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WORD文档 > 公文范文 > 新型城镇化建设材料汇编(4篇).DOCX 【图片、文字、动画均可编辑】
新型城镇化建设材料汇编(4篇)
新型城镇化建设材料汇编(4篇)目录1.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32.关于对推进建设更高水平的新型城镇化的思考 63.党委书记从三个维度理解新型城镇化的心得体会 104.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关于发挥教育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作用的思考 11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情况调研报告xx是农业大市,农业人口比重大、城镇化水平低。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xx市政协按照国家“两新一重”工作要求,就新型城镇化建设情况开展专题调研。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指出“规划不完善,建设特色不鲜明;城乡建设资金短缺,城镇设施水平不高;城镇管理机制不畅,公共服务能力不足;城镇产业不明晰,产城发展不协调”等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建议。存在问题 一是规划不完善,建设特色不鲜明。按照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全市还未进行完备的国土空间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一些关系xx长远发展的宏观性问题还不明确。全市县级城镇化建设乏力,多数县(市)没有充分从区位、传统文化、自然资源禀赋等彰显自身优势,城镇化建设个性不足,特别是重点镇建设特色不鲜明,缺乏应有的吸引力。 二是城乡建设资金短缺,城镇设施水平不高。xx作为传统农业大市,财政实力薄弱、融资渠道单一。由于缺乏规范的运作办法,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源还没有有效利用起来,xx搬迁、xx融合轨道交通、xx大道、xx大道、xx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缺乏资金支撑。除xx县庄里镇等省级重点示范镇和大荔县朝邑镇等省级文化旅游名镇有政策支持外,其他县级城镇建设没有政策依靠,建设资金严重不足。 三是城镇管理机制不畅,公共服务能力不足。随着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持续推进,全市城镇面貌大为改观。但整治容易保持难,城市精细化管理中一些反复性、顽疾性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电动车乱行乱停乱放等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治。主城区建设管理体制不畅,市、区建设管理权限划分不清,存在多头建设、管理缺位现象。随着城镇人口快速增加,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娱乐、卫生、体育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还跟不上,特别是教育、养老等资源短缺矛盾日益凸显。 四是城镇产业不明晰,产城发展不协调。全市仍然没有跳出传统产业的束缚,既存在主导产业不大不强、全产业链培育较弱的问题,也存在运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融合不够、导致品牌不强的问题,产业作为支撑区域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加快人口流动聚集的作用太弱。主城区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低、主导产业不明晰,对区域内县级城镇化的辐射带动作用有限。意见建议 (一)做好城镇体系规划,引领城镇建设。一是做好国土空间规划。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城镇化思想,立足关中平原城市群协同发展,编制全市国土空间规划和“十四五”期间“多规合一”的城镇发展规划,为区域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法定依据。二是做好城镇带规划。按照区域联动的思路,以中心城区为基点,沿连霍高速、京昆高速、蓝榆高速和沿黄公路编制、构建“三轴一带”的城镇发展格局,推进临渭、富阎、韩合、大荔、蒲白澄、大华山六大板块协同发展。三是做好农业农村规划。结合xx农业大市的实际,因地制宜开展村庄规划试点,引导乡村有序发展。落实国家和省级乡村振兴的工作要求,引导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促进城乡要素流动,缩小城乡差距。四是精准把握规划内涵。丰富新型城镇发展内涵,避免重复建设,规避土地、人力、财力等资源浪费。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乡建设水平。一是加快传统公共设施改造,推动城市地下管廊、智能交通、智能停车、新能源充电设备、xG 通讯设备等新基建领域的投资和消费,为稳增长打造新动能。二是做优xx主城区。抢抓共建“一带一路”、关中平原城市群规划等重大政策机遇,在招商引资和产业布局方面注重融入西安的产业链和创新链,实现西渭融合、互补发展。加快推进秦东城际铁路建设和xx火车站提升改造,加强关中环线、油槐公路等公路交通与西安的无差异对接。巩固挖掘教育、医疗优势资源,组建xx市儿童医院、提标市中医医院,筹建养老中心,在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实现全市资源共享。三是提升城乡承载能力。加快县城地下管网、雨污分流管网、海绵城市、绿色出行系统、智能停车、特色街区等建设改造进度,全面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 (三)强化城镇管理,提升城乡面貌。一是完善管理机制。坚持以人为本,建立“主体明晰、职责明确、分工科学、协作有力、权责统一”的管理运行机制,提高城市管理的协同能力和水平。二是重视文明教育。要以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加大宣传引导力度,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与提升市民素质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开展“全民健康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等活动,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形成健康向上的新风尚。三是创新管理手段。坚持智慧城市发展方向,进一步完善市县服务指挥中心,充实信息和数据,形成“智慧中枢”,实现“一图呈现”和“一网调度”。四是增强执法能力。按照国定标准,建设一支高素质、善管理的执法管理队伍,确保城管执法工作力量。坚持严格执法、文明执法,努力实现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 (四)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城协调发展。一是推动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围绕精细化工、装备制造、食品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等主导产业,育链、延链、补链、强链,加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依托xx区、xx区、xx经济区等国家级、省级园区,与xx等东部支援城市合作,创新招商模式,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二是做强特色农业产业。按照“一县一品”“一乡一业”的思路,促进产业、要素、资金、政策向优势区聚集,做强xx苹果、xx冬枣、xx葡萄、xx红提、xx柿子、xx酥莉、xx奶山羊、xx黑猪、xx设施蔬菜等品牌。超前发展集种养、加工、销售为一体的融合产业,建设集创意农业、休闲农业、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拓展农业新业态。三是完善公共服务平台。打造高水平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完善中小微企业创业辅导、信息咨询、投融资等公共服务体系。加强互联网和数字经济向农村渗透,建立以县、镇、村三级物流节点为支撑的配送网络体系,完善“线上线下”一体化营销模式。推动“双创”支撑平台发展,加快建设标准化创业中心,强化创业服务。四是激发城乡经济活力。全面推进和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xx、xx等区(县)省级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探索组建农业经济开发区,激活主体、激活要素,释放发展活力。关于对推进建设更高水平的新型城镇化的思考 新型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强劲动力。**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综合带动作用,培育产业、增加就业。”新型城镇化既伴生着工业现代化,又承载着农业现代化,形成巨大的投资和消费空间,将是我国最大的内需潜力和发展动能所在。充分认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趋势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的一个历史过程。我们应当认清新一轮城镇化浪潮中的发展趋势与变化,从而转变发展方式,更好地推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由数量增长、规模扩张的城镇化向质量提高、环境友好的城镇化转变。我国经济多年的高速增长引发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受到了资源环境的严重制约。经济发展“减速换挡”,就是为了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减轻资源环境负荷,保持经济合理运行。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绿色经济转型,是突破城镇化发展“瓶颈”的新“增长极”。提高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质量,就是要保证人的素质全面提高和社会全面进步,更加强调社会的公平性、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和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 由高成本的城镇化向低成本的城镇化转变。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资源不足、环境脆弱的基础条件,决定了我们不可能走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城镇化发展路子。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是生产要素投入少,资源配置效率高,资源环境成本低,经济社会效益好的发展。低成本的城镇化需要探索质量效益型的发展路子,在城镇化的发展模式上不搞整齐划一,可以因城而宜,从实际出发,鼓励多样化。在经济、社会、文化、空间组织结构等方面,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进行国土空间规划和人居环境建设,是新型城镇化工作的主线。由城市优先发展向城乡互补协调发展转变。新型城镇化就其本义而言,并不是乡村形态的完全消失,而是城乡空间的合理布局,城乡形态的融合发展,更是城乡文明的共存共荣。推进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要按照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要求,围绕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领域,找准改革突破口,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健全要素市场运行机制,加快形成城乡互补、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使城乡相互封闭走向相互开放,由单向流动向双向“对流”转变。 准确把握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特征 国际经验表明,城镇化率超过 xx%之后,城镇化发展速度会有所减缓,但结构性矛盾和问题会更加突出,城镇化进程将由量变逐步转向质变。其主要标志是经济增长的动力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即由城市化初期的产业发展带动城市发展,转变为城市化后期以“空间资源配置”推动城市发展。 内涵式提升的转型发展。内涵式提升转型发展,就是以城市发展的内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质量效益型发展,在发展形态上主要表现为通过结构性调整带来的发展。如:规模适度,结构协调,资源配置效率更高,治理体系更完备,追求数量、质量、规模、结构、效益的统一,强调经济、生态的统一等。内涵式提升主要依靠提高自身素质而降低城市发展成本,提升质量和效益;通过改革激发活力,增强实力,提高竞争力,促进城市的和谐、集约和高效发展;注重城市功能的完善和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建立现代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综合治理能力等。区域均衡的协同发展。**总书记指出:“城市群是人口大国城镇化的主要空间载体,像我们这样人多地少的国家,更要坚定不移,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进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发展可以通过土地、劳动和资本的有效配置,通过优化布局与合理分工,支持高效增长。发挥好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通过不同能级的城市与小城镇彼此关联,实现有效的产业协调分工,相互补充,从而形成紧密的网络体系,能够有效降低区域的内部损耗,减少同质化竞争,支撑大中小城市形成共荣互惠的良性循环体系。同时,提升县城、小城镇产业支撑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从而实现多元形态合理布局,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城乡一体的融合发展。中央对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从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等方面做了专门部署,要求加快形成城乡互补、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城镇化是城市经济向周边农村地区扩散的过程和城市内部产业重新组合的过程。同时,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村转向城市,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出路,也是拉动投资和消费,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城乡一体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它标志着城乡关系逐步由自发走向有序,最终走向高水平的融合发展。城乡融合发展,就是以协调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为抓手,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为目标,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破除体制机制弊端,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从而构建新型城乡关系。 努力提高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水平 影响我国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因素,既有地理特征和气候环境的制约,又有资源条件不足和生态环境脆弱的约束。因此,需要科学推进,努力提高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水平。新理念引领新发展。要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着眼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消除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有效推动不同领域的协调发展。提高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做好国土空间规划是基础,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是关键,需要因城而宜、因地制宜,坚定不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改革求突破,开放促发展。紧紧围绕制约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全面推进改革,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建立统一的大市场,让各种生产要素动起来、活起来,使内生动力强起来。随着全球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站在全球视野谋篇布局,推动全方位、全要素对外合作交流,厚植开放新优势,打造开放发展新格局,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点击查看更多

工图网提供新型城镇化建设材料汇编(4篇)供会员免费下载。更多精彩公司介绍PPT素材,尽在工图网。 

新型城镇化建设材料汇编(4篇),调研报告,公文范文 Array

本网站所有作品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
猜你喜欢

调研报告: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问题的思考包含

县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包含

“新型城镇化建设专题研修班”培训学习心得体会包含

做强内功 突出特色 全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包含

2021县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实施意见包含

乡镇2021年上半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安排包含

您当前未开通企业VIP 加入企业VIP即可获取商用授权书 立即加入企业VIP
您当前未填写企业信息 完善企业信息即可下载授权书 前往填写信息
在线客服
工作日:09:00-18:00
电 话:400-1600-950
联系在线客服
收藏成功
升级VIP后可收藏更多内容
继续浏览 加入VIP
工图网VIP
全站资源终身免费下载
立即加入
今天下载太多文件了
请明天再来
我再逛逛 升级VIP继续下载

举报作品

该作品违反相关法律规范
侵权/盗版问题

请详细描述并提供原作品链接

其他原因

请详细描述举报原因

提交

工作日:09:00-18:00

工作日:09:00-18:00

客服热线:400-1600-950

Ctrl+D
收藏工图网

建议反馈

联系方式

提交
QQ登录 微信登录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工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