著位置摆放个人照片和简介,便于网民在线了解和实时监督。  二、整合网络资源,建设主题家园。建成涵盖全市主要论坛支站、服务团成员微博矩阵、多个品牌栏目等网上法治文化主题家园。依托金华新闻网技术力量,建立网络管理法律服务团官方网站“e法观网”,开设法律服务、法律宣讲、以案说法、法律解读、普法视频和法律咨询六大板块。在首页显著位置展示服务团成员微博矩阵,已在线答复网民咨询提问324条,成为网上法律咨询首选平台。在主要社会网站开设“以案说法文集”“网络法律问题解答集锦”等主题帖。通过金华发布微信每周推送案例解读文章,金华日报《网络案件聊一聊》每周六专栏、微博话题#金华市网络管理法律服务团#等实时推送,以案说法引导网络舆论,及时更新到e法观网网站。  三、创新活动载体,强化服务机制。平台轮流值班,答复网民法律咨询的机制。服务团成员全部入驻“e法观网”平台,定期轮流值班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保证条条有答复。全媒体定期推送案例解读文章(视频),引导网络舆论的机制。随时通过e法观网等平台发布法律解读文章,以案说法引导网络舆论。在城区教会事件处置中,服务团成员参与拟定网评口径,以律师身份与“死磕派”无良律师正面交锋,取得较好效果。每月至少举办一场重点针对学生、网编、网军的网络法律知识讲座。组织《21世纪网新闻工作人员敲诈勒索案》《浅谈网络侵权》《罪与罚:网络暴力的反思与规制》等多场互动交流课程,法律课程作为网管和网评必训课程的机制。〔金华市委宣传部供稿〕  丽水市搭建“三个平台”以新媒体协会汇聚网络正能量   丽水市积极利用网络社会组织团结统战新媒体人士、网络大V,加强网络行业自律,传播网络正能量,促进网络空间清朗。  一、搭建“交流平台”,团结凝聚网络精英。全市拥有网络社会组织5家,吸纳会员600余人。2013年,景宁成立第一家微博协会。2015年,庆元县成立首家微信协会。市本级先后成立丽水市网络文化协会、丽水市信息网络安全协会、丽水市网络界人士联合会,开展互联网知识讲座、电商公益培训、“互联网+传统产业”专题调研等活动,凝聚网络人气。  二、搭建“活动平台”,积极传播网络正能量。市网络文化协会先后举办“奔跑吧,丽水!”微信PK赛、“最美瞬间”微拍大赛等。景宁微博协会组织开展‘先锋博友汇’走进中国畲乡三月三”“村务平台微博秀”等网络正能量传播活动。庆元微信协会开展了“‘点亮心灯·融化孤独’留守老人千个微心愿认领”“爱心众筹为天津消防战士募捐”等微公益活动,共筑温暖网络家园。  三、搭建“服务平台”,展示丽水对外良好形象。市网络文化协会牵头组织全市50余家网络媒体共同签署《丽水市网络文化传播自律公约》,组织开展“做丽水好网民”万人签名活动,共同推进网络空间清朗。协会微信公众号“瓯江行”共发布服务类、资讯类微信文章2000余条,阅读量800余万人次。协会组织成立瓯江行工作室,吸纳了一批制作、评论、美编等专业人才,创作推出《寻找中国好空气》动漫视频、《最美的手》原创MV、《心城·恋上丽水》等H5数字作品,受到网民广泛转发点赞,有力展示了丽水对外良好形象。〔丽水市委宣传部供稿〕   慈溪市打造“民间智库”探索县域网络舆论引导新实践   慈溪市依托网络文化协会平台,精心筛选13名民间公认的正能量网络意见领袖,以社会化组织形式打造网络“民间智库”,有效延伸基层宣传部舆论引导工作触角。  一、发挥“关键网评”作用,丰富舆论引导格局。建立重大舆情线上会商研判机制,从网络红V角度为舆情处置提供决策参考。创新推出“关键网评先行、核心网评造势、网评大军平定”网评工作法,将“民间智库”引为“关键网评”力量,针对不同领域舆情事件,充分发挥“智库”成员专业知识和网络影响力,用其独特“声音”传递客观真相,与“大网军”形成内外联动、横向互动、协同作战格局。  二、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传播文明上网理念。引导“民间智库”成员利用自身网络影响力,传播文明上网理念,进而带动大批网民自觉维护网络环境绿色生态。如实施“网络点灯人”行动计划,以“民间智库”为骨干组建“网友巡讲团”,围绕网络伦理、网络谣言、网络法律等深入中小学校园、企业、社区开展巡回演讲,倡导健康网络生活,传递社会网络正能量。  三、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促进政民良性互动。建立与党委政府机关沟通联系机制,组织开展“网眼看慈溪”系列活动,邀请“民间智库”成员以实地参观、工作体验、网络意见征询会等互动形式,深入机关部门参观、考察、报道,通过网络大V传递党委政府的声音和主张,争取广大网民支持和理解。如在“五水共治”中实施“大V治水”,组建治水观察员队伍,使他们成为网友治水信息收集及反馈的有效主体,实现市民和政府部门的实时“联网”,助力慈溪捧获全省“五水共治”最高荣誉“大禹鼎”。〔慈溪市委宣传部供稿〕  天台县网络公益联盟探求互联网时代社会管理新路径   天台县在2013年成立首家网络公益联盟,通过构建公益服务体系、培育“网上济公”文化、共建清朗网络空间等系列举措,打响了“网络传承济公精神·联盟激发公益力量”的网络公益品牌,探求互联网时代社会管理新路径。  一、以人为本,建立扎实高效的公益服务体系。联盟由慈善总会、专业协会、爱心社团等40多家单位组成。截至2015年底,联盟各单位投入公益资金逾4800万元,受益群众超过7万人次,组织各类志愿服务活动120多次。相继组建“公益微博村村通”“网络救急爱心社”等乡村一级公益基站,逐步形成从现实到网络、从城镇到农村、从个体到团队多维度立体化覆盖的服务机制。搭建微信群、微博群等多元化便民平台,在群众中推广公益新媒体救助平台运用。  二、注重内涵,培育“网上济公”的文化自觉。秉承济公故里“济世为公、无我利他”精神,依托天台红心社和后司街网站,建立“和时间赛跑,追逐抗战老兵步伐”老兵志愿服务队,吸引全国各地爱心人士加入。推出“沙画庆国庆(65周年大庆)”活动,其中《千三壮士出天台》等沙画受到央视、浙江日报等主流媒体及广大网友的热传和好评。创作天台网络公益联盟网络专题作品,在2015年全省“梦想进行时·浙里有故事”网络正能量作品评选中位列全省十佳网络好故事第一名,打响“网上济公”抱团践行公益梦想的网上天台文化名片。  三、激发动力,打造共建共享的清朗网络空间。对加入公益联盟的成员进行严格的信息核实和登记,要求联盟成员单位负责人定期将所有的捐助款的去向和用途进行公示。网络公益联盟助推属地形成了“一村一小家、一网一大家”的良好网络社区格局,极大提升网民的清朗网络共建共享意识。〔天台县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 第29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6年4月22日 【最美浙江人②】 □金华市以“信义立市”推动善美成风尚□宁波江东区构建“三位一体”最美人物选树弘扬机制□长兴县“四联机制”大力弘扬最美精神□江山市“三机制”培育“最美精神”构筑道德高地□衢州衢江区深挖“早饭奶奶”事迹铸就最美新标杆□“最美大叔”蒋承仁凡人义举续写杭城最美故事        金华市以“信义立市”推动善美成风尚   金华市以“信义”作为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主基调,大力弘扬以“信义”为核心的善美精神,“信义人物”频繁涌现,“信义文化”渐成风尚。  一、聚焦信义文化,营造向善氛围。举办全市社科理论界“信义金华”专题理论研讨会和“信义金华”专题征文活动,编写《“信义金华”群星璀璨》《诚信故事会》《八婺好家风》等系列丛书。在市级主要媒体开设“建设信义金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信义金华正能量”等专栏,共刊播各类报道850余篇。在“两微一端”开设“信义金华”专题专栏,推送“信义金华”相关报道1000余篇。开展“信义金华·网络好故事”征集活动。利用大型户外广告、灯箱广告、公共自行车站点、大型LED显示屏开展“信义金华”公益宣传。金华日报、晚报等每周刊发一个整版“信义金华”公益广告,金华电视台四个频道每晚黄金时间各用10秒时长,全屏打出“信义金华”公益广告。  二、聚焦信义人物,打造最美风尚。组织开展“信义金华最美人物”“信义金华身边好人”评选活动,形成“一月一推荐、一月一投票、一月一评选、一月一展示”选树制度。2015年全市共宣传“金华好人”193人,其中23人被评为“浙江好人”,1人入选“中国好人”。设立“信义金华·最美人物”发布厅。在金华日报和金华新闻综合频道设立“信义金华·最美人物”发布厅,每月发布“最美人物(金华好人)”入选名单,刊播信义人物先进事迹。金华电视台刊播“寻找金华好人”“最美金华人”等栏目,报道“最美金华人”200余名。制定《关于金华市道德模范待遇保障的通知》,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在晋升职称、招工、征兵等方面同等条件下给予优先照顾。兰溪、浦江、磐安相继出台道德模范奖励扶持实施办法。  三、聚焦信义制度,推动日常养成。成立“信用金华”建设领导小组和市企业信用建设领导小组。建立“金华市电子商务信用管理平台”,实现各部门之间涉网主体信用信息共建共享。市直机关工委推出机关党员“信义先锋指数”考评管理办法。通过培育、认定“诚信民营企业”“信用管理示范企业”“守合同重信用单位”等活动评选表彰诚信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全市中小学组织开展“童心牢记价值观,‘五好’助力信义城”系列活动;出租车行业发起“诚信服务文明行车”十项倡议活动;团市委发起“诚实守信”美德少年评选活动;市直机关工委组建“信义金华”建设“党员突击队”,投身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市总工会组织开展“信义金华——展示新时代工人风采”等活动。〔金华市委宣传部供稿〕  宁波江东区构建“三位一体”最美人物选树弘扬机制   宁波江东区高度重视最美人物、道德模范、各级好人的选树工作,通过多元化推选、实体化弘扬、全员化学习,在全区形成崇尚最美、学习最美、争当最美的良好风尚。  一、组织“三推选”活动,让最美人物多元化地“显出来”。成立由相关专家组成的最美江东人评审小组,各街道和文明单位也相应成立最美江东人推选委员会,通过个人自荐、他人推荐以及单位推荐三种形式确定推荐人选。整合@江东发布、@江东民生网等网络媒体资源,统一发布活动公告,并设置网友推荐金奖等各类奖项,引导广大网友积极挖掘身边的好人好事。开展线上与线下互动的媒体推荐,《今日江东》刊登寻找最美江东人启事,设立读者热线和读者信箱,接受热心读者的来电、来信,并根据线索,派出记者深入采访挖掘。  二、开展“三实体”建设,让最美人物实体化地“亮起来”。成立道德模范工作室。以俞复玲荣获全国道德模范为契机,成立俞复玲道德模范工作室,主要开展“五美”活动,即:建立美德团队、组织美德宣讲、开展美德实践、设立美德微信、展示美德成果。建立道德模范示范一条街。在全区繁华商业街贺丞路上,制作12块大型宣传板,作为全区道德模范集中展示区域,引导市民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打造最美公园。将环境优美的福明公园建设成最美公园,制作灯箱广告22块,集中展示近年来,全区各行各业涌现出来的“最美人物”。  三、创新“三学习”模式,让最美人物全员化地“学起来”。政策主导“引领”学,市委专门下发《关于开展向俞复玲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要求各地各单位采取专题学习会、组织生活会、座谈交流讨论等多种方式,迅速掀起学习先进、学习典型的热潮。区里专门召开向俞复玲同志学习大会,近500名干部群众受到教育。成立宣讲团“身边”学,组建最美江东人巡回宣讲团,赴机关、学校、医院等宣讲60场,用身边人讲身边事、百姓讲干部听、百姓讲百姓听的形式,使近13000名干部群众受到教育。编印宣传册“随手”学,将20名最美人物的先进事迹编印成宣传册,包含最美人物感人故事、颁奖词、座右铭等内容,全区共发放12000册。〔宁波江东区委宣传部供稿〕 长兴县“四联机制”大力弘扬最美精神     长兴县通过“人物联报、事迹联播、善举联学、困难联助”四项机制,大力弘扬最美精神,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建立“日日寻最美”人物联报机制。组建28人最美人物寻访员队伍,每月定期召开联席会议,评议联核报送人选;通过长兴新闻网公告置顶、微博专题、QQ群、短信群发等方式,组织社会发动推荐;开展“全媒体·寻最美”新闻实践活动,把版面和镜头留给基层一线最美人物,建立“最美人物”典型库,316例典型入库,先后95人被评为市级以上道德模范。  二、建立“时时看最美”事迹联播平台。开设“寻找长兴最美的你”专题网页,点击数超10万人次,评论500多条;新闻节目《小彤热线》每晚从民生新闻角度对善行义举、最美事迹进行挖掘报道,无线长兴、文明联播网、官方微博、微信等及时跟进转载。制作最美人物微短片5部,“最美长兴人”宣教读本1万册。在城乡文化公园、文化礼堂设立“最美乡贤”“为你点赞”“身边的最美”等荣誉榜200多处。连续举办三届“长兴榜样”,推出典型20余人。  三、建立“人人学最美”善举联学机制。县文化网络协会在长兴新闻网等官方微博开展“日行一善”微主题评选,630多名网友参与活动。“市民督导团”连续6年挑刺不文明现象4000多起,解决具体问题近千件。每年超过6万人次参与文明劝导、村庄保洁、民情体验、结对帮扶困难群众等志愿服务活动。“开学季·关爱季”爱心大篷车累计认领微心愿千余件,共为100名困难家庭青少年实现微心愿。  四、建立“处处帮最美”困难联助机制。出台《长兴县关爱道德模范生活补助办法》,明确县级以上道德模范的帮扶项目,涵盖健康检查、公交出行、文化消费、通讯、水电支出、子女教育、节庆慰问等15个方面;建立“新天龙”道德建设基金,近百名道各级德模范受助57万元。专门成立道德模范法律援助小组,为道德模范提供免费法律服务60余次。〔长兴县委宣传部供稿〕 江山市“三机制”培育“最美精神”构筑道德高地   江山市注重培育“最美”土壤,促进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最美”、关爱“最美”,弘扬“最美”,让“最美”之花在江山大地上开花结果。  一、最美评选机制,培育最美土壤。健全“最美江山人”评选机制,连续5年开展评选,共选树“最美江山人”40多名。先后评选出“最美安监人”“最美统计人”“最美林业人”等行业最美人。建立健全媒体公示投票、专家组评审等“最美人物”评选机制,按照事迹感人程度、社会影响力等评选标准,对“最美”候选人进行严格评选。积极组织参加“浙江道德模范”“中国好人”“浙江好人”“最美衢州人”等评选活动,至今荣获浙江省道德模范1个、中国好人3个、浙江好人8个、最美衢州人17个、衢州好人25个。  二、最美关爱机制,播撒最美阳光。挖掘、发现本地最美人物和道德方面先进典型人物,及时掌握生活困难或疾病缠身的典型人物,进行及时上报,及时解决困难。定期走访制度,今年春节,市委书记亲自带队,走访13年替子还债的“最美衢州人”黄茂盛,牵头筹集10万元善款为其修建房屋。对“最美”等先进典型人物及其子女就学、从军、医疗、就业等方面给予重点照顾。如市教育局出台实施意见,将“最美人物”子女列入就学照顾对象。联合江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每年为全市各类道德方面先进典型、最美人物提供免费体检服务,建立健康档案,切实保障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心健康。  三、最美宣教机制,传递最美风尚。在《今日江山》等传统媒体与江山新闻网、《江山发布》等新媒体上开设“做最美江山人”“我们的价值观”“感动我们身边的人”等专栏,编辑《最美江山人》书籍,宣传各行各业涌现的“最美”等先进典型人物。将“最美人物”充实到“最美微宣讲”的队伍中来,结合全市开展的“最美微宣讲”走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使宣讲活动进乡镇、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拍摄《最美兵工人》《最美交通人》《追美》等微电影,创作《火热的心》《江郎丈夫》等歌曲,通过“江山大舞台”“民生360”“幸福下班路”等当地民生节目,将最美事迹以群众喜闻乐见形式进行推广,打向最美品牌。〔江山市委宣传部供稿〕 衢州衢江区深挖“早饭奶奶”事迹铸就最美新标杆   衢州衢江区83岁的毛师花老人,因其二十多年坚持售5角良心早餐不涨价一事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衢江区主动借力做好宣传、挖掘、推介,铸就衢江最美新标杆。  一、小表彰触发大聚焦,宣传最美事迹。衢江区高度重视“最美”建设,每年开展各类“最美”评选表彰活动。在衢江区第四届十大爱心模范颁奖活动上,“早饭奶奶”毛师花事迹当场引发各界关注,《人民日报》《浙江日报》《南方都市报》《环球时报》《华西都市报》先后刊长篇评论点赞“早饭奶奶”,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浙江文明网等上百家主流网络媒体做深入报道,数十万网民跟帖热议;乐视网、CNTV等媒体持续进行动态报道,腾讯视频点击量突破1亿;江西卫视、辽宁卫视、山东卫视等电视媒体纷纷进行转载报道,“早饭奶奶”最美事迹闻达全国。  二、小家庭感动大社会,掀起学习热潮。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诸葛慧艳等先后对其最美事迹做出批示,号召广大干部群众以先进人物为榜样,努力践行核心价值观。区委理论中心学习组将“早饭奶奶”事迹纳入“我们的价值观”大讨论与年度宣讲活动中,依托农村文化礼堂、道德讲堂、校园讲堂等载体,入村入校入企做好巡回宣教。区委宣传部跟进对接、推介,毛师花先后入选3月“中国好人榜”、一季度浙江“最美家庭”,2月“浙江好人”、1月“最美衢州.身边好人”,正能量持续发酵。  三、小事件引发大思考,培育乡风文明。通过挖掘宣传“最美家庭”“最美村支书”、最美大学生村官等先进事迹,引领全区人民见贤思齐、争当最美。结合“记忆中的乡愁”主题,通过编印《宝藏——衢江区历代家谱通览》、开展“谈家风、树新风”活动,深挖家风乡风内涵,“国字号”最美家庭连续花落衢江。开展志愿服务,村民、学生、爱心人士自发成立“毛师花义工服务队”前往慰问,轮流为毛师花提供早餐义卖帮助。〔衢州衢江区委宣传部供稿〕 “最美大叔”蒋承仁凡人义举续写杭城最美故事   近期,“最美大叔”蒋承仁徒手勇救坠楼女子的事迹传遍杭城内外,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被称为浙江男版“吴菊萍”。  一、感人义举续写最美。今年53岁的蒋承仁是安徽亳州人,来杭10多年,是杭州下城区一个普通的“废品哥”,一直在艮园社区附近几个社区收废品。事发当天,蒋师傅正好在出事的单元楼下,在一名年轻女子从六楼跳下的千钧一发之际,他勇敢地接住了那名女子,自己却身受重伤,万幸两人都没有生命危险。这样的事情再次出现在被称为“道德高地”的浙江,令无数人感动。“最美大叔”蒋承仁也被称为男版“吴菊萍”。在践行“最美”、弘扬“最美”成为社会流行正能量的当下,杭州人以切实的公民道德实践,不断让最美人物从“盆景”变为“风景”。  二、平凡草根执着坚持。在下城区“乡约”谈谈最美现象活动中,我们了解到“最美大叔”蒋承仁一直是邻居心中的“草根英雄”,他徒手接人的义举正源自他热心助人品格。蒋师傅平时一直与人为善,社区每次搞活动搭场子,蒋师傅都热心过来帮忙搭把手。蒋师傅经常收废品的道路一带,一般都是不带电梯的老小区,蒋师傅看到有些老人年纪比较大行动不便,就会主动背他们上楼。蒋师傅向来为人仗义。他虽不富裕却常接济朋友,对待来杭谋生还没站稳脚跟的老乡,蒋承仁总是义不容辞忙活着帮他们找房子等等。蒋师傅身上体现了新杭州人的“最美”风采,值得所有人尊敬。  三、社会各界广泛赞誉。“最美大叔”蒋承仁徒手勇敢救人的事迹,受到浙江日报、杭州日报等诸多媒体和新闻客户端的广泛关注,收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区公安分局为他启动了杭州市“见义勇为”基金申请,区文明办及街道将组织开展后续帮扶、榜样学习相关活动。街道文明办为蒋师傅申报“感动下城人物”,街道司法所也将从法律方面给予援助。各方都争取让“最美大叔”蒋师傅得到应得的社会关爱和保障,让“最美”之花常开。〔杭州下城区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 第30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6年4月22日 【工作要情②】□杭州市四大举措扶持动漫产业培育动漫精品□宁波演艺集团《梁祝》献演“2016东亚文化之都”日本开幕式□温州市新闻文化信息共享平台零距离对接海外华文媒体□绍兴市动漫电视《少年师爷》首次登录央视一套□金华市布局千个“堡垒”做强农村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杭州滨江区启动公交站“文明有序排队乘车”活动□宁海县四大载体争创“中华诗词之乡”□文成县打造“微影文成”品牌助推微电影产业发展□仙居县以“4434”模式不断深化基层理论宣讲服务□庆元县“2+1+3”强化农村文化礼堂“建管用育”    杭州市四大举措扶持动漫产业培育动漫精品。全市有动漫游戏企业220余家,总产值62.12亿元。有12部优秀作品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公布的2015年度推荐的优秀国产动画片名单,位列全国第一。一是突出政策引导力。出台《关于鼓励和扶持动漫游戏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鼓励和扶持杭州市动漫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产业政策,推动24个市级文创产业园区、35个市级文创特色楼宇以及外桐坞江南艺术小镇等一批文创小镇快速崛起。二是突出市场推动力。设立“杭州市文创引导基金(动漫游戏类)”“杭州市动漫游戏企业非房产抵押贷款风险补偿基金”,2015年对122个动漫游戏项目予以补助。奖励动漫企业对接资本市场,已有新三板上市公司4家,主板上市公司4家。三是突出平台带动力。连续举办十一届的中国国际动漫节已经成为国内带动产业效益最显著的动漫类节展,产业带动力进一步凸显,有效形成节展对企业、资本的虹吸效应,以及人才、资源集聚效应。四是突出融合发展力。鼓励引导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借势“互联网+”融合发展,逐步构建起“内容+平台+应用+终端”动漫产业生态体系。借力戛纳电视节、深圳文博会等平台,帮助本地企业开拓国内国际市场。〔杭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宁波演艺集团《梁祝》献演“2016东亚文化之都”日本开幕式。近期,宁波市演艺集团小百花越剧团老中青三代“梁山伯与祝英台”参加在日本奈良举行的“2016东亚文化之都”日本开幕式,以浓郁的中国元素和梁祝凄美的爱情故事,倾倒了奈良当地1300多名观众。2015年,中国宁波和韩国济州、日本奈良共同当选“2016东亚文化之都”,为三国城市间架设了一座文化桥梁,为中日韩深化交流合作提供了重要平台。在日本开幕式结束后,“2016东亚文化之都”韩国开幕式将在济州举行,而宁波作为中国代表城市,于4月15日举行开幕仪式,届时,“东亚文化之都”历届当选城市将汇聚甬城,带着各自非遗项目参加首届东亚非遗博览会。本着“东亚意识、文化交融、彼此欣赏”精神和“共生·创新·和谐”共识,通过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推动彼此城市发展,让广大市民在文化交流中深切感受东亚各城市的文化魅力。〔宁波市委宣传部供稿〕 温州市新闻文化信息共享平台零距离对接海外华文媒体。近期,温州市上线推出新闻文化信息共享平台,打通本地信息向包括欧华联合时报、欧洲法国华人街网站、欧华传媒集团等在内的44家海外华文媒体传送卡口。平台设有政策发布、部门信息、文化历史、好人好事等多个资讯板块,汇聚温州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信息由温州本地各报、网、刊和各频率、频道、新闻app等全媒体每日更新,集音频、视频、文字信息于一体,分普通话和温州话两个语种。海外华文媒体只要通过官方提供的登陆帐号及密码,就可登录平台免费浏览和下载新闻信息。平台建有上传信息人工核验机制,确保信息权威性,实现客观发声,向世界展示一个真实的中国、真实的温州。〔温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绍兴市动漫电视《少年师爷》首次登录央视一套。重点打造反映江南水乡传统文化的原创动画片《少年师爷》于3月份登陆CCTV-1综合频道“第一动画乐园”栏目。一是彰显绍兴元素。《少年师爷》是中国首部展现江南风土人情、师爷文化的动画片。作品以历史名城绍兴为背景,融入当地众多历史传说、名人智慧故事和民间幽默故事,将传统古戏台、茶文化、黄酒文化、中医文化等典型元素和淳朴民风互相融合,诠释“绍兴师爷”这一文化符号。二是传承“工匠精神”。《少年师爷》历时10年精心打磨,到2016年已制作完成300集。同名大电影也将在今年6月份登陆全国各大院线。该动画已连续八次获得优秀国产动画片称号,荣获中国动画最高奖项“美猴奖”最佳动画系列片奖。三是传播民族文化。《少年师爷》坚持“讲好中国故事,用好中国元素”,先后在央视少儿、央视11套、浙江卫视等国内上百家电视台播出。还走进美国、俄罗斯、新西兰、印度等30多个国家的电视台,在世界舞台上展示动画片的“中国风格”。〔绍兴市委宣传部供稿〕   金华市布局千个“堡垒”做强农村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一是坚持战略蓝图一绘到底。在全市已建成644家农村文化礼堂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每年建设文化礼堂不少于100家,到2020年在全市范围布点1200个以上,向社区、企业等地延伸,配套实施网上文化礼堂建设。二是坚持两手齐抓全面推进。一手抓已建成文化礼堂管理使用,一手抓新建文化礼堂进度和质量。通过新建、改建、扩建等方式,变无为有、变废为宝、变旧为新;通过实行星级动态管理和定期考核,促进规范运行和高效使用,实现“建、管、用、育”一体化推进。三是坚持三重功能协调发挥。围绕核心价值引领“精神高地”、文化服务供给“文化地标”、乡风文明传承“村庄客厅”三重功能,突出以人为本,内容为先,把文化礼堂建成为集形势政策宣讲、思想道德教育、乡风乡愁承载、农村文化繁荣于一体的文化综合体,实现农村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堡垒”活起来、火起来。〔金华市委宣传部供稿〕 杭州滨江区启动公交站“文明有序排队乘车”活动。深入开展公交站“文明有序·排队乘车”文明礼仪活动,该活动由滨江区委宣传部(文明办)、市公交集团、滨江交警大队主办。每天早晚高峰,滨江区安排文明劝导志愿者在江南大道共联、星光大道南口、江边等16个公交站进行文明劝导,引导市民文明有序、排队乘车。邀请最美党员、最美教师、最美婆媳等最美人物,以及滨江好人、外籍友人进站台开展文明劝导,进一步扩大活动的参与面和影响力。期间还通过“滨江发布”网络平台,开展“收集七色花,滨滨有礼来”点赞活动,对集齐“文明出行、排队上车”七色彩贴的文明乘客进行鼓励,进一步倡导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以良好的文明形象迎接G20。〔杭州滨江区委宣传部供稿〕 宁海县四大载体争创“中华诗词之乡”。一是诗教五进大造声势。重点打造了潘天寿中学、城东小学、前童中学等一批诗教学校;以增设楹联和诗词进导游词为主要内容,创新推进诗教进景区;以双林、龙宫、许家山、湖头下畈等村为重点,合理增添诗词楹联内容,推进诗教进农村;全面铺开社区诗教活动。二是诗艺活动精彩纷呈。以跃龙诗社为龙头,引导6个诗社不定期举办诗词培训、讲座、朗诵会、创作比赛、沙龙及采风活动,提高整体创作水平。联合教育部门、电视台举办首届“宁海县诗词大会”,通过诗词大会培育选拔一批小诗人。在首届少儿主持人大赛等赛事中融入诗词文化环节。连续三年在“宁海美·我传记”“宁海美·我传颂”“宁海美·我传唱”系列活动中,以不同形式展示本地诗词文化、挖掘诗词达人。三是节庆论坛提升品位。以5·19徐霞客开游节重大节庆活动为契机,举办以“诗乡文化的营建与传扬”为主题的高峰论坛,邀请中华诗词学会、省市学会参加论坛,以走宁海、咏宁海等重点内容,展现我县创建“中华诗词之乡”工作措施及取得成效。连续7年举办方孝孺读书节活动。〔宁海县委宣传部供稿〕   文成县打造“微影文成”品牌助推微电影产业发展。一是人才培育,提升“源动力”。重视本土微电影创作团队的培育培养,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开展以微电影产业发展、影视产业发展等内容为主的座谈会、培训会,进一步提高本土企业水平。目前,培育了欧飞影视传媒有限公司等10家“微电影文成队”。二是品牌打造,提升“外驱力”。创新“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方式,先后举办“寻梦中国·最美文成”全国微电影大赛、文成杯“记住乡愁”极拍48国际微电影大赛等活动,创作拍摄《尘封的记忆》等20余部微电影作品,组织《伯温家宴》《文成往事之糖甜》等优秀微电影作品参展温州文博会,大力宣传文成微电影产业发展。三是抱团发展,提升“内生力”。成立首个微电影协会,由10家会员单位和118名从事微电影创作、生产、制作、培训、管理以及热爱微电影、电影艺术事业的会员组成,聘请央视微电影频道总监章毅担任协会顾问。〔文成县委宣传部供稿〕   仙居县以“4434”模式不断深化基层理论宣讲服务。一是4大协作区统筹宣讲。将全县分为“东部、西部、中部、城区”4个协作区,建立宣讲工作协作片区组织。县、协作区、乡镇、村四级联动,以宣讲“走亲”形式,引导各地群众广泛参与,以“互讲”形式,开展宣讲交流活动。在各乡镇街道开展20场五中全会及县域绿色化发展主题互动巡回宣讲,吸引一万多名群众现场观看学习。二是4支队伍组团宣讲。组建“领导干部+县委讲师团+老干部宣讲团+草根讲师”四支队伍,组团下乡宣讲。组建35人县委兼职理论讲师团,分赴各地各单位开展“点单式”宣讲;依托14支县级草根讲师分队、9位“民间名嘴”,在20个乡镇、街道文化礼堂每月开展一次驻堂专题宣讲。三是3种课型组合齐宣讲。开设“仙居大讲堂”,邀请省内外优秀专家教授解读领学重要会议精神、重大政策部署。开展草根讲师“进村坐堂”宣讲。四是4个层面普及宣讲。开展理论宣讲服务进农村、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活动,2015年共计开展宣讲400多场次。实施“贯彻全会精神,践行绿色发展”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全县上下各个层面用绿色化发展改革把“四大发展战略”“五化同步”“六张名片”、中国山水画城市等一系列战略部署统筹起来。〔仙居县委宣传部供稿〕   庆元县“2+1+3”强化农村文化礼堂“建管用育”。一是绘好两张图。绘就一张礼堂分布图,直观地展现农村文化礼堂的整体分布。将该图印发给群众,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推动“党委推着管”变“群众自主管”;建设申报、前期筹建、招标建设等按前后顺序、时间要求等绘就成一张建设流程图,指明建设标准及内容、各节点的时间限制、材料归档要求,展示整个农村文化礼堂从申报到建成的全过程。二是汇编一张政策宣传册。将近两年来的《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实施意见》《关于组织推动宣讲服务进农村文化礼堂的意见》《关于以“七个一”深化农村文化礼堂内容建设的通知》等文件,绘就一张政策宣传册,让申请建设农村文化礼堂的村更加熟悉政策。三是制定三张活动安排表。制定农村文化礼堂服务“菜单”汇总表,积极推动春泥书刊、文艺辅导、送戏(电影)、送展等进礼堂活动。制定庆元宣讲团成员蹲点联系安排表,以“村村乌”“红色文化”“少数民族”等特色文化为抓手,充分发挥庆元宣讲名师工作室作用,推动讲堂“常态化”开放。〔庆元县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第31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6年4月28日 【全民阅读】 □浙江省推动全民阅读活动提档升级□宁波海曙区“三篇文章”构筑全民阅读“生态系统”□桐庐县三化联动推进书香社会建设□嘉善县三措并举合力打造“书香嘉善”□龙泉市搭建三大平台推进全民阅读          浙江省推动全民阅读活动提档升级   近来,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组织开展精彩纷呈的阅读助读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全民阅读活动提档升级,在全社会大力营造读好书、爱读书浓厚氛围,引领全民阅读新风尚。    一、更加突显“G20”峰会元素。为迎接“G20”,杭州市推出了“世界爱读书·杭州爱读书——迎接G20我在杭州”第十届西湖读书节,邀请G20成员国的国际友人、文学大咖、阅读爱好者共同参与阅读活动,用阅读的特殊形式展示浙江风采和杭州魅力,让阅读活动充满G20元素,更具世界视角和时代意义。    二、更加注重贴近群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联合省邮政公司、新华书店推出300场全民阅读专家巡展巡讲系列活动,面向基层广泛开展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军营“七进”阅读活动。全省百家图书馆联合推广全民阅读,组织“图书馆之夜”“图书馆就在我身边”等各类推广活动1233场。  三、更加注重媒体参与。浙江电视台推出“书香浙江”电视专栏,每周制作播出1期10分钟的“书香浙江”专题节目共计48期,浙江日报、钱江晚报、都市快报及各地主流媒体广泛开辟全民阅读专题专栏,我省全民阅读手机数字阅读客户端免费向公众提供1万种电子阅读书籍和1000多小时的阅读内容,全面扩大全民阅读社会影响力。  四、更加注重品牌打造。筹备好2016年第二届浙江阅读节暨宁波书展,积极培育杭州“西湖读书节”、宁波“全民阅读月”、金华“月月读”、衢州“全民读书周”和衢州书展、未成年人读书节等阅读活动品牌,初步形成以“浙江阅读节”为龙头、各地阅读活动为主干的“书香浙江”品牌格局。  五、更加注重设施利用。依照“建强一批、提升一批、维持一批、整合一批”原则对全省农家书屋进行资源整合,以乡镇(街道)图书馆分馆为纽带,把图书馆服务体系逐渐延伸至村级农家书屋,建立完善全省公共图书四级服务网络体系,推动阅读服务重心下移、资源下移、服务下移。  六、更加注重机制完善。以全民阅读写进国务院和省政府工作报告为契机,加紧探索完善全民阅读工作体制机制,研究制定《关于加快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浙江”的意见》,进一步规范引导我省全民阅读工作。〔省新闻出版广电局供稿〕  宁波海曙区“三篇文章”构筑全民阅读“生态系统”   宁波海曙区立足“搭台、提质、扩面”三项重点,推进全民阅读工作,构筑全民阅读“生态系统”。世界读书日期间,统筹组织包括城市“萤火虫”换书大会、“小海狸”亲子阅读嘉年华等10大类20余场次的读书活动。    一、统筹聚集合力,搭建“亲子+”阅读平台。以“亲子+”为主线,启动首届“小海狸亲子阅读嘉年华”,设计悦读演讲堂、亲子绘本交换等6项主题活动,吸引200余户家庭全程参与。挖掘小种子公益亲子阅读社等知名亲子社团资源,在阅读、手绘、诵读等多个方面对亲子阅读活动提供常态化的专业支持。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途径开展宣传报道,活动开展前后,宁波日报、中国教育在线等十余家媒体争相报道。  二、按需精准提质,打造“交享悦”阅读品牌。做大做优精品读书项目,打造“有交流、有分享、有收获”的阅读文化品牌。办好2016年春季城市“萤火虫”换书大会,吸引3000余名市民参与、2500余本书籍参与交换。做好“读书精品会”品牌载体,精选实体书店、文化传播机构等30余家文史组织,构建读书类活动孵化服务平台,提高阅读分享成效。依托“宁波首家24小时书房”—天一书房新阵地,探索“多时+多点”阅读项目新模式,形成“悦”读、多读、好读良性循环。  三、坚持广普惠民,营造“全覆盖”阅读氛围。在外来务工人员、女性职工、离退休党员等三类重点人群“下功夫”,积极填补“阅读真空”。精心打造“添‘传’加瓦读书会”项目,开展流动图书馆进工地、工地阅读专题教育等公益读书类活动,传递“工匠精神”。联合120余家重点企业开展“她话题”季度论坛等10余项女性特色读书活动。在辖区各街道各离退休支部推广全民阅读活动,促进老党员带头读书、爱书、敬书,传播终身学习社会正能量。〔宁波海曙区委宣传部供稿〕  桐庐县三化联动推进书香社会建设   桐庐县突出学习机制、阅读设施、经典诵读重点,深入推进“常态化”“体系化”“本土化”三化联动,扎实推进书香社会建设。  一、学习机制运行常态化。做好乡镇(街道)、部门中心组学习情况通报。依托干部学习新干线平台,明确“两学一做”、《条例》和《准则》学习、“十三五”规划解读等学习主题,组织全县各单位共开展集中学习550余次。征集理论中心组调研课题,收到80余个课题,调动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调研热情。开展“送党课”“送文化”“送健康”等宣讲服务活动,县级层面集中送课37场,受众3200余人。  二、阅读设施构建体系化。通过年初走访、年中盘点、年底回访等形式,撤并整改一批“图书漂流·读书驿站”,加强现有55个纸质书站点的志愿者培训。共投入资金52.18万元用于读书驿站纸质书站点建设,累计上架图书近30000册。定制“书香桐庐”移动客户端,加强官方微信、掌上桐图等平台对经典图书的数字化建设。拟投入15万元用于购置电子书设备,在县城内开展10个左右站点的试点工作。开展“悦读时光”“你点我买”阅读工程试点建设,尝试建立全民参与的云阅读体系。  三、青少年经典诵读本土化。开展《品读人文桐庐》《潇洒桐庐诗文读本》等乡土教材进课堂活动,以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题编写一套本土化中小学主题班会课教学教材,全书共分中学版《感悟青春》、小学版《体验成长》,计98个教学案例。以世界读书日为契机,向全县青少年推荐160余种图书,举办第十二届青少年“品味书香,诵读经典”阅读体验。围绕“图书馆就在我身边”主题,组织青少年开展“图书馆之夜”“图书馆就在我身边”征文、“图书馆随手拍”摄影征集等活动,收到征文600余篇,摄影作品400余幅。〔桐庐县委宣传部供稿〕  嘉善县三措并举合力打造“书香嘉善”   近期,嘉善县第九届全民读书月暨第三届了凡善文化节正式启动,创新载体和方式,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合力打造“书香嘉善”。  一、整合新平台,逐级完善阅读服务体系。完善县级图书馆、镇(街道)图书分馆、村(社区)农家书屋(图书室)的三级阅读服务体系,全面启动面积18000平方米的图书新馆建设。各级图书馆在选址、开馆时间方面进行专门调整和优化,有针对性地采购各类专题书籍、光盘满足广大市民尤其是学生、农民、新居民的阅读需求。全县举办各类主题读书展览活动百余次,各级图书馆全年共接待读者194万人次,推出汽车流动图书馆、文化志愿者活动、社区文化家园等特色阅读服务等。  二、契合新常态,分类推进“书香嘉善”建设。围绕“建设书香社会”新常态,在社区开展“书香送祝福”老年人读书活动,举办“我的书,大家读”社区图书漂流;在学校组织开展校园读书系列活动和“学子善记”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在家庭开展“书香飘万家·亲子共成长”周末亲子读书会,举办儿童方言表演赛,通过读书沙龙鼓励家庭通过阅读感悟、交流收获,给孩子优质甜蜜的阅读陪伴;在企业建成国家级“职工书屋”4家,省、市级“职工书屋”100多家,举办图书进企业活动,鼓励企业职工养成良好读书习惯。  三、融合新媒体,大力拓展市民阅读空间。开通“善学网”市民在线学习平台,建成4800多个数字化教育品种,为市民提供多元化、开放式、互动型的全数字化学习平台。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动员引导各级文明单位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积极参与“推荐一本好书”“春日好读书”等网上荐书、荐帖活动,分享阅读心得,围绕抗战胜利、家风家训等主题撰写心得体会,多篇文章被上级文明网转载,1篇获中国文明网月度一等奖。结合“善文化微散文”大赛,在微信平台开展“为你读善”微散文作品朗诵活动,3万多人踊跃参与,微信转发突破15万。〔嘉善县委宣传部供稿〕  龙泉市搭建三大平台推进全民阅读   龙泉市围绕构建全民阅读体系,坚持“政府推动、社会参与、全民共享”原则,创新机制吸引群众广泛参与全民阅读活动。  一、以全民阅读系列活动为载体,搭建政府引领平台。出台《龙泉市全民阅读系列活动实施方案》,举办“图书馆之夜·经典绘本阅读会”3期。举办“图书馆随手拍”摄影大赛、“图书馆就在我身边”征文比赛、“我最喜爱的一本书”演讲比赛,以赛促读,培养群众阅读兴趣。开展“阅读之星”“阅读推广达人”“优秀阅读家庭”评选等阅读有礼活动,选树阅读典型各10名,奖励经典图书,带动全民阅读。举办第十二届浙江省未成年人读书节,开展戏曲讲座1场、戏曲元素展览3场、戏曲动漫展播5次,惠及青少年22600余名。  二、以图书馆场硬件设施为载体,搭建智能服务平台。建成城区图书馆1座,开辟图书馆藏室4间,报刊杂志阅览室1间,少年儿童阅览室1间等。以构建“平民图书馆”为目标,推出RFID图书自助借还系统、“24小时自助图书馆”“盲人视障阅读空间”等一系列智能化便民设施,今年图书馆新办理图书证1368张,接待读者18万人次,各类借阅总数6.8万人次。完善乡镇(街道)图书分馆和农家书屋建设,建成乡镇(街道)图书馆19座,农家书屋444家,构建“县—乡—村”三级图书借阅流通体系,实现图书资源优质分配。  三、以数字阅读网络书库为载体,搭建云端阅读平台。建设龙泉网络图书馆,开通“阅读在云端APP”,装备歌德电子书借阅机、电子报刊阅读机等网络书库,市民可凭借阅证书编号登入,免费阅读下载电子图书。打造集“微文学、微历史、微地理、微哲学、微讲坛、微评论、微演义”为一体的掌上“三味书屋”,开辟读者互动体系,读者可以根据自身爱好进行个性订阅,为读者打造全新的数字阅读网络。今年网络图书馆共接待读者15000人次,推送“三味书屋”16期,阅读人数23000多人次。〔龙泉市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 第32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6年4月30日 【最美礼堂文化管理员】 □宁波北仑区高河塘文化礼堂“驻堂乡贤”钱树德□淳安县屏门乡秋口村文化礼堂“心灵美化师”童志荣□龙游县沐尘畲族乡社里村文化礼堂“拼命三郎”邓生云□德清县农村“第一书记”狠抓文化礼堂建设争当“第一管理员”          宁波北仑区高河塘文化礼堂“驻堂乡贤”钱树德   2013年国庆前,钱树德主持了一场文化礼堂成人礼,面对国旗,听着青少年铮铮誓词,那一刻的庄严与肃穆,深深地感动了钱树德。从此,他与文化礼堂结下了不解之缘。2014年3月,钱树德并被聘为高河塘文化礼堂“驻堂乡贤”。两年来,钱树德全程参与了高河塘文化礼堂的建设、管理和使用,被评为2015年宁波市十佳文化礼堂管理员,高河塘文化礼堂被评为宁波市十佳文化礼堂。  一、挖掘特色,全程参与“建堂”。钱树德从被当地称为母亲河的“小浃江”着手,挖掘疏理小浃江的人文历史、乡土风情和碶桥文化,并通过展板、模型、声光电等形式进行充分展示。用了半年多时间,走访本地及周边的博物馆、文保所、档案馆,翻阅摘记了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还乘船实地丈量28.5公里小浃江,走遍了56座桥、3座碶,了解风土人情及变迁。通过村里发动和实地走访,钱树德在村民中收集了大量的老照片、老票证、老物件及家谱家训,在朋友中收集了陶瓷瓦罐等民间藏品,并标识“某某人提供”。有了村民的共同参与,礼堂里融入了浓浓的乡愁记忆。  二、 建队立制,全面参与“办堂”。如何办好文化礼堂,钱树德做了三件事。首先成立了小浃江文化研究会和文化礼堂理事会,物色宣讲员、志愿者、文化团队骨干组成11人的理事会,并推选钱树德为理事会理事长,每月召开一次理事会会议,研究礼堂怎么建、怎么管。然后组建“浃江讲堂”宣讲员队伍,请退休党员、职高老师和“蒲公英”宣讲员来当讲堂老师;组建志愿者队伍,发展一些热心村民来做礼堂志愿者,参与到礼堂的日常管理、设备维护、展厅讲解等志愿服务中。组建小浃江民乐团及各类文化团队,请有文化特长的村民当队长,同时制定了文化队伍及义务讲解员、“蒲公英”宣讲员、志愿者管理等制度。最后是把活动搞起来,高河塘文化礼堂每周二安排一次“浃江讲堂”,每周五安排一场“百姓剧场”,每周安排一至二场文体团队培训。每年开展少儿“启明星”才艺大赛,做到周选拔、月比赛、季复赛,年决赛。同时举办剪纸、书法、宫灯制作等各类文化活动,实现了“文化活动天天有”。  三、 培育文化,全力参与“用堂”。如何提高礼堂的文化含量,钱树德有四点体会:首先,当“乡贤”司礼传文化。策划开展民俗、礼仪活动。钱树德在迎新祈福、元宵灯会、端午龙舟赛及启蒙礼、成人礼、敬老礼、谢年礼等活动中,既策划组织,又上台司礼。第二,开“钱老师故事会”讲文化。除了在“浃江风情馆”解说之外,钱树德还在“百姓剧场”开辟了“钱老师故事会”,紧扣孝老爱亲、公民守法、五水共治、遗产继承、健康养生等农村群众关心的话题,通过讲故事,道德评议,现场互动等形式,传播核心价值观。三是办“村官读书班”学文化。根据钱树德的倡议,街道党工委安排他担任班主任、由16名村支书、村主任组成首批小班化“村官读书班”,走进文化礼堂,接受文化熏陶。读书班为期8周,每周一课,既有文化课,又有实务课,钱树德跟他们讲,“当村干部,就要当有文化的村干部!”。四是设“乡土书屋”赏文化。作为一名乡土作家,钱树德很喜欢看宁波本土书籍,因为那汇聚了本土文化的精髓,却苦于难以收集。2014年市委宣传部安排市文联结对高河塘文化礼堂之后,钱树德的这一想法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宁波市乡土书屋”进驻文化礼堂,现有本土作家作品500多册,成为高河塘文化礼堂又一重要阵地。  钱树德在高河塘文化礼堂整两年了,他每天六点起床,一大早就来文化礼堂,大家可能会问,这样起劲值不值?在这里跟大家报告一个数字:高河塘文化礼堂开馆到现在,来参观的团队有100多批,来礼堂参加活动的有3万多人,能为这么多人服务钱树德觉得很值!〔宁波北仑区委宣传部供稿〕  淳安县屏门乡秋口村文化礼堂“心灵美化师”童志荣   2016大年初一,屏门乡秋口村连续三年举办的村晚又在文化礼堂开演了,村里三脚戏竹马班、业务演唱队轮番登场,传统的节目、欢快的节奏,引得村民阵阵喝彩,既是导演,乐队成员又是摄像师的童志荣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在秋口村,一提起童志荣,人们就会纷纷竖着大拇指对其交口称赞:秋口村文化宣传搞得红红火火与他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童志荣退休前是一位乡镇文化干部,从事农村文化工作30余年,现任淳安县屏门乡秋口村文化礼堂管理员。他干一行爱一行,在管理服务文化礼堂期间,致力于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热心于农村文化事业的宣传推广,先后被评为“浙江省第二批优秀民间文艺人才”“杭州市优秀农家书屋管理员”“淳安最美文化人”等光荣称号,他所在的秋口村被评为“杭州市文化示范村”“杭州市文明村”,秋口村农家书屋也被评为“杭州市优秀农家书屋示范工程”。  在2015年杭州市农村文化礼堂“双十佳”评选活动中,经过5万多村民的网上公开投票,童志荣光荣地当选为淳安县唯一的“杭州市十佳乡村文化公益使者”。  一、辛勤付出,传承特色传统文化。自从2011年担任秋口村宣传文化员以来,童志荣自掏腰包购买了主胡、二胡、京胡、月琴、唢呐、鼓架、锣架等器材,着手组建业余睦剧演唱队和夕阳红鼓乐队,如今两支演出队总计有队员20余人,全年大小演出近百场次。  早在清末民初,秋口村就办有三脚戏竹马班,后失传,为恢复传承这一传统特色文化,2014年,童志荣亲自挑选了14名竹马演员,并到临岐镇高峰村租借五匹旧竹马,成立了睦州八都三脚戏竹马班。为提高竹马班的演出水平,童志荣从外地聘请竹马师傅进行指导,组织演出队伍去临安市、桐庐县等地学习,并在本地“村晚”上演出,县电视台和《今日千岛湖》等媒体均进行了宣传报道。这些来自本村的竹马队员,平均年龄均在50岁以上,一个只有400余人的偏远山村,能涌现出这么多文艺爱好者,离不开童志荣的辛勤付出。  二、用心用情,创作紧贴百姓生活。童志荣热衷于文艺创作,为响应党的十八大号召,自编自导睦剧《十八大讲话真正好》《歌唱建设新农村》《乡村文化展新貌》等节目;在轰轰烈烈的“五水共治”活动中,创作了睦剧《六大嫂喜夸五水共治新气象》等节目。这些节目无论在内容还是语言上都紧跟时代脉搏、贴近普通群众,融入日常生活,一经推出,便引起很大反响,获得村民的一致好评。  三、兢兢业业,努力提升礼堂品味。为使村文化礼堂办得更有特色,童志荣自费到当地友邻村、镇和外地取经,与各地文化工作者深入交流,取长补短。童志荣还主动承担起村文化礼堂和黄氏宗祠的资料搜集与整理工作,耐心地到农户家中收集资料,共整理出秋口八都方言、秋口气象谚语、农事谚语、饮食卫生谚语、时政谚语百余条。几经周折,又挖掘反映忠烈妇童旺顺之妻王氏忠勇仁义之举——“秋口王氏一身保万众”的村庄历史资料,这些谚语和史料较好地丰富了文化礼堂的内涵。如今,童志荣每周都会带着他的业余演出队在周边乡镇农村举办各种节庆活动。在周边村民举办婚庆、乔迁等喜事活动中,村民们经常看到他们的演出身影,童志荣始终在乡村“精神家园”中默默地奉献着。〔杭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龙游县沐尘畲族乡社里村文化礼堂“拼命三郎”邓生云   高龄的畲族老阿嬷唱起《长年歌》,对唱的《争高手》你来我往,山哈人悠扬的歌声、动人的舞姿引来台湾同胞,熟悉的旋律引发共鸣。4月9日,龙游沐尘“三月三”畲族文化节暨第二届畲族山歌大赛拉开序幕,隐逸在深山中的社里村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来到社里村,矗立在村中的文化礼堂让人眼前一亮:古色古香的仿清戏台,刻着畲族四大姓的民族柱,畲族文化墙,农耕民俗馆等,散发着浓浓的畲乡风情。每到假日时分,八方游客如约而至,只为这“竹坞无尘水槛清”的山野美景,独具特色的文化礼堂和原汁原味的畲乡演出。  繁华背后,无一不凝聚着社里村党支部书记邓生云的辛勤汗水。  一、千方百计建礼堂。邓生云今年52岁,任村书记已有18年。下山集聚小区第一期建成后,如何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成了他思考的问题。此时,省里提出农村文化礼堂建设,让他喜上眉梢,特别高兴!  说干就干,邓生云组织村两委前往安吉、景宁、云和等民族特色村学习,结合本村实际,反复讨论。村集体经济薄弱,他四处筹集资金;征地过程中,有村民不同意,他登门17次,不厌其烦地解释做工作;为买到合适的木料,他自驾前往东阳挑选、谈价格;甚至连戏台的图纸设计都是自己完成的。“邓书记以前是木匠,戏台的规模,木料的大小,需要几根柱子,每个细节都是他一笔笔画出来的。”村民主任祝水花告知。  雕刻好的木料在安装时需用吊机搬运,灵活性差,戏台高度有10.4米,担心发生意外,邓生云捏着一把汗。他每天早早到现场,又最后一个走,须臾不敢离开。2013年11月底,仿古戏台搭建完成,邓生云细细摩挲着舞台地面,长吁一口气。在他的精打细算下,60多万才能建成的戏台最后只用了40多万元。    二、呕心沥血为礼堂。社里村文化礼堂正式开堂,当晚,邓生云倒下了,家人连夜将他送医院,被确诊为癌症。早在那之前,邓生云的身体已经多次亮起红灯。“文化礼堂建设期间,他一心扑在上面。那会儿他经常肚子疼,大家劝他去看一下,他总说没事,挂瓶盐水就好了。”祝水花眼睛红了一圈。“其实邓书记的家不在村里,但是,文化礼堂建设期间,他每天早上6点半之前肯定到村。生病后,有重大活动也坚持到场,第一次手术后出院20多天就回村工作了。”祝水花说,一年多来,他从未耽搁工作。  2016年1月21日,衢州、丽水地区文化走亲活动在社里村文化礼堂举行。当天下着雨雪,活动开始前,一个小插曲让邓生云惊出一身冷汗。进村口有个低矮的涵洞,演出车不敢进,邓生云冒着雨雪用卷尺精确地量了好几遍,确定涵洞比演出车高出5公分,最终车子顺利进村,而他全身都湿透了。  邓生云的付出赢得了村民的肯定。“以前社里是个‘老鼠钻牛角’的地方,路只有2尺5宽,偏僻得很,这几年村里变化太大了,邓书记做了不少实事,特别是他带病坚持工作,我们都很感动。”村民邓瑞发说。    三、因地制宜兴礼堂。文化礼堂建设要与当地畲族特色相融合。邓生云拖着病躯,寻访记录会唱畲族山歌的老人,走村串户发掘老物件。如今,在社里畲族文化陈列馆里,有精美的畲族传统刺绣、描绘生动的畲乡组图、略微泛黄的畲族宗谱、古色古香的畲族民俗器具;畲族文化墙上,28000多字记载了畲族迁徙、民歌、婚俗、服饰、家训等内容;学唱山歌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群众是文化礼堂的主角。为了鼓励村民上台演出,邓生云带头学唱村歌,每天晚上在村里排练到近十点,持续了一个多月。在他的影响下,村民们热情高涨,自编自导自演的畲族特色山歌、舞蹈等,颇受游人和村民的欢迎。  “三月三”畲族风情文化节,六月六赏花节……依托文化礼堂这个乡村“会客厅”,乡村旅游成为社里村的特色产业。村民杨竹军经营的农家乐,在三月三当天中午接待了200多人。去年,社里村共接待游客2万余人次,各农家乐、民宿经营户纯收入都在3万元以上,文化礼堂与美丽乡村相融合,把宝贵的自然、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生态经济,真正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带动村民共同富裕。〔龙游县委宣传部供稿〕    德清县农村“第一书记”狠抓文化礼堂建设争当“第一管理员”   去年起,德清县从县级机关公开选拔出8名优秀干部,到软弱落后村全脱产任职“第一书记”,帮助这些村争取先进,而农村文化礼堂作为各村的重点建设项目,深受“第一书记”重视,不少农村“第一书记”主动当起“第一管理员”,在农村文化礼堂的“建管用”上形成了一定经验,并通过建设农村文化礼堂,有效提升了村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各村党组织评星定级工作,普遍从原来的一星(不合格)升到三星(80分以上)。  一、统领指导,助力文化挖掘。8名农村“第一书记”统领村委班子及乡贤参事会,有效提高议事频率和效率,充分推进了农村文化建设速度,提高了村落文化内涵的挖掘力度。如禹越镇栖湖村“第一书记”陆咏虎,利用原宣传部工作资源,组建乡贤参事会,并与村委班子多次讨论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结合杭嘉湖南排工程“渔民上岸”项目,以“水乡文化”为中心,建造展示东部水乡生产生活方式变迁的水乡生活馆。  二、多方参与,推进礼堂运转。在组织建设方面,按照边设计、边建设、边运转建设理念,由第一书记全程负责,村两委班子各司其职,吸收县级专家组建专家组指导做好文化礼堂的“建管用”;由“第一书记”总牵头文化礼堂的管理工作,并外聘村中年轻人作为文化礼堂管理员,与村干部形成“AB岗”;试行政府购买服务活动,如莫干山镇何村文化礼堂由村委外请家政公司负责礼堂整体清洁,在村域范围内选聘清洁人员,确保卫生清洁到位。将全开放与半开放相结合,春节、国庆等重要时段为老百姓提供文娱场所,提升阵地活力。  三、巧用资源,丰富文化活动。8名农村“第一书记”充分利用原单位各类活动资源,通过“移植”“嫁接”,全年共为所属农村文化礼堂争取活动资金1000余万元,有效提升了文化礼堂各类活动的品质。如原为团县委办公室主任的新安镇百富兜村“第一书记”孙延柽,通过移植团县委志愿者团队资源,根据村中需要,开展了“服务G20,展示新形象”、关爱残疾人文艺演出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莫干山镇何村“第一书记”沈燎原通过各类活动项目的嫁接,与“浙江在线”联合举办“年猪饭”活动,陆续举办村晚、台湾民宿沙龙、世界马拉松冠军现场教学等各类活动比赛近30余场次,其中年俗文化活动在中央新闻联播播出,百叟宴获浙江卫视新闻联播报道。〔德清县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 第 33 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6年5月5日    【“重大舆情调研”立项课题研究成果(一)】□ 当前“横漂”群体生存状态的调查报告(丽水职业技术学院课题组)□ 新医改背景下我省城乡居民医疗满意度调查(温州医科大学课题组)        当前“横漂”群体生存状态的调查报告丽水职业技术学院课题组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快速转型,带来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传统社会群体进行了激烈分化组合,形成了许多种类多、规模大的新兴社会群体。“横漂”是“漂族”中具有鲜明区域性、行业性、时代性的重要类别,他们从全国各地、各行各业汇集到横店参加影视剧拍摄,扮演群众演员,从零开始、努力打拼、执着追梦。为深入了解“横漂”群体的生存现状、心理状态,做好服务管理工作,我们采用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实地走访等方式开展调查研究,其中随机发放调查问卷240份,回收有效问卷230份,男性占76.3%,女性占23.7%。有关报告如下。一、“横漂”群体的基本特征“横漂”群体伴随横店影视城的建立而诞生,伴随浙江影视产业的崛起而壮大,在行业领域、生存状态、组织结构等方面有着自身特征。1.来源组成非常广泛。相对于科班演员,群众演员的门槛较低,对年龄、学历、户籍、经验等的限制较少。从区域看,“横漂”来自全国各地,其中浙江以外省份的占82.6%,以河南、安徽、江西、甘肃等中西部省居多。从年龄来看,涵盖各个年龄层次,以35岁以下的青年演员为主,占82%。从经历来看,大部分“横漂”演员之前从事过其他行业,如公司职员、车间工人、技术工人等,以“小白领”“蓝领”阶层为主,占一半以上(见图1),也有一些是大学毕业生、退休教师和公务员等,具有多元多样化特征。图1  做演员前的工作经历2.结构层次呈金字塔型。“横漂”群体总体分为三个层次,即签约演员、特约演员、普通群众演员。签约演员具有较强的演艺能力,基本有固定的价码,一般与剧组签订劳务合同,人数最少、比例最低,仅占1.8%。特约演员又分大特、中特、小特等,一般经过专业训练,会武行、骑马、射箭、奏乐、舞蹈等技能,演出中通常会有若干台词,也称“配角”,人数逐步增多,约占10%。普通群众演员,处于较低层次,一般充当临时环境背景,人数最多、比例最大,约占88.2%,金字塔型特征突出。3.文化属性更加明显。总的来看,“横漂”群体作为从事影视文化事业的专门群体,他们的文化水平、文艺素养呈逐年提升趋势。目前“横漂”演员大专以上文化的占10.5%,高中(中专、职校)文化的占39.1%,初中及以下文化的占48.7%(见图2),即具有中高文化水平的达2/5,同时54.1%的“横漂”表示“有一定文艺特长”,文化文艺属性更加突出。但与此同时,由于剧组中的主角、重要角色在创作前期已基本确定,横店影视城主要承担了作为“生产车间”的实地拍摄功能,大部分“横漂”只能充当影视拍摄环节的“初级工”“熟练工”,低水平、同质化竞争现象严重。图2  演员学历构成4.收入保障不容乐观。“横漂”演员普遍反映收入不高,总体上仅为横店企业职工工资的一半(横店企业职工年均工资约6万),仅能维持日常生活开支。调查显示,月收入2000元以下、2000—3000元、3000元以上的各占1/3左右,其中1000元以下的就高达17.8%(见图3)。再加上医疗、住房、教育等社会保障尚不健全,需要付出更多的生活成本。在拍戏之余,22%的“横漂”从事兼职,比如开网店、做模特,有的创作剧本、当经纪人、做网络主持等,各施所长、各寻门路。图3  演员的月收入情况5.群体成员流动性强。由于剧组拍摄周期性强,聘用的演员变动性大、稳定性差。2010年以来,在演员公会注册的演员有2.8万人,其中常年在横店的约有6000人,“漂”的多、“泊”的少。“铁打的横店,流水的横漂”,是对“横漂”流动性的真实写照。从离职原因看,认为生活太艰苦的占14.3%,认为发展前景渺茫的占34.7%,认为权益不能保障的占20.4%,认为工作不稳定的占34.7%,认为社会地位低的占10.2%(见图4),整体工作环境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图4  演员离职原因二、“横漂”群体的心理状态“横漂”群体是一群有理想、敢追求、肯吃苦、能奋斗的时代青年,但面对生活状况、工作条件、社会保障等现实问题,他们又常常感到迷茫困惑、失意失落。1.既怀揣艺术梦想,又深感迷茫焦虑。一方面,“横漂”演员普遍怀揣演员梦、明星梦,有60.8%的“横漂”表示为了追求艺术梦而来(见图5)。92.1%的“横漂”演员表示“愿意为演艺事业奋斗终身”,87.8%的“横漂”表示“我对未来充满信心”,87.6%的“横漂”表示体现自己的价值最要紧(见表1)。另一方面,实现艺术梦想的道路并不平坦,从普通演员晋升为跟组演员、特约演员的难度大、几率小,十多年来发展为特约演员的有600余人,发展到跟组演员、副导演从而真正进入影视圈的仅有100多人。调查显示,46.4%的“横漂”时常感到迷茫,28.6%的“横漂”经常感到焦虑。不少“横漂”怀着一夜成名的渴望,却发现“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图5  选择来横店的主要原因 选项内容同意比较同意不同意很不同意说不清楚A.我对未来充满信心62.3%25.5%6.1%06.1%B.我愿意为演艺事业奋斗、献身70.2%21.9%5.3%0.8%1.8%C.收入低不要紧,重要的是体现自己的价值66.4%21.2%8.0%1.8%2.6%表12.既有较高幸福感,又有较强自卑感。一方面,发自内心的热爱使得“横漂”演员收获了较高的幸福感。虽然物质生活比较清苦,但大部分演员都能苦中作乐、以苦为乐。88.2%的“横漂”表示“我常常感到职业幸福感”;98.2%的人表示“工作虽然很累,但精神十足”(见表2)。另一方面,大部分“横漂”演员出身“草根”,没有接受过系列专业的学习培训,工作中只能做琐碎的配合性、辅助性工作,当无名英雄,与角色演员、明星演员等相比,无形中感到身上贴有“负面标签”,心理落差较大。访谈中,不少“横漂”演员感到“被人看不起”。 选项内容同意比较同意不同意很不同意说不清楚1.我常常体验到职业幸福感54.9%33.3%8.1%1.0%2.7%2.工作虽然很累,但我精神十足83.2%15%1.8%00表23.既普遍敬业乐业,又充满无奈伤感。一方面,在梦想的引领下,“横漂”演员普遍敬业乐业,他们把每部戏、每个角色都当作学习锻炼的机会,大都能做到不辞辛苦、任劳任怨。95.7%的“横漂”赞同“我是一个肯吃苦的人”,98.2%的“横漂”表示“只要有戏可拍,我就努力接”(见表3)。他们基本上每天早上5点左右就到演员公会等戏,接戏后凌晨就开始化妆、领戏服。很多人拍了白天拍夜场,有的同时接3、4个剧组的戏,有的在一部戏中扮演10余个角色,赶场成为常态。另一方面,“横漂”演员所扮演的角色基本上是工作环境苦、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跟组演员不愿参演的“鸡肋”角色,如夏天在太阳底下暴晒,冬天在河水里行走,枪战戏中“被炸”,动作戏中“挨打”等,很多演员身上烙下许多伤疤。有的“横漂”将工作状态概括为:“人肉背景,千篇一律,枯燥无趣”,内心充满无奈和伤感。 选项内容同意比较同意不同意很不同意说不清楚a.我是一个有理想、肯吃苦的人74.6%21.1%3.5%00.8b.只要有戏可拍,我就努力接83.2%15%0.9%00.9%表34.既结交深厚友谊,又常感孤独空虚。一方面,基于共同的群体认知和情感,很多“横漂”演员因一起拍戏、共同兴趣、同乡关系等结下了较深的友谊,他们在工作中学习交流,业余时间共同娱乐,面对困难互相帮助、互相鼓励。95%的“横漂”表示“我在横店交到了不少好朋友”。演员郑大钱在网上发布自己的拍戏体会、减压心得《我叫郑大钱》,供广大“漂友”交流学习,点击量达到20余万。另一方面,由于奋斗过程艰辛、收入又低,有的“横漂”多年没有回家,向家人隐瞒实际工作情况;有的感到竞争太激烈,觉得无依无靠。调查显示,27.6%的人感到孤独,17.9%的人感到有不安全感(见图6),不少人存在自我封闭、空虚、消沉等倾向。图6  工作中时常感受到的情绪三、加强“横漂”群体服务管理的对策建议“横漂”群体显然是基层文艺工作者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主动把“横漂”群体纳入党委政府服务管理体系,深入研究他们的利益诉求和政策需求,把解决思想与实际问题、当前问题与长远问题结合起来,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不断提高“横漂”群体的服务管理水平。1.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做好“横漂”群体服务管理工作,需要党委、政府、群团、企业等各方面立足各自职能,落实相应责任,形成工作合力。其中,横店影视集团要把“横漂”演员服务管理作为事关企业长远发展、转型发展的重要任务,强化主体责任,加大投入力度,加强队伍建设。文化文艺系统要把做好“横漂”工作摆在夯实基层文艺工作队伍高度,统筹协调、强化服务、提升水平。当地政府要把做好“横漂”工作作为加强和改进基层治理的重要环节,建立由宣传、组织、统战、公安、人社等部门参与的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回应利益诉求,维护合法权益,加强规范管理。2.加大权益维护力度。认真落实中央和我省关于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障的有关规定,特别是关于高风险行业实行特殊工伤保险、人身意外险的有关要求,对拍摄危险戏份的“横漂”演员统一购买人身保险,确保他们的人身安全,避免“同戏不同命”“同命不同价”。剧组和企业要落实好主体责任,公会要发挥好协调推动作用,当地政府要履行好监督问责职责,切实维护“横漂”演员合法权益,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3.着力提升演员艺能水平。演职人员最终要靠本领当家,要广泛开展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培训,定期为“横漂”演员免费提供专业课程、职业道德等技能培训。常态开设“群众演员进修班”,为“横漂”演员提供学历教育。创新开展社会演艺人员能力水平认证和职称评审,扩大“横漂”群体事业发展空间。定期开展“横漂”演员才艺展示展演活动,对优秀演员给予资金、创作等支持。4.探索推进身份转换。把优化“横漂”演员人才结构,扩大高素质演员比重,作为横店影视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方向。出台相关户籍政策,对超过一定年限、达到一定学历或职称,具有一定专长的“横漂”,吸收为“新横店人”“新东阳人”,给予居民(市民)待遇,促使优秀“横漂”变为“横泊”。对于成功转换身份的“横泊”,在医疗、住房、子女教育、就业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帮助他们留在横店、扎根横店、服务横店。5.加强演员公会自身建设。建好用好演员公会这个重要平台,完善《群众演员管理办法》,细化演员权利义务标准,拓展权益维护、教育培训、社会保障等服务工作,打造“演员之家”。建好“横漂”党支部,吸收优秀演员为党员,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积极协调各级文艺组织,推荐优秀“横漂”演员加入省市电影、电视家协会,参加相应活动,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和社会地位。6.探索政治吸纳途径。各级党委、人大、政协要把“横漂”代表人士纳入工作视野,从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拿出一定名额作为“横漂”群体特别代表,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各级工会、团委、妇联要发挥自身优势,吸收他们中的代表性人士加入组织,健全组织体系、扩大工作覆盖,积极为广大“横漂”群体代言谋福。 课题负责人:吴地花课题组成员:李国权、朱宇琦、李  芳、胡静璇、徐  亮、赵  莉  新医改背景下我省城乡居民医疗服务满意度调查温州医科大学课题组 浙江省从2009年新一轮医改启动以来,紧紧围绕本省实际,先后推出了“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优质医疗资源双下沉、两提升”、“分级诊疗”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医疗改革举措,努力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为了准确掌握我省的新医改成效,课题组通过实地问卷调查,收集群众对医改实施成效的满意度、医疗服务满意度变化情况,探寻可能影响居民医疗服务满意度的原因,为下一步新医改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对策建议。综合报告如下:一、我省新医改政策认知度及政策执行满意度总体情况1.我省城乡居民对新医改政策的知晓度处于低位水平。调查发现,有60.3%的受访者对新医改政策不了解,知晓度最高的是“药品零差价”,比例也只有27.4%,其次是“分级诊疗”,占20.7%,再次是“优质医疗资源双下沉”,占8.5%,最低的是“双向转诊”,只占6.6%(见表1)。从政策知晓途径看,互联网、电视广播和报纸杂志等媒体分别占到28.6%、26.0%和11.5%(见表2),成为我省城乡居民获取新医改政策信息的基本渠道,而政府有关部门、医院和社区医生在普及新医改政策知识方面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  分级诊疗双下沉药品零差价双向转诊都没听过比例(%)20.78.527.46.660.3表1  浙江省城乡居民对新医改政策知晓度情况(%)  互联网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社区医院、医生单位或社  区政府组织家人其他人总计28.626.011.59.58.47.86.10.8表2  新医改政策知识的获取途径(%)2.新医改政策执行效果获得民众积极肯定。课题组选取“看病难”、“医疗费支出”和“医患关系”三项指标,对新医改政策的执行效果进行评价。调查发现,与5年前相比,51.3%的受访者认为医院“看病难”现象略有改善,16.6%认为医院“看病难”现象明显改善,两项合计达67.9%(见图1)。从医药费用支出情况来看,有45.2%的认为与5年前相比,新医改政策对医院医药费用略有下降,9.1%的人认为新医改政策对医院医药费用明显下降,此次调查的门诊、急诊和住院患者的医疗开支费用显示,门诊费用平均为220.5元,急诊费用平均为308.4元,住院费用平均为3426.2元。从医患关系改善情况来看,47.6%的人认为新医改政策实施有助于改善医患关系。可见,我省城乡居民对新医改政策执行效果普遍持积极肯定态度,新医改政策得到广大人民群众拥护。 图1  新医改政策对医院“看病难”现象改善程度3.我省城乡居民对新医改政策执行满意度有待进一步提升。当前我省城乡居民对新医改政策执行满意度为2.47分,介于“一般”和“满意”之间,其中,表示“非常满意”的仅占12.5%,表示“满意”的占41.7%,合计占54.2%。从城乡差异来看,农村居民对新医改政策执行满意度要高于城镇居民,高出近8.9个百分点,说明尽管农村的医疗服务设施不如城市,但是农村居民对新医改政策举措的满意度要高于城市居民(见表3)。  非常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非常满意合计满意度比例(%)新医改政策执行满意度0.76.838.341.712.510054.2城镇居民1.27.342.837.910.810048.7农村居民0.76.035.745.312.310057.6表3  浙江省城乡居民对新医改政策执行满意度(%)二、我省城乡居民就医流向基本情况课题组用“平时感冒、发烧、拉肚子等常见病时就诊去向”作为指标,观察我省城乡居民就医流向变化情况。在出现感冒、发烧、拉肚子等常见病时,30.8%的人选择自己买药处理,其次是选择到县级及以上医院就诊,占19.1%,第三是选择到社区服务站或村卫生室就诊,占17.1%,第四是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占16.5%(见表4)。这说明我省城乡居民就医以正规医疗机构为主,倾向于选择离家近、医疗设备好和医保定点单位的医疗机构就诊,但仍有接近三分之一的居民选择自己买药等自我医疗的处理方式。从城乡差异来看,就医流向变化在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之间差异不明显,在基层医疗机构的选择上,农村居民更倾向于选择到村卫生室就诊,城镇居民则更倾向于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由此可见,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我省城乡居民治疗小病以及日常保健的重要场所,在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中,要重点保障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服务能力,并将全科医生的配备作为医疗技术水平提高的主要手段。在常见病的处理方式上,分级诊疗政策还需发挥更大作用,引导城乡居民在基层医疗机构首诊。通过建立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就医新秩序,扭转大医院人满为患、供不应求而社区、乡镇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可罗雀、资源闲置的现状。  县 级 及以上医院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或村 卫 生 室私人诊所或个体诊所自己买药不理会总计合计19.116.517.18.030.88.5100城镇居民19.616.514.27.332.110.1100农村居民18.816.518.78.430.17.6100表4  浙江省城乡居民平时出现常见病时就诊去向(%)三、我省居民医疗服务满意度和医保政策满意度情况1.医疗服务满意度接近“满意”水平。课题组以患病就诊的居民为调查对象,以患者的亲身体验来衡量居民的医疗服务满意度。从调查结果看,当前我省城乡居民医疗服务总体满意度较高,平均分为2.14分,接近于“满意”档次,表示“非常满意”的占19.4%,表示“满意”的占57.9%,合计占77.3%(见表5)。从城乡差异来看,城镇居民对医疗服务总体满意度要高于农村居民,高出近7.6个百分点。从具体内容看,居民对医务人员服务方面的满意度评价最高,对医保制度的满意度评价最低,对医院的硬件条件、地理位置等指标介于上述两者之间。由此可见,随着新医改政策的深入实施,政府投入了大量公共财政,付出了巨大改革努力,有效提升了医疗机构的软硬件设施的服务能力,广大城乡居民对医院医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就医医院的设备有了较高的评价,而对医保制度评价较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城乡居民对医疗保障制度进一步改革的迫切愿望。  非常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非常满意合计满意度%总计0.31.620.857.919.410077.3表5  浙江省城乡居民医疗服务总体满意度情况2.医保政策执行情况满意度相对偏低。调查结果显示,我省城乡居民参保比例较高,达到95.3%。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占20.0%,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占16.9%,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占49.5%,参加商业保险的占2.0%,参加其他保险的占3.6%,同时参加两种医疗保险的占3.8%,没参加任何医疗保险的仅占4.7%。从调查结果看,我省城镇居民对医保政策执行情况满意度并不是很高,最高的是医保报销方便程度的满意度,为56.6%,第二是医保缴费水平的满意度,为53.0%,第三是医保报销额度,为48.2%,最低是医保报销目录范围,为47.1%(见表6)。在对医保政策的建议中,“提高报销比例”、“降低起付线”和“纳入更多的医保用药”则成为广大城乡居民迫切希望的要求。  非  常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非常满意合计满意度%医保缴费水平0.47.838.842.810.510053.0医保报销方便程度1.89.532.144.512.110056.6医保报销额度1.211.539.135.912.310048.2医保报销目录范围1.412.738.836.011.110047.1表6  浙江省城乡居民医保政策执行情况满意度四、对策与建议1.着力提高城乡居民对新医改政策的知晓度。政府和有关部门实行的一系列新医改政策,与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要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进一步宣传解读各项新医改政策实施的目的、主要内容、执行流程等,放大新医改政策的效应,提高城乡居民理解政策的水平,充分调动城乡居民参与新医改政策实施的积极性。要十分注重发挥村居委会、社区医生的作用,做好政策的宣传和讲解。2.进一步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各级政府应不断加大财政投入,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和医疗设备,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服务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培养,尤其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师、全科护士的培训,健全绩效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形成“留得住、用得上”的公平公正的制度机制。针对城乡居民的需求,基层医疗机构卫生服务应从注重基本医疗服务转向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并重的服务模式,更加重视为城乡居民提供健康咨询、健康教育以及上门服务等个性化服务,在与居民的良性互动中,形成伙伴式服务关系,成为城乡居民真正的健康“守门人”。3.适时提高医疗报销比例。合理划分政府和个人筹资分担比例,逐步提升医保筹资水平,特别是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人均筹资水平。在提升当地筹资水平的同时要重视基金测算,加强费用监控,合理利用医保基金,不至于结余率过高,并合理控制住院率,提高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让更多城乡居民受益。在医保基础上,当个人年度累积负担的医疗费用超过当地统计部门公布的上年居民年人均纯收入时,则按一定比例进行再次报销,包括政策外药物、自费诊疗项目和封顶线以上的医疗费用,从而缩小与实际需要和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的差距,提高实际报销比例,降低城乡居民的实际医疗费用。4.推进合理有序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前提是基层服务能力的提升以及患者对基层信任度的提升。要以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为重点,以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为突破口,逐步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通过对不同级别医疗机构设置差异化的医疗服务价格与报销比例,降低基层医疗机构的报销准入门槛,提高基层医院报销比例,根据各地报销情况,在保证医保基金安全的前提下,调整提高基层医院诊疗报销比例,使更多的居民“得实惠于基层”。行政部门要把二、三级医院实施“转诊”和培训指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情况纳入绩效考核中,作为政府对二、三级医院进行补偿和购买服务的依据。5.切实转变卫生投入方式。由定额补助转为以事定费,形成长效投入机制。建议政府经常性财政投入不再按照医院编制床位或在编人员数量进行定额补贴,而是以事定费购买服务。具体做法是确定当年年度区域投入总量后,按区域由各医院上年度服务量,如门急诊人次数、住院病人数、住院床日数,计算出每门诊人次、每住院病人、每住院床日补助金额,再乘以医院的当年度服务量和权重,计算出每家医院的补助金额,核算财政投入量。其中,权重根据医院均次费用、自付比例和病人满意度等公益性指标进行确定,使财政投入与体现公益性挂钩。 课题负责人:阮积晨课题组成员:俞林伟、叶少芳、马慧娟谢作楷、蔡哲心、温建明浙江宣传信息 第34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6年5月6日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④】 □杭州拱墅区开展“美丽系列”行动推进全域美化保障G20峰会□诸暨市“三措并举”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庆元县组建“敲门服务队”探索农村志愿服务新机制□长兴县“五大行动”深化“做文明有礼长兴人”主题活动□建德市深入实施“五字大行动”喜迎G20峰会        杭州拱墅区开展“美丽系列”行动推进全域美化保障G20峰会   杭州拱墅区全域推进美丽道路、美丽河道、美丽小区、美丽围墙、美丽窗口、美丽校园、美丽工地、美丽市场等“美丽系列”八大建设行动,吹响“打造美丽拱墅,推进全域美化”的号角。  一、凝聚合力,实现高标准推进。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参加每月全区G20峰会环境提升专题会议,分管区长每周主持召开全区G20峰会环境提升工作例会,区城管、区住建等作为八大专项行动牵头部门,统筹调度各方力量和资源,合力推进“美丽系列”建设行动的热潮。着眼全域建设,在重点推进市下达的116项城市环境提升与交通保障项目的基础上,将辖区550条道路、62条河道、248个小区、412处围墙(挡)、363个窗口单位、33家专业市场、24家农贸市场、96所学校、109个在建工地作为全面提升改造目标,切实推动全域美化。建立河道、围墙、窗口、工地、市场等整治提升对象的动态数据库,做到“量化到单位,责任到岗位,时间节点推进到每周。建立通报曝光、责任追究等工作机制,对“三不到位”(推进不到位、执行不到位、监管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实现问责,不断加大工作力度。  二、拉高标杆,实现精细化建设。在“美丽道路”“美丽小区”等建设上开展“清杂物、清楼道、清违章、清保笼、清箱”等十清行动。探索建立主干道“一日一洗”、小区“美丽专管员”等一批标本兼治的长效管理机制。如“美丽工地”新盛拱宸桥工地、远洋新明置业等实施工程车“三步冲洗”机制,快速冲洗和滚动精洗相结合,有效破解工地“渣土外带”难题;“美丽窗口”区行政服务中心推行“五巡督查”、投诉“无申辩”等长效机制,得到了《浙江日报》的报道肯定。明确100个“美丽示范点”建设目标,以点带面,典型引路。如“美丽河道”建设突出18条河道“生态廊道”,其中古新河设立全市第一个城市河道垂钓点,成为居民休憩、娱乐的好去处;“美丽道路”密渡桥路引入“海绵城市”理念,在全市率先使用雨水循环储存浇灌系统,达到生态环保和循环高效利用“共赢”。  三、注重融合,实现多维度提升。注重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将运河文化和拱墅元素融入“美丽系列”建设中。区文明办全面启动412条围墙的美化整治工作,与《杭州日报》合作开展“峰会之景”艺术墙绘活动,打造12条“示范美丽墙景”。半山入城口开展“互通绿岛”综合整治,建成200米景观生态墙,扮靓杭城“北大门”。将核心价值观等宣传普及纳入美丽系列建设内容,大力弘扬时代主旋律。如在欧尚、华润万家等大型超市,小区、工地等围墙上新设新绘“讲好中国故事·展现杭州魅力”等主题公益广告18余万平方米。全区中小学将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德育课程,每周一堂“核心价值观主题班会课”,全面推进“美丽校园”建设。以“美丽建设在行动,志愿服务我先行”为主题,激发群众参与服务保障G20峰会的热情。组建“老开心”文化人、“运河大妈”普通市民、“国际雷锋”外国友人等十余支“美丽系列”品牌志愿服务队,参与“美丽道路”交通劝导、美丽市场(窗口)文明排队等美丽建设志愿服务行动中。其中米市巷街道共发动4000余名“米市小红帽”开展“美丽小区”环境整治、平安巡防等志愿服务,成为辖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杭州拱墅区委宣传部供稿〕 诸暨市“三措并举”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   诸暨市通过优化顶层设计、完善过程管理、引领价值导向三大举措,使志愿服务由盆景变成风景,由时尚成为风尚。  一、顶层设计构筑大平台。建立由市文明委领导、市志工委统筹、市文明办牵头相关部门各负责的组织架构,统筹全市志愿服务工作;落实市民公园近2000平米面积的场地,划拨200万元经费,建成“四个一”(一中心,即诸暨市志愿服务中心;一网站,即诸暨志愿服务网;一平台,即志愿诸暨微信公众平台;一云,即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的“志愿云”系统),在宣传部增设市志愿服务科,配置2名参公编制,规划、指导、协调全市志愿服务工作的开展;调节考核杠杆助推志愿服务刚性落实,实现了机关部门、镇乡街道、行政村(社区)、文明单位、市属企事业单位志愿服务组织全覆盖、注册志愿者全员化、志愿服务活动指标化。全市共有党员志愿服务队52支,义工团体21家,青年志愿者组织116家,基层志愿服务站484个,文明单位志愿服务队100支,各类专业志愿服务队32支,注册志愿者总人数达3.7万人。  二、过程管理提升凝聚力。出台《关于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实施意见》《诸暨市社区志愿服务实施方案》《社区志愿服务制度化考核细则》等系列规范文件,完善招募注册、项目发布、供需对接等9个方面17项制度。坚持“一区一品、一队一特色”原则,围绕家政服务、文体活动、科普宣传等内容实施“12345工程”,即推出“周末志愿”一块服务品牌,举办“志愿服务嘉年华”“年度十大志愿服务项目认领”两个盛典,开展“三下乡”“四进社区”“五驻群众”服务实践活动。全市已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152场次,参与人数14200人次,计录服务时长25016小时。涌现出爱心蚂蚁、手拉手、快乐爱心等明星志愿服务团队和“黄手环-安全回家”“青少年心灵花园”“点亮微心愿”“漂流书吧”“护水哨兵”等一批品牌服务项目。  三、价值导向引领正能量。市志工委每年12月评选表彰十佳优秀志愿者和十佳优秀志愿服务组织,授予其荣誉称号,并优先推荐为劳动模范、道德模范、五四青年奖章、三八红旗手等荣誉。依据《星级志愿者奖励办法》对获得相应星级的志愿者颁发证书和星级勋章,民政、教育、卫生等相关部门,给与优秀志愿者在就学、就业、就医、使用社会公共设施、接受他人和组织提供服务等方面予以一定的优待。新闻媒体通过开设“美在身边”专栏和“志愿诸暨”专题,累计推出报纸专刊20余篇,各类视频、音频报道36条次、发布志愿服务主题公益广告近400条。参与志愿服务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市民生活方式,“志愿让你我更温暖”逐渐成为当代诸暨人的主流价值。﹝诸暨市委宣传部供稿﹞ 庆元县组建“敲门服务队”探索农村志愿服务新机制   庆元县探索农村留守老人“邻里守望、互帮互爱”新模式,创新组建极具“接地气”的“敲门服务队”,关爱农村留守老人,充分发挥了乡村两级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  一、以点带面,铺开志愿队伍建设。组建由乡村两级党员干部、村民为队员的农村留守老人“敲门服务队”,每天定时上门看望农村留守老人和空巢老人。制定建立留守老人动态信息管理库和志愿服务巡查工作制度,建立轮流带队巡查机制,完善每日志愿服务工作日记帐,逐步形成“乡党委领导、村支部负责、在村党员带头、热心群众参与,邻里互帮互看、每天定时敲门巡逻”的志愿服务新机制。  二、领导带队,发挥党员干部作用。制作农村留守老人和“敲门服务队”信息展示牌,交换亮牌展示,将每位留守老人进行“一对一”划片包干,乡政府班子成员分片联系,与“敲门服务队”一起“敲门”服务,组织队员们举行座谈会讨论服务队各方面工作。积极发挥乡村党员的先进性和表率作用,带头参加并开展“敲门”服务。  三、服务带头,不断扩充队伍职能。“敲门服务队”志愿服务内容不断扩展,实现“六员合一”,即:一是宣传员,做好好党政方针和重点工作的宣传。二是勤务员。开展敲门服务,提供如换灯泡、接电线、接水管劈柴火等力所能及的帮助。三是守护员。如发现留守老人生病或群众上山劳动晚上未归时,及时通知其子女并送医或发动群众上山搜寻。四是开导员。通过聊家常、聊生活了解联系群众思想动向,让老人们有话可说,有人可述。五是安全员。夏天巡查河道,防止小孩下河游泳和捕鱼;冬天巡查村庄,防止民房火灾和盗窃事件的发生。六是情报员。每天向队长汇报敲门服务情况,重大事情及时向乡政府汇报。  四、宣传带动,吸引党员群众参与。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方式积极开展宣传,各村也通过村级QQ群、微信群等将“敲门服务队”的服务情况和在外村民进行宣传,得到了在外村民的一直好评,吸引了大批的党员群众加入“敲门服务队”。“敲门服务队”情暖农村留守老人的做法,得到了外出人员的一致好评,也得到了社会各界媒体的广泛关注。《浙江日报》《丽水日报》等报刊予以报道,人民网、浙江在线等网络媒体也予以转载,引起社会良好反响。“敲门服务队”的服务内容由最初的巡逻、扛米、修电灯,逐步扩展到检查身体、谈心聊天,再到实现微心愿。队员也从原先仅有的在村党员、热心群众等几个人,扩大到包括医生、电工、暑期返乡大学生在内的近两千人的庞大队伍。﹝庆元县委宣传部供稿﹞ 长兴县“五大行动”深化“做文明有礼长兴人”主题活动   长兴县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开展“迎接G20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长兴人”主题活动,以良好的精神风貌迎接G20。  一、文明素质提升行动。精心策划“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长兴人”主题活动启动仪式,面向社会各界发放倡议书5万余份。在10万师生中举办“文明创建我先行”“学雷锋争做美德少年”等3个主题演讲比赛和征文大赛。开展“弘扬和文化、培育好家风”——寻找“最美家庭”活动,挖掘典型61个,胡力毅家庭荣获一季度省“最美家庭”称号。  二、文明礼仪普及行动。组建“和文化”宣讲团,开展服务礼仪、场馆礼仪、校园礼仪、交往礼仪、涉外礼仪等礼仪知识普及“五进”宣讲活动57场。每周五定期组织志愿者在商场、超市、医院、公交站点等人员聚集场所,开展升降电梯“先出后进”、上下自动扶梯“左行右立”、排队上车活动文明倡导活动。  三、文明出行引导行动。开展“礼让斑马线,文明过马路”集中行动,4月份以来共有1600多名志愿者在城区26个主要路口,对闯红灯、不走斑马线、逆向行车、乱停车辆等不文明行为开展文明劝导活动20余次。开设媒体“曝光台”,曝光各类不文明典型案例近百起。  四、文明旅游规范行动。联合旅委举办导游、餐饮、民宿等从业人员文明礼仪、安全教育等专题培训3个。完善景区(点)“1米线”、排队等候区等标识标线,设置“遵德守礼”提示牌800个,车站、高铁站等站点设置“文明排队”“先下后上”等提示语。开展“黑社”“黑导”“黑店”“违法一日游”等问题专项整治。  五、舆论氛围强化行动。在公交车、出租车和公交车站张贴G20公益广告1000多面,大型广告牌2处。传媒集团开设“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长兴人”专栏,全媒体报道。“长兴发布”“文明长兴”等51个微信公众号主动设置主题百余个,吸引20多万网友参与互动。文化网络协会发起的“山水图影·助力太马”活动吸引300多名网友参与现场服务。〔长兴县委宣传部供稿〕  建德市深入实施“五字大行动”喜迎G20峰会   建德市通过实施美、文、礼、宣、德等“五字迎峰会”大行动,全面掀起“喜迎G20·展示建德美”的宣传教育热潮,着力以本次峰会为契机展现江城魅力,打造“美丽杭州”建德样本。  一、实施“美迎G20”行动,打造“魅力建德”。“服务峰会同庆党生日·喜迎G20共赏家乡美”摄影征集活动,围绕G20主题,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的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摄影征集活动,以社会化媒体展现建德优美自然风光和独特人文景观。“喜迎G20”墙景美化大赛,在全市16个乡镇街道、232个社区(村)开展墙景美化活动,围绕喜迎峰会主题,用墙绘的形式装扮建德主要城市道路两边的建筑工地、背街小巷、校园等围墙,表现文明出行、文明礼仪等内容,喜迎G20,展示建德美。  二、实施“文迎G20”行动,打造“文化建德”。文化礼堂百团争星,以G20峰会为契机,在全市开展“百团争星”文艺汇演8场,以戏曲、歌曲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宣传“G20”。中国国际动漫节建德专场,主动对接峰会,在3月底举办“创意建德”漫画大赛,展示画手风采、树立行业榜样,着力以文创思维推动G20峰会深入人心。  三、实施“礼迎G20”行动,打造“文明建德”。“礼让建德·文明出行”。组织机关干部537人次在早晚上下班高峰期间,到城区各主要交通路口参与交通协管,劝导各类交通参与者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文明通行。“礼貌建德·微笑窗口”。以G20峰会为契机,以全市73个文明单位服务窗口和出租车、公交车等“城市流动风景线”为重点,广泛开展“礼貌建德”窗口单位服务竞赛活动,着力提升服务水平和窗口服务形象。实施“宣迎G20”行动,打造“开放建德”。“小手拉大手·共迎G20”系列活动。在全市中小学开展“小手拉大手·共迎G20”系列活动,引导全市3万余中小学师生争做文明市民的倡导者、践行者和示范者。“寄语峰会·同迎G20”网络互动活动。围绕喜迎G20主题,在建德发布、建德论坛等“两微一端”定时推送相关图文信息,开设“我对峰会有话说”等互动话题,营造峰会期间的网络正能量。  四、实施“德迎G20”行动,打造“向善建德”。《杭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通过《这些陋习你改了吗》等微电影宣传解读《杭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着力强化市民文明意识,不断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素养。“助力G20·志愿我先行”。在3.5学雷锋、9.20公民道德宣传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在全市组织志愿者开展“志愿平安”“志愿文明”等八大志愿行动,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建德市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 第35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6年5月11日 【中小学德育工作②】□杭州市扎实推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取得新成效□宁波市“四个力求”贯彻落实全省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精神□杭州西湖区以“育人八法”为载体打造青少年德育品牌□衢州柯城区“三个引领”扎实推进中小学德育工作□衢州二中创新育人工作争创德育新标杆          杭州市扎实推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取得新成效   杭州市认真抓好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全省会议精神的学习贯彻落实,积极采取有力举措,努力改进薄弱环节,扎实推进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    一、迅速开展专题学习,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召开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翁卫军、副市长陈红英就认真贯彻落实全省会议精神和葛慧君部长重要讲话精神提出明确要求、进行具体部署。市委宣传部召开部务会议,专题进行学习贯彻。市教育局召开全市德育指导小组会议。市教育系统召开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专题学习、传达、解读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主要任务,要求全市各级教育部门、中小学校牢固树立“立德树人”观念,紧紧抓住“价值观育人、课堂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等德育工作的4个基本环节,推进“课程改革创新、教育方法改革创新、考核评价改革创新”等3项德育教育改革创新任务,扎实推进中小学育人工作。  二、迅速开展专题调研,谋划德育工作新蓝图。启动实施德育工作专题调研活动,深入查找全市德育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与短板,强化督促检查力度,研究落实相应对策举措为制定出台杭州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十三五规划夯实基础。同时为贯彻落实好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杭州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杭州市全面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施意见》,从十个方面分30条提出贯彻落实全省德育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举措。  三、推出迅速开展德育行动,深化德育生动实践。2016年杭州市谋划“核心价值观培育行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行动、美丽学校建设行动、峰会服务保障行动、教育法治宣传行动、第二课堂提升行动、最美精神弘扬行动等德育十大行动,结合杭州实际,全面落实全省德育工作会议的目标任务。通过学校县(市、区)和市级层面层层推选全市未成年人先进典型,发挥好引导带动作用。开展童谣全球汇——“我们靓杭州靓”杭州市第六届中小学生新童谣大赛活动。以“畅响G20”为主题,通过歌唱活动讲述中国故事浙江故事杭州故事,推动中小学生人文素养和国际化境界建立,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杭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宁波市“四个力求”贯彻落实全省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精神   宁波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力推进中小学德育教育,力求在思想认识、教育改革、阵地建设、队伍引领上有突破。  一、在思想认识上力求突破。由市文明办牵头成立由12个重点部门组成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协调领导小组,将中小学德育作为重要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开展德育专题调研、研讨活动,出台社会实践大课堂学分认定办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的实践研究等理论报告与实践有机结合。召开全市中小学德育教育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会,制定下发《宁波市教育系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工作行动计划(2015—2018)》,指导规范各地中小学德育工作。  二、在教育改革上力求创新。立足全市中小学德育“135”模型,评选十项区域德育教育工作品牌,汇编百例学校德育教育经验案例,推进各地“一地一策、一校一品”德育多样化建设。启动实施中小学学科德育精品课程建设,推进省编德育地方教材进学校进课堂,将“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内容及时充实到教材中。围绕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等主题开展实践教育,组织开展“网上祭英烈”“争做美德少年”等活动,广泛开展经典诵读、孝悌感恩等特色文化活动。  三、在阵地建设上力求实效。推出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大课堂项目,建成85家社会实践大课堂资源基地,宁波市(杭州湾)国家级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获教育部批准。规范县(市、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建设运行,推出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三年行动计划,不断提高优质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服务的普及率和覆盖面。发挥“假日学校”“四点钟学校”等市级品牌优势,实现乡村学校少年宫“乡镇全覆盖”,“春泥计划”实施率达到82%。  四、在育人队伍上力求发展。搭建班主任专业成长平台,成立班主任专业发展指导中心,启动市名班主任工作室建设,实施班主任队伍提升计划,畅通班主任专业化发展通道。发挥先进典型队伍引领。举办“美德少年”评选活动,组织开展“感动高校”十大人物评选、寻找身边“最美教师”、十佳百优班主任评比,培塑学校有示范、教师有典范,学生有榜样的良好氛围。打造社会志愿团队,组织发动全市少先队工作者、大学生志愿者、社会“五老人员”等5万余人的队伍力量参与中小学德育工作,组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宣讲指导团、母亲素养工程家庭教育宣讲团,每年举办家庭教育公益讲座400余场次。〔宁波市委宣传部供稿〕 杭州西湖区以“育人八法”为载体打造青少年德育品牌   杭州西湖区创新思维、统筹谋划,总结提炼中小学德育工作“育人八法”,引导青少年扬道德新风,学文明礼仪,行养正之道,做有德之人。  一、联盟发展法。成立“西湖区班主任发展联盟”,形成“新锐班主任、骨干班主任、功勋班主任、首席班主任”四级师资队伍,提升班主任建班育人的能力。产生新锐班主任600名,骨干班主任260名,功勋班主任30名,首席班主任13名,其中6人入选省、市首批“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室领衔人”,6位教师被纳入市级中小学德育专家资源库。  二、品牌培育法。提升“西湖棒伢儿”“流动少年宫”“快乐大篷车”等多项德育品牌影响力,“西湖棒伢儿”活动品牌入选全市中小学十大德育“金名片”。组建“棒伢儿”特色队室、欢乐总团,三年来累计开展“棒伢儿”雷锋节、文化节、诗诵会等特色活动364场,中小学生参加人数超83.7万人次,其中2015年“棒伢儿诗诵会”作为浙江电视台重点节目参评全国奖项。  三、环境熏陶法。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工程,在全区中小学实现“24字”核心价值观上墙入屏、背诵践行和时政宣传栏两个“全覆盖”。注重校园文化特色挖掘,重点打造杭十三中“现代公民”德育教育工程、育才教育集团“书香德育”工程等“十佳”德育校园文化案例。开展“好人进校园”活动,去年共邀请省市道德模范、“浙江好人”“最美杭州人”等98名身边好人走进66所中小学开展育人讲座交流105场次,受益学生达4.5万人次。  四、典型引领法。实施美丽校园、课堂、班级、教师和学生等“五大美丽”系列德育创新工程,累计创建市、区两级重点培育美丽学校(项目)45所,推选出最美教师和学生120名,其中入榜省、市“十佳”美德少年分别为13名、9名,入选人数均居省、市前列。  五、课程研磨法。制定《西湖区中小学德育“精品工程”评选工作指导意见》,开展“一校一品”校本德育课程建设行动,11所学校成为全区首批“德育精品工程”,开发研磨了学军小学“童心”德育课程、省府路小学“小逗点生态”德育课程、省教研室附小“国学”德育课程等具有本校特色的德育课程,全区德育校本课程开发覆盖率达95%以上。  六、社团促进法。出台《西湖区中小学学生社团建设实施意见》,全区中小学社团总数达3475个,精品社团50个。加大学生社团经费投入,2015年累计投入社团经费2200万,参与学生9万余人次。组织开展全区“社团活动节”,推动社团活动常态化、精品化、国际化,成为全省唯一入选首批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区,文一街小学打击乐社团获得全国青少年打击乐比赛金奖等。  七、实践提升法。发挥辖区184家社区青少年俱乐部(春泥计划点)、107个“雷锋驿站”、17家农村文化礼堂以及11家第二课堂活动场馆等阵地资源,排列“我们的节日”活动清单,开展青少年爱国主义、文明教养、美德传承、民俗展示等系列主题活动。据统计,2015年累计开展“亮眼睛游西湖”“寻访传统文化”“争做西湖美德少年”等活动400场次,让15万余名青少年在实践中提升综合素质。  八、家庭引导法。成立全市首个家庭教育工作室—“午潮山花房子特色家庭教育工作室”,两年来累计提供“点单式”家庭教育公益课程服务40余场次。完善家长委员会、家庭教育指导站、家长学校网络架构,实施“千名教师访家庭,万名家长进校园”“点一盏心灯,照亮每个家庭”家庭教育进乡村、家风家训传承等十大家庭教育重点项目,编印《西湖区好家规家训》,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杭州西湖区委宣传部供稿〕 衢州柯城区“三个引领”扎实推进中小学德育工作   衢州柯城区围绕“立德树人”这一主线,强化价值引领、文化引领和实践引领,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德育全过程,全区德育工作呈现“特色显著”“多头并进”的繁荣局面。  一、注重“价值引领”,夯实育人基础。全区学校大门、主墙面、过道、走廊张贴24字价值观,橱窗设置时政专栏,创设核心价值观宣传氛围。将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与省委省政府“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中心工作的宣传教育紧密结合起来,通过组织师生时事知识竞赛、广泛传唱《大禹纪念歌》等活动,切实加强和改进全市中小学时政教育。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网络,建立家长学校,加强对家庭教育指导与服务。现全区各学校均建立家长学校,成立家长学校委员会,每学年召开家长会次数约150次,培训家长55000余人次。  二、注重“文化引领”,实现润德化人。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做到“面面墙壁会说话、一草一木能育人”,形成各具特色的、体现学校核心价值观的教室文化、办公文化、寝室文化、餐厅文化、走廊文化等。组织开展“教师志愿者联盟”活动,全面提升教师及教育工作者的良好社会形象。开展“最美校园人”推选活动,从学生、教职工、家长当中,推选出符合核心价值观的“最美校园人”,以榜样的力量让德育精神深入人心。通过“婺剧进校园”活动使传统婺剧文化有机地融入校园德育体系。其中鹿鸣小学《贵妃醉酒》,在人民大会堂第八届爱我中华·全国青少年科学与艺术大会上荣获最高奖国星奖。  三、注重“实践引领”,推动知行合一。通过探索、建立、实践学生德育拓展课程,促使学校德育体系逐渐走向成熟,呈现“百花齐放”局面:如新华小学的“四我德育”、鹿鸣小学的“三雅”德育等、新星小学的“印象”德育等。与市青少年宫联合建立“柯城区中小学生劳技教育实践基地”,面向城区学校三至六年级小学生开展免费劳技实践活动。各学校通过组织小导游、小记者、小传人、小作家、小讲解员等社会实践活动,参与“五水共治”“学雷锋志愿服务”“倡导网络文明”等社会实践,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衢州柯城区委宣传部供稿〕 衢州二中创新育人工作争创德育新标杆    衢州二中认真贯彻落实全省会议精神,进一步提高育人意识,创新育人载体,做好行为规范养成工作,推动学校育人工作上新台阶。    一、抓认识,坚持树立德育为先的意识。召开全校教工大会第一时间认真学习贯彻会议精神,结合会议精神制定出台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对校园文化建设、学生发展目标、实施策略等方面对学校中长期育人工作作详细规划部署。落实好校长的领跑人责任、班主任的主力军责任、学校群团组织的生力军责任,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建设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师资队伍。    二、抓载体,落实“六个箱子”创新德育手段。以“六个箱子”为德育抓手,落细、落小、落实校园式核心价值观。以“寻找诚信友善二中人信箱”发动学生好人好事,以“失物招领箱”提供养成诚信意识同时传递正能量,以“诚信自助买药信箱”培养学生诚信自律意识,以“年级组长信箱”接受学生“建言献策”,以“废弃笔芯回收箱”践行低碳生态理念并培养友善意识,以“粉笔灰尘收集箱”宣传环保理念和责任意识。    三、抓常规,注重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广泛开展“百名好人进校园”活动,邀请最美人物、身边好人、优秀校友和学生中的美德少年和优秀学生代表来校做系列讲座和交流,以“凡人故事”传递社会正能量;做好新版《中小学生守则》教育的细化、具体化、校本化;在政教课上设置“时事述评”环节与校内每日更新的时政专栏,增加学生的政治素养;展评选先进寝室、优秀班级等活动,使学生们学有榜样、奋勇争先;通过各学科课堂交叉渗透,营造明理、守时、好学、开放、包容的校园氛围;推行学生自主管理,通过推行朋辈教育、卫生区域学生包干、周末图书馆无人管理、无教师晚自习教室等举措,培养学生自律向善的良好习惯。〔衢州市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 第36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6年5月12日  【工作要情③】 □绍兴市连续十四年举办“江浙沪闽经典越剧大展演”□南湖湘城社区入选全国百个社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示范点□微电影《云上的5天》入围第45届坦佩雷国际电影节□平阳县首创“五水共治”主题现代越剧《雁山春曲》□“金东印象传播季”系列活动打造对外宣传新亮点□宁波江北区借“名人名家名角”效应提升区域形象□安吉县“六个一工程”锻造“安吉好人”品牌□岱山县以“传承”为核心打造群岛新区“雷锋群”□杭州滨江区培育雅致文化成公共文化服务新品牌□德清县图书馆首创“驻馆作家”模式助推全民阅读□绍兴上虞区深入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绍兴市连续十四年举办“江浙沪闽经典越剧大展演”。2003年起,绍兴连续十四年举办“江浙沪闽经典越剧大展演”活动,累计演出500场,观众达48万人次,参与活动达100万人次,成为推动浙江越剧艺术发展的一大品牌。5月6日起,第十四届经典越剧大展演在绍兴鸣锣,举办了一系列展演展示和越剧文化交流活动,促进越剧繁荣发展。新成立“绍兴越剧艺术发展有限公司”,与北京保利剧院华东分公司、中国西部演出联盟、中国北方剧院联盟等,结成“中国越剧战略合作伙伴”,打响越剧文化品牌。包括浙江小百花越剧团、上海越剧团、福建芳华越剧团在内的15个剧团献上30余场演出,40%是新创剧目。上海越剧院、南京市越剧团、浙江越剧团在绍兴设立首批5个“全国著名越剧院团绍兴艺术基地”。方亚芬、王滨梅、李敏、吴凤花等9位越剧名家联手建立首批9个“越剧名家绍兴艺术工作室”,重点推进越剧的交流、推广和发展工作。〔绍兴市委宣传部供稿〕    南湖湘城社区入选全国百个社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示范点。近期,湘城社区被中宣部列为全国“百个社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示范点”。建立社区文化长廊,设置社区风采、和睦邻里、崇德尚贤、美好家园四大板块,提炼社区精神文化符号,浓厚向上向善氛围。在社区中广泛开展“寻找最美家庭”“身边好人擂台”“志愿服务之星评比”等评创活动。开辟湘城百姓讲堂,围绕社区自治、文化建设等话题,实现月月有宣讲,打造“一社一品”文化品牌,形成“敬老月”“睦邻节”等一批“社区专属”文化活动项目。〔嘉兴南湖区委宣传部供稿〕 微电影《云上的5天》入围第45届坦佩雷国际电影节。近期,由云和县委宣传部组织拍摄的原创微电影《云上的5天》入围2015年第45届芬兰坦佩雷国际电影节,并在该电影节上展映。《云上的5天》以云和县崇头镇梅竹村村长柳云伟与武晓芳的爱情故事为原型,将云和梯田景区的美景、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与清新美丽的爱情故事相结合。该片一经播出,就在网上广泛传播,并先后荣获丽水市首届微电影大赛一等奖、第二届“美丽浙江”微电影大赛二等奖。据悉,本届坦佩雷国际电影节共收到150余部中国微电影,其中17部入围。坦佩雷国际电影节是欧洲最大的短片电影节之一,在国际上享有较高的声誉。〔云和县委宣传部供稿〕    平阳县首创“五水共治”主题现代越剧《雁山春曲》。《雁山春曲》是一部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执政理念,反映平阳南雁荡山地区老百姓积极响应全省“五水共治”“三拆一改”号召,通过村民治理环境、恢复原生态面貌,还青山绿水于民的现代原创越剧。该剧由翁国生、蔡南正、裘冰等国内著名一线专家参与创作,采用反常规的导演方式,运用现代喜剧、闹剧的舞台形式来展现剧中的主题内涵和各个章节的戏剧桥段,成功入围文化部戏曲剧本孵化计划。下步将结合送戏下乡、购买演出服务、文化走亲等形式分阶段在全省开展百场巡回演出,惠及广大群众。〔平阳县委宣传部供稿〕    “金东印象传播季”系列活动打造对外宣传新亮点。出版《金东印象》,图文宣传金东。《金东印象》外宣系列丛书由区委宣传部策划编辑,以文学、书画、摄影作品集的形式全景式反映金东的风土人情、发展现状。该书共征集到优秀作品2000余件,其中精心选取152件凸显地域特色和时代气息的作品入书。邀请“百名网媒”,网络聚焦金东。开展“全国知名网媒走读美丽金东”活动,500多篇报道见诸各家网站和新媒体客户端。上万次的转载,超2000万的点击,微博话题#知名网媒走进金东#阅读量近800万。推出“有声金东”,全民推介金东。与浙江新闻客户端金华频道合作,在《晚安金华》栏目先后录制播送印象金东系列诗歌朗诵——金东之春节目。节目共推送出16期,网络关注量达24.9万人次。〔金华金东区委宣传部供稿〕    宁波江北区借“名人名家名角”效应提升区域形象。通过国内外名人名家宣传江北。邀请中国文联副主席、著名作家冯骥才、著名音乐家苏柳、郭小虎等文化名家纷纷走进江北。举办“意大利画家画宁波”的活动,9位意大利艺术家从不同审美视角呈现了宁波江北之美。举办“诗影宁波,魅力江北”艺术家及第三届宁波文学周著名作家走进江北采风活动。光明日报整版刊登《宁波:相约江之北》。“微孝”行动的微家书创作大赛中,甬派新闻客户端每天滚动刊发近百封家书,获得点赞和评论超过三万人次。将作家采风后在《诗刊》等杂志上赞美江北的文学作品汇编成文学集。〔宁波江北区委宣传部供稿〕 安吉县“六个一工程”锻造“安吉好人”品牌。推出“六个一工程”,讲好“安吉故事”,弘扬“好人精神”,“一馆一街”建平台,建成全省首家县级“好人馆”,利用传统和互联网+等综合媒介,集中展示全县400余名百姓身边的道德模范;打造“道德一条街”,将县城中心天目路打造全城一公里的“道德文化长廊”。“一规一书”抓载体,编印《安吉百姓家规家训》系列丛书及《“安吉好人”故事汇编》,开展“一册一书三进”活动,在全县71个文化礼堂、200多家农家书屋和80余所中小学校广泛开展宣教活动。“一则一法”重长效,县人大通过《生态安吉县民守则》,为47万县民提供文明样板的“新三字经”;制定《安吉县好人礼遇办法(试行)》,形成“安吉好人”尊崇礼遇、社会礼遇、关爱礼遇、帮扶礼遇四方面共20项具体礼遇措施。〔安吉县委宣传部供稿〕    岱山县以“传承”为核心打造群岛新区“雷锋群”。深化“雷锋币”志愿服务积分激励机制。目前约2000名岱山“活雷锋”享受了免费看电影、游景区、坐公交、打电话等公共服务,有效带动周边群众加入学雷锋队伍。开展“海岛青春正能量·公益助学梦想团”活动。被资助的学生投身反哺公益事业,从先前的被助者、观望者成为帮助者、实践者,大中小学生一起互帮互助,已累计结对500多名贫困学生。开展“百团进千居·创卫公益性”社区清扫大行动。结合国家级卫生县城创建活动,动员城区广大社区居民清洁环境卫生的同时实践学雷锋。开展“万朵鲜花送雷锋”活动。既给当代“活雷锋”送鲜花,也为所有承诺参与学雷锋实践的普通人送鲜花,累计为100多名身边的“活雷锋”和“准雷锋”送上鲜花,营造一个人人学雷锋、做好事的整体氛围。〔岱山县委宣传部供稿〕   杭州滨江区培育雅致文化成公共文化服务新品牌。政策扶持,培育雅致文化土壤。滨江品牌文创活动经区文创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可给予最高200万元活动资助。引导设立“瑞德创吧”“海螺邦”等各类众创空间。民企介入,搭建雅致文化平台。目前已有信雅达·三清上艺术中心、浙大中国书画文物鉴定研究中心活动基地、中国文艺评论家基地等6个平台。组织开展文化沙龙,培育形成一支雅致文化军团。如以华联文化传播、信雅达文化艺术、印庐文化、富山工艺、臻奇汇艺术中心为代表的雅致型文化企业已达20余家。通过与浙江新闻客户端、新蓝网等媒体合作互动,利用“滨江发布”开设专题专栏,对雅致文化进行宣传引导,让更多的群众近距离感受文化发展带来的成果和红利。〔杭州滨江区委宣传部供稿〕   德清县图书馆首创“驻馆作家”模式助推全民阅读。2015年以来,县图书馆首创“驻馆作家”模式,以“互联网+阅读”为核心打造人文阅读品牌,荣获2015年度“中国最美基层图书馆”称号。依托名人效应,激发全民阅读热情,蒋子龙、刘醒龙等7位名家先后应邀驻馆讲学;通过开展驻馆作家“四个一”制度(做客一期“春晖讲堂”、参加一次“读书沙龙”、创作一篇文章、开设一堂文学课),图书馆读者人数迅速增加,全年进馆人数超百万。做活“互联网+”效应,全面开放维普期刊、中国知网等馆藏数据库,读者在家中便可查阅8000余种期刊刊载的660余万篇文献;推出“德清阅读节”活动,依据读者证和APP客户端后台大数据按周、月、季、年度发布借阅排行榜,以竞赛形式营造阅读氛围;举办“春晖讲堂”27期,传播各学科最前沿的学术观点、动态信息,参与读者达到5000余人次。〔德清县委宣传部供稿〕   绍兴上虞区深入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在规划上融合。将曹娥江沿岸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纳入上虞“十三五”发展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通过推进城市滨水休闲娱乐中心区、大东山滨水文化旅游体验区、虞北水上运动休闲旅游区建设,策划生产“三个一”系列水上旅游产品,将曹娥江沿岸打造成为水上诗画之路和生态人文经济带。在项目上融合。挖掘东山文化、孝德文化、青瓷文化等沿岸地域特色文化,将曹娥江沿岸曹娥江城防景区、上虞青现代国际陶艺中心、上虞文化艺术展示馆、中华孝德园、东山景区等文化旅游景点串联成线,打造特色文化旅游线路。在创新上融合。创新文化旅游发展模式,加快推进主题乐园、情景体验、创意设计、建筑景观等新兴文化旅游业态发展,打造有特色、有规模、有优势的文化旅游产业集群。〔绍兴上虞市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 第37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6年5月13日 【打好文化礼堂“ 建、管、用、育”组合拳④】□嘉兴市建好三堂提升三力深入培育礼堂文化□台州路桥区探索推广文化礼堂“4Z”管理模式□海盐县“建管用”育礼堂文化“效”落实处□湖州南浔区“三进聚三气”用活文化礼堂□丽水莲都区“四种文化”进礼堂           嘉兴市建好三堂提升三力深入培育礼堂文化   嘉兴市积极创新载体举措,打造特色品牌,培育礼堂文化,不断提升农村文化礼堂建、管、用、育水平。  一、建设“红色殿堂”,增强精神家园凝聚力。发展“红色细胞”,举办全市基层宣讲员培训班、全市农村文化礼堂管理员培训班,进行“红船精神的科学内涵与时代价值”等专题辅导,组织“在红船精神引领下”宣讲经验交流,请党校老师、文化馆专业人士进行点评,发展文化礼堂宣传管理人才。传扬“红色文化”,以“红船精神”为主要内容,以市、县两级党校教师、基层宣讲员为骨干,组织65名“红色讲坛”成员,开展“送党课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建好“红色殿堂”,打造“红船旁的道德讲堂”品牌,统一红船标识,规范国旗、核心价值观张挂,建设红色文化长廊,通过村情村史、先烈故事、照片等历史资料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二、打造特色礼堂,激发文化乐园创造力。以“晒文化+赛礼堂”激发活力,在嘉兴影视文化频道推出“文化大礼堂、精神新家园”节目,每周两期,每期集中展示一个特色礼堂和活动项目。开展最佳礼堂评比、特色活动评比等,组织文化礼堂擂台赛,推广先进经验。以“送文化+走亲家”促进交流,组织送戏进企、文化下乡、文化有约等,制定服务菜单,确保供需对接、配送有序。推行文化走亲常态化机制,以村组队、以镇组团,建立节目库,搭建网上“走亲平台”,开展礼堂“寻亲结对”“城乡一家亲”结对走亲活动。以“种文化+固定日”实现长效,组织特色活动项目评选,如秀洲区主打“农民画”主题,推行农民画“定制菜单”,嘉善县打造“向善、学善、扬善”善文化礼堂品牌。  三、发展网络礼堂,提升网上家园影响力。多媒体打造传播平台,依托嘉兴在线平台,建成网上农村文化礼堂,开设动态消息、图片直击、视频展播、网上讲堂、新农村名片、民情茶馆等主要栏目,通过“嘉兴发布”“掌上嘉兴”两微一端新媒体,多渠道推广农村文化礼堂网站。多途径做强互动活动,通过开展有奖转发、百姓舞台展示月、趣味比赛活动月等互动性强的活动,与广大网友建立良性互动渠道和机制。多载体促进线下联动,开展“三评选一采访”活动,即十大农村文化礼堂评选、十大最受欢迎乡村游评选、十大特产乡村评选,通过线下联动促进我市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横向交流。〔嘉兴市委宣传部供稿〕    台州路桥区探索推广文化礼堂“4Z”管理模式   台州路桥区通过引入“资、智、志、咨”四大资源,积极探索“4Z”管理模式,着力打造文化礼堂四大升级平台。  一、集资兴堂,推广众筹基金管理模式。设立文化礼堂“一元捐众筹基金”,定期举办义捐、义卖活动。开通众筹公众微信平台,探索众筹基金线上筹集模式,壮大基金规模。利用基金冠名军民联欢会、戏曲票友会等礼堂文化活动,重点培养乡村民嘴、土司仪等乡土人才,着力打造文化礼堂造血再生平台,该做法已入选浙江省职业艺术学院培训教材案例。  二、集智兴堂,推广驻创联盟管理模式。通过缔结驻创联盟形式,吸引民间文化创意机构、民间非遗团体等进驻文化礼堂。如金大田村文化礼堂打造“花田市集”手作联盟,吸引扶雅书院、凤梨沙画等10家手作匠坊进驻。螺洋居文化礼堂打造“螺洋莲花”曲艺联盟,吸引余继良等非遗传承人实施“非遗公开课”传承计划,石浜村文化礼堂打造民间社团联盟,围绕中心工作创作、演出文艺宣讲作品,着力打造文化礼堂众创践行平台。  三、集志兴堂,推广志愿组团管理模式。依托区文化志愿者联合会、区慈善义工协会等志愿组织,打造文化礼堂志愿者工作室,以志愿者组团承包形式开展结对共建,围绕乡土文艺创作、新农村建设等开展志愿服务。马院村、白枫岙村、孙家村等文化礼堂分别开设书法、摄影、五水共治等志愿者工作室,着力打造文化礼堂志愿响应平台。  四、集咨兴堂,推广资本采购管理模式。深化与区艺术团文化公司、台湾“香聚汇”等品牌文化企业的合作,由专业文化公司提供“乡村十礼”“村晚”等活动策划、场景布置、司仪主持等全流程服务,提供“家风家训馆”等场馆建设的技术支持,通过定向咨询、采购等模式,提高公共文化供给力度,着力打造文化礼堂交互融通平台。〔台州路桥区委宣传部供稿〕 海盐县“建管用”育礼堂文化“效”落实处   海盐县坚持做好文化礼堂“建管用”一体化文章,以“建出能效”“管出长效”“用出成效”为着力点,实现礼堂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一、因地制宜,特色布局“建”出能效。强资金保障,出台《关于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实施意见》,经测算,县镇两级财政近三年共计将投入5000万元以上。明规划设计,对县域文化礼堂建设进行规划,提出“改良型、新建型、过渡型、合建型、特色型”五种类型和“四带”布局,建设“滨海风情”“田园新景”“诗画山村”“鱼米水乡”四条特色示范带。重内涵打造,坚持“一村一品”“一堂一特”打造精品,一批特色性的民俗展示馆独具地域风情,如以“油文化”为主题的许油车村文化礼堂、以“堰文化”为主题的六里村文化礼堂等。  二、完善机制,明确责任“管”出长效。依章理事,根据《农村文化礼堂管理制度》《农村文化礼堂专职管理员制度》等制度,实现礼堂管理规范化。用人管事,以“两员”队伍管理文化礼堂,目前海盐县共有9名文化下派员和99名村(社区)专职文化管理员,率先实现两员队伍的全覆盖。合力办事,鼓励镇(街道)探索长效发展管理路径,如县经济开发区通过“共商村企文化共建计划,共抓文化礼堂重大活动开展,共享文化信息平台,共用文化宣传阵地,共建文体团队”的“五共法”,激励更多文化爱好者参加到礼堂文化建设。  三、创新载体,活动支撑“用”出成效。宣讲教育进礼堂,整合县委讲师团、县人文社科讲师团、县职工素质提升讲师团等20余支宣讲团,传递主流声音和社会正能量。2015年全县文化礼堂共开展宣讲活动100余场。文明礼仪进礼堂,将文化礼堂作为“最美海盐人”“好邻里”“好媳妇”等先进典型评选载体,通过道德讲堂、善行义举榜、主题报告等形式,弘扬核心价值观。文体娱乐进礼堂,坚持“送”“种”“晒”文化相结合,2015年县、镇两级送大型文艺演出到文化礼堂共200余场,“一人一艺”公益大培训参与人数达29166人次,开展村级自办演出、文化走亲等文艺汇演活动共50余场。〔海盐县委宣传部供稿〕 湖州南浔区“三进聚三气”用活文化礼堂   湖州南浔区围绕“扬正气、接地气、聚人气”,将文化礼堂建设成为弘扬文明风尚、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阵地。  一、核心价值进礼堂,凝聚“正气”传能量。乡风文明进礼堂,以“乡风文明提升行动”为抓手,大力开展村级道德模范评选活动。练市镇荃步村评选“幸福家庭”、十佳“最美荃步人”;石淙镇石淙村评选出本村的9名村民道德模范。党员课堂进礼堂,善琏镇观音堂村55名党员齐聚一堂,聆听“党员新年第一课”,给党员思想上紧“发条”。讲座图书进礼堂,联合文体局、教育局、图书馆等单位,广泛开展送戏曲、送讲座、送展览、送图书等文化活动。去年共向文化礼堂送戏100多场,送书2万余册,送讲座和展览100余场。  二、草根艺术进礼堂,紧接“地气”添活力。“村晚”进礼堂,组织排练一批农民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春节期间,全区共108台“乡村春晚”上演,57个文化礼堂全覆盖。“走亲”进礼堂。菱湖镇、善琏镇“新春祈福典礼”“灯谜大会猜”“我们的村晚”“家门口的电影院”等等,各类具有民俗性、观赏性和文化性的传统文化项目点亮了农村的生活。“非遗”进礼堂,旧馆镇港胡村文化礼堂发挥文化礼堂乡风民俗馆的作用,举办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麦秆画展览等。  三、传统习俗进礼堂,聚集“人气”促和谐。“孝道”进礼堂。练市镇水产村,邀请本村69名65岁以上的老人们齐聚一堂,举办“过新年看村貌”敬老活动。“礼仪”进礼堂。善琏镇和平村推出“学国学、知礼仪”春节传统礼仪体验活动,学生身穿汉服与家长一起学习拜年、进餐、做客、待客、接受礼物等礼仪,让孩子们在体验传统礼仪的过程中传承礼教,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记忆”进礼堂。深入挖掘与整合各村历史文化内涵,通过实物、图文等形式,建设村史展馆、村史走廊,充实文化礼堂内涵。〔湖州南浔区委宣传部供稿〕 丽水莲都区“四种文化”进礼堂。推动教育教化、乡风乡愁、礼节礼仪、文化文艺,让文化礼堂成为文化乐园、精神家园。一是教育教化进礼堂。如太平小安村、仙渡乡滴水岩村文化礼堂建设中着重突出红色足迹廊,宣传革命先辈斗争故事,弘扬革命传统精神;2016年着手建设的雅溪镇岱后村文化礼堂,以丽水县委旧址纪念馆为中心,建造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二是乡风乡愁进礼堂。如港口村依托颜氏家族文化和农耕乡土文化,提炼“心灵港口、居游人家”主题;利山村畲族风情浓郁,确定“莲韵畲家、诗画利山”主题;位于“古堰画乡”核心景区的大港头村专设画乡廊,介绍当地文化产业发展情况。三是礼节礼仪进礼堂。组织开展“六星文明户”“模范丈夫”“最美媳妇”“最美嫂子”和“最美婆婆”等各种“孝德达人”评选、表彰和宣传活动。以“文明”为引领,连续开展“文明的风采”“文明的传承”“文明的引领”等系列礼仪活动。四是文化文艺进礼堂。设置理论政策、文化文艺、卫生保健、农业科技、法律法规、好人故事六大类共40多项菜单,供各文化礼堂点单,广泛开展送演出、送电影、送展览、送宣讲等活动。各文化礼堂积极编排特色节目,开展“乡村春晚”“村民唱村歌”“春泥计划”等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丽水莲都区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 第38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6年5月24日   【“重大舆情调研”立项课题研究成果(二)】□ 基于青年受众的热门微信舆情管控对策研究(浙江农林大学课题组)□ 杭州市出租车行业改革的舆情调查(中国计量大学课题组) 基于青年受众的热门微信舆情管控对策研究 随着微信的快速发展,网络舆情下沉到相对更私密的微信空间。如何通过对热门微信舆情管控,有针对性地引导青年受众,是一个十分迫切的重要课题。一、热门微信舆情的特征1.“紧密型”人际情报网络,信息扩散程度高。微信不同于微博虚拟性较强、陌生人居多的“弱连接”,手机通讯录与微信用户的相互转换实现了“真实身份”、“真实自我”前提下的“强关系”。微信是一种“更加封闭的一对一的交流形式”,“局限于个体对个体、个体与群体的传播”,几乎变成了一个网络社交的“私人会所”。微信的私密性特点,使得微信用户更愿意、更无顾虑地在微信朋友圈发布原创内容,转发关注内容,并进行畅所欲言、无所顾忌地评论。2.“去匿名化”的舆论场,受众接受程度高。网络密度与网络效果相关,闭合性网络有利于形成有影响力的规则,并催生信任的产生,网络中心度越高,对中心人物的依赖性越强。“去匿名化”的微信舆论场既促使传播者在相对闭合的空间回归个人特质,又提高了受众的信息接受程度,深远影响受众行为。微信舆论场中传播者个人特质的回归主观上源于“真我”场域里品味、教养、身份的塑造及传递,对参与传播的每条信息的真实性、价值和效果进行自发评估,并追加“评论”传递强烈的个人态度。3.“私人订制”的受众群体,信息传播速度快。微信公众号一般都拥有庞大的用户量,他们能在第一时间发布最新的热门事件、时事政治、财经资讯、文化娱乐等青年关注的内容。比如哈尔滨“天价鱼”事件一出,新华网等微信公众号就快速发布了消息并进行评论,在朋友圈内广泛传播。同时,微信公众号在不良信息传播扩散上的影响力同样不容忽视,特别是面对负面信息、突发事件时,更容易加剧大范围的扩散。微信可以对不同用户群体进行后台分组,细分不同的用户群体,传播的针对性、可控性、精准度更高。4.“情景建构”的话语形态,信息传播有效性高。热门微信的参与者都是集信息的接受、传播和信息发布于一体。微信在技术设计上,整合了QQ、微博、离线消息的接收等功能,只要用户在线,就能够对信息快速接收和反馈。这种建立在虚拟社区之上的不断外延的信息流动循环圈,具有更强的用户粘性和沟通感觉,可以更真实地反映社会意见。热门微信的图片、文字、视频、音频等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往往能吸引广大青年的兴趣。二、热门微信舆情的传播特点1.热门微信舆情涉及领域贴近社会、贴近心灵、贴近生活。我省青年阶段性关注前15名的微信公众号显示(见表1),当前浙江青年关注的热门微信领域广泛且具有一定偏向性,主要偏向于关注政治时事、社会民生、情感人生、哲理杂谈等具有较高层次舆论热点的微信公众号,这些热门公众号往往能及时为广大青年提供更丰富的社会舆情资讯和休闲娱乐信息。同时,我省青年在这个时间段内关注的前15个热门微信文章(见表2)显示,浙江青年关注微信热门文章的领域与关注热门微信公众号有一定的统一性,主要偏向于社会民生、政法新闻、情感人生、娱乐休闲、旅游养生、教育励志等,呈现出微信热门文章舆论贴近实际、贴近心灵、贴近生活的趋向。表1  浙江青年关注热门微信排行(2016年2月15日—21日)排  名公众号总阅读数最高阅读数平均阅读数总点赞数WCI[1]1人民日报97000971000011000013561441739.182冷兔37000371000011000013421771684.693任真天56000561000011000011893421671.134卡娃微卡55000551000011000011548701664.625读悦文摘5315161100001966391168931643.66点点星光520104110000194564605911607.347果壳网323013910000160946311361498.598成功智慧41938681000017489174691465.69环球旅行169341810000148383135991400.7610Angelababy1423011000017115141351266.4911青春浙江20157628365959928011031.1312教育之江241026930210289.52098892.413浙江大学232152154111608272865.0514头条新闻55056226127865142843.6815浙江发布80685252201761604.66表2  浙江青年关注热门微信文章排行(2016年2月1日—24日)序号文  章  标  题来  源阅读量点赞量1重大消息!找到了!失踪近72小时的3个孩子一切平安!她们到底去哪了?FM93交通之声100001132782我骄傲!浙江这9个市区县太美了,已挂牌“全国示范”!杭  州潮生活10000110013这辆车竟能占小区4个停车位?全中国仅此一辆!看完之后不得不跪啊!微信路况1000019584浙江这是要上天啊!全国小城镇房价排行榜出炉,简直要把榜单承包了.FM93交通之声10000113365从浙A吃到浙L,快来收藏,浙江11个地市的美食抢先看!民生6653059290624岁小伙突然心梗,他的错误我们都犯了!快过年了,这些提醒正及时!健康时报414584687三个孩子失联已超过48小时!水里、山里…全城搜索!你见过他们吗?快帮扩散!私 家 车第一广播4122912568唯有跑步与读书不能辜负浙江大学404864949看过了这40张图片,你就看遍了最美的浙江浙江旅游3084728610猴王一句“俺老孙来也!瞬间100000+眼泪掉下来!青春浙江1968434411浙江产妇除夕夜突发羊水栓塞惊心动魄两小时生死大抢救!钱江晚报18181136412中纪委连续通报,浙江有22起问题被点名,有你熟悉的人吗?交通91.813985122213浙江卫视携跑男团、那英、Rain、林志玲等群星给您拜年啦!快来查收吧…浙江卫视中 国 蓝13985122214为什么要拉黑朋友圈的穷人?青春浙江1368439915《王牌对王牌》综艺天团大比拼郑恺秀舞技精彩不停郑  恺129687752.我省青年对热门微信的参与度较高。调查显示,热门微信是青年的重要信息源,85.6%的青年表示信任热门微信信息,大部分青年是热门微信受众,并积极参与转发和互动(见图1)。从我省青年受众参与热门微信的行为调查来看,47.8%的青年表示只看不参与,40.3%的青年表示“一般会转发”,11.9%的青年表示会“转发并积极参与评论”(见图2)。从单条热门微信青年参与度来看,青年受众往往更热衷于与热门微信内容价值度直接关联、贴近娱乐和生活的微信内容,并积极参与转播评论。图1  浙江青年对热门微信的信任度调查图2  浙江青年参与热门微信的行为调查3.热门微信舆情来源呈现圈群化结构。调查发现,当下我省青年关注的热门微信中,得到的舆情内容有80%来源于朋友圈里传播的,20%来源于微信公众号传播的。可见,热门微信的传播主要依赖于个人朋友圈,微信朋友圈是舆情的主要源头。从我省青年在微信朋友圈发布消息的选择标准看,65.23%青年转发选择“对‘圈子’里部分人有帮助的内容”,40.12%的青年转发选择“对自己有帮助的内容”,25.81%的青年转发选择“近期社会热议话题”(见图3)。可见,微信用户的圈子既“多元”又“统一”,微信用户之间具有较高的共识度,他们的喜好、关注点都有一定的统一性,微信用户在自己朋友圈转发热门微信内容后,往往能引起圈内朋友的参与转发,热门微信的舆情影响力也随之蔓延式的扩散。图3  浙江青年在朋友圈发布信息的选择标准调查4.微信群的活跃度影响舆情传播速度。调查发现,100人以下的微信群活跃程度较高,群成员情感联接较为密切,成员在20—40人的群用户黏性更高,成员关系也更为密切。相反,在曾经加入过500人的大群里,78.5%的调查者承认自己曾饱受广告和刷屏困扰而选择退出该群。微信群成员的在线率、理性程度是决定群活跃程度的主要因素。通过统计分析发现,群间的活跃度,对舆情信息传播速度呈几何级数影响。如果群间活跃度很大,只要经过几个步骤,其传播覆盖面就可以达到很大比例。5.热门微信传播的信息良莠不齐。调查显示,46.3%的青年受众认为热门微信传播的信息褒贬兼有,不良信息对青年影响较大;41.3%的青年受众认为偶尔会受不良影响;只有12.4%的青年受众表示没有负面影响(见图4)。数据表明,热门微信信息内容的价值良莠不齐,超过八成的青年认为有必要对微信采取额外的管制措施,以控制其信息的发布和影响。图4  浙江青年受众对热门微信影响力评价6.热门微信“粉丝”对舆情生成有重要影响。热门微信拥有大量“粉丝”,使得微信舆论场具有一定的规模效应,在舆论场中起到“放大器”的作用。青年微信用户参与传播过程,推动了舆情生成进度。以“浦江三少年失联”为例,该事件的舆情第一源头来自浦江人的微信朋友圈以及本地各微信公众号,接着是地方微博及地方网站发布信息(见表3)。舆情发布后,人民网、澎湃新闻等拥有大量“粉丝”的相关媒体纷纷报道转载,数量超过了2500篇;相关微博发布超过了3万条,相关话题阅读量达到了410万。可以说,热门微信“粉丝”推进了微信舆情辐射,带动了其他自媒体的参与,最终形成社会性的舆情事件。表3  浦江三少年失联事件舆情源头情况发布源头时  间内    容浦江人微信朋友圈以及本地微信公众号2月16日11时“寻人启事:你看见过这三个浦江的孩子吗?请帮忙转发……”浦江发布(微博)2月16日22时【寻人启事】:陈馨怡,女12岁;陈翰林,男,7岁;陈敏洁,女,8岁。三小孩中午在大畈乡建光行政村上河自然村走失,请大家帮忙,若发现请及时联系13750948089、13758913853金华新闻网(网站)2月17日9时浦江全城搜寻三名失联儿童多地力量驰援三、热门微信对青年受众的影响分析1.“热门资讯”塑造舆论平台,拓宽青年受众学习途径。热门微信公众号微阅读的方式打破了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成为人人均可发声的公共平台,适应了当前青年网络时代短阅读、碎片化的习惯。当然,受微信使用的移动环境和碎片时间的影响,很难进行深阅读,浅显、速成的浅阅读导致形成了漫不经心、不假思索的信息接受“浅思维”。2.“热点事件”引爆舆论磁场,提升青年受众思辨能力。热门微信能敏锐捕捉热点事件,唤醒其共同情感与价值观,引导青年群体思维向自身态度靠近。微信舆情“三度”式蝴蝶效应的传播特点和“热点事件”的结合,提高了热门微信舆论热度和传播效率,有利于提升青年的思辨能力。3.“舆情娱乐化”滋生网络亚文化,弱化青年价值判断。青年群体的文化特质,在网络舆论行为上表现为追求言论的当下快感,他们参与热门微信舆论的过程,绝大多数只停留在浅层状态,缺少深入思考。围观、八卦、恶搞、取悦等低俗文化在微信语意中滋生蔓延,这种娱乐化趋势滋生青年亚文化,对青年塑造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造成一定的影响。4.“流行话语”推动舆情生成,改变青年受众话语表达。以更简洁化、碎片化、生动化、时尚化为特征的“微信体”改变着青年受众的话语表达。其影响青年话语路径有两种方式:一是打动人心的词语组合;二是词语背后贴近社会现实的隐喻。这种简易精炼、奇特新颖、受广大青年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对青年受众的话语表达影响明显。四、热门微信舆情引导及管理的对策思考1.强化政府部门宏观管理。一是加速“政务微信”建设。完善政务服务体系和内容建设,通过受众关心关注的生活民生、新闻发布、软文美文等把受众吸引过来,粘合起来。控制政务报道、硬性新闻的发布比例,提高图说、图文的信息比例。组建微信联盟,做大做强“浙江发布”微信平台,实现各热门微信互动融合。二是建立“网上新闻发言人”机制。利用省内权威微信平台,注重发布权威信息,建立微信新闻发布会机制,联合其他热门微信发表舆情公告,促进舆情良性传播。把握网络受众的利益诉求,积极回应网络上的“热点事件”。三是加强制度监管。建立微信行业协会、微信用户协会,制定行业管理规章制度。通过听证会、网络议题等形式定期举行讨论会,根据微信环境的变化创新性地提出相应规则。以法律或者行政性法规的形式,建立权责对应的微信管理法律体系。2.加强微信运营商技术维护。一是开发舆情“预警系统”。引入“滴灌策略”,根据受众的阅读内容和阅读次数,推荐同类阅读和相应栏目,打造个性化的微信应用平台。建立微信平台的舆情监测体系,创建热门微信公众号池,从服务终端实时监测朋友圈。增强“资源整合力”,实现热门微信舆情变化的实时跟踪、检测,起到预警预防的作用。二是净化微信圈内环境。运营商要升级自身的信息过滤技术,规范热门微信管理,时刻监测其发布言论及信息内容。通过相关软件开展信息比对,建立谣言库,自发对比发现并进行过滤。将发布违法、虚假和不良信息的用户编制成黑名单,实行定时封号、永久封号等惩罚措施。三是规范“举报机制”。加强热门微信的认证和管理,积极采取措施,规范举报机制。设立微信行业协会,制定行业规范,建立先进的技术标准与评估体系。设置市民热线,供普通市民及时向微信协会举报违法、不良的热门微信信息。3.提升传播者与青年受众的新媒体素养。一是提倡青年理性使用微信。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培养青年独立自主的思考能力,增强青年的社会责任感。引导青年正确认识微信,让微信成为学习和生活的工具,拒绝成为“微信控”。二是注重微信“舆情领袖”培养。通过基于社会网络和偏好排序的舆情分析方法,准确识别出在相对封闭微信圈群中的舆情领袖并加以引导培养。充分利用自身公信力和权威性,对网民特别是青年群体引导到位。壮大青年网军队伍,通过朋友圈、微信群等传播网络正能量。三是推进线上线下联动。建立多元化的高校教学模式,普及“微课堂”教学,实现线上线下、双线教育互动。鼓励和引导青年参与健康微信文化活动。重视热门微信公众号和微信平台的建设管理,尤其是内容建设和话语传播方式的创新,使微信成为“有温度”的社交平台、学习平台和交流平台。 课题承担单位:课题指导单位:课题负责人:课题组成员:浙江农林大学省委宣传部舆情信息中心蒋  楠万泽民、胡祖吉、缪鲁加、王延隆   杭州市出租车行业改革的舆情调查 出租车是市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出租车“罢运”事件在社会上反响强烈,也对出租车行业改革产生倒逼压力。课题组以2015年杭州市出租车“罢运”事件为切入点,通过调查问卷、数据分析、个别访谈等方式,组织开展了出租车行业改革的舆情调查,形成如下综合报告。一、舆情基本特征1.杭州出租车“罢运”和行业改革被广泛关注。2015年上半年,杭州多次发生出租车“罢运”事件,被媒体和社会公众广泛关注。在百度上搜索“杭州出租车罢运”的中文页面达到303000余条、“杭州出租车罢工”的中文页面达到483000余条;在微博、微信、博客等知名社交媒体上的讨论数量达到180万余条。2015年9月14日《杭州市深化出租汽车行业改革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发布后,“杭州市出租车改革”话题被聚焦,《浙江日报》、《杭州日报》、浙江在线、杭州网等不少媒体,都对“杭州深化出租车行业改革”进行了深度报道。2.收入下降和高额“份子钱”成出租车“罢运”主因。调查显示,随着互联网“专车”等网约车的兴起,杭州出租汽车的客运量受到很大影响,司机收入下降明显,有的出租车司机月收入从9000元左右下降到了3000—6000元,这是出租车司机参加“罢运”的直接原因。同时,由于大多数出租车司机没有属于本人的出租车经营权证,他们只能向出租车公司或者向“二老板”车主承包经营,每辆车每年必须交纳8000—10000元的“份子钱”(根据隶属的公司会有所不同),在出租车行业竞争加剧、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高额“份子钱”进一步加剧了出租车司机的不满情绪。3.出租车经营权垄断被指出租车行业最大弊端。调查显示,41%的出租车司机认为经营权垄断是杭州市出租车行业的最大弊端,在“杭州出租车司机认为出租车市场的弊端调查”中位居首位。居第二位的是“出租车公司暴利”,占了30%,两者合计占了71%(见图1)。事实上,出租车公司暴利的根源仍然是出租车经营权的垄断。由此可见,多数出租车司机对出租车经营权的垄断存在不满。图1  杭州出租车司机认为出租车市场的弊端4.社交软件是“罢运”的主要召集工具。调查发现,随着网络的普及,绝大多数出租车司机的手机下载了“微信”等社交软件,这也是出租车司机“罢运”事件中的主要召集工具。大规模的聚集行为往往在微信上发起,并通过线下的集聚扩大影响,反过来又通过微信等社交软件进行扩散传播。特别是受到互联网“专车”抢夺市场份额的影响,出租车司机更加容易被煽动,一旦在社交软件上出现召集信息,出租车司机很容易进行响应。5.出租车行业改革的研究热度急剧上升。随着出租车“罢运”被广泛关注,关于“出租车行业改革”的深度研究也在2015年以后得到指数级的增长。以“出租车行业改革”为题搜索“CNKI系列源数据库”,学术论文和评论文章篇数从2014年的16篇增加到2015年(前8个月)的173篇(见图2)。以“出租车行业改革”为课题的研究越来越多,“出租车行业改革”研究已经成为热点问题。0图2  历年CNKI“杭州出租车改革”论文篇数二、对策与建议1.继续深化出租车行业改革。在“清理规范经营关系”、“经营权无偿有期限使用”等改革成果的基础上,要继续以市场化为发展方向,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建立出租汽车经营权有形交易市场,出租汽车经营权交易的受让主体向出租汽车驾驶员开放,增加合法受让群体,引进新的市场主体,允许个人取得出租车经营权,个人和企业都可以作为主体自由进入出租汽车行业,创建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2.提高出租车的市场竞争力。改变杭州市出租汽车行业“多、小、散、弱”多样化、经营关系复杂化的状态,按照经营权有偿使用金和车辆购置款“实际出资”的原则,进行“确权”,将经营权和车辆产权变更登记为实际出资人,使得出租车产权清晰,主体责任明确,从而提高出租车营运的管理水平。提升信息化监管能力,安装车载满意度评价器,加快行业监管平台建设。积极使用互联网工具,提高出租车“叫车”效率,增强出租车营运效率。3.制定G20期间风险防范预案。目前汽油费价格处于十多年来最低值, G20峰会期间,如果油价上涨,出租车运营成本增加,对出租车司机的情绪会产生不良影响,再次发生群体性“罢运”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客观存在,因此有关部门要制定相应预案,防范风险。建议进一步发挥出租车市场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实行按时段分地域优化运价,以有效降低因油价提高而带来的出租车运营成本上涨的压力,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 课题承担单位:课题指导单位:课题负责人:课题组成员:中国计量大学省委宣传部舆情信息中心谢冠富张金霞、邓智旺、鲁俊海、李红卫、杨  红、薛兆瑞、周正艳浙江宣传信息第40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6年5月30日  【好家风建设①】 □温州市以“微”为媒弘扬瓯越好家风□嘉兴市深入实施“四好”举措积极助推好家风建设□临安市“好家风”建设让核心价值观生根家庭□桐庐县突出“晒、扬、学、树”打好家风家训“组合拳”□衢州衢江区念好“四字诀”培育好家风促文明新风        温州市以“微”为媒弘扬瓯越好家风    温州市以“微”为媒,唤起市民对家庭传统道德的记忆,探寻新时代温州人的家风传承,树立“温情温州·家有家风”良好导向,推进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  一、用活“微媒介”,宣传瓯越好家风。开设“家风故事征集令”“我的城市家书”“瓯越新家风”等微传播互动专题专栏,挖掘宣传温州家风文化。在《温州商报》开设微专栏,刊登希望工程创始人徐永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秘书长林建海、美国商务部前助理部长黄建南等50位海内外温州人的城市家书,唤醒市民家训情结。累计征集到1200多条家风标语作品和156篇家风故事。联合温州新闻综合频道、经济科教频道制作“家风的传承”公益记录片,拍摄“家风是什么”公益宣传片,瑞安市创作的歌曲《家风》在中央电视台首播。在“文明温州”微信公众号开设“温州好家风”专栏,对“寻访瓯越名人古村家训家风”活动中,挖掘出的鹿城驿头程氏千年祖训、南怀谨家训、楠溪家训等历史珍藏“微散”家训110份,进行展播。  二、组织“微宣讲”,分享瓯越好家风。推出“百场家风讲座进社区(村居)”主题活动,深入66个社区、500个村居举办家风专题讲座,让村民感悟忠、孝、仁、义等精神。以各级道德讲堂、文化礼堂、乡村学校少年宫等为示范点,举办“忆家训、谈家风”分享会、“用方言讲温州好人传瓯越家训”等活动,百余位道德模范、温州好人、民俗专家畅谈行善积德的体会认识,弘扬家风家训正能量。开展“好家风·好家训”微倡议活动,向全市市民分发1万多份“传承文明家风·共建文明城市”倡议书,网上征集倡议签名9万多人次。  三、创设“微载体”,践行瓯越好家风。在社区(村)中广泛开展“好家风·好家训”示范家庭创建活动。推进“十佳道德模范”“十星文明户”“最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活动常态化,全年累计开展活动500余项(次)。开展“社工、义工”两工联动“微服务”,借助帮扶结对活动传递家风精神,22家公益性社会组织累计服务时间1万多个小时。孝德之乡瑞安湖岭镇亦垟村推出“宣孝”“学孝”“倡孝”“行孝”“评孝”五大内容,建成孝文化园、孝文化墙、孝文化室等系列孝文化传播微载体。〔温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嘉兴市深入实施“四好”举措积极助推好家风建设   嘉兴市深入实施“四好”举措,大力传承弘扬优秀家风家训,推进核心价值观建设。  一、围绕“挖掘好家训”,多管齐下树典型。广泛动员忆家训,制定《关于广泛开展好家风建设宣传活动的通知》,建立自下而上层层推荐、自上而下逐级挖掘工作机制。开展“好家风好家训大家谈”等活动,基层共申报家风家训5万余条。与时俱进立家训,对现存优秀家训进行摸底调查和保护整理,开展“你说我写晒家训”活动,组织书法志愿者进村入户书写家训,全市立家训、亮家训率超过30%。深度整理挖家训,挖掘本地望族的家风家训,人民日报出版社编印《海宁世家》一书专篇列举的海宁世家27姓近30个家族以及桐乡茅盾、丰子恺家族等,对先贤家风给予整理阐发。  二、围绕“弘扬好家风”,立体宣传重氛围。媒体集中宣传,主流媒体集中展示好家庭、好家风、好故事,已连续刊播近千个家庭故事和家风家训。制作“我身边的好家风”公益广告,利用宣传灯杆、公交站牌全面推开公益广告专题宣传。网络广泛宣传,充分利用嘉兴在线、“文明嘉兴”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平台,开展“微媒体传家风”活动,推送“好家风好家训”微故事,受众累计达3万多人。基层直接宣传,结合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家庭系列创建,全面推开好家风宣传,全市文明村镇、街道、社区参与率达到100%。  三、围绕“培育好家庭”,健全机制强保障。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嘉兴市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的工作意见》,统一领导、名称、标准、规划、评选等“五个统一”管理办法。组织“文明家庭、绿色家庭、学习型家庭”创建,开展寻找“嘉禾最美家庭”活动,在农村家庭开展“四美五好三宜”优美庭院创建。每两年举办一届家庭文化节,结合“国际家庭日”,开展家庭文明典型评树活动。目前入选省级“最美家庭”17户,创建市级“优美庭院”示范村180个、县级238个,镇村级以上“优美庭院”示范户3.5万余户。  四、围绕“争做好家人”,蔚然成风讲传承。党员家庭传廉风。在全市党员中开展“立家规、传家训、树家风、促党风”家庭助廉活动,组织“家风守廉”沙龙。基层争先旺民风,以“说一说”“夸一夸”“晒一晒”“评一评”活动为抓手,将优秀家训内涵融入村规民约,设立家风“红黑榜”,进行优秀家训流动展播。对已建7个家风馆(廊、室)进行完善提升,拍摄“少儿习家训”专题片,组织“说说我家家风”演讲比赛,择优选取300条好家训汇编成册免费发放,以“小手牵大手”方式引导市民争做好家人、弘扬好家风。〔嘉兴市委宣传部供稿〕  临安市“好家风”建设让核心价值观生根家庭   临安市创新开展“好家风”建设,让核心价值观在家庭中生根、在亲情中升华。  一、核心价值观家家培育,让“好家风”成为风尚。开展“村(社区)—镇(街道)—市”三个层次“好家风”家庭推选,共推选产生“好家风”家庭7177户、镇(街道)级744户、市级200户和“最美家庭”40户。创新建设“好家风”乡村志愿服务队,在每个行政村建立“平安巡防”和“邻里互助”两支“好家风”乡村志愿服务队,在3600多个社区楼道设置志愿服务队展示牌,6月底前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在40个试点村开展“文明村内涵提升”工作,制定《文明尚德指南》,做到“家家立家训、家训挂厅堂”,组织开展“文明体检·改变陋习”文明行为评议,查补“短板”,促进农村群众移风易俗。  二、核心价值观时时导行,让家训成为群众公开的准则。连续两年举办市级“好家风”家庭褒奖礼,在文化礼堂举办村级“好家风”家庭褒奖礼100余场,使褒奖礼成为“新年俗”。在“好家风”家庭门口张贴好家风荣誉牌匾,文化礼堂设置“好家风榜”集中展示家训,让家训成为群众公开的道德承诺和修身准则。今年将做到“好家风榜”行政村全覆盖。在全市中小学生开展“家风家训伴我成长”活动,全市近2万余名学生和家长一起“立家训”“晒家训”“传家训”。邀请钱学森之子钱永刚作“走进钱学森”主题报告。组织“好家风”进万家村(社区)宣讲活动,以身边的“好家风”事例诠释核心价值观。市内媒体先后推出“我的家风故事·我家的百岁老人”等系列报道430余篇。举办“好家风大秀场”文艺巡演30余场次。  三、核心价值观处处助力,让好家风助推“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开展“勤廉好家风党员做表率”微型党课、“党员干部亮家训比家风”活动。全市近4万名党员立家训,2.1万余名党员做到“亮家训”。在19个试点村开展“好家风”进农家乐活动,倡导农家乐经营户家训挂厅堂、挂网店、进客房;在14个“全国淘宝村”推行“好家风”进电子商务活动,开展“好家风”电商认定,倡导电商经营户签订电商诚信公约和自律准则,在网店、名片、产品外包装上展示家训。推出“好家风家庭”贷款优惠支持办法,累计为1068户“好家风”家庭贷款让利180余万元;开展“好家风”家庭成员提供就业服务支持,就业推荐161次;为730余户镇(街道)级及以上“好家风”家庭提供有线电视优惠服务。﹝临安市委宣传部供稿﹞    桐庐县突出“晒、扬、学、树”打好家风家训“组合拳”   桐庐县充分依托农村文化礼堂广泛开展“晒家训、扬家风、学礼仪、树品牌”主题活动,打好家风家训“组合拳”让百姓在活动参与中感受道德的力量。  一、三形式晒家训。书晒,通过“征集家训”“家训百姓点赞”、编写“家训故事”等方式,动员广大群众挖掘优秀家风家训,截至目前共挖掘整理《白云胡氏家训十八条》、方氏族训等经典家训族训20余项,征集现代家规家训147条,收到家训故事征文207篇。网晒,在桐庐新闻网等媒体开设“好妈好爸好家风”微话题,以在线互动交流形式谈家风议家风。亮晒,在合村乡瑶溪村、江南镇环溪村等试点开展“亮家训”“晒家训”活动,将每家每户挖掘整理的家训制作成展示牌,“亮晒”在各家门口。  二、三式法扬家风。评选式弘扬,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最美妈妈”“最美婆媳”活动,通过“晒家庭幸福生活、讲家庭和谐故事、展家庭文明风采、秀家庭未来梦想”,评出“最美家庭”10家、“最美婆媳”10对、“最美妈妈”10位。联动式弘扬,深入开展“身边好人”微评议、“最美人物”微宣讲、“凡人善举”微公益“三微联动”系列活动,已挖掘各类“微美人物”近60人,组建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宣讲团,在乡镇(街道)、相关单位开展宣讲20余场。制定《桐庐市民守则》《桐庐市民“十不”行为规范》,融入式弘扬,把好家风好家训融入到市民守则、村规民约和行业规范中。  三、三结合学礼仪。结合节日学礼仪,依托传统节日在农村文化礼堂、农村宗祠内举办清明祭祖礼、儿童开蒙礼等礼仪活动,让村民在传统庄重的仪式中实现学礼到懂理的转变。每年在全县各村开展“敬老礼”,邀请村内60岁以上老人齐聚一堂,“齐领佳节大红包、共享敬老幸福餐、合拍全家幸福照”。结合学堂学礼仪,因地制宜在富春江镇、江南镇等文化礼堂设立“传承国学经典,弘扬中华文化”国学堂,聘请专家学者、村内贤士带领村民诵读“三字经”“弟子规”等国学经典和家训族规。结合创建学礼仪,开展“说一说村里的好人好事”“议一议村里的不文明行为”等评议活动。  四、三引领树品牌。传唱引领,将优秀的家风家训融入村歌创作之中,相继创编《环溪村,我最美的家》《相约深澳》《最爱是莪山》等10余支村歌曲目,先后在全国、省、市村歌大赛中荣获金奖。宣讲引领,成立全县“孝道故事巡回演讲团”,赴村、社区、学校宣讲家风故事20余场。制作大型纪录片《荻浦村-百善孝为先》并在央视国际频道展播。实践引领,建立“元超慈善冠名基金”“圆通速递关爱环卫工人慈善基金”“桐庐华数关爱公交司机慈善基金”、合村乡“合·和”家风基金等一批民间慈善奖项。〔桐庐县委宣传部供稿〕  衢州衢江区念好“四字诀”培育好家风促文明新风   衢州衢江区积极推进好家风建设工作,通过广泛开展“寻找记忆中的乡愁——寻家训·晒家规·扬家风”主题活动深挖家庭文化。  一、围绕“寻”字做文章,夯实发现“最美家风”的文化基因。深入挖掘本地传统儒学文化,邀请专家整理遗存家谱家训,收集姓氏家谱20余部,整理家训格言53部,编纂《衢江家谱通览》、出版《袁氏世范》。发挥本地“最美人物”示范引领作用,连续两年举办“最美家庭谈家风”主题沙龙活动,通过晒家庭幸福照片、讲最美家庭故事、评家庭美德、议家风家训等形式,营造找“最美”、学“最美”、做“最美”浓厚氛围。  二、立足“评”字下功夫,厚植建设“最美家风”的道德土壤。结合乡风文明评议制度,通过吸引、调动、组织广大群众踊跃自荐、相互推荐、邀请基层干部群众和“五老”人员参与评选等方式,扩大活动参与度和影响力。2015年,全区共推荐评选各级最美家庭300余户,推荐入选全国最美家庭2户,省级最美家庭7户,评选收集各类家风故事392个、家训格言1273条,家规警句846条。  三、着眼“传”字出新招,构建弘扬“最美家风”的完善体系。大力推动“最美家风”进校园活动,通过组织开展家风好故事征文书画比赛、“家风故事”乡土教材编写、“传承好家风,争当好少年”主题实践活动等,积极探索“最美家风”带动“最美校风”建设新模式。通过举办“讲家风故事、倡文明持家”演讲比赛、“晒幸福生活、秀家庭才艺、讲家风故事、比邻里互助”等各类家风主题活动,在讲述家风故事、订立家规家训中传承最美家风。  四、紧扣“展”字求实效,不断扩大“最美家风”的社会影响。先后组织1400余家家庭农场开展低收入农户结对、最美家庭农场主评选等活动,涌现出中国好人刘枝群、浙江好人饶胜男等一批最美家庭农场主,不断扩展“最美家风”建设的外延。结合文化礼堂建设,在廿里塘底村、湖南镇破石村等十个村打造“最美家风”示范展示点,开展家风家训“挂厅堂、进礼堂、驻心堂”活动,将优秀家规家训融入271个行政村的村规民约之中。周家乡三源村、全旺镇尹家村等地还组织村民自编自演小品《大家与小家》、歌曲《母亲》等家风节目,使新时代家风故事走进田间地头。〔衢州衢江区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 第41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6年5月31日 【工作要情⑤】 □万少华荣获中宣部“时代楷模”荣誉称号□台州椒江区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总书记回信重要精神热潮□舟山定海区新建文化大礼堂纪念总书记视察一周年□温州市“三步走”打造海外网络文化传播远征军□庆元县“线上线下”助力乡村文化旅游季□象山县发挥“四大效应”打响影视特色小镇品牌□平湖市举办首届“文化+”青年创业创新大赛□“德清日”主题活动亮相瑞士日内瓦书展□绍兴柯桥区出好“三张牌”推进文艺精品创作□缙云县“三台”共育礼堂文化□金华婺城区三举措提升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水平    万少华荣获中宣部“时代楷模”荣誉称号。近日,中宣部正式授予万少华同志“时代楷模”荣誉称号,在5月26日中央电视台的《时代楷模发布厅》正式发布。作为道德层面的最高荣誉,这是迄今为止全国选出的第30余位、也是我省自2015年3月后诞生的全省第二位“时代楷模”,具有重要的精神指引作用。“万少华团队”是衢州市推进“最美建设”中挖掘的先进典型,其十年如一日照顾细菌战烂脚病人的事迹在2015年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感动了大江南北,不仅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也引起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刘云山和刘奇葆同志分别作出重要批示给予充分肯定。衢州市随后将万少华同志列为全市“两学一做”重大典型,并集中推出了新闻宣传、社会宣传、网络宣传、文艺宣传,在全社会掀起向“时代楷模”万少华同志学习的热潮。〔衢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台州椒江区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总书记回信重要精神热潮。近日,台州椒江区12名小学生以“大陈岛垦荒队员后代”的名义给总书记写信。“六一”前夕,总书记作了回信。椒江区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总书记回信精神热潮。全方位动员,多层次开展主题学习。召开区委常委会,区直部门、各镇街道分别召开专题学习会,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回信重要精神。全媒体联动,多方位开展专题宣传。在《今日椒江》等媒体开辟专题报道和系列评论,依托官方微博“椒江发布”等新媒体组织发起“跟着习大大学习垦荒历史”“致敬!大陈垦荒人!”等互动传播活动。全域化推进,多渠道开展理论宣讲。依托枫山书院人文大讲堂等宣讲阵地和百姓讲师团等现有宣讲队伍,邀请理论专家、垦荒队员及家属、总书记回信的12名小学生参与,组建总书记回信精神宣讲团广泛宣讲总书记回信重要精神。全社会参与,多载体开展主题实践。组织开展“大陈岛垦荒精神与中国梦”主题演讲和主题征文活动。将总书记回信重要精神纳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重要内容。组织开展“学垦荒精神,做先锋模范”主题实践活动等。〔台州椒江区委宣传部供稿〕    舟山定海区新建文化大礼堂纪念总书记视察一周年。去年5月25日**书记视察新建社区,做出了“美丽中国要靠美丽乡村打基础”等重要指示,定海区及时学习贯彻落实总书记的指示精神,成立管理机构,完善各项规划,快速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酝酿筹建新建文化大礼堂,选址原南洞大礼堂。自今年3月份正式动工布展,5月23日正式开馆。新建文化大礼堂分为两层,一楼为戏剧展陈馆,面积为280平方米,通过对精美戏服、演出道具等展陈展示,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戏剧文化,宣传舟山本土的戏剧艺术。二楼为**书记在舟山调研视察活动主题展陈馆,面积达440平方米,以照片墙形式全面展示2003-2006年**书记同志任浙江省委书记期间十三次视察舟山,以及任总书记后第一次视察舟山的情况,充分展现出总书记对舟山民生、经济、海防等发展的关心关怀。〔舟山定海区委宣传部供稿〕 温州市“三步走”打造海外网络文化传播远征军。温州市依托温州人在海外创办的44家华文媒体、近70万海外温州人和363个温籍海外侨(社)团、8000多名温籍海外留学生、温州人在海外创办的50所中文学校、303名在温外籍教师和817名在温留学生以及中美合办的温州肯恩大学六大资源,组建覆盖五大洲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网络文化传播联盟。联盟运用互联网新技术,搭建世界温州人“云社区”平台和海外新闻文化信息共享平台,开发云媒体、云辞典、云互动、云服务四大板块,为海外温州人提供新闻资讯、信息检索、交流和服务平台,打通直接向海外传播温州故事的便捷通道,拓宽文化传播渠道,增强文化传播能力,讲好中国故事。〔温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庆元县“线上线下”助力乡村文化旅游季。一是“广”推介,扩大知晓面。赴台州、金华、南平、深圳等部分城市开展文化旅游推介。通过精心制作旅游线路图,让各地人们了解庆元文化旅游,了解“寻梦菇乡·养生庆元”乡村文化旅游季系列活动内容。二是“微”宣传,增强吸引力。各乡镇(街道)以“寻梦菇乡·养生庆元”乡村文化旅游季系列活动组织为契机,对本单位乡村文化内容等进行整理,制作成微文、H5数字作品,借助较具影响力的微信公众号以及各乡镇(街道)微信公众号进行宣传。三是“深”报道,提高影响力。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战略合作,在各系列活动举办之际,邀请全国各地知名媒体前来集中采风、宣传报道,展示庆元文化与旅游的魅力。《山水为媒文化为芯浙江庆元举水著好美丽经济文章》《建设美丽乡村·发展美丽经济》《游园赏花斗戏 月山举办游园赏花节》等100余篇报道在新华网、新浪网、中国新闻网等各大主流媒体陆续报道。〔庆元县委宣传部供稿〕   象山县发挥“四大效应”打响影视特色小镇品牌。一是借力热播剧,发挥外宣磁铁效应。吸聚《海上牧云记》《思美人》《大闹东海》等剧组63个,预约拍摄剧组8个,日剧组接待量从2-3家提升到8—10家,引发《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上古情歌》等新一轮IP剧收视热潮。二是借力主题活动,发挥外宣引擎效应。策划第四届春节影视庙会和第五届踏青节暨风筝节等大型节庆、实景活动,推出象山非遗文化大巡演、戏曲快闪、“2016全城加速”等主题活动。三是借力媒体报道,发挥外宣辐射效应。开设节庆媒体开放体验日,联合参考消息、钱江晚报等200多家传统媒体,刊登各类新闻报道2000余篇。四是借力“互联网+”,发挥外宣橱窗效应。与新浪、百度等官方合作,开设“象山影视特色文化小镇游”专栏,发布相关资讯。《九州·海上牧云记》微博先导预告片点击量破10万+。〔象山县委宣传部供稿〕   平湖市举办首届“文化+”青年创业创新大赛。近期,平湖市启动首届“文化+”青年创业创新大赛,着力推动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一是创新参赛类别。具体为:“文化+产业”,即通过文化创意手段,为传统产业提供服务功能的市场化运作项目;“文化+艺术”,即通过文化创意手段,提供艺术人才培养、文体活动策划等专业服务项目;“文化+生活”,即通过文化创意手段,围绕教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供市场化运作项目。二是整合优势资源。联合团市委、发改局、农商银行等部门,挑选文化界、企业界和投资界知名人士组成导师团,全程为参赛对象提供项目咨询和培训指导。三是强化政策激励。对获奖作品给予最高3万元奖励。还可免费入驻孵化场地两年,享受农商银行“创易贷”贷款、创业规划、技能培训服务等系列扶持政策。〔平湖市委宣传部供稿〕   “德清日”主题活动亮相瑞士日内瓦书展。近日,“德清日”主题活动亮相第30届瑞士日内瓦国际书展。瑞士日内瓦国际书展为国际四大书展之一,迄今已经有30年的历史。在本次“德清日”活动上,首次向欧洲读者发了《DEQING》(走读德清)英文版图书,该书以德清的“名山、湿地、古镇”三大元素为主线,展示德清的清丽山水和历史文化底蕴。“德清日”活动上展售了极具德清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图文并茂的书籍和极具德清特色的文创产品吸引了读者驻足围观、购买,几千份书籍和文化创新产品在活动期间全部售完,成为书展当日的热门产品。〔德清县委宣传部供稿〕   绍兴柯桥区出好“三张牌”推进文艺精品创作。出好“本土牌”,传统经典挖掘有新意。依托小百花艺术团、国遗班等资源,与绍兴莲花落研究所、创作工作室、艺术团充分对接,形成创、演、研一体化输出。打造莲花落舞台剧《柯桥人家》、莲花落电影《新翠姐姐回娘家》等。每年安排400万专项资金用于专业剧团和民营剧团发展。出好“创新牌”,精品合作推进有广度。定期筛选精品小说、剧本,进行优秀电影电视剧拍摄,每年争取有5部以上作品搬上荧幕。推进喜马拉雅FM、罐头场文化传统公司等投资项目建设。与区内设计公司、生产厂家合作,把本土优秀文艺经典人物形象放入珠宝设计、布料设计中。出好“育人牌”,创作人才培养有梯度。加大资助扶持,保障进修培训、职级待遇、项目资助等资金落实。每年引进至少10名以上文艺领军人物和高素质人才。每年组织22名专业文艺工作者到基层开展不少于120场次的教、学、帮、带服务,打磨民间作品1000余部以上。〔绍兴柯桥区委宣传部供稿〕   缙云县“三台”共育礼堂文化。缙云县打造“窗台”“讲台”“阳台”三种平台,培育礼堂文化。以文聚人,打造百花齐放的“窗台”。河阳村以“莲”(廉)为主题建廉政文化馆;下洋村以文化礼堂为起点,建特色名宿。引进省婺剧团等优秀剧团演出,举办“和谐美丽好缙云”文艺巡演,全年送戏130余场。以文养人,培育树德育人的“讲台”。形成三都传统灯戏、笕川剪纸等非遗培训基地,形成“一村一品,一堂一色”非遗品牌。推出河阳村“祭天祭祖礼”等地方礼仪。142个“春泥计划”实践点吸收大学生志愿者300余人开设夏令营,惠及儿童2000余人。以文化人,形成阳光普照的“阳台”。用好“理事会制度”,如株树村“理事会”遇到纠纷协助调查、协调,实现从“上访村”到“三有五无村”转变。用好“宣讲员”,把核心价值观以及“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重点工作以三句半、绕口令等形式在舞台、田间宣传。〔缙云县委宣传部供稿〕     金华婺城区三举措提升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水平。优化制度补“短板”。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查找公共文化服务“短板”,出台《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用制度保障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巩固阵地强“基础”。设立“文化强区专项资金”用于保障公共文化服务提升。注重资源整合,着力打造集文化礼堂、乡音讲堂、农家书屋、科普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2016年初,婺城区已全面改造提升区文化馆、图书馆,并实现免费开放。丰富活动促“和谐”。积极开展“春意暖人心、文化大拜年”等文化惠民服务活动,今年一季度已累计开展送婺剧、送演出、送电影、送讲座、送展览、送书画等活动20余场次。〔金华婺城区委宣传部供稿〕 浙江宣传信息 第42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6年5月31日 【观点摘编②】 □网络草根视频渐成舆情新的触发点□IP热背后五大乱象须警惕□网络文艺发展中存在的三个突出问题□新型网络社群舆情引导需寻找新突破口□英美主流媒体处理低俗网语的方法□传统出版媒体转型呈现七大特点值得关注□多国从青少年抓起加强公民诚信教育□网媒做好海外传播的三剂“良药”□新媒体呈现“四化”趋势及四大潜力行业值得关注□西方对新媒体“支持与监管并举”值得借鉴       网络草根视频渐成舆情新的触发点。当前舆论场中许多舆情事件的信息源头都是草根群体发布的短视频或直播,草根视频逐渐成为舆情新的触发点。草根视频技术门槛降低,视频内容生产容易,公众的社会参与意识增强,以最直观、最便捷的视频、拍照去记录和表达的日常习惯成为一种潜在的舆情产生方式。草根视频带来的社会忧虑与规训:一是野蛮生长,大量平台和应用兴起,搏出位、走极端是常态。二是暴力示范,草根视频的现场视角和真实观感让观众产生强烈的代入感,可能会给青少年群体带来模仿的负面效应。三是理性黑洞,视频拍摄存在时间局限性,容易被片面截取误导舆论。四是传播失控,草根视频会导致部分人群社会价值观扭曲和价值观虚无,容易煽动社会矛盾。五是研究滞后,草根视频导致的舆情多发对研究与监管是一个新难点,亟需加强对实例的研究与分析,驱生一个合理的管理办法。〔舟山普陀区委宣传部供稿〕 IP热背后五大乱象须警惕。一是定价体系混乱。目前IP没有明确的等级评判标准和定价体系,市场对IP的盲目追逐致使热门IP价格飞涨偏离价值轨道,而优质的原创IP被市场冷落。二是版权纠纷不断。国内市场仍然急功近利,呈现出一种用户版权意识漠然、商家版权意识淡薄、版权司法和执法均疲软的社会生态,缺乏培育IP的过程和良好的版权保护环境。三是内容辨识度低。国内电视剧同质化现象严重,相似题材扎堆出现,而真正有辨识度的作品屈指可数。四是改编粗糙泛滥。许多IP急于上线,往往套路化改编,跟时下审美和市场需求未能接轨。还有些IP的情节和结构不适合影像化却被强行改编制作,槽点颇多。五是后期运营滞后。国内版权开发缺乏多元化、集团化的运作模式和体系,大量IP版权被封存在浪费。不少文化、影视企业仅扮演着“IP贩子”,盲目的IP囤积、售卖、转卖。〔温岭市委宣传部供稿〕   网络文艺发展中存在的三个突出问题。一是过度强调商业利益,作品缺乏人文内涵。发端于草根的网络文艺,过度强调眼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兼顾不够,商业化、娱乐化倾向严重。网络文学以“富豪榜”论英雄也使文学创作的目标产生异化,部分网络作品的人文内涵、艺术价值、精神价值出现缺失。二是触碰道德和法律底线,价值导向功能待提升。网络文艺也是精神产品,必须注重价值导向。网络平台应加强自我审查。应建立文化市场信用档案,倒逼企业担负起应有的监管责任。三是违背文学创作规律,精品意识不强。在某项调研中,网络作家表示自己每天必须更新至少7000字。网络文艺工作者应该树立精品意识,尊重文学发展规律,多学习,从生活中汲取营养,这样才能留下精品,而非泡沫。〔兰溪市委宣传部供稿〕 新型网络社群舆情引导需寻找新突破口。近来,魏则西之死、青年雷洋之死、广西医生被砍身亡等事件接连成为社会舆情事件,而微博、微信等移动社群的跟进,使这些社会事件舆情热度居高不下。新型网络社群舆情引导需寻找新突破口。一是构建从上到下、横纵联合的舆情研判与处置机制。政府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层级和部门之间抽调专门人力统筹对外合作,厘清各机构信息联通的范围,形成规范常态化的舆情研判、信息报送和舆论引导机制。二是通过“互联网+政务”创新实践,搭建专属于政府的移动社群。发展政务微视、政务易信,入驻新闻客户端,拓宽信息传播覆盖面,促进各种形式和平台的互融互通,打造“多微”联动机制。三是通过依法规制和行业自律来净化网络社群的舆论生态。近几年相关部门相继出台系列政策法规文件对网络社群进行规范。如2016年初修订后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网络社群舆情出现新特点新现象,需要及时对所涉及的法律条文进行法律解释,使之更加具体明确,跟得上时代发展。〔仙居县委宣传部供稿〕   英美主流媒体处理低俗网语的方法。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一些低俗、粗鄙的网络词语也开始侵入传统媒体报道。如何规范对低俗网语的使用,英美等国的做法值得借鉴。在学校教育中反对滥用网络俗语,在英国教育体系里,学校对于网络语言持谨慎态度,禁止学生在功课和演讲中使用网络俗语。学校认为“说正确的英语”是学生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他们未来就业。美国各大媒体对于网络俗语没有明确规定,但一般对网络俗语的使用很谨慎。通常情况下,只会在直接引用中使用;如果实在避免不了,也会附加解释。媒体从业人员在文字和文化传承、传播上有基本规范,不会轻易迎合网络俗词。在中国,各种网站、微信公号等新媒体,是网络语言出现频率最高的地方。但国外的情况有些不一样——欧美著名的娱乐八卦网站Gawker早在两年前就宣布,禁止在报道中使用网络俗语,如LOL(laugh out loud,大笑),OMG(oh my god,我的天)等。〔余姚市委宣传部供稿〕   传统出版媒体转型呈现七大特点值得关注。一是行业整体广告萎缩,竞争愈发激烈,巨头和“小而美”之间的中等企业将面临危机。二是视频媒体有利有弊,强大却多变,视频新闻制作效果精美、引人入胜,但受众很挑剔且难以揣摩。三是播客正在悄然复苏,文字声音化的方式更加亲密,能碎片化、嵌入式地融入受众生活,易于受众消化。四是信息图表将成过去式,图表和可视化等吸引人的、互动式的可视化形式,将产生良好阅读体验,利于分享和扩大阅读范围。五是更加注重公司自产自销,自有内容将持续增长,定位于发展自己的受众群体。六是注重分发渠道、宣传媒介和受众对象,成为出版物价值体现的重要渠道。七是倾向内容为主,高质量的媒体有望获得高回报,用户将自动过滤丑陋广告,倾向良好的阅读体验,“蜕去工具化,有用、有趣、有信用”成为行业发展标杆。〔宁波海曙区委宣传部供稿〕   多国从青少年抓起加强公民诚信教育。诚信教育人性化,美国将考试作弊和剽窃等不诚实行为的定义和惩罚办法写入学生手册,如不遵守学生将取消成绩或直接挂科。学校保障学生申诉权,可越级向系主任申诉。为保护青少年隐私和权益,该诚信记录将不被留档,仅作为在校期间使用。德育入学习课程,德国中小学专设德育课程,通过课堂教学、主题活动、征文、演讲、座谈等形式,将德育教育和生活实践相结合。日本修订学校教育法施行规则,将“道德”升级为“特别科目”,小学、初中每周安排一小时学习时间;高中全体学生履修“奉献”科目,培育进行社会贡献的能力和态度;大学升学需提供由高中就读学校出具的鉴定报告和推荐信。建立个人诚信档案,美国三个信用记录公司根据个人借贷、还款计算信用分数。德国将个人基本信息、电话网络缴费情况、保险信息、租房记录、犯罪与不良记录等纳入社会信用记录,并可在网上随时查询,直接影响个人购房租车、银行开户的受信用程度。〔杭州江干区委宣传部供稿〕 网媒做好海外传播的三剂“良药”。一是观念上要区分宣传和传播。网媒的海外传播如果采用居高临下的姿态,就容易让海外受众产生抗拒心理。平等对话才能走进受众的内心。二是人人都是海外传播的主体。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和中国企业走出国门,他们已然成为中国形象的点滴代表,逐渐描绘出中国的整体形象。互联网上的海外传播,不仅是网络媒体的责任,在这个网络无所不在的世界里,每一家企业也在传播中国的形象,每个独立的个体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跟国际对话,互联网真正成了公共传播的平台。三是海外社媒和华人是重要载体。巧妙借力是网媒提升海外传播效果的好方法。面对海外社交媒体平台利用率不足的情况,要借助二次传播平台即海外社交媒体平台,使传播效果最大化。〔乐清市委宣传部供稿〕   新媒体呈现“四化”趋势及四大潜力行业值得关注。一是数据化,海外Netflix成功之道为通过网络公司的用户数据判断用户偏好和需求,国内电影产业链也已开始实施这一方案;二是国际化,国内文化传媒行业遵循引进消化吸收、到海外投资和文化融合的路径,一些公司已开启国际化步伐;三是渠道平台化,线上已成产品宣传主要渠道,线下渠道构建了体验式娱乐消费的主要场景,借助数据分析,线上线下渠道构成统一整体;四是IP运营变现化,单一产品模式演进为游戏、影视等多衍生产品全面变现模式。新媒体时代由此出现四大潜力行业:电影业,BAT全面布局从制作发行到宣发销售,未来互联网有望通过大数据技术切入观影这一体验型消费渠道;网络剧和自制综艺,表现是IP为王,粉丝经济重塑商业模式,从“非诚勿扰”到“十周嫁出去”;电子竞技,电竞休闲娱乐和体育属性终获市场认可,未来将迈向专业化、娱乐化、移动化;数字教育,我国K121阶段的在线教育市场总量达到3600亿元,市场空间仍在增长,积极拥抱将享受互联网带来的红利,率先分享K121在线教育这块巨大“蛋糕”。〔海盐县委宣传部供稿〕   西方对新媒体“支持与监管并举”值得借鉴。一是支持传统媒体的数字化改造和建设。德国主要传统媒体都进行了数字化改造,其中以电视“数字化”改造步伐最快,家庭电视用户可以通过电视收看在线视频;广播也已经形成以ARD-ZDF在线学习、明镜在线新闻杂志阅读、世界数字广播系统、数字音频广播成为德国对内及对外文化传播的重要窗口。二是加强对新媒体的立法监督和行业自律。德国政府先后颁布出台《信息和通信服务规范法》《电讯法》《青少年保护法》,修订《青少年媒体保护州际协议》等,将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责任、保护个人隐私、数字签名、网络犯罪和保护未成人等纳入法律规范的范畴。三是利用新媒体增进立法和政策能见度。西方一些国家开始利用“新媒体”手段主动创造条件,听取民意、汇集民智,提高立法和政策的能见度。〔杭州市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第43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6年6月5日  【加强和推进新闻舆论工作②】 □“第一新闻发言人”密集发声着力打造新闻发布权威平台□衢州市“四个助力”加快媒体融合提高新闻舆论工作能力□慈溪市创新设立新闻中心“6+X联动”构建“四有”特色舆论高地□海盐县五个“主动”妥善应对垃圾焚烧事件舆情□江山市把牢三关打造新闻宣传“防火墙”      “第一新闻发言人”密集发声着力打造新闻发布权威平台   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健全信息发布和政策解读机制的实施意见》以来,省政府新闻办连续举办6场“十三五浙江路径”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积极推动省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出席,着力打造“第一新闻发言人”权威发声平台。  一、主题重大,“第一新闻发言人”高端发布。着力推进“4·2·1+N”新闻发布模式建设,协调省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出席新闻发布会。短短1个月内,省委政法委、省经信委、省公安厅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出席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从不同角度解读我省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有力举措。“降低企业成本优化发展环境工作情况”发布会着重就我省八个方面降本增效的重大措施讲明、讲透;“建设平安浙江”“全面深化公安改革工作情况”等发布会介绍我省为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所做各项工作和最新成果;“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情况”发布会通过介绍水资源管理状况和“十三五”规划,彰显绿色发展理念;“2016年一季度浙江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会介绍了我省一季度经济运行开局良好、稳中有进,转型升级取得积极成效的有关情况。  二、聚焦热点,现场互动积极有序。系列新闻发布会现场气氛热烈,出席发布会的18位发言人不回避热点敏感问题,积极回应37个方面社会关切。如“乌镇有乌镇管家,杭州有武林大妈”,马以副书记用身边事例来描述我省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举措。公安厅副厅长洪巨平回应公众对“G20杭州峰会交通管制措施”等热点议题的关切,介绍我省公安部门对相关议题的态度。所有发言人直面问题,互动精彩有料,被媒体誉为“干货十足”。  三、精心策划,发布效果充分显现。媒体热议“第一新闻发言人”频频亮相,竞相安排重要版面、重要时段刊(播)发相关报道,配发专访或评论。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新社等中央媒体把握重点,深入报道核心内容和关键数据,如“减负1000亿元”“群众安全感满意率96.34%”“浙江深化公安改革提升群众获得感”等。省内多家媒体报道“G20杭州峰会安保志愿者队伍建设”等各项工作,通稿“我省降低社会保险费,企业年减负超75亿元”,详细介绍我省降低两项社保费率的情况。多家媒体创新形式和载体,以一图读懂、图解等方式将发布会内容图表化呈现,在图表里容纳大量政务信息,简洁明了,使读者能快速获取有效信息。〔省委外宣办新闻发布处供稿〕  衢州市“四个助力”加快媒体融合提高新闻舆论工作能力   衢州市积极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更好发挥主流媒体作用,提高新闻舆论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一、优化流程再造,助力构建高效采编体系。以衢报传媒集团龙头推进采编流程改革新“半步”,构建扁平化、开放式、全融合的新闻运作流程体系,打造若干小型新闻采编“中央厨房”。推进衢州广电传媒集团融合发展,拓展“指尖”阵地,实现新闻信息生产向实时生产、即时多元滚动播发转型升级,提高广电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和影响力。完善党委(党组)领导下的总编(主编)负责制,切实把导向管理责任落实到所有领域、所有阵地、所有人员。  二、探索话语创新,助力散播磁性主流声音。办好“踩响十三五脚步,触摸新时代脉搏”专栏专题、组织开展新闻工作“华岗奖”评选、开展“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着力强化新闻阅评工作、新闻观察点制度和优秀新闻作品宣传推介力度,引导新闻阅评员既当好“报喜鸟”,更做好“啄木鸟”。  三、开拓指尖阵地,助力打造线上舆论矩阵。以掌上衢州客户端用户突破23万为新起点,做大以“大衢网”为中心的新媒体矩阵,通过推进全媒体平台深度融合实现向“新闻+服务”“媒体+产业”转变。完善市县两级“1+6”新闻发布网络平台矩阵,69家部门单位和6个县(市、区)微信粉丝总量达27万,微博粉丝达45万,以“衢州发布”为核心的“两微一端”发布平台成为三衢地区最受欢迎和关注的权威信息发布平台、热点事件回应平台、民生信息服务平台、城市形象展示平台。  四、塑造新闻品牌,助力建言献策中心工作。重点打造两张新闻“名片”,持之以恒做好“最美衢州人”典型宣传,每天有凡人善举报道,每周有最美典型宣传,使“做最美衢州人,创全国文明城”和“我为文明城市添光彩”意识厚植于市民群众心中。积极探索建设性舆论监督有效工作机制,全年开设“五水共治”专题报道和“直击污点”“今日点名”监督类专栏报道,针对“五水共治”“四边三化”“三改一拆”等重点工作建设性舆论监督,研究探索媒体曝光事项“快受理、快整治”工作机制,成为推动重点工作攻坚破难的“催化剂”。〔衢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慈溪市创新设立新闻中心“6+X联动”构建“四有”特色舆论高地   慈溪市创新设立由“6+X”家单位组成的市新闻中心,具体承担新闻策划、新闻发布平台、突发事件舆情处置和新闻业务培训等职能,构筑起“中心工作有声音、上级媒体有形象、突发舆情有疏导”的特色舆论高地。  一、资源整合,新闻策划深一层。“6”由市新闻办、市网信办、市委宣传部宣传科、市报社、市广播电视台和市新闻网等6家单位组成,“X”即为重大报道策划内容涉及单位和突发事件处置主体单位,做到“中央厨房”统一“配菜”、新闻策划主题鲜明、报道发布步调一致。创建市级先进典型库,组织中心成员单位分层推送“先进人物”“优秀团队”“工作经验”等400余个,采取座谈交流、社会调研、网上测评等反馈评价机制,弘扬先进典型引领作用。  二、力量聚合,新闻发布高一度。新闻中心设立以新闻发言人为主,网上发言人、政务微博主编等参与的新闻发言人工作团队80余个,依托领导干部媒体素养培训“聚光灯”工程,开展新闻发言人大比武及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经典案例评选,有效增强领导干部危机应对和舆论引导能力。依托新闻中心平台累计策划开展“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工业强市”“两学一做”等重大主题发布15次,刊发各类新闻稿件1700多篇。  三、平台融合,舆论处置快一步。搭建以“慈溪发布”“双微”为引领的政务发布矩阵,重点打造“民e通”网络民生服务平台,集中培育舆论监督“聚焦”栏目和“慈溪新闻网”“掌上慈溪APP”等新老媒体融合平台。通过组建核心网评员、官方微博和网络文化协会会员“三级网军”队伍,实施“关键网评先行、核心网评造势、媒体网评平定”三步网评法,致力实现内宣、外宣和网宣“三宣联动”格局。推出纸媒和视媒舆论监督栏目《今日聚焦》和《三北聚焦》共12期,稳妥处置酵素桶、黑臭河曝光等重大突发新闻事件32起,“民e通”在线解决民生问题1028个。〔慈溪市委宣传部供稿〕  海盐县五个“主动”妥善应对垃圾焚烧事件舆情   海盐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规划选址公告引发舆情风波,在省、市宣传部门的指导下,海盐县通过五个“主动”,较好地实现了“正面声音占据主导、负面言论逐渐销声、理性讨论理性回归”的目标,被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评论为“教科书式的”舆情引导案例。  一、主动介入,精密筹划。4月18日傍晚,县网信办发现舆情后,第一时间与县住建局、县综合执法局等联系,要求有关单位积极开展舆情应对,并组织核心网评员开展舆论引导。19日上午,对网民意见和建议进行梳理,分析前期处置存在问题和舆情发展趋势,对下一步舆情应对处置提出相关意见建议。召集相关部门,明确工作职责,制定应急措施,掌握事件处置主动权。  二、主动发声,正面引导。19日晚上,针对民众对该项目认识上误区,及时拟定相关情况说明,通过官方微博发布。在舆情发酵期间,20日-22日,连发8篇长文向公众说明有关海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选址的问题,有效回应并解答公众的疑虑。22日下午主动召开“4·21”事件新闻通报会,就垃圾焚烧项目引发的广泛关注及“4·21”聚众扰乱公共秩序案件相关情况进行通报,就相关谣言进行澄清。  三、主动出击,消除影响。20日下午,针对微博和微信朋友圈、微信群中大量传播的虚假现场图片,及时制作辟谣贴,及时通过民间意见领袖发布,呼吁网民在传播信息时理性辨别,避免以讹传讹。21日,又通过海盐发布微博、微信公众平台发布辟谣贴,对网络上流传的一些谣言进行分类整理,逐一比对澄清。  四、主动引导,把握走势。19日下午,发现微信维权群后,组织网评员进入相关群,关注舆情动态,澄清不实信息,加强舆论引导,同时保留相关证据。22日,针对网易相关新闻后面较多负面评论、环球时报微博的负面报道,拟定网上应对的30多条口径,开展市县网评联动。共组织市级网评联动4次,发动全县核心网评员开展评论引导10余批次,在新浪微博、网易新闻等相关贴文后面组织评论引导2600余。  五、主动联系,广借外力。主动与新华社、浙江在线、澎湃新闻等主流媒体和新浪微博联系,推送事件处置的新闻通稿,大部分媒体、门户网站转载文章都是海盐主动发布的信息,牢牢掌握舆论主动权。21日傍晚,通过海盐头条等民间自媒体渠道,发出要求民众不要被不法分子利用,及时离开现场的呼吁,相关贴文在微博、微信朋友圈、微信群中传播,有效地引导一部分聚集群众及时撤离现场。〔海盐县委宣传部供稿〕  江山市把牢三关打造新闻宣传“防火墙”    江山市通过完善管理体系、提高技术防范水平等举措,把牢新闻舆论宣传源头关、刊播关、技术关,打造突发舆情“防火墙”。  一、把牢源头关,完善管理体系。推行安全工作奖励与责任追究制度,要求新闻单位层层签订安全刊播等责任书,严格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制定《江山市信息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江山市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应急实施办法》等30多个制度规定,全年组织演练应对突发事件宣传报道相关活动11次,有效提高快速处置能力。  二、把牢刊播关,强化审核把关。对报纸以及广播电视节目内容,要求采编人员严格按照相关采编规范和《审片审稿制度》执行把关,努力做到本地稿件零差错;建立“江山多娇”网络微联盟,把全市20多个活跃度高、在本地影响力较大的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账号统一纳入到“微联盟”中,签订清朗网络空间自律书,确保网络安全。  三、把牢技术关,提高防范水平。严格执行播出系统与外网物理隔离的规定,加强对网络安全的防范,投资110多万元,在江山市广电总台、江山市新闻信息中心大楼配电房、机房等增设视频监控,添置部署防火墙、WAF网页防护、IPS入侵防御以及负载均衡等设备,对原来服务器的安全漏洞进行补丁加固,增强网络主机等所有服务器的安全防护。〔江山市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第44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6年6月6日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⑤】 □“做文明有礼浙江人”活动全面推进有序开展□诸暨市开展“文明出行我先行”主题活动构建城市文明新风尚□奉化市“四个引导”扎实推进迎接G20活动□杭州滨江区“三化并举”开展市民文明礼仪教育□嘉善县以“迎接G20”为抓手积极开展“做文明有礼嘉善人”活动     “做文明有礼浙江人”活动全面推进有序开展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活动启动仪式以来,省文明办加强多方联动,实现稳步推进,在全省范围内掀起讲文明树新风的新热潮,推动活动的落地。  一、行动迅速,活动开展有序推进。各地各部门迅速制定活动实施方案,作出具体部署,进行明确分工,保证活动开展有序进行。11个设区市同时举行启动仪式。杭州市组织开展“礼让斑马线、文明过马路、排队守秩序、礼仪待宾客、垃圾不乱扔”等活动。金华市开展“我‘理’让,你先行——做文明有礼金华人”活动。省直机关工委围绕服务、参与、助力G20主题,举办启动仪式,发出《助力G20峰会行动纲领》,号召大家开展思想先锋大行动、岗位奉献大行动、志愿服务大行动。  二、宣传广泛,舆论氛围日益浓厚。浙报集团相继推出“我为G20献一策”“办好G20当好东道主”“美丽杭州升级版”等专栏,发表文章近百篇。浙江广电集团在《浙江新闻联播》《新闻深一度》《小强热线》等品牌栏目上,推出“迎接G20 蝶变中的杭州”“赶考G20”“迎接G20,陋习曝光台”等专栏,累计播出400多条次,新闻节目累计时长2000多分钟。宁波市设计制作《市民文明读本》、“文明宁波幸福港城”公益宣传片、电子地图等在新闻媒体、社会媒介高频刊播。台州市在各级媒体推出“向不文明陋习宣战”专题专栏等。  三、载体新颖,参与热情有效激发。省商务厅针对商场、超市、酒店、加油站等各自特点进行礼仪实践,打造文明服务示范窗口。卫生系统组织护士进行礼仪知识培训,积极开展文明服务。团省委积极组织志愿者在全省730余个主要交通路口和900多个重要交通站点开展志愿服务,累计23万余人次志愿者参与,服务时长近百万小时。省妇联组织广大妇女开展“迎接G20,家家见行动”“服务G20,岗岗展风采”活动。湖州市在全市党政机关开展“文明礼仪我先行”“文明出行我礼让”等四大文明引导活动。绍兴市编写文明“三字经”,全市各高校开展“文明修身”活动,推进文明习惯和文明行为向家庭、社会辐射。衢州市开展“文明衢州我代言”“文明创建我参与”等六大行动。丽水莲都区从捡烟头入手,倡导“小烟头,大文明”,参与志愿者近万人。  四、举措有力,难点问题逐步破解。杭州市实施《杭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用法规约束不文明行为。宁波市实施“四周边两部位”文明创建顽疾治理行动、社区文明创建提质行动等,展示良好城市面貌。温州市开展“乱停车、乱占道、卫生脏乱、设施破旧、绿地杂乱”整治工作,提升城市品味。嘉兴市通过公交引领、处罚整治和文明劝导三大抓手抓好“礼让斑马线”“文明过马路”活动。舟山市在宣传引导、路面管理等方面采取“五个三”举措,全面推进 “文明礼让斑马线”活动。  五、梯度推进,百日提升再兴热潮。5月13日,省文明办召开“文明素质百日提升行动”视频部署会议,对深化“做文明有礼浙江人”活动进行再发动、再部署。要求各地各相关部门重点在公益广告宣传、志愿服务、宣传报道、文明接力、监督评议等五个方面兴起热潮。在省级文明单位开展文明倡议、宣传教育、志愿服务“三个一”活动;开展2016年“文明出行全省巡回宣传月活动”;在杭州各县(市、区)和12个全国县级提名城市开展“文明大接力”活动,辐射和带动全省各县市区;将组织对各地的活动成效进行暗访,推动工作落实。〔省文明办供稿〕  诸暨市开展“文明出行我先行”主题活动构建城市文明新风尚   诸暨市以万张车贴为抓手,以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和文明单位为主力军,扎实开展“文明出行我先行”主题活动,努力为杭州G20峰会顺利召开营造氛围。  一、多层面发动,张贴文明标识。以全市公务车、公交车、出租车、机关事业单位和各级文明单位为主要对象,发动社会组织和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在车辆后挡风玻璃张贴“文明出行”标识,签订“文明出行我先行”承诺书,倡导并承诺自觉摒弃不文明停车、闯红灯、乱挤乱塞等交通陋习,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做文明出行的先行者、示范者。全市共有4万余辆车张贴标识,一个个闪亮的标识成为城市街头一道道流动的文明风景线。  二、全方位监督,促成守规风尚。建立全方位监督网络,促进文明守规风尚的形成。单位自查,各机关事业单位、文明单位、公共交通管理部门依托内部纪检组织,落实专人建立自查机制,专门检查本单位车辆标识张贴、遵规出行情况,发现问题当即进行处罚,对不文明行为实行零容忍态度。市级巡查,由市直机关党工委、机关事务管理局组成机关事业单位巡查组,每月分两次不定期在全市面上巡查,一经发现不按规定张贴标识和不文明出行的,予以曝光通报。群众监督,在“文明诸暨”微信后台建立不按规定张贴标识和不文明出行现象举报平台,发动市民群众以“随手拍”方式开展社会监督。  三、多举措推进,建机制促长效。建立媒体曝光机制。每月将检查发现和群众举报并经交通执法部门核实的不礼让斑马线、不文明停车及不按规定张贴文明出行标识情况车辆有关情况在媒体上公开曝光,已曝光13期159人次。建立市级目标责任制考核机制。将检查组督查及群众举报发现的不按规定张贴标识及不文明出行现象作为市级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建立考评机制。将文明出行与单位考核直接挂钩,强化机制保障。〔诸暨市委宣传部供稿〕  奉化市“四个引导”扎实推进迎接G20活动   奉化市从组织引导、活动引导、宣传引导、典型引导四方面入手,深入开展“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活动。  一、强化组织引导。成立活动组委会,召开“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活动协调会,细化分解任务,将“礼让斑马线、文明过马路、排队守秩序、礼仪待宾客”内容分解到每个部门,确定工作落实。成立“千人志愿队”,参加清理街头牛皮癣、劝导文明停车、排队秩序维护、商户合法经营督查、文明旅游知识宣传、旅游引导及难题援助等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市民及游客遵章守法,做文明人。  二、开展活动引导。举行“花妆骑游·相约桃花季”暨桃园开游启动仪式,向广大市民及游客发放“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倡议书,宣传文明礼仪。在商户中开展“诚信服务、文明经营”活动,倡导不欺骗、不售假、不强买、不抬价等诚信经营。在市民中开展“礼迎天下客——文明礼仪教养”行动,通过学礼仪、守礼仪、用礼仪,引导市民争做“文明有礼奉化人”。  三、宣传发动引导。及时报道全市各单位部门、行业开展“人人讲文明”活动情况,通过报纸、电视台、网络媒体展示奉化人遵规守序、热情好客的精神风貌。开设“曝光台”,对不文明行为、典型案例进行曝光,发挥媒体舆论监督作用。在镇(街道)、村、社区和人流集中地段,用宣传栏、黑板报、标语横幅等形式,宣传文明出行、文明旅游、文明餐桌、文明礼仪等内容,不断增强市民文明意识,提升文明素养。  四、加强典型引导。广泛开展“寻找身边的雷锋”活动,将人们身边崇德守礼、谦躬礼让的典范推举出来,通过微信平台“掌上奉化”进行定期展示。结合“清正传家,万家聚力”家风家训系列活动,对优秀家风家训进行展示,通过文明礼堂、道德讲堂、市民学院等进行宣传,用厚德之家的良好家风教育人、引导社会,营造讲道德、守规矩、重家风的社会风尚。〔奉化市委宣传部供稿〕    杭州滨江区“三化并举”开展市民文明礼仪教育   杭州滨江区广泛开展文明礼仪教育“三进”主题活动,进一步激发市民当好东道主的主人翁意识,为G20峰会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一、标准化设计,课程宣讲有规范性。主题标准化,围绕服务保障G20峰会中心工作,重点突出“峰会与我”和“文明礼仪”两大主题,开设系列课程,引导市民群众以文明形象迎峰会。讲师标准化,切实发挥机关干部、在职党员、最美人物等群体示范作用,成立30人宣讲团,分赴全区宣讲。内容标准化,由区委宣传部负责把关宣讲内容,专门制作宣传手册8000本,邀请省旅职院文明礼仪专业教授担任辅导老师,统一设计课程模板,对宣讲团成员进行师资培训。  二、分众化教育,人群覆盖有代表性。进社区,面向基层社区开展宣讲43场,社区居民、小区物业、保安队员、个体工商户等均受教育。面对残疾人开展文明教育,邀请专业手语老师到场确保效果。进学校,着眼提高孩子们德育水平,做好G20小主人,在江南实验学校、彩虹城小学、滨文小学等学校开展宣讲28场,通过举办沙画展示《弟子规》、英文讲解峰会知识、评选“最美少年”“孝敬长辈、帮做家务”等活动。进企业,走进吉利汽车、苏泊尔、大华科技等企业开展宣讲33场,教大家向中外游客展示良好形象。  三、立体化联动,活动策划有影响性。宣讲组织立体化,区委宣传部统筹全区宣讲活动,区文明办、教育局、总工会、各街道合理分工,确保宣讲效果。宣传方式立体化,在搜狐网、《杭州日报》、杭州电视台、“滨江发布”微信平台等广电报网媒体持续宣传,为“三进”活动开展同步造势。活动载体立体化,围绕“讲文明、学礼仪、迎峰会”主题,在全区开展“礼让斑马线”“文明礼仪音乐班”“文明有序、排队乘车”、征集“文明微电影”“文明漫画公约”“清洁滨江大行动”等活动,倡导文明有序的行为方式,进一步打造滨江国际化形象。〔杭州高新区(滨江)委宣传部供稿〕  嘉善县以“迎接G20”为抓手积极开展“做文明有礼嘉善人”活动   嘉善县深入贯彻落实葛慧君部长在“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活动启动仪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开展“做文明有礼嘉善人”活动。  一、强化创新创优,深化“做文明有礼嘉善人”活动。迅速启动“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嘉善人”活动,围绕“文明出行”,在媒体宣传方面,每天中午播出40分钟的大型电视系列直播节目“文明出行在嘉善”,驾驶员、市民代表、社区干部、文明办工作人员深入探讨文明出行热点问题;在教育引导方面,将“礼让斑马线”作为驾校培训重点内容;在示范带动方面,将县城区4条主要道路作为“礼让斑马线”样板路,设置高清摄像头以高标准打造四条样板路;在志愿劝导方面,出台《嘉善县文明交通志愿服务实施意见》,发动志愿者参与文明交通宣传和对不文明行为的劝导。  二、强化地域融合,深化“善文化”地域人文品牌建设。出台《嘉善县市民文明素质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以“弘扬善文化 建设美丽嘉善”为主线,大力开展15项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主题系列活动。在特色工作方面,即将出版《论善》,系统阐释“善文化”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全国第五届“善文化微散文”大赛正在征稿阶段,共征集微散文近5000篇;以“道德模范在身边”为主题,组织开展道德模范“故事会”故事节目创编,推动基层宣讲“五进”活动,引导人们崇德向善。积极争取承办第二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暨了凡思想研讨会。  三、强化全民参与,开展“美丽嘉善”系列评创活动。围绕“美丽嘉善”建设目标,开展“美丽机关”“美丽工厂”“美丽村居”“美丽学校”“美丽庭院”等“美丽系列”评创活动,提升城乡环境面貌;创新开展“善美家庭”评创活动,每年评选10户县级“善美文明家庭”;围绕文明校园创建目标,在全县广大中小学开展美丽教师、美丽学生(美德好少年)、美丽课堂等为主要内容系列评选;分别开展“善美团队”“最美嘉善人——杰出职工”“善美女性”“最美青春领袖”等评选,先后有12个个人或团队入选“最美浙江人——浙江好人”。〔嘉善县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第46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6年6月16日  【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①】 □湖州市突出“三化”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三力”□乐清市“三足鼎立”筑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根基□诸暨市“三三”战略 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先行□桐乡市念好“联字诀”开创公共文化服务新局面□龙泉市“4S”工作法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湖州市突出“三化”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三力”   湖州市着力打造农村20分钟文化圈和城市15分钟文化圈,让群众享受更加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  一、突出标准化,增强公共文化服务力。制定《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湖州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等文件,明确公共文化标准化均等化目标任务、具体举措、实施标准5大部分83条。建设城市“文化公园”和中心镇“文化广场”7个、企业“文化车间”示范点30个,在商场、楼宇等公共场所开设“爱书吧”19家。3县2区基本实现标准化的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广电站和村(社区)文体活动中心、广播室全覆盖,德清县首创“驻馆作家”模式,安吉县成为农村高清数字影院建设试点,出台首个农村电影放映地方性标准。  二、突出公益化,增强公共文化吸引力。打造“湖州坦生活”公共文化服务品牌,今年共推出360场左右“全民艺术培训班”,18-60岁市民均可免费报名参加,市图书馆、博物馆等配合开展视觉艺术展16场。持续实施“零门槛、全免费”工程,全市997处公共文化场所实现免费开放,鼓励37个民办、行业博物馆纳入免费开放范围,推动科技馆、工人文化宫、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增加免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200余项。全市共开展“文化走亲”“文化街景”等公益性文化活动1007场,城乡文艺骨干接受培训72680人次。  三、突出数字化,增强公共文化凝聚力。建设“文化有请、专家有约”湖州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平台并正式运行。该平台充分整合文化馆(群艺馆)、图书馆、大剧院等公共文化资源和国家级演员、美术师、馆员33名,开展网上“菜单式”“订单式”服务和专家“点对点”服务,实现公共文化服务“零距离”配送。平台推出展览、讲座、读书会、戏曲界等“文化有约”58场,今年预计将有60%以上的公益性文化活动实现网上预约。〔湖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乐清市“三足鼎立”筑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根基   乐清市立足承载力提升、聚合力提升、创造力提升,筑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根基,实现群众“文化小康”。  一、立足承载力提升,筑牢文化阵地根基。市级项目做大做强,完成乐清市城市文化中心建设,包括市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非遗馆、市民活动中心等,占地318亩,总投资13.45亿元;完成乐清市体育中心建设,包括体育场、篮球馆、游泳馆等,占地356亩,总投资8亿元;推进蝴蝶文化小镇、宋湖文化里坊等文化园建设工作,拓展市民文化休闲阵地,提升文化服务功能。基础设施应有尽有,完成柳市镇、虹桥镇文化中心整合提升工程、市图书馆清江镇分馆和合兴集团分馆等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共建成乡镇街文化站25个、社区文化服务中心93个、流动图书馆58个、农家书屋265个和农村文化礼堂105家,提升文化阵地的利用率和承载力。文化小站百花齐放,组建民间社团站点531个,如磐石镇建立广场舞、武术、戏曲、书法等各类活动团体25个,柳市镇长虹村建立柳川书画院、柳川诗社,翁垟街道南街村建立“朝阳聚贤”文化艺术团等民间文化小站,吸纳更多农民群众参与其中。  二、立足聚合力提升,筑牢文化服务根基。深化文化服务建设,打造市民文化节、梅溪讲堂、周末剧场、百姓舞台等文化品牌建设。今年以来,围绕市委中心工作,结合传统节庆,开展各类大型文化体育活动530多场,展览讲座160多场,各类培训130多场,送戏送电影8700多场,送书19353多册,开展文化走亲12次。加强文化作品创作,以全国模范教师施达军为原型,打造公益电影《海岛小卫士》,并在教育院线、中国乐清网APP等平台播出。越剧《王十朋》被列为省级文艺精品签约扶持项目,《村支书的梦想秀》《梦幻小姐》等11个音舞作品荣获省级金奖,并通过各类大型活动演示精品作品,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文艺精品。传承地域文化遗产,登录文物藏品2300余件,记录碑文70余篇,并通过制作画册、微信公众号展示。市博物馆更新展品50件,新增藏品177件,成功申报各类非遗计57项。开通乐清非遗网,设立“美丽乐清·美丽非遗”专栏,开设黄杨木雕艺术班,开展“古道寻踪”、首届民族民俗文化节等。  三、立足创造力提升,筑牢文化改革根基。创新服务方式,出台《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通过搭建常态化、网络化、群众化联动三大发展路径,依托剧场平台、广场平台、社区平台、基地平台、巡演平台、数字平台等六大平台支撑,不断丰富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完善管理体制,实施“3+1”责任机制,采取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和以奖代补等政策措施,建立政府向社会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出台《关于社会力量参与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管理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文化设施管理与文化活动组织,全力打造“文化部门搭平台、社会力量办文化、基层群众广泛参与”的文化惠民创新模式。推进体制改革,开展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试点工作,成立乐清市图书馆理事会,尝试推动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各类文化单位实行市场化运作,不断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让百姓真正享受文化体制改革的红利。〔乐清市委宣传部供稿〕  诸暨市“三三”战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先行   诸暨市大力实施“三三”战略,倾力构建“三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确保示范先行。  一、“三手抓”,实现文化设施现代化。抓顶层设计,出台《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抓政府投入,2015年投入6.2亿新建大剧院、市民文化活动中心、非遗展示馆,投入5千万建成农村文化礼堂76家,投入2.5亿完成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提档升级,27个镇乡(街道)综合文化站、533个村(社区)文体活动中心实现标准化全覆盖。抓社会参与,采取政府购买、项目补助、定向资助等措施,鼓励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2015年,获赞助周末剧场、文化下乡1200万元,政企合作企业投入1300万元修建宗氏祠堂11处、建成自助书屋12处。  二、“三系列”,实现产品供给多样化。深入开展“我们的文化”群众主体活动,形成“舞动诸暨”“梦想诸暨”“活力诸暨”“美丽诸暨”四大“秀文化”活动,每年活动超2000场。推出系列亲民“套餐”,组织排舞大赛、诸暨好声音等四大亲民赛事,坚持送电影、送戏、送书“三送”活动,推广“村村有村晚、人人有舞台”活动,累计组织活动超1500场。打造系列特色品牌,创排越剧《平安枫桥》《西施断缆》;弘扬鹦歌调、西路乱弹,创作《南瓜变奏曲》《鸡飞狗跳》获全国、省群星奖;创作“潮涌浣江”系列视觉艺术展,出版王冕、陈洪绶、杨维桢文集。   三、“三优化”,实现文化惠民大众化。优化管理,实施文化礼堂、镇村文化中心星级管理制度,将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纳入“市级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意识形态工作考核”,定期开展专项督查。优化服务,实施“互联网+文化”战略,建成数字图书馆2个、数字文化馆1个、数字博物馆1个,搭建宽带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广播电视网“三网一体”数字服务平台,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优化队伍,采用“村聘镇管”方式,配备村级专职文化员256名;设立“文艺杰出贡献奖”,加大文化人才奖励和扶持力度,累计培训文艺骨干、文化管理员、“百工百匠”等超5000人次。〔诸暨市委宣传部供稿〕  桐乡市念好“联字诀”开创公共文化服务新局面   桐乡市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夯实开创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新局面。  一、活动联办,拓展社团参与广度。打造“群众文艺菊花奖汇演”和“民星大舞台”等载体,鼓励引导各类社会团队积极参演,今年共演出200余场次。创设乌镇香市、河山镇体育节、大麻镇民间文艺行街等品牌特色活动。创办“新居民文化艺术节”,积极引导新居民融入等。  二、企业联合,加大资金保障力度。出台《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公共服务领域建设的实施意见》,社会资本累计投入1.4亿余元。打造“企业文化月”,开展文明结对、文化走亲等文化活动。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设立文化中心,组建文艺团队等。  三、品牌联动,叫响国字品牌知名度。深化中国文学之乡、中国书法之乡、中国漫画之乡等国字号文化品牌建设,获得国家级、省级等各类评比奖项三十余个。打造“戏剧之乡”,建立培训基地20余个,荣获三届全国“小梅花”奖荣誉。搭建“乌镇戏剧节”中外文化交流平台,成功举办三届,成为中国当代剧坛最具影响力的戏剧盛宴等。  四、服务联网,强化科技利用深度。构建“互联网+公共文化”信息服务平台,完善“菜单式”“订单式”服务,共推出文化活动项目三十余个,受益群众1.3万余人次。完善数字化文化服务平台,纳入城市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统筹开展“互联网+文化服务”项目,推进“互联网+文化场馆”建设,以“互联网+”为公共文化服务打通“最后一公里”。  五、高校联手,提升理论指导高度。健全“政府+学校”合作机制,建立“政府—高校”文化人才培训模式,与传媒学院等高校合作开办了村(社区)文化专职管理员培训班、基层文艺骨干培训班等。加强与高校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相关课题研究,形成《促进桐乡市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调研与思考》等成果。开展高校文艺队伍进基层实践活动,推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桐乡市委宣传部供稿〕  龙泉市“4S”工作法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龙泉市按照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的要求,创新推出“4S”工作法,即System(机制)、Stage(平台)、Service(服务)、Specialty(专业),积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一、健全System。加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机制建设。出台《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制定《龙泉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建立领导组织机制,构建市、乡、村三级领导组织结构;建全文化管理机制,在基层文化单位推行法人治理和参与式管理;健全投入保障机制,通过政府购买、项目补助、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等政策措施,落实专项资金;建立公共文化服务评价机制,把公共文化服务绩效纳入科学发展考核体系。  二、搭建Stage。着力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推进城市文化公园建设,提升打造现代文化广场、欧冶公园、瓷韵公园、绍翁诗园等一批特色文化公园。以“多功能活动室+主题小广场”模式,在各街道社区建设集健身、科普、讲堂等功能为一体的社区文化家园。抓好市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等开门开放和数字化提升工作,实现16家青瓷宝剑私人博物馆免费开放,实现免费WIFI全覆盖。推进以农村文化礼堂为代表的乡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建成农村文化礼堂46家,实现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体活动中心、农家书屋、应急广播全覆盖。  三、提升Service。坚持“文化+”理念,推进文化供给侧改革。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以数字技术为核心,开通“文化110”志愿服务平台,开展“菜单式”“订单式”服务。通过服务订制,开展“送戏、送电影下乡”“乡村文化漫游”等公共文化服务1000多场次。丰富优秀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推出“一首歌”“一出戏”“一台剧”“一部微电影”“一套文学专著”文艺精品创作“五个一”工程,挖掘以剑瓷为代表的非遗文化,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进村社、进企业活动200余场次。  四、力求Specialty。进一步简政放权,减少文化类行政审批项目11个,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事业,培育发展专业性民营文化团体、文化类社会组织29个。加强龙泉市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吸收民间艺人、文化能人、文化新人加入,建立7支市级分队和19支乡镇(街道)支队,开展形势政策宣传、文艺汇演等文化志愿服务1000多场次。〔龙泉市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第47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6年6月23日  【理论大众化①】 □宁波市上线“国福频道”推动党课宣讲“提质增效”□温州市“微党课”推动基层党员理论学习效果最大化□嘉兴市以“五学”为抓手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台州市“三篇文章”打通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临海市搭好社科普及“四化”平台繁荣基层社科文化       宁波市上线“国福频道”推动党课宣讲“提质增效”   2016年3月以来,宁波市博威集团党委副书记董国福成了党课宣讲“网络红人”,他上传到手机APP的“微党课”受到众多粉丝的热捧。他还计划“转型”制作“学在支部”和“做在支部”两大类24讲视频党课,进一步推动宣讲“提质增效”。  一、从“线下”到“线上”,学习“三不讲”。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启动初期,董国福就在喜马拉雅APP上创建了全新的宣讲平台——“国福频道”,精心录制并上传《党员和群众的区别在什么地方》等20期“两学一做”微党课音频。他授课坚持“三不讲”:大话不讲、空话不讲、自己不相信的不讲,课里“拒绝”照本宣科,都是他满满的人生感悟和党建“干货”。短短数月,收听、下载量就超过5000人次。  二、从“务虚”到“务实”,内容“更入味”。董国福坚持党课内容“脚踏实地”,不仅有党的历史文化、党章党规,还有结合各个不同岗位人员的特色课程。如9个课时的《中高阶领导者九项能力修炼》、12个课时的《基层班组长七项管理务实》、10个课时的《基层政治委员技能提升》等深受集团员工的喜爱。他还把“中国制造2025”“工匠精神”等制造业的新提法融入党课教学,推动集团紧跟产业发展潮流。  三、从“零星”到“常态”,发展“添活力”。董国福积极探索夯实非公企业基层党务,搭建起五个党建平台:每月一场持续至今的“博威讲堂”;每月一期的《博威先锋》,至今已经办了68期;77本“党员电子书”,总字数达120多万字;46节课“菜单式”服务,主动送课到基层;“一群有理想的人”微信群,供党员们开展学习和相互交流。如今,博威集团党委的6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36名,党员骨干日渐成为集团的中坚力量。〔宁波市委宣传部供稿〕  温州市“微党课”推动基层党员理论学习效果最大化   温州市把“微党课”作为基层党员学习教育的重要阵地,以赛促讲、以赛促学,做精做细“微党课”品牌,推动基层党员理论学习效果最大化。  一、广泛动员,实现选手参与度最大化。精品“微党课”参赛人数从第一届的500多人,发展到第六届的1800多人,六届比赛累计参与选手6600多人。如第六届精品微党课大赛吸引了60多家市直机关单位、12所在温高校、以及11个县(市、区)的1800余名选手参与。参赛选手年龄分布从50后到90后,身份遍及各行各业,有基层宣传干事、公安干警、学校教师、社区干部、大学生村官、企业员工以及交通、文化、卫生、法院、检察院等系统党员干部。  二、创新形式,实现人员覆盖面最大化。突破传统“面对面”授课形式,运用新媒体传播快、覆盖广的优势,将单一“课堂式”宣讲转化成“广场式”宣讲,让更多人接收到党课教育。市本级推出“精品微党课”网络专题和微信公众号专题,在PC端和手机端同步推送大赛动态,播放进入决赛的18名选手预赛视频,累计收看人数达23万多人次。设置“网民喜爱选手”微信投票评选环节,投票渠道“温州文化礼堂”微信公众号1个月吸引20万多新粉丝,单条阅读量超5.6万。乐清市运用微信、新闻APP、网络视频等全媒体矩阵直播党课比赛,吸引9.8万名网民在线收看。  三、组团作战,实现好声音传播度最大化。每一位选手的背后就是一个工作团队,包括视频、音频、PPT制作,演讲稿件准备,参赛选手现场表现,通过团队式生产、专业化演绎,让理论生动活泼,让党课好听易懂。六届“微党课”比赛累计吸收近100名选手入选市民宣讲团,其赛课内容入选“正能量”好故事库,由市、县统一调配,组织进村入企、进“三堂”、进社区、进基层党政校,每人每年在基层宣讲不少于10次,实现宣讲效果最大化。〔温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嘉兴市以“五学”为抓手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嘉兴市着力推动思想建设,强化四种意识,抓好“五学”举措,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一、重看齐,领导干部带头学。市委常委会组织专题学习,深入学习《党委会的工作方法》,撰写学习体会。召开“红船论坛”报告会,举办“两学一做”专题讲座。5月5日,召开全市“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部署会,市委书记鲁俊上专题党课,市委常委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到基层讲一堂专题党课。9日,市委宣传部召开“两学一做”宣传工作动员部署会议,全市县(处)级领导干部广泛深入一线开展专题讲学活动。  二、抓机制,完善制度规范学。制定常委会参加“两学一做”工作安排、学习教育实施方案。制定《实施意见》,实行领导干部讲学考学述学评学制度。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情况作为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建立党员干部集中学习机制,组织新任领导干部学习,安排全市近三年新任163名领导干部统一闭卷考试。  三、广覆盖,“线上”“线下”结合学。在市、县两级新闻媒体上开设“两学一做”专题专栏,及时发布、推送学习材料、动态报道,举办“学习路上”新闻访谈活动。通过红船网、“红船领航”微信公众号、手机报和远教平台等开展宣传。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组织全市各级党小组定期开展党员集中学习,组织“重走一大路”党性体验式现场教学,举办“十三五、话担当”全市微型党课比赛,实现“线上”“线下”学习全覆盖。  四、补短板,基层骨干集中学。在市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开展争做“‘三型’好干部、打造‘狮子型’好团队”主题活动。举办全市宣讲骨干培训班,组织基层党组织专职副书记、宣传委员、县(市、区)委党校教师210人,围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集中培训。市、县、镇三级对基层党组织书记等党务骨干开展轮训,把“五大发展理念”纳入主体班课程,举办“多规合一”、互联网经济、特色小镇培育等系列专题培训。  五、树典型,党员先锋示范学。深化“红色志愿之城”创建,96345党员志愿服务项目获评第三届全国基层党建最佳案例。全市注册党员志愿者8.7万名,2015年累计开展各类志愿服务2.2万余次,受益群众超过65万人。深入推进“道德讲堂”活动,组织道德模范基层巡讲、“故事会”活动,推进见贤思齐在嘉禾大地蔚然成风。〔嘉兴市委宣传部供稿〕  台州市“三篇文章”打通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   台州市做好品牌打造、阵地建设、人才培育三篇文章,努力打通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近日,全省基层宣讲工作暨宣讲进文化礼堂经验交流会在台州市举行。  一、做好品牌打造文章,推动理论宣讲立起来。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打造体现党的意志、百姓意识的宣讲品牌。连续两年举办“台州好故事”宣讲大赛,采取小品、情景剧、相声等形式,让群众宣讲台州人民创业创新和个人追梦圆梦的小故事,成为基层理论宣讲的“台州品牌”。开展乡土宣讲作品创作,运用讲白搭、唱道情等当地艺术表演形式,创作生产《十八大精神到田头》《百年古梦今朝圆》等一批宣讲作品,以最接地气的“乡言土语”将党的方针政策和党委政府中心工作部署送到田间地头,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传播效果。  二、做好阵地建设文章,推动理论宣讲强起来。开展“千支万员送宣讲”活动,发动3千多个宣讲团、2万多名宣讲员深入全市每家文化礼堂宣讲。深入开展“两学一做”专题宣讲,创新推出“领导干部示范讲”“专家宣讲团巡回讲”“万名书记讲党课”“普通党员多样讲”四级联动模式,举办各类党课、报告会900余场。开展理论宣讲坐堂制建设,如路桥区开展“乡村民嘴”坐堂制建设,草根宣讲员坐镇文化礼堂定期开展宣讲。天台县打造“一站式”理论宣教服务模式。利用新媒体开展“在线讲”“互动讲”,对优秀宣讲作品进行视频、音频录制,拓展网络宣讲覆盖面。  三、做好人才培育文章,推动理论宣讲活起来。建立宣讲队伍动态管理制度,既通过考核进行优胜劣汰,也使用“师傅带徒”的培养模式。如温岭市太平街道宣讲员金明才在30年的宣讲生涯中,带起了30多个徒弟。建立市县乡三级多元经费投入制度,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为基层宣讲提供经费补充和保障。加强宣讲队伍人才培训,通过专题培训班、现场观摩会、经验交流会等方式提升宣讲员业务水平,市本级已对120余名基层理论宣讲骨干进行了培训。全市共有干部、专家、百姓三支宣讲队伍3500多人。〔台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临海市搭好社科普及“四化”平台繁荣基层社科文化   临海市坚持“分类细化”建好社科普及四大平台,切实扩大社科文化普及的覆盖面,有效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实现文化活动惠民亲民。  一、建好科普品牌化平台。连年来,开展以“创业创新、繁荣文化”“促和谐发展,创宜居城市”“中国梦、我的梦”等为主题科普周活动。在市政广场等场所开展“党和国家领导人与图书馆”专题图片展览、文教图书大联展等社科普及广场文化活动,18000余人次参加,发放相关宣传手册3500本;举办“学习 转型 生态——社会科学与您同行”等文艺汇演。  二、搭实文化参与化平台。在《今日临海》报刊、老章书签网站等媒体平台上开展“临海文化十讲知识竞赛”“‘海之梦’临海海洋知识竞赛”等活动,鼓励市民积极参与,通过知识竞赛进一步了解临海本地的人文知识,有效地普及临海地方文化。开设“名城名人研究”固定专栏,宣传普及古城历史文化。  三、打造特色普及化平台。依托1家省级、3家台州市级、9家本级社科普及示范基地,开展社科文化普及活动。市图书馆,定期举办公益性系列讲座;台州府文庙编写《三字经解读手册》,面向公众开展经典诵读课堂;回浦集团明德讲堂开展系列活动引导学生继承国学文化精髓,激扬学生追求真、善、美、智。  四、做精基层专业化平台。31家会员团体依据自身专业特长,广泛开展宣传普及活动。市心理卫生协会在各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在老年大学开设“孙辈教育”课堂;市演讲协会在临海小学等举办《如何提高语言驾驭能力》《如何辅导青少年演讲》等培训讲座;市预防医学会、市计生协会、市个私协会等社团也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普及活动。〔临海市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 第48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6年6月24日 【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②】□奉化市“三个统筹”打造“桃花”城市品牌□金华婺城区扎实开展“讲好婺城故事”主题宣传活动 【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③】□庆元县优化发展铅笔产业成效显著□象山县打造“两区一镇”推进文化产业平台建设□永嘉县“三抓”助推文化产业出成效        奉化市“三个统筹”打造“桃花”城市品牌   奉化市“桃花”城市品牌传播吸引了新华社、央视《新闻联播》、凤凰卫视等高端媒体积极关注,在海内外唱响了“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奉化”城市新品牌。  一、统筹品牌热度与温度,讲好桃花品牌故事。奉化于2015年获悉当年激发《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词作者创作灵感的“小战士”是奉化溪口人。策划推出首轮“寻找‘小战士’”的系列报道。当年陆续推出“奉化聘请蒋大为、邬大为为桃花大使”、现场还原当年经典对话”等三波媒体宣传报道,吸引省、市领导和社会各界关注,由此牵引奉化桃花品牌和声誉走向省内外。奉化主动设置议题,启动市花市歌更改程序,排定2016桃文化节特色方案,再次引爆海内外媒体报道。  二、统筹红色文化与时尚主题,展示桃花品牌内涵。奉化紧紧抓住歌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爱国爱家的红色元素,及时对国际潮流和年轻人时尚口味进行亮点挖掘和二次创意策划,有机融合历史与现在、经济与文化,赋予桃花城市品牌别样的文化内涵、历史渊源和生命价值,桃园骑行、桃花山地马拉松、春天送你一首诗,汉服、民国风等活动感动了媒体和受众,不仅成为各大媒体报道的“宠儿”,也吸引几十万游客参与,赢得了各界对奉化桃花品牌的尊重和认可。    三、统筹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耕桃花品牌传播渠道。奉化抢占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双舆论场”,构建传统高端媒体与新媒体大数据互通互融的全环传播生态链。细分受众市场,构建起《新闻联播》总体定性,央视《新闻直播间》品牌栏目密集“轰炸式”传播,新华社通稿落地覆盖地级市和县级层面、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和中新社直指海外传播的宣传体系,以达到对国内外受众的高空式全覆盖。将传统央级媒体的传播内容通过新媒体平台,按照互联网受众的语言体系,进行二次加工和传播,从而实现“无缝互动”,发挥出1+1>2的效应。〔奉化市委宣传部供稿〕 金华婺城区扎实开展“讲好婺城故事”主题宣传活动   金华婺城区扎实开展“讲好婺城故事”主题宣传活动,描绘婺城好山水、弘扬新风尚、讲述好故事。  一、营造宣传氛围,深入开展新闻宣传。在区内“两微一端一站一报”全媒体融合平台开设“五水共治”“最美”系列、“草根奖”评选等专题。联合浙江日报新闻客户端推送草根奖候选人投票评选H5数字产品,点击量达到5.8万人次。围绕“讲好婺城故事”主题积极做好策划,人民日报《民生周刊》以《为了6000户百姓的安居梦》为题,共用8个页面篇幅,隆重推出婺城区二七区块征迁工作经验。开展“知名作家走白沙”活动、“美在白沙溪”大型新闻采访活动,开展寻找“秀出婺城好山水”活动,发动网民参与撰写微散文、拍摄微图片、制作微视频捕捉、展示身边的婺城。  二、创设活动平台,深入开展社会宣传。着力营造“美丽婺城”氛围,把“五水共治”、选树“最美”等融入婺剧展演、文艺巡演进文化礼堂活动。把“讲好婺城故事”主题宣传融入全区文化艺术系列活动,策划并开展“书香婺城”全民阅读月、演讲比赛、微党课比赛等文化活动。加强部门协同,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与区妇联、区教育局、区检察院、法院、公安分局联办“最美”系列活动,选树“最美妈妈”“最美婆媳”“最美政法干警”“最美教师”等,挖掘各战线优秀代表,以典型影响身边人。  三、构建组织机制,深入开展主题宣传。区委宣传部专题召开“讲好婺城故事”主题宣传活动专题会议,研究宣传方案,确保活动顺利进行。明确责任分工,实行项目化推进模式,明确各部门目标要求和时间进度。协调统筹推进,“两微一端一站一报”共同展开,层层发力、层层推进,确保主题活动形成最强声势、最大合力、最佳效果。﹝金华婺城区委宣传部供稿﹞ 庆元县优化发展铅笔产业成效显著   庆元县坚持“文化+经济”理念,深挖铅笔产业文化内涵,辐射文化魅力,延伸发展触角,迸发产业内力,实现铅笔产业产品种类、产量两个全国第一。  一、加大培育力度,树立第一标杆。出台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开辟金融绿色通道,实行县领导企业帮扶联系制,帮扶企业答疑解难。创建全国首个铅笔文化产业园区,创办全国首家铅笔文化博物馆,以集聚化发展模式,推动规模企业转型升级、小微企业做大做强。2014年1月成功通过“中国铅笔生产基地”复评,竹口镇获“中国铅笔第一镇”称号。以网销为营销方向融入互联网,全县94.3%铅笔企业开通网上销售渠道,2015年电商销售额1.95亿元。县铅笔企业在全国200多个地区设立销售中心。   二、延伸发展触角,提升经济效能。加大彩色铅笔、绘图用笔的开发力度,从写字用笔向绘图用笔延伸。开发美术用笔,及高达72色、可多类色系搭配的彩色用笔等。绘画用笔占该县铅笔产业比重的24.5%。做精产品包装,推动铅笔从文具消费市场向商业消费市场拓展。注重产业的文化融入,如动漫人物、历史文化、百科知识等;实行铅笔组合式开发,如开展笔袋(盒)、橡皮、削笔刀等一套式服务,与《秘密花园》手绘本经销商建立战略合作,让产品成为旅游或商业圈内畅销手礼。  三、优化发展环境,迸发产业内力。抓人才建设,鸿星笔业、欧迪实业等5家铅笔企业建有320余套人才公寓;在集聚发展区域,配套幼儿园和小学;经商局牵头每季度开办一次培训班。企业从低端贴牌生产转向自主品牌生产,先后注册“飞雁”“得智”等600多个品牌品种。抓团队协作,成立庆元铅笔协会,对铅笔产业行情进行常态性分析、监测,指导铅笔产业技术提升、争取财政政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鼓励企业联盟、抱团发展,如订单分配法,将多余订单分配给联盟其他企业共同完成,形成发展合力。2015年该行业共有9笔金额达1200万美元的订单分流到各个企业共同完成。〔庆元县委宣传部供稿〕 象山县打造“两区一镇”推进文化产业平台建设   象山县着力打造文化产业园区、文化特色街区和文化特色小镇,助推文化产业平台建设迈上新台阶。  一、建设文化产业园区。以海洋休闲旅游产业和影视文化产业为核心,整合创意动漫、海洋文博、体育休闲等产业资源,结合竹根雕、船模、绣花鞋、鱼拓等县内传统工艺,预投入文化发展资金2000余万元,启动影视文化产业配套园、盐文化休闲园、文化产品创意园和航天科幻城等4个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园区内以主题场馆形式,通过精品售卖、活态展示、课堂教学等方式展示传统文化内涵。  二、培育文化主题街区。围绕“文化+产业”思路,确认“渔旅”“休闲”“美食”三大主题,培育文化主题街区。以渔港古城为中心,辐射渔港中路古鱼行、古庙、古城墙以及现代新渔区等风貌,建设“渔旅”主题街区;以塔山健身步道和蓬莱山徐福遗迹为中心,联结东谷湖和管溪流域旅游带,建设山、海、湖“休闲”主题街区。以渔人码头海鲜街等渔家乐集聚地为中心,带动东门岛、沙塘湾等民宿发展强村,以参与制作鱼糍面、咸蟹及海鲜十六碗等传统美食为推手,建设“美食”主题街区。  三、打造文化特色小镇。立足特色影视、旅游与生态资源组合优势,选址新桥集镇与象山影视城城乡结合地带,依托神雕侠侣城、春秋战国城、江南水景等拍摄基地,借助高科技手段,改变传统静态游玩模式,推出影视特技体验、经典场面亲临等“时光”旅游产品,打造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时光小镇”。现已引进大盛国际、象山惊蛰、象山泽悦等46家影视文化企业落户,累计注册资金达4亿元。〔象山县委宣传部供稿〕 永嘉县“三抓”助推文化产业出成效   永嘉县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工作,重点以抓服务来落实文化产业项目,以抓引导来助力文化产业发展,以抓发展来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取得明显成效。  一、抓服务,落实文化产业项目。支持文化产业招商引资,做大做强红蜻蜓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原野创意园艺园、楠溪江楠木博物馆等文化项目,推动形成1—2个文化内容产业集聚区;完善省级重点培育项目楠溪江文化园的基础配套设施,抓住桥下“乐智谷”入选首批培育特色小镇良好契机,争取上级文化项目和资金支持;开展永嘉木雕艺术展,推进木雕文化创意园区建设,省重点工程、育才教育装备科技文化创意产业园正全力提速建设,9月份园区将全面投入使用;继续建设永嘉书院,该项目被列为温州市旅游建设重点项目。  二、抓引导,助力文化产业发展。提升企业规模化程度,继续推行“一台文化大戏”,在举办重大活动期间,在芙蓉、苍坡、丽水街景区开展永昆、越剧等特色文艺演出,每年累计演出超300场;推动木雕文化创意园区建设项目落地,已举办两届县木雕艺术展;大力宣扬“永嘉学派”“永嘉昆曲”,发展楠溪江旅游文化时尚产业,开发楠溪江文化旅游产品;吸引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加强文化产业园区和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发挥文化产业平台示范辐射功能。  三、抓发展,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梳理汇编市、县相关文化产业扶持政策,制定出台《永嘉县文化产业扶持办法》;明确职责分工,建立健全文化产业领导协调机制,定期研究部署、协调解决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由宣传部负责总牵头,文广新局等部门负责做好行业指导、行政审批和市场监管,发改、财税、经信、国土、住建、教育等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形成合力。〔永嘉县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第49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6年6月27日  【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③】 □提升新闻舆论引导力需要精准把控“时度效”(台州市委常委 临海市委书记  柯昕野)□扎实做好新形势下县级新闻舆论工作(建德市委书记  戴建平)□坚定政治方向 狠抓工作落实 奋力开创新闻舆论工作新局面(青田县委书记  徐光文)      提升新闻舆论引导力需要精准把控“时度效”台州市委常委 临海市委书记  柯昕野   **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新闻舆论工作的地位作用、职责使命、方针原则、任务要求和根本保证。其中,“时度效”的概念体现了新时期对新闻传播的新要求。在舆论环境、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的当下,需要不断提升新闻舆论引导力,巩固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  一、“时”是提升引导力的最佳时机,重在赢得主动。文章合为时而著,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重视“首发效应”,做好“早”和“快”文章,舆论引导就能事半功倍。一是要有“快”的意识,紧紧围绕党委政府关注、人民群众关心的重热难点问题,第一时间抢先报道,第一落点权威发布,快人一步、快入人心,兼采同种主题、多样传播样式,力求达到“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效果。二是确立“抢”的意识,抢在别人前面先说,抢在别人面前先报道,抢在别人面前先演典型,才能及时抢占舆论引导话语权的高地。三是秉持“准”的意识,准确把握舆论引导的最佳时机,关键时刻“该出手时就出手”,赢得主动,从而不坐失良机。四是贯穿“融”的意识,大力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实现从相“加”到相“融”的转变,以传统主流媒体的内容优势赢得新媒体条件下的传播优势。临海在这方面作了积极探索,《今日临海》APP、手机报和“临海广播电视台”“临海898”“活力橙”等公众微信平台积极打造集区域性新闻资讯平台和社区生活服务为一体的新尝试,第一时间开展有效传播,取得了及时引领主流、及时引导舆论的效果。  二、“度”是提升引导力的区间数量,重在恰到好处。“度”的把握是舆论引导的大学问,精心把控、精准拿捏,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宣传报道才能取得理想效果。一是充分考虑社会大众接受心理。针对现实中媒体对成就报道“语不惊人死不休”,人为加工、有意拔高、习惯性溢美等现象,很多群众较为反感,需要适度调整,重视受众思维和情感,突出宣传报道的亲和力。二是精准拿捏宣传报道火候分寸。该淡化报道的问题不能强化报道,该宏观处理的问题不能微观处理,该个别化的不能一般化,该彰显全局性的不能仅体现局部性,坚决抵制片面化、简单化和绝对化倾向。三是深挖新闻事件背景内涵。针对一些新媒体谣言,要持以事实为依据,通过主流媒体拓宽报道广度和深度,深挖新闻事件背景内涵,及时更新最新动态,着力解疑释惑、拨乱反正,以获取拨云见月、披沙拣金、稳定人心的效果。  三、“效”是提升引导力的实效质量,重在回应关切。效果体现导向,新闻舆论工作最终还是要看效果,新闻工作者应以赢得群众口碑为追求、以凝聚社会共识为旨归。一是充分尊重个人知情权,使人人认清事件真相。媒体应以正面报道为主,充分宣扬正能量,对于所谓的“负面报道”也应通过满足群众知情权等手段,让受众感受正能量,避免政府踏入“塔西佗陷阱”。二是注意引导策略,多用喜闻乐见的鲜活方式。改变过去居高临下、照搬照抄、模式化宣传报道等陈旧形式,果断抛弃“新瓶装旧酒”“穿新鞋走老路”作风,俯下身子,沉下心来,发掘采写更多“接地气”的宣传报道;学会用群众语言呈现新闻事件中的细节情感,让报道更具人情味;大力创新报道形式,搞活宣传载体,实现报道碎片化、视觉化传播。三是重视受众的参与权和表达权,让宣传报道效果几何扩散。“以百姓之心为心”,使报道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使群众爱听、爱看、爱传,使宣传入耳、入脑、入心。近年来,临海市探索完善了“重大新闻题材宣传会商机制”和“重大事项提示制度”,通过搭建新闻宣传的信息沟通平台,充分尊重了受众的参与权和表达权,提高了宣传质量,积极效果较为明显。〔临海市委宣传部供稿〕 扎实做好新形势下县级新闻舆论工作建德市委书记  戴建平   **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高屋建瓴地指出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科学地回答了事关新闻事业长远发展的一系列带有根本性、战略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郡县治,天下安,县级党委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一线指挥部”,要认真学习贯彻好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自觉承担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在新闻舆论工作中实现“四个统一”,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舆论支撑和良好舆论氛围。  一、实现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要旗帜鲜明地坚持党性原则,做到爱党、护党、为党;要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不断巩固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一要增强看齐意识。经常主动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看齐,当前尤其要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坚定广大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坚定自觉地在思想政治行动上同以**书记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要做好思想引领。深入学习贯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发展新理念。建德风光秀美、生态绝佳,更要通过宣传发动,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转化为社会各界的自觉行动,实现加快发展、赶超发展、科学发展。三要密切联系群众。县市处在新闻舆论工作的最基层、最前沿,必须转变文风作风,到改革发展一线去倾听群众意见、捕捉鲜活典型、归纳基层经验,用耳熟能详的语言、喜闻乐见的形式、有目共睹的事实来教育引导群众,不断提高新闻舆论工作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二、实现正面宣传与建设性舆论监督相统一。做好县级新闻舆论工作,关键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使社会思想有主心骨,社会发展有动力源;同时还应直面问题开展舆论监督,准确报道事实,客观分析原因,明晰整改责任,切实推进工作。一要提振起“精气神”。基层县市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一线战场,任务繁重,需要通过新闻舆论工作调动起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近年来建德市大力宣传、深入推行“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的寿昌经验,积极开展“担当有为好干部”评选宣传,在全市形成了凝心聚力、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二要传播好正能量。县级党委要站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前沿,大力推进公民道德建设,扬社会之善、褒正气之举,教育人、感化人、影响人。建德市通过开展道德模范评选宣传、学习潘樟友先进事迹、喜迎G20提升市民素质等活动,在全社会形成了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三要运用好“曝光台”。基层工作中有许多发展短板需要补齐,有的可以通过行政推动,有的则可以通过舆论监督来倒逼。建德市通过“五水共治”“三改一拆”曝光台有力整治了城乡环境,通过“零点行动”有力打击了排污企业,通过“重点关注”有效地解决了涉及项目推进、安全生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三、实现坚守阵地与创新发展相统一。新闻舆论工作是在精神领域搞建设,要按照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要求,用正确的思想去武装群众,用真善美的观念去引领民心;要紧紧跟随时代发展步伐,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推动创新发展。一要抓实阵地建设。县级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新媒体都是县级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阵地,要严格落实媒体“三审制”等工作制度,确保阵地寸土不失、片瓦不丢。二要善于引导舆情。要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于事关发展和民生的重大决策,要善于设置议题、理性引导。要完善县级权威新闻发布机制、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热点问题应对机制,化被动为主动,维护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三要强化工作创新。县级新闻舆论工作必须注重理念、内容、形式、方法等方面的创新,尤其应把握现代新闻传播规律,加强资源整合,做到新闻信息内容一次性采集、多媒体呈现、多渠道发布。  四、实现责任担当与能力素质相统一。新闻舆论工作在意识形态斗争中发挥着其重要的作用,要强化属地管理,抓好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队伍建设,加强理想信念、职业道德和业务能力教育,打造“四铁”队伍。一是强化主体责任。牢牢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不断强化县级党委意识形态工作的主体责任,确保责任制具体化全覆盖。基层领导干部要增强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善于运用媒体和网络了解民意、宣讲政策、动员群众、推进工作。二要敢于较真碰硬。县级党委要充分认识当前互联网背景下意识形态斗争的严峻性复杂性,敢于触及矛盾、交锋亮剑、激浊扬清。要培养锻炼一支强大的网军队伍,积极主动地开展舆论斗争。三是推进队伍建设。要不断增强“四种意识”,把政治导向、政治要求体现到工作中去。要持续深化“走转改”,从日常生产生活中汲取不竭养分,不断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情怀、有品质的优秀作品。〔建德市委宣传部供稿〕  坚定政治方向 狠抓工作落实奋力开创新闻舆论工作新局面青田县委书记  徐光文   **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是催人奋进的进军号角,是科学强大的行动指南。我们要深刻学习领会,结合青田实际,狠抓工作落实,不断推动全县新闻舆论工作取得新突破。  一、紧扣一个“党”字,着力在强化舆论管理上下功夫。一要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牢固树立看齐意识,自觉向党中央看齐,向总书记看齐,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要坚持“党媒姓党”。党管媒体要贯彻落实到全部媒体领域。全县所有从事新闻信息服务、具有媒体属性和舆论功能的传播平台,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要纳入管理范围;所有新闻信息服务和相关业务的从业人员,都要实行准入管理。三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所有媒体空间、所有传播载体、所有宣传阵地,没有例外和“特区”,都要做到可管可控,都要遵守政治纪律和宣传纪律,都要听指挥、听招呼,决不能游离于党的领导之外。  二、围绕一个“紧”字,着力在做强主流舆论上下功夫。一要紧贴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做强正面宣传,是主流媒体服务党委、政府工作大局的职责所在。重大主题宣传是主流媒体的看家本领,只能做好、不能做差,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要聚焦中心大局、贴近中心大局,紧扣“新坐标”“总要求”“主抓手”,发挥好“领航者”“定盘星”作用,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二要紧贴县委中心工作。要紧紧围绕全县十三五规划,充分发挥新闻舆论工作“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的重要作用,要树立精品意识,增强思想深度,创新话语体系,既立足于基层工作实践,及时进行思考总结,又通过新闻媒体的报道,对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进行宣传推广。三要紧贴年度工作重点。县委确定今年为“克难奋进年”,旨在克服困难、迎难而上、奋发有为,开拓进取,努力为“十三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要精心组织好“归零翻篇开新局”主题大讨论活动、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主题宣传,信心树立起来,形成建设美丽幸福新青田强大的舆论声势。  三、注重一个“新”字,着力在打好舆论主动仗上下功夫。一要及时掌握新情况。受众需求越来越多样,参与意识越来越强,思想观念越来越多元,新闻传播呈现出新特征、新情况。要主动适应新变化,认真研究不同群体的不同信息需求和接受心理,精准定位受众,创新传播方式,“见了秀才能说书,见了农夫能说猪”,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二要善于解决新问题。坚持问题导向,把解决问题作为创新的基点。针对改革攻坚、民生保障、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等方面出现的新问题,科学分析研判,把握最佳时机,注重力度分寸,开展精准化引导。三要认真研究新方法。把新闻舆论工作存在的短板找准、找全,并及时补上、补齐,不断提高新闻舆论工作实效。四要努力建好新媒体。运用互联网思维,争取思路再宽一点,办法再多一点,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快一点,努力在媒体融合发展中占得先机。  四、突出一个“实”字,着力在锻造过硬队伍上下功夫。一要干事踏实。新闻工作者要自觉“走转改”,在实践的磨砺中感悟生活真谛、丰富报道内容、增长本领才干,锤炼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要不断加强责任意识教育,让新闻舆论战线的同志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不是自由职业者,不是自由撰稿人,而是党的事业的一分子,自觉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二要文风朴实。要把改进文风的要求体现到采编各环节,把实践和基层当作最好的课堂,写出更多“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好报道,推出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好作品。三要作风务实。始终把作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作风,推动广大新闻工作者沉下身心、走进基层,把采访报道植根于一线工作的实践之中。〔青田县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第50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6年6月30日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 □省新闻出版广电局部署开展纪念建党95周年全省性活动□杭州市组织开展纪念建党95周年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嘉兴市五大系列活动隆重纪念建党95周年□台州市开展六大行动纪念建党95周年□浦江县把好“三维度”推进纪念建党95周年活动        省新闻出版广电局部署开展纪念建党95周年全省性活动   我省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战线推出一批纪念建党95周年的主题宣传报道、影视出版作品及阅读展示活动,为纪念建党95周年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和文化环境。  一、开展主题宣传,营造浓厚氛围。全省各级党报、广电台及其两微一端新媒体纷纷推出“建党95周年”专栏专题,开展“伟大的党 伟大的历程”大型新闻行动,在转载刊播中央媒体重要稿件的同时,结合纪念红军长征80周年、弘扬中国梦、宣传“美丽浙江”、服务保障G20等重大主题做好相关纪念活动的宣传报道,形成强大的正面宣传声势。省局组织开展报刊出版、广电节目纪念建党95周年宣传报道的专题审读评议工作,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引导和促进全省报刊广电媒体提高纪念建党95周年主题宣传水平。同时加强舆情监测研判,确保全省主流媒体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  二、加强主题创作,展现历史荣光。制定实施浙江省2016年主题出版计划,重点推出《我的中国梦 红色经典故事》《党的南湖红娘王会悟》《中国共产党群众动员机制的构建与发展》等纪念建党95周年主题出版物。加强主题影视作品的创作生产,加紧制作推出电视剧《人民总理周恩来》《我是红军》等影视作品,其中《人民总理周恩来》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年度优秀电视剧剧本扶持项目。  三、倡导主题阅读,弘扬核心价值。积极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浙江”,通过第二届浙江全民阅读节等形式多样的全民阅读活动、每月浙版好书阅荐榜、浙江电视台“书香浙江”电视专栏、制作并免费发放《百种推荐书目》等方式,突出纪念建党95周年主题,向广大读者和观众广泛推介建党95周年的优秀出版物。同时组织国有新华书店开辟专柜专架开展建党95周年图书展示展销活动,在全社会掀起主题阅读热潮。〔省新闻出版广电局供稿〕  杭州市组织开展纪念建党95周年系列宣传教育活动   杭州市广泛组织开展系列纪念建党95周年群众性主题教育活动,在全社会唱响中国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的时代主旋律。  一、理论宣传入脑入心。广泛开展“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学习教育活动,举办“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与实践”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研讨会。组织开展各类座谈会、征文、知识竞赛等活动,在全体市直单位党员干部开展“学党章、知党史、守党纪”学习测试活动,作为纪念建党95周年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向市民群众赠送《杭州党史》《南下杭州》《情满西湖》《西湖旭日》等党史书籍,在全市各个文化礼堂设立党史书籍专柜,党史宣讲团到基层巡回上党课,增强党课的实效性。  二、文艺宣传形式多样。6月29日、30日分别举办“红旗飘飘——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群众性歌咏活动”和纪念建党95周年交响音乐会,用歌声纪念建党95周年。通过文艺演出展演创作等形式,以文艺精品工程建设为载体,推出《营救飞虎队》《刀尖》等一批反映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重点作品,如华策影视集团出品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海棠依旧》作为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纪念建党95周年重点作品,将于“七一”期间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隆重首播。组织开展“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红色电影展播”“第三届‘廉洁杭州·你我同行’廉政文化舞蹈微作品大赛”系列文化活动,充分展示和谐的社会人文环境以及干部群众良好的精神风貌。  三、社会宣传扎实有效。组织全市干部群众到中国共产党杭州历史馆、浙江省第一党小组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瞻仰遗物,聆听革命故事,体验革命情怀。如在中国共产党杭州历史馆开展《新中国外交风云中的杭州记录》,杭州作为新中国的重要外交舞台和外事接待城市所见证的中国外交杰出成就。汇编整理《红色足迹——解放战争离休干部访谈录》等,通过报告会等形式,开展向优秀共产党员学习活动。开展继承先烈遗志宣誓活动组织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少先队员重温入党入团入队誓词。  四、新闻宣传浓墨重彩。杭报集团等市级报刊、网站、电台、电视台集中刊发中央和省媒体重要稿件,认真做好相关纪念活动宣传报道。如在《杭州日报》学与思专版推出纪念建党95周年专栏,邀请专家学者发表党建理论文章和党建创新典型调查报告等。在市县主要新闻媒体开设专栏专题,对各类先进典型事迹集中宣传报道。杭州网微博等全市新媒体推送“寻找身边好党员”系列文章,积极宣传各级党员干部感人事迹,出品“红船载起中国梦,沧桑巨变在杭州——庆祝建党95周年”H5网络专题,结合杭州历史奋斗历程,与广大市民一起深入了解我们党走过的光辉历程。〔杭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嘉兴市五大系列活动隆重纪念建党95周年   嘉兴市围绕“庆伟大党九十五华诞,展党的诞生地风采”主题,积极开展系列纪念活动,唱响“共产党好”主旋律,全面营造党的诞生地纪念建党95周年浓厚氛围。  一、举行群众纪念活动。隆重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市委书记鲁俊讲话。以“助力十三五、先锋在行动”为主题,进行先进事迹展示、访谈宣传,展示“红船先锋”先进典型引领作用,全面反映党的诞生地南湖儿女精神风貌。千名党员集中宣誓,组织1000名各行各业、各年龄层次党员在南湖革命纪念馆北广场前集中宣誓,市委书记领誓,重温入党誓言,组织大合唱、党员签名祝福活动等。  二、组织文艺庆祝活动。以“领航筑梦”为主题,办好央视“心连心”艺术团走进嘉兴文艺演出,中宣部副部长景俊海等领导与全市3000多群众现场观看演出。在嘉兴大剧院举办“红船颂”庆祝建党95周年大型音乐会,市歌舞团进行下基层文艺巡演。举办第四届“红船颂”全国美术系列活动,联合中国文联举办专题展览,举行“红船精神美术解读”全国研讨会、“感受党的诞生地风采”全国美术名家采风。  三、举办理论研讨活动。以“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建思想和浙江实践”为主题,与省委宣传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等联合举办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理论研讨会。开展党建论文征集评选,评出优秀理论文章60篇。举办“知行论坛”七一专场活动。在首次全面梳理南湖会议史料基础上,发布《中共一大南湖会议相关历史问题考证》课题成果。出版“中国共产党精神”系列丛书之首部读本《红船精神:起航的梦想》外文版。  四、深化组织生活活动。开展“七个一”红船组织生活,分类分批组织基层党员代表参加“看一次展览,听一次党课,学一次党章,观一次专题片,瞻仰一次红船,重温一次入党誓词,作出一次先锋承诺”等。开展“七一”送温暖走访慰问活动,慰问建国前入党的老党员、基层一线党代表和生活困难的党员群众,深化基层党组织“1+X”暖心结对组团帮扶行动。开展“七一党员奉献周”活动,组织党员志愿者、党员志愿服务团队开展便民服务,推进全国志愿服务模范城创建。  五、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党中央治国理政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主题宣传,表彰一批先进基层组织和党员,推送宣传“千名好支书、万名好党员”。举办“十三五话担当”全市微型党课决赛,组织微党课巡讲活动。组织全国党刊嘉兴行活动,邀请党建研究杂志社等国家级媒体刊物、全国地方党刊“七一”到嘉兴集中采风。举办“红船行·看发展”宣传,组织参观嘉兴“十二五”辉煌成就展。依托移动互联技术,推出“我向红船报到”宣教活动。拍摄大型党史人物纪录片《南湖女杰王会悟》,举行开机仪式。举办《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创建史》图片省内外巡展。〔嘉兴市委宣传部供稿〕    台州市开展六大行动纪念建党95周年   台州市组织开展建党95周年六大系列纪念活动,回顾党的光辉历程,激励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牢记使命、奋发进取,形成浓烈的纪念氛围。  一、召开庆祝大会。6月29日召开全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回顾我党的光荣历史和丰功伟绩,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市四套领导班子成员、市级各单位党委(党组)负责人、各民主党派市委、市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全市优秀共产党员等出席。  二、开展基层先进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系列宣传活动。在全市各系统推荐评选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基层党组织,市级主要媒体进行集中宣传报道。配合省委宣传部举行全省“最美浙江人时代的先锋”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巡回党课。举办纪念建党95周年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图片展。  三、开展“光辉历程、红色记忆”大型新闻宣传行动。组织市内传统媒体、网络移动新媒体开设专题专栏,全面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全市坚持党的领导,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伟大事业,形成舆论声势,营造浓厚氛围。  四、开展“全市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理论研讨活动。通过征文形式深入研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与台州实践的成就、经验和建党95年来的光荣历史、丰功伟绩、宝贵经验,为台州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五、开展“万场党课到基层”活动。围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组织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支部书记和党校教师、讲师团成员、先进模范到基层党组织讲党课,确保“七一”前后每个基层党支部都集中安排1次专题党课。  六、举办纪念建党95周年系列主题活动。“七一”当天印发致全市共产党员一封公开信。举办台州市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合唱大赛。举行市级机关党员服务一条街暨志愿对接服务“三走进”活动、市直机关千名党组织书记讲党课竞赛活动。举办“信念铸魂、实干筑梦”演讲比赛。〔台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浦江县把好“三维度”推进纪念建党95周年活动   浦江县围绕“永远跟党走”主题,把好“三维度”扎实推进纪念建党95周年活动。  一、统一部署有力度。县委组织部、宣传部、直属机关工委等召开联席会议,深入研究部署纪念建党95周年专项活动。要求全县各乡镇(街道)、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做到先学先做、率先垂范,以实际行动践行合格党员标准。确立在“七一”期间开展先进典型评选表彰、“歌声嘹亮·心心向党”、万名党员集中宣誓、“花漫浦江我带头”“定格瞬间·信仰的力量”随手拍等十大活动。  二、立体宣传有广度。在今日浦江、浦江电视台开设专栏专题,集中宣传报道身边的好人、身边的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利用文化广播播放《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唱支山歌给党听》《团结就是力量》等红歌,让红色音符处处飘洒。利用户外电子屏、微信、黑板报、宣传栏等宣传党的光辉历史。组织宣传团成员,开展党的理论知识宣讲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活动,让红色文化遍地开花。  三、高效落实有深度。举办党章书画巡展、党史图片巡展等活动10余次。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唱红歌,参加红歌赛,观众达6000余人,61支代表队入围复赛,县教育局、县中医院、县纪委等20支代表队进入决赛。组织党员干部开展“立家训守规矩”大讨论,讨论话题有“党员干部如何做到当先锋助试点”“怎么完善和遵守我们村的村规民约”“我村党员要有什么样的规矩”等。“花漫浦江我带头”成效显著,侯蒲线成为省内“颜值”最高的公路,15个乡镇(街道)430个村(社区)百花齐放,2.8万个美丽庭院已呈现。〔浦江县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第51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6年6月30日 【工作要情⑥】□温州市获批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绍兴市举行第三届“鲁迅与泰戈尔大师对话”活动□首届舟山国际海岛微电影节在北京启动□金华作家李俏红、余姚作家干亚群获第七届冰心散文奖□安吉被列为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实践试点县□“吴兴县农民协会纪念馆”守护党建红色之源□杭州江干区丰富“馆+”资源打响“孝乡”金名片□首届乌镇国际当代艺术邀请展在桐乡举办□淳安县“三步走”建设文艺角助推群众文化活动□天台县动画片《小济公》登上央视大舞台□缙云县“婺剧嘉年华”开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新模式□宁波北仑区“1+X”宣讲让“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呈立体效果 温州获批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同意将浙江省温州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批复》。温州是浙江省级历史文化名城,2010年重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温州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陆海文明交融发展的典型代表、永嘉学派发源地和传承地,历史城区独特的“山水斗城”格局保存较好,改革开放后成为中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策源地。古城历史街区依然较好地保存着“东庙、南市、西居、北埠、中子城”的历史功能格局和明清以来所形成的街巷风貌,现存朔门街、庆年坊、城西街、五马—墨池等四大历史文化街区和江心屿历史文化地段。〔温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绍兴市举行第三届“鲁迅与泰戈尔大师对话”活动。近期,绍兴市举行第三届“大师对话——鲁迅与泰戈尔”活动,以鲁迅故乡对话泰戈尔故乡为平台,传播鲁迅故事、讲好中国文化。举办“鲁迅与泰戈尔:跨时空对话”活动,分别组织泰戈尔后裔和相关专家分别作印度文学专题讲座。泰戈尔曾侄孙萨拉宁德拉纳特·泰戈尔受聘为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客座教授。组织“城市与民众”跨国籍文化茶话会,邀请曾获浙江骄傲人物的尼拉杰·帕瓦尼等印籍新绍兴人、中印专家学者等参与探讨绍兴戏曲、文化旅游等跨文化传播。活动期间,中央、省级主要媒体刊播重点新闻稿件30余篇,新华社、中新社先后刊登《鲁迅泰戈尔家人相聚绍兴完成“错过的对话”》等多篇报道;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借助国外传播平台发布多条活动信息,阅读量达10万余人次。中国之声、国际在线及腾讯网、新浪等新媒体纷纷跟进报道。〔绍兴市委宣传部供稿〕   首届舟山国际海岛微电影节在北京启动。近日,“跟着电影游海岛——首届舟山国际海岛微电影节”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宣布电影节正式向全球征集影片,邀请全球电影人通过微电影的形式,展现世界海岛多彩魅力。本次电影节将通过国际海岛旅游大会官网专题和今日头条移动端进行海内外海岛题材作品征集。9月还将邀请业界专家评选出东极奖、最美海岛、最佳剪辑等11个奖项。〔舟山市委宣传部供稿〕 金华作家李俏红、余姚作家干亚群获第七届冰心散文奖。近期,金华市作协秘书长李俏红的散文作品《外婆与油盏馃》、余姚市作家干亚群的散文集《指上的村庄》获中国散文学会第七届冰心散文奖。李俏红从事散文创作多年,已出版散文集《亲亲阳光》和《待邂逅的风景》两书。干亚群立足于乡村散文创作,出版散文集《日子的灯花》《给燕子留个门》《梯子的眼睛》等,作品发表于《散文》《作家》等刊物,获得2015年度浙江省作协会员重要文学期刊发表成果二等奖。〔综合金华市、余姚市委宣传部供稿〕     安吉被列为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实践试点县。近日,环保部同意将安吉县列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实践试点县。试点期间将指导安吉县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要求结合本省实际,加强具体业务帮扶,协调省内相关部门落实支持措施,推进安吉县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争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践行者和引领者,不断取得新成效,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安吉县委宣传部供稿〕    “吴兴县农民协会纪念馆”守护党建红色之源。近日,浙江省首家农会纪念馆——“吴兴县农民协会纪念馆”在湖州吴兴区八里店镇开馆。纪念馆以声、光、电、影、蜡像、动画连环画等多维视角记录并还原90年前吴兴县农民协会组建的来龙去脉,搭建起一个综合展现潞村深厚人文积淀、得天独厚历史记忆、特色显著文化印记的新平台。为纪念建党95周年,开馆仪式上还举办了“小红砖”主题党课,现场300多位党员干部和各界群众合唱红色经典歌曲,缅怀党的光辉历史。〔吴兴县委宣传部供稿〕   杭州江干区丰富“馆+”资源打响“孝乡”金名片。以孝道文化馆建设为抓手,丰富孝乡建设软硬件资源,逐渐打响孝文化品牌金名片。2015年孝道文化馆开园以来接待全国各地访客15万余人次,获全国孝道文化教育基地称号。出台区《关于进一步推进孝道之乡建设的实施意见》。邀请智库机构、专家学者、新闻媒体及社会各界人士成立孝乡文化研究会。创新开展“十大孝德新浙商”“江干十大孝星”“孝敬教育先进集体”评选以及青少年开笔礼、敬老礼、感恩礼等仪式性活动,打造孝文化平台品牌。探索设立孝道基金、修订完善“孝乡公约”。〔杭州江干区委宣传部供稿〕    首届乌镇国际当代艺术邀请展在桐乡举办。首届乌托邦·异托邦——乌镇国际当代艺术邀请展在桐乡乌镇举办,展览期间参展人数10.4万余人次。活动呈现三大特点:增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汇聚约翰·麦考林等30余位国内外顶级艺术家作品。复旦大学、耶鲁大学等37所国内外高校师生;美、英、法、日等国策展人、艺术家和设计师均来到乌镇观展并进行文化艺术交流。开设“公共教育”活动,前后共举办27场,吸引来自全国艺术爱好者3800余人次。展览共有400多家中外媒体分别以中、英、日、德等不同语言对展览进行介绍或追踪报道,刊发各类报道文章1441篇。〔桐乡市委宣传部供稿〕  淳安县“三步走”建设文艺角助推群众文化活动。通过规范、提升、串连三个步骤建设城区23个“群众文艺角”,取得良好社会反响,成立领导小组,出台《淳安县群众文艺角管理办法》,选取戏曲、瑜珈、太极等23个有基础、有特色的点进行规范命名,打好文艺角建设基础。拓展或平整部分场地,安装路灯10余套,统一配发移动音响23套;联系文化馆师资力量进行免费培训,促进文艺活动进步和成长。做好媒体宣传推广,新华网、浙江日报等10余家媒体先后报道“文艺角”建设20余篇。〔淳安县委宣传部供稿〕     天台县动画片《小济公》登上央视大舞台。由天台县与央视动画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的暑假开篇大作、52集大型动画片《小济公》,于6月20日在央视少儿频道黄金时段《动画梦工场》正式播出。该片通过塑造小济公“三气四有”(“灵气”“勇气”“正气”;“有智慧”“有担当”“有正义感”“有神奇力量”)新形象,填补少年济公影视动漫作品的空白,打造一个有影响力的动画形象。该片融合地方元素,以天台山琼台仙谷、石梁飞瀑、华顶杜鹃、国清寺等真实景观为蓝本进行绘制,深刻表现出小济公充满智慧、勇气、正气的优秀品质,让更多人从这部动画片中汲取济公“慈悲济世、无我利他、抑恶扬善”的精神养分。〔天台县委宣传部供稿〕     缙云县“婺剧嘉年华”开创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缙云县打造“婺剧嘉年华”公共文化服务品牌,探索以婺剧为核心的传统文化资源现代转化,开创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以婺剧为主的“送戏”纳入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形成“婺剧培训四季行”“婺剧音乐会”等载体。推进文化下乡“百千万”工程,开展“万场大戏送乡亲”,22个民间职业婺剧团巡演近万场。出台优秀婺剧作品创作奖励办法,给原创精品婺剧1.5万元以上奖励。《轩辕飞天》《县令李阳冰》等新编婺剧多次在央视戏曲频道播出。创作小戏、情景剧等婺剧作品150个。采用婺剧形式,开展“五水共治”“文明出行”等主题文化下乡活动,乡镇、村、社区设婺剧活动点140个。打造官店村、笕川村等11个婺剧特色村。文化礼堂设婺剧活动室,举办有婺剧特色“乡村春晚”。开展“婺剧大家唱”,以婺剧微舞台展演竞赛。〔缙云县委宣传部供稿〕     宁波北仑区“1+X”宣讲让“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呈立体效果。组建“1+X”联合宣讲团,以“两学一做·话担当”为宣讲主题,从区委兼职讲师团挑选2-3名党建专家,从全区微型党课比赛等挑选优秀选手20余人,组建“1+X”联合宣讲团。开展“1+X”联合授课,“1”即每次先由1名专家紧扣“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总体部署,从理论高度解读“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做”;“X”即配合专家专题,从联合宣讲团中抽选3-4名优秀选手,联系岗位职责,展示基层党员责任担当,每次授课总时长约2小时。从6月初发出巡讲通知不到半月,先后有40多家单位预约七一前夕宣讲30多场,至6月底已深入机关、社区、农村、企业巡讲9场,听课党员达1200余人次。〔宁波北仑区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第52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6年7月4日  【迎接G20人人讲文明⑥】 □宁波市“四全四好”深入推进“做文明有礼浙江人”活动□金华市开展“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好邻居系列活动□杭州下城区开展“爱载路上,文明随行”文明出行系列活动□长兴县“五大行动”深化“做文明有礼长兴人”主题活动□嘉兴秀洲区“三突出”持续推进志愿服务“四个100”推选      宁波市“四全四好”深入推进“做文明有礼浙江人”活动   宁波市认真落实省“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活动各项要求,确保达到氛围好、秩序好、形象好、面貌好的“四好”文明目标。  一、全媒体联动,营造好氛围。组织主流媒体开设专栏专题专版,普及“礼让斑马线”“文明过马路”要求规范。已刊发相关稿件200余篇(次),在中国文明网刊发首页头条稿件10余篇。刊播“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文明有礼 整洁有序”“礼让斑马线”等公益广告,设计制作《市民文明读本》、“文明宁波·幸福港城”公益宣传片,通过媒体媒介广泛宣传营造浓厚文明氛围。  二、全方位协同,形成好秩序。以“四公(工)”车辆为重点强化示范,大力开展“文明出行 干部带头”“礼让斑马线公务车示范”、公共汽车“斑马线上见文明”“工程车文明出行”四大活动,要求公职人员自备车、公务用车、公共服务车辆和工程车率先示范。将落实省“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活动要求写入《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由市文明委领导与25个县(市、区)及重点部门主要负责人现场签约,通过活动要求与市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各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绩效考核相结合等方式,力促责任落实。  三、全社会参与,塑造好形象。大力开展“三心”服务活动。深化贴心服务,在行政服务窗口建立服务承诺、政务公示、首问责任和限时办结四制度等;深化暖心服务,为群众提供多样化、专业化的延伸志愿服务;深化舒心服务,保持服务场所清洁卫生、整洁优美、舒适安全。大力开展“地铁行、文明行”系列主题活动,通过征集“文明乘地铁公约”、“文明使者”公益快闪、打造“文明示范号”专列等特色活动,共同维护城市文明窗口形象。  四、全覆盖治理,展示好面貌。大力实施“四周边两部位”文明创建顽疾治理行动。针对文明创建测评中出现问题较多的菜场(市场)周边、学校周边、医院周边、车站(码头、机场)周边和城乡结合部、管理责任结合部等“四周边两部位”,开展文明创建顽疾治理。大力实施中心城区环境综合整治行动。重点整治城市轴线、枢纽节点、“三江六塘河”水系两侧、重要区块、“三改一拆”地块、在建项目建设施工现场等环境问题。大力实施社区文明创建提质行动。培育“组织领导优、民生服务优、环境秩序优、文化活动优、道德风尚优,居民满意度高”的文明创建“品质社区”,让广大市民在“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活动中得到实惠。〔宁波市委宣传部供稿〕  金华市开展“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好邻居系列活动   金华市扎实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以迎接G20峰会为契机,以全民健身为载体,开展“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好邻居系列活动。  一、以“文明礼仪举手舞”传播文明。以“举手投足皆文明”为创作主题,设计“文明礼仪举手舞”,通过形式丰富的手势动作,将“举手之劳、举手帮忙”等理念融入,用健康、参与性强的广场舞形式寓教于乐,提高广大市民文明素质。制作好邻居宣传片视频与H5数字产品,通过各类媒体、互联网平台进行广泛传播,以新媒体方式推动文明城市创建。  二、以“社区文明毅行”传递文明。以社区为单位,通过社区动员、社会团体加盟、媒体引导,倡导居民低碳出行,组织居民参与到文明、时尚、公益、互助的毅行活动中,进行“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旗帜传递,以健康、文明的方式迎接G20。目前市区有近100个社区参与好邻居毅行节活动,面向社会招募100名毅行领走人。  三、以“好邻居沙龙会”倡导文明。定期开设好邻居沙龙会,就居民关注的文明出行、家庭教育、插花艺术等健康养身时尚课程开展沙龙讲堂,邀请相关领域专家授课。组织好邻居粉丝开展文明劝导活动,走上街道、走进社区对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着力营造共迎G20的浓厚氛围。〔金华市委宣传部供稿〕  杭州下城区开展“爱载路上,文明随行”文明出行系列活动   杭州下城区深入开展以文明出行为主要内容的“爱载路上,文明随行”系列活动,四措并举,引导广大市民自觉服务G20,做文明有礼的杭州人。  一、培训与教育并推,强文明意识。开办下城区“G20文明大学堂”,培训市民英语、国际礼仪、行为规范、志愿服务等知识,开课100堂,强化“人人做文明有礼杭州人”宣传。加强未成年人教育,深入抓好“携手1+6,当好主人翁,迎接G20”系列活动。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发现美、宣传美、行动美”系列活动。   二、曝光与激励并举,赞文明行为。组织“文明出行随手拍”活动,曝光斑马线前不礼让、乱闯红灯等不文明行为。开设“社区点赞”栏,不定期发布“文明出行随手拍”所见所闻,发动市民点赞文明行为,评点出行陋习。  三、劝导与监督并行,集各方力量。招聘武林大妈、石桥大伯等草根志愿者,在主要道路开展文明劝导活动,向遵守交规、文明有礼的市民赠送鲜花、拍照留念。目前已有1万余人次参加了宣传劝导工作。发挥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的示范引领作用,让“最美人物”来到车站路口宣传文明出行。组织机关干部、文明单位、街道社区青年志愿者全员参加公共文明引导队,在公交车站、地铁站、交通路口等处开展排队上车、文明出行劝导工作。  四、线上与线下并进,浓宣传氛围。搭建公益社交平台,实现O2O线上线下一体化志愿服务生态系统。目前下城区志愿服务微笑圈已有8个微笑基地、3个微笑亭、72个微笑站、298支微笑团队、352个微笑岗、2569个微笑窗、4万余名微笑志愿者。发动辖区文明单位和属地街道参与“礼让斑马线、文明过马路、排队守秩序、礼仪待宾客”为主题的墙景设计制作,绘制墙景20余幅,制作文明出行宣传牌386个。组织星级文化团队创作“喜迎G20,绿色文明行”曲艺节目等。〔杭州下城区委宣传部供稿〕    长兴县“五大行动”深化“做文明有礼长兴人”主题活动   长兴县积极开展“迎接G20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长兴人”主题活动,以良好的精神风貌迎接G20。  一、文明素质提升行动。精心策划“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长兴人”主题活动启动仪式,面向社会各界发放倡议书5万余份。在10万师生中举办“文明创建我先行”“学雷锋争做美德少年”等3个主题演讲比赛和征文大赛。开展“弘扬和文化、培育好家风”——寻找“最美家庭”活动,挖掘典型61个,胡力毅家庭荣获一季度省“最美家庭”称号。  二、文明礼仪普及行动。组建“和文化”宣讲团,开展服务礼仪、场馆礼仪、校园礼仪等礼仪知识普及“五进”宣讲活动57场。每周五定期组织志愿者在商场、超市、医院等人员聚集场所,开展升降电梯“先出后进”、上下自动扶梯“左行右立”、排队上车活动文明倡导活动。  三、文明出行引导行动。开展“礼让斑马线,文明过马路”集中行动,4月份以来共1600多名志愿者在城区26个主要路口,对闯红灯、不走斑马线、逆向行车、乱停车辆、不礼让斑马线等行为开展文明劝导活动。开设媒体“曝光台”,曝光斑马线前不文明典型案例近百起,抨击不文明行为。  四、文明旅游规范行动。联合旅委举办导游、餐饮、民宿等从业人员文明礼仪、安全教育等专题培训3场。完善标识标线,设置“遵德守礼”提示牌800个,车站、高铁站等站点设置“文明排队”“先下后上”等提示语。开展“黑社”“黑导”“黑店”“违法一日游”等问题专项整治。  五、舆论氛围强化行动。在公交车、出租车和公交车站张贴G20公益广告1000多面,大型广告牌2处。传媒集团开设“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长兴人”专栏,全媒体报道。文化网络协会发起的“山水图影 助力太马”活动吸引300多名网友参与现场服务。〔长兴县委宣传部供稿〕   嘉兴秀洲区“三突出”持续推进志愿服务“四个100”推选工作   嘉兴秀洲区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四个100”推选宣传活动,进一步弘扬助人为乐传统美德、传播志愿文化、不断提升全区志愿服务水平。  一、突出“选”,进一步完善推荐机制。注重与区“身边好人”“画乡骄子”等先进评选工作充分衔接,积极从“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中进行挖掘推荐;将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推选相关工作纳入系列文明创建考评和年度目标责任制考评中,赋予较高权重,建立科学系统的推进机制,有效调动推选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突出“传”,进一步提高社会认同。坚持全媒体多样化传播方式,通过秀洲新闻网、秀洲文明网、看秀洲微信微博等媒介定期推出“点赞秀洲志愿者”系列活动,实现先进典型与广大群众的网络互动;与“道德模范”“最美人物”“画乡骄子”等系列宣讲活动结合,充分发挥区先进典型宣讲团作用,融入志愿服务相关内容,不断传播志愿服务精神;在辖区内公交站台、镇村(社区)宣传栏、建筑工地围挡等处设置(绘制)志愿服务公益广告牌(标语、墙体画等),构建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宣传的“新常态”。  三、突出“行”,进一步形成榜样力量。依托社区活动中心、道德讲堂、文化礼堂等宣传阵地,组织优秀志愿者走进区党员服务中心、镇文化活动中心做演讲报告;把献血达人毛建飞等优秀志愿者故事改编成文艺节目,采用歌舞、小品、快板等艺术形式,把他们积极向上的高尚品格传递给广大群众;高照街道“七色光”志愿服务队、油车港镇“四农”志愿服务队、王江泾镇“七彩长虹”爱情联盟等优秀志愿服务队、爱心团队活跃在街头巷尾,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使典型效应成为群体效应、社会效应。〔嘉兴秀洲区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 第53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6年7月10日 【打好文化礼堂“建、管、用、育”组合拳⑤】 □永康市创设“乡村小康学堂”提升文化礼堂“三大自觉”□绍兴上虞区“三个突出”建设培育礼堂文化□慈溪市探索“文化礼堂+博物馆”模式打造农村“十分钟文化圈”□平湖市“三中心融合”突显文化礼堂为民功能□温岭市“三注重”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管用”一体化建设       永康市创设“乡村小康学堂”提升文化礼堂“三大自觉”   永康市通过在百余家农村文化礼堂开设“乡村小康学堂”,把接地气的文化技能培训班办进文化礼堂,使文化培育入脑入心,久久为功。  一、实行规范化管理,提升“行动自觉”。下发《关于进一步落实文化礼堂菜单式服务活动工作的意见》,要求部门主动服务,镇街区干部靠前组织协调,实行“季度统计通报”制度。与文化惠民项目“五个百工程”相结合,对菜单式服务中的文化技能类服务进行提档升级,创设“乡村小康学堂”,对文教用品、声乐器材、师资等经费进行全方位保障,推行20课时、小班化正规化、定人定点定时的免费培训模式。制订“学堂守则”,文化礼堂管理员任培训班班长,镇街区干部牵头建立学员(家长)微信群,确保培训效果“实打实”。  二、开展个性化定制,提升“文化自觉”。组织各镇街区开展调查摸底,上报培训项目、文艺带头人和需要扶持的农村文艺团队等,因村制宜,双向选择。如针对西溪镇大力推进影视风情小镇建设,开办影视培训班,既富脑袋又富口袋。开设“乡村小康学堂”书画班10处、舞蹈班20处、声乐班60处等,学员4000余名,培训经费超300万元。培育出古山三村文宣队、红霞演出队、红梅爱心艺术团等19个农村文艺团队,安排包干52家文化礼堂2017年春节“村晚”。  三、推进社会化动员,提升“思想自觉”。组织主流媒体对各学堂的开班仪式进行宣传,在浙江新闻APP上开设“永康‘乡村小康学堂’”专题。组织号召社会力量投身文化服务,公开征招公共文化服务人才,建立拥有百余名成员的公共文化服务师资库。发动文化能人、乡贤反哺家乡,如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陈振强、楼绍荣分别担任派溪吕村、古山村“乡村小康学堂”书法培训班教师,铜山村书记程金台担任铜山村书法培训班教师。〔永康市委宣传部供稿〕 绍兴上虞区“三个突出”建设培育礼堂文化   绍兴上虞区坚持以项目化管理为抓手,礼堂硬件建设与文化软件培育同步推进,全区建成62家文化礼堂,真正成为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殿堂与精神家园。  一、建设突出精品化。以“三个一”打造为重点,努力创新上虞模式。打造“一堂一特色”,在对各村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挖掘上,做到“古”与“今”融合、“人”与“物”结合。统一设置“虞舜会堂”“虞舜学堂”等场所,因村制宜做好特色布展。打造“一堂一中心”,注重以礼堂为中心,在其周边区域建设以“孝”“信”为主要元素的公园、广场、文化墙等,打造特色文化圈活动区。打造“一堂一精品”,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文化长廊、展示厅,努力使文化礼堂成为当地的“文化地标”。  二、活动突出项目化。多层面参与,采用“区级统筹、部门指导、乡镇领导、村级主体”的形式,推进开展文化活动。在区级层面,整合30余家部门及书法家协会、戏曲家协会、孝德文化研究会等民间力量;在镇村层面,积极发挥基层文化队伍和文艺爱好者的作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经常性活动,按照“三天一个小型活动,每周一次规模活动,一月一项大型活动”的要求,三年来有计划地推进1万多个活动项目,各乡镇(街道)也结合实际,推出自选项目。规范化操作,对每个活动都制定具体可操作的细化方案,使活动开展更加标准、顺畅。  三、保障突出制度化。实行三项制度予以保障。机制保障,建立多部门联系协调机制,出台日常管理、督查通报等15项配套制度,实行“一季一检查、半年一小结、全年一考评”,将文化礼堂建设工作列入区委、区政府年度考核。资金保障,区级财政每年安排2千万元对文化礼堂建设予以专项补助,乡镇(街道)再进行相应配套。队伍保障,按照“村聘任专职、镇审核确认、区备案补助”形式,每家文化礼堂都配备一名专职文化管理员,全区统一组织培训上岗,统一出台补助标准,统一进行绩效考评,确保农村文化礼堂“建、管、用、育”一体化。〔绍兴上虞区委宣传部供稿〕  慈溪市探索“文化礼堂+博物馆”模式打造农村“十分钟文化圈”   慈溪市创新探索“文化礼堂+博物馆”模式,着力打造“一村一品、一堂一韵”的农村“十分钟文化圈”。近日,全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骨干示范培训暨经验交流会在该市召开。  一、做好“传承”文章,确保乡风民俗“历久弥新”。发挥“慈孝、围垦、移民、青瓷”地域文化渊薮,在全市已建成的102座农村文化礼堂设置“乡风文明馆”,开辟、棉花、剪纸、草帽等民俗主题博物馆,集中展示反映民风民俗、乡村记忆的实物展品,彰显该市“能工善贾、精耕细作”的“工匠”创业精神。组织开展非遗基地进文化礼堂、非遗展览进文化礼堂、非遗演出进文化礼堂等系列活动。  二、做好“挖掘”文章,力促基层文化“百花齐放”。借鉴博物馆文化管理特色,在每个礼堂开辟体验、展演、实验等区块,邀请农技人员、非遗传承人等专业人士“驻堂”管理,在传统节日开展各类礼仪民俗文艺活动,使“文化礼堂+博物馆”成为农村“看得见文化、记得住乡愁”的靓丽风景。建立“慈e家”农村文化礼堂微信公众号,开设微宣讲、微理论、微培训、创享吧等板块,群众可通过网络,近距离“触摸”礼堂文化,目前粉丝量达8万人。  三、做好“弘扬”文章,推动文明礼仪“耳濡目染”。以弘扬社会正能量和核心价值观为主旨,挖掘革命遗存、名人旧居等资源,依托发动社会共建、共管和资金展品众筹等模式,建立崇寿三北抗日第一战、古窑浦革命史迹、上海闻人虞洽卿等微型博物馆,与中小学校结对搭建学生校外社会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参观文化礼堂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四、做好“嫁接”文章,实现美丽乡村“有血有肉”。建立横河杨梅、周巷蜜梨等特色文化博物馆,将文化礼堂统一“打包”到美丽乡村一日游中,开发红色旅游、趣味运动等体验性、互动性强的项目,实现文化礼堂的高利用率。建立博物馆“村村通”机制,不定期开展博物馆展品“文化联谊交流”,实现村与村之间文化资源共享共赢。〔慈溪市委宣传部供稿〕    平湖市“三中心融合”突显文化礼堂为民功能   平湖市以“三中心融合”方式突显文化礼堂为民功能,为“文化地标、精神家园”增色添彩。  一、打造民间文艺的集散中心,艺风飘香。以挖掘弘扬“报本文化”为总抓手,充分拓展钟埭街道“钟溪文化”、林埭镇“龙文化”、独山港镇“海洋文化”等资源,创作文艺作品50余件,并以“文化声影”为载体送进文化礼堂。积极创新现钹子书、打莲湘、农民画等本土文艺形式,打造优质项目,如钟埭街道成功发行《郭锦文钹子书经典唱段》,在文化礼堂播放并赠与当地居民,受到群众欢迎;成功举办“两学一做”农民画走进文化礼堂专题展,得到省市两级组织部门高度关注,在“浙江党建”“红船领航”官方微信公众号上专题刊登。  二、打造志愿服务的联络中心,善风可人。全市累计在文化礼堂开展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250余次,参与志愿者5000多人,志愿服务时数超2000小时。如钟埭街道将每月25日固定为“志愿服务日”,每月举办一次“公益集市”,将免费理发、缝补衣物、健康体检等便民利民项目送进文化礼堂;曹桥街道组建“春泥护花”“平安护卫”“文化有约”“扶贫帮困”“银发关怀”等志愿服务小分队,开展寻“文明家庭”、谈“家教经验”、议“最美家风”、秀“优美庭院”等系列活动。  三、打造文明风尚的传播中心,民风清新。围绕省文明市创建,将文化礼堂建成文明风尚传播中心。如当湖街道深入挖掘“平湖两马”(马璇、马昆)监察御史史料,结合开展干部廉政教育,在文化礼堂进行集中展示。独山港镇制作以文明示范户、特色家庭、最美家庭为主要对象的优秀“家风榜”,在村文化礼堂集中宣传。钟埭街道推出“好家风,传家宝”讲故事大赛、“寻找身边的榜样”文化礼堂主题日等系列活动。〔平湖市委宣传部供稿〕 温岭市“三注重”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管用”一体化建设   温岭市坚持市、镇(街道)、村居三级联动,因地制宜培育富有地方特色、富含教育教化功能的礼堂文化,得到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  一、建设上注重多方合力。通过多村联建实现共享利用。全市63家农村文化礼堂实际向160多个行政村提供各类文化服务。如石塘镇联建四新社区文化礼堂,辐射新滨、新红、新峰、新进4村,联办“国家非遗小人节——七夕祈福礼”等大型活动,吸引市内外群众5万多人次观看。通过财政奖补、美丽乡村专项资金、村集体经济和企业资金融入等四种方式,累计投入资金5000多万。如坞根镇下呈村探索村企联建方式,邀请农业科技公司投资150多万改建村文化礼堂,在礼堂内提供红糖现场制作加工、红糖文化宣讲展示等服务,成功举办三届红糖文化节。  二、功能上注重抱团集聚。在建设规划初期,邀请领导小组成员参与建设意向会,力求村庄规划与多功能精品文体中心融合打造。如石桥头镇上王村,实现美丽乡村精品村、农村文化礼堂、省非遗项目王氏大花灯传承基地同步创建,赋予礼堂丰富内涵。在管理过程中,以礼堂设计方案规划评审、礼仪礼俗活动组织举办、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文化团队和人才培育等为抓手,培育富含教育教化功能的礼堂文化。打造推广全市“冬至感恩礼”“立春迎春礼”“七夕祈福礼”等5项民俗礼仪。推出《温岭市农村文化礼堂服务菜单》,市财政兜底实现村民免费点单听课。  三、外延上注重拓展影响。主要探索三类文化礼堂建设:联合团市委建立青年文化礼堂,建立青年文化配送中心,按需推出各类文化服务吸引青年团体进礼堂参与。结合全民阅读体系建设建立阅读文化礼堂。在大溪沈岙村、坞根下呈村等6家农村文化礼堂设立全民阅读推广站,每周末开展绘本故事会、诗歌亲子朗读等公益活动。探索建立慈善文化礼堂。开展“社工进礼堂 暖心亲子行”等活动,在城南池头村、滨海民益村等4所礼堂创建村,为孤寡老人、失独家庭和低保户等困难群众免费开展白内障筛查等12项公益服务。〔温岭市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 第54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6年7月13日 【春泥计划①】 □舟山市打造“五大基地”持续深化“春泥计划”□宁波鄞州区四大主题教育丰富“春泥计划”活动□嵊州市开展“春泥护花”行动情暖留守儿童□温州洞头区“春泥+”深化未成年人暑期思想道德建设□景宁县“五个一”打通“春泥计划”活动“最后一公里”          舟山市打造“五大基地”持续深化“春泥计划”   舟山市周密安排渔农村暑期“春泥计划”活动,精心打造“五个基地”,推助“春泥计划”持续升温。全市共开展暑期“春泥计划”活动240余次,参与人数超过5500人次。  一、打造暑期社会实践基地。联系浙江大学海洋学院、浙江海洋大学等在舟高校,建立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基地设“暑期春泥辅导驿站”,建设集课堂教学、图书阅览、影视播放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春泥”活动室。组织浙江大学、宁波大学等8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岱山,开展“快乐之旅”暑期公益课堂、为老人拍照、拍摄岱东微电影等活动。  二、打造“游泳培训”基地。利用辖区内公益泳池建设“春泥”游泳培训基地,落实专人负责管理,开办“春泥”公益游泳培训班,有效避免未成年人在河塘、水库游泳嬉水现象的发生。启动“安全戏水、平安乐一夏”暑期未成年人防溺水自护教育,力争实现溺水伤亡“零事故”。  三、打造校外“阳光务农”基地。发挥科普示范基地公益性作用和区域农业科研优势,开展农业科普活动。在定海马目、烟墩、册北、南岙等社区开展“我们的田野”春泥学农活动,积极打造“阳光农场”春泥课外实践基地,定期组织未成年人深入田间地头,由种植大户、农技人员现场讲授蔬果的培育知识,指导学生参加生产劳动。  四、打造“海洋科普”基地。开展学习海洋科普知识活动,依托册子古动物化石陈列室、西堠门大桥观景平台等阵地,建设未成年人“海洋科普”基地。依托渔农村文化礼堂,积极开展剪纸、唱渔歌、画渔民画、海洋创意绘画等海洋渔俗义务培训活动。  五、打造“公益夏令营”基地。以“阳光少年,玩转夏日”为主题,面向3—6年级外来务工子女、留守儿童及贫困户子女招生,组织观看3D电影、手工制作、培训急救知识等等。举办“奔跑吧 童军!成长计划童军营”、基本队列训练和安全知识讲座等活动,帮助民工子弟、留守儿童等增长知识、掌握技能,培养责任感、正义感、团队精神。〔舟山市委宣传部供稿〕 宁波鄞州区四大主题教育丰富“春泥计划”活动   宁波鄞州区连续六年组织高校志愿者开展“春泥·我把微笑带给你”关爱农村未成年人行动,通过“四大主题教育”,不断丰富暑期“春泥计划”活动。  一、结合“道德教育”,开展“养·素质”道德实践活动。围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开展各类道德实践活动;在村里开展义务劳动,主动参与乡风文明建设;开展爱心帮扶和志愿服务,关心留守儿童和外来务工子女。开展“道德小明星”评选,激励未成年人积极参与,让未成年人在道德实践中陶冶道德情操。  二、结合“爱国教育”,开展“承·文化”社会体验活动。发挥村落文化特色优势,“春泥计划”活动村广泛开展“村规、祖训在我心”“少年中国说”“我心中的祖国”等主题教育实践,大学生志愿者组织未成年人开展观看《少年中国学》视频、绘画《我心中的祖国》等活动。开展“爱国小卫士”评选,使农村未成年人主动接受爱国教育和优良传统文化的熏陶。  三、结合“励志教育”,开展“蓄·知识”能力提升活动。利用文化礼堂和各类场所设施,大学志愿者在25个活动村进行安全教育讲座,增强未成年人的安全防范意识。强化未成年人公民教育,云龙镇冠英村开展“五水共治”宣传标语制作,加强未成年人环保意识。古林镇葑水港村开展“我是小公民”法律知识讲座,培养生活自理、自我保护等能力。  四、结合“价值教育”,开展“享·生活”文体娱乐活动。组织开展适合未成年人特点的亲子活动和集体游戏,在实践中培养创新和动手能力,如云龙镇上李家村开展“废物利用,勤俭节约”的手工制作活动,集士港镇集士港村由老教师讲授民间传说《田螺姑娘》的故事,高桥镇秀丰文化礼堂开展“农作物辨识”课程等,为“美丽乡村”增添活力新元素。〔宁波鄞州区委宣传部供稿〕 嵊州市开展“春泥护花”行动情暖留守儿童   嵊州市发起“春泥护花”爱心大行动,有计划、分层面开展情暖留守儿童社会关爱活动,取得较好社会反响。  一、爱心促动共建“护花使团”。通过市级媒体等渠道发出“春泥护花”爱心大行动倡议,成立“护花使团”,得到社会各界积极支持,拥有21个班级规模的嵊州市飞天艺术幼儿园家委会率先组建全市首家“博爱护花使团”,由热心家长按不同班级牵头组建21个“护花分队”,对应结对服务全市21个乡镇(街道)的留守儿童,在各服务网点相继设立“飞天春泥护花实践基地”。  二、村嫂联动开展“村少走亲”。“护花”分队得到“村嫂”的关心和支持,共同走进校园开展“村少走亲”活动,充实“博爱护花使团”力量,通过与儿童的游戏互动,进一步传递嵊州“村嫂”守望相助的优秀美德和志愿精神。为建立长效关爱机制,“护花分队”与当地“村嫂”形成互补,结对的贫困孩子和留守儿童平时由当地“村嫂”关心照顾,“护花分队”的家长们则会在节假日带上自己的孩子为他们送温暖。  三、城乡互动提供“菜单服务”。市级“供单”和镇村“点单”对接联动,“博爱护花使团”以系列活动形式列出24项活动“菜单”,供各“护花分队”选择开展,如“五水共治我参与”主题活动、“快乐小天使”怀旧系列游戏活动、“小手牵大手”孝老爱亲活动等,已开展活动12场,深受家长和孩子好评。在“菜单服务”的基础上全市开展“点亮微心愿”活动,征集到各地贫困孩子和留守儿童“微心愿”259个,由“飞天博爱护花使团”各分队认领并“点亮”兑现。﹝嵊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温州洞头区“春泥+”深化未成年人暑期思想道德建设   温州洞头区依托“春泥计划”,结合公益课堂、公益夏令营、社会活动等形式,实行“春泥+”模式,全方位深化暑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一、春泥计划+公益课堂。立足“春泥计划”,各村(社区)的文化礼堂等场所在暑假组织公益课堂,满足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基本需求。开设春泥课堂、汉服学堂、东方暑期公益课堂等公益课堂20多个,满足未成年人活动需要,受到家长学生的热烈欢迎。  二、春泥计划+公益夏令营。把握暑假特定时间,实行“滴水不漏”教育理念,借助海霞女子民兵连纪念馆、图书馆和文化馆等载体,开展未成年人公益夏令营,在去年组织青少年体育公益营等近10个夏令营活动基础上,今年新添“国学读经”和“爱心公益”等夏令营活动,深化未成年人的精神建设。  三、春泥计划+社会活动。利用“快乐之本”、微动力志愿者协会等社会公益组织,结合“G20文明行动”开展文明劝导、文明餐桌等志愿服务。开展平安自护、科普大提升等教育活动,开展科学嘉年华等体验活动,让未成年人走进大自然、融入大社会。  四、春泥计划+外来引入。利用新青年下乡计划契机,引入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队,到各实施村(社区)开展爱心助学、社会实践活动。利用洞头良好资源,吸引外地未成年人开展温州中学生“吃苦磨练”夏令营、在外温商子女“寻根之旅”夏令营、温州科普巡回演讲进洞头、中德文化交流活动等。〔温州洞头区委宣传部供稿〕   景宁县“五个一”打通“春泥计划”活动“最后一公里”   景宁县精心创设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平台,开展“共建文明‘五个一’春泥护花”暑期特别行动,有效解决“春泥计划”活动实施过程中“最后一公里”难题。  一、“一区一小宣讲站”,讲出正能量。以“迎接G20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畲乡人”为主题,组织未成年人开展文明宣讲活动。在全县6个片区广播站设立小小宣讲台,开辟每天10分钟广播时段,推选优秀大学生村官、“第一书记”担任未成年人宣讲辅导员,指导未成年人对古今道德小故事、小寓言,身边先进人物、道德典型等进行广播宣讲,活动受到了未成年人的“热捧”。  二、“一乡一小传承班”,畅享畲文化。以“传承畲族文化,人人当小传人”为主题,组织未成年人畲族文化传习活动。将辖区内非遗传承人和民间文化艺人纳入“春泥计划”辅导员队伍,开设青少年传承学习畲族文化暑期班,设置“手织彩带”“唱畲歌”“学畲语”“使畲棍”等特色课程,引导未成年人认知传统、感悟文化、收获快乐。全县21个乡镇(街道)的非遗课堂正在有声有色开展。  三、“一村一小活动园”,共建欢乐谷。以“缤纷假日·快乐童年”为主题,组织丰富多彩的暑期文娱活动。以“一村一园”为要求,整合农村文化礼堂等公共文化资源,为未成年人文娱活动提供场所和用具支持;以“一月一赛”为要求,在各村组织乒乓球、象棋、绘画等活动,引导未成年人畅享快乐假期。  四、“一场一小服务岗”, 同创文明畲乡。以“小手拉大手·志愿服务”为主题,组织未成年人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在各中心村的集贸(农贸)市场设立小小服务岗,由未成年人志愿轮流值岗,重点开展乱倒垃圾、乱停车等不文明行为劝导、资料发放,帮助提重物、搀扶老人等助人服务,全县已设市场小服务岗23个,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五、“一校一小智囊箱”,汇聚金点子。以“我爱我家、我为我家”为主题,组织未成年人力所能及地服务奉献社会。各中小学校分别设立学生智囊邮件箱,动员青少年发挥自身聪明才智,积极参与“我来献一计”活动,为家乡建设出计献力。如《我为做好G20服务献计》《关于节能减排的建议书》《让畲族文化走出大山》等一批金点子,得到推广和运用。〔景宁畲族自治县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 第55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6年7月16日  【学习贯彻全省G20峰会宣传工作动员会精神】□杭州市全力以赴做好宣传动员工作确保G20峰会精彩出色□湖州市牵手全省11家城市台新媒体开展“相约G20·空中看浙江”大型报道□嘉善县做好“加减乘除”全力弹好G20新闻宣传协奏曲□绍兴柯桥区落实“四化”学习贯彻全省动员会精神□温州鹿城区“争做文明鹿城人”活动落实全省动员会精神       杭州市全力以赴做好宣传动员工作确保G20峰会精彩出色   杭州市认真贯彻落实杭州G20峰会宣传工作动员会精神,全力以赴抓好新闻宣传工作,努力为G20峰会举办提供强有力的宣传舆论支持。  一、以落实任务为目标,着力强化队伍保障。在峰会新闻宣传部成立综合协调组、新闻中心组、新闻宣传与境内记者服务组、境外记者服务组、官网运维组、网络舆情组、场外采访组、文明素质提升组、“中国故事”挖掘提炼组等九大专项工作小组,部机关全体党员干部参与到服务保障各小组,明确各小组分工职责,从上城、下城、江干、拱墅、西湖等城区党委宣传部和杭报集团、文广集团等市级宣传文化系统有关单位抽调一批干部,充实到新闻宣传部各工作组。与峰会卫志部对接,落实790多名志愿者服务新闻宣传工作。  二、以精心服务为标准,全力做好记者接待。精心做好境内外媒体记者接待工作,研究制定以“1个总方案+15个子方案”为框架的《G20峰会媒体记者接待工作系列方案》,根据媒体注册期、峰会举办期等不同阶段工作要求,全过程、精细化制订落地接待、宾馆住宿、安全保卫等工作计划和管理流程,确保媒体记者采访活动安全有序。软硬件同步推进,抓好峰会新闻中心建设,切实加强新闻中心运维管理,使其成为G20峰会面向全世界权威发声的核心基地。  三、以正面宣传为引领,有力强化舆论引导。根据中宣部印发的《2016年二十国集团峰会宣传报道工作方案》,抓住重要时间节点,落实口径导向要求,全面推进新闻宣传、网络宣传、社会宣传和文艺宣传,为峰会顺利召开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坚持网上网下联动,按照“打好主动仗、传递正能量”总体要求,精心组织主题宣传,进一步做大做强主流声音。牢固树立“大网络安全”工作理念,按照临战阶段、实战阶段、决战阶段的不同要求,积极应对网络舆情风险,强化舆情导控工作。定期报送涉峰会网上舆情专报和社会舆情专报,加强研判分析,确保峰会期间网上舆论环境向上向好。  四、以讲好故事为重点,努力做强主场外宣。精心策划主场外宣,编撰制作《独特韵味 别样精彩——G20杭州峰会工作纪实》《杭州人手册》《杭州印象》等丛书和系列峰会外宣品,组织好杭州城市形象宣传片境外传播,全面讲好“中国故事”“浙江故事”“杭州故事”,充分展现浙江、杭州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精心策划安排“互联网+”与特色小镇、信息经济与文创产业线、跨境电子商务线等8条媒体记者场外采访推荐线路。积极引导境内外媒体采访报道杭州经济社会发展、城市现代化建设、文化文明生态、市民品质生活等。〔杭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湖州市牵手全省11家城市台新媒体开展“相约G20·空中看浙江”大型报道   湖州广播电视台牵手全省11家城市广电台新媒体开展的“相约G20·空中看浙江”大型报道活动,于7月16日正式上线。  一、紧扣“G20”,讲好故事。大型报道由“美丽浙江”“律动浙江”“‘浙’里故事”“G20时间”四个板块组成。美丽浙江,主要是航拍鸟瞰全省各地城市地标、特色小镇、美丽乡村、产业园区和绿水青山;律动浙江,主要讲述G20国家与我省经贸合作、人才交流的典型事例,以及浙江各地生态、人文方面的独特韵味;“浙”里故事,主要反映浙江人感受身边变化发展、浙江人在G20国家学习工作生活的生动表情,通过讲述浙江人、美丽浙江、浙江发展的好故事,共同给世界一份别样的精彩。  二、协同生产,创新表达。这次联合报道的产品,由各城市台新闻采编人员和广大用户协同生产。其中“美丽浙江”“律动浙江”板块,由全省11家城市台组织新闻采编人员按报道要求“量身定制”。“浙”里故事则由以用户生成内容为主。实现融合报道特别是移动新媒体传播,这次报道产品要求创新表达方式,以航拍视频、航拍照片、图文、H5等形式为主。7月16日由新华社客户端浙江频道协同制作的《震撼航拍·飞“阅”浙江》4分55秒短视频,仿佛给用户坐在热气球上“阅读”浙江的全新体验,上线24小时点击游览量达20多万次,得到省网信办的肯定和推广。  三、多屏触达,跨越时空。报道将历时两个月,传播突出新媒体渠道,聚合全省11家城市台新闻客户端、微信公众号、门户网站开设“相约G20·空中看浙江”同名专题(专栏、专页),与新华社客户端浙江频道、新华网浙江频道进行合作展示,多屏触达数以千万的用户群体。截至6月18日,仅新华社客户端浙江频道专题推送的68件产品,用户浏览量达到2033.86万次。其中“美丽浙江”版块中7分18秒的湖州城市形象宣传片,浏览量达到39.43万次。随着报道推进,德清“洋家乐”开创者、南非友人高天成转来获评首届“德清英才奖”的感言《德清永远是我的家》,旅居加拿大的浙江同乡还传来了女儿在温哥华上小学的成长故事。〔湖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嘉善县做好“加减乘除”全力弹好G20新闻宣传协奏曲   嘉善县牢牢把握G20宣传契机,有效掌握舆论导向,全面唱响“嘉善声音”、讲好“嘉善故事”。  一、加强对外宣传,讲好嘉善故事。出台“嘉善好新闻奖”评选办法,推进采访线工程建设,先后编制《新闻眼看嘉善》《美丽嘉善》《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嘉善人”》画册,集中推介一批代表性、富有特色和新闻价值的对外宣传采访点。上半年上级主流媒体刊发报道嘉善稿件达2400余篇(条),其中人民日报报道3篇,经济日报头版报道1篇,中央电视台录用4条,浙江日报头版报道4篇。  二、减少不稳因素,确保新闻安全和舆情稳定。找齐找准G20安保短板,制订《嘉善县广播电视台反恐怖袭击应急预案》、完善《嘉善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应急预案》。投入30余万元改造视频监控系统、建设高压电子围栏、完善内部安保巡查制度,筑牢安全播出防线。举办全县两微管理员培训班,巩固充实网评员队伍。上半年共完成省市网评引导工作任务80余次,及时处置涉善网络舆情30余起。召开“护航G20,嘉善平安志愿者在行动”嘉善县平安志愿者誓师大会,志愿者分赴各镇(街道)开展巡防活动。  三、乘善文化之势,弘扬社会正气。启动“迎接G20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活动,推出迎接G20文明出行大型新闻行动,通过监控实录、交警点评、记者亲历等形式倡导文明出行。出台《嘉善县文明交通志愿服务实施意见》,广泛发动志愿者参与文明交通宣传劝导。积极发挥新闻舆论监督作用,通过记者调查、明查暗访等形式,对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工作中排查出的重点问题进行曝光。  四、除去融合之困,优化新闻发布。出台《嘉善县新闻单位主办网络媒体导向管理及考核奖励办法(试行)》,进一步完善“中央厨房”式的县级全媒体采编中心。建立例行新闻发布制度,围绕重大决策等内容实行“定时、定点、定主题”新闻发布,做到全程网络直播。整合推出“1+2+3+N”信息发布平台,开设“嘉善发布”公众微信平台,加大与“浙江新闻客户端”等新媒体对接力度,加快“IN嘉善”APP建设,努力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同频共振。《嘉善手机报》用户达17万,“嘉善发布”微信订阅超8万人,总阅读量140余万次。〔嘉善县委宣传部供稿〕 绍兴柯桥区落实“四化”学习贯彻全省动员会精神   全省G20峰会宣传工作动员会后,柯桥区第一时间召开宣传系统专题工作会议,专题研究G20峰会宣传工作,真正把G20峰会舆论宣传工作落细落小落实。  一、“实战化”紧抓舆情导控。健全“柯桥网络民生直通车”工作机制。全力做好G20峰会网络舆情监测引导,定期分析阶段性舆情热点并编发《每日舆情》。走访调研全区主要新闻网站、商业网站和有影响力的微信公众号,对18家单位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通报。开展“护航G20”系列活动、“山阴道上行——品味柯桥”网络宣传主题活动等,积极培育正面、向上的网络文化。  二、“主题化”扩大新闻宣传。在区级媒体开辟《护航G20》专栏,深入挖掘刊播“护航G20峰会安保大会战”期间各条战线上涌现出来动人事迹、先进典型和工作经验,已经播发相关报道150多篇。推出系列《环保监管亮剑护航G20峰会》等专版专题6个,把区内亮点工作经验在中央、省、市级主流媒体上进行宣传报道。  三、“常规化”开展安全巡查。落实政府网站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管理技术措施,及时处置敏感和有害内容,已教育训诫和行政拘留不法人员各1人。开展“扫黄打非·净网2016”专项行动,先后检查文化市场经营单位737家次、互联网文化经营单位10家次。  四、“全民化”发动社会参与。加大公益宣传,利用城区主要道路电子显示屏、中广有线开机首屏、候车厅广告等各类户外公益广告载体资源,护航G20峰会公益广告。建立全媒体阅评队伍,在新闻三审员的基础上组建10人左右的区委报道组特邀报道员队伍和15人左右的全媒体阅评员队伍,定期不定期对相关报道进行阅评。完善志愿服务,建立起一支区、镇、村三级联动政治过硬、作风优良、甘于奉献的网络舆情平安志愿者队伍。开展各级各类培训100余场,培训覆盖2000余人次。〔绍兴柯桥区委宣传部供稿〕 温州鹿城区“争做文明鹿城人”活动落实全省动员会精神   温州鹿城区学习贯彻全省G20峰会宣传工作动员会精神,实施以“迎接G20 争做文明鹿城人”为主题的四大行动,全面掀起“护航G20”的宣传教育热潮。  一、开展宣讲大行动,会议精神入人心。发起《迎接G20 率先做示范——“做文明有礼的机关党员”倡议书》,依托区委宣讲团、市民宣讲团等各类宣讲队伍,以政策形势宣讲、主题演讲、微型党课比赛等为载体,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进机关广泛开展主题宣讲。团区委举办“小候鸟圆梦行之平安列车进校园·童心手绘G20·书送希望助成长”活动,为农村青少年普及G20峰会知识,引导他们将文明守礼的氛围传递到家庭。  二、开展文明大行动,各行各业树新风。在文明单位、窗口行业开展“护航G20 文明我先行”系列活动,深化“文明出行”“文明旅游”“文明餐桌”等文明行为,提升服务窗口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举办“护航G20,青年展风采”之“做一天的你”职业互换体验活动,组织40名青年通过零距离体验、彼此倾听、游戏互动等方式,增进交流和学习,激发工作热情。开展城市精细化管理“最美”系列评选活动,寻找“最美物业人”“最美商铺”“最美志愿者”等,引导群众争做文明城市的建设者。  三、开展文化大行动,护航峰会有氛围。以“喜迎G20文艺演出展风采”为主题,以举办文化汇演、文化下乡等多种形式文化宣传。如区普法办开展法治文化微舞台“护航G20 普法在行动”专题文艺巡演活动,自编自演法治“三句半”、禁毒小品等文艺普法节目;区文广新局开展“护航G20、服务G20”演出市场专项整治行动,每周安排三组执法人员对重点区域重点地段进行重点监管。  四、开展外宣大行动,城市形象美名扬。推出“护航G20”新闻大行动,展示全力服务保障G20峰会的浓厚氛围。通过“温州发布”“温州鹿城发布”、鹿城新闻APP推出“喜迎G20,周末我们去哪儿”网络宣传活动,推送《大南商圈换装后,辣么辣么美,你造吗》《有一种美景叫“鹿城蓝”,超震撼》等原创内容,推介鹿城的农家乐、民宿、旅游景区、美丽乡村、街镇的传统庆典活动。打造G20专题旅游产品,江心屿景区在G20期间对杭州市民实行门票5折优惠。〔温州鹿城区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 第56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6年7月18日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②】 □嘉兴市“五宣互映”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衢州市大力宣传万少华团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门县“道德红榜四大工程”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金华婺城区以“草根”力量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温州龙湾区建设“德暖龙湾”品牌推进核心价值观大众化        嘉兴市“五宣互映”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   嘉兴市抓好五项举措,分对象、创载体、强内容,构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网络,推动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  一、公益广告宣传,描绘一道和美“风景线”。围绕宣传培育核心价值观,突出“三个倡导”“中国梦”“雷锋精神”等主题,运用报纸、电视、手机等媒体和灯箱、路名牌、大型电子屏等15类社会媒介,全方位、全媒体、全覆盖开展公益广告宣传。设置公益灯箱广告1000多个、主题广场5个、主题公园10个、街头小品15个,设立墙体公益广告2万平方米,在全城营造核心价值观宣传的良好环境。  二、党员示范宣传,树立一批公益“带头人”。以党员模范行动和人格力量感召群众、引领风尚。成立市党员志愿服务中心,建立6个党员志愿服务总站,73个镇(街道)分站,组建212支专业服务队,注册党员志愿者5.3万名。2016年2月嘉兴“96345党员志愿者服务”入选全国“100个最佳志愿服务组织”。涌现出“心花相伴”“捍东一起学雷锋”等服务团队。  三、道德模范宣传,筑起一面德行“光荣榜”。大力开展典型选树,推进“万张红榜送好人”“万名好人进校园”活动,设立市政广场“模范墙”、道德文化“好人馆”公民道德展廊等。举办“学好人做好人 发现最美嘉兴人”座谈会,组建道德模范宣讲团,举办道德模范基层宣讲“故事会”。  四、网络舆论宣传,汇聚一片向善“朋友圈”。开展“做中国好网民,讲网络好故事”主题宣传活动,发起“中国好网民”流行语和好故事征集,征集到流行语和网络好故事200余条,主题页面点击率超过73万次。在全市新闻网站开设“暖新闻”专题,讲述身边充满正能量的网络人物、网络故事和流行语。发起“一杯爱心水清凉一座城”网络公益活动。  五、家风乡风宣传,坚守一个信义“传家宝”。深入推进好家风建设宣传,组织媒体阐释、楹联书写、上墙入园等,对优秀家训家规进行全方位宣传展示。开展“展示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主题实践活动,深入挖掘群众身边的“最美家庭”“家风家训”及感人故事。广泛开展乡风民主评议,举办家风评议会569次、最美家庭故事会548次,评选出最美家庭100户以及全市十佳最美家庭。〔嘉兴市委宣传部供稿〕 衢州市大力宣传万少华团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衢州市全面开展“向‘时代楷模’万少华同志学习”系列活动,在全社会弘扬“最美”精神,倡导和践行以担当、奉献为主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强化“指挥棒”,广泛宣传发动。以市委名义下发《关于开展向“时代楷模”万少华同志学习活动的实施方案》,将其作为“两学一做”教育中的重大典型,组织干部观看中央电视台《时代楷模发布厅》发布视频节目。组建事迹报告团,深入农村、社区、乡镇等基层一线党组织开展巡讲活动,在基层党组织中广泛传播先进事迹。开展学习“时代楷模”万少华同志先进事迹征文、演讲比赛、歌曲创作等活动,评选表彰优秀作品并在媒体上刊发。  二、传播“好声音”,营造浓厚氛围。加强新闻宣传,以衢报传媒、广电传媒两家新闻媒体为核心,通过开设专栏专题、采取专访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刊发系列评论文章等形式,形成常态化的宣传报道机制。活跃网络媒体,创办“时代楷模”网上展馆,打造学习活动的网上基地,充分发挥“衢州发布”两微一端的新媒体作用。扩建“万少华团队”志愿服务分队,发挥志愿者队伍优势,营造“人人献出一份爱”浓厚氛围。组织文艺创作,编印一本万少华团队先进事迹连环画,创作一本万少华时代楷模纪实文学作品,编排一台反映万少华团队先进事迹的舞台剧,在全市进行巡展巡演。  三、上好“思政课”,普及教育培训。在各级党校将学习内容纳入主体班次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精心设计课题内容。建设“时代楷模”陈列室,展陈万少华同志及其团队的先进事迹。创作情景互动式党课,重点围绕其崇高精神和品质,整合多方力量,确定不同主题,创作一批适合不同领域党员干部特点的情景互动式党课进行授课,增强教育培训实效。〔衢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三门县“道德红榜四大工程”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   三门县以“易于传播、易于践行”为目标,以“道德红榜四大工程”为抓手,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向深入。  一、实施“红榜人物培树工程”。通过创新红榜人物“发现、挖掘、宣传、评选、表彰”工作机制,采取“面向基层设红榜”“依靠群众评红榜”“敲锣打鼓奖红榜”等方式,深入挖掘培育群众身边的凡人善举,8年来共评选出5000余名村级、1300余名镇(乡)级和200多位县级道德红榜人物,涌现出“感动中国”候选人何小川、“全国劳动模范”陈云林、“浙江骄傲人物”梅光汗、“浙江省见义勇为模范”陈立兴等一批重大先进典型。  二、实施“红榜事迹传播工程”。依托“掌上三门”客户端,开设“微红榜”专栏及微信公众号,对凡人善举、好人好事进行集中展示,已推出“癌症妈妈”郑亚萍、“血缘群主”卢永军、“义工典范”何雪娇等一批“微红榜”人物。另一方面,通过编写《道德红榜人物故事集》,修建“红榜人物纪念馆”“红榜长廊”等宣传阵地,潜移默化地弘扬红榜人物的感人事迹和人格魅力。  三、实施“红榜群体关爱工程”。组建“红榜人物关爱联盟”,设立“道德红榜关爱基金”,出台《三门县关爱道德红榜人物实施办法》《三门县道德红榜人物创业贴息贷款实施办法》,发放创业贷款120万元。组织开展“坚强老人”陈宝松善款募集等关爱行动,“好人有好报”的价值导向逐步深入人心。  四、实施“红榜精神引领工程”。抓平台建设,对于社会威望高、影响力大、工作能力强的道德模范,成立以其姓氏命名的个性工作室,不断放大好人传播效应。如县第一届道德红榜人物陈斌成立“老陈调解室”,接待来访群众500余人次,开展法律讲座73次,调处矛盾纠纷200余起,深受基层群众好评。抓主题实践,精心组织开展“日行一善、快乐一天”全民行动,让广大市民充分体验“知善、习善、行善、扬善”快乐,逐步实现由“日行一善”到“时时行善”,最终实现“善行一生”。〔三门县委宣传部供稿〕 金华婺城区以“草根”力量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   金华婺城区以“草根奖”选树为载体,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十年间,共选树“草根明星”192名,产生全国最美志愿者曹荣安等一批道德模范。  一、突出“规范性”,构建科学合理的运作体系。把好“组织关”,组建“草根奖”组委会,定期召开会议明确工作机制,政府负责提供平台和服务。把好“推荐关”,按照标准建立“纵横”两线推荐机制。纵向建立村乡区三级评选机制,横向依托新旧媒体融合,面向社会建立寻访机制。把好“评审关”,组委会广泛征求各部门意见,确保候选人质量,在各平台设立投票专栏,择优筛选。   二、突出“时代性”,选树适宜时代的道德典型。奖项设置与时俱进,除传统奖项外,每一届都会根据中心工作设置奖项,如“治水先锋”奖、“民间文化传承”奖等。获奖人数按需配置,根据参选事迹,确定入选人数。活动得到越来越多的群众参与支持,出现“山山家”等一批热心公益、重信守义的设奖企业。推荐渠道纵横交错,把“草根奖”评选与“信义好人”“道德模范”“最美”系列等主题性评选表彰活动结合,拓展“草根奖”资源渠道。   三、突出“示范性”,延伸道德典型的辐射效应。做大品牌,以“草根力量”为主题,设置“四个一”载体,(出版《婺城区百名精神文明建设“草根奖”获奖者事迹汇编》;开展群众评选,2016年网络投票参与达8万多人;举行全城联动的颁奖典礼;设计主题LOGO和主题曲),形成品牌效应。建立关爱机制,设立“道德模范奖励帮扶资金”,及时解决道德模范家庭困难和问题。运用评选成果,根据“草根”人物的事迹拍摄微电影,邀请历届“草根奖”代表为新一届的获奖者颁奖,开展道德模范进文化礼堂等活动,让道德模范走进寻常百姓。〔金华婺城区委宣传部供稿〕 温州龙湾区建设“德暖龙湾”品牌推进核心价值观大众化   温州龙湾区以“德暖龙湾——道德文明我践行”品牌建设为抓手,推进核心价值观落小落细落实,提升社会思想道德和精神文明水平。  一、广泛宣传引导,培育社会良好风尚。建设道德文化主题公园、雷锋主题公园和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等宣传阵地。制定《深入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宣传的实施方案》,创作“核心价值观墙”等墙绘作品以及“文明出行”等一批动漫公益广告。拍摄主题公益广告,在全区191个LED屏统一播放。依托“电影下乡”及百晓艺术团文艺巡演等载体,宣传“核心价值观”内涵。连续举办五届公民道德公益论坛,邀请30多位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前来授课。设立“龙湾道德讲堂”,开展道德“六进”活动。  二、积极培树典型,发挥好人示范作用。在全区开展“最美龙湾人”“身边好人”“道德模范”“美德少年”等评选表彰活动。建立个人、社区、街道、部门梯次推荐的评选机制,400多人次获得各类“好人”荣誉称号。建立“龙湾好人库”,在《今日龙湾》、龙湾新闻网等媒体宣传好人事迹。在各文化礼堂设立好人榜,集中展示各类“好人”典型事迹。创作《暖》《一碗热粥》《马路奇遇》等文艺作品,以身边好人引导广大群众见贤思齐、多行善举。  三、注重尚德实践,弘扬时代价值精神。建立“弘德”志愿服务基金,打造“龙湾七号”志愿服务品牌,在29个社区设立170多个志愿者服务点。组建“反家暴志愿者队”“创业就业服务志愿者队”“星光志愿者队”等特色队伍,开展“公民道德我先行”“关爱新居民结对学校”“学习雷锋、向善向上、做最美龙湾人”等一系列主题活动。打造民间慈善品牌,由民间集资建立的“状元亭”,领取全国首张施粥“营业执照”,建设慈善公益街区,打造温州首座“慈善走廊”,涌现出“仁寿素食馆”等民间慈善品牌。  四、健全长效机制,确立好人好报导向。出台《“龙湾好人”关怀帮扶工作实施意见》,设立150万帮扶基金。帮扶机制对“龙湾好人”在医疗、助学、就业、保险、交通、住房等十二个方面的优待作系统规定。成立“龙湾好人”关怀帮扶工作领导小组,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落实帮扶举措,全程公示、公开,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温州龙湾区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 第57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6年7月23日 【微系列①】 □桐乡市八大“微符号”标注文明道德新高度□龙泉市三个强化打造“1+X”掌上思政平台□玉环县组建微信联盟 抢占网络舆论新高地□宁波江东区创新“双微四联”活动着力掌控新媒体舆论空间□舟山定海区推出三种模式创新“微宣传”        桐乡市八大“微符号”标注文明道德新高度   桐乡市文明建设从细微处入手,以八大“微符号”播撒文明种子,标注文明道德新高度。  一、“微能量”释放文明光芒。开展“好人好事随手拍”正能量传递活动,以照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平凡人的闪光点,建立“桐乡好人”新媒体宣传平台,及时推送月度桐乡好人榜名单及好人事迹等,营造全社会向善互帮良好氛围。  二、“微心愿”弘扬社会正能量。坚持4年开展“点亮微心愿”活动,建立“心愿直通车公益平台”,面向贫困家庭儿童征集“微心愿”,审核通过后面向全市征集爱心人士认领微心愿,共实现微心愿800余个。  三、“微视频”传递道德温度。开展公益广告微视频大赛,评选出《人间芬芳,大爱永存》《让爱飞翔》十多篇获奖作品,在火车站、汽车站、医院、公交车、户外大屏等滚动播放。  四、“微倡导”引导文明选择。利用全市各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微信公众号及短信、小卡片等形式,集中开展“文明出行、文明用语、文明餐桌、文明祭祀、节约用电、用水、用纸等各类倡导活动20余次,将文明生活理念践行于日常生活之中。  五、“微文艺”谱写文明篇章。以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沈汉梅等人为原型,创作《婆婆赛亲娘》《暖》《割肉还娘》《好人的力量》等二十余部文艺作品,深入基层开展巡回演出,已演出逾千场,在全市播撒文明星火。  六、“微评议”强化道德约束。依托基层“道德评判团”,参与村民家庭矛盾、邻里纠纷调解,协助调处有违道德的行为,化解社会矛盾,以道德力量引领文明风尚,至今开展各种评议活动500余次。  七、“微习惯”守住文明底线。出台《桐乡文明20条》,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从3000余条反馈意见中整理出文明规范20条,全媒体开展宣传推广。针对不道德、不文明等行为,设置曝光台,以反面形象曝光促进全员文明习惯养成。  八、“微宣传”引领文明思想。编印《做文明有礼的桐乡人》口袋书20000册,制作“礼让斑马线”车贴3万张,免费发放到各镇街、机关单位、景点。发放印有文明宣传小知识的水杯、雨伞、手机套、卡袋、环保袋等实用小物件4万余件,将文明道德规范等内容渗透百姓心中。〔桐乡市委宣传部供稿〕  龙泉市三个强化打造“1+X”掌上思政平台   龙泉市积极探索新媒体融合与运用,打造“1+X”掌上思政平台,为宣传思想文化建设丰富载体、拓展渠道。  一、强化媒体互通,搭建微媒体的“1+X”。以“掌上龙泉”微信公众号为核心,打造集“微信+公众号+微博+问政+PC网站”于一体的思想政治工作平台。+腾讯、新浪微博,强化微信思政信息发布效率。+问政直通车,开设“我要问政”专栏,首批101个部门入驻,总点击量达45万人次,共收到网民提问70件,回复率100%。+龙泉新闻网,开通新闻资讯互通共享模式,实现新闻资讯一次性采集、多渠道呈现,为市民提供更多更全面的新闻信息服务。  二、强化思想引领,搭建主题宣传“1+X”。坚持内容为王,打造“微信+主题宣传+理论学习+舆论监督”主题宣传平台。+正面宣传打造网宣主阵地,推出“升级版好龙泉”“美丽龙泉”“龙泉视觉志”等专栏,举办“美丽龙泉”微信H5创意作品PK大赛,推送H5作品近30个。+理论知识形成“全民有理”网络平台,先后推出“学习路上”“全民奖理”“三味书屋”等理论互动品牌,推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党章》《准则》《条例》等主题学习100多期。+监督形成文明随手拍网络平台,鼓励群众用手机、相机记录身边的美丽瞬间,曝光身边的不文明现象,推出“曝不文明”“最美瞬间”随手拍栏目50多期。  三、强化便民惠民,打造公共服务“1+X”。坚持为民服务理念,打造“微信+便民信息+文化订制+政策咨询”公共服务平台。+便民信息形成服务网络平台,开设小蔡帮帮、便民巴士、汽车购票等免费便民服务和民生互动频道,提供便民信息1520多条,本地新闻资讯4000余条。+文化订制形成文化“110”服务平台,推出公益演出、培训讲座、文艺辅导等6大类14个单项50多个子项目的服务菜单,今年来,通过文化订制组织送戏下乡60多场次,送电影下乡875场,累计送书下乡1万余册。〔龙泉市委宣传部供稿〕  玉环县组建微信联盟抢占网络舆论新高地   玉环县积极组建玉环微信联盟,有效掌握网上舆论主动权和网络舆论斗争的制高点。  一、“集微团”,组建微信联盟。组建公众微信团。以玉环发布牵头,整合全县40个机关单位微信公众号资源,推出官方微信团。以玉环信息港为引领,整合全县有影响力的社会微信公众号资源,组建民间微信团。组建重点群体微信团。从外来人口、房产物业、出租车行业等易发生涉及社会稳定的重点群体或行业中物色政治上可靠、敏锐性强的人员,组建重点群体微信团。组建乡镇部门微信团。以本地骨干网络舆论引导员为核心,挑选政治面貌过硬、熟悉网络舆情的同志为微信团成员,建立健全相关数据库,组建乡镇部门微信团,开展舆情监测和舆论引导。  二、“聚微力”,净化舆论环境。设置议题营造氛围,策划“为我家乡点赞”“美行玉环”“庆祝建党95周年”等网络正能量主题,加强微信圈的正能量宣传。主动发声回应关切,针对网民关心的热点问题,借助民间微信团及时发布官方权威信息,平息网络舆情,如“干江地沟油事件的真相在这里!”信息由各微信公众号引导后,消除了市民担忧。加强监测处置高效,延伸公安、环保、卫生等部门触点,尽可能实现微信圈朋友群舆情监测全覆盖。增强互动博采众长,开展“我为正能量代言”活动,组织“走乡村看农村变化”“走名企看玉环发展”等系列核心网评员体验活动。  三、“养微心”,完善联盟机制。完善人才选拔培养机制,搭建“玉环微信联盟”“清朗阁”“清朗玉环”等微信群,倾听网络舆情专家的针对性指导,培育核心微信引导员。在“多部门联合执法整治玉环老街脏乱差”事件中,“风雨巡航人”等玉环属地网络意见领袖发挥了朋友圈舆论引导的积极作用。建立科学运行考评机制,制定《玉环县微信公众号“三七四四”文明上网自律公约》《玉环县微信公众号星级考评办法》,规范属地微信公众号管理。制定《玉环县微信舆论引导员工作制度》,建立工作积分制度,形成你追我赶的工作氛围。加大对各微信舆论引导员的经费投入,在引导员奖励、培训经费、工作装备等方面给予支持。〔玉环县委宣传部供稿〕 宁波江东区创新“双微四联”活动着力掌控新媒体舆论空间   近期,宁波江东区深入开展新媒体“双微四联”活动。“双微”即政务微博和政务微信,“四联”就是加强政务微博和政务微信的双向互动,具体做到联主题、联活动、联人群、联媒体。  一、微谋划先行,整合多元力量。建设智囊团,成立由宁波同城会等网络大V、专家学者、企业代表,以及社区一线工作人员等12人组成的智囊团,合力构建和布局“双微四联”整体框架。成立联盟团,联合新浪宁波、大浙网宁波、凤凰网宁波等40多个知名媒体、社会团体,组成微联盟,做到资源共享、活动共推。打造主力团,抽调4名精干力量,成立江东发布工作室,负责推送信息、组织活动,协调智囊团、联盟团的各项工作。  二、微话题引领,传递正面能量。紧紧围绕重点工作和民生热点、社会焦点,在广泛征求网友建议的基础上制定方案,精心策划设计24个话题,借助新媒体微博力量扩大影响。注重整合力量,各街道、部门、社区网评员协同运作,积极带头参与转发评论。已开展“我眼中的最美干部”等微话题19期,累计得到网友转发评论7700多次。  三、微活动推进,集聚网络粉丝。每月推出一个大活动和一个小活动,大活动注重吸引新粉丝,小活动注重增加粉丝黏合度,确保不掉粉。先后推出“我来当河长”“爱拍江东”等活动20期。先后走进区内4家大型广场、10余幢重点楼宇,深入开展地推活动;组织2次面对面活动,邀请40多名网友走进江东发布微信工作室。发挥宁波文化广场等企业品牌效应,通过赞助挂名、赠送奖品等形式,提升微活动吸引力和影响力。加强与宁波城讯等网络知名大V的合作,主动推送各类微活动。〔宁波江东区委宣传部供稿〕  舟山定海区推出三种模式创新“微宣传”   舟山定海区借助“定海山”微信公众号平台,推出“020”、全民目击和微电影三种模式,实现“微宣传”领域的新突破。  一、推出“020”模式,拓展旅游外宣。在“定海山”微信公众号上设立“醉美定海”“定海米道”“阿拉定海”等主题,策划推出“老家·乡愁”“他们将爱好玩得风声水起”等系列报道,以精美的图文介绍定海的自然风光、古宅民居、饮食文化。开展线上线下互动宣传,组织开展“定海那么美我想去看看”“祖国花朵·最美笑脸”等活动,通过“定海山”微信进行活动线上招募,通过图文直播、朋友圈晒图、转发等方式,拓展定海旅游文化的影响力。截止目前“定海山”微信平台粉丝已逾2万人,最高图文页浏览4万多人次。  二、推出“全民目击”模式,强化舆论监督。推出“全民目击”新闻行动,依托“定海山”微信平台发布不文明行为和城市顽疾征集令,鼓励网民以图文形式反映文明城市创建中存在的问题,区新闻中心全媒体与市民巡访团合作,开展针对性实地巡访,曝光巡访现场问题。目前“全民目击”新闻行动已推出环境卫生整治、小餐饮店整治、文明过马路等专项活动8次,征集照片2000余张,发布报道50余篇,推动了市容环境老大难问题的解决。  三、推出“微电影”模式,传播核心价值。成立“定海山工作室”,购置相关专业设备、道具,聘请临时演员,编写剧本,在“定海山”微信上推出自制微电影“定海笑娘&歪”。该微电影以公益、法治、道德等为主题,每集由4到5个小故事组成,通过幽默恢谐的形式传递正能量,引领良好的社会风气。该微电影目前已刊播三集,上线阅读量超2万人次。正式启动大型电视专题片《千年定海山》的拍摄,拟通过寻访历史遗迹、专家访谈等,全景式展现岛城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为弘扬海洋历史文化,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平台。〔舟山定海区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第58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6年7月25日  【最美浙江人③】 □“最美浙江人·时代的先锋”优秀共产党员传播“最美”能量□象山县实施“三全”工程凝聚最美正能量□泰顺县培育“好人文化”推动善流汇聚善举涌现□嘉兴秀洲区做好“三篇文章”以好人力量助推道德建设□最美云和人:“空中灯塔”郦云平        “最美浙江人·时代的先锋”优秀共产党员传播“最美”能量   近期,省委宣传部与省委组织部共同举行“最美浙江人·时代的先锋”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巡回党课。优秀党员的事例生动诠释了“四讲四有”合格共产党员的精神内涵。  一、深入挖掘,选树基层优秀党员代表。精心策划制定巡回党课报告会工作方案,确定15位基层优秀党员代表作为“最美浙江人·时代的先锋”优秀党员先进事迹巡回党课报告人。这些党员代表来自全省11个市,多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劳动模范”“岗位学雷锋标兵”,省级“优秀共产党员”“万名好党员”“千名好支书”,一些人受到国家领导人和省委领导接见。  二、精心打磨,撰写优秀党员先进事迹。牵头组建报告稿写作和多媒体制作工作班子,扎实有序推进巡回党课报告稿的撰写工作。选派地方媒体骨干记者深入一线,一对一挖掘提炼人物事迹,认真采写优秀党员真实感人故事。为使巡回党课可听可看,配合报告稿内容精心制作了500多张演示文稿图片。经过提炼打磨,最终形成语言平实、故事生动、主题突出、思想有深度的报告稿和演示文稿。  三、专业培训,提高报告团宣讲水平。专门聘请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与主持系教授进行专业培训,就宣讲技巧、宣讲体态、试讲练习等逐个辅导训练。6月15日至17日,报告团成员分三组分赴杭州市市委党校、杭州下城区、浙江科技学院进行试讲。  四、全力以赴,在省里举行巡回党课主场报告会。6月20日,省委宣传部、省委组织部、省直机关工委在省里举行“最美浙江人·时代的先锋”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巡回党课主场报告会。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葛慧君在报告会前会见了15位报告团成员。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胡坚主持,省委宣传部、省委组织部、省直机关工委有关领导,省直机关党员干部近600人参加报告会。  五、省市联动,巡回党课在全省传递“最美”声音。主场报告会后,报告团15位成员分成三组赴全省11个市和有关企业、大学进行巡回宣讲。6月21日,走进湖州、绍兴、金华;22日,走进嘉兴、丽水、台州、台州经济开发区滨海新区;23日,走进宁波、温州、衢州、宁波大学、温州大学、巨化集团;24日,走进舟山。湖州、舟山等地将巡回党课作为市委中心组学习内容;宁波、温州、台州、衢州等地四套班子领导出席巡回党课报告会;宁波大学的教师学生们更是用热烈掌声表达他们内心的共鸣。〔省委宣传部宣传处供稿〕  象山县实施“三全”工程凝聚最美正能量   象山县建立“培树—宣传—关爱”长效机制,使“最美”品牌成为引领象山社会风尚的道德旗帜。  一、全域化挖掘,凸显“最美”的草根性和时代性。深入社区、乡村、海岛等各类基层场所寻找身边好人,再通过村(社区)、乡(镇)、县层层推荐评选,挖掘一批群众认可的草根典型人物,构建全域排摸、三级联动的先进典型培树模式。连续4年评选、表彰和宣传“最美象山人”,累计评选“最美象山人”45个,入选宁波好人30人、浙江好人13人、中国好人3人,涌现了“最美浙江人”陈淑芳、“全省优秀人民警察”徐祥青等一大批先进典型,逐渐形成崇善、扬美的社会文明风尚。  二、全要素整合,扩大“最美”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依托“讲好渔故事 传播真善美”“百千万”等主题活动,发动“渔嫂讲师团”“厨娘讲师团”等141支队伍在全县18个镇乡(街道)广泛传播群众身边的好人好事。培植志愿服务队伍,以25个社区志愿服务站、4个公共志愿服务基地为阵地,在全社会开展孙茂芳式“五小”志愿服务活动,逐步形成人人做善事、人人践诚信、人人讲文明的社会正面效应。培育道德实践阵地,推进125个人文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打造“善文化”主题公园、主题广场,定期组织开展道德实践、能力提升活动,有效叠加“最美”辐射力。  三、全方位保障,推动“最美”的常态化和制度化。强化新旧媒体舆论传播,建立线上线下互动推送典型模式。在《今日象山》、象山港网站等县级新闻媒体开设“善行象山”“最美人物”等专题专栏,在“象山发布”微博和微信公众号上搭建“好人好事随手拍”微平台。完善关爱和帮扶机制,成立“善行象山”爱心基金、孙茂芳公益基金,每年排摸一批生活困难的先进典型,为其送上后续关爱,在全社会形成“德不孤,必有邻”的强大示范效应。建立覆盖全县的“先进典型信息库”,对发现的典型及时跟踪,为科学培植典型奠定基础。〔象山县委宣传部供稿〕  泰顺县培育“好人文化”推动善流汇聚善举涌现   泰顺县建立“四联机制”,注重培育“好人文化”,以好人精神来推动善流汇聚、善举涌现。  一、建立“人人推”覆盖机制,共享好人资源。实行横纵联动推荐好人,广泛发动乡镇与部门单位积极挖掘选树身边的好人好事,提炼突出事迹,在泰顺网、泰顺新闻网等媒体上组织投票,然后由评审会评选“泰顺好人”,最终结果按照网上投票和评审会评选结果2:8比例组成,共评选出50位好人。县级好人评选已实现9镇1乡全覆盖,涉及20多个部门单位,每两年在“泰顺好人”中评选泰顺道德模范,每月在“泰顺好人”中推荐上报“最美温州人”“浙江好人”,织就好人推评经纬线。  二、建立“人人赞”宣传机制,催生好人群像。线上线下联动宣传,在泰顺门户网微信公众号开设专栏,专题报道“泰顺好人”专题17期。拍摄微电影《袋子村长》《廊桥老人》2部,好人专题片4部,借助电视台定期播放,从民生新闻角度对善行义举、好人事迹进行挖掘报道。设立“泰顺好人榜”宣传阵地,设立泰顺好人榜20处,塑造泰顺好人群像,让市民真切感受到“好人就在身边”。  三、建立“人人帮”扶助机制,实现好人好报。出台道德模范关爱礼遇规定,明确泰顺好人的帮扶项目,涵盖健康检查、公交出行、文化消费、子女教育、节庆慰问等11个方面。提升奖金水平,成立泰顺好人关爱基金,基金规模50万元。有序开展道德模范走访慰问活动,走访慰问泰顺好人25人次。提高荣誉质量,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进行颁奖,提高泰顺好人荣誉的含金量,使全社会形成人人见贤思齐、善小而为的风气。  四、建立“人人学”联学机制,弘扬好人精神。深入开展“温州好人多,道德在身边”活动,在各乡镇、社区、村宣传栏张榜公布,广泛宣传各级道德模范典型事迹;在各中小学设立好人好事专栏,开展20余场次“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系列活动,道德模范带着事迹走进各中小学,为孩子们生动讲述身边好人故事,扩大“好人精神”影响力,助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让学习好人、争做好人成为流动风景。〔泰顺县委宣传部供稿〕  嘉兴秀洲区做好“三篇文章”以好人力量助推道德建设   嘉兴秀洲区坚持用好人力量助推道德建设,通过做好“三篇”文章,努力营造德行秀洲的良好氛围。  一、围绕“寻”字做文章,好人选树有渠道。在全区广泛开展好人选树宣传活动,发挥区、镇、村各级网格化效用,层层挖掘推荐好人典型。建立“好人探员”队伍,深入村、社区、企业收集好人好事线索。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互动效应,开辟“好人在我身边”投报平台,鼓励广大群众积极踊跃推荐身边好人。今年以来,全区共收集好人线索80余例,上榜浙江好人4人。  二、围绕“传”字做文章,好人宣传有氛围。建立好人全媒体宣传平台,在嘉兴广电、《嘉兴日报》、“秀洲发布”微博、“看秀洲”微信公众号、秀洲手机报等载体开设“点赞秀洲好人”专题专栏,定期推送好人事迹,已刊登(播)好人好事报道280余篇,新媒体转发3900余条。大力开展“万张红榜送好人”活动,组织好人红榜接力赛,由上届好人为下届好人颁发好人红榜,以老带新,传递好人力量。举办道德模范、“画乡骄子”、身边好人表彰活动,开展道德故事会活动等,集中宣传展示好人好事。  三、围绕“建”字做文章,好人机制有保障。完善政策,为好人“撑腰”,推出“文明贷”“道德贷”“信用贷”和“志愿贷”,形成“四贷一体”的好人激励机制和回报体系,让好人有好报,让有德者有所得。建立好人退出机制,对个人言行与好人标准明显不符的,收回授予的“好人榜”,并将其从好人名单上除名,激励好人用更高的标准规范言行,引领风尚。〔嘉兴秀洲区委宣传部供稿〕  最美云和人:“空中灯塔”郦云平   郦云平,民航云和导航台台长,枯坐深山,守着一台机器,寂寞得“想跟空气说话”,这份绝大多数人听都没听过的工作,他一干就是20年,如今罹患癌症,他却怎么也不愿意换个更“舒服”的岗位。2016年他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荣誉称号。  扎根山区,不忘初心。1996年,浙江大学本科毕业的他主动要求调往民航云和导航台工作,尽管台站建在山区,自然条件较为艰苦,但他不忘初心,20年如一日,克服各种不利因素,以扎实、过硬的技能保障着导航设备的不间断运行,默默守护着每一个航班的安全飞行。  甘于奉献,大爱无疆。他还是一个热心肠的人,不仅在工作中从来不计较个人得失,而且从2007年开始,持续资助一名留守单亲儿童,每个寒暑假都会把孩子接到自己家里辅导孩子学习,照顾孩子生活,让从小缺乏母爱的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身患重疾,保持乐观。2015年8月,郦云平不幸被查出患上肺癌,身体状况急剧下降,但他一直保持乐观心态,在治疗期间,以常人无法想象的意志力坚持回岗位正常上班。2015年杭州、宁波、温州三地导航技术交流活动在云和导航台举行,他全程参与,亲历亲为,确保活动圆满成功。  他热爱工作,热爱生活,二十载风雨兼程,二十年如一日。把自己最好的年华献给了这片山区,他把自己最大的爱心书写在大地,兑现了当初无悔的承诺。〔云和县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第59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6年7月28日  【观点摘编③】 □当前互联网直播平台呈现四大特点□移动媒体时代网络谣言传播三大特点值得关注□“网语倒灌”绑架传统媒体现象值得警惕□微信群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积极作用值得肯定□学者研究指出好的叙事性新闻可改善社会言论□网络“审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四点影响□各国出版业应对价格战乱象经验做法□国外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主要做法□用创新思维推进基层智库建设的三点建议   当前互联网直播平台呈现四大特点。一是内容由泛娱乐化向专业化转变。受众逐渐呈现从“看热闹”趋向“看门道”的变化。栏目转向精细分类,内容涉“御宅”“星秀”“科技”等众多领域。此外还注重打造独创类特色节目,孵化垂直领域的意见领袖,直播内容逐渐从娱乐化转向专业化。二是形式由单向交流向双向实时互动转变。现有直播平台突破传统媒体互动滞后和单一输出局限,受众与播客间可通过弹幕、点赞、送礼等方式展开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的即时互动,娱乐性、反馈性、感染力更强,但也滋生难以管控的问题。三是多元文化迸发与信息价值缺失并存。直播平台主要特点为“千人千面”,因而出现特征明显新型网络文化,典型代表如“宅男文化”“网红美妆”等。但在利益驱动下也出现少数直播“三俗”、侵犯他人隐私等内容吸引眼球的情况,污染网络空间。四是平台蓬勃发展与网络监管缺失并存。直播网站监管方式多为人工审核,做不到及时发现、全面覆盖。网友呼吁直播要完善立法,加大对制作、传播不良网络信息行为的惩处力度;监管部门之间应加强联动,不定期开展网络安全专项协查,扩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范围。〔衢州衢江区委宣传部供稿〕 移动媒体时代网络谣言传播三大特点值得关注。一是网络谣言的内容具有诱导性、超真实性,其传播是爆发式、裂变式的。网络谣言内容常辅之以数据、科学、理性分析等诱导公众错误思考的伪事实分析方式,将不确定网络信息升级为鲍德里亚式“超真实”,使得谣言比真实更真实。移动媒体交互性、低门槛及传播方式多样化,又使受众节点数呈几何倍数递增,以爆发式速度增长,呈现裂变传播。二是网络谣言传播具有反复性,而网民对信息真实性往往并不关心。网络谣言间隔一段时间之后,常常换着表述方式重复出现,而网民对这些事件跟风评议,容易陷入集体盲从状态,且对其真伪不明的信息网民转发具有较大随意性,对信息真实性往往表现出冷漠、不关心态度。三是网络谣言的信源具有模糊性,但矛头往往指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网络谣言传播并不忠实于“原创”,而是被接受者对传播内容“先入为主”进行加工,以此形成“集体创作”不同版本。这种信源的模糊性极易造成信息传播过程中歧变事件的发生,致使社会认知混乱,给公众带来不安全与不稳定感,进而引发网络群体性事件。〔庆元县委宣传部供稿〕 “网语倒灌”绑架传统媒体现象值得警惕。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日前发布《2015年网络语象报告》指出,网络语言低俗化已向纸媒等传统媒体渗透,一些市场类报刊频频使用网络低俗语言作为标题,失范之势不容小觑。主要原因是传统媒体三大关口“失守”。一是标准打折冲击底线。一些传统媒体受网络影响,堂而皇之将“屌丝”“撕逼”“逼格”等网络粗鄙词汇放上标题,加速网络低俗化语言扩散,造成更坏的社会效果。二是定位媚俗格调下降。过分猎奇、求异、媚俗,令部分传统媒体“城门失守”。一些不规范又粗俗的网络语言在报纸上泛滥成灾,让传统媒体“解疑释惑”的优势荡然无存。三是把关不严生搬硬造。“且……且珍惜”“……也是醉了”等被网友评为“最烂的新闻标题”以及“最恶俗的媒体语言”,同质化借势传播现象十分严重。低俗与不加规范的网络语言造成的语言污染,由传统媒体从网上蚕食到网下,对广大受众尤其是青少年造成不良影响。〔绍兴市委宣传部供稿〕    微信群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积极作用值得肯定。一是扁平化的编采沟通平台,前后方指挥、协调、联络更及时便捷。“指挥部”可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决策部署,根据反馈信息随时进行方案调整,避免“漏斗效应”,推动报道进程。二是图文音视频多元信息方式,信息沟通更及时准确。微信群为突发事件报道提供准确的决策传达、丰富的动态传播和信息支持,有助于前方记者第一时间利用语音、文字、图片等形式进行信息传递。三是群内互动交流实时同步,无时差信息资源共享。微信群为后方编辑记者整合梳理信息提供丰富原材料,也为前后方即时互动交流提供便捷平台。四是自媒体裂变式传播为传统媒体提供广阔的信息来源,形成在线资源库。这有助于扩展新闻线索和消息渠道,为发掘有效的新闻线索提供了极大便利。五是沟通交流过程全程可以回溯,实现报道进程全纪录。微信群平台的发布时间、发布者、事件的因果关系、起承转合,构成了一个新闻报道战役原生态的真实记录,有利于精准地总结报道得失,从而更好地提升报道水平,改进工作。〔瑞安县委宣传部供稿〕  学者研究指出好的叙事性新闻可改善社会言论。近期,美国《哥伦比亚新闻评论》官网发文探讨在信息泛滥的当下,叙事性新闻如何以其独特气质赢得读者信任、如何影响其自身传播效果,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一是使读者产生代入感。哥伦比亚新闻评论研究人员杰克·莫尔索表示,叙事性新闻更强调新闻撰写时艺术性和文学性,更多地展现新闻事件完整过程,能使读者产生一种代入感并被吸引,是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让新闻存在于记者所营造的故事氛围中。二是或可纠正舆论偏见。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传播学教授迈克尔·斯莱特认为,扣人心弦的故事可以改变人们对某些事件原本看法,激发人们更好地从事件本身出发思考问题,而不是带着偏见去评论该事件。三是从“期待视野”选择叙事策略。莫尔索等研究人员提出,叙事性新闻有三大特点:有趣、有参与感和引人入胜。研究人员提醒,煽动性的语言或许可以吸引读者,增加点击率,但并不利于取信于读者,叙事技巧和叙事感情才是吸引读者的关键。〔宁波市委宣传部供稿〕  网络“审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四点影响。网络“审丑”现象通过网络在大学生中流行开来,冲击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是影响高校贯彻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当下网络充斥着网络“红人”,他们“以丑为美”,打破传统观念,背弃社会主流价值观。有的大学生对网络“审丑”文化产生依赖,甚至上瘾,变得自甘堕落,不求上进。二是阻碍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当今大学生正处在三观形成关键时刻,而各种淫秽色情、封建迷信和社会负面新闻及网络“审丑”有害信息对大学生的思想带来严重冲击。三是颠倒大学生审美观及道德与法律观念。网络上一些罪恶、堕落、卑劣的“丑”形象时时围绕着大学生,大学生由开始的“无所谓”到“习以为常”,心态也逐渐变得浮躁,审美追求也呈下降趋势,大大降低大学生审美情趣与明辨是非的认知能力,也淡化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四是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媒体网络对丑星的过度追捧误导部分大学生,对大学生也极具诱惑力。不能有效控制网上有害信息对学生的渗透,导致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空间分离、师生分离、教管分离等现象。〔宁波江北区委宣传部供稿〕    各国出版业应对价格战乱象经验做法。法国:执行图书定价销售制。1981年法国颁布图书定价销售法,禁止图书随意打折。出版商掌控着图书定价权,书店仅有对持其优惠卡的读者打折5%的权利。韩国:实体书店和网络书店享受同等折扣。图书定价销售制作进一步规范,提出实体书店可以把出版时间不超过18个月的图书视为新书,像网络书店一样享受10%的折扣率。美国:采用自由定价手段。早在80年代,美国一批大型出版企业与图书零售商合作,通过大型专业销售网站或其他大型零售商采取削价和大量抛售经营手段,一举改善不少濒临危机的书店境况。英国:出版社定价销售。英国出版商协会和发行商协会签署图书固定价格协议。协议规定,出版商有权力制定价格,而销售商必须按照定价销售,不准折扣,出版商会给他们一些折扣,如果销售商低价倾销,所有的出版商将同时停止对其供货。〔杭州下城区委宣传部供稿〕    国外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主要做法。一是美国采用种子基金模式。资助标准是申请者文化创作及创意已得到市场或社会认可,动员社会力量来对艺术项目的资助。二是英国采用彩票筹资模式。设立国家彩票基金,筹资和资金运用分开管理,彩票的发行和管理由国家彩票委员会负责,而资金分配由12家非政府机构负责。三是法国采用合作社型模式。以行业自身收入为主、资金自给自足又抱团取暖,主要特征是从文化产业子行业的营业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资金,形成专项基金进行管理和分配。四是韩国采用“大文化”产业资产配置模式。成立大型文化产业基金项目,对文化产业各个子行业基金进行统筹运作。成立“文化产业专门投资组合”,以风险投资形式,吸纳社会资金参与文化产业。我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多沦为资本运作平台,而不是资源整合平台。应加快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拓宽文化产业基金退出路径。还需要完善财税制度,完善融资体系,以及构建知识产权与文化企业信用评级体系,为知识产权资产化、证券化打下基础。从投资角度看,文化产业基金应加大对知识产权的投资。〔台州路桥区委宣传部供稿〕  用创新思维推进基层智库建设的三点建议。一要不断深化改革,切实从“人治思维”向“法治思维”转型。将民主科学决策和决策责任追究上升到法律层面,推进地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建立成果评价第三方机制和应用转化市场化机制,形成各类智库在市场中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二要科学整合资源,切实从“散兵游勇”向“抱团组队”转型。探索组建基层智库联盟,跨学科组织科研团队,跨单位形成科研网络,形成上下联动、公众广泛参与的社科研究机制。三要善于借力发力,切实从“孤岛模式”向“多元合作”转型。邀请国家智库、省级智库知名专家学者参与基层重大课题研究和重大决策咨询。同时,加强横向联系,建立资料信息交流渠道和课题研究合作机制,更好地发挥基层智库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咨政功能。〔温州龙湾区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第61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6年8月5日  【打好文化礼堂“建、管、用、育”组合拳⑥】 □杭州富阳区“三大举措”推动文化礼堂广覆盖□宁海县五年规划绘制农村文化礼堂县域“地图”□瑞安市“文化礼堂圈”延伸精神家园辐射半径□浦江县全方位培育“礼堂是我家”礼堂文化□三门县“四字诀”打造“孝义文化礼堂”         杭州富阳区“三大举措”推动文化礼堂广覆盖   仅今年前6个月,杭州富阳区就已高标准建成17个村级礼堂,提前6个月完成全年省重点建设计划,全区累计建成149个农村文化礼堂,覆盖93%以上的中心村。  一、大计划推进,资金保障足。将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纳入富阳区“十三五规划”纲要,与新农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体系、农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体系等无缝衔接。三年来共统筹全区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文化事业专项资金9208万元。从2015年开始,从农办新农村建设资金中每年统筹525万作为文化礼堂专项建设资金,全区累计建成149个农村文化礼堂,覆盖53.99%的行政村和93.75%的中心村,以及59.22%的农村人口,完成“十三五”规划总目标率的72.68%。  二、大队伍建设,运营管理强。建立健全区、乡镇、村三级人才培训联动机制,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礼堂三支队伍建设的通知》。5月举办由综合文化站长、宣传干事、村社宣传文化员共300余人参加的“公共文化服务基层文化骨干专题培训班”;7、8月举办排舞、戏曲、摄影、声乐、美术书法5大类8期培训班,文化礼堂管理服务队伍素质显著增强,“文化礼堂”向“礼堂文化”过渡加快,今年1—5月份,全区各农村文化礼堂开展常态化文化活动615场,受众24.52万人次,约占全区农村人口的45.33%。  三、大考核激励,建设动力旺。今年4月底全面完成已建村“星级礼堂”年度复检、新建村“星级”礼堂申报认定工作,落实专项奖励补助资金68.6万元。将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纳入乡镇(街道)专项、常规工作和新农村建设专项考核,列入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考核范畴,实行动态跟踪、季度一评、年度终审,全区上下抓文化礼堂的动力进一步增强。〔杭州富阳区委宣传部供稿〕  宁海县五年规划绘制农村文化礼堂县域“地图”   宁海县通过制定农村文化礼堂建设“135”计划和四轮驱动举措推动农村文化礼堂区域推进、整县提升。  一、调研摸底抓基础,画好设计图。抽组人员组成专题调研组,历时半年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以“进乡镇、进农村、进礼堂,访党员、访干部、访群众,问短板所在、问需求所指、问目标所求”为主要内容的“三进三访三问”文化礼堂专题调研活动,形成问题清单、需求清单、资讯清单、亮点清单。编制形成《宁海县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五年规划》,形成年度计划、三年行动计划、五年规划的135梯次打造、全县推进的模式。  二、四轮驱动抓统筹,画好路径图。实施均衡化布点,按照东扩、西进、南连、北精、中突破的布点思路,到2020年底,建成农村文化礼堂180家、精品文化礼堂75家、品牌示范点22家、区域化示范片10个。实施区域化推进,着重打造葛洪文化链、胡陈乡8字型精品线、童氏文化村、滨海文化圈、市井文化带。实施品牌化打造,力求“一镇一优”“一村一品”,重点培植前童镇孝文化等十大品牌,推出十佳示范礼堂评选和示范农村文化礼堂星级评定。实施普惠化管用,推出“百堂红色党课进礼堂”“百姓大舞台进文化礼堂”“家规祖训伴我行”和12个“我们的”系列活动为主的“3+12”长效机制。实施“互联网+文化礼堂”机制募集文化志愿者。  三、机制保障抓进度,画好效果图。建立资金众投机制,建立政府主导、实施村为主体、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和公共财政投入、社会力量赞助的资金投入机制。县乡层面分别实施以奖代补和配套补助政策,并鼓励兴建企业文化礼堂和个人文化礼堂。建立帮扶指导机制,成立县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予以指导督促,组建专家指导团队进行培训指导论证,推出县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服务菜单并建立联片联村结对和月度动态播报机制。建立激励考核机制,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纳入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制订农村文化礼堂考核办法,为“自选动作”设立绩效奖和创意奖;建立创新项目申报制和文化礼堂建管用考核溢出机制。〔宁海县委宣传部供稿〕  瑞安市“文化礼堂圈”延伸精神家园辐射半径   瑞安市以多村联建形式打造“文化礼堂圈”,实现资源共享、加强联系、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建设实效性,真正起到文化礼堂凝聚人心的作用。  一、共办文化活动“圈”。根据重要节庆以及重大主题,按照“一月一主题、一月一特色”要求,精心设计开展七岁开蒙礼、重阳敬老礼、春节祈福礼等礼仪活动,使广大村民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熏陶。通过搭建文化大舞台,鼓励各文化礼堂办好一台村晚、组建好一支文化队伍、每季度到其他文化礼堂开展一次“文化走亲”活动,使村民享受到更多“文化大餐”。  二、共讲理论宣讲“圈”。围绕中国梦、核心价值观、美丽乡村建设等内容,在文化礼堂用方言俚语讲述“大道理”1000余场。市级专题宣讲团、基层“红色草根”宣讲团全程发力,先后开讲红色主题党课3018场次。结合“红七月·服务月”“社科活动月”等活动,引导广大党员进文化礼堂零距离服务群众。如市直机关工委组织1000多名机关党员志愿者,通过上门宣讲、设摊解答等形式服务群众。  三、共建机制保障“圈”。事务共管,如湖岭文化礼堂圈成立“1+7”永乐联村党总支,通过组织联建、办公联署、阵地联用、活动联办、产业联动五联举措,将党建服务与文化礼堂建设相结合,发挥建党服务和文化礼堂双重红利。特色共赢,溪坦文化礼堂结合温州特色文化小镇——礼品文创小镇和瑞安中国工艺礼品产业园建设,将礼品产业发展与礼堂相融合。队伍共建,如汀田“五村合建”文化礼堂圈吸纳各村氏族尊长、社会知名人士等人员,分设资金筹集部、接待交流部、国学诵读部、书法美术培训部、文体演出部、社会实践部等“六大部”,成为管理维护文化礼堂正常运行的中坚力量。〔瑞安市委宣传部供稿〕  浦江县全方位培育“礼堂是我家”礼堂文化   浦江县从“建、管、用、育”入手,全方位立体化培育“礼堂是我家”礼堂文化品牌。  一、在“建”上,塑造“家”的味道。选址上留存家的味道,优先考虑古祠堂、古建筑、大会堂、旧电影院等有深厚历史文化痕迹的建筑物进行改造建设。浦江68%文化礼堂由古建筑改建而成。规划上凸显家的味道,成立文化礼堂建设智囊团,对村庄历史、村落文脉进行重新梳理、挖掘。如石埠头村文化礼堂以“诚信”为主系列,塘波村文化礼堂主打“红色”引领。力量上集聚家的味道,发动村民捐款助力,推动形成“文化众筹”现象,浦江民间注入文化礼堂建设资金已超2000万元。  二、在“管”上,严格“家”的约束。制度上严,制定完善管理制度,对考核考评、活动组织、制度上墙等要求从制度上明确规范。队伍上专,建立县级义务文艺巡回演出团,组建文化礼堂管理员队伍、志愿者队伍、文体活动等队伍。保障上全,落实文化礼堂村活动经费,上墙公布全年活动计划、开放时间和管理员名单,接受群众监督。  三、在“用”上,确保“家”的常态。制定“家常菜”,根据成员单位提供的“服务菜谱”,结合各村特色,以集体备课的形式,制订文化礼堂《年活动计划》。落实“家常菜”,组织成员单位根据各村提供菜单,有计划地开展服务活动,与各村自定的特色活动相互辉映,遍地开花。回味“家常菜”,及时记录活动情况,年中和年底进行督查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发放管理员补贴、活动经费的重要依据。  四、在“育”上,筑起“家”的魅力。文化走亲形成合力,开展部门单位、企业文化礼堂认领活动,认领单位在文化礼堂开展各类服务活动,并提供智力、财力支持。文化活动增强活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推出各具特色礼仪活动,把本土特色文化和非遗手工艺搬进礼堂。家园关怀聚起人心,在文化礼堂集中展示各家家训,设置家政技能培训、司法援助各种服务室,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实际困难。〔浦江县委宣传部供稿〕  三门县“四字诀”打造“孝义文化礼堂”   三门县以建设“孝义三门”为契机,用好“搭、打、砌、筑”四字诀,精心打造富有特色、成效明显的“孝义文化礼堂”。  一、坚持精心谋划,搭稳孝义礼堂之“架”。结合“孝义三门”创建工作,邀请专家、学者共聚农村文化礼堂,召开“孝义文化”研讨会,研究制定《三门县“孝义文化礼堂”实施方案》,细化分解102项建设任务。在建成村史廊、民风廊、励志廊、艺术廊、四德廊“五廊”基础上增设“孝义廊”,全面弘扬孝义精神。  二、围绕深入挖掘,打实孝义礼堂之“基”。动员广大群众,深挖、提炼全县孝义文化历史典故,以文化礼堂中“道德讲堂”活动为平台,学习典型人物孝义事迹,倡导群众弘扬孝义文化。已开设“道德讲堂”孝义宣讲21场,参与群众2800余人次。  三、突出典型感召,筑牢孝义礼堂之“梁”。通过全县“十大孝子”“十大好人义举”“十佳最美媳妇”评选表彰活动,邀请已入选县“孝义红榜”及“掌上三门·微红榜”3位典型人物走进农村文化礼堂,分享孝义故事,传递社会正能量。发放《孝义三门》书籍、宣传片,形成“全民孝义”浓厚氛围。  四、创新主体实践,砌好孝义礼堂之“墙”。开展“弘扬传统、恪守孝义”主题活动,将评选出来的孝义人物典型事迹以及“孝义三门”活动开展情况制作成展版,从3月份开始在各村文化礼堂中进行巡展。开设“弟子规讲堂”,开展“七岁启蒙礼”活动,形成尊师重教的道德风尚,共向全县中小学生讲课35场,参与学生5300多人次。〔三门县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第62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6年8月8日   【理论大众化②】 □浙江新闻APP“千村党建好故事”助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宁波海曙区“三个+”打造领导干部理论考学“提质工程”□乐清市围绕“三个三”工程扎实推进基层理论大众化建设□金华金东区试行“工间微课时”将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引向深入□江山市以“最美”微宣讲推进理论宣讲大众化     浙江新闻APP“千村党建好故事”助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浙江新闻APP丽水频道与丽水市委组织部合作,推出“讲千村党建好故事 亮党员干部好形象”活动。全市2725个村,每个村都至少有一个党建好故事上线展示,看“党建小故事”一时成为丽水党员群众朋友圈中一大热门话题,总阅读量4100多万人次。  一、党建小故事密集上线,农村基层党员成网红。广泛挖掘群众身边优秀党员和党组织的鲜活故事,通过浙江新闻APP瞬间传遍丽水大地,引得人们争相发朋友圈传阅。阅读量最高的小故事超过25万人次,点赞量超过3.6万人次,总跟帖留言超过1100多条。主办方根据每篇文章阅读量、跟帖评论数、点赞数,优选出95个“优秀党建好故事”和95个优秀评论,于8月举行颁奖仪式。浙江日报在头版,以《“指尖上的好故事”吸引360万点击量丽水农村党员成“网红”》为题,对这一创新做法作了报道。人民网、光明网、网易新闻等纷纷转载。  二、新媒体助力“两学一做”,让党员干部时时处处学身边人身边事。这种屏幕阅读、在线阅读的方式,一是从时间、空间上将教育学习全覆盖,使“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更鲜活更生动,丽水12000多名外出流动党员实现学习教育无缝隙。二是以身边党员为“参照物”,为基层党课提供鲜活素材。丽水党建好故事每村1个以上,量大面广,所讲故事主角都是农村普通党员,故事简短质朴,以小见大,寓理于情,读起来轻松,学起来有针对性。三是有力推动基层党建“全面提升、全面过硬”,深入人心。党建好故事集中展现支部、党员示范带头作用,因此党员对于“党建促发展”、对基层支部核心作用的理解更深一层,确保了“两学一做”实效。  三、浙江新闻APP体现新优势,开拓党建工作在互联网平台上的新阵地。如何避免宣传枯燥乏味、让老百姓喜闻乐见,是移动阅读时代的挑战,也是“网上党报”改进宣传的重大课题。“讲千村党建好故事亮党员干部好形象”活动在集团领导直接指导下,挖掘农村党员干部服务发展、服务群众、推进工作的好典型,用身边的典型教育身边的人,有力地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这一创新活动也让浙报集团找到了服务地方的新载体,找到了群众喜闻乐见党建宣传的新办法,同时也找到了一条运用互联网思维激活浙江新闻APP的新路子。〔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供稿〕   宁波海曙区“三个+”打造领导干部理论考学“提质工程”   宁波海曙区不断完善四年来区管干部理论考学工作经验,出台“以考促学”细化方案,在“学、考、用”三个重点环节做好“加法”,增强领导干部学以致用、服务群众能力。  一、“N+1”供给,丰富学习内容。在原有理论学习内容基础上,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十三五”纲要、“两学一做”“N”类重点知识和全区主要工作这“1”种实践经验融入其中,在形式上参考驾照理论方式,把应知应会内容汇编成册,保证学习有重点、年年有更新。累计发放各类学习资料、书籍2万余册。其中,全区各项工作开展情况的“加盟”,有力促进了领导干部熟悉掌握区情、推动工作落实。  二、“1+3”联动,完善考评体系。在理论考试成绩随个人考核情况记录档案的基础上,实现区管干部考学与学习型党组织创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考核、全区党建工作考核“三挂钩”。同时对领导干部上机考试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对单位平均分全区前三名的党组织进行通报表扬,对平均分低于全区平均分的街道部门,减扣相应党建考核分数,有力提高领导干部考学的积极性。  三、“1+X”结合,促进学以致用。以理论考学为核心,建立干部带学、讲坛帮学、考试促学、活动引学等机制,在全区党员干部中营造浓厚学习氛围,促进干部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两学一做”。半年来海曙区结合理论考学,开展中心组学习活动400余次、“一把手”基层上党课活动80余场,收集各类学习体会、理论文章300余篇,为全区经济、社会、民生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形成学有所思、学有所用、学用结合的良性循环。〔宁波海曙区委宣传部供稿〕  乐清市围绕“三个三”工程扎实推进基层理论大众化建设   乐清市精心设计“三个三”载体,扎实有效推进基层理论大众化建设,努力开创新形势下理论武装工作新局面。  一、以“三项制度”为抓手,推进中心组学习规范化。推行学习旁听制度,将乡镇(街道)、市直机关理论中心组分成8组,宣传部领导每人联系一组开展理论中心组学习旁听活动,在旁听中对学习情况进行点评,今年已开展50多次。推行学习评估制度,对基层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中心发言、学习讨论等进行量化评估,作为考核重要依据。推行学习通报制度,每季度对各基层理论中心组学习情况进行汇总通报。  二、以“三个团群”为依托,推进理论宣讲常态化。组建市委宣讲团,由市四套班子领导组成,成员每年到所联系的乡镇(街道)、企业、单位进行时事政治宣讲2次,今年已宣讲40多场。组建市委讲师团,由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统战部等部门班子成员组成,以“巡回式”“点单式”“互动式”,到各乡镇、机关单位、企业、学校、农村(社区)进行宣讲,现有成员56名。今年以来开展宣讲2000多场。组建市民宣讲团,由名贤人士、教师、医生等586人组成,以“六不拘”(不拘于场地、不拘于时间、不拘于对象、不拘于语言、不拘于形式、不拘于人数)形式,深入到户、村、企业、学校、社区、文化礼堂等地开展宣讲,今年已宣讲700多场。  三、以“三进活动”载体,推进社会学习规模化。开展“理论学习进机关”活动,由市四套班子领导带头、各机关单位踊跃参与,向广大机关干部和普通市民推荐和捐赠经济管理、人生哲学、历史政治等理论书刊。开展“理论学习进社区”活动,依托民间读书社团、农村文化礼堂、公益书市等载体,围绕“和谐温馨,共建家园”主题,开展《理论热点面对面》读书沙龙活动,举办理论学习讨论会10多次。开展“理论学习进家庭”活动。开展“寻找读书达人”“最美书房”“书香之家”等评选活动,深入挖掘草根学理论故事,讲述理论给家庭和个人带来的影响,分享理论学习的乐趣。〔乐清市委宣传部供稿〕  金华金东区试行“工间微课时”将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引向深入   金华金东区探索建立“工间微课时”选学模式,通过选学+考评通报+考核评价“三位一体”链条式培训,使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利用工间零碎时间进行自主学习。  一、建适合干部口味的课程库。建立授课专题库,“网上”和“线下”统筹列出干部教育培训课程需求排行榜,每季度动态推出干部选修课程500例,培训内容围绕“两学一做”等重点,解读政策法规、党章党章、系列讲话等。个性需求上,围绕干部成长需要等重点,讲授自身成长历程、群众工作方法、压力自我调节等,已形成6大类88小类培训课题,内容涵盖政治理论、政策法规、专业技能、科学人文素养等方面。  二、促干部微课培训全覆盖。在全区干部智能手机上安装“掌上金东”客户终端,开发微课学习模块,将干部选修课程500例等制作为15—25分钟时长的微课时,对“金东大讲堂”课程进行分章分段制作配送。仅半年全区已按需配送微课时116节,参训干部人数点击关注率达2563人次。《今日金东》采取定期推荐微课或每日推送金东新闻报道的形式,满足广大干部自主选学的需求。  三、让微课视频培训见人见声。在“工间微课时”学习培训中,重点考核干部对微课信息或视频阅读的“关注率”“点评率”“交流率”,分别按100%、90%、80%的比例予以量化达标,实现微课信息见流量、视频阅读见声音。开展“掌上金东”客户终端安装与微课阅读使用情况的自查与抽查,督促干部人人知晓、人人参与。〔金华金东区委宣传部供稿〕  江山市以“最美”微宣讲推进理论宣讲大众化   江山市以“最美”微讲堂为抓手,大力开展“最美”微宣讲活动,推进理论宣讲大众化,取得良好成效。  一、突出“最美”宣讲主题,明确导向。以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为重点内容,在部门机关、企事业单位及乡村社区创建“最美”微讲堂,开展“最美”微宣讲活动,以“最美”为主题,宣讲生态文明建设,宣讲乡风文明建设,宣讲优秀传统文化,宣讲党的理论方针政策,让广大干部群众在宣讲中学习最新理论知识,获知最新理论成果。  二、构建“最美”宣讲网络,夯实基础。建设以“最美”微讲堂为主的各类基层宣讲阵地,在全市累计建立200余个“最美”微讲堂,覆盖所有乡镇、社区以及已建成的文化礼堂。建立市乡村三级“最美”宣讲团,从“最美”江山人、党政干部、社区工作者、专技人才、在校教师、文艺骨干、乡土人才中选拔宣讲人员,建立各层次宣讲人才库。建立“最美”宣讲项目库,实施“最美”宣讲项目化,推出“宣讲套餐”,实行“点单式”宣讲,为广大基层干部群众提供差别化、专业化的宣讲服务。  三、创新“最美”宣讲方式,提升效果。宣讲形式上,突出“微”字、不拘一格。推出微党课、微讲座、微故事等小载体,满足基层群众多样化宣讲需求。活动组织上因地制宜、统分结合。结合上级重要会议和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灵活机动地开展各种微宣讲活动,满足群众需求。表现方式上讲演结合、多姿多彩。在形式上,以三句半、讲故事、小品、快板、道情等形式为主,以小载体解疑释惑、讲述生活;在内容上表现上,“土”“专”结合,将村歌文化、家风家训、送戏下乡等当地特色文化相互融合,让老百姓坐得住、听得进。  四、健全“最美”宣讲机制,强化保障。强化督查考核机制建设,将“最美”微宣讲纳入文化礼堂建设年度考核,每三年组织开展一次优秀宣讲团、宣讲员评选表彰活动。强化服务保障机制建设,健全宣讲培训服务机制,建立学习资料保障机制,定期编印宣讲提纲要点、时事小手册、干部夜学参阅等,推动全市宣讲工作广泛开展。强化档案规范管理,每个宣讲阵地建立宣讲工作档案,设施建设、师资队伍、活动开展等情况都归档管理,做到活动有总结、查找有依据。〔江山市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 第63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6年8月15日 【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④】 □绍兴市“四个强化”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杭州高新区(滨江)推进“三优”助力文创企业上市□慈溪市推进“集聚·融合·差异”发展全力打造文化产业升级版□绍兴上虞区打造四张名片复兴千年青瓷文化□衢州柯城区七里乡强打“三张牌”力推生态文化产业发展       绍兴市“四个强化”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绍兴市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充沛的旅游资源,深入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打造“非来不可、非留不可”国际旅游目的地。  一、强化规划引领。由市委宣传部牵头,整合发改、规划、旅委、旅游集团、黄酒集团等相关部门资源,编制文化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和市文化旅游发展规划(2016-2020)、水城旅游全域规划、游步道规划等系列规划,把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纳入各区、县(市)年度重点工作清单和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细则,加强发展绩效考核评估。  二、强化产业扶持。出台《关于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建立文化旅游产业项目进展情况季度通报制度,制定市文化旅游产业基金方案,兑现文化产业项目政策2000万元。发挥绍兴市文化产业促进会作用,实施重点文化企业培育工程和“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推出文化旅游招商项目32个,成立绍兴越剧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做大市文化产业发展投资公司,培育骨干龙头企业20家,推动“下升上”企业150家。  三、强化资源整合。推出“节会+”系列活动,打造黄酒节+各个区、县(市)100场节会、展览、体育、演艺、文创、会展活动+各景点景区特色活动等“1+100+X”节会活动。推出“文化+”推介活动,利用越剧《钗头凤》《梁祝》全国巡演。走出去推介绍兴旅游文化;借助越剧诞辰110周年活动暨首届全国越剧戏迷大会和第十四届“江浙沪闽经典越剧大展演”契机,请进来打造戏曲文化寻根之旅。推出“网络+”营销策略,打造阿Q旅行网B2C旅游电商交易平台,利用APP移动端、微博、微信等互联网平台重点推介“大绍兴”文化旅游资源。  四、强化项目建设。实施全市域“310”工程,即在全市范围内打造10个文化旅游特色小镇,建立10个文化旅游功能平台,开辟10条经典文化旅游线路。实施古城“511”工程,即以古城为依托,在打造五个历史文化街区,一条7.3公里慢行线和12公里文化旅游带。全市共实施1000万元以上重点文化旅游产业项目139只,累计完成投资53.47亿元。〔绍兴市委宣传部供稿〕 杭州高新区(滨江)推进“三优”助力文创企业上市   杭州高新区(滨江)坚持“创新驱动、上市推动”,一手抓产业培育和政策引导,一手抓招商引资和企业服务,全区文创产业发展继续保持良好态势,上半年文创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73.01亿元。  一、优政策,以产业导向为原则推动产业集聚。积极开展第20批拟备案文创企业评审,新增网易雷火、掌维科技等50家符合产业导向,具备一定规模或成长性的文创企业。上半年新增的3家上市(挂牌)文创企业,其主营业务均属于动漫游戏领域,动漫游戏产业的集聚度进一步提升。分类培育文创特色的众创空间,瑞德设计设立工业设计众创空间“瑞德创吧”,米趣网络打造手游众创空间“游戏工厂”,原谷网络成立广告创意众创空间“海螺邦”等。  二、优项目,以产业招商为抓手推动产业融合。聚焦信息经济和重点产业发展领域,积极拓展“互联网+文创”“科技+文创”、体育文化等新兴文创产业。成功引进了注册资金1亿元的甲壳虫动漫股份有限公司总部项目、“创游工场”游戏产业众创空间项目、清科创投领投的二次元互联网文学平台项目等具备后续上市发展潜力的文创项目。配套“黄金十二条”等强力政策,大力引进和支持创投机构发展,鼓励优质资本进入企业及创业团队,推动高新区(滨江)的文创企业做强做优。  三、优服务,以部门联动为基础做好上市培育。文创办、发改、科技、财政、税务、统计等部门协同配合,构建常态化工作机制,给予企业有针对性的服务。组织企业参加创新创业大赛,13家进入文化创意领域全省决赛,占入围决赛企业将近一半。走访服务送政策,区文创办每月对接文创企业10家以上,争取省、市各类扶持资金2261.85万元并及时做好资金拨付工作,惠及企业104家次,协调解决文创企业员工子女入学、人才公寓入住、办公场地拓展等需求。专题服务促融资,组织文创系列沙龙、法律专题辅导讲座、文创企业调研座谈等活动,举办新三板挂牌辅导、泛娱乐产业项目路演等专题活动。〔杭州高新区(滨江)委宣传部供稿〕 慈溪市推进“集聚·融合·差异”发展全力打造文化产业升级版   慈溪市每年安排1600万元专项资金进行激励引导,使文化产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2015年跻身全省文化产业十强县(市、区)。  一、推进集聚发展,夯实文化产业平台载体。谋划建设南部山水休闲、城中文化商务、城西文化商务、东部沿山运动等“四大文化产业板块”,推进上林湖青瓷文化传承园、建设民间博物馆集聚区、文化创意园等“四大文化产业园区”,促进文化产业规模集聚和辐射带动,已入驻文创企业31家。上林湖青瓷文化传承园总投资1.75亿元,占地71.6亩;建成运营杨梅节、养生旅游文化节、青瓷文化节等节庆平台,邀请文化名家、文化名企走进慈溪,让文化产业“火起来”。  二、推进融合发展,发挥文化产业乘数效应。推动“文化+制造”,构建宁波中小企业文创产品工业设计服务平台,建成省级、宁波市级工业设计中心6个,每年举办工业设计大赛、文化慈溪创意汇等。推动“文化+旅游”,引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鸣鹤)国际高峰论坛,打造以南部古镇古村为代表,串珠成链打造南部沿山精品线,如方家河头主打“浙派古村落”文化,鸣鹤古镇主打国药养生文化。推动“文化+消费”,鼓励民营资本参与文化市场消费服务平台建设,发放集互联网、金融、文化消费功能于一体的慈溪文化卡15600张。  三、推进差异发展,擦亮文化产业地域品牌。充分挖掘弘扬地域文化,重点发展青瓷文化、古玩收藏等产业,培育引进省、宁波市级工艺美术大师6名。实施特色文化产业“一镇一品”工程,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倾力打造“古香艺宝”特色小镇,重点是构建“一街两轴四园”:一街,即天元古玩街;两轴,即天潭路文化旅游体验轴和天元大道家居产业发展轴;四园,即古香艺宝博览园、古典婚庆主题园、古典木艺产业园和文化艺术创意园。实行“校企共建”人才孵化,建设文创人才后备基地5个,共同培养动漫游戏等高端紧缺专业人才40余名。〔慈溪市委宣传部供稿〕绍兴上虞区打造四张名片复兴千年青瓷文化   绍兴上虞区持续加大对青瓷文化和青瓷产业的培育力度,着力打造四张名片,全面提升越窑青瓷影响力。  一、围绕遗址发掘,打造宣传名片。全力完成禁山、小仙坛、凤凰山等越窑遗址发掘,积极争取国家、省文物局支持,将越窑遗址列入申遗预备名录,禁山越窑遗址荣获“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以此为契机创立申报“上虞青”商标作为越窑青瓷特色文化宣传品牌,并创办《上虞青》杂志、网站、公众微信号,配合央视拍摄大型纪录片《瓷路》,不断扩大上虞青瓷文化的影响力。  二、围绕技艺传承,打造学术名片。整合调动内外资源,举办“早期越窑及上虞禁山窑址学术研讨会”。每年组织开展秘色瓷研发评比,与景德镇学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每年选送10位年轻制瓷工匠和学校教师前去学习进修,持续推动本地青瓷作坊和工匠提高秘色瓷研制水平。  三、围绕场馆建设,打造旅游名片。实施《上虞越窑青瓷遗址保护总体规划》,启动青瓷文化创意园建设;完成凤凰山考古遗址公园策划方案设计,转入全面施工阶段;投资400万元,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共同打造的“上虞青”现代国际陶艺中心正式开馆,已接纳12名外国艺术家入职创作。  四、围绕产品开发,打造产业名片。制定实施《青瓷文化产业发展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秘色瓷研发奖励办法细则》等扶持政策措施,使三雄陶瓷、越瓷陶业、东山青瓷坊等一批青瓷生产企业得到快速发展,培育出董文海、李道凤、顾少波等一批知名青瓷制作工艺大师,各类青瓷产品远销香港、日本、挪威等世界各地。〔绍兴上虞区委宣传部供稿〕 衢州柯城区七里乡强打“三张牌”力推生态文化产业发展。一是打好“养生牌”。依托“小气候、原生态、农家屋、高山菜”优势,通过整乡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建立高山蔬果区、精品民宿区、休闲观光区、特色民宿区、耕读文化体验区、古道文化体验区、生态山水体验区等漫生活体验区,努力打造一条以乡野风情、户外拓展、创意活动、静心养生、活力健身为主的漫居小镇。2015年,桃源七里景区被评为“2015年度休闲养生度假胜地”和浙江省生态旅游示范区。二是打好“民宿牌”。以建设精品民宿、精品乡村酒店为导向,加快推进农家乐产业升级。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精准对接乡村休闲旅游市场,加快推进农家乐网上订餐、订房和农产品网上推广销售。三是打好“摄影牌”。设计推出七里云舍、千年银杏、梅园、千里岗、际头坞杜鹃谷等14条摄影写生线路,组织开展中国摄影报、中央驻浙媒体、浙报传媒集团等摄影家摄影采风活动,完成四季“寻美七里”摄影比赛评选。〔衢州柯城区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第64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6年8月18日  【工作要情⑦】□杭州G20动画宣传片《欢迎来G20杭州》在BBC首发□绍兴市全媒体聚焦“晒亮点、比业绩”考评活动形成舆论强势□嘉兴市以“三式”报道做好经济新闻宣传□台州市主题外宣打响城市形象金名片□“中国乡村好声音”江山村歌走进G20峰会MV□温岭市文化发展大会带来亿元“文化礼包”助力文化发展□杭州萧山区家风家训专题片在中纪委网站头条推送□宁波江北区联手“北大青鸟”打造国家音乐产业基地□温州龙湾区红连文化成为中国产业园运营新三板第一股□建德婺剧团婺剧《天下第一疏》首次进京会演□平阳县新编现代大型越剧《雁山春曲》全省公演□全国网媒大咖齐聚兰溪造强声势  杭州G20动画宣传片《欢迎来G20杭州》在BBC首发。近日,杭州G20动画宣传片《欢迎来G20杭州》在BBC国际新闻台首发。该宣传片共15秒,融入西湖三潭印月、断桥、六和塔、雷峰塔、灵隐寺、阿里巴巴集团、龙井茶园等杭州特有地标的动画形象,配以“杭州准备好了”“杭州就是这样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等歌词,以欢快的音乐、简洁的语言和画面向全世界介绍历史与现代融合的“东方品质韵味杭州”,向欧洲民众发出来杭州的邀请。将于8月至10月底通过BBC World在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44个欧洲国家播出359次,预计总体覆盖约2000万人次。BBC制作团队的Facebook账号还将同步发布该片的60秒完整版。杭州还将借力英国《每日电讯报》、法国《费加罗报》、德国《德国商报》等,以“杭州请柬”为创意,宣传G20举办地杭州,扩大国际知名度美誉度。〔杭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绍兴市全媒体聚焦“晒亮点、比业绩”考评活动形成舆论强势。绍兴市通过在线直播、网络评论、互动交流等形式,积极做好“晒亮点、比业绩”直播考评宣传工作。开辟专题专栏,在绍兴网、绍兴网络电视台开设“晒亮点比业绩——全市域参与,全社会关注”等专题专栏,推出6个滚动直播窗口,开辟一图看懂、现场点评、全景VR等14个栏目。发力“两微一端”,利用“绍兴发布”“掌上绍兴”“今日绍兴”等市内重点新媒体,创新使用可视化图解、手机视频直播等形式,发稿近200篇、图片1000多张、视频150多段,新媒体矩阵累计点击量超350万人次。发挥新华社、浙报集团等媒体资源优势,刊发《绍兴:直播区县“年中考”,“晒亮点”也“找短板”》等系列时文,在新浪微博开设#晒亮点比业绩#话题阅读量超过52万人次。在绍兴网论坛、绍兴网络电视台开设“网民看点评”互动区,展示各地亮点工程三个月前后对比照,引导网民参与讨论,有超过10万网民参与点赞。〔绍兴市委宣传部供稿〕   嘉兴市以“三式”报道做好经济新闻宣传。“拉网式”集中展示,嘉兴日报开设“比学赶超 争当标尖”专栏、嘉广集团新闻频道推出“双推”系列报道、嘉兴在线制作《“双推”活动我争先》专题网页,以报纸头版、电视头条、网页专题等强大舆论声势。“聚焦式”个性分析,南湖晚报推出“双推大擂台”专版,以现场直击、图表数据、记者手记等表现形式,展现工作亮点;嘉广集团新闻频道从各地观摩点实例入手,采取差异化分析报道,总结提炼特色化实践经验,生动展示“双推”互比、互学、互评活动。“联动式”平台共享,嘉广集团全媒体中心记者在完成电视广播报道的同时将现场情况推送到手机APP平台“禾点点”,实现新闻报道线上线下无缝对接。全市共有17个新媒体平台参与“双推”报道,编发相关消息70余条,累计阅读量突破8万人次。〔嘉兴市委宣传部供稿〕   台州市主题外宣打响城市形象金名片。大力实施“魅力台州”对外传播工程,推出大陈岛垦荒精神、小微金改、文化台州等一批重大主题外宣活动,打响了城市形象金名片。一是抢抓传播引爆点。在市级以上新闻媒体刊播相关报道535篇,其中《人民日报》《新闻联播》、新华社、《浙江日报》《浙江新闻联播》等均在头版头条进行报道。二是找准形象得分点。找准国务院建立浙江省台州市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试验区机遇,第一时间制定“小微金融”对接央视财经频道《对话》栏目工作方案,推出《金融助力实体之台州样本》,分析解读台州“小微金改”之路,成为全国首个走进央视《对话》栏目的地市级。三是扩大外宣结合点。借力台州乱弹《戚继光》献演国家大剧院,在首都各界掀起台州文化热潮;加快城市形象视觉识别系统的建设,推广应用“台州十景图”;制作新版《台州概览》,牵头创作《食美台州》,启动创作《台州人在上海》等外宣精品图书,激活文化外宣内生动力。〔台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中国乡村好声音”江山村歌走进G20峰会MV。为献礼G20杭州峰会,7月中下旬以来,江山市启动拍摄“中国乡村好声音”江山村歌走进G20峰会MV拍摄工作。拍摄前夕,江山市分别在杭州、江山两地开展多次研讨会,并邀请小百花越剧团、浙江歌舞团、中国美院等专业制作团队,进行10首村歌MV的编导、拍摄制作。这10首村歌分别是《那里有个名叫江山的地方》《妈妈的那碗大陈面》《谜一样的廿八都》《江郎与须女》《让世界听到中国幸福乡村的声音》《千年清漾》《碗窑美》《连心曲》《好客赵家》《生活如茶》。10首江山村歌作为G20峰会的系列外宣品之一,将在新闻中心、酒店宾馆及活动场所集中展示宣传,同时通过客户端APP、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广泛传播。〔江山市委宣传部供稿〕    温岭市文化发展大会带来亿元“文化礼包”助力文化发展。近期,温岭市召开文化发展大会,围绕“建设一批重点文化设施、发展一批重点文化产业、培育一批重点文化人、打造一批重点文化精品”的文化补短目标,出台《温岭市文化创新发展2020实施计划》《温岭市“拆后利用”建设全民文体设施实施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快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意见》等6项新政策,由市财政配套设立文化创新发展专项资金1亿元,用于鼓励各类文化创新、表彰文化精品、培育文化人才等;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基金每年1000万元,力争到2020年,全市文化产业产值年均增速达到17%。还设有文化设施建设专项资金10亿元,计划在“十三五”期间完成温岭文化中心、温岭书城、300家农村文化礼堂、300个农村文体广场等12项重点工程。〔温岭市委宣传部供稿〕   杭州萧山区家风家训专题片在中纪委网站头条推送。近期,萧山区制作完成《浙江萧山汪辉祖:“庸训”治家 德义相传》家风家训电视专题片,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在头条位置予以专题推送。该专题片详细介绍汪辉祖其人以及家训《双节堂庸训》,邀请浙江大学历史学专家、萧山乡土史专家作专业解读,重点突出了汪辉祖身上所蕴含的贤、廉精神,旨在推动萧山本土名人传世家训转化为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汪辉祖为萧山瓜沥人。所写的《双节堂庸训》囊括了修身律己、读书治学、处事之道、子女教育等各方面的内容,融“圣贤书”与“人间事”于一炉,言简意赅,通俗易懂,流传广泛。〔杭州萧山区委宣传部供稿〕   宁波江北区联手“北大青鸟”打造国家音乐产业基地。宁波江北区日前与北大青鸟音乐集团签署宁波音乐港国家音乐产业基地合作协议。该集团将投资5个亿在音乐演艺、宁波音乐公园和产业园区三大板块。在音乐演艺方面,将引进国内唯一面向产业颁奖的国家级音乐盛典“中国原创音乐致敬盛典”、全国剧场院线运营公司“怒放青春演艺集团”总部、晓峰音乐公社等演艺项目,还将选择一批音乐家不定期举办“明星艺术周”。宁波音乐公园将建成世界木屋博览会,导入音乐和明星元素,形成音乐工作室、音乐客栈等内容;建设户外音乐节广场,常年举办户外音乐表演,配套创意市集、露营基地、极限运动等功能。国家音乐产业基地将整合盘活江北区城市资源,引进中国音乐产业交易中心,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打造成以音乐为核心元素的泛文化产业集聚平台。〔宁波市江北区委宣传部供稿〕   温州龙湾区“红连文化”成为中国产业园运营新三板第一股。近期,浙江红连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成功挂牌,成为中国产业园运营新三板第一股。“红连文化”严格参照国家服务业标准化要求,打造全国首个管理体系标准化运营的产业园。编写《园区标准化运营管理手册》《园区管理系统(智慧园区)标准化手册》等,建立面向员工和客户的标准流程系统。同时,打造“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品牌,建立“人力资源服务平台”“产业培育(技术)平台”等六大公共服务平台。筹金2000万成立红连“文化种子基金”,助推文化创意企业发展。筹建红连研究院,为园区企业培育所需人才。建设网上企业商城、虚拟产业园,开展线上虚拟园区拓展,形成多网融合的信息服务模式。创新文化产业孵化器形态,成立专注于众创空间开发、运营、加盟管理的新型创业孵化管理平台薪火工坊。〔温州龙湾区委宣传部供稿〕    建德婺剧团婺剧《天下第一疏》首次进京会演。近期,由中宣部、文化部主办的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开幕,建德市婺剧团廉政题材婺剧《天下第一疏》作为浙江省唯一参加会演剧目被入选其中。该剧是建德市婺剧团倾力打造的以廉政为题材的婺剧戏,曾荣获第十三届中国戏剧节剧目奖、第十二届浙江省戏剧节优秀剧目大奖、浙江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浙江省优秀剧目等。先后赴台湾、澳门、新加坡、韩国等地演出。此次进京是建团50多年来首次登上国家级舞台。〔建德市委宣传部供稿〕   平阳县新编现代大型越剧《雁山春曲》全省公演。该剧以“水韵浙江、美丽家园”为主题,成功在省、市、县三级公演,观众逾10万人次,新华网等14家省级以上新闻媒体参与宣传报道,受到社会各界点赞。该剧通过表现雁山村村民治理环境、恢复原生态面貌等剧情,阐述了只有“绿水青山”才能换来“金山银山”的乡村发展理念。以“五水共治”“三改一拆”两大攻坚战中动人故事和先进榜样为创作原型,以平阳南雁荡山地区群众还青山绿水于民为创作模板,展示出平阳社会民众积极投身建设成果和热情。自2016年3月开始在该县各乡镇启动惠民巡演,5月在温州市东南剧院公演;8月在杭州剧院举办专场演出,好评如潮。该剧创作编排还特邀国家一级导演翁国生、国家一级演奏员蔡南正、国家一级舞美设计裘冰等国内著名一线专家进行二度创作。此剧已入选文化部戏曲剧本孵化计划。〔平阳县委宣传部供稿〕   全国网媒大咖齐聚兰溪造强声势。近期,“走兰溪乡村 品美丽乡愁”全国知名网媒走进兰溪大型采风活动顺利举办。本次活动吸引包括人民网、新华网、中新网、新蓝网、大浙网等在内的30多家国内知名网媒参加。微博、微信、网站、手机APP等网络媒体刊发稿件近300篇,阅读量超过4000万人次。活动当天策划的新闻专题从“走兰溪乡村·全媒体报道”和“品美丽乡愁·全景兰溪”两方面,多层次立体化展现兰溪旅游资源、文化底蕴和经济发展。“兰溪新闻”APP、“兰溪新闻”微信公众号、兰溪新闻网也融合推送。《比乌镇美,比南浔雅,比西塘有人情味的古镇,端午走不走?》更是单篇收获22000余人次阅读量。〔兰溪市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 第65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6年8月22日 【观点摘编④】□引导微信舆论场的三个建议□VR技术推动新闻业的三重转向□政务微信未来发展的策略展望□国外数字实体空间建设经验值得借鉴□美国媒体创新数字化报道模式的经验做法□美国传统媒体引入“硅谷模式”推动媒体融合的几点做法□网络文学亟待加强正面引导□当下校园公号吸引大学生群体的五种成功模式□国外网络媒体应对虚假新闻三种模式值得借□欧美出版巨头涉足在线教育的做法□英国巧用电影等媒介开展青少年素质教育  引导微信舆论场的三个建议。一是树立领地意识。要积极主动设置议程,在发生重大突发性事件时,迅速通过微信公共平台发布真实、准确的消息,用政策议程引领媒介议程,第一时间占领微信舆论阵地。二是明确主体责任。要出台相应法律和法规,健全微信舆论场信息监管机制,如要求运营商设置关键字审核程序,对微信内容进行自动过滤等。运营商要承担技术监管责任,对于有害信息直接进行屏蔽,对于被多次转发的信息进行人工审核,审查信息的真实性与合法性,避免谣言传播。三是发挥“领袖”作用。与微博一样,微信舆论场中也有“意见领袖”,要加强对“意见领袖”媒介素养的培养,督促他们用合理方式表达诉求,坚守基本的媒介道德准则,不随意转发和评论未经核实的信息。要实施对“意见领袖”信息发布行为的重点监管,严格审查身份和信息内容。〔宁波北仑区委宣传部供稿〕   VR技术推动新闻业的三重转向。近年来蓬勃兴起的技术变革对传统新闻的理念范式和传媒业的运营模式构成了巨大挑战和冲击。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这两项全新的技术因其强大的复现功能、新颖的操作方式,推动传统新闻业在内容、业态、样式上的多重转向。一是内容从浅层叙事到深度内容转向。首先,新闻媒体采用VR技术可以复现新闻事件的“现场”和“全貌”。AR技术可以提供海量的背景信息、深度内容便会以文字、图像、音视频等多种形式被“唤起”,以此增强用户的现实体验,延伸其感官功能和认知空间。二是业态从“各自为战”到“跨界融合”转向。VR和AR不仅能够驱动传统媒体机构迅速建立起“中央厨房”式的全媒体平台,还有力推动了传统新闻业与新兴高科技产业之间的“跨界融合”。三是样式从“线性+固化”到“沉浸+参与”转向。VR新闻的叙事逻辑是受众为中心,用户借助于AR技术,不仅可以亲身“沉浸”在新闻现场中,还可以多种方式参与新闻生产。AR时代,用户不仅是新闻的读者和观众,更成为内容的“产销者”。〔台州路桥区委宣传部供稿〕 政务微信未来发展的策略展望。一是资讯内容精简化。政务微信应当坚持内容言简意赅、结构清晰明了的理念,使用户能够准确、快速地寻找到需要的内容。同时使用图片+音频+视频+文字等形式,用内容吸引受众,提升政务微信的综合传播效率。二是服务全面细致化。政务微信应当满足公众各方面需求,如门诊挂号、排队看病等,只有这样,用户才能花费最少的精力,运用政务微信满足自己服务上的需求。三是信息快速准确化。严格遵从信息更新快速准确化要求,除了完善传统的信息审核制度外,还应建立一套顺应时代的新型信息审核制度,提升政务微信的传播效果。四是实时操作简易化。应站在受众角度,设计简易化操作的政务微信板块,从而更好的方便受众。五是官方权威规范化。政务微信由于总体上是运用互联网进行信息内容发布,很多公众对其官方认证抱迟疑态度。相关单位应尽快给官方政务微信进行有效认证,设置验证环节,使公众个人隐私不会被泄露,让公众对政务微信不再存疑。〔宁波市委宣传部供稿〕   国外数字实体空间建设经验值得借鉴。一是突出数字展示墙。以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创新互动空间1号画室的数字展示墙为例。该显示屏长约12.2米,收藏馆内4000多幅艺术作品。其特点是可以多人同时互动操作,能在第一时间给参观者带来非常直观和震撼的画面感。二是强化创新互动。在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6块互动屏幕分别提供不同的互动游戏和互动形式来拉动和吸引着用户参与,参观者可触摸、点击、感应指定区域,获得延伸信息,改变以往浅显的参观视角。如雕塑互动屏幕的“姿势模仿”,该互动屏运用传感检测器,检测用户的模仿姿势,并与屏幕中的人物雕塑进行相似度匹配,后台会自动给出分数。三是打造专属移动应用程序。如美国洛杉矶当代艺术博物馆、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实验室等,馆内的移动应用程序能够为参观者带来以下服务:提供解说、指导服务,用户可及时收到馆内各项最新通知和信息;可扫描带有特定图标展品,获得关于该展品的更多背景信息和介绍;带有GPS定位和导航系统,既可为用户提供“推荐路线”或其他参观者上传的路线,也可方便参观者创作自己的个性化“线路”。〔温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美国媒体创新数字化报道模式的经验做法。一是分析并利用一切数据。纽约新兴新闻网站Mic.com的目标受众定位为1984年—1995年出生的年轻人,从用户参与、读者行为等方面分析并利用一切数据,可以快速掌握年轻人的喜好,这些数据有助于他们识别该在哪个部分下大力气。二是尝试VR纪录片。《纽约时报》去年11月发布了第一部虚拟现实(VR)纪录片《流离失所》,该纪录片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推送一个催人泪下的新闻内容,展示了3个孩子身处饱受战争蹂躏的地区,过着流离失所的生活。《纽约时报》向100万订阅者赠送了“谷歌纸盒”,让用户可以在智能手机上观看沉浸式视频。三是视频开始成为业务核心。麦克拉奇报业集团组建“沙盒”的视频团队,着眼于与新兴视频平台进行合作,寻找最新的技术以及如何开发视频新闻的未来。〔杭州下城区委宣传部供稿〕   美国传统媒体引入“硅谷模式”推动媒体融合的几点做法。一是媒体运作理念上采纳“用户为先”思维模式,根据外界变化迅速应对转变。以内容“创客”、技术“极客”和营销“侠客”为核心团队,通过内容产制、营销策略和数据编程开发“三合一”方式为用户提供体验,有效吸引新用户、黏合老用户。二是新闻生产流程上,由过去以单向度的“新闻采编”为核心转变为以更具互动性的“内容管理”为核心。如《纽约时报》,将组建一支核心编辑团队专门负责协调印刷版的内容生产和数字平台的跟踪与推送,所有记者都能使用内部开放的分析工具来了解用户与内容的互动数据。三是新闻产品及服务上,针对用户需求进行分类优化。大幅改进移动客户端主页设计,推送内容更贴近用户兴趣和需求,同时视时间、新闻重要性而采用合适推送方式。在吃、看、买等工作学习生活娱乐方面帮助用户决策,改进用户体验。四是广告营销上,根据用户消费媒体内容的时间和所处环境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广告推送。如《纽约时报》推出一款移动广告产品“手机时刻”(Mobile Moments)筛选出每日7个投放广告节点,推送不同类型消费品,多采用“新闻纪录片”形式,做成“虚拟现实体验包”,既提升用户体验,又不以牺牲新闻采编独立性为代表。〔舟山普陀区委宣传部供稿〕 网络文学亟待加强正面引导。一是资本逐利破坏文学生态。市场资本左右乃至决定网络文学创作的方向、类型,大量由网络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影视或游戏等,已呈现出同质化、猎奇化并存的态势,而热钱追捧的项目在营销上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导致创作者对相关题材趋之若鹜,使得网络文学生态失去健康和平衡。二是学术理论体系滞后于实践。知名学者邵燕君表示“网络文学就是当代文学”。网络文学的当代性决定了它始终处于极大的流动和变化甚至变异当中,无论是主题、价值观层面的研究,还是叙事手法、艺术特征方面的研究,都有很大的挑战性,不能照搬传统文学的理论体系和衡量标准,需要加强引导。三是网络文学创新还有待加强。网络文学的研究创作仍然以鼓励、观察、试探的形式展开,在多方力量已经做好准备时,网络文学创作者更应该坚持创造创新,将当代性、人民性和网络传播特质充分结合,迎接网络文学新发展的东风。〔龙泉市委宣传部供稿〕    当下校园公号吸引大学生群体的五种成功模式。当前,国内高校资讯公号为吸引大学生群体关注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和特点,其中五种模式目前较为成功。一是用内容和创意打造爆款文章。如武汉大学官微运营团队突出内容和创意,打造《影像丨昨夜,我在武大走过那段樱雪纷飞路》《亮了!今年武大录取通知书长这样》《好久不见,珞珈初雪》等多部爆款文章,阅读量均超10万人次。二是展示校园文化气质。北京大学微信公号具有很强的文化气息,“读书”“文苑拾英”栏目展示文字之美;“定格”栏目用图片展示校园美景;“未名撷趣”栏目讲述身边的校园故事,受到学生欢迎。三是主打校友感情牌。如南京大学“侯印国老湿”微信平台跻身全国最有影响的校园自媒体之列。其推出“南大·单身三行诗”比赛、“南京大学,你是我的独家记忆。113岁生日快乐!”等主打情感牌的栏目受到热烈欢迎。四是依托纸媒转型新媒体。复旦大学依托老牌校园周报《复旦人周报》转型新媒体微信公号,将重心向新媒体转移,以适应大学生群体的阅读习惯。五是利用选题优势吸引用户。“玩转大学”公众号号称“中国高校第一新媒体”,阅读量经常位居高校微信排行榜榜首。该公众号选题更开放,挖掘粉丝感兴趣话题、吸引粉丝参与互动是这类公众号的特色。〔金华市委宣传部供稿〕   国外网络媒体应对虚假新闻三种模式值得借鉴。一是法律——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通过法律手段来震慑、打击和抑制网络虚假新闻的制造和传播,如德国在《民法典》和《刑法典》框架内逐步建立互联网法规体系,直接适用于网络诽谤和谣言管制,在司法过程中采取更严厉的量刑;韩国政府颁布《信息通信网法施行令修正案》,其中规定实行网络信息管理“限制性本人确认制”即网络实名制,减少网络上虚假和恶意信息散播。二是道德——“头顶上的日月光辉”。充分激发和调动网络媒体的道德责任感和自我约束力。如美国新闻摄影记者协会制订了“数码处理的伦理道德规范”,规定了真实准确是新闻职业者的指导原则。如有违背,通常做法是删除虚假新闻、向受众或受害人道歉,如有必要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三是行业监管——在“自律与他律”的互动中前行。随着社会责任理论的诞生,西方国家纷纷加快新闻职业道德建设步伐,形成以英国、德国为代表的通过议会立法建立新闻评议制度,以美国、法国和日本为代表的在新闻媒体内部建立严格的内审制度这样两种形式的行业自律和行业监管机制,为很多国家所效法。〔嘉兴秀洲区委宣传部供稿〕   欧美出版巨头涉足在线教育的做法。一是把握市场趋势。美国远程在线教育人数连续13年增长,2015年,超过1/4美国高校学生上过1次以上远程在线课程,人数近583万。欧洲在线学习公司Docebo对26个国家和地区的2.8万名用户分析,在线教育注册人数年增长率最高分别是亚太地区、东欧、非洲和拉丁美洲,其中中国年增长率达30%。分析发现在线教育人数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继续教育庞大的市场需求,认同在职培训能提高工作表现、有助于职业发展、能帮助加薪的比率分别达96%、78%、87%。欧美出版巨头敏锐的把握了这一市场趋势。二是发挥行业优势。在线教育技术发展、云技术进步和人员成本的降低,凸显了出版商在内容资源、商业模式方面的优势。出版社作为内容制造商,能够把拥有的资源轻松转化成任何形式的学习产品。形成了一套灵活多样的商业盈利模式:用户可以根据个人需求直接订阅课程;企业购买适合自身发展的课程对员工进行培训;还有出版社将学习项目卖给其他企业的授权模式等,满足了不同层面的需求,并且取得了成功。三是稳定客户资源。出版社本身拥有大量客户,而这些用户渴望学习参与度更高,出版社将自身大量丰富的资源转化成任何形式的学习产品,整合编辑组、作家、投稿人等值得用户信赖的学习资源,建立市场和发行渠道,向现有的客户群体提供在线学习产品,并借此不断发展新客户,从而不断增加客户资源。〔湖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英国巧用电影等媒介开展青少年素质教育。媒介素养教育已上升为英国教育国策之一,具有长周性、广覆盖、可调控等特点,有些做法值得参考借鉴。专家指出,“去好莱坞化”是英国半个多世纪推行媒介素养教育的最大特点之一,终极目的是为了保护本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而对学生观影娱乐分析和批判能力的培养,则是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英国通过编制一系列媒介素养教育指南和指导目录等,引导学校教育将“去好莱坞化”后的媒介内容植入文学、历史、地理、数学、设计、外语、艺术等课程学习中,鼓励使用欧洲其他国家和亚洲部分国家媒介影响。英国教育部门强调,教师要担负起责任,培养孩子对现实与剧情虚构、影像符号意义、电影中人物形象和价值观辨别等的分析能力,学生通过观影,了解电影语言的进化与发展,具备对电影作品的审美等。〔金华金东区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 第66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6年8月24日 【文明创建①】□三门县“四张清单”推动文明创建常态长效□金华婺城区创新督查机制助推文明城市创建迈上新台阶□瑞安市“大督查机制”有力助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好家风建设②】□台州黄岩区高桥街道“好家风”带起好民风好社风□海宁市“分群体、抓载体、促融入”弘扬家风文化       三门县“四张清单”推动文明创建常态长效   三门县把开展文明创建活动作为“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重要抓手,通过定任务、查问题、补短板、亮成效等系列举措,推动城市文明建设常态长效。  一、制定下发“任务清单”。按照《浙江省示范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标准要求,细化任务分解,制定明细清单,对全县10个乡镇(街道)、89个创建成员单位下发文明创建年度目标任务书。通过详细论证、征求意见,制定出台《三门县乡镇(街道)文明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科学调整测评点、测评内容、分值权重等,将“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美丽乡村”等文明创建重点工作纳入活动范围。  二、查找列出“问题清单”。每季度末由县创建办牵头对全县所有乡镇(街道)开展实地暗访与问卷调查,在“掌上三门”手机客户端和“三门新闻网”等新媒体平台开设“创建随手拍”曝光台,由市民直接查找、反馈、举报各类不文明现象。今年上半年共发现汇总各类问题87条。对查找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汇总,依据测评情况形成测评分析报告。  三、跟踪问效“短板清单”。落实“一把手”责任管理机制,针对发现的问题通过《文明创建简报》开出“短板清单”,通报相关责任人,明确整改时限,抓好整改落实跟踪问效和“回头看”。借助今年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契机,对“乱搭乱建”“毁绿种菜”“小区牛皮癣”等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清理。目前共发出“工作交办单”和“限期整改通知书”113份,整改完毕110份,整改率达98%。  四、点评亮出“成效清单”。建立季度通报、半年测评、年终考核工作机制,将文明创建活动的最终成绩换算、纳入各乡镇(街道)年度经济与社会目标责任制考核分值。建立季度工作现场会制度,由县主要领导点评每阶段工作,各地各部门创建工作负责人直面创建热点、难点问题,集思广益“把脉问诊”“对症下药”,促进问题整改“落地生根”。邀请创建工作先进乡镇(街道)介绍好的经验做法,鼓励各责任单位互帮、互助、互比、互学,推动文明创建工作形成学先进、补短板、找差距、见成效良好氛围。〔三门县委宣传部供稿〕 金华婺城区创新督查机制助推文明城市创建迈上新台阶   金华婺城区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创建网络,形成层层抓落实工作格局。同时,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创新督查机制,助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整合多方力量,形成督查合力。积极整合督查力量,形成以创建办、城管办牵头,市场监管局、行政执法局等相关责任单位专业人员参与的多部门联动督查组。如对农贸市场、临时市场、马路市场等进行督查时,由上述部门组成联合督查组。对督查现场发现的问题,根据各自职能现场下达整改通知书,并做好后续整改和监管工作。  二、创新督查方式,打通多方渠道。创新“微信群”督查、区领导带队督导、成员单位自查等多种形式督查方式,确保督查效果。如开通“婺城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微信群”,将创建“两代表一委员”、成员单位代表、乡镇(街道)分管领导、联络员、社区干部及居民代表纳入微信群。通过“随手拍”,及时发现上传,相关责任单位即时整改并反馈。通过组建沟通平台及提升多层次人员参与度,消灭创建问题死角。对履职不力的相关责任人,由纪检、组织等部门介入处理。区创建办组织各相关单位对“示范文明城区”“市区文明程度指数测评”标准等内容进行细化培训,落实责任分工,要求各创建工作相关单位对照标准,开展自查自纠工作。  三、突出问题导向、细化督查内容。区创建办仔细研究全区文明指数测评中存在的短板问题,重新制定督查方案和计划,将文明城市创建督查内容细化整合为:公益广告;农贸市场、临时市场;行业服务窗口;学校及周边环境秩序;餐饮店环境;建筑工地;人行道停车秩序等专项。每一次督查采取不通知、不预定路线、不设问题底数方式,将问题充分暴露出来,促使职能部门和行业单位进行全面整改。四、创新考核方式,调动参与热情。改变以往经费使用“撒胡椒面”方式,对全区6个街道(乡镇)文明创建工作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发放补助资金依据。考核采用按季、分类原则。基础设施较完善的社区(村)分为一类,基础较差的归为一类,按照季度文明指数测评结果、精品社区竞赛评比结果、日常督查问题、整改反馈情况等内容进行量化考核,补助经费按照考核结果进行分配。既弥补经费不足等问题,又保证社区工作积极性,确保创建经费使用的有效性。〔金华婺城区委宣传部供稿〕 瑞安市“大督查机制”有力助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瑞安市增强督查工作的威慑力、影响力,形成上下配合、左右互动的大督查格局,有效推进各项创建任务落实。  一、市领导“联系查”。建立市级领导干部挂钩联系部门、镇街文明创建和市领导牵头专题协调会制度,及时协调解决创建中重大问题,如部门职能交叉、职责分工不清、历史遗留等问题。通过督查促领导,示范带动全市各级领导干部主动作为。促成33位市级领导开展文明创建专题督查72次,梳理督办问题106个、整改率100%。    二、新闻媒体“跟进查”。建立新闻媒体协作创建制度,组织新闻媒体介入督查,共同营造解决问题、狠抓落实的工作氛围,促成210件疑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其中电视栏目《直击焦点》连续10期曝光创建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直接促成望江水产批发夜市占道、瑞安商城周边环境管理混乱等一批难点问题的化解。  三、人大政协“督促查”。积极发挥人大代表视察和政协委员巡查作用,促进创建任务完成。如市政协教文卫体委组织开展基层体育健身点健身器材破损现状调研巡查,通过向市政府报送《政协信息专报》,促成全市健身点体育器材更新、修复工作。  四、市民群众“曝光查”。发动热心群众、文明志愿者、市民监督团等力量,通过瑞安论坛、市民热线、微博举报等多种渠道,曝光“五水共治”“四边三化”等方面创建“短板”,如市民监督团曝光南门三期菜市场长期占道经营问题,推动该市场改造提升。〔瑞安市委宣传部供稿〕    台州黄岩区高桥街道“好家风”带起好民风好社风   台州黄岩区高桥街道深入开展“好家风好家训”建设活动,让广大群众在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家国”思想,让家风家训文化在基层生根发芽。  一、“晒”家训弘扬好家风。发动村民通过在家谱家史、牌匾楹联、经典村训家训中寻找,听长辈口述、与家人或村民共议等途径,引导村民户户写家训,在厅堂、家门口等醒目位置张挂。组建“寻找散落在记忆里的好家训”团队,挖掘一批如胡氏祖训、陈氏祖训、张氏族规等具有当地特色的传统家训。整理一批经典家训,制作“古今家风家训”文化墙进行展示。依托文化礼堂这一平台,打造修身书舍、齐家讲堂、家训馆、心愿馆等特色馆堂,对中国传统中的家规、村民家训进行集中展示,在润物细无声中接受宣传教育。  二、“传”家训继承好家风。开展“话家训·扬文明家风”大讨论活动,切实发挥家风家训律己、教子、涵养正气的积极引导作用。组建家风宣讲团,开设专门讲授经典家规家训的“齐家大讲堂”。依托乡村大使、乡间名嘴等草根宣讲力量,将传统家规家训改编成三句半、顺口溜、搭“白搭”等文艺节目开展宣讲。开展“经典家训诵读”“好家风”征文讲故事比赛和“感恩寄语·写一封家书”等活动。  三、“践”家训涵养好家风。与志愿服务相结合,设立村级慈善日,引导党员干部群众开展公益活动,帮助困难群众等弱势群体实现“微心愿”。与家风评议相结合,设立“家风评议会”和“家风评议榜”,采取“登门谈心评、就地现场评、开会集中评、广播板报评”等灵活方式,对村里的好人好事、好现象以及不道德的人和事进行评议。与文明创建相结合,将“好家风好家训”建设与“做一个文明有礼的高桥人”“好家风示范家庭”“最美人物”等文明行动、创建评选活动相结合,搭建“人人参与”良好平台。〔台州黄岩区委宣传部供稿〕 海宁市“分群体、抓载体、促融入”弘扬家风文化   海宁市大力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倡导弘扬家风文化,推进家风建设落小落细,为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凝聚正能量。  一、突出三类群体,推进家风建设示范引领。发挥党员干部示范作用,开展“立家规、树家训、亮家风”活动,向全市党员干部推荐《海宁家风家训读本》《家风家教15讲:党员干部读本》等家训书目,组织观看《郑义门》《海宁许汝霖》等影像视频;邀请书法家开展家规家训书法创作展览50余幅、举办党员干部家风家训书画评比展示活动。发挥农村乡贤引领作用,以“家训挂厅堂”活动为载体,先后动员全市182个行政村共217名乡贤带头立家规、树家风。发挥未成年人“反向”作用,开展“小手拉大手·共同立家规”活动,组织全市1.2万余名中小学生,带动5万余名群众共同参与。  二、做强传播平台,提升家风建设群众参与。打造集中展示点,以海宁好人广场为主体,开拓廉政家训馆景疏园、荷叶村青少年课外实践基地家训馆以及杨兵部宅、金庸旧居、陈阁老宅、查济民纪念馆等文化名人家风展示点,以及全市70余家农村文化礼堂,阐释优秀家训案例,传播好家风。创设传播途径,鼓励各村社区积极创新家风传承方式,形成家风家训主题景观小公园、楼道“家风展示点”等多个特色亮点,全市已培育家训特色楼道800多个。丰富传播平台,举办“家风·爱·传递”活动,开设“家训的智慧与家教”主题家训讲堂,开展“好家风随手拍”征集评比等,挖掘、宣传海宁古今好家风好家训故事。编印《海宁家风家训读本》8万册,开展“家训挂厅堂”活动,赠送最美家庭书籍、海宁好家风好家训书签20000多份。  三、推进教育融入,推进家风建设落小落细。融入学校德育工作,将家风家训纳入中小学校德育评价体系,开展家风家训主题班会、征文比赛、经典诵读等,拍摄“少儿习家训”专题片组织全市各校师生观看;印制“传家宝”书签6万份,分发给全市各中小学生。融入乡风文明建设,以乡风文明建设一选树、一传播、一协议、一榜、一桌、一训的“七个一”活动为抓手,其中一训即为家风家训,组织开展“家训传世代,家风进万户”活动,推动各村农户制定简洁明了的家训。融入百姓日常生活,结合“八星级文明家庭”创建、“最美家庭”和“优美庭院”评选等活动,邀请书法家书写家训作为传家宝装裱后挂在家里的显著位置,勉励家人遵家训传家风。〔海宁市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第67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6年8月28日  □平湖市“三轮驱动”推进“文化平湖”建设□永嘉县深化农村文体建设探索农村治理新路径□长兴县开展“新乡贤”文化建设引领文明乡风□义乌市四管齐下开启文化建设“加速度”□杭州西湖区出台重大文体活动文明管理工作实施意见          平湖市“三轮驱动”推进“文化平湖”建设   平湖市以“文化平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抓手,扎实开展“书香社会、报本文化、文化传承、公共文化、名人名家、文化产业”六大系列活动,积极推进35项重点工作,推动文化建设各项工作上新台阶。  一、补短板,项目化提升综合实力。加快硬件建设步伐。启动陆维钊书画院展厅扩建、市博物馆迁建、文艺创作基地等政府投资项目。引进中国玺印篆刻博物馆项目,推进“平湖名人展示馆”和解放路“书法一条街”等项目建设。精准扶持文创产业。修订完善全市文化产业扶持政策。1-7月,新增文化产业重点项目8个,文化服务业投资额同比增长18.5%。成功引进知名网络漫画家“使徒子”投资的子道文创项目。开展平湖市首届“文化+”青年创业创新大赛。加强对外合作交流。与浙江音乐学院教授阎宝林签订名家工作室合作协议;邀请中国美院副教授、省书协副主席戴家妙赴平举办专业研修班;积极与葛氏、陈巨来等名家后代接洽;与浙江红燕影视公司合作,拍摄以黄姑中学与中国航天人之间情缘的爱国主义题材电影《仰望星空》等。  二、拓长项,制度化引领品牌建设。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制定《平湖市文艺人才和文艺创作奖励扶持办法》,设立专项扶持资金。修订完善《平湖市文艺“金平湖”奖评选办法》和《“文艺精品”战略签约办法》,提高奖金额度、增加制约措施,进一步改革和规范评奖工作。传承弘扬“报本文化”。启动“弘扬报本文化,建设和美家园”主题活动,开展“报本文化”征文、课题研究、论坛等系列活动,举办多场座谈会,挖掘梳理“报本文化”内涵。分党员干部、企业家、青少年、普通职工等群体,设计载体开展实践弘扬活动。推广地方人文品牌。编制“平湖文化地图”,承办“沙孟海奖”全浙书法大展、全省2016年小戏会演,选送的越剧《审孝》获得省兰花奖金奖;和上海徐汇区文化局合作,出版迄今为止内容最为全面的弘一大师法书集。  三、优供给,系统化满足市民需求。拓展平台供给。启动镇(街道)图书馆提升工程,设立流动汽车图书馆。启动建设城市社区24小时图书馆——“城市书房”项目,实现市区阅读服务不“打烊”。8个镇(街道)成立46个农民读书会并开展活动。提升资源供给。开展“领导干部上讲坛”活动,要求镇(街道)和部门单位主要领导每年至少1次到各类讲坛、培训班、党校和基层挂钩联系点授课。上半年,全市共有59名领导干部走上讲坛,其中部门镇街道“一把手”23名。丰富内容供给。推出“欢乐平湖.节节乐”系列活动,开展“端午千人包粽”大赛等各类民俗活动近200项,参与人数8万余人。推进农村群众文化“158”工程。西瓜灯文化节活动内容设计围绕普通市民参与,推出百村民俗大展、千人雕瓜灯比赛等活动。〔平湖市委宣传部供稿〕  永嘉县深化农村文体建设探索农村治理新路径   永嘉县以加强农村文化体育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整合政府和民间力量,突出抓好活动品牌培育、村容村貌提升,为新时期农村治理方式创新转变提供路径借鉴。  一、注重顶层设计,强化三个坚持。坚持政府主导,将农村文化体育建设纳入“四位一体”大党建范畴,连续两年列入政府十大为民办实事项目和年度绩效考核内容。出台《永嘉县文化体育建设奖补办法》等文件,建立“永嘉县文化发展基金”和“永嘉县历史文化传承发展基金”两个1000万专项基金。坚持民间主办,出台《关于进一步扶持民间社会文艺团体的意见》,变政府包办为民间主办,在乡镇(街道)层面首创文化体育界联合会,引导乡村文体俱乐部等民间协会组织开展文体赛演活动,使文体活动真正在基层落地生根、蓬勃发展。全县建立文体联合会22个,乡村文体俱乐部568个,会员6万多人。坚持农民主体。组建农村文化礼堂农民合唱团、文化志愿者服务队等400多支队伍,策划举办农民文化节、礼堂联欢周、全民阅读月、文化“送种”年等“草根”文体活动,引导农民群众自办文化、自觉参与。  二、注重拓展延伸,做到三个结合。与形势政策宣教结合。组建“市民宣讲团”和“市民艺术团”,编印《时事直通车》资料手册,大力推进“菜单式”服务和文化礼堂“供需平台”建设,开展形势政策“七进”活动。与旅游产业发展结合。做好农村文化礼堂五年规划布局,全力抓好芙蓉、苍坡、埭头等一批历史文化古村落的保护利用和大元下、水云等一批核心景区精品村的培育,打造全域旅游的良好人文环境。与美丽乡村创建结合。结合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创建,在“村头、门头、桥头、田头”等“四个头”建设中,开展家风家训上门和美丽庭院、美丽田园评选,提升乡村文化品味。  三、注重工作实效,实现三个目标。注重品牌带动,实现活动影响明显扩大。出台《关于开展永嘉县文化体育“十大品牌”培育活动的通知》,首批确定培育“民星”俱乐部联盟乡村行、乡村“岙运会”、民间戏曲汇演等活动“品牌”。注重评选推动,实现村容村貌明显提升。制订《永嘉县文化示范村评选标准》《永嘉县农村文化礼堂星级奖补办法》,鼓励以企业冠名和民间“文化众筹”等方式,为文体设施建设提供多元资金支持。注重引领驱动,实现乡风民风明显好转。引导各地设立“民间道德奖”“村级文体基金”。2016年全县建2万元以上“民间道德奖”300多个,5万元以上“村级文体基金”100多个。通过活动引导村民走出教堂、进入礼堂,目前各地宗教场所活动呈明显减少趋势;旅游总收入实现近70%的增长,促进当地群众人均年增收近5000元。〔永嘉县委宣传部供稿〕  长兴县开展“新乡贤”文化建设引领文明乡风   长兴县大力开展“新乡贤”文化建设,深入挖掘乡贤文化精神内涵,以“新乡贤”为引领助推乡风文明建设。  一、鼓励乡贤回家,参与乡村治理。大力实施新乡贤回归计划,建立“乡贤研究会”,以乡愁乡情为纽带,每年举办乡贤联谊会、乡情恳谈会,引导乡贤回归。积极探索农村“乡贤治理”模式,吸引外出的乡贤精英回乡定居参与家乡治理。全国人大代表张天任、湖州市道德模范张发庆等一大批新乡贤回乡参与乡村治理。大力培育发展各类乡贤理事会、乡贤议事会、文化礼堂理事会等乡贤组织50余个。     二、发挥乡贤作用,推动乡村建设。建立“新乡贤”信息数据库,定期将“新乡贤”信息提供给招商局、经信委等单位,助推“长商回家、项目回归、资金回流、总部回迁”。招商局与第一批100名“新乡贤”进行联系对接,2012年至今共引进浙商回归产业项目163个,累计到位资金168.29亿元。建立乡贤回访机制,开展“最美乡贤”评选,完善乡贤褒奖体系,推动乡贤将资金、技术、经验等反哺家乡。如夹浦镇鼎新村“新乡贤”捐助762.71万元用于美丽乡村和幼儿园建设;杜使恩等74名文艺家新乡贤每人对口1座文化礼堂,共创作800多件村歌、楹联。  三、弘扬乡贤精神,引领乡风文明。长兴传媒集团开设《天南地北长兴人》栏目,先后宣传全国各地长兴籍“新乡贤”300余人。深化“寻找长兴最美的你”宣传品牌,以讲述乡贤故事、面对面专访等形式,先后宣传乡贤人物120余人。成立“乡贤研究会”,组建“家风乡贤”编辑部,编写《长兴家风与乡贤》,收录全县2000多名乡贤。新建陈霸先故宫、朱家祠堂、臧懋循纪念馆等10个“乡贤馆”。全县74个农村文化礼堂均设置“文化长廊”“乡贤榜”等展陈载体。〔长兴县委宣传部供稿〕  义乌市四管齐下开启文化建设“加速度”   义乌市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人文资源,加大政府扶持力度,鼓励社会积极参与,掀起了一股文化建设的义乌“加速度”。  一、政策破冰,以更大的扶持力度来激发创作活力。制定下发《关于加快推进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及系列配套政策,其中《义乌市文化精品工程扶持奖励办法》是义乌首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文化精品扶持奖励办法,该政策扶持奖励范围广、金额设置高、可操作性强,填补了创作激励政策的历史空白,受到广大文艺创作者充分肯定。政策出台后,多家文化企业表现出对创作义乌题材文化精品的兴趣和意向。政策实行首年,即兑现奖励项目13个共计42万元,扶持项目4个共计148万元。  二、精品培育,以创业主题展现改革发展精神。全力打造重点剧《鸡毛飞上天》,全面、真实地展示义乌社会经济发展、市场变迁及地域文化特色。年内该剧将在央视和一线卫视播出。同时精心打造“鸡毛飞上天”全产业链,力推文化精品“义乌系列”,如在同名舞台剧获得成功的基础上,去年拍摄完成了同名婺剧电视连续剧《鸡毛飞上天》,目前已在央视戏曲频道播出,同名小说和电影也在积极筹备当中。  三、接轨全球,打造文化事业中的“中欧班列”。重点打造“商城文艺大观园”文化艺术展,迄今已举办40余场,累计展出国内外文艺名家3000多件艺术作品,内容涵盖书法、美术、雕刻、摄影、陶瓷、工艺美术等诸多艺术门类。与中国美协、中国摄协联合举办中国义乌国际摄影大展、“新丝路·新起点”美术名家作品展、“丝路新起点·奔腾的义乌”中蒙国际美术交流展,邀请国内外知名艺术家共同参与创作。  四、提供平台,为优秀文化人才“腾出”创作空间。对优秀文艺人才尽可能的给予创作支持,为其提供良好创作空间。如义乌商报社对热衷于小说创作的报社记者黄克庭采取柔性管理方式,不对其进行排名考核,在“名家有约”专版中开设“黄克庭小小说”专栏,不定期刊发其作品,鼓励其创作。今年7月,黄克庭小说《老许》荣获《小说选刊》双年奖。同时重视网络作家的培养,如义乌十八腔论坛的王羕容创作并出版发行的4部网络长篇小说已累计销售超过20万册。经过多年培育,义乌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人数占金华市40%,浙江省级会员人数占金华市的近一半,金华市列入省作协文学新人“新荷计划”共六人,其中义乌占三席。〔义乌市委宣传部供稿〕  杭州西湖区出台重大文体活动文明管理工作实施意见    杭州西湖区为彻底解决场馆周边环境脏乱差、观众进出无序、观演观赛不文明现象,制定出台首部城区重大文体活动文明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引导市民摒弃不文明言行,养成良好的文明风尚。  一、实施意见内容清单化。针对活动期间文明管理重点环节、重点部位和重点时段监管内容差异化,主要梳理汇总了主题公益广告宣传、安全保卫和环境秩序管理、文明劝导志愿者队伍组建和新闻舆论引导等五大监管内容清单,并对每项内容明确工作标准及要求。如公益广告宣传方面,要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采用静态、动态公益广告展播形式,要求主题公益广告展播数量比例不得少30%。  二、实施意见主体责任化。坚持“属地化管理”原则,明确属地镇街、主承办单位主体责任和区文明办、区城管局、区公安分局、团区委等行业主管部门监管责任,梳理7个责任部门涉及大型文体活动文明管理责任20余条,形成了全区重大文体活动“部门依法监管、属地全面负责、群众积极参与、社会广泛支持”的工作格局。  三、实施意见管理规范化。重点加强文体活动报批报备管理、市民文明行为引导管理、上岗劝导着装言行管理、志愿者队伍日常管理、行业业务教育培训管理和部门指导督查管理等六大领域推进规范化管理,提高志愿者队伍业务素质和市民思想道德素质水平。活动期间,强化对市民仪容仪表端庄、排队守秩序、垃圾不落地、不围观起哄等文明行为的引导,营造全区大型文体活动“文明共建、文化共享”浓厚氛围。  四、实施意见推进长效化。在活动报送、标准制定、重点任务和工作实施等方面加强统筹协调,形成一套覆盖广、调度活、反应快的长效化管理机制,引导广大市民文明观演、观赛、观展。建立相关责任部门、属地镇街和主承办单位三级联动机制,每逢重大文体活动召开联席会议,切实提高重大文体活动前期积极协调、期间联合引导、后期及时总结的运行常态机制。〔杭州西湖区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 第69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6年9月6日 【打好文化礼堂“建、管、用、育”组合拳⑦】□慈溪市探索“众筹模式”激活农村文化礼堂□临安市“一二三四五”管理模式推进文化礼堂建设□嵊州市三个“增强”持续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景宁县“三联合”模式丰富农村文化礼堂活动□舟山普陀区“文化礼堂+”模式探索文化礼堂效应最大化        慈溪市探索“众筹模式”激活农村文化礼堂   慈溪市将“众筹”思维贯穿于农村文化礼堂“建、管、用、育”全过程,打造“文化礼堂+”服务平台,实现农村文化“小综合”向农村资源“大综合”转变。  一、资金众筹——自己的礼堂自己建设。发挥社会资本和爱心人士作用,通过冠名赞助、无偿捐款、荣誉村民等方式募集资金,用于文化礼堂的建设、管理和活动等。如宗汉街道联兴村39名企业家自发筹建“创新者之约”文化基金会,每年出资21万元,专款用于农村文化礼堂运行。全市102家农村文化礼堂依托众筹模式筹集资金2亿余元,其中千万元以上项目9个。  二、展品众筹——自己的历史自己展示。在全市各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乡风文明馆,展陈“五廊”内容外,陈列反映民风民俗、乡村记忆的大量实物展品。整合教育培训、文化文艺、公益服务、乡村旅游等各种资源、载体、项目,推出“慈E家”微信公众平台全域化覆盖市镇村三级,通过文字、图片和音频等形式,全方位展示村史村情和乡风乡俗。  三、项目众筹——自己的文化自己做主。统筹全市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实行“文化巴士”直达配送、项目认领、结对共建等多项机制,突出一月一主题,陆续开展“阳光穗悦”百场税法宣传、百场法治宣传、百场科普宣传、百场反邪教宣传等进礼堂活动1000余场。  四、人才众筹——自己的队伍自己培育。组织全市百支优秀文体团队和百名优秀文体骨干进文化礼堂,实现全市文体骨干的共用共享。不拘一格“网络”田头艺人、民间达人、文体热心人士组建“草根艺库”,推动民间自发形成“送戏下村”“送戏上门”服务机制,积极发动老干部、老教师等参与编著《千年古村——西门外村》《浙东古村——掌起陈家》《慈溪进士录》等史志,合力形成“一镇一品牌”“一村一特色”的文化格局。  五、梦想众筹——自己的事业自己打拼。结合群众需求和农村实际,开设三北学堂、图书吧、“创享吧”等农村创业分享平台。通过举办各类创业专题读书会、沙龙,汇聚乡村创业流动资源,村民可通过扫描各种新闻信息二维码,查阅、发布各类信息等方式,提升“二次创业”投入产出效益比重,形成农民创业创新的孵化园地。〔慈溪市委宣传部供稿〕 临安市“一二三四五”管理模式推进文化礼堂建设   临安市通过“建设一厅、规范两堂、用好三室、开展四项主题礼仪活动、完善五廊”等工作举措,深入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    一、建一“村庄客厅”,集聚文化礼堂人气。结合文化礼堂免费WIFI全覆盖,在全市文化礼堂建设“村庄客厅”。设置可供村民休憩的桌椅,增设电子血压计、体重计、电视、DVD等设备,张贴村民创作的书画、楹联等作品,通过提供贴心服务,营造村庄大家庭温馨的氛围。目前在全市19个文化礼堂村进行试点,“村庄客厅”已成为村民日常学习、休闲的场所。     二、发挥“两堂”功效,开展惠民树新风活动。“礼堂”和“学堂”严格按照省、市标准建设,对舞台设计与布置提出专业要求。开展系列惠民树新风活动:在全市19个文化礼堂村开展“文化礼堂育家风”活动,通过“好家风”课堂开展家教培训、法律宣讲、国学诵读活动;在全市所有行政村开展“好家风进万家村村宣讲”活动,讲述好家风故事;延伸文化礼堂功能,开展丰富多彩的暑期“春泥计划”活动。如湍口镇迎丰村文化礼堂和潜川镇上沃村开设国学夏令营、锦南街道上畔村开设为期一个月包括书法、美术、民乐等课程的暑期春泥班。  三、用好三个活动室,完善使用功能。三室,即文体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农家书屋)、“每周有约”工作室,秉承“一堂多能、一室多用、灵活多样、功能齐全”原则,将三室集中到文化礼堂,充分发挥“三室”功能,着力提高村级文化场所和设施综合利用率。相关部门、驻村干部、村两委成员定期在“每周有约”工作室为村民提供心理咨询、法律咨询、矛盾纠纷调解等服务。今年3月至7月,已向村民提供“每周有约”服务200余次,接待群众咨询1000余人次,化解纠纷矛盾40余起。  四、开展四项主题礼仪活动,培育文明风尚。结合传统节日或民俗活动,所有文化礼堂每年组织开展儿童入学开蒙礼、重阳敬老礼、成人礼(新兵入伍壮行、优秀学子表彰)、“好家风”家庭褒奖礼等主题礼仪活动,鼓励开展新人礼等其它富有特色的主题礼仪活动。同时将该项工作纳入全市镇(街道)党建工作考核,把全年活动开展情况与文化礼堂运行管理经费相挂钩,并作为全市星级文化礼堂评比的重要评定依据。  五、完善“五廊”建设,丰富展示内容。“五廊”建设注重结合村民休闲的需要,利于集聚,便于观阅。要求“五廊”各板块的设计制作便于更新、更换,每半年至少更新一次,内容图文并茂、亲切时尚、村民喜闻乐见。“五廊”中除设置“善行义举榜”、时事政策栏等内容外,在全市所有行政村设置“好家风榜、“志愿服务栏”,展示好家风家庭及家训、好家风志愿者服务队及开展的志愿服务。〔临安市委宣传部供稿〕嵊州市三个“强化”持续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   嵊州市坚持把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作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抓手,持续投入,多方联动,狠抓长效,着力打造农村群众精神家园。  一、部门联动,礼堂建设“力度增强”。把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列入财政一事一议项目,确保礼堂建设资金及时到位。把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与农办“美丽乡村”建设、民政居家养老中心、市场监管农村家宴中心等项目有机结合,共同选址、规划,提升礼堂设施水平。全市100个文化礼堂建成村已实现家宴中心、居家养老中心全覆盖。联合市档案局开展“记忆乡村”活动,挖掘村史村情,传承精气神魂;联合市文联开展“笑脸墙”建设和村歌创作活动,定格乡村生活美好瞬间。已完成“笑脸墙”建设70多个,创作村歌103首。  二、内容丰富,礼堂使用“热度增强”。开展各类文化惠民、文化下乡活动200余次;开展“文化礼堂欢乐行、相约礼堂一家亲”走亲活动,目前已开展8场。在文化礼堂开展爱心义卖、金榜题名礼仪活动等;以“邻里守望”为主题,在各农村文化礼堂建立“守望相助点”,引导“村嫂”志愿服务队走进文化礼堂,开展敬老抚幼、爱心助困等日常性服务。组织10多名道德楷模开展礼堂巡讲,传递道德正能量;启动“做合格党员 戒奢尚俭扬新风”讨论承诺活动,引导全市4万多名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引领社会文明新风。  三、机制完善,礼堂管理“效度增强”。完善礼堂管理机制,推选村干部或农村热心人士组建成文化礼堂管理机构,对建设资金使用、文化礼堂运作等加强监管,推动文化礼堂管理规范、开放有序。完善督促考核机制,把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纳入镇、村年度考核内容、文明村镇考核重要内容,开展农村文化礼堂公众满意率调查,定期开展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回头看”,借“考”促建。完善评优激励机制,开展文化礼堂星级评定,每年重点培育4—6个五星级文化礼堂。﹝嵊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景宁县“三联合”模式丰富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景宁县积极探索农村文化礼堂“建、管、用、育”工作模式,以“三联”文化输送促进文化培育,丰富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一、“政”“媒”联合,开展“学堂”培训。与主流媒体合作,整合现有农民教育培训资源,在各乡镇(街道)中心村建立“新农民学堂”,用知识武装农民。学堂集纳电子商务技能培训、农业科技培训等各类农村实用教学,“一季一堂”开班讲学。全县已建“新农民学堂”40余个,每季度吸收4000余名农民“学堂取经”。在景宁文明网上线“网上文化礼堂”,包括崇德尚贤、村史村情、礼堂风采等板块,促进礼堂文化孕育。  二、“社”“堂”联合,促进“乐堂”文娱。以培育和扶持社团组织来推进文化礼堂常态运作,促成23家文化礼堂与25支社团队伍合作,每月轮流排班,每周公布活动预告,每月有排练演出,实现文化礼堂“门常开、人常在”。通过“阵地共享、活动联办、队伍共育”方式在社团与文化礼堂之间“牵线搭桥”,在各文化礼堂设立“新农民乐堂”,开设畲歌、畲舞、器乐等文艺课程,举办各类文艺PK、文化走亲活动等,打造“凤舞畲山”“畲家飘歌”“老年文化沙龙”农民乐堂品牌。     三、“志愿者”“管理员”联合,培育礼堂文化。建立“志愿驻堂员制”和“志愿服务联盟制”。以“县级指导、培训,乡镇招募、管理”模式,面向社会公开招募首批82名文化礼堂志愿驻堂员,每周定期坐堂,具体负责文化礼堂的日常管理工作和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同时开展志愿服务“七进礼堂”活动,将农技、文化、卫生、社科、国土等各领域的专业志愿者队伍组成“志愿服务联盟”,为文化礼堂建设提供文艺指导、咨询服务、政策解读等志愿服务,打造多功能礼堂。﹝景宁县委宣传部报送﹞ 舟山普陀区“文化礼堂+”模式探索文化礼堂效应最大化   舟山普陀区探索尝试“文化礼堂+”模式,将文化礼堂与特色农业、渔俗文化、乡村旅游、企业发展等相融合,有效促进渔农村文化礼堂实用化、常态化、特色化、内涵化发展。  一、“礼堂+农事”,创新农业推介模式。以文化礼堂为平台推介各村特色农产品,拓宽当地群众增收途径。如今年已在登步鸡冠文化礼堂、东港南岙文化礼堂分别举办“黄金瓜采摘礼”“葡萄文化节”,以黄金瓜、葡萄为媒运用文化魅力,通过舞台演绎、果农展示、品尝评鉴、实地采摘等环节,打响特色农业品牌、带动特色农产品销售,开启以文促农新篇章。  二、“礼堂+渔俗”,深耕特色海洋文化。培育海洋特色的礼堂文化,在展示展陈上,用各种照片与船模诉说渔业奋斗历程;在礼仪活动上,通过抲鱼启蒙礼、打渔绳学艺礼,让年轻一代了解渔船生产技术、体验祖辈渔家生活,培养他们的敬重心、感恩心;在渔俗庆典上,每年春夏两季开捕前夕,组织渔民开展祭海大典、开捕礼、谢龙王礼等活动。  三、“礼堂+旅游”,盘活乡村旅游资源。挖掘各地文化旅游资源,发挥文化礼堂在历史文化展示、风土人情演艺等方面优势,推动乡村旅游可观、可游、可学。如展茅干施岙文化礼堂每年举办的“回乡过大年”活动,总能吸引大批游客前来感受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六横杜庄文化礼堂“七夕爱情文化礼”,通过开展相亲交友、趣味活动等体验性、互动性强的项目,吸引村民及外来游客在参与中感受浪漫快乐;六横蟑螂山文化礼堂“体验传统婚礼”项目,走出了一条“以文养文”之路。  四、“礼堂+企业”,拓宽礼堂教化功能。在渔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基础上逐步向企业延伸。开展文企结对活动,推进礼堂与当地企业间的文化交流、活动统筹、资源整合等,实现礼堂文化和企业文化的优势互补和共建共享。打造企业文化礼堂,建成飞鲸漆业、龙山船厂2家企业文化礼堂,在企业文化礼堂中展陈企业愿景、发展、荣誉、成果、先进模范等,融合党建、心灵港湾、职工之家等内容,建成职工共同的精神家园。﹝舟山普陀区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 第70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6年9月8日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①】 □新昌县“12345”模式创建文明集镇□建德市探索“三四五”模式绘就乡村“文明底色”□金华金东区“建美丽乡村、植核心价值”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诸暨市“三美行动”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温州洞头区“渔”资源丰富渔农民精神文明内涵        新昌县“12345”模式创建文明集镇   新昌县创新实施“12345”工作模式,深入开展集镇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有力促进集镇设施完善、集镇环境改善和集镇品位提升。  一、围绕“一个目标”。紧紧围绕打造整洁有序、舒适宜居、文明和谐集镇环境的目标,以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脏乱差问题为突破口,面向澄潭、梅渚、镜岭等12个集镇,全面、集中整治环境脏乱差现象,促进集镇环境面貌大改观、大变样,助力实现“美丽新昌”建设目标。  二、培育“两个典型”。根据全县12个集镇整体情况,确定澄潭、儒岙2个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集镇作为市级文明集镇示范点,重点培育,以点带面。这两个集镇环境整治工作扎实,推进有力,集镇面貌得到较大改观。  三、健全“三大机制”。健全领导机制,成立由县委副书记任组长的集镇环境整治提升行动领导小组,形成“领导抓、抓领导”和乡镇主要领导“亲自抓、具体抓、细化抓”的工作机制。健全考核机制,各乡镇联系县领导定期对12个集镇环境整治情况进行督查。已开展督查26次,发现问题59个,对考核结果排名1次,编发《督查通报》1期。健全保障机制,县政府安排集镇发展资金6000万元,与集镇环境整治配套使用,实行专项资金项目化管理。  四、分解“四个阶段”。集中整治阶段,8月中旬前,各乡镇对照各自实施方案,细化分解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实现集镇卫生保洁、市容秩序“大变化”。攻坚推进阶段,9月底前,开展集中攻坚行动,实现集镇市容秩序、硬件设施“变新样”。提升改造阶段,11月底前,建立倒逼机制,加快整治进度,完成提升改造。考核巩固阶段,12月底前,各乡镇对照整治要求,查漏补缺、总结经验、完善制度、巩固成效。  五、开展“五大行动”。各集镇重点围绕洁化、序化、绿化、亮化、美化“五化”要求,大力开展“街道提升、市场改善、河道整治、小区靓化、公路美化”等“五大行动”,加速推进集镇环境整治工作。各乡镇共清理垃圾3万余吨,清理“牛皮癣”小广告1.9万余张,涂刷墙面2890平方米,拖移“僵尸车”56辆,拆除乱搭乱建6000平方米,完成绿化3000平方米、立面改造1万平方米。〔新昌县委宣传部供稿〕      建德探索“三四五”模式绘就乡村“文明底色”   建德市打好环境整治、群众创建、乡风培育等组合拳,着力改善农村环境面貌、实现农民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以“三四五”模式绘就乡村“文明底色”。  一、“三核引领”,高定位打造优美农村环境。“清洁”,连续三年开展“清洁乡村”大行动,在全市各村建立“户集、村收、镇运”保洁运行机制,培育寿昌河南里村等10个杭州市级乡村清洁示范村。“宜居”,深入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行动计划”,共新增受益人口5.3万人;大力推进农村危旧房改造,改造农村住房3487户。“秀美”,实施基础设施等项目1139个,建成以“中国明清建筑露天博物馆”——新叶古村为代表的一批富于建德特色的中心村、精品村、特色村、风情小镇。  二、“四新联动”,全方位深化各类群众创建活动。文明培育新成效,文明村培育实现提质增效,2015年乾潭镇下梓村成功创建全国文明村,实现建德全国文明村创建零的突破,同年新创建省级文明村3个。志愿服务新风尚,由村“两委”干部牵头,每月不定期组织志愿者深入困难群众家中开展帮扶活动,以“新和做法”为代表的乡村志愿服务,受到村民赞赏和学习。道德展陈新力量,在全市各级文明村实现道德文化长廊全覆盖,依托“德文化”公益宣传巡演活动,通过道德模范现场访谈等活动,弘扬敬老孝亲、邻里互助等良好风尚。文化惠民新气象,鼓励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如三都镇三江口村组织编排舞台剧“九姓渔民水上婚礼”、开展文化体育竞赛等系列活动。  三、“五点支撑”,多载体培育文明乡风。“互联网+乡风”,把移风易俗和互联网相联系,以网络公众号、微信客户端等为阵地,组织志愿者行动等27次,发送信息4300余条,实现以智能平台引领文明乡风。文化礼堂,利用文化礼堂开展特色展陈,如寿昌镇南浦村的红色展陈馆、大慈岩镇双泉村莲文化展陈厅等,着力构建村民精神家园。村规民约,在全市开展村规修订,编创《村规民约歌》,通过节目演出等进行宣传,使村民在传诵中知礼守规。家训家风,依托“家训挂厅堂,家风长传扬”活动,征集优秀家训2156条,组织村民在文化礼堂等进行优秀家训诵读等活动,引导村民传家训、重家风。乡贤评议,发挥“根植乡土、贴近性强”优势,通过新乡贤事迹宣传,让乡贤成为带动村民向上向善的文化新力量。〔建德市委宣传部供稿〕   金华金东区“建美丽乡村、植核心价值”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金东区以家训馆、笑脸墙、荣誉石、乡贤会为抓手,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核心价值观在农村广阔天地落地生根。  一、立规矩弘大义,以“家训馆”为载体培育优良家风。结合历史文化名村故事搜集整理,通过在历史典籍、村史谱牒、人物传记、宗族事略和民间故事中寻找,总结出金东历史名人的好家训、好家规,将“正家风”小题目,做成“立规矩”的大文章。建成农村家风家训陈列馆——严氏家风家训陈列馆,重点打造傅村镇山头下沈氏家风家训廉政文化馆,开展机关干部评家风家训、“最美家庭”晒家风家训、企业员工写家风家训心得、“好爸好妈好家训”微信评选等活动,推动全社会形成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共识。  二、齐创建广动员,以“笑脸墙”为载体创建美丽家庭。以“美丽家庭”创建为“红色引领·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主抓手之一。按评选标准只有庭院环境美、家居人文美、勤劳致富美、邻里和谐美、爱心奉献美达标的农户,才有资格派出一位代表,让其笑脸照片贴上墙。通过家庭这一社会细胞,引导广大群众发挥主体作用,让百姓建立新的行为习惯和观念。全区406个村建起“笑脸墙”,占全区总数90%,累计3.1万名农民的笑脸上墙。  三、增认同树典型,以“荣誉石”为载体推动文明乡风。为提升群众为美丽乡村建设的认可度和支持度,探索建立捐资捐劳制度,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动员党员、干部、群众,以捐资、捐地、认养等方式参与美丽乡村建设。通过村民捐建项目、村民捐地无偿使用、村民自化认养维护的模式,在各村民认领区域内立上写有“某某捐资认养”字样的“荣誉石”,以“荣誉石”形式予以公开。全区共捐建花坛7500多个,新建绿化面积愈70多万平方米,通过投资捐劳活动,群众主人翁意识、村集体荣誉感得到明显提升。  四、重引领强示范,以“乡贤会”为载体涵育乡土文化。全面推开乡贤协会工作,各镇乡(街道)陆续召开乡贤协会成立大会,把热心家乡建设的金东籍有威望、口碑好、有成就的人士凝聚起来,参与推动各方面事业建设,弘扬乡贤文化正能量。全区各乡镇的乡贤协会都已成立,共排摸出乡贤2218人,在外1412人,其中在外经商办企408人,博士、教授等学者217人。〔金华金东区委宣传部供稿〕   诸暨市“三美行动”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诸暨市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实施文明风尚美、城乡环境美、乡风民风美“三美行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一、文明风尚美起来。培育核心价值观,出台30个重点项目,利用95家文化礼堂等,广泛开展“六进”活动,大力宣传核心价值观。深化文明系列创建,已创成全国文明单位3家、全国文明镇3个,省级文明单位28家、省级文明镇5个、省级文明村21家。弘扬“最美精神”,开展“最美诸暨人”“身边的道德模范”评选活动,选树道德模范251人,推荐入选“中国好人”6人、“浙江好人”15人、浙江省道德模范1人。推进志愿服务,启动志愿服务平台建设,创设“两微一网”,全面推进社区志愿服务制度化,注册志愿者超4万人。  二、城乡环境美起来。提升市容市貌,投资6.5亿元实施环境整治十大工程,投资2亿元建成浦阳江、三环线游步道,先后开展社区“七乱”整治、户外广告整治、文明出行我先行等活动,城市形象不断优化。建设美丽乡村,实施“轮一遍、拎一把、升一层、聚一批”美丽乡村“四个一”战略,高标准建设“东线人文养生、南线浪漫度假、西线休闲风情、北线湿地花园”四条景观带。优化生态环境,强势推进“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已完成“三改”179.9万平方米、拆违74.9万平方米,整治河道264公里、清淤清障186.2万方。  三、乡风民风美起来。推进文化惠民,开展“我们的文化”系列群文活动14项,送演出下乡108场次,市民影院放映电影5475场次,送电影下乡7296场次。保护特色文化,制定《传统特色文化保护实施意见》,启动以“五古一匠”传统特色文化保护工作,每年切出1000万元开展抢救性保护,一批古驿道、古桥梁、古民居、古田畈得到有效保护利用。发展乡贤文化,兴建镇村两级“乡贤馆、乡贤廊、乡贤墙”,编写《村官志》《在外知名人士名册》,建立乡贤数据库、乡贤联络和服务机制,召开乡贤文化现场会,有效发挥乡贤“反哺”作用。打造校园文化,深化“课程育人”“礼仪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创建“美丽校园”38所,投入200万元开发市、镇、校三级乡土校本教材。〔诸暨市委宣传部供稿〕 温州洞头区“渔”资源丰富渔农民精神文明内涵   温州洞头区立足区域实际、激活“渔”元素,开发“渔”资源,进一步丰富渔农民精神文明内涵。  一、打造“渔”项目,提高渔农民的文明素质。注重“渔”文化资源挖掘,开发“海洋动物故事”“妈祖祭典”“海岛七夕节”“鱼灯舞”等14个国家、省级非遗项目和“鱼生制作技艺”“海鲜药膳”等104个市、区级非遗项目,每年举办“海洋故事大赛”,连续5年举办以“同谒妈祖·共享平安”为主题的中国·洞头妈祖平安节,连续8届举办“洞头七夕民俗风情节”,吸引国内外数十万游客,实行以旅游倒逼文明提升,强力拉高文明底线。  二、创作“渔”作品,提升渔农村的文明程度。利用文化洞头项目,助推海洋渔文化作品繁荣,创作《贝壳舞》《担鲜欢歌》《脚擂鼓》等海洋渔文化作品,编撰出版《百岛物语》《百岛守望》《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浙江·洞头卷》等海洋渔文化文学书籍,获得省“群星奖”金奖、省“映山红奖”等荣誉;拍摄《海岛——冬至做鸡母餜》《海岛人过新年》等一批电视专题宣传片,在中央、省电视台播出。  三、利用“渔”节日,满足渔农民的精神生活。利用全国海洋动物故事大赛、国际矶钓节、开捕节、“百岛之夜”激情演绎广场等平台,把“妈祖祭典”、马灯、龙灯、迎“火鼎”、闽南渔歌对唱等具有浓郁海洋渔文化特色的活动深入到渔农民生活生产之中,年均开展各类活动1000余场次。利用新闻媒体及时深入宣传报道活动,策应活动开展,极大地丰富了渔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温州洞头区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第71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6年9月14日  【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⑤】□宁波市构建“三大”模式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绍兴市抓实五“大”重点力促文化产业发展繁荣□临海市“政策+影视+园区”模式助推文化产业新发展□云和县以文化+构建木制玩具产业创新型人才队伍□金华婺城区“三化”推进文化产业升级        宁波市构建“三大”模式推进文化产业发展   宁波市做好“大平台、大项目、大招商”三篇文章,积极发力高端文化用品制造业、创意设计业、影视制作业等八大重点产业,上半年全市文化创意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277.97亿元,增长12.1%,占GDP比重7.1%。  一、搭建“大平台”,提升文化产品供给能力。挖掘甬江北岸港口和工业遗存文化价值,重点推进规划建设宁波“文创港”。引进整合文化艺术资源,建设宁波音乐港,精心打造高端文化地标,增添城市文化活力。推进“云朵网络”合作试点文化产业大数据平台,精准服务全市25000余家文化企业;研究制定文化人才评价体系,建设文化人才的引进交流平台。推动文化产业园区平台功能提升和产业集聚,对优秀园区给予最高300万元奖励,力争全年完成新建市级以上文化产业园区12家。  二、建设“大项目”,提升文化企业竞争实力。“十三五”期间宁波市文化产业重点规划建设项目214个,计划投资1412亿元。“东方神画”4月开园以来已吸引省内外游客150余万人次,实现营收近3亿元;二期“复兴之路”和三期“明日中国”分别将于下半年动工和规划。下半年将推进“中官路创业创新大街”“浙江广电象山影视基地”“中国(杭州湾)e设计街区”“城市教育营地”等重点项目建设运营。同时加大政策资金保障,鼓励优质文化企业争先晋位,推动小微文创企业做大做强,力争全年新增规上法人单位200家。  三、抓好“大招商”,提升文化产业集聚力。瞄准八大重点产业,精准定位招商目标,定期督查招商项目推进情况。梳理产业政策,优化行政审批流程,提升服务文化企业水平。推动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创新,组建首期规模10亿元的文化产业基金,引导产业资本、金融资本加速进入;扩大文创信贷风险池规模达到5000万;优化文创银行、文化小贷、文化企业信贷风险池等金融产品,支持文化企业上市。加大文化产业政策环境宣传力度,利用宁波文博会、国内“宁波周”等各类平台进行推介;积极推动“文化甬商回归”,推进“以商招商”,力争全年招商引资合同金额达到100亿元,到位资金突破80亿元。〔宁波市委宣传部供稿〕  绍兴市抓实五“大”重点力促文化产业发展繁荣   绍兴市以五大重点为突破口,加快文化产业提升发展,全力打造文化旅游千亿级产业。  一、制订大规划。编制《绍兴市文化旅游发展规划(2016—2020)》,系统梳理全市文化旅游资源,找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短板。制订《绍兴古城“一环五片”发展思路》,以山水风光和历史文化双核为驱动,以“名人”“名胜”“名品”“名城”四条主线为内涵,建立“五片一环一河”的古城文化旅游空间结构网络,明确越子城、八字桥、西小河、书圣故里、鲁迅故里五大文化旅游片区,古城文化旅游慢行道和环城河文化旅游带的总体提升思路。  二、培育大企业。实施重点文化企业培育工程,制定全市文化龙头企业认定标准,建立并定期更新重点企业名录库。大力发展文化创意设计、影视动漫等重点门类文化企业,鼓励有条件文化企业上市。依托市文化产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推动国有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全市共有367家规模以上文化产业企业,拥有上市公司3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家,2015年规上企业实现增加值64.01亿元,3家企业入选全省文化产业30强企业。  三、发展大项目。完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进展情况通报制度,探索建立项目推进情况评价制度;支持企业新建、改建、扩建文化项目,引导企业利用旧厂房、仓库、特色工业遗址等存量房产改造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挖掘梳理297个可产业化开发、具有较大潜力、业态较为清晰的文化资源,以此策划包装项目,组织专题招商。全市在建1000万元以上重点文化产业项目107只,总投资规模494.1亿元,去年累计完成投资77.3亿元。  四、建设大平台。以集聚区(园区、文化小镇)培育为抓手,推动文化产业集聚发展。重点发展轻纺城创意产业基地等10大文化产业园区。扶持培育越城黄酒等10个文化小镇,其中柯桥区水墨兰亭文化小镇被列入省重点培育文化小镇名单。拟定加强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规范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和管理,推动文化产业集聚区健康发展。  五、拓展大市场。每年组织文化企业参加深圳文博会、义乌文博会、法国戛纳电视节等国内外文化产业展览交易活动。组建越剧总公司,组织“江浙沪经典越剧大展演”、越剧明星版全国巡演等文化产业推广。以兰亭书法节、公祭大禹陵等重点节会为契机,精心打造越商大会等节会品牌,以节会活动推动文化产业展览、越商回归项目建设。〔绍兴市委宣传部供稿〕  临海市“政策+影视+园区”模式助推文化产业新发展   临海市通过方向指引、路径拓展、平台搭建,形成“政策+影视+园区”模式,助推文化产业新发展,文化产业经济贡献率逐年增加,现有文化产业经营单位752家,呈现出较好较快的文化产业发展趋势。  一、政策指引文化产业发展方向。落实《关于鼓励和促进民办博物馆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试行)》等扶持政策,每年安排近400万财政资金扶持文化产业发展,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每年以临海市委、市政府名义对年度文化产业先进单位给予通报表彰,形成全社会支持参与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影视拓展文化产业发展路径。拍摄的电视剧《抗倭英雄戚继光》在跨年度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纪录片《戚继光英雄传》在多家电视台轮播。协拍的电影《危城》《战神戚继光》将于近期上映,《空袭》正在拍摄中。7月,举办“绿色文化国际·青年微电影艺术节暨绿色世界天使”大赛落户临海启动仪式,举行电视剧《女谍一号》《南洋生死线》启动仪式。8月,将举办第28届中国电视金鹰奖评奖会议。在台州府城文化创意园挂牌成立中国民协(临海)民艺传播基地,计划推出百部民间工艺纪录片。  三、园区搭建文化产业发展平台。多次就灵湖景区“临湖邀月”区块功能布局及引进模式召开专题研讨会,专门组团赴北京、昆明开展文化产业招商活动。7月,新影盛世国际微电影公司等单位联合投资成立的新华盛世(浙江)影视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入驻灵湖,首期投资2000万,打造集文化创意、影视培训、产业孵化、旅游休闲等为一体的影视文化产业园。与浙报集团联手打造文化创意园区——江南文创园;与东方永安集团联合开发巾山区块“文化创意园”等。〔临海市委宣传部供稿〕  云和县以“文化+”推进木玩产业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   云和县以“文化+”助力木玩产业人才梯队建设,培养木制玩具行业“后备军”“生力军”和“主力军”,构建木制玩具文化产业创新型人才队伍。  一、建立木玩人才培养基地,培养“后备军”。在云和职业技术学校建立木玩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集玩具创意设计、玩具体验、玩具制作和玩具产品展示等多功能为一体的传承人才培养平台。开设木制玩具设计与制作专业,开办“木玩来料加工”“木制装饰工艺品设计与制作”“艺都设计工作室”等实践项目,为云和木制玩具业输送人才2000余人。  二、创建“e创园”书屋,培养“生力军”。建成“创客梦工厂”——中国云和“e创园”,园区建筑面积近3000平方米,设置有100个工位的创客空间、网货展示中心、网商培训中心以及特色创客咖啡吧等模块。已有八十余名木制玩具行业创客入驻。采用“你点书·我买单”的形式购买新书1000余册送至“e创园”,为创客学习新知识提供条件。  三、成立“木玩文化创意研产中心”,培养“主力军”。成立“木玩文化创意研产中心”,以图书及数字资源为后台,主攻科学玩具研发,向企业提供创意服务,提升单位木材的文化附加值,该木玩文化创意研产中心被评为省、市两级文化创新团队,研发出表现史前岩画的南北星盘、表现银矿文化的雏菊花拼板、抗战文化的金字塔锁球、梯田文化的鸳鸯碓等创新产品七十余款,绝大多数产品受到国内市场热捧。〔云和县委宣传部供稿〕  金华婺城区“三化”推动文化产业升级   金华婺城区积极以产业平台、产业融合和产业优势为引擎,全力推动文化产业升级。  一、产业平台标准化。招商建设仙源湖休闲文化中心、琅琊白沙文化创意园、西南山区客家民宿文化旅游带等文化产业板块。投入土地5.9万平方米、资金1.2亿元,建成CRC文化创意园、八咏文创基地、浙中信息产业园、金华电子商务园等“四大文化产业园区”,强化文化产业集聚和辐射带动,打造集生产、生活、娱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多功能文化社区,目前园区内已有406家企业入驻,去年产值达4.36亿元。  二、产业融合多元化。升级“文化+制造”,与上海工业设计研究院签订3年战略合作协议,支持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6位专家现场调研设计,帮助30多家工业企业把文化元素融入产品,提升产品价值。支持“文化+旅游”,将双龙景区、仙源湖、白沙溪、雅畈古街等景点和安地桂花糕等地方美食纳入到旅游线路中,突出文化亮点,打造精品文化旅游线路。探索“文化+服务”,由45家文化创意设计公司组建区文创协会,制定相关行业标准3个,出台政策保护知识产权,以点带面,全面推动文化服务业发展。  三、产业优势特色化。依托浙中信息产业园,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开发、升级文化产品,成功培育或引进该类骨干企业13家,娱乐直播、网络动漫、电子游戏等成为重点建设行业。鼓励10多位省级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传承人创业,推动传统工艺美术和非遗文化精品创作及服务业发展,如汉灶“婺州窑”小镇、金华剪纸博物馆、国际茶花园、金华酒展馆等相继投入运营。〔金华婺城区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第73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6年9月23日  【理论大众化③】□象山县“三化”模式补长基层理论宣讲短板□台州椒江区“说学逗唱”深入推进理论宣讲大众化□奉化市“半边天宣讲团”用百姓语言讲理论热点【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③】□温州龙湾区做好外宣文章提升城区形象□衢州衢江区“三个三”集中力量构建外宣话语体系       象山县“三化”模式补长基层理论宣讲短板   象山县针对基层理论宣讲供给能力不足的短板,积极搭建宣讲载体,组建宣讲队伍,夯实宣讲阵地,努力推行基层理论宣讲制度化、常态化、大众化。  一、搭好一个平台,实现宣讲制度化。实施基层宣讲“百千万”工程,即“百名领导讲党课”“千名干部讲政策”“万名党员讲故事”。在全县范围内精心挑选106名领导干部和基层党员组成“百千万”工程宣讲志愿者队伍开展宣讲。下发《中共象山县委关于在全县深入开展基层宣讲“百千万”工程的通知》,落实月上报、季通报、年考核等制度,将宣讲开展情况纳入年度思想文化宣传工作考核,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到实处。  二、用好四支团队,实现宣讲常态化。以“百千万”工程宣讲志愿者队伍为核心,联手陈淑芳先进事迹宣讲团、县“两学一做”宣讲团和“十三五 话担当”县微型党课宣讲团,按照政治理论、方针政策、科学文化等分类,以上门宣讲与“点单”宣讲相结合方式开展宣讲820余场,实现宣讲服务常态化。录制宣讲员授课实况,上传授课视频到干部教育网、中国象山港网等网站,供党员群众随时点播学习。  三、固好六大阵地,实现宣讲大众化。充分利用农村文化礼堂、塔山讲堂、基层党校、老年大学、社科普及基地、春泥计划实施点等基层宣教阵地,整合百姓讲事员、“渔嫂宣讲队”“厨娘讲师团”等基层力量,结合“讲好渔故事、传播真善美”“讲身边的人、说身边的事、话身边的理”等主题活动,针对不同群体、不同层面、不同行业,充分运用数据、事例等实际材料,采取“互动式”“针对式”“民语式”“文艺式”等宣讲方式,使群众“坐得住、听得懂、用得上”。〔象山县委宣传部供稿〕  台州椒江区“说学逗唱”深入推进理论宣讲大众化   台州椒江区利用“说、学、逗、唱”四种形式,创新理论宣讲模式,丰富理论宣讲载体,拓展理论宣讲平台,深入推进理论宣讲大众化传播。  一、“说”出好故事,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组织开展首届“椒江好故事”宣讲大赛,面向各系统收集“椒江好故事”素材,共有21组作品参与角逐,产生了《习爷爷给我们回信了》《海岛兵追逐的诗和远方》《“救人一哥”郑琪的故事》《遇见·椒江》等一批优秀宣讲作品和身边典型人物事迹。在比赛中涌现涌现的5名优秀宣讲人才,充实了椒江区“百姓宣讲团”“平民理论宣讲团”等理论宣讲队伍。  二、“学”出好氛围,以微课堂传递大道理。设计丰富的宣传教育活动载体,形成理论学习宣讲全覆盖的良好局面。组织首届微型党课比赛,20余名参赛选手实现了各镇街道、重点部门全覆盖,营造了全区利用微党课传递大道理的良好氛围。组建“两学一做”党课巡回讲师团和大陈岛垦荒精神宣讲团,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推进大陈岛垦荒精神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村居,让全区党员干部在微课堂中学习了大道理。  三、“逗”出好作品,以平民化推进大众化。根据理论宣讲大众化要求,着眼宣讲作品的本土化和平民化,以顺口溜、快板、小品、道情、情景剧、文艺歌曲等艺术形式创作理论宣讲作品,打造顺口溜《人间自有真情在—记洪家街道大板桥献血团》、快板作品《说说我家好家风》、小品《十八大来新变化》、情景剧《垦荒精神代代传》等作品,别开生面的宣讲形式和宣讲作品在理论宣讲大众化过程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唱”出好声音,以文艺范唱响大主题。举办首届“椒江好声音”职工合唱比赛,结合建党95周年组织开展“信念铸魂、红心向党”主题合唱比赛,结合大陈岛垦荒精神“五进”宣讲活动在机关、学校、企业、农村文化礼堂组织开展“学唱《垦荒队员之歌》”主题活动,达到寓教于乐的宣传效果。〔台州椒江区委宣传部供稿〕  奉化市“半边天宣讲团”用百姓语言讲理论热点      奉化市积极探索创新基层宣讲形式,充分挖掘利用“广场舞大妈”丰富资源,组建起一批“半边天宣讲团”,用生动的故事、通俗的语言,把宣讲真正讲到群众的心坎里。  一、从群众中挖掘宣讲员。“半边天宣讲团”组成人员来自各行各业,共1200余人。根据宣讲团成员特点,在全市各镇街道分别组建70多支层次多样的宣讲小分队,如农村宣讲小分队、社区宣讲小分队、环保宣讲小分队等。围绕社会及百姓身边事说热点、聚焦点、解难点,增强宣讲吸引力和感染力。通过“街道讲理论、骨干传政策、群众说故事”形式,上下联动构建起宣传思想大格局。今年全市“半边天宣讲团”通过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进基层开展宣讲500多场次。  二、到群众中讲述大道理。全市“半边天宣讲团”先后开展“我身边的好媳妇”“奉化好人”“十三五·话担当”等系列专题宣讲活动200多场。如锦屏街道组织由先进典型、老党员、老干部等组成的“半边天宣讲团”宣讲志愿者队伍,深入田间地头、楼院社区,用身边事、“百姓话”宣讲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莼湖镇组织党校教师、退休教师、机关干部、“莼湖好人”组成的“半边天宣讲团”队伍,走进28家文化礼堂、企业、学校宣讲核心价值观。  三、到群众中讲述身边事。通过鲜活例子和通俗语言,以“短、平、快”形式在全市1258处晨晚练点、100多只文化礼堂,36个戏剧角,围绕重点工作和群众利益问题不定期开展主题式宣讲、菜单式宣讲、互动式宣讲。退休机关干部送理论进农村,退休教师送春联宣讲“美丽庭院”,在国家卫生城市复评、省文明市创建、农村环境卫生百日整治专项行动及“醉美奉化”建设中,全市各地文化广场、街头巷尾等不断活跃着“半边天宣讲团”身影。今年以来,共开展中心工作专题宣讲活动达100余场次,受教育群众达5万余人。〔奉化市委宣传部供稿〕  温州龙湾区做好外宣文章提升城区形象   温州龙湾区多措并举加强对外宣传工作,展示龙湾良好形象,为经济社会建设营造良好外宣舆论环境。  一、做强新闻外宣,唱响发展好声音。开展“中国梦·龙湾情”全国新闻采访活动,走访40多个城市推出200多篇报道。围绕“美丽龙湾·山水智城”等主题,采写系列新闻报道,宣传龙湾济社会发展成就。与浙报集团等10多家省、市媒体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在意大利《欧联时报》开辟龙湾专版,扩大龙湾国际影响力。打造“魅力龙湾”手机新闻客户端,以图、文、音视频等形式宣传龙湾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全区新闻宣传工作网络数据库,出台《新闻采编人员绩效考评办法》等系列制度。     二、巧借主题活动,展示活力新形象。组织“海外媒体看龙湾”活动,来自海内外媒体30多位记者从不同角度报道推介龙湾。开展“看龙湾,说龙湾”网络外宣系列活动。与新浪网合作开展“龙湾宣传语与LOGO征集”活动,收到宣传语近3000条,LOGO设计稿100多枚。借助“春天送你一首诗”全国诗歌交流会、龙湾和台南“两岸古堡乡情文化交流活动”等重大活动,进一步提升龙湾形象。协助做好永中街道“走进永昌堡”全国摄影大赛、海滨街道“汤和精神”安徽交流活动、瑶溪街道“醉美瑶溪”旅游节等主题外宣活动,扩大龙湾影响力。  三、探索载体创设,拓宽外宣新渠道。以龙湾新闻网为主平台,构建区、街道、社区“三级办网”模式。建设龙湾发布“双微”平台,累计发布各类信息3万多条。打造“龙湾微发布厅”“龙湾在线发布”等新媒体外宣平台,布置200多台户外视频,将外宣平台向基层延伸。重点打造25个外宣基地,将在外龙商商会纳入外宣基地建设,扩大外宣广度。建立新闻发布工作联系机制,构建区级、部门、街道三级新闻发布网络,依托“龙湾发布”政务微博平台、龙湾微发布厅等网络发布平台及时发布各类信息,发出“龙湾好声音”。〔温州龙湾区委宣传部供稿〕  衢州衢江区“三个三”集中力量构建外宣话语体系   衢州衢江区依托绿水青山资源,深挖“乡愁、乡旅、针灸”特色文化内涵,积极开展区域品牌建设工作,形成新的外宣话语体系。  一、依托“三载体”,展乡愁文化,建“放心农业”品牌。依托“文化礼堂”载体,开设“小品式”农耕文化博物馆、农具展示馆,以“老物件”唤“农耕乡愁”记忆。在礼堂文化走廊布置“嵌入式”农业美图,展农人勤劳致富的精神面貌和“放心农业”建设成果。依托“诗画田园”载体,发挥4A级农业观光园作用,围绕“科教、亲子、婚庆”等主题规划文化活动,让市民在体验农趣中享用“放心”果蔬、传承农耕文明。依托“理论宣传”载体,邀请专家教授、新闻媒体来衢江开展座谈调研、基地合作等理论实践活动,促干部群众更新理念、拓宽思路、提升技能。6月,衢江举办“放心农业·衢江样本”高层研讨会,在《人民日报》《学习时报》刊发多篇文章报道。  二、结合“三特色”,挖乡旅文化,建“五养归谷”品牌。结合绿水青山特色,打造“国家级摄影创作基地”。依托乌溪江与仙霞岭为主的自然风光,重点打造集“培训、展览、交流”于一体的摄影文化交流中心和新闻摄影培训实践基地,共接待观光摄影爱好者近10万人次。结合民风民俗特色,策划地域非遗文化节庆。结合“我们的节日”开展“喝山节”、全旺板龙、“杨炯巡游”等非遗民俗活动,用丰富乡旅文化内涵的方式吸引游客,促经济效益与文化传承共同发展。结合古居群落特色,邀请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王澍等来衢江指点民宿提升、旅游改造。8月,中国美院、东南大学、麻省理工建筑学院来衢江开展乡建工作营设计竞赛活动,助力衢江美丽乡村改造,打造“五养·归谷”品牌。  三、整合“三资源”,扬针灸文化,建“健康养身”品牌。整合媒体资源,利用杨继洲祖居地优势,借力新华社、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讲好“针灸故事”,弘扬“博学济时、针灸度人、知行合一、爱国爱乡”的杨继洲精神。与“浙江在线”合作拍摄国内首部针灸题材微电影《神针》,全网点击量突破15万次。整合民间资源,“地毯式”开展当地针灸传说挖掘及民间针灸古籍和文物的征集、购置工作,建成杨继洲针灸文化馆、衢江区中医院、杨继洲公园;发动农户利用山区小气候条件种植铁皮石斛、灵芝、油用牡丹等珍贵中药材,打响“康养理疗”品牌。整合高层资源,启动谋划“中国杨继洲中医针灸创新发展试验区”项目,致力打造世界针灸康养大会永久会址。〔衢州衢江区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第74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6年9月26日   【观点摘编⑤】□德国出台针对性政策为文化创意产业护航的做法□传统媒体借力“两微一端”模式运营五大隐忧值得关注□破解微信舆论场引导困境的三大方法□国外防范“网络暴力”的主要做法□网络媒体成反智主义新阵地值得警惕□未来互联网“在场化”发展趋势值得关注□政务新媒体发展的四大困境□社交应用下的短视频呈现发展新特点□理论宣讲娱乐化倾向四种表现值得关注□处理互联网群体公共事件的建议   德国出台针对性政策为文化创意产业护航的做法。一是政策咨询机构服务文化企业。公布“文化创意产业倡议”,成为德国文化产业支持政策的总纲领。此后,德国在此框架下制定一系列具体的文化产业支持政策。成立文化创意产业事务中心,为文化创意公司、初创公司、自由职业者提供关于政策咨询服务。二是制定支持优势产业特殊政策。德国联邦电影基金支持电影产业发展,此外,各州还建立电影基金和电影促进机构扶植本地区电影产业发展。对文化价值高、教育意义强的电脑游戏开发公司和产品给子奖励,设立相应奖项。三是构建多层次的艺术支持政策。建立艺术家社会保险制度;建立多种文化基金,资助艺术家的艺术创作;设立各类文化奖项和为艺术家提供奖学金。四是提升民众文化消费力。建立地方公益性社会组织——文化共济会,以帮助低收入文化艺术爱好者免费参加文化活动。对大多数的文化产品实行7%的增值税率,对书籍、报刊、文化活动门票、电影等征收较低税率,以求减轻文化消费者的负担。〔宁波市委宣传部供稿〕  传统媒体“两微一端”模式运营五大隐忧值得关注。一是内容定位不清,同质化新闻多于差异化竞争。大多数媒体“两微一端”运营主要是靠内容互通、选题共享方式来实现,移动端巨大的传播力空间加剧了信息化过载现象,使得同质化内容和信息流噪音频出,媒体差异化和独特性很难凸显。二是服务意识淡薄,用户本位尚未形成。“两微一端”限于运营团队资源限制,多数媒体很难实现及时、多元交互,致使用户诉求和反馈不能得到妥善处理,反而会导致信任缺失。三是疏于内容质量把控,削弱媒体品牌权威信。部分媒体为吸引流量和关注度,疏于传播内容的质量审查管控,导致内容流俗、趣味低级的报道频出,偏离了媒体的品牌定位。四是运营流于形式,创新动力不足。绝大多数媒体的创新局限于新模式和新技术的复制和移植,在运营上延续传统媒体操作模式,使得媒体移动转型流于形式,难以取得真正突破。五是经费来源受限,“内容——广告”变现模式之约转型。所属单位拨款、政府拨款和团队自筹构成媒体“两微一端”运营主要经费来源,未形成独有盈利模式创新,造成转型后劲不足。〔丽水市委宣传部供稿〕  破解微信舆论场引导困境的三大方法。一是政府和主流媒体应占领微信舆论场高地。当前无论是主流媒体层面还是政府层面,都应积极创建公共微信平台,以有效引导微信舆论场。还需要积极主动设置议程,在发生重大突发性事件之时,迅速通过微信公共平台发布准确消息,第一时间占领微信舆论阵地。二是健全微信舆论场信息监管机制。政府可以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为微信舆论信息监管机制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微信运营商可通过设置关键字审核程序的方式,对于比较偏激、违反社会公序良俗的信息进行屏蔽,避免谣言传播。另外,还可以实施实名注册制,以提高微信用户的“自我把关”意识。三是注重发挥微信“意见领袖”的作用。加强对微信“意见领袖”理性舆论观和价值观的培育,发挥他们在引导微信舆论中的作用。但也要对其信息发布行为进行重点监管,避免“意见领袖”在微信舆论引导过程中的失控。〔台州黄岩区委宣传部供稿〕    国外防范“网络暴力”的主要做法。男星乔任梁疑因“网络暴力”患抑郁致意外死亡、各地在救灾中出现的“网络暴力”等引发各界对“网络暴力”的重视和讨论,国外在打击“网络暴力”方面有特色做法。一是韩国为网络暴力犯罪制定相关法律。根据韩国《刑法》规定,在网上用暴力恶意恐吓或毁损个人名誉,可以判处7年徒刑。二是俄罗斯加强监控且设立法律。俄罗斯实施“网络黑名单法”。该法不仅规定对在网络上鼓吹暴力等违法行为的个人进行处罚,而且可以关闭传播非法信息的网站或信息平台。三是日本对“网络犯罪预告”进行即时监控和严厉惩处。日本把在网络鼓吹暴力的言论称为“网络犯罪预告言论”。专门委托软件公司开发自动收集“网络犯罪预告”言论的软件,随时预防暴力事件发生。四是英国认为不得逾越言论自由和煽动犯罪间的界限。即使没有将网络暴力煽动性言论付诸实践也应该受到相应处罚。许多发达国家警察局都设立类似“网络警察”职能部门,监控网络“危言”。应该提高全民整体素质,了解网络欺凌或网络暴力对他人伤害,对“人肉搜索”等网络行为承认相应责任,注意自身言行举止。〔瑞安市委宣传部供稿〕    网络媒体成反智主义新阵地值得警惕。网络媒体降低发布门槛使低劣化内容大行其道。劣质内容有了“公号”权威性的加持和缺乏辨别力的某些受众就制造出了一个个网络奇观。一是自媒体以利益催生“反智主义”。为赢取阅读量与广告商青睐,一些自媒体肆意夸大其词、扭曲事实,什么吸全做什么,忽视科学、底线、伦理的约束,最终却借助关注度赚得盆满钵满。这种行为事实上是反智主义的经济化发挥。二是追捧网络语言成反智主义滋生“温床”。有些网络语言滥用谐音,随意缩略,污染语音,造成书面用语中的大量错别字;网络语言混用外文、字母、数字、符号,甚至歪用词义,污染语义,造成书面用语的表意不明,甚至歧义;有些网络语言脏话、黑话以及暴力语言泛滥,影响书面语言的严肃性、违背语言交际的礼貌原则等。三是网络过度娱乐化助长了反智主义。媒体内容的娱乐性逐渐加强,使得媒体文化传播功能被掩盖。而娱乐性过度又导致整个传播功能的失衡,进而造成媒体社会责任的缺失。如网络直播低俗化趋向越来越普遍,点开任意一家视频直播平台,几乎都可以看到花哨界面、夸张妆容的主播以及奇葩的表演,很大程度上助长了反智主义。〔杭州下城区委宣传部供稿〕    未来互联网“在场化”发展趋势值得关注。“在场化”是指用户能够感到强烈的在场感,一方面技术强迫用户必须在场,另一方面用户会体验到发自内心的直观感受。在场化能够带来更大的商业价值:一是互联网巨头参与助推在场化的深化。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的Facebook、谷歌、苹果、亚马逊等,还是国内的阿里巴巴、腾讯和百度等,都在大力推进在场化实践。国内视频直播平台已经达到200多家,而Facebook在VR方面就有400多人的团队,全世界从事VR的公司更是如雨后春笋,为VR、AR和MR等新平台创造硬件和内容实现软硬件的有机结合。二是在场化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起源于电视直播的视频直播已从新闻直播扩展到秀场直播,再到各行各业直播。VR也从实验室的简单体验渗透到娱乐和游戏,将很快渗透到电商等场景,这也将大大提升在场化商业价值。三是在场化将卷入更多用户创造商业价值。在场化使得任何用户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可以使用它,其社交属性也将更为显著,比当前流行的Facebook等社交媒体更具有社交属性,这也必将赢得更多的商业价值。〔海盐县委宣传部供稿〕    政务新媒体发展的四大困境。一是思想困境:“安全”心态制约发展。目前很多地区开通政务微博、微信是“行政命令”或“跟风”,并没有发掘出其真正作用。在运营管理上,受“政府背景”影响,抱着“安全”心态填充内容,甚至沦为“僵尸账号”。这种心态制约政务新媒体功能发挥,引发负面效应。二是内容困境:缺乏创造性,“官腔”难改。一方面以政策、消息发布为主,缺乏原创和解读,用户黏性没有预期牢固;另一方面,政务新媒体账号“自说自话”“官腔”难改,政务信息发布流于形式,引发舆论反感。三是团队建设困境:专业性培训机制尚未建立。近几年政务新媒体建设在不少地方沦为“政绩”工程,经常出现的政策解读偏差、舆情回应错位、技术性操作失误等都是由于团队建设的缺失造成的。四是机制完善困境:缺乏全局观念,呈“孤立发展”“短期发展”。部分地方政府新媒体运营没有完整机构运作,物力、人力、政策缺乏长效支持;未融入政府组织架构,作用乏力;政府网站、“两微一端”等平台缺乏联动机制。想要建立跨部门、跨平台长效性政务发布机制,还需要自上而下的组织架构搭建,以及主管部门的全局规划。〔玉环县委宣传部供稿〕社交应用下的短视频呈现发展新特点。移动视频发展迅猛,截止6月,移动视频用户突破4亿,以“社交+短视频+直播”为模式实现2016年井喷式发展,呈现出新特点:一是短视频成为媒体融合的标准配置,以其直观、生动等特质强化信息的社交导流,如网络原生媒体《赫芬顿邮报》将视频新闻作为新突破口,华盛顿邮报视频生产趋向快速化、轻量化。二是短视频内容应用的垂直化、分众化趋向显著,以精耕细作特定甚至专属领域加强用户粘性和忠诚度,如“德林社”以每天一分钟视频服务于大众财经。三是内容生产走向系列化,以Papi酱为例,由原先一个人战斗的草根模式(UGC)发展为专业运作、草根气质生产模式(PGC),提升优质视频内容可见度。四是助推粉色文化,一些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大IP借助短视频的形式聚集粉丝群体,形成新粉色文化,如吴晓波频道以短视频方式来营造直接的亲密性,维系与粉丝情感连接。五是借助社会协作对碎片化视频多次提取、放大来提升内容价值,如各路网友对央视采访傅园慧的视频进行二度、三度创作,各种表情包引发全民迷之关注。〔杭州余杭区委宣传部供稿〕   理论宣讲娱乐化倾向四种表现值得关注。近年来,理论宣讲在悄然滋长着一种娱乐化倾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搞戏说。宣讲理论时不严肃认真,任性、随意。有的理论宣讲者为达到“生动、活泼”目的,用搞笑雷人的话语宣讲理论,引用一些经不起推敲的故事来诠释论证理论;有的随心所欲地解释解说理论,内容失真失据;有的在讲坛上传小道消息。二是侃大山。宣讲理论时脱离主题、转移论题,漫无边际地瞎侃。一些理论宣讲者在正题上轻描淡写,却在旁枝末节上高谈阔论,宣扬一些趣闻轶事;有的很少针对宣讲内容,不清楚受众实际需要什么,只会讲一些大话空话套话。三是瞎举例。一些理论宣讲者在选用案例时往往偏重其趣味性、生动性,而忽视典型性、恰当性。这些理论宣讲者随意选用案例,把一些道听途说的东西当案例来讲,所举案例与特定层次受众的适配度不高,特别是与其所要说明或证明的理论观点的适配度不高。四是秀自我。有些理论宣讲者过多地闲话家常,渲染一些与宣讲内容毫无关联的个人经历、故事、成就,卖弄自己。有的以智者自居、以权威自居,喜欢在各种问题包括一些自己不熟悉领域的问题上发表高见,甚至把不同于自己的意见说得一无是处。〔绍兴越城区委宣传部〕    处理互联网群体公共事件的建议。一是健全应急机制。地方政府对于此类群体公共事件应及时完善健全应急机制,用健全的应急机制和积累的处理经验和技巧快速平息事件而非以往采取“一闹就停”的解决手法。二是兼顾反应速度与处理技巧,避免“二次危机”。相关部门对于群体公共事件的反应速度和处理技巧是该类事件能否尽快平息的关键。如近期发生的“建湖交警打晕学生”事件中,建湖公安反应速度较快,在舆论初期就较为有效地使用了微博、微信平台发布案件的真实信息,促使负面舆情迅速回落。但是其处理技巧方面仍有不足,如未把控好新闻第一落点,导致陷入“二次危机”的被动境地。三是坚持适时介入与“冷处理”相结合的原则。及时掌握不同利益群体的动态、准确预测群体公共事件的发展趋势应是监管部门的常态化工作。对遵守政策、法律程序,保持理性,难以短时间内给予答复的群体活动可采取协调沟通的冷处理方式;对于具有较大潜在危害性的非理性群体活动则要把握时机适时介入。但介入时要注意方法方式,不能为快速平息事件而轻易动用警力,这种做法极易强化维权群众逆反心理,从而将矛盾激化。〔缙云县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第76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6年10月8日   【庆祝新中国成立67周年】 □杭州市开展系列文化活动庆祝新中国成立67周年□宁波市“三个突出”营造国庆期间良好氛围□舟山市打好“三张牌”打造“国庆文化惠民周”□长兴县三个“百千万”主题活动欢度国庆□平湖市做好“三篇文章”丰富国庆节文化内涵       杭州市开展系列文化活动庆祝新中国成立67周年   杭州市围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7周年主题和节点,集中开展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宣传教育、文化惠民国庆文化大餐等系列主题活动,大力营造热烈喜庆、欢乐祥和、文明和谐的节日氛围。  一、在全市开展“五星红旗升起来”活动。9月25日至10月10日,在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环城西路等主要路段的路灯电杆,和学校、车站、码头、旅游景点,以及西湖、运河的船工手划船和游船上升挂国旗,激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爱党、爱国、爱家乡热情,振奋民族精神,增强祖国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感,激励广大干部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建设美丽杭州而努力奋斗。  二、开展“心系祖国·情满杭州”国庆节主题活动。全市各类公益场馆开展“心系祖国·情满杭州”国庆节主题活动,杭州图书馆及环保、佛学、电影等分馆同步推出,“开国元勋个人传记类文献展”“墨韵丹青迎国庆——佛学分馆书画沙龙联谊活动”“国庆电影展映活动”“讲述杭州的历史变迁及人文故事”等活动。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升级“第二课堂”活动,四馆互动区同步推出“巧手学剪纸”“丹青绘雅扇”“伞面设计师”“指趣工艺坊”四大主题活动,以及“美丽的西湖之花——西湖绸伞精品特展”、第六届“张小泉杯”浙江省青少年创意剪纸大赛成果展、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工艺美术青年人才作品系列展。  三、开展2016年“向国旗敬礼”网上签名寄语。9月29日至10月8日期间,深入推动运用重要时间节点深化“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在全市开展2016年“向国旗敬礼”网上签名寄语,通过网上签名寄语和线下道德实践,在未成年人中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四、加强节日期间文化产品供给及宣传引导。国庆期间全市接待旅游人数达1500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5%左右。全新版《印象西湖》演出地、西湖音乐喷泉、钱江新城和武林广场灯光秀、G20主会场场馆、大运河、湘湖、河坊街等成为游客首选地。全市宣传、网信、新闻、文化等单位部门,将指导配合各文化企业、责任主体着力加强节日期间文化产品供给,加强音乐喷泉和灯光秀人员聚集、交通食品安全问题、旅游市场经营投诉舆情监测,做好宣传引导等旅游服务保障,充分应对G20峰会后首个杭州旅游集中爆发期。〔杭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宁波市“三个突出”营造国庆期间良好氛围   宁波市突出“宣传、引领、服务”三项重点环节,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国庆”系列主题活动,营造国庆期间和谐良好氛围。  一、突出公益宣传,浓厚节日氛围。开展“五个一批”场所带头升挂国旗活动,由机关单位、文明单位、规模企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主要街道带头升挂国旗,动员各沿街商场、店铺在门口升挂国旗,营造国庆主题公益宣传氛围。结合核心价值观主题,传统媒体、新兴媒体双向互动,在市区两级报纸、电视两大传统媒体开设“庆国庆”专题专栏,利用市、区、乡镇(街道)三级互联网、微信、微博官方平台,发布国庆期间系列公益活动宣传600余条,参与互动人员超万人。  二、突出道德引领,提升文明水平。结合道德模范全市巡回宣讲,在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和社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国庆社区文艺联欢、民俗故事会、游园会、绘画比赛等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活动,引导广大群众在活动中了解优良传统和节日民俗,继承传统优秀美德。如白云街道举办国庆孝德主题文艺晚会,将本地的慈孝故事搬上舞台,引导群众主动学习身边的道德标杆。  三、突出志愿服务,弘扬积极能量。发挥志愿服务组织的作用,围绕帮困助残、环境卫生、文明护绿等内容集中开展走访道德模范、慰问孤寡、关心外来务工人员、清扫环境卫生等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全市百余支文化志愿者支队3000余名文化志愿者,深入农村、企业开展书画送下乡、免费为村民拍摄全家福等活动,将欢声笑语送进千家万户,营造积极向上的国庆氛围。〔宁波市委宣传部供稿〕  舟山市打好“三张牌”打造“国庆文化惠民周”   舟山市深入贯彻省委宣传部部署要求,组织开展“国庆文化惠民周”,普惠基层群众。  一、打好“艺术牌”,浓厚新区文化艺术氛围。9月9日起,在东海音乐节基础上,开启2016东海音乐季,邀请20余位国内外歌手赴朱家尖表演,到场观众突破10万。10月7日,邀请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奖得主谭盾等举行专场音乐会,浓厚岛城音乐氛围。在市艺术剧院举办“第二届舟山群岛越剧节”,在国庆期间邀请上海越剧院等5支国内知名越剧团队,30余位越剧名家上演《西厢记》《梨花情》《民女封后》等10余台越剧大戏,举办一系列越剧艺术活动,包括越剧名家媒体和粉丝见面会、越剧沙龙座谈等。  二、打好“宣传牌”,唱响和谐社会好声音。在全市各主干道、人流密集区域共放置“庆祝新中国成立67周年”主题公益广告100余块。举办“建国以后的舟山”主题图片展活动,展出相关图片200余幅。利用“舟山发布”官方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推送关于国庆主题信息,逐步形成浓厚宣传氛围。依托渔农村文化礼堂等基层阵地,9月以来共开展“舟山解放66周年”等各类主题宣讲100余次。组织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参加国庆烈士公祭活动,缅怀爱国先烈。  三、打好“服务牌”,拓展文化惠民新举措。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以国庆节为契机,进一步在全市范围内推行文化惠民新举措。发挥“淘文化网”作用,全市各文艺团队、艺术家协会双节无休,共计送戏下乡30余场,开展各类展览20余场。如市戏剧曲艺家协会组织赴临城社区为老人们送上越剧,市民合唱团参与爱国主义合唱演出。市摄影家协会在新建社区文化礼堂举办“市民摄影作品展”,市美术家协会组织定海区中小学教师水彩画展,让广大群众与艺术“零距离”。〔舟山市委宣传部供稿〕   长兴县三个“百千万”主题活动欢度国庆   长兴县通过三个“百千万”主题活动,营造浓厚的节庆氛围。  一、氛围营造百千万。百篇报道上媒体,在县域各媒体网站的重要版面、时段开设国庆专栏《我们的见证》,通过主题报道、动态新闻、人物专访等形式,热情讴歌当前的幸福生活,唱响社会主义好。千面红旗升起来,全县所有机关团体、事业单位、文化礼堂,以及城区10余条主要街道、沿街各商场、窗口单位等场所升(插)挂国旗2600多面。制作宣传口号23条,利用LED等设施统一播放。万条短信大派送,发挥新媒体传播快捷、信息量大、互动性强等优势,编创各类短信16期,通过手机报、农民信箱等平台向广大群众群发短信近38万条次。  二、文化活动百千万。百首红歌嘹亮,依托农村幸福大舞台、文化礼堂等阵地,举办“永远跟党走”百村红歌大赛,唱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经典红歌。全县200多支队伍参赛,历时近一个月。千场电影入村,开展“红色影剧传播月”活动,组织11支农村数字电影放映队将10余部红色经典影视作品送到村企,让党的光辉历程再次走进千家万户。万册书籍共享,图书馆、文化馆、新华书店等单位联合举办“我爱祖国”少儿馆绘本故事会、“红色经典”国庆书展、休闲阅读等一批活动,不断满足节日期间群众的文化需求。为150余家文体活动室、图书分馆、文化礼堂等配送图书3万余册。  三、主题活动百千万。走访百名革命老战士活动,组织开展走访革命老战士活动,收集整理革命历史事迹近百篇并汇编成册,分发到企事业单位和学校。千人参与烈士纪念日公祭活动,9月30日,县四套班子领导、干部代表、中小学生等500多人,隆重举行烈士纪念日公祭活动。新四军纪念馆等其他55处建有烈士纪念设施的地方,近6000民众自发组织向烈士们敬献花篮等缅怀革命先烈活动。开展万名志愿者服务活动,县志愿者协会组织开展的“迎国庆——四大文明在行动”志愿服务活动吸引大中小学生近万人参与,网络协会发起的“我为国庆点赞,我和国旗合影”活动受到2000多名网友热捧。〔长兴县委宣传部供稿〕  平湖市做好“三篇文章”丰富国庆节文化内涵   国庆假日期间,为期5天的“2016平湖·西瓜灯文化节”成功举行,吸引了解放日报、上海电视台等20家省内外媒体赴平湖报道,为国庆营造热烈、欢乐、祥和的文化氛围。  一、做好“文化传承”篇章,打造“品牌+”节庆。通过挖掘当地特有书法、篆刻资源、“报本文化”等,举办“陆维钊·沙孟海与当代书坛”平湖论坛,开展“报本文化”征文、课题研究等系列活动,打造平湖特有的文化品牌。在村镇两级开展“新农村之歌”平湖市首届村歌大赛,筛选出14首代表基层文化特色的村歌,开展首届“欢乐平湖·节节乐”活动,通过全市104个行政村技艺的展示与比拼,展示全市百村民俗文化。  二、做好“文化惠民”篇章,打造“环境+”节庆。国庆期间,在全市主要活动区域、重点道路悬挂出4000多盏仿瓜灯和近700盏精品瓜灯,在东湖景区设置互动游戏、灯光展,进行环境美化及节庆装饰,营造节庆氛围。“千人刻瓜”创意大赛在腾讯、网易等新媒体平台上点击讨论量分别突破30万人次和20万人次,“节节乐”百村民俗实物大展活动参与达到10万余人次,创平湖市近十年来文化活动单日人流量新高。  三、做好“文化反哺”篇章,打造“产业+”节庆。依托服装城、国际进口商品城分别举办服装博览会、“跨境电商体验平台”开幕等活动,打造城市经贸品牌名片。围绕平湖本地文化产业品牌打造、特色资源开发等内容,在节日期间吸引以上海绿幕影视基地为主的文创投资客商赴平考察。助力招商引资,今年文化节期间共吸引近300名外来客商,共签订投资项目55项,总投资262亿元。〔平湖市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第77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6年10月10日   【工作要情⑧】□温州市“化零为整”提升文化首位度成效显著□湖州市推出首张青少年校外德育地图“七彩童心路”□宁波海曙区试水“理事会制度”增强公共文化机构实力□江山市拍摄文化礼堂首部乡村古装孝道电影□平阳县经典木偶小戏亮相爱丁堡“中华文化艺术节”□义乌市“育德、润心”着力构建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精神磁场”□杭州江干区首创“城管驿站”打造街区爱心风景线□绍兴上虞区“三个突出”打造《上虞话讲文明》特色电视栏目□天台县“三重三优”推进“春泥计划”工作□岱山县“四强四促”深化文化礼堂安全工作  温州市“化零为整”提升文化首位度成效显著。近年来,温州市提出“城市15分钟文化圈”“发展时尚产业,建设时尚之都”等工作目标,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效益。一是新创文化驿站,整合社会服务。推出文化驿站“1+10+N”布局模式,引导温州非遗产品入驻、制售纪念品和文化礼品、提供便民服务。以形成池上楼为龙头驿站,温州市文化馆、温州市图书馆、温州大剧院、温州博物馆等10大文化驿站为主体,鹿城文化中心、龙湾永昌堡等多个县(市、区)级和社会化驿站。二是专注人才培育,凝聚文化团队。建立健全文化人才选拔机制,对各类文化人才和文化创新团队给予表彰。截至目前,共开展乡镇文化员“春风行动”,培训乡镇文化员达6000多人次。开展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培养选拔10批次,入选人才219名,入选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15名。开展金鹿奖评奖活动8届,280余位文艺名家受到市政府表彰奖励。三是坚持多管齐下,保障文化传承。入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有23位,省级传承人169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612位,设立“温州市历史文化保护基金”,对出版非遗书籍给予一本2万元补助。扶持民间艺术,“浙江省优秀民间文艺人才”名单共200人入选。〔综合温州市、温州洞头区委宣传部供稿〕   湖州市推出首张青少年校外德育地图“七彩童心路”。湖州市以“七彩童心路”为名开发推出首张青少年校外德育地图,创新开辟青少年思想道德实践圈,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一是上下合力,做强组织保障。市区县联动,齐力推进“七彩童心路”地图的开发设计、宣传推广等工作。明确各县区特色亮点和推介重点,如将县区的特色地域文化各以一种颜色来标注,做到区别分明;将地图设计成卡通形状,吸引青少年兴趣;“七彩童心路”叠起来便是一块小方巾,展开是一张正反面合成的大地图,方便携带游玩等。二是多元融合,做优实践内涵。“七彩童心路”地图由7条路组成,汇聚全市文化资源,凸显地域特色亮点,是专门为全市青少年“量身打造”的文化体验实践大圈。地图上七条路分别是:长兴县红色革命之路、南浔区青色书香之路、德清县紫色道德之路、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蓝色风情之路等。三是分层推介,做广覆盖辐射。在全市中小学生“开学第一课”上,“七彩童心路”正式发布;同步刊发10000份,为学校组织校外实践提供参考。以“绿色生态行”等活动形式扩大“七彩童心路”影响力,让广大青少年知晓。〔湖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宁波海曙区试水“理事会制度”增强公共文化机构实力。宁波海曙区图书馆、文化馆引入并逐步健全“理事会”管理制,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参与公共文化机构发展建设。一是建立决策机制,激发管理活力。凸显理事会“决策机构”地位,理事成员围绕区“两馆”服务提升、工作思路和活动安排积极献言献策,商定区文化馆、图书馆章程、工作报告等决议。二是优化行业载体,盘活运作资源。用好政府部门、专家学者、企业代表、职工代表等社会各行业的理事会成员资源,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参与“两馆”日常运作和发展建设,为大型文化活动举办提供有力保障。三是发挥多元优势,增强发展后劲。依托理事社会资源优势,拓展图书馆在阅读推广、文化合作、文明共建等方面的发展空间。借助理事会成员社会影响力,促进与政府、社会和受众的沟通交流,提升“两馆”社会化、专业化水平,推动形成公共文化机构“资源+发展”的良性循环。〔宁波海曙区委宣传部供稿〕    江山市拍摄文化礼堂首部乡村古装孝道电影。近期,江山市在大陈乡大陈村举行文化礼堂首部乡村古装孝道电影《妈妈的那碗大陈面》开机仪式。该片由执导过《幸福来敲门》《英雄》《雍正王朝》等多部电视剧的北京著名导演解乐轩担任。大陈村被授予“中国村歌发祥地”,村歌《妈妈的那碗大陈面》自2008年问世以来,连续三年入选“中国村歌十大金曲”。电影在大陈村具有300年历史的汪氏祠堂(现为大陈村文化礼堂)进行拍摄,电影将大陈优美的历史故事、浓郁的风土人情融入其中,对传统孝道文化进行精彩诠释。据了解,《妈妈的那碗大陈面》参演的30多位演员都是大陈村的农民,电影时长40分钟。电影完成后,将在央视、浙江卫视等媒体进行播放。〔江山市委宣传部供稿〕   平阳县经典木偶小戏亮相爱丁堡“中华文化艺术节”。近期,平阳主打木偶小戏《猪八戒背媳妇》《车技》等精彩亮相英国爱丁堡艺术节系列活动之中华文化艺术节。木偶小戏由平阳木偶戏保护传承中心与上海戏剧学院联合开办的“木偶表演与木偶造型设计人才班”学生主力出演。2014年,“上海戏剧学院木偶专业教学实践基地”正式授牌平阳木偶戏保护传承中心,中心通过开办寒暑假培训班、委派木偶表演艺术家到学校授课等方式开展合作。今年7-8月,上戏木偶班部分学生来到中心参加暑期培训,由平阳省级非遗传承人崔学荣、卓晓军等老师教授,主攻提线木偶小戏《猪八戒背媳妇》《车技》和《舞狮》,这些节目是平阳木偶戏保护传承中心的经典保留剧目,曾在省曲艺杂技魔术节等赛事中荣获大奖。〔平阳县委宣传部供稿〕    义乌市“育德、润心”着力构建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精神磁场”。义乌市以传统文化育德,以美丽工程润心,以民族艺术铸魂,构建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磁场”。一是广播国学传承种子,让传统文化落地生根。下发《学校文化建设实施意见》,把传统文化进校园列为学校文化建设“一号工程”,如实验小学“雅言经典”美文诵读、绣湖小学绣湖书艺、苏溪二小“礼孝”读经等已成为国学传承的品牌;义乌中学以“弘毅之旅”诠释孔孟之道等。二是围绕德育课程建设,让传统文化教育落地有形。鼓励学校自编德育校本课程,如保联小学的“茶文化”、佛堂小学的“活字印刷”等诸多课程深受喜爱;义乌中学开发“伏锐说书”特色课程,登上了电视荧屏,连续录制50周110集。三是搭建中国风展演大舞台,让传统文化大放异彩。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引进婺剧、道情、陶艺、根雕、剪纸、百子灯等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非遗文化项目,全市有7所全国“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项目试点学校,1所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学校。四是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让传统文化教育形成合力。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功能,如宾王幼儿园组建“祖辈帮帮团”;稠城一校每年开展孝义文化节和欢乐中国年,家校携手开展体验实践活动。五是推动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让传统文化入脑入心。印制314万册封面印有核心价值观图文的作业本,发放到全市所有中小学生手中;实施“一月一主题”教育,每月围绕核心价值观一个关键词开展主题教育等。〔义乌市委宣传部供稿〕    杭州江干区首创“城管驿站”打造街区爱心风景线。江干区拓宽基层服务方式,首创集用餐、休息、学习、应急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城管驿站”,打造城区形象新品牌。一是打造贴心城管驿站。打造城管人专属平台,扩充服务对象——包括环卫工人、城管执法队员、停车收费员、普通市民等。制定《驿站管理公约》《江干城管驿站星级评定办法》,由就近市场化作业单位落实驿站专人管理,提高驿站服务质量。二是打造靓丽风景驿站。在辖区主要道路两侧试点推行“城管驿站”,建成并正式启用“新塘路点”。所有驿站logo、外观、内部陈品等风格统一,用餐区、洗漱区、休息区、宣传区等功能齐全,用餐桌椅、书报架、急救药箱等设施完备。三是打造精神家园驿站。在“环卫驿站”基础上实现升级换代,形成综合性服务平台,广受好评。四是打造爱心传递驿站。搭建一线城管人的爱心传递平台,杭州移动江干分公司、九三学社江干基层委员等九家单位捐赠18个驿站点位的无线网络、家具、家电、图书等资源,目前由街道和市场化企业建设的“城管驿站”点位已完成选址17个。〔杭州江干区委宣传部供稿〕   绍兴上虞区“三个突出”打造《上虞话讲文明》特色电视栏目。一是开展节目海选,突出群众化。根据节目总体安排,分乡镇、社区、学校三个层面,选拔出参与节目录制的基层群众112名。《上虞话讲文明》电视节目的主角涵盖退休教师、中小学生、党员干部、企业职工等各行业、领域基层群众,他们用淳朴自然地的形象和不予修饰的语言讲述群众的故事,把《上虞话讲文明》电视节目打造成为真正的群众舞台。二是细化筹备工作,突出项目化。明确海选工作、文稿上报、文稿审核、节目录制、节目审片和节目播出等各个环节的时间节点和责任人员,由区主题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做好指导、督促、协调、组织、审核等各项工作,确保每期节目高质量播出。三是加强新媒体传播,突出互动性。每期节目专门在上虞广播电视总台公众微信号上进行推送,观众可进入微信平台进行观看、评论、点赞,有效提升群众的关注度和节目的传播率。通过微信平台进行推选,产生一位优秀演讲者,参与年终举办的故事分享会。〔绍兴上虞区委宣传部供稿〕   天台县“三重三优”推进“春泥计划”工作。一是重引导,配优社会参与力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春泥公益事业,与社会音乐机构飓风打击乐团联合举办音乐活动,组织相关实施村春泥乐园孩子参加,并派出乐团老师义务为10多个实施村春泥乐园的孩子们参加活动,实施村开展送培育、送器材活动。建立由“五老”、支教大学生、在职义教老师等组成的爱心帮扶、文体帮扶、学习帮扶、书画摄影和宣教等5支“春泥计划”专门人才队伍。二是重拓展,搭优阵地活动资源。拓展传统项目和特色课堂的资源优势,精心组织开展民间手艺我来做、趣味定向“一日寻宝”行动、参观农耕园等社会实践活动,开设陶瓷手艺、葫芦丝、剪纸游戏等兴趣课堂,近3000名未成年人参与到各项兴趣实践活动当中。三是重传承,创优育人成长空间。充分挖掘各村资源优势,将皇都南拳教学、非遗项目莲子行、传统技艺“道情”和竹编技艺等优秀传统文化和技能送进春泥计划暑期班。组织开展以“弘扬中华文化传承良好家风”为主题的“中国梦”思想教育,加强未成年人传统道德文化教育。举办全县“春泥计划”工作表彰暨成果汇演,展现未成年人青春、活力和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天台县委宣传部供稿〕   岱山县“四强四促”深化文化礼堂安全工作。一是强化组织领导,促安全责任落实。出台《岱山县关于进一步加强文化礼堂安全工作的意见》,下发防台、防汛、节庆等重要节点做好礼堂安全工作的系列制度文件。签订安全工作责任书,每个文化礼堂配备安全协管员,进行日常安全巡查并做好检查记录。二是强化网格建设,促监管体系完善。全县文化礼堂纳入乡镇基层网格化管理体系,形成以县为一级网络、乡镇为二级网格、村(社区)为三级网格、文化礼堂为网格终端的四级安全工作网格化管理框架,构建文化礼堂安全工作责任监管体系。三是强化隐患排查,促防范能力提升。成立安全工作督查小组,对文化礼堂用电用火用水、房屋建筑安全等方面开展安全检查、隐患排查行动。已检查文化礼堂31处,查出隐患2处,全部整改到位。四是强化长效宣传,促安全意识增强。建立每季度文化礼堂安全工作例会制度,每月邀请派出所和消防相关专家面对面讲解宣传安全知识,组织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现场演练应急处置方法。〔岱山县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 第78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6年10月14日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②】□湖州市“四个坚持”持续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温州市“好民风、好风景”协同发展促新农村建设□文成县蝶变“绿富美”助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温岭市出重拳破除婚丧陋习培树文明新风□龙泉市“六风行动”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湖州市“四个坚持”持续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湖州市坚定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之路,以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共建美丽乡村、共享美好生活”为目标,促进农村文明程度持续提升。  一、坚持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核心理念。打造美丽乡村,以“科学规划布局美、创业增收生活美、村容整洁环境美、乡风文明素质美、管理民主和谐美”和“宜业宜居宜游”的“五美三宜”思路,建成537个市级美丽乡村,打造美丽乡村示范带19条,5个县区均成为“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区”。优化生态环境,深化“百村示范、千村整治”,推进“五水共治”“四边三化”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双清”行动,747个村21万多户农户受益。发展“美丽经济”,探索“生态+文化+旅游”等新业态,农家乐、洋家乐等民宿经济蓬勃发展,2015年实现乡村旅游收入64.8亿元,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不断拓宽。  二、坚持把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作为灵魂工程。注重“最美”典型引领,广泛开展四大“最美”系列育、选、树、行活动,涌现全国道德模范(含提名奖)6人、全国“时代楷模”1个、“中国好人”17人,省级道德典型71人,市级道德典型500余人、行业最美人物2000余人。出台帮扶生活困难道德模范实施办法,设立“好人有好报”慈善关爱基金,帮扶29人次。深化城乡文明共建,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龙头,推进城乡文明程度同步提升。全市创建全国文明村镇9个、省级文明村镇98个、市级文明村镇376个,县级以上文明村镇创建率达82.3%。以“家风正、品德好、书香浓、环境美、邻里和”为标准,选树“最美家庭”1200余户,组织“最美家庭”故事会2000余场次,35万户家庭踊跃参与。全市70%的行政村建立了“道德评议会”。  三、坚持把以文化人、文化惠民作为重要内容。建设“文化礼堂·幸福八有”,建成农村文化礼堂402家,占行政村总数的40%,形成“希望田野”“山村印象”“农园新景”“太湖风情”四条文化礼堂特色示范带,探索星级文化礼堂评比,常年开展文化礼堂“星期日活动”,打造精神家园。彰显“一乡一品·一村一韵”,深入挖掘溇港圩田、桑基渔塘、茶文化、竹文化等传统地域文化,广泛开展“一月一节”农事节庆活动,形成了百叶龙、威风锣鼓、新市蚕花庙会等品牌。湖州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钱山漾遗址被命名为“世界丝绸之源”。深化“文化走亲·文艺惠民”,全市累计组织“文化走亲”1000余场,参与人员4万余人次,观众130万余人次。“文化走亲”活动先后入选浙江省十大民生工程和文化部第16届群星奖项目奖。  四、坚持把共创共享美好生活作为长远目标。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大力发展现代高效、生态循环农业,湖州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连续两年列全省第一,成为全国第二个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地市。推动生活方式文明化,深入开展“文明出行、文明餐桌、文明旅游、文明用水”等活动,实施诚信农产品工程、文明家庭道德信贷工程。推动治理方式法治化,制定《美丽乡村建设指南》推荐性国家标准,使美丽乡村建设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深化法治湖州建设,创建成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8个、省级60个,全市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规范化建设达标率99%以上。〔湖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温州市“好民风、好风景”协同发展促新农村建设   温州市紧扣美丽乡村建设,以农村民风建设为抓手,注重素质提升、强化村容整治、倡导文明乡风,以“好民风、好风景”协同联动发展促新农村建设。    一、以道德塑民为基石,引领文明风尚。突出孝亲典型带路,广泛开展“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评选表彰,通过善行义举榜、道德榜、功德录等方式,进一步激发农民群众的道德热情,涌现出陈阿英、章文琼等一批农村道德楷模。突出乡风民风培育,推进村居乡风评议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等“四个会”村民自治组织,倡导移风易俗,遏制薄养厚葬、诚信(道德)缺失等不良风气。突出家文化传承,持续开展“立家规、传家训、寻家庭、讲家事、树家风”主题活动,评选表彰最美家庭3488户,推动10万户家庭传承并新立家训。     二、以文化惠民为内核,培育新型农民。延展盘活基层文化阵地,大力推进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全市乡镇文化站平均面积从2010年的不到2000平方米增长到4333平方米;建成文化礼堂680家,通过开展“七讲”活动、道德评奖等丰富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创新开展“新青年下乡”活动,组织全市高校3万余名新青年深入全市131个镇(街)、599个村(社区),开展“科学理论引领、文艺送演乐民、志愿服务接力、文化传承星火、硕博服务惠民”五大类别的文化服务和实践活动。深化文明共建活动,深化“让文化生根、让文明落地”“种文化送文化”等主题活动,全市文明单位与行政村结对数达2169多对,投入共建资金2.7亿多元,为结对村赠送图书29.632万册。    三、以富美家园为引擎,共建美丽乡村。治出“美丽环境”,狠抓“五水共治”“三改一拆”“五改一清”“绿色家庭”创建等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打造整洁亮丽新农村。如富裕起来的陈岙村把工厂全部搬离村庄,重建天蓝、水清、地绿和美家园。培育“美丽产业”,以实现农民创业增收为目标,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和乡村旅游,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培育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小镇。如打造鹿城区藤桥镇驿头村等一批精品乡村旅游路线,涌现出永嘉县桥头镇西岙村、瓯北镇珠岙村等电子商务村。留住“美丽乡愁”,启动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工作,大力发展有历史文化记忆和地域民族特色的美丽乡村。如泰顺县司前镇左溪村采用“木门、木窗、黄墙黑瓦、蓝腰带”统一元素,打造一个畲族特色建筑风格和具备浓郁泰顺山区特色的村落。〔温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文成县蝶变“绿富美”助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文成县以“环境美、创业美、风尚美”为抓手,着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一、巧施装扮术,打造村庄环境“高颜值”。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以“留得住乡愁”为理念,打造古建筑村落12个、自然生态村落6个、民俗风情村落2个和美丽乡村精品村40余个,推出玉泉侨情枫彩带、云江秀水闲情带等乡村精品线20余条。结合乡风评议活动,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孝顺子女、文明村镇等评选,共评选出文明乡镇10余个,文明村240余个,十星级文明户9600户,其中省级文明乡镇3个,文明村7个。  二、念好致富经,推动产业富民“生活美”。以“一村一主题,一家一亮点”为主旨,通过“社会投资+村民自办”模式,打造特色民宿20余家,创成农家乐经营户(村、点)50个,其中省级特色点6个。结合畲族“三月三”、云顶“筝”情大赛等活动,开发乡村休闲游露营基地、摄影基地、家庭农场亲子采摘游、古道休闲游、美丽乡村休闲观光游等项目,接待游客145万人次,直接经营收入5522万元。  三、挥动指挥棒,唱响文明精神“好声音”。依托文化礼堂、道德讲堂等文化阵地,开展好村风好家训征集活动与最美孝媳、道德模范、最美文成人等系列评选活动,评选出“最美家庭”55户、最美孝顺子媳28名,孝道人家10户,征集到家风家训200余条,开展最美家庭巡讲、传唱家训等活动120余场,学教型、礼仪型、娱乐型活动2000余场次。〔文成县委宣传部供稿〕  温岭市出重拳破除婚丧陋习培树文明新风   温岭市结合多城同创,重拳整治遗风陋习,率先开展婚丧礼俗规范整治专项行动,走出一条齐抓共管、全员参与、长效整治之路,因大操大办造成的交通拥堵现象得到杜绝、使用违禁婚丧用品造成的环境污染现象几乎绝迹,依法、文明、节俭治丧办喜事成为新常态。  一、做“领航员”,高规格推进工作开展。成立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任组长和15个市级部门、16个镇(街道)分管领导任组员的婚丧礼俗规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并在全市97个社区和830个行政村挑选乡贤能人组建红白理事会,形成“条块结合、上下联动、统一指挥”工作机制。建立配套制度体系,出台《关于开展婚丧礼俗规范整治工作实施意见》,明确工作内容、实施步骤、工作要求,确保整治工作依法有序实施;出台《严格规范领导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若干规定》,对党员干部划出“红线”,明确规定宴席人数控制在200人以内,限制宴请一餐次、花圈6只以下、雇佣乐队13人以内,不允许赠送、收受非亲人员礼金等,要求带头签订《弘扬婚丧礼俗文明新风承诺书》,严格执行婚丧事宜报告制度。  二、编“宣传网”,聚合力营造氛围开道。将婚丧礼俗整治系列规定提炼为“四个禁止、四个倡导”,组织市级媒体围绕“做文明有礼温岭人”“文明节俭办婚丧”等主题,策划推出一批动态报道和公益广告,相关报道累计达1000余条。“温岭发布”推出“曙光狮之从简婚丧风”系列漫画,每期阅读量超万。广泛开展文艺宣讲、民主恳谈、婚丧知识考试、村规民约修订等形式,不断将文明婚丧理念引向深入。累计发放宣传资料70多万份,张贴通告和宣传海报4000多张,组织文艺宣讲56场覆盖200多个村和企业。  三、念“紧箍咒”,建长效形成整治常态。建立信息交流机制。组建覆盖市、镇、村三级婚丧事信息员队伍,设立婚丧户信息申报、事前介入、巡查监管等信息报送制度,要求各村(居)每日15时前、各镇(街道)每日17时前,将各辖区当日的婚丧户数、落实督查情况和违规办婚丧情况等上报市整治办。搭建违规举报平台。开通“婚丧礼俗违规举报平台”,落实专员同步管理微信平台和市镇举报电话,一经核实给予举报者100-300元奖励。共接到有效举报300多起。实行立体化考核制度。将婚丧礼俗规范整治列入对市级部门和各镇(街道)的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实施分阶段督查和年终考评。〔温岭市委宣传部供稿〕 龙泉市“六风行动”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龙泉市创新载体开展“六风行动”,推动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地生根。  一、道德讲堂树正风,农家书屋养学风。依托农村文化礼堂,举办“龙泉人文大讲堂”“唱村歌、跳村舞、行村礼、唱村戏、讲村史”系列主题活动,开展科技知识进礼堂、法律知识进礼堂、礼仪文明进礼堂、孝老爱亲进礼堂、反邪教知识进礼堂活动150余场次,营造文明向上的新农村风尚。依托农家书屋,在200多个行政村开展“阅读有礼”活动,通过“农家书屋随手拍”摄影比赛、“农家书屋就在我身边”有奖征文、“全家共读一本书”等形式,吸引4000多名农村青少年走进书屋、爱上阅读、滋养学风。  二、陋习治理改旧风,乡贤立榜育民风。开展“除陋习、树新风”专项行动,大力宣传“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六边三化三美”,开展“清村道、清河道、清门庭”活动,重点治理“乱堆、乱搭、乱扔、乱倒”等不文明现象。设立“关爱好人”基金,开展龙泉“好人”推荐和第五届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成功承办“发现最美浙江人——9月浙江好人榜发布会”,举办百名最美丽水好人“六进”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和龙泉市第五届道德模范颁奖典礼。  三、家风教育促和风,六星文明唱新风。开展“好家风 好家训”征集评选活动,评出市级优秀“好家风 好家训”50条。组织“好家风 好家训 好家规”主题讲座、论文征集、摄影比赛、演讲比赛、书画比赛等七大主题活动,编撰《龙泉市“好家风好家训 好家规”》。在155个行政村开展“六星文明户”复评工作,通过自评自改、民主互评、帮星扶星等形式,评出龙泉市级“六星文明户”119家,丽水市级20家。〔龙泉市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第79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6年10月18日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省文化厅积极开展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文化活动□绍兴市组织开展“红军长征出发地”集中采风活动□丽水市精心谱写“三个篇章”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温州龙湾区多举措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浦江县紧扣红色主线开展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活动           省文化厅积极开展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文化活动   省文化厅积极组织省属文化艺术单位和各地专业剧团围绕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进行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作品创作,开展主题文化活动,营造良好氛围。  一、组织主题艺术创作。浙江交响乐团复排红色经典作品《长征组歌》,以强大的演出阵容,全新的舞台呈现,重温历史,再现经典。浙江京剧团创作排演京剧《大渡河》,通过京剧艺术情感文戏和精彩武戏的交相辉映、叠化呈现,再现红军长征中的英勇事迹,感召中华儿女团结奋进。  二、开展主题优秀剧目展演巡演活动。浙江话剧团启动话剧《谁主沉浮》全国巡演活动,沿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地方及在发展历程中具有重大意义的红色革命区域,相继赴上海、嘉兴、广州、武汉、延安及南昌、井冈山、遵义等地巡演,至银川结束,期间还将在北京献演。全程历时两个半月,演出30场,总行程近10000公里。举办浙江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暨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优秀作品展演,集中演出交响合唱音乐会《长征组歌》、京剧现代戏《大渡河》、话剧《凤凰》等优秀作品,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讴歌新时期优秀共产党员事迹,传播核心价值观。〔省文化厅供稿〕  绍兴市组织开展“红军长征出发地”集中采风活动   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绍兴市组织绍兴日报社、绍兴广电总台等全市10多家媒体开展“红军长征出发地”集中采风活动。采风团先后经过赣州、于都、瑞金、宜春等地,通过追寻红军当年的足迹,收集和讲好当年红军长征的故事,激励更多人传承和弘扬红军长征精神。  一、契合主题,纪念活动深入一线。采风团先后参观采访了赣州市中心城区郁孤台历史文化街区、八镜台和于都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一苏大”会址、瑞金叶坪革命旧址群、红井革命旧址群、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等地,追寻革命先烈的足迹,缅怀英雄事迹,通过采访当地多位老红军、高龄老人,了解长征故事,深入挖掘红色文化。  二、注重策划,采风活动内容丰富。针对采风活动线长、点多等的特点,选取“于都、瑞金”为报道的主要城市,予以重点策划。绍兴日报策划“走访长征纪念地”系列报道,绍兴广电总台新闻频道策划《触摸红军第一渡于都》《重走红军长征出发地 瑞金》《重走长征路 开启新时代》三大主题报道,新闻频率也策划系列报道《走进于都,触摸“红军长征第一渡”》《走马瑞金,怀想长征出发地》《重走长征路,开启时代新征程》等,营造浓厚氛围。  三、多方开拓,宣传形式丰富多样。除市级媒体外,各县(市、区)媒体也积极组织报道,如新昌电视台策划推出系列报道《长征出发地的发展》《长征精神弘扬》《梁柏台烈士》,诸暨电视台策划推出“重走长征路我们在路上”栏目等。各媒体充分运用消息、通讯、言论、深度报道、评论等形式,通过网络、APP、微信、微博等新兴媒体渠道同步开展宣传,增强了采风活动报道的即时性与互动性。〔绍兴市委宣传部供稿〕 丽水市精心谱写“三个篇章”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丽水市以“铭记党的历史,弘扬长征精神”为主题,精心谱写“三个篇章”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在全市上下营造弘扬长征精神的浓厚氛围。  一、弘扬长征精神,激发爱国情怀。举办以“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为主题的红歌会,来自全市各系统的12支队伍与县(市、区)的9支队伍参加,用歌唱、小品、演讲等形式重温红军长征历史;举办主题展览,开展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书法、摄影、美术、微雕、文史资料作品巡回展,共展出书法作品150幅、摄影作品200幅、美术作品90幅、微雕作品270件、文史资料影像档案及实物100余件,观众达10万余人;组织全市中小学生认真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放眼看长征》等优秀书目,组织开展“弘扬长征精神,共建美丽畲乡”主题征文活动,共收到征文300余篇。  二、缅怀革命先烈,汇聚点滴故事。通过“寻访峥嵘岁月”“放眼看长征”等系列深度报道,采访党史研究者、地方志编纂人员、档案馆工作人员、烈士陵园守望者以及抗战英雄后代、战友、同乡,讲述抗战故事,弘扬长征精神;举办浙江省10位受邀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成员之一的抗战支前模范范仁秀抗战故事报告会,由市主要领导亲自主持,近5000余领导干部聆听老战士讲述抗日战争革命故事;出版刊发《烽火岁月——抗战时期的丽水》等书籍,真实反映红军在丽水城保卫战、方山岭战斗等奋勇拼搏的精神。  三、寻访长征故事,追忆艰苦岁月。重走红军路,举办“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入浙暨斋郎战斗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组织全市80余个单位主要负责人及2000名市直机关党员干部重走斋郎红色线路,于斋郎战斗纪念馆举办“不忘艰苦岁月,重拾质朴作风”庄严宣誓活动;举办系列采访报道,丽水日报社推出系列专题专栏,开设“长征记忆·责任和使命—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系列公益活动”等专栏,通过动态报道,在全市范围内探寻抗战遗址,讲述遗址背后的红军故事,共刊发相关稿件文章80余篇。〔丽水市委宣传部供稿〕 温州龙湾区多举措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温州龙湾区开展系列活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弘扬长征精神,激发干部群众创业创新热情。  一、举办文艺晚会,弘扬长征精神。举办“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生动展现长征历程,近2000名观众观看演出。在各文化礼堂举办“颂长征精神,我是群众明星”文艺巡演,以诗歌、快板、歌舞、情景剧等表演形式,歌颂传扬长征精神。  二、书写红色经典,不忘革命初心。在机关、社区(村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农村文化礼堂、中小学校开展“伟大的征程”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图片暨书法、美术作品巡回展,展出图片和书画作品各80幅,已巡展8场。举办《七律·长征》“同一首诗”书法评比活动,收到参赛作品200余幅。  三、开展主题活动,缅怀光荣历史。在《今日龙湾》开设“共话长征”专栏,刊登相关报道28篇。在各街道和社区集中放映《长征》等5部革命历史题材影片,观影3万余人次,激发广大党员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举办2016年全国乡村(城市)学校少年宫国庆献礼作品展览,在全区中小学开展以“学长征精神·做红色传人”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教育活动,引导青少年传承革命精神。〔温州龙湾区委宣传部供稿〕 浦江县紧扣红色主线开展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活动   浦江县以导向、宣传、教育为抓手,紧扣红色主线,通过讲好红色故事,传播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扎实推进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活动开展。  一、把好导向,讲好红色故事。围绕红色旋律,在中小学组织开展红色讲座、红色征文、红色书画展赛。理论宣讲团、道德宣讲团、志愿服务宣讲团成员深入学校、社区、农村、文化礼堂宣讲《飞夺泸定桥》《草地夜行》《一袋干粮》等长征故事。  二、强化宣传,传播红色音符。发挥网络微平台作用,做强红色大宣传,精心策划“不忘初心忆长征”系列故事和“红色记忆”系列浦江本土革命故事在浦江发布、浦江新闻传媒微信、微博持续推出。利用LED电子屏、出租车电子屏、户外广告滚动播出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宣传标语;各中小学校橱窗、板报推出专栏广泛宣传红军长征历史故事。  三、深化教育,传承红色基因。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充分利用县域文化特色和优势,组织党员干部和中小学生前往花桥乡塘波村、中余乡养元坑村等红色革命教育基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以学校少先队活动、社团活动为载体,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组织观看《长征》《四渡赤水》《大渡河》等红色影片;开展“寻红色印迹”“学红色文化”“当红色传人”等活动;利用国旗下讲话,作“重温历史,牢记国耻,振兴中华”专题报告。〔浦江县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第80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6年10月24日  【打好文化礼堂“建、管、用、育”组合拳⑧】 □台州路桥区四借力推进“礼仪走亲”系统工程□杭州余杭区建立“123”模式培育礼堂文化□诸暨市力补“三短板”推进文化礼堂建设□玉环县开通“三色”通道建设农村文化礼堂□衢州柯城区“放学来吧”公益文化活动用活农村文化礼堂       台州路桥区四借力推进“礼仪走亲”系统工程   台州路桥区以“乡村十礼”为桥梁,全力推进“礼仪+论证”“礼仪+研究”“礼仪+推广”“礼仪+共育”的“礼仪走亲”系统工程,为礼堂文化培育输送“造血细胞”。  一、借力引证,提升“乡村十礼”权威性。由省委宣传部牵头召开“乡村十礼”杭州论证会,邀请省社科院副院长陈野、浙江大学李杰教授等十余位专家教授参与研讨。与会者就“乡村十礼”与核心价值观、“乡村十礼”与礼堂文化培育等五大主题提出60余条意见和建议。修订完善《乡村十礼》,开辟“专家说礼”单元,全貌还原论证研讨过程,提升礼仪活动权威性。  二、借力引智,增强“乡村十礼”融合度。与浙江农林大学等高校建立“乡村礼仪研究直通车”合作项目,全力对接全国首个“农村文化礼堂”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深化10个乡村礼仪示范样本基地培育,推进“乡村十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乡村十礼与乡村文化重塑”等课题研究,畅通理论与实践双向反馈机制。设立“乡村礼仪众筹基金”,探索建立政府补助+社会赞助+群众自助的乡村礼仪融资模式,提升礼仪活动社会化水平。  三、借力引航,扩大“乡村十礼”覆盖面。实施“乡村十礼”“三送一通”计划,向全省6000余家文化礼堂赠送《乡村十礼》书籍、光盘、外宣品,设立网上文化礼堂“乡村十礼”数据库,免费为兄弟礼堂提供数字资源共享服务。开展“礼润校园——‘乡村十礼’进万家”活动,为中小学校提供礼仪教材、礼仪活动指导。与网易、今日头条等网站建立深度合作,开辟微信公众号“新闻眼看礼仪”专栏,采用微直播形式,扩大礼仪活动覆盖面。  四、借力引才,深化“乡村十礼”内生力。建立“礼仪新松计划”,完善乡土司仪、礼仪大使的选拔、招募、培训等一站式培育机制。打造由学者、作家协会主席领衔的“乡村礼仪”名家工作室,吸纳网络作家协会会员、文明单位协会会员、乡土文化人才等参与,创作乡村礼仪微故事、微电影等作品。组建路桥区首个礼仪社团,常态化开展礼仪观摩、采风等走亲活动,组织跨区域礼仪推广交流,着力打造全域共建乡村礼仪体系的新格局。〔台州路桥区委宣传部供稿〕  杭州余杭区建立“123”模式培育礼堂文化   杭州余杭区坚持“建、管、用、育”一体化,以“123”模式培育礼堂文化,走出“精神家园”建设新路子。  一、制定一个全面规划。将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全面纳入区级“十三五”总体规划体系,出台《余杭区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十三五”规划》。确定目标任务。“十三五”期间,全区计划建成农村文化礼堂70个以上,达到中心村全覆盖,农村群众受益率80%以上。厘清部门责任。区级建立领导小组统筹工作,联动15个部门、17个镇街抓好组织实施。细化建设标准。对文化场所设施、特色品牌打造、专业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可实施、具体化”意见。  二、建立两套管理机制。以三级长效管理机制、“星级制”管理为绩效考核标准,发挥基层主体性和礼堂活动实效性。重过程考核,出台《余杭区农村文化礼堂使用管理考核标准》,突出“活动”和“群众满意率”两条主线管理,将平时考核和年末评价相结合。建立评定机制,对农村文化礼堂管理组织、活动开展、设施维护、资金保障等七方面进行考核评估,评定星级。实施以奖代补,连续3年奖励星级文化礼堂,专款专用。建立退出机制,对绩效评估连续不合格的予以摘牌通报。  三、培育三项特色活动。打造“乡村故事会”文化品牌。建立故事沙龙宣讲团,组成一支10人的故事员宣讲队伍。精心挖掘余杭故事,形成“乡村故事会”节目故事库,融入“孝文化”“廉政文化”“感恩教育”等核心价值观,创作《分段承包》《错送一包烟》《赝画真情》等原创故事60余个。编印《余杭区农村文化礼堂乡村故事会》,各文化礼堂可以根据“故事单”进行“点菜式”服务。搭建“农民送戏进城”、“相约周末”文化夜市、“美丽洲”等演出平台。非遗文化融入礼堂建设。开展“美丽非遗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传统戏剧曲艺走进瓶窑奇鹤村文化礼堂(古戏台),非遗导师、非遗课程进驻鸬鸟山沟沟村文化礼堂。恢复传统礼仪活动,在径山镇径山村恢复以礼敬茶祖民间茶宴活动。在仓前街道宋家山村文化礼堂建设非遗展示馆,反映端午龙舟文化、宋家山移民文化。〔杭州余杭区委宣传部供稿〕  诸暨市力补“三短板”推进文化礼堂建设   诸暨市通过挖掘特色亮点、创新活动载体、拓展管理模式,力补特色、活动、管理三大短板,深入推进文化礼堂建设。  一、挖掘乡土文化,力补特色短板。依托四条美丽乡村景观带规划,围绕东线“西施之眼”、南线“西施之恋”、西线“西施之裳”、北线“西施之泪”为主题,进行文化礼堂建设布局。按照“一堂一品”原则,针对线上每个村人文精神、历史文化和村规族训等,确定主题定位,形成特色文化名片。如形成以“陶艺文化”为主题的洋湖村文化礼堂、以“船越文化”为主题的汪王村文化礼堂、以“龙灯文化”为主题的白门下村文化礼堂等。对已建成文化礼堂进行内涵再提升,如江藻村文化礼堂提炼“通文钱氏集贤江藻”,体现当地耕读传家的优良家风及地域特作;对梅苑村文化礼堂提炼“衣暖苍生、锦绣梅苑”的内涵特质。  二、点种推三结合,力补活动短板。菜单“点”活动,不断创新活动形式,整合农办、教育局、团市委、司法局、文广新局等20多个部门的资源,开展形势政策教育、曲艺书法展演等菜单式服务,总计送活动进礼堂400多场次。基层“种”活动,积极开展“种文化”活动,每个镇(街)组建群众演出团队不少于1支,演出节目总数不少于15个,目前全市已有群众演出团队30支。微信“推”活动,开设“诸暨掌上文化礼堂”微信公众号,建立“活动集锦、活动预告、礼堂地图”等栏目,全方位展示文化礼堂风采。  三、拓宽参与人员,力补管理短板。成立乡贤理事会,试点3个村成立乡贤理事会,发挥好热心人士、创业成功人士、文化能人、村干部等作用,促文化礼堂管理社会化。招聘专职文化员,创设“村聘镇考”模式聘请村级专职文化员,主要从事村级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宣传、礼堂日常维护管理等工作。采用“镇补村用”方式,保障每村不少于1万元用于补贴文化员待遇。壮大志愿者队伍,以镇(街)为单位进行整合,扩大志愿者范围,引导民间资本通过投资或捐助设施设备、资助项目、赞助活动、提供产品和服务等方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诸暨市委宣传部供稿〕  玉环县开通“三色”通道建设农村文化礼堂   玉环县结合实际,开通“三色”通道,因地制宜建设农村文化礼堂。  一、开通绿色通道,建设美丽乡村文化礼堂。借力县农办和旅游部门在美丽乡村、清洁家园的建设成果,整合各类绿色资源,加大美丽乡村精品村的投入和建设力度,指导建设美丽乡村文化礼堂。如在龙溪镇山里村“动漫花谷”的基础上,拓展写生园、书屋、作物园、耕种园等区片,将游客观赏游览活动与动漫写生、休闲阅读、作物认知、农耕实践结合起来,将旅游度假与认知教育相融合,将村史沿革、历史名人、今昔对比等内容展陈在文史馆,记录美丽乡村成长历史,共享美好家园建设成果,拓宽文化礼堂的内涵。  二、开通红色通道,建设历史遗存文化礼堂。清港镇、海山乡曾经是红十三军海上游击大队战斗地,保留着纪念堂、纪念碑墙、纪念亭等历史遗存。在文化礼堂建设中,借力县党史办挖掘各类红色资源,丰富历史故事、丰满人物形象。利用今年结对的20多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共建单位,分批次投入资金、资料、人手、活动等,共同建设红色文化礼堂和活动阵地。在村级文化礼堂建设中,突显红色历史,依托英雄事迹宣传画、烈士名录、人物事迹介绍,开展纪念建党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系列宣传活动,展陈奋斗历史,提醒村民、参观者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三、开通蓝色通道,建设海岛渔村文化礼堂。作为海岛县,玉环县在文化礼堂建设突显蓝色海文化。协调县海洋、文化、旅游部门,把具有鲜明海岛特色的非遗文化内容融入到文化礼堂建设中。文化部门深入指导渔村群众文艺精品创作,举办“文化嘉年华”活动,对基层舞蹈爱好者进行排舞培训,每期2个月。在民俗节庆活动中,推出“非遗”游行、五兽戏龙、鳌龙鱼灯舞、花龙舞龙等综艺节目。海洋、旅游部门探索整合渔村各类蓝色资源,改建废弃教室为非遗文化展厅、渔民画室等,指导渔村将鱼龙灯、贝雕、船模等非遗文化,以及捕鱼器具、渔家农什展陈在民俗文化馆内,努力将文化礼堂打造成集展示、培训、承办活动等功能为一体的非遗文化项目展示基地。〔玉环县委宣传部供稿〕   衢州柯城区“放学来吧”公益文化活动用活农村文化礼堂   衢州柯城区以解决农村学龄儿童放学后无处可去、无人可教、无样可学、无人可管的实际困难为突破口,在农村文化礼堂设置“放学来吧”公益文化活动,使农村文化礼堂成为乡村未成年人的精神家园。目前全区已有18个文化礼堂开设“放学来吧”。  一、汇聚三方力量保障“放学来吧”,让文化礼堂成为村娃管护中心。组建一支管护队伍,完善文化礼堂管理体系,增设“放学来吧”日常管理制度,要求开设“放学来吧”的村,有专人看护,准时开放“放学来吧”,确保活动不间断。组织一批文艺志愿者,会同区文化局、志愿者协会,组织全区30余支文艺志愿服务队和2000余名注册文艺志愿者走进“放学来吧”开展服务,通过举办“晒幸福、秀才艺、育家风”等文化活动,丰富农村孩子的课余生活。建立由本村老干部、老教师、老党员、老艺人、老模范组成的“五老”志愿者队伍,担任“放学来吧”辅导员和文化礼堂管理员,在“放学来吧”传授二胡、剪纸、书法等技艺,拓展未成年人课外技能。  二、设置三大课程丰富“放学来吧”,让文化礼堂成为村娃第二课堂。设置文化课,在“放学来吧”设置阅读吧、手工吧、书法吧、故事吧等教育区块,将教学内容从课本全面延伸至课外。利用文化礼堂便利场地开设音乐、美术、舞蹈、戏曲等社团活动。以“婺剧进礼堂”“童心向党”“春泥计划”等活动为载体,组织学生参与文化艺术活动。设置乡土课,通过邀请“乡土秀才”“草根达人”“民间老艺人”,开设传统节日、民风民俗及民间器乐、地方戏曲等特色乡土课程,建立非遗传承教学基地10个。设置实践课,围绕“五水共治”“美丽乡村建设”等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组织未成年人参与宣传垃圾分类、倡导文明出行等活动。  三、传承三项文化提升“放学来吧”,让文化礼堂成为村娃精神家园。传承儒学文化,设立儒学文化墙、文化走廊等,以物载文,打造随时随地“可触摸”的儒学经典。每年在“放学来吧”举办新生入学开蒙仪式、学生成人礼等儒学礼仪活动,昭示孔氏南宗儒家文化渊源,让孩子接受传统国学熏陶。传承家风文化,开展“讲村规、传家训、习礼仪、秀风采”系列活动,引导孩子和家长一同挖掘自家家训,以书法、剪纸等方式展示上墙。传承乡贤文化,打造好“古贤”“今贤”两张名片。利用好文化礼堂的文化讲堂、文化展陈、文化宣传栏、文化长廊等“四大板块”载体,向未成年人展示本村历史上的政治人物、文人学士、革命烈士,讲述古贤故事,通过开展“小孝星”“美德家庭”评选,送“红榜”进礼堂,“万少华团队”事迹报告会,“最美”微宣讲巡讲等活动,弘扬“今贤”事迹。〔衢州柯城区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第81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6年10月25日  【工作思考②】 □坚决守住守好网络舆论“主阵地”(宁波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万亚伟)□关于抓好中小学生核心价值观养成的思考(湖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胡菁菁)□以供给侧改革推动基层宣传文化大发展(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瓯海区委书记  厉秀珍)□成风化人  凝心聚力  唱响时代大风歌(金华金东区委常委、宣传部长  曹一勤)    坚决守住守好网络舆论“主阵地”宁波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万亚伟   互联网日益成为舆论生成的策源地、舆论交锋的主阵地,成为当前我们面临的“最大变量”。作为意识形态工作职能部门,党委宣传部如何守住守好网络舆论“主阵地”,化“最大变量”为“最大正能量”,是必须面对的重大考验。  一、高举旗帜,大力弘扬网络正能量。**书记指出:“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只有发展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不断做大网上正面宣传,才能让网络空间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要突出重大网络主题。弘扬网上正能量,首要的是坚定“主心骨”,把好“方向盘”。要紧紧围绕以**书记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做好网上宣传报道,讲好网上中国故事,提振干部群众精气神,确保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成就成为网络空间主基调、主旋律和最强音。要丰富网络内容供给。网络负面信息往往在很短时间就能搅乱网民的思想。要本着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做大、做强正面宣传,努力遏制网络乱象,坚决防止有害信息通过非法渠道在网络空间传播,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要主动创设议题。强化议题设置和有效发声能力,抢占舆论制高点,是舆论战中夺取话语权、掌握主导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是占领主动地位、克敌制胜的重要策略和战术。要科学洞察、准确把握公众敏感的社会心理,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提升网络议题设置能力,让广大网民听得进、能认同,有效引导网络舆论走向,增强工作主动性。  二、敢于亮剑,坚决打赢网络舆论战。网上舆论引导是一种新的舆论交锋形态。争夺网络舆论传播主动权,就是抢占意识形态工作制高点,就是争取人心。要建强舆论斗争“红色军团”。打赢网络意识形态舆论战,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能力强、攻防兼备的强大网军,特别是要培养一批能在议题设置、舆论斗争、舆情处置、网评引导等方面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领军人物。面对当前复杂的网络舆论生态,开展舆论斗争仅仅依靠体制内的力量是不够的,要筑牢网上“爱国统一战线”,强化与网络名人的联系联络,团结凝聚一批有影响力的“大V”,构建良好的网络“朋友圈”。要筑牢网络舆论“新阵地”。加快建设一批具有强大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主流媒体,是赢得网络舆论斗争的关键。只有主动适应、积极引领网络传播新常态,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的网络主流阵地,打造一批具有足够数量受众的新媒体,才能确保在关键时期占领舆论制高点。宁波积极探索市属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上线了“甬派”新闻客户端、“点看宁波”等一批新媒体产品,有效占领新媒体阵地。要打好打赢主动仗。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要当“战士”不当“绅士”,敢于斗争、善于亮剑,对网上谣言和有害信息保持高压态势,坚决予以制止和打击。对网上重大舆情动向,要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早发现、早引导,抢占第一落点,牢牢掌握网上舆论主动权。三、凝聚共识,着力画好最大同心圆。**书记指出,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只有最大程度地凝聚网上共识,网上网下才能形成同心圆。要以政务服务凝聚共识。互联网已成为群众意见表达的最大平台、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纽带和渠道。现在做群众工作,必须把“上网看看”“在线聊聊”当作必修课。必须善于发挥政务服务网络平台和各类网络问政平台作用,善于运用网络了解民意、汇集民智、解决民忧。对领导干部来说,就是要“潜”到网民中去,了解群众所思所愿,多和网民互动,及时回应网民关切,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更多的便民服务。要以社会参与凝聚共识。“知政失者在草野”。网络治理不能仅仅依靠党委政府,更要依靠社会力量和人民群众,让社会组织、网民共同参与。近年来,宁波先后成立网络文化协会、网络作家协会、微信联盟等一批网络社会组织,让网上有“几把刷子”的人成为党的政策决策的解读者、传播者、践行者,推动各类网站、公众号等加强自律,履行好主体责任,守好“七条底线”,不碰法律“红线”。要以培育“好网民”凝聚共识。建设网络强国离不开“中国好网民”。当前,社交媒体在给人们带来便捷丰富的信息资源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垃圾”和“口水”。针对这一新情况,要主动作为,精心打造一批易在微信转发的网络好作品,发挥正能量网红示范引领作用,努力让“朋友圈”“红起来”。同时,要把握好管控引导与包容多样的统一,对网民的引导要有政治智慧,掌握好平衡,对来自网络舆论场中的质疑、批评,只要没有突破法律底线、道德底线和政治底线,都应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包容、接纳。  关于抓好中小学生核心价值观养成的思考湖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胡菁菁   中小学是形成思想、铸造灵魂的最佳时期,抓好中小学生价值观的养成既是中小学育人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任务。要充分遵循广大中小学生接受程度和成长规律,拓展领域,讲究方法,帮助中小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一、加强宣传普及,让中小学生记住要求。在中小学生中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让他们从小牢记在心。内容要直白明了。核心价值观24个字,集中反映了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要通过各种形式把这24个字原原本本地告诉广大中小学生,让他们熟记熟背这些要求,做到融化在心灵里、铭刻在脑子中,为以后不断加深理解打下良好基础。形式要生动形象。向中小学生宣传普及核心价值观,要适应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吸引他们积极参与其中,增强宣传实效。近年来,湖州市在广大中小学校组织开展了以“传唱一首主题歌曲、刊播一批公益广告、讲述一批身边故事”为主要内容的核心价值观宣传普及活动,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让中小学生牢记核心价值观。阵地要拓展延伸。全市已建成的403个文化礼堂都成为校外“春泥基地”,中国青少年新世纪读书网、湖州文明网等成为中小学生参与的重要平台。  二、注重学习对照,让中小学生明辨是非。核心价值观24个字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需要我们通过正反两方面典型,来告诉中小学生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让他们学会明辨是非、区分善恶、鉴别美丑。要选树身边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中小学选树一批学生身边的榜样,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通过持续开展“南太湖美德少年”评选、“夸夸身边的好少年”故事分享会等活动,引导广大中小学生见贤思齐、崇德向善。要重视反面教育。现实生活中,中小学生除了会接触、模仿、学习正面典型以外,也会看到、接触到反面事物,而这些事物往往也会使他们受到影响。要通过反面教育与正面教育相结合,让他们学会心有敬畏、行有所止。要引导教师示范。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教师不仅是“知识源”,还是“领路人”。要培养出成绩优秀、品德优良的学生,教师首先必须是一个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人。我们持续开展“我最喜爱的老师”评选、“最美教师”师德事迹报告会等活动,通过广大教师以身示范,引导中小学生主动践行核心价值观。  三、强化行动德育,让中小学生从我做起。知行合一,是中小学校德育工作的最终目标。要通过开展各种道德实践活动,教育和引导中小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要从小事做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是英雄模范人物的专利。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就是要通过教育引导,使学生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起步,树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理念,逐步养成遵纪守法、遵守规则、诚实守信、孝敬感恩、团结友善、文明礼貌的行为规范。要从身边做起。抓好中小学生的价值观养成,不仅要让他们关注自身的道德品质的提高,还要引导他们多关注党委政府作出的决策部署,多关心身边发生的变化。通过积极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实践活动,来带动影响身边人,培养中小学生公民意识和责任意识。要从改变做起。“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一个人总是在克服缺点、纠正错误中成长进步的。这需要我们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善于把握和发扬好自己的优点,发现和认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虚心接受教师、家长和同学的意见和批评,不断完善自我。湖州市创办《成长快乐》公益性专题节目,重点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广大未成年人以及家长获取知识、交流思想的“空中课堂”,受到了广大家长和学生的好评。四、健全制度保障,让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育人工作是一项长期工程,中小学生价值观的养成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学校要改进学生评价体系。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过程,反映着教育的价值取向,取决于教育的价值观念。一个学校的学生评价体系,直接影响着培养出的学生的综合素质。湖州市探索建立“24字核心价值观学生评价体系”,使核心价值观教育从认知走向践行。家庭要倡导好家风好家规。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和生活方式的总和,家规是家长用规范守则的形式来约束子女的道德行为。实践证明,好家风好家规可以造就一个好家庭。湖州市深入开展“立家规、传家训、树家风、圆家梦”活动,引导广大家庭晒幸福生活、讲和谐故事、传家风家规、秀未来梦想,推动核心价值观进村入户。社会要提升环境优化标准。中小学生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的作用。特别是随着各类传播媒体的加速发展,中小学生价值观的养成,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这迫切要求我们有关部门担负起责任,齐心合力、齐抓共管,加大社会文化环境整治力度,切实为广大中小学生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  以供给侧改革推动基层宣传文化大发展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瓯海区委书记  厉秀珍   习总书记反复强调:“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当前,基层宣传文化产品和服务总量日益扩大,但真正被社会大众充分消费并成为滋润心灵的精神产品并不是很多。因此,推进基层宣传文化供给侧改革,实现精准有效供给,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需求,是应时应势所需。如何做好基层宣传文化供给侧改革这篇大文章?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一、围绕需求精准供给。针对宣传文化产品和服务与群众需要不能精准对接这一难题,进行深入调研摸底,弄清不同层面的群众到底需要怎样的公共文化,然后“以需定供”。在理论宣讲方面,要深入研究不同群体理论需求的共性是哪些、个性是哪些,有针对性地选择宣讲人、宣讲内容和宣讲侧重点,做到“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为什么人定什么调”。如瓯海区推出“点单式”党课、艺术党课等形式宣讲,以其新颖的形式、接地气的内容受到了基层欢迎。在宣传项目供给方面,要采取项目化运行、菜单式管理,深度开发宣传文化供给菜单。如在“新青年下乡”活动运作中,瓯海对50个重点村(社区)进行调研,收集排摸相关服务需求近百个,使服务更加贴近群众。  二、拓展渠道创新供给。宣传文化类产品和服务具备明显的精神消费特征,特别是文创产业的业态属性需要通过创意、创新和创造去满足市场需求。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宣传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渠道也逐步向新媒体和网络平台拓展,基层宣传部门一定要在供给平台的创新上下足功夫。如瓯海区推出“中国瓯海”APP、瓯海综合问政平台、“瓯海发布”政务微博等平台,网罗全区80多家单位入驻,充分凸显了新媒体“政务瓯能量”,形成了“大宣传”的格局。与其相应涌现的“网络文化节”“党政一把手网访活动”等品牌活动,让宣传文化工作日趋时尚化、数字化。  三、跨界融合多元供给。文化产业是朝阳产业,小微文化企业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生力军。如何刺激文化产业“供给端”,把小微文化企业“基数”做大?“文化+”带动跨界融合化无疑是一个有效的手段。要积极引导各路资本进军文化领域,采取“文化+科技”“文化+贸易”“文化+金融”“文化+旅游”等多元供给模式,打造更多个性化、分众化、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如瓯海区对老旧小区进行整体搬迁改造,成功打造国智文创园、梦多多小镇、欧尚文化创意园等重点文化产业园区,梧田老街、盘云谷等古街古村经改造摇身变成温州的“田子坊”、民宿集中地。这些都预示文创产业正向经济社会全领域渗透,“文化+”成为有效供给的新增长点。  四、引导群众自我供给。当前,基层宣传文化产品和服务大多是行政主导的单一供给模式,宣传文化部门既是生产者又是供给者,难免出现供给不足、品种单一、群众参与低等问题。引导群众和第三方机构参与供给,无疑是改变单一供给的最佳选择。如瓯海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入青少年心理健康关爱行动、社团进文化礼堂等活动,极大丰富了宣传工作方式;通过公开招建民办博物馆、全民健身工程拆后利用建设项目,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通过公开招募组建市民宣讲团、市民艺术团、广电市民监督团、网评员队伍,引导群众参与到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和媒体监督中,实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与群众诉求有机统一,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让文化发展成果真正惠及广大群众。  成风化人  凝心聚力  唱响时代大风歌金华金东区委常委、宣传部长  曹一勤  党的十八大以来,**书记以宽广的视野,对文化的地位作用、源泉以及未来路径提出了系列重要论断和新的部署要求,需要我们着眼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联系基层宣传文化战线工作实际,联系基层宣传文化领域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挑战,深入领会,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切实发挥文化在讲好中国故事、吹响时代号角中的重大作用。  一、立足人民需求,着力提高文化产品供给力。文化发展为了谁,体现着它的基本立场。我们必须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成果由人民共享。从文化需求谋人民所求,提高群众对文化活动的认可度。开展文化活动,要多听听群众的意见,了解他们希望什么、喜欢什么,要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层级老百姓的特点、生活方式,形式、内容不求一网捞尽,但求精准,各个“击破”。“种送”结合,积极引导群众文化消费的养成。在加强文化阵地建设的同时,金东区通过“一月一品、两美金东”主题宣传文化惠民活动,把反映地方特色、时代精神、满足群众需要的精神文化产品送到了广大群众身边,得到了群众的欢迎和肯定。同时突破当前宣传文化“散热快”“各领风骚三五天”的难题,按照时度效原则,持续开展各类系列活动,切实提高群众的知晓度和参与度,使群众参加文化生活成为一种习惯和自觉。  二、把握受众特点,着力增强文化活动的吸引力。要有现场震撼感。当前媒体传播,常上演生死时速,以“快”取胜。读图时代,震撼的现场画面,更能一目了然、一击即中。要有互动体验感。当前微信、直播等新媒体热潮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能互动参与,互动后能更深地理解和接受,获得体验感。金东举行的诗歌快闪、火把传递等行为艺术活动,上百名围观群众自动加入演出,线上与线下、虚拟与现实共同朗诵、传递火把、宣誓精神,现场激情四溢,网上刷屏一片。  三、推进文媒融合,着力提升文化传播的影响力。新媒体平台的最大优势就是可以千里齐唱、万里共赏,文化也要善用新媒体的优势和特点,突破时空限制,有效统筹资源,精准集聚受众,让文化活动和传播更远、更广、更鲜活。金东区开展“全媒同吟艾青诗”“千里齐唱光南曲”等活动,打破单一文化传播路径,把文化活动、媒体采风、史料征集结合起来,多地合作,足迹踏遍全中国、人员覆盖各阶层、声音远播五大洲,很好地传播了地方特色文化和中国诗歌文化。在今年的艾青诗歌节中,还利用新媒体音频、视频、H5等活泼多元的传播形式,让诗歌好玩起来,实现强势传播。高雅的诗歌,搭上新媒体善于包装的便车,就如同“旧酒换了一个新瓶”后,令群众耳目一新,点击量、参与人数都达到新高潮,也利用高雅的诗歌,抵御自媒体低俗化的势头。  四、坚守核心价值,着力提升文化精神的感召力。文化活动和文化传播,重要的是举精神旗帜、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也就是要引领和弘扬时代风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要从本土文化中萃取精华。把握地方文化精髓,推出地方特色元素符号,让每个地方都能把精髓挖掘并汇聚,展示最美形象,唱响最美声音。要从中国文化中吸收营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这应成为我们文化价值和文化传播的底色。要从时代发展中汇聚力量。文化传播不能画地为牢,要突破文化的范畴来传播文化,努力把文化植入到中心工作中,使文化统筹发展资源和力量,内聚发展合力,外树区域形象,在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中汇聚起强大的文化力量。浙江宣传信息 第82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6年10月27日 【2016年三级联动课题(一)】□深化以美铸魂的机制研究(衢州市委宣传部课题组)□县级民营剧团发展现状调查及对策思考(建德市委宣传部课题组)□打造“1+X”掌上思政平台的探索与思考(龙泉市委宣传部课题组)         深化以美铸魂的机制研究衢州市委宣传部课题组   近年来,衢州市把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关系全局的重要工作来抓,在全国首先开启选树和宣传“最美衢州人”活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争做最美人物、弘扬最美精神、建设最美城市。近期,衢州市委宣传部成立课题组就“深化以美铸魂的机制研究”开展专题调研,形成如下报告。  一、衢州市以美铸魂的创新实践  “最美衢州人”主题实践活动得到了刘云山、刘奇葆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批示肯定,《求是》《党建》《时事报告》等刊文介绍,2011年以来八上央视《新闻联播》,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等都多次刊发报道。“最美”为衢州增添了幸福底色,“最美”铸就了城市之魂。主要做法是:  1.多渠道培育,夯实最美沃土。发挥衢州“东南阙里、南孔圣地”优势,将传统文化教育与公民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自2004年衢州“南宗祭孔”恢复以来,连续13年举办了学祭、公祭活动。特别是近些年来,把祭孔的主题定为“凡人善举、共筑和谐”,每年邀请最美人物和做过好人好事的市民代表参加;连续13年开展学习型城市建设、“全民读书周”、人文大讲堂等活动,连续5年举行十大道德模范、十大民兵道德模范、十大杰出青年、十大女杰等评选表彰,在潜移默化中将儒学思想与最美精神熔铸一体,润泽三衢大地。  2.全员化寻找,选树最美典型。在全市范围每月开展“最美衢州——身边好人”推荐评选活动,市县(市、区)联动,部门互动,群众参与,实现评选常态化、机制化,分层次在市县媒体定期发布“身边好人”。2011年以来全市评选出各类最美典型、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数千名,表彰凡人善举近万件。去年最美衢州人上中国好人榜9人,居浙江省之首。  3.立体式宣传,唱响最美声音。自2011年7月宣传最美爷爷开始,五年间每日在衢州电视台、衢州日报、衢州晚报常设“最美衢州人”专栏、专题。在报道“最美衢州人”过程中坚持还原人物日常言行和道德积累,挖掘他们身上朴素的价值观。通过让“草根”当英雄、让好人当主角、让群众上舞台,使大街小巷、乡村田野都得以沐浴“最美衢州人”的风采。  4.常态化践行,凝聚最美之魂。最美教师、万少华团队等最美重大典型出现后,市委第一时间出台号召学习的决定,举行先进事迹报告,市委书记、市长等主要领导第一时间对最美事迹作出批示,前往慰问,通过将最美与党员干部作风建设、“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相结合,第一时间掀起全民学最美的热潮。在全省率先开展最美行业创建,制订出台最美行业创建办法,共评选行业“最美人物”360余人。把最美元素融入城乡建设管理各个方面,通过建设城市文明长廊、打造最美风采一条街和最美人物展示区、启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倡导党员干部群众认领“微心愿”等行动,使道德建设落细落小落实。  5.全方位关怀,传递最美力量。连续开展四届“最美衢州人”十大年度人物评选表彰,在全省率先建立“最美”关爱基金。各级党委、政府通过各种途径为“最美衢州人”解决实际困难,营造了“好人有好报”的良好社会氛围。如最美司机姜永古第一时间筹集200多万救助资金,“救人英雄”傅志霄争取到抚恤金和见义勇为奖180多万元,“治水老黄牛”张辉良、最美干部何有木等在子女就业就学、民政保障等方面也得到了关爱。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最美衢州人”的选树广度有待拓展。目前,选树的1000多位最美典型中,道德类的典型居多,占了近90%,创业创新等方面的典型少,没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面内涵。  2.“最美衢州人”的宣传方式有待改进。目前,“最美衢州人”的宣传主要还是集中在报纸、电视、电台等传统媒体,运用网络特别是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进行宣传的力度不够大、办法不够活,对年轻一代的吸引力、感染力不强,“最美”榜样引领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3.“最美衢州人”的关爱力度有待加大。让“德者有得,好人有好报”总的说还是停留在对困难者帮扶的“扶贫”阶段,与劳动模范等相比较,在政治待遇、经济奖励、子女就学等保障方面都存在不小差距,让“最美”人物既没有后顾之忧、又有前进激励的保障机制尚未形成。  三、深化以美铸魂机制建设的思路举措  1.夯实“培育”土壤。一是突出文化滋养。深入挖掘传承南孔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合作,定期组织儒学与最美衢州建设高层次理论研讨,以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核心价值观。围绕以文化人、以文化物,切实抓好流动文化加油站、文化礼堂等阵地建设,有效开展全民读书周、全民艺术节、创业文化周等活动,传播“最美”,根植“最美”。二是营造浓厚氛围。把“最美”文化融入城乡建设、城市管理、百姓生活各个方面,建设最美人物展示馆,在各农村文化礼堂设置“最美”人物板块,让“最美”走进日常生活,使道德建设更加形象化、具体化、大众化。三是健全工作格局。不断探索创新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部门各行各业积极支持和参与,县、乡、村联动响应,广泛开展各具特色的“最美”主题宣传实践活动,形成“党政领唱、社会合唱”的良好局面。  2.拓展“选树”渠道。一是充分发挥媒体寻访的主渠道作用。不仅要跟踪报道涌现出来的最美典型,做到“一个都不能少”,更要拓展广度、挖掘深度,推动最美寻访从个体向集体、向群体拓展,从道德领域向中心工作、重点工作等其他领域拓展,集聚最美正能量,形成最美新风尚。二是充分发挥群众推荐的主体作用。结合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搭建人人可为、事事可做、处处最美的参与平台,在群众中播种文明的种子、最美的花朵。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发动群众及时发现平凡中的榜样、身边人的闪光点。三是充分发挥网络关注的平台作用。广泛开展“平凡的梦想﹒身边的感动”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通过网络寻访和网民自主“点赞”,宣传“最美人物”,放大“最美声音”。四是充分发挥志愿服务的载体作用。加大志愿服务工作力度,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品牌化建设,注重选树好志愿服务中涌现的先进典型。  3.集束“弘扬”效应。一是注重持续深入。各级各类新闻媒体常抓不懈,常年开设“最美”热线,推动“最美”宣传常态化、“最美”栏目固定化、“最美”节目品牌化,持续深入挖掘和宣传“最美人物”的先进事迹。二是改进传播方式。讲好“最美故事”:加强选题策划、选好报道角度,学会运用讲故事的方式宣传“最美人物”的感人事迹,传播优秀价值理念和道德情操,增强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写好“最美作品”:实施“最美衢州人”创作扶持项目计划,推出更多精品力作,并持续抓好“南宗祭孔”活动,大力开展全民读书周、艺术节、创业文化周以及传统礼仪、节日民俗等活动,做到最美化人“润物细无声”。筑牢“最美阵地”:尤其要发挥好农村文化礼堂作用,广泛设立“善行义举榜”“最美人物榜”等,通过让村民身边好人好事上榜,形成“身边好人带动身边人,身边好事感动身边人”的良好氛围。三是强化网络运用。主动适应互联网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的发展趋势,充分利用手机报、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媒介开展传播,利用网民力量传递主流价值,推动形成网络“最美文化”。  4.创新“践行”载体。一是坚持服务中心推进实践。围绕“五水共治”“三改一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中心工作,以融入中心、融入大局为基础吸引更多群众参与。二是坚持服务群众推进实践。通过组织最美人物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巡讲,以报告会、座谈会、公益活动等形式弘扬最美精神,传递最美力量。发挥好“时代楷模”“最美”人物的号召力、影响力,组织开展学习“时代楷模”万少华暨万名志愿者爱心善行传递主题实践活动,大力推进志愿服务,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三是坚持服务发展推进实践。围绕提升城市文明程度,以“做最美衢州人创全国文明城”为主题,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围绕建设美丽乡村,以文明村镇创建、“最美家风”建设和“最美家庭”“最美婆媳”等评选为着力点,培育新型农民,建设文明乡风;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广泛开展“最美衢州人”进校园、进课堂活动,用“最美衢州人”具体事例,切实抓好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让最美精神代代相传,薪火不熄。  5.完善“关爱”模式。一是建立完善关爱基金。整合慈善、红十字会等资源,在市、县两级建立“最美人物”关爱基金,同时积极引导社会各界有识之士,探索设置推荐平台,以民间设奖等方式选树先进典型,使“最美”既有口碑又得实惠。二是加强慰问帮扶。将最美人物纳入各级党委、政府走访慰问的对象范畴,进行制度化安排,结合慈善公益项目,动员全社会关爱身边好人、道德模范等“最美”典型,对生活困难的“最美人物”给予重点帮扶。三是进行政治激励。积极为道德模范、“最美人物”等创造条件,邀请代表出席一些重大活动,充分体现党和政府对道德模范的关爱,充分体现道德模范享有的崇高社会地位、广受人们尊敬的价值导向。 课题负责人:诸葛慧艳课题组成员:郑小龙、毕茗、周宏波谭小兵、蔡小平、陈逸翔 县级民营剧团发展现状调查及对策思考建德市委宣传部课题组   县级民营剧团是丰富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培育农村文化市场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不少民营剧团还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使命。但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县级民营剧团的发展也面临诸多困难和瓶颈。为此,我们成立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讨论、实地走访等方式,对全市民营剧团发展现状开展专题调研,形成如下综合报告。  一、建德市民营剧团的发展现状和基本成效  1.发展历史悠久。建德是婺剧、昆曲的发源地之一,受杭绍一带越剧的影响也很大,戏曲演出一直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目前,全市共有正式登记注册的民营剧团10家,从业人员近400人。在剧团种类上主要分为婺剧、越剧、昆曲三大流派。婺剧现有民营剧团4家,以建德市婺剧团为代表,由国营专业剧团改制而来,始建于1962年,前身系浙江省音乐舞蹈戏曲专科学校婺剧班。越剧自上世纪30年代传入建德,在1956年到1966年这“十年辉煌”时期曾有三个专业剧团、九个业余剧团,如今尚有民营越剧团6家。昆曲以新叶草昆为代表,发源于清朝道光年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曾成立新叶昆剧团。2009年,新叶昆曲被列入浙江省十大“非遗”新发现之一,演员传承已至第五代。此外,还长期活跃着一帮铁杆戏迷,并成立各类协会和座唱班,仅戏迷协会固定成员就有200多人。  2.市场化改革早。建德市的民营剧团大部分是民间自发形成,自带市场化基因,少部分则由国营专业剧团改制而来,最为典型的就是建德市婺剧团。2002年,对走向衰落的婺剧团进行体制改革,使之成为合伙型、市场化运作的民营剧团,该剧团也成为全省第一家彻底民营化改制的专业剧团,现有国家一、二、三级演(奏)员29名。改制后的婺剧团重新焕发了生机,自2003年开始每年演出达数百场,先后创作出《绿云》、《天下第一疏》等一大批精品力作,并多次赴亚运会以及韩国、新加坡、台湾、澳门等地演出。其中廉政婺剧《天下第一疏》荣获中国戏剧节剧目奖、省“五个一”工程奖,参加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  3.政府积极引导。一是出台配套扶持政策。制定出台《建德市民营剧团扶持暂行办法》,通过半市场化运作形式,给予差额补助。同时,设立获奖项目补助,对获杭州市、省、国家级的相关奖项分别给予1至10万元的奖励。出台《建德市扶持群众文化团队实施意见》,对新叶昆曲坐唱班等传统戏剧演出团队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出台《建德市扶持民办公益类文化服务机构暂行办法》,根据运行成本和其文化服务活动开展情况,确定1至5万元的补助标准。二是政府购买文化服务。从2005年开始,开展“送百场戏剧下乡”公益性文化活动,以政府购买文化服务方式扶持剧团发展。目前每年送戏下乡200场,每场补助6000元,每年送戏下乡补助120万元。三是改变财政投入方式。从2008年开始,市政府出台了超产、精品创作、人才、配套奖励等四项政策,以“以奖代补”形式进行拨付。剧团一年营业性演出创收超过60万元部分,按1:1进行奖励,最高额度30万元;每排一部新戏补助20万元;每培养1名国家二级以上演员补助5万元;首次获上级部门调演奖项的,给予1:1的配套奖励,获得综合大奖的,再按不同级别分别给予10万至40万元的奖励。  二、建德市民营剧团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市场拓展难度加大。一是农村演艺市场整体呈萎缩态势。近年来,随着电视、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农村获取文化资源的渠道增多,农村演艺市场普遍呈现萎缩态势。同时,农村戏曲观众老龄化特征明显,欣赏品味更趋向于“草根性”色彩的传统戏,新创剧目、现代剧目难以打开局面;而年轻受众更青睐新兴的流行影视剧,或者追求“阳春白雪”的歌剧话剧,对传统戏剧关注度低。据统计,2014年以来,建德市10家民营剧团已由之前的年均演出400-500场减少到250—350场,戏金也由每场6000-8000元降低到4000-6000元,个别甚至低至3000元以下。二是现代市场营销意识淡薄。这些民营剧团突破传统戏班的营销运作模式,大部分剧团没有专门的经纪人,也没有专门负责宣传营销的人员和专业营销手段,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没有一家剧团开通自己的网站,也没有微博微信账号等。三是剧目创新导向被异化。如今剧团的新创剧目主要用于参加上级评比调演,以提升剧团名气和影响力,尽可能争取政府补助。但这些新创剧目普遍市场转化率较低,对增加剧团的营收效果甚微,甚至投入成本都难以收回。  2.资金不足制肘明显。一是运营成本压力大。剧团与演员主要采取包天、包月和包年的劳动报酬模式,一般演职人员年均工资在5万左右,主要演员在10万以上,加上运输装台等人工费用,剧团一年仅人力资源成本就百万以上,运营成本压力巨大。二是融资渠道欠缺。由于缺乏信用担保体系,民营剧团融资仍很困难,基本无法通过演出剧目、知识产权等自身优势进行融资,发展资金有时得靠带头人自己掏腰包或找其他途径赚钱贴补。三是有效投入不足。剧团有限的资金主要用于演职员工资和日常开支,用于剧团设备投入更新、业务建设等软硬件方面的资金极少甚至基本没有,更不用说支撑新剧创作、吸引人才、市场拓展。据统计,2015年,建德市全年演出达到500场的剧团只有3家,有2家演出场次不到200场,剧团用于新剧创作、市场拓展的发展经费平均不足30万元。  3.剧团人才层次偏低。由于戏剧演员培养周期长、投资成本高,部分民营剧团在资金压力下根本无暇顾及对演员的培养,短视行为严重。另外,农村就业门路的不断拓宽也导致年轻人很少愿意学戏、演戏,后继无人的窘状威胁着剧团的长期生存乃至戏曲类非遗项目的活态传承。当前建德市各民营剧团的人才层次结构性矛盾凸显,老龄化日益严重,高层次学历人才偏少,中青年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现象普遍。在近400位从业人员中,50岁以上的占比超过10%,30岁以下的占40%,平均年龄36岁;大专以上学历的不足8%,初中以下学历的占到35%;国家二级以上演员只有7人,三级演员22人,绝大部分演员没有取得相应的等级。而由于民营剧团整体收入偏低且不够稳定,剧团人才特别是骨干人才的流失现象较为严重,以建德市婺剧团为例,仅2015年就走掉了9个演员。  三、进一步推进建德民营剧团发展的对策建议  1.提高政府扶持精准度,形成制度化、体系化保障。一是资金补助要到位。提升对新创剧目的奖励补贴标准,同时优化对剧团的营收业绩考核,积极引导创作导向,提升新编剧目的市场转化率。提升政府购买服务标准和范围,坚持公益属性的同时也使得承担送戏下乡任务的剧团有所盈利。二是人才扶持是关键。设立市级戏剧青年人才培养专项资金,建造戏剧人才公租房、廉租场,有效解决外来戏剧人才居住问题,吸引人才落地。选择一批专业艺校、剧团长期合作,定向引进戏剧人才,逐步建立戏剧人才培育基地。在职称评审、各类人才申报等政策方面予以倾斜,扩大戏剧人才的受益面。三是配套服务要优化。如在办理演出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缴纳税收时给予便利,在融资待遇上给予优惠,给予政府贴息贷款等,以克服资金周转困难。积极组织推荐剧团骨干参加市场营销、剧本创作、导演、器乐等各类培训和讲座。四是结对帮扶经常化。文化馆、文联、戏剧促进会等相关部门和组织应积极主动派出专家对民营剧团人员进行辅导。搭建平台促进剧团之间的相互交流,提高演出水平。  2.做好“结合”文章,多方培育市场。一是依托各项文化赛事活动,拓展演出舞台。整合全市现有的农村文艺调演、农村文化节、纳凉大舞台、文化礼堂展演等平台以及“二月二”“三月三”等民俗节日,积极邀请民营剧团参演,有效扩大各剧团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二是打造专业展示平台,促进剧团相互交流提升。建议扩大原有“戏曲周”演出规模和频次,由当前的每年一次改为每年两次,同时积极邀请上级及周边县市优秀剧团参演,增加剧团之间互相学习切磋的机会。另外,支持开办“婺韵争锋”、越剧票友大赛等业余专项赛事,丰富展示平台。三是结合政府“文化下乡”项目,延伸市场触角。依托文化部门开展“百场戏曲进农村”活动,引导各个民营剧团积极参与,充分挖掘16个乡镇(街道)256个村(社区)最草根的农村市场。  3.转变发展理念,激发内生活力。一是优化运作模式,树立市场导向。参考域外先进剧团的运作模式,优化剧团内部人员与分工结构,实施激励性强的薪酬分配制度,充分调动剧团人员的积极性。积极对接市场,主动摆脱对政府补贴的过度依赖,加强自身“造血”能力,尽快适应市场化需要。二是树立现代营销意识,融入“互联网+”时代。创新企业营销平台,实现收入来源多样化。如探索“团企合作”模式,为企业有偿开展活动冠名、外出宣传、企业文化打造等服务;探索“打包服务”模式,为企业、机关单位承办各类节庆晚会等文艺活动等。鼓励剧团建立自己的网站,开通微博微信账号等,借助互联网渠道推介宣传,加强粉丝沟通,有效培养年轻受众。三是打造突出品牌,加大“走出去”步伐。积极推进地方戏曲与电视、电影、动漫和网络等媒介形式的融合,塑造特色化品牌剧团。同时,鼓励建德市婺剧团借助近年来积累的良好口碑,积极参加各类调演、展演,提升剧团品牌知名度,有效开拓国际市场。  4.搭界非遗传承,延续地方文脉。一是开展“戏剧进校园”活动。结合“春泥计划”“乡村学校少年宫”等载体,在前期8个中小学校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戏剧进校园”项目覆盖范围。二是开展创新性推广。如把婺剧表演与体操结合,创作“婺剧操”;将戏剧人物形象与文化创意相结合,融入剪纸、绘画、彩塑、动漫等创作,进行多层面推广。三是探索传统戏剧的整体区域性保护。积极拓展传统戏剧的传承培育基地,将婺剧音乐等传统文化融入素质教育,推动戏剧人才培养规模化;加强对传统戏剧代表性传承人的关怀服务和资金扶持,助力代际传承;结合特色小镇、传统村落保护开发等,加强传统戏剧的推介和展示等。课题负责人:吕平课题组成员:刘自强、许宏斌、李利平童  伟、施方庭 打造“1+X”掌上思政平台的探索与思考龙泉市委宣传部课题组   当今时代,新媒体已深度融入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逐步成为广大群众获取信息、表达诉求、建言献策、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也成为党委政府了解社情民意、创新施政手段、引领社会风气的重要平台。因此,如何充分整合各类资源,打造一个高效、开放、便民的政务新媒体,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龙泉市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探索“1+X”掌上思想政治工作平台建设,现形成如下报告。  一、“1+X”掌上思政平台建设的基本做法  “1+X”掌上思政平台,是以“互联网+”为理念,坚持内容、渠道、平台、管理一体化融合,实现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和互动化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平台。“1”是指“掌上龙泉”微信公众号,“X”是指基于“掌上龙泉”微信公众号衍生出的服务功能,包括微信矩阵、微博矩阵、网络问政、社会监督、便民服务等,使思想政治工作在创新中不断加强。目前,“1+X”掌上思政平台关注微信公众号和官方微博粉丝突破30万人,年访问量突破1000万人次。  1.强化媒体互通,打造微媒体的“1+X”。面对媒体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以“掌上龙泉”微信公众号为核心,打造集“公众号+微博+问政直通车+PC网站”于一体的政务新媒体集群。“掌上龙泉”+微博微信实现双微互动。“掌上龙泉”公众号发起倡议,构建起“微信矩阵”和“微博矩阵”两大联盟,50家政务微信和35家官方微博加入,实现抱团运作,“双微”互动,让正能量和好声音得到最广泛传播。“掌上龙泉”+直通车畅通问政渠道。开设“我要问政”专栏,全市101个部门入驻,群众问政,部门理政,一般情况下2小时内回复、7天内办结。目前,已累计办结民生诉求645件,办结率100%。“掌上龙泉”+PC网站编织信息发布网。联通龙泉新闻网、龙泉政府网等56家政务媒体网站,开通新闻资讯互通共享模式,实现新闻资讯一次性采集,多渠道呈现。  2.强化思想引领,打造精神文明的“1+X”。立足于思想理论武装的大众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入细入微,打造“公众号+理论学习+核心价值观+文明监督”的理论党教学习平台。“掌上龙泉”+理论知识构建“全民有理”平台。先后推出“学习路上”“全民奖理”“三味书屋”“理上网来”等理论互动品牌,全面打造微理论、微视频、微发布、微讲堂、微党课、微读本“六微”学习平台。在线发布理论学习信息1750多条、理论知识竞赛118期、龙泉哲理小故事136期,127万人次关注参与。“掌上龙泉”+核心价值观构建文明传播平台。加入掌上思政平台的所有政务微信、官方微博和网站均在显要位置推出核心价值观“24字”公益广告,累计推送1380多期;携手开展“最美”系列主题宣传和“爱心接力”活动,大力弘扬好人好事,形成正向效应。“掌上龙泉”+随手拍栏目构建文明监督平台。推出“曝不文明”“最美瞬间”随手拍文明监督栏目,鼓励群众用手机、相机记录身边的美丽瞬间和不文明现象。同时,思政平台招募志愿者组成创卫宣传监督队,走街串巷开展“创国卫”宣传监督行动,营造了“人人参与、人人支持”的创卫氛围。  3.强化舆论引导,打造主题宣传的“1+X”。围绕中心工作,在创作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和营造清朗网络空间上下功夫,打造主题宣传和舆论引导平台。“掌上龙泉”+地方媒体打造网宣主阵地。“掌上龙泉”公众号联合《今日龙泉》和龙泉广播电视台,深化网络媒体走转改,每季策划开展重大主题宣传活动,先后开展了“打造升级版好龙泉”“归零翻篇开新局”等重大主题宣传,举办“美丽龙泉”微信H5创意作品PK大赛,讲述龙泉好故事。“掌上龙泉”+主流媒体打造外宣新窗口。以“世界瓷都·精致龙泉”为主题,建立“1+7+x”战略合作机制,加强与新华社、中新社、浙江日报等主流媒体和新媒体的合作。与新媒体(新浪微博)联合推出“龙泉好空气——全球首个空气银行”活动,打造“空气银行”外宣品牌,吸引650多万网民关注。“掌上龙泉”+舆情监测打造舆论引导新平台。加大人力、财力、物力的保障,增加讯库舆情监测系统和鹰击微博舆情监测系统两套设备,编织舆情导控网。尤其是护航G20期间,筑起“网信+网警+网评员”三道防线,通过技术加人工手段,加大对新闻、论坛、客户端、视频、微博、微信等监看力度,网络舆情总体平稳。  4.强化便民惠民,打造公共服务的“1+X”。坚持为民服务理念,致力于信息公开和便民服务,打造“公众号+便民信息+公益慈善+文化订制”的公共服务平台。互联网+服务打造民生服务“龙泉模式”。线上,开设汽车购票、住宿餐饮、房屋租售、招聘信息等民生服务频道,提供便民信息11200多条,本地新闻资讯14000余条。线下,联合96345市民服务中心,为市民提供130多项便民服务。互联网+公益打造爱心服务网络公益平台。推出公益栏目“小蔡帮帮”,凝聚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抱团行善,开展爱心助学、帮困助需、志愿服务等公益活动。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互联网+文化打造“文化110”志愿服务平台。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十百千”典型培育为契机,开通龙泉“文化110”志愿服务平台,线上推出文艺演出辅导等六大类50多个子项目的服务菜单,市民网上订制,文化服务送上门。今年以来,已送戏、送电影下乡1000多场,培育“一路向北”音乐谷和仙仁村“乡间戏缘”俱乐部等特色民宿10家,促进了美丽乡村建设。  二、“1+X”掌上思政平台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1.媒体融合不够密切。虽然“1+X”掌上思政平台搭建起了新媒体间的联系渠道,但沟通机制还不够完善,缺少整合资源的权限和力度,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未能完全实现信息的互通共享。一些单位虽然开通了公众号等新媒体,但缺乏长效机制,内容更新不持续,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息传播的深度、广度和速度。  2.服务内容不够精准。“1+X”掌上思政平台在主题策划、栏目编排、内容筛选、互动设计等方面略显单一老套,存在“重阅读轻服务”“重内容轻体验”等问题,无法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另外,服务资源整合力度不强,服务功能还不够完善,未能实现良好双向互动,特别是在如何提供精准的便民咨询、文化服务、爱心公益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3.人才技术有待加强。“1+X”掌上思政平台的发展壮大,需要有一支强大的运作团队。目前,该平台尚处于运作初期,运维人员主要为兼职。同时,也缺少高水平专业技术人才和新媒体人才培养机制,无法跟上新媒体的更新迭代速度。  三、推动“1+X”掌上思政平台建设的思考  1.强化三大思维,做深融合文章。一是强化融合互通思维。推动掌上思政平台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深度融合,使不同新媒体之间介质有机组合、渠道相互兼有、终端相互兼容、运行无缝对、优势互为补充,实行一体化发展。要促进掌上思政平台在内容采集、生产、集成、发布、运营、传输和分发等各环节的有机融合,切实提升信息发布速度和用户接收速度。二是强化用户体验思维。牢固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精心设计网上网下活动,让网民享受“客服”的互动,并根据用户反馈信息,不定期对服务内容进行调整,满足用户的需求。如,每月开展一次网络文化活动,提升平台网民活跃度;线下策划一批公益服务、政策宣讲和文化演出活动,提升网民参与度。三是强化平等交流思维。互联网是平等的,作为官媒更要摆正位置,不能高高在上。要遵循平等要求,以一个普通“网民”的身份与网民平等地沟通交流,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提高平台的公信力,赢取更多群众的关注和使用兴趣。  2.强化三大功能,提升服务能力。一是强化理论宣教功能。利用新媒体平台,加大思想政治宣传教育力度,全面深化“学习路上”“全民奖理”“三味书屋”“理上网来”等理论互动品牌建设,创新学习方式,办好“空中课堂”,推动理论学习多维化、趣味化、形象化。二是强化舆论引导功能。主动设置议题,采用网民易接受的传播方法,引导网络舆论。切实把握“时、度、效”,开展热点敏感舆情引导。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擦亮“最美系列”“龙泉好人”等金字招牌,进一步为建设“美丽龙泉”提供文化引领、精神驱动、舆论氛围和道德支撑。三是强化便民服务功能。以“用户需要什么,我们提供什么”的思路,进行需求服务调查和需求偏好研究。在此基础上,优化内容设计,加大服务供给,大力推进“龙泉文化地图”“文化110”“小蔡帮帮”等品牌服务项目建设,做到内容推送简捷化、精准化、多样化,不断增强感染力、亲和力和说服力。  3.强化三大支撑,增强运作活力。一是强化机制支撑。建立部门协调机制,网信部门要加强对全市官方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政务新媒体工作的统筹指导,与各方建立长期互动机制,实现主体策划、信息集成、资源利用、活动联推等高度融合。建立采编人员工作交流制度、信息报送制度等,拓展信息来源,提升信息质量。二是强化团队支撑。通过“专职+兼职”的形式,组建一支人员结构合理、组织人事适中、部门协调有力的运营维护团队。加强对运营团队、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从责任意识、议程设置、内容设计、沟通技巧、媒介素养等方面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培养团队互联网思维及新媒体运营能力。三是优化技术支撑。通过聘请专家、技术外包、深度合作等方式,攻克互联互通的技术难关,开发平台衍伸功能,提供智能化多样化服务。特别是要借助专业人员,对网页、微博、微信、APP后台数据进行分析研判,根据数据分析结果,细化用户需求,追踪阅读习惯,探索个性化分类推送,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课题负责人:张卫英课题组成员:胡盛锋、柳建松、吴巍江长峰浙江宣传信息第83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6年10月28日  【文明城市创建②】□天台县“手、脚、眼”联动助推县域文明创建□湖州南浔区创建文明楼道引领文明新风□平湖市以“三化”抓实乡风文明建设【加强小城镇精神文明建设】□象山县“斑斓海岸”文明示范线推进小城镇精神文明建设□杭州余杭区“样本示范”提升小城镇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天台县“手、脚、眼”联动助推县域文明创建   天台县围绕创建省级示范文明县城工作目标,突出以人为本的导向,“手、脚、眼”联动,夯实创建基础,有力助推县域文明创建。  一、开展乱扔垃圾整治行动,引导“手”中文明。在主城区街道实行“挂图作战、对标销号”环境卫生专项整治机制,形成城区内各村居专人负责、责任包干的工作格局,进行每月通报和动态跟踪。加强志愿引导工作,发挥巾帼志愿者、党员志愿者、老协志愿者等作用,劝导乱扔乱丢等不文明行为。加大教育处罚力度,全面开展“行人、车辆乱扔垃圾专项整治”行动,在主要街区道路共处罚乱抛垃圾车辆140多辆,行人乱扔纸片、烟头6000多人次。  二、开展交通秩序引导行动,规范“脚”下文明。集中开展“创建文明示范街”活动,实施“文明交通出行计划”,加大对酒驾、乱停车、行人闯红灯等行为的处罚力度。开展“天台县文明交通安全日集中宣传活动”,向市民分发文明交通宣传册2000余份,通过“小手拉大手,争做文明有礼交通人”活动,劝阻行人闯红灯行为。在城区中心重点路段,以文明交通“四要四不要”为主要内容,组织各文明单位志愿者500余人次,上街开展文明交通引导志愿服务活动。  三、开展旅游服务优化行动,提升“眼”前文明。组织星级酒店、旅行社的130多名从业人员,分4批开展“文明出行、文明旅游”业务大培训活动,举办“十佳文明导游”大赛,全面提高旅游文明水平。组建由机关干部、旅游质量监督员和社会爱心人士组成的志愿者队伍,佩戴小红帽、服务证,投入文明旅游志愿服务活动当中,劝导游客乱丢乱涂等不文明行为,协助维护景区秩序,为游客指引旅游线路等服务。〔天台县委宣传部供稿〕  湖州南浔区创建文明楼道引领文明新风   湖州南浔区把“文明示范小区”“文明示范楼道”创建作为文明创建的实践平台和惠及民生的实事工程,通过改善小区居住环境、美化楼道环境、浓厚人居文明氛围,让社区居民切实感受到文明让生活更美好。  一、建立工作机制,改善小区居住环境。建立区镇统筹、社区主导、居民主动的工作机制,选定10个小区和60个楼道,开展首批文明示范点创建,目前已全部创建完成并通过验收;中心城区7个社区以走门入户、路演宣讲、社区座谈等形式,广泛宣传发动,积极开展各具特色的创建活动;社区居民踊跃参与创建,主动提供家风家训、家庭照片、文艺作品等,自觉做好楼道、小区环境的维护,当好文明示范点创建的主力军。  二、打造特色楼道,美化亮化楼道墙面。在突出展示宣传核心价值观、市民公约、社区公约、文明提示等共性内容基础上,根据不同小区、不同楼道的居住特点和所住居民特长,创建不同的特色楼道,如增山社区建有党建楼道、慈孝楼道、和谐楼道、平安楼道等;南林嘉园建有科普楼道、文化楼道、家风楼道等。  三、注重典型示范,浓厚人居文明氛围。文明示范小区、文明示范楼道创建工作突出示范引领、以点带面、逐步推开。率先选择基础条件相对较好的南林嘉园进行试点,已完成全部8个文明楼道的创建工作。通过宣传引导和示范带动,着力提高居民对文明创建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率,切实形成全民创建的良好氛围。〔湖州南浔区委宣传部供稿〕  平湖市以“三化”抓实乡风文明建设   平湖市以省文明市创建工作为契机,围绕让乡风文明“典型化、大众化、系统化”三大目标,大力开展乡风文明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  一、“引”领乡风文明典型化。以党政机关和乡科级领导干部为重点,广泛开展“立家训、定家规、传家风、促党风”活动,共征集到家风家训618条,通过制作展板、电子显示屏、微博、微信等形式进行展示。持续开展星级文明家庭评创和五星村创建活动,开展“百个特色家庭推选”活动,5户家庭入选省级“最美家庭”。开展“东湖女儿”推选活动,编撰《东湖女儿家风读本》,下发至全市8万个家庭,发动全市中小学生撰写读后感。邀请王旭峰等作家撰写家风回忆文章,编印成册。通过嘉兴日报、南湖晚报刊登东湖女儿的家庭成长故事19期,为平湖广大家庭树立学习典范。在曹桥街道野马村、林埭镇共和村启动“美丽村组”创建试点,着力在环境保护、“五水共治”、农业生产环境改善、生态乡村建设等方面下功夫,并逐步在全市进行推广。  二、“秀”出乡风文明大众化。通过活动“秀”出乡风文明。举行“快乐家庭幸福谈”“畅谈我的好家风”分享会,组织开展好家风好乡风征文及主题书法展、微信征集家风佳句、“我眼中的最美家庭”“晒晒我们的幸福墙”“说说我的家庭故事”等活动,形成图文册、微电影(或视频影像资料)、寻根之旅读物等成果加以宣传传承。其中幸福墙活动在央视新闻联播中精彩亮相,被收录进《浙江记忆》一书。通过文艺形式“秀”出乡风文明。组织乡风文明文艺宣传宣讲队,开展宣传宣讲活动200多场次,受众2万余人。通过宣传媒介“秀”出乡风文明。利用展示廊、候车亭广告牌等媒介,将乡风文明宣传进入和公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在南湖晚报、嘉兴日报平湖版、广电台开设专栏,发布相关报道三百余篇。  三、“融”成乡风文明系统化。构建“基地+乡风”融合传承模式。筹建平湖乡贤馆、报本文化展示馆,市镇村三级联动规划建设特色家风馆8个。依托文化礼堂、社区文化家园,培育建设家风传承示范点58个。依托文化礼堂“四廊”、特色馆或党建长廊等阵地,设立家风家训展示馆(墙、廊)。创设“德育+乡风”融合践行模式。在5所学校试点培育建立乡风家风传承实践基地。组织开展家庭教育节、“大手小手共话乡风家风”座谈等。打造“文明+乡风”融合创建模式。以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为指南,修订完善村规民约,确立家规家训。把好家风建设作为领导干部年终考核和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纳入文明村镇、文明单位考核,融入十星级文明家庭和“最美家庭”评创,评选出市级十星级文明示范户100户、镇级十星户3499户,1户家庭获浙江省“最美家庭”称号。〔平湖市委宣传部供稿〕   象山县“斑斓海岸”文明示范线推进小城镇精神文明建设   象山县依托北部西沪港独特内湾沿线山海自然文化资源禀赋,整合多种要素,全力打造全长42公里的“斑斓海岸”文明示范线,争创小城镇精神文明建设新标杆。  一、多线融和渔村自然禀赋,全域化打造“斑斓风景”。以“两线三区”为框架,建设三大板块。两线是西沪港岸沿海自行车道和山区古道,“三区”是东部打造以白屿村为中心的品字型“逸生活”主题板块区;中部打造以高泥村为中心的“绿生产”主题板块区,建成超级农场、七彩花田和亲子乐园;西部打造东塔“原生态”主题板块区,建成湿地公园、绿色营地,发展主题民宿,体验独具清风闲逸的隐居生活。目前农业休闲观光园建设、填海造景基础建设、“桐花溪谷”景区桐花栽培均已完成,藻类博物馆已签约动建;入口景观区、山海廊桥、沿海自行车道、海上舞台等工程的土地政策处理和基础平整工作如期实施;塔头旺、高泥、马滩等村的重要节点美化和沿路房屋立面(围墙)改造等项目进展顺利,斑斓海岸线上美丽风景雏形初现。  二、多样挖掘渔村人文底蕴,全空间绽放“斑斓风情”。梳理好宋康王避难史和黄避岙历史典故,讲好“南宋从此处蒙幸开端”的故事。发掘好村史名人,呈现出“一村一品”文化特色,鸭屿村邀请省博物馆竹编专家回乡筹建竹编非遗展示中心,建立陈亚娟“走书”工作室;高泥村加强清代军港遗址的保护性开发,打造特色军港文化。传承好海洋渔文化,建成“耕海牧渔”文化活动中心,着手编排十首本土文艺节目,提炼十大小海名菜,让食客在品尝地道海鲜美食的同时,体验多彩的烹饪技艺和丰富的海鲜文化。  三、多点提升渔村乡风文明,全方位弘扬“斑斓风俗”。以“好家风”建设推动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组织开展“清风养正——走近象山传统家训”主题活动,通过聘请“五老”人员提炼家风家貌,倡导以家风文明带动乡风文明。以“文明庭院”创建推进庭院美化绿化,在沿线6个村庄开展“洁美庭院”评比工作,评选出85户最美庭院、202户美丽庭院及470户清洁庭院。集中开展沿线村庄环境整治,落实村庄保洁长效机制。组建由党员干部和妇女群众构成的“红马甲”志愿者队伍,每月对村落环境、闲置庭院进行集中清理,目前队伍已扩展到300多人。〔象山县委宣传部供稿〕     杭州余杭区“样本示范”提升小城镇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杭州余杭区采取区、镇(街)、村(社)三级联动培育模式,以崇贤街道为典型引领,突出发挥文化、道德、榜样力量,全面推动小城镇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强起来。  一、主打“自有品牌”开展群文活动。重点培育崇贤花篮表演队、少数民族艺术团等18支文化志愿者队伍,每年开展送戏下乡、文化走亲、农村“种文化”等群众性文化活动近百场(次)。举办乡村文化节,吸引当地群众积极参与自编、自导、自演,打造“政府搭台,群众唱戏”的大舞台。深挖非遗内涵,打造文化精品,不断丰富崇贤刺绣、古琴斫制、农民灶头画等非遗表现方式。开展“温暖崇贤”美丽人物评选、“幸福家庭”评比、“平安校园”等活动,每月刊发《崇尚贤德简报》。  二、以“德文化”为主线抓内涵提升。以村(社)道德礼堂为平台,开展志愿服务为载体,营造文明和谐新风尚。打造“德文化”主题公园,在核心区块打造2000平方米文化公园,由“德”印天下、社会公德展、道德文化长廊、“核心价值观”石墙、最美崇贤人文化墙等13个部分组成,进一步放大辐射影响效应。结合农村文化礼堂,开展“四德”主题宣传,举办普法、禁毒宣传活动,把价值观教育与遵纪守法、社会治理实践有效结合。实施志愿者常态化服务,成立“一百名红领巾、一百件红背心,一百只红臂章,一百顶红帽子,一百条红围裙”五支特色志愿者服务队伍,引领文明新风尚,今年累积参加人数破万。  三、注重“以人为本”倡导崇文尚德。广泛开展基层理论宣讲,成立“我们的故事员”“悦讲志愿者”等宣讲队伍,利用各村文化礼堂、活动广场等,开展主题宣讲活动。编排“崇贤·我最美的家”核心价值观主题汇演,唱响主旋律。以核心价值观进校园为工作抓手,崇贤一小、二小开展“发现我们身边的正能量”活动,每学期举办“礼仪文化周”,每周举行“礼仪故事”活动,每天开展“礼仪诵读”“礼仪传唱”“礼仪三字经”活动。开发校本课程《崇贤明礼》,编制《崇贤记忆》正能量宣传读本,校园文明风尚蔚然成风。〔杭州余杭区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第84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6年11月1日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 按: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召开后,全省宣传文化系统把学习宣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头等大事,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精心组织新闻宣传工作,切实加强理论研究阐释,广泛开展集中性宣讲活动,分层分类做好全会精神传达学习,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现将有关情况刊登如下。        省文化厅:10月31日上午,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金兴盛主持召开党组扩大会议,集体学习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传达中央、省委及省委宣传部有关部署,对省级文化系统学习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提出要求。一是认真组织学习。完善和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学习重点、方式方法,加强组织领导,确保省级文化系统全体党员学习传达全覆盖。坚持领导带头,厅党组理论中心组近期将召开专题学习会议,交流学习心得体会,邀请省直机关工委领导到会指导;省级文化系统各级党组织也要开展各种学习活动。二是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充分发挥文化部门优势,用好农村文化礼堂、讲坛、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美术馆等各类文化阵地,加强文艺精品的创作,广泛深入地宣传六中全会精神。三是深入查找全面从严治党方面存在的短板。立足省级文化系统实际,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贯彻“中央八项规定”、2014年巡视整改“回头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等方面,查找短板,提出整改措施,全面加强省级文化系统党的建设。四是加强对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的组织领导。厅党组将切实负起主体责任,厅直属机关党委要加强面上的指导与监督,近期要召开厅属单位专题会,加强部署和督促,避免出现“上面热下面冷”现象。五是以全会精神促进文化建设。做好省级文化系统“两学一做”总结,开好厅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认真抓好第四季度工作,全面完成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目标,深入调研谋划明年工作思路。〔省文化厅供稿〕 杭州市: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作为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头等大事,加强组织领导,精心部署安排,迅速掀起学习宣传热潮。一是第一时间学习传达。10月29日下午市委召开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传达学习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部署全市学习贯彻工作。10月31日,市委宣传部召开部务(扩大)会议,传达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和全市领导干部大会精神。会议强调,全市宣传文化系统各单位要迅速组织传达学习,推动党员干部全面准确掌握全会精神,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更加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迅速掀起宣传热潮。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部署要求,制定下发《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宣传工作方案》,明确深入宣传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重大意义等六大宣传重点,认真组织新闻报道,集中开展宣讲活动,加强理论研究阐释,做好网上宣传引导,积极开展对外宣传,迅速形成规模、形成声势。三是注重工作结合。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精神动力,提振精气神、冲刺四季度,全力以赴抓好舆论宣传、文化建设、文明创建、外宣网信、文创产业等宣传思想文化各项工作任务。紧紧围绕抓住后峰会时代机遇、放大峰会效应,研究部署峰会后市委宣传部重点工作安排,明确了加强峰会后舆论宣传工作、深入实施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工程等十项重点工作安排,努力以一流的工作业绩为杭州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加快建设世界名城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杭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嘉兴市:嘉兴市把学习、宣传、贯彻好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作为头等大事,迅速部署落实,掀起全会精神宣传学习热潮。一是迅速组织传达,学习贯彻会议精神。10月31日上午,组织召开全市宣传文化系统专题学习会议,学习传达葛部长讲话精神,研究部署六中全会精神宣传学习工作。31日下午,召开市委常委会议、全市领导干部会议进行传达学习。按照省委、市委部署,研究制订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工作的实施方案。加强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指导,抓好全市党员领导干部全会精神集中学习培训,以上率下,为全市党员群众作出示范。二是深入基层宣讲,推进理论研究阐释。举办红船论坛报告会,邀请省委宣讲团成员作主题辅导报告。举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培训班,组建嘉兴市“红船宣讲团”。借助农村文化礼堂、镇街党校、职工课堂等平台,运用南湖讲坛、求是讲坛、知行论坛等载体,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宣讲。举办社科理论工作者学习座谈会,开展学习征文活动,选出优秀理论文章。三是广泛开展宣传,营造浓厚舆论氛围。全市各级新闻媒体精心组织策划,在重要版面、时段和页面播发全会精神学习有关重要信息,集中刊播相关社论、评论员文章、理论文章和重要解读辅导文章。推出“学习贯彻六中全会”专题专栏,全方位反映全市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最新动态。开设网络专题,线上线下互动,组织协调网络名人、意见领袖、网络活跃人士对公报等全会内容进行扩散和解读。深入策划组合报道,宣传好各地各部门加强党的建设的部署、安排、经验、成效。〔嘉兴市委宣传部供稿〕 绍兴市:绍兴市高度重视,精心策划,以“三个注重”在全市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的热潮。一是注重深入及时,抓好精神学习。10月30日,召开全市领导干部会议,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公报、《准则》《条例》及省委领导干部会议精神。精心筹备市委中心组“绍兴论坛”报告会,组织干部参加全省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培训班。下发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提示,要求各地、各部门制定学习计划,列出学习专题,通过组织专题讨论会、学习交流会等形式,原汁原味学习全会精神。二是注重普及群众,抓好理论宣讲。组建市委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专题宣讲团,深入机关、企业、学校、社区、农村等开展宣讲。组织社科理论界专家学者加入媒体权威解读、专家访谈等栏目,开展理论解读。以“越州论坛”“风则江大讲堂”“市民大讲堂”等品牌为依托,以农村文化礼堂、农村书屋、企业文化角为平台,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的群众宣讲活动。三是注重氛围营造,抓好新闻宣传。绍兴日报推出《贯彻六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从严治党》系列专版。各级媒体派出骨干记者沉到基层一线、深入田间地头,开展蹲点式、调研式采访,挖掘鲜活素材,拓展报道深度。综合运用绍兴学习频道、“绍兴发布”“掌上绍兴”“今日绍兴”等“两微一端”新媒体平台,采用微党课、微访谈、微电影等新载体,开展“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等理论专题宣传活动。〔绍兴市委宣传部供稿〕 杭州下城区:10月31日上午,下城区委宣传部召开部务会议和全体机关干部会议,认真传达会议精神。31日下午,召开全区领导干部大会,区委书记陈卫强传达会议精神。充分利用理论中心组学习、党员干部专题学习会等学习载体,促进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准确深刻地领会会议精神。依托市民宣讲团、草根工作室等宣讲平台,营造全民学习、全民参与的舆论氛围。利用今日下城、下城区政府门户网站下城新闻网、下城发布微博、微信等阵地,宣传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在干部群众中引起的热烈反响,反映各单位、各部门学习会议贯彻讲话精神情况。根据六中全会精神,全力推进全域中央商务区建设;继续夯实基层宣传思想工作基础,持续做好理论武装、舆论引导、文明成果巩固、文化普及惠民和文创产业提升工作,全力推进城市文化公园建设、国际峰会社会宣传等各项重点工作。〔杭州下城区委宣传部供稿〕   宁波鄞州区:一是学习到位,深入领会精神。10月28日下午,区委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专题学习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区委常委和区人大、区政协主要领导作中心发言。31日上午,区委宣传部召开系统学习会,宣传文化单位领导班子、部全体同志参加,交流汇报公报学习心得体会。各部门、镇乡街道陆续开展专题学习会、座谈会、宣讲活动等学习活动。二是宣传到位,兴起宣传热潮。区级媒体“一报两台一网”第一时间刊播相关消息,刊登公报全文,鄞州日报评论版开设《六中全会精神大家谈》栏目,邀请党校、党史等专家进行解读,为群众解疑释惑。联动互联网平台,用网上编创转发、话题讨论等方式,引导正面舆论,“鄞州发布”等全区政务微信公众号开设“六中全会专题”栏目,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做好全会精神解读,阅读量近万次。三是宣讲到位,准确传达精神。筹备举办“鄞州论坛”六中全会精神专场报告会,组织区委讲师团深入基层,开展全会精神宣讲教育。动员一批草根“土专家”,充实基层“三五支队”宣讲团,用“乡音乡语”为群众解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目前已组建基层宣讲团队16支,拥有宣讲骨干60余人,计划开展宣讲百余场。〔宁波鄞州区委宣传部供稿〕 嘉兴秀洲区:及早学习,深入领会。通过区委常委会、区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全区领导干部大会等形式,及时学习传达全会精神。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在全区各级党组织开展“一次专题学习、一次集中研讨、一次自我查摆、一次承诺践行”的“四个一”活动,全面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发动宣传,深入渗透。利用传统媒体、户外屏媒和“一报一网三微”等全媒体平台,开设相关主题专栏,全面开展六中全会精神的大众宣传,最大化凝聚发展共识、提振发展信心。组织全区理论宣讲骨干力量,组建“六中全会精神宣讲团”,赴基层广泛开展宣讲活动。科学谋划,深入践行。对照六中全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梳理当前工作中存在的短板问题,尽早谋划明确明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思路,谋求全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创新发展。〔嘉兴秀洲区委宣传部供稿〕 义乌市:10月31日,义乌召开全市宣传文化系统专题会议,对全市学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进行部署。组织理论骨干成立组成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团,深入基层开展宣讲。全市各部门、各单位也选派业务骨干到基层、到下属单位开展宣讲。各镇街发挥广大基层宣讲员的作用,通过形势政策宣讲、微型党课、“乡音宣讲”等各种形式,深入机关、企业、农村(文化礼堂)、社区、学校开展宣讲,确保全会精神深入人心。组织义乌商报、义乌广电台等媒体,开设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专题专栏,形成舆论强势。在“义网e家”微信公众号推出“e网观点”全会精神专栏,鼓励网民开展深度评论。组织开展“2016网络文化季”,推出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系列活动,努力做大做强网络红色文化阵地。利用户外大型高炮、大型LED显示屏等街头阵地、市级媒体公益广告栏等,制作刊播反映讲话精神的公益宣传广告。设计标语喷绘,在市政府周边18个公共自行车站、公交车站设置“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宣传栏,沿市区主要道路设置大型F杆宣传公告栏。〔义乌市委宣传部供稿〕 台州黄岩区:突出学习引领,真正学深学透,区委第一时间召开中心组理论学习扩大会,区委书记传达解读全会精神。编印、发放专题学习资料至各级党委中心组,组织开展党员读书会、机关学习夜、座谈会等活动,以通读公报、专题讨论、个人自学等形式,把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突出全媒宣传,营造强大声势。在《今日黄岩》、黄岩广播电视台、黄岩新闻网、黄岩发布等主流媒体重要版面、时段、页面,开设“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专题专栏,以“文字+图片+动画+微视频”等形式,深刻解读六中全会重要意义、总体思路、会议亮点,全面展示区内各地各部门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具体举措和实际行动。突出宣讲带动,推动入脑入心。举办全区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工作培训会,选拔组建区委兼职讲师团、乡村大使宣讲团等队伍,统一编撰提纲,制定宣讲菜单,开展“点单式”巡回宣讲,让六中全会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台州黄岩区委宣传部供稿〕   缙云县:注重“问题导向”深入学习,领会“精神”入脑入心。汇编、发放十八届六中全会公报学习小读本5000余册。通过县委理论中心组报告会等各级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会,邀请专家、学者作报告解读。围绕“全面从严治党”,开展座谈会、研讨40余场次,撰写学习体会120余篇。注重“私人订制”广泛宣讲,传达“精神”到位到人。组建县委宣讲团、网络新锐宣讲团等10支团队,开展点单式宣讲100余场;定制“大字体”宣传资料,汇编、印制8000余本大字体版学习读本,图解十八届六中全会;定制“掌上课堂”“好溪先锋”“缙云宣传”等官方微信,手机报等编发《十六句话、一张图,帮你读懂六中全会公报》等文章20余篇。注重“融入结合”贯彻,落实“精神”见行见效。与创建省级文明示范县城工作相结合,推进公民文明素质提升工程,开展“文明出行我最美”“排队守序我最美”等系列活动。与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开展“最美家庭”和孝德文化推广大使选树、“1+x”道德模范巡讲等活动。〔缙云县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 第85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6年11月7日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②】 □省文联举办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书法名家精品展□宁波市“三个结合”广泛营造纪念红军长征80周年良好氛围□文成县开展系列活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江山市“三个进”活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武义县坚持“三个突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省文联举办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书法名家精品展   省文联充分发挥文艺创作和主题展览的动员组织能力,举办书法名家精品展,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  10月28日,“浙江书坛名家21人精品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展,共展出刘江、陈振濂、朱关田、王冬龄、鲍贤伦、沈定庵、吕国璋、萧耘春、周律之、张耕源、李文采、卢乐群、林剑丹、余正、金鉴才、骆恒光、陈必武、李章庸、章柏年、祝遂之、杨西湖等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书法名家潜心创作的100余件书法精品。  参展作品一部分是专为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而作,如刘江的《永远跟党走》、吕国璋的《七律·长征》、周律之的《重上井冈山》、卢乐群的《大渡桥橫铁索寒》、李文采的《长征》、金鉴才的《共产党向太阳》等作品笔法工整、布局严谨、气势宏伟、大气磅礴,饱含了书法家们对于红色岁月的诚挚敬意,艺术地再现和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长征的光辉历史。另一部分是贯彻**书记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承载中国梦、讴歌“两美”浙江为主题的作品,如沈定庵的《兰亭流觞有感》、萧耘春的《湖心亭看雪》、林剑丹的《雁荡龙湫》、朱关田的《吴昌硕题画诗》12条屏巨作等,内容丰富、积极向上、形式多样、笔墨精彩。  此次展览最年长作者西泠印社执行社长刘江先生,接到参展通知后,不顾年迈体弱,用八尺整张创作一幅篆书《永远跟党走》,写出了浙江书法界的心声。91岁高龄的沈定奄先生代表参展书法家发言表示: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值此之际举办这个精品展,觉得特别有意义的,表达了我们坚决拥护党的领导,也祝愿改革开放的道路越走越宽阔。〔省文联供稿〕  宁波市“三个结合”广泛营造纪念红军长征80周年良好氛围   宁波市紧抓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契机,做好纪念工作与教育、学习、服务三者的结合文章,大力弘扬长征精神和民族精神,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  一、结合爱国教育,缅怀先烈重引领。在网上,开展“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网上祭英烈”活动和“学长征精神·做红色传人”网上签名活动,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通过网上祭英烈、网上献花、网上签名等方式,寄语留言,缅怀先烈。在网下,结合党支部、党团队日等参观纪念馆、烈士陵园,到革命先烈纪念碑前重温入党誓词。  二、结合书香宁波,以学促宣增实效。以读为主,采取集中学习、个人阅读等方式,组织党员干部至少看一部有关长征的书籍。以讲为辅,通过组织领导干部上党课、宣讲党史、举办红军精神主题交流学习座谈会等方式,了解革命先辈英雄事迹,缅怀先烈遗志;组织各社区结合“道德讲堂”,开展“缅怀革命先烈·弘扬革命精神”爱国主义主题教育宣讲。  三、结合志愿服务,凝心聚力共奉献。积极开展“践行长征精神”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义务植树绿化红色基地、义务清扫红色基地,发动各级党组织募集资金,对生活困难党员、优秀党员进行走访慰问,对创业党员进行帮扶,对因病致贫的困难党员进行救助,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以实际行动践行并弘扬长征精神。〔宁波市委宣传部供稿〕 文成县开展系列活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   文成县全方位、多层次开展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系列活动,从翻开红色篇章到铺开红色历程,进一步激发全县人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热情。  一、翻开红色篇章,激发未成年人心中的星星之火。组织全县各中小学开展“童心向党”歌咏活动,在全县中小学开展“红星闪耀我心中”征文比赛,组织未成年人登陆中国文明网、央视网、中国未成年人网站,开展“向国旗敬礼”网上签名寄语活动,在校园内开展面向国旗敬礼并签名寄语活动。举办“万名青少年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启动仪式,组织各中小学就近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如走进官山背烈士陵园、革命纪念馆、珊溪刘英纪念馆等,培养未成年人爱党爱国之情。  二、扬起红船精神,点燃党员干部回想激情燃烧的岁月。组织老干部、年轻党员开展“永远跟党走、唱响中国梦”歌咏活动,如举办老干部纪念建党95周年暨长征胜利80周年红歌演唱会。举办“百丈漈”杯“传承红色基因 讲述红色故事”第二届导游讲解大赛,发动全县党员干部开展以“两学一做”为主题演讲比赛,组织市民宣讲团成员走进文化礼堂,讲述地方红色历史。  三、铺开红色历程,触动广大群众回忆往昔峥嵘的岁月。开展庆祝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书法作品展等,将党的光辉历程通过展览、文艺表演等方式展现到群众眼前。在文成新闻网开设专题栏目,引导广大网民围绕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参与留言,建言献策。依托文成发布开展“党史知多少”有奖知识问答活动。开展送红色电影、红色书籍、红色图片进文化礼堂活动,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路线点,举办全县马拉松比赛,特别是在马拉松比赛中开展“薪火相传再创辉煌”长征精神红色火炬传递活动,弘扬长征精神。〔文成县委宣传部供稿〕 江山市开展“三进”活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为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江山积极开展“红色电影进礼堂、红色教育进课堂、红色文化宣讲进讲堂”三进活动,庆祝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一、开展红色电影进礼堂活动。从9月初开始,开展为期三个月的“红色电影进文化礼堂”活动,将革命历史题材电影故事片《大火种》送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家门口,让农民群众免费观看红色电影。活动已走进11个乡镇(街道)96个文化礼堂行政村,播放电影96场次,总观看群众达到10万多人次。组织全市130多个部门的党员、干部、教职工走进电影院进行观看,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注重品行锻炼,弘扬良好作风。  二、开展红色教育进课堂活动。把红色教育的课堂搬到户外,组织全市47所中小学校学生前往大陈村红军纪念文化馆、江山西山革命烈士基地等教育基地参观,让学生们接受红色教育,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开展“爱祖国比学习演讲比赛”、抗战先进事迹巡回摄影展等活动,吸引全市2.6万民学生、家长参与。  三、开展红色文化宣讲进讲堂活动。邀请“衢州万少华团队”在江山大讲堂开展先进事迹报告会,举行为期2天的“万少华团队”先进事迹巡回摄影展,吸引1.4万名市民进馆观看。邀请最美宣讲成员,前往全市7个基层党校、文化礼堂建成村的微讲堂开展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微宣讲活动。〔江山市委宣传部〕 武义县坚持“三个突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武义县把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作为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形式,坚持“三个突出”,不断把长征纪念活动引向深入。  一、突出精神内涵,传承红色基因。在全县中小学开展以“弘扬长征魂·同筑中国梦”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通过有奖知识竞答、诗歌朗诵、主题班会等形式感悟长征历史,学习红军精神。县关工委组成“宣讲团”围绕着红军长征“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三大意义,到校巡回宣讲。在全社会开展“弘扬长征精神、决胜全面小康”主题征文活动等。  二、突出群众参与,创新活动平台。以“弘扬长征精神、决胜全面小康”为主题,通过专题讲座、参观走访、专题展览等形式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各种活动。如县公安局组织30余名党员民警重走“红军路”,参观红军挺进师宣遂汤纪念室,了解红军长征历程。开展继承先烈遗志宣誓活动,组织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少先队员重温入党入团入队誓词。  三、突出氛围营造,拓展宣传路径。县级报刊、网站、电台、电视台集中刊发中央和省媒体重要稿件,认真做好相关纪念活动宣传报道。在两大主要新闻媒体开设专栏专题,对各类先进典型事迹集中宣传报道。全面开展长征经典电影、电视剧、歌曲展映展播,通过组织讨论、撰写影评等方式,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组织全县干部群众到徐英、潘漠华烈士纪念馆,浙武红军与挺进师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瞻仰遗物,聆听革命故事,增强人们践行长征精神的自觉性、主动性。〔武义县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 第86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6年11月8日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②】   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召开后,浙江广电集团迅速召开学习宣传六中全会精神新闻专题会议,部署落实相关宣传报道工作。集团主频道浙江卫视、浙江之声和新蓝网等精心制定周密详细报道方案,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宣传阐释全会精神。从10月28日起,浙江卫视《浙江新闻联播》《今日评说》等主要新闻栏目开设“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专栏专题,通过深度报道、通讯综述、评论言论、权威专访等多种形式,传达**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阐释全会的重大决策部署,及时报道社会各界对全会的热烈反响和积极评价。其中《浙江新闻联播》栏目连续多天在重要版块大篇幅推出组合报道,浙江之声在《浙广早新闻》《浙江新闻联播》栏目中推出专栏,大篇幅、高密度对全省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进行报道,大力宣传我省在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大进展。邀请相关专家对《准则》《条例》和公报进行全方位阐释和解读。新蓝网、“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平台也发挥“网络浙军”宣传引导作用,通过集纳主流媒体的报道,转载转播央媒报道,大力度宣传全会精神。集团其他广播电视频道和宣传单位也落实重大宣传报道一体化统筹要求,根据自身定位,科学设计编排,使全会精神宣传整体紧密衔接、有声有色、出新出彩。〔浙江广播电视集团供稿〕   湖州市:10月31日,市委中心组召开扩大会议,专题传达学习全会精神,同日,召开全市宣传文化系统学习宣传六中全会精神工作会议,及时部署全会精神学习宣传工作,拟定《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宣传工作方案》,分阶段、有重点地抓好有关学习宣传工作。一是理论宣传深解读。利用机关学习日、网上在线学习、手机党校等载体,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六中全会精神。发动专兼职讲师团、百姓宣讲团、大学生村官宣讲团等5支理论宣讲队伍,集中开展宣讲活动,分层分类开展形势政策宣讲。二是新闻宣传浓氛围。组织各级新闻媒体开设“学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及时转载摘播中央主要媒体重要报道和文章,积极宣传报道全市上下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的情况,刊播系列评论言论和系列访谈报道,权威解读六中全会精神。同时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主题,在重要版面和时段开设特色专栏,认真做好省、市全面从严治党的成就宣传。三是网络宣传全覆盖。组织全市各级新闻网站做好六中全会精神专题专栏深度策划宣传,发挥“湖州在线”“湖州发布”政务微博微信以及“爱湖州”“掌上湖州”移动客户端等平台作用,加大“两微一端”推送力度,立体化宣传报道全会精神。做好重点稿件的集纳转载和再传播,结合全省“治国理政浙江实践——对话县市区当家人”网上主题宣传活动,牢牢掌握网上舆论引导主动权,形成网上舆论强势。〔湖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舟山市:一是抓好“渗透”,保证专题学习扎实有效。10月29日召开全市领导干部会议,10月31日市委常委会开展六中全会精神专题学习。组织市领导赴在舟高校宣讲全会精神,在高校开展主题学习活动,利用学术研讨、讲座报告、演讲辩论等实践教学推动全会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同日召开全市宣传文化系统专题学习会,通报全会精神和省委、市委工作部署,要求全市宣传干部深入领会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到位。组织社科理论工作者围绕全会精神撰写解读文章。二是抓好“基层”,推动基层宣讲入脑入心。市委筹划组建六中全会精神宣讲团,举办基层宣讲骨干培训班,提升基层宣讲员专业素养。充分利用渔农村文化礼堂、公民素质讲习所、基层党校等阵地,为基层群众提供“菜单式”宣讲服务。围绕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在基层开展全会精神文艺宣讲活动,进一步推广以宣传六中全会精神为主题的文艺走亲、送戏下乡等文化志愿者服务活动。三是抓好“平台”,实现主题宣传全媒体覆盖。舟山日报社、舟山广电总台等推出“权威解读”“专家访谈”等,全面、准确、严谨解读全会精神,及时报道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对全会精神的热烈反响,反映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具体举措和实际行动。舟山网等开设专栏,邀请有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学者开展在线访谈。利用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小”“微”媒体平台全方位解读六中全会精神,邀请广大市民参与全会精神竞猜,进一步扩大影响力。〔舟山市委宣传部供稿〕   台州市:10月31日,台州市召开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传达会,传达学习全会精神。市委宣传部组织召开全市宣传文化系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工作会议。一是强化四级联讲。实行省、市、县、乡四级联讲,组织开展全会精神基层宣讲“五进”活动,争取早宣传早发动。市、县均组建宣讲团,举办大型专题培训班,确保全市至少1000名宣讲员先学先懂。二是强化多媒宣传。在台州日报、台州广电等各级主流传统媒体开设专题专版,推出“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台州点对点”“从严治党在台州”等专栏,重点报道全市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推进从严治党的实践举措。在“两微一端”开展网络访谈、网民互动、网络征文等系列活动。组织核心网评员撰写网评文章,创作“曙光狮”漫画等多种形式的网络文艺宣传作品。三是强化全面解读。组织党政研究机构、党校、高校、社科研究机构等,精选一批重大课题开展专题研究。组织社科理论工作骨干,围绕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重点阐释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新经验新成果,提出的新观点新举措,推出“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大家谈”等系列文章。〔台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杭州西湖区:一是及时领会精神,凝心聚力到位。10月31日下午召开全区领导干部会议,传达学习六中全会精神。要求各级党组织通过党委(党组)会、学习班等形式,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二是丰富学习载体,解读宣讲到位。筹备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专题解读六中全会精神;组建区委六中全会精神宣讲团,编写宣讲提纲,借助道德讲堂、文化家园(礼堂)、学习型楼宇等平台,深入到镇街、村社和企事业单位宣讲。三是做强舆论氛围,宣传引导到位。“西湖发布”官方微博、微信,西湖网、西湖报等宣传媒介,开设专栏、专题,广泛宣传全区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情况。针对不同层面和受众的关注点、兴奋点,巧用事实,善用典型,深度解读,专题阐释。四是立足本职工作,贯彻落实到位。以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精心谋划明年宣传思想工作思路。落实“学习清单”制度,促进学习型党组和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积极探索运用研讨式、互动式、答疑式、菜单式等方式方法,通过高端讲座、交流发言、专题研讨等形式,建设“思想高地”。〔杭州西湖区委宣传部供稿〕   温州洞头区:一是着眼干部开展理论学习宣传。制定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实施方案,召开全区领导干部理论中心组专题会议和百岛讲堂学习会,传达学习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编发《中心组理论学习参阅》、洞头理论手机报六中全会专刊等。二是着眼群众开展社会学习宣传。利用农村文化礼堂、道德讲堂等阵地,通过市民宣讲团、老街坊宣讲团等队伍,用典型人物、典型故事、典型场景等题材,把六中全会的精神讲通俗、讲具体,推动全会精神入脑入心。利用各街道(乡镇)村务栏、宣传橱窗、LED电子屏等载体,介绍六中全会的主要内容,营造人人学全会,人人知道全会精神。三是着眼网民开展网络学习宣传。开设新闻网专题,集中推出“权威解读”“专家访谈”等解读报道和访谈节目,及时全面地解读全会精神。发挥官方微博、微信、手机媒体、移动智能终端等多种传播平台优势,全方位报道全会精神,使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各展所长,形成整体效应。〔温州洞头区委宣传部供稿〕   湖州南浔区: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召开后,南浔区迅速动员,以“五个一”为载体,掀起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热潮。一是筹办一组辅导报告。以“新南浔论坛”为载体,将六中全会纳入区委理论中心组年度学习重点,邀请省级专家来浔作辅导讲座,系统地对全会公报和《决定》进行深入解读,为领导干部全面把握全会精神提供指导。二是举办一组专题培训。遴选优秀宣讲员18名组建区委六中全会精神宣讲团,参加省市组织的六中全会精神培训,为在全区各个层面组织开展集中宣讲活动奠定基础。三是开展一轮主题宣讲。组织区委宣讲团赴各镇(开发区)文化礼堂进行宣讲。开展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百场宣讲“五进”活动,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振奋精神。四是开设一档新闻专栏。在《南浔时报》、南浔新闻、南浔在线等开设专题专栏,深度报道宣传十八届六中全会的重大意义、精神实质和深刻内涵。五是布置一批氛围宣传。布置推出一批公益广告,通过大型高炮、横幅标语等多种形式宣传六中全会精神。行政村(社区)布置一批以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为主题的宣传栏,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湖州南浔区委宣传部供稿〕   嘉善县:11月1日,嘉善县委宣传部召开部务会议和全体机关干部会议,认真传达六中全会精神,县级媒体开设学习专栏,营造全县学习宣传氛围。县委召开全县领导干部大会,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公报、《准则》《条例》及省委领导干部会议精神。精心筹备县委中心组扩大学习报告会,下发基层党委(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要求,要求及时制定学习计划,通过组织专题辅导报告会、交流讨论等形式,原汁原味学习全会精神。组织全县理论骨干在省委党校进行为期三天的专题培训,县级各部门(单位)、镇(街道)分管党务工作领导60多名理论骨干参加培训。组建县委宣讲团,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等部门负责人作为宣讲团成员,按照专题有计划地深入机关、企业、学校等开展宣讲。以青年干部讲座中心、农村文化礼堂、文化家园等为平台,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的群众宣讲活动。〔嘉善县委宣传部供稿〕   永康市:一是深入“研学”,掌握核心要义。编印全会精神《学习参考资料》向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发放,组织市委常委专题学习、全市领导干部会议、市委党校专题培训等,研习全会精神。召开市委理论中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邀请专家讲解培训。二是精准“送学”,覆盖核心受众。召开六中全会宣讲备课会,组织市委宣讲团、鼓词宣讲队、乡音宣讲队,利用文化艺术周、文化礼堂菜单服务等载体,向全市各层级党员干部传达全会精神。联网红色党校电视视频,实现农村党员全会精神宣讲“同频共振”。三是全媒“推学”,宣传核心理念。组织新闻媒体在重要版面、重要时段统一推出“贯彻六中全会精神”等专题专栏,刊播各地各单位学习全会精神的好做法好举措。充分发挥以“永康发布”为龙头的新媒体矩阵,开设“深一度”“一席谈”“新观点”等栏目,面向40多万粉丝传达全会精神。〔永康市委宣传部供稿〕   天台县: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召开后,天台县通过“三学”模式,迅速掀起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一是专题传达“快速学”。依托“讲学、督学、述学、考学”快速学习机制,以县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为龙头,快速学习领会讲话精神。10月28日,召开县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传达学习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二是主题宣教“深入学”。利用“微形式大宣讲”工作模式,组建“金牌讲师团”等特色宣讲团,到文化礼堂、村居企业、广场集市等开展流动宣讲,将全会精神转化为群众听得进去的“土话”“常理”,用身边“小故事”讲好“大道理”。运用“微文艺”“微故事”等微系列载体,拓宽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的广度和深度。三是紧扣实效“持续学”。利用“两微一端”“双发布三级群”等新媒体平台,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全媒体形式学习宣传全会精神。依托“党员党性教育日”和机关干部学习会、文化礼堂等多种载体,持续深入学习宣传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确保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天台县委宣传部供稿〕 青田县:一是用好“周一课堂”。各乡镇(街道)和部门充分利用周一学习例会平台,把学习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作为重点内容,列出专题进行研讨。全县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掌握精神实质,真正学懂弄通。二是开通“微信课堂”。针对农村党员人数多、居住分散、集中学习难度大的特点,通过摸底登记,进一步健全联络信息库,组建微信群,以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公报要点、关键词解读、历届回顾等为主要内容,精心编制,及时发送,满足各行各业党员学习诉求。三是开设“方言课堂”。从各部门、离退休干部、村两委干部中抽调农村工作经验丰富又善于讲本地方言的工作骨干,组成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团,到各支部开设“方言课堂”,用农村党员熟悉的声音,传达政策,传播知识,有效解决了农村党员因年龄偏大、文化偏低等因素产生的学习困难。〔青田县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 第88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6年11月14日 【工作要情⑨】□衢州市中国儒学馆开馆 再添传统文化“薪火”□台州市微电影在第四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等获奖□云和包山花鼓小戏《福妈嫁囡》获全国小戏小品大展金奖□衢州衢江区中国针灸故事亮相国内外平台宣传国家级非遗□海宁市依托徐志摩微诗歌大赛释放社会正能量□湖州南浔“红军长征追踪馆”正式开馆□东阳市精心服务促“横漂”人才集聚发展□缙云仙都成网络剧“新宠”影视文化迎来“互联网+”时代□嘉善县三大矩阵牢筑网络“铜墙铁壁”     衢州市中国儒学馆开馆再添传统文化“薪火”。适逢纪念孔子诞辰2567周年之际,位于衢州市的中国儒学馆正式开馆,吸引法、俄、西等14国孔子学院的嘉宾和全国知名学术机构代表驻足参观。中国儒学馆位于衢州市国家儒学文化产业试验园区核心区块,总建筑面积10195平方米,以《东南阙里·儒风天下》主题陈列为主体,设有吴为山塑孔子雕像馆、最美衢州人展馆、儒学文献典藏馆、少儿体验馆、风颂剧场、报告厅、孔子学堂等区块,在图片、影像、游戏中向游客传递习习儒风的“浩然正气”。作为衢州儒学文化区核心项目,中国儒学馆开馆后将成为衢州市弘扬孔子文化、打造文化强市的重要载体,不仅成为儒学文化研究与传承的展示馆,也将为传统文化在国内外的传承与弘扬再添“薪火”。〔衢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台州市微电影在第四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等获奖。台州椒江区出品的《黄金海岸》和临海市出品的《亲风》《危急时刻》《深山之爱》《追梦》等5部微电影在第四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中大放异彩,其中《黄金海岸》获得最佳作品奖(一等奖)和最佳编剧奖,《亲风》《危急时刻》双双荣膺最佳作品奖(一等奖),《深山之爱》斩获优秀作品奖(二等奖),《追梦》夺得好作品奖(三等奖),《危急时刻》获得最佳摄影奖。与此同时,台州黄岩区拍摄的《姐弟》《山道弯弯》《高智商女孩》3部微电影分别荣获第25届金鸡百花电影节微电影展映单元及第五届(国际)大学生微电影盛典最佳影片奖、最佳编剧奖、大学生单元三等奖。〔台州椒江区、黄岩区、临海市委宣传部供稿〕    云和包山花鼓小戏《福妈嫁囡》获全国小戏小品大展金奖。云和包山花鼓小戏《福妈嫁囡》在全国各地选送的100多个优秀小戏小品节目中脱颖而出,荣获“中华颂”第七届全国小戏小品曲艺大展金奖、优秀组织奖、优秀导演奖、优秀编剧奖等多项荣誉。包山花鼓戏是在云和马灯和采茶灯两种艺术形式基础上,汲取安徽凤阳花鼓的艺术元素,融合民间吹打等艺术形式形成的一种民间曲艺品种,相传至今有100多年的历史,长期在浙南山区享有盛名。《福妈嫁囡》是包山花鼓戏最具创新精神的代表性剧目,讲述发生在福村的故事,唱词内容以弘扬新农村建设、新人新事新风尚为主题,曲调让人耳目一新,还在小戏中融入畲族文化元素,使其更具山区地方特色。〔云和县委宣传部供稿〕 衢州衢江区中国针灸故事亮相国内外平台宣传国家级非遗。近期,由衢州衢江区投拍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杨继洲针灸”宣传片《针圣故里》英文国际版,在日本东京/筑波举办的2016年世界针灸联合会国际学术大会上三次展播亮相,获全场1800多名来自世界各国针灸界专家学者观看点赞。会上衢江区代表团介绍该片创作初衷,即用国际标准打造针圣故里的IP名片,助力衢江打造“世界的针灸,针灸的世界”国际品牌,与针灸界专家学者共商针灸康养发展大计。该片通过国内知名直播平台,向世界推介衢江针灸文化、人文山水、乡愁故事,5天内累计点击量超800万人次,在线人数峰值达12.8万。该片还将在纽约时代广场进行展播,参加第八届欧洲万象国际电影节,更大范围向世界讲述中国明代针灸大师杨继洲与其经典著作《针灸大成》的故事。〔衢州衢江区委宣传部供稿〕 海宁市依托徐志摩微诗歌大赛释放社会正能量。由中国诗歌学会、浙江省作家协会、海宁市人民政府等三家单位举办的2016年微诗歌大赛于近期落下帷幕,本次诗歌节参与者众,投稿数量多。特别是中小学生和大学生参赛积极,既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学子,更有来自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元智大学以及英国剑桥大学等高校的学生参赛。大学生投稿作品数量达3057首。大赛在“中国诗歌学会”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专栏达42次。“徐志摩微诗歌大赛”微信公众号阅读量达到25万余人次。微博话题#第四届徐志摩微诗歌大赛#的阅读量达到800多万人次。〔海宁市委宣传部供稿〕 湖州南浔“红军长征追踪馆”正式开馆。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深入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近期,以“追踪”为题材,生动展示红军长征历史的纪念馆——“红军长征追踪馆”在湖州南浔正式开馆。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的“红军长征追踪馆”位于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南浔文园。建成后的“红军长征追踪馆”主要采用多媒体、场景模拟、幻影成像、超现实仿真雕像等先进展陈手段,融思想性、艺术性、故事性于一体,生动展示长征路线、遵义会议、飞夺泸定桥、三军会师、重走长征路及国外知名人士对红军长征的评价,再现红军长征的辉煌历史。为突出“追踪”内容,馆内还增设“红军长征追踪馆史料档案室”,收藏红军长征之后徒步原路走完长征全程的第一人——著名记者罗开富先生收藏的相关珍贵资料。〔湖州南浔区委宣传部供稿〕   东阳市精心服务促“横漂”人才集聚发展。针对39700人的“横漂”群体开展专题调研,有的放矢出台政策、提升服务。在“横漂”集中居住地设立演员公会服务部,为“横漂”提供证件代办、剧组信息、娱乐休闲等服务,已累计为剧组提供460余万人次的群众演员。出台《关于做好“横漂”管理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包括实施“横漂”激励机制、创业发展、关爱保障等六大行动、25条具体措施。开展“横漂”职业技能培训70期,培训4200人。举办三届“横漂”才艺大比拼活动。今年,东阳电视台开辟“横漂秀”综艺真人秀栏目。组建“横漂”演艺团——南红剧社,开展4次公益性演出。投入1000多万元对雅堂村等“横漂”专业村进行立面改造提升。召开2015年度演员公会表彰大会,表彰30位优秀“横漂”,慰问部分生活困难“横漂”。安排5套过渡性住房,为遇到特殊情况的“横漂”提供3天免费住宿,优先推荐到剧组工作。筹资近200万元在横店影视学院建设约500平方米“横漂”(影视文化)人才书苑。〔东阳市委宣传部供稿〕   缙云仙都成网络剧“新宠” 影视文化迎来“互联网+”时代。缙云县坚持与横店等影视基地错位发展路径,探索“影视文化+互联网”模式,丰富影视文化产业内涵,仙都天然影视资源日渐成为网络剧“新宠”。研究制订加快促进该县影视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意见,加强影视企业的扶持,吸引国内各地的影视公司前来安家落户。目前火爆网络剧《青云志》《山海经之赤影传说》、网络电影《红袖添香》等都到仙都取景。仙都天然影视城是我省第三家“全国影视指定拍摄景地”,已有400余部影视剧在此拍摄。今年接待《大军师司马懿》《锦绣未央》《射雕英雄传》《柜中美人》《我是红军》《一箭横空》《客家风云》等数十个剧组。〔缙云县委宣传部供稿〕   嘉善县三大矩阵牢筑网络“铜墙铁壁”。针对网络舆情不断呈高发、复杂化态势的特点,嘉善县建立三大矩阵,筑起网络“铜墙铁壁”。一是构建全覆盖的“1+2+3+N”发布矩阵。先后建立以“一网”“两微”新媒体为龙头,以嘉善报社、嘉善电视台、嘉善电台传统媒体为代表,以各镇和部门为新闻发布主体的全方位发布矩阵,每天排出社会热点、网络舆情,主动设置议题,积极利用发布平台回应社会关切、有效引导舆论。二是构建立体化的舆情监测矩阵。增强人员和设备的配置,组建15人“舆情监测队伍”,采取16小时人工舆情监测;先后与浙江在线等合作,建立两个舆情监测平台,全面打造“人工搜索+机器监测”合二为一的立体化舆情监测矩阵。三是构建梯队式的网军队伍矩阵。构筑起50名核心层、400名紧密层、600名外围层,覆盖全县所有镇、部门累计千余名“三层”网军队伍,打造全方位收集、全时段监管,快速应对、处置有力的网评舆情引导工作新模式。聘请5名国内知名网络舆情研究专家作为顾问团,通过组织专题讲座、指导实战演练等,在理论、实战等方面予以专业指导。〔嘉善县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 第89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6年11月16日 【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⑥】□嘉兴市“五强”举措助力文化产业发展加速度□杭州江干区“三项举措”深化两岸文创产业互动发展□天台县三合镇写好“三石”文章助推石文化产业发展 【文明城市创建③】□衢州市“三步走”构建志愿服务网络助力文明城市创建□长兴县“文明创建攻坚年”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诸暨市以好人引领涵养城市文明素质       嘉兴市“五强”举措助力文化产业发展加速度   嘉兴市着力做好规划设计、政策扶持、项目招引、企业服务和人才培养等工作,为文化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一、强规划设计,引领产业发展方向。制定《嘉兴市文化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根据嘉兴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以中心城区为主体,以滨海、运河为翼促进产业集聚,形成“一核两带五节点”文化产业空间发展格局。明确文化休闲旅游、设计服务等六大重点产业和产业园区提升、龙头企业培育等五大工程,构建完善文化产业发展体系。  二、强政策扶持,激发产业发展动力。健全完善《嘉兴市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开展2016年度嘉兴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扶持工作,对35个文化平台和项目进行资金扶持、贷款贴息和奖励。健全产业项目扶持体系,强化对小微文化企业支持,对新开办文化企业进行开办费补助、创意创新项目补助等。  三、强项目建设,促进产业能级提升。以六大主要产业为重点,着力招引扶持发展一批产业带动强、投资体量大、代表产业发展方向的优质大项目,有效促进产业能级的大提升。如海盐县引进山水六旗文旅小镇项目,总投资约270亿元。南湖区湘家荡引进“宇宙大世界”项目,计划投资100亿元。中国(浙江)影视产业国际合作实验区海宁基地吸引入驻企业250多家,2015年营业收入突破20亿元。  四、强政府服务,优化企业成长环境。利用嘉兴首家文创银行组建成立的契机,对贷款的文化企业实行“单独标准、单独规模、单独流程、单独容忍度和单独考核”的“五单”管理,提供一站式专业服务。创立嘉兴市文化产业协会,积极发展行业专业协会。推进嘉兴国际创意文化产业园等19个市级以上园区建设,培育5家嘉兴市文化创意特色楼宇。  五、强人才培养,增强产业发展后劲。组织文化产业人才培训学习,通过邀请专家辅导、高校进修、外地考察等形式,分类组织培训,2016年,举办市特色文化资源培育与产业融合发展专题研讨班、红色文化产业专题培训班。以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委托市文化产业协会开展“1+8”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计划。组织文化人才专题调研,制定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工程五大实施计划。〔嘉兴市委宣传部供稿〕 杭州江干区“三项举措”深化两岸文创产业互动发展   杭州江干区依托“两岸文创产业实验区”核心区——杭州创意设计中心建设,不断深化两岸文创产业合作交流。    一、以对话交流树品牌。2015年以来先后举办创意人创业故事评选、两岸文创微纪录片拍摄、创意对话创意高峰论坛、杭台文创互展等系列活动,成功打造“创意对话创意”活动品牌。通过线上线下双向互动、杭州台湾两地互访交流、传统新兴媒体全程参与,聚集两岸文创企业300余家、国内外媒体20余家,吸引近23万人(次)关注,奏响江干文创强音。     二、以平台引驻强品牌。以杭州创意设计中心为主阵地,在紫金山峰会文创产业推进小组的指导下,促成“台湾商业总会文创办公室、两岸文创产业推动办公室、台湾顶级工艺创新设计中心、台东太麻里文化传播平台”等6大台湾知名文创平台落地杭州创意设计中心,引入台湾著名金雕大师吴卿、著名人气导演黄朝亮等文化名人,引驻陶作坊、艺拓国际等22家知名台企。  三、以互动交流推品牌。连续三年深度参与两岸企业家峰会,每年发表主题演讲。发起江干文创企业台湾行活动,8家江干企业赴台深度交流,拜访台湾知名文创人,深化两地文创产业交流成果。搭建两岸青年交流学习实践平台,相继接待民革中央、台湾南投县等组织的台湾大学等数十所台湾高校上百位师生的交流实践活动。整合杭台文创资源,西进招商,发挥经济大省与西部文化大省强强联合优势,将台湾的开发经验、浙江的产业能力与内地资源、市场挂钩配对,探索文化产业融合创新新模式。〔杭州江干区委宣传部供稿〕 天台县三合镇写好“三石”文章助推石文化产业发展   天台县三合镇依托宝华石优势资源,深入探索做好天台山佛石的保护、开发、利用,助推石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一、叩石垦壤,推动石文化品牌打造。立足三合宝华石资源,2011年成立台州市首个石文化研究会,提炼宝华石“一石三千”特征,确立“天台佛石”统一名号。2013年成立天台山佛石文化研究会,与学界权威进行积极交流。篆刻名家、地质专家等先后来到该镇宝华山实地考察。组织申报“印石之祖”称号,获权威机构西泠印社认可,成为天台佛石品牌金名片。  二、衡石量书,提升石文化产品影响。先后举办“印石之祖——首届天台佛石文化展”和“天赐至宝,印石之祖——天台佛石迎新春博览会”等活动,还承办浙江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学术年会——天台山佛石与中国石文化学术研讨会。开展赴青田县考察石文化产业、参与“美术报艺术节”、天台佛石主题征文比赛和佛石现场篆刻创作等各类交流展示活动,扩大天台佛石影响力。搭建天台佛石网和微信公众号,展示观赏石、印石等优秀作品。赠予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和原主席连战佛石印章礼物,提升天台佛石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点石成金,助推石文化融合发展。出台《佛石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健全完善《关于加快佛石文化产业发展扶持意见》,成立天台佛石保护领导小组,制定《天台佛石雕刻人才培养计划》,积极做好宝华石的保护开发。参加“义乌国际文化精品展”和“台州文化精品展”等展览,举办“庆国庆——天台观赏石综合文化展销会”等4次展销活动。在“第五个全国观赏石日”和“柳州国际奇石节”上展出的佛石获银、铜奖。积极创建台州石文化园,设置佛石交易市场和佛石文化博物馆,整合闲散资源助推石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天台县委宣传部供稿〕 衢州市“三步走”构建志愿服务网络助力文明城市创建   衢州市构建覆盖各层级的志愿服务网络,鼓励志愿者争当助力文明城市创建的“店小二”。  一、强躯干,健全志愿服务组织体系。积极打造“市志愿者协会、市志愿者指导中心、基层志愿者服务站、志愿者服务队、志愿者个人”五位一体的纵向志愿服务体系。成立市志愿者工作指导中心,在市内人流量较大的公共场所建设一批“志愿者服务站”。发挥党员志愿服务队引领作用,鼓励各部门、学校、行业组建专业志愿服务队伍。全市共建立各类志愿服务队42支,招募吸纳注册志愿者13万余名,表彰首批星级志愿者468名。  二、通筋络,完善志愿服务信息化平台。建立以衢州市志愿服务指导中心网站为核心,包含志愿服务注册系统、APP平台、微信公众号的“四位一体”志愿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实现志愿者网上招募注册、项目网上征集发布、志愿服务网上签到计时、青少年微心愿网上认领等各项功能,促进志愿者、居民需求和服务项目“无缝对接”。  三、添动力,创新志愿服务品牌项目。打造集网络信息平台、青年之声、12355热线电话等各项媒介功能为一体的“志愿服务C2C”平台,依托平台先后开展春运“暖冬行动”、爱心接力、微心愿认领等志愿服务活动100多场次,参与志愿者达8万多人次,全年共募集和争取各类捐款450余万元。组织开展“我为城市添光彩”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文明交通劝导集中行动、“争做最美衢州人、共建最美衢州城”志愿服务活动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青年志愿者服务项目大赛等活动。打造“志愿者+治水”品牌,发挥志愿青年主力军作用,先后动员近50万团员青年组成治水护水青年突击队、青年志愿服务队等,集中开展山塘水库清污清淤、植树护水护林等行动。〔衢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长兴县“文明创建攻坚年”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长兴县把文明创建工作纳入到全县“四个年”活动之一,大力开展“文明创建攻坚年”活动。  一、实体化运作,夯实攻坚基础。建立县创建指挥部、县创建办、乡镇(街道)创建办三级创建机构体系,负责县域文明创建的日常管理、督查推进。县创建办实行实体化运作,与县文明办合署办公,落实编制12名。有效融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具体指标,建立完善“城区创建管理、乡镇创建竞赛、美丽乡村长效管理、单位文明指数”四位一体实效化创建考核机制,采取明查暗访、一季一竞赛、年终综合排名等方法,进行量化打分,推动长效管理。实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三年行动计划,建立城中村整治、“三线”整治、亮化改造等12个重点工作项目,把创建工作细化到实质性工作项目上,分三年逐步进行推进。  二、例会制推进,凝聚攻坚合力。建立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例会制度,每季度由县委书记、县创建工作指挥部总指挥牵头召开一次,每半月县分管领导召开一次,每周县创建办召开一次,相关职能部门、街道参加会议。近2年共召开各类创建协调会、座谈会、现场推进会、督查交办会115次,重点推进公益广告布置、城区亮化、三线整治等难点问题。  三、流动式督查,确保攻坚成效。建立“创建办督查、群众巡查、纪委监察”三大督查体系,开展流动式督查。县创建办与20个职能单位、4个街道联合建立城中村督查组、社区环境督查组等10个工作组,按照“边发现,边通报,边整改”的原则,常年深入街头巷尾、村居社区、学校医院等地开展实地督查,2年来共发现解决问题8245个。市民督导团、文明小分队等512名群众志愿者主动参与创建巡查,两年内共曝光各类问题800多个。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纳入纪委“10+X”中10个重点督查项目之一,先后通报3起在文明城市创建中慢作为、不作为案例,有力地推动创建工作落实。〔长兴县委宣传部供稿〕 诸暨市以好人引领涵养城市文明素质   诸暨市推动挖掘、宣传、学习道德模范常态化,引领崇德尚善、文明有礼的社会主流价值。  一、全方位挖掘凡人善举。每年围绕一个主题开展大型教育实践活动,相继开展“最美暨阳”“善行暨阳”“诚信暨阳”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累计开展各项子活动330余项。每两年举办一届“身边的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各行业系统每年举办“美德阳光少年”“十佳杰出青年”等单项评选表彰活动;仅2015年至今已选树各类先进500余人,入围“中国好人”6人、“浙江好人”16人。每月固定开展“身边好人”推荐活动,挖掘推荐身边好人48人。  二、全平台宣传好人好事。组建由“中国好人”“浙江好人”、道德模范组成的好人宣讲团,累计举办好人事迹巡讲巡演34场,受众6000余人次。紧扣“最美”主题,全市共设立“善行义举榜”500处,开讲“道德讲堂”214场,开办“乡风评议会”“道德评议会”415场,开辟道德长廊1条,设置公益广告1220幅,播出音视频广告2750条次,原创MV及微电影2部,创作主题曲1首。诸暨电视台开设“你是这样的人”“感动诸暨人物”专访栏目,诸暨日报社开办“美在身边”互动栏目,收到市民点赞、互动留言和评论25600余条。   三、全社会践行核心价值。修订完善《诸暨市帮扶礼遇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实施办法》,组织、卫生、教育、社保、司法、交通等行业部门相继制定出台道德模范及身边好人帮扶礼遇办法。建成综合性志愿服务工作平台——“诸暨市志愿服务中心”,接入“志愿云”系统实现志愿服务数据全国共享,建立以“十大制度”为核心的志愿服务制度化体系,打响“周末志愿”“每日志愿”服务品牌。〔诸暨市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 第 90 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6年11月21日 【2016年三级联动课题(三)】□加快市级媒体融合发展的对策研究(嘉兴市委宣传部课题组)□临安市开展“好家风”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临安市委宣传部课题组)□社区文化融入美丽乡村建设路径研究(舟山市定海区委宣传部课题组) 加快市级媒体融合发展的对策研究嘉兴市委宣传部课题组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如何加快媒体融合发展,努力打造具有党媒特点、时代特征、区域特色的新型主流媒体,是一个新的重大课题。近期,嘉兴市委宣传部成立课题组,对嘉兴媒体融合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开展深入调研,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形成如下调研报告。一、新媒体背景下嘉兴市主流媒体面临的现实挑战1.媒体形态不断丰富,受众分流无力逆转。进入21世纪,传媒技术与传媒生态的变化速度明显加快。以报纸、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的接触率持续走低,手机、Pad等移动终端的接触率则保持高速增长。移动智能终端和新闻类App形成了对传统媒体的实质性冲击,改变着受众的阅读和收听、收视习惯。据统计,2015年我国移动智能终端规模达12.8亿台,智能终端设备渗透率超过90%,网络视频用户达6.25亿人,约6成以上的用户用手机观看网络视频。2.广告市场急剧萎缩,媒体生存遭遇危机。纸媒发行和媒体广告“断崖式跌落”。据统计,全国各类报纸的零售总量2015年较2014年下滑41.14%,其中都市报类下滑幅度最大,达到50.8%。受新媒体冲击,广播、电视广告收入总额急剧下跌,从2011年广告收入增长15.6%降至2015年的3.01%,跌幅近80%。与此同时,央视和省级卫视对地方电视台广告市场的蚕食比例,预计2016年将升至61.8%。3.传播技术快速迭代,媒体转型步履维艰。新媒体时代,传播技术的迭代周期已从传统媒体时代的几十年甚至更长压缩至5—10年,且有加速趋势。Insta360全景航拍使新闻采集进入“飞行模式”,AR、VR、MR等虚拟现实技术的运用将成为日常新闻报道的新常态,网络直播蔚为当下最前沿、最具创新力的自媒体形式……技术的快速迭代使传统媒体从业者常感力不从心,甚至心生畏惧。4.行业前景扑朔迷离,人才“贫血”日趋严重。从广告收入看,2015年全国报纸锐减35.4%,电视由正转负下滑5.6%,广播增幅仅为1.7%。相形之下,网络广告收入增幅36.2%;移动内容及增值收入增幅14.4%。从市场规模看,报纸、电视、广播在我国传媒产业中占比下降到20%,而网络媒体则上升至51.8%。对传统媒体企稳向好的疑虑,使得一些员工的职业倦怠感和职业幻灭感增加,频频跳槽新媒体也从侧面印证了传统媒体的衰颓。5.产权结构亟待明晰,两种效益时有冲突。在媒体融合过程中,传统媒体始终面临着企业和事业的双重属性、市场竞争和政府责任叠加的身份尴尬。从内容灵活性层面看,传统媒体的新媒体平台很难与互联网企业的新媒体平台博弈,经营决策不能完全放开手脚;从管理层面看,事业属性极大地约束了人事、薪酬、股权等方面协调的自由度,难以提高企业资源的配置效率,激活员工的创新活力。二、嘉兴市媒体融合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1.体制条件制约影响媒体融合的架构重组。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双重属性,政府责任、市场竞争的双重使命,决定了传统媒体的腾挪空间十分有限。大抵不过在复制一些既有的商业模式,无论是建立在自己新闻纸之上的新闻网站,还是效仿诸如淘宝网建立的商业网站,或是效法分众传媒所设置的户外LED,都没有凸显独特优势和不可替代性。问卷调查显示,员工们对融合探索的满意度普遍偏低,22.2%的人“对自己所在媒体的媒体融合发展的感受”为“不满意”,48.5%仅为“一般满意”,“比较满意”的占17.2%,非常满意的仅有3%。2.运行机制难以适应媒体市场的规模竞争。市场是资源配置、能量配置的主要法则。然而,无论是嘉兴在线、掌上嘉兴,还是嘉兴人网、“禾点点”等等,与集团之间近乎“寄生”的依附关系不仅使其在运行机制上无法形成独立的“造血功能”,也很难与完全市场化的互联网企业展开优势竞争。3.目标路径不甚符合融合发展的内在规律。媒体融合是一项资本密集型的事业。由于迄今为止媒体融合尚未找到稳定、有效的盈利模式,必然会导致对员工利益的挤占。于是在有些员工眼里,媒体融合项目是“害”而非“福”。多数受访者认为“新媒体地位被赋予得不够”。全媒体中心只是一个与其他部门平行的组织而已,并没有被赋予更多的带有方向性或者战略性的统筹、整合的地位与功能。4.资金投入难以企及媒体融合的愿景目标。媒体边界的消解是媒体融合的目标,但这需要以充足的资金保障为前提。目前,传统媒体的自身经营每况愈下,资金积累捉襟见肘,若要其再拿出巨资推动融合,实在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受访中22.2%的员工明确表示对设备条件的不满;82.8%的员工认为,设备更新会使“工作效率提升”;63.6%的员工认为,设备更新会使“工作质量获得提升”。5.内容产品无法满足受众用户的多样需求。传媒行业虽已产能过剩,但过剩的是低端产能,是简单的复制、同质化内容,而用户对优质内容的需求,远远没有得到满足。调查中,近半数的受众认为,社交平台是个人获取新闻的重要途径,其中微信、微博等扮演了重要角色。传统媒体需要理解不同平台的传播规律,选择合适的话题和语态,让内容在不同平台中传播得更加畅快。6.人员队伍大多缺乏融合生产的素质能力。人才结构不合理。熟悉传统媒体的人多,熟悉新媒体的人少,懂得新媒体运营规律的人更少。人才引进难。新媒体较传统媒体的体制更灵活,更具有吸引力,员工“跳槽”选项中选择“腾讯”(32.1%)的人超过了新华社(22.1%)和人民日报(21.0%)。人才培养跟不上。人才的成长并非一蹴而就,而融合的要求迫在眉睫,更需要独立的外部招聘等模式。三、进一步推动嘉兴市媒体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1.体制破冰:形成互联网式的现代企业制度。体制改革要注重顶层设计,自上而下,调整媒体机构设置,推动组织机构一体化、传播体系一体化,实现人员管理和运营的深度融合。尽快消除事业单位身份对企业市场化竞争带来的影响,尤其是对媒体融合发展的阻碍。新媒体部门或子公司可积极推行互联网式的现代企业制度,借鉴阿里巴巴、网易等企业管理模式,形成一套完善的以个人能力为导向的机制。2.机制激活:建立以融合为导向的激励考核机制。推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有效的激励考核机制,让新媒体专业技术人才各显其能,各得其所。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实行岗位管理,以岗定薪;对新媒体人才纳入事业编制给予支持;对愿意进入子公司进行新媒体创新的员工可以保留事业编制,消除其后顾之忧;对新招聘员工要统一实行岗位制管理。在考核中要突出个人业绩和对融合发展的贡献,并与员工收入、年度调薪、岗位聘任挂钩。3.平台集成:搭建“服务+新闻”的综合平台。“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除了需要进一步巩固其专业、独家、深入、权威的内容生产优势外,还需要对政府的民生服务职能进行梳理,并对其移动互联平台操作的可行性进行评估判断。深入挖掘媒体现有移动新闻客户端的潜力,发挥其功能性强、拓展性高的优势,强化移动新闻客户端的用户黏性,逐步展开商业化实践,尽快使移动新闻客户端成为两大主流媒体新的利润增长点,实现新媒体发展的良性循环。4.资源共享:建设全媒体资源云平台。媒体融合要与资源整合齐头并进,重点整合功能重复、内容同质、力量分散的媒体资源。要结合嘉报文字、图片内容优势和嘉广视频、音频内容优势,对所有新闻报道产品进行数字化处理和云端化存储,形成更全面、更深层次的媒介平台融合。通过云端数据库,让所有资源流动起来,实现媒体集团间的网络互联、资源共享和内容互换,提高内容生产效率,扩展信息分发渠道。5.团队重组:打造媒体融合创新团队。既要在“改存量”上发力,使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从简单嫁接走向融为一体、合而为一,更要在“做增量”上突破,成立新部门,引进新人才,开发新应用,推出新产品。严格控制新媒体团队的准入门槛,在年龄上以85后网络“原住民”为主;在来源上尽量避免从传统媒体内部自动转入;在教育背景上积极吸引具有软件工程开发能力的技术型人才,尽快完成一支年轻化、技术化、互联网化的创新团队建设。6.技术支撑:加快设备和系统的升级换代。要对新老媒体技术体系统一规划、论证,资源一体共享、无缝对接。吸收大数据、云计算、4G技术、虚拟现实、可穿戴设备、全媒体新闻资源管理系统、全媒体编排系统、移动报道指挥平台等前沿技术。建立技术研发团队,紧盯前沿技术。对因历史原因欠账太久太多、长期未能解决的技术设备和操作系统问题,如高清采编播设备、高标转播车、演播厅、高清频道系统等,给予专项扶持,切实解决因技术拖后腿的突出问题。7.文化创新:营造互联网思维的企业文化。传统媒体要以互联网思维模式对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价值观进行重构,确立一种符合未来发展方向的核心价值观,以此凝聚人心,激发热情,并最终形成上下一致、融合创新的合力。要对媒体管理层进行相关培训,还应对各部门员工展开多频次的课程轮训,达成媒体融合的统一认识和一致行动。 课题负责人:陈越强课题组成员:王登峰、蔡伟达、马雪腾黄允钰、王哲平、邵  鹏周  琼、胡勤芳、郭蚕根周  静  临安市开展“好家风”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临安市委宣传部课题组 2014年3月以来,临安市立足传承千年的《钱氏家训》,依托“耕读传家”“忠孝诚信”等优秀传统,创新开展“好家风”建设。近期,市委宣传部专门成立课题组,对三年来“好家风”建设情况进行调研总结,形成如下调研报告。一、临安“好家风”建设的主要做法1.注重家庭,凝聚千家万户向善力量。一是“访”,党员群众一起立家训、树家风。向全市人民发出“培育良好家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议,广大基层党员干部把20余万份核心价值观张贴画、“钱氏家训”宣传卡发至每家每户,并发动群众以长辈口述、家人共议等形式,挖掘编立家训格言。现全市已有10万余户家庭立家训。二是“评”,层层推选全程共参与、树标杆。把爱国爱乡、遵纪守法作为“好家风”家庭推选“基本标准”,将孝老爱亲、崇学向善、律己感恩、诚实守信、和谐邻里、助人为乐、创业致富、爱护环境等八个方面作为“倡导方向”。通过百姓推、群众选,共产生村(社区)级“好家风”家庭7177户、镇(街道)级744户、市级200户以及“最美家庭”40户。三是“晒”,褒奖支持共同扬美德、树新风。举办村、镇级“好家风”家庭褒奖礼100余场,连续两年举办市级“好家风”家庭褒奖礼。组织书法家为“好家风”家庭书写家训,颁授家训牌匾,做到“家训挂厅堂”,在家庭门口张贴“好家风”家庭荣誉牌匾,推行“好家风榜”行政村(社区)设置全覆盖,让家训成为群众公开的道德承诺和修身准则。2.注重家教,培育千家万户向好风尚。一是核心价值观成为群众亲口讲述的生动感悟。组织开展“好家风”进万家村村(社区)宣讲活动。市内媒体先后推出“我的家风故事·我家的百岁老人”等系列报道,在电台整点报时前宣传“好家风”家庭及其家训。编排小戏、小品、小曲等,举办“好家风大秀场”、文艺巡演160余场次。以“好家风”为题材的越剧小戏《晒棉袄》,在全省新农村建设题材小戏汇演中获创作、表演两个金奖。二是家风家训成为孩子成长的阳光雨露。全面开展中小学生“家风家训伴我成长”活动,强化学生的基本道德观念和良好行为习惯。联合浙江农林大学开展大学生“进礼堂学家风强信仰”主题活动,组织大学生走进文化礼堂送服务、送科技、送文化,在“家风·寻踪”暑期社会实践中,来自全国8个省的600多名大学生组成274支小分队,共收集故事200余则。三是文化礼堂成为美德传承基地。每年选20个文明村开展“文明村内涵提升”工作,深入挖掘“忠孝”“勤俭”等富有地域特色的村民共同价值引领;制定村庄《文明尚德指南》,举行“文明体检·改变陋习”文明行为评议;编写《家风的力量》等“好家风”乡土读本,发放到每家每户。在文化礼堂开设“好家风”课堂。3.注重家风,激发千家万户向上动力。一是家风党风互促共进。开展“党员干部亮家训比家风”活动,培育党员干部“以正立身,以严治家”的优良家风。将“好家风”建设作为全市五星级、四星级基层党组织评定和农村党员先锋指数考评的重要指标。举办“勤廉好家风 党员做表率”微型党课比赛。以“党员学习园地”“岗位指示牌”“家训挂厅堂”等多种方式展示党员家训。全市已有近4万名党员立家训,占党员总数的93.35%。二是家风村风互促共进。在19个农家乐村和14个“全国淘宝村”开展以“诚信、敬业”为主题的“好家风”进农家乐、进电子商务活动,倡导经营户家训印名片、挂厅堂、挂网店,签订诚信公约和自律准则。推进企业“家文化”建设,编写《凝聚的力量》,整理收集45位爱心企业家、“天目工匠”、“感动职工”、劳模的家训和感人事迹。推出“好家风家庭”贷款优惠办法,增加贷款额度、下浮贷款利率,共有1068户“好家风”家庭贷款,累计让利180余万元。开展“好家风”家庭成员就业服务支持,已举行就业推荐161次。三是家风民风互促共进。以“管理规范化、成员多元化、服务常态化、褒奖制度化”为要求,实现“平安巡防”和“邻里互助”两支“好家风”乡村志愿服务队行政村(社区)全覆盖。全市各社区3600多个楼道均设志愿服务队展示牌,公布志愿者姓名、联系方式和服务内容;298个行政村共建立“好家风”乡村志愿服务队987支、队员3万余人,邻里守望相助正成为临安的靓丽风景。二、临安“好家风”建设的几点启示1.“好家风”建设需要领导重视与部门合力的有机结合。省、杭州市宣传部、文明办领导对临安“好家风”建设非常重视,多次予以指导,确保此项工作顺利起步、稳步推进。市委主要领导对“好家风”建设始终做到“全程关注、全程参与、全程指导”,多次在全市重要会议上进行部署,多次出席“好家风”家庭褒奖礼。市四套班子领导也通过专题调研等方式,指导各部门、镇(街道)开展“好家风”建设工作。市级各相关部门、镇街结合职能,全程聚焦、全程发力,积极融入、争创亮点,形成了全市“一盘棋”的良好局面。2.“好家风”建设需要政府引导与群众自发的有机结合。临安在“好家风”建设过程中,注重从村庄实际和群众需求出发,不搞运动式、简单命令式地推进,而是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参与性、主动性,让群众从“看客”变成“主角”,让群众在乐中学、乐中比、乐中悟,顺应了老百姓对精神正能量的需求。3.“好家风”建设需要价值引领与群众需求的有机结合。临安“好家风”建设在继承“忠孝、勤俭、廉洁”等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的生动载体。“好家风”让文化文明有载体、有附着,成为活态化的文化文明,让群众把信仰立起来、亮出来、强起来,既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又使先进文化印在老百姓心里、反映在日常行为上,彰显来自民间的文化自信和时代风采。“好家风”建设还积极与党风、村风、民风、行风互促共建,助推“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通过口碑效应为电商户、农家乐经营户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4.“好家风”建设需要自律与他律的有机结合。家规家训起到的教化作用,既带有启蒙的特性,又贯穿于人的生命整个过程,带有终身教诲的特性,无形中成为国家培养道德之民、法律之民、智慧之民的有效举措。好家风足不出户却是家庭成员共同自律的准则,把群众的家训家风亮出来,成为群众公开的道德承诺,邻里之间可以互比互看互学,也是互相监督的标准,让家风、家训成为外在的软约束,把公德和私德有机结合起来。好家风建设,教化百姓、感化邻里、净化社会风气,弘扬正能量、传递真善美。三、深入推进“好家风”建设的对策建议1.拓展家风内涵。强化“大家”概念,将家训内涵扩大到包含对己、对人、对社会以及对待自然生态等不同层次。强化“红色”理念,结合全市红色文化资源,挖掘出更多体现革命传统、反映党员干部风采的家训和家风文化。强化“时代”特色,推动家训家风与时俱进,充实其反映时代特色和要求的内涵,挖掘出更多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家训和家风文化。2.强化党员带头。广大党员要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将“亮家训、比家风、践行好家风”作为“合格党员”的基本要求,廉洁齐家,严格治家。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把家风作为民主生活会和民主监督的重要内容,对家风不正、家教不严的党员干部进行教育批评。在发展党员和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加大对家风、家庭美德的考量力度。3.创新载体设计。注重顶层设计,在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搭建更多群众喜欢、富有实效的好家风建设的抓手和平台。注重以虚促实,继续做好“好家风+”的文章,通过家风建设带动民风社风,促进党风政风,带动行风建设、推进行业发展,助推“绿水青山”的人文生态环境。4.坚持常态长效。形成常态效应,持之以恒地推进好家风建设,使“好家风”家庭推选、“好家风”家庭褒奖礼等活动成为“新年俗”,把“好家风”建设融入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形成长效机制,进一步增强“好家风”家庭的荣誉感、获得感,把“好家风”建设与各类先进推选有机结合,做到自律、他律并行,德治、法治同步。 课题负责人:黄建正课题组成员:袁忠明、沈向荣、吴  兵  社区文化融入美丽乡村建设路径研究——以定海区新建社区美丽乡村建设为例舟山市定海区委宣传部课题组 **书记在定海新建社区调研时指出:“美丽中国要靠美丽乡村打基础”。为了让定海区的美丽乡村建设更具地方个性,区委宣传部成立课题组,以新建社区美丽乡村建设为样本,深入开展调研,着重研究特色文化融入美丽乡村建设的探索路径,形成如下调研报告。一、新建社区文化融入美丽乡村建设的路径及成效去年以来,定海区全面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为引领,在建设生态村的基础上,着力打造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美丽乡村典范。目前,新建社区已入选中宣部“社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示范点”,被评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等。主要经验做法体现在四条路径上:1.“海岛乡愁”文化传承路径。在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中注重文化内涵的承载,结合海岛、农耕、民俗、戏剧等区域特色文化,以市场化运作形式,打造了艺术院校学校采风基地;以政府主办、社会兴建的形式建成了农民艺术培训中心、群岛美术馆、农村文化礼堂等文化阵地。通过在文化阵地展陈戏服、演出道具及渔民画等文化艺术品,举办渔民画、剪纸、石头画等培训班,引进艺术院校学生前来实习采风,传扬海洋传统文化,丰富社区村民精神文化生活。2.“海岛风情”景观建设路径。坚持“以文塑景,景中含文”的原则,赋予区域内一景一物以文化内涵,累计投资3800万元,打造了由明清老街、火车广场、壁画村、渔人码头等组成的乡村文化景观区。其中,在里陈村民房立面绘制了100余幅农渔俗风情壁画,在渔人码头放置了各类渔船10余艘,利用旧火车打造了蒙古特色音乐火车主题餐厅、火车影院等场所。文化元素在景观方面的植入,带动了社区旅游经济的发展,游客量从2011年的5万人次到2016年有望突破30万人次,村民人均收入从2011年不到10000元增加到2015年的25000余元。3.“海洋创意”产业发展路径。发挥文化的经济功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重点打造四大基地。国家级文创基地:策划“中国南洞·戏剧谷”建设,传承弘扬传统戏剧文化和本土特色海洋文化。鼓励各地文艺家入驻新建社区,目前已吸引了省作协、摄影家协会等20余个文艺单位(团队)落户,开展文学、摄影、绘画等创作活动,促进优质文化创意资源走进乡村。艺术院校学生采风基地:与中国美院等27所艺术院校签订实践与采风协议,开展教学实践采风活动。渔民画产业基地:引进舟山红钳蟹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舟山市渔民画产业协会,成立渔民画民间艺术创作团队,研发渔民画、漆盘、剪纸等海洋文化衍生品,进一步打响社区海洋民俗文化品牌。海洋影视拍摄基地:引进海莱坞影视等企业入驻,开展影视创意、影视制作、艺术设计,已有10余部影视剧在新建社区取景拍摄。4.“海洋主题”群众活动路径。一方面培育本土文化人才、团队,支撑社区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先后举办了渔民画、剪纸、欢庆锣鼓、民俗舞蹈等系列培训,培养本土文化实用人才50余名,打造本土特色文化团队4支。另一方面引入品牌活动、艺术机构,促进社区文化多元化发展。如引入“神行定海山”全国性赛事活动,两年来吸引了7000余名中外户外运动爱好者、旅游爱好者集聚社区,增加了社区景区、农家乐、民俗等相关服务业的收入。相继开展非遗民俗体验、元宵戏剧游园会、端午“棕香情”游戏体验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既传承了社区民俗文化,又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二、新建社区文化融入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1.文化融入内容还不够丰富。新建社区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虽融入了不少文化元素,但缺乏本地的民俗和非遗项目。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不够充分,未能从乡村历史事件、乡贤典型、民间传说等内容中提炼出底蕴深厚、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区精神,美丽乡村文化地域特色还不够鲜明。2.文化人才队伍还不够健全。在新建社区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以政府主导为主,社区文化团队建设主观能动性不够,专业的文化运作团队、企业、人才加入不多。另外,社区本土文化人才队伍总体水平不高,优秀文化骨干人才短缺,当地除群岛美术馆的几位美术业务人才,基本没有其他专业文化人才。本地村民的文化特长、文化爱好表现也不突出,难以自行策划开展多门类的群众性文化活动。3.产业发展门类还不够齐全。近几年来,新建社区富民产业逐渐发展,但主要为艺术院校实习采风和渔民画衍生品开发,存在产业发展门类单一、规模偏小、文化含量低、特色不明显的情况,当地群众尚未真正参与进来,游客参与性、体验性和趣味性项目仍有待挖掘。三、深化社区文化融入美丽乡村建设的对策建议1.坚持融合思维,丰富社区文化内涵。一是融合地域文化。保护修缮文物及庙宇、祠堂、民居等古建筑物,并挖掘整理其中所含的典故,将古建筑物作为区域内历史文化和社区精神的承载物。如可挖掘寄托着当地先民美好愿望的五雷山传说,修建古建筑五雷寺,使之成为传承社区文化、弘扬传统文化的阵地之一。二是融合旅游景观。在游客服务中心、景区入口、停车场、医疗点、公共厕所等相应的配套设施,以及新建、扩建旅游景观中切入文化元素。如改造新建社区渔人码头景观,凸显渔俗、民俗等社区本土文化,设置游客互动项目,通过静态展陈与亲身体验,传播社区的当地文化,提升景点的独特性、可看性、互动性。三是融合文化设施。除了培育本土文化人才、团队,引入优秀艺术机构,在已建文化设施内开展常态化群众文化活动,从艺术角度反映、传承社区居民的生活、核心价值外,还要继续加大社区文化承载物的建设力度。如可建设功能多元化的品牌书吧,将社区历史传说、乡贤典型等独具社区文化精神的故事,编印成册,放置书吧中供游客阅读。2.坚持政策思维,保障社区文化建设。一是加强规划,整合力量。立足科学性和系统性,将文化建设纳入美丽乡村建设整体规划中,注重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的有机融合,做到多规合一。同时建立和完善统筹协调机制,推进宣传、文化、体育、旅游、农林、土管、财政、民政等各部门形成合力,各司其职。二是健全机制,增强动力。出台新建社区美丽乡村文化发展实施意见,明确文化建设的实施项目,落实文化建设专项资金,为新建社区的发展提供项目和资金保障。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社会为主体的原则,拓展民间资本投资渠道,出台扶持政策,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到文化设施的管理和运营中来。三是内育外引,集聚人才。加大文化人才的培育力度,举行经常性的群众文化活动、公益文化培训辅导、本土文化成果展示,积极组织社区文化队伍走出去,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不断培育壮大社区文艺群体,提升文化人才技能水平。通过奖励、扶持等办法,充分发挥文化礼堂管理员、社区文体骨干的力量。鼓励更多优秀的文化创意企业和人才在新建社区落户。3.坚持发展思维,提升社区文化经济。一是注重特色。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反映乡村生产生活方式并适合以产业形式呈现的文化元素、文化样式融入到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径中。在舟山群岛美术馆、农民艺术中心的基础上,做大做强渔民画产业,积极引入具有影响力的舟山海洋特色文化产品研发生产企业和工艺美术大师、书画大师、各类收藏家。二是注重互动。推出文化互动体验旅游项目,利用里陈壁画村开展全民涂鸦等体验活动,吸引业余美术爱好者在民房墙体上进行涂鸦。依托社区绿色登山步道以及周边生态旅游资源,打造户外旅游运动休闲基地,策划举办露营、亲子游等互动体验式体育、旅游活动。三是注重共建。兼顾、平衡社区群众的利益,组织当地群众参与渔民画、绳结、剪纸等本土特色文化产品的制作销售,使文化产业成为村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加强农家乐、民宿等项目建设,在建筑风格、装饰等方面融入文化元素,以文化经营模式增强经济效益。 课题负责人:何徐华课题组成员:冯季红、钟志平、邵佳磊刘加伟、方优维浙江宣传信息 第91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6年11月24日 【观点摘编⑥】 □国外“暖新闻”发展的三大趋势□新媒体影响政治的三大特点□网络空间“撕”现象盛行的成因分析□国外利用大数据提升舆情研判应对的做法□新媒介环境“新闻游戏化”三种趋势□微时代思想理论网站建设的四大问题□筑牢抵御历史虚无主义三道防线□专家建议四项举措加强网红“底线管理”□以网络评论引导网络文艺健康发展路径探索    国外“暖新闻”发展的三大趋势。《群众排队拥抱达拉斯警官》《波士顿的哥返还遗落的士中的18万美金》等一批暖新闻出现在美国媒体报道中。一是以“暖新闻网”为代表的暖新闻自媒体发展壮大。建立首个暖新闻自媒体“暖新闻网”,以“避免政治性、争议性内容、专注日常生活中的正能量”为报道原则,逐渐形成通俗新闻和振奋类新闻两种故事模式。暖新闻故事(Good News Stories)、每日暖新闻(The Daily Good)、乐观者世界(Optimist World)等一批暖新闻自媒体逐步壮大。二是美国主流媒体的记者、编辑和主持人逐渐出现暖新闻的拥趸。功成名就的资深媒体人亲自实践暖新闻,其他媒体人通过在新闻中引入暖新闻理念,对现有报道原则进行修补与调剂。三是传统媒体加入暖新闻行列,暖新闻已渐成燎原之势。CNN和NBC分别推出“CNN英雄”和“NBC卓越”网站,广泛宣传英雄文化、对英雄行为进行表彰。通过对“英雄”人物的褒奖和宣传,建构与加固“军人=英雄”这一意识形态,增强民众对军人群体的依赖以及信心,起到安定民心、巩固治安功能。〔台州路桥区委宣传部供稿〕   新媒体影响政治的三大特点。新媒体在特朗普上台中展现出了空前强大的政治力量,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影响政治表现出不同特点。一是危险的颠覆性。新媒体创造了新的信息传播环境,让建立在信息不对称基础上的传统媒体信息传播受到重大冲击,公众对精英专家的信任瓦解,在英国脱欧和美国大选中,这种颠覆性得到充分表现。二是参与人群的泛化。新媒体让被传统政治参与边缘化的人群重新获得了组织化的力量,大批边缘地带的沉默者找到了相互交流、彼此动员的空间,而由于新媒体传播中的碎片化、情绪化问题,往往会表现出极强的政治不正确。三是边缘化问题增多。新媒体时代,大众的话语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摆脱了传统媒体的控制,也让基于管控思维的传统舆情控制处于严重的失灵状态。新媒体时代,信息平权也让政治表达更加低门槛,那些边缘化的话题、情绪作为一种“社会问题”大规模出现。〔宁海县委宣传部供稿〕   网络空间“撕”现象盛行的成因分析。一是信息便利而“撕”。伴随互联网发展,微博、微信、短视频等社交新媒体迅速崛起,类似Twitter、Youtube等许多国外互联网产品也进入我国网民生活中,网民在表达自身诉求时有了越来越多的选择,为“撕”现象的发展提供前提条件。二是文化包容而“撕”。由于现代人的价值观念不断趋向多元发展,越来越多的“新”理念正在逐渐被人们接受。社会成员的心态也出现积极改变,尤其是在网络舆论方面,理性、积极的探讨在增多。这是“撕”现象能够盛行的社会文化基础。三是秩序混乱而“撕”。随着信息技术革命,互联网新兴产品及其衍生形态日新月异,互联网法律法规建设时常落后于互联网乱象的出现,秩序的不合理使得各类“撕”行为成为可能,这是当前网络良莠不齐的客观原因。四是社会宣泄而“撕”。当前我国仍处于转型时期,某些社会问题、矛盾、现象一旦触发了某一群体的负面情绪,引发不满情绪共鸣的时候,网民容易走进非理性的宣泄状态,通过参与“撕”来表达自身的负面情绪,这是复杂社会环境产生的问题在网络空间的延伸。五是利己主义而“撕”。出于自身利益诉求的网民通过主动与别人“开撕”,或者积极传播其“撕”行为,借此实现自身目的。这种完全出于利己主义的“撕”行为制造者和参与者,严重地冲击互联网的正常秩序,损害其他网民的利益。〔杭州江干区委宣传部供稿〕   国外利用大数据提升舆情研判应对的做法。一是发展预测性情报。利用过去积累的资料,结合所掌握的关于金融动荡、突发事件等知识,用先进算法和分析模型等手段加以分析评估,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危机。通过对社交媒体信息进行监视和“情绪分析”,探查公众的心态、情绪变化等,可提前3天至5天预测舆论混乱和不稳定动向的发生。二是强化数据意识培养。改变数据中心内部结构和文化,把先进技术融入工作各方面。及时给工作人员开展网络、数据和软件开发等新技术培训,使其更敏捷、更有数字意识,以提升预测的准确性。三是开发充分利用公开信息的技能。加大对国内外公开新闻报道信息的关注并扩大关注范围,以便深入挖掘信息。加大对公共数据库的利用和相关个人数据信息分析,形成数据分析优势。利用数据分析来改进发现敏感信息和追查相关人员踪迹的方法,以便获取更有价值的信息。〔桐乡市委宣传部供稿〕    新媒介环境“新闻游戏化”三种趋势。一是在游戏演练中提供新闻信息。“新闻游戏”旨在运用游戏的方式将新闻中重要的信息提供给读者,将文字信息辅之以趣味和互动性,使新闻更容易被读者接受和记忆。如英国游戏公司在网上推出长篇纪实新闻游戏《刺杀肯尼迪》。该新闻游戏精确复制事发当日细节,重塑历史并且让世人以不同的角度看待这起举世震惊的悬案。二是在新闻游戏中植入公共服务。通过新闻游戏形式,传播者能够提供受众需要并希望了解的内容,利用新闻专业化渠道和大数据平台,采用强交互、多模态等形式来实现公共服务。如美国知名非盈利新闻机构ProPublica,借助美国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中心的数据开发新闻游戏《心脏守护者》,游戏通过标注纽约市地图中各医院的位置引导玩家将游戏中出现的心脏病突发患者及时送诊,游戏演练使玩家进一步熟悉本地区医疗机构的地址和区间,以备不时之需。三是在故事述说中传递真情。“新闻游戏”让读者融入自我意识,参与有效的互动,更能够调动读者的情绪共鸣。如英国BBC2015年发表了新闻游戏“叙利亚之旅:选择你自己的流亡路线”,基于一手新闻素材,让人们参与到流亡之旅,亲身感受战乱的影响,感受一个真实的叙利亚。〔磐安县委宣传部供稿〕   微时代思想理论网站建设的四大问题。一是重视程度不够。没有认识到互联网对思想理论传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主要表现为鸵鸟型、放羊型、叶公好龙型、滥竽充数型,直接导致对于此类网站的人力、物力、财力不能给予应有的支持,网站只能“瞎驴拉破车”。二是对网站内涵认识不足。停留在技术办网的思路上,把大量的资金投入在技术上,不能实现思想办网、内容为王,使思想理论网站建设流于表面。常常是“施肥”很多,“收成”可怜,有的是一片荒芜,有的颗粒无收。三是认为思想政治网站不需要做新闻。认为思想理论性网站没有新闻性,大量地以理论说教,而不用更加鲜活的新闻素材说事,使思想政治网站枯燥、缺乏活力。四是外行指挥内行。少数网站的领导者缺乏实践经验、不懂新闻空有理论。一个优秀网站,不仅需要优秀的中层管理人员和编辑者队伍,更重要的是有合格的领导来指挥,但目前许多网站往往是领导素质和政治觉悟不够,导致底下积极性不高,影响思想政治网站的建设。〔绍兴柯桥区委宣传部供稿〕 筑牢抵御历史虚无主义三道防线。一是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研究历史时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还原历史的真相和本来面目。系统全面地掌握史料,尊重客观历史条件和历史过程,领会历史的复杂背景,把这些细节放入整个历史的宏观发展当中去考察,在历史活动的全貌中找到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以此来区分主流和支流。二是增强党史教育的科学性与实效性。科学地研究和宣传我们党光辉的奋斗历史。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方法增强党史教育效果。充分发挥现代网络媒体的作用,广泛建立图文并茂、声情融会、浏览便捷的党史教育专门网站,主流网站应多设“读史求实”“谈往阅今”等历史栏目。三是构建新的信息传播“把关人”队伍。政府相关部门要牢固确立自身的信息“把关人”角色,构建有效的信息传播把关机制。加强教育工作者、文艺工作者等广大知识分子“把关”传播信息的责任意识,引导他们积极传播与社会进步相适应的新观念。推进信息传播法制化建设进程,制定以遵守公民合法权益、公共秩序和信息真实性等为“底线”的网络法规,让信息在法律的“把关”下自由传播。〔安吉县、浦江县委宣传部供稿〕   专家建议四项举措加强网红“底线管理”。一是多管齐下,构建公共整治合力机制。加大对娱乐、刺激、偷窥等信息数据的监测力度,阻断网络低俗之风的传播渠道;对于恶意传播色情、暴力等手段获得盈利、“唱红”自己的不法“网红”,需严格按照互联网法规来惩治。二是注重人文关照,强化正面价值传递。在“网红”文化的生产、消费中,注重对浮躁、喧嚣的网民社会心态开展正向价值传递。根据网民文化消费偏好,将社会议题融入“网红”文化表达系统,借助视觉流行符号、“网红”意见领袖,进行持续的正能量传递。三是建立系统的评价体系,做好直播门槛监管。构建网红管理判定和评价标准,避免商业逐利驱动下网红传播内容低俗化。可通过意见汇集形成判定何谓低俗的机制,其次对相关政策与内容进行效果评估,设立直播平台黑名单,禁止身背劣迹的网络直播人员再次注册。四是互联网企业做好平台把关,建立违规举报处罚机制。对平台内容进行类别监管,对主播素养进行培训;建立违规举报处罚机制,建立层级化的监管体系,直播平台监管直播人员,相关部门则直接对接直播平台。〔玉环县委宣传部供稿〕   以网络评论引导网络文艺健康发展路径探索。当前,网络文艺迅速发展,网络文艺评论必须紧跟潮流,顺势发展,助力网络文艺健康发展。一是构建网络文艺评论立体传播格局。网络文艺正重塑当代年轻人的审美趣味和价值观。要整合各类文艺评论传播平台,组织动员更多的评论家积极融入网络阵地中,成为网络评论的主力军。改变传统评论文风和网络话语体系的错位现象,用网络语言说话,形成清新、活泼的评论风格,增强评论的针对性、时效性、可读性。二是培育和选拔一批网络文艺评论人才。互联网让文艺评论场域向网络空间迁移。破解旧的话语体系,要主抓“谁在写”“谁在看”问题,从网络创作者、评论者和消费者中培育和选拔一批从事网络文艺评论的人才。通过跟帖、转发、弹幕等形式发表专业见解与读者沟通,让评论作品能够打动读者。三是建立机制让网络评论深入人心。建构具有当下性、导向性、前瞻性和权威性的中国网络文艺评论评价体系。重视跨界重组,在“互联网+”背景下进行类型重组,探索弹幕、数据流等新的文艺评论形态。应当抓好评论真实性,建立“反刷分”机制,坚持评分的公正性,保证评论的客观性。〔湖州市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第92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6年11月28日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③】 □绍兴柯桥区“6+1”树农村精神文明新风□苍南县以“五美乡村”为抓手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嵊州市实施“四大工程”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海盐县三个模式发力“文化供给侧”塑美丽乡村内在灵魂□金华金东区“美人居环境、兴农村文化”多曲协奏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绍兴柯桥区“6+1”树农村精神文明新风   绍兴柯桥区以农村精神文明“六个一”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效提升农村精神文明新风尚。  一、编撰一部村史。全区354个行政村(居)有263个编撰了村史,其中编撰村志出版发行的有31个行政村。村史记载内容包括村名由来、村落起源变迁、地理环境、文化教育、民风民俗、宗族姓氏等。各行政村通过漫画、墙绘、建筑小品以及故事会等形式把历史典故、民间传说、民俗风情等村落发展历程和社会变迁用精神文明元素展现出来,真正让村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二、制定一个村规。区100%的行政村都制定出符合本村实际的村规村训,以石刻、墙绘、公告等形式在村主要公共场所展示。组织老教师、老党员、老干部和文化志愿者对各村家庭的家训家规进行归纳提炼,统一制作成匾额进行悬挂,全区近2万户家庭悬挂家训家规匾额。  三、规范一批村礼。以“正一方风尚”为目标,柯桥区50%的行政村建立乡风评议会、对村里的大事要事、风俗习惯等进行评议。以儿童开蒙礼、成人礼、重阳敬老礼等为主要内容,进一步完善农村精神文明礼艺仪式,组织开展全区美丽乡村礼艺大赛。  四、培育一批村星。广泛开展“好村民、好媳妇、好公婆”及道德之星、文艺之星、志愿者之星等“草根”典型评选活动,共评选出各类“草根”之星2万余人,对身边好人好事进行张榜公布,其中倪崇辉等6人入选“中国好人”,陈组建等18人入选“浙江好人”。  五、创作一首村歌。深入开展“村村晒村歌、全区赛村歌”活动,由当地普通村民、退休教师、乡贤等,以及基层文化工作者作词、作曲、演唱,融入村情、村景、村风,共创作出通俗、民族、莲歌、词调等类型村歌128首。举办全区村歌大赛和精品节目展演、村歌专场文化走亲活动。评选出具有浓厚的乡村韵味、乡土文化优秀村歌43首,打造出乡村文化“新符号”。  六、排演一台村晚。连续五年开展“幸福水乡才艺秀”活动,培养选拔出一批“草根”文艺明星,共同编排了一台具有本村特色的村级文艺晚会。每年通过欢乐柯桥、文化走亲、送戏下乡等活动巡演250余场,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绍兴柯桥区委宣传部供稿〕  苍南县以“五美乡村”为抓手 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苍南县以“五美乡村”创建为抓手,通过健全领导机构、加大财政投入、强化督查考核,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成效。  一、整治管理“环境美”。建立挂钩联系、督查考核、奖励惩罚等机制,两年来下达环境整治资金7365多万,投入7亿多,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472个。建成美丽乡村精品线路3条,创建八亩后、桃湖等67个精品村,有效保护清代浙南地区烧制民用青花瓷的主要基地——碗窑村、修缮保护矾矿遗址福德湾村等一批历史文化古村落。  二、崇德向善“风尚美”。开展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先后11人获中国好人、1人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16人获浙江好人、14人获温州市级道德模范、27人获温州好人,举办各类道德讲堂300余场,典型事迹宣讲会100余场。组织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新增镇级十星级文明户300余户。推广“邻里守望”志愿服务,建立文明在线、“一加一”等志愿服务队伍50余支,长期开展环境整治、文明劝导、社会关爱、扶危济贫等工作。  三、文化引领“人文美”。全县建成文化礼堂94个、村级文体中心700多个、农家书屋333个、“漂流书”设置点200个,惠及群众近100万人次。举办“民间艺术四进”“民间艺术大展演”“非遗文化进校园”等民俗活动上千次。举办“春泥计划”公益国学夏(冬)令营,全县累计300多名留守儿童和新居民子女感受国学与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安定祥和“秩序美”。全力抓村民中心建设,共开展“进村民中心、惠田头乡亲”志愿服务405场次,服务群众17万多人次。建立智慧党建平台,为全县3.1万名农村党员配备共产党员ID卡,在全县所有村和社区设立876智慧党建终端,记录党组织活动2.8万条次。处置“五闹”事件89起,化解信访积案69起,开展整治校园周边环境专项行动20余次,彻底取缔黑网吧30余间,有效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五、因地制宜“创业美”。优化产业结构,通过台商引进、浙商回归和工商资本投入等形式,涌现出“海西”桥头堡台湾农民创业园、桃湖村、棕榈湾等一批独具特色休闲度假旅游精品村。深化素质培训,组织各类科技专家、团队深入村居开展科技讲座、科技咨询和集中授课、示范观摩等活动,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现代新型农民。〔苍南县委宣传部供稿〕    嵊州市实施“四大工程”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   嵊州市充分整合资源,精心制订措施,优化资金、服务供给,扎实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全力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  一、“记忆”工程唤醒乡愁。积极挖掘利用原有校舍、村大会堂、茶厂、古祠堂等现有资源,唤醒“沉睡”的农村公共资源,修建农村文化礼堂、村民公共活动中心和村庄休闲公园。对具有历史性保护价值的古庙、老台门等文物建筑,实行以旧修旧,尽量保持原汁原味,推进乡村旅游建设。“唤醒”工程改造和利用旧祠堂200多个,至今保存完好尚可演戏的戏台200多座,为村民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创造较好条件。  二、“互联网+”工程美化乡容。以“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为抓手,整合资源,科学规划,持续推进10个历史文化村落和7个民宿特色村建设,在持续改善村庄面貌、完善村庄功能基础上,大力挖掘村庄内涵,打造一村一品乡村特色。发挥新媒体优势,制作一批“美丽乡村”短片,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扩大嵊州美丽乡村知名度。  三、“播种”工程拉近乡情。加大公益文化事业投入,以农村文化礼堂为主阵地,大力改善基层文化设施条件,落实文化惠民政策,推进“三下乡”和越剧繁荣工程,实现乡下广播全覆盖,保障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等免费开放。开展村才艺比赛、“三新”成果大展演等活动,激活基层文化内生活力。嵊州民间剧团、木兰拳扇队、腰鼓队、舞龙舞狮队等村级文艺队伍已超过500支。  四、“引领”工程涤荡乡风。以“做文明有礼嵊州人”为主题,牵头组织开展“移风易俗倡新风”“远离牌(酒)局倡新风”“书百家家规、传承好家风”等教育实践活动,倡树文明乡风。以金庭镇、贵门乡为试点,探索成立乡亲文化促进会,挖掘传承乡贤文化,促进文明乡风建设。出重拳破除农村婚丧陋习,把婚丧事宜报告制度纳入农村党员干部执纪检查范围,要求党员干部严格执行婚丧事宜报告制度,将婚丧事宜操办规模、花费金额、桌数等情况进行公示,自觉接受监督,带头戒奢尚俭。﹝嵊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海盐县三个模式发力“文化供给侧”塑美丽乡村内在灵魂   海盐县以“千场演出进百村、千场培训进基层、千场活动进礼堂”为活动载体,创新推出三种模式发力“文化供给侧”改革,为美丽乡村注入内在灵魂。  一、做亮“三级互融”模式,千场演出搭起“乐民大舞台”。绘制《海盐县2016年文化惠民服务工程供给菜单》,涉及17大类803项服务,以点单配送方式,将县、镇、村三级优秀文艺资源融合起来,推出文艺演出“礼包”吾送主题活动,包括“欢乐进驿站”、种文化比艺会等礼包品牌。向上“邀文化”进基层,向下搭建“村民大舞台”,引导农民群众开展自助式文艺展演。农民文艺骨干、民间艺人积极参与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组建腰鼓队、滚灯队、排舞队等340余支独具海盐特色的文体团队,成为繁荣农村文化的新生力军。  二、创新“基层提升”模式,千场培训打出“惠民服务牌”。着眼文化素质提升,推出形势政策宣讲、人文社科知识普及、“与阅读相伴”等六大版块的“千场培训进基层”活动。有效利用基层阵地,通过宣讲、培训、宣传等方式,将文化送入基层。如“万人公益大培训”活动,为群众量身打造书法、美术、篆刻等门类众多的培训菜单,通过面向全民“零门槛”报名的方式,实现“一人一艺”。积极拓展文化活动外延,为基层提供法律法规、养生保健、社会保障等系列惠民服务,“千场培训进基层”活动已开展1420余场。  三、运行“礼堂+”模式,千场活动串起“乡风记忆链”。在实现文化礼堂全覆盖的基础上,充分挖掘“礼堂+”模式,将礼仪传习、家风家训、志愿服务等送入文化礼堂。其中结合海盐民间民族民俗特色的“点聪明记”、学《钱氏家训》“学童启蒙”等仪式在各文化礼堂推广。创新配送形式,统一向农村文化礼堂配送移动展览支架及展览内容,流动展出书画、摄影、主题图片等,涉及乡风民俗、海盐记忆、道德模范等12个专题内容,实现礼堂“月月有展览、每月不重样”。目前已有1760余场送进文化礼堂。〔海盐县委宣传部供稿〕  金华金东区“美人居环境、兴农村文化”多曲协奏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金华金东区以美丽金东建设为抓手,夯实平台、创新载体,大力推动农村文化繁荣发展,多曲协奏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一、以建设美丽乡村为主题,努力使农村人居环境美起来。启动“红色引领·美丽乡村”创建活动,制定环境整治“八无”标准,即无暴露垃圾、无乱搭乱建、无乱堆乱放、无乱贴乱画、无水面漂浮物、无散养家禽、无污水横流、无裸露空地。以垃圾分类为抓手,全区495个行政村全部建立垃圾分类工作体系,率先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县域全覆盖。在今年的全省美丽乡村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场会上,金东区岭下镇获评全省第一批美丽乡村示范乡镇。  二、以社会治理法治化为支撑,努力使乡风民风美起来。将加强基层党建、村民自治、依法治村和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相结合,整合“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八有八无”等农村中心工作,坚持实用可行、全民参与严格审查与奖惩,着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全区发放宣传折页11万多份,征求意见建议8900多条次,已删除、修改与法律法规相悖旧条款87项,所有行政村(社区)全部完成村规民约、社区公约制订修改,有力推动文明乡风形成。  三、以丰富农村文化为推手,努力使农民文化生活美起来。注重挖掘村史村情、提炼村庄文化,通过设计村标、制作村歌、编写村史等传承乡愁记忆。通过文化礼堂、文化墙、家风家训馆等文化阵地,乡音宣讲、文艺演出、采风创作、“春泥计划”等活动载体,积极开展“送文化”和“种文化”活动。全区共组织送戏下乡140余场、送电影下乡4000余场、送书下乡21000余册、送展览下乡60余场、送讲座下乡50余场,培训农村文艺骨干3700余人次,开展文化走亲9次,举办大型文化活动35场。〔金华金东区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第93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6年11月30日  【打好文化礼堂“建、管、用、育”组合拳⑨】 □宁海县“第一文化站长”制度提升文化礼堂建管用育水平□龙泉市打造“全域性文化礼堂”提升礼堂功效□台州黄岩区三措并举开展“社工进礼堂”公益服务活动□乐清市利用OAO模式构建文化礼堂公益服务新生态□云和县以“五个一”载体实施农村文化礼堂“暖心工程”□杭州萧山区“三字新诀”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工作        宁海县“第一文化站长”制度提升文化礼堂建管用育水平   宁海县实施“第一文化站长”进驻农村文化礼堂制度,从选人、用人、管人等方面提升推进文化礼堂“建、管、用、育”水平。  一、需求导向选派,精选干部一线帮扶。采取基层点单、自愿报名、对口派驻等方式,把部门职能、文化干部特长和派驻村庄实际紧密结合,从县文化馆中精选优秀文化干部进驻10家精品农村文化礼堂,全县农村文化礼堂现场会上为首批10名“第一文化站长”颁发聘书。其学历全在专科以上,本科学历占50%;从事文化工作平均年限达18年,其中有长达32年工作经验的四级编剧和国家一级演员以及40年文化工作经历的“老骨干”。  二、实干导向破难,明确职责一线服务。明确“第一文化站长”的“加强农村文化礼堂工作策划、农村文化礼堂问题调研、为当地党委政府和县宣传文化部门建言献策、协助村党政班子发展新农村”等五大工作职责,明确“第一文化站长”的“培育一位优秀文化管理员、创作一首村歌、培育一户农民才艺之家、培育两支以上优秀文艺团队、排演三个以上优秀文艺节目”等五大基本工作任务。“第一文化站长”平均每周下村2次以上,召开座谈会、论证会、策划会等60余次,走访调研600余户,新组建文艺团队22支。  三、结果导向考评,成效口碑一线评判。实施考核制,将工作实绩、德行评价、群众口碑等作为考评工作绩效和年度考核评优评选、后备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实施协议制,县委宣传部、县文化馆、派驻村庄层层签订工作协议,“第一文化站长”签订工作承诺书。实施纪实制,撰写文化民情日记,每月报送工作动态。实施督察制,以电话询问、村民访问等多种形式获取反馈信息。东南溪、中堡溪、海洋、湖头等村在文化干部带动下,文化礼堂大门天天开、活动月月有,礼堂文化周等活动受到广泛好评。〔宁海县委宣传部供稿〕  龙泉市打造“全域性文化礼堂”提升礼堂功效   龙泉市在全国文明镇——住龙镇政府所在地住溪村,探索全域性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把全村作为农村文化礼堂综合体来打造,形成“我家住在文化礼堂里·我家就是文化礼堂”品牌。  一、整合资源,实现功能布局全域化。按照“一堂多能、一室多用、灵活多样”的原则,以住溪村文化礼堂为核心,辐射连接红军街、红军学堂、红色记忆馆、红色广场、红色长廊等场所,构建全域性文化礼堂综合体;按照“一户一品”建设模式,以红军街为轴心,让沿街农家都变成礼堂文化构成部分,推出“红色书屋、剪纸之家、书画之家、酿酒之家、兰花之家、礼仪之家”等20多户特色文化农家。该做法得到新华社等主流媒体关注报道,吸引40多批、6000余名干部群众来学习考察,实现文化惠民和旅游发展双丰收。  二、培育文化,实现乡风文明全域化。在家谱村史、牌匾楹联、经典家训村训中挖掘、整理、编写20字“住溪精神”,制成牌匾,在住溪村文化礼堂以及各综合体中悬挂上墙。开辟红色革命文化墙,深挖粟裕将军在住龙镇的战斗故事,以图文并茂形式展现在文化墙上。培育“最美”文化,开展“最美媳妇”“最美庭院”评选活动。打造“乡风乡愁记忆馆”,让人们记得住乡愁。  三、健全机制,实现礼堂管理全域化。在人员管理上,推行AB+N管理模式,由市委宣传部牵头组建全域性文化礼堂建设工作理事会,在配齐文化礼堂专职管理人员(A岗和B岗)基础上,聘请10名乡贤村民、乡村教师、民间艺人等为协管员,协助开展礼堂设施维护、文化挖掘、活动组织筹备等。建立“小小导游团”,在当地选拔少先队员12名,在节假日期间为游客讲解红色文化、历史典故、乡风民俗等。〔龙泉市委宣传部供稿〕  台州黄岩区三措并举开展“社工进礼堂”公益服务活动   台州黄岩区创新开展“社工进礼堂”活动,促进政府采购送服务与文化礼堂按需点服务有效对接,使文化礼堂充分用起来、活起来。  一、搭好桥,社团对接一线。召开社工组织服务文化礼堂对接会,组织全区88家文化礼堂与区慈善义工协会、区环保志愿者协会等社工组织签订服务项目协议书,由文化礼堂提供活动阵地,社工组织提供智力支持和人员保障,明确服务项目、权利义务、违约责任,搭建社工和文化礼堂“一对一”结对活动共享平台。  二、把准脉,服务配送一线。实施分类配送进礼堂,将“社工进礼堂”服务项目分宣讲培训、文明礼仪、文化艺术、慈善活动等四大类别,根据礼堂实际需求分类开展活动。实施点单配送进礼堂,根据文化礼堂需求调查反馈,制定服务菜单。如区慈善义工协会推出集家电维修、理发、法律咨询等10余个项目于一体的便民服务活动,点单率达到100%;推出“一碗腊八粥”暖冬行动,点单率超过70%。实施巡回配送进礼堂,每月定期将各类服务活动送进礼堂。  三、评实效,保障倾向一线。建立群众督评制度,由社工组织每半年作一次项目进展情况报告提供每次活动的工作方案、现场图片等台账资料,定期对社工组织的服务质量和活动效应进行综合考评。每年对按协议提供优质服务的社工组织给予10万元的服务采购资金,被群众评价为优秀社团及社工给予适当奖励。〔台州黄岩区委宣传部供稿〕  乐清市利用OAO模式构建文化礼堂公益服务新生态   乐清市以OAO模式为工作抓手,实现农村文化礼堂由单一线下文化活动载体向线上线下有机融合,构建文化礼堂公益服务新生态。  一、借助网络互动载体,营造公益氛围。打造网络队伍,利用APP推广、免费WiFi、精品礼堂评选等形式,实现网络公益人群“裂变式”增长。已建立文化礼堂网络队伍231支,关注温州文化礼堂微信6万多人。实现乐清首届“我们的村晚”网络直播,吸引网民10万多人次观看。打造展示平台,打造文化礼堂等展示平台,开设服务预告、展播、收集等功能,推动服务、功能、人气升级。打造点单服务,通过预约点单、微信点单和平台点单等多种方式开展配送公益服务。共梳理上报的文化、教育、司法等324项服务项目,线上线下成功“点菜”249项。  二、发挥公益平台优势,实现精准服务。推出公益平台,创新推出集公益募捐、活动发布等功能于一体的乐清文化礼堂云公益平台。通过云公益平台为山老区留守儿童送大型儿童公益话剧,共筹集9万多元的爱心善款。严格公益用途,建立公益入库审核联席会议制度,对进入公益平台的多元基金和公益活动,实行分批上报入库工作,确保服务于文化礼堂项目。建立监管机制,建立四方共同监管机制,严格云公益平台项目用途、善款审计、捐款查询等。  三、实施暖心工程建设,培育礼堂文化。整合公益力量,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发力,实现网络公益与民间公益互利互补,构造开放式、协作式“大公益生态圈”,推出文化礼堂公益品牌项目“暖心工程”。创新活动载体,以文化礼堂为阵地,打造关爱贫困妇女、留守儿童、孤寡老人和文艺惠民等重点项目的4+N活动载体。启动以来开展公益活动进礼堂服务137场。拓展服务渠道,整合线下公益资源,开展敬老服务、环境整治等574项公益活动,覆盖人群达10万多人次。﹝乐清市委宣传部供稿﹞  云和县以“五个一”载体实施农村文化礼堂“暖心工程”   云和县通过“五个一”载体实施农村文化礼堂“暖心工程”,努力把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成为农民群众的美好精神家园。  一、树一根旗杆,让国旗飘起来。在每个农村文化礼堂门口树旗,规定在重大节日及村中重要活动时举行升国旗仪式。全县23个农村文化礼堂共举行升国旗仪式达220次,参与干部群众达2万余人次。  二、建一套网络,让联络畅起来。给每个农村文化礼堂安装一套影院系统和广播系统,开通免费WiFi网络,实现WiFi时时通、电影月月放、广播天天响。全县农村文化礼堂还开设农村文化礼堂微信平台,及时传送礼堂活动信息;送电影进文化礼堂235场;为村中80岁以上的老人点播生日祝福歌100多首。  三、组一支队伍,让邻里帮起来。全县农村文化礼堂均建有一面“暖心帮帮墙”和一支“暖心帮帮队”。帮帮队由村两委干部、党员、文化能人等组成,共750余人。通过“群众困难上墙,党员干部认领”形式,全年帮助村民解决困难1000余件,让百姓在家就能实现“微心愿”。   四、搭一个平台,让人气聚起来。每个农村文化礼堂保持每日开门开放,设立“百姓聊天室”,为村民提供免费茶水。文化礼堂还成立“老娘舅”工作室,主要解决群众之间矛盾纠纷、疏通村民心灵、慰藉孤寡老人。  五、创一批基地,让文化活起来。将本土的特色文化元素融入到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当中,已建成“红色文化”“民间手工艺”“畲族服饰”等一批特色文化展示馆,成为特色文化传承基地。如小顺村文化礼堂成为“两学一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云和县委宣传部供稿〕  杭州萧山区“三字新诀”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工作   杭州萧山区围绕“新、优、用、育”四字要诀,着力将农村文化礼堂打造成为高水平的农村文化服务综合体。  一、礼堂建设重“新”,突出实效。以长远规划为导向。纳入区级“十三五”规划中,计划累计建成200家,覆盖68万余人。以彰显特色为重点。“一堂一品”培育礼堂文化,印发《加强礼堂文化培育·打造“一堂一品”实施意见》,着力打造“大局文化”“品牌文化”“惠民文化”。如河上镇凤坞村“忆抗战烽火,铸凤坞辉煌”的“一堂一品”、戴村镇尖山下村的“马灯尖山下、亿年火山峡”等均突出彰显地方特色文化。以建设质量为保障。牵头组建区礼堂建设督察组,开展专项督查机制、设月报进度机制和排名通报机制,全程把关礼堂建设质量。  二、体系管理重“优”,形成长效。一方面明确职责,制度更优化。将文化礼堂建设纳入宣传思想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考核,出台礼堂信息报送制度,挖掘文化底蕴,交流工作心得。另一方面,培养提升,队伍更优质。调用全区421名专职宣传文化员力量,筛选组建一支95人礼堂信息员队伍,发挥文联、专业院团等广大文艺工作者开展活动、培训队伍、创作作品达40余次;完善由6000多人组成的“金燕子”文体辅导员队伍。  三、活动开展重“用”,服务中心。大主题与子活动“共用”,重点推出“G20元素进礼堂”“迎G20讲文明”“G20国家小故事”等九大活动,累计100余场次。围绕建党95周年,与党校萧山分校联合“红色讲坛进文化礼堂”开展80余场次。文化与教育“共用”,制定《2016年萧山区农村文化礼堂服务菜单》,开展“送文化”“种文化”“育文化”18类服务,累计开展300余场次。村事与民事“共用”,突出村民主体性,村民婚礼、企业年会、文娱活动走入礼堂,打造开放、包容、共享的文化礼堂。﹝杭州萧山区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第94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6年12月5日 【中小学德育工作③】 □嘉兴市以文明校园为抓手推进学校德育工作□宁波鄞州区以德育导师制促“四大转变”显成效□桐庐县“说学合倡”提升中小学德育工作效力□松阳县狠抓“三个三”巩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金华婺城区打好“四张牌”助推春泥护花别样红          嘉兴市以文明校园创建为抓手推进学校德育工作   嘉兴市创新工作载体,以文明校园创建为抓手,推进学校德育工作。  一、确立创建标准。制定《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及其考核细则,明确按照“班子建设好、道德教育好、阵地建设好、教师队伍好、校园文化好、学校环境好”等“六个好”作为创建标准。建立健全师德长效机制建设,签订师德师风建设责任书和违反师德师风的处理办法,开展以“明德修身师表”为主题的师德建设系列活动。  二、建立创建管理。建立健全创建动态管理机制,各级教育部门将文明校园创建纳入年度教育工作任务、学校目标考核、教育督导工作体系,认真做好中小学创建活动的组织、实施、检查等工作,确保做到常态开展;各级文明办与教育部门共同做好申报、考核、命名表彰等工作;各级文明委将文明校园创建纳入精神文明建设考核内容,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文明校园创建规划和计划,分批命名表彰文明校园。  三、树立创建典型。启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选树18所基础条件相对较好的学校,作为文明校园创建示范学校。各县(市、区)结合实际,在县级以上文明单位的学校中选树一批较好的学校作为文明校园申报对象,按照10%比率命名表彰文明校园,同时开展评选“美德少年”市级50名、县级742名以及评选市级师德楷模20名、师德标兵8名。  四、开展创建活动。各地及时召开推进会,做好动员部署,推进创建活动全覆盖。各高等院校和中小学校建立长效工作机制,研究具体措施,及时召开校委会、教师会和学生大会进行动员部署。以深化“校园文化建设年”为抓手,组织开展文化体育、志愿服务、“文明风采”竞赛等校园文化活动,今年特设“校园文化建设”专项资金200万元,加强校园特色文化建设。〔嘉兴市委宣传部供稿〕 桐庐县“说学合倡”提升中小学德育工作效力   桐庐县创新育人载体,坚持以“说学合倡”形式,扎实推进中小学育人工作。  一、“说故事”,让德育工作“生动”起来。用好“中国故事之乡”文化金名片,在全县60所中小学中全面开展故事德育课程建设。结合地方文化特色,设计通俗易懂的故事课程,开展故事德育课程评比,涌现城南小学“城南故事”、新合小学“金萧红”校本课程、莪山民族小学“走进莪山”等系列特色精品课程。通过小故事大王选拨赛、小小故事讲解员招募、革命故事宣教等活动,展现故事课程的成果。  二、“学先进”,让德育工作“感动”起来。充分发挥县博物馆“第二课堂”功能,通过“千秋荣光——桐庐生长的历代名人”与“百代风华——历代名人与桐庐”两个单元,展陈桐君、严光、叶浅予等几十位名人事迹,让中小学生在熏陶中受到教育。开展首届“画城小公民”评选,从数万名中小学生中选树“十佳画城小公民”,将“画城小公民”教育与“日行一善、月修一礼”“美德少年”等主题活动结合,形成如实验小学“朝阳学子”、迎春小学“迎春好少年”、桐庐中学“美丽学生”等德育品牌。  三、“合资源”,让德育工作“立体”起来。实施社会资源助力学校德育工程,司法局、妇联、团县委等部门定期开设反邪教、中学生网络安全、心理健康教育等课堂。合作建设教育基地,与卫计局建设杭州市青春期教育师范基地,与禁毒办合作建设杭州市禁毒教育基地。建设“流动家长学校”,组建家庭教育讲师团、家长教育志愿队等,开展教育咨询、作业辅导、道德讲堂等活动,在全县中小学举办130多场家庭教育讲座。  四、“倡乡情”,让德育工作“亲切”起来。在中小学开展“写家训、书家史、研村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引导中小学生挖掘家训家史、追溯村风民俗、培育家情乡情,活动共收到401件作品,评出优秀作品109篇,编印成册《家训·家史·村志》。面向中小学生开展“跟着诗词游桐庐”诗词文化旅游线路设计征集活动,增进中小学爱家乡、爱桐庐的情怀。〔桐庐县委宣传部供稿〕 宁波市鄞州区以德育导师制促“四大转变”显成效   宁波鄞州区全面推行德育导师制,共有97所中小学成功变革,帮助13.6万名中小学生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一、推行“1+X”模式,育人工作由“单一育人”向“全员育人”转变。改变班主任“一肩挑”模式,推行“1+X”导师制,每班配1名首席导师和1-3名导师,首席导师由经验丰富教师担任,负责统筹协调,一位导师与多个学生结对。班主任(导师)与学生比从1:45左右增至1:20以上。聘请道德模范、五老人员等校外力量担任导师,如田莘耕中学推行家长导师制,另外聘请100名家长担任实践导师。  二、拓展德育内容,教师工作由“管理教育”向“服务指导”转变。明确工作内容:一是思想引导,掌握思想道德状况,注重价值观培育,每周设“促膝谈心”德育小组,参与志愿服务超市等;二是心理疏导,介入学生心理,100%学校均由专兼职心理教师担任心灵导师;三是生活指导,指导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四是学业辅导,激发学习兴趣;五是特长诱导,所有学生每周2次以上自主参与社团活动,100%普高学生接受生涯规划。  三、创新工作方法,师生关系由“简单传授”向“交流交融”转变。实施“生动课堂”,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科教学,涌现出“三色堇课程”“小蚂蚁课程”等课改典型。建立综合素质评价档案,记录分析学生表现,如下应中心小学教师陈彩萍引导家长、学生共同撰写共计400万字成长日记。强化交流联络,导师年均家访20人次以上。完善活动和培训机制,导师每年至少完成1篇论文,设立13个德育工作坊,定期举办德育导师论坛。  四、加强激励回馈,教师心态由“迫于任务”向“主动担当”转变。首席导师按实际工作时间计入班主任工作年限,享受班主任全额津贴,导师折半计入工作年限,享受半额津贴,收入提升。导师工作作为年度考核、职称评定重要依据,已评选优秀德育导师1002名,55篇德育课题获评省、市优秀成果奖。总结经验推介,出版《立德树人的鄞州实践》。〔宁波鄞州区委宣传部供稿〕    松阳县狠抓“三个三”巩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松阳县以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根本,积极探索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载体和方法,狠抓“三个三”巩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取得良好效果。  一、实施“三位一体”,优化育人环境。学校环境重内涵,深入开展“文明礼仪、书香魅力、激情雅韵”等为主题的“六美校园”创建活动,形成如松阳一中的“绿色德育”、古市中学的“明星小组”等特色德育教育。家校协作重互动,积极搭建家校交流平台,开展中小学教师“进家入户携手育人万师访万家”大家访活动。社会环境重净化,大力开展净化和优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今年以来共出动检查529人次,检查文化经营场所697家次,查获违规单位12家次,实施行政处罚12件,收缴非法出版物322册。  二、创新“三大载体”,突出实践育人。创新推出“感恩教育”主题实践活动、连续5年开展“知恩感恩报恩,爱党爱国爱家”主题实践活动等,着力加强感恩传统教育。试点推出国学经典教育,在望松、水南、大东坝3所小学开展国学教育试点工作,全县学校全面铺开国学经典教育。组织编写国学教育《松阳县国学经典自编教材》等,制定年度经典诵读实施方案,力促传统文化进校园。扎实开展未成年人道德文化节,先后举办五届未成年人道德文化节、七届“美德少年评选”活动。  三、健全“三大机制”,形成育人合力。健全领导机制,建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领导小组等组织机构,实现学校教育、社区教育和家庭教育三者互动联动。健全责任机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县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开展净化和优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的通知》等,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纳入全县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目标管理和考核体系。健全保障机制,加大投入,近几年县财政专门安排用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经费每年都在100万元以上。〔松阳县委宣传部供稿〕 金华婺城区打好“四张牌”助推春泥护花别样红   金华婺城区通过构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机制,在扩面提质、宣传造势、打造特色、丰富活动上下功夫,深入推进“春泥计划”,成效显著。  一、打好“扩面牌”,使“春泥计划”“百花齐放”。编制下发《婺城区实施春泥计划指导手册》,建立区委宣传部、文明办等多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结合全区332家农家书屋、68家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完善“春泥书屋”“春泥基地”“春泥讲堂”等建设,开展各类实践活动1800多场。组成机关工作人员、中小学教师、大学生村官等志愿者队伍参与全区“春泥计划”,组织60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为未成年人开展辅导、讲座、培训。  二、打好“宣传牌”,为“春泥计划”“锦上添花”。利用《今日婺城》、婺城新闻网等媒体客户端,设立专版专栏,发布新闻报道89篇。各乡镇、实施村依托宣传橱窗和广播等平台,公布各村每期“春泥计划”活动计划安排等信息。积极与初中、小学联结,要求学校配合做好相关宣传工作,呼吁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全区有43所中小学与“春泥计划”实施村进行结对。  三、打好“特色牌”,让“春泥计划”“花样翻新”。建立由阅读、体育、绘画、音乐等6大类45项内容的活动“项目库”,把这些常规活动精品化、特色化。注重民间手工艺和传统文化活动等引进来,开展30场社会体验活动。全区创建27个示范村,做到镇、乡有特色,如乾西乡幸福村的“学党史、知国情、圆梦想”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白龙桥镇天姆山村的“寻访红色之路,做文明小使者”活动等。  四、打好“主题牌”,促“春泥计划”“开花结果”。扎实开展“我的中国梦”系列活动,27个“春泥计划”示范村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如“童心向党”红歌传唱、“我的中国梦”诵读大赛、手工作品DIY等。广泛发起“道德教育”实践活动,以“家风家训伴我成长”为主题,开展“你说我写”晒家风活动、观看动漫片《郑义门》、参与“家风家训”书写创作活动等。制作涉及交通安全、防火安全、个人安全、环境保护等内容的安全教育知识演示文稿,引导孩子们增强安全意识,积累社会知识和生活经验。〔金华婺城区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第95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6年12月12日  【重大主题宣传】□浙江广电集团圆满完成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报道任务□桐乡市以“精、细、多、清”标准做好乌镇峰会宣传服务【理论大众化④】□温州市“四联三讲”活动掀起六中全会精神宣讲热潮□台州市“微宣讲”开启理论大众化新格局□开化县编演《目莲高腔戏》宣讲六中全会精神直达农民心窝       浙江广电集团圆满完成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报道任务   浙江广电集团充分发挥浙江卫视、浙江之声、新蓝网等多媒体宣传优势,派出由220多名采编播、技术人员和多辆卫星直播车组成的报道团队,设立全媒体新闻中心,通过特别直播、现场报道、网络访谈等形式,累计播发各类稿件1000多条,时长近100小时。  一、全集团发动,汇聚工作合力。集团党委和管委、编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成立“乌镇峰会”直播报道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直播及各项报道工作。集团总裁、总编辑赴乌镇靠前指挥,自始至终具体协调落实。会前,集团还专门召开互联网大会直播报道和安全播出动员会,下发“网络安保工作实施方案”。从11月初,集团所属各宣传单位相继推出《乌镇峰会倒计时》《“互联网+”的浙江改变》等报道,高密度播出大会宣传片,为大会召开进行提前预热。  二、全天候编排,壮大舆论声势。浙江卫视、浙江之声两大主频道加大创新力度,采取特殊化编排,以大时段节目、大版块直播等形式,形成大会宣传舆论强势。11月14日—18日,浙江卫视延长《浙江新闻联播》,拉通《今日评说》《新闻深一度》等栏目,分别在午间和晚间黄金时段推出特别节目《直通乌镇峰会》,形成“一日双直播”节目形态,通过“新闻+评论+人文+新媒体”等表现手段,积极宣传互联网经济和浙江作为;浙江之声策划推出大时段专题节目“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其他各广播电视频道也都派出采编队伍,推出《寻找下一个“乌镇”》《互联网治理的浙江智慧》等特色专栏。  三、全媒体传播,提升宣传成效。充分发挥融媒体技术传播优势,设立“乌镇峰会”全媒体新闻中心,实现新闻资源的连通共享和“中央厨房”式编辑发布,形成“跨平台融合、特色化发布、互动式传播”。各广播电视频道依托全媒体新闻中心,及时播发大会动态、重要论坛和精彩语录。丰富新闻表现力,如浙江卫视首次运用VR技术,预先拍摄大会重要场馆及乌镇全景图,在官方微信微博中发布,带给观众全新观看体验。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借助大数据分析,每日集纳“乌镇峰会”相关报道,制作发布VR看现场、手机抓大咖等多个H5产品,实现“会内会外、线上线下”全面互动。〔浙江广播电视集团供稿〕  桐乡市以“精、细、多、清”标准做好乌镇峰会宣传服务    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期间,桐乡市高标准、严要求、精布局,牢牢把握网络舆论“安全、有序”主基调,实现乌镇峰会宣传“满堂彩”。  一、统一规划,环境氛围“精益求精”。精心布点,在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的机场、火车站及沿线高速公路投放大型广告80余处,在公交站台和交通主干道道旗等投放广告3500余处。将大会交通引导系统作为精品工程,在桐乡沿线公路及乌镇镇区,精心设计256块交通指示牌,建造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地标和“智慧之门”等宣传设施。  二、尽心贴心,媒体服务“细致入微”。及早谋划,反复推敲完善大会新闻宣传方案。开通24小时记者中(英)文服务热线电话,提供大会各类服务。服务至上,对重点媒体进行“一对一”服务,为大会宣传报道提供“保姆式”服务。大会期间共接待媒体记者90批次550余人、解决采访需求412项、落实后勤类事项146项。  三、多媒融合,宣传报道“多面开花”。精心梳理新闻亮点200余条,主动对接新华社、人民日报、凤凰网等主流媒体,共接待规模化媒体采访60余批次,域内外媒体刊发相关报道614篇,各类转载2万余篇(次)。“两微一端”新媒体平台借助民生主题“当好乌镇峰会东道主”,展开报道、评论和公众互动,其中43篇(次)报道总浏览量超35万人次。抽调精兵强将建立“桐宝宝”新闻宣传服务队,精心制作《桐乡时光》《一业一网凤凰涅槃》宣传片等五套外宣品,向与会嘉宾、媒体记者全方位推介桐乡新变化、新亮点。  四、守土尽责,网络空间“天朗气清”。加大对网络媒体管控力度,实行新媒体备案登记制度,成立桐乡市互联网自律合作联盟,对传播虚假、不良网络信息的平台负责人和网民进行约谈,同时开展“网络清朗利剑行动”。增强“红色阵地”辐射引领,深化桐乡新闻网等聚合平台的建设和管理,打造“两微一端”品牌。策划“迎接峰会”系列报道,设立《桐乡网事》《拥抱互联网》等专栏。做好全市网站安全防控,健全网站安全监控、处置制度,落实信息备案122家。对全市80余个部门(单位)进行网站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普查,开展网站安全防护应急处置压力测试。已成功处置3起疑似黑客入侵事件。〔桐乡市委宣传部供稿〕  温州市组织开展“四联三讲”活动掀起六中全会精神宣讲热潮   温州市组织开展“四联三讲”六中全会专题宣讲活动,注重“市、县、镇、村”联动,通过“讲好成就、讲清形势、讲透精神”,促进理论宣讲接地气入人心。  一、以“四级联动”扩大宣讲覆盖面,增强理论宣传传播力。通过组织市委宣讲团集中讲、市县巡回宣讲团联动讲、理论骨干专题讲、市民宣讲团微宣讲等举措,推动六中全会精神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进学校、进文化礼堂。市县两级巡讲团已在全市184多个乡镇(街道)、1500多个村(社区)开展六中全会精神宣讲。  二、以“三大创新”增强宣讲互动性,提高理论宣传吸引力。围绕中心工作创新宣讲内容,注重将六中全会精神宣讲与“大拆大整促转型发展”大讨论、深化文化礼堂建设等工作相融相合,凝聚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共识。紧扣基层实际创新宣讲方法,在宣讲中融入地方特色用方言讲、用方言演、用方言唱,如组织鼓词版“准则条例”学习会、演出莲花词《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赞》。贴近群众需求创新宣讲模式,创新“主题宣讲+X”模式,在基层巡讲团中结合“最美温州人”宣讲,邀请最美温州人现场讲故事,传播弘扬正能量。  三、以“两个结合”促进宣讲立体化,扩大理论宣传影响力。依托各类宣传文化资源,与理论学习相结合。发挥基层党(政)校、道德讲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高校思政课堂、社区宣传栏等宣教阵地作用,通过《准则》《条例》统考、加强理论知识普及宣传,促进六中全会精神宣传向各个领域延伸。依托“三求”平台,与理论宣传相结合。以温州日报“求索”理论专版、温州先锋频道《求是论坛》电视专栏、《温州人·求真》理论专刊为主阵地,利用“温州发布”及各地各单位政务微信等微平台,开设专题专栏,抓好六中全会精神理论阐释、解读宣传。〔温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台州市“微宣讲”开启理论大众化新格局    台州市积极适应微时代新形势,以百姓故事宣讲团为龙头,全面开展基层理论“微宣讲”工作。  一、变“单打一”为“齐上阵”,解决“谁来讲”的问题。把全市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纳入宣讲队伍,在每次重大主题宣讲前组织针对性培训,打造领导干部示范讲、万名书记讲党课、普通党员多样讲三级联讲模式,举办各类党课、专题报告1800余场,受众16万余人次。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宣讲授课,先后组织“全面深化改革”“十八届六中全会”等系列专题讲座20余次,邀请多位著名专家学者赴台州作专题讲座。把乡村名嘴、草根人才、乡土专家纳入宣讲队伍,统一设立百姓故事宣讲团,各县(市、区)比照成立乡村大使、平民理论等特色宣讲团,吸纳专兼职宣讲员3500多人,打造市、区、乡三级“微宣讲”团集群。其中,黄岩区“乡村大使”宣讲团获评“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  二、变“固定台”为“随身听”,解决“到哪讲”的问题。打造竞赛宣讲平台,在全市组织举办“台州好故事”宣讲大赛、微型党课大赛和党校(高校)教师宣讲大赛,连续两年举办“台州好故事”宣讲大赛,受众面近50万人。打造论坛宣讲平台,积极打造“一品五堂”的“台州市民讲堂”品牌,包含人文台州大讲堂、社科讲堂、科普大讲堂、普法大讲堂、金融讲堂等5个子论坛,将理论结合科学、历史、人文等知识,送到听众心中。打造礼堂宣讲平台,在文化礼堂开展送百场文艺演出、百场主题宣讲、百场礼仪活动“三个一百”主题活动,推广乡村大使坐堂制,开展崇德讲堂等理论微讲堂建设。  三、变“踩高跷”为“接地气”,解决“怎么讲”的问题。积极搭建新媒体平台,开展理论“在线讲”“互动讲”,采用无限台州APP客户端等方式直播理论宣讲大赛,通过台州发布、台州移动等微信平台及时刊发理论宣讲工作动态和理论学习内容,录制优秀宣讲作品音视频上传网络。依托“农民文化节”“乡村好声音·梦想大舞台”等活动,将党和国家重大活动、重要会议及省、市最新工作部署,编排成乡土文艺节目,以讲白搭、唱道情等形式送到千家万户。开展“最美基层宣讲员”、优秀宣讲教案征集评选等活动,汇编《口碑—台州市基层宣讲优秀工作案例》《台州宣讲工作巡礼》,编印《品读台州丛书》《和合文化读本》《和合文化与党性修养》等特色理论宣传读物。〔台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开化县编演《目莲高腔戏》宣讲六中全会精神直达农民心窝   开化县创编演绎省级非遗剧种《目莲高腔戏》,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讲六中全会精神。  一、建队伍,文艺宣讲进乡村。开化县以省级非遗目莲高腔技艺传承人为主创人员,以文化馆演艺人员为表演骨干和18名民间艺人、大学生村官为宣讲主力军,组建六中全会精神文艺宣讲队,将六中全会精神融入《目莲高腔戏》剧本内容,在南湖、龙潭等文化公园和农村文化礼堂演出了12场次,下一步将以“送餐点餐”方式向全县15个乡镇、78个农村文化礼堂统一配送《目莲高腔戏》宣讲六中全会精神。  二、编剧本,宣讲精神面对面。文艺宣讲队发挥诗词协会“活非遗”和戏曲协会“金嗓子”编导特长,融入民间艺人“泥腿子”特色,将**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准则》《条例》内容创编成《六中全会传喜讯》《铁面巡抚》《黄金水岸美如画》等十几个《目莲高腔戏》剧本,编写具有乡土气息的《咱把政策来宣讲》等文艺作品集,组织培训44名宣讲主力军,整合成3个宣讲小分队面对面进行文艺宣讲,以“点单+党员”“点单+乡贤”“点单+民间艺人”形式实现宣讲全覆盖,在群众中传唱六中全会《目莲高腔戏》剧目。  三、大喇叭,全会精神通农家。将新创作的《目莲高腔戏》剧目刻录成六中全会宣讲光盘,发放到全县255个行政村和9个社区,通过农村广播系统每天早、中、晚准时播放六中全会精神。  四、政策吧,党的政策零距离。在全会精神宣讲过程中,整合便民服务点、农民书屋、农村文化礼堂功能,设立由宣传台、阅览台、查询台等组成的“全会精神宣讲”政策吧台,将《目莲高腔戏》剧本、宣讲光盘等资料分类摆放在政策吧台上,方便群众查阅,让农民在政策吧台随时随地翻阅学习。〔开化县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第96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6年12月19日  【工作交流】 □海宁市坚持三类创建让“潮闻名”变“文明潮”□东阳横店“影视+”打造文创产业升级版□杭州拱墅区“三坚持”打造“墅说”区域媒体融合品牌□德清县组建新闻中心开启媒体融合“加速度”□诸暨市“文艺+”创新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宣讲模式□仙居县构建“三个三”网军学校运行模式培育“智慧网军”       海宁市坚持三类创建让“潮闻名”变“文明潮”   海宁市把文明城市创建作为市委工作的“三条主线”之一,坚持三类创建,以全省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现场会在海宁召开为契机,让“潮闻名”变“文明潮”。  一、坚持人的创建,推动“外在文明”向“内在文明”转型。打造“最美”选树品牌,建立“市、镇(街道)、村、行业”四级“最美”选树体系,今年已入选中国好人1名、浙江好人10名。打造“志愿潮城”品牌,倡导“全城志愿 文明海宁”,目前平均7个人中就有1个志愿者。海宁爱心联盟被评为全国“四个一百”最佳志愿服务组织,海宁义工获全国优秀志愿服务组织称号,南关厢素食馆志愿组织自身造血模式成为全国学习复制样板。打造文明礼仪品牌,开展“十大文明素质提升行动”,做到每天有人上街“弯腰一秒”(捡垃圾),每周有单位开设“道德讲堂”,每月有社区组织“便民集市”,每年开展“邻里节”“文明周”等系列活动。打造“书香城市”品牌,市图书馆荣获“全国最美基层图书馆”称号,创新设立24小时自助图书馆、移动图书馆、流动图书车等遍布全市的阅读阵地。  二、坚持一体创建,推动“一处文明”向“处处文明”转型。建设精神家园,在村村都有文化专管员的基础上,已建成农村文化礼堂93家,荣获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先进市,今年还新建10个社区文化家园。出台星级文化阵地管理办法,在各村开展公益广告传播、门前三包、乡风文明红黑榜、文明餐桌、家风家训等主题活动,引导广大村民移风易俗。针对婚礼办酒“浪费奢侈风”,通过签约乡村厨师、制订文明餐桌公约、集体餐厅准入制等措施,把这桩“家务事”管起来。做美生态环境,荣获全省“五水共治”优秀县(市)大禹鼎、全省首批“基本无违建县(市)”。  三、坚持为民创建,推动“指标文明”向“满意文明”转型。整治交通拥堵,与公安部交管局无锡科研所合作,设立全国首个县市级“城市交通畅通技术示范基地”,信号灯自适应系统使道路通行能力提高12%;整治空气质量,今年7月1日起实行全年禁售、禁放烟花爆竹;整治垃圾处理,今年市区已超过1万户居民实行垃圾分类。坚持拆改建结合,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对城市家具分批进行统一改造,计划3年内消灭城中村,3年内完成道路“白改黑”,完善城市绿道建设。城乡居家养老照料中心实现全覆盖,全市6.5万名70岁以上老人全部享受政府统一购买的银龄意外伤害保险;残疾人康复中心、托养中心、庇护中心、辅具中心等实现全覆盖,成功创建首批浙江省扶残助残爱心城市;连续16年开展万名学生下社区进村落活动,实施“潮乡少儿习泳”计划。〔海宁市委宣传部供稿〕  东阳横店“影视+”打造文创产业升级版   东阳市围绕横店“镇区景区化、景区全域化”目标,坚持把影视产业植入作为深化和巩固风貌提升成果的重要手段,进一步优化影视产业发展环境、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推动横店文创产业不断升级。  一、植入影视要素,提升环境风貌颜值和品位。用荧幕影像扮靓小镇街景,将横店最热闹的商业街——万盛街打造成电影主题步行街。对沿街店面进行统一风格的立面改造,将《花样年华》《小城故事》等经典影视作品中的时代场景搬出荧幕与街景融合。将影视主题融入旅游专线,在旅游专线沿线围墙添加“影视宣传”“海底世界”“森林公园”等主题彩绘;在显著路口房屋立面上绘制巨型3D墙绘《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中齐天大圣经典形象,营造影视氛围。利用部分临街闲置房屋,展示影视拍摄道具等,使之成为颇具影视特色的街头小品。  二、紧抓特色创建,拓宽文创产业类别和内涵。扩大产业圈,推进绿野仙居·亲子实践基地、栽花种植观赏乐园、文化创意工作中心等项目。做强朋友圈,建立横漂管理服务机制,设立横漂服务站、横漂美食城,全面实施横漂广场改造工程。凝聚企业圈,定位杨店村为影视企业集聚村,已有丰源影视、成名影视、探索者影业等9家影视企业进驻杨店,度假村路以影视要素推动整街改造和产业集聚同步进行。  三、坚持项目带动,深挖产业附加值和二次元。资源整合着眼效率,建立泛娱乐众创平台——横店腾讯众创空间,整合互联网线上资源和横店影视文化产业的线下资源,加快影视娱乐、移动互联网及文化创意等相关产业的快速集聚。行业联动着眼全局,建立影视后产品开发设计平台,把横店丰富的影视资源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打通影视产业与小商品制造业、销售业的关联渠道,带动全市制造业和销售业的发展。产业引领着眼特色,建设文创体验中心,成立民宿产业协会,探讨扶植民宿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推进特色村产业植入工作。〔东阳市委宣传部供稿〕  杭州拱墅区“三坚持”打造“墅说”区域媒体融合品牌   杭州拱墅区以“墅说”为品牌,走创新融合之路,打造新型区域媒体集群。  一、坚持个性,构建“小而美”传播集群。深度融合“一报一网一台”三大平台,以“墅说”为主题打造系列拳头产品。《今日拱墅》报做强“墅说热点”栏目,注重曝光辖区热难点问题,以媒体监督有力推动中心工作;拱墅新闻网推出“墅说”微视频平台,以拱墅人、事、物为拍摄题材,上线推广《墅说·伞》等12部原创微电影作品,创新网上正能量传播方式;“两微一端”开辟“河之墅说”板块,主张彰显文化个性,定期推送原创博文,其中“身为80后,我想和这座城市谈谈”博文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单文点击量破20万人次,形成立体式、“小而美”的现代区域传媒新格局。  二、坚持创新,优化“竞争性”管理机制。打破传统区域媒体管理格局,将“两微一端”新媒体从业人员列入“墅说”融媒系新闻采编系列,做到组织架构到位、人员到位、资金保障到位。增设“头条工程”奖,每月评选一次纸媒好稿和新媒体好稿,给予奖励。修订考核办法,把增粉量、阅读量、转发量等用户指标作为新媒体日常考核及奖励的重要标准。开展辖区舆论宣传人才调研,搭建人才梯队,推动人才融合转型。举办“墅说”融媒体技能培训等,帮助从业人员克服本领恐慌,培育记者编辑的融媒体意识和技能。  三、坚持互动,提供“多元化”便民服务。注重媒体与用户间双向交流,通过投票、活动等交互载体,提升用户对“墅说”融媒体产品粘性。建立“墅说”粉丝俱乐部,设计“运河随手拍”“拍绿植赢礼券”等线上互动主题,组织“粉丝团”体验美食等线下活动,“爱上拱墅”互动话题连续三个星期占据新浪微博热点排行榜首位。打造“信息+服务”区域融媒体特色,联手商家、金融机构,汇集最全最新旅游休闲、美食餐饮、购物娱乐等本地商户信息,推出“墅说”用户专享优惠,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杭州拱墅区委宣传部供稿〕  德清县组建新闻中心开启媒体融合“加速度”   今年,德清县广播电视台和德清县新闻传媒发展中心实现战略合并,组建成立德清县新闻中心,加快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有效提升新闻报道的传播力、引导力和影响力。  一、拓宽传播渠道,实现多端融合。整合传播渠道,形成由报纸、广播、电视、网站、微博、微信、手机新闻客户端等组成的全媒体传播矩阵。再造采编流程,建成“中央厨房”大编辑中心。围绕县域改革试点、经济转型升级等重点工作,开展全媒体新闻行动,形成一次采集、多平台发布、声屏报网融合传播的全新模式。打通今日头条、搜狐、网易、腾讯等平台的传播渠道,实施多平台分发方式,将新闻资讯第一时间对外发布,通过多个全国性新媒体平台扩大自身影响力。  二、坚持内容为王,推动差异发展。针对重大主题报道,发挥德清新闻报、德清之声、德清电视台等传统媒体深度报道优势,同时利用电视问政强化舆论监督。针对社会热点事件,发挥德清新闻网、智慧德清手机新闻客户端以及“爱德清”等微博微信公众号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的优势,对传统媒体报道进行二次加工、二次传播,形成舆论热点。目前德清县新闻中心“两微一端”用户数已达28.3万人次,开展新媒体直播11场,访问量最高达3.7万人次。  三、夯实队伍基础,完善工作机制。制定媒体融合采编交叉培训计划,通过专家讲座、摄像技术培训、新媒体讲座、资深编辑记者传帮带活动等,积极打造全媒体人才队伍。邀请人民日报浙江分社社长开展《记者,请当出职业的尊严与豪迈》专题讲座,组织新闻中心骨干记者赴复旦大学开展媒体融合专题培训。加大人力配置、人才选拔、劳动分工、收入分配等机制体制创新,为媒体融合发展提供制度保障。策划推出“新闻三姐妹”,打造《拍客看德清》《名探达人》《小佳帮你忙》等原创节目,培育一批名栏目、名编辑、名记者,打响自身新闻品牌,提升媒体影响力。〔德清县委宣传部供稿〕  诸暨市“文艺+”创新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宣讲模式   诸暨市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宣讲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  一、身边人演身边事。以评选出来的“身边的道德模范”先进事迹为鲜活教材,发动部门、镇街干部群众,创作一批反映道德模范感人事迹的宣讲节目,经过层层选送、专家评审、网民投票等环节,《上头条》《道德模范袁火根》《他就是我的亲生儿》《当梦想充满荣光》等11个节目搬上舞台。演职人员大都为道德模范所在部门、镇村的干部和村民,通过道德模范身边人原汁原味地自我演绎,展现道德力量,传递人间真情。  二、用文艺讲好故事。运用西路乱弹、越剧、音乐剧等文艺形式,讲好道德模范的感人故事,用文艺来吸引群众,用故事来传播精神,使道德模范宣讲更具感染力和亲和力。如东和乡用当地特色即国家级非遗——西路乱弹小戏来演绎竺建江老师山村从教“十年如一日”、帮助困难学生的故事,安华镇用越剧联唱来传播好继母周朵清的善良好心,陶朱街道用音乐快板剧来刻画一系列道德模范的生动形象等等,让老百姓听得进听得牢。  三、送基层聚正能量。坚持道德模范“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理念,深入开展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巡讲巡演,11个宣讲节目走进小区、广场、校园、企业、农村,特别是走进农村文化礼堂,累计举办50余场,观看群众近万人次。制作“道德模范在身边”巡讲巡演视频,在诸暨电视台、诸暨视听网、诸暨文明网等广泛传播,发挥道德模范感召人、影响人、带动人的作用。〔诸暨市委宣传部供稿〕  仙居县构建“三个三”网军学校运行模式培育“智慧网军”   仙居县积极探索“三个三”运行模式,建立“仙居网军学校”,为“智慧网军”提供学习实践基地。  一、全员轮学,三学模式全面覆盖。仙居依托网军学校平台,将网络舆情引导和应对纳入中心组学习内容、纳入干部培训计划,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把握网上舆论形势,学会正确对待网络舆情。通过举办“仙居大讲堂”“仙居论坛”等形式,同时发放《学习参考》等资料,对全县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网络舆情专题学习,提出课时、内容等方面刚性要求。网军学校制定学习菜单,明确学习专题和授课讲师,各地各单位按需下菜单。部分乡镇和部门还设置网军学校教学点,加强对本单位党员培训教育。网军学校针对社会热点、工作重点、关注焦点,组织核心网评员分专题组织学习。  二、分层分众,三大课型优化教学。仙居网军学校开设三大优质课型:“理论课”夯实基础,编印《互联网政策法规汇编》《网络舆情案例分析》等必修课辅助教材,在远教平台和“掌上仙居”客户端开设网络版教程,解决学员工学矛盾;“实践课”提升技能,针对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开设针对性“现场教学课”。如“下各城管暴力执法”网上舆情发生后,网军学校邀请县法院、县法制办、县城管、下各镇分管领导进行舆情会商,核心网评员赶赴现场了解情况,介入舆情处置;“兴趣课”培育精英,借势“一江山论坛”活动,为本土意见领袖创造机会向网络大V、省内外网评专家学习,与各地网军战友交流。  三、建章立制,三项举措强化保障。聘请县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担任名誉校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为校长,县委宣传部分管副部长、县委党校副校长为副校长,各负其责、分工管理。成立网军指挥中心,由学校管理层担任指挥官。学校内设教育培训部、舆情研究室、后勤装备部、网评网联部和五个实践基地。注重培养体制内“意见领袖”,吸纳社会公共微信平台人才以及网络技术人才,整合网络专家、优秀网评员等各方力量,建立一个相对稳定的师资库。制定《仙居县网军工作纪律八项规定》《仙居县网评员管理和考核细则》等,使网军学校运行有章可循。〔仙居县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第97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6年12月21日   【学习贯彻全国文代会、作代会精神】  □杭州市五项举措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景宁县“三注重”推进文艺精品创作□三门县“四个坚持”推动地方戏曲传承发展□象山县精准发力助推文艺繁荣发展□金华婺城区打好“三张牌”推动文艺精品创作       杭州市五项举措推动文艺繁荣发展   杭州市高度重视文艺事业发展,文艺精品不断涌现,文艺人才不断壮大,文化品牌不断打响,文化惠民不断深入,全市文艺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深入学习宣传,强化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责任担当。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文代会、作代会精神,召开全市文艺工作者座谈会,传达学习总书记讲话精神,与文艺家进行座谈交流。对全市文艺工作者进行培训轮训,近两年多来市级宣传文化系统各单位举办培训班、研修班20余次。在杭州日报、杭州电视台、杭州网、杭州发布等市级媒体,开设专版专栏;依托《西湖》《杭州宣传》等刊物,刊登文艺家专访及学习心得体会。  二、强化组织领导,形成繁荣发展文艺事业的工作合力。创新体制机制。把文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写入《杭州市“十三五”规划纲要》。将文艺精品创作、文艺人才培养、文艺惠民工程等工作纳入年度主要工作任务并加以考核。制定《中共杭州市委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修订完善《杭州市优秀精神产品扶持奖励办法》等政策。每年设立2000万元“文化精品工程”专项经费、2000万元青年文艺家发现计划专项资金、1300万文化活动资金。出台《关于鼓励为文化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实施意见》等,拓宽融资渠道,成功打造华策影视、长城影视等一批文化企业集团。  三、培养引进并举,建设一支德艺双馨的强大文艺杭军。实施《杭州青年文艺家发现计划》,探索与北京电影学院、浙大等院校合作,培养文艺人才。计划利用2年时间,对全市8000余名市级各文艺家协会会员进行培训。通过项目合作、合同聘用和聘请担任文艺顾问等方式,先后引进余华、麦家等10多位文艺家落户;聘请莫言、余秋雨等26位杭州文艺顾问;开办潘公凯、黄百鸣等30多个名家工作室;促成邹静之、刘恒等10多位著名编剧与本地影视企业合作。  四、坚持创作导向,打造更多更好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文艺精品。成立市文化精品工程领导小组,设立文化精品工程专项资金,建立题材申报制度,确定每年重点培育的创作题材并给予扶持。推动杭产文艺精品在全国乃至国际舞台上亮相,杭州歌舞剧院、杭州话剧艺术中心、杭州越剧传习院、杭州爱乐乐团、杭州杂技团、杭州滑稽艺术剧院等院团取得不俗成绩。麦家的《解密》、余华的《黄昏里的男孩》分别被全球686家和443家图书馆收藏,凸显杭产文艺精品影响力。成立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举办全国文艺评论家学术峰会,杭报集团等被授予“中国文艺评论基地”。  五、坚持文艺惠民,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品质。制定出台《杭州市加快推进杭州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杭州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2015—2020》,推动各区(县、市)制定地方标准,初步形成“1+X”公共服务标准化体系。打造文化惠民活动品牌,深入开展结对帮扶、“你点我演”“我送你秀”等惠民演出活动,市本级每年为基层送戏下乡300场以上。精心策划举办“美丽杭州”群众文化节、“西湖之春”艺术节、南宋文化节、杭州市风雅颂民间艺术展演等群众性文艺活动。〔杭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景宁县“三注重”推进文艺精品创作   景宁县以“创新、融合、发展、繁荣”为目标,在作品质量提升、文化内涵植入、文艺队伍培育上下功夫,进一步推进文艺精品创作。  一、注重作品质量提升,做亮文化品牌。注重文艺创新,投入350万元与上海歌舞团、丽水歌舞团等合作推出首部畲族题材音乐剧《畲娘》,在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中获得“最佳音乐创作奖”。注重文艺创意,立足惠明茶文化、畲族文化、进士文化等,通过文旅融合、文艺+互联网、文化+农业等模式推出“惠明茶舞”“凤舞畲山”“千峡传情”“红色桂远”等文艺精品;注重精品推广,《千年山哈》《神奇凤凰装》等通过市场化包装,在央视戏曲频道等大舞台频频亮相。  二、注重文艺队伍培养,强化人才支撑。跨区域合作,与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知名专家、导演,各文化艺术专业类高校达成合作协议,建立以交流、合作、互赢为模式的全国畲族文化总部建设顾问智库。筑巢引人才,通过“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畲乡英才引进工程”以及考核、招聘等方式,持续引进戏剧、文学、书法、美术、声乐等实用型创作和表演人才20余名。集聚本土人才,推进“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完善文艺人才培训机制和文艺创作激励机制,培育“文艺青年社”“非遗传承人” “摄影采风团”“戏曲花鼓队”等文艺班底。  三、注重文化内涵植入,厚植创作土壤。编制完成《全国畲族文化总部发展规划》(2014—2024)》《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4)》,对建设畲族文化总部和发展文化产业明确方向、制定路线图和时间表;通过文化重点项目呈现文化艺术魅力,建设外舍“三月三”广场、山哈大剧院、凤凰古镇、以及千年山哈宫、畲族博物馆、环敕木山十寨、金山垟畲族集聚区等;制定自选式“文化培训菜单”,全年共推出各类培训300余场,提升群众文艺创作技能。〔景宁县委宣传部供稿〕   三门县“四个坚持”推动地方戏曲传承发展   三门县扎实做好保护、普及、创新、振兴的文章,推动“三门平调”等地方戏曲传承发展,成为繁荣群众文艺活动的重要内容。  一、坚持摸清家底,夯实传统戏曲发展基础。启动地方戏曲剧种、剧团普查工作,分类指导戏曲团体。将2家公办传统戏曲剧团统一划转为“三门县戏曲艺术传承保护交流中心”,逐年增加事业经费,2016年安排创作经费120多万元。成立民间戏曲协会,指导全县32家民营剧团提高服务社会能力。改扩建新港北路老戏剧院,增设剧院座位450个。将投资1.09亿元、面积6000多平方米的新三门影剧院无偿划拨给三门越剧团、三门海棠平调戏剧团使用。  二、坚持保护为重,促进传统戏曲传承弘扬。将省非遗剧种“三门平调”及其戏曲传承人纳入县重要文化遗产名录保护。编撰出版《三门戏曲》《三门新时期优秀剧作选》等一批地方戏曲优秀出版物,增强地方戏曲保护意识。支持院团以定向委培方式,培养戏曲表演后续人才,委托浙江传媒学院、浙江省艺术学院陆续培养24名学生,充实戏曲表演团体。结合艺术下乡工程,海游街道、亭旁镇、花桥镇通过建立戏曲传承基地、开办戏曲兴趣班等形式,组织戏曲传承人进社区、进文化礼堂教授越剧、平调、黄梅戏。  三、坚持创作为本,实施传统戏曲精品工程。通过组织成立“三门县舞台艺术专家委员会”、安排部分文化产业专项资金、出台精品扶持办法等方式,扶持传统戏曲精品创排,推出一批戏曲精品。其中,传统清装戏《杨乃武与小白菜》代表台州市参加浙江省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展演,获得表演奖,新编历史传奇剧《戚家军传说》受邀参加省第十三届戏剧节开幕展演。  四、坚持演出为要,激活传统戏曲演艺市场。把剧团开展公益性演出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实施戏曲剧团惠民公益性演出。县财政每年分别给予3家优秀戏曲表演院团20万元奖励,要求各院团每年送演出进基层50场以上。借助“魅力三门”“三门微演艺”“三门社区群星秀”等文化惠民平台,拓宽传统戏曲院团演出市场。〔三门县委宣传部供稿〕  象山县精准发力助推文艺繁荣发展   象山县积极引导、大力推动,培育一批在市、省及全国有影响的文艺精品项目,有力助推文艺繁荣发展。  一、同心并力,建设优秀题材库。积极鼓励各个艺术门类踊跃创作,定期召开创作班底研讨会,推荐优秀作品在各级各类刊物发表,组织优秀作品参加各类展览、比赛,出版散文集6部、诗词集6部,涌现出摄影作品《开渔啦》、唱新闻《长年葱》、舞蹈《我们一起踏沙滩》等精品。  二、凝心聚力,完善人才队伍培养。完善文化创作基地建设,修缮扩建陈汉章纪念馆、德和根艺美术馆和才华剪纸艺术馆,成立茅洋农民画创作基地、东门美术创作基地、鹤浦摄影创作基地,建成“中国渔文化研究基地”、《民族文学》象山创作基地、浙江摄影家协会象山创作基地。整合全县文艺家人才资源优势,形成文艺协(学)会12个,举办文艺创作培训班等活动,每年组织骨干会员外出采风。  三、齐心协力,保障文艺精品创作。出台《象山县优秀文艺新闻作品奖励(试行)办法》《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文艺精品创作扶持激励政策。完善协会工作月报机制,通过每月召开协会秘书长会议,每季度召开协会主席、秘书长会议,及时掌握下属各协会活动动态。安排专项扶持经费,通过分期拨付方法,激励各协会创作激情。近两年共有20余件作品在省级以上获奖,其中7件作品获得国家级大奖。〔象山县委宣传部供稿〕  金华婺城区打好“三张牌”推动文艺精品创作   金华婺城区打出“平台”“人才”“活动”三张牌,不断加强文艺精品扶持和培养机制,努力打造本土文艺精品。     一、打好“平台”牌,激发文艺创作引擎力。打造创作基地,建成安地书画创作基地、琅琊作家创作基地、蒋堂婺剧创作基地等7家,通过在农村建设基地的方式,鼓励作家深入生活,创作精品力作。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办好《婺江文艺》,设立本地作家精品栏目,提高刊物品位。扩大展示空间,统筹全区60个文艺团队定期到文化礼堂开展种文化活动,借助送文艺下乡等文化亲民方式,扩大文艺队伍展示空间。  二、打好“人才”牌,提升文艺创作生命力。完善制度,修订《婺城区文学艺术创作奖励制度》,鼓励创作人才投入创作,设立专项资金奖励精品创作。创建“文艺家工作室”,创建10多家杜顺华白沙讲堂、洪增贵婺剧创作室等。加大推介力度和对优秀文艺人才的宣传力度,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推广90余次,扩大其社会影响力,营造良好文艺创作氛围。  三、打好“活动”牌,增强文艺创作鲜活力。举办“全国知名作家走读白沙”活动,邀请国内30多位作家、诗人汇聚白沙溪,开展采风、笔会等活动,推动婺城文艺精品创作。开展“百姓大舞台”活动,通过设立专场,给草根文艺家们自我展示平台,覆盖18个乡镇(街道),惠及1万多人。捐赠书籍活动,推动婺城籍作家创作的图书捐赠到农家书屋,目前已有13位作家向全区382家农家书屋赠送如《燕尾洲文丛》等8000多册书籍。〔金华婺城区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 第98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6年12月23日 【工作交流②】□杭州江干区“精准供给”新模式打造家门口文化乐园□江山村歌打响农村文化礼堂品牌□平湖市突出“三个三”培育发展新乡贤文化□云和县“工匠精神”激发文化内生动力打造文化名城□泰顺县构筑“互联网+传统媒体”中枢彰显融合效力□丽水莲都区“三个打造”建设文明小巷 助力文明创建         杭州江干区“精准供给”新模式打造家门口文化乐园   杭州江干区探索建立基层文化发展“精准供给”新模式,积极发展特色群众文化,努力提升社区文化品质。  一、注重基层创新,打造家门口文化品牌。鼓励基层文化创新,在全区形成一批富有特色、影响广泛、群众喜闻乐见的社区文化品牌。建立“一社一品”区级数据库,与各级文化馆、文化团队合作参与各类展演,年均开展各类活动3000余场次,群众文化作品屡获全国大奖。由宣传部牵头、新浪浙江搭建平台、各部门协同保障,共同打造“心灵书屋”文化公益品牌,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开展亲子伴读、经典诵读、兴趣课堂等活动,把全民阅读延伸到最后一公里。九堡新江花园、四季青运新花苑的书屋已投入使用。建设“智能书房”,率先推出全域、全时化免费智能阅读、健身服务,建立16个智能“钱塘书房”“钱塘健身房”,市民通过刷市民卡,就能在家门口享受到24小时免费智能文体服务。  二、注重供给方式,呈现家门口文化盛宴。充分利用杭州市“琴棋书画”(杭州大剧院爱乐乐团、杭州棋院、杭州图书馆、杭州美术馆)均在江干的便利,传播家门口文化。全区8个街道均建成面积在1500平以上的街道文化站,144个村社均建有20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文化活动。开发基层群众文化团队智慧管理系统,实现数据采集、统计分析、信息发布、在线互动等功能。细化文化示范团队、星级群众示范团队的评选、考核、培训、活动等环节。在区、街、社三级挂牌成立“文化志愿服务中心”,建成各类文化志愿服务团队603支、品牌项目275个,全区登记在册文化志愿者3000余人,平均每月提供文化志愿服务162场次,基层文化供给方式初步实现从“政府+市场”向“政府+市场+群众+志愿服务”转型。  三、注重内涵挖掘,做好家门口文化传承。深化钱塘江文化研究,编制《钱潮回声》等专集,涌现出《钱塘渔火》等优秀作品,“钱塘江传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每年举办“钱塘江文化节”、“钱塘之韵”艺术节、“钱塘悦读”读书节等钱塘江主题活动30余项。在孝子丁兰故乡——丁兰街道成立孝文化研究会,打造“一馆一园一阵地”,建立杭州孝道文化馆、孝道文化公园,成立“全国孝道文化教育基地”。推出“一风一品一体系”,倡导“孝”家风,开展“十大孝星”等“孝”品牌活动,引进“孝”评价体系,完善“孝乡公约”。制定出台《江干区民办博物馆扶持办法》,培育万事利丝绸博物馆、东方圆木博物馆等民办博物馆9家,馆藏总面积达7100余平、藏品5000余件。〔杭州江干区委宣传部供稿〕 江山村歌打响农村文化礼堂品牌   江山市将村歌文化与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有机结合,以歌扬名、以歌促用、以歌育人,充分发挥村歌文化在文化礼堂建设中的独特魅力。  一、用村歌打响文化礼堂建设品牌。“一座礼堂,一首村歌”,江山市将村歌创唱作为文化礼堂建设重要内容之一, 2016年全市共创作村歌近200首,文化礼堂建设村实现全覆盖。江山市被授予首个“中国村歌之乡”称号,《碗窑美》《千年清漾》《好客赵家》等村歌荣获全国村歌大赛金奖并在央视播出,融村情、村景、村民为一体的村歌文化深深植入农村文化礼堂之中,“文化礼堂·村歌嘹亮”成为江山文化礼堂建设特色品牌。  二、用村歌促进文化礼堂活动开展。通过连续举办文化礼堂村歌创唱等系列活动,进一步增强基层群众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下发《关于进一步丰富农村文化礼堂活动的通知》,举办农村文化礼堂带头人才艺比赛,开展形式多样的村歌创唱礼堂活动,培养一批能说会演、精谋划、善组织的农村文化礼堂带头人。市级文化部门也结合文化礼堂村歌创唱活动开展业务指导,市文化馆全年开展业务辅导50余次3000多人次。  三、用村歌引领乡风文明。结合乡风文明建设,将村歌创唱与最美弘扬、家风传承、民俗发扬等工作相融合,以村歌来聚民心、集人气,为传承乡村文脉、丰富农村文化、提升乡风文明积极传递社会正能量。《家风代代传》《望乡》等一批反映村庄传统、凝聚乡愁的优秀村歌让村民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增强了归属感和荣誉感。〔江山市委宣传部供稿〕 平湖市突出“三个三”培育发展新乡贤文化   平湖市积极培育和发展新乡贤文化,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基层落地生根。  一、“三大机制”激活新乡贤资源,选树新标杆。建立挖掘培育机制,成立乡贤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确定“新乡贤”标准,以优秀基层干部、道德模范、本土在外的乡贤达人等为重点,选出“好人”“能人”“热心人”1200多人。建立宣传联络机制,在报纸、电视、微信等开设专栏专题,定期推介先进典型。以“乡情乡愁、亲情友谊”为纽带,在新仓等镇成立“乡贤联谊会”,形成乡贤文化建设良好氛围。建立研究传承机制,筹建乡贤文化研究会,结合“文化平湖”“报本文化”建设,组织开展学术研讨,先后出版《平湖乡贤文化论稿》《新埭望族与名人考》等专集。  二、“三大结合”传承新乡贤文化,涵育新乡风。与厚德家风培育相结合,开展优秀家风家训征集展示,举办乡贤“谈家风传家训”座谈交流会。组织文联、文艺家协会成员开展乡贤家风文艺作品创作,邀请书法家创作乡贤家风作品600余幅。与崇文学风培树相结合,将乡贤文化融入乡情乡土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组织开展“知乡贤、颂乡贤、学乡贤”主题活动,让乡贤文化在校园广泛传播。与尚美社风培养相结合,筹建平湖乡贤馆,建立杉青港、三叉河等村级乡贤分馆,在林埭清溪文化馆乡贤文化专区设立“乡贤廊”“乡贤榜”,物化乡贤文化成果。组建“乡贤宣讲团”,举行“身边的力量”大型故事会。  三、“三大平台”激发新乡贤能量,助力新发展。创设“乡贤聚智·反哺家乡建设”平台。结合浙商回归、“金平湖雁归计划”等工作,引导在外乡贤反哺家乡建设。累计引进浙商回归项目121个,实现省外到位资金112.93亿元,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1500多名,其中引进“千人计划”专家23名。创设“乡贤聚才·引领乡风文明”平台。探索“村两委+乡贤”工作模式,聘请乡贤担任智囊团成员,提供决策咨询。以先进党员、身边好人等为依托,设立“乡贤志愿者工作站”,组织开展“助力清三河”“义务助拆”、扶贫济困等活动2000余次。创设“乡贤聚力·参与基层治理”平台。开展“幸福自治家园”项目建设,如涌现了新仓镇中华村“生态河道我来治”、当湖街道黄家浜村“姐妹抱团创业”、钟埭街道花园村“老干部工作室”等20个项目。〔平湖市委宣传部供稿〕 云和县“工匠精神”激发文化内生动力打造文化名城   云和县以“工匠精神”为核心,打造企业“创新型”工匠、后备“复合型”工匠、产业“传承型”工匠,切实激发文化内生动力,打造浙江省文化名城。  一、建设团队激发创新能力,打造企业“创新型”工匠。依托省、市两级重点文化创新团队云和县木制玩具文化创意研产中心以及巧板文化研究所、益智玩具研究发展中心等文化创新团队建设,在团队中吸纳配备技术骨干、能人巧匠,开展研发和技术攻关,通过实践锻炼打造企业“创新型工匠”。县木制玩具产业创新驱动内生动力进一步被激发,2016年1-10月木制玩具规模以上企业产值达14.15亿元,其中新产品产值5.48亿元,新产品产值率已超过39%。  二、精准教育适应市场需求,培育后备“复合型”工匠。依托云和职业技术学校,开设木制玩具设计与制作专业。作为开设木玩专业有一定水准的中职学校,该校通过校企合作,完成专业课程开设、项目模块选定和校本教材编写。目前已形成一专业对多企业的校企合作格局,合作日渐走入深水区。通过引企入校共建实训基地、每年开展“积木玩具创意设计大赛”等形式,致力于培养木制玩具“复合型”工匠,已为县主导产业木制玩具产业输送人才2000余人。  三、依托名师培育能人巧匠,培育产业“传承型”工匠。该县依托青瓷、根雕石艺、剪纸等重点及特色产业,设立大师工作室,发挥技能大师“传帮带”作用,其中县委县政府对源自民间的工作室寄予支持,促其健康发展。如“叶氏哥窑”工作室;孙伟祥、韩新青、叶崇甫根雕石艺馆、石塘村“顾作良”工作室等一批产业传承工作室蓬勃发展,以“名师带徒”方式带徒传技、技艺传承。已培养各类传承型工匠近百人,推动云和特色工艺的教育传承、技艺传承和文化传承。〔云和县委宣传部供稿〕 泰顺县构筑“互联网+传统媒体”中枢彰显融合效力   泰顺县以“三化”为抓手,加快新旧媒体整合力度,构筑“互联网+传统媒体”新闻宣传中枢系统,彰显融合效力。  一、聚合媒体力量,“微、网、纸、广、电”一体化。整合“泰顺新闻微信公众号、泰顺新闻网、今日泰顺报、泰顺人民广播电台、泰顺电视台”五大媒体资源,将县新闻信息中心所承担的办报、办网职能划入泰顺县广电台,有效改变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和网站、微信等新兴媒体分立单干的新闻宣传格局,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运用“互联网+”思维,以一体化为目标,聚合五大媒体力量,打造泰顺新闻宣传中枢系统。  二、加快化学反应,“采、编、审、发”规范化。设立泰顺县新闻宣传总编室,统一指挥调度各平台,规范“采、编、审、发”流程,即一线记者获取信息,按照五种业态形成不同稿件,随后各媒体各自平台播发,实现单一信息裂变多元信息。规范新媒体发布原则,利用较成熟的电视新闻审查机制,增加新媒体审查制度,避免低俗、造假、粗制滥造等信息发布,允许适度“网络语言、标题加工”。发挥新媒体用户体验优势,强化网站、微信等后台服务,将群众诉求、关切热点、市民爆料等由传统媒体报道播出,同时将电视问政、重大事件、《泰顺新闻》等通过新媒体发布,探索传统媒体与用户互动模式。  三、强化融合力度,“人、岗、责”深度化。优化结构提升战斗力,撤销泰顺广电台事业科、新闻信息中心等五个科室,压缩减少办公室、计财科等行政人员,充实一线记者力量。全台人员编制从222名减至130名,但新闻相关科室占到内设机构86%,新闻从业人员占比80%,其中专门从事新媒体工作人员占20%。重视外宣打响知名度,配强外宣队伍,实行外宣责任制,各平台外宣成绩均创历史最佳。其中,中央新闻主频道播出27条(《新闻联播》9条)、省级《浙江新闻联播》等137条、市级《温州新闻联播》等246条,同比分别增长800%(《新闻联播》同比增量9条)、495%、228%。〔泰顺县委宣传部供稿〕 丽水莲都区“三个打造”建设文明小巷 助力文明创建   丽水莲都区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围绕“挖掘小巷文化、凸显人文元素、展示文明风采”理念,积极开展背街小巷专项治理工作,助力文明创建工作。  一、以人为本,打造文明之巷。针对背街小巷路面坑洼、路灯不明、公益广告宣传欠缺等问题,莲都区全面开展文明小巷打造工作。巷口除有明显道路名称外,还设置核心价值观24字、道德模范事迹、居民公约等,巷里每50米有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或显著的遵德守礼提示牌,将文明理念融入到居民日常生活。路面整治同拆除违章建筑、路灯照明、绿化美化等综合考虑,同步进行,确保综合整治后的街巷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累计投入资金112万元,打造文明小巷14条。  二、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小巷。按照尊重和挖掘小街巷原有文化特色等原则,各社区从提升特色风貌着眼,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小巷。如厦河村曾经是烈士刘英生活工作过的地方,村口小巷则以“红色”为主题,挖掘红色资源,介绍其峥嵘岁月以及其他在丽水涌现过的英雄人物和事迹;村中的桂山路则以“乡愁文化”为主题,通过漫画、墙绘等形式把历史典故、民间传说、历史人物等村落发展历程和社会变迁生动元素展现出来,真正让村民看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三、共建共享,打造双赢模式。莲都区各社区创新工作思路,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如万象街道丽阳门社区联系共建单位市科技局,共同筹集20万元资金用于社区内同乐弄改造工作。改造后的同乐弄在原有标准上,增设宣传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窗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乐弄也因此成为一条远近闻名的文化长廊。〔丽水莲都区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 第 99 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6年12月28日 【2016年三级联动课题(四)】□构建青少年“三原色”育人体系调查  (杭州市江干区委宣传部课题组)□打造外滩国际时尚小镇的思路对策  (宁波市江北区委宣传部课题组)□“讲好中国故事  厚植乡愁记忆”全区域实践和特色性研究  (衢州市衢江区委宣传部课题组) 构建青少年“三原色”育人体系调查杭州市江干区委宣传部课题组 在中小学生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了当前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命题。近年来,杭州市江干区围绕“接班人”、“小公民”、“新人才”三项育人目标,构建“三原色”育人体系,不断提高育人工作成效。该工作荣获教育部“全国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优秀案例”。最近,区委宣传部组建课题调研组,深入中小学校开展调研,召开座谈会21次,问卷调查805份,综合形成以下报告。一、构建青少年“三原色”育人体系的探索与实践1.搭建分工明确的组织架构。成立由区委宣传部、区政府办、教育局、关工委、财政局等相关单位共同参与的“江干区中小学育人工作领导小组”,构建育人工作领导体系。划分红色理想信念教育、绿色公民意识教育、蓝色创新实践教育三个版块,由区各相关部门分别参与阵地建设和设计活动。建立“育人视导”的评价机制,从政府部门、专家学者、家长、社区等社会各界聘任了90名视导专员,对学校育人管理、校园文化建设、校园周边环境、日常行为规范、文明秩序等方面进行评估,提出改进意见,不断提升区域育人成效。2.打造五光十色的活动品牌。以“学校之光、家庭之光、社会之光、网络之光、心灵之光”为青少年争优载体,建立“五光十色”雏鹰争章活动体系,打造“悦读城”、“寻访旅”、“科技舟”三大活动品牌,通过“我为核心价值观代言”、“红领巾相约中国梦”、“强国梦想,励志成长”、“品质少年寻访之旅”、“诵经典,传孝道”、“绚丽三原色,迎接G20”等主题教育活动。引导中小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觉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3.培育百花齐放的校园文化。结合江干“孝道之乡”创建,编写区本德育教材《孝文化读本》,抓好传统美德教育。深化“美丽学校”建设,培育“杭州市美丽学校”5所,重点项目7个,浙江省义务教育精品课程7项。以“一会二展三联盟”机制(即德育工作年会、德育成果展示、“精彩一课”德育课展示、片区德育工作联盟、德育品牌群联盟、德育特色研究联盟),激发校园文化建设活力,认定校园文化精品18项。区域化推进学校与本地科研机构、文化名人、规模企业、街道社区的深度合作,挖掘地域文化特色资源,形成了采荷二小“和”文化、丁兰实验学校“孝”文化、夏衍小学“种子”文化、濮家小学“阳光”文化、东城中学“弘毅”文化等特色校园文化群。4.营造齐心合力的育人氛围。拓展“第二课堂巡游”项目,以“课程化、区域化、社区化”为方向,打造区级第二课堂场馆13个,每年开展特色第二课堂活动60余项,参与学生1万余人次。实施“红袖章family”行动,以“1+N”模式动员青少年和家庭成员组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目前,家庭志愿者注册已达4000余户、家庭成员近万人。建设“家校共育”体系,以值日校长、家庭联盟小组活动、“潮爸潮妈”课程等形式加强家校互动。创建“心灵书屋”,整合公益组织、爱心企业、大学生社团等社会资源,众筹优秀书籍,定期在社区免费开展亲子伴读、经典诵读、兴趣课堂、教育讲座等活动,为社区青少年营造一个感受阅读乐趣、提升文化素养的学习场所。二、构建青少年“三原色”育人体系存在的问题1.育人目标的微观转化有待探索。“三原色”育人体系推进育人工作侧重宏观,在整体规划、部门联动上有较好表现,但在基层学校的“承接力”不足。全区层面的育人活动目标,由于层层衰减,难以在青少年间完全表达。育人工作的宏观目标怎样进行微观转化,真正将“三原色”育人目标在基层学校“落地生根”值得探索。2.课程渗透的规划设计有待改进。“三原色”育人体系的核心在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据问卷调查反映,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以开展活动、宣传教育形式为主,而在学校课程的渗透力不够,并且存在校际差异、班级差异,难以把具体而微的价值理念“循序渐进”地植根下去。3.育人活动的设计形式有待创新。通过座谈和问卷调查了解到,仍有一些育人活动存在着“不注重学生心理状态和年龄特点”、“活动呈现形式陈旧、单一、乏味”、“活动中选树的榜样人物的事迹脱离现实”、“活动的说教意味太浓,教育方法落后”等问题。设计欠妥的活动往往起不到教育效果,甚至令人“心生厌恶”,有违教育初衷。4.共同育人的合作机制有待推进。“三原色”育人体系虽然已经逐步打通封闭系统,推进合力育人,但仍然存在“整合度”不够、“一致性”不足,“学校、社会、家庭三方参与育人的比例失衡”等问题。5.育人成效的评价方式有待改进。在现有考试评价体系下,很难用单一试卷对学生思想道德状况作出客观评价,也很难用一个量化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学校的育人成效。因此,迫切需要创新思维并花很大精力解决“评价方式单一、评价渠道单向”等评价问题,从而改进育人成效评价方式。三、进一步建设“三原色”育人体系的对策建议1.使好思想引领的“巧力”。一是选好主题教育活动的“发力点”。从国家、社会当前的大事、重要的节日、舆论的热点作为切入点,围绕“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中心工作,依托“红色”育人活动载体,利用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爱国主义教育、实事政治教育,用“以小见大”的方式照准思想道德建设的发力点。二是加强学生实践的“代入感”。从中小学生身边的人和事入手设计实践活动,组织开展“身边好人”、“道德模范”进校园宣讲,切实增强思想引领的“亲和力”。三是构筑思想引领的“同心圆”。将“三原色”育人目标有机渗透到街道社区、学校班级、家庭教育的各项思想道德建设子活动中,每个活动都能体现理想信念、公民教育、实践创新的“三原色”目标指向,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细落小落实,实现“行知合一”。2.彰显课程改革的“魅力”。一是“循序渐进”。结合青少年核心素养培育工程,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阶梯式的课程建设指导意见,充分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教育教学规律、社会发展规律。二是“全面覆盖”。坚持全课程育人,组织教育专家,提炼各项课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点和培育目标。三是“求同存异”。学校根据教育行政部门出台的课程建设指导意见,根据自身实际和学生特点,开发本校德育课程,确立的德育课程经审核论证后备案,每年组织精品德育课程的评选、交流、推广。3.提升育人活动的“活力”。一是摸清学生特点。组织开展各校学生价值观调查,把握学生价值观整体现状,摸清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和不同家庭等学生的价值观差异和特点,找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头脑的对接点,为科学设计活动奠定实效基础。二是提炼学校特色。规范学校育人活动的设计,采用德育专家“双审”制,经校内校外两位德育专家审核后再推出活动。开展“德育特色项目评选”,利用考核杠杆,梳理提升学校育人活动,鼓励创新。举办“德育成果”展示,为学校优秀育人活动提供展示平台,加强学校间育人活动设计的互观互学。三是塑造区域特质。每季度开展一次“片区德育活动”,由学校轮流发起主办、所属街道、同街道兄弟学校配合参与,让区域的文化特质与学校的育人文化相得益彰。      4.形成共育氛围的“合力”。一是发挥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学校在育人工作中要作为政府、社会、家庭的“联结点”,主动拓展切合学校实际的各项教育资源。二是营造整体的育人环境。深化育人视导工作,让社会各界参与到学校育人工作中来,参与的部门、单位、家长群体要按照职责分工,发挥各自优势,为学校的育人工作献计献策,贡献力量。三是探索校内外教育的结合途径。把课堂教学与社区服务、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实施“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计划”,利用本区域内的道德模范、先进典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资源以及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等阵地,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养成作用,引导学生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升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理解。5.发挥教育评价的“潜力”。一是目标“具体化”。要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广泛征求学生、家长意见,凝练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养成目标和行为表现;也可由学生讨论集中形成共识,再通过教师或专家支持与评价目标对接。二是评价“发展化”。探索建立指向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将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社区青少年俱乐部活动、第二课堂等活动的情况纳入评价体系。通过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过程性记录客观呈现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状况。三是评委“多元化”。引入更多的评价方,让更多“社会人”参与评价,比如,志愿服务组织者、社区工作人员、第二课堂工作人员、任课老师等,从而改变评价渠道单一的现状。 课题负责人:许德清课题组成员:朱  吉、姜文权、费  蔚、熊  侃、陶焦芳  打造外滩国际时尚小镇的思路对策宁波市江北区委宣传部课题组 时尚小镇作为以特色时尚产业为核心、兼顾独特文化内涵和拓展功能的新载体,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为江北文化产业转型升级、赶超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以来,江北区委宣传部成立课题组,就如何推动老外滩时尚小镇建设开展专题调研,综合形成如下报告。一、国际时尚小镇建设的创新实践1.宽视野布局,抢占时尚高地。积极响应市委作出的建设宁波音乐港、宁波文创港、提升老外滩时尚港的决定,以“三港”产业格局融合外滩区域城市发展和旅游发展要素,打造城市文化高地。其中,宁波音乐港将以宁波大剧院和荪湖公园两大区块为核心,以培育音乐文化全产业体系为抓手,将之建设成为“海上丝绸之路音乐母港、国家音乐产业集聚区、长三角音乐时尚消费中心”;宁波文创港以甬江北岸港口与工业遗存为依托,以集聚文创产业为抓手,打造宁波城市“创意生活社区”;外滩时尚港以老外滩区域为核心,按照“城市客厅、文化沙龙、时尚商圈”的定位,融合音乐港与文创港,力促成为国际时尚文化交流的窗口。2.多元化打造,培育时尚土壤。着力布局外滩文化产业平台,通过“文化+旅游”、“文化+创意”、“文化+饮食”等“文化+N”方式,重点发展休闲旅游、时尚消费、特色餐饮等文化产业,同时将老外滩港口文化、时尚文化、婚恋文化等相关文化元素统一打包盘活,与周边产业形成互动,力促引进一批高端休闲产业、文创产业进驻外滩商圈。举办时尚文化系列活动,打造老外滩世界风情一条街,推出特色文化夜市,搭建国际民俗文化展示平台,“3D彩绘”、“汉服文化采风”、“花艺展示”、“陶瓷绘画”等一系列创意迭出的文化活动深受欢迎。举办著名舞蹈家侯莹现代舞艺术揭示展、城市雕塑设计大赛等时尚鉴赏活动,推出“阅鉴·老外滩”读书会、“一月一讲”名家讲座等活动,进一步提升大众时尚文化欣赏能力。3.高起点创新,做强时尚“智”造。一方面推出创新性时尚产品。运用“月光经济”、“风情夜市”等活动平台,鼓励企业创新化经营,开发创意性产品。由集装箱改造而成的“24小时书吧”为往来游人提供阅读、休息、聊天的场所;由大面积绘制城市街道主题墙的“外滩风情街”实现实景与墙绘的创意结合,增添了时尚文化趣味性;由经营多肉植物和国外创意产品的“绿色中巴”开发的咖啡茶点等餐饮美食产品,配上外籍售货员,形成“外滩风情街”中“世界的味道”区域;由五顶易展帐篷组成的“世界的花朵”区域,不仅时常更新高品质鲜花,还提供手工布艺品等个性化时尚产品。另一方面落地时尚化产业项目。引进具有异域风情的“外滩风情街”、“Y-TOWN海上旧梦游轮文化综合体”项目,提升了老外滩国际化颜值;引进“石库门一号影视库”项目,先后落户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创作基地和中国电影编剧高峰论坛组委会,提升了老外滩在影视制作领域的影响力。4.全渠道借力,汇集时尚优势。借智高校科研机构,设立500万元专项资金,与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时尚产业项目战略合作。加强国际合作交流,依托在老外滩已建成的宁波市首个国际人才社区,积极引进匈牙利国家贸易署、意大利全国艺术家协会(中国)创意中心等机构,实现领事机构功能延伸。借助周边分布的宁波美术馆、城展馆等文化地标优势,集结宁波市摄影家协会、书法家协会、美术家协会等团体,挖掘社会时尚潜力。利用历史资源招引,投入大量资金保护和修缮了老外滩周边的德记巷、贝家巷、戴祠巷、外滩延伸段等一批历史文化建筑群,利用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招引时尚文化企业入驻。二、存在问题和不足1.时尚文化传播局限制约洋气的提升。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外滩,宁波老外滩与上海老外滩、北京王府井、南京夫子庙等区域在世界时尚文化圈内的知名度相比相差甚远,无法成为外来游客游玩和外来时尚文化元素集聚的地方,也就无法产生国际化时尚地标的流行概念。举办活动受众面的局限性导致老外滩良好的时尚文化氛围没能大规模传出国门,传播至世界各地,其历史地位匹配度有一定的错位。2.业态布局结构不均制约商气的提升。原有的招商引资方向由于政策扶持、定位模糊等方面因素导致老外滩文化产业结构较为单一,业态布局较为单调,多数集中在酒吧文化、餐饮文化等领域,创意设计、时尚展示、影视制作等领域涉足不多,而今年加大力度编制出台的政策扶持对老外滩产生的效果尚需时日才能显现,老外滩现有商气氛围不够浓郁。3.文化内涵挖掘不深制约文气的提升。受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老外滩的时尚文化产业以打造商贸综合体或建设时尚文化建筑为重点,单纯地追求时尚文化外在形象,对自身的历史文化内涵、欧陆时尚气息挖掘不足,无法展现出特色优势,难以实现经济新常态下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4.创新人才集聚不高制约才气的提升。当前小镇建设尚处于初始阶段,周边环境囿于多年来进驻企业小、低、散问题的制约,难以在短时间内实现“华丽转身”,无法满足以年轻创客、企业高管、科技人员、留学人员为主的“创新新四军”对创新创业环境的要求。近年来高端人才引进政策的出台尚需时间的检验,短期内成效难以显现。三、深化国际时尚小镇建设的思路举措1.科学规划,塑造魅力小镇靓风情,让外滩小镇更显大气。编制完善老外滩国际时尚小镇规划方案,重点打造“一核两轴两带三片区”,一核即国际时尚母港核心,以老外滩和绿地中心区域为主,两轴即时尚轴、国际轴,以沿人民路与大庆北路轴和沿大闸南路轴形成的Y型发展区域为主,两带即欧陆风情带、十里洋场产业带,以沿姚江风情休闲绿化带和沿甬江旅游时尚休闲带区域为主,三片区为历史与现代交融片区、现代时尚与商务片区和未来时尚与创意片区,与片区内历史街区有机串联,将老外滩建成富有文化内涵与时尚魅力的城中小镇。2.扩大宣传,营造引凤招凰浓氛围,让外滩小镇更具商气。选择部分已出台的招引政策作进一步细化,对引进企业主体类型、企业扶持力度、企业招引流程等进行定制化修订,大力引进时尚设计、影视制作、创意开发等类型的企业。对时尚小镇规划进行合理的策划包装,加强宣传,广泛推介。定期举办形式多样、时尚前卫的各类沙龙、路演、论坛等活动,最大力度扩大舆论宣传覆盖面。积极探索以国际时尚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招商引资运作机制,把创新思路和招强选优作为特色小镇建设的重要抓手,合理利用新马路文保房、石库门历史建筑等优势资源,吸引数个影响力大、号召力强的集团性企业或若干集团公司组成的联合团体进驻老外滩。3.深度整合,力推三港融合大发展,让外滩小镇更有文气。积极发挥外滩港的时尚产业优势,与音乐港的音乐产业和文创港的文创产业深度整合,打造一批重点文化设施、文化产业。时尚港方面,建立中国保险博物馆,宣扬老外滩金融历史文化内涵,与周边海关博物馆、美术馆形成博物馆群。与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共建中英时尚产业园,推动时尚产业规模化。音乐港方面,与北大青鸟合作共建国家音乐产业基地,规划建设音乐公园,打造城市音乐地标;与金隅集团合作共建金隅音乐大厦,打造城市音乐及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文创港方面,配合做好前期规划工作,尽早启动建设,在此基础上,将时尚产业与音乐产业、文创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创新资源、时尚资源与功能模块的叠加。4.精心策划,凸显国际化主题特色,让外滩小镇更具洋气。结合国际人才社区和意大利全国艺术家协会中国艺术中心、匈牙利、拉脱维亚领事馆派出机构等项目,依托外滩世界风情街平台,谋划开展各国风情活动,吸引国内外创意型文化企业承办整合度高、参与面广、影响力大的文化活动;依托宁波音乐港市级平台,借助相继落地的第14届、15届中国合唱节、中国原创音乐致敬盛典、“九天音乐再出发”全国选秀活动颁奖典礼等平台,集聚国内外优秀的音乐文化元素,助推老外滩营造“多元、开放、包容”的洋气化氛围。5.全力引智,打造创新创业聚宝盆,让外滩小镇更聚才气。依托老外滩国际人才交流社区、中东欧国家商贸文化交流机构中心、石库门一号影视库等机构、园区,全力引进时尚文化领域名企、名家、名人、明星,集聚高端人才、创意设计、潮流文化等优势要素,将老外滩打造成为时尚文化智力“金矿”。加强与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宁波大学等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共同培养时尚文化应用型人才。与财政、教育、发改、住建等相关部门共同协商,制定创新创业人才相关扶持政策。以包容的心态鼓励创新创业,为人才营造便捷舒适的奋斗环境。通过对外购买服务、项目合作等方式,引进优势资源,对人才引进形成补充,全方位打造集聚人力、物力、财力的“聚宝盆”。 课题负责人:林大吉课题组成员:江  渊、方英彦、林旭科、葛玲玲、聂  沛  “讲好中国故事  厚植乡愁记忆”全区域实践和特色性研究衢州市衢江区委宣传部课题组 为深入贯彻落实**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讲好中国故事,厚植乡愁记忆,推动“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衢江实践,2015年以来,衢江区率先以区委、区政府为主导,全区域开展了“寻找记忆中的乡愁”主题活动。近期,区委宣传部专门成立课题组,对活动成效及特色性进行调研,形成如下报告。一、全区域“寻找记忆中的乡愁”的主要成效和特色衢江区在全国县级行政区域率先组建“乡愁办”,开展“寻找记忆中的乡愁”主题活动,讲好中国故事、衢江故事,初步走出了一条县(市、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小落细落实的路子。普利兹克奖首位中国籍得主王澍先生亲自设计了乌溪江国家湿地公园博物馆;《针圣故里》闪耀世界针灸峰会和纽约时代广场纳斯达克“世界第一屏”,546家海外媒体转载报道,针灸界70多位顶级专家和400多位学会会员到衢州寻针访圣;绿水青山转化为放心农产品的故事讲进中央党校和G20峰会;“早餐奶奶”、胡金凤家庭等最美人物全国各大媒体广泛报道,腾讯点击量过亿;《乌溪江畔我的家》等文化精品得以研创传播……乡愁效应正在持续发酵。1.找到了57000多条乡愁线索。通过百家单位联动“查乡愁”、万封家书撬动乡贤“忆乡愁”、十万群众互动参与“找乡愁”等活动,全区登记各类“乡愁记忆”线索57821条(项)。一是组织职能部门充分运用好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非遗普查、历史文化村落普查、全国水利普查等普查结果;二是组织社科界文化界专家从《浙江通志》《西安县志》《衢州府志》《衢县志》以及《衢州历史文献集成》等文史资料中寻找衢江乡愁记忆。三是广泛发动群众寻找具有“乡愁记忆”的古桥、古道、古井、古堰、古埠、古梯田、古院场、古建筑、寺庙等物质文化遗产,家谱家训、地名由来、民俗文化、民间文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乡土名人、最美人物、特色小吃,山峰、河流、古树(群)和具有代表性的生产生活工具、生产遗物遗迹等实物与历史图片,以及这些“有形”遗产所承载的乡土习惯、习俗等,进行全面的普查登记。这种对家乡山水之美、生态之美、人文之美的再认识,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爱国爱乡之情。2.唱响了“五水共治”好声音。围绕“拆、治、归”等中心工作,一是先后组织了“钱塘江抒怀”采风团、《绿色中国》采风团、《小康》杂志采风团和“江韵乡愁”浙江网络作家衢江行体验营等多次文艺采风活动,其中省委宣传部、省作协组织的“钱塘江抒怀”采风团20多位优秀作家就撰写了108篇描绘衢江人民与水相亲、与水和谐、与水共荣的文章。二是对“浙江第一颗夜明珠”乌溪江和“江南红旗渠”铜山源两大水库进行聚焦,以纪录片、生活片、报告文学、组歌等多种体裁和形式营造氛围。三是组织开展了“归谷映象”“乡愁记忆”视觉艺术大赛、“五水共治”电视排舞大赛和赛水赛歌活动,央视新闻联播、人民日报头版+九版、人民日报内参、学习时报和浙江日报、浙江卫视接连刊播报道。这些工作增强了干部群众响应和投身“五水共治”的决心和信心。3.实施了200多个文化文艺项目。一方面组织专家对乡愁脉络进行系统梳理,建立乡愁记忆库,并在文化礼堂展示;另一方面组织实施讲述传播十个最美衢江故事、谋划建设十个文旅融合发展项目、评选推介十大历史文化名人、精心打造十个群众性文化活动品牌、建设十个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编著出版十本文化社科类精品书籍、每年建设十个以上农村文化礼堂、每年评选表彰十大爱心模范和最美人物等“八个十”工程。三年来,全区重点实施了红色千里岗革命纪念馆、杨继洲针灸国遗馆、衢州东城尚德乐园、杨继洲文化公园、全旺三陶轩古名窑研创基地、楼山后古村历史文化村落、六都杨文化提升工程、版画家沃渣纪念馆、革命烈士江文焕纪念馆、洋坑非遗馆、破石村孝文化馆以及80余个文化礼堂等200多个文化项目,总投资1.5个亿,丰富了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4.推动了文化精品共享。一是编纂《行进衢江·乡愁记忆》文化丛书。目前已完成出版《故事·传说》《民风·民俗》《榜样·感动》《微信·乡愁》《宗祠·传承》《樟树潭》及组诗《乌溪江放歌》、报告文学《世纪之水——乌溪江绿色交响曲》等乡愁文化丛书15部。二是开通乡愁体验直通车。从5万多条线索中选出66个最具衢江特色的乡愁记忆点,列为地图标注点,手绘制作《衢江区乡愁地图》。按照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目标要求,选定八条精品旅游线路,设置乡愁标志牌,开通直通车,把人文山水、家庭农场等联结起来,推动乡愁旅游。三是推动“乡愁记忆”舞台化。编创乡愁文化节目,创作村歌民歌,完成了《泥人印象》《月下编席》《春开茶园》《谷雨祭牛》等8个非遗节目和全国首个针灸歌曲《中华神针》、舞台剧《杨炯出巡》的编创工作,拍摄了文艺专题片《针圣故里》和《神针》《矩尺家风》等微电影,举办“最美乡愁·最忆衢江”文艺演出和“舌尖上的乡愁”农家擂台赛等等。二、“寻找记忆中的乡愁”主题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1.全区域谋划和局部性落实不相匹配。区委、区政府从一开始就将“寻找记忆中的乡愁”主题活动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来抓,建立了由副书记任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制订了详细的实施意见,设计了18项调查表,活动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但在实施过程中,基层单位包括一些乡镇、部门将活动作为软任务,没有从建设美丽中国、“两美”浙江的要求出发,从走好群众路线的高度去认识、去把握,没有做到与“五水共治”“四边三化”“三改一拆”等硬任务统筹兼顾,使得乡愁普查工作没有到边到角、到人到物,特别是一些地名来历没有梳理;活动意见中提出的任务,如每个乡镇都要制作“乡愁地图”、建立乡愁记忆库等要求没有如期实现。2.活动目标任务和区域人才储备不相匹配。活动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小落细落实与建设让城市更加向往的美丽乡村有机结合起来,从“乡愁”所包含的丰富内涵来看,确实能承载上述目的指向,并且起到“乡愁化人、润物无声”的效果。但这样的目标任务需要坚实的人才团队。衢江区撤县设区时,很多人才向市里集中,15年建区历程中,又有不少新培养的人才外调,人才队伍特别是宣传文化人才青黄不接,严重缺乏。为此,专门从市里聘请专家来帮助梳理乡愁记忆库,从国内请来诸如王澍先生、石学敏院士、王蒙先生等大师大咖来指导帮助谋划、建设,但远不能满足乡愁活动的深化、提升。3.丰厚的乡愁记忆资源和精品力作创作不相匹配。普查发现各类乡愁记忆线索近5.8万条,这些乡愁记忆中有像东方“灰姑娘”明孝贞纯皇后、中华针圣杨继洲、“华东第一天坑”灰坪岩溶天坑等一大批可以面向世界讲响的中国故事,通过活动的开展,杨继洲针灸康养小镇、乌溪江千年农夫小镇等一批可物化的乡愁记忆正在变成一幅幅美丽的画卷,《谷雨祭牛》《喝山情怀》《绣花鞋》等一批由衢江非遗项目改编而来的乡愁文艺节目走向百姓舞台,但这些仅仅是众多乡愁记忆中通过创新传化的一极小部分,仍有大量的乡愁记忆需转化为各类精品力作,提升衢江讲好中国故事的品位。三、全域性讲好中国故事、厚植乡愁记忆的启示1.既要注重广泛性发动,更要致力于主导性引领。乡愁以人们普遍拥有的情感为基础,寻找乡愁必须有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同时,乡愁蕴含着丰富的价值理念,必须坚持党委、政府为主导。2014年,在以建设现代田园城市为主题的区委全会上,衢江区鲜明提出在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中要“留住乡愁”;去年1月在区党代会上又作出部署,要求“内修人文,寻找记忆中的美好乡愁;特色扬名,打造憧憬中的‘五养归谷’”。活动伊始,区委书记、区长联名致信全区人民,组织发动十万群众找乡愁,千名文艺社科人士写乡愁,百家媒体报乡愁。活动期间,大力宣传“人与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发展理念,宣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引导人们把对家乡的情感倾注到“两美衢江”建设上来。从而把党委政府的要求与基层群众需求有机地统一起来,做到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兼顾,整个活动就不会游离于大局。2.既要注重系统性梳理,更要致力于经典性叙事。千百年的人类积累了千百年的乡愁,千万个人群有千万种乡愁。对这些乡愁要广泛收集梳理,以资文脉的传承和建设之鉴戒。同时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乡愁记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时代责任。在活动中,衢江区先后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石学敏,普利兹克奖首位中国籍得主王澍,著名作家王蒙,台湾陶艺大师徐瑞鸿,世界针联主席、中国针灸学会会长刘保延等多个领域大师考察衢江,给予世界眼光的指导。特别是中华神针的故事、千年农夫的故事、千年汝窑的故事、乌溪江的前世今生等等,这些故事立足于衢江,着眼于全国,又与中心工作相融,取得了一些高端影响的效果。3.既要注重观念性阐述,更要致力于物质性展现。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许多人远离自己的故土。镌刻在石碑上的告示训诫、书写于宗祠里的堂号郡望、蕴含在田畴柴门间的勤俭忠孝,等等,也随着时代变迁而渐渐远去。抢救并厚植“记忆中的乡愁”需要新的创新,特别是重视现代技术的运用。要努力使记忆这种观念性形态尽可能形成物质化的项目、视频、影视、馆藏。衢江区十大非遗节目舞台化展示,歌曲《中华神针》《乌溪江畔我的家》,艺术片《针圣故里》,微电影《神针》《矩尺家风》的摄制,都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从杨继洲故事讲起,衢江区已经启动建设中医针灸创新发展试验区暨杨继洲针灸康养城;从“五水共治”促转型开始,谋划20年、静态投资54亿元动态投资68.5亿元的衢江抽水蓄能电站顺利实施;从乡村田野记忆和占山补山、占水补水的新要求出发,富里万亩水田垦造工程全面开工,打造智慧农业小镇……这样将乡愁转化为项目,更能增强动力,更能厚植乡愁记忆。 课题负责人:汪  群课题组成员:陈剑明、蓝允勤浙江宣传信息 第100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6年12月29日 【工作要情⑩】 □杭州市唱响“杭州正能量”网上好声音□宁波市积极完善道德荣誉体系□绍兴市“文艺专家门诊”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舟山市强化渔民画版权保护构建民俗文化可持续发展产业链□嘉善县“善文化”品牌“三融入”推动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慈溪市创新基层文联“三联单”机制打造活力文艺地方军□温州龙湾区立足精品工程构筑文化惠民新高度□苍南县“新媒体看苍南”活动引领网络社会组织公益化发展□德清县开展非公企业“文化车间”创建推进核心价值观落地入心□磐安县运用“公益广告3.0”模式推动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舟山定海区推出“三毛散文奖”打响名人文化品牌□青田县实施六项德育行动计划增强德育整体功能□嵊泗县花鸟乡实施“乐+工程”共筑海上精神家园    杭州市唱响“杭州正能量”网上好声音。杭州市做大做强“杭州正能量”网络宣传,打造指尖正能量品牌。渠道为本,构建立体化传播矩阵。统筹协调中央、省、市主流网络媒体、新媒体,构建全方位网络传播矩阵,通过“身边的正能量”线索征集、“两微一端”互动、报网互动联动等多种方式,挖掘呈现“杭州正能量”网上风采。内容为王,注重暖新闻议程设置。围绕“突发事件中的暖心故事”等主题,组织网媒推送寒潮“敢冻人”故事、“最美片儿警”莫永伟事迹等系列正能量稿件。共组织800余次“杭州正能量”事件推送,在中央、省、市各大主流网络媒体上累计发布2000余篇“杭州正能量”稿件。微力为要,打造指尖正能量品牌。持续打造“杭州暖心月历”H5页面产品品牌,择取当月具有代表性暖心人物、事件,策划制作12期“杭州暖心月历”产品,通过浙江新闻客户端、“杭州发布”政务微信等渠道广泛推送。活动添彩,涵养杭州好网民好市民。先后推出“G20万人微笑墙”峰会倒计时网宣活动、“2016杭州好网民”活动等,参与网上投票共有5万多人次,相关报道稿件、专题阅读量达200余万人次。〔杭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宁波市积极完善道德荣誉体系。规范道德典型推荐、评议程序,畅通群众参与渠道,组织开展乡(镇)、街道及社区级道德典型的推荐评议活动,将道德典型的评选活动向基层拓展、延伸。广泛开展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组织万张“好人红榜进基层”和“万名好人进校园”等活动,用道德典型的人格魅力激励人、引领人。建立以道德模范名字命名的“工作室”、成立以道德典型为带头人的便民服务团队,如建立孙茂芳道德学校,为中小学生提供道德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制订《宁波市道德模范评选及待遇暂行规定》,加大对典型的教育管理及嘉许帮扶力度。邀请道德典型参加全市性重大会议、重大节日庆典、重大活动等,给予崇高的社会礼遇。建立“好人基金”为生产、生活困难的道德典型提供资金、技术帮扶。〔宁波市委宣传部供稿〕   绍兴市“文艺专家门诊”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绍兴市7家公共文化馆依托各自资源优势及地域特色,联手打造“文艺专家门诊”机制。开创书法、摄影、少儿国学、国画、曲艺、器乐、舞蹈、声乐、戏曲等多个文艺门类的联动门诊服务,方便广大群众跨地区询诊。整合市县两级书法家协会、摄影家协会、美术家协会、戏曲家协会、高校等专家团队,提供最专业最接地气的艺术辅导。专家团队已吸纳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等一大批艺术类专家名师,数量已超过120人。提供点单配送式服务,推进走亲巡诊下乡常态化工作。市文化馆根据点单需求,先后赴上虞区丁宅村、滨海新城沥海镇舜海村等基层单位开展10余次专家门诊。〔绍兴市委宣传部供稿〕舟山市强化渔民画版权保护构建民俗文化可持续发展产业链。舟山市积极探索渔民画版权保护新路径,以市文化产业促进会名义向国家工商总局申请注册集体商标“舟山群岛渔民画”,为民俗文化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举办渔民画版权登记培训和渔民画版权交易活动,全市有200余幅渔民画获得版权登记证,9位渔民画作者与重点文创企业签订版权交易协议。加强以“渔民画”元素为重点的海洋文化衍生品研发与营销,扶持重点渔民画家参与“舟山渔民画”主题文化旅游衍生品专项研发,在第二届国际海岛旅游大会等大型会展上展出。“舟山渔民画”商标荣获中国国际版权金慧奖。〔舟山市委宣传部供稿〕    嘉善县“善文化”品牌“三融入”推动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融入本土文化,让核心价值观“接地气”,把“地嘉人善 敬业争先”确定为当代嘉善人共同价值观,梳理形成具有时代特征的善文化“六大现象”。通过出版《论善》《袁了凡文集》《了凡·善文化二十六讲》等书籍,举办“慈善孝贤”暨了凡善学思想研讨会,深入构建“善文化”理论体系。融入百姓生活,让核心价值观“聚人气”,开展“善文化”主题微电影、微散文、微故事三大网络赛事。探索打造“善文化”主题城市视觉系统,创设善文化频道,开创《善商》杂志和《点赞嘉“善”人》专刊。5年来编创嘉善“道德模范”漫画系列以及相关文艺作品500多篇(部),举办了凡·善文化节、江南窑文化节等节庆活动800多场次。融入道德实践,让核心价值观“有生气”,每年开展感动嘉善十大善人善事暨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涌现各级道德模范、“最美教师”等500多人。设立“了凡·善基金”近200万,奖励身边最美人物62人次。积极推行“1+6”道德践行模式,围绕“善政”打造“善文化”民生服务系列品牌,形成“满城荡漾善文化”生动局面。〔嘉善县委宣传部供稿〕慈溪市基层文联“三联单”打造活力文艺地方军。“一联”交党委政府,稳固立足点。完善优秀作品、精品文艺和人才奖励扶持政策,每年安排60万资金,实施政府“月季花奖”评选作品2806件。与上级作协、知名杂志社深度合作,慈溪市成为人民文学长篇小说双年奖、十月诗歌奖和华语网路文学双年奖等全国性文学奖项颁奖地。“二联”交文艺人才,找准支撑点。以92个镇级文联协会、25支基层特色团队为引领,开展本土作家作品研讨会、名家文学讲座,推介本土原创精品,举办“在光荣的旗帜下”原创音乐会等重大主题文艺活动。目前有国家级协会会员57人,省级以上获奖、展览、发表作品1200余件。“三联”交人民群众,夯实落脚点。发挥艺术馆、刊物、微信公众号、互联网等阵地,搭建联系群众交流平台。实施一年一次“文化志愿行动”等文艺家会员活动机制,开展“走进文化礼堂”“书香飘万家”等系列活动,推进文艺惠民活动常态化。〔慈溪市委宣传部供稿〕 温州龙湾区立足精品工程构筑文化惠民新高度。实施文艺精品创作工程,出台《龙湾区文学艺术奖励和重点文艺创作扶持办法》等制度,每年安排600-800万元资金,购买重要公共文化产品和开展重要公共文化活动。设立50万元奖励金,扶持重点文艺创作。实施文化活动品牌工程,推出“七彩缤纷”文艺进礼堂活动,探索“1+X”百姓舞台创建模式,打造节庆、公益、社区等六大主题“百姓舞台”,开展“微舞台·星秀场”“龙湾好声音”等文化活动,活动年均300余场。实施网络平台精品工程,建立精品文艺节目数据库,对文艺人才和精品作品进行动态管理。创新推出云办公系统,开发电子文艺杂志,打造网上文联APP平台,实现手机网络办公,促进文艺工作者信息共享交流。〔温州龙湾区委宣传部供稿〕   苍南县以“新媒体看苍南”活动引领网络社会组织公益化发展。采用“一月一主题一采风”模式,邀请“壹加壹”“仁爱”等30多家网络公益组织与人民网、中新网、温州网以及本地知名网络达人开展“新媒体看苍南”走进浙江美丽南大门、走进五水共治、走进文化礼堂等系列活动12期。建立“突发舆情应急”“苍南新媒体工作室”微信群,依托网络社会组织新媒体平台收集各种突发信息,及时掌握舆情动态和现场救援情况,动员网络社会组织及民间网络大V转发官方媒体报道,牢牢掌握话语权和主动权。在网上开设公益微博、微信公众号,在19个乡镇(街道)设立“爱心驿站”“爱心衣舍”“救援服务队”等平台,招募100多名网络义工参与公益献血、交通劝导、助农助学等公益活动,采用“线上发动、线下设点”服务模式,募集爱心款500万元。〔苍南县委宣传部供稿〕 德清县开展企业“文化车间”创建推进核心价值观落地入心。探索开展非公企业“文化车间”创建工作,带动全县85%的企业参与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有效推动核心价值观落地入心。展陈系列化。以窗、墙、廊等形态展示企业历史、荣誉、精神等核心文化;以板报、流动巡讲的形式开展法律法规、政策解读等进企业活动;建立职工书屋、心灵港湾工作室等文化场所。形式多元化。以“企业单体”和“片区整合”相结合形式,完成首批30家企业试点工作;整合工青妇等11家部门资源将创建引向深入,引导企业投入资金260余万元。利用“以评促创、以奖代补”的形式支持队伍建设,如安泰桃花庄艺术团荣获世界叠人塔大赛亚军,在央视《新闻联播》播出;开展最美班组(工人)评选,褒奖凡人善举,全年入选省市级典型13人次;实现“一企一歌”,通过举办合唱大赛、才艺大赛等形式凝聚民企员工心;开展红五月、企业文化节等“一企一品”活动,增强企业美誉度,如美生橱柜彝族“火把节”等。〔德清县委宣传部供稿〕 磐安县运用“公益广告3.0”模式推动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拓展传播新空间,形成公益广告宣传1.0初级版。组建公益广告创作联盟,利用微信群、站酷等专业设计网站,交流设计经验,服务公益广告原创设计。发挥报纸、电视台、官方新媒体宣传主渠道作用,开设专版专刊,为公益广告宣传留足、留够宣传主阵地。丰富宣传新内涵,推出公益广告宣传2.0升级版。推出“乡风文明”“生态旅游”等系列公益广告,以省文明县创建为目标,推出文明餐桌、文明旅游、文明出行等公益广告,倡导人们树立文明理念。在重要节庆日,开展“最美身边好人”主题公益宣传,弘扬最美道德风尚。构筑公益新常态,打造公益广告宣传3.0稳固版。对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各类运载工具、工地封闭式围挡等刊播公益广告位置、数量、内容给予明确,把公益广告宣传纳入文明创建工作体系。对公益广告文化墙建设效果好的行政村进行奖励。连续两年举办公益广告设计大赛,共收集到各类作品400余件,评选出80余幅优秀作品在全县展播。〔磐安县委宣传部供稿〕   舟山定海区推出“三毛散文奖”打响名人文化品牌。定海是散文作家三毛的祖籍地,为进一步打响名人文化品牌,今年10月起面向全球华语作家推出“三毛散文奖”。该奖项由《人民文学》杂志社、浙江省作家协会、定海区委区政府主办,暂定两年一届,注重汉语叙事传统的继承和创新。目前该奖项已被列入浙江省作家协会三大文学奖之一,制订评奖条例、征集启事,确定评选标准、奖项设置和评奖机构,拟邀请知名作家贾平凹、余秋雨及三毛弟弟陈杰等担任评委。“三毛散文奖”已全面启动面向全球华人作家的征稿工作,拟于2017年4月举行颁奖活动。〔舟山定海区委宣传部供稿〕青田县实施六项德育行动计划增强德育整体功能。出台《2016—2018年德育工作实施意见》,全面实施六项行动计划,着力提升全县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整体功能。深化校园文化育人,大力创建“美丽学校”,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美丽学校建设。突出环境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体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深化家校携手育人,通过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优秀家长经验推广等形式,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联动。深化习惯养成育人,掌握学生状况、突出课程教学、细化落实规范、重视训导激励、强化自我管理。深化心育情感育人,以“热爱学生”为核心内容,开展各种“心育”活动,融洽师生关系。深化活动课程育人,积极开展校园课外活动,落实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特长;挖掘整合德育资源,多形式开展常规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德育队伍建设,重培训,重交流,重实效。〔青田县委宣传部供稿〕   嵊泗县花鸟乡实施“乐+工程”共筑海上精神家园。实施“乐居工程”,投资370余万元对农房进行外立面改造。投资100万元,对所有农田进行毛石墙整修、景观栅栏安装等。创建“美丽庭院”,改善人居环境,提升花鸟岛整体品味。实施“乐龄工程”,整合老年协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资源,成立花鸟岛乐龄幸福公社。打造包含“棋画室”“曲艺苑”“同堂会”“乐学堂”等不同功能的养老服务空间,实施“乐业工程”,推动渔旅融合、商旅融合,建设慢生活街区、文创街,大力发展渔家民宿、渔家乐、商贸零售等产业,举办“美丽海岛”创意创业大赛。实施“乐和工程”。创新“文化礼堂+”模式,打造海岛全域式文化礼堂。实现道德模范、“最美花鸟人”评选、道德点评等工作常态化。打造海岛艺术家基地,9月被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授予“中国诗歌之岛”。〔嵊泗县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 第101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6年12月30日 【观点摘编⑦】□网红成为“社交媒体影响者”值得关注□媒介低俗化的五大现实表现值得关注□国外新闻“锁屏推送”悄然兴起□高度警惕悄然兴起的“高级黑”舆论形态□警惕新媒体语境下“舆情搭车”引发次生舆情危机□净化网络空间关键要做到“三铁”并举□西方国家借文化产业传播核心价值观□社交媒体将“颠覆”政治传播渠道□融媒体视域下新闻内容生产的四大变化□美国传统媒体数字化渐进式转型的主要做法□专家建议四举措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网红成为“社交媒体影响者”值得关注。一是网红的出现是“名人阶层”“平民转向”的内结果。在网络这个新“名利场”,有志成名的个体绕过名人产业的把关人,直接向公众推销自我。层层筛选的金字塔形名人生产机制也开始被自下而上、自己动手的扁平化名人生产过程所替代。网络名人文化的一个主导逻辑就是让最不可能出名的人成为最出名的人。无论是选秀出身的平民偶像,还是当下五花八门的网络红人,其流行的根本原因都在于契合了公众不断变化的情感需求。二是具有强大的“吸粉”与商业变现能力。绝大多数网红具有强大的“吸粉”“固粉”能力,能直接依靠粉丝数量和购买力实现商业变现。据报道,顶级游戏主播的年收入现已高达上千万元。当下网红经济崛起还有一个重要契机,即广告和营销行业正在从大众传媒向社交媒体转移。为网红从事广告代言、品牌营销和产品销售提供宽阔舞台,使他们有机会将粉丝数量和个人影响力转化为经济收入。三是网红现象和网红经济是一体两面的。社会评论家忧虑网红“三俗”成名方式,将损害“只有依靠才华和努力才能成功”主流价值观;媒体则报道网红们的激烈竞争和“潜规则”,指出网红的成名过程充满变数。事实上,网红现象只是现代名人文化在互联网时代的一个变体。“社交媒体影响者”或许是对网红的一个更准确的概括。这个群体,体现了社会多元化和丰富性。由于他们的“吸粉”能力强,破坏性也会更明显,网红和公众都应该保持清醒。〔温州鹿城区委宣传部供稿〕 媒介低俗化的五大现实表现值得关注。一是热衷暴力,宣扬“腥”闻。少数新闻媒体中采用大标题、大图片或细节描述的形式大肆、直接、过分报道血腥事件,以求最大限度地刺激受众的感官。二是“性”为卖点,宣扬“性”闻。少数媒体报道以“性”为卖点,专打擦边球。在新闻标题和内容编码上穿插一些淫秽色情故事情节,以期抓住受众眼球。三是娱乐明星,宣扬绯闻。少数媒体利用无所不能、天马行空的想象制造明星绯闻事件,采用跟踪、偷窥等手段侵犯他人隐私权利,将明星私人生活放置公共领域,以供他人津津乐道。四是求异猎新,追求奇闻。少数媒体为谋求发展,寻找出路,抓住受众猎奇心理,传播异类、离奇甚至是荒诞不经的内容。在奇闻驱动下,部分媒体危言耸听,不对新闻真实性进行辨别或制造虚假新闻,以获得大众青睐。五是漠视苦难,缺乏人文关怀。在一些灾难新闻报道里,少数媒体缺乏起码的同情心和怜悯心,以幸灾乐祸的笔调描写灾难状况,通过灾难图片大写造成视觉冲击,使受众把观看和阅读别人的苦难当作一种娱乐方式,缺少基本的人文关怀。〔综合丽水市、诸暨市委宣传部供稿〕   国外新闻“锁屏推送”悄然兴起。当前,手机新闻“锁屏推送”已成为各大国外媒体争夺移动用户注意力的新战场。路透社12月发布的《新闻通知和手机锁屏战争》调查报告显示,约三分之一的智能手机用户愿意收到新闻推送,而其中乐于接收且重视新闻通知的用户占四分之三。在里约奥运会期间,BBC每天向千万用户推送一个比赛新闻概要,受到用户欢迎。在新闻“锁屏推送”中,突发新闻占据大头,占比66%。在突发新闻报道方面有良好口碑的新闻品牌在新闻“锁屏推送”方面夺得先机。如美国福克斯新闻和CNN、英国BBC等。在英国接收新闻通知的用户当中,BBC的新闻通知到达率高达63%。在最近的美国总统大选中,新闻内容生产商尝试用丰富的交互手段将数据、视频和图表等直接推送到用户锁屏界面上。如NBC推送大选地图和图片的新闻通知,《卫报》则在设备锁屏界面进行实时数据更新。部分新闻聚合器也参与到锁屏阵地的抢夺中。如苹果新闻最近推出自有推送,接受日常推送的用户在短期内增加了20倍。Facebook也采取类似举措,以获得额外的流量。〔金华金东区委宣传部供稿〕    高度警惕悄然兴起的“高级黑”舆论形态。舆论场上悄然兴起一股“高级黑”舆论形态,通过暗喻、隐喻、借代等手段,含沙射影,解构真实,赋予正面表达以黑色的灵魂,用不动声色的嘲弄讥讽颠覆正面认同。其表达手段主要有:一是颠倒是非、胡诌妄议,如说腐败是“改革的润滑剂”、拥堵是“城市繁荣的标志”等等;二是借题发挥、话里有话,如看似在聊疫苗、雾霾,却避开实际问题将话题引向所谓的“政治之殇”;三是偷换论题、含沙射影,如在微信上发表揭批二战时期独裁专制的言论,写着写着却变成了“作为中国人,对这种招数应该并不陌生”云云;四是阳奉阴违、极端毁誉,如用极端化说辞掩饰己之不满却引爆他人反感,再摆出一副同情面孔,顺势拉黑自己所不满的对象;五是跟风作秀、明褒实贬,如对于正面典型极猛用力拔高吹捧,但其流于平面化、口号化、模式化,强化公众逆反心理。总而言之,“高级黑”通过对转型时期物质贫富、分配落差等极端化渲染,反复汇聚、叠化、强化社会怨恨,放大不真实的媒介世界,若不引起高度重视,极容易激发公众对社会环境的不安定感和不信任的行为后果。〔舟山定海区委宣传部供稿〕 警惕新媒体语境下“舆情搭车”引发次生舆情危机。公众作为舆情引发的主体,在公共突发事件中对舆情导向有着极大影响。当公众把目光聚焦一热议事件,其需求得不到满足时,质疑和不满的声音会推动舆情升级,与之相关的事件便会借当下舆情之势浮出水面,形成“搭车”现象。而“舆情搭车”将给网络社会治理带来不利一面。一是舆情搭车导致热点多发,焦点错位,造成舆情“次生灾害”。自媒体实现舆情搭车之后,原发舆情事件一波三折,牵扯出诸多间接关联事件,可能导致舆论热点频发,不断出现舆情反转、舆情站队。二是容易导致话题分散,真假难辨,舆论环境复杂化。所搭车的舆情大多来不及验证就已广泛传播,不排除会出现虚假信息的可能。在信任受创的背景下,潘多拉的盒子一旦打开,将会造成谣言、中伤、诽谤等恶果。三是舆情搭车会导致众声喧哗,真相难产,妨碍舆情处置效果。不断出现的新话题分散着对中心话题的注意力,涉事部门的精力也会被搭车舆情牵绊,众声喧哗下难以达成共识,会延长舆情处置周期。对于政府管理者来说,不可放任舆情诉求至依靠搭车才能解决的地步。应建立舆情研判常态机制,及时化解敏感舆情,畅通民意诉求通道,强化官民信任纽带。〔台州路桥区委宣传部供稿〕   净化网络空间关键要做到“三铁”并举。一是法律“铁扫帚”。近年来针对网络空间存在的乱象,国家有关部门相继制订、出台、修订有关法律规范,明确依法上网、依法办网、依法治网的治理思路,就具体网络行为的边界和惩戒办法做出细化规定。网络扫黄就要显现法律威力,毫不留情地用法律“铁扫帚”展开常态化的网络“大扫除”,扫除干净网络垃圾。二是净网“铁队伍”。建立起一支能征善战的网络监管、执法“铁队伍”,加强网络预警、巡逻,既要发挥好网监、网警等“正规军”主导作用,又要充分借助网络技术等专业“小分队”“突击队”支持,善于依靠网民智慧和力量成立净网志愿者“纠察队”,组建起强有力的“净网联军”,对网络涉黄等违规违法行为形成围剿之势。三是制度“铁丝网”。互联网运营规则要注重强化规则、制度执行力,落实互联网经营者、各类网络平台以及监管、执法部门等各方面主体责任,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织密维护网络“卫生”秩序的“铁丝网”,阻断涉黄涉黑涉恶等各类不良信息、垃圾信息的传播路径,使网络空间治理走上规范化、常规化轨道。〔宁波北仑区委宣传部供稿〕 西方国家借文化产业传播核心价值观。一是隐形语言文化输出。以本国语言为载体在全球推广文化是西方国家传播价值观的重要策略。如美国之音广播电台制作的英语节目被誉为“一部活的教科书”,在带领人们进入“原汁原味”美语世界同时,浸染美式文化与价值理念。德国在世界范围内开设百余所歌德学院分院及其他驻外德国文化交流中心等,对于传播德国核心价值观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二是文化创意产品输出。通过大量生产符合大众审美、融入西方主流价值的文化产品,让普通民众在消费文化产品同时,潜移默化地接纳其核心价值观。如法国每年举办2000多个文化艺术节,巴黎时装周、葡萄酒、化妆品等全球消费者对法国产品的钟爱,更多的是对产品所蕴含的法国文化及其内在价值观的认同,甚至是对法国文化的痴迷。三是影视文化产品输出。影视产业是西方跨文化发展与价值传播效果最显著的领域。西方影视作品在迎合观众消费口味同时,也在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行为、价值观念。如《纸牌屋》《绝命毒师》《摩登家庭》等多元题材美剧和《美国偶像》《急速前进》等综艺节目为传播美国核心价值观提供支撑。〔桐庐县委宣传部供稿〕 社交媒体将“颠覆”政治传播渠道。一是社交媒体打破传统媒体线性传播格局。电视媒体存在制作周期长、成本高且受频道、时间等多重因素制约,而在社交媒体上,选民可以直接参与到内容的创造和生产中,享有表达、分享和传播的权利,续与候选人互动,也有获得关注与被关注的机会。二是社交媒体改变传统政治传播生态。社交媒体逐渐代替传统媒体,并为人们获取政治信息、参与政治讨论提供便捷条件。据调查显示,24%的美国成年人已转向在社交媒体上获取大选消息;相较之下仅有15%的美国成年人表示从候选人的官网或者邮件中获得信息。三是社交媒体为政治营销提供无限可能。利用社交媒体的传播平台,特朗普进行了一次成功的政治营销。在大选前频繁在推特上发370余条推文、通过使用Instagram社交软件、Periscope视频直播应用等方式,为政治带来营销。〔文成县委宣传部供稿〕   融媒体视域下新闻内容生产的四大变化。一是以用户为中心的思维方式之变。新闻内容生产开始针对用户收看、收听新闻时间碎片化的特征,推出碎片化的节目,提升用户体验,凸显服务价值,全方位地向受众讲述新闻故事。二是以互动为目标的生产理念之变。新闻生产平台开始增强与用户的双向互动,不断强调用户参与式体验,鼓励用户提供新闻线索或相关报道,设置原创新闻内容生产模式,从而形成受众主导的内容生产方式。三是以话语为重点的叙事策略之变。移动互联网时代,以讲故事为核心的新型媒体话语体系正逐步建立起来,故事表达开始打破传统媒体的线性叙事模式,不断脱离传统的宏大叙事框架,注重从传播渠道的全息化、立体化、生活化中寻找内容领域的用户关注点。四是以场景为核心的生产模式之变。新闻生产者将使用者放置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情景中去重新审视和理解,通过地理位置推送、虚拟现实(VR)等技术手段,表达新闻生产的输出内容,构建用户的自我体验场景,满足用户对特定场景的阅读需求。〔庆元县委宣传部供稿〕   美国传统媒体数字化渐进式转型的主要做法。美国《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传统媒体的数字用户数量在过去一年中增长迅猛,远远超过BuzzFeed等新媒体公司,其渐进式转型做法值得关注。一是启用计量付费的“付费墙”模式。付费内容吸引大量网络用户,“付费墙”策略成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中吸引用户订阅的重要手段。《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都采用计量付费模式,每月提供免费阅读额度,超过额度后会要求用户进行订阅。“付费墙”策略增强新闻的独立性,也使得媒体不完全依赖广告收入,有更多自主权。二是实施数字先行的发展策略。数字创新已经成为传统媒体转型的首要任务,未来还将有越来越多的资金将涌入这一领域。《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都对数字化创新进行长期的资金与时间投入。这种投资是全公司范围的战略性投资,包括IT、市场、编辑和销售等多个部门。三是发挥印刷媒介的力量。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一个显著的区别是他们有无纸质印刷媒介。印刷报纸让传统媒体有覆盖更广人群的潜力,甚至通过报纸将用户吸引到线上订阅中来。而这种纸媒的“仪式感”“存在感”,可留念的特性是赫芬顿邮报和Buzzfeed等新媒体无法比拟的。〔武义县委宣传部供稿〕    专家建议四举措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一是以内容融合为首。用好微信、微博等新兴传播平台,不断提升内容建设。将微信、微博等新传播载体转发纳入著作权保护范围。二是解决技术短板。重视提升媒体数据处理能力,运用大数据和云计算优化媒体内容制作流程。利用移动通信技术,加强手机网站建设,办好手机报,发展移动客户端,借助社交类应用和技术提升传播效果。三是打造三个平台。依托传统媒体强大采编能力,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打造全媒体生产平台。统筹报刊、广电、门户网站和“两微一端”等媒体,打造融合贯通传播平台。通过数据挖掘分析,打造综合服务的用户平台。四是深化管理改革。将传统和新兴两种媒体、体制内和体制外两种人员深度融合,实现媒体人才管理的深度融合。改进对不同媒体的协同管理和对三种媒体体制的融合管理,构建现代化的立体传播体系。〔松阳县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 第1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7年1月10日 【媒体融合发展】□浙报集团三端媒体一体化融合改革探索□杭州市三措并举加速推进媒体融合发展□金华市“三个转变”媒体融合发展显成效□嘉兴市“四式”融合 全力构建融媒体新矩阵□长兴县“四度融合”打造县域媒体融合发展“长兴样本”   浙报集团三端媒体一体化融合改革探索   浙报集团围绕加快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从相“加”到相“融”目标,学习借鉴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媒体先进经验,核心圈三端,即浙江日报、浙江在线、浙江新闻客户端于2017年1月1日正式实行。  一、从相“加”到相“融”,初步构建以互联网传播为主要渠道,以报纸传播为重要依托的传播格局。把浙江在线、浙江新闻客户端、微信新媒体矩阵作为信息传播主要渠道,核心圈三端采编人员实行早晚班制度,24小时滚动播发新闻,对浙江在线、浙江新闻客户端全新改版,优化用户体验,打造浙江日报、浙江在线全媒体视频影像部,生产优质原创视频内容。继续做精做优党报,在把浙报版面规模浓缩为12个版的同时,突出原有报道内容重要时政报道、重大主题报道、重大典型报道,更加聚焦省委中心工作,强化思想深度和言论引导,优化提升版面呈现方式,压缩、摒弃一般性动态报道,突出党报作为浙江舆论主阵地的责任和担当,实现“12>20”的效果。  二、以先进技术为支撑,重构采编流程,实现全媒体全天候发布。设立集团全媒体指挥监测中心,集团总编辑任总指挥,值班编委任当月执行指挥,统筹三端(报网端)采编事宜。依托历经两年自主研发、总投资1.3亿元的“媒立方”技术系统,集舆情研判、统一采集、多种生成、多元分发、效果评估于一体,实现智能化内容生产。指挥平台24小时实时反应,接受各类爆料及热点推送,通过大数据分析,提供及时舆情分析及反馈,协助执行指挥进行无间断采编资源统筹和协同。全媒体指挥监测中心还将通过每日早会、午会、晚会三会统筹指挥配置报、网、端、微采编资源,实现全媒体、全流程、全天候新闻采编发布以及动态跟进。  三、重构采编队伍,打造全媒型专家型采编队伍。以“大编辑部(编辑中心)+垂直采编团队”模式,合并原浙江在线新闻中心、集团数字采编中心与浙江日报采编部门,打造一支具备全媒体采编播技能的合成军、集团军。优化采编力量,逐步为记者配备全媒体采访包,包含智能手机、外接镜头、手持三脚架、专业指向麦克风等专业装备,满足记者采访期间图文、视频、音效多种表现形式需求。优化考核方案,全面推行年薪制和P序列岗位管理相结合的薪酬管理办法,一人一岗、一岗一薪、岗变薪变,实行全员KPI(关键绩效指标)考核;推行栏目制运营,鼓励业务骨干带头负责运营数字端各频道、栏目,根据用户规模、转化率、10万+阅读数、竞品排序等数据,实行优胜劣汰,不断提升采编人员各方面综合能力。〔浙报集团供稿〕  杭州市三措并举加速推进媒体融合发展   杭州市三措并举加速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努力实现从“相加”到“相融”,着力打造新型主流媒体。  一、打造多端融合、创新联动的立体传播格局。以杭州日报报业集团和杭州文广集团为代表的两大媒体集团,已形成报纸(广播、电视)端、网络端、手机端三大平台融合传播态势,建立报纸(广播、电视)、网站、微博、微信、APP多载体互动格局。杭州日报报业集团拥有7报、2刊、11个网站、10个APP、14个微博、106个微信公众号,6个手机报、6个数字报,媒体总用户数已经达到1.05亿,2016年营收达到5.1亿。杭州文广集团投资5000多万建设融媒体高清演播厅系统项目,实现流程再造,2016年集团推出融媒体产品60余个,所属微信公众号近30个,其中交通91.8微信公众号的影响力在全国电台中排名第二,2016年创收1275万,其“开吧”APP切入汽车消费维权市场,全国加盟电台达32个。  二、坚持导向为先、价值为魂的内容建设体系。坚持在媒体融合发展中,注重以正面宣传为主,践行和传播核心价值观,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开展新闻宣传,围绕群众关注关心热点问题进行民生发布,围绕杭州“创新驱动”“最美精神”等重点品牌进行强化传播。今年G20杭州峰会期间,充分发挥媒体融合发展成果,运用新媒体开展杭州形象宣传、峰会实况宣传,仅都市快报官微一项,9月1日-5日就推送G20相关报道52篇,192万人次进行转发。  三、实现多层并举、多管齐下的媒体融合保障机制。组织保障到位,杭报集团制订《关于推进媒体融合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在内的“一意见五办法”,涵盖新媒体平台扶持、专业人才激励、发布内容检测、运营数据统计等各方面。杭州文广集团组建华智传媒有限公司,对集团“两微一端”产品进行孵化和培育,对重点新媒体项目进行投资运作,对外部资源进行引进合作。导向管理到位,坚持“一个标准、一把尺子、一条底线”,杭州日报2016年针对20家重点类新媒体进行实时审读工作,出版审读通报47期,主动纠错1000余个,提出改进意见90余条。人才保障到位,积极培训记者编辑的新媒体发布意识、团队作战意识和多样化发布技能,引入新媒体专业人才,实现传统媒体人才储备向融媒体多样化人才储备转变。〔杭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金华市“三个转变”媒体融合发展显成效   金华市积极谋求三个转变,大胆探索深度融合的全媒体发展之路,取得初步成效。  一、更新理念,从“相加”向“相融”转变。把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列入全市文化体制改革重点项目强力推进,逐步形成“报、网、刊、屏、官方微博微信”等为一体的发展模式。金华报业集团新媒体中心采用“1+N”管理模式,实行“一岗双责”运行机制。金华广电推出“十项改革”,全力打造新媒体矩阵。主动抓住新闻阅读移动化趋势,积极发展移动端项目,重点打造“金华新闻”“无限金华”移动客户端和“金华发布”微信公众号。其中,“金华发布”稳居2016年度全国政务微信公号影响力排行榜全国前十,浙江前三。  二、创新服务,从“闭合”向“互动”转变。落实党管媒体原则,围绕中心工作、突发敏感事件、民生服务、城市形象宣传等重点工作要素,创新应用“客户端+”模式,打造红色新媒体平台。倾力打造一批品牌互动栏目。金华广电集团的“市民问政”“八婺问水”“正风问效”和“行风热线”成为深受群众喜爱的时政类品牌栏目。金华新闻客户端开设“信义文明”“平安金华”“E法观网”等栏目成为报网互动拳头产品。重点建设突发事件报道“突击队”和新闻时评队伍,深入开展选聘“首席记者(编辑)”工作,强化新闻从业团队新媒体应用和服务本领,有效提高利用新媒体开展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能力。“无限金华”新媒体矩阵用户数达到120万;金华新闻网日浏览量独立IP超过10万人次。  三、拓新领域,从“输血”向“造血”转变。新媒体集团为提升经营效益,搞活多元经营,大胆涉足影视剧(微电视)、文化演出、体育赛事、游戏动漫等行业,实现新媒体集团从单一的广告收入向多元化市场发展的转变,有效增强媒体集团自身核心竞争力。金华报业集团先后投资拍摄《遥远的婚约》《抗倭英雄戚继光》等电视连续剧,成功举办“中国好声音”金华、永康、东阳三地城市海选,收到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金华广电集团与中国电影集团签约合作,共同在浙江中西部地区建设先进电影院线。今年相继投资拍摄电视剧《我是红军》等,继续向新兴市场领域发力发展。〔金华市委宣传部供稿〕 嘉兴市“四式”融合全力构建融媒体新矩阵   嘉兴市推动媒体从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多点“相加”到深度“相融”,积极打造新型主流媒体。  一、“跨越式”推进理念融合,练好转型“内家拳”。传统媒体积极顺应时代发展,大力发展旗下新媒体。嘉报集团按照即时、滚动、多终端、差异化传播理念,对旗下“城市新图”网、“99号”网站及30余个官方微博、微信实行24小时全天候发布,满足不同受众的多元信息诉求。嘉广集团依托“禾点点”APP、“嘉兴人网”、各内容生产部门的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组建“嘉兴广电新媒体联盟”,实现用户对集团移动端的一站式到达、一揽子访问和集团内容产品的分众传输、多屏覆盖,推进集团“声频报网”各平台的深度融合。  二、“一站式”推进流程融合,引领整合“加速跑”。嘉报集团根据职能分工,下设全媒体新闻采访、编辑发布、经营策划、教育培训四个机构,按照新闻采写“三个一”(一张图片、一端文字、配一篇纸媒报道),编辑发布“三审制”(编辑、副主任、分管副总)等职能要求开展融合报道。嘉广集团成立全媒体新闻中心,采用一中心集中调度,多渠道采集、一平台统一储存,多媒体分发运营模式,保障时政民生信息及时发布、主题报道集中采访统一行动。  三、“拉网式”推进产品融合,实现受众“撑杆跳”。加强栏目设置和编排,搭建新闻+服务的综合平台,通过多种形式,让粉丝进得来、绑得住、动起来。如嘉兴日报微信公众号开设“嘉兴商城”,免费让嘉兴本地品牌和企业进驻,用户总数超40万。嘉广集团“禾点点”开设“行风热线”栏目,针对群众反映的急、难、愁问题开展网上舆论监督,有效提高新媒体群众关注度、参与度。  四、“复合式”推进队伍融合,打造采编“全能手”。加强传统媒体人才转型培养,通过开展培训、跨部门转岗、竞岗等形式,在“改存量”上发力,让老采编掌握新能力,现已转到新媒体的从业人员达220余人。以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为标准,积极引进新人才,在“做增量”上突破,打造年轻化、技术化、互联网化的创新团队。嘉广集团按照全媒体新闻中心运行机制,实行分组合作办法,一个主题下分任务到若干报道小组,各有分工,汇集资源,形成全媒体全方位报道。制定新媒体采编管理办法,明确发布、审核、奖惩等细则,既提升采编人员工作热情,更规范新闻宣传工作纪律。〔嘉兴市委宣传部供稿〕 长兴县“四度融合”打造县域媒体融合发展“长兴样本”   长兴县在媒体融合发展上进行大胆探索,为县域媒体融合发展提供可推广、可复制、可借鉴的“长兴样本”。  一、坚持资源整合,强化管理融合。整合原广播电视台、宣传信息中心、政府网等媒体资源,成立长兴传媒集团,下设党委会、董事会、编辑委员会、经营管理委员会,实行绩效管理,构建责、权、利清晰的领导体系。搭建融合媒体平台,下设信息采集策划中心、全媒体新闻采访中心、全媒体编辑刊播中心三大中心,从策划、采访到编辑刊播,形成统一指挥调度运作模式。建立面向全国招聘优秀人才的常态机制和“带薪实习、双向选择、择优录取”制度,通过多岗位轮训制度打造全媒体队伍。  二、坚持优势互补,强化渠道融合。积极拓展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传播渠道,打造长兴新闻网、长兴发布等40余个微博微信平台和长兴拍客等40余个自媒体,初步形成新兴媒体传播矩阵。依托新媒体平台建立即时新闻推送系统,加大数字化传播,如在电视新闻频道推出七档全媒体融合式栏目,广播、报纸、新媒体同步刊播,实现全媒体融合式播出。打通与山东泰安台、重庆巴南台等全国各地近70家媒体的联系对接渠道,联合各地媒体,合力研发新型产品,推动全国区域媒体共同发展。  三、坚持流程再造,强化内容融合。共享新闻资源,针对同一新闻事件,精简采编播流程,新媒体首发,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互为流量导入口,有效避免重复采集和信息不统一等问题,实现一次采写、多次编辑、多平台运用。创新推送形式,综合运用图文、图表、动漫、音视频等多种形式,开展网络表达创新,满足用户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优先使用制图,以提高数据新闻的可读性。  四、坚持多元发展,强化经营融合。打造“媒体+会展”“媒体+地方政府债”等商业模式拓展市场,如年均举办车博会等会展10余场、代理互联网金融平台“第一债券网”上线运行等。加强合作开发,经营模式成功复制输出,已同河北、江苏、云南、湖南、安徽等地50多家媒体进行跨区域合作;与浙报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涉及“智慧城市”建设等近10个领域。〔长兴县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第2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7年2月6日  【聚焦新春·文化巡礼①】 □我省文化系统推出系列春节文化活动□杭州市组织开展新春系列文化活动让群众过好“文化年”□温州市“十百千万”行动营造新春新风尚□湖州市组织文化“年夜饭”让春节更有味道□嘉兴市三大系列活动倾心打造春节文化盛宴□嵊州市开展“最美中国年”系列活动欢度新春佳节       我省文化系统推出系列春节文化活动   2017春节,我省文化系统围绕节日传统,着眼文化惠民,突出主旋律,推出系列春节文化活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丰富,亮点纷呈。  一是新年演出季和新年音乐会。浙江省各文艺院团从正月初五到元宵,轮番在各地上演越剧《吴越王》、京剧《大破玄虚洞》、昆剧《狮吼记》、话剧《心灵游戏》、神话歌舞剧《天台遇仙》和《生命舞迹》《浙江告诉你》“两美浙江”原创歌曲音乐会等剧目。省各艺术单位精心打造多台高水准新年音乐会,如法国爱乐乐团交响音乐会、浙江音乐学院新年民族音乐会、浙江交响乐团杭州新年音乐会以及中国越剧精英演唱会等,为丁酉年春节奉上音乐盛典。  二是传统戏曲展演巡演。组织“引戏进城”,温州瓯剧艺术研究院、鄞州越剧团、平阳木偶剧团、嵊州市越剧团等一批基层戏曲院团汇聚杭城,上演各自拿手好戏。开展“送戏下乡”,组织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浙江越剧团、浙江京剧团、浙江昆剧团四大深受群众喜爱的省属戏曲院团赴宁波、温州、嘉兴、湖州、舟山、慈溪、余姚、嘉善、诸暨等9地巡演,演出《五女拜寿》《长乐宫》《锁麟囊》《西园记》等优秀保留剧目36场。春节期间,全省累计开展戏曲“入城下乡”活动共计2183场。  三是春节民俗文化活动。开展第十个非遗传承人服务月活动,编发“最美中国年·浙江年俗”体验导游图,联合媒体开展“最美”寻访活动,多渠道展示传统文化,累计开展传统文化活动达530余项,如萧山区举办传承人技艺展示活动,新老传承人同台献艺,楼塔细十番、杭州评词、莲花落、越剧等多个节目得到展示;温州市组织“年味温州”第三届非物质文化遗产迎春展等。  四是场馆主题文化活动。浙江图书馆组织开展中国楹联墨迹展、鸡年迎春征联、新春戏曲欢乐看、传统新年习俗晨读会、视障读者迎新春座谈会等活动。浙江省文化馆举办“美丽中国·美丽卡塔尔”中卡摄影作品联展。浙江美术馆推出“正大气象”第四届杭州·中国画双年展、“金鸡唱晓——丁酉春联展”“盈藏呈祥——全省美术馆馆藏精品展”等四大展览。浙江省博物馆举办“错彩缕金·浙江出土金银器”“残山梦最真·馆藏近代山水作品展”“越中佛传·东南佛教盛事胜迹圣物”等展览。  五是文化“暖冬行动”。各地文化部门在春节期间开展代表性传承人走访慰问活动,走访看望省级以上代表性传承人554位,发放传承补贴419.3万元。积极组织各类公益活动,如台州市开展新春“温暖回家路·携子共阅读”活动,精选《山海经·故事》《幸福家庭》《医食参考》等畅销期刊,在客运中心、高速公路收费窗口、邮政报刊亭等地向回乡外来务工人员提供赠阅服务。〔省文化厅供稿〕  杭州市组织开展新春系列文化活动让群众过好“文化年”   杭州市精心组织策划文艺演出、文化展览、优惠观影等“文化年货”,让市民群众过上欢乐、喜庆、祥和、安全的“文化年”。  一、组织开展“暖冬行动”,走进文化礼堂送温暖。深入全市618家农村文化礼堂开展“暖冬行动”,组织“与民间美术同行”杭州书画剪纸美术作品年末巡展、“欢乐农家·美丽乡村”乡镇(街道)文艺汇演等“文化走亲礼堂行”系列活动,免费提供新春祈福礼、送拍全家福、新年送春联等服务,累计送出文化礼堂专场演出191场,萧山楼塔细十番队、淳安“油菜花”组合、建德九姓渔民婚礼表演队等一批接地气的文艺特色团队向基层送上文化“年夜饭”。  二、加强“文化年货”供给,文化惠民新春不断线。杭州图书馆及多个主题分馆、24小时城市书房推出100余场互动性强、参与度高的文化活动。杭州歌剧舞剧院、杭州越剧院等市属文艺院团,在上演历年获奖剧目之外,还将G20峰会文艺演出中部分曲目进行剧场版改编,新排剧目如话剧《好久不见》《惊喜制造》、越剧《青春版梁祝》、杭剧现代戏《真的好想你》、魔幻先锋剧《法海也疯狂》等受到广泛好评。13家影院开展老年人优惠观影活动,老年人可以10元的优惠价格欣赏《魔弦传说》《太空旅客》等中外名片佳片。  三、策划系列网络文化活动,营造节日网上氛围。组织开展“温暖中国”杭州网络媒体新春走基层活动,杭州网、杭报在线、杭州网络广播电视等网媒,紧扣“模范好事迹、温暖回家路、绿色家乡美、文化暖人心”4大主题,采写推送一批新春稿件。围绕“这一年,杭州感谢有你”等主题,策划推出“杭州暖心月历”微视频、“‘温暖杭州’——好人卡”H5页面、“剪纸年画闹新春”系列专栏等文化产品,传递温暖有爱、感恩祥和的新春正能量。〔杭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温州市“十百千万”行动营造新春新风尚   温州市组织实施“十百千万”行动,营造喜庆、祥和、温暖的节日氛围,让传统新春过出新风尚。  一、十部微电影落细核心价值观。紧抓11部作品在中宣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微电影征集展示活动中获奖的有利契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微电影新春展。在各级电视台、新闻网站、重点微信公众号、公交移动电视、党报阅报屏、户外广告屏等,循环播放12部中宣部重点微电影和11部温州获奖作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屏覆盖,满眼可见,润物无声。  二、百场活动丰富年味文化餐。开展“文化惠民生共度欢乐年”春节文化系列活动,邀请名家名角送文化下乡,丰富基层文化活动。开展第三届“年味温州”非遗迎春展,来自全市11个县(市、区)100多位传承人展示了71个饮食类非遗项目,5天累计接待市民近十万人次。开展“温暖中国 温情温州”网络媒体新春走基层活动,网络媒体记者与网络观察员、公益志愿者一同走进社区送礼包、访民情,送温暖、体民意,聚集邻里暖心事,传播基层好故事。  三、千家礼堂装点中国好家风。通过开展“温州一家人——家有家风”新春系列活动,全市1011家文化礼堂成为好乡风好家风传承的主阵地。如瑞安市湖岭镇亦垟村文化礼堂开展“传承好家风——重言行身教”亲子冬令营,央视《新闻联播》进行专题报道;乐清市南岳镇上岙文化礼堂举办“最美人物”表彰大会,评选出47名“美德村民”“美德少年”“美德老人”。  四、万名学子暖暖真情送下乡。启动以“人情、乡情、温情”为主题的“新青年下乡”暖冬行动,温州大学、温州医科大学、温州商学院等12所在温高校上万名学生,利用寒假时间,组成200多支服务队,走进文化礼堂、社区家门和基层农户,开展政策惠民、文艺乐民、服务亲民、真情暖民等活动,与基层老百姓一起欢度祥和中国年。如在温州火车站广场、温州汽车南站等地,学生志愿者积极开展“帮农民工订火车票”、问询引导、行李帮提、环境洁化、维护秩序等志愿服务。〔温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湖州市组织文化“年夜饭”让春节更有味道   湖州市精心组织文化“年夜饭”,营造快乐、祥和、健康、文明的节日氛围。  一、文化礼堂聚年味。全市各农村文化礼堂积极举办具有浓郁民俗特色的乡土文化活动,开展新春贺岁礼、春节祈福迎新礼、元宵习俗礼等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俗闹春活动。开展“我们的村晚”350余场,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秀绝活、展歌喉、亮舞姿,在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中回味乡愁、感受浓浓的年味。  二、文化拜年惠万家。全市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加大免费开放力度,丰富节日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市总工会组织《劳动创造美》职工迎新书画展,市文化馆组织视觉艺术摄影展、李之河美术工作室画展、“舌尖上的春节”图片展,市博物馆举办2017相约博物馆之金鸡贺春系列活动,太湖旅游度假区举办“山水情·太湖梦”南太湖彩灯会,为市民献上了一场丰盛的“视觉大餐”。三、文化活动闹新春。各地精心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群众送上节日的祝福和关爱。吴兴区组织“湖城春晓”广场文艺演出、“金鸡报喜”新春送戏下基层、“文化街景”示范点演出、“狮龙贺新春”等活动,南浔区开展荻港村文化踩街活动和古镇传统文化汇嘉年华活动,以及长兴县“传统过大年”、德清“民国风情莫干山年俗文化节”等系列活动,活跃了当地群众的节日文化生活,吸引了大量游客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乐趣。〔湖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嘉兴市三大系列活动倾心打造春节文化盛宴   嘉兴市广泛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为群众倾心打造一场春节文化盛宴。  一、节庆活动热动全城。在市区广场、文化场馆、景区、社区等人流密集场所,组织开展“金鸡闹春·喜庆元宵”戏曲演出、迎新年摄影展、现场书法大赛等迎春文化活动;举办“嘉兴市第三届网络春晚”,在腾讯、新浪、搜狐等各大主流媒体平台展播,总计观看量达10万余人次。依托全市农村文化礼堂平台,举办“文化礼堂·我们的家”系列活动,推出各类活动485项。开展丰富多彩的民间特色文化活动,组织民间文艺团队编排传统舞蹈、腰鼓、戏剧等,开展民俗特色汇演,展现地方文化特色。  二、公益活动情满人心。围绕“国是家、勤为本、俭养德、诚立身、孝当先、和为贵、善作魂”等吉祥主题,点亮10000余盏“有德吉祥灯”,以串灯、小品、灯笼墙等,装点城市街道、公园、社区。开展“嘉风美起来 新年更精彩”系列活动,以“一次志愿服务、一次环境整治、一次乡风评议、一张全家合影、一封真情家书、一个文明倡议”为主要内容,推动乡风民风美起来。免费开放文化馆、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等,组织开设多种文化培训、讲座,提升基层自办文化能力。  三、惠民活动温暖基层。突出基层重点群体,精心组织600余项惠民文化活动,把暖心年味送到群众中。走进贫困孤寡人群,开展“暖冬行动·关爱孤寡老人”活动,了解孤寡老人、贫困户实际需要,送去关爱;爱心村民自发开展困难户慰问行动,集资送上油、米、蚕丝被等慰问品。走进一线工作岗位,在村(社区)、企业、军营等一线送演出、送展览、送电影、送图书、送春联、送年画,举办党员志愿者专场慰问演出、行业企业文化联欢、“兄弟团队文化走亲”联欢会等。开展“文化惠民千场文艺演出——道德模范故事汇”基层巡演等,倡导崇尚关爱,争当道德模范的良好风尚。〔嘉兴市委宣传部供稿〕  嵊州市开展“最美中国年”系列活动欢度新春佳节   嵊州市以“最美中国年”为主题,多举并措开展“我们的节日——春节”活动,让广大群众欢度春节。  一、文化乐民,喜庆过年。开展节日文化惠民服务活动,组织传统越剧表演、狮龙共舞、灯会联欢、书画展览等精彩活动,春节期间,共计开展各类活动105场,吸引观众21000多人。深入开展“种文化”活动,崇仁镇赵马村、三界镇南街村等23个文化礼堂村举办“我们的村晚”,挖掘特色民俗,传承传统节日文化内涵。  二、移风易俗,节俭过年。开展“移风易俗文明过节”主题教育活动,向全市人民发出4万份“文明过年”倡议,引导群众摒弃陈规陋习,营造“节约惜福、移风易俗”社会风尚。举办第四届“和美全家福”公益摄影活动,挖掘全家福背后的家风家训和感人故事,期间拍摄的下王镇石舍村七世同堂500人全家福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凤凰网等媒体进行专题报道。开展“温暖回家路、携子共阅读”送书活动,倡导用“家书”的形式寄语新春祝福。  三、崇德向善,和美过年。举办第二届“美丽村嫂”颁奖晚会,表彰最美村嫂100人、最佳团队10支,大力弘扬最美精神。开展向道德楷模和身边好人拜年送温暖活动,依托“最美嵊州人”关爱基金,向生活困难的最美人物和道德楷模送去节日慰问。广泛倡导全市志愿者开展“邻里守望”“春泥护花”等活动,向困难群众、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和外来务工人员送去关爱,春节期间共计开展清扫敬老院、慰问抗战老兵遗属、邻里守望等活动1000多次。〔嵊州市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第3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7年2月10日  【网络公益】 □省公羊会公益援救促进会打造品牌公益项目□湖州市蚂蚁公益组织助推公益组织可持续发展□绍兴市“微公益”网络公益联盟凝聚微力量践行微公益□舟山网络义工组织运用网络联系青年奉献爱心□天台县网络公益联盟网聚正能量共筑公益梦      省公羊会公益援救促进会打造品牌公益项目   省公羊会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独立运作,自主创会”方针,围绕“智趣人生,公益帮扶”宗旨,开展赈灾救援、助老、助残、济困、助学等社会救助公益服务活动,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主要公益事迹。公羊会自成立以来,服务活动累计达3000多次,参与执行过50余起抗震、抗台、防涝等救援行动,深入一线救助救治受灾群众,赈灾捐款捐物累计2000多万元,筹资1千多万元打造“失智老人搜寻救助平台”,累计免费发放“平安云智能定位器”8600多台。针对老人和残疾人士开办的公羊会公益大学已在国内5个省市试点开办近20个校区,长期服务近600名残障人士和孤寡老人。公羊会公益基金会“阳光助学行动”长期累计资助贫困学子161名;捐建“公羊会四川雅安天全县希望小学”,长期结对援助西藏、甘肃、新疆等地15所小学。公羊会每年发起的“暖冬行动”为全国偏远地区上千户贫困家庭发放暖冬物资。  二、品牌公益项目。公羊会设立一支专门执行应急救援任务的志愿者队伍——公羊队,率先推出“24小时公益急寻”计划。专门开展户外山林山难应急救援、突发性城市应急救援、国家次生灾害抗险救援,以及城市走失失智老人搜寻救助等公益救援行动。斥资30万搭建平安云救助平台,发动会员企业研发“平安云”智能定位器,可以戴在失智老人身上,家人或监护人只要通过安装在手机上的APP,随时随地可准确确定老人所在方位,项目获得第三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年度特别奖”,在省内外得到推广。公羊会阳光助学项目,面向特困或有艺术特长的且有意向传承公益事业的大学生,帮助他们顺利走进大学校门,实现求学梦;每年在全国范围内资助100名贫困家庭大学新生,每人5000元,优先资助孤残学生、烈士子女和下岗职工、进城务工人员、低保户等家庭子女,以及来自革命老区、边远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学生。〔杭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湖州市蚂蚁公益组织助推公益组织可持续发展   蚂蚁公益组织建于2005年,是湖州市首个没有业务主管单位而在民政部门直接登记的民间公益组织;是湖州市第一个建立党组织的独立社团法人;是湖州市首个具备财政公益事业捐赠发票的民间公益组织。  一、救助农村和山区孤儿,提供立体式救助体系。针对孩子实际情况,制定五项救助措施:特困孩子零用钱计划,对离家求学的特困孩子,予以每月300元补助;在当地求学的特困孩子,予以每月150元补助;已有12位特困孩子享受此措施。特困孩子牛奶计划,为解决孩子营养不良现状,蚂蚁公益组织专门为他们定制牛奶,每天一瓶送货上门。“心灵之约”特殊辅导计划,针对个别自闭或者叛逆心理比较严重的孩子,设立“心灵之约”辅导室,由专业心理辅导师对其进行专业的疏导。孩子突发事件医疗绿色通道和费用补助计划,协同卫生部门联合发起“湖州市孩子突发事件就医绿色通道”救助行动,发放“绿色通道就医卡”,产生的医疗费蚂蚁公益给予一定支助;重大突发事件需要医治由蚂蚁公益、民政部门、卫生部门联合媒体发起社会救援活动;目前已经筹备补助资金20余万元,随时可以调用。“爱心家园”实习基地计划,吴兴区蚂蚁公益组建立“爱心家园”实习基地,为低年龄段孩子生活和学习提供免费物资和服务,为高年龄段孩子的假期社会实践和就业提供一个绿色通道。  二、建立“爱心资源库”“爱心港”,长效机制储备救助物资。为配合立体式救助体系的实施,湖州市建立一个由爱心企业和商户组成的“爱心资源库”和两个救助物资筹备平台——蚂蚁公益“爱心港”。“爱心资源库”覆盖全市30多个行业的50多家企业和商家,可以提供价值100多万元的物资支持。自成立以来,共收集社会捐赠物资10多万件,其中对孩子发放物资5000多件,其余用于应对社会突发事件。〔湖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绍兴市“微公益”网络公益联盟凝聚微力量践行微公益   绍兴市积极创新网络传播形式,以网络微公益为重点,统筹全市以公益为重点的网络社会组织,不断深化“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网络微公益社会组织矩阵建设。  一、强化重点平台建设,引领网络主流价值观。绍兴爱心博物馆网站作为一家以“爱心”为主题的官方网站,在充实完善“绍兴馆”原先特色内容外,新增“浙江馆”和“中国馆”,收录浙江省及各地市、全国及各省(市、区)的道德模范感人事迹,成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鲜活教材。绍兴网上爱心博物馆创新搭建“志愿者爱心对接平台”,网友只需在网站注册后,就能通过“我需助”“我来帮”等栏目,发布求助信息和资助信息,通过后台完成双方对接。  二、注重多方联动推进,打造网络微公益联盟。推出“爱在水城——绍兴网络公益组织的展示活动”,将活跃在绍兴本地网络、比较有影响的公益组织集结起来,壮大网络公益力量,传播网络正能量。上虞区“点亮一盏灯”爱心公益组织被评选为“全国百佳志愿组织”,目前团队已有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志愿者达800多人。柯桥区尝试推行积分制,对奉献爱心的组织和个人,进行积分奖励,年底按积分多少进行评优。  三、创新活动开展形式,形成微公益文化氛围。大力开展“微公益·‘E’起向上”“微公益·‘E’起向善”“微公益·‘E’起向美”系列活动。充分借助网站、论坛、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通过线上线下互动,开展圆梦农民工子女读书项目、圆梦空巢高龄老人亲情项目、圆梦残障人员自信项目、圆梦新疆青少年助学项目等四大活动,共筹集善款200余万,结对农民工子女6.2万人,结对青少年残疾人1700余人,助力1000余名学生实现个人“微心愿”。〔绍兴市委宣传部供稿〕  舟山网络义工组织运用网络联系青年奉献爱心   舟山网络义工组织筹建至今,已开展各类社会公益爱心活动累计300余次,活动地点遍布舟山各大小岛屿,赢得舟山市民的普遍关注和赞扬。  一、强化制度建设,规范各项管理。舟山网络义工组织制定《舟山网络义工章程》《舟山网络义工会员管理规定》《舟山网络义工财务管理规定》《舟山网络义工理事会职责》《舟山网络义工各小组工作职责》等管理条例,运用到实际工作中。通过各项制度的逐步规范和制定实施,促使各项志愿服务工作更加健康、有序、稳定地发展。  二、分工合作并重,明确各自职责。积极强化理事会自身建设,按照理事会成员分工,各自负责相关事务,并相互沟通协作。理事会主要负责义工组织的日常运转和相关运作,并负责对外联络、活动策划、敬老爱老、人事资料、活动宣传等方面工作。优化各小组业务范围和功能职责,选出各小组负责人,落实责任,明确职责,做到各项工作有计划、有落实。  三、积极开展活动,拓展服务渠道。舟山网络义工组织运用互联网开展各项公益活动。一方面,网络义工们通过网络发布各种消息召集舟山的青年人才,凝聚人心;另一方面,组织策划各种活动,使广大网络义工青年实现奉献爱心、帮助社会弱势群体的目标。在节假日中,舟山网络义工在码头、客运站等场所耐心解答游客提问、帮助工作人员一起维护现场秩序、积极向游客宣传舟山的旅游文化。〔舟山市委宣传部供稿〕  天台县网络公益联盟网聚正能量共筑公益梦   天台县网络公益联盟围绕爱心奉献、环境保护、权益维护、文化交流等内容开展工作,荣获2013年度台州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奖、2015年台州市党建创优项目工作创新奖。  一、发展组织抓公益,汇聚爱心扩影响。运用互联网+公益的模式,把“公益人士”团结起来,共计有50多家部门单位、乡村基层组织和社会群团陆续成为会员,已有网络志愿者1350多人。联盟不设专项资金,每次活动由各发起单位向相关部门申请专项经费或向社会众筹,各成员单位相互配合协作、保证宣传动员到位,联盟成员单位的众筹资金在网上公开公布。截至2016年10月底,联盟各成员单位投入公益资金逾5000万元,组织各类志愿服务活动150多次,服务时间累计超7万小时。如“天台红心社”在林华强等人带领下,发起寻找抗战老兵行动,八年来走遍全县597个村庄,发现近百位健在的抗战英雄,运用网络宣传抗日事迹,还发动社会各界为他们捐款捐物,解决生活困难。  二、挖掘典型强效应,培树网红立品牌。试行建立先进典型网络“秒宣”机制,利用“两平台(官方微博帐号微天台、微信公众号神秀天台)、双发布(官方发布、自媒体个人发布)、三级群(县级、乡镇、村居宣传群)”,实现公益典型培育的“秒挖掘、秒上报、秒发布”工作机制。深入挖掘身边好人好事,如组织“凡人善事”“最美网络志愿者”评选活动,通过全媒体宣传推介,涌现出“最美学生张静初”“最美护士张柳敏”“最美村支书杨善福”“最美老人徐奕茂”等一大批“美德网红”。  三、搭建平台优服务,紧贴民生促和谐。充分发挥联盟中300多个骨干公益人士及自媒体作用,做到信息准确发布、政策正确解读、公益有效对接,运用政务微博、公众微信、新闻网站等网络媒体,收集社情民意3200多条,有效解决1100多起民生诉求。〔天台县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 第4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7年2月13日 【2016年三级联动课题(五)】□农村文化礼堂绩效评估体系建设研究(海盐县委宣传部课题组)□青少年立体式德育共同体建设的探索研究(临海市委宣传部课题组)□推进文化创新团队建设的对策思路(云和县委宣传部课题组)  农村文化礼堂绩效评估体系建设研究海盐县委宣传部课题组  近年来,海盐县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发展,大力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实现了村村都有文化礼堂、村村都有文化专职管理员的目标。在“后建设时期”,如何建立有效的农村文化礼堂绩效评估体系,促进农村文化礼堂效能发挥,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海盐县从2014年开始,探索推行农村文化礼堂绩效评估体系建设,以标准化推动文化礼堂的高效管理、长效运转和有序使用,现将有关情况综合如下。一、海盐县农村文化礼堂绩效评估系统建设的做法及成效1. 完善系统内容,填报项目齐全。海盐县文化礼堂绩效评估系统目前主要有7大块主要功能,即文化活动对外公示、文化设施、文化活动、文化队伍、文化下派员、村(社区)专职管理员、报表系统。文化活动对外公示包括演出活动、讲座展览、读者活动和其他活动4项内容;文化设施包括“两馆一站”10项内容;文化活动包括特色品牌、公益培训、讲座展览、送戏入户等17项内容;文化队伍包括机构情况、获奖情况、文艺团队等5项内容;文化下派员包括基本情况、艺术培训等8项内容;村(社区)专职文化管理员考核包括自办演出活动、年度考核评分等7项内容;报表系统包括公共文化事业费等12项内容。基本上涵盖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所有内容和形式,也涵盖了数据的统计和整理分析。 2. 规范系统结构,审核程序科学。海盐县农村文化礼堂绩效评估系统根据各单位的不同职责和要求,设置了张元济图书馆、县文化馆、镇(街道)文化站(包括镇[街道]图书分馆)、村(社区)(包括村[社区]图书分馆、村[社区]专职文化管理员)和文化下派员4个不同的角色。县级管理“两馆一站”和行政村、文化礼堂的大部分内容。县文化馆管理文化下派员的角色内容,张元济图书馆管理镇(街道)图书分馆和村(社区)图书分馆的业务内容。为规范基层填报,出台了《海盐县公共绩效评估系统村(社区)专职管理员测评细则及填报规范》和《海盐县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系统镇(街道)文化站填报要求》。县文化馆、张元济图书馆负责管理数据的审核工作,审核通过的活动作为各项考核的依据,退回的活动填报单位可依据退回说明做出修改后重新上传。3. 优化工作流程,队伍管理严格。系统功能“全”。通过系统上报的相关制度及附件功能,要求各单位在规定时限内上报材料;通过系统的审核功能,监督各单位上报数据的真实性;通过系统的后台管理功能,了解各单位工作进度。工作流程“简”。各单位在每次活动后,按要求将活动材料上报至系统,既可将年底的台账工作化整为零,又能方便随时查阅工作台账,查漏补缺。人员考核“严”。农村文化礼堂绩效评估系统设立相应模块对村级文化专职管理员(文化礼堂管理员)进行绩效评估,测评分数根据填报情况实时生成,填报过程中能够看到全年工作完成的进度,同时也能横向比较,实现了过程监督。根据《海盐县村(社区)专职文化管理员工作指导意见(试行)》要求,对村(社区)专职文化管理员工作实施测评未到60分的人员实行缓聘并待岗学习3个月,经学习考察合格后继续聘用,连续两年测评未达到60分的人员县财政局取消该人员下一年度的补助经费。4. 强化绩效管理,功能作用彰显。随着农村文化礼堂绩效评估的持续开展,海盐县文化礼堂日常开放得以保障,农村文化礼堂活动日益丰富,农村文化礼堂团队也逐渐巩固。村级自办文艺演出活动从平均每村(社区)不足1场提高到2场以上,村级文化活动呈现出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据统计,2016年至今,全县共开展文化礼堂活动597场,自办文艺演出78场。目前各村有腰鼓队、排舞队、乒乓球队、篮球队等文体团队,平均达到五支以上。村村建有排舞队,并涌现了舞龙、舞狮、滚灯等众多村级特色文体团队,他们逐渐成长为农村文化礼堂舞台上的生力军,基层的文化自生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二、海盐县文化礼堂绩效评估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困难1. 评估标准设置与群众需求存在差距。海盐县文化礼堂绩效评估系统是对文化礼堂使用实行过程化管理的主要手段,实现的是内部管理,系统本身相对封闭,无法直接面向终端用户,一定程度上与人民群众实际文化需求产生脱节的状况,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了有的文化活动配送到文化礼堂却出现无人问津的现象。同时,由于绩效评估系统服务于考核,评估指标的设置未必能完全契合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2. 系统反映情况与实际工作存在差距。一方面,为了保证绩效数据的真实性,目前文化礼堂绩效评估系统采用了基础资料填报与审核机制来避免虚假数据。但随着绩效系统已实施三年,基层填报人员已熟悉审核机制,由于审查手段有限,不能完全剔除虚假数据,系统也无法完全反映基层的实际工作。以部分文化礼堂为例,有存在短时间突击完成全年工作填报,也存在通过一定手段虚构相关佐证材料,从而通过绩效评估。另一方面,指标化的考核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基层文化服务创新的能动性,同时也可能造成工作程序化,纯粹为完成指标任务而开展工作。3. 绩效评估平台与评价反馈存在差距。公共文化服务开展的绩效如何,最终还是人民群众说了算。在海盐实施的绩效评价体系中,只对文化主管部门、镇(街道)文化站如何评价文化礼堂公共文化服务作了明确规定,而对如何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第三方评价机制,尤其是群众如何参与公共文化服务评价,没有明确的制度要求和具体的操作方式,仍旧停留在“政府办文化、政府管文化、政府评文化”的阶段。群众参与评价的方式方法还是“空白”,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共文化服务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也难以提供群众真正喜闻乐见的公共文化服务。三、海盐县农村文化礼堂评估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1. 大数据科学化分析,满足农村文化礼堂服务大众化需求。文化礼堂绩效评估体系要因时因势进行调整完善,根据省市公共文化服务标准,适时调整评估指标、内容和评估方式,评估系统要力求打破封闭的局面,形成半开放式的格局。农村文化礼堂服务要走出“围城”,走出“自己人想、自己人办、自己人赏”的怪圈,让社会参与,让群众参与,实现公共文化与社会的有机融合,构建开放式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强化需求导向,健全菜单式服务、需求化供给的机制,通过微信、微博等移动终端及纸质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大样本采集,利用相关软件开展大数据分析,做好公共文化服务与群众需求的有效对接,将服务的内容及形式由群众来确定。要针对不同人群的文化消费需求,有针对性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产品,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根据群众反馈不断地调整绩效考核各项指标。2. 三方面综合性管理,避免农村文化礼堂服务失真化现象。从源头上,通过培训、讲座等措施,组织农村文化礼堂服务人员学习为群众提供文化服务的初衷,进一步提高使命感和责任意识;通过合理设置绩效评估指标,避免考核体系机械化,在一定程度上鼓励基层工作创新,融入地方特色。从技术上,引进专业人才或依靠第三方平台,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加强文化礼堂绩效评估系统的功能性,通过对材料上报时间节点、材料上报内容的验证,存真去伪,封堵可能被利用的各种系统漏洞,确保评估真实有效、公正公平。从制度上,进一步完善农村文化礼堂绩效评估体系,利用系统外的多种人为监督手段,从事前、事中、事后多点式过程监督,从内部工作人员、外部人员反馈多角度监督,并将其制度化纳入考核体系,配套相应的奖惩措施,激励各单位的积极性。3. 第三方客观性评价,搜集农村文化礼堂服务多样化建议。要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加大“种文化”扶持和指导力度,激发群众文化需求的自我服务潜力。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大力培育文化类社会组织,扶持各类文化类行业协会、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健康发展。要广泛开展文化志愿服务,完善注册招募、服务记录、管理评价、激励保障机制,形成科学高效的文化志愿服务运作体系。要建立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通过第三方机构科学合理的采样,引导群众对农村文化礼堂文体活动、设施、服务进行满意度评价。群众的满意度评价信息直接进入到满意度调查系统,最终通过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汇总,实时产生满意度报告。 课题负责人:田林华     课题组成员:刘支群、徐勋华、许睿吉  青少年立体式德育共同体建设的探索研究临海市委宣传部课题组 临海市青少年德育工作致力于构建城乡、班团、家校、社群四个共同体,立体整合社会各界力量,打通学生、学校、家长、社会之间的德育界限,取得了突出成效。为进一步探索青少年立体式“德育共同体”建设,我们成立课题组开展深入调研,形成如下报告。一、青少年立体式德育共同体建设的临海实践1. 创立“城乡德育共同体”,营造“均衡德育”氛围。让城市名牌中小学与乡镇薄弱中小学建立20对“城乡德育共同体”,互派德育领导和导师263人,聘请省外德育名师,开展德育研讨和交流300多次,营造“均衡德育”的教育环境和校园氛围。以“书香养德、礼仪育德、真情润德、行动立德、课堂蕴德、携手弘德”为主线,打造优秀德育导师团队,连续组建五届市师德讲师团,作师德专题报告250多场。以校际班主任论坛为载体,让教师们一起分享班级管理、班风建设、后进生转化、班干部培养、家校共建等方面的心得体会和经验,实现教师教学和班级管理经验的资源共享。强化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和美德教育,打造个性鲜明、优势互补的城乡校园德育文化。2. 创设“班团德育共同体”,探索“兴趣德育”模式。针对学生个性特征,建立以班际、社团、兴趣小组等道德学习互帮互助形式的“道德学习共同体”,将道德教育贯穿于传统文化学习、道德典型宣传、乡土人文研究等活动中,形成了“兴趣德育”“协约德育”等品牌。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和国学经典诵读示范学校评选,每年组织国学经典集体和个人诵读大赛,涌现了大批“国学德育”典型,如大田中学通过开设“中国古代家训和幸福人生”“国学德育家长学校”“国学德育微博平台”“国学德育活动专区”等课程,营造“人人学国学、处处蕴德育”的德育氛围。大力发展“德育社团”组织,将德育融入社团文化,如杜桥镇市场小学以“乐学”文化为主题,让学生在30多个文化社团学习中发挥个性特长、接受道德教育。注重打造“文化养德”项目,发掘传统文化项目中的德育元素,通过建立地方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乡土教材”的“三进传承”机制,建成十余个以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为主题的“文化养德”项目。创新发展“乡土德育”课程,塑造了大石中学关公文化、汇溪中心校“善”文化、东塍中心校“孝敬”文化等一批传统文化主题进入校园。3. 创意“家校德育共同体”,开拓“亲情德育”路径。在80多所城乡中小学建立家校德育共同体,开展《我和孩子的故事》家长讲座、书香家庭评比、美德少年评选、教子有方优秀家长评选等形式多样的亲子德育活动,推动家庭和学校的德育互动。举办家校德育成果展,开设家校德育论坛和讲座,组织感恩教育主题班会、亲情互动家长会等“亲情互动”课600余场,邀请家长、社会团体参加学校科技节、运动会等文体活动。全市共有50多所中小学构建以“明德崇礼”为主题的“明德讲堂”德育工程,16.2万名学生参与,“明德讲堂”成为全国的德育典型。4. 创建“社群德育共同体”,打造“网格德育”载体。发动妇联、团委、关工委、村居社区、义工组织等部门和社会团体,充分利用各类文化设施和校外阵地,分工、分网、分时、分片联动开展青少年德育工作,使德育进家庭、进学校、进村居社区等青少年日常生活和活动的重要场所,打造“网格德育”,实现德育无缝对接。在家庭德育中,市妇联以亲子互动为特色,将德育融入学习型家庭、五好家庭等载体中,举办“家庭故事会”“好书分享会”等亲子共读活动。在学校德育中,市文明办开展送“道德红榜”进校园活动,将85名“最美人物”宣传图片送到各中小学;开展好人事迹进校园活动,已巡回宣讲200多场,受众10万人次。在村居德育中,市文明办组织妇联、关工委、大学生志愿者、团委等团体,依托中小学、少年宫、农村文化礼堂等资源,深入实施“春泥计划”,结合“我们的节日”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增进了广大未成年人对民俗文化的认同和喜爱;举行启蒙礼仪活动,孩子们在正衣冠、拜师礼、朱砂启智等仪式中感悟传统礼俗和国学文化精髓,参与未成年人近20.5万名。在社区德育中,建立了省内第一个以少年儿童为主体的专业义工服务队——临海少儿服务队,近1600名注册小义工按照“每月一主题,每周一活动”模式,利用双休日、寒暑假,开展各类公益活动1000多次,参与人员达18000多人次。二、青少年立体式德育共同体建设存在的问题1. 家庭德育主体乏力。一是家长的德育缺失。在家校共同体中,家长普遍对孩子的德育关心过少,据调查,约九成问题孩子的根源在家长,而家长的主要问题在于道德素养不高、长期在外关注孩子太少、宠爱溺爱孩子、父爱缺失等,直接影响了学校德育的效果。二是家长的德育悖论。网络的普及造成传统德育主体权威消解,家长对孩子大多是道德说教,很少真正践行自己的道德认知,常常人前一面人后一面,或是自身在生活实践中不自觉地成为孩子的负面榜样,从而导致家长权威动摇,青少年开始“反客为主”,充当教化者角色。三是家长的道德失范。据调查,临海市19个镇(街道)中杜桥、桃渚和白水洋三个镇的问题孩子比较多,这些问题孩子的家庭大多为私营企业主或商人;还有一部分家长担心良好的道德品质会让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吃亏,这样的观念也影响了青少年的德育效果。2. 学校德育负担过重。一是德育项目实施难度大。学校德育课程和项目的实施需要大批教师、大量时间和精力。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德育课往往停留在老师“讲了没有”,而学生做了没有,对学生内化的检查及效果评定无法有效开展。二是家校德育互动难度大。学校为更好地提高德育效果,既要教学生,又要教家长,无形中超越了学校教育的范围,加大了德育难度,再加上受时间、精力等方面的影响,学校与家长之间沟通合作的途径和方式就显得比较单一。三是德育课程拓展难度大。学校德育往往只能停留在校内,拓展到校外的德育课程开发和实施难度比较大,教育体制的引导、家庭成员的参与和社会各界的配合都还没达到较好的状态。3. 社群德育有待加强。一是社群与学校之间互动不够深入。因学校与社群承担的职责不同,导致两者的互动无法深入,大多是为活动而活动,像青少年志愿服务活动基本上都是学校以自己的形式组织开展,没能全面铺开。二是社群之间的互动联动过少。社群共同体每年都会开展青少年德育活动,但整合联动和系统规划还不够强,没有形成更加有效的整体合力,不仅难以取得切实成效,反而容易被无形消解。三是缺少德育实践基地。虽然有社群参加青少年德育工作,却没能建立像样的德育实践基地,仅有的校外德育基地也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社会德育基地的功能被边缘化,学校的参与热情也不够高。三、深化青少年立体式德育共同体建设的思考1. 提升家庭主体德育定位。一是要提高家长的德育意识。共同体建设的重点要通过学校、社群的引导,增强家长的德育意识,改变“重智轻德”错误思想,改进家庭教育方法,充分尊重子女独立人格和自主精神,积极配合学校的德育工作。父母还应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二是要创造良好的家庭德育环境。着力创造温暖和睦、民主平等的家庭气氛,使家庭成员平等互动,根据青少年不同的成长阶段,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德育亲子体验活动,养成孩子的自主意识和责任心,树立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三是要加强家校德育互动。充分利用校讯通等平台,畅通学校与家庭的信息沟通渠道,通过“家长开放日”等活动,让家长共同参与学校德育,举行“道德之星”等奖励和表彰,提高家校德育互动的效果。2. 创新学校多元德育模式。一是要加强德育考核。改变“唯分数论英雄”的教育价值取向,增加道德教育的考核分量,建立中小学德育评估机制,完善学生德育评价体系,推进德育实践基地建设。二是要改进德育方式。让德育走出教室、迈入社会、贴近生活,填补生命教育缺失。强化学科德育,加强德育的学科渗透和课程开发,如通过公民课或社科课普及政治法律和道德基本知识,文史哲科目中颂扬贤德,自然科学课程中颂扬科学家献身精神。突出德育实践,引导学校德育转向与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从书本转向实践活动,从课堂转向现实生活,从知识讲授转向社会活动的开展。三是要推广“契约德育”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自主确定德育目标,自主选择德育内容,自主选择或设计德育活动方案,并与教师签订德育发展契约。学生围绕契约规定,积极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努力达成德育目标,获取契约赋予的相应奖励;教师按照契约的规定,主动引领学生发展。3. 强化社会活动德育导向。一是要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各类共同体要以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为载体,引导青少年不断提高社会道德水准;在“两微一端”及时推送重要德育内容和活动,占领网络教育阵地;建立一批综合性、多功能、高档次的青少年德育活动场所和德育教育基地。二是要加强德育活动设计。有效联合大学志愿者、青少年宫等团体或组织,广泛开展“家风讲坛”“春泥计划”等活动,着力推进“宫校联谊”。三是要不断丰富活动形态。发挥好“共青团”“少先队”等团队共同体的积极作用,通过过好中国传统文化节日等活动,更好衔接“党团队”元素。利用好“德育空档期”,注重在寒暑假期间开展活动,在青少年比较集中的社区派出共同体“德育辅导员”。 课题负责人:卢如平课题组成员:陈兆富、方匡安、林大岳、潘晓琴、刘自俊  推进文化创新团队建设的对策思路云和县委宣传部课题组 近年来,云和县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党管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云和县木制玩具百亿产业行动计划(2016-2020)》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积极实施“文化创意人才创新工程”,推动文化人才由个体开发向团队开发、由分散开发向集群开发转变。近期,云和县委宣传部牵头组织调研组,通过实地查看、听取汇报、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等方式,对全县文化创新团队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如下调研报告。一、云和县文化创新团队建设的主要特点1. 团队聚焦产业发展。依托主导产业木制玩具文化产业,全县建有木制玩具文化创意研产中心、木玩明信片研产中心、巧板文化研究所、木制益智玩具研发中心、学前教育装备改革创新实验中心、云和职技校木制玩具设计与制作创业实践中心等六支文化创新团队。2015年,全县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5.31亿元,占同期GDP总量54.04亿元的9.82%,是丽水市文化产业占比最高的县(市、区)。2. 团队领军人才突出。云和现有的文化创新团队,大都是围绕本领域拔尖人才或学术带头人组建而成,带头人在项目研发中起核心作用。比如,云和职技校木制玩具设计与制作创业实践中心领军人物为国内唯一一个“木制玩具设计与制作专业”学科带头人县职技校教师蓝新章;学前教育装备改革创新实验中心领军人物为云和县玩具协会会长、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行业协会副会长、浙江省工艺美术师、拥有十余项发明专利的浙江新云木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廖复新。3. 团队研究方向明确。文化创新团队依据自身的优势资源,立足主导产业,弘扬县域文化,具有明确的研究方向。省级重点文化创新团队云和县木制玩具文化创意研产中心开展木制玩具产业与县域文化、幼儿教育、动漫结合等方面的研究与合作创意,目前该研产中心收藏有关木玩文化的著述及木玩具典型样品千余件;研发出表现史前岩画的南北星盘,表现云和县银矿文化的雏菊花拼板,表现抗战文化的金字塔锁球,表现梯田文化的鸳鸯碓等创新产品70余款,绝大多数产品受到国内市场热捧。木制益智玩具研发中心整合推出《好玩的数学系列·七巧板、九连环和华容道——中国古典智力游戏三绝》《七巧世界》《华容道布阵图谱》等研究成果,实现从“卖玩具”向“卖文化”的转变。4. 团队人才结构合理。通过内聚外引,为我所用,打造既有核心领军人才、又拥有一定数量创新骨干,既有互补的专业结构,又有合理的年龄结构的团队。云和县文化创新团队40岁以下的青年文化人才占39%;副高以上职称的占21%;90%以上都有外请的全国各领域专家。比如,学前教育装备改革创新实验中心核心成员就有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中心知名专家何建闽。二、云和县文化创新团队建设中存在的短板1. 思想观念短板。体现在对创新团队建设还存在政策制定多、具体落实少,舆论宣传多、实际扶助少的现象,对创新人才的价值和对创新团队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调查显示,36.4%的被调查者认为本县(单位)对文化创新团队建设存在观念淡漠的问题。有些单位对如何推进创新团队建设没有明确长远的思路和切实可行的措施,存在短视现象和急功近利倾向。2. 资源配置短板。云和作为浙江的经济后发展地区,文化创新团队建设起步晚、基础薄、区位弱,人才开发水平与发达地区、周边县市及与自身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还有差距,体现在全县的人才资源大部分集中在机关事业单位,处于创新一线的企业人才严重匮乏。县内没有高等院校,学术环境不佳,难以产生人才市场的增值效应。虽然近些年云和采取积极措施从外省市引进了大批人才,但这些人才流动、流失频繁,缺乏相对的独立性和稳定性。3. 体制机制短板。体现在创业创新载体等要素禀赋欠缺、人才创业创新氛围不够浓厚、人才经费投入不足、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滞后、人才工作服务水平亟需提升。从创新投入看,大多数文化创新团队的创新研发经费来源渠道狭窄,调查显示84.7%的创新团队经费依靠单位自筹,12.4%来自政府拨款,仅有2.9%来自于银行等金融机构及风险投资。此外,创新团队的人事管理、议事规则、经费使用、考核激励等内部运行管理机制仍有待健全。三、加快推进文化创新团队建设的对策思路1. 在转变思想观念上着力。一是树立人才优先思想观念。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的观念,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文化创新团队建设的作用,切实把文化创新团队建设摆在人才工作的重要位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二是树立科学的团队建设观。在新的历史阶段,云和县面临着扩大总量与提高质量的双重压力,面临着“补课”与“赶趟”的双重任务,要切实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及时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树立科学的团队建设观,自觉把团队建设工作放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去思考和谋划,对团队建设进行闭环式和项目化管理。三是把握创新团队建设工作规律。整合工作资源,借助外部力量,注重各方协调,不断提高创新团队建设工作质量、层次和水平。2. 在集聚培育人才上着力。一是大力集聚培育领军人才。将文化创业创新领军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着力集聚具有优良品德和强烈创新精神,有较高学术技术水平和研究创新能力,具备战略眼光,善于组织管理的高层次核心创业创新人才。以省、市、县各类人才工程和重大项目实施工程为依托,引进、选拔和储备一批创业创新领军人才。二是加大创新型人才开发力度。积极构建以政府为引导、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高校科研院所为技术依托的政产学研合作体系。依托文化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工程中心等创新载体,组建文化创新团队,优化企业创新体系;健全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机制,定期在知名高校举办创新团队培训班;采取重大课题研究、重大文化工程和重点创新项目实施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的方式,集聚创新资源,激发创新活力,开展培训研讨、实践锻炼等活动。三是制定人才发展规划。深入挖掘创新人才信息资源,组织力量对各类宣传文化人才的存量结构、流量流向、资源储备、需求预测等进行研究,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宣传文化创新人才发展规划。3. 在优化工作环境上着力。一是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在全县范围内,通过媒体议题设置、专题宣传策划等,及时宣传各级各部门支持创新团队建设的工作措施,总结推广主要创新团队成功经验和做法。二是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结合县域经济发展情况,制定适合本县创新团队建设的政策措施,为具有创造潜能的团队提供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搭建各种平台,吸引各类资本投入创新团队相关创新项目。三是形成良好的用人环境。针对创新团队人才的成长和专业特点,努力营造一种尊重特长、鼓励创新、信任理解的环境,给创新团队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进一步理顺机制,使人才劳酬相当,做到人才队伍总体稳定与适当流动相结合。变管理人才为服务人才,在政治上关心,在工作上支持,在生活上帮助,积极创造有利条件留住人才。 课题负责人:饶钦英课题组成员:黄克汥、季伟忠、马达伟、钱瑾浙江宣传信息第5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7年2月16日  【聚焦新春·文化巡礼②】 □我省“家书抵万金”“最美全家福”活动反响热烈□绍兴市聚“三气”打造新春文化嘉年华□杭州拱墅区“书香守岁”活动打造运河沿岸新年俗□永康市“微平台·晒起来”打造网络祥和春节□仙居县“五福闹春”欢度新春佳节        我省“家书抵万金”“最美全家福”活动反响热烈   省文明办策划推出“家书抵万金”“最美全家福”主题活动,各地、各单位积极响应开展,吸引近250万人次的参与、点击,省级层面征集家书、全家福5000多篇(幅),评选优秀家书、全家福各185篇(幅),得到社会各界好评。  一、广宣传引来高参与。浙江卫视推出《家书抵万金最美全家福》大型新闻行动系列报道25篇、“你写过家书吗?你会写给谁?你手机上有全家福吗?”等海采报道,在新媒体平台推出“家书—让我们在书信中彼此深爱—新闻主播诵读家书”大型公益活动。浙江日报开展“新年随手拍,晒出你的幸福年”“家书抵万金”等活动,推出“一张照片、一份亲情、一段故事”专刊两版。浙江新闻客户端、文明网、之江吹风等网站及微信公众号,同步组织开展优秀家书、全家福展示、点赞、评选。  二、新方式传承老传统。以新媒体为主平台,精心创设参与形式,广泛运用网络语言,亮出温情牌,增强吸引力。如腾讯大浙网设计制作“写封家书”H5,邀请网友填写模版或者自拟电子家书发送给家人并在朋友圈分享,共计2364229位网友参加了家书传递活动;杭州市文明办推出了“家年华·全民手机直播过大年”活动,运用直播方式分享年俗、传递亲情。“一封家书,几多相思”“你可记得当年铺开洁白的信纸,一笔一划写下的那封家书?”等既煽情又朴实的网络语言,激起大家参与热情。  三、小载体彰显大情怀。如浙江卫视新闻主播诵读《梁启超给孩子们的信》《革命志士的一封家书》等,海采报道展现利比里亚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员通过书信、视频表达对祖国、家人的思念等,彰显爱国情怀。衢州衢江一名“80后”军嫂,将家书录制成音频,用电波传递给在南京工作的丈夫,尽显小家真情。宁波奉化征集展呈了大量海峡两岸“最美婆媳家书”,牵动两岸心绪。金华一位小学校长王伟文10年间给儿子写了130封的信,教会儿子学习、做人,展现良好家风。全村500余人七代同堂、400余环卫工人合照等特殊全家福,都弘扬了向上向善正能量。〔省文明办供稿〕  绍兴市聚“三气”打造新春文化嘉年华   绍兴市依托文化中心、农村文化礼堂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开展文明迎春、文化惠民和文化走亲等群众性文化活动,营造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  一、文明迎春扬正气。开展“我们的节日·春节”主题活动,在火车站、汽车站等重要交通场所组织雷锋志愿服务活动200余场次,开展慰问帮扶活动1000余次,弘扬助人为乐、扶贫济困、乐善好施、敦亲睦邻等中华优秀传统美德。越城区各镇街通过开展一场最美活动、一场礼仪活动、一场文艺演出和自选文体活动的“3+X”文化活动;诸暨市组织开展“春联贺喜闹新春”主题文化活动,向群众赠送优秀家风家训为内容的春联8000余幅;嵊州市以“移风易俗文明过节”为主题,组织全市志愿者开展“邻里守望送温暖”“春泥护花爱心大行动”等活动。  二、文化惠民添喜气。引导群众在基层文化活动中唱主角、演大戏,开展以“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主题活动100项、“我们的村晚”系列农村文化活动519场次,社区新春文艺演出系列活动630余场次,电影下乡活动共放映农村数字电影149场次,参与群众超100余万人次。新昌县在梅渚村文化礼堂举行“古韵醇风·记忆梅渚”新春晚会,通过浙江在线网站向全国观众进行了网络直播;上虞区大力实施文化下乡项目,区、镇、村三级共推出200余个春节文化活动。  三、文化走亲聚人气。组织越剧界“五城联动”,抱团打造“同唱一台戏”越剧春晚,邀请多位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得主参演,先后在绍兴大剧院、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北京国家大剧院、广州大剧院、杭州大剧院等大型场馆上演,总票房突破100万元,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30余家媒体进行了全方位报道。与金华市共同举办第三届农村文化礼堂“我们的村晚——金华·绍兴文化走亲”活动。柯桥区以“美丽乡村·我的家”为主题,组织文化走亲活动120余场次。〔绍兴市委宣传部供稿〕  杭州拱墅区“书香守岁”活动打造运河沿岸新年俗   杭州拱墅区精心策划、组织开展“书香守岁”活动,为当代年俗增添一道热腾的书香,营造浓郁新春文化氛围。  一、传递读书乐趣,掀起悦学热潮。依托京杭大运河博物馆、舒羽咖啡、晓风书屋等运河学习长廊“市民悦学体验点”,不间断推出文学讲座、艺术沙龙、手工艺术等各类新春学习体验活动50余场,营造“书香拱墅”文化氛围。重点打造运河边24小时免费开放的“廿四书弄”,通过每周举办原住民讲堂、文化沙龙等活动,以书换书、以书会友,为热爱读书的市民创造互相交流的机会,为“书香守岁”活动充分预热。  二、传承传统民俗,创新守岁形式。联袂百名文艺界人士,在杭州日报、今日拱墅等媒体上发布倡议书,诚邀市民免费参与除夕夜在拱宸书院举办的“书香守岁,爱在拱宸”活动,传递“书香守岁就是好家风,阅读就是回家”的新理念,吸引近千人次报名参与。除夕夜活动围绕“诗书礼乐”等传统文化内涵展开,通过跨火盆、量书稿、守岁诗话、民乐演奏、子时开笔仪式等形式,展示中国传统年俗的独特魅力和书礼传家的美好愿望。  三、注重网络互动,扩大活动影响。邀请知名诗人、文化人士、普通市民参与“书香守岁”专题宣传微电影拍摄,说出心中“年味”。在新浪微博上开设#书香守岁#话题,号召网友以上传一段视频、随手拍身边书或写一句读书感悟等形式参与讨论,话题阅读讨论量达25万余次。活动当晚,开通“一直播”APP线上直播,对活动进行实时视频直播;区“两微一端”平台实时更新图片、视频,与网民开展互动,活动获中央电视台新春特别节目《家和万事兴》关注报道。﹝杭州拱墅区委宣传部供稿﹞   永康市“微平台·晒起来”打造网络祥和春节   永康市着力打造“微话题”“微舞台”“微故事”“微身影”品牌,推出一系列喜庆、欢乐、温暖、感人的文字、图片和视频作品,不断晒出永康好故事、好声音、好风貌。  一、设置“微话题”,喜庆年味晒起来。围绕“微力无穷 小镇春节”微博话题和“微力无穷 小镇故事”微信话题,制作发布原创微博、微信,通过精美的配图和活泼的文字晒出小镇的喜庆年味,共发布微博、微信文章近40篇,转发评论点赞500余次,总阅读数超100万。  二、打造“微舞台”,欢声笑语晒起来。“永康人”微信公众号从正月初一至初七,围绕手艺传承、孝老爱亲、和睦礼让等主题,连续推出七部用永康方言演绎的原创“永康大话”情景剧,其中《争家当》《周俊巧戏快嘴妇》点击量突破八万。民间热门微信公众号“竹马影视”贺岁微电影“决战五金城”,巧妙融入本土五金文化,视频点击量突破2万。  三、讲述“微故事”,美丽乡村晒起来。依托“温暖中国”浙江网络媒体新春走基层活动,推出一系列接地气、有温度、感染力强的网络报道,其中《浙江永康:小村里有了“创匠” 乡村旅游更时尚》《“永康大话”传递“乡村正能量” 文化礼堂成快乐大本营》等在各大主流网站和新闻客户端转载推送超过3万条。热门网络自媒体发布文章、微博3000余条,阅读量超900万。  四、捕捉“微身影”,敬业先锋晒起来。组织各单位制作推出H5页面等微作品,生动展现春节期间坚守一线的干部职工辛勤劳动、团结奉献的精神风貌。“永康公安”“健康永康”“永康行政执法”微信公众号分别推出《新年我在岗》《你过年她(他)上岗》《坚守篇》系列作品,从除夕至年初六持续推送,全方位捕捉一线工作人员坚守岗位、激情奋斗的镜头,引发广大网友共鸣,总阅读数突破5万。〔永康市委宣传部供稿〕  仙居县“五福闹春”欢度新春佳节   仙居县广泛开展“五福闹春”活动,为新春佳节营造浓浓年味。  一是画好“团圆福”,慈孝春晚彰显特色。广泛开展“新春慈孝千人宴新春”等主题活动,如白塔镇的“心手相连·慈善暖冬”活动,为162位70周岁以上的孤寡老人以及农村特困家庭送去温暖关怀;广度乡举行“情系6199 我们在行动”老人年夜饭大型助老活动;安岭乡举行“爱驻夕阳、欢度新年”情系安岭老人活动,为80岁以上老人提供了棉服、棉被、大米等价值千元慰问品共计450份。  二是画好“健康福”,体育活动营造氛围。参与人民网发起“不忘初心 走向明天”百站迎新活动,承办仙居站“徒步迎新”活动。深入推进全县绿色理念文化大普及行动,打造“文化节日、健康节日”,如在元宵节组织“乡村足球闹元宵”活动,湫山乡举办农民趣味运动会,管路镇举行“春节一天乐”文体活动,南峰街道将春节后至元宵时间定为文化体育周,为群众带来绿色、健康年。  三是画好“文化福”,文化下乡增添韵味。在文化礼堂、文化广场等组织乡村春晚、乡村文艺汇演等活动20多场次。积极组织开展文化下乡活动,在全县各乡镇文化礼堂开展读书会、写春联、送农用书籍等文化活动,开展送书下乡近2000册,为群众撰写新春对联9800幅。  四是画好“同心福”,乡贤同心发展家乡。利用春节、元宵等节点,主动联系对接返乡乡贤,通过茶话会、读书会等形式,集智聚资,引导乡贤积极参与基层文化事业。如下各镇乡贤联谊会投资福地洞天养生文化园工程落地;田市镇开展“乡贤寻根回归”活动,工艺美术大师吴子熊玻璃艺术馆、仙景根雕工作室建设意向初步达成。春节期间,全县共组织乡贤联谊会12次,参加活动乡贤人数达956人次,预计吸引乡贤资金1000余万元。  五是画好“民俗福”,民俗活动唤起年味。结合仙居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推出猜灯谜、木偶戏等文化活动和针刺无骨花灯、彩石镶嵌、九狮挪球等民俗文化节目61项,为群众送上丰富多彩的文化大餐。如南峰街道李家兴村举行打草鞋、打篙荐、纺棉筒等民间文化活动;上张乡举办首届年俗文化节进行年俗祈福活动;淡竹乡组织开办稻草画展;皤滩乡举行女子舞龙队迎“财神”舞龙表演。〔仙居县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第6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7年2月17日  【小城镇精神文明建设①】 □慈溪市四大提升行动打造小城镇文明“慈溪范本”□诸暨市大唐镇打造“袜艺文明示范区”推进小城镇精神文明建设□丽水莲都区古堰画乡小镇借力推动小城镇精神文明建设□嘉兴秀洲区王店镇大力推进“三大行动”全面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慈溪市四大提升行动打造小城镇文明“慈溪范本”   慈溪市扎实开展四大提升行动,补齐小城镇精神文明建设“短板”,着力打造小城镇文明的“慈溪范本”。  一、地域品牌建设行动,打造市民素质“文化墙”。打响以“慈孝、慈善、慈爱”为内涵的慈文化地域道德品牌,深化“慈文化”研究提升、阵地打造、传播推广、典型培育、机制建设等五大工程,建立慈文化主题公园、慈孝馆等各类慈孝文化主题场所20个。在全市17个小城镇统一实施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潜移默化提升市民素质。  二、交通文明建设行动,塑造文明出行“风景线”。在全市17个小城镇打造19条文明交通样板路,设置50块“礼让斑马线”指示牌,发动十万志愿者开展道路交通秩序保障和文明出行劝导行动。对机关干部、文明单位的公私车辆车牌进行登记造册,对不文明交通行为实施曝光、扣分、罚款等措施,着力打造小城镇文明出行“风景线”。  三、乡风民俗提升行动,营造公序良俗“新氛围”。在全市每个小城镇设立移风易俗管理会,对婚丧嫁娶等事宜的办理流程、标准要求等作出明确规定,实现有章理事、有人管事、制度健全、服务规范的常态化机制。大力宣传喜事新办、丧事简办、节庆俭办的民俗风气理念,有效遏止婚丧大操大办、节假大吃大喝等陈规陋习。  四、品质社区提升行动,再造生态宜居“新优势”。加强社区(村)交流服务平台建设,建立17支文明监督志愿者队伍,劝导、制止各种不文明行为,广泛开展“亲邻行动”“邻里节”等10余种文体活动。实施生活垃圾“以桶换桶”行动,完成1.1万只密闭垃圾筒更换、360余辆垃圾车辆密闭改造和100余辆密闭垃圾车辆更新,成功打造2个宁波级“最洁美村庄”。〔慈溪市委宣传部供稿〕  诸暨市大唐镇打造“袜艺文明示范区”推进小城镇精神文明建设   诸暨市以袜艺特色小镇大唐镇为试点,着力打造“美化靓化、文明出行、乡风民风”示范区,成功创建全国文明镇、全国村镇建设先进镇、国家卫生镇。  一是美化靓化示范区。建立源头追溯、义务巡查、垃圾收费、积分兑换、镇村联评、两委包片等垃圾分类制度,形成“户分类投放、村上门收集、镇清运处理”的运行机制和“三次分拣、三重减量”的垃圾减量方式,从宣传发动、设施配置、分类作业三个方面对1200家企业、10个行政村、7个社区进行评价,每月在“大唐发布”亮红蓝牌,目前已有1.2万户家庭、经营户签订门前三包承诺书,承诺保持室内清洁、庭院整洁、周边通畅。全镇投资6.5亿元实施环境整治十大工程,先后开展社区“七乱”整治、户外广告整治等活动。  二是文明出行示范区。开展“文明出行我先行”“礼让斑马线”“做文明有礼大唐人”主题活动,全镇8300辆私家车张贴“文明出行”标识,签订“文明出行我先行”承诺书。开设文明出行监督平台,每月底将专项督查发现和群众举报核实的不文明车辆的车牌号、姓名、单位在诸暨日报、“文明诸暨”微信平台上进行曝光。机关、学校500名志愿者参与文明劝解,发放倡议书1.2万份,文明出行成为袜艺小镇风景线。  三是乡风民风示范区。出台《袜艺小镇文明公约》,1200名镇村党员干部带头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节庆俭办。实施家风家训进教材、进校园、进家庭、进企业“四进”工程,挖掘整理《蒋氏家训》《王氏家训》等,制作家训家风宣传册、漫画册、牌匾、墙绘,举办“千人齐诵家训”“蒋氏宗谱圆谱仪式”“听老人讲家训”等主题活动,推进好家风代代相传。结合“最美家庭”评选,开展“与邻讲礼、与邻为善、与邻相助、与邻共乐”系列活动。成立文明志愿者队伍和“大唐飞歌”文明宣讲团,开展志愿服务和文体活动,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诸暨市委宣传部供稿〕   丽水莲都区古堰画乡小镇借力推动小城镇精神文明建设   丽水莲都区古堰画乡小镇借助丽水市创建国家文明城市的东风,大力推动小城镇精神文明建设。  一、借文明创建宣传之东风,打造美丽小镇。发动古堰画乡油画协会画家参与文明城市建设创意画绘制,将画作在古街、镇区、码头等地进行展示。推动短信上报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敬业奉献、敬老爱幼等身边好人好事线索,利用公告栏、微信群、村村通广播等载体播报,提升小城镇精神文明建设的居民知晓度。发挥新媒体影响力,在“千人清扫净画乡,助创文明小城镇”活动中,邀请网红女主播“夏夏小二娘”进行网络直播,短短两小时观看人数超过2万,点赞次数达63万。  二、借文明创建整治之东风,打造整洁街道。小镇全员参与镇区“六乱”整治行动,全镇干部群众开展“千人清扫净画乡,助创文明小城镇”“洁净村居”等品牌文明活动,对不文明行为及时劝导、对反弹的“六乱”问题及时整治。落实环境卫生划片包干“片长制”,在显要位置设立片长公示牌,各片长负责该区域的卫生督查工作。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建立“小荷”志愿服务分队,在镇区、景区开展巡查,清扫环境卫生,劝导不文明行为,提供服务帮助,全面提升小镇居民精神文明素养。  三、借助文明创建高压之东风,形成长效机制。建立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小镇党工委、行政执法、市场监管、交警等多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对古堰画乡景区和大港头镇八个责任路段实施网格化管理。实行组长带班制,组织全体干部开展深入细致的全程巡查。每周开展一次部门联动整治,深入日常工作,形成长效机制,不断巩固提升小城镇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丽水莲都区委宣传部供稿〕  嘉兴秀洲区王店镇大力推进“三大行动”全面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嘉兴秀洲区王店镇大力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公共文化服务、思想道德建设“三大行动”,巩固省级文明镇创建成果,全面提升城镇文明程度。  一、推进“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扮美城乡面貌。统筹推进“五个一”市政形象提升工程,提升沪杭高速公路出入口景观,推进门户主轴嘉海线和“三横三纵、三路六点”综合整治工作,拆除灯箱广告牌和沿路高炮广告牌248块,消除镇区主要道路视觉乱象。对老镇区梅溪两岸四喜街和解放街进行整治提升,建设护岸长廊、修缮古宅民居,改善人居环境。有效治理市场周边、学校周边、医院周边、闹市区域、背街小巷、城中村和城郊结合部等“八区”乱象。加强镇村、公路、河道、村庄“四位一体”保洁工作,实现城乡垃圾不落地。  二、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行动,传递正面能量。高标准建成农村文化礼堂10家,举办赏梅节、朱彝尊文化节暨全区文化礼堂大巡礼等“一镇一品”活动。成立镇文联,拍摄制作反映志愿服务的《听见花开的声音》MV、反映乡镇干部作风的《乡镇干部“爽约”记》以及《家风家训》等4部影片、微电影。创作以“中国好人”张根宝为原型的小品《心的呼唤》,赴各文化礼堂、道德讲堂开展巡演。扎实开展系列文明创建活动,建成全国文明村1家,省级文明村、文明单位4家,区级以上文明村实现全覆盖。  三、推进“思想道德建设”行动,提升文明程度。积极打造“青春梅里”志愿服务队品牌,全镇注册志愿者达13000余人。不断完善“身边感动”“文明小康户”评选等“最美王店人”多层次发现机制,仅2016年就涌现全国好人1人、浙江好人3人。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春泥计划”实现28个村和6个社区全覆盖,全镇两所中心小学成功创建为中央彩票基金扶持的乡村学校少年宫。深挖“梅里”家风家训,整理形成王店名人经典好家风好家训故事,着力打造具有王店特色的家风家训传承。〔嘉兴秀洲区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第7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7年2月17日  【学习贯彻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  按: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后,我省各级党委宣传部门围绕全省宣传思想工作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精心谋划、全面部署,扎实推进,迅速兴起学习贯彻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的热潮。现将各地各部门学习贯彻情况分期刊登如下。 省文化厅:1月22日召开党组会进行学习传达,2月4日、2月9日分别在省级文化系统工作总结会和全省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长会上进行传达。将会议精神纳入全省新任文化局长培训班、全省基层文化队伍素质提升工程的重要内容,实现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全覆盖。一是加强“惠民生”举措。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新建1000个农村文化礼堂,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项目)创建,创建30个浙江省文化强镇、100个浙江省文化示范村(社区)。推进全民阅读,推广城市书房建设工程。二是加大“推改革”力度。做好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等三项文化部改革试点的提质扩面。谋划成立浙江剧院管理中心、全省演出剧院联盟,推动浙江音乐学院与省级文艺院团深化合作,推进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吸引民营资本参与。建设全省文化市场指挥监控中心,推行文化市场分级分类监管机制和黑名单管理制度。三是加深“抓项目”谋划。谋划创作一批文艺精品,组织第4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文艺演出等重点活动。承办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文化合作论坛和第十五届亚洲艺术节,实施海外“欢乐春节”活动,赴日本和香港、台湾地区举办“浙江文化节”。持续推进良渚古城遗址申遗等重点项目,开展第八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申报推荐工作。四是扩大“促融合”视野。成立浙江文化产业联盟。推动特色小镇文化建设,加强国保省保集中成片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利用,实施文物建筑活化利用培育计划,开展非遗主题小镇和民俗文化村评选。五是找准“补短板”路径。实施公共文化服务重点市县及薄弱乡村文化建设“十百千”工程。持续推进中青年编剧扶持计划、“耕山播海”欠发达地区农村文艺骨干培训和优秀文化艺术紧缺人才培养深造等项目,谋划建立全省文物系统“新鼎”人才培养计划。〔省文化厅供稿〕   杭州市:1月9日部委会议学习传达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1月17日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贯彻落实意见,重点做好七项工作:一是着力为迎接党的十九大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召开营造良好思想舆论氛围。深化**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宣传贯彻,持续打造“杭州论坛”理论学习品牌,深化全球学习型城市建设。二是着力壮大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做大做亮“两区创建”“美丽杭州”等重大主题宣传,加快推进杭报、文广、华数集团媒体融合,办好《今日关注》《我们的圆桌会》等品牌栏目。三是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深入实施“最美现象”精神文化品牌提升工程,组织开展第五届“最美杭州人”、美德少年评选和“公民爱心日”等活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四是着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全国文化创意中心。巩固文创产业全国领先地位,持续打响中国国际动漫节和杭州文博会品牌。五是着力推动公共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加大文艺精品创作生产力度,认真做好全国、省“五个一工程”作品推荐申报工作。完成新建115个农村文化礼堂的年度建设任务。六是着力掌握网上舆论斗争主动权。着力培育“杭州好网民”,进一步打响网上正能量宣传“杭州样本”品牌,加快推动“网络杭军”建设,持续做强“杭州发布”政务信息发布平台,深化推进“1+100+1000”发布平台网络矩阵建设。七是着力打造东方文化国际交流重要城市。持续深化“后峰会、前亚运”时代对外宣传工作,打造“韵味杭州”外宣品牌,进一步讲好杭州故事,提升国际传播能力。〔杭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宁波市:1月16日向市委常委会作专题汇报。1月22日召开全市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就学习贯彻落实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作出部署。一是持续推进理论武装。扎实推进**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宁波实践。加强在甬高校社科理论阵地建设,制定宁波市新型智库建设意见,打造理论研究“甬军”。依托“微型党课”“宁波论坛”报告会、“宁波社科云讲台”等载体,提升干部群众理论学习能力。二是提升优化舆论环境。突出国际港口名城、东方文明之都形象塑造和传播,提升宁波城市的辨识度、认同度。加强市级媒体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加强与友城媒体和“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媒体的新闻交流合作。深化“Focus on Ningbo”新闻外宣活动品牌。三是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完善媒体融合内部体制机制,推动建设全媒体“中央厨房”,建立“统一指挥、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端分发、统一评价”的融合生产机制,探索县级媒体融合发展新路子。四是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抓好网上道德模范工作室和宁波好人电子信息库建设。加快推进《宁波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立法及实施工作,加强诚信制度建设,弘扬优秀家风家训,完善志愿服务体系,提升市民文明水平。五是创新文化建设机制。加快推进宁波文化馆新馆、宁波新音乐厅、宁波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馆、中国宁波河海博物馆等一批文化地标建设。建立IP资源库,制定文艺创作生产年度计划和中长期规划。完善文艺作品激励评价体系,推动文化大师工作室、文化名家工作室、文艺家工作室建设。承办第十五届亚洲艺术节。〔宁波市委宣传部供稿〕   温州市:1月16日、17日先后召开部务会议、部机关全体干部专题学习会,传达学习会议精神。1月24日向市委常委会作专题汇报,研究部署全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一是着力为党的十九大召开营造良好的思想理论氛围。深化**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宣传贯彻,精心谋划“砥砺奋进的五年”等主题宣传活动。二是着力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大力宣传打好“拆治归”转型升级组合拳以及“大拆大整”取得的优异成果,打造“东瓯时评”“时尚会客厅”“新闻任意萌”等新型媒体品牌和栏目。健全完善新闻发布工作体系,实现“4·2·1+N”新闻发布模式市县两级全覆盖。三是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建成温州道德馆,推动民间道德奖规范化建设,深化中小学“四品八德”育人工作和农村移风易俗工作。四是着力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制定出台《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健全市领导到大中专院校作形势政策报告制度,推行高校思政工作者到基层挂职锻炼制度。持续开展“新青年下乡”活动,推进校园新媒体建设工程,加强校园网络安全管理。五是着力推动文化繁荣发展。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精品力作。扎实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市文联市作协市记协市社科联群团改革”等三项重点突破改革项目。打造“瓯”系列特色文化品牌。六是着力打好网络空间治理组合拳。强化网络内容建设。巩固提升“清朗指数”排行榜和“7431”网络治理模式,完善温州特色的互联网基层执法体系,实施“本土红V培养计划”。七是着力提升温州城市美誉度和影响力。做好“2017浙江·台湾合作周”、温州创业创新博览会、“海内外媒体看温州”等重大涉外展会活动对外宣传报道。〔温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嘉兴市:1月17日召开部务会议专题学习全省会议精神,1月23日向市委常委会进行专题汇报,集中部署2017年工作。突出一条主线。围绕迎接宣传贯彻十九大为主线,突出抓好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开展“砥砺奋进的五年”“红船精神”等主题宣讲活动,凝聚社会共识。抓好两个阵地。巩固舆论宣传阵地,完善提升“两微一端”全媒体矩阵发展新模式,推动南湖晚报全媒体平台整合、嘉广集团全媒体新闻中心建设,组织全媒体人才培训;深化“走转改”,深入开展“坚守实业、坚持创新”新闻行动。筑牢网络管理阵地,做好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宣传,打造“治国理政嘉兴实践”品牌专题专栏。完善舆情监测工作体系,落实24小时网上监看值守工作,大力开展“网络清朗行动”。深化三项建设。深化精神文明建设,广泛开展“最美家庭”“最美行业”“最美群体”等创建系列活动,完善“最美人物”关爱机制、志愿服务常态化机制,全面开展小城镇文明行动。深化文化改革发展,做精文艺精品,谋划实施建党百年献礼工程;做深文化体制改革,深化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果,拓展“文化有约”服务项目,打造公共文化“互联网+”创新平台;做强文化产业,办好中国·嘉兴端午民俗文化活动、市文化创意创新业大赛活动,推进文化创意园区、街区、特色楼宇创建。深化基层基础建设,组织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专项督查,推进“一个责任体系、四张清单制度”落实,力争将1个县、10个镇(街道)、100个村(社区)培育成为省级典型。〔嘉兴市委宣传部供稿〕   金华市:1月13日组织全体部机关工作人员召开专题学习会,1月16日向市委书记作专题汇报,1月25日在市委常委会作专题学习汇报,认真谋划全年工作思路。一是理论学习摆在前,唱响主旋律。精心组织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重大主题宣传,深入开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一批主题宣传。进一步健全中心组学习体系,持续开展以“乡音宣讲团”为核心的基层理论宣讲工作。二是发展信心挺在前,讲好主基调。精心组织宣传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贯彻落实“全面小康、浙中崛起”的生动实践,宣传各地各部门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深入推进金华“三个廊道建设”等新举措新进展新成效,组织策划“坚守实业、工业强市”等专题专栏宣传。三是清朗网络抓在前,打赢主战场。优化舆情监测系统,扩大舆情监测覆盖面。深化县市区“齐亮共进”工程,在全市网军队伍中开展“三查三看三比”活动,开展首届网络文化嘉年华等活动。四是文明创建争在前,提升主形象。推进“信义金华”“八婺好家风”建设,组织开展“温暖的旅程”“诚实立身信誉兴业”、第五届金华市道德模范评选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五是文化发展走在前,把握主动权。组织开展农村文化礼堂典型示范“123工程”,新建农村文化礼堂100家。扎实推进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集聚化、特色化、融合化”,力争2017年实现文化影视时尚产业年总收入达到4000亿元。六是守规立矩严在前,做强主力军。全面开展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和文化创新团队建设,加强新闻专业人才队伍特别是新媒体专业人才队伍的挖掘和培养,推动全市社科机构力量提档升级。〔金华市委宣传部供稿〕   舟山市:1月15日向市委常委会进行专题传达汇报,1月16日部务会议集中学习全省会议精神,着力从七方面扎实推进2017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一是突出主题主线,持续深化思想理论武装。用好主题文艺巡演、“三下乡”、微型党课等载体,推动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二是突出舆论引导,努力积极营造有利于新区发展的舆论环境。围绕“波音”项目落户舟山、舟山自贸港区建设等“大事件”,深化“新区新跨越”主题宣传。继续构建电视问政、市民巡访、《新区聚焦》、网络问政“四位一体”的全媒体问政格局,拓展监督内容,完善监督督办和回访机制。三是突出价值引领,切实提升精神文明水平。完善“最美舟山人”选树培育机制,构建文明创建长效机制和志愿服务体系。做大做强“千手公益”等品牌。四是突出立德树人,掌握学校意识形态阵地主动权。积极推进思政课程改革,加强学校宣传思想文化阵地管理,加快打造高校新媒体宣传平台。开展“美德少年”评选表彰活动,深化“我的中国梦”系列主题活动。五是突出清朗网络,打好网上意识形态主动仗。加快建设舟山特色的网络文化,打造网宣精品。推进网信体制机制调整,实施网评人才“五培养”工程。六是突出“以文化人”,加快推进海洋文化名城建设。做大做强海洋文化产业。加快打造中国海洋文化节、东海音乐节等公共文化品牌,建成舟山传媒创意中心、观音文化园等重大文化设施。七是突出落实落地,夯实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基础。推进以渔农村文化礼堂、城市书房为重点的基层阵地建设,强化政策保障。〔舟山市委宣传部供稿〕    宁波海曙区:1月23日区委常委会传达学习全省会议精神,1月25日召开全区宣传系统工作会议,认真贯彻会议精神,部署2017年全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一是强化理论武装,凝聚思想共识。探索“分层分众”理论普及模式,组建“读书团队联盟”,打响“书香海曙”品牌,加强各类宣传阵地管理。二是做强新闻舆论,营造发展氛围。建立市区联动的新闻宣传工作制度,完善宣传主题策划、新闻通气会等机制,建设全媒体中心,建立打造重大主题宣传高地。三是加大价值培育,倡导文明风尚。开展“最美海曙人”“道德模范”等评选表彰,深化“四周边两部位”顽疾治理和社区文明创建提质行动,扎实开展“美丽乡村”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同步提升城乡文明创建水平。四是加快文化建设,推动事业繁荣。完善《海曙区关于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大向社会购买服务力度,探索搭建平台、以奖代补等方式,用文艺讲好“海曙故事”。五是抓好意识形态,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完善意识形态工作机制,通过组织培训、实战演练等方式,加强宣传思想文化队伍建设,形成宣传工作强大合力。〔宁波海曙区委宣传部供稿〕   开化县:1月13日召开全县宣传委员工作会议,1月16日组织宣传思想文化系统集中学习传达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1月18日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部署,落实“五项重点工程”贯彻会议精神。一是理论武装工程。打好意识形态、党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组合拳,完善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深入开展干部学习积分竞赛活动。总结提炼“两山”思想实践的开化样本,将国家公园试点的“开化实践”推向全国。二是舆论引导工程。建设外宣“清淤通渠”工程,打响“开化是个好地方”招牌和国家公园品牌。开展舆论监督“亮剑”行动,发挥《曝光台》《直击》等栏目的舆论监督作用,曝光干部队伍“十大问题”典型案例。三是文化惠民工程。打造城区“十分钟文体活动圈”,形成“百里黄金水岸”文化礼堂精品带。筹备国际开化纸学术研讨会,破解开化纸“千年之谜”,扩大开化纸文化品牌影响力。四是文明创建工程。实施“金色”最美引领、“古色”根城基建、“红色”志愿服务、“白色”文明礼让、“绿色”垃圾兑换等“五彩创建工程”,推进“红白喜事不闹腾”移风易俗行动、“共育共推”优良家风家教,培育“好地方”志愿服务品牌。五是宣传铁军工程。全面落实“四张清单”,实扎推进基层党校建设,建立乡镇宣传委员培训机制,推动基层宣传思想文化队伍强起来。〔开化县委宣传部供稿〕台州路桥区:1月16日召开宣传部部务会议和机关学习会,传达学习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1月22日向区委常委会专题汇报会议精神,研究部署2017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点。一是开启加速引擎,全力打造“宣传铁军”。每周召开一次部机关加速度头脑风暴会,以挂图作战、定期销号模式推进工作落实。每季召开一次宣传文化系统重点项目推介会,通过定点帮扶、资源倾斜等办法,推进工作出彩出新。每半年举办一次宣传文化工作发布会,通过公布“三张清单一张图”倒逼提质增效。二是激发活力因子,全力唱响“路桥声音”。实施“活力新频”大宣传大宣讲平台建设,依托“梦想新说——互联网+宣讲”模式,推出沙画、微电影、动漫等系列主题宣讲作品。实施“活力新声”对外传播工程,开展“五维一体”美丽路桥城市形象提升行动。实施“活力新生”媒体融合工程,打造培育“3M”融媒体中心。三是做优特色名片,全力培育“路桥亮点”。出台意识形态“硬十条”,打造“意识形态同心圆”。建立“新路网信工作室”,重点培育一支网络正能量队伍。实施文化产业“新星启明”工程,重点打造创意文化“一轴三园一街区”,启动网络作家村建设。实施文艺精品创作“借力”工程,建立重点文艺创作项目库,推出一批有影响力的文艺精品力作。〔台州路桥区委宣传部供稿〕   庆元县:1月16日召开全体干部会议和部务会议认真学习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1月24日向县委常委会作专题汇报,2月27日召开全县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以清单制方式落实2017年工作。一是抓关键引领,理论学深用好。出台《庆元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深入开展“宣讲名师工作室”“人文大讲堂”等品牌宣讲制度,推出《生态庆元文学丛书》等一批绿色发展理论成果。二是抓特色宣传,亮点精彩纷呈。聚焦“美丽事业”,做好“生态立县、产业富县、开放兴县”等主题宣传,将“遇见最美风景、寻找最美人物、感受最美文化”贯穿在舆论宣传引导始终。三是抓载体拓展,文化广为人知。深入挖掘和培育香菇、廊桥等地域文化名片,提升“世界香菇始祖朝圣地”品牌影响力,加快推进“浙闽木拱廊桥”申遗步伐,促进铅笔等文化产业的转型嬗变。实施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八八工程”。四是抓典型标杆,文明深入人心。深入开展庆元好人等评选活动,推进农村“六星文明户”创评,鼓励家训“进礼堂、进厅堂、驻心堂”。抓好志愿服务制度化,加快推进移风易俗文明进程,启动示范文明县城创建。五是抓队伍机制,干部善为人先。加强对干部的日常教育监督管理,制定量化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强化“宣传文化人才库”建设。加强核心网评员、新闻发言人、乡土文化能人、工匠大师等基层文艺骨干业务培训和实战演练。〔庆元县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 第8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7年2月22日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①】□省文物局积极谋划推进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绍兴市“五个致力”打造以阳明心学为核心的国学高地□宁海县三位一体全力打造优秀传统文化复兴“样板县”□杭州滨江区“四个带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永嘉县“三多”举措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台州黄岩区“三个融入”激发优秀传统文化新活力         省文物局积极谋划推进考古遗址公园建设   省文物局认真贯彻《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积极推进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推动散布各地的大型文化遗址遗迹“活”起来,为传承和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重要场所,努力打造新的浙江文化金名片。  一是对标申遗,全力建设良渚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良渚遗址在被列为全国12个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创建单位后,持续深化推进遗址本体保护、环境整治及展示利用等,进展迅速、成果显著。目前,良渚遗址正以2019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目标,大力推进环境整治、遗产展示、价值提炼等工作,力争在两年后建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并实现申遗目标,建成后的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总面积将达9.1平方公里,成为杭州最大的生态公园之一。  二是立足实际,着力推进省级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持续开展全省大遗址资源、特别是史前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和研究。选定浦江上山、嘉兴马家浜、温州曹湾山、湖州毘山、安吉古城、龙泉大窑龙泉窑、武义吕祖谦及家族墓、杭州南宋皇城等8处大遗址为首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项目,着力推进各考古遗址公园规划编制、环境整治及展示利用等工作,其中浦江上山考古遗址公园已于2016年底建成开放,融合教育、科研、游览、休闲等多项公共文化功能,受到群众一致好评和热捧。  三是放眼未来,积极构建完善的考古遗址公园体系。深入推进“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工作要求,出台《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意见》,全力“支持大遗址所在地政府争创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推进省级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鼓励市、县级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逐步形成完善的考古遗址公园体系”。下一步,将制定出台《浙江省考古遗址公园标识系统设计导则》,对首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运行情况进行评估,并积极部署开展新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申报工作。〔省文物局供稿〕 绍兴市“五个致力”打造以阳明心学为核心的国学高地   绍兴市发挥王阳明故居所在地、归隐地和思想弘扬地等文化资源优势,深入推动阳明心学传承发展,积极构筑以阳明学为核心的国学高地。  一、致力于规划引领。编制王阳明文化传承保护发展概念性规划,出台王阳明故居整体保护、王阳明墓地祭祀活动规划方案,明确阳明墓地保护开发和周边环境整治提升具体内容及要求。启动稽山书院原址重建、阳明故居迁建修缮、阳明洞天遗址恢复修缮等相关建筑工程。  二、致力于学术引导。成立王阳明研究院,组织专家团队进行课题研究、项目指导和学术交流。每年落实100万经费,面向国内外学术界发布“王阳明研究学术课题”。定期举办“国际王阳明研究论坛”,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绍讲学讲座。筹备召开全国阳明学会联席会议,为建立国家级“中国阳明学会”奠定基础。  三、致力于寻根缅怀。组织王阳明研究专家学者、地方媒体记者和企业界代表,对王阳明思想成长的重要节点省市开展寻访活动,以文化体验使阳明学落地生根开花。于王阳明先生逝世488周年纪念日,首次组织举办王阳明祭祀大典,逐步形成年度祭祀制度。  四、致力于内容展示。丰富阳明文化传播途径,组织开展王阳明电视动漫《稽山阳明》、动漫电影《阳明宝藏》和记录片《王阳明传奇》等文艺作品创作。联合文物陈列馆规划公司,面向海内外公开征集有关王阳明的历史文献资料,筹备打造“王阳明生平事迹展览馆”。  五、致力于社会融入。开展阳明思想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学校等“五进”活动,编印阳明乡土教材,组织阳明小学表演展示《吾心光明》传唱节目。充分调动社会群体、民间力量参与传承发展阳明文化,运用民间研究成果唱响阳明文化。成功举办两期会稽山论坛,邀请莫言等文化名人进行文化交流。〔绍兴市委宣传部供稿〕 宁海县三位一体全力打造优秀传统文化复兴“样板县”   宁海县通过抢救性挖掘、脉动型传承、创造性发展“三位一体”多项举措,全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复兴,成功获评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古戏台文化之乡、中国婚嫁文化之乡,并成为首个中国古村落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一、抢救性挖掘,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发挥农村文化管理员、民间文化普查员等力量开展普查,10年来挖掘整理传统文化项目1500余项,其中4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37个项目入选省市非遗项目。出台《宁海县非遗三位一体保护办法》《宁海县民俗文化人才认定办法》等政策保障,对非遗传承人、非遗项目、展示基地等给予扶持补助,实施平调老艺人抢救工程,选派传承人进艺校深造。加强传统文化阵地保护,形成许家山村、龙宫村等中国传统村落7个,保护、修复古戏台120余处;以国助民办模式,探索建成前童民俗博物馆、江南民间艺术馆等10余家民营博物馆。  二、立体化传承,让优秀传统文化“传下去”。建立共育师资、共设课程、共建实训基地的“三位一体”校企合作模式,被文化部称为“宁海现象”。举行前童元宵行会、深甽“十月半”庙会等活动,以宗亲传承、师徒传承等形式唤醒文化自觉。开办传统文化传承班和民间舞蹈、民间音乐、棕编等公益培训,引导传统文化手艺人进驻文化礼堂“名家工作室”。构建宁海平调发展“一中心两公司”模式,创作《大漆的记忆》等传统文化专辑10余部,其中《十里红妆·风雨情》获第八届全国戏剧文华奖大型剧本金奖,《平调耍牙》等4个传统文化作品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历时四年编成120册《宁海丛书》,成为研究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文献。  三、品牌化发展,让优秀传统文化“亮出来”。推动文化产业聚集,培育十里红妆特色小镇等平台,宁海文化综合体项目获批全国第三批PPP示范项目,宁海非遗文化产业园开馆运营,十里红妆博物馆新馆完成基础建设。推动文化品牌树立,形成一乡一品乡土文化品牌,创新推出“百姓大舞台”,每年开展文化“天天演”上千场次;组织“宁海美·我传唱”民间曲艺大赛等大型赛事,发现、宣扬一批传统文化人才。推动文化产品出海,泥金彩漆、清刀木雕等产品出口欧洲、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多次成为宁波市赠送东亚、欧美等地友好城市的礼品。前童行会、传统武术等吸引CNN、BBC、法新社等海外媒体关注,多次组织专题报道。〔宁海县委宣传部供稿〕 杭州滨江区“四个带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杭州滨江区以吴越文化为滋养,通过“四个带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提升区域竞争力、发展潜力和创新力提供文化源泉。  一、传统习俗带动。围绕“我们的节日”主题,连续多年开展“写福送春联、红红火火过大年”“大美滨江楹联展”“元旦文化雅集”“大头娃娃舞”等传统文化活动,“挂灯笼”“包冬饺”“拜大年”等传统习俗得到传承和延续。节日期间,文化礼堂、文化公园、社区广场等成为传统习俗活动举办地,不仅吸引了10万原住民,还带动周边20万新市民尤其是国际型社区外籍人士积极参与。  二、文化融合带动。以“滨江文化行”活动为载体,引进培育“当代中国收藏·鉴定·市场·拍卖高峰论坛”等4个文化平台,书法、美术、摄影等3家文化协会,印庐、三清上等20家文化名企。组织邀请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中央美术学院等专家每年开展学术研讨、书画雅集、展陈展览等文化交流活动200多场次,浙江大学中国书画文物鉴定研究中心活动基地、中国文艺家评论基地等成功落地,促进文化融合交流。  三、历保街区带动。以大运河杭州段首批遗产点——浙东运河西兴过塘行码头为带动,启动西兴老街、长河老街、冠山文化公园、襄七房历史保护区块等4个历史文化街区建设,其中冠山文化公园改造总用地面积达101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亿元。组织开展“人文映带下的创新之区”文化拾遗等活动,挖掘梳理现存非物质文化遗产,“九厅十三堂”“屋子桥”“资福桥”等文化古迹传承滨江古韵,成为传统文化地标。  四、政策扶持带动。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传统文化作品创作的培育扶持,鼓励围绕中国水墨画、历史传统人物和故事进行艺术创作,对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的作品给予100万元的配套奖励。指导中南卡通、玄机科技等文化企业创作《郑和下西洋》《梦回金沙城》《秦时明月》等一批优秀传统文化作品。滨江区文化产业名列浙江省文化产业重点县(市、区)之首。〔杭州滨江区委宣传部供稿〕 永嘉县“三多”举措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永嘉县通过搭建载体、挖掘扶持、培训传习等举措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使之在新时代背景下再放异彩。  一、多载体“秀”。积极寻访当地传统文化技艺素材,组织传统民俗技艺非遗展览,开展永嘉乱弹、溪下马灯戏、枫林布袋龙舞、沙头拦街福会、瓯渠武术节等地方传统文化活动200场,组织永昆剧团开展送戏下乡活动,在30余所农村文化礼堂开展巡演。对乱弹、莲花、钉秤制作等传统文化和传统制作技艺进行拍摄录制,形成专题片,在网站、微信、微博等平台设立的“传统文化”栏目中进行集中展示。在永嘉书院等景点专门设立永嘉学派展览馆、温州学人图书馆、非遗艺术中心、经典藏书阁等一批地方传统文化特色展馆供游人参观。  二、多举措“传”。在全县设立剪纸传承班、马灯戏传承班、乱弹传承班等班级13个,在温州翔宇中学建设“王羲之书法教育馆”“翔宇中华灯谜馆”等博物馆。打造“永昆小剧场”演出品牌和《张协状元》等精品剧目,在美丽乡村精品线沿线建设百姓舞台20多个,让永昆融入城市、走向大众。将瓯窑小镇的青瓷工艺与中国的茶文化、酒文化等10多个文化业态相结合,建设传统非遗文化众创空间。目前,瓯窑陶瓷艺术研究所已重新恢复瓯窑烧制技艺,中国瓯瓷学院招收学徒100余人。  三、多方式“帮”。优化队伍,去年以来举办永嘉乱弹、传统医药等传承培训班27期,培训学员达500多人次。先后10余次组织发动国家、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就“传承技巧”“文化内核”“传承机制”等主题进行学习研讨。强化指导,组建专家团队驻扎当地,对全省濒危剧种溪下马灯戏进行调研指导,协助挖掘、整理马灯戏脚本,建立有效传承机制,目前已成功复活马灯戏并隆重上演。细化政策,明确职责,定期协调解决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在资金等方面予以支持,鼓励传统文化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提升规模化程度。〔永嘉县委宣传部供稿〕 台州黄岩区“三个融入”激发优秀传统文化新活力   台州黄岩区找准传统文化内涵与群众文化需求的结合点,通过“三个融入”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凝心聚力、教化引领的积极作用。  一、融入文化空间构筑。集中打造一批集传统文化保护和群众文化服务为一体的公共文化空间,新建区博物馆、区非遗展示馆、九峰文化大院,修缮孔庙、瑞隆感应塔、五凤楼等古建筑,制作黄岩乡贤浮雕墙,举办“天赐永宁”“浮屠奇珍”等传统文化展览展演20余场。结合“美丽街巷”建设,在老街巷改造中植入“氏族家训”“蔡缸爿传说”“二月二”等传统典故、民间习俗元素,以门头、墙画、铭牌、景观小品等形式,把传统文化搬进古街旧巷,还原黄岩“三十六街、七十二巷”古朴韵味。  二、融入文艺精品创作。围绕橘文化、山水文化、宗教文化等传统文化资源,组织区级文艺创作团队和名家工作室开展“黄岩印象”主题文艺创作,创作《橘花吟》《橘乡山水画集》《黄岩人文故事连环画》等地方文化书籍,出版《台学统》《委羽山志》《千峰翠色》等文史专著。以本地民间传说为蓝本,创作大型舞台越剧《神石奇缘》《宰相撑船》,对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新前采茶舞进行再编排,受到群众欢迎。  三、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在全区各中小学推广开展每天20分钟的“中华经典日日诵”活动,举办“我爱诵诗文”传统经典诵读比赛。以黄岩历史、历代乡贤、民风民俗等为主要内容,编写《乡土黄岩》《黄岩寓言十家作品选》《橘乡童谣选集》等乡土教材,每周开设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建成7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开办传统技艺传习所,每月组织学生到基地学习体验“台州乱弹”“作铜锣”“乌金木雕”等地方传统文化,在口传身授中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台州黄岩区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第9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7年2月24日 【工作要情①】□我省12批文艺团组陆续分赴21国开展海外“欢乐春节”活动□杭州市出版发行全国省会城市首部文化年鉴□宁波市实施“一人一艺”全民艺术普及工程□温州市“以网治网”启动网络执法电子取证系统□丽水市发布国内首个地级市《礼让斑马线行为规范》□衢州市建成全省首家最美人物展示馆□宁波北仑区“思源基金”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一等奖□浦江县举办全国首届大型诗歌公益活动推动诗词文化走出去□台州椒江区打造“枫山故事会”文化品牌□深入宣传全国文明家庭事迹营造“最美”风尚  我省12批文艺团组陆续分赴21国开展海外“欢乐春节”活动。2017年春节前后,浙江先后组派12批优秀文艺团组,分赴亚欧美大4大洲、21个国家的35座城市开展110多场海外“欢乐春节”演展活动,组派团队规模、出访国家数量居历年之最。期间,浙江的文艺团组依托各种交流平台,如建德市婺剧团参加中约建交45周年庆典演出,浙江歌舞剧院有限公司民乐团赴俄罗斯、芬兰等7国作中国春节民族音乐会巡演,浙江工商大学赴比利时、荷兰等国孔子学院作“梦想天堂”文艺巡演,宁波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参加新加坡春城泰国曼谷等地的欢乐春节活动等,与国外民众共同庆祝中国农历春节。此次“欢乐春节”相关活动得到新加坡总统陈庆炎、克罗地亚总统基塔罗维奇、澳大利亚总理特恩布尔、泰国副总理塔纳萨、希腊文化部长利蒂娅·科妮奥尔都等外国领导人的高度评价,收到驻外使领馆6封感谢信。我省借助这一国家级文化交流品牌与平台,每年组织优秀文化团队赴多国参加海外“欢乐春节”庆祝活动,有效增强了浙江文化的对外辐射力和影响力。〔省文化厅供稿〕  杭州市出版发行全国省会城市首部文化年鉴。《杭州文化年鉴》全书分为“卷首、特辑、总述、正文、大事记、文选、附录”7大部分,涵盖“文化体制、新闻传媒、文化产业、文化人物”等23个专题,共计130万字。年鉴全面展示了杭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形象和地位,详细记载了杭州文化改革发展的宏伟历程和取得的重大成果,多角度展现了杭州市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生动实践。杭州市将把《杭州文化年鉴》作为推动文化名城文化强市建设的重要参考书目和展示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宣传书目,打响品牌,拓展渠道,对外推广,更好地发挥“存史、育人、资政”的重要功能,不断扩大杭州文化品牌的对外传播力和影响力。〔杭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宁波市实施“一人一艺”全民艺术普及工程。宁波市加强顶层设计和制度创新,全力推进“一人一艺”全民艺术普及工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取得初步成效。一是“制度+规划”全力推进。将“一人一艺”全民艺术普及工程列入“十三五”规划民生实事重点工程,出台《关于“一人一艺”全民艺术普及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建立宁波市全民艺术普及工程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四个方面”和“两个专项”普及目标,建立北大公共研究宁波实践基地,全力推进工程实施。二是“需求+供给”无缝对接。运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数字化手段,实现全市艺术普及云服务全覆盖、优质艺术普及资源全传播、参与人群艺术服务需求的全互动,有效对接供需两端。建立综合性、一站式数字服务平台,借助“互联网+”和大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构建文化服务双向互通功能圈。三是“政府+社会”密切合作。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组建“一人一艺”社会艺术联盟,实现市民艺术服务渠道多样化。建立市民艺术公益培训机制,完善供给侧质量跟踪督查机制,现已开展公益培训3000课时,受众50余万人次。〔宁波市委宣传部供稿〕  温州市“以网治网”启动网络执法电子取证系统。温州市树立以“网”(网络技术)治“网”(互联网)的理念,搭建网信执法电子取证系统,有效化解网络执法过程中面临的取证难、存证难问题,为“依法治网”提供有力保障。一是三维取证,确保合法化。与传统的录屏、截图和打印网页不同,电子取证系统对取证标准时间、IP路由信息、取证过程记录等交互数据信息进行提取和固化,形成符合法律要求的证据包,确保证据合法化。二是专业存证,确保可信度。温州市网信执法电子取证平台,使用专用取证设备、专利可信技术固定网页数据,覆盖文字和音视频等多种形态,确保取证结果不可否认。平台同时具备线上和线下两方面取证能力,线上可实现网页存证、屏幕录像,线下可通过手机取证设备获取手机数据进行分析。三是加密传证,确保安全性。通过专用设备和客户端进行取证,加密处理,密道传输,任何人均无法对获取的数据进行篡改。数据由第三方云盘进行存证,存证内容依托具备电子数据司法鉴定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出具相应司法鉴定报告,具备法律效力。〔温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丽水市发布国内首个地级市《礼让斑马线行为规范》。近日,丽水市发布《礼让斑马线行为规范》,为全国第一个关于礼让斑马线的市级地方标准规范。一是在内容上突出“简洁明了”。整个行为规范只有六个字、三幅图。六个字分别是“礼让”“礼行”“礼赞”。三幅图各配一句话:看到行人过马路要停下,挥一挥手请你先走;行人过马路的时候抬手示意,安全通过不要慢腾腾;对文明礼让的车辆,行人举起大拇指谢谢他们。二是在形式上突出“易于接受”。改变通常地方标准严肃复杂、文字很多的传统形式,用图片加文字来展示标准内容的方式,让群众容易接受、便于执行,经前期调查群众认可度在99%以上。三是在目标上突出“落小落实”。配套出台《打造“文明交通最礼让城市”行动方案》,开展主题宣传、集中整治、志愿劝导等系列活动。目前全市公交车礼让率稳定在100%,出租车礼让率达到95%以上,社会车辆礼让率在90%以上。〔丽水市委宣传部供稿〕   衢州市建成全省首家最美人物展示馆。2月14日,衢州市最美衢州人展示馆在中国儒学馆开馆,成为全省首家建成的最美人物展示馆,为“最美衢州·仁爱之城”的建设搭建了更强平台。最美衢州人展示馆分为关注最美、历届最美、五大机制、万少华团队、互动区域等板块,集中展现了“最美衢州人”的风采,参观者可以通过高清背投、多媒体触屏装置观看历届最美衢州人事迹、历届颁奖晚会、央视新闻联播专题报道、最美人物的工作生活照片和视频等内容,近距离与最美人物“对话”。展厅内还设置互动区,除电子签名台和“心愿树”外,参观者还可以通过新颖的VR体验装置参与清扫垃圾、铲除牛皮癣、救助昏厥人员等互动游戏,体会到行善和助人的快乐。展示馆建设在中国儒学馆内,一方面与儒学馆同步接待参观、学术交流、示范教育等,举办展览、讲座、培训和体验活动;另一方面通过“读书周”“全面学习日”、人文大讲堂、百姓讲坛、儒学讲台等活动载体,为“最美”精神的传播提供了有力支撑。〔衢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宁波北仑区“思源基金”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一等奖。在第九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推选中,北仑区“思源基金——慈善助学与实践育人的有机融合——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思源文化教育实践”荣获一等奖。基金采取“基金资助——学生反哺”的慈善助学新模式,即先由基金解决困难学生的经济问题,再鼓励他们在有能力时回报社会,奉献爱心,引导大学生在公益实践中成长成才,在校内形成慈善文化氛围。通过建立“捐资、助学、育人”三位一体,慈善助学、思源超市、班级冠名基金、思源夜市、爱心小屋“五台并建”的思源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将爱心资助与实践育人相结合。成立10年来,思源基金共收到爱心捐款1200万元,资助1187名学生超过521.67万元,收到397名受助学生反哺180万元。基金不断扩展资助范围,先后为西藏职业技术学院90名学生资助32.4万元,向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地震受灾学生资助10万元,为环卫工人、智障儿童、民工子女捐款献爱心等。〔宁波北仑区委宣传部供稿〕    浦江县举办全国首届大型诗歌公益活动推动诗词文化走出去。近日,由中国诗歌学会、北京大学诗歌研究院、浦江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全国首届“我们与你在一起”大型诗歌公益活动在浦江落下帷幕。本次活动开创了中国诗歌学会首次与县级城市开展长期合作的先河,云集了阎晶明、谢冕、骆英、黄亚洲等诗词界、朗诵界大咖,举办了诗词公益论坛、诗歌讲座、公益诗歌朗诵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取得丰硕成果,为推动“千年月泉”诗词文化走出去,打造“诗歌流淌的地方”奠定了基础。中国诗歌学会将在五年内向浦江提供诗歌活动、诗歌创作、诗歌出版的咨询和帮助;在该县建光村建立“诗人小镇”,承办2017年第二届东亚诗人大会,启动“万年浦江 千年月泉”全球华语诗歌大赛等。活动期间,除浦江发布、浦江微讯启动直播外,新浪微博开启“我们与你在一起”话题直播互动,超330多万人参与,1600多人参与讨论,引发诗词讨论热潮;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浙江卫视等媒体和中青网、新浪网、腾讯网、今日头条等国内知名网站也对本次活动进行图文并茂的集中报道。〔浦江县委宣传部供稿〕  台州椒江区打造“枫山故事会”文化品牌。台州椒江区搭建本地开放式民间文化交流社科平台——枫山故事会,着力讲好椒江故事,打造本土文化品牌。一是精心选材,彰显本土特色。依托椒江海防、海上丝路、古章安历史、近现代红色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对椒江的历史变迁、地名故事、人物传说、民风民俗、老街记忆等内容进行分期科学编排。故事会每半月举办一期,已成功举办5场讲座,听众累计达千余人次。二是高配师资,引入社会协作。建立枫山故事会人才资源库,吸纳国内知名文人学者、社科专家、乡贤等优秀人才参与宣讲,探索建立专家学者对接联系群众机制,让专家学者与听众直接对话,成为听众的良师益友。三是立体推介,形成品牌声势。以全媒体传播、可视化呈现为准则,通过海报张贴、媒体网站推荐、微信短信推送等形式进行宣传。充分发挥新媒体作用,在椒江新闻网站、“e椒江”移动客户端上开辟《枫山故事会》专栏,通过微信图文直播和客户端平台视频点播的方式,多途径推进椒江故事大众传播。〔台州椒江区委宣传部供稿〕    深入宣传全国文明家庭事迹营造“最美”风尚。绍兴柯桥区刘建明家庭、舟山定海区武夏琴家庭获评首届全国文明家庭,刘建明和武夏琴本人受到习总书记亲切接见。柯桥、定海以此为契机,全面开展“好家风”建设系列宣传和活动。柯桥区在柯桥日报头版刊登,柯桥发布微信公众号连续7期专栏推送,阅读量超3万;要求各镇(街道)组织集中学习、交流学习感想,邀请刘建明到学校、区图书馆等地巡讲,并将刘建明的事迹改编成莲花落、小品等艺术形式,在全区进行展播;在各中小学校开展“家训家风伴我成长”活动,以图画的形式描绘自己的家风,以家书的形式叙述自己的家风故事点滴。定海区推荐武夏琴作为2017年全国网络媒体“温暖中国”新春走基层活动的采访对象,对接浙江日报、浙江卫视、新蓝网等省市主流媒体,走访武夏琴所在的盐仓街道虹桥社区,深挖其优秀事迹,在省市区全媒体刊播原创报道20余篇,网易、搜狐等40余家网媒纷纷转载报道和视频,阅读量和浏览量超过1.5万人次,浙江卫视“新闻深一度”栏目《我家这一年》专栏推出家庭事迹专题片;通过“定海好故事”系列宣讲、“新区好家风”教育实践活动在文化礼堂等宣传阵地广泛传播武夏琴家庭事迹,在全社会营造了学习“最美”、争做“最美”的文明风尚。〔绍兴柯桥区委宣传部、舟山定海区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 第10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7年2月28日 【学习贯彻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①】 编者按: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后,全省宣传文化系统和各高校高度重视、迅速行动,知责有为、勇于担当,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全省会议特别是省委夏宝龙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热潮。现将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温州医科大学、浙江树人学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习宣传贯彻情况先行刊发,供学习借鉴。        浙江大学抓好“三个环节”深入学习贯彻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   浙江大学按照“立德树人要成为高校立身之本”的要求,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夏宝龙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新形势下学校思想政治工作。  一、抓好学习教育,努力在传达精神上先人一步。2月22日,召开党委常委会传达学习会议和讲话精神。2月23日、24日,分别召开年度工作会议、党风廉政建设会议和院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大会,校党委书记金德水作报告,提出要将落实会议和讲话精神、提升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有效性作为重中之重来抓。2月27日、28日,举办全体中层干部专题集中培训班,金德水、胡坚、李本刚、段治文等领导、专家作报告,深入阐释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全校各院级党组织分层次、有重点地开展学习活动,通过中心组学习会、支部党课、班团讨论等多种形式切实将会议和讲话精神传达到每一个支部、每一位干部、每一名师生。校宣传部通过网站、微博微信、报刊、电子显示屏等舆论宣传阵地,加强对会议精神的宣传阐释,营造浓郁的宣传学习氛围。《求是》杂志刊发金德水署名文章《旗帜鲜明地抓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调动了师生学习会议和讲话精神的热情。  二、抓好经验总结,努力在巩固成果上快人一招。当前,学校正遵照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夏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起草制定《中共浙江大学委员会浙江大学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逐条对照会议和讲话精神,系统总结学校近年来思想政治工作形成的经验。进一步巩固并完善“五好”院级党委、“五好”党支部创建、“育人强师”“先锋学子”全员培训、“新生之友”“事业之友”制度、“重走西迁路”“红色寻访”“学生节”主题教育活动、“三室一堂一卫”文明创建、“一流管理、服务师生”等带有浙大特色的工作品牌,推动好的做法进一步常态化、制度化。  三、抓好贯彻落实,努力在推进工作上胜人一筹。一是筹建浙江大学延安培训学院等红色教育基地,为师生在革命根据地接受现场教育创造条件。二是探索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置党的建设二级学科,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建设。三是积极争取与国家部委共建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法学院。四是把握中外合作办学的主动权,重视做好外籍教师和学生的工作,探索国际校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模式。五是成立党委教师工作部,制定《专职辅导员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之间合理流动的实施办法》,探索建立新选聘机关管理人员至少从事一年专职辅导员工作的制度,进一步完善职务职级“双线”晋升办法和保障激励机制,推进思政工作和党务工作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六是将优秀网络文化成果纳入学校科研成果统计、职务(职称)评审和评奖评优范围,加强“求是网军”建设,促进网络成为思政教育的新平台。七是推进党政班子成员交叉任职,严格遵照中央要求,落实书记、党员院长(系主任)双向交叉任职。  浙江师范大学紧盯“三个点”认真贯彻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   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后,学校党委高度重视,迅速行动,通过各种形式将会议精神传达至每一位师生员工,紧紧围绕“高校十要”,全面推进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  一、把握要点,第一时间传达学习。全省会议结束当天,立即通过校网、官方微信微博转发会议通稿,及时将会议精神传达给每位师生,并对我校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推进思政理论课改革等作了全面的报道。2月23日,在全校学生思政工作例会上学习传达会议精神,校长蒋国俊在《浙江日报》刊文谈心得体会与落实举措。2月24日,学校党委召开扩大会议,专题传达学习全省会议精神,校党委书记陈德喜从分层次抓好学习,自觉对标中央、省委要求,细化目标责任,突出重点、抢抓机遇、做出特色,统筹谋划、做好结合文章等方面对学校下阶段的贯彻落实作出全面部署。  二、不留盲点,多种形式全面学习。学校传达学习会后,校党委下发通知,明确要求在3月1日前完成教师层面的全覆盖学习,并将会议精神纳入2017年校、院两级中心组学习计划和教职工政治学习安排;要求各学院、部门(单位)紧紧围绕夏宝龙书记提出的“高校十要”,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各党委、党总支迅速行动,通过专题学习会、教职工大会、学生骨干会等形式,将全省会议精神以及学校的要求部署,传达至师生员工;利用电子显示屏将**书记对教师提出的“四有”“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要求进行宣传,在教学楼、实验楼、行政楼布置了197块主题宣传展板。  三、聚焦重点,认真谋划推进落实。一是做好结合文章。将贯彻落实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纳入年度工作要点和年度重点工作,将育人导向、师德规范等内容纳入岗聘条件,将“四有”“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要求写进岗聘文件。二是做好深化文章。做强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化思政课改革,切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加强文化校园建设,继续推进崇师文化、学院文化、校友文化和公寓文化建设;加强智慧校园建设,优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资料的数字化工程,更好服务师生。三是做好破题文章。切实加强教师思政工作,打破思政课教师“单兵作战”格局,挖掘专业课程德育元素,拟出台专业课程德育纲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让每门课程都育人、每位教师都承担育人责任,真正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浙江工商大学以“三篇文章”贯彻落实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   浙江工商大学将全面贯彻落实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立即掀起学习、研究和贯彻的高潮。  一、领导带头学习、院系迅速行动,扎实做好“学习文章”。2月21日晚,召开校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党政领导班子带头在第一时间,认真学习领会,研讨交流,统一思想。2月22日,召开二级党组织书记、副书记参加的党委扩大会,原原本本深入学习。学校26个二级党组织先后以全体大会、中心组专题学习会,结合民主生活会等形式组织开展学习活动50余次,如旅游学院开展了包括专任教师、班主任、学生等各层面的专题讨论;杭州商学院党政领导分头走进各专业系,对全院老师开展会议主题宣讲。线上线下多渠道全覆盖,《浙江工商大学报》组织多期专版对会议精神宣传诠释,学校官方微信、微博先后发布师生热议等数篇专题策划,校内160余个新媒体平台广泛转载,将会议精神传达到每一位师生。  二、紧密结合实际、明确责任分工,努力抓好“落实文章”。召开专题研讨会研究落实对策,对照“40条”要求逐条研究,初步形成《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双十”举措》。相关部门细化分工、积极调研,拟定并出台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述职考核制度》《基层党建“下抓三级”实施办法》等文件,马克思学院拟定了《建设好思政理论课的二十项举措》。动员落实“三个四”挂在墙上、烙在心里的具体实施,在教学区、生活区和学校门户网站、办公网分别设置了醒目的电子屏和宣传横幅。学校工会向全校老师发出《当“四有”好老师 做学生引路人》倡议书;校学生会、校研究生会向全校学生发出《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倡议书。近日起,由校党委副书记带队,通过座谈交流、实地查看等形式,对二级学院传达落实会议精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  三、主动服务全局、切实履行使命,全力谋好“发展文章”。一方面,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部校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新闻学院;全面实施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课改新方案,打造“教学红色案例库”。另一方面,主动对接省委省政府创新驱动战略、经济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八大万亿产业”建设,在服务省委重大需求中推进学校事业发展。引导师生积极投身“拆治归”一线,为今年全面剿灭劣Ⅴ类水作贡献,学校39个课题入选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起草理论文章征集范围,牵头省委宣传部重大委托课题“‘浙商回归’的经验总结与全国启示”,2名教师入选省“剿灭劣V类”首席技术顾问团。着力推进省部共建,推进成立商务部培训中心杭州培训基地及商务部援外培训中心杭州培训基地。主动与省妇联、民政厅对接,签约实施“妇女儿童社会工作项目”,将在专业学历教育、实践育人基地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加强“浙学”的研究与传播,推进校地合作共建,建设国际阳明学院。  温州医科大学“三大举措”认真贯彻落实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   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后, 温州医科大学第一时间进行学习传达部署,全校迅速掀起学习热潮。  一、精心组织,抓好学习教育“总开关”。2月22日上午召开党委会,下午召开全校中层干部会议,2月23日召开思政工作例会,认真传达学习夏宝龙书记在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并对全校学习贯彻会议精神进行具体部署。2月24日,下发《关于迅速学习贯彻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通知》,校党委宣传部编印《理论学习纲要——学习贯彻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专辑》。2月28日,召开座谈会,交流学习体会,并对省委省政府《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讨论稿)提出修改建议。  二、迅速部署,唱响宣传发动“主旋律”。全校各学院、医院和各单位部门纷纷通过理论中心组、党政联席会、教职工会议、支部学习会、学生年级大会、微信群、QQ群、指尖上的微党课等多种形式及时学习宣传会议精神。截至2月28日,全校共组织召开183次各种会议进行传达学习,共计20870余人次参加学习,目前学习贯彻会议精神的活动仍在热烈进行中。布置各类“三个四”宣传品900余个,成为文化校园精品。学校官微和校园新闻网第一时间报道全省会议、以及我校师生学习贯彻会议精神的情况,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三、结合实际,打好贯彻落实“组合拳”。一是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细则》,全面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二是实施“思政工作提升工程”“辅导员素质提升工程”“双辅导员制”“班主任一贯制”等,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三是以配强党支部书记、建立健全星级支部评定为抓手,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四是以服务“五水共治”“消灭劣V类水”为主题,开展2017年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五是创造条件,加快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抓好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工作。六是积极推动附属医院深入做好“双下沉、两提升”工作。 浙江树人学院“四个第一时间”深入贯彻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   浙江树人学院迅速行动,做到传达部署、营造氛围、狠抓落实、谋划发展同步开展,确保将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落到实处。  一、第一时间传达部署。通过校领导班子会议、党务工作会议、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领导小组会议、各学院各部门教职工大会、校团委扩大会议、教研室会议、支部会议等形式传达学习全省会议特别是夏宝龙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截至2月27日,全校共召开了21个会议,实现了传达学习会议精神在教职工中全员覆盖,在学生骨干中延伸覆盖。  二、第一时间营造氛围。通过各种载体全方位、立体式地营造学习氛围。2月22日开始,在校报、校网、广播等平台开辟专栏,在宣传橱窗张贴相关新闻报道,专题宣传贯彻落实会议精神。2月23日,学校官微以“立德树人要成为高校立身之本,这是省委书记夏宝龙的殷切期望”为题推送会议精神,当天阅读量近2000次。2月26日,校党委书记章清带头撰写了评论性文章《做一名课堂的朗读者》,引起广大教师对“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的热议。  三、第一时间狠抓落实。制订学习贯彻会议精神文件,要求结合2004年教师节前夕**书记来校视察时提出的殷切希望和夏宝龙书记的“高教十要”进行深入学习。将总书记对教师提出的“三个四”的要求制作成120块宣传板,张贴在所有会议室、办公室、党员之家等场所,并在校园多处悬挂宣传横幅。组织教师代表就《中共浙江省委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进行意见征集,进一步统一思想。制订师生参与劣V类水治理行动计划,有序开展行动。  四、第一时间谋划发展。一是以党的建设为统领,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在民办高校党建工作上做出“样板”。二是以全员育人为要求,加大对二级学院考核及教师考核、管理、聘任中的育人比重,加强“四季树人”文化校园建设和“文明寝室、优秀课堂”创建活动。三是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为重点,加快筹建并建成全国民办高校的第一所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化《思政实践课》课程建设。四是以强化队伍为保证,要求校党政班子下抓三级,建好党支部书记、班主任、教研室主任等基层组织队伍。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现“三个全覆盖”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认真学习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从三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  一、全校动员,确保传达学习全覆盖。召开学校领导班子会议,校党委书记传达学习夏宝龙书记、葛慧君部长在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班子成员共同分析高校思政工作新形势,研讨学校下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政工作的具体部署。学校组织、宣传、学工、团委、教务等各条线迅速行动,积极开展调研,分头听取辅导员、思政教师、学生骨干的意见建议,总结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分析短板,并结合实际制定相关措施。各二级学院党总支积极响应,组织召开学习会,掀起学习讨论热潮。  二、多方联动,确保宣传宣讲全覆盖。全省会议召开当天,校园官方网站、微信平台立即推送《夏宝龙在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立德树人要成为高校立身之本》,第一时间形成学习氛围,会后一周发布6条关于学习贯彻全省高校思想政治会议精神的新闻稿件。利用电子显示屏、宣传橱窗、宣传墙、主干道,以及教学区公共场所、会议室等地,迅速落实“三个四”上墙工作。  三、专题研讨,确保贯彻落实全覆盖。自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后,学校就抓紧制定《中共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全省会议后,又进行专题研讨,通过班子会议、党建与思政工作研讨会、人文社科部专题会议、教学工作会议、学生干部会议等,进一步完善《意见》,并已正式出台。《意见》分为七大部分17条,对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深化思政理论课改革,推进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转变,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推进“文化、实践、互联网+”育人工作等提出了明确要求,为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重要保障。浙江宣传信息 第11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7年2月28日 【观点摘编①】 □“村晚”火热现象背后的冷思考□高校“思政网红”意识形态传播呈现三大特点□“文化+综艺”四大发展方向□媒体融合中的“文化性障碍”值得关注□网文影视改编剧乱象亟需引起高度关注□AR增强现实技术对文化产业的积极影响□美国图片社交平台四大特色值得借鉴□国际传媒集团吸引受众的方法与策略值得借鉴□西方媒体歪曲我国网络辟谣行动的三大言论值得警惕    “村晚”火热现象背后的冷思考。一是“根植式”扶持功效彰显,但乡土文化能人紧缺的“感叹”在拉长。近年来各级非常重视农村送文化与种文化,尤其随着文化礼堂的广泛建设,“根植式”文化建设让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有平台、有队伍、有人管。但随着农村文化活动自身“造血”意识的不断增强,本乡本土的文化能人缺乏的现状日益突出,组织开展农村文化活动的热心人依然短缺,对乡土文化能人的需求呼声在提高、感叹在加剧,“智力”扶持乡土文化人才的任务需摆上日程。二是“交融式”创作广受欢迎,但对“文化土特产”作品的期盼在延深。从今年各地如火如荼“村晚”看,“城会玩”与“乡话多”在“村晚”中火热交融,折射出村民对多出“文化土特产”作品的高度期盼,也对乡村文化作品的创作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文艺名家大家走进乡村、走近农户开展“交融式”创作,多创作出一些真正符合群众生活特点、适合群众欣赏水平、喜闻乐见的“土气”文化作品。三是“主体式”意识日趋增强,但农村自给自足的“文化存留量”在减少。从今年村晚火热现象看,各地举办“村晚”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村民参与热情高,自编自导自演能力在提升,有的村民全程参与到活动策划、编排、演出中,村民作为农村文化活动的“主人翁”意识在增强。但随着“春节”过后,大量土生土长的农村青壮年开始返城,乡土文化能人“存留量”不足问题尤为突出,如何因地制宜、因需施培乡土文化能人非常迫切。〔淳安县委宣传部供稿〕 高校“思政网红”意识形态传播呈现三大特点。作为推进意识形态教育的探索尝试,当前高校思政课网络红人呈现出的一些特点亟需关注。一是授课内容娱乐化。“思政网红”依托网络包装和形象渲染,迎合大众化审美需求与偏好,以博取点击量和社会知晓度。一些甚至出现了通过网络展示、表演和推送,以满足特定群体好奇心、娱乐消遣需要为主的“重娱乐”“轻思想”倾向,极大弱化了思政课教育意识形态教学宗旨。如历史教师袁腾飞将历史进行娱乐化包装,并利用网络媒体加以宣扬和推销。二是意识引导随意化。“思政网红”为满足学生的猎奇心理来提升到课率和抬头率,或者为省事而将过于偏狭的专业知识甚至非主流意识形态的东西用来授课,其广泛存在授课内容随意性过大,取材需要凝练和提升等问题,如将宗教文献作为课外作业让学生阅读等,往往会偏离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及思想政治工作规律。三是扩散传播扁平化。“思政网红”提高了青年教师知名度,扩大师生参与度,为高校思政课教育创造了新手段。然而,以视频网络传播等为代表的新媒体传播模式“把关人”机制普遍缺位。直截了当式的扁平化传播,在便于意识形态教育宣传的同时也导致许多负面传播变得更加快速而广泛。〔兰溪市委宣传部供稿〕 “文化+综艺”四大发展方向。随着《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在内的一系列文化综艺节目走红,其他类型综艺节目也越来越注重挖掘所要表现内容背后的文化力量。这种“文化+综艺”发展模式主要呈现出四大发展方向:一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结合易扩散。节目借助新媒体渠道碎片化、事件化、社交化的传播方式,使更多样的节目信息在网络社群中扩散,放大节目自身的新闻价值和社会影响,形成“文化现象”,使其文化内核在大众化的综艺节目包装下获得更广泛的受众面和更强的受众黏性。二是线上与线下结合强参与。随着移动阅读手段的不断发展,古典诗歌和现代诗歌在最近几年有变热的趋势。同时,线下读诗会、朗读亭、汉字听写大赛、阅读分享会、名作家进书店校园等活动和载体的兴起,让节目有了不错的群众基础。三是专业与深度结合吸人气。与以往文化类节目将不同类型的知识一锅烩的“文化大卖场”模式不同,现在的文化综艺类节目大都围绕特定题材,深耕垂直领域,集中对某一话题、某一职业或某一群体进行主题设计,更像“文化专营店”,更容易通过共享、共情、共鸣使观众获得审美愉悦。四是个人与节目结合显魅力。近期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均有适当展示选手自身的风采、挖掘其背后的故事、增添其表现力与辨识度,当前大量综艺节目通过宣传使名不见经传的“素人”嘉宾变成“网红”,而这些网络名人再反过来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为节目宣传,双方形成共赢局面,增加了节目的可看性、提高了其艺术生命力。〔绍兴越城区委宣传部供稿〕 媒体融合中的“文化性障碍”值得关注。一是文化根基不同。传统媒体以“内容”为根基,所有工作的落脚点都是内容。互联网尽管也重视内容,但是更重视把“人”作为其核心以及基础导向。二是系统特质不同。传统媒体封闭的传播系统容易形成惟我独尊的“庙堂”地位。而新媒体则是开放的、分权的,成为一个能容纳各色人等的“江湖”。三是内容生产主体不同。传统媒体的内容生产者是媒体自身,新媒体不再是一个由媒体人垄断完成的信息封装的过程,而是一个碎片化的传播过程。整个过程中,碎片的不断汇集、碰撞,用户逐渐接近真相,立体还原全貌。四是用户的角色不同。传统媒体对于其受众,本质上是“俯视的”“教化的”,即使越来越多地追求“寓教于乐”的技巧,但核心还是“教育”“教化”。而新媒体的用户是平等的参与传播。五是内容的价值开发不同。传统媒体非常重视内容的核心价值,却缺乏一种整体的产品思维,内容价值挖掘得不充分。新媒体经营者更注重内容产品的多重价值开发,特别是在附加产品层次和潜在产品层次。六是营利模式的基础不同。传统媒体广告在建立权威性的基础上,承担着为消费者进行商品把关的职责。新媒体则是以用户参与为基础的营利模式,社区与经营相互嵌入,靠用户的兴趣与持续参与来维系。〔永康市委宣传部供稿〕 网文影视改编剧乱象亟需引起高度关注。一是涉嫌抄袭成宣传噱头。尽管涉嫌抄袭,但这些聚集了大量受众的网文IP都顺利影视化,并收获较高的点击量,使得因抄袭而引发的热议也为电视做了一次免费的宣传。使得部分影视公司不以涉嫌抄袭为耻,反以此作为营销噱头,这也折射出影视行业的一些病态现象。二是借删减修改规避风险。当影视公司拿到涉嫌抄袭的IP时,会交由专门的编剧修改删减,删除原著抄袭的表达部分,因而使得电视剧规避侵权的风险。在实际操作中,涉嫌抄袭的IP在网络中的抵制情绪强烈,但真正用法律手段维权的少之又少,耗时耗力的诉讼程序能否判定抄袭难说,但影视公司却早已成为既得利益者。三是IP过度包装缺乏监管。从“问题”IP买入到产出,这样一条灰色利益链之所以存在,归根结底是因为网文版权管理滞后。多年来网络小说版权保护并未形成较为完整规范的体系,缺少明确的版权管理。同时法律对抄袭的规定没有比例要求,在实际判定中缺乏客观标准,让“深度借鉴”等相对冷僻的领域容易逃过法律责任。四是社会公众版权意识薄弱。当今社会对于抄袭的容忍度高也是涉嫌抄袭的IP在影视化后依然有市场的主要原因。国家层面虽然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进一步明确了网络文学在版权管理方面的责任义务,虽说实际作用还需看具体落实情况,但是对于观众而言,版权意识仍然有待提升。〔平湖市委宣传部供稿〕   AR现实增强技术对文化产业的积极影响。一是新闻出版方面。将增强现实技术融入传统的平面媒体出版中,尝试给用户带来新感受和新价值。AR技术融合了声音、视频、动画、3D人物等,让图书期刊杂志等出版物变得活起来,同时读者也可以和这些AR内容进行互动,参与感十足。随着AR出版的逐渐普及,即看即购、收取赞助费用、定制AR内容、AR广告等创新的出版盈利模式也会开发出来,给出版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空间。将AR应用于新闻的领先者是《纽约时报》,与AR应用Aurasma进行合作,专门设立云端数据库“IDOL”,将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各类元素纳入报纸。二是影视电视剧方面。AR技术的引入让影视制作流程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原先的线性实体化制作转为非线性的虚拟化制作,模糊了前期与后期之间的界限。AR技术使拍摄所得的影视画面和计算机生成的虚拟画面可以很快进行融合,进一步提高了电影制作的工业化水平。根据LABO混合现实公司计算,通过在电影制作中应用GAMP系统(将虚拟文件与现有的工作流程整合的自动化引擎)和AR预览系统,可以节省高达30%-40%的成本。三是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方面。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运用AR技术有以下几个好处:实现公共文化服务通过文字、图片、视频、3D动画一体化的数字化展示;应用于导览服务中代替一部分导游讲解工作,既降低了成本,又为观众提供了更多乐趣;有助于开发周边文创产品,对其文化价值进行二次开发,增加附加值;除此之外,文化机构的有些展品为了防止损坏无法向游客开放,AR技术的出现可以让这些历史悠远的展品栩栩如生地出现在用户面前。〔瑞安市委宣传部供稿〕 美国图片社交平台四大特色值得借鉴。一是“分享+社区”传播。美国Instagram首创“分享+社区”的信息传播模式,核心是传播图片的美感价值,用户把美的图片分享到社区之中。发布图片时,用户可选择是否同步发布到Twitter、Facebook等主流社交媒体平台。美国第三大社交媒体Pinterest上,“Pin”主要用于图片收藏和发布,用户将喜爱的图片“Pin”到图片墙,并可以对图片注解说明,或对好友图片墙上分享的图片展开评论。二是“专业+个性”体验。美国图片社交平台专攻“图片”这一信息媒介,为用户提供专业的特效处理服务,增强图片的艺术性和个性化。如Instagram能够提供多达18种滤镜效果,满足用户多元化审美需求。在Flickr平台上,用户能够快速便捷地进行图片发布,同时对图片进行标题设计、图片说明和标签索引。三是“小众+精准”定位。美国图片社交平台将目标用户定位在收入较高的用户群体上,基本由摄影爱好者构成,《国家地理》杂志社与Instagram展开合作,杂志社旗下的签约摄影师会在其图片社交平台上发布采访图片或行踪图片,由此吸引相关爱好者加入。四是“简洁+便捷”操作。简洁的设计和便捷的操作,是美国图片社交平台的重要特色,由此形成了两种典型的阅读模式:以Pinterest为代表的“瀑布流”模式和以Snaochat为代表的“即看即毁”模式。前者没有翻页,操作简单,整体给用户带来一种简洁大方的感受,后者浏览过的图片可以立即销毁。此外,精致的界面设计也日渐突出,如Instagram的界面共分为五个板块,包括首页、发布、信息、热点和个人,相比于传统社交媒体,图片社交平台更加简洁和便捷。〔建德市委宣传部供稿〕 国际传媒集团吸引受众的方法与策略值得借鉴。一是用短视频为年轻人讲故事。CNN创立了专门针对年轻人的短视频故事公司Great Big Story(GBS)。GBS出品的短视频旗下内容分为五大主题:人类现状、酷派前沿、地球家园、美味轶事和探索起源。他们瞄准的选题不一定很伟大,但一定很特别,选题大多是鲜为人知的故事或是冷知识。此外,定位年轻观众的GBS还通过Facebook Live等平台开启视频故事制作的实时直播,观众随时随地可以看到这些视频背后的“故事”。二是多个创新报道接档。BBC在Facebook上推出@BBCtrending账号,专门跟踪互联网上的热门分享内容,并分析为什么这些内容成为潮流。试图厘清热门分享的形成机制,并对其背后的故事进行深度挖掘。又如Go Figure栏目,将社交平台上的关键统计数据优化,每日以图片和数字形式呈现发布出来,让社交媒体用户一眼就能获得每日最关键的信息。三是将VR新闻做到极致。今日俄罗斯(Russia Today)是俄罗斯第一家全数字化的电视频道,将VR技术应用于其日常的新闻业务,全景式的画面可以让观众充分地沉浸在事件、地点以及故事情节之中,以一种比视频更为高明的办法来让新闻变得有趣,也更容易吸引受众。四是专注网络小体量新闻。半岛电视台推出AJ+数字新闻平台,生产完全不同于电视节目的产品,做专属于网络的视频新闻,根据移动终端与社交网络的需求专门设计了“小体量(Bitesize)”的“卡片式新闻”,最快能在15秒内看完,最长大概也只有7分钟。BBC也推出BBC Shorts短视频频道,制作15秒短视频,并重点在Instagram上传播。〔温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西方媒体歪曲我国网络辟谣行动的三大言论值得警惕。一是变相质疑我国体制出问题。《纽约时报》中文网刊登评论表示,社交平台就是一个情绪发泄的地方,适合解构和恶搞,不适合附和与歌颂,不利于理性地探讨严肃的话题,如果偏离了,不是里面的用户出了问题,出问题的一定是体制。二是引导民众对我国网络辟谣的意图进行恶意揣测。法国广播公司表示,中国当局在封锁网上“谣言”的同时,还通过警方抓捕惩处所谓谣言散布者,采取封锁、将谣言打上引号等“文字游戏方式”混淆视听。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社交媒体的兴起迫使政府部门采取“防御姿态”。三是动用政治色彩浓厚的词语定义我国网络辟谣行动。在国家立法机关规定“传播网络谣言”可能会受到刑事追究之后,路透社在报道中则动用了政治色彩浓厚的词语:这是一场“运动”。华尔街日报表示这是一场“整肃社交网络”的“大力度威慑运动”;在该报的另一篇文章里,更是直接预言“微博已死”,它“不再是一个公共交流之地”。〔宁波江北区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第12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7年3月6日  【学雷锋活动】□浙江广电集团连续七年主办“万朵鲜花送雷锋”活动□嘉兴市“五个一百”活动践行雷锋精神□杭州西湖区“四互交融”推动志愿服务活动引向深入□温州鹿城区以“红马甲+”模式创新定制志愿者服务□龙游县打造“龙游大妈”志愿服务品牌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长兴县举办首届学雷锋志愿服务博览会       浙江广电集团连续七年主办“万朵鲜花送雷锋”活动 3月4日,浙江之声和全省80家市、县广播电台联合承办的“‘最美浙江人’大型公益活动——‘万朵鲜花送雷锋’”送花车队发车仪式在浙江广电集团举行。全国道德模范孔胜东、俞复玲、陈斌强、毛陈冰、郭文标和“最美浙江人”代表、浙江省文化体育界知名人物作为形象大使,和浙江广电集团主持人、记者一起,把鲜花和证书送到百姓推荐的民间“活雷锋”手中,向他们表示崇高的感谢和敬意。全省各地的广播电台和湖南、重庆、贵州、福建等10家省级广播新闻台所在省(市、区)同步开展这一活动,把鲜花送到当地百姓身边的“活雷锋”手中。“万朵鲜花送雷锋”活动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七届,每年征集到来自全省各地百姓推荐的身边“活雷锋”数千名,已向近2万名“活雷锋”送上鲜花和祝福。今年的“万朵鲜花送雷锋”活动增设“学雷锋,争做最美志愿者”主题,世界互联网大会志愿者代表宣读倡仪书,倡议大家在生活中处处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浙江广电集团供稿〕   嘉兴市“五个一百”活动践行雷锋精神   嘉兴市以“志愿嘉兴与爱同行”为主题,开展“五个一百”为内容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打响志愿之城品牌。  一、百名志愿者学雷锋集中行动。市区150名志愿者参加学雷锋志愿服务嘉年华活动,开展维修电器、保健义诊、爱心义卖、图书换绿植、免费拍摄冲印证件照等40多个志愿服务项目。加大对学雷锋活动的宣传报道,邀请“约上朋友助学去”“南湖妈妈”“和捍东一起学雷锋”、南湖青鸟社工等公益品牌志愿服务团队,现场开展公益宣传,推广展示各自公益项目。  二、百场公益服务进社区活动。组织文明单位与社区结对,发挥专业技能优势,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百场公益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借助国网嘉兴供电公司、嘉广集团、市司法局、教育局等多家机关部门和爱心企业的专业技能,提供文艺演出、法律咨询、为老小区点亮楼道、解读招生政策等便民服务。  三、百名送花使者向“雷锋”敬礼。在全市新闻媒体征集百姓身边的“活雷锋”,深入采访身边好人事迹。面向公众征集送花私家车志愿车队,充实送花队伍,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其中。“3·5”当天由热心群众、社会各界的精英名人和名主持人担任活动的形象大使与送花使者百人举行发车仪式,分多路车队为身边的“活雷锋”送去鲜花与祝福。  四、百名最美志愿服务典型表彰。2月起在全市开展评选活动,发动社会各界推荐各类志愿服务先进典型,进行综合考评。“3·5”当天举办全市志愿服务嘉年华现场,对最美志愿者、最佳志愿服务项目、最佳志愿服务组织、最美志愿服务社区、最美志愿服务创投项目、志愿服务伙伴等一批优秀个人、单位、集体、项目和社区进行表彰和授牌。  五、百小时服务激励回馈志愿者。嘉兴志愿汇平台仅2017年初以来累计发布志愿活动已达800多次,服务时长达6万多小时,参与志愿服务人数约6千人。启动志愿服务伙伴计划,志愿服务伙伴中国移动嘉兴分公司、嘉兴美丽家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将分别捐助价值2万元的移动流量、1.7万元的预购券对使用志愿汇系统的注册志愿者进行激励。达到一百志愿服务时间的志愿者能通过志愿汇平台兑换相应的蛋糕券、饮料券或移动流量。〔嘉兴市委宣传部供稿〕  杭州西湖区“四互交融”推动志愿服务活动引向深入   杭州西湖区重点实施志愿服务管理、志愿服务项目、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品牌等方面互联互通举措,推进全区志愿服务活动制度化、多样化、常态化。  一、志愿服务管理上下互联。开发“西湖区志愿服务管理平台”和“志愿汇”APP平台,管理平台在线记录志愿者的服务信息,将服务时长转化为公益积分储存在市民卡中,作为志愿者在优先就医、公共交通、停车优惠等社会公共服务领域获得优惠的重要依据。线下设点“幸福云”公益慈善超市,公益积分可在公益慈善超市兑换商品。目前,在该平台的注册志愿服务组织达257个,注册志愿者达60185人。  二、志愿服务项目渠道互通。每年举办“善有西湖益起来”公益创投服务项目对接会,三年来累计推出“益动西湖”社区志愿服务、“彩虹伞”青少年安全与教育计划等实施项目100多个,“家盟阳光行”等多个项目获省市社会组织创新创优项目奖。联合第九世界公益俱乐部、雨露社会工作服务中心、WABC公益机构等辖区社会公益组织,策划开展“公益教育从娃娃抓起”公益小天使等志愿服务系列活动。  三、志愿服务活动城乡互动。招募930名青年志愿者,在辖区16个行政村、6个小城镇和9个城中村建立志愿者服务队,今年累计开展“美丽西湖行动”、“爱洒乡村”、扶贫济困等志愿服务活动200余次。在城区依托社区文化家园、城市文化公园等阵地,每年开展公共文明、卫生健康、文化环保、科技法律等志愿服务活动5000多场次,服务群众超30余万人。  四、志愿服务品牌多方互铸。打造“雷锋列车”“雷锋驿站”志愿服务活动品牌,“雷锋列车”活动坚持每月在镇街轮流举办,105个“雷锋驿站”服务网点常年提供志愿服务。在辖区院校设立“志青春·阳光驿站”工疗站,为残障人士提供志愿服务,参与志愿者达1200余人次,累计服务时间超6000余小时,获第二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西湖区志愿服务总队获2016年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最佳志愿服务组织,杭州保叔塔实验学校今年成功入选全国“小小志愿者”活动试点学校。〔杭州西湖区委宣传部供稿〕  温州鹿城区以“红马甲+”模式创新定制志愿者服务   温州鹿城区加强“红马甲”志愿队伍建设,推出“红马甲+”模式,为不同社会群体“量身定制”志愿服务。  一、创新“红马甲+慈善公益”模式,温润困难弱势群体。以“红日亭”为高地,以“三乐亭”等500余个社区慈善工作站为支点,在学雷锋活动日和传统节日常年开展夏送伏茶、冬施热粥的公益慈善活动。如“红日亭”每日固定参与志愿活动的志愿者就有三十余人,日均服务市民达600余人,成功入选第三批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  二、依托“红马甲+特色网格”服务,推进青年公益活动。以大社区网格为基地,推出“青年之声公益能量罐”实践活动,邀请老人代表与小志愿者共同参与慈孝游园会,完成慈孝七巧板、城市影像涂鸦、慈孝连心卡等相关慈孝任务,实现老少同堂、慈孝同乐的目标。成立“青年能量讲师团”,在青少年身边实现组织网络、工作力量、服务项目的有形化、日常化。  三、引进“红马甲+社会机构”方式,增进老龄幸福指数。吸引养老领域社会服务机构和企业参与,探索医养护结合志愿服务模式。如郭公山大网格组织社区银龄互助志愿者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服务,其营养餐厅在试营业期间,获得热心居民八万余元的捐助;松台街道引入温州爱心屋网络公益宣传服务中心的第三方运营服务,与为老志协等本地示范型社会组织联合组建“郭公社会工作事务所”,承接街道托老服务中心的日常管理。  四、首创“红马甲+法庭义工”机制,完善法律志愿服务。成立“法庭义工服务站”,为群众提供诉讼引导、法律咨询、关爱帮扶、劝慰开导、文明倡导等便民服务。首批上任的41位“法庭义工”来自市、区两级志愿者、区律师协会等志愿服务组织。与社会各界诉讼服务志愿者联合推出公益志愿服务项目,开展普法教育和法律援助志愿服务,建立起社会第三方参与司法服务长效机制。〔温州鹿城区委宣传部供稿〕   龙游县打造“龙游大妈”志愿服务品牌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   龙游县打造一支以“我志愿·我奉献·我最美”为宗旨的“龙游大妈”志愿服务队伍,成为龙游弘扬雷锋精神的一张“金名片”。  一、健全服务机制,实现制度化管理。制定《“龙游大妈”志愿服务队管理办法》,把分散在各单位、社区,有热心肠、有闲时的离退休干部职工汇聚起来,健全完善相关议事制度。每月底召开议事会,及时公布“微心愿”和“微服务”;每半年召开全体人员大会,公布各类善款使用情况,确保专款专用。定期举办“龙游大妈”骨干培训班,提高综合素质和志愿服务水平;发挥省市级文明单位力量,每年为注册“龙游大妈”购买意外伤害保险,组织体检,给予关爱。  二、搭建服务平台,实现规范化运行。建立“‘龙游大妈’志愿者服务总队——专业服务队——行政村小分队”三级志愿者队伍网络,建立城乡联动机制,实行村村间互助、城乡间互动,由松散型向规范化转变。建成“龙游市民爱心社”,依托农村文化礼堂成立志愿者家园,让大妈有“家”。以“龙游大妈”为主角,创作《龙游大妈》队歌,设计统一形象标志,拍摄MV,制作大型公益广告,让“龙游大妈”品牌引领龙游志愿服务行动,中央、省级媒体先后聚焦报道“龙游大妈”。  三、延伸服务触角,实现全员化服务。服务内容多元化拓展,从扶贫助困、文艺宣传等单一服务,到文明劝导、纠纷调解、社会监督、政策宣讲、健身普及等“八个一”服务项目,全年募集帮扶资金20多万元,调解邻里纠纷100余次,参与文明劝导50多次。志愿服务向农村延伸,以农村留守妇女为主体,成立“龙游大妈”志愿者服务分队25支,组织参与“五水共治”“贺田模式”复制等志愿服务行动60多次。服务群体向大爷延伸,发展机关、企事业单位退休男同志加入志愿服务队,已有男队员28名。〔龙游县委宣传部供稿〕   长兴县举办首届学雷锋志愿服务博览会 3月4日至5日,长兴县首届学雷锋志愿服务博览会成功举办。县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及有关县领导出席启动仪式,参加“你丢我捡”大型志愿服务活动。全县39家志愿服务组织、1000余名志愿者参与博览会,自编自导大型文艺晚会,精心设置展位60个,配设展示展览类、互动服务类、健康义诊类和义卖捐助类等服务项目41个,为近万名到场市民提供了各类服务,1000多名热心市民注册成为志愿者。各乡镇(街道、园区)分别设置分会场,“志博会”效应辐射全县域。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新社、人民网、光明网等近20家主流媒体进行了专题报道。〔长兴县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第13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7年3月10日  【工作交流·文化礼堂长效机制建设】 □温州市“3456”管理运行体系推动文化礼堂长效发展□金华市“一核四化”长效推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永嘉县“四个+”构建农村文化礼堂四大长效机制□海宁市“三个坚持”推动农村文化礼堂长效化管理□湖州吴兴区做好“三篇文章”精心培育农村文化礼堂精气神 【观点摘编】□官媒两会报道呈现四大升级□从两会报道看媒体融合“中央厨房”的优势□两会聚焦文化产业存隐患亟待体制创新  【工作交流】  温州市“3456”管理运行体系推动文化礼堂长效发展   温州市在资源整合、队伍建设、日常管理、内容供给等方面创新机制,形成“三大保障、四支队伍、五项机制、六个品牌”的“3456”管理运行体系,推动全市1011个文化礼堂常态长效发展。  一、形成三大保障,做好“合力推进”文章。一是加强组织保障。成立全市文化礼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指导团”,在文化礼堂建设、验收、使用等方面发挥作用。二是加强规划保障。将文化礼堂工作纳入市、县“十三五”总体规划、新农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三大规划体系。出台《文化礼堂建设试行标准》《温州市文化礼堂操作手册》等规范。三是加强资金保障。出台奖补办法,对新建文化礼堂按照“3万、5万、8万”分不同地区给予奖补;各县(市、区)采用配套补助、星级评定、多元基金、村民集资等不同形式对新建文化礼堂和后续管理运行给予经费支持,形成“市级财政专项资助、地方财政配套补助、社会化公益捐助”的文化礼堂多元筹资渠道。四年多来,获得各级财政奖补近2亿元,吸引社会筹集资金5亿多元。  二、培育四支队伍,做好“有人干事”文章。一是培育“总干事”队伍。实行总干事驻堂管理,挑选当地素质高、懂文化、会管理的“总干事”1011名,确保文化礼堂日常运转。二是培育“八大员”队伍。每个文化礼堂选齐配强时政宣讲员、文体辅导员、文明督导员、科普指导员、文史保管员、法制协理员、舆情信息员、网络宣传员“八大员”,根据各自职责在文化礼堂发挥作用。三是培育“文化大使”队伍。在市、县两级建立文化大使队伍,市级文化大使联系全市示范文化礼堂,县级文化大使联系本县2-3个文化礼堂,负责策划和指导所联系文化礼堂各项活动的开展。四是培育民间社团队伍。鼓励民间社团与文化礼堂挂钩合作,有条件地开展“阵地共享、活动联办、队伍共育”,形成联动互补效应。  三、实施五项机制,做好“常态运转”文章。一是实施社会化管理。推广文化礼堂理事会制度、文化礼堂俱乐部管理等社会化管理模式,培育礼堂自运行能力,达到“以堂养堂”的效果。二是实施“月月主题”制度。以主题化、项目化的形式,每个文化礼堂于年初制订每年活动计划并进行公布。三是实施“礼事日”制度。根据各地村情选择有特别意义的日子作为该村“礼事日”,由村民自发组织和参与各种重大礼仪活动,如村干部就职礼、儿童开蒙礼、“好家风”褒奖礼和传统婚礼等。四是实施“周末礼堂文化日”制度。固定开展“2+X”周末活动,“2”代表固定模式,即唱国歌、明礼德两个部分,“X”代表自主活动。五是实施亮灯制度。坚持文化礼堂实行统一标识、晚上亮灯,“文化礼堂、精神家园”红色标志显眼醒目。  四、创设六大品牌,做好“有效引领”文章。一是搭建“供需对接平台”。依托微信公众号、网站、电子阅报屏、ITV宽带电视,建立文化礼堂服务项目供需对接平台,做到“一个平台、四屏联动”,提供精准点单服务。2016年,585家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和文艺团体提供的5200项服务入驻平台。二是举办“四演四赛”活动。形成每月村有演出、每季乡有巡演、每半年县有汇演、每年市有调演和每月村有赛事、每季乡有比赛、每半年县有竞赛、每年市有大赛的机制,以“演”促进文化生活丰富繁荣,以“赛”促进健身活动蓬勃开展。三是设立“民间道德奖”。围绕“孝敬长辈”“崇德尚贤”“善行义举”等内容,在文化礼堂开展民间道德评奖活动,将先进个人及其事迹上墙展示。四是开展“最美文化礼堂人”评选。通过推荐、报道、投票、评议等环节,从200多位推荐者中评选出15位“最美文化礼堂人”。五是开展“新青年下乡”活动。组织在温12所高校(学院)106个院系、1233个班级与全市11个县(市、区)184个乡镇(街道)的文化礼堂,按照“一校一县、一系一镇、一班一村”的挂钩模式进行结对送服务。六是打造“一网一端二微”互联网宣传平台。建设温州文化礼堂网站、新闻客户端专栏、微信公众号和移动端微网站,组成“掌上文化礼堂”矩阵。每天在温州电视台《新闻联播》之后展播一个文化礼堂,在微信平台上同步推送。〔温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金华市“一核四化”长效推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   金华市围绕百姓“精神家园”核心,突出建筑地标化、管理规范化、使用常态化、内涵亲民化“一核四化”扎实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  一、合力兴建,推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地标化。连续4年纳入年度十大民生实事项目,共投入农村文化礼堂建设资金4.59亿元,其中社会筹资2.87亿元,占比达到62.5%。积极对接协调新农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行政村“撤扩并”工程等规划体系,推动文化礼堂一体化建设、地标化呈现、综合化使用。组建市级专家指导团和工作指导员队伍,组织开展农村文化礼堂典型示范“123工程”,推动农村文化礼堂“一村一色”“一堂一品”。  二、建章立制,推动农村文化礼堂管理规范化。修订《金华市文化礼堂星级动态管理实施办法》,建立督查通报机制和动态工作档案。全面落实管理员AB岗制度,建立以大学生村官等为主体的社会管理员队伍,协同做好文化礼堂的管理。采取上级补助与村级自筹相结合,对运营成效好,活动内容丰富的农村文化礼堂每年给予2-3万元的资金补助。积极推动建立农村文化理事会制度,落实管理员经费补助奖励制度,实现农村文化礼堂农民自己建、自己管、自己用的良性循环,做到文化礼堂天天开门、文化讲堂周周开课、文化活动月月进行。  三、送种结合,推动农村文化礼堂使用常态化。设置50多项农村文化礼堂服务供给菜单,常态化开展文化“送、种”润泽文化礼堂活动。市县成立乡音宣讲团、乡镇成立乡音宣讲队,各村配备乡音宣讲员,广泛开展乡音宣讲。各地相继开展民俗活动、文体活动、礼仪文化活动等。全市共组建文艺、宣讲小分队近1000支,创作文艺节目和作品300余个(部)。婺城区推出的“十大名师讲堂”深受地方百姓喜爱;兰溪市连续三年在文化礼堂开展“百姓星舞台”才艺竞演活动,受众超过百万人。  四、精耕细作,推动农村文化礼堂内涵亲民化。开设免费WiFi进农村文化礼堂,推动礼堂微信公众号、礼堂微博、网上文化礼堂建设,编印制作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微影视、教材读本、宣传画册等入文化礼堂,《诚信母亲张凤英》微电影获得全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微电影一等奖。婺城、金东、磐安等地的红色文化教育与旅游各具特色,浦江、永康、兰溪等地的传统家规家训教育形成强烈的社会反响,全市9个县(市、区)均有优秀家规家训专题被中纪委网站宣传推介,实现“满堂红”。〔金华市委宣传部供稿〕  永嘉县“四个+”构建农村文化礼堂四大长效机制   永嘉县从内容建设、运行机制、凝心聚魂等方面入手,着力建立文化礼堂长效机制。  一、“1+9”创新礼堂建设机制。依托“文化发展专项资金”,实行文化礼堂星级定级奖补机制,累计奖补资金超过2000万元,带动民间投入资金2亿多元。整合宣传、文化、体育等部门资源,在全县开展以“1+9”为内容的“十个有”礼堂创建,其中“1”是指一个文化礼堂,“9”分别是指有1个百姓舞台、1个门球场、1个灯光篮球场、1个室内电影放映点、1个文化广场、1家农家书屋、1支农民文艺队伍、1首村歌和1片特色文化墙等9项文体软硬件,拓展礼堂规模,增强礼堂实用性。  二、“3+3”创新礼堂运行机制。出台《永嘉县文化礼堂绩效日常管理考核细则》,实施“三书三查三招”管理办法。在县级层面建立文化礼堂智囊专家团、文化礼堂第三方评估团和文化礼堂发展促进会等“一会两团”等3个民间组织参与管理,累计组织第三方评估、暗访等活动356次,向全县通报44次,约谈乡镇负责人7次。在乡镇街层面组建文化体育界联合会、乡村文体俱乐部和文化礼堂理事会3个民间组织,引导各礼堂进行自我管理、实现自我发展,由“政府包办”向“民间主办”转变。  三、“1+1”创新礼堂培育机制。坚持“一村一品”,充分挖掘各地各村人文传统、民俗民风,做到每所礼堂都有1个鲜明的主题,如大若岩水云村的“和”文化礼堂、乌牛街道的“侨”文化礼堂。在礼堂中增设1个乡风档案馆,通过“我们的好人”“我们的喜事”“我们的民星”等评选展示和星期天礼堂日、举办礼堂婚礼等活动,助推移风易俗工作,促进乡风民风好转。定期将礼堂中的大事喜事归档保存至乡风档案馆,使礼堂成为了留住记忆、承载乡愁的重要场所。  四、“5+10”创新礼堂活动机制。连续两年在全县开展农村文化体育提升年、深化年活动,策划举办农民文化节、礼堂联欢周、全民阅读月、体育运动季和文化“送种”年等5大载体,使文艺演出和体育比赛贯穿全年,礼堂“天天有人气”“周周有活动”,各地文化礼堂累计新增文体队伍600多支,举办文体活动超过5000场次。精心组织开展“十大品牌”评选活动,将乡村“岙运会”“农民排舞赛”“老年人门球联赛”等一批群众基础好、欢迎度高的活动作为首批品牌活动进行重点培育,在县、片、乡(镇、街)、村四个层面进行选拔比赛。〔永嘉县委宣传部供稿〕  海宁市“三个坚持”推动农村文化礼堂长效化管理   海宁市依托农村文化阵地,以“四个坚持”持续推动礼堂“建、管、用、育”一体化,确保全市92个已建文化礼堂常态管理、长效运行。  一、坚持“专业管、理事管、村民管”,三管齐下促自转。专管员专业管。建立农村文化礼堂专职管理员队伍,明确其负责“1238”即“一个综合体、两个礼堂(线上线下)、三类活动(礼仪、民俗、文体)和至少八支宣传文体队伍”的日常管理任务。理事会协助管。实现文化礼堂理事会负责制全覆盖,负责礼堂提档规划、活动策划、资金募集、节目排演、队伍竞赛等具体事务,涌现了一大批热心礼堂事业的理事会成员。村民自己管。实行活动预告制、礼堂使用预约制,文化礼堂实现一周七天、早晚全时段开放,桃园村率先倡导“礼堂钥匙人手一把”做法已在全市面上铺开,自行管理运行进入新阶段。  二、坚持“品牌化、仪式化、时代化”,化民成俗育文化。注重活动品牌化。打造“我们的礼堂”品牌,涵盖唱村歌、办村晚、传民俗、寻最美等八大系列活动,每年举办“乡愁”系列、潮乡亲水记忆等亲民活动30余项。注重活动仪式化。恢复和创新举办孝老传承礼、周岁礼、拜师礼、尝新礼、新兵壮行礼、拜蚕花娘娘等礼仪,2016年,全年开展各类礼仪活动450余场,教化人群达6.1万人次。注重活动时代化。市级建立文化礼堂专题网站、QQ群和微信公众号等“三位一体”的网络互动平台,吸引了大批年轻村民。  三、坚持“有规划、有机制、有合力”,有力保障畅运行。规划建设有保障。编制《海宁市农村文化礼堂“十三五”建设规划》,明确到2020年底实现全覆盖,159个礼堂全面落地。体制机制有保障。文化礼堂建设纳入新农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体系,着力打造农村居民“十分钟文化圈”。组建农村文化礼堂联盟制度,每季度分东、中、西3个片组举办联盟交流活动,搭建市镇村三级学习交流的机制和平台。常态化开展“星级文化礼堂”、二十佳文化礼堂、十佳文化礼堂专管员、最美文化长廊等评选活动,实行“以奖代补”分级补助。资源整合有保障。整合村级文体功能室、“春泥计划”活动室、室外场地等硬件资源,实现全市文化礼堂篮球场全覆盖、70%建有室外舞台,村民真正享受到文化综合体带来的多重服务。〔海宁市委宣传部供稿〕  湖州吴兴区做好“三篇文章”精心培育农村文化礼堂精气神   湖州吴兴区精心做好“新五榜”“幸福星期六”“市场化道路”三篇文章,全力提升农村文化礼堂精气神。  一、建好“新五榜”,让礼堂文化氛围浓起来。新建“村史村情榜”,以图片、文字、视频等全方位展示村史村情、乡风民俗,增强村民文化认同。整合好人榜与好事榜为“好人好事榜”,推进“日日记、月月评、季季登、年年推”运行机制,并纳入道德档案、光荣册,扩大好人好事影响力。新建“强人能人榜”,展示村域范围内致富带头人、创业能人等人物事迹;“幸福光荣榜”展示寿星、学子、先进工作者;“美好家园榜”突出“畅想未来”主题,为村民提供表达美好心愿、共话美好家园的平台。  二、办好“幸福星期六”,让礼堂文化活动热起来。将每周六8:30—10:30固定为农村文化礼堂集中活动日,推出“开场前音乐、村歌大家唱、吴兴好故事、大家齐欢乐”等六大活动板块,以及每月“重点活动周”“宣教活动周”“文艺活动周”“体艺活动周”等四大主题活动。整合宣传文化、教育卫生、工青妇、公安消防等部门力量,排定对接服务行政村,发挥业务优势,领办一批重点活动任务。  三、走好“市场化”之路,让礼堂文化产业兴起来。推进“旅游增收”,大力推广“太湖溇港风情游”“鱼米之乡生态游”“白鹭欢谷山村游”3条文化礼堂旅游线路,推出“网上文化礼堂”,已接待游客200余万人次。推进“活动促收”,与湖州广电总台、湖州广播电视艺术团合作,整合文艺下乡、文化走亲等文化活动,引导当地企业冠名赞助,实现企业发展与农村文化礼堂的双赢。〔湖州吴兴区委宣传部供稿〕  【观点摘编】 官媒两会报道呈现四大升级。一是科技升级。VR和直播技术大面积使用,受众获得深度“新闻沉浸感”,如光明网的“钢铁侠”多信道直播云台、海南报业集团720°VR看两会专栏、猫眼视觉联合《法制晚报》打造头盔VR直播等。《光明日报》融媒体中心的虚拟机器人“小明”、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的实体机器人小助手“i思”和“小融”,让两会报道更加实时、高效。二是叙事升级。大量可视化产品供给成为传统媒体在两微一端的新选择,形成从宏大叙事到细节叙事的转变。如《人民日报》推出“哪吒动画解读民法总则”“两会版《成都》”等8款融产品,总点击量突破2亿,《浙江日报》出品魔法日报《全国两会哪些事儿》、重庆报业集团打造水墨长卷版《政府工作报告》等。三是传播升级。微视频成为信息迅速发布的重要媒介,如央视在**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当天,创新推出“109秒快闪”短视频;《中国日报》在华外国人视角推出《英国小伙自拍看两会》。四是意识升级。两会报道从“老干部画风”转移到“年轻语态”,通过动漫画、小游戏、创意H5等内容呈现方式,将严肃的政治语态以轻松、通俗的方式传递给受众,收到广泛好评。〔绍兴越城区委宣传部、舟山普陀区委宣传部供稿〕 从两会报道看媒体融合“中央厨房”的优势。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各级媒体“中央厨房”报道模式亮点纷呈,如我省设立虚拟演播室,山东运用VR全景式相机,江苏建立融媒体云平台等,新模式、新技术各展风采。与传统模式相比,媒体融合之后的新闻形式更为鲜活,优势也更为明显。一是资源与信息实现共享。通过“中央厨房”集中采编,可以有效地整合人力、信息、渠道等方面资源,实现一套人马、多个出口的运营模式,最大限度节约人力成本,提高新闻素材利用率。二是媒体与受众交流更畅。受众通过评论、留言、参与活动等方式,更加直接、真实参与讨论互动,新闻生产者能够实时回应、采纳意见建议,实现双向互动,让“受众资源”转化为“信息资源”。三是速度与深度有效平衡。“中央厨房”分发统一观点的“半成品”,新媒体部门进一步加工成为佳作。四是形式与方式更为多样。新媒体可以将文字、声音、图片、图表、动态图像、动画、乃至视频等媒体符号综合在一个传播单元中,表现渠道更有针对性、受众选择更加多元。〔诸暨市委宣传部供稿〕   两会聚焦文化产业存隐患亟待体制创新。一是IP剧大热背后的隐忧备受关注。大量剧情雷同的宫斗、玄幻题材IP剧充斥荧幕,部分热门IP剧原著被指抄袭,仍未影响其人气。有专业人士表示,很多投资人、影视公司进行制作改编只看明星是否大牌、IP排在第几名,几乎成为行业通病。全国人大代表马化腾指出,近年来市场上虽然出现了“喜羊羊”“熊出没”等国产知名IP形象,但其并没有显示出足以影响世界的精神内涵,原创优质内容匮乏,与文化市场体量不相匹配。二是文化原创力缺失三要素。首先是物质基础,《美国偶像》、《The Voice》等境外节目的成功,充分体现了资金与技术对于文化作品原创力的贡献;其次是制度保障,尤其是版权保护方面的法律、政策,是抑制惰性和激励原创的重要力量;最后是文化氛围,全社会尊重人才、尊重原创并包容失败的价值诉求与氛围对于鼓励原创来说极其重要。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社科院副院长张兆安认为,文化产业的基础在于内容,内容的生命在于原创。中国文化要想走向世界,必须要寻找自己的精神原乡。三是文化产业发展重在体制创新。市场化、集约化程度低,企业市场主体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思想上偏重文化产业的特殊性,对文化产业生产经营的客观规律没有足够重视;文化立法比较薄弱,尚未形成系统的政策体系,文化产业发展缺乏强有力的保障。〔宁波镇海区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 第14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7年3月15日  【学习贯彻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②】 湖州市:1月13日向市委常委会专题汇报;3月13日召开全市党建会议,集中部署2017年工作,做好六项重点工作:一是深入学习宣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完善党委(党组)中心组述学、考学、督学、评学机制,深化“百场宣讲报告进机关、百场形势报告进企业、千场微型党课进学校、千场理论宣讲进村居”活动。二是营造积极健康向上舆论氛围。开展“赶超路上谋新篇”等主题宣传。推进建设性舆论监督,策划“绿富未来,好美湖州”主题外宣,打造“好美湖州”靓丽名片。三是牢牢把握网上舆论斗争主动权。出台党委(党组)网络意识形态责任测评考核办法,探索全市联动的网评指挥管理体系,建立“网络舆情引导能力测评指数”通报机制。推进“网络文化家园”建设,持续开展“网络文化活动季”。四是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决战决胜。深化“文明创建攻坚年”和小城镇文明行动,努力创成全国文明城市。管好用好湖州市“好人有好报”慈善关爱基金,持续开展“开学第一课、毕业加一课”等中小学德育活动。五是加快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开展成长型文化企业培育行动,推进文化创意街区建设,推动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发展。推进农村文化礼堂、社区文化家园、乡镇文化广场、企业文化车间、学校文化校园、城镇文化公园等基层“六文”阵地建设。打造南浔“中国报告文学之乡”,建设中国报告文学馆。六是强化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落实定期分析研判通报等制度,制定督查考核和问责实施办法,组织开展综合督查。深化“一十百”典型培育,落实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四张清单”,打造奋力赶超发展的宣传铁军。〔湖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绍兴市:1月24日,向市委常委会作会议精神专题汇报;3月7日,召开全市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深入贯彻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对2017年工作作出部署。一是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凝聚思想文化共识。加强论坛讲座、社会智库、文化市场、广播电视、高校思想政治和中小学育人等阵地管理。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个重点项目。完善中心组学习制度、部门旁听考学制度、基层宣讲教育制度,组织基层宣讲1000场以上。组织“砥砺奋进的五年”“精彩绍兴进行时”等系列主题报道,开展“清朗网络”专项整治,举办“全国网络媒体绍兴行”活动,深化“走读”“寻味”“发现”等品牌活动,确保全市网军规模达5万人。二是深化文化旅游融合,增强文化改革动能。抓好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推出10条精品特色游线,抓好10大建设项目和10大招商项目,重点办好醉在江南音乐节、国际马拉松赛等10场重大活动。抓好文艺精品工程,持续推进繁荣发展文艺“8大工程”和“20个重点项目”,打造6大门类12部以上精品力作,组织“全球越剧戏迷嘉年华活动”等4大越剧文化活动。抓好公共文化服务,新建文化礼堂80家以上,培育“特色示范点”20家,推进“稽山鉴水”城市文化公园、社区文化家园示范样板建设。三是加强文明城市创建,提升城乡文明水平。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全域化,推出一批三区融合重点项目。推动文明集镇创建全覆盖,抓好文明集镇示范乡镇创建。推动文明测评考核全方位,对全市所有乡镇进行目标责任制考核。〔绍兴市委宣传部供稿〕   衢州市:1月17日,召开全市宣传文化系统专题学习会;1月23日,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贯彻落实意见,重点做好六项工作。一是以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为龙头强化思想理论建设。强化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规范化建设,集中开展十九大和省、市党代会精神的大学习、大宣讲。二是以媒体融合发展为支撑壮大主流舆论。加快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精心组织好党的十九大和省、市党代会、经济发展等重大主题宣传和对外宣传,讲好衢州故事、唱响衢州声音、汇聚衢州力量。加强智慧网军平台、舆情导控平台、政民对话平台、辟谣联盟等“四大平台”建设,提高网上舆情发现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网上空间“衢州蓝”。三是以“最美衢州”建设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载体深化核心价值观建设。深入开展“最美衢州人”主题宣传实践活动,全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不断提升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四是以增强群众文化获得感为落脚点建设文化强市。深入推进文艺精品创作工程、公共文化服务提升工程、文化产业发展工程和国家级儒学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建设,让衢州的老百姓有更多的文化“获得感”。五是以落实“四张清单”为突破口夯实基层基础。严格落实基层宣传文化工作“四张清单”等系列政策举措,创新基层工作载体和宣传阵地,推动基层宣传文化工作真正强起来。六是以锻造衢州宣传铁军为保障推动各项工作加快落实。打好“上、下、管、育、爱”组合拳,切实加强宣传文化单位领导班子建设和宣传文化系统干部队伍建设,打造一支讲政治、强党性、勇担当、严纪律的衢州宣传铁军。〔衢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台州市:一是认真传达学习,在统一思想上下功夫。1月16日,召开部务会议和全体机关干部大会进行传达学习。1月21日,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全国宣传部长会议、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意见。3月8日,召开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对贯彻落实全省会议精神进行重点部署。二是抓好贯彻落实,在推进工作上下功夫。大力实施“3+1”重点项目攻坚行动,突出抓好农村文化礼堂、重点文化产业项目、文明城市创建及和合书院建设等工作,着力推进网络应急体系建设。建立意识形态工作情况检查、报告、约谈、通报等制度,大力推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真正落下去。开展创文明家庭、树文明乡风、做文明市民行动,构建最美人物“发现—弘扬—关爱”一体化工作格局,增强主流价值吸引力。筹备天台山文化论坛等重大文化活动,组织开展“大陈岛垦荒精神”系列文艺精品创作,深入实施文化产业发展“六个一”工程。三是强化宣传宣讲,在营造氛围上下功夫。精心组织**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研究宣传,创新党委(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发言、旁听、通报制度,开展百姓故事宣讲、微型党课等活动。大力实施“台州自信”全媒体宣传行动,策划开展“我们的价值观”大讨论、“走转改”“全媒体新闻培训”等活动。策划推出“台州文化自信”“最暖台州城”“全国网络新媒体台州行”等专题网络宣传行动。〔台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丽水市:1月17日,部委会议传达学习全省会议精神,2月9日,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贯彻落实意见,就学习贯彻落实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作出部署。一是围绕学习宣传贯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推进理论武装工作。广泛开展“中国梦想·美丽丽水”主题宣讲活动,加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制定加强新型智库建设的具体举措。二是围绕营造有利于绿色发展的浓厚氛围,推进主流舆论壮大。切实抓好“勇当绿色发展探路者模范生”主题宣传报道,深化“绿谷蓝”大型宣传推介活动,打响“丽水好空气”品牌。三是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坚持逐月评选“丽水好人榜”,开展百名丽水好人“六进”宣传活动。着力打造最洁净城市品牌、最礼让城市品牌、最有序城市品牌、最有爱心城市品牌,力争高标准高质量创成全国文明城市。四是围绕打造文化强市目标,推进文化事业产业发展。举办2017丽水摄影节暨第二届国际摄影研讨会。建立丽水市文艺精品创作生产项目库,以摄影文化产业园、三联文化创意园、大修厂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园区为平台打造浙西南文化创意中心。五是围绕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推进网络空间清朗。加快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办好媒体法人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举办第二届网络创意作品(微视频)大赛、第三届“最美瞬间”全民随手拍大赛。开展“净化网上舆论环境专项整治”等行动。〔丽水市委宣传部供稿〕   杭州江干区:1月13日,部委会议和全体机关干部大会传达学习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1月22日,区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全区2017年宣传思想工作思路,重点做好五项工作:一是强化理论武装工作。深入开展“中国梦”“四个全面”“五大发展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主题学习宣教活动。二是擦亮城区品牌形象。紧抓“后峰会前亚运”机遇,联合中央省市媒体开展“国际会议目的地”“全球浙商总部中心”“钱塘江金融港湾核心区”等品牌宣传;深化孝道之乡文化品牌,深度提炼“钱塘江文化”,精心打造钱塘江国际文化节。三是深化文明创建工作。以“新江干新素养新形象”精神文明建设三年行动为载体,大力培育文明劝导志愿服务队,提高全民文明素质和城区文明程度。四是营造清朗舆论环境。做大做强政务新媒体“两微多端”矩阵,建立健全网评员队伍,深入开展“清朗”等专项整治行动。五是打响江干文创品牌。抓好杭州创意设计中心、德必东溪易园等文创园区建设运营,继续举办“两岸—创意对话创意”等活动,培育和发展一批重点文创企业。〔杭州江干区委宣传部供稿〕   嘉善县:1月20日,县委常委会传达学习全省会议精神;1月25日,召开全县宣传思想工作会议,部署2017年工作思路。一是强化思想理论武装工作。重点围绕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贯彻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发展改革方案》获批等中心工作,完善县委中心组学习会、“嘉善论坛”等为主要载体的干部学习体系,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推广“互联网+宣讲”模式。二是加快推进县镇村三级文化设施。制定出台《2017年嘉善县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实施意见》等,加快县文化馆、博物馆新馆建设,推进农村文化礼堂扩面提档,深化农户文化庭院建设模式。三是全面打造善文化品牌“升级版”。推进理论研究“系统化”提升行动、宣传弘扬“特色化”提升行动、文化培育“品质化”提升行动、道德实践“常态化”提升行动。依托“1+2+3+N”信息发布矩阵,积极做好“指尖上的政能量”。四是着力打造宣传铁军。对照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四张清单”,完善党委(党组)意识形态责任制落实,探索建立宣传文化员激励管理机制,加强全县宣传思想文化战线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嘉善县委宣传部供稿〕   泰顺县:1月16日,县委常委会专题传达学习全省会议精神;1月19日,召开全县宣传文化系统单位及各镇街宣传委员学习会,传达学习全省会议精神,研究部署2017年重点工作。一是抓牢意识形态工作,护航党的十九大。落实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全面加强思想阵地、文化阵地、新闻阵地建设。二是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家庭文明建设和农村移风易俗工作,强化宣传发动、创新载体拉动、建立制度联动、督查考评促动,树立“最美家庭”“泰顺好人”“感动泰顺人物”先进典型,利用“泰顺讲堂”和全媒体等进行广泛宣传。三是把控舆论导向,服务好中心大局工作。围绕“大拆大整”“五水共治”“美丽乡村”等重点工作,加强舆论引导,强化宣传力度。落实“7431”网络管理模式,建立网络宣传管理体系。四是繁荣文化事业,打造文艺精品。落实公共文化重点服务清单,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标准化水平。注重文化文艺人才培养,借力市场机制和“人才新政”挖掘乡土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促进文艺精品创作。五是深化媒体融合,助力外宣工作。推进县级媒体融合发展,完善奖惩举措,拓展对外宣传平台和载体。〔泰顺县委宣传部供稿〕   新昌县:1月16日召开部务会议,认真传达学习全省会议精神;1月23日向县委常委会作专题汇报;2月16日召开全县党建工作会议,部署2017年全县宣传思想文化重点工作。一是加强思想理论武装。探索建立基层理论中心组“三聚三开放”学习模式,依托“新昌大讲堂”“沃洲论坛”“天姥学堂”等载体,全面提升干部群众理论水平。二是营造良好外部环境。开展“挖掘典型、筹划活动、打造品牌”系列活动,筹建“新昌外宣智库”,做好“科技创新看新昌、文化文明看新昌、民生和谐看新昌”的“三看新昌”文章。三是推动文化事业产业发展。深化文化“送、种、赛”活动,深入实施《新昌调腔振兴计划》,修订完善《新昌县文化产业扶持政策》《新昌县重点文化产品创作规划》,推动乡镇图书分管、新昌艺术馆、新昌大剧院、新昌非遗馆等一批文化阵地建设。四是大力弘扬“新昌精神”。开展“最美警察”“最美工人”等“行业最美”系列评选活动,全面实施小城镇文明行动。五是打造新昌“宣传铁军”。建立乡镇(街道)宣传委员季度例会制度,组织开展“会写、会讲、会谋划”的宣传干部“三会三比”活动,推动基层宣传思想文化队伍强起来。〔新昌县委宣传部供稿〕   金华金东区:1月22日部务会议集中学习,1月23日至25日召集各乡镇(街道)宣传委员开展谈心谈话,3月10日召开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着力在四个“主”上下功夫,扎实推进全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一是以担当精神扛起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区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三张清单”,切实当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者、推动者、执行者。二是毫不动摇坚守主要阵地。思想阵地方面,不断提升“周一夜学”“金东大讲堂”质量和实效,充分发挥政策理论宣讲队、乡音宣讲团等作用。舆论阵地方面,重点提升四金平台(“金东发布”、“金东新闻网”、《掌上金东》移动客户端、《今日金东》官方微信),做优做强品牌栏目,做美做精形象宣传。文化阵地方面,新建文化礼堂20家、光南文化舞台20家,重点开展“美丽幸福金东小城颂”等十大主题宣传活动。三是创新融合建设主导品牌。重点举办施光南音乐节系列活动,打造金东宣传文化品牌。四是以铁军标准打造主力部队。配齐配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队伍,创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培训模式,着力打造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宣传思想文化干部队伍。〔金华金东区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 第16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7年3月25日 【坚决打赢劣V类水剿灭战】□省委宣传部“六大行动”为治水剿劣营造浓厚氛围□团省委部署开展“河小二”助力剿灭劣Ⅴ类水集中行动□省作协“五大行动”采写反映“全省剿灭劣V类水”战役□温州市“新青年下乡”活动组织5万高校学子助力治水剿劣□台州市“七大行动”唱响剿灭劣Ⅴ类水宣传大合唱□杭州萧山区推出“五五计划”深化剿灭劣V类水宣传工作□慈溪市开展“四个一百”剿灭劣V类水宣传行动□平湖市“三个全”推进剿灭劣V类水行动□磐安县“三求三连”打好剿劣战宣传工作       省委宣传部“六大行动”为治水剿劣营造浓厚氛围   3月24日晚,省委宣传部召开全省剿灭劣V类水宣传工作视频会议,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葛慧君,副省长成岳冲出席,省市县三级宣传文化单位、教育工委、团委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要求,在全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广泛开展剿灭劣V类水宣传工作“六大行动”,为剿劣工作营造浓厚氛围。  一是开展“万名记者走进治水现场”新闻行动。省市县三级联动,组织全省记者深入一线调查采访,集中推出一批有分量的调查报道、深度报道和系列报道。在重要版面和时段开设“坚决干净彻底消灭劣V类水”“剿灭劣V类水:撸起袖子加油干”等556个专栏专题,持续刊播新闻行动采访报道。开展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多端齐发融合传播,推出“剿劣基层行”“剿劣督查报告”等融合栏目,举办“百名河长谈治水”网络访谈。加强建设性舆论监督,推动各市、县(市、区)舆论监督栏目全覆盖。  二是开展“千名文艺工作者赴基层”采风巡演行动。组织广大文艺工作者奔赴各地剿灭劣V类水现场采风写实,举办美术、书法、摄影等“浙水千秋”采风创作成果展。组建百支文艺小分队深入农村、社区、企业、学校,用小戏小品、快闪快板、歌舞曲艺、摄影展览等艺术形式巡回演出。集中创作一批诗歌、散文、报告文学以及电视剧、动漫、歌舞等文艺作品,推出电视剧《青恋》、歌曲《治水之歌》、动画片《浙水千秋》、散文集《水之梦》等文艺精品。  三是开展“万名宣讲员讲治水”宣传行动。组建领导干部宣讲团、专家学者宣讲团、大学生宣讲团、基层“草根”宣讲团等各类宣讲团队,通过报告会、微党课、故事会、手机视频等方式开展主题宣讲。开展“治水聊天十分钟进村入户宣讲活动”,举办治水专题宣讲培训班。组织基层治水宣讲大赛,选拔推荐一批优秀课件和优秀宣讲员,组织开展“宣讲走亲”巡回宣传,推动剿劣工作家喻户晓、入脑入心。  四是开展“百名理论工作者赴治水一线”调查行动。组织全省社科理论工作者以蹲点调查、走访座谈等形式,深入治水一线开展调研。围绕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以及治水拆违热点问题,撰写发表理论阐释、网络评论等文章。深入开展“浙江省‘五水共治’实践研究”“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浙江发展经验总结”“‘拆治归’转型升级组合拳”等重大实践经验总结课题研究,集中推出系列研究成果。  五是开展千名“最美治水人”寻访行动。广泛选树,在每个市选树百名战斗在治水一线的优秀河长、保洁员、志愿者等“最美治水人”,各级新闻媒体集中刊播典型人物及其先进事迹。遴选具有典型意义和较大影响的“最美治水人”,在“最美浙江人·最美人物”发布厅发布。组建“最美治水人”先进事迹报告团,赴全省各地及有关高校、企业作巡回报告。  六是开展“百万志愿者服务治水”文明行动。分类组织开展党员志愿者剿劣先锋活动、“河小二”助力剿劣突击活动、专业环保志愿者剿劣建功活动,以科普讲解、分发倡议书、项目观察、哨兵护水和“三废”利用处理、指导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活动参与剿劣实践。组织“五老人员”、新乡贤、“村嫂”服务队等基层志愿者开展剿劣服务活动,广泛开展不文明行为劝导、排污曝光、劣V类水随手拍等社会监督。  团省委部署开展“河小二”助力剿灭劣Ⅴ类水集中行动   全省剿灭劣Ⅴ类水工作会议后,团省委第一时间学习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联合省治水办部署开展“河小二”助力剿灭劣Ⅴ类水集中行动,动员全省青少年争做剿劣参与者、支持者、推动者、监督者。  一、开展“河小二”突击队攻坚行动,吹响共青团助力剿劣“集结号”。以省控、市控劣Ⅴ类断面和小微劣Ⅴ类水体为重点,广泛动员团干部、青年志愿者、青年社会组织和青年文明号等青少年群体加入“河小二”,当好党政河长小助手。组建宣传劝导、护水哨兵、工程观察和科普教育等“河小二”突击队,协助河长推动“截、清、治、修”四个环节和治水重大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率先开展“河小二”试点工作的台州团市委,已招募“河小二”2646名,组织动员81个青年社会组织,成立“水质监测队”“护水宣传队”等139支突击小分队,10801人次参与剿灭劣Ⅴ类水工作。  二、开展“河小二”跟着河长去巡河行动,构建常态巡河护河“微体系”。利用好“微时间”,组织团员青年在上下学、上下班和出门游玩等时间,开展“出行+”巡河活动,沿河进行“随手拍、随手捡、随手护”。搭建好“微平台”,常态化开展哨兵护水、排污口守望者等活动,鼓励社会公众通过互联网平台有序参与监督。组织好“微力量”,组织高校学生常态化参与科学治水、志愿净水。深化“巡一条河道、访一个典型、讲一个故事、办一件实事、做一个课题”为主题的“百团万人跟着河长去巡河”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全省900多支社会实践团队、17000余名大中学生参与志愿活动。  三、开展“河小二”岗位建功行动,引导青年立足本职争做治水“先锋队”。以少先队员为主体,开展争当“五水共治”小河长、“小手拉大手”城市垃圾分类活动等主题实践活动。以团属协会会员为主体,鼓励青联委员单位、青企协会员企业、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等带头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大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力度等。以团员青年为主体,鼓励立足本职岗位,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如杭州团市委连续三年开展青春建功“五水共治”活动,先后表彰60余个立足岗位助力治水的优秀青年集体。  四、开展“河小二”话治水行动,当好动员全民共治共保“传播器”。设计开发宣传治水护水的系列动画、漫画、H5等“河小二”系列新媒体产品,组织青年骨干在网格内开展“五水共治”成果宣传和专业知识普及活动。推出《青春的河·我是河小二》宣传片、H5页面等新媒体产品,阅读转发量已超3万人次。如温州团市委推出《团团叫我来巡河》MV,用流行歌曲改编成治水新媒体产品,被青少年大量转发和点赞。  五、组建河道共建联盟,唱响跨界共助剿劣“协奏曲”。以省控、市控劣Ⅴ类水断面所在县(市、区)团委为总牵头,配套四级河长体系,建立四级“河小二”体系和各级各类“河小二”突击队,在河道上下游、左右岸、相邻地区建立“河小二”共建联盟,体系化推进治水护水工作。如温岭北山河河道共建联盟自去年8月试点成立以来,组织吸收沿河13家团组织、青年文明号单位共同参与河道清理、“排污口守望”等工作。  六、设定集中护水日,亮出浙江青年铁军“新风貌”。将每月第一个星期日设定为“河小二”集中护水日,组织广大青少年开展系列治水护水活动,并以“剿灭劣Ⅴ类水,河小二青年志愿者在行动”为话题,在传统媒体、新媒体等平台进行宣传,形成全省青少年参与“河小二”活动的声势。如绍兴团市委自去年7月率先开展集中护水日以来,已累计有416支“河小二”队伍、数万名团员青年参与治水护水。〔团省委供稿〕  省作协“五大行动”采写反映“全省剿灭劣V类水”战役   3月25日,省作协召开党组扩大会议,认真传达学习全省剿灭劣V类水誓师大会和全省剿灭劣V类水宣传工作会议精神,部署开展“五大举措”,以文学的形式助推宣传全省开展剿灭劣V类水行动。  一是组织实施浙江重大文学创作题材项目。邀请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报告文学作家何建明执笔创作长篇报告文学作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展现安吉余村在**书记“两山”理论引领下,逐步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路子的生动实践。该创作项目作品预计于2017年8月首发出版。  二是组织开展“浙水千秋”主题文学采风创作活动。组织我省60位散文、诗歌、报告文学作家,组成文学采风团5个分队,分赴全省治水剿劣一线开展采风创作活动,创作一批反映全省人民剿灭劣V类水先进事迹、描绘美丽浙江的灿烂前景的文学作品。在浙江日报、钱江晚报、浙江在线、浙江作家网、《浙江作家》开辟专栏及时刊发采风作品,汇编《“浙水千秋·水之梦”主题采风活动作品精选集》。  三是组织开展“水之梦”主题征文活动。与浙江日报联合发动全省广大文学爱好者包括中小学生,以短散文、短诗歌、微报告文学、童话等形式,讴歌我省“治水剿劣”的新成就新期待,感召更多的社会力量和青少年力量参与到“五水共治”中来。优秀作品将汇编成书出版。  四是寻访采写“最美治水人”。省市县三级作协联动,通过“网络作家体验营”“浙江作家服务营”等活动载体,组织作家寻找挖掘战斗在治水一线中的“平民英雄”和“凡人善举”,采写褒扬50位“最美治水人”,并将他们的故事汇编成书出版,宣传和展示“身边的感动”。  五是在文艺阵地开辟专栏专题等。在《浙江作家》杂志、浙江作家网和浙江作家微信公众号上,开辟专栏专题,聚焦浙江文坛在“剿灭劣V类水”中的文学活动现场,做好宣传展示工作,营造浓厚氛围。〔省作协供稿〕  温州市“新青年下乡”活动组织5万高校学子助力治水剿劣   温州市精心策划,组织开展“新青年下乡”治水剿劣行动,动员广大青年学生参与“五水共治”和全面剿灭劣V类水工作。首批在温高校100余支队伍的3000余名青年学生在全市20个县控以上断面所在重点河道参与治水剿劣行动。  一、开展“三大活动”,吹响青年助力治水集结号。一是开展“爱乡治水”系列宣传活动。通过“开讲一场治水课堂、发起一个共护母亲河倡议、创作一批治水主题文艺作品、开展一次治水网络作品征集”等活动,大力开展“五水共治”和剿灭劣Ⅴ类水专题宣传教育。二是开展“清源净水”系列志愿服务。深化“保护母亲河行动”等青年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定人定时定岗”治水护水常态化志愿服务。充分发挥各高校环保专业社团技术优势,组织开展“小鱼治水”、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等志愿服务活动。三是开展“巡河问水”系列监督行动。开展河道巡查、水样采集和水质检测等工作,做好“巡河日记”。开展课题调研,摸清情况、找准问题、认真剖析,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二、依托“三个平台”,引导青年助力治水出实招。一是先锋带动,开展“争当河小二”活动。发现培养一批工作热情高、专业技术好、责任心强的河长助理,配合各级河长做好各项工作。目前,按照1条河道配备5名“河小二”的模式,全市20个县控以上断面所在河道的“河小二”已全部到位。二是项目带动,举办“五水共治”公益项目创投大赛。按“团队申报、年中评估、年终定级”评选模式,每年确定50个左右志愿服务项目,给予相配套的资金和导师智力支持。如开展“保护母亲河”项目小额创投,为50多个环保公益项目提供2000—5000元资金补助。三是队伍带动,构建“剿灭劣V类水”志愿者网络。成立全市“剿灭劣V类水”志愿者总队,各地各高校建立分队,形成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居四级护水志愿者队伍体系,组织开展“大型植绿护绿行动”。在全市各大溪流江河边,建立100个植树基地、100个护绿区,以多种方式植绿、爱绿、护绿、兴绿。  三、强化“三项机制”,促进青年助力治水保长效。一是强化联动协调机制。注重各部门各高校横向和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居纵向联动,加强活动开展、教育培训、后勤保障等工作。组建专家指导团,由农办、综合执法、水利、环保等相关部门专家领导及各高校相关专业教师组成,为大学生开展治水剿劣行动提供指导。二是强化辐射带动机制。动员社会各界、基层群众全方位、宽领域、多层面参与“五水共治”,如通过开展“地球一小时”“中国水周”“亲水体验”等公众参与项目,让群众积极参与到美丽浙南水乡建设中来。三是强化宣传推广机制。通过“挖掘一批治水典型、讲好一个治水故事、宣传一批治水示范点”等举措,用好微信、微博、报刊、网站等媒体和动漫、游戏、微电影、公益广告等手段,创作推出“团团带你来巡河”MV等,大力宣传报道“新青年下乡”治水剿劣行动亮点成效。〔温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台州市“七大行动”唱响剿灭劣Ⅴ类水宣传大合唱   3月25日,各县(市、区)和市级宣传单位分别召开专题部署会,制订贯彻落实方案,以“七大行动”着力打响剿灭劣Ⅴ类水宣传的台州品牌。  一、突出高频率、高密度开展新闻宣传。市县联动开展“剿灭劣V类水·第一现场”大型新闻采访行动,策划组织“当一天河长”“验水亭”等系列群众互动活动。全市统一开设《剿灭劣V类水·台州进行时》《深入治水第一线 打赢剿劣攻坚战》等特色专栏,“台州湾时评”“曙光新语”等评论栏目推出专题文章,《台州深观察》《阳光热线》开展建设性舆论监督,做到每天有版面、有镜头、有声音。  二、突出广覆盖、无缝隙开展网络引导。以“治水剿劣在台州”为主题,制作传播曙光狮漫画图解、蓝仔治水记3D动漫视频等作品,开展“剿灭劣V类水我来拍”“最美台州河”等新媒体传播展示行动。组织“百名河长谈治水”网络访谈活动,邀请基层河长做客网络直播间畅谈治水故事;组织“网络台军”和网络文明志愿者运用手机秒拍等形式,传递正能量。“清朗台州”微信联盟牵头组织全市网站、客户端、媒体微信号等开展“剿灭劣V类水攻坚战”专题活动。  三、突出接地气、得民心开展文艺宣传。组织全市文艺工作者开展专题文艺大采风、创作“剿劣”战斗英雄人物油画脸谱、制作系列文艺宣传手册、举办文艺宣传专题展、汇编纪实文艺成果集。组建文艺“轻骑兵”“治水拍客”等文艺小分队,深入农村、社区、学校等地,宣传治水精神。举办“治水剿劣”主题摄影大赛和微电影大赛,集中展示治水先进事迹和成就。  四、突出分众化、具体化开展主题宣讲。用好百姓故事宣讲、乡村大使、草根名嘴等载体,组织“百支宣讲团、千名宣讲员”在农村文化礼堂、企业文化俱乐部、和合书院、农家书屋、道德讲堂等阵地,广泛开展主题宣讲。在第三届台州好故事宣讲大赛中开设治水剿劣分单元,集中展示治水成果。  五、突出有价值、可应用开展理论研究。组织市委党校、市社科联、在台高校等部门,围绕“山海水城”建设和“治水剿劣”工作,开展“走进治水一线”理论工作者大调研行动,并纳入市社科规划课题。在台州日报推出“深化五水共治剿灭劣V类水”理论专版,在《台州社会科学》期刊、台州智库网、台州论坛等刊发优秀理论文章。  六、突出大联合、齐动手开展文明行动。开展“剿劣行动我参与”网络倡议等网络文明志愿活动,动员各类志愿者参加剿灭劣Ⅴ类水实践。团市委招募“河小二”619名,成立“水质监测队”“环保举报队”“护水宣传队”等85支突击小分队,开展志愿活动10余万人次。台州学院将服务“劣Ⅴ类水剿灭战”作为年度志愿活动主题,开展系列行动。  七、突出推得出、叫得响开展典型寻访。开展“最美治水人”寻访活动,在基层干部、普通群众、志愿者等各个层面树立标杆人物150名以上,以点带面推动形成典型集群,营造学先进、比奉献的浓厚氛围。〔台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杭州萧山区推出“五五计划”深化剿灭劣V类水宣传工作   3月26日,杭州萧山区召开专题工作会议,推出深化剿灭劣V类水宣传工作“五五计划”,将“五水共治”推向纵深。  一、以“五大媒体”为核心,唱响剿灭劣V类水宣传主旋律。构建平面媒体、广播媒体、网络媒体、新媒体和媒体团宣传矩阵,推出“剿劣攻坚战,我们在行动”系列主题报道,开展“剿劣进行时”记者蹲点一线新闻行动。在湘湖网、“萧山发布”等平台,以“新闻+评论+同期声”形式强化互动,鼓励全民参与剿灭劣V类水行动。组织人民日报、浙江卫视、杭州日报等主流媒体及省内外知名网络大V,走进萧山集中采风采访。  二、以“五支队伍”为骨干,壮大剿灭劣V类水宣传主力军。组建文艺工作者、社科工作者、宣讲员、网评员、志愿者等五支宣传队伍,深入治水一线,创作文艺作品、调研报告。组织网评员在各镇街巡回开展“宣讲走亲”。组建以党员、青年团员、专业环保、社会基层志愿者为主的队伍,全天候进行寻访、监督。  三、以“五大活动”为重点,打响剿灭劣V类水宣传主动仗。开展“萧山最美10条河道”“百名最美治水人”等评选活动。在农村重点部位开展“剿灭劣V类水”清洁家园行动。征集100户热心家庭(单位),开展“我们来巡河”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我是小小护水员”活动,推出“保护母亲河”“保护水环境”“寻找身边的污染河流”等未成年人志愿服务活动。  四、以“五大平台”为载体,打造剿灭劣V类水宣传主阵地。用好舆论监督、文化礼堂、文艺巡演、户外资源和流动展板五大平台。在区级媒体开辟曝光台。统筹公铁立交大型户外广告牌等宣传资源,统一制作剿灭劣V类水宣传展板,开展大众化宣传。  五、以“五大创新”为突破,强化剿灭劣V类水宣传主导权。推出《萧山总攻图》、系列宣传片、微信H5制作大赛、微电影和治水微博等创新点。图表、漫画、文字等立体呈现剿劣总攻图,策划、拍摄《萧山剿灭劣V类水攻坚战》专题片,以“最美萧山水”为主题开展H5制作大赛,拍摄《最美“河小二”》微电影展现治水志愿工作者“河小二”的风采,原创、征集传播百条治水微博,集中进行转发推广。〔杭州萧山区委宣传部供稿〕    慈溪市开展“四个一百”剿灭劣V类水宣传行动   慈溪市广泛开展剿灭劣V类水宣传行动,迅速掀起“全民参与、全面剿劣”热潮。  一、设立“百米义岗”全民护水。在全市小溪、小河、小池塘等微劣V类水体和存在隐患的河道每300米设立志愿岗,配备1名“河小二”义务监督员,实行全天候、全覆盖巡河护水,对流域内的排污口进行守护监督,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劝阻。全市已有1万多名志愿者认领“河小二”百米志愿岗。  二、依托“百家礼堂”宣传治水。在全市123家农村文化礼堂开展“治水进礼堂”活动,组织文艺团队、宣讲员、基层党校教师进行文艺巡演、主题宣讲、干部培训等。开展“讲治水故事,行文明礼仪”“美丽慈溪——探访母亲河”“我眼中的家乡山水”等环保活动,努力推动“剿劣”工作家喻户晓、入脑入心。  三、发动“百名干部”聚力巡水。发动宣传文化系统“百名干部”参与巡水剿劣,以蹲点调查、走访座谈、片区巡访等形式,开展“协同治水”大走访大调研,提出剿灭劣V类水对策建议。选树一批担当尽责、群众公认的机关干部、河长、志愿者等“最美治水人”,在全市媒体发布矩阵推出系列报道,凝聚全民治水合力。  四、组织“百家媒体”联动督水。在广播、电视、报纸等主流媒体推出“跟着河长去巡河”“剿劣攻坚战、我在一线”新闻专题专栏,开辟新媒体治水宣传平台,组织线上“百名河长谈治水”“来自剿劣一线的报道”等新闻访谈和实时直播。“四个一百”剿劣行动开展以来,已累计策划报道78篇次、发布微博56条。聘请15名“网络大V”担任“剿劣”监督员,带动10余万网民共同查找河道污染问题,借助“聚焦”类媒体曝光平台,全面打赢劣V类水剿灭战。〔慈溪市委宣传部供稿〕  平湖市“三个全”推进剿灭劣V类水行动   平湖市迅速贯彻全省剿灭劣V类水誓师大会精神,研究方案、细化任务,为推进科学治水、全民治水、依法治水提供了坚强有力的舆论保障。  一、全线深入,营造强大声势。开展“百名记者剿灭劣五类水”大型新闻行动,深入一线开展宣传报道,开设“行走基层看治水”“我家门前那条河”等专题专栏8个,刊播相关新闻报道4200多篇(次)。通过系列报道对全市剿灭劣五类水工作进展进行跟进报道和回访,对比各镇街道整治工作进度和成效,通过一镇(街道)一报、图文结合等方式,营造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二、全媒联动,引领全民参与。深度融合3个传统媒体和“平湖发布”等7个新媒体发布平台,打造“剿灭劣五类水”全媒体方阵,刊播即时性、政策解读、监督类、系列报道等不同类型新闻报道。抓好“剿灭劣五类水”公益广告宣传,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渠道累计刊播公益广告2700多小时,依托文化墙、公益广告牌等宣传平台设置公益广告900多幅、4600多平米。组织志愿者开展主题为“剿灭劣五类,寻找萤火虫”“河长集中巡河春风行动”等志愿服务活动70余场,参与人数达1300余人,服务时长累计4000余小时。  三、全民监督,助推全力推进。会同“五水共治”办公室、“环境整治”工程办公室等13个部门单位,建立“剿劣”媒体曝光题材会商、监督、曝光、反馈等多项机制,督促涉及主体落实整改举措,原则上在播出后一周内对整改情况进行反馈落实,对在规定时间内落实不力、整改不及时不到位的,由市督考办进行督办,并在年度目标绩效考评中酌情扣分。在市广播电视台《平湖新闻》栏目中开设舆论监督曝光节目“今日关注”,每周三晚上播出,每期曝光一起事件,至今已经曝光5起,其中1起已经整改落实,4起正在抓紧整改中。〔平湖市委宣传部供稿〕  磐安县“三求三连”打好剿劣战宣传工作   全省剿灭劣V类水誓师大会后,磐安县立即部署、全媒响应,有力有序推进剿灭劣V类水宣传工作。  一、发布求快,连线基层。磐安新闻、磐安广播等媒体奔赴治水一线,按照全面打赢劣V类水剿灭战目标任务,跟进报道小微水体整治工程、入河排污口整治规范工程、农村污水治理提升工程、河塘沟渠清淤修复工程等“十大工程”实施情况。“青春磐安”发布志愿者协会的亲水护水行动,“磐安五水共治”公布县委剿灭劣V类水任务清单,并将水体排查情况公示。  二、宣传求准,连系民心。明确要求各新闻单位总编、台长以及部门和乡镇一把手为新闻宣传“第一责任人”,对“百里河道记者行”“五水共治剿灭劣V类水”等专题专栏及相关微信发布负总责。成立由宣传部部长、县委党校教师、政协调研员、磐安报总编等组成的评论员队伍,在《磐安新闻》“打响治水攻坚战建设两美新磐安”和《生态家园》“剿灭劣V类水”等专栏中开展剿劣工作点评。所有评论文章均在第一时间通过磐安微宣队和全县新媒体联盟转发推广。  三、反响求效,连续精品。磐安发布、磐安广电、磐安新闻、磐安微风等微信公众号联合开展“最美磐安水”“最美治水人”随手拍大赛。作协开展以“剿灭劣v类水”为主题的小品、快板、三句半、舞蹈、歌曲等创作编排大赛,鼓励基层群众开展“剿灭劣v类水”自编自演,组织活动优秀作品在乡镇文艺汇演、村级文艺汇演、文化礼堂活动等平台展演。拍摄制作“五水共治”“剿灭劣V类水”等宣传片,在广播、电视、网站、户外大屏、微信等平台滚动播出。〔磐安县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 第17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7年4月1日 【2016年三级联动课题(六)】□ 文化元素融入新型城市化建设的探索研究(杭州市萧山区委宣传部课题组)□ 加强青少年乡土文化普及教育的实践与思考(桐乡市委宣传部课题组)□ 加强新居民子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对策研究(湖州市吴兴区委宣传部课题组) 文化元素融入新型城市化建设的探索研究杭州市萧山区委宣传部课题组 近期,我们专门成立课题组,以萧山区相关实践为样本,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讨论、实地走访、网络查询等方式,对文化元素融入新型城市化的现状开展专题调研,形成如下综合报告。一、萧山区新型城市化建设中文化元素融入情况1.文化设施日益完善。建有总面积达7万平方米的萧山图书馆、萧山文化馆、萧山博物馆、跨湖桥遗址博物馆等,硬件设施和基本服务功能处于全省领先地位。区镇村三级文化设施形成有效覆盖并不断提升完善,全区“村落30分钟”、“社区15分钟”文化圈基本建成,为群众活动提供了基本公共文化空间。2.群众文化日益繁荣。创作推出了一批主题鲜明、具有时代特色和地域特征的优秀文化产品,持续举办“跨湖桥文化节”“钱江观潮节”“萧山杨梅节”“三江美食节”“渔浦文化节”春节元宵系列文化活动等,潜移默化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全民道德素养。全面实施文化下乡、周末剧场、全民阅读、文化走亲等文化惠民工程,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3.文化业态日益丰富。G20峰会主会场杭州国博中心的建设与有效运营,为萧山城市文化增添了标志性符号,凝结了诸多萧山元素。湘湖三期的有效开发、沿江公园的大力推进、道路城市雕塑和小品的设立,围绕河、江、桥、亭等打造文化景观点(带),城市建筑群品质的国际化、品质化,都大大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文创产业特色园持续建设,为全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二、新型城市化建设中文化元素融入存在的普遍问题一是文化融入的理念缺失化。从现有的诸多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现状分析,在多学科、多视角、多层面研究文化与城市关系上仍然存在着严重不足,对城市特色文化的把握和对主题文化的定位不够,从文化的角度对城市建设进行长远的规划不够,发挥历史文化优势打造城市特色品牌的意识不够。公开资料显示,我国目前共有600多个大中小城市。城市建设中多为相互借鉴,从南到北、从北上广到省会再到地级县级城市,城市道路多是或下穿或高架,房屋多是小高层、高层或超高层,广场多是大理石铺地加后现代雕塑,这类“拿来主义”式的照搬照抄归根到底是理念的缺失,思想意识的重视程度不够。二是文化融入的元素断层化。在效率优先、现代优先的城市社会,对传统文化缺乏正确认知成为普遍现象。据查,国务院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多达129个,足见城市传统文化资源的丰富。萧山出版的图集《萧然撷英》就收录了168处精彩文化遗产,有各地代表性宗祠、民居、遗址、古桥、寺庙等,集中展示了萧山东片、中片和南片的风土人情和文化民俗,最著名的八千年跨湖桥遗址更是名扬海外,但这类文化遗存极少融入城市化建设中,缺少如乌镇、南宋御街的标志性建筑群,古街、古镇的打造力度仍需加大,文化遗产符号有机结合度尚待增强。三是文化融入的建设滞后化。就萧山而言,过去10年,共有27万农民变为市民,占该区城市居民总数的一半,城市化率71.9%,平均每年提高1.18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7.9个百分点,但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供给能力来讲,尚未达到有效对接服务的效果。从调研情况看,对外开放的公共文化服务的设施主要有:1个区级图书馆,1个区级文化馆,1个体育馆,8个博物馆,26个美术展览馆,11家影剧院;从数量上看,与百万常住人口和百万流动人口的文化需求还不相匹配;从分布上看,也存有南北差异,北部新区适合群众健身运动休闲的场所与人口迅速集聚的现实矛盾依旧突出。四是文化融入的机制薄弱化。全国范围看,以建设名义对旧城进行破坏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湮灭与消亡。从制度层面分析,主要是缺少精密的文化融入制度来进行有效的管理,需要建立起一套规范化、流程化的管理制度框架,构筑起“制度化”的“刚性”管理环境,最终用一系列具体而周密的操作规范来实现“精确、细致、深入、规范”为特征的全面文化融入机制模式。三、加强文化元素融入新型城市化建设的思考1.转变文化认知,制定硬性考核指标体系。一是转变思想观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发展最终应以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要坚持从建设“功能城市”走向建设“文化城市”转变,从物化发展的硬实力转向以城市文化为精神内核的软实力,树立“新型城市化不仅具有功能,而且应该拥有文化,有文化底蕴的城市才具有生命力”的观念。二是做好软硬结合。把文化建设的软件指标与各项城市化硬件指标协同起来,并与干部的政绩考核相挂钩,将工作目标、基础设施、文化发展规划、文化投入增幅等指标纳入考核体系。以《萧山区乡镇(街道)公共文化服务评估规范》为抓手,完善考核体系,分阶段、分步骤确定文化工作任务目标,严格奖惩制度。三是搭建联通桥梁。引入社会公众或组织参与机制,研究制定公众满意度指标,建立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委托第三方参与评估,组建基层评价小组,用更加多元和亲民的视角补充考核,增强客观性和科学性,考评评价结果作为确定预算、收入分配与负责人考核的重要依据。2.凸显文化符号,树立城市品牌设计理念。一是规划中融入文化理念。围绕“三城三区”建设,在总规与分类详规中都要明确将本土文化色彩贯穿始终,聘请外来文化专家、历史“土专家”对规划进行论证,将湘湖文化、江河文化、越文化、南宋文化、企业文化、沙地文化等有机结合,做到国际气息和本土底蕴相融合,体现诸多“之最”的文化痕迹。二是勾勒城市建筑文化。注入反映一个文化主题或者文化符号,如诸葛八卦村的八卦形状、巴黎埃菲尔铁塔文化气息与历史韵味结合的地标性文化建筑。以此为鉴,在城市建筑设计理念层面充分注入萧山城市个性符号元素。三是合理布局文化符号。在南部卧城以建设文化体育公园的形式,设置全民健身中心;依据江、河、湖、山、水共融格局,打造钱塘江文化、湘湖文化和南片生态文化景观带;以文化遗存分布、文化设施设置、文化单位集聚为基础,培育若干文化片区;在城市主次干道、背街小巷上设计文化小品等,做优城市文化小道。3.注重文化传承,促进历史遗产活态利用。一是把好摸底排查关。强化文化遗产摸底排查工作,发挥区博物馆等专业文保单位的作用,加大知识宣传普及,以跨湖桥博物馆为平台,吸引外来考古专家参与文保工作,用专业视角发现更多文化遗产。二是把好设计施工关。增强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大力加强对城市规划设计、施工人员的“一线教育”,将理念贯彻到设计与施工全过程,尤其是在萧山南部老旧城区改造中,学习如杭州在整治背街小巷过程中“修旧如旧”创造性方式。三是把好重点特色关。寻找文化遗产丰厚的特色区块,着力打造培育典型特色街区。在城厢区块,以清光绪年间重修的江寺为圆心,串联起市心桥、梦笔桥构筑古韵古色的历史街区;湘湖边以明朝嘉靖年间的下孙文化村为着力展示点,配以周边文化遗址,打造特色文化古街。4.推进文化认同,抓好精神文化引领塑造。一是拓展创新文化服务手段。依托“湘湖大讲堂”“湘湖书院”“红色讲坛”等平台,组建讲师团,定期邀请学者专家,提供市民化的人文滋养,做优“跨湖桥文化节”“文化直通车”“周末剧场”等文化惠民工程,支持民间各类文化机构举办文化艺术活动,利用“农村文化礼堂等基层文化阵地,输送文化产品。二是借力文化产业助推精神塑造。加强对文化产业的政策引导和扶持,研究制定扶持配套政策,吸引更多社会力量、民间组织和企业集团,共同发展文化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做好以企引企等文章;充分发挥文化产业作为公共文化发展的最强支撑和推动力作用。三是加强行为品德规范建设。扎实推进“美德萧山”建设,以区美德档案馆为主阵地,结合五好文明家庭、好家风、“美德四季风”宣传教育实践等活动,大力弘扬新时期美德;发挥萧山文化志愿者总团作用,用身边人潜移默化的行动去感染身边人;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开展国学德育教育活动,从小抓好思想行为习惯养成。 课题负责人:赵文虎课题组成员:尹哲军、倪海锋、毛  越 加强青少年乡土文化普及教育的实践与思考桐乡市委宣传部课题组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乡土文化正在悄然而深刻地发生着变革。乡貌改变、乡音弱化、乡风乡俗被淹没,传统乡土文化日益边缘化。如何守护一方特色乡土文化,延续青少年的乡土情怀,市委宣传部开展专题调研,从当前乡土文化传播面临的危机及桐乡相应实践进行调研总结,形成如下调研报告。一、加强青少年乡土文化普及教育的实践1.建网络,重展示。构建市、镇、村三级乡土文化展示场馆,多层次、全方位地展示本土文化。层次上包括市文化中心、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村文化礼堂、学校和企业特色展馆等。内容上包括茅盾等名人纪念场馆;非遗馆、蚕俗馆等乡风乡俗展馆;君匋艺术院等文化艺术展馆;蓝印花布展示馆、泰丰斋剔墨纱灯陈列馆等专业技能展示基地;博物馆、文化馆等综合性场馆。注重场馆“建管用”并举,先后建立18个名人与地方文化研究协会(小组),深入挖掘桐乡乡土文化,全市600多个文艺社团(队伍)常年开展各种传统文化活动。2.进课堂,重教学。桐乡历来有编撰乡土教材的传统,现存最早的乡土文化教材《石门乡土历史》编于宣统元年。近年来,多次合编新版乡土教材《可爱的家乡》,供全市中小学生阅读,并针对幼儿试点推出三字经版及绘本版《可爱的家乡》。编撰《历史文化丛书》《桐乡家训》《桐乡土话》《桐乡风俗》等乡土文化系列书籍。乌镇、濮院、崇福、屠甸等文化历史底蕴深厚的镇也积极编修出版文史书刊。各中小学纷纷开发乡土文化校本课程,打造“一校一特”教学品牌,如运河文化、“走读乌镇”、蚕文化、“三跳”、船拳等。3.广体验,重参与。依托传统节日,持续性推出“我们的节日”系列民俗展示展演,力促非遗文化“活”起来。在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等节点,举办臼打年糕大赛、轧蚕花民俗体验、“品百村端午粽·尝百家端午饭”等内容新颖、形式多样的展示展演活动,让广大市民在参与中充分感受乡土文化的内涵和魅力。市、镇、村三级文化场馆举办各类培训体验班,如元宵花灯制作、陶艺、桃刻、印染、书法、古筝等,青少年及家长参与热情高涨。桐乡的乡土文化影响力不断提升,洲泉的高杆船技、石门崇福的蓝印花布、乌镇的长街宴还多次上了央视。二、青少年乡土文化传承存在的困难和问题1.历史变迁严重冲击乡土文化土壤。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乡村面貌发生了巨大改变,现代化、城市化进程及工业文明逐渐销蚀乡村,乡土文化再一次受到严重挑战,“家乡的人们得到他们想要的,却又失去他们拥有的”。特别是由于网络的快速发展,中西方文化日益密切,现代文化思潮日益多元,青少年接受乡土文化的主观意识也发生了重大改变,认为西方文化“洋气”、时尚、新鲜而追捧,乡土文化因其“土”“老”而在青少年中受到冷遇。2.乡土文化传承方式出现严重断层。长期以来,传播乡土文化的主要途径,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长辈们的口耳相传。当前,面对乡土文化传承和保护需要动态进行的现状,缺乏有效的载体、平台以及有活力的传承者和保护者。农村地区空心化现象加剧,青年一代大多不再务农,学习、工作、生活都在城市,家庭教育推行普通话,方言性的文化传承面临断层困境。一些需要代代传承的技艺性的乡土文化项目,因缺乏一定的“经济魅力”使广大青年远离。撤点并校时代使原有乡村小学越来越少,传承乡土文化的功能也随之削弱。3.乡土文化的普及教育受多重因素制约。乡土文化传承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夯实文化根基、打造乡村精神家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社会上认识还不到位。教育普及的有效载体和平台缺乏,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传播手段有了很大变化,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代青少年的学习特点,也不能满足他们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专业的教学师资严重匮乏,研究地方传统文化的在校教师非常少,乡土文化传承人教学能力不强。三、进一步推进青少年乡土文化普及教育的设想1.营造乡土文化教育氛围。加强乡土文化的道德教化宣传,通过制作影像等实体艺术感观器具,组织观看、演示来提高青少年对乡土文化的认知水平。在党报、电视台等媒体开辟乡土文化专栏,宣传全市乡土文化建设成果。在桐乡发布矩阵、各类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广泛开展乡土文化知识普及活动,以有奖竞答、乡土文化知识“漫谈”等“接地气”的形式,着力提升乡土文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2.厚植乡土文化教育土壤。加大乡土文化教材的研究编纂,形成以教育、文化机构为主导,学校教师为中心,研究专家及文化传承人为指导,基层群众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开发主体。根据青少年多元需求,编制专题性、综合性教材及专题实践活动教材。利用网络平台,实现乡土文化内容的可视化、形象化、动漫化,建立乡土文化资源数据库,加大乡土文化挖掘归类,不断积累乡土文化资源。建构集课堂教学、展馆展示、互动体验及网上、网下、书本为一体的多渠道、多平台的教学传播体系,使青少年时时处处都能认识、学习、体验乡土文化。3.培育乡土文化教育队伍。加大乡土文化人才引进、培育、提升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着力培育乡土文化传承人才。强化对各大、中、小学乡土文化教育专职人员的培训,联合相关高等院校开展乡土文化人才培训,形成人才储备与流动的良性互动。推动乡土文化专业人才在学校举行兼职教学展示活动,对在传承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民间口头文学、民间艺术、手工技艺等特殊人才,给予财政补贴及政策支持。加大对农村文化礼堂、城市社区等公共文化事业经费投入,开辟青少年“第二课堂”,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文化中心户”为重点,开展各项文化活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鼓励青少年参加乡土文化演绎队伍,结合当地各类文化节庆活动,打造乡土文化“明星”“童星”。4.建立乡土文化教育长效机制。成立青少年乡土文化普及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抓好青少年乡土文化教育各项工作。健全普及教育工作的组织机构、经费保障等机制。将青少年乡土文化传承教育工作纳入对全市各大、中、小学的年度考核。推进乡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对开展乡土教育教学活动成绩突出的学校及各基层文化阵地,进行宣传报道,给予适当形式奖励。 课题负责人:王永飞课题组成员:包晓敏、杨国萍                                                                                  加强新居民子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对策研究湖州市吴兴区委宣传部课题组 湖州市吴兴区有新居民子女学校5所,总学生数4210人。近年来,吴兴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新居民子女教育教学全过程,初步构建起以教师为主体、家长为主力、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全方位传承培育体系。近期,吴兴区委宣传部成立课题组,对新居民子女学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形成如下综合报告。一、新居民子女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做法1.注重氛围营造。利用传统阵地,即海报、LED显示屏、黑板报、橱窗、展板等,把核心价值观24字按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次在校园醒目位置显示;利用网络阵地,即校园网站、学校微信公众号、QQ群等进行宣传,让全体师生深刻理解基本内容;传唱经典歌曲,《核心价值记心头》《大禹纪念歌》成为少先队员、共青团员的必唱曲目;利用文化墙体,学校中形式多样、图文并茂的文化墙,成为展示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窗口。2.注重课堂教育。开展法治教育,做到“计划、师资、课时、教材”四落实,并融入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通过开展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绿色环保等法治教育,提高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开展经典教育,通过“诵读经典、开发课程、传承非遗”等活动,组织学生诵读《三字经》《弟子规》,了解湖笔、湖剧等本土非遗文化,把传统文化的基因植入学生心灵。3.注重实践体验。以“红领巾相约中国梦,核心价值观记心中”主题教育活动为统领,开展“核心价值观”童谣征集传唱、“争当美德好少年”少先队学习好榜样、“中华文化我弘扬”少先队传承中华文化和美德等子活动,运用童谣创编、诵读、传唱等形式,让核心价值观24字变得直观易懂。发挥“最美”人物作用,通过“立志向、找榜样、筑梦想、同进步”四部曲,寻访各行各业的先进人物,引导少先队员在学习“最美”中记住要求、心有榜样。组织学生参加科普学习、拓展训练和公益性劳动等实践活动。二、新居民子女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1.价值取向问题。调查问卷表明,少部分中小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理解不深,理想信念还不坚定,在一些重大问题上有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部分中小学生贪图安逸享受,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有所滋长,缺乏应有的道德修养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法治观念淡薄。2.评价导向问题。升学率往往是家长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升学率高、学生考试成绩好成为家长口中的好学校标准。因此,一些学校将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综合素质和评优评先的唯一指标,作为教师职级晋升和教学成果认定的评判标准,单纯地追求升学率,把教育和教学人为地割裂开来。3.教育方法问题。有的学校德育教育方式呆板枯燥,主要就是讲书本上的概念知识,没有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校外社会实践基地、农村文化礼堂等开展实践活动。同时,部分教材内容较为陈旧、时代气息不强、缺少鲜活案例,无法引起青少年的学习兴趣。尤其是作为核心价值观培育主渠道的思想品德课,较大比例的学生表示“没有兴趣”或“兴趣不大”“上课纯粹是应付考试”。4.工作合力问题。有的家长和社会机构将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完全视为学校的责任,没有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导致工作的基础不够牢固、形式没有充分拓展、舆论认知存在偏差。三、进一步加强新居民子女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对策1.以德树人,核心价值进校园。把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通过音乐课、校园广播、班会课、社团活动等途径,持续在中小学生中唱响《国歌》《核心价值记心头》《大禹纪念歌》等歌曲;每所学校建立1—2个师生公益团队,利用好人好事馆、文化礼堂、纪念馆、博物馆、福利院等开展公益劳动、社区服务等志愿活动,使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中小学生的精神追求和自觉行动。2.以文化人,经典传承进校园。精心遴选优秀诵读材料,把诵读活动贯穿课堂内外、学校内外,有计划、有层次地开展诵读活动。举办汉字听写大赛、硬笔、软笔书法比赛,推动中小学生养成规范、整洁、端正的书写习惯。把传统经典和美术教材整合,举行“画经典”活动,让学生用图案和色彩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再现优秀经典内容,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审美力。3.以法育人,法治文化进校园。巩固“一师一书一课一试”的“法治四有”教育机制,大力推进法治文化进校园,确保每学期法治教育不少于6课时。开辟社会教育“第二课堂”,组织听法治讲座,看法治视频、观摩庭审等,用鲜活的事例育人;区级层面组建法治教育专家团队和时事政策宣讲团队,聘请学校法治副校长、政府部门专家、关工委人员等各界人士,有计划、有主题地开展教育宣讲活动。4.以情感人,心理辅导进校园。出台《吴兴区心理健康教育三年发展规划》《进一步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意见》,建设标准的心理辅导教室,各中小学校配备1名以上专职心理辅导教师,举行心理健康教育“三优”(优秀辅导课、优秀辅导方案、优秀案例)评比。组建心理辅导志愿者团队,设立心理咨询热线,开放“心理小屋”接受学生、家长的来访咨询,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5.以智启人,特色教材进校园。用好《好孩子》《小公民》《浙江人》等省编德育教材,依托《清丽湖州》《清远吴兴》等市、区地方课程,组织学生开展参观家乡风貌、调查家乡风俗、研究家乡发展等活动,在体验探究中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根据学校特色和教师特长,统筹规划校本课程开发体系,设置课程主题、方向和内容,开发出符合校情、学情的校本课程。6.以身示人,实践基地进校园。联系国防、社区、工厂企业、公益服务场所等社会资源,建立各类专题教育实践基地,根据不同年段学生的兴趣、爱好及认知特点,选择性地设置如应急避险、素质拓展、交通法规等教育科目。积极探索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有效机制,把学生社会实践情况纳入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确保学生每学年社会实践活动时间不少于50小时。要确保“六进”校园活动取得实效,需进一步完善新居民子女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机制:1.强化组织管理。在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联席会议的统一协调下,完善工作机构,由区委宣传部、区教育局主抓。建立由教育局长主管、副局长分管,区教育局教育科具体管理,区教育局各科室协同管理的组织架构。区教育局、学校要将育人工作纳入整体发展规划,确立年度育人工作目标和任务。2.完善考核评价。将德育工作纳入学校综合督导的评估内容及责任区督学的工作范畴,评价结果纳入学校办学综合评价体系中,结合日常的考核,进行量化评价,使之制度化、规范化。3.健全激励机制。建立学校和教师的评优奖励机制,对在育人工作中表现突出、成绩优秀的团队和个人进行评选。完善学校绩效考核方案。区教育局设立专项财政预算,用于全区性育人重点项目的开展。各校设立育人特色项目专项预算,满足育人工作需求。 课题负责人:陈建良课题组成员:杨  勇、沈根荣、杨  勇(小)、周  鹏浙江宣传信息 第18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7年4月6日 【工作交流·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浙江广电集团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打造新型媒体集团□杭州文广集团“四新”举措加快媒体融合步伐□宁波市三层面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温州市念准“四字诀”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绍兴市“三位一体”推进主流媒体深度融合 【观点摘编】□美国主流媒体融合发展的四组关键词□传统媒体和社交媒体融合呈现三种趋势□媒体融合创新存五大局限值得关注□媒体融合的四大误区值得关注   【工作交流】 浙江广电集团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打造新型媒体集团   浙江广电集团专门组建成立深化媒体融合领导小组,明确时间节点,倒排工作任务,落实“中央厨房、流程再造、移动优先、跨界合作、全媒人才”五大方略,着力打造新型媒体集团。  一是抓中央厨房。以集团“全台网”“云平台”“大数据中心”建设为依托,组建包括浙江卫视新闻中心、浙江之声新闻中心、新蓝网新闻中心和新闻广播、电视新闻频道等在内的媒体融合“核心层”,构建新闻报道“台网一体”联动机制。打造融媒体指挥调度中心和采编发联动平台,形成“一次采集、多种产品、多媒体传播”的常态化工作格局,做强做大广播电视传统主流传播平台,拓展占领新型主流传播阵地,推进广电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从相“加”迈向相“融”。  二是抓流程再造。推进体制机制配套改革,推动广播电视频道、IPTV公司、资源研发中心等在新闻资源上实现开放共享。调整现有新闻运作组织架构,创新重构分层级、融媒化的采编发流程,集团融媒体中心实行广播、电视和新媒体联席办公,一线记者同时为频道和新媒体平台供稿,变“台、网、微、端”各自为政为“一次采集、复合生成、全媒共享、多端发布”。  三是抓移动优先。实施移动优先战略,提升移动端传播影响力。强化技术平台支撑,发挥新蓝网作为集团媒体融合“桥头堡”作用,进一步做大做强网站,打造“中国蓝新闻”“中国蓝TV”“蓝天云听”移动传播矩阵。推出“微视频”“微直播”“微广播剧”等重点内容项目,创新培育广播电视移动新闻核心竞争力。  四是抓跨界合作。以资本为纽带,与社会高端新媒体公司、知名互联网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实现借力推进、借梯上楼。积极利用外部成熟的技术、平台、渠道等资源,采取市场化手段和方式,整合中国蓝TV等优质IP资源,打造独具特色、竞争力强的新媒体品牌和平台,开辟媒体融合发展“新蓝海”。  五是抓全媒人才。充分发挥集团专业采编、信息资源和媒体品牌等优势,鼓励采编播人员到新媒体平台开办原创栏目,打造品牌公号,培育更多“10万+”“100万+”正能量“网红”。积极培育全媒记者、融媒编辑、跨媒主播,强化网评队伍建设,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作风过硬、素质优良”的全媒化网络新军。〔浙江广电集团供稿〕  杭州文广集团“四新”举措加快媒体融合步伐   杭州文广集团全面整合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资源,深化内部体制机制改革,拓宽传播平台载体,强化人才支撑和政策保障,推动所属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从相“加”迈向相“融”。  一、完善融媒管理新制度。组织保障上,成立编辑委员会,围绕舆论导向、媒体融合、平台打造、主持人培养等方面进行系列改革创新。管理制度上,制定施行《集团关于推进媒体创新的实施意见》,鼓励所属媒体积极创新、深度融合;实施《集团所属网络媒体管理办法(试行)》,坚持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内容管理“一个标准、一把尺子、一条底线、一体推进”。机制创新上,积极开展内部机制调整、部门整合,如综合频道创立大编辑部,形成了信息中央厨房雏形;西湖明珠频道向移动传播转型,推出丰富的新媒体内容产品;生活频道探索开展“电视+电商”(T2O)互联网特色的经营运作模式等。  二、构建跨屏传播新体系。整合杭州网络广播电视台、葫芦网、“杭州电视台”“杭州之家”“开吧”APP,以及“两微一端”资源,打造24小时不间断的信息服务融媒体传播体系。如FM89杭州之声搭建“电台节目+现场连线+视频直播+新媒体互动”四位一体模式,实现广播能听、能看、能现场体验的全新效果。为政府与市民搭建智慧服务平台“杭州之家”APP,提供700余项查询和400余项预约服务。交通91.8创新推出“汽车维权神器”开吧APP,已在石家庄、海口、济南、青岛等国内40多个城市上线,全国用户下载量近123万。  三、实施流程再造新举措。投资近5000万建设融媒体高清演播室,倒逼流程再造。集团各媒体依托“两微一端”新媒体矩阵,建立“统一采集新闻,制作全媒体素材,多屏端口发布”的采编播发新流程。杭州网络广播电视与集团传统媒体整合推出“治国理政新实践”网络主题报道、“G20峰会 让世界遇上最美杭州”移动端新闻专题等内容。  四、强化融媒人才新队伍。完善新媒体从业队伍考核激励机制和人才晋升流动制度,加快引进培养新媒体人才,打通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人才使用通道,推动名记者、名编辑、名评论员、名主持人到新媒体平台上施展拳脚,开发主持人IP资源,培育一批品牌主持人微信公众号,将主持人打造成正能量“网红”。积极引进新媒体运营、技术等领域人才,尝试媒体职业经理人制度,通过项目孵化机制等手段,为互联网人才创造良好的就业条件。〔杭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宁波市三层面推进媒体融合发展   宁波市从报业集团、广电集团和县级媒体三个层面部署推进媒体改革与融合发展,有效提升各级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和影响力,媒体改革与融合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推进宁波日报报业集团报网端融合。成立宁波日报报网编委会,重构集团新闻生产体系,宁波日报、中国宁波网和“甬派”客户端新闻业务实施统一领导、统一指挥、一体化运行。组建都市报系编委会,有效整合宁波晚报、东南商报、新侨报等都市报刊资源及采编内容,解决“同质化”困境。根据“中央厨房”理念,制定统一的采编流程和供稿制度。完成基于大数据技术的融媒体内容生产子平台建设。  二、推进宁波广播电视集团体系治理。实施集团部门职能转变和机构调整,内设机构由29个精简到23个,新设多媒体新闻中心、审计室等部门。加快推进频道频率群建设,对原有新闻综合频道、经济生活频道和影视剧频道进行融合。推进“两微一端”框架建设,推出宁波首个电视互动移动客户端APP“点看宁波”,开设集团各媒体官微17个、公众微信平台24个,拥有“两微”活跃粉丝超过220万。健全全媒体技术体系,启用全媒体、交互式高清演播室,首个宁波电视高清频道开播。  三、推进县级媒体中央厨房机制建设。指导各区、县(市)媒体引入“中央厨房”概念,在采编中尝试对运作架构和采编流程进行再造,集中采编力量,针对不同平台进行个性化推送。完善各区、县(市)新媒体布局,建立传统媒体与网站、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组成的全媒体矩阵。如慈溪市每年安排逾100万元资金用于新媒体矩阵建设。出台新媒体考核激励机制,如镇海结合移动直播,实施“直播奖励”,鼓励一线采编人员运用自媒体平台做好重要活动、重要事件直播。〔宁波市委宣传部供稿〕 温州市念准“四字诀”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   温州市以导向为魂、内容为王、创新为要、人才为本,加快媒体融合从“相加”向“相融”迈进,着力打造新型主流媒体,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  一是导向为“魂”。成立温州市国有文化资产管理委员会,制定《关于建立健全国有文化企业综合效益评价体系的实施意见》,在温州日报报业集团和温州广电传媒集团试点推进国有文化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制度,明确市级媒体单位综合效益量化评价中社会效益占比60%,经济效益占比40%。严格执行《把关防错违规警示扣点管理办法》《全媒体中央控制室审稿流程暂行办法》等,从制度上强化对导向的管理。  二是内容为“王”。运营温州新闻、温州辟谣、温报E直播、党报阅报屏等20多个融媒体平台,策划推出微视屏、动漫等多类别新闻产品。如温都影视制作中心制作30集情景微剧《跟我学温州话》;以“控烟”主题公益微电影《抽烟的小孩》引爆网络,累计点击量超过2.5亿人次。与蜻蜓FM、喜马拉雅等频率平台进行合作,培植一批正能量“网红”记者主播。建立新闻文化信息共享平台,打通海内外媒体信息共享渠道,目前已经有覆盖五大洲13个国家和地区的30家海外华文媒体入驻。  三是创新为“要”。突出“中央厨房”建设,按照“移动优先、网络随行、纸媒精读、中控集成”传播模式,建成全媒体中央控制室和全媒体中心,实现不同媒体的新闻选题策划、任务布置、内容采编、稿件发布等各环节都在一个平台上完成。如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宣传报道中,通过H5、网络直播、二维码、VR等多种传播形式,全方位立体式放送大会动态、图文直播、专家解读、记者观察、互动评论等内容,累计推出各类报道600多篇(条)。  四是人才为“本”。推行新闻采编导师制、青年采编讲武堂、记者学堂、新闻夜校、读书沙龙等活动载体,提高新闻采编队伍的业务水平和政治素养。健全完善《创业创新人才突出贡献奖励暂行办法》,设立专项奖励基金,奖励突出贡献的团队和个人。鼓励培育全能媒体人,在记者、编辑、主持人、制作人等角色间自由切换,激发融合发展动力。〔温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绍兴市“三位一体”推进主流媒体深度融合   绍兴市坚持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从“体制、项目、平台”三大维度推动媒体融合,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着眼顶层设计,以体制统领融合全局。出台《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制定五大方面16条具体意见措施。在《市级新闻单位绩效考核办法》中明确将中央厨房建设、全媒体采集中心建设等媒体融合改革内容作为重点考核内容,直接与主要负责人的经济收入挂钩。整合资源,组建绍兴广播电视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和绍兴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市县两级媒体相继制定出台《媒体融合发展规划》《媒体发展扶持资金管理办法》等系列政策文件,明确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形成上下联动、合力共进的良好局面。  二、着眼补齐短板,以项目夯实融合基础。坚持以项目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市级层面重点推进十大项目,解决媒体融合的“痛点”。绍兴日报社积极推进纸媒战略转型,停办《天天商报》,创刊服务中小学生的全媒体刊物《树人导报》,首年发行量达53万份。绍兴广电总台投资4000多万元,建设高清新闻非编网、高清电视播出系统等12个重点项目。落实专项扶持资金210万元,与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部校共建网络传播学院。  三、突出平台建设,以产品彰显融合成效。打造主流新媒“权威发布”品牌,建立覆盖全市300多个政府网站、新闻网站、社会网站以及政务微博、微信的全媒体发布平台。积极打造“掌上绍兴”“今日绍兴”两大红色党媒为主的移动新闻资讯品牌群,在全市重大主题报道中发挥重要作用。如在全市“晒亮点、比业绩”3天现场考评中,全媒体中心电视直播达27多个小时,发布各类新闻稿件300多篇(条)、小视频500多条,报道点击量突破330万次;“掌上绍兴”客户端在市第八次党代会中,充分运用全景VR、一图读懂、动画读图、视听H5等可视化新媒体形式,推出《市党代会H5系列 | 见字如面!为绍兴写个字》等10多个新媒体可视化新闻创意产品,累计点击量达200多万。〔绍兴市委宣传部供稿〕    【观点摘编】   美国主流媒体融合发展的四组关键词。一是立体传播+讲好故事。通过打造适合全媒体发布的新闻制作流程,在终端的呈现上进行创新变化,将一个故事用不同写法在不同媒介上呈现。如《华尔街日报》先采用图文、视频方式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故事简版,接着在网站发布稍有深度的内容,最后用纸媒把故事讲得更完整更有深度。通过视频讲故事传播新闻成为主流,几乎所有报社都配有开放式多功能视频演播厅。二是中央厨房+数据分析。新闻编辑部普遍采用“中央厨房”模式,新闻编辑部指挥中心安装数据大屏,实时显示来自不同端口读者的比例、稿件浏览量、读者停留时长等数据。三是社交媒体+读者体验。重视在社交网络上加强与读者的互动,读者由单纯被动的新闻“接收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和共同策划者。如美联社设立社交媒体团队,使脸书、推特等社交媒体不仅成为新闻信息来源和输出平台,也是媒体新产品的销售平台。四是人才培训+品牌影响。注重专业培训,使记者能够综合运用社交媒体、图表、图片、视频等手段。纽约时报注重打造专家型记者,记者队伍来自不同的领域,如财经记者是来自美联储的专家,法律报道记者是耶鲁大学毕业的专业律师,战地记者则来自海军。全国公共广播电台(NPR)注重培养能做深度调查的记者,该台调查组每个调查记者一年做2至3个项目,并注重通过社交媒体和网站进行前期宣传预热。〔桐庐县委宣传部、开化县委宣传部供稿〕    传统媒体和社交媒体融合呈现三种趋势。从今年“两会”和“315晚会”来看,媒体报道中短视频和直播形式正式“上位”,从融合的角度来看,呈现出传播和消费的方式“社交媒体化”。一是短视频的策划和生产趋势。2016年两会期间,人民日报等媒体发起的微博直播一共是35场,观看人数2578万。2017年则有300场两会现场直播,产生了4.9万条短视频以及超过27亿的观看人次。人民日报与微博联合推出的全国移动直播平台,与微博的合作正在帮助传统媒体实现优质内容高效传递,而微博也从中凸显出社交媒体在传播速度和覆盖面的优势。二是直播内容的二次传播。裂变式传播原本便是微博的先天基因,将优质的直播内容加以精细化剪辑,提炼出核心的传播爆点,无疑会在微博上产生巨大的传播效应。如@人民日报《傅莹霸气回应合集》一场直播剪辑成6个短视频,总播放量达5000万。三是跨屏式直播的趋势落地。今年的315晚会,是央视首次尝试使用跨屏式多场次同步直播,充分发挥了微博快速、实时的特点,和电视直播形成了有效互补,让用户在观看晚会直播的同时,能及时通过手机实时了解多路现场执法的最新进展,从而将3·15的影响力真正通过实时直播的方式扩展到线上,让电视台的内容优势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央视财经频道官方微博发起的8场直播,观看人次达到697万。〔宁波江北区委宣传部、绍兴越城区委宣传部供稿〕   媒体融合创新存五大局限值得关注。一是有战略缺产品。被动的任务式、粗放式融合创新,致使项目夹生早产,大量的融合产品用户思维导向不明显,产品化程度不高,在互联网思维指导下诞生的融合产品凤毛麟角。二是有产品缺运营。缺少内容创新体系支撑和新媒体运营人才,不能聚合更多的新用户、提供更多的新服务,两微一端变成“移动官网”。三是有平台缺生态。在巨头垄断网络入口的当下,通过“申报政府扶持项目资金”和“自主投入”相结合的方式构建宏大宽泛的综合类信息服务平台前景堪忧,各用所长、各取所需地用好已有第三方平台或与平台机构合作,是媒体融合发展题中应有之义。四是有技术缺战术。面对快速发展的新传播技术,或是盲目跟风、大动干戈、脱离实际动辄立项“基于AR技术的某某平台”“大数据中心”等,或是小心谨慎、为防止重大技术误判而踏空、按兵不动,效果不佳。五是有动机缺动能。40%的新媒体公司项目仍在执行与传统业务团队同样的绩效考核和激励办法,资本运营与业务运营明显双轨并列。〔永康市委宣传部、舟山普陀区委宣传部供稿〕   媒体融合的四大误区值得关注。一是媒体融合沉迷终端叠加,裂变传播不足。从报网融合,到建微博、微信、微视频、客户端,传统媒体虽然通过丰富信息传播的终端,重构“一次采集、多次编辑、多元发布”的传播模式,但多数停留在简单做加法的阶段,没有激发“你我共融”的化学反应。二是媒体融合迷信内容为王,动态供给不足。多数传统媒体内容产能严重过剩,且以静态内容产品为主,不能通过有效发挥产品的连接功能来构建内容再生产、再传播的循环结构,无法适应用户的消费趋向和市场的产品需求。三是媒体融合热衷闭门造车,用户参与不足。习惯于用自有的终端同时推送一个主题,仅仅寻求媒介形式的转变,停留在内容单向的推送和呈现上,致使内容产出的裂变度和深入度明显欠缺,社交化传播效果不明显。四是媒体融合满足数字游戏,长期关联不足。习惯于通过终端数量、粉丝、下载量、阅读率等数字来说明融合效果,对受众本身的群体关系关注较少,在合理预判用户兴趣与诉求、生产个性化内容产品等机制上有所欠缺,难以实现从弱关系到强连接乃至社群的构建转变。〔庆元县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 第19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7年4月7日 【贯彻落实全省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②】□浙江外国语学院开展“青年学子学青年**书记”专题教育活动□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以“红”为媒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宁波市“四育并举”深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温州瓯海区实施“校地联动”共筑清朗网络空间 【工作交流·互联网+理论】□玉环县开设“手机党课”创出宣讲新模式□杭州滨江区“互联网+”推进理论学习大众化□金华婺城区“三化”助推党媒客户端宣教实效    【贯彻落实全省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②】 浙江外国语学院开展“青年学子学青年**书记”专题教育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各项部署要求,浙江外国语学院在师生中广泛开展“青年学子学青年**书记”专题教育活动,引导师生深入学习**书记在七年知青岁月中展示出的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爱国为民的家国情怀、勤奋好学的进取精神、吃苦耐劳的优秀品格。  突出抓好“两个群体”。教师发挥引领作用带头学,学生学思悟践相结合全面学,确保专题教育活动全员参与。一是宣传发动广泛。学校开设“青年学子学青年**书记”专门网站,运用官网、官微、宣传栏等宣传阵地,推送学习资料,及时报道学习情况,形成浓厚学习氛围。二是教师带头有力。全校20余个二级党组织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支部会、教研室主题研讨会、辅导员班主任工作会等专题学习会议共计76次,组织教师先学一步,学深一步。三是活动开展全面。面向全校281个班级、2050个寝室发放学习资料;以18个学生党支部为主体组织开展学生集体学习,撰写学习体会900余篇;全校各班级召开主题班会600余次,举行寝室学习感悟交流会4000余次;开展“对我成长影响最大的习大大故事”“我最喜爱习大大的一句话”征集活动,收到学生反馈9000余条次。  全面统筹“三种渠道”。把专题教育活动贯穿大学生活各个方面,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三种渠道开展融入式教育。一是用好课堂教学。统筹课程资源开发和课堂教学改革,开设专门讲座课程,组织师生制作微课视频,开展“理想信念”专题讨论、时政演讲等教学活动,推动思想政治课教育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二是引领校园文化。组建“学总书记系列讲话研究会”开展研究性学习,选拔优秀师生组建宣讲团进行巡回宣讲;以总书记建设沼气池故事为蓝本,排练话剧《取火记》;广泛开展以“读采访·话担当”“读平语·聊人生”“跟着习大大学成长”等为主题的党团组织活动。三是深化社会实践。组织成立180余支社会实践队伍,科学设计社会实践项目,开展“追寻**书记‘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足迹”“寻找当代青年服务社会、挥洒青春的价值——新青年的上山下乡之路”“学习青年**书记——我的创业之路”等社会实践活动。  长效推进“三项引导”。立足于把专题教育活动打造成为持续长久的常规性活动,着力建设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长效平台。一是推进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的思想引导,锻炼和加强广大师生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把专题教育活动与教书育人、学校党建、创新创业融合起来。二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引导,引导教师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对教书育人精益求精,做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导学生做人做事,助力圆梦。三是推进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成长引导,组织开展传承与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系列、中国文化“走出去”系列、国际志愿者培训与输出系列等活动,培养大学生生立足民族国家的自信和兼容并蓄的宽广胸怀。〔省委宣传部理论处供稿〕 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以“红”为媒创新思想政治工作   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以“高校十要”为指针,讲好思政故事,培植校园文化,践行核心价值。  实施“双网双走”,构筑思政“红阵地”。探索实施“网格+网络、走近+走心”的“双网双走”工作模式,建成“暨阳红学生社区”。通过主体协同化构建治理格局、管理网格化划定治理责任、信息网络化推进治理效率,实现组织的有效覆盖;增强队伍专业化服务,常态化推动“面对面”巡查服务,使其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和德育工作的红色阵地。2017年,“暨阳红学生社区”已刊发《每周社情简报》23期,收集和处置各类学生信息1200余条,处置各类突发事件98起,服务困难和问题学生1000余名,思政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推行“一二三”法,讲好思政“红故事”。“一”指“一支思政队伍”:建立一支由学院党政领导、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室全体教师、全体辅导员和班主任230余人组成的思政队伍。“二”指“两课”教学改革: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授课形式,组建由思政专业教师和专家组成的形势与政策课授课团队,探索团队授课模式,重点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三”指讲好“三个故事”:在学院平台开设“崇文尚德”专栏,大力宣传学院师生先进事迹,讲述学院故事、师生身边故事、优秀校友故事,自编自导自演大型原创廉政舞台剧《郑义门》,以先进榜样引领学院师生向上向善向美。  培植“校园文化”,唱响思政“红旋律”。组织浙江大学孙优贤院士、清华大学吴澄院士等8位院士共同种植诸暨市树——香榧树,汇集8个品种的“院士林”,寓意“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举办“暨阳红论坛”,引进名家智慧,打造集思想性、学术性、普及性于一体的高端文化论坛,已有12位大家(包括6位院士)作客开讲,累计听课学生近万人次。开通融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思政实践为一体的“文化直通车”,以农村文化礼堂为主阵地送文化、送服务,开展文艺巡演、非遗巡展、公益巡访等活动近百场,践行核心价值、提升实践本领。〔诸暨市委宣传部供稿〕 宁波市“四育并举”深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宁波市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历史使命,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理念,将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全面深化高校思政工作。  思想育人。建立市委常委进高校宣讲形势政策常态化机制,通过举办座谈会、报告会、专题讲座等形式,传达阐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策。建立校党委、院系党委(总支)和基层党支部书记“一级抓一级”思政工作体系,确保思政工作落实到位。聘请35位专家教授组建全市教育系统“高校形势与政策”讲师团,开展骨干思政工作者、社科教师、辅导员培训,提高思政工作水平。加强党建工作,定期召开党建工作述职座谈会,落实“三高”标准培养、发展大学生党员,坚定高校师生永远听党话、跟党走。  文化育人。设立思政理论研究、思政理论课重点改革及思政工作创新试点等项目,驱动探索“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思源基金”“用声音叙事”等十余项思政工作品牌荣获全国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成立高校教育宣传与新闻中心,开通官方微信公众号,建立“院长书记论坛”“做人做事做学问”“启新讲堂”等报告会制度,规范讲座论坛、报告宣讲、网络新媒体等登记、报备、审批。推动本土文化与校训校风、办学理念、办学历史的融合,丰厚校园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环境文化。  实践育人。积极探索“慕课”“翻转课堂”等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建立校外思政理论课实践基地,促进理论与实践融合互动。推进“双百双进”“百校联百镇”工作,开展“青春党建·多彩魅力”等主题活动。加强志愿服务制度化,将志愿服务时间记入学生课时,纳入学生德育考评。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加强高校共青团、学生会和学生社团建设,组织开展多彩校园文化活动,增强文化自信。目前,全市高校共有注册学生社团1200多个。  服务育人。实施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体”,以服务学生成长工程、服务学生成才计划为“两翼”的“一体两翼”战略,推进高校育人理念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搭建资本与项目的对接服务平台,举办大学生创业大赛,引导学生创新创业。推进“一站式”学生事务中心建设,常态化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关爱生命教育,为经济、学业、就业、心理困难等学生群体提供帮扶,去年全市11.5万余学生领取各类奖助学金近1.76亿元。〔宁波市委宣传部供稿〕  温州瓯海区实施“校地联动”共筑清朗网络空间   温州瓯海区深入贯彻落实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加强与属地七所高校在舆情应对、网评联动、网络治理等方面合作,通过校地联动、优势互补,共筑清朗网络空间。  建立舆情应对联席会议制度。瓯海属地层面由当地宣传、网信、公安网监等部门人员组成,高校方面由宣传部、学工部、研工部和保卫处相关处室人员构成,定期召开舆情应对联席会议。运行以来,区网信办为各高校提供了“温州大学城黑车”“温医保安殴打学生”“温州商学院天价热水”等热点事件的舆情预警,各高校及时反馈线下发展动态,配合做好舆情应对处置与引导,成效明显。  打造校地“网评联盟”。与各大高校组建校地“网评联盟”,让网军队伍向高校青年教生群体拓展,共同做好属地网络舆论引导。截至目前,校地网评联盟已初步成型,温州医科大学等7所高校已经择优确定105名骨干网评员,落实高校宣传部分管负责人和联络员。下步,双方还将在网评培训、实战演练、舆论引导等方面开展系列合作计划。  成立“网络雷锋工作室”。与温州大学瓯江学院联合成立“网络雷锋工作室”。线上依托网站、微博微信等平台,定期开展“网络雷锋清朗行动”,鼓励学生积极发出青年好声音,凝聚网络正能量;在线下联合各学院开展40项志愿服务活动,包括主题宣讲、美化环境、知识普及、五水共治、爱心服务和新青年下乡等六大类活动,截至目前,已有20支服务队的1200多名学生参与其中。  合力策划“互联网发展白皮书”。区网信办协助属地高校开展日常舆情监测,各高校为属地宣传提供科研支撑,形成工作合力。区委宣传部与温州大学联合开展属地互联网发展情况调研,全面摸清属地网民结构和两微一端等互联网资源,于今年形成《瓯海区互联网发展白皮书》,为区委区政府决策、专项任务落实、网络执法等提供有效依据。〔温州瓯海区委宣传部供稿〕 【工作交流·互联网+理论】 玉环县开设“手机党课”创出宣讲新模式   玉环县倾力打造“手机党课”,发展“手机党课”系列微信大群31个,覆盖家庭1.2万余个、3万多人,受众超百万人次,走出一条线上线下开课堂、微言微语讲党课的新模式。  发展微信群,开辟微课堂。一是发展吸纳微信群。对各个行业、各类人群微信群情况摸底,与活跃微信群群主进行衔接,合理吸纳、构建微信党课联盟。按照网格化方式对“手机党课”系列群进行编号备案,统一归口管理,目前已建立工会职工群、团委创业群、国学诵读群、交警的哥群等31个群。二是精心策划微党课。按照“语音60秒”连发模式,以开场视频、课件推送、语音点发等方式实践手机宣讲,并利用技术手段实现讲师直播授课在多群同步转播。“手机党课”系列群每周至少组织3次直(转)播宣讲,做到每日都有新元素、每周都有专题课。三是上传平台补短板。克服微信群信息流“阅后即焚”短板,精选手机党课音视频资源,在“喜马拉雅”“小家说理”等服务平台发布共享,供学习补听。  选好微讲师,推出名专栏。一是注重培育新讲师。发挥网络讲师联盟作用,确定32名手机党课常任讲师。其中说国学的徐老师、打快板的陈警官、说家教的二姐妹等成为最受欢迎的手机党课品牌讲师。二是做强做优党课内容。优中选优,确定138个品牌专栏、知名课程等手机党课。如“我们的节气”侧重解读节气文化,弘扬中华文明;“水陆杂语”分享名人故事,呈现社会百态;“安妮时间”关注家庭教育,培育向善力量等。三是做好中心工作宣讲。在常规党课基础上,推出“两学一做”“长征故事”“最美风尚”“全会精神”“五水共治”等系列课程,通过讲师精彩演绎,将大政方针变为可亲可近可听的好声音。  征集微助理,开展微活动。一是招聘执行官管理微信群。组织招募群执行官,通过面试录取30名政治素质高、组织能力强的执行官,制定群规作为微友行为准则。二是选好群助理活跃党课群。在每个群中征集7名积极性高、政治意识强的微友为助理,制定值班表,1人一天,一周一轮。实行微友积分制度,对优秀微友予以奖励,鼓励更多微友融入“手机党课”管理工作中。三是组织微友会活动。鼓励微友自发组织经典诵读、摄影采风、礼仪指导等线下活动,如“微播团”向各微信群招收微主播44名,开展美文朗读、新闻直报等服务;开展“中秋趴”“敬老爱心周”等活动,使“手机党课”经成微友的温馨家园。〔玉环县委宣传部供稿〕 杭州滨江区“互联网+”推进理论学习大众化   杭州滨江区以互联网为平台打好理论普及组合拳,不断增强理论宣传的吸引力,进一步推进理论学习大众化。  “互联网+队伍”,构建“1+4”组织体系。以基层党员为主体,道德模范、最美人物、退休干部、志愿者为辅助,构建理论网络宣传员队伍体系,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原创或转发理论热点,成为理论宣传网络“发言人”。邀请企业专家、党校老师对队伍进行“计算机操作技巧”“社会舆情分析与写作”等培训7次,促进技能提升。建立“滨滨鱼群”微信、QQ群作为理论工作的联络群,目前已转载各类理论文章469篇,有效推动理论知识网络传播。由机关干部、在职党员和社区优秀工作者组成“三进”宣讲团,赴学校、社区、企业宣讲,并将宣讲内容上网上线,供市民群众随时选学。  “互联网+高新”,开拓理论学习新载体。开展“走进高新企业 当好高新人”专题学习活动,区四套班子领导和机关干部走进企业学习“大数据与云计算”“跨境电子商务”等互联网相关知识,提高科学素养,增强服务基层的能力。与中国移动、赫马、海康威视、鸿雁电器等高新企业合作,建设“智慧体验馆”,向市民群众提供海量电子报刊和电子书籍资料。“白马湖市民大讲堂”推出网上选课菜单,内容涵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奋力推进‘三次创业’”等与高新区发展密切相关的知识,群众上网“点课”,宣传部“送课”上门,目前已在基层群众中开课83场。  “互联网+品牌”,提升理论学习影响力。面向全区学习者开通“滨江乐学在线”网络学习平台,免费提供优质公共学习资源。每年组织评选“优秀学习型社团”“百姓学习之星”等先进典型,由网民投票产生,激发市民群众学习热情。开设“最美人物发布厅”网络品牌,对温馨社区“美丽温馨人”、省儿保滨江院区张鑫医生等区内不断涌现出的最美人物事迹进行报道。以各社区服务APP为平台,开设“理论连线”版块,发布理论热点,通知近期宣讲活动,为市民群众参与理论学习提供了方便,已开展网络直播3场,微辩论5次,参与人数达1万余人次。〔杭州滨江区委宣传部供稿〕   金华婺城区“三化”助推党媒客户端宣教实效。金华婺城区与浙报集团金华分社、金华日报社等党媒对接,联合推进党媒客户端“三化”活动,协力打造“流动党校”和“掌上党校”,实现党员学习教育零遗漏、全覆盖。目前,全区2万多党员实名安装“浙江新闻”“金华新闻”“婺城新闻”省、市、区三级新闻客户端,并参加了学习和测试。一是实名制安装,推动学习全员化。3月22日,区委下发《关于在全区党员中开展在线学习教育竞赛的通知》,要求全区党员实名注册登记安装省、市、区三级新闻客户端,实时学习中央和省、市、区重要会议精神和重点工作部署。二是积分制管理,推进学习目标化。对党员干部学习内容实施量化管理,每月每个党员都要取得相应的学习积分,确保党员学习务实有效。三是阶段性检测,保障学习常态化。每半年通过“婺城组工”微信公众号,对全区党员干部进行一次学习测试,试题来源于三个客户端的学习内容。每年对各乡镇(街道)、区机关各部门(单位)的党员学习和考试情况进行考核排名,并予以通报。〔金华婺城区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第20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7年4月11日  【坚决打赢劣V类水剿灭战②】 □省文化厅实施“五大行动”助力剿灭劣V类水□浙江广电集团全媒报道营造“剿灭劣Ⅴ类水”浓厚氛围□省文联集结文艺铁军助力“剿灭劣V类水”□金华市组织开展“十万志愿者服务治水”四大文明行动□开化县“三团三讲”助力剿灭Ⅲ类水        省文化厅实施“五大行动”助力剿灭劣V类水   全省剿灭劣Ⅴ类水誓师大会后,省文化厅迅速行动,集中力量、发挥优势,重点组织开展五大行动,为全力以赴为打好全民剿劣战营造浓厚氛围。  组织一轮创作采风。各地文化部门组织“剿灭劣V类水”采风团开展创作大采风活动,自3月31日“剿灭劣V类水——千名文艺工作者赴基层”采风巡演行动启动以来,省级文化系统已组织11家艺术单位33批次189人次采风团,奔赴浙江各地治水剿劣前线记录涌现的先进事迹、典型人物和民声民情,创作一批优秀文艺作品,同时以文艺作品巡演鼓励、慰问一线工作者。  开展一轮文艺巡演。厅属艺术单位及有关团队,对全省各市“剿灭劣V类水”文艺采风巡演进行了一一认领,各级文化部门从文艺院团、院校、文化馆(站)抽调精兵强将迅速成立各地“剿灭劣V类水”采风巡演团。4月11日,“剿灭劣V类水”千名文艺工作者赴基层采风巡演“走进余杭”专场演出,开启全省首场示范性演出。截至目前,省级文化系统已安排12家艺术单位88场次1068人次巡演团。  推出一批文艺作品。部署于5月份开展全省“剿灭劣V类水”创作大比武,要求各级专业院团、文化馆(站)紧扣“剿灭劣V类水”主题,以小品、小戏、歌曲、排舞、曲艺、诗歌、美术、摄影等为主要形式,推陈出新,积极创作。  举办一次成果汇演。开展各地市“剿灭劣V类水”优秀作品大展示,从中精心遴选出一批主题鲜明、艺术精湛的优秀作品,在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前夕组织举办“剿灭劣V类水”全省文艺采风巡演行动汇报演出,展示汇报全省文化战线大采风、大巡演、大比武的工作成果。  进行一次先进表彰。加强对文艺采风巡演的考核,对演出内容、艺术质量、人员数量、场次批次、持续时间等方面,做到指标量化、责任到人、定时统计、定量考核,切实加强采风巡演的绩效考核,适时表彰在“浙水千秋”全省文艺采风巡演行动中涌现出的先进个人和集体。〔省文化厅供稿〕  浙江广电集团全媒报道营造“剿灭劣Ⅴ类水”浓厚氛围   全省“剿灭劣V类水”誓师大会后,浙江广电集团创新节目内容,强化融合传播,深入推进“剿灭劣V类水”宣传报道工作,形成强大舆论声势。  高密度集中播发,营造宣传声势。在主要新闻栏目推出专栏,集中播发各地在治水机制、治水方法上的创新举措。浙江卫视推出年度新闻行动“剿灭劣V类水”,百名记者联动报道、千位志愿者同步监督,空中看、水面查、岸上找,看故事、抓典型、寻变化;《浙江新闻联播》开设《深化走转改,剿灭劣V类》专栏,《新闻深一度》推出“当一天河长”体验报道,《今日聚焦》暗访聚焦污染源,《今日评说》推出“河边对话”户外评论。浙江之声开辟专栏“发扬铁军精神,剿灭劣V类水”,持续关注33个省市控断面主要支流、重要区域水质变化,深度报道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  多角度深入基层,讲好治水故事。组织记者下沉一线,蹲点污染源、查找排污口,真实记录基层干部群众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和感人至深的治水故事。浙江卫视播出集中《德清:乡贤争当治水先锋》《建德:“渠长”守护水系毛细血管》等事迹故事;在全省11地市主要广场设立“验水亭”,向群众、志愿者征集线索,联合环保机构现场取水检测,发现问题立即开展调查报道。浙江之声派出知名主持人分赴11地市“验水亭”,和听众一起现场检验水质,开展治水剿劣知识普及。  全媒体融合传播,拓展宣传阵地。采取多媒体发布、跨平台融合、互动化传播方式,广泛运用图文、音视频、直播、H5等传播形态,实现多屏互动,提升报道可看性和信息量。浙江之声在微信平台征集剿劣典型和老百姓对身边小微水体变化的切身感受,发动广大群众更好参与治水行动。新蓝网联合浙江卫视推出“剿灭劣V类水,浙江在行动”融媒体特别策划,实现大屏小屏、线上线下互动。“中国蓝新闻”客户端策划推出“一次取水”“一句对话”微视频、“验水亭”动画短片、“剿灭劣V类水”小游戏等一系列新媒体产品,吸引更多网民关注“剿灭劣V类水”。〔浙江广电集团供稿〕  省文联集结文艺铁军助力“剿灭劣V类水”   为贯彻省委剿灭劣V类水工作会议和剿灭劣V类水誓师大会精神,省文联第一时间向全省文艺界发出集结令,组织文艺铁军参与“劣V类水剿灭战”,共同建设美丽浙江。  高效集结文艺队伍。3月31日“剿灭劣V类水——千名文艺工作者赴基层”采风巡演行动启动,省文联召集200余名艺术家誓师出征。截至4月中旬,省文联直属文艺家协会已集结省级会员近千人,编入美术、书法、摄影、音乐、舞蹈、曲艺、民间文艺等36个小分队,省市县三级文联系统联动,各级文艺家协会会员投身“剿灭劣V类水”达数千人。  快速进入一线阵地。4月1日,省文联副主席、省曲协主席兼秘书长翁仁康带领文艺骨干到慈溪市省控劣V类水段面现场,白天采风创作,晚上慰问演出,11个小分队带着演出唱本和任务奔赴各市。截至目前,已有20支文艺队伍深入“剿灭劣V类水”一线群众中,4月底前,省级文艺家协会36个小分队将全部出发,完成第一期采风巡演。  深度创作力出精品。第一期采风巡演后,精心整理形成文艺作品。省音协完成歌词征集,谱写部分作品初稿。省文联和直属文艺家协会将通过集体改稿会、作品研讨会等方式,选推一批优秀作品,拟在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前后展示创作成果。7—8月,继续组织文艺家深入生活、打磨作品,在党的十九大前集中展示、形成高潮。〔省文联供稿〕  金华市组织开展“十万志愿者服务治水”四大文明行动   金华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剿灭劣Ⅴ类水工作会议精神,迅速部署开展“十万志愿者服务治水”四大文明行动,全面掀起剿劣战热潮。  党员志愿者带头,开展剿劣先锋活动。将党员干部开展剿劣志愿行动纳入党员“先锋指数”考评体系,组织全体党员签订“四带头、零排污”承诺书,广泛开展种绿护绿、美化绿化活动。按照党员类别开展针对性志愿服务活动,如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开展治水护水政策宣传和知识普及,组织两新领域党员打造“一条热线、十个领域、百支队伍、万名党员”红色服务品牌,组织农村党员认领包干责任区,全力参与治水护水工作等。目前已发放各类宣传资料3万余份,开展广场专项知识宣传普及70余场。  青年志愿者主打,开展“河小二”剿劣突击活动。以青年团员为主体,充分发挥青年志愿者在剿劣战中的宣传员、监督员和信息员作用,号召各行各业组建“河小二”突击队20余支,组织开展“护水哨兵”“科学治水进万家”“万朵鲜花送‘治水雷锋’”“排污口守望者”和“出行+”巡河等行动。如市财税局组织财税青年开展“宣传、护绿、巡河”三站活动,义乌市面向工商学院招募“河小二”投身巡河行动,永康市西溪镇面向青年师生举行“缅怀英烈铸忠魂,青年铁军踏征程”活动等。  环保志愿者攻坚,开展专业剿劣建功活动。组织专业环保公益组织和志愿者建立科普督导志愿服务小组,结合环保“六进”活动,开展以剿灭劣V类水为主题的“世界环境日”系列活动,重点开展环保公益、宣传劝导和不文明行为曝光等行动。组织环保志愿者队伍走进生产企业,开展节能减排技术改造、“三废”利用和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劣V类水体随手拍等活动。  社会志愿者参与,开展剿劣监督活动。动员热心公益事业的“五老人员”、新乡贤、“村嫂”志愿服务队等,开展不文明行为劝导、排污曝光、劣V类水随手拍等社会宣传监督活动。通过市民热线、“八婺问水”“正风问效”等渠道载体进行曝光、处置,累计已收到群众反映相关问题热线100多条,曝光解决存在问题20多个。成立1558支巾帼英雄护水队,开展巾帼英雄护水员承诺行动;组织广大“五老”志愿者开展“老少携手共护水”行动等。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联动剿灭劣V类水公益活动120余次。〔金华市委宣传部供稿〕  开化县“三团三讲”助力剿灭Ⅲ类水   开化县组织百名宣讲员开展“三团三讲”活动,全力宣讲拉高标杆剿灭Ⅲ类水。  政策讲师团宣讲,讲好水政策。建强政策讲师团,组织水利、文旅、农办等部门专家,深入各村宣讲生态文明理念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宣传农业面源污染、矿尾水、生猪养殖、生活污水等治水政策。围绕水经济,组织致富带头人现身说法,生动讲解“猪场变花园”“砂场变公园”等治水富民案例。在全省率先成立环境资源巡回法庭,以近5年来512件开化环境与资源保护案例,以案说法,宣讲水资源保护法律法规,提高广大群众护水意识。  专家智囊团评讲,讲好水科学。组建生态文明建设专家智囊团,为开化剿灭Ⅲ类水研标准、找短板、谋载体,对马金溪、马尪溪等5条主河道逐条会诊,提高剿灭Ⅲ类水针对性、科学性。举办钱江源论坛报告会,邀请中科院院士傅伯杰作《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文明建设》专题报告。召集近百名社科理论专家,探讨管水、治水、剿灭Ⅲ类水等制度,顶层设计河长制、末位约谈制、督考问责制、生态准入机制、挂牌消号、小鱼治水等开化特色管水制度。  乡风文明团巡讲,讲好水故事。组织百名乡镇宣传文化员、优秀退休干部和文艺爱好者等“好地方·治水”宣讲员,驻点78个农村文化礼堂,宣讲“好地方·巾帼治水队”“国家公园·老年志愿者治水服务队”“七水行动·师生治水队”等剿劣典型故事,编演小品《拆猪栏》、曲艺《五水共治换新颜》等节目。邀请国学专家举办国学宣讲专题培训班,组织国学爱好者赴文化礼堂宣讲《祈水歌》《封山礼》等传统故事,弘扬治水文化。〔开化县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第21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7年4月14日  【工作交流·文明创建】 □湖州市“四个强化”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水平□桐庐县创设“四级网格长”探索文明城市管理“常长”模式□德清县发挥“三大效应”助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象山县“文教润德”推进文明校园建设【工作动态】□浦江县“好家风信用贷”走向全国□宁海县等25家单位组建“浙江省融媒体联盟”□杭州下城区依托社区青年马克思主义学校创新开展青年思政工作   【工作交流·文明创建】  湖州市“四个强化”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水平   湖州市突出问题整改,健全长效机制,持续深化“市民素质提升”和“城市品质提升”两大工程、十大提升行动,全面提高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水平。  一、强化价值引领,着力培育崇德向善之风。深化“市民素质提升”工程,开展理想信念、文明素质、中小学德育工作、志愿服务、创建氛围“五大提升行动”。深化“礼让斑马线、文明过马路、排队守秩序、礼仪待宾客”四大文明主题活动。大力培育诚信精神,建设10条以上诚信示范街。创作传播一批出新出彩的公益广告,印发文明宣传册23万份、新增公益广告5万多平方米,确保户外公益广告覆盖率保持在35%以上。开设“文明是最美的风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在行动”“不文明行为曝光台”等新闻专栏专题,推出一系列深度报道,形成强大宣传声势。  二、强化综合治理,着力提高城市宜居程度。深化“城市品质提升”工程,推进城市功能、市容管理、交通秩序、发展环境和乡镇环境“五大提升行动”。实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突出问题“十整治一完善”行动,集中治理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等重点部位的脏乱差问题,实现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去年以来市区共整治各类小区300个、背街小巷98条,建成10个文明示范农贸市场、25条文明示范街(巷)、50个文明示范小区、100个文明示范窗口和500个文明示范楼道。  三、强化志愿服务,着力打造湖城志愿文化。推出《湖州市“全民365志愿行动”计划》,广泛发动老、中、青3类人群参与志愿服务,开展价值观引领、特殊群体关爱、公共服务提升、专业特长发挥、社区帮客成长和网络空间净化等6大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夯实供需对接、服务阵地、培训发展、监督评价、志愿文化等5项志愿服务基础工作,打响“志愿湖城,温暖同行”品牌。发挥文明机关、文明单位、文明社区的作用,培养壮大志愿队伍,推动志愿服务经常化制度化,全市新增注册志愿者16.3万人。  四、强化机制建设,着力汇聚创建强大合力。健全“市—县区—街镇—社区(村)”四级创建组织机构,全方位配强创建力量。健立市领导联系街镇制度和市级重点部门、市区乡镇公共文明指数季度测评通报制度,完善重难点问题定期协调、创建工作问责以及新闻媒体、社会各界人士监督等机制,确保创建工作常态长效。持续深化“文明创建攻坚年”,在全市781家市级以上文明单位广泛开展文明创建“六个一”活动和“百千结对·共建文明”活动,累计为社区提供文明创建共建资金380余万元。〔湖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桐庐县创设“四级网格长”探索文明城市管理“常长”模式   桐庐县创设“四级网格长”,推动城市文明管理落细落小落实,实现文明管理常态化、长效化。  一、领导垂范,“四级网格长”聚合力。将县城划分为12个社区网格和21条道路网格,县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各担任一条主要道路“路长”,其余县领导每人担任一个网格“网格长”,建立由县领导、重点职能部门、包干(共建)单位党员干部、社区志愿者组成的四级“网格长”体系,形成全局工作合力。县领导带队相关部门每月到负责网格全面走访检查1次,协调处理网格内文明创建存在问题。  二、全体动员,“包干结对”优治理。将全县80余个机关单位10000余名干部悉数分解到网格内,通过单位包干道路、单位结对社区的方式,确保所有机关单位直接参与到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明确结对共建相关要求,每个单位每周到结对社区和包干道路各开展1次活动。加大对结对社区和包干道路动态巡查,确保每条道路每个工作日都有志愿者开展动态巡查、所有党员干部每周都参加一次文明创建主题活动。  三、创新载体,“比学赶超”强队伍。开展“文明城市共创建 党员人人当示范”五大系列活动。“文明创建我承诺”,全县党员统一签订《文明城市共创建党员人人当示范承诺书》;“文明创建我示范”,主动上报车辆信息、张贴文明行车标识,接受文明出行监督;“文明创建我参与”,组织到所属社区报到,参与街面秩序整治和小区环境整治等志愿服务;“文明创建我宣传”,通过领导干部包社区、机关单位包小区、科室包楼道、党员入户宣传等方式,向基层群众宣传文明城市创建知识;“文明创建我监督”,带头对全县各类不文明现象开展“随手拍”。  四、明确重点,“特色选树”促长效。明确党员志愿服务内容,如结对社区“卫生清洁和文明劝导”、包干道路“劝导商家不占道经营,劝导市民不占用盲道、整治非机动车乱停放”等。3月28日启动当天,即发现并现场整改占道经营260余处、占用盲道289处、乱停乱放356处、乱扔垃圾273处。组织文明路段、星级楼道大评比,将评比结果与文明创建考核挂钩。加大检查考核力度,对各单位活动情况进行抽查,并邀请社区和重点部门对各单位进行评分考核。〔桐庐县委宣传部供稿〕  德清县发挥“三大效应”助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德清县通过激发全民创建热情、引领智慧创建风尚、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有效推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各项工作。  一、发挥催化效应,激发全民创建热情。全方位动员。召开“四大行动”“十大工程”誓师大会,在全县层面进行动员部署。多形式宣传。在雷锋纪念日、公民道德宣传日等重要节点开展最美典型宣讲、德清嫂巡演、“万朵鲜花送雷锋、青春闪耀文明城”等活动;运用高炮、道旗、围挡等形式普及核心价值观、市民公约等,提高市民知晓率。多部门联动。县政协牵头打造“全国最干净县”,在城乡道路、河道、公园公厕等18个方面实现“最干净”;全县所有镇(街道)全面铺开“美丽城镇”建设,444个小城镇综合整治项目竣工率达45%。  二、做活“互联网+”效应,引领智慧创建风尚。认领志愿,线上线下互动。上线“志愿汇”APP对全县2万多名志愿者实行动态管理,志愿者可自主认领或发布志愿服务项目,所获公益积分能在线下跨县域享受商家折扣和道德信贷优惠,其中“急诊陪护365”项目获得省志愿服务项目金奖。培育家风,捕捉最美律动。开展“德清家风节”活动,网友上传家训家书、敬老爱幼、邻里和睦等素材获得积分,评选最美家风家庭;策划“我为家乡读首诗”网络主题活动,邀请在外乡贤、普通市民等以乡风文明、家风家训等为题念诗作词,微博阅读量突破120万。布局矩阵,媒体全域联动。文明德清、德清发布、德清新闻等110多家微博微信矩阵通过H5、短视频、VR直播等新媒体产品推送“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图说我们的价值观”等内容,打响网络空间文明创建攻坚战。  三、凸显示范效应,提升市民文明素养。文明出行,礼让成风景。通过志愿劝导、电子抓拍、媒体曝光等手段提高市民文明礼让素养,公交、出租车驾驶员活动知晓率达100%;开展“开学第一课、毕业加一课”活动,从驾校源头灌输“礼让斑马线”意识。示范创建,串点成线面。开展“百个文明单位赛文明”活动,动员省市县三级文明单位开展创建竞赛活动;举办“大手拉小手”创建知识竞赛,发挥“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的社会效应;深化“美丽阳台”“美丽庭院”“美丽厨房”评选,以家庭细胞美丽推动全县域美丽。舆论监督,市民成主角。开展“我为文明城市创建做什么”主题活动,以部门主动亮项目、晒进度、比成果的方式强化社会舆论监督;报纸、电视开设“文明创建进行时”专栏,市民可通过“拍客看德清”“百姓连线”等手段曝光身边不文明现象。〔德清县委宣传部供稿〕  象山县“文教润德”推进文明校园建设   近年来,象山县通过构建美丽校园、实施文明纠偏、倡导文化传承等举措,积极推进文明校园创建工作。  一、润德有景,和美校园孕育厚德文化。评选“美丽校园”。在全县范围开展“寻找美丽校园”评比,评选出“品质校园”“内涵校园”等20所优秀校园,媒体广泛宣传提升社会影响力。用好社会实践基地。打造“一校两村七基地”十个德育教育主基地,开发渔拓、麦秆画等20多门社会实践课程,鼓励学校自建德育基地,开展禁毒、法制、廉洁等教育实践活动。形成校园文化品牌。投入2000万改善读书吧、文化长廊、文化墙等学校文化阵地硬件设施,注入育人内涵,形成“一校一文化”的品牌特色,如涂茨小学的“善文化”、丹二中的“儒雅文化”等。  二、润德有规,文明传播规范善行举止。树好楷模引导向。以“寻找身边陈淑芳,争做文明有礼象山人”为契机,组织“万名好人进校园”活动,引导学生向道德模范学习。文明纠偏促实践。组建校园文明示范队,通过现场调查、突击检查等方式讨论评选出“校园十大不文明言行”,分析成因,提出相应解决方案。公益善行伴成长。深化善行象山主题实践活动,编印《善行象山——学生成长记录册》,引导学生践行并记录“日行一善”“社会公益”等行为。  三、润德有章,合力凝聚打造特色内涵。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在小学低段开展《三字经》《弟子规》等启蒙教育;初中段启动中学《五常八德》校本课程,开展《论语》诵读活动;高中开设“四书”选修课试点工程。打造“一校一课程”德育品牌。如丹城五小《养正课程》、丹城四小《和美课程》等,实现传统德育课程与学科教育课程的衔接。提升家庭教育水平。陆续启动“母亲素养提升工程”和“父亲联盟行动”,组建家庭教育“草根家长讲师团”“学生成长助教团”等;广泛组织家长参与校园活动,推进家校合作工作。〔象山县委宣传部供稿〕   【工作动态】 浦江县“好家风信用贷”走向全国。浦江县以“好家风信用贷”为抓手,助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成效初显。“好家风信用贷”被中央电视台“3·15”晚会电视直播作为社会诚信建设创新案例向全国推介。县文明办、县妇联与浦江农商银行,于2016年9月27日共同创新推出“好家风信用贷”专项贷款,对全县的“文明家庭”户给予贷款免担保“红利”,将精神文明转化为物质文明,让“文明家庭”切实享受到“好家风”带来的实惠。“好家风信用贷”具有信用放款、手续简便、利率优惠、当天发放、自由还款等特点。获评村(社区)、乡镇(街道)、县级的“文明家庭”最高分别可获得20万元、25万元、30万元信用贷款。截至今年2月底,全县已发放“好家风信用贷”专项贷款20549万元,惠及文明家庭2146户,初步形成“好家风信用贷”人人知晓,“文明家庭”户户争创的良好局面。〔浦江县委宣传部供稿〕    宁海县等25家单位组建“浙江省融媒体联盟”。3月,宁海县等单位发起倡议组建的浙江省融媒体联盟正式成立,首期活动在宁海县和镇海区举行。一是成立一家联盟促抱团。由宁海县与椒江、镇海等多家单位联合省内新闻单位和网络技术公司、浙江万里学院等25家联合成立,设立联盟章程,推选产生轮值理事长单位、轮值理事长、轮值秘书长,内设理事单位代表峰会作为内部议事机构。二是实施双向育才提后劲。加强业界与学界互动、教学与科研贯通,与浙江万里学院等文化与传播学院等签订了《关于合作建立3+1实践教学基地的协议》《关于校媒融合合作计划的协议》,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实施3+1双向联合培养模式(3年在学校+1年校外教学基地实践),融媒体联盟可提前优选3+1优秀学员入职,并适时输送从业人员赴校培训深造。三是推动多元融合促发展。以众筹模式推动技术创新与开发,联盟成员单位开展多形式、跨地域、宽领域的合作,实现单位内部各平台、联盟内部单位间平台端口及资源整合,重点打造融多种传播技术于一体的技术平台。〔宁海县委宣传部供稿〕 杭州下城区依托社区青年马克思主义学校创新开展青年思政工作。杭州下城区探索建立社区青年马克思主义学校,创新开展“两新”组织从业、自由职业、自主创业等青年的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主题教育,提升基层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实效性。一是打造特色学习平台。组建社区青年互联网党支部,开通新干线“网络党课”平台、社区青年党员微信群、QQ群,组织青年党员专题学习12期,发布各类教育信息近10万条次。建好社区青年马克思主义学校社区网站,创设社区青年网络舆论宣传队,担任社区论坛版主,积极主动参与网络发声、舆论引导。二是优化特色讲师资源。做强社区青年成长导师团,邀请“杭州市十大平民英雄”何军等为长期导师,吸纳350名辖区各界优秀人士担任导师团成员,与700多名社区青年人结成对子。针对性开展社区青年思政教育分类指导工作,如市道德模范鲍倩组建“鲍大妈聊天室”,开展社区青年心理疏导;杭州市道德模范邵中国组建“新市民宣讲团”,做好外来务工青年群体教育等。三是创新特色学习方法。深化主题宣传教育,结合“喜迎十九大”教育主题,开展青年书画展、诗歌会等活动。打造“青春思辨”沙龙品牌,将每月第一个星期六定为沙龙活动时间,开展思辨交流活动,目前已举办沙龙活动130余期,参与青年达8000多人次。成立社区青年学雷锋志愿服务义工社288个,5000余名青年参加经常性“雷锋广场”“雷锋角”等义工社活动。〔杭州下城区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第22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7年4月18日  【亮点通报】      嘉兴市建好用好“两员”队伍为农村文化礼堂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2013年,与开展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相同步,嘉兴市全面推行文化下派员和村(社区)文化专职管理员制度,向基层下沉倾斜人才力量,在全市逐步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市、县、镇、村四级宣传文化队伍,有力激发农村文化创造活力,为农村文化礼堂运行和管理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一、创建“两员”队伍,增强基层文化力量。统筹人员配置。制定《关于在全市实行村(社区)文化专职管理员制度的通知》《关于在全市推广文化员下派制度的通知》。明确每个乡镇(街道)至少配备1名文化下派员,全市各行政村和城镇社区均要配备1名文化专职管理员。2017年,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公共文化“两员”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 “两员”配备必须要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符合年轻化、专业化、知识化的标准要求,适当增加县级文化馆编制和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配置人员力量。统筹经费保障。规范“两员”薪酬标准,建立经费分担制度,按照规定缴纳各类社会保险。加大分配制度改革力度,按照“多劳多得、优劳优酬、适当拉开差距”的分配原则,实现业绩与收入水平挂钩。事业编制类文化下派员按现有财政体制增加经费,政府购买服务类由县、镇两级财政按一定比例分担。村级文化专职管理员薪酬费用,由市、区、镇三级或县、镇两级财政共同保障,确保“两员”薪酬增长幅度不低于社会平均工资增长水平或同村同类人员待遇,逐年提高。目前,“两员”年均收入在4-5.5万元左右。统筹上挂下派。建立“两员”上挂下派制度,文化下派员由县文化馆统一招录、聘用,下派到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工作,村级文化专职管理员由乡镇(街道)统一招录、聘用,下派到农村文化礼堂开展工作,并采取“两员”定期流动、多岗位锻炼等办法,强化交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  二、创新人员管理,提高文化工作实效。完善管理机制。“两员”队伍实行双重管理,文化下派员由县文化馆聘用,业务受文化馆直接领导、指导和考核,平时接受所在乡镇(街道)的日常管理,一般采用“4+1”工作模式,即4天在乡镇(街道)工作,1天在文化馆交流培训。村级文化专职管理员由乡镇(街道)聘用,专门从事所在村(社区)文化礼堂等阵地的日常管理。双重管理模式,强化了上级主管部门的责任。通过“两员”搭建了上下级之间沟通的桥梁,强化了基层单位属地管理的责任。通过设置服务期限、设定服务岗位、强化岗位责任等制度,使“两员”安心在基层工作,乐意在基层工作。规范岗位职责。设定一系列的基本条件、岗位职责、聘用办法等管理细则,确保镇村文化工作人员专岗专人、专人专用。文化下派员主要职责有协助策划组织各类文化活动,管理文化活动场地设施,组建业余文艺团队,开展各类文艺培训,创作文艺作品等。专职管理员主要职责是管理村(社区)文化设施,确保文化阵地正常开放、免费开放,组建培训文艺团队,经常性开展文体活动等。绩效考核激励。制定出台绩效考核办法和业务考评办法,按照指标化、可操作、导向性的原则,设定具体测评指标。建立以县级文化馆为主体、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协同的文化下派员考评机制,以乡镇(街道)为主、村(社区)协同的村级文化专职管理员考评机制。“两员”考评结果与个人薪资报酬挂钩,对考核优秀的专管员另外给予一定的奖励,如南湖区从补助资金中提取10%作为专管员的考核奖励专项资金,像平湖市对考核优秀的,工资奖金在核定年收入的基础上上升20%。  三、创造发展空间,激活基层文化活力。搭建业务培训平台。搭建“两员”工作交流平台,让基层工作人员能拓展视野、互学互补,更好地组织活动、发挥作用,同时也促进了镇与镇、村与村之间的文化资源、设备资源的交流和利用。运用文化馆总分馆服务体系的人才、资源、网络等优势,为“两员”素质提升搭建平台,组织集中授课、学习观摩、技能比武、才艺表演等。规定“两员”每年参加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5天,作为考核录用和职称晋升的必要条件。2016年,举办了3期全市性的文化专管员培训。各地也采取“走下去、拉上来”的方式,对“两员”进行培训,全市每年开展各类专题培训100期以上。拓展人才成长空间。积极帮助优秀的文化专管员拓宽个人发展的空间,给予荣誉激励,对“两员”进行评先评优,像评选优秀下派员、优秀专管员、村级文化管理能手等,给予精神鼓励,创造交流发言、才艺展示等自我展现的机会。在村后备干部选拔和村干部选拔时给予优先考虑。针对专管员推行职称评定制度,而且在事业单位招聘时,对取得职称的专管员放宽条件,不对专业进行限定。像海宁有43名专管员被纳入村后备干部,有10名已进入村班子,还有10名专管员取得助理馆员的职称。壮大基层文化团队。充分发挥基层“两员”作用,带动广大村民群众参与各类文艺活动,组建业余文艺团队、志愿者服务队伍,全面畅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以“两员”为主体,拓宽文化志愿者招募渠道,相继建立市文化志愿者服务总队及13支专业支队、区域支队和市文化志愿者服务指导中心。农民文体队伍迅速发展,全市现有业余文体队伍3800多个,参与群众7万多人。〔嘉兴市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第23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7年4月19日  【亮点通报】□我省多部电视剧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重要宣传期展播推荐【工作交流·文化礼堂长效机制②】□嘉兴市坚持“三个全”深入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绍兴柯桥区“四强四优”健全文化礼堂长效机制□长兴县“全程模式”助推农村文化礼堂长效运行□桐乡市打造农村文化礼堂“三个版本”推动长效发展【工作动态】□杭州江干区建设“心灵书屋”社区文化家园品牌项目□临海市依托“临湖邀月”文化创意街区创新做好非遗传承工作□金华婺城区创新设计“德育精品研学线路”助推中小学德育工作  【亮点通报】 我省多部电视剧获总局重要宣传期展播推荐     近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2017年重要宣传期优秀电视剧展播”推荐播出参考剧目,第一批55部电视剧中,我省11部品列选,占比20%。其中《青恋》《鸡毛飞上天》等5部列选为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参考剧目,《维和步兵营》《暴风骤雨》等4部列选为庆祝建军90周年参考剧目,《传奇大亨》等2部列选为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参考剧目。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影视文艺创作工作,严格内容管理,加大扶持力度,取得积极效果。一是坚持价值引领。坚持守土有责,高度重视影视出版文艺阵地的建设和管理。综合运用评奖评优、专项资金等手段,激励扶持了一大批弘扬正能量的原创作品的创作传播。严格内容管理,建立影视立项专家预审、动画片审查量化计分等制度,确保创作导向正确。二是加强政策支持。先后制发《浙江省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实施办法》《关于促进我省纪录片发展的十条意见》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加大对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优秀作品创作的扶持力度。研究起草影视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把扶持影视文艺精品创作列为政策的核心内容之一。三是营造良好生态。从平台打造、要素支撑等方面为影视文艺创作提供适宜的气候和土壤,营造良好的生态条件。积极培育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杭州动漫基地、海宁影视国际合作实验区等国家级的影视基地,打造中国国际动漫节、中国·横店影视节和中国影视艺术峰会等全国性的影视节展。实施影视青年人才培养“新光计划”和高端影视人才海外培养计划,深化与浙江大学、中国美院、北京电影学院等知名高校的人才培养合作,影视文艺创作生态条件日益向好。〔浙江省新闻出版广电局供稿〕  【工作交流·文化礼堂长效机制②】 嘉兴市坚持“三个全”深入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   嘉兴市坚持全域推进、全员参与、全面保障,市县联动推动农村文化礼堂高标准建设、可持续发展,切实落实文化惠民。  一、坚持全域推进,高标准建设基层文化阵地。一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制定“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五年规划”,统一规划部署,规范建设标准,提供运行支撑。将其纳入全市“十三五规划”,明确到2020年95%的村建立农村文化礼堂。2016年底,南湖区、海盐县率先实现村文化礼堂全覆盖。二是严格标准,提升水平。有效整合资源,严格落实省定标准,因地制宜安排功能建设,2016年新增110家礼堂省级标准率达100%。三是拓展延伸,扩大覆盖。移植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经验,探索在城市社区建设文化家园,率先在南湖区按照“五有”标准开展试点,其余县(市、区)跟进,已建成社区文化家园64家,覆盖25℅的城市社区;规划到2020年,全市80℅社区建成文化家园。嘉善县、海盐县、桐乡市探索开展“文化庭院”建设,有效扩大礼堂辐射效应。  二、坚持全员参与,全方位激活文化人才力量。一是“两员”带动,壮大队伍。全面推行村级文化专职管理员和文化下派员制度,实现“两员”全市全覆盖。组建由党团员、文化教育工作者、离退休老同志和返乡大学生等组成的文化志愿者队伍,已有成员1万多人。发展农村业余文体团队3800多个,参与达7万多人。二是完善制度,多方协同。建立健全理事会制度,鼓励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礼堂建设。实施文化礼堂“星级管理”制度,建立文化礼堂工作例会制,完善县(市、区)、乡镇、村三级联动机制,促进文化礼堂规范化运行和高效率使用。三是创新发展,自主管理。海盐县在百步镇得胜村、元通街道永福村等文化礼堂获准成立民办非企业单位,推动文化礼堂独立法人制度的落地实施。海宁市推广桃园村经验,倡导“每人一把钥匙”,开启村民自主管理文化礼堂新模式。  三、坚持全面保障,可持续推动文化礼堂发展。一是健全组织,强化指导。各级成立党委、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每年下发实施意见。整合全市资源,推出“文化有约”服务项目供需对接平台,精准对接群众文化需求。二是加大投入,提供保障。以“分级负担、以奖代补、村为主体、社会共筹”原则,提供资金保障。4年来,全市累计投入农村文化礼堂建设资金4.32亿元,其中村级自筹资金达2.4亿元。三是定期考核,有效推进。完善年初有计划、月月有通报、季度有督查、年终有考评的工作推进机制,逐步建立“调研+考察”的系统化评估机制,开展月度巡回调研和定期考察评估,制度化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长效化开展。〔嘉兴市委宣传部供稿〕  绍兴柯桥区“四强四优”健全文化礼堂长效机制   绍兴柯桥区着力优化队伍建设、使用管理、文化培育、资源保障等四方面机制建设,确保文化礼堂长效、常态运行。  一、加强人才招纳,优化礼堂队伍组建机制。一是建档入库搭平台。深入普查全区文艺骨干和文艺团队,分门别类建立文化人才资料库,纳入文化礼堂服务团队统一平台进行管理。二是广泛招募聚英才。利用柯桥日报、网上文化礼堂和文化微礼堂,广泛发布礼堂团员招募令;每年组织200余场“幸福水乡才艺秀”“民营剧团群英会”等赛事活动,遴选产生1025支文化团队、4万余名文艺达人和草根明星。三是搭建体系汇合力。积极构建“四团三级”礼堂服务管理团队,区级成立“文化礼堂共促会”,下设400余人的文化礼堂专家指导团、艺术团、讲师团和督导团,指导团和督导团每月对新建文化礼堂开展实地指导督查;镇级设立16家“民星俱乐部”;村级组建近百家“民星艺友社”、450余支文体团队和10000余名成员。  二、加强动态管理,优化礼堂活动运行机制。一是量化指标抓考核。制定《柯桥区农村文化礼堂队伍建设年实施方案》,量化队伍建设和活动指标,将其列入部门、镇街岗位目标重点工作和意识形态主体责任考核。建立文化礼堂联席会议制度、团员联系镇村制度、指导员分片包干制度、管理员考核评定制度等工作机制,确保各团队常态化、规范化运作。二是动态考评抓监管。出台《柯桥区农村文化礼堂长效管理考核标准》,建立星级动态考评机制,每场活动均上传至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数据跟踪系统,进行即时监管和统计。三是同步推送抓反馈。每天在“文化微礼堂”微信平台推送礼堂活动信息,每半月在柯桥发布、柯桥网、网上文化礼堂发布活动集锦,每月发文通报活动情况。  三、加强价值引领,优化礼堂文化培育机制。一是紧扣核心主题。编排柯桥“好人一台戏”和核心价值观专场巡演100余场,开展柯桥最美人物、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事迹宣讲活动42场,编写记录书籍《一个好人,温暖一座城》,发送至全区每个村居社区和机关、学校。二是紧扣中心工作。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定制礼堂活动菜单,如开展以五水共治、治水剿劣为主题的文艺专场巡演活动133场,围绕“时尚柯桥、印象柯桥、幸福柯桥”建设,制作原创音乐作品30多件、村歌128首,举办专场音乐会和村歌大赛。三是紧扣礼仪礼节。深入挖掘村落文化内涵,制作礼仪示范片,印发礼仪指导手册,指导开展幼儿启蒙礼、新生入学礼、重阳敬老礼、新兵入伍礼等礼仪活动90余场次,强化村民知礼、崇礼、行礼的自觉性。  四、加强上下联动,优化礼堂经费保障机制。一是保障工作经费。区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作为“一会四团”日常运作经费,各镇街每年安排不少于10万元用于“民星俱乐部”运行,各文化礼堂依托公益金每年安排不少于5万元用于“民星艺友社”的运行。二是保障活动经费。建立区镇两级按比例共同承担的经费保障机制,区级财政每年下拨400余万元,镇街每年相应配套不少于200万元,以星级评定形式实施以奖代补。各文化礼堂依托公益金,对活动开展进行全额保障,目前全区共有文化礼堂公益金79个,资金规模达650余万元,支持开展各类活动300余场,累计支出资金60余万元。三是保障人员经费。出台《柯桥区村(居、社区)“文化管理员”考核标准》,就长效管理、队伍和内容建设、群众评价等方面实行年度考核评定,对优秀、良好、称职的管理员每人每年分别补贴10000元、6000元、3000元。〔绍兴柯桥区委宣传部供稿〕  长兴县“全程模式”助推农村文化礼堂长效运行   长兴县坚持全程指导、全程竞赛、全程考评,积极探索“全程模式”,打造文化礼堂“升级版”。  一、“全程指导”,让文化礼堂更接地气。一是全程规划。建立三级联审机制,邀请村民代表参与新建文化礼堂的联审论证。整合农家书屋、春泥计划活动室、体育健身广场等村域文体设施,打造农村文化综合体。对文化礼堂配套设施累计投入达2000余万元,争取上级补助500万元。二是全程策划。每个文化礼堂选派一名土专家结对,在建筑规划、主题确定、资料收集、设计方案等方面全程跟踪。根据村域特色打造小沉渎村“在水一方”、沉渎港村“红船启航”、丁新村“臧懋循文化”等10多个特色文化礼堂。三是全程创编。组织80多名文联协会会员开展文艺家“八进”文化礼堂服务活动,每年为文化礼堂创作用于展览展示、活动开展、主题宣传的书画、歌曲、戏剧小品等文艺作品300件以上。  二、“全程竞赛”,让文化礼堂更聚人气。一是赛点餐、优服务。实施“文化点餐制”,引进省音协、小百花越剧团、省曲杂总团等省市团队,整合文化、交通、卫生等资源,推出150余个文化服务菜单项目,三年来吸引群众36万多人次。二是赛技艺、优品牌。引进“四季四赛”机制,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组织和乐长兴、文化消夏、金秋欢歌、村晚竞技“一季一赛”活动,打造家庭故事会、排舞大赛、童谣大赛等品牌项目10多个。三是赛“最美”、优村风。结合“和文化”道德品牌打造,依托文化礼堂开展最美家庭、家训家规、身边的好人等20多个评选活动,每年培育各类典型600余个,近百人入选县道德培育典型库。  三、“全程考评”,让文化礼堂更有底气。一是管理动态评定。制定文化礼堂星级管理评定奖补办法,落实100万元奖补经费,对理事会负责制、文化点餐制、星期日活动等20多个考核指标进行考核,通过周报、月评、年考方式进行“全程考评”。二是人员实绩评定。落实县乡两级213万元专项补助,17个乡镇(街道、园区)全部面向社会招募文化礼堂管理志愿者工作,通过实绩考核进行续聘。三是服务反向评定。每场活动开展后,现场邀请参与群众对各类项目进行反向评定,每月底根据反馈意见建议进行优化调整。近三年共收集、整理和吸纳基层具体意见和建议500多条,改进服务项目120多个。〔长兴县委宣传部供稿〕  桐乡市打造农村文化礼堂“三个版本”推动长效发展   桐乡市积极探索农村文化礼堂“建、管、用、育”一体化机制,着力打造基层文化阵地“三个版本”,推动文化礼堂建设长效发展。  一、重规划、立标杆,打造带动效应“示范版”。编制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十三五”规划,明确礼堂全覆盖时间表;制订《文化礼堂建设实施意见》,市镇两级安排专项资金超过1800万。开展文化礼堂精品工程建设,各镇、街道根据实际情况和特色内容,在“五有三型”“七个一”建设标准基础上,重点培育一批“建筑美、形式美、人文美”的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标杆。全市实现平均建筑面积超1000㎡、覆盖人口超3300人,“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初步形成。  二、融特色、树文化,打造文化阵地“个性版”。整合基层文化资源,打造基层文化综合体。坚持“一村一韵、一堂一品”标准,量身定制建设具有农耕、蚕桑等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礼堂26家。打造以文化礼堂为依托的基层“好人孵化器”,组织村级道德模范和桐乡“好人”评选,开展“四好五有”“文明在身边”等选树活动200余场次。利用礼堂文化品牌效应,提升香市、蚕花水会等乡土民俗品牌知名度,2016年开展“文化礼堂e路行”“我们的村晚”“新春唱大戏”等文化展演活动220余场次,现场及微信观看受众近20万人次。  三、强保障、谋长效,打造运行管理“高效版”。健全投入保障机制,按照PPP模式引入社会力量,累计投入300余万元。建立市、镇、村三级管理体制和考核评估体系,出台《桐乡市农村文化礼堂星级评定管理办法》,实行逐级晋升和升降级动态管理,评选星级文化礼堂31家。完善队伍建设机制,推行“两员”制度全覆盖,落实13名文化下派员、195名文化专职管理员确保文化礼堂“有人管”、文化活动“有人演”。推行文化礼堂理事会、村民议事会、村级道德评判团等自我组织管理机制,激活农民群众主体意识和参与热情。〔桐乡市委宣传部供稿〕【工作动态】  杭州江干区建设“心灵书屋”社区文化家园品牌项目。杭州江干区着力打造以“心灵书屋”为抓手的社区文化家园品牌,延伸和拓展宣传文化阵地,切实提高公共文化设施利用率,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目前已在全区范围启用“心灵书屋”23家,入驻22个社区和1个文创园区。计划在2017年底达到30家,2019年底达到50家。一是出台实施意见。印发《关于统一打造“心灵书屋”文化公益品牌的实施意见》,成立“心灵书屋”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心灵书屋”志愿服务队伍,建立江干区“心灵书屋”等级评定、资金补助、志愿者队伍管理等机制。二是精心组织活动。2016年3月至今,以“文化润心灵,书香沁家园”为品牌宗旨定期开展时政宣讲、经典诵读、兴趣课堂、健康讲座、文化沙龙、文艺演练等活动近200余场次,受众达7000余人次。2017年安排110万元资金,用于专业运营机构运营以及心灵书屋建设补助。三是拓展数字服务。开设“心灵书屋”网页端、手机端专题智慧交互平台,集合信息发布、课程预选、志愿招募、评价反馈、实时查询等功能,授课老师可实现线上授课、在线互动等环节。〔杭州江干区委宣传部供稿〕   临海市依托“临湖邀月”文化创意街区创新做好非遗传承工作。临海市以灵湖景区南岸“临湖邀月”文化创意街区为主阵地,有效整合非遗、文化创意、休闲旅游等资源,厚植文化根基,凝聚城市之魂。一是用活非遗保护功能。建成市博物馆灵湖新馆、市非遗传承中心、张秀娟剪纸艺术交流中心等,开展非遗活动50多场,观看人数超过4万人。市非遗传承中心开馆当天,上万名游客观看了黄沙狮子、临海词调、岭根草编、临海根艺等11个非遗展演节目。4月9日,10多个国家17名外籍摄影爱好者体验临海剪纸等。二是加速文创产业发展。邀请地方特色工艺民间艺术家、书画名人和文化企业,就“临湖邀月”区块功能布局及引进模式建言献策。组团赴北京、昆明等地开展文化产业招商,引进新华盛世(浙江)影视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建成夹苎脱胎漆艺馆。三是挖掘文教休闲潜力。引进老将军书画博物馆、灵湖文化艺术中心等,积极引进承办绿色文化国际·青年微电影艺术节、第28届中国电视金鹰奖终评会议、“千年古城·灵动传情”根艺美术精品展、“灵湖春韵”百人采风等系列活动。〔临海市委宣传部供稿〕   金华婺城区创新设计“德育精品研学线路”助推中小学德育工作。今年3月起,金华婺城区以各乡镇特色农村文化礼堂为基本单位,连珠成串向全区中小学校、幼儿园推出蒋堂廉政文化、琅琊畲族文化、塔石客家文化、沙畈红色文化、安地孝道文化、长山科普基地、白龙桥茶花文化等7条传统文化底蕴浓厚的“德育精品研学线路”,开辟了研学与德育工作相结合的全新育人实践体系,社会反响强烈。区委宣传部、教育局与旅游局共同制订《德育精品研学线路菜单》,包括项目、线路、实践内容、课时分配、课程选择等,各需求单位可根据自身需求自由组织和选择研学内容和线路。自线路推出至今,已有33所学校选择“德育精品研学线路”开展研学、德育实践等活动,占全区中小学校的70%以上,参与人次达1.5万以上。特别是清明节、周末等节假日,以家庭为单位的亲子游同比增长了300%以上。去农村文化礼堂参观、学习、感受优秀传统文化和本地风光人文已成为婺城百姓周末活动的首选地。〔金华婺城区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 第24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7年4月21日 【工作交流·全民阅读】 □我省“1234”工程促进数字阅读有声有色□温州市打造“1+3+3”模式营造全民阅读浓厚氛围□宁波镇海区“三联动”打造书香城市助力全民阅读□舟山定海区构建“书香定海”全民阅读体系 【观点摘编】□新媒体环境下全民阅读呈现四大变化趋势□传统出版企业数字阅读转型呈现六大趋势□国外全民阅读品牌化推广的主要做法    【工作交流·全民阅读】 我省“1234”工程促进数字阅读有声有色   近年来,省新广局抓好“1234”工程,营造数字阅读良好条件和环境,为建设“书香浙江”增添新动力。目前,我省数字阅读率达57%以上,居全国各省市区第一方阵,杭州被评为全国十佳数字阅读城市。  一、办好一个大会,搭建数字阅读转化平台。2015年开始,中国数字阅读大会连续三年在我省成功举办,并永久落户杭州。刚刚闭幕的第三届中国数字阅读大会,举办新品发布、数字阅读书市等10余场主题活动,评选揭晓“悦读中国”等4大奖项,接待读者10万余人次,取得良好社会效益。中国数字阅读大会已成为业内探讨数字阅读理念、方式和技术创新,推动数字阅读成果转化,具有年度风向标意义的国家级盛会。  二、培育两个主体,激发数字阅读发展活力。着力培育数字出版的产业主体和数字阅读的消费主体,让数字阅读发展更具活力。目前,我省共有获得数字出版资质企业62家,居全国第三位,全省11家市级党报全部获得准入资质,涉足数字出版业务的规模网络企业达300多家,涌现出一批以咪咕数媒和杭州电魂网络科技为代表的标志性企业。把数字阅读纳入每年全民阅读工作计划,广泛开展数字阅读推广活动。加快数字出版内容资源库建设和全省数字农家书屋阅读终端推广,推出“书香浙江”和“博雅书房”手机公益阅读客户端,目前集聚注册用户140余万户,其中活跃用户超过10万人。  三、打造三个基地,壮大数字阅读产业基础。支持杭州国家数字出版产业基地、咪咕数媒(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和中国电信阅读基地三大基地建设,发挥基地对数字出版和数字阅读产业集群、整合、孵化和辐射作用。2016年,杭州国家数字出版产业基地集聚企业198家,营业收入达90多亿元。咪咕数媒收录43万册图书,累计用户达4.2亿,每月访问用户超过1.6亿户。中国天翼手机阅读平台入库正版图书超过32余万册、漫画产品、28000余部、听书产品11万小时、杂志超38000册。数字阅读多元化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业内竞争力、传播力、影响力不断增强。  四、落实四项措施,优化数字阅读发展环境。抓管理制度完善,制定实施《关于加强全省数字出版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工作意见》《浙江省数字出版与网络视听节目服务违纪违规行为扣点警示实施办法》《数字出版审读细则》等,为数字阅读的规范管理和健康发展提供制度遵循。抓行业环境净化,依托省数字出版监管系统(一期),加大执法力度,2016年以来分析研判信息1000余条,约谈持证单位11家,警示扣点2家,不断净化数字阅读环境。抓数字精品打造,以评奖推优为手段,推出数字出版精品力作,10余部数字出版作品先后入选国家总局优秀网络文学原创作品推介名单。抓行业人才培养,2016年以来,举办数字出版服务管理人才和企业编审及主创人员培训班3期,参加学员达200余人。〔浙江省新闻出版广电局〕 温州市打造“1+3+3”模式营造全民阅读浓厚氛围   温州市面向不同层次读者,创设多种阅读载体,加大阅读推广力度,丰富全民阅读方式,营造全民阅读浓厚氛围。  一、成立一个联盟。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城市公共文化建设,完善“城市书网”公共阅读体系。整合全市100多个民间读书会资源,以市图书馆为主阵地,成立温州市读书会联盟,帮助解决民间读书会寻找场地难、活动策划难等问题。读书会联盟重点打造“百家读书会、全城齐联动”主题品牌,开展“把书读出来”“众·阅读”“易·阅读”“她·阅读”、籀园品书会等6大版块活动。如“她·阅读”板块,组建“女性悦读会”,邀请温州知名女性,推广经典阅读。读书会联盟成立以来已开展各类常规读书会178场、读书会走进图书馆33场、大型专题读书会14场,参与人数6840人。  二、聚焦三大群体。针对少儿群体,推行“乡村阅读护苗行动”,邀请百位本地专家学者、名师组成巡讲团,精心策划不同主题系列讲座100场,以“籀园讲坛”“新雨讲坛”走基层活动等形式,深入全市各图书馆、文化礼堂、农家书屋、乡村小学等地巡讲;开展“小手牵大手,爱读一起来”活动,组织亲子阅读推广人公益培训,助推阅读走进家庭。针对老年人群体,开展“读书人不老”老年人阅读服务活动,挑选100种大字本图书、100种鼓词唱片,送到社区供老年读者阅读;现场帮助开通市民卡,进行图书借阅。针对低文化群体,在全市范围开展“全民阅读推广人”评选活动,组建阅读推广人队伍;按照“一位推广人带动一批人”思路,公益培训阅读推广人422人次,组织阅读推广活动180余场。  三、创设三种载体。推出“温州诗词大会”,设置线上竞技、校际PK和决战孤屿等环节,引导市民诵读古诗词,弘扬诗词文化;组织中国雁荡山诗词朗诵大会,电视系列片《诗意中国》制片人张宏、中央电视台播音员梁艳等朗诵名家陆续登台为雁荡山读诗。推出《朗读温州》栏目,与浙报集团合作,在市图书馆设置朗读亭,邀请市民自选篇目讲述温州故事,立体化展现温州人文风貌,并通过浙江新闻APP、温州市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推送传播,已陆续推出40期栏目。推出e阅漂流。携手腾讯,利用腾讯新闻APP、大浙网及微信等立体式传播渠道,举办“e阅漂流”“悦读抢红包”“悦读积分”等系列线上阅读活动。〔温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宁波镇海区“三联动”打造书香城市助力全民阅读   宁波镇海区多维联动方式,着力打造全域化、社会化、智慧化阅读圈,形成全民阅读新风尚。2016年,获评全国“书香城市”称号。  一、体系联动,打造全域化阅读圈。建成由1个总馆、1个直属分馆、6个镇(街道)分馆、70个村(社区)分馆、10家企业分馆、13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构成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形成全域化阅读网络圈。全区藏书60多万册,2017年一季度新书上架1万册,图书外借10万册次,读者流通15万人次。总分馆围绕高新技术、化工知识、商帮文献、孝慈文化等特色文化主题举办读书活动110多场次,服务圈覆盖城乡、社区、企业、商圈等人群集中网点。  二、内外联动,打造社会化阅读圈。启动图书馆法人结构治理改革,组建理事会监督考核图书馆各项工作,引入服务外包机制承担部分流通工作。发挥阅读志愿者力量,招募大学生、教师等志愿者500余人,并与宁大科技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达成长期合作协议,充实假期雏鹰志愿者队伍,开展“树袋熊”“听镇海老故事·学宁波老话”等系列活动等。创新服务点单配送机制,为基层配送阅读活动100多场次,惠及读者5000多人,有效带动社会化阅读氛围。  三、虚实联动,打造智慧化阅读圈。将数字资源、数字化阅读平台建设引入市民阅读,依托全区文化共享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等平台,投放24小时自助图书馆13台,实现图书借还6.5万册次,办证2100余个。搭建书香镇海数字阅读平台,在公共场所建设20个云屏数字借阅机,与中文在线合作开发图书APP“日阅通”,内涵15万册正版图书资源和3万多集曲艺、相声、小说等多种听书资源,下载量达4万余次;借助APP交流功能,吸引上千位读者加入“书香镇海”读者群,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新增粉丝7300多个。〔宁波镇海区委宣传部供稿〕 舟山定海区构建“书香定海”全民阅读体系   舟山定海区通过完善阵地设施、建强服务团队、创新活动模式等,打造“书香定海”品牌,全域化提升全民阅读水平。  一、注重阵地建设,创新阅读平台。加强纵横覆盖、多点布局的阅读阵地网络建设,提升定海区图书馆为国家一级馆,建成乡镇图书分馆5家。面向机关、学校、企业等建设“流动图书站”60家、农家书屋76家、城市书房3家。设立“数字图书馆”,建成手机门户网站、学分乐园、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网络服务平台,实施馆际资源共建共享工程,依托网上“文化超市”年均配送图书1.5万册。建设“有声图书馆”,订制文化、戏剧、音乐等盲人读物2G,提供语音、音频加载等无障碍服务。  二、注重队伍建设,创新阅读服务。广泛吸纳教师、学生、专家等社会力量,充实全民阅读服务供给主体,组建由汉文化学社、国学经典诵读会、读书社、慈善义工小分队、少儿英语小分队等7个社会民间团体组成的志愿者团队。推出“图书志愿者”服务行动,面向低收入困难家庭、外来务工子女、老龄读者、农渔民群众等特殊群体开展无偿公益服务,提供培训、送书、送讲座等多门类服务,已组织开展“读书益智”“爱心送读”“经典诵读”“草根讲师进社区”四大图书志愿者公益活动200余场次,惠及群众万余人次。三、注重品牌建设,创新阅读模式。打造“书香定海”品牌,开展少儿悦读故事会、微书评大赛、“智在必得”读书知识竞猜等读书活动,举办“书香社区”“寻找藏书达人”等评比活动,年均举办各类阅读活动100余场次。创新研发“学分乐园”知识币系统,现已有注册用户3000余人,读者可通过每日签到、借书换书、志愿服务、参与活动赛事等“赚取”知识币,驱动阅读模式向多元化、人性化、趣味化转变。〔舟山定海区委宣传部供稿〕            【观点摘编】 新媒体环境下全民阅读呈现四大变化趋势。一是全民阅读呈数字化趋势。据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为79.9%,数字化阅读率连续8年增长达到68.2%,人均每天微信阅读时长为26.00分钟。“单读”“单向街书店”“有书”“咪咕阅读”等一大批专注阅读的微信公众号、APP极大推动了全民阅读氛围的形成。二是阅读变“共读”。“线上组队读书”受到年轻人的追捧。微信公众号、微信读书群等新媒体提供了带动性极强的虚拟读书平台,如微信公众号“有书”发起“每周共读一本书”计划、“薄荷阅读”举办“100天阅读训练营”等,通过阅读打卡、分享读书心得等方法克服阅读惰性。线上线下互动形式多样,新世相“丢书大作战”将10000本书投放于北上广各条地铁线路内进行传递;“单向街”线下书店举办读书沙龙、读者见面会等。三是优质内容引导。各类新媒体读书策划团队致力于用优质内容解决“碎片化”“快餐化”“浅阅读”等问题,为对不同类型读者提供个性化的阅读推送和服务。如“十点读书”公众号旗下拥有十点电影、她读、十点读书会等子品牌公众号,“网易蜗牛阅读”推出专业领读人带着用户深度阅读。四是探索商业变现。新媒体阅读的背后商机无限,目前主要是广告收入、会员费、文化教育类的电商产品售卖和知识服务收费等。如“咪蒙”等公众号根据读者阅读兴趣插入广告;“十点读书”电商平台“十点好物”出售生活、时尚、文创相关精选商品;“十点课堂”拥有15万付费用户,每月500万以上的营收。〔遂昌县委宣传部供稿〕  传统出版企业数字阅读转型呈现六大趋势。一是打造数字阅读载体。加强与技术商合作开发、运营数字出版产品,如中版集团与歌华有线联合打造少儿主题三网融合发布平台“咪呀”APP等。二是数字阅读“品牌化”转型。通过品牌保护、品牌提升、品牌延伸等使品牌资产保值增值,如《三联生活周刊》发布新媒体品牌“松果生活”、长江文艺出版社打造“中国好小说”满足碎片化数字阅读需求等。三是推进线上“走出去”。采用本地化代理、国际发行平台和直销相结合的渠道营销模式等,实现数字平台“出海”,如安徽出版集团开发多媒体教材“沉浸式幼儿多媒体汉语学习”项目,布局“一带一路”使国外青少年接受中华优秀文化熏陶。四是资源跨界深度合作。不断深化与新兴出版在内容、渠道、经营等领域的融合,打造“金融+”“服务+”等多维理念。如时代新媒体出版社构建“1+3”全媒体出版数字运营生态圈,打造“时代e博”数字出版品牌,搭建“时代出版在线”“时代教育在线”“时代书香在线”三大云平台,实现“数字出版、行业服务、商务运营”融为一体。五是利用“知识元”重组数字出版方式。利用碎片化深度加工、人工智能化数据挖掘、内容动态重组等手段,完善数字出版管理与经营模式。如人民出版社开发“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资源数据库”,推出“党员小书包”等数字产品,适应碎片化的学习、考评需求。六是创新开发有声读物。有声阅读满足碎片化阅读需求,延伸阅读定义,成为数字阅读新力量。出版企业加快包括有声读物在内的多元电子产品的创新开发促进数字阅读发展,如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推出“去听”APP、豆瓣上线内容付费产品“豆瓣时间”等。〔海宁市委宣传部、桐乡市委宣传部供稿〕  国外全民阅读品牌化推广的主要做法。一是凸显品牌名称与标识设计的感召力。如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管理局开展的“读吧,新加坡!”、英国阅读社主办的“夏季阅读挑战”等活动均通过简单易记的品牌命名透视产品属性,方便受众直接感知活动内容。而美国教育协会开展的“读遍美国”活动则以经典卡通形象“戴帽子的猫”作为标识,运用于所有活动参与者的宣传与装饰上,使得品牌形象深入人心。二是注重用户群与推广目标定位的精准性。用分级分众的标准制定针对性的活动品牌定位。如英国国家慈善机构主办的“预定一空”阅读推广活动定位于所有7年级学生提供免费读书,目标是培养学生独立选择图书的能力及阅读方面的技巧;而美国“触手可读”活动则主要面向6个月-5岁的儿童尤其是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儿童,其目标是使家庭困难的儿童群体也能在入学之前掌握一定的阅读、识字和语言表达能力。三是运用宣传推广方式的多维性。除通过多样化的纸媒和电子媒介进行推广外,还借助现代交互式工具促进参与者之间的交流,如“读遍美国”“读吧!新加坡”等活动在其网站主页提供Facebook、Twitter、YouTube等平台让读者进一步分享阅读心得。另外,推广活动非常注重与公共机构、社会各界名人开展合作,美国出版商协会开展的“直击阅读”活动就邀请过前美国第一夫人劳拉·布什、美国足球运动员亚历山大·摩根等诸多知名人物参与其中。四是确保品牌维系举措的创新性。以英国“夏季阅读挑战”活动为例,其推广对象是4-12岁的儿童,通过开展“阅读迷宫”“一起阅读”“故事实验室”等系列主题活动,不断更新活动内容来确保此项活动持久的创新性。“读吧!新加坡”活动则根据活动主题不断更新阅读形象大使,扩大读者群体参与的积极性与受众面。〔庆元县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 第25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7年4月24日 【工作交流·弘扬核心价值观】□瑞安市健全长效制度推进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实□宁波鄞州区“四字诀”建设“道德义乡”□台州黄岩区以“三见三好”推动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实□诸暨市志愿服务奏响核心价值观和谐之音 【工作动态】□首届“三毛散文奖”圆满落幕□杭州市创新金融支持助推主旋律影视作品创作生产      【工作交流】 瑞安市健全长效制度推进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实   瑞安市注重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常态化培育,通过褒奖、激励、传承、践行等机制建设,推动践行核心价值观成为全社会的主动行为和自觉行为。  一、建立道德典型选树关爱机制。一是道德基金规范化。由政府牵头成立百万元“瑞安市道德模范专项基金会”、200万元“瑞安农商银行·最美瑞安人关爱基金”等道德建设专项基金,出台《“最美瑞安人”基金管理办法》,用于帮扶和激励道德典型。调动社会力量设立各类民间道德奖项372项,奖金总额达910万元,其中“郑明陈华鑫诚信道德基金”“华峰品德奖”等4个民间道德基金均为百万元以上。二是道德选树常态化。连续9年开展道德模范评选,连续4年开展感动瑞安十大人物评选,表彰五届瑞安市道德模范51名,200余人获“最美瑞安人”荣誉称号,其中6人入选中国好人榜。2015年以来,累计1127人获各类民间道德奖。三是道德关爱制度化。制订《瑞安市道德模范优惠待遇政策规定》,从日常生活支出、健康体检等方面实施优惠,如享受就医“绿色通道”、免费乘坐公交车、每年3000多元的生活必需品礼包,并在全市率先实施道德模范创业贷款工程。  二、建立家风家训挖掘展承机制。一是“述”出好家风。系统性推出家风家训口述历史项目,通过召开专题会、寻访代表家庭与个人等方式,挖掘提炼家风好故事,并通过建立数字资料库、拍摄5集纪录片、编撰5卷本丛书、举办巡展等方式加以呈现宣传。首期确定非遗文化传承人、革命前辈、历史文化名人后裔等受访者20人。二是“亮”出好家风。将家风建设纳入“五型”机关创建考核和党风廉政建设,组织开展机关党员家风家训的征集与宣传。把好家风融入农村文化礼堂、社区文化家园建设,组织开展“立家规传家训”和“好家风家庭”褒奖礼仪等活动。依托博物馆、图书馆和文化礼堂等进行家风家训巡展。三是“传”出好家风。组织中小学开展“好家风伴我成长”“传承家风、弘扬校风”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把好家风故事编成音乐快板《六大娘夸媳妇》、歌曲《最美的歌献给妈妈》等,组织“我们的家风”故事会等活动。  三、建立善行好事引导动员机制。一是搭建固化宣传引导平台。在《瑞安日报》刊发“德润瑞安”专题近100期,瑞安电视台开设“最美人物”专栏,印发宣传道德模范画册、事迹集光盘10000份分发到中小学校、村居社区,综合运用报告会、图片展、演出等形式展示道德模范风采。二是构建多元志愿服务队伍。健全全市志愿服务招募培训、管理激励体系,建立志愿服务总站或志愿组织240支,实名注册2万余名。成立以1+188个网络文明服务工作QQ主群为框架、2000余名网络文明服务志愿者为基点的网络文明服务志愿队体系,广泛开展圆山区留守儿童梦想等活动。三是营造良好社会参与氛围。汇聚民营企业参与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华峰、瑞立、荣光等数十家企业单位募捐240万元,首创“新居民爱心基金”,用于关怀新居民。万松茶亭创办者诸葛银火先进事迹宣传后,热心群众众筹集资37余万助力免费烧茶公益矩阵,年受益群众超240万人次。〔瑞安市委宣传部供稿〕 宁波鄞州区“四字诀”建设“道德义乡”   宁波鄞州区围绕“倡”“树”“弘”“重”四字诀,大力培育选树道德典型,着力建设“义乡鄞州”。  一、倡古风。挖掘地域文化内涵,对自南宋史浩建立义庄义田至今的“义人义事”进行梳理,编撰出版慈善专业志《鄞州慈善志》,挖掘保护本地义庄义田等史迹29处。制订“义乡鄞州”主题宣传实践活动三年行动计划,对各部门、镇街进行考核,部署讲好“义故事”、表彰“义人物”、打造“义平台”等七大行动,鼓励引导社会各界力量共建“义乡”品牌,多家本地企业设立企业委托等基金。面向全国征集确定“义乡鄞州”LOGO和形象标识,确定“千年义乡·厚德鄞州”为主题口号,“蝶恋花”图形为形象标识;编制《义乡鄞州》主题曲。  二、抓培育。将好人选树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考核,区级层面开展身边好人、最美人物、道德模范等三大评选,镇街开展慈孝之星、巾帼明星等典型选树,“星光之河”人物库储备各类道德典型580余名,全区12人入选中国好人、1人获评全国道德模范。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道德典型宣传报道工作的意见》,开展“关注一线 寻找最美”等系列新闻实践活动。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寻找最美活动,整合鄞州发布、鄞州新闻网等网络媒体平台,强化对于涉鄞好人好事舆情的检索、研判,对于特别重大的线索组织记者进行深入采访挖掘,对成功推荐好人、拍摄感人事迹并上报的网友予以物质激励,营造人人“找最美”的良好网络氛围。  三、弘正气。建设1万余平方米的公益慈善综合体——善园,将全区繁华的商业街贺丞路、天童路作为道德模范长期固定展示街区,建设福明公园“最美鄞州人”展示基地、“天天道德体验馆”等。区级“一报两台一网”开设“义乡鄞州”“身边的感动”等栏目,推出“最美鄞州”微信公众号,组织记者、网评员撰写主题文章,对“鄞州好人”进行常态化宣传。开展“义乡鄞州·信义故事”“寻找鄞州道德地标”等活动。组建“义之声”主题宣讲团,开展“点单式”先进典型事迹宣讲1000余场。以先进典型为原型创作《小巷总理》《造桥女孩》等文艺精品,获得多项国家级、省级奖项,在全区公交车等公益广告平台进行滚动播放。  四、重礼遇。出台《鄞州区帮扶和礼遇身边好人实施办法》,通过政府财政、社会捐助、企业冠名等资金筹措方式,确立就学、就业、就医等十大帮扶礼遇。设立道德模范专项慰问基金,每年对生活困难者进行资助。鼓励有条件的个人和企业、协会、基金会等设立民间奖项,已有40余家企业、150多个村民委员会设立道德典型奖项,75个文化礼堂、200多个道德讲堂以不同形式设立好人榜。落实区领导联系慰问道德模范机制,举办重大文化活动、庆典活动等邀请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参加,让道德典型成为社会关注、人人向往的对象,进一步提升引领作用。〔宁波鄞州区委宣传部供稿〕 台州黄岩区以“三见三好”推动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实   台州黄岩区着力在“见景、见人、见事”上下功夫,发挥“好氛围、好典型、好故事”的引领作用,推动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一、价值“见景”,营造“好氛围”。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市政建设和城市环境,精心打造核心价值观“公共展厅”,建成西江公园“乡贤浮雕墙”、72巷“影像画廊”、世纪花园小区“铁艺群”等一批主题公园、街巷、社区以及100个“和美”楼道、庭院。将核心价值观与黄岩本土元素相结合,广泛开展“德行黄岩”活动,设计推出主题logo、系列标语和形象标识,利用墙绘、张贴画、LCD视频、景观小品等载体,在公共场所显著位置广泛张挂播放,打造“抬头可见、驻足即观”的主题宣传“风景线”。二、价值“见人”,培树“好典型”。深入开展“最美风尚”培树行动,以连续坚持20年的“橘乡新事双月评”为主抓手,广泛挖掘各行各业“最美”典型,建立700余件的“好人好事”数据库。建成最美黄岩人主题宣传一条街,精选“中国好人”赵国友、“浙江骄傲人物”彭彩荷等24位最美人物,以公益灯箱广告等形式在城区主干道集中布展。成立“最美”关爱专项基金,用于救助生活困难或遭受重大疾病的“最美人物”,持续兴起“学习最美、关爱最美、践行最美”的热潮。  三、价值“见事”,讲述“好故事”。在区级新闻媒体、主要网站、公众号开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行黄岩”等专题专栏,连续刊播诠释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为民实事、评论文章、公益广告。编印《绽放的橘花——最美故事辑》,拍摄《姐弟》《山道弯弯》《香格里拉之恋》等“黄岩好故事”系列微电影20余部。开展“和美故事汇”主题活动,邀请“最美人物”代表与宣讲团走进学校、社区、企业等,开展巡回宣讲30多场次,以微故事形式传递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台州黄岩区委宣传部供稿〕 诸暨市志愿服务奏响核心价值观和谐之音   诸暨市在文明创建中持续深化志愿服务工作,使其成为广大群众参与道德实践、弘扬时代新风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抓手,推进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  一、构筑平台,推进志愿服务便捷便利。整合党员、青年、妇女、以及红十字会、义工团体、文明单位等社会志愿服务力量,建成“雷锋广场”“诸暨市志愿服务中心”“诸暨志愿服务网”“志愿诸暨”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建设市、镇、村(社区)全覆盖的志愿服务站点,在广场、车站、医院、旅游景点等重点场所设立100个学雷锋志愿服务岗。全市现有各类志愿者队伍697个,注册志愿者6万人,涌现出了爱心蚂蚁、手拉手、快乐爱心、壹加壹等明星志愿服务团队和“青少年心灵花园”“点亮微心愿”“护水哨兵”等一批品牌服务项目。  二、优化设计,推进志愿服务常态长效。出台《关于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实施意见》《诸暨市社区志愿服务实施方案》等系列规范文件,编制《诸暨市志愿服务制度汇编》,完善招募注册、供需对接、服务记录、评价激励等9个方面17项制度。坚持“一区一品、一队一特色”,围绕文明创建、便民服务、科普宣传、平安建设等主题,各窗口行业开展“学雷锋精神、树窗口形象”活动,各学校开展“身边的雷锋”评选,各级妇女组织开展巾帼学雷锋志愿服务,广大群团组织开展“学雷锋、关爱环境”志愿服务等。2016年至今,共开展各类活动4088项,参与人数14200人次,计录服务时长达126万小时。  三、示范引领,推动志愿服务可看可学。每年评选“十佳志愿者”“十佳志愿服务项目”“十佳志愿服务组织”等先进典型。出台《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及志愿服务先进典型的奖励帮扶实施办法》,对优秀志愿者在就学、就业、就医、使用社会公共设施等方面予以优待。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开设“美在身边”“志愿诸暨”“榜样的力量”等专栏进行常态化宣传;利用宣传栏、灯箱广告、LED屏投放《志愿让你我更温暖》《志愿典型就在身边》等公益广告,使志愿者成为人人熟知的“道德明星”。〔诸暨市委宣传部供稿〕 【工作动态】   首届“三毛散文奖”圆满落幕。4月20日,首届“三毛散文奖”颁奖活动在著名作家三毛祖籍地舟山定海区圆满落幕,打响三毛文化品牌工作持续推进。一是高规格推进奖项评审。该奖项由《人民文学》杂志社、浙江省作家协会、定海区委区政府主办,已被列入浙江省三大文学奖之一。大赛聘请著名作家贾平凹、三毛之弟陈杰担任顾问,自去年10月启动征集以来,共收到参评作品590件,参与者除了来自大陆和港澳台地区外,还有来自美国、俄罗斯、加拿大、西班牙等10余个国家的文学爱好者。经多轮评审,共评出获奖作品散文集9部、单篇散文9篇。二是立体式打造文化盛宴。重新修缮三毛祖居,建成三毛书吧、三毛纪念馆。成立三毛研究会,打造“三毛记忆”系列文化活动,组织举办了当代散文创作研讨会、名家讲座、文艺采风、签名售书会、三毛微电影大赛、三毛遗物保护研讨会等系列配套文化活动。制作发放《三毛与定海》《三毛故乡:定海》宣传画册等文化衍生品。三是品牌化推进宣传推广。组织开展“三毛故里媒体采风行”“走进三毛的文艺世界”“两岸四地话三毛”等体验式外宣、网宣活动,邀请人民日报、新华社、凤凰周刊、香港文汇报、台湾联合报等40余家境内外媒体、30余位三毛粉丝亲身走近三毛故乡,感受三毛文学,刊载相关报道100余篇(期),传播范围首跨亚、欧、美、澳四洲,“三毛散文奖”百度搜索结果达197万个。〔舟山定海区委宣传部供稿〕   杭州市创新金融支持助推主旋律影视作品创作生产。杭州市文创办与杭州银行文创支行、杭州联合银行文创金融服务中心、中国建设银行天水文创专营支行3家银行签订风险协议,引导社会资本组建基金9只,带动社会资金13亿元。截至目前,《人民的名义》《鸡毛飞上天》《建军大业》《纪委书记》《营救飞虎队》等多部主旋律影片得到支持。一是以“风险池”模式提升信贷规模。具体合作方式为市文创办为向银行提供“风险池”保证金,银行根据“风险池”内金额向文创类企业提供10至15倍的授信贷款。如市文创办与杭州联合银行文创金融服务中心于2016年5月签订“风险池”协议后,该行50%的信贷都投向了文创影视制作产业。二是组建以主旋律影视作品为重点服务对象的投资基金。落实4000万元资金成立首期文创产业投资引导基金,用于对优秀文创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对优秀影视作品特别是主旋律影视作品进行重点投资或直接融资。鼓励基金与社会资本合作成立子基金,引导更多社会资金参与到主旋律影视行业中。三是落实主旋律影视作品信贷贴息政策。落实文创企业信贷贴息政策,对主旋律影视作品给予最高可达项目贷款利息50%的贴息。截至目前,已落实《鸡毛飞上天》《营救飞虎队》等多部主旋律影视项目贷款贴息资金超70万元,有效降低文创企业信贷成本。〔杭州市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第26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7年4月26日  【坚决打赢劣V类水剿灭战③】 □我省开展“百万志愿者服务治水”文明行动□我省吹响“剿灭劣V类水”宣讲集结号□温州市“三个三”深入推进“治水剿劣”大宣讲□台州市“三个最强”吹响剿劣宣讲集结号□杭州富阳区“四支队伍”走村入户讲治水□瑞安市“百人千场治水大宣讲”推进治水剿劣入脑入心□绍兴上虞区“三加三化”造浓剿灭劣V类水宣传氛围□玉环县借力《榴岛聚焦》舆论监督倒逼剿灭劣V类水    我省开展“百万志愿者服务治水”文明行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剿劣宣传工作会议精神,省文明办牵头开展了“百万志愿者服务治水”文明行动,组织全省各级各类志愿者积极投身剿劣行动,立下“军令状”、吹响“冲锋号”,以星火燎原之势拉开剿劣序幕。  一、爱乡护水,吹响百万志愿者集结号。全省志愿者积极响应剿劣号召,已有150多万志愿者投身剿劣行动,建立5224支志愿服务队,认领主要河段3000余条,设立河段长10000余名,开展各类生态环保主题活动3500余次。青年志愿者“河小二”全过程、全领域协助河长治水,并将每个月的第一个星期日设为“河小二”集中护水日;武林大妈、河嫂、江嫂等巾帼志愿者组建宣传队、劝导队、护河队等六支队伍,开展“清水治水、美丽人居、剿劣先行”志愿行动;环保志愿者组建宣讲团、专家团、监督团开展专业治水系列行动,设立专业培训基地,指导支持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开展“清源行动”。此外,社会各界对加入剿劣志愿服务热情高涨,外国友人也积极参与其中,杭州上城区组建“小洋人”护水志愿服务队,运用“智慧上城”公益地图参与巡河治水行动等。  二、巡河问水,监测劣质水用上高科技。志愿者们面对剿劣行动任务重、范围广,巡河耗时久、盲点多、死角不易发现等情况,纷纷借力智能高科技提升治水实效。如利用微信直播实时播报治水动态,发现污水排放、垃圾倾倒、电鱼炸鱼等行为第一时间拍图上传微信群,无法处理的@治水办工作人员进行调处,实现“线上+线下”的共同监管。宁波市依托智慧城管案件处置平台,组建治水观察员志愿者收集河道各类问题,并通过发现、反馈、中转、处置等环节,使剿劣行动“有回音、可持续、出效果”。温州、金华等地志愿者使用无人机遥感检测器进行航拍,借助“电子眼”俯瞰依靠人工难以到达的区域,采集涉劣河段水质动态,为精准制定剿劣方案提供参考和依据。省水利厅推出“河道清理”手机APP发动全民参与剿劣,最大限度收集河道问题,创建智慧治水新样本。  三、清源净水,打造志愿者治水新品牌。百万志愿者服务治水行动,涌现了一批社会影响力较大、群众认可度高的治水新品牌。如打造“河小二”品牌的视觉创作和融媒体主题作品,设计推出一系列“河小二”形象微信表情包、原创漫画、MV等,“河小二”志愿者家喻户晓;台州市还通过设置青年治水活跃度、品牌知名度和活动影响度等评价要素,定期发布“河小二”青春治水指数。温州市12所高校开展“新青年下乡”剿劣行动,重点围绕20个县控以上劣V类水质断面开展活动;衢州市推出“骑行河长”,志愿者骑车穿行于河网,一旦发现水体浑浊情况随时拍照上传“骑行河长”联络群;舟山市成立“小小志愿者”队伍,组织少先队员到治水现场开展水源地保护、水环境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等。  四、固本培元,促进志愿者治水长效化。剿劣成果巩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建立长效机制至关重要,为此,全省大部分地区建立志愿者与劣V类小微水体“一对一”的结对关系,明确工作内容和重点,提出“一周一巡查”“一塘(渠)一记录”“一月一活动”等工作机制,承担起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等日常治水任务。积极开展公益创投活动,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剿劣,为志愿服务长期有效地开展注入动力。如温州市评选确定50个剿劣志愿服务项目,吸引创投资金20余万元;嘉兴市“潮公益”公益平台,以学雷锋志愿服务伙伴计划的合作形式推出治水相关志愿服务项目;各地“百米志愿岗”“小红帽”等长期志愿岗不断涌现,将志愿者转变为日常治水主力军,促进志愿服务规范化、制度化,推动志愿者治水常态长效。〔省文明办供稿〕   我省吹响“剿灭劣V类水”宣讲集结号   全省宣传文化系统广大宣讲员按照“万名宣讲员讲治水”宣传行动的要求部署,迅速吹响“剿灭劣V类水”宣讲集结号,强势推动剿劣工作家喻户晓、入脑入心。  一、兵马集结,培训先行。举办全省专题宣讲培训班,各市、县(市、区)委宣传部理论党教处长、讲师团负责人、治水办负责人,以及各地理论宣讲骨干等共300余人参加培训。省治水办主任助理韩志福、省“剿灭劣Ⅴ类水”首席技术顾问汪小泉做专业辅导报告,杭州、宁波、湖州、台州、丽水、金华等地做治水宣讲工作经验交流和示范宣讲,为后续全省各地开展“剿灭劣V类水”宣讲工作奠定扎实基础。  二、全面出击,队伍争先。培训动员后,全省各地宣讲队伍迅速发动前往剿劣一线,开展治水巡讲。如瑞安市开展“百人千场讲治水”宣传活动,市镇村三级联动挖掘各行各业具有宣讲经验的教师、公益达人、行业专家等组成百人治水宣讲团,结合专业特长开展剿劣宣讲。台州黄岩区充分发挥全区315名“乡村大使”作用,围绕“剿灭劣V类水”主题,创作黄岩白搭、小品、三句半、顺口溜等群众喜闻乐见的乡土文艺宣讲作品,深入基层开展宣讲。  三、形式多样,注重实效。借助文化礼堂、网络课堂等阵地,创新形式、因地制宜开展接地气、聚人气的宣讲活动。采用故事段子、乡音快板开展巡回宣讲,如松阳宣讲团队方言快板《剿灭劣V类水很重要》、温岭方言对口板《“五水共治”要讲水》等,以说唱形式生动阐述治水重要性;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党课在线教学等开展网络宣讲,如桐乡制作H5治水网页增强网民参与感强,瑞安通过“瑞安宣传”公众号理论党教专栏开展微党课在线教学等,有力拓宽宣讲覆盖面;编演治水主题小品、曲艺、舞蹈等节目开展文艺宣讲,如平阳县送“剿灭劣V类水”专题文艺演出进文化礼堂,受到群众欢迎。〔省委讲师办供稿〕  温州市“三个三”深入推进“治水剿劣”大宣讲   温州市组织开展“千名宣讲员走进治水剿劣第一线”宣传行动,推动“治水剿劣”宣传宣讲全面铺开、形成热潮。  一、“三团”作战让“治水剿劣”入脑入心。一是技术服务团用科学知识专业宣讲。组建“全面剿灭劣V类水技术专家指导团”,开展专业会诊和讲解,印发《剿灭劣V类水知识宣传手册》1万余册。如温州肯恩大学外籍生物学讲师托比,受聘为温瑞塘河管委会专家组成员,带领学生开展生态治水课题的研究和宣讲。二是市民宣讲团用身边故事生动宣讲。依托市民宣讲团四级网络,广泛宣讲治水剿劣行动的任务要求、进展情况、取得成效。已组建各类宣讲团200余个,开展宣讲1200余场。如永嘉县整合绿色环保志愿者协会等社团资源,结合学生春游活动带领巡河游河,宣讲生态科普知识。三是青年志愿团用实际行动示范宣讲。开展“新青年下乡”治水剿劣行动,组织600余支队伍,5000余名学生深入治水一线,开展“五水共治”和剿灭劣Ⅴ类水专题宣传教育,已累计开展各类宣传活动1000余场次。  二、“三艺”结合把“治水剿劣”演好演活。一是与院团文艺结合。与市民文化节、送戏下乡、文化走亲等文化服务相结合,组织文艺院团、市民艺术团、文艺小分队等,用歌舞曲艺、小戏小品、快闪快板和摄影展览等形式,宣传治水成果。如市民艺术团已走进百余个文化礼堂,为基层村民献演剿灭劣V类水文艺演出。二是与草根文艺结合。强化“互联网+宣讲”,将草根文艺搬上互联网,扩大宣讲受众群。如草根宣讲员陈永锡的方言散讲《剿灭劣五类水共创温州生态之城》等借助微信、微博、APP等广泛传播,深受基层欢迎。三是与精品文艺结合。抓好新编现代越剧《雁山春曲》、大型声乐组曲《秀美乐清》、电视纪录片《塘河》、电视纪录片《塘河记忆》等重点作品的创作和传播。  三、“三地”发力把“治水剿劣”讲深讲透。一是主题宣讲赛演阵地。市县联动开展党员干部“勇立潮头话担当”微型党课赛课,选拔一批优秀课件和优秀宣讲员,通过“宣讲走亲”、巡回宣讲不断扩大宣讲效果。二是礼堂讲坛浸润阵地。发挥基层党校、道德讲坛、文化礼堂、高校思政课堂等阵地作用,促进“治水剿劣”宣传全覆盖。如鹿城区组织开展“百场宣讲进礼堂”“治水宣讲进百校”等活动,推出“348”微宣讲(3分钟解读、4分钟动漫、8分钟课堂)。三是理论政策阐释阵地。在温州日报《求索》理论专版、温州电视台《求是》理论专栏、《求真》理论专刊等平台,撰写理论阐释、网络评论等文章,加强治水理论宣传阐释。如《求索》理论周刊每期推出“应知应会”专栏,强势推进“治水剿劣”宣传普及。〔温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台州市“三个最强”吹响剿劣宣讲集结号  台州市以“三个最强”为主抓手,全面部署开展“剿劣”宣讲工作,为剿灭劣V类水营造浓厚氛围。  一、两会一赛,夯实“剿劣”宣讲最强基。一是组织“剿劣”专题培训会。组织全市100余名基层理论宣讲骨干参加培训,邀请水利部门专家作辅导报告,市环保志愿者协会、黄岩乡村大使、温岭市“乡村课堂基层百课”宣讲团讲师等分享治水宣讲经验。二是召开“千名宣讲员讲治水”动员会。召开专题动员会,动员组织由宣传、环保、水利、农办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领导干部宣讲团近千名进村入户开展基层宣讲。如路桥区蓬街镇动员全镇105个河长成为驻村百晓宣讲员,制作治水剿劣手绘“水情宣讲图”。三是举办治水好故事大赛。发动“百姓故事宣讲团”“草根讲师”“乡土宣讲员”等宣讲队伍,以蹲点体验、换位实践等形式,深入治水剿劣现场,创作了《家门口的那条河》《剿灭劣V类水惠民生》等一批有血有肉、见温度见感情的剿劣作品。  二、全民参与,凝聚“剿劣”宣讲最强力。一是巡回宣讲。组织党员志愿者、青年“河小二”“乡村大使”“乡村民嘴”等基层宣讲员,深入农村文化礼堂、社区、广场、公园和农贸市场等人流集聚地,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开展宣讲活动。二是图文宣讲。制作画册挂图下发到各农村文化礼堂、企业文化俱乐部及广大中小学校,开展全市公共图书馆流动图书车保护水资源专题送书下基层活动,举办治水知识科普进广场活动。三是联合宣讲。将“剿劣”宣讲活动与世界水日、全民读书月、文艺下乡等活动相结合,合力吹响“冲锋号”。  三、三微联动,奏响“剿劣”宣讲最强音。一是开设网络宣讲微专栏。在台州宣传网、“台州发布”和各地新闻网站等平台开设《剿灭劣V类水 创建美好家园创造美好生活》《治水美谈》《治水我能行》等宣讲专栏专题,及时上传更新优秀治水宣讲作品,扩大宣讲覆盖面。二是组织网络互动微宣讲。开展“百名河长讲治水”活动,邀请基层河长做客网络演播室畅谈治水措施、治水进展、治水成效、治水故事,与网民开展网上互动交流。三是创作网络文艺微作品。以“治水剿劣在台州”为主题,组织制作治水公益沙画、治水系列漫画图解、3D动漫视频、河长连环画等作品,生动简洁传递治水剿劣理念。〔台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杭州富阳区“四支队伍”走村入户讲治水   杭州富阳区组建四支宣讲队伍,开启覆盖全区的“治水我有责、宣讲我先行”全员宣讲模式,推动剿劣工作家喻户晓、入脑入心。  一、城乡组团竞赛讲。开展全区“城乡组团竞赛活动”,38名区领导带队,91个区级机关参与,以乡镇(街道)为单位组建24个团队,通过“组团服务、捆绑考核”的形式,进行“领导干部带头讲、区级机关单位组团讲、乡镇(街道)主动讲、村(社)班子跟着讲”的联动宣讲,一以贯之、一讲到底、一户不落,营造城乡互帮互学、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二、区管干部走亲讲。依托区级机关区管干部的“返乡联村、结对走亲”活动,组织每位区管干部在回到原籍村进行结对走亲、蹲点调研和发展帮扶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治水宣讲,做到联村不忘讲治水,走亲不忘话治水。让干部沉到村里、进到户里宣讲,以点扩面让治水进村入户,入耳入脑。目前,区级机关616名区管领导干部已全部进入全区276个村逐步开展宣讲。  三、专兼职宣讲队大力讲。充分发挥区委讲师团、关工委讲师团、普法讲师团和24支乡镇(街道)业余宣讲团等各类专兼职宣讲队伍的作用,深入基层一线,广泛开展剿劣政策和理论宣讲,为党和政府的治水部署开宗明义,为党和政府的剿劣行动点赞鼓呼。  四、治水职能部门重点讲。区治水办协调区环保局、区水利水电局、区城管局等相关职能部门,动员单位干部,布置工作任务,通过走访调研、专题报告等“工作+宣讲”形式,对治水剿劣重点工作、重点地区、重点企业和重点人群开展有的放矢、重点突出、权责并重、法理兼明的宣讲。〔杭州富阳区委宣传部供稿〕 瑞安市“百人千场治水大宣讲”推进治水剿劣入脑入心   瑞安市通过深掘人才,精编教材,精心组织“百人千场治水大宣讲”活动,营造百人说治水、全民学理论,共同打赢治水剿劣攻坚战的浓厚氛围。  一、逐级发动汇拢治水宣讲人才。市镇村三级联动,挖掘各行各业具有一定宣讲经验的教师、律师、公益达人、行业专家等组成百人治水宣讲团。积极搭建宣讲平台,通过现场演练、微型党课比赛等实战演练培育骨干宣讲团。打造品牌扩大活动影响,通过活动前乡村海报、单位横幅,活动中群众互动、媒体采访,活动后全媒体联动报道等形式加大“百人千场治水宣讲”宣传力度,形成以点带面的示范效应。  二、部门联动汇编治水宣讲教材。针对宣讲团队人员多元化、治水剿劣政策理解参差不齐等特点专门召开治水宣讲备课会,统一宣讲任务,明确政策导向。梳理中央、省市重要治水理论热点和政策法律,搜集瑞安各级治水剿劣动态进展、最美治水人事迹,精心编制“百人千场治水大宣讲”宣讲教案。整合现场感强、分量足的调查报道、深度报道、系列报道,形成宣讲活动教案、微型党课课件、讲课PPT、视频,在宣讲辅助时灵活使用。  三、线上线下推动百人千场治水宣讲。依托进机关事业单位、进学校、进企业、进文化礼堂“四进”活动,针对不对地点,分派不同人员,采用段子、乡音、快板开展巡回宣讲。把宣讲内容制成宣传小册子、光盘,分发至各部门单位、文化礼堂,选取精彩宣讲录制成视频分期在电视荧屏上进行播出,上传“百人千场大宣讲”视频到“瑞安宣传”公众号理论党教专栏,开展微党课在线教学,着力拓宽宣讲覆盖面,深化群众治水理论基础。〔瑞安市委宣传部供稿〕  绍兴上虞区“三加三化”造浓剿灭劣V类水宣传氛围   绍兴上虞区以“三个加”为抓手,着重在剿灭劣V类水宣讲方式、内容和效果上做好深化文章,造浓宣传氛围。    一、“宣讲+演出”,宣讲方式多样化。组建由机关干部、党校老师、退休教师和社科工作者组成的全区剿灭劣V类水百人宣讲队,举行微宣讲大赛,选拔优秀选手,深入农村文化礼堂和乡镇、街道治水一线开展巡回宣讲32场。创作《夸夸河长孟来宝》《治水村官》等一批“讲治水”“演治水”的小品、快板、莲花落和歌舞等文艺作品,下基层开展“水美人和”采风巡演21场。  二、 “理论+故事”,宣讲内容生动化。综合运用动漫、图文等形式编印剿灭劣V类水宣讲资料,明确劣V类水等各类名词概念。开展社科理论工作者蹲点调查行动和剿灭劣V类水主题征文活动,撰写《引导乡贤回归助力打好“剿劣战”》等调研报告、散文论文及言论观点等稿件27篇,阐述上虞治水成就和经验。选树治水网红书记孙宝良、“最美河长”谭伟、治水乡贤尹文贤等一批治水典型,分赴乡镇街道中心村等剿劣现场宣讲治水经验。  三、 “媒体+网络”,宣传效果最大化。在上虞日报、上虞电视台等传统媒体上开设“深化五水共治 剿灭劣五类水”、“最美治水人物”专题专栏,刊登《铁腕治水,打造“梦漫水乡”》等治水报道累积85篇(次)。利用上虞发布、上虞新闻网、上虞视听网、上虞手机台等新媒体平台,广泛推送《小手拉大手,清水护家园》等各类剿劣信息100篇。探索微信、微博直播的宣传新模式,组织21支“河小二”志愿服务队伍每月一次直播治水剿劣志愿服务,共计开展图片、文字直播36次。〔绍兴上虞区委宣传部供稿〕  玉环县借力《榴岛聚焦》舆论监督倒逼剿灭劣V类水   玉环县充分运用媒体力量,开辟建设性舆论监督栏目《榴岛聚焦》,自曝家丑、自揭短板,强势倒逼剿劣任务落地生根,全县剿劣工作势如破竹。  一、聚焦曝光查找问题。在电视台开辟《榴岛聚焦》专题栏目,组织媒体记者深入基层蹲点采访、明察暗访,把监督镜头对准主要河道、小河小溪、小沟小渠,确保曝光无禁区。在每周一期电视曝光的基础上,拓展传播平台和渠道,将曝光内容第一时间在掌上玉环APP、玉环发布微信公众号、玉环广电网等新媒体实现多终端发布,增强监督影响力,每期播放量均超2万次。  二、聚焦问题落实整改。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对《榴岛聚焦》栏目每期必看、每期必问、每期必批。被曝光涉事单位负责人必须在第二日接受采访,河道河长面对镜头公开承诺表态,“两代表一委员”进行现场评议,形成“不整改就无退路、改不好就无面子”的强大声势。建立“栏目报道事项整改落实反馈机制”,在每期曝光后发布督查通报进行监督整改,对回应不及时、整改不到位的单位进行考核扣分。如玉城街道东门溪雨污混流问题曝光后,县住建规划局、县城管执法局当天立即制定整改方案,全面实施问题河道管网改造维修工程。  三、聚焦长效防止反弹。县委宣传部联合纪委、组织部、考核办等部门,将媒体监督与考核有机结合、与干部任用紧密捆绑,由县考核办定期抽查复核、记录在案,对曝光问题整改后出现反弹的,在年度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坚决巩固治水成效防止反弹。将《榴岛聚焦》视角向建立长效机制和提振干部精气神延伸,更加关注治水成效,反映玉环治水经验,完成由自我曝光到宣传正能量的转变。如近期涌现甘做40年护水“老黄牛”陈启飞的故事,受到民间广受好评和点赞。〔玉环县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第27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7年4月28日   【工作交流·理论中心组学习】 □嘉善县“三个三”抓严抓实中心组学习□绍兴越城区“三式法”推进中心组学习见成效□杭州江干区念好“四字诀”推动中心组学习提质增效□义乌市搭建“三大平台”探索中心组学习新形式 【工作动态】□我省百家公共图书馆联动打造“阅读盛宴”□温州市凸显文化礼堂“红色阵地”功能助力基层换届选举   【工作交流】  嘉善县“三个三”抓严抓实中心组学习   嘉善县充分发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的示范带头作用,创新学习形式,健全学习制度,注重学习实效,切实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和综合素质。  一、推出“三百举措”,提升中心组学习实效。一是百名专家作辅导。建立中心组百名专家库,围绕经济、社会、文化、党建等专题分类建库,及时公布和更新资源库,引领各级中心组共享优质讲师资源。二是百名骨干作宣讲。建立以“形势政策宣讲团”“百姓课堂宣讲团”“善文化·百姓讲师团”百名理论宣讲骨干为核心的“3+N”宣讲团体系,推动镇(街道)、村(社区)品牌宣讲团队建设。创新“互联网+宣讲”模式,建设推广讲师智库系统和预约宣讲平台。三是百名领导作调研。以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改革发展为主线,建立县、镇(街道)、机关部门百名领导干部重点课题项目库。2016年,县委中心组成员共撰写理论调研和心得体会文章107篇,并以读书会形式进行交流。  二、搭建“三大载体”,拓展中心组学习形式。一是定期开设专题辅导讲座。以外请理论专家作专题辅导讲座为主要形式,每年组织不少于10期专题理论学习,原则上每月举办1期。年初县委常委会研究讨论,及时向各级党委(党组)公布学习计划。二是创新交流讲学。创新开设“嘉善论坛”“善政学堂”两大交流讲学品牌,由本地干部、行业领袖等上讲台交流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推动实际工作。其中“嘉善论坛”每年2期,“善政学堂”实行每月双周夜学制,并对讲学和听学干部实行积分制管理。三是多形式辅助教学。开展现场教学,每年组织到其他先进经验地区进行考察学习,拓展工作思路。每季度向中心组成员推荐发放2—3本优秀自学书目,书目同时向各基层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公布。推行网络平台学习,量化督促干部在空余时间网上听课、测考。  三、健全三项制度,推动中心组学习长效开展。一是健全学习考勤督查制度。中心组成员规范使用《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笔记》,每次学习记录做到详细、完整、无遗漏,年底进行集中检查。实行严格签到、请假制度,要求中心组成员平均出勤率不低于90%。二是健全述学评学制度。中心组成员在接受考察时汇报学习情况,在民主生活会上查找学习差距,在年终述学述职述廉活动中评述学习成效。强化基层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考核,每年组织联合集中考核,实行量化打分,评选中心组先进。三是健全定期通报制度。每期中心组学习进行全程录音记录,会后以书面形式下发各基层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进行广泛学习。以中心组名义通报各级基层中心组年度考学成绩和排名,并作为年度考核评先的主要依据。〔嘉善县委宣传部供稿〕  绍兴越城区“三式法”推进中心组学习见成效   绍兴越城区创设新型载体,优化学习服务,完善学习制度,逐步将学习转化为广大领导干部的自觉行动与追求。  一、“菜单式”选学,促进中心组学习多层次、全方位。一是双向互动。积极推行双向互动“菜单式”选学,通过发放意见征集函、开展座谈交流,征集对区委中心组学习专题、专家推荐等意见建议,以此为基础确定“工业设计的越城路径”“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等12个专题的年度学习计划。二是动态调整。部分学习专题扩大至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安排统计法律法规、健康讲座等内容,可根据岗位需求和个人兴趣进行自主选择学习。三是定期推介。每月编发《每月理论学习提示内容》摘要,每两月编辑《区委中心组内部学习资料》,并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理论学习资料,今年来推送六中全会、全国两会精神等学习资料15期,各类学习书籍50余册。  二、“开放式”创学,激发中心组学习有活力、出实效。一是学习旁听。区委中心组每半年邀请市级部门领导、区两代表一委员和部分基层代表进行学习旁听点评。区委宣传部牵头组成旁听小组,每月2次对镇街、部门学习研讨情况进行旁听点评,并录制学习视频进行交流。二是分散座谈。区委中心组成员经常性以分组座谈、调研走访等形式开展互动式学习,广泛听取基层反响和意见。如在3月份“站在新方位 越城如何崛起”大讨论中,区委中心组成员分头分组召开座谈23场,邀请专家学者、高层次人才、企业家等为越城转型发展把脉开方。三是基层讲学。结合领导干部“七联”机制,制订区领导下基层上党课计划。今年来,全区副科以上领导干部下基层宣讲552人次,受众近万人。  三、“量化式”督学,推进中心组学习规范化、制度化。一是系统定标。出台学习量化考评标准,形成点面结合、上下联动的量化考核体系,强化学习引导。区委中心组建立交流研讨、专题调研、讲学述学、带学促学、学习旁听和学习考勤等六项制度,镇街、部门机关党委(党组)落实周一夜学、在职自学、考勤考核、讨论交流、课题调研等学习机制。二是强化督查。实行区委主题报告会到会情况报告制和季度通报制,加强对中心组成员学习情况的督查。由区纪委、组织部、宣传部等组成学习督查小组,对各单位学习情况实行不定期检查。三是评优促先。组织开展“优秀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十佳”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评比活动,对先进学习集体做法进行宣传推介。〔绍兴越城区委宣传部供稿〕  杭州江干区念好“四字诀”推动中心组学习提质增效   杭州江干区坚持深化全区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龙头工程,念好“严、定、高、活、扩”的“五字决”,不断提升中心组学习实效。  一、“严”制度促学。围绕理论知识热点,及时制定下发区委中心组学习意见,从学习内容、学习形式、学习台帐等方面对各单位党委(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提出具体要求。严格执行区委中心组“一月一报”制度和基层中心组学习“一年一报”以及先进、示范基层党委中心组认定制度,并纳入全区大党建考核,推动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正常有序开展。  二、“高”品位精学。聚焦高端定位,邀请“名家名嘴”作专题辅导,如邀请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浙大光华法学院等专家学者围绕“G20与杭州机会”“**书记‘2·19’讲话精神”等热点内容作专题辅导。组织区委中心组成员参加“B20与江干商机”浙商企业发展高峰论坛等,进一步提升全区领导干部在新时期下解决问题、推进工作的理论素养。  三、“活”形式优学。借助新媒体拓宽学习渠道,为区委中心组成员开辟“江干悦读”手机阅读平台,分期推送《之江新语》《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政干部读本》《法律战争》等学习资料。结合区情实际,组织开展“头脑风暴”式专题学习讨论,为“城中村”改造、五水共治、城区国际化等中心工作提供智力支持。  四、“扩”覆盖广学。根据学习主题和内容适时扩大学习范围,邀请“两代表一委员”、企业家代表、机关中层干部、社区(村)主要负责人及群众代表等群体参与学习。把区委中心组学习与“江干新市民大讲坛”有机结合,每年依托“大讲坛”平台举办社会科学治理、智慧经济、国际化社区等主题讲座60余场,全区近万名党员群众参加,进一步营造了全民理论学习浓厚氛围。〔杭州江干区委宣传部供稿〕  义乌市搭建“三大平台”提升中心组理论学习成效   义乌市搭建深度学习、调研创新、情景交流“三大平台”,抓机制促学习,抓调研促成效,抓互动促创新,不断提升中心组理论学习实效。  一是搭建深度学习平台,掌握政策要领。理论与实践结合,综合运用专题讲座、企业蹲点、农村一线考察等形式,促进对上级精神和政策的理解和运用。结合义乌深化国际贸易综合改革实际,邀请国际知名专家学者开展专题讲座,内容涵盖“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布局与区域对接发展态势”“信息化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等。每月印发《理论学习参考》,每季度制定《义乌市委中心组学习推荐书目》,通过微信群分享学习心得,年终举办读书交流体会活动。2016年共开展集中学习、专题报告会41次,组织基层调研式学习26次。  二是搭建调研创新平台,促进难题破解。建立重大课题调研制度,针对制约城市发展的突出矛盾和瓶颈问题下基层调研,撰写调研报告、交流调研成果,为决策提供依据,2016年共撰写调研报告46篇。将重点项目建设与“破解难题学习法”相结合,建立市领导“九联系”制度,将重大产业项目、重点企业、重大招商选资项目、“五水共治”、“三改一拆”、镇街、高层次人才及基层等九大板块分解成520个小项,由市领导定点联系、定期研究、定时解决,及时形成工作思路、举措和调研文章。  三是搭建情景交流平台,实现干群互动。通过义乌商报、本地论坛、“义乌发布”等搭建情景交流平台,深入农村、社区一线开展现场交流,以问题为导向,干群互动开药方,推动工作,赢得民心。如在全市发起“我们要什么样的社区”大讨论,吸引市民、网民8万余人参与,讨论催生义乌城市有机更新和精品街区建设,完成5.78平方公里老城区更新改造,建成精品街区10条;落实群众建言献策发展“全域旅游”,由八大集团联系镇街建议10条精品线,每月进行通报,提升建设进度。〔义乌市委宣传部供稿〕  【工作动态】 我省百家公共图书馆联动打造“阅读盛宴”。近日,浙江省全民阅读节暨首届阅读马拉松挑战赛正式启动,全省百家公共图书馆共同开启“4.23图书馆之夜”,共举办641场活动,72家图书馆举办阅读马拉松挑战赛,为广大人民群众献上“阅读盛宴”。一是持续发力阅读推广。全省72家图书馆同时启动马拉松比赛,各地4000余名选手共读一本书《门对孤山》,限定时间完成阅读及问答题,通过阅读方法、阅读群体、阅读社交的结合,塑造全民阅读仪式感,激发阅读欲望,培养阅读习惯。同时启动全省“阅读推广人计划”,建立阅读推广志愿者队伍,开展阅读活动品牌评选、优秀案例展示等活动,宣传和推广阅读成果。二是大力弘扬传统文化。浙江图书馆组织“岁‘阅’如歌”图书馆之夜活动,开展经典朗诵、诗词书写临摹、集章得红包等创意活动及石刻传拓、雕版印刷、古代彩色版画印刷术等体验活动,线下参与读者17801人,线上直播参与读者649082人次。宁波、湖州、绍兴等地组织文化名人、教师、学生、企业家代表等“领读者”,举办“图书馆之夜”“越地飞歌”“一书一茗”等诵读专场文艺晚会、诗词交流会。全省第十三届未成年人读书节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主题,开展未成年人诗词朗诵大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是激发数字阅读需求。开通浙江省全民学习中心,利用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等数字文化工程,推广优秀数字资源。阅读节期间,温州、嘉兴、丽水等地广泛开展“E阅读·明星积分赛”“E阅漂流”“悦读抢红包”“U书快借”等数字阅读推广活动。〔省文化厅供稿〕    温州市凸显文化礼堂“红色阵地”功能助力基层换届选举。今年3月以来,温州市组织开展“换届宣传进礼堂”“竞职演说进礼堂”“选举投票进礼堂”“村干部就职礼进礼堂”“新任村干部培训进礼堂”等“五进”系列活动,营造村级组织换届良好氛围,培育农村政治生态文化。一是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氛围。以文艺演出、宣传图片、楹联征集展等形式生动全面地宣传村级组织换届选举政策、换届纪律等内容。如乐清花浃文化礼堂、瓯海梅泉文化礼堂举办换届选举文艺汇演,演出三句半《选个好村官》、音乐说唱《换届选举讲新风》等原创作品;平阳溪尾村文化礼堂以当地闽南语方言宣讲选举纪律等。全市文化礼堂累计举办各类换届主题宣传活动1225场。二是强化“民主公开”的阵地保障。将候选人竞职演讲、选举投票等活动设在礼堂,村两委“自荐人”与选民充分沟通交流,全市已有230多个村在本村文化礼堂举行村委会换届选举竞职演讲。各礼堂布置换届选举横幅、标语以及换届选举“文化墙”,确保场地布置严肃庄重、选举流程科学严谨。三是举行“实干担当”的就职典礼。鼓励已建文化礼堂的行政村在完成村两委换届选举后举办村干部就职礼,按照礼敬国旗和党旗、宣读选举结果、授职授证、就职承诺、集体宣誓等环节进行,目前已有310多个村在文化礼堂举办就职礼。多个村两委在文化礼堂举办新任主职干部培训班,通过礼仪教化、业务培训、民主监督等手段,推动形成村干部勤政、廉政、善政氛围。〔温州市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第28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7年5月5日 【工作交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②】□杭州市创新传统工艺讲述“中国故事”□嵊州市五大举措推进越剧传承发展□宁波江北区以“众筹模式”拓展慈孝文化□台州椒江区“三化”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平阳县“四融合”打造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新常态□遂昌县四个转变推动戏曲进校园结硕果 【观点摘编】□国外传承传统文化的七大模式□传统文艺可借助网络直播实现传承发展     【工作交流】 杭州市创新传统工艺讲述“中国故事” 近日,2017中国与希腊文化交流和产业合作年开幕式在雅典举行,杭州市杭歌西子国乐团在现场演奏了《江南春色》《友谊地久天长》等曲目,展示了中国民族音乐的魅力。作为2017中希文化交流和文化产业合作年重要活动之一的“中国故事——中国杭州传统工艺创新展”同日于雅典拜占庭博物馆正式开展,以“品中国,韵江南”为主题,设置“竹木江南”“丝韵江南”“陶瓷江南”“金石江南”“素韵江南”等五大板块内容,展出东方国、印庐、橙舍、龙泉官窑、西泠印社等19个设计品牌的145件展品及制伞、书法、茶道等活态手工艺表演,集中展现了我国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时代精神。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中国文化报、凤凰网等中央和省、市主流媒体,《中希时报》等华文媒体以及希腊雅典通讯社等本地媒体竞相报道活动情况。近年来,杭州市着眼于“全国文化创意中心”和“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建设,积极探索“设计+工艺”的文化融合发展新模式,连续五年组织文创企业和文化品牌走向海外,着力培育了“融—Hand Made In Hangzhou”“新杭线”等对外文化推广品牌,先后组织参加意大利米兰设计周、英国文化年、瑞士卢加诺双年展等一系列重大国际文化会展交流活动,全面展示中国文化魅力,生动讲好中国故事,不断加快我省传统文化“走出去”步伐。〔杭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嵊州市五大举措推进越剧传承发展   嵊州市发挥越剧发源地优势,运用“越剧+互联网+戏迷”模式,探索传统戏曲振兴之路,推动越剧传承发展。  一、举办“越剧戏迷大会”,发挥好集聚效应。连续两年举办全国越剧戏迷大会,累计吸引20多个省(市、区)的3000多名戏迷参加,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越剧盛会。举办政府部门、专家学者、戏迷、互联网人士等多个层面的论坛活动,围绕越剧传承发展开展研讨交流。举办全国越剧票友擂台赛,每年有10多个省市的越剧票友参赛,带动线上线下数以万计的戏迷追星互动。推出“越剧110嘉年华”和“越剧111彩妆嘉年华”等活动,吸引越剧戏迷追溯越剧起源,见证越剧发展。  二、以中国越剧戏迷网为平台,发挥好叠加效应。创办全国第一个戏迷网站——中国越剧戏迷网,为戏迷提供便捷交流互动平台。在中国越剧戏迷网上开辟资讯、展示、互动三大版块,提供近30项内容服务;依托网站,开发手机APP、网上越剧博物馆、手游、微信公众号等衍生产品,线上开展“越剧嘉年华”戏迷征集、越剧达人赛等活动,“越剧达人赛”活动推出20多天,点击量超30万人次。举行网上“流派坐镇”活动,邀请13个越剧流派名家逐月上网讲演,首场“袁派专场”邀请袁派名家方亚芬、陶琪参加,线上线下互动人数超过10万人。  三、以“爱越小站”为纽带,发挥好辐射效应。在全国各地建设“爱越小站”,构建全国范围的戏迷实体网络。目前已在江苏、广东等11个省(市、区)建成“爱越小站”。互动走亲增强联系,组织嵊州越剧团、嵊州越剧艺校等专业团体赴各地小站开展“走亲”活动,加强交流;联合小站开展“越剧走进高校”活动,扶持高校越剧社团发展,培育年轻戏迷。建立“爱越小站”扶持制度,在艺术提升、名家指导等方面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带动更多的人加入“爱越”行列。  四、以“越剧小镇”为龙头,发挥好基地效应。延续越剧女子科班、越剧之家、越剧艺校的轨迹,建设越剧小镇,实现从越剧摇篮到基地的嬗变。小镇规划面积3.68平方公里,计划总投资40亿元,包括“一核四区”,即一个越剧演艺大观园和越剧创客工坊、田野越剧体验区、越剧风情街、越剧博览馆等,打造全国戏曲艺术交流体验的新乐园。组建越剧小镇文旅公司,邀请小百花越剧团团长茅威涛等兼任公司负责人,对越剧文化相关产业进行全程策划。  五、以越剧娘家为优势,发挥好磁场效应。创建越剧文化生态保护区,加强对越剧发源地东王村、施家岙村等历史遗存的保护,打造“没有围墙的越剧文化博物馆”。提升嵊州越剧团、越剧艺校的专业培育水准,推进越剧“小梅花”培养工程,全市现有戏曲“小梅花”25人,居全国县市之首;实施戏迷暑期培训、大学生学前培训、“微信课堂”等个性化项目,加快越剧人才培养。营造全域爱越氛围,在全市各地建立越剧戏迷角,创建越剧戏迷特色村,推出百姓舞台、百姓擂台赛等“套餐”活动,带动全域“学越剧、唱越剧、演越剧”浓厚氛围。〔嵊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宁波江北区以“众筹模式”拓展慈孝文化   宁波江北区以“中国慈孝文化之乡”和“中国慈孝文化研究基地”建设为依托,大力弘扬孝养、敬亲、慈爱之风,着力打造现代慈孝文化的始发港和原创地。  一、众耕,让“慈孝土壤”流芳滴蜜。把每年10月作为慈孝文化月,连续举办八届中华慈孝节,开展三届“寻找当代中华最感人的十大慈孝故事(人物)”大型公益活动。创作歌曲《慈母爱孝子情》、广播剧《和你一起走》等文艺作品,打造了“慈孝公园”“慈孝大道”“慈孝林”等城市人文景观。开展了“微家书” “微孝行动”等活动,引导年轻人在“两微一端”关注中国传统文化,接力孝行。  二、众育,让“慈孝种子”落地生根。与干部德行结合,建立干部道德评价体系,把孝敬父母、邻里和睦、热心公益情况纳入干部考核。与中小学育人结合,实施中华慈孝校园实践计划,编写《慈水涓涓》《美德与情操》等乡土教材,开展“道德绿卡”、少年志愿者“微公益”等活动,推动慈孝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与员工感恩结合,在企业发放职工读本《慈孝与和谐》,实施“慈孝公休”“慈孝工资”等机制,增强外来员工归属感。  三、众扶,让“慈孝之花”处处绽放。开展“慈孝家庭”“慈孝之星”“浙江孝贤”等评选表彰活动,在区内涌现“浙江孝贤”1人、“慈孝家庭”630户、“慈孝之星”172名。在区级媒体开设慈孝典型专题专栏,组建“民星宣讲团”等年均巡回宣讲200余场,用身边慈孝典型加强引导。与市信用合作联社合作,推出“慈孝星”信用贷款,为身边好人、道德模范等提供贷款方便和利率优惠,提高慈孝典型荣誉的“含金量”。  四、众享,让“慈孝果实”瓜瓞绵绵。由区慈善机构和爱心企业共同出资设立中华慈孝基金,总额超过5000万元,每年拨出300万元用于慈善公益项目。发展慈善事业,已建成各级“慈善村(社区)”34个,如被誉为浙江“慈善村”发源地的李家村,90%村民参加“慈善一日捐”活动,累计捐款超过2500万元。培育养老产业,兴办江北慈孝乐园、黄山敬老院等民营机构养老项目,引进培育了“慈爱嘉”“养安享”等知名居家养老品牌,每年安排2600余位市民带父母或子女免费游览慈城古县城。〔宁波市江北区委宣传部供稿〕 台州椒江区“三化”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   台州椒江区通过“活化资源、亮化项目、优化传播”,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一、活化资源,焕发优秀传统文化魅力。树文化之“本”。系统梳理章安古郡历史、海门卫城和海防文化、葭芷老街等文化脉络,编纂《人文椒江》,从民俗、才俊、风物、诗歌、历史变迁等维度深挖历史文化底蕴。留文化之“根”。以“剧、唱、绣、雕”为核心凸显传统特色文化,申报台州乱弹、台州刺绣、戚继光抗倭传说等为国家或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剧《戚继光》献演国家大剧院。筑牢文化之“基”。集中修缮传统文化标地,启动复建椒江书院、东山书院、印山书院等古书院和周宪文故居、朱宣咸艺术馆等名人故居,弘扬崇文尚道精神。  二、亮化项目,打造优秀传统文化高地。打造影视精品,将特色文化融入影视产业。系列微电影《椒江故事》连续在第三、四届亚洲微电影节、首届中国维坊金风筝节国际微电影大赛等赛事中荣获大奖。筹拍戚继光抗倭主题电影《海门卫之战》、纪录片《家在大陈》,推出《东海之门-椒江》城市形象宣传片,一周转发观看数超16万人次。连续两届开展椒江区“凤凰奖”优秀文艺精品。深耕台绣、绣都两个字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台绣《紫椹》、绣都《国色天香》等献礼G20。凝聚乡贤力量,对接横塘村孝文化礼堂、东上洋村扶贫教育基金、乡贤导师团等12个总价超千万的宣传文化助力项目,反哺优秀传统文化。  三、优化传播,共享优秀传统文化成果。建设群众性文化阵地,兴办全国社科普及基地枫山书院,举办“枫山人文大讲堂”140余期,形成了地方人文教育品牌。开设民间文化交流平台“枫山故事会”,已举办《海门卫城的历史变迁》《台州刺绣史话》等8场讲座。建立全媒体传播体系,开设海门城事、文化观点、记住乡愁等报纸专栏和电视栏目,推介“三城一街一岛”的历史沿革、古迹遗存、名人典故等民俗文化。制作“印象·椒江”乡土历史文化地图H5,展示椒江历史文化星图,扩大优秀文化的覆盖面、影响力、知名度。〔台州椒江区委宣传部供稿〕 平阳县“四融合”打造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新常态   平阳县深化优秀传统文化四融合活动,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新常态建设。  一、融合重点中心工作,编创传统文化新型剧目。紧扣“五水共治”“三改一拆”主题,编创大型现代越剧《雁山春曲》,在省市县三级公演20余次,入选原创大戏创意提纲。采用提线木偶戏形式,编作新型木偶剧《知县·轿夫》、大型童话木偶音乐剧《西湖传奇》等,以寓教于乐形式推进党风廉政和生态环保教育宣传。编创新型莲花落鼓词《学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在16个乡镇宣讲活动中巡回弹唱,深受基层群众好评。  二、融合文化礼堂建设,夯实传统文化传播阵地。打造民俗文化主题特色的文化礼堂,如万全镇冯宅村主打孝文化、青街乡十五亩村突出畲族文化、顺溪镇余思坑村展示廊桥文化等。以传统节日、节庆民俗为契机,举办10余次大型传统文化节,开展“传统文化走亲”“非遗民俗巡回展示”等节庆活动60余场。开展“传统文化百场讲座”进文化礼堂活动,举办“弟子规”夏冬令营,开设国学、传统礼仪等课程、讲座100余次。  三、融合地域文化内涵,培育传统文化传承队伍。启动“百名乡土文化骨干培育工程”,组建舞蹈、音乐、戏剧、非遗传承活动策划等10个艺术门类文化人才库,被列为省“希望之光”人才项目。成立县级及乡镇传统文化促进会(分会)10余个,设置孔子文化、朱子文化和养生文化3个研究会,培育和发展国学教育点20余个,精选30余名专业骨干组建传统文化讲师团。设立“单档布袋戏”“和剧”“南拳”“莲花鼓词”等传统文化创作培训基地,与上海戏剧学院合作设立“木偶专业教学实践基地”,在平阳中学、昆阳一小设立“木偶戏传承基地”,开展传统文化实践和选修课教学。  四、融合助动发展理念,打造传统文化传承品牌。设立“国学文化传习社”“国学养正学堂”“弟子规学校”等文化传承品牌,引导学习国学经典著作,开展修身、立志、感恩、诚信等主题教育300余次。建设“美德文化墙”“孝道文化精品村”,设置民间道德奖406个,创建“美德窗口学校和美丽学校”60余所,广泛开展美德教育“七进”活动。成立16支“传统文化义工服务队”,吸收义工3000余人,设立“传统文化点餐服务”公益热线电话、QQ群、微信平台,开展文明行、孝行天下、关爱留守儿童等传统文化公益活动100多场,受益人数达3000多人。〔平阳县委宣传部供稿〕 遂昌县四个转变推动戏曲进校园结硕果   遂昌县推动“戏曲进校园”活动的规范化、多元化、实践性和创新性,促进戏曲在校园生根发芽、结出硕果。  一、从自由到规范,工作体系日趋完善。成立遂昌县“戏曲进校园”工作领导小组,制定《遂昌县“戏曲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2017年遂昌县戏曲进校园工作计划》。鼓励婺剧促进会、越剧促进会、畲研会社团和单位,挖掘本土特色,多戏种、多形式促进戏曲“进驻”学校、“扎根”学校,创新开展戏曲动漫大课堂、“造星”工程等活动,实现婺剧、昆曲、昆曲十番、茶灯戏、畲族歌舞等曲种在校园快速发展。  二、从单一到多元,活动形式丰富多彩。民族中学、湖山小学、示范幼儿园等8所学校先后成为婺剧试点学校,涵盖了初中、小学、学前教育等三个阶段。同时确定遂昌县实验小学为昆曲传承教学基地,湖山乡中心小学为“武十番”传承教学基地,三仁中心小学为畲族歌舞传承学校登。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培育活动,如婺剧促进会组织学生观摩精品剧目演出,举办婺剧年会;遂昌昆曲曲社每周六下午举办曲社活动,邀请浙江昆剧团老师前来讲学;汤显祖纪念馆开展了昆曲进校园活动等。  三、从探索到实践,校园戏曲教学规范化。妙高小学将婺剧纳入学校拓展性课程,每周安排两节课对婺剧常识进行教学。育才小学、实验小学等成立婺剧社团,定期开展讲座和小型活动。实验小学成立“白马少年艺术团”,下设昆曲演艺、舞蹈、合唱、铜管乐等11个队、社,已有团员526人。遂昌县实验小学每年7月举办“‘牡丹亭之声’夏令营”活动,邀请省专家教授讲授“声段课”和“学唱课”。  四、从模仿到创新,校园戏曲工作结硕果。婺剧出精品。妙高小学婺剧节目《牡丹亭·惊梦》在省、市婺剧进校园精品剧目展演中均获得好评,并亮相央视戏曲频道。原创诗画婺剧《平昌遗爱》在2016汤显祖文化节上公开首演,广受好评。昆曲出人才。昆曲《团扇舞》在首届全国少儿戏曲大赛上一展风采,领舞张扬同学获戏曲小梅花奖;十番乐队在全国中小学生“校园时代”艺术展演中荣获金奖。畲歌出特色。遂昌三仁中心小学每年举行畲族风情歌舞艺术节,畲娃唱畲歌、打畲拳、跳畲舞,已成为本地文化特色品牌。〔遂昌县委宣传部供稿〕   【观点摘编】 国外传承传统文化的七大模式。一是文化团体式传承。日本国内每一村落、街巷、町均设有“保存会”,负责举办传统仪式活动,培养民众的民俗认同。法国有历史纪念物基金会、文化艺术遗产委员会等民间团体1.8万多个,在文化传承中发挥重要作用。二是场馆式传承。利用博物馆、文化馆及文化传习馆等设施进行文化传承,如韩国国立民俗博物馆以图案介绍、实物展示以及多媒体等手段展示各个历史时期韩国人的生活方式及传统民俗。三是仪式化传承。韩国每年举办光山战祝祭、江陵端午祭等仪式活动,引导国民亲身体验、感受民俗传统。日本“三大祭”(即东京“山王祭”、京都“袛园祭”、大阪“天神祭”),随着社会变迁不断绽放新的色彩和生命。四是文化传承人代际传承。日本将能够传承“无形文化财产”的人命名为“人间国宝”,韩国将能够最佳表现单个文化遗产项目的人确定为“活的人类珍品”,美国推行印第安文化传承人认证体系等。五是教育式传承。日本教育大纲把中小学生在“民俗村”的体验生活经历作为升学的重要依据。英国要求小学生必须参观博物馆和文化遗址,中学生应选修非物质文化保护课程。六是文化产业式传承。用影视产业传承,如日本的动漫产业,完美整合和服、茶道、柔道等传统文化符号。用旅游产业传承,如法国整合文化旅游等要素,形成葡萄酒文化、香水文化等享誉世界的优势品牌。七是立法式传承。欧洲各国和美、日、韩都颁布了相关的文化遗产保护法案,建立了严密的传统文化保护机制。日本目前97%的地方政府都制定了《文化遗产保护条例》。韩国通过《地方文化振兴法》《大众文化艺术产业发展法》等构建韩国文化传承与利用的法律体系。〔舟山普陀区委宣传部供稿〕   传统文艺可借助网络直播实现传承发展。传统文艺有内容而缺有效传播渠道,直播平台有渠道而缺文化含量,传统文艺与网络直播的融合能够实现互补共赢。一是传统文艺直播“发声”热度颇高。如中央民族乐团中胡首席蔡阳尝试首次直播,清华美院非遗项目组开展非遗传承人回访直播秀,都获得了大量网民关注。二是更易被年轻人接受。网络直播的受众以喜欢尝鲜、追赶潮流的年轻人为主,与新时期下传统文化最重要的普及对象具有很大的匹配度,用新兴传播方式来输出传统文化,可以让青年人和传统文化不再有隔阂传统,实现平台从封闭走向开放、内容从“过时”走向“时尚”的转变。三是有助于提升直播品质。当前有部分主播靠低俗、搏出位等方式获取灰色收益的行业环境需要改变,网络直播平台依靠传统文艺可促进从以网红为原创主体的内容生产模式转型为专业内容生产模式,对提升直播节目品质,净化网络社交环境有积极意义。四是实现收入方式多元化。传统文化通过网络直播可以将内容或“魅力值”变现,网络直播中献礼打赏等反馈机制,可以实现专业院团、草根群体、粉丝观众的多方共赢,如将书法、民乐教学等直播打造成收费网络课,或由人气主播推介购买周边产品。五是要坚持社会效益优先。要警惕以低技艺、高颜值、博眼球为主的草根主播将目光瞄向传统文化,因追逐点击率和关注度而进行庸俗、媚俗、恶俗的改造,对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造成负面影响。〔绍兴市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第30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7年5月10日  【工作交流·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杭州立体化传播“创新活力之城”国际新形象□宁海县成功举办海峡两岸纪念潘天寿诞辰120周年系列活动□义乌市多措并举奏响“一带一路”强音□青田县聘海外宣传文化大使讲好故事发好声音 【工作动态】□浙江广电集团成功举办“诗画浙江”好歌曲唱作大赛□温岭市“直播问政拳”打造媒体问政县级样本    【工作交流】 杭州立体化传播“创新活力之城”国际新形象   杭州市创新采用“境外主流平面媒体+境外主流网站+国内二次传播”的立体化模式,加强议题设置,加大推广力度,全力塑造和强化“韵味杭州,别样精彩”的国际新形象。  一、境外主流平面媒体落地传播。近期,《今日美国》和《华尔街日报》相继刊登《杭州依托创新跻身中国“万亿俱乐部”城市》宣传专稿,宣传杭州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及建设一流创新生态、创新平台和产业体系的情况,极大提高了杭州“创新活力之城”的国际影响力。其中《华尔街日报》从杭州连续两年成为中国“GDP万亿俱乐部”城市切入,从杭州市委市政府确立“一号工程”,信息经济快速发展,供给侧改革初现成效,“两区”建设稳步推进,为年轻人和年轻企业提供优质的创新创业环境等方面深度阐释了杭州为何成为创新活力之城的原因。  二、境外主流媒体网站转载报道。宣传专稿在《今日美国》《华尔街日报》落地传播后,通过亚洲网联盟机制,在亚太地区、北美地区和全欧洲,近60个国家540余家国家通讯社、主流媒体和门户网站以16种语言进行转载宣传,仅网络访问量就超过1.95亿人次。除此之外,朝日新闻、美国广播、福克斯广播等国际知名媒体也纷纷聚焦杭州发展推出相关报道,如塔斯社《杭州创新经济在中国首屈一指》、共同社《杭州位居中国创新城市前列》、西班牙《先锋报》报道《2017年杭州推出深度旅游线路》等。  三、国内媒体集中进行二次传播。《杭州日报》《都市快报》随即刊登了题为《创新活力之城引爆全球关注》的报道。“杭州发布”刊发《厉害了杭州!〈华尔街日报〉〈今日美国〉争相宣传,好骄傲!》二次传播稿,新华社、今日头条、凤凰新闻等各级媒体及客户端、公众号进行转载报道。其中,新华社客户端的浏览量就超过30万次,微信公众号二次传播稿阅读量超过百万次。下一步,杭州拟于G20汉堡峰会召开前夕,在欧洲地区重点推出一批宣传杭州的专稿,为杭州加快城市国际化、建设世界名城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氛围。〔杭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宁海县成功举办海峡两岸纪念潘天寿诞辰120周年系列活动   宁海县策划推出贯穿全年,横跨宁海故里、杭州、北京等地的纪念潘天寿诞辰120周年系列活动,借力展示城市形象,扩大宁海对外影响力和知名度。  一、发挥“文化效应”,强化活动组织策划。对接文化部、中国文联、国台办等部门,高起点谋划活动方案,策划推出的海峡两岸纪念潘天寿诞辰120周年大师故里系列活动被列为两岸文化交流重点项目。聚焦潘天寿先生文化坚守、文化自觉、民族精神等内容,协助有关部委在京举办“潘天寿诞辰120周年纪念座谈会”“民族翰骨:潘天寿诞辰120周年纪念大展”“潘天寿与文化自信:潘天寿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等系列活动,吸引海内外学术界、教育界、文化界等专家学者、主流媒体聚焦。  二、围绕“两岸一家亲”主线,推动两岸文化交流。精心安排潘天寿宁海珍藏作品展、美术教育文献展、书画作品赏析展、探访大师故居,追随大师足迹、两岸一家——共话书画传承雅集、同于大道——潘天寿艺术与两岸美术教育研讨会(宁波)等8项活动,海峡两岸潘天寿弟子、再传弟子、专家学者等190余人参加。着力突显两岸文化同根同源,如中国国民党荣誉副主席蒋孝严先生在活动现场寄语“中国梦”获得热烈反响;台湾嘉宾黄光男以再传弟子身份表达两岸文化同气连枝;两岸弟子笔墨对话,创作30余幅书画作品捐赠大师故里。  三、突显“潘天寿”元素,做好城市对外宣传。组织潘天寿艺术设计奖“中国制造2025”工业产品设计大赛,以文化价值助推经济发展。建设总投资3.9亿元的潘天寿艺术中心工程,向纪念潘天寿诞辰120周年活动献礼。举办潘天寿宁海珍藏作品展,与浙江新闻APP、甬派等知名新媒体开展合作,进行网上预约领票,放大传播效果,系列展览吸引3000余人次参观。邀请海峡两岸38家媒体采访报道,推出活动报道50余篇,《今日新闻》等台湾媒体把活动盛况带给台湾同胞。〔宁海县委宣传部供稿〕  义乌市多措并举奏响“一带一路”强音   义乌市积极推进“一带一路”重大主题宣传,大幅度提升城市美誉度,形成干事创业浓郁氛围。  一、服务大局,深耕中欧班列品牌。主动对接主流重要新闻媒体,实现义乌8条国际班列首发新闻在中央级主流媒体全覆盖。定期推出《义乌中欧货运班列900天:通行时间缩短1/4、运费降三成》《一季度进口额增长逾八成 搭上中欧班列跑出义乌速度》等成效宣传,有力回击外界质疑,勾画新丝绸之路巨大潜力和美好前景。借力“一带一路峰会高峰论坛”,近一个月涉义乌“一带一路”信息在主流媒体曝光量超过180条次,其中央视在5月8日四次聚焦义乌,《**书记主席会见西班牙首相 第五次为义乌“代言”》《一带一路论坛开幕在即,今年第1000列中欧班列从义乌出发》等系列报道取得良好宣传效果。  二、精雕细琢,展现丝路城市文化。充分发挥义博会、文交会、进口商品博览会、“一带一路”物流发展高峰论坛等展会会议优势,借助国内外参展企业、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驻华领事等进行二次或N级传播。精心组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商、留学生参与“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开展义务城市形象标语征集、发展经验征文活动,举办“一带一路”国际艺术展、工商学院首届国际文化节等。组织网络名人进行“一带一路”小商品城海外直播,推特脸书超过40万外国网友实时观看,形成浓郁的“一带一路”城市文化气质。  三、挖掘典型,讲好改革开放故事。主动分享义乌经验,策划报道了“以外调外”“国际税收服务点”“外籍商友卡”“丝路文化俱乐部”等一批创新性变革性做法,为我国“一带一路”配套建设提供地方方案。树立一批先行先试、敢闯敢为的本土企业和驻义外商典型,推出《“一带一路”·我的故事》《我和“一带一路” 义乌异国风情街 熙熙攘攘 共建共享》《**书记提及的新义乌人穆罕奈德:我已分享到“一带一路”红利》等系列报道,提振实体经济对“一带一路”建设的信心和期待。〔义乌市委宣传部供稿〕  青田县聘海外宣传文化大使讲好故事发好声音   青田县立足侨乡优势,聘请来自16个国家的24位青田籍侨领,担任首批海外宣传文化大使,以正确的舆论导向引领海外侨胞,讲好中国故事,发好青田声音。  一、拓宽渠道,讲好故事。创办意大利《新华联合时报》、西班牙《中国报》、葡萄牙《葡华报》、法国《侨报》等当地华文媒体,融通中外语言、文化和表达方式,通过报刊、网站、手机APP等多种渠道全媒体推送“一带一路”系列报道,讲好“丝路”故事,为深化双多边合作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目前,华文媒体的每日发行量已达70多万份。以食为媒,在青田籍华侨经营的万家海外中餐馆分发青田外宣画册和外宣小册子,播放具有代表性的村歌MV,直观传递着中国文化气息,展示青田形象。  二、注重引导,发好声音。针对外界关注民族、宗教等涉华重要问题,阐述中国立场和主张,积极维护国家利益。在《中国报》上开设专栏,重点刊登相关评论性文章。自创办以来累计出版专栏专版320期、文章430余篇。遇突发舆情事件时,海外宣传文化大使第一时间推送通稿,运用网言网语发布客观公正评论。在“三改一拆”涉宗违建拆除、西班牙查抄华商、青田北山籍华侨维权事件、旅法侨胞遇难事件等系列热点事件中,海外舆情引导发挥重要作用。  三、彰显魅力,传好文化。积极参与住在国的文化活动和公共事务,融入主流文化圈,做中华文化的传播者、践行者。推动青田先后与匈牙利皇宫堡市、智利共和国阿尔加罗沃市建立友好交流关系,青田石雕、鱼灯、百鸟灯等特色文化与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等多个国家签订文化交流合作项目。创办西班牙中西文化艺术学校、雅典中文学校等华文学校46所,培训机构达100多家,年均举办培训班400多期,受训华侨青年、华侨子女和外国学生达53000余人,进一步推动海外华文教育,留住中华文化的“根”。〔青田县委宣传部供稿〕  【工作动态】  浙江广电集团成功举办“诗画浙江”好歌曲唱作大赛。日前,由浙江广电集团和省旅游局主办的“诗画浙江”好歌曲唱作大赛在丽水落下帷幕。活动历时8个月,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集音乐作品1100余件,在青山绿水间唱响浙江的山水之美、人文之美、发展之美,为文化强省建设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一是紧扣时代定位,大力讴歌诗画浙江。参赛的所有作品均围绕浙江的景、人、事展开,体现“浙江”元素,传播主流价值。其中既有展现浙江优美山水风光和浓厚文化底蕴的《古堰画乡》《你的江南》,又有生动表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主题,激发建设美丽家园信念的《青山绿水》等,还有一批80、90后年轻音乐人参与创作《梦回临安》《千岛湖梦中西施》等作品,取得了较好的传唱效果。二是整合专业力量,着力创作优秀作品。充分发挥专业力量,深挖音乐资源,吸引全国各地20多家音协,以及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10多家专业音乐院校广泛参与,众多知名音乐人参与词曲创作和演唱。三是面向全国推广,有力提升活动影响。开展广播、网站、微信、户外等融媒体交互宣传,积极动员全民参与,扩大社会影响。联合北京音乐台、上海动感101等全国20家音乐电台,以及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人民网、腾讯、网易等30余家媒体对活动进行跟踪报道。同时,在“虾米音乐”“唱吧”等音乐平台开设网络赛区,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激发了公众尤其是年轻群体的参与热情,有力打响“诗画浙江”品牌。〔浙江广播电视集团供稿〕   温岭市“直播问政拳”打造媒体问政县级样本。温岭市以电视直播问政栏目为载体,打好“问政+聚焦+曝光”的监督组合拳,助推中心工作不断攻坚破难。截至目前,已举办“问水”“问堵”“问安”“环境革命”等四期,曝光老大难问题25个,共性问题42个,及时反馈率、整改率均达100%。一是规范舆论监督,问责任问实效。整合舆情反馈途径,组织新闻媒体单位依法依规开展舆论监督,理性、有序反映问题。邀请两代表一委员及市民代表等,零距离问政涉事部门一把手,领导干部立下军令状限期解决。如电视问政“问安”后,立即开展全市安全隐患大检查、大整改。当月,共检查各类生产经营单位17133家次,发现隐患7397条,完成整改5660条,责令停产停业停建24家。二是聚焦习惯变革,转思想转作风。以媒体问政推进“即办制”,要求简单事立即办、复杂事限时办、特殊事紧急办,破除“工作推而不动”等新衙门作风。至今该市已根据电视问政栏目调整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44名。三是跟进回察反馈,重承诺重执行。市督考办联合市纪委制定跟踪、督办机制,对未在承诺期内解决问题的进行追责。目前共发出督办跟踪反馈单55期,督办项目60项,所有项目均按期整改到位。建立“媒体回头看”机制,在承诺整改时限外对曝光过问题进行跟踪回访,防止回潮反复。截至目前已开展媒体舆论监督回察共50多次。〔温岭市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第31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7年5月12日  【工作交流·最美浙江人】□“最美教师”童淑芳:用大爱唤醒学生□宁波镇海区深挖“援疆师者”姚仁汉事迹树立援疆楷模□温州龙湾区“三个三”培育“最美”风尚□嘉兴秀洲区构筑四大“好人机制”涵育“德行秀洲”浓厚氛围□象山县三个最美凸显城市“善元素” 【工作动态】□绍兴柯桥区发起不文明行为“剿灭战”□台州黄岩区以“5+工作法”提升理论宣讲实效□浦江县推进“诚信+”信用体系建设  【工作交流】  “最美教师”童淑芳:用大爱唤醒学生   2016年2月,衢江区第一初中学生章浩杰因患血管畸形并假性动脉瘤引发突发脑溢血,童淑芳老师立即发动号召2000多人7小时众筹20万元,为家境困难的章同学解决了治病的燃眉之急。在其后长达15个月的昏迷期间,坚持为他讲故事,与家长一道声声呼唤最终叫醒了章浩杰。童淑芳教师感人事迹得到全社会高度关注,中央、省、市各级媒体连续聚焦报道,最美效应进一步扩大。  一、最美典型引发高规格聚焦点赞。童淑芳老师爱生如子、绝不言弃的感人事迹,受到央视、浙江日报、钱江晚报、浙江卫视等媒体在重要时段、重点版面的报道。近日,省委车俊书记在钱江晚报《衢州初中生突发脑溢血昏迷15个月,班主任老师为了唤醒他病榻前讲故事》上作出“请代我向童淑芳老师表示敬意。她是一个爱学生、有爱心的老师,全社会都应向她学习。也祝愿章浩杰同学早日康复”的批示。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葛慧君作出批示,要求将童淑芳老师作最美浙江人组织好宣传,市委书记陈新第一时间走访衢江区第一初中并转达领导的慰问和关怀。  二、最美价值掀起高标杆学习热潮。衢江区委区政府发出《关于向衢江区第一初中童淑芳老师学习的决定》,号召全区上下以童淑芳老师为榜样,学习其职业操守、担当作风和大爱精神。区委宣传部将童淑芳纳入“最美宣讲团”,适时组织开展宣讲活动。区文明办邀请童淑芳加入区法院“家事调解中心”特邀调解员队伍,创新以“最美+调解”模式,强化“好人效应”对法治建设的支撑作用。  三、最美力量聚集高回响爱心奉献。童淑芳老师的事迹经媒体广泛报道后,引发更多社会力量向其伸出援手,好心人自发捐款、爱心团体出谋划策、政企单位慰问探望。学校成立爱心团专门帮扶,区政府为章同学协调联系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针灸代表性传承人之一的张缙团队,为其进行康复治疗。各方对章同学的关爱和帮助,因童淑芳的大爱而起,如“蝴蝶效应”般扩展开来,震撼衢城、感动浙江。〔衢州衢江区委宣传部供稿〕  宁波镇海区深挖“援疆师者”姚仁汉事迹树立援疆楷模   近期,在网上被称为“宁波最好的物理老师”的“援疆师者”姚仁汉因病离世,引发了宁波、新疆库车两地师生的缅怀。镇海区结合“厚德镇海”建设,主动做好挖掘、宣传、推介,为援疆事业树立精神楷模。  2012年,姚仁汉不顾年龄偏大的不利情况,主动请缨参加援疆工作,将镇海中学先进的办学经验、管理经验和教学经验带到新疆库车。三年下来,库车二中的整体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在高考成绩上也实现了建校以来学生考入清华零的突破,并且从此年年有学生考进清华、北大。作为浙江省援疆人才首批传帮带试点工作室——姚老师领衔的镇中名师工作室获得阿克苏地区援疆人才传帮带“十佳名师工作室”荣誉称号。  一、全方位挖掘,发挥核心价值引领力。组织采访小组,深入走访镇海中学、库车二中等地,挖掘小、细、实的形象元素,如他生前每天独自将四五桶桶装矿泉水扛到四楼教室等细节。组织“雄镇讲师团”结合姚仁汉先进事迹制作宣讲课题,通过道德讲堂、文化礼堂等阵地向广大群众宣传姚仁汉先进事迹200余场(次)。组织基层文艺工作者深入剖析姚仁汉事迹,将其拍摄制作成专题微视频,组织创作歌曲、小品、短剧、快板、文学等作品,生动再现其先进事迹。  二、多维度宣传,突出身边典型感染力。组织19家中央、省、市级新闻媒体记者深入姚仁汉生前工作、生活场所进行集中采访,刊发《姚仁汉的“为师”之道他给天山脚下送去教育“活水”》等一批重点报道。其中《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以一种精神继续存在》、《浙江日报》头版头条刊发《碧血丹心映天山》,《宁波日报》头版转发新华社文章《宁波红烛燃尽边疆师者仁心永世长存》等。  三、立体式传承,深化学习教育影响力。区委发出“向姚仁汉同志学习”号召,全区广大党员干部联系工作实际,组织专题学习会、组织生活会、座谈交流讨论560余次,迅速掀起学习先进、学习典型的热潮。区教育局号召全区各学校和广大教职员工开展“以姚为师”等学习活动百余场,在教育系统营造了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红立方、黄背包等公益团队以传承姚仁汉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神为主题,深入社区、农村、敬老院、智障儿童学校等,开展丰富的服务社会、奉献爱心活动,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450余次。〔宁波镇海区委宣传部供稿〕  温州龙湾区“三个三”培育“最美”风尚   温州龙湾区通过选树“最美”、展现“最美”、涵养“最美”三大举措,着力建设“德暖龙湾”,推动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一、三化推动选树“最美”,培厚道德土壤。一是评选社会化。建立龙湾好人“一月一报”制,通过网络、微信、报纸等向全社会征集草根道德典型。建立龙湾“最美”数据库,记录“最美”人物的善行义举。推选“中国好人”1名、“浙江好人”2名,市级“温州好人”等道德模范共26名。二是表彰制度化。形成了社会推荐、评委讨论、媒体公示、群众评议的“最美”表彰制度规范,持续开展龙湾好人、最美家庭、美德少年等17类评选活动,在报台网联合公布名单、宣传事迹。三是关爱规范化。出台《“龙湾好人”关怀帮扶工作实施意见》,设立民间道德单项奖47个,帮扶机制12项。深化关爱帮扶工作,开展传统节假日慰问活动,并为“龙湾好人”提供免费体检服务。  二、三路宣传展现“最美”,树立典型标杆。一是强化媒体宣传。在《今日龙湾》和龙湾新闻网开设“美在龙湾”专栏,以人物访谈、事迹展播等形式宣传“最美龙湾人”。制作《美在平凡德暖龙湾》事迹宣传片,在户内外视频媒体上循环播放。二是做大社会宣传。建设“龙湾好人”主题公园和“图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在园内设置“最美”展牌展示典型事迹。出版《最美引领风尚——“最美龙湾人”先进事迹选编》在全区分发。三是唱响文艺宣传。根据“最美”典型事迹,拍摄《骑士》《诚信故事》等微电影,创作《暖》《一碗热粥》《马路奇遇》等文艺作品,通过文艺进礼堂、“百姓舞台”等载体,将“最美”事迹宣传到群众中去。  三、三措并举涵养“最美”,引领社会风尚。一是志愿服务体验“最美”。建立“弘德”志愿服务基金,打造“龙湾七号”志愿服务品牌,建立39个社区志愿服务站,开展便民利民、爱心帮扶志愿服务,按照工作成效进行星级评定。二是主题活动浸润“最美”。实施“美在龙湾”培育工程,举办“美在身边”——微镜头随手拍大赛、“美好龙湾”——微信创作大赛等活动。在全区中小学校实施正能量文艺“润心”工程。三是挖掘传统弘扬“最美”。开展“最美龙湾人”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12场,发扬传统美德。深化家风家训建设,评选“最美家庭”引领“最美”家风。开展乡贤评选,打造乡贤主题文化公园,有力传承“最美”地域精神。〔温州龙湾区委宣传部供稿〕    嘉兴秀洲区构筑四大“好人机制”涵育“德行秀洲”浓厚氛围   嘉兴秀洲区坚持用好人精神引领公民道德建设,通过构筑“寻找、举荐、弘扬、激励”四大“好人机制”,凝聚精神力量丰润道德滋养。  一、全民星探寻找好人。与嘉兴日报秀洲分社、南湖晚报、嘉兴广电音乐生活频率等开展合作,搭建“寻找秀洲好人”联合投报平台,征集好人线索。同时设立推荐奖,鼓励广大群众积极踊跃推荐身边好人好事。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互动效应,在“看秀洲”微信公众号开辟“寻找秀洲好人”专栏。组建由老党员、老教师、老娘舅、妇女代表、团青年等组成的“好人探员”队伍,广泛吸纳群众加入。截至目前,通过全民寻找渠道发掘的好人好事870余例。  二、层层举荐遴选好人。建立纵向推荐网格,发挥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网格化效用,层层挖掘推荐好人典型,做到好中选优、优中选尖。建立横向推荐网格,依据各部门、各条线的行业特点,组织公安、司法、教育、卫生等力量进行重点领域好人典型的举荐遴选,体现专业性和权威性。以文明单位、社区、楼栋、家庭等文明细胞为单位,建立多点直报的推荐网格,提升即时性和有效性。  三、全媒传播宣讲好人。举办身边好人故事会,挑选文艺骨干组成道德小品文艺演出队伍,创作道德情景剧、小品、舞蹈等展示道德人物先进事迹和崇高品格。组建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百人宣讲团,进社区、企业、连队、机关、学校等开展好人巡讲活动。建立好人全媒体传播平台,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微博微信等载体开设“点赞秀洲好人”专题专栏,定期推送好人事迹。目前,已刊登(播)好人好事报道780余篇,新媒体转发12600余条。  四、长效机制褒奖好人。举办“画乡骄子”、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表彰活动,秀洲区“画乡骄子”颁奖典礼已成功举办两届,成为公民道德建设特色品牌。大力开展“万张红榜送好人”活动,共颁放好人红榜3800余张,好人慰问奖励金近20万元。推出“文明贷”“道德贷”“信用贷”和“志愿贷”,形成“四贷一体”的好人激励机制和回报体系,号召文明单位推出好人“微激励”活动。〔嘉兴秀洲区委宣传部供稿〕  象山县三个最美凸显城市“善元素”   象山县通过完善选树模式、拓展宣教载体、构建保障机制,积极培育人人向善、争当最美的“善行象山”社会风尚。  一、完善“全域化”选树模式,培育最美人物。指导各镇乡(街道)部门行业开展年度最美人物评选活动,打造“最美西周人”“爵溪街道十大感动人物”“最美公安人”等最美系列品牌。构建全域排摸、三级联动的先进典型培树模式,深入海岛、学校、企业等各类基层场所寻找,村(社区)、乡(镇)、县层层推荐评选,挖掘一批群众认可的草根典型人物,共挖掘“最美象山人”1000余位,2人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4人上榜“中国好人”,15人上榜“浙江好人”。  二、拓展“微系列”宣教载体,弘扬最美精神。依托“象山发布”为核心的双微矩阵,搭建“好人好事随手拍”微平台。制作最美人物先进事迹微视频、微课本,采用宣传车上街、宣讲队上课、志愿队服务等形式开展各类宣传活动,已举办“微讲堂”60余场次,发放微课本2万多份。结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渔鼓”,以“畜牧天使陈淑芳”“当代雷锋陈晗”等最美象山人为题材,用当地方言创作“象山半岛女华佗”“大爱无疆”等一批渔鼓精品,在农村文化礼堂、中小学校等演出46场。  三、构建“无缝隙”保障机制,引领最美风尚。出台《最美象山人待遇、帮扶管理办法》,联合多部门给予最美象山人享受文化、医疗、交通、教育、旅游、普惠金融等公共服务资源优惠政策。创造参政议政机会,邀请最美象山人代表出席道德建设类大型会议、公益活动等。成立“善行象山”爱心基金、孙茂芳公益基金,开展“双结对、创文明”活动,定期慰问“最美人物”,帮助有困难先进典型找工作、发展生产,形成“德不孤,必有邻”的社会示范效应。〔象山县委宣传部供稿〕  【工作动态】   绍兴柯桥区发起不文明行为“剿灭战”。近期,绍兴柯桥区深入开展不文明行为“剿灭战”,号召市民摒弃不文明行为习惯,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行为习惯,引导树立正确价值观。一是全媒体“通缉”不文明行为。联合报纸、电视、广播、微信及“柯桥网红”队伍,全媒体发起“不文明行为通缉令”。“柯桥发布”公布“通缉令”20期,累计曝光45类典型不文明行为,近5万网民参与互动;新闻综合频道“民生360”栏目推出《告别不文明 共育文明花》系列报道12期,《柯桥日报》“深化文明创建”专栏深度报道4期,有效提升市民知晓率和参与度。二是全社会“评议”不文明行为。FM106电台开设专栏,邀请市民对身边的不文明行为进行评议,参与听众近万人次,票选出市民最深恶痛绝“十大不文明行为”;邀请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导游等社会各界人士开展“摒弃不文明行为推动移风易俗”大讨论,《蓝色鉴湖》进行专版专题刊发;组织“柯桥网红”团队开展街头直播,随机采访市民,营造全民评议、摒弃不文明行为的浓厚氛围。三是全方位“剿灭”不文明行为。开展“十百千万”不文明行为“剿灭”行动。十名“柯桥网红”进行示范劝导,宣传文明有礼的社会氛围;百户文明家庭、百家文明单位作文明承诺,起好带头表率;千名志愿者开展不文明行为劝导,推动志愿劝导覆盖全区角角落落;万名师生签名承诺,以好校风带动好家风、好社风。〔绍兴柯桥区委宣传部供稿〕     台州黄岩区以“5+工作法”提升理论宣讲实效。台州黄岩区倾力打造“乡村大使”宣讲队伍,以“5+工作法”广泛开展分众化、互动化的理论宣讲,打通基层宣讲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一是以“广泛招募+定向培训”提升队伍素质。挑选民间文艺人才、草根明星等组建区、乡两级乡村大使队伍,选拔乡村大使315名。建立4支“乡村大使”指导团队,每年举办全区性乡村大使集中培训班,每月围绕形势政策、文艺表演和出镜技巧等方面进行主题辅导。二是以“大道理+小故事”传递主流声音。围绕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实践”“剿灭劣V类水”等宣讲重点,以身边先进人物和感人事迹为蓝本,每年创作“黄岩白搭”“三句半”等乡土文艺宣讲作品500余个。三是以“群众点单+大使送讲”助力供需对接。每月更新“1+X”宣讲菜单,由群众自主点单,每年在文化礼堂、田间地头、企业学校、流动人口集聚地等开展宣讲200多场次。四是以“定时定点+随时随地”强化宣讲实效。推广“乡村大使驻堂制”,在全区已建119家文化礼堂分别聘任一名以上乡村大使长期驻堂,每周开展主题宣讲,每月组织村歌联唱、经典诵读等群众文化活动。拍摄《法治中国更多娇》《六中全会展蓝图》等宣讲视频,在楼宇视频、微信微博等平台广泛传播。五是以“自主管理+考核激励”激发队伍活力。根据“自愿参与、动态考核、定期评聘”原则,对315名乡村大使分别登记建档,实行一年一评一聘。以13家乡村大使工作室和区、乡两级乡村大使俱乐部为平台,自主开展人才培育、作品创作、对外宣讲等活动,形成乡村大使“传、帮、带”长效机制。〔台州黄岩区委宣传部供稿〕    浦江县推进“诚信+”信用体系建设。浦江县创新举措,扎实推进“诚信+”信用体系建设,提高市民诚信意识,形成诚实守信的社会风尚。一是“诚信+典型选树”,引领诚信风尚。选树身边典型开展诚信教育,如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诚信奶奶”张凤英、“浙江好人”方银钗。设立诚信教育墙,成立诚信家风宣导队,广泛宣传展示诚信故事,组织开展诚实守信好人好事进校园进文化礼堂活动。二是“诚信+星级评比”,打造诚信商家。联合县市场监管局制定“诚信经营星”考评标准,将亮照经营、礼貌待客、不欺诈宰客等纳入“诚信经营星”考评范围,每月对各商家进行评星挂星,对五星级商家进行表彰,三星以下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在江南网商园开展诚信签名承诺,评选文明网店,建立失信退园制度。三是“诚信+信用贷款”,共享诚信成果。全县评选村(社区)、乡镇(街道)、县三级文明家庭,共评出25000户县级文明家庭。推出“好家风信用贷”,各级文明家庭分别可获得10万元、20万元、30万元的免担保信用贷款。截止目前,发放“好家风信用贷”专项贷款20549万元,支持2146户文明家庭创业就业。〔浦江县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第32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7年5月16日  【工作动态】□我省“礼让斑马线”文明出行活动全面推进 【工作交流·好家风建设】□舟山市念好“三字经”积极培育传承好家风□杭州上城区“星级家长执照”工程助推好家风建设□永康市上好“三堂课”推进好家风建设□衢州柯城区做好三篇文章传递家风文明□兰溪市夯实“家风底色”助推精神文明建设落细落实□三门县“五个一”工程助推“好家风”建设   【工作动态】  我省“礼让斑马线”文明出行活动全面推进   全省各地认真总结经验做法,拓展活动范围,全面深化以“礼让斑马线”为重点的文明出行活动,掀起新一轮文明出行新热潮。  一、再造声势,再度发力,活动覆盖面和影响力不断提升。联合下发《深化以“礼让斑马线”为重点的文明出行活动方案》,以项目化的形式迅速推进13项重点活动。省、市主要媒体设置专题专栏,刊发新闻报道、言论评论、专家点评,播报活动热点亮点,曝光反面案例。各地广泛运用刊播公益宣传片、编排文艺作品、发放画册资料、张贴礼让车贴等多种形式,宣传文明礼让理念;依托全媒体平台开展“点赞礼让”“文明接力”“不文明行为随手拍”等活动。如宁波市邀请体育明星王治郅及全国道德模范、全国劳动模范等制作“文明出行”公益宣传片。积极创新活动载体,有针对性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提高市民参与度和社会影响力。  二、典型引导,文明劝导,活动示范和带动效应不断扩大。样板街路特色明显。各地打造一批示范样板街路,添配交通监控设施,设置科学、合理、醒目交通标志标线。湖州市在主干道设置卡通警察温馨提示牌;绍兴市在城区行人集中的无交通信号灯路段设置彩色斑马线;舟山市选定74处斑马线进行重点管理;台州、丽水逐步实现无信号灯斑马线智慧管理全覆盖等。典型引领效果显著。推动公交车、出租车成为“礼让斑马线”的先行车辆,签订承诺书、责任状,制定奖惩机制,带动社会车辆主动礼让斑马线。各地通过下发倡议书、签名承诺、车辆号牌报备建库、违规行为曝光通报等措施,推动党政机关在文明交通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台州市对处级以上领导的违规则直接抄告至市主要领导。文明劝导蔚然成风。组织党政机关干部、文明单位员工、大学生志愿者、驾校学员等人群,以就近就便、责任包干等方式,在主要交通路口、示范样板街路开展文明劝导。如金华市开展“我‘理’让你先行——做文明有礼金华人”活动,党政机关、文明单位每周至少开展一次文明劝导。  三、建管并举,德法兼治,活动常态和长效机制不断完善。各地着眼常态长效发展,订规矩、建机制,形成了社会监督、激励奖惩、抄告通报、动态考核、乱象整治等相应制度。11个设区市和12个全国县级提名城市积极发挥社会监督作用,以现场直播、网络曝光台、执法公示、交通拍客等形式,定期曝光不礼让斑马线的行为或驾驶人信息。招募热心市民成立交通拍客志愿者队伍、千人市民监督团等,吸引鼓励更多群众、社会团体参与活动。丽水市出台了全国首个《礼让斑马线行为规范》,用“礼让、礼行、礼赞”3个词6个字,图文并茂地展示礼让斑马线的标准。嘉兴、金华、舟山等地将礼让斑马线纳入县(市、区)年度目标责任制、市级机关“五型机关”创建和文明单位动态考核,长效构建文明有序的城市交通管理环境。〔省文明办供稿〕  【工作交流】 舟山市念好“三字经”积极培育传承好家风   舟山市针对不同群体设计不同类型的传承家风的活动载体,以“家风”来促“政风”、正“民风”、助“学风”,取得良好成效。  一、念好党员干部“正”字经。把家规家风建设作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重点内容,开展党员家庭“亮身份、亮服务、亮承诺”活动,为全市2万余户党员家庭挂上“共产党员户”标识牌,党员干部亮明身份接受群众监督,达到“挂一牌、带一户、包一片”效果。将家规家训家风建设列入领导干部提拔的重要内容,考察同步约谈领导干部家属。开展党员领导“清官、清家风”廉政家风访谈等活动,签订倡议书500余份。将优秀家风家训汇编成册,制作成书法、剪纸等作品,免费发放督促领导干部重塑家规、廉洁从政。  二、念好基层群众“传”字经。开展“传承好家训建设好家风”主题活动,在全市范围内寻找家训、撰写家训、悬挂家训。通过微信投票评选出100条“好家风好家训”,在舟山网、海洋宽频网、无限舟山APP等平台选登,号召全社会传诵优秀家风家训。依托渔农村文化礼堂等阵地,建立20余个“家风馆”,挖掘整理村史村情、乡风民俗、先贤名人等故事,以文字、图片、实物等形式进行展陈,传承传统美德和文明乡风。在婚姻登记处举行“新区新人新家风—新人立家训”活动,每月选出10对新人获家训传承奖。  三、念好青少年“树”字经。在全市中小学开展“最美家庭”巡讲活动,邀请最美家庭代表武夏琴、王雪娣宣讲“好家风”故事。组织“好家风伴我成长”故事会,引导学生挖掘家风内涵,讲好家风故事,传承家庭美德。依托“春泥计划”载体,组织开展家训书法评比、诵读会、展示秀等活动,带动家长共同创作家规家训,让学生知家训、学家训、用家训,共选出优秀家训50余条。〔舟山市委宣传部供稿〕 杭州上城区“星级家长执照”工程助推好家风建设   杭州上城区大力实施“星级家长执照”工程,探索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家长教育社会化运作机制,切实以好家长带动好家风。  一、“线上+线下”学课程,提升家长人文素养。教育平台系统化。把家长教育纳入社会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设立区级家长总校和60所分校,实现学校、社区、街道三级家长教学点全覆盖。依托“e学网”“杭州上城社教”微信等平台,建设“家长教育网校”,开发家长教育网络微课程。教师队伍专业化。组建家长教育指导团队,聘请教育专家系统讲授家长教育知识,探索建立家长教育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教育课程个性化。坚持以家长学习需求为主导,编写《上城区家长教育课程目录》,形成“通识培训课程+专题培训课程+团体辅导+一对一咨询或家长咨询”的多样化培训模式。  二、“阶段+学分”评星级,完善家长激励机制。开发“星级家长执照”网络认证系统,在线学习、积分、认证、颁证等流程。按照学生年龄把家长划分为早教、幼教、小学低中、小学中高、中学五个阶段,每阶段设五个星级标准。从各阶段孩子特点、家庭教育重点、家长需求要点等出发,开设中小学生家长常见教育困惑、阳光妈妈课程和魅力爸爸课程等七大系列课程。家长学习不同课程获得相应积分,学习课程满相应积分并通过线上测试,就可获得相应星级证书执照,有效激发家长学习教育积极性。  三、“大手+小手”带家风,营造家庭文明风尚。开展“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家庭主题活动,开设“家风家训”专题讲座,普及现代教育理念。中小学开展“家风助我成长”主题教育活动,组织“说说我家家风”“家风故事”“我理想的家风”“家风助我成长”等主题会,邀请星级家长讲述家风小故事,分享家庭教育心得。组织成立家庭志愿服务队,以家庭为单位,开展地铁文明引导、家庭垃圾分类宣传、五水共治、平安家庭等志愿服务活动。目前全区已招募注册家庭志愿者4832户、13158人,组织开展主题服务活动120余场次。〔杭州上城区委宣传部供稿〕  永康市上好“三堂课”推进好家风建设   永康市通过上好家风建设的“基础课”“公开课”“必修课”,有力地淳化社会风气,推动社会和谐。  一、“三层”护文脉,上好家风传承“基础课”。一是做亮核心层。挖掘“胡则家训”,建立胡公纪念馆、胡则史迹馆等基地,梳理《行善篇》《修身篇》《勤业篇》等胡则家训内容,精心制作《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北宋名臣胡则》专题片,在中纪委监察部网站“中国传统中的家规”栏目播出。二是做实培植层。对文化礼堂建设家风家训馆给予补助,建成塘里村文化礼堂《孙氏家训》、大陈村《孝三言》、后吴村《吴氏家规》等场馆40余个。三是做大孕育层。开展“找家训、践家训、立家训”“我们的家风”主题征文演讲、“家风家训大讨论”等活动,动员全市挖掘传承家风家训先进典型,收集党员家风故事200余篇。  二、“三台”传家宝,上好家风弘扬“公开课”。一是上学习讲台。将家规家训纳入学校德育内容,开设家风家训“吟诵课堂”。与音乐、舞蹈相融合,开展本土家训和传统经典家训诵读活动。二是上社交平台。在“丽州党建”“永康人”等微信公众号开设胡则家训专栏,制作胡则家训H5、短视频等,涵盖胡则家训基本内容、胡则小故事等,分期推送随时学、随处学。三是上百姓舞台。积极开展以家训为主题的传统文化活动。举办“好婆媳讲大话·好家风大家颂”比赛,通过说唱永康鼓词、小品表演等形式,把好家风好家训讲出来、秀出来,参与群众超10万人。  三、“三入”树新风,上好家风践行“必修课”。一是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将家风家训撰写、传承情况纳入“道德模范”“最美家庭”“最美婆媳”等评选。开展“百村万户亮家风”行动,各村统一制作家风家训牌,村口设置村规民约牌,已更新增设3万户。二是融入村规民约校训。把家规家训内容写进市民守则、村规民约、校训当中,引导树立鲜明的好家风理念。如方岩初中提炼《钱氏家训》入校训,举办专题文化宣传活动。三是列入城镇文明考核。把立家风亮家训行动作为宣传思想文化考核、美丽乡村考核、文明村镇考核的一票否决项目,形成评优必先家风优的态势,有力营造家风浸润人心、家训覆盖全城的格局。〔永康市委宣传部供稿〕  衢州柯城区做好三篇文章传递家风文明   衢州柯城区切实做好“重宣教”“抓典型”“促结合”三篇文章,营造传承好家风良好氛围,着力提升家庭文明素质和道德水平。  一、做好宣教文章,征“家规”,营造“最美环境”。开展“寻找最美家风”活动,以查找家谱、找老党员、长辈回忆等方式,深入挖掘辖区内好家风家训。在微博微信、宣传橱窗等媒介开辟专栏,广泛征集家风家训,并组织群众进行评比打分,选出“最美家风”。截至目前,征集到“诚实守信”“勤俭节约”“孝老爱亲”“助人为乐”等各类家风100多条,《传承家风是最大的孝》《两妈都说这个女儿好》等优秀家风征文50余篇。  二、做好典型文章,晒“家规”,培树“示范盆景”。从“草根名人”“社区好邻居”“社区偶像”等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背后挖掘好家风、好家训,作为优秀家风家训典型推广。组织各社区开展“传承好家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以入户访谈、召开“面对面”座谈会等方式,诉说身边好家风故事。至今已开展立家规集中讨论20场,收集家规背后的家风故事100余个,撰写晒家规心得体会文章200余篇。  三、做好结合文章,传“家风”,打造“最美风景”。与志愿服务相结合,在“365兰花热线”“天使憩息站”“向日葵志愿服务”等志愿服务队中广泛开展“传家规”进农村(社区)、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四进”活动。与文艺演出活动相结合,把家风故事编排成说唱、小品等文艺节目,以寓教于乐形式引导传承家训。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相结合,在“三八节”“母亲节”等传统节日,开展“家谱家训族规资料联展”“做面点,话感恩”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形成人人参与的“最美风景”。〔衢州柯城区委宣传部供稿〕  兰溪市夯实“家风底色”助推精神文明建设落细落实   兰溪市充分发掘全市诸葛家风等资源,营造立家规、正家风、严家教的良好氛围。  一、深挖诸葛家风,传唱诫子家训。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以诸葛村《诫子书》为重点的教育学习活动,挖掘其时代正能量。将《诫子书》内容编入诸葛村村歌、儿歌,引导群众广泛传唱。建立以诸葛中学、诸葛小学为核心的诸葛家训传承基地,围绕《诫子书》等主题每季度开展家规家训小故事汇演活动。开展“面向基层传播好家风”活动,组织全市77所中小学、6.5万名学生诵读《诫子书》,推动诸葛家风入脑入心。  二、拓展家风阵地,广搭传承平台。在《兰江导报》等本地媒体开辟讲述“最美家风”专栏。在“兰溪发布”等微信平台开展“晒家规”“亮身份 树形象”等活动,全市共晒出家规家训近500条。深入挖掘整理渡渎章氏、见坦舒氏、上包包氏等19个代表性家族的家规家训,整理成册发放学习。诸葛村开辟传授诸葛家规、国学经典的专门场所“国学馆”,为村民接受传统文化熏陶提供场所;云山街道收集各村祖训家规,编印《好家规、大家学》读本,发放党员深入学习。  三、厚植家风基因,共聚文明合力。将传统家规家训文化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让家风焕发新活力。开展“晒家庭幸福生活、讲家庭和谐故事、展家庭文明风采、秀家庭未来梦想”系列寻找活动,深化“廉洁家庭”“五好文明家庭”等各类特色家庭创建,评选宣传100个尊老爱亲、敬业爱岗、教子有方、热心公益等“最美家庭”。25名市管领导干部家长带领近5000名新入学学生家长签订“大手牵小手,树立好家风”承诺书。〔兰溪市委宣传部供稿〕  三门县“五个一”工程助推“好家风”建设   三门县探索“好家风”建设新路径,以“五个一”工程助推家训家规走进千家万户。  一、一本书籍写家风。组织编印《三门家训族规》,举办“注重家教家风·培育家国情怀”主题征文活动,面向社会各界广泛征集本地的家训、族训和家风好故事,利用《新三门》报副刊、“掌上三门”手机客户端等媒体进行刊载传播。截至目前,累计收集到各类家训族训120余条、家风故事30多个。  二、一条长廊晒家风。在农村文化礼堂内设“家风廊”,图文并茂展现本地家风家训。深入挖掘本村、本家族乡贤文化内涵,利用宣传长廊生动展示优秀乡贤和道德红榜人物事迹。善岙杨村文化礼堂的林氏家风家训、芹溪村文化礼堂的“家谱传承礼”等先后被多家省、市级媒体报道。  三、一幅书法传家风。组织“吴季鸿名家工作室”等本地书法名家创作家风家训书法作品,通过举办家风家训书法作品展、向文明家庭和农村文化礼堂赠送书法牌匾等形式,弘扬好家风。首批30个村超过6000多户农户参与活动,送出家训牌匾300多个,誊写村级家规家训106条。  四、一场班会讲家风。在全县中小学校开展“好家风助我成长”“夸夸咱的好家风”等主题班会,举办经典家训诵读比赛“晒晒咱的全家福”等活动。组织6名市级、40名县级、120名校级“美德少年”进校园,现场交流成长经历,进一步树立广大中小学生可看可听可学的身边典型。  五、一部影视赞家风。以道德红榜人物章正国夫妇抚养弃婴为原型,拍摄制作微电影《小涵》,该微电影在“二更视频”“无限台州”“掌上三门”等新媒体上一经投放,24小时内点击量突破10000人次。目前,以沙柳街道杨贤华家的百年家训为题材的微电影《老宅》,也已经进入剧本创作阶段。〔三门县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 第33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7年5月19日 【工作交流·小城镇精神文明建设②】□建德市创新“街长制”推动小城镇文明创建提升□长兴县围绕“四全”打好小城镇文明行动组合拳□丽水莲都区万众一心吹响小城镇文明建设新号角 【工作动态】□嘉善县以“三进”促“三新”推动文明出行□文成县“国际慢城”开辟文化产业发展新道路□天台县打造理论学习“网络餐厅”       【工作交流】 建德市创新“街长制”推动小城镇文明创建提升   建德市推出“街长制”城乡管理模式,有效破解小城镇文明行动落地难题,推动小城镇文明创建提升。  一、“双街长”制,破解管理难题。推选“民间街长”,通过公开招募、群众推荐等方式,选择一名有能力、有威望、敢担当的市民担任片区“管事人”,实现共建共享。选配“干部街长”,由市领导领衔、各乡镇(街道)和文明委成员单位班子成员分别担任片区内道路“街长”,开展协调管理工作。  二、合理划区,确保资源有效配置。根据全市16个乡镇(街道)镇区范围规整程度,因地制宜、分类分块推进“街长制”“路长制”。如乾潭镇街道划分为5纵5横10条街的网格,成立10个文明治街片区;大洋镇划为“十区十路”,责任田由一条街拓展为一个规整区块。乡镇(街道)按照划分片区的管理难度和问题集中度,统筹安排管理人数、成员类别及管理经费。  三、压实责任,推进文明行动落地。将小城镇文明四大行动细化为街区公约制定、红白喜事规模审批等26条管理细则,纳入“街长”日常工作基本职责,成效显著。如试点乡镇乾潭镇借力“民间街长”调解5起入城口整治拆迁矛盾,促进干群和谐;大洋镇劝导占道经营230余处,乱停车190余辆,清理卫生死角垃圾120余吨。  四、多方监管,实现文明创建“实时在线”。在全市95条主次干道统一设立“街(路)长制”公示牌,注明街长、成员联系方式和工作职责,以及乡镇(街道)微信公众号二维码,鼓励市民致电街长或随手拍摄不文明现象提供线索,实现工作线索“在线收集”。“民间街长”挂哨戴袖,每日至少巡街一次,能劝阻的问题当场解决,不能解决的上传微信、APP平台,由“干部街长”协调解决。〔建德市委宣传部供稿〕 长兴县围绕“四全”打好小城镇文明行动组合拳   长兴县围绕“全员发动、全局谋划、全域整治、全面考核”四个方面,全力打好小城镇文明行动组合拳。  一、全员发动,浓厚文明行动氛围。印发《长兴县小城镇四讲文明行动》,从“讲卫生、讲秩序、讲节俭、讲和睦”等四个方面规范小城镇文明行动。长兴电视台、长兴新闻网等媒体开设《整治在行动》《文明大家说》等专题专栏,广泛运用墙绘、宣传窗、温馨提示牌等载体,对小城镇文明行动意义、标准等进行宣传教育。创设“乡村美容师”活动,将每月21日定为“乡村美容日”,已组织5000多名志愿者先后开展捡拾垃圾、文明劝导等志愿服务活动近600余场。  二、全局谋划,丰富文明行动内涵。出台《长兴县美丽城镇建设规划》,设立小城镇建设项目库,涉及项目230个,投入资金达25.14亿元。结合“和文化”县域道德品牌建设,按照“一镇一韵、一镇一品”标准,挖掘各乡镇传统文化,打造“文化礼堂、文化公园、文化车间”等阵地,形成了“太湖风情”“岕里人家”等5条实验示范带。深入实施“文明户提质、好家风建设、新乡贤培育、文明墙普及”等四大工程,丰富小城镇文明行动内涵。  三、全域整治,夯实文明行动基础。3月起,全域范围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集中整治,所有乡镇(街道)同步启动“垃圾乱扔、道乱占、车乱开、线乱拉”四项整治百日攻坚行动。截至目前,共清理卫生死角680处,清除乱张贴3200处,整治乱停车点位1097个,乱摆摊点位807个,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17471起。县纪委将百日攻坚行动列入10+X重点督查项目,跟踪督查,对整改不到位乡镇(街道)进行问责。  四、全面考核,保障文明行动实效。出台小城镇文明行动考核标准,设置制度管理、集镇面貌、乡风文明、宣传氛围等四大项近百个考核指标,对全县13个乡镇(街道)进行数据量化式考核。考核采取季度竞赛和年终考核相结合,每月一巡查,每季一排名,年终总结算,季度考核结果在县级媒体上定期进行排名公布。年终总成绩与乡镇综合考核、创建经费、干部任免等直接挂钩,前三位授予“和美乡镇”称号。〔长兴县委宣传部供稿〕 丽水莲都区万众一心吹响小城镇文明建设新号角   丽水莲都区召集万名“小荷”当先锋,开展万人志愿服务活动,深入推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和移风易俗小城镇文明行动。  一、健全机制,补齐小城镇文明创建短板。出台《莲都区移风易俗文明行动方案》《莲都区小城镇文明行动方案》,制定下发社区(城中村)擂台赛、街道交叉检查等创建工作机制,3月份组织首次擂台赛和交叉检查。研究出台新的奖惩办法、乡镇创建工作督查办法等制度,对创建工作实行重奖重罚,切实调动全区党员干部参与创建的工作积极性。  二、扩面创建,构建万名“小荷”当先锋。打造“小荷”志愿者品牌,机关单位、文明单位等示范带动,建成“小荷”志愿服务分队108支,志愿者达10829名。每月逢“九”开展活动,组织各小荷志愿者队伍1000人左右,在主街道、社区开展文明劝导、平安巡查、入户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推出小荷志愿者微信公众号“小荷之梦”,推出小荷创建微文、小荷故事等,增加“小荷”品牌影响力。  三、试点践行,有序推进小城镇文明风尚。以大港头镇为试点,启动“我为丽水助助力,乡风文明促和谐”主题的万人小城镇文明行动,大港头村、利山村、小山村等10个村宣传小分队分头开展小城镇文明行动、传承中华美德等。该行动是继“我为丽水洗把脸”万人大清扫活动、“我为丽水献爱心”万人微笑志愿服务活动之后,又一个“我为丽水”系列活动,成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鲜活载体。〔丽水莲都区委宣传部供稿〕 【工作动态】 嘉善县以“三进”促“三新”推动文明出行。嘉善县在文明出行“进校园、进单位、进网络”上创新载体,推动文明出行取得新成效。一是“进”校园,树立“新理念”。在校园内开设道路交通模拟体验区,打造一条“善行路”,规划道路标线,树立交通标识牌,邀请交警现场开展教学。组织全县中小学开展以“礼让斑马线出行讲文明”主题教育的“五个一”活动,参加一次交通安全规则学习班队,创编一句宣传口号,宣讲一个小故事,策划一个金点子,撰写一篇宣传稿。二是“进”单位,形成“新常态”。组织机关、企业等各行业近百名代表作倡议承诺。举办“文明出行”培训班,由39家文明单位组成一支志愿者队伍,认领城区14个主要路口,协助开展文明劝导工作。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教育,在驾校引入“礼让斑马线”专题教育课程。三是“进”网络,营造“新环境”。利用“文明嘉善”平台开展“文明随手拍”活动,将市民拍摄的各类不文明出行行为进行曝光,已推出专题6期。开设“善城文明行”专栏,深入交通路口、车站、校园等开展文明行动专题报道,累计播出专访15期。〔嘉善县委宣传部供稿〕 文成县“国际慢城”开辟文化产业发展新道路。文成县着力打造“国际慢城”品牌,以点带面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一是强投入,助推慢城旅游产业发展。投入17亿元打造“侨韵玉壶.国际慢城”,邀请国际设计师团队深入挖掘侨乡文化,集聚田园疗养、悠闲度假、农田体验、养生美食等慢旅游资源要素,实现“一日游”向“多日游”转变。二是建基地,引导慢城创意产业集聚。建立侨乡悠镇、水巷炊烟、城郊野趣等慢城旅游养生基地,引领特色美食、创意客栈、农事体验等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引进人才、项目和资本,建立慢城创客基地,举办创客大赛,积极对接“上海智游自哉房车露营基地”“美式夏令营教育基地”等项目落地慢城。三是重培育,推动慢城文韵产业成长。邀请各界专家、业内人士参加国际慢城发展沙龙,谋划首届“侨韵”国际慢城节,吸引游客、企业来文参观体验、投资发展;以“慢城韵味”为主题,开展慢城摄影大赛、知名文艺家慢城采风创作等活动,进一步树立慢城品牌形象,丰富慢城文化内涵。〔文成县委宣传部供稿〕   天台县打造理论学习“网络餐厅”。天台县创新打造理论学习“网络餐厅”,着力推动理论学习在线化、分众化、大众化。一是设置网络学习“主菜单”。在“天台新闻网”首页设置了“治国理政进行时”专题网站链接,深入阐述解读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设置国内国际、新闻时评等专栏,从央视网、新华网、中新网、浙江在线等权威媒体,及时精选干部关心、群众关切的重要理论和热点信息。二是配制网络学习“私房菜”。实行分众化学习,根据不同受众学习需求确定学习主题,针对性地设计宣讲内容,向乡土宣讲员、基层干部、文化人才、乡贤等征集汇编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宣讲稿130多件,利用微信、QQ等平台推送定制学习内容。三是推出微信课堂“自助餐”。在“神秀天台”“文明天台”等微信公众号开设“理论频道”栏目,第一时间解读、推送“一带一路”、供给侧改革、新型城镇化等热点时政问题,采编理论评论文章,目前已推出专题15期,受众3.2万余人次。〔天台县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第34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7年5月22日 【工作交流·中小学德育工作】□温岭市实施“六大工程”打造“阳光德育”□云和县推行未成年人“德育生活化”教育□泰顺县“三色”主题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常山县多方联动推进未成年人德育建设 【观点摘编】□手游乱象扭曲青少年价值观值得警惕□挪威国家广播公司推出儿童专属新闻□当前童谣面临四大发展窘境     【工作交流·中小学德育工作】  温岭市实施“六大工程”打造“阳光德育”   温岭市着力打造阳光教师、阳光校园、阳光课程、阳光活动、阳光基地、阳光港湾六大“阳光德育”工程,全面推进中小学德育工作。  一、打造阳光教师队伍。实施“班主任星级制”,每年预算安排1000万元用于班主任工作奖励。推出德育名师、名辅导员培养“双名工程”,发挥研究、传播、分享的作用;搭建教师全员德育培训、高端培训、德育论坛等三个平台,每年培训人数300人,举办或承办全国生命教育现场会、全国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建设现场会等专题研讨10多场。  二、营造阳光校园环境。实施《2015—2017年学校文化三年创建规划》,项目化推进“阳光校园”建设,每年拨款500万专项资金用于启动校园景观、班室文化、三风建设等10多个学校文化项目。持续开展“美丽校园”“快乐校园”系列创建,优化校园文化环境。  三、推进阳光课程改革。推行“一校一品”,认定两批共41所德育特色学校,涌现出滨海二小“善化”德育、市二中“生命教育”、市特殊教育学校“厘米推动”等一批德育特色项目。打造“生态课程”,鼓励开发本地育人课程,目前共开发20多个领域360多门实践课程,其中省级精品6门,地市级52门,市级300多门。  四、细化阳光德育活动。规范践行核心价值观“月月有主题”制度,深入开展以爱心教育、文明教育、文体教育、生态教育、荣誉教育为主题的“五色德育”系列教育活动。践行社团化、课程化、项目化、体验化、实践化等“五化”德育工作理念,实施“两体一艺”工作,抓好体育节、文化节、艺术节等“校园三节”。  五、创建阳光德育基地。优化校内基地,投资7000多万元,建设市素质教育实践基地,与18个部门合作开发德育实践项目30余项、课程88门、教材20余本;建成校内特色德育基地70余个,其中国家级基地1个,省、市级基地6个。拓展校外实践,联合法院、检察院、妇联、慈善总会等20多个职能部门,打造法制教育、环保教育、关爱留守儿童等80多个校外结对实践项目。  六、共塑阳光德育港湾。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成立“家长学校”“家长义工”等家庭志愿者协会,开展“争做水保姆”“文明小卫士”等互动体验。发挥乡贤、各级道德模范、感动人物育德表率作用,组织“百位名人进校园”“百位乡贤进讲堂”活动、讲座100多场。〔温岭市委宣传部供稿〕  云和县推行未成年人“德育生活化”教育   云和县坚持立德树人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着力推行“德育生活化”教育。  一、贴近生活,推行“全程德育”。课程化进行青少年习惯养成教育,设置“小桂娃学礼仪”“小桂娃爱学习”“小桂娃爱劳动”“小桂娃有特长”四大主题板块,循序渐进塑造“采真”少年。构建绿色德育评价体系,纳入公民素养、人格品质、理想信念内容。2016年,全县17所中小学校利用晨会课、国旗下演讲、少先队主题活动、“春泥计划”等活动载体,开展“习惯养成小步走”教育200余次。  二、优化课程,构建“全科德育”。开发德育特色校本课程,开设人文、科学、艺术、健康、实践体验五个领域课程供学生进行自主选择。设计德育月课程表、周主题,有序安排各专题教育。搭建“生活德育课程”体系,将德育课程与思品课、班会课、少先队队课进行整合,开展系列体验教育活动。2016年,全县开设10余门特色校本课程,开展各式体验教育500余次。  三、创新载体,实现“全方位德育”。依托“我们的节日”开展体验式教育活动,开展“诵中华经典,做贤德之人”“传承好家风好家训”“传承中华文明,争做美德少年”等活动。搭建全员德育平台,邀请150余名家长当志愿者、课程导师,聘请校外辅导员入校开展系列德育活动30余场;建立气象站、消防队等校外实践基地,组织少先队开展系列体验活动50余次。〔云和县委宣传部供稿〕  泰顺县“三色”主题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泰顺县以“春泥计划”为抓手,创设红色文化熏陶、绿色安全教育、橙色志愿服务三大主题活动,着力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一、红色文化熏陶聚人心。造好红色氛围,各中小学校在重点场所悬挂国旗、粘贴红色标语,常态化举行升旗仪式,增加仪式感。用好红色资源,利用县内红色旅游资源,组织学生观光红色景点,重走红军在泰挺进之路,建立使命感。讲好红色故事,组织学生参与文化礼堂村晚演出、“童心筑梦·创领未来”文艺汇演、“周末大家唱”等活动,观看“断肠草”“荒谷啼婴”“刘素贞母子四英烈”等20多个红色故事,唱响红色歌曲,提升荣誉感。  二、绿色安全教育强戒心。联合安监、教育、消防、交通等部门,走进学校、社区开展安全知识入脑入心教育宣传。严查杜绝未成年人进酒吧、网吧等现象,落实实名制登记,加大突击检查次数和违规处罚力度。开展架“连心桥”、织“家校网”活动,利用微信平台,积极对接学生假期生活。  三、橙色志愿服务润人心。以“童心奉献·添彩生活”为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橙色志愿服务。策划组织中小学生开展“我是小当家”感恩父母假期活动、“小手拉大手·温暖回家路”服务春运活动、“为城市美容师送杯水”清凉行动等,加强未成年人暑期实践体验和习惯养成。在双休日常态化开展志愿活动,如“你我多一份自觉·城镇多一份清洁”、文明餐桌节俭宣讲、“手拉手送温暖”少先队创意集市等活动,引导未成年人关爱他人,传递正能量。〔泰顺县委宣传部供稿〕  常山县多方联动推进未成年人德育建设   常山县充分发挥城乡基层单位的作用,形成“党政牵头、部门联动、学校教育、社会参与”的未成年人德育建设工作模式。  一、搭建沟通桥梁,家校教育一体化。指导全县所有中小学统一开展“家长进课堂”活动,家长走上讲台,用浅显的语言讲授行业知识,生动引导学生感知社会。建立家长微信交流平台,定期举办家长开放日活动,推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步调一致、相互促进。编写出版融入常山元素的德育微课系列教材,覆盖小学、初中全部年级层,利用德育故事启发思考,引导形成良好习惯。  二、组织特色活动,社会各界齐参与。开展“武术进校园”活动,成为全国武术进校园试点县创建单位,组织开展“胡柚拳”练习及表演活动,提振师生精气神。吸纳招募、志愿者,组织开展“春泥圆梦行动”,建立留守儿童档案联系卡,积极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和社区闲散青少年活动,如带领留守学生到影院观看3D动画电影,开拓见识视野。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宣教文明礼仪活动,引导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三、加强文化监督,网上网下同标准。在全县重点网站、论坛设立网上8家“报警岗亭”和“虚拟警察”,接受群众举报、求助,制止网上有害信息传播行为和违法犯罪活动。印发《常山县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任务分工》,深入开展48项专项净化行动。在全县中小学校开展“远离网吧,健康成长”主题教育活动,聘请45名行风评议员为网吧义务监督员,常态化检查网吧实名制登记上网、未成年人禁入和环境卫生等情况。〔常山县委宣传部供稿〕 【观点摘编】  手游乱象扭曲青少年价值观值得警惕。一是不良信息成“吸睛利器”。不少企业游戏、将目光放在了极具感官刺激的元素上,导致大量暴力、色情、凶杀、恐怖等不适宜青少年的信息,作为吸引玩家的“利器”,从手游的“动机”启始,就完全忽略了正向价值引领。据统计,在苹果、安卓两大移动游戏下载平台上,下载量靠前的游戏大多是靠“三俗”赚眼球的低劣游戏,知识性、益智性内容偏少。二是游戏攀比成风潮。目前,不少手游采取“免费+内购”的模式,让自制力弱的青少年成为“氪金”(花钱玩游戏)一族。人气手游正发展为青少年群体“社交必需品”,游戏社交文化逐步兴起,成为金钱至上等扭曲价值观的传播平台,《阴阳师》《王者荣耀》《梦幻西游》等手游因此备受诟病。三是输送错误历史观念。如近期大热的《王者荣耀》中,一共出现了60多个中国历史英雄和神话传说人物,这些人物在游戏中不仅穿越时空,而且其名字与真实历史背景和人物经历并无关系,内容和精神被架空,有名无实。《王者荣耀》年龄分布中,11岁至20岁的用户比例高达54%,游戏先入为主产生对历史的误读,影响学校教学。四是监管漏洞盲区纵容手游野蛮生长。行业快速发展与监管制度建设滞后产生矛盾,手游下载快、传播迅速、突破时空界限等因素,致使传统监管手段“捉襟见肘”,对规范企业缺少有效手段。建议完善法制法规,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利用网络技术提升执法水平,补齐监管短板;同时以市场手段引导、鼓励企业打磨精品,让手游成为集纳休闲、娱乐、教育功能于一体的平台。〔淳安县委宣传部、绍兴越城区委宣传部供稿〕 挪威国家广播公司推出儿童专属新闻。挪威国家广播公司(NRK)Supernytt新闻从孩子的视角出发,充分利用各种类型的媒介平台,做好“儿童新闻”的做法值得借鉴。一是不回避“复杂新闻”。摆脱“儿童新闻”只是动画片和校园的思维固式。打着“保护”旗帜屏蔽儿童可接触到的各类新闻已不可能, 通过常态化报道“复杂新闻”教育儿童,减少其恐惧感。如2016年,在他们的节目中被讨论最多的两大话题分别是恐怖小丑和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报道酗酒和性侵犯类新闻推动儿童可能向老师举报他们曾遭受过相似的侵犯,印证“复杂新闻”对孩子进行教育的可行性。二是运用社交平台收集儿童看法。挪威约有30万名8至12岁儿童,经常使用图片分享应用的有8万人,约5万名儿童每天收看网络节目。节目团队通过Snapchat和Instagram等社交媒体征求孩子们的亲身经历和对于新闻话题的看法,择优收录节目中并在次日播出。如报道“瑞士根据成绩给学生分班”事件时,通过App获取到2万挪威儿童对此的看法。三是打破节目框架制约。解除“大人的新闻”演播室对于儿童节目的约束性,搭建专属演播室,独立班子运营,并减少不必要的技术环节。创新节目展现形式,减少一本正经的主播播报,引入更多儿童更喜闻乐见的内容,并让孩子们相互间开展互动。〔综合慈溪市委宣传部、象山县委宣传部供稿〕   当前童谣面临四大发展窘境。一是国外童谣备受青睐。京东、当当网童谣图书销量榜、好评榜均被《欧美经典儿歌》等外国童谣占据,侧面反映市场上高质量的益智类汉语童谣仍相对缺乏。二是创作队伍老化。电视、网络热衷于传播更具有商业价值的成人歌曲,童谣商品属性较弱,稿酬太低,年轻作者流失严重。童谣创作队伍已进入老龄化,创作者年龄普遍超过60岁。如在上海市第三届优秀童谣征集评选活动推出108首沪上新童谣中,七成获奖者已退休,最高龄者已92岁。三是艺术粗糙导致传唱度低。近几年涌现的新童谣作品,歌词拗口,旋律复杂,缺乏对儿童天性的关注和内在需求的呵护,部分童谣成人化元素明显,或者说教意味浓厚缺乏灵思,难以走入儿童内心。四是民间推广落入“单打独斗”。各大电视台、网站以播放情爱为主题的流行歌曲为主,童谣缺乏传播渠道,没有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怀和支持。网络和电子媒介的迅猛发展,为当代儿童提供了多元化选择,但大量时间被网络游戏、动漫等侵占,儿歌往往被视为“小儿科”,童谣发展被迫进入一个狭窄的区间。〔舟山市委宣传部、杭州江干区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 第35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7年5月25日 【工作交流·文化礼堂长效机制建设③】□永嘉县建立实时监测预警体系推动文化礼堂考评动态化□诸暨市“三进”活动推动文化礼堂长效发展□海盐县创新独立法人理事会制度助推礼堂长效发展□金华婺城区成立农村文化礼堂大学探索队伍建设长效机制□缙云县“三聚三力”共建共享礼堂文化【工作动态】□衢州市吸引三部电影密集开拍讲述“衢州故事”□苍南县众筹模式打造“半书房·城市文化客厅”□湖州南浔区以“文化+”助推特色小镇建设    【工作交流】 永嘉县建立实时监测预警体系推动文化礼堂考评动态化   永嘉县建立“每日监测、每周巡查、每月通报、每季分析、每年考评”实时监测预警体系,推动文化礼堂考评常态化、科学化。  一、“考核办法+细化考评”指导发展方向。制定出台《永嘉县文化礼堂管理使用实时监测预警考核办法》,从5大项12小项对文化礼堂管理明确考核办法。考核内容分为常规项目和特殊项目,常规项目由各文化礼堂自行报送证明资料,包括活动开展、信息宣传、“送文化”“种文化”四大方面;特殊项目包括日常巡查和村民热线,针对“铁将军把门”、管理员不在岗、赌博等问题,实行扣分或直接预警等措施。  二、“线上监测+线下分析”实现动态管理。成立永嘉县文化礼堂实时监测预警中心,在礼堂安装电信“翼眼”,线上实时掌控文化礼堂维护、开放以及管理员在岗情况。以永嘉县文化礼堂发展促进会为核心,组建联合巡查组、第三方评估组和乡镇街跨区对查组等三支队伍,每周对各地文化礼堂运行情况进行明查暗访;每月对各文化礼堂活动开展、信息报送、平台点单、星期天礼堂日等情况进行考评;每季度形成文化礼堂管理使用趋势图,掌握文化礼堂发展趋势;年底根据文化礼堂管理使用情况评定星级并给予相应奖补。  三、“双色预警+流动红旗”创新管理模式。以“一月一评,年终总评”方式对全县文化礼堂管理使用开展实时监测预警。活动开展和信息宣传工作不达标,给予1次黄色预警,扣除一定的当月得分;当月得分倒数三名,给予1次红色预警,累计2次红色预警,由宣传部分管副部长约谈所在乡镇(街道)宣传委员,累计3次红色预警,由宣传部长约谈所在乡镇(街道)党委书记;月得分排名前3名的礼堂授予“流动红旗”。实时监测预警结果作为文化礼堂星级和乡镇(街道)年终宣传思想文化考核内容。〔永嘉县委宣传部供稿〕   诸暨市“三进”活动推动文化礼堂长效发展  诸暨市积极开展“三进”系列活动,把建成的农村文化礼堂用起来、转起来、活起来,推动文化礼堂长效发展。  一、文化活动进礼堂,在“用”上下工夫。一是文化讲堂“六送六进”活动。开展送形势政策、送实用技术、送健身养身知识、送文艺培训、送民主法制进礼堂、送文明礼仪进礼堂活动。如马剑镇建辉村文化礼堂开设农家乐特色烹饪、乡村旅游知识等专题课,为做好“礼堂+乡村游”提供智力支持。二是文化送餐“三个一百”活动。全年推出百场文艺演出下乡、百场免费电影进村、百册实用图书入室活动。文化馆推出舞蹈编排、书画技法、曲艺声乐等10多个免费培训项目。三是“我们的文化”创作展示大赛。开展农民书画节、农民声乐大赛、“潮涌浣江”视觉艺术系列大展,参赛参展视觉艺术作品在农村文化礼堂巡回展出,已开展200多场次。  二、志愿服务进礼堂,在“转”上使力气。一是“绿色关爱”志愿服务活动。联合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浙江诸暨技师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组建村居创意设计、民俗礼仪、医疗保健、留守儿童关爱等服务团队,全年为95个农村文化礼堂提供400多次志愿活动。二是“书香家园”志愿服务活动。在村级文化礼堂阅览室、图书室和农家书屋等场所,开展“好书大家读”“最佳书柜”评选等活动,倡导“耕读传家”的良好家风。三是“影像礼堂”志愿服务活动。组织摄影协会、影视协会志愿者拍摄系列专题记录片,记录已建95个农村文化礼堂建设过程和所在村落古居、古树、古桥和手艺工匠等,在“诸暨发布”“文明诸暨”等微信平台进行专栏推送。  三、传统特色文化进礼堂,在“活”上花心思。一是建立乡村记忆馆。在农村文化礼堂中规划建设乡村记忆馆,展现地方历史名人、文物古迹、民间文学、传统手工技艺、民间习俗等,实现“一村一品”“一堂一色”。如洋湖村文化礼堂的“陶艺馆”、上下文村文化礼堂的“蓝莓馆”等。二是编制非遗系列丛书。汇编《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丛书》,在各文化礼堂对“西施传说”“西路乱弹”、青口皮纸制作、青山泥塑等传统手工记忆、民间艺术大观、民间文学故事进行讲解展示。三是办好民俗节庆活动。做广“端午节望囡”“廿三夜吃汤团”等普遍性习俗,做精马剑“过小年”、店口“七月半水灯节”、岭北“舞调龙”等特色性习俗。每年举办各类民俗节庆活动达200余场次,参与群众达10万余人次。〔诸暨市委宣传部供稿〕 海盐县创新独立法人理事会制度助推礼堂长效发展   海盐县探索农村文化礼堂理事会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登记制度,做好“人员、资源、来源”三篇文章,助推文化礼堂自治管理走向长效。  一是组好“人员”文章,实现礼堂“自我管理”。打破由村两委班子构成理事会传统的模式,在百步镇得胜村和元通街道永福社区开展试点,构建由村干部、本地热心文化人士、专职文化管理员组成的三级立体化管理格局,由热心文化人士担任法人代表。独立法人理事会行使参谋管理职能,全程参与村级专职文化管理员招聘工作,今年以来新招募专管员11名。  二是整合“资源”文章,实现礼堂“自我服务”。将灯光、音响、舞台设备与演出团队输入民办非企业单位平台,统筹安排提高资源利用率。充分发挥理事会成员才能优势,提供政策宣讲、特色文化推广、文体活动、专题培训等社会化服务,实现共享共建。如得胜村成功举办首届村级“文化周”活动,并作为礼堂特色服务品牌逐年延续;永福社区常态化开展村文艺骨干培训,培养主持、曲艺、舞蹈等各类人才20余人。  三是解决“来源”文章,实现礼堂“自我发展”。除县镇每年财政投入经费外,理事会多方运作筹集经费,保障礼堂运行。接受社会购买服务,2016年,两家文化礼堂与文化局、文化馆、百步镇、元通街道等签约,承办文艺演出下基层、送戏进企进村巡回演出、礼堂歌手演唱赛等活动百余场,争取资金超70万元。结对单位共建助力,县公路运输管理所、爱建汽车电器有限公司等单位、企业主动提供资助7万元。〔海盐县委宣传部供稿〕   金华婺城区成立农村文化礼堂大学探索队伍建设长效机制   婺城区委宣传部联合浙江师范大学等单位组建首家农村文化礼堂大学,为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管理提供人才支撑,推动长效规范运行。一是目标明确,内容清晰。组建农村文化礼堂管理员专业培训基地,精选培训议题,打造课程体系,提升农村文化礼堂管理员整体素养。首期教材包括《**书记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浙江省基层宣讲优秀工作案例》《八婺好家风》《文化礼堂操作手册》等。二是后勤保障,规划清晰。设立专项经费,每年安排不少于10万元用于农村文化礼堂大学相关培训活动。编制《婺城区农村文化礼堂管理员素质提升三年规划》,委托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做好培训内容的设计和组班,使培训工作常态化、专业化推进。实行一年两训、逐步推进、整体提升策略,首轮培训参加人员131人,实现区、乡镇、村多层级联合培训和14个乡镇全域覆盖。三是逐级晋升,任务清晰。经过多轮培训,最终实现农村文化礼堂管理员持证上岗。建立农村文化礼堂工作人员逐级晋升机制:初级管理员负责维护文化礼堂的正常开放和后勤工作,一堂配备两人,实行AB岗制度;中级宣讲员负责讲解本村乡土历史传统文化、优秀人物事迹、时事政策等,以乡镇为单位进行配备;高级指导员立足区级层面,对各乡镇文化礼堂工作进行多方位指导,特别是在新建文化礼堂中挖掘特色。首期培训中,区指导员作工作交流《如何让农村文化礼堂活动更接“地气”》,收到良好效果。〔金华婺城区委宣传部供稿〕 缙云县“三聚三力”共建共享礼堂文化   缙云县聚焦文化礼堂推进器、引路人、催化剂等三种功能,着力建设长效机制,推动共建共享。  一、聚焦“推进器”功能,激发党员干部建设持续力。把对礼堂文化培育的贡献值纳入相关单位考核,对提供“菜单”服务、信息报送等进行综合测评。20多家县属相关单位紧密结合治危拆违、农村移风易俗、小城镇文明行动等重点工作,定期制订文化礼堂主题活动计划,开展项目组团、课程串联,共同服务形成合力。建立工作微信群、QQ群,各乡镇(街道)、单位及时发送转发新闻报道、动态组图。  二、聚焦“引路人”功能,激发社会组织参与向心力。推进文化志愿者协会管理规范化,组建80多支文化志愿者队伍,通过结对共建、定期服务等方式帮扶文化礼堂,构建乡村文化志愿服务网络。调动文化创意协会、摄影家协会、影视文化公司、婺剧促进会等力量,举办文化礼堂微电影大赛、文化礼堂图片征集等活动,扶持培育“月出缙云”系列演出、婺剧《县令李阳冰》等优秀文艺作品创作。组织道德模范进农村、“文明乡风”十大行动、慈孝文化“六个一批”工程等活动,深化传承“红色基因”。  三、聚焦“催化剂”功能,激发村民自发培育内生力。从村委干部、妇女组织、文化能人中挖掘1-2名“文化理事长”,统筹管理文化礼堂项目点单、节目编排、演出交流等事项。将专家指导、“文化大使”驻堂、乡镇干部日常督导等制度融入日常,帮助深化各支文体队伍和志愿组织建设。在节日返乡、假日还乡等时间节点,组织村级乡贤精英、优秀学子、爱心企业家、退休教师等热心人士为礼堂献计献策,形成联动效应。〔缙云县委宣传部供稿〕  【工作动态】衢州市吸引三部电影密集开拍讲述“衢州故事”。近一个月内,衢州市科学策划、精心部署,先后吸引三部不同题材电影在衢开拍,通过大量原生态的取景地集中展示衢州生态文化、传统文化和风土人情,打响了对外宣传与文化产业的“连珠炮”。一是“红色”讲述衢州抗战历史。电影《暗战白沙关》为第一部由衢州本土文化企业投资、讲述衢州历史故事的电影,80%的内容在衢州拍摄,全景展现了衢州历史中“江西—白沙关—华埠—衢州—上海”这一经典的“红色交通线”,涵盖开化白沙关、柯城九华众园、周公山旧村址、石梁小沟村黄巢军营旧址、桃源七里、江山廿八都枫溪村古民居等取景地,并融入“九华立春祭”等非遗元素。影片于5月底开机,8月份完成制作,随后将在全国主流院线、CCTV电影频道、武警总政等平台上映,预计覆盖全国5万多农村放映队。二是“文艺”讲述衢州乡愁情愫。电影《台阶》,改编自衢州籍作家李森祥创作、入选人教版初中课文的小说《台阶》,也是衢州首部院线电影。影片全部取景于衢州,在乌溪江流域湖南镇、后溪镇等地取景,通过农村建房题材,以小故事、大情怀塑造感人父亲形象,展现浓厚乡愁情愫,于5月27日开机,计划7月份举行首映。三是“诗意”讲述衢州农村新貌。电影《我们回家吧》聚焦于浙江新农村变化发展与衢州新农村建设成就,紧扣习总书记提出的“记住乡愁”主题,呼唤在外打拼的游子回家发展,生动反映了“两山”理论在衢州的特色实践。影片全部在衢州拍摄,将衢州的放心农业、农村休闲旅游、高端民宿等绿色发展的农村新貌作为影片别具特色的“植入广告”,于5月10正式开机,预计明年上映。〔衢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苍南县众筹模式打造“半书房·城市文化客厅”。近期,苍南县与半书房众筹团队合作打造的公益文化空间——“半书房·城市文化客厅”正式对外开放,受到广泛关注和欢迎。一是政府提供场地,民间众筹资本。将城区中心湖公园现有公共建筑免费提供给半书房团队,在原有苍南半书房众筹人基础上,向社会进行二次众筹,最终筛选50余位热心人士参与建设城市文化客厅。注重以众筹模式助力开展日常活动,如“在苍南,从世界看中国”名家思想沙龙活动,一周内众筹11万余元,并成立监事会监督使用。二是助推公益服务,打造文化地标。城市文化客厅面积约700余平方米、藏书1万余册,兼具城市书房、独立书店、人文会客厅等六大人文功能。充分发挥50余位众筹人中教师、作家、公务员、记者、商人等职业技能,在文化教育、网络推广、商业运作等方面为后期运作提供智力保障。目前已举办读书、教育、影视等各类文化活动180余场,参与人员达5万余人。三是传播品牌文化,推广书房样板。积极对接新华社、中新社、光明日报等中央、省级媒体进行报道,广泛运用微信、微博等新兴媒体,做到一次策划多面宣传。同时,继续探索完善众筹模式,加强与全国各地公益人士交流合作,积极对外输出半书房公益品牌文化。〔苍南县委宣传部供稿〕 湖州南浔区以“文化+”助推特色小镇建设。湖州南浔区以文化为核心元素,为特色小镇建设塑魂、兴业、扬名。一是以文化强特色。突出自身文化基因,围绕特色做文章。如善琏湖笔小镇围绕“湖笔文化”,积极谋划推进湖笔文房、笔韵禅心休旅研学项目、318文化大院文旅综合体项目等落地签约,形成上中下游有序衔接完整文化产业链。和孚丝绸小镇突出“丝绸文化”,建设桑基鱼塘保护体验区、丝绸古村生态旅游区等独特魅力。二是以文化拓发展。以文化核心要素为引领产业提升发展,如湖笔企业研制书画大家定制笔、婴儿胎发笔、生肖纪念笔等,申报国家发明专利3项。丝绸小镇荻港片区成立思纳古村帮帮基金,启动古村文化新生计划,扶持古村文化传承名店。引入百家微博馆、知名民宿酒店,通过“公司+合作社+导师+帮帮基金+古村文化传承名店”模式精准帮困富民。三是以文化扬美名。加强与中央、省媒体联系,以更高频率、更大密度亮相大报大台大网。新华社、光明日报、浙江日报等陆续刊播《匠心托起特色小镇》《一根银丝牵出丝画小镇浙江南浔古镇重寻丝绸文化》等相关报道80多篇,《发丝上的金点子》等纪录片在央视播出,央视四套《国宝档案》拍摄湖笔故事。举办2017“世界渔桑文化之源”中国古村特色小镇建设主题论坛,人民网、凤凰卫视等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湖州南浔区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 第36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7年5月27日 【工作交流·文明城市创建】□丽水市广泛开展“六最美”活动助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余姚市以“民”为本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海宁市奏响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创新、实干、提升“三部曲”□台州黄岩区创新“和美楼道”载体助推城市精神文明建设 【工作动态】□宁波北仑区扎实开展“我最喜爱的习总书记的一句话”微宣讲□松阳县“互联网+文化”思维讲好外宣品牌故事□杭州滨江区“我心中的诗画校园”活动迎接第十四次省党代会  【工作交流】 丽水市广泛开展“六最美”活动助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丽水市广泛开展“六最美”系列活动,营造“人人讲文明、人人创文明”良好社会风尚,助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一、“礼让斑马线我最美”活动。制定完善“礼让斑马线”具体举措和奖惩机制,市区371辆公交车全部执行“斑马线前礼让行人”,对不礼让行为进行处罚。在市区和各县市精心打造“礼让斑马线”样板路,并逐步向其他道路和地方辐射,综合运用电视、报纸、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对不礼让行为进行曝光。在驾校增设“驾车前一课”和领证前宣誓关,每天组织100余名新驾驶员参与文明交通劝导活动。  二、“文明过马路我最美”活动。制定《全市“文明过马路”整治行动实施方案》,针对非机动车闯红灯等突出问题加大查处的力度,对行人闯红灯、不走斑马线等行为给予5-50元罚款,每周对违法行为进行曝光。对重点管控道路人行横道标志标线和地面文字进行规范设置,修缮整改市区主要道路标志191处、标线16472平方米。  三、“排队守秩序我最美”活动。在汽车站、高铁站、公交车站等设置“文明排队”“先下后上”提示语,划出排队等候标识线。在商场、超市、医院等单位倡导进出升降电梯“先出后进”、上下自动扶梯“左行右立”。在窗口服务单位完善“1米线”设施,组织志愿者身着统一志愿者红马甲服装,引导群众文明等待。  四、“微笑服务我最美”活动。在餐饮、旅游、通讯、金融等服务行业开展“微笑天使”评选活动,以微笑服务达标率、文明用语使用率、仪容仪表良好率、优质服务环境良好率四个100%为标准,评比表彰一批“最美微笑服务”窗口。广泛开展职业道德、业务素质、服务技能培训和岗位练兵活动,市审管办220多名工作人员参加“微笑服务大讲堂”活动。  五、“烟头垃圾不落地我最美”活动。确定每月9日、19日、29日为志愿服务日,组织新生代企业家、爱心人士等12000多人的“小荷”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捡拾烟头、文明劝导等志愿服务活动。落实机关事业单位认领62个党员文明创建实践区,排定“捡烟头值日表”,利用节假日、下班时间到认领路段捡拾烟头。城管对乱扔垃圾、烟头等行为予以罚款、曝光。  六、“文明旅游我最美”活动。在车站、景区景点、出入境办证大厅、旅行社等处广泛开展文明旅游主题宣传活动。在市区主要景点新增文明旅游公益广告牌300余块,组建保安文明劝导队,统一佩戴文明劝导红袖章进行常态化、规范化开展文明劝导工作。在古堰画乡开展“创5A景区 ‘六乱’整治”大会战,多方联合开展巡逻管理,共同处置不文明行为。〔丽水市委宣传部供稿〕 余姚市以“民”为本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余姚市坚持“创建靠民、创建惠民、创建育民”工作理念,着力推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向纵深发展。  一、全城共创——靠民。让群众成为创建细胞主体。开展“三好”文明社区创建、“三为”文明行业创建、“三争”文明村镇创建等三大主题创建活动,动员全社会单元参与创建。让群众成为创建监督主力。开辟“四明聚焦”监督栏目、“姚城文明眼”监督平台和城市文明监督热线,建立由286人组成的市民文明巡访员队伍,主动倾听呼声、自觉群众监督,今年已刊播监督类报道30多期。让群众成为创建活动主角。开展万名市民“我为城市洗把脸”清爽行动、千名机关干部“文明出行”劝导活动、百场文明城市创建主题文艺巡演活动等,提高创建知晓率、支持率。  二、全域美化——惠民。全域化提升环境品质。开展全民共建“美丽家园”活动,创设“品质社区”“最洁美村庄”等六项创建载体,健全完善“一把扫帚扫城乡”的环卫体制,制订出台农村环卫长效保洁“1+X”配套制度,建设美丽余姚、清洁余姚。精准化治理创建难点。实施中心城区“保洁保序保畅通”专项行动,部署落实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一跨十乱”整治、交通违法查处等16大项、35个小项工作任务。均衡化补齐创建短板。查找梳理文明城市创建九大短板问题,实施市容秩序管理优化、公共文明素养养成等“六大行动”,提升文明城市创建均衡度。  三、全面引领——育民。培育道德建设品牌。持续开展“做文明崇德余姚人”活动,实施文明崇德理念传播、风尚培育、典型弘扬、精神践行等四大行动,打造“道德银行”“道德绿卡”两大品牌,“道德银行”已累计发放道德信贷1亿多元。培育志愿服务品牌。推出“志愿余姚”手机APP,建成公共场所志愿服务点、社区志愿服务站、窗口行业志愿服务岗、志愿服务文化广场的服务体系,落实“志愿服务日”制度。重点打造“邻里守望”社区志愿服务品牌,组建“邻里守望”志愿服务队伍35支,志愿者近2000人。培育良知文化品牌。大力弘扬以“致良知”“知行合一”等为核心的阳明文化,开设阳明讲堂,组建阳明文化讲师团,开展阳明讲堂五进活动,用传统文化涵育文明、引领风尚。〔余姚市委宣传部供稿〕    海宁市奏响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创新、实干、提升“三部曲”   海宁市立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攻坚年”实际,奏响创新、实干、提升“三部曲”,建设文明“潮城”勇当标杆。  一、比学赶超“创新曲”。创新立体宣传。市级媒体长期开设创建专栏,今年已开展不间断报道385期。市区所有公交站台、公共自行车点、出租车、公交车、电子屏全部投放公益广告,市区实现百步之内看得见公益广告。每月开展一次公益广告大赛、文艺巡回演出等文明创建宣传活动。创新群众监督。组建165人市民监督团,挂靠报社和电视台,由监督员和记者联手监督,并将监督情况直接在媒体刊播。创新行为规范,市级层面出台《海宁市民文明公约》等系列规范,村、社区层面实现村规民约、社区公约全覆盖。  二、扩容深化“实干曲”。做实项目推进。每年确定40-50个重点创建项目,明确牵头单位、时间节点、推进举措和责任领导,项目进展定期在媒体公示,接受群众监督。扩大群众参与。推进志愿总站、“潮公益”学雷锋伙伴计划、“96543”党员志愿服务等近百个特色志愿项目落地,注册志愿者突破12万人,实现了7个人中有1个志愿者。海宁义工、爱心联盟等两大国字号社会组织引领全民创建潮流。引导文明出行。引入不礼让斑马线抓拍设备,私家车礼让行人渐成风气,公交车礼让斑马线做到100%。开发“文明单位车辆和驾驶人自律系统”,建立数据库,对多次违法的车辆和文明单位进行曝光。  三、健全机制“提升曲”。健全督考机制。每年制定镇(街道)、部门(单位)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考核办法,实行月月考制度,定期开展模拟测评,实行常态督促整改。建立“五星联评联管”机制,每月对沿街商铺和重点道路进行联评、联管。健全包干机制。确定20个市领导领办包干重点项目,实行机关部门与社区结对共建、“路长制”分片包干等举措,构建大创建格局。健全领办机制。每年梳理道德模范(好人)故事会、我们的节日、文明周等14项重点活动,各镇(街道)领办不少于2项。每月通报各项活动进展情况,提升日常工作实效。〔海宁市委宣传部供稿〕 台州黄岩区创新“和美楼道”载体助推城市精神文明建设   台州黄岩区创新推出“和美楼道”建设,以“小楼道”传播“大文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区生活,夯实文明城市创建基础。  一、突出宣传展示,描绘“和美”风景线。一是夯实核心价值观宣传阵地。推动核心价值观融入楼道建筑设计与庭院自然景观,通过手绘、书画、照片等艺术形式,在各楼道统一集中布展,高密度宣传“24字”基本内容。二是构筑文明风尚传播平台。提炼制定文明公约、邻里守则、住户“十好标准”等倡议,绘制“孝老爱亲”“诚实守信”主题墙绘、壁画。三是打造楼道文化展示窗口。突出“一楼一品”理念,建成美德楼道、书画楼道、科普楼道等100余个特色文化楼道(庭院)。  二、突出精神引领,培树“和美”价值理念。一是发挥群众自主自觉。充分调动社区居民集体智慧,引导住户自主推选“楼道长”,自主确定主题、设计形式,打造各具特色的文化楼道。二是培育和谐邻里氛围。设计“微心愿”“邻居结对互助”等文明实践载体,组织居民定期开展看望孤寡老人、关爱留守儿童等志愿服务活动;以楼道、庭院为单位,举办趣味运动会、才艺展示、书画作品展览等文体活动。三是共建共享美丽家园。开展“清楼道、净庭院、美家园”主题行动,发动居民自查自纠,共同维护卫生舒适居住环境。  三、突出系统推进,提升“和美”创建成效。一是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制定专项实施方案,全面摸排各社区基本情况,每个社区推选4个以上楼道、庭院作为创建对象,层层推进宣传发动、实施创建、总结表彰等工作。二是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各社区确定1-2个楼道、庭院进行重点打造,建设一批示范性楼道,带动其它楼道、庭院积极参与到创建活动。三是定期督查,专项补助。将“和美楼道”活动纳入宣传思想工作考核,定期开展进展督查。年底统一开展十佳“和美楼道”、优秀“和美楼道”评选和命名表彰,通过以奖代补形式支持创建。〔台州黄岩区委宣传部供稿〕 【工作动态】  宁波北仑区扎实开展“我最喜爱的习总书记的一句话”微宣讲。一是成立“微宣讲”团队。在区“蒲公英”宣讲员、“风尚故事会”宣讲团、微型党课宣讲团等基层宣讲团队中精心挑选20位优秀宣讲员作为“一句话”主题微宣讲团队主要成员。聘请省优秀宣讲员为微宣讲导师,依托北仑宣讲微信群、QQ工作群等进行试讲备课、座谈研讨。二是创设“微宣讲”平台。依托北仑读者公园城市书房,定期围绕习总书记的一句话组织读书会、朗读会、主题讲座。选取成熟微宣讲视频、音频资料,通过北仑电视台《山海经》、北仑广播电台《我爱朗读》等栏目播出。三是增强“微宣讲”效果。引导“微宣讲”团成员紧密结合全区发展重大变化和身边故事,突出百姓获得感开展5分钟微宣讲活动。目前已组织“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微宣讲活动20余场次,受众2000余人次。〔宁波北仑区委宣传部供稿〕   松阳县“互联网+文化”思维讲好外宣品牌故事。松阳县立足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示范县、全国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实验区和“拯救老屋行动”整县推进试点县优势,寻文明之根,溯文化之源,全力推进农旅文化融合创新发展,以互联网思维讲好松阳故事。一是巧设议题,传播松阳好声音。立足“最大优势是生态、最大特色是田园、最深底蕴是乡土文化”基本县情,将茶叶、传统村落、乡土文化作为松阳践行两山理论,实现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打响“田园松阳”品牌。举办中国茶商大会松阳银猴茶叶节、全国山地竞速挑战赛、互联网+美丽乡村发展论坛等系列活动,打造集区域经济产业、宣传推介为一体的平台。二是善用网媒,挖掘松阳好故事。在“松古物语”网络文化季、乡村乡建游学、民俗文化活动周等节会期间,开展形式多样的线上线下体验活动。借助两微一端,以微信、H5、VR视频等形式宣传田园松阳,张玉娘、叶法善表情包、思卿汉服等在网络广为传播。三是打造平台,树立松阳好形象。邀请乡建专家、知名学者、业界达人、媒体大咖走进松阳,以深度体验形式宣传展示大木山骑行茶园、明清老街、岱头生态农业、农耕博物馆等特色文化。精心策划《家是什么》《闻春茶清香嗅春天气息》《味道﹒松阳》《浙江松阳:古老村落的重生》等系列新闻作品,在央视频道播出后获得较高地域知名度。〔松阳县委宣传部供稿〕    杭州滨江区“我心中的诗画校园”活动迎接第十四次省党代会。杭州滨江区策划开展“我心中的诗画校园”活动,发动区中小学、幼儿园描绘美丽校园,激发全区少年儿童爱校园、爱家乡情怀。一是“诗画校园”画出来。下发《关于举办“我心中的诗画校园”评选活动的通知》,组织全区48所中小学、幼儿园学生围绕校园环境、校园生活、师生面貌开展创作。利用市区两级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在《杭州日报》、“滨江发布”、天堂硅谷报等媒体进行宣传,推出相关报道10余篇,提高活动市民知晓率。二是“诗画校园”选出来。收集筛选769幅反映学校环境和师生风貌作品,对作品进行分类、拍照和上传进行海选投票。两轮投票结束后,“滨江发布”微信访问量突破567万人次,共收到310多万投票。邀请专业教师、漫画大家对入选作品进行评审,评选出一二三等奖49人,最佳人气奖17人。三是“诗画校园”秀出来。联系专业公司制作“我心中的诗画校园”获奖作品灯光秀,在滨江钱塘江沿江11幢楼宇布点调试呈现效果。在“滨江发布”发布征集令,让网友表达对“我心中的诗画校园”想说的话,入选留言一同将进入灯光秀展示。在区内“最美跑道”闻涛路、图书馆、钟书阁等人流密集场所集中展示优秀作品。〔杭州滨江区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第37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7年6月5日   【“最多跑一次”改革主题宣传】 □浙报集团为“最多跑一次”改革擂鼓助阵□浙江广电集团扎实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宣传报道□杭州市多措并举做好“最多跑一次”宣传□绍兴市宣传“跑起来”助推“最多跑一次□舟山市构建四位一体平台深化“最多跑一次”舆论监督□天台县全力唱响“最多跑一次”好声音□桐庐县“三团”合力精准报道“最多跑一次”     关注群众 体验点赞 改革成效浙报集团为“最多跑一次”改革擂鼓助阵    浙报集团旗下主要媒体通过开设“最多跑一次”专版专栏,集中报道全省各地各部门推进改革、助力企业、惠及民生的新举措、新进展、新经验,截止目前,浙报集团共发稿500余篇,相关报道三端累计点击量超过700万。  一、抓基层典型,突出群众获得感,展现改革成效。浙江日报从2月起开设“改革攻坚看浙江”专栏,集中刊发“最多跑一次”改革相关报道270余篇。如我省公布首批“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后,用两个整版刊发《“最多跑一次”政府这样跑》《变化扑面来之江处处春》等多篇报道,讲述温州、台州等地通过简政放权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窗口办事效率,群众、企业点赞叫好的生动故事;5月8日起,在头版开辟“最多跑一次 浙江加速度”专栏,相关报道更加密集;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特刊中,《“最多跑一次” 巧抓牛鼻子》《“最多跑一次” 浙江加速度》等多个版面集纳报道各地成功做法。钱江晚报策划推出《最多跑一次:亮出浙江改革的金字招牌》《把每一秒都做到极致让群众少跑腿》等,以记者一线调查形式,反映“最多跑一次”成果与反响。  二、抓政策解读,强化评论言论,提振改革信心。注重从理论高度对“最多跑一次”改革进行深度评论和分析报道。全省“最多跑一次”改革现场会、座谈会召开后,浙江日报连续刊登《什么事难办,就“办”什么事》《“最多跑一次达康好羡慕”》《最多跑一次改革的人民逻辑》等评论文章,展现精干政府、高效政府改革成效,引导群众和企业点赞叫好,其中《最多跑一次关键少数是关键》一文获省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刊发《全省设区市“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基本到位》《“最多跑一次”要补哪些短板》等分析报道,对改革阶段性成效和存在问题进行梳理。钱江晚报精心推出《最多跑一次:政府自我革命正当其时》等3篇评论文章,转发媒体和网站达142家。  三、抓融合传播,丰富报道形式,呈现改革反响。运用新技术推出一系列可视性强、可读性高的融媒体报道。浙江新闻客户端制作推出H5爆款产品《“最多跑一次”不再千年等一回》,利用许仙和白娘子形象对“最多跑一次”政策内涵进行生动演绎和解读,点击量超过15万。钱江晚报创新运用网络图文直播和网友互动等传播方式,如杭州市市场监管局召开“三个一”审批服务新闻发布会,浙江24小时客户端进行图文直播,时事整理网友提出的政策解读、实施效果等问题提问新闻发言人,点击量超10万。〔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供稿〕  报道创新 举措营造 改革声势浙江广电集团扎实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宣传报道   浙江广电集团在广播电视频道和网站客户端开设“最多跑一次”专题专栏,密集报道改革最新进展,展现各地创新举措,取得良好宣传效果。截至目前,已累计播发相关报道300多篇,为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营造了浓厚舆论氛围。  一、高密度播发,积极营造改革氛围。浙江卫视《浙江新闻联播》、浙江之声《浙广早新闻》等栏目统一推出“最多跑一次”专题专栏,聚焦各地行政服务中心及办事窗口“放管服”、政务数据整合共享等改革情况。浙江卫视策划推出特别报道《你最多跑一次了吗?》,以“海采”形式采访各地办事群众,从百姓视角讲述对“最多跑一次”改革的亲身感受;《今日评说》栏目连续推出4期系列评论,为推动改革积极造势、献计献策。浙江之声聚焦户口迁移、产权登记、执照办理等群众和企业最关切、办事量最大审批制度改革进展,及时准确发布权威信息。  二、全方位联动,及时报道创新举措。浙江卫视新闻中心专门成立“最多跑一次”改革报道策划组,主动对接职能部门,有针对性地策划推出相关报道,确保改革重要节点新闻发布的时效性和权威性。“中国蓝新闻”客户端联合温州、义乌、青田等市县媒体,深入当地行政服务中心开展手机接力直播,生动展现“最多跑一次”改革前后变化,纵深呈现群众和企业获得感。电视公共·新闻频道《地市头条》栏目报道各地各部门改革新闻40多篇。  三、融媒体传播,努力提升宣传效果。浙江卫视推出《浙江“一窗”办“一事”百姓点赞办事效率高》《全省首张‘1+X多证合一’营业执照发出》等一批重头报道,以图文并茂、融合视频等形式实现新媒体首发。新蓝网在“中国蓝新闻”客户端开设“最多跑一次,浙江怎么跑”专题,采录原创稿件、各频道相关报道300条,点击量突破50万;策划推出互动H5《厉害了!超级玛丽在我浙“跑一次”就通关》等新媒体产品,借用游戏、动漫等元素展现改革举措,取得良好传播效果。  四、抓新闻上送,进一步扩大全国影响。积极组织新闻采制上送,扩大“最多跑一次”改革社会影响力。2月,央视《新闻联播》播出《浙江:推行电子政务,减少群众办事成本》,介绍我省“最多跑一次”改革的进展情况;两会期间,央视《朝闻天下》《新闻直播间》播出《车俊:简政放权,让群众跑一次成常态》;5月,央视《新闻联播》单条播出报道《浙江:让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份量重、效果好,为我省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浙江广电集团供稿〕  听民声  抓亮点  助改革杭州市多措并举做好“最多跑一次”宣传   杭州市组织媒体多角度、多举措聚焦“最多跑一次”宣传,共推出相关报道460余篇(条),助力政府深化自身改革。  一、解读政策,挖掘典型,深入报道改革亮点。杭州日报、杭州电视台综合频道等在重要版面、重要时段开设“最多跑一次”专题专栏,通过解读政策、挖掘典型、述评评论、反映反响等各种形式深化“最多跑一次”宣传内涵。杭州日报先后刊发《最多跑一次,跑出政府决心、跑出群众期待》《“最多跑一次”,杭州如何“跑”出彩?》等重点综述文章;杭州电视台《杭州新闻联播》从2月起持续发布改革信息、解读政策措施、报道调研督查活动,反映全市各地各部门“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生动实践。  二、陪跑暗访,访谈建言,多种形式助力改革。积极发挥舆论监督作用,通过记者陪跑暗访等形式助推改革落地。杭州日报推出“最多跑一次·民情陪跑团”专栏,陪跑帮群众办事、同步暗访办事单位态度、效率,报道采取“现场扫描”“暗访实录”“正面对话”“陪跑评议”等展现形式,并对每次陪跑进行“星级评定”。杭州电视台、杭州广播各调频在《我们的圆桌会》《市民监督团》《1054在调查》栏目,邀请职能部门、专家学者、媒体代表、热心市民等交流对话,为改革出谋划策。  三、融媒互动,搭建桥梁,广泛征集民情民意。杭州网“杭网议事厅”与市民之家联合开发《市民之家服务清单电子书》,方便市民在PC端、移动端查询。杭州日报全媒体新闻中心在城事通手机客户端、杭报在线、杭州日报等平台发布陪跑专栏及热线,线上线下开展互动;19楼发起创建“最多跑一次,我来提建议”圈子等,各渠道累计收集整理500多条网友对于“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意见建议和期待,帮助提供决策参考。〔杭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创新载体  深挖内容绍兴市宣传“跑起来”助推“最多跑一次”   绍兴市深入挖掘,全媒联动,聚焦报道各地各部门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举措、进展、成效,助推改革落地。  一、挖掘工作亮点,宣传改革“先跑一步”。绍兴日报、绍兴晚报开设“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最多跑一次’记者去体验”等专题专栏,第一时间刊播部门改革进展动态,推出《市交通运输局:简化流程提升效率》《市民政局:做好“加减乘除”力求群众满意》等相关报道250余篇。绍兴网、掌上绍兴APP在首页设置“‘最多跑一次’跑出绍兴‘加速度’”“‘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等栏目,集纳整理相关报道,分类进行推送,累计点击量突破50万次。  二、深入现场报道,体验改革“多跑一些”。推出“‘一把手’‘最多跑一次’改革体验日”活动,组织10余个部门主要负责人通过现场看、具体办、跟踪问、坐下听等深度体验方式,找出改革推进中的堵点、难点和痛点,现场整改问题20余项,今日绍兴、掌上绍兴等全媒体客户端进行图文和视频直播。推出“‘最多跑一次’记者去体验”系列报道活动,邀请100位市民参与,由记者全程陪同到窗口体验办事情况,以百姓视角全程还原现场,查找办事中存在问题,记者团及时跟进监督问题整改情况,促进改革落地。  三、设置议题引导,推进改革“跑远一些”。“绍兴发布”策划推出“‘最多跑一次’如何深一度?如何跑出‘加速度’?”议题,邀请来自社会各界的代表、委员建言献策,全市50余家新媒体矩阵联动推送。开展“我做你评、请你挑刺”专题宣传,吸引近2万公众参与评价。依托“越州时评”“今日小议”“师爷评说”等评论专栏和方言节目做好正面引导,为改革成效主动点赞,已推出《“最多跑一次”,把时间交还给群众》《用实绩赢得百姓口碑》等相关评论40余篇。〔绍兴市委宣传部供稿〕  舟山市构建四位一体平台深化“最多跑一次”舆论监督   舟山市突出建设性舆论监督,组织推出《电视问政》《新区聚焦》、“市民巡访”、网络问政四箭齐发,推动“最多跑一次”主题宣传走向深入。  一、《电视问政》直播,打响整治攻坚战。将“最多跑一次”作为全年电视问政重点,推出“聚焦行政审批环境”专场,聚焦窗口单位懒政、怠政和不作为,邀请部分县区分管领导和市级有关部门负责人走进直播间,接受市民代表问政,现场认领“最多跑一次”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承诺整改时限。市属媒体定期对整改问题进行回访,及时曝光,确保整改到位。目前已播出1期,曝光问题已全部得到整改落实。  二、《新区聚焦》曝光,推动整改见成效。推出1周2期电视舆论监督类新闻节目《新区聚焦》,曝光各有关部门单位尤其是窗口单位,在落实“最多跑一次”改革等存在的问题,形成“曝光—督办—整改”的有效机制。《新区聚焦》所曝光问题,新区督考办在第二天下发督办单,涉及街道(乡镇)限时进行完成整改。目前已播出3期,曝光相关问题5个,已全部整改落实。  三、“市民巡访团”走访,发动群众找差距、求良策。舟山日报推出监督栏目《市民巡访》,邀请一批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代表等担任“最多跑一次”特聘巡访员,和记者一起对巡访的问题进行调查,每一项巡访都按“巡查”“追责”“回访”三阶段进行3次巡访,既发现问题、探索原因、追查责任,又追踪问题解决和处理情况,使舆论监督取得实效。目前已针对“最多跑一次”改革开展2轮暗访。  四、网络问政平台实时在线,24小时接受群众监督问责。建设“民生在线”平台,推出“最多跑一次”问政专题,设置“投诉”“咨询”“建议”等栏目,置于舟山网首页显著位置。全市已共有84家单位在“民生在线”开设官方帐号,针对“最多跑一次”改革中出现的问题,24小时接受基层群众监督问责,并24小时以内给出回复。截至目前涉“最多跑一次”咨询15条、建议7条、投诉2条,全部得到回复。〔舟山市委宣传部供稿〕  天台县全力唱响“最多跑一次”好声音   天台县聚焦改革亮点,全力唱响“最多跑一次”好声音,最大程度激发改革活力。  一、全媒体聚焦,营造“最多跑一次”舆论强势。聚焦全省唯一全国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和全省首家行政审批局等“最多跑一次”相关改革亮点,组织系列外宣报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连续播出《你不知道的改革细节:31个章如何变成1个章?》《公章是如何“瘦身”的?》等报道,浙江日报、浙江新闻客户端等主流媒体推出《浙江天台:让“最多跑一次”改革落地生根》等报道60多条次。在县级媒体开设“最多跑一次”改革专题专栏,刊播评论员文章、企业民众谈改革、审批工作先进典型等系列专题报道。  二、组团化宣传,服务“最多跑一次”解疑释惑。成立由行政审批局相关审批科室和社保、国税、公安、国土等部门组成的“最多跑一次”志愿宣传团队,每月开展定点宣传,向群众解答政策疑惑,印发《“最多跑一次”服务指南》2万余份。行政审批局设立服务导办团队开展宣传指导服务,平均每天宣传解答“最多跑一次”相关问题500余人次。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各部门发布“最多跑一次”项目及惠民服务微信,落实专人回复,累计答复问题1200余个。  三、镜头式体验,讲好“最多跑一次”改革故事。开展投资项目行政审批服务“全包制”和部门一把手体验“最多跑一次”活动宣传报道,跟踪报道10余名职能部门一把手以普通群众的身份到服务窗口办理“最多跑一次”事项,推出《天台县开启投资项目行政审批服务“全包”模式》《做细做实便民流程真正实现“最多跑一次”》等系列深度报道。〔天台县委宣传部供稿〕  桐庐县“三团”合力精准报道“最多跑一次”   桐庐县组织联系采访团、专家团、媒体团,三团合力报道“最多跑一次”工作,形成浓厚宣传氛围。  一、成立“采访团”深入挖掘。组织县广播电视台和县信息传媒中心10余名骨干记者组成“最多跑一次”采访团,跟踪报道推进改革举措、成效;加强与行政服务中心、发改局、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对接,深入挖掘素材,在今日桐庐、桐庐新闻、桐广新闻等媒体刊播《“最多跑一次”方便群众》《创业创新走进春天里——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桐庐实践”》等60余篇(条)相关报道。  二、组建“专家团”总结提炼。组织县委报道组、广播电视台、信息传媒中心等单位分管领导和外宣负责人成立8人“专家团”,邀请行政服务中心、市场监管局等相关部门定期召开座谈会,重点挖掘汇集“最多跑一次”商事制度改革中成果,梳理对外宣传报道亮点,丰富报道素材。整理形成国税局“容缺台账”、市场监管局“证照联办综合进件”等经验做法,策划“个体工商户登记改革”等专题宣传方案。  三、紧抱“媒体团”联系报道。紧密对接浙江日报、浙江卫视、杭州日报、杭州电视台等上级“媒体团”,围绕“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十分钟快速办照”和“无介质办证”等商事制度改革报送宣传素材,4次集中邀请“媒体团”来桐采访,中央电视台、中国新闻网、浙江日报等先后刊发20余篇报道。特别是桐庐在被国务院表彰为“推动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工作的市、县(市、区)”后,提炼报道《桐庐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成全国样本》,浙江新闻客户端同步推送《开一家书店要多久?桐庐:最多跑一次最多等一天》等。〔桐庐县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第38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7年6月8日   【工作交流·打造万亿级文化产业】 □我省参加第十三届深圳文博会成果丰硕□杭报集团创新“会展+”模式探索文化产业发展新路径□东阳市“做优做强”打造木雕红木产业升级版□建德市四举措推行“文创+”理念促进地域产业发展 【工作动态】 □台州市全民动员开展“光盘行动”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杭州富阳二中“美丽教师”方叶平事迹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宁波奉化区探索“基地+”红色教育新模式 【工作交流】  我省参加第十三届深圳文博会成果丰硕   5月11日至15日,我省第九次组团参加深圳文博会。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浙报传媒控股集团、华策影视、宋城演艺、华谊兄弟等5家企业入选第九届全国“文化企业30强”名单,入选数量创历史新高,成为上榜数量最多的省份。  一、精品展出彰显浙江特色。本届文博会我省展馆面积达2100平米,是除东道主外单体面积最大的参展省份。馆区以“万亿产业勇立潮头”为主题,分国有文化企业、影视文化、动漫游戏、互联网文化、文化创意设计、优秀传统文化和特色小镇七大展区。展会期间,优秀传统文化展区轮番上演越剧、瓯剧、永嘉昆曲等浙江优秀传统文化互动节目。  二、浙粤合作绘就精彩一笔。与广东省委宣传部共同举办“浙粤合作共推文化产业大发展”活动,签署“浙粤合作共推文化产业大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重点在文化与金融融合创新、文化会展平台建设、文化“走出去”、文化产业新型智库建设等十大领域加强合作,建立完善年度会商、定期协调、日常联络制和宣传推介等机制。现场签约港中旅“杭州湾文化小镇”、台州华强文化产业基地、华数传媒与华为战略合作等10个文化产业合作项目,总金额达240亿元。  三、对话沙龙共商产业发展。组织举办浙商(深圳)文化产业发展沙龙,邀请文化产业专家学者和知名文化企业家等共商文化产业发展大计,思美传媒、华策影视、宁波云朵网、香港嘉艺影业等知名文化企业负责人进行交流,对我省将文化产业打造成为万亿级产业和加强浙粤两省合作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四、网上网下形成宣传声势。编印《文化产业月刊(2017深圳文博会特刊)》,落实专人在展馆现场推介我省文化产业发展成就和特色。邀请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浙江日报等中央和省内媒体,南方日报、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等广东媒体,以及文汇报、大公报、澳门日报等港澳媒体,对“浙粤合作共推文化产业大发展”活动、浙江馆等进行立体化宣传报道。陆续刊发《浙粤联弹文化强音 10大项目签约240亿元》《浙江军团掘金“万亿产业”》等线上线下报道300余篇,提升了浙江文化产业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五、参展工作取得可喜成果。本届文博会,我省代表团共荣获各类参展奖项27项,其中优秀组织奖2项,优秀参展奖17项,“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2项金奖。文化产品交易方面,浙江馆现场达成交易额3546.69万元,订单额603.70万元,意向订单8448.28万元。〔省委宣传部事业处供稿〕  杭报集团创新“会展+”模式探索文化产业发展新路径   杭报集团以“会展+”模式为突破口,丰富文化产业内涵,助力杭州打造“国际会展之都”。  一、“会展+科技”,首届未来生活节展示各业转型成果。举办首届杭州(国际)未来生活展,近百家科技企业、制造企业、互联网企业,围绕未来城市、未来商业、未来出行、未来医疗等10大主题,交流和展示前沿科技和最新商业模式。展会吸引8万人参观,ROKID太空舱、K次元未来馆、机器人互动展区吸引各个年龄层次观众排队体验。  二、“会展+文化”,艺博会、西湖音乐节让“艺术融入生活”。连续十年举办艺术博览会,在今年的艺博会引入法国、英国、希腊、北京、上海等地重要画廊资源,展示浙派最高水准的大师作品,以及达利、安迪·沃霍尔等世界级大师的作品和众多欧洲古典油画精品,推动艺术品鉴产业普及。持续打响西湖音乐节“中国最美户外音乐节”文化品牌,本届音乐节两天进场人数达到2.5万人次,为历届西湖音乐节入场人数最多的一次。  三、“会展+资本”,万物生长大会为资金和项目对接搭台。创办首届“万物生长大会”,邀请主管部门、创业企业、创投机构、众创空间等一千多名代表,对2016年杭州文化创业创新生态进行梳理和复盘,揭晓年度创业人物、投资人物、新锐之星、创服机构、经典投资案例等系列奖项。硅谷银行亚洲总裁戴夫·琼斯、德同资本创始董事长邵俊等投资及创业领域大咖进行主旨演讲。〔杭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东阳市“做优做强”打造木雕红木产业升级版   东阳市以规划、服务、项目为抓手,集聚要素、融合发展,积极推动木雕红木产业实现转型升级。  一、优规划,强化产业平台构建。成立木雕红木产业管理办公室,加快指导产业主体培育和集群发展,高标准建设三大基地、四大市场,吸引木雕红木家具企业3000多家,从业人员达13.4万,2016年创造产值220多亿元。成立“多维东作云”等红木家具网上推广平台,开设“木艺通宝”“木雕城工银聚平台”等金融服务平台,推动木雕红木实现创作设计、销售服务、人才培养、艺术装修一体化发展。  二、优服务,强化产业质量提升。加大对创意设计研发机构培育扶持力度,成立中国东阳家具研究院,建立“职高学校+基地”人才培养机制,培育木雕红木工作室150多个。组织开展“大成尚品”金斧头杯超级木工争霸赛、首届传承工匠精神“双十佳评选活动”“中国的椅子”原创设计大赛等活动,提升创意设计水平。每年举办一届中国(东阳)木雕竹编工艺美术博览会,加强创意产品营销。  三、优项目,强化产业融合发展。联手复星集团、阿里巴巴等一批优秀浙商团队,投资近百亿元建设中国木雕文化博览城项目。高规格打造木雕小镇,吸引18位省级以上工艺美术大师和29家省内外红木家具企业落地,开发组织游客参观木雕红木家具的选料、制作、工艺流程等特色旅游项目。加快推进木文化创意产业园、木雕文化创意园等园区建设,建立中国木雕博物馆等10多家工艺美术产品展示馆。〔东阳市委宣传部供稿〕  建德市四举措推行“文创+”理念促进地域产业发展   建德市大力推行“文化创意+”理念融入,激发新生动力,引领地域产业转型发展。 一、引项目,推行文创+旅游。以大项目实施推进“文创+旅游”发展。如省特色小镇航空小镇打造集航空文化体验、学习、旅游、会展、赛事为一体的集聚区;杭州市特色小镇三江口渔家小镇依托江南秘境项目,建设九姓渔民文化体验园、九姓史馆、精品民宿等,打响九姓渔民品牌;做好严州古城梅城保护、传承、开发文章,引进陶瓷学院、奇石博物馆、中视影视基地等重大文创项目,吸引众多影视剧来此拍摄。 二、搭平台,推行文创+设计。在洋溪文创园搭建文创设计平台和工业设计平台,吸引100余家设计企业入驻,集中设计资源,对接市场需求。如玺匠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入驻平台后,推出三款铜木主义小板凳在淘宝进行众筹,以1157万元占据设计类榜首,获天猫电器美家生态峰会TES“2016年度飞跃品牌”大奖;公司近三年销售额从1200万增长到1.1亿,已有设计专利上百件,吸纳铜粉超20万,成为铜工艺品界“文创+设计+互联网”典范。  三、树品牌,推行文创+农业。整合全市12个品类19个农业种植基地资源,推动“文创+农业+旅游”转型,打造县域农旅文创品牌——“果蔬乐园”,实现全市果蔬基地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营销。整合形成20余条蔬果采摘线路,举办“浪漫花恋季”等创意节庆30余次,吸引游客65.7万人,实现总收入1.53亿元。  四、育企业,推行文创+人才。联合科技、工商等相关部门,组建创智家——文创企业家集群,实施人才引领计划,培育新生代文创企业。组建一年半以来,共举办沙龙13期,开展户外创意活动20多次,开展线下资源共享合作80余次。发布创智家风采宣传18期,共计点击量超13万,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浓厚氛围。〔建德市委宣传部供稿〕  【工作动态】 台州市全民动员开展“光盘行动”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今年以来,台州市深入开展“光盘行动俭养德”主题实践活动,引导破除铺张浪费陋习、树立勤俭节约新风。一是“光盘行动我践行”主题实践活动。在全市623家中小学校的学校餐厅、食堂开展“光盘行动·校园先行”活动,摆设悬挂“食不语,会光盘,桌面净,餐盘齐”就等宣传横幅和标识牌。开展“光盘挑战赛”,评选出一批“光盘示范校园”“光盘示范班级”“光盘小达人”。推行校园餐厅分餐制度和教师陪餐制度,杜绝剩饭剩菜现象。二是“光盘行动我代言”典型示范活动。发动各级党代表、道德模范、退休干部等社会各界人士为光盘行动代言,全国道德模范郭文标、全国文明家庭代表王雪娟、浙江省道德模范阮林根等成为首批形象大使,现场签字承诺倡树餐桌新风。三是“光盘行动我承诺”网络接力活动。市县两级新媒体矩阵联动开展“推行光盘行动杜绝舌尖浪费”网络接力活动,市级300多家文明单位、全市机关干部带头承诺,践行光盘行动“三个倡导”(倡导餐厅不多点、倡导食堂不多打、倡导厨房不多做)。四是“光盘行动我倡议”公益传播活动。印发“推行光盘行动杜绝舌尖浪费”宣传海报3万多份,全市各部门单位、各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及社区在醒目位置张贴倡议书和宣传海报。市级主流新闻媒体在黄金时段、重要版面刊发(播)倡议内容,《大咖代言、校园部署!今天,台州发出“光盘令”》等重磅文章阅读、转发量短时间达40万人次。〔台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杭州富阳二中“美丽教师”方叶平事迹引起社会强烈反响。敬业奉献事迹感人。方叶平老师从杭州师范学院毕业后,主动放弃留杭机会,回到母校富阳二中教学,长期任教高三语文,并担任了13年班主任,带了七届毕业班。5月16日,方叶平像往年一样在毕业典礼上台做开场宣讲,突然倒向台下,心脏骤停,经抢救无效后去世,年仅41岁。方叶平从教15年来,多个落后难管的班级在他接手后,面貌焕然一新:遇到学生家庭经济困难,或者父母闹离婚、家人生病、产生厌学情绪等,一一上门约谈家长;暑假里借用村小学空教室,为70多位留守儿童义务辅导作业,解决吃饭难问题,等等。方叶平“对工作永不褪色的激情”和视生如子的负责态度,赢得了同事、家长们的信任,所带班级年年都被评为校、区、市级先进集体。社会各界反响强烈。方叶平老师事迹发生后,广大干部群众纷纷以捐款救助、致电媒体告知“富阳好人”等形式,表达对方叶平的敬意和赞誉,数千名社会各界群众自发前往参加告别仪式,他的学生创作改编《小方之歌》以深情悼念。热心市民自发组成慰问团,为方叶平家人送去关爱。全区教育系统广泛开展了向方叶平老师学习活动。浙江卫视、杭州日报等纸质媒体刊发《他倒在了学生毕业典礼上,<小芳>竟成为生命的绝唱……》等专题报道,150家媒体刊发报道,阅览量超百万次。“最美”群体日益壮大。近年来,富阳通过各类选树活动培育“好人”群体,已累计发现包括全国道德模范吴菊萍、浙江骄傲黄小荣、“最美大学生”何俊斌等在内的“身边好人”700余名。探索出台《富阳区生活困难道德楷模帮扶实施办法》,为生活困难的道德模范和“富阳好人”提供医疗、就业、社保、子女入学、结对支助等12类26项关爱礼遇。连续8年开展四届十大道德模范(平民英雄)评选表彰,带动打响鹿山中学“善”文化、渌渚“孝”文化、龙门“廉”文化、常安“家”文化等20多个地方特色道德品牌。〔杭州富阳区委宣传部供稿〕  宁波奉化区探索“基地+”红色教育新模式。宁波奉化区积极拓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内涵和功能,打造一站式“基地+”综合体。一是“基地+党建”。打造“1+X”创意党组织生活基地,即以基层党校作为主阵地,以纪念馆、展览馆、名人故居等为现场教学点,以户外运动基地为延伸课堂,创新开展重走革命道路、情景模拟、民俗体验、志愿服务等活动,近年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接待党员干部500余批次、近3万人次,同比增长38%。二是“基地+旅游”。将卓恺泽故居、卓兰芳纪念馆、黄贤红色体验区等31处红色文化景点串联起来,结合冈谷农场、平日山居等12个生态体现项目,打造融教育性、参与性于一体的“红色之旅”线路,每日平均接待量超300人次。三是“基地+德育”。发挥国际灾童教养院陈列馆作用,组建中小学师生宣讲队,组织开展小记者采风、征文比赛等活动,吸引更多青少年走进“红色教育展馆”。四是“基地+网络”。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创意组织生活基地、示范基层党校、红色旅游圣地等处设置免费无线WIFI,推送分享《红色之旅》电子宣传册等红色文化读物;推出“景说松岙”微信平台,促进爱国主义教育成果转化。〔宁波奉化区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第39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7年6月13日   【工作交流·高校思政工作】 □中国美术学院特色开展思政教育培养德艺双馨艺术人才□浙江工业大学强化导师思政建设补齐研究生思政工作短板□湖州市发挥“马克思主义讲习所”作用推动高校思政工作开创新局面 【观点摘编】 □各地高校创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做法□警惕西方慕课(MOOC)对高校文化形成冲击□提高高校网络圈群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建议   【工作交流】  中国美术学院特色开展思政教育培养德艺双馨艺术人才   中国美术学院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文艺方向,强化艺术担当,弘扬社会美育,形成了具有美院特色、行之有效的思政教育模式,成效显著、成果突出。近年来,该校多名师生先后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最美浙江人青春领袖、浙江省十佳大学生、浙江省感动校园人物等荣誉称号。  一、感通人民之心,描绘时代主题,切实加强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教育。一是突出思想引领,贯彻文艺思想。始终把思政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扎实推进学科建设、专业教学、科研创作、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连续三年举办以“人民之心,中国之魂”为主题的学习习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精神报告会、研讨会和主题展览。二是聚焦时代主题,创造艺术高峰。积极构建核心价值观的视觉表达和社会实践体系,承担为全国劳模塑像的创作任务,积极参与国家重大历史题材、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百年追梦”“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等重大项目创作。三是扎根浙江大地,担最前线使命。引领广大师生到基层一线开展“社会素描”,用艺术创作方式表现浙江发展宏图和建设者的动人风采。今年3月—5月,组织全校1500余名师生开展“治水最前线”教学实践活动,奔赴浙江八大水系描绘浙江青山绿水、治水新貌和动人事迹。  二、提出三美理想,倡导哲匠精神,持续建设“望境”特色校园文化。一是实施三美理想,开启心灵塑造。提出“构筑校园美境、实施校园美育、塑造校园美心”的“三美”理想,出版校史读物、开展校史宣讲、拍摄校史专题片、重访校史足迹等,构建美院特色校史教育。二是倡导哲匠精神,强调心手合一。创设美院教师最高荣誉奖“哲匠奖”,引领广大教师践行“双重灵魂工程师”使命。举办“书艺问道”读书活动,一年级学生每月开展“国旗下讲话”思政教育活动,打造一生一本的《读书笔记》,7年来已累计完成《读书笔记》7000多本。三是创新红色教育,弘扬时代精神。举办红色主题展览、专题讲座,出版师生校友创作红色题材作品集《时代画卷》。在纪念建党95周年、长征胜利80周年等重要节点,组织师生赴革命圣地进行红色考察和写生创作。四是立足传统文化,传播国学经典。创新性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笔、墨、纸、帖”作为新生入学礼。举办一年一度的学生书法节,今年以“学习经典”为主题,组织书写**书记重要讲话所引中华经典诗文。  三、倡导劳作上手,强化实践育人,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一是深入乡村社区,融思政于实践。持续开展下乡采风教学活动,实施“千村千生服务基层计划”。组织开展文化礼堂设计、美丽乡村设计、美术支教等项目。二是艺进百姓百家,弘扬社会美育。面向市民开设“美美讲堂”,已举办100余期,推广国画、书法、扎染等多门传统艺术走进社区和中小学。在全省已设立12个文化志愿服务基地,打造“学雷锋创青春”志愿者服务品牌。三是加强“双创”教育,培育创新精神。成立创业学院,依托国家级大学生科技创意园、艺创小镇等合作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联合国家博物馆、阿里巴巴集团跨界开设创新创业课程,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社会美育的新模式。  四、坚持知行合一,深化思政教改,发挥思政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一是深化思政教改,创新思政教学。落实“双十”举措,结合艺术院校专业特色、学生特点和教学实践设计思政理论课教学体系。在一二年级本科生中推行思政实践教学与学生专业下乡相结合,将实践作业有机转化为课堂授课材料。二是承担主体责任,“一把手”上思政。学校党委书记、院长等校领导,多年来坚持给全体师生上思政课和形势政策课。每年邀请省领导到校进行宣讲,聘请相关部门负责人为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聘教授”。三是创建思政品牌,搭平台“学思政”。积极创建思政教育教学平台,形成品牌效应。举办“红歌合唱节”,持续打造新生入学第一课“光荣与使命”、青年教师思政课堂“美师讲习所”、文化思想课堂“西湖论艺”、研究生思想课堂“会通履远”等,广受师生欢迎。〔中国美术学院供稿〕  浙江工业大学强化导师思政建设补齐研究生思政工作短板   浙江工业大学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思政教育中的首要责任人作用,构建“导师思政”育人工作体系,全面加强研究生思想教育、日常管理、就业等工作。  一、坚持精准服务,帮助研究生扣好每一颗扣子。一是强化队伍建设。推行“德育导师”制度,强化“导师论导”“良师益友”“导师学校”等网络平台的育人作用;组织开展“我心目中的好导师”评选活动。二是强化仪式育人。发挥开学典礼、学位授予仪式等载体的教育功效,创新载体设计,提升入学迎新、宿舍管理、毕业离校等环节的教化育人作用。三是强化保障机制。重点做好特殊困难群体联系与关怀工作,推出《研究生生情记录本》,实现“一周一关注,一月一面谈”。  二、坚持载体创新,激励研究生勇做开拓者。推出互联网+“导师思政”工作载体,打造“微信矩阵”平台建设。一是主题教育更加深入。通过增加“溯采先锋”“良师益友”等板块,挖掘优秀导师典型事迹,发挥示范作用。二是信息传递更加及时。以微视频、H5、可视化动图等新媒体形式和亲切诙谐语言,第一时间为研究生分享思政建设资料,提供就业创业重要资讯。三是自助服务更加便捷。开发研究生有实际需求的“一键查询”功能,实现“智能服务”。  三、建立运行机制,发挥导师思政长效作用。一是健全遴选机制。把住导师队伍的入口关,着重审核导师行为品格、治学态度、育人意识、学术道德等内容。二是健全培训机制。通过导师学校、导师育人主题培训与导学案例分析会等形式,提升导师开展研究生思政工作的能力。三是健全激励机制。把导师对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开展情况作为导师遴选、招生资格认定、招生指标分配、职务职称晋升、评奖评优、项目立项等工作的重要依据。〔省委宣传部理论处供稿〕  湖州市发挥“马克思主义讲习所”作用推动高校思政工作开创新局面   湖州市以“马克思主义讲习所”为载体,加强阵地建设、学科建设、队伍建设,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普及与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有机统一。  一、深化教改,做活思想理论教育。创新形势政策和时事热点的教学理念、内容、形式,推行案例教学和“一本多纲”(一本教材多套教案)改革。注重“因事施教”开设“时事讲堂”,组织21名主讲教师,围绕“一带一路”、六中全会精神等热点问题,对近万名大学生进行全员形势政策教育。依托讲习所马克思主义理论及普及工作研究基地,承担理论教育科研项目11项,在权威期刊、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4篇,出版专著2部。今年4月,与中国生态文明研究院等联合举办“‘两山’重要思想与当代中国的生态实践”学术研讨会。  二、学思结合,引导学生认同自觉。依托“中特理论”读书会,组织指导6个学生社团、500多名学生会员开展以“读原著、学讲话、讲正史、悟正理”为主题的“读学讲悟”活动。组建3个“原著学习小组”,利用新媒体推送书目书单、分享读书体会。开展“新青年、新梦想”主题征文比赛、“党史国史故事大家讲”“我最喜爱的习总书记的一句话”主题宣讲等活动。建立完善成长导师制度,聘请党政领导、基层先进模范等16人担任导师,持续开展“我与导师有约”活动,以走上讲台讲课辅导、下班入寝室谈心谈话、带队进基层调研等形式,开展8场指导帮带活动。举办3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论坛”。  三、知行合一,注重实践锤炼队伍。落实“百校联百镇”,建立吴兴区八里店镇、安吉县余村村等5个思政实践教学基地。充实网络讲习所队伍,建设讲习所网站,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原著研习好友圈”等活动,“风华正茂”“党员微视角”等微信公众号年均发布信息600多条。建立优秀中青年思政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资助骨干成员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教学培训17人次。组建6个讲习所师生宣讲团,深入20多个社区和行政村开展主题宣讲。〔湖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观点摘编】各地高校创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做法。一是因事而化,思政课专属订制。以身边人和事为着眼点,用榜样的力量传播核心价值观,在讲好故事中实现思想引领。如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依托“劳动模范”聚集地优势,打造特色思政课《工匠中国》,以访谈的形式由7位工匠分享成长历程,引导培育德艺双修的现代职业人才。二是因时而进,思政教育打造内容矩阵。引导思政课教师变为“思政网红”,如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向明用唯物史观分析《人民的名义》剧情走向,用“舌尖体”举例论证,以及“毛zd诗词朗诵和演唱会”,保持与学生在“同一频道”对话;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思政课老师徐川文章《答学生问:我为什么加入中国共产党》被青年学生刷屏。推进思政教育课上课下“日常化”,如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开展的师生午餐会,通过“共进午餐”,加强师生之间沟通交流。发挥思政社团作用,如内蒙古大学最火爆社团“内蒙古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研究会”“内蒙古大学党史国情研究会”,选派教师担任社团指导教师,将德育从课堂延伸到社团活动。三是因势而新,思政课互联网课程受欢迎。移动直播、网络在线授课等新技术被广泛运用于思政教育,受到学生关注喜爱。洛阳理工学院导师薛荣移动直播讲党课,将党建理论以讲故事的形式娓娓道来,成为直播平台上一股“清流”;复旦大学建设了混合式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逐步实现思政名师教学共享、学生深度参与、教师个性化解疑释惑;三亚学院与清华大学等优质高校实现教学资源互通,建立线上网络视频课程学习,线下教师面对面答疑解惑的特色教育体系;北京理工大学思政课利用VR眼镜让学生“穿越”回到艰苦的长征时期,跟随红军战士爬雪山、过草地。〔金华金东区委宣传部、玉环市委宣传部供稿〕 警惕西方慕课(MOOC)对高校文化形成冲击。慕课(MOOC)英文直译“大规模开放的在线课程”,是新近涌现出来深受高校师生欢迎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一是冲击高校文化建设的完整性。慕课的教学形式弱化了高校教学过程中的人文精神教育,部分大学生借已看过西方慕课中的相关课程为由而轻视本学校开设专业课程。西方慕课的网络开放性冲击了高校文化生态的稳定性,多元化的意识形态和海量的教育信息使全球范围内的普遍互动和讨论成为可能。慕课的便捷性还扰乱了高校文化的固有传播途径,削弱和消解了高校文化作为主流文化的一个子系列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二是渗透英语文化优越论的思想。意识形态核心运作原理就是语言的意义服务于特定权利和利益关系。西方慕课中80%以上的课程采用英文授课,西方发达国家利用英语这一“国际语言”将其文化意识、价值观念渗透到世界各地,采取便捷、无形的“网络授课”排斥、同化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文化,以巩固其西方强势文化地位。三是挑战高校学术文化的多样性。西方慕课凭借其独霸一方的话语传播规则和体系,积极传播“西方中心”教育思维方式。慕课基本上是以美国为主导推动的,现有的大部分课程都来自美国等西方国家,其学术立场、思维模式等反映了输出国家的传统文化和价值取向,鼓吹的是“西方中心”的知识体系,代表的是“西方中心”的立场和态度。〔龙泉市委宣传部供稿〕   提高高校网络圈群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建议。当前,网络媒体从网页、论坛、博客等传统网络媒体发展到微博、微信等自媒体,进而形成了以微信朋友圈为代表的各种各样的网络圈群。网络圈群存在思想动态不易掌控、思想引导不易介入、思想发展不易引导等问题。建议可从以下方面入手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一是树立重视开展网络圈群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思想政治教育专家学者必须改变“宅”的工作状态,积极向网络圈群进发,形成思政教育专家学者竞相开展网络圈群思政教育的局面,而不是被动地采取封堵、删帖等方式来阻止非主流意识形态的侵袭。二是找到合适开展网络圈群思想政治教育的入口。以个人或工作组形式建立思政教育微信公众号,针对社会热点、学生成长面临需求等,发表原创教育引导文章。或主动建立思政教育网络圈群,主动吸引学生入群,引导学生思想。三是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理论在网络圈群中的有效供给。注重经典话语、文件话语、学术话语向生活话语的转化,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理论在网络圈群中的有效供给。四是加强圈内圈外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发展。推进更多渠道的思政教育,促进学生线上线下行为一致。重点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慕课建设,如上海大学的“大国方略”、西南大学的“云课堂”等。五是建立网络圈群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保障。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网络圈群中开展引导工作纳入工作量,把撰写网络引导文章纳入科研成果,把优秀网络思政文章纳入职称职务评聘工作等。〔临安市委宣传部、缙云县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 第41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7年6月19日 【学习宣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 按: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于2017年6月12日—16日胜利召开后,省委宣传部立即召开学习宣传贯彻省党代会精神工作部署会,全省宣传思想文化系统精心谋划、周密部署、分层推进,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的热潮。现将各地各部门学习宣传贯彻情况分期刊登如下。        浙报集团“三个全”推动兴起省党代会精神学习宣传贯彻热潮   6月16日下午,浙报集团党委召开党委(扩大)会议,对学习宣传贯彻省党代会精神作出具体部署,既面向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切实把省党代会精神宣传好、阐释好,又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把省党代会精神贯彻好、落实好。  一、全面发力,迅速兴起宣传报道的热潮。省党代会期间,集团依托全媒体平台、呈现全媒体报道,为开好党代会营造浓厚舆论氛围。浙江日报推出90多个专版,浙江在线发布1800多篇稿件,浙江新闻客户端发布950多篇报道,总阅读量超过千万,其中64篇报道点击量超10万人次,视频报道总播放量超200万次。党代会闭幕后,各媒体乘势而上,保持热度强度力度,围绕“贯彻党代会迎接十九大”宣传主线,深入宣传阐释党代会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及时反映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省党代会精神的动态和举措。推出“八八战略新征程”专栏、“砥砺奋进 勇立潮头”系列报道以及“十九大代表风采录”等人物报道,依托“学习进行时”“今日评说”等栏目,推出之江平文章和一批理论评论言论;组织推出11个设区市市委书记、部分省直部门主要负责人系列访谈报道;组织“深化走转改 迎接十九大”大型主题采访活动;策划推出系列新媒体产品,浙江在线首页开设“感受浙江脉动”“描绘发展蓝图”等专题,浙江新闻客户端、浙江24小时客户端策划推出《八八战略 八方响应》《登上红船学党史 重温入党誓言》等。  二、全员覆盖,迅速兴起传达学习的热潮。把学习省党代会精神作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重要学习内容。在原原本本学上下工夫,着重把握精神实质;在全员覆盖学上下工夫,把党代会精神传达到每一位党员、干部和职工;在领导带头学上下工夫,以上率下,层层推动学习不断深入。集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安排1次专家辅导;各支部组织安排至少2次专题学习会,并结合工作实际展开讨论,谋划发展举措。浙报党校将针对采编、经营、技术、管理等岗位工作的不同需要,列出一批专题,制定培训计划,分期分批开展集中轮训。  三、全方位对标,迅速兴起贯彻落实的热潮。认真对照“八八战略”,对照“两个高水平”要求,进一步完善集团新三年发展规划。强化文化担当,突出改革强社、创新强社、开放强社、人才强社的鲜明导向,进一步提升集团舆论引导和服务大局的能力,提升改革创新发展的能力,提升人才队伍的实力,提升全面从严、管党治党的能力;立足于文化浙江建设和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新部署,结合车俊书记在集团调研座谈时的重要讲话要求,主动找问题、找差距、定进度,加快补齐短板,努力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水平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征程中凝聚浙江力量、讲好浙江故事、展示浙江精彩。〔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供稿〕 杭州市把握“时度效”学习宣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   杭州市紧扣“时度效”,第一时间学习传达,多措并举全面宣传,注重实效贯彻到位,在全市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省党代会精神的热潮。  一、第一时间传达学习,及时领会会议精神。6月16日下午,杭州市召开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传达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部署贯彻落实举措。市委宣传部召开部务会议传达学习会议精神,要求把高标准做好省党代会精神学习宣传贯彻作为头等大事抓紧抓实,在“贯彻党代会迎接十九大”主题宣传中走在全省前列;以一流目标定位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取得新进展新突破,为杭州建设世界名城提供强有力思想文化支撑。  二、全面宣传深度解读,掀起宣传舆论热潮。新闻宣传浓墨重彩。制定下发《杭州市关于做好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宣传报道的方案》,在重要版面、重要时段统一开辟“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勇立潮头”等省党代会专题栏目,持续刊播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最多跑一次”改革等突出成就。理论宣传系统深入。组织市宣讲团到各地开展主题巡回宣讲,依托“新市民宣讲团”等120余支宣讲团,进讲堂、进学堂、进礼堂开展党代会精神主题宣讲活动。在“钱塘论坛”“学与思”“热点面对面”等理论宣传阵地,刊登一批重点理论课题调研。网络宣传有声有色。杭州网、杭州网络广播电视等开设“砥砺奋进勇立潮头”网络专题,移动端开展“浙五年”主题传播活动,设计推出一批主题鲜明、意涵丰富的融媒体产品。  三、注重实效贯彻到位,大力推进重点任务。围绕贯彻落实省党代会精神,深化推进城市文化建设和市民文明素质“六大行动”等重点任务落实。一是巩固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牢固树立高度文化自信。以省党代会精神凝聚共识,推进理论宣传、新闻宣传、网络宣传、社会宣传和文艺宣传“齐头并进”。二是塑造独具韵味的特色风貌,全面展示一流文化形象。打造一流文化地标,提供一流文化服务,培育一流阵地队伍,提升文化软实力塑造独特韵味的城市风貌。三是做强蓬勃发展的事业产业,持续打响“两城”文化品牌。巩固文化产业全省领先地位,加强文化国际交流合作,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四是厚植人文领域的丰润滋养,着力凝聚城市文化精神。以凝聚共同文化精神传播文明风尚,大力弘扬“红船精神”和浙江精神,传承发扬G20服务精神和最美精神,凝聚起与世界名城相适应相匹配的文化精神。〔杭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绍兴市“四个突出”抓好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学习宣传   6月16日下午,绍兴市迅速召开开全市领导干部大会,传达学习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同日,市委宣传部召开部务会议,研究部署贯彻举措,迅速兴起学习宣传精神热潮。  一、突出抓好理论武装。抓好“三大平台”理论学习,围绕省党代会精神制定30项重点理论课题研究,组织全市社科理论专家撰写20篇理论评论文章。组织市、县两级媒体开设“深化改革看绍兴”“最多跑一次一席谈”等专题专栏15个、推出理论专版20个,刊发转载“浙江治理经验与**书记社会治理思想”等重点评论30个、理论文章100篇。利用绍兴网理论专栏和“绍兴学习”微信公众号,扩大党代会精神传播覆盖面。  二、突出抓好宣讲普及。突出党员领导干部群体,组织党委(党组)中心组专题学习研讨会;突出机关干部群体,组建100支机关干部宣讲团,开展“我最喜爱习总书记的一句话”、省党代会精神等主题宣讲活动;突出高校师生群体,组建100支高校师生宣讲团巡回宣讲;突出基层群众群体,组织1000名基层宣讲员,举行万场宣讲活动,营造认真学习党代会精神、贯彻践行省委决策部署的浓厚氛围。  三、突出抓好融媒体传播。发动市县两级50家主要社会论坛、60个重点微信公众号、100个“红色大V”等信息发布平台、自媒体组织,在显要位置开设10个专题专栏,设计制作、转载《见字如面!为浙江写个字》《音为绍兴,聆听一座城》等100个H5、动图、动漫、微视频等融媒体产品,扩大传播影响力。  四、突出抓好网上管控。成立网信、经信、公安、国安等14个涉网管理部门组成的分析研判工作组,严格规范新闻稿件推送制度,确保稿源规范、标题正确、位置突出。严明属地管理和主管主办原则,加强信息巡查和风险预警。严肃查处对利用利用政治敏感话题编造、传播谣言的网站和个人,为迎接十九大营造清朗网络空间。〔绍兴市委宣传部供稿〕 台州市“四个确保”学习宣传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召开后,台州市委迅速召开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传达学习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市委宣传部专题研究部署宣传战线工作举措,推动党代会学习宣传工作高潮迭起。  一、旗帜鲜明讲政治,确保理论宣传入脑入心。加强重大主题理论研究阐释,举办“大陈岛垦荒精神”理论研讨会,扎实推进“三和三合思想引领和合圣地建设”“以和合指数引领和合圣地建设”等课题研究。在台州日报、台州社会科学、台州论坛等理论阵地开设专版专栏,有序推出解读党代会精神重点理论文章和报道。举办第三届台州好故事宣讲大赛、“我最喜爱的习总书记的一句话”等系列主题宣讲活动,推广“百姓故事宣讲”“乡村大使”等面对面的大众化理论宣讲,同步推出主题宣讲、精彩网文征集等。  二、有理有据说成就,确保主题宣传浓墨重彩。市级主要媒体推出“贯彻省党代会精神 喜迎党的十九大召开”“回眸五年跨越发展喜迎党的十九大召开”“喜迎十九大·我们这五年”等专栏专题,大力宣传各地各单位深入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的决策部署、满怀信心迎接党的十九大的实际行动,推出“深化走转改迎接十九大”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开展“百名记者蹲点大项目”新闻行动。融合运用各类数字化手段,设计开发一批H5、微视频、微电影、沙画等系列融媒体产品。  三、全力唱响同心曲,确保社会宣传形成声势。深入推进“街头正能量”工程,举办“文明台州”平面公益广告大赛,在全市各地主要街道、社区及农村、学校、图书馆、公交车站点等公共场所,张贴刊播一批喜迎十九大和学习宣传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的宣传标语。聚焦台州题材,着力推进电视剧《海之谣》、电影《和合二仙》《中国式并购》、纪录片《和合圣地》《家在大陈》、报告文学《东海大垦荒》、长篇小说《黄岩谣》等精品力作,向党的十九大献礼。  四、从严从紧抓导向,确保舆情管控平稳有力。深入开展“清风行动”和“清朗”系列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整治违规自采、虚假新闻、标题党、网络谣言和虚假有害信息。健全完善“清朗台州”属地治理体系,严格落实新媒体警示扣点、定向管理约谈、网络实名制等制度,定期发布“清朗”指数排行榜。举办第三届中国网络正能量一江山论坛,扩大台州网络“朋友圈”。〔台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杭州西湖区“四个到位”学习宣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   杭州西湖区突出“四个到位”,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的热潮。  一、学习传达到位。6月17日,召开全区领导干部会议,专题传达省党代会精神。结合全区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会、村社主职干部培训班等,传达党代会精神,组织动员全区广大党员认真学习,把思想行动切实统一到省党代会精神和决策部署上来。  二、媒体宣传到位。依托区传媒中心、西湖报、西湖网等媒体平台,进行深度整合,改革报纸的版式和内容,健全发行网络,精心组织刊发一批“贯彻党代会迎接十九大”主题宣传报道。宣传全区广大干部群众贯彻落实省党代会精神,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的新举措、新进展、新成效。  三、理论宣讲到位。结合“西湖大讲堂”“区委理论中心组学习”等宣讲平台,邀请省委宣讲团开展宣讲。举办全区新闻发言人培训班,围绕党代会主要精神、重要论述、重要观点进行专题授课,帮助各镇街、部门新闻发言人更好领会党代会精神,推动党代会精神深入基层、深入人心。  四、贯彻落实到位。以省党代会精神为指引,进一步开拓思路,创新方法,做好全区宣传思想工作。深化宣传平台建设,加快完善网络安全监管体系,全年策划开展主题活动6次,撰写基层一线新闻报道80篇以上;扎实推进道德主题实践,开展“雷锋列车”“雷锋驿站”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成5家社区文化家园、1家农村文化礼堂、1家城市文化公园,建立文化阵地建设长效机制;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和文创企业上市,力争2017年文创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6%。〔杭州西湖区委宣传部供稿〕 象山县深入渔区宣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召开后,象山县第一时间召开全县领导干部会议和宣传系统干部学习会,传达学习党代会精神,围绕渔字做足文章,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  一、编发“渔读本”,“小故事”阐述“大道理”。采集渔区新时期下“两优一先”先进事迹及渔民身边“小故事”,编印《渔文化读本》——省党代会精神专刊。联合妇联、团县委等多部门,成立“送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下乡”志愿小分队,分发宣传册600余份,范围覆盖125个行政村。依托“象山发布”“中国象山港”等微信公众号发布党代会精神微文章、微简讯,其中“红船领航象山半岛”“象山浙五年”等转发量达4万余次。  二、组建“渔讲队”,“地方话”讲透“好政策”。整合渔嫂促进会、渔民讲师团、厨娘讲师团等141支渔乡宣讲力量,组建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渔家宣讲队”。运用“走书”“三句半”“快板”等文艺宣教形式,将党代会精神转化为群众听得进去得“土话”“俗语”,增强宣讲贴近性、亲和力。目前全县已开展“走进党代会感受新变化”宣教活动32场,受众超1万人。  三、开辟“渔阵地”,“流动站”串联“全片区”。在石浦镇、鹤浦镇等重点渔村文化礼堂打造党代会精神学习宣传贯彻“示范站”12个,在码头、广场、大树下等人群聚集区设立“宣传站”11个,将渔船按片区划分设立“船上流动学习站”8个,根据渔民作息、渔船作业适时开展宣讲。组织“渔讲队”重点解读海洋生态、美丽乡村建设等党代会上与渔民百姓息息相关的主题,推动党代会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象山县委宣传部供稿〕 湖州吴兴区“四大微系列”宣讲掀起学习宣传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热潮   湖州吴兴区积极开展“吴兴微谈、吴兴微波、吴兴微笑、吴兴微语”等四大系列宣讲活动,在全区上下迅速掀起学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热潮。  一、“微谈”学精神。组织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党员干部开展“微谈”活动,以“三五个人”微型恳谈、“三五句话”微型论坛、“三五分钟”微型宣讲为载体,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学习领会党代会精神。各乡镇、街道围绕“两个高水平”“四个强省”“六个浙江”和“7+1”八方面重点任务等主题,开展微型党课比赛,开设专题讲座,举办主题演讲等,积极营造学习宣传浓厚氛围。  二、“微波”传精神。借助“王金法广播”“大学生村干部宣讲团”作用,以专人讲、轮流讲、双人脱口秀等形式,讲好身边的吴兴好故事。做好做优织里镇“车间好声音”等特色广播平台,开设“营养快线——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解读”宣讲栏目,每天分时段向企业员工开展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宣讲。  三、“微笑”送精神。组织文艺爱好者结合省党代会精神和吴兴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创作《最多跑一次》《原则》等微小品、微戏曲、微话剧等本土文艺节目,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开展巡演。依托农村文化礼堂、社区“幸福舞台”、文化下乡、文化走亲等平台,以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便于理解的形式推进党代会精神走进千家万户和田间地头。  四、“微语”用精神。利用手机短信、“吴兴微语”“爱上吴兴”等微信微博平台,把党代会精神编写成短小精辟、通俗易懂的信息,推送给党员干部和群众,及时开展互动交流;各乡镇、街道网评员结合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实际,撰写原创主题博文,真正实现以学促用、以学增智、学用结合。〔湖州吴兴区委宣传部供稿〕 永康市“三全三度”掀起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学习宣传热潮   永康市把学习宣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作为当前首要政治任务,及早部署,周密安排,深入推进。  一、全层级联动,贯彻有力度。党代会后,市级媒体立即在重要版面开辟“永康代表在省党代会”“大家说吧”等专题专栏,集中转载报道省党代会的重要动态、评论言论及理论文章。6月19日,召开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传达学习省党代会精神,全面部署“文化兴市”工作,要求各级各部门立即组织专题学习,制作主题微信在各个圈层推送,营造学习贯彻党代会精神的浓厚氛围。  二、全方位研学,宣讲有深度。组织理论中心组“龙川宣讲团”、鼓词宣讲工作室、乡音宣讲队等100余人召开省党代会精神研讨会、创作会,在农村文化礼堂、企业文化俱乐部、百姓聊天室等阵地开展宣讲活动。将“贯彻省党代会,助推永康新腾飞”作为2017年社会科学研究重点和选题方向。邀请省领导干部和专家学者来“机关大讲坛”讲课,多角度深入解读党代会精神。  三、全媒体覆盖,传播有广度。开辟“贯彻党代会、记者走基层”“实业兴市,勇立潮头”“走在前列,勇挑大梁”等10余个新闻专栏,“报、台、网、端、微、视”融合发力,同频共振,推出一批主题鲜明、故事性强、形式多样的贯彻省党代会新媒体作品。在“永康发布”开设“贯彻省党代会”时评专栏,组织理论骨干、核心网评员撰写网评文章。组织开展全市中小学生贯彻省党代会“我看永康新变化”绘画大赛网络宣传。〔永康市委宣传部供稿〕 丽水莲都区把准“三个位”贯彻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   丽水市莲都区紧紧围绕“两个高水平”的奋斗目标,精心谋划“三个位”,凝心聚力,打造幸福莲都城。  一、把握方位,学习传达会议精神。6月16日召开全区领导干部会议,第一时间传达党代会精神。当晚,区委宣传部组织全体干部学习研讨省党代会精神,部署贯彻落实工作。利用各乡镇(街道)广播站、文化站和农村文化礼堂等载体,推出学习日活动,推动省党代会精神“下基层”。组织理论社科界专家、学者深入开展系统研究,深化对党代会精神的认识和理解。  二、坚定站位,营造氛围聚共识。综合运用电视、广播、报纸和网络媒体等媒体渠道,层层递进,联动传播省党代会精神。在《莲都新闻》持续推出《首善担当创一流干净干事创新业》《贯彻省党代会精神 开启发展新征程》《换届选举》《劳模风采》等报道,宣传报道全县各行各业涌现先进典型事迹,开展“首善担当创一流”大讨论活动,营造学典型、争先进的舆论氛围。  三、精准定位,撸起袖子加油干。落准、落细、落地车俊书记对丽水提出的打好“最美生态牌、绿色发展牌、全域统筹牌、改革创新牌、富民惠民牌五张牌”要求。重点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全区建设文化礼堂52个、文化中心30余个、爱心书屋30个。对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高标准、严要求开展各项创建活动,创新开展“我为丽水”等系列万人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创建工作擂台赛、文明先锋、“六星”文明户评比等活动。〔丽水莲都区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第42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7年6月21日  【学习宣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②】 省文化厅深入学习宣传贯彻省党代会精神研究推进“文化浙江”建设   省文化厅于6月19日先后召开厅党组中心理论组学习会和省级文化系统学习会,传达学习党代会精神,部署贯彻落实要求,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省党代会精神的热潮。  一、坚持实际工作导向,切实抓好全系统党代会精神的学习。召开厅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会,厅班子成员结合具体工作实际,就党代会精神交流学习体会。全系统161个党组织以支部为单位组织学习研讨,通过分层抓好学习、原原本本地学习、丰富学习方式、联系实际学等四个方面,切实把握省党代会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  二、发挥文化系统优势,助力营造全社会学习贯彻良好氛围。全省文化系统积极结合自身特色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协调统筹省级文化系统重点办好“一心向党”主题交响合唱音乐会。浙江美术馆、浙江省博物馆等通过讲坛、展览方式开展省党代会精神宣传;浙江图书馆举办专题党课和“我看浙江新变化”老干部摄影大赛获奖作品展;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浙江交响乐团、浙江歌舞剧院等文艺院团积极创作、排练宣传省党代会精神的文艺精品。  三、发扬舍我其谁担当精神,努力做好“文化浙江”建设大文章。6月20日召开“文化浙江”建设座谈会,充分认识“文化浙江”重要意义,研究阐释“文化浙江”基本内涵,研究提出建设“文化浙江”的重点举措,制订《省文化厅建设“文化浙江”工作方案》。一是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持续加强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着力提升乡镇综合文化站服务效能。配合省人大出台《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二是加强文艺精品创作。围绕党的十九大、改革开放40周年等重要节点,谋划创作一批文艺精品。依托浙江音乐学院组建“浙江文艺创研中心”。三是持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全力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推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三项试点”提质扩面。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四是完善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创新我省非遗保护机制,推进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研究制定加强戏曲教育工作、戏曲进乡村工作的实施意见和浙江曲艺保护振兴等政策措施。五是推进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设。推进全省文化市场指挥监控中心建设,开展党的十九大文化市场专项保障行动,确保文化市场安全稳定。六是做好文化交流重点项目。办好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文化合作部长论坛和第十五届亚洲艺术节,赴台举办第十一届“台湾·浙江文化节”。七是持续推进重大设施建设。推进浙江自然博物园核心馆区项目、浙江小百花艺术中心项目重大文化设施建设。八是加强人才培养工作。深入实施浙江省优秀文化艺术紧缺人才培养深造项目,持续推进基层文化队伍素质提升工程。〔省文化厅供稿〕  浙江广电集团真抓实干深入学习宣传贯彻省党代会精神   浙江广电集团扎实推进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工作,切实把集团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认识统一到省党代会精神上来,以此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一、认真传达学习,把大会精神熔铸到灵魂最深处。制定下发《关于学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的计划安排》,明确4个学习步骤,设计9项重点活动。6月16日,召开集团处级干部会议,对大会精神进行原原本本传达学习;组织各部门单位开展全员集中学习;6月底,召开集团党代会大会,专题研究集团党建工作;7月下旬,召开专题读书会,对集团贯彻落实工作进行深入部署,把省党代会精神特别是“文化浙江”建设部署,贯彻落实到新闻宣传、节目制作、工程建设等各项工作中去,切实肩负起主流媒体职责使命。  二、深入阐释解读,把大会精神贯穿到新闻宣传中。大会闭幕次日,集团各频道陆续推出《贯彻党代会精神,迎接十九大召开》《“八八战略”新实践》等系列专栏,全面掀起贯彻落实省党代会精神的宣传热潮。下一步,将紧紧围绕“开好党代会迎接十九大”主题主线,策划推出《**书记的浙江足迹》(暂定)、《追梦中国》等系列报道,彰显“八八战略”“两山两鸟”等重要思想在浙江大地产生的巨大理论力量和实践力量。聚焦党代会提出的“两个高水平”“六个浙江”奋斗目标和“最多跑一次”等中心工作,组织策划一批形式多样的新闻报道。  三、坚持干字当头,把大会精神落实到事业发展上。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把牢意识形态主动权。坚决执行省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落实年度重大宣传事项集体研究制度和“党委总管、编委主抓、管委保障、频道主战”的新闻宣传管理运作机制,加快“中央厨房”建设,牢牢把握新闻宣传工作主动权。二是创新内容生产,传递文化自信正能量。重点抓好《奔跑吧》《中国新歌声》等标杆节目、“三大年度人物评选”“万朵鲜花送雷锋”等品牌活动、《青恋》《南方有乔木》等影视剧作,以及“东南西北中”“一带一路”等人文纪录片的创作拍摄,更好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三是加快平台建设,拓展事业发展新空间。积极探索“以园养园、园产联动”的产业发展路子,着力培育“浙江国际影视中心”等四大平台,建设成为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优质平台和标杆性工程。四是加强集团党建,提升广电队伍硬作风。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加强集团党建工作和干部队伍建设,打造“狮子型干部、全媒体人才、创新型团队”,为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提供有力的队伍保障。〔省广播电视集团供稿〕  省文联“微言大艺”深入学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   6月19日,省文联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传达学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研究“微言”“大艺”两大举措,部署文联系统和文艺界深入学习宣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投身“文化浙江”建设。  一、“微言”宣传,入耳入心。一是“浙江文艺”微信、微博平台及时推送党代会精神,精心编写党代会工作报告中提升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浙江”的信息,向文艺工作者和文艺爱好者精准推送,凝聚人心和力量。二是各级文艺家专题研修班将省党代会精神纳入学习课程,以辅导讲座、学员发言等形式,学习宣传党代会精神,强化政治引领。三是领导干部带头学带着讲,交流心得体会促进学习贯彻。19日,党组、书记处成员作主题发言后,组织以各党支部全体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交流,形成学习高潮、汇集贯彻思路。  二、“大艺”贯彻,见物见情。一是发挥文联职能优势,积极组织文艺创作,提供绘画、书法、摄影、音乐、曲艺等“短平快”艺术作品,方便各级各地广泛宣传省党代会精神。二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组织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生活,省市县三级文联联动广泛开展文艺为民惠民乐民活动,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三是精心策划组织“国艺昌硕”等重要展览和大型文艺活动,深挖文化底蕴、引领方向、催生文艺精品,延续文脉。四是对照“文化浙江”建设要求,深入调研、认真谋划,提出今后一个时期拟重点实施的重大文化工程(项目)建议举措,积极推动文艺事业繁荣和文化产业壮大。〔省文联供稿〕  宁波市内外宣发力营造党代会新闻宣传强势   宁波市把传达学习宣传贯彻好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作为当前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重要政治任务。6月17日,市委召开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传达学习会议精神,部署贯彻落实意见;市委宣传部召开处长以上干部会议,对宣传贯彻党代会精神进行再动员、再部署,迅速兴起宣传热潮。  一、精心组织重大主题宣传。市级主要媒体开设省党代会系列专栏专题,大力宣传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及时转载转播省级主要媒体重点报道,采取动态消息、系列评论、访谈节目、专家解读、专题报道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八八战略”主线,大力宣传省委统筹推进“六个浙江”建设的各项举措。精心组织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投资贸易博览会、第十九届中国浙江投资贸易洽谈会、第十六届中国国际日用消费品博览会,以及“一带一路”建设工作推进会的宣传。  二、组织实施大型采访活动。以“大脚板走一线小分队破难题”主题宣传为主要载体,组建采访小分队深入基层一线蹲点采访,全面深入地反映各地各部门践行省委“八八战略”总纲,大力推进市委“六化协同”战略,推进争当“一带一路”排头兵,奋力建设“名城名都”的重大举措、先进经验和实际成效。6月底以来,已开展5场反映各地各部门行动为主的专题采访活动,逐步营造氛围;8月至9月,推出各地各部门深入学习贯彻党代会精神,扎实推进工作和取得实际成效等一批系列报道;十九大召开前夕,点面结合策划推出一批有分量、有影响的新闻报道,全面形成声势热潮。  三、积极拓展对外宣传发布。积极对接联系中央及省级主要媒体,深入挖掘宁波优质新闻选题,推出反映宁波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成就、亮点举措和创新经验。积极协调香港媒体、海外华文媒体,围绕“名城名都”建设、宁波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等主题,开展大型主题外宣采访活动。推动建立市级媒体与宁波友好城市媒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城市媒体的新闻联盟,推动重要稿件在外落地。围绕“最多跑一次”“中国制造2025”“中国—中东欧国家投资贸易博览会浙洽会消博会”及第十五届亚洲艺术节等重大主题,策划组织举行系列新闻发布、传播专题活动。〔宁波市委宣传部供稿〕 温州市坚持“三个注重”迅速抓好 省党代会精神学习宣传贯彻  温州市注重学习、宣传和聚焦,在全市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省党代会精神的热潮。  一、注重多层面学习,推动党代会精神入脑入心。利用领导干部会议、专题学习会、主题报告会等多种形式,开展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6月17日和20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周江勇分别召开全市领导干部会议和到鹿城南汇街道宣讲,传达学习省党代会精神。组织全市党员干部采取集中学习、专题研讨、座谈交流等各种方式,加深对大会精神的理解和把握,如泰顺组织全县1157个党组织、20000多名党员“夜学”党代会精神。组织全市宣传文化战线召开学习宣传贯彻省党代会精神部署会进行学习传达部署,6月19日,市委宣传部组织全体干部学习省党代会精神。  二、注重多形式宣传,确保省党代会精神家喻户晓。兴起新闻宣传热潮。温州日报推出《贯彻党代会迎接十九大——“八八战略”在温州的生动实践》专栏专题;晚报开设《学习贯彻省党代会—新征程》等栏目;温州广电传媒集团整合新闻资源,在《温州新闻联播》等重点新闻栏目中推出《贯彻省党代会精神迎接十九大》专栏。兴起集中宣讲热潮。组织开展“四联五进”主题宣讲。用好各级党委讲师团、市民宣讲员两支主要队伍,组织宣讲员深入社区、企业、农村、学校开展主题宣讲。兴起网上宣传热潮。深入开展“治国理政温州实践——对话县(市、区)当家人”大型网上访谈活动,设立“砥砺奋进勇立潮头——贯彻党代会迎接十九大”融媒体互动专区,组织温州发布、温州新闻APP等策划一批融媒体“爆款”产品。  三、注重多方面聚焦,确保省党代会精神落到实处。聚焦中心工作。在《温州学刊》开辟“贯彻党代会精神”专栏,紧密结合温州打造“铁三角”奋斗目标,聚焦“最多跑一次”等中心工作在温州的落实,把省党代会精神宣传好、阐释好。聚焦“文化浙江”。组织社科理论专家围绕“文化浙江”战略部署开展研究解读,组织开展贯彻落实“文化浙江”战略部署专题调研。聚焦干部群众思想实际。充分发挥温州日报《求索》理论专刊、温州电视台《求实》节目、温州人杂志社《求真》理论专刊的作用,组织党委政府有关负责人、专家学者、党代表等回应群众关切,解疑释惑、凝聚共识。〔温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嘉兴市突出“三全”迅速掀起 省党代会精神学习宣传热潮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闭幕后,嘉兴市立即部署落实学习宣传贯彻工作,迅速在全市范围兴起省党代会精神学习宣传热潮。  一、学习宣讲全覆盖,深入凝聚思想共识。抓好领导干部重点学习,6月16日召开市委常委会、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传达学习党代会精神和省委主要领导参加嘉兴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6月19日,召开市委宣传部全体干部会议学习传达。举办“红船论坛”专题学习,带动各级理论中心组制定专题学习计划。组织干部群众普遍学习,开展“弘扬红船精神浙江精神,不忘初心走在前列”思想大讨论。开展“百支宣讲团、千名宣讲员”进基层、领导干部进高校进机关宣讲。邀请省党代会代表结合各自实际开展宣讲。深入开展理论阐释,承办《红船精神:启航的梦想》(英文版)浙江首发座谈会和“红船精神与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学术研讨会,组织开展“‘八八战略’与嘉兴实践”“最多跑一次”“接轨上海”等重大课题研究。  二、舆论宣传全媒体,迅速形成强大声势。集中时段营造舆论强势,6月10日至19日,全市新闻媒体刊发相关稿件400余篇,推出“连线党代会”报道。6月19日起,在市级媒体开设“贯彻落实省党代会”专题,嘉报推出“学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系列评论员文章,嘉广推出省党代表访谈,市记协组织“重走一大路”采访采风活动等。突出重点报道贯彻落实情况,如嘉善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围绕“护旗手”“弄潮儿”“桥头堡”“领跑者”等关键词,报道各地各部门雷厉风行抓落实的举措和成效。推出网络专题“开好党代会迎接十九大”专题。围绕“砥砺奋进浙五年”主题,制作推出《喜迎党代会|浙江日报点赞嘉善城乡一体化,看看是咋说的》《省党代会开幕看嘉兴的五年答卷》等精品微博、微信、H5作品,刷屏本地朋友圈。  三、社会宣传全方位,广泛掀起学习热潮。开展群众性主题文化活动。举办“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创建史”图片展、中国·嘉兴国际漫画双年展、“美丽乡愁”原创舞蹈大会成果汇演汇展等。组织农村文化礼堂成果系列展示活动、举办嘉兴市首届“文化礼堂·我们的家”主题摄影大赛,举办首届市民文化艺术节。集中力量打造文艺精品,培育越剧《五姑娘》、歌舞剧《五色螺》、纪录片《南湖女杰王会悟》等精品力作。广泛在基层文化阵地开展宣传宣讲活动,积极运用微党课、公益广告、电子显示屏、阅报栏等各类载体进行省党代会精神宣传。〔嘉兴市委宣传部供稿〕 金华市四个“先”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省党代会精神热潮   金华市围绕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会前、会中、会后各个阶段,精心部署,主动作为,全面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省党代会精神热潮。  一、围绕会议抓报道,做到先睹为快。统筹金华日报、金华广电、浙报金华分社三家单位骨干记者团赴杭开展集中采访报道,报屏声网多种渠道开展集群报道,8天时间通过新媒体平台共刊发14个专题,240余篇报道,总点击量超350万,点赞量超十万。  二、明晰精神抓学习,做到先知先觉。6月16日,召开市委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专题学习会;6月19日,全市宣传文化系统召开学习宣传省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会议,邀请省党代会金华市代表作交流发言,特别是传达车俊书记参加金华市代表团讨论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市宣传文化干部率先学习、以身作则,确保全市学习宣传贯彻省党代会精神取得成效、形成沸点。  三、面向基层抓宣传,做到先声夺人。组织开展“贯彻省党代会、共建都市区”重大主题宣传。在市级主要媒体开设专题专栏,策划推出“迎接十九大 共建都市区”“八八战略 金华实践”等系列宣传。在金华日报理论版开设“贯彻落实省党代会精神”专栏,推出系列评论员文章,邀请专家学者对党代会精神和“金华印象”做全面解读,组织全市社科理论界推出一批有价值有份量的研究成果。组织开展“砥砺奋进的五年”——金华精神文明建设系列成果巡礼和省党代会精神进文化礼堂等活动。组织“百支宣讲团、千名宣讲员”进基层活动,开展省党代会精神巡回宣讲。组织全市网评员队伍做好稿件推送、舆论引导和有害信息清理等工作。  四、紧扣中心抓落实,做到先人一步。紧紧围绕省党代会报告首次提出建设“文化浙江”的战略部署,提目标思路、列项目举措。继续把学习宣传**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理论武装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构建以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深入推进“金华好人”、道德模范、行业最美人物等最美系列创建活动和“八婺好家风”建设。扎实开展小城镇文明提升行动,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城市。扎实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城市文化公园、社区文化家园和企业文化俱乐部建设,打造具有金华特色的基层文化阵地集群。加强文化活动开展和文艺精品创作生产,组织开展“庆七一喜迎十九大”金华市歌咏大会、全国千名新闻记者金华马拉松赛等活动,组织创作电影《共产党宣言》《八百壮士》、报告文学《感动之城》等。〔金华市委宣传部供稿〕 丽水市着力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省党代会精神七大热潮   丽水市坚持多层次推进学习、全媒体深化宣传、全方位提升工作,迅速掀起全市学习宣传贯彻党代会精神热潮。  一、迅速兴起学习教育热潮。6月16日,市委召开市直领导干部会议传达学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18日市委宣传部召开部务会议,19日召开全市宣传文化系统会议,两次专题学习党代会精神。19日,下发《丽水市“贯彻省党代会、迎接十九大”宣传工作方案》,对全市宣传文化系统学习宣传贯彻党代会精神作出具体部署。  二、迅速兴起理论研究热潮。召开全市社科理论界学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座谈会,举办哲学社会科学骨干培训班,深入阐释省党代会精神。围绕“培育新引擎,建设大花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丽水来说尤为如此”“改革开放40周年”等重大课题,推出一批有分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三、迅速兴起新闻宣传热潮。市级新闻媒体统一开设“勇当绿色发展探路者模范生——贯彻省党代会精神”专题专栏,策划推出系列访谈报道、解读报道、言论评论和新闻行动。重点围绕省委对丽水发展提出的新定位、新使命,大力宣传丽水坚定不移打好最美生态牌、绿色发展牌、全域统筹牌、改革创新牌、富民惠民牌“五张牌”的生态发展之路。  四、迅速兴起文明创建热潮。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目标,开展“丽水好家风好家训代代传”活动,深化以“六星文明户”等文明创建活动,大力推进移风易俗乡风文明行动和小城镇文明行动。深化“最美丽水好人”学习宣传,组织开展“万张红榜送好人”“万名好人进校园”道德建设“双万”活动,广泛开展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六进”宣传活动。  五、迅速兴起文化建设热潮。组织一批宣传贯彻党代会精神的文艺精品,重点创作音乐剧《亲水亭》、婺剧《县令李阳冰》、电影《诚信少年》、长篇小说《天下苍生》、纪实小说《铁工厂》、散文《丽水有意思》等。推出“一城丽水”文艺晚会、“贯彻党代会”优秀影视剧展映展播、美术书法展览等活动。  六、迅速兴起对外宣传热潮。组织开展“好山好水好空气”摄影大赛活动,深化“绿谷蓝”主题宣传活动。积极协调国家级媒体开展“两山”重要思想在丽水实践主题外宣活动,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样板。策划组织“‘两山’重要思想在丽水的实践”系列主题新闻发布活动。  七、迅速兴起网上宣传热潮。统筹全市网媒开设专栏专题,及时转载中央、省级新闻单位有关党代会精神的重要报道和理论文章。集中开展丽水市第二届网络文化季活动,举办第二届网络创意作品(微视频)大赛、第三届“最美瞬间”全民随手拍大赛。〔丽水市委宣传部供稿〕   桐庐县突出“快、实、准”传达学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   桐庐县高度重视,突出“快、实、准”深入传达学习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  一、学习传达求“快”。6月19日,召开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省党代会精神,研究部署宣传贯彻工作;6月20日,召开县委宣传部全体党员干部大会,传达学习会议精神,要求宣传文化干部把学习贯彻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作为当前的首要政治任务,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党代会精神热潮。  二、部署筹划求“实”。召集县内新闻媒体,布置贯彻落实省党代会精神宣传工作,及时转发省级主要媒体重要稿件,大力宣传党代会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报道全县广大干部学习贯彻省党代会精神、满怀信心迎接党的十九大的实际行动,迅速浓厚宣传氛围。组织骨干记者深入基层一线采访,深入挖掘桐庐在贯彻“八八战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等方面的生动实践,讲好桐庐故事。  三、工作推进求“准”。对标“文化浙江”建设,开展“五项工程”切实抓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推进“书香桐庐”工程,持续开展桐庐大讲堂、“周四夜学”等品牌学习活动,开展“读书驿站”云阅读体系建设,推动书香桐庐智慧化。推进“文明桐庐”工程,不断完善四级“网格长”体系,深入开展各类基层文明创建活动,力争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功。推进“文化桐庐”工程,持续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惠民活动,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和宗祠文化规范化建设,抓好以民俗文化为特色的文化资源开发。推进“文创桐庐”工程,依托“三镇三区”等平台推进文创产业发展,深化“设计师驻厂计划”活动助力企业转型升级;推进“美丽桐庐”工程,大力开展建设“美丽中国桐庐样本”主题宣传,持续开展“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中心工作宣传。〔桐庐县委宣传部供稿〕  宁波奉化区“四系列”掀起学习贯彻省党代会精神热潮   宁波奉化区把学习宣传贯彻省党代会精神作为当前最重要工作抓实抓好,通过“四系列”举措迅速在全区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  一、“全”系列力促深研读。党员干部全体学。召开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专题传达学习省党代会精神,全区1000多名党员干部聆听会议精神。区委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各单位各部门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原原本本、认认真真学习省党代会报告和精神。分设载体全面学。借助“星期六课堂”“先锋论坛”“凤麓讲堂”等分层次有重点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对省党代会精神进行全面系统地学习。  二、“讲”系列解读新理论。领导带头讲。区参会党代表通过“领导干部大讲堂”作解读辅导报告,区委党政领导班子分赴联系镇(街道)开展宣讲,区管领导干部到社区、企业、农村等联系点进行宣讲,解答群众疑问。宣讲团专门讲。抽调30名理论骨干组建“省党代会精神宣讲团”,确定“全面理解六个浙江”“一带一路与浙江发展”等20个课题,深入基层开展送学活动。已开展各类宣讲50多场,受众3万多。  三、“微”系列传递正能量。运用好“微党课”。开展“十分钟教育法”,利用周一夜学、党员沙龙、理论小讲坛等载体,由党员上讲台讲“微党课”,就省党代会精神的某一方面谈观点、说体会。打造好“微阵地”。充分运用黑板报、宣传窗、阅报栏、公告牌等这些宣传载体,及时设计编排,用群众看得懂、记得住的文字和图片宣传解读省党代会精神。  四、“宣”系列营造大声势。传统媒体任主力。在报纸、电视、电台重要版面和重要时段,设置“贯彻党代会·迎接十九大”“倍速提升奉化加速度”等专题。创新载体借好力。在奉化新闻网、“掌上奉化”等开辟“热议省党代会精神”板块。借助农村文化礼堂、社区文化广场、江滨大舞台等,以“流动课堂”“理论大篷车”“文化三下乡”等形式,将省党代会精神传达到基层党员群众中。〔宁波奉化区委宣传部供稿〕  青田县“三轮驱动”掀起省党代会精神学习热潮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结束后,青田县创新载体、迅速行动,以宣讲、宣传、互动为切入点,广泛组织开展党代会精神学习宣传各项活动。  一、“面对面”宣讲。6月16日,县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专题传达学习省党代会精神,安排部署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工作。各乡镇(街道)和部门利用周一夜学等平台,把省党代会精神原原本本、准确无误地传达到每一个支部、每一名党员、每一名职工。迅速组织县委党校等宣讲力量,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宣讲活动。  二、“键对键”宣传。充分发挥青田发布、中国青田网、青田第一微联盟等9个微信公众号和中国青田网、掌上青田APP等6个媒体平台的作用,广泛宣传省党代会“两个高水平”目标、“四个强省”“六个浙江”建设、七个着力等关键词的内涵和要求,形成包括报纸、电视、广播、PC端、微信、客户端等多种媒介终端的宣传矩阵,让省党代会精神家喻户晓、人尽皆知。  三、“点对点”互动。发挥侨乡优势,及时沟通联系全球华文媒体联盟、全球华文媒体青田联盟内的《西班牙联合时报》《法国侨报》等15个国家23家海外华文媒体,以及世界青田侨领群、2013浙江省社团负责人研习班、浙商大会青田分会等13个公共群的1200余名侨界代表,积极传递省党代会的基本情况和主要内容,向海外讲好浙江故事,传递浙江声音。〔青田县委宣传部供稿〕    绍兴上虞区突出“三个多”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热潮   6月17日,绍兴上虞区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传达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区委宣传部召开部务会议成员及区级新闻单位负责人会议,层层分解落实责任,迅速推进省党代会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工作。  一、多方面组织学习宣讲主力军。邀请三位参会党代表立足自身岗位,从推进农村基层党建、搞好企业后勤和争当商贸系统排头兵角度,分赴8个乡镇、5个部门和10多家企业进行主题宣讲20多场次。组建由“形势、任务”宣讲团、基层宣传队伍等“五大员”和10个区级部门宣讲骨干组成的“省党代会宣讲团”,编印《党代会精神宣讲提纲》,深入乡镇(街道)文化礼堂、部门单位、学校企业等宣讲解读党代会精神30多场次。  二、多层次构建宣传贯彻主阵地。开辟专题专栏,及时刊发转载重要评论文章,对学习宣传贯彻党代会精神好做法、好事例进行典型宣传,策划推出《花开上虞》等一批可视化、易感化、便传播的新型网络作品。发动网评员、网络志愿者等队伍力量,加大对本地论坛、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的管理。组织镇街文艺骨干创作编排一批以“五年变化看上虞”为主题的文艺节目,在区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等开展文艺巡演10余场。  三、多元素唱响转型升级主旋律。实施“转型升级”专题策划,积极宣传上虞在化工、印染两大传统行业整治提升、转型升级中的好做法新举措。邀请省内外媒体开展“全国知名画报晚报摄影记者看上虞”“长三角地区新媒体走读上虞”和“虞籍记者喜看上虞变化”系列活动,通过镜头和文字展现续写“八八战略”新篇章贡献的上虞智慧、上虞力量和上虞素材。唱响改革创新之歌,宣传打造曹娥江“一江两岸”创新创业主平台,着力营造全省一流营商环境,以及培育两大“千亿级”产业大平台重要举措,为全区“转型升级”造势鼓劲,全方位提升上虞城市对外影响力、竞争力。〔绍兴上虞区委宣传部供稿〕  磐安县快行动实举措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省党代会精神   磐安县精心组织、创新载体,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的热潮。  一、学习形式多样、氛围浓厚。全县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运用报纸、电视、微信、微博等各种载体,实时关注党代会盛况,做到第一时间及时学、领导干部带头学、带着问题思考学。利用每周一晚“集中夜学”、每周一播“电视大讲堂”、每月一刊《磐安学习》、每季一次“磐安大讲堂”、每季一主题“理论长廊”等五个一学习平台,组织党员干部开展集中交流讨论,谈感受、写心得、谋发展。邀请省内知名专家教授来磐授课,举行集中培训、主题讲座、辅导报告等,不断加深全体党员干部对党代会精神的理解和把握。  二、宣传载体新活、广泛深入。县新闻媒体开设专栏专版,逐段逐篇地对党代会报告进行全面、准确、深入的解读。组织村级形势政策宣讲员、镇级乡音宣讲队和县级辅导讲师团等,走进文化礼堂、走到田间地头,用身边事、“百姓话”零距离宣讲党代会精神,答疑释惑,互动交流,共计开展100多场次。文化部门组织人员编写以党代会精神为主题的文艺作品,用说唱、道情、快板、歌舞、情景剧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机关、企业、学校、社区、农村进行宣传巡演,让党代会精神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三、贯彻紧扣中心,注重实效。在全县广泛开展“看义乌学浦江 磐安怎么干”大讨论活动,结合当前狠抓转型升级组合拳、最多跑一次等各项省委省政府重点工作,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方法,办好民生实事,把党代会精神贯彻落实到推动全县经济社会转型提质增效的各项工作中去。〔磐安县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第43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7年6月26日  【“最多跑一次”改革主题宣传②】 □台州市“三个聚焦”推动“最多跑一次”宣传□丽水市“问政直通车”助力“最多跑一次”改革□衢州市三措并举深化“最多跑一次”宣传□台州路桥区“两宣一监督”助推“最多跑一次”改革□诸暨市当好“三员”助力“最多跑一次”改革□瑞安市“三促”打造“最多跑一次”新闻舆论助推器□德清县声屏报网联动聚焦“最多跑一次”改革□宁波江北区“三点结合式”宣传助推“最多跑一次”改革□义乌市全力奏响“最多跑一次”改革强音      台州市“三个聚焦”推动“最多跑一次”宣传   台州市突出“三个聚焦”,全方位、多视角地反映“最多跑一次”工作的新举措、新动态、新成效,有力推动改革蓬勃开展。  一、聚焦改革创新。全市统一启动“微信扫一扫市长助你跑”集中宣传活动。打造全民参与、全域覆盖、全天候进行的信息收集、处理和反馈平台,台州发布、中国台州网等40多家市县主流发布平台设置“市长助跑”微信专栏,第一时间交办处理市民提交的“最多跑一次”相关问题。对于重大复杂问题,各级政府主要领导进行现场办公处置,媒体全程“督跑”。积极对接中央和省级主流媒体,做好“微信扫一扫市长助你跑”、全国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试点工作等“最多跑一次”相关外宣报道,经验做法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  二、聚焦工作进展。市县两级新闻媒体同步开设“最多跑一次”专题专栏,推出《“一把手”换位体验“最多跑一次”》等一批重磅文章,集中报道各地各单位推进“最多跑一次”的工作举措、动态情况。开展建设性舆论监督,依托《台州深观察》等栏目,组建台州广电、台州日报、台州晚报、台州商报组成的媒体记者团,深入行政服务中心、市场监管局、海事局等一线窗口部门,开展“最多跑一次”改革成效群众满意度调查,以群众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助推改革落地生根。  三、聚焦政策宣传。通过电视、报刊、村镇广播、村宣传栏等载体,广泛宣传各项“最多跑一次”有关政策、办理流程、时限等。推动相关部门深入街道、社区宣传,切实提高群众知晓率、使用率,举办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市级机关党员志愿服务一条街活动,发动20多家市级机关单位志愿者,向市民展示首批“最多跑一次”项目流程。召开新闻发布会,率先发布第一批2491项“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目前第二批9964项也已对外公布,更加广泛、有力地凝聚了民心。〔台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丽水市以“问政直通车”为载体助力“最多跑一次”改革   丽水市积极推进“问政直通车”建设,24小时回复市民问题疑问,实现群众线上有事“最多跑一次”。  一、加强宣传力度,引导更多群众线上问政。一是着力“广”字,提升群众知晓率。依托市县两级新闻网站实现市本级和9县(市、区)“问政直通车”全覆盖。在丽水日报、处州晚报每周定期转载“问政直通车”具体答复、办理情况。。二是着力“全”字,扩大部门入驻率。出台《丽水市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推动市直各单位和9县(市、区)设立网络发言人,市直75家机关单位以及851家县级部门、乡镇(街道)入驻“问政直通车”。三是着力“多”字,深化媒体融合率。推动“问政直通车”平台实现PC端、微博和移动客户端多渠道访问、数据同步、功能互通的“三位一体”格局,拓展开发微信端功能。截至今年5月,全市“问政直通车”平台总点击量累计超过2.6亿人次,共收到网民提问16410件,回复率99.96%。  二、加快对接速度,推动责任部门及时回复。一是着力“严”字,确定首问责任。建立平台运行管理员责任制,由平台运行管理员负责将论坛上属于问政范畴的帖文纳入“问政直通车”,根据内容确定首问责任单位。二是着力“快”字,保证答复时效。确定首问责任单位后,平台管理员在15分钟内以短信形式通知相关单位网络发言人,转交情况及时告知网民,并于一周内办结回应。网民对处理有异议的及时介入,以文字、图片、电话等多种方式进行疏导。三是着力“精”字,提升方式方法。加强网络发言人培训,组织全市网络发言人研讨会、交谈会、培训会等实训20余次,有效提升网络答复能力和水平。  三、加大督促强度,确保线上办事取得实效。一是着力“勤”字,定期督查抄告。定期分析“问政直通车”平台运行情况,形成专报报市主要领导。完善舆情抄告、回复率通报等制度,对回复受理延迟、回复敷衍、线下落实不到位、涉事单位互相推卸责任等情况进行通报,今年已发送抄告单10期。二是着力“明”字,实时进度排名。在《丽水网》首页建立入驻单位“回复排行”和“未回复排行”,实时公开涉事单位回应办理进度。同时,有效衔接行政审批“最多跑一次”改革,推动线上答复、线下办理的同步衔接、高效落地。三是着力“紧”字,纳入年度考核。连续四年把“问政直通车”工作落实情况纳入“市互联网宣传管理属地责任”工作考评,纳入市委意识形态工作考核。2016年,对工作落实不到位的1个县和2个市直单位扣分处理。〔丽水市委宣传部供稿〕  衢州市三措并举深化“最多跑一次”宣传  衢州市坚持“聚焦经验、主攻央媒、发力新媒”三措并举,全力深化“最多跑一次”宣传工作,有效激发市场活力。  一、聚焦衢州经验,凝聚改革大共识。以全省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座谈会在衢州举办为契机,协调省、市主流媒体全力做好会前、会中、会后报道,推出以“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为特色的“最多跑一次”衢州经验稿件200多篇,其中浙江日报头版头条刊发《群众办事 一窗受理——看衢州如何实现“最多跑一次”》并配发评论员文章,浙江卫视新闻联播、浙江之声播出《蹲点衢州“最多跑一次”试点》等10多篇系列报道。衢州日报、衢州晚报、衢州电视台等在重要版面、重要时段推出一批浓墨重彩的宣传报道。  二、主攻央媒头版,唱响改革好声音。把“最多跑一次”改革作为推送央媒头版的重点选题,集中力量、集聚资源、集成要素推进,在中国之声、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经济日报等近10家中央主流媒体推出20多篇重磅稿件。其中,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以《浙江:让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为题大篇幅报道衢州做法,《经济日报》刊发《浙江衢州:大数据打破“信息孤岛”》,中国新闻周刊推出《“最多跑一次”的衢州样本》。《中国走向未来的道路》纪录片也将于近期在中央电视台专题播出衢州“最多跑一次”改革经验。  三、发力新媒渠道,汇聚改革正能量。衢州新闻网专门开设“最多跑一次:聚焦衢州‘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网络专题,集纳各类稿件50篇,点击量30万余次,吸引3万多网友的参与讨论。通衢网络问政平台推出“最多跑一次”问政专题,针对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实时接受群众监督问责,24小时之内受理。浙江新闻客户端、衢州发布、掌上衢州等推出《3分钟AR短片告诉你“最多跑一次”的前世今生》等160多篇融媒体稿件。开展乡镇“四个平台”改革新闻发布会网络直播,阅读量突破1200万人次。〔衢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台州路桥区“两宣一监督”助推“最多跑一次”改革   台州路桥区坚守宣传、宣讲、监督的“两宣一监督”阵地,助推“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掀起社会关注热潮。  一、全面宣传,传广传深。新兴传媒造势。打造“最快路桥”微信公众号专题报道全县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通过H5动画、微视频、微接力等形式,生动展现改革动态和成效。传统媒体拓展。组织全域媒体人成立宣传工作组,建立“部门交流 媒体跟进”制度和“最多跑一次”工作例会制度,做到随时跟进动态消息,每周一次深度报道,相关经验及时在省、市媒体上刊播宣传,扩大影响力,其中《路桥建起为民服务办事“高速路”》在《浙江日报》头版头条刊登。“网红”直播扩能。召集辖区内“正能量网红”,直播“最多跑一次”业务体验过程,吸引在线粉丝1500余人,对话讨论上千条。  二、全域宣讲,讲好讲透。组织宣讲员从“微”入手,分阵地、分类别开展全域宣讲。展播微视频。征集“最多跑一次”形象大使,拍摄30秒微视频,在街头LED屏、院线片头广告等进行动态轮播。制定微教材。推出《一次就好》宣讲宝典,组织网格化宣讲员队伍,一对一上门开展宣讲、按需宣讲。打造微助手。在各村居、社区微信群中增设“跑一次”微助手,在线宣讲“最多跑一次”工作动态,确保资讯及时到位,并提供8小时在线答疑服务。  三、全民监督,督促督进。建立全民监督体系,构建弊病反馈机制,促进改革工作落地有回音。社会志愿监督。聘请退休老干部、热心群众组成志愿督查小组,重点督查“最多跑一次”中的干部不作为和慢作为等问题。媒体体验监督。组织媒体人不定期开展体验式督查,查找漏洞予以曝光,推进整改。市民常态监督。在“路桥发布”平台开设“对话‘最多跑一次’”栏目,征集各类社会意见,集中反馈群众办事困惑和难题。已开展各类督查140人次,发现并纠正问题8个。〔台州路桥区委宣传部供稿〕   诸暨市当好“三员”助力“最多跑一次”   诸暨市创新宣传手段,强化融合传播,营造强大声势,助推“最多跑一次”改革在基层率先跑起来,有效提升群众满意度、获得感。  一、集中力量造势,当好改革宣传员。在市级媒体集中开设专题专栏,报、屏、网、端全媒联动,广泛发布各类办事政策、办事流程、办事信息,大力宣传“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动态、举措和成效。推出“体验诸暨速度”“小编带你明白跑”“跑出诸暨加速度”等新闻行动,以体验式报道、现场报道等形式,让“最多跑一次”改革深入人心。利用掌上诸暨、诸暨发布等新媒体平台对记者体验活动进行现场直播,与网民实时互动,阐明政策措施,共组织直播活动23场,搜集民情民意1800余条。  二、深入基层解疑,当好政策讲解员。依托文化礼堂组织“三个一”活动,即向村民发一份宣传册、送一张联系卡、定一位宣讲员。制作“最多跑一次”改革主题的微电影、方言短片动漫、H5,如《卖房记》《会飞的医保卡》《阿根办厂》等,以通俗易懂形式向群众公布办事信息、咨询电话、常见问题解答等。依托“企业家讲堂”“暨阳论坛”等平台,邀请专家学者、部门领导等作专题讲座37场,向市民群众、企业家宣讲“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重点、举措成效等。  三、聚焦堵点亮剑,当好流程监督员。构建多维监督平台,利用《记者直击》《今日聚焦》《民生聚焦》三大监督栏目聚焦群众意见最大、认可度不高、获得感不明显的改革事项,开展监督,破解“最多跑一次”堵点、痛点和盲点,截止目前已曝光并解决问题52个。通过“文明诸暨”“爱诸暨”“诸暨之声”“视听诸暨”等微信公众平台,开展“大家谈、随手拍、我发声”活动,收集到改革前后办事体会、相关意见建议500余条。建立曝光问题整改回复即时响应机制,明确责任单位在当日或次日落实回复整改,新闻单位5日内进行回访,对整改不力的进行追踪报道、通报批评,确保问题有效整改,有力落实。〔诸暨市委宣传部供稿〕   瑞安市“三促”打造“最多跑一次”新闻舆论助推器   瑞安市打造内宣外宣结合、线上线下互动、奖惩并重的新闻舆论助推器,促进形成“最多跑一次”改革的良好舆论氛围。  一、“内外结合”促典型宣传。在报纸、电视、广播等主流媒体开设改革专栏,刊发专题文章,及时准确发布改革信息和政策法规解读。在浙江日报、浙江在线等省级主流党报党刊上,连续刊发《“最多跑一次”,瑞安地税创建“党员助税驿站”跑出加速度》《瑞安:审批再提速服务更贴心》等10余篇文章,正面宣传瑞安“最多跑一次”典型做法。  二、“线上线下”促对话沟通。利用好阳光在线、局长在线、《瑞网E访谈》等线上访谈对话节目,邀请部门单位领导聚焦讨论“最多跑一次·加快融合发展打造至美瑞安”话题,访谈前收集话题,访谈中在线对话,访谈后跟踪回访,并通过瑞安网、“瑞安发布”政务微博微信矩阵、瑞网议事厅网络问政平台等新媒体平台联合推送。在主要街道、广场等人群密集处悬挂道旗、播放视频、安放宣传栏等,图文并重做好线下宣传;在各窗口单位设置意见箱、留言簿,征求“最多跑一次”改革中相关建议意见200多条。  三、“破立相辅”促改革提效。借助《直击焦点》舆论监督栏目、“云江翼”市民监督随手拍等平台,及时曝光改革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促进“改革提效、服务提质”;加强专题报道、通报表彰,树立市审批服务中心变多窗口、多部门为一窗口受理做法等一批改革正面典型,利用瑞安宣传、瑞安先锋、瑞安论坛等官方与民间微信号共同转发,以点带面聚集更多力量投入到“最多跑一次”改革中来。〔瑞安市委宣传部供稿〕   德清县声屏报网联动聚焦“最多跑一次”改革   德清县充分发挥报纸电视、广播网站、两微一端等全媒体手段全方位聚焦“最多跑一次”改革宣传工作,形成声屏报网立体化传播的宣传格局。  一、主流媒体多频报道,发挥聚焦效应。5月以来,先后争取10篇有关德清县“最多跑一次”改革报道在中央、省级媒体刊发。如5月19日,《光明日报》4版刊登《做执法为民的坚定笃行者》,报道德清实行身份证异地办理;5月25日,《新华每日电讯》刊登《浙江德清:逾九成事项“跑一次”办好》,报道全县94.4%的事项跑一次办好;5月30日,《浙江日报》头版报道新安镇《服务送到家门口 村民办事不出村》;6月7日,《人民日报》刊登《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报道德清依托“互联网+政务”手段实现群众不出门在线办事,无需再来回跑窗口。  二、县内媒体同频共振,发挥催化效应。新闻中心在重要版面、黄金时段保持高密度报道,提高改革推进效率和社会知晓率。德清新闻开设《聚焦四大行动》《厚植优势全速领跑》《最多跑一次 记者陪你跑》等报纸电视专栏,累计刊播有关新闻报道80余篇;持续发挥媒体舆论监督职能,倒逼镇(街)、部门加速梳理项目清单、缩短审批流程、简化相关手续,掀起“比、学、赶、超”竞赛氛围。  三、全媒体融合传播,发挥放大效应。利用各级媒体新闻网站、手机客户端、微博微信等渠道,开展全方位、立体化宣传。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新闻网、浙江在线等省级以上新闻网站刊发《德清:出入境80%业务 实现“最多跑一次”》等新闻15余篇;浙江新闻、中国蓝等手机新闻客户端刊发《少走冤枉路德清公安亮出“最多跑一次”服务细则》等稿件5篇;德清发布、德清新闻等110多家微博微信矩阵利用H5、短视频、动漫等形式普及审批事项的预约方式、办事条件、办事流程,以“讲故事”宣传推广改革成效。〔德清县委宣传部供稿〕  宁波江北区“三点结合式”宣传助推“最多跑一次”改革   宁波江北区在速度、力度、深度三方面狠下功夫,积极宣传“最多跑一次”的改革动态、成效,为推进改革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一、掌握部门动态,让宣传脚步“快一点”。围绕“最多跑一次”改革主线,建立主体单位与媒体单位通联机制,重点建设综治工作、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便民服务等4个功能性工作平台,实时共享信息,集中报道改革中的新亮点、新成就、新典型。在江北区公布第一批、第二批“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的当天,《新江北》《江北新闻》、“江北发布”官方微信微博等区级新闻媒体矩阵第一时间刊发报道8篇(条),向群众公布两批共1207项事项清单。  二、融合媒体资源,让宣传臂膀“长一点”。充分发挥评论员文章导向引领作用,在《新江北》刊发了《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第一生产力》等10余篇评论文章。整合宣传渠道,在《浙江卫视》《宁波日报》《新江北》等省、市、区级媒体刊播《江北再“晒”902项事项清单》《“最多跑一次”延伸到村社》等相关报道66篇。在“江北发布”等两微一端刊发稿件34条,其中13篇阅读量超过1000人(次)。组织村、社区基层宣讲员进行“最多跑一次”主题宣讲,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讲清楚政策,讲明白成效,受众超3000余人。  三、贴近群众需求,让宣传身姿“沉一点”。组织记者沉到一线进行“体验式”报道,挖掘各部门在改革工作中的特色亮点,推出《江北出入境窗口跨入电子支付新时代》《江北推行电子化登记让企业“零跑动”》等经验报道20余篇。实施“订下去、采上来”的双向互动模式,制作《“最多跑一次” 江北“跑”得怎么样》等深度专题5个,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报道改革成效、挖掘存在问题、推动改革纵深进行。〔宁波江北区委宣传部供稿〕   义乌市全力奏响“最多跑一次”改革强音   义乌市广泛组织新闻媒体,推出专栏专题专版,开展新闻舆论宣传,推出“体验式”服务,强化舆论监督,为“最多跑一次”改革凝聚人心、营造氛围。  一、全力开展新闻宣传,推广义乌样本。组织义乌商报社、广播电视台、中国义乌网等新闻媒体开设“‘最多跑一次’改革进行时”“最多跑一次 改革促服务”等专栏,充分挖掘报道各部门镇街关于推进改革的新措施、新成效,推出相关报道150余篇。积极主动对外发声,展示义乌“最多跑一次”改革成效,相关涉义主题在浙江卫视《浙江新闻联播》栏目播出5条,浙江之声广播栏目播出1条,浙江新闻客户端头条采用1条。  二、全力推出“体验式”服务,提升宣传实效。针对改革中许多项目审批流程和所需材料要求变动较大等情况,组织新闻媒体推出“模拟流程”的“体验式”服务,图文并茂详解“最多跑一次”改革,让群众先行了解掌握办事流程,受到广泛欢迎。成立全市“最多跑一次”宣讲团,组织专业人员深入农村、社区、企业、文化礼堂等开展专题宣讲35场次,提供咨询服务,现场讲解改革事宜,解答群众疑惑。  三、全力推进舆论监督,确保落到实处。建立新闻监督与改革落实联动机制,通过《特别关注》《今日观察》等监督栏目,聚焦“最多跑一次”改革落地情况。积极开展“我为改革献一策”主题新闻活动,组织记者团深入基层了解群众对“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看法,征集意见建议58条反馈至相关单位,帮助解决问题37个。〔义乌市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 第44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7年6月28日 【工作交流·社区文化家园】 □嘉兴南湖区先行先试打造社区文化家园南湖样板□杭州拱墅区“1+1模式”打造社区文化家园□杭州西湖区“四个坚持”推进社区文化家园建设□温州鹿城区打造社区文化家园助推“礼堂+”品牌升级 【工作交流·企业文化俱乐部】□永康市“三共模式”建设企业文化俱乐部□台州黄岩区把好“三道关”推进企业文化俱乐部建设     【工作交流】 嘉兴南湖区先行先试打造社区文化家园南湖样板   嘉兴南湖区大力开展城市社区文化家园建设工作,建成社区文化家园40家,覆盖近70%城市社区,真正实现社区居民身有所栖、心有所寄、乐在其中。  一、设“六六标准”,满足社区居民精神文化需求。制定出台《南湖区社区文化家园建设实施意见》《南湖区社区文化家园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等文件,并在首批试点社区文化家园建设之初,就制定“社区文化家园建设规范性意见”。形成了“六个有”“六个一”的“六六标准”。具体为有“社区主题”、有“社区之歌”、有“社区公约”、有“特色队伍”、有“文化品牌”、有“评议活动”和一个醒目标识、一个百姓课堂、一个心灵驿站、一个文化长廊、一个文化广场和一个文化书屋。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放在文化家园建设的首位,精心布置“我们的故事”、家风家训展、居民笑脸墙等板块。突出“我的家园我建设”原则,如万洲社区设立文化楼道、文化长廊,由居民自己书写核心价值观、家训等在楼道长廊内张挂。  二、整“八方资源”,促进家园建管用育全面开花。组织文化、文联、档案(史志)等方面的专家组成文化家园专家指导组,帮助各社区挖掘历史文脉和特色文化,参与策划指导文化家园建设的全过程。结合“十百千”典型培育,健全社区文化家园文艺骨干、人才培训制度,为社区培养属于自己的文艺团队,目前已建成的社区文化家园都有10支以上的文艺团队,实现依靠自身力量做到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演出。加强社区企业共建形成合力,建设街道各社区宣传平台和活动场所向共建单位开放,共建单位对社区的民生设施给予资金支持,积极认领社区推出的爱心项目、志愿服务等。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向文体工作室、合唱协会、为老助餐服务中心等社会组织实施统一招标开展市场化服务,“政府适当扶持、社会化运作、社会组织自负盈亏”的老年食堂运行模式获得良好效果。  三、建“三三机制”,保障家园文化建设长效发展。建立三支队伍。统一配备“专职管理员”,确保各文化家园活动有组织、展陈有更新、工作有记录、场地有管理;“文化下派员”定期到社区开展服务和指导;社区志愿者、社工、大学生志愿者等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共同参与文化家园日常活动内容的供给。健全三方投入。以财政资金投入为依托,吸引撬动社会资金,辅之以文化家园公益基金,为社区文化家园的建设提供了稳定的资金保障。举办了首届社区社会组织公益创投大赛,为文化家园建设募集资金近百万元。培育三元文化。深入挖掘社区的家文化、社工文化、社团文化,实现从家庭到社区的文化培育,各文化家园利用本社区的文化传统和特色,打造“一家园一品牌”。〔嘉兴南湖区委宣传部供稿〕 杭州拱墅区“1+1模式”打造社区文化家园   杭州拱墅区创新社区文化家园建设“1+1”模式,着力在破解难题、重塑功能、优化环境上下功夫,在建设理念、活动内容、管理服务上求创新,全力打造一批社区居民家门口的文化综合体。  一、破解三大难题,在建设理念上求创新。一是坚持“形式+内涵”理念。针对“重形轻魂”难题,组建由文化名人、高校老师等组成的专家顾问团,推动社区文化家园“一社一魂,一园一品”品牌建设,如善贤社区着眼“善+贤”文化内涵,提炼“六善六贤”居民共同价值观。二是突出“需求+实用”导向。针对“重建轻用”难题,引导市民参与共建,把贴近老百姓需求、深受老百姓喜爱的内容融入社区文化家园建设,推进基层阵地不断用活、用实、用透。如龙山社区聚焦一老一少特殊群体,打造亲子乐园、手工作坊等共1300余方的互动空间。三是统筹“整体+局部”布局。针对“重内轻外”难题,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和美家园”建设等工作,提升优化社区环境,让文化符号随处可见。如华丰社区打造“华丰记忆”主题文化墙、文化牌等一批景观小品。  二、重塑三大功能,在活动内容上求创新。一是整合“宣教+展示”功能。利用电子屏、景观道旗、宣传长廊等宣教展示平台,展示社区文化正能量,如蔡马社区打造村志文化墙、农耕文化角,全面展示社区历史文化沉淀。二是拓展“休闲+娱乐”功能。整合现有烘焙、踢踏舞等20余种休闲娱乐阵地功能,推出每周社团活动、每旬文艺培训讲座、每月志愿服务、每年“邻居节”等五大品牌活动。三是强化“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功能。着眼政府管理和基层自治的良性互动,重点组建“社区书苑”志愿者讲师队伍、“邻里守望相助”志愿者队伍等五大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伍,打造“和合微谈”“蔡马心语”等特色舆情工作室,提升居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水平。  三、着眼“三化”建设,在管理服务上求创新。一是“共驻+共建”推动管理服务市场化。充分利用社团组织、企业单位等社会力量,通过招募市民志愿者、文化人士义务打理社区文化家园,如文澜社区引进知名公益组织“凤翮正道”联合打造“文澜·筑梦书屋”,聘请专职志愿者入驻常态管理。二是“规范+提升”推动管理服务标准化。提炼“三大空间、三个一”(“悦”览空间、文艺空间、健身空间,社区讲堂、展陈厅、舆情工作室)为特色的拱墅社区文化家园建设标配,增设社团之家、心理健康室、非遗工作室等个性化选配,增强社区文化家园实效性和实用性。三是“机制+保障”推动管理服务长效化。建立社会监督、志愿服务、文明单位结对等五大机制,有效推进社区文化家园管理服务常态长效。创新“星级评定”机制和“菜单式”惠民服务机制,推动文化惠民服务长效开展。〔杭州拱墅区委宣传部供稿〕 杭州西湖区“四个坚持”推进社区文化家园建设   杭州西湖区坚持因社制宜、内容为要、队伍为核和机制带动,着力推进社区文化家园建设。  一、坚持因社制宜,合理布局,试点先行。采取“重点培育+示范验收”方式推进,根据社区空间结构和人口规模,首批选定东山弄社区、翠苑一区社区、求智社区等7个社区文化家园建设点。按照老旧社区、新建社区、撤村建居社区和城郊社区等不同类型,整体部署、分类实施、分步推进,采取新建、改建、扩建等方式,整合社区已有文化设施和建筑,一年树点,四年建设,到2021年全区80%以上社区建成文化家园。  二、坚持内容为要,居民所需,乐学乐融。重点突出以文化讲堂、文化展示、文化社团、文化品牌、文化节日、文化平台和多项文化惠民服务为内容的“6+X”标准建设,倡导社区创作传唱诵读“社区之歌”“社区公约”和开展“道德评议”“星级文明户”等创评活动。鼓励有条件的社区积极引进“筑梦书屋”等“互联网+”文化项目,加大互动性,让居民主动走进家园,增强对社区文化的认同感。  三、坚持队伍为核,建管用育,提升自治。组建由行业部门、高等院校、社科联及共建单位专家学者、业务骨干组成的专家指导队伍,对文化家园建设管理提供咨询、建议和指导。每个家园落实1-2名专业社工,通过一线参与和学习培训,提升文化家园服务效能。培育书画队、腰鼓队、龙舟队等社区文化队伍。吸纳居民参与志愿服务团队,中小学生加入社区少先队,引进社会公益组织,拓宽社区服务渠道和服务方式,促进社区共同治理。  四、坚持机制带动,落实考核,持续运转。建立由常委宣传部长、分管副区长任正副组长,文明办、财政局、民政局等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各镇街负责具体实施。每年安排400万元文化阵地专项资金。建立健全文化家园管理使用制度,整合全区公共文化跨区域服务活动,每个家园排定年度活动计划,推进“菜单式”“点单式”服务。将文化家园建设作为和谐(平安、文明)社区和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体系的重要考核内容,纳入全区宣传意识形态工作考核。〔杭州西湖区委宣传部供稿〕 温州鹿城区打造社区文化家园助推“礼堂+”品牌升级   温州鹿城区着力开展社区文化家园试点和实践,准定位、建载体、强内容,打造群众品牌精神文化圈。  一、准定位,打造城市社区精神家园。广泛征集社会各界意见建议,根据居民要求和社区特点,分类推行社区综合体、城市书房、时政讲坛、艺术工坊等联建模式,提升群众参与覆盖面,扩大社区文化家园触角。整合社区文化资源,将文化家园的整体风格设计与庆年坊、南塘、朔门古街等特色街区相融相合,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社区文化家园建设品牌。  二、建载体,形成常态运行长效机制。推出服务配送、文化大使、文化专员、志愿驻堂等配套制度。探索“社团+社工”模式,搭建文化社团与文化家园的联姻平台,吸引文体团队587支、骨干团队会员2万余人入驻,变“送文化”为“种文化”,推动文化家园常态运作。运用众筹众建模式,发动企业和社会热心人士参与,鼓励文明单位、明星企业结对共建文化家园。部分社区通过设立“文化家园建设基金”“公益金”和“文化众筹”等方式,提供多元资金支持。  三、强内容,增强城市社区归属感。注重挖掘和梳理鹿城地域文化,培育“古街和韵”文化节、慈孝文化节等社区家园活动品牌,吸引温州晚报雪君公益道德讲坛、“瓯越名师坊”等知名品牌栏目入驻,邀请本土文化、曲艺、医学、教育等名师名家驻点授课。制定“12月100项”邻里系列主题活动,常态化开展文化活动和礼仪活动,增强社区凝聚力和居民归属感。〔温州鹿城区委宣传部供稿〕 永康市“三共模式”建设企业文化俱乐部   永康市立足“工业大市”实际,通过“共建、共享、共筑”模式,全力推进企业文化俱乐部建设。  一、坚持“五有标准”,共建精神家园。成立以宣传部、文化局、经信局、财政局、各镇(街道、区)为主要成员的企业文化俱乐部建设领导小组,下发《关于推进企业文化俱乐部建设的实施意见》,协调推进全市企业文化俱乐部建设。以有场所、有展示、有活动、有队伍、有机制等“五有”为基本标准,在特色鲜明、基础较好、相互毗邻的众泰集团、先行集团、正阳实业、三锋实业、哈尔斯集团五家企业先行先试,构筑企业文化俱乐部群。健全完善企业文化俱乐部规章制度,指导各企业建立以集团董事长为核心、以党委书记为主要负责人的“企业文化俱乐部理事会”,挖掘、塑造、宣传企业特色文化。  二、植入“八大元素”,共享文化盛宴。根据企业建筑特点,要求各企业文化俱乐部均建成“一个文化标识、一个文化交流平台、一个文化花园、一条文化小道、一条文化长廊、一处道德墙善行榜、一批主题公益广告、一个图书室”八大基础文化设施,统一设计“文化俱乐部”红底白字logo。依托微信微博等建设企业文化交流平台,不定期组织开展企业文化内外交流。鼓励各企业结合自身实际,在“八个一”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发挥创造性,建设凸显核心价值观主题的企业景观点,如先行集团“义利亭”“笑脸墙”“动感驿站”“心灵驿站”,众泰集团“心心相印交心坊”等。  三、倡导“义利并举”,共筑道德高地。将“义利并举”的核心思想充分融入到各企业文化俱乐部建设中,推动企业和员工不断夯实社会责任感。如先行集团不断丰富“我先行”文化主题,创设“追逐梦想我先行”“争做模范我先行”“健康快乐我先行”“媒体融合我先行”等多个专题,连续八年开办“驻企少年宫”,为近2000人次的“小候鸟”提供丰富有趣的暑期生活;众泰集团用“融入、植入、深入”的“三入法”积极打造富有信义精神的“合金文化”,唱响“关爱、创新、坚守、感恩、共赢”的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永康市委宣传部供稿〕 台州黄岩区把好“三道关”推进企业文化俱乐部建设   台州黄岩区把好“阵地、队伍、活动”三道关,突出重点、精准发力,全力推进企业文化俱乐部建设,切实打造职工身边的“精神家园”。  一、突出示范特色,把好“阵地关”。出台企业文化俱乐部建设标准,对建筑面积、配套设施、环境标准等作出硬性要求。指导企业将核心价值观24字和企业精神上墙展示,专题开辟企业历史文化墙、“最美职工”展示窗等宣传阵地,创办《公元报》《新大洋报》等一批企业报和企业网站。打造出一批“一厂一特色”的企业文化俱乐部典型,如永高公司投资5500余万元建成“阳光驿站”,包含党建活动中心、青年活动室、影视厅、电子阅览室、千人剧场等。对已建企业文化俱乐部实施动态星级评定,根据各俱乐部硬件设施、内部管理、活动开展、制度保障等方面情况,评定三至五星级俱乐部。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星级文化俱乐部46家,其中五星俱乐部11家。  二、突出分层联动,把好“居住关”。区级层面,整合各企业人才资源,组建由220名职工文艺骨干组成“新黄岩人艺术团”,定期到各俱乐部开展“送文化”服务。企业俱乐部层面,建成以职工为主体的管理委员会,自主负责俱乐部日常管理和活动组织,组建“3+X”的企业文化队伍,其中“3”即文化宣传员队伍、志愿服务队伍、技能讲师队伍;“X”即各企业根据自身实际组建的特色队伍。如陶氏模具集团联合区内心理健康专家对车间主任进行培训,共同组建“阳光心晴”服务队,设置“心态晴雨表”,及时对员工开展情绪调节和心理疏导。  三、突出寓教于乐,把好“活动关”。制定俱乐部文化活动掼并将活动主导权交给职工,今年以来已开展企业文化节、职工读书会、“职工好声音”歌唱比赛、趣味运动会、技能培训等活动300多场次。如亿美塑胶公司在母亲节、父亲节期间,组织员工自制贺卡,开展“写给父母的一句话”活动,营造企业“家文化”氛围。积极借助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拓展活动形式。如精诚模具开展“劳动我最美”主题活动,组织摄影师跟踪拍摄优秀员工的劳动场景并上传到微信、微博,大力宣传“我劳动、我光荣”的工作理念。〔台州黄岩区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第45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7年7月3日   【工作交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6周年】 □全省文化系统多种形式庆祝建党96周年□杭州市组织开展弘扬主旋律系列活动献礼建党96周年□嘉兴市开展“红船精神”学习宣传系列活动纪念建党96周年□浦江县“三百行动”纪念建党96周年□仙居县“听说看做”欢庆建党96周年 【工作动态】 □景宁县“三注重”提升畲族文化总部建设品位□天台县石文化产业再获权威认证   【工作交流】  全省文化系统多种形式庆祝建党96周年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6周年,全省文化系统通过各种形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  一、文艺演出,精彩纷呈。6月29日晚,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共同主办“一心向党”——浙江省喜迎党的十九大暨庆祝建党96周年交响合唱音乐会,集中300位演奏家、1200名合唱演员,以交响合唱结合朗诵、戏曲、舞蹈等艺术表现形式,展现全省人民迎接党的十九大、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定信心和良好精神风貌。绍兴、丽水等地纷纷开展庆祝建党96周年文艺晚会,诸暨市举办“实干当先·奋勇争先”先进表彰暨文艺汇演;景宁县举行“放歌赶考路上”合唱比赛;松阳县举办纪念中国共产党96周年“七一”歌咏比赛等。  二、党日活动,主题突出。6月30日,在浙江图书馆举行省级文化系统“七一”主题党日活动,300多名党员参加活动,面对党旗进行宣誓,重温入党誓词。5名来自系统不同片区的选手进行“勇立潮头建新功,党员干部当先锋”微型党课巡讲。系统各单位党组织纷纷开展主题鲜明“七一”党日活动,浙江美术馆赴平阳慰问解放前的老党员,参观中共省一大会议,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与洗礼;浙江音乐学院以《党员守纪四字诀》《春天的中国》等原创主旋律歌曲开展主题文艺演出。杭州拱墅区开展“听老党员讲过去的故事”活动;泰顺县举办“我心向党”大型主题诗文朗诵会。  三、纪念活动亮点纷呈。全省文化系统开展了内容创新、亮点彰显的纪念活动。省文化厅举办省级文化系统“勇立潮头建新功、喜迎党的十九大”大讨论成果微型党课比赛,以文化系统铁军大讨论形式为建党96周年献礼。湖州市组织党员志愿者“四关爱”结对帮扶困难党员家庭慰问空巢老人;苍南县通过推荐经典“红色歌曲、红色书籍、红色绘画、红色电影、红色故事、红色遗址”等,回顾红色历史记忆,感受红色精神;平阳县举办“反腐倡廉”微信漫画展,警示广大党员牢记宗旨意识,自觉维护、弘扬崇廉尚洁的清风正气。〔省文化厅供稿〕  杭州市组织开展弘扬主旋律系列活动献礼建党96周年   杭州市广泛组织开展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6周年主题活动,在全市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的时代主旋律。  一、讲好主旋律,理论宣传入脑入心。启动党史宣讲团基层巡回党课活动,如下城区举办“党史宣讲团”进学校活动。广泛开展建党96周年学习教育活动,如江干区开展“寻访钱塘江畔弄潮儿—互联网企业主题党日活动”,邀请20余名杭州知名互联网企业党员代表、媒体进行座谈互动。开展赠送党史书籍和党课活动,在全市各个文化礼堂设立党史书籍专柜。  二、唱响主旋律,文艺宣传形式多样。举办全市“红旗飘飘——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6周年群众性歌咏活动”、庆祝建党96周年诗歌朗诵会、“喜迎十九大·歌声献给党”第七届西湖合唱节、“勇立潮头”文艺晚会等,各区(县、市)演出团队以多种多样的表演形式演绎歌颂祖国、歌颂党的主旋律。组织开展“‘喜迎党的十九大’成果展示进礼堂”等文化活动。加快文艺精品工程建设,组织创作电视剧《纪委书记》、电影《烽火芳菲》、纪录片《筑梦新丝路》、长篇小说《南风浩荡》、报告文学《浙水千秋最美杭州》等,以优秀文艺作品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  三、感受主旋律,社会宣传扎实有效。组织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到中国共产党杭州历史馆、浙江省第一党小组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瞻仰革命遗物,聆听革命故事,体验革命情怀。组织各级领导干部和群众深入开展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和老红军走访慰问活动。组织发动广大网民及互联网企业参与全国互联网企业“初心在线砥砺奋进”党建党史知识挑战赛,目前杭州共有30家网站的450余人完成集体挑战赛。滨江区组织机关、企业志愿者和市民、儿童等300余人拍摄“在灿烂阳光下”快闪视频。运用户外大屏幕、墙景、社区阅报栏等宣传阵地,传播红色故事。  四、宣传主旋律,新闻报道浓墨重彩。杭报集团、杭州文广集团等市级媒体集中刊发中央和省媒体重要稿件,做好相关纪念活动的宣传报道。如杭州日报理论版发表《全面从严治党要把“讲政治”摆在首位》等一批评论文章,杭州电视台钱塘论坛刊播《红色引领,先锋先行》《发挥党建在企业文化建树中的作用》等节目。杭州网微博、杭州发布微博微信、APP客户端等新媒体以网言网语宣传各级党员干部的感人事迹。杭州发布推送《杭州共有多少党员?这些与杭州党员有关的数字你都了解吗?》;杭州网发布《首个网红党支第一次过组织生活画风是这样的》等报道20余条,图文并茂介绍杭州党员党组织的最新情况。〔杭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嘉兴市开展“红船精神”学习宣传系列活动纪念建党96周年   嘉兴市组织开展系列学习宣传活动,讲好建党故事、重温红色记忆、弘扬“红船精神”,热烈庆祝建党96周年。  一、党日活动忆红船。市委开展“七一”主题党日活动,市委书记领誓,在南湖革命纪念馆前重温入党誓词,组织市四套班子和各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重走一大路,聆听建党故事,开展学习交流。“七一”前夕举行政府工作部门主要负责人履新仪式,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当好红船“护旗手”。组织青年代表、少先队员代表开展红色之旅,学习中共一大知识,向市民群众征集送给党的生日祝福语等。全市各地纷纷组织开展纪念建党96周年主题党日、党课活动进行学习教育,组织老党员学习交流,开展困难党员走访慰问。  二、主题宣传颂红船。隆重举行《红船精神:启航的梦想》(中、英文版)首发仪式,作为国家外文局大型主题出版项目《中国共产党精神》系列多语种图书的首篇首卷,填补了对外系统介绍中国共产党精神的空白,有力推动“红船精神”走出去,提升国际影响力。组织中外专家学者围绕“红船精神”宣传推广开展座谈交流,整理出刊“红船劈波行精神聚人心”理论专版。组织新闻界开展以“七个一”为内容的“重走一大路”采访采风活动,在传统媒体和网站、“两微一端”进行纪念建党主题报道。  三、群众宣讲赞红船。组织市红船宣讲团,深入基层开展“迎接十九大”主题党课宣讲。举办“勇立潮头话担当”全市微型党课总决赛。开展“我身边的宣讲员”评选活动,对10名“你身边的最美宣讲员”进行宣传表彰,通过示范带动深化基层宣讲团队建设,推进“红船精神”基层宣讲学习。组织100多位基层宣讲员于建党日瞻仰红船,5名宣讲员代表进行主题宣讲。  四、文艺宣传唱红船。举办“一带一路·红船情”音乐会、“满天星业余交响乐团嘉兴行”庆祝建党96周年交响音乐会,组织第十五届南湖合唱节、“美丽中国”合唱周等活动。全市群众以各种形式庆祝党的生日、讴歌幸福生活,开展“庆七一·喜迎十九大”画展、主题书画摄影作品展等。走进同属革命圣地的福建古田,举办“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创建史图片展”。〔嘉兴市委宣传部供稿〕  浦江县“三百行动”纪念建党96周年   浦江县依托百堂党课、百台展演、百员慰问,扎实推进纪念建党96周年。  一、百堂党课,引导党员牢记宗旨。开展“学精神、鼓干劲,迎接十九大”暨万名党员“永远跟党走”主题活动。县四套班子党员领导赴联系乡镇(街道)上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专题党课;乡镇街道、县机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在本单位上专题党课;乡镇街道、县机关部门其他班子成员到联系村(社区)上专题党课。组织党课比赛中获奖优秀宣讲员进村(社区)、中小学校巡回宣讲党章、党规、党史等;县委宣讲团、“两富两美”宣讲团、乡镇街道宣讲队集中宣讲省党代会精神、“红船精神”等。  二、百台展演,奏响爱党交响乐曲。举办百幅党章书画巡展、百张党史图片巡展、百件书画摄影作品下乡巡展,将党的光辉形象、党员先锋战士的感人故事、浦江的秀丽风光进行全方位展示,吸引数万名市民驻足观赏。围绕“五水共治”、小城镇综合整治等中心工作,编排浦江乱弹、“浦江佬”讲故事、浦江快板等各类演出节目。组织“助力全面剿劣,唱响两美浦江”百场文艺慰问演出走进农村、社区、文化礼堂等地。  三、百员慰问,彰显组织人文关怀。组织开展“老党员、困难党员大慰问”活动,走访慰问先进模范党员、标杆党员、特困党员、老党员等活动,了解生活情况,倾听心声,帮助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困难,体现党组织关怀和祝福,提升党员干部群众的凝聚力、向心力。活动共走访755位困难党员、老党员,发放慰问金60万元,专门落实10万元用于解决200余位75周岁以上在居家养老中心居住老同志的免费就餐。〔浦江县委宣传部供稿〕  仙居县“听说看做”欢庆建党96周年   仙居县开展“听革命历史、说巨大成就、看跨越发展、做合格党员”四大系列活动,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6周年烘托浓厚热烈的欢庆氛围。  一、听革命历史,对标先烈学红色精神。七一前夕,组织开展走访慰问老党员、老干部、伤残军人,送去党组织温暖关怀,学习传承红色精神。在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党员教育基地中共仙居县委旧址纪念馆等地举行“回温革命岁月”主题活动,邀请老革命党员讲述革命事迹,各机关单位前往开展“全员轮学”,至目前已有20批次1600多名党员参加活动。  二、说巨大成就,奏响爱党拥党主旋律。讲党课“定基调”,利用理论中心组学习、仙居大讲堂、仙居故事汇等载体,开展“回温党史、诉说发展、坚定自信”的主题系列党课。组织宣讲“唱主调”,52支县级、乡级草根讲师团深入社区文化站、农村文化俱乐部和田间地头,生动讲述基层党员干部为民实干的事迹。文艺巡演“奏和声”,以歌曲、快板、演讲等形式体现党员干部在小城镇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的带头作用。  三、看跨越发展,融声报道掀起最强音。在主要媒体开辟“今天是你的生日”“喜迎建党96周年”等专栏,宣传各地各单位欢庆建党96周年的行动举措。在新华网、网易新闻、百度新闻等网站刊出《浙江仙居:国家重点项目工地上过“主题党日”》《“主题党日”在一线》等报道文章。仙居发布、仙居手机报转载刊登《8900万党员注意!今天,请温习这100个十八大以来的新名词》《又到七一,共产党员请重温:我是谁》等26篇文章。  四、做合格党员,砥砺奋进燃工作激情。举行“我是党员我带头、百日攻坚展风采”迎“七一”主题党日活动,由县委书记带头重温入党宣誓,300多名党员干部认领攻坚任务签订承诺书,将做合格党员与工作实践结合。广泛开展党员志愿活动,如朱溪镇开展“我是党员我带头,环境整治展风采”,大战乡开展“党员干部助力六小行业整治”,白塔镇开展“红色之路锤炼信念”等活动,共有23支党员志愿者服务队、980多名党员参加。〔仙居县委宣传部供稿〕  【工作动态】   景宁县“三注重”提升畲族文化总部建设品位。景宁县以“创新、融合、发展”为目标,在畲族文化总部建设品位上下功夫。一是注重文艺精品培育,提升总部内涵。创新推出畲族文化主题的音乐舞台剧、默剧、婺剧等类型作品,创作首部畲族题材音乐剧《畲娘》和婺剧《凤舞畲乡》。重点打造一批创意文化品牌,推出“神奇千峡”“畲家妹子”“网罗畲乡”“印象山哈”等一批文艺精品。选送《畲乡霓裳》《畲家谣》《千年山哈》等文艺作品在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等大舞台亮相。二是注重文艺队伍培养,增强总部实力。培育“摄影采风团”“乡村木偶班”“戏曲花鼓队”等一批传承非遗文艺的团队,持续引进戏剧、文学、书法、美术、声乐等实用型创作和表演人才50余名。与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的知名专家、导演,各文化艺术专业类高校等开展合作,建立全国畲族文化总部建设顾问智库。三是注重文化内涵植入,增添总部魅力。成功举办第九届中国畲乡三月三节庆活动、第三届中华畲族服饰设计大赛、第三届届中国畲族民歌艺术节等,提升总部知名度和美誉度。建成外舍“三月三”广场、山哈大剧院、千年山哈宫、畲族博物馆、环敕木山十寨等,打造总部文艺高地。制定自选式“文化自选菜单”,供群众个性化点单自选参加培训,全年共推出编草鞋、炼畲药等非遗传承培训800余场。〔景宁县委宣传部供稿〕    天台县石文化产业再获权威认证。近日,西冷印社、中国印学博物馆等全国诗书印画界权威专家、资深学者云集天台县,论证得出卢渊印章印材出自天台宝华石米黄冻石的结论。由此,我国石质印章篆刻起始时间基本可以由元末改为南宋,前移约200年。近年来,宝华石原产地三合镇携手天台佛石文化研究会等单位,加强宝华石保护、开发和利用,先后举办学术研讨会、篆刻展、拍卖会等大型活动10余场,参与“美术报艺术节”、天台佛石主题征文比赛、“柳州国际奇石节”展览会等各类交流展示活动,利用微信公众号、佛石网等新媒体,逐渐扩大“印石之祖”影响力。成立宝华石领导小组,出台《佛石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和《天台佛石雕刻人才培养计划》,创建石文化园等,助推宝华石文化产业往纵深发展。〔天台县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第46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7年7月6日   【工作交流·核心价值观】 □宁波市化大为小化虚为实解决践行核心价值观“最后一公里”□义乌市打造“互联网四大工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临海市打造“和合幸福社区”助推核心价值观落小落细落实□青田县“四轮并驱”打造弘扬核心价值观的“侨乡样本”□杭州富阳区出版小学生乡土绘本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 【工作动态】 □杭州市创作《遇见大运河》搭建文化传播新丝路□江山市三举措重点提升非遗文化传承力 【工作交流】  宁波市化大为小化虚为实解决践行核心价值观“最后一公里”   宁波市以项目化为引领,制定实施宣传引导、示范带动、实践养成、机制建设“四大系列”136个重点项目,推动核心价值观在基层落细落小落实。  一、注重“三个性”科学制定项目。一是注重针对性。制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行动纲要》,提出“六进六行动”,即推动核心价值观进机关、学校、企业、社区、农村、家庭,以及“三严三实”行动、“立德树人”行动、“诚信兴业”行动、“共建共创”行动、“三美建设”行动、“家风传承”行动。二是注重实践性。坚持引导人们在参与志愿活动中体验、领悟、践行核心价值观要义。目前,全市建成1万多个志愿服务组织和队伍、105支特色志愿服务队、411个社区志愿服务站,94万多注册志愿者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三是注重创新性。创新宣传核心价值观载体媒介,将环境美化与市民教化有效融合起来,发挥城乡“墙文化”等宣教作用,制作体现核心价值观内涵的文字、漫画。  二、打造“四大品牌”突出工作特色。一是打造“爱心”品牌。健全完善宁波好人、最美宁波人、宁波市道德模范等市民道德荣誉体系,制定《宁波市道德模范评选和待遇若干规定》。充分发挥道德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建立一批道德模范工作室。二是打造“诚信”品牌。建设全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联合30多家市级部门征集企业、个人诚信信息,定期发布“黑名单”,已曝光“老赖”近4.8万名。三是打造“礼仪”品牌。开展“宁波有礼、整洁有序”主题的文明餐桌、文明交通、文明旅游等专项行动,突出抓好“礼让斑马线、文明过马路、排队守秩序、礼仪待宾客”四项重点活动。四是打造“法治”品牌。制定《宁波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从公共环境、公共秩序、交通出行、社区管理等四个方面,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体现到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业规章和团体章程中。  三、建立“三级机制”强化督查考核。一是强化年度考核。将核心价值观重点项目完成情况纳入各级领导班子考核,纳入对各地各部门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目标管理考核。二是开展专项督查。每年组织人员开展专项督查,对有关地区和部门贯彻落实《行动纲要》情况、本年度重点项目落实情况及社会效果等进行督查评估。三是组织群众评议。对136个项目组织开展“回头看”,认真总结经验,整改薄弱环节,由群众推介评选“十佳”项目,做好宣传展示和推广。〔宁波市委宣传部供稿〕  义乌市打造“互联网四大工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义乌市积极运用互联网手段,做精做细“四大工程”,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动力、造浓氛围。  一、“暖新闻”工程唱响向上向善主旋律。建立全媒体正能量宣传矩阵,3月份以来“点赞义乌”“十八力”“文明回家”等7个专栏累计发布信息300余条,“万人搜寻走失儿童”“灭火快递小哥”等点击量超100万次。推出《文明有礼义乌人》H5、《文明义乌800问》电子书等系列作品,参与人数突破百万。今年以来,累计有70余条暖新闻被中国文明网、省文明网以及央视、人民网、新华网、凤凰网等各大主流媒体采纳。  二、“e慧眼”工程打造文明创建先遣队。积极发挥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作用,组建新媒体文明监督先锋队,以网络直播、微视频、文字、图片等各类形式深入村居社区揭短亮丑,43篇报道做到件件有回音、敢承诺、快整改。积极开展“义网观察”行动,吸纳20名网络意见领袖、大咖进入观察员队伍,开展了6次部门走访座谈,建言献策360余条,打造网络文明“发祥地”。  三、“同年哥”工程画好网络公益同心圆。开设“同年哥”APP志愿服务管理平台,出台《义乌市志愿者赞助伙伴礼遇办法》,鼓励和支持志愿者根据自身条件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现已入驻志愿服务组织760支,注册志愿者达到2.5万人,累计开展志愿活动项目1700余场。创新搭建虚拟党建公益平台,其中义乌热线虚拟党支部成立6年来共计吸纳网民党员1000多名。创设“稠坛微公益”,推出公益专栏12个,刊发公益帖文400余篇,累计开展60余次线上线下公益活动,吸引近万网友参与。  四、“啄木鸟”工程构筑共建共享生态圈。开通全市不文明行为微信随手拍平台,建立有奖举报机制,鼓励市民共同参与整治城市陋习,监督不文明行为。平台开通一个多月以来已收到线索400多条,通过“中国义乌”“义乌交警在线”等官方微信平台以及电视台曝光车窗抛物、不礼让行人、乱倒垃圾等不文明行为140起,发布文明科普知识7期,全民参与文明创建氛围越发浓厚。〔义乌市委宣传部供稿〕   临海市打造“和合幸福社区”助推核心价值观落小落细落实   临海创新推出“和合幸福社区”模式,开展三大专项行动,培树“家庭和美、邻里和睦、社区和谐”的文明社区,实现核心价值观在基层落小落细落实。  一、开展“美德传承”行动,培育“和美家庭”。开展“我们的家训——临海百姓重家风”、社区百姓“晒家训”“家风家训伴我成长”等系列活动,征集各类体现核心价值观的家训783条,在鹊墩、白塔、文化等20余社区建立家风家训墙。举办首批优秀家训百姓投票活动,评选优秀家训63条,家训故事30个,优秀祖训族训6条,汇编《临海民间优秀家训节选》。开展书法家进社区送家训、“善美家风故事汇”等主题活动,举办居民家训故事分享会、“传家训、立家风”讲坛等核心价值观社区宣讲活动80多场次,参与群众达8万多人。  二、开展“志愿服务”行动,构建“和睦邻里”。组建以退休人员、党员、义工为主体的社区志愿服务队,每支志愿服务队配备3-5名专业社工,形成“社工+志愿者”共创模式,大洋街道新居民联谊会、巾山社区“和事员”等38支志愿服务队、千名志愿者积极参加首届浙江省志愿服务创新发展论坛、学雷锋活动等活动。建立爱心联系卡制度,上门服务社区独居老人,每月5日提供免费理发服务,每周二开展抚困帮难、爱心维修等活动,如全国“敬老文明号”鹿城社区成立夕阳红守护队、陪医陪聊服务队、敬老服务修理小组等为老服务志愿队,发放爱心联系卡2000多张,上门服务1300多户。  三、开展“乡风培育”行动,打造“和谐社区”。在主城区打造以弘扬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社区文化墙5000多平方米,在38个居民住宅区宣传栏、公开栏等开设《陋习评议》《社区居民议事》专栏,利用LED屏滚动播放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生活方式。在摆酒营等11个社区建立“社区文明劝导员”队伍,赠发《社区居民文明公约》《正能量简报》等宣传折页1.8万余册。评选“最美家庭”“最美媳妇”“最美党员”“最美志愿者”等“社区十美”,通过微信推送、展板展示、面对面宣讲等载体分享“最美故事”。〔临海市委宣传部供稿〕   青田县“四轮并驱”打造弘扬核心价值观的“侨乡样本”   青田县通过在侨界深入开展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活动,进一步提高海内外侨胞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侨乡样本”。  一、以“华文教育”为主线,找准文化传承与价值培育的“着力点”。利用重大节假日和寒暑假等时间,举办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青田分营活动”“青田之家”等华文教育夏令营主题活动。开展以历史、地理、汉语、国学为主的中文短期培训班,并穿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内容。五年累计共培训来自42个国家和地区的5938名海外华裔青少年。  二、以“媒体联盟”为纽带,找准舆论引导与价值传播的“契合点”。联合意大利《新华时报》、西班牙《联合时报报》、葡萄牙《葡华报》、法国《侨报》等15个国家23家海外华文媒体共同组建全球华文媒体青田联盟,开展核心价值观主题宣传。刊发**书记给集美校友会的回信,引导广大青田华侨弘扬“嘉庚精神”,深怀爱国之情,坚守报国之志。  三、以“文化交流”为抓手,找准文化传播与价值弘扬的“交汇点”。先后与匈牙利皇宫堡市、智利共和国阿尔加罗沃市建立友好交流关系,依托青田石雕、青田鱼灯、青田百鸟灯等特色文化资源优势,积极推动文化交流和核心价值观传播。在意大利连续三年举办“外国人学汉语朗读大赛”,将核心价值观作为朗读内容,吸引众多海外友人参赛。连续举办两届道德公益讲坛,并依托网络、微信平台进行直播,与海外侨胞共享中华传统美德盛宴。2017年5月,组织县内书法家在扇子上书写核心价值观,带出国门赠予巴西联邦众议员等巴西友人。  四、以“最美华侨”为依托,找准示范引领与价值践行的“共鸣点”。组织“最美海外青田人”推荐评选活动,在中国青田网、青田县广播电视台开设“侨人侨事”“天下青田人”等专栏专题,广泛宣传海外青田人刻苦奋斗、诚信经营、爱国爱乡的真实故事。组织拍摄并播出海外青田人奋斗创业和桑梓情怀的电影《华侨村官》。开展“最美青田人”“华侨村官”“侨牵母亲河”等典型宣传,在侨界掀起学习先进模范、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热潮。〔青田县委宣传部供稿〕  杭州富阳区出版小学生乡土绘本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   杭州富阳区为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注入乡土味道,精心创作编排包含4000余文字、50余幅手绘图片的《家在富春江畔·跟着文文走富阳——小学生乡土知识绘本》,引导学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积极践行核心价值观。一是感知乡土,热爱家乡。绘本以采用卡通化的富阳文明使者“文文”为导游,带领孩子们走进历史底蕴深厚的家乡开展文化式漫游。绘本包括“风”“土”“人”“情”四个篇章,分别介绍富阳的风俗习惯、山水人文景观、历史人物和“最美富阳人”情怀。二是学习礼仪,传承文明。在介绍乡土文化、民俗、人物和景点的同时,将文明礼仪、乡风文明、“最美精神”等价值观念融入其中,着力培育爱家乡、讲文明、有礼貌的富春好少年。三是活用教材,提升实效。将绘本免费配发到全区所有小学,作为乡土教育读本,纳入教育教学计划,做到“三有三进”,即有教师,有课时,有效果;进课堂,进家庭,进头脑。开展“集印章赢徽章”活动,鼓励学生走进抗日战争胜利浙江受降纪念馆、周雄纪念馆、郁达夫故居、黄公望纪念馆等区级“第二课堂”基地,开展各类实践活动,集满6个印章可赢得一枚“文明小使者”徽章,把文化传承融入学生的实践体验,使小学生德育工作更具实效性。〔杭州富阳区委宣传部供稿〕   【工作动态】  杭州市创作《遇见大运河》搭建文化传播新丝路。杭州市创作文化遗产传播舞剧《遇见大运河》,以歌舞形式展现大运河历史风貌,表达对文化遗产现实命运的思考。一是以情节融合书写运河历史。《遇见大运河》以一组寻踪大运河厚重历史的现代人探寻运河文化灵魂为引线,表达对中国大运河的深深眷恋;以“开凿、繁荣、遗忘、涅槃、又见运河”为主线,展现运河千年历史与文化。两条情节线错综交织,带领观众体验千年运河所蕴藏的中华民族的文明与智慧。二是以公益融合促进遗产保护。《遇见大运河》创作历时3年,剧组走遍运河沿线六省市。每到一个地区,剧组都通过采访、采风、行为艺术、图文展览等方式,传播运河生态保护和文化遗产传承的知识和理念,如发起运河“公益心愿瓶”活动、“我的水故事”主题征文活动,并将募集到的善款捐给公益机构。三是以文化融合推进国际交流。开启《遇见大运河》世界巡演之旅,走进法国、英国、埃及、美国、巴拿马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用文化遗产这一世界语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截止目前,《遇见大运河》在新加坡、法国等国内外共演出了114场,约16万人次观看了该剧。创意策划系列行为艺术,将《遇见大运河》剧中角色与当地人文风情及地域文化的元素融合在一起,推动运河文化走向世界。〔杭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江山市三举措重点提升非遗文化传承力。江山市三措并举重点提升非遗文化传承“三力”。一是雅俗并举,激发非遗文化传承活力。吸纳江山市婺剧研究院、四级非遗名录代表性传承人等专业机构、人才进入非遗传承团队,扶持组建民间坐唱班、手狮舞队等民间文艺团队。组织非遗传承团队走进校园,开展系列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民间坐唱班擂台赛、戏曲演唱大赛、婺剧演唱演奏比赛、“戏曲大师谈戏曲”讲座等系列活动,打通专业团队与民间团体的转化关节。二是邀民赴约,提升非遗文化传承魅力。重点打造“我和‘非遗’有个约会”文化生态行系列活动,扩大非遗受众人群。目前活动已开展六个批次,报名群众近2500名,组成观察团成员300余人,吸引当地群众10000余人次参与,深度体验江山婺剧、廿八都木偶戏、江山坐唱班、江山西砚制作技艺等100多项江山市代表性非遗项目。三是多元协作,形成非遗文化宣传合力。加强与浙报集团、浙江广电集团等单位合作,集中推广一批非遗主题的微视频、动图、H5等新形态作品。发挥摄影、文体爱好者等社会团体的作用,挖掘讲好江山非遗故事。开展文化走亲交流,扩大江山非遗在外影响力,如婺剧“变脸、耍牙”、婺歌《沁园春·雪》应邀参加“温情端午”金丽衢非遗产品交易会展演,西砚受邀参加深圳文博会广受好评。〔江山市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第47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7年7月10日   【工作交流·媒体融合③】 □湖州市念好“三字经”打造融媒体“新闻旗舰”□舟山日报社创新推进传统媒体融合转型升级□杭州余杭区打造全媒体评论品牌定好舆论主场基准音□安吉县推进“台网”深度融合打造“智慧媒体”升级版□龙泉市“三大集聚”加快推进媒体融合发展 【观点摘编】 □全国党报融合传播呈现六大特点□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新趋势□国外媒体创新实验室做法值得借鉴□西方媒体打击“假新闻”主要做法  【工作交流】 湖州市念好“三字经”打造融媒体“新闻旗舰”   湖州市推动主流媒体业态和媒体传播平台融合发展,打造全市域融媒体“新闻旗舰”。  一、融合上“细”作精耕。着力推进“湖州在线”网站矩阵、“掌上湖州”微信矩阵、“湖州发布”微博矩阵和“湖州手机报”信息联播、“城市电视”视频联播构成的“三矩阵两联播”新媒体集群建设,形成“一次采集、多种产品、多媒体传播”的工作格局。构建市级“一核五翼三集群”全媒化新型广播电视体系,三县将报纸、广播、电视、网站、杂志和新媒体等媒体形态全面整合,分别建立德清新闻中心、长兴传媒集团和安吉新闻集团,实现融合生产。  二、播控上“全”面管理。利用大数据、融媒云等技术,深度挖掘媒体资源,加强内容与用户数据库建设,提高数据搜集、存储、管理、分析和运用能力。建立内容制播技术平台、存储管理平台和传输发布平台,优化创新“采、编、播、存、用”制播流程,建设面向多个播出系统、多种传播渠道、多类用户终端、多层次用户群体的全媒体内容生产制作发布平台。强化所属报、台、网及其子媒体、“两微一端”等新媒体的管控和自查,落实审核发稿机制。  三、服务上“新”招频出。从提供单一新闻资讯向以提供资讯为核心的综合文化服务转变,实现“内容产品化、产品服务化、服务众包化”转型。完善重大新闻报道联合指挥中心运行机制,全媒体热线配送中心年均接听热线3200多个,年均提供全媒体稿件1700多条。推动公益服务平台建设,开设“96345”湖州市民服务中心等便民O2O平台,为市民提供更全面更优化更便捷的服务,提升媒体社会效益。通过合作托管深度介入房地产、汽车、家装、会展等行业产业链,创作推出电视专题片、电视纪录片及微电影等一批文化产品,实现互惠共赢。〔湖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舟山日报社创新推进传统媒体融合转型升级 舟山日报社创新融合思维,改革运营模式,建设全媒平台,深化产业布局,全力推进媒体融合转型升级。  一、建设现代化报业集团。完善集团公司治理结构,设立用户服务中心,建立客服制度,促进报业集团向现代企业转变。完善财务、人力资源等集团化管理职权,推出社会服务项目清单、经营内部合作任务单、经营项目申报制、采编经营融合激励政策、统一集团形象等举措,实行事业体制与企业体制的一体化管理,强化集团品牌效应。  二、打造报业全媒体平台。建立“全媒体快报”平台,打通二报一网采编力量,实现对重要新闻第一时间滚动式发布。与电信合作建设“海洋传媒云”,开发新媒体运营技术平台“微聚道”。成立报业新媒体融创联盟,吸纳全市97家单位加入,建设与二报一网媒体和生活产业服务相结合的微信矩阵,推出18个平行和垂直二微公众号和服务号,组建Bao.视频联盟。自主研发“掌尚舟山”APP2.0版,打造集报、网、微、直播、视频、电商、活动等为一体的多元报业聚合平台,下载量近10万。建立“舟山直播”“大眼微电影工作室”等工作室,摄制国际海岛旅游大会欢迎片等15个作品,发展VR等新业务,推进视觉转型。  三、深化改革媒体运行体制。以企业化管理模式运行媒体,实行采编与经营部门设置相融合、专版专刊与产业平台相融合等制度。实行分社与全媒体中心等事业部综合考核制。成立全媒体运营中心,整合视觉中心和新媒体部力量,推进摄影、美编等传统业务转型。成立跨部门直播工作室和微电影工作室等,鼓励有想法有特长的员工联合创新创业。新体制运行半年多来,采编、经营和行政管理的合作明显改善,分社区域业务大幅增长,新媒体独立经营有突破。  四、推动全面布局产业转型。成立集团教育培训中心,打响“创智教育”品牌。积极实施“舟报小记者团”走出去战略,建立中国报业白沙岛培训基地,教育培训产值突破500万,将成为报业支柱产业。成立“舟报物流”公司,建立“舟山易购”电商平台,发展媒体+电商、线上+线下的商贸业务。成立“舟报会展”公司,发挥海印公司场地设备和品牌等优势,转型发展会展策划产业。〔舟山市委宣传部供稿〕  杭州余杭区打造全媒体评论品牌 定好舆论主场基准音  杭州余杭区推出“苕溪时评”全媒体评论品牌,着力打造言论评论引导新机制,定好公共话语空间舆论主场基准音。  一、扎根本土,旗帜鲜明定好题。统筹报纸社论、评论员文章、“晨报时论”等言论栏目与“苕溪时评”品牌的组合关系,突出苕溪时评以事说理、理性思考特点,从主题选定、行文语态、事例选择等多角度对“苕溪时评”文章进行风格定位,每周围绕治水剿劣、“最多跑一次”等主题,持续推出省内知名评论员的特约文章,对美丽余杭等区委中心工作组织“长评+短评”“深评+畅议”的系列评论专版。重视反馈声音采集,对“苕溪时评”重要评论的留言评论、读者反馈进行采集编发,打造从网端到报台的言论互动“闭环”。  二、全媒交互,组合发力推专题。建立与省市主流报台评论大家、名家的长期合作,已邀请30名专家入驻评论员数据库,每周发布评论用稿需求、舆论导向。严把新闻评论时度效,区属媒体向评论员即时通报区内突发事件、民生热点等线索,宣传部门提供政策依据及口径提醒,在“文明曙光”城标拆除等事件中引导效果显著。加强报台网互动传播,每周四在报纸刊发专版同时,“余杭发布”政务微信、余杭新闻网等同步推送网络版稿件,并在电视有关新闻节目口播、专题节目中进行摘报,扩大评论传播范围和影响力。  三、同频共振,凝聚共识见成效。不预设主题、不回避问题,推出一批聚焦产业发展、社会风气、干部作风等方面的深度言论。加大对网约车、共享单车、人工智能等新领域评论频度,体现栏目建设性思考价值。“苕溪时评”全媒体评论自今年3月推出以来,市民参政议政热情充分激发,社会反响热烈,收到“每一次进步都是民心的拉近”、“闻鼙鼓而思进,听号角而前行”等积极评论。〔杭州余杭区委宣传部供稿〕    安吉县推进“台网”深度融合打造“智慧媒体”升级版   安吉县依托“互联网+”,落实四大举措加快推进“台网”深度融合,有效巩固“智慧县城”建设舆论主阵地。  一、构建“美丽云”。以云计算等技术研发创新为核心,搭建安吉特色云平台——“美丽云”,推进服务支撑平台、云计算平台、数据资源管理平台、感知管理平台等数据库建设,加快全县15个乡镇(街道)、70多个部门现有数据的接入,实现各部门间信息无缝共享,形成一个集数据管理、信息处理、网络舆情引导等功能智能应用中心。  二、规划“智慧网”。整合广电数字有线网、局域WIFI网和无线通信网等资源,搭建连接全县所有物理终端的“智慧网”,集合三务公开、便民服务、信息共享、治安监控等功能,实现城乡服务一体化、社会管理科技化、公共资源集约化,将物联网技术真正应用到基层乡村一线。  三、抢占“移动端”。融合电视、广播、报纸、PC、智能手机、IP电话等终端服务,建立集新闻、娱乐、旅游、商务、学习、生活、交易等功能于一体的“爱安吉”APP客户端,融入“智慧政务”“智慧教育”“智慧交通”“智慧旅游”“智慧医疗”等一系列便捷服务,上线两年来已拥有活跃用户2万多。  四、做强“信息业”。利用媒体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媒体+电商”产业。开设“淘宝特色安吉馆”和“1号店安吉馆”,搭建特色产业自主分销平台,成为全国特色典型。自主研发“智慧网驿”箱体,有效解决“物流配送最后100米”问题,获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评选的“最具创意硬件设计”奖。建立了电商孵化基地,建设农村电商“美丽e家”100个,开设电商培训学校,培育指导微小电商企业成长。〔安吉县委宣传部供稿〕  龙泉市“三大集聚”加快推进媒体融合发展   龙泉市着力平台融合、内容整合、机制保障三方发力,三位一体推进新媒体融合步伐,取得良好成效。  一、以平台融合为基础,集聚微媒统一发声。集聚网信办、广播电视台、新闻传媒中心资源,成立新媒体中心,统筹管理龙泉新闻网和“今日龙泉”“龙泉广电”“掌上龙泉”等公众号运营。强化功能定位,对各公众号实行分类化发布,“今日龙泉”主推时政新闻,“掌上龙泉”主推主题宣传、热点聚集,“龙泉广电”主推视频类信息。细化推送时段,上下午和晚上各推送一个公众号,实现全天候覆盖。4月份运营以来,联动推送新闻信息200多期820多条,累计阅读量超过160万,粉丝量合计超10万人。  二、以内容整合为根本,集聚素材多频发布。建立以两家媒体为主体、100多家单位在内的信息采编微信群和新闻素材数据库,面向全市征集信息素材和稿件。每日召开新媒体采编会议,确定推送主题、编写形式等,落实跨媒体组合编排。开设“时政速览”“剑川热土”“便民服务”“微学习”“瓯江源副刊”等10余个新媒体栏目,推出一批贴近用户需求的高质量新闻产品。开展“全民奖理”理论知识有奖竞答、“便民服务”爱心搭桥、“空中直播”看龙舟竞渡等大型全民互动类活动50多次。  三、以机制建设为保障,集聚人才主动发力。建立完善新媒体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新闻工作者素质提升的实施意见》,鼓励媒体通过招考、竞聘和人才引进等多种形式引进新媒体人才。举办新闻工作者清华大学培训、媒体融合业务培训、网络文化传播业务培训,开展“美丽幸福好龙泉”微信创作大赛、“我眼中最美的龙泉”微视频大赛等,提高媒体在议程设置、内容设计、媒介素养等方面专业水平。建立与新媒体特征相适应的激励考核机制,突出绩效考核导向,引入文章阅读量、点赞数、评论等考量因素,激发运营者、采编人员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龙泉市委宣传部供稿〕    【观点摘编】   全国党报融合传播呈现六大特点。近日,人民网研究院首次发布《2017全国党报融合传播指数报告》,分析全国367家党报在融合传播方面呈现六大特点:一是党报纸媒内容网络传播力强。平均每家党报每月有1600篇次文章刊登在网络,被转载2000余次。中央、直辖市、省级党报在网络平台发布的报道数量相当,但被转载次数逐级递减且差异较大,地市级党报内容的发布量和被转载量有待增强。二是党报网站有效提升党报传播力。党报网站发文量与被转载量都显著高于其纸媒,中央级网站平均每月被转载新闻约15万篇次,省级党报网站每家月均被转载7500篇次,地市级网站每家月均被转载2000篇次。三是党报官方微博“二八现象”明显。73.6%党报在新浪微博开通了官方微博账号,但活跃度差距较大,粉丝量高于百万的占比14.1%,其余半数以上党报官方微博粉丝量不足10万。43家党报微博账号累计发文在10条以下。四是微信公众号成为党报重要传播渠道。党报微信公众号开通率为69.5%,日均发文在五篇左右,平均每篇文章阅读量为7846次,头条文章的阅读量约占全部阅读量的40%。五是借助新闻客户端进行二次传播还有较大空间。党报入驻聚合新闻客户端主要集中在搜狐新闻和今日头条,在网易、腾讯等平台上,入驻率不超过10%;不同平台上账号名称不同,容易出现认证信息缺失或错乱的情况,甚至有些账号名称存在被其它自媒体冒用的现象。总体上看党报入驻账号的阅读量和互动性还不高,二次传播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六是党报自有APP建设影响力待提升。超过67%的党报拥有自己的新闻客户端(APP),但八成党报自有APP的下载量在10万以下,下载量和好评度相对较低。〔杭州江干区委宣传部、桐乡市委宣传部供稿〕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新趋势。近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2016-2017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指出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未来发展六个新趋势。一是人工智能技术推动革新。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进入新闻出版业,在出版发行、印刷物流、数据加工、数字阅读、数字教育等领域得以应用,为新闻出版业转型融合带来更多可能性。二是IP运营步入理性成长期。对IP的选择与运作将从内容质量、品牌影响力和商业价值等维度上综合考量,市场对IP质量提出更高要求,推动IP优胜劣汰。三是知识付费渐趋兴起。付费社区、音频问答、在线课程知识付费产品表现抢眼,对知识获取的需求从“大而全”正逐渐转向“细而精”,专业化细分领域的知识付费成为发展方向。四是网络直播行业迎来变革期。知识型直播成为网络直播发展的新方向,“直播+”模式不断发展并且日趋成熟,网络直播孵化为IP,网络直播成为实现知识变现的新手段。〔金华市委宣传部、遂昌县委宣传部供稿〕   国外媒体创新实验室做法值得借鉴。一是地位相对独立。BBC创新实验室与其他工作部门分离,拥有较高自主权,可开展独立研究。其他部门业务人员提出探索性想法后,通常会从日常工作中分离出来,在一段时间内成立项目组专职进行研究和运作。二是密切联系实际。纽约时报将研发实验室调整改造为Story〔X〕,强化叙事能力,从创造前沿的科技产品转向聚焦社会实际需求,从对未来的宏大思考转向寻求近期能够实现的目标,以更好地服务新闻实践。三是专注交叉领域。BBC创新实验室关注新闻业与技术、数据的交叉领域,在其官方网站上展示包括数据新闻、语言科技、结构化新闻等所有在研、已完成和已中止的项目,并积极探求交叉领域中广泛的创新创业机会。四是创新融入网络。华盛顿邮报的创新实验室积极寻求与其他研究机构、新闻组织和高科技公司等建立融合传播方面的合作,如启动“珊瑚计划”,从评论中发现能够生产内容的用户和可信度最高的用户;与Facebook合作,开发即时文章阅读器等。五是以用户喜好为标准。BBC创新实验室的产品需要通过用户量破百万来试验,如果不可行或者前途不明朗,会即刻叫停项目。华盛顿邮报将试验性新闻稿以不同的标题、摘要和图片形式发布给600名以上测试者,实时监测传播效果,其衡量指标包括点击量、浏览时间和转发量,以此决定读者看到的最终版本。〔桐庐县委宣传部供稿〕   西方媒体打击“假新闻”主要做法。一是加强政府监管惩治。德国出台假新闻惩戒新规,对社交网络未能及时删除包含虚假新闻和恶意言论在内信息的给予50万欧元的罚款;俄罗斯设立内务部网络监控中心负责监控新兴媒体;欧洲网络与信息安全署(ENISA)与21家社交网络共同签署《欧盟更安全的社交网络准则》,并对一些社交网站做了独立评估和总结。二是内容供给侧改革。BBC通过组建事实核查团队、邀请专家智囊团、开设事实核查式节目来筛选虚假信息、分析新闻背后的事件和原因,组织推出篇幅更长、更有深度的“慢新闻”来反击假新闻。三是多方合作联手打击。Facebook与《纽约时报》《ABC新闻》、美联社和事实调查网站Snopes等机构加强合作,并引入数十家合作伙伴铺开假新闻识别系统;法媒组建Décodex平台对600多个不同语种网站进行普查并对网站可信度进行分类。四是调整算法机制。更新算法,过滤假新闻,减少垃圾信息对用户的骚扰。如Google通过调整网页质量评估者算法机制来拉低虚假信息评分、提高权威网页的搜索排名。Facebook为“争议性”新闻贴上警告标签,增强读者对可能虚假信息的辨别能力。五是发挥用户作用。从技术、产品上简化用户举报虚假消息的流程。Facebook在News Feeds新闻下方新增一项用户调查版块,用户可对新闻内容的误导性按照没有、轻微、部分、非常多和完全5个选项进行打分。Google新增回报工具,方便用户举报或投诉各种虚假信息或各类歧视性、暴力性言论。〔德清县委宣传部、金华金东区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 第48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7年7月13日 【工作交流·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 □金华市着力打好文明城市创建“三四五”组合拳□长兴县“四大工程”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浦江县四大机制催生精神文明之花□缙云县“四个结合”助推小城镇文明行动 【工作动态】 □浙江广电集团《书香浙江》节目助推文化浙江建设获好评□台州路桥区“新三课”常态宣讲“我最喜爱的习总书记的一句话”□余姚市精心策划黄大年教授事迹宣传报道掀舆论热潮    【工作交流】 金华市着力打好文明城市创建“三四五”组合拳   金华市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强化三个机制,深化四项整治,开展五大行动,全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一、强化三个机制,全面动员抓创建。一是强化责任落实机制。将文明创建列入对市机关各部门和县(市、区)的年度工作目标综合考核,按照文明城市创建任务分解表落实“三包一保”,压实创建责任。二是强化部门联动机制。健全完善文明创建联席会议制度,推动市区联创联动、党群齐抓共管。各区建立联动创建机制,确保创建工作统筹协调、科学高效。三是强化督查问责机制。明确创建工作追责问责,实施市领导督查、第三方模拟测评、“回头看”督查、市民“随手拍”、媒体曝光等多形式监督检查,推动解决创建重点难点问题和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  二、深化四项整治,补齐短板抓创建。一是整治市容市貌。开展多部门联合执法,对重点区域、场、馆、所、道实施拉网式综合整治。大力推广城市垃圾分类,强力清剿城乡结合部、背街小巷和老旧社区等卫生死角和管理盲区。二是整治交通秩序。大力实施城市“治堵工程”,组织全市党员干部和志愿者开展“我理让·你先行”文明出行志愿劝导活动,开展市区重点交通违法行为专项整治和闯红灯专项处罚警诫行动。三是整治农贸市场。强化联合执法,重点解决市区占道经营问题,取缔马路市场和无证市场。积极推进放心农贸市场创建,严打无证经营、假冒伪劣等违法行为。四是整治文化环境。对市区在册网吧开展拉网式清查,消灭黑网吧、网吧吸烟、未成年人出入等顽症痼疾,严打书店、音像制品店和流动书贩非法制售活动,实施荧屏声频净化工程。  三、开展五大行动,着眼长效抓创建。一是公益宣传提升行动。在主流媒体开设专题专栏、创建监督台等,开展“我们的价值观”“做文明有礼金华人”等主题宣传和舆论监督。在“文明金华”等新媒体平台常态化开展宣传,提升文明创建知晓率。整合市区户外广告资源,精心开展公益广告宣传。二是“最美系列”创建行动。扎实开展“最美金华人”月推月评月展、道德模范宣传展示、“千张红榜送好人”“千名好人进校园”等系列活动,开展以邻里守望为重点的志愿服务活动。三是“八婺好家风”建设行动。将立家规、传家训、树家风作为党员干部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要求,组织开展好家训“挂厅堂、进礼堂”活动。四是窗口服务提升行动。按照“最多跑一次”要求和窗口文明指数测评标准,实施行业风气和服务质量“双提升”工程,在各窗口单位深入开展优质服务竞赛、行业诚信竞赛等活动。五是未成年人文明素质提升行动。扎实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工程,组织开展“我的中国梦”“读国学”“非遗进校园”“感恩父母·亲子互动”“劳动最光荣”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金华市委宣传部供稿〕 长兴县“四大工程”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长兴县以“文明户提质工程、好家风建设工程、新乡贤培育工程、文明墙普及工程”等四大工程为载体,大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一、“文明户”提质工程。在“六星级”文明户基础上提升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创评,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内容量化为法纪星、婚育星、卫生星等十颗星。按照“农户自评—村民互评—村级审核—乡镇审批—授牌表彰—备案奖励”程序自下而上开展评选,实行动态管理,每2年评选一次,目前全县78.2%的农户被评为六星级以上文明户,10800户被评为“十星级文明户”。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对“十星级文明户”在农村信贷、农业项目、涉农政策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形成户户“追星”、家家“争星”良好氛围。  二、“好家风”建设工程。大力开展“立家规、传家训、树家风”活动,全县10万余户家庭参与立规立训,1万余户家庭家训亮厅堂。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邀请名人后代、文学专家,从姓氏源流、家规家训、乡贤人物等方面,开展为期2年研究,编写出版家风读本《长兴家风与乡贤》。新建陈霸先故宫、朱家祠堂、臧懋循纪念馆等10个县级“家风馆”,在雁陶村等74家文化礼堂开辟家规家训展示区。组织文艺骨干创编6部“好家风”文艺作品,结合文化下乡、农事节庆、“村晚”等开展巡演150多场,受众3万余人。  三、“新乡贤”培育工程。实施新乡贤回归计划,建立“乡贤研究会”,积极探索“新乡贤治理”模式,10多位新乡贤直接担任村主职干部。积极提炼、宣传新时代乡贤精神,长兴传媒集团开设《天南地北长兴人》栏目,先后刊发宣传长兴籍“新乡贤”典型事迹300余例,引领乡风文明。建立“新乡贤”信息数据库,与第一批100名“新乡贤”进行联系对接,助推“长商回家、项目回归、资金回流、总部回迁”,已累计引进浙商回归产业项目163只,到位资金超150亿元。  四、“文明墙”普及工程。开展全县乡风文明墙普及活动,将普及情况纳入乡镇创建竞赛考核内容,与乡镇综合考核直接挂钩。探索建立“财政支持+项目打包+社会融资+志愿参与”多元投入机制,通过村企结对、部门联村、企业冠名等方式多方筹集“文明墙”建设资金。结合长兴“和文化”等地域文化元素,绘制“中国梦”“核心价值观”等主题乡风文明墙1万多幅,实现全县248个行政村全覆盖,林城镇北汤村、虹星桥镇郑家村等试点绘制3D文明墙,成为靓丽风景线。〔长兴县委宣传部供稿〕 浦江县四大机制催生精神文明之花   浦江县以“四个全面”试点县建设为契机,着力构建四大机制,推动精神文明之花深植城乡沃野,打造县域精神文明建设新样本。  一、创设“五项月评激励机制”,让文明新风流进每个市民血液。对窗口行业、学校、社区、农贸市场、商业大街等五个人口密集场所,分五个星级开展“五项月评”,评选结果每月通报并与年终考核挂钩。同步开展环境卫生“十佳十差村”月评。制度推行以来,评出五星至一星单位分别251个、172个、63个、17个、13个,“十佳村”360个,“十差村”285个,推动形成万民争创文明良好氛围。  二、创新“好家风信用贷”,把文明建设融入百姓生产生活。由县文明办联合县妇联、县农信联社联合推出好家风信用贷,获评村(社区)、乡镇(街道)、县级“文明家庭”最高分别可获得20万元、25万元、30万元的免担保信用贷款。该办法被中央电视台“3.15”晚会电视直播后,作为社会诚信建设案例向全国推广。截至目前,全县已发放“好家风信用贷”专项贷款5.5亿元,惠及“文明家庭户”5676户。  三、推行“文明驾车五联法”,让文明行为传递城乡神经未梢。推行文明驾车联管、联评、联示、联奖、联惩的交通管理新机制,落实职能部门主管、车主所在单位协管、社会大众助管、车主自管,相关部门定期评比,车主所在单位联合公示,奖罚并举,推动形成万车争创文明车良好态势,被《精神文明导刊》作为经验介绍向全国推广。  四、实施“道德模范好人好报”,让崇德向善成为群众自觉追求。出台《浦江县道德模范奖励扶助实施办法》好人好报机制,对县级以上党委、政府和文明委表彰的道德先进人物,每三年免费开展一次体检,每五年安排一次疗养,优先安排农村建房用地指标,在晋升职称、招工、征兵、贷款等方面给予优先照顾,道德模范姓名、简要事迹载入《浦江年鉴》《浦江县志》等,将榜样力量转化为对文明的追求。截止目前,全县共评出县级道德模范69名,入选市级道德模范8人,“诚信奶奶”张凤英荣获“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省道德模范称号,最美浙江人张文龙、浙江好人陈新荣等身边好人层出不穷。〔浦江县委宣传部供稿〕 缙云县“四个结合”助推小城镇文明行动   缙云县结合小城镇综合整治、乡贤文化培育、志愿服务工作和特色小镇建设四项重点工作,着力提升小城镇文明内核,助推小城镇文明行动。  一、与小城镇综合整治相结合,下好“一盘棋”。下发《缙云县移风易俗乡风文明行动》《缙云县小城镇文明行动方案》,制定文明行动责任分工表和工作计划表,调动24个单位和18个乡镇(街道)力量全面参与,条目式落实“垃圾不落地、出行讲秩序、办酒不铺张、邻里讲和睦”四大行动。严格执行“一周一报告、一月一通报、一季一点评”及工作例会制度,编发工作简报16期、督查通报12期。  二、与乡贤文化培育相结合,用好“一群人”。丰富乡贤文化培育工作载体,建立“新乡贤”数据库,收录乡贤信息3000余人,团结乡风文明促进会、乡贤理事会等80多个乡贤组织,发挥乡贤在新农村建设、化解调和社会矛盾、发展公益慈善事业中的作用。设立“最美乡贤”评选等荣誉激励机制和乡贤参与社会治理机制,选树现当代乡贤典型30余人,感召在外乡贤报效桑梓。结合乡贤诞辰或纪念日组织主题文艺演出进礼堂、进家庭、进校园共19场,创作乡贤小故事500多个,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扩大乡贤影响力。  三、与志愿服务工作相结合,育好“一颗心”。出台党员干部积分量化考核评价体系,实行学分制管理办法,通过党员申报、阶段评比、组织评定、亮分公示等举措奖惩联动,引导党员干部、团员青年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参与卫生巡查、扶贫助困、知识科普等志愿服务。借助微信、QQ群、办公助手群等新媒体手段实时报送共享志愿服务信息,每天推送公众号信息9条,群信息15条。鼓励社会爱心人士、慈善团体、各类志愿队伍广泛开展志愿结对、志愿互助、志愿共建。  四、与特色小镇建设相结合,筑好“一座城”。结合旅游小镇建设设立文化墙,编绘文明小漫画,用卡通人物讲贴心故事,潜移默化深植文明理念;在游客中心、餐饮服务点、公交站牌、特色文化长廊等人员密集处设置文明旅游提示牌,倡导文明交通、文明用餐、文明旅游。结合工贸小镇建设,强化诚信教育,设立3个“诚信示范街区”,培育文明软环境。结合农耕小镇建设,成立乡风文明评议会,定期评议“最美人物”“美德少年”等模范人物60余例,培育文明乡风。〔缙云县委宣传部供稿〕 【工作动态】   浙江广电集团《书香浙江》节目助推文化浙江建设获好评。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和浙江广电集团联合策划推出文化专题节目《书香浙江》,全面记录展示我省全民阅读成果,助推“书香社会”品牌建设,为建设文化浙江营造了浓厚氛围。一是展示全民阅读成果,打响“书香浙江”品牌。先后策划推出《最美书店》《农家书屋》《藏书人家》等系列专题,报道全省多家新华书店、民营特色书店推广全民阅读创新做法,及时报道全国书博会、浙江全民阅读节等大型阅读活动以及学校、社会团体组织的各类诗会、朗诵会,展示“书香浙江”品牌建设成果。二是营造全民阅读氛围,调动读者阅读热情。策划推出多场大型推广活动,如世界读书日期间联合绿色浙江环保组织、杭州图书馆及全省多地政府环保部门,发起以保护环境为主题的“为地球朗读”大型公益活动。通过电视和微信招募近万名读者,在全省各地参加朗读,在地铁、超市、大学校园等人群密集区设置固定朗读点,在风景区设置流动车供市民游客上车阅读。三是推动阅读平台建设,创造良好阅读条件。推动线上线下阅读交融,建立读友微信群,不定期组织读书沙龙活动。通过喜马拉雅、咪咕阅读、天翼阅读等网站和客户端,同步上传节目音视频资源,实现荧屏内外、线上线下的即时互动,拓展全民阅读新阵地。四是传递健康阅读理念,引领全民阅读风向。开设《书芳摘》《名家谈阅读》等专题栏目,邀请张抗抗、麦家、黄亚洲等文化名人和阅读者进行对话交流,多种方式引导全民阅读、提升阅读质量。〔浙江广电集团供稿〕   台州路桥区“新三课”常态宣讲“我最喜爱的习总书记的一句话”。台州路桥区创新“微信视听课+院线映前课+礼堂分享课”三项载体,生动推进“我最喜爱的习总书记的一句话”主题宣讲活动,营造网上网下合力宣讲的浓厚社会氛围。一是打造微信视听课。借力微信平台传播优势,开展“我最喜爱的习总书记的一句话”系列活动。以“接龙·飞花令”、微信传播力大赛、路人街采、有声微课等形式,动员广大干部群众用视频、音频、图文等方式推出一批用生活感悟和身边事宣讲的“微信视听课”。二是打造院线映前课。抢占院线映前广告时间,推出“学习30秒”视频宣讲课。精选宣讲内容,以公益宣讲、沙画宣讲等形式,邀请吕义聪、蔡小法等具有代表性的新老路桥人参与拍摄,推出了“改变是为了更好的生活”“筑塘精神、实干筑梦”等一系列宣讲微视频,在辖区电影院实现滚动播出、常态宣讲。截至目前,全区7家电影院均已成为映前宣讲阵地。三是打造礼堂分享课。依托百家文化礼堂等阵地,推出“好故事宣讲”“和合读书会”等十个特色活动;引领百名乡村民嘴扎根文化礼堂,推出一批有口碑的优秀宣讲作品,分享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整合“智慧路桥”移动平台、“乡村民嘴”移动DVD播放平台等宣讲资源,打造可以随时学、反复学的礼堂分享课。〔台州路桥区委宣传部供稿〕   余姚市精心策划黄大年教授事迹宣传报道掀舆论热潮。余姚市根据**书记、刘云山等同志的重要指示,针对黄大年教授作为余姚市宁波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特别顾问、生前唯一创立企业“翔羽”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落脚余姚这一情况,围绕“学重要指示承教授遗志 促转型发展”主题思想,集中推出系列报道和评论,全媒体掀宣传热潮。一是贯彻重要指示,弘扬爱国情操。围绕黄大年教授的祖国之恋、团队之情、余姚之约三个主题,先后在光明日报、新华社、人民网、浙江新闻客户端、宁波日报等策划系列报道,刊登转载近100篇(条)稿件,如《传递梦想接力棒 浙江余姚构筑高端人才“磁力场”》《浙江余姚:让黄大年团队的特种无人机飞的更高更远》等报道,弘扬黄大年教授爱国情怀和高尚情操。二是拓展传播载体,引导主流舆论。积极协调人民网、浙江新闻客户端、甬派、“姚界”等网站、微信微博和手机新闻客户端载体,推出“黄大年教授的余姚情结”H5专题页面,组织网评工作室推出《黄大年——殷殷丹心映千秋》《一座千年古城的“蝶变”雄心》等网评,被大量转载点赞。三是着眼转型发展,宣传地方优势。落实各级主流媒体对余姚市经济开发区、宁波市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形成报道跟踪机制,着重报道余姚市着眼打造“加快智能经济发展步伐,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目标,优化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环境,持续吸引国内外高端人才(团队)前来投资创业,推进余姚经济转型升级的有效举措和宝贵经验。〔余姚市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 第49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7年7月17日 【工作交流·创新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温州市创新“五四三”举措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衢州市打造“最多问一次”网络问政平台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杭州西湖区打造“筑梦书屋”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台州黄岩区开展“爱心系列”主题行动培育文明向善社会风尚□瑞安市“三带三问三帮”让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更有“泥土味” 【工作动态】 □首届杭州(国际)音乐节圆满落幕□文成县以“微电影”基地建设助推“大文化”产业发展   【工作交流】 温州市创新“五四三”举措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   温州市以“五个化”“四个注重”“三项机制”等举措,不断创新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夯实基层宣传文化工作基础。  一、在创新载体、打造品牌上下功夫,增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一是开展“五型机关”创建,机关思想政治工作规范化。以责任型、服务型、效率型、学习型、廉洁型“五型机关”创建为抓手,定期开展主题辩论赛、演讲比赛、讲故事比赛、知识竞赛等,打造机关党员思想理论建设示范品牌。二是加强文化礼堂建设,农村、社区思想政治工作阵地化。在农村和社区分别按照“文化礼堂精神家园”和“音韵书香 幸福守望”的功能定位,高标准建成文化礼堂1022个,落实千家文明单位、千支志愿队伍、千个机关党组织结对千家文化礼堂的“四千结对”计划。农村民间宗教场所改建文化礼堂案例入选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案例选编》。三是开展“新青年下乡”和“四品八德”德育系列活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具体化。在高校开展“新青年下乡”活动,全市12所高校106个院(系)1233个班级与全市11个县(市、区)184个乡镇(街道)951个村(社区)进行挂钩结对,6万青年学生赴基层开展实践服务活动8000余场,受惠群众达近40万人次。在中小学打造“四品八德”育人体系,广泛传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歌》。四是开展“双聚”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常态化。在民营企业组织开展“形势教育聚共识、人文关怀聚人心”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抓好“企业文化俱乐部”和“员工心灵港湾”建设,不断提升企业职工思想认识,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五是构建“7431”网络管理模式,促进新领域思想政治工作系统化。探索以“七项制度、四支队伍、三大平台、一个机构”为主要内容的“7431”网络治理模式,推出“清朗指数”排行榜。  二、在创新方法、强化渗透上下功夫,增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一是注重以理服人。开展“大拆大整促转型发展”大讨论,超过10万名干部参与大讨论活动。组织市民宣讲团等开展形势政策宣讲,每年开展各类宣讲1万余场次。二是注重以文化人。建成文化驿站11家、城市书房25家,连续四年举办市民文化节,举办温州国际时尚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创作推出了电视剧《温州一家人》《温州两家人》等一批有影响、有深度的作品。三是注重实践育人。推动10万户家庭传承、新立家训,近15万户家庭家训上了厅堂,设立“民间道德奖”2628个。坚持12年开展“感动温州十大人物”评选活动,打响“大爱城市、道德高地、诚信社会”品牌。四是注重宣传聚力。市级各新闻媒体共开辟专栏专题2000多个,刊播报道4万多篇(条),上线温州新闻文化信息共享平台,中央、省级主流媒体和境外媒体刊播温州正面宣传报道8000多篇(条)。  三、在创新机制、强化保障上下功夫,增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长效性。一是健全组织领导机制,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将思想政治工作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党建工作责任制,坚持领导抓、抓领导,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良好工作格局。二是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形成“比学赶超”工作氛围。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绩效考核指标,纳入年度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在全市宣传系统组织开展“学标杆、谱新篇”比学赶超活动,实施“百个示范项目、百名先锋模范”培育工程。三是强化工作保障机制,打造“有担当”工作队伍。加大基层宣传文化干部队伍教育培训力度,开展“体验式”互挂,大力推进宣传员队伍改革试点工作。建立“市民系列”队伍,有效发挥市民监督团、市民宣讲团、市民义工团、市民艺术团等在舆论监督、理论宣讲、志愿服务和文化文艺活动方面的作用。市民监督团被评为“第八届中国政府创新最佳实践”,市民宣讲团荣获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称号。〔温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衢州市打造“最多问一次”网络问政平台走好网上群众路线   衢州市主动适应互联网发展趋势,打造融PC、电话、微信、微博四端于一体的全媒体全天候网络问政平台,推动各部门践行网上群众路线,实现政民良性互动。截至目前,平台入驻单位111家,共收到网友问题34872个,部门回复4.28万条次,累计浏览量4.91亿次,动态回复率达100%。  一、研发一套系统平台,架好“对话直通车”。依托宣传系统自身技术力量,先后完成平台独立、网页优化和移动终端三次技术迭代,开通“新闻发布、在线问政、照谣镜、舆情通报、指尖政能量、排行榜”六大功能版块。实施网络问政流程再造,根据各部门职能,将服务群众、惠及民生等的热点问题进行重新梳理、集中上线,最大限度满足网民问政需求。强化技术管网,打通PC、电话、微博、微信四条通道,实现自动提醒、三色预警、实时跟踪等功能,实现从“鼠标问政”到“指尖问政”的跨越。  二、组建两支保障队伍,选好“网络发言人”。网络问政队伍实行“1+1”模式,每个进驻单位确定一名分管领导作为网络发言人,负责网民回复问题的审核;确定一名骨干网评员为联络员,负责网民问题的具体答复,遇到重大舆情时负责组织本系统网评员,围绕网上热点话题开展舆论引导。通过组织培训、实践锻炼,不断增强各部门网络意识和舆情处置能力,涌现出“神回复”李瞰、“微信局长”方庆建等一批典型人物。  三、建立三项制度约束,确保“最多问一次”。建立首问负责制。网民首选部门就是负责部门,全程负责或协调相关部门回复,实现一个问题上网“最多问一次”。建立限时办结制。网民留言后主管部门须在工作日2小时、非工作日24小时内受理,所有信息在后台以“自动流转+人工审核”模式实现流转;一般问题受理后3个工作日内完成回复,最大限度压缩办理时间。建立年终考核制。出台具体考核办法对部门进行年终考核,考评结果纳入部门单位和县(市、区)的年度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平安衢州建设等考核。  四、强化三重督查倒逼,赢得“网民好口碑”。网民满意度评价倒逼。开通排行榜功能,网民根据各单位回复内容进行评价,实时显示排名,通过网民评价推动部门提升回复质量。网媒跟踪报道倒逼。在衢州新闻网、衢州发布等媒体开设《通衢007》《通衢调查》《通衢回音》等栏目,定期公开网民诉求和部门回复情况,通过舆论监督助推问政提效。工作督查倒逼。成立“通衢”平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每月对问政情况开展督查,每季度对工作优秀单位予以表扬,对工作不合格单位进行通报。〔衢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杭州西湖区打造“筑梦书屋”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杭州西湖区探索“政府+市场”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打造骆家庄、绿园小区2家“筑梦书屋”试点,切实增强基层公共文化阵地服务社区居民的能力。  一、“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实现居民公益阅读。“筑梦书屋”整合多方资源,由社区提供免租经营场所和基础装修,由运营企业落实整体形象软装、书籍采购配送、文化产品装备配置以及服务管理等。依托中国出版协会和2000家出版单位资源,确保每个书屋上架图书2000册以上,结合平台阅读数据,书屋每月更新一次图书,书屋对社区居民实行“零门槛”,社区居民可以免费享受书屋所有书籍阅读和文化资源。  二、“线上+线下”,最大力度实现居民数字阅读。“筑梦书屋”以“互联网+文化体验”模式,在实体图书阅读基础上,开发“筑梦商城”电商平台,实现在线浏览、电子借阅、线上购书、智能体验、数据分析等功能链条式服务,为居民提供数字阅读体验和线上海量数据。据平台统计,首批两家书屋运营半年以来,图书网上阅读点击量达10万+,实现电子借阅4000多册,在线图书销售超10万元。  三、“就近+错时”,最大程度实现居民便利阅读。“筑梦书屋”利用社区阅览室、图书室、文化活动室、楼宇空间等已有场所,整合已有基层借阅网点,为居民提供“十分钟阅读圈”,实现社区就近阅读和书籍通借通还。书屋根据不同社区情况实行错时开放,提供超长营业时间,全年无休。聘请专人进行管理,对居民爱好、需求进行有效区分。如灵隐街道绿园小区“筑梦书屋”通过数据分析,将600多名业主分成摄影、美食、交友等5类阅读偏好,分类提供优质服务。  四、“产品+活动”,最大广度实现居民互动阅读。“筑梦书屋”配备AR图书、VR体验、3D打印、无土栽培、触摸屏一体机、智能机器人等高科技智能设备,为居民提供立体式阅读娱乐体验。策划开展名人名家进书屋、青少年“第二课堂”体验班、图书交流会、公益捐书等互动活动,据统计,半年以来2家书屋已累计举办各类活动70余场,参与活动社区群众达2000多人次。〔杭州西湖区委宣传部供稿〕 台州黄岩区开展“爱心系列”主题行动培育文明向善社会风尚   台州黄岩区突出贴近性、参与性、广泛性,精心开展“爱心系列”活动,引导群众从身边小事入手,全面营造文明向善、奉献友爱的浓厚社会氛围。  一、推出“爱心小屋”。试点建成3家“爱心小屋”,配备陈列柜和储物仓库。联合区义工协会,发动群众将闲置衣服、玩具、日用品等捐赠到小屋,由家庭条件困难或有需要的市民免费领取。对市民捐赠实行积分奖励,每参加一次捐赠积一分,每积满50分为一星。每季度组织“爱心小屋”联谊会,根据星级高低评选“爱心市民”。建成一个月以来,参与捐赠群众已达600多人次。  二、推出“爱心服务亭”。在广场、公园等人流密集场所建成26个“爱心服务亭”,由市民自愿报名,轮流担任义务管理员,全年不间断地为来往群众提供问询指南、应急救助、雨伞借用、手机充电等便民服务。每周通过公告栏发布各类志愿信息,进行志愿者注册、需求登记、活动招募等,开展“1+1爱心助老”等活动,推动志愿者特长、群众需求和服务项目“无缝对接”。  三、推出“爱心冰箱”。联合区内餐饮商家,在店门口放置“爱心冰箱”,每天分早中两个时段,放置盒饭、面包、蛋糕等食物,供环卫工人、低收入群体及其他有需要的市民免费领取。区级媒体和“黄岩发布”等新媒体矩阵及时跟进,全频推送《黄岩街头有台装满食物的冰箱,谁都可以免费拿,就在这里》等主题报道,当日阅读量即突破10万人次,点赞量超8500余次,进一步带动市民和商家热烈参与。  四、推出“爱心书亭”。在社区、街头建成6个“爱心书亭”,分类放置群众捐赠不同类型书籍。书亭不设立管理员,由市民通过“以书换书”的形式,自助借阅所选书籍,并放入置换书籍。当书籍积累到一定数量后,对其进行分拣登记,赠送给山区中小学校。今年以来已收到各类捐赠书籍300多本,置换流通200余次。〔台州黄岩区委宣传部供稿〕 瑞安市“三带三问三帮”让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更有“泥土味”   瑞安市以“三带三问三帮”为抓手,组织开展系列活动,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干部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让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更富“泥土味”。  一、发挥“1+X”众手搭力量,让调研工作“走下去”。一是建好调研组。按照“1+X”形式组建11个调研组,每组由1名部领导带队若干名宣传文化系统单位或文化礼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分管领导以及1名科室负责人、1名部机关干部组成。二是定好联系点。确定一批宣传文化工作联系点,各调研组经常性深入联系点指导,推动形成一批工作亮点,解决一批突出问题。三是下好任务令。通过“带政策、带文化、带科技”“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帮定规划、帮抓项目、帮解困难” 的“三带三问三帮”举措,全年走访群众100人次以上,解决问题2个以上,办实事1件以上。  二、采取“3+0”携手蹲形式,让调研工作“深下去”。一是“零距离”走访。通过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零距离开展宣传文化工作调研,做到“四个必访”:宣传文化工作者必访;优秀新闻传播人才、优秀文艺人才、民间文化传承人等必访;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必访;文化礼堂总干事、“八大员”、文化大使、文化礼堂志愿者等必访。二是“零距离”交流。经常性深入联系点与群众开展谈心拉家常活动,将被动办事转化为主动服务。三是“零距离”解困。送政策、送文化到基层,帮助联系乡镇(街道)解决宣传文化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建好一批宣传文化阵地,创作一批文化文艺精品。  三、开展“3+3”联手助活动,让调研工作“实下去”。一是开展“三走”活动。围绕基层群众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所思所盼所需所忧,开展“走乡镇(街道)、走村居、走文化礼堂”的“三走”活动。二是开展“三问”活动。围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项目建设、科学理论武装、文化礼堂建设、公益性文化事业、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文明创建等内容进行调研,广泛开展“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三问”活动。三是开展“三服务”活动。围绕市委确立的战略目标、新形势下基层群众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新需求等,大力开展“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三服务”活动。〔瑞安市委宣传部供稿〕  【工作动态】  首届杭州(国际)音乐节圆满落幕。6月26日至7月16日,杭州市举办2017杭州(国际)音乐节,历时21天,共组织六大系列23场活动,9个著名乐团的400多位中外艺术家参加演出,1万余名观众走进大剧院观看表演、上座率高达90%、票房创收120多万,有300多万全国观众通过央视、乐视等新媒体观看音乐节实况录相,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一是塑造文化品牌,丰富城市文化内涵。今年音乐节首次以城市名义举办,是迄今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引进团队和观众参与最多的音乐节。音乐节开幕前,各类主流及专业媒体通过网站、广播、微信微博公众号等渠道和地铁站、公交车等地推出了全方位的宣传与推广。据统计,6月26日当天通过网络新媒体观看音乐节开幕式的观众人数高达35万,音乐节期间关于“杭州国际音乐节”词条的百度搜索记录20余万。二是打造展示平台,推进中外文化交流。组织开展驻节演出项目、大师班教学培训、音乐讲堂、“乐进基层”系列演出活动、中国交响乐峰会、克莱夫·巴达摄影回顾展等六大系列活动。引进美国林肯中心爵士乐团、维也纳爱乐铜管重奏团、德国慕尼黑爱乐室内乐团、德国柏林钢琴打击乐团等4台高水平演出。承办2017中国交响乐峰会,中国交响乐发展基金会全体理事、全国及世界范围的交响乐团负责人及音乐传媒工作者130人莅临杭州交流经验。三是搭建文艺舞台,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坚持艺术性与公益性并重,推出三项惠民举措,让普通市民低门槛、近距离接触高雅艺术。音乐节门票定价远低于市场商演价格,吸引广大音乐爱好者参与,门票创收120万元,创杭州历年举办的各种节会之最。通过政府新闻发布平台“杭州发布”微信号为广大音乐爱好者提供免费观看机会。市文广新局拨专款购买了1000多张演出门票,分别赠送基层文艺工作者、社区文艺爱好者等。组织维也纳爱乐铜管重奏团、德国慕尼黑爱乐室内乐团在浙江音乐学院和青少年活动中心进行大师班授课培训,受益超2100人次。〔杭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文成县以“微电影”基地建设助推“大文化”产业发展。文成县积极抢占微电影发展先机,以天湖微电影小镇为中心,着力建设涵盖全境、满足多方需求的微电影(影视)外景拍摄基地,打造一座“没有围墙的影视城”,助推文化产业发展。一是全域打造外景基地。结合刘基文化、侨乡文化、畲乡文化、红色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以及百丈漈·飞云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铜铃山国家森林公园等生态旅游资源,在全县范围内打造若干个精品微电影基地,如以珊溪镇为中心的革命历史剧外景地,以安福寺为中心的宗教及武侠剧外景地等。二是高位对接品牌赛事。成功举办文成杯“记住乡愁”微电影极拍国际大赛、“寻梦中国·醉美文成”全国微电影大赛。以“微电影”为主题的2016温州市文博会文成展馆,获得网络平台展馆“最佳人气奖”第一名。《尘封的记忆》《寻找文成抗战老兵》等多部作品在第四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2016中国梦微电影大赛、“文化中国”微视频大赛获奖。三是探索产业盈利模式。编制《微电影产业发展规划》等配套扶持政策,与知名影视公司谋求互惠互利长期合作。近期,中视尚影(北京)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在文成注册一家影视传媒公司,与文成合作拍摄抗战动作电影《猎杀》,明确该片制作生产经营、票房收入等产生税收上缴文成县,成为在影视产业盈利模式上的有益尝试。〔文成县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第50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7年7月19日    【工作交流·春泥计划】 □宁波深入实施“春泥计划”打造暑期乐园□德清县“四加四促”推进暑期春泥计划□海宁市三个“全面升级”提升“春泥计划”成效□金华婺城区建立“成长档案”着力推进春泥计划长效运行 【工作动态】 □衢州市发挥农家书屋作用搭建“文教互哺”第二课堂□平阳县实施“众筹”新模式共建“和美”城镇   【工作交流】  宁波深入实施“春泥计划”打造暑期乐园   宁波市以“春泥计划”推进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拓展活动资源、创新活动内容、丰富活动内涵,暑期以来参与活动的未成年人已达20余万人次。  一、完善机制确保落实。一是健全责任管理机制。由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团市委、市关工委联合发文部署暑期“春泥计划”工作,将其作为对各村(社区)年度考核和各单位文明创建的前置条件。二是建立项目推进机制。整合利用文化礼堂、“假日学校”、中小学社会实践大课堂等资源,项目化推进“春泥计划”各项活动。三是建立考核激励机制。组织协调各成员单位深入“春泥计划”实施村开展工作指导、评估验收,市文明办专项划拨30万经费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进行激励。联合团市委开展“春泥计划”村校结对优秀对子、优秀辅导员、优秀志愿者等评选。  二、搭建平台提升服务。一是搭建高校与“春泥计划”的供需平台。充分利用高校丰富优质人才资源,助力各区县(市)开展“春泥计划”。如北仑区与浙江师范大学、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对接,鄞州区与浙江大学理工学院合作,奉化区招募准大学生、返乡大学生等担任“春泥使者”,暑假以来,全市已组织500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深入各个点开展暑期实践。二是搭建企事业单位与“春泥计划”的互助平台。组织科协、司法、公安、医疗等部门在“春泥计划”中为未成年人开展急救、安全、消防等有针对性的实践主题课程。依托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宣讲“四进”活动,组织讲师对留守儿童、“小候鸟”等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三是搭建乡村学校少年宫与“春泥计划”互通互助。全市43家公益金支持乡村学校少年宫,举办棋类、球类等体育活动项目和小小导游、美术绘画、茶艺表演等特色项目培训。邀请乡村艺人走进少年宫开设越剧、剪纸、绘画等课程。  三、创设载体丰富活动。一是注重地方品牌活动传承。鄞州区利用“周日文化”活动建立“3+X”系列活动品牌;慈溪市推动“慈文化”进“春泥计划”;镇海区开展中小学孝德“5-2-3”(我爱善)实践;余姚市举办“七彩假日”主题活动;北仑区开展百灵鸟公益联盟“为爱撑伞”特殊家庭儿童成长关爱陪护项目等。二是加强爱国情怀教育。江北区组织“春泥小记者”深入开展“感受历史文化名城”系列活动;余姚市开展“走进家园馆—我陪父母看家乡”活动;北仑区开设“人之初蒙学堂”“国学小名士”朗诵班,教授国学课程等。三是注重农村实践体验。依托市教育局第三批中小学社会实践大课堂建设,带领未成年人走进宅布龙陈列馆、羊羔仔农场等地校外实践基地。联合团市委开展青少年安全自护夏令营,参与到农村环境卫生大整治中。奉化区、象山县等地开展爱心帮扶“1+1”、“小手拉大手,共护母亲河”等社会实践体验活动。〔宁波市委宣传部供稿〕  德清县“四加四促”推进暑期春泥计划   德清县充分发挥文化校园、文化礼堂、文化车间、文化广场“四文”阵地功能,以“四加四促”推动暑期春泥计划活动。  一、“春泥+文化校园”,“毕业一课”促成长。全县1681个班级开展“毕业一课”活动,组织中小学生深入莫干山、下渚湖、民宿集聚区等场所开展当小讲解员、小传人、小志愿者、小导游“四小”活动,助力文明城市创建。组织在校学生学唱《文明德清十八礼》歌曲,通过“小手牵大手”带动每个家庭培养“礼让斑马线”“文明旅游”等文明礼仪。邀请民警、消防、医生等开展交通规则、急救技能、火灾自救等安全讲座150余场,组织禁毒、反邪教、反传销和预防青少年犯罪等教育活动100余场。  二、“春泥+文化礼堂”,“春泥使者”促圆梦。聘请乡村五老、高校师生、著名乡贤等为“春泥使者”,赴全县101家文化礼堂开展现场授课,内容涵盖舞蹈、美术、书法等艺术门类以及梦想、青春等励志宣讲,受益青少年达1万余人。策划“走乡村·读乡村·爱乡村”活动,遴选35家展示红色主题、山村记忆、水乡生活等内涵的精品文化礼堂,鼓励学生以“走读”的形式开展“文化寻根”之旅。开设“爷爷奶奶一堂课”,邀请非遗传承人活态展示鳌鱼灯、剪纸、跳蚕舞等非遗记忆,激发孩子乡土情结。  三、“春泥+文化车间”,“彗星计划”促融合。延伸“春泥计划”服务触角,联合爱之家、四叶草等4支社工组织,在海明制衣、永兴时装等企业“文化车间”工程开展“彗星计划”活动。通过开设心灵驿站、手工课堂、彗星夏令营等课程,解决近10万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暑期生活问题,增进了“小候鸟”对第二故乡的情感,《光明日报》刊文予以经验推介。联合乐韵钢琴、南方测绘等24家企业文化车间推出“车间生活体验日”“钢琴公益培训”等主题活动。  四、“春泥+文化广场”,“诗图相融”促升华。依托城市和镇(街)文化公园等阵地,举办以“青春·梦想”“家乡”“绿水青山是我家”等为主题的“朗读者大舞台”活动,鼓励学生以亲子朗诵、团队朗诵、个人朗诵的方式表达对梦想、家乡的情感。举办“美丽瞬间”摄影展,鼓励学生和家长一同用相机记录身边助人为乐、孝老爱亲、友善礼让等“最美瞬间”。发布暑期“爱心地图”,利用漫画、手绘等形式标注辖区内志愿服务站、道德典型、微心愿认领点等爱心元素,引导未成年人积极参与暑期道德实践活动。〔德清县委宣传部供稿〕  海宁市三个“全面升级”提升“春泥计划”成效   海宁市推动“春泥计划”实现三个“全面升级”,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落细落实,连续两次获得全省“春泥计划”实施工作先进县(市)先进称号。  一、“有师资”到“重服务”的全面升级,做到精准发力。组织全市172个村(社区)辅导员进行培训,从理念、技能、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四个方面进行体验式、互动式授课。组建由重点部门、青少年宫、志愿服务“伙伴计划”签约项目等未成年人教育专业人员组成“春泥计划”项目孵化中心,增强专业人员服务支持。投入10万元充实完善师资库,招募吸纳特长志愿者共220名。  二、“有活动”到“做项目”的全面升级,做到精心培育。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纳入年度考核,每季度开展专项检查,通报存在问题。每年进行案例评选,制作《“春泥计划”优秀案例集》。启动“未成年人最喜爱的暑期活动”评选活动,评选“春泥计划”示范村并在主流媒体、新媒体矩阵进行宣传展示。依托“春泥计划”项目孵化中心对各村进行“一对一”把脉,挖掘特色资源,已孵化出品牌项目7个、可复制项目26个。  三、“有场所”到“建阵地”的全面升级,做到精品建设。各镇(街道)建立未成年人活动协调中心,推进阵地资源有机整合。在新建文化礼堂中开辟未成年人专属活动场所,采取专项补助、社会支持、村民共建等形式,实现村村有未成年人专有设施、三个村有一个未成年人专用活动场所的目标。持续挖掘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资源,做优阵地建设,目前已签约命名32个,列为考察对象30个。〔海宁市委宣传部供稿〕  金华婺城区建立“成长档案”着力推进春泥计划长效运行 金华婺城区建立春泥计划“成长档案”制度,对参加少年儿童进行跟进服务、精准帮扶,有效推动“春泥计划”工作创新。目前全区已有67位“春泥计划”受惠对象主动选择加入“春泥计划”志愿者团队,占比达86%,“反哺”效果明显。一是建立动态信息系统。每年寒暑假前,学校和实施村对本校本村留守儿童的人数、家庭情况、人员结构、分布状况等进行摸底调查,建立留守儿童成长档案台账记录,并定期更新。二是做好重点跟踪记录。乡镇、村落实专人做好“重点人员成长档案”跟踪记录,对“春泥计划”受助群体进行综合分析,把参与次数多的留守儿童作为重点跟踪的对象,将其每年参与活动情况、成长经历、活动感想等进行收集整理。不定期组织开展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专题调研。三是引导对接传递精神。结合大学生社会实践、假期志愿者等活动,积极推动往期“春泥计划”受益者成为现在的参与者,传递“春泥精神”,形成“反哺”效应。今年的“春泥计划”志愿者中,14名第一批“春泥计划”的受益者积极参与新一轮的“春泥计划”行动,提供更多贴近受助群体的志愿服务,活动实效大幅提升。〔金华婺城区委宣传部供稿〕 【工作动态】  衢州市发挥农家书屋作用搭建“文教互哺”第二课堂。衢州市积极探索文化教育与农家书屋合作的发展模式,因地制宜搭建集临时托管、课业辅导和兴趣培养等功能于一体的“文教互哺”平台。一是注重主题教育培育“一屋一色”。依托“一村一品”建设推动德育主题教育,如常山县金川街道建设“胡柚娃儿童文学馆阅读与教学”文学馆、柯城区墩头村开办“放学来吧”等载体。目前全市100个乡镇1744个行政村实现“农家书屋”全覆盖,图书总量达194.5万余册,2016年向796家农家书屋配送图书10.5万册,并与农村文化礼堂及当地学校开展长期合作关系,建成“孝行点赞吧”“故事吧”等16个“学吧”种类,惠及农村学生20余万人。二是汇聚社会合力搭建“第二课堂”。坚持公益模式,凝聚家庭、学校、社会合力,招募教师、家长、大学生、民间手艺人、“五老”等志愿者队伍,对留守儿童放学和暑期时段进行志愿管理、学习辅导和托管监护,全市目前共有1800名志愿者与社会团体对留守儿童“真空时段”形成“看”“管”“育”三维管护。依托书屋举办“好书推荐”阅读指导课、公益笛子班、安全教育周、阅读写作讲座等各类志愿活动。三是融入传统元素建设“文化基地”。推进儒学文化进书屋,举办新生入学开蒙仪式、学生成人礼等儒学礼仪活动,自编《南孔学苑》《沐浴书香》等经典诵读校本教材诵读儒学经典。开设传统节日、民风民俗、传统剪纸、地方戏曲等传统特色乡土课程,挖掘展示本地乡贤事迹,全市建立非遗传承教学基地10个、乡土课程40余项,推动农家书屋成为普及乡土教育、传承传统文化的文教基地。〔衢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平阳县实施“众筹”新模式共建“和美”城镇。平阳县通过创新“众筹”新模式,集中产业、文化和人才资源,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凝聚“和美”城镇建设合力。一是产业“众筹”,实现群众共赢。以在外经商乡贤为投资骨干,全体村民众筹土地和闲暇民房做股本成为公司股东,按照“两园两区三基地”即“农耕园、生态园”“民宿休闲区、农房集聚区”“休闲养生基地、漂流休闲基地、古驿道登山基地”为主要模式,打造集吃、住、玩于一体的文化旅游产业链。建成南雁开心农场等16家农业文化园和民宿项目、打造“厚垟梦想小村”吸引10多家文创公司进驻。二是文化“众筹”,实现项目共建。动员发动群众、企业参与文化设施建设,如麻步镇显桥村“众筹”翻修旧建筑改造成文化礼堂;久茶博苑、艾叶文化等公司“众筹”资金建立企业“文化客厅”“会文书海”;按照“民间出资、民间设奖”原则,建立222个“民间道德奖”,成立乡风评议小组,评选好婆婆、好媳妇等奖项,受表彰260人。三是人才“众筹”,实现活动共办。发动文化骨干,成立县传统文化促进会及各镇乡分会,出台文化人才服务制度,集中文化人才为地方民间各类公益事业筹资、建设和维护管理献计献策。“众筹”人才和资金,举办国学诵读·书法交流会、最美系列评选表彰、文化走亲、重走红军路等大型活动100多场,节日主题活动6000多场,实现农村群众活动自我发展、自我繁荣。〔平阳县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第51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7年7月21日  【工作交流·文化礼堂“建管用育”长效机制建设④】 □省文物局“四大举措”全方位助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宁海县探索开展“作家写礼堂”活动讲好文化礼堂故事□岱山县“两团一客”创新拓展文化礼堂管理“盟友圈”□乐清市构建OAO线上线下互动模式用好用活文化礼堂 【观点摘编】 □网络直播行业正能量元素正在增加□国外防止青少年网络沉迷主要做法□西方主流资讯媒体培育忠实用户做法经验   【工作交流】  省文物局“四大举措”全方位助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   省文物局积极行动、主动作为、发挥专长,出台《浙江省文物局关于积极融入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实施意见》,大力推动全省文物系统有效融入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  一、挖掘文化遗产资源价值,提升礼堂文化内涵。深入挖掘文化遗产中所蕴含的传统美德、家风故事、礼仪文化、乡贤文化等各类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融入“乡贤榜”“文化长廊”“家训长廊”“乡村博物馆”等各类农村文化礼堂展陈载体,在丰富提升礼堂文化内涵的同时,使各级各类文化礼堂成为展现文化遗产魅力、宣传文物保护工作、普及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的前沿阵地。  二、开放利用文物宗祠建筑,开辟文化礼堂场馆。提升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开放利用率。在有效实施保护的基础上,推动散落在广大农村且处于闲置状态的古宗祠、古民居、古戏台等历史建筑再利用,开辟成为农村文化礼堂的公共文化特色场馆,使其重新焕发活力、展现历史文化魅力,并得到更好的保护管理。  三、延伸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丰富礼堂文化供给。参与农村文化礼堂“大菜单”制度建设,积极推动博物馆展览、博物馆教育活动、文博创意产品、文物知识讲座、文物保护知识培训、文物法律法规宣传等活动走进文化礼堂。丰富农村文化礼堂的文化供给,整合各类博物馆数字资源,如文博单位微信公众号、微信服务号、手机APP等进入农村文化礼堂,引导农民群众关注、关心、关爱文化遗产。  四、推进传统村落和历史建筑保护,提升美丽乡村品位。进一步加强传统村落和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工作,主动将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礼堂文化培育等内容纳入传统村落保护利用规划中。把特色文化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与文化礼堂建设结合起来,挖掘发挥优秀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提升村庄文化品位和美丽乡村建设内涵,有效助力建设富有江南气息、古典韵味、田园风光的美丽乡村。〔省文物局供稿〕  宁海县探索开展“作家写礼堂”活动讲好文化礼堂故事   宁海县创新推出“‘我们的礼堂·我们的家’百名作家走礼堂写礼堂”活动,以文艺作品形式记录、保存和宣扬5年来文化礼堂共建共享、价值弘扬、文化传播、民风烘焙等成果故事。首辑《春风化雨见礼堂》收录47个作品。  一、高标准设计策划,精写文化礼堂故事。编制《“我们的礼堂·我们的家”宁海县优秀作家走礼堂写礼堂活动方案》,确定工作目标、写作重点以及工作机制和推进方式。在全县精选50位作家成立创作小组,多次召集作家与宣传委员、宣传干事、礼堂管理员召开创作培训会、筹备会、创作沙龙等,策划统筹推进创作采风。成立文化礼堂作品评议小组,以互评、盲评等多种形式开展评价,确保作品更加精良。  二、多方位选择内容,活现文化礼堂风情。实施作家定向联络机制、搭建信息实时共享平台,围绕“文化礼堂精神家园”核心,深入采写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成果。如《演绎一座古村的山乡巨变》展示茶院乡许民村用石头垒成的人情风物,《诗礼传家力洋孔》讲述文化礼堂重学崇礼的故事,《东晋名儒第一家》《凫溪,有福来兮》等以文化名人、本土特产等为主线重温家规祖训。  三、多渠道展示成果,妙用礼堂建设成果。集结成“书”展示,已推出《春风化雨见礼堂》《传统文化村庙岭》《故事里的龙宫》等书籍,创办《同乐园》文化礼堂报纸。开展文化礼堂征文比赛,计划每年推出散文、诗歌、小品、书画、音乐、舞蹈等多种形式的专辑。录播成“声”记录,开展文化礼堂文学作品诵读会、品鉴会等,邀请播音员朗读作品制成音频视频资源。推送到“圈”涨粉,制作成微信文章、短视频等在“宁海发布”“宁海新闻网”等政务微信平台以及“乡土宁海”“文化理堂”等文化平台进行推送。〔宁海县委宣传部供稿〕  岱山县“两团一客”创新拓展文化礼堂管理“盟友圈”   岱山县着力探索文化礼堂管理新模式,创新“两团一客”运行模式参与文化礼堂管理,扩大礼堂管理“盟友圈”,真正使文化礼堂管到位、用充分,更具文化生命力。  一、社会团体“轮堂制”创新队伍培育机制。出台全县关于《开展社会团体进驻文化礼堂试点活动的实施办法》,明确社会团体进驻文化礼堂发展的目标、方向、培育重点,动员县内100多家社会团体积极参与文化礼堂的管理,重点选择慈善公益类、志愿服务类、文艺文化类等社团担当文化礼堂轮值“堂主”。轮值“堂主”根据群众需求制定活动计划,每月定期开展活动。按照“民政+社会团体+文化礼堂”的孵化模式和“政府扶持、民间运作、专业管理、三方受益”的运作模式,对所在社区(村)有潜力的民间队伍进行培育孵化,为文化礼堂培养储备管理队伍人才库。目前,已有县爱心志愿者服务队、县阳光敬老志愿服务站、县乡音文艺爱好者协会等10个社团、1000余名志愿者进驻文化礼堂成为轮值“堂主”。  二、商业团体“分堂制”创新阵地拓展机制。整合文化礼堂周边商业资源,吸引特色商铺、民宿等挂牌成为文化礼堂的“分堂”,统一配送书架和书籍,定期在“分堂”开展特色活动,同时邀请特色商铺进入文化礼堂驻点。目前,已设立复古渔船店、鱼骨画店、渔民画店等20余家商铺和民宿成为文化礼堂“分堂”。对运营成效好、活动内容丰富的“分堂”每年按以奖代补形式予以相应补助。  三、青年创客“坐堂制”创新礼堂经营机制。探索文化礼堂“经营”模式,扶持在岱创业的青年“创客”加入管理队伍,发挥利用青年创客的创业创新创造精神,鼓励开发文化、艺术、设计等产品或服务,提高文化礼堂文化附加值,吸引更多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参与礼堂活动。目前,已有3支“创客”团队入驻并担任礼堂管理员,对礼堂进行日常管理,开展经营活动。〔岱山县委宣传部供稿〕   乐清市构建OAO线上线下互动模式用好用活文化礼堂   乐清市着力构建文化礼堂OAO线上线下互动模式,实现由单一线下文化活动到线上线下有机融合。  一、加强立体互动,实现主动参与全面覆盖。开辟多元参与渠道,组建文化礼堂网络队伍,建立村级礼堂微信群131个。深化文化礼堂信息共享平台建设,为7家精品文化礼堂开通网络展示平台,全市105家文化礼堂配备信息系统,探索开展温州市文化礼堂供需平台权限下放试点工作,推动文化礼堂服务、功能、人气升级。精心打造系列互动载体,组织开展精品礼堂网络评选、礼堂微党课、网络文化节等线上线下活动,吸引广大群众共同参与。如第二届“我们的村晚”活动开展网络直播,吸引10万多人次网络“围观”。  二、打造自有品牌,实现礼堂品牌入脑暖心。借助移动新媒体打造网络筹集平台——文化礼堂云公益平台,在线发布和组织开展系列公益募捐、文化活动等,如推出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短短数天内,筹集到308人90390元的爱心支持。打造公益活动品牌,推出文化礼堂公益品牌项目——暖心工程,建立以市级层面为主导、乡镇街为主力、文化礼堂为阵地、“暖心工程”为品牌的“4+N”一体化运作模式,持续加强活动的社会新闻和新媒体宣传,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  三、推出共享服务,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广泛组建礼堂间联盟,积极与媒体、温州大学等建立合作关系,力促资源共享,如温州大学已为乐清4个文化礼堂所在村开展网上农产品销售活动等。与文成县签订文化礼堂联盟协议,打造文化礼堂县级联盟,实现资源跨区域共享。用好网上服务平台,与法院、老干部局等19个部门联合设计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公益项目;利用线上发布、线下征询、预约服务和平台点单等多种大数据统计方式,组织开展系列活动,打造便捷精准服务。目前已整合各类资金达320多万元,服务群众3万多人次。〔乐清市委宣传部供稿〕  【观点摘编】网络直播行业正能量元素正在增加。在经历了一段时期的快速发展后,各大网络直播平台开始寻求新突破,教育课堂、国粹艺术等“正能量”内容纷纷走进直播间,为直播业注入正能量。一是清流正显现。以寻找信心、弘扬正气、传递知识等立意为主题,新网红正成为直播界一股不可小觑的新力量。如湖北省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电视课堂《同上一堂课:我们的价值观》登上斗鱼直播间,吸引28万人同时在线观看。二是内容趋多元。“网络直播+”渐成发展趋势,也为拉动文化消费升级、促进创业就业提供了新动力。国家一级演员、北方昆曲剧院邵天帅,梅派传人、北京京剧院青年演员白金等近期利用网络直播表演《牡丹亭》《长生殿》《贵妃醉酒》等经典昆曲、京剧曲目,向网民普及了关于戏曲妆容、服饰等基础知识,吸引众多网民关注。三是“网红党支部”已诞生。作为武汉实施“红色引擎工程”的一部分,国内最大的直播平台斗鱼成立“网红党支部”,在网络直播行业旗帜鲜明地加强非公经济基层党组织建设,首次主题活动主题为“充分发挥党员在网络直播中传播正能量的模范先锋作用”。〔温州市委宣传部、绍兴市委宣传部供稿〕   国外防止青少年网络沉迷主要做法。一是注重“技术隔离”,在源头上减少负面危害。在日本,手机终端有专门第三方监督机构监视不良信息;韩国法律规定,网吧的电脑必须安装屏蔽不良信息的软件;英国电信、维珍网络、天空网络等网络服务提供商则把自动屏蔽色情、暴力等内容网页作为所有新用户的默认设置。二是注重“制度管控”,在参与游戏中降低风险。美国游戏分级制度将所有网络游戏按照年龄段分成7个级别,并以游戏适合的年龄段英文的首字母来命名;澳大利亚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成年人游戏或者网游,如违反分级规定将被重罚;日本有九成以上的手游导入了未成年人消费限额制度,同时有网络游戏协会专门监督游戏市场;英国成立专业机构对暴力网络游戏加以管理和限制。三是注重“家庭引导”,在日常教育中形成良好习惯。在韩国,青少年注册游戏必须获得父母同意;芬兰知名手游公司“超级细胞”和罗维奥公司的官网上设有多语种版本家长指南,解答如何管理或关闭游戏程序内购买等问题;法国家长与孩子制定《家庭公约》,公约包括家庭成员每人每天使用电脑的时间、以及孩子使用电脑与学习、游戏的分配等。〔宁波鄞州区委宣传部、长兴县委宣传部供稿〕   西方主流资讯媒体培育忠实用户做法经验。国外资讯类新媒体通过会员制不断创新用户成长体系,在培养用户“忠实度”、增加用户使用粘性上出现不少值得借鉴的做法。一是建立细分会员激励体系。《华尔街日报》推出了“WSJ+”会员制,向会员赠送遍布全世界的优质高端俱乐部;《卫报》付费会员分为“支持者”“好伙伴”和“老主顾”三个等级,以费用多寡决定内容获取,分类提供额外的优质资讯内容和项目,以及知识属性极强的附加值服务。二是渗入线下生活场景。《华盛顿邮报》的读者形成一个社群体系,积分积累除了在《华盛顿邮报》上使用,还可在线下与《华盛顿邮报》有合作的商场、药店、生鲜店等地方用于购物或获得参加活动机会。《卫报》面对中高端读者群推行的附加值服务属性较强的线下沙龙、公开课、工作坊等。三是实现双向内容驱动。社交新闻网Reddit打造以金币系统以及积分值、激励勋章等为核心会员激励体系,其用户成长体系紧密围绕“内容贡献度”来进行,如在社区内发布高质量内容可获得“镀金激励”等,不仅实现在平台的成长进阶,也可以通过贡献优质内容反哺平台,形成良性内容生态。〔缙云县委宣传部、温岭市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 第52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7年7月24日 【工作动态】 □我省八项举措贯彻落实全国出版工作会议精神□龙泉市荣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 【工作交流·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④】 □天台县弘扬和合文化打造优秀传统文化特色高地□杭州拱墅区“三突出”绘就“运河文化惠民”新画卷□慈溪市深挖培育青瓷文化打造地域特色文化新范本□武义县“三位一体”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工作动态】   我省八项举措贯彻落实全国出版工作会议精神。全国出版工作会议召开以后,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迅速召开局党组会,传达学习会议精神,研究制定八项贯彻措施,确保会议精神落实到位。一是深化出版业供给侧改革。用好选题把关、书号审核、评奖评优等管理手段,打造“六个五”精品献礼工程等工作载体,加大对主题出版、精品出版、“走出去”出版和其他重大出版工程的支持保障力度,促进出版结构优化,增加精品供给。二是进一步健全考核评估体系。建立完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科学设置考核评估体系,对精品出版实施专项考核,增加社会效益评估权重,确保实现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两个效益相统一。三是进一步推动融合发展。推动出台我省出版业融合发展与转型升级的政策措施,开展“全媒体出版关键技术研究”,支持数字出版产品或融合发展项目,加强融合发展产业园规划和建设,推进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出版与科技、出版与影视深度融合。四是进一步完善“走出去”长效机制。制定我省出版业“走出去”实施计划,完善顶层设计,加强项目化管理,推动我省出版业在加强外向型出版产品开发,深化与海外主流出版机构合作,扩大海外市场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五是进一步加强质量管理。深化“出版物质量年”活动,制定实施“出版单位制度执行情况检查计分标准”,对出版流程进行量化管理,完善奖优罚劣机制,不断提升浙版图书的内容、编校和印装质量。六是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实施“新闻出版青年人才工程”和编辑人才定向培养(引进)计划,完善出版人才激励机制和选拔评价机制,加强教育培训,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的出版队伍。七是进一步优化出版公共服务。加强全民阅读顶层设计,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浙江”的意见》,成立浙江省全民阅读指导委员会,大力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浙江”,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阅读需求。八是进一步营造良好出版环境。持续开展出版物市场“扫黄打非”,完善网上非法出版物传播动态监测机制,坚决打击网上网下侵权盗版和非法出版行为,使出版市场更加清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供稿〕 龙泉市荣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日前,国务院批复龙泉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龙泉市成为浙江省第10座、丽水市第1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龙泉市加大历史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力度,正确处理古城保护、建设与利用的关系,形成较为完善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管理体系。一是高规格编制保护规划。邀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先后编制《龙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龙泉西街历史文化街区建设性详细规划》等,制定名城保护、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文物保护等9个规范性文件。二是高水准编写申报文本。深入挖掘龙泉历史文化,收集整理“非遗”线索23000条,整理“非遗”普查项目1275项,编写《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特别丰富的保存文物》《集中成片的历史建筑》《有效的保护管理措施》《码头·驿道·古树·名人》等具有龙泉特色的申报文本。三是高起点修缮保护文物。成立龙泉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委员会,出台《龙泉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规定》《龙泉市文物保护管理暂行办法》等,投入资金2亿多元,修复西街历史建筑、大窑龙泉窑遗址、龙泉廊桥之合兴桥、剑池湖遗址等文化遗产100多处。四是高质量建设名城项目。规划重建济川古廊桥、重修古城门、恢复传统商号等一批名城项目,推进历史文化街区整治和改造、剑瓷文化遗产保护、名人文化提升展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和浙大旧址保护等10大工程,建成香菇博物馆、华严塔、欧冶子公园、崇仁古寺等10多个文化项目。〔龙泉市委宣传部供稿〕       【工作交流】 天台县弘扬和合文化打造优秀传统文化特色高地   天台县将和合文化精髓融入城市建设、社会治理、产业发展、对外交流等各方面,着力打造和合文化传播地、标志地与和合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  一、深化理论研究,构筑和合文化新高地。成立由市长担任会长的天台山文化研究会,聘请22名国内著名文化理论研究专家担任顾问,开展“和合文化与治国理政”“和合文化与党性修养”等课题研究,出版《和合文化当代价值论坛论文集》《天台山和合文化》《读寒山说和合》等论著。设立浙江佛学院天台宗佛学院、浙江道教学院,举办“天台山文化当代价值研讨会”“和合文化当代价值论坛”等,深入挖掘天台山文化儒、释、道三教“和合圆融”精神内核。相关理论研究取得丰硕成果,现已获得国家级规划课题6项、省部级6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5篇,出版专著105部,初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和合文化理论体系。  二、强化项目支撑,展现和合发展新魅力。成立由县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和合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工作委员会,出台《关于实施天台山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建设和合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的意见》《和合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五年(2017—2021年)重点项目实施计划》等系列文件。紧扣文化项目化运作,实施“和合圣地”打造、天台山文化研究、文化产业促进等“六大工程”48个重大文化项目建设,五年拟投资近130亿元,重点推动天台山和合小镇建设,推进一批精品和合书院建设等。突出“和合二圣”特色,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推出和合文化“寻宗朝圣之旅”“寒山神隐之旅”“和合养生之旅”等文旅体验项目。  三、挖掘文化内涵,彰显和合互融新价值。深入挖掘和合文化精神内涵,将和合理念融入到社会管理、廉政建设、民主协商等各领域。实施“和合+党建”“和合+廉政”等系列工程,服务“平安天台”“法治天台”“廉洁天台”建设。推出“和合调解”“和合法庭”“和合校园”“和合征迁”等创新举措,如职业中专、街头小学等学校编撰和合文化校本教材,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开展和合家庭、和合社区、和合班子、和合单位等系列创建活动,定期发布“和合指数”,打造“身心和、家庭和、邻里和、社区和”的和合家园。  四、讲述和合故事,传播合作共赢好声音。深入挖掘和合文化故事,创作电影《和合奇缘》、纪录片《智者大师》、动画片《小济公》、舞台剧《天台遇仙》等文艺作品。搭建“和合文化”实物展示交流场所,建成以“和合文化”为主题的浙江省天台山和合人间博物馆。发挥和合文化纽带作用,举办“两岸三地”佛教天台宗交流大会、寒山子暨和合文化国际研讨会等系列对外交流活动,加强与日韩、台湾、东南亚等地区的文化传播交流。今年还将举办“中华(天台山)和合文化与‘一带一路’国际研讨会”,致力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注入和合共赢印记。〔天台县委宣传部供稿〕 杭州拱墅区“三突出”绘就“运河文化惠民”新画卷   杭州拱墅区精心整合文化资源,精心绘就一幅深受群众喜爱的“运河文化惠民”新画卷。  一、突出“本土味”,增强文化活动感染力。以运河文化保护与传承为特色,开展运河国际诗歌大会、“运河好声音”歌手大赛等13项大运河文化节系列活动,集中呈现拱墅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化节开幕式结合“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浙江主场城市活动,以诗、乐、歌、舞等艺术形式,诠释拱墅区群众文化风采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开幕式当天,揭牌开放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馆,举办非遗集市、非遗展览、非遗文物讲座等10余项主题活动,吸引近万人参与。  二、突出“现代风”,提高文化活动吸引力。与民间机构合作,共建公益朗读屋——“运河读者”。该朗读屋集录音和摄像为一体,是具有素材采集、剪辑、多渠道发布等专业性功能的朗读互动平台。平台启动以来,共组织“河畔书声”“致父亲的一封信”“述说这五年”等六个主题朗读活动,吸引近千名朗读者报名参与,成为运河畔一道独特文化风景线。人民日报、浙江日报、杭州日报、杭州电视台、杭州发布等主流媒体共报道20余篇次。  三、突出“国际范”,提升文化活动开放性。举办中外诗人进校园·走基层采风诵读活动,与校园诗歌爱好者互动交流。结合西湖读书节,举行“相约拱宸桥”诗歌诵读活动,来自俄罗斯、波兰、亚美尼亚等国家的十多位中外著名诗人与大运河朗诵团少儿团成员、街道文化站社工、浙大城市学院学生、群众文化团队代表亲密互动,进行双语合作朗诵,打造一台国际文化交流的视听盛宴。〔杭州拱墅区委宣传部供稿〕 慈溪市深挖培育青瓷文化打造地域特色文化新范本   慈溪市以“中国陶瓷文化历史名城”建设和上林湖后司岙唐五代秘色瓷窑址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为契机,做深做细做精越窑青瓷地域特色文化品牌,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  一、深耕青瓷“沃土”,唱好文化主基调。启动海上丝绸之路·上林湖越窑遗址保护和申遗工作,与东南大学等高等院校合作开展越窑青瓷数据库建设。举办“秘色瓷学术研讨会”等,邀请考古、文史、瓷文化等专家学者,研讨青瓷文化的历史渊源、价值评估、发展脉络和创新走向,总结提炼由“青瓷”地域文化衍生的“包容、勤奋、诚信”等市民共同价值观。截至目前,已形成“青瓷+文化礼堂”“青瓷+非遗基地”等公众特色参与平台,先后出版《越窑青瓷文化史》《寺龙口越窑址》《越窑瓷墓志》等专著16部。近日,选送120件(组)上林湖越窑遗址的最新考古发掘成果亮相北京故宫“秘色重光”特展,吸引海内外观众50余万人次。  二、梳理青瓷“脉络”,铺好保护传承路。加快推动上林湖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建设,丰富上林湖越窑博物馆陈列展示内容和形式,启动上林湖青瓷文化传承园项目,打造集文化、旅游、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青瓷文化主题空间。推进青瓷乐活小镇创建,以上林湖青瓷文化传承园、上林湖越窑遗址、鸣鹤古镇、寿鹤青瓷文化创意园为核心,串珠成链,打造传承保护开发青瓷文化的完整业态,打造青瓷特色乡镇、特色村11个。定期举办“越窑青瓷文化节”,将青瓷烧制、青瓷瓯乐列入“百姓课堂”,集中开展100余场青瓷文化研讨、展示、展演、体验、交易等公益活动,受益人数达3万余人。  三、厚植青瓷“基因”,打好发展创新牌。实施青瓷文化工艺振兴计划,设立青瓷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培育“上林湖”“上越”等多个知名青瓷品牌,初步形成青瓷研发、生产、销售、瓯乐表演的青瓷文化产业链。从青瓷文化提炼题材滋养文艺创作,开发以青瓷瓯乐、英文表情包“中国青瓷宝宝”等为代表的青瓷文化衍生品,运用文学、曲艺、音画诗、微电影等艺术形式进行现代化表达,推出《越·瓷风》《月下笛》等国家级精品文艺作品,创作瓷文化主题英文微电影《青瓷乐梦》在第二届德国中国电影节上获“组委会特别奖”;青瓷瓯乐团多次应邀参加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国际文博会、APEC宁波会议等高规格演出。〔慈溪市委宣传部供稿〕 武义县“三位一体”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武义县坚持立德树人,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依托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格局,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一、依托学校主阵地,大力开展民俗教育。全县各中小学依托元宵节、清明节、立夏、端午节等民俗节日,组织开展写春联、元宵汤圆制作、清明果飘香、绘彩蛋·迎立夏、包粽子等民俗节日教育活动,利用视频资料、民间传说、实地体验等多种形式,寓教于乐,提高学生对民俗节日和文化的认同感。目前已累计开展国学教育课8180余次,开展各类民俗活动510余次,学生参与30余万人次。武义县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优秀班集体建设工作获全国区域推进中小学优秀班集体建设突出贡献奖。  二、依托家庭基本元素,夯实国学教育基础。发挥家庭教育基础性作用,广泛开展“亲子共读经典”风采展示等活动,加深对国学的认知。全县各小学低段年级组建家长学习交流群,定期上传《三字经》《弟子规》等国学经典,家长按要求与孩子一起完成诵读。编印《中华传统美德读本》,在家庭教育文化传承中突出传统礼仪礼节养成和“孝道”熏陶等内容。组织中小学生开展“好家风伴我成长”“我们的家风”故事会等活动。  三、依托社会实践载体,形成浓厚文化氛围。广泛邀请知名人士、退休教师、文化学者、创业青年等走上教育讲台,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重视地方戏剧艺术传承,持续推进“婺剧进校园”活动,聘请婺剧老演员、表演专长人士担任校外辅导员。壶山小学学生演出昆曲《山门》获全国第十七届少儿戏曲小梅花金奖。组建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宣讲团,持续深入宣传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已累计开展宣讲120余次。〔武义县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 第53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7年7月30日 【工作交流·“我最喜爱的习总书记的一句话”主题宣讲】 □台州市创新模式推动“一句话”主题宣讲活动全覆盖□青田县“七个一”载体生动开展“一句话”主题宣讲活动□余姚市六大载体推进“一句话”主题宣讲活动深入开展□临安市三举措扎实开展“一句话”主题“双百”宣讲活动□兰溪市多维度掀起学“习”新热潮唱响理论“好声音”          台州市创新模式推动“一句话”主题宣讲活动全覆盖   台州市创新方式、多措并举,推动“我最喜爱的习总书记的一句话”主题宣讲全天候、全时段、全覆盖深入开展。  一、发布动员令,开启“学习进行时”,掀起学习大热潮。开展“我最喜爱的习总书记的一句话”主题竞赛,在党员干部、学校师生和宣讲员等多个层面组织选拔性比赛10余场,参赛人员达200余名;组织开展**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知识竞赛活动。在中国台州网、台州在线等市县主流网络媒体开设“我最喜爱的习总书记的一句话”专栏,面向全市理论工作者和网民征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谈谈习总书记的“要让依法成为一种全民信仰”》等优秀网文100余篇。在市民广场朗读亭举行“我难忘的习总书记的那些话”朗读活动,10余位台州广电主播带领市民一起朗读。  二、抢占多屏幕,打造“学习全媒体”,实现学习“不打烊”。组织创作“3+X”宣讲精品,以主题宣讲竞赛、网文征集、朗读汇等“3”项活动为依托,制作精品微视频、微音频70条,甄选精品网文65篇;组织专家学者制作《众寻红色记忆》《筑塘精神、实干筑梦》《我是垦荒精神继承人》等“X”系列微电影、微沙画、微图文作品,在台州发布等新媒体矩阵上同步发声。在新浪微博策划推出“我为绿水出份力”话题,引领网友参与话题宣讲、跟帖评论。在街头大型LED屏幕、电影院映前广告、写字楼楼宇电视广告等投放“我最喜爱的习总书记的一句话”视频作品,实现24小时常态宣讲。  三、宣讲进基层,开讲“学习故事会”,推动学习入万家。草根讲师坐堂讲。依托农村文化礼堂、和合书院等阵地,由乡村大使、乡村民嘴等草根讲师,将“一句话”主题宣讲与群众身边人、身边事结合起来,用白搭、方言、三句半等形式常态化开展宣讲。特色宣讲团点单讲。组织相关职能部门理论宣讲骨干将“一句话”宣讲与时政热点、社会现实、理论前沿和就业、社保、环境等群众最为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起来,开展“点单讲”。新媒体资源连线讲。依托智慧移动平台、DVD播放机、党员远教平台等载体,将宣讲触角延伸至农村、企业、学校。〔台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青田县“七个一”载体生动开展“一句话”主题宣讲活动   青田县结合实际,深化拓展,以“七个一”活动为载体生动开展“我最喜爱的习总书记的一句话”系列主题宣讲活动。  一、举办一次微型党课比赛。以“我最喜爱的习总书记的一句话”为主题进行微型党课比赛,县委书记在决赛时带头开讲授课,全县党员干部积极参与。组织心得体会文章征集活动,择优在理论学习微平台“太鹤学堂”上进行刊登。  二、实施一项朗读者行动。组织开展“跟着习总书记读好书”朗读者行动,首批来自海内外的17组家庭现场朗诵习总书记谈及的文学片段并录成视频,在微信等新媒体上连续展播。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自己拍摄视频投稿,推动活动深入开展。  三、推出一堂《开学第一课》。启动摄制青田版《开学第一课》,县委书记带头谈“我最喜爱的习总书记的一句话”,海外华侨等代表性家庭朗诵习总书记语录,同时穿插播放乡土教材的影像资料。开学前将在全县中小学校展播《开学第一课》。  四、组织一次街头海采。以“最爱一句话”“同读一本书”等为主题,深入普通群众进行街头海采,精心制作专题广泛推送。如“我从海外回来,跟着习总书记读好书”专题在中国青田网微信公众号一经推出,当天点击量就达4000多。  五、组建一支“百姓名嘴”宣讲队。从普通群众中挖掘“百姓名嘴”,以方言、顺口溜等形式到全县中小学校、农村文化礼堂宣讲“我最喜爱的习总书记的一句话”以及习总书记推荐书目等内容。  六、创作一批文艺作品。集中力量创作一批话剧、戏曲、小品、相声、诗歌朗诵、快板、三句半等形式的文艺作品,通过展示展览、文艺演出等载体走进田间地头、大街小巷、企业社区等基层一线。举办书法艺术沙龙,发动书法家书写最喜爱的习总书记的一句话。  七、设立一个悦读吧。在县图书馆开设“跟着习总书记读好书,悦读吧”专门区域,展示习总书记相关理论著作,以及其多次在重要场合谈及的中华传统经典、国外名著等图书。与华侨、华侨社团等互赠习总书记推荐书籍,广泛推动文化交流。〔青田县委宣传部供稿〕 余姚市六大载体推进“一句话”主题宣讲活动深入开展   余姚市精心设计“赛”“集”“读”“讲”“演”“考”六大载体,推动“我最喜爱的习总书记的一句话”系列主题宣讲活动接地气、入人心。  一、宣讲竞“赛”。围绕“我最喜爱的习总书记的一句话”开展6分钟微宣讲比赛,组织全市党员干部和广大宣讲员结合中心工作、发展变化、身边好人等,谈对习总书记一句话的理解感悟。目前,各地各部门已组织微宣讲预赛30余场次,参赛宣讲员达450余名。  二、网文征“集”。线上线下广泛发动,面向全市广大网民征集精彩网文100余篇,在《余姚日报》理论版和“余姚微理论”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推送《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牢记初心,继续前进》等优秀网文25余篇。  三、线上朗“读”。组织教师、警察、医生、工人、农民、私营企业主等社会各阶层群体,从不同视角开展“我最难忘的习总书记的那些话”朗读汇活动,共征集优秀朗读稿80余篇。选择各行业典型人物录制微视频、微音频,在余姚电视台、余姚广播电台和全市28家政务微信公众号进行互动传播。将朗读汇微视频纳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组织全市基层党员进行集中观看。  四、巡回宣“讲”。在“一句话”微宣讲比赛选手中精心挑选优秀宣讲员,成立“我最喜爱的习总书记的一句话”主题宣讲团,组织开展“一句话”主题宣讲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军营、进学校等“十进”活动,目前已开展巡讲80余场,受众4000余人。  五、文艺巡“演”。围绕**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组织文艺人才专门编排诗朗诵、微姚剧、三句半、主题音乐快板等文艺作品,利用每月23日“党员组织生活日”和“七一”等时间节点,开展文艺巡演28场次,观众达3000余人次。  六、知识竞“考”。以**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主要内容,组织开展主题知识竞赛活动,以考促学,带动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领会**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目前,参与知识竞赛的人数已达1000余人次。〔余姚市委宣传部供稿〕 临安市三举措扎实开展“一句话”主题“双百”宣讲活动   临安市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策划开展了“我最喜爱的习总书记的一句话”百人团·百场讲活动,在全市营造喜迎党的十九大的浓厚氛围。  一、部门联动组建百人团。分层分类选拔优秀宣讲员100人,组成百人宣讲团。结合“两学一做”、党员固定活动日等活动,通过演讲比赛、微型党课等形式,在全市机关干部、退休老干部和党外干部中选拔优秀宣讲员60人;在全市文艺工作者中推选10人;发动18个镇街各推荐村干部1人,择优选取10人;广泛开展社会招募,通过个人自荐、试讲遴选等方式,招募民间乡贤、草根艺人、宣讲志愿者10人。开展校地合作,在浙江农林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等在临高校选拔师生10人。  二、示范带动开展百场讲。按照宣讲主题和宣讲内容,分类制定宣讲菜单,统一下发到各镇街、部门,由各单位自主“点单”,根据需求选定宣讲团成员开展专题宣讲。各单位举办主题宣讲活动1场以上,各镇街在本辖区范围内企业、学校、文化礼堂举办主题宣讲活动5场以上。抽调村(社区)干部和电台业务骨干,深入基层采访对习总书记讲话精神的理解和感悟,制作微视频、微音频,在广播、电视、新媒体等进行广泛展播。  三、机制推动保障活动效果。建立三大工作机制:一是考核机制,将人员推选、宣讲组织等工作纳入“大党建”工作考核,促使各镇街、各部门真正动起来、热起来,不走过场;二是选拔机制,对“百人团”成员的宣讲参与度、宣讲水平、宣讲效果等进行跟踪、评价和考核,聘请专业人士进行辅导和培训,不断提升宣讲水平,并将选拔出来的“百人团”成员纳入市级宣讲人才库;三是奖励机制,年底评选表彰一批优秀宣讲员和优秀宣讲课案、优秀宣讲音视频,进一步激发干部群众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临安市委宣传部供稿〕    兰溪市多维度掀起学“习”新热潮唱响理论“好声音”   兰溪市多层次、多维度精心组织开展“我最喜爱的习总书记的一句话”系列活动,有效扩大活动覆盖面和影响力。  一、线上搭桥,汇聚朗读强音。精心打造线上朗读活动,在“兰溪发布”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上线“我最难忘的习总书记的那些话”,组织全市各行业的130多位人员录制微宣讲音频,每天推出1位。截至目前已累计推出11期,总阅读量超6万多人次。  二、线下联动,构建学习平台。打造文馨书吧朗读会和悦己书吧“瀫水之声”朗读会两个线下平台,定期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及广大中小学生从不同的视角解读“我最喜爱的习总书记的一句话”。积极开展“一句话”系列演讲竞赛、征文比赛等活动,累计开展演讲竞赛17场,评选优秀征文21篇。  三、基层扩面,营造浓厚氛围。利用各行政村、社区宣传橱窗、阅报栏等宣传窗口,推出“我最喜爱的总书记的一句话”“我眼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微专栏进行常态化宣传。依托全市乡音宣讲团等4个宣讲团队以及沸腾兰溪大讲堂、青腾夜校、兴兰学堂等12个讲堂,以“本地话”形式讲好“一句话”,目前已组织开展500多次宣讲活动,受众超4万人次。〔兰溪市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 第54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7年8月3日 【工作交流·庆祝建军90周年】 □杭州市精心组织系列文化活动庆祝建军90周年□舟山市组织五大主题活动切实抓好“建军90周年”宣传□海盐县围绕“征程、伟绩、荣光”开展庆祝建军90周年系列活动□永嘉县作好“三篇”红色文章庆祝建军90周年□浦江县五大行动庆祝建军90华诞□丽水莲都区开展“红色”系列主题活动纪念建军90周年        杭州市精心组织系列文化活动庆祝建军90周年   杭州市精心组织庆祝建军90周年系列文化活动,多渠道多形式讲好强军故事,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注入精神文化力量。  一、举办大型展览,讲述军队光辉历史。组织纪念建军90周年暨新四军成立80周年大型图片展,展出图板100幅以及人民解放军各类装备模型,全面回顾中国人民解放军90年的光辉历程。组织上城区推出“铁血雄风——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军服史料展”,展示珍贵党政军文献史料以及革命战争年代的实物展品。  二、组织文艺展演,演绎军民鱼水情深。组织“为你歌唱”——最美的歌献给最可爱人专场音乐会、“庆八一、迎十九大”——杭州市排舞比赛等歌舞文艺演出。7月28日,邀请94865部队官兵与杭州市新青年歌舞团联手打造“喜迎十九大同颂新成就”主题文艺汇演,演出红歌联唱《峥嵘岁月》、舞蹈《我是红军》、小品《抉择》、相声《欢声笑语》、合唱《渴望光荣》等。  三、开展文化慰问,书写拥军爱军情怀。组织文艺团队、相关单位等赴军队“送文化、送演出”。杭州西子画院党支部积极发挥文艺特长,前往浙江省边防总队医院作画一天,并将所有字画作品赠送给部队官兵。市文广新局赴笕桥机场开展八一进军营慰问活动,捐赠图书并进行文艺表演。市文联开展“音乐舞蹈”等文艺志愿辅导17次。市文广集团赴拱墅区武警部队、富阳区驻军进行慰问演出5次。〔杭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舟山市组织五大主题活动切实抓好“建军90周年”宣传   舟山市广泛开展“建军90周年”系列宣传活动,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  一、启动《军事设施保护法》宣传周。8月1日至7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军事设施保护法》宣传周活动,增强全民国防意识和法制观念,为创新地方军事设施保护与开发融合发展模式奠定基础。举办《军事设施保护法》《军事设施保护法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网络知识竞赛。  二、举行建军90周年文艺晚会。7月31日,举行舟山市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文艺晚会,上演《鼓舞东海》等10余个富有舟山特色的文艺节目,并对10名“献身海防驻守舟山三十周年纪念奖”获奖者进行表彰。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驻舟部队部分官兵及军属、全市双拥先进代表和市民代表等800余人观看文艺演出。  三、组织“中国好网民,青春军旅梦”主题活动。7月下旬至8月初策划开展“中国好网民 青春军旅梦”系列活动。开展“看阅兵直播”“观影忆建军”等主题活动。开展“我的军旅梦”宣传活动,在新浪、腾讯微博开设话题,组织网络文明志愿者大队、各级网宣队伍联动发声,形成缅怀纪念和宣传教育的强大网声势。  四、开展京剧《东极英雄》巡回展演。联合浙江京剧团重排抗日题材京剧《东极英雄》,在8月走进全市基层海岛、部队进行演出。该剧取材于二战期间的真实历史事件,讲述1942年舟山东极渔民解救在“里斯本丸”号沉船事件中被日军关押的英军战俘的故事。此剧在今年5月的中国京剧节上展映,获得了文化部特邀戏剧专家的好评。  五、讲好“舟山好故事”。依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抗战遗址等阵地开展“寻访军旅记忆 弘扬爱国精神”主题宣传活动。组织舟山日报、舟山晚报、舟山网等媒体与青少年、史志爱好者等共同挖掘战争时期舟山军民保家卫国的感人故事。舟山网首页开设“追寻军旅记忆”专栏,刊发军旅故事、战争故事20余篇。组织“舟山好故事”宣讲团队,走进文化礼堂、基层社区,广泛宣讲战争故事。〔舟山市委宣传部供稿〕 海盐县围绕“征程、伟绩、荣光”开展庆祝建军90周年系列活动   海盐县围绕“征程、伟绩、荣光”主题,从宣传教育、理论传承、文化文艺三方面扎实推进庆祝建军90周年系列活动。  一、开展“追忆建军征程,不忘革命初心”大型宣传活动。组织县内各级媒体开设专题专栏,全面展示本县国防事业的快速发展。开展“三毛从军不忘初心”系列海盐本土故事征集,围绕海盐籍画家张乐平笔下的三毛形象开设H5网络专题,结合海盐历史讲述我党和军队走过的光辉历程。举办建军90周年党史图片巡展、党章书画巡展等活动,面向市民开放珍贵图片、影像资料。  二、开展“缅怀光荣历史,传颂丰功伟绩”大型纪念活动。举办“缅怀光荣历史,传颂丰功伟绩”暨纪念建军90周年·海盐自信创辉煌研讨会,组织开展各类主题座谈会、征文、知识竞赛等。全县各单位举办“海盐大讲堂”八一专场活动。组织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和讲师团成员、退伍军人先进模范到基层党组织开展爱国拥军模范先进事迹巡回党课。开展“读党史军史庆90周年 张元济读书节”系列活动,向读者广泛推荐优秀出版物。利用图书馆“微光朗读亭”开展“听我说军史”朗读接力活动,截至目前参与市民达8000余人。  三、开展“弘扬红船精神,激发爱国情怀”大型文艺活动。组织县文联、艺术家协会会员等积极创作编排主题舞台表演节目,开展“弘扬红船精神,激发爱国情怀——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90周年”文艺晚会。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将庆祝建军90周年活动纳入“中国·海盐南北湖文化旅游节”与“一镇一节”活动序列,利用农村文化礼堂等基层阵地,举办“颂红船精神,承红色基因”文艺巡演。开展“百名本土知名艺术家寄语寄情建军90周年”活动,汇编《建军90周年·百名艺术家寄语寄情册》。〔海盐县委宣传部供稿〕 永嘉县作好“三篇”红色文章庆祝建军90周年   永嘉县精心制定宣传方案,积极搭建载体,广泛开展群众性宣教活动,为庆祝建军90周年营造浓厚舆论氛围。  一、作好“宣传篇”造舆论氛围。运用融媒体手段积极开展纪念建军90周年系列报道采访活动,推出《永嘉红色里程》《红色丰碑的故事》等专题专栏,探访革命圣地,讲述革命故事;精心制作军事题材“我的红色理想”H5,阅读量达10万+。开展“红十三军足迹”巡回采访活动,组织记者赴全国各地寻访红十三军后人、研究专家等,挖掘永嘉作为老革命根据地的历史故事。利用电影院、电视台等平台,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战争题材影视作品展播。  二、作好“纪念篇”掀活动高潮。线上线下联动举办“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党史军史知识竞赛”。在全县120多个文化礼堂举办“唱红歌”庆建军节比赛。举办纪念谢文锦牺牲90周年图片展,参观人次达6万。  三、作好“体验篇”塑红色品牌。依托“革命老区县”等红色资源,推出以红十三军为主题的“红色精品线路”,举办第八届“重走红军路”活动,来自全国各地113个团体3000多人翻山越岭重走红军行军线路,开展唱红歌、赛军容、观展板、救伤员等系列活动。在全县烈士纪念碑、纪念馆、革命烈士陵园、红十三军军部旧址等,组织推出讲红色故事、唱红色歌曲、看红色专题片等活动,持续打响红色教育品牌。〔永嘉县委宣传部供稿〕 浦江县五大行动庆祝建军90华诞   浦江县深入开展五大专项行动,热烈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90华诞。  一、走访慰问,情暖军营。县四套班子领导分组带队走访慰问消防支队、73132部队和武警支队等部队官兵,进行亲切座谈,把全县人民的深情厚意送进了军营。  二、文艺汇演,营造氛围。联合县普法办、司法局、蒲公英公共法律服务志愿团等单位开展法律援助进军营暨文艺表演走进消防大队活动。县老年人体育协会、新四军研究会、社区学院组织在群文大舞台举行庆祝晚会,吸引万余市民驻足观看。  三、集体行动,铸就军魂。组织全县乡镇(街道)青少年收看建军90周年特别节目。阅兵式结束后,分片组织青少年和志愿者们开展义务劳动,号召用实际行动向祖国献礼。邀请社区民警给孩子们开展军训,教育从小铸就军魂,树立保家卫国的思想。  四、纪念活动,传承精神。举行金萧支队抗日纪念碑揭幕仪式,组织全县各阶层带党派代表唱国歌、为纪念碑敬献花篮等,重温抗战历史,传承革命精神。县红十字会联合县拥军办和老地方影院举办“八一建军节,请参战老兵看场电影”活动,100余名老兵观看了《建军大业》电影。  五、学习榜样,树立标杆。《今日浦江》组织刊登《阅兵沙场有咱浦江儿男——王国松领衔“轰—6K”战机编队接受检阅》等系列头条文章。浦江发布、浦江新闻传媒等新媒体平台联合发布《“八一”光荣榜》,公布一年以来在部队获得三等功以上奖励的31名浦江籍现役官兵名单,鼓励全县人民向榜样学习,向标杆看齐。〔浦江县委宣传部供稿〕 丽水莲都区开展“红色”系列主题活动纪念建军90周年   丽水莲都区开展“红色”系列主题活动纪念建军90周年,弘扬八一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一、“红色主题教育”坚定信念。组织全区机关干部集体收看建军90周年阅兵式和建军90周年大会。结合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到中共丽水县委旧址(岱后)、北乡革命纪念馆、南乡革命纪念馆以及红军洞等地追访先辈足迹,开展红色主题教育活动。举办“莲都论坛”——国防教育专题辅导报告会,邀请国防大学专家作专题辅导报告。  二、“红色文化活动”重温历史。送文化进军营,举办“庆祝建军90周年军民鱼水情联谊晚会”,以歌曲、舞蹈、诗歌、小品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回顾峥嵘岁月,共叙鱼水深情。启动红色电影周活动,在各农村(社区)文化礼堂播放《南昌起义》《平原游击队》《上甘岭》等红色影片。举办以庆祝建军90周年为主题的老干部书画展,抒发爱国情怀。  三、“红色榜样选树”引领风尚。在《莲都新闻》《处州晚报》莲都专版等刊登“八一光荣榜”,公布2016年度莲都籍官兵立功受奖名单;在莲都发布、莲都宣传等公众微信号开设“榜样的力量”专栏,宣传莲都籍战士服役期间的优秀事迹。各乡镇、街道及相关部门利用电子显示屏、宣传栏等形式对本辖区立功受奖人员进行宣传。  四、“红色关爱服务”温暖人心。区领导在“八一”前带队到军分区、消防大队、武警中队、人武部等走访慰问,送上节日的问候和祝福。组织“小荷”志愿者看望老红军、老革命、老战士,送去慰问品,开展上门义诊,并免费提供整理内务、梳头、剪指甲等服务。〔丽水莲都区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第55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7年8月8日   【“最多跑一次”改革主题宣传③】 □浙江广电集团创新报道形态提升“最多跑一次”改革传播影响□湖州市立足“三个力”广泛宣传“最多跑一次”改革□杭州富阳区当好“三大员”助力“最多跑一次”改革□嘉善县发好“三种声音”奏响“最多跑一次”改革旋律□仙居县“三个广”全力助推“最多跑一次”改革□舟山定海区“三式”报道掀起“最多跑一次”宣传热潮    浙江广电集团创新报道形态提升“最多跑一次”改革传播影响   浙江广电集团紧紧把握省委、省政府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动向,在主要新闻栏目推出专题专栏,密集报道改革最新进展,充分展现改革最新举措。截至7月底,集团各宣传单位已累计播发相关报道510篇。  一、融媒体传播,提升报道影响。浙江卫视、浙江之声、公共新闻频道等推出《最多跑一次》专题专栏,深入报道各地市行政服务中心等部门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好做法。浙江之声推出大型新闻行动“最多跑一次,百姓有话说”,以群众感受为切入点,反映各地创新实践,展现改革带来的成果和变化。新蓝网紧密配合,共享新闻资源,实现融合传播,“中国蓝新闻”客户端共集纳原创自采稿件、集团广播电视频道的相关报道400多条,其中视频稿件占40%,点击量近100万,有效将内容优势转化为传播优势。  二、多部门协作,形成监督反馈。浙江卫视《今日评说》策划推出系列评论,为推动改革积极造势、献计献策。在浙江党政代表团赴上海考察期间,《今日评说》通过上海和浙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做法、效果等方面的对比分析,为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提供思考、建议。浙江卫视通过海采、热线电话、微信平台等多种渠道,及时反映百姓对“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切身感受。浙江之声面向社会广泛征集群众对改革的意见建议,收集汇总并及时向省政府督查室反映。6月起,组织记者随同省委省政府督察组到各市进行督查改革,推出系列报道《“最多跑一次”督查报告》。  三、讲浙江故事,拓展新闻上送。浙江卫视、浙江之声把我省“最多跑一次”改革作为今年上送新闻的一号工程,围绕改革推进关键节点、实际成效,加强选题策划、挖掘典型经验。截至目前,央视《新闻联播》播出我省“最多跑一次”改革单条报道3篇,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新闻与报纸摘要》等栏目播出28篇。如7月16日央视《新闻联播》播出单条报道《浙江:改革实践中“两学一做”》,报道了我省在“最多跑一次”改革实践中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浙江广电集团供稿〕  湖州市立足“三个力”广泛宣传“最多跑一次”改革   湖州市多措并举做好“最多跑一次”改革宣传工作,有效扩大政策“影响力”,提升宣传“说服力”,增强舆论“监督力”。  一、浓墨重彩,融合传播,扩大政策“影响力”。在全市各媒体平台重要版面、时段、页面开设“最多跑一次服务加速度”“窗口体验跑一次”等专栏,刊播《市场监管多个办事项目“最多跑一次”》《人少跑,让信息跑起来》等报道180余篇,全面报道全市以“六个凡是”“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等持续提升“最多跑一次”和“零上门”比例的创新举措。组织“两微一端”新媒体开设《最多跑一次记者陪你跑》专题专栏,集纳整理推出相关文章130多篇,总浏览量达8万余人次。  二、多元解读,讲好故事,提升宣传“亲和力”。深挖基层企业、群众、干部在“最多跑一次”改革中感受到的变化,推出《警察故事:最多跑一次简化手续提升服务》等报道一批纪实报道。发挥动画、视频、图表等新媒体特色推送互动报道,向群众诠释“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政策元素、实践故事、改革成效,如以表格形式展现“当前需要相对人到现场的次数”“年内实现‘最多跑一次’事项”等内容,实现“一张表格管到底”。  三、媒体牵头,加强互动,增强舆论“监督力”。及时公布市级部门“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通过浙江政务服务网、湖州日报、湖州发布等多种途径公示承诺。湖州晚报与“湖州市行政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合作,及时向市民发布“最多跑一次”“零上门”服务等信息。开设电视问政《百姓考场》,邀请相关部门的一把手和100名市民代表同台交流,直面“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倾听群众意见建议,提出整改举措。以“快了还是慢了”为主题,推出媒体记者窗口体验报道,开设“群众呼声”“部门回应”等专栏,助推改革深入。〔湖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杭州富阳区当好“三大员”助力“最多跑一次”改革   杭州富阳区充分发挥媒体力量,主动当好“三大员”,全力助推“最多跑一次”改革落地落实。  一、当好“服务员”,群众办事“零上门”。通过富阳日报、富阳广播电视台、富阳发布和富阳新闻网等官方媒体渠道,及时公布各行政部门“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全面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官微同步开通工商、税务、土地等网上行政服务窗口35个,逐步实现网上申报、网上受理、网上审核、身份认证、电子签章、电子归档等全程电子化服务,目前已有91.33%便民事项实现“零上门”。  二、当好“协调员”,为民服务“接地气”。区属媒体开通“最多跑一次圆桌论坛”,邀请普通群众、企业负责人加入到评议队伍,截至目前,已举办圆桌论坛13期,参与部门13个、参与群众代表260人次。在各新闻单位微信公众平台上开通“最多跑一次”网络评议窗口,直接听取市民建言。推出“最多跑一次”新闻热线,共收到网民各类意见建议132条,其中86条已全部解决,46条部分解决。  三、当好“监督员”,问题整改“落地快”。宣传部会同督查室、纪委、组织部等10个单位,成立舆论监督栏目运行领导小组,推出每周6期的“聚焦一线”舆论监督栏目,对“最多跑一次”等改革开展情况进行媒体监督,目前共曝光“最多跑一次”问题12件,整改率为100%,整改时间基本不超过一周。〔杭州富阳区委宣传部供稿〕  嘉善县发好“三种声音”奏响“最多跑一次”改革旋律   嘉善县统筹政府、媒体、群众三方声音,注重宣传互动,凝聚思想共识,奏响“最多跑一次”改革动听旋律。  一、“解读+破题”,提振信心,政府先发声。组建由行政审批部门、党团员志愿者等组成的宣传团队,深入村、社区展示“最多跑一次”项目流程,向群众解答政策疑惑,切实提高知晓率和使用率,受众超过1.5万人次。打造“升级版”政务服务热线,快速处置和解决群众身边关于改革存在的问题,开通网络、短信等多种受理方式,实行7×24小时工作制,全天候受理回应群众诉求。成立专项民主监督组,通过深入调研、实地考察、随机暗访等方式开展民主监督。  二、“蹲点+报道”,立体宣传,媒体齐发声。在报纸、电视、广播等主流媒体开设“红色代办员”“嘉善新速度”等“最多跑一次”专题专栏,推出改革系列专题报道,及时准确发布改革信息、政策解读和基层反响,相关报告在“嘉善发布”、IN嘉善APP等两微一端转发,单条阅读量最高超过5000人次。组织记者到一线进行蹲点采访,在浙江日报、嘉兴日报·嘉善版等刊发《“示范点”成长记》《嘉善县“五步走”深推法律援助“最多跑一次”工作落地》《不动产登记“最多跑一次”实施》等文章,宣传嘉善“最多跑一次”典型做法。  三、“线上+线下”,增加互动,群众愿发声。在“嘉善发布”“最嘉善”微信公众号、IN嘉善APP,嘉善新闻网等开设互动专栏《你对“最多跑一次”有何意见建议》《“最多跑一次”等你来提问》,广泛征集社情民意200多条,邀请发改、社保、市场监管、国土、公安等部门主要领导参加《问政面对面》访谈对话节目,逐条回应,整改落实。在主要街道、广场、超市等人群密集处播放视频、设置宣传栏、发放资料等,已发放“最多跑一次”折页等1万余份,在各窗口单位设置意见箱、留言簿,征求“最多跑一次”改革相关建议意见300多条。〔嘉善县委宣传部供稿〕    仙居县“三个广”全力助推“最多跑一次”改革   仙居县落实“广而告知、广泛参与、广纳民意”三大举措,全力助推“最多跑一次”改革。  一、广而告知,多样化宣传推进改革事项“跑起来”。在仙居电视台开设“聚焦改革”特别栏目;广播台开播“五点半说改革”,特邀改革职能部门采访录制,已播出33期;《仙居新闻》开辟“一把手亮承诺‘最多跑一次’”理论栏目,推出《我县行政审批事项标准化文本编制助力“最多跑一次”》等评论文章52篇。“仙居发布”每天一期持续推送转载人民网、浙江日报等解读“最多跑一次”的政策文章,总阅读量10万+。在城市广告栏、LED广告屏大量展播“最多跑一次”宣传短片,每天播出时长2小时以上。  二、广泛参与,多角色融入助力办事流程“少下来”。加强“办事前告知”,在仙居新闻网、仙居发布推出漫画版图解办事指南,以二维码形式广泛推送办理部门微信,方便群众咨询。深入挖掘和群众关系密切、改革推进力度大的改革典型进行长期追踪报道,推出“最多跑一次,局长亮承诺”活动、“最多跑一次”改革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等。将“慈孝仙居”社会信用体系纳入“最多跑一次‘红黑名单’”制度建设,对纳入“黑名单”的失信者从严审核,不适用“最多跑一次”改革创新制度。  三、广纳民意,多渠道倾听倒逼职能部门“听进去”。建立“最多跑一次”新闻督察反馈制度,从5月到12月,持续31周开展督查批评报道,由县委常委每周轮流督办。推出“一站式”集成服务体验活动,通过明查明拍、实地暗拍、现场录制的形式,不定期邀请两会代表、普通市民跟随体验服务,目前已进行6次全程体验活动。通过“仙居发布”、仙居新闻微博、仙居手机报等渠道推出民意征集反馈活动。〔仙居县委宣传部供稿〕  舟山定海区“三式”报道掀起“最多跑一次”宣传热潮   舟山定海区紧抓重点、谋划在前,全方位、立体化、多维度做好“最多跑一次”改革宣传工作,着力提升社会知晓率、群众参与度。  一、组团式媒体报道。邀请人民网、光明日报、文汇报、浙江日报等中央、省级主流媒体深入开展“最多跑一次”经验报道,推出《舟山定海“最多跑一次”改革显成效》《定海地税跑出“加速度”》等一批重点报道。组织市、区两级新闻媒体深入审批办证中心窗口单位,全程跟进“老百姓办事不出岛”等现场服务,联动开展采访报道。区新闻中心全媒体以一周一期的频率重点推出“最多跑一次”之“一把手”访谈系列报道,截至目前已刊出8期。各级媒体累计刊播定海“最多跑一次”相关报道150余篇。  二、全域式网络推广。在定海新闻网、“定海山”微信公众号、“定海即时报”等新媒体平台开设“最多跑一次”系列专题,刊发推送“不动产一窗式办税”等改革进展及成效60余篇,推出企业主、群众等访谈类节目8期。推出“最多跑一次”网上服务专栏,梳理出“老年人优待证办理”“就业失业登记”等定海区前30项高频事项目录、办理时限、网上办理服务情况等,方便群众在新媒体平台查询。依托“无限舟山”APP及其微信公众号平台,制作定海“最多跑一次”“无限通”专页,并提供手机菜单式自助服务。  三、网格式社会宣传。制作“最多跑一次”主题音频公益广告20期,在舟山广播电台《97早高峰》《快乐晚高峰》等栏目进行高频滚动式播放;开设《志在必得》听友互动栏目,开展“最多跑一次”相关知识互动式有奖竞猜活动。精心制作“最多跑一次”改革宣传动画,设计个人办事流程今昔对比等故事情节,生动融入“最多跑一次”政策与办事指南,在城市公交移动电视等进行广泛投放。制作发放“最多跑一次”宣传册6000册,组织网格工作组深入11个镇(街道)、110个社区开展面对面宣传,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家喻户晓。〔舟山定海区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 第57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7年8月17日 【工作交流·打造万亿级文化产业③】 按:全省文化产业发展大会召开后,全省宣传文化系统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会议精神,特别是袁家军省长和葛慧君部长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切实助推全省文化产业实现大发展大繁荣大提升,着力打造万亿级文化产业。现将各地各部门学习宣传贯彻情况分期刊登如下。        杭州市打好“1236”组合拳深入学习贯彻全省文化产业发展大会精神   全省文化产业发展大会召开后,杭州市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多层面传达学习贯彻大会精神,专题部署下阶段工作。  一、制定下发一份专项文件。认真梳理现有文化产业相关政策及落实情况,结合杭州实际,制定《关于提升文创产业首位度,推进国际文化创意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从市场主体培育、重大平台搭建、人才队伍建设、国际交流合作、要素资源保障等入手,为杭州文创产业发展提供更为精准的政策支撑。  二、全面启动两个规划制订。按照全省文化产业发展大会关于“之江文化产业带”“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要求,全面启动两个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特别是高起点规划之江文化产业带,力争将之江文化产业带建成上规模、高品质、全国一流的文化产业大平台。  三、组织召开三场专题会议。8月11日,召开市委宣传部部务会议,传达学习大会精神,对全面贯彻落实大会精神作出专门部署。市委常委会于近期专题听取关于全省文化产业发展大会精神和杭州市贯彻落实意见的汇报,明确下一步重点工作任务。适时召开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大会,总结提炼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经验,部署下阶段重点任务,动员和推进两大文化带建设。  四、重点落实六大工作举措。对标文化浙江建设和打造万亿级文化产业的目标要求,全面落实全省会议的决策部署,重点围绕优化服务保障、突出发展重点、壮大企业主体、深化融合发展、强化人才队伍、提升国际化水平等六个方面,进一步发挥杭州文创产业在全省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核心引领作用。〔杭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宁波市制定“任务书”迅速落实全省文化产业发展大会精神   8月16日,宁波市召开全市各区县(市)、相关部门、市属重点文化企业参加的专题会议,传达学习全省文化产业发展大会精神,制定“任务书”,确定“时间表”,推动宁波成为全省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一、抓好“两个重点”推动“一都三城”建设。一是抓好重点项目落地。制定“影视之城”“音乐之城”“书香之城”系统化设计,加快建立影视产业链上下游资源联动协作机制,打响“宁波影视文化产业园区”品牌;加快推进宁波文创港、宁波音乐港等文化地标项目建设,协调做好世界房产锦标赛(WTCC)、国际汽联中国锦标赛(F4)等国内外重大文体项目运营。二是抓好重点企业带动产业发展后劲。一手抓深化重点国有文化企业改革,加快推进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全市资源整合、组建宁波广电传媒集团、市演艺集团业市场化改革等工作;一手抓壮大重点民营文化企业力量,引导民营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完善重点文化企业上市梯队建设,依靠资本市场加快文化产业新龙头企业培育。  二、推进“三个创新”力促产业改革突破。一是以创建国家级文化金融合作示范区为目标,加强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力度。完善甬股交易中心、文创银行等多种文化金融资源对接支持文化产业的体系,组织开展“文化金融走一线”活动。二是以获评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为契机,深化文化产业供给侧改革。加快推动智慧文化社区建设,实现数字文化资源“一站式”服务。三是以创建国家级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和“文化保税区”为目标,大力发展保税文化产业和对外文化贸易。  三、搭好“五个体系”夯实工作基础。一是完善产业扶持政策体系。健全金融、财税、土地、规划、人才、进出口等相关政策,精准施策狠抓落地。二是建设产业园区培育体系。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政策落地,推进各项资源要素向文化产业园区集聚。三是优化产业统计监测体系。研究完善《宁波市文化创意产业统计监测方案》,扩大文化产业基础数据库。四是构建提升产业交流展示体系。利用宁波文博会等一系列品牌文化活动,搭建文化产业交流合作。五是充实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体系。加强文艺大师工作室、文艺家工作室等平台载体建设,推出“青年文艺之星”“文化艺术新秀”老艺术家传帮等人才工程。〔宁波市委宣传部供稿〕 温州市“四借四推”贯彻落实全省文化产业发展大会精神   8月17日,温州市召开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大会,传达学习全省文化产业发展大会精神,部署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速体质,加快建设国际时尚智城。  一、借“大拆大整”之力,推政府主导平台建设。加快推进文化特色小镇、重点文化产业园区、文化创意街区等平台建设,形成平台配套集聚优势,引领带动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加大对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广告试点园区、省级工业设计基地等平台的扶持力度。大力发展文化会展业,高规格高水准举办国际性、专业化的时尚秀、峰会、论坛、大赛等。  二、借创意设计之力,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强“文创+”与温州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加快推动文化与旅游、体育、金融、娱乐等产业融合发展。将文化元素融入制造业研发、产品设计、品牌策划、营销推广等环节,推动教玩具、印刷业、制笔业、工艺美术业等文化制造业转型升级,增强文化产品和服务竞争力。  三、借金融资本之力,推重点文化企业培育。加大成长型文化企业的扶持力度,推动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的小微文创企业向“四上”企业转变。加大金融对文化企业扶持力度,向金融、信贷、保险和各种投资基金推荐重点文化企业和项目。积极鼓励和支持文化企业并购上市,推动更多符合条件的文创企业加快股份制改造,引入产业资本,优化股权结构,在境内外上市融资。  四、借政策引导之力,推产业营商环境优化。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做到精准发力、精准保障、精准服务。下步将对全市各地近年来文化产业发展相关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专项调研和督查,全面梳理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对政策操作性不强的及时优化,对属地政府执行不到位的通报约谈,对企业发展扶持和推动不明显的及时调整。加大文创人才招引力度,提升整体环境对人才的吸引力。〔温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金华市“四个注重”贯彻大会精神推动影视产业全域化发展   全省文化产业发展大会召开后,金华市高度重视,于8月14日迅速组织开展专题学习,着手召开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大会,并立足自身优势,充分利用横店影视外溢效应,以“四个注重”推动影视产业全域化发展。  一、注重政策保障,优化产业环境。加快出台《金华市关于进一步加快影视产业繁荣协调发展的实施意见》《金华市区数字创意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意见》《金华市文化影视时尚产业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等文件规划,深化拓展浙江(金华)网络文化产业试验区试验内容,推动全市各地文化产业繁荣协调发展。  二、注重项目落地,提高合作实效。建立包括各县(市、区)和22个市直部门以及横店集团各分公司在内的联系人制度。建立文化影视、旅游、非遗、教育、网络科技等合作项目库,包括合作项目29项,PPP意向项目51项。推动亿博科技网络有限公司、金华唯见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与横店集团就在线娱乐直播、影视动漫、VR体验和游乐等合作项目的落地,加快横店影视制作有限公司金华漂牛创作基地等建设。  三、注重市场运作,形成多赢局面。注重运用市场机制,积极推进与横店集团战略合作项目尽早落地实施和可持续发展。如永康西溪外景基地与横店影视联动建立18个外景拍摄点和民国街道、剧院等室内摄影棚,年接待剧组300个以上、拉动消费近3亿元。  四、注重合作模式,不断复制推广。与横店集团形成操作性强、权责清晰、双方共赢的合作模式:影视基地加入横店影视服务中心拍摄基地联盟,由横店集团影视服务中心统一管理、统一运营、统一收费,各基地负责按照横店集团统一标准做好基地的运营管理和剧组接待工作。继续在兰溪、永康、武义、磐安复制推广该合作模式,挂牌运营横店影视金华市开发区汤齿老工业厂房拍摄基地等一批新基地,快速吸引省内外资金,提升服务效能。〔金华市委宣传部供稿〕 衢州市“四个聚力”提质增效贯彻落实全省文化产业发展大会精神   全省文化产业发展大会召开后,衢州市先后于8月14日、16日分别召开部务会议和全市宣传文化系统专题读书会,传达学习贯彻大会精神,以重点产业、重大项目、平台建设、融合发展为四大抓手,吹响衢州文化产业抓提质、促增效的“冲锋号”。  一、聚力重点产业,打造产业高峰。加快发展以文化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文化休闲娱乐业为核心的“三大行业”,深入实施全市文化产业“128工程”。挖掘区域特色文化资源,形成特种纸、根雕、黄玉、陶瓷、观赏石等五大优势产业集群,扶持发展影视传媒、数字内容、工艺美术、节庆会展等潜力产业。  二、聚力特色项目,构筑引进体系。依托优秀传统文化和区域特色文化资源,打造以针灸文化为卖点的全球康养文化中心、以“衢州有礼”为品牌的系列文化项目和横店影视城衢州影视拍摄副中心,加快重组整合一批文化龙头企业、引进和建设一批文化产业项目,不断构筑重大项目引进、培育、生成、融合生态体系。  三、聚力产业品牌,提升区域竞争。以南孔文化为主要内涵,做大做强以孔氏南宗家庙为核心的衢州儒学文化产业园区,推进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形成集观赏、体验、消费、设计、制造、交易于一体的儒学文化产业体系。推进花园258文创园区、水亭门文化创意街区建设,形成一批具有区域竞争力的产业品牌。  四、聚力融合发展,跨界深度转型。树立“文化+”“互联网+”思维,大力推进全产业文创化,重点推进文化与旅游、文化与科技、文化与金融等相关产业与重点领域的深度融合、跨界发展,重点培育衢州千懿、千山影像等文化内容生产的龙头企业,打造原创微电影、宣传片、短剧等制造基地,带动促进全市文化产业上规模上水平。〔衢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东阳市立足“四个融合”打造文化产业新高地   8月11日,东阳市委宣传部召开部务会议,专题传达学习全省文化产业发展大会精神;8月14日,组织全体机关干部召开专题学习会,立足“四个融合”积极探索文化资源效能最大化,奋力争当全省文化产业发展的探路者和排头兵。  一、立足精神与产业的融合。坚持价值引领,树立在文化范畴里发展文化产业的新理念。加大文化融合力度,将传承优秀文化精神贯彻到文化产品中。加大文化输出力度,借助“义甬舟”“义新欧”开放大通道,加大“走出去”步伐,提升本土文化对外影响力。  二、立足政策与服务的融合。对影视产业实验区的区域、权力、资源等方面进行再调整,寻求在管理职能、人才培育等方面的突破。对产业扶持政策进行补充调整,重点加大对省级立项的获奖影视作品给予奖励、在东阳取景拍摄的剧组给予补助、在东阳实质性落地的企业优先安排土地指标或给予房租补贴。创新配套服务,推进“横漂”广场、“横漂”创业特色街等项目建设。  三、立足重点与全域的融合。巩固和利用横店影视文化产业的龙头优势和溢出效应,进一步提升其辐射力和影响力。打造若干文化行业示范区,积极壮大“中国木雕城、卢宅古建筑文化创意街区、东白山生态休闲度假区、花园村”等产业第二梯队。制订《东阳文化产业全域化发展规划》,实现文化产业全区域布局、全领域覆盖、全方位联动、全产业配套、全社会共享。  四、立足传统与时尚的融合。加大对东阳特色本土文化尤其是东阳木雕、竹编、古建筑等招牌文化的传承发展,以“中国木雕城”和“东阳木雕博物馆”为中心,加快木雕工艺和古民居文化游发展,着力构建工艺品购物游和木雕工艺观赏文化游等线路。大力推进中国工艺美术(东阳)研究院和中国非物质文化传承基础建设,加快创建“中式木雕红木家具设计创意中心”。〔东阳市委宣传部供稿〕 象山县念好“三字经”贯彻落实全省文化产业发展大会精神   全省文化产业发展大会后,象山县立即召开部机关干部全体学习会和部务会议等,从“宣、谈、建”三方面入手,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全省文化产业发展大会精神热潮。  一、围绕“宣”字浓氛围。依托“象山发布”双微平台、“中国象山”新闻客户端,将大会精神转化为《做强文化产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等一批微文章、微简讯,扩大影响力。组建省文化产业发展大会精神宣讲队,25名草根名嘴分赴重点文化企业开展“大力推进文化+,做强万亿产业”宣讲活动60余场次。联合影视城管委会、经信局、工会等职能部门成立文企服志愿小分队,及时传达会议精神和文化产业扶持政策。  二、围绕“谈”字重发动。在全县范围开展“提升竞争力、培育新动能”大讨论活动。发挥文化届人士联谊会作用,健全“微沙龙”活动机制,每月组织文化企业家、技术骨干、文化专家参与讨论文化产业发展话题。在“象山港”网站设立文化产业网页专版,开设网上会客厅和“微论坛”,定期发布“文化产业政策解读”“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你心目中的文化+”等微话题,与网民互动进行沟通交流、意见征求,超过5000网民参与,讨论数达600余条。  三、围绕“建”字搭平台。充分发挥地方优势,紧抓“平台创新、产业集聚、有效供给”三大主线,助推文化产业平台建设迈上新台阶。整合创意动漫、海洋文博、体育休闲等产业资源,启动影视文化产业配套园、盐文化休闲园、文化产品创意园和航天科幻城等4个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加快推进渔旅主题街区、山海湖休闲主题街区和美食主题街区等3个文化街区建设;以省级特色小镇——星光影视小镇创建为载体,通过组织架构网格化、影视合作国际化、影视场景市域化、影视拍摄数字化等举措,打造象山影视城为集影视旅游、影视制作、艺术众创与影视创作基地等于一体的影视旅游特色小镇。〔象山县委宣传部供稿〕 嵊州市“一三五十”四步曲谱好文化产业发展篇章   8月14日,嵊州市召开专题部务会议传达学习全省文化产业发展大会精神,深入挖掘文化特色,着力奏响“一三五十”四部曲,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  一、建设“一”条剡溪文化产业带。深入挖掘唐诗文化、越剧文化等地域特色鲜明的非遗文化,建设以金庭观——华堂古村——施家岙村为主线的“剡溪唐诗之路”文化旅游带,有效带动沿途以仿古家具生产为主的黄泽镇、非遗成果交流交易为主的艺术村、戏剧服装生产为主的渔溪村、佛事用品制作为主的甘霖镇等民间工艺产业发展。  二、打造“三”个文化产业集聚区。以“六大工程”为主要抓手,全力打造越剧文化传承示范区。立足“中国领带之乡”产业优势,融入现代科技和创意设计时尚元素,全力打造领带服饰戏剧服装产业集聚区。依托高端创意设计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三、推进“五”个特色文化小镇。以“文旅融合”的思路,着力打造全省第一个以越剧为主题的特色文化小镇——越剧小镇。打造集时尚产业、时尚文化、生态游憩等于一体的领尚小镇。依托书圣王羲之归隐地、墓葬地、后裔集聚地、千年古村古寺留存地等资源优势,打造书法朝圣地——书法小镇。立足嵊州生态、自然及人文资源,打造温泉养生小镇。深入挖掘历史民俗文化和农耕文化,以休闲旅游为重点,打造飞翼农业休闲小镇。  四、培育“十”大特色文化产业。发挥嵊州丰富文化资源优势,着力培育和发展领带服饰、越剧演艺、越乡文旅、动漫游戏、根雕竹编、包装设计、会展产业、创意家居、数码电声、戏具服饰等十大越乡文化产业,打造百家文化企业。围绕十大文化产业制定完善扶持政策,开展文化产业目标考核。积极推动“银艺合作”,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对市文化产业促进会、国家级、省市级大师、艺术家予以3亿元授信扶持,注入资本活力。完善人才培育体系,采用师徒传帮带、选拔进修、校企合作等形式,逐步建立一支6000多人的“梯队式”文化创意人才队伍,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嵊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仙居县“四大实招”推动全省文化产业发展大会精神落地生根   全省文化产业发展大会召开后,仙居县于当晚立即召开专题学习会,传达学习会议精神,部署“四大实招”力促大会精神落地生根。  一、规划引领,绘就文化产业蓝图。将文化产业与健康、旅游产业一同列为十三五期间“三大百亿产业”,精心谋划出台推进大文化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建立大文化产业发展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快仙居中国工艺礼品文化创意产业园、神仙居绿色文化创意产业园,以及仙居县工艺礼品特色小镇建设,优化全县文化产业发展架构,推动实现产业升级。  二、整合资源,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坚持“文化+”“互联网+”驱动,出台文化创意(工艺礼品)产业转型升级方案,整合10多个职能部门力量成立帮扶团,推动传统工艺礼品行业与新兴文化创意产业有机融合,借助文化元素推动传统块状经济向智慧产业发展。  三、项目推动,加快新兴产业落地。建立文化产业项目库,加大招商力度,积极推动重点文化产业项目落地。加快下汤遗址文化公园、工艺礼品特色小镇和非遗小镇建设,做大节庆旅游。重点发展影视基地项目,强化与横店、象山影视城的对接,建立一批以仙居历史文化、山水风光资源为特色的户外影视拍摄基地,打造“全域影视文化基地”。  四、人才驱动,助推文化产业腾飞。大力实施“千人计划”“500精英”等人才计划,鼓励企业引进各类研发、设计等专业人才和团队,对优秀创意人才给予重奖。加强与清华美院、中国美院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境内外顶尖工业设计公司对接,着力推动高端设计产业发展。〔仙居县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第58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7年8月18日   【工作交流·文明创建②】 □湖州南浔区“三抓三推动”打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攻坚战□诸暨市“五大行动”全民共创全国文明城市□金华婺城区“三个全面”扎实推进文明城市创建□衢州柯城区“加减乘除”四法助力文明城市创建□温岭市以“三战”促“三改”全力推进文明创建 【工作动态】 □杭州临安区“四个主动”提升新闻舆论引导能力□海盐县三处着力全面提升“春泥计划”实效【工作交流】  湖州南浔区“三抓三推动”打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攻坚战   湖州南浔区紧紧围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要求,对标对表、全面排查、补齐短板,形成长效管理机制,优化城市管理,提升市民文明素质。  一、全力攻坚抓创建,推动“一处文明”变“处处文明”。一是全面“治脏”美环境。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攻坚行动,集中整治中心城区农贸市场、老旧小区、背街小巷等,清理卫生死角700多个,清除“牛皮癣”5000余处。二是全力“治乱”优管理。全面排查整治小餐饮店,督促整改880家,立案查处31家。集中开展整治占道经营、流动摊贩和违章停车等26次,累计发放《责令改正违法行为通知书》《询问通知书》7600余份。三是全域“治差”促发展。重点整治镇区农贸市场、沿街店铺、老旧小区和两路两侧等薄弱环节,共拆除违章搭建44.25万平,整治乱占道1031处。  二、突出惠民抓创建,推动“外在文明”变“内在文明”。一是以志愿服务推动道德实践。开展“千名志愿者上街头·美丽南浔你我共建”系列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各行业50支志愿者队伍1000多人在中心城区和镇区主要交通路口开展文明劝导活动。二是以公益宣传提升文明理念。规范提升户外公益广告,新增交通路口遮阳棚公益广告50个,灯箱、道旗和指路牌1000个,工地围墙、围挡彩绘5000平方米,发放公益广告桌牌、桌贴和海报7000个。三是以加强监督提升创建成效。区人大、政协等部门组织开展联合督查调研5次,协调落实整改责任。  三、坚持长效抓创建,推动“一时文明”变“时时文明”。一是编制“一张网格”。实行网格化创建管理机制,成立“一长四员”网格队伍。落实区领导联系文明创建机制、“路长责任制”和督查通报机制等,全区71个区级单位认领中心城区所有街巷,常态化开展文明劝导、志愿服务和宣传发动等活动。二是开展“双向监督”。在区级媒体开设文明创建“曝光台”“不文明随手拍”等平台,曝光不文明现象54次,区委督查办针对相关问题下发督查交办单,严格落实整改责任。三是落实“四张清单”。以问题清单、整改清单、成效清单和提升项目清单为抓手,全面清查“问题清单”1661个,抓好整改清单的“回头看”,并通过“成效清单”“提升项目清单”激发部门积极性,形成全区创建“一盘棋”格局。〔湖州南浔区委宣传部供稿〕   诸暨市“五大行动”全民共创全国文明城市   诸暨市实施领导包干、党员示范、志愿服务、环境整治、全民共创“五大行动”,奏响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最强音。  一、领导包干成为最强带动。建立领导包干推进机制,由32名市四套班子全体成员担任重点路段、社区、市场、城中村的“网格长”,牵头负责区域创建工作,每周开展一次督查,每月听取汇报、协调问题,合力破解乱停车、乱堆放、“顽疾”。截至目前已召开协调会42次,解决问题300多个。  二、党员示范成为流动风景。组织“文明出行我先行”活动,全市6万余辆公务车、公交车、出租车、党员干部私家车全部张贴“文明出行”标识,签订“文明出行我先行”承诺书。开展“清洁家园 爱国卫生日”活动,固定于每月最后一个周六上午,2.2万名机关干部、党员到村、社区开展清洁卫生行动,创建办联合纪检监察组进行督查通报。  三、志愿服务成为最美风尚。开展“门前三包”文明劝导行动,对重要区域进行“门前三包”志愿服务巡查,对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改正,参加志愿者7000余人次。对村(社区)1万多名志愿者分批培训,建立志愿者、楼群组长微信群,发动广大志愿者参与清洁楼道、文明劝纠,检查单元1.8万个,参与文明劝纠6.5万人次。  四、环境整治成为全城行动。紧盯薄弱环节,投入2.4亿元开展封闭式小区整治、城区环境卫生及背街小巷整治、学校及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小餐饮农贸市场及周边整治等十大专项整治。投入15.1亿元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和文明集镇创建,枫桥“平安小镇”、大唐“袜艺小镇”、山下湖“珍珠小镇”、店口“智造小镇”等21个镇乡已全面完成,形成“一镇一特色”文明品牌。  五、全民共创成为文明公约。市级新闻单位开设12个文明创建专题专栏,设置“文明曝光台”,对创建短板和不执行、慢执行等问题进行曝光。组织“文明随手拍”摄影摄像大赛、“文明导航员”“十大不文明行为”评议等活动。利用微博微信、建筑围挡、电子显示屏、出租车、公交车、宣传栏等载体强化宣传,形成人人支持创建、人人参与创建浓厚氛围。〔诸暨市委宣传部供稿〕  金华婺城区“三个全面”扎实推进文明城市创建   金华婺城区对标省级示范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迅速行动,重拳出击,以“三个全面”举措扎实推进省示范文明城区创建。  一、全媒聚焦浓氛围。在《今日婺城》、婺城新闻、婺城发布、婺城新闻网等全媒体矩阵开设《身边好人》《文明走笔》《德耀婺城》等创建专栏8个,刊发正面报道96篇,常态刊登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形成全民创建共识。印制发放主题宣传海报13000份,制作公益广告牌34块,新增公益广告位80处,制作主题墙绘3400平方米,营造“文明赶考”浓厚氛围。  二、全域一体聚合力。组织全区54个职能部门、53个街道(社区)召开创建动员会,成立市容环境、交通秩序、社会隐患、生态环境等5个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组,创新方法解决创建热点及难点问题,如探索实行共享单车划线停发制度根治“停放乱象”;探索实行公交车、出租车、私家车分级管理制度,联合FM94.2开展“文明公交线路”“红旗出租车”“最美私家车”系列评选;组织机关干部、青年志愿者等分批定期参与文明礼让斑马线活动等。深化文明楼院、家庭、班组、窗口等文明细胞创建活动,增强群众幸福指数。  三、全程督考细落实。通过全方位监督保证创建工作各项任务措施落到实处。落实专门监督,实行创建工作“一把手”负责制和创建责任单位目标责任制,逐级签订《创建目标责任书》,组成专门督查小组,下发《督查通报》15期,查摆整改问题128个。发动群众监督,成立以青年志愿者为主的城市文明督导团,畅通监督渠道,及时督促整改群众反映问题。开展媒体监督,在婺城发布开设日播栏目《读城记》,目前已推出21期,组织记者暗访直击文明创建热点、难点问题,褒扬先进典型、推介创新举措、曝光陈规陋习、剖析创建难题,并全面跟进落实整改。〔金华婺城区委宣传部供稿〕  衢州柯城区“加减乘除”四法助力文明城市创建   衢州柯城区以文明城市创建“加减乘除”为抓手,凝聚全民参与强大合力,筑牢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根基。  一、打造阵地做“加法”。在窗口单位、乡镇(街道)、社区办公场所、文化活动中心等区域增设公益宣传广告,全区共更新宣传橱窗、LED屏等公益广告5200多处,设置墙体公益广告3.6万余米,发放主题宣传海报22万多份,覆盖群众20余万人。打造示范楼道、示范街巷、示范小区、文化公园等五类文明示范点30个。  二、疏堵结合做“减法”。组织交通、住建、市场监管、综合执法等部门力量,对乱停乱放、乱堆乱放、占道经营、乱闯红灯等不文明现象进行专项整治,“减”掉问题死角。全区累计规范占道经营362起,劝导流动摊307起,现场教育纠正乱停车5200余起,纠正乱堆乱放、乱倒垃圾、乱搭乱建等行为1万余起,清理“牛皮癣”5万多条,取缔小型广告牌5240处,环境面貌有效改善。  三、整合资源做“乘法”。利用“志愿汇APP”发起创文志愿行动,招募党员志愿者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先后开展以“文明城市创建我们在行动”为主题的“我为柯城美颜”“垃圾分一分 生活美十分”“美丽集镇 文明护航”“千名党员创建先锋行”“党心伴童心、携手创文明”和创文文艺巡演等创建活动130多次,发动志愿者6.7万余人次。  四、建章立制做“除法”。将全区38个社区、32个村、3个管委会划分为创建责任包干区块,由35位县处级领导、63个部门责任包干到点,乡镇(街道)、村(社区)分别落实专人负责。区创建办对各街道、乡镇集镇环境卫生、宣传氛围进行常态化督查,下发交办单217张,解决问题600多个,实现创建工作从突击治理向日常监管转变。〔衢州柯城区委宣传部供稿〕  温岭市以“三战”促“三改”全力推进文明创建   温岭市发起公众场所陋习、交通陋习、陈规陋习三大歼灭战,以公众文明素养提升为支点,推动文明创建大踏步。  一、向公共场所陋习宣战,促卫生习惯改变。开展“垃圾不落地,温岭更美丽”活动,各部门近百支志愿者队伍划定责任区块,每月至少两次开展志愿保洁活动。开展环境整治评比,组织每周一次环境整治集中行动,每月一次环境“最美村、最差村、进步最快村”评比,每季一次“温岭蝶变”擂台赛。实行环境文明积分制管理,以各行政村村民小组为单位,积分与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挂钩。  二、向交通陋习宣战,促出行习惯改变。开展“做文明有礼的温岭人”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组织超过5万名交通志愿者到城区主要路口开展“5+2”模式交通安全劝导工作。开展“四带头、四通报”,即公务车、出租车、公交车、机关干部私家车带头礼让斑马线,对不礼让的四类车辆发文通报和媒体曝光。设立“交通陋习曝光台”,每月评选“交通十大陋习”和“十大不文明交通行为集中区域”,确定为下月整治重点。在市区增设监控抓拍点位,共抓拍并处罚不礼让斑马线行为17560例。开展行人、非机动车以及违法停车专项整治,现场查处346例。  三、向陈规陋习宣战,促婚丧习惯改变。深化开展婚丧礼俗规范整治,创新建立“一人一档”制度,事先两提醒,事中两巡查,事后一回访。配套健全研判巡查制度,组建覆盖市、镇、村三级婚丧事信息员队伍,进一步健全婚丧户信息通报、事前介入、监督管理等工作的信息沟通机制,实施“及时通知,及时回应,及时整改,及时反馈,及时答疑”的“五及时”制度。将文明婚丧的具体内容写进村规民约,组织群众对文明婚丧开展大讨论,开展民主恳谈、乡风评议等,群众传统婚丧观念有效转变。〔温岭市委宣传部供稿〕  【工作动态】杭州临安区“四个主动”提升新闻舆论引导能力。杭州临安区积极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舆论环境、媒体格局、传播方式等方面融合发展,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舆论支撑和良好舆论氛围。一是主动围绕重点工作策划,成为深度宣传服务器。围绕“最多跑一次”、小城镇综合整治等中心工作,策划推出“最多跑一次”“剿灭劣Ⅴ类治水争上游”“美丽临安,幸福之城”“‘撤市设区’系列报道”等10多个专栏,开展深度专题宣传,营造有力推动中心工作的舆论氛围。二是主动创新建设性舆论监督,成为中心工作助推器。全力办好《今日关注》和《深度630》两档舆论监督类栏目,以城中村改造工作为例,《深度630》推出系列专题报道反映老百姓对城中村改造的迫切愿望,《今日关注》对抢种抢建反面典型和相关部门强有力执法行动及时曝光并跟踪报道。三是主动应对突发事件报道,成为舆情信息灭火器。建立《临安市突发公共事件和热点问题网络舆情应急管理工作预案》,有力地促进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社情舆论的妥善处置。四是主动拓展新媒体阵地,成为主流媒体扩声器。整合新闻媒体资源,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近期临安广电手机台测试上线,设置六个类别24个版块,截至目前注册用户已超10100人,总访问量超44万次。〔杭州临安区委宣传部供稿〕   海盐县三处着力全面提升“春泥计划”实效。一是着眼“增”与“固”同步,完善阵地网络。在各村文化礼堂均标配“春泥学堂”“春泥书屋”“春泥活动室”基础上,在全县镇(街道)、村(社区)因地制宜建设家庭活动点1607家,搭建示范户家庭点、家庭农场点、道德模范家庭点、大学生志愿者点等互联互动的“春泥计划”阵地网络。二是着眼“管”与“送”结合,健全实施机制。为每个村文化专职管理员开展岗前“春泥计划”专项培训,配套“春泥计划”专项考核。联合县教育局组建“教师春泥志愿服务队”,帮助指导各村开展“春泥计划”活动。联合县内外文明单位与行政村开展“春泥计划”专项结对定向定期送活动。三是着眼“全”与“特”协调,丰富活动项目。对全县各村年度“春泥计划”活动安排和内容设计进行公开展示,因地制宜精心设计活动内容,打造“春泥”活动品牌,如澉浦镇“重走新四军抗日路”红色教育系列、沈荡镇“保护水源地”环保活动系列、武原街道“桂之韵”志愿服务系列等品牌活动持续多年,口碑颇佳。启动“关爱候鸟”行动,推出“看县城新貌,过快乐暑假”“候鸟快乐大本营”“春泥军事夏令营”三项活动,保障每一名新居民子女参与“春泥计划”。〔海盐县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第59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7年8月21日   【工作交流·打造万亿级文化产业④】  嘉兴市三强举措贯彻落实全省文化产业发展大会精神   嘉兴市于8月14日召开全市文化产业领导小组会议,传达学习全省文化产业发展大会精神,认真研究谋划,部署有力举措,推动全市文化产业持续快速增长。  一、强顶层设计,优化战略引领。强化组织领导。召开政府部门、基层组织、文化企业等四个不同层面的座谈会,认真传达学习全省文化产业大会精神。召开全市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扩大)会议,研究推进全市文化产业发展重点工作。强化政策引导。制定出台《关于推进文化产业跃升工程的实施意见》,并形成财税、金融、人才等方面政策细则。试点推进文化企业“归下转归上”工作,集中力量发展创意设计产业。强化绩效考核。完善市文化发展指数考核办法,提高权重占比,强化考核责任。  二、强主体培育,激发产业活力。深化接轨上海。积极利用嘉兴作为浙江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的独特优势,抢抓上海优质文化产业溢出时机,争取更多优质项目转化落地,努力成为浙江红色文化产业的引领之地、上海时尚文化产业的承接之地、长三角旅游文化产业的集聚之地。深化主体培育。做大做强国有文化企业,打造嘉报、嘉广、电影集团等大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探索成立嘉兴市文化产业投资集团公司,加快推进江南传媒、嘉兴国际文化产业园区等平台建设。深化人才引育。制定《嘉兴市文化产业人才遴选办法》,加大文化创意人才、专门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基层文化人才培养力度和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挖掘民族民间艺人,健全用人和分配机制,打造人才聚集高地。  三、强转型升级,实现融合发展。突出产业升级。依托互联网、新媒体、高科技手段,向多元、现代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增加产业附加值与竞争力。突出跨界融合。围绕多产融合目标,丰富文化内涵促进旅游产业转型,推动文旅产业加快发展。突出消费主体。加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培育适应互联网、移动终端等载体的消费市场,有效拉动网络音乐、动漫游戏、电子图书、健康体育等文化消费。〔嘉兴市委宣传部供稿〕  绍兴市以“1+4”举措贯彻落实全省文化产业发展大会精神   全省文化产业发展大会召开后,绍兴市先后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和市委常委会专题传达学习大会精神,研究提出建设“一条文创大走廊”和“四个一批”工作举措,扎实推进全市文化产业发展。  一、坚持发展导向,完善出台一批产业政策。加强政策保障,出台一批操作性、针对性强的政策举措,完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体系。加快促进绍兴文化资源要素产业转化,重点以“文化+”形式推动黄酒、纺织、珍珠、袜业等绍兴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坚持以新兴文化业态培育为导向,推动全市工艺美术、影视演绎、名人资源等要素集聚,扶持发展网络文学、内容影视、动漫游戏、数字教育等数字内容产业。  二、分层实施推进,培育壮大一批市场主体。着力开展“两工程一计划”行动,分层引进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实施“重点文化企业塑强工程”,打造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综合性文化企业集团,助推挂牌上市、做大做强;实施“成长型文化企业扶优工程”,在政策、资金、人才、社会保障等方面为成长型企业提供支持和帮助;实施 “文化类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降低社会资本进入门槛,支持“专精特新”中小微文化企业发展。  三、强化督查引导,落地建设一批产业项目。深化项目招商,对重大项目采取“一事一议”引入机制,深化与大型国企和特色民企的对接,重点引进一批特色文化产业项目。完善项目推进机制,实行“储备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的项目建设模式。完善项目建设考核机制,建立项目推进情况月度通报和季度分析制度;健全项目推进调处机制,切实推动产业项目落地。  四、加强顶层设计,打造一批产业集聚平台。积极布局“创意+影视”“时尚+纺织”“文化+古城”“湿地+养生”“青瓷+动漫”等一系列绍兴特色产业基地,推动各区、县(市)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发展基础,推进文化产业园区、文化小镇、创意街区等建设,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布局合理、特色鲜明、设施齐全、服务完善的文化产业集聚区。〔绍兴市委宣传部供稿〕 台州市“三个有”贯彻落实全省文化产业发展大会精神   全省文化产业发展大会召开后,台州市委常委会8月17日专题传达学习,拟于9月召开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大会,全面学习贯彻全省会议精神。  一、突出宣传引领,凝聚有导向的发展共识。坚持“以文化人”价值导向,深入实施“唱响台州”四大新闻宣传行动、“自信台州”网络正能量传播工程、“魅力台州”对外传播工程,着力增强台州文化自信。新闻媒体做好文化产业发展形势任务、政策解读、典型宣传等报道,在市县主要新闻网站、商业网站开设专题专栏,策划推出“文化台州”等系列全媒体新闻宣传行动,编发《文化台州》系列专刊,宣传展示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动态、重点企业(园区)和先进地区经验。  二、坚持项目带动,搭建有优势的产业平台。因地制宜培育区域文化产业品牌,加快推进以葭沚泾文化长廊、台州影视文化产业园、老粮坊文创园、概帮文创园、灵湖影视文化产业园等为代表的一批特色文化产业园区(产业带)项目建设。加大重点影视文化企业引进力度,与深圳华强集团携手建设台州华强文化产业基地,吸引北京盛世凯华文化投资公司等知名企业入驻台州影视文化产业园区。优化龙头文化企业产业布局,推动重点文化传媒产业公司挂牌新三板,推动市社投公司与台州广电集团合资组建国有影视文化公司。  三、强化顶层设计,健全有力度的保障机制。健全产业发展支撑,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重点构建“1+6”文化产业发展体系。制订文化发展专项政策,在人才引进、招商引资、项目落地等方面进行重点突破。加强原创内容政策扶持力度,设立每年1500万的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新增设每年500万元的影视产业发展资金。加快推进影视剧《海之谣》《中国式并购》《一江山岛战役》、纪录片《和合圣地》《家在大陈岛》等主旋律精品创作。〔台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杭州滨江区凝聚“三个力”推动文创产业持续创新发展   8月14日,杭州滨江区委宣传部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全省文化产业发展大会精神,提出凝聚“三个力”举措,推动全区文创产业持续创新发展。  一、培育文创产业创新发展驱动力。推动以网络文学为主导,在核心IP上下游产业链全过程布局“文创+互联网”模式,集聚一批知名网文大咖形成以白马湖为核心的网络作家聚落区,打造滨江文创新增长极。分门类分阶段推出引导扶持政策,鼓励中南卡通、玄机科技等骨干企业推出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的精品佳作,支持企业把握“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机遇期,助推优秀文化作品“走出去”。  二、加强文创产业项目招引融合力。优化创意城文创产业核心区功能,打造动漫游戏、设计服务、影视传媒、网络文学等分类清晰、产业集聚的一批特色文创园区(楼宇)。积极推动部门平台招商,聚焦服务创投机构和产业平台运行商,推出项目落点“系统性解决方案”,全年预计引入各类优质文创企业100家以上。推动以招才引智促进招商引资模式,支持产业大咖举办参与泛娱乐专场、动漫游戏峰会、VR与设计论坛,发现引导优质项目落户,推进引入高晓松杂书馆等一批网红达人和文创项目。  三、提高文创产业服务供给保障力。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做好政策的解读和宣传,加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投入,进一步巩固“全省动漫游戏产业高地”的首位度。推出文创领域大项目带动,启动领军企业、蹬羚企业、独角兽企业挖掘培育计划,引导优秀文创企业安家落户、做大做强。支持指导文创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实现全年新增上市(含新三板挂牌)企业2家以上。擦亮“滨江文创”金名片,做精做细动漫节、文博会、草莓音乐节、ACG武林大会、优秀毕业生设计邀请赛等一批文创品牌活动。〔杭州滨江区委宣传部供稿〕  义乌市“五个抓”贯彻落实全省文化产业发展大会精神   8月12日,义乌市召开全市专题会议,学习传达全省文化产业发展大会精神,就文化产业发展做出“五个抓”部署,全力打造义乌成为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之都。  一、抓重点品牌培育,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义乌文交会,邀请俄罗斯、法国、德国、希腊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参展,搭建文化产品交易(出口)、文化产业展示、文化信息交流、文化项目合作等平台,集中展示前沿的文化产业理念、技术和成果。积极扶持培育华鸿集团、新光饰品、浙江画之都等文化龙头企业,做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文化出口重点企业等创建工作。  二、抓园区平台建设,实现文化产业遍地开花。强化产业集聚,加快推进宾王158文创园、老车站1970文创园、良库文创园等项目,确保年底前拥有设计类企业超300家、创新设计人才超1000人。强化行业管理,引导成立义乌市创新设计产业协会、义乌市创意产业协会、义乌市文化产品创意行业协会、义乌市时尚产业协会、浙江省创意设计协会义乌分会等社会组织机构。  三、抓高端活动引进,营造产业发展良好氛围。开展中欧时尚月2017AW活动,举办国际设计师品牌联合秀场、义乌时尚品牌秀场和时尚影响力风尚大典等大型时尚活动。举办中国设计智造大奖佳作巡回展暨浙江省优秀工业设计展。全面开展“展、赛、论坛培训”常态化系列活动,在义博会、装博会、旅博会等重要展会设立文化产业展区,组织开展创新设计大赛、论坛、沙龙等活动。  四、抓精品剧目培育,助力文化产业落地生根。深入挖掘义乌文化资源,通过婺剧、电影、歌剧、电视剧、小说、诗歌、歌曲等多种形式,充分展示义乌深厚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筹拍红色电影《共产党宣言》;大力挖掘整理“河神”朱之锡等历史文化名人事迹,启动婺剧和歌剧剧本创作、电影拍摄等工作;邀请名家创作《义乌之歌》,制作义乌主题歌曲专辑;做好“义乌舰”舰歌、舰赋、主题书画等舰艇文艺作品创作。  五、抓文旅项目开发,丰富文化旅游特色产品。加快推进未来城水上乐园、青旅·望道时光、勒芒汽车文化旅游小镇等文化产业项目落地。挖掘商埠文化、民俗文化和宗教文化,精心培育地域特色村镇旅游线路,加快推进佛堂古街、双林文化园、古民居苑等项目建设,积极开展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梳理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古镇、古村、古建筑、名人故居等资源,形成了独具义乌特色的古韵文化游。〔义乌市委宣传部供稿〕  宁波鄞州区做强“四大要素”贯彻全省文化产业发展大会精神   8月14日,宁波鄞州区召开全区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会议,传达学习贯彻全省大会精神,全力做强政策、项目、企业、园区四大要素,为建设文化浙江贡献力量。  一、用好“政策”指挥棒,提升产业引导力。发挥政策杠杆和引导作用,加快出台《鄞州区文创产业园区扶持政策》。加大考核力度,提高文化产业在镇(街道)部门所有考核评价体系中的分值比重,形成鲜明考核导向。加强资金保障,设立不少于2000万元规模的专项资金,为企业提供参展补贴、人才奖励等。  二、牵住“项目”牛鼻子,提升产业带动力。持续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着力引进一批文化综合体项目。利用文化和山水资源等优势,实施天童东南佛国等一批10亿级重点项目;鼓励引导宁波本地企业转型进军文化产业,推进宁波数字传媒产业基地、鄞州书城等一批本地投资项目,着力形成量级多样、层次丰富、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项目集群。  三、壮大“企业”主力军,提升产业支撑力。实施企业“育新”工程,鼓励引导民营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对符合条件的新办文化企业给予最高30万元的补助。实施企业“培优”工程,持续对新升规(限)上企业给予最高15万元的补助,对高成长、技术创新等企业给予一定数额的扶持奖励。三是实施企业“树强”工程,发挥宁波报业集团、宁波演艺集团等辖区龙头企业示范引领效应,重点扶持一批基础好、实力强的本地文化企业,形成一批文化品牌。  四、建强“园区”大本营,提升产业集聚力。做大做强宁波广告产业园区、和丰创意广场等市级重点园区,积极挖掘、培育、储备一批区级文创园区。重点打造东外滩文化创意小镇、宁波集盒等一批文化创意试点街区。推进孵化平台建设,重点推进7号梦工厂、盛世方舟等一批科创众创孵化平台建设。〔宁波鄞州区委宣传部供稿〕   龙泉市培育四大新引擎推动剑瓷文化产业发展   龙泉市分别于8月14日、8月22日召开宣传文化系统工作会议和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专题传达学习贯彻大会精神,研究部署培育剑瓷产业“新引擎”四大举措。  一、培育“产业集聚”新引擎。出台《关于打造百亿剑瓷历史经典产业的若干意见》,推进青瓷文化创意基地、宝剑文化创意基地、青瓷产业园等一批集聚项目建设,打造中国青瓷小镇、龙泉宝剑小镇、百年龙窑·文化宝溪等一批剑瓷文化景区,建设剑川大道、青瓷宝剑苑和时代广场等剑瓷文化特色商业街,构建剑瓷历史经典产业综合体,推动剑瓷文化产业集聚发展。  二、培育“龙头名企”新引擎。出台《关于打造百亿剑瓷历史经典产业的扶持政策》,组建龙泉青瓷集团、龙泉宝剑集团,培育引领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实施市校合作发展战略,建立青瓷宝剑历史经典产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利用3D打印等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艺美术产业,推动企业向集设计研发、运营管理、集成制造、营销服务于一体的企业总部转变。  三、培育“市场营销”新引擎。搭建剑瓷文化产品会展服务平台,建设青瓷宝剑会展中心,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高层次会展,做好青瓷入驻西湖国宾馆和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工作,举办第十届中国龙泉青瓷·龙泉宝剑文化旅游节等活动。构建剑瓷文化产品市场营销网络,打通线上交易与线下物流渠道,鼓励企业在全国大中城市和境外设立生产线、开设专卖店、编织营销网络。  四、培育“特色人才”新引擎。设立青瓷宝剑“终身艺术成就奖”,建立青瓷宝剑历史经典产业人才智囊库,依托龙泉青瓷宝剑技师学院探索建立宝剑艺术专业。设立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专项资金,加强培育和引进文化创意设计、市场营销与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举办青瓷创意设计大赛、宝剑锻制技能比武等活动,筹建剑瓷文化创客孵化园,进一步挖掘培育剑瓷文化创意人才。〔龙泉市委宣传部供稿〕  德清县“三筑工作法”助推钢琴产业迈上新台阶  德清县县委常委会及时学习传达全省会议精神,拟于近期召开全县文化产业发展大会,以夯筑精神之魂、构筑文化之旅、兴筑小镇之魅“三筑工作法”,助推钢琴产业迈上新台阶。  一、挖掘文创潜力,夯筑精神之魂。出台全县《文化创意产业奖补办法》,安排200余万用于扶持壮大文创企业。引进一批创意设计、艺术培训、文化演出、影视文化等钢琴上游产业项目,实现钢琴产业园区内整琴厂、配件厂、木皮厂等形成循环经济。制定实施《2017年全县宣传文化优秀人才引育计划》,鼓励文产企业引进县外优秀文化领军人才,给予1-5万元资助。乐韵、华谱等一批钢琴企业先后从上海、韩国等地聘请调律专家,培训3000多名农民成为能制造、能调律、能弹琴的新型匠人。  二、厚植文化元素,构筑文化之旅。在重大节庆等时间节点开展走亲文化活动,打响“一镇(街)一节”品牌,鼓励文化企业实施“走出去”行动,8月15日在澳门“世界文化遗产”岗顶剧院举行“锦绣德清·情系濠江”活动。强化校地合作,与浙江音乐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在“钢琴音乐小镇”规划、乐器制作研究、乡村音乐会策划等方面提供咨询服务和支持。发动钢琴企业设立“钢琴普及奖励基金”,乐韵、杰士德、华谱等11家钢琴企业深入实施“企业文化车间”创建工作,企业员工平均年流失率低于全县平均21个百分点。  三、突出产城融合,兴筑小镇之魅。投资17亿元建设东衡众创园,投产后园区内钢琴产量将占到全国总量的1/10。结合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规划东衡村、砂村村、洛舍村等特色村落,培育诗书文化(赵孟頫归葬地)、红色文化(新四军根据地)、水乡文化(洛舍漾)等一批全域文化旅游目的地。投入2亿元对沿街立面、景观节点进行改造提升,植入青砖白墙、木雕楹柱等建筑元素,全力打造以“产业+文化+旅游”为特色的“洛舍钢琴音乐小镇”。〔德清县委宣传部供稿〕  开化县深化“文化+”理念打造文化“好地方”   开化县从三方面入手,深化“文化+”理念,全力建设“文化好地方”。  一、“文化+特色”,打造特色小镇大集群。邀请省人大常委会领导领衔浙江高校专家学者开展“开化好地方”建设专题调研,同期策划“开化美食”文化及产业发展,打造“好地方”金名牌。以特色小镇建设为抓手,确立乡村文化主题,打造杨林边关小镇、齐溪茶香小镇、何田渔乡小镇等具有开化特色的文化品牌集群。  二、“文化+项目”,打造文化发展新高地。成立“产业强县见效年”领导小组,建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工作组,为文化产业破解难题和长远发展提供统筹服务。优化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政策体系,对社会资本投资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予以补助扶持。全面实施《开化县文化产业重点项目三年行动方案》,重点建设根雕产业、开化纸产业、文房文化产业地、红木家具产业等集聚区。  三、“文化+形象”,打造绿色文化活动圈。加强城市总体建筑风格规划设计,打造“古八景”古韵县城、“根城”风格秀美县城、“一江一渠”清新县城、“文化地标”书香县城等,建设5A级景区标准的“古韵根城”。规划建设文化中心功能区,打造城区“十分钟文体活动圈”,提升城区文体服务水平。加强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保护,修缮恢复华埠古街、马金老街、霞山古民居等,为浙西“大花园”增添魅力。〔开化县委宣传部供稿〕  丽水莲都区深挖地域特色做好文旅协同发展文章   丽水莲都区贯彻全省文化产业发展大会精神,落实品牌培育、文化培育、平台培育三大举措,做好文旅协同发展文章。  一、强化特色品牌培育,形成特色文化。完善油画政策扶持体系,加大对油画创作、生产、展览、销售、艺术交流、绘画用品及销售等的扶持力度。建立古堰画乡“院校联盟”,依托古堰画乡小镇现有巴比松油画馆、丽水油画院等油画发展平台,与全国近300家艺术院校开展合作,建立艺术教育实践基地,年接待写生创作人数15万人次以上。举办“对话:山水与风景”中国写生大会、巴比松优秀作品展等节会活动,打造在全省、全国具有特色的“巴比松”油画品牌。  二、强化多元文化培育,推进融合发展。以“玩摄影”线上平台和线下营地相结合,建立摄影基地,设计发展一批摄影主题旅游线路,打造古堰画乡国际摄影文化圈。举办“古堰新韵”小镇音乐节,着力音乐文化在古堰画乡落地生根。发展“创客经济”,吸引188家、近200名创客文化创意、创客团队等入驻,开发青瓷油画、香樟木油画等文化产业。优化茶叶观光采摘、生产制作、茶艺展示、休闲度假为一体的茶旅结合发展模式,促进文旅农旅融合发展。  三、强化产业平台培育,助推产业集聚。建立投融资平台,与省金控公司和丽水市生态产业基金深度合作,投资5亿元组建浙江丽水古堰画乡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对小镇的投资、建设、管理进行市场化运作。建立项目平台,投资建设风情商业街项目、画家苑项目等一批油画产业平台项目,打造集油画教育实践、油画写生、油画展示展览、油画创业和油画交易为一体的产业发展基地。〔丽水莲都区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第60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7年8月23日   【工作交流·理论中心组学习②】□金华市“五学”模式推动理论学习提质增效□嘉善县学以致用全面助推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仙居县创新“头脑风暴沙龙”推动理论中心组学习成果转化□杭州余杭区打造“三个课堂”提升中心组学习成效 【工作动态】□绍兴市坚持红色传承深化爱国主义教育□临海市实施乡贤文化建设“九个一”工程□金华金东区加强理论宣传打好“三张牌”  【工作交流】  金华市“五学”模式推动理论学习提质增效   金华市紧抓“领导示范、灵活形式、聚焦问题、学用结合、完善制度”学习要求,形成“五学”模式,扎实推动理论中心组学习提质增效。  一、领导示范带头学。始终把学深悟透**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中心组学习首要政治任务,先后以学习会、常委会等形式开展集中学习和专题研讨80多次,组织“浙中论坛”报告会40余次,市委中心组成员带头到高校、基层联系点做形势政策宣讲辅导形成常态。2016年,全市以“百千万党课”为载体,推动全市领导干部讲党课和党员听党课“两个全覆盖”,共讲党课3万多场。  二、丰富形式灵活学。坚持把集体学习研讨与个人自学有机结合,探索开展互动式、案例式、调研式学习。在金华新闻网设立“金华党员干部移动考学平台”等,进一步推动网上学习。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浙中论坛”报告会,实现市县同步学习。将学习会推到重大项目现场一线,如今年以来,金华市委常委会围绕“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加快都市区建设”4次组织到义乌开展专题学习研讨,制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支持义乌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  三、聚焦问题针对学。坚持问题导向,着力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有效性。针对实体经济、科技创新、交通建设、旅游发展、公共服务等社会经济领域存在的五大短板,实施“开展一次课题调研、组织一次中心组专题学习、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出台一组配套政策、推进一批重点项目”等“五个一”活动。  四、知行合一有效学。梳理总结**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14次到金华考察调研重要讲话精神,结合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开展学习研讨,制订实施“五大战略”、构筑“三条廊道”等一系列举措,特别是针对总书记关于“金华的中心城市形态是组团式城市群形态”的重要论述,市委常委会多次就“规划建设现代化都市区”作专题学习研究。  五、强化制度规范学。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市委书记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做到学习计划亲自审定、学习主题亲自确定、学习效果亲自把关。落实学习选题会商制度,通过征询学习重点、开展问卷调查、实施学前会商等途径,加强学习专题策划设置。落实督查考核制度,把中心组学习列入县(市、区)、机关部门年度工作考核内容,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体系,实行半年督查、年底考核、量化打分。〔金华市委宣传部供稿〕 嘉善县学以致用全面助推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   嘉善县委把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作为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推进县域科学发展的重要载体,全力推动“八八战略”和五大新发展理念在嘉善的生动实践。  一、坚持“三个突出”,强化政治学习,解决好“学什么”的问题。突出讲政治,把深入学习**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先后50余次组织集中学习和专题研讨。突出讲大局,8月2日省委在嘉善召开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现场交流会后,迅速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全省看嘉善、嘉善怎么干”主题大讨论。突出讲短板,以县委读书会的形式,系统梳理当前存在的30个重点短板问题,针对性部署产业发展突破年、生态建设深化年、社会治理创新年、工作质量提升年“四个年”活动,全力推动嘉善二次创业再出发。  二、坚持“三个结合”,创新学习方式,解决好“怎么学”的问题。“课堂学”与“基层学”相结合,连续三年实行县领导下基层集中办公制度,在一线开展学习研讨、查摆问题、集中办公,2016年共开展活动9次,帮助基层现场解决问题55个。“自己讲”与“请人讲”相结合,设立“嘉善论坛”“善政学堂”等学习平台,由县领导、单位一把手、专家学者和一线干部上台授课,交流学习“最多跑一次”改革、特色小镇等做法,两年来共举办40多期。“内部学”与“走出去”相结合,一方面加强宣传推广县域内的先进典型,另一方面组织考察先进地区发展经验,去年以来先后赴东阳、昆山等地学习企业上市等方面经验。三、坚持“三个转化”,注重学习实效,解决好“怎么用”的问题。注重学习成果转化为科学发展的思路,紧紧围绕总书记对嘉善提出做好“转变发展方式、主动接轨上海、统筹城乡发展”指示精神,将示范点建设任务从“三区一园”升级到“四区一园”。注重学习成果转化为“红船精神”的传承,通过“重走一大路”等活动,形成一支有勇有谋、善做善成的嘉善铁军,顺利推进24项省级以上改革试点,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事项中94.6%的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最多跑一处”。注重学习成果转化为百姓获得感的提升,不断创新富民、惠民、安民的工作思路和举措,2016年嘉善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69∶1。〔嘉善县委宣传部供稿〕  仙居县创新“头脑风暴沙龙”推动理论中心组学习成果转化   仙居县创新实施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头脑风暴沙龙”,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实现裂变赶超、绿色发展。  一、紧扣主题,争当引领干群学习排头兵。紧扣“绿色化发展改革”中心,聚焦重大发展战略、当前工作重点和现实发展难题,每年列出绿色经济发展、绿色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学习主题,落实到县委中心组成员,分别领衔学习、深入调研、强力破难,为研究和破解制约仙居绿色发展的突出问题打下基础。  二、把脉发展,打造创新学习方式试验田。依托“仙居大讲堂”平台,有针对性邀请各类高端人才来仙讲学,中心组成员结合调查研究和工作实践作中心发言,开展深入开展交流研讨,积极建言献策。截至目前,已举办和美乡村建设、多城同创、“十三五”工业项目投资等主题沙龙11期,邀请央视主持人、复旦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等作专题辅导36次。  三、严格制度,健全坚持常态学习硬约束。严格实行学习签到制度,每半年通报出勤情况。刊发专题学习简报,把学习动态、学习内容、学习成果传达到每个基层党组织和每位党员干部,每季度一次通报学习组织情况。沙龙学习内容纳入党员干部年度知识测试题库,考试成绩作为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  四、注重转化,搭建助推绿色发展大平台。在“头脑风暴沙龙”中排摸梳理出全县发展中的实际难题,分别交由县委中心组成员领衔破解、组团推进。中心组成员以公开承诺、工作督查、现场办公、拔钉清障等方式切实推动破解各类难题,实现学习工作一体化。三年来,中心组成员领衔破解了全国卫生城市创建、全域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升级等方面的难题1200多个,强势推动了绿色化发展改革各项工作落实。〔仙居县委宣传部供稿〕  杭州余杭区打造“三个课堂”提升中心组学习成效   杭州余杭区探索创新理论学习形式,打造中心组学习“三个课堂”新模式,进一步提升学习成效。  一、理论学习和现场办公相结合的“创新课堂”。优化学习方式,改封闭式学习为现场式学习,将课堂搬到企业、学校、项目一线,开展现场学习、办公和交流。今年以来,区委中心组先后到阿里巴巴、华立集团、贝达药业等知名企业,听取企业家作深化创新驱动发展、互联网时代传统企业转型之路等主题报告,通过企业家“现身说法”“面对面交流”等形式,协调解决本土企业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打造学习高端平台,邀请康奈尔大学教授、图灵奖获得者约翰·霍普克洛夫特、《未来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等作人工智能主旨演讲。  二、口袋书本与蹲点调研相补充的“全域课堂”。每月编发一期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参考》,包括高层声音、专题学习、专家观点、重点工作、好书推荐等栏目。每月向中心组成员赠阅理论学习书籍,微信公众号推送理论学习资料,打造时时可学、处处能学的理论学习“全域课堂”。坚持问题导向,开展入户走访、课题调研、按需送党课。中心组成员牵头联系一个村社、一个项目、一家企业、一个困难家庭、一位科技人才等,深入“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现场,今年累计开展省市“两会”和省市党代会主题宣讲1900余场次,听课人数达9万余人。  三、会前学习与常委会议相衔接的“特色课堂”。区委常委会开辟“特色课堂”会前一刻钟导读导学活动,由每位常委会成员进行导学,第一时间传达学习中央和省市重要会议、文件精神,今年以来已开展学习30余次。“会前一刻钟”导读导学内容下发至全区20个镇街以及345个村社一级党组织,作为广大党员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学习内容。开展“周三夜学夜访”活动,领导干部深入农村基层一线组织基层党支部开展学习,推动理论学习常学常新、入脑入心。〔杭州余杭区委宣传部供稿〕  【工作动态】  绍兴市坚持红色传承深化爱国主义教育。一是抓建设、强管理,推进基地规范化运作。制定全市革命纪念设施建设管理保护规划;建立全市革命历史类纪念设施、遗址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联席会议制度。每年开展培训交流活动,不断提升各基地管理水平及讲解服务水平。二是挖内涵、拓功能,开展体验式教育实践活动。深入挖掘本地革命题材和历史文化内涵,出版《丰碑——绍兴籍国家级著名抗战英烈小传》等系列学术研究专著及通识读物。策划推出“越地文化研学游”“黄酒文化研学游”等十大专题性展览和体验式主题教研学游线路,累计推出900余堂课;推动基地教育资源进社区、进农村文化礼堂、进校园巡展活动,今年以来已举办《纪念建军九十周年》《周恩来与元帅们》等主题展览120余场。三是拓阵地、聚资源,建设“互联网+”爱国主义教育展厅。开通“红色绍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网上展馆”,累计收录全市国家、省、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77家,介绍文字20余万字、图片资料1600余张、音视频资料40余份。运用VR技术建设中国黄酒博物馆、绍兴档案馆等12家3D网上实景展馆。开展全市中小学生“寻访红色足迹 传扬爱国精神”红色文化大课堂等活动,通过网下实地寻访与网上照片感悟展示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传递红色正能量。〔绍兴市委宣传部供稿〕  临海市实施乡贤文化建设“九个一”工程。一是建设“一库一会一组”,全域推进乡贤文化培育。建立三级乡贤数据库,多层次、多形式排摸录入市级乡贤3255人。成立三级乡贤会,乡贤人数为5—49人的村由镇级乡贤会成立村分会,5人以下村设乡贤顾问,部分镇(街道)成立乡贤文化研究会、乡贤联谊会、乡贤参事会。二是打造“一题一线一厅”,全力深化乡贤文化建设。做好乡贤研究课题,邀请中国社科院等专家学者为乡贤文化建设出谋划策,《乡贤回归与乡村善治研究》被列为省社科规划课题。搭好乡情连接热线,加强与乡贤情感联络,依托QQ、微信等建立乡贤交流热线142条、发布信息7800余条。开设乡贤文化展厅,开展乡贤文化进厅堂、进课堂、进讲堂、进礼堂“四进”活动,开辟乡贤长廊、乡贤榜,建成乡贤文化展厅42个。三是构建“一队一盟一台”,全面发挥乡贤文化作用。建好乡贤志愿队伍,招引回归项目232个、意向项目560个,投资达198.8亿元。组建乡贤文化联盟,80多位文化乡贤参与文化礼堂、文化公园等农村文化项目建设,投资近6000万元。激活乡贤施才平台,探索乡贤“教化+治理”新模式,开展民主协商活动1000多起,收集议题1800多项,调解纠纷500多件。〔临海市委宣传部供稿〕   金华金东区加强理论宣传打好“三张牌”。一是“手机课堂”牌。对原有手机平台“手机课堂”进行改版升级,在“掌上金东”APP平台开通手机课堂频道,围绕**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设置“人民时政”“思想中国”“百味人生”三大板块学习内容,每周三定期向全区党员干部编发理论学习内容,截至目前已推出159期。二是理论宣讲打出“文艺宣讲”牌。创新“乡音名嘴—根旺说新闻”文艺宣讲,宣讲队编排各类文艺节目,通过方言讲新闻、演小品、唱道情、“三句半”“小锣书”等生动的舞台表演形式,把党的理论政策和政府中心工作等送到基层百姓中。自成立以来已在开展各类文艺宣讲300余场,受众达2万余人次。三是“文艺党课”牌。在微型党课基础上创新组织首届文艺党课比赛,通过VCR、演员表演等艺术形式配合进行先进人物事迹宣讲,融思想性、观赏性、艺术性于一体,生动呈现党课主题。同步开展文艺党课网上助力活动,三天时间内,超过8万人次参与投票分享,基层理论宣传更加深入人心。〔金华金东区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 第61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7年8月25日 【观点摘编】 □网络文学井喷式繁荣背后存大三隐忧□国内社会智库人才面临五大问题□警惕资本套利文创产业现象□国内外媒体试水“读新闻”值得关注□警惕舆论场四大“势力”负面影响□美国电影输出“英雄形象”四大策略□知识付费平台存在的三大发展瓶颈及建议□迷你K歌亭存在的四大隐患需引起关注□ 建议促进公益广告供给侧改革□公共文化服务PPP模式推广需处理好三对关系□《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出台后几种舆论应关注   网络文学井喷式繁荣背后存大三隐忧。一是从内容角度看,存在“量大质低”之疾。全网1400余万种网络文学作品,质量高低不均,一旦某种题材变得热门,市场上就会出现大量的跟风作品,从故事情节、结构到人物设定,甚至到作品标题都大同小异,使得作品内容泥沙俱下,甚至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二是从产业角度看,存在“急功近利”之忧。网络文学创作中的互动性带来部分作者在其写作过程中更多顾及消费者偏好、片面追求经济收益等不良取向;在读者“催更”压力下,部分作品热衷于哗众取宠、博人眼球,把庸俗当通俗、把欲望当希望。在网络文学IP开发中,大量资本涌入网络文学市场,存在对优质IP匆忙立项、涸泽而渔和过度开发趋势,推崇“票房至上”“资本为尊”,导致后续作品粗制滥造。三是从市场角度看,存在“失序失范”之困。目前网络文学市场规则还不够完善,监管手段尚不够有效,处罚措施也不够有力,致使抄袭之风蔓延,侵权盗版仍盛;也有部分文学网站不遵从行业规则,疏于内部管理,甚至为有害内容的出版传播提供渠道,扰乱正常市场秩序。建议:建立网络文学批评机制,推行符合网络文学特点和规律的评价体系,网络批评家提前介入、跟读网络作品,推动网站随同作品上线开通批评平台。完善网络文学管理机制,对网站签约作者实名注册、责任编辑署名、作品编发机制等关键环节作出具体规定,规范运营行为。构建维权合力机制,推动制定网络文学作品最低稿酬保障标准等,维护好网络作家合法权益。〔宁波北仑区、金华金东区委宣传部供稿〕 国内社会智库人才面临五大问题。一是过于依赖领军人物。智库课题研究和学术活动过多依赖领军人物自身的知名度、影响力和人脉关系,“倒T型结构”造成社会智库人才梯队不健全,并可能导致社会智库的运作与管理是精英主导型的“家长制”代替集体决策的“班长制”。二是缺乏稳定科研团队。社会智库较多通过设置专家委员会、理事会或顾问委员会,网罗一批专家“柔性”参与社会智库的活动,对自身科研团队建设专注不够。三是人才流动渠道不畅。具有“公益性导向”的社会智库与政府或体制内机构间的界限仍壁垒森严。目前除体制内人员兼职或退休后参与社会智库工作以及部分社会智库领军人物以人大、政协的平台参政议政外,政府和社会智库间缺乏人才双向流动渠道和机制。四是人员专业化水平不高。除领军人物和研究骨干外,社会智库人员流动率普遍较高,客观上造成社会智库内部人员专业化程度和协作默契感低,且骨干层不得不分心于业务外工作,工作效率被拉低。五是人才协作性模式被动。社会智库比较依赖兼职研究人员以及顾问,在人才协作上相对被动。外部专家的人事关系和智力产权归其人事单位所有,在担任社会智库兼职工作上就有所约束和顾忌,且在担任社会智库职务时也以本职工作优先;而国家对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兼任社会团体领导职务又有严格规定,社会智库的“雇佣兵”很难真正融入社会智库。〔台州黄岩区委宣传部供稿〕 警惕资本套利文创产业现象。近期,资本市场文创板块频繁发生“吸睛”事件,如万达抛售77个文旅项目等现象持续引发热议。文化企业体量小,容易被资本“操控”成为资产泡沫“重灾区”,从而使文创产业沦为“资本运作”工具。一是资本涌入催生市场泡沫。影视是文化产业市场化程度较高的领域,仅2015年影视领域并购就达76起,涉及资本高达2000亿元,大大超过影视市场容量。2016年7月,深交所专门对创业板影视类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作出更加严格细致的规定。二是高溢价收购频繁发生。文化企业盘子小,从而使文创产业容易成为“资本运作”的工具。近年来,影视融资方面即发生多起“高溢价收购”和“高杠杆撬动”,如赵薇以6000万融资30亿收购上市公司万家文化,暴风科技拟以10亿元收购吴奇隆创立的江苏稻草熊影视60%的股权等,后均以证监会介入无疾而终。三是“空壳公司”热炒文化概念。部分中小文化公司没有产品和服务,热衷于炒题材、做概念,甚至有公司专门以做漂亮华丽的PPT为生;还有一些上市公司与投资机构合作,钻监管的空子联手套利,不但没有创造社会财富,反而在“击鼓传花”中不断拉高文创产业估值进而导致产生金融风险。建议:加强对打“擦边球”、炒概念、玩资本等行为的监管和防控,杜绝过度投机现象;推动文化资源与多层次资本市场对接。〔绍兴柯桥区委宣传部、舟山普陀区委宣传部供稿〕 国内外媒体试水“读新闻”值得关注。美国皮尤研究中心报告显示,语音资讯市场潜力巨大,各国媒体纷纷进军语音交互领域。一方面,音频内容创作者可以满足不同群体的内容需求,结合AI技术完成的资讯筛选、语音转化和智能推送;另一方面,观众开始逐渐尝试摆脱Facebook假新闻和推特上鱼龙混杂的信息困扰,希望广播和电视能帮助快速获取信息。传统媒体转向语音资讯,给予听众更多亲近感和更大的信任感,建立良性的资讯环境。华盛顿邮报:推出“读新闻”实验产品“亚马逊Polly”,听众可收听商业、科技、娱乐和生活方式4个板块资讯,这款智能语音产品提供47种真人发音,支持24种语言。亚马逊:以Echo的推广为圆心,逐步打开语音交互应用场景的有限性,与包括谷歌、苹果、京东、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公司联手构筑Alexa生态圈,一步步完善起资讯互联网络。纽约时报:发布日更语音产品The Daily,每天早晨6点播出,呈现热点事件跟踪报道以及主持人的分析和看法等,通过邮件、推送、答疑、语音、视频等方式融入读者日常生活。微软:推出“读新闻”的概念性应用,收集互联网最新资讯并转成播放列表,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收听新闻,每篇新闻语音时长30秒。腾讯:“新闻超秘”APP整合机器写稿、新闻推荐和语音交互等功能,为用户打造智能新闻。〔温州市委宣传部、遂昌县委宣传部供稿〕   警惕舆论场四大“势力”负面影响。一是刷屏水军团。受雇于网络公关公司,按照统一指示发帖评论,大力鼓噪某种观点或立场,反复曝光某件事情,按照“剧本”抹黑他人、企业或有关部门,通过刷屏刷量制造热门假象,拉长舆情周期、抬高舆情热度,吸引部分无知网民随波逐流,成为某些利益集团工具,也极易裹挟群体利益制造矛盾。二是话题标签党。部分网民在对事件缺乏全面认知的情况下,将主观偏见结合片面事实,质疑一切、否定一切,将负面标签强加于人,将正面人物或事件丑化、黑化、妖魔化,伤害群体间的基本信任,激化社会矛盾。三是道德绑架者。以主观的道德标准去“规范”他人言行,部分道德绑架是一种上纲上线行为,造成少数极端情绪涌动,影响舆论场安定氛围。四是恶俗制造机。在夜间发布恐怖视频,趁暴力事件散布血腥图像,将其伪装成正常信息,以蹭热点方式诱导网民点击。或通过文字游戏或图片监管缺漏等“技巧”发布恶俗图文,青少年若意外接触类似信息,将对心理健康造成巨大冲击。〔金华婺城区委宣传部供稿〕美国电影输出“英雄形象”四大策略。美国电影中的“英雄形象”既是美国民众心目中的精神图腾,也是美国政府进行意识形态传播的符号。一是注重顶层设计,实施政府管控。美国公共信息委员会专门设立“电影部”,督促和监控电影制片商通过电影推广美国的生活方式、消费文化和价值观,塑造美国的国家形象和军队形象。“电影部”规定出口的电影必须包含“教育内容”,必须要输出美国的核心价值观,对有损美国国家形象和军队形象的影片严禁出口。二是干预制片流程,设置合作诱惑。美国军方与电影制片商通过合作在市场效益与政治效益中实现“双赢”。制片方在剧本编撰、情节设置、细节处理,甚至演员选择上都尽可能考虑军方的要求,军方则对符合宣传需要的电影给予支持。三是深化合作机制,确立援助程序。美国政府将已经初步产业化的好莱坞电影看作一种“战时军需工业”。美国军方为美国好莱坞制片商拍摄涉军题材的电影提供便利,推动一大批脍炙人口的英雄题材电影出品。对内宣传中,培育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起到战时动员的作用;对外宣传中,美国英雄形象得到全球观众的认可。四是发挥电影优势,促成刻板印象。运用电影媒介塑造美军英雄形象的过程,也是发挥电影媒介优势、用艺术方式促成观众对美军形成刻板印象的过程。美国凭借其强大的资源和技术优势,通过电影文化输出,劝诱其他国家观众接受它的道德、政治、文化价值,在全球观众中塑造了一系列关于国家和军队的刻板印象。〔武义县委宣传部、青田县委宣传部供稿〕   知识付费平台存在的三大发展瓶颈及建议。一是内容水平参差不齐。当下互联网知识付费领域门槛低且业内并无具体的资格认证,导致付费内容水平制作参差不齐,且盗版等问题频繁显现,知识付费的水平与口碑有所下降。二是知识爆款不能复制。《好好说话》《晓松奇谈》以及“得到”APP等知识付费的“现象级”的爆款或优质平台背后存在名人效应,其走红方式不可复制。对于普通生产者,从零开始打造知识爆款存在极大的难度。三是用户二次消费的意愿低。由于用户存在冲动消费和用户购买知识产品只是为了解决短期问题,短期内不会进行二次消费,这导致知识付费的复购率极低,用户“一招鲜”模式仍然严重。建议:完善知识付费平台机制,筛选真正适合付费的优质内容;增设或完善付费内容的评价与推荐机制,按照时间和好评程度对付费内容标出层级。垂直细分知识付费内容,在目前知识付费平台已有的问答、课程与咨询三大类基本形态中细分出更多的产品形式,同时在平台、授课者与用户之间,优化知识服务环节,打造付费内容新的新爆点。建立用户的后续服务机制,在保障合理定价的基础上,鼓励知识生产者进行这些社群的维护,深挖长期付费用户。〔象山县委宣传部供稿〕 迷你K歌亭存在的四大隐患需引起关注。近期以来,外观酷似电话亭、内置点歌系统和音响装置,集点、唱、录多种功能为一体——迷你K歌亭在游戏厅、商场、影院等公共场所陆续出现并迅速发展。据行业估算,截至目前向市场投放的迷你K歌亭数量已超过3万台,其快速发展的背后存在四大隐患。一是引发未成年人沉迷问题。迷你K歌亭以其时尚外观、微消费、体验+分享等特色深受广大青年人追捧,其中不乏众多未成年人,其娱乐方式和消费方式往往会呈现非理性,未成年人沉迷趋势需要引起关注。二是行业定位监管问题。迷你K歌亭作为新型业态,既具备传统歌舞娱乐场所歌曲点播功能,但其设置及经营模式又达不到法规对歌舞娱乐场所的要求,经营者难以取得相关许可。若不将迷你K歌亭纳入文化行政部门的管理范围,市场容易出现恶性竞争等各种行业乱象。三是曲库歌曲审查问题。每台K歌亭含有十万首甚至二十万首数量的歌曲,但这些歌曲的内容是否健康、是否侵权等却缺少相应的审查环节,缺乏有效的监管平台。四是场所安全问题。K歌亭多为面积2—3平方米的相对比较封闭的小亭子,在设备材质、运行规范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个别企业为了获取竞争价格优势,极力压缩制造成本,使用一些劣质材料,同时一些迷你歌咏亭在设计和生产环节也存在着缺陷。〔余姚市委宣传部、衢州衢江区委宣传部供稿〕   建议促进公益广告供给侧改革。当前公益广告发展符合国家“供给侧改革”精神,需要进行结构调整,促进有效供给,促进精品公益广告创作。一是狠抓精品创作。通过抓好命题创作,针对社会热点制作主题鲜明的精品公益广告;增强精品公益广告采购,增加资金投入用于采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等系列精品公益广告;调动年轻一代创意灵感,在学生群体中广泛创意视听公益广告大赛。二是搭建供需对接平台。整合政府部门制作资源,建立宣传、组织、统战、政法、公安等单位联席协商机制,壮大公益广告制作资源;调动社会机构制作资源,促使社会传媒机构、广告制作企业等参与公益广告制作;搭建供需对接平台,举行精品公益广告供需交流会等,分析市场需要。三是建立广泛传播体系。建立优秀作品库,在广播电视台、户外传媒平台、地铁公交传媒平台等领域,开展优秀作品展播活动;推动全媒体传播,与视频网站、微信公众号等联手,通过设立公益广告网络专栏、片头片中广告植入等手段,实现精品公益广告全媒体传播。四是实现公益广告监测自动化。建设广播电视广告大数据监测平台,对公益广告播出实现基于大数据的实时自动分析,增强对广播电视公益广告播出的宏观管理能力,帮助公益广告投放机构准确掌握传播数据,提升投放积极性。〔温州洞头区委宣传部供稿〕    公共文化服务PPP模式推广需处理好三对关系。一是公益性与经营性。在PPP模式实际运行中,社会资本受经济利益驱动,往往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缺乏足够重视,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时表现出较为明显的营利化倾向。需要保证公益性的主体地位,慎重选择合作伙伴,重点考察其对公共文化服务的理解认识以及诚信状况、资质条件、经营实力等。同时将项目的公益性体现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关系责任中,细化在合同文本上。二是均衡化与个性化。目前公共文化服务PPP模式主要应用于部分市场化程度较高、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这些地区往往对个性化需求较强,因为在个别领域出现了个性化文化服务规模盲目扩张、布局失衡的现象。需要注意克服市场配置资源的盲目性,做到规模适度、布局均衡,避免在某些领域盲目扩张和重复投资建设。三是服务质量与提高效率。一些社会资本没有处理好公共文化服务质量与效率的关系,为提高自身效率随意缩减服务项目和服务人群范围,导致服务质量不同程度地下降。建议,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扶持社会资本发展,鼓励社会资本做好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切实履行责任和义务;采取奖惩机制、退出机制等监管措施,抑制社会资本单纯牟利、片面追求效率等不良倾向。〔舟山定海区委宣传部、台州路桥区委宣传部供稿〕《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出台后几种舆论应关注。一是发帖留言不是法外之地。认为《规定》涵盖互联网站、应用程序、互动传播工具等平台,引入信用档案和失信黑名单管理制度,规范各类主体,从根源和渠道两方面杜绝不良不实信息滋生,为网络环境正本清源保驾护航。二是信息安全面临巨大考验。认为《规定》从个人实名入手,试图做到“釜底抽薪”,必然需要增加个人信息的采集和存放环节,监管部门和运营平台要负责保护个人信息。三是警惕《规定》执行成为“空中楼阁”。认为网评实名制在执行过程中可能步手机实名制后尘,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具体操作中有关细则仍需进一步出台明确,比如如何惩罚评论跟帖?如何界定哪些评论跟帖是有害评论?四是净化网络空间不能一劳永逸。认为跟帖留言作为网民参与社会公共事务讨论的重要手段,如果简单地进行“实名一刀切”,难免会遭到质疑,需平衡好网络立法、网民诉求、网站利益之间的关系,特别是需要避免针对部分管理规定产生“网络管理开历史倒车”“言论自由被严格控制”等负面舆论,确保《规定》实施收到良好效果。〔台州椒江区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 第62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7年9月4日 【工作交流·文化礼堂长效机制建设⑤】□龙泉市以星级评定“五个一”举措激发文化礼堂生命力□长兴县开展星级评定“三个到位”推动礼堂运行常态长效□乐清文成打造县级文化礼堂联盟助推文化礼堂可持续发展 【工作动态】□舟山市打造“老人与海”志愿品牌服务海岛留守老人□杭州临安区四大举措强化天目山文化建设□衢州柯城区以“文化+”理念打造“山村音乐会”品牌        【工作交流】 龙泉市以星级评定“五个一”举措激发文化礼堂生命力   龙泉市以“五个一”为重点建立农村文化礼堂“星级评定”制度,创新配套措施,推动农村文化礼堂常态运行、长效管理。  一、制定一个办法,星级评定标准化。出台《龙泉市农村文化礼堂星级管理考核办法》,从设施建设、活动开展、内容建设、队伍建设、长效管理等5个方面落实考评细则,根据百分制得分分别定档为一星到三星文化礼堂。星级评定有效期为一年,第二年重新评定,实行动态管理。若参评村在星级有效期内出现重大事件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则取消星级或摘牌处理。  二、明确一套流程,星级评定机制化。明确在线检查+实地暗访检查+年底集中考核一套流程。日常在线检查是在全市文化礼堂统一铺设专线、安装实时监控,管理终端设在市委宣传部,实现在线管理、每周督查、登记在册;实地暗访检查是全年到文化礼堂开展检查5次以上,每次随机走访5户村民,从多个层面了解文化礼堂运行情况;年底集中考核各文化礼堂自查总结材料,市委宣传部组织干部分组验收考核。  三、推出一个平台,星级评定透明化。建立龙泉市农村文化礼堂微信公众平台,展示每个文化礼堂的运行情况、主题活动和特色内容,要求每个文化礼堂全年“出镜”12次,作为星级评定的重要依据。集合市级文化指导员、乡镇(街道)文化员、专家指导员、文化礼堂管理员四类人员,组建“文化礼堂在线”微信群,天天召开线上“现场会”。文化礼堂管理员负责上传文化礼堂动态信息;市级文化指导员、乡镇文化员负责发布文化活动资源信息;专家指导员负责提供专业指导意见。  四、鼓励一项特色,星级评定个性化。鼓励文化礼堂开展各类特色民俗文化活动,并在星级评定中予以加分。如住溪村积极探索打造全域性文化礼堂,初步打响“我家住在文化礼堂、我家就是文化礼堂”品牌,得到中新社、新华社等主流媒体关注报道。注重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弘扬青瓷文化、宝剑文化、长寿文化、竹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增强礼堂文化的独特魅力。  五、坚持一个原则,星级评定绩效化。在星级评定过程中,坚持奖优罚劣、突出导向。对于运行管理效益高的文化礼堂,奖补15000元;对于运行管理出现问题的文化礼堂,不评星级、不予奖补。2016年全市共评出星级文化礼堂38家,其中3星级7家、2星级14家、1星级15家,奖励资金20多万元。此外,出台星级文化礼堂系列配套政策,如高星级文化礼堂优先安排文化下乡活动、优先安排文化扶持资金等。〔龙泉市委宣传部供稿〕 长兴县开展星级评定“三个到位”推动礼堂运行常态长效   长兴县以农村文化礼堂星级评定管理为抓手,实现内容设置、要素保障、机制落实“三个到位”,有效提升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  一、内容设置到位。制定出台《农村文化礼堂星级评定管理办法》,明确“六有”标准,即有组织,明确村两委为主体责任,理事会承担管理责任;有经费,明确年度文化礼堂基本的管理运行经费标准;有管理,明确文化礼堂的开放时间、设施设备维护要求;有活动,明确“星期日活动”的内容和数量要求;有队伍,明确基层文体团队和文化志愿者队伍的组成和活动开展要求;有宣传,明确活动组织开展、村歌村训、“一村一品”等方面的宣传要求。2016年,全县评选三星级25家,兑现奖励资金98万元。  二、要素配置到位。落实人员保障,推行农村文化礼堂管理“1+1”模式,即为每家文化礼堂配备1名村文化礼堂管理员和1名文化管理志愿者,实现87家文化礼堂全覆盖;制订具体考核细则,每年对管理志愿者实施季考、年评的动态考核,考核合格进行续聘,对不称职的予以解聘。落实经费保障,一方面,争取县财政每年1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星级评定奖励,并要求所在乡镇给予1:1配套奖励资金;另一方面,通过县乡两级补助,对面向社会招募的文化礼堂管理志愿者予以补助,2016年兑现补助213万元。  三、机制运行到位。立足星级管理“三化”创新机制,推动礼堂运营制度化、常态化。项目赛事化,在星级评定管理内容项目化设置的基础上,对全部的项目载体进行赛事化设置,开展“乡村春晚”等四季四赛活动。服务菜单化,落实农村文化礼堂“文化点餐制”,先后征集17个单位120多个文化服务项目,点选活动300多场,为星级评定管理的落实提供了项目补充、服务支撑;主体责任化,强化乡镇(街道)主体责任,把对星级评定管理工作落实情况纳入对乡镇(街道)年度文化工作考核,确保星级评定管理落实到位。〔长兴县委宣传部供稿〕 乐清文成打造县级文化礼堂联盟助推文化礼堂可持续发展   乐清市、文成县成立县级文化礼堂联盟,探索“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全新合作模式,深化文化礼堂长效管理运行机制建设,助推文化礼堂可持续发展。  一、深化联盟平台建设,开启合作共赢模式。一是打造共享平台。两地宣传部签订文化礼堂联盟协议书,明确15项合作内容,如搭建共享交流平台,做好“一三五+N”工作(即每年一场高峰论坛、三个精品礼堂结对、五场走亲活动和N个系列活动)等。共同成立文化礼堂联盟工作指导委员会,由各分管部长担任轮值会长。二是打造互动平台。推出乐清—文成文化礼堂联盟工作群,目前已有成员237名。合作建立梅溪—穹口等3家国学基地,结合传统节日和民俗活动开展道德教化、礼仪展示等活动。三是打造融合平台。发挥县域联盟牵头作用,广泛开展联盟内礼堂与礼堂、礼堂与社团等结对工作,形成1+N联盟格局(即一个县域联盟+N个小联盟),在管理方法、队伍培育、文化活动上互帮互助,实现资源共享和建管用育水平提升。  二、深化联盟内容建设,实现资源优势互补。一是开展文化走亲。广泛开展文艺表演、技能培训等系列活动,如乐清6家五星级文艺团体唱响文成县周墩文化礼堂,文成组织开展畲族歌舞、彩带编织进乐清文化礼堂等活动。二是推行“薪火”计划。结合两地文化礼堂特色,推行优秀传统文化“薪火”计划,目前已建立翁垟河西鱼灯舞与周山养根马灯舞共培计划。积极搭建各类优秀传统文化展演展示平台,广泛开展传统节日教育、经典美文诵读、地方名人民俗教育等活动。三是培育“礼堂铁军”。建立两地文体人才数据库,汇聚戏曲、舞蹈、音乐、民俗等人才,实现队伍交流协作、优势互补,如乐清安排3名声乐老师在文成开展节目创排,增强节目的特色性,强化两地文化互动。  三、深化联盟品牌建设,打破县域地理限制。一是深化“暖心工程”品牌。整合两地公益资源,发挥文化礼堂“暖心工程”品牌效应,共同开展红色文化等进礼堂活动。加强社会新闻和新媒体宣传,如文成市民宣讲团在乐清泽前、马良等文化礼堂开展刘基廉政思想主题宣讲活动,深化提升联盟公益品牌形象。二是提升“相约周日”品牌。以“互联网+文化礼堂”为抓手,通过线下征询、预约服务和平台点单等多种方式,构建县域资源共享的网络平台矩阵,最大程度激活各类优质文化资源。如乐清市通过供需点单平台为文成县各礼堂推出了歌舞表演、书法创作等7大类30场次的点单服务项目。三是探索公益基金融合。积极探索乐清云公益平台、文成多元基金等融合发展,实现礼堂联盟公益资金效应的最大化。如乐清文化礼堂云公益平台推出文成县孤寡老人“牵手”募捐活动,目前已筹集网络爱心资金2.1万元。〔乐清市委宣传部、文成县委宣传部供稿〕  【工作动态】   舟山市打造“老人与海”志愿品牌服务海岛留守老人。舟山市以志愿者为服务主体,通过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给予海岛留守老人物质精神多种关怀。目前,“老人与海”关爱海岛留守老人志愿服务项目累计招募志愿者424名,累计开展常态化志愿服务24次,参与志愿者500余人次,服务群众8600余人次。一是开展“三个一”志愿服务。通过“一双小手”感情关爱老人,由老人子孙和“红领巾”组队,定期看望老人并表演各类节目;通过“一张照片”亲情连接老人,每年给老人拍照,并寄给其子女;通过“一份服务”为老人提供物品代购服务,开展医疗、理发、家电维修、清洁等各种服务。二是建立志愿服务保障机制。通过爱心义卖、捐款捐物等形式,保障“老人与海”项目运作的资金来源。与相关船企合作,建立“连心船”常态机制,即每月1-2次免费搭载志愿者到边远小岛开展志愿服务。与浙江海洋大学合作,组建心理学专业老师志愿者队伍,加强对老人精神世界的疏导和关注。组织发动理发、水电维修、物流等广大个体从业人员积极参与项目。三是加大对志愿服务的宣传推广。大力宣传“老人与海”志愿服务项目,吸引更多的志愿者加入到项目中来。该项目代表舟山市参加了第三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荣获浙江赛区金奖、全国赛区银奖的好成绩。〔舟山市委宣传部供稿〕   杭州临安区四大举措强化天目山文化建设。今年以来,杭州临安区秉持“大天目”理念,统筹整合生态文化、宗教文化、书院文化、红色文化等独特的优秀文化资源,加强和深化天目山文化建设。一是强化规划引领。确立“天目山论道”文化品牌,启动大天目战略规划编制前期调研。综合自然生态、历史文化、民风习俗等因素,定位划定“大天目”规划范围,以天目山为核心,涉及三个镇、320平方公里。二是强化文化挖掘。依托天目书院专家成员等组建天目山文化发展专家智库。与浙江大学专家团队合作对“大天目”范围内的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形成调查报告。三是强化项目支撑。与杭州滨江集团合作打造天目山小镇,投资16亿元建设精品酒店、文化馆、文化街及种植园、养殖园等六大特色园区。目前项目前期工作基本完成,将于今年9月份动工建设。采用多村联合模式创建天目山村落景区,按照4A景区标准打造,分三期实施,建设子项目108个,总投资2.97亿元。目前一期55个项目全面推进,计划年底前创成3A景区。四是强化宣传推广。通过电视、报纸、期刊、网络媒体等渠道,开展与天目山文化相关的宣传报道一百余次。〔杭州临安区委宣传部供稿〕   衢州柯城区以“文化+”理念打造“山村音乐会”品牌。衢州柯城区以“文化+”的理念探索开辟“两山”转化新通道,推出“山村音乐会”系列活动有力助推休闲旅游经济发展。一是高点定位,树品牌创特色。对区内外的音乐团队、音乐人才、文化企业等资源进行系统挖掘、梳理和整合,形成“山村音乐会”活动整体方案和各场次子方案。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群众参与模式,做到周周有活动、场场有特色,计划举办音乐会达26个场次。二是精心组织,接地气聚人气。邀请知名歌手、市级演出团队与当地的排舞队、民乐队和歌唱爱好者合作,设置群众互动环节,鼓励村民上台展示才艺,让“山村音乐会”成为村民自我展示的舞台。将网络传播作为主要手段,通过微信、H5等新媒体进行宣传造势,邀请腾讯、新浪、今日头条、浙江在线等知名网络媒体开展网络直播和持续报道,同步推出“那些年,我们的歌”网络征集活动。据统计,首场音乐会网络直播观众就达40余万,新浪微博话题阅读量200多万,网络平台总点击量突破1000万大关。三是深度融合,促旅游助增收。在音乐会活动中设计植入了七里香溪漂流体验券、民宿优惠券等旅游产品,有效带动七里各农家乐、七里香溪漂流等旅游经济。将骑行赛事、民俗文化体验等活动与“山村音乐会”紧密结合,策划推出了美食、美宿、美景、美购等“四美”博览会,实现互补共赢。〔衢州柯城区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 第63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7年9月7日 【工作交流·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②】□杭州市运用“四大传播”塑造城市国际形象□宁波市三位一体立体化传播“名城名都”新形象□嘉兴市深化“五大品牌”外宣推动国际化品质之城建设□绍兴市“五路并进”融入“一带一路”对外文化交流 【工作动态】□浦江县上榜全国首批100个“千年古县”□台州黄岩区打好“三张牌”唱响节会文化大戏□桐庐县开展“最美楼道”评选打造家门口文明风景线      【工作交流】 杭州市运用“四大传播”塑造城市国际形象   杭州市积极把握“后峰会、前亚运”战略机遇,统筹运用借势传播、共生传播、合作传播、二次传播四种形态,构建立体化、多层次的对外宣传传播网络,全面展示“独特韵味、别样精彩”的城市国际形象。  一、推动借势传播,传播创业创新杭州形象。借助**书记主席访美、访德参加G20汉堡峰会等契机,在美国《华尔街日报》《今日美国》,以及德国《南德意志报》等境外平面媒体上分别刊发《杭州依托创新跻身中国“万亿俱乐部”城市》《再访2016年G20峰会举办城市杭州——“eWTP”推动杭州成为“网上丝绸之路”重要战略枢纽》等宣传文章,并借助网站供稿机制,在亚太、北美和欧洲地区540余家国家通讯社、主流媒体和门户网站以16种语言转载相关文章,网站访问量累计达2.95亿次。  二、推动共生传播,讲好小而美的城市故事。在国外社交媒体上开设杭州对外宣传账号Hangzhoufeel(韵味杭州),以“讲述杭州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为定位,运用文字、图片、视频、直播等形式,讲述小而美的城市故事,并同中央媒体海外社交账号建立互动机制。如在Instagram开设每日精彩图片栏目,将杭州本地的时事新闻热点与精美的图片结合,形成传播热潮。目前,Hangzhoufeel平均日推送信息30余条,超过70%的新增粉丝来自于海外。  三、推动合作传播,构建多层次对外传播网络。依托市属媒体,构建“中央厨房+供稿中心”模式的杭州外宣厨房,突出内容生产、平台运营、对外通联、二次传播四大功能,推动形成对外宣传的新平台新路径。如通过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向全球播出“韵味杭州”城市形象宣传片,收看量达5.42亿人次;推出“我的西湖记忆”征集启事,邀请国内外知名人士、网民、游客、商务人士等群体,讲述杭州体验和印象,活动在海外社交媒体引发链式传播效应,Hangzhoufeel平台阅读量超过20万次。  四、推动二次传播,有效扩大国际传播能级和效应。建立二次传播机制,对在海外传播效果好的内容,利用市属媒体和国内媒体进行二次传播,促进内外宣联动一体。如《杭州依托创新跻身中国“万亿俱乐部”城市》《再访2016年G20峰会举办城市杭州——“eWTP”推动杭州成为“网上丝绸之路”重要战略枢纽》等专稿在海外取得良好传播效果后,利用杭州日报、都市快报和“杭州发布”等市属媒体及微信公众号,以及新华社、人民日报、浙江日报等媒体进行转载报道,国内二次传播阅读量累计超过100万次。〔杭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宁波市三位一体立体化传播“名城名都”新形象   宁波市强化“国际港口名城,东方文明之都”的宁波城市新形象,今年上半年,中央和省级主流媒体宣传报道宁波的稿件已达2000余篇(条)。  一、聚焦名城名都,塑造宁波形象新格局。一方面,全国“两会”宁波元素频频亮相。对接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媒体,连续三天刊播对全国政协委员、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唐一军的专访,围绕“名城名都”宣传主题刊发专版10余篇;全国“两会”期间,宁波声音在融媒体报道中响亮发声,累计阅读量超过10万次。另一方面,省市党代会宁波基因广泛传播。中央、省级媒体紧扣“名城名都”主题,新华网浙江频道开辟专题,相关稿件同步在新华社客户端推送,浙江日报连续两天在头版头条位置报道宁波改革工程,十几个中央和省级新闻客户端针对不同观看群体制定精准传播策略,观看人数近四十万次。  二、紧扣时代主题,唱响宁波建设主旋律。围绕“一带一路”主题,中央、省、市新闻媒体集中推出一批以“宁波争做‘一带一路’建设先行者”为主题的报道,人民日报头版刊发《宁波:发挥区位优势放大对接效应》,《求是》刊发唐一军书记的理论文章《努力争做一带一路的先行者》,新华每日电讯、经济日报等刊(播)发相关报道和专版10余篇。紧扣振兴实体经济基调,对宁波“大抓实体、大兴实业”的做法和成绩进行了深入报道,人民日报、新华社、经济日报等相继刊发《制造业升级宁波跑起来》《宁波:成立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创新中心助推中国制造试点建设》等稿件,央广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栏目推出“中国制造2025”样本宁波试点系列报道。此外,中央、省级各主流媒体针对宁波发布季度经济数据、召开中国机器人峰会等重要节点,推出系列报道,在社会各界产生良好反响。  三、激发各方力量,合力讲好宁波故事。注重上下搭台。市领导高度重视,多次作出批示主动接受媒体采访,为推出重点主题报道提供有力支持。市委宣传部加强与北京、上海等主流新闻单位的沟通对接,推动重点稿件落地。精心设置议题。形成中央、省级媒体驻甬机构负责同志参加新闻例会、新闻外宣专题策划会等常态机制,落实重点新闻选题每月报送机制,及时向央媒、省媒提供宁波重点选题“菜单”。注重部门联动。落实中央、省级媒体驻甬机构集中办公场所,搭建资源信息共享平台,强化沟通联系,围绕重大新闻事件和活动合力推出系列报道。〔宁波市委宣传部供稿〕 嘉兴市深化“五大品牌”外宣推动国际化品质之城建设   嘉兴市深挖资源、创新载体、拓展平台,突出五个重点强化城市宣传,为建设国际化品质之城创造良好环境。  一、传播红船精神,先进文化扬帆出海。举办《红船精神:启航的梦想》(中、英文版)首发仪式暨座谈会,作为国家外文局大型主题出版项目《中国共产党精神》系列多语种图书的首篇首卷,推动对外系统介绍中国共产党精神。与福建古田合作举办“喜迎十九大系列图片展”,举办“我的梦·中国梦——喜迎十九大全景看中国”中国城市党报新闻摄影大赛等。依托中国(浙江)影视产业国际合作实验区海宁基地承担国家“中非影视合作工程”,向“一带一路”国家成功输出影视作品。  二、聚焦先行示范,照亮科学发展之路。聚焦嘉善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集中开展专题性采访活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7家中央媒体和我省多家媒体,以“小切口、大视野”“小故事、大道理”阐释科学发展示范点的样本意义,形成一批示范点宣传的“现象级”产品。市级新闻媒体推出“干窑38度”“九问嘉善的民心答卷”等接地气的系列报道,全面展示嘉兴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实施“八八战略”的生动实践。  三、深化接轨上海,领舞融合发展大潮。在市级主流新闻媒体开设“全面接轨上海”专题专栏,推出系列报道,全面展示接轨上海示范区建设重大举措、重要活动。举办加快推动浙江省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建设大会,邀请中央、省、市媒体参加媒体集中采访活动。全市各级政府门户网站、新媒体在首页开设网络专题,推出接轨上海互动栏目话题。  四、立足端午民俗,传扬特色节庆魅力。着力打造中国端午文化的研究基地和传承地,每年与中国民俗协会合作,邀请国内外专家开展深入研讨交流,形成研究成果500余篇。每年举办端午民俗文化节庆活动,提前谋划对外宣传详细活动安排,“报道端午 就到嘉兴”成为各类媒体的“日程表”。今年,央视5个频道、1个海外平台均推出了嘉兴端午直播报道、新闻采访和专题节目,观看直播总人数达270多万人。  五、借力乌镇峰会,畅通互联共享之门。充分利用世界互联网大会平台对外讲好嘉兴故事。在全市新闻网站加大对嘉兴创客的深度报道,协调市内外主流媒体集中进行推介传播,扩大嘉兴互联网产业影响力和知名度。举办全市互联网自律合作联盟活动,积极传播“美丽嘉兴”“传统与现代和谐相融”等良好城市形象。精心制作推出城市形象宣传片《大美嘉兴》、《美丽嘉兴》外宣画册、《嘉兴文化》外宣邮册等。〔嘉兴市委宣传部供稿〕 绍兴市“五路并进”融入“一带一路”对外文化交流   绍兴市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对外文化交流传播,着力打造特色化、国际化、品牌化文化交流项目。  一、做深对外交流品牌。依托“名人效应+民间组织”力量,助推鲁迅文化基金会实施“大师对话”主题活动,先后与法国(雨果)、俄罗斯(托尔斯泰)、印度(泰戈尔)等国开展文化交流活动,组织以学术为核心的20余项合作交流。开展越剧全球巡演,组织拥有中国戏剧6位梅花奖得主的越剧明星版《梁祝》赴中东欧参加第24届锡比乌国际戏剧节演出,并赴美国、英国等开展全球巡演,传播展示中国戏曲独特魅力。  二、做亮对外文化展示。精心策划做好“兰亭的故事”“阳明的故事”“一座千年古城的光影记忆”三大主题的系列艺术对外展览展示。以“兰亭的故事”为依托,赴意大利举办《文化绍兴——千年江南水城》文化展览,讲好兰亭故事、绍兴故事、书法故事。在王阳明诞辰545周年之际,筹划举办“阳明文化周活动”,联合故宫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等25家文博场馆举办“阳明的故事”大型展览,并计划赴美国、日本和台湾地区巡展。以摄影为媒介,在斐济、新西兰等国举办“一座千年古城的光影记忆”主题摄影展,并建立海外创作基地,促成斐济苏瓦、新西兰奥克兰市和绍兴三城之间的艺术交流与对话。  三、做新对外宣传产品。突出“故事性、可视性”,创新出版《绍兴有戏》系列外宣书刊,编印中英双语《绍兴概览》外宣品,投放全国各五星级酒店和有关国际航班等,供外籍人士阅读。借参加北京国际“图博会”契机,启动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重要图书馆赠送绍兴文化经典图书工程,计划五年内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家图书馆或知名大学图书馆赠送《四部丛刊》《鲁迅全集》《王阳明全集》《蔡元培全集》等彰显绍兴传统文化的典籍,今年将向美国哈佛大学、北京大学等图书馆赠书。  四、做活对外文化推广。依托BBC《中国故事》纪录片,从著名文学家张岱的故事入手,讲述绍兴独特的历史文化故事,并组织在优酷、Facebook等平台进行投放。拍摄《泊客绍兴·在古城的日子》系列纪录片,寻访在绍兴的美国、英国、德国等7国外籍人士,记录他们在绍兴的人生经历,并在美国斯科拉、日本西宫等国外电视台推送。采用外国名主持人“体验式”报道方式,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联合制作9集网络自制剧《司徒游记——绍兴篇》。  五、做强对外翻译平台。充分发挥“语种+”“师生+”传播优势,与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联合成立对外文化传播中心,利用学院12个外语语种特色,翻译制作外宣作品。目前中心已拥有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韩国、日本等国家的外籍教师115名以及来自24个国家的350多名外国留学生。〔绍兴市委宣传部供稿〕 【工作动态】  浦江县上榜全国首批100个“千年古县”。近日,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会公布了2017年首批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浦江县上榜。近年来,浦江县委县政府以历史文化传承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为抓手,成功打造“万年上山诗画浦江”品牌,为成功入选注入“源头活水”。一是政府牵引,社会参与。大手笔、大投入开展“百幢历史建筑修复工程”,三年时间内圆满完成100处历史建筑的修缮,修缮面积达6.5万平方米,投入资金6000余万元,其中自筹1100万元,政府出资4900万元。二是深挖细掘,大力宣传。录制《上山文化》等几十部宣传专题片,刊发出版《大地有名——浦江县地名故事》,着力加大对“千年古县”地名文化遗产的宣传力度;积极做好挖掘、保护、传承、传播和服务五篇文章。三是持续推进,久久为功。持续推进弘扬地名文化、加强文物保护工作。对地名文化遗产进行分类、分级和分层保护,延续地名文脉。用好千年古县“金名片”,结合浦江全域旅游,提升城市知名度,推动旅游经济发展。〔浦江县委宣传部供稿〕 台州黄岩区打好“三张牌”唱响节会文化大戏。台州黄岩区通过搭建节会平台,打好“宣传、文化、产业”三张牌,全力唱响全民文化大戏。一是打好“宣传”牌,提升节会影响力。围绕“中华橘源,山水黄岩”外宣形象,对区内各文化节会进行统一策划与推广,编印《凝望黄岩》《山水平田》等宣传画册,拍摄《乐逢黄岩》《非“橙”勿扰》等宣传片,利用电视、报纸、微信客户端等渠道全年不间断推介新春文化节、桃花节、枇杷节、柑橘采摘节等文化节会活动。邀请各级媒体和知名文艺家开展“走进橘乡”主题采风,推出《桃花节带你穿越时空》《村办枇杷节邀您来采摘》等一批有影响力的外宣报道。二是打好“文化”牌,彰显特色地方文化。深入挖掘乡土文化资源,提升节会文化内涵,展示黄岩深厚的人文底蕴。如澄江街道凤洋村依托万亩柑橘博览园举办橘花节,开展祭橘神、放橘灯等黄岩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示;屿头乡举办“布袋山上过大年”活动,编排、表演十里红妆、龙凤呈祥等黄岩传统婚嫁习俗;宁溪镇举办“二月二”元宵灯会,吸引大批游客参与。三是打好“产业”牌,创新节会发展模式。探索“政府引导、媒体策划、社会参与、群众同乐”的节会发展模式,整合生产、加工、服务、供销环节,形成以节会为核心,集休闲旅游、农家乐美食、农副产品销售等为一体的文化产业链。2016年,举办桃花节、蜜橘采摘节等10余个文化节会,累计接待游客50多万人次,带动农产品销售及餐饮业增收4000多万元。〔台州黄岩区委宣传部供稿〕   桐庐县开展“最美楼道”评选打造家门口文明风景线。桐庐县创新开展“最美楼道”评选活动,进一步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水平,提高居民群众文明素质。一是确定标准,“软硬兼修”定档次。下发《关于印发<桐庐县“最美楼道”评选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确定社区、街道和县级三个层次评选环节,按照楼道环境“三无”(无破损无灰尘、无乱堆无乱贴、无违章无改建),楼道设施“四有”(有文化园地、有楼道灯、有封闭大门、有完备消防设施)和楼道宣传“五进”(核心价值观、公益宣传、法律知识、特色活动、志愿服务进楼道)标准,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进行考察。二是实地测评,“互评互赏”促提升。按照评选标准经社区推荐、街道自评后确定候选楼道,由县创建办牵头通过互评互学互赏方式对候选楼道进行实地测评并打分,目前已确定两批9个楼道为“最美楼道”。三是表彰宣传,“最美改造”树标杆。打造“书香楼”“孝德楼”“文明楼”等各具特色的“最美楼道”文化成为文明宣传大阵地,发文对“最美楼道”命名表彰通报。通过县级新闻媒体、“桐庐发布”“同乐汇”等平台进行“最美楼道”宣传、展示,鼓励县城各社区、小区以“最美楼道”为标杆进行楼道改造,打造更多更有特色的楼道文化。〔桐庐县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 第64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7年9月11日 【工作交流·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⑤】□衢州市“三活三变”用活文保助力传统文化传承□舟山市推动渔民画“活态”传承复兴传统民俗文化□磐安县“四大举措”助推非遗传承转化□缙云县三措并举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青田县以“我们的中国节”为载体推动传统文化“走出去”【工作动态】□金华婺城区打造文化礼堂成为立德树人“坚实底座”□长兴“鸳鸯龙”舞动意大利民间艺术节       【工作交流】 衢州市“三活三变”用活文保助力传统文化传承   衢州市做好文物保护利用“三活三变”工作,让文物活起来、用起来。今年以来,仅市区6家重点文保单位就接待观众9.4万余人次,同比增长近50%。  一、活化文物资源,变“空房子”为“展览馆”。充分挖掘文保单位文化内涵,利用现代展陈手段,打造各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展览馆。如在省级文保单位赵抃祠打造“铁面御史”廉政主题展览陈列,每年接待各级领导干部培训班30多批次;在市级文保单位杨氏民居内筹建杜立特突袭行动纪念馆,通过实物、雕塑及文字、图片、影像等多种形式生动展示历史;在乡村文保单位推出姓氏文化主题展览和地方特色文化主题展览等,推动建设乡村“一村一馆”“一祠一品”。  二、活用文保场所,变“老房子”为“新阵地”。积极策划各类文化活动和教育活动,将文保单位打造成文化育人惠民的新阵地。打造文艺惠民高地。依托省级文保单位天皇巷天妃宫,建立“文化志愿者之家”,联合各社会演出团体开展衢州传统戏剧保护和展示,组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活动,每年举办公益演出200余场,受益观众3.2万余人次,参与的文化志愿者1万余人次。打造爱国主义教育高地。依托省保单位衢州侵华日军细菌弹投放点旧址,建设衢州细菌战纪念馆,每年开展“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抗战胜利纪念、“关爱细菌战受害老人”义诊等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打造民俗文化传承高地。依托周宣灵王庙孝文化教育基地开展传统孝文化系列活动,包括年俗中的祭祖活动、节俗中的敬老活动、婚俗中的敬拜活动、丧俗中的守孝活动等,每年接待观众20万余人次、团队100多批次。  三、活建运管机制,变“公家管”为“民间办”。充分调动社会主体的参与热情,吸纳社会各界参与文保单位的维修、管理和运营,实现多方共赢。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文保单位修缮,实行以奖代补政策,根据文保单位级别和实际情况,民间自筹资金修缮后,市财政给予25%-35%不等的奖励。吸纳民间个体参与文保单位管理运营,通过三年一委托、一年一考核的委托管理方式,将文保单位委托给民间个体进行管理和运营,提高使用效益。如省级文保单位神农殿委托中医诊疗机构管理,每年开展义诊、养生讲座、神农祭祀等公益活动100多场;省级文保单位衢州书院委托给文化爱好者管理,每年举办展览20多场,观众5万多人次。〔衢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舟山市推动渔民画“活态”传承复兴传统民俗文化   舟山市积极探索传统民俗文化复兴路径,以渔民画等传统海洋文化产品的产业链发展为突破口,重点打造具有海洋特色的文化品牌。  一、加强渔民画版权保护。积极探索渔民画版权保护新路径,向工商总局申请注册集体商标“舟山群岛渔民画”,成为舟山市首个文化行业集体商标。举办渔民画版权登记培训和渔民画版权交易活动,目前全市有200余幅渔民画获得版权登记证,9位渔民画作者与重点文创企业签订版权交易协议。加强以“渔民画”为重点的海洋文化衍生品研发与营销,扶持重点渔民画家参与“舟山渔民画”主题文化旅游衍生品专项研发,在国际海岛旅游大会等大型会展上进行展出。“舟山渔民画”商标荣获2016年中国国际版权金慧奖。  二、打造渔民画产业“集聚效应”。依托渔民画产业基地,加强实体培育,鼓励作者建立渔民画个人工作室。培育有创作、研发、销售实力的重点骨干企业,形成以重点骨干文化企业为龙头,联合各渔民画工作室及创作户参与的产业联盟。目前,全市已有渔民画创作者100多人,每年创作渔民画数百幅,有20余家企业和个人工作室从事渔民画衍生品的研发和生产。鼓励渔民画及衍生品参加各类会展、文博会30余次并获奖10余项,产品深受海内外游客的喜爱和好评。  三、推动舟山渔民画“走出去”。依托市文联、舟山渔民画协会,积极开展渔民画对外交流。2016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舟山渔民画专题展,80多幅渔民画作品赢得文艺界的广泛关注和赞誉。同时,近年来舟山渔民画约有300余幅作品分别在澳大利亚、日本、挪威、西班牙、比利时以及美国蒙大拿艺术画廊、德国柏林中国文化中心、曼斯菲尔德亚洲研究中心等地进行展出。〔舟山市委宣传部供稿〕 磐安县“四大举措”助推非遗传承转化   磐安县全力做好非遗项目的挖掘、保护、传承、转化工作,打通文化资源向经济资源转化渠道,为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提供文化支撑。  一、充分挖掘,成为文化磐安的闪亮点。先后组织开展2次大规模的全县域普查,对散落在各乡各村,文化价值较高、基础条件较好、处于濒危状态的重点民俗项目进行充分挖掘和系统整理,调查非遗项目1686项,收集非遗线索1.2万多条。经整理申报,目前共有1个国家级、11个省级、19个市级非遗项目,集聚茶文化、药文化、菇文化、舞龙文化、小吃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精华。编辑出版《赶茶场》《磐安非遗代表作丛书》《乡影》《非遗代表作丛书之民间文学》等专著8部。  二、创新转化,成为文化旅游的引爆点。有效整合利用非遗资源,有机植入本地节庆体验、民俗展示、戏曲表演、美食养生、运动休闲等旅游业态。利用古街老巷、礼堂宗祠、民俗展馆等场所,通过图文、实物、现场等多种形式向群众、游客提供非遗文化参观体验。将12个非遗项目改编成戏曲、杂技、舞蹈类文艺节目,排演“非遗一台戏”在旅游景区和特色村镇开展巡演30场次以上,受众达3万余次。  三、培育产业,成为文化富民的增长点。对有产业化优势的云峰茶制作、婚嫁篾器制作、土索面加工、磐安药膳制作等非遗项目进行科学合理开发,培育形成磐安云峰茶有限公司、求是药膳研究院等非遗项目骨干企业15家。鼓励村民从事传统手工艺劳作,建立“以手艺带农户、以农户带基地、以基地带销售”的经营模式,推动宫灯、木雕、竹编、印染、刺绣等传统制作工艺在乡村复兴,成为文化富民新亮点。  四、精心排演,成为文化交流的聚焦点。精心策划推出了一系列原汁原味、亦庄亦谐的非遗节目,通过“文化走亲”、交流演出、展示展演等方式让非遗“活”起来、走出去。截至目前,磐安非遗外出交流展示已达百余次,获得国家级金奖3次,省级以上金奖15次。组织参加法国瓦龙第32届国际民间艺术节,获得组委会唯一奖项“最佳表演奖”。“磐安炼火”“龙虎大旗”“磐安吹打”等非遗项目先后在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美丽中国乡村行》《过年了》《传承》等栏目播出。〔磐安县委宣传部供稿〕 缙云县三措并举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   缙云县以“数字化管理、立体化保护、仪式化传承”三措并举,全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作。  一、数字化管理,保存珍贵非遗资料。建立非遗数字档案,对收集整理的27000多条非遗线索、1850个立项调查项目、170万字文字资料、300余个视频资料、100余个录音资料、20000余张照片资料分门别类进行归档。建立非遗网上数据库,将非遗普查、各级非遗名录项目、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非遗传承基地等相关资料及时上传数据库,并定期更新维护,目前数据库有普查数据15000余条,各类申报数据300余条,工作动态信息500余条。建立非遗成果集,先后编辑出版《缙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撷萃》《缙云百工》《婺剧老艺人传统唱腔选》等10多类非遗书籍。  二、立体化保护,健全长效保护机制。印发《缙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施意见》,明确全县非遗工作目标和任务。建立非遗传承人保护体系,制定下发《缙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和保护工作方案》,对各级代表性传承人实行“五个一”管理,即:一人一个档案,一年一次上门走访慰问,一年一次健康体检,一年一次座谈会,一年发放一次慰问金。依托传承基地开展各类传承展示活动,共有各类传承基地38个。  三、仪式化传承,点亮非遗传承路。以传统节日、节庆民俗为契机,每年举办大型传统节庆活动20余次,如清明节、重阳节的黄帝祭典活动、七夕的张山寨七七会、五月十三的迎关公案、六月六的靠山节等。利用乡村春晚激活非遗资源,融合婺剧、钢叉舞、丝竹锣鼓、唱道情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近四年全县乡村共举办“乡村春晚”近400场。依托文化礼堂深化非遗内涵,在全县农村文化礼堂开展春节祈福迎新、儿童开蒙、成人仪式、重阳敬老等传统礼仪礼节活动258次,开设国学、传统礼仪课程、讲座150余次。〔缙云县委宣传部供稿〕 青田县以“我们的中国节”为载体推动传统文化“走出去”   青田县积极发挥侨乡优势,创新开展“我们的中国节”系列活动,维系海外华侨乡情乡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一、精心策划,突出礼堂文化的节日情怀。将海内外青田人、国际友人最为关注和感兴趣的中国传统节日作为礼堂文化的重要内容,在春节、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进行整体策划,每个节日围绕一个主题,精心设计活动载体,共形成春节“走遍天下,回家过年”、端午节“玉粽香天下,龙舟竞四海”、中秋节“月是故乡明,人是家乡亲”、重阳节“思乡敬老度重阳”等五大系列、15项特色文化活动,带动全县各文化礼堂,围绕传统节日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活动。  二、与时俱进,做好传统节日的活态创新。鼓励和支持各农村文化礼堂借助华侨力量,对节日文化表现形式、参与方式等进行时代化创新。如连续三年在山口农村文化礼堂举办“国际村晚”,百鸟灯、戏曲等传统文化节目和老外才艺表演、海内外互动拜年等同台上映,让国内外华侨和外国友人共享传统文化盛宴。今年端午节,青田华侨牵头举办首届西班牙大型端午文化节,通过体验龙舟竞渡、包粽子等形式使西班牙民众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三、整合资源,实现中华文化的全球传播。在华文媒体微联盟公众号推送传统节日活动宣传H5、活动表演者征集启事;依托意大利新华时报、法国侨报等15个国家23家海外华文媒体组成的全球华文媒体青田联盟,做好活动精彩内容的世界表达。邀请中央、省、市各级媒体参与活动直播或开展报道,如人民网、浙江新闻客户端等媒体对七夕节活动的网络直播,吸引30万多人参与观看。〔青田县委宣传部供稿〕 【工作动态】 金华婺城区打造文化礼堂成为立德树人“坚实底座”。9月上旬,金华婺城区“文化礼堂+教育”的做法受到中央媒体强势关注,10天内先后登上央视新闻CCTV13《共同关注》和CCTV《新闻联播》。近年来,该区深挖“礼堂文化”中的优秀传统文化等德育资源,积极做好“文化礼堂+”,开辟学校育人实践新阵地新渠道。一是“文化礼堂+德育”。通过“一对一”“一对多”“双向选择”“自主结对”等方式,全区中小学校与文化礼堂进行“拉手结对”,在节假日、开学等时间节点与结对农村文化礼堂中开展开蒙礼、尊师礼、成人礼、敬老礼等系列礼仪活动。今年以来,已有45所学校、9000余名师生走进礼堂举办各种礼仪活动。二是“文化礼堂+思政”。浙江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分院、金华教育学院等先后在婺城农村文化礼堂设立高校育人实践基地和高校思政教育实践基地。仅今年暑期就有100余批次、近万名高校师生在农村文化礼堂参观、学习,开展“春泥计划”等。三是“文化礼堂+研学”。以乡镇为基本单位,将特色农村文化礼堂连珠成串,推出蒋堂、琅琊、塔石、沙畈、安地、长山、白龙桥等7条各具特色的“德育精品研学线路”,建成银坑村粟裕抗日“红色根据地”、开化村周敦颐故里“廉政文化”、沙畈亭久村白沙老爷“治水故事”等德育基地,组织学校开展研学旅游活动。今年已经有40多所学校共计3万余人次参加德育研学活动。〔金华婺城区委宣传部供稿〕   长兴“鸳鸯龙”舞动意大利民间艺术节。近日,长兴县“鸳鸯龙”成功献演意大利第三十四届国际民间艺术节,载誉而归,有力地推动“一带一路”民间文化交流。一是全力担当“中国民间文化元素”的代表。接到组委会邀请函后,长兴县立即启动筹备工作,经过多轮筛选,以“鸳鸯龙”舞龙队为班底组建33人的“长兴民间艺术团”,成员涵盖当地村民、创二代、企业员工、文化礼堂志愿者等;邀请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等专家指导,对中国功夫、双偶摔跤、《茉莉花》等传统节目进行重新编排,最后形成35分钟充满“中国元素”的6个节目。二是多途径展示东方民间艺术的魅力。正式节目前,与组委会进行沟通对接,主动要求在居民区、广场等地进行预演,广受当地居民的欢迎和赞誉;在各城市巡回演出时,向现场名流赠送“鸳鸯龙”宣传折页和印有“鸳鸯龙”LOGO的丝绸折扇、京剧脸谱等。在与各城市市长与代表团互赠礼物,推动紫笋茶、紫砂壶、御帛1851真丝等长兴传统文化产品走进了意大利,彰显“文化浙江”风采。三是“东方爱情之龙”的美誉广为传播。艺术团在艺术节期间作为压轴节目演出4场,踩街2场,现场观看人数达到5万余人次,意大利民众对东方文化的魅力赞不绝口,阿尔贝罗贝洛市市长向长兴民间艺术团颁发特别奖。多家国内外主流媒体对鸳鸯龙在意大利的精彩演出和在当地观众引起的热烈反响进行专题报道。〔长兴县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第65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7年9月14日  【工作交流·最美浙江人②】□温州市“四个有”礼遇帮扶“最美温州人”□杭州江干区凝聚三股力打造最美品牌□衢州衢江区培育“最美”家风打造“最美家庭”金名片□“最美女孩”许艾菲网络分享造血干细胞捐献全过程引发社会关注 【工作动态】□西泠拍卖荣膺业内最高级别“青花奖”九大权威奖项□永嘉县“金名片工程”助推昆曲保护传承□松阳县成功举办“2017中国·松阳当代国际艺术展”   【工作交流】  温州市“四个有”礼遇帮扶“最美温州人”   温州市在生活、帮扶等方面出台多项政策措施,全方位礼遇帮扶“最美温州人”,让“好人有好报”。  一、好人的事迹有宣传。在报纸、电视、网络开辟“最美温州人”专栏,以人物访谈、纪录片、事迹展播等形式常态化宣传“最美温州人”。建设温州道德馆、道德主题公园和道德广场,集中展示各类“最美”典型事迹。开展“最美温州人”好故事基层巡讲活动,对事迹突出、群众反响热烈的潘超俊、陈莹丽等同志,专门召开先进事迹报告会挖掘宣扬其思想内涵和时代精神。以“最美温州人”为原型,拍摄或制作《最美的约定》《红日亭》《最后一课》等影视作品,让“最美”人物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  二、好人的荣誉有表彰。制定《“最美温州人”选树宣传工作办法》,规范“最美温州人”荣誉授予(追授)程序,建立“最美温州人”档案库,完善“行业最美”选树宣传工作。连续12年举办“感动温州十大人物”评选活动,在舍己为人、诚信守信、助人为乐、敬业模范等方面评选出“最美温州人”百余位,在全市40多个行业开展“最美警察”“最美司机”“最美家庭”等行业最美评选活动。全市村居设立各类民间道德奖2628个,年均表彰各类“最美人物”4000余人。  三、好人的生活有礼遇。全市11个县(市、区)均出台“最美人物礼遇(关怀)机制”,对“最美人物”进行全方位礼遇。鹿城区党委政府每逢大型节庆活动均邀请“最美人物”出席、参与互动;龙湾区出台《“龙湾好人”关怀帮扶工作实施意见》,设立150万帮扶基金,向“龙湾好人”提供十二方面的关怀帮扶,包括5年内给予3次免费体检、优先安排子女教育、免费提供就业培训等。  四、好人的困难有帮扶。市本级成立“最美温州人”公益基金,注资200万元,专门用于“最美人物”帮扶。出台《关于做好“最美温州人”信贷扶持工作的通知》,引导全市金融机构支持“最美温州人”创业,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截至目前,浙江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温州办事处向“最美温州人”授信83户1861万元;瑞安市推出“道德信贷”业务发放“道德信贷”2100余万元。〔温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杭州江干区凝聚三股力打造最美品牌   近日,杭州江干区弯湾托管中心创办者、“最美妈妈”徐琴荣获“CCTV年度慈善人物”奖,引起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在全区掀起学习道德典型的热潮。近年来,江干区充分发挥“最美人物”的感染力、感召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推动公民崇德向善。  一、发动“草根”之力,让最美人物显出来。每月常态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发动草根力量寻找身边好人,发动各阶层、职业、年龄段的群体参与“最美江干女性”“美德少年”“最美教师”等评选活动。今年以来,共推荐省市“身边好人”30人,1人被评为浙江好人,3人被评为杭州好人,4人被评为杭州最美人物。  二、汇聚“传播”之力,让最美人物红起来。每月在江干报开设“德耀钱塘”专版,大力宣传先进事迹,今年以来共发布“好人榜”16人次、“好人团队”3支,发布相关报道80余次。编印《德耀钱塘》最美江干故事系列连环画、《做文明有礼的江干人》《图说核心价值观》文明宣传册,下发至社区、学校等基层单位,全区8个街道实现最美人物墙绘、宣传栏全覆盖。拍摄最美人物微电影《我是李东华》,参选最美浙江人微纪录片大赛。  三、发挥“典型”之力,让最美人物靓起来。开设区级道德模范“荣誉殿堂”,陈列、展示历届道德模范、最美人物的先进事迹,参观人次已过万名。设计道德模范公园景观雕塑10座,投放至皋亭山孝道文化公园、采荷文体广场等城市文化公园,扩大江干好人的覆盖面、影响面。连续五届举行“感动江干—十佳道德模范”颁奖典礼,对道德模范进行隆重表彰。以“学榜样做公益”为主题,组织最美人物和群众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今年以来共开展4次6场。〔杭州江干区委宣传部供稿〕   衢州衢江区培育“最美”家风打造“最美家庭”金名片   衢州衢江区以“最美”为引领,做实“‘最美’+家风”文章,2014—2017年连续四年荣获国字号“最美家庭”荣誉,“最美家庭”品牌日益响亮。  一、发掘家训家风,推动“忠孝传家久”。开展“寻找记忆中的乡愁——寻家训晒家归扬家风”活动,收集、整理本地优秀传统家训、家训故事,挖掘解析《朱氏家训》,出版《袁氏世范》,突出“衢江辨识度”,提升认同感。组织文化志愿者进村入户写家训、拍全家福,将好家风建设与书香家庭建设等结合起来,开展“谈家训、谈家风”系列活动,实现好家风育人、好家训传世。  二、举办主题活动,引导“入芝兰之室”。以衢江区“最美教师”“最美奶奶”和部分“最美家庭”代表组建最美宣讲团,深入各地开展“最美”微宣传活动。举办“最美家庭”故事分享会,开展家庭才艺秀、感恩孝亲行动、快乐亲子阅读、家庭低碳行等主题活动,引导广大家庭在参与中自觉接受美德教育,潜移默化升华道德认知,争当“最美”。  三、评选“最美”榜样,引领“见贤思齐焉”。发挥榜样带动作用,建立联评互评机制,由妇联、文明办和村两委、妇女代表组成家风评议团,开展互看互比互评活动,常态推动家庭文明建设。在此基础上,利用推优荐优机制联合各部门力量在“最美家庭”中挖掘“最美衢江人”等身边好人,放大“最美”效应。〔衢州衢江区委宣传部供稿〕   杭州富阳区“最美女孩”许艾菲网络分享造血干细胞捐献全过程引发社会关注   近日,杭州富阳女孩许艾菲在微博上分享自己捐献造血干细胞全过程,倡议社会关注造血干细胞捐献,其感人事迹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持续点赞,网络评论就达50万+、点赞30万+。  一、快乐分享捐献过程,“最美女孩”传递人间大爱。许艾菲家境优越,但从小乐善好施、积善成德,从18岁开始每年坚持固定献血,累计献血3200毫升。9月12日,许艾菲在个人微博分享了自己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全过程,以幽默、生动的表达宣传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知识,消除普通群众认识误区,个人主题微博点击量超过2200万次,点赞超过12万次。  二、滚动播报感人事迹,社会各界反响强烈。爱心事件发生后,富阳区迅速组织媒体对其乐于公益、普及科学医疗知识的道德品质和社会担当予以宣传报道。截至目前,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中新网、凤凰网等上百家微信公众号、客户端、微博、APP和门户网站对许艾菲感人事迹进行聚焦,网络点击量已突破1.6亿次,评论超50万条。其中,新浪微博单条浏览量超2250万,点赞12.8万次,转发4.9万次;腾讯新闻浏览量超3700万,点赞21万次。  三、持续关爱“最美”人物,精心构筑道德高地。近年来,富阳始终坚持把发现“最美人物”、培育“最美风尚”作为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的重要抓手,出台《杭州市富阳区道德模范关心关爱机制实施意见》,每两年开展一次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成立“1+24+X”三级宣讲团,将“最美”人物事迹带进农村文化礼堂、社区文化家园和中小学校;设立“好人一条街”、道德墙,开通好人热线,开设“富阳好人”新闻栏目,6年累计发现身边好人700余名,先后涌现出“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教师”方叶平等一大批“最美群像”。〔杭州富阳区委宣传部供稿〕 【工作动态】西泠拍卖荣膺业内最高级别“青花奖”九大权威奖项。近日,由商务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指导,中国拍卖行业协会主办的“第四届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国际论坛”暨第二届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排行榜(青花奖)颁奖典礼在上海举行,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凭籍优异成绩数度登台,成为获得奖项最多的企业:不仅荣膺2016年度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排行榜“年度规模奖”“年度创收奖”“年度创税奖”“年度产业奖”“年度结算能力奖”“年度盈利能力奖”“年度公益捐赠奖”“年度区域领先奖”,并蝉联“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2016年度十佳企业”,列综合拍名第二。西泠印社秉承百年文脉,以“诚信、创新、坚持”六字精神为依托,十余年来励耘于拍卖行业,从数据到口碑,都以引领行业的风姿,收获各界对西泠印社品牌品质与实力的高度肯定。〔杭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永嘉县“金名片工程”助推昆曲保护传承。一是“排大戏”。先后挖掘、整理、编排、上演具有永昆特色的《张协状元》《琵琶记》《荆钗记》《折桂记》《孟姜女送寒衣》等传统剧目大戏12本,折子戏30多出,其中《张协状元》获得“2016年首届紫金京昆艺术群英会”“紫金奖”,《金印记》获省第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部分折子戏被中国昆曲博物馆收藏保存。出版《永昆曲谱集成》等书籍资料。二是“走出去”。实施永昆“走出去”工程,先后多次赴香港、台湾等地开展文化交流,参加全国昆曲传承汇报演出、中国昆剧艺术节演出、“国家大剧院昆曲演出周”“2016年首届紫金京昆艺术群英会”等展演获得优异成绩和业内好评,部分剧目在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播出。加强昆曲宣传普及,开展昆曲进校园、进礼堂、进社区、进企业“四进演出”等惠民演出活动,扩大昆曲知名度和影响力。三是“强起来”。加强永嘉昆曲基础理论研究,相继出版了《永嘉昆剧》《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永嘉昆剧卷》《永嘉昆曲十年》等书籍。选送一批青年苗子赴上海戏曲学院昆曲班等学习进修,涌现出了“浙江青春领袖”由腾腾和国家一级黄光利、徐显眺等一批领军人物。加大投入完善配套设施,在县公共文化活动中心建成“永昆小剧场”,并定期开放演出。〔永嘉县委宣传部供稿〕   松阳县成功举办“2017中国·松阳当代国际艺术展”。近日,松阳县举办“2017中国·松阳当代国际艺术展”,通过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展示城市形象,扩大对外影响力和知名度。一是围绕“一带一路”主线。邀请文化部和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四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今日丝绸之路国际美术展等前来参展,共有来自中国、蒙古、伊朗、印度、土耳其、白俄罗斯、斯洛文尼亚等36个国家和地区的50名艺术家到场,40个国家的44名艺术家的作品送展。二是凸显“传统村落”元素。以传统村落文化为主题,开展百米长卷现场创作、系列采风创作活动、《抽象艺术欣赏》讲座、非遗文化展演、中外艺术家交流座谈会等八大活动,走访杨家堂村、酉田村、西坑村等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以及明清古街、红糖工坊、石仓古民居、乡村798文化创意园等文化点位,为中外艺术家提供松阳高腔、竹溪锣鼓、木偶戏、畲族叙事歌等民俗文化盛宴。三是发挥“古今中外”效应。中外艺术家融合当代国际的艺术理念和松阳悠久的农耕文化,合作完成百米画卷、百幅画作、百人结对等“三百”作品,举办798美术馆主展、契约博物馆速写展、红糖工坊边缘展等三大成果展。〔松阳县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第66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7年9月18日   【工作交流·喜迎党的十九大】 □浙江广电集团喜迎十九大宣传报道全面升温□宁波市积极营造氛围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湖州市“四个确保”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绍兴市“三个深入”做好喜迎十九大宣传工作□缙云县“五大主题”宣传活动献礼十九大□台州黄岩区“四个度”深化迎接党的十九大宣传工作□浦江县“三个突出”喜迎十九大胜利召开□天台县“四到位”深化迎接党的十九大宣传工作  【工作交流】  浙江广电集团喜迎十九大宣传报道全面升温   浙江广电集团把做好十九大宣传工作作为当前头等重要任务,以浙江卫视、浙江之声、新蓝网等平台为主阵地,统筹利用宣传资源,高频率、大密度策划推进迎接十九大相关报道,在十九大宣传报道中争当先锋、当好先锋。  一、在主题宣传上当好先锋。重点策划“大地的回响——习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浙江的实践”,派出多路记者沿着**书记主政浙江、调研浙江、视察浙江的足迹,深入基层蹲点拍摄采访,全景展示全省上下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生动答卷,于9月中下旬在浙江卫视和新蓝网等同步推出。浙江之声推出《走进浙江——喜迎十九大》特别报道,新蓝网《一张蓝图绘到底》等系列H5产品陆续上线。  二、在融媒传播上当好先锋。重点打造的“中国蓝融媒体中心”将于9月底交付使用,力争通过这一跨部门、跨媒介、跨平台的新闻采编“中央厨房”,实现全媒体报道“十九大”盛况、多形态传播“十九大”声音。9月16日,中央电视台、浙江卫视携手合作的大型特别直播节目《还看今朝浙江篇·勇立潮头》作为系列节目开篇之作,在央视新闻和浙江卫视同步播出。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于9月4日起推出全媒体互动专题,以“寻找新地标”“一张海报读懂浙江”等关联话题,向全国网友征集相关内容的视频或图片,看变化、晒成就、讲故事、说幸福。  三、在营造氛围上当好先锋。各广播电视频道实行特殊编排,在做好新闻报道同时,整合综艺人文节目、宣传活动、影视剧、公益广告等资源,全力奏响十九大宣传大合唱。浙江卫视有针对性地策划提升四季度各档综艺节目内容,如强档综艺《梦想的声音Ⅱ》将以“歌唱祖国”和“礼赞英雄”为情感核心,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其他宣传单位也将创制播出《追寻400》《爱上中国》等十九大献礼纪录片,并适时排播《将改革进行到底》等以及中国梦、环境保护、文明公德、亲情孝道、家风传承等主题的一批优秀纪录片、专题片。同时,集团将全力以赴做好“我最喜爱的习总书记一句话”诵读晚会。〔浙江广电集团供稿〕  宁波市积极营造氛围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宁波市通过创新载体、点面结合、线上线下联动等方式,全面营造氛围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一、新闻宣传力度层层叠加。积极联络中央、省级媒体,力争在重要版面、重要时段的“十九大”专题报道中体现宁波元素。截至目前,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浙江新闻联播》等媒体已先后播出宁波港口经济取得的成就、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举措和国家海绵城市试点工作进展情况等内容。市级媒体推出专版专栏展开系列报道,宁波日报推出《向总书记报告——五大发展理念在宁波的探索与实践》系列报道,宁波晚报开设《总书记留在宁波的身影》专栏,都市报系推出“喜迎十九大宁波新变化”特别报道,广播频率群重点打造十九大报道“一二三”工程,多媒体新闻中心推出会前报道“六个一”工程等,全面报道宁波5年来在各个方面取得的成就。  二、网络宣传广度不断深化。中国宁波网、宁波广电网等属地网站推出“习总书记一句话评点宁波”系列解读等“喜迎十九大”相关专题专栏,运用图、文、视频等元素述说宁波5年发展历程。截至9月初,相关专题累计刊发报道450余篇,点击浏览量200多万人次。依托新浪微博开设“宁波,常有新变化”“甬往直前,冲刺十三五”“中国制造看宁波”等主题鲜明的网络议题。制作推出《我的祖国RAP说唱》《甬港当自强》等视频作品,阅读量达1500余万人次。  三、社会宣传热度持续高涨。组织全市1890多所基层党校、940多家农村文化礼堂和120多家社区文化家园开展“砥砺奋进的五年”成就展。针对不同人群分层次多形式开展“我最喜爱的习总书记的一句话”“勇立潮头话担当”等主题宣讲850多场,受众15万人次。组织编印20万张“习总书记一句话‘金句’书签”向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免费发放。创作民族歌剧《呦呦鹿鸣》、甬剧《筑梦》等文艺作品,举办“喜庆十九大合唱海丝情”合唱专场音乐会、宁波市首届大书法艺术节暨全国书法名家邀请展、“喜迎十九大 为人民放歌”大型音乐会等文艺活动。〔宁波市委宣传部供稿〕  湖州市“四个确保”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湖州市聚焦中心,大力宣传全市在党的十八大以来砥砺奋进、改革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氛围。  一、立足认同,确保理论宣传入脑入心。以中心组学习为龙头,以机关学习日、星期一夜校等为载体,组织“7·26”重要讲话等学习专题,湖州在线新闻网“理论在线”等理论专栏专刊刊发系列理论文章。深入组织开展“我最喜爱的习总书记的一句话”主题宣讲活动,开展各层面宣讲竞赛129场;开展《之江新语》朗读汇17场,推出广播宣讲60余期,创作大鼓书、大鼓舞、三句半等相关文艺宣讲作品10部,组织文艺宣讲30余场;征集网文370余篇、音视频69个,择优在湖州发布、爱湖州等网络平台推送。  二、壮大主流,确保主题宣传浓墨重彩。开设“创造新业绩 喜迎十九大”等专栏专题专版,展示湖州市十八大以来取得的显著发展成就和基层典型。组织市级主要媒体赴基层开展“深化走转改 迎接十九大”采访活动,策划《“喜迎十九大”特别报道专栏:砥砺奋进的五年》以及《百姓镜头里的获得感》大型新闻摄影采访等活动。积极对接中央、省级和境外主流媒体,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湖州“中国制造2025”“绿色金融”等重大主题的对外宣传。截至目前,市级新闻单位全媒体平台共刊播有关迎接党的十九大宣传报道269篇(条)。  三、打造精品,确保社会宣传形成声势。深入开展“与时代同行”湖州作家艺术家采风创作活动,推进报告文学《方向》、舞剧《辑里人家》、越剧《游子吟》等一批优秀作品的创作生产。组织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等文艺下乡、文化走亲以及“种文化”“赛文化”活动。结合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推进“你我携手共建文明”文艺巡演进商场进社区进广场活动,组织开展“创文明城市我参与 促公益宣传常态化”公益广告征集评选活动。  四、引领风尚,确保舆情管控平稳有力。组织全市各级各类新闻网站和新媒体在首页首屏置顶飘红《砥砺奋进勇立潮头——贯彻党代会 迎接十九大》。继续深化舆论环境整治,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和双人双岗制。组织网评员撰写评论文章,积极推送重点网评文章和网评贴文,推动更多民众参与喜迎十九大召开等主流议题讨论。〔湖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绍兴市“三个深入”做好喜迎十九大宣传工作   绍兴市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以“三个深入”做好舆论、理论和社会宣传工作,为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的思想舆论和社会氛围。  一、强化阵地建设,深入开展主流舆论宣传。启动“喜迎十九大——身边这5年”主题采访活动,全市主流媒体开设专题专栏,组织策划“八八战略在绍兴”等一批重大主题报道,围绕“最多跑一次”改革、文化绍兴、社会治理等主题,以H5、动图、动漫、可视化长图、微视频等形式,推出“喜迎十九大 空中看绍兴”“喜迎十九大 E眼看绍兴”等融媒产品。开展“让世界看绍兴”“草地陪你读绍兴”等活动。  二、强化内容建设,深化开展理论宣传阐释。组织开展百场喜迎党的十九大、千场反映十八大以来全市重大成就的主题宣传活动以及“我最喜爱的习总书记的一句话”“勇立潮头话担当”等主题宣讲活动。制作《“八八战略”在绍兴》电视政论片,10月初在电视和网络媒体等播出。组织理论社科界结合绍兴实际,开展传统产业与结构调整、枫桥经验与社会治理、名士之乡与文化传承等方面的重大理论研究。组织百名理论工作者赴“最多跑一次”改革现场调查,举办“最多跑一次”改革理论研讨会,推出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三、强化基础建设,深入开展社会氛围宣传。围绕“身边这五年”主题,广泛开展“全民大舞台”“我们的村晚”群众性主题教育活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采风活动,以及“文艺进万家”“文艺门诊”“文化下乡”等文化惠民活动。各区、县(市)依托文化站(馆)和农村文化礼堂、社区文化家园等举办文化活动1000场以上。以全国文明城市复评为契机,开展“最美绍兴人”主题微电影创作征集与展播,在市文化中心、城市广场、高校、企业等举办“撸起袖子加油干凝心聚力奔小康”——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系列图片展。〔绍兴市委宣传部供稿〕  缙云县“五大主题”宣传活动献礼十九大   缙云县精心组织开展“五大主题”宣传活动,为十九大的胜利召开营造强大的舆论氛围。  一、举办“学‘习’”系列主题活动。举办“我最喜爱的习总书记一句话”微党课、微视频、微语音大赛,征集微党课讲稿223篇、微视频98余个、微语音116条、H5作品86个,全网转发量达20余万。推出“一起朗读《之江新语》”活动,发布音频50期。打造“红色文化一条街”,召集本土书法家书写20余条“习总书记一句话”上墙、上道旗、上LED屏,形成红色文化风景线。  二、推进“砥砺奋进的五年”主题成果展示活动。在各级新闻网站、政企微信公众号、微博号、手机APP等全媒体平台大力宣传十八大以来重点工作成就,聚焦“剿灭劣V类水”“创国卫”“仙都5A创建”“攻坚克难画句号”等10多个热点,展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建设成果,已开设专栏15个,推出专版20期。  三、开展“大咖小咖看缙云”全民总动员。策划“国家级媒体大咖缙云行”大型采访、“和谐美丽好缙云”微信PK赛、“最美瞬间”全民随手拍大赛等主题活动,组织主流“全媒体”与个人“自媒体”联动参与,征集微信作品70余个、个人“拍品”100多幅,国家级、省级、市级媒体报道200多篇,原创漫画点击量破10万人。  四、组织“文化组团”群众文艺创作展示活动。举办“喜迎十九大——缙云县首届民间婺剧演艺大赛”,连赛13场,参赛剧团12个,观演群众达3万余人。邀请西泠印社,市、县书画家协会等知名文艺团体开展“喜迎十九大”采风活动,创作展出书法作品500余幅、摄影作品800余幅。组织文艺团体创作摄影集《百人万岁》、大型婺剧《轩辕飞天》《县令李阳冰》等文艺精品。  五、抓好“网络空间净化行动”。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10名专家团对新媒体问政把脉,83个部门依托民情疏通平台在线答疑解惑,回复网民提问226件,回复率100%,有效疏导民情舆情,营造社会团结和谐、昂扬向上的浓厚氛围。〔缙云县委宣传部供稿〕  台州黄岩区“四个度”深化迎接党的十九大宣传工作   台州黄岩区及时传达学习省、市视频会议精神,认真贯彻上级决策部署,细化工作举措,全力深化迎接党的十九大宣传工作。  一、理论宣传重“深度”。以党委(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为龙头,及时调整充实年度学习计划,组织区委理论中心组对**书记“7·26”重要讲话精神开展新一轮学习讨论。召开区社科联第一次代表大会,引导全区社科理论队伍推进“习言习行”挖掘整理和理论研究,筹备“践行‘两山理论’与绿富和合共赢”理论征文活动,形成一批有份量、有影响的研究成果。  二、新闻报道重“广度”。在《今日黄岩》、黄岩电视台、黄岩新闻网的重要版面和黄金时段集中推出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专栏,开发制作一批“喜迎十九大”主题微视频、动漫、H5等融媒体宣传产品。精心策划“走出去”外宣活动,开展“走南闯北黄岩人”异地新闻采访、“我是家乡代言人”网络直播秀等活动,讲好黄岩故事。  三、氛围营造重“热度”。邀请区内外文艺名家开展创作采风,举办迎接党的十九大主题漫画展、“橘源道宗,山水黄岩”全国摄影大展等文艺展示活动。以“周末黄岩”为载体,组织“欢乐合唱团”“新黄岩人艺术团”“乡村大使”等队伍,广泛开展文艺演出进社区、进企业、进礼堂系列活动。  四、舆情管控重“力度”。持续推进“净化舆论环境”专项整治和“清朗网络”专项整治。健全舆情监测平台,落实专人24小时开展网络舆情监看。依托“民情在线”平台,积极开展网络问政,及时回复和处置网民关心问题。加快成立全区网络文化协会,举办全区网信工作座谈会,进一步强化舆情处置合力,确保舆情平稳有序。〔台州黄岩区委宣传部供稿〕    浦江县“三个突出”喜迎十九大胜利召开   浦江县通过做好“主题宣传、道德引领、活动开展”三大篇章,广泛开展喜迎党的十九大系列活动,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一、突出主题宣传,营造喜庆氛围。组织开展“五星红旗高高飘扬”系列宣传活动。9月15日-10月底,在城区主要路段路灯电杆悬挂国旗,在15个乡镇街道、各人民团体、中小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企事业单位以及车站、广场等公共场所升挂国旗。利用宣传橱窗、黑板报、LED大型显像屏、字幕屏等宣传阵地,开展庆祝国庆和迎接党的十九大召开的宣传。  二、突出道德引领,提升文明指数。扎实推进“创建省示范文明县城”工作,持续开展“礼让斑马线,文明过马路”活动,各单位组织党员干部每星期二早、中、晚三次到责任路段开展文明出行监督和劝导。在中小学校、社区、农村文化礼堂开展形式多样的文艺联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会、书画现场赛等活动,如仙华街道方宅文化礼堂举行“喜迎十九大”廉洁文化书法现场赛。  三、突出活动开展,强化价值引领。组织理论宣讲团赴学校、社区、农村文化礼堂开展学习党章党规、学习**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主题宣讲。开展“我最喜爱的习总书记的一句话”优秀微视频推荐展示活动,将优秀视频作品在浦江发布、浦江新闻传媒、浦江微讯等官方微信平台推出。举办“喜迎十九大——我们共同的记忆”征文比赛。积极筹备“喜迎十九大,印象金狮湖”文艺晚会,通过诗朗诵、婺剧、舞蹈、大合唱、乐器展演等文艺形式弘扬主流价值观,讴歌祖国变化和伟大成就。〔浦江县委宣传部供稿〕  天台县“四到位”深化迎接党的十九大宣传工作   天台县迅速贯彻落实全省深化迎接党的十九大宣传工作视频会议,精心谋划,全面推进各项宣传工作,为迎接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浓厚氛围。  一、理论宣传到位,坚定理想信念“主心骨”。依托中心组理论学习、机关干部学习会、“周一学习夜”等平台,深化**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深化“我最喜爱的习总书记的一句话”主题宣讲活动。聚焦天台“名县美城”建设、和合文化等重点题材,推进“和合文化与治国理政”等理论研究。精心筹备“中华(天台山)和合文化与一带一路国际研讨会”。  二、成就展示到位,唱响正面宣传“主旋律”。加大天台报、天台电视台“喜迎十九大”专题专栏宣传力度,精心设计开发H5、动图、动漫、微视频、微电影等融媒体产品。开展“深化走转改 迎接十九大”“百名记者蹲点大项目”等主题采访活动,挖掘报道一批基层先进典型、先进事迹。持续做好“砥砺奋进的五年”“我是家乡代言人百场直播秀台州”“天台文化自信”等网络正能量宣传活动。  三、氛围营造到位,奏响社会宣传“交响乐”。推进动画片《小济公》、新版《天台遇仙》等创作推广,出版《和合主题摄影作品集》《寒山诗集》等一批文艺精品。组织开展“喜迎党的十九大”优秀影视剧展映展播、“砥砺奋进的五年”摄影展、寒山体诗歌大赛等主题文化活动。依托农村文化礼堂,开展“天天大舞台”乡村文艺大展演等群众性文化活动。  四、风险管控到位,构建舆论环境“安全网”。加强分析研判和预警监测引导,持续推进“扫黄打非”“网络主体责任检查”等专项整治工作。进一步规范报社、电视台送审刊播制度,做好新闻出版广电系统安全大检查,加强报告会、讲座、论坛等各类学术阵地管理,规范党员干部网上言论,实行一日一专班制度,落实专人专岗,开展24小时值班,加强对管辖范围内重点人群、重点账号、重点平台的监管,做到舆情早发现、早掌握、早处置。〔天台县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 第67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7年9月21日 【工作动态】□首届世界油商大会宣传报道精彩纷呈□台州椒江区“三举措”推进大陈岛垦荒精神大众化 【工作交流·理论中心组学习③】□宁波奉化区“四强四力”推动中心组学习提质增效□临海市构建“六大机制”提升理论中心组学习实效□安吉县“三着力”扎实推进理论中心组学习□舟山定海区“三三制”推进中心组学习制度化规范化特色化     【工作动态】 首届世界油商大会宣传报道精彩纷呈。9月17日至19日,首届世界油商大会在杭州举行,42个国家和地区、200余家单位的400名行业“大咖”齐聚一堂,共谋石油行业发展大计。按照省委、省政府总体要求和大会组委会的统一部署,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办)精心组织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日报、中新社、香港大公文汇传媒、澳门商报等中央、境外及省内外60余家新闻媒体110多名记者参会采访,呈现高密度重磅推出、多媒体合力展示的报道声势,为大会的成功举办营造了浓厚舆论氛围。一是宣传方案详细详实。制定下发《首届世界油商大会宣传报道工作方案》,分会前、会中、会后三个阶段,对大会宣传工作做了细致周密的部署安排,积极整合各类资源,为大会的成功举行提供舆论支持。二是新闻发布精准精炼。会同省级和舟山市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多次进行沟通,科学策划发布主题,反复推敲确定问答口径,增强新闻发布针对性、有效性。9月11日新闻发布会吸引近40家境内外媒体的热切关注,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三是媒体服务有力有序。制定《首届世界油商大会媒体手册》《新闻中心工作方案》等,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和记者入住酒店设立新闻中心,建立媒体微信群、QQ群,有效对接媒体信息需求,广受记者好评。四是主题报道出新出彩。各级各类媒体结合自身定位,围绕大会主题,突出重点内容,形成舆论聚焦,生动展现浙江自贸试验区油品全产业链新机遇、新市场、新高地的特色亮点。据统计,截至9月21日,新闻媒体刊(播)发原创报道370多篇(条),重点网站转发量达1300余篇(条),百度“首届世界油商大会”关键词搜索页面达54500个。五是网民留言点评点赞。充分发挥以浙江发布为龙头的全省政务新媒体矩阵的团队力量,《首届世界油商大会在杭开幕 车俊努尔·白克力致辞 袁家军演讲》等报道的省市县官微总阅读量超过1700万人次,引发广大网友热评:“世界油商大会为‘一带一路’加油”“浙江的盛会越来越多,浙江的好事越来越多”。〔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供稿〕   台州椒江区“三举措”推进大陈岛垦荒精神大众化。“大陈岛垦荒精神”理论研讨会在椒江召开后,椒江以此为契机大力推动阵地立体化、载体多样化、机制长效化,构建大陈岛垦荒精神传播引领体系。一是多渠道拓宽宣教阵地。建设大陈岛垦荒纪念馆,打造成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主城区通过设立展示厅、塑造十六字主题雕塑、建设展示一条街、“流动展览馆”等,推动垦荒精神落地生根。在椒江——大陈航线上开设“海上课堂”,播放专题片、宣传片、口述历史纪录片。成立大陈岛垦荒文化研究会,筹建“中国青春岛”发展研究中心,筹办“青垦文化”论坛,加强大陈岛垦荒精神与青年志愿服务课题研究。二是多形式创作精神载体。加强与央视单位等合作,制作纪录片《家在大陈岛》《最可敬的人——大陈岛志愿垦荒队记述》、宣传片《多彩大陈岛》,筹拍院线电影《大陈岛誓言》《永恒的坚守》,创作台州乱弹现代戏《大陈岛垦荒》、报告文学《东海大垦荒》《大陈岛垦荒》、照片集《东海垦荒魂》等。编撰宣传读本《大陈岛垦荒精神代代传》,开展“大陈岛垦荒精神”巡回宣讲活动,举办主题晚会10余场(次)。三是多层次践行垦荒精神。开展“大陈岛垦荒精神与新府城建设”大讨论、“我为弘扬垦荒精神献一策”金点子征集活动,壮大“王海强垦荒服务队”志愿者队伍,开展“践行垦荒精神,建设美好家园”主题志愿服务活动。结合椒江好人选树关怀机制和“最美”系列评比机制,引导群众争创“垦荒先锋班”(班组),争当“垦荒传承人”(个人),发放“垦荒关爱基金”,营造弘扬大陈岛垦荒精神的浓厚社会氛围。〔台州市椒江区委宣传部供稿〕      【工作交流】 宁波奉化区“四强四力”推动中心组学习提质增效   宁波奉化区坚持从严治学,创新学习形式,健全学习制度,注重学习实效,扎实推进中心组学习制度化、规范化,不断提升中心组学习的质量和水平。  一、强化机制创新,量化督学,激发中心组学习活力。健全学习检查制度。健全预告、考勤、记录、考核等系列制度,年底集中检查评估。今年来,区委中心组集中学习10次,基层中心组组织学习700多场。健全述学评学考学制度。干部述职述廉中必须评述学习成效,年底进行网上考学。每年开展中心组“三优”评选,2016年,评选出优秀中心组15个、优秀学习范例17个、优秀调研文章32篇。健全学习巡听通报制度。开设中心组工作交流平台,联合纪委、组织部对基层中心组学习进行巡听,每季度通报学习情况。在“掌上奉化”开设“书香奉城·悦读生辉”专栏,已推送《学习金句》等80多部优秀书目。  二、强化主题设置,与时俱进,提升中心组学习吸引力。围绕上级部署确定主题。中央、省市委做出重要战略部署时,第一时间安排专题学习。围绕中心工作确定主题。将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和中心组学习结合起来,使理论学习推动决策部署。围绕素质要求确定主题。如为增强领导干部对发展共享经济的认识,邀请人力共享平台“爱员工”创始人作“与共享经济同行创宁波标杆模式”辅导报告。  三、强化方式创新,因地制宜,挖掘中心组学习潜力。“传统课堂”与“实景课堂”结合。按照将现场变成课堂、素材变成教材、讲解变成互动的总体思路,将基层中心组学习搬到文化礼堂、旅游景点、项目建设现场等,开展观摩调研,学以致用。走出去与请进来结合。一方面邀请中国人民大学知名专家学者等报告人赴奉化作报告,另一方面就区域发展和招商引资,组织区委中心组成员到兄弟市县等地学习先进经验。  四、强化成果转化,学以致用,提高领导干部工作能力。致力理论转化为发展的决策思路。始终把推动奉化发展作为重要议题交流讨论,先后在学习会上形成“后来居上、最美最好”发展目标与“五倍速五提升”决策部署等。致力把理论转化为破解难题的实际行动,形成一批工作创新机制,解决一批热点难点问题,如围绕“四大板块”开发,建立区领导联系重大项目、规划对接等工作机制,有效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宁波奉化区委宣传部供稿〕 临海市构建“六大机制”提升理论中心组学习实效   临海市创新“六大机制”,加强对基层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指导、管理和服务,提升中心组学习实效。  一、规范导学机制。出台《领导干部学习学分制考核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委(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的意见》等制度规范领导干部学习。每年年初出台《全市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安排意见》,明确年度学习重点和学习要求,规定各党委(党组)每年集中学习12次以上,每位中心组成员作1次以上发言,撰写1篇以上调研报告,讲1次党课或作1次宣讲。  二、定期研学机制。定期对全市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情况进行调研或分析研判。2016年系统摸排全市80个基层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情况,现场走访19个镇(街道)和7个部门,及时总结成果,完成《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党委(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的调研与思考》调研报告。  三、交流联动机制。每年召开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交流会或现场推进会,评选并表彰优秀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每年对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秘书轮训;每年底开展科级领导干部优秀理论文章评选,择优在《今日临海》理论版、《临海社会科学》《临海研究》等平台刊登。  四、激励考核机制。把中心组学习情况纳入全市党建、宣传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等考核并实施领导干部学分制考核。每年举行1次以上市管领导干部理论知识在线测试,每年不定期抽查各单位学习情况,不定期举行闭卷理论知识抽考,并将考核结果作为领导干部晋升提拔、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五、学习通报机制。每季度编发一次《学习通报》,通报全市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组织情况和学习内容;每半年通报一次市管领导干部个人网络在线学习情况;每年通报一次全市领导干部个人学习分制考核情况;每期“临海大讲堂”通报领导干部出席和听课情况。  六、助学促学机制。打造“临海大讲堂”干部学习品牌,连续11年举办68期;搭建“全民学习周”群众学习平台,连续14年举行各类学习活动2000多项,推荐市民适读书籍400多本;2016年向党员干部发放《**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理论热点面对面》等自学读本8万多册。向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推荐《全面从严治党》《聚集“十三五”》自学书籍32本,编发《学习参阅》18期,选编优秀宣讲稿20多篇。〔临海市委宣传部供稿〕  安吉县“三着力”扎实推进理论中心组学习   安吉县始终坚持把握学习规律和特点,创新学习方式和方法,切实推动理论学习成果向实际工作效果转化。  一、强化制度建设,在学习规范上下功夫。修订完善安吉县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出台《全县党政干部理论学习实施意见》,明确建立集中学习、专题调研、辅导宣讲等相关制度,对领导干部学习进行百分制考核,计入年终考评,并作为对县级党委(党组)优秀中心组评选的依据之一。每年年初制订《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开展“最多跑一次”改革、省市党代会精神、意识形态责任制等专题教育学习研讨。截止目前,全县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共组织集中学习390次,上交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理论文章2000余篇。  二、坚持“两山”引领,在学以致用上下功夫。全县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立足实际,以“两山”重要思想为引领,直面改革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安排学习研讨、理论研究。今年以来,县委理论中心组成员先后围绕经济转型升级、绿色发展、最美县域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内容,开展课题调研29项。领导干部联合高校专业研究团队深入基层一线进行调研,将调研成果通过不同形式转化为县委县政府的决策。三、创新学习形式,在丰富载体上下功夫。探索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把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与专题辅导相结合、集体研讨与个人自学相结合、传统封闭式学习与开放体验式学习相结合、线下学习与线上学习相结合,有效提高中心组学习的质量和效果。如报福镇开展“一年四季课”和“进村入企”开展微党课活动,上墅乡创新“红色据点”碰头会学习活动,天子湖镇录制“语音党章”送学上门等。组建安吉县“两山”重要思想宣讲团,领导干部带头到联系单位开展“四讲”(讲党课、讲理论、讲故事、讲体会)宣讲活动。截止8月份,宣讲团赴基层开展省市县党代会精神、剿劣治水、“我最喜爱的习总书记的一句话”等各类主题宣讲100余场,直接受众超2万人。〔安吉县委宣传部供稿〕 舟山定海区“三三制”推进中心组学习制度化规范化特色化   舟山定海区从抓机制、抓内容、抓方法入手,进一步推进理论学习中心组制度化规范化特色化建设。  一、健全三项机制,实现学习管理制度化。坚持执行“一把手”负责制。区委常委会专题研究中心组学习方案,区委书记亲自审定学习内容、上好党课、组织讨论、开展调研,中心组成员结对各镇(街道),切实指导基层理论学习。严格贯彻审核制。重点强化各级中心组讲座和报告会的规范管理,组建“理论学习巡听组”,不定期开展基层中心组旁听活动。创新考核评价制。将中心组学习情况作为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重要内容,由区委督考办牵头,一年两次赴基层开展专项考核,每年评选5家优秀基层中心组。  二、抓牢三块领域,实现学习内容规范化。原原本本学经典理论。开展“悦读经典”月度读书活动,精心选择《**书记谈治国理政》《毛zd选集》等10余本理论书目,撰写理论文章,组织开展“一人讲、大家评”集中研学活动。认认真真学会议精神。重点抓好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学习,以中心组扩大会的形式,第一时间组织全区区管领导干部召开专题学习会,邀请省委宣讲团专家作专题辅导报告会。仔仔细细学专业知识。围绕新区自贸试验区建设、“最多跑一次”改革、创新驱动发展等中心组学习重点,组织各项讲座、研讨活动10余场。  三、创新三类课堂,实现学习方式特色化。设立开放式课堂。把课堂搬到工作现场,如在舟山自贸试验区专题学习中,实地考察舟山航空产业园、民航机场改扩建工程现场,研究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规划、甬舟铁路规划等。设立研究性课堂。围绕国家级项目落地、“城中村”改造、“最多跑一次”改革、剿灭劣V类水等工作,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制定37个重点研究课题,并带队赴基层开展调研。设立网上“微”课堂。依托定海新闻网、“定海微理论”“定海山”微信等平台,开展“微党课”“微讨论”“微论坛”“微专栏”等学习活动,进一步拓展中心组成员的学习渠道,增强理论学习的互动性和趣味性。〔舟山市定海区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第68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7年9月25日  【工作交流·优秀网络文化】□衢州市三策并举推动网络文化传播□丽水市举办第二届网络文化活动季建设网络“和谐花园”□杭州萧山区“三位一体”打造网络文化新格局□绍兴上虞区“三多三起”构建网络文化新常态□仙居县实施“三三”模式打造网络文化展馆 【工作动态】□余姚市广泛宣传缉毒英雄胡建江“最美警察”风采□金华金东区光南音乐广场开启国庆文化活动周欢乐盛宴     【工作交流】  衢州市三策并举推动网络文化传播   衢州市紧扣“文化衢州”主题,从唱响主旋律、建设主阵地、培育主力军三方面着手,全面提升优秀网络文化传播能力。  一、唱响主旋律,增强衢州文化网络引导力。依托三衢论坛、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连续6年开展“好书大家读”网文大赛、“我的文化生活”微博大赛、“最美衢州”微评论大赛以及“中国梦想 最美衢州”网络寻访活动、“画好山水画唱响最美歌”“鸡鸣四省”网络作家边际采风行等网络文化活动,累计参与网民数量达300余万人次。打造“警灯照亮回家路”“水亭门元宵灯会”“时代楷模万少华”“早餐奶奶毛师花”等一大批“网红”作品,被人民日报、央视、光明日报等央媒“两微一端”报道转载,形成以古城文化、南孔文化和“最美”文化为代表的衢州网络文化传播“印记”。  二、建好主阵地,增强网络传播矩阵影响力。打造线下网络文化交流学习平台,通过网络众筹形式创建公益组织“半书房”,定期组织市内外网络作家、网络文学爱好者、粉丝开展“微朗读”活动并同步网络直播。整合市内网络媒体建立网络文化协会,召开座谈会、恳谈会、约谈会等20余次,强化网络文化传播内容建设和指导,逐步建立了以主流网络媒体、社会知名自媒体和网络社会组织为基本架构的“品”字型网络文化传播格局。建立健全全市网络媒体“黑白名单”数据库,加大对本地媒体账号的管理力度,抓好自媒体账号实行动态跟踪管理。  三、培育主力军,增强网络文化创作原动力。实施网络社会组织“一县一品”建设工程,推动建立市本级及下辖5县(市、区)网络作家协会,累计发展网络作家会员近千人。实施网络文化精品传播工程,创办“衢网作家”微信公众号,每天推送本地网络作家的优秀作品,已累计推送各类网络文学作品500余期。实施网络文化交流工程,邀请《芈月传》作者蒋胜男、《仙剑奇侠传》作者管平潮、《南华录》作者赵柏田等一批网络作家来衢参加交流、讲学;举办“鸡鸣四省——寻找最美乡愁”网络作家边际采风活动,深入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四省进行采风活动,出产《建在风景里的甜蜜王国》《雨山纪事|美丽双同的天真女孩》多篇网红美文,各地官网、官微累计推送1800多条次。〔衢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丽水市举办第二届网络文化活动季建设网络“和谐花园”   2017年7月至9月,丽水市举办第二届网络文化活动季,推出19项网络文化活动,倡导市民争做“好网民”,共建网络“大花园”,营造喜迎十九大的浓厚氛围。  一、以“好活动”为抓手,繁荣“网络空间”。以“迎接十九大”为主线,推出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一是主动谋划。多次召开协调会,商议确定活动主题、制定实施方案、做好活动筹备、专题网页制作和氛围营造等工作。二是设置活动。按照“互动·共享·创新”理念,精心设置了涵盖网络公益、网络文明传播、网络安全、争做好网民等19项网络文化活动。三是联动开展。以“1+9+N”模式推动网络文明共建共享,通过市县联动、部门协同,发动市本级、9县(市、区)和社会组织、互联企业共同参与。  二、以“好网民”为重点,培育“网络园丁”。深入实施“丽水好网民”工程,培育自觉传递正能量的“网络园丁”,筑牢网上网下同心圆。一是突出重点。组织开展“网络文明进校园从小争做好网民”主题活动、学生代表“我要争做好网民”集体宣誓、“阳光发贴 争做文明小网民”征文竞赛等,推动好网民从小抓起、从校园抓起。二是以点带面。举办启动仪式、现场接力等活动,推出一批好网民榜样带动广大网民共建清朗网络。三是全面铺开。利用新媒体技术,制作“争做好网民共建好家园”网络接力、“寻找100名好网民”网络互动H5,推出后反响热烈,一周时间内超过20万人次参与。  三、以“好家园”为目标,共建“和谐花园”。以“共建好家园”为愿景,整合资源,共建网络上的“绿水青山”。一是营造氛围。全市新闻网站首页显著位置开设专题,整合全市“两微一端”平台推送报道63篇,阅读量超过50余万。二是扩大影响。发挥网络文化区域协作机制,温州网、福建宁德网等十城网络区域联盟共同推送报道,参与网络接力。三是全民公益。开展“关爱万名留守老人·爱心理发团在行动”等网络公益活动,组织丽水网络联盟走基层、进社区,发动网民线上线下共同参与公益活动。〔丽水市委宣传部供稿〕  杭州萧山区“三位一体”打造网络文化新格局   杭州萧山区积极创新网络文化建设举措,融合企业、公众、政府三要素,“三位一体”打造萧山网络文化新格局。  一、组建协会联盟、推进党性学习,凝聚企业党建文化。组织建立网络文化协会企业党建联盟,定期开展党员活动,如“青春有约、湘湖毅行”联盟党群活动、联盟党支部党员学习活动等,丰富企业党建文化。组织区网络文化协会96家成员企业党员职工,利用“党员学习E平台”开展“碎片式”随时随地学,并将学分计入个人考核。建立党建微信公众号平台与党建网站联动发布机制,实现信息推送“微”结合,开设专栏每周发稿3—5期党建信息,邀请党员群众踊跃投稿评论、建言献策。  二、丰富活动载体、强化主题宣传,造浓全民参与氛围。开展网络文明进机关、校园、社区、企业、家庭、网站、网吧、网店的“八进”活动,通过组织“网络文明我先行”网络文明教育实践活动、“网绘同心圆展姿立新功”网评文章征集大赛以及发放倡议书、举办演讲比赛、宣传先进典型等多种方式,营造全民喜庆热烈迎接十九大召开的浓厚氛围。在本地论坛及微信、微博上发红帖、唱红歌,组织青年志愿者在地铁、公交等处开展移动微宣传。  三、开设网络问政、践行执政为民,提升政府服务形象。开设24小时不下班的网上政府——萧山网络问政平台,设网民网络问政、政府网上解答、网民打分评价等栏目,深化“服务型政府”建设。严格问政制度,网民一经发帖,平台立即明确责任单位,1天内受理、5天内公开答复、一次性解决问题,并由网民公开评分,对处置不到位、网民不满意的事件,指导“二次问政”或在区级媒体公开曝光。平台运行以来,共受理各类咨询、投诉、举报26474件,办复25728件,好评率达83.1%。〔杭州萧山区委宣传部供稿〕  绍兴上虞区“三多三起”构建网络文化新常态   绍兴上虞区紧贴互联网传播规律,创新手段形式,着力构建健康、活泼、向上的网络文化新常态。  一、多方联动,助力网络底色“亮起来”。实施官方新媒体“亮点周报”机制,统筹运用网站、微信公众号、网络直播等手段,推出“上虞朗读者”“上虞话讲文明”“公益一杯水”等一批优秀网络文化产品。联合网警部门加强对属地社会网站的指导,建立行业通讯录,组织业内主流自媒体签署《新媒体经营管理自律承诺书》,定期召开新媒体从业人员座谈会、交流会,学习互联网法律法规,商讨网络文化趋势及产品设计创意。  二、多元形式,助力网络文化“活起来”。连续八年举办网络文化节,设置丰富网络文化活动,运用新媒体平台汇聚推广一批文字、图片、视频等优秀成果,打造短信“红段子”征集评选活动、“点亮一盏灯”网络爱心活动等网络文化品牌。加强培育网上文化阵地,打造网络新媒体平台集群,整合资源,培育点亮一盏灯网、乡贤网、上虞青、上虞爱心屋网等20多个具有上虞特色的网上文化家园。  三、多点挖掘,助力网络典型“树起来”。树立“爱心公益”典型,大力推广“点亮一盏灯”网络爱心公益组织及其创始人先进事迹,在上虞新闻网长期设置专题并连续七年开展跟踪采访,推出相关报道200余篇。树立“上虞工匠”典型,寻访具有本地特色的传统手艺人,选树六名“上虞工匠”典型,开展线上专题宣传,其中“青瓷匠人”顾少波和“制伞匠人”贾勇荣获2017新浪浙江“致匠心·匠心无边”活动十大年度匠心奖。树立“安全宣传”典型,充分发挥公安、电信等部门“网红”微博影响力,广泛传播交通安全和电信网络防诈骗等知识,其中“交通安全蜀黍”被评为2016年度全国十大公职人员微博。〔绍兴上虞区委宣传部供稿〕  仙居县实施“三三”模式打造网络文化展馆   仙居县创新模式,探索将“千年仙居”优秀文化搬上网络文化展馆,为弘扬地域特色文化打开全新窗口。  一、严把“三个关口”,建好网络文化展馆。把好普查关,按照“不漏村镇、不漏线索、不漏种类”的要求,以村报线索、乡查项目、县做汇总方式开展全面调查、收集和整理,确保入馆内容完整、全面。把好筛选关,按照“分批分期、梯次推进”思路,有计划、有重点地对仙居优秀文化进行梳理和筛选,逐批逐期纳入仙居网上文化展馆。把好入库关,加强文字整理、图片收集和视频收集补录等工作,规范文字论证、上网审核等流程,确保展示内容准确、真实。  二、拓展“三微模型”,管好网络文化展馆。分设微展馆,对仙居自然地理、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等分类归档展示,目前已建成农村文化礼堂馆、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仙居山歌馆、历史名人馆、仙居史话馆等10个“微展馆”。传播微视频,开设微镜头、微课堂、微课本等专栏,重点展示县内外领导专家、村干部、乡土人才在“仙居大讲堂”“仙居故事汇”“农村文化礼堂”“乡村论坛”等平台上开展的演讲、小品、戏曲等文化活动。展示微媒体,依托“仙居发布微信、仙居发布微博、仙居新闻网、手机新闻网、仙居手机报、仙居新闻数字报”等“两网两报两微”媒介馆,设置主题引导网友进行分享讨论。  三、突出“三大重点”,用好网络文化展馆。做好宣传推广,依托相关新闻报道、论坛推介、朋友圈转发等形式,让县内外更多群众关注仙居文化。开展丰富活动,把网上文化展示馆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组织文化进农村社区、进广场、进单位、进校园系列活动;开设网络互动课堂,邀请专家学者、民间艺术人士讲述“仙居故事”。组织互动交流,利用高科技手段对重要文物、建筑进行再现,组织网友在虚拟场景中开展交流,专家在线解答网友提问,增强网络文化展示馆吸引力、影响力。〔仙居县委宣传部供稿〕 【工作动态】   余姚市广泛宣传缉毒英雄胡建江“最美警察”风采。胡建江同志系余姚市公安局阳明派出所民警,今年4月,年仅34岁的他在抓捕毒贩时被刺中肱动脉,仍奋力追捕,直到扑倒毒贩,送到医院时失血2000多毫升,医生说他“已经到了死亡的边缘”,且左手极有可能残疾。胡建江用鲜血乃至生命守护着人民的平安与幸福,展现出了“最美警察”的风采。省委书记车俊,省委副书记、宁波市委书记唐一军分别作出重要批示。新华社、央广网、中国青年报等主流媒体刊发胡建江事迹各类稿件30余篇,其中央视《新闻直播间》以《浙江余姚:左臂被捅伤 民警紧追不舍抓毒贩》为题进行了大容量报道。日前,中共浙江省委作出决定,授予胡建江同志省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并号召全省党员干部向其学习。胡建江管过片区,做过刑侦,是派出所出了名的“拼命三郎”,抢救期间,胡建江对前来探视的局领导说:“我给组织添麻烦了!”一句话,让同事们无语凝噎。胡建江的事迹不仅展现出了人民警察的职业担当,还展现出了浙江儿女的青春风貌,宁波、余姚两级市委市政府把学习弘扬胡建江精神与推动实际工作相结合,宣传、公安等部门多层面组织召开座谈会50余次、先进事迹报告会7次、巡回宣讲11次,开展“学先进、比担当”岗位练兵46次,使胡建江精神品格触动广大党员干部的灵魂,并将其转化为做好护航十九大各项工作的强大实践动力。〔余姚市委宣传部供稿〕   金华金东区光南音乐广场开启国庆文化活动周欢乐盛宴。金华金东区日前在施光南文化广场启动“欢乐庆国庆喜迎十九大”系列文化活动,多形式展示全区文化文明工作成果,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弘扬民族团结精神。一是军地联谊,书画精品绘金东。国庆和十九大期间举办“多情的土地”军地书画展,展出16位军地书画家58件精品佳作;市摄影家协会收集以金东为内容的优质照片100张,面向文化礼堂、学校举办“喜迎十九大,欢乐庆国庆” 巡回影展。二是县市联动,文化走亲一家亲。9月25日开始,以连续每晚一场的频次邀请景宁、婺城、桐庐等地文艺院团在施光南音乐广场连续举办文化走亲晚会,加强地区间文化交流合作,让群众感受不同地域和民族的优秀文化。三是干群连心,传统文化出馆舍。文化周期间,以“风情小镇幸福生活——美丽金东小城颂”为主题组织赛歌会决赛,并对公众进行公开展演,让金东特色传统文化走出馆舍,走进社区群众生活。〔金华金东区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第69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7年9月30日  【工作交流·喜迎党的十九大②】 □省文化厅广泛开展迎接十九大系列活动□省新广局做好“扫黄打非”工作全力维护十九大前文化安全□嘉兴市高扬红船精神做好“迎接十九大”重大主题宣传□衢州市“说学唱践”齐上阵全民喜迎十九大□淳安县“三行动”做实迎接十九大深化宣传□金华婺城区五弦齐拨奏响喜迎十九大“同心曲”□江山市三管齐下做浓喜迎党的十九大宣传氛围□泰顺县“高标准、高分贝、高密度”共谱“迎盛会”篇章  【工作交流】  省文化厅开展迎接十九大系列活动   省文化厅根据中央、省委和省委宣传部的部署,结合文化系统实际,部署开展迎接十九大系列活动,积极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氛围。  一、开展全省迎接十九大系列优秀作品展演。从全省精心选拔民族歌剧《青春之歌》《呦呦鹿鸣》、话剧《谁主沉浮》《先驱》《此心光明》、越剧《我的娘姨我的娘》《杭兰英》、音乐剧《红船》、交响乐《鲁迅》、婺剧《宫锦袍》等10台左右近年来新创的优秀剧目,开展集中展演。精心做好民族歌剧《青春之歌》、婺剧《宫锦袍》、越剧《五女拜寿》赴京参加文化部组织的系列献礼演出活动,以高水平的舞台艺术展示浙江文化事业发展的风采与成就。  二、利用各类文化阵地开展喜迎十九大系列活动。发挥全省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农村文化礼堂等各类文化阵地的作用,策划组织展览、展示、讲座等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主题活动。开展全省文化礼堂建设成果报告会暨展示展演系列活动;浙江美术馆举办“红船颂——浙江省迎接党的十九大美术作品展”;浙江图书馆组织“全面深化改革的浙江样本——迎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顺利召开”展览;丽水市举办了“大国重器——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摄影展”等。截至目前,全省文化系统组织各类主题展览540余场。  三、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喜迎十九大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全省各大高校、专业院团、文化系统的百名歌唱家队伍,深入基层开展专场演出。在全省组织选拔农村文化礼堂优秀群文节目,选拔分音乐(声乐、器乐)舞蹈、戏剧(小戏、小品)曲艺等4个艺术表演门类,全面展示农村文化建设成果和新农村农民的风采。举办全省好家风农民好声音擂台赛,展演近年来全省创作的好家风题材声乐作品。组织全省排舞大赛,决赛将作为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公共文化数字平台网络直播的内容进行全国直播。  四、开展喜迎十九大非遗系列活动。整合各地相关非遗资源,重点办好第九届浙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浙江省传统戏剧保护成果展”、“浙江好腔调”传统戏剧展演等活动,全面展示浙江非遗保护成果,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五、开展对外文化宣传工作。积极利用对外文化交流平台,讲好浙江故事,传播浙江声音,充分展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重点办好中国——中东欧国家文化合作部长论坛和第十五届亚洲艺术节,实施中国—中东欧国家文化季、阿拉伯国家文博专家研修班(第三期)等项目,支持宁波市推进保加利亚索非亚中国文化中心建设。  六、开展“百日攻坚”文化市场专项保障行动。开展全省“百日攻坚”文化市场专项保障行动,重点查处含有涉政治性等国家法律法规禁止内容的文化产品和网络文化,开展网吧、演出、游艺娱乐、网络文化等市场整治,确保全省文化市场平安有序,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截至目前,全省各地共开展文化市场专项保障行动175次,排查场所1023处。〔省文化厅供稿〕  省新广局做好“扫黄打非”工作全力维护十九大前文化安全   省新广局充分运用“清源”“净网”“护苗”“秋风”“固边”等五大专项行动平台,创新工作方法和手段开展全省“扫黄打非”工作,为迎接十九大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一、延伸管理触角,突出网上和基层两个战场。针对网络“扫黄打非”案件频发的态势,部署开展我省“净网2017”等专项行动,建立政企协作机制,充分利用阿里巴巴、腾讯等技术优势,在案件查办方面取得良好效果。针对基层的“扫黄打非”工作基础比较薄弱的实际,制发《关于将“扫黄打非”工作纳入基层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平台的通知》,召开进基层工作现场会等,乡镇(街道)和村(社区)的“扫黄打非”工作得到实质性推进,15个“扫黄打非”进基层省级示范点入选首批全国示范点。  二、瞄准重点对象,查堵涉政和宗教类两种非法出版物。加强对重点人员的教育管控,严防有关人员到境外出版发表政治性有害出版物和文章,上半年先后成功阻止部分人士企图赴港出版有关歪曲政策、历史的涉政类图书,组织力量对已有的有害涉政出版物案进行全面清理。同时,坚持把宗教类非法出版物作为重中之重,严密防范宗教类非法出版物在省内传播。  三、办理重点案件,提高发现和查处两种能力。针对主动发现线索能力相对薄弱的实际,以社会购买服务的形式,委托社会研究机构对全省1600多个网站进行有效监测,增强主动发现的能力。截至8月底,主动发现15家视听类和文学类网站涉嫌登载淫秽色情内容680条,立案查处7家,取缔关闭4家。加强省“扫黄打非”成员单位的联动协作,召开案件协调会7次,主导查办了“老虎”“蜜直播”等一批有社会影响的案件,对违法行为起到有效震慑作用。〔省新闻出版广电局供稿〕  嘉兴市高扬红船精神做好“迎接十九大”重大主题宣传   嘉兴市紧紧围绕迎接宣传党的十九大主题主线,突出红船宣传教育特色,深入开展五大行动,在全社会营造良好思想舆论氛围。  一、强共识,红船宣讲聚人心。深入学习宣传**书记“7·26”重要讲话精神,以“红船论坛”市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为龙头,带动全市各级组织加强学习,组建市委“红船宣讲团”,开展“我在礼堂读新语”活动。开展“我最喜爱的习总书记一句话”主题系列宣讲,包括微视频、微音频、精彩网文、朗读者等活动。开展“红船旁的微党课”活动,举办微党课大赛,开展“寻找身边最美宣讲员”网络评选。  二、强舆论,红船放歌鼓士气。市级媒体统一开设“喜迎十九大”专题专栏,组织开展“大力弘扬‘红船精神’续写‘八八战略’新篇章”“我‘嘉’这五年”等特别主题报道和成就宣传。组织“深化走转改迎接十九大”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召开新闻战线深化走转改暨央媒嘉善典型报道研究学习会。推出“一船红中国 喜迎十九大——践行新理念的嘉兴微样本”专栏,以“19个1”系列报道生动展现党的诞生地发展实践。  三、强精品,红船文艺促繁荣。做好《中国共产党精神》系列多语种图书首卷《红船精神:启航的梦想》(中、英文版)宣传推广。制播电视专题片《在红船精神指引下》,推进纪录片《南湖女杰王会悟》、长篇小说《我的革命生涯》、电影《我的未来谁做主》等精品创作。举办首届市民文化艺术节,丰富群众文化活动。  四、强创新,红船网宣拓阵地。办好网上主题活动,在嘉兴在线网站、“禾点点”新闻客户端等推出“迎接十九大晒单看成绩”等网络专题页面。精心开展融媒体宣传,制作推出系列微纪录片《足迹》、MG动画《嘉兴动动看》、VR作品《嘉兴脚步:全景之美》,以及《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你好,嘉兴党代表》《砥砺前行,嘉兴新成就》等H5作品。组织开展“喜迎十九大 全国网络媒体看嘉兴”大型网络活动。  五、强保障,红船护旗稳航向。建立意识形态分析研判工作协调三项机制,定期召开意识形态领域情况分析专题会议,加强风险防控及联动处置。打造“指尖上的政民对话”平台,围绕改革重点、发展难点、民生热点加强信息发布和政策解读,回应网民关切、疏导心理、稳定预期。〔嘉兴市委宣传部供稿〕   衢州市“说学唱践”齐上阵全民喜迎十九大   衢州市把迎接党的十九大宣传摆在突出位置,精心组织、全力推进,努力为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环境。  一、说“新语”传递好声音。积极开展“我最喜爱的习总书记一句话”视频音频征集活动,邀请孔子第七十五代嫡长孙孔祥楷、知名演员周迅、时代楷模万少华等衢州市各行业典型人物制作微视频、微音频20余条,在广播、电视、新媒体进行陆续展播。广泛开展诵读《之江新语》活动,组织全市半书房积极参与《之江新语》诵读活动,借助“微朗读”网络直播平台进行直播,在线观看网民达1.5万人次。  二、学理论领会新思想。组织全市上下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贯彻**书记“7·26”重要讲话精神与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率先学习重要讲话精神,全市党校、行政学院将学习重要讲话精神纳入干部培训主体课程教学内容,全市各媒体平台重要版面开设专栏刊登讲话精神深入学习文章,各区县组织宣讲团深入镇村、部门等基层单位开展系列宣讲活动,掀起学习贯彻讲话精神的热潮。  三、唱红歌凝聚正能量。举办全市“喜迎十九大永远跟党走”主题合唱比赛,组织各单位(部门)33只队伍、3000余名干部参加,合唱比赛获金奖队伍参加颁奖典礼展演。利用无线衢州、掌上衢州等网络平台对合唱比赛和颁奖典礼进行在线直播,图文直播累计观看网民人数达8万人次。  四、践行动弘扬“清”风尚。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契机,建设城市文明长廊、最美人物展示区等,积极开展志愿服务、党员干部群众认领“微心愿”等活动,组织党员干部讲师团、最美风采宣讲团,草根文艺宣讲团进社区、进学校、进文化礼堂。组织开展“拥抱衢时代·喜迎十九大”“护航十九大·平安夺金鼎”等主题活动,全力营造忠诚担当、风清气正的政治氛围。〔衢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淳安县“三行动”做实迎接十九大深化宣传   淳安县创新方式开展“一句话”“微党课”“我践诺”三大行动,以昂扬的精神风貌、良好的宣传氛围喜迎十九大胜利召开。  一、开展“一句话”对标“砺心声”行动。开展“领悟‘一句话’精神,践行‘四个人’要求——我最喜爱的习总书记的一句话”主题演讲活动,做到每个基层党组织、每名党员全覆盖。组建优秀选手微宣讲团,开展进社区农村、进机关部门、进“两新”组织、进学校医院、进重点企业、进重点工程等宣讲“六进”活动,已开展宣讲34场。  二、开展“微党课”巡讲“话担当”行动。开展全县“康美千岛湖 人人话担当”党员干部微型党课竞赛活动,乡镇、部门择优选送微型党课95堂,组织开展微型党课全县巡回宣讲,已完成17场。深化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宣传行动,开设媒体宣传专题专栏,开展各类学习、宣讲、培训33场,参与群众代表1200人次,制作发放宣传册5000册。  三、开展“我践诺”履职“当先锋”行动。举行“献礼七一红、喜迎十九大,淳安县万名党员干部争当‘四个人’践诺行动”。组建剿劣治水、青淳志愿、家风家训等15支党员先锋队,通过广场宣誓、授旗接力、公益活动等形式争做先锋,已有机关、社区、农村党员代表2000多人参加践诺行动。常态开展省示范文明县城创建督查行动,共发现问题328个,整改完成204个;组织开展“全民清洁日”活动、“文明过马路、文明乘公交、文明停车”交通劝导等。〔淳安县委宣传部供稿〕  金华婺城区五弦齐拨奏响喜迎十九大“同心曲”   金华婺城区认真策划,精心组织,五弦齐拨开展系列宣传文化活动,奏响喜迎十九大“同心曲”。  一、奏响宣讲弦,主题宣讲深入人心。在区、乡、村三级开展“我最喜爱的习总书记的一句话”主题演讲比赛20余场,共300余人参加。制作“我最喜爱的习总书记的一句话”“迎盛会,读新语”等主题微语音、微视频50余个,在“婺城发布”开设专栏推送。依托“婺城乡音宣讲”品牌,组织开展国学宣讲、好家风宣讲、文艺宣讲进基层活动40余场。区图书馆开展“喜迎十九大,跟着习总书记学读书”活动,推荐相关书目180余种。  二、奏响舆论弦,树立和谐向上新导向。在《今日婺城》《婺城发布》开设“喜迎十九大——砥砺奋进的5年”“最多跑一次改革进行时”等专栏,全面展现婺城践行“八八战略”生动实践。依托《婺风》内刊和公众号,做好“婺城小鲜闻”“婺城故事”“他乡婺城人”等栏目,生动讲述婺城人喜迎十九大的感受和行动。  三、奏响文艺弦,丰富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开展“迎接十九大 践行八八战略 共建都市区”文艺采风活动,创作书画、摄影、诗词等文艺作品千余幅。开展“喜迎十九大”千人大合唱比赛、百姓才艺大赛、婺城区第四届“文化礼堂杯”排舞大赛等活动60余场。  四、奏响文明弦,打造“信义婺城”品牌。深入开展“最美”系列创建评选活动,做好生活困难的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帮扶工作。开展“喜迎十九大——民盟同心 八婺同行”活动、“砥砺奋进的五年”——婺城精神文明建设系列成果巡礼等。  五、奏响安全弦,强化网上网下阵地管理。加强对属地重点互动社区、“两微一端”、自媒体公众号的监管,加强网上舆情监测处置,做好热点敏感舆情的管控引导。开展“扫黄打非”进基层专项行动,重点对校园周边、集镇、夜市、农村周边环境联合开展专项整治行动。〔金华婺城区委宣传部供稿〕  江山市三管齐下做浓喜迎党的十九大宣传氛围   江山市新闻宣传全媒体推进、社会宣传宽领域覆盖、活动宣传多形式开展,为十九大召开营造积极向上舆论氛围。  一、新闻宣传全媒体推进。在江山新闻网、江山信息网、江山市广电总台、江山手机台、掌上江山新闻客户端等多端开设“喜迎十九大 ‘八八战略’新征程”“喜迎党的十九大召开”等专栏,大力宣传报道全市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的生动实践,以及江山广大干部群众对十九大的热切期盼。策划开展“我在项目一线喜迎十九大”大型新闻行动,挑选记者深入企业、车间、项目一线进行深入采访,刊登相关稿件2000多条(次)。  二、社会宣传宽领域覆盖。拟定“扎实推进‘两年’活动喜迎十九大”等宣传标语20余条,在江山电视台三个频道、两大户外电子屏行滚动播放1万多条(次),并全市19个乡(镇)街道、291个行政村悬挂横幅共1600余条;在社区以黑板报等形式刊登喜迎十九大相关新闻1200多条。  三、活动宣传多形式开展。策划开展“决胜‘两年’活动喜迎十九大”大型文艺巡演活动,由市文化馆、市婺剧研究院编排创作“幸福生活”“阳光路上”等20余个文艺节目,深入全市各乡镇(街道)、文化礼堂建成村开展文艺巡演40余场,受众达3万余人。策划实施“聚焦‘两年’摄影采风活动 喜迎十九大”摄影采风活动,组织100多名摄影爱好者深入社区、企业一线及田间地头开展采风创作;开展“颂歌献给党 喜迎十九大 ”党歌合唱大赛,全市96个部门单位2000余人参加;开展“大美江山 喜迎十九大”书画作品展、“水美江山喜迎十九大”中学生诗歌朗诵大赛,全市30余所学校600多名学生参与比赛。〔江山市委宣传部供稿〕   泰顺县“高标准、高分贝、高密度”共谱“迎盛会”篇章   泰顺县精心策划,高标准做好宣传安全保障工作、高分贝唱响正面声音、高密度推进多彩活动,共谱“迎十九大盛会”篇章。  一、高标准做好宣传安全保障。召开“宣传报道和安全播出工作专题会”“网络宣传和安保工作专题会”等会议,举行以“防错播、防插播、防破坏、防干扰”为重点的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应急演练。制定网信安保工作方案,落实责任分工,开展政府网站专项风险排查。加强文化市场安全管理,重点查处含有非法内容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等。  二、高分贝唱响正面声音。《泰顺新闻网》《今日泰顺》开设《砥砺奋进勇立潮头——贯彻党代会 喜迎十九大》《改革结硕果 喜迎十九大》专栏专版,围绕治水剿劣、最多跑一次、文化礼堂建设等18个改革主题,挖掘“两山理论”在泰顺的生动实践。以“航拍+高清+直播”融合报道模式,推出重大主题报道《点赞改革 喜迎十九大》。推出《喜迎十九大,党政领导读“新语”》专栏,由县委书记带头读《之江新语》;推出主题海采《这五年》,各行各业畅谈五年变化与未来愿景,“台报网端”同步推送推广。  三、高密度推进多彩活动。文艺活动“不打烊、不中断”,组织国家级非遗木偶戏周末剧场和艺术周演出,开展摄影、书画、图文巡展和文艺汇演,实现19个乡镇全覆盖。创新内容“增活力、聚人气”,分别针对青年人群体和中老年人群体推出十九大专题留言墙、十九大系列书籍推荐、周末大家唱十九大专辑和“重走红军路牢记党恩情”健步赛、“夕阳无限好 老年人献礼十九大”门球赛等活动,辐射人群超12万人次。开展“不忘初心跟党走”等宣讲活动;利用喜迎十九大农村电影放映活动,轮播《中国梦》《辉煌中国》《将改革进行到底》等公益广告和政论专题片。〔泰顺县委宣传部供稿〕浙江宣传信息第70期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17年10月9日  【亮点通报】□“我最喜爱的习总书记的一句话”诵读晚会掀起喜迎党的十九大宣传活动新高潮 【工作交流·庆祝新中国成立68周年】□宁波市突出“五大主题”庆祝祖国68周年华诞□温州市文化礼堂开展“迎国庆、升国旗”仪式弘扬红色文化□龙泉市五大主题活动欢度国庆“我们的节日”□金华金东区“红旗飘扬 国歌嘹亮”欢度国庆□长兴县开展四大系列活动欢度国庆佳节    【亮点通报】  “我最喜爱的习总书记的一句话”诵读晚会掀起喜迎党的十九大宣传活动新高潮   为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和浙江广电集团于10月8日举行“我最喜爱的习总书记的一句话”诵读晚会,来自全省各行各业9名宣讲代表、浙江广电集团10余名著名主持人与现场观众共同分享自己心中“最喜爱的习总书记一句话”学习心得体会,抒发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的喜悦心情。  诵读晚会是我省深化学习宣传贯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创新探索举措。在内容主题上,以“我最喜爱的习总书记的一句话”小切口,展现**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大主题,包括中国梦、核心价值观、“一带一路”、文化自信、创新驱动、“两山”理论等方方面面。在宣讲嘉宾上,既有基层村、社区书记,也有医生、企业家、著名演员、运动员、学生,甚至包括外国友人。由身边的人讲述身边的故事,让主题宣传更接地气、更具可学性。在载体设计上,以诵读的形式学习“重要讲话”,宣讲人结合自身经历讲观点、讲感悟、讲践行,达到学习和宣讲的有机结合。在传播渠道上,以主题电视节目形式,既有场内嘉宾现场诵读宣讲,也有场外嘉宾VCR展示,以及文艺节目的氛围衬托,使得宣传内容更加饱满,更富感染力。  本次诵读晚会是我省深入开展“我最喜爱的习总书的一句话”系列主题宣讲活动的又一鼎力之作。自今年4月活动正式启动以来,通过征集优秀主题网文,录制精彩微语音、微视频,层层举办宣讲竞赛,在全省上下掀起学习**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热潮。截至目前,全省各地已经征集网文4700余篇、微音频2500余则、微视频1200余则,微视频全网推送点击量超过3000万;举办宣讲竞赛2000余场,受众人数达55.8万人次。诵读晚会充分吸收整合前期活动成果,集中各界优秀代表、精彩微视频、精彩宣讲报告等,大胆创新朗诵的艺术表达形式,将主题宣传与文艺紧密结合,为喜迎党的十九大营造浓厚氛围。〔省委讲师办供稿〕     【工作交流】  宁波市突出“五大主题”庆祝祖国68周年华诞   宁波市围绕“五大主题”庆祝祖国68周年华诞,营造喜庆祥和节日氛围,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一、突出“喜庆”主题,营造节日氛围。印发《关于做好国庆期间升挂国旗和社会环境宣传工作的通知》,对国庆期间升挂国旗、营造社会环境氛围、组织开展庆祝活动等进行部署。国庆前后,国旗、灯笼、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等挂满市区及各区县(市)城区主要道路、社区、村镇、企事业单位,沿街楼宇、公用设施等实施亮灯工程。在“三江口”举办国庆灯光秀,展示红旗招展、雄伟长城、奔腾黄河等主题灯像,凝聚红色力量。  二、突出“文明”主题,弘扬文明风尚。印发《关于做好2017年国庆期间文明旅游工作的通知》,发放《文明旅游倡议书》近5万份、《游客文明旅游行为准则》4万份,重点场所共张贴文明旅游公益广告2500多幅,设置文明旅游公益宣传片播放点450处,引导游客自觉遵守规范文明旅游。宁波日报、宁波晚报、东南商报等连续刊发文明旅游公益广告。宁波电视台各频道每天播出40余次文明旅游公益广告。  三、突出“红色”主题,加强爱国教育。广泛开展“五星红旗高高飘扬”“中国梦想·美丽宁波”等主题教育活动。隆重举行升国旗仪式,组织机关干部、中小学生、社区群众等社会各界代表近千人参加。各区县市发挥各自资源优势,举办烈士公祭仪式,开展“我和党旗、国旗合个影”“同圆中国梦,我是快乐小红军”“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红歌演唱、“中华经典诗文”优秀书法作品巡展等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   四、突出“欢乐”主题,共享和谐盛世。各村镇、社区居民自发组织多样文艺演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激发群众爱党爱国热情。如中河街道兴裕社区百余名居民同台竞艺,为社区居民演艺“推进全民平安建设 构建幸福和美家园”迎中秋庆国庆文艺晚会;锦凤社区举办“喜迎党的十九大 不忘初心跟党走”文化艺术节;下应街道景湖社区百灵鸟民乐队举办“喜迎十九大、唱响新生活”文艺演出;余姚临山镇组织草根明星演绎“迎国庆”专场文艺晚会等。   五、突出“关爱”主题,开展志愿服务。国庆期间,宁波“红马甲”等各级志愿者队伍广泛行动,为城市增添了一道亮丽的文明风景线。如“象山蓝”志愿服务队带着亲手制作的低糖月饼和时令水果,和敬老院的老人共庆中秋佳节;公交公司把“爱心巴士”开进养老院,给老人们送去大米、食用油等慰问品;塔山志愿者带领留守儿童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宁波市委宣传部供稿〕  温州市文化礼堂开展“迎国庆、升国旗”仪式弘扬红色文化   国庆期间,温州市组织全市1117个文化礼堂举行了形式多样、别开生面的升国旗、唱国歌等文明礼仪活动,全市百万市民共同庆祝祖国68周年华诞,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一、升旗仪式庄严隆重。各地文化礼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举行规范化的“迎国庆、升国旗”仪式,增强群众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如鹿城区清风文化礼堂组织由消防战士组成国旗护卫队,举行千人向国旗敬礼仪式,近千名党员群众齐声高唱国歌,辖区老党员、退休老教师陈天明带领齐诵《中国梦》,社区学生代表上台朗诵《中国少年》;永嘉县举行“向国旗敬礼”暨“我和国旗合个影”活动,吸引6000余名市民与国旗合影;龙湾区开展向国旗敬礼签名寄语活动。  二、环境布置喜庆简约。把升国旗、唱国歌活动纳入农村文化礼堂管理运行考核内容,培育礼堂爱国文化。国庆期间,通过悬挂横幅和彩旗等方式,以及电子阅报屏、展示栏、宣传橱窗等宣传阵地,张贴宣传“砥砺奋进的五年”“喜迎十九大”“厉害了我的国”等20多个不同专题图片展陈,如鹿城区樟里文化礼堂制作特色主题墙绘等。  三、庆祝活动热闹接地气。各地文化礼堂结合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走亲、体育嘉年华、诗歌书画摄影比赛和快闪活动等,吸引农民群众参与。如洞头区霓屿文化礼堂开展“祝福祖国”微心愿认领活动;瑞安市仙降街道项岙村文化礼堂举行“广场舞展演喜庆国庆”活动;永嘉县打造“喜迎双佳节”系列农民文艺活动,举行永昆基层行文化礼堂巡回演出活动;乐清市在柳市南山前文化礼堂内举行“请祖国见证”成人礼活动等。据统计,全市已累计举办成人礼、文艺汇演以及其他活动800多场。〔温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龙泉市五大主题活动欢度国庆“我们的节日”   龙泉市精心组织五大主题活动,为市民和游客营造热闹、文明、祥和的节日氛围。  一、非遗传承活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节前,举办第十届龙泉青瓷·龙泉宝剑文化旅游节,囊括中国剑瓷产业互联网发展高峰论坛、“寻根探源”—丁酉年剑祖欧冶子祭祀大典等12项活动,吸引300多名国内外嘉宾参与。节中,举办2场“不灭窑火——龙泉青瓷传统龙窑烧制技艺传承活动”,吸引2000多游客参加,人民日报、浙江卫视《新闻深呼吸》等进行报道推介。  二、经典诵读活动推动树立文化自信。举办“诵中华经典·喜迎十九大”——中秋诗词朗诵会,以现场直播、专题录播等形式吟唱古今诗词美文,通过直播平台、微信公众号、龙泉电视台推送,吸引1万多人点击收看。在图书馆打造“跟着习大大学读书”主题读书角,上架100多套**书记的著述和推荐书目,举办“中华经典读者雅集”活动,吸引3000多市民参与。  三、文化下乡活动丰富基层文化供给。组织开展“送演出、送讲座、送电影、送图书”活动,进一步丰富国庆期间基层群众文化生活。举办“百姓大舞台”“文化走亲”等送文艺演出19场,覆盖所有乡镇(街道);在农村文化礼堂举办“修身”“齐家”“治国”等系列讲座20余场;在乡村巡回放映《建党大业》《建国大业》《战狼》等红色主题电影50多场;开展“送书·读书”活动送出图书2万余余册。  四、五年成就展览述说古城发展新貌。组织摄影家协会和各乡镇(街道)开展“追梦这五年·喜迎十九大”主题摄影大奖赛,举办摄影获奖作品展,献礼党的十九大,吸引5000多人参观。举行“莫言与龙泉”人文书画展、“水墨龙泉”绘画展。  五、志愿服务活动展现最美文明风尚。组织志愿者协会、蚂蚁部落等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在各高速出口、街道十字路口、旅游景区开展交通指引、文明劝导等服务;组织志愿者走访慰问道德模范、孤寡老人等,开展关爱农民工子女、留守儿童等活动30余场;发动社志愿者参与“垃圾不落地 龙泉更美丽”志愿活动等。〔龙泉市委宣传部供稿〕  金华金东区“红旗飘扬 国歌嘹亮”欢度国庆   金华金东区以“红旗飘扬、国歌嘹亮”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为抓手,不断强化“国家意识”,补足爱国主义精神之钙,营造热烈祥和国庆氛围。  一、“升国旗唱国歌”,营造“家国大事”喜庆氛围。组织各乡镇(街道)、机关、人民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等按照要求正确悬挂国旗;在汽车站、广场、主要街道等人流密集区域进行重点悬挂。在全区各乡镇部门、中小学校、企事业单位开展“同一个时刻、同一种目光、同一个梦想、同一首歌”主题宣传活动,在9月26日早上,确定区人民法院、实验小学、第二医院、区公安局等9个机关部门、学校、企事业单位,同一时间举行升旗仪式、唱响国歌并录制成视频,利用城区主要LED大屏滚动播出。10月1日,指定9个社区开展升国旗唱国歌活动。  二、“敬国旗爱国歌”,增强“家国天下”情感认同。以10月1日《国歌法》施行为契机,印制国旗、国歌小常识资料手册3万份,到各机关单位、企业、社区发放,通过报纸、网络、自媒体等开展《国歌法》宣传,并开展《国歌法》《国旗法》知识问卷调查和普及宣传。开展“向国旗敬礼”活动,征集不同身份人员“向国旗敬礼”照片,制作H5微信作品在新媒体矩阵推送。广泛开展“那年我学唱国歌”基层海采活动,收集普通民众对国歌的情感认同。  三、“懂国旗亲国歌”,坚定“有国才有家”爱国信念。《今日金东》和文联联合开展“红旗飘扬 国歌嘹亮”征文活动。各行政村、社区的黑板报、宣传栏等刊登古今中外的国旗故事,五星红旗的国旗故事等,挖掘国旗背后的人文内涵、民族精神。各单位自媒体开展有关国歌故事的转载推送,密集推送《利比亚撤侨亲历者讲述:过边境没护照 唱中国国歌就放行》《家国网事/你不一定认识他,但他的作品值得你一生仰视》等网文,增强全民“家国意识”,坚定爱国信念。〔金华金东区委宣传部供稿〕  长兴县开展四大系列活动欢度国庆佳节   长兴县积极整合资源,依托各类文化阵地策划组织四大系列活动,为欢度国庆佳节营造热烈祥和的节庆氛围。  一、开展“我爱祖国”系列活动。依托文化广场、文化礼堂、农村幸福大舞台等宣传文化阵地,组织群众齐唱百首经典红歌。开展“红色影剧传播月”活动,在农村基层轮播10余部红色经典影视作品。在全县党员干部中开展“寄语十九大”活动,通过网络、书信等形式书写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改革开放等话语3.6万余条,通过网络评选出优秀作品在短信平台进行推送。  二、开展“我说变化”系列活动。在县级各媒体的重要版面、主要时段统一开设“喜迎十九大”专栏,利用《小乡村大美丽》等一批栏目让基层群众感受身边发生的巨大变化。制作1200余条横幅标语、600余幅展板在县主干道、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巡展,利用城区主要LED滚动电子屏、道旗等营造浓厚氛围。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喜迎十九大、述说新变化”主题征文活动,收集征文1500多篇,遴选百余篇优秀文章汇编成册。  三、开展“我好学习”系列活动。邀请返乡学子、当地乡贤、退休干部、乡镇名嘴等63人,在各文化礼堂围绕省市党代会精神解读、党史学习、长兴精神等内容举办各类讲座124场。为16个基层图书馆(室)共配送图书3万余册,开展“让好书漂流,建爱心书屋”等系列全民读书活动,近20万人次参与。  四、开展“我要争先”系列活动。邀请30名机关部门书记就网民关心的民生问题在线交流。依托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四军苏浙军区革命纪念馆等开展“让历史告诉我们——文化寻源”活动,组织千名干部重温誓词,再寻革命先驱足迹,弘扬革命精神。组织文化志愿者、民间文艺人和村企业文体骨干、大中小学生等300余支志愿小分队带动近万人次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长兴县委宣传部供稿〕
点击查看更多

工图网提供浙江宣传信息供会员免费下载。更多精彩公司介绍PPT素材,尽在工图网。 

浙江宣传信息,浙江宣传信息 Array

本网站所有作品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
  • 价格 注册用户免费
  • 编号 11559537
  • 软件 Word
  • 格式 doc,docx
  • 大小 1.408MB
  • 比例 16:9
  • 页数 共1858页
声明:工图网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权利。对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政治图案不享有权利,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的示例展示,禁止商用。另外您必须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方式,禁止以任何形式歪曲、篡改。
投诉
猜你喜欢

2021(12篇)新冠疫苗接种宣传工作政务信息、简报汇编包含

做好信息宣传工作应思考几个方面问题包含

就业信息宣传工作先进个人工作总结_就业信息宣传工作先进个人材料-劳动保障局副局长包含

党委书记在信息宣传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包含

在县教体系统宣传信息工作总结暨优秀信息员表彰大会上的发言包含

在全市政协宣传信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包含

您当前未开通企业VIP 加入企业VIP即可获取商用授权书 立即加入企业VIP
您当前未填写企业信息 完善企业信息即可下载授权书 前往填写信息
在线客服
工作日:09:00-18:00
电 话:400-1600-950
联系在线客服
收藏成功
升级VIP后可收藏更多内容
继续浏览 加入VIP
工图网VIP
全站资源终身免费下载
立即加入
今天下载太多文件了
请明天再来
我再逛逛 升级VIP继续下载

举报作品

该作品违反相关法律规范
侵权/盗版问题

请详细描述并提供原作品链接

其他原因

请详细描述举报原因

提交

工作日:09:00-18:00

工作日:09:00-18:00

客服热线:400-1600-950

Ctrl+D
收藏工图网

建议反馈

联系方式

提交
QQ登录 微信登录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工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