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WORD文档 > 公文范文 > 公文材料:范文汇编(30篇).DOCX 【图片、文字、动画均可编辑】

公文材料:范文汇编(30篇)

公文材料:范文汇编(30篇)
目录1.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什么,怎么改 42.法律如何看待智能合约 183.夯实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基础 244.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275.以更好的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 326.明年经济工作怎么干 407.新时代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科学指导 498.把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629.女干部拒绝提拔干部培养还需要淬火成钢 6410.坚决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 6611.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6912.如何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8013.如何以法治化建设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 8814.什么是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现代化,怎样治理社会主义国家 9615.向世界展现中国市场化改革的决心和步伐使中国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10516.什么是智能合约,它作用和价值是什么? 11117.拒绝提拔被处理组织部门也要反思 11618.静听凝思也有力量 11819.让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 12720.“永字八法”中感悟组工干部的修炼“秘笈” 13721.客观看待少数基层干部拒绝被提拔现象 14122.中青年干部要“怀六心破六心” 14923.不妨选择一下“复焙” 15424.领导干部要写短文、开短会、讲短话 15725.年轻干部要懂得学会“焖黄” 16526.@某些干部,请远离这三种“病症” 16827.脱贫攻坚要谋“金点子”“好路子”“新牌子” 17328.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而奋斗 17629.以政府立法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提供制度保障 17930.年底总结不发愁,写好总结“三大技能包”送上! 187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什么,怎么改黄新华来源:《学术前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追求GDP规模扩张和高速增长,主要通过需求管理政策来实现,即着重强调扩大由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构成的总需求。但是30多年的经济高增长后,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劳动力、资源、土地等要素价格的上涨以及生态环境的恶化,依靠低要素成本和高投资驱动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必须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培育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人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要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那么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什么?怎么改?从协调理念上看,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协调好供给侧和需求侧、稳增长与调结构、淘汰落后产能与提高供给体系质量等之间的相互关系,实现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协调推进。从绿色理念上看,深化供给侧结构性必须通过严格的环境保护强化对低端供给发展的约束,建立供给侧生态、环境、资源管理机制,形成绿色、低碳、环保的发展方式,矫正生态环境资源的扭曲配置,提高资本、劳动力等要素的配置效率。从开放理念上看,要遵循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加快形成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互利共赢的制度体系,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供给能力,优化提升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从共享理念上看,就是要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强化共享机制,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实现公共服务一体化和均等化,形成供给侧与需求侧的良性循环和动态平衡,从而进一步解放生产力,释放潜在消费能力,增强经济活力,促进经济发展动力转换。01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目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以真正实现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供给侧改革是对需求侧管理的纠偏,在需求管理政策中,政府倾向于刺激性政策和对微观经济行为的直接干预,而供给侧改革则强调发挥市场主体的内生活力,落实简政放权和放松管制,通过新制度的供给提高经济增速。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从供给端入手,调整供给结构,为实现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寻求新路径。应当以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核心,依据市场规律、市场规则和市场标准推动要素配置,发挥市场在配置生产要素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快建设实体经济,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实体经济,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由之路。这是因为高质量的供给体系在微观层面能够适应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不断跟上结构升级的步伐,提供更多高质量、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在宏观层面高质量的供给体系意味着国民经济各领域有更高的素质和更高的效率,形成了一套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加大制度创新力度,激发市场主体(企业)活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必须通过制度创新以高效的制度供给和开放的市场空间,激发市场主体的潜能,让市场主体更有活力,才能构建、塑造和强化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新动力。为此,必须贯彻落实《关于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意见》,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给予企业足够的空间和自由度进行生产活动。把转变政府职能与创新管理方式结合起来,精简和优化行政审批,强化和创新市场监管,加快构建市场开放公平、规范有序,企业自主决策、平等竞争,政府权责清晰、监管有力的市场准入管理新体制。把国有企业打造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发挥国有企业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示范和引领作用。02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领域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深入研究市场变化,理解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中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农业。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其自身的特点,农业的生产环境和生产周期对其影响巨大,农业的改革与发展在利用国际资源和市场方面的表现也相当敏感。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要提升农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也要通过改革加速农业转型升级提高农民收入。一要加强政策引导与支持力度,建立健全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产业支持政策,完善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及食品安全标准,对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通过建设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把农业供给侧的效益增长点由增加数量转为提高质量。二要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农业补贴政策,推进农业生产性服务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尤其要将“互联网+”应用到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环节及农产品生产的全产业链,提升农业生产的精细度和价值含量。三要结合土地流转制度的改革,放松土地供给管制,降低用地成本,以用地结构优化引导和推动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培育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四要深化涉农产权和要素市场改革,引导土地、资金、科技、劳动力等市场化配置,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培育农业经济发展新动能,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工业。历经40余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制造业水平显著提升,工业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但是工业经济中存在突出的结构性问题。企业、产业和区域层面的结构性问题,归根结底是生产要素的结构性问题。长期以来我国的工业化进程被描述为低成本的快速工业化,这种低成本的要素驱动型增长的动力结构已经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面对要素收益递减趋势,深化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必须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一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对产能过剩行业和自然垄断行业的国企改革要有突破性进展,尤其是要通过对僵尸企业更为积极稳妥的处置,提升工业企业整体素质。二要坚持创新引领,对工业领域存在的短板和不足,通过政策支持与技术支持等方式发展新兴产业、升级传统产业。三要抓住新一轮产业革命机遇,推动“中国制造2025”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依托工业云平台推进企业创新,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四要因地制宜,体现地区的差异化,尊重区域比较优势,鼓励地方通过差异化的创新将比较优势转化竞争优势。五要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促进中国工业产能合作和企业“走出去”,实现工业生产要素在全球的有效配置。金融业。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和资源配置的枢纽,金融业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着引领和推动作用。金融业供给侧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能有效满足实体经济需求,投放的资金并未流向最高效的部分,资金供需失衡。深化金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以问题为导向,促进金融有效供给与有效需求的匹配,换言之“就是要减少无效、低效金融供给,增加有效、高效金融供给,通过改善金融结构,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促进经济金融持续健康发展”。一要优化基础金融环境,既要改革现有监管体系和制度,完善配套法律法规,进行适度监管,加强信贷资金流向的管理,及时化解和防范风险,又要为金融创新留出空间,提高金融机构的自主性,改善金融创新环境。二要构建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既要有序推进资本市场的发展,提高金融市场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引导金融资源流向实体经济,也要注重金融工具创新,以实际需求为导向,开发新型金融服务,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方式和渠道。三要调整和优化金融结构,既要完善传统的银行机构体系,加强对银行服务实体经济成效的考核评价,提高资金供给效率,推动经营模式转变,也要转换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机构发展模式,构建多层次的金融机构体系,以经营模式各异的金融机构匹配实体经济有效需求。公共服务。公共服务供给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需求之间的矛盾,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具体体现。导致公共服务供给结构性失衡的主要原因是,公共服务需求客观上难以揭示,加上需求信息传递渠道不畅,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转变不到位,政绩指挥棒扭曲了公共服务供给行为。深化公共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公共服务供给与需求的匹配性是衡量公共服务供给有效性的标准。一要建立顺畅的需求表达渠道,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总量,让公众的需求能够体现在公共服务的决策中,使公共服务的决策从政府本位向“以人民为中心”转变。二要完善公共服务供给多元机制,强调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之间的紧密合作,通过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来保障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从公共服务中退出,政府需要建立合作责任的分担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对公共服务的供给实施有效的管理。三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树立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理念,缩小城乡公共服务供给差距。四要完善公共服务供给的法律保障,合理划分不同层级政府间的财权和事权,明确不同层级政府的财政支出义务,建立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支撑体系。公共交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公共交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但是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过分依赖资源驱动而忽视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对供给增长的影响,公共交通服务与市场需求存在脱节,服务宗旨、经营体制、运力配置及组织方式等难以适应市场的差异化需求,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公共交通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配关系难以建立和维系,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供给有效性以及社会公平性无法保障。深化公共交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一要打破垄断格局,降低准入门槛,引入适宜的竞争机制,为公共交通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二要推进事权改革,形成中央和地方在公共交通中财权和事权合理配置的制度安排,兼顾公共交通的准公共产品属性,为公众提供优质的公共交通服务。三要补齐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以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为重点,改善交通环境,这是深化公共交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四要提升运输装备的现代化水平,对于长期闲置且不符合未来运输需求的基础设施,要因地制宜,分类处理,减少后续不必要付出的维护成本。五要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公共交通系统,借助互联网的开放性、即时性、体验性、集成性的特点,实现互联网和公共交通的深度融合,满足公众日益多样化、差异化的需求。03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方式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妥善解决我国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和矛盾,就要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统筹外生与内生变量,调整与优化经济结构,拓宽发展空间,促进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间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体现了全面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的内在要求。从创新理念上看,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无论是制度变革,还是结构优化以及要素升级的核心都是创新,制度创新是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通过改革形成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而科技创新是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要素效率提高的根本途径,对推动产业升级、发展新兴产业、培育新供给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升级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关键,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中之重,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可以带动产品结构、金融结构、城乡结构、财政支出结构、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结构调整。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建立落后产能的市场化退出机制和产业升级机制,通过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使企业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技术含量。一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对于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传统产业,需要对传统工艺和技术进行改造,通过技术创新和设备改造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升资源使用效率,从而创造更多的附加价值,提高国民经济整体效益。二是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当前,全球范围内新一轮的产业革命风生水起,市场经济发达国家致力于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技术等前沿高新技术,以及具有高技术、高附加值、低排放等竞争优势的高端制造业抢占经济、科技、产业制高点。必须把握历史机遇,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和持续性发展。三是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现代服务业隐含着巨大的技术资本、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投入,发展现代服务业会从供给侧提升产业结构水平和效益,加快工艺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产业链升级和产业集群升级。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对经济转型具有直接的决定性作用,有利于通过制度创新进一步释放我国经济增长的潜能。四是发展新型农业。必须顺应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趋势,大力发展新型农业,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通过提高农业生产技术、优化农业生产手段、改善农业生产管理的方法提高农业生产力,增强农产品对中高端需求的动态适应能力,拓展农业市场空间,提升农业产业的价值链。打造创新驱动的引擎。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必须实现要素驱动型增长、投资驱动型增长向创新驱动型增长的转换,让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引领力量。一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改革创新治理体系、增加创新投入、推进开放创新,建立科学合理的创新激励机制,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实践载体和制度安排。二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改革和调整相关制度,完善科技创新评价标准和成果转化机制,使创新成果更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发挥好科技创新第一动力的作用。因为无论是对传统优势的升级改造还是打造新的竞争优势,都需要以坚实的科技创新为支撑和引领,才能推动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三要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围绕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最大限度释放全社会的创新活力与潜力,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推动我国产业深度融入全球分工体系,在国际竞争中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四要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形成创新驱动的强大动力。“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兴起。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运用到各领域,以绿色、智能、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重大技术变革,正在引发国际产业分工重大调整,进而重塑世界竞争格局、改变国家力量对比。”借助“互联网+”的催化作用,能有效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经济有质量的可持续增长。五要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教育和人力资本的投入,既要激励人们敢于创新并将创新转化成商业利益,也要树立踏实的创新文化,宽容创新挫折。六要完善创新驱动发展的法治环境,强化发明创造以及专利的保护机制,从制度上和法律上对创新的个人和集体予以保护和支持,保障和促进全面创新。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考虑更长远时期的发展要求,加快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经济发展方式”。对于企业来说,不仅要提高产品质量,更应在生产过程中贯穿绿色、集约的理念,开发绿色产品,建设环境友好型企业。对于政府来说,既要简政放权,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也要更好地发挥自身作用,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积极推动创新发展。一要以振兴实体经济为主线,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发展,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格局,推动经济向以节能、高效、绿色为特征的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二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三要将环境资源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素,把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目标,加快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模式,从需求侧减缓对资源和要素的供给压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新进展。四要建立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适应的政绩考核体系,以提高发展质量为中心,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重点考核评价人力资本、创新驱动、经济活力、结构优化和改革成效等方面,打破旧的经济增长的路径依赖。强化体制机制保障。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本质是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政府的职责主要是制定好法律、法规、标准和政策,给企业和市场相对稳定的预期,并通过简政放权,把原来政府掌握的权力下放给市场和企业,让政府和市场各就其位、各得其所,从而“把该管的事管好管到位、该放的权放足放到位、该提供的服务提供到位,突出问题导向,向体制机制弊端发力,补齐监管和服务的短板”。一方面,政府要在切实履行好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保护环境职责,贯彻落实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的同时,“按照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总方向,科学界定政府职能范围,优化各级政府组织结构,理顺部门职责分工,突出强化责任,确保权责一致”。另一方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要重视转变政府职能,也要体现市场作用,必须以市场体制机制建设为核心,从劳动力、土地和自然资源、资本、技术创新、制度五个要素层面采取一系列措施破除抑制供给的体制机制约束,建立起一个能不断适应市场需求的供给体系,形成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的经济增长新的体制机制,才能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培育和增强发展新动力。法律如何看待智能合约来源:学习时报智能合约(Smartcontract)是依托计算机在网络空间运行的合约,它以信息化方式传播、验证或执行合同,由计算机读取、执行,具备自助的特点。而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数据的防篡改,决定了智能合约更加适合于在区块链上来实现。因此区块链技术的发展,让智能合约拥有了更广阔的发展前景。何为智能合约智能合约事实上是由计算机代码构成的一段程序,其缔结过程是:第一步,参与缔约的双方或多方用户商定后将共同合意制定成一份智能合约;第二步,该智能合约通过区块链网络向全球各个区块链的支点广播并存储;第三步,构建成功的智能合约等待条件达成后自动执行合约内容。而要理解和认识智能合约运行,我们可以通过与自动贩卖机进行类比:自动售货机在运行正常且货源充足的情况下,当被投入硬币后,便触发了履行行为——释放购买者选择的饮料,且这一履行行为是不可逆的。智能合约应用的场景也是多样的,比如,在汽车租赁业务中,可以设定一份智能合约:假如承租人没有按时付款给智能合约,将无法启动汽车,这一过程不需要任何第三方中介,支付系统和操纵车锁均由智能合约来完成。可见,智能合约具有以下特点:首先,规范性。智能合约以计算机代码为基础,能够最大限度减少语言的模糊性,通过严密的逻辑结构来呈现。智能合约的内容及其执行过程对所有节点均是透明可见的,后者能够通过用户界面去观察、记录、验证合约状态。其次,不可逆性。一旦满足条件,合约便自动执行预期计划,在给定的事实输入下,智能合约必然输出正确的结果,并在显示视界中被具象化。再次,不可违约性。区块链上的交易信息公开透明,每个节点都可以追溯记录在区块链上的交易过程,违约行为发生的几率极低。最后,匿名性。根据非对称加密的密码学原理,零知识证明、环签名、盲签名等技术,在区块链上,虽然交易过程是公开的,但交易双方却是匿名的。智能合约与传统合约的区别相较传统合同,智能合约存在很多优势。第一,智能合同能够降低交易成本。智能合约的核心是去中心化,意味着交易记录从存储到执行、监督、审计等都不需要借助第三方来实现。合约是自动履行的,没有时间延迟,交易流程被大幅简化,而合同准备、起草、签署和后续管理的服务费用也不复存在。第二,智能合同更能保证交易的真实有效。智能合约的规范性和不可篡改性,使其订立合同时不依赖于对交易方的信任,也不需要中心化技术或组织来验证交易标的的真实性。区块链公开透明的特质,能够保证所有节点内容清晰可见。在执行环节,智能合同能够强制各方严格遵守原始合同,基本消除违约的可能性,避免当事人一方监督另一方的资源投入和高额诉讼费用。同时,实现合同缔结、履行一体化,能够避免传统合约中意志产生、合约生效、合约执行之间的断裂,实现双方当事人点对点交易,提高交易效率,减少交易风险。智能合约存在的法律隐患智能合约的应用日趋广泛,其带来的现实风险也不能低估。代码瑕疵和漏洞。代码的固定化与现实世界变化性之间难以避免冲突。在商业交易中,交易方的权利义务往往难以一开始就确定下来,所以双方经常以开放式条款履行协议,且条款不断修改,以解释不可预见的事件或双方关系的变化,固定的代码难以适应这样的变化。且代码在记录当事人的意志方面难免发生偏差。代码的设计者需要提前预测未来会发生的事情,这种主观的预测在一定程度上可能违背交易双方的意志。事实上,代码设计漏洞所造成的损失往往是巨大的。例如,2017年7月,智能合约平台Parity出现安全漏洞,黑客盗取了价值3000万美元的数字货币ETH。2018年1月,日本智能合约平台Coincheck系统被黑客攻击,时价5.3亿美元的“新经币”被盗。这些案例带来的教训是:一是代码在被设计之前如果没有认真处理,有漏洞没有被及时修补,区块链就无法形成一个完整可靠的系统。二是代码一旦被发布,将无法被改变,漏洞会一直存在。三是智能合约的代码是公开透明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查看,这就给黑客研究代码漏洞留下了空间。毁约权的丧失。针对传统合约,双方当事人基于意思自治可以缔结、履行、修改或废除合约。但智能合约具有自动执行功能,一旦满足默认条件合同便开始运行,除非在代码设计时加入修改或停止执行的逻辑,否则难以保障当事人的毁约权。例如:消费者在淘宝进行购物,点击确认付款后合约自动生效,买家会对订单进行处理,平台从信用卡扣除相应的金额,但货款并未进入卖家账户,消费者此时仍可以阻止财产的转移,合同执行尚未结束。如若使用智能合约则处理结果完全不同,智能合约不受第三方人为限制,直接在买卖双方之间进行点对点交易,实现去中心化,此合同在点击付款时已执行完毕,当事人不能够阻止该过程的发生,毁约权也已经丧失。智能合约的法律规制法律依据方面。能否用合同法规范智能合约,是当前针对该问题的核心争议之一。《合同法》第10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因此,在现行的法律体系下,判断智能合约是否属于合同,首先要看其是否具备合同的形式要件。智能合约作为部署在区块链上按照预先设定规则自动运行的数学代码,不具有纸质化的特点,也与以网站购物合同为典型代表的电子合同不同,但可以归为法律规定的“书面形式”。而从实质要件分析,我国《合同法》第2条规定,合同是平等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作为法律行为,合同以意思表示为核心,因此智能合约是否属于合同,其认定基准在于平等当事人之间是否存在一致的意思表示。但在主体匿名性、代码可能存在错误或漏洞、难以解释及当事人理解偏差等条件约束下,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如何判断,就存在较大的争议了。当前,对智能合约的规制,我们要吸收法律调整电子合同的有益经验,利用传统合同法来确定智能合约的发布和代码执行的性质,在《民法总则》《合同法》《电子商务法》和《电子签名法》等相关规定的基础上,结合技术机理,在具体案例中进行分析。而针对智能合约,乃至整个区块链技术,立法还是应当保持一种适当开放的态度,为技术的发展预留空间。法律救济方面。智能合约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合约机制,它以代码、算法取代人类进行决策或意思表达,试图以技术消除人类在订约及履约中的低效及纷争。但它不可能把合同缔结、变更、履行、解除、撤销、终止等一切相关活动全部置入合约机制,出自人类之手的智能合约难免出现疏漏,机器易生错误和偏见,产生纠纷在所难免。智能合约的架构设计并没有对消费者提供特别的保护,一旦发生纠纷,消费者的权益如何维护将是一大难题。因此,司法应该发挥应有作用,保留智能合约法律效力的最终管辖权,在当事人发生争议时,向法院或仲裁寻求救济,撤销智能合约。法院利用数据获得的实时性和不可篡改性,能够有效化解信息不对称、执法证据不易收集的难题,作出公平公正判决。但智能合同的运行模式给司法机关的介入也可能带来问题,例如管辖权的确认问题、交易资格的确认问题、法官对于技术的熟悉问题等。夯实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基础刘春生来源:司法部政府网2019年10月22日,《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颁布,《条例》的出台,从国家层面夯实了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基础,标志着中国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一、优化营商环境的基石:公平与透明《条例》的出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公平和透明也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核心关键词。《条例》更加强调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各级政府不得偏向某些企业或限制其他企业的合法权益,不能因为企业所有制的性质,规模、盈利能力、所在地等而有所歧视。根据《条例》规定,为保证公平的市场环境,政府的政策、法规、服务措施等应该做到公开、透明,形成可预期的政策、制度、法律环境,例如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就保证了各类市场主体对于哪些领域不得投资、哪些领域有所限制均有清晰而明确的知悉。《条例》的出台对于未来各级政府打造公开、透明的市场环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只有政务更加公开透明,市场规则才能更加公平有效。因此,在行政审批、市场监管、政务服务的基础上,将政务公开制度化、标准化、信息化是打通服务市场主体“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手段,更是打造高质量营商环境的必要一环。二、优化营商环境的基本原则: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市场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各类市场主体机会均等;二是保证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包括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自主经营权、财产权、知识产权,也包括保护中小投资者、治理拖欠企业账款、创新和完善信用监管、完善纠纷解决机制等内容;三是通过“放管服”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完善市场体系,最大限度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法治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突出公正监管,从落实监管责任、创新监管方式、规范执法行为等方面做了详尽的规定;二是围绕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对政策制定、法规政策公布和解读咨询、政策评估和清理、政务诚信等内容进行了规定;三是通过出台《条例》让各类投资者包括外商投资者吃上定心丸,保证他们获得公平的竞争机会,享受公平的市场环境,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把对外开放过程中优化营商环境的举措以立法的形式固定下来。国际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始终对标国际一流、最有竞争力的营商环境标准,瞄准主要发达国家先进经验,同时学习在国际社会排名提升快、优化幅度大的发展中国家经验;二是主动适应全球贸易、投资的新变化,按照市场规律创新监管、服务模式,适应新业态、新模式,让我们的经营、国际贸易、国际投资更便捷。在《条例》中,提出对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包容审慎监管,给予创新一定的政策容忍度,本身就表明了中国在制度创新方面力争一流的国际视野与前沿意识。三、建立以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满意度为导向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强调《条例》的落地效果《条例》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基础性行政法规,同时,《条例》也鼓励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情况依法探索创新优化营商环境的改革举措。如何评估各地营商环境优化的效果,成为检验各地落实《条例》的重要议题。过去,国内缺乏权威统一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各类机构的营商环境评价缺乏权威性,评价的针对性不足。《条例》将推动建立和完善我国以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满意度为导向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发挥营商环境评价对优化营商环境的引领和督促作用,形成各地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的良性竞争,改变唯GDP、唯经济增速的片面评价标准,提升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水平,并最终实现高质量发展。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刘圆圆来源:司法部政府网2019年10月22日,《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颁布,这标志着我国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又前进了一大步。法治是高质量发展与优化营商环境最根本和最稳定的保障,将我国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对于当前深刻转变政府职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不仅在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中的排名大幅进步,而且多项改革措施还被列入世界银行的政策推荐范围。尤其是在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我国为中小企业改善营商环境实施的改革数量居东亚太平洋地区之首,在全球经济改革数量中排名第二,“中国经验”已经成为全球营商环境优化的亮点和典型。在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平衡好“掌舵”和“划桨”的关系,实现改革措施的法治化和规范化,及时将成熟的改革经验提升为法规,如何将北京、上海的典型经验做法向全国复制推广,这不仅是对“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重要论断的高度重视,更是对“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重要命题的有力落实。因此,《条例》的出台将在以下几个方面产生长期深远的影响:一是《条例》系统地总结了优化营商环境过程中的政府行为规范,厘清了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有利于建立全面开放新格局。《条例》从监管职责、监管方式、监管行为三方面明确了在优化营商环境中的政府角色,进一步推动了政府职能的深刻转变。《条例》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普适性,不仅有利于各地区、各部门进一步复制推广成熟经验,而且还可以避免某些地方政府和部门在优化营商环境中只关注制定和发布文件,只做“规定动作”的形式主义流弊。二是《条例》确立了对内外资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的营商环境基本规范,有利于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条例》明确指出要保障市场主体在市场准入、获取生产要素、招标投标和政府采购环节中的平等待遇,依法保护市场主体自主经营权、财产权、知识产权等合法权益,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的基本原则,以法律形式为各类市场主体保驾护航。从对外开放的角度看,这一点也是国民待遇原则的重要体现。三是《条例》聚焦提高政务服务水平,有效地降低了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制度性交易成本,通过营商环境的改善提高了市场经济和政府内部的运行效率;同时,也对近年来营商环境优化中的深层次细节问题进行了有效的指导。例如,从近年来开始建立政务服务大厅各个部门“并列”窗口,到《条例》提出要实行政务服务大厅“一窗受理”,这就把办事流程从窗口之外转移到了窗口之内,大大提高了企业的满意度;同时,建立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实现政务服务数据共享交换等措施有效提高了政务服务的便利性和跨部门沟通难题,打破了行政部门之间的“部门墙”。而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规范行政许可和备案、规范涉企收费等突出了政务服务的规范性,“证照分离”、电子证照等改革措施的推广也极大的降低了制度成本和交易成本。优化营商环境不仅仅降低企业营商成本,也能提高政府运行效率,是政府、企业与市场的多赢。四是《条例》对于吸引和促进社会投融资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部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增加,以行政法规形式确立营商环境优化的刚性规则,为广大企业家吃下“定心丸”。《条例》强调持续放宽市场准入,实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提出对新兴产业实行包容审慎监管等措施,有利于创造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流投资环境。五是《条例》为各地区下一步深入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工作,并进行科学全面的营商环境评估指明了方向。近年来,各地方政府都高度重视营商环境优化和评价工作,尤其是“接地气”的本地化特色创新举措。由于特色创新举措的着力点不同,因此政策效果和目标的评估非常重要。《条例》的内容具有全面性、科学性、合理性,为目前兴起的优化营商环境评估提供了强有力的指导,指明了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事项,有利于从国家到地方各个层级对优化营商环境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效果评估。六是《条例》提供了优化营商环境的中国经验。从《条例》所阐述的营商环境的内涵和重点上看,《条例》与世界银行的营商环境评价内涵既有明显的承接关系,同时也有一定的差别和侧重,这是《条例》一个重要特色和进步。首先,《条例》中对营商环境的内涵覆盖市场环境、政务服务、监管执法、法治保障等,在系统性和方法论上比世界银行的企业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更为全面。其次,《条例》聚焦“放管服”改革、规范和创新监管执法、加强市场主体保护、突出政务公开透明、严格责任追究五大层面优化营商环境,凸显了对政府职能改革的要求,把政府服务放在了改革的视野之下。再次,《条例》明确了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在优化营商环境行动中的具体职责和事项,在实际行动中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这些特点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优化营商环境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作用。日前,世界银行最新的营商环境评价报告正式公布,中国的进步和成绩是国内外关注的重点。《条例》的出台必将对我国深刻转变政府职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产生重要的积极影响。“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虽然我国营商环境与国际一流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但我国勇于对标和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国际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必将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支撑和动力。以更好的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作者:马晓白来源:经济日报推动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营商环境做支撑。世界银行近日发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2020》显示,由于大力推进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我国营商环境全球排名继去年大幅提升32位后,今年再度跃升15位,位居全球第31位,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球营商环境改善幅度最大的十大经济体之一。营商环境国际排名的不断提升,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持续努力的结果。未来,我们要按照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要求,聚焦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坚持问题导向,不断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不断为市场活力充分迸发创造良好环境,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我国优化营商环境成效明显、特点突出近年来,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增多的复杂局面,我国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成绩有目共睹。总的来看,我国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大刀阔斧锐意改革。近年来,中央高度重视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聚焦市场主体反映的突出问题,对标国际先进,推出大量改革举措:实行开办企业全程网上办理,压缩企业设立登记时间;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数字化联合审图,工程招投标交易全过程电子化,施工许可证全程网上办理;实行客户用电线上报装;打造电子税务局,实行纳税人线上“一表申请”“一键报税”;推广应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公开口岸收费目录清单,实行口岸通关提前申报;推行法院网上立案与司法数据常态化公开;等等。一系列组合拳,不断开辟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空间。《全球营商环境报告2020》显示,世界银行在今年的评估周期中(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共采信了9个指标领域采取的36项改革举措,我国营商环境评估在满分100分中得分77.9,充分体现了我国大刀阔斧锐意改革的决心和力度。二是着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优化营商环境需要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今年我国更加突出了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针对保护中小投资者、执行合同、办理破产等三项涉法程度较高的指标,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三个司法解释,有效弥补了我国营商环境的法治化短板。不久前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以政府立法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提供制度保障,标志着我国从国家层面填补了营商环境法律法规顶层设计的空白,中国营商环境也由“实践探索”向“立法规范”升级,在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道路上又迈出重要而坚实的一步。三是重视市场主体获得感。大到投资兴业,小到办事跑腿,营商环境直接关系到每个市场主体的获得感与满意度。世界银行对企业整个生命周期实施全流程评估,以企业反馈作为评估的主要依据。北京、上海等地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举措,皆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在对标世界银行评价指标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和群众需求,聚焦“简流程、优服务、降成本、强监管”四个方面,推出有针对性的改革政策。同时,建立改革协调推进机制,通过“高位调度+问题清单”的模式,协调解决跨部门的问题和矛盾,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明确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开展专项督查,确保政策顺利落地。广泛开展政策宣传培训,不断扩大政策知晓度和覆盖面,提升窗口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和能力,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优质服务。新形势下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意义重大从国际环境来看,经济全球化仍在发展,但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逆全球化思潮不断发酵;全球经济仍在增长,但持续复苏乏力。从国内环境来看,经过多年的高速增长,由于发展环境、比较优势和国内外供给需求条件的变化,我国经济的潜在增速和现实增速都有所放缓。我国发展既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优化营商环境是中央在新形势下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顺应国际形势新变化和国内改革发展新趋势的必然要求。第一,优化营商环境是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经济高速增长阶段,经济增长更多依靠规模扩张和要素驱动;而高质量发展的本质内涵是高效、公平和可持续的发展,具体体现为资源配置效率高、产品服务质量高、技术水平不断升级等。转向高质量发展,既要求发展方式和增长路径的转变,更要求体制变革和机制创新。优化营商环境是发展的体制性、制度性安排,营商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市场主体的兴衰、生产要素的聚散、发展动力的强弱。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优化营商环境,能够打破制约资金、劳动力、土地、技术等要素自由流动的障碍,促进要素流动,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通过完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提升产品服务质量;通过优化促进创新的体制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培育增长新动能。第二,优化营商环境是提振市场信心增强内生动力的有力举措。针对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外部环境挑战严峻、内部下行压力较大的复杂局面,中央提出全面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的“六稳”工作。优化营商环境是顶住下行压力、维护“六稳”大局的关键一招。营商环境的改善能够有效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释放内需潜力,提升治理水平。持续深化的商事制度改革激发了社会创新创业创造的热情,带动了市场主体数量的增长,扩大了就业;不断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切实减轻了市场主体负担,稳定了投资;促进市场公平竞争和优化政务公共服务解决了企业和群众的难点、痛点,提振了市场主体信心,稳定了市场预期。第三,优化营商环境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和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题中之义。**书记强调,要改善投资和市场环境,加快对外开放步伐,降低市场运行成本,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加快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虽然从长期来看全球化的大势不可逆转,但短期则可能会遭遇一些波折,我国要适应这一趋势,必须要提高国际竞争力,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良好的营商环境不仅是经济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之一,更是打造开放型经济、提升对外开放层次与水平的题中之义。营造一个与国际接轨、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有利于提升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综合实力,培育对外开放的新优势。通过高水平的贸易便利化、投资自由化政策举措,大幅放宽市场准入,营造更加开放、规范和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为高水平扩大开放提供有力支撑。聚焦痛点难点问题,进一步优化提升营商环境通过多年持续不断努力,我国营商环境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不小差距,部分指标排名还比较靠后。整体而言,与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培育增长新动能的需要相比,还有不小的优化和提升空间。我们必须在已经取得成绩的基础之上,进一步聚焦市场主体反映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坚持问题导向,持之以恒,继续努力,争取使我国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和提升,从而不仅为“六稳”提供有力支撑,也为我国经济的长期持续稳定增长提供保障。一是聚焦指标薄弱环节。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营商环境仍有较大差距,有些指标排名还比较靠后,比如,纳税排名第105名、获得信贷排名第80名。下一步,应聚焦排名落后的薄弱环节,借鉴国际先进经济体的做法,积极突破难点,全面深化改革。二是着力突破两大瓶颈。有序稳步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需要秉持以点带面的思路,抓住重点环节和关键领域,着力突破两大瓶颈。第一个瓶颈是数据难互通、不共享。要进一步融合线上线下服务,整合信息平台系统,切实推进“一网通办”和数据交换共享。通过构建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体系,统一明确信息共享的种类、标准、范围、流程,真正实现跨层级、跨地区、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数据信息可靠交换与安全共享。第二个瓶颈是法律法规的制约。随着营商环境改革向纵深推进,碰到法律法规“天花板”的情况越来越多。下一步要按照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的要求,从促进改革和支撑改革着眼,建立起“综合授权—地方先试—经验上升—法规完善”的改革与修法紧密衔接、互为促进的常态化机制,加快实现“应改尽改、应废尽废”,不断提升依法治理能力。三是大力推进协同配套。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任何一项改革的推进都会涉及到相关配套措施的协调。当前改革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协调、不配套、不平衡”的问题,如部门地方之间政策不配套、行动不协同,国家法规调整滞后于地方改革探索,监管服务能力落后于简政放权幅度,信用体系建设跟不上监管需要,东西部地区改革步调不平衡、不一致等。下一步,应针对当前改革实践中面临的具体问题,进一步提升改革的协调性、平衡性、全面性和创造性。四是着力回应市场主体关切。企业是评判改革成效的最终主体。我们对照世界银行评价体系,以评促改,营商环境改革取得了较大进步,但改革远未完成。调研中企业普遍反映,目前营商环境便利性有了大幅改善,但还有一些市场主体关切的重要问题并未包括在指标体系中。要看到,企业“能不能正常经营”“能不能盈利”等才是根本,这些涉及到市场准入、平等获取要素、市场主体合法权益、要素成本、公平监管等方面,而在这些关键方面仍然存在进一步改革和优化的空间。下一步,要聚焦企业和群众反映的突出矛盾,以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作为改善营商环境的根本标准和评价标尺,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大幅提升营商环境改革的实效,进一步提升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和投资兴业的信心。五是鼓励支持基层创新。近年来,各地区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积极探索,创造和积累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比如,便利企业开办和经营、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创新监管理念和方式、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等。《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指出,国家鼓励和支持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情况,在法治框架内积极探索原创性、差异化的优化营商环境具体措施;对探索中出现失误或者偏差,符合规定条件的,可以予以免责或者减轻责任。下一步,要鼓励各地区从自身实际出发,锐意探索创新,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创造更多管用可行的创新举措;支持基层先行先试,为地方改革创新探索创造条件,及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做法,充分调动和发挥地方推进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明年经济工作怎么干——专家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新时代抓发展,必须更加突出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对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十分重要。“明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落实新发展理念将助力我们更好完成这一宏伟目标。”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说,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也都要求我们从新发展理念中寻找思路。“目前,中国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工业化、城镇化等进程尚未完成,人均GDP还有待提高。”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牛犁表示,近年来,我国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但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就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如何“紧紧扭住新发展理念推动发展”?牛犁认为,新一年,各地区各部门应当更加深刻地理解新发展理念的内涵和要求,克服“本领恐慌”,摆脱“路径依赖”,努力找到做好经济工作的抓手和关键,“比如‘崇尚创新’,要求我们加大研发投入,通过创新驱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厚植开放’,要求沿海地区、内陆地区都要以更开放的视野、更广阔的格局来筹划推动经济工作。”“‘注重协调’,就要在短板领域、关键环节持续发力,实现产业、区域、城乡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刘元春阐释道。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树立全面、整体的观念,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一个有机整体,哪方面做得不到位,发展都会受影响。”牛犁认为,2020年,我们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同时不能为了增长而放松对生态环保的要求、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打折,不能为了追求速度而忽视质量,“只有科学落实、统筹推进,才能让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改善民生兜住底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确保民生特别是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和改善。“这次会议强调的‘要发挥政府作用保基本’‘要发挥市场供给灵活性优势’令人印象深刻。”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认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既要发挥政府保基本、兜底线的作用,也要通过政府引导,撬动市场资源和社会力量,发挥市场供给的灵活性优势,从而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发展所研究员张本波认为,对于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养老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政府要承担责任,注重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而对于那些满足人们多元化、个性化需求的非基本公共服务,可通过深化民生服务领域改革来支持社会力量增加有效供给。对于就业、医疗、住房等领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同样提出了不少具体举措。就业是民生之本。今年前10个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193万人,提前实现全年目标。郑功成认为,明年要继续做好稳就业工作,着力健全有利于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的体制机制,突出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张本波表示,今年社保降费、援企稳岗、加大劳动者技能培训等措施科学有效,明年还要继续发力,对稳定就业总量、改善就业结构发挥更大作用。“今年我国在养老服务方面密集出台了许多政策措施。”中国老龄协会政策研究部主任李志宏说,未来既要完善政府保障基本养老服务的能力,也要通过放宽准入、改革公办机构、优化营商环境等措施来激活养老消费市场,“相信这些举措将带动养老服务产业提质增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意味着房地产调控政策将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所研究员邵挺表示,下一步要全面落实因城施策,加快完善长效管理调控机制,切实做到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明年,加大城市困难群众住房保障工作、改造城镇老旧小区等一系列举措将形成合力,更好满足百姓的居住需求。”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巩固、增强、提升、畅通的方针,以创新驱动和改革开放为两个轮子,全面提高经济整体竞争力,加快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王远鸿认为,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一项长期的重点任务,“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更需要依靠高质量发展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破解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深层次结构性矛盾,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所工业研究室主任付保宗也认为,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既是顺应经济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也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我国实体经济中结构性矛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强、要素成本快速上升、创新能力不足、资源环境约束增强等问题逐渐凸显。”在王远鸿看来,“全面提高经济整体竞争力,加快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正是解决这些突出问题的关键举措。王远鸿表示,“经济体系结构合理、协同有力,经济的整体竞争力才能全面提高。”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创新驱动。“目前,我国科技体制不完善、财税机制不健全、营商环境待优化等问题制约着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付保宗说,下一步应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解决这些问题,让创新引擎更加强劲。“创新驱动,要求我们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在王远鸿看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健全鼓励支持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体制机制’,这将有助于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推动高质量发展,也必须依靠改革开放。王远鸿认为,改革开放要通过制度设计和政策创新,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和审慎包容的创新生态,“比如要深化‘放管服’改革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放宽市场准入限制、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等等,推动生产要素实现高效流动和合理配置。”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是明年的重点经济工作之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全面完成。“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说。预计到今年底,全国90%以上的贫困县摘帽,95%左右贫困人口将脱贫,脱贫攻坚进入全面收官的关键阶段。“明年,我们要确保目标不变、靶心不散,采取有效措施,巩固脱贫成果。”李国祥认为,“集中兵力打好深度贫困歼灭战”要求进一步聚焦“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加大政策帮扶力度,着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扎实推进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等措施,增强贫困人口脱贫内生动力,“此外,还要加强考核评估,严把贫困人口退出关,真脱贫、脱真贫,让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检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今年以来,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推进,但也应认识到任务依然艰巨。”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吴舜泽认为,接下来,各地区各部门要在巩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加大工作和投入力度,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如何落实?吴舜泽认为,这要求我们针对大气、水、土壤等污染成因和特点,紧盯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对症下药”,“此外,还要协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更加注重源头预防和绿色发展,加快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提高治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压实各方责任。中国社科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认为,明年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要求我们注意把握风险处置节奏和力度,“各地各部门要在加快出清‘僵尸企业’、处置银行不良贷款上下功夫,重点化解存量风险,提高金融体系运行效率,增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宏观政策协同发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大力提质增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如何理解“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大力提质增效”?“‘提质增效’涉及的‘质’和‘效’两方面是相互协调、相互支撑的,‘提质’要求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精准、发力点更加合理,‘增效’指的是在发力点确定以后,有效配置资金,充分落实政策。”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白景明认为,在“大力提质增效”的要求下,积极的财政政策应着眼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保减税降费政策落实到位,注重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如何理解“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在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看来,下一阶段,稳健货币政策的基调将延续下去,货币政策的前瞻性和灵活性将进一步增强,“应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机构继续优化信贷结构,确保资金流向制造业、民营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领域。”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货币政策应更多从“增信用”的角度发力,提升金融机构信贷投放的能力和积极性,“此外,还要加强对预期的引导和把控,把握好货币政策目标和政策力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提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要同消费、投资、就业、产业、区域等政策形成合力。宏观政策如何协同发力?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何德旭认为,宏观政策应坚持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一基本取向,为经济平稳运行营造良好的宏观环境。“今年以来,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我国强化逆周期调节,加强政策协调配合,为经济平稳运行注入了强大政策合力。”温彬说,明年,加大对基础设施、环保、民生等薄弱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投资和支持力度,将是宏观政策协同精准发力的重要着力点之一。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未来一年,经济体制改革如何深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一项项具体措施。要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胡敏认为,当前我国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需要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彻底破除束缚市场主体活力、阻碍市场和价值规律充分发挥作用的弊端,为高质量发展构筑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市场制度支撑。要加快国资国企改革,推动国有资本布局优化调整。胡敏认为,这要求我们进一步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要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下一步,我们应健全以公平为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平等保护各类产权,实现产权有效激励,夯实产权制度这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石;还应通过深化市场化改革,实现要素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胡敏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对外开放要继续往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方向走,加强外商投资促进和保护,继续缩减外商投资负面清单。“这三个‘更’,要求我们在空间布局、市场准入、营商环境等多方面发力,继续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高凌云说。向更大范围走,就是要优化对外开放的空间布局。为此,要大力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协同推进沿海、内陆、沿边的对外开放,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向更宽领域走,就是要继续放宽市场准入。要吸引高质量外商直接投资,将引资重点领域转向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价值链高端环节,并发挥好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向更深层次走,就是要加快形成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主动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变革。新时代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科学指导来源:求是网燕山脚下、渤海之滨、太行之畔,一项历史性工程——“京津冀协同发展”正如朝阳喷薄,引领着一场区域深层次变革。2019年1月,**书记冒着严寒,深入京津冀考察,殷殷期望、谆谆寄语:“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要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做好这件历史性工程”。长江经济带发展、共建“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区域协调发展这篇大文章,精心谋划、科学布局,提出一系列重大国家战略,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不断向着更加均衡、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方向阔步前行,取得历史性成就。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出现了哪些新情况新问题?怎么看、怎么办?现有区域政策哪些要坚持、哪些应调整?在《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这篇重要文章中,**书记深入把脉当前区域经济发展新形势,从战略上提出了新形势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科学思路、主要举措和推动东北全方位振兴的“药方”,对这些问题作出了透彻鲜明的回答,为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关乎全局的重大问题“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解决好区域协调发展问题,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充分发挥,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这篇重要文章中,**书记开宗明义指出:“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自然资源禀赋差别之大在世界上是少有的,统筹区域发展从来都是一个重大问题。”这一科学论断,深刻阐明了我国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依据和艰难程度。打开中国地图,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从南到北、由东到西,自然状况多样,气候条件复杂。平原、水网、丘陵、喀斯特和丹霞地貌、草原、沙漠和雪域高原,共存于祖国辽阔版图中。从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递减至500米以下,由西到东的三大阶梯差异明显,气候迥异;地区间降水分布极其不均,荒漠化土地分布广泛;以“胡焕庸线”为界,东南人口密集,西北人口稀疏。再加上历史、文化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区域发展差别大问题十分突出。这样的国情,有利于形成广泛分工、强大市场和广阔回旋余地,同时也会产生不平衡不协调问题。恩格斯曾经预言,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能够使工业分布得“最适合于它自己的发展和其他生产要素的保持或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统筹区域发展进行了艰辛探索。1956年,毛zd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要正确处理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使工业布局逐步平衡。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同志提出“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强调沿海地区要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发展到一定时候,沿海要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70年来,从充分利用东北、上海和其他沿海城市既有的工业基础,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到开展三线建设;从实施沿海开放,到形成“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的“四大板块”格局,我国区域经济布局逐步完善,区域协调发展不断迈出新步伐。进入新时代,如何更好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对此,**书记看得很远、想得很深、抓得很实。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鲜明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强调协调发展是制胜要诀,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为统筹区域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总书记强调,“全面小康,覆盖的区域要全面,是城乡区域共同的小康”;强调协调是“发展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发展平衡和不平衡的统一”,“发展短板和潜力的统一”;强调要“完整准确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等等。总书记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大板块、各个区域,主持召开一系列重要会议,提出一系列重大战略,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推动形成了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为引领,区域间相互融通补充的区域发展新格局,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在这篇重要文章中,**书记指出:“我国区域发展形势是好的,同时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新情况新问题。”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总书记从三个方面进行了科学概括:区域经济发展分化态势明显,发展动力极化现象日益突出,部分区域发展面临较大困难,等等。总的来看,“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正是这样的“新情况新问题”,构成了我们谋划区域协调发展新思路新举措的基本依据。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思路新布局平阔奔涌的黄浦江边,雄伟壮观的“四叶草”国家会展中心,2018年11月5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拉开帷幕。**书记在开幕式上郑重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一年后的12月1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公布。在这份《规划纲要》中,“高质量”一词贯穿全篇,出现了20余次,清晰标注了长三角一体化的目标和要求,鲜明体现了新形势下区域协调发展的时代特征。在这篇重要文章中,**书记提纲挈领地指出:“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质量发展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要从解决“有没有”的问题转向解决“好不好”的问题。具体到区域发展来说,就不能简单要求各地区“齐步走”,而是要发挥各地比较优势,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构建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源,“在发展中促进相对平衡”。正是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出发,**书记明确提出了新形势下区域协调发展的总思路。这就是,“按照客观经济规律调整完善区域政策体系,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增强创新发展动力,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增强其他地区在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边疆安全等方面的功能,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如何贯彻落实这一思路?总书记鲜明提出了“尊重客观规律、发挥比较优势、完善空间治理、保障民生底线”的24字要求。在现代区域经济格局中,中心城市和城市群集聚能力强、空间效率高、规模效应明显,是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增长极和动力源。**书记深刻指出:“产业和人口向优势区域集中,形成以城市群为主要形态的增长动力源,进而带动经济总体效率提升,这是经济规律。”放眼世界,美国的波士顿—华盛顿城市群、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城市群等,都是本国经济发展极为重要的增长极。这些年来,我国逐步形成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世界级城市群,“十三五”规划提出加快建设发展19个城市群,这些城市群将承载全国80%左右的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是推动创新和增长的主要空间载体。在这篇重要文章中,**书记特别从尊重客观规律的角度,要求培育发展城市群,破除资源流动障碍,促进各类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并向优势地区集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我国区域间资源禀赋差异非常大,必须根据各地区的条件和特点,进行合理分工,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比如,对经济发展条件好的地区,就是要“承载更多产业和人口,发挥价值创造作用”;对三江源、黄土高原、大兴安岭等重要生态功能区,首要任务就是保持并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对三江平原、松嫩平原、长江中游及江淮地区等粮食主产区,就是要优先考虑粮食安全问题,保障全国耕地数量质量和农产品供给;对边疆地区等涉及国家安全的重要地区,就是“要考虑国家安全因素,增强边疆地区发展能力,使之有一定的人口和经济支撑,以促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就像一栋房子要划分客厅、卧室、厨房等不同功能区一样,我国辽阔的国土空间也要进行功能区分,让不同区域承载不同的功能,扬长避短、优化发展。我国从2005年开始推进主体功能区规划建设,2010年印发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在这篇重要文章中,**书记就完善和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进一步提出新要求:细化主体功能区划分,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划分政策单元,对重点开发地区、生态脆弱地区、能源资源地区等制定差异化政策,分类精准施策,推动形成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国土开发有序的空间发展格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最终要体现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上。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不能简单看作是缩小国内生产总值和增长速度的差距,而应该是缩小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差距。保障民生底线,决定了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要求,这就是**书记强调的:“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总书记特别强调,要完善土地、户籍、转移支付等配套政策,提高城市群承载能力,促进迁移人口稳定落户。同时,要加大政策倾斜力度,确保承担安全、生态等战略功能的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这些地区与经济发达地区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大体相当。健全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体系新安江,出安徽休宁六股尖,过歙县,东入浙江,经淳安、建德,流归钱塘江。极目远眺,漫江澄澈,千山叠翠,宛若百里画廊,扮靓了皖浙两省。新安江为何能“一江清水向东流”?答案就在2012年新安江跨流域开启的生态补偿新机制——如果年度水质达标,下游浙江付给上游安徽1亿元,否则相反。3年后,这个金额升至2亿元。如今,新安江流域水质稳定向好,走出了一条上游主动强化保护、下游支持上游发展的互利共赢路子。在这篇重要文章中,**书记明确提出:“要推广新安江水环境补偿试点经验,鼓励流域上下游之间开展资金、产业、人才等多种补偿。”见微知著,新安江水环境补偿试点经验,是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内容。这个机制,正是总书记提出的区域协调发展六条主要举措之一。这六条主要举措是,形成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商品和要素市场;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改革土地管理制度;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全面建立生态补偿制度;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这些举措,内容全面、针对性强,有着鲜明的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体现了抓当前和利长远的统一,是新形势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实招硬招妙招。形成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商品和要素市场,是优化区域经济布局的关键因素。比如,在长三角地区,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地级以上城市就有40多座,如果不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就很难让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一体化发展就会成为空话。新形势下如何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书记提出了对策:实施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消除歧视性、隐蔽性的区域市场壁垒;除中央已有明确政策规定之外,全面放宽城市落户条件;健全市场一体化发展机制,深化区域合作机制等。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对维护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企业间公平竞争和劳动力自由流动具有重要意义。**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重大任务。2018年7月1日起,我国正式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当年受益省份受益规模达610亿元,预计2019年受益省份受益规模将达到1600亿元左右。在这篇重要文章中,总书记强调,“要在确保2020年省级基金统收统支的基础上,加快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进度,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制度统一和区域间互助共济”。土地是人类各项活动的空间载体。从实际情况看,有些地方特别是一些中心城市建设用地不足,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对此,**书记明确要求,加快改革土地管理制度,“建设用地资源向中心城市和重点城市群倾斜”,使“优势地区有更大发展空间”。在国土空间规划、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基本完成的前提下,城乡建设用地供应指标使用应更多由省级政府统筹负责。“十三五”规划要求,到2020年单位GDP能耗比2015年降低15%,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50亿吨标准煤以内。这项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对节约能源资源、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从实际情况看,目前有10多个省份提出难以完成“十三五”能耗总量指标。对于这个问题,**书记明确提出,要认真研究,既要尽力而为,又要实事求是。对于能耗强度达标而发展较快的地区,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要有适当弹性。重点生态功能区为全国提供着清洁水源、干净大气,经济发达地区受惠于此,理应予以反哺。对此,**书记明确提出“全面建立生态补偿制度”的举措,强调健全区际利益补偿机制,形成受益者付费、保护者得到合理补偿的良性局面。比如,要健全纵向生态补偿机制,加大对森林、草原、湿地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建立健全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在长江流域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等等。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财政转移支付是重要举措。重点生态功能区、农产品主产区、困难地区,财政收入相对有限,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财力相对不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对这些地区提供有效转移支付。比如,担负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重大责任的青海省,2018年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仅272.9亿元,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需1647.5亿元,差额部分多数要靠中央补助收入补足,这也是区域发展“全国一盘棋”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重要体现。让东北重焕生机活力2019年10月1日,新中国70华诞,天安门庄严神圣,长安街铁流滚滚。上午10时许,**书记乘检阅车,经过金水桥,驶上长安街,依次检阅15个徒步方队、32个装备方队。这辆检阅车,有个响亮的名字——“红旗”,来自东北的长春一汽。60年前的同一天,10辆崭新的红旗轿车亮相天安门广场,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第一款自主制造的高级轿车。红旗轿车,从新中国铺就的金光大道中,一路驶向辉煌,见证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峥嵘岁月。从红旗轿车放眼白山黑水,就会发现,这里创造了太多太多的新中国“第一”:第一座大型火力发电厂、第一辆汽车、第一台内燃机车、第一艘万吨轮船……“一五”时期的156项重点工程中,东北就占了54项。东北地区,是新中国工业当之无愧的摇篮,在国家发展全局中举足轻重。正如**书记在这篇重要文章中指出的,“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农业基地,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走过热火朝天的建设年代,走进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时期,东北地区一度面临比较严重的经济困难,在阵痛与思考中砥砺前行。实现东北振兴,是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在东北振兴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节点,总书记一次次考察调研、一遍遍分析研判,找准症结、对症下药,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实现东北全面振兴指明了方向。2013年在辽宁考察时指出,要想创造优势、化危为机,必须敢打市场牌、敢打改革牌、敢打创新牌;2015年在长春主持召开座谈会时提出,要着力完善体制机制,着力推进结构调整,着力鼓励创新创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2016年在黑龙江考察时指出,要深化改革开放,优化发展环境,闯出一条新形势下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新路;2017年在参加辽宁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把国有企业作为辽宁振兴的“龙头”,坚定不移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2018年在沈阳主持召开座谈会时提出,新时代东北振兴,是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2019年在内蒙古赤峰考察时强调,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筑牢祖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在这篇重要文章中,**书记着眼全国发展大局,着眼“十四五”时期发展,紧密结合东北实际,从“调整经济结构”和“深化改革开放”两个大方向着手,提出了一系列推动东北全方位振兴的重大部署和战略性举措。**书记指出:“全面振兴不是把已经衰败的产业和企业硬扶持起来,而是要有效整合资源,主动调整经济结构,形成新的均衡发展的产业结构。”东北地区作为我国装备制造业、资源、能源等产业集聚的老工业基地,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具备很好的基础条件。用好这一优势,就要加强传统制造业技术改造,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健康养老、旅游休闲、文化娱乐等新增长点;促进资源枯竭地区转型发展,加快培育接续替代产业,延长产业链条;同时,还要加大创新投入,为产业多元化发展提供新动力。东北地区国有企业比重大,能否切实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直接关系到能否把老工业基地的活力重新激发出来、释放出来。**书记特别要求,要以改革为突破口,加快国有企业改革,让老企业焕发新活力。同时,他还从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吸引人才和投资、树立鲜明用人导向等方面入手,为东北地区深化改革擘画了一整套“组合拳”。东北地区是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和东北亚地区合作的中心枢纽,在共建“一带一路”等方面大有可为。要坚决转变观念、大胆去闯,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体制机制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兴酣落笔摇五岳”。沿着新中国70年光辉足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崭新的历史长卷中,大开大合、雄浑落笔,一幅区域协调发展的壮美画卷正在华夏大地徐徐铺展!把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樊姿含来源:共产党员网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圆满落下帷幕,“监督”一词出现多达我五十二次。监督,为监视、督查的意义。接受人民监督,把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权利为人民服务、为国家服务、为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服务。接受人民监督就是把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没有人民的监督,政府便会蜕化变质,导致腐败滋生。人民的监督如同照进黑暗的阳光,照亮权利滥用的黑暗;人民的监督似拂柳清风,吹散权利滥用的阴霾;人民的监督如同一把钥匙,打开廉政的大门。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只有把权利用到国家、人民群众的身上,廉洁便是鲜花簇拥,但若是把权利置于暗处、用于个人,那么黑暗的阴霾将逐渐掩盖大地。接受人民监督,对人民负责,让权利透明运行。始终保持清正廉洁就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古人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在工作中,时常审视自己,是否做到共这个无私,在大事小事上都要保证清正廉洁,把权利用在工作中。敬畏组织,敬畏纪律,乱花渐欲迷人眼,不要让花花世界里的诱惑成为犯罪的开始。做人要一身正气,做事要一尘不染。蚁穴失察必崩大坝,小贿不拒则成大贪,从细微处入手,把不正之风扼杀于萌芽之中,让权利下的天空明亮宽敞。提升个人能力与水平就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在工作上,提高自身工作力能,不要因为工作太难、事情太小而对工作产生疏忽,大事小事事无巨细,都做到认真对待,认真解决。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干部,应时时刻刻向党组织靠拢,手莫长,心莫贪,全会精神心上翻。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严格要求自己,不因善小而不为不因恶小而为之。让自己的能力匹配自己的岗位,能够做到举一反三、思维活络,切切实实为人民群众办好每一件事。荡两袖清风而去,拂去心尘而坦荡,树一身浩然正气,留一世英名伟岸。把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管好自己的门,看好家里的人,立党为公心存浩然正气,执政为民听人民心声。保持自身廉政清明,接受人民监督,如春风细雨滋润人民的心里;保证勿滥用私用权利,把腐败放进阴冷的坟墓;提升自我,丰富自我,在工作上逐渐臻于完美,一言一行,不忘国家公仆形象。让自己的权利为人民群众服务、对人民群众负责,接受人民群众监督,为祖国的伟大建设贡献自己绵薄的力量!女干部拒绝提拔干部培养还需要淬火成钢云南绥江县两名女性党员干部因拒绝组织提拔,分别受到党内警告处分、全县通报问责,并建议调离县财政局工作,经媒体报道后,引起广大网民的热议。基层干部被组织提拔重用,是很多年轻党员干部的梦想。然而身为绥江县财政局工作人员的钟尚敏、宛辛勤,面对组织的考察提拔,竞以家庭和身体原因予以拒绝。因触犯《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而受到了党纪处分,网友和媒体在对其惋惜的同时,引起了各级组织的深思。基层干部的工作的付出,应得到社会的认同。乡镇基层干部承担着党的政策落地的组织和实施工作,在为民服务中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与热血。既失去了很多照顾家人、陪伴亲人的时间,又在白加黑、五加二的繁忙工作,让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更有辛勤的工作不一定能得到人们的理解。在加之因提拔到乡科级副职的领导岗位,如分配到边远乡镇,加之上升通道狭窄,可能到退休也再难回到县城。这恐怕也是两名女干部拒绝“进步”的原因。年轻干部要突破培养的瓶颈。当地纪、监委以怕担重任,不想作为给予二位女干部以问责,充分说明了干部培养需要“淬火成钢”。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在贯彻党政干部选拔任用条例中,加大了对年轻党员干部的培养力度,促进一批年轻党员干部在急难险重一线岗位中历练成长。但是在推进机关中层干部轮岗交流、选拔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任职,也遇到了绥江县一样难题,要么交流推不动,要么个别干部缺乏担当作为而不服从组织的安排。因为既有贪恋机关安逸舒适的工作和有规律的工作环境,还有的中层干部的享有办事的特权,更能照顾家庭。绥江县财政局两名女性工作人员就有这样的思维,既怕吃苦,也怕担当。温室中的弱苗需要组织淬火成钢。绥江县两名女性党员拒绝组织的提拔,受到了党纪处分的先例,既给基层组织培养干部以启迪,也给更多机关安于现状的年轻干部敲响了警钟。要在认真贯彻《党政干部选拔任用条例》中,加大年轻干部的选拔培养力度,也要用党纪处分条例和问责条例加强党员干部行为的约束,自觉服从组织的安排,从而引导更多的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机关年轻干部更要珍视组织的培养,把到基层、到艰苦的岗位工作,作为历练自己的平台,从而丰富自己的阅历,提升为民服务的水平;同时要增强政治观念,把服从组织的安排作为党性锤炼的要求,在新的岗位展现自己的才能和担当。云南绥江县对拒绝“进步”的干部开出了第一枪,警示党员干部要铭记初心、牢记使命中展现责任担当,在一线历练中成为真正的“人民公仆”。(盐亭县审计局冯涛冯涛)坚决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人民日报社论)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之后中央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认真总结今年经济工作,深入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全面部署明年经济工作,对于我们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今年以来,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全党全国上下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高质量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进度符合预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新的重大进展。明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十四五”发展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这既是决胜期,也是攻坚期,做好经济工作十分重要。要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改革开放以来,经过长期努力,我国经济实力大幅跃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明年,要继续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对照完成相关的定性定量指标,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我们要坚持用辩证思维看待形势发展变化,增强必胜信心,善于把外部压力转化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强大动力,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要坚持稳字当头,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要积极进取,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持续用力,确保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做好经济工作,就要善于聚焦主要任务、抓好重点工作。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是明年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各地区各部门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多下功夫,切实把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新时代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全面完成,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确保不发生重大金融风险。要确保民生特别是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和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体现在人民生活改善上,特别是对困难人群要落实政策、加大投入、有效保障。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大力提质增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要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巩固、增强、提升、畅通的方针,以创新驱动和改革开放为两个轮子,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全面提高经济整体竞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要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对外开放继续往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方向深化,不断拓展发展空间。明年经济工作的大政方针已定,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勠力同心,锐意进取,坚决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作者:任理轩来源:人民日报“经国序民,正其制度”。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坚持和完善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纲领性文献,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我们要深刻理解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发展成就和显著优势,进一步坚定制度自信,使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多方面的显著优势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历史基础和现实基础制度是人类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国家社会生产力状况、历史条件不同,制度建设的道路也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书记同志指出,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这体现了我们党对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形成和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历史演进中各民族在分布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下为公、四海一家、以德化人、以民为本、修齐治平、选贤任能、仁爱尚和、革故鼎新等思想理念传承千百年,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这些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不仅为古代中国创造灿烂的物质文明和制度文明提供了有力文化支撑,而且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构与发展的历史文化源泉。近代以后,西方列强凭着坚船利炮野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华民族陷入内忧外患的悲惨境地。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然而,旧式的农民战争走到尽头,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屡屡碰壁,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和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纷纷破产。面对建立什么样的国家制度这个历史性课题,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充分汲取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探索国家制度的经验教训,在古老的东方大国建立起保证亿万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国家制度。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奠定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找到充分发挥人民主体作用、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根本途径;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凝聚最大社会共识;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建立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这一系列制度建设成果,实现了国家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空前团结,凝聚起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强大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制度建设的认识越来越深入。1992年,**同志指出:“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都对制度建设提出明确要求。我们从经济体制改革切入,打破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计划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此同时,我们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等,极大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制度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日趋成熟定型,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发挥了重大作用。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极大改变,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大地发生沧桑巨变,一个根本原因就是有强大制度体系的支撑。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套行得通、真管用、有效率的制度体系,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鞋子合不合脚,只有穿的人才知道。每个国家选择的制度都是与其现实国情相联系的。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一些人把西方发达国家所走过的道路当作通向现代化的唯一途径。但一些移植西方模式的国家,有的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发展长期停滞,有的成为他国的附庸而丧失自身独立性,还有的因“颜色革命”导致政治动荡、社会撕裂。实践证明,照抄照搬他国的制度行不通,会水土不服,画虎不成反类犬,甚至会把国家前途命运葬送掉。只有扎根本国土壤、汲取充沛养分的制度,才最可靠,也最管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相统一的成果,凝结着党和人民的智慧,具有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深刻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近十四亿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对此,我们坚信不疑、坚定不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显著优势,治理成效卓著今天的中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人民幸福、社会安宁,“中国之治”举世公认。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国情复杂的东方大国,从积贫积弱、一穷二白起步,在短短几十年内取得令世界刮目相看的发展成就,离开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是解释不通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从13个方面凝练概括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科学理论,保持政治稳定,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显著优势;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人民民主,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的显著优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的显著优势;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显著优势;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显著优势;坚持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的显著优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显著优势;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善于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使社会充满生机活力的显著优势;坚持德才兼备、选贤任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培养造就更多更优秀人才的显著优势;坚持党指挥枪,确保人民军队绝对忠诚于党和人民,有力保障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显著优势;坚持“一国两制”,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显著优势;坚持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相统一,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作出贡献的显著优势。这些显著优势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的根本保障所在,是“中国之治”的制度“密码”所在。截至2018年,中国经济总量跃上90万亿元台阶,占世界经济的比重接近16%;农村贫困人口下降到1660万人,比1978年末减少约7.5亿人,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这一升一降,勾勒出中国从温饱到小康、从短缺到丰裕、从贫穷落后到日益现代化的巨大飞跃。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产值世界第一、货物贸易总额世界第一、外汇储备世界第一。中国为什么能实现经济腾飞?根据生产力发展要求不断变革生产关系、不断完善体制机制,是中国经济成功的奥秘所在。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我们的基本经济制度,既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有效克服单纯市场调节存在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既注重提高效率、创造财富,又注重增进公平、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既能保持战略定力、坚持高质量发展方向,又能针对经济运行中的问题进行科学有效的宏观调控,确保经济发展行稳致远。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国保持社会长期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使我国政治保持稳定、政策具有一以贯之的连续性,保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能够长期坚持和实施,不“翻烧饼”、不折腾;能够坚持当前利益同长远利益相结合、局部利益同整体利益相统一,有效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化解各种社会矛盾,长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从1949年到2018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9.2倍,人均预期寿命从35岁提高到77岁,形成了全球规模最大、最具成长性的中等收入群体。中国人民告别了物质匮乏,消费结构迅速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进而向享受型转变,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社会保障等民生福祉持续改善。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能够成就“中国之治”,主要在于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使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既体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体现人民共同意志,维护人民合法权益,因而深得人民拥护;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善于吸收借鉴人类制度文明有益成果,能够在国家治理实践中自我完善和发展。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并不断增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时代在不断进步、实践在不断深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在不断增长,面对国家治理的新任务新要求,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也须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发展。**书记同志指出,新时代谋划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轴,深刻把握我国发展要求和时代潮流,把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必须坚守正确方向,坚持守正创新。对此,**书记同志指出:“我国国家治理体系需要改进和完善,但怎么改、怎么完善,我们要有主张、有定力。”“该改的、能改的我们坚决改,不该改的、不能改的坚决不改”“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我们要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和优越性,坚定制度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严密完整的科学制度体系,起四梁八柱作用的是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其中具有统领地位的是党的领导制度。我们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巩固好、发挥好,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提高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能力;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和完善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制度,确保人民军队忠实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坚持和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制度建设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其根本保障。《决定》提出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到我们党成立一百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到二〇三五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这个总体目标与我们党已经确立的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相一致,是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方位,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的战略安排。一个国家的现代化,不仅是经济的现代化、技术的现代化、国防的现代化,更是制度和治理的现代化。离开制度和治理的现代化,其他现代化必然行而不远。展望未来,形成成熟完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之时,也必将是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时。到那时,全体人民基本实现共同富裕、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必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如何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来源:共产党员网党支部是党的基础组织,是党组织开展工作的基本单元,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近年来,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把党支部建设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牢固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大力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着力提升党支部建设质量。健全组织体系强化政治功能强化政治功能是开展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根本目标。各地围绕落实《条例》要求,着力扩大党的基层组织覆盖面,结合实际创新党支部设置形式,大力加强支部班子建设,为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夯实组织基础。扩大覆盖范围各地结合实际,以扩大党组织覆盖和党的工作覆盖为着力点,不断健全完善基层组织体系,对于符合组建党组织条件的,做到应建尽建,对于暂不具备组建条件的,注重加强党的工作。安徽出台《关于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意见》,明确提出推进组织体系设置标准化,确保做到应建尽建、设置规范、调整及时、体制明晰。河北唐山市在全市30家省级以上园区全部成立综合党委,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组建率分别达到94.29%和93.78%。吉林敦化市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开展“双覆盖百日攻坚”活动,新成立党组织15个,调整党组织30个。贵州遵义市推进部门联合建、领域联动建、行业联管建,在商圈、行业、产业链等建立党组织,积极探索联村党委、行业党支部、特色党小组等运行方式,在产业链上建立党组织1968个。上海金山区、河南洛阳市、山东泰安市、甘肃平凉市等一些地方注重抓好中外合作办学、商务楼宇、专业市场、互联网行业等领域党组织建设,推动全领域“两个覆盖”工作质量。优化支部设置各地采取“上提下分”方式,将党员人数较多的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或党委,并在自然村或管理网格设立党支部或党小组,使组织架构更加合理,职责范围更加清晰,工作任务更加明确。西宁市指导市直机关涉改单位同步健全党的组织体系,调整和设立党组23个,新设立基层党组织11个,对14个基层党组织名称进行变更。新疆哈密市对全市46个党员人数在50人以上的机关企事业党组织进行了规范,将部分市直部门党委调整为党组。安徽马鞍山市按照“有利于推动支部工作、有利于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联系服务群众”的原则,在全市423个行政村组建4629个网格党小组,把党小组建在自然村、党员活动阵地建在农户家,构建“乡镇党委—村党组织—网格党小组”三级组织体系。江西丰城市围绕解决支部设置不规范、战斗力不强等问题,每年对基层党组织设置情况开展1次“体检”,调整优化26个不符合设立条件的党组织。建强支部班子支部委员会是党支部的核心,选优配强支部班子特别是支部书记,是提升基层党支部组织力、战斗力的关键。各地进一步规范党支部书记选任条件,明确不同领域党支部书记选拔渠道,突出政治标准,拓宽选人视野,确保政治素质好、工作本领强。广西提出以增强班子整体功能为重点,合理设置岗位和班子职数,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特别是党组织书记。江苏常州市注重从企业中层以上党员管理人员或党员出资人中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内部无合适人选的,由上级党组织统筹选派。新疆阿勒泰地区统筹选派536名地县机关干部到村(社区)任第一书记,267名地县乡机关单位优秀干部任村党支部书记。陕西安康市坚持“以事择人”,大力实施“双建双培”,招引6000余名外出能人回归,把5045名致富带头人、1015名35岁以下的优秀青年选进村级班子,推动班子建设全部达到标准化要求。重庆渝北区全覆盖回访村“两委”班子,对181名村党组织书记逐人进行分析研判,调整41名不适宜担任现职的村党组织书记。山东临沂市、湖北应城市、浙江开化县、江西武宁县、河北唐山市开平区等地打破地域、身份、职业界限,通过公开选拔、社会选聘、组织选派等方式,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严格组织生活落实基本制度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是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各地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严格落实党内政治生活制度,着力解决组织生活不经常不严肃等问题。抓实“三会一课”各地坚持将“三会一课”制度作为严格党的组织生活的首要内容,突出党性锻炼,结合党员思想和工作实际,确定主题和具体方式,做到形式多样、氛围庄重。广西柳州市将“三会一课”制度落实情况列入党委(党组)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内容。安徽淮北市根据乡镇(街道)、村(社区)、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机关等7个领域实际情况,分别提出2—4项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的具体举措。河南登封市针对基层党支部“三会一课”组织能力不足、党员认识不够问题,组织基层党务干部开展“三会一课”情景教学。山东龙口市针对“三会一课”开展过程中容易忽略和出现问题的环节,制定“三会一课”规范性操作办法。深圳市宝安区建立“三会一课”观察员制度,一对一驻点联系指导基层党支部,对基层党支部“三会一课”开展不规范、不严格的现场指出、现场纠正,情节严重的直接叫停、责令整改。抓好主题党日各地坚持把支部主题党日作为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的重要载体,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激发党员参与热情。浙江嵊州市明确每月20日为支部主题党日,每次活动时间不少于一天,每个支部平均参与率不得低于80%。安徽黄山市徽州区建立主题党日“4+X”模式,鼓励基层党支部在完成四项规定动作后,结合实际创新主题党日载体。河南开封市示范区结合中心工作,每月研究确定党日活动主题,以工作提醒形式下发基层党组织。内蒙古乌海市海南区全面推行每周“北疆海南固定党日”、每月“主题党日”等,不断创新组织生活方式。青海海南州创新组织生活形式,积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推行党员论坛、微信党课等做法,打造“主题党日”新阵地。抓牢督促指导各地积极推广上级党组织定点联系基层党支部制度,定期提醒或派员参加支部组织生活机制,督促抓好落实。吉林创办手机客户端“新时代e支部”,实现线上直接联系指导基层党支部。杭州市建立健全行业系统结对互学共促机制,机关党支部与本行业、本系统所属单位党支部结成联建对子,通过党课联上、活动联办等方式,提高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昆明市晋宁区将党员领导干部参加组织生活的情况作为党建督导重点内容,对10余名未按要求参加组织生活的党员领导干部,发出提醒函,并将其本人及所在的党组织列入重点关注对象。广西合浦县、甘肃皋兰县、安徽灵璧县、辽宁营口市西市区、江西九江市柴桑区等地借助信息化平台,对基层支部组织生活开展情况全程跟踪了解和督促指导,防止流于形式、走过场。明确标准规范分层分类推进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严在标准、重在规范。近年来,各地结合实际,分类明确各领域党支部建设标准,使每个党支部建有标尺、抓有方向、评有依据。分类制定标准各地坚持总体统筹与分类指导原则,根据不同领域和行业基层单位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要点。云南对照《条例》,建立覆盖各领域的12类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标准,西藏明确组织设置、领导班子、党员队伍、组织生活、工作载体、运行机制、场所建设、基础保障等八个方面建设标准。深圳市针对社区、机关、国有企业、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学校、医院、科研机构、离退休干部职工等九个领域党支部实际情况和特点,分类制定标准化建设基本指标。安徽宿州市配套出台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认证办法,逐项细化各领域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认证标准。细化方法步骤各地注重加强统筹协调,细化实施方案,分领域分阶段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着力扩大先进党支部增量,提升中间党支部水平,整顿后进党支部。甘肃针对农村党支部脱贫攻坚任务较重、机关和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工作基础较好等实际,在农村、机关、国有企业3个领域先行先试开展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广西制定《开展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三年行动方案》,贵州出台《关于推进全省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逐年制定达标比例,确保到2021年所有基层党组织全部达标规范。安徽滁州市依托全省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信息管理平台,对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实行动态管理,定期抽查验证,全市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达标率超过90%。江西萍乡市采取由党支部申报、上级党委考核、县级党委验收的步骤,逐级开展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考核验收工作,市委按照5%的比例实地随机抽检申报创建的党支部达标情况。四川达州市、江西景德镇市、山东烟台市牟平区等地编制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工作实务指南,为各领域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供参考。注重示范引领各地坚持典型引路、示范带动,打造一批可复制、可借鉴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示范点。山西忻州市制定《基层党组织“321”典型示范工程实施方案》,集中选树300个农村党组织优秀典型,200个机关、社区党组织优秀典型和100个其他各领域党组织优秀典型。山东昌邑市开展党支部星级创评活动,分层分批分领域创建81个党建示范点,评出139个五星党支部,对24个二星党支部进行集中整顿。重庆江津区总结推广11个先进机关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经验,示范带动全区机关党支部建设。新疆温宿县突出行业和地域特点,分别打造3个自治区、5个地区、13个县级示范点;西藏错那县将3个乡镇党委、10个村党组织、5个机关党支部、1个“两新”党组织确定为示范点,为学习借鉴、复制推广提供样板。杭州市上城区制定“最强党支部”工作标准,评选“最强支部”50个;长沙市芙蓉区开展“红旗党组织”评定,选树16个“红旗党组织”,示范带动其他党支部达标规范。如何以法治化建设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一、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持续巩固改革开放成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就是不断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逐步构建起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要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进一步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有利于全面巩固改革开放40多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也为继续完成党中央下一步全方位改革开放的重大部署创造条件。期待即将召开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能够在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面,尤其是在构建扁平化、服务型的行政机构方面做出新探索。二、进一步完善党内法规,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长远之策、根本之策。此前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等党内法规,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的决心和信念。在新时代背景下,要进一步推动党内法规的健全完善,就要以新修订的《条例》为遵循,坚持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使党的领导、党的建设等各方面法规制度协调一致,下位法规制度与上位法规制度衔接有序,确保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整体性、协调性和系统性。同时,还要不断提升党内法规制度的执行力。**书记强调,“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使制度成为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的硬约束”。为此,要严格执行标准、强化执行监督、落实责任追究,逐步构建起健全的党内法规制度框架和规范性执行准则。三、加强法律体系建设,推进国家治理路径法治化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套行得通、真管用、有效率的制度体系。在新时代背景下,要更好地彰显并进一步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必须持之以恒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此,要继续“向制度要红利”,依靠提升法治化水平来不断地深化改革开放,依靠健全法律和制度来推进各项事业发展,把我国的制度优势切切实实地转化为治理效能。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培养法治思维、全面提升集成制度体系和法律体系的能力,推动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期待即将召开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在进一步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和制度体系上能有所创新,为建立基于法治的国家治理体系提供方向指引。四、增强全民制度意识,完善多元社会治理体系在我国,社会治理是指在党的领导下,由政府组织和主导,吸纳社会组织和公众等多元主体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治理;是“以实现和维护群众权利为核心,发挥多元治理主体的作用,针对国家治理中的社会问题,完善社会福利、保障改善民生,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推动社会有序和谐发展的过程”。当前中国的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以及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仍显不足,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建设。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社会治理理念必将更加重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共建是基础,共治是关键,共享是根本”。为此,要坚持以人民利益为中心,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克服政府职能越位、错位、缺位现象;持续完善基层社区治理体制,从基层党建入手,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有机联结单位、行业及各领域党组织,构建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期待即将召开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深入探讨多元化社会治理的框架结构和有效模式,助力社会治理实现从简单管理到综合治理的全面转型升级。五、借助大数据手段,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指出:“要运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要建立健全大数据辅助科学决策和社会治理的机制,推进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已成为生产资料的组成部分,甚至是某些领域的关键资源。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对于逐步构建起高权威、标准化的政府数据中心,实现政府数据的集中化存储管理与共享交换,提升政务服务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作用。为此,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应充分借助大数据手段,在理念、制度、技术和运行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探索,打造基于大数据思维的国家治理、社会治理与党内治理的中国模式和中国方案。六、更好实现党内法规与国家制度的有机统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的召开,必将对提高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产生深远影响。关注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研究以下重大问题。第一,如何使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提高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的战略任务上。第二,如何将增强党的执政能力与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紧密结合。第三,如何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向国家治理效能的转化。第四,如何达到依法治国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无缝对接。第五,如何形成党内法规与国家制度的有机统一。第六,如何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和定型的目标。聚焦体系和能力两个侧重点提高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核心问题是提升制度建设的现代化水平。经过40多年的艰辛探索和发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和定型已经具备条件。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深化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议题,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进一步致力于制度的体系化、体系的完整化、能力的现代化、治理的法治化。这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和定型的路径选择,是提高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的必要举措。七、加强制度建设,改进人大工作坚持党的领导,完善宪法构架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人大制度建设、改进人大工作,应是十九届四中全会的重要议题之一,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全面发展的根本制度保障。新形势下,研究讨论加强人大制度建设、改进人大工作,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应从人大代表选举程序、监督与考核机制、代表履职机制、会议制度、沟通协调机制等不同方面加强制度建设,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1.改进人大代表选举程序。应当完善人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实现形式,增强选民对候选人以问询为核心的知情权、选择权;候选人的推荐,要有候选人所在单位对其的讨论、辩论、投票等过程,以及对于这些过程的记录评估;候选人与选民的互动与沟通也是一个重要环节,应有相应的制度安排,不仅要有不同场合的见面交流,举办各种会议来反映候选人的政见,同时还要设计候选人之间的竞争程序和制度,将静态的推荐和选举变成动态的、具有群众性的广泛参与的法律行为,真正让具有治事理政能力和热情奉献精神的候选人脱颖而出。另外,可从候选人的言行当中、互相的交流当中,甚至是一贯表现当中,让选民知晓候选人各自的政治意识、理想信念、专业能力,力争使候选人成为“众望所归”的人,让选民在公开透明中选择。2.建立选民对当选人大代表的监督与考核机制。除完善现有代表与选民的联系机制,如加强和完善人大代表工作室制度之外,还应该以选区为单位,设立选民代表大会作为非常设机构,组织当选代表定期不定期地与选民沟通、交流、汇报,将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及当地的政情社情传递给选民,并就选民所反映的各种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做好上传下达工作。在代表任职期间,建议以年度为考核周期,将联系选民、听取选民意见建议、解决选民提出的相关问题以及其他履职情况作为考核内容,置代表于选民的监督之下,实现代表向党和国家负责与向选民负责的有机统一,选民在选举人大代表和在对人大代表的监督中,也体现了人民的主人翁地位。3.完善代表履职机制。除了进一步完善代表的出勤制度之外,还要完善包括向选民征集提案、提交提案、说明提案等内容的程序以及提案数量和质量方面的要求。明确代表参加各种会议、进行意见表达的要求,强调代表本身的平等性,以使每个代表享有平等发言和表达意见的机会,对各项事物充分表达意见、提供建议。4.建立代表团之间的联系和沟通机制。构成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就是各代表团,除了加强团组内部的联系沟通,还应当建立各代表团之间的联系和协商制度,增加代表团之间就某些重大问题的讨论,这不仅有利于信息通畅,也容易形成最优化的决策。5.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会议制度。除进一步完善报告制度,还应当建立重大事项的辩论制度。辩论有一定的对抗性且容易聚焦,虽然对辩论各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也具有更凸显观点意见、说服认同的功能,对于难以形成共识的立法的重要条款引进辩论制度,意义尤为重大。此外,培养新形势下的公务员和职业政治家在国际国内的舞台上阐明自己的观点,增强其自信和说服能力也很有必要。6.将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权落到实处。制定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以下简称《监督法》)的细化规则,真正将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权落到实处。目前的《监督法》调整范围较小,行使权力的程序也比较粗疏,因而行使监督法上的权力监督的案例很少,人大“橡皮图章”的现象虽然有所改观,但没有完全使得它成为坚硬的“铁印”“铜印”“钢印”。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问询权、质询权、罢免权的行使应当成为常态。同时,对中央“一府两院两委”、地方“一府两院一委”以及由人大决定和任免的公务员的监督需要进一步强化,对公务员违纪违法甚至犯罪的监督不够有力,应该通过质询权、罢免权将监督权做实,改变这些情况。7.建立和加强内部沟通联系与协调机制。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和加强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工作机构的内部沟通联系与协调机制。现有的联组会议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应当有更加开阔的视野,着眼于履职能力建设,作出更加深层次的周密制度安排。比如建立与人民代表的信息平台,各委员会之间、委员会与各工作机构之间的信息平台,利用高科技反映全面系统准确的信息,以信息的对称避免信息缺失。在作出重大决策和法律规范的创制当中,反映和呈现事实真相,有利于快速及时全面发现问题,积极应对,作出立法和科学决策。除此之外,监察委员会的法律性质以及行使权限的规则和程序,包括对它本身的监督,在本次会议上预计也将予以明确和细化。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尤其是宪法与法律委员会对于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司法解释的审查备案的体制机制建设也刻不容缓。什么是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现代化,怎样治理社会主义国家来源:《国家治理》周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围绕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的主题,为全党确立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任务。这一宏伟战略,一方面的重点在于完善国家制度,另一方面的重点在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标示出中国未来三十年的发展大势,描绘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蓝图。为什么说四中全会是迈向“中国之治”的新起点?四中全会为“中国之治”提供了哪些制度保障?什么是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现代化?怎样治理社会主义国家?近日,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一级教授许耀桐在《国家治理》撰文,就此进行了深入解读。国家制度的建设和完善至为关键国家制度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形成的,属于政治上层建筑。国家的核心问题是政权,这需要国家制度为其规定相应的形式和结构,制定基本的法律秩序和运行规则。因而,制度对于国家来说是基础性、根本性的,从来是“有国家必有制度”,而绝不可能“无制度而有国家”。历史上任何一个新出现的国家,都要把国家制度的建设、巩固、完善作为大事来抓,否则,国家将难以建立,更难以全面、持续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就致力于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党又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正如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人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赢得了中国革命胜利,并深刻总结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经验,不断探索实践,不断改革创新,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和发展党的领导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事等各方面制度,加强和完善国家治理,取得历史性成就。”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尽管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仍然还处于未完全成熟定型的阶段。早在1992年,**就在南方谈话中指出:“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这个制度下的方针、政策,也将更加定型化。”为此,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规定,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到2020年要“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确立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到我们党成立一百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到二〇三五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为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要到本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才成熟完善、更加巩固?这是因为,制度建设并非一件易事,不可能一蹴而就。众所周知,历史上的资本主义国家是从英国发动资产阶级革命以来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其经济、政治、社会制度才完全成熟、定型化,这期间持续了300多年。与之相比,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到现在也不过100年出头,再花上30多年时间使社会主义制度成熟完善、更加巩固,既是合情合理的,也是十分了不起的。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成熟完善和更加巩固,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制度改革道路。当代中国40多年来的改革实践证明,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条。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提出,对于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体制、国防和军队体制以及党的建设制度的完善,必须从全面深化改革着手。这次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进一步指出,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改革创新,突出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制度改革是一项纷繁浩大的工程,需要各领域的通力协作、联动和整体集成,方可达到目的。推进国家治理迈向“中国之治”新征程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在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同时,也提出了必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迈向雄伟的“中国之治”新征程的庄重誓言。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当代中国遇到的最大难题,便是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中国之治”。社会主义代表着人类进步的趋势和发展的方向,但社会主义从理论的提出到现实的实践进程,始终贯穿着怎样创建和治理一个全新的社会主义国家与社会的重大问题。对于这个问题,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有许多关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科学预测,但是他们并没有亲身经历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后来列宁缔造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有了七年领导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实践的经验,在其生前也看到了社会主义在实践中产生的问题超出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预计,并且在初步探索中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些国家治理的政策措施,但没有来得及深入探索、认真总结,寻找出有效的国家治理方略;其后的苏联,实行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指令性计划经济,政治上过分集权,党政不分,缺乏监督,导致个人独断专行,官僚主义盛行,形成了“苏联模式”,也不可能解决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问题。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执政中也遇到了如何治理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的问题。在缺乏经验的情况下,曾一度照搬了苏联模式,在探索中经历了很多曲折,走了一些弯路。从总体上看,中国在改革开放前,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这个问题上,还没有找到一种能够符合中国实际的治理模式。1978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开始以全新的视角思考国家治理问题。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新命题。如今召开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又把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党战略任务的一个重要方面,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认识与实践。毫无疑义,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形成和深入展开,是社会主义事业和国家与社会发展前途命运赋予当代中国共产党的重要责任,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现代化、怎样才能治理社会主义国家重大问题的回答和破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已经成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和“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现在,历史又掀开了新的一页,要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制度、怎样治理国家”的重大问题,这就是要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中国之治”发展。完成战略任务的显著优势和根本保障完善国家制度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宏伟战略,是中国共产党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毫无疑义,这一战略任务无比繁重艰巨,完成这一任务,需要全党和全国人民作出不懈的努力。当然,应该肯定的是,我们也同时具备着完成这一战略任务的显著优势,充满了必胜的信念。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这些显著优势,是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基本依据”。《决定》概括提出了13个“显著优势”,集中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八大鲜明特征。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共产党是国家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第二,人民居于国家主体地位。人民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中发挥着主体作用,必须发展人民民主,密切联系群众并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要坚持各民族人民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第三,贯彻法治的精神和原则,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国家治理中,只有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才是唯一正确的途径。党的领导要遵从宪法和法律的要求,依据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同时,人民当家作主、社会公平正义也离不开法治保障。第四,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国家有个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干一件事情,一下决心,一做出决议,就立即执行,不受牵扯。”与旧中国四分五裂、一盘散沙的状况相比,现在我们国家形成了“全国一盘棋、上下齐努力”的崭新局面。第五,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时,就确立了公有制和按劳分配这两条基本规定。在40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中,我们既坚持这两条规定不动摇,又作出了重大的发展,形成了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显著优势。第六,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在共同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中,也包含了需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而更好地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第七,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善于自我完善、自我发展。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发展的观点,一切事物都处在变化、改革、发展之中,社会主义社会更不可能墨守成规、一成不变。必须坚持改革只有进行时而没有完成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永葆生机活力。第八,善于推出科学、系统、有效的治党治国治军的内政外交大政方针。这一系列的大政方针,如德才兼备、选贤任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干部、人才政策,“党指挥枪”的原则,保障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政策,“一国两制”方针,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相统一原则,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顺利发展。应该说《决定》指出的13个显著优势是一个客观存在,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是十分有利的条件,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天然地、毫不费功夫地得到。恰恰相反,这需要我们厉兵秣马、枕戈待旦,奋发有为、勇猛进取,显著优势才能转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成果。为此,《决定》提出了13个“坚持和完善”。这是将显著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推动力、转换器。其中有八个“坚持和完善”最为重要,是其根本保障。这八个根本保障可以概括为:一是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二是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三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四是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健全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体制机制,才能更好地保障实现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五是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尤其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才能更好地保障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六是要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才能更好地保障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七是要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才能更好地保障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八是要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制度、“一国两制”制度体系、独立自主地的和平外交政策等制度性措施,才能更好地保障贯彻落实治党治国治军的内政外交大政方针。向世界展现中国市场化改革的决心和步伐使中国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吴璟桉来源:司法部政府网日前,国务院公布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共7章72条,涵盖市场主体保护、市场环境、政务服务、监管执法、法治保障等,内容非常丰富。《条例》出台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一、《条例》出台释放了三大积极信号《条例》出台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立法价值,是新时代一次标志性的立法探索。具体释放了三个信号:一是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模式从“要素投入驱动”,向“市场高效运行”加快升级。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近年来许多城市出现制造业民工荒、人才争夺大战等现象。向“要素投入”要发展越来越难,向“资源配置”升级逐步成为发展方向共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可以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这就需要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让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和个人无障碍的进入市场、获得资源,在各类市场主体的平等竞争中,脱颖而出并发展壮大。二是标志着我国制度建设思维从“跟随学习型”向“创新引领型”探索升级。中国的改革开放,历来注重学习借鉴西方市场经济成熟经验。世界银行有成熟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根据世行《2020营商环境报告》,在全球190个经济体中,中国营商环境在去年由第78位大幅跃升至第46位基础上,又进一步跃升至31位,连续两年跻身营商环境改善排名前十。《条例》吸收了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经验,将企业开办、登记财产、办理破产等纳入《条例》之中;同时又创新扩展了融合线上线下服务、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等大量具有中国特色的营商环境内容,为全球营商环境优化探索提供了新的框架示范。三是标志着我国营商环境规则从“实践探索”向“立法规范”赋权升级。近年来,围绕“放管服”工作部署,全国开展了一系列营商环境实践探索,如打造全国政务服务“一张网”,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等。又如地方探索中,有上海自贸试验区改革中的“证照分离”和“单一窗口”、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江苏的“不见面审批”等等。《条例》将近年来全国和地方已经普遍实行的成熟经验和有益探索进行归纳提炼纳入《条例》,对缺乏明确法律依据的做法,通过相关制度设计提供法律法规支撑,是结合本国国情、发挥制度优势、弘扬首创精神的一项创举,向世界彰显了中国继续大力推进市场化改革的决心和力度。二、《条例》出台体现了三大发展思维(一)市场思维。《条例》聚焦痛点堵点关键点问题,更加充分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一是破除市场准入和市场退出障碍。《条例》要求进一步优化市场主体注销办理流程,精简申请材料、压缩办理时间、降低注销成本,推动解决市场主体“退出难”问题。二是强调平等对待各类市场主体。《条例》明确,国家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在使用要素、享受支持政策、参与招标投标和政府采购等方面的平等待遇。三是聚焦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条例》明确,各地区、各部门应当严格落实国家各项减税降费政策,保障减税降费政策全面、及时惠及市场主体,并对设立涉企收费作出严格限制,切实降低市场主体经营成本。四是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条例》明确,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支持力度,降低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融资综合成本,不得对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设置歧视性要求。(二)法治思维。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要在法治框架内调整各类市场主体的利益关系:一是明确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的直接干预。如《条例》规定进一步精简行政许可和审批,对确需保留的许可、证明等事项推行告知承诺制,严控新设行政许可。二是明确各类主体的行为边界。如《条例》规定各地区、各部门不得另行制定市场准入性质的负面清单。行政机关所属事业单位、主管的社会组织及其举办的企业,原则上不得开展与本机关所负责行政审批相关的中介服务。三是提供稳定可预期的政策环境。《条例》规定,制定出台法规政策应当结合实际为市场主体留出必要的适应调整期,并加强统筹协调、合理把握出台节奏、全面评估政策效果,避免因政策叠加或相互不协调对市场主体正常生产经营活动造成不利影响。四是为市场主体提供全方位保护。《条例》提出,依法保护市场主体经营自主权、财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保护企业经营者人身和财产安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制或者变相强制市场主体参加评比、达标、表彰、培训、考核、考试等活动,不得借此向市场主体收费或者变相收费。(三)民本思维。《条例》以人民为中心谋划改革,让人民群众进一步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是推进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条例》明确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推行当场办结、一次办结、限时办结的服务模式,实现集中办理、就近办理、网上办理、异地可办。二是推进重点领域服务便利化。《条例》对标国际一流标准,推广国内最佳实践,对提升办理建筑许可、跨境贸易、纳税、不动产登记等与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重点领域政务服务便利化程度提出具体要求,为相关领域深化改革提供了目标指引。三是推动创新监管方式。《条例》明确,除直接涉及公共安全和群众生命健康等特殊行业、重点领域外,都要实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推行“互联网+监管”。对新兴产业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四是推动规范执法行为。《条例》明确,行政执法应当依法慎重实施行政强制,减少对市场主体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不得随意采取要求市场主体普遍停产、停业的措施,避免执法“一刀切”。三、《条例》内容具有五大核心亮点《条例》内容亮点纷呈,集中起来有五大类:亮点一:与新兴技术相结合。《条例》中多处强调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提高政府服务与管理水平。如,《条例》提出加快建设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原则上全国范围内所有政务服务事项全纳入该平台“一网通办”。又如,《条例》规定依托国家统一在线监管系统,推行非现场监管模式,提升监管精准化、智能化水平等。亮点二:与制度创新相结合。《条例》不仅是对过去相关政策、经验的进一步强化或落实,而且提出了许多创新的制度条款。如,《条例》提出,通过整合实施行政许可的方式,优化审批服务。又如,《条例》提出创新和完善信用监管,强化信用监管的支撑保障,不断提升信用监管效能等。亮点三:与评价追责相结合。《条例》不是倡导性的,而是具有法律强制性。如《条例》规定,国家建立和完善以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满意度为导向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发挥营商环境评价对优化营商环境的引领和督促作用。又如,《条例》明确对于政府和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未履行优化营商环境职责或者损害营商环境的,将依法依规追究责任。亮点四:与社会共治相结合。《条例》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共治相结合的起草思路,不仅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职责,而且注重发挥市场主体、行业协会商会等各方面作用。如,《条例》要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建立畅通有效的政企沟通机制、及时听取市场主体的反映和诉求。又如,行政法规、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制定要充分听取市场主体、行业协会商会的意见等。亮点五:与改革赋权相结合。《条例》明确,国家鼓励和支持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情况,依法积极探索原创性、差异化的优化营商环境具体措施;对探索中出现失误或者偏差,符合规定条件的,可以予以免责或者减轻责任,这就为各地区、各部门主动对标先进、发挥首创精神提供了保障,有助于形成竞相推进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局面。什么是智能合约,它作用和价值是什么?智能合约(英语:Smartcontract)是一种旨在以信息化方式传播、验证或执行合同的计算机协议。智能合约允许在没有第三方的情况下进行可信交易,这些交易可追踪且不可逆转。智能合约概念于1994年由NickSzabo首次提出。智能合约的目的是提供优于传统合约的安全方法,并减少与合约相关的其他交易成本。相信很多人与我有相同的遭遇。初次接触以太坊的时候,就遇到一大堆莫名其妙的概念。在这些概念当中,就属“智能合约”最有印象。毕竟里面有“合约”这个常见的关键词,也因此很多人容易误解智能合约的意义。今天就和你聊聊有关“智能合约”的事情。传统合约的构成在说智能合约之前,有必要先讲讲传统合约以及它的构成。这样更容易理解后面的知识点。传统合约其实指的是我们平时见到的合同。由于我们需要与社会当中的其他成员产生经济来往,为了确保各自的利益,所以需要签署相应的合同作为保护个人利益的措施。通常传统的合同有以下几部分构成:合同主体:比如甲方,乙方等。这里代表个人,同时也代表单位。第二,合同设立的条款:在合同中拟定的需要甲乙双方履行的相关职责。第三,执法机构:假设甲方或乙方任意有一方违法条款,需要执法机构进行判决。第四,仲裁对象:合同中定义的权益和义务。传统合同基本上包含以上这些部分。智能合约的构成相比传统合约而言,智能合约同样包含以上4部分。第一,合同主体:具备数字身份的甲方,乙方。第二,合同设立的条款:通过代码设置的规则,用以维护甲乙双方的权益,与要履行的义务。与传统合同条款不同之处在于,智能合约条款不受法律规定内容,它只依据代码的设立。只有整个智能合约被毁,不然的话,它始终以代码为唯一执行依据。第三,执法机构:由于智能合约是建立在某个平台上,比如以太坊。而合约是通过合约主体进行安装的,之后代码会自动进行判断和执行合约上所设立的条款。它不需要任何第三方机构代理执行。比如执法人员。第四,仲裁对象:合约中的数字货币,或其他财产。智能合约的用途与价值要想深刻的体会到智能合约的用途与价值,最简单准确的方式就是,类比我们身边最熟悉的事物。购房应该是我们普通家庭重大事件之一,对吧!通常走传统程序购房的话,你需要到销售中心看房,然后和销售员磨牙一下午讨价还价。之后交定金,首付或是全款,最后才能够拿到房产证。这样一个过程下来,至少得一个月左右。另外,为了保险起见,有必要请律师进行房产核实,包括房产证。等房子到手,先不说耗费过多的费用,仅仅是在时间和效率上,已经让人无法容忍了。如果要是遇到什么特殊情况,时间还会往后排。使用智能合约会是怎么样的呢?由于智能合约是建立在区块链的基础上,所以出售房屋方完全可以将所有信息传递到区块链上的智能合约中。包括房屋价格,所属人,产权确认等一系列所需资料。由于区块链是一个公开的大账本,因此所有信息大家都可以看得到。并且卖方可以通过智能合约进行设立相应的条款,买方只需在合约上执行每一步骤就可以了。假设卖方将房子设立为200万元,并且在区块链上公开所有信息。卖方只需要将相应的数字货币发送到所对应的合约地址上,智能合约便开始执行。买方也无需请律师或者第三方机构进行核实和鉴定了。因为信息都在区块链上存储着,交易成功之后区块链上的信息会自动更新。并且区块链上的每个节点都会进行更新总账单,这样一来,区块链上的每个人都知道这套房子现在是属于你的财产了。是不是很神奇!!!另外,智能合约还可以允许多人绑定同一财产。比如你想卖房子,由于之前你们是3人设立的智能合约,因此单单一人是无法变卖的。唯有你们3人同时进行签名同意,系统才能够通过这笔交易。对我们来说,这种方式能够更好的确保我们财产的安全性。智能合约的价值在于,降低了交易成本,更高效且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交易。将之前麻烦的程序统统交给代码进行处理,而且代码的犯错概率要远小于人为。以太坊的成就离不开智能合约与区块链。辣汤先生笃信,未来会出现许多能够像以太坊这样成功的应用平台。通过谷歌的关键词搜索可以看出,智能合约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从而我们需要一个更加清晰的定义。目前,与人们对智能合约的兴奋相伴的还有对这一术语含义的困惑。PeterTodd–比特币核心(BitcoinCore)的开发者之一–非常准确地总结了智能合约的现状:“从智能合约讨论中得到的结论:没有人理解智能合约究竟是什么,如果我们要实施智能合约,应该需要预言机(oracles)。”在本文中,我尽力进一步阐明智能合约的本质。我的首要目标是,使得隐藏在智能合约背后的假设明确化,并澄清人们对与法律系统相关的神秘现象的误解。然而,这只是我我第一次尝试找到一种方式,将智能合约的理念系统化。我希望得到社区的反馈,从而我们能够得到比现在更加清晰的理解。智能合约的工作原理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合约包括事务处理和保存的机制,以及一个完备的状态机,用于接受和处理各种智能合约;并且事务的保存和状态处理都在区块链上完成。智能合约的触发需要满足时间描述信息中的触发条件,当条件满足以后,从智能合约自动发出预设的数据资源。智能合约系统的核心在于进入智能合约的是一组事务和事件,经过智能合约处理后,出来的也是一组事务和事件。它的存在只是为了让一组复杂的、带有触发条件的数字化承诺能够按照参与者的意志,正确执行。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合约的构建及执行分为如下步骤:1、智能合约的构建:由区块链内的多个用户共同参与制定一份智能合约;2、智能合约的存储:智能合约通过P2P网络扩散到每个节点,并存入区块链;3、智能合约的执行:智能合约定期进行自动机状态检查,将满足条件的事务进行验证,达成共识后自动执行并通知用户。拒绝提拔被处理组织部门也要反思作者:丁慎毅来源:东方网快评听说了太多哭着喊着要求提拔的,却很少听到哭着喊着拒绝提拔的。日前,云南省绥江县党员干部钟尚敏、宛辛勤,因拒绝组织提拔,受到纪检监察部门“严肃处理”。当地纪委通报中,钟尚敏因“新岗位工作可能照顾不好家庭”,没有接受新的工作安排。这条新闻上了热搜并持续发酵。拒绝组织提拔,被问责一点也不冤。《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七十二条明确规定,“拒不执行党组织的分配、调动、交流等决定的,给予警告、严重警告或者撤销党内职务处分。”这就像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一样,党员必须遵守自己在入党宣誓时的承诺,这是《条例》为各级党员干部划出的“带电高压线”。虽说被问责一点也不冤,但组织部门还要考虑其中的因缘。这两名党员干部并非一些人指责的那样习惯了以往简单轻松、安逸舒适的工作节奏,宁愿不提拔、不揽权,为的是不干事、不担责。事实上,两人在被考察干部中分列第一、二名,说明工作还是认真努力的,也是敢于担责的,否则也不会被组织看中。两人所以拒绝,既有家庭困难的原因,更有对基层负担过重的忧虑,这也是人之常情。党的传统优良作风中,历来是党员服从组织与组织帮助解决后顾之忧相结合,实践证明,只有这样,党员干部才能在新的工作岗位更加拼搏。这里更应该反思的是,县里的干部为何不愿下基层。从青年干部的成长来说,基层是最好的助跑路径。基层实践是培养锻炼干部的“练兵场”,到地方和基层一线工作,同基层干部和群众一起摸爬滚打,对于年轻干部增长领导才干、积累实践经验、加快政治成熟至关重要。但是也要看到,如果基层干部工作负担过重,特别是形式主义的负担过重,干不上几年就成了80后90后“白发老干部”,就难以让青年干部在基层更好的发挥聪明才智。提拔干部既有组织原则,也有个人意愿。按照程序,提拔前应与被提拔对象进行沟通,以便被提拔对象充分理解组织拟做出的决定,同时把干部的后顾之忧放在心上,通过减轻基层干部不必要的工作负担,让提拔对象充满激情干事业。《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提任县(处)级领导职务的,应当具有五年以上工龄和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明确要从基层选干部,选经过基层锻炼、实践考验的干部。各地一定要落实好这一规定,甚至让每一个县级单位以上的干部都来自乡镇基层,只有这样,基层干部才有干头,有奔头。静听凝思也有力量傅德辉“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这是清代著名书画家郑板桥身为知县时关于“听”的感怀。“所谓真正的智慧,都是曾经被人思考过千百次;但要想使它们真正成为我们自己的,一定要经过我自己再三思维,直至它们在我个人经验中生根为止。”则是德国诗人歌德关于“思”的感慨。“言能听,道乃进。”只有注重并善于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呼声,才能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科学决策打下良好的基础。“成于思,毁于随。”领导干部唯有深入思考、精于思考,考虑问题才会全面,处理事情才有办法,决策指挥才有章法,才能把汇集起来的智慧和力量充分发挥出来、释放出来。不论是静听还是凝思,都是一种能力、一种姿态,也是一种品质、一种境界。可见,静听凝思也有力量,应当成为领导干部的基本功,在静听中凝思、在凝思中静听,我们才能更好地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才能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中找到我们事业发展的力量之源。“静听”——敬群众为师,聆民声蓄力量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发展的智慧和力量蕴藏在人民群众之中。我们党始终坚持深深扎根于人民,注意从人民群众的呼声、愿望和利益出发制定路线方针政策,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坚持群众路线,真诚地问一问,深入地看一看,耐心地听一听,把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汇集起来,把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力量积蓄起来,自然就有破解难题的“锦囊妙计”。“先听”知水情。春江水暖鸭先知。作为一种工作作风和学习方法,倾听是贯彻群众路线的起点,是形成信任的前提和基础。毛zd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指出,“凡属正确的领导意见都是从群众中来的。将群众分散的意见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今天我们坚持这一根本方法,就是要在决策的制定、执行和修正之中,把静听做在先、民意知在前。制定政策要先听,“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办哪一级的事必须充分征求哪一级的意见,不能自说自话、自拉自唱,不要等基层、群众有了意见再倒逼我们去听、去改。破解难题要先听,“千百万创造者的智慧,会创造出一种比最伟大的天才预见还要高明得多的东西”,向群众多学一点,我们的办法就多一些,离难题的解决就更近一步。建设项目要先听,按客观规律办事,按群众意愿办事,重大项目的规划、建设从一开始就要争取百姓的理解和支持。否则,其结果很可能是劳民伤财、徒劳无功。推动工作要先听,去年轮流召开的全省三级干部会,之所以激发了各市州激情,形成了“中气十足”的湖北气场,就在于事先充分调研沟通的基础上,通过现场办公直接解决基层提出的实际问题。化解矛盾要先听,做群众工作不是事后诸葛亮,也不是“一锤子”买卖,更不能简单地“打官腔”,施以长官意志,要把功夫做在先,“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找准问题症结所在,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时制宜,防患于未然。“兼听”辨真伪。大智兴邦,不过集众思。历史上,唐太宗兼听、善听创“贞观之治”流芳百世,楚霸王刚愎自用尝“别姬之悲”警戒世人。“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道理浅显易懂,见诸行动则要有胸襟和气魄。“耳要聪”,既到好的地方去听,也到差的地方去听;既重视多数人,又关注少数人;既重视熟悉的人,也不忽略陌生人,只有这样,才能听到肺腑之言、金玉良言。“耳要顺”,责之深、爱之切,对待群众的批评,一听就“炸”,非常要不得。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有宽阔的胸襟,“宁听骂声、不听哭声”,对不同的声音、反对的声音、批评的声音,要洗耳恭听、倾耳细听,要有“被猛击一掌”的警醒和反思,从群众的呼声中听出责任和义务,听出方向和动力,听出鞭策和警戒。“耳要灵”,比较甄别假话与真话、虚话与实话、“地方话”与“普通话”、牢骚话与掏心窝的话,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汇聚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金点子。“真听”添底气。身入才可心入、深入方能真听。端着架子、摆着排场去体验基层,群众避之犹恐不及,哪里有真情实意对你说?隔着玻璃调研,看见的不一定真实;打招呼亮身份下去,听到的不乏“演戏”;在总结汇报里找经验,取到的未必是“真经”。眼下,了解社情民意的渠道包括网络、报纸、电视等并不算少,但间接得来终觉浅。要想知道梨子甜不甜,就得亲口尝一尝。要做到真听真看,一方面要勤走基层、脚下有泥,真正掌握“带露水珠”的情况;另一方面要推门开窗、“迎”进意见,以务实作风让群众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只有如此俯下身子接地气,才能脚踏实地增底气。“听”是为了做、为了改,如果群众提的意见“泥牛入海”,抑或是“雷声大、雨点小”,“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再一次陷入形式主义,以后谁还来提意见?因此,既要真听更要真干,既要真查更要真改,把群众的意见建议转化为决策和行动。“常听”久为功。听贵有恒,久久为功。有的干部“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需要时才到群众中去听一听、秀一秀。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是不是作秀,一看就知道。“听”好才能定好、说好、干好。“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领导干部只有多与群众亲近,多听听群众的俚语乡音,群众才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听群众说话,要在“常”字上见真功,常听常记、习以为常,时时听、处处听、事事听,困难的时候听、顺利的时候也听,有空的时候听、忙碌的时候也听。常听要固化为制,把“听取群众意见”建章立制,在时间、频率、内容等方面作出规定,成为常态化的工作机制,以制度的约束力保障“听”的落实力。“凝思”——与群众为友,明智慧聚能量一人付出力量小,众人拾柴能量大。“静听”之后当“凝思”,就是通过“思”这样一个加工的环节,把“听”来的东西分门别类、去粗取精,通过“思”来明断曲直、辨伪存真,通过“思”来制订政策、完善举措。当然,一定要开动脑筋来“思”,善于结合来“思”,要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来“思”,这样的“思”,才会受到人民群众的真心欢迎,才会符合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才会聚集起上下各方的智慧和能量。常思考才能不迷茫。“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静听是走好群众路线的基础,但并不是践行群众路线的全部,更不是践行群众路线的终点。经常到田间地头中去调查一下,到基层群众中去学习一下,到专家、技术人才中去请教一下,这样就会把问题想得更清楚、看得更透彻,就会有针对性地拿出解决问题的好思路、好方法,我们思考越深入,目标就越清晰,方法措施也就越得力,也就更利于自身工作的开展。同样,调查是实干的第一步,最终目的是要通过研究来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办法。群众的意见要转化为科学的决策,必须经过充分的消化吸收、深入的思考分析,方能厘清核心问题,抓住主要矛盾,有针对性予以解决。“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党员干部只有学会并养成“踱方步”的习惯,同时又敢于跳出琐碎事务“三省吾身”,勇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方向才会明确而不迷茫,脚步才会稳健而不轻飘,才能创造出让组织满意、群众信服的工作业绩。静思量才能明方向。社会转型期,改革深水区,利益主体多元、利益诉求多样,如何求得“最大公约数”,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识?必须沉下心来,冷静思量,从而理清思绪、辨明方向。静思量,要求收集群众意见不能为听而听,不能只当听筒不当听诊器,仅仅满足于收集意见、上传下达,不查病因,不问矛盾问题的症结所在;不能听而不闻,左耳进右耳出,只把群众的呼声、群众的困难、群众的意见记在纸上,写在报告上,不放进心中;更不能道听途说、听风就是雨,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不分析,不鉴别,不去伪存真,在众声喧哗、多音齐鸣中偏离了立场、丢失了信仰。在听中凝思,善于理性思考,把静听转化为培养群众感情、转变群众观念、提高群众工作能力的过程,力求使共性的东西条理化、零散的东西系统化、粗浅的东西精深化、感性的东西理性化,找准人民的诉求,找出问题的症结,找到努力的方向。多思议才能聚能量。庄子说:“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强调凝思,并不是要闭门造车,拍脑门想问题、耍嘴皮干工作、办公室作决策。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为标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联系实际找差距,谈认识,并在查摆问题的同时,制定切实可行的纠正和预防方案。群众反映的问题,群众表达的诉求纷繁复杂,多思多议正是一个拜各方为师的过程,既和领导议,又和同事议,既和专家议,又和群众议,以此博采众长,集中方方面面的智慧,汇聚方方面面的能量。“静听凝思”——以群众为本,汇聚无穷正能量静听在先,凝思在后;先听后思,美如节奏。静听凝思,既是工作思想和思路,又是工作手段和方法,既能增添执政能力和本领,又能汇聚群众支持、人民信任的无穷正能量。静听凝思,能增智慧。就是在推动主观世界的改造中,增长政治智慧和执政本领。古人强调为政者“内圣外王”,今天看来,改造主观世界为“内圣”之途,坚持实事求是乃“外王”之道。只有融入群众,以群众为镜,对缺点和错误多往深处照、细处照,使之纤毫毕现,找出差距的要求才不会落空,修身正己的初衷才能达到,改造主观世界的动力才能增强。当前,各种门窗都打开、各种声音都进来,正是静听凝思的难得好机会,一方面要有抛开面子、揭短亮丑的勇气,在这些声音当中找准自己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真正把自己摆进去、把身心沉下去、把群众的话听进去,入耳入脑入心,汲取政治营养,增长政治智慧,增强执政本领。党中央曾把迁移北京喻为“进京赶考”,今天我们则要在“建成支点、走在前列”中“赶考”,在建设“五个湖北”中“赶考”,在为民务实、清正廉洁中“赶考”,在基层群众的生动实践中锤炼品质、学习提高,补好坚定理想信念的课、补好增进群众感情的课、补好了解社情民意的课、补好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课,争取“考”出好的成绩。静听凝思,可化隔膜。就是打掉无形之墙,理顺情绪,拉近距离。习总书记告诫全党,“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现在人们常提信任危机,其根源就在这座“无形的墙”,让人民群众失望、反感和痛恨的情绪不断积累,形成心理上的隔膜、隔阂。近期全国范围内发生的几起群体性事件,往往都发端于一些微小的摩擦、意外,进而迅速发酵引起连锁反应,当有关方面反复沟通、澄清事实以后才回归平静。当前,黄金机遇期与矛盾凸显期并存,历史矛盾与现实矛盾并存,民生矛盾和发展矛盾并存。面对复杂环境,面对严峻挑战,如何应对,如何化解?老百姓说,“气要转才能化”,“转”才能“通”,“通”则不“痛”,与群众走得近、多沟通是顺气的好办法。沟通是一门艺术,是一门学问,也是领导干部的一项基本功。沟通的第一步是静听凝思,“凝”与“静”是一种境界,“思”与“听”是一种姿态。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与群众坐一条板凳拉家常,同一个锅里摸勺把,围一个饭桌用碗筷,才会被群众当成“自家人”,说实话、诉真情、道苦衷,才能达到理顺情绪、消除隔阂、产生共鸣、增强互信的效果。静听凝思,更添力量。就是团结动员群众,汇聚强大正能量。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实现中国梦,必须依靠人民的力量,必须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必须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力量源泉。静听凝思的方法是“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落脚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实现的路径是“动真心、用真情、下真功”,成就的是一种领导境界和领导艺术。听与思的过程,是组织动员群众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领导者的作用与人民群众的作用融为一体,形成一种强大合力、一种良性互动、一种心心相印,进而“把党的正确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听与思的过程,是形成科学决策的过程。在改革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上,决策之前多听一听群众的真知灼见,有百利而无一弊,出台的政策更容易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听与思的过程,是接受群众监督的过程。民评民说是标准,对群众的评判多听多想、常听常想,不断改进我们的工作和作风,这样才会得到群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才会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让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沈小平来源:宣讲家网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进一步明确了为什么要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健全什么样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怎样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等重大问题。这意味着,构建一个全覆盖、无缝隙、全流程的监督体系,正在成为国家治理的关键环节,这对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具有重要意义。一、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将“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列为重要内容作出专门部署,强调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重要制度保障,深刻揭示了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发展方向。我们党长期历史性探索形成的丰硕成果。早在延安时期,毛zd主席就提出跳出“历史周期律”的课题,“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党的八大规定任何党员和党的组织都必须受到自上而下的和自下而上的监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纪律检查机关恢复重建,并与行政监察机关合署办公,监督体制和制度体系逐步建立,监督渠道不断拓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战略布局,以坚定的理想信念、顽强的斗争精神管党治党兴党,解答长期执政条件下实现自我革命的历史性课题。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我们党经过长期历史性探索,形成的强化自我监督的有效途径,其目的就是增强党和国家监督的全面性、系统性、协调性,充分发挥其标本兼治战略作用,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完善党和国家自我监督的重大举措。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党能否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否经受“四大考验”、克服“四种危险”,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和提高执政能力的问题。因此,要以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着力解决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能力的突出问题,完善党和国家的自我监督,实现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党内监督与国家监督、党的纪律检查与国家监察有机统一,形成成熟稳定清晰高效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监督体系的完善要求在加强党内监督的同时推进国家监察,只有党内监督与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协同发力,才能最终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并使其高效运行。提升党和国家治理效能的现实需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改革的总目标,只有依据党章党规党纪管党治党、依据宪法法律法规治国理政、构筑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提高实施监督的能力和水平,才能在党的强有力领导下形成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联动格局,才能形成国家治理的整体合力并释放国家治理的强大效能。这就要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确保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察全覆盖,将全覆盖组织制度创新转化为党和国家的治理效能,在党内监督与国家监察的高效联动中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治国理政科学化水平。二、如何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党的各级组织、所有党员干部和一切公职人员,行使权力都必须接受党和人民监督。要认真落实《决定》部署的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目标、任务和路径,保证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证国家机器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决定》提出,必须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增强监督严肃性、协同性、有效性,形成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实践证明,对权力的监督,不只是某一方面的监督,而应当是多方面的,只有多方面才能保证全方位。一是实现党内监督全覆盖。完善党内监督体系,落实各级党组织监督责任,建立健全党中央统一领导,党委(党组)全面监督,纪律检查机关专责监督,党的工作部门职能监督,党的基层组织日常监督,党员民主监督的党内监督体系。坚持问题导向,注重精准施策,完善对各级主要领导干部监督制度,完善领导班子内部监督制度,破解对“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难题。强化政治监督,找准政治巡视定位,加强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以及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着力发现党的政治领导弱化、党的政治建设缺失、党风廉洁建设不力等突出问题,并要针对性地及时采取实效性办法完善处理解决问题。二是实现国家监察全覆盖。制定同监察法配套的法律法规,将监察法中原则性、概括性的规定具体化,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法规体系。整合反腐败力量、提高反腐败工作法治化水平,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依法赋予监察委员会职责权限和调查手段,严格规范监察权运用程序和运行机制,依法公开监察工作信息,强化对监察机关和监察人员的自我监督,提高监察委员会行使监察权的权威性。着力打造纪检监察机关与行政司法机关执纪执法相衔接的保障机制,完善党政纪案件与刑事案件的衔接程序,提高执纪执法的衔接效率。三是增强党内外监督合力。通过创新组织制度,把党和国家监督协调起来,让党有党的监督机制、国家有国家的监督机制,实现对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督的全覆盖。推进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监督统筹衔接,健全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制度,发挥审计监督、统计监督职能作用,增强监督严肃性、协同性、有效性,从而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完善权力配置和运行制约机制。《决定》指出:完善权力配置和运行制约机制。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这是我们党在科学配置权力方面的一种创新。一是科学配置权力和职能。坚持权责法定,健全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定期轮岗制度,明晰权力边界,规范工作流程,强化权力制约。按照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职责权限,合理划分、科学配置党政部门及其内设机构的权力和职能,加大机构和职责整合力度,健全部门职责和人员编制体系,做到定位准确、边界清晰,权责一致、人事相符,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遵循减少层次、优化流程、提高效能、方便办事的原则,全面规范并公开权力运行流程,促使显性权力规范化、隐性权力公开化。二是完善权力运行体系。坚持权责统一,盯紧权力运行各个环节,完善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精准问责有效机制,压减权力设租寻租空间。进一步健全重大决策制度,完善重大决策的机制和程序,建立健全决策后评估和纠错机制,不断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水平。健全督促检查、绩效考核和问责制度,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位,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二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既保证党和国家的团结统一和行动一致,广泛凝聚全党全社会的力量,又尊重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党组织在同级各种组织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进一步理顺和规范党委与人大、政府、政协、司法机关以及人民团体的关系,支持和保证它们依法有效地履行职能。构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决定》提出,构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深化标本兼治,夯实治本基础,就要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只有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深化标本兼治,才能取得全面从严治党更大战略性成果。一是强化不敢腐的震慑。坚持紧抓不放、利剑高悬,坚定不移推进反腐败斗争,坚决查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案件,坚决斩断“围猎”和甘于被“围猎”的利益链,坚决破除权钱交易的关系网。深入剖析严重违纪违法的典型案例,发挥警示、震慑、教育作用。加大国际追逃追赃力度,推动多边框架下的国际合作,让已经潜逃的腐败分子无处藏身,让企图外逃的腐败分子丢掉幻想。二是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制度“笼子”要松紧有度、疏而不漏,既要让法定的权力充分行使,又要有效防止权力寻租和利益输送现象。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要继续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坚持把“当下改”和“长久立”结合起来,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深化标本兼治,推动审批监管、执法司法、工程建设、资源开发、金融信贷、公共资源交易、公共财政支出等重点领域监督机制改革和制度建设,形成靠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长效机制,确保党员干部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服务。三是增强不想腐的自觉。继续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理想信念,强化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形成长效机制,坚持不懈锤炼党员、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强化纪律教育、政德教育、家风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弘扬优良传统作风,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使铁的纪律转化为党员、干部的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不断筑实不想腐的思想堤坝、道德防线。三、怎样强化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保障措施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强调保障措施,持续用劲发力,以党内监督带动各方面监督,进一步完善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机制,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坚持权责透明,推动用权公开。《决定》指出,坚持权责透明,推动用权公开,完善党务、政务、司法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建立权力运行可查询、可追溯的反馈机制。实践表明,暗箱操作容易滋生腐败,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能够有效防止腐败。坚持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的要求,凡是经济社会发展重大事项、群众普遍关注事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事项、容易发生腐败问题领域和环节的事项,都要做到及时公开,提高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全面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党务公开,深入开展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工作。认真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深化财政预算决算、部门预算决算、重大建设项目和社会公益事业等信息公开。推进决策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和结果公开,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特别是建设更加完善的电子监察系统,推动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发挥“关键作用”,发挥“头雁效应”。大量事实表明,地位越高,权力越大,就越应受到制约和监督,做到位高不擅权、权重不谋私。对领导干部来说,监督是“防火墙”、“杀毒软件”,监督是成长进步的保障,自觉主动地接受批评和监督,就能在实现人生最大价值、安全健康成长的同时,为事业的发展进步贡献力量。只有把自觉接受监督作为一种思维和决策的习惯,才能有效地避免决策失误、执行失真、行为失范,才能一以贯之,树立公信,赢得民心。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要增强监督意识,正确对待监督,不仅要自觉履行监督责任,规范权力运行,不破规矩、不越底线,而且还要主动接受监督,习惯在监督下开展工作,决不能拒绝监督、逃避监督,真正做到位高不擅权、权重不谋私,干干净净做事、坦坦荡荡为官。总结提炼经验,及时完善制度。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也是反腐倡廉的基本方式。这些年来,我们高度重视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还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有机结合,让改革成果程序化、制度化。围绕理论、思想、制度构建体系,围绕权力、责任、担当设计制度,实现制度建设与时俱进,使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协调衔接,依规治党和依法治国相得益彰。坚持把从严治党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采取先易后难的方法,切实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和反腐败国家立法,成熟一个出台一个,逐步形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反腐败法规制度体系,使反腐倡廉工作有法可依,不断提高反腐败法治化水平。压紧压实责任,及时传导压力。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必须全党动手。要进一步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各级党委必须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党委主要负责人必须承担起第一责任,加强党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把反腐倡廉工作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总体工作之中,统一部署落实、统一检查考核。纪检监察机关要紧紧围绕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着力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突出政治监督,强化日常监督,构建全覆盖的制度执行监督机制,保障国家治理各项决策部署、政策措施贯彻落实,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切实得以坚持巩固,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永字八法”中感悟组工干部的修炼“秘笈”作者:刘其广来源:共产党员网“永字八法”,是中国书法经典的用笔法则:点为侧、横为勒、竖为弩、钩为趯、提为策、撇为掠、短撇为啄、捺为磔,一笔一划都体现着大智慧。细细参详,“永字八法”也是组工干部的修炼“秘笈”,若练有所成,将能谱写好新时代组织工作的新篇章。点为侧,组工干部要有“千磨万击还坚劲”的赤诚初心。“点”作为“永”字的第一笔,“如鸟之翻然侧下,如巨石侧立,险劲而雄踞”,奠定整个字的基础。“点”起笔好不好,影响着“永”字的整体。对于组工干部也一样,组工干部的起笔就是入党的初心。初心守得牢不牢,影响着前进的方向和事业的发展。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身为组工干部,必须要有“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初心,不忘人民重托,无愧历史选择,以强烈的使命感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横为勒,组工干部要有“旗帜鲜明讲政治”的坚定立场。“横”,如勒马之用缰,是影响“永”字走向的重要一笔。作为组工干部,一定要把好自己前进的缰绳,牢牢把握着正确前进方向,把好思想的总开关,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马克思主义。竖为弩,组工干部要有“天降大任于斯人”的实干担当。“弩”者,用力也。这一“竖”,是“永”字的躯干,唯有形正力尽才能担得起整个字。组工干部要像“竖”一样,尽心尽力,做一名担当者和实干者。在工作生活中善于担当、敢于担当、乐于担当,实干、苦干、巧干。同时还要像“竖”一样顶天立地、身正形正,恪守纪律、公道正派,保持一身正气,做到政治上绝对可靠,对党绝对忠诚。钩为趯,组工干部要有“男儿须读五车书”的学习狠劲。“钩”强调要先蓄势然后猛然一跃而起。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组工干部平时要注重“蓄势”,只有不断的量变才能引起质变。而“蓄势”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加强学习,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学习**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党章党规、学习系列讲话,读古今经典、读中外原著,在书本上学,在工作中学,在生活中学,做到厚积薄发。提为策,组工干部要有“心有灵犀一点通”沟通能力。这一“提”,需与右边的“啄”(短撇)相策应,整个“永”字才显得协调和谐。注重沟通和协调也是对组工干部的要求。组织工作关乎大局、关乎长远,绝不能单打独斗,闭门造车,各自为战。组工干部要学会相互沟通,相互借鉴学习,强化部门与部门间、上级与下级间的协调联动,以形成1+1大于2的合力。撇为掠,组工干部要有“名利于我如浮云”的高尚情操。该“撇”如用篦之掠发,状似燕掠檐下,何其洒脱!何其自如!组工干部要学习这种淡泊名利的心态,培养“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放宽胸襟、坦荡无私、宁静致远,正确对待个人的荣誉,不计较进退去留,不计较成败得失,不沾名钓誉,不盲目攀比,只管脚踏实地干事,力求问心无愧!短撇为啄,组工干部要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斗争气魄。所谓“短撇”,如鸟之啄物,笔锋锐利,当中极具斗争气魄,催人奋斗。**书记深刻指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场伟大社会革命,要求我们必须时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挑战,组工干部像“短撇”一样,葆有斗争气魄,充满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自觉同损害党、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不良现象作坚决斗争,时刻保持组工干部的气节和胆魄。捺为磔,组工干部要有“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奉献精神。“磔”含肢解张裂之意,引申为牺牲和奉献,使整个“永”字得到了升华。对于组工干部也一样,组织工作不仅是职业,更是事业,为党和人民默默付出和奉献,无比光荣!组工干部要甘为“人梯”,甘于吃苦吃亏,在工作中培养“忘我”“无我”的精神境界。“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奉献能给组工干部带来快乐并能使组工干部的人生意义得到升华。小小的一个“永”字,一点一钩、一横一竖、一撇一捺都饱含着丰富的人生哲学。我们当如“永”字一样,不忘来时的初心,葆有担负使命的品质,一笔一划写好组工干部的人生!客观看待少数基层干部拒绝被提拔现象唐皇凤来源:人民论坛杂志少数干部拒绝被提拔,背后有啥原因?①少数基层干部理想信念缺失、责任担当意识不够,极易滋生“不想为”的逃避心态。个别基层党员干部仅顾个人利益而忽视组织利益,以各种非正当理由拒绝党组织的安排和任命,被“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宁愿不干事”的思想灰尘蒙蔽,组织观念淡薄,规矩意识淡化,缺乏艰苦奋斗的进取精神和勇敢担当的责任意识,种种行为举止都难逃“挑肥拣瘦、拈轻怕重、精神懈怠、轻视组织”的嫌疑。而这正是少数基层干部理想信念缺失、政治定力不强、党性意识薄弱所致,集中体现了少数基层干部视党的宗旨于不顾,忘记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四个服从”意识不强,组织纪律性不够,对“党管干部”的原则缺乏深刻认识,才会滋生“不想为”“不作为”的逃避心态。②繁重的基层工作负担与少数基层干部的生理心理健康问题、家庭因素的矛盾共同催生着其“不想升”的畏难心理。近年来,基层苦基层难基层累一直是我国基层干部工作和生活条件的真实写照,例如,“上面动动嘴、下面跑断腿”“工作层层加码”等是对基层工作的形象描述,而且基层干部还面临着待遇低、加班多、休假难、压力大、晋升慢、返城难等诸多困境。身体素质、家庭因素等后顾之忧与事业发展存在的矛盾易产生“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两难心态。对于扎根在乡镇基层一线的领导干部来说更是如此,“五加二、白加黑”的常态化工作让他们经常难以照顾家庭、对身体素质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有数据表明,近一半的乡镇干部认为“与家人聚少离多,产生距离感”是引发来自家庭心理压力的主要原因。相比原本更为舒适的办公环境,加之家庭、身体因素的综合考量,“明升暗降”的心理错觉进而催生了少数基层干部“不想升”的畏难心理。③职位晋升易引发“不敢为”的“本领恐慌”。当前,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基层治理环境复杂多变,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更为迫切,尤其需要基层领导干部主动担当、迎难而上,这对领导干部的执政本领和宏观调控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另外,在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领导失职追责机制日益常态化,而且追责力度日益加大,这也意味着领导干部履职风险也更大。因此,对领导干部的综合素养要求更高、面临的履职风险更大与专业技术人员能力较为单一存在的差距,容易引发基层干部的“本领恐慌”。少数基层干部只片面看到基层领导干部肩负更大的压力和更多的责任,而不想着化挑战为机遇、苦练内功提升自我,因而产生“不敢为”的“胆怯心理”和无所适从的“本领恐慌”。④组织部门及党政领导未能及时掌握基层干部思想动态,忽视个人意愿与组织意愿的协调统一,贸然提拔是导致双方“意愿脱钩”的组织原因。提拔干部既有组织原则,也应充分考虑个人意愿和适当考虑特殊情况。按照程序,组织提拔前,应与被提拔对象进行沟通,以便被提拔对象充分理解组织拟做出的决定,同时把干部的后顾之忧放在心上,通过减轻基层干部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和工作负担,让提拔对象充满激情干事业。而在某些时候,上级组织单凭个人业务能力称“英雄”,急于解决组织空缺、“印象打分”式的选拔标准忽视了基层干部的个人思想动态和提拔意愿。组织部门及党政领导对基层干部的心理压力、生活困难不了解,态度冷漠、诚意缺乏,关心关爱干部工作不到位,而且在不深入了解情况的条件下片面要求讲奉献、压担子、扣帽子,执纪问责简单粗暴,党组织关心关爱干部工作不到位是导致个人意愿与组织意愿不相协调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暴露的风险少数基层干部拒绝被提拔这一反常现象给我们党的形象和政治生态带来一定危害,同时也暴露出当前基层选人用人存在的诸多潜在风险。清醒认识和科学评估由其引发的危害和潜在风险是维护党的权威、及时止损和加强风险防范的重要依据。首先,少数基层干部拒绝被提拔挑战党组织纪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党的组织纪律作为党的“六大纪律”之一,核心要义是要求全体党员同志自觉做到“四个服从”。检验一名干部合不合格,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看他讲不讲党性、懂不懂规矩、守不守纪律。党员对组织决定不服从、不完全服从或者有选择性地服从,会严重损害党的组织纪律的严肃性、权威性。少数干部在没有合理表达困难的情况下以各种理由拒绝被提拔,就是不服从组织安排、不听从组织命令,这既是对党的组织纪律性和权威性的挑战,也是对“党管干部”原则的破坏。少数基层干部拒绝被提拔行为如若得不到及时遏制,容易滋生与组织“讨价还价”、不担当不作为、不愿去基层等诸多不良风气。其次,少数基层干部拒绝被提拔在一定程度上加剧基层选人用人困境。少数基层干部拒绝被提拔表明,提拔机制的激励效果在某些领域或对少数基层干部不明显甚至失效。例如,将县级及以上机关单位人员尤其是女性工作人员提拔到乡镇基层担任领导干部时,或多或少存在意愿不强、执行遇阻的困境。拟被提拔的人拒绝服从安排,一方面阻碍人才流动、不利于激发地方活力,另一方面,必定有真正想作为、敢作为的优秀人才没有及时被组织甄别和提拔而暂时被埋没,这将大大挫伤真正愿意扎根基层的干部创业干事的工作积极性,加剧乡镇选人用人的困境。最后,少数基层干部因拒绝被提拔而被问责,表明基层党组织的用人工作存在诸多纰漏和失误,有损党的公信力和社会形象。一方面,少数基层干部拒绝被提拔暴露了党员干部管理工作简单粗糙,对党员干部思想状况、现实困境关心关爱力度不够,盲目要求“舍小家顾大家”,而且也没能及时通过交流沟通挽救原本考核优秀的人才。另一方面,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文件精神,提拔干部一般需要分析研判和动议、民主推荐、考察、讨论决定和任职五个环节,组织干部考察不属于党组织的分配、调动、交流的“决定”,考察形成的材料仅仅是“决策参考”,对考察过程中干部的“拒绝表态”进行“超前处罚”,属于典型的问责泛化,一定程度上损害了考察对象的正当权利。基层党组织在选人用人上工作不力、用心不够、诚意不足,不利于凝聚党心民心,有损党的公信力和社会形象。如何破解基层少数干部拒绝被提拔问题?少数基层干部拒绝被提拔暴露出有的地方在基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对新时代党政领导干部选任工作提出新的挑战。对此类事件绝不能听之任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要高度重视基层选人用人工作,综合施策,精准治理,切实增强基层领导干部职位的吸引力,让优秀干部愿意扎根基层,心甘情愿地被遴选进基层领导干部队伍中来。第一,强化党性意识,练就过硬本领,激发基层干部担当作为的内生动力。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激励干部担当作为首先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补足党员干部的精神之“钙”,解决好基层干部工作动力不足的问题。具体包括:其一,密切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强化全体党员干部的党性意识,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强化其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和风险意识。要教育全体党员始终把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正确看待个人荣辱,自觉摒弃头脑中的小我。其二,强化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知边界、明底线、知敬畏、存戒惧,自觉接受组织安排和纪律约束,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其三,面对新时代的各种新机遇新挑战,基层干部要时刻苦练内功和增强本领,在矛盾问题和风险挑战面前敢于和善于斗争,敢担当善作为,把基层工作视为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第二,切实推进基层减负,改善基层干部待遇,不断提升基层领导岗位的吸引力。改善基层工作环境,一方面,大幅减少甚至取消针对基层的大量“一票否决”事项,切实减少各种不必要的会议、检查、评估的数量,以及重复填表格、报材料等各种不适当的管理行为,这是为基层减负的关键举措。而通过缜密的顶层设计和兼具综合性配套性协同性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切实理顺国家、市场以及社会三者之间关系以实现精兵简政,为基层政府赋权增能,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则是为基层减负的治本之策。另一方面,要切实提高广大基层干部的经济和政治待遇。优化基层干部薪酬激励结构,提高绩效工资的激励效能。拓宽和畅通基层干部晋升渠道,各级党委组织部门要高度重视从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干部中遴选后备干部,重视从基层选拔优秀人才和党政领导干部,加强基层年轻干部的教育培训和重点培养力度,为优秀的基层年轻干部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空间和晋升机会。第三,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加强人文关怀,激发基层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的活力。严管基础之上的厚爱,才能强化使命感和责任感,激发基层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一方面,加强干部监督管理,强化问责机制,严厉惩治“太平官”“糊涂官”“慵懒官”,通过监督问责机制的约束震慑效应,严格防范基层领导干部慵政懒政怠政。另一方面,健全容错免责机制,把正风肃纪与营造担当作为的良好氛围结合起来,构建基层领导干部履职履责的风险防护屏障,让敢于担当的领导干部消除顾虑、卸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当然,只有各级党组织始终抱有护才惜才爱才之心,做好广大基层干部的坚强后盾,有效解决其后顾之忧,保护尊重爱护每一位基层干部,才能激发基层领导干部的忠诚信仰与昂扬斗志。总之,只有构建和优化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等正向激励体系,不断增强基层干部的荣誉感、归属感和获得感,才能从根本上减少或杜绝基层干部拒绝被提拔的反常现象。第四,不断优化干部选拔流程,尊重考察提拔对象的正当权利,推进我国干部选拔制度的民主化与现代化,确保基层领导干部选拔的效力。正确的用人导向,会形成人才“磁石效应”,现实中提拔一名好干部相当于树起一面旗帜,具有良好的激励和示范效应,对营造干事创业氛围具有积极促进作用。我们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把真正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基层干部选拔出来,把经受住基层工作一线和急难险重岗位考验、具有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和较强基层工作能力的优秀干部提拔到基层领导岗位上来,使各方面的优秀人才各得其所和各尽其能。同时,高度重视领导干部选拔工作的重要性和严肃性,不断优化干部提拔流程,提升选人用人公信度。另外,在强调“党管干部”和“个人服从组织”原则的同时,尊重和维护考察对象的正当权利,充分考虑干部的个人意愿和职业发展规划,提升干部选拔制度的民主化和现代化水平,尽量实现组织意图和个人意愿相统一,避免出现不想当领导的人被“赶鸭子上架”。总之,不断增强基层领导干部选拔的温度和效度,最大限度地将个人意愿转化为干部选拔的具体制度实践,是预防和避免基层干部拒绝被提拔的治本之策。中青年干部要“怀六心破六心”温士才“怀六心破六心”一是守初心、强信仰,破除迷茫心态。二是有恒心、增本领,破除恐慌心态。三是铸匠心、敢担当,破除畏难心态。四是树决心、勇攀高,破除自满心态。五是强信心、善创新,破除保守心态。六是养静心、重团结,破除浮躁心态。什么是“破冰”?我认为,破冰就是要不断打破思想上的“禁锢”,实现行动上的“突围”。中青年干部健康成长其实也是一段“破冰之旅”,下面谈几点体会,和大家共勉。一是守初心、强信仰,破除迷茫心态一个人的精神家园如果没有崇高信仰来充实,就容易被各种错误观念所占领。作为党员干部,大家一定要铭记自己是党的人,是组织的人,如果没有党组织的培养使用,就没有自己的成长进步,要在党言党、对党忠诚。认识要深化。要自觉做**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忠实信徒。为什么要做信徒?如果能够做到像信徒一样信仰共产主义,信仰**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干事创业的动力就会源源不断。近日,中央已经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部署会议,开展在即,作为中青年干部,大家要主动靠前、积极参与,当好先行军、排头兵。言行要统一。忠诚可靠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要有理性的自觉、具体的行动,无论在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都要确保上级决策部署能够一竿子插到底,特别是要摆正心态,坚决服从组织决定,正确看待个人的进退流转,比“提高”不比“提拔”。二是有恒心、增本领,破除恐慌心态在一定意义上讲,干部能力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成长进程的快慢。只有能力素质过硬,成长才有坚强支撑。但目前我们有些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说到底就是能力不足、本领恐慌。怎样解决“本领恐慌”的问题,一靠学习、二靠实践。要提高学习能力。现在有些干部觉得,我不学习,照样工作、照样办事、照样开会、照样写文章。这很肤浅,只能应付一般性工作,要想成为高水平的领导干部,必须下真功夫、持之以恒学习,时刻保持“本领恐慌”的危机感、知识不足的“饥饿感”。要注重实践效果。实践出真知、实干长能力。有些同志由于实践不够,处理问题时心是发虚的,腿是发软的。我们一直坚持“四个一线”培养干部,特别是选派一些年轻同志到村担任村支部书记,就是基于这种考虑。大家要把基层锻炼作为洗礼、补课、充电的机会,心向下沉、脚向下走、力向下使,在实践中磨炼意志、提高能力、积累经验。三是铸匠心、敢担当,破除畏难心态现在,我们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脱贫攻坚、扫黑除恶等重点、难点工作接踵而至,个个都是难啃的硬骨头,绕不开、也躲不过,必须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攻坚克难。要有好的状态。干部的工作状态直接影响工作成效,大家都是各个单位的中流砥柱,一定要有“主人翁”精神,不当“看客”“过客”,敢于担当、善于担当、体现担当。要有实的作风。“勤”字领头,始终保持积极主动的工作热情,想事情比别人早一点,抓工作比别人快一点;“实”字落地,抓铁有痕、踏石留印,对定下的工作、确定的目标、决定的事项,抓住不放盯紧盯牢,不达目的决不收兵。要有硬的举措。面对深层次矛盾问题迎难而上,面对急难险重任务顶得上去,面对各种歪风邪气敢抓敢管,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特别是当前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对大家来说,不是选答题而是必答题,不是软任务而是硬要求,必须立足各自岗位从紧从严、抓实抓好。四是树决心、勇攀高,破除自满心态当前,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上我们面临着激烈的竞争,我们必须自我加压、抬高标准、勇争第一,绝不能有歇歇脚的心理,更不能躺在之前的功劳簿上“打瞌睡”。站位要高。大家所在的单位、身处的岗位、肩负的职责可能不尽相同,但推动工作高质量发展,却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没有局外人,没有旁观者。大家要站在发展的大局中来思考和谋划工作,努力提高自己和单位在高质量发展中的贡献份额。目标要高。要向高标准看齐,盯着排头干、朝着先进赶,能争第一争第一、争不了第一创唯一,努力把寻常工作做成超常,把普通工作做成特色,把优势工作做成亮点,把亮点工作做成精品,提升工作的层次和水平。效率要高。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慢慢腾腾,抓不住工作机遇;轻轻松松,实现不了工作目标;躲躲闪闪,解决不了工作难题。大家不光要干,而且要巧干、快干,雷厉风行、立说立行,做到今日事今日毕。五是强信心、善创新,破除保守心态新时代,是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新事物层出不穷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如果固步自封,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就必然要落伍甚至被时代所淘汰。大家要敢于冲破阻碍发展的思想观念,在不折腾中前进,在不甘落后中奋起。要突破思维定势。思路决定出路。从某种意义上讲,经验有多丰富,思想就有多僵化。在具体工作中,我们有些人往往是凭经验办事,创新意识不够。一定要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学会“脑筋急转弯”,换个视野看待形势,换个方位看待问题,换个身份看待矛盾。要突出问题导向。创新不是标新立异、不是改头换面,创新一定要解决问题、推动发展,在实践中寻找办法,用实践来检验创新的成效。当然,强调创新,也不是要大家闯红灯、涉雷区、打擦边球,而是要在依纪依法的前提下学会并善于用创新观念推动工作。六是养静心、重团结,破除浮躁心态大家在工作上要向高标准看齐,在生活上要向低标准看齐,做到知足常乐,保持一颗平和心。要低调做人。中青年干部成长较快,很容易自我感觉良好,志得意满,目中无人。中青年干部之所以成长快,不仅仅是因为个人努力,更重要的是组织信任、群众认可。所以,要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要自我调节。大家今后都会走上更加重要的领导岗位,要承担重大的责任和任务,独当一面地处理各种复杂矛盾和问题,还要面对上级的考核、下级的评价、同级之间的相互比较,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正确对待,要有良好的心态,压而不垮。要维护团结。团结出效能,和谐出干部。同事与同事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要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团结与自己不同意见的人,做到相互捧台、好戏连台,不要相互拆台、一起垮台。不妨选择一下“复焙”作者:徐文秀来源:共产党员网熟谙茶道的人都明白一个道理,红茶放过几年后,无论保存得如何严密,那股香气都会渐渐散失。在阳光下仔细观察时,会发现茶叶上那细芒般的金毫已经消失,叶底会有点返绿,此时的红茶从火炭中来的那一股子烈性不见了,只剩下寡淡和顺的口感。怎么办?懂茶的人会告诉你,可以选择复焙。复焙,简单地说就是把茶叶再拿去“火攻”,使之重新焕发生机,甚至能获得比初焙茶更灿烂的汤色和更丰富的层次。茶如此,人亦然。有的人工作久了,当年身上的那股子“气”和“劲”会渐渐散去,甚至个性棱角会渐渐被打磨和销蚀掉。有的奋斗精神滑坡,松一松、歇一歇的思想逐渐抬头,整天盘算着自己的“小日子”;有的变得庸懒散慢、麻木迟钝,干什么都似乎提不起劲,激情淡了、热情少了、灵动没了;有的逐渐脱离实际,“烟火气”淡了、群众语言少了;有的在鲜花、掌声和欢呼声中陶醉,在“温水”里煮着,骄娇二气开始滋长;还有的或成了“官油子”,见风使舵、阿谀奉承,或成了“老好人”,当“鸵鸟”,做“绅士”,有的甚至还沾染上一些戾气、痞气和江湖气,等等。对于诸如此类的现象,应该怎么办?不妨选择一下“复焙”。选择“复焙”就是选择一种再造。一个人的成长,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比如,过去曾在基层干过,并不意味着永远懂基层、了解基层。过去曾直接与群众打交道,与群众有天然联系,并不意味着永远了解群众、理解群众。过去对腐败和不良风气反感,有抵制力,并不意味着终身有免疫力。特别是,人到一定时间或一定年龄,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惰性或惯性,还容易产生路径依赖。这些都是正常的,并不可怕,但可怕的是忽视它的存在,甚至放任它滋长蔓延,错过了“复焙”的良好时机。当自己身上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开始暴露时,及时有效地加以“复焙”,既让问题解决在未然和萌芽状态,又让肌体焕发新的生机。人是可以“复焙”的。可以选择到实践中去、到基层一线和群众中去,在火热的生活中“接地气”,养成朝气、生气和锐气,焕发出激情和热情;可以选择到“吃劲”的岗位上去磨练,敢接“烫手山芋”,勇钻“矛盾窝”,去经受艰苦环境、复杂斗争、危险局面和突发性事件的考验,培养干劲、韧劲和冲劲;还可以选择书海泛舟,潜心研读,陶冶性情,多一点书卷气,做一个思想厚重的人。只有多到大风大浪里去锻炼,到急难险重的环境中去摔打,到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中去“煎熬”,到逼得自己没退路的地方去“搏杀”“复焙”后的人生,就如雨后彩虹更加绚丽灿烂。茶有初焙、复焙之说,人也有源头培养、跟踪培养和全程培养之过程。茶之复焙得掌握火候,既不可差一步,又不可过一步。人之“复焙”也得掌握好时机,既不可等闲视之,又不可操之过急,得掌握好节奏。选择“复焙”,意味着又一次复苏和唤醒。领导干部要写短文、开短会、讲短话徐文秀写有思想的短文近日,读著名出版家钟叔河《念楼学短》一书,他在自序中写道:“学其短,是学把文章写得短。写得短当然不等于写得好,但即使写不好,也可以短一些,彼此省时省力,功德无量。”他还身体力行写短文,《念楼学短》一书“短的标准,是不超过一百个汉字,而且必须是独立成篇的”。钟老先生的言行,给人以深深的触动和启迪。什么是好文章?当然不可一概而论,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文章具体而论。好文章应该不论长短,该长则长、该短则短,内容至上、思想为王。总的来说,内容决定形式,思想决定内容。但从实际来看,写有思想的短文称得上是一种好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古往今来,不少脍炙人口、经典流传的名篇大多是短小精悍的思想美文。毛zd为人民英雄纪念碑起草的碑文只有114个字,却反映了一部中国近代史;**负责起草的四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只用了5000余字,就解决了很多问题,而且据统计,**的著述三、四千字以内的居多,有很多文章只有千字左右。再往前说,一部《论语》可以“治天下”,却不过万把字;而诸葛亮的《出师表》,也只不过区区几百个字。然而,现实中一些人对于写短文却不以为然,不屑写也不会写。有的一提笔就洋洋洒洒,“盘古开天地”摆开架式写,啰嗦拖沓;有的则“脚踩西瓜皮”,想到哪写到哪,信马由缰;还有的表面上乍一看对仗排比写得很有气势,“四言八句”工工整整,但细一看却思想贫乏、空洞无物。出现这些现象,既有思想认知的问题,又有能力水平的问题,还有态度作风的问题。有的总觉得写短文没水平,长篇大论才显本事;有的则确实没能力驾驭容量小、篇幅有限的短文,一短就说不清,一写就收不住;还有的甚至故意用字数来撑篇幅,把短篇写成中篇、中篇写成长篇,结果要么写成“小脚女人的裹脚布”又长又臭,要么写成一个着装华丽却苍白无力、“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贵妇人模样。诸如此类的文章,最终只会如郑板桥所言,被人用以“糊窗糊壁、覆瓿覆盎而已”,既没用处,又没好处。文贵有思想。思想是文章的灵魂。没有灵魂,就没有生命;没有思想,则不称其为文章。古人说,“文以载道”“有物有序”。这个“道”就是道理,“物”就是思想。写文章,说到底就是拼思想。钟叔河说得好:“看文亦犹看人,身材长相毕竟不最重要,吸引力还在思想、气质和趣味上。”文章的思想从何而来?一曰从客观事物中来。毛zd说:“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古人也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人的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地上冒出来、脑里凭空而来的,而是在实践的沃土里生长出来的,正所谓“实践出真知”;二曰从学习思考中来。“事物是曲折复杂的,必须反复研究”,如果“粗心大意,就是不懂得做文章的起码知识”。思想是用心走心、碰撞交流和千锤百炼出来的,是勤学苦练、思考研究的结晶。文难在精炼。短文不易写,浓缩的是精华。“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以最简练的笔墨表达最丰富的内容,以少许胜多许,这是大本事、硬功夫。钟叔河曾感叹说:“故古文最简约,少废话,这是老祖宗的一项特长,不应该轻易丢掉。”从一定意义上说,长文好写,短文不好写。要写好短文,得从思想方法上入手,学会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落叶知秋、窥斑见豹,善于归纳、概括、提炼和总结。少一些穿靴戴帽的“客套话”,多一些直指要害、鞭辟入里的真话实话心里话;少一些正确的“废话”,多一些求真务实、“管用的话”、“自己的话”。当年毛zd反复说,报上的文章不仅宜“短些、短些、再短些”,而且宜“软些、软些、再软些”。身段软下来,文章才能软起来,也才能“短下来”。开有内容的短会一段时间以来,会议“多、长、空”等顽症像牛皮癣一样,久治不愈。前不久,中部某市一位扶贫工作组长吐苦水说:“光落实一项金融扶贫政策,我们去市里开过一次会后,又去县里开,接着乡镇又开。其实会议内容基本都是一样的,三番五次开同样的会,太耗费精力了。”某贫困县的县委书记抱怨,去年一年下来,自己参加的上级召开的会议上百个,平均下来几乎一半的时间在开各种各样的会,现在几乎是“白天开会、晚上办公”,“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去开会的路上”。会议过多过滥、内容重复、形式大于内容,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开会干什么?开会为什么?这是首先要弄清楚、想明白的问题。**说:“我们开会,作报告,作决议,以及做任何工作,都为的是解决问题。”会议是用来解决问题的,不是用来当摆设、开给人看的。这其中,既有解决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又有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通过开会达到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研究问题、提出对策的目的。什么是问题?毛zd说,矛盾就是问题。开会就是把矛盾“端上桌”,大家一起会诊,开出药方,然后分头“抓药”“治病”去。开有内容的短会,就是开针对实际、解决问题、务实管用的会。会议是一种形式,但不可以搞成形式主义,不可以走过场。会前要做充分的调查研究,做足功课,做好会前准备,把问题一个个梳理出来,如果有解决方案的话,则把方案做细做实。会议有必要则开,无必要则不开,这是最基本的道理。会议有没有必要,则从实际出发,由问题来决定。现在有的地方和单位不管必要不必要,动不动就开会,而且会议成了“传声筒”和“留声机”,对上级精神和要求囫囵吞枣、照转照抄,对实际工作中的问题虚晃一枪、掌声一片。这种只管“开了”不管“开好”的会议是自欺欺人。**最反对会多、会长,他出席会议时尽量讲短话,没有话宁可不讲,特别强调“开会、讲话,都要解决问题”。他曾说:“开会要开小会,开短会,不开无准备的会。会上讲话,话不离题。议这个题目,你就对这个问题发表意见,赞成或反对,讲理由扼要一点;没有话,就把嘴巴一闭,不开空话连篇的会,不发离题万里的议论。”这应该是开会、讲话的重要遵循。开有内容的短会,就是开简洁高效、意到即止、干净利落的会。现实中,一些地方和单位,很在乎会议的规模和规格,很讲究会议的套路和模式。比如,主席台上,讲话的没几个,陪会的一大堆;有话说的说了,没话说的也不厌其烦地重复,有的与会者讲话言不由衷、词不达意,不管重要与否,也要表一番态,说一大堆诸如“多么重要”“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针对性”等溢美之词。毛zd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曾针对这种“开会也有的”党八股现象一针见血地批评道:“‘一开会,二报告,三讨论,四结论,五散会’。假使每处每回无大无小都要按照这个死板的程序,不也就是党八股吗?在会场上做起‘报告’来,则常常就是‘一国际,二国内,三边区,四本部’,会是常常从早上开到晚上,没有话讲的人也要讲一顿,不讲好像对人不起。”“党八股”式的会,耗时费力、劳民伤财,是典型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开有内容的短会,就是开说真话、实话、心里话,说管用的话的会。会议有没有实质性内容,得看与会者是不是愿意并敢于把憋在肚子里的话都一股脑儿倒出来,不跟你说官话、套话、空话和应付的话。对于说真话、实话、心里话的人,要给足够时间,不能像有的人“飞机倒汽车,跑了大半天,结果会只开了一会儿,发言只是一支烟的功夫”。解决问题来不得半点虚情假意,一味地说场面上的客套话,无助于问题的解决。所以,得鼓励会上说真话、实话、心里话,特别是说管用的话,而这得有一个好的氛围来支撑。真心换真话,真意换真情。能够听到真话、了解到真相的会议就是有内容的会。这样的会,即便是长一点,也是一种短。开会是重要的工作方法和领导艺术,也是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很容易滋生蔓延的土壤。不开无准备的会,不开不解决问题的会,不开可开可不开的会;不说没思考的话,不说没用的话,不说可说可不说的话,如此开会,才是开有内容的短会。讲有质量的短话前不久,一位领导同志颇有感触地说,开会发文、说话办事都应该讲有质量的短话,话不在多说清就好,文不在繁管用就行。这话讲得非常在理,很有针对性,让人豁然开朗。说话是一个人思想情感的表达,本来就应该言之有物、务实管用,言简意赅、点到即止,就应该说真话实话和心里话。然而,一些人说话渐渐偏离了这种本真本色的轨道,言不由衷的有之,言过其实的有之,言之无物的有之,词不达意的也有之,等等。有时说话还成了一些人的“秀场”,故弄玄虚、哗众取宠,表达成了表演、表态成了表现;也有不少人说没准备的话、没思考的话、没分寸的话和没选择的话,动辄滔滔不绝、信口开河,长篇大论、高谈阔论,好像硬是要既让人听不懂,又似乎把人家当小学生;还有的人虚话、套话、大话、空话连篇,让人云里雾里,不知其所云,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更有甚者,官话、假话、忽悠人的话张口即来、脱口而出,有时还振振有词、铿锵有力,让人生厌,苦不堪言。说话的目的是表达思想、交流感情,最终解决问题。**曾经指出:“开会、说话都要解决问题。”“开会要开小会,开短会,不开无准备的会,会上讲短话,话不离题。……不开空话连篇的会,不发离题万里的议论。”**书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把改进文风作为一项工作要求,带头讲短话、讲实话、讲新话,通过自己以身作则带出好文风来。要提倡短、实、新的文风,文件、讲话、文章要让群众愿意看、看得懂,愿意听、听得进。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对此也有明确规定。讲有质量的短话,表面上看是针对说话而言,实际上是在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网上曾经评出“最令人反感的十句话”,其中一些领导干部在会场上的开场白“下面我简单说两句”名列前茅。人们反感的不是真正的“简单说两句”,而是这一开场白之后的长篇大论。讲有质量的短话至少有两大好处,一是看他善不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和问题的核心,看他有没有善于归纳、提炼、概括和总结的思维表达能力,看他平时积累的东西多不多,肚子里装的货色多不多;二是有利于“腾出时间来多办实事”,避免影响真抓实干、影响工作成效,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耽误实际矛盾和问题的研究解决。因此说,提倡讲有质量的短话大有裨益。“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什么是有质量的短话?所谓有质量,就是既有思想观点、内容内涵,又有事实根据、事例故事;既接“天线”,又接“地气”;既信息量大,又含金量高,说到底,就是那些让人能够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的话。“大道至简,大义微言”“要言不烦,意尽言止”。最基本的东西往往最管用,最深刻的道理常常最简单。学会用精炼、简练和凝练的语言表达思想,能够长话短说,才是一种大本事、大智慧。“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讲有质量的短话,既是一种考验,也是一种检验;既是一种作风上的转变,又是一种能力上的提升。要走出观念上的误区,不要总觉得长篇大论才有水平,口若悬河才有才华,不要总是生怕别人听不懂,不要总觉得自己多么高明,应当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讲话的目的全在于解决问题。要训练讲有质量短话的本领,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个别看一般,抓住事物的要害,有的放矢。要接“地气”,善于讲故事、举事例,多用群众语言,多讲大白话,引人入胜。总之,就是要多讲一些真话实话和心里话,少讲一些虚话空话和套话;多讲一些少而精、短而实、新而活的话,少讲一些多而次、长而空、旧而死的话,让我们的话真正务实管用、言简意赅。年轻干部要懂得学会“焖黄”作者:徐文秀来源:学习时报懂茶的人或许明白一个道理,黄芽茶好不好喝,最重要的工序和最关键的工艺在焖黄。焖黄讲究的是时间和温度,时间不够和温度不到位,焖出来的黄芽茶口感和质量都大不一样。“焖黄”的道理让人想到,一个年轻干部能不能成才和成功,也应该在自身成长成熟过程中懂得并学会“焖黄”。学会“焖黄”,得懂“焖黄”之道。“焖黄”之道在于,这道工序是需要一定时间和温度的,它急不得、快不了,火候上也“低不成、高不就”。同样,年轻干部成长不能操之过急、一蹴而就,不可能一夜之间完成,更不可能不经风吹日晒和千锤百炼就轻轻松松地实现。然而,现实中有的人总想走“终南捷径”,拉关系、走后门,攀高枝、进圈子,混脸熟、搏进位,一心想小步快跑、步步高升,耐不往寂寞、沉不住心气、坐不住冷板凳,显得心浮气躁、急功近利;有的则习惯蜗居在温室里,躲在高楼大厦、深宅大院中,不去经风雨见世面,不去在激烈的矛盾斗争和火热的实践生活中百炼成钢。“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据说,景德镇的瓷器要烧成功得烧足够时间,而且温度要在1800度以上去烧。水通常有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状态,成为哪种状态也是由温度来决定。年轻干部要想尽快成长成熟起来,就得在基层一线待上个几年,甚至更长时间,沉得下、待得住,扎扎实实、不急不躁,而且还得有几次“热锅上蚂蚁”的经历。“烈火”炼真金,“惊涛骇浪”壮筋骨。人有选择经历的可能,但没有超越经历的成熟,任何人任何事走不完过程是得不到结果的。学会“焖黄”,得怀“焖黄”之技。“焖黄”是一种工艺,讲究个手法掌控,它实际上是一种手艺活,需要技能和本事。如今有些年轻干部常常自以为是、刚愎自用,自信成了自负,眼高手低、好高骛远,他们往往不缺想法但缺办法,不缺年轻、学历、知识包括激情等这些“本钱”,但缺走进群众做群众工作和走进矛盾做化解矛盾工作的本事。于是,经常可以看到,不少年轻干部说话办事“心中一团火,脑子一团麻,手里一团糟”,碰到矛盾和问题往往急得团团转,变得束手无策、惊慌失措。手艺是学来的,技能是练出来的。好演技的养成,靠日积月累地在舞台上磨练。不到实践的大学校里去拜群众为师,而且下一番苦功夫大功夫,就练不成硬功夫。这些年,下去扶贫的年轻干部成长得比较快,很多人从刚开始进村不知道干嘛,跟老百姓不知道说啥,到后来成了群众的贴心人、基层工作的好把式。“扶贫天使”黄文秀经常拿着本跟群众学,从学讲方言到学干农活,很快融入到了群众中,成了群众脱贫致富的带头人。学会在实践中成长,得学会在实践中学习、生活和工作;学会拜群众为师,得学会与群众交流沟通、相处相融。一手好茶就是这样“焖”出来的。学会“焖黄”,得有“焖黄”之心。“焖黄”说到底是一种心境。《坛经》中云:“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焖黄”需要专心致志、聚精会神。然而,有的年轻干部或不专心,身在曹营心在汉,心不在焉,一心多用;或不用心,对什么都不上心,心思恍惚,神情飘忽,经常一问三不知;或不静心,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句话“状态感”差。这种心中无数、脑中无事、眼里无活的状态是“焖”不好茶的。“焖黄”要有绣花功夫和工匠精神,这都得靠好的心境。年轻干部成长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学会“焖黄”是必经的一道重要工序,也是必懂的一门基础工艺,当学之思之、悟之践之。@某些干部,请远离这三种“病症”作者:徐云涌来源:学习时报当前,一些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还存在斗争精神不足、斗争本领不强的问题。有的有软骨病,不愿斗争;有的有恐惧症,不敢斗争;有的有无能症,不会斗争。年轻干部要祛除“软骨病、恐惧症、无能症”,需追根溯源、诊断病因、找准病根、分类施策、系统治疗。“软骨病”“软骨病”的表征。精神上的“软骨病”有十大表征:一、立场暧昧,没有或丧失理想信念、对共产主义心存怀疑、对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丧失信心;二、行动迟缓,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不力、温吞疲软;三、语焉不详,面对大是大非消极噤声、模糊耍滑头;四、发愿富贵,为金钱折腰、向权势下跪,追求物质享受、低级趣味;五、齿牙为猾,挑拨离间、搞亲亲疏疏小圈子;六、伸头缩颈,正义感退化、毫无原则骑墙投机;七、双手膜拜,不问苍生问鬼神、迷信“大师”和“神婆”;八、口是心非,惯于说假话、对党组织不忠诚不老实;九、足不出户,清茶手机二郎腿、佛系旁观混日子;十、肌软无力,捣糨糊、和稀泥,龟息无为当“堂上木偶”、明哲保身只求平稳升迁。“软骨病”的施治。一、首要是补骨髓之钙,挺直精神脊梁。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坚定理想信念是补钙壮骨的良方。检验坚定不坚定,要看是否能在重大政治考验面前有政治定力,是否能树立牢固的宗旨意识,是否能对工作极端负责,是否能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是否能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勇挑重担,是否能经得起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二、多晒“太阳”促进钙质吸收,深入实践习惯接受监督。必须活血通络,多晒实践的“太阳”,多接鲜活的“地气”,了解百姓疾苦、理解稼穑艰辛,历经烈日和暴雨下的“事上磨练”,达到“平内外、齐物我”的境界。同时,让行为多接受阳光的照耀,自觉接受法纪和群众监督,从谏如流、海纳百川,确保行得正、走得端。“恐惧症”“恐惧症”的表征。“恐惧症”是一种心病,说到底还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正确,一切为自己打算。一、担心。担心在斗争中失去利益、失去人缘、失去晋升空间。于是胆小怕事,怕做事多了惹麻烦,怕做错事情出问题,怕干得多暴露短板多,奉行少做事多栽花。于是拈轻怕重,只当官不干事,只揽权不担责,只出彩不出力,奉行哪有便宜往哪钻。于是怕风怯雨,在大是大非面前羞于亮剑,在矛盾冲突面前绕道而行,在危机困难面前能躲就躲,在歪风邪气面前忍气吞声,奉行绝不当出头鸟。二、逃避。要么遇到矛盾“绕道走”,该解决的不解决,求无事、享清闲。要么碰到问题“踢皮球”,推诿扯皮,敷衍塞责,认真做着无用功。要么遭遇困境“学鸵鸟”,挖空心思捂盖子,掩耳盗铃,有的甚至把汹汹舆情、相左民意都视为洪水猛兽,闭目塞听,唯恐避之不及。“恐惧症”的施治。一、坚其心志,须知世上无难事。“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著名的“北山愚公之问”,问出了勇往直前的气概。二、依靠人民,须汲取力量。始终和人民群众在一起,就拥有了必胜的斗争意志,拥有了不竭的力量源泉。三、放下自我,须醍醐棒喝。心里总盘算着一个“我”字,必定患得患失、惊恐无措,摒弃“小我”,冲破名和利的缠绕羁绊,革自己的命,时刻牢记自己是党的人、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四、增强血性,须敢于牺牲。能够牺牲安逸、勇于担当任事,能够牺牲官位、横身许党报国,能够牺牲生命、敢于冲锋陷阵。“无能症”“无能症”的表征。一、只会纸上谈兵。唱唱高调、摆摆架势、谈谈理论、搞搞表面的无能,还衍生出说不懂,懂一点,说懂,又成不了事的“夹生饭式无能”、以会议落实会议深陷会海的“会场式无能”、讲究凡事从不留心、只管留下痕迹,凡事不顾现状、只管到此一溜的“蜻蜓点水式无能”。二、只会装腔作势。高高在上,颐指气使,干起事来却无思路、无办法、无创新,平庸无奇,故作高深。三、只懂歪门邪道。安于“混基层”、热衷“积人脉”,投机取巧、见风使舵,打“小算盘”、抖“小机灵”、耍“小聪明”,该抓紧的“负手”,难解决的“甩手”,遇棘手的“缩手”,需表态的“摇手”。“无能症”的施治。一、全面增强治理能力。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必须做到观察分析形势要把握政治因素、筹划推动工作要落实政治要求、处理解决问题要防范政治风险,补强本领上的短板、夯实能力上的弱项。二、把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学精悟透用好。把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夯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思想根基、过硬本领。三、持续升级扩容。要善于学习、重新学习,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总之,要坚持把学习贯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中之重,使思想、能力、行动跟上党中央要求、跟上时代前进步伐、跟上事业发展需要。脱贫攻坚要谋“金点子”“好路子”“新牌子”作者:钟晓林来源:共产党员网近日,人民日报列出脱贫攻坚最新数据,“预计到今年底,全国90%以上的贫困县摘帽,95%左右的贫困人口将实现脱贫”,这既是对过去几十年脱贫攻坚战果的肯定宣示,更是对走好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的重要安排。明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十四五”发展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就必须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完成剩余5%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历史性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书写和创造人类反贫困史上的中国奇迹。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而愈是最吃劲的时候,愈要响鼓重锤。广大扶贫干部必须深刻认识到,目前脱贫攻坚已经进入最重要最关键的决战决胜、全面收官阶段,我们要继承和弘扬扶贫路上那些“以生命赴使命”扶贫英雄的情怀和精神,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责任担当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定信心,继续在脱贫攻坚路上出好点子、谋好路子、打响牌子,才能够更加高效更加精准地实现全面脱贫,才能让脱贫致富的道路走得更稳健更长远。要深入一线摸清“底子”,挖掘攻坚克难“金点子”。摸清底子,才能找对路子、迈好步子。特别是当前,绝大部分贫困群体已经脱离贫困线,仅剩极少部分仍然存在不同程度贫困问题,但往往这种时候就很容易存在“骄而忘形”心态,如不加以注意和克服,就可能局限于对贫困现状的表面认知和经验理解,不善于去发现新问题新情况,导致选择性、片面性地扶贫脱贫,脱贫攻坚成果成效将大打折扣。所以,越是处在这样关键时刻,我们越要深入贫困一线开展调研工作,充分掌握剩余贫困现状及问题,找准厘清贫困现状尚未得到解决的根源所在,充分借鉴吸收其他地区扶贫脱贫的有益经验和做法,既立足实际又着眼长远,大胆尝试、勇于创新,挖掘和提出在“最后一公里”攻坚克难的“金点子”,产生更多“点子书记”“点子干部”,引领地区脱贫事业发展,激发干部群众的创新创业热情。要立足实际开好“方子”,找准脱贫致富“好路子”。有了“金点子”更要“好路子”。选对路子,是一个地区脱贫致富、发展进步的关键。深入研究和仔细剖析那些扶贫脱贫取得成效的先进地区、典型模式、优秀经验,无不是立足于地方实际,充分运用地方资源、区域、群体、产业等方面优势,抓实找准了脱贫致富“好路子”。因各地区、乡镇、村社具体情况不同,我们广大扶贫干部、驻村书记要立足于当地实际情况,充分挖掘和辩证分析适合发展的产业、模式、方法,积极探索出适合地方发展、符合民众期盼的“好路子”。同时,“好路子”要走下去、行得通,才能是“致富路”“幸福路”。这就需要我们党员干部必须身体力行充分论证,甘当表率躬身实践,发挥好引领带头和先锋模范作用,克服贫困群众的畏难情绪,引领带动群众们积极贡献智慧和力量,共同搭建起通往幸福美好生活的通道。要创造特色抓住“领子”,打造地方发展“新牌子”。地域特色,是一个地区区别于其他地区的显著标志,更是能激发出地区发展的内在潜力和外在活力。2016年,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等联合发布通知,公布一批特色小镇的同时,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提出到2020年将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特色小镇的创造和培育,就是突出地域特色、产业亮点的一个缩影。站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在着力解决脱贫攻坚突出问题、统筹谋划地方发展“新路子”基础上,广大扶贫干部必须葆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和态度,科学合理运用地方特色资源和力量,创造性建立特色产业、特色基地、特色文化等,积极打造出引领地区发展、激发市场活力的“新牌子”,才能真正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长效脱贫永久脱贫,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实现人民幸福美好生活!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而奋斗——一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结2019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0年经济工作。这次会议求真务实、科学谋划,进一步统一认识、凝聚共识、坚定信心、激发干劲,对于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具有重要意义。2019年,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在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号”巨轮破浪前行:经济增速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三大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改革开放迈出重要步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深化,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升,“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进度符合预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新的重大进展。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深化改革开放,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十四五”发展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做好经济工作十分重要。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三期叠加”影响持续深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当前世界经济增长持续放缓,世界大变局加速演变的特征更趋明显,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显著增多。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们既要坚定信心,看到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也要增强忧患意识,做好工作预案,抓好重点工作,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政策框架,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要积极进取,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持续用力,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确保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理念是实践的先导,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抓发展,必须更加突出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适应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必然要求,紧紧扭住新发展理念推动发展,把注意力集中到解决各种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上。要把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作为检验各级领导干部的一个重要尺度,树立全面、整体的观念,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促发展抓落实。要坚持巩固、增强、提升、畅通的方针,以创新驱动和改革开放为两个轮子,全面提高经济整体竞争力,加快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开拓更为广阔的空间。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强化民生导向。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全面完成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要集中兵力打好深度贫困歼灭战,政策、资金重点向“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倾斜,严把贫困人口退出关,巩固脱贫成果。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要确保民生特别是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和改善,发挥政府作用保基本,注重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做好关键时点、困难人群的基本生活保障,解决好重点群体就业、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上学、医疗养老等民生服务领域市场化改革、城市困难群众住房保障等民生问题,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巨大发展成就,是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勤勤恳恳干出来的。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勠力同心,锐意进取,坚决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以政府立法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提供制度保障​——司法部、发展改革委负责人就《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有关问题答记者问2019年10月22日,国务院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日前,司法部、发展改革委负责人就《条例》的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问: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为什么还要制定这个《条例》?答:营商环境是企业等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所涉及的体制机制性因素和条件,其优劣直接影响市场主体的兴衰、生产要素的聚散、发展动力的强弱。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于市场主体的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营商环境。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顺应社会期盼,持续推进“放管服”等改革,我国营商环境明显改善,在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发布的营商环境报告中排名大幅提升。与此同时,我国营商环境还存在不少突出问题和短板,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必须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上有更大突破、在优化营商环境上有更大进展,使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持续迸发,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专门行政法规,从制度层面提供更为有力的保障和支撑,是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为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国务院制定了《条例》。问:《条例》出台对优化营商环境有何重大意义?答:据了解,目前其他国家没有制定专门的优化营商环境立法,有的国家制定了一些有关优化营商环境的规划安排、实施计划等文件。因此,制定《条例》是我国的一项创举,是一项开创性工作。出台《条例》最重要最核心的意义,就是把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大量行之有效的政策、经验、做法上升到法规制度,使其进一步系统化、规范化,增强权威性、时效性和法律约束力,从制度层面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和支撑。《条例》对优化营商环境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条文本身,还在于《条例》必将进一步增强各级政府以及社会各方面对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识,在全社会营造优化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稳定预期、提振信心,这种作用更具有基础性和持久性。问:优化营商环境涉及面很广、因素非常多,《条例》制定的总体思路是什么?答:《条例》制定坚持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在总体思路上主要把握了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认真总结近年来我国优化营商环境的经验和做法,将其中实践证明行之有效、人民群众满意、市场主体支持的改革举措用法规制度固化下来。二是找准立法切入点,重点针对我国营商环境的突出短板和市场主体反映强烈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从完善体制机制的层面作出相应规定,避免面面俱到。三是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对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的主要指标都力求有所回应,为相关领域优化营商环境提供目标指引。四是把握好《条例》作为优化营商环境基础性行政法规的定位,重在确立优化营商环境的基本制度规范,明确方向性要求,以概括性、统领性规定为主,不规定流程性内容,不创设具体行业、领域的管理制度。同时,优化营商环境是持续深入的过程,需要不断改革创新,《条例》为各地区、各部门探索创新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措施留出了充分空间。问:《条例》对加强市场主体平等保护、营造良好市场环境作了哪些规定?答:加强市场主体平等保护,是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之一。《条例》明确,国家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保障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受到法律保护,着力加强对各类市场主体的平等保护,落实市场主体公平待遇。一是强调平等对待各类市场主体。明确国家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在使用要素、享受支持政策、参与招标投标和政府采购等方面的平等待遇,为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强化法律支撑。二是强调为市场主体提供全方位的保护。依法保护市场主体经营自主权、财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保护企业经营者人身和财产安全。加大对市场主体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三是强调为市场主体维权提供保障。推动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主体维权服务平台,为市场主体提供高效、便捷的维权服务。在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方面,《条例》围绕破解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着力净化市场环境,更好地激发市场主体更多活力、提高竞争力。一是聚焦破除市场准入和市场退出障碍。明确了通过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压缩企业开办时间、持续放宽市场准入等措施,为市场主体进入市场和开展经营活动破除障碍。要求进一步优化市场主体注销办理流程,精简申请材料、压缩办理时间、降低注销成本,推动解决市场主体“退出难”问题。二是聚焦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明确各地区、各部门应当严格落实国家各项减税降费政策,保障减税降费政策全面、及时惠及市场主体,并对设立涉企收费作出严格限制,切实降低市场主体经营成本。三是聚焦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明确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降低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综合融资成本,不得对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设置歧视性要求。这些制度设计,再一次向全社会发出一个清晰的信号,国家对于全面有效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利、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有助于进一步稳定市场主体预期,提振市场主体信心,让企业家安心经营、放心投资、专心创业。问:目前,市场主体反映政务服务整体效能不够强,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条例》对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提出了哪些明确要求?答:近年来,随着“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政务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为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改革成果,《条例》围绕打造公平、公开、透明、高效的政府运行体系,着力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提供惠企便民的高效服务。一是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明确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落实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要求,编制并向社会公开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工作流程和办事指南,推动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二是推进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明确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推行当场办结、一次办结、限时办结的服务模式,实现集中办理、就近办理、网上办理、异地可办,并对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政务信息整合共享、电子证照推广应用作了具体规定,使“一网、一门、一次”改革要求成为有法律约束力的制度规则。三是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明确国家严格控制新设行政许可并大力精简已有行政许可,通过整合实施、下放审批层级等多种方式,优化审批服务,提高审批效率。四是推进重点领域服务便利化。对标国际一流标准,推广国内最佳实践,对提升办理建筑许可、跨境贸易、纳税、不动产登记等与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重点领域政务服务便利化程度提出具体要求,为相关领域深化改革提供了目标指引。这些制度设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谋划改革,推动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能,提供公平可及、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切实为企业发展和群众办事增便利。问:公平公正的监管执法对优化营商环境至关重要,《条例》对规范和创新监管执法作了哪些规定?答:良好的营商环境应当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条例》明确规范和创新监管执法,为促进公平公正监管、更好实现公平竞争提供基本遵循。一是推动健全执法机制。建立健全跨部门跨区域行政执法联动和响应机制,在相关领域推行综合行政执法,减少执法主体和执法层级,推动解决困扰市场主体的行政执法检查过多过频问题,实现从监管部门“单打独斗”转变为综合监管,做到“一次检查、全面体检”。二是推动创新监管方式。明确除直接涉及公共安全和群众生命健康等特殊行业、重点领域外,都要实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推行“互联网+监管”,对新兴产业实行包容审慎监管。三是推动规范执法行为。明确行政执法应当依法慎重实施行政强制,减少对市场主体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不得随意采取要求市场主体普遍停产、停业的措施,避免执法“一刀切”。要求行政执法应当规范行使自由裁量权,合理确定裁量范围、种类和幅度。这些制度设计,要求政府积极主动作为,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鼓励和支持创新,成为市场公平竞争的维护者和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的保障者。问: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条例》对加强营商环境建设的法治保障作了哪些规定?答:法治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具有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条例》围绕推进法治政府建设,重点针对法规政策制定透明度不足,新出台法规政策缺少缓冲期,企业对政策环境缺乏稳定预期等突出问题作了明确规定,着力提高政策透明度和稳定性,强化营商环境的法治保障。一是增强法规政策制定的透明度。明确制定与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法规政策,应当充分听取市场主体、行业协会商会的意见;除依法需要保密外,应当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并反馈意见采纳情况。二是增强法规政策实施的科学性。明确新出台法规政策应当结合实际为市场主体留出必要的适应调整期,并加强统筹协调、合理把握出台节奏、全面评估政策效果,避免因政策叠加或相互不协调对市场主体正常生产经营活动造成不利影响。三是加大涉企法规政策的宣传解读力度。明确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集中公布涉及市场主体的各类法规政策,并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加强宣传解读。这些制度设计,将有力提升法规政策制定的公开透明度和科学性、民主性,增强市场主体对法规政策变化的反应和调整能力。问:对《条例》的贯彻实施工作有哪些考虑?答: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发展改革委将会同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强协调配合,切实抓好《条例》的贯彻执行。一是做好学习宣传和普法工作。加强宣传解读,指导各级政府部门加强《条例》的学习,全面掌握法规要求,不断提高依法履职能力。广泛开展普法宣传,引导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知法用法,营造人人参与营商环境建设的良好氛围。二是加快配套制度的“立改废释”。根据《条例》的规定及时制定相关配套法规文件,对现行法规文件进行必要修改完善,确保相关法规文件与《条例》保持一致。对《条例》中提出的改革要求和任务,抓紧制定具体细化落实方案,切实推动《条例》各项规定落地见效。三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条例》出台为新的起点,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加强公正监管,优化政务服务,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协同联动、完善法治保障,对标国际先进水平,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良好环境。年底总结不发愁,写好总结“三大技能包”送上!来源:人民论坛网总结材料是机关工作中的基础性文稿,通过提炼总结干了什么、怎么去干、干成什么样、下一步要干什么,全面系统展现一个地区、部门抓工作的能力水平、思路举措。好的总结材料,一般具备如下特点:第一,内容充实、结构完整;第二,层次清晰、观点鲜明;第三,点面结合、重点突出。把握好这三个特点也可以说是获得了写好总结材料的三大技能包,具体往下看:内容充实、结构完整总结材料的内容和结构,一般包括基本情况(背景)和心得体会两大块。基本情况(背景)就是做的什么工作、怎么做的、取得了什么效果、还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等等;心得体会,又称作启示,也就是取得的工作经验。力求详尽占有所需材料首先,调查情况要全面。要想写好总结材料,需要对工作的全过程进行系统深入地调查,比如说,在哪个关键且合适的时机(地方党代会、地方两会等),瞄准哪些所要调查研究的对象群体(干部、群众、学生等),采用何种形式,进而依据“今年(或上半年、前段)形势怎么看,明年(或下半年、下步)工作怎么干”来展开的。其次,挖掘事实要准确。实事求是地反映情况,是起草总结材料的起码要求,比如说要反复搞清楚典型案例、核实重要数据等等。再次,各类材料要分析。从总体宏观上把握事物发展的态势和特征,而非简单罗列相加,要从中找出带共性、规律性的东西,从而得出正确结论。打造全面紧凑精炼的结构纵式结构法。也就是按照工作进展的时间轴来写,从交代背景到工作展开的步骤、方法、成效、体会一路写来,这种方法常用于单项工作总结材料。横式结构法。也就是不按工作过程而是按照不同内容和特点来安排层次,它们之间是并列关系,这种方法常见于多项工作总结材料。比如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可分为财政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和体育、城市建设管理、内务司法、农业农村农民、民族宗教侨务外事及其他方面等,不同的细分内容属于并列关系。二、层次清晰、观点鲜明总结材料的每一层意思,多通过层次标题、小标题等形式得以呈现。那么如何让总结材料层次清晰、观点鲜明,以下有“五大招式”供参考。针对特点式在概括各层次观点的时候,前面都冠以“针对”两个字,以示强调。这种模式所针对的问题非常明确,让读者一目了然,符合一般工作思维方式,即针对薄弱环节、突出问题意识做工作。处理关系式在制作层次标题时,大家一般遵循如此思路——“抓好某项工作要处理好哪些关系”而展开。比如一篇题为《扎实推进中层领导干部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的总结材料,采用的就是这种样式:全面领会思想,正确处理突出重点和系统学习的关系2.搞好主动学习,正确处理“宏观抽象”和“微观具体”的关系3.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正确处理思想理论和行动实践的关系目的式这种方式就是在概括层次标题时,对某项工作所包括的几个主要环节、主要内容及所要达到的目的加以概括。通常情况下,做法在前,目的在后,构成层次标题。采用这种模式,不但能够比较直观明了地介绍特色做法,而且结构句式也比较工整、美观。逻辑关系式这种模式按照逻辑关系,即提出问题、怎么做的、取得了什么效果。比如,《办好社区图书室共建学习型社会》的材料,也是这种结构模式:1.一个尖锐的矛盾(社区群众的学习进步、提升自我的需求)2.矛盾逐步解决3.吸取以往教训4.喜人的成果这里的“逻辑关系式”是层层递进、逐层深入,首先提出问题或现象(由某一件事或某一个问题引起),然后谈具体做法,最后总结效果。自由式这种结构模式的形式不固定,只需要介绍清楚事件、经验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即可。比如:《我们在民主生活会上是如何开展“大家谈”的》的总结材料,它的结构就类似于这种模式:1.成功解决“伙食风波”的启示2.在平等交流、正确引导中谈出共识来3.“大家谈”带动了大家学、大家做三、点面结合、重点突出善于高度概括第一,关注全局,有点有面。总结材料,最忌“总”不起来,照顾不到“面”;还忌“全”,面面俱到,抓不住重点。比如:成绩要说够(充分预估),问题要点透(问题意识),经验要找准(找最管用的、指导性最强的),任务要讲明(干什么、怎么干)。第二,精心提炼,体现特点。比如说基层社会治理的“枫桥经验”,把基层社会治理和枫桥地区的具体探索合二为一,把最有新意、最能体现地区特色的东西抓住,写实写精。第三,以纲带目,画龙点睛。这里所说的“纲”,指的是思想和观点,“目”指的是材料。以纲带目,就是用观点统率材料;画龙点睛,就是观点鲜明,恰到好处。第四,详略得当,剪裁合理。总结材料切忌大而无当,要做到该详则详、该略则略、裁剪得当。比如,语言要凝练、事例要精选、繁简要得当,用哪个舍弃哪个,哪个详写哪个略写,这里面是有学问的。第五,精确表述,言简意赅。准确、精练的表述,是高度概括的必然要求。具体说来,就是要做到六个字:明白、实在、确切。唱好“重头戏”、突出重点总结材料的“重头戏”,就在于“出思想”“出政策”“出经验”。一是在形势分析中找出带规律性的东西。总结材料要在分析的基础上,力求把经验教训、规律找出来,对今后的工作有所借鉴和警示,比如说“忠于使命、艰苦奋斗、科学求实、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二是根据新情况、新任务、新问题,提出总要求。面对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面对新年度部署、调整的工作任务。例如,2019年的重点经济任务就是——“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六稳”工作就是新形势下的新任务。总之,写好总结材料,除了要熟练掌握上述“三大技能包”,还要求我们要善于变通,灵活掌握、活学活用。免责声明:图文来源网络征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点击查看更多

工图网提供公文材料:范文汇编(30篇)供会员免费下载。更多精彩公司介绍PPT素材,尽在工图网。 

公文材料:范文汇编(30篇),公文材料 Array

本网站所有作品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
猜你喜欢

最新最全优秀党员先进党支部事迹材料范文汇编57篇先进事迹材料包含

党员个人党性分析材料范文合集8篇包含

以案促改警示教育个人剖析材料范文汇编包含

2021年学党史新中国史研讨发言材料范文汇编10篇(仅限学习)包含

第二批单位主题教育实施方案材料范文汇编13篇包含

支部宣传委员个人对照检查材料范文(通用10篇)包含

您当前未开通企业VIP 加入企业VIP即可获取商用授权书 立即加入企业VIP
您当前未填写企业信息 完善企业信息即可下载授权书 前往填写信息
在线客服
工作日:09:00-18:00
电 话:400-1600-950
联系在线客服
收藏成功
升级VIP后可收藏更多内容
继续浏览 加入VIP
工图网VIP
全站资源终身免费下载
立即加入
今天下载太多文件了
请明天再来
我再逛逛 升级VIP继续下载

举报作品

该作品违反相关法律规范
侵权/盗版问题

请详细描述并提供原作品链接

其他原因

请详细描述举报原因

提交

工作日:09:00-18:00

工作日:09:00-18:00

客服热线:400-1600-950

Ctrl+D
收藏工图网

建议反馈

联系方式

提交
QQ登录 微信登录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工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