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WORD文档 > 公文范文 > 11月人民时评合集.DOCX 【图片、文字、动画均可编辑】

11月人民时评合集

11月人民时评合集
目 录1.(2021年11月01日第05版):筑牢防诈反诈的坚实堤坝    22.(2021年11月02日第05版):解决好新能源汽车补能问题    53.(2021年11月03日第05版):“羲和”探日,彰显科技自立自强    84.(2021年11月04日第05版):规范账号运营营造清朗空间    115.(2021年11月04日第05版):因势利导管好长期处方    146.(2021年11月05日第10版):持续整治行业协会商会乱收费    177.(2021年11月08日第15版):合力护牢“看病钱”    198.(2021年11月10日第12版):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激发内需潜力    229.(2021年11月11日第05版):休闲农业打开乡村振兴新空间    2510.(2021年11月12日第05版):让法治成为全社会共同信仰    2811.(2021年11月12日第05版):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3112.(2021年11月15日第05版):千方百计把市场主体保护好    3413.(2021年11月16日第05版):保障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    3714.(2021年11月16日第05版):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4015.(2021年11月17日第10版):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4316.(2021年11月17日第10版):开拓进取、建功立业的榜样力量    4617.(2021年11月18日第05版):在更高起点推动知识产权事业发展    4918.(2021年11月19日第05版):以绣花功夫实现大城善治    5219.(2021年11月22日第05版):科技创新赋能节粮减损    5520.(2021年11月22日第05版):向文物保护利用强国不断迈进    5821.(2021年11月23日第05版):为各类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企业创造广阔的发展空间    6022.(2021年11月24日第05版):对外投资彰显开放决心    6323.(2021年11月25日第05版):“农把式”评职称助推乡村振兴    6624.(2021年11月26日第05版):让更多劳务品牌茁壮成长    6925.(2021年11月29日第05版):让更多“小巨人”撑起“大创新”    7226.(2021年11月30日第05版):释放政策红利共护绿水青山    75(2021年11月01日第05版):筑牢防诈反诈的坚实堤坝随着网络社交、在线购物等不断发展,在虚拟空间产生的电信网络诈骗也日益变化。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已成为当前发案最高、造成损失最大、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突出犯罪。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是保护群众财产安全的需要,也是发展数字经济的需要。10月11日至17日是2021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其间一则消息令人振奋:今年6月至8月,全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发案连续3个月实现同比下降,自去年10月以来,打击整治非法开办贩卖电话卡银行卡犯罪“断卡”行动的成效正在逐渐显现。同时,全国人大正在推进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立法工作,意味着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将有更加坚实的制度保障。所谓“打蛇打七寸”,“断卡”就打在了犯罪的“七寸”上。犯罪分子利用非法收贩来的电话卡、银行卡进行收取、转移赃款,逃避公安机关追查,是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持续高发的重要原因。如今随着“断卡”行动深入推进,犯罪团伙作案成本大幅提升,电信诈骗活动受到遏制。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治理已进入深水区。从对现行案件快速侦破,到斩断上下游黑灰产的技术链、网络链、资金链,一系列越来越深入的治理组合拳表明,今天的反诈早已不再拘泥于就案办案,已经迈向源头治理、综合治理,从根源上铲除犯罪土壤。个人信息保护成效直接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需要看到,不同于过去广撒网、随机式的诈骗手法,当前欺骗性、迷惑性更强的精准诈骗日趋活跃,而个人信息泄露则是背后的关键因素和重要推手。无论是2019年以来在全国范围开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还是今年以来诸如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重要法律的陆续出台,个人信息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受到全社会高度肯定。从转变治理思路,强化行业相关行为的监管,到强化法治保障,完善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执法、司法等各环节,实践证明,为人民群众织密个人信息的安全网才能防患于未然。打出综合治理组合拳,就要形成多管齐下、各方参与的治理合力。关于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的说明也强调“统筹推进跨行业、企业统一监测系统建设”,这必然要求各个部门和相关企业之间相互配合、良性互动。同时,综合治理还意味着运用最新技术和充分发挥全民参与的力量。一方面,一些犯罪分子不断翻新诈骗手法套路逃避打击,甚至将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大数据挖掘等新技术应用于诈骗实施,使其更加智能化、低成本化、隐蔽化,反诈的技术手段也需要与时俱进、迭代升级;另一方面,“国家反诈中心”APP不时登上网络热搜,作为公安机关等有关部门反诈预警和宣传的最新手段之一,其效果已经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可。电信网络诈骗是可防性犯罪。只有坚持打防并举、防范为先,特别针对财务人员、在校学生、网购人员等群体,量身定制有针对性的反诈方案,才能筑牢防诈反诈的坚实堤坝,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2021年11月02日第05版):解决好新能源汽车补能问题当前,中国经济保持稳定恢复态势,新产业不断兴起、日益壮大。其中,新能源汽车产业尤其受到瞩目。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可以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的兴起,也需要相应的基础设施支撑。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已建成各类充电桩194.7万个,其中公共充电桩92.3万个、私人充电桩102.4万个,换电站716座,形成全球最大规模的充电设施网络。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保障,充电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支撑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不断壮大。数据显示,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前9月完成销量215.7万辆,同比增长1.9倍,市场渗透率提升至11.6%。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说到底是要解决新能源汽车的补能问题,从而化解新能源车主的“里程焦虑”和续航痛点。近年来,为支持和引导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相关配套政策接连出台,助推充电设施网络不断完善。应该看到,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未来将对我国的充电基础设施提出更大挑战。构建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充电设施网络,需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不断在发展中寻求难题破解之道。发力增量,多渠道提升用能供给。近年来,为有效解决续航里程难题,动力电池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快充技术也成为企业的竞逐方向。一些车企主动发力,在将快充技术应用至量产车型的同时,配套的快充站也在加快建设。此外,换电模式也是补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某汽车品牌为例,今年国庆期间,用户到高速换电站进行换电的平均时长为14.1分钟,补能效率高于充电模式。完善补能体系建设,不妨“多条腿走路”,多渠道供给,通过优化充换电站配置,有效提升充电效率。优化存量,全方位提升管理水平。今年国庆期间,一些车主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1小时,排队4小时”的消息受到关注。这说明既要在规模上持续发力,也需提升运营管理能力、盘活存量,从而更好应对特定时间充电需求的爆发式增长。针对设备故障率高的情况,加大对现有充换电设施的定期检修频次,并通过增设移动服务专员协助解决应急补能问题;针对一些充换电设备利用率低的情况,不妨多借助信息化手段,通过充电APP,提前告知和引导车主到空闲的充电桩充电,预先做好补能规划,提升出行体验。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个投资方向,对经济增长起着重要拉动作用。同时,强大的基础设施能够降低一个国家经济循环的成本,提高经济运行的整体效率。事实上,能不能提供强大的基础设施,衡量着一个国家的资源调动能力、组织执行能力。今天,中国在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等涉及绿色转型的新兴产业方面具有领先优势,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具有强大的国家能力,能够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新型基础设施支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既为拉动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也能为新兴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壮大提供支撑。当前,我国正在积极推进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新能源汽车及其配套基础设施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聚焦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增强要素保障能力,就能不断培育壮大产业发展新动能。(2021年11月03日第05版):“羲和”探日,彰显科技自立自强对于太阳,人类自古以来就充满好奇和想象。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太阳观测给人类提供了观察宇宙的一个窗口。探索太阳系起源及演变规律等,对人类来说有特殊的意义。近年来,伴随着新的太阳活动周期的开始,全球又进入太阳研究新的高峰期。“效法羲和驭天马,志在长空牧群星。”前不久,以“羲和”命名的我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正式步入“探日”时代,实现太阳探测零的突破。中国的太阳探测计划起步虽晚,却充满创新性和创造性,充分彰显了中国航天人勇攀科技高峰的志气和自主创新、敢为人先的勇气。围绕太阳探测热点,科学家们瞄准我国航天发展急需的创新技术验证和空间科学前沿研究需求,制定了我国的空间科学研究发展路线图,为太阳探测贡献了中国方案。“羲和”探日实现破冰之旅,“夸父”计划将研制发射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卫星,对太阳进行科学观测。与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的“三步走”类似,对于太阳探测计划的后续发展,科学家们也设计了分步实施的“三步走”计划,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具体到“羲和”号,这个卫星中的第一位太阳专属“摄影师”,全身上下都是创新点。从发射“座驾”到卫星平台再到科学载荷,“羲和”号开创了许多个“首次”。例如,国际上第一次在太空进行Hα谱线研究,46秒内就能获得全日面1600万个点上的光谱,在300余个波长点上同时获得色球和光球的二维图像。采用国际首创的“双超”新技术卫星平台,实现了载荷在轨指向的超高精度和超高稳定度控制,有望推动我国高精度卫星平台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国际上首次提出天文光谱测速导航的新方法和新技术,通过太阳光谱的研究和利用实现每秒1米量级的飞行器高精度速度测量等。每一项技术创新和突破,都凝结着无数航天人的心血和汗水,也昭示着他们追求科技自立自强的信心和决心。“羲和”号发射之后,神舟十三号飞船成功将新“太空出差三人组”送入中国空间站,3名航天员将执行为期6个月的太空驻留任务。有网友说,从“嫦娥”奔月到“羲和”探日,从神舟扬帆到天宫览胜,你永远可以相信中国航天的浪漫。中国航天浪漫的背后,是一代代航天人的自力更生和接续奋斗,是科研人员勇于攀登、敢于超越、抢占科技制高点的生动实践,更是我国坚持自主创新、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优势的磅礴伟力。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十四五”时期以及未来更长时期的发展对加快科技创新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航天科技是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要领域,也是国家科技水平和能力跃升的生动例证。中国的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的提升,科技创新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只要我们树立敢于创造的雄心壮志,坚持自力更生的奋斗基点,坚定自主创新的信念决心,一定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步伐。(2021年11月04日第05版):规范账号运营营造清朗空间近年来,互联网为群众提供丰富信息、便利生活的同时,在网络账号运营领域也出现了一些负面现象。比如,一些冒充党政机关、新闻媒体的账号误导人们的信息获取和价值判断,一些网络账号为了最大限度获取流量而违反公序良俗。网络账号运营的负面现象不仅损害用户权益,也妨碍互联网健康发展。前不久,国家网信办召开“清朗·互联网用户账号运营乱象专项整治行动”全国视频工作会议,要求针对账号乱象问题进行全面排查清理,包括已被依法依约关闭的账号以相同名称、相似名称等关联名称重新注册,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信息违法违规,网络名人账号虚假粉丝,互联网用户账号恶意营销,向未成年人租售网络游戏账号等账号运营乱象。这些治理举措,将引导账号主体规范账号运营行为,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点击查看更多

工图网提供11月人民时评合集供会员免费下载。更多精彩公司介绍PPT素材,尽在工图网。 

11月人民时评合集 Array

本网站所有作品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
猜你喜欢
您当前未开通企业VIP 加入企业VIP即可获取商用授权书 立即加入企业VIP
您当前未填写企业信息 完善企业信息即可下载授权书 前往填写信息
在线客服
工作日:09:00-18:00
电 话:400-1600-950
联系在线客服
收藏成功
升级VIP后可收藏更多内容
继续浏览 加入VIP
工图网VIP
全站资源终身免费下载
立即加入
今天下载太多文件了
请明天再来
我再逛逛 升级VIP继续下载

举报作品

该作品违反相关法律规范
侵权/盗版问题

请详细描述并提供原作品链接

其他原因

请详细描述举报原因

提交

工作日:09:00-18:00

工作日:09:00-18:00

客服热线:400-1600-950

Ctrl+D
收藏工图网

建议反馈

联系方式

提交
QQ登录 微信登录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工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