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WORD文档 > 报告 > 116个市县乡政府工作报告范文汇编.DOCX 【图片、文字、动画均可编辑】
116个市县乡政府工作报告范文汇编
2018 年界首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 4 -2018 年开鲁县政府工作报告............................ - 30 -2018 年阳新县政府工作报告............................ - 60 -2018 年安溪县政府工作报告............................ - 87 -2018 年四平市铁东区政府工作报告..................... - 108 -2018 年建昌县政府工作报告........................... - 133 -2018 年七台河市桃山区政府工作报告................... - 152 -2018 年竹山县政府工作报告........................... - 168 -2018 年洮南市政府工作报告........................... - 190 -2018 年歙县政府工作报告............................. - 211 -2018 年青阳县政府工作报告........................... - 238 -2018 年通榆县政府工作报告........................... - 259 -2018 年盘山县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 288 -2018 年肥西县政府工作报告........................... - 312 -2018 年崇阳县政府工作报告........................... - 342 -2018 年桃江县政府工作报告........................... - 359 -2018 年平江县政府工作报告........................... - 369 -2018 年宁远县政府工作报告........................... - 396 -2018 年永昌县政府工作报告........................... - 430 -2018 年合肥市蜀山区政府工作报告..................... - 457 -2018 年牡丹江市政府工作报告......................... - 476 -2018 年绥棱县政府工作报告........................... - 486 -2018 年咸丰县政府工作报告........................... - 504 -2018 年汨罗市政府工作报告........................... - 534 -2018 年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政府工作报告................. - 560 -2018 年玉门市政府工作报告........................... - 580 -2018 年辽阳市宏伟区政府工作报告..................... - 609 -2018 年黑河市爱辉区政府工作报告..................... - 631 -2018 年泾川县政府工作报告........................... - 656 -2018 年仙桃市政府工作报告........................... - 681 -2018 年湘阴县政府工作报告........................... - 701 -2018 年鄂温克族自治旗政府工作报告................... - 729 - 2018 年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政府工作报告................. -751-2018 年大庆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771-2018 年钟祥市长寿镇政府工作报告..................... -793-2018 年淮南市谢家集区政府工作报告................... -808-2018 年齐齐哈尔市昂昂溪区政府工作报告............... -830-2018 年宿州市埇桥区政府工作报告..................... -846-2018 年安化县政府工作报告........................... -868-2018 年高台县政府工作报告........................... -901-2018 年武穴市政府工作报告........................... -930-2018 年六安市金安区政府工作报告..................... -953-2018 年望江县政府工作报告........................... -972-2018 年阿荣旗政府工作报告........................... -998-2018 年肇源县政府工作报告.......................... -1018-2018 年景宁畲族自治县毛垟乡政府工作报告............ -1035-2018 年林甸县政府工作报告.......................... -1048-2018 年萧县政府工作报告............................ -1067-2018 年安庆市迎江区政府工作报告.................... -1092-2018 年五原县政府工作报告.......................... -1116-2018 年灵璧县政府工作报告.......................... -1142-2018 年来安县政府工作报告.......................... -1171-2018 年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府工作报告................ -1206-2018 年朝阳县政府工作报告.......................... -1234-2018 年休宁县政府工作报告.......................... -1255-2018 年包头市九原区政府工作报告.................... -1281-2018 年宁城县政府工作报告.......................... -1309-2018 年和林格尔县政府工作报告...................... -1335-2018 年根河市政府工作报告.......................... -1369-2018 年宽甸满族自治县政府工作报告.................. -1392-2018 年喀左县政府工作报告.......................... -1415-2018 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政府工作报告................ -1445-2018 年新巴尔虎左旗政府工作报告.................... -1471-2018 年乌兰察布市集宁区政府工作报告................ -1494-2018 年灯塔市政府工作报告.......................... -1527-2017 年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政府工作报告................ -1544-2018 年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政府工作报告.......... -1569-2018 年信宜市思贺镇政府工作报告.................... -1597-2018 年霍林郭勒市政府工作报告...................... -1605-2018 年盘锦市双台子区政府工作报告.................. -1633-2018 年察右前旗政府工作报告........................ -1654-2018 年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青疃镇政府工作报告........ -1693-2018 年保康县政府工作报告.......................... -1702-2018 年桦甸市政府工作报告.......................... -1726- 2018 年滁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1753-2018 年芜湖市政府工作报告(摘登).................. -1760-2018 年铜陵市政府工作报告(摘登).................. -1777-2018 年亳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1797-2018 年菏泽市政府工作报告.......................... -1804-2018 年梨树县政府工作报告.......................... -1833-2018 年四平市铁西区政府工作报告.................... -1856-2018 年潍坊市政府工作报告.......................... -1879-2018 年连云港市政府工作报告(摘登)................ -1898-2018 年武汉市青山区政府工作报告.................... -1915-2018 年鸡西市政府工作报告.......................... -1944-2018 年镶黄旗政府工作报告.......................... -1969-2018 年伊金霍洛旗政府工作报告...................... -1995-2018 年平潭县政府工作报告.......................... -2028-2018 年咸宁市咸安区政府工作报告.................... -2051-2018 年定西市政府工作报告.......................... -2085-2018 年和政县政府工作报告.......................... -2122-2018 年随县政府工作报告............................ -2163-2018 年包头市青山区政府工作报告.................... -2189-2018 年常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2218-2018 年土默特左旗政府工作报告...................... -2244-2018 年莱芜市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2269-2018 年荆门市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2283-2018 年三明市三元区政府工作报告.................... -2291-2018 年达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2310-2018 年老河口市政府工作报告........................ -2320-2018 年临夏回族自治州政府工作报告(摘登).......... -2342-2018 年湘潭市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2352-2018 年宣城市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2361-2018 年十堰市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2372-2018 年盱眙县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2392-2018 年武汉市硚口区政府工作报告.................... -2400-2018 年灌南县政府工作报告.......................... -2424-2018 年泉州市鲤城区政府工作报告.................... -2446-2018 年牡丹江市政府工作报告........................ -2469-2018 年常州市新北区新桥镇政府工作报告.............. -2494-2018 年张家界市政府工作报告........................ -2511-2018 年嘉禾县政府工作报告.......................... -2528-2018 年临夏县政府工作报告.......................... -2550-2018 年清流县政府工作报告.......................... -2571-2018 年淮安市淮阴区政府工作报告.................... -2594-2018 年金寨县政府工作报告.......................... -2621- 2018 年界首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2017 年 12 月 27 日在界首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市人民政府市长 何逢阳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17 年工作回顾一年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市上下深入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双轮驱动”战略和“五大专项行动”,以“业务能力提升年”为主线,聚焦重点,统筹兼顾,创新机制,激发活力,保持了经济社会健康较快发展。跃升至中国社科院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榜单第二位。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80 亿元,比上年增长 10.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156 亿元,增长 13.5%;财政收入 31 亿元,增长 21.7%;财政支出 50 亿元,增长 29%;固定资产投资 148 亿元,增长 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62.2亿元,增长 12.5%;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 28843 元、11666 元,增长 8.7%、9.2%。基本完成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一)转型升级打造样板,实力界首品牌更响工业经济发展质量持续提升。围绕“双千双百”“四区 同创”目标,深入开展企业服务,稳步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预计完成工业产值 700 亿元,工业增加值总量全省第九、增速全省第四。“两新”产业产值增速均居全省首位。高新区在全省各级开发区综合考核中排名第八、皖北第一。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32 家,达 303 家。新增挂牌上市企业 44 家,达 88 家。实现产值超百亿元企业 2 家、超亿元企业 100 家。一是创新驱动成果丰硕。国家级高新区创建工作通过科技部调研考察,并获好评。获批国家动力电池循环利用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火炬界首高分子材料特色产业基地、全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试点城市,通过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验收。培育国家级创新平台2 个、省级 3 个。获批省重大科技专项 6 个,获评省科技进步奖 3 个。发明专利万人拥有量 8.46 件,居皖北第一。科技成果转化率达 70%。企业技改投入 25 亿元。新增高新技术企业 16 家,达 55 家。举办“院士专家界首行”“绿色工业过程国际峰会”等活动,新增院士工作站 4 个、博士后工作站 1 个,总数达 10 个。被作为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十条路径之“成果转化之路”典型案例,在全省推广。二是绿色发展全面深化。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天能集团、华铂科技分获国家级、省级绿色工厂。新申报国家级绿色园区 1 个、绿色工厂 3 个、绿色产品 1 个。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创建文本、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申 报文本,已分别上报环保部、工信部。绿色低碳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成果被央视《新闻联播》报道。三是企业服务纵深推进。坚持以企业为中心,以政策服务为重点,深入开展“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兑现扶持资金 3.5 亿元,帮助企业争取项目资金 1.05 亿元。深化银企、银政合作,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为企业担保贷款 14.83 亿元,提供续贷过桥资金 4.54亿元。支持企业品牌质量提升,获批省著名商标、名牌产品6 个;修订国家标准 2 项,制定行业标准 2 项。现代农业产业化成效显现。着力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打造现代农业升级版。一是设施、规模共提升。投资 2.7 亿元,开挖疏浚渠道 265 公里,硬化道路 69 公里,完成高标准农田改造 4.7 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 2 万亩。新增花卉、林木、果蔬、中药材 5.5 万亩,规模养殖场 32 家。预计农业总产值达 50 亿元。新增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30 家,达 111 家。新增农业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22 家,达81 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甲级队”1 家。加工产值 91亿元,增长 12.3%。二是质量、品牌同打造。建成标准化生产示范区 4 个,国家级安全优质标准化基地 1 个、省级 2 个。成功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县)。打造“界之首品”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加快“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步伐,认证有机农产品 1 个、绿色食品 35 个、无公害农产品 10 个。三是主体、平台双培育。新增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 600 家, 达 2800 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 7 家,省级示范社 11 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 12 家。新型职业农民达 1168 人。探索“互联网+生态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模式,上线销售额达 2 亿元。发放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融资风险补偿资金贷款 2.5 亿元,兑现利息和保费补贴 583 万元。获批全国首批农村综合改革试点试验市(县)、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基地。第三产业新生力不断增强。围绕服务产业发展和百姓生活,新业态全产业加速渗透。一是平台建设加快。格力再生资源全国网络收购、淘绿网手机回收等平台成功入驻。全国无车承运人企业试点电商信息平台上线运营。获评省电子商务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二是业态升级增速。乡村旅游持续升温。陶庙镇获批省优秀旅游乡镇,代桥镇刘寨村获批省乡村旅游示范村。田营镇、大黄镇、光武镇获批省千年古镇,光武镇尹城子村获批省千年古村落。新增界首博物馆、琉璃寺2 家国家 AAA 级旅游景区,总数达 4 家。建成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 1 个、物流中心 4 个、三级站点 289 个,实现三级物流快递全覆盖。三是民生服务提质。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实现商品零售总额 24.5 亿元,增长 20%。多家综合商超开业运营,群众生活更加便利。(二)城乡建管高标推进,大美界首魅力更显“四城”同创初战告捷。成功创建省文明市(县)、省森林城市。以规划指导创建,进一步完善规划体系,成功入 选全国城市设计试点。以基础提升促进创建,拆违拆旧 231万平方米,推进曹田沟、S308、界亳河片区建设,新建道路17 条,“白改黑”道路 21 条,同步推动管线入地,开工安置区 2 个。以绿化提升助力创建,改造建设广场、公园、游园 11 个,基本完成森林公园、曹田沟等大型园林景观建设。以精品工程提升创建,获“黄山杯”1 个,实现省级优质工程零突破。获评阜阳市质量标准化示范工程 7 个、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工地 5 个。城乡统筹谋定而动。以“六个全市域”工程为骨架,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启动编制空间规划、总体城市设计。以沙颍河景观示范段建设带动全市域水系治理,新建小水闸10 座,扩挖塘坝 75 处,清淤河沟 92 条。以 S328、S237 启动全市域快速通道建设,在建国省干线 4 条,总里程 83.2公里。以“八个万亩”工程推进全市域森林园林建设,新增造林、绿地 2.15 万亩。以公园游园为起点打造全市域绿道慢行系统,建设慢行绿道 10.4 公里。以土地复垦推动全市域村庄整治,完成土地整治 3000 亩。以美丽乡村整市推进PPP 项目启动全市域美丽乡村建设,建成 15 个中心村、7 个集镇建成区,全面完成省级美丽乡村建设年度任务。环境整治品牌响亮。以乡风文明推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四会一约”做法被《人民日报》报道。承办阜阳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动员大会。启动垃圾、污水、厕所专项 治理“三大革命”,试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获批省乡风文明培树专项资金直补市(县),获评省文明村镇 3 个、省文明社区 3 个、省文明单位 6 家,王集镇李彬庄村获评全国文明村。(三)项目建设聚焦发力,活力界首后劲更强大力招引动能充沛。坚持以商招商、平台招商、驻外招商,试水基金招商、委托招商等新型招商方式,开展全民招商。搜集有效招商信息 576 条,对接客商 1440 人次,在谈项目 192 个。引进项目 58 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 23 个。开工项目 42 个,到位资金 163 亿元,增长 23%。兵团作战战果颇丰。实施“大兵团作战”,营造全领域推进项目会战、全年抓项目会战、全员参与项目会战的氛围。加大项目管理员培训力度,坚持“一线工作法”,落实领导包联、项目工作组、第三方评估等制度。实施项目 322 个,完成投资 120 亿元,其中,省亿元以上重点项目 64 个,阜阳市“大新专”项目 117 个。举办 6 次集中开工仪式,开工项目 77 个,其中,10 亿元以上项目 5 个。通用机场、郑阜高铁界首段等一大批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多元保障服务完备。建立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季度考核机制,创新流动红旗和黄旗奖惩制度,有效调动项目工作积极性,工作机制更加健全。争取各类无偿资金 7 亿元;完成融资项目 12 个,融资额 35.5 亿元;新增政府债券资金 12.07 亿元;新增贷款 134.5 亿元,资金保障更加有力。收储土地8026 亩,报批 5160 亩,供应 7472 亩,复垦 1500 亩,盘活低效闲置用地 1849 亩,土地供应更加充足。全面启用政务服务和投资项目审批在线监管平台,加快实现“一站式”审批,发展环境更加优化。(四)民生事业稳步提升,幸福界首情怀更浓脱贫攻坚全面发力。投入资金 3.5 亿元,推动脱贫攻坚“十大工程”有效开展,实施扶贫项目 138 个,完善扶贫政策 19 项,组织帮扶干部 7781 人投入扶贫一线,实施“百企帮百村”助力脱贫攻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成效显著。开展“进村入户抓末端”“我的扶贫• 脱贫故事”“进访惠聚”等活动,夯实干部作风,密切干群关系。健全脱贫攻坚工作议事机制,督查、调度、问责不断强化,基础工作明显改善。顺利通过省脱贫攻坚第三方监测评估。群众生活持续改善。民生支出 45 亿元,占财政支出的90%。新增就业 11793 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以内。新增公共租赁住房 1598 套,棚户区改造 1436 套,农村危房改造4395 户。解决 2.7 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实现农村自来水“村村通”。在全省率先实行“三保合一”,城乡居民参保率达98%。发放各类社会福利资金 1478 万元、救助资金 1.46 亿元。持续推进“五保老人幸福家园”活动,公办养老院管理水平皖北领先。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入围第四批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市(县)创建。科学调整农村学校布局,“全面改薄”新建校舍 5.2 万平方米。补充教师 400 名。教育信息化实现城乡全覆盖。荣获省 2016 年度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考核优秀等次。创新信息化支撑下的医防融合新模式,获誉医改“小岗村”。市人民医院东区二期扩建项目封顶。市中医院晋升二级甲等中医院。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市(县)创建通过验收。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较大提升,域内就诊率达 89.2%,实现病人、基金双回流。界首彩陶喜获第十三届中国国际文博会四项大奖。举办各类群众文体活动 400 余场次,文体事业蓬勃发展。国家一级图书馆创建通过省级验收。社会环境平稳向好。深入开展“七五”普法活动。健全市乡村矛盾纠纷多元化排查化解机制。排查矛盾纠纷 4560件,成功调解 4390 件。落实接访、约访和带案下访制度,化解信访积案186 件。开展“铸安”行动,排查整改隐患4017处。扎实推进“2017 平安使命”系列行动,营造良好社会治安环境。省级双拥模范城创建通过验收。(五)自身建设持续加强,清新界首环境更优兢业理政开创新局面。提倡带着感情、责任、激情工作,以对事业、历史和人民负责的敬畏之心建设界首。大力精简文件会议和检查考核评比。在全省率先启用“会议云”系统。 着眼干部能力提升,设立专项培训经费,举办各类培训 68期 10762 人次。深入开展“进访惠聚”“严转提促”活动,开通“互联网+政务服务”办事大厅,畅通问题反映渠道,提升办事效率,增近与群众的感情。探索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信、向上的社会心态,推进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良性互动。依法行政沿创新成效。强化法治意识,主动向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 23 次。办理人大代表建议 88 件、政协委员提案 156 件,办结率均为 100%,满意率分别为 88.6%、95%。市政府党组中心组集中学习法规政策 10 次。进一步规范“三重一大”决策机制,强化规范权力运行,有效提升决策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廉洁从政营创新氛围。落实市政府党组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履行“一岗双责”,开展政府系统廉政建设十项整治行动,严格“约法三章”,重申“三个严禁”,推进“家生态”建设,打造干事创业的界首铁军品牌。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强化审计结果运用。开展重点工作督查 169 次,推进工作落实。积极构建清爽的同志关系、“亲”“清”的政商关系,净化政治生态。各位代表,今年我们在危机中抓机遇,在困难中求突破,在逆势中稳增长,各项工作成效显著,重振界首雄风的目标更加清晰而自信。这种自信,来自我们“一个统领、两个中 心”的发展实践,来自“双创高地、产业新城”“品质慢城、乐居界首”的发展理念,来自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无缝良性互动,来自我们良好的政治生态和社会风气。这是市委总揽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有力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上下凝心聚力、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广大离退休老同志,向驻界武警消防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界首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致以崇高的敬意!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在一些领域依然突出: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总量不大、结构不优的现状仍未根本改变;工业经济质效提升的同时,三产短板地位未变,旅游、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还处在培育期;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的同时,要素供给不及时的问题凸显;社会事业不断进步的同时,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服务不均衡的问题依然存在;政府自身建设不断提升的同时,干部法治思维、能力结构不适应新发展需要,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解决。二、2018 年工作安排市委第十三届第四次全体(扩大)会议决定实施“三大目标规划”,到 2020 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在阜阳打头阵、在皖北居首位、在全省进一流”的发展态势;到 2025 年,推动经济发展规模、质 量、效益全面提升,跨入全省县域经济十强行列;到 2030年,推动全市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跨入全国百强县(市)行列。“三大目标规划”是愿景,是蓝图,是全市人民共同的期盼。我们必须勠力同心,迎难而上,坚定不移,抓好落实。2018 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 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市委第十三届第四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2018 年政府工作总体思路是: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全面攻坚为号角,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季度考核、“进访惠聚”活动为主抓手,大力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深入推进“双轮驱动”战略和“五大专项行动”,全力以赴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三大目标规划”打下坚实基础。2018 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1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13%以上;财政收入增长 1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2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2%以上;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 8.5%、9.5%以上;完成上级下达的节能减排年度任务。围绕上述目标,着重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攻坚: (一)全面推进改革攻坚坚定推进刀刃向内的改革。以建立科学高效的行政管理机制为目标,全面推进政府系统深层改革。一是优化资源配置。统筹使用各类机构编制资源,建立编制周转池,形成科学合理的机构管理机制。落实上级改革精神,依据权限,探索职能相近行政机构合并设立或合署办公,监督整改明合暗不合问题。用好人才新政,细化“吸引、培养、使用”措施,针对性引进高层次人才 150 人以上,国外引智 3 人。常态化召开青年干部座谈会,增进相互沟通了解和事业认同,提升事业平台吸引力,用事业留人。健全干部关心关爱机制,用感情留人。设立人才基金,建设人才公寓,用环境留人。创新人才队伍梯度培养机制,以发展的眼光培育人才,提高人才科学化管理水平。二是精细分类改革。清理规范事业单位。对完全承担行政职能的,调整为相应行政机关内设机构,确需独立设置的,按精简原则设置。细分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强化公益属性。落实事业单位法人自主权。加快实施建筑设计院、种子公司等事业单位转企改制。三是探索综合执法。推进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改革,建立健全相关职权剥离、执法接续等配套机制。优化队伍结构,积极稳妥推进执法重心下移,深化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提升行政许可标准化建设,积极争取省级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 创新推进服务发展的改革。以破解发展瓶颈为目标,在重点领域全面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攻坚。一是理顺高新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立足提升经济发展能力,加快构建高新区高效管理体制和专业化运行机制。组建市场监管分局,促进项目落地和质量品牌提升。建设国家金库安徽阜阳界首高新区支库,建立健全一级财政相关配套机制。精干机构,实施项目业绩考核,以岗择才,以岗定薪。二是探索空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以空间资源的合理保护和有效利用为核心,从空间要素统筹、空间结构优化、空间效益提升等方面着手,厘清并整合部门空间管理事权责权,建设空间规划数据库及信息管理平台,健全“多规融合”的编制、实施、管理与监督机制,为全面实施“六个全市域”工程提供体制机制保障。三是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制定企业设立后的经营许可清单,全面实行“多证合一”,放大改革成果,营造“四最”营商环境。加大事中事后监管力度,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四是加速农村产权改革。全面开展农村“三资”清理,盘活“沉睡”资源,带动“三变”增收,促进乡村振兴。由点及面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开展土地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试点。细化和完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办法。推进“房地一体”的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 用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稳妥实施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推进空心村复垦和土地整治,对达到城乡增减挂钩验收标准的,按照 20 万元/亩的置换标准予以奖补。探索进城农民自愿退出宅基地和承包地回购、置换机制。建立小型水利工程“权属交易平台”,试点开展小型水利工程所有权、使用权流转和抵押贷款。扎实推进增添动力的改革。以提升财政治理能力,发挥政府投资引导带动作用为目标,推进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落实投融资改革意见,服务实体经济。一是深化财政预算领域改革。强化预算管理。优化整合财政支出,清理一般公共预算中以收定支事项。完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全面推行预算绩效管理。深化政府预决算公开。推进市对乡镇财政体制改革,适当调整基本支出保障标准;科学设置评价指标,健全年度工作考核机制。建立健全各类公共资源出让收益管理和监督制度体系。完善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切实防范和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二是完善政府投资体制。稳妥推行 PPP模式,谋划项目总投资 40 亿元以上。推动政府平台公司“一站式”转型改革,以恒新集团和工投公司为主,整合所有平台公司,逐步剥离政府性融资业务,转型为集团化、实体化、市场化经营的普通国有公司;突出市场化投融资与建设经营,做实资产和业务,实行股权多元化,推进董事会建设,聘请职业经理人,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市场 化激励约束机制和薪酬管理体系。加强产业基金实质运作,探索细化种子孵化基金、天使基金,支持企业创新创业。引进专业团队指导服务企业,积极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推进工投公司挂牌上市或与上市公司合作。三是推进金融改革创新。深化普惠金融、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消费金融体系建设。引进多形态金融机构,争取引进商业银行 2 家。鼓励金融机构下沉网点,新增网点 2 个、自助终端 2 个。优化金融产品结构,鼓励金融机构发挥特色创新产品,做优“税融通”,做强“助保贷”,助力实体经济发展。支持界首农商行增资扩股。实现专利权质押贷款 6000 万元,专利保险 80家。余额存贷比达 60%以上,新增存贷比达 75%以上。强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成功创建省级金融扶贫实验示范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组建金融监管局,发挥监管职能。坚持底线思维,加大“影子银行”监管力度,防控金融风险。(二)全面推进发展攻坚提升工业经济品牌美誉度。以“四区同创”为目标,开展工业经济和园区建设攻坚,成功创建国家级高新区、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一是发挥创新驱动发展主动力。新增创新平台 6 个,国家级、省级创新载体各 1 个,实现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平台全覆盖。筹设产业技术研究院、产业政策研究院。支持以企业为主体,主动对接国内外顶尖科研机构,推进产学研深度合作。新增院士工作站 2 个、博士后工作站 2 个,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 2 个,打造院士经济品牌。探索建设技术转移中心,促进科技成果本地转化。实现社会研发投入占比 2.3%以上。举办专利知识大赛,申请发明专利 1200 件以上、授权 100 件以上,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 10 件。获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县)。实现国家科技进步奖零突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 20 家,争取省科技进步奖 3 个、省重大科技专项 6 个、科技项目经费 5000万元。二是增强质量品牌核心竞争力。加快高新区基础设施、形象提升和商服配套工程 PPP 项目实施,完善园区综合承载功能,擦亮园区品牌。以产业为核心,围绕产业强链延链补链,重点实施新能源汽车电池、改性塑料深加工等项目,打造特色鲜明的高新产业集群,提升产业品牌。品牌化打造企业家沙龙活动,提炼、宣传好界首企业家精神,打造界首企业家群体品牌,构建企业家社会。围绕名企名品,实施质量品牌提升工程,新增中国驰名商标 1 件、国家质量标杆企业1 家、省著名商标 5 件、安徽名牌产品 2 个。三是提升企业服务关键吸引力。坚持“四问”工作法,积极研究国家宏观产业经济政策,超前精准对接上级政策,持续深化企业服务。积极争取“三重一创”政策支持,实现重大新兴产业专项零突破。强化资金保障,推动产业基金、高科基金实质运作。扶优扶强,支持企业扩大规模、引进项目、创新发展,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50 家、超亿元企业 10 家、挂牌上市企业 30 家。发动农业特色发展新引擎。以成功创建省级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市(县)为目标,开展农业特色发展攻坚,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引导发展由增量到提质转变,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支撑。一是突出品牌引领。围绕打造工作品牌,加大农产品监测力度,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树牢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品牌。认证“三品”企业8 家以上,认证有机农产品 2 个、绿色食品 12 个、无公害农产品 3 个。围绕打造产业品牌,突出马铃薯、彩叶树两大特色产业,打造标准化产业基地 2 个,新增特色高效农业基地5 万亩。围绕打造平台品牌,以邴集乡、泉阳镇、陶庙镇、大黄镇“三园一体”创建为先导,每乡镇培育一个现代农业示范区,推进全市域现代生态农业发展。实现农业产值增长3.5%以上。二是坚持创新突围。利用国家级农作物区域试验站平台,积极与知名农业院所、科研机构合作,推进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研发利用和技术集成创新;推广使用先进农业机械,推进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有效提升农业科技发展水平。鼓励农业龙头企业自主创新、合作创新,发展“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订单农业。促进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协同发展,培育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6 个,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整合要素支持发展农业服务业,开展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创新试 点,建设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一站式”服务中心。三是推进融合发展。加快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积极拓展农业新业态。延长特色产业链,大力推进马铃薯、瓜果蔬菜等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精深加工,实现加工产值 100 亿元以上。推进农业电子商务发展,实现农产品上线交易额增长 30%以上。加快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深度开发两湾湿地公园、大黄伏羲文化园等景区,做好农旅结合文章。创建省优秀旅游乡镇 1 个、省乡村旅游示范村 2 个、省研学旅行基地 1 个。开启第三产业追赶加速度。以补齐三产短板为目标,实施三产发展攻坚,实现服务业增加值占比 26.2%以上。一是以优质增量支撑追赶。推动服务业集聚发展,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实施商业综合体项目 2 个,引进大型购物中心 2 家以上。建设中原农产品批发市场,促进城乡商贸一体化发展。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 20 家,“个转企”60 家。围绕外贸回稳向好,发挥保税仓库平台作用,引进 2 家大型外贸企业,新增自营进出口企业 4 家。二是以优化供给带动追赶。提升生产性服务业质量,增强生活性服务业功能,促进结构优化升级。搭建电商云平台,助推传统企业电商化。建设中原数字物流港,推进物流降本增效。加快特色商业街区建设,发展“互联网+生活服务业”模式,实现生活服务专业化、订制化。三是以新兴业态引领追赶。探索新业态、新经济、新模式,育强新动能。深入推进科技服务业发展, 加速推动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跃升。支持发展医养融合、母婴护理、体育健身等健康服务产业,年内新增专业服务机构15 家以上。推进文旅融合,大力发展创意文化,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 12 亿元以上。(三)全面推进项目攻坚实施建设大会战。以新一轮“四城同创”为目标,深入推进“六个全市域”工程,开展城乡一体化建设“界首样板”攻坚。成功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市(县)、省园林城市、省卫生城市、省文明示范市(县)。一是推进特色城镇体系构建攻坚。完成“六个全市域”规划,实施空间规划,加速全市域路相通、水相连、林成网、慢道成景、乡村美丽、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打赢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构建城乡一体骨架体系,着力打造“中原水乡、生态福地”。以美丽乡村整市推进 PPP 项目为载体,投资 4.5 亿元,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以落实河长制推动全市域水系治理,做活全域水循环。深入实施“八个万亩”工程,建设全市域慢行绿道 20 公里,打造全市域森林园林,实现森林覆盖率 26%以上。建成省道干线公路 68 公里,硬化乡村道路 107 公里,实现全市域市、乡、村快速联通,搭建乡村振兴平台。实施全市域村庄整治,完成土地整治 5000 亩。成功创建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县)。二是推进城市品质提升攻坚。以颍南新区为主 战场,实施颍南带状公园、界临河等景观建设,基本完成高铁片区和颍南新型城镇化市政道路路网结构搭建。以公共建筑整体推进 PPP 项目为切入点,启动新城开发。以沙颍河两岸为主阵地,拆迁 250 万平方米,改造棚户区 11000 户,开工安置区 4 个,高标准建设沙颍河景观,升华城市灵魂。以打造西城精品街区为重点,新增绿地 260 万平方米,打造“第五空间”公厕 20 座,实施黑臭水体治理,打通断头路 2 条,建设立体停车场 5 个,精致提升老城。常态化推进精品工程,创建阜阳市工程质量标准化管理示范工程 10 个、安全标准化管理示范工地 7 个。大力推行绿色建筑。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 70 亿元。探索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全方位启动“智慧界首”建设,统一框架、平台、标准,分步实施。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加强住宅小区物业规范化管理。三是推进美丽乡村提标攻坚。打造体现规划品质、项目品质、建设品质、经济发展品质、群众生活品质的特色集镇和美丽乡村。坚持城乡等高对接,建设光武镇、泉阳镇两个城市副中心;将靳寨乡、大黄镇、田营镇、陶庙镇纳入城区规划建设,依托优势产业打造特色小(城)镇。砖集、顾集等乡镇全面对接临近县区、乡镇规划,扎实推进沿泉河经济示范带建设。统筹推进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治理“三大革命”,不断提升中心村承载能力,推动人口和产业集聚。坚持治理破题,加快“三治合一”破冰速度, 巩固并扩大乡风文明培树成果,不断丰富美丽乡村内涵。坚持凡空必园、凡水必净、凡林必景,努力拓展美丽乡村外延。打造开放新高地。以招商引资质量和项目转化率双提升为目标,开展招商引资项目攻坚。一是搭建“十位一体”新平台。提升对产业和企业战略定位的认知水平,以产业发展为核心,精准制定产业招商政策。打破部门分割,建立循环经济、营养健康等 10 个产业招商子平台,市级领导分别挂帅,合理配置招商资源,构建市级统筹、部门联动的协同招商、联合招商、全域招商新机制,确保“一个拳头、一体发力”。二是开拓招商引资新领域。积极发挥企业、协会影响力和联络作用,讲好界首发展故事,说清企业服务理念。探索委托招商、飞地招商新形式,拓展基金招商、“园中园”招商、产业链招商模式,提高驻外招商精准度,准确捕获信息,精准识别对接,提高签约率。建立招商引资项目评估机制,提高招商质量。三是锚定项目转化新目标。规范招商引资工作流程,明确项目落地责任主体,加强招商引资项目服务,提升招商项目转化率,确保招商引资到位资金 190 亿元以上。用好考核指挥棒。以提高项目质效为目标,以季度考核为抓手,强化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考核。一是明确路径抓考核。把握项目节点,意向项目抓谋划、谋划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竣工、竣工项目抓投产,成熟项目抓入库,确保压 茬推进、节奏不乱;树立目标导向抓考核,细化任务和项目安排,提高考核精准度;突出问题导向,持续完善项目工作机制,提升项目品质。二是传导压力抓考核。按照职责分工,分类开展考核,做到全面统筹推进。工作落实不力的,挂黄旗、亮相表态;“逢先必争”消极应付、贪污政策的,严惩不贷。三是激发潜力抓考核。完善红旗激励机制,加大奖励力度,进一步拓宽项目人才晋升渠道,做到季季有表彰、次次都兑现。完善攻坚补给链。以全面保障项目攻坚为目标,推进项目要素供给。围绕重点项目,成立项目攻坚“尖刀班”,加强项目工作组和项目管理员考核管理。实施项目第三方评估,提高项目谋划质量。编制项目年度计划,提前谋划要素保障。坚持规划领衔,加快项目规划编制审核,提高规划设计质量;坚持土地报批先行,报批土地 2500 亩,清理盘活闲置低效利用土地 1200 亩,保障项目用地需求;坚持资金筹措靠前,多方筹集项目建设资金 75 亿元以上;坚持环境保护优先,实施环境质量提升工程和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改革生态环境监管机制,保障项目建设环境容量;坚持政务服务优化,最大限度精简审批流程,做到能见文办理的不上会,能沟通办理的不行文。实施重点项目 225 个,总投资 737 亿元,完成投资 236 亿元。(四)全面推进民生攻坚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以省定贫困县“摘帽”为目标,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全面完成1.2 万人脱贫、16 个贫困村出列,贫困发生率降至 1.5%以下。一是抓牢“全面排查”抓手。深入开展“进访惠聚”活动,深化脱贫攻坚大排查,加强调查研究,增强帮扶措施、实施路径、帮扶项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二是盯紧“政策落实”关键。以群众乐于接受的形式,加强宣传,提升群众对政策的知晓率。改变扶持方式,调整低效产业。加大贫困村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促进贫困村集体经济上规模。推进“四带一自”,建立贫困户与经营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增收脱贫。三是夯实“真帮实扶”责任。建立健全帮扶工作成效考核奖惩机制,分类、分线压实帮扶责任,营造大扶贫格局。健全外部多元扶贫与内部自我脱贫的互动机制。四是突出“均衡发展”重点。统筹安排项目资金,实现资金效益最大化。注重示范引导,发掘自立自强、勤劳致富的典型事例,做好宣传示范,增强自力更生信心,树立主动脱贫意识,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坚持贫困村和非贫困村同步提升,促进乡村共建共享。倾力办好社会事业。以人民满意为目标,突出问题导向,找准问题症结,积极开展社会事业发展攻坚。一是推进教育事业发展攻坚。以优质均衡为目标,实施教育事业发展三年(2018—2020)提升计划。持续调整城乡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进颍南高中建设,启动实验学校南校区等 6 所学校建设。着力解决“择校热”“大班额”等突出问题。加强教师队伍引进交流工作,深化教师无校籍管理,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实行产教融合,促进职业教育与需求对接。规范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二是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攻坚。以深化信息化支撑下的医防融合改革为目标,实施卫生事业发展三年(2018—2020)提升计划,强化“三医联动”,逐步解决医疗卫生事业“疑难杂症”。持续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能力,医疗基础设施全面升级,推进市人民医院、中医院三级创建。完善医药供应保障新机制。强化医保基金预算管理,改革医保支付方式,落实“同病同价”,确保域内就诊率达 90%以上。争创省健康促进示范市(县)。三是推进文体事业发展攻坚。以创建全国文化先进市(县)为目标,加快“一园七馆四中心”等公共文体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积极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打造活动品牌。推进臧家公馆“国保”申报工作。织密扎牢保障网络。坚定不移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让发展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完善就业创业政策服务体系,新增就业 11000 人。全面落实“全民参保”工程,稳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持续深化留守儿童关爱保护行动,健全“四位一体”关爱保护体系。加快实施市康复养老服务 中心、东城森林公园健康养老社区、铁北片区及三个街道养老院项目。推进颍南、田营等 5 座城乡公益性公墓建设。深度聚焦治理创新。以创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市(县)为目标,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推进社会治理攻坚,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全面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大力开展法治教育。完善立体化数字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实施“雪亮工程”,扩大“平安六进”创建活动覆盖面,深化平安界首建设。固化十项信访维稳工作机制,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各类应急预案,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争创省级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市(县)。启动国家级双拥模范城创建。完成村(居)委会换届。实现村级基层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全覆盖。激活社区社会组织,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和能力提升。(五)全面推进作风攻坚践行初心之旨。把执政为民作为政府工作的第一追求。深入学习贯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政府系统“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化“进访惠聚”活动,带着真情走访,进一步凝聚发展共识,强化活动成果转化,切实解决问题。继续坚持问题导向、系统思维、“一线工作法”,统筹规划、项目、预算、政策四个核心领 域,有效改善干部结构性能力欠缺问题。深化“严转提促”,推进工作提神、提速、提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让群众在发展中感受到更多的自信和尊严,推动**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界首形成生动实践。履行法治之责。把依法行政作为政府工作的第一准则。坚持依法、民主、科学决策,落实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规定。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自觉接受市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党内纪律监督和国家监察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舆论监督。落实重大事项向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向政协通报制度。邀请公众代表列席市政府常务会议,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大数据平台建设,扩大政务公开范围,提升政府公信力。恪守廉政之要。把廉洁建设作为政府工作的第一保障。深化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严格落实“一岗双责”。严控“三公”经费。实行公共资源配置全程公开、全程监管。强力正风肃纪,扩大暗访和作风评议范围,以最严格问责推进作风整改。针对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等突出问题,采取过硬措施,坚决加以整治。严厉查处尸位素餐,清除懒政怠政生存空间,治“飘”止“滑”。加强基层各种微腐败问题源头防治。开展“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活动,强化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注重以案说法,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确保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各位代表!界首发展正处在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重要关口期,我们不能满足于欣赏半山腰的风景,要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志豪情。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以信心凝聚力量、以实干谱写华章,斗志昂扬,奋力迈进决胜全面小康新时代,踏上全面攻坚新征程,努力创造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新业绩!2018 年开鲁县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过去五年及 2017 年工作回顾县十五届人代会以来的五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的有力监督、县政协的大力支持下,县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历次全会、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守望相助,团结奋斗,开创了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崭新局面。这五年,我们抓住最基本的问题,扩总量、提质量,综合实力空前跨越。五年来,我们综合施策、精准发力,实现 了新常态下的新发展。全县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幅高于区、市平均水平,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分别较“十二五”初期增长 1.4 倍、1 倍,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高于50%,工业用电总量是“十二五”初期的 6.25 倍。工业园区晋升为自治区级园区,面积发展到 13 平方公里,入驻企业92 户。我县被确定为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玉米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县、红辣椒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国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入选全国首批“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开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与日俱增。这五年,我们把握最关键的问题,抓改革、促开放,发展活力充分激发。抓住“扩权强县”试点有利契机,统筹推进经济体制、社会体制、民主法治等各领域改革,发展活力进一步释放。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县本级行政许可事项压减 76%。全面推行“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各类市场主体达到 1.8 万户。深入推进“营改增”税收体制改革,累计为企业减负 1.3 亿元。组建全区首个县级不动产登记局。启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对外开放提质增效,主动融入全国、全区大局,五年累计签约项目 135 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 123 个,签约额1236 亿元。立项争资 82 亿元。这五年,我们紧扣最核心的问题,调结构、促转型,产业水平大幅提升。县域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三次 产业比由 2012 年的 24.0:44.9:31.1 调整为 21.4:43.2:35.4,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区域特色新型工业体系初步形成。累计实施重点工业项目 79 个,三大产业逐步形成并发挥集聚效应,产值占到全部工业总产值的67%。玉米生物科技产业,企业发展到13 家,产品由淀粉、酒精初中级加工向酸、糖、醇、胶、药等精深加工升级,总数达到 100 个,“开鲁老白干”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玉泰”牌玉米淀粉被评为自治区名牌产品。积极申请大用户直供电政策、引进热电联产项目、鼓励企业建设自备电厂,突破电、汽“瓶颈”制约,初步形成了区域“政策高地、成本洼地”效应,具备了打造全国玉米生物科技产业集群发展基地的条件。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产业,成功走出“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产业化发展之路,实现了产业发展与农牧民增收双赢,重点企业发展到 42 家,伊赛牛肉、洪泰农业、牧原生猪等投资超亿元产业化项目相继落户。新型能源产业,企业达到 11 家,率先在蒙东地区建成了百万千瓦风电基地、在全区实现风电制造整机配套本地系列化生产,累计生产风机 367 台、塔筒 521套、叶片 850 套,风电、光伏并网 123 万千瓦,牧光互补光伏项目成为产业发展新引领。开鲁-科尔沁 500 千伏风电输出通道建成,为能源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现代农牧业加快推进。五年来,累计争取农牧业资金 35.8 亿元,实施节水增粮、土地整治等项目 155 万亩,建设生态节水高产高效现代农业示范区 30 万亩,农业生产从大水漫灌实现了节水工程全覆盖。发放农机补贴资金 2.86 亿元,购置农机具1.74 万台(套),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超过90%。优化种植结构,粮食产量达到 30 亿斤,比 2012 年增加 2.2亿斤。以红干椒为主的特色经济作物达到 100 万亩。建成 2万亩玉米、1 万亩红干椒标准化生产基地并实现了质量可追溯。培育出“道德红”、“蒙椒”系列 10 余种红干椒自主种子品牌。农区畜牧业快速发展,占大农业比重提升到 36.8%,较 2012 年高出 5 个百分点。农村牧区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建成集服务、可视、云端为一体的农业科技信息平台,测土配方施肥、绿色防控等新技术大面积推广。发展家庭农场 47 家,组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 1139 个。服务业日益繁荣。综合物流园区、东蒙粮食物流园区、利牛铁路物流园区启动建设。辣椒酱、香瓜、葡萄、苹果梨、鸡心果等本地农副产品实现了网上销售,成功申报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麦新红色教育基地、红干椒展示馆、乡村旅游驿站等一批特色旅游项目投入使用。成功举办了纪念麦新、古榆文化、赛马节等系列文化旅游活动。引进各类金融及准金融机构 18 家,组建鲁丰实业投资有限公司。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 79 亿元和 66 亿元。这五年,我们盯牢最直观的问题,补短板、强支撑,城 乡面貌显著改观。完成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构建起全县规划体系整体框架。累计投资 16.9 亿元,开发房地产 120 万平方米,新建公租房 196 套,新城区、东关新区初具规模。总投资 1.7 亿元,建设中央公园,新建供热锅炉 2 座、换热站8 处,对 73 栋 25 万平方米老旧小区进行外墙保温改造。境内国道 303 线完成升级改造,省道 304 线全线通车,省道 208线完成工程总量的 80%。对东风镇、麦新镇实施整体改造,形成了以主城区为中心、特色镇为重点、交通干线为纽带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投资 45.7 亿元,高标准打造美丽乡村,改造危房 19075 户;建设通村水泥路 1092 公里,硬化村屯街巷 3036 公里,行政村通畅率由 46%提高到 100%;植树 230 万株,绿化村屯街路 4857 条;实施饮水安全工程 49处,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五年,我们聚焦最根本的问题,聚合力、惠民生,人民幸福指数节节攀升。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进展。贯彻落实新时期扶贫工作“四个切实”、“五个一批”、“六个精准”要求,全面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选派 1400 余名干部、150 家企业精准包联贫困户,落实了产业、金融、健康、教育、文化和社会保障等一系列精准扶贫措施。将城镇贫困人口同步纳入扶持范围,单独管理。五年来,整合扶贫资金 4.5 亿元,8024 户、24221 人实现脱贫。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城镇新增就业 8164 人,农牧民转移就业 39.5 万人次,引进高层次人 才 172 人,考录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552 人,安置退伍士兵、委培生和统配生 333 人。社会保障能力显著增强,五大险种参保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参保人数达到 36.4 万人。整合敬老院资源,建成中心敬老院、惠民社会福利中心,养老敬老从低水平分散供养发展到高标准集中供养、医养结合。优先发展教育,投资 5.4 亿元,新建、改造校舍 21.9 万平方米,实施职中、三中、特殊教育学校、黑龙坝中学等一批重点工程,37 所村级小学、28 所幼儿园投入使用,全县城乡教育教学环境全面改善,高考升学率连续 10 年居全市旗县同类学校之首。重视文化体育事业发展,文化健体中心投入使用,完成麦新纪念馆重新布展,实施无线数字地面覆盖、“村村响”应急广播工程,新建村级文化广场 169 个、农家书屋 97 个。优化城乡卫生医疗环境,启动公立医院改革,药品实现零差率销售。投资 1.48 亿元,新建中医院综合楼,改扩建基层卫生院 18 个,建成嘎查村标准化卫生室 262 个。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新建日处理 5 万吨污水处理厂及 3万吨中水回用工程,承天垃圾无害化处理厂、13 处镇级垃圾处理场和垃圾转运站投入使用,主城区 10 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全部取缔。健全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一批信访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农村牧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和信息化建设经验在全区推广。档案管理、双拥共建、人民防空、民族宗教、 安全生产、地震气象等工作全面加强,群团和涉老组织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这五年,我们抓住最本质的问题,转作风、提效能,政府服务能力更加凸显。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严格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四风”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整治,政府作风明显好转。大力精文减会,全面清理超标配车用房,完成公务用车改革,“三公”经费大幅下降。规范权力运行,完成权责清单等“七张清单”编制工作。完善事中事后监管,优化执法环境,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推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制审核制度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六五”普法全面完成,被评为“全国法治县创建活动先进单位”,“七五”普法顺利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成效显著。认真执行人大决议决定,落实县政府重大事项向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制度,坚持定期向政协通报制度。办结人大代表议案建议 535 件、政协委员提案 502 件。高度重视,认真办理人大议案,其中:关于提高城区饮用水质量的议案,累计投资 2200 万元,铺设自来水管道 13.8 千米,新建运行日处理 2.2 万吨除铁除锰净水厂,让居民喝上了放心水;关于加快城市道路及配套设施的议案,累计投资 2.32 亿元,新建、改造城区道路 32 条 44.5 公里,绿化道路 18 条 40 万平方米,高标准打造 2.7 公里景观大道;关于组建公交公司 的议案,投资 3607 万元,投放公交车 60 辆,运营线路 9 条,同步建设配套设施,公共交通状况明显改善;关于新建农机市场的议案,投资 1.2 亿元,建成了占地 118 亩的新型农机市场,可容纳农机交易大户 28 户,年规划交易大小农机 6万台(套),交易额 30 亿元以上;关于建设民俗文化博物馆的议案,已经完成高标准规划设计,拆迁区域签协议率达 80%以上。各位代表,2017 年是本届政府圆满收官之年。我们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凝心聚力破解发展难题,保持了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的良好态势。预计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32.96 亿元,增长 4.1%。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3.5%、3.0%和 6.0%。县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 3.64 亿元。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108.69 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 42 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27217 元、14277 元,同比分别增长 9%、10%。新型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全年实施重点工业项目 32个,新签约重点项目 22 个,签约额 185 亿元。“三大产业集群”不断发展壮大,支撑带动能力日益增强。玉王生物投资1.1 亿元的热电联产动力站项目,建成投产。黄河龙生物投资 3 亿元的年产 1000 吨维生素 B2 项目,投入生产。开药集团一期投资 10 亿元的 2000 吨强力霉素项目,正在设备安装。华曙生物二期总投资 10 亿元的 1 万吨土霉素碱项目,启动 建设。伊赛肉牛屠宰加工项目,主体完工,正在设备安装。牧原生猪投资 4.1 亿元的 80 万口生猪养殖项目加快建设,具备 42.5 万口生猪养殖规模,24 万吨饲料厂完成厂房基础施工。洪泰农业投资 4 亿元的 5 万头肉牛良种繁育育肥基地正在建设。总投资 14 亿元,新开工建设光伏发电项目 7 个、16 万千瓦,并网 8 万千瓦。普莱斯德一期年加工 5 万吨岩棉项目,当年建成投产。农牧业基础地位不断稳固。完善基础设施,在开鲁镇、小街基镇、辽河农场等地建设 5 个玉米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区,建成了黑龙坝葡萄、飞机场大棚蔬菜等 5 个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同时还打造了一批特色产业示范村,为优化产业结构、推进粮改经粮改饲,探索了出路。全县农作物总播面积 260万亩,调减玉米 50 万亩,种植红干椒 50 万亩、裸地蔬菜 12万亩。生态造林 7.14 万亩,果品经济林达到 10 万亩,建成了东风果品经济林示范区。加快推进畜牧业,新增肉牛 3.1万头、肉羊 10 万只、生猪 30 万口。健全服务体系,“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面积 90 万亩。组建各类农牧民专业合作社 35 个。现代服务业不断发展。综合物流园区建材城、汽贸城投入使用。扩建雨田农畜交易市场,年交易牛羊能力分别达到100 万头、200 万只。东蒙粮食物流园仓储能力达到 30 万吨,年可发送玉米 60 万吨。新建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入驻 电商企业 8 家,建设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 72 家,开鲁邻里、美村优品等本地电商发展势头迅猛。启动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及重点旅游项目详细规划编制工作,精心打造“红色历史教育基地、绿色生态观光基地、历史和民俗文化旅游基地”三大文化旅游品牌。新建东方红村万亩红干椒等观光旅游示范区。提升金融保障能力,扩大“小微池”、“助保贷”规模,协调小微企业贷款 46 亿元,扶持中小微企业 70 余家。完成信用联社改制农村商业银行工作。城乡环境不断优化。抢抓国家支持棚改的历史机遇,全面启动棚户区改造工程,完成南关核心片区 1220 亩土地、420 座房屋征收,发放补偿款 3.68 亿元。完成 7 个片区 68万平方米回迁房、5 个片区 25.7 万平方米商业区、13.9 万平方米滨水公园的规划、设计、土地挂牌等工作,具备开工条件。新增城区绿化面积 7.8 万平方米。编制完成各镇场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完成开鲁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理工程,东风镇污水管网、东来镇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完成土建工程。东风镇入选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开鲁镇被评为自治区级历史文化名镇。村屯环境综合管护做到了常态化。投资 4500 万元,改造“四好农村路”109 公里。投资1.67 亿元,改造农网线路 489 千米。民生和社会事业不断改善。全力以赴抓好脱贫攻坚工作,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加大扶持力度,发 放扶贫贷款 1727 户、7953 万元,落实托管代养和资产收益5757 户,户年均分红受益 4500 元,教育扶持 1202 人、576万元,大病救助 900 人、789 万元,2126 户、4494 名贫困人口纳入低保,人身意外及大病和家财保险全覆盖,安置就业500 人。完善了大数据云平台精准监管体系。开展了全县第三方模拟评估和扶贫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通过有效扶持,今年实现 8700 人脱贫。扩大创业就业,新增城镇就业 1550人,农牧民劳动力转移就业 7.6 万人次。特困供养和分散供养标准年人均提高 1000 元和 1700 元。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薄弱学校改造工作,投资 1.7 亿元,新建、改造校舍 3.6万平方米、体育场地 4.2 万平方米,为 39 所义务教育学校购进了教学仪器设备。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抓好县域内医共体建设,实施了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制度。围绕十九大召开、自治区成立 70 周年,开展系列文化活动。各位代表,五年砥砺前行,五年加速发展。这五年,我们既经历了产业转型、结构调整的艰辛,也收获了城乡巨变、民生提质的喜悦;既承受了经济下行、增速放缓的压力,也提振了科学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信心。五年来,我们所展现的精神面貌昂扬奋进,所付出的艰苦努力俯仰无愧,所取得的发展成就有目共睹。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依法监督、县政协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 向奋战在全县各条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离退休老同志,向关心支持开鲁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回顾过去五年,我们深切体会到,做好新时代政府工作,必须在以下五个方面继续保持和发扬:一是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对党绝对忠诚,严守政治规矩;二是必须坚持创新驱动,集聚创新要素,完善创新体系,加快动能转换,向创新要发展、要动力、要效益;三是必须坚持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环保安全生产理念,坚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消耗上限;四是必须强化问题导向,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抓住用好机遇,勇于担当尽责,着力在破解难题中谋求发展;五是必须持续改善民生,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公共服务,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不断回应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新期待。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一是思想解放程度还不够,先行先试的勇气不足,在转变职能、提高效能上还要下更大功夫;二是综合实力还不够强,产业结构不够优化,新兴服务业发展不快,全社会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释放;三是资源和环境约束趋紧,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任务日益紧迫。对这些问题,我们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迎难而上、毫不懈怠,切实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政府工作安排今后五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第一个“百年梦想”的决胜期,是高标准完成“十三五”规划的冲刺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历史交汇期,更是开鲁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新一届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决策部署,深入落实县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向实现现代化迈进为总目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努力开创县域经济发展新局面,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新开鲁而努力奋斗。主要奋斗目标是:按照县委的安排部署,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实现区级贫困县摘帽;顺利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圆满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指标,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一)深化改革开放,实施创新驱动,增创跨越发展新优势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系统推进行政审批、财税金融、教育卫生、农村牧区等各领域改革,以改革的新成效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始终把创新摆在发展的核心位置,推崇“工匠”精神,使创新 驱动逐步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深化校企校地合作,推进成果转化与生产需求对接,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企业,每年至少实施 3 个投资亿元以上的技改项目。加大玉米生物科技攻关,研发最新最优菌种。加强红干椒、牛、羊新品种研究,提升在国内同行业的市场“话语权”。制定最优惠的政策,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推动项目、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加速集聚。瞄准行业前沿,加强对经济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地区合作与开放,借船出海、借力发展,让更多具备高新技术、高附加值、高产出率和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五年内,力争新签约项目 100 个,到位资金 375 亿元。争取上级各类资金 90 亿元以上。(二)加快产业发展,做强实体经济,培育转型升级新动能深入推进工业强县战略。集聚主导产业,促进产业向绿色、高端、集约、高效方向转变。玉米生物科技产业,突出全株全产业链发展,打造淀粉、发酵制品、乙醇、医药化工等相对成型的系列循环经济链,提高玉米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水平,全面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全力解决供电、供汽、污水处理、中水回用和地下水源补给等产业发展支撑问题。到 2022 年,玉米生物科技企业发展到 20 家以上,年加工转化玉米 300 万吨,产值突破 500 亿元,建成全国具有 知名度的玉米生物科技产业基地。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产业,立足丰富的农牧业资源,在巩固完善现有加工企业的同时,推动产业向绿色、安全和品牌化方向发展。加大行业领军企业引进,加快构建辣椒产销联合体,提高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水平,让“红映开鲁、辣香天下”的红干椒品牌更加响亮,让“红干椒之都”的美誉更加厚重。肉牛、肉羊、生猪精深加工产业要着力打造集饲草种储、种源扩繁、疫病防治、规模养殖、精深加工、市场交易、质量追溯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到 2022 年,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 50 家以上,产值突破 50 亿元,打造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新型能源产业,坚持风电、光电、生物质发电有机结合,鼓励沼气发电、秸秆发电等生物质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到 2022 年,累计风电并网 200 万千瓦、光伏并网 100 万千瓦,产值突破 34 亿元。加强工业园区建设,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打造高端生物医药产业园区,争创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重点循环经济园区。加快企业上市步伐,到 2022 年,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 3-5家。深入推进农业提质增效工程。继续优化调整农牧业结构,采取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等多种措施,建设高效节水工程200 万亩。实施“良种工程”,积极推广红干椒、玉米新品种,打响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知名农产品品牌。加快农畜产品质量 标准体系、追溯体系建设,实现农畜产品从农田牧场到餐桌全过程溯源管理,到 2022 年,“三品一标”认证数量达到 20个,生产基地面积达到 180 万亩。全县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 95%以上。实施“增牛稳羊扩猪禽”发展战略,到 2022 年,牧业年度家畜存栏 500 万头(只)。提升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层次,探索“互联网+现代物流业”发展模式,打通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消费各个环节,推动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效对接。围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完善土地“三权”分置制度,推动经营权流转,促进规模化发展。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到 2022 年,全县新增龙头企业 25 家、示范合作社 80家、家庭农场 60 家。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服务业。增强生产性服务业配套能力,提高生活性服务业整体质量。到 2022 年,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提高到 39.3%以上,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8%以上。整合公路、铁路、航空、网络等有效资源,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建设布局合理、便捷高效、安全有序的现代物流体系,完成综合物流园区建设,打造县域商贸集散中心、日用百货物流中心、工业物流中心、冷链物流中心,把我县建设成为蒙东物流链条上的重要节点。依托红干椒市场和冷链物流中心,建设发展辣椒期货市场。积极发展电子 商务业,完善农村牧区电商网络平台,依托平台抓好冷链物流加工、包装、配送,提高农产品快速送达能力,解决好农产品进城“最后一公里”问题,到 2022 年,村级标准电子商务服务站实现全覆盖,网上交易额突破 10 亿元。加快发展会展业,围绕玉米生物、绿色农畜产品、红干椒、新型能源等主导产业,办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会展。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四季旅游,实施“旅游+”发展战略,促进旅游与其它各业融合发展,着力构建以温泉度假养生、文化旅游、乡村休闲、户外运动为主的旅游体系,到 2022 年,打造 10个县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全力提升金融支撑能力,银行业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保持 10%增速。引导融资担保公司规范运营,年融资 1 亿元以上。引进和组建各类金融机构,农村服务网点实现全覆盖。(三)强化城乡统筹,注重协调联动,塑造城市发展新品质按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抓好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完善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功能,打造现代化宜居宜业新城。按照高绿化、低密度、人车分流、商住分离的原则,全面实施棚户区改造工程,高标准的住宅小区、商业区、公园绿地、公共服务设施等全部建成,实现新老城区完美连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善城市功能,启动老城区控制性详规,提升城市品位,让城市 更美丽、居住更舒适,建成区面积达到 16 平方公里。统筹推进城市配套管网建设。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 35.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10.5 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达到 18 平方米。集中供热率达到 100%,燃气普及率达到 90%。新建供水厂 1座,配套新建供水主管网 32 公里。完成城区公厕改造。强化城市信息网络建设,打造智慧县城。启动重点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各镇场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城乡垃圾、污水一体化处理。推动农村牧区厕所标准化建设。健全公共基础设施,建成通用机场,建设开库高速路,筹建开鲁-东来铁路物流内陆港项目,新建城区高标准道路 25.5 公里,启动通村水泥路升级改造工程。(四)坚持共建共享,努力改善民生,顺应人民群众新期盼坚持大扶贫格局,举全县之力,汇全民之智,坚持工作向脱贫攻坚聚焦、资源向脱贫攻坚聚集、力量向脱贫攻坚聚合。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巩固精准脱贫成果,有效防止返贫现象,确保区级贫困县“脱贫摘帽”。同时,全力抓好城区贫困人口脱贫工作,在小康路上不让一人掉队。认真做好创业就业工作,年均新增城镇就业 1500 人以上,农牧民工转移就业 7 万人以上。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持续提高养老、医保、低保和五保标准,形成多层次、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和救助体系。统筹教育、卫 生资源,按照“做优县级学校、医院,做强镇级学校、卫生院,抓好村级学前教育、卫生室”理念,满足就近就学就医需求,坚持重心下移,在人员配备、项目争取、人才引进方面向基层倾斜,最大限度减轻家庭负担。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度挖掘麦新红色文化资源,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建立遍布城乡、面向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食品药品安全和信访维稳工作,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使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五)突出绿色发展,狠抓环境治理,构建美丽开鲁新色彩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执行最严格的生态文明建设考核评价、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等制度,提高环境监管能力,认真治理环境突出问题。严守耕地、基本草原、林地等生态红线,推进多规合一,坚持“一张图”管理。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并举,造、管并重,五年内造林 100 万亩,其中林果面积达到 30 万亩,打造生态林果大县。建设人工草地 20 万亩。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全面落实“河长制”,抓好境内“引绰济辽”输水工程建设。推进生态镇村创建,到 2022 年,市级生态村数量达到 60%以上。 (六)全面从严治政,加强自身建设,开创政府工作新局面按照为民、务实、清廉要求,秉承创新实干理念,高标准、创造性开展工作,扎扎实实做好政府每一项工作。坚持党的领导,坚决服从县委正确领导,坚持主动作为、主动担当,发扬“钉钉子”精神,认真抓好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推行重点工作项目化管理,把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事,落实到人,落实到具体措施,落实到时间节点,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严格依法行政。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进一步完善决策机制,健全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风险评估、责任追究等制度。主动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认真落实政府重大决策出台前向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制度,全力做好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工作,进一步提高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水平。自觉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实施好政府工作协商计划,广泛听取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建议,认真办理委员提案。提升行政效能。坚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切实做好权力“减法”和服务“加法”,减少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限、提高审批效率,创建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加强政府绩效管理,对重大决策部署、重点工作跟踪督导问效,坚决整治庸政懒政怠政行为,提升 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深化廉政建设,认真履行“一岗双责”责任制,不折不扣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严控“三公”经费,严格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构筑“不能腐、不敢腐、不想腐”的制度防线,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务环境。三、2018 年工作安排2018 年,是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攻坚之年,做好全年的工作至关重要。主要奋斗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6%,500 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 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8%。围绕上述目标,我们要重点做好七方面工作。(一)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全面提升经济发展活力坚持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敢于先行先试,敢于开拓进取,实现改革与开放互促共进,不断谋求发展新突破。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深入贯彻落实“开放转型”战略,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丰富产业链、完善产业链。以“三大产业”、新兴产业为主攻方向,积极开展专业招商、链式招商、联合招商。力争年内亿元以上项目落地 12 个,到位 资金 80 亿元。争取上级各类资金 18 亿元以上。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延伸产业链,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产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打造引智引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依托玉王生物、黄河龙生物、华曙制药、开药集团研发中心和昶辉生物院士工作站,推进产学研合作,鼓励企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提升传统工艺,培育创新创业基地。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建立人才引进、激励、保障机制,集聚高端创新人才,注重培养本土行业领军人才。优化投资服务环境。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降低企业融资门槛。全面清理和规范审批、收费等项目,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服务到位,为项目提供全方位、一条龙服务,打造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完善县级政策措施,对重点企业、项目做到一名县处级领导包联、一个部门推进、一个专人服务的“三个一”制度,提振实体企业发展信心。优化对中小微企业的公共服务,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宽松的发展环境。(二)坚定不移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全面提升新型工业化水平加快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强实体、兴产业,提品质、增效益。年内,培育新产业链 2 个,工业经济增长 6%以上,实施亿元以上项目 10 个,新增规模企业 2 户,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40 亿元。持续做大“三大产业集群”。坚持做精主业与做强辅业并重,形成干强枝繁叶茂的产业发展新格局。玉米生物科技产业。支持开药集团、华曙生物、玉王生物等与国内外行业领军企业进行上下游项目对接,推进产业深度融合,实现产品向精深加工、循环经济发展。推动华北制药集团 3 万吨维生素 C、大成药业原料药建设,确保开药一期、华曙二期等项目投产,推动产业由医药中间体向片剂针剂、食品保健品转变,提高产品附加值。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产业。重点抓好龙头企业建设,推进伊赛肉牛屠宰加工、饲料厂和昶辉甜菊糖深加工等项目建设,争取早日投产运营。推动牧原生猪养殖、洪泰肉牛良种繁育项目建设,完成养殖场、牛舍等基础设施。建设雨田农畜交易市场电子交易平台,促进全县肉牛产业向大市场、大加工、大养殖、大繁育方向发展。加大红干椒知名加工企业引进,做强红干椒产业链。新型能源产业。准确把握国家新能源政策导向,适时调整建设规模,推动产业上水平。突出抓好朝日、华太、九日和普阳等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力争年内并网发电。普莱斯德二期 10 万吨岩棉、连云生物 5 万千瓦沼气发电等项目开工建设,年内投产。打造高品质园区。完善配套园区产业发展要素,力争功能全、服务优、成本低。引进规划建设园区热电联产项目, 新建 66 千伏园区变电站,解决企业用电、用汽问题,打造企业电力、蒸汽低成本洼地。完成园区 5 万吨污水处理厂续建、道路地下管网配套及附属工程。筹建园区大型公共货场,解决企业生产资料、产品运输问题,打造自治区级重点工业园区。(三)坚定不移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提升现代农牧业层次建立健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发展现代农牧业,促进农牧民增收。夯实农牧业基础。实施农业高效节水项目 70 万亩,集中建设林果经济、红干椒、新品种培育等 8 个高效节水项目区。抓好防洪等水利工程建设,实施新开河、西拉木伦河治理工程。积极争取国家农机补贴资金,重点向各类合作社倾斜,推动农业标准化生产,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投资 2.06亿元,实施农网改造工程,新建 66 千伏变电站 1 座、改扩建 2 座,架设 10 千伏以下线路 279 千米、低压线路 248 千米,基本解决农业用电高峰期拉闸限电问题。优化农牧业结构。坚持为养而种、为加而种、为市场需求而种的理念,全县农作物总播面积控制在 260 万亩,其中玉米 140 万亩,红干椒等其它特色经济作物 120 万亩。鼓励甜叶菊、中草药由订单式种植向引进加工企业、实现龙头引领转变,扩规增效。推进肉牛、肉羊、生猪标准化生产,突 出抓好肉牛规模化、全产业链发展,新建棚舍 20 万平方米、窖池 15 万立方米,建设 1 万只肉羊、3 万口生猪标准化示范基地,新增肉牛 10 万头、肉羊 20 万只、生猪 30 万口。继续推广普及“三化两贮”技术,发展青贮、人工牧草种植,秸秆转化利用率达到 90%以上。强化农畜产品质量监管,“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面积达到 110 万亩。发展订单式、产业融合式特色农牧业,推进“互联网+”、“生态+”现代农牧业,注入智慧农牧业、信息农牧业元素,提升农牧业生态、健康价值。健全农牧业服务体系。推进农牧业科技信息服务全覆盖,建设玉米和红干椒区域标准化服务、推广平台,探索建立农牧业发展可溯源全方位服务体系。全面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服务体系,全年流转土地 50 万亩,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启动运营。组建各类农牧民专业合作社 35 个,规范镇级基层供销社 2 家。统筹做好牲畜养殖、标准化种植、节水技术应用、农机安全生产等实用技术培训。抓好防汛抗旱工作,做好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发布。(四)坚定不移推进城乡一体化,全面提升宜居宜业新环境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构筑以县城为中心、特色小镇为节点、美丽乡村为基础、交通干线为主 轴的新型城镇化体系。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工程,2018 年计划投资 19 亿元,完成一期 3300 套棚改工程,启动二期 5600 套棚改工程各项前期工作,做好棚户区各项配套工程。新建 1.97 万平方米红色传承民俗文化街区,全力推进民俗文化博物馆建设。实施城市西出口道路拓宽工程。启动二水厂水源地保护区内森林公园建设。抓好“自治区级卫生县城”和“自治区级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全面实施城市旱厕改水厕工程。抓住东风镇列入国家级特色小镇契机,全面做好镇区规划指导,完善红干椒市场和商业街建设,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辣椒特色小镇。推进小街基镇、东来镇垃圾填埋场和小街基镇污水处理工程。省道 208 线全线通车,明仁大桥、三义井-他拉干扶贫公路力争通车。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健全卫生和基础设施综合管护长效机制,巩固美丽乡村建设成果。(五)坚定不移推进经济转型,全面提升现代服务业品质着眼优化结构、提升水平,构建与现代产业、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产业体系,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突出抓好商贸物流业。加强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完成综合物流园区游泳馆、影院、美食街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市场化运作,规划建设冷链物流园区。启动建设二 手车交易市场、中心农贸市场。巩固提高“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成果,完善电子商务三级物流体系,建设村级标准化服务站点 170 个以上。深入实施电商品牌战略,提高开鲁红辣椒、“东乡飘”香瓜、“茉莉香”葡萄等品牌产品网上交易额。推动电子商务企业与农村牧区邮政公司、“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交通运输等既有网络和优势资源对接,构建农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的双向流通体系。不断壮大文化旅游产业。围绕“旅游+”发展战略,主动对接通辽市“对内微循环、对外大连通”旅游规划,完善县域旅游整体规划、重点项目规划。挖掘地方特色资源优势,打造红色旅游、乡村旅游、文化旅游三条轴线,继续办好古榆文化、赛马节等系列活动,完成麦新烈士陵园纪念馆布展、县博物馆重新布展。积极招商引资,力争启动温泉开发建设。完善旅游景点基础设施,积极创建自治区星级农家乐。加快发展文化、会展、社区、家政服务等新兴业态。全面提升金融服务保障能力。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积极落实“去杠杆”调控任务。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开展“两权”抵押贷款工作,力争贷款规模 1 亿元以上。协调引进内蒙古银行。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鼓励有实力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上市。加强政银企对接,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六)坚定不移推进民生福祉,全面提升开鲁幸福指数 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强化镇场主体责任、嘎查村直接责任、干部包扶责任,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整合资金 3.2亿元用于扶贫,齐心协力推动精准扶贫措施落地见效。突出抓好产业扶贫,实现建档立卡户无息扶贫贷款全覆盖。加大健康扶贫力度,贫困户只需承担住院和门诊特慢病治疗合规医药费用的 3%,因病致贫、返贫得到有效解决。拓宽教育扶贫范围,将贫困家庭在校就读的硕士生、博士生纳入补贴范围。设立精准扶贫“爱心超市”,实行贫困户自身脱贫积分制,通过积分购物,鼓励贫困户自立自强。对因病、因灾或意外事故造成致贫、返贫倾向的农牧户,进行有效帮扶。2018年,确保现行标准下我县农村牧区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抓好创业就业工作,创建 1-2 处创业孵化基地,落实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政策,推动农牧民工转移就业。推进医疗养老保险工作,落实好全国联网和跨省异地住院直接结算工作。落实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政策,提高医疗、养老保障水平。优先发展教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自治区验收和国家认定。投资 1442 万元,建设 4 所镇级中心校教师周转宿舍、4 所镇级学校运动场配套设施。抓好开鲁职中自治区级示范校创建工作。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有计划补录专业教师,强化师德师风,选派骨干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支教。全面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推进县域内医共体 建设。投资 5906 万元,完成蒙医院和大榆树、东风、小街基 3 所卫生院业务综合楼项目建设。开展文化“三送”、“六进”活动,以麦新文化艺术节和古榆文化周等群众文化活动品牌为基础,积极组织开展好系列文化活动。加强社会治理创新。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事故必须处理”的理念,从严从实抓好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加大各领域安全生产监管和执法力度,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完善装备、充实力量、加大执法,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扩建小食品加工园区,加强城镇食品加工作坊的清理,力争做到应进必进。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打击和惩治“黄赌毒、黑拐骗”等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坚持依法分类处理信访问题,构建访调对接新机制,推进阳光信访、责任信访和法治信访。探索启动城市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七)坚定不移推进绿色发展,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的绿色发展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扎实推进生态工程建设。以经济林建设为重点,围绕国道 303 线和开八公路沿线,全年造林 40 万亩,其中发展果 品经济林 7 万亩。加强苗木基地建设,在国有林场发展自育苗木基地 2100 亩。完成 268 个村屯绿化补植补造。落实好基本草原划定和草原确权承包工作。强化生态执法能力建设,坚决制止“三滥”行为,维护好自然生态。强化生态环境治理。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等突出环境问题,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实施最严格水资源、水环境监管制度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固体废弃物、污泥、垃圾综合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综合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严厉打击企业违法排污行为,建立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重罚等制度,推进工业污染源全部达标排放。各位代表!开鲁这一方热土,正焕发出蓬勃发展的生机与活力。开鲁广大干部群众,正迸发出奋发向上的干劲与激情。开鲁走过了拼搏发展的五年,今天又站在了全新发展的起点,重塑辉煌,再铸伟业,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我们将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昂扬进取的精神状态,以只争朝夕的豪迈干劲,以众志成城的强大合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努力奋斗! 2018 年阳新县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17 年工作回顾2017 年是我县万众一心、负重赶超的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团结和依靠全县人民,紧紧围绕“如期脱贫、全面小康”奋斗目标,坚持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深入推进思想解放大讨论和项目大比武,全县经济社会保持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发展态势。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222 亿元,同比增长8.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81 亿元,增长 15%;财政总收入 21 亿元,增长 11%;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15 亿元,增长 8.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0 亿元,增长12%;外贸出口总额2.4 亿美元,增长19.5%。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3987 元,增长 9.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0925 元,增长 8.7%。——经济发展态势持续向好。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实施《工业强县赶超发展三年攻坚行动计划》,扎实开展“百名干部进百企”活动,以兼并重组、技术改造等 方式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实施 500 万元以上技改项目 40 个,盘活亿利碳素、鹏富矿业等一批企业,奥莱斯工程轮胎、腾升科技扩产等重点技改项目纳入省级项目库。鼓励企业参与电力直接交易,帮助远大富驰等 4 家企业年节省成本 1100万元。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7 家。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挂牌运行,农村土地确权工作通过省级验收。新增耕地流转13.8 万亩。划定永久基本农田 69.1 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3.8 万亩。入列全国放心粮油供应示范县试点。修编完成黄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阳新核心区《总体规划》和《农产品加工区控制性规划》,成立农业科技园区投资公司,三溪河口大桥等 12 个项目顺利建成。祥云食品、禾田食品投产运营。军垦杂柑、雷姐金桔和荆头山猕猴桃等 6 个农产品荣获第十四届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金奖。阳新屯鸟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新增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3 家、全国农机专业合作示范社 1 家,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超出全省平均水平。新发展家庭农场 33 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15 家。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有望年底摘牌。大力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白沙、陶港环父子山绿道以及木港宋山步道等旅游项目快速推进。七峰山林场被评为“中国森林体验基地”。三溪口乡博园获评国家 3A 级旅游景区。举办太子荆楚露营大会、金海白茶文化旅游节、大王父子山美丽乡村花海旅游节等系列活动。万洋国际摩尔城等城市综合体即将投 入运营。成功入选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新增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 12 家。设立资本市场发展基金 5000 万元,大力支持企业上市,46 家农业科技企业在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成功挂牌,7 家企业被列入省“金种子”“银种子”计划。发挥“助农贷”等风险补偿基金效应,共为中小微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放贷款 41.9 亿元,增长 14.5%。金融机构年末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 16.7%和 29.8%,贷存比较年初提高 4.95 个百分点。荣获全省最佳金融信用县。——项目攻坚行动成效显著。争取中央和省预算内项目32 个、资金 2.07 亿元,续建、策划、新开工等各类项目进度超额完成市定目标任务。招商引资颇有成效,新签约重点项目 50 个,计划总投资 350 亿元。新注册重点项目 35 个。新开工重点项目 30 个。新投产重点项目 18 个。新批外资企业 1 家。三大工业主战场发展水平持续提升。新港近洋国际直航暨固定始发班轮航线开通,山南铁路新港货运支线建成运营,多式联运铁水正式贯通,获批全国多式联运示范港区。棋盘洲长江大桥、武穴长江大桥及连接线等一批重大项目加速推进,总投资 50 亿元的宝钢一期即将建成投产,总投资45 亿元的新港现代物流工业园开工建设。县经济开发区中小企业孵化园建设稳步推进,环城北路等基础设施项目建成投入使用,西商农产品(冷链)物流园、宏光新能源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华宸门窗、洪氏鞋业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入 园企业过百家。滨江工业园道路、管网建设进一步完善,远大生命科技园、华新水泥绿色建材产业园等重大项目顺利落户。——城乡协调发展有序推进。编制完成《阳新县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等城乡总体规划 13 项。启动实施城区基础设施项目 47 个,当年完成实物工程量 15 亿元。城东新区“三馆一中心”、人武部新营区等重点工程主体基本完工,卫生城、中医院城东新院区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老城区东坡路等路段升级、桃花泉路等路段刷黑、熊家垴等社区背街小巷改造全面完成。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主线贯通。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县城。枫林被评为全国文明镇。富池港下村被评为湖北旅游名村和全国文明村,黄颡口太平村入列全国保障基本示范村,排市后坑村、木港金河村等 4 个村入选全省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试点村,枫林坳上村、龙港金坪村被评为全省村级集体经济进步村。阚家塘古民居修复工程基本完成。依法拆除违章建筑 6 万平方米。交通建设完成投资 7.7亿元,武九客专阳新段、黄阳一级路、兴富一级路等重点工程建成通车,沿江一级路、武阳一级路二期等重大项目加速推进。新建和改造通村公路 203 公里。水利建设完成投资 2.7亿元,重点实施海口江堤整治、富水干流治理等八大工程。科学应对洪涝灾害,实现了安全度汛。改造升级镇村自来水厂 23 座,解决农村安全饮水 14 万人。城乡电网建设完成投 资 2.7 亿元,新建和改造 10 千伏线路 419.6 公里、低压线路 645.1 公里。继续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新批建设用地 1452.3 亩。县城投、房投、交投、农投、中小企业担保公司等投融资平台进一步做大做实。成功发行城投债10 亿元,累计完成融资 40.6 亿元。——环境突出问题整治有力。铁腕推进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33 项整改任务完成 32 项,网湖水质治理正按时序加快推进。强力实施“绿盾 2017”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保护区内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关停搬迁禁养区、限养区畜禽养殖场 68 家。拆除湖泊珍珠养殖 5730 亩、富水水库网箱养殖 15 万平方米、富河迷魂阵386 处。整治白沙梁公铺报废汽车回收拆解点。持续开展“五城同创”“绿满富川”等行动。新增造林绿化面积 10.2 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 0.62 个百分点。王英获批国家级卫生镇,富池、白沙、浮屠获批省级卫生镇,三溪获批省级森林城镇,枫林、城东新区获批省级生态镇,76 个村获批省级生态村。加快推进“五水共治”,全面推行河湖长制。镇区污水处理厂建设全面启动,新港(物流)工业园、县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建成投入使用。沿江重化工及造纸行业企业专项整治深入开展。富河流域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工程当年完成投资7.6 亿元,宝塔湖隔堤整险加固、牧羊河近期治理等一批工程快速推进。实施减排项目 32 个,整治重点工业污染源企 业 22 家。大力开展工业烟粉尘治理、大气污染防治等 5 个专项行动,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逐年增加。——精准扶贫质效明显提升。始终坚持全局导向、目标导向、考核导向、问题导向、责任导向,紧紧围绕中央、省精准扶贫考核指标体系,制定《精准脱贫三年规划》《三年产业扶贫规划》,建立精准扶贫指挥部“1+8”工作机制,实现全县 98 个重点贫困村、319 个插花贫困村扶贫工作队全覆盖。认真梳理归纳各级检查督察反馈问题,扎实开展“三查三访”工作,努力以问题全面整改促进精准扶贫质效提升。整合财政资金 6.05 亿元用于精准扶贫,帮扶政策实现全覆盖。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光伏、旅游、生态、电商和金融扶贫,实施产业项目 491 个,80 个光伏电站顺利并网。强力推进“扶贫贷”,新增扶贫贷款 3.07 亿元,带动贫困户 5106户。实施整村推进扶贫重点村 34 个。稳步推进库区移民避险解困国家试点项目,帮助 1545 户贫困移民喜建新居。顺利完成 1378 户易地扶贫搬迁年度任务。全县 18 个重点贫困村预出列,19035 人预脱贫,贫困发生率由13.3%下降到5.1%。——社会民生事业大幅改善。全县财政用于民生社会事业支出 40.5 亿元。城镇新增就业 9215 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4 万人,扶持创业 1308 人,带动就业 3924 人。获批全国第三批结合新型城镇化开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全年发放各项社保待遇 22.5 亿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 保险改革基本完成。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 95%和 97%。为 10513 位老人发放高龄津贴 422 万元。发放残疾人补贴 1539 万元。城区学校布局调整稳步推进。教育城如期开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国家检查验收。继续实施“全面改薄”工程,新建校舍、综合楼等 267 栋。获批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老年大学落成启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现全覆盖。投入资金 686 万元,建设标准化村卫生室 69 家。完成血吸虫病综合治理年度工作任务。实施市级以上科技项目 62 项。阳新通青年创业公社、父子孙网络公司被认定为省级科技孵化器。采茶戏《龙港秋夜》入选省地方戏曲艺术节巡回展演剧目。“阳新贤媳”乐琴被评为荆楚楷模。实施棚户区改造 3210 套。全面推进“七五”普法,切实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参加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出庭应诉成为常态,荣获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县。深化“平安阳新”建设,新增城区视频探头 3300 个,成功举办富水水库反暴恐实战演习,合力侦破“藏宝网”特大网络传销案,连续 12 年实现命案全破,有望获批全省“平安县”。开展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 17 个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行动,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国防动员、双拥优抚、食品药品安全、老龄、妇女儿童、民族宗教、工会、青年、残联、科协、侨联、档案、统计、物价、粮食、人防、供销、气象、邮政等各项工作都取得新成绩。 ——行政服务效能不断优化。积极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广泛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纠正“四风”。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清理资金 724.5 万元。积极运用大数据对精准扶贫政策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问责 173 人。制定公开县镇两级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深化“放管服”改革,取消行政审批项目 4 项。深入推进“多证合一”“先照后证”等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新登记市场主体 8805 户,增长 39.8%。新增注册商标 270 件,增长 13%。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能,加强政策落实、民生保障、资源环境等重点领域审计监督,审减资金 2.48亿元,审减率 8.6%。公共资源交易额 31.9 亿元,节减财政资金 2.9 亿元,节资率 8.3%。依法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共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 349 件。政府十件实事共涉及25 个子项,除马蹄湖公园、城区垃圾中转站因规划变更和选址调整没有及时实施外,其余 23 项均已圆满完成年度任务。历经风风雨雨,我们始终坚定如初。过去一年,我们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多管齐下促发展;我们悉心破解资金短缺难题,矢志不渝建家园;我们全盘接受环境突出问题清单,凝心聚力强整治;我们勇敢正视精准扶贫工作落后局面,万众一心抓整改;我们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尽力而为惠民生; 我们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优化服务提效能。尽管还有很多欠缺和不足,但广大党员干部用强烈的责任担当和顽强的意志品质,推动了经济的持续发展,改变了被动工作局面,赢得了组织的认可、群众的信任,为阳新脱贫摘帽、全面小康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县打下了坚实基础。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饱含了各位代表和委员的智慧与力量,凝聚了全县干部群众的心血与汗水。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阳新精准扶贫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仍存在一些需要认真面对、着力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精准脱贫仍有不少短板。基层扶贫领域腐败问题没有完全杜绝,少数驻村工作队员和结对帮扶工作人员责任心有待提升,扶贫产业发展任重道远,贫困户自我脱贫动力没有完全激发。二是经济发展质效有待提高。主导产业特色不明,龙头企业支撑带动作用不够,产品市场竞争力不足,实体经济发展困难,县域经济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三是“四化同步”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客观存在。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工业基础薄弱,城镇化率远低于全省全国平 均水平,信息化产业体系不够完善,“四化融合”“同步发展”局面尚未全面形成。四是服务意识仍需加强。部分干部大局观不强、思想解放不够、宗旨意识不牢,遇事推诿和部门利益至上、不愿担当等现象依然存在。对于这些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予以解决。二、2018 年工作安排2018 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 周年,也是我县决胜精准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我们一定严格按照中共阳新县第十四届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提出的“六个必须深刻领会”和实现“六个新突破”要求,科学把握阳新当前所处历史方位,立足阳新发展实际,以迎接新时代、拥抱新时代和引领新时代的豪迈激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推动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彰显阳新作为、体现阳新担当。根据中共阳新县第十四届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部署,今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坚决打赢精准脱贫、实体经济强筋壮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乡村振兴、生态建设、 平安阳新建设六大攻坚战为切入点和着力点,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奋力开启新时代全面小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县新征程。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8%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2%左右,财政总收入增长 11%左右,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 9%左右,外贸出口增长 12%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2%左右,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增长 9%左右。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一)决胜精准脱贫,迈出全面小康新步伐。按照“人脱贫、村出列、县摘帽”要求,全面吹响 2018 年决胜脱贫摘帽攻坚战冲锋号角,坚决以“贫困不除愧对历史,群众不富寝食难安”的强烈使命感和担当精神,确保当年 44216 人脱贫、22 个贫困村出列,全县各项脱贫指标通过省级考核验收。压紧压牢扶贫责任。聚焦中央、省精准扶贫考核指标体系,将减贫成效等 8 大项、26 个具体任务细化分解到相关单位,严格对标补缺、对标施策。发挥指挥部“1+8”工作机构牵头抓总作用,及时分析研判调度,跟踪督办问效。激发各镇村内生动力,推动脱贫攻坚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强化职能部门协调配合,落实行业脱贫责任,提高脱贫攻坚的针对性和精准度。强化党员干部帮扶实效,帮助贫困户精准发力、 精准脱贫。建立扶贫信息服务网络,引导企业、商会、成功人士等社会力量,对贫困群众产业发展、就业创业等方面进行指导和扶持。坚持“志智双扶”,大力实施精神扶贫,积极开展“脱贫之星”评选表彰等活动,营造“勤劳脱贫光荣”浓厚氛围。做实做强扶贫产业。以《产业扶贫规划》为引领,引导各镇村结合自身实际,重点围绕油茶、苎麻、中药材、生态养殖等特色农业产业,打造一批种养殖基地和农产品加工企业。优先安排贫困人员担任护林员、保洁员、水库管理员等公益性岗位,引导鼓励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就业创业。积极发展光伏扶贫,确保每个重点贫困村都有光伏发电。设立矿业扶贫基金,将县域内采石企业 5%的股份收益用于精准扶贫。投入 3500 万元,全面推进电商进农村,不断提升贫困人口利用电商创业、就业能力。大力发展旅游扶贫等产业。深入推进“助农贷”和“扶贫贷”,创新贫困户创业贷款模式,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确保贫困人口扶贫小微贷覆盖率达到 60%。切实做到扶贫产业带动贫困户增收全覆盖,构建稳定脱贫和长久受益强支撑。用好用足扶贫政策。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资金聚焦扶贫投”的思路,整合财政资金 6.5 亿元,补齐精准扶贫短板,巩固提升 98 个重点贫困村整村推进成果。大力实施贫困村通村公路、宽带进村、安全饮水和农村电网改造工程。 全面完成 782 户 2404 人易地扶贫搬迁任务。扎实开展教育帮扶计划,加大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力度,确保不出现因贫失学、辍学。深入推进健康扶贫工程,落实重病兜底保障等“三个一批”行动,建立完善大病保险、应急救助等“八位一体”的健康扶贫保障模式。进一步抓好科技扶贫和文化扶贫,加快贫困村科技文化设施建设。提高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人员等人群救助标准,对因伤残、疾病等丧失劳动能力的家庭,实行兜底救助,确保政策支持到位、关爱呵护到位。(二)提升产业质效,构建协同发展新体系。始终把实体经济振兴当作强县之基、富民之本,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推进质量强县战略为抓手,实施实体经济强筋壮骨攻坚行动,着力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推进工业强县战略。坚持把加强园区建设当作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进实体经济振兴的重要载体,持续完善以三大工业园区为核心的“金三角”经济带。新港(物流)工业园重点是启动新港港口二期 8 个 5000 吨级泊位建设,推进宝钢产业园二期、新港现代物流园一期等产业基地建设,完成 1-9#泊位后方陆域道路堆场等工程建设,积极申报综合保税区,港区综合运力达到 5000 万吨/年。支持黄颡口引进大型项目落户产业园区。县经济开发区重点是加快扩园 1500亩,做实做强“回乡创业园”“台商工业园”和“城南化工 园”,确保园区产值过百亿元。滨江工业园重点是完善循环经济园、医药化工园等配套设施,扩园 2000 亩,加快推进远大生命科技园等项目建设。深入实施《工业强县赶超发展三年攻坚行动计划》,大力实施工业“四个一批”工程,推进实体经济从跟跑变为并跑甚至领跑:制定一企一策服务方案,做优扶强纺织鞋服、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等重点产业;加快技改升级步伐,改造升级医药化工、水泥建材等传统产业;通过产权转让、资产置换等方式,盘活重组一批停产企业;加大新能源、新材料、新生物等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培育一批新兴产业。确保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15 家以上,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 12%以上,完成投资 500 万元以上技改项目 50 个以上,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 4 家。引导企业申报国家、省级名牌和商标,争创省著名商标 1-2 件,新增省级以上名牌产品 2-3 个。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编制完善《现代农业三年发展规划》,引导规范全县农业生产经营行为,推进农业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带动作用,依托园区投资公司等融资平台优势,积极推广运用 PPP 等模式,广泛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全力推进核心园区配套设施以及科技孵化大楼等 6 个项目建设;加强产学研协作,探索在核心区建立开放式硕士、博士流动工作站;新引进投资 5000 万元以上农业科技企业 3 家以上,尽快培植 3-5 个支柱产业,全力 打造农产品加工产业聚集区和农业科技创新展示区。突出抓好军垦农副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园区建设,鼓励各镇区打造农业产业园,发展生态农业。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大力扶持和培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100 家、家庭农场 100 家、“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 5 个、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3 家以上。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400 人以上,新增农村实用人才 800 人。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建和补建高标准农田 8.48 万亩。稳定粮食生产。巩固油菜种植大县地位。繁荣壮大第三产业。坚持把第三产业当作实体经济发展的强有力支撑,充分发挥财政风险补偿基金作用,进一步增强中小担保公司融资担保能力,鼓励引导金融资源“脱虚向实”,全力打造金融资本城市。新引进金融机构、产业基金公司 1-2 家,全县增量贷存比提高 5 个百分点。依托新港和富池港,加快港口开放,优化物流布局和城乡配送体系,支持物流企业和生产服务性企业加快发展。加快仙岛湖旅游景区专项整改,扎实做好复牌迎检工作。推进仙岛湖天空之城、七峰山禅心谷、开发区银山风景区、枫林地心大峡谷等景区景点建设,完善县烈士陵园、半壁山古战场遗址等景区基础设施,推动重点景区旅游线路连接,构建“两山两湖一河,多点多极多村”的全域旅游格局,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深度挖掘“阳新采茶戏”和“阳新布贴”文化价值与市场价值,扶持发展一批具有地域特色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企业。推进总部经济、文体旅游、商贸物流、房地产、电子商务、网络信息、生命健康、金融服务等产业规范发展,新增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 10 家以上。(三)扩大有效投入,蓄积赶超发展新动能。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坚定不移推进项目攻坚行动,以大项目带动大投入,以大投入推动大发展。构建大招商格局。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发展的“一号工程”,落实县“四大家”和相关单位主要领导干部“第一责任人、第一推进人”职责,做到重大招商活动亲自参加,重要客商亲自接待洽谈,重大项目亲自推动,重点问题亲自协调解决。明确各招商分局和各产业园区招商责任,严格奖惩措施,切实提升招商引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招大引强,围绕机械制造、商贸物流、农副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创新推广产业链招商、精准招商、以商招商、优势资源招商和“资本+产业”招商等模式,策划主办系列专题招商推介会,积极参与中博会、鄂港澳粤经贸会、楚商大会等经贸活动。不断完善招商政策,加大中介招商奖励力度。深入开展“阳商回归”和“阳智回归”工程,积极引导外出阳新人返乡兴业、返乡创业、返乡就业、返乡置业。力争新签约重点项目 60个;新注册重点项目 35 个;新开工重点项目 30 个。成立拟 上市企业联盟,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全力支持企业上市,力争巨鹏厨具在新三板成功挂牌,奥莱斯轮胎、朗天医药、远大生科完成股改并接受上市辅导。强化大项目支撑。加强中央和省市投资领域与投资重点政策研究,制定出台鼓励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和扶持政策专项意见,优先支持精准脱贫、乡村振兴、生态治理以及城乡基础设施等领域 40 个重点项目做好前期工作,力争中央和省预算内项目资金到位总量增长 20%以上。继续实行重点项目清单管理和“一个重点项目、一名县级领导、一个工作专班、一张工作路线图”责任包保等项目推进机制,坚持周例会、月通报、季考评,全面加强项目策划、申报、开工、实施、竣工等各环节全过程管理。重点加快推进富河流域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新港现代物流园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力促华新水泥绿色建材产业园、通用航空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新建成重点项目 20 个以上。优化大发展环境。牢固树立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环境就是生产力理念,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切实营造重商、亲商、爱商、护商的浓厚氛围。总结推广县经济开发区“先建后验”“联合验收”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模式改革试点经验,进一步简化审批内容、优化审批流程,促进企业早动工、早投产。构建和谐友好的“亲”“清”新型政商关系,鼓励干部积极作为、靠前服务,真诚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推动“百 名干部进百企”活动落实落效,对重点企业实行“一对一”专班服务,促进企业增产、增收、增效。强化要素保障,完善风险补偿机制,充分发挥产业引导基金、过桥资金和担保资金作用,加快推进银企合作,加强要素保障,千方百计降低企业融资、物流、用电等成本。坚决查处不作为、慢作为、吃拿卡要等不良行为,严厉打击阻工挠工、强揽工程、敲诈勒索等违法行为,营造企业经营、项目建设良好环境。(四)统筹城乡建设,彰显美丽宜居新风貌。以老城整理为突破,统筹推进新区开发,全面提升城市品质;以“厕所革命”为切入,协调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全面打响乡村振兴攻坚战。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区域协调、空间均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提升城乡品质。老城整理重点是加快完成地下管网升级,彻底改变过去下大雨就“看海”的无奈;持续推进背街小巷改造,启动实施 2300 套棚户区改造项目,建成李家湾农贸市场等便民城市综合体;新增停车泊位 300 个。开工建设武九客专高铁站前广场及周边道路工程等 9 个项目,加快推进莲花湖公园污水泵站等 6 个项目,如期建成教育城周边道路等 10 个项目;引进商业地产知名品牌企业,打造一批精品住宅小区。编制县域空间规划,抓好县城特色街区和重要节点规划设计,建立统一衔接、功能互补、相互协调的空间规划体系;促进产城融合发展,全力打造智慧城市,积极培育 “互联网+”等消费业态,推广电子支付,探索发展共享经济。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扎实开展“厕所革命”三年攻坚行动,坚持“农民主体、政府补助、因地制宜、一村一策”原则,在贫困户、贫困村率先开展试点,全面启动农户改厕、国省干道公厕建设、旅游景区厕所改造等工程,确保贫困户无害化厕所全覆盖;推进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促进城乡资源互动对接,大力发展农业科技、农村电商,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统筹推进“六带建设”,引导各镇区围绕“红”色文化、“绿”色资源、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谋划发展;引进品牌投资公司,打造特色小镇和田园综合体;加快省市县三级美丽乡村试点建设,全面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美丽家园。改进城乡管理。深化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全面规范执法行为。推进规划、住建、城管、国土等执法权限下移,加快设立镇区综合执法机构。推行环卫清扫保洁、垃圾清运处理、园林公园管养等市场化改革,建立常态化管理机制;扎实开展城管百日会战攻坚行动,深入推进占道经营、渣土运输、扬尘污染、油烟噪音污染等专项整治,全力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加快社区便民市场和临时疏导点建设,全力推进划行归市管理。拓展公交运输线路,打造绿色公交体系,投放新能源公汽 160 台。加强机动车乱停乱放治理力度,大 力整治黑的载客等乱象,实现县城交通秩序根本好转。突出抓好违法建筑管控,加大宣传、巡防、拆违和监管力度。严厉打击侵占公共用地非法行为。遏制农村占用农田等无序建房行为。继续开展文明单位、阳新好人等评选活动,乘势启动国家文明城市创建。完善城乡设施。全力服务好武南高速等重大工程建设,开工建设富河北岸堤路结合工程、太子交通综合服务站等 16个项目,加快推进木龙公路、富池综合码头等 11 个项目,力争棋盘洲长江大桥及连接线、龙港革命旧址群出口公路等8 个项目建成投入使用,新建和改建“四好农村路”400 公里、生命防护工程 353 公里,当年完成实物工程量 23 亿元。投资 3.4 亿元,统筹推进富水下游干流防洪治理近期、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朝阳河治理等 6 个水利项目。投资 1.5 亿元,新建及改造 10 千伏配电线路 270 公里,低压线路 328 公里,配电台区 160 个。新建天然气加气站 1-2 座,新增天然气用户 1.5 万户。(五)筑牢绿色屏障,厚植生态环境新优势。实施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全覆盖、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全达标和精准灭荒三年行动计划,用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实际成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推动绿色发展。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从改变自身习惯 做起,持续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新建城区垃圾中转站 2 座,全面改造升级镇区垃圾中转站,实现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全覆盖,在潜移默化中凝聚绿色发展共识。坚持生态环保第一优先权、第一审批权和第一否决权,严把环保审批关口,坚决控制高污染、高能耗和资源类项目落户。落实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启动实施娲石水泥等 28 个节能减排项目,强力推进 25 家工业企业重点污染源和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继续削减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促进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大力推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制度。切实做好生态红线划定、排污许可证办理、排污权交易等工作。注重生态保护。深入开展“绿色创建”和“精准灭荒”等行动,加大城镇公园和绿地建设力度,完成大广高速等主干道沿线荒山绿化,精准灭荒 4.5 万亩。打造省级生态镇 12个、市级以上生态村 82 个,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县、省级森林城市和国家级园林县城。实施全民节能行动计划,开展绿色家庭、绿色社区和绿色机关等创建行动,倡导绿色出行。加快实施废弃矿区复垦复绿,确保在产矿山绿色创建全覆盖。严厉打击乱砍滥伐、私采滥挖、非法捕猎捕鱼等毁坏生态行为。严格耕地保护,推进土地例行督察和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完成洋港崩山村、龙港阳辛村、白沙高椅村 3 个地质 灾害治理项目。加快环境整治。建立设施完善、管网配套、在线监测、运行稳定的乡镇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体系,实现城乡污水处理全覆盖,彻底改变农村生活污水乱排乱放现象。强力推进河湖长巡河、管河、治河常态化、长效化,压实纳入管理的 63条河流、63 个湖泊、158 座大中小型水库河湖库长责任,贯彻执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深入开展环保督察反馈问题专项整治和“绿盾”行动,如期完成整改任务,并及时做好环保督察“回头看”工作。扎实开展“五水共治”。加快推进王英水库饮用水源地保护等生态环保项目,突出抓好网湖水质治理,全面完成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治理,加大湖泊监管力度,禁止投肥养殖,确保长江、富河以及网湖、莲花湖等水质持续改善。加强大气环境综合防治,推行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完成农昴化工地块生态修复和富水水库周边污染地块治理修复任务,启动银山地块土壤治理工程。把修复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将“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落到实处,确保富川大地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六)补齐民生短板,凝聚共建共享新合力。平安是最大民生,事关千家万户幸福安康,事关百万群众切身利益,必须以深化平安阳新建设、确保一方平安为基础,加快补齐民生短板,切实增强广大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坚持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启动实施部分中小学改扩建和移址新建工程,巩固扩大国家级农村职业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成果,确保教育城幼儿园、小学、初中春季开班办学,阳新一中成功创建省级示范高中。加快精神病医院、“四化”乡镇卫生院等建设,新建村级卫生室全部实现建设标准化、产权公有化。稳步推进分级诊疗。全面实行医保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实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目标。强化妇幼健康计生服务和优生优育指导,加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帮扶,严格控制政策外多孩生育。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和利用,着力抓好龙港革命旧址群和三溪木林村、浮屠李下村等古村落古民居保护与修复。依托“富川大舞台”等载体,积极开展以“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精准脱贫”为主题的惠民文艺演出。建成广播电视“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工程,送戏下乡 200 场次,送电影下乡 4800 场次。强化网络安全管理。继续做好国防动员、双拥优抚、人防、编制、统计、气象、邮政、民族宗教、关心下一代等工作,推动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着力加强社会保障。充分发挥全国第三批结合新型城镇化开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政策优势,大力开展“春风行动”等活动,打造一批知名创客空间,建成县人才创新创业超市,鼓励支持大学生、返乡农民工等创业就业。城镇新增就业 9000 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持续下降。积极引 导被征地农民分类有序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均达 98%以上。深入实施“富川英才计划”,加快建成 100 套人才公寓,引进和培育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加强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提升,实施农村福利院平安工程。优化医疗救助审核审批操作流程,提高重特大疾病救助比例。不断提高救灾救济水平和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质量。全力创新社会治理。以严厉打击街霸村霸等恶势力为重点,深入开展十大平安细胞工程攻坚行动,狠刹街霸村霸开设赌场、暴力抗法、霸占资源、煽动闹事等恶行。大力推进企业和校园周边环境等专项整治行动,切实加大“三盗两抢一诈骗”、非法集资、毒品犯罪和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等违法行为查处。全面完善“九张网”建设,加快推进“雪亮工程”,实现镇村视频监控全覆盖,确保“一感两度两率”稳步提升。筹建城东公安现役消防站,加快县应急联动中心建设。落实“以奖代补”重度精神病障碍患者的监管责任。将社区矫正人员、刑满释放人员等特殊人群纳入网格化管理。推进阳光信访网络平台建设,全力化解一批信访积案,严厉打击非法上访。深入推进“七五”普法,积极开展法治宣讲进农村、进校园等活动。健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机制,积极落实欠薪预防制度。加大食品药品执法稽查力度,全面推进食品药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以打非治违为重点,进一步强化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监管,严防各类安 全事故发生。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需新作为。必须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提高依法履职能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一)坚持依法行政,提升政府公信力。严格按照“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原则,认真落实县镇两级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制度,扎实推进政府部门办事拖沓敷衍、懒政庸政怠政以及执法态度粗暴等突出问题整治,不断深化法治政府建设,促进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责。进一步规范招投标管理,坚决打击围标、串标以及恶意投诉中标单位、恶意低价中标等行为。遵循重大行政决策法定性程序,深入推进政府法律顾问制度,进一步强化绩效评估与责任追究,让各项决策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群众的检验。按程序及时公开财政预决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批准与实施等重点领域信息,切实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广泛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和政协提案,能落实的不折不扣及时落实,短时无法落实的,列入承办单位重要议事日程,逐步予以落实。 (二)深化体制改革,提升政府创新力。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严控总量、盘活存量,探索职能相近的党政机关合并设立或合署办公,调整职能弱化或机构臃肿部门编制职数,支持优秀人才向基层下沉。加大镇区财政支持力度,新增预算 3000 万元,保障镇区日常运转。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提升防范风险能力,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加快在中高端消费、绿色低碳、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突出抓好县镇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全面落实“三集中、三到位”制度,提高企业和群众办事便利度。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预算 300 万元专项科研经费,鼓励支持企业研发和引进科技专利,促进科技成果转换和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推进投融资平台公司转型。统筹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国有农场、林场、供销等各项改革。(三)严格纪律约束,提升政府执行力。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贯穿政府工作始终,以党章为根本遵循,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 使命”主题教育,认真查摆、扎实整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新表现,全力支持县纪委和监察委员会工作,巩固拓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健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长效机制,从严控制行政成本,确保“三公”经费只减不增。强化行政效能监察,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重点抓好精准扶贫、国有资产、政府投资工程等领域的监督检查,努力营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政治生态。各位代表,诚心诚意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是政府应尽的职责,今年我们将继续按照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切实办好“十件民生实事”:①全面启动沿江一级路棋盘洲至富池段改建工程;黄阳一级路富河特大桥建成通车。②全面完成乡镇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建设工程。③推进乡村振兴试点工程,完成 5 个省级美丽宜居乡村试点建设,兴国南市乡博园建成开园。④实施农村安全饮水补短板工程,建立完善运行管理机制,全面解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饮水困难问题。⑤启动金融中心建设,全面完成儿童公园建设、“三馆一中心”室内设计及布展。⑥实施老城整理行动,启动大桥头富川公园建设,配套建设停车位、公厕、绿化广场等便民设施;推进南门街棚改项目;逐步更新城区供水管网。⑦大力实施“双创”工程,做实做强县经济开发区回乡创业园,启动建设军垦农产品加工回乡创业园;扎实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建立县级服务中心,实现村级服务网点 全覆盖。⑧启动乡镇教育布局调整,实施 93 所农村学校“改薄”工程。⑨启动妇幼保健院儿科大楼新建工程,完成城东新区卫生城和城东新区中医院门急诊大楼主体工程建设,力争卫生城年底投入运营。⑩完成龙港红军街、纪念馆、烈士陵园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工程,打造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各位代表!今天的阳新,天时、地利、人和,万事俱备;心齐、气顺、劲足,蓄势待发。在这个充满挑战、充满竞争、充满希望的新时代,我们一定要在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挑时代赋予的重任,不负人民寄予的厚望,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为我县实现“脱贫摘帽、全面小康”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县作出新的更大贡献!2018 年安溪县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2017 年:开好局起好步实现“开门红”2017 年,是本届政府的开局之年,我们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迎接党的十九大和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为动力,在省、市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全县人民,着力 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引增量、惠民生、防风险,经济社会运行稳中向好、积极向上,较好完成既定目标任务。主要工作及成效体现在:这一年里,我们有为应对,砥砺前行,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全县完成 GDP508.81 亿元(预计数,下同),比 2016年增长 8.5%;一产增加值 40.28 亿元,增长 2.5%;工业增加值 219.48 亿元,增长 8.3%;三产增加值 205.34 亿元,增长 11%;固定资产投资 368.84 亿元,增长 13%;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 40.4 亿元,增长 8.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26.26亿元,增长 8%;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02 万元,增长8%;工业用电量增长 10.16%、贷款增长 19.5%,增幅保持全市第一,GDP、财政收入等指标增幅保持在全市前三名,各项指标更加协调。综合实力提升至全国百强县第 65 位、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第 25 位、创新创业百强县第 81位。荣获 2017 全国百佳生态文明城市、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全国电商百佳县等称号。这一年里,我们奋力攻坚,接续后劲,项目建设掀起新热潮。扎实推进“项目攻坚年”活动,303 个县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 250 亿元。举行 7 轮项目集中开竣工活动,“五个一批”晒开工项目数进入全省前十名,新开工项目数、新增产业项目开工数、新增产业项目签约数均进入全市前三名。白濑水利枢纽工程项目上报审批提速,有望明年上半年获批, 并迅速开工建设。兴泉铁路安溪段等重大项目顺利开工。厦沙高速安溪段、三安大桥建成通车。三净环保科技等一批产业项目竣工投产。在全市率先出台招商选资正向激励机制,划分“三大战区”开展招商竞赛,全年新引进法国玛尚新材料、印尼 PPI 国际贸易、香港国泰达鸣等 170 个产业项目,总投资 220 亿元,其中重大招商项目 57 个,招商数量、体量、质量创历史新高,招商经验成为全省典型,省效能办专门发文在全省推广。这一年里,我们兴建园区,壮大实体,产业发展构筑新高地。以现代专业产业园区为载体,新兴产业发展迅猛,产业转型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前列。生物科技产业:中科生物名贵中药材标准化生产项目投产,特种药物项目开工建设。味博生物科技建成投产,茂雄生物科技实质性开工,元化生物科技前期工作全面推进。光电产业:湖头光电产业园列入省级半导体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布局。晶安光电钽酸锂项目、信达光电路灯生产线及 RGB(显示屏)封装生产线投产,天电光电产能释放。新引进东海蓝玉等 14 家光电企业。信息技术产业:EC 产业园数据中心投入使用标准机柜 4600 个,中企通宝等项目投入运营,新华社大数据加工中心、北京新华多媒体、百度创新中心、中国非遗 OID 注册中心等 20 多家单位入驻,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等央企项目意向入驻。高端装备制造产业:2025 产业园已有国泰达鸣等 11 家企业 入驻,尚洪新材料、弘启实业等 6 个项目开工建设,正丰数控、大成(海尔)智能科技竣工投产,尚品千艺、久一科技试投产。水产物流加工产业:南方水产城已有 6 家企业入驻,渔百惠、万寿谷等 2 个项目开工建设。机电阀门卫浴产业:卫浴新城首批 18 家企业入驻开工。文旅产业:联手新奥北部湾旅游上市公司打造海丝茶源(安溪)文化旅游项目,总投资 30 亿元,铁观音文化小镇、大龙湖水上旅游、铁观音展示中心、海峡两岸文创美食园等首期项目加快推进。此外,湖里园、思明园已建成标准厂房 21 万平方米,佳福隆环保餐具、智途户外用品等 19 家企业入驻,其中欣省控实业、翔业厨卫等项目正式开工,吉福厨具建成投产。这一年里,我们亲商惠企,培育龙头,助力“双创”激发新活力。组织实施凯鹰电源等 38 个重点技改项目,完成投资 68 亿元。弘桥智谷在新三板挂牌上市,入驻企业 420家;闽华电源、味博生物科技等 5 家企业列入省级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在全市率先成立 2025 产业发展基金,募集 30 亿元银团基金,大力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制定减轻企业负担促进工业经济增长“十条措施”,出台壮大龙头企业、支持企业全方位创新等政策,争取各类奖补资金 3300 多万元,帮助 33 家(次)企业解决过桥资金 3.6 亿元。成立中小企业政策咨询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报批等第三方服务。强化政银企对接,新增贷款 60 亿元。有效防范 金融风险,贷款不良率控制在 1%左右,保持全市第三低。实施人才“港湾计划”,出台“1+N”人才政策,与中国海峡人才市场合作共建安溪分部,成立高层次人才发展服务中心,引进 25 名省级高层次人才和 11 名台湾高层次人才。新增高新技术企业 4 家、国家级星创天地 3 家、省级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 4 家、省级科技型企业 5 家,中科生物、佳友茶机获批设立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第二届中国(安溪)家居工艺文化博览会作为第三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核心项目成功举办;家居工艺行业总产值达 130 亿元。淘宝镇增至 3个、淘宝村增至 17 个,电商年交易额超 60 亿元。这一年里,我们提升品质,开拓市场,茶业转型迈出新步伐。获准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县等 5 个国家级项目。改良茶园土壤 3.58 万亩,保护安溪铁观音种质资源 2000 亩,建成高标准生态茶园 1.6 万亩,建成有机食品、绿色食品茶叶生产基地和出口备案基地 3.7 万亩,实施茶山生态修复 1 万亩,退茶 3600 亩,流转茶园 11.92 万亩,合作社增至 1540 家,家庭农场增至 493 个。举办首届安溪铁观音大师赛,弘扬“工匠”精神,倡导传统技艺。全面取缔压茶机、禁用除草剂,强化茶叶质量安全管控,茶叶质价齐升。作为福建省唯一县级参展单位,参加全国“双安双创”成果展。成功举办第七届全国茶产业经济研讨会暨安溪铁观音高峰论坛。安溪铁观 音成为厦门金砖会晤国礼茶。“安溪铁观音”冠名福建女子排球队,亮相中国女排超级联赛。组织参加“中法文化论坛”“闽茶海丝行”等活动,到欧美、东南亚等地区参展 11 场次。茶庄园规模、质量、内涵进一步提升,“茶庄园+”业态效应凸显,茶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全县涉茶总产值增至 160亿元,入选“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连续 9 年位居全国重点产茶县首位。这一年里,我们统筹推进,优化环境,城乡建设展现新面貌。中心城区:新影剧院建成投入使用。完成凤山书院、绿道北线慢行系统规划设计。加快安溪一中南校门、沼涛实小、三安大桥东侧等片区改造,启动解放路西侧、三安大桥西侧、祥云路等片区改造。石狮岩隧道左洞、东西大道、自来水三期改扩建等工程有序推进。实施城区重要节点绿化亮化提升工程。新增休闲广场 2.2 万平方米、公园绿地 13.5万平方米。建设“智慧城管”平台。积极创建省级文明县城。两个新城:湖头镇、龙门镇入围“全国重点镇”。湖头镇加快推进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特色小镇建设,建成全省首个镇级博物馆——阆湖博物馆;启动李光地故里建筑群保护开发、站前路片区改造等项目。龙门镇入选全国首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南翼新城莲苑大道、G355 国道等项目加快推进。开通县城至南翼新城公交线路。魅力村镇:尚卿藤云小镇建设初具规模,黄岭村获评国家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完成清溪 桥头至金谷大演省道路灯工程。建成清水岩景观大道。农村公路改造提升工程开工 505 公里、建成 200 公里。生态环境:全力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的整改落实。全面推行河长制。推动小水电站关闭退出或改造提升。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整治三年行动”,获评全国农村生活污水全面治理示范县。完成造林绿化 2.97 万亩,治理水土流失 9.5 万亩。国土部高度赞扬我县官桥-龙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模式及成效。这一年里,我们关注民生,力补短板,社会事业提升新水平。实施“教育惠民、健康利民、养老暖民、宜居便民”四大行动及“XIN”行动计划,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自豪感明显增强。年度财政民生支出 53.2 亿元,增长16.2%;24 件为民办实事项目完成投资 8.9 亿元。脱贫攻坚方面:在全省率先实现镇级扶贫开发协会全覆盖,筹集社会资金超过 1.25 亿元;完成 5475 人造福工程易地扶贫搬迁任务,落实低保标准与扶贫标准“两线合一”,23 个建档立卡贫困村、4339 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打造小康路上的“安溪样板”,脱贫经验获国务院扶贫办发文推广。教育方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育教学风气持续向好。启动“领航人才”培育工程三年行动。全年累计投入教育建设资金 4.98 亿元,推进 41 所农村薄弱学校改造,新改扩建 8 所城区学校,新增学位 5000 个。卫生计生方面:启动县医院门诊医技大楼、 妇幼保健院迁建等 13 个卫生项目建设;全面落实“一归口、三下放”管理制度,完成县医院、中医院和 12 家乡镇卫生院院长公选。推进医联体建设,设立省人民医院安溪分院。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机制,落实“全面两孩”政策。社会保障方面:全面推进全民参保和扩面工作。建成低保户安居工程 90 户,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 690 套;新建农村幸福院 7 所、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18 所、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 5 所,2400 名老年人享受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文化体育方面:获评“中国民间艺术文化之乡”。成功举办环泉州湾国际公路(安溪段)自行车赛、李光地文化节暨海峡两岸大学生文创峰会、第二届清水祖师文化节。央视农民春晚东部专场好评如潮。国家攀岩集训中心落户安溪。新增镇村文化广场、健身工程 86 个。同时,其他社会事业齐头并进。成功举办第十届世界安溪乡亲联谊大会。实施“七五”普法。持续推进电信网络诈骗治理和禁毒整治。加强信访维稳工作,圆满完成厦门金砖会晤、党的十九大等大事要事安保维稳任务。深入推进食品放心工程,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示范县。强化重点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安全生产事故“四项指数”全面下降。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建设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荣膺福建省双拥模范县“三连冠”。民族宗教、侨台外事、国防动员、地震、科普、档案及工青妇、老龄、残 疾人等工作取得新成绩。这一年里,我们简政放权,深化改革,法治政府树立新形象。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意见 143 件、政协委员提案 123 件,满意率进一步提高。创新行政审批服务“五个一”工作机制,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持续推进申报材料“瘦身”,累计取消申报材料 289 项,精简各类行政审批事项 557 项,梳理和公布“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事项 1945 个。深化府院良性互动,健全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大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相结合,在县政府党组和各组成部门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真正学懂、弄通、做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持续深化作风建设,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处理违反效能建设规定 21 人,立案审查违纪案件 101 件。各位代表,即将过去的一年,成绩来之不易,来之于众。这里面,有省、市和县委的正确领导,有全县上下的团结一心、奋发有为,有所有关心安溪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全体乡亲的爱护与支持。在此,谨向全县干部群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同志、部队官兵、企业界人士,向关心支持安溪发展的海内外乡亲和各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 中依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包括: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象仍较突出,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产业支撑能力不足等状况尚未根本改变;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部分企业生产经营面临较大困难;财政资金调度难度大,稳增长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社会事业短板突出,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能力亟待加强;政府职能转变不够到位,政务环境需要优化提升,等等。为此,我们将更加专注、更加高效、更加有序地研究解决这些问题。2018 年:新时代新征程谱写新篇章2018 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 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学习、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主动融入新福建和“五个泉州”建设大局,在更高起点上谱写“四个安溪”建设新篇章。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GDP 增长 8.8%,工业增加值增长 8.8%,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增长 8.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5%,实际利用外资增长 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7.5%。重点抓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项目为上,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发展的第一抓手,深化“项目攻坚年”“大招商招大商”活动,致力扩大新时代跨越赶超新优势。抓项目,促投资。按照“五个一批”要求,继续谋划推进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重大产业、重大民生项目;坚持重点项目协调调度、集中开竣工、问题提醒单、定期晾晒以及指挥部加公司化运作等机制,再掀项目攻坚热潮。全年计划安排重点项目 387 个,完成年度投资 327 亿元。力争白濑水利枢纽工程上半年获批,推动坝址及剑斗新镇区系列项目等尽快建设,完成年度投资 18 亿元。招大商,引增量。深化招商竞赛活动,完善竞赛考评体系,进一步激发干部积极性,争取在高端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引进一批世界知名、行业领先、高附加值的大企业、好项目。依托园区以链招商,推动中企大数据等项目入驻。依托商会以情招商,力促德阀科技、长春一汽四环配件等项目落地建设。依托企业以商引商,加快福建小罐茶、德邦半导体新材料等项目建设。力争全年引进项目投资 300亿元以上。破瓶颈,强保障。提前介入项目,优化审批服务,强化用地、用林、用水、用电等要素保障。推进征迁攻坚,设定安置房回迁期限,统筹用好货币补偿、回购商品房安置等方 式,做实“惠民征迁”文章。加强资金运作,更好借助政策、银行、财团、民间资本力量,做好资金拼盘,善用 PPP 模式,在为项目建设、经济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上取得突破。二、坚持实体为重,进一步优化供给结构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振兴实体经济为着力点,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做实园区强支撑。立足“定位、体量、业态、机制、配套”全方位升级,抓好园区产能释放、补链铸链、基金运作、人才引进等工作。湖头光电产业园,加快推进二期标准厂房规划建设等园区扩容工程;推动中科生物项目总部暨植物工厂研究院一期开工建设、特种药物项目建成投产,支持晶安光电、信达光电、天电光电扩产增效;力促三州光电、冠博新材料、柏纳新材料等企业投产;新引进企业 10 家以上。EC 产业园,建成标准机柜达 8000 个;引进北京融科、惠买电视购物平台、七煌电竞、深圳即富数据等一批互联网企业项目入驻。湖里园,推动东海蓝玉、鑫绿源环保科技等企业加快建设投产,力促中缝自动化科技、富锦塑胶等企业签约落地。思明园,推动安昆商贸、古山医药等企业加快建设投产,力促恒祥包装、中南通电梯等企业签约落地。安溪 2025产业园,力促大成(海尔)智能制造、正丰数控释放更多产能,国泰达鸣、法国玛尚、尚品千艺、久一科技、欣力特建 成投产,新引进中汽集团新能源汽车设计中心、海尔国际园等一批项目。南方水产城,推动渔百惠、万寿谷 2 家企业建成投产;力促山东安源水产、青岛通用水产及海南中恒等企业落地。卫浴新城,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龙尔卫浴、泉州特铝、智科五金科技等企业加快建设。弘桥智谷,新建仓储及办公配套用房 3 万平方米,新引进企业 100 家。壮大龙头强带动。完成 36 个县级以上重点技改项目,投资 70 亿元以上。扶持三安钢铁、闽华电源、旺旺食品、泰兴特纸等做大做强,加快企业上市步伐。积极推进政银企对接互动,全年增信增贷 70 亿元以上。建成家居工艺文化博物馆,全力申报“世界藤铁工艺之都”;加快推进家居工艺文化产业创意园、尚卿藤云文创园建设,推动家居工艺文化产业集群发展,行业总产值达 150 亿元以上。支持龙头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拓展投资、贸易、技术等领域合作,布局境外营销网络。培育三产强动能。深化“第三产业提升年”活动,提升三产比重,打造经济新增长点。以制造业主辅分离为切入点,大力发展供应链管理、外贸综合服务、工业设计、质量检验检测等生产性服务业。培育壮大商贸物流、电子商务、文化旅游、健康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推进泉州闽光、普洛旺、中创等现代物流园区建设。扶持县小城投公司、文旅公司等国有企业深化实体运作。推进清水岩申报国家 AAAAA 级风景区。 加快“海丝茶源”等项目建设,带动全域旅游发展。推进“双创”强活力。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科技创新力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申报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 40 个,新增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3 家、高新技术企业或省级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 10 家、市级以上众创空间或孵化器 2 个、民营新型科研机构 2 家、市级以上工艺美术大师(名人)15 人。成立创业导师团队,构建特色人才职称评聘绿色通道,进一步健全优才惠才政策。三、坚持茶业为要,进一步推动“二次腾飞”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重构茶业生态文明为主线,以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载体,内炼品质,外塑形象,加快品牌国际化步伐,构筑大产业发展格局。实施品质提升工程。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园艺作物数字农业等国家级项目创建工作。深入实施茶园基础提升“4567”规划,修复茶山生态 1.8万亩,建设高标准生态茶园 1.5 万亩,改良茶园土壤 3 万亩,保护安溪铁观音种质资源 2000 亩,退茶 5000 亩。继续推广“两留”“两禁”;巩固取缔压茶机、禁用除草剂工作成果;推动安溪铁观音国家标准修订。规范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提高茶园集约管理水平和茶叶制优率。引导特色名优品种创牌拓市。实施品牌提升工程。主动融入中国茶业品牌集群,在铁 观音主销区建设一批品牌形象展示中心。进一步完善安溪铁观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管理体系,建立“协会标”管理机制。探索茶园、茶山评价分级制度,推出一批名山名村名茶,形成新的营销热点。探索中国茶都集团与县茶叶协会各地分会合作模式。实施宣传推广补助政策,策划安溪铁观音营销“大事件”。实施市场提升工程。启用安溪铁观音官方 APP,打通市场购买正宗安溪铁观音的绿色通道。加快中国茶都改造提升,推进茶博汇招商引资和业态整合。打响传统市场保卫战。进一步规范茶叶电商市场,鼓励茶企发展跨境电商。积极参加各地“丝路”主题展会,通过茶酒对话、“中法文化论坛”“闽茶海丝行”等活动,支持龙头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提升安溪铁观音国际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占有率。实施文化提升工程。积极打造茶文化精品,编撰《安溪茶叶文献选编》。推动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推进溪禾山·茶文化园及铁观音小镇建设,丰富茶文化载体。进一步提升“茶庄园+”内涵,整合“古茶路”“新丝路”等茶文化资源,串珠成线,打造一批茶文化旅游品牌。鼓励举办斗茶赛、品鉴会,形成人人爱茶、说茶氛围。实施素质提升工程。编制茶产业发展专项规划。进一步优化茶业管理机制。实施一批带动性强、影响力大的涉茶技 术创新项目,推进国家茶叶质量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支持茶企建设智能化、自动化、清洁化、标准化生产线。加快培育各类涉茶人才,广泛开展“感恩·铁观音”主题活动。办好第二届安溪铁观音大师赛。探索建立茶业发展基金,打通金融资本进入茶山茶园及茶产业链通道。推动产业向茶机械、茶包装、茶配套、茶创意、茶食品及深加工等领域延伸。四、坚持民生为本,进一步创造美好生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解决群众反应强烈、普遍关注的问题,最大限度补齐短板、保障民生,更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巩固精准脱贫成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第一民生工程,强化动态管理,及时精准帮扶,实现稳定脱贫。在脱贫工作中,更加注重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贫困人口内生脱贫动力。进一步造浓社会共扶氛围,形成扶贫长效机制,巩固扶贫成果,确保小康路上一个都不掉队。繁荣教科文卫事业。以立德树人、提升教育质量为导向,进一步完善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机制,深入推进“领航人才”培育工程及“高考联盟”共建共享计划,赋予学校办学更多自主权,打响一批名师名校品牌。成立县教育发展基金,助力教育项目建设,加大奖教奖学力度。实施教育补短板项目18 个,安溪一中城东校区、建安中学、德苑完全中学、第九幼儿园等 8 个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实施政府购买普惠性民办 幼儿园教育服务。以综合医改为抓手,加快现代医院管理、分级诊疗、医联体建设等工作;实施卫计人才“千百十”培训计划,提升医技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县医院门诊医技大楼、妇幼保健院迁建等重点项目及医疗机构设备配置、信息化平台等补短板项目建设;健全医疗服务管理质量及病患满意度评价机制,实现医德医风明显好转。发展健康服务新业态,提高群众健康水平。落实生育政策,改善计生服务质量。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推进博物馆、高甲戏剧场、公共体育活动中心、综合档案馆建设,拍摄《李光地》电视连续剧;借力国家攀岩集训中心和福建安溪铁观音女子排球队,对接办好中国女排超级联赛等一批高端体育赛事。提升交通畅达水平。启动城东新城至动车站参岭隧道建设。加快兴泉铁路、东西大道、纵四线南翼新城过境段、联四线雅兴至东坑段、S312 省道福田高速出口至漳平界二级公路建设。联四线湖头环城路实现全线通车。推动南昌至厦门高铁、大田广平至安溪官桥高速公路、横九线安溪虎邱至龙涓燕美公路前期工作,加快 G358 国道安溪城区过境段铁峰岩隧道规划论证。完成农村公路改造提升工程 250 公里、防护工程 100 公里。建立农村公路路长制度,全面做好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完成危桥改造 15 座。强化兜底保障能力。实施 21 件为民办实事项目。推进“五险”提标扩面。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就业困难 人员就业指导帮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创业。继续做好“三留守”关爱帮扶、优抚安置等工作,加大社会救助力度。建设 75 个农村社区服务站,开展新型社区治理试点工作。加快发展老年事业,推动 80 周岁及以上老年人高龄补贴制度全面覆盖,试点推行特定老年人群体意外伤害险;启动县社会福利院二期扩建工程,新建 96 个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站、10 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整合盘活乡村闲置资源,拓展老年人活动空间。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实施造福工程 1000 人、低保户安居工程 70 户,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 480 套。维护社会安定稳定。深入开展“七五”普法,完善网格化管理平台、“雪亮工程”及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保持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高压态势,综合施策推进禁毒专项整治。深入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抓好全市安全生产巡查反馈问题整改落实深化。依法组织村委会换届选举。做好双拥共建、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等工作,推动军民融合发展。五、坚持环境为先,进一步提升宜居水平坚持城乡统筹、为民建城的理念,以城乡民生基础设施补短板和“XIN”行动计划为抓手,同步提升城乡科学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增强城市承载功能,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完善城市规划体系,完成安溪高速出口 片区控规及城市景观风貌、城区排水防涝等专项规划编制。加快推进安溪一中南校门片区、沼涛实小片区、三安大桥东西片区、解放路西片区、祥云路片区等改造工程。推进城市“双修”,以大同路、建安大道、二环路等重点区域为核心,打造一批园林绿化、夜景亮化、立面美化精品工程及口袋公园。强化“两违”综合治理和城乡市容市貌整治。稳步推进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完善城市配套。加快凤山书院、绿道北线慢行系统建设。城区自来水厂三期、石狮岩隧道左洞等项目建成投入使用。改造提升后楼农贸市场,规划建设城东、参洋、仙苑、罗内、砖文等农贸市场,在清水湾、尚学领地、南坪小区等规范设置小区市场。加快推进凤山公园停车场等项目建设,发展多样化停车设施。加快城区电动汽车充电桩布局和建设。推进“厕所革命”,建设改造城乡公厕 200 个。推进各类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改造。促进产城融合。加快完善两个新城交通、教育、医疗、文体等公共服务配套,打造新城建设样板。湖头新城,加快汽车站、前进中学迁建、三安幸福小镇二期、泰山岩森林公园等项目建设;南翼新城,推进邻里中心、县直二十二小、龙门卫生院、培文大桥、依云小镇等项目建设步伐,力促 APEC国际交流中心建成投用,推动新城产业集聚、人气集聚。推动乡村振兴。推进农村集体产权改革、农垦改革及农 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积极开展农民住房财产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大力发展“四金四银”,实施 4 个设施农业、5 个休闲农业及 20 个林下经济项目。推进茂雄农产品物流园、湖头绿色食品园建设。保障粮食安全。加快打造一批具有农耕文化、历史记忆、地域特点的特色小镇、美丽村庄。实施 18 个农村水利项目。持续加大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完成 72 个村污水治理任务。推进省级信息进村入户重点县建设,提高农业农村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用好产业扶持基金、政融保等政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优化生态环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大力推进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努力实现生态环境“高颜值”和经济发展“高素质”。深入推进河长制,持续深化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建设晋江防洪工程 4.3 公里。全面推广山长制模式,构建森林资源长效管护机制。造林绿化 2.1 万亩,治理水土流失 9 万亩,继续推进官桥-龙门区域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加快垃圾焚烧发电厂改造提升。全面开展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工作,加大大气污染、土壤污染防治力度。推进防灾减灾救灾机制改革,增强城市抗灾能力。六、坚持担当为责,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增强“八大本领”,勤勉尽责,勤政高效,提升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建设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政府。 旗帜鲜明,坚决维护核心。始终把讲政治放在首位,把维护核心作为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和**书记在党中央、在全党的核心地位,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折不扣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强化担当,聚力跨越赶超。主动融入全省赶超战略,抢抓新机遇、应对新挑战,努力在福建赶超、泉州跨越的新时代征程中勇担当、多贡献。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锻炼和培养一支敢于担当、踏实做事的干事创业干部队伍。广聚各方英才,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坚持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和法治化水平。推进综合执法体制改革,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畅通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法律渠道。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以及社会各界舆论监督,确保行政权力依法阳光运行。简政便民,激发社会活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坚持“马上就办”,进一步梳理、规范“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事项,真正做到审批更简、监管更强、服务更优,打造高效的政务环境和一流的营商环境。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 创业。从严治政,弘扬清风正气。深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按照“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重要部署,着力解决“四风”隐形变异问题,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坚持源头治理,紧盯重点领域,严格财政资金、公共资源、国有资产监管,坚决查处腐败行为。各位代表!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新时代呼唤新作为!安溪大地春潮涌动,安溪人民敢拼善赢,安溪发展长风破浪。让我们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在全社会的广泛参与下,凝心聚力、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为开创新时代“四个安溪”建设新局面,在更高水平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2018 年四平市铁东区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各位委员:现在,我代表铁东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各位代表审议,请各位委员提出意见。一、2017 年工作回顾2017 年,区政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区委部署,主动接受区人大和区政协监督,秉持“五大”发展理念,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锐意进取,克难攻坚, 紧紧围绕建设“美丽四平、幸福家园”目标,充分发挥我区综合优势,形成了投资持续增长、产业加快壮大、民生显著改善的新局面。全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25 亿元,同比增长 4.2%;全口径财政收入 5.8 亿元,可比增长 18.5%;地方级财政收入 2.4 亿元,可比增长 14%;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78.5 亿元,同比增长 9.5%;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6.2 亿元,同比增长 11.5%;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 2.54 万元、1.29 万元,均增长 7%。——突出开发开放,项目建设再攀新高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坚持“走出去”招商,抢抓京津冀产业转移战略机遇,与浙江省永康市全面对接,签署友好市区战略合作协议。积极参加“浙商吉林行”、“吉商大会”、“第十一届东北亚博览会”等招商活动,派一名干部到吉林省驻广州办事处挂职,实现珠三角零距离招商。通过小分队招商、以商招商等模式,招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年产 10 万套中重型商用车智能转向系统产业化项目、恒大综合体项目、叶赫现代观光农业项目、铁东汽车产业服务综合体项目已经落地。五洲国际项目、叶赫国际滑雪场项目即将签约。预计到年末,录入省项目签约调度系统项目 70 个,到位资金 50 亿元。项目建设成绩斐然。加大续建项目抓推进、落地项目抓开工、洽谈项目抓签约工作力度,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全年 共有 22 个投资 5000 万元以上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 99.07亿元,其中参加全市重点项目集中开工的项目 16 个,总投资 79.9 亿元;万达广场、汽车转向系统零部件研发服务平台等 6 个续建项目有序推进,本年度投资 19.17 亿元。项目储备力度显著增强,全年谋划项目 125 个。投资 5000 万元以上项目入库 28 个。开发区项目引领功能凸显。全面去开发区行政职能,努力将经济开发区打造成发展龙头。园区建设全面启动,征地工作有序推进。实施全员招商,项目建设明显提升。突出服务引领,帮助企业解决遗留问题,实行项目领办、代办,确保项目及时开工。预计到年末,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可实现183 亿元,同比增长 17%。——突出产业升级,发展质量加快提升工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3 户世界 500 强企业、8 户国内 500 强企业项目日渐成熟,以中航奋进、中电建等为代表的一批行业领军企业迅速崛起。园区集群集聚效应初显。着力打造千亿级专用车产业集群,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四平专用车产业峰会”,组建吉矩专用车产业集团,成立吉林省专用汽车协会;中航奋进技术改造项目、吉平专用车与中集合作项目等一批优质专用车项目顺利启动;行业发展优势明显,企业产出率及效益同比翻一番。企业技术改造迸发活力。投入技改资金41 亿元,四平吉运专用汽车有限公司年产1200 辆轻体物流车升级改造项目、吉林世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研磨机器人项目等 27 个技改项目全部完成,企业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区域工业品牌影响扩大。君乐宝的乳酸菌,精细化工的医药中间体,拓华的干细胞,立白、纳爱斯的日化合洗,维克斯的换热器,恒锐工具的硬质合金刀具,佳乐宝食品的金玉米油等精尖产品,成为铁东乃至四平的新名片。民营经济发展势头迅猛。预计到年末,全区民营企业户数达到 3770户,同比增长 16%;民营经济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467 亿元,同比增长 11%;新增年纳税额 10 万元以上企业 90 户。全区规模以上企业达到 117 户,年底还将有 15 户企业跨入规模以上企业行列。全年预计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 476 亿元,同比增长 8%;增加值 130 亿元,同比增长 7.5%;利润 12 亿元,同比增长 4.5%。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全面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完成调减普通籽粒玉米 35291 亩,完成年计划的 100.8%;都市农业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增强,汇发农业可带动就业村民人均年收入增加 3 万元;智慧农业独树一帜,惠丽农场开拓农业“互联网+”营销模式,入围全国农业创业创新大赛。叶赫满族镇的叶赫贡米、叶赫白蘑、“嘎嘎脆”苹果等特产系列和名居红酒庄园的“雪蓝红”山葡萄酒系列等品牌知名度逐步提高。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全年新增农民合作社 22 家、发展合作社联社 2 家,流转土地 6.38 万亩,入 社成员人均年收入增加 1100 元。预计到年末,全区农业总产值实现 9.26 亿元,同比增长 4.2%。服务业活力初显。旅游产业亮点纷呈。成功举办首届“叶赫论坛”,明确了叶赫满族镇“古城水镇”的发展定位。叶赫那拉城改造升级后,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100%。首届“中国·叶赫冰嬉节”、“2017 中国·叶赫开河鱼美食节”、四平首届“吉恒”杯龙舟赛丰富了叶赫系列民俗旅游品牌的内涵;“2017 中国·叶赫红果采摘节”累计接待游客 11 万人次,果农收入增长 30%以上。今年新栽各种果树 1.2 万亩,为实现林果采摘产业效益最大化奠定基础。国家 A 级景区已达 4个,新晋省级乡村旅游 A 级经营单位 3 个。预计全年各景区接待游客 300 万人次以上,同比增长 15%;旅游综合收入实现 2 亿元,同比增长 25%。商贸中心辐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初步形成了以万达城市综合体和欧亚商都为核心的两大商圈新格局。举办第二届消夏夜市,入驻商户 100 余户,每天客流量达 5000 余人次,收入实现 700 多万元,比第一届增长 12%。金融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全年为企业融资 80 亿元,为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个体工商户创业就业发放无息贷款 1500 万元。——突出建管结合,城乡环境更加宜居城区建设管理巩固加强。征收工作成效显著。41 个区直部门下沉到征收一线,全年累计完成房屋征收 5106 户,其 中棚户区改造 3749 户,重点工程 1357 户,为全市提前完成省下达的棚户区改造任务作出重要贡献;完成土地征收428.7 万平方米,拆除地上附属物 76.2 万平方米,对违章建筑依法实施强制拆除,引松入平、转山湖应急饮水、南北河治理、东山公园、集双高速公路、旅游公路和管廊建设等一批重点工程用地得到有效保障。投资 5.34 亿元,强化城区市容环境治理。对 7 条主街路进行风貌改造,拆除各类窗户罩、护栏、牌匾 3141 个;完成楼外墙立面改造 30 万平方米,良好的市容市貌环境为“航空飞镖”军事比赛提供了有力保障。主次干路实行机械化清雪,确保大雪 6 小时内城区道路畅通。推行“五位一体”社区物业服务管理模式。街道牵头清理各类违章摆放 5141 处,拆除各类违规建筑物、搭接物3203 处。积极配合“海绵城市”建设,完成小区改造 40 个,粉刷弃管小区楼房外墙面 550 栋,日清运小区居民垃圾 350吨。城区绿化美化水平明显提升。市内栽植各类乔灌木 4160棵,补种花草 6.3 万平方米,摆放鲜花 4850 盆,城市品质形象大幅改观。农村人居环境提档升级。累计投入 1730 万元,全面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修筑乡路 23 公里、桥梁 2 座。实施新农村建设项目。打造提升房身—合力—山门村、山门镇—英城村、四—叶线 3 条绿化美化精品线路,创建 4 个省级美丽乡村。投资 460 余万元,完成 14 个省市级重点村建 设。农村改厕 988 户任务全部完成;“阳光淋浴进农家”完成 260 户。加强农村长效保洁。在四—叶沿线村屯设立新农村长效保洁机制试点。秋季绿化造林完成 3.9 万亩,111 个村屯实现一季一绿化、一季一达标建设目标。生态文明建设纵深推进。强化生态环境建设,成立铁东区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高质量、高效率整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交办的 14 批 22 件环境信访举报投诉问题。大力开展矿山专项整治,配合市直相关部门对多家采石场依法依规进行停采整顿。深入开展大气污染、畜禽养殖污染、水污染、企业非法排污等系列治理行动,清运平整基建残土 1.18 万立方米,淘汰燃煤小锅炉 87 台,清理河道垃圾 3510 吨,停养禁养区内养殖企业 6 户,彻底拆除 3 户“地条钢”生产企业。全面建立河长制,共设立各级河长 106 名,竖立河长公示牌 54 块,“一河一策”编制有序推进。投资 2851 万元的叶赫河三期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全面开工。投资 5079 万元的叶赫污水处理厂全面竣工,全长 1.2 公里的沥山路污水管网铺设完毕,南宁路和平东老工业区污水管网已并入市政污水管网。强化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清收林地 0.8 万亩,全年造林 4.1 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 40%。——突出以人为本,民生福祉持续增进民生事业全面发展。年初确定的 13 件民生实事全部按节点完成。全年城镇新增就业 9128 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 再就业 1120 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2522 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16925 人。“双创”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全区农民工返乡创业 311 人,培育树立返乡创业农民工典型 38个;“一个中心、两个创业园”孵化企业 97 家,带动大学生创业 1000 余人。共拨付以前年度欠拨专项资金 1.3 亿元,当年专项资金 2.2 亿元,当年专项没有滞拨欠拨情况。安居工程稳步实施。369 户家庭获得实物配租,346 户家庭获得廉租补贴,37 户农村危房改造全部竣工。社会救助保障有序推进。累计发放低保金 7346 万元,为 1.42 万人次发放医疗救助金 1058 万元,资助困难群众参保参合 1.43 万人次、110万元,发放五保供养经费 201 万元。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为 1400 名残疾人配发康复器材,为 2400 名残疾人解决生活难题。社会事业齐头并进。基层政权建设得到加强。全区 38个社区换届选举工作顺利完成。教育发展更加均衡。我区大学区改革工作经验在全市推广,投资 2300 万元为 6 所学校改善基础设施,二中、三中等 5 所学校被授予“国家级校园足球特色校”,中央东路小学家庭教育工作经验受到中关委好评。科技工作成果丰硕。为企业申报省市级科技项目 48个,获得资金 2782 万元。共有 33 家企业入选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名录,入选率居全市第一位,科技局被我市推荐为“全国科技管理系统先进集体”候选单位。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冰雪地域文化、满族特色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得到传承和发展。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百姓大舞台”品牌活动遍布城乡。体育工作实现历史性突破。吉林省 2017 青少年速滑锦标赛,我区运动员获得 2 金、2 银、1 铜 5 块奖牌,包揽四平地区金牌。四平市第九届社区体育大赛,我区包揽团体总分前八名,区政府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卫生计生服务质量全面提升。全力开展 14 类55 项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家庭医生签约率达到 42%,四马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评为“全国优质服务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向计生家庭发放奖扶金 791.88 万元。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圆满完成。脱贫攻坚扎实推进。大力推进实施“五个一批”工程。产业扶贫得到加强,共投入扶贫资金 672.04 万元,两个 300千瓦新建光伏发电项目已并网发电,发放扶贫资金 22.17 万元,受益贫困人口 173 人。D 级危房和全区各部门包保的 C级危房改造全部完成。安装农村安全饮水净水设备 1554 户,两个贫困村的饮水安全问题全面解决。投资 131.1 万元,改善贫困村校舍;为贫困学生捐款 31 万元。投资 40 万元,购买贫困村文化活动室办公用品,新建两个贫困村文化广场已投入使用。81 人次获得新农合补偿 17 万元,21 人次享受“住院‘零’付费”政策,免除全部医药费 5.5 万元。为符合参保条件的 57 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代缴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 险费。今年共实现 31 户 78 人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叶赫村和英额堡村 2 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实现“摘帽”。——突出综合治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社会环境持续优化。深入开展“法律六进”活动。完成四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站)试点建设,化解矛盾 156 件。“平安铁东”建设取得新成果。命案、抢劫等大要案侦破率均达到 100%,命案积案、命案现案侦破率全市第一。火灾防控切实有效,火灾起数下降 3.6%,伤亡人数下降 50%。公安基础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先后建成了黄土坑、平东、城东三个标准化派出所,并跨入全省一流行列。信访办理规范有序。圆满完成国家“两会”、“一带一路”峰会、省十一次党代会等重大会事期间信访维稳工作任务,我区被评为“四平市党的十九大期间信访维稳工作先进单位”。全年共接待群众来访 164 批次 1027 人次,办理来信及网上投诉 89 件次;47 个重点信访事项全部落实领导包保,领导接待群众来访 53 批次 415 人次,市里交办的重点信访案件积案化解率达 100%。安全生产形势稳定。扎实开展全区安全生产大检查及各领域专项整治,排查整改安全隐患 2172 项,安全生产基础进一步夯实。不断加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力度,全区未发生一起食品安全事故。——突出自身建设,政府履职水平全面提升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不断增强。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全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 33 件、政协提案 90 件,办复率、满意率均达到 100%。加强依法行政,建立政府常务会学法制度;政府法律顾问团充分发挥“外脑”作用,向政府出具法律意见书 26 件,提供法律咨询 32 项,代理政府涉法涉诉案件 16起。大力实施“放管服”改革,对 11 个具有行政审批职能单位的 39 项行政许可事项进行全面清理,累计压缩办事时限 385 个工作日。强化监察工作,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和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积极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完成审计事项15 项,议事规则、民主决策和政务公开等制度不断健全。强化软环境建设,设立三级软环境监测点 21 个,聘请软环境监督员 121 人。在全市率先完成了乡镇站所管理体制改革,调整了吉林铁东经济开发区内设机构及职能,完成了部分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明显提升。同时,街道、地方志、应急、老龄、档案、民族宗教、侨务外事、妇女儿童等事业均取得新进步;国土、供电、农电、通讯、邮政、金融、保险、气象、烟草专卖、住房公积金等部门和机构也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各位代表、各位委员,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区人大、区政协的有力监督和大 力支持,得益于全区干部群众戮力同心、顽强拼搏、埋头苦干。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广大干部群众,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离退休老同志,向全区政法干警、驻区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中省直单位,向关心支持铁东发展的各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实体经济特别是工业企业困难较多,企业融资成本较高,民间投资增速不快。二是经济结构还不够优化。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的步伐不够快。三是科技创新带动作用还不明显。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还不突出,科技成果转化率有待提高。四是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个别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的担当意识、服务意识不强,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仍需加强。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二、2018 年工作安排2018 年,是我区厚植发展优势、补齐发展短板的重要之年,也是转型升级、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做好 2018 年各项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我们要在把握大势中趋利避害,在正确分析中创新思路,在克服困难中抢抓机遇,誓师追赶,立志赶超! 2018 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市委七届三次全会、区委九届三次全会精神,按照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解决问题短板、突破瓶颈制约,加快建设新型工业核心区、商贸旅游先导区、生态宜居示范区,全力打造新时代美丽幸福铁东。2018 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 6%。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 3.8:74.2:22。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5%。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7%。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 6%。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 7.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 7%。推进 10 项民生工程。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做到深学深悟,准确把握**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神实质,持续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热潮,切实把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同深入落实市委、区委全会精神紧密结合起来,扎实推进铁东现代化经济体系建 设,让脱贫攻坚、各项改革成果惠及全区人民。政府系统的领导干部要切实发挥关键少数作用,以实际行动作表率、树标杆,按照区委的决策部署,紧密结合实际,制定“任务书”、明确“路线图”,确保每项任务分解到部门、落实到岗位、量化到人头。切实做好学习成效的督导考核,精心组织专项考查、随机抽查、联合督查,坚决推动区委九届三次全会确定的目标任务落细落实落地。(二)实施“项目兴区”战略,积蓄经济发展新能量拓宽招商选资渠道。依托“一带一路”、哈长城市群建设等国家战略,推进经济交流合作。围绕承接产业转移,巩固深化与浙江省永康市等友好城市的合作成果,实现优势互补。继续大力引进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中小企业落户我区。完善招商方式,突出产业招商、政策招商、以商招商,努力实现全年录入省招商引资调度系统资金增长10%的目标。千方百计引资金、上项目,重点围绕专用汽车、现代装备制造、电子光学、农产品精深加工、文化旅游等主导产业,着力引进一批带动性强、科技含量高的大项目、好项目。加快重点项目建设。紧紧抓住项目建设的“牛鼻子”,把服务贯穿项目建设全过程。完善全区项目库建设,谋划、操作一大批项目入库;开通区内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全面实施领办、代办制,着力解决项目建设涉及的立项、用地、 用水、用电等问题;确保全年开工亿元以上项目 10 个,10亿元以上项目 2 个。破解要素保障瓶颈,加大向上争取政策和资金力度,大胆实施 PPP 模式及特色小镇融资模式;全力推动五洲国际商贸城建设项目尽快签约,推动叶赫国际滑雪场项目尽快落地,推动叶赫“沐心谷”旅游度假区尽快建成开业,加快中重型商用车智能转向产业化、专用车产业园区、电子光学孵化园区等项目建设进度。加速推动天宝机电城、医药仓储中心建设等项目的前期工作。提升开发区整体活力。继续发挥开发区作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平台的重要作用,围绕主导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推动重点工业项目向开发区集聚。强化开发区服务功能,打造“尊商、重商、亲商、安商”优质软环境。进一步完善“七通一平”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尝试通过工业地产等模式提升产业集中度,激活高速发展的内生动力。加快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撬动更多资金投入开发区建设。盘活平东老工业区沉淀资产,启动“双停”企业,减少土地刚性支出;开展土地收储工作,合理安排建设用地,增加规划的弹性和应变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三)实施“产业振兴”战略,实现转型升级新突破推进工业精准转调。培育优势产业。瞄准“中国制造2025”,盯紧专用车发展市场,举办“2018 中国·四平专用车产业峰会”。高标准规划建设专用车产业园区,做大做强 中航奋进专用车、吉运专用车等龙头企业,力争专用车产业园区孵化区项目、年产 12 万套汽车启动锂电池项目等一批立区项目早日投产达效。坚持科技引领。发挥科技创新奖励资金作用,鼓励企业走产学研相结合发展之路,推动专用汽车、电子光学、换热设备三大产业集群实现集约化发展。着力优化调整结构。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利用好 3000万元保增长、促转型专项引导资金作用,按照淘汰关闭一批、改造提升一批、培育发展一批、做大做强一批的思路,一企一策推动转型。盘活存量资产,适时启动通钢钢绞线、恒业装载机等一批停产闲置企业。突出抓好民营经济。落实省、市、区民营经济发展政策,创新服务方式,探索建立企业家互助联盟,继续开展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增强民营企业整体竞争力。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加快发展都市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力争实现收入翻番;确保完成 2000 亩棚膜建设任务,扩大叶赫水稻种植面积,力争水田面积达到 4000 亩。培育推广区域品牌。完成 5 个“三品一标”认证,叫响“叶赫贡米”品牌。打造物联网交易平台。依托“互联网+”,建立功能配套完善的农产品流通交易平台,进一步发挥惠丽智慧农场的龙 头作用,推广订单农业,让老百姓“种出好菜、卖出好价”。发展壮大规模经营主体。积极推广中小型农业机械,力争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 80%。落实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全力扶持 14 个发展典型,力争建成农民专业合作社 335 家,家庭农场 28 家。巩固深化免疫无口蹄疫区建设成果。推进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工作,提高动物卫生监督和畜产品质量监管水平。全面激活现代服务业。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旅游、商贸、物流产业发展步伐。做精旅游产品。围绕“一核两季四线”产业布局,加速推进“全域旅游、全景铁东”建设。积极申报第四批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区和叶赫那拉城晋升5A 级景区;找准突破口,以休闲旅游、文化旅游、红色旅游、健身旅游为载体,提升 A 级旅游景区质量和知名度。深入打造乡村旅游“农家乐”精品版;策划包装 3 条精品旅游线路,将叶赫古城、叶赫那拉城、馨苑文化城、皇家山滑雪场、塔山红色教育基地、二郎山庄、鹰嘴山丛林旅游休闲乐园等景区景点串成线、连成片,打造铁东全域一日游和二日游,推出城市旅游和乡村旅游新亮点。深入挖掘资源特色,建设民间艺人队伍,开发和推广满族民俗系列文创产品。做强商贸核心。依托万达城市综合体、欧亚商都、三马路步行街等资 源条件,加快引进战略投资者,建设大型商贸综合体,形成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商业格局。做实物流产业。积极发挥我区东接西联、南接北融的立体交通和区位中心优势,发展物流企业,建设物流配送中心。(四)实施“生态宜居”战略,展现城乡建设新面貌精心打造宜居城区。巩固国家级卫生城、园林城成果。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城市发展生命线,不断完善路网建设,使城区道路更加畅通。积极配合海绵城市建设,完成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将治理作为城市发展保障,保持打击“两违”高压态势,健全定期巡查和综合执法机制,推行“人性化”执法与“网格化”管理模式。对主要街路门前堆放、店外经营等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整治,保持街路、小区环境干净整洁,巩固提升城区市容市貌。全面开展主次干路机械化清雪,确保群众安全出行。按时完成房屋土地征收拆迁任务,为城市发展储备更多空间。着力打造美丽乡村。全力实施城区外公路沿线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建设南北环景观林带、四—叶采摘经济林带和山—叶花海景观带。紧盯农村环境治理、垃圾污水处理、人畜科学分离和村屯绿化美化四个重点,认真抓好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治理。打造提升房身—合力—山门村、山门镇—英城村、四—叶沿线等3 条绿化美化精品线路。完成打造美丽庭院300个、干净人家 750 户,创建省级美丽乡村 3 个。大力实施“阳 光淋浴”和农村改厕工程,提升农民生活质量。重点打造特色小镇。凸显叶赫满族镇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发挥满族服饰、特色饮食、民俗文化等优势,将旅游产业打造成现代服务业的主导产业;重点做好总体规划修编、镇内棚户区改造、叶赫河综合治理工作。各乡镇将本着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原则,结合区位特点、资源禀赋,将本辖区特色产业做大做强。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吸引域外能人和本地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县、乡、村三级公路畅通,为加快经济发展提供硬件支持。全面打造绿色环境。秉持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常态化、制度化。深入推进大气污染综合防治。重点抓好秸秆禁烧、扬尘治理、取缔露天烧烤等工作,切实改善空气质量,确保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 278 天以上。多方施策,降低农药对土地的污染。深入推进水污染综合防治。全面贯彻落实《吉林省河道清洁整治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建立河湖管护长效机制,加大全流域污染防治力度,严厉打击各种非法采砂活动;强化饮用水源地保护,加快推进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关闭或搬迁。扎实推进生态修复绿化工程。力争还林 5000 亩,环路绿化 1500 亩,四—叶公路两侧种植果树 2000 亩。做好中央环保督察组“回头看”工作,坚持完善联动执法,确保天蓝地净气爽水清。 (五)实施“改革创新”战略,增强社会发展新动力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审批事项“两集中、两到位”和网上并联审批,将行政职权和综合服务类业务全部纳入“全省一张网”办理,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和缩短审批时限。完善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巩固扩大“五证合一”、“一证一码”改革成果。优化营商发展软环境,深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项目行政审批领办、代办制度常态化。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聚焦“三去一降一补”任务,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努力实现供需动态平衡。启用倒逼机制,促使僵尸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或退出市场。从提升产品质量入手,对应市场需求,加大研发力度,主动向消费者提供高质量产出品。加大投入力度,补足我区脱贫攻坚、基础设施、服务业发展短板。积极推进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统筹配置政府部门及内设机构权力、职责,盘活使用编制资源,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强化公益属性,推进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形成科学合理的机构编制管理体制,为振兴发展铁东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六)实施“脱贫攻坚”战略,构筑扶贫工作新机制落实包保帮扶责任。围绕“脱贫、退出、增收”三个目标,严格落实包保责任,坚决做到政策不变、包保不变。加强贫困人口动态管理,组织开展已脱贫贫困户档案筛查、未脱贫贫困户调查及返贫人员排查工作,科学谋划扶贫产业、脱贫项目,确保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突出抓好产业扶贫。依托蔬菜大棚、畜牧养殖、苗木种植、林下经济、乡村旅游等产业,推进“一村一业”建设。强化能人引领,进一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 5 万元的村集体要达到 50%以上。进一步完善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巩固退出村硬件全达标成果,确保剩余 24 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切实兜住扶贫底线。突出抓好医疗扶贫,着力解决贫困户看不起病和因病返贫问题。切实抓好教育扶贫,着力解决贫困家庭子女“上好学”问题。坚决抓好政策兜底扶贫,逐步提高低保、五保补助标准,落实好低保户和贫困户两项制度衔接,扩大低保覆盖面,做到“应保尽保”。不断加大扶贫领域监察、审计监督力度,最大限度发挥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和项目作用。(七)实施“发展惠民”战略,开创民生事业新局面全面加强社会保障。健全促进就业创业财政、金融、产业等政策体系,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 加大对大学生创业和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力度,加强对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全面完成城乡就业各项指标任务。强化社会保障体系,推进职工和城乡居民全面、持续参保。完善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标准,保障特殊困难群众基本生活;落实城乡医疗救助政策,努力实现应保尽保、应助尽助。关心和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公益慈善事业。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强化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学条件。规范幼儿园管理,对不达标的幼儿园责令整改或取缔。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创建特色学校工作。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增强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全面落实计划生育政策,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推进文体设施建设,继续开展“百姓大舞台”、“全民上冰雪”等品牌活动,丰富群众性文体生活。统筹城乡公共文化体育资源分配,推动城乡、区域文体服务协调发展,提升全区公共文化体育服务能力和水平。全面开展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抓好 10 项民生工程。一是投资 2492 万元,完成石岭中心校、叶赫中学综合楼等建设项目。建设 3 所现代化幼儿园。二是多方争取资金,实现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全部得到扶助。三是完成棚户区改造 4418 户。完成公共租赁住房实物配租1468 套。四是完成 35 个弃管小区改造任务。五是新建 4 所学校水冲厕所、15 座城区水冲厕所、5 座景区水冲厕所。完 成农村厕所改造 800 户任务。六是力争打通东郊大街、东山路、北三纬 3 条路。七是完成城市 D 级危楼改造 185 户。完成农村危房改造 66 户。八是积极做好清收林地还林、春秋两季绿化造林工作,加强村屯绿化,确保村屯绿化率达到 80%。九是投资 260 万元,对山门镇和叶赫满族镇 3 条水毁路、3座桥梁进行维修加固。修建村路 8.9 公里。十是城镇新增就业 9000 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2400 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 1100 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11000 人。(八)实施“综合治理”战略,激发和谐社会新活力扎实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全力组织实施打黑除恶、打击“盗抢骗”专项行动,强化重点部位、重点区域治安巡防,筑牢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降低刑事和治安案件发案率。落实从优待警各项举措,规划建设平南派出所。加强危险化学品和寄递物流业管理,坚决防止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继续开展“一网一点零激化”工作,进一步提高全区法律援助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扎实推进信访突出问题攻坚化解。继续实行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度和领导接待日制度,确保信访渠道畅通。加大解决问题力度,全力打好“积案化解”攻坚战,维护信访群众权益。加大创新力度,积极探索信访工作新方法,开辟群众信访新通道,做到法律政策及事实公开、处理过程公开、处理结果公开,增强基层处理和化解信访问题能力。 扎实推进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全力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重点开展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建筑施工、粮食仓储、粉尘作业、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行业和领域隐患排查专项整治,切实消除安全生产隐患。强化安全生产领域监督执法,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生产经营行为,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以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和能力。三、强化“四型”政府建设打铁必须自身硬。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各项奋斗目标,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以让人民更加满意为根本目标,努力建设责任型、法治型、高效型、廉洁型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强化宗旨意识,建设“责任型”政府。强化责任担当,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在“服务”上狠下功夫,多办惠民实事,多解决群众和企业的实际问题。坚持夙夜在公,勤勉工作,以“食不甘味、寝不安席”的紧迫感,及时回应群众在环保、医疗、教育等方面的热切期盼,全力做好促发展、惠民生各项工作,切实当好人民公仆。严格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型”政府。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动跨部门综合执法和执法力量向基层下沉,建立部门执法责任清单。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加大“涉软”案件查处力度,切实解决一些领域执法扰民、 执法不公、执法不严、检查任性等问题。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定期向人大报告工作、向政协通报情况。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狠抓工作落实,建设“高效型”政府。保持和发扬求真务实作风,按照“建高效率人民政府、当高效率公务人员”的要求,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工作态度,切实增强行动思维,进一步强化执行,将各项工作任务项目化、具体化、规范化。严格按照时间表、路线图推进工作开展,明确节点,强化督查,定期调度,确保各项任务目标有效落实。严格绩效考核,严厉整肃懒政、怠政、不作为、推诿扯皮等行为,全面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着力反腐倡廉,建设“廉洁型”政府。压紧压实政府系统各级党组织主体责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党内监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一以贯之纠正“四风”。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严格监管公共资金、公共资源、国有资产的使用和效益。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坚定不移惩治腐败,自觉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工作目标。各位代表、各位委员,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使命呼唤 新作为。让我们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同心同德,积极作为,奋力赶超,为全力打造四平新一轮振兴发展核心增长极,建设新时代美丽幸福铁东而不懈奋斗!2018 年建昌县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五年来,县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的决策部署,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实现了经济稳中向好、社会和谐稳定的奋斗目标。——县域经济发展稳中向好。地区生产总值连续五年正增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 7.7%。经济结构更趋优化,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 50%。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新增各类市场主体 10615 户。累计固定资产投资 115 亿元,有效投资比例明显提高。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稳定在 3 亿元左右,通过积极争取转移支付,保证了养老金、公教人员工资足额发放,保证了民生支出,保证了机关正常运转,十分不易。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见成效。农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调减玉米种植面积 10 万亩,新植经济林 29 万亩,杂粮和蔬菜种植面积分别扩大到 13.6 万亩、7.55 万亩,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发展到 178 个。新增节水灌溉 24.4 万亩,建成农建骨干工程 899 项。实施粮安工程,建设科学储粮仓 1.2万个。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 1022 家,平均每年引进、推广农作物新品种 60 多个,休闲农业、认养农业等新业态成为农业增收的新亮点。工业经济筑底趋稳。开发区和园区基础设施基本完善。金属、建材、冶炼等行业的 16 家规上企业渡过难关,白酒、水果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焕发生机。新增工业固定资产投资 40.32 亿元,膨润土、光伏集中电站等新产业、新项目建成投产,大宇调味品、正源活性灰、福源铁合金等省外投资项目相继落地。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旅游业步入快速发展期,游客接待量年均增长 15%以上。龙潭大峡谷、梨花源、六股河漂流等景区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建昌古城开工建设,旅游商品日益增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 9.4%。以兴隆大家庭为核心的县城中心商贸集聚区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金融、电商、快递、家政、健康服务等行业迅速成长,“互联网+服务业”成为县域经济增长的新动能。——脱贫攻坚战取得突破性进展。12.35 万人告别贫困,贫困发生率从 26%下降到 7.5%。探索实践了“小额贷款+到 户脱贫项目+强劳动力户”、“强党支部+脱贫合作社+弱劳动力户”、“县光伏公司+光伏扶贫项目+无劳动力户”等多种行之有效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模式,一大批惠及贫困人口的产业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五年来,355 公里精准扶贫路建成通车,7282 户贫困户危房焕然一新,贫困家庭的学生得到了有效资助,建档立卡患者享受到了医疗救助和新农合减免补贴政策。全县人民坚韧不拔,自立自强,走出了一条卓有成效的脱贫发展之路。——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加强。2015 年迈进省级生态县行列。水土保持治理 26 万亩。开展了 16 个生产矿山环境治理工作。造林 107.6 万亩,全县林木绿化率达到 55.33%。治理河道 170.21 公里。完成了县城污水处理厂二期、食品产业园区污水处理厂、8 万平方米人工湿地、八家子河重金属底泥清淤等一系列环保工程。治理了 45 个规模化畜禽养殖场。276 个村全部达到市级宜居标准。拆除 10 吨以下燃煤锅炉52 台,关停“十五小”企业 26 家,实施了重点排污企业环保设施升级改造工程。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均达 336 天以上,领先全市。——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城镇新增就业年均 3000 人以上,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劳动者权益得到了充分保障。城镇和农村低保人均救助标准较2012 年分别提高了70.1%和 127.8%。兴建高速公路通车,200 公里国、省干线公路大 中修完工,新建、改造农村公路 939.5 公里,建设“一事一议”道路 921 公里。改造城区人行步道 22.9 万平方米,新建、改造城区街路巷道 28 条。新客运站投入运行。实施了6000 户供水低压区、7338 户供暖低温区改造工程,2927 户棚户区居民乔迁新居。完成了 1229 项电网建设、改造工程。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达到 145 所,改造薄弱学校 91 所,近500 名学生考入全国重点高等院校。落实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以药养医”机制彻底破除,实现了新农合异地就医费用直接结算,为 50.83 万人建立了居民健康档案,两孩生育政策全面落实。举办了第三届全民运动会,建设了 220 个村级文化广场,昌盛广场、火车站广场、轿顶山森林公园、古生物博物馆相继建成开放,居民文化体育活动的空间和质量明显改善。——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建立了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取消行政职权 41 项、调整行政职权 14 项,组建了全市首个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入选全国百优,搭建了县、乡、村三级联动政务服务平台。全面落实“营改增”改革和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减免税费政策,企业税负进一步降低。“一照一码”、“多证合一”得到有效推行。着力改善营商环境,组建了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核销事业编制 140 名,收回空余编制 766 名。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深化国企改革,相继组建了市场监督管理局、卫生和计划生 育局、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城乡建设集团。全面开展医药卫生、事业单位分类、国有林场、供销社、不动产登记、公务用车等改革工作。通过大力深化改革,初步实现了政府工作效能提升、财政负担减轻、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的目标,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增添了新动力。——政府建设和社会治理不断推进。坚持向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县政协通报情况,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完善县政府工作规则,民意反馈系统进一步健全。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着力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公务人员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加强正风肃纪,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和廉政监管,强化审计监督,廉洁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加强了社区建设,强化了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完善了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依法规范了信访秩序,加大了社会治安的投入和治理力度,顺利完成了重要节点的安保工作,社会保持和谐稳定。2016 年,发生了罕见的洪涝灾害,全县人民众志成城,奋力抗灾,实现了大汛无伤亡,夺取了抗击自然灾害的重大胜利。2017 年,在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的情况下,县政府各项工作仍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预计到年底,地区生产总值 70 亿元,增长 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3.2 亿元,增长 11.8%;固定资产投资 13.5 亿元, 增长 4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0.2 亿元,增长 7%;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1480 元,增长 7%。农业生产稳中调优。粮食产量 5.3 亿斤。新发展有机转换期杂粮 3324 亩,新建蔬菜大棚 3600 亩、肉驴繁育基地 48个。机械深松作业 12.5 万亩。种植业和养殖业产值分别达到 15.1 亿元、12.84 亿元。“12316 金农热线”正式开通。土地确权登记工作全面完成。工业经济稳步增长。规上工业增加值实现 5 亿元、主营业务收入达到 24.9 亿元,增幅均超过 35%。新建工业项目23 个,投产 17 个。华能光伏电站 6 月底发电,正源矿业活性灰项目预计年底投产,绿宝露饮料生产项目复工,矿山恢复生产工作正式启动。服务业稳中有进。服务业增加值增幅超过 3%。旅游宣传全面加强,龙潭大峡谷升级为国家级地质公园,辽西湖获批国家 AAA 级景区。商品房销售 7.4 万平方米,增长 15.6%。金融业增加值和文化产业产值分别增长 12%、64%。云易购与信达证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乐村淘和淘实惠建成 341 个村级体验店和签约网点。脱贫攻坚成效显著。37 个贫困村、1.5 万人稳定脱贫。落实扶贫专项资金 1 亿元,发放扶贫贷款 1.7 亿元,受益贫困家庭 1.8 万户。45 个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开工建设,入户分布式光伏电站发展到 4600 户,每户增加收入 3000 元以上。 省、市、县定点帮扶单位投入扶贫资金达到 2 亿元。落实了就学、就医系列保障政策,翻建贫困户危房 1300 户,修建精准扶贫路 215 公里。环境保护全面加强。严格执行秸秆焚烧禁令,大气自动监测站投入运行。城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完工,实施了茅河、云山洞河治理工程。开展了农村垃圾分类减量工作,49 个试点村生活垃圾产生量明显减少,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0%。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进展顺利。受理中央环保督察组转办环境信访案件 32 件,重点案件 11 件,全部办结。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3.5%以下,有组织劳务输出 2.3 万人。发放定补抚恤金 1521.4 万元,实施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 99 户。260 吨热源厂投入使用,改造、安装 1800 盏 LED 路灯,新建 3 个休闲娱乐广场。建兴大桥建成通车,绕城公路破土动工。高考一本上线人数突破 400 大关,凌东高中教学实验楼投入使用,职业中专与北方国际汽车教育集团深度合作,实现联合办学。乡镇卫生院回归公益性,组建医联体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完成了体育场馆维修改建,推进了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成功举办第八届全民读书节和“亮宝·中国”走进建昌活动。馆藏档案数字化工作全面展开。开展了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十九大安保维稳任务圆满完成。国防动员、人防和民兵预备役、气象和防震减灾、民族 宗教、老龄服务、统计保障、广播电视、红十字会和慈善事业等工作也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各位代表!过去五年,是建昌经济社会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我们面对的是宏观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方式进行结构性变革的巨大压力;面对的是风险隐患层出不穷,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传统支柱产业陷入低谷的严峻形势;面对的是脱贫发展进入攻坚期,影响社会稳定因素增多的复杂局面。在这种条件下,我们实现了县域经济稳定发展,催生了诸多向好的变化,社会保持了和谐稳定,成绩来之不易。五年来,我们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深入学习贯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强化“四个意识”,以钉钉子精神推进各项改革落到实处。五年来,我们坚定不移地执行省、市和县委的各项工作要求,狠抓脱贫发展,维护社会稳定,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全力以赴推进“生态立县、农业富县、旅游兴县、工业强县”发展战略迈向纵深。五年来,我们坚定不移地狠抓作风建设,深入贯彻“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要求,严格执行“约法三章”,真抓实干、勇于担当、奋发有为的工作作风得到大力弘扬。各位代表!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国务院,省、市和县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和县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县人民团结一心、砥砺奋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 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向一直以来鼎力支持我们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团体、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表示诚挚感谢!向一直以来为建昌发展保驾护航的驻建部队、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表示诚挚感谢!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建昌脱贫发展的省、市帮扶单位,驻建机构,向心系家乡建设、回家创业发展的建昌老乡,表示诚挚感谢!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项目数量少、块头小,经济发展的规模和质量仍然处在较低水平,经济增长的动力亟待增强。二是捉襟见肘的“吃饭财政”尚未改变,急需创造条件爬坡追赶。三是“门好进、脸好看、事不办”的现象依然存在,营商环境还不尽如人意。四是“蹲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等内生动力匮乏的贫困人口成为扶贫的难点,扶志与扶智促脱贫任重道远。五是城区交通拥堵、车辆任性行驶、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薄弱等民生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直面挑战,在今后的工作中,全力以赴加以解决,不负全县人民的重托和期望。二、未来五年工作总体部署各位代表!党的十九大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今后五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对于建昌来说,更是我们寻求经济社会发展实现重大突破的关键期。到 2020 年,既要实现不落一户地稳 定脱贫,更要确保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既要完善城乡的基础设施,更要提高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到 2022 年,既要力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迈进百亿大关,又要努力改进县域经济发展的结构和质量;既要持续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又要不断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软实力。实现目标任重道远。我们必须坚持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须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政府工作的各个方面,切实以全面从严治党的实际成效促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开创政府工作新局面。必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将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建昌人民。必须坚持以目标和问题为导向,着眼长远发展,依靠改革创新,激发活力,释放潜能。做好未来五年工作,要在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发力。一是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制定出台一系列有含金量、有操作性的政策举措,着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立足农民增收,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推动种植、养殖产业提质增效,建设粮食产后服务体系,打造名副其实的健康农副产品生产基地。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壮大村集体经济。完善承包地“三 权”分置制度,建立有形土地流转市场,建立较为完备的技术、资金、信息、法律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改革创新产业园区体制机制,释放园区发展活力。盘活食品产业园区,打造农副产品加工集聚区。壮大八家子经济开发区,形成矿产品综合利用产业集聚区。建设非金属产业园区。探索适合建昌实际的新能源开发模式。制定招商引资激励办法,创新和完善招商引资工作的组织、协调与推进机制,吸引有效投资。制定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具体措施,培育壮大“小巨人”企业,建设中小企业园。完善服务业集聚区功能,加强特色商业街建设,加大对服务业新产业、新业态的支持力度,发展壮大一批有竞争能力的限上企业。利用好山水、生态、文化资源,将“全域旅游”发展理念贯穿产业发展、城镇建设各领域、各环节,培育旅游点,延伸旅游线,做大旅游面,形成动力强劲的县域经济新引擎。二是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坚决克服盲目乐观和畏难情绪,采取过硬的措施和办法,做到脱真贫、真脱贫,确保到2020 年现有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进一步推广成熟可靠的脱贫模式,完善覆盖脱贫项目建设、发展全过程的帮扶机制。制定落实更加完善的扶贫奖惩办法,增强紧迫感,激发创造性。加大投入力度,有效解决贫困人口住房、就学和就医问题。整合各类资源,进一步完善贫困乡村道路、环保和文化体育设施。加强扶贫资金 监管,确保每一分钱都产生实实在在的效益。细化党员干部与贫困户、社会力量与贫困户的对接方式,建立更加立体化、更有针对性的扶贫体系,激发全社会帮扶的热情和贫困人口脱贫的内生动力,让温暖的阳光照进所有贫困家庭。三是强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地持续推进各项民生工作,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青年群体就业创业。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制度体系和社会救助体系,统筹发展养老服务、残疾人康复服务。加大城乡交通、住房、供暖、饮水安全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工程质量和市政管理水平,补齐公共服务短板。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进一步完善教育基础设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学前教育、民族教育,提升特殊教育普及水平。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制定具体到人的青年教师发展计划。加强校际交流,创新学校管理,将各项教育改革举措落到实处。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与外埠医院和乡、村医疗机构组建联系紧密的医联体。加强和创新医疗机构内部管理,提升诊疗水平。加大投入,全面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创新机制,制定实施吸纳人才的具体政策举措,解决制约卫生事业长远发展的瓶颈问题。完善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建立文化、体育事业发展的激励机制,加强对文艺、体育协会的管理和服务,为文艺创作、文艺演出、文化交流、 全民健身、竞技比赛搭建平台。让“建昌声音”愈加响亮、“建昌故事”越发动人。四是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整体提高全县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采取切实措施,保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持续下降。大力推进公共节能,创建节约型机关,引导人民群众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采取最严格的管控举措,大力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完善“河长制”,推动治水工作常态化、长效化,统筹推进大凌河、六股河等水系生态治理,加大垃圾分类减量、污水处理和畜禽污染治理力度,有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继续实施封山育林、植树造林,建设生态绿色长廊,构建保护京津冀和辽西地区的绿色生态屏障。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合理利用生态资源,打好生态牌,写好生态文章,发展生态产业,让建昌的生态与发展交相辉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五是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以国内营商环境排名前列的地区为标杆,努力创造公平公正的制度环境。不断完善权、责清单,建立实行企业投资项目管理负面清单制度,着力解决政府直接配置资源、管得过多过细以及职能超位、缺位、不到位问题。构建“亲”“清”的新型政商关系,既惩治“勾肩搭背”,更整治“背靠背”,对于不作为、虚作为、乱作为 的公务人员,县政府将坚决问责。推进“多规合一”改革,建立全县统一的空间信息管理平台,完善项目策划、生成、协调、推进机制,做实招商引资和项目储备的数据库。精简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积极推广“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升级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功能,健全县、乡、村三级联动政务服务体系,持续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落实减税降费政策,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加快政府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政务和行政承诺考核制度,县政府要坚决做到不放空炮、说到做到。六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进一步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加强民意反馈系统建设,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的利益诉求。坚持依法治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进一步做好普法工作。依法推进公益和慈善事业健康发展,规范和促进专业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发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立体化、信息化建设,依法惩治犯罪,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提高城镇精细化建设、管理水平,花大力气整治交通和物业问题。严格安全生产责任制,持之以恒抓好安全生产,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县政府将竭尽全力为全县人民提供安定、安全、安心的工作、生活环境。 发展绝非一蹴而就,我们既不能裹足不前,也不能好高骛远。必须坚持久久为功,必须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信念,必须扑下身子,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三、2018 年重点工作安排2018 年是新一届县政府的开局之年,之于未来意义重大。明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7%,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略高于经济增速,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12%,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1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主要污染物排放继续下降,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3%。为实现上述目标,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继续落实“五个围绕”,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调减玉米种植面积 3 万亩,补充以优质蔬菜、杂粮,在条件适宜地区新植经济林 2.35 万亩。改善生产条件,实施 80 项农建骨干工程。提高农业科技成果利用率,试验推广新品种 90 个以上。抓好杂粮高产高效创建项目,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鼓励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建设土地流转有形市场和网络交易平台,创建 26 家家庭农场。加大投入力度,持续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加快推进特色小镇建设,鼓励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大力发展县域工业。围绕“五个一批”,狠抓项目建设,不断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突出“一园一区”建设,推进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激发发展活力,有效盘活存量资产。建立行之有效的协调、管理、服务机制,推动大宇、绿宝露、毕氏等重点项目发展壮大,明年,至少要再增加 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制定更加可行的激励办法和更有操作性的工作细则,提高招商引资精准度和成功率。引导和支持本地企业进园入区发展,扶持具备条件的矿山企业恢复生产,支持大魏酒业、建元膨润土、宏基矿业等重点企业提升竞争能力,出台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具体政策举措,促进本地企业焕发生机。加快服务业提档升级。加强集聚区建设,完善县城中心商贸集聚区功能,鼓励服务业企业提升营销能力和服务水平,缓解消费外流;着力化解城东商贸物流集聚区遗留问题,盘活僵尸企业。支持本地生活性服务业创新发展。鼓励社会力量提供教育、文化、医疗等服务。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引导云易购等电商企业完善平台,加快实现农村实体经济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旅游业。扎实推进旅游“六个一”工程,完成龙潭大峡谷二期工程建设,力争启动三期工程。加快旅游产业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办好梨花节、采摘节等文化旅游活动,聚揽人气,提高名气。全力推进脱贫攻坚。以更加有力的举措,聚焦精准,攻 坚克难,确保 1.4 万人脱贫、46 个村“摘帽”。开展金融扶贫,投放扶贫小额贴息贷款 1 亿元,扶持 2000 户贫困家庭发展种植和牛、驴养殖项目。放大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作用,实施“百企带千户”脱贫工程。开展实用技术、技能培训,至少免费培训贫困劳动力 3000 人。继续开展光伏扶贫。建设精准扶贫路 110.5 公里,改造贫困户 D 级危房 500 户。进一步强化“助、补、免、贷”四项措施,让4000 名贫困家庭学生安心学习。继续实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新农合参合补助政策,落实大病救助措施,让就医不再成为贫困家庭的心头之痛。努力提高民生质量。大力促进就业创业,实施好就业促进、创业引领、基层成长计划。切实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关爱留守儿童,发展残疾人事业,落实养老服务保障制度及城市“三无”人员供养政策。落实棚户区改造 660 户。优先发展教育。新建、改扩建特殊教育学校、第二小学等 8 所学校,推进农村中心幼儿园建设。启动消除大班额计划,统筹全县中小学编制,加大教师招聘、培训力度,加强城乡教师交流,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善高中办学条件,做好高考改革各项工作。关注人民健康。推进药品供应保障制度改革。持续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建设县医院医疗综合楼,完善医疗联合体,着力提高基层首诊率。加强文化建设。大力推动全民阅读,继续举办全 民读书节系列活动。加强文物保护,实施东大杖子战国古墓群安防工程,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完善图书馆、文化馆、古生物博物馆功能,提高服务水平。发展体育事业。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加强健身场地设施管理与维护,提高使用率。采取切实措施,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让孩子享受体育乐趣,健康茁壮成长。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全面完成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减排任务,严格秸秆焚烧管控,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继续做好 10 吨以下燃煤锅炉拆除工作,严格监控重点工业污染源。加强水源地环境监管,依法治理养殖污染,实施王家窝棚断面水质达标治理工程,继续开展农村垃圾分类减量工作,继续推进凌河生态治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大投入力度,实施水土保持工程 2 万亩,绿化造林、育林 18.5 万亩。全面落实中央环保督察整改意见,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严格环境执法和监督问责,对破坏、损害生态环境的责任者,坚决依法惩治,绝不姑息。完善城乡基础设施。新建、改造绕城公路沿线 13 座桥梁,新建“一事一议”村内道路 200 公里。实施国道通武线10 公里中修、省道绥三线 39 公里大中修工程。继续实施供水低压区和供暖低温区改造工程,对永昌胡同、黑山河南路等 11 条城区街路进行系统改造。持续改善水上公园环境,推进大凌河城区段治理,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16 处。加 快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新建、改造 66 千伏及以下电力工程196 项。推动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网络提速降费,着力缩小“数字鸿沟”。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牢固树立和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加强政府系统党的建设,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严格执行党内法规,严肃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县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认真办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议案、提案和意见、建议。所有政府工作人员都要依法履职,依法行政,公正文明执法。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驰而不息地推动各项改革落地见效。建立健全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广大干部敢于改革创新,勇于干事创业。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畅通民意诉求表达渠道,严厉打击惩治犯罪,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防灾减灾救灾机制,增强应对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落实党的民族政策,贯彻党的宗教工作方针,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做好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铆紧安全生产责任,加强网格化管理,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切实 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各位代表!中流击水,奋楫者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市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抢抓机遇,开拓进取,为全面建成富庶美丽和谐幸福的小康建昌而努力奋斗!2018 年七台河市桃ft区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17 年工作回顾过去的一年,区政府紧紧依靠全区人民,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建设“幸福桃山”发展目标,着力加快转型发展、全面推进项目建设、持续夯实民生保障,较好地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 32 亿元,同比增长 5%;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实现 1.45 亿元,同比增长 72.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实现 2 亿元,同比增长 7%。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限额以上企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实现 18.9 亿元。三次产业比例为 2.1:18.0:79.9。——项目建设成果丰硕。全年重点推进非煤产业项目 13个,计划总投资 21.38 亿元,2017 年完成投资 4.1 亿元。其 中,兴粮 30 万吨玉米深加工项目已完成项目建设,为我市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条的延伸奠定基础。龙澳年产 5 万吨无毒型增塑剂项目正在加快推进,预计 2018 年投入生产。上海大众 4S 店、椰风岛水上乐园等一批项目投入运营,为我区三产服务业注入新活力。盘活社会闲置资产,创建了 3 万平方米的桃山“双创园”,引进百如意加工、祥民中医馆、玖省优选电子商务等企业 34 家,被评为省级科技孵化基地。再生资源产业园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固废(危废)中心、污水处理厂、供热中心土建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及七矿公司火药库项目迁建工作基本完成;废旧轮胎综合利用、废旧钢铁分拣加工等 4 个项目投入生产,废旧钢铁再造矿山设备铸件、废旧塑料切片造粒等项目开工建设,园区顺利通过国家发改委中期评估;成功举办再生资源产业年会暨园区建设论坛,促进与域外企业的交流与合作,黑龙江龙利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总部企业落户我区。——各项改革深入推进。完成公车制度改革。取消公务用车 121 台,月发放交通补贴 28.6 万元。全面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工作。扎实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共测量土地面积 7732 亩,预计颁证 800 余份,保障了农民的合法权益。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试点改革。完成试点村万宝村在籍成员身份确认、劳龄确定、股权设置以及集体资产评估量化工作,为全面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 革奠定坚实基础。推进社会救助体制机制改革。救助资源统筹、政策有机衔接、工作协调联动的社会救助机制初步建立,社会救助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按照改革要求,将 4 个基层司法所从社区剥离,实现区司法局垂直管理;协助市政府推进城市管理执法、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完成移交前各项准备工作,保障改革期间执法效能不降低。——城建管理再上新台阶。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清运垃圾 1500 余立方米;推广垃圾压缩车作业模式,垃圾倒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坚持绿色环保清冰雪模式,推进清冰雪扩面提质工作,公办环卫清冰雪面积达 220 万平方米。开展市容市貌、户外广告等专项检查 200 余次,取缔户外广告牌 400 余块,四区“六化一考”始终名列前茅。查修供水管网漏点 550 余处,保证居民生产和生活用水。开展了专项整治会战,七煤移交物业小区环境及设施得到较大改善。保障低收入群体住房需求,新增廉租住房补贴 390 户。扎实做好棚改政策解读和动员安置工作,共与 1689 户棚改居民签订安置协议,已签订协议 1725 份,共安置房屋 2452 套。——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水体污染治理初见成效,全面启动河长制,设置总河长、各级河长、河警长共计 36 人,建立河长制工作制度 7 项,全面完成辖区三条河流“一河一档”基本情况普查和“一河一策”编制工作;加大巡河工作 力度,区级河长巡河 68 次,组织清除清运垃圾残土近 7000立方米,打击侵占河道违建 5 处,关停、取缔污染源企业 3家;万宝河中段黑臭水体全部进入截污纳管,全区域内河流污染整治专项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开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依法引导经营者加装油烟异味滤化设备,妥善解决油烟异味扰民问题;对域内重点企业进行第三方监测,开展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行动,圆满完成全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各项工作任务。——行政执法效能显著提高。建立联合执法机制,着力推进八项行政执法行动。为强化污染源头治理,取缔小洗煤厂 10 家,取缔燃煤小锅炉 141 台,待大明街供热管网铺设完成再行取缔 55 台,全面完成燃煤小锅炉取缔工作任务。整顿钢材市场,开展了排查取缔“地条钢”专项行动,关闭小铸件加工场 2 个,拆除冶炼炉 2 台。开展成品油市场专项整治,取缔 3 家醇基燃料加注站和 1 家自备撬装加油站。严肃查处非煤领域安全隐患,取缔 2 家液化气换气站和 3 家烟花爆竹零售点。联合整治非法经营托老机构,取缔无证经营养老院 12 家。加大文化市场管理力度,依法行政处罚网吧11 家。打击无证行医行为,全年受理无证行医举报案件6 起,结案率达 100%。重拳整治违章建筑,违章建筑和构筑物同比下降 85%。——社会形势和谐稳定。始终把安全维稳工作作为“天 字号”工程常抓不懈,严监管、抓排查、保稳定。地方煤矿实现安全隐患排查全覆盖。强化煤矿安全隐患源头治理,落实“四级”包保责任,开展煤矿安全生产大检查、“回头看”等全覆盖检查和“一通三防”、机电运输、防治水等专项检查,全年共巡查检查矿井 3000 余矿次,排查各类隐患问题1870 余条,全部落实整改闭合;严防越界开采违法行为,开展超层越界专项整治行动,聘请有资质的测量公司对辖属 29处矿井全部进行测量。非煤领域安全形势持续稳定。着力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扎实开展非煤领域安全生产大检查及“回头看”,组织开展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专项整治行动,发现并整改各类安全隐患 200 余条。深入实施“平安桃山”建设,辖区发案率同比下降 12.9%,人民群众安全感得到进一步提升。信访维稳工作取得新成效。加大信访案件梳理和化解工作力度,亚太国际商城回迁、桃山商贸城商户供热等一批信访案件得到化解;大地公司信访案件取得实质性进展,为该公司解决退休人员医保金 160 余万元;多措并举,化解历史遗留信访积案7 件,进京进省访呈现下降趋势,特别是在党的十九大期间,在全区共同努力下,我区信访形势总体保持稳定。——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坚持把促进社会事业发展,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脚点。高度关注教育事业发展。制定改善教育办学条件三年计划,全年累计投入资金近 80 万元,改善学校教育教学设施和环境;大力发展特色教育,短道速滑训练工作成效显著,第十五小学速滑队在中俄联赛及省级赛事中 7 人获得金银奖项,为上级输送短道速滑人才13 人。全面落实各项民生政策。深入实施低保动态监管,累计发放低保金 3379 万元。实施贫困群众救助工程,累计发放医疗救助资金 339 万元,发放临时救助资金 82 万元。在落实“全面两孩”政策的基础上,兑现原有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 50 万元。关心残疾人生活,累计发放各类残疾人补贴281.8 万元,免费发放辅具适配 158 件。高度关注群众就业需求,城镇新就业 2204 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920 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3%以内。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补签劳动合同人数达 2900 余人。深入推进新农合扩面工作,参合人数 5566 人,报销总额 92.91 万元。尊重群众民族宗教信仰,银泉社区荣获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称号。顺利完成第五届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区 6 个帮扶工作队和 60 个帮扶单位责任人,实现入户帮扶常态化。充分发挥社会各界扶贫攻坚的助力作用,累计捐赠扶贫资金近 30 万元。在政策范围内,对低保贫困户低保金进行适当调整。建立健康扶贫动态管理数据库,及时掌握贫困户健康状况,有针对性的提供医疗服务。利用专项扶贫资金,建立了万宝河镇设施农业产业扶贫基地,扶贫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2017 年全区精准 退出贫困人口 35 户 47 人。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辖区镇、社区文化活动场所、图书阅览室以及村农家书屋建设实现全覆盖。开展“桃山之夏”系列群众文化活动,社区艺术团、合唱团开展了进社区、进广场、进企业展演活动 40 余次。开展“文化桃山”太极比赛颁奖仪式暨优秀节目展演活动,为广大太极爱好者提供交流互鉴、展示风采的舞台。——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深入开展“两学一做”专题教育活动,全体党员干部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四风”问题得到有效整治,工作作风明显转变。政务公开及时高效,依法公开部门信息 39 项,群众个人申请依法公开 4 项。优化公共服务,全区共梳理公共服务事项89 项,已在全省公共服务事项管理平台公布。开展政府服务标准化和运行流程再造工作,有效解决了办事环节多、周期长、效率低等问题。自觉接受区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 22 件、政协委员提案 26 件,办复率和满意率均为 100%。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积极应对在改革和发展中的困难和挑战,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各界的有效监督,得益于全区人民团结一心、拼搏实干和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所有关心支持桃山区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过去的一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全区人民的期望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为:一是产业结构不优,新兴产业尚未形成集聚效应,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任务依然艰巨;二是社会发展的活力还不足,新经济新业态还有待进一步培育;三是城市管理任务依然艰巨,创新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四是安全生产和信访形势依然严峻,维稳压力大;五是个别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担当意识不强,服务意识淡薄,干部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还急需转变,等等。对此,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逐步加以解决。二、2018 年重点工作2018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市委九届二次全会、区委七届四次全会精神,牢牢把握新发展理念,以转型发展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驱动,以增进民生福祉为目标,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前提,以安全发展为基础,着力优化产业结构,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改善生态环境,着力保持社会稳定,着力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激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活力,为在全市率先建成小康城区,建设现代化美丽幸福新桃山夯实基础。 2018 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区生产总值增长 5.0%以上;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按可比口径增长 5.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8.0%以上。为确保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七方面工作。(一)突出转型发展驱动,聚焦产业结构调整。以转型促发展,引领产业项目提档升级,激发区域经济发展新活力。一要加快园区建设步伐。完成消防泵房、供热中心锅炉及附属设施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园区项目全面开工生产夯实基础。加大对矿山设备铸件、机电设备拆解、塑料切片造粒等结转项目的推进力度,力争 2018 年实现 6 个项目投产达效,确保园区通过国家终期验收。二要强化重点产业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兴粮公司项目二期年产 5 万吨木糖项目建设,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效用,延伸产业链条,鼓励和支持农产品加工关联企业投资建厂。全力推进亚太国际商场项目复工建设,力争 2018 年回迁户全部实现回迁,商业综合体投入运营。推动龙澳年产 5 万吨无毒型增塑剂、众垚汽车贸易中心等项目实现投产达效,为我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三要提升煤炭产业竞争力。以煤炭企业集团化为契机,整合辖区煤炭资源市场,引导煤炭集团企业逐步形成资源优势互补、市场信息共享、创新驱动转型的发展机制,不断增强煤炭企业的市场综合竞争力。四要促进特色农牧业发展。以棚改腾空土地为载体,实施“龙头企业+基地”模式,大力推动食 用菌产业发展,探索农业光伏产业试点项目。以八道岗养猪合作社、龙台种猪繁育公司和北方牧业公司为切入口,探索规模化养殖模式,逐步形成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特色农牧业发展新格局。五要统筹发展三产服务业。进一步规范、整合、提升汽车销售、建材、家居等各类专业市场,运用信息技术和物联网技术,促进仓储物流、快递业发展。大力发展水上娱乐和冰雪旅游产业,延伸旅游产业链条,促进餐饮、住宿等服务业态发展。大力发展环保检测、养生养老等生产和生活性服务业。整合域内校舍、厂房等闲置资源,重点扶持坤元祥煤业、龙利再生回收公司、盛晨环境评估等总部经济项目做强做大。六要大力推进“双创”园建设。统筹推进“一园多孵化基地”建设,重点加强大学生创业孵化、名特优产品集散、科技型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完善创业创新服务体系,制定准入准退机制,实施动态管理,大力培育高素质创业团队,提升入驻企业创业成功率,重点孵化一批高成长性企业,力争 2018 年入驻双创园的孵化企业达到 100余家,争创国家级创业孵化基地。(二)突出监管机制建设,聚焦社会和谐稳定。加强地方煤矿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实施分类和重点监管相结合的监管措施,完善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制度,全面落实整改闭合,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严肃复产验收工作程序,以“谁验收、谁签字、谁负责”为原则,扎实开展煤矿复产复工验 收工作。推进煤矿标准化达标建设,进一步提高辖属矿井本质安全水平。推进煤矿安全整治整合兼并重组工作,提升辖属矿井市场综合竞争力。强化非煤领域安全监查体系建设。充分发挥重点非煤行业领域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效能,推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完善联合执法机制,开展各行业领域专项整治行动,重拳整治违法生产行为。强化应急管理机制建设,完成区政府总体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的修订工作,提高应急演练的频次和质量。完善“平安桃山”保障体系建设。强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开展“警灯”行动,有效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提升群众安全感。开展规范化司法所创建活动,配齐配强基层司法所工作人员,提升基层司法行政工作服务管理能力。依法打击非法上访行为,扎实做好政治敏感期信访维稳工作,保持信访形势持续稳定。(三)突出城管效能提升,聚焦打造宜居城区。坚持“建管并重”的工作理念不放松,在提高管理能力上下功夫。积极争取省市资金支持,逐步更新环卫机械设施设备,提高环卫保洁和清冰雪工作机械使用效率,降低环卫运行成本。传承“绿色”清冰雪工作理念,确保清运冰雪工作安全、环保、高质、高效运行。加快推进公办环卫扩面工作,逐步取消民办环卫作业区域。提高保洁质量,增加道路清扫和洒水作业频次,达到保洁降尘标准。深入推行垃圾压缩车运行模式, 逐步扩大收集范围,有效解决垃圾倒运造成环境二次污染问题。深入推进安居工程,分类梳理剩余未棚改安置居民情况,做好政策解读和动员工作,力争让剩余煤矿棚户区和采煤沉陷棚户区居民搬进新居;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完成2018 年老旧楼房配套设施改造任务,对辖区部分弃管楼进行楼体维修;协调推进海天家园小区基础设施配套和开放出口工程,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四)突出绿色发展理念,聚焦生态环境改善。坚持“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理念,实施“五项生态工程”。实施环保监测工程。加大执法工作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加强第三方环境监测,提高环境监管水平;完善公众参与机制,拓宽环境监管渠道。实施城区绿化工程。以国家级园林城市复检为契机,开展补植造绿行动,确保我区绿地覆盖率达到国检标准。实施大气污染防治工程。全面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计划,完善大气污染联合监管机制,严肃查处油烟异味扰民问题,坚决依法取缔燃煤小锅炉、“地条钢”、小洗煤等非法违法生产企业,降低污染物排放量,提升城区空气质量。实施土壤环境保护工程。启动土壤环境治理攻坚战,有序推进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工作,逐步建立分类清单;推进垃圾处理场与绿能公司合作,采取以政府购买服务模式,有效缓解垃圾填埋场垃圾储量过高和渗滤液污染的双重压力;实施垃圾处理场坝体加固工程,保证垃圾处理场运行安 全。实施水污染治理工程。全面落实河长制要求,深入开展清污、清障、清淤行动;投入河流监控视频设备,对沿河重点部位进行实时监控;实施“一河一策”治理规划,建立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加大专项治理和督办考核工作力度;协调推进万宝河流域黑臭水体治理工程,逐步改善辖区河流水质环境。(五)突出抓好民生保障,聚焦群众福祉提升。一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继续实施改善教育办学条件三年规划,办好特色教育,强化学前教育,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办学品位。二是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以产业扶贫为突破口,以万宝河镇产业扶贫基地为载体,推进棚室蔬菜、园林经济等项目发展,完成从输血扶贫向造血扶贫的转变;创新医疗保障措施,探索慢性病用药政府补贴模式,全面实施贫困户住院报销、新型合作保险和政府兜底相结合的医疗扶贫模式,解决贫困户就医用药难题。拓展救助服务渠道,以军民共建、企民共建的模式,助力脱贫攻坚工作。三是保障群众的根本利益。加强卫生执法监督力度,进一步规范辖区医疗市场,严厉打击非法行医行为,确保群众就医用药安全。筹划桃山区残疾人联合会第六次代表大会,落实残疾人惠民政策,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进一步加大新农合宣传和基金监管工作力度,扩大新农合群众受益范围。加强劳动用工网格化监察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和发挥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及时化解 劳动纠纷,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规范低保审批程序,加大低保清查力度,健全全面核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核查机制,及时掌握低保户信息,实施动态管理。全面落实好优抚对象各项待遇,重点解决好老优抚对象生活难、住房难、看病难的问题。(六)突出社区“桥梁纽带”作用,聚焦服务效能提高。推进社区社会化服务建设,搭建政府服务群众桥梁。一是加强社区服务平台建设。推行“互联网+社区服务”平台建设,整合社区各种服务资源,拓展服务内容,逐步实现社区公共服务、志愿服务、便民利民服务等服务信息资源集成,提高社区为民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二是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加大对社区工作者的培训工作力度,形成长效、动态化的培训机制,重点加强对社区七煤分流人员的业务培训,进一步提升社区工作者整体职业化和专业化水平;加强社区志愿者队伍的招募、组织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志愿者队伍服务社区建设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加强社区文化建设。以“文化桃山”建设为牵动,以社区文化中心、文化广场、文化活动室等为载体,强化设施功能的综合利用,为群众免费开放文化服务。鼓励社区举办各具特色的文体活动,充分利用各类社区活动场所,组织社区文艺团体以及文艺爱好者进行文艺表演活动,促进文化社区建设。(七)突出创新发展战略,聚焦改革活力释放。实施物 业管理体制改革,推进七煤物业、区属物业、桃北物业资源整合,实现人力、物力、财力三者协调统一,降低物业运行成本,提升物业服务质量。借鉴万宝村农村改革试点经验,重点推进清产核资工作,进一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推进政府预决算公开,探索开展绩效评价工作。承接市级卫生行政部门下放的卫生行政审批监督等职能,做好下放职能的承接准备工作,依法依规全面履行职责。全面深化信访专项改革,规范信访工作程序,依法推进信访诉求分类管理,推动信访问题及时化解,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全面落实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意见。配合市政府做好供水和监察体制改革,统筹抓好其他专项改革任务。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以提升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为目标,建设创新、担当、守法、廉洁、高效型政府。——打造开拓创新政府。强化对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深入学习,主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应对新挑战的综合能力。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不断强化政府服务水平,真正在政府创新服务模式方面取得新突破、打造新亮点。——打造责任担当政府。以更加广阔的视野谋划发展,以更加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抓好发展,切实把心思和精力 集中到加快转型发展、干事创业上来。坚持“四下基层”,落实“马上就办”,做到面对矛盾不退缩、直面问题不畏难。强化对重大决策、重要部署的执行力度,逐一攻坚、逐项落实,确保干一件成一件。——打造依法行政政府。强化法治思维,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认真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意见,深化政务公开,提高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打造廉洁高效政府。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要求,持续纠正“四风”问题,切实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加强对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财政资金使用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监督管理和风险防控。严厉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强化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严肃效能问责,确保行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各位代表!我区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展望新蓝图、开启新征程,我们重任在肩;谋求新发展、实现新跨越,我们信心满怀。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区人民,抢抓机遇,振奋精神,主动作为,砥砺奋进,为在全市率先建成小康城区,建设现代化美丽幸福新桃山而努力奋斗! 2018 年竹ft县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17 年工作回顾2017 年是新一届政府全面履职的开局之年,也是务实重行、大有作为的一年。一年来,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县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一核两带三为主”战略,克难攻坚、砥砺前行,全面完成了县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县呈现出经济发展量增质优、脱贫攻坚精准有力、“一核两带”纵深推进、主导产业积厚成势、社会治理和谐有序、党风政风清正廉明的良好态势。预计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94.5 亿元,增长 8.3%;规上工业增加值15.3 亿元,增长 12%;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5.95 亿元,增长 9%;固定资产投资 173.4 亿元,增长 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54.7 亿元,增长 12.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05 元,增长 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4243 元,增长 9%。(一)精准脱贫卓有成效。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全年出列贫困村 73 个,脱贫 3.5 万人,贫困发生率由上年度的 17.8%下降到目前的 10%以内,超额完成省定目标任务。 产业扶贫精准有力。整合资金 15.96 亿元支持精准扶贫,其中 3.2 亿元投入扶贫产业,新发展茶叶 3.2 万亩、药材 1.7万亩,培育食用菌 500 万袋;开工建设光伏扶贫电站 32 座60 兆瓦,惠及贫困村 210 个、贫困户 1.06 万户;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 350 家,总数突破 1000 家。易地扶贫搬迁基本完成。新建 342 个集中安置点,搬迁 7392 户 21798 人,基本实现“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目标。金融扶贫彰显活力。发放扶贫小额信贷 2.5 亿元,覆盖 16%的贫困户。大扶贫格局全方位构建。争取国家和省 13 家单位帮扶项目资金 2.5 亿元;全县 124 支“四双”帮扶工作队帮联 239 个贫困村 4.9万贫困户;500 余家民营企业、扶贫协会、专业合作社和 500多名非公经济人士,结对帮扶 1.2 万贫困户;全县“两代表一委员”以饱满的政治热情投身精准扶贫主战场;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健康、生态、政策兜底等扶贫政策全面落实。信息扶贫扎实推进。新建通信基站 240 个,常住人口有线宽带普及率超过 20%。精神扶贫催生动力。深入开展“十星创建??精神脱贫”三大行动,培植了一批十星级示范村和文化大院,建成“精神脱贫重点示范村”33 个,群众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二)产业转型步伐稳健。现代农业稳步发展。完成全域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粮油产量达 28.65 万吨。突破性发展农业特色产业 11 万余亩,新培植标准化畜禽养殖场 78 家、规模养殖大户 92 户,初步形成了以茶叶、光伏、食用菌、烟叶为主,以中药材、小林果、畜牧业为辅的产业格局。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5 家。成功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工业经济稳中提质。企业培植成效显著,新进规模企业 7 家,总数达 41 家。强化创新驱动,实施工业技改项目 18 个,新增高新技术企业 2 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 2.2 亿元,成功创建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新动能不断聚集,欧盛科技高端智能终端项目建成投产,金草堂等生物医药企业发展迅速,竹山绿松石产业集群纳入湖北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破解企业融资难题,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发放贷款 10 亿余元。理顺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完成开发区总体规划报批和目录复核申报工作。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以“互联网+”为载体,提升服务业发展质效。积极推动全域旅游,全年接待游客 230 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 12.6 亿元。京东、淘实惠、邮乐购等知名电商企业落户竹山,电商网点覆盖全县 70%的行政村,全县电子商务交易额达 10 亿元,成功创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三)项目招商成绩斐然。抓牢项目“牛鼻子”。全年开工建设重点项目 116 个,完成投资 93.5 亿元,争取各类政策性资金 21 亿元。十巫高速、“十竹”天然气长输管线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推进。乡镇污水处理全覆盖、职教集团迁 建、交通基础设施三个总投资 15 亿元的PPP 项目规范实施。积极探索政府融资新模式,争取救灾、精准扶贫、融资租赁、基础设施、棚户区改造等资金 17.8 亿元投入项目建设。实施招商“一号工程”。利用贫困县 IPO 绿色通道政策,成功引进了十堰精密新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该企业可望明年上市。电子产业集群、富韬食品、贝美家、天地网中药材、昇鑫新材料等招商项目落户竹山。全年新引进项目 37 个,新投产项目 20 个,到资 80 亿元。全力优化发展环境。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累计为实体经济降低成本2500 万元,商品房库存较去年减少38%,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等领域补短板步伐加快。继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成立县行政审批局,积极推行“一网覆盖、一次办好”新模式,全面落实“四个清单”制度。“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27 证合一”改革稳步推进,新增市场主体 1.5 万户。基本完成国有林场改革和“两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财税、司法、盐业、投融资、生态文明、事业单位分类等改革有序推进。(四)城乡统筹开创新局面。核心大城区建设全面发力。编制完成核心大城区建设规划,南山??五福堂、南山公园续建、堵河廊桥、鱼岭隧道、恒升小学新建、县中医院和妇幼保健院迁建等项目加快推进,秦巴文化艺术中心、城西湿地公园建成开放。城区 150 辆出租车投入运营,新开通 4 条公 交线路。城区实行环卫市场化改革、路灯市场化运营。全面深化“五城联创”,人居环境显著改善,竹山县城荣膺省级文明县城。竹房城镇带建设纵深拓展。加快城镇带十大片区建设,实施重点产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领域项目 189个,宝丰和擂鼓重点镇、上庸特色镇建设以及西西片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有序推进。35 个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顺利实施,6 个乡镇荣获全国或省级文明乡镇。堵河生态文化旅游带建设强力推进。启动旅游“七大组团”规划编制工作,女娲山、太和梅花谷、圣水湖水上运动中心、百里河生态旅游区等项目加快实施,观音沟成功创建 3A 级景区,总兵安村被命名为“湖北旅游名村”。交通基础条件不断改善。柳洪路、宝丰一级路建成通车,佑东路、得大路改扩建工程加紧实施,“生命安全防护工程”实现全覆盖,竹山被评为全省、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完成绿化造林 2.3 万亩,“绿满竹山”行动完美收官。官渡镇获得省级森林城镇称号,13 个村获得省级绿色示范乡村称号。全面落实“河长制”,启动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源新建和 100 个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中央环保督察交办问题全部整改销号,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通过省级验收。堵河干流水质保持在国家Ⅱ类水质标准以上。全年优良天数 323 天,始终位居全市第一、全省前三。(五)社会建设水平显著提升。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新增城镇就业 4025 人,再就业 1891 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5%。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基本完成,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有序推进,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 46 万人次,发放各类社会保险待遇 4.37 亿元。城乡低保和五保、社会救助、优抚安置、双拥、老龄、残疾人等工作水平不断提高。保障性住房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投资 5 亿元搬迁 1000 户的东门棚户区改造工程、投资 1.8 亿元涉及 1.2 万户的乡镇旧住宅区整治工程基本完成,改造农村危房 1886 户。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优先保障教师待遇,实施“全面改薄”等项目,教育投入达 6.8 亿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两孩政策有效落实,新改建村卫生室 107 个,家庭医生签约覆盖率达 40%,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城乡医疗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加紧推进,第五届秦巴民歌大赛等文化惠民活动丰富多彩。刘学举被评为“全国第六届道德模范”、王焕云获得“白求恩奖章”、李先红被授予“湖北省劳动模范”称号。社会治理持续加强。扎实开展“三查三保”和“四大四包”专项行动,安全生产、信访维稳等平安竹山建设工作扎实有效,群众安全感和社会治安满意度稳居省市前列。积极探索留守儿童托管模式,竹山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六)抗灾救灾取得全面胜利。今年秋季,我县遭受持续强降雨造成的重大自然灾害,受灾人数达 21.3 万人,紧 急转移安置 1.36 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达 5.1 亿元。面对空前严重的灾情,党委政府沉着应对、靠前指挥,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勇于担当,受灾群众自强不息、自力更生,社会各界同心同德、守望相助,夺取了抗灾救灾全面胜利,受到省市高度肯定和社会各界一致好评。(七)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加强。扎实推进法治竹山建设,坚持依法行政,全面实施“七五”普法。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及时向人大报告工作,向政协通报情况,累计办理人大代表建议 183 件、政协提案 191 件,办结率、见面率均达 100%,满意或基本满意率达 99%以上。广泛听取工商联、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建议。严格执行《政府工作规则》,民主集中制有效落实。持续开展政府部门履职尽责督促检查工作,行政效能和服务意识显著提升。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驰而不息纠正“四风”,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与此同时,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文联、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农机、气象、档案、地震、物价、公积金、机关事务管理、国有资产管理、地方志、人民防空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各位代表,岁月不居,天道酬勤。一年来,我们在经济 内生动力持续不足和自然灾害十分严重的双重考验下,取得这些成绩和进步实属不易。这是县委总揽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和县政协全力支持、有效监督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和全县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广大干部群众、离退休老同志、无党派人士,向驻竹部队、驻竹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回顾一年来的发展,我们深切感受到: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一年来,我们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与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县委坚强领导下,谱写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必须始终坚持目标引领。有了奋斗的目标,就会有绵绵不绝的动力。一年来,我们举全县之力,强力实施“一核两带三为主”战略,城乡统筹更加有力,区域发展更加协调,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显著增强。必须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一年来,我们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韧劲和狠劲,把基础设施、产业转型、民生改善、公共服务等方面问题作为补短板的主攻方向,结合环保、扶贫、审计、巡视“回头看”等存在和发现的问题整改,促进了全县各项工作上水平。必须始终坚持务实重行。一年来,我们持续转变作风、提升效能,凝聚发展合力,狠抓工作落实,政府公信 力和执行力显著增强,保持了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各位代表,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县还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矛盾:精准脱贫任务艰巨;产业结构不优,转型升级步伐缓慢;财政收支压力较大;政府行政效能和干部作风建设水平有待提高等。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不辜负全县人民的期望和重托。二、2018 年工作安排2018 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我县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展现新作为的黄金机遇期。从宏观来看,利好政策叠加,我们必须聚势而为。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等战略,国家大力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继续推进对口协作和生态文明建设,湖北省加快两个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和竹房城镇带建设,十堰市构建“一核多支点”格局,这一系列战略部署为我县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政策机遇、改革机遇、项目机遇,我们必须超前谋划,抢占先机,赢得主动。从县情来看,发展基础扎实,我们必须主动作为。当前是我县发展的最好时期之一,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投融资瓶颈制约有效破解,对经济发展拉动力强的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显著 增强。从环境来看,前行气场强大,我们必须奋发有为。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坚强有力,全县党员干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坚不可摧,全县上下人心思进、人心思干的氛围正在形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强保障。2018 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坚定不移实施“一核两带三为主”战略,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围绕项目大带动、产业大发展、民生大改善、环境大优化、党建大提升,突出抓好精准扶贫、产业转型、项目招商、城乡统筹、生态文明、民生改善六项重点工作,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如期实现脱贫摘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主要奋斗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8.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1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4%;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 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2%;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等约束性指标严格控制在省市规定范围以内。(一)决战深度贫困,加快脱贫攻坚步伐 咬定脱贫硬目标。坚决落实脱贫攻坚主责,瞄准深度贫困片区、乡镇、村和特殊困难群体,对标“三率一度”和贫困村退出标准,创新扶贫举措,强化要素投入,实施挂图作战,确保全年脱贫 2.5 万人、出列 51 个贫困村,做到脱真贫、真脱贫。落实脱贫硬举措。聚焦产业扶贫,做大茶叶、药材、烟叶、食用菌等产业规模,统筹抓好光伏、旅游、电商等扶贫新业态,创新产业扶贫新模式,确保贫困户产业扶贫全覆盖。建立健全贫困户与农村市场主体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市场主体以吸纳就业、销售农产品、提供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带动贫困户脱贫。积极推进大众消费扶贫、“互联网+消费扶贫”。结合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完成所有集中安置点和配套工程建设,确保易迁户全部搬迁入住。实施贫困村道路、电网、通讯、安全饮水等提升工程,全面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深化金融扶贫,扩大扶贫小额信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覆盖面和受益面。坚决落实生态、就业、教育、健康、国土整治、“两线合一”、政策兜底等扶贫政策。注重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不断丰富和深化“十星创建??精神脱贫”内涵,继续培植一批“精神脱贫重点示范村”和“十星级精神脱贫示范户”,以点带面推动贫困户由“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强化脱贫硬保障。着力构建政府、社会、市场“三位一 体”的大扶贫格局,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抓好党建促脱贫工作,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严格驻村工作队管理,深入开展扶贫领域违纪违规问题专项整治战役和监督执纪问责。按照“应统尽统、分类实施、专户管理、各司其职”的原则,创新并完善涉农资金统筹机制,全年整合扶贫资金 15 亿元以上。(二)优化经济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增效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企业成长步伐,全年新进规模企业 4 家。启动经济开发区调区扩区工作,完善鱼岭等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实现通济沟工业园满园,推动邓坪农产品加工园转型升级,加强宝丰回归创业园招商工作。确保引进和开工 5 亿元以上的工业企业 5 个以上。巩固提升以水电为主的能源产业,稳步提高水电产业质效,集中力量推进光伏产业,确保总装机 80 兆瓦并网发电。引导规范以绿松石为主的矿产珠宝产业,完成潘口、文峰两个绿松石矿权设置审批,争取《绿松石分级》国家标准发布,培育壮大竹山绿松石省级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积极争创“全国绿松石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全省生态矿业发展示范区”,坚定不移支持绿松石企业上市。促进铁矿、钒矿企业整合重组,全面关闭煤炭企业。做强做优以茶叶为主的食品饮料产业,支持圣水、裕源、星梦、富韬等企业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快建设潘口茶城,培育壮大竹房城镇带有机食品饮料省级重点成长 型产业集群。加快培育以中药材为主的生物医药产业,推进秦巴生物医药产业园建设,扶持金草堂等企业发展,扩大“一县一品”道地中药材种植规模,积极推进中药材交易市场建设。大力发展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的服装电子产业,支持嘉麟杰服饰发展壮大,推动以手机整机、智能机器人、定位手表、数控电机等智能终端产品为主的电子产业园建成投产,不断提升电子产业集群集聚效应,实现产值 10 亿元以上。全力推进以堵河生态文化旅游带为主的生态文化旅游产业,按照政府引领、政策引导、市场化推进的模式,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推进旅游资源整合、产业融合、区域联合,力争全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 20 亿元。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做大做强基地规模。稳定粮油总产28 万吨,新建茶园 4 万亩,发展食用菌 1000 万袋、中药材万亩、烟叶 2.5 万亩。强化农业品牌建设。打响茶叶、食用菌、中药材、郧巴黄牛等特色品牌,拓展销售渠道和消费市场;新增“三品一标”品牌认证 2 个以上,争创郧巴黄牛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健全现代农业体系。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争创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3 家以上,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各 100 家、专业大户 500 户。培训农民 1 万人次以上,培育造就一支懂农 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深入实施“三乡工程”,推动城乡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创新“农业+”发展模式,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深化农村改革。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落实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用足用活用好土地政策,规划落实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耕地占补平衡土地指标各5000 亩以上。扎实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地普查。突破性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农村物流融合发展,实现乡镇综合交通运输服务站、村级物流网点全覆盖,完成得胜、宝丰客运站建设。支持商贸企业线上线下同步发展,新增 5家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实施成品油规划网点建设,引导规范“二手车”市场发展。加快金融业发展,支持金融机构创新光伏贷款、棚户区改造贷款、循环经济贷款等金融产品,扩大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的融资规模。顺应消费需求,积极发展养老养生、家政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加快发展互联网支付、电子结算等新业态。全力推进“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建设,高质量打造县域电子商务运营中心,加快天猫优品、淘实惠、邮乐购等电商企业镇村网点布局,实现农村电商网点全覆盖。(三)坚持城乡融合,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实施“1+3”计划,打造城区核心板块,构建以宝丰镇、秦古镇、官渡镇为中心分别带动中部、西部、南部三个片区竞相发展格局,同时,加快茅塔、沧浪片区开发促进北部乡镇均衡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联动、要素联通机制,加快形成一核引领、三极支撑、片区开发、协同推进的新格局。聚焦核心大城区。坚持规划引领,加快推进城市设计、综合交通、商业网点、电力电信等规划编制工作。启动人武部迁建、东门上庸古城等项目,加快推进城区天然气利用、南门多业态等项目,完成“十竹”天然气长输管线、县城集中饮用水源新建、南山公园续建、河堤沿线公园等项目。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支持农民工和农民进城镇落户,城镇化率净增 1 个百分点。持续推进“五城联创”,提升城市建管水平,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县城。提升“两带”建设水平。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开展农村产业、卫生、绿色、洁净、亮化五大工程和农民素质提升计划等“5+1”行动,努力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深化竹房城镇带建设。坚持提档升级、纵深拓面,巩固提升十大片区,适时再启动十个片区,推动基础设施、产业培植、环境整治等工作纵深拓展。继续推进国家重点镇、省级中心镇和特色镇建设。强力推进西西片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加快特色产 业镇、边贸特色口子镇建设。全方位推进堵河生态文化旅游带建设。围绕旅游“七大组团”,加快九女峰森林公园、“官渡老街??堵河驿站”生态旅游区、太和梅花谷等景区建设,引进战略投资者开发堵河源、武陵峡核心旅游资源。支持上庸镇创建水上运动小镇、“全省全域旅游示范区”,支持官渡镇创建秦巴民俗风情小镇、秦古镇创建绿松石特色小镇。确保女娲山 4A 评定式复核、上庸文化旅游区 4A 评定验收顺利通过,新增 3A 级以上景区 2 家以上。夯实基础设施。加强重大项目“两库”建设,创新项目争取考核奖惩机制,力争储备千万元以上重点项目 500 个,实施千万元以上重点项目 160 个,完成投资 100 亿元以上。开工建设通用机场,全力推进十巫高速、城区东坡湾段和悬鼓洲段一级路、堵河廊桥、鱼岭隧道、邓坪段改线、城关至上庸一级路、环库旅游公路、沧浪大桥、松树岭大桥、四好农村公路十大工程。完成 2 条清洁型小流域治理、3 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 5.23 万亩。启动“厕所革命”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提升农村、城镇、交通、旅游厕所建管水平。争创全省 5G 网络建设示范县。(四)深化改革创新,持续释放发展动能持续深化改革。坚决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深化“放管服”改革,实行“四个清单”管理,加快建立“一网覆盖、 一窗受理、一次办好”的“互联网+放管服”改革体系。积极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探索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力争市场主体增长 8%以上。完善事中事后监管,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以盘活国有资产和僵尸企业为重点,创新投融资方式方法,力争实现企业上市零突破。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做好环境税征收工作。推进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强化财政预算硬约束,严格执行税法,创新财政预算执行制度和税收征管体制。坚持依法统计,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全面启动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理直气壮做实做优国有企业。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强化招商引资首位度,注重抓大、招强、引优,主攻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围绕主导产业、优势资源、生态旅游、能人回归,实行全域招商、全面招商、全员招商,力争在农产品加工、先进制造业、绿松石高端产品开发、资源再利用等领域招商实现新突破,确保全年新引进项目 20 个以上,竣工投产 15 个以上。加强对口协作,扎实推进援助类和合作类项目。支持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完成外贸出口 5500 万美元、利用外资 1200 万美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中小企业创新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新增高新技术企业 1 家以上,申报国家发明专利 50 件,全力推进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实施品牌兴县战略,加大“竹山绿松石”专用标志推广使用,争创 湖北省著名商标 2 枚、湖北省名牌产品 2 个以上。加快建设一批众创空间、“双创”示范基地、“星创天地”,支持竹山一中创建省级创客实验室。继续实施“我选湖北??智扶竹山”计划,加强院士工作站、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五)厚植生态底色,着力打造美丽竹山坚决筑牢生态屏障。坚持生态立县,全面实施主体功能区试点,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确保全县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减、质量不降。实施全域绿化,完成精准灭荒 2.3 万亩、森林抚育 1.2 万亩、退耕还林 1.56 万亩,全面完成天保扩面和第五次森林普查工作。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等生态工程,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持续推进生态和绿色系列创建,争取命名省级生态乡镇个、生态村 3 个,省级森林城镇 1 个、绿色示范村 15 个。坚决向污染宣战。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大力实施三大污染防治行动,认真落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持续推进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工作。铁腕治理大气污染。继续狠抓露天秸秆禁烧、扬尘管控、工业废气治理和城区禁鞭工作,力争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标比例、PM10 和PM2.5 年均浓度值控制在目标范围内。铁腕治理水污染。加快推进乡镇污水管网、污水处理全覆盖工程,完成城关污水 处理改造升级项目。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山水林田河综合治理,全面落实“河长制”,力争全县地表水和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均为 100%。铁腕治理土壤污染。全面开展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和土壤污染详查工作。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开展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整治。启动 3 个乡镇垃圾处理场和 7 个乡镇垃圾中转站建设,完成 62 个村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积极推广清洁能源。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新建小型沼气工程 10 处,集中供沼气 300 户。(六)筑牢民生底线,主动顺应群众期盼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加快教育现代化。继续实施“全面改薄”工程,全面改善办学条件,完成县职教集团迁建、恒升小学新建项目,优化城区幼儿园布局。加快消除大班额,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提高普通高中和中职办学质效。推进健康竹山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医联体建设,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 50%以上。启动县人民医院拓展、县精神病院和县特殊教育学校扩建项目,确保县妇幼保健院、县中医院建成使用,积极争创“全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加快推进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充分发挥秦巴文化艺术中心阵地作用。加强 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织密社会保障网。坚持积极就业政策。新增城镇就业3500 人,再就业 1800 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5%以内。实施全民参保计划。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确保各项保险综合参保率达 96%以上。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制度、大病保险制度,完善失业、工伤保险制度。建立农民工实名制和工资保证金制度,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三留守”人员和流浪乞讨人员关爱保护制度,做好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等工作,加快县殡仪馆、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积极推进医养结合模式的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按照“成熟一片、推进一片”的原则,启动东门棚户区改造规划设计和工程建设,加快推进西关、北大街、大石沟等片区改造,完成农村危房改造 1500 户以上。提高社会治理水平。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持续开展“三查三保”专项行动,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实施办法》,坚决杜绝较大以上事故发生。改进信访、人民调解工作,扩大法律援助受益面。加强应急和防灾减灾基础能力建设。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打击和惩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落实“四个最严”要求,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积极争创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加强国防动员工作,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加强社会心理服务和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三、着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一)必须坚持对党忠诚。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锻炼,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树牢“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省委、市委和县委保持高度一致。加强理论武装,自觉用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始终与县委同心同德、同向发力、同频共振,坚决把县委的决策部署落实到行动、体现在工作、彰显于业绩,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二)必须坚持勤政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实施细则和省、市、县实施办法,驰而不息纠正“四风”,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不忘为民初心,牢记宗旨使命,坚持 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尽心竭力为群众干实事、办好事、解难事,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赢得群众真心点赞。(三)必须坚持依法行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宪法宣誓制度,维护宪法权威,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逐利违法、徇私枉法。深化法治竹山、法治政府建设,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坚持民主决策,认真执行《县政府工作规则》,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作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深化政务公开,畅通政府与公众互动渠道,自觉接受法律监督、民主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支持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和司法体制改革。(四)必须坚持务实重行。全面增强“八种本领”,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以钉钉子精神狠抓工作落实,结合省政府大督查活动,健全督查问效机制,建立完善重大事项、重要工作调度督办清单制度,确保政府工作掷地有声、落地生根。强化责任担当,严格追责问责,重拳整治精准扶贫乱作为、争取项目不作为、招商引资慢作为、改革创新假作为等突出问题。落实正向激励和容错纠错制度,按照“三个区分开来”原则,为想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撑腰鼓劲,使敢担当、善作为在干部队伍中蔚然成风。(五)必须坚持廉洁从政。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层层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 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持挺纪在前,强化廉政纪律教育,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努力建设一支让党放心、人民信赖、自身过硬的干部队伍。完善财政资金支出、工程项目招投标、国有资源交易等重点领域制度,进一步扎紧制度笼子。各位代表,蓝图绘就,正当扬帆破浪;重任在肩,更须策马加鞭。让我们在**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努力奋斗!2018 年洮南市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一、2017 年工作回顾年初以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以实施“1357”发展战略为统领,统筹推进“四项重点工作”,倾力抓好 60件实事落实,实现了县域经济提质增量、综合实力稳步攀升。预计全年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46 亿元,同比增长 7.3%;固定资产投资 178 亿元,同比增长 8%;地方级财政收入 6.1 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同比下降 18%;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3043 元,同比增长 1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0900 元,同比增长 13%。今年谋划实施的 60 件实事,除在计划安排中需跨年完成的 18 件正在序时推进,年度任务中的 42 件实事现已全部完成。已完成的 42 件实事任务,分别是:1、项目储备工作。全年谋划储备重点项目 102 个,资金额度达 520 亿元,超额完成年度“双百”目标。2、招商引资工作。共引进山东阳春羊奶 150 万只奶山羊一体化等重点项目 21 个,实现到位资金 116 亿元。3、项目建设工作。开工建设重点项目 443个,其中,5000 万元以上项目 47 个,亿元以上项目 45 个。4、政策项目争取工作。共向上争取政策项目 62 个,实际到位资金 11.2 亿元。5、调整农业种植结构。调减籽粒玉米面积 40 万亩,增加水稻 10 万亩、杂粮杂豆 25 万亩、其他作物 5 万亩。6、扩大规模化经营。培育典型专业合作社 394个,累计完成土地流转 115 万亩,农业机械化率达到 86%。7、实施畜牧规模化养殖。新改扩建标准化养殖小区 40 个,发展养羊专业村 20 个,实现牧业产值 30 亿元,同比增长 7.1%。8、培育农畜产品加工企业。扶持雏鹰农业、北方吉星做大做强,农产品过腹转化率达到 39%。9、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新建高标准农田 15.8 万亩,人工增雨作业站 3 座,完成井井通电 2.05 万眼。10、发展壮大骨干企业。九阳药业谷维 素提取等 36 个技改项目全部完成,皮革厂异地搬迁改造启动试生产。11、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羊毛梳绒企业 14 户,新增小微企业 491 户,实现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 315.5 亿元,同比增长 10%。12、提升开发区载体功能。收储土地 91.5万平方米,综合服务中心投入使用,新建给排水管网 1400米,新增绿地 4.5 万平方米。13、发展电子商务。青年创业园入驻企业 10 户,成功晋升省级创业园。发展“邮乐购—洮南馆”上线企业 6 户,建成村级电商综合服务站 230 个,基本实现行政村全覆盖。14、发展对外贸易。培育金塔集团、东方粮油 2 户企业,贸易额超千万美元,实现进出口贸易额3700 万美元。15、开展品牌争创工作。成功争创白城市知名商标 4 件,完成申报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3 件,“特恩斯”商标进入中国驰名商标储备库。16、实施供热管网改造。新改建城区供热管网 52 公里,城区集中供热覆盖率达到 90%以上。17、实施燃气入户工程。铺设学子家园、富文小区、建设花园 3 个小区,燃气管线 4500 米,实现燃气入户 1500户。18、实施拆违打非专项整治。共拆除市区违建 762 处、2.2 万平方米。19、实施城市管理提升工程。启动智慧城市建设,智慧环卫全面实施,实现卫生保洁三级扩面延伸。20、推进圆梦牧业公司建设。完成投资 3400 万元,发展形成奶山羊养殖、牲畜交易、肉羊屠宰三大板块。21、扩大雏鹰养殖扶贫规模。安置贫困户 89 户、贫困人口 178 人入驻养殖, 实现户均增收 10.5 万元。22、启动光伏扶贫项目。集中建设村级分布式光伏电站 13 处、32.5 兆瓦,现已全部实现并网。23、实施贫困户危房改造。聘请有资质公司检测疑似危房 21175 户,最终确定新增危房 966 户,全年销号改造贫困户危房 2248 户。24、开展扶贫项目培育。协调资金 2.03 亿元,实施种养加合作社、果蔬大棚等项目 147 个,贫困户人均增收 1500 元。25、强化贫困人口医疗救助。深入推进“吉青吉心”工程,免费为 263 名疑似心脏病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持续深化“一卡通”工作,1864 名贫困患者接受治疗,1783人康复出院。白城市健康扶贫现场会连续两年在我市召开。26、持续开展贫困家庭子女就学救助。按照学业阶段为全市468 名贫困家庭学生累计发放就学补助金 165 万元。27、开展社会扶贫。募集社会善款近 3000 万元,物品 7 万余件,达成贫困户微心愿 5000 余个,全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志愿服务推动脱贫攻坚现场会在我市召开。28、发展庭院经济。发放补贴资金 1760 万元,种植面积达 1.9 万亩,贫困户户均增收 1200 元。29、实施河湖连通工程。累计连通泡塘 19 个,新增蓄水量 1000 万立方米。30、实施造林绿化工程。清收还林 13.8 万亩,治理荒山 3 万亩,绿化村屯 60个,森林覆盖率达到 12.5%。31、实施盐碱地治理工程。完成草原围栏 13 万亩,人工种草 5 万亩,草原改良 3 万亩。32、实施湿地修复工程。完成湿地修复 5.3 万亩,是年初计 划的 133%。33、实施节水灌溉工程。新增高效节水灌溉 5 万亩,全市总面积发展到 132 万亩。34、实施创业带就业工程。新增城镇就业人员 8172 人,转移农村劳动力 5.4 万人(次)。发放创业贴息贷款 1955 万元,带动就业 1143 人。35、实施社会保障救济工程。城乡低保标准分别调整到4200 元和3150元,达到上年度城乡居民收入的 20.8%和 34.2%。36、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投资 4500 万元,完成 65 个贫困村、177个自然屯饮水安全工程,1.5 万户农村群众喝上放心水。37、实施城乡教育标准化工程。投资 9377 万元,高标准完成七小、八中、蛟流河乡中心园等 18 所学校改造。38、实施健康洮南建设工程。成功举办第三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夕阳红医养中心、车力乡卫生院已交付使用,妇幼保健中心综合楼正在内部装修。39、实施公共文化惠民工程。投资 1240 万元,完成文化产业创意园配套设施建设,新改建农村文化广场 80 个。40、实施农村路网改造工程。投资 1.3 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 47 公里、村屯水泥路 80 公里,维修改造危桥8 座。41、实施泥石流综合治理工程。新建防护谷坊 14 处、排洪沟渠 620 米。42、开展“平安洮南”建设。滚动开展安全生产、打击违法犯罪等各类专项行动 36 次。圆满完成十九大信访维稳安保各项任务,全年化解重点信访积案 126 件,化解率达到 86.9%。跨年完成的 18 件实事,分别是:1、扶持支柱产业发展 壮大。加快推动敖东药业技改升级,谋划启动服装产业园建设,全力保障 400 万头生猪一体化项目有序实施,医药研制、纺织服装、农畜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有中生新。集成释放 500千伏变电站输送效应,持续推进德泰绿豆深加工项目预期建设,积极帮扶建筑材料装配式房屋部品化项目投入试生产,绿色能源、食品加工、新型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培育“六大支柱产业”实现产值 173.7 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97.3%。2、改造提升商贸市场。已完成富文路农贸市场选址工作,泰州街农贸市场正在进行规划设计和征地拆迁。3、深度开发旅游潜力。福顺镇农业产业观光园基本建成,市博物馆、美术馆、四海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有序推进。4、实施城市规划修编工程。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基本完成,控制性详细规划、各类专项规划编制正在推进,城市规划展览馆规划设计基本完成。5、实施市民安居工程。新开工棚改小区 4个,建设安置住房 3665 套、33 万平方米。6、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工程。规划改造的 54 个老旧小区已开工 18 个,其余 36个小区前期工作已全部完成。7、实施市区道路优化改造工程。广昌路、泰州街主路面通车运行,北道口双跨立交桥建设完工,宏声路、民强路贯通工程完成拆迁,其他规划道路前期手续已全部办结。8、实施巷道铺装工程。完成巷道铺装 5 万平方米。9、实施绿化改造工程。完成育英东路、新发西路等街路绿化改造提标,泰州街、广昌路绿化土方工程 已完工,全年新增市区绿地 10 万平方米。10、实施休闲广场建设工程。团结广场投入使用,森林公园完成改造,天恩地局广场规划设计已完成。11、实施污水处理改造提标工程。改造市区污水管网 28 公里,长白过境路排水管线正在施工,污水处理厂提级改造工程正在推进。12、市区公厕改造工程。新建水冲式公厕 5 座,剩余 5 座已完成规划选址。13、实施小区物业规范化管理。引进白城乐邦物业公司,同步对改造完成的老旧小区进行规范管理。14、实施沿街立面改造工程。整体规划设计已完成,待街路改造完工后组织实施。15、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新改建院墙 14.4 万延长米、农村厕所 1100个、电网 100 公里,建设垃圾中转站 6 个。16、启动城镇特殊贫困户救助工程。特殊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工作基本完成,正在序时推进就医、就学救助。17、启动引嫩入洮工程。规划设计等各项前期手续正在有序推进。18、启动客运交通枢纽站建设。土地征用、前期手续已完成,正在进行规划设计。以上 18 件跨年实事是我们立足当前发展现状着眼长远发展需求谋划的,需分年实施、分步推进。明年,我们将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全面推动各件实事取得新的、更大的阶段性成效。各位代表,在统筹推进 60 件实事的同时,我们还立足洮南市情,善于应对、敢于担当、勇于加压,破解了一些制约县域发展的瓶颈和难题,做成了一些惠民生、谋民利的大 事和要事,推动了经济社会蓄势扬帆、行稳致远。在县域发展上,深入开展了项目建设“三早”行动,白城四个班子主要领导莅临现场,在白城市树立了典范。全力扶持敖东药业提档升级,纳税额达到 1.65 亿元,在白城工业企业中连续三年位居首位。经济开发区成功纳入国家开发区目录,并在全省开发区主导产业集中度、项目及资金支持考评中分别位列第 8 位和第 26 位。全面开展抗旱救灾自救工作,保障了农民增收可持续。启动实施了“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示范工程,被授予“中国好粮油示范县”。一次性通过了免疫无口蹄疫区建设国家考核验收,成功争创“2017 年省级特色食品安全示范园区”。在脱贫攻坚上,谋划实施了圆梦牧业、光伏扶贫及洮南香酒业、恒盛毛纺织、热电公司、阳春厚地4 户企业扶贫合作的“六大产业”全覆盖扶贫模式;密切了与长春市二道区扶贫对接;创造性出台并铺开了“三下沉、两提高”健康扶贫政策,成功承办了全省健康扶贫示范县创建工作现场会,我市的健康扶贫经验在全省推广;广泛凝聚了社会力量助力扶贫,“日行一善”社会扶贫活动被中央电视台和《人民日报》、《新华社内参》等 37 家主流媒体进行了百余次专题报道,敖东、雏鹰、阳春厚地、金垦等企业主动参与、爱心捐赠,为我市精准扶贫作出了突出贡献。通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2017 年实现贫困村整村退出 38 个,脱贫人口 6776 人。在生态建设上,高度配合中央环保督察组工 作,对交办的 20 批、44 个案件快办快结,环境突出问题深入整治,生态环境优势持续放大。在社会事业上,序时推进了公车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等工作,社会保障各项事业均取得了全面进步。在政府自身建设上,广泛开展了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宣传活动,深入开展了“解放思想事上见、撸起袖子加油干”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结率达到100%。工会、共青团、妇联、民族宗教、残联、老龄、气象和档案等工作均取得新进展,施政水平和政府工作效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各位代表,我们取得的每一点成绩和进步,都是市委统揽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和市政协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和社会各界齐心协力、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洮人民解放军、武警、消防官兵和政法干警,向关心支持洮南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各位代表,回顾一年的工作,我们深感不平凡、不简单、不容易,各种变数比预判的要多,各种困难比预想的要大,改革发展中还存在着差距和不足。从实事任务推进看,受国家政策导向变化,相关制度机制调整和个别领域群众参与度不高等因素影响,我们面临的资金压力超过预期,工作难度 有所增加,致使老城改造、农村环境改善、引嫩入洮工程等实事没能序时启动,进展还相对滞后。从县域发展现状看,传统支柱产业市场竞争激烈,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尚未形成有效支撑;“营改增”政策性减收、一次性税源短收效应进一步显现,地方级财政收支面临严峻挑战;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公共服务与人民群众的需求还有差距;作风建设仍需加强,个别干部不会为、不作为、慢作为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对于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下大力气加以解决。以民之所望,为政之所向,努力做好政府各项工作,决不辜负组织的重托,决不辜负人民的期望!二、2018 年工作安排2018 年,是我市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迈入省域强县行列、决胜全面小康的攻坚之年。我们必须客观审视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当前,我们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外部形势。世界格局深刻调整,经济复苏存在不确定性,国内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我们必须因势而谋、积极应对,在复杂形势中把握发展主动。我们面临着机遇叠加的有利趋势。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国家将继续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我们必须应势而动、抢抓机遇,在有利趋势中赢得发展先机。我们面临着蓄势待发的前进态势。近年来谋划实施的一批产业项目将成为拉动我市经济增长的有力支撑,洮南发展的潜 力正在加快释放。我们必须乘势而上、后发赶超,在前进态势中加快发展步伐。我们面临着政通人和的发展来势。今天的洮南,干事创业的氛围非常浓厚;未来的洮南,跨越发展的预期普遍看好。我们必须顺势而为、奋发进取,倍加珍惜发展的大好局面,确保实现市十五次党代会绘制的美好蓝图。基于以上分析和把握,2018 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综合实施“1357”发展战略,统筹推进“四项重点工作”,全力做好 62 件实事,努力推动洮南加快跻身省域强县行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按可比口径预测,发展目标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7%左右,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长6%左右,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为完成上述目标,我们将牢牢把握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狠抓六个方面工作,全力做好 62 件实事。(一)坚持把抓招商、上项目作为提速县域发展的强力引擎,着力在投资拉动、项目带动上实现新突破。我们将全力做好 5 件实事。一是谋划储备重大项目。紧盯国家政策导向、产业发展方向和社会资本流向,充分发挥专职团队、专业机构作用,全年力争储备重点项目 100 个以上,谋划投资总额 560 亿元。二是广泛开展招商引资。扎实推进“两个洮南”建设, 利用东北振兴、与发达地区结对契机,将 2018 年确定为“招商引资提升年”,立足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努力形成全域招商、全员招商、全面招商的浓厚氛围,力争洽谈引进燕麦乳加工等重点项目 10 个以上。三是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精心部署项目建设“三早”、“三抓”行动,实行履责清单管理,直至项目竣工、投产、达效。将重点推进 30MW 生物质热电联产、金垦灌区现代农业、洮宝大学生创业园等项目建设,力争全年开工重点项目 100 个以上。四是积极开展向上争资。进一步拓宽向上争资渠道,密切对接联系,加大跑争力度,职能部门必保争取政策项目 2个以上,实现到位资金 20 亿元。五是全力推进 PPP 项目。深度把握国家政策导向,加强与金融机构、实力企业的战略合作,力争引入社会资本,大力推进我市的老城改造、绿化提升等重要工程、重点项目,拓宽融资渠道,缓解资金压力。各位代表,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项目,就是抓未来。我们将牢牢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依托资源禀赋,穷尽招商举措,以大项目带动大投入,以大投入推动大发展,加快挺起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坚实脊梁!(二)坚持把转方式、调结构作为提速县域发展的主攻方向,着力在转型升级、融合发展上实现新突破。我们将全力 做好 15 件实事。一是启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发挥重点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带动作用,发展辣椒、绿豆种植基地 30 万亩,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二是实施国家级玉米种子繁育基地建设。以车力乡为中心,建设集生产、加工、储藏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国家级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力争繁育玉米种子面积 3 万亩。三是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引导农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适度发展水稻、辣椒、杂粮杂豆、棚膜经济等特色产业,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四是做大农业规模经营。累计实现流转土地 120 万亩,新增家庭农场 52 家,培育典型专业合作社 45 个。全面启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开展土地股份合作社试点,实现农民多个身份、多种收入。五是夯实农民增收基础。建设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 14.9 万亩,有序实施保护性耕作和深松整地,力争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 87.3%。六是发展畜牧规模养殖。新改扩建规模养殖场 20 个,规模养殖比重达到 60%以上,全年实现牧业总产值 32.7 亿元,同比增长 9%。七是继续培育“六大支柱产业”。采取“一企一策”、“订单式”帮扶的办法,积极推进敖东药业扩能增效,加快润禾日盛、长山堡光伏电站等新型能源项目建设,抓好 150 万只奶山羊一体化、德泰绿豆深加工等农畜产品加工项目要素供给,扶持恒盛毛纺织、特恩斯制衣等纺织服装企业满负荷生产,鼓励金塔集团、洮南香酒业等食品加工企业扩大营销网络,助力金石新 型建材开拓市场份额,力争实现“六大支柱产业”总产值 180亿元以上。八是引导企业技改创新。持续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鼓励敖东、雏鹰等企业实施技改项目 17 个,培育产值超 10亿元企业 1 户。九是发展小微企业。全面落实支持小微企业各项政策措施,大力发展羊毛梳绒产业,积极推动“个转企、小升规”,力争年内生成小微企业 236 户、新增规上企业 5户。十是提升开发区承载功能。新增绿地 3 万平方米,新修道路 1.4 公里,全线贯通四横两纵主要干道,进一步拉大开发区发展框架。十一是继续改造提升商贸市场。加快推进中航国际杂粮杂豆市场建设,力争完成富文路、泰州街 2 座农贸市场建设,推动有形市场逐渐向集聚化方向发展。十二是继续发展旅游产业。加大对大帅府、天恩地局等文脉资源的宣传,推动福顺农业产业观光园运营达效,同步规划、协同开展锦绣洮南园、四海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确保博物馆、美术馆开放运营。十三是启动中国好粮油建设工程。逐步完善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推广绿色优质杂粮杂豆种植面积 7.5 万亩,确保优良品率三年内提高 30%以上。十四是扩大内外贸易。培育 5 户合作社特色农产品进入省级高端超市,重点扶持金塔集团、东方粮油、德泰绿豆等企业增加出口份额,力争进出口贸易额突破 4000 万美元。十五是开展商标品牌争创。加大对具有地方特色和发展潜力产品的扶持力度,力争年内争创省名牌产品 1 件,推动 3 件地理标志证 明商标进入国家评审。各位代表,洮南农业有特色,工业有基础,商贸有传统,发展底蕴厚积薄发,发展前景持续向好。我们将统筹三次产业融合进程,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洮南加快跻身省域强县行列奏响全面发展的最强音!(三)坚持把重建设、强管理作为提速县域发展的平台载体,着力在提升品位、彰显魅力上实现新突破。我们将全力做好 15 件实事。一是继续实施城市整体规划编修工程。完成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各类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力争城市规划展览馆年内建成并投入使用。二是继续实施市民安居工程。投资 5.5 亿元,在市区新建回迁安置住房 2400 套、20万平方米;在万宝镇建设国有工矿棚户区回迁安置住房 300套、2 万平方米。三是继续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投资 4200万元,完成梧桐小区、金地馨园等 36 个老旧小区改造,大幅提升市民居住环境质量。四是继续实施道路优化改造提升工程。将市区所有主次干道全部纳入 PPP 改造工程,逐年实施、分步推进。明年将重点启动建设路、西二环等道路优化改造,全线贯通宏声路、民强路,完成泰州街、广昌路附属设施建设,增设停车泊位 865 个。五是继续实施巷道硬化铺装工程。投资 2100 万元,硬化铺装长白过境路、西二环等 8个区域,总面积 18 万平方米。六是继续实施绿化改造提升工程。完成市区绿化提升总体规划,重点对泰州街、高速连 接线等街路进行绿化改造,实现新增市区绿地 4.3 万平方米。七是继续实施休闲广场建设工程。加快推进育英东路两侧带状公园建设,完善天恩地局广场建设,启动站前广场升级改造,不断满足市民休闲娱乐需求。八是继续实施污水处理改造提标工程。投资 5733 万元,改造排水主管道 3 公里,推进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建设,将日处理污水量提高到 4.5 万吨。九是启动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利用两年时间在广昌路、兴安街等 8 条主要街路铺设污水管线 35 公里,有效防止强降雨天气城市内涝问题的发生。十是实施燃气入户工程。配合街路和老旧小区改造同步铺设燃气管线 8.5 公里,实现燃气入户 4600 户。十一是继续实施公厕改造工程。在民强花园、湖畔小区、富文花园等处新建水冲式厕所 5 座。十二是继续实施小区物业治理工程。全力提升物业管理服务质量,对利民小区、园丁花园等 54 个老旧小区分步实施标准化物业管理。十三是继续实施沿街立面改造工程。完成广昌路、泰州街 2 条街路部分立面改造,规范广告牌匾,粉刷或适当包装外立面 2 万平方米。十四是启动市区平改立工程。在市区南出口建设全长 860 米跨铁路立交桥 1 座,将市区主要出口全部打通。十五是继续实施智慧城市建设工程。启动智慧公安、智慧交警、智慧交通等工程建设,努力在政府管理、城市治理、便民服务等方面提升城市软实力,为打造城市新名片提供有力支撑。 各位代表,把洮南建设成为宜居宜业的现代中等城市是洮南百姓和历届政府的不懈追求、共同梦想。我们将围绕最应干、能够干、必须干好的事情,大手笔投入,大力度整治,逐步把老城变新城、把小区变花园,努力让全市人民的认同感越来越高、归属感越来越强、自豪感越来越足!(四)坚持把抓修复、严治理作为提速县域发展的重要手段,着力在生态优化、绿色发展上实现新突破。我们将全力做好 6 件实事。一是继续实施河湖连通工程。投资 2.3 亿元,全部连通二龙泡、四海泡等 26 个湖泡,确保水生态面积达到 1.7 万公顷。二是继续实施引嫩入洮工程。完成施工设计及征地踏查,力争年内工程建设有实质性进展,努力开辟洮南第二水源。三是实施造林绿化工程。投资 3000 万元,完成清收还林 13.4 万亩,治理荒山 3 万亩,绿色通道 25 公里,绿化村屯 60 个,力争森林覆盖率达到 12.8%以上。四是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投资 3400 万元,完成草原围栏 4 万亩,人工种草 1 万亩,草原改良 2 万亩,湿地修复保护 3 万亩。五是实施水源涵养工程。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 4 万亩,完成改良开发水田 6120 亩,力争将土地等级提高到 10 等用地水平。六是实施环保专项治理工程。全面落实“河长制”,实现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加强源头管控,确保重点企业达到国家环保排放标准。加大黄标车整治力度,全部取缔市区 2 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实现全年空气优良天数 280 天以上。各位代表,绿色崛起是洮南发展的第一选择,改善生态环境是最迫切、最重大的民生工程。我们将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决不以牺牲后人幸福为代价,去换取当代人的“富足”!(五)坚持把扶真贫、真扶贫作为提速县域发展的政治任务,着力在补短板填空白、提升群众满意度上实现新突破。我们将全力做好 7 件实事。一是继续开展“六大产业”扶贫。加大对阳春厚地、热电公司、洮南香酒业、恒盛毛纺织 4 户企业扶贫合作的跟踪调度,加强圆梦牧业规范管理,助推光伏电站全面达产,力争实现“六大产业”年内分红 2380 万元。二是推进“合作社+贫困户”扶贫模式。鼓励重点企业建立“扶贫车间”,继续扩大雏鹰养殖扶贫范围,创建精准扶贫养殖区 10 个,安置贫困户 120 户、240 人。依托 150 万只奶山羊项目,发展奶山羊合作社 20 个,引进奶山羊 1 万只,引导二龙、东升、聚宝 3 个养殖基地带发展养殖。三是深化政策扶贫措施。巩固“一卡通”、“三下沉、两提高”健康扶贫成效,对贫困家庭子女全部实施就学救助。四是继续开展城镇特殊贫困人口救助工作。对城镇特殊贫困人口进行动态管理,全面落实就学、就医救助政策,确保城镇贫困人口生活质量有效提升。五是广泛开展社会扶贫。深入推进“日 行一善·公益洮南助力脱贫攻坚”系列活动,力争筹措社会扶贫资金 1500 万元,实现贫困人口微心愿 5000 个。六是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引导农民以中草药、瓜果蔬菜种植为主,适度整屯、整村、整乡推进特色庭院规模种植,确保所有行政村全覆盖,实现贫困户户均增收 1300 元以上。七是继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程。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有效整合各类涉农项目,合理捆绑各种涉农资金和社会帮扶资金,力争建设特色镇 1 个,硬化连接村屯道路 119 公里,新改建农村围墙 7 万延长米,公厕 65 个,架设路灯 4300 基杆,逐步把贫困村建成美丽乡村。各位代表,我们坚信世上没有干不成的事,只有干不成事的人。即使扶贫工作压力再大、困难再多,我们也要拿出更大的决心、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众志成城决战脱贫攻坚,确保年内达到脱贫标准,保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掉队!(六)坚持把惠民生、增福祉作为提速县域发展的根本目标,着力在回应关切、创新管理上实现新突破。我们将全力做好 14 件实事。一是实施创业带就业工程。充分发挥青年创业园示范带动作用,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现新增城镇就业 8000 人、再就业 1800 人,转移农村劳动力 5.3万人(次),为符合条件的创业者提供最高 10 万元的贴息贷款。二是实施城乡教育标准化工程。新建安定镇中学、胡力 吐乡中学教学楼 2 座,总面积 5400 平方米。维修改造黑水镇中心小学、大通乡幼儿园等学校 10 所。三是实施“健康洮南”建设工程。扎实开展食品药品安全整治行动,守护好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加快推进夕阳红医养结合体建设,确保妇幼保健中心投入使用,不断提升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水平。四是实施公共文化惠民工程。完成国学中心、文化资源共享平台及 23 个贫困村村级文化中心配套设施建设,有效满足城乡群众文化娱乐需求。五是实施道路交通提升工程。投资8712 万元,新改建蛟流河至永茂段公路 19 公里,古树桥、永茂桥等危桥 8 座。六是实施农村校车普及工程。新购置校车 13 辆,全市校车总量达到 72 辆,实现农村小学、幼儿园校车服务全覆盖。七是继续实施客运交通枢纽站建设。高标准建成建筑面积 5000 平方米客运交通枢纽站,将日满负荷客流量提高到 5000 人。八是实施社会保障提升工程。严格落实城镇退休职工调待政策,稳步推进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确保城乡低保标准分别达到上年度城乡居民收入的 20%和 30%以上。九是启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工作。为符合条件的城乡特困人员提供日常生活用品及医疗救治服务,力争救助标准达到城乡低保标准的 1.5 倍,全力保障特困人员基本生活。十是实施农村户厕无害化改造工程。稳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改造全封闭、无害化水冲式卫生间 2000 户,切实提高农村群众生活质量。十一是开展信访积案化解攻坚行动。 建立积案化解台账,实行动态管理和销号制度,力争全年化解重点信访案件 50 件以上,积案化解率达到 90%以上。十二是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强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管理,全年开展安全生产各类专项行动 10 次以上,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十三是开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持续开展打击“盗抢骗”、“黄赌毒”等各类突出违法犯罪活动,全力维护全市安全稳定。十四是开展“法治洮南”建设。以“法律七进”为载体,扎实开展“七五”普法工作,争创“七五”普法中期国家级法治市。官场小说各位代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我们将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关乎民生的事,事事在心;顺乎民意的事,件件落实,努力让全市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各位代表,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让人民满意,是政府必须始终坚守的信念。我们将保持“赶考”状态,坚定“考好”决心,交上满意答卷。(一)我们一定扛起责任,勇于担当。持续推进年初立账、半年查账、年终兑账“三账制”,对重大决策决不变形走样,对重点项目决不半途而废,对重要任务决不无果而终,切实做到日常工作能尽责,难题面前敢负责,出现过失勇担责,真正把使命和责任扛在肩上。 (二)我们一定践行宗旨,俯首为民。自觉接受人大的依法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在公共资源配置、市政工程安排、财政资金使用上,优先向民生倾斜,真正使政府的工作更接地气、更得民心,充分体现全市人民的共同意愿。(三)我们一定尊崇法治,依法行政。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坚决克服习惯性,减少随意性,杜绝盲目性,努力建设法治政府。(四)我们一定实干实政,从严治政。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决不允许占着位子不想事,拿着薪水不干事,带着笑脸不办事。严防“微腐败”成为“大祸害”,切实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各位代表,政府工作千头万绪,任务繁重。我们的每一次决策,都需要全市人民的鼎力支持;每一项工作,都需要全市人民的广泛参与;每一步跨越,都需要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让我们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排难而进,再接再厉,为加快跻身省域强县行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2018 年歙县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实现新跨越,2017 年工作回顾 即将过去的 2017 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历次全会和十九大精神为统揽,团结依靠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积极顺应新常态、主动谋求新作为,较好地完成了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预计,全县生产总值 160.06 亿元,增长8%;财政收入 16.08 亿元,增长 7%;固定资产投资 111 亿元,增长 9.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76 亿元,增长 12%;外贸进出口总值 1.42 亿美元,增长 21%;到位内资 51 亿元,增长 18.6%;实际利用外资 4936 万美元,增长 9.1%;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8211 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3941 元,分别增长 8.4%和 9%。——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三次产业稳健发展。围绕新型工业化和“旅游+”两条主线,强力推进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预计,三次产业比重由12.0:49.1:38.9 调整为 10.9∶50.5∶38.6。工业经济势头良好。扎实开展“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和“点对点”帮扶,优选 30 户企业组建“甲级队”,引领工业加速转型升级。预计,全年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 46 亿元,增长 10%;入库税收3.5 亿元,增长 10%;净增规上工业企业 10 家,税收超千万元企业 8 户。企业上市步伐加快,善孚新材料在“新三板”挂牌,明明德轴承、徽世林宝等 5 家企业在“四板”挂牌。 支持企业加大创新力度,金马科技汽车智能人机交互平台荣获第四届安徽省工业设计大赛金奖,加佳荧光获第五届安徽省专利金奖。全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3 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 3 家,省级备案众创空间 2 家。经济开发区首位产业发展规划完成编制,一期东区污水管网、布射二桥等工程基本完工,预计,园区实现产值 206 亿元,增长 15%;上缴税收 4.62 亿元,增长 10%。循环园污水处理厂改造升级基本完成,废气收集处理系统加快建设,首个院士工作站在徽梦科技挂牌成立。精致农业步伐加快。大力发展高效农业,新增高效生态茶园 5980 亩,改造低产茶园 10000 亩,建成观音山采摘园、龙潭湾泉水鱼等特色种养基地,珠兰花茶连续两年获北京国际茶展特别金奖。推进农旅深度融合,蓝田·桃源田园综合体、黄山(郑村)休闲农业产业园项目启动实施,培育千百渡农庄、佰胜山庄等休闲农庄 15 个。加快发展林下经济,新增林下种植面积 20000 亩。电子商务进农村成效显著,预计,全年电商交易额超 10 亿元。现代服务业渐具规模。举办新安江山水画廊国际马拉松、第十二届徽州古城民俗文化节等活动,推出《大徽州》《九砂晒秋》等特色项目,全域旅游发展势头良好。预计,全年接待游客890 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 79 亿元。荣获全国最佳生态宜居旅游名县、安徽旅游强县称号。徽州历史博物馆选址确定,规划设计基本完成。文房四宝馆、徽剧馆、徽州故事馆 等建成开放,徽州古城被评为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和安徽省研学旅行基地。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颐科产业园、徽州文化艺术中心等项目相继落地,徽州古城、问政山、南屏等民宿群渐成规模,徽墨技艺传承基地、友于里酒店等项目加快推进,服务业实现增加值 59.9 亿元,增长 8%。——始终突出项目带动,有效投入逐步扩大。扎实开展“重点项目服务月”“百日攻坚”等活动,天香科技、博盛纺织等项目建成投产,南风汽配、宣宁黄天然气支线等项目加快推进。预计,全年 265 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 90.3 亿元。对上争取成效明显,预计,全年争取资金 25 亿元。积极破解土地要素制约,全年新增耕地 1000 亩,清理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 1863 亩,盘活闲置低效用地 1300 亩。紧盯金马股份资产重组、安徽华邦与德国古楼公司合资等机遇,扎实开展精准招商、以商引商和驻点招商,众泰汽车洽谈项目取得积极进展,华鑫北斗、富资里欢乐古镇等重大项目相继签约落地。全年引进各类项目 131 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 24个。——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发展活力不断增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为企业减负 2.1 亿元。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全年销售商品房 40.4 万平方米,销售额 18.6 亿元,超额完成去库存任务。“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进,完成县乡公共服务清单、县级中介服务清单 和政务服务指南编制。开发区、城管、安监、监察等政府机构改革扎实推进,教育、卫生计生、不动产登记等改革不断深入。城市公交体制和新一轮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启动实施,县城投公司 5 亿元企业债获国家发改委批复。持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全省率先完成国有林场改革,县林业局获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进集体称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面完成,全年新增流转土地 18.8万亩,流转率增幅位居全市前列。农村“三变”改革稳步推进,上丰乡霞江、长陔乡石门坑等 23 个村被列为中央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推行“多证合一、一照一码”“先照后证”登记制度,市场活力有效激发,新增市场主体 2610家。——加快推进城乡统筹,人居环境日益优化。完成歙县空间规划(多规合一)、城区公共服务设施和省级美丽乡村、历史文化名村保护等规划评审、报批工作,城乡规划管理体系不断完善。严格落实《歙县徽州古城保护条例》,徽州古城核心保护区禁燃和车辆禁(限)行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强力实施城建“八大工程”,完成投资 30 亿元,练江大桥扩建改造完成,歙黟一级公路、昌(溪)石(潭)公路等项目基本完工,S215 线城区段改造提升、新安路改造、金山至县城公路改建等项目启动实施,二环路、城市污水处理厂一期提标二期扩建等项目有序推进,新安江(街口)大桥开工前各项准 备工作基本就绪。积极做好高铁建设地方工作,黄杭铁路三阳站完成规划调整并获批。启动 7 个片区、完成 676 户棚户区改造。完成老防疫站宿舍整治。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全力做好工地扬尘、非煤矿山、挥发性有机物整治,环境空气质量全面达标。岔口镇荣获安徽省生态镇称号。严格按照中央和省环境保护督察要求,及时整改突出环境问题,162件信访交办件年底前全部办结。强化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基本完成“三区三线”划定。认真做好绿化造林工作,全年完成植树造林 8450 亩。县乡村三级“河长制”监管体系基本建立,河道巡管员试点启动实施。深入开展新安江流域综合治理,整治沿江排放口 25 处,关停搬迁畜禽养殖场 64 户,新敷设污水管网 8.8 公里、改厕 4020 户,新安江干流非法捕捞和非法养殖联合整治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加强农村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王村、北岸、武阳等 6 个乡镇“垃圾兑换超市”开业。加快推进深渡山水画廊特色小镇建设,新安路、洪济路、黄山大道改造提升项目全面展开,深渡老街综合整治等节点提升工作有序推进。组织璜田乡天堂、新溪口乡塔坑等 205 个村申报中国传统村落,瀹坑汪村入围安徽省传统村落示范工程,渔梁、石潭、瞻淇建成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继续抓好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全域环境整治,蝉联安徽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卖花渔村获评全国首批改善人居环境美丽乡村示范村。 ——高度聚焦民生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持续推进脱贫攻坚“万名党员干部帮万户”和“百企帮百村”行动,驻村工作队实现村级全覆盖,预计贫困村出列 25 个、脱贫9500 人。建成小川移民新村、霞坑新村、森村乡森村等 15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点),完成搬迁 258 户 767 人。高标准实施省、市 34 项民生工程,累计投入 12.79 亿元,其中县级配套 2.67 亿元。落实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全年发放惠农补贴 3 亿元。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新增就业 4960人。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项保险扩面工作稳步推进,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推进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完成雄村至王村公路、城许公路等改建项目,改造提升农村道路 226.7 公里。完成 10 处地质灾害点治理和 42个村电网改造,解决 8854 人饮水安全问题。大中型水库移民避险解困试点工作有序推进,完成搬迁 1796 户 6600 人。持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荣获第二届安徽省文明示范县、安徽省第三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县称号。深渡镇定潭村、溪头镇溪头村获评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优化城区教育布局,丰乐示范幼儿园、丰乐小学和郑村小学迁建工程开工建设。完成农村学校“改薄”项目 32 个,启动学前教育三期项目建设。高度重视非遗传承,徽州剪纸、跳钟馗、许村大刀灯等 6 个项目被列入第五批省级非遗名录。3 家企业入选全省民营文化企业 100 强,居全市首位。徽州古建筑 保护利用工程有序推进,完成 3 个古村落整治、101 处单体古建筑修缮。开展县域医共体和紧密型(托管型)县域医共体两项试点,建成县域卫生信息平台、一站式结算系统,实现医疗费用即时结报。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荣获安徽省争创体育强县示范县称号。举办徽州百工技艺大赛,劳模和工匠精神得到广泛弘扬。圆满完成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高度重视信访积案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实现十九大期间“零进京”上访。歙县公安局荣获“全国优秀公安局”称号。深入开展安全生产“百日除患铸安”专项行动,成功举办皖南片突发性地质灾害和市、县危化品泄漏中毒事故应急演练,安全生产形势稳定。扎实推进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后备力量建设和军民融合发展,人民防空工作不断加强。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权益得到保障,气象、档案、农机、地方志、外事侨务、台湾事务、民族宗教等工作取得新进展。——持续加强自身建设,政府形象有效提升。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讲重作”专题警示教育,干部素养不断增强。持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规范政府系统重大事项决策行为,实现重大事项合法性审查全覆盖。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建成“一网清”平台网格管理中心,开通 10 个社区及 159 个行政村“一站通”平台。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完善 12345 热线、县长信箱反映件 办理机制,受理群众咨询、投诉 2208 件,办结率 100%、满意率 93%。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受理建议 97 件、提案 140 件,办复率 100%、满意率达 95%以上。强化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和审计监督,平台受理交易项目 490个,节约财政资金 2.29 亿元;完成审计项目 481 个,核减工程造价 7185 万元。加强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持续开展“1+1+N”和扶贫领域突出问题等专项整治,今年以来,共立案 216 件、结案 183 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171 人。县纪委(监察局)荣获 2013—2017 全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各位代表,我们能够取得这些成绩,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得益于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艰苦奋斗。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委员,向奋战在各条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和离退休老同志,向驻军官兵、政法干警,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向在歙县创业的投资者、建设者,向关心和支持歙县发展的驻歙单位、旅外人士及各界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工作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乏力,财政收入质量不优,少数工作未达预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后劲不足,部分群众生 活困难,全面稳定脱贫任务繁重,生态保护工作任重道远,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还面临不少难题;运用新发展理念创新性开展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还不够高,工作效能有待进一步提升,干部队伍中“庸懒散慢”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个别领域腐败现象还时有发生,等等。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绝不辜负各位代表和全县人民的期望与重托。迈步新征程,全力做好 2018 年工作2018 年是改革开放 40 周年,也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更是全党全国人民在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第十九届党中央领导下,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开局之年。做好全年工作,意义十分重大,必须坚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拥抱新时代,迈步新征程,实现新作为。新征程孕育着新希望:中央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将给县域经济发展带来更加广阔空间;国家和省、市将旅游业作为新常态下稳增长的重要支柱产业来培育,对拥有众多旅游资源的我县而言,将有更多加快发展的机遇;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良好生态环境需求,我县的绿水青山生态优势,将加速向经济优势、竞争优势转化;中央把文化自信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徽州文化影响力持续扩大,必将成为支撑发展的重要软实力;我县毗邻 江浙沪地区,综合交通体系日益完善,有望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和辐射中获取更多动能。新征程也面临着新挑战:当前经济运行中还存在不少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市内各区县及周边市县竞相发展,容不得我们有半点松懈。我们必须将发展的信心和决心转化为攻坚克难、比学赶超的实际行动,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凝心聚力,开拓进取,奋力谱写新时代歙县发展新篇章。根据县委十四届三次全会精神,2018 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落实**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新发展理念统领发展全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五大发展行动计划为总抓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强化政治保证,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和政府自身建设各项工作,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历史文化名城、徽州文化展示中心和安徽经济强县奠定坚实基础。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县生产总值增长 8%,财政收入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0%,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 8%、8.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5%以内,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 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市政府下达目标以内。围绕上述目标任务,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九个方面工作:一、突出项目带动,持续扩大有效投入把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毫不松懈地抓紧、抓实、抓好,努力取得更大成效。精准开展招商选资。强化产业链招商,探索联合基金招商,推进驻点和委托招商,着力引进一批产业契合度高、带动性强、发展前景好的优质项目,确保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重大项目 30 个。推进招大引强选优,强化“双向约束”,严格项目亩均投资、产出、税收标准,选好一批科技含量高、成长基础好的项目。落实招商项目跟踪负责制,推行领导领衔服务、部门全程服务,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力争新签项目到位内资增长 10%。实施“新徽商回归”工程,鼓励在外能人返乡创业。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瞄准国家政策导向和中央预算内资金投向,认真谋划一批高质量项目,积极开展对上争取,力争进入国家和省年度投资计划,确保重大项目库动态储备规模保持在 650 亿元以上。严格落实“四督四保”等制度,全力抓好 35 千伏金川输变电站、黄千高速、歙黟一级公路服务区等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完成投资 98 亿元。坚持签约项目抓落地,做实做细前期工作,推动华鑫北斗、华邦数码介质等项目落地开工。坚持续建项目抓进度,加快城区备用水 源、“欧洲之星”欢乐谷等续建项目建设步伐。坚持在建项目抓竣工,确保徽瑞智能、华金供热等项目建成投产,三阳高铁站场、丰乐河滨江路等项目投入使用。扎实做好要素保障。健全国资监管体制机制,发挥投融资管理委员会作用,提高国有资本使用效率,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着力推进 PPP 合作模式,激发社会资本投资活力。强力推进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增强用地保障,新增耕地 500亩,力争盘活闲置低效土地 900 亩。落实常态化企业走访帮扶制度,扎实开展涉企政策宣讲、安全生产培训、用工招聘等活动。加强企业家培训,着力打造一支高层次企业家队伍。高度重视人才保障,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努力培育一批行业领军人才。二、坚持工业强县战略,实现工业提质增效深入实施《中国制造 2025》和“三重一创”工程,进一步提升工业优势,提高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壮大主导产业规模。巩固“四送一服”双千工程成果,持续开展“点对点”帮扶,助力企业“小升规”,力争全年净增规上工业企业 10 家,规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税收均增长 10%以上。突出产业特色,坚持集聚发展,加快打造新型工业产业体系。以众泰汽车投资项目落地为突破,壮大金马科技、盛锐精工等汽车及零部件企业规模,努力打造机械(汽车)电子首位产业;以东仁新材料、运佳装饰等为带 动,延伸PVC 装饰膜产业链,积极打造国内有影响力的新型材料产业基地;以博升、博鑫、博晶、博盛纺织为龙头,加快转型升级,提升纺织服装产业竞争力。增强园区发展活力。实施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工程,推进县开发区产城旅一体规划编制,探索园区企业分类管理方式,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全力抓好开发区经二纬八路、孵化基地等项目建设,同步推进供电、雨污管道、绿化亮化等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构建公共服务平台,努力打造现代产业新城。加快循环园“绿色园区”“平安园区”建设,强化水、气综合整治,提升安全环保水平。推进园区布局优化调整,形成以县经济开发区为主体,循环园、北岸工业园为补充的“一区多园”发展格局,力争园区产值增长 15%、税收增长10%以上,县经济开发区进入全省经济开发区综合竞争力 30强,积极申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深入实施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创新要素加速聚集。鼓励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实施长命摩擦、鑫联精工等技改项目,力争技改投资增长 10%。支持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校企合作,加快产业关键技术攻坚,着力提升自主创新水平,力争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3 户、省专精特新企业 3 户,争取发明专利授权 20 件。深入实施质量强县战略,引导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争创中国驰名商标 1 件、安徽省著名商标 3 件、省级以上名牌产品 2 个,成功创建省质量强县示范县。三、深化“旅游+”战略,助推三产提档升级依托优质资源,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构建现代服务业发展新格局。加快发展全域旅游。加强精品景区建设、特色线路打造、新型业态调整、旅游商品开发和领军企业培育,切实打响古徽州文化旅游区品牌。实施景区提升工程,推进练江牧场 4A、阳产土楼 3A 旅游景区创建,引进有实力的企业经营昌溪、搁船尖等景区,促进景区健康有序发展。继续推进新安江山水画廊、乡居新安江等项目建设,打造卖花渔村、石潭等 7个乡村旅游特色村。加强与“同程”“去哪儿”等电商平台的战略合作,开展旅游品牌形象宣传,力争全年游客接待量增长 11%、旅游综合收入增长 13%以上。加快斗山街、打箍井街、十字街等徽州古城客栈和问政山、许村等民宿群建设,增强“徽州民宿”品牌影响力。加快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深入推进“厕所革命”,不断提升旅游服务水平。着力壮大现代服务业。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发展,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层次提升,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 8%。开展新安江山水画廊旅游度假集聚区规划编制,推进徽州古城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申报省级示范园区,努力扩大集聚区影响力。启动徽州文化艺术中心、门球场等项目建设,加快丰 乐河公园、颐科产业园等项目进程,确保县综合健身馆、歙州广场D 区等项目投入使用。积极推动医旅结合、医养整合、多业融合,力争在引进优质健康养老项目上实现新突破。加快城区农贸市场规范化建设,新建城东、城西等“邻里中心”,进一步方便群众生活,繁荣消费市场。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全覆盖工程,力争电子商务年交易额超 12 亿元,积极争创省级电子商务发展先进县。传承发扬徽州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加强徽州文化传承,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着力将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加快推进徽州历史博物馆、程氏文化园等项目,完成徽墨技艺传承基地、徽州名人馆等项目建设。深入实施徽州古建筑保护利用工程,力争完成 2 个古村落、81 处古建筑的保护利用。继续推进徽州古城城墙联合申遗。扎实做好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和申报工作,高质量完成第三、四批保护项目建设,力争更多村落入围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单,留住乡愁记忆。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 4个示范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打造 3 个村级文化广场,进一步提升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水平。加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引进和对上争取力度,力争在培育规上文化企业上取得新突破。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优先发展农业农村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 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着力建设幸福家园。加快农业精致化发展。认真落实农业产业化“826”行动计划,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加快茶叶、贡菊、蚕桑、果品等特色产业基地改造步伐,因地制宜发展泉水鱼、覆盆子等特色种养业,力争创建“三品”基地 15 个、认证产品 20 个,实现农业总产值 28.5 亿元。加大农业企业“甲级队”培育力度,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做大做强,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深入实施“精致农业+旅游”战略,扎实推进黄山(郑村)休闲农业产业园、省级大宗油料生产基地等项目建设,力争新增休闲农庄 10 个以上。加快蓝田·桃源田园综合体试点建设,积极申报国家级试点。探索农业保险扩面提标,引导农民增强市场风险意识,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48 个。鼓励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力争全年流转土地10 万亩。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围绕产业“特而强”、形态“精而美”、体制“活而新”定位,加快富资里欢乐古镇、望山生活、埃弗特网球培训基地等项目建设,力争成功申报 2 个以上市级特色小镇。推进深渡山水画廊特色小镇建设,在基础设施、环境整治和产业发展方面加大投入、形成特色,积极争创省级特色小镇,力争晋升第三批中国特色小镇。抓好中心集镇建设,支持富堨、郑村、桂林、王村、三阳、溪头 等乡镇做优自身特色、错位协调发展。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围绕“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目标,完成 2017 年度 11个省级、4 个市级中心村建设,启动 2018 年度中心村建设,打造一批省、市级先进中心村和示范村。深入推进农村“三大革命”,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全面完成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环境整治。探索“美丽乡村+”发展模式,强化“一村一品”建设,努力走出一条村美民富的美丽乡村建设可持续发展之路。扎实开展乡村治理。充分发挥农村优秀基层干部、乡村教师、退伍军人、文化能人、返乡创业人士等新乡贤作用,认真挖掘村志村史内涵,传播文明理念,涵育文明乡风。大力开展移风易俗,深化殡葬管理整治,倡导科学文明卫生的生活方式。引导村民积极参与乡村事务管理,建立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五、优化功能布局,着力建设宜居城市以建设“三宜”名城为目标,丰富城市内涵,完善城市功能,打造与经济发展相匹配、与群众期盼相适应的美丽城市。持续提升城市品质。完善徽州古城保护配套制度,制定历史建筑保护修缮技术导则,启动中山巷整治、徽州路三线下地及徽州古城、徽园广场亮化提升工程,强化风貌、业态、 秩序整治,不断提升古城保护利用水平。完成新安路拓宽及沿街立面改造,启动老汽车站、城东片、二中西侧等地块开发,开工建设布射大道、丰乐河大桥,着力完善新区城市功能。启动新一轮城区河道综合整治工程,改造提升三江口景观,完成 4.2 公里滨水慢行步道建设,打造优美舒适水岸环境。规划新建一批公共停车场,缓解城区停车难题。开展房地产市场专项整治,防范和化解问题楼盘,科学编制用地供应计划,稳定商品房价格,培育住房租赁市场,确保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努力优化城市管理。适时开展城市总规修编,抓好城市风貌、地下空间、城区停车场等专业规划编制,启动府衙、斗山街两个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及石头屋、黄梅剧团、渔梁老茶厂等片区修建性详规编制。强化数字化城管平台运用,完成古城消防一期建设,加强户外广告、门店牌匾管理。狠抓控违拆违,确保违章建筑“零增长”。稳步推进城市公交体制改革,开通高铁公交二号线等公交线路。持续开展三轮、四轮封闭式电动车专项整治,严格落实古城核心保护区禁燃和车辆禁(限)行规定。推进美丽社区建设,打造中和、新路、练江、开发区等 4 个美丽社区。强化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六、坚持改革开放,切实增强发展活力加快改革创新步伐,推进互联共享、互利共赢,提升对 外开放水平,进一步增强发展后劲。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升级权责清单,统一规范公共服务和中介服务清单,梳理编制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清单和实施清单。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抓好“多证合一”和“证照分离”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实现市场监管“双随机一公开”全覆盖。加大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力度,整合行政执法力量,开展综合执法,完善监管执法体系。推进价格、统计、供销、住房和环保等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深入实施农村“三变”改革,力争年集体经济收入超 50 万元村达 50 个。提升开放合作水平。深化区域合作交流,抓住黄杭铁路开通机遇,加速融入杭州都市圈,扩大与京津冀、珠三角的交流合作,拓宽发展空间。鼓励企业代理出口转自营,优化出口产品和市场结构,新增出口实绩企业 5 家,实现外贸进出口超 1.5 亿美元。加大外商直接投资引进力度,提升投资规模和质量,全年实际利用外资 5100 万美元以上。七、优化生态环境,努力厚植发展优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严格落实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完善多元化补偿机制,严把项目准入关,坚 决把污染源拒之门外。加强“低小乱污”企业治理,提升工业绿色发展水平。严守耕地红线,确保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面积不少、质量不降。健全县级河长会议制度和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三级河长监管体系。建立健全“林长制”,实施林业增绿增效行动计划,新增造林绿化 2000 亩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 82.75%。持续推进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完善农药集中配送体系。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实施最严格的环境执法和网格化监管机制,认真抓好中央和省环保督察信访交办件“回头看”工作,确保整治成果长效化。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强化建筑工地扬尘、道路运输抛洒、餐饮油烟、秸秆焚烧治理,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深入落实“土十条”,扎实推进“两治三改”,规范处置固体废弃物,加快老垃圾填埋场封场整治,建成建筑装潢垃圾消纳处置场,全面防治土壤污染。强化地质灾害防治,完成 5 处地质灾害点工程治理和搬迁避让。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稳步推进农村“垃圾兑换超市”建设。严格落实“水十条”,依法逐步推进禁、限养区畜禽养殖场关停搬迁,加快农村垃圾污水治理 PPP 项目建设,确保水质优良。推进练江紫阳桥至浦口段治理工程,启动许村水系连通和桃源河、布射河小流域治理工程,打造水清、岸 绿、河畅、景美的生态环境。八、狠抓财税金融,巩固县域发展支撑充分发挥财税政策激励导向作用,积极推动金融改革创新,更好地支持和服务县域经济发展。提高财政运行质量。持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全口径政府预算,严格预算执行监督,推进预决算信息全面、及时公开。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完善涉税服务,开征环境保护税。加大税源培植力度,着力形成一批稳定支柱税源。完善国地税征管体制,加强综合治税,确保应收尽收、及时足额入库。厉行勤俭节约,压缩一般性支出,腾出更多资金保障和改善民生。健全财政资金使用问效机制,加强财政资金投资评审、日常检查和审计监督,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严格政府债务管理,加强风险防控和监测预警,确保财政资金安全高效运转。强化金融服务工作。创新担保方式,推动银企有效对接,着力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力争全年发放“税融通”贷款1.5 亿元以上、政银企对接落实金额增长 10%以上。发挥产业基金杠杆作用,推动应急转贷资金扩面增资,确保金融机构新增贷款增幅达 8%以上。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支持企业开展股权、债权融资,力争科宏生物、加佳荧光首发上市取得实质性进展,协同轴承、艾克瑞德等企业在“新三板”挂牌。鼓励保险业金融机构加快产品创新,提高服务 水平。加强与国开行、农发行等政策性银行的对接合作,力争引进新的金融机构入驻我县。开展金融市场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确保金融市场稳定。九、顺应群众期盼,做好富民惠民文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推进各项事业,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奋战脱贫攻坚,让贫困群众更有获得感。持续开展“万名党员干部帮万户”“百企帮百村”行动,广泛动员各方力量参与扶贫,提高脱贫攻坚的精准性、有效性,做到脱真贫、真脱贫,巩固出列村脱贫成果,确保 8300 名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继续做好建档立卡贫困对象的精准识别和动态监测,确保不落一户、不少一人。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十大工程”,推行“四带一自”模式,努力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完善 18 个易扶搬迁安置区(点)配套设施,确保霞坑新村成功创建省级示范安置点。改善民计民生,让群众更有幸福感。持续加大社会民生领域投入,扎实实施省、市民生工程,进一步提升群众幸福指数。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要求,着力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就业优先战略,深入推进全民创业,城镇新增就业 4500 人。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完成三阳等 16 处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改善 4.5 万人的饮水质量。稳步扩大公租房保障范围,继续推 进城市棚户区改造和老旧小区整治。加快完善交通体系,启动杞梓里水竹坑至绩溪大鄣山、许村跳石至徽州区呈坎等项目建设,推进新安江(街口)大桥、金山至县城公路改建等项目,完成 S324 三阳集镇外环段改建、S215 界牌岭至徽州区段改造提升等项目,继续推进长陔岭隧道、王村二桥前期工作,努力开通歙县至坑口、狮石乡至淳安中洲等城乡公交,积极改善山区、库区群众出行条件。发展社会事业,让群众更有认同感。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积极争创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县城)。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确保通过国家传统知识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县验收。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纲要》,着力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拓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有序推进长青中学搬迁,完成丰乐小学、丰乐示范幼儿园和郑村小学建设。推进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完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改善歙县中学和歙县二中教育教学条件,继续推进行知非遗技艺学院创建工作。推进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加强慢性病防治,落实全面两孩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完成霞坑、三阳等 6 所卫生院改扩建,全力争创省级卫生县城和健康促进示范县。加快社会管理服务信息化建设,实现行政村“一站通”平台全覆盖。开展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完成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 推进名镇名村名街及传统村落志修编,启动并完成《歙县年鉴》(2014—2017 卷)编纂。举办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继续办好现有体育赛事。完成第四届社区居委会和第十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全面贯彻强军思想,加强全民国防教育,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人民团体工作,加强人防、农机、外事侨务、台湾事务、民族宗教、老龄和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加强社会治理,让群众更有安全感。严格执行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党政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制度,深入开展“铸安行动”,强化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排查整改,严防各类事故发生。广泛开展“七五”普法,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公共安全网络及综合治理体系,始终保持对违法犯罪行为严打高压态势。发挥社会组织作用,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坚持“四个最严”,全面实施风险管理,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完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持续开展信访积案化解,努力从源头上防范化解社会矛盾。加强应急体系建设,探索建立生态安全体系,切实做好防汛抗旱、森林防火和气象、地震等防灾减灾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牢记新使命,建设人民满意政府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力建设美丽歙县,我们肩负着光荣而艰巨的使命。必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 持把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从严治政之中,持续深入改进作风,大力推进服务创新,着力打造忠诚法治高效清廉政府。坚持从严治政。完善政府党组学习制度,把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深刻领会**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作出的新部署新要求。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决做到向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绝对看齐,坚决做到让党中央绝对放心。坚持在全局下定位、大局下行动,坚决贯彻落实上级的重大决策部署,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严格落实《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定期向县委汇报政府工作,规范党内组织生活,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最大限度汇聚各方智慧,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坚持依法行政。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推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加强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坚持重大决策出台前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与政协民主协商,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意见,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落实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和审议意见,及时办理人大 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提高办理质量和满意度。完善政府公职律师和法律顾问运行机制,严格执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法定程序,加强重大决策跟踪反馈和成效评估,确保决策程序规范、过程公开、责任明确。坚持高效施政。按照全面增强执政本领要求,努力提高政府系统干部的工作能力,消除本领恐慌。深入实施政府服务创新工程,加快“互联网+政务服务”进程,建立健全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等平台,强化并联审批及数据共享,努力实现互联互通。坚持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全面推进行政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和结果公开,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开门接访制度,抓好 12345 热线、县长信箱反映件办理,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完善小型项目和政府采购“网上商城”运行模式,推行项目招标全流程电子化,确保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规范高效运行。进一步完善目标管理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强化对重大部署、重要工作、重点工程的跟踪督查,提高政府执行力,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坚持廉洁从政。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实现对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 准则》《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推动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到实处。严格执行《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市有关要求,认真抓好新一轮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严格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以零容忍的态度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法行为,坚决纠正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各位代表,新的时代催人奋进,新的使命召唤前行。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求真务实、开拓奋进,为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历史文化名城、徽州文化展示中心和安徽经济强县而努力奋斗!2018 年青阳县政府工作报告一、2017 年工作回顾2017 年,是本届政府依法履职的开局之年。面对宏观形势复杂多变、发展动能加速转换、传统产业深刻转型等困难和挑战,全县人民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应对挑战,奋力攻坚克难,较好地完成了县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本届政府工作的良好开局。预计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95.6 亿元,增长 5.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20.3 亿元,增长 13%;财政收入 14.8 亿元,较上年略有增长;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 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40.1 亿元,增长 12.5%;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8%。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千方百计稳定经济增长。聚焦重点项目和实体经济,持续精准发力,经济企稳的基础不断夯实。重大项目扎实推进。坚持开局之年抓大事,成立专项指挥部,多方争取池黄高铁在县城设站。G318 木镇-南陵界改建工程、S358 青石公路建设工程等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青通河航道整治工程加快实施,G318 县城-木镇段改建工程、蓉城-朱备旅游景观公路建成通车,超威新能源产业园、泫氏铸造、天平拖拉机智能化总装生产线、龙跃矿业年产 150 万吨石灰石等项目正式投产。69 个省重点调度项目、81 个市重点调度项目分别完成投资 56 亿元、60.5 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 125%、126%。招商成果加速转化。在法定权限范围内出台了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扎实推进“招商引资攻坚行动年”活动,新引进规模项目 115 个,其中省外亿元以上项目 48 个,省外亿元项目到位资金 90 亿元,实际利用外资 1 亿美元。建立招商项目全程代办机制,常态化开展招商项目集中签约、开工、投产活动,金合智能厨电、瑞科玛锂电池、开顺防火门、荣盛国际康养旅游度假区、九华聚龙医养生态园等项目签约落户,童车产业园、振宇汽车部件、华夏蓝天低氮燃烧器、陌 上星空、云栖谷树屋等项目开工建设,当年签约项目开工率达 80%。企业帮扶更加有力。扎实开展“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全面落实各类惠企利企政策,为企业结构性减税 1.75亿元,减征缓缴社保费用 1195 万元,兑现稳岗补贴 125 万元。金融机构贷款突破 100 亿,新增“4321”政银担合作贷款 1.4 亿元、“税融通”贷款 2 亿元,为企业提供还贷周转金 2 亿元。落实电力直接交易政策,惠及 55 家企业,减少用电成本 1300 余万元。园区发展活力增强。优化了开发区管理体制机制,剥离了社会管理职能,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促进开发区“轻装上阵”,腾出精力抓发展。乡镇集中区有序扩容升级,新建乡镇集中区标准化厂房 12.7 万平方米、园区道路 3.8 公里。(二)持续深入调整产业结构。强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域旅游、大健康“一号工程”,供给体系质量不断提高。工业转型步伐加快。净增规企 13 家,规模工业产值增长 11.7%、税收增长 21%。机电首位产业引领作用日益彰显,对规模工业产值、税收的贡献率分别达 49.6%、51.3%。市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扎实推进,新增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 4 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 30%。盘活停产半停产企业 16 家,化解粉磨水泥产能 40 万吨,关停冲天炉熔炼企业 5 家。天平机械铸件生产能力跻身全省前十,方兴实业、利锋机械分别在“新三板”“四板”挂牌。我县获评 安徽省机电产品专业商标品牌基地。服务业发展提速提质。“全域旅游项目建设年”活动扎实推进,东九华旅游度假区入选旅游强省“五个一批”建设工程,九华神龙谷景区、天下粮仓主题文化园、皖南 300 村等项目开业运营,“青山之阳• 九华原乡旅游季”系列活动常态化开展,陵阳摄影小镇品牌效应逐步显现,文化、旅游、体育、摄影等业态加速融合发展。新建县乡旅游集散中心 3 个、旅游公厕 41 个。接待国内外游客 1298 万人次,旅游总收入 159 亿元,分别增长 11.7%、13.8%。大健康产业发展“4630”工程扎实推进,九华佛国温泉一期建成运营,朱备禅修小镇入选全省首批特色小镇,茶溪健康小镇获评全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新增安徽赶街、安徽村宝等电商运营主体 50 家,建成农村电商服务网点 201 个。现代农业稳步发展。实现农业总产值 18.8亿元。新增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1 家、农民专业合作社 28 家、家庭农场 135 家、土地流转面积 7000 亩。九华黄精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新增规模化种植面积 2400 亩,建成种苗繁育基地 4 个。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达 242 家,新增市级休闲农业示范点 4 家。(三)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创新。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强化创新驱动发展,全面激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加强“3+2”清单动态管理,规范调整权力事项 344 项,减少涉企收费项目 31 项。一体化网上 政务服务平台基本建成,130 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理。政府采购电子化交易系统上线运行。国税、地税业务办理互联互通,实现“一窗办两税”、自助办税。大力推广“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式,积极推进“多证合一”、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改革。净增企业 572 户、个体工商户 1245户。县开发区荣获徽商投资兴业十佳开发园区称号。重点领域改革有序推进。扎实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和国资国企改革,组建县建设投资集团,政府投融资步入市场化轨道。稳步推进文化旅游管理综合执法体制改革,积极实施文化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完成蓉城镇建兴村、杨田镇黄泥村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任务。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城市执法体制改革、审计体制改革、国有林场改革、供销社综合改革统筹推进。创新支撑体系日益完善。酉华镇与浙江工业大学联合组建青阳非金属矿研究院。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 5 家、国家级和省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各 1 个,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2 家、省级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 2 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 家、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1 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 5 家、安徽省工业精品 2 个。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 8.1 件,荣获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称号。(四)多措并举强化生态治理。深入贯彻中办专题回访调研报告和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意见,以前所未有的决心 和力度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环境专项治理成效明显。强力推进蓝天保卫“十大专项行动”,淘汰城区燃煤小锅炉 17 台,城区餐饮企业安装油烟净化装置 296 套,取缔整治“小散乱污”企业 12 家,淘汰黄标车 127 辆,PM10、PM2.5 平均浓度分别下降 20%、15%。对涉矿企业实行停产整顿、达标复产,创建绿色矿山 16 家,关闭矿山 3 家。依法取缔 154 处涉砂点,拆解 37 艘非法采砂船舶,下大气力彻底清除青通河内近 60 万吨堆砂。常态化整治货运车辆超限超载,查处违法配载货源单位 14 家、违法运输车辆 203 辆。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禁养区内 40 户养殖企业取缔到位。生态保护力度加大。健全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制度体系。全面建立县乡村“河长制”,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完成富阳河黑臭水体综合治理,开展入河排污口专项整治。完成全域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建成高标准农田 3.02 万亩。实施林业增绿增效行动,人工造林 5220 亩,森林抚育 3万亩。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单位 GDP 能耗下降 3.4%。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 4.5%。执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万元 GDP 用水量下降 6%。推广机械化秸秆粉碎还田等技术,秸秆还田 25.4 万亩。调整完善县乡两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处置闲置低效用地 886 亩。(五)统筹协调推进城乡建设。坚持以城带乡、协调并进,大力推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城市建设管 理协同推进。延伸改造城市道路 5 条、2.5 公里,新建改造供水管网 13.6 公里、雨污管网 14 公里、燃气管线 5 公里,新增改造城区绿化 6 万平方米、公共停车位 312 个,成功创建安徽省园林县城。扎实开展“两治三改”三年专项行动,查处违法建设3050 平方米,棚改货币化安置率提高至100%。启动“数字城管”建设,持续开展占道经营、户外广告、流动摊点整治。强化依法征迁,扎实做好河滩佳园、峰和园、光明新村三期、五星十九队回迁安置工作。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一体化实施农村污水垃圾厕所“三大革命”,推进10 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集中清理农村陈年生活垃圾 1243 吨、建筑垃圾 1575 吨,完成农村 3000 户卫生厕所改造。持续推进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两治理一加强”,基本完成 18 个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任务,庙前镇、杜村乡荣获省级特色景观旅游名镇,陵阳镇谢村村荣获全国文明村镇,陵阳镇杨梅村、朱备镇将军村荣获国家级美丽宜居示范村,朱备镇将军村、陵阳镇杨梅村、清泉村、杜村乡红光村荣获省级特色景观旅游名村。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扎实开展“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点创建,建成农村道路畅通工程 168 公里、县乡道生命安全防护工程 80 公里,改造农村危桥 2 座。110 千伏陵阳变投入运行,新建改造农村电网 75.9公里。启动青通河朱备段、东河蓉城段治理,完成青通河源桥段防洪工程、七星河出口段左岸防洪工程,除险加固水库 6 座,更新改造小型泵站 500 千瓦,加固小型水闸 8 座,扩挖塘坝 1592 口,改造灌区末级渠系 2 万亩,解决 6944 名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六)尽心尽力保障改善民生。坚持把更多财力投向民生领域,民生类支出达 17 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 87.6%。脱贫攻坚再战再捷。全面实施脱贫攻坚“十大工程”,突出抓好产业扶贫,发展贫困村集体产业项目 20 个,创建省级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 4 个,建成 1205 户贫困户户用光伏电站,发放扶贫小额信贷资金 6823 万元,资助建档立卡困难学生1430 人,贫困人口医药费补偿 1798 万元,6 个贫困村出列,2030 名贫困人口脱贫。社会保障更加有力。33 项民生工程有序实施。创业就业技能培训 2184 人,城镇新增就业 2761人,农村转移劳动力 3021 人,城镇登记失业率 2.17%。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全面实施,“老农保”与城乡居民保险制度衔接并轨,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人均月增 124 元,五保供养标准人均年增 400 元,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 5%、8%。改造农村危房 900 户。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新四中、新三小开学招生,基本解决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问题,高标准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复检。县人民医院整体搬迁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县中医院医技楼建成投入使用。组建 2 个县域医共体,实施县级医院托管乡镇卫生院试点。全面“两孩”政策稳步有序实施。新增省级“非遗”4 项,建 成县全民健身中心。成功举办第二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等体育活动,荣获安徽省体育强县示范县称号。残疾人康复托养服务中心投入使用。中国流动科技馆第二次来青巡展。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社会科学、防灾救灾减灾、粮食、茧丝绸、气象、统计、保密、档案、地方志、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老干部和关心下一代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科协、残联、文联等人民团体工作取得新成绩。社会治理不断加强。强化社区网格化管理,完成长龙、天华社区标准化建设。“七五”普法扎实推进,“一村一警一法律顾问”工作深入开展,“一村一综治中心一探头”建设全面实施。矛盾纠纷排查和信访积案化解力度不断加大,人民调解组织调处矛盾 2623 起。“天网工程”二期项目建成联网,人民群众安全感指数居全省前列,十九大维稳安保工作获省级表彰,县公安局获评全省先进县局,陵阳派出所荣获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称号。依法打击各类欠薪行为,调处、化解农民工工资案件 31 起。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全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应急管理进一步加强。市场秩序、食品药品安全、物价监管有力。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顺利完成。投入 1600 余万元,支持武警、消防等驻青部队改善营房设施和车辆装备,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工作得到加强。一年来,我们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政府党组成员带 头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和“讲重作”专题警示教育,严格落实省委第四巡视组巡视反馈意见,建立健全政府党组工作规则、中心组学习制度,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优化政治生态。自觉接受人大监督,主动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办结人大代表议案建议 44 件、政协委员提案 83 件。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履职,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健全财政资金、财政预决算公开、工程招投标、工程变更、政府采购、公务接待等制度体系,加大审计监督和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力度,开展私设“小金库”、滥发津补贴等专项整治。严格落实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持续治理不正之风,政务效能进一步提升。二、2018 年工作安排站在新的发展历史方位,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前进号角已经吹响,肩负起新时代的历史重任,我们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面贯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对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全面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坚定不移朝着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美丽青阳目标奋力前行。向梦想迈进,从当下出发。即将到来的 2018 年,是全 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我们要把握新机遇、展现新作为。当前,乡村振兴、“中国制造 2025”、健康中国、“三区一带一群”、制造强省、旅游强省等多个国家和省级重大战略交汇叠加,这与我们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生态环境等综合竞争优势高度契合,青阳发展面临一系列历史机遇。只要我们坚定信心,扬长补短,精准发力,就一定能够把青阳发展推上新的更高水平。2018 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为总抓手,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奋力开创美丽青阳建设新局面,争当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有机统一的排头兵。综合考虑,2018 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县生产总值增长 6.5%,财政收入增长 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0%,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 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7.9%。节能减排达到市控目标。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一)突出项目引领,推动发展质量变革 聚焦项目建设。坚持项目是“第一抓手”,树牢“项目为王”理念。加大基础设施项目推进力度,把服务保障高铁建设作为头等大事,坚持有违必拆、有乱必治,争取池黄高铁青阳段尽快开工,加速迈进“高铁时代”。启动 G318 木镇-南陵界改建、S358 青石公路、S468 朱备-桃花潭道路等交通设施建设,完成青通河航道青阳段整治工程。强力推进主导产业项目攻坚,推动泫氏铸造二期、瑞科玛锂电池、九华佛国温泉二期、荣盛国际康养旅游度假区、九华聚龙医养生态园、知微堂等项目开工建设,童车产业园一期、振宇汽车部件、金合智能厨电、开顺防火门、力丰实业二期、恒金矿业年产 100 万吨石灰石、友邦矿业年产 150 万吨石灰石等项目竣工投产,远洲合泉山居、云栖谷树屋、玉龙谷等项目开业运营。围绕补齐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短板,加强重大项目谋划争取。推动县建投集团创新国有资产运营机制,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积极开展支持主导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融资服务。狠抓招商引资。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发展质量变革的关键之举,集成各类政策,发挥领导靠前招商、驻外招商、专业招商、以商招商、中介招商的联动效应,精准对接央企、上市公司和行业龙头企业,力争在牵动性重大项目招商上取得突破,严把项目质量关,以高质量项目推进高质量发展。调整完善招商项目库,用活飞地招商机制,强化先进制造、 文化旅游、大健康、生态农业、特色小镇等领域全产业链精准招商,新引进规模项目 125 个,其中省外亿元以上项目 42个。常态化开展招商引资“四季行动”,着力构建“洽谈一批、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的招商项目梯次推进格局。优化营商环境。常态推进“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加大实体经济支持服务力度,精准帮扶市场主体“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多证合一、一照一码”,开展审批提速“13550”行动,完善招商项目联审联批、全程代办机制,加强一体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尽快实现审批事项“网上运转”、线下办事“一次办结”。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全程电子化、服务标准化、监管智能化,严格标后履约监管。打好结构性减税、社保费减征缓缴、电力直接交易等“降成本”组合拳,新增“4321”政银担合作贷款 1 亿元、“税融通”贷款 2 亿元。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让企业家安心经营、放心投资。(二)加快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全面实施工业企业技改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完成技改项目 170 个、技改投资 45 亿元。引导机电装备制造企业开展机器换人、两化融合、智能工厂建设、数字化车间改造,围绕新能源、汽车、农机、阀门、物联网、智能家电等领域发展高端制造和精品协作配套。推动非金属 矿加工企业实施绿色改造、开展精深加工,加速向食用钙、药用钙及新材料等价值链中高端攀升。实施工业企业增品种、创品牌、提品质专项行动,鼓励骨干企业弘扬“工匠精神”,专注实业主业,争当细分市场“单打冠军”,力争培育全省制造业综合实力 50 强企业 1 家,新增规企 12 家、省级新产品 3 个、安徽省工业精品 1 个。推动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坚持以大旅游带动大健康发展、以大健康支撑大旅游升级,统筹推进旅游强县“五个一批”建设工程和大健康产业发展“4630”工程,力争游客接待量、旅游总收入均增长 10%。加快东九华旅游度假区资源综合开发、基础设施升级和品牌形象塑造,积极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大力实施“旅游+”战略,依托九华佛国温泉、德懋堂、茶溪小镇、富贵陵阳等项目,发展山林养生、生态水疗、礼佛禅修、候鸟旅居等新业态,加快旅游与健康、文化、体育等各个领域的跨界融合。创新乡村旅游业态,打造一批特色村落、体育廊道、户外营地和精品民宿。新建一批自驾车主题营地、服务驿站、户外救助中心、停车场,构建“快行慢游”的旅游综合交通体系。创新办好“青山之阳?九华原乡旅游季”系列活动,加大旅游宣传营销力度,提升青阳旅游影响力和美誉度。释放电商产业发展潜力,支持电商产业园、皖南 300 村等电商项目做大做强,打造 2 个电商特色小镇,争创省级农村电子商务先进县。完成童埠现代物 流产业园规划设计,支持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新增限上商贸企业 8 户。完成进出口总额 4500 万美元。推动现代生态农业创新升级。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九华黄精“十大皖药”基地建设,加快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持续优化农产品结构,加快名优茶、皖南土鸡、特种水产、花卉苗木等特色产业发展,新增“三品一标”认证 5 个,建成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完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2 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 2 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1 家。加快推进主要农作物耕种全程机械化,建设高标准农田 2.2 万亩、农业物联网示范点 2 个。推进“智慧皖粮”项目建设,确保粮食安全。(三)强化创新驱动,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打造创新平台,与高校、研发机构共同建设非金属矿研究院、铸造产业研究院,组建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速主导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研发。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创新能力,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 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1 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 1 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 2 家,加快企业技工大师工作室建设,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 15%。深入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建设,完成专利授权量 400 件以上。实施质量强县战略和品牌建设,新增省著名商标 3 件、安徽名牌产品 1 个。 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完善激励支持创新的支撑政策,加强创新人才培育引进,鼓励在外科研人员、高管、熟练技工等人才回乡创业,力争引进 1 支高层次科技人才创新团队。深化科技金融协同创新,鼓励开发区设立产业引导基金,支持企业有效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新增“新三板”“四板”挂牌企业 1 家。利用存量资源,打造灵活多样的创客平台,新增省级、市级众创空间各 1 家,开展创业培训 180 人,发放个人创业贷款 1800 万元,新增个体工商户 1000 户、企业400 户。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开展创新型企业、创业型企业家评选表彰,不断增强“双创”活力。夯实创新发展平台。实施开发区“二次创业”,推动开发区去筹升级、东进南扩、招大引强、腾笼换鸟,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集聚,强力推进机电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将开发区打造为全县经济发展的主引擎、科技和产业创新的主平台。大力振兴镇域经济,促进新河、木镇、丁桥、酉华等工业重镇产业提档升级,高水平建设产业集群专业镇;坚持产业引领、市场主导,高标准建设朱备省级禅修小镇、陵阳摄影小镇;支持其他乡镇依据资源禀赋,壮大特色产业,差异定位、错位发展,培育建设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四)厚植生态优势,坚决守住绿水青山强化生态系统保护。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加大水源涵养型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力度,严格落实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划定城镇、农业、生态空间和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加强盘台自然保护区管理,积极申报芙蓉湖城市湿地公园,逐步提高湿地保护率。全面推行“林长制”,深入实施林业“增绿增效”行动和“双防”工程,人工造林3000 亩,森林抚育 2.5 万亩。推进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建立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客观、准确、及时反映环境质量状况。解决突出环境问题。高标准落实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让青阳天更蓝、山更青、水更绿。将蓝天保卫“十大专项行动”进行到底,狠抓“小散乱污”企业取缔整治和黄标车淘汰,实施主城区烟花爆竹禁燃禁放,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全面深化“河长制”,实施“一河一策”精准治理,提升改造县污水处理厂,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完成县城备用水源建设。开展重点行业企业用地污染调查,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完成矿山综合整治和绿色矿山创建,聚焦矿业运输污染治理,下大气力让具备条件的矿山企业实施矿石廊道运输。规划建设“一主三辅”砂石集散中心,构建重拳治砂长效机制。严格执行“一超四罚”,常态化实施科技治超。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加大力度处置闲置低效用地,重组 停产半停产企业 5 家。开展重点行业企业能耗对标行动,推广环保节能窑、电机变频、余热余压回收等节能技术,提高企业用水重复率。加强秸秆禁烧工作,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让绿色成为青阳发展最鲜明的底色。(五)围绕城乡融合,着力打造美丽青阳加快城市品质提升。完成统一的县级空间规划编制,加强城市规划管控。统筹老城改造与新城建设,建成开放县文化中心“四馆”,完成芙蓉湖和园改造和富阳桥修缮,打通连接河滨路、仰辰路、青山路、双溪路等城区“断头路”,新建改造城市绿化 5.6 万平方米。加快实施供排水一体化合作项目,新增改造供水管网 10 公里、污水管网 8 公里,实施地下管网智能信息化工程。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投运新能源公交车 38 辆。扎实推进“两治三改”,依法查处违法建设、违法用地,加大力度改造老旧小区、棚户区、城中村。深化城市执法体制改革,理顺城市管理执法机制,加快“智慧青阳”平台建设,推动“数字城管”平台上线运行,完善城区生活垃圾收集系统,实现城市治理能力的整体提升。夯实乡村振兴基础。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释放“三 农”发展新活力。推进承包地“三权分置”有序实施,强化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供销社综合改革。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积极推广农村“两权”抵押贷款。实施新一轮农田水利专项建设规划,完成青通河朱备段、东河蓉城段治理,启动七星河上游酉华段防洪工程,解决 4051 名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实施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工程,新建农村道路畅通工程 78 公里、县乡道生命安全防护工程 50 公里,改造农村危桥 4 座。新建 35 千伏杜村变,完成 110 千伏佛田变、天屏变扩建,实施骨干电网输变电和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 41.5 公里。深化美丽乡村建设。大力推进“厕所革命”,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完成 4000 户农户卫生厕所改造,因地制宜开展农村垃圾分类和垃圾源头减量试点,市场化运作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一体化项目,建成 10 个集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启动中心村污水治理,努力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打好美丽乡村整县推进攻坚战,确保 80%的中心村建成美丽乡村、90%的自然村完成环境整治,基本形成“点线面”协同推进的全域治理格局。立足产业发展,突出乡村旅游,积极引进社会资本,整体开发运营美丽乡村,打造若干“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主题村落,形成美丽乡村风景线,培育全域旅游新亮点,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 (六)补齐民生短板,提升群众幸福指数扎实推进精准脱贫。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着力提高贫困村和贫困户自我发展意愿和能力。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扩容村级光伏电站,新建 890 户贫困户户用光伏电站,推行“四带一自”模式,创新贫困村、贫困户与市场主体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产业扶贫全覆盖,确保 5 个贫困村出列,2000 名贫困人口脱贫。完善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全面落实贫困人口“三保障一兜底一补充”,健全防范返贫保障机制,防止边脱贫、边返贫。持续加强民生保障。坚持建管并重,有力有序实施民生工程。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新增城镇就业岗位 2500 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3000 人,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深入实施社会保障全覆盖工程,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推进社会保险征缴扩面,落实社会救助制度,加强城乡低保信息化动态管理,对特殊困难群体实行分类施保、应保尽保。统筹发展社会事业。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进一步优化城区教育布局,新建一中学生宿舍楼、三中教学楼,利用原木中资产组建九年一贯寄宿制学校,积极推进原九中资产处置,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强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健康协调发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 加强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推进医联体发展,建成县乡村医疗服务一体化信息平台,实施县人民医院整体搬迁工程,支持县中医院打造中医名院,积极推进医养结合,提升健康青阳建设水平。完善计生服务管理机制,推动计生工作实现“三个转变”。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设立青阳腔培训基地,扩建县图书馆,依托芙蓉湖和园打造城市阅读空间。普及科技和防震减灾知识。完善统计管理机制,启动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科协、残联、文联、侨联等人民团体开展工作。积极创新社会治理。完成社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加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依法完成第十届村民委员会、第四次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深入推进“七五”普法,构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实施司法所规范提升工程,强化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建设。加强信访法治化建设,完善依法分类处理机制,及时解决群众合理合法诉求。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深入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创新,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提升依法监管能力和全社会安全水平。建成运行气象预警中心,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管理工作。强化食品药品安全、产品质量、市场物价、建设工程质量监管。初步建成全社会信用信息档案库,打造信用青阳。继续做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对台、 档案、保密、机关事务等工作。巩固“双拥”创建成果,支持驻青部队建设,加强国家安全、国防教育、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人民防空工作,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2018 年通榆县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和协商,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17 年工作回顾2017 年是本届政府的开局之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工作任务,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团结和依靠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以脱贫攻坚为统领,以“生态经济景观”三位一体理念为指导,抢抓机遇,拼搏实干,较好地完成了全年主要目标任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保持总体平稳,实现了稳中有进、稳中提质。预计到年末,完成全县地区生产总值 128.7 亿元,同比增长 5.2%;固定资产投资 135.8 亿元,同比增长 8%;地方级财政收入 6.39 亿元,同比增长 16.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32 亿元,增速 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40.1 亿元,同比增长 9.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1462 元,同比增长9.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9032 元,同比增长 11%。 (一)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立足思想和工作实际,坚持对标对表,切实把党的十九大精神不折不扣贯穿到政府工作中。县政府先后召开 2 次政府常务会议和 8 次专题会议,围绕迎接党的十九大召开和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进行安排部署,进一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自觉同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按照县委要求,政府党组坚持学在前头、干在前列,积极深入基层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 18 次。坚持用**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成为政府各项工作的根本遵循,成为政府系统广大党员干部的行动指南。(二)脱贫攻坚成效着实。全县各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扎实苦干,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决定性突破,全县贫困发生率从 10.2%下降到 4%以下。贫困人口收入大幅提高,实现人均增收 1500 元以上,24 个贫困村、14930 名贫困人口稳定脱贫退出。产业发展方面,采取“龙头企业+贫困户”、委托经营、自建经营模式,谋划实施 93 个产业扶贫项目,叠加带动贫困人口 78393 人。全县域发展庭院经济 29787 亩,户均增收 2000 元以上,在开通镇、双岗镇承办了全市庭院经济现场会,我县庭院经济发展模式登陆央视一套新闻联播。包保帮扶方面,开展了“千名干部驻百村进万户百日行动”和“百企包百村”活动,开通了以微信群为载体的“微善行”捐款平台,实现了全县 172 个行政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 全覆盖,通过包保帮扶为贫困户提供各类帮扶物资 5000 余万元。基础设施建设方面,276 个自然屯实施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通过管网改造和加装净水设备,使所有贫困村百姓喝上了安全水。完成农村公路建设 241 公里,所有贫困村全部通达硬化路。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危房改造 5227 户,同步实施农村水冲厕所改造 3816 户,实现所有贫困群众住房安全有保障。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20 个,惠及贫困人口 5029 户 9151 人,乡村旧貌换新颜,全省易地扶贫搬迁现场会在我县成功召开。教育医疗保障方面,贫困学生就学得到有效保障,兑现了“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辍学”的承诺。健康扶贫创新实施了“五道防线、五个全覆盖”,做到了不因病返贫。一站式服务平台让 3600 人享受到了先诊疗后付费政策,共为 29908 人进行了健康体检,75 支巡回医疗队巡回诊疗3.7 万人次,常住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率达到100%。积极开展“三下沉、两提高”工作,真正实现了让贫困群众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而且做好预防少生病。(三)项目招商成果丰硕。以项目建设带动经济发展,全年实施 3000 万元以上重点项目 74 个,其中新建项目 60个,占比 81.1%。投资超 3 亿元的云慧、天宏虹辉、协鑫 3个光伏项目实现并网发电,投资超 10 亿元的吉运 15 万头牛、牧原 200 万头生态猪、歌珊 10 万头肉驴 3 个大型农牧业项目开工建设并部分投产。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果,全年引进资 金 186.3 亿元,同比增长 10%。积极参与东北亚博览会、吉商大会、白城·嘉兴对口合作等大型经贸交流活动,成功引进善能 30 兆瓦热电联产、润雨 30 兆瓦热电联产、中路 100兆瓦高空风能、葵花产业集群电子商务基地、阳春奶山羊饲草饲料加工、河北华德建材、中绿食品等 63 个优质项目,其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 48 个。(四)农业发展健康平稳。抗旱自救及时有效,共投入抗旱资金 10546 万元,启用抗旱水源井 15000 多眼,浇灌面积 183 万亩,确保了农业生产整体稳定,农牧业总产值突破45 亿元大关。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粮食、经济、饲料作物比例更加科学合理,调减籽粒玉米 35 万亩,种植饲草饲料作物 15 万亩,推广特色经济作物 206 万亩。农田水利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6581 眼农田抗旱井全部实现柴改电。发放各类惠农补贴 4.29 亿元,农民政策性收入保持稳定。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后发赶超,达到全省中上游水平。农业产业化水平显著提升,县级以上龙头企业增至 51 户。标准化建设明显提升,启动建设农机园区 24 个、牧业小区 31 个。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力度空前,高效节水灌溉、高标准农田、全程机械化、旱作水稻等一大批农业科技项目全面推广。免疫无口蹄疫区项目代表全省接受国检一次性通过,县政府被评为全省无疫区建设优秀集体。(五)工业经济稳步增长。农畜产品深加工、能源开发、 机械制造、冶金建材、轻纺医化等主导产业支撑力显著增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 47 户,总产值实现 101 亿元,同比增长 10%。绿色能源产业发挥优势,全县风电并网运行 100万千瓦,产值突破 10 亿元大关。全县光伏总装机容量达 15万千瓦,实现产值 9000 万元。完成 220 千伏变电站建设,全县用电整体水平全面提升。完成亨通屠宰扩产改造、徽商高压电缆、益发合大豆蛋白肽等技改项目 28 个,完成技改投资 20 亿元。“双创”活动持续活跃,新增民营企业 450 户,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达到 154.8 亿元,同比增长 6%。开门征求企业家意见建议并落到实处,开创性在县政府办公室设立服务企业办公室,限制性取消企业自投资金建厂房招投标,采取领办督办等方式,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积极搭建融资平台,帮助中小微企业融资 7 亿元。(六)开发区承载能力显著提升。开发区累计入区企业达到 61 户,投产 47 户,其中 25 户为规模以上企业。全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64 亿元,同比增长 8.7%,全口径财政收入 1.3 亿元,同比增长 15.04%,税收 6800 万元。围绕资源优势谋划、包装和引进一批优质项目,洽谈项目 12 个,正式落户项目 4 个,引进到位资金 17.5 亿元。续建、新建工业项目 15 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60 亿元。完成土地征收补偿 35.4 公顷,平整土地 27 公顷,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充足的用地保障。推行全程保姆式服务,安排专人帮助落户企业 办理从注册到开工前各种手续,高效便捷的服务赢得企业一致认可。(七)服务业发展更具活力。旅游景区基础设施整体提升,顺利通过了向海国家 4A 级景区复核验收,向海成功入选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成功申报边昭佳佳香牧业庄园、团结牧马人部落、天意生态采摘园、二郎庙嘉禧游乐园等乡村旅游项目。内贸工作有序推进,企业注册登记 1097 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增至 4 件,位居全省县级前列。成功举办首届特色美食大赛,促进餐饮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外贸工作力度不断加大,成功为徽商电缆、金冠鹤两家企业申请了进出口经营权,为宏远、新域等企业争取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 167万元。县域电子商务“通榆模式”加速升级,云飞鹤舞电商大厦建成竣工,140 个村级服务站全部通过验收,开展各类电商人才培训 11 期 4082 人次,边昭镇获评吉林省电商镇,陆家村、交尔格庙村、龙井村获评吉林省电商村,通榆小米推介走进央视平台,影响力大幅提升。(八)财政收支能力不断增强。加强重点税源动态监控,紧紧抓住国家对贫困县实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优惠政策等机遇,进一步强化稽查,协征护税,全年实现地方级财政收入 6.39 亿元,同比增加 9000 万元。加强机关经费预算管理,大力压缩一般性开支,坚持“三公”经费及一般公务支出只减不增,重点保证民生、重点工程建设需要,全年财 政支出 40 亿元,同比增长 12.3%。(九)生态环境全面改善。认真落实生态环保目标责任制,积极配合中央环保督察,全面开展水、大气、土壤污染等专项整治,全面加大生态执法力度,坚决拆除违建,强力制止开荒,全县生态环境水平整体跃升。完成大官泡连通、幸福渠渠坡衬砌工程,霍林河重点段治理和胜利水库、红旗泡、司机泡补水工程开工建设。霍林河湿地公园——北大桥休闲湖畔工程前期工作全面启动。河长制全面实施,共设置县、乡、村三级河长 226 人。完成造林 13.6 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 17.2%。完成盐碱地治理及草原生态建设 70.5 万亩,修复湿地 10 万亩,生态覆盖率达到 62.4%。依托吉运集团成功打造了 11 万亩生态农牧业产业园区。向海生态移民工程进入收尾阶段,耕地及房屋退出基本完成,8 栋移民回迁住宅楼建成可入住。(十)城乡面貌显著改观。启动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总体规划延长至 2040 年,同步启动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实施繁荣南街和人民路样板道路改造工程,硬化面积 1.5 万平方米,改造排水管线 4 公里。完成北水厂改造,城市供水、排水、排污能力进一步提升。启动了城区进出口综合改造工程,完成站前广场 1.5 万平方米改造工程。启动铁东棚户区改造地块 10 个,建设回迁楼 30 万平方米,高质量建设铁西棚户区改造回迁楼 8 万平方米,铁西困难群众喜 圆“安居梦”。全方位提升城市管理水平,老城秩序进一步规范。开展拆违打非行动,普查私搭乱建 2863 处,拆除违建 36 起,停建 22 起。实施地下清掏行动,疏通排水管线 2900延长米,清除淤泥 200 立方米,维护泵站 20 次,更换水泵 5台,有效解决了城市内涝问题。劝阻告诫不按标志停放车辆2000 余台次,城市主要街路停车实现规范有序。早市、夜市、周日狗市、露天烧烤实现集中规范管理。强力清除城市“野广告”6 万余平方米、3 万余张。配合启动双嫩高速双辽至洮南段、铁科高速松原至通榆段及环城绕越线工程征拆工作,完成长西铁路征拆工作。建设重点村屯铁艺围栏 1 万余延长米、水泥板围墙 3000 余延长米、路肩硬化 8000 余平方米、栽植花卉 2 万余株。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治理,我县被评为吉林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培育型试点县。(十一)安全形势保持稳定。深入落实“大平安”建设理念,全力以赴保安全、保稳定,群众安全感普遍提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专项行动,共排查整改安全隐患 2930 处,集中研究破解重点疑难隐患 20 处。开展了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禁塑等市场专项整治 80 余项。对重要产(商)品监督抽检 600 余批次,对不合格产品进行了严格查处。实施消防隐患“清仓见底工程”,11 处消防“老大难”隐患得到彻底整改,县政府被评为全省消防工作先进单位。专项整治各类交通违法行为,“交通事故四项指数”明显下降。深入推 进物流快递、旅店等特种行业专项整治,推进“打四黑除四害”专项行动,全县刑事和治安案件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16.2%和 7.1%。成功破获“823”网络贩枪和“法轮功”辅导站站长胡某某等部督案件。国家、省、市、县四级信访量大幅下降,进京非访量下降 60%,案件化解率提高 38.5%。扎实开展信访积案化解和领导干部大接访活动,县级领导接访 630 余人次,化解各类矛盾 40 余件,化解率 90%以上。在十九大安保工作中,我县取得了“零非访、零聚集、零集访、零失控、零社会面清理”的良好成绩。(十二)民生社会事业持续进步。全面完成 2016 年政府工作报告承诺的 12 件民生实事,群众幸福指数和满意度进一步提高。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年人均 3200 元,发放低保金 2418 万元。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健康发展,7 所农村福利服务中心维修改造任务如期完成。新农合常住农业人口参合率提高到 99.95%,贫困人口新农合参合率达 100%。筹集各类保障救助资金 1.25 亿元,惠及 10.9 万人次。城镇新增就业 7536 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54654 人,实现劳务创收6.5 亿元。发放城区内老年人免费乘车补贴 19.6 万元。95%的基层老年协会达到规范化建设标准,全市基层老年协会规范化建设现场会在我县成功召开。各类教育均衡发展,科学推进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新增 3 所市级示范性幼儿园。以全省第一名的优异成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 县国家复检。赵可源、李冉两名优秀考生分别考入清华和北大,高考本科上线率达 93.7%,居全市前列。对 25 所薄弱学校实施了维修改造。完成 11 所标准化村卫生室扩建、中医院和妇幼保健院改扩建并投入使用。投入各类文化惠民资金500 余万元。“六馆一中心”土建工程如期完工,艺术中心、文化馆正式投入使用。开展了全民健身运动会等系列文体活动,群众文化生活空前丰富。与此同时,武装、外事侨务、民族宗教、工商联、红十字、妇女儿童、档案史志、残疾人保障等各项事业均取得了新进展。(十三)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县政府深入践行去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三个五”要求,努力强意识、转作风、重实效,服务意识和水平均得到有效提升。政府系统“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形成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解放思想事上见、撸起袖子加油干”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干部的理想信念和履职能力持续增强。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提前向人大报告重大事项,主动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征求城市建设管理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并逐一落到实处。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 151 件,办复率、满意率均 100%。组建县政府法律顾问团队,政府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整合社会服务管理信息中心、互联网信息中心、县长公开电话办公室,成立通榆县数据管理中心,充分发挥“互联网+政务服务”“互联网+民 生服务”作用,共处置各类问题 2158 件,办结 2114 件,办结率 98%,群众反响良好。进一步提高政务服务水平和质量,开通了重点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大幅提高了办事效率。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认真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全面推进机关公务用车改革,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党风廉政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各位代表!回顾过去的一年,任务空前艰巨,困难前所未有,成绩弥足珍贵,这是省市党委、政府亲切关怀的结果,是县委统筹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干部群众守望相助、团结奋斗的结果,也是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和帮助的结果。我谨代表县政府,向全县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向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向驻县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向所有为通榆加快发展作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发展中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脱贫攻坚任务依然十分艰巨,群众持续增收的难度依然较大;经济基础还很薄弱,工业经济总量偏小,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低,服务业整体不配套,财政收入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城乡基础设施欠账还很多,城市功能品位亟待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压力还很大,综合治理方面仍需加强;政府部门服务意识、担当意识还不够强,慢、粗、松、 推、贪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执行力和极致精细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个别领导干部对以“生态经济景观”三位一体理念建设“生态经济城市”思想体系理解落实还不够,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警钟长鸣,深刻反思,并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二、2018 年工作安排2018 年,是实现脱贫目标、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各项改革部署、保障“十三五”规划目标完成的重要一年,县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高举**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按照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市委六届四次全会和县委十五届六次全会的决策部署,主动融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准确把握“六个定位”,坚持以人为本,以系统化、精细化、制度化、信息化的工作标准,做大做强绿色能源、绿色农畜产品深加工、绿色生态旅游与书法文化、传统与现代服务业四大主导产业,壮大装备制造、医药传统产业,培育建材、纺织、电子商务、高新技术应用新兴产业,深入开展“五大攻坚战”,全面实施脱贫、法治、生态、城乡、文化、社会、平安、廉政八大建设工程,规矩做事,极致精细,创新实干,齐心合力,为建设“生态经济城市”,打造美丽富庶通榆,让全县人民过上更加美好殷实的日子而努力奋斗。 综合考虑多方因素,确定 2018 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 137 亿元,同比增长 6.5%;固定资产投资 146.7 亿元,同比增长 8%;地方级财政收入 6.9 亿元,同比增长 8%,力争 7.35 亿元,同比增长 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34 亿元,增速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43.5 亿元,同比增长 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3630 元,同比增长 10.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0025 元,同比增长 11%。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一)聚焦脱贫攻坚,全力加快小康社会建设进一步突出重点、补齐短板,真正做到精准识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点做到“八个到位”:一是动态识别到位。对全县贫困户实行全年动态识别,确保精准无误。通过数据综合比对、“六步工作法”、大数据平台信息录入等手段,进一步完善贫困信息管理,做到符合条件的一个不落,不符合条件的一个不进,实现真扶贫、扶真贫。二是产业项目实施到位。因地制宜、因贫施策,全面实施“企业+合作联社+合作社+贫困户”、“以奖代补”、“5+”等模式,实现产业扶贫项目全覆盖、可持续。精准高效发展庭院经济,重点发展奶山羊产业和棚膜经济,突出抓好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村的后续产业发展。通过实施产业扶贫项目,力争户均增收 2500 元以上。 三是扶志、扶智到位。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在全县推广“新村俗民约”及“善道、美道、富道、孝道”模范家庭评选活动,在实现物质脱贫的同时,全面补足贫困人口的精神之钙。四是包保帮扶到位。继续完善省、市、县三级包保体系建设,引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营造“扶贫人人有关、人人参与扶贫”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驻村第一书记的统筹引领作用,真正做到沉下来、融进去,不辱使命、多作贡献。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助力、助资、助策”三助活动,让帮扶成效更加明显。五是资金筹措监管到位。有效整合使用扶贫专项资金、涉农资金、金融信贷资金、包保帮扶资金,严格履行“一个责任书、四个合同范本”,加大财政性投入资金审核力度,严把资金使用流程各个关口,保证扶贫资金及时到位,杜绝出现截留、挤占、浪费扶贫资金现象,确保资金安全、项目安全、干部安全。六是住房、教育、医疗保障到位。完成全部农村危房改造任务,确保贫困户住房安全有保障。继续加大教育扶贫力度,落实好从学前教育到高中教育(含职业教育)的各类资助政策,做好考入高校贫困学生生源地贷款工作,持续确保每一名学生不因贫困而辍学。深入推进健康扶贫,做好医疗救助及重特大疾病政府兜底救助工作,扎实推进医联体建设 和医疗卫生对口帮扶,开展好健康扶贫巡回医疗、分类救治、一人一策、“先诊疗、后付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及“三下沉、两提高”工作,让农村贫困患者享受到及时、高效、全方位的医疗服务,整体降低因病致贫返贫比例。七是精准退出到位。立足“三率一度”,围绕 35 项退出指标全面发力,力争贫困人口、贫困村、贫困县全部达到退出标准。八是措施保障到位。建立科学的机制,制定详细的方案,实行严格的管理,加强日常调度,做到有人抓、有人干、有人管;加强要素保障,全力确保危房改造、道路建设、饮水安全、环境整治竣工达标,做到有资金、有原材料、有物流,做到调度阶段性总结和收尾工作全过程管控,确保完成所有任务。(二)聚焦经济发展,全力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坚持把抓项目、抓投资作为稳增长、调结构的根本举措,推进全县产业结构高度优化、层次大幅提升、实力快速壮大。一是加大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全年计划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46.7 亿元,实施全口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00个以上,其中 5000 万元以上项目超过 50%。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坚持四大主导产业的主攻方向,重点推进日本农光产业集群先导示范区、大智建材产业园、中天玫瑰产业园、中路10 万千瓦高空风能发电、河北华德 200 万平方米盒壮金属保 温一体板等一批超亿元的大项目落地开工,推进吉运 15 万头牛、牧原 200 万头生态猪、歌珊 10 万头驴、天意 20 万吨辣椒深加工等续建项目投产增效。加快项目前期推进,加大项目包保服务力度,力争在 2018 年 5 月 10 日前办结全部开工手续,做到项目即开工、即入统、即体现投资。盯紧高速、电力等跨境实施的大项目入统,确保在我县实现的重大投资不漏统、不流失。加大项目谋划和争取力度,围绕科研院所,突出专业理念和规范设计,按照资源特色、区域特点和产业链定位,深度谋划储备一批优质项目,特别是围绕猪、牛、驴、羊、鱼、大雁等资源谋划产业链项目;紧盯国家、省政策投向,力争向上争取中央和省预算内资金 1 亿元以上。注重招商引资实效,坚持以优势资源为依托,加强产业基地规划先行,注重纳入区域发展战略,加大招商学习与培训力度,通过采取“转方式、优环境、强服务”等措施,强化招商引资工作,力争引进资金 204.9 亿元,同比增长 10%,引进项目 60 个以上,其中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 30 个,超 10 亿元大项目不少于 5 个。全力促成易事特云计算、哈尔滨宇特百栋光伏大棚、长春万鸿箱式变电站、鲁能集团 15 万千瓦风电开发等 44 个达成合作意向项目尽快落地开工。二是加快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以保障粮食安全为基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深化种植业结构调整,调减籽粒玉米 40 万亩,重点发展小米和高 粱,打造出“五常大米”一样的小米品牌。利用滴灌技术,发展旱作水稻 1 万亩。发展适度规模经营,2018 年末,24个农机园区、31 个牧业小区全部投入运行,新增家庭农场、规范化合作社 100 个以上。发展精品牧业,制定牧业大县发展规划,围绕咱家、牧原、吉运、歌珊、阳春羊奶五大牧业集团,着力打造生态鸡、生态猪、肉牛、肉驴、奶山羊五大优势产业。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全面修复既有节水灌溉工程170 万亩,实施高效节水灌溉项目 5 万亩。加快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全力打造农产品精品电商镇、电商村。落实中央乡村振兴战略,探索田园综合体先行先试。三是培育壮大工业经济。加强工业运行调度,强化调研工作力度,清晰掌握企业情况,发挥企业家协会作用,加强要素保障,确保企业低成本运行。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 106 亿元,同比增长 5%。做大做强主导产业,通过产业链补链招商等方式不断壮大工业规模,着力提高工业主导产业集中度,加快形成绿色能源、农畜产品深加工、医药纺织等若干个产业集群。鼓励开展产学研合作,支持吉林大学研究基地建设,鼓励域内企业转化高校学术成果,制定通榆县 “双 20”工业技改计划,即到 2020 年推进不少于 20 户企业、20 个重点项目技术改造升级。全力推动企业“升规入统”,确保重点培育的吉运集团、美中鹅业等 10 户企业按期入统,力争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突破 50 户。快速发展民营经济, 鼓励返乡农民工、大学生创业,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扶持力度,新增民营企业 300 户以上。打造良好投资环境,开展“真心服务企业活动”,切实加大服务企业力度,努力打造优质软环境。充分发挥服务企业办公室作用,建立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提升金融机构服务能力,为企业发展营造优质、宽松、真好的投资环境。四是发挥经济开发区经济引领作用。加快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全面提升服务管理水平。改善园区整体环境,重点围绕“生态经济城市”提升工程,抓好市政管理、风电大路改造工程和新区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工程,提升新区品位和整体形象。引进建设一批优质项目,引进一批实力雄厚的农畜产品深加工、建材型材、纺织医药等大企业、大集团,形成产业集群。突出抓好华德钢板、中谷藜麦等意向项目,尽快突破瓶颈,力促项目早签约、早落地、早投产。提升服务企业能力,继续落实保姆式服务和现场办公推进等服务制度,按照一企一策或一企多策原则,帮助企业解决项目建设、安全生产等领域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将经济开发区打造成项目建设的“高地”、企业汇聚的“洼地”、投资兴业的“福地”。五是加快服务业提升。大力发展旅游、消费性服务业以及“互联网+”等极具发展潜力的朝阳服务业,为县域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提升旅游业品质,按照全县域景区理念, 注重规划先行,启动编制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实施向海准二级公路升级改造,提高安全通达性,打造优质旅游路线。加大对二郎庙、瞻榆神榆森林公园、包拉温都杏林、向海湿地等旅游景区规划建设力度,围绕大农业、大生态、大能源、大景区构建全县域旅游新格局。创新宣传推介方式,不断提升通榆旅游知名度。促进内贸流通,实施餐饮住宿素质提升工程,从包装到内涵做到吃的放心、住的舒心。加快构建商业综合体,整顿提升商场、超市整体形象。向上争取城乡市场流通发展引导资金,帮助四类限上企业和较大个体“下转上”,增加限上企业 3 家。扩大对外贸易,重点培育实力强、潜力大的进出口企业,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努力转变贸易增长方式。推动电商升级,以云飞鹤舞公司为龙头,引导电商各类要素在云飞鹤舞大厦集聚,建成电商重点企业“加速器”和小微网商“孵化器”,打造吉林西部电商创业洼地。加速打造“通榆豐”县域公共品牌,助推县域特色农产品走向全国。提升文化产业,发挥墨宝园文化产业引领作用,做实“六馆一中心”内容,推动年画、剪纸、苇艺、石雕、根雕等民间艺术和非遗资源创业创新,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让更多文化产品走向市场。六是持续优化财政收支。以“诚信通榆”工程为依托,开展全县域税收大检查活动,严厉打击逃税避税行为。加强国有资产出售出租有偿使用收入、罚没收入、行政事业性收 费等非税收入管理,做到应收尽收。抓好土地占补平衡指标交易收入。坚持过紧日子思想,优先“保工资、保重点、保正常运转”,合理安排使用财政资金,合理调度预算资金。加强“三公”经费管理,严控一般性支出,把有限的资金用于民生改善和事业发展上。(三)聚焦生态保护与修复,全力构建全县大生态格局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秉持“生态经济景观”三位一体理念,严格落实生态环保目标责任制,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一是实施生态工程。巩固河湖连通成果,完成四海水库补水工程和霍林河重点段治理工程建设。健全完善河长制,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湖管理保护机制。完成 8 万亩造林绿化、10 万亩湿地修复、70.5万亩盐碱地治理及草原生态建设任务。做好向海生态移民收尾工作,彻底解决向海保护区核心区内生态破坏问题。二是严格生态执法。继续完善生态综合执法体系,常态化打击开荒、取土、盗伐、放牧、捕猎、钩沟、筑坝等违法违规破坏生态行为。巩固拓展国家环保督察问题专项整治成果,全面开展向海保护区天然林清收和禁牧工作,严厉打击包拉温都保护区核心区违建开荒行为。全面做好草原规范清理和森林防火工作,确保草原权属清晰,管理科学,实现我县连续 38 年无重大森林草原火灾目标。 三是强化环境整治。持续加大清洁空气行动力度,淘汰燃煤小锅炉 28 处,加大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力度,实现“零”火点。推进清洁水体行动,保持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100%,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和标准。实施清洁土壤行动,实施 1.4 万亩土壤环境治理项目,全面推进减农药、减化肥、减农膜工作。持续强化“禁塑”工作。按照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划定,严格落实红线区域管控措施。积极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做好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环境质量监测工作。深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整改,努力让通榆天更蓝、水更清、环境更优美。四是构建生态环保长效机制。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对于造成环境污染与破坏的直接责任人严加管控、从重处罚。建立健全环保信用评价机制,把企业环保记录作为项目引进、落地的前置条件。鼓励绿色发展,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努力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四)聚焦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人居环境着眼于城乡一体化同步发展,坚持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统筹推进,让城市提高品位,让乡村文明进步,让城乡旧貌换新颜。一是全面实行规划引领。坚持规划委员会制度,严控未 批先建、不按规划建设等行为。结合县城实际、立足长远,高质量完成“生态经济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推进乡村规划编制,完善乡村建设布局,建立有规划、长坚持、严管理的新秩序。二是全面推进老城改造。启动实施 4 个县城进出口综合改造工程,打造庄重亮丽的城市大门。修缮改造老旧小区老化管线,设立社区充电桩,消除安全隐患。做好城乡公厕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启动城区公用水冲厕所和停车场规划建设,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完成 6 个棚户区改造地块续建工程,重点推进铁西标准化小区建设和长白公路两侧棚户区改造项目,建设安置住房 30 万平方米,安置居民 2000 户,进一步改善城市居民住房条件。三是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城市管理无小事,小事也是大事,从垃圾箱、从彩砖、从路灯等小处着眼,做好管理这篇大文章。深入开展拆违打非行动,坚决不允许出现违建现象,逐步消除违建存量。集中规范管理早市、菜市场等集市,实现便民不扰民。加大交通秩序整顿力度,完善道路交通标识,确保城市交通秩序井然。实施街路广告改造工程,拆除过街广告和路灯广告,改建电子广告。推进垃圾箱统一更新换代,增设新型智能环保果皮箱。探索环卫保洁市场化运作模式,提升城区卫生清洁专业化水平。推进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将污水排放系统由明渠变暗渠,解决“臭水沟”和 雨天排水难题。四是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完成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统筹推进村组道路、围墙大门、给排水、公共服务设施、绿化美化、环境卫生治理、村容村貌整治等重点工程,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逐步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一体化,高质量完成省级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培育型试点县建设任务。(五)聚焦“大平安”建设,全力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顺应人民群众对公共安全、司法公正、权益保障的新期待,努力营造领域更广泛、人民更满意的生产生活环境。一是保持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持续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坚决遏制较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二是保持治安环境持续稳定。持续开展打击“盗抢骗”、“黑拐枪”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大力推进城市道路交通秩序及治安乱点专项整治。深入开展反邪教斗争,提升暴恐防控保障和处置能力。创新治安防控体系,构建点线面结合、网上网下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结合、城市农村结合的立体治安防控体系,确保群众安全 感、满意度“双提升”,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公共安全事故、群体性事件发生数量“四下降”。三是保持社会环境整体稳定。深入推进“法治通榆”建设,广泛开展“七五”普法宣传活动,营造良好法治氛围。重点关注征地拆迁、劳资纠纷、涉法涉诉、历史遗留等可能引发的不稳定因素,常态化滚动排查各类不安定隐患,切实加强对敏感案(事)件的应对处置,做好网上舆情的正确及时引导。持续开展“信访+”工作模式,全力打造“依法信访、依法治访”新思路,加大信访积案化解力度,努力提高初信初访一次办结率和群众满意度,千方百计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六)聚焦重点领域改革,全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深入落实国家和省市各项突破性改革举措,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启动实施全面深化改革攻坚战,大力推进生态环保、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放管服”等重点领域改革,全力抓好试点实验项目,确保如期完成各项改革任务。全面启动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运行管护机制试点工作,签订农田水利工程产权管护合同,核发产权证,探索制定配套政策。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做好国务院、省政府取消下放审批事项的承接落实工作,加强对权责清单的动态调整。继续做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强化公益属性,推进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继续 推进国有林场改革,设立管护机构,开展职工参保及安置工作。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提高为民服务效率。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严格各类重要产(商)品监管,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各类市场健康发展。巩固公立医院改革成果,推进分级诊疗,实施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两票制”,进一步理顺医疗服务价格,严格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统筹推进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改革,实现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与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并轨。推进供销改革,按照开放办社原则,恢复重建基层供销社 1 个,领创办合作社 1 个。推进城管综合执法体系改革,理顺体制机制,提高执法效率,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开展基层法律服务所改革,确保基层法律服务所依法、依规、依纪执业,围绕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开展法律服务。(七)聚焦民生社会事业,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发展为民、发展惠民理念,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深入实施“三年劳动者技能提升计划”,新增城镇就业 7000 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5.4 万人。落实好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积极推进养老产业发展,切实保障老年人权益。加强社区管理,设立创新、庆新、迎新街道办事处,更好地为城市居民服务。持续改善办学条件,着力提高教育质量,推动学校内涵发展。加快建设健康通榆,加大公共卫 生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做实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强化重大疾病防控。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提高新农合保障水平,实现基本药物全覆盖。开展好文化体育系列活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大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力度,促进我县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在此基础上,还要重点抓好 12 件民生实事:1.启动建设丹顶鹤公园、霍林河湿地——北大桥休闲湖畔公园、二郎庙公园和瞻榆神榆森林公园,实现居民休闲有去处、城市品位有提升。2.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将 8 个 60 平方米村卫生室扩建到 100 平方米,让更多农民群众小病不出村、看病不折腾。3.抓好全面改薄,完成实验中学 1.28 万平方米续建工程,改扩建校舍 1.13 万平方米。4.高标准实施风电路、育才路、建设南街、长白大街等道路综合改造,同步铺设排水管线 13 公里,铺装人行步道11 万平方米,分步骤、高标准改善城市出行条件。5.严打严控城市小广告,彻底清除城市“牛皮癣”,还全体市民一个清朗的生活空间。6.培育各类花卉 65 万株,结合道路改造工程,同步优化绿化树种,实现小城四季常青。7.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年人均 3600 元,提前 实现低保标准和扶贫标准“两线合一”。8.建设省道高罕营子至向海 51.2 公里,实现县城至向海旅游路线全线打通、整体提升。推进四井子至太平川、什花道乡至大安市达日嘎 2 条县道及非贫困村 105 公里通屯路建设。9.配合推进长西铁路建设、平齐通让铁路电气化改造、双嫩和铁科高速以及环城绕越线建设,主动融入更快更优的省际交通网络。10.完成 300 个自然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现全县饮水安全无死角。11.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完成送戏剧下乡 100 场、农村公益影片放映 2064 场,送图书下乡 2 万册、期刊 500 册,完成 36 个贫困村基层服务中心设备配置和 35 个村健身器材配置,实现“三馆一站一场”免费向公众开放。12.实施广播电视“户户通”升级改造工程,实现农村卫星直播电视信号全覆盖。三、全面加强自身建设,打造人民满意政府按照规矩做事、极致精细的总体要求,强化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谋福祉,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一是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坚持把依法行政作为政府工作的第一准则。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作用,把依法行 政、依法办事的原则和要求贯穿于政府决策、执行全过程。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坚持重大事项提前向县人大报告,认真执行政府规范性文件报县人大备案审查制度。坚持重大事项与县政协进行民主协商。高质量办好代表建议和委员提案。推进依法民主决策,认真履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等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深入推进政务公开、信息公开,把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加大普法力度,提高干部群众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二是奋发作为,建设务实政府。坚持把执政为民作为政府工作的第一追求。增强狠抓落实的本领,坚持说实话、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不做表面文章、不搞形象工程,始终把人民的满意度、幸福感、获得感作为政府的干事标准。所有大的工程都做能落实的实施方案,所有服务都要以能“沉到底”为标准,所有工作都要以当作自己的事去看待为底线,齐心协力,大干快上,树立务实政府形象。三是转变作风,建设高效政府。坚持把作风建设作为政府工作的第一要求。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坚持深入群众、深入一线,听民意、顺民心、解民忧,把群众的事当自己的事、家里的事,真心实意服务群众。树立“说干就干、干就干实,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工作作风。力争把办公 室下沉到田间地埂,下沉到建设工地,下沉到每一条街路。努力提升服务效率,办有效的事,开务实的会,发管用的文。加强政府诚信建设,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四是从严治政,建设廉洁政府。坚持把清正廉洁作为政府工作的第一保障,做到旗帜鲜明讲政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政府工作的方方面面。县政府党组带头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支持县监察委员会行使监察权。坚决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四风”和腐败问题。始终坚持廉洁用权、为民用权,切实把承接和下放的权力,用在促发展、惠民生、优服务上。强化对土地招拍挂、工程招投标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管。以反腐倡廉实效保障发展、取信于民,确保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各位代表!新的时代,蕴育新的希望;新的一年,吹响新的号角。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依法监督、县政协的民主监督下,团结依靠全县人民和社会各界人士,踏踏实实做人,脚踏实地干事,用只争朝夕的精神,用永不服输的劲头,全面谋求新跨越,为建设“生态经济城市”、打造美丽富庶通榆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18 年盘ft县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一、过去五年和 2017 年工作回顾过去五年,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我们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辽宁全面振兴和盘锦建设国际化中等发达城市总体目标,用国际化视野谋划发展,站在国家平台推进建设,对标先进地区,立足自身优势,科学施策,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圆满完成“十二五”规划,稳步推进“十三五”规划,谱写了盘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发展的崭新篇章。——过去五年,是盘山攻坚克难,逆势崛起的五年。五年来,面对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面对辽宁净化和修复政治生态等严峻形势,我们克难前行、逆势而上,主动挤压“水分”,做实数据,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2017 年,预计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 148 亿元,年均增长 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 30.8 亿元,年均增长 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6288 元,年均增长7.7%; 固定资产投资实现 120 亿元,比上年增长 14.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 61 亿元,比上年增长 50.6%;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 12 亿元,比上年增长 44.5%。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高于省市同期平均水平,持续在全省排名前列。在国家“东北地区县区负责同志发展改革工作培训班”上,我县被指定为东北地区唯一代表,就“加快发展特色县域经济”做经验介绍。时任省长陈求发就“盘山县全面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经验”作出批示,要求全省各县(市)学习借鉴。我县被省政府确定为冲刺全国百强县的 6 个重点县(市)之一。——过去五年,是盘山以规划为引领,发展格局构建成型的五年。五年来,我们依托区位、资源等优势,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狠抓三大重点园区建设,补齐镇域经济短板,形成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辽宁新材料产业经济开发区大力实施西扩工程,建成区面积从 2012 年的 5 平方公里发展到 10 平方公里,完成双回路供电、蒸汽管网、道路、绿化美化亮化等多项工程,实现“九通一平”全面配套,对项目的吸引力和承载力大幅提升。五年来,园区新入驻企业 29 家,总量达到 141 家,新增产值超亿元企业 9 家,超 10 亿元企业 2 家,形成了以辽宁一化、科隆精化等企业为代表的超百亿产业集群。2017 年,园区晋升为省级经济开发区。 盘锦高升经济区自 2012 年成立以来,从零起步,建成区面积达到 3 平方公里,已入驻宋大房食品加工、顺意众捷清真食品等 23 家企业,其中省级以上龙头企业 5 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 12 家,形成了以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产品物流配送为主导的产业格局,成为全市唯一专注农产品加工的产业园区。2017 年,被省政府确定为第一批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集聚区。东北快递(电商)物流产业园以建设东北快递中转中心、电商仓储中心、电商产品加工中心为目标,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自 2015 年建设以来,短短两年间,已入驻中国邮政、“三通一达”(申通、中通、圆通和韵达)等行业龙头快递物流东北区域总部项目 12 个。国内众多知名快递企业集聚一个园区在全国尚属首例。同时,吸引沈阳桃仙和大连周水子机场转运中心入驻园区,实现陆空联运同步发展。2016 年申通快递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建设、当年运营,彰显了只争朝夕、加快发展的盘山速度。今年“双十一”期间,快件分拨量突破 1000 万单。2017 年,被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评为国家优秀物流园区。镇域经济发展实现重大突破。制定出台《盘山县镇域经济未来五年发展规划》等 3 个政策文件,县镇权责更加明晰,各镇活力充分释放,镇域经济实现多点、多元发展。镇域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大幅攀升,占全县财政收入比例从 2012 年的 25%提升到 2017 年的 43%。古城子镇、得胜街道迈入亿元镇(街道)行列,胡家镇成为国家第二批特色小镇。——过去五年,是盘山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三次产业全面提升的五年。五年来,我们深入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放大比较优势,优化产业布局,突出集群效应,形成了三次产业齐头并进的新态势。工业经济驶入发展快车道。产业规模和发展质量不断提升,以宝来生物能源、浩业化工等为主的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不断做大做强,以台湾见龙、浙江金田等为主的塑料新材料产业迈向中高端,以绝味食品、兴牧肉联等为主的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全县规上企业达到 83 家,销售收入超 10 亿元企业 6 家、新增超百亿元企业 2 家。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在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能源等领域培育出一批以石墨烯、3D 打印等为代表的“专精特新”企业。双创工作成效显著,小微企业年均新增 207 户,创业大厦被评为省级创业平台。高标准建设的国际高科技产业双创育成园,已入驻辽宁墨特、盘锦尊诺等 7 家高科技企业。五年来,共建成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8 家,省级研发中心 3 家、市级 18家,小巨人企业 16 家,工程技术中心 15 家。现代农业成为全省样板、全国示范。五年来,我们不断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高标准农田建设“新村模式”全省推广,土地流转率、水稻全程机械化水平保持全省领先,全国 首创的稻田认养“盘山模式”被农业部评为“创新创业优秀成果”。粮食总产量连续六年突破 10 亿斤,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面积超过 30 万亩,以意丰肉联等为主的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不断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新增 30 家,总量达到 120家。累计发放“惠农贷”、妇女小额贴息贷款 10.8 亿元,在全省率先迈入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阶段。成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全国25 家)、国家综合水价改革试点县、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河蟹)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级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县、全省唯一蝉联 29 届大禹杯。服务业发展蒸蒸日上。坚持补齐短板不动摇,不断激发现代服务业活力。网格化管理与提升服务业发展质量专项行动相结合的工作模式在全市推广。商贸服务业日益活跃,达额限上企业入库量从 2012 年 7 家增加到 27 家,个体工商户达到 5842 户是 2012 年的 4.3 倍。华鹏医药等 4 家重点物流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 35 亿元,我县成为全省唯一的物流标准化试点县。——过去五年,是盘山坚持问题导向,助推项目建设成效显著的五年。五年来,我们围绕项目建设,及时破解难题,助力企业发展,项目建设呈现出如火如荼的新局面。实施“一企一策”精细化管理,采取项目建设“一线工作法”、亿元以上项目包扶机制、重大项目一事一议等措施, 有效破解企业手续办理、融资、技术等难题,促成浩业与沈铁等国企合作,完成浩业铁路专用线等项目建设;协调鞍山银行,为胜友橡胶融资贷款 3 亿元,帮助企业解决了资金难题。五年来,我们多渠道融资,帮助企业争取各类银行贷款200 多亿元,向上争取各类专项资金 37.4 亿元。同时,积极争取规模用地指标 16875 亩,处理违法用地 1780 亩,低效用地再开发 500 亩,有效盘活存量土地,切实保障了项目用地需求。五年来,全县累计新开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 150 项,竣工投产亿元以上产业项目 135 项,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过去五年,是盘山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的五年。五年来,我们立足打基础、补短板,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全县城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新变化。县城建设迈向更高层次。坚持国际化、园艺化理念,加快县城建设,建成区面积以每年新增近 1 平方公里的速度,从 2012 年的 9 平方公里拓展到 13.5 平方公里。五年来,新建中华路延伸线、经四路、滨河北路等 28 条道路,新建曙光、府北等 6 座雨水泵站,雨污管网全面分离,并实现县城全覆盖,新增绿化面积 272 万平方米,新建湿地公园、沟盘运河公园等 6 处公园,县医院、教育园、体育馆、客运站等相继投入运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房地产开发态势良好,建成水岸雅居、御湖国际、华发新城、广达 公馆等一批商住小区,入住率超过 75%。城市管理逐步向智慧化转变,形成独具盘山特色的“网格管理+”工作体系,一座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县城正在崛起。镇村环境发生历史性转变。自 2014 年起,我们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施“五进院”、绿化亮化美化等 20 余项工程,镇村规划全部完成、农村道路全部硬化、边沟全部连通、村村有路灯,一村建成一片小树林。实施“四个一”、垃圾分类等工程,加快推进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向农村延伸,燃气全部进村,村村建有标准化超市、公立卫生室、公共浴池和文化广场,实现 24 小时供水、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扎实推进农户庭院治理工作,合格率 95%,全县 132 个行政村实现了美丽村全覆盖。农村环境优势已转化为经济发展的产业优势,以二创村、新村村等为代表的乡村民宿游蓬勃发展。——过去五年,是盘山全力改善民生,群众获得感最多的五年。五年来,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民生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全县民生支出累计投入 70 亿元,城乡居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五年来,全县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在全省率先完成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食堂、旱厕改造任务。医疗改革成果显著,成为公立医院改革示范县。在全省率先完成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成为全国联系点;县医院顺利搬迁运营,综合实力跃居全省县区公立医院前六强。交通网络更加完善。完成中新 线改扩建、东外环盘山段等一批重点交通工程和农村公路大中修工程,新改扩建各级公路总里程 903.9 公里,是 2012年的 5 倍,百姓出行更加便利。全省首批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国家验收,荣获国家级科普示范县和全省基础教育强县。五年来,我们始终注重办理群众关注的重大民生实事,全县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五保户供养标准逐年提标,实现翻番;退休职工养老保险待遇年均增长 4%;完成农村、农垦危房改造 22665 户,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 7913 套;彻底解决农村安全饮水问题;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 2.6%;实施精准扶贫,贫困人口实现动态为零,城乡保障体系更加完善。——过去五年,是盘山深化改革,发展活力不断释放的五年。五年来,我们坚持以关键性改革为牵动,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大胆创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创新,在全市率先组建行政审批局,精简审批事项 57 项,取消 208 项,下放至各镇、各园区 303 项,取消前置要件 173 个。建立“中介超市”及网络审批平台,推行全程代办、证照配送、全天候服务等新举措,形成一枚印章管审批的新机制。实施事业单位改革,15 家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完成整合撤并,24 家职能弱化事业单位改 革分流人员 303 人。推进国资国企改革,组建了县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绕阳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等 8 家国有公司,形成“1+N+2”的国资国企资本运作体系。推动国有农场改革,组建盘山农垦集团有限公司。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公安“大部门、大警种”制等 17 项关键性改革和 70 项基础性改革成效显著,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和创新活力明显增强。——过去五年,是盘山全面依法行政,执政能力和服务水平全面提升的五年。五年来,我们全面坚持党的领导,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加快推进廉洁型、服务型、法治型政府建设,树立了“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新形象。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在思想和行动上时刻与以**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完成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清理违规办公用房 1.3 万平方米,依法依规查处违规违纪公职人员 220 人。坚持依法行政,建立实施跟踪审计、专项审计等制度,制定出台《盘山县政府类投资项目审核管理办法》《盘山县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规则》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政府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治理能力、科学决策水平、政府效能大幅提升。主动接受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累计办理人大代表建议 272 件、政协委员提案 242 件,办复 率、办结率和满意率及基本满意率均达到 100%。顺利完成中央环保督察组督察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关闭和整改违规企业33 家。强化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社会和谐稳定,连续十二年获省平安县。各位代表,过去五年,是我县经济发展势头最好、城乡面貌变化最大、改革成果亮点最多、政府效能提升最快、民生改善最为显著的五年。五年成就的取得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总揽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倾心关注、全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同心协力、艰苦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本届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全县广大干部职工、公安干警、工商联、各人民团体、离退休老同志,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盘山建设的各界人士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并表示最衷心的感谢!五年来,我们肩负使命、日夜兼程,既有奋斗的艰辛,也有收获的喜悦。五年实践启示我们:要把盘山的经济社会发展好,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的依法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下,才能形成更加科学、开阔的发展思路;必须始终坚持树立奋勇争先的赶超信念,不断强化加快发展的责任感、紧迫感和危机感,才能激发更加昂扬的发展斗志,在竞相发展、不进则退的大局中实现持续提升;必须始终坚持创新发展的改革思维,强力推进 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改革创新,才能不断增强县域实力、活力和竞争力,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始终坚持凝心聚力的团结意识,以良好的政风带动社会风气的根本转变,才能形成同心共进、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确保国家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在盘山落实落地。回顾五年来的工作,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不大,综合竞争实力不强,对标先进地区还有很大差距;二是财政收支矛盾比较突出,政府债务化解和金融风险管控等方面的任务依然艰巨;三是创新驱动、科技支撑的能力不足,资源依赖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还是主流,科技创新仍然是我县经济发展的短板;四是政府部门工作作风转变还不够彻底,特别是建设国际化中等发达城市的理念和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有针对性的加以解决。各位代表,2017 年是本届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一年来,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谋发展、抓改革、惠民生,圆满完成了县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全县经济社会呈现跨越发展良好态势。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全年签约落地项目 54 个,比上年增长 4%。东北快递(电商)物流产业园、浩业 120 万吨芳烃、金碧汽车轻质合金拼焊板、锦绣花谷 4 个项目进入省 200 个重点推进项目之列,68 个亿元以上项目纳入全省重大项目库。 特别是浩业化工、宝来生物能源产值可突破 200 亿元、工业增加值可突破 40 亿元,发展态势强劲。旅游产业加快发展。抓住盘锦创建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机遇,全力推进乐活堡欢乐王国等重大旅游项目建设,有效填补了我县大型旅游景区的空白。以打造 AAAA 级景区为目标的锦绣花谷项目被国家发改委列为 2017 年辽宁省第一批 PPP 重点示范项目,绕阳湖景区、森林公园和太平街道新村村被评为国家 AAA 级景区。民生改善持续提升。盘锦弘毅中学如期开学,职教中心完成扩增计划;投资 439.8 万元,为全县所有中小学校和公办幼儿园安装空调 1361 台。盘山县中医院实现开工建设;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人群达到 35%,重点人群达到 70%,实现“三大会诊中心”全覆盖,分级诊疗体系不断完善。农村燃气缴费用户实现 100%通气,8 个镇污水处理厂和 39 个村小型污水处理设施投入使用,农村文化广场实现全域覆盖,全面完成西部中小河流清障和河道垃圾治理工作,新建、大中修农村公路 48.5 公里,年初政府承诺的 10 件民生实事全部兑现完成。**书记关心的 6 件民生实事取得实效。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实现全覆盖,城区垃圾分类工作全面铺开。安装燃气壁挂炉 37064 套,超额完成全年目标。36 家禁养区规模养殖场(户)关闭工作如期完成。7 所公办敬老院改造工程、7 所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和 66 个农村互助幸福院建成使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投入运营,各镇(街道)食品安全快检室实现全覆盖。房地产销售面积 19.1 万平方米,房地产业实现平稳良性发展。二、未来五年和 2018 年工作安排各位代表,未来五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是辽宁全面振兴的攻坚期,是盘锦建设国际化中等发达城市的关键期,是盘山奋发崛起的机遇期。这五年,我们既有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辽宁省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年行动计划》等多重利好政策,又有作为全省冲刺全国百强县(市),由常务副省长专门帮扶的重大机遇,加之我们多年积淀的宝贵经验、积累的发展基础、积蓄的巨大潜能,以及目前全市领先的良好态势。未来必将是盘山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改革成果更加丰硕、民生福祉大幅攀升的五年。未来五年,我们必须乘势而上,振奋精神,坚韧不拔,锲而不舍,奋力开启盘山国际化中等发达城市建设的新征程。未来五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践行**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基本方略和两步走目标要求,以市七次党代会精神和县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为引领,以建设国际化中等发达城市为目标,强力推进“四大园区”建设,加快镇域经济发展, 着力深化改革,着力加快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着力改善民生,全面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加快国际化中等发达城市建设步伐,对标全国百强县标准全力推进各项工作。今后五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20%以上,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 3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 10%以上,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 6%以上,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位于全省前列。利用三年时间,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达到或接近百强县标准。力争再利用两年时间,进入全国百强县。加快镇域经济发展,实施乡村振兴计划,镇级财政收入占全县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50%以上,各镇(街道)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形成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差异化发展新格局。——产业结构更加优化,产业实力更加强劲。“四大园区”功能更加完善,环境更加优美,产业更加壮大。以辽宁新材料产业经济开发区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为核心,加快古城子生物质能园、得胜盘锦石化循环经济园等园区发展,努力打造超千亿元的石化产业集群;以盘锦高升经济区为核心,做大做强兴牧肉联、华原葡萄酒庄等龙头企业,努力打造农产品深加工、农产品物流等超百亿 元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以东北快递(电商)物流产业园为核心,大力发展快递物流、电子商物等现代服务业,努力打造超百亿元的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盘北商贸新区完成 7.1平方公里起步区建设,形成较为完善的商贸和旅游服务体系。新型工业化快速发展,骨干企业做大做强,石化和精细化工产业主导地位更加突出,对经济拉动作用更加明显。现代农业全国领先,智慧农业、绿色农业、精品农业各具特色。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形成商贸流通、会展、电子商务等业态丰富的服务业发展体系。——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入,营商环境更加优化。全面落实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深化“放管服”改革,健全政府部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制度,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打造上下联动、资源共享的政务服务体系。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建立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管理体系。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国有资本运行效率和盈利水平全面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引领力不断增强。加快农垦改革,完成农垦集团向资产经营、企业化管理转变。通过改革,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营商环境得到全面优化。——生态环境全面改善,生态保护体系更加完善。深入落实水、大气、土壤三个“十条”,镇村、园区污水集中处 理率达到 95%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三类;空气 PM10、PM2.5 年均浓度及空气质量达标率达到国家要求;开展土壤监管保护和治理工作,逐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在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生活、生态制度、生态文化等方面,全面完成生态建设各项指标,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社会事业长足发展,居民幸福指数大幅攀升。提升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实现供水、供气、垃圾和污水处理、客运公交、通讯等城乡一体化,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打造智慧盘山,培育特色小镇。全面提高城镇居民教育、医疗、养老服务等水平,滚动实施“民心工程”,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创建全国卫生县城、食品药品安全放心城。各位代表,2018 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盘山县新一届政府开局之年,做好明年工作至关重要。2018 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计划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 2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 10%以上;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比上年增长 30%以上;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发展协调增长。为圆满完成全年任务目标,必须抓好七方面重点工作:(一)着力推进重点园区建设,加速产业集聚,做强县域经济发展四大引擎要加快辽宁新材料产业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提升和产 业壮大,牢牢抓住成为省级经济开发区的契机,重点抓好曙光 2 号路,园区 4 号路、6 号路绿化等工程建设。围绕石化和化工新材料等产业,强化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完成保定华洋包装等重点项目签约落地,全年引进产业项目 25 个,完成辽宁百福生物科技等新开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 5 个。围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国际高科技双创育成园建设,引进高科技企业 10 家。要加快盘锦高升经济区基础设施完善和产业集聚,重点抓好金榆路、银杏路等路网的新建、扩建和红旗渠改造工程,强化给排水、绿化、亮化等工作,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全年新引进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10 家,北京四维农业深加工示范基地、涪陵榨菜食品生产等5 个项目实现新开工,进一步加强众创空间建设,增强创新能力,引进创新型企业 10 家,打造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区。要加快东北快递(电商)物流产业园“东北地区电商仓储中心和电商产品加工中心”建设,推进一批电商仓储、电商物流、电商产品加工项目,引进中青旅物流等大型电商物流企业,确保中国邮政、韵达快递等重点项目在 2018 年“双十一”前投入运营。加强中通、圆通、申通等投产项目的运营管理,提高园区货运中转量,增强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全年要签约落地新加坡丰树集团物流仓配一体化等项目5 个,新开工快捷快递等亿元以上项目 5 个。创建国家级物 流示范园区。要严格按照规划抓好盘北商贸新区建设,重点打造朝鲜族美食一条街,着力推进二创村、南锅村等民宿产业,加快柏氏米业工业游发展,形成多功能、多样化、多层次的商业服务体系。到 2018 年底,盘北商贸新区的整体发展框架初步形成。(二)持之以恒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激发发展活力,积蓄发展新动能狠抓招商引资。以高新技术、精品农业、电商物流、商贸文旅等产业为主导,聚焦世界 500 强、行业百强、上市公司、小巨人企业,实施精准招商;用好国家和省市相关政策文件,精心谋划包装项目,最大限度争取政策扶持。实现北京华方养老康养一体化、中科金龙 PPC 多元醇及下游制品等重点项目签约落地。确保全年招商落地项目 50 个以上,引进内资 70 亿元以上,实际利用外资 4000 万美元以上。强化项目建设。切实抓好海油集团压裂物流等重点项目开工,确保实现亿元以上新开工产业项目 30 项。着力抓好恒晟纺织、胜友橡胶等重点项目竣工投产,确保实现亿元以上竣工项目 30 项。全年推进亿元以上重点项目 78 项,实现投资 85 亿元以上。(三)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增强产业竞争实力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深入实施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一企一策”帮扶和工业经济运行月分析报告制度,全面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着力抓好浩业化工三期、宝来生物质能特种白油精加工、橡胶增塑剂、丙烷脱沥青加工等重大项目。深入实施“中国制造 2025”,抓好现有企业运营,提高对存量企业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加快推进金碧汽车等重点企业发展。鼓励企业技改升级,切实抓好金田珠光膜等 8 个技改项目,延伸产业链条。加快“四新经济”发展,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完成新型防水材料、石油化工、水飞蓟素三个产业技术中心建设,推动创业大厦向石化贸易类专业大厦转换,加速女娲防水等民营企业集团和龙头企业发展,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加快旱田种植结构调整,调减玉米种植面积 3.2 万亩,发展设施农业 1 万亩。大力发展精品高效农业,探索设施农业认养等新模式,水稻认养面积达到 8 万亩,“三品”认证面积达到 80%以上。扩大立体生态种养殖规模,“一水三养、一地五收”推广面积达到 5 万亩,做大做强河蟹、大米、碱地柿子等农产品品牌;加大对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扶持力度,新增新型农业合作组织 10 个以上,新建高标准农田 5 万亩,带动土地流转 3.5 万亩;开展畜禽标准化养殖场(小区)建设,科学划定集中养殖区域,推动全县畜牧业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实现全县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追溯管理。全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紧紧抓住全省物流标准化试点县的契机,依托县城和盘北商贸新区建设,快速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强力推进华鹏医药等物流企业发展,以托盘标准化带动物流标准化水平提升。切实抓好广达商业综合体等一批服务业项目建设,激发服务业活力。扎实做好盘锦宏进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古城子松柏蔬菜批发市场等商贸流通市场体系建设,增强市场活力。加快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壮大楼宇经济。推动“互联网+流通”的营销模式向农村延伸,建设“村邮乐购”村级服务站 50 个,促进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着力推进旅游产业发展。推进锦绣花谷、绕阳湖 AAAA级和乐活堡欢乐王国 AAA 级旅游景区申报工作,确保 2018年三大景区全部建成并实现运营。重点突出环湖民宿群与绕阳湖景区共同发展,打造环湖旅游经济圈。优先发展盘北商贸旅游中心、太平特色旅游小镇、乡村民宿等旅游产业发展。做好旅游宣传,办好锦绣花谷主题花展、森林公园骑行等大型旅游活动。开发旅游衍生品,推出“盘山伴手礼”等系列旅游产品。扩大新村、红岩、得胜、南锅等旅游村影响力,将全县景区、景点、民宿连点成线、连线成面,形成各具特色、集群发展的全域旅游体系。 (四)加快城乡建设步伐,提升城乡建设质量,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城市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园艺化、全域化、精品化、国际化标准要求,修建府西南路、府南三路等 7 条道路,完成府前大街延长段排水管网、富民路污水泵站等项目,切实抓好绿化、亮化、人行道板等工程,加速华发新城二期、水岸蓝桥三期、广达公馆二期等房地产项目建设,推进长城钻探置换项目建设。大力推广生活垃圾分类,全面提升县城环境卫生质量。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步伐,加强网格化巡查力度,有效利用网格平台进行信息收集、受理和处置,不断提高城市信息管理工作效能。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以产业发展为核心,以特色小镇为抓手,加快镇域经济发展。各镇要做好镇域经济三年发展规划的编制与实施,每个镇(街道)至少新上 1 个亿元以上项目。全力推进胡家国家级稻蟹小镇建设,完成甜水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切实做好其他 5 个特色小镇规划和申报工作,同时做好农垦小镇、驿站小镇、物流小镇等“非镇非区”特色小镇建设,加速推进沙岭镇郑家商贸区建设。强化对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扶持和引导,通过土地入股、合作经营、新型经营主体带动等形式,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全年镇(街道)本级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6.8 亿元,比上年增长30%。(五)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全力改善民生,提升居民幸 福指数树立共享发展理念,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扩大普惠性幼儿园覆盖面,完成 2 家三星级幼儿园提质晋级工作,建成 2 个特殊教育资源教室。改善办学条件,完成沙岭、高升、得胜、胡家等学校运动场地和校舍建设维修任务;实施职教中心双元制培育工作,农业机械化实训基地投入使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打造“健康盘山”。狠抓公立医院改革,完成医共体省试点工作。推动基层医疗体系和中医药服务能力全面提升,10 个镇(街道)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全部达标,县域就诊率达 90%以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重点人群签约率达 90%,分级诊疗和有序就医格局初步形成。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创建食品药品放心城市。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确保华录文化中心项目投入运营。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行银行预存代扣制,确保参保率达到 96.5%以上。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全年新增就业人数 1000 人以上。制定出台人才引进政策,鼓励高端技术人才到盘山发展。强化精准扶贫,扩大救助范围,提高救助标准,保持全县贫困人口动态为零。切实办好 6 件民生实事:一是要加大县域内交通路网建设力度,完成京抚线、中盘线拓宽改造工程和 33.8 公里农村公路维修改造工程;二是完成全域客运公交一体化改造任务;三是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新建 66 所农村互 助幸福院和 7 所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全县农村、社区实现全覆盖;四是巩固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实现中医堂建设全覆盖;五是提高低保标准,实现市县同标;六是完成40 个村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继续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加大对乡村垃圾处理、基础设施提升、架空线路治理、畜禽养殖管理、乡村绿化等方面工作力度,全面提升宜居乡村建设水平和公共服务标准,成为百姓“宜居、宜业、宜游”的多元化幸福驿站。进一步强化美丽乡村建设常态化管理,完善保洁、路灯、道路、边沟维护等长效机制,纳入考核体系,全方位巩固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六)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加大改革攻坚力度,着力推进基础性关键性改革。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推进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实现审批大厅智能化、网络化,管理规范化。强化网上审批监管平台建设,完善项目建设并联审批平台,完成与市行政审批平台对接。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投资项目“三个清单”管理制度,强化政府投资事中事后监管,规范政府投资管理。深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完成 41 家职责单一、职能弱化事业单位整合撤并工作,开展公立医院、学校等事业单位去行政化改革工作。深化农垦改革,做好农 垦集团土地规模化经营、土地收费规范管理、组建可经营的专业公司等重点工作。加大营商环境整治力度,严格执行《辽宁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关于盘山县优化营商环境推进项目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强政务诚信管理,不断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积极开展诚信街道和诚信乡镇创建活动,全方位打造诚信政府,构筑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七)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强化政府自身建设,提高政府效能强化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宣传,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紧密团结在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全面落实县政府及部门党组织管党治党的主体责任。坚持依法行政和全面从严治党,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一以贯之纠正“四风”,持续开展整治机关作风、清理机关混岗等专项行动,集中检查、严厉整肃政府各部门“慵懒散慢乱”行为。强化督查问效,确保重大部署、重点工作落实情况督查问效覆盖率达到 100%。聚焦重点领域,在营商环境、征地拆迁、企业改制、美丽乡村建设、惠民政策落实、社会保障、为民服务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检查,严肃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自觉接受县人大依法监督、县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认真办理人大议案、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依法依规科 学决策政府重大事项。加大审计监督力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保障公共财政资金使用安全。深入推进“七五”普法,强化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和源头预防,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确保社会安全稳定。各位代表,蓝图已绘就,使命在召唤,奋进正当时。让我们在**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积极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再创新佳绩,社会事业再创新辉煌,民生福祉再上新台阶,在国际化中等发达城市建设中做出盘山卓越的贡献!2018 年肥西县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17 年工作回顾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和**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主动适应新常态,自觉践行新理念,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较好完成了县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新一届政府的良好开局。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 值658 亿元、增长7.5%;规上工业增加值280 亿元、增长7.5%;固定资产投资 660 亿元、增长 11.7%;财政收入 80.88 亿元、增长 7.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 46 亿元、增长 9.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11 亿元、增长 15.4%;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3702 元、增长 8.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67 元、增长 8.4%。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跃居全国百强第 64 位,较上一年提升 6 个位次。一年来,我们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一)加快推进转型升级,产业质效显著提高。工业经济稳中向好,净增规上工业企业 31 家、总数达 461 家,实现产值 1490 亿元。两化融合深入推进,培育省级以上两化融合管理贯标试点企业 5 家,获批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发力,实现产值 420 亿元、增长17%,占规上工业产值 28.2%。桃花工业园获批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新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39 家、总数达 141 家,实现产值 1073 亿元。品牌战略成效显著,新认定省著名商标 9 件,新获评省名牌产品个,丰乐酱干成功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全县发明专利授权量连续六年居全省第一,万人拥有量达 19 件、超全省平均水平一倍以上。泰禾光电荣获安徽省专利金奖。实体经济成本进一步下降,累计减免各类税费 6.3 亿元。土地利用效率不断提升,29 个项目成功实现嫁接、重组,盘活闲 置厂房 5.6 万平方米。服务业发展提速提质,名邦广场、万派广场等城市综合体平稳运行,紫蓬山获批省级服务业集聚区,规上服务业企业、限上商贸企业总数实现“双过百”。电子商务蓬勃发展,新增电商主体 104 家,电子商务进农村实现全覆盖,全县电商零售额达 16.8 亿元。房地产市场平稳有序,商品房销售面积 166 万平方米。文化生态旅游深度融合,全省首个国家生态公园官亭林海正式开园,三河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成功获批,铭传故里创建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通过验收,大国徽匠评选、青年集体婚礼、蒿子粑粑节、农根文化节等活动影响力逐步扩大。都市农业加快推进,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 74 个、家庭农场 167 个,创建农业部健康水产养殖示范基地 6 个、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 3 处、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区 1 个。新增“三品一标”认证基地 8 处、产品 19 个。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 7.9 万亩,深入推进粮食高产创建,粮食安全责任制有效落实。成功举办 2017 中国(合肥)苗交会,规模水平创历史新高,实现总交易额 23.9 亿元。(二)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坚定不移实施大开放战略,加快“引进来”“走出去”,出台招商引资重大项目优惠政策,积极组织企业参加中博会、家博会等品牌展会,汇璟陶瓷材料产业园、中亚智汇软件科技园等 50个亿元以上项目签约落地。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 18 家,安利科技股份赴俄罗斯、越南投资建厂,实现肥西企业境外投 资零的突破。全县累计到位省外资金 330 亿元,到位境外资金 2 亿美元。健全“六个一批”“四位一体”项目推进机制,实行重点项目精准调度、动态管理,全力推动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亿帆总部、海龙建材等 76 个项目开工建设,江汽高端轻卡、联想平板等 50 个项目正式投产。64 个省“大新专”项目实现投资 179 亿元,95 个市“大新专”项目实现投资 286 亿元,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优化项目建设环境,健全重大项目审批代办制、领办制,强化项目建设全程跟踪服务,项目推进效率进一步提升。扎实推进“四送一服”双千工程,“一对一”助推企业发展。修订完善“1+3+5”产业扶持政策,累计兑现奖补资金 2.52 亿元。组织专场招聘活动 21 场,达成就业意愿 0.8 万人。全力保障土地供应,获批用地指标 8337 亩。(三)积极推进全域统筹,城乡面貌持续改善。坚持城乡协调发展,267 个大建设项目完成投资 205 亿元。交通建设持续发力,合安高速四改八、合肥货运外绕线、合安高铁全线开工,创新大道、三河路、铭传路等下穿铁路桥及蓬莱路、集贤路跨派河桥启动建设,派河大道、玉兰大道、蓬莱路等延伸工程加快施工,六舒三连接线、青龙路、檀香路等建成通车。引江济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先行工程顺利开建。1035公里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即将全面完工,成功创建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山南、官亭片区公交已开通试运行,县域 公交实现乡镇全覆盖。市政工程加快建设,云庐线迁改工程顺利完成,四合变建设有序推进。六舒三连接线、金寨南路、深圳路供水主管网竣工验收。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一期项目年内开工、年内建成,建设速度全市领先。征迁安置全力推进,完成房屋征收 390 万平方米,居全市之首、为历年之最。在建安置点 32 个、面积 655.9 万平方米,年内竣工安置点 18个、面积约 221 万平方米,提供安置房近 1.7 万套。文明创建深入开展,金鸣街、人民东路、金寨南路立面改造顺利完成。建成公共停车场 7 处,启动建设方岗、金星和园、三河北路等 5 个农贸市场。丰乐镇荣获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县国税局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南郢家园等 7 个小区荣获全市文明示范小区称号、获批数量五县市第一。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高店、铭传、丰乐、柿树岗 4 个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环境整治项目竣工验收,铭传聚星等 11 个省市级中心村建设初见成效,获评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官亭王集等 3 个国家级土地整治示范项目通过复验,高店团塘等 5 个市级项目竣工验收。加快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步伐,勇夺省江淮杯金奖。扎实开展农村环境“三大革命”,清理农村陈年垃圾 9200 吨,农村生活垃圾“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模式实现全覆盖,完成旱厕改造 4558 座,9 处中心村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快速推进。三河镇获批全国第二批特色小镇。 (四)强力推进生态建设,环境质量明显提升。狠抓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交办 62 个信访件全部办结。全面实施派河 25 项水质达标、提升工程,潭冲河、卞小河截污及河道清淤全面完成。大力实施建成区雨污管网修复和乡镇污水管网延伸工程,快速推进紫蓬等乡镇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派河流域水质明显改善。大力推进丰乐河综合治理,三河、丰乐、花岗、山南、柿树岗 5 个乡镇沿线近万名群众搬离河岸。严格执行规模畜禽养殖“两区”划定,关闭禁养区养殖企业 681 家。建立三级“河长制”,25 条主支河流实现全覆盖。统筹推进环巢湖生态示范区建设,二期项目全面完成,三期项目快速推进,全年完成投资 11.6 亿元。打响蓝天保卫战,开展扬尘、餐饮油烟等专项整治,秸秆禁烧保持“零火点”,新型环保渣土运输车使用率 100%,空气质量优良率达 87.2%、居全市第一。加强环保执法,依法查处环境违法企业 37 家,完成环保“三同时”验收项目 285 个。建立重点生态区域林长制,保护面积 27.6 万亩。大力开展林业增绿增效行动,完成植树造林 1 万亩、森林抚育 2.3 万亩,新增森林长廊 96.2 公里。建成开放仙霞路游园、云谷路游园等一批精品景观,新增城区绿化面积 135.4 万平方米,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山南、花岗荣膺省森林城镇,丰乐河湾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村,严店苏小等 10 个村(社区)获省森林村庄称号。 (五)积极推进改革创新,内生动力有效激发。加快推进“多证合一”,新增各类市场主体 9645 户、增长 56%。深入开展小微企业“双创示范”,新建众创空间 1 个、科技企业孵化器 2 个,新增创业基地 7 个。创新金融服务,“劝耕贷”试点全面启动,政银担、政保贷、过桥贷、税融通 4 项业务发放贷款 14.42 亿元,年末全县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超 350 亿元。泰禾光电 A 股在上交所成功上市,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家、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企业 7 家。成立县天使投资合伙公司,首批 1000 万元天使投资即将投出。启动城市执法体制改革,县城管委挂牌成立。出台安置房规划建设和使用、杆管线新(迁)建、临时用地管理 3 个暂行办法,完善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工程变更管理规定,大建设工作机制更加完善。开展农村集体产权交易制度改革,实行产权交易统一招投标,土地流转收益明显增长。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稳步推进。启动全民参保计划,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年度改革任务顺利完成。坚持开放办学,合肥四十二中华南城分校开学招生,西园小学翡翠分校成功签约,农兴中学与合肥七中合作开设共建班,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通过国家级评估。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县医院、县中医院与省立医院、安医附院等省级医疗机构建立医联体,公立医院编制周转池制度稳步推进,医保管理体制改革启动实施。 (六)深入推进共建共享,民生福祉不断增进。高质量实施 37 项民生工程,投入资金 15.83 亿元。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城乡低保标准分别上调 18%和 20%,分别达 6552 元/年、4320 元/年;农村分散五保标准上调 79%,达 6448 元/年。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新增城镇就业 1.1 万人,实现创业带动就业 5.4 万人。健全岗位落实、自谋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四位一体”的退役士兵安置机制,双拥工作深入开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提前一年完成“全面改薄”工作任务,上派中心校北校区建成投入使用,桃花工业园中学、新高中建设加快推进。加大名师名校长培育力度,高考本科达线率 64.8%、超全省平均水平 21.6 个百分点,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全面提升卫生计生工作水平,县医院柏堰分院投入使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有序推进。建立“3+12”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肥西模式,惠及全县 18.03 万人。积极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县文化馆、图书馆升级改造顺利完成,150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成使用,全市首个县级公益性共享社区书吧运营开放。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等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赴台举办海峡两岸“铭传情”民间剪纸艺术交流活动,对台合作交流深入推进。积极开展“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宣传活动,获评“中国好人”1 名、“安徽好人”2 名、“合肥好人”10 名,评选“肥西身边好人”20 名,荣获安徽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县称 号。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成功创建国家级无邪教示范县、省级平安渔业示范县,再获全市无传销县称号。启动“雪亮工程”建设,可视化巡更系统在全省推广。积极开展信访积案专项清理,坚决打击非访行为,信访维稳形势总体向好。全面推进“七五”普法,成功创建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深化安全生产“铸安”行动,突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严厉打击非法经营成品油行为,安全生产责任制有效落实。全面推进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切实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校园“明厨亮灶”工程实现全覆盖。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行为,城乡市场秩序公平规范。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整合资金 3.3 亿元大力实施产业、健康、教育、金融、就业等九大脱贫工程,率先在全省将特困供养人员、孤儿、城乡低保对象纳入“351”医疗保障兜底,防范返贫机制进一步健全。不断深化与阜南县结对帮扶工作。民族宗教、防震减灾、人防应急、广播电视、地方志、统计、价格、科普、气象、档案、保密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红十字会、老年人、残疾人和关心下一代等事业实现新进步。各位代表!今年以来,我们深入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积极开展“讲重作”专题教育,着力建设担当有为、执行有力的高效廉洁政府。坚持依法行政,严格遵循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严 格执行规范性文件管理制度,重大事项合法性审查机制实现全覆盖。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全年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和建议 51 件、政协提案 141 件。切实转变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公共服务清单和中介服务清单公布实施,网上办事大厅开通试运行。健全县长信箱、网络问政、政府热线三位一体综合服务平台,深化政务公开,群众关切得到积极回应。恪守从严执政,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强化预算刚性约束,全县“三公”经费支出下降 11%。全面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持之以恒抓作风、纠“四风”,营造了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各位代表,今年以来,我们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努力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步。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辛勤奋斗在各条战线上的同志们,向热情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所有关心、支持肥西建设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挑战,政府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发展不快、发展不足、发展不优的基本县情尚未根本改变,县域发展前有标兵、后 有追兵的竞争态势更加紧迫;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强化,工业发展后劲不足,产业升级任务艰巨,项目落地难、开工慢问题仍然存在;社会事业和基本公共服务仍然滞后,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格局尚未全面形成;改革发展过程中的新问题不断显现,社会治理创新尚需进一步加强;少数干部改革创新意识不强,担当精神不够,进取意识有所减弱,领导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亟待提升。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二、2018 年工作安排2018 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 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市县委一系列决策部署,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较快发展,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奋力谱写肥西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我们必须坚持“十三五”规划既定目标不动摇,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脚踏实地,锲而不舍,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确保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县域主要发展指标早日晋升全国五十强。必须坚持“合肥新型工业化主战场、合肥西南国际化新城区、合 肥城乡统筹新典范”战略定位不动摇,把握机遇、乘势而上,在持续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上下功夫,在推动主城融合发展、提质提品提效上下功夫,在加强全域统筹、推动乡村振兴上下功夫,以主城区的姿态和担当,全方位融入合肥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的生动实践,不断提高肥西在全省的首位度、全国的知名度。必须坚持工业强县核心发展战略不动摇,始终保持专注工业发展的定力和韧劲,着力优化存量,不断扩大增量,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以工业的大发展促进三次产业的大融合,持续夯实县域经济发展基础。必须坚持深化改革开放不动摇,以更大力度推进发展理念、路径、举措和机制创新,以更大决心破除影响发展的制度性障碍,主动对接国家和省市开放发展战略,深度融入区域一体化进程,为肥西现代化建设集聚更多资源、拓展更大空间。必须坚持勇立发展潮头的责任担当不动摇,更加主动地把肥西发展放在全省、全国的大格局中来谋划和推动,进一步解放思想,自我加压,拉高标杆,坚决克服坐井观天、固步自封、小富即安的心态,始终以永不懈怠、勇立潮头的精气神,奋力推动县域发展在全国百强方阵中持续跨越赶超。2018 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县委十三届四 次全会决策部署,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实施九个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全力做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实现“十三五”奋斗目标、谱写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奠定坚实基础。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8%左右;财政收入增长 7.3%左右,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增长 7%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6%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2%左右;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8.2%左右,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2%左右。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率及主要污染物减排量达市控目标。围绕上述目标任务,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一)更加注重有效投入,着力实现经济发展新跨越。充分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扩大有效投入,高水平建设一批强基础、管长远的重大项目。提升招商引资实效。突出产业集群发展,立足现有产业基础,瞄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路线图和重点目标企业导引图,全力开 展产业链招商、精准化招商。突出招商方式创新,注重引资引智相结合,探索设立产业发展引导基金,打造产业、资本、人才立体化发展新模式。鼓励支持 TCL 冰洗、凌达压缩机、联想产业基地等优质企业实施增资扩股、合资合作,扩大生产规模、拓宽经营领域。突出工作效率提升,优化招商机制,强化招商责任,全力推动人民电器、丰树物流等重大项目早签约、快落地。加快项目建设步伐。加大项目谋划力度,紧抓省市全力推进“三重一创”、合肥打造中国制造 2025 试点示范城市等重要机遇,着力谋划一批质量高、效益好的重大产业项目。加大项目推进力度,围绕项目开工、竣工、达产等关键节点,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推动常青机械、大洋电器等拟建项目尽快开工,加快推进泰禾光电二期、怡丰自动化等在建项目建设,促进江汽高端轻卡项目早日达产达效。加大项目服务保障力度,完善重大产业项目精准调度机制,严格落实全程跟踪服务,全面推行代办制、领办制,推动项目快建设、早见效,力争全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 80 个。力促园区提档升级。桃花工业园要强化“主战场”意识,主动对标国家级开发区,进一步提升产业层次,完善配套功能,强化平台支撑,优化项目服务保障机制,不断增强综合实力和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柏堰科技园要通过高端项目带动、产业发展引导、产业布局调整等,积极开展低效用 地二次开发,推动家电企业跨界多元发展,打造具有国际化水平的产业平台。新港工业园要充分发挥出口加工区优势,加快推进派河港国际物流园和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打造国内知名的开放合作园区。着力培育创新主体。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创新政策、资源、要素向企业集聚,不断提升企业创新活力和整合配置各类创新要素的能力。全年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0 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 20 家,新增发明专利授权 550件以上。着力推进科技金融创新,充分发挥天使投资对科技成果转化的促进作用,适时推出“创新贷”产品,探索发行“创业创新服务券”,加快健全覆盖科技创新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体系。着力完善创新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机制,继续实施“1121”人才建设工程,加快人才公寓建设,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支持桃花镇建设科技创新小镇,打造创新创业示范基地。(二)更加注重质量效益,着力增创县域竞争新优势。适应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要求,着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增强县域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改造提升优势产业。积极推动汽车、家电等传统优势产业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加快向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型转型,努力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 低碳等领域形成新的增长动能。以江汽、格力、美的、TCL等龙头企业为牵引,带动配套企业发展水平整体跃升,重塑产业竞争新优势。支持富光股份、田源精铸等中小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培育更多专注细分领域的“单项冠军”。全年培育省级两化融合管理贯标试点企业 4家、智能工厂 1 家。全面落实“营改增”等结构性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政策,助推企业转型升级。加大闲置和低效用地清理力度,切实规范厂房租赁行为,不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产出水平。积极稳妥处置“僵尸”企业,鼓励引导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资源嫁接等方式盘活存量,实现创新发展。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加快推进质量品牌升级,支持企业争创著名商标、名牌产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准确把握产业技术变革趋势,强化规划引领,大力培育发展生物医药、智能制造、军民融合、通用航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悦康药业、亿帆药业等重点项目建设,引导恩瑞特等骨干企业加大自主研发力度,壮大生物医药产业规模。鼓励泰禾光电、中科光电等智能制造企业掌握核心技术、突破关键环节,打造色选行业工业机器人研发制造基地。积极搭建军地对接合作平台,力争引进一批高端军民融合项目,促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加快推进上海正阳通航项目建设,积极支持、全力保障严店通用机场建设,努力实现通航产业“从无到有”新突破。加强与中科大 先研院等高端研发机构对接,积极争取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相关配套项目落地肥西,推动更多高质量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集聚发展现代服务业。顺应工业经济转型升级趋势,大力发展研发设计、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人力资本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持续推进三河古镇、紫蓬山等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围绕金寨南路、江淮大道、繁华西路、翡翠路等城市干道,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现代金融、文化创意等新型服务业态。推动华南城、万派广场、名邦广场、百大购物中心等商业综合体,丰富经营业态、提升管理水平、提高综合效益。优化城区商业网点布局,鼓励连锁化、品牌化企业开设专营店、便利店,加强与电商、物流、金融、通信等对接,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服务圈。培育发展农村物流配送、网络营销等新业态,推动乡村商贸流通业提速提质。有序推进经营性用地上市,保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不断丰富提升三河古镇、官亭林海、铭传故里等重点景区旅游业态,加快祥源花世界等重点旅游项目建设,扎实推进紫蓬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小井庄国家 4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带动全县旅游综合水平全面提升。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鼓励汽车、家电、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行业优势企业走出去,建设生产加工基地,建立营销服务网络, 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积极引进和培育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建立完善重点外贸企业包保服务和运行监测制度,做好中小微企业出口孵化工作,培养外贸增长新动能。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重大展览会、交易会,拓宽市场渠道。推动出口加工区转型升级,提升通关效率和管理服务水平。支持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等贸易新业态发展,打造开放新平台。(三)更加注重提品提质,着力彰显西南主城新面貌。全面融入合肥国际化都市区建设,用高标准规划提升城市品位,高质量建设完善城市功能,高效能管理优化城市环境。切实加强规划引领。实施《肥西县空间规划(2017—2030)》,完善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编制,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控制线,逐步实现多规合一。修订完善城市给排水、地下管网、商业网点、社会公共服务等专项规划,全面启动县城单元规划编制。加强金寨南路、江淮大道、繁华西路、翡翠路等城市主干道和重点片区、重要节点的城市设计,严格规划管控,优化城市整体风貌、道路景观和建筑形态。着力拓展城市空间。按照产城一体的理念,重点规划建设潭冲河以南片区,加大征地拆迁力度,完善区域路网和基础设施配套,拉开框架、打开通道,全面对接合肥主城区。加快产城融合示范区规划建设步伐,统筹实施区域综合交通、政务服务、文体场馆、生活配套、生态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 谋划做好产业布局规划和项目推进,展现合肥西南国际化新城区崭新面貌。全力推进征迁安置。按照片区联动、有序推进的原则,围绕重大基础设施、重点项目、重大平台、重大民生工程建设和城乡环境提升、盘活土地资源,全力以赴推进征地拆迁,全年计划房屋征收面积 386 万平方米。启动长镇新村、西湖新村等 9 个引江济淮安置点及北张家园、翡翠家园二期、馆驿四期等安置点项目建设,加快五十埠、灯塔二期等 21 个续建安置点建设进程,力争新港南区一期、凉亭雅苑三期、滨河二期、花岗街道等安置点交付使用。完善征迁安置信息平台建设,实现县乡两级数据互联共享。积极稳妥解决征迁安置突出问题,进一步优化工作机制,提升工作水平。不断完善城市功能。突出交通先行,全力保障合安高铁、合六轻轨、合六南通道等重大跨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对外交通大格局。做好地铁 3 号线南延、徽州大道南延、宿松路南延等城市重大路网建设保障,加快推进翡翠路、创新大道、集贤路、将军岭路、丰乐河大道等 5 条主干道延伸工程,拓宽主城融合新路径。启动站前路、仙霞路、乐平路等下穿铁路桥工程,打通乐平路、珍珠路等断头路,加快实施三河路、李陵山路等 30 多条新(续)建支路网工程,畅通城市微循环。加快行政服务中心、矛调中心、联合接访中心、残疾人康复中心和全民健身中心建设步伐,力争早日投入使 用。结合旧城区改造,因地制宜推进城区停车场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建设停车设施,多渠道缓解停车难问题。进一步完善公共停车场管理机制,提升利用效率。实施农贸市场建设改造三年行动计划,打造一批示范农贸市场。加快推进 110千伏天都变、华南城变和肥春线等重大电网项目建设,建成220 千伏四合变并投入运营,不断增强县域电网保障能力。完善安置小区配套设施建设,规范物业管理,打造文明示范小区。持续抓好城市管理。加快数字化城管建设,推进公安、交通、城管等资源整合、信息共享,着力构建智慧城市管理体系。大力实施“两治三改”专项行动,始终保持查违拆违高压态势,有序推进金寨南路沿线等重点区域城中村、老旧小区改造。加快推进肥西环卫基地和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提高垃圾中转及处理效率。启动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持续强化交通秩序、市容市貌等重点领域综合整治,健全老旧小区、“三无小区”、背街小巷等长效化管理机制,打造整洁有序和谐文明的城市环境。(四)更加注重城乡融合,着力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步伐,全力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壮大镇域经济实力。按照县域五大功能分区,引导各乡镇紧抓引江济淮、合安高铁、合六轻轨、合六南通道、合六 叶高速四改八、济祁高速二期等重大项目建设机遇,选准产业发展方向,超前谋划、主动作为,着力培育一批不同类型的特色小城镇。支持社会资本盘活利用空闲农房,大力发展民宿客栈、休闲农庄等,打造特色乡村旅游目的地。支持乡镇因地制宜发展工业经济,完善提升工业聚集区基础设施,不断提升产业层次。实施新一轮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调动乡镇加快发展的积极性,推动更多乡镇跻身全市科学发展先进乡镇行列。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坚持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大力发展特色、高效、生态、休闲型都市农业,推动花岗等省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创新发展。延伸花卉苗木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充分发挥综合效益,推进产业集约化、品牌化、专业化发展。继续办好中国(合肥)苗交会。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有序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范发展并增强对农户的带动力。积极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农产品网上交易,不断扩大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继续实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不断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加快水利薄弱环节建设,推动民生小水利工程改造提升。提升美丽乡村品质。实施柿树岗防虎、山南长庄等 11个省市级中心村建设,启动高店高升、官亭焦婆、丰乐曹祠 等 14 个土地整治项目。继续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建立健全农村公路管护机制,积极争创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全力保障龙河口引水工程和市大官塘水厂建设,有序推进城市供水向乡村延伸,逐步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持续推进“三线三边”环境治理和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加大乡村绿化、美化、亮化、净化、硬化力度,着力打造“三宜三美”的美丽家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坚持开发式扶贫和兜底式帮扶并举,大力实施精准扶贫,不断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因村因户施策,推行“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切实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统筹实施“四保障一兜底”政策,加强脱贫对象日常帮扶和动态管理,健全防范返贫和稳定脱贫机制。推进结对帮扶、“千企帮千村”等工作,健全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五)更加注重生态环保,着力构建生态文明新格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切实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扩大绿色生态空间。全力推进滨河公园、桃花潭公园、潭冲河公园和卞小河景观绿化建设,加快实施方兴大道、派河大道、玉兰大道等市政道路绿化项目,因地制宜建设街头游园绿地,积极开展居民小区绿色改造,不断提升城市建设品质,优化人居环境。广泛开展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继 续实施林业增绿增效行动,完成成片造林 6500 亩,实施森林抚育 2 万亩。综合整治环境污染。切实加强水环境治理,继续推进派河及其支流水质达标工程,牢牢守住巢湖、丰乐河、杭埠河等重点湖泊河流生态保护红线,确保入湖河流水质稳定达标。启动中派、三河、丰乐污水处理厂扩容提标工程,延伸乡镇污水管网,开展管网雨污分流改造,逐步实现城镇建成区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完成环巢湖生态示范区三期项目,推进四期项目建设。切实做好饮用水源地保护及巢湖蓝藻防控工作。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加大施工现场、渣土运输等扬尘污染治理,巩固全年全面全域禁烧成效,打赢蓝天保卫战。启动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详查,积极做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持续推进节能减排。切实把住审批关口,积极开展环境影响评价,严格禁止高风险、高能耗、高污染项目,全面推进排污许可证管理。强化过程管控,健全三级环境监管网格体系,加大重点监控企业和治理工程减排项目日常监管力度。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引导企业不断改进生产工艺,降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量。大力推广应用节能产品,广泛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创建行动,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六)更加注重改革创新,着力激发体制机制新活力。坚 定不移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为县域发展注入更强动力。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启动县城乡公司改制工作,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市场化运作步伐。引导支持中小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挂牌新三板、创业板,上市融资、发行债券。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强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成果应用,大力推进“三变”改革试点,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切实抓好“劝耕贷”试点,优化“三农”信贷服务。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多证合一、一照一码”,加快推进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降低创业准入制度成本。推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深化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改革,提高财政服务水平。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整合系统资源,提升为农服务能力。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优化行政审批制度,完善政府权力清单运行平台及网上办事大厅建设,大力推广“一网式、一门式”政务服务新模式。积极推进花岗经济发达镇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点工作,健全管理机构,厘清权责关系。组建县公共资源交易公司,实现公共资源交易监管、服务、操作三分离。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整合城市管理执法职能,匡定职责边界,落实属地责任,积极构建管理无缝隙、责任全覆盖的“大城管”格局。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促进文化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完善社会体制改革。深化教师队伍“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启动校长职级制改革,不断激发教育发展内生动力。全力提升合作办学内涵,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覆盖面。深化全省综合医改示范县成果,强化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稳步推进医保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层次清晰、管理统一、经办专业、上下联动的高效运转机制。深化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做好编制周转池试点工作,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充分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积极性。(七)更加注重民生至上,着力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拓宽就业创业空间。深入开展“双创”工作,鼓励重点企业、科研机构整合优质资源,建设众创空间和科技孵化器。加快工投三期、联东 U 谷二期等重点项目建设,集聚创业要素、拓展孵化链条,完善服务体系,积极争创国家级孵化器。继续办好“创智汇”双创精英挑战赛,招引更多的高层次创业领军人才和创业项目,努力形成“引进一个领军人才,打造一支创新团队,攻关一项核心技术,带动一个新兴产业”的良好态势。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积极组织开展企业用工专项招聘活动,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和困难群众就业工作。完善技能培训、职业教育和高端人才培养平台,全力推 进技能强县建设。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巩固全民参保计划成果,着力推进小微企业职工、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等群体参加社会保险,努力实现法定人群全覆盖。完善困难家庭救助机制,适时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健全敬老院“专护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管理机制,提升服务水平。启动肥西公办示范养老公寓建设。推进医养结合,发展健康产业。全面落实各项惠残工程,继续做好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发放工作。落实好住房租赁试点工作,规范住房租赁市场。完成棚户区改造住房分配 1900 套,新开工 3000套。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全力推进“美丽校园”建设。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规范民办幼儿园管理,积极推进普惠性幼儿园建设。启动桃花潭小学等 7 所学校建设,加快西园小学翡翠分校、桃花工业园小学建设,力争职教中心投入使用,确保新高中开班招生。加速肥西师范建设、升格步伐。加大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培育力度,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进全国科普示范县创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加快健康肥西建设,启动县医院二期、精神病院、妇幼计生服务中心和花岗中心卫生院改扩建项目。推进全科医生队伍建设,补齐基层医疗卫生人才不足短板,完善“中心卫生院医疗服务圈”。支持 推动县医院、县中医院与省、市三甲医院建立帮扶机制,引进优质医疗资源,开展合作共建,打造一批群众信得过的优势医学专科。积极落实“全面两孩”政策,提供更优质的孕育服务。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积极推进全国卫生县城创建。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社区书吧等文化场馆设施建设,拓展乡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功能,健全文化人才培养机制,全力打造书香肥西。隆重举办纪念改革开放 40 周年、肥西建县 70 周年等系列活动。推进刘铭传纪念馆等海峡两岸交流基地项目建设,启动唐五房圩、张老圩、张新圩等圩堡修复保护项目,挖掘地方文化内涵,多方位培育县域文化品牌,着力建设文化强县。(八)更加注重和谐稳定,着力完善社会治理新体系。坚持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两手抓,主动顺应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新特征、新要求,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快推进“雪亮工程”建设,推动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提高社会治安综合防控智能化水平。坚决打击工程建设领域违法犯罪行为,营造安全有序的项目建设环境。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大力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加快安全生产信息化平台建设,提高安全生产整体水平。健全基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争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积极推进综合 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强化应急预案演练,不断提升突发事件处置实战能力。依法化解社会矛盾。深入开展“七五”普法,积极引导群众自觉学法守法用法,通过法律程序、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健全重大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稳定风险“双评估”机制,加强综治维稳信访中心、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强化“三调联动”,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坚持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大力实施领导干部接访下访,严格落实属地责任,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倡导文明和谐风气。加快推进“信用肥西”建设,健全守信联合激励与失信联合惩戒制度,提升全社会信用水平。扎实做好第十届村民委员会换届工作,积极推广“村事民定”民主协商议事制度试点,发挥社会组织、社工人才及乡贤群体的多元主体作用,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大力推进移风易俗,积极倡导文明新风。持续开展美德主题系列实践活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进一步凝聚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正能量。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各位代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肥西科学发展迈上新征程。新形势、新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勇敢担负起历史使命和神圣职责,锐意进取、苦干实干,努力打造人民更加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强化政治引领,始终坚定正确方向。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树牢“四个意识”,坚定“五个纯粹”,坚决维护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深刻领会**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结合肥西实际做好深思细悟、转化落地文章,确保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到政府工作各方面。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巩固提升“讲重作”学习成果,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强化法治思维,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坚持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作用,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推动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推进行政复议基层受理点建设,加强和改进行政复议与行政应诉工作。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以及社会公众和新闻舆论监督,不断提高人大代表议案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理质量。强化职能转变,不断优化政务服务。积极贯彻创优“四最”营商环境要求,健全重大项目联审联批工作机制,推进审批事项再精简、审批流程再优化。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完善县乡村一体化平台,推进权力清单和公共服务清单事项网上办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加强乡村为民服务中心、工作站规范化建设,积极开展村级干部业 务培训,提升基层干部为民服务能力。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全面推进“五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透明运行。强化使命担当,大力弘扬实干作风。突出高标准,敢与强者比、敢跟快者赛、敢向高处攀,把争先进、创一流作为各项工作的基本要求。突出快节奏,坚持说了算、定了干,雷厉风行、立说立行。突出严要求,健全重大事项、重点项目、重要工作督查督办制度,强化过程管理,加大“慵懒散”风气整治力度。坚持激励约束并重,为敢于担当者担当、为勇于负责者负责,最大限度激发和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强化正风肃纪,扎实推进从严治政。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相关新规定,驰而不息纠正“四风”、改进作风。切实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切实管好权、用好钱、办好事。支持监察体制改革,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大力弘扬优良家风、清正政风,积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努力营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良好政治生态。各位代表!使命重在担当,实干铸就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握新时代,开启新征程,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奋力谱 写肥西现代化建设新篇章!2018 年崇阳县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17 年工作回顾2017 年,是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年,也是新一届县委、县政府开局之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下,我们面对严峻形势和诸多挑战,积极应对新情况、新问题,爬坡过坎,负重前行,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18 亿元,增长 8.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8.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80 亿元,增长 1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7.49 亿元,增长 10%;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15 亿元,增长13%;外贸出口3400 万美元,增长10.3%;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 25285 元、13201 元,增长 9%和 9.2%。(一)抓项目、扩投资,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坚持把项目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全县纳入国家和省级重大项目库项目 2459 个,总投资 10294 亿元,成功引进省联投、卓越、亿利、东呈、正大等有实力的集团公司,隽水天 城温泉小镇、龙泉山国际旅游度假区、青山湖景区开发、尚禾柃蜜小镇、正大 50 万头生猪产业链等一批投资 10 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落户崇阳,实现了招大引强重大突破,预计全年招引项目合同引进资金 600 多亿元,实际到位资金 160 亿元,同比增长 60%;每季度举行集中开工,153 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近 130 亿元,罗家山风电、青山供水复线等 130 个项目顺利开工,宇涛新材料、中健智能化氧漂线等 50 个项目竣工投产。(二)调结构、促升级,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硬支撑。新发展“两茶两竹”5万亩,被评为全国重点产茶县,黄精、白芨等中药材种植和有机蔬菜大棚蓬勃兴起,“三乡工程”经验在全省作典型发言;新增省级龙头企业 1 家、市级龙头企业 4 家,崇阳麻花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园区基础设施累计完成投资近亿元,园区税收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达到 1.5 亿元,净增 7000多万元;新增规模企业 12 家、高新技术企业 6 家。成功举办了首届“龙泉山赏樱月”等活动,打造了樱花小镇、柃蜜小镇等一批特色小镇,全年旅游综合收入突破 22 亿元。全力推进“互联网+”行动,建成村淘服务站 40 个,阿里巴巴、苏宁等 8 家电商企业入驻崇阳,崇阳电商产业园开工建设。(三)夯基础、创品牌,城乡面貌不断改善。坚持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提升崇阳形象的主抓手。全年新建城建项目 31 个,完成投资 4.1 亿元,文体中心一期、一河两岸南岸开发等项目顺利实施,城区环境质量和绿地覆盖率大幅提升,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县城、省级文明城市,青山国家湿地公园顺利通过验收。幕阜山旅游公路、樱花大道等交通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全年新开路基 66 公里,路面刷黑 68 公里,完成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 1500 公里,城乡交通条件不断提升。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全面铺开;持续推进“绿满崇阳”行动,完成造林面积 9.2 万亩;全面落实河湖库长制,“九河九港”综合整治有序推进;扎实推进中央环保督察重点攻坚问题整改,全县认领的 23 项突出环境问题全部整改到位。(四)强保障、惠民生,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全县 14 个贫困村如期出列、11966 人稳定脱贫,全省易地扶贫搬迁现场培训会在我县召开。有效应对特大洪涝灾害持续袭击,受灾群众得到妥善安置,水毁基础设施得到及时恢复。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成功举办“万名职工劳动技能大赛”,城镇新增就业人员 6255 人;全年向上争取各项社会救助资金 8940 万元,发放 9548 万元。群众文化活动持续火爆,成功举办第十届提琴戏剧节;全面推进教育改薄工程,联校网教、集团化办学在全省作典型交流,崇阳一中本专科上线率 100%,创历史新高;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 保障基本医疗服务改革试点,按床日收费在全县乡镇卫生院全面推广,按病种收费在县级公立医院试行,计生工作在“全国生育关怀携手行”经验交流会上作典型发言。深入开展法治崇阳建设,“法律六进”活动效果明显,“七五”普法落到实处;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公安消防等工作不断推进,社会保持和谐稳定,群众安全感不断增强。(五)提效能、优服务,自身建设不断加强。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支部主题党日”等活动,严肃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干部作风明显好转,行政效能和执行力全面提升。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编制了县级权力下放清单、乡镇权责清单和下沉清单,县、乡(镇)、村(社区)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政务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通过省级验收。积极办理人大议案、意见、建议和政协提案,城区“禁鞭禁麻”、河道挖沙整治、非煤矿山整治、拆迁安置等工作成效显著,一大批群众关心关注、多年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事情得到顺利解决。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做好政府工作,必须保持政治定力,坚决维护权威,自觉接受监督,一心一意谋发展,凝心聚力干事业。必须保持战略定力,持之以恒贯彻落实县委决策部署,不争论、不分心,不观望、不折腾。必须保持实干定力,大力弘扬实干精神,坚持实干抢先、敢于担当、勇于创新、务求实效。必须保持廉洁定力, 始终严以律己,守得住清贫,经得起考验,努力干成事、不出事。必须保持为民定力,时刻把群众的冷暖装在心里,善谋利民之策,常抓富民之举,多做为民之事,不断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县发展成效显著、成果丰硕、成绩斐然。这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亲切关怀的结果;是县委统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有效监督、积极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顽强拼搏的结果;也是社会各界广泛参与、鼎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离退休老同志,向所有参与、关心和支持崇阳建设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经济总量小、财力弱、财政收支矛盾大,仍是崇阳加快发展的最大障碍;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资源环境约束加大,仍是崇阳转型发展的最大瓶颈;工业基础差、底子薄、缺乏重大项目的强力支撑,仍是崇阳协调发展的最大短板;社会转型加快、治理难度加大,仍是崇阳和谐发展的最大挑战;转变政府职能、规范行政行为、提高行政效率,仍是政府自身建设的最大主题。对上述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二、2018 年形势和任务 2018 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全县实施“十三五”规划中考之年,也是实现全面精准脱贫之年。做好 2018 年工作,对全县顺利完成“十三五”目标和实现全面小康目标至关重要。当前,全县经济社会进入发展黄金期和决战决胜期,既面临严峻挑战,也充满重大机遇,综合分析形势,机遇大于挑战。一是从全国大势看,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鼓舞人心。党的十九大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这是我们一切工作的行动指南和力量源泉,必将鼓舞全县“人心思干、人心思上”氛围加快形成,激励我们在推进“五个崇阳”建设、实现绿色崛起上建功立业、一展抱负。二是从周边形势看,激烈拼抢的竞争氛围鞭策人心。全市各地都在加快发展上卯足了劲,我县面临着“前有标兵跑得快,后有追兵已近身”的严峻形势,一篙松劲退千寻,不进则退、慢进亦退,我们必须强化危机意识、争先意识,以“不服输、争第一”的精神和劲头,大举招商、大上项目、大搞建设,撸起袖子加油干,实现争先进位、提档进位。三是从我县态势看,加快发展的强大气场提振人心。近几年来,我县不管是在项目引进的数量和质量上,还是在产业发展的规模和特色上,或者在民生建设的创新和品牌上,都实现了前所未有的重大突破,发展的速度持续加快,发展的气场已经形成,只要我们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 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保持定力,乘势而上,就一定能够开创新时代崇阳发展的新辉煌。2018 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实施“五大行动”为抓手,加快推进绿色崛起、决胜小康进程,为建设开放、生态、富裕、文明、幸福崇阳而努力奋斗!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2018 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8.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8.6%以上;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 1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 13%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2%以上;外贸出口增长 8%以上;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9%以上,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9.5%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 3.5%以内;完成省定节能减排任务。主要工作任务和措施是:(一)实施项目投资倍增行动,打造赶超跨越新引擎。牢牢牵住“项目投资”这个牛鼻子,通过对外引进、对内激活、对上争取,实现项目投资三年倍增,到 2020 年投资总额比 2017 年翻一番,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实现高水平、大跨度、超常规发展。 1、狠抓招商引资。把招商引资作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一号工程”,突出专业招商、产业招商和以商招商,借梯上楼、借船出海。把目光重点瞄向“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地区和国内 500 强、上市公司、优质民企等大型企业集团,主动承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武汉城市圈产业转移;把争引重点放在产业带动型、上下游配套型项目,围绕钒产业、卫材纺织、生态旅游等优质资源实行 360o 无死角招商引资,促进产业链横向拓展、纵向延伸。重点争取北京光绿能碳纤维、红薯汁扩能升级等投资过 10 亿元重大项目尽快落地,确保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 200 亿元以上。2、狠抓项目建设。按照“项目策划紧扣政策、紧跟市场、紧贴需求”的思路,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有针对性地抓好项目谋划和争取工作。重点抓好在建项目库建设,全力推进汽车铝制轮毂、正大饲料加工及屠宰深加工等 28 个工业重点项目,精准灭荒、正大生猪种猪场建设等 36 个农业重点项目,106 国道崇阳花山至黄龙段、天城至杨家湾公路等 22 个交通重点项目,香山公园、城市天然气等 34 个城建重点项目,县中医院门急诊综合楼建设、老年大学建设等 24个民生重点项目,幕阜山旅游公路支线、山体景观绿化等 12个幕阜山绿色产业带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全县 156 个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3、狠抓创新创业。大力实施创新驱动,以招才引智为 抓手,制定出台更优惠、更完备的具体规定,支持用人单位与引进人才之间实行技术、智力、管理模式入股等分配方式。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培育众多“崇阳工匠”,在工厂车间开展“蓝领成长工程”,在各个行业组织技能竞赛和评选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氛围。大力推动全民创业,开展“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吸引崇阳籍人士返乡建功立业,推动更多企业总部落户崇阳;加快建设人才创新创业超市,鼓励支持大学生创业,培育壮大创客群体;加快开发区小微企业孵化园建设,鼓励小项目、小投资集中申报落户进园,逐步形成“满天繁星、与月争辉”的发展格局。(二)实施转型升级攻坚行动,夯实产业发展新支撑。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全县产业发展的特色和优势,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扩大有效供给,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县域经济优质高效发展。1、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坚持把工业崛起作为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巩固提升钒深加工、卫材纺织等支柱产业,加快发展装备制造、新型能源、商贸物流等新兴产业。重点抓好华威斯钒催化剂、竹材“三素分离”生物质综合利用等 11个新建项目和福崇无纺布、今燃厨具等 16 个续建项目建设,力争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增长 15%以上;完成工业投资 52 亿元,同比增长 39%以上,其中技术改造完成投资 20 亿元,同 比增长 15%以上。完善园区水、电、路、气、通讯及绿化、亮化等配套设施,推动标准厂房、物流仓储、医院学校、垃圾污水处理设施进园区,确保全年完成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2.7 亿元以上,建成投产企业 15 家以上,新增规模工业企业 7 家以上。2、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全市国家级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规模、高效、循环、特色农业,全年新增茶叶、楠竹、油茶面积各 2 万亩,发展黄精、白芨等传统名贵中药材1 万亩,大棚蔬菜、特色瓜果等达到 5 万亩,着力将农业示范基地打造成为农产品加工原料基地和生态旅游景区,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省级龙头企业 2 家,市级龙头企业 4 家,新增家庭农场 10 家,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达到 28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高标准农田、土地整理、水利工程、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工程等项目建设,对灾毁农田、沟渠河堤和地质灾害等设施及时修复,确保耕地红线守得住,粮食安全有保障,农业实现增产增收。3、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围绕万亩樱花、温泉冷泉和故居古迹等崇阳地域特色的自然、人文优势资源,进一步加大旅游资源宣传推介力度,积极与省内外旅行社联合体对接交流,宣传崇阳旅游品牌形象,力争全年接待游客 480 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 26 亿元。实施景点景区建设工程,重点 抓好隽水天城温泉小镇、三特温泉度假区、龙泉山国际旅游度假区、青山湖景区等项目建设。实施旅游配套设施提升工程,逐步建设完善旅游交通环线建设,提升乡村道路建设标准,把道路建成风景道。打造生态河港治理工程,全面落实“河库长制”,按照“河畅、水清、景美”建设标准,持续推进“九河九港”综合治理“三年计划”。加强旅游设施标准化建设,着重加强休闲客栈、民居民俗、自驾营地、购物中心、旅游公厕、标识标牌等全域旅游服务接待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三)实施城乡统筹建设行动,塑造美丽崇阳新形象。持续开展城乡系列创建活动,努力做美老城、做活新区、做优集镇、做靓乡村,构建宜居宜业宜游的山水园林生态县城。1、全面提升城市建管水平。坚持高起点规划,快节奏推进,精细化管理,不断提升城市档次和品味。推进老城区改造升级,投入资金 20 亿元,用三年时间全面完成棚户区改造,加快推进城市天然气等项目建设,合理配置城区绿化、停车场、公厕等公共设施建设;加快新城区规划建设,推进岗水塘滨湖公园、大集公园三期等项目建设,完成梅冲李家、白泉、龙背等安置区配套建设。加强社区管理,落实经费保障,加大城区“脏乱差堵”整治力度,强化城区主干道、背街小巷清洁卫生整治,加强城区交通、卫生、市场秩序管理,巩固“禁鞭禁麻”成效;加强规划管控,保持高压态势,依 法推进拆违控违,全力打造规范有序、文明整洁的城市环境。2、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实施“三乡工程”为抓手,推进城乡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鼓励支持能人大户和广大市民在园区、在山上、在田间创办企业、新建基地,掀起新一轮“山上再造”和乡村旅游发展的热潮。采取引进投资与政府配套的办法,突出各乡镇、村组、自然村湾特色资源,每年力争引进 1—3 个田园综合体项目,不断夯实乡村振兴的产业支撑。2018 年,重点推进尚禾柃蜜小镇、茅井美丽小镇、桂花泉森林小镇、东流民俗村等项目建设。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依托乡镇行政服务中心和村级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加快推进镇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整体提升工程,逐步建成集党建、服务、文化、娱乐、商业、医疗、养老等为一体的农村新社区,真正让农民过上城里人的生活,让农村成为城里人向往的地方。3、着力改善绿色生态环境。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巩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成果,实施“青山、绿水、蓝天、宁静”四大工程,对突出环境问题整治采取“回头看”,重点抓好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监管、清洁家园行动等工作。坚持把总量削减指标作为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前置条件,对环境“负面清单”内的项目,一律不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项目,一律不上;对破坏生态的 项目,一律关停。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和封山育林,积极实施精准灭荒行动,力争三年内消灭 20 万亩荒山,确保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让崇阳的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人更美。(四)实施全面深化改革行动,激活改革创新新活力。把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改革向纵深领域推进,从困难最大、矛盾最多、短板最明的地方改起,确保更具活力、更富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逐步形成。1、持续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进一步深化简政放权,厘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不断规范县级行政审批,完善行政运行机制,理顺市场监管体制。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把不该由政府管理的事项转移出去,把该由政府管理的事项切实管好,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巩固推进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改革试点、国有林场改革、乡镇财政体制改革和白霓镇扩权强镇改革试点工作。2、持续推进经济领域改革。以促进经济发展为重点,进一步完善现代市场体系,降低企业准入门槛和社会投资创业成本,鼓励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进入市场;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将城投公司打造为公司化管理运作的城市建设投融资集团;拓宽直接融资渠道,推动企业“新三板”、“四板”挂牌上市;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公共领域建设运营,推进县域 生活垃圾处理、农村饮用水巩固提升、武深连接线等 PPP 项目开工建设。不断完善金融机构组织体系,建立健全以政府为主导、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融资担保风险补偿机制,降低担保贷款利率上浮幅度,鼓励银行机构拓展贷款抵押、质押物品种、范围和抵押、质押方式,开展信贷产品及服务创新。3、持续推进民生保障改革。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目标,着力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质量,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一步深化政务服务改革,全面完善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实现乡镇便民服务大厅、村(社区)便民服务室全覆盖,推进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下沉,建立健全市、县、乡(镇)、村(社区)四级政务服务网络;继续推进教育信息化、集团化办学、教师国培改革,试点推进“县管校聘”城乡师资均衡配置交流改革,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推动农村综合产权交易试点、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及环卫市场化改革等。(五)实施民生幸福普惠行动,满足人民群众新期盼。把 2018 年作为矛盾化解年,牢牢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1、突出抓好精准扶贫。坚持把 2018 年脱贫摘帽作为首要任务、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坚决打赢这场输不起的 攻坚战。进一步实行精准施策,针对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创新扶贫举措,实行分类扶持,突出兜底保障全覆盖、基础建设补短板、培育产业强支撑、教育培训拔穷根、易地搬迁挪穷窝,让扶贫政策真正落实到户、到项目、到资金、到产业;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对未纳入的非重点贫困村,重点支持村级基础设施建设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让全县 186 个村共同发展、同步小康。进一步严明扶贫纪律,深入开展扶贫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严肃追责,做到脱真贫、真脱贫,全力保障脱贫攻坚任务顺利完成。2、全面发展社会事业。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对乡村薄弱学校辐射面,推进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鼓励城南、城东寄宿学校等民办教育。以推进健康崇阳建设为主线,加大公立医院建设投入力度,支持崇阳颐和医院、精神病专科医院等社会力量办医,强化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落实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全面深化二孩政策,优化生育全程服务管理。加大文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力度,积极引导开展系列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统筹推进社保体系建设,新增城镇就业 6000 人,确保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2.4%以内。完善社会救助、社会养老和社会治理服务体系建设,做好城乡低保动态管理、养老机构建设和第十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重视工会、妇女、儿童、残联、老龄人和老干部工 作,加强国防教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依法管理宗教场所,规范信众活动行为,继续做好统战、侨务、台务、科技和气象等工作。3、持续保持社会稳定。深化平安崇阳建设,组织开展“打黑除恶”、“盗抢骗”、“黄赌毒”等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涉众型经济犯罪,进一步加大治安重点地区的排查整治,全面加强治安、交通、消防等公共安全管理,突出抓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全面落实信访维稳工作责任制,持续开展“大接访、大排查、大化解”活动,妥善处理各类信访积案和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争创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落实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责任制,强化隐患排查,强化专项整治,强化安全监管,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新时代、新征程,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新要求。我们要以政治引领发展,以高效抓好落实,以转型优化服务,以廉洁树立形象,坚持不懈推进政府自身建设。(一)全面加强政治建设。始终把对党绝对忠诚作为政府干事创业、做好工作的思想灵魂,坚定不移贯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把学习十九大精神贯穿政府各条战线、各项工作,促进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崇阳落地生根。牢固 树立和践行“四个意识”,切实提升党员干部政治站位、政治担当和政治自觉,坚决服从县委领导,不折不扣抓好县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实落地。(二)全面加强作风建设。提倡“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精神,加快政府工作运转节奏,进一步完善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对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签订“责任状”、制定“时间表”,确保一抓到底、抓出成效。促进政务服务再提升,启动工业项目建设“零审批”“先建后验”试点,为广大群众和企业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广泛开展“创优评差”活动,增强服务意识、端正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切实解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问题。(三)全面加强法治建设。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以及社会各方面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意见和政协提案。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结合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努力实现“目录之外无审批、清单之外无权力”。加大对群众关心的食品药品安全、环境监管、违章建筑等重点领域执法力度,严厉查处执法领域的违法案件。加强政府诚信建设,凡是说了的就要算、定下的就要办,做到信必行、行必果。(四)全面加强廉政建设。坚持将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以监察体制改革试点为契机,不断加大对重点工程、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监管力度,继续推进问责问廉问效,切实把权 力关进法律和制度的“笼子”,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锲而不舍纠正“四风”,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严格控制“三公”支出,加大财政审计监督力度,真正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到上项目、促发展、惠民生、保稳定上来。各位代表,新时代开创新思想,新使命开启新征程。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大力支持下,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锐意拼搏,开拓奋进,为实现绿色崛起、决胜小康而努力奋斗!2018 年桃江县政府工作报告2017 年工作回顾今年以来,县人民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历次会议和十九大精神,在县委的坚强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创新思路,狠抓落实,较好完成了县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坚持创新发展,综合实力不断提升。按照工业强县、农业稳县、三产活县的思路,出台“工八条”“竹八条”“旅八条”,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发展稳中有升。预计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 257 亿元,同比增长 8.2%;实现财政总收入 11.4 亿元,同比增长 9.0%;完 成固定资产投资 217.6 亿元,同比增长 14.5%;实现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9300 元,同比增长 9.4%。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 91%以上。工业经济加快转型。预计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 96.2 亿元,同比增长 8.2%。重大项目推动有力,盛远包装、桃花江竹材科技二期等项目建成投产,南方水泥二期、九富家居基本完成主体工程,邱家仑和松木塘风电场等项目加快推进。传统产业加快转型,新兴管件、湘益木业获批省级研究中心,福德电气获批省级技术中心。举办第三届县长质量奖评选,申报马德里国际注册商标 2 件、湖南名牌产品 2 个,新增高新技术企业 1 家、市级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2 个,申请专利 241件。企业帮扶成效明显,新增规模企业 7 家。现代农业质效提升。预计实现农林牧副渔增加值 42.37亿元,同比增长 3.6%。粮食生产稳中有升,实现总产量 39.32万吨。竹产业加快发展,建设笋用林基地 2 万亩、林道 300公里,发展竹笋规模企业 3 家,“桃江竹笋”成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竹笋节”实现交易 2 亿多元,预计完成竹业产值 75 亿元。规模经营水平不断提升,流转农村土地 58.64万亩,培育专业合作社 101 家、家庭农场 170 家,发展茶叶基地 2446 亩、蔬菜基地 576 亩、特色水产 3000 亩,华莱茶旅一体化项目落户武潭,松木塘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入选国家优选旅游项目。品牌建设初见成效,完成“三品一标”认证 企业 10 家,湘鳗水产、罗氏沼虾、“桃花江 1 号”大闸蟹市场影响不断扩大。发放农机购置补贴 1500 万元,发展省级现代农机合作社 23 家。森林防火、动植物防疫、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工作扎实有效。第三产业来势较好。预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4.5 亿元,同比增长 10.8%。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全面启动,完成总规编制,浮邱寺修缮、桃花江旅游度假区启动建设,沾溪洋泉湾、牛田花海、松木塘飞水岩瀑布等乡村旅游持续活跃。电商产业蓬勃发展,销售过 1000 万元企业达 38 家,电子商务进农村“桃江模式”全国推广,“供销 e家”县级运营中心投入使用。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力度加大,新增贷款 21.18 亿元,存贷比达 45.96%。房地产业运行平稳,商贸物流园建设扎实推进,共享单车、健康养老等新兴业态孕育兴起。——坚持协调发展,城乡面貌不断改善。城镇建设取得新发展。县城“双创”工作稳步推进,全民创建氛围逐步形成。完成县城总规、控规和 6 个乡镇总规、45 个村庄规划编制。重点城建项目建设成效明显,益马高速桃花江互通连接线春节前可实现主车道通车,雷公岩特大桥完成总工程量的 60%。县城棚户区改造暨城市综合体、工人文化宫等项目春节前可动工建设。市政配套力度加大,主次干道进一步畅通,新增绿化面积 4 万多平方米、停车位 1006 个,夜景亮化一期工程、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扩容提量改造投入使用,一水厂改扩建实现供水。强力推进拆迁拆违,“四大秩序”整治初见成效。实行县城征地拆迁“先拆先安”“分段奖励”,拆迁房屋 597 栋,拆除违建 78825 平方米。修山、三堂街等特色小镇建设全面启动。交通建设取得新成绩。益马、益娄高速桃江段春节前建成可通车,马安高速完成路基工程。国道 536 提质改造一期、省道 229 石牛江绕镇线完工,省道 324 牛田至大福二期、省道 230 桃花江大道至高桥段路面工程春节前可实现通车,舒牛公路改扩建、汽车东站抓紧建设,完成农村公路硬化和改造 200 公里、安保工程 116 公里,改造危桥 36 座,“对外大开放、对内大循环”交通格局初步形成。完善常态治超、源头监管机制,交通运输秩序明显改善。农村基础得到新改善。完成 12 座新出险水库和 400 口山塘除险加固、资水重要河段和沾溪中小河流治理、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年度任务,解决 2.27 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马迹塘 110 千伏变电站启动建设,整改 20 个村农电网。完成农村广播“村村响”、山洪地质灾害预警广播系统升级改造,行政村 4G 覆盖率达 100%、光网覆盖率达 93.49%。——坚持绿色发展,生态环境不断优化。两型建设有序推进。严守资源消耗上限,依法淘汰再生纸厂落后设备 36 台(套),整治粘土砖厂 27 家、页岩砖厂 8 家,大仑山煤矿关闭退出,钢铁去产能通过国务院验收。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完成新一轮土地利用总规调整和城镇周边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严守环境质量底线,否决不符合产业和环保政策项目 6 个。创建市级两型示范单位 2 个,两型区生态酒店启动建设,两型社会建设迈出新步伐。生态建设成效明显。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重点县,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基本建立县乡村三级河长体系,完成市、县级河流“一河一档”建档工作。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扎实推进,洞庭湖水环境综合治理五大专项行动、11 个日供水量 1000 吨或服务人口 10000 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分全面完成,生态环境持续优化。美丽乡村展现新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整县推进项目稳步实施,建成三格池 6400 多个。建立乡镇规划例会制度,村民建房逐步规范。农村清洁工程居全市前列,26 个人居环境整治村建设全面完成,朱家村荣获“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称号,杨家湾成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军功嘴等 3 个美丽乡村创建通过市级验收。——坚持开放发展,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开放平台不断夯实。“一区多园”管理体制迈出实质性步伐。经济开发区完成基础建设投资 15.13 亿元,建成标准化厂房 4.28 万平方米,启动 30 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建设, 报批土地 500 亩、平整 500 亩。引进投资过亿元项目 5 个,津湘药业、福德电气二期即将完成主体工程,已建标准化厂房利用率达 90%以上。东区“退二进三”步伐加快,园区税收实现新突破,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灰山港工业集中区东部片区完成基础建设投资 1.25 亿元,完成创业大道、世纪大道一期工程,征地 2254 亩,拆迁房屋 198 栋,紫荆铸业启动建设。马武工业小区建设管理体制逐步理顺,绿农丰黑茶加工项目动工建设。引资融资取得突破。突出工业招商,建立招商与落地分离、重奖重罚机制,大力推行驻点招商、会节招商和“飞地招商”[1],举办 4 次集中签约活动,引进入园工业项目 52个,其中投资过亿元项目 8 个、过 5000 万元项目 12 个。加强项目策划包装,实现立项争资 20 亿元。积极应对国家融资政策调整,推进租赁融资、债券融资,完成融资 28 亿元。PPP 项目加快推进。紧紧抓住国家推广PPP 模式[2]机遇,大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基础建设和公共服务。谋划 PPP 项目22 个,计划投资约 112 亿元,已有 21 个项目进入省财政 PPP项目储备库、省发改重大项目建设库,10 个项目入围财政部管理库,15 个确定社会资本方,重大项目建设后劲明显增强。城市防洪工程、中小学校运动场(馆)升级改造、县城排水防涝及水生态环境项目动工建设。各项改革有力有序。五项国家和省级改革试点工作成效 明显。开展“创新创业典型”评选活动,全面实施“五证合一、一照一码”,新增市场主体 6641 家,成为全国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县。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取消、调整审批事项 123 项,新政务服务大楼投入使用。出台加强财源建设、发展总部经济等措施,新一轮乡镇(园区)财政体制全面推行,国地税实现联合办税,财税收入均衡增长、质量提升。全面公开财政预决算和“三公”经费预决算,乡镇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统一管理顺利完成。严格执行融资平台资金拨付双控制度,债券置换政府存量债务 6.04亿元,新增债券 1.89 亿元,财政风险防控扎实有效。发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 1.53 亿元,设立 5000 万元转贷应急周转资金,处非工作取得实效,成为省电子支付示范县。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坚持共享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精准扶贫扎实推进。按照“两不愁、三保障”[3]要求,全面落实“三走访、三签字”[4]和驻村、结对帮扶机制,脱贫攻坚成效明显。“六个一批”“六大建设”强力推进,发放扶贫小额信贷 7896.5 万元,建成电商扶贫服务站 40 个、金融扶贫服务站 43 个,实施光伏扶贫项目村 9 个,完成易地扶贫搬迁 149 户 500 人、幸福安居工程 370 户,为 52800名贫困人口投保扶贫特惠保、17336 户贫困户发放智能手机,健康扶贫、教育助学、兜底保障等措施全面落实,实现农村 低保和国家扶贫标准“两线合一”,完成 10073 名贫困人口脱贫、20 个贫困村退出。保障体系日益完善。征缴五大保险基金 4 亿元,完成全民参保登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缴费率分别达 85%、99%,基本实现跨省异地就医定点医院网上结算。改造农村危房 2008 户、棚户区 5696 户,建成敬老院 2 所。扎实开展低保和兜底脱贫对象认定清理整顿,低保五保、特困人员供养标准逐步提高,完成移民避险解困搬迁 662 人,困难群众生活得到保障。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建成幼儿园、学校 4 所,启动 6 所学校提质扩容和 12 所标准化学校建设,职业中专实训大楼完成主体工程,县城和中心城镇大班额问题逐步缓解。建立教师补充长效机制,高考、中考、学考保持全市领先,通过省第三轮“两项”督导评估考核。省级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完成验收,“欢乐潇湘”系列群众文化活动深入开展,成功承办中国(桃江)山地户外健身休闲大会、湖南新丝路模特大赛。大力推进分级诊疗,创建国家级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 4 所,医联体建设经验全省推广。成为国家计生基层群众自治示范县,社会抚养费征收得到加强。食品药品监管执法有力。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村(社区)换届选举圆满完成。县乡村三级宗教工作网络基本建立。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武警、史志档案、行 政学校、外事侨务、对台事务、老干老龄、人民防空、灌区管理、住房公积金、烟草、石油、邮政、610、水文、气象、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工商联、文联、科协、残联、红十字会、新华书店、机关事务、桃锰和桃冶社区等工作取得新成绩。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三届道德模范评选圆满完成。建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三级网格化体系,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年、隐患治理年活动扎实有效,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成功战胜百年一遇洪涝灾害,实现“未溃一堤一垸、未垮一库一坝、未死伤一人”目标。全力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肺结核病聚集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各项处置措施得到落实。完善乡镇信访联席会议和网上信访机制,开展“信访积案清零”和信访维稳“责任落实年”活动,群众合理诉求得到及时妥善解决。建成公安业务用房,新增治安监控点位 100 个、电子卡口 2 个,开展侦破打击系列专项行动,社会综治民调大幅提升。各位代表,2017 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务实为民。推动更多公共资源和政府资金向民生领域倾斜,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 70%。完善线上线下便民服务、舆情办理机制,开通政务服务微信公众号和手机 APP,及时回应处理群众合理诉求 3000 多件。一年来,我们不断规范权力运行。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实施重大行政决策事项 目录化管理和合法性审查,组织重大行政决策听证会 7 次,完成“三清单一目录”清理和动态调整,政务公开进入常态,公共资源交易不断规范,办理人大代表建议 76 件、政协委员提案 64 件,政府科学民主决策水平不断提高。一年来,我们全面加强廉政建设。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大力推进“互联网+监督”工作,组织重点项目建设环境、“中梗阻”式腐败、“雁过拔毛”式腐败、扶贫领域、国家公职人员参与涉矿经营等专项整治,强化绩效考核和审计监督,立案查处违纪案件 163 件,干部作风持续好转。各位代表,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团结拼搏,驻桃部队、武警官兵、人民团体、离退休老同志、桃江乡友等社会各界人士关心帮助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所有参与、关心、支持桃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各位代表,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是:产业结构不合理,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仍然处在较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缺少大项目支撑,转型发展、加快发展压力较大;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民生改善、社会治理与群众期盼还有差 距,脱贫攻坚任务繁重;少数干部创新意识不足、进取精神不强、推动落实不力,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有待提高,政府作风和效能建设仍需加强,等等。对此,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2018 年平江县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2017 年:“三重”工作强力推进,平江经济社会发展驶入快车道一年来,在县委的坚强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人民政府紧紧团结和依靠全县广大干部群众,高举发展旗帜,抢抓政策机遇,进一步巩固了稳中求进、跨越赶超的发展态势。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华电平江电厂、平益高速、平江抽水蓄能电站、蒙华铁路平江段等 148 个重点项目全面提速,平江进入新一轮项目建设黄金期;主导产业加速聚集,为全市产业园区建设大会战提供观摩现场,跻身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和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脱贫“摘帽”加力攻坚,预计全县又有近 3 万名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文明创建加温给力,公共文明指数在全省 53 个文明城市测评中综合排名第二,进入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提名 城市;民生民利加强保障,成功战胜“6·30”“8·12”两轮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山洪泥石流灾害,获评全省抗洪救灾先进集体,牢牢坚守民生、环保、安全、稳定四条底线,人民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一)“三量”指标稳步提升。经济总量进一步扩张。预计全年完成地方生产总值 257.7 亿元,增长 7.8%;规模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 7.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273 亿元,增长 16%;公共财政收入 12.7 亿元,增长 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07.5 亿元,增长 11.5%。人均均量进一步增加。预计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 21941 元和 8761 元,分别增长 8.9%和 9.6%。运行质量进一步提升。预计税收占公共财政收入比重为 83.9%,提高 9.2 个百分点;小康实现程度 93.6%,提高 5.3 个百分点。“三量”指标的加速上扬,标志着平江发展进入速度更快、质量更优、效益更高的上升通道。(二)产业发展稳中有进。园区建设态势向好。新建标准厂房 35 万平方米,竣工 17 万平方米,企业入驻率 88%。引进投资亿元以上的产业项目 18 个,弘擎电子、岳峰云母、泽恩食品等 15 个项目建成投产,华文食品、山润油茶、新金刚机械、方正达电子、前元新材等企业进入二期或三期扩张,5 家企业筹备上市,休闲食品、云母、石膏建材等优势传统产业加速聚集。平江高新区入园企业达到 120 家,预计 完成税收 2.3 亿元,增长 40%以上,6 家企业纳税超过 1000万元,其中华文食品税收超过 6000 万元。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再上台阶。编制全域旅游规划,签约旅游开发项目 16个,石牛寨景区二期开发完成 70%的工程量,天岳幕阜山通过 AAAA 级景区创建评审,自在平江度假区完成双溪书院等项目建设,碧龙峡、猴王谷竣工营业,盘石洲、亚马逊、沱龙峡启动二期开发,预计全年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收入均增长20%以上,入围国家标准化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获评全省旅游扶贫示范县和旅游产业发展“十佳县”。现代农业基础夯实。建设 30 万亩优质稻生产基地,粮食总产量稳定在 50万吨以上。培育“三品”种植基地 4 个、特色产业园 16 个、省级示范园 1 个,园艺示范中心等 4 家单位与湖南农业大学启动“校地共建”合作,成功创建全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县和十里长坡省级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获评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获全国先进。金融行业贡献增加。预计县内银行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273.7 亿元和141.2 亿元,存贷款总量稳居岳阳六县市第一,其中新增贷款 40.2 亿元,比年初增长 39.8%,贷存比为 51.6%,比年初提高 7 个百分点,金融保险机构财税贡献突破 1 亿元。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组建电商产业园,入驻电商企业 43 家,预计全县电商交易额 5.6 亿元,增长 30%以上。(三)项目建设氛围渐浓。战略性重大项目方面:华电 平江电厂完成安置区建设,全长 23.5 公里的 S208 和 S322两条配套公路完成 40%的工程量;平江抽水蓄能电站获得省发改委核准批复,国网湖南平江抽水蓄能有限公司正式进驻并举行视频开工仪式,全长 12.48 公里的 S202 进场公路完成 20%的工程量;过境 100 公里的平益高速完成 BOT 业主融资模式招标,项目公司已进驻平江;蒙华铁路平江段完成路基工程,启动轨道铺设;天岳幕阜山旅游开发启动 20 个项目建设,累计完成投资超过 3 亿元,其中一级公路完成 40%的工程量。交通项目方面:实施交通建设大会战项目 58 个,项目数量、实施里程、投资额度均居岳阳六县市之首。G536园区段完成升级改造,S316 童市-城关春节前可完成路基工程,连云山等 5 条旅游公路启动建设,完成窄路改造 129 公里、危桥改造 62 座、水毁桥梁恢复 110 座、安保工程 597公里,“对外大畅通、对内大循环”的交通网络初具雏形。市政项目方面:三阳大道竣工通车,平江大道完成 2.5 公里“白改黑”,民建路、怀甫路等 12 条城区道路完成油化升级,提质改造背街小巷 26 条,甲山大道东西延伸线、中山路、蒙华铁路平江火车站连接线等项目开工建设。完成人民公园二期工程。大仙山公园、大众风光带、甲山河风光带二期工程动工建设。实施绿化提质项目 15 个,栽植乔木 8630 株,新增绿化面积 3.76 万平方米。金窝污水处理厂、人武部营院等项目完成主体工程,供水技术服务和防汛抗旱指挥中心、 人防 15064 工程等项目推进顺利。15 大棚改片区累计完成公产签约 38 处 8.86 万平方米、私产签约 4314 户 40.98 万平方米,首家坪、月池塘、鲁肃山、三犊源 4 个安居小区启动建设。民生项目方面:平江供水(黄金洞水库)枢纽二期工程完成 60%的工程量,449 所校园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实施薄弱学校改造项目 46 个,建设实事项目校园 52 所,平江一中续建工程推进顺利,平江十中改扩建一期工程投入使用,全县新增学位 1350 个。妇幼保健院、中医院全面开展内部装饰装修,县二人民医院新建工程快速推进。“民政三院”一期工程竣工,汉昌老年公寓完成主体工程。启动平江起义纪念馆升级改造和毛简青故居保护修缮,长寿红军公园完成 50%的工程量。农田水利、电力、通信等项目方面:除险加固小二型水库 26 座,改扩建骨干山塘 150 口,疏浚沟渠 6.3 万米。启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三市、安定、加义、伍市、余坪、瓮江等乡镇实施耕地占补平衡项目新增耕地 2867 亩,长寿、木金、龙门等乡镇建设高标准农田 6.75万亩。新建梅仙 110 千伏和石牛寨 35 千伏变电站。新增通信基站 50 个,光纤入村率 96.3%。(四)脱贫攻坚再创新绩。帮扶力度超历史。争取 86家省市单位和 5 个市辖区对口帮扶,安排 117 家县直单位驻村帮扶,动员 2 万多名爱心人士参与结对帮扶,实现贫困村和贫困户帮扶全覆盖。扶贫投入超历史。整合财政涉农资金 5.51 亿元,发放金融扶贫贷款 2.47 亿元,筹集“大爱平江”扶贫助困慈善基金 1.03 亿元,争取专项贷款和资金 13 亿元,全县筹集用于脱贫攻坚的资金超过 20 亿元。产业扶贫超历史。创新“三重三动”产业扶贫方式,发动 1548 个经济组织与 11.6 万名建档立卡对象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发展特色产业扶贫示范村 53 个,新增金融扶贫服务站 88 个、电商扶贫服务站 50 个,建成村级光伏扶贫发电站 64 个。易地扶贫搬迁超历史。同步启动惠及 6474 户 2.21 万人的易地扶贫搬迁和 4159 户危房改造,其中洪家塅安置区完成主体工程并向 1791 户 6976 名搬迁对象交钥匙,上塔市、岑川、板江、虹桥、三墩等乡镇集中安置点均可在春节前搬迁入住。完成移民避险解困 1276 户 4376 人。行业扶贫超历史。出台生态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等专项方案,提供生态公益岗位 4000 个,医疗救助贫困人口 15770 人次、金额3767 万元,资助困难学生 1.36 万人次、金额 2431 万元。建设贫困村综合文化服务活动中心 38 个,完成贫困村学校改造项目 70 个,新修、改造贫困村村级道路 283 公里,实施贫困村安全饮水工程 60 处。“三联三帮”唱响大群团扶贫主旋律,“大爱平江”扶贫助困公益项目入选全省最佳志愿服务项目。脱贫成效超历史。预计全县有 35 个贫困村可脱贫出列,29880 名建档立卡对象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 4.5%。(五)综合整治多点发力。环保突出问题整改落实。办 结中央环保督察组交办件 54 件,实施重金属污染治理项目 2个,拆除非法砂场 110 家、非法洗砂场 13 家,解体上岸船只 159 艘,退养拆除养殖场 619 家,问责 22 人,立案查处37 起,部分领域忽视生态环保的状况明显改善。全域环境综合整治纵深推进。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 1651 平方公里,成立环保志愿者协会,启动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试点,新建向家、三市、安定、加义、上塔市等 18 个乡镇垃圾转运站,建成集中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人工湿地公园 8 个,奖补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净化池 8240 套,安定镇横冲村获评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全县空气优良率稳定在 91%以上,荣获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禁违拆违治违力度加大。三阳、城关、南江等乡镇控建拆违成效明显,中心城区拆除违法建筑 417 处 4.8 万平方米,干线公路沿线违法建设得到有效遏制。拆除一批农村废弃土坯房,新增 48 个集中建房示范点。“治陋习、树新风”专项整治全面铺开。梅仙、安定、城关等乡镇治陋习走在前列,三阳、南江、伍市、福寿山、浯口、长寿、向家、石牛寨、余坪、加义等乡镇新建一批公益性公墓山,文明新风蔚然兴起。“打非治违”“打非清剿”“治超”等工作成效明显。排查整治隐患 9.9 万处,关闭、整合矿山企业 10 家,推行全域禁炮,引导 14 家烟花爆竹生产企业退出市场,端掉非法生产经营窝点 12 个,取缔非法经营店铺 632 家,处理安全生产事故责任人 36 人,安 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公路治超保持高压态势,交通安全治理“百日会战”获省先进。(六)幸福指数持续攀升。社会事业持续发展。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惠及 10.3 万名学生;招聘教师 555 名,送培免费师范生 111 名,高考一二本上线 1918人,教育教学质量稳居全市前列。推行药品阳光采购,救助“两癌”患者 460 人,改扩建向家、大洲两所卫生院,县一人民医院、南江中心卫生院分别通过省三级预审和二级评审,疾病防控、健康教育、计生服务等工作水平进一步提升。组织文艺轻骑队“街头快闪”21 场,开展大型群众文体活动130 场次,送戏下乡 262 场次,配送农村文化器材 166 套,进入全省农家书屋延伸服务试点县,安定镇获评全国“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评选县级劳模 100 名,叶剑芝同志入选“中国好人榜”,城关镇月池塘社区被评为全省最美志愿者服务社区。保障水平持续提升。新增创业担保贷款 2256万元,发放社保卡 70 万张,兑付城乡居民医疗费用 6.2 亿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待遇再次提标。甄别认定农村低保对象 11778 户 20444 人,改扩建敬老院 1 所、光荣院 4 所,城乡特困人员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 6864元和 4056 元。率全省之先启动巨灾保险理赔,拨付救灾资金 7756 万元,基本完成灾后恢复重建任务。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建成县级网格化指挥调度中心、公安合成作战中心、 诉讼服务中心,化解信访积案 60 件,调解矛盾纠纷 4385 件,实施法律援助 427 件,持续开展“五打五整治”行动,保持全省平安县荣誉,获评全国法治县创建工作先进单位。(七)管理服务更加规范。登记报备规范性文件 37 件,办理人大代表建议 183 件、政协委员提案 153 件、12345 公共服务热线和县长信箱等信件 6429 件,615 件消费者申投诉得到 100%调解处理。创新重点项目“十个统一”办法,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更加规范高效。阳光交易公共资源 1564 场次,节约资金 11.2 亿元。推进“放管服”改革,向园区下放行政审批和管理权限 34 项,全面推开乡镇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改革和惠农补贴“两卡两折”发放改革,启动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党政机关公车改革、不动产登记改革、多证合一和电子执照改革、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大统战格局调整等改革试点工作蹄疾步稳。完成村居“两委”换届选举,新建村级综合服务平台 168 个,改扩建 328 个,村务公开率 100%。阳光招录 1063 人,清理“吃空饷”132 人,解除人事关系 81 人。实施审计项目 55 个。推行“互联网+监督”,开展公职人员涉砂、涉矿经营专项整治,严肃查处发生在人民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监察机关立案 311 起、处分 305 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取得新成绩,消防、武警、预备役、史志、档案、老干、气象、水文、农机、烟草、保险、 市场管理、检验检测、住房公积金、邮政、盐业、石油等工作取得新进步,总工会、关工委、工商联、妇联、文联、残联、共青团、科协、红十字会等组织作出了新贡献。一年来的奋斗历程令人回味难忘,发展成绩饱含辛劳汗水。这是中央、省、市和县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团结拼搏的结果。奋斗与成绩既充分证明了我们的干部队伍敢于担当、勇于攻坚、善于作为、乐于奉献,也充分彰显了老区人民任何挑战都吓不倒、任何困难都压不垮、任何险阻都挡不住的坚强意志和攻坚锐气。在此,我谨代表平江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离退休老同志,向各级帮扶单位及省市驻平单位,向所有参与和关心支持平江建设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并表示衷心的感谢!回顾审视一年来的工作,前进道路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不容忽视。主要是:产业培育处于初始阶段,县域经济总量还不大、均量还不多、质量还不优;资金、土地等发展要素依然趋紧,部分重点工程项目没有按预期目标推进;脱贫攻坚进入倒计时,民生领域还存在不少短板问题,社会事业发展、保障体系建设等与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很大差距,生态环保、安全生产等领域也还存在不少风险和隐患;少数干部思想观念、工作作风、专业水平等还不适应作风建设新要求 和经济发展新常态,政府自身建设与行政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等等。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着力加以解决。2018 年:决胜脱贫攻坚,继续朝着绿富双赢新平江目标阔步前进2018 年是平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战之年、摘帽之年,也是平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之年、奋进之年。华电平江电厂、平益高速、平江抽水蓄能电站、蒙华铁路等一批战略性重大项目协调推进,产业、交通、市政、民生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启动,平江建设发展进入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中央和省市陆续出台一批含金量极高的政策举措,为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实保障;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旅游旺县、融长兴县与创新引领、开放崛起、乡村振兴等一批发展战略推进实施,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等一批创建活动深入开展,一个富饶、美丽、幸福的绿富双赢新平江正向我们款款走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纪念平江起义 90 周年等一批重要活动陆续铺展,省直管县经济体制改革等一批改革创新试点工作深入推进,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盼发展、思发展、谋发展、抓发展的激情已经点燃。面对前所未有的黄金机遇,面对脱贫“摘帽”的历史重任,面对绿富双赢的使命感召,面对全县人民的殷殷期盼,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伟大旗帜,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省、市决策部署,按照县委“344”工作思路(三大目标、四大战略、四个定位),突出“三重”工作(重大部署、重要工作、重点项目),牢牢扭住脱贫攻坚、三区(园区、景区、城区)升级、乡村振兴三条主线,高速高质高效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为建设绿富双赢新平江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2018 年全县主要发展指标预期目标是:地方生产总值增长 8%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5%左右,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 7.5%以上,公共财政收入增长 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1%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和10%以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达到95%以上。一、坚持以脱贫攻坚为总揽,坚决实现“摘帽”目标在决战冲刺的紧要关头,一定要坚定百倍的信心,鼓足百倍的干劲,付出百倍的努力,确保决战决胜、大获全胜。要精准锁定目标。坚决落实省市要求,确保余下的 80 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减少贫困人口 3.7 万人,综合贫困发生率降至 0.8%以下。要精准把握标准。严格对照“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标准抓户脱贫,对照“两个确保、两个完善”标准抓村出列,对照“三率一度”标准抓评估验收,确保全县优质高分通过第三方机构评估验收。要精准做实台账。坚持贫困村与非贫困村“一盘棋”,全面规范“一户一档”和 “一村一台帐”,强化扶贫痕迹管理,确保建档立卡、结对帮扶、精准脱贫全过程真实体现。要精准补齐短板。完成易地扶贫搬迁 3518 户 11246 人,全面完成危房和土坯房改造,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有保障。发放金融扶贫贷款 1.5 亿元,建好 72 个村级光伏扶贫发电站,扶持发展特色产业示范村 15 个、旅游扶贫示范村 5 个,对接发展浙江义乌来料加工专业村 30 个以上,发放鸡苗 60 万羽,提供生态环保公益岗位 5000 个以上,实现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 3500 人。解决 55 个贫困村的安全饮水问题,完成 70 个贫困村电网升级改造,建设通信基站 12 个,新建 77 个贫困村综合文化服务活动中心,硬化一批通组公路。扎实开展“四讲四评”等活动,切实提高广大群众对脱贫攻坚的认知度和认可度。要精准压实责任。扛起县级领导包干责任、行业部门专项责任、驻村单位帮扶责任、乡村两级主体责任,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员和支村两委干部、乡村扶贫专干的主观能动性,加大扶贫督导巡查和监督执纪问责力度,形成全线出击、兵团作战合力。要精准保障资金。财政预算增加安排扶贫专项资金,全口径整合财政涉农资金 7 亿元以上,规范扶贫项目库和资金拨付管理,集中一切可用资源打好“歼灭战”,确保每一分资金都用到刀刃上、用在急需处、用出效益来。要精准打造品牌。落实“大爱平江”社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生态公益岗位脱贫、“双带双心”、“三联三帮”等专项扶贫 方案,动员更多爱心组织和爱心人士参与帮扶,着力解决“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问题。大力宣传脱贫攻坚先进典型,总结脱贫攻坚经验,打造全省脱贫攻坚样板区。二、坚持以产业为支撑,全面提振实体经济做强工业园区。以“一园两区”为主战场,掀起“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新高潮。要围绕“开放兴园”抓招商。树立“敢于让利促发展”理念,整合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组建专业招商队伍,进一步营造“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氛围。聚焦休闲食品、云母、石膏建材、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招商,伍市工业区引进投资亿元以上企业 10 家、5 亿元以上企业 2 家以上,天岳新区引进投资亿元以上企业 5 家、5 亿元以上企业 2 家以上。要围绕“特色立园”促升级。完成食品产业园、口水娃食品一期、华文食品三期、山润油茶三期、千里香食品等项目建设,办好休闲食品文化节;支持石墨烯散热膜、飞天鹰电子、元创时代科技、金凤凰艺术石膏建材产业园、方正达电子二期、新金刚机械二期、前元新材二期、威派云母等项目建成投产,建设云母绝缘材料检验中心,创建省级品牌企业 3 家以上,力争园区税收突破 3 亿元。要围绕“配套建园”强基础。高起点完成园区总规、控详规和土地利用规划修编,进一步拓展园区发展空间。天岳新区和伍市工业区各收储工业用地 3000 亩、平整土地 1000 亩以上,新建标准厂房 30 万平方米,进一步完善园区道路、供水、 供电、排水、排污、公共服务等配套设施,推进产城、产镇融合。要围绕“体制活园”增保障。向园区继续下放一批经济调控权和行政审批权,增加工业发展基金,进一步加强园区“权、钱、人、地”等要素保障。要围绕“依法治园”优管理。强化属地管理责任,严厉打击园区及周边乱搭乱建行为。依法处置“僵尸企业”,清理盘活闲置土地 200 亩以上。引导入园企业依法生产、守法经营,确保园区环保达标、生产安全。整治“三强”行为,打造和谐园区。要围绕“文明创园”树形象。优化项目全程代办和“一站式”服务,切实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推进园区绿化、亮化、美化升级,整治园区环境卫生、交通、治安等秩序,引导创建绿色企业、平安企业、文明企业,创建全市最美工业园区。做旺全域旅游。提速景点开发。实施全域旅游规划,引进一批森林康养、房车营地、低空飞行等新业态旅游项目,整合旅游资源和产品,重点打造石牛寨、天岳幕阜山、福寿山、连云山等龙头景区,加快自在平江三期、盘石洲二期、亚马逊二期、秋湖养生谷、石牛寨梦幻谷、沱龙峡二期、安定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新增营业景点 4 个以上。推动创建升级。支持石牛寨创建 AAAAA 级景区,支持自在平江、碧龙峡、盘石洲创建 AAA 级景区,推动一批旅游景区向“商、养、学、闲、情、奇”等新业态迈进。提质配套服务。 增加旅游发展专项引导资金,完善以奖代补机制,引导景区进一步提升停车、公厕、环卫、标牌、智能管理等服务。推介旅游产品。创新全域旅游营销推广,精心策划森林康养、避暑休闲、革命传统与励志教育、研学旅行、乡村民俗文化等主题线路,积极拓展潜在、新兴、专业市场,争取举办全省红色旅游文化节,进一步推广平江旅游形象,打造风景更美、人气更旺、口碑更好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大湘东旅游龙头县。做实“金融十条”。完善考核激励办法,引导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把更多的金融资源配置到特色产业培育和重大项目建设上来,确保银行机构新增贷款、贷存比等主要指标实现科学合理增长。重点支持中惠旅、山润油茶、华文食品等企业上市融资,鼓励更多的本土企业走向资本市场。引进 1 家银行和 1 家专业担保公司,每季度举办 1 次银企洽谈会,搭建更加便捷的企业融资供需平台。规划金融街,启动农商银行搬迁建设,鼓励金融保险机构向金融街聚集。强力清收不良贷款,严厉打击非法集资、高息揽储等违法违规金融活动,巩固金融安全区创建成果。做活电商等产业。完善电商产业扶持办法,以电商产业园为载体,引进一批知名电商企业,支持本土电商企业做优做强。发挥农村电商扶贫服务站平台作用,引导特色化、标准化、品牌化生产,畅通农产品上行通道,力争实现农产品 上行交易额 5 亿元以上。推进黄金公司市场化改革,稳健发展房地产业,鼓励和规范发展中介服务业,培育发展商贸物流、健康养老等服务业,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三、坚持以项目为抓手,切实增强发展后劲继续发扬攻坚克难作风,掀起新一轮项目建设大会战热潮,以项目大攻坚推动平江发展大提速。强力攻坚战略性重大项目。华电平江电厂:完成 S208余坪-市里、S322 梅仙-范固两条配套公路建设,启动主厂区建设。平益高速:高效优质完成征地拆迁任务,年内完成 30%的工程量。平江抽水蓄能电站:启动上山公路福寿山集镇-大福坪建设,完成 S202 安定-福寿山集镇进场公路、移民安置区、施工管理用房等工程建设。蒙华铁路平江段:基本完成轨道铺设及附属工程。文体艺术中心:加快前期工作,适时开工建设。天岳幕阜山旅游区:确保一级公路竣工通车,建成游客中心、天岳大索道、游步道等项目。强力攻坚交通建设大会战项目。完成 S316 石牛寨-长庆、S316 长庆-童市、S308 长庆-南江所有前期工作,积极推进S308 南江-岳阳县龙湾公路,完成 S316 童市-城关、G106 安定集镇-浏阳界、杜甫墓祠公路二期、S207 城关驷马-瓮江茶子坪等一批干线公路建设或提质改造。完成连云山景区等 4条通景公路建设,幕阜山景区上山公路完成 60%的工程量。建成杨梓山公交站场,启动老汽车站整体搬迁,新增一批停 车场和停车位。改造危桥 341 座,硬化县乡道路 46 公里,完成安保工程 223 公里,建设 S308 服务区,创建绿色公交省级示范县和 5 个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强力攻坚中心城区市政项目。以推动“天岳新区大变样”和棚户区改造为主要着力点,实施“十化”工程,加快展现“老城古风古韵,新城新区新貌”。①道路交通网络化方面:完成平江大道拓宽改造,启动杨源大道、蒙华铁路平江火车站连接线二期工程建设,建成育才东路、东兴大道延伸线、长冲东路、长冲西路、中山路、甲山大道东西延伸线、洪家塅路、长甲路、金菊路、鲁肃西路、蒙华铁路平江火车站连接线一期工程。②主次干道油化方面:完成背街小巷提质改造扫尾和梗阻路根治工程,确保新城区主次干道油化率 100%。③沿江风光美化方面:完成大众片风光带、甲山河风光带二期工程,启动寺前片风光带、画桥-浏家滩风光带建设。④城区夜景亮化方面:完成东兴大道、天岳大道两侧主要建筑亮化工程。⑤大街小巷绿化方面:完成三阳大道、平江大道等 37 个绿化提质工程,新建一批小游园。⑥环境卫生净化方面:推进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改革,配套完善新开发地段环卫设施,进一步提升环卫精细化管理水平。⑦城管治安信息化方面:同步推进交通标志标牌标线、红绿灯监控系统、电子卡口等设施建设。⑧棚改旧改模块化方面:坚持宣传开路、干部带头、阳光征拆,完成 3986 户棚户区改造任务,建成 首家坪、月池塘、鲁肃山、三犊源 4 个安居小区,帮助棚改对象早圆安居梦。⑨市政建设规范化方面:启动杨梓山农产品批发和水果交易市场、百花农贸超市建设,全面整治规范门店招牌广告,实施曲池河撇洪工程和城区防洪排涝工程;推进天岳新区综合管廊建设,完成东兴北路、仙江路、三阳大道等路段高压地埋。⑩公共服务优质化方面:启动平江书城建设,完成中共平江县委旧址修缮保护工程,建成启明文化广场;实施金沙洲护洲增绿工程,完成大仙山公园建设;新建桂花学校、芙蓉学校,扩建三阳中学、启明学校、新城学校,完成平江一中续建工程,推进平江二中、平江职校(岳阳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扩建工程;完成县妇幼保健院和中医院整体搬迁,启动县一人民医院和县四人民医院整体搬迁;完成人武部营院、人防 15064 工程、供水技术服务和防汛抗旱指挥中心、强制隔离戒毒所、车管所等项目建设;引进社会资本重启康年酒店,启动颐华城、县城旅游综合体、天岳美食文化街、汽车贸易产业园、汽车修理市场、产业物流园、汨水商业中心、天岳南路四星级酒店、总部经济大厦等项目建设。强力攻坚农田水利、电力、通信等项目。维修加固黄金洞水库大坝,除险加固小二型水库 30 座、万方以上山塘 150座,修复水毁工程 200 处以上。建设高标准农田 6.75 万亩。新建蒙华铁路平江牵引站 110 千伏线路工程、杨源 110 千伏 和谢坪 35 千伏输变电工程,扩建思安 110 千伏和瓮江 35 千伏变电站,完成 198 公里 10 千伏农网线路和 415 公里农网低压改造。新增通信基站 35 个,光纤入村率达到 100%。四、坚持以绿色为本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强力推进“六大工程”,建设美丽田园、幸福家园,展现乡村振兴的平江风景。共建绿色家园。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铁腕整治非法采矿、非法采石、河道非法采砂和淘金,持续推进农村面源污染、重金属污染专项整治,加强尧塘、黄金洞等重点库区饮用水源保护,切实整改环保领域突出问题,对一切环保违法行为零容忍、出重拳,坚守生态保护红线,为“绿色湖南”和“一极三宜”江湖名城建设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提质改造城关水质净化中心,扩建金窝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完成三犊源垃圾场封场和塔兴垃圾场环境治理工程,建设黄金河国家湿地公园。建好动物卫生无害化处理中心,实施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试点项目,完成禁养区全面退养目标,确保限养区、适养区规模养殖粪污处理达标。落实“河长制”,推进洪水、污水、渍水、供水、节水“五水共治”,实施伍市、浯口、三市 3 个防洪保安圈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25 平方公里,保护好汨罗江“母亲河”。探索“山长制”,推进护林、护鸟、护兽、护绿、护矿“五护 共管”。落实森林资源管理目标责任制,启动国有森工林场改革,加强森林防火和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严格控制森林砍伐指标,确保森林蓄积量提高 23.8 万立方米以上,新增天保林 50 万亩以上。启动森林碳汇交易平台建设,创建“中国天然氧吧”,完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年度创建任务,让平江开窗见绿、抬头望蓝、出门成景的画卷更加鲜活亮丽。发展绿色农业。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强,实施“湘米工程”,稳定粮食生产,完成油茶提质 1 万亩、低改 3 万亩,沿 S308 打造“百里油菜画廊”,推动油茶、油菜、中药材等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开展第三次土地调查,铺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提升农产品加工率、土地流转率、农业机械化率,重点扶持省级特色农业示范园区 2 个、现代农业园区 10 个、农业标准园(场)5 个、特色农业示范基地 20 个、产业化龙头企业10 家,建设特色田园综合体 5 个以上,打造一批乡村振兴的新支点、新平台、新引擎。推进供销合作社“两组织一平台”建设,创建全省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示范县。打造绿色村镇。推进扩权强镇改革试点,支持福寿山、石牛寨、安定、长寿、南江、伍市、加义、虹桥、龙门、上塔市等乡镇实施“镇带村”项目,打造一批特色小镇,保护黄泥湾大屋等一批传统村落,让山水印象和乡土情结更加深刻地镌进我们的脑海。实施虹桥、龙门、梅仙、上塔市、三 墩、三市等 13 个乡镇集镇污水处理打包 PPP 项目,新建长寿、南江等 10 个乡镇垃圾转运站,继续以奖代补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四格净化池,推进“厕所革命”。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复垦耕地 4000 亩以上。落实规范农民建房“五有三到场”等办法,确保按图纸建房率 80%以上,农村破旧空心房拆除率 90%以上。实施“城乡绿化三年行动”,绿化主干通道 500 公里,高标准打造 S308 和高速互通风景线,建设福寿山、加义、南江、石牛寨 4 个森林小镇,完成绿化造林 7 万亩以上,着力打造绿不断线、景不断链的生态画廊。倡导绿色生活。发挥“一约两队三书”作用,持续推进“治陋习、树新风”专项整治。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它不办,重点整治大操大办。提倡厚养薄葬,整治乱埋乱葬,支持建设一批农村公益性公墓山。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消费理念,落实“十禁”“十无”等措施,让绿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和追求时尚。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强化教育、培养、激励、监督机制,加大基层运转经费保障力度,真心关爱基层干部,着力锻造一支关键时刻站得出、冲得上、顶得住、打得赢的“一懂两爱”干部队伍。实施“十百千”人才计划,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干得好。弘扬工匠精神,发现、培养、用好一批能工巧匠,让平江的特色传统工艺后继有人、代代相传。 鼓励农民工、大学生、经济能人返乡创业,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扎根农村、奉献基层,不断壮大乡村振兴的生力军。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实施城区“大班额”化解工程、农村中小学校“全面改薄”工程,改造薄弱学校 63 所,建设标准化学校 49 所,改造 D 级危房 3.47 万平方米。实施普及高中教育三年攻坚行动,从2018 年起每年新增高中学位1000个。启动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建设,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整治校园周边环境,推广石牛寨镇教育基金管理经验,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氛围,促进各类教育均衡发展,确保“两项督导评估”顺利圆满。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实施“红色平江”三年行动计划,举办平江起义 90周年纪念活动,做好杜甫墓祠和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旧址群申“国保”工作,修缮李六如故居等一批文保单位,高起点规划打造“一心二带三群”,大力传承红色基因。完成伍市、瓮江、三阳、岑川 4 个乡镇“村村响”工程,建设一批村级文化惠民工程,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体育活动,鼓励创作一批文艺精品。着力建设健康平江。建设县乡一体的医联体,全面推行分级诊疗制度,鼓励群众就医“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加强医疗机构联合监管,打击医疗行业违法执业和套取医保基金行为。坚持医保基金公开阳光规范管理,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的医疗实惠。抓好疫病防控、妇幼保健、 健康教育促进等工作,进一步提升医疗卫生和计生服务水平。坚持用“四个最严”标准狠抓食品药品监管,捍卫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努力提升保障水平。加大创业小额贴息贷款发放力度,推进全民医疗参保计划,推行“五险”统一征缴,建设“智慧人社”,进一步提升社保服务能力。改扩建 1 所光荣院、3 所乡镇敬老院,支持建设一批日间照料中心和养老服务示范点,逐步提高城乡低保补助和城乡特困人员供养标准。切实保障妇女、儿童、残疾人权益,进一步关爱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全力确保安全稳定。推进“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年”活动,实行安全隐患“一单四制”管理,强化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坚决防范和遏制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发生。以最严整的队伍、最严明的纪律、最严厉的处罚狠抓公路超限超载,让人民群众走好路、好走路。重视和做好信访工作,引导群众依法信访、理性维权,依法打击非法缠访闹访行为,创建一批无信访乡镇、无信访村。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积极推进平安创建和综治中心、网格化、雪亮工程“三位一体”建设,推动警力下沉,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作用,筑牢“平安平江”第一道防线。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探索法治、德治、自治相结合的农村治理方式,确保社会更加安定有序。积极营造和谐氛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炼和弘扬平江精神,深化文明创建活动。坚持正向引导,加强舆情管控,使主旋 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开展“杰出平商”评选表彰活动,更好地发挥企业家作用,培育企业家精神。做好老干部管理和服务工作,支持总工会、关工委、共青团、妇联、工商联、文联、残联、科协、红十字会等组织工作,规范各类行业协会管理,进一步壮大志愿者服务队伍,强化大统战工作效应,努力为平江发展凝聚共识、汇集智慧、贡献力量。各位代表!发展机遇千载难逢,宏伟蓝图催人奋进,但脱贫“摘帽”的任务绝不是喊喊口号、做做样子就能完成的,绿富双赢新平江的梦想也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县上下必须做好打攻坚战、打歼灭战的准备,视使命如生命,视责任如泰山,义无反顾地争做新时代的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为实现全县人民的共同愿景付出更为艰辛的努力。我们要不忘信仰之心,以绝对忠诚担当使命。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任何时候都要坚定政治信仰、政治立场、政治方向,任何时候都要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前面,保持信仰定力、思想定力、政治定力、战略定力,坚决执行中央、省、市和县委的各项决策部署,确保政令畅通、同频共振、落地生根。我们要不忘进取之心,以攻坚锐气担当使命。加快从山区县、贫困县的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从体制机制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坚决摒弃自骄自满、自恋自负、自封自闭、自轻自弱等落后思想,在新的格局中重新定位,在新的起点上找准坐标,按照 “更高标准、更严管理、更强执行力、更具公信力”的要求,发扬“挑战不可能”的精神,向着更快速度、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方向奋勇前进,确保全县主要发展指标稳居全市县域第一方阵,力争各行业、各领域工作争一流、作贡献。我们要不忘为民之心,以奉献情怀担当使命。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扶等民生问题。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热情处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进一步转变行政职能,努力做到放得更活、管得更好、服务更优。完成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全国试点任务,大力推行电子政务,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用权,深入开展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让人民群众在“法治平江”建设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我们要不忘实干之心,以务实作风担当使命。政府一班人和政府各部门要带头做实干的先锋,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主动挑起担子、挺起身子、撸起袖子,将人、财、物更多地向工作一线倾斜,推动工作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创新在一线体现、作风在一线展示、干部在一线成长。坚决压缩全县性会议和文件,全面改进督查和考核方式,提倡开短会、发短 文、求实效,让基层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抓落实。强化督查考核结果运用,坚决向庸政、懒政、怠政行为亮剑,向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行为开刀。我们要不忘敬畏之心,以清廉本色担当使命。以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严格落实政府班子和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坚持“有编才进、凡进必考、公开招聘”,坚决杜绝“吃空饷”,进一步扎紧扎牢机构编制管理的笼子。纵深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预决算公开等改革,进一步扎紧扎牢财政资金管理的笼子。坚持和完善政府投资项目“十个统一”管理办法,完善电子招投标办法,进一步扎紧扎牢行政审批、工程招投标、工程变更、公共资源交易的笼子。推进监察体制改革,深化“互联网+监督”工作,改革审计管理体制,支持纪委、监察委和司法机关办案,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行为,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各位代表!同志们!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决胜脱贫攻坚的曙光已现,实现跨越赶超的机遇空前,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迫切。只有干出来的精彩,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只有一步一步干在实处,才能昂首阔步走在前列。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把奋斗的目标盯得更紧,把前进的步伐迈得更实,凝聚精气神,干出加速度,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为决胜全面小康、挺进全省二十强、建设绿富双赢新平江而努力奋斗! 2018 年宁远县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17 年工作回顾2017 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以坚定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围绕“五大战略”(1)“六大战役”(2),凝心聚力、奋勇争先,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迈上新台阶、展现新形象。——发展质量稳步提升。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152.02亿元,增长 8.3%;固定资产投资 190.99 亿元,增长 14%;规模工业增加值 34.42 亿元,增长 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63 亿元,增长 11.5%;财政总收入 16.26 亿元,增长 18.3%;税收占财政总收入比重达到 82.8%;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19.8︰31︰49.2;全面小康提升 5.2 个百分点,达到 94%。——脱贫摘帽坚实有力。预计年底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 4100 元以上,47957 名贫困人口实现“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3),顺利脱贫;91 个贫困村达到“一确保两完善”(4),顺利退出;整合资金 20.35 亿元,组织实施扶贫基础设施项目 1721 个,贫困村基础设施全面达标提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创造“宁远速度”和宁远经验,省委书记杜家毫 批示在全省推介;全县贫困发生率降至 0.7%,“三率一度”(5)达到县摘帽标准,有望摘掉戴了十五年之久的贫困县“帽子”。——六大战役强力推进。全年实施“六大战役”重点项目 142 个,预计完成投资 122.83 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 63.64%,项目个数、投资总额相比去年均实现翻番;城区、景区两个投资过 80 亿元重大项目进入省重点项目笼子;75 个项目纳入市重点项目建设计划、排全市第一,完成投资 87.5 亿元、排全市第二。——灾区建设展现新貌。面对历史少见洪涝灾害,全县上下众志成城、奋力抗灾,灾后重建高效务实推进。筹资 1亿多元,恢复乡镇灾毁基础设施,新建和修复公路 71 公里、桥梁 51 座、堤坝 37 座、河堤 3.8 公里、供电线路 19.2 公里,复垦水毁耕地 1723 亩。灾区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超过灾前水平。——创先争优成效明显。今年荣获国家和省、市级集体荣誉称号 20 多项,国家卫生县城成功授牌,获评全国法治先进县、平安农机示范县、首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农家书屋建设十周年先进县、打击侵权盗版工作有功单位,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旅游扶贫示范县、优秀创业孵化基地、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基地、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巾帼建功先进集体,全市烟叶生产先进县、 开放型经济先进县、审计工作优秀县、道路交通整治百日大会战标兵县、金融安全区。全市脱贫攻坚、健康扶贫、农村综合服务平台、确权颁证成果验收、乡镇财政管理、网格化信息建设等现场会在我县召开。一年来,主要抓了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一)致力脱真贫、真脱贫,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举全县之力推进“五个一批、六个精准、七大行动”(6)。实施结对帮扶“4321 工程”(7),74 名县级领导、13 个工作组、30 个行业扶贫部门、20 个乡镇(街道)、409 个村支“两委”、154 个驻村帮扶单位、366 个驻村帮扶工作队、9200 名结对帮扶责任人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用责任、担当与奉献,谱写了一曲曲脱贫攻坚的英雄壮歌。用心用情促进持续增收。全县 119 个贫困村建立专业合作社 281 家、290 个非贫困村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 265 个,吸纳贫困户 12534 户 41361 人入社,每年户均增收 1500 元以上;17 个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通过发展乡村特色旅游,辐射带动 8600 余名贫困群众致富脱贫;创建“就业扶贫车间”182 个,安排贫困劳动力就业 2563 人,发放劳务协作就业扶贫交通补贴 2137.6 万元,做法在全省推广。投入 1.21 亿元实施光伏扶贫工程,扶持 119 个贫困村,村集体收入达到 5 万元,兜底贫困户年均增收 2000 元。精准精细推动政策到人。创新实行“四个结合”“五靠原则”易地搬迁模式,安置 4219 户 17493 人。 在全省率先实施教育扶贫“两补齐一统一”(8)资助政策,资助建档立卡贫困学生 33480 人次;全面落实“三提高、两补贴、一减免、一兜底”(9)政策,在全市率先实施“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大病集中救治、慢病签约服务、重病兜底保障“三个一批”行动计划深入实施,贫困户看病贵、看病难、因病返贫问题初步解决。生态扶贫直接带动贫困户就业 3000 人,帮扶贫困户 8000 余人脱贫致富。全力全速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完成 94 处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惠及 3.2 万贫困人口;完成贫困村通畅公路 274 公里、通达公路 53 公里、改扩建公路 254 公里,改造危桥 10 座;贫困村农网改造、亮化工程全面完成;建设农村综合服务平台 278 个。实施危房改造 4960 户,为省定任务的 1.8 倍,提前三年完成“十三五”省分配任务;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完善,贫困村面貌发生根本性改变;统筹整合涉农资金、并联式验收支付做法受到省里表彰和推介。抓紧抓实社会扶贫。大力推进社会扶贫,开展教育、医疗、就业、产业、危改、德智“六大众筹”行动,努力打造“互联网+社会精准扶贫”模式,注册贫困户 2.8 万户、注册爱心人士 6.3 万人,发布需求信息 7.3 万条,成功对接 5.6 万条;1.5 万名社会扶贫志愿者、9000 名党员干部职工募集资金 2000 余万元,帮扶贫困群众 5.6 万人次,做法在中国社会扶贫网专题推介。(二)致力兴实体、促转型,产业发展提质增效。新型 工业提质发展。实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培育“两大计划”,全年新入统规模企业 17 家,居全市第一;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 127 亿元,增长 9.5%。督促指导榕达钢业、福嘉综环科技改造升级。加工贸易业支撑作用明显,完成产值29 亿元,增长 40.9%;新兴产业带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新能源新材料、光电智能终端产业园建设取得突破性发展,签约入驻企业 8 家,投产达效后每年可新增产值 70 亿元。现代农业提效发展。实现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 42 亿元,增长 36.4%。完成烤烟生产 19.61 万担,居全省第二、全市第一。博沣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康德佳林业、温氏生猪一体化养殖、舜天恒禾肉牛养殖基地等农旅、农工“一体化”项目扎实推进,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 7 家,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休闲农庄 300 余家。全域旅游提速发展。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扎实开展,总体规划修编完成。与湖南经视开展战略合作,推出“五一”四大主题活动;成功举办 21 个国家(地区)海外华侨华人祭舜大典、湖南省冬季乡村旅游节暨丁酉年祭舜大典系列活动、湘南三市六县十瑶族乡盘王节暨坐歌堂活动。预计全年接待旅客量、旅游收入分别增长 30%和 18%。发展下灌、周家坝、西湾、路亭、琵琶岗等 7 个乡村旅游景点。九嶷山—舜帝陵景区成功晋升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省十大“平安景区”;下灌景区成功创建国家 3A 级景区。 (三)致力建三区、强基础,城乡面貌欣欣向荣。三区共建扎实推进。城区品质提升,县城面积、人口分别达到 21平方公里、21 万人,城镇化率达到 45.1%。县城总规、专项规划、控规实现全覆盖。南部文化生态新城拉开 10 平方公里框架,九嶷大道、湘妃大道、园丁路、文化路、明德路、黄金路基本拉通,新党校、一中新校区扎实推进。泠江路、九嶷路、舜帝路等主道改造让宁远街景更加多姿多彩,旧城改造、城中村棚户区改造、17 条背街小巷提质、“三园一带”绿化、“厕所革命”有序推进,全市首个县级数字城管指挥平台投入运行,建筑领域历史遗留问题得到有效化解,控违拆违、环卫保洁扎实有效,清洁县城、绿色县城、靓丽县城成为宁远新名片;成功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厂房建设、入园项目建设同时发力,西部工业新城路网、循环产业园污水处理厂、城北水厂以及安置小区等基础和配套设施加快建设;完成标准厂房 5.5 万平方米;远威、汇盛、方圆纳米等 7 家企业建成投产,海粤达科技、裕宁电子、泉力新能源、中民筑友等 15 个项目加快推进。建成全市一流园区展示中心,成为推介宁远发展的“窗口”。景区建设扎实有力,完成舜帝陵维修及游客中心、停车场建设,九嶷山舜帝陵创国家 5A 级景区、仙子山、灌溪仙境、“地球仓”(10)特色民宿和特色小镇进展顺利。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客运招呼站建设全面完成,S234 宁远段、二广高速宁远东互通至天堂、仁和至冷水、湘九四条干线公路启动建设。水利、能源、信息三张保障网不断完善,金钩挂水库全面竣工,涔天河灌区宁远段顺利推进,61个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全部完成,4G 网络覆盖全县 98%的区域。乡村风貌更加亮丽。湾井镇入选国家级特色小镇、全国美丽宜居小镇;柏家坪镇获评全国旅游特色小镇、全省历史文化名镇,16 个乡镇成功创建省市级卫生乡镇。完成 6 个省市美丽乡村示范村、38 个乡村风貌改造村、119 个农村“五化(11)”行动村建设。下灌村、路亭村、久安背村跻身国家传统村落。(四)致力抓改革、促开放,发展活力持续增强。改革蹄疾步稳。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多证合一、一照一证”全面推行,发出全市首张“全程电子化”营业执照;“智慧宁远”框架基本形成,“互联网+政务服务”有效实施,网格事件联动处置工作在全市作经验推介,政府网站建设全市第一、全省领先。率先在全省探索建立“两步六环节”农村土地确权颁证模式,新增流转土地 10.8 万亩。财税金融改革扎实推进,金融精准扶贫示范县创建全面启动,国地税联合办税继续走在全省前列,财政管理绩效综合评价排全省第三;组建产建投、灌溪公司等投融资平台并进入实体化运作。长沙银行宁远支行、湘潭农商行村镇银行挂牌营运。开放深度拓展。突出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户我县,引进红狮集团建设宁远新型环保建材产业园;引进碧桂 园集团建造高端园林精品社区;引进深圳无界投资控股集团打造光电智能终端、新能源新材料两个百亿产业园。全年招商签约亿元以上项目 11 个;完成外贸进出口额 1.4 亿美元,同比增长 27.3%;实际利用外资 1.3 亿美元,同比增长 37.2%;内联引资 28 亿元,同比增长 16.2%。双创持续深化。创新型人才队伍加快建设,引进各类人才 863 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 3500 万元;申请专利授权 110 件;创新创业蓬勃发展,全年新注册企业增长 120.1%,平均每月新增 74 户;新增小微企业 580 家。(五)致力增底色、美环境,生态品质全面提升。生态建设成效突出。九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修编完成;造林绿化 5.13 万亩、通道绿化 300 公里、水系绿化 102.5公里、秀美村庄示范村建设 119 个。柏家坪镇北屏村跻身全国生态文化村。环境治理全面推进。中央环保督察组交办案件 13.5 件全部整改到位,在全市作经验推介;湘江保护与治理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河长制”全面实施;泠江河治理与保护、九嶷山景区环境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耕地保护、土地开发整理卓有成效;10 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启动建设,119 个村饮用水保护工程、100个村污水治理全部完成,农村垃圾收转运项目顺利实施,城乡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启动。农村生活垃圾城乡一体化治理经验在全市推介。节能环保不断强化。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发 展加快,关停关闭违法企业 58 家,10 蒸吨以下燃煤小锅炉全部淘汰;开通新能源绿色公交线路 2 条,淘汰黄标车 1221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环境质量考核工作在全省作典型发言,生态转移支付资金稳居全省第一。(六)致力惠民生、补短板,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全年民生支出占比达到 76%。285 件“民生微实事”全面完成。织密社会救助网,完成城乡低保和社会保障兜底对象清理,发放社会救助资金 1.1 亿元,在全市率先引入医养结合模式,社会福利中心启动营运,建成 3 个“留守儿童之家”高标准示范村。“五大保障体系”(12)持续完善,“五险”统一征缴、社保“一卡通”、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全民参保登记深入推进,城镇新增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共 1.21 万人。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城乡学位建设“三年攻坚行动计划”启动实施,明德湘南学校建成招生,二中新校区土建基本完成,学位建设工作在全市作典型推介;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惠及 5 万余名学生,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补充教师 537 名,教师待遇大幅提高,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教育质量持续提升,各类教育发展齐头并进。城乡医院床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启动,冷水、保安等卫生院完成征地审批;妇女儿童医院开工建设,农村适龄妇女“两癌”免费检查 1.3 万例,孕妇产前免费筛查 8184 例,65 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 5090 人,争取农村低保“两癌” 救助金排全省第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率先在全市建成两个 24 小时自助图书馆。农村“村村响”“户户通”实现全覆盖,湾井镇获省经典文化村镇,朵山村农家书屋被评为全国示范书屋。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成功举办全省首届舜帝杯中老年门球赛,顺利通过全省体育后备人才重点县评估;竞技体育取得突破,我县举重运动员朱巧玲勇夺世界青年举重锦标赛三项冠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得到加强,舜帝庙遗址本体展示建成开放。分配公租房 1652套,发放廉租房租赁补贴 449 户。安全生产基层基础不断夯实,全民安全意识得到提升;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有力,“四个最严”(13)要求全面落实。坚持打击开路、以打促防,社会治安大局持续稳定,刑事破案率上升、发案率下降,群众安全感得到增强。道路安全管理不断强化,道路交通秩序持续改善。依法治访、诉访分离有效落实。法律援助不断拓展,社会矛盾纠纷有效化解。广播电视、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事务、统计、人防、气象、科技、物价、档案、史志、计生协等工作取得新业绩,共青团、工商联、红十字、工会、慈善、残联、老龄、妇女儿童等事业健康发展。国防动员、人民防空、民兵预备役和双拥等工作进一步加强。(七)致力转作风、优服务,自身建设务实提效。法治政府、服务政府、廉洁政府建设扎实推进。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 237 件、政协委员提案 114 件。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行政复议工作不断加强;政务环境不断优化,创新重点项目、重点企业限时办结制,交办问题 410 项,办结率 93.8%,做法在全省推介。政务服务效率大幅提升,办事时间缩减 2-5 个工作日,县乡两级政务中心办结事项 83.41 万件,办结率 99.9%;开展“两学一做”常态化学习教育,注重在“六大战役”、脱贫攻坚、抗洪救灾等一线锤炼作风,展示干部队伍攻坚克难、务实苦干、敢打硬仗的担当与作为。全县“三公”经费支出零增长,监察工作得到加强,审计全覆盖稳步推进。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从严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风清气正的干事氛围更加浓厚。各位代表,回顾一年的改革发展历程,我们深切体会到:必须为民服务增福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握紧拳头保重点、集中力量办实事,打好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一系列民生组合拳,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县人民;必须解放思想快发展,坚持发展第一,以解放思想谋事干事、创新突破,在产业建设、城镇建设、全域旅游、社会治理等领域大胆实践,走出了切合宁远实际的路子;必须创先争优竞一流,工作向高标准看齐,勇于创先进争优秀,铆足劲头往前赶,积小胜为大胜,变优势为胜势,始终保持先行先进的积极状态;必须勇于担当务实干,围绕三业并举、三区共建、三量齐升(14),一以贯之抓落实、一往无前攻难关, 矛盾面前迎难而上,灾难面前挺身而出,用干部的辛苦换来群众的满意。各位代表!2017 年的成绩和进步,是中央、省、市关怀支持的结果,是县委统揽全局、运筹帷幄的结果,是县人大有效监督、县政协大力支持和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齐心协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关心、支持、参与宁远建设和发展的全县干部群众、驻宁官兵、社会各界人士和老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基础差、底子薄、财力弱的问题依然突出,经济扩总量、升均量、提质量任务艰巨,产业转型、改革创新、招商引资、城乡均衡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仍需持续发力,环境保护、金融风险防范有待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政风建设、廉政建设任务繁重,政府职能转变有待深化。我们将高度重视这些问题,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快解决。二、2018 年主要目标和任务2018 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新时代标明新方位,新征程提出新任务。从宏观政策看: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分两步走”(15)的战略安排,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乡村振兴等“七 大战略”,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要求。从区域环境看:省里“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深入实施,加快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市委五届四次全会提出大力实施开放兴市、产业强市战略,持续推进“六大战役”,深化拓展“四个提升”,努力实现“十大突破”(16),加快建设“创新开放新高地、品质活力新永州”,为我们谋求新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注入了强劲动力。从自身发展看:县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确定了在三业并举、三区共建、深化改革、绿色发展、民生保障、文化活县、民主法治、党建引领八个方面持续深度发力,新发展动能正在形成,发展路径更加清晰,县域经济呈现更有质量、更富活力、更可持续的新面貌。面对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以更加鲜明的目标导向、更加强烈的争先意识、更加扎实的担当精神,实现新一轮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大突破、大跨越。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的要求是:高举**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定推进“五大 战略”“三业并举”“三区共建”“三量齐升”,大力实施“八个深度发力”,抓重点、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强和改善民生,加快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生态文化公园,以优异成绩向改革开放 40 周年献礼。2018 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8.5%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 8.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2%以上,财政总收入增长 13%以上,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 9.5%、1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以内,完成省、市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这些预期目标充分体现了宁远奋发赶超、创先争优的决心和勇气,既符合新时代发展趋势,又为全面小康奠定坚实基础。实现这些目标,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一要坚持把握经济发展主动权。我们要正视人口多、底子薄、欠发达的基本县情,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紧盯全市领先、全省争先,自我加压不停步,持续用力抓发展、抢抓机遇促发展,保持定力推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宁远。二要坚持突出三区共建主阵地。一张蓝图干到底,持续发力三业并举、三区共建,以“三区”为平台载体支撑产业发展,夯实发展基础、增强发展后劲,加快产城融合、景城融合、城乡融合进程,进一步推动经济总量、质量、均量“三量齐升”,努 力形成具有我县特色、切合实际的发展路子。三要坚持拓宽创新开放主渠道。我们要大力弘扬创新创造精神,进一步拓展开放的思想观念、结构布局、体制机制,全力打造创新开放引领区,加大“引资、引智、引技”力度,集聚更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以创新开放的“先手棋”带动发展棋局的“全盘活”。四要坚持弘扬发展惠民主旋律。我们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正确处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基本民生保障,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增进民生福祉。三、2018 年重点工作面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我们要统筹兼顾平衡,把握重点关键,勇于担当作为,全面开启新征程,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突出提质发展,着力兴产业强实体。大力培育市场主体、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强化实体经济的竞争力。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围绕三个“百亿”目标,坚持集约化、特色化、人性化发展方向。做大做实产业发展平台,完成调区扩区及区域环评,加快供水、供电、道路、污水处理等配套设施建设,完成城北水厂、污水处理厂、安置小区、西部工业新城路网和招商服务中心建设,力争新建标准厂房50 万平方米、新入统规模企业 10 家以上、新投产企业 10 家 以上。做大做强园区经济,探索推行工业园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招商模式、供地方式、扶持政策,着力打造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光电智能终端产业园,全年新增产值 50 亿元以上,力争园区规模工业总产值达到 200 亿元以上;支持裕宁电子发展壮大,年内产值突破 30 亿元,力争三年内成功上市。推进与深圳无界投资控股集团联合打造以服务园区企业为重点的商业综合体,启动金融服务平台建设,组建金融服务公司、基金管理公司,融资建立 40 亿元以上的资金池;建设智慧物流园区,建成保税仓、物流仓储基地;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安排资金 2 亿元以上。加快推进水泥、钢材、冶金、食品等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支持榕达钢业、福嘉综环科技等骨干企业创新突破。深入实施小微企业“百千万”成长工程(17)和“小巨人”计划,新培育小微企业 200 家以上。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实施质量强县战略,开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活动,培育更多龙头企业和“品牌老店”。推进现代农业增量提标。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加快推动农林牧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质烟叶生产,确保收购烟叶 16.5 万担。稳定粮食种植 85 万亩,建成 4 个粮食专业化产后服务机构,充分调动和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大力发展油茶、柑橘、茶叶、葡萄、药材、生猪、肉牛、九嶷山兔等种养产业,抓好季丰农业、九嶷山 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博沣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九嶷山森林植物园、现代林业特色产业园、温氏生猪一体化养殖、刘家洲生态农庄等园区建设,促进中联天地油茶基地、鑫农淮山种植专业合作社、舜天恒禾肉牛养殖基地扩园提质,新创省市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 3 个。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力争新增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 150 家,申创国家或省级示范合作社 2 家,省市农业龙头企业 5 家。加快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业标准、检验检测“三大体系”,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突出农产品品牌建设,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 5 个。大力提升粮食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推广新型先进实用农机,力争建成湘南农业机械产业城。开展与湖南农业大学战略合作,助推全县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实施新型农民培育工程,壮大青年农场主、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和农业职业经理人队伍,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推进全域旅游升温提质。充分整合旅游资源,主动对接多样化多层次市场需求,促进旅游产业集聚式发展。深入实施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全国“景区带村”旅游扶贫示范项目,九嶷山创建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争当全域旅游先行者。以九嶷山舜帝陵创国家 5A 级景区为龙头,加快建设九嶷山舜帝陵、下灌景区、西湾乡村旅游、舜帝部落特色 民俗村、仙子山矿山地质公园、九嶷山综合旅游度假区;修建祭舜大道、县城游客服务中心,完成九嶷山商业街立面改造,完善景点景区休闲绿道、公共厕所、标志标牌等设施;加快“田园综合体”(18)建设,精心打造舂水河乡村旅游、十里画廊休闲旅游、琵琶岗和小桃源古村落旅游精品线路。加大旅游管理营销力度,实施“四个一”计划,引进 1 家国字号旅游企业、编印 1 套旅游宣传资料、编制 1 张旅游地图、建好 1 个“智慧旅游”信息平台。高质量办好湖南省戊戌年祭舜大典活动,提升“锦绣潇湘、圣地九嶷”品牌影响力。大力支持金融、保险、会展、科研、信息、康养、体育等新型服务业发展。(二)突出投资拉动,着力扩内需旺消费。坚持把促投资、旺消费作为重要支撑,大力培育新的增长点。周密谋划投资增长。正确把握宏观政策导向,紧盯国家和省市发展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行动、重大计划,有针对性地在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民生改善等领域,包装、储备和争取一批特色明显、投资额大、带动性强、可行性高的大项目好项目,力争全年争取项目 200 个以上。强力推动项目建设。在继续抓好“六大战役”重点项目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以产业项目建设提高投资效益。全年实施重点项目 150 个,年度计划投资 140 亿元。产业方面,大力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重点加快光电智能终端产 业园、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红狮集团新型环保建材产业园、中民筑友、宇拓新能源、聚力电池、浩然电池、能源之星照明科技、扬德能源、博强 3D 光学智能等 38 个重点项目建设。交通方面,配合抓好永清广高铁过境宁远前期工作;完成干线公路 40 公里以上,重点推进 S234 宁远段、二广高速宁远东互通至天堂、仁和至冷水、湘九等公路项目建设,启动湾井至道县泗马桥、九嶷山至道县湘源温泉等公路建设;认真落实县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大依法查处非法客运力度、规范我县客运市场秩序的决议》,在春节前后集中时间、集中人力开展一次大规模的集中整治行动,确保我县客运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加快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添置新能源公交车 300台,升级改造汽车总站,打造南六县交通枢纽站。农村道路提质改造 106 公里、安保 35 公里、自然村通畅工程 436 公里、危桥改造 10 座、农村招呼站 80 个,县乡道改造升级 47公里,打通县际、乡际村级“断头路”。能源方面,新建礼仕湾 35 千伏输变电工程,完成 60 个村农网升级改造。水利方面,开工建设九嶷山水库,推进涔天河灌区宁远段、仁和坝大型水闸等项目,完成“五小”水利工程建设。认真落实县人大常委会关于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相关问题的整改交办函,扎实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切实理顺城乡之间供水管护体制,加快城乡供水一体化进程,力争 2-3 年内全部解决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信息方面,继续推进城 市宽网提速、乡村宽带建设。着力加强要素保障。融资方面,搭建多种形式的政银企对接平台,推动信贷资金更多地向项目建设集聚,力争全年新增贷款 15 亿元。积极发挥政府投融资平台作用,做强做实城建投、产建投、农建投、旅建投和棚改公司、灌溪公司等公司资产,争取更多的信贷投放。用地方面,强力处置闲置用地,盘活存量土地资源,保障项目用地需求,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益。政策环境方面,落实扶持民间投资政策措施,鼓励民间投资进入市政、社会服务等领域,实行项目建设“绿色通道”制度,建立高效协调机制,切实解决项目建设中的矛盾和问题,严厉打击“三堵三强(19)”行为,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全力扩大消费需求。加快发展冷链物流、连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抓好高品质物流园、闽丰农产品综合交易中心建设,健全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争创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实施城镇商品销售畅通、农村消费升级、居民住房改善、汽车消费促进等行动,精心办好汽车展销会、房交会、农产品进城等节会活动,广泛集聚人气,有效拉动消费。扎实做好“个转企”培育和申报,争取更多贸易企业入统。全年力争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79 亿元以上。(三)突出创新开放,着力增动能添活力。扎实推进“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以开放的视野谋创新、以创新的思 路抓开放,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持续推进创新创业。主动对接科技创新、产品创新、文化创新、制度创新“四大行动”,落实激励科技创新优惠政策,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行动计划,重点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加快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1 家。高度重视人才工作,重点抓好产业型、紧缺型、实用型、科研型、专业型人才培引工作,打造区域性创新创业人才洼地。积极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激励机制和政策体系,在财税、金融、土地、用工、政府采购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争创省级“双创”示范基地。持续深化“互联网+”。推广运用“互联网+农业”,联通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确保既“种得好”又“卖得好”。推广运用“互联网+旅游业”,加快普及电子门票、在线支付、电子消费卡,建设智慧景点景区。推广运用“互联网+新兴服务业”,引导大众用互联网思维,积极发展网络支付、智能公交、共享单车等便民服务新业态,推动传统金融行业开展互联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让老百姓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捷高效服务。推广运用“互联网+政务服务”,构建“一站式”大厅,推进政务服务向网上延伸。强化“互联网+监督”,推进事中事后监管创新。持续精准招商引资。积极参加省、市重大经贸活动,大力开展小分队、点对点、产业链、专业化招商,主动对接融 入省“一核两极三条经济生命线”(20)开放平台布局、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集聚区和市“五大开放行动”(21),重点引进产业集群、行业领军企业、知名民企。深化与深圳无界投资控股集团的合作,力争新引进一批新兴产业项目。持续开展“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吸引宁远在外成功人士返乡建功立业。强化签约项目落地跟踪服务,实行全程代办,提高招商引资实效。力争全年引进投资过亿元项目15 个以上;利用外资、内资增幅超过 15%。外贸进出口总额1.7 亿美元,加工贸易超过 7000 万美元。(四)突出城乡融合,着力提品质创特色。加快“一城连六乡(镇)接一景促一带”城镇群一体化发展,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休闲示范城市、园林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五城同创”,深入推进“县城扩容提质新三年行动计划”,力争年内城区面积、人口分别达到 21.5平方公里、22 万人以上,城镇化率达到 46.3%。全力建设品质活力城市。强化规划引领,启动 2020-2035年县城总体规划编制,完成城市湿地公园、“海绵城市”、“城市双修”、消防、电力、环卫、综合交通、管道燃气、城市给排水、地下管廊等专项规划,建立“多规合一”的信息平台。加快南部生态文化新城开发建设,围绕“一核两心三轴四组团”(22)的空间布局,完成九嶷大道、湘妃大道、文化路、园丁路、黄金路、安康路等路网建设,加快市民中心、 全民健身公园、广电中心、湘运车站搬迁等项目建设;加快游客服务中心、碧桂园、世纪汇等产业项目建设,打造集商务、居住、景观展示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新城,力争跻身全省新型城镇化试点县。大力推进旧城提质改造,按照“古城要古、修旧如旧”的原则,完成丁字街、北正街、东门街、南门街等历史街区的抢救性修复,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面实施棚户区改造新“三年行动计划”,完成湘运车站、东门街、女英路、南门刘家四个片区 2000 户棚改任务,通过拆旧建新,形成新业态、打造新景点,提升群众获得感。打通印山西路、重华南路等“断头路”,修建高架桥、地下人行通道,加快推进县城供水管网改扩建、污水管网配套、城市燃气管道、农贸市场建设等项目。抓实厕所革命,高标准配套城区公共厕所。加快城市步道和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实施重华路、水市路、文庙路、滨江路等路段街景改造。加快实施泠江河沿岸绿化、公园绿化、广场游园绿化、街道绿化,全方位增绿扩绿,大力开展创省市园林单位活动。进一步完善大城管机制,精细化管理城市。继续加大小区整治力度,妥善化解各类矛盾问题,建立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安全舒适、管理规范的居民小区;严格规范执法,强力推进控违拆违专项行动,建立有违必拆长效机制,强力拆除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实行 24 小时巡查督查,违法建设发现一起、拆除一起,确保集中整治后违法建设“零增长”。深入开展 文明劝导,加强文明宣传教育,进一步提升市民素质。着力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充分发挥政府投融资平台参与小城镇开发主体作用。大力实施土地综合开发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勾,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支持乡镇依据自身特色,提升镇村规划,加快建设一批特色鲜明、和谐宜居、文化鲜活、设施便捷、机制灵活的特色小镇。加快柏家坪、湾井、九嶷山等乡村旅游小镇建设,统筹推进水市、天堂、冷水、仁和、禾亭、中和等 6 个乡镇与城区功能配套,建设太平、清水桥、保安、鲤溪等边际口子镇。力争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特色小镇、美丽宜居小镇、卫生乡镇、历史文化名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对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全力打造农村“五化行动”升级版,争创全省整县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围绕产业增收,积极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组织模式,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乡村旅游和电子商务,扶持培育 1-2 个支柱产业;扎实推进农村“双创”,吸引更多工商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拓展绿化内涵,加大村庄周边生态山林、河湖水系、农田景观保护,统筹山、水、林、田系统治理,优化路边、水边、坡边、宅边绿化种植,对村庄入口、公共活动场所等重要位置植树造景,彰显田园风光, 体现乡土气息,力争建成一批园林乡村、森林乡村、美丽乡村示范村。拓展净化内涵,实施“两治一改”工程,突出垃圾治理,深化第二轮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清理村庄四周、道路两旁、房前屋后的卫生死角、陈年垃圾,大力整治建筑乱搭乱建、杂物乱堆乱放、垃圾乱丢乱倒;加快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利用一体化进程,全覆盖配置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收转运设备。突出污水治理,全面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房前屋后排水、河道水塘清淤、污水排放口,大力改善水质环境,加快推进柏家坪、水市、中和等 10 个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全县所有行政村(社区)废弃旱厕要全部拆除,农户家用旱厕要改为水冲厕,力争每个村(社区)建设一座公共卫生厕所,政府通过“以奖代补”给予扶持。村集体公共厕所建设由县住建局统一设计,村(社区)组织建设。拓展美化内涵,完善村庄控制性详规、村布局规划,加强农村用地管理,严格按规划审批开展各类建设。村民建房实行“拆旧建新、适度集中、一户一宅”。深入推进乡村风貌改造、农村“空心房”治理和庭院“个性化”建设,坚持村庄改造建设与保留农村历史文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体现“一村一韵”。加强传统村落保护修缮,做好传统村落申报,多留遗产少留遗憾。扎实开展文明村(社区)、文明家庭等文明创建活动,推进移风易俗、文明进步。拓展 亮化内涵,大力实施全县行政村主要村道等区域亮化工程;加强农村警报设施建设,安装好村主干道、十字交叉路口及治安死角、盲点的视频监控系统,加快农村网格化建设,严厉打击农村盗窃、黑恶势力犯罪,加强矛盾纠纷调解,消除农村各种不安定因素,构建全方位、全天候、立体化农村治安防控体系,提升全体村民的安全感。拓展序化内涵,加大农业农村投入,配套提升水、电、路、讯等设施,补齐乡村发展短板。加大对农村道路、公共场所车辆停放的管控力度,全面序化农村道路交通秩序。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完善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制度,推进村务公开,发挥社会各类人才、新乡贤等群体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为建设美丽乡村、法治乡村、文明乡村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五)突出绿色发展,着力保生态固根基。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守住生态底线,建设美丽宁远,让好山好水好风光遍布九嶷大地。强化生态文明建设。启动生态红线勘界定标工作,建立生态保护红线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全面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启动省级森林城市创建工作,扎实抓好以交通干线、河流沿线和城区周边可视山头为重点的生态景观提质;完成主要通道裸露山地造林 8000 亩,通乡通村公路绿化 280 公里,水系绿化 80 公里,建设秀美村庄示范村 100 个;大力 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争创国家级石漠公园;严格耕地保护,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强化湿地公园保护,加强地质灾害防治;严厉打击保护区内各类环境违法行为,配合中央开展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专项环保督察,始终保护好宁远的青山绿水。强化污染防治。加强大气、水、土壤综合防治,深化湘江保护与治理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全面落实“双河长制”(23),压紧压实县乡村三级河长责任,系统推进泠江河等主要河流入河排污口、城乡黑臭水体、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饮用水源地保护和生物资源暂存点体系建设,开展砖瓦行业、餐饮行业、建筑施工、道路扬尘污染治理,坚决淘汰燃煤小锅炉,严禁露天焚烧垃圾和秸杆,全面开展土壤污染调查,分步治理和修复污染块。大力开展县、乡、村生态文明创建,启动九嶷山、湾井、柏家坪、清水桥、中和等乡镇申创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乡镇,力争年内创成 1-2 个示范乡镇。强化节能减排。深化工业企业污染治理,坚决淘汰落后产业和过剩产能。认真开展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积极发展光伏、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应用,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全面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强化监管执法。持续推进中央环保督察后续整改,重点加强涉危、涉化、涉重金属行业领域监管执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继续清理整顿环保违法违规建设项目,坚决取 缔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十五小”企业,加强司法联动,始终保持打非治违高压态势,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保障群众环境权益。(六)突出深化改革,着力破难题创优势。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问题导向,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实施行政许可标准化,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和“减证便民专项行动”,完善“三清单一目录”(24)和政务公开“负面清单”。深化商事登记全程电子化和电子营业执照改革,继续削减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实施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改革;推进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完善政府购买服务制度,扩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范围。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突出抓好农村承包经营权流转、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有偿使用和有序退出三项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改革试点。细化和落实承包土地“三权分置”(25)办法,积极搭建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严格规范土地流转。加强农村“三资”管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引导工商资本投入农业农村建设,增强服务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能力。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加大部门预算编制、基本公共服务、国库集中支付等改革力度;健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改 革机制,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完善政府举债融资方式,加快政府投融资平台转型,探索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参与机制。积极推进综合治税平台建设。加强金融监管,坚决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启动创省级金融安全区工作。(七)突出共建共享,着力惠民生增福祉。始终把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取得新进展。巩固深化脱贫攻坚。充分发挥“三位一体”扶贫大格局的作用,持续发力巩固提升脱贫成效,确保全县 10.08 万已脱贫人口、119 个已出列贫困村退出后收入提高、经济发展、脱贫不返贫。力争全年减少贫困人口 1500 人以上。充分发挥专项扶贫主导作用,重点瞄准深度贫困区域、深度贫困群体、深度贫困人口聚焦发力,精准施策、靶向帮扶。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劳务协作,完善提升易地扶贫搬迁安居工程,全面实施同步搬迁,在贫困人口基础条件和发展领域上持续发力增效。充分发挥行业扶贫主体作用,按照“五个一批、六个精准、七大行动”总体要求,继续加大行业扶贫力度,坚持脱贫不脱政策、不脱项目、不脱帮扶、不脱投入“四个不脱”,保持扶贫政策连续性、稳定性、长效性,教育、医疗、低保等政策全部持续到 2020 年。继续实施驻村帮扶和 结对帮扶,加大对贫困村和贫困人口较多的非贫困村投入,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农村居民生活品质。充分发挥社会扶贫主流作用,大力开展“百企联百村、百企帮百村”企业精准扶贫行动,完善龙头企业参与扶贫开发支持政策,调动企业带动贫困户就业增收。做强做优“六大众筹”社会扶贫品牌,不断壮大志愿者队伍,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关注、参与和支持扶贫事业。加大对自身努力脱贫致富先进典型的培育和宣传。建立激励机制,激发贫困区域、贫困户自主动力,加快脱贫致富。织密民生保障网络。完成城镇新增就业 6000 人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 5500 人以上。新增创业主体 2700 户以上,发放创业担保贷款 3000 万元以上,争创省级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示范基地。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加快建设“网上社保”。建筑行业新开工项目必须 100%参加工伤保险。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加强低保动态管理,加大临时救助力度。健全新型养老服务体系,启动水市、中和区域性中心敬老院和社会福利中心二期建设。大力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启动乡镇周转房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力争完成周转房 1000 套;建成公租房 1392 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 1000 户。全面完成省、市重点民生实事和微实事项目建设。启动县民生微实事“三年行动计划”,重点实施一批交通出行、文体设施、便民服务、安全防护、环境卫生等方面微建设项目,提升群众的幸福感 和获得感。办好公平优质教育。坚持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位置,加快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突出抓好城乡学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平安校园建设、智慧校园建设、师资均衡配置、教师待遇保障、教育治理改革、控辍保学、随迁子女就学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10 大计划”。加快城乡学位建设“三年攻坚行动计划”,完成二中搬迁新建,加快一中新校区、七小、八小、4 个街道幼儿园建设,新增城区学位 6000 个以上;大力改造农村薄弱学校,配套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探索集团化办学,推行城区优质学校托管乡镇薄弱学校,实现城乡联盟、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交流轮岗机制,实施“国培计划”项目,大力纠治师德师风突出问题。加大教学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确保教育教学质量保持全市前列。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深入推进“文化活县”战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项目兴文、精品育文、产业活文、规范优文、帮扶助文”五大工程,传承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完善县、乡(街道)、村(社区)三级文化设施和网络建设,提升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社区)文化活动室设施条件和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全民健身公园、博物馆、文化馆和图书馆新馆建设。大力开展群众文体活动,抓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推进少数民族村寨建设,深入挖掘舜 文化、儒文化、瑶文化等传统文化,举办全国全省有影响力的文化活动,努力创作一批文艺精品佳作,塑造一批全国全省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化品牌。进一步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促进文化产品健康发展。推进健康宁远建设。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继续实施城乡医院床位建设“三年攻坚行动计划”,加快妇女儿童医院、人民医院分院、和美医院和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加快建设分级诊疗制度,以构建医联体为着力点,深化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与湘雅医院、省人民医院、市中心医院联盟合作,建设县影像中心、检验中心及乡镇卫生院远程诊疗平台,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以公立医院改革为重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设县级医院与乡镇中心卫生院医疗共同体,放权搞活乡镇卫生院。大力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做好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县复核。彻底扭转计生服务管理水平不高的被动局面,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完成农村妇女“两癌”免费检查 8000人。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康复服务。发展健康养老服务,深入实施“百岁健康县”工程。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加强基层自治组织规范化建设,全面完成农村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加大信访积案化解与依法治访力度,深入实施“互联网+信访”模式,打造阳光信访升级版。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严查严管、严处严罚, 压紧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坚决防范遏制较大及以上事故发生。加快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建设,健全农产品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大力推进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完善共建共享的公共安全监控系统。深入推进“七五”普法工作,全面建成县、乡、村(社区)三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严格规范宗教场所管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八)突出自身建设,着力提效能树形象。牢固树立“四个意识”(26),更加注重自身建设,以严的标准、严的要求、严的措施,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能、承担责任。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监督、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落实县人大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办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强化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坚持重大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法定程序和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加强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坚持高效施政。把抓执行力、行动力作为政府工作的生命线,敢于直面和解决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积极作为、勇于担当,坚决纠治办事拖沓敷衍、懒政庸政怠政和为官不为现象。完善以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为重点 的行政效能建设制度体系,全力推动工作提速、提质、提效。健全常态化督查机制,用好问责“利剑”,推动各项决策部署落实落地。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为干部大胆创新探索撑腰鼓劲。坚持科学理政。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深化政务公开,充分发挥政府门户网站、“12345”政府服务热线、政务微信等平台作用,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拓宽与公众沟通渠道,加快整合县、乡、村三级服务平台,建好网上服务大厅,确保公共权力在监督下运行,打造阳光政府。坚持廉洁从政。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大力纠治“四风”新问题。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和政府投资行为,加强行政监管和审计监督,织密规范权力运行笼子。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持续深化专项整治,从严查处群众身边腐败问题,营造风清气正的政务环境。各位代表!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市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继续前进、锐意 进取,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宁远、夺取新时代宁远经济社会发展新胜利而努力奋斗!2018 年永昌县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2017 年工作回顾今年以来,面对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和艰巨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县上下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视察甘肃“八个着力”重要指示,认真落实省市县党代会精神,牢固树立和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全县经济止滑回稳态势显现,社会各项事业稳步推进。预计实现生产总值 66.2 亿元,同比增长 1.6%,完成第一产业增加值 16.5 亿元,增长 5.1%,第二产业增加值 16.3亿元,下降 1.8%,第三产业增加值 33.4 亿元,增长 2.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28 亿元,下降 6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02 亿元,下降 13.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8.2 亿元,增长 9%;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 26702 元和 12467 元,分别增长 8.2%、9%。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三次产业结构比预计达到 24.9:24.6:50.5。现代农业稳步发展。粮食总产量达到 32.9 万吨,高原夏菜、优质饲草种植面积分别达到 20.3 万亩、19.5 万亩,油菜、藜麦、芍药等食药赏作物种植面积达到6.4 万亩;新改建日光温室和塑料拱棚600座、养殖小区 10 个,建成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设施 1 万平方米;发展高效节水面积 3 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 5.5 万亩,新建冷链贮藏设施 9 万立方米,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3 家、示范性家庭农场 26 家、专业合作社 34 家,以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为主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基本构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正式授牌,农产品在线抽检合格率达到 99%以上,永昌胡萝卜被评为“甘肃十大农业区域公用品牌”,永昌高原夏菜远销华东、港澳和韩国、中亚等市场,永昌羊肉在京东等知名网站开店销售,品牌效应初步显现。工业经济加快转型。园区支撑能力持续提升,入园企业达到 183 家,新增规上企业 7 家;深入开展入企进厂服务活动,解决企业困难 48 件;扎实推进互保共建互为市场工作,互帮互销额达 3757 万元;县财政注入 500 万元铺底资金开展“助保贷”业务,发放贷款 5850万元;元生农牧生物有机肥、尾菜加工、沼气生产和坤腾矿业选矿生产线、博远农资生产及农产品加工等项目建成投产, 怡泉新禾循环经济产业链、施可丰 60 万吨复合肥、天元化工 20 万吨新型肥料、宝盛复合保温砌块生产线等项目进展顺利;全面盘活氯碱化工产业链,鑫华焦化、丰盛环保科技、奔马复合肥复工生产,金泥 40 万吨电石启运投产,循环经济实现复苏增长。第三产业蓬勃发展。骊靬文化产业园引水工程基本建成,华夏骊靬影视城、骊靬文化展示中心、骊靬遗址保护、武当文化广场等项目进展顺利,北海子国家湿地公园入选全国优选旅游项目,新城子花田小镇、东寨藜麦生态观光、红山窑车辘沟石林等乡村旅游示范点规模持续扩大,建成高标准旅游厕所 5 座。景区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成功举办第五届骊靬文化旅游节、藜麦产业科技宣传推广会暨第二届藜麦产业高峰论坛,全年旅游接待量和旅游综合收入持续提升。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全面推进,公共服务中心建成运营,村级服务点覆盖率达 60%,电商交易额达到 1.2 亿元。金汇大厦、同人商服综合体投入运营,县城东关市场完成改造,铁路综合性货场、粮油交易中心、河西农贸市场建设有序推进,商贸流通体系不断完善。生态环保进一步加强。深刻吸取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教训,坚决扛起“保护祁连山、守住生命线”的历史责任,举全县之力推进保护区生态环境修复,全面完成 18 处采矿类项目设施拆除、井口封闭、地貌植被恢复和无主矿点治理、保护区基本草原退出任务,西大河二级水电站关停退出和保 护区禁牧限牧工作有序推进,生态水下泄流量得到有效保障。认真落实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措施,秸秆禁烧、燃煤锅炉淘汰、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建筑扬尘治理等重点任务扎实推进,煤炭专营市场建成投运,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完成整改 20 项,国控 4 项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超额完成。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河长制”等制度有效落实,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启动实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初步形成。精心组织实施重点生态工程和全民国土绿化行动,完成造林 0.62 万亩、封山育林 35.74 万亩、森林抚育 0.5 万亩,森林覆盖率按新统计口径达到 19.17%。城乡面貌进一步改善。城乡统筹总体规划、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编制完成,县城及建制镇控制性详细规划、镇域乡村建设规划启动编制,综合交通专项规划通过技术评审。G570过城段、东湖路、北海子湿地道路建成通车,云川路、解放路、西岚路等道路改扩建完成年度任务,天然气综合利用和西津西苑综合市场建设有序推进,改造棚户区 917 户,开发商品房 11.79 万平方米,分配入住公寓式公租房 412 套,实施四大街街景风貌改造项目 5 项,建设街区广场 1 个、公共厕所 10 座。城市美化亮化、保洁养护、社区服务、综合执法水平不断提升,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启动运行。新改建维修渠道 348 公里、农村道路 224 公里,改造农村人饮管网 47 公里、电网83.72 公里,G312 线马营口至山丹西段建成通车,S301 线、S308 线永昌段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全域无垃圾环境整治扎实开展,村容村貌整治工程深入推进,建成美丽乡村示范点 5 个、“万村整洁”示范村 16 个。发展活力进一步释放。加大项目建设力度,60 项重点建设项目开工 52 项,落实招商引资项目 65 项,到位资金 31.1亿元,预计全年向上争取各类项目资金 13 亿元。“三去一降一补”任务有效落实,化解煤炭过剩产能 15 万吨,去房地产库存 764 套,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率达到 65%,取消调整承接行政审批项目 26 项,“地条钢”排查整治、涉企收费专项清查全面完成。农村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全面完成,流转面积达到 49.5 万亩,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正在建设,发放设施农牧业产权抵押贷款 4700 万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步伐加快,公共实训基地一期即将建成,新增省级双创孵化基地 2 个、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基地 2 个,发放创业贷款 2485 万元,带动 595 人实现创业。商事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全面实施“多证合一”,工商注册便利化水平大幅提升,新增市场主体 1761 户。驻永国有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有序实施,财税金融、不动产登记、综合水价、国有林场、供销社及公务用车等改革任务有效落实。民生实事进一步落实。脱贫攻坚成效明显,实施扶贫项目 16 项,完成 94 户 331 人易地扶贫搬迁任务,改造农村 C、 D 级危房 411 户,实现脱贫 56 户 178 人。教育现代化实验区建设稳步实施,完成全面改薄项目 40 个,永昌四小开工建设,新建公办幼儿园 3 所,六中、四中体育场和县公共体育场一期建成投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基层医疗机构运行机制改革任务全面落实,与全省同步调整医疗卫生服务价格,药品加成全面取消。中医院迁建、残疾人托养中心主体完工,实施体育惠民工程 6 项,提升改造乡村舞台 25个,新建社区综合服务中心 6 个,全省首家公助民建敬老院建成投用,“三馆一站”全部免费开放。城镇新增就业 6459人,登记失业率 2.92%;完成岗位技能培训 3501 人、职业技能鉴定 2500 人,输转劳动力 6.2 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 12.3亿元。“五险合一”和全民参保登记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均保持在 98%以上。城乡低保、农村特困供养标准进一步提高,特殊困难群体临时性救助政策全面落实。双拥模范县“八连冠”通过届中评估,红山窑、焦家庄、六坝撤乡改镇已获批复。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推进,创建全国文明村 1 个、文明单位 1 家。智慧永昌建设全面铺开,新建 4G 基站 122 个,固定宽带全面提速,光纤接入率达到 94%,河西堡镇综合指挥调度中心和社区三维数字管理服务平台建成投用。平安永昌建设全面推进,“七五”普法启动实施,社会治理不断创新,群众来信来访办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安全生产排查整治扎实开展,社会大局和谐稳 定。同时,统计调查、政策研究、史志档案、民族宗教、妇女儿童、气象人影、防震减灾、邮政通信、金融保险等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进展,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新贡献。自身建设进一步提升。全面加强政府系统政治思想建设,“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推进,党员干部“四个意识”不断强化,工作作风明显转变。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 51 件、政协委员提案 44 件,办复率 100%。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制度,召开廉政会议 3 次,约谈 213 人次,完成经济责任审计 21 项、政府投资项目竣工决算审计 21 项;中央和省市巡视、督查、审计反馈意见整改基本完成,“明察暗访督查年”“三纠三促”和县政府系统“效能提升年”活动深入开展,追责问责 68 人次;法制审核和法律顾问制度全面落实,主动公开政务信息 2.2 万条,行政审批事项全部进驻政务大厅,清单制管理、网上行权、无纸化办公全面推行,法治政府、廉洁政府、效能政府建设取得实效。各位代表,即将过去的一年,走过的路很不寻常。在宏观形势严峻复杂、困难压力大于预期、矛盾风险不断增多的情况下,全县上下戮力同心、团结拼搏,不仅较好地完成了改革发展稳定各项重点工作,更增强了在复杂环境中引领发展的能力和动力、坚定了在困难压力下砥砺前行的信心和决 心。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大力支持的结果,是社会各界鼎力相助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团结奋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所有参与、关心、支持永昌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同时,我们必须清醒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项目支撑不足,县域经济总量偏小,产业发展水平不高,转型升级任务艰巨;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工业产业链处于中低端的状况还未得到有效转变,文化旅游和新兴服务业综合效益有待进一步提升;主要财源扩充不足,财税收入下滑,收支矛盾十分突出;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比较粗放,城市承载能力不足,乡村面貌改善提升和基础功能完善压力仍然较大;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形势严峻,生态修复和污染治理还需付出很大努力;民生保障水平与全面小康目标仍有较大差距,短板问题还很明显,安全生产、社会治理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凸显;部分干部工作作风不实、担当意识不强,中梗阻问题成为阻滞效能提升、加快发展的主要症结,发展环境亟需进一步优化,等等。对于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决不回避、决不懈怠,将采取更加积极、更加有效的措施,切实加以解决。2018 年主要工作 2018 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政府各项工作责任重大、影响深远。党的十九大阐明的重大观点、作出的重大判断、创立的重大思想、谋划的重大目标、确定的重大举措,为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期的各项工作提供了行动纲领和科学指南。当前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温和复苏,我国经济已走出寒冬呈回稳向好态势,中央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深入实施“一带一路”、“中国制造 2025”、创新驱动、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重大战略,省委省政府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发展,重大政策措施相继出台,全市建成全面小康步伐不断加快,为我们带来了重大机遇。只要我们深刻领会**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和丰富内涵,始终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树牢“四个意识”、强化“四个自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凝神聚力、久久为功的战略定力和奋发有为、攻坚克难的精神状态,用实际行动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到全县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各个方面,就一定能够谱写新时代永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篇章!2018 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 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以“三变”改革激发农村活力、以创新推动工业转型、以融合促进三产升级、以协调统筹城乡建设、以保护筑牢绿色屏障、以发展补齐民生短板,不断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持续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努力把永昌打造成为丝绸之路甘肃黄金段上的重要节点、河西走廊特色旅游线上的璀璨明珠、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家园。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初步确定为:生产总值增长 5%左右,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 5%左右,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3%左右,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 6%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6%左右,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 6%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6%左右,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 7.5%和 8%左右。围绕上述思路和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一、全面扩大有效投资,强化经济发展支撑把扩大有效投资作为应对经济下行的压舱石,把大招商、强投资、快推进、严督查作为项目建设的主旋律,整合一切力量,调配一切资源,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稳住经济发展基本面。加强重点项目谋划。紧盯国家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全省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等有利机遇,加强政策研究和对接争取,突出抓好项目谋划储备和动态管理,健全完善重大前 期项目、投资项目、计划新开工项目、审批项目、重大建设项目以及重点招商引资落地项目等“六个清单”,为项目建设和投资增长打下坚实基础。立足夯实基础、补齐短板、延伸链条,推动上级重大决策部署项目化、具体化,围绕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生态环保、公共服务、民生保障等领域谋划实施重点建设项目 55 项,完成投资 33.6 亿元以上。全力破解项目瓶颈。认真落实重点项目“五个一”推进机制,围绕“签约抓开工、开工抓推进、在建抓竣工、竣工抓投产”四个核心环节,明确“目标考核、压力传导、奖惩兑现”三个量化指标,形成可检测、可追溯、可惩戒的闭环式责任体系,坚决纠正自我设限、阻碍发展的行为,全力以赴破解项目建设各类瓶颈。采取领办、帮办、代办等方式,开通项目审批“绿色通道”,缩短审批时限,倒逼项目落地建设。加强政银企对接,增加有效信贷投放;积极向上争取用地指标,保障重点项目建设用地,提升实体经济发展支撑能力。加强 PPP 项目的政策扶持和监管规范,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参与交通、市政、环保等领域重大项目建设。加大双向开放力度。大力倡导以招商论实绩、以引资比贡献的鲜明导向,转变招商理念,创新招商方式,激活民间资本,支持发展“飞地经济”“归雁经济”,努力引进培育一批符合我县产业特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项目好项目,不断提高招商引资的组织程度、推进强度和突破力度,力争全 年签约项目总投资 200 亿元以上,到位资金 35 亿元以上。抓住“一带一路”建设历史机遇,大力推进全产业、全领域、全要素开放,积极搭建向西对外开放平台,以新型经营主体和中小企业为重点,在产业开发、新能源建设、新技术应用等领域实现外贸突破。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努力营造政府亲商、全民安商、社会护商的良好环境,确保所有企业同等享受国民待遇。二、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夯实三农发展基础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以深化农村“三变”改革和打造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升级版为统揽,着力激活各类要素,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确保粮食安全。积极争取省级产业发展投资基金,编制特色产业发展规划,持续推进“4+N”特色产业提质增效行动,优化高原夏菜结构,提高以舍饲养殖为主的草食畜牧业质量效益,建设优质牧草基地,壮大食用菌种植规模,规范制种市场,培育发展马铃薯、藜麦、中药材、油料、花卉等后续产业。以海量辣椒、怡泉新禾为依托,建成戈壁农业示范园 2 个以上,新改建高标准日光温室 650 亩、塑料大棚 400 亩、食用菌棚 150亩。按照扶持农户、做强大户、五良配套、龙头带动的思路,鼓励元生农牧、溪源肉联等企业与养殖户建立利益链接机制, 引导养殖大户通过产权入股等方式与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组建养殖联盟,盘活提升已建养殖小区 10 个以上,推动天康生猪养殖、杰兰育鹅孵化等项目尽快落地,新建标准化养殖小区 2 个,新增规模养殖户 100 户。构建多元产业体系。加快承包地“三权”分置,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开展农村“三变”改革试点,推动农业经营方式、生产方式和资源利用方式由传统向现代、粗放向集约、自给向市场、单一向复合转变。优化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布局,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培育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家庭农场为基础、农民合作社为纽带的农业产业联合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创建市级以上示范性合作社 10 家、家庭农场 10 家、农业龙头企业 3 家,土地流转面积稳定在 50 万亩以上。培育壮大村集体经济,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统筹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和田园综合体“三园一体”建设,加快玉森农业园二期、九业牛羊肉加工、陇记特色农副产品加工等项目建设,新建冷链贮藏设施 2 处、田园综合体 2 个、千合农庄 2 个,探索农业众筹、农产品定制、农旅结合等农业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成效。强化农产品产加销全过程监管和质量标准化管控,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惩戒 机制和诚信体系,全面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种养大户、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的质量安全意识,严格落实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确保农产品在线抽检合格率稳定在 99%以上,推动特色优质农产品由安全向绿色、有机转变。实施“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农产品商标品牌”联合创建,依托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品牌经济,持续做强绿色无公害高原夏菜、“永昌胡萝卜”等特色优质品牌,完成“永昌羊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新增知名农产品品牌 1—3 个,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 3 个以上。继续开展以政府搭台、企业运作、客商参与为主的特色农产品主销区推介活动,着力提升我县特色农产品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实施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行动,开展耕地休耕制度试点,促进永久基本农田永续利用。抓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千亿斤粮食产能等项目,完成六坝、毛卜喇高效节水灌溉整乡整村推进项目,实施寨沙沟治理项目建设,新改建维修渠道 360 公里,建成高标准农田 4 万亩、高产稳产田 2.3 万亩。充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导向作用,坚持引进大型现代农业机械和创新小型实用机械相结合,组建专业农机合作组织和运营企业及技术指导团队,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探索建设“智慧农业”示范区,大力提高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扶贫工作是天大的事,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一号工程”,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贫困人口脱贫内生动力,完善精准识别和动态管理机制,精准帮扶,分类施策,下足“绣花式”扶贫功夫,完成 400人脱贫任务。积极争取特色产业发展专项贷款,因地制宜扶持发展富民产业,推动扶贫工作由脱贫向致富转变。巩固提升脱贫成果,抓好后续工作,防止已脱贫户返贫。完善红光园艺场易地扶贫搬迁基地基础设施和社会治理体制,鼓励搬迁群众积极参与产业开发、自主创业、劳务输转,确保易地扶贫搬迁人口稳得住、能致富。三、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壮大实体经济规模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以培育全产业链、工业产业集群和培植稳定持续财源为核心,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新兴产业规模扩张,不断壮大县域经济发展的骨干力量。下大力气盘活存量。科学处理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的关系,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发展集约”的原则,编制完成永昌县工业经济发展规划、河西堡工业区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总体规划和中小工业园区产业布局规划。实施园区增容提升工程,建设河西堡中小工业园化肥聚集区,完成清河现代循环农业产业园管理机构“区政合一”改革,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建设运营,力争把工业园区建成产业发展平台、改革创新基地。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积极稳妥处置“僵尸企 业”,引导企业通过并购重组、技术革新、招商合作、资产置换、委托经营、转让租赁等方式盘活存量投资。严格常态化执法和强制性标准实施,坚决防止已化解淘汰的煤炭、钢铁等过剩产能死灰复燃,化解煤炭过剩产能 21 万吨。千方百计扩大增量。积极落实“中国制造 2025”行动计划,引导传统制造业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传统工业深度融合,抓好春天化工三废综合利用发电、瓮福磷铵尾气治理、金铁 2 万吨高端铸件和节能环保技术改造等项目,促进化工、冶金、能源产业向创新驱动、内涵发展、绿色低碳方向转型。不断壮大优势产业,重点抓好兰石千吨级循环流化床加压煤气、合鑫源非金属深加工、施可丰 60 万吨新型肥料、西煜城 20 万立方米环保砖等建设项目,增强工业经济转型发展新动能。注重培育创新精神、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设立质量品牌发展基金,引导企业提升研发设计、品牌创建、营销网络拓展能力,实施技改项目 5 项,发展科技“小巨人”企业 3 家。强化调度搞好服务。深入开展“入企进厂”服务活动,落实“一企一策”帮扶措施,千方百计帮助企业解决要素供给、产品运销、政策落实等实际困难,促进企业加强管理、降低成本、挖潜增效、扭亏脱困。指导企业建立人才引进机制,聘请专兼职资本运作职业顾问,规范企业内部管理,加强市场化运作,推动“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 新增规上企业 4 家以上,加快三洋农牧上市步伐。引导河西堡循环化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等机制,促进企业耦合共生,提高整体抗风险能力。推进驻永国有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认真落实“五缓四降四补贴”措施和结构性减税政策,加强预期引导,提振企业发展信心。深入开展互保共建互为市场活动,引导金融机构降低贷款门槛,力争“助保贷”业务贷款规模达到 2.5 亿元以上、企业互销额达到 0.8 亿元以上。四、提高三产发展水平,促进消费业态升级把发展以文化旅游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社会资本参与的方式,创新业态模式,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层次提升。推进文化旅游业提档升级。坚持重点景区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共推进、旅游产品开发与旅游文化建设相结合、旅游品牌打造和旅游质量效益同提升,推动形成全域布局、全景打造、全业融合、全民参与的文化旅游发展新格局。突出神秘骊靬核心景区打造,加强与重点旅游企业、社会资本合作,加快华夏骊靬影视城、骊靬文化展示中心、骊靬遗址保护等项目建设,实施武当文化广场二期、沙枣林生态餐厅和北海子公园改造项目,抓好藜麦生态观光、花田小镇、寺儿沟滑雪场、车辘沟石林景区建设,争取将御山峡圣容寺景区创建为 3A 级景区、花田小镇创建为 2A 级景区。围绕完善旅游要 素,加快景区道路、游客中心、导览标识、景区厕所、无线网络等设施配套,培育休闲度假、农事体验、民俗感知等新型乡村旅游景点,发展多元住宿、特色餐饮、旅游商品开发、民俗文化演艺等服务业态,满足游客多样化体验需求,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向“2.0”时代迈进。积极引进培育市场化、专业化的营销团队和旅游企业,整合县域旅游资源进行打包宣传、集体营销,推出一批一日游、多日游精品线路,办好旅游节会,不断提升旅游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立足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建设物流聚集区和特色物流中心,构建覆盖全县、服务全市、面向全省的区域现代综合物流枢纽。抓好鼎豪、荣达、民丰农产品储藏库建设,启动运行粮油交易中心,着力打造城郊高原夏菜运销集散地。开工建设泰峰 30 万吨物流仓储、金昌羽立仓储物流、甘肃电投煤炭交易中心,加快建设河西堡铁路区域物流“旱码头”。充分发挥清河地区农副产品产加储运方面的传统优势,实施甘肃华信蔬菜花卉种苗繁育基地建设,打造金武地区重要的农副产品中转站。推动新兴服务业发展壮大。加快传统食品加工园、珠峰汽修城及大型停车场建设,拓展亨达汽配城配套服务功能,引导县城小食品加工、汽车修配向园区集中。免费开展各类创业技能培训,加大创新创业扶持力度,充分利用老旧厂房、存量楼宇等闲置资源,建设创新创业平台 3 个以上,新增各 类市场主体 1600 户以上。完善电子商务三级服务网络,实现村级站点全覆盖,发展壮大电商经营主体,强化外销体系建设,促进特色优质农产品实现网上销售,打造一批竞争力强的电商品牌。加快推进县城西津西苑综合市场、河西堡金丰商务综合楼、农垦商务宾馆等项目建设,抓好乡镇农贸市场规范提升。引导社会资本探索发展养老服务业,抓好清河敬老院规范运行,构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发展壮大现代金融、信息消费、文化创意等新兴业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五、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面增强绿色发展自觉性和主动性,坚定不移走生态立县之路,加快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家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持续加强生态保护。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鲜明导向,全面完成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问题整改,积极配合做好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巩固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整治成果,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抓好禁牧限牧工作,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严格落实河长制责任,加大饮用水源地、泉域湿地及湖库河道监管保护力度,抓好北海子国家湿地公园保护与修复项目。进一步加强县域内林带林网管护,扎实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完成 人工造林 0.94 万亩、封山育林 6.5 万亩、森林抚育 0.8 万亩,全力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长城。着力强化治污控污。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治“六控”要求,加快县城热源厂环保设施升级改造和县域内 10 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清洁改造步伐,加大秸秆禁烧、煤质管控、扬尘抑制和餐饮油烟治理力度,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抓好县城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加强工业废水达标治理和生活污水处理。加大耕地测土配方和土壤改良力度,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垃圾分类处理和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及尾菜、农作物秸秆、废旧农膜循环利用,引进固废综合利用和尾菜处理利用项目 2 个以上,确保废旧农膜利用率达到 80%、尾菜处理利用率达到40%、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 82%。完善环境监管体制。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性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红线划定,妥善解决好县域内林草“一地两证”问题,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推动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监管机构改革,完成污染源普查年度任务,探索试行重点企业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坚决制止和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加快建立项目环评审批与规划环评、项目环境管理、区域环境质量联动挂钩机制,守牢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验收关。加强全民生态文明教育, 培养绿色文化自觉,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引导全民履行保护资源环境的责任和义务,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六、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坚持城乡同治、建管并重,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全力打造城有城韵、乡有乡愁、村有村味的宜居宜业宜游幸福家园。提升规划管理水平。完成“多规合一”信息平台建设,抓好县城及建制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县城风貌规划、重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专项规划,编制完成镇域乡村建设规划,以科学规划引领发展方向,提高城乡建设的质量和品位。强化规划刚性约束,建立健全规划质量审查、执行监管、责任追究等体制机制,严肃查处违法违规建设行为,不断提升规划管理水平。加强县城建设管理。深化县城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试点,推进天然气综合利用、垃圾填埋场扩建、热电联供等项目,加快棚户区改造步伐,实施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新建棚户区和改造老旧小区楼房 8499 套。持续推进县城街景风貌改造,完成东关大道中段、相府路等县城道路改扩建,抓好城乡客运及城市公共交通综合项目,开通县城公交。深化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实施县城道路畅通工程、市场整治工程、物业规范工程、城区整洁 工程和公用设施提升工程,提高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大力营造整洁文明的城市环境。加快建设美丽村镇。争取省级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贷款,着力改善城乡面貌,建设农村道路 395公里,改造农村电网 6.2 公里。开展河西堡、朱王堡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工作,加快供热供水、垃圾污水处理等设施建设,推动人口、产业聚集发展,建设特色小镇。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开展厕所革命,打好垃圾歼灭战,健全全域无垃圾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努力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抓好“3453”村容村貌整治工程,建成省级美丽乡村示范点 2 个、市级 1 个,每个乡镇新改建集中居住点 1 个以上。七、协调发展社会事业,着力增进民生福祉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加大投入、强化举措,努力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让广大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促进公共服务普惠均衡。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不动摇,开工建设县四幼,抓好四小建设和永昌职中省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创建,持续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实施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程,以教育理念更新、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管理、师德师风建设为重点,着力打造一批名师名校名园, 振兴永昌教育事业,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逐步建立三医联动机制,开展省级中医药工作先进县和健康县城、健康乡镇创建,完成县中医院迁建,加快医疗联合体、共同体和专科联盟建设,引进和培育一批全科医生,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深入实施食药安全放心工程,坚持源头控制、智慧监管、产管并重,坚决把好饮食用药安全的每一道关口。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和“历史再现”工程,加强传统民俗、农村民居、红色文化传承保护,提升改造乡村舞台 30 个,争取实施长城保护修缮工程。繁荣文艺创作,厚植文化底蕴;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抓好居民健身项目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让广大群众享受运动快乐、拥有健康体魄。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宣传教育“十大创建”活动,用中国梦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持续开展市民文明素质教育,不断丰富农村留守人群精神文化生活。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不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多层次拓展就业岗位,新增城镇就业 6800 人,城镇失业率控制在 4%以内,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 85%以上;完善向外输转和就近输转相衔接、培训鉴定和输转维权为一体的劳动力转移就业机制,围绕特色产业产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劳动预备制培训,培育特色劳务品 牌,完成职业技能培训 3000 人,输转劳动力 6.2 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 12.3 亿元。推进全民参保,规范“五险合一”系统运行,全面推进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确保参保登记率达到 95%以上。落实好人口发展规划,针对人口老龄化和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人口增长趋势,加快幼教、保健、医养等机构建设和资源配置,大力弘扬孝老敬老和爱幼扶幼的社会风尚,鼓励发展一批民办托养、保健和福利服务机构,抓好已建成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幸福老人互助院管理运行。健全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完成城乡低保和特困供养提标任务,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等群体关爱服务工作,加强残疾人康复服务,使困难群众遇急有助、遇困有帮,努力让社会充满阳光。扎实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深化平安永昌建设,健全完善社区治理体系,抓好城乡社区共建工作,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积极推进雪亮工程,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保护人民群众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大幅提升社会安全感。全面实施“七五”普法规划,创新普法方式方法,体现普法成果实效,引导全社会增强法治意识、养成守法习惯。把信访工作作为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的重要渠道,着力推动法治信访、责任信访、阳光信访,健全完善矛 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切实解决合理诉求,严厉打击违法信访行为。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舆情管控,净化网络空间。高度重视边界管理,妥善处理好边界问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创建活动,提高宗教工作法制化水平,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睦。完善自然灾害应急体系,抓好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大力推进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下功夫抓好道路交通安全,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我们将始终把讲政治守规矩作为履职尽责的首要前提,把推动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改善民生作为第一追求,惟行惟勤,实干苦干,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切实加强政治思想建设。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党的领导,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真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学懂、弄通、做实上狠下功夫,用**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组织开展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树牢“四个 意识”,增强“四个自信”。注重培养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全面增强“八种本领”,观大势、谋大事,以勇立潮头的精气神、包容开放的大视野、善作善成的真本领,推动发展、破解难题、造福群众。重拳出击治理中梗阻。结合“三纠三促”专项行动,在政府系统开展“督查问责年”活动,针对政策落实和工作推进中存在的“上热中温下冷”现象,集中治理效率低下、责任不强、执法不公、推诿扯皮、弄虚作假、欺上瞒下、以权谋私、吃拿卡要等中梗阻问题,通过群众举报、服务对象反馈、媒体曝光、明察暗访,查处一批典型中梗阻问题,推动机关作风持续好转、行政效能显著提升、决策部署有效落地、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加大行政审批部门干部轮岗换岗力度,实行政府工作绩效管理制度,将责任链条向全体干部延伸,工作压力向基层一线传导,做到事有人管、人有明责、责有限期;推行县级重大决策部署跟踪审计,实现重点工作跟踪督查全覆盖,以强有力的督查问责,推动形成奋勇争先谋发展、团结鼓劲干事业、紧张快干抓落实的浓厚氛围和生动局面。全面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坚持依法治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健全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落实法律顾问制度,推动政府依法、 科学、民主决策。坚持授予有据、行使有规、监督有效的原则,推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规范执法行为。认真落实政府重大决策出台前向县人大报告制度,严格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广泛开展多层次民主协商,充分吸纳政协意见建议,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主动接受司法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全面深化政务公开,坚决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不断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推动以“放管服”为重点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商事制度改革,严格实施清单动态调整,大力推行并联审批,为企业和群众创造更加便利的政务环境。加快推进“多证合一”改革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力保障涉企信息归集共享,努力实现部门协同监管、联合惩戒。稳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强化财政预算管理,加大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力度,严格防范政府性债务风险。扎实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审计、环保、科技、安监、司法、供销等体制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坚决筑牢廉洁底线。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自觉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正“四风”,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推进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加大政府投资项目和国有资产监管力度,严防权力失控、决策失误、行为失范。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 压、长震慑,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坚决纠正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各位代表,进入新时代、实现新目标,政府使命在肩、责任重大,唯有勤勉尽责、夙兴夜寐,才能不负重托、不辱使命。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真抓实干,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2018 年合肥市蜀ft区政府工作报告2017 年工作回顾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和省市区党代会精神,高举**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按照“5421”工作路径,保持定力、勇于担当、主动作为、攻坚克难,较好完成了区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再次跻身全国综合实力、投资潜力、新型城镇化质量和创新创业 4 个“百强区”,实现本届政府良好开局。(一)经济运行稳中有进,质量效益显著提升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65 亿元,比上年增长9%; 财政收入完成 32.1 亿元,增长 5.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 357 亿元,增长 13%;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733 元,增长 8.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4743元,增长 9.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420 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 48 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 52 亿元、进出口 7.9 亿美元。完成市政府下达的节能和主要污染物减排约束性指标。截至三季度,经济运行总体状况考核评价居四城区之首。开放开发强力推进。出台区 2017 年九大产业扶持政策、促进大招商实施意见,建立金融业、建筑业发展“政策池”;成立 7 个驻外招商分局,成功举办深圳跨境电商推介会,国华人寿等项目正式开业,顺丰丰卖网、怡亚通合肥供应链基地等项目先后签约。招商引资到位资金 350 亿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 2.5 亿美元,引进现代服务业大项目 8 个、工业大项目 1 个。全年重点实施“大新专”项目 109 个,完成投资180 亿元。安徽省跨境电商总部基地、华地金融中心、加侨悦山国际酒店、国际儿童医学中心等项目进展顺利。转型发展成效明显。天鹅湖金融商务区品牌形象和聚集效应初步显现,国家开发银行正式进驻,普华永道开业运营,全区金融类企业发展到 226 户,税收贡献率超过 16%。清溪小镇获评省级特色商业街区。跨境电商“三平台一中心”功能日趋完善,顺丰智能分拣基地、网达移动互联网产业园积极推进,蜀山国际电商园获批省级服务业集聚区。中国(合 肥)工业设计城入驻企业达到 120 家,获得设计大奖 56 项,转化成果 11 项,获批省级青年创业园。宾肯电气、宝龙环保等一批科技型工业企业快速成长,全区新增安徽蓝麦通讯等 7 家规上企业;南岗合作园惠而浦二期、大陆轮胎三期正式投产;寿蜀产业园在深化合作共建、加快产城一体发展上正成为同类园区的典范。全面完成农村土地确权颁证。井岗镇、南岗镇再次荣获“综合实力全国百强镇”。(二)改革创新深入推进,发展活力不断增强以改革创新转职能、促发展。建立区街两级政府权责清单和公共服务清单体系,区级行政审批事项由 91 项减少为77 项。启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累计发放“银政担”“税融通”“科创贷”等近 15 亿元;全区各类生产经营主体发展到 9.1 万户,居四城区第一,同比增长 28.1%,创历史同期最快增长速度;省、市级众创空间分别达到 4 家和 7 家,平台数量居四城区第一;授权发明专利 751 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至 116 家,新增院士工作站 3 家,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区)工程试点区。完成区直部门国有资产和商投、工投等 5 家企业的划转工作,组建创城资产管理、创美房屋租赁等 4 家公司,启动对城投公司的 5 年注资计划。在全市率先挂牌成立区级数据资源局。积极推动蜀山经济开发区申报国家级开发区。以改革创新补短板、惠民生。在全省率先建立安置房毛 坯交付补偿机制;出台既有建筑加装电梯实施办法,林业小区 5 部电梯交付使用。出台公共资源交易招标文件审查办法,拓展“网上商城”功能,政府采购节约资金 1158 万元。市政、环卫、园林养护作业基本实现市场化运作。区城市管理委员会正式挂牌成立。全面接收政务区社会事务,实现天鹅湖“零溺亡”。坚持依事设岗,凡进必考,在全市率先探索建立区级“编制池”,首批引进 50 名建设、法律、经济管理等紧缺人才。全面启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围绕药品供应保障、分级诊疗体系构建,启动新一轮医药卫生改革。全面完成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工作。(三)城乡建设强力推进,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持续推进城市更新。有序推进梁墩片区等 4 个改造项目和轨道交通 5 号线、合安高铁货运外绕线等 7 个大建设项目征迁,累计完成征迁清表 100 万平方米。完成蜀山花园二期、方大郢等 5 个项目、56.9 万平方米安置房分配,即将交付西城西苑、前新庄等 4 个项目、42.7 万平方米,加快建设临湖家园、欣南嘉园等 16 个项目、193.4 万平方米。新建、续建白莲岩路、青龙路、半岛路等支路网项目 50 个,总长 62 公里。全力加快土地上市,12 宗、867.3 亩土地通过市土委会审查。扎实推进黄山路、芜湖西路、皖河支路、西一环路 4个精品道路建设,芜湖西路精品道路在全市率先完工,仅用8 天时间高标准、高质量完成 1.6 公里的政务区国旗广场外 环路改造。不断加速新区建设。西部新城坚持规划先行、基础先行、配套先行,高标准完成公共配套专项规划,高起点实施城市总体设计;安置房建设全面加快,路网框架全面拉开,5 个标段、16 条道路陆续开工建设,220KV 小庙变电站即将开工,杆线迁改全面加速;供水、燃气等综合配套及时跟进。完成西城投资公司组建,提升项目建设、投融资和资产管理水平。完成蜀山生态文化旅游休闲区规划编制,确定“一路一廊、五区十村”的总体布局,实施乡村道路“成环成网”工程,总长 56 公里的农村道路畅通工程陆续交付,33.9 公里的农村道路拓宽工程稳步推进;先后举办“春之韵”“双城记”“果趣节”“冬之藏”等系列主题旅游推介活动。(四)环境整治全面实施,城区品质有效提升铁腕整治环境突出问题。中央环保督察转办的 216 个信访举报件全部办结,省环保督察交办的 27 项整改任务基本完成,立案查处 89 家企业,罚款 196.9 万元。重新调整划定畜禽禁限养区,已关闭畜禽规模养殖场 241 家。启动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三大革命”,集中清理陈年垃圾 5000 多吨。全面推行河长制、林长制,新加坡花园城人工湖黑臭水体整治完成,叉东渠排水管涵完成改造,西北部输水渠生态补水工程、派河综合治理工程等进展顺利;航鑫家苑海绵小区改造试点项目开工建设。完成植树造林 1055 亩、占年度计划的 107.7%,完成绿化长廊建设 5.8 公里,开展森林抚育2.3 万亩。PM10 平均浓度降幅在四城区处于前列。着力提升城市管理。以城市管理提升年行动和“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契机,实行月调度和“红黑榜”制度,城市治脏、治乱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深入开展立面“六清行动”,全面整治户外商业广告、持续开展“牛皮癣”专项整治。改建樊洼路等 3 座垃圾中转站,启动 2.4 万户家庭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取缔无证再生资源回收站点 127 家。有序实施 96 个老旧小区综合整治“三年滚动计划”,翠庭园小区率先完成高标准改造,评选区首届“宜居小区”48 个。霍山路慢行系统全市率先完工,开工建设轻工大厦等 14 个公共停车场,引入城泊公司规范管理车位 9218 个。林溪公园、四季花海 C 地块、怀仁游园等 8 处、86.2 万平方米公园基本建成,8000 平方米“多彩花境”精彩展现,28 万平方米的“绿化、美化、亮化”改造全面推进。(五)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大力实施民生保障。统筹实施省市 31 项重点民生工程,“大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 87%。新增实名制就业 4.6 万人,开发公益性岗位 3612 个,安置就业困难人员 3515 人。向低保户、优抚对象等困难群体发放各类救助资金 1.1 亿元。在全市率先实施残疾人辅助性就业项目。蜀麓小学等 7 所中小学、幼儿园投入使用,招考教师 460 名,为历年之最。全 市首个“钱学森班”落户蜀山。通过全国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区)实地核查。全市首个公园里的城市阅读空间“林间书舍”对外开放,合肥电视台财经频道·中国蜀山栏目开播,开展大型文化惠民活动 100 余场。中国好人数量连续五年居全市各县区第一。成功举办第二届“领跑蜀山”国际半程马拉松赛、首届“毅行蜀山”等系列活动,参与人数近 5 万人。获评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蜀山模式”得到国家卫计委的肯定和推广。三里庵、笔架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造即将竣工。成为全国第一批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示范点。新增社区儿童之家 7 个。做好西藏浪卡子县及省内寿县、岳西县、庐江县、金安区的合作共建和对口扶贫工作。深入推进社会治理。成功调解民间纠纷 6530 件,办理法律援助案件 651 件。创新“五社联动”服务新模式,社区治理能力进一步增强。有序推进诚信体系建设。排查、整改各类安全隐患 6157 处,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持续加强火灾防控,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整治。扎实开展“护苗”“清源”“净网”等专项行动。积极推行“一街一所”监管模式,持续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获评省级质量强区示范区。扎实开展禽流感防控。巩固无传销城区创建成果,开展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开展区级领导接访下访,强化属地信访维稳责任,重点信访积案化解率达 85%。国防动员 和后备力量建设质量稳步提升。民族**、外事侨务、老龄、物价、科协、人防、应急、地方志、档案等工作都取得新成绩。(六)作风转变纵深迈进,政府建设全面加强民主法治全面加强。办结行政复议案件 42 件,行政首长出庭应诉率达 100%。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通过对接会、恳谈会等形式,加强与区人大、区政协的沟通交流,全年共办理各级人大代表议案建议 57件、政协委员提案 66 件。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主动接受区委巡察,着力从监察、审计、招投标等方面扎紧扎牢制度“笼子”,从源头避免滥用权力、滋生腐败等问题。全面推进政府及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实行预算单位审计全覆盖,初步完成镇街、开发区资产负债情况审计,有序开展村(居)主要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形成问题清单并逐个销号。行政管理务实高效。深入开展“两学一做”、“讲重作”等学习教育。通过分解任务、定期调度、严格考核、兑现奖惩,对政府部门、镇街开发区实行责任化、项目化、节点化管理,促进各项工作目标任务落实到位。深入开展“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共走访服务辖区重点企业 278 家。积极回应群众诉求,共受理办结领导信箱信件 371 件、12345 热线事项 28213 件。 2018 年主要任务2018 年是“十三五”发展的关键之年,也是各项工作任务艰巨繁重的一年,我们要积极呼应合肥市“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建设,勇于瞄准长三角、对标沪宁杭,按照“146”工作路径奋力前行,即:围绕一个总体工作思路(开发建设新城、双修提升老城),强化四项举措(改革推动、创新驱动、典型带动、保障联动),聚力六大重点(强力推进征迁改造、着力培育新兴产业、全力实施城市出新、合力实施乡村振兴、大力实施生态保护、倾力落实民生保障)。2018 年政府工作指导思想是:高举**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部署和要求,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压奋进,跨越前行,争取经济发展速度争先、总量进位、质量领先,社会发展补齐短板、完善保障、打造品牌,努力开创国内一流的现代化城区建设新局面。综合各方面因素,建议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指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8%;财政收入增长 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8%;新增就业人数完成市定目标,单位 GDP 能耗下降率及主要污染物减排量达到市控目标,社会各项事业取得全面进步和长足发展。实现以上经济社会的发展目标,要着重做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加速经济发展,构筑转型升级新高地强化招商引资成效。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发挥驻外招商作用,在更高层次上、更宽领域内开展招商引资。重点围绕现代商贸、金融服务、高科技产业等优势主导产业,电子商务、大数据、人工智能、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开展精准招商。掌握本地政策条件和资源状况,了解外埠产业前沿态势,创新招商方式,提升谈判技巧,加强项目可行性论证,在对比、谈判中优选项目。积极跟进中科曙光先进计算中心、恒丰银行、戴德梁行等重点项目,力促早日签约落地。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 360 亿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 2.6 亿美元,争取引进现代服务业大项目 10 个、工业大项目 1 个。推动项目扩容提速。围绕“五大发展行动计划”,根据国家和省市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结合我区实际,积极开展项目的策划编制、联系协调工作,在基础设施、生态环保、民生服务等领域积极向上争项目、要投资。继续实行“并联审批”“双向承诺”制度,强化倒逼推进和约束退出机制;完善领导包联、定期调度、督查考核等机制,提高项目开工率、竣工率和达产率。加快推进四季花海人才公寓、联东 U谷企业港等项目建设。要素保障推进项目,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积极争取各类用地指标;强化与各类金融企业对接,搭建平台帮助企业突破资金瓶颈。围绕短板建设项目,全面摸排、梳理公共服务事项,建立政府投资项目三年滚动计划, 按照轻重缓急分步实施。尽快启动为民服务中心等项目建设。全年计划实施省、市“大新专”项目 125 个,其中计划新开工项目 17 个、计划竣工项目 18 个,完成投资 114 亿元。打造产业集聚平台。提升蜀山经济开发区发展能级,大力实施“互联网+”工程,完善“单一窗口”平台功能,推动跨境电商服务平台建设;依规收回供而未建土地,实施“腾笼换鸟”工程,集约利用存量土地和现有厂房载体,打造一批新兴产业“园中园”;谋划实施扩区升级,力争成功升级国家级开发区。扩大天鹅湖金融商务区竞争优势,重点引进各类公司总部或区域总部、金融机构和文化企业等,促进平安大厦、百利中心、置地广场、华润大厦等项目向亿元楼宇迈进。加快金大地 1912、金隅南七里、江南茗茶城、海卉花市等特色街区提档升级,全力争创国家级文化出口基地。加快南岗合作园惠而浦三期、长安汽车二期项目建设,力促大陆轮胎四期项目开工建设。促进寿蜀产业园智能家电、装备制造、空港物流等产业聚集发展,打造合肥空港新城的先行区、核心区。拓展经济增长空间。积极谋划大数据产业小镇,构建大数据产业发展“1+2+N”格局,即建设一个省级大数据产业基地,引进协同创新和孵化培育等两个平台,形成全国大气环境、水务和民用航空等大数据应用中心。完善中国(合肥)工业设计城公共服务平台功能,积极招引国际化工业设计企 业入驻,促进工业设计研发成果落地转化,启动设计城展厅建设,积极申报国家级工业设计示范园区。丰富与电科 38所、合肥物质研究院、中航 12 院的合作内容,细化、实化院地合作、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加大帮扶力度,培育更多、更大、更强民营经济主体。对重点企业、税源、税种实施精准摸排、实时研判、有效监管,加大税收征管、协税护税力度,千方百计增加财税收入。认真开展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二)加快城乡建设,促进基础设施大改善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实现“五个一百”目标,即全面建成交付道路不少于100 公里,拆迁清表面积突破100万平方米,建成安置房不少于 100 万平方米,小区整治面积超过 100 万平方米,绿化、美化、亮化面积超过 100 万平方米。保障引江济淮水利工程及轨道 3 号线、4 号线、5 号线、合六区域快线等重点工程顺利推进。加快建设东至路、大蜀山路等 21 条在建道路,开工建设聚贤路等 11 条城区道路,加宽 12 公里村级道路,建设 85 公里休闲区旅游道路。加快张小郢、邓店安置点二期的征迁扫尾,有序启动合肥新西站区域、大铺头片区等旧城旧村改造,积极谋划小庙镇 30 平方公里建设区征迁等项目。加快金绩交口等地块收储上市,力争全年出让土地面积不低于 500 亩。建成西城竹苑、化机厂生活区等 8 个安置点,加快五里洼、孙岗头、动力三村等16 个安置点建设。完成长江西路(五里墩—环城路)、梅山 路、西一环精品道路项目,实施 4.2 公里长的科学岛路整体提升改造。完成在建的绿怡居等 31 个小区、再启动蜀山新村等 25 个小区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推动汉嘉都市森林小区等既有建筑加装电梯工作。全面完成四季花海、西山公园、琥珀潭公园、芜湖西路灯饰亮化工程。全面加快西部新城建设。完善西部新城规划设计,保持与滨湖科学城规划有效衔接。确保总投资 48.5 亿元、总里程 37.6 公里的 31 条道路全面开工,开建心湖公园一期工程,将其打造成为集生态、旅游、体育、文化等各项功能于一体的合肥西部地区最大的城市公园。继续加快安置点建设,同步完善教育、商业、邻里中心等服务配套。结合引江济淮工程建设,加大土地整治和农村废弃坑塘沟渠复垦工作,盘活农村建设用地。实施产业项目承接,做好小庙工业集聚区项目整合和闲置资源“二次开发”,加速产业升级。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生态休闲区扬帆起航,围绕“一路一廊、五区十村”的总体规划布局,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继续开展农村道路建设和景区道路加宽工程,实施道路沿线绿化景观提升,加快门景、标牌、公厕、停车场、驿站、观景台等基础设施建设,启动“一馆两中心”建设。加快培育聚而和、美而特的特色旅游村落,结合蜀山国际半程马拉松赛等重大活动,举办品牌节会。做实、做强大美蜀山文旅公司,加快休闲区旅游资产的收购和整合,提升项目运 作水平;引进社会资本,鼓励休闲区企业参与,建设一批博物馆群、休闲农庄、特色民宿等项目,实施曹操河沿线大地景观项目,加大小庙现代农业示范区、梁墩老街等项目招商力度,以乡村肌理、文化脉络、视觉系统、运行机制串联整合沿线资源,打造一批特色旅游产品。(三)加强城市管理,实现人居环境再提升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加强环巢湖流域生态治理和饮用水源地保护,加快重点企业清洁化改造,加大河道排口、雨污管网整治力度,年底前实现畜禽规模养殖全面禁养,促进南淝河、十五里河和苦驴河、梳头河水质持续改善;突出抓好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大气污染防治,全面淘汰黄标车,推进油烟扰民问题规范化管理,加强油气回收装置督查整改,实行全时段渣土运输和工地扬尘治理。深入推进农村环境整治“三大革命”。加强对土壤污染的防范、治理和修复。建设环保监测信息平台。认真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加快推进环城公园、庐州公园三期提升、建设,完成 60 处“花境”建设,新增游园绿地 135 万平方米。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深入推进城市管理提升年行动,重点实施交通秩序、经营秩序、农贸市场、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和公共基础设施提升行动;健全完善住宅小区、农贸市场、门前卫生责任制、绿化管养等督查考核体系。探索网格管理、责任溯源、群众自治等治理机制。加强对环卫市场化运营的 督查考核。启动小庙镇大型生活垃圾中转站建设。扩大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无害化处理范围,确保垃圾分类覆盖不低于4.8 万户。新建、改造高标准公厕 10 座。实施绿怡居菜市场等 14 个农贸市场提档升级改造。继续开展合六路出入口环境整治。加速公共停车场和智慧停车系统建设。在城市支路网中逐步推行单向通行及禁左行驶,畅通城市“微循环”。落实老旧小区物业管理奖励办法,推动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水平有效提升。在镇街自管安置小区探索区属物业公司服务模式,先行在翠庭园小区、康馨名家等小区进行试点。全面完成国有企业生活区“三供一业”接管工作。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机制,提高初信初访办理质量,优化大调解工作格局。推进村(居)民主自治,保障 94 个村(居)民委员会顺利换届选举;将社会治理向社区延伸,完善议事协调机制,开展社区治理信息化建设。继续开展“十大诚信企业”“十大诚信个人”评选活动。推进 12 个基层食品药品监管所标准化建设,实现“明厨亮灶”信息化工程全覆盖,积极参与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稳步实施“雪亮工程”,新增 500 个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点位。加大涉众型经济犯罪打击力度,防范金融风险。从严从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切实抓好建筑工地、消防安全、道路交通、特种设备等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监管。突出日常防范和源头治理,有效应对突发事件。 (四)加大落实民生,共筑和谐美好新生活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加强基层就业平台建设,继续打造“蜀往职来”招聘品牌,年内新增实名制就业 2 万人,实现省级充分就业星级社区覆盖率 50%以上。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强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持续扩大基础性保障,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实施精准帮扶,不断完善综合救助制度。继续推进养老服务工程,采取多种形式办好社区养老助餐食堂,实施小庙镇 4 所养老院消防改造。落实残疾人就业、医疗等政策,依法保护残疾人权益。启动余岗区级公益性公墓建设。加强拥军优属,提升军人职业尊崇感。丰富文化体育生活。完善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提高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加大文化惠民力度,持续开展“唱响蜀山”“魅力蜀山行·百姓大舞台”等品牌活动,区文化馆、图书馆、小剧场、档案馆全面开放。新增一批“城市阅读空间”,全力构建 15 分钟阅读圈。开展蜀山文化历史研究,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化遗产与现代城市的和谐共生。新建文博苑社区等 2 所社区小型科普体验馆。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完善常态、长效礼遇帮扶好人机制,做好身边好人选树工作。促进志愿服务常态化,着力打造“志愿之城”。推动全民健身,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有序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继续举办蜀 山国际半程马拉松赛、“领航蜀山”、“登高蜀山”等品牌赛事。全力争创安徽省体育强区。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加快五十中新校分部、祁门路小学、肥西路幼儿园等 13 所中小学、幼儿园建设,建成合作化路中学、奥体小学、中铁国际公馆幼儿园等 13 所中小学、幼儿园。深化与上海教科院的区域合作,加强与安生教育的共建合作,举办蜀山区第三届教育国际化高端论坛。加大教师支教、交流和校长轮岗力度,提高公办幼儿园比例,强化各类幼儿园日常监管。持续扩大医联体服务内容和范围,改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行“四诊三服务”,通过选派进修、专家轮岗、远程诊疗等方式,方便群众就近就医。加快稻香村街道、五里墩街道社区卫生服务新中心建设。深化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提升计生家庭发展能力。建成 2 所医养结合示范点。积极创建国家级慢性病综合示范区和健康促进区。继续做好与淮南寿县、西藏浪卡子县等地区的对口扶贫和合作共建工作。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推进军民共建、军民融合。进一步抓好民族**、外事侨务、物价、地方志、烟草专卖等工作。(五)加强自身建设,树立政府良好新形象增强本领提效能。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树牢“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对本部门、本单位工作系统思考、认真 研究、统筹谋划,着力提升干事创业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十九大精神在我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完善区政府目标管理体系,加强目标制定、执行、评估等工作,确保政府工作按节点有序推进。切实改变作风,增强执行力,对重大决策和重要任务,强化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紧盯不放,一抓到底。增强担当意识,多在解决难题上想办法,不在回避问题上找借口,千方百计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难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严肃行政问责,大力整肃慢作为、乱作为、不作为。深化改革转职能。坚持问题导向,用改革创新的办法破解工作中的痛点、难点和瓶颈。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构建政府权力做除法、市场活力做乘法的发展环境。开展人事制度改革“回头看”活动,通过成果评估完善制度机制。扩大政府购买服务规模。推进政用、商用、民用数据融合,建成“互联网+政务服务”三级体系,统筹推进“智慧蜀山”建设。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建立完善权责清单,切实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完成街道国有资产划转城投公司,促进社区配套用房用途复归公共服务本位。推进城投公司改革,提高资产运营、融资服务、开发建设等能力。创新举措破解征迁难题,从政策依据、历史沿革、民生关切等方面进行征迁安置政策的系统性设计。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改革,继续推进建设管理、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改革创新。 依法行政促规范。依法接受区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自觉接受区政协的民主监督,自觉接受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的监督,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意见。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进一步提高办理质量。加强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及化解行政争议工作,深化政府法律顾问制度。严格落实政府服务承诺制,提高领导信箱、12345 热线办理成效。坚持民主科学、公开透明决策,落实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决策程序,对直接关系民计民生的事项广泛开展听证。加大综合执法力度,实现城管、市场监管等执法力量重心下移。建立健全确责、履责、问责三位一体的依法行政责任体系,将法治政府建设落到实处。清正廉洁树形象。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认真履行“一岗双责”,认真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坚决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持续整治“四风”问题。坚持不懈推动行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政务公开作为基本制度,最大力度推进政务公开透明。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招投标和国有资产转让等行为,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项目实施全面监管和全程监督。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村(居)主要负责人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全面推行预算公开,坚决压缩一切不必要的行政开 支,树立廉洁、勤政、务实、节俭的政府形象。2018 年牡丹江市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落实“七大战略”,按照省委建设“六个强省”和打好“六个攻坚战”总体部署、市委“五个必须始终坚持”、打好“三大战役”要求和实现“九个新提升”目标,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牡丹江。一、2017 年工作回顾(一)致力壮大实体经济,努力提升产业项目层次和实效,全面振兴发展基础更加坚实。持续开展“四比”活动和产业项目督导,狠抓落地开工、达产达效、园区提升和招商融资,新开工大基医疗健康示范基地、霖润天然纤维素等亿元以上产业项目 113 个、比上年增加 28 个。组建 21 个专业招商局,实施“五路并进”精准招商,成功举办 CCTV“国家品牌高峰论坛”等活动,新引进艾诺威生物医药、绿色食药产业园等亿元以上项目 80 个,引进域外资金 936 亿元、增 长 10%,向上争取政策性资金超过 180 亿元。(二)深入实施工业立市战略,扎实做好“三篇大文章”,工业基本面企稳回升。调控服务力度加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实施“老字号”技改项目 42 个、完成投资 21.5 亿元、恒丰纸业设备改造升级等 5 个亿元以上技改项目投产达效;加快推进牡丹江烟厂、中鼎牧业液态奶加工、康师傅矿泉水二期等“原字号”项目;集中力量推进具有较大增长潜力和发展空间的“新字号”,珍宝岛药业、太敬机器人等项目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创新驱动深入推进。我市成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民营经济加快发展。我市成为国家民营经济发展改革示范城市。(三)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三农”工作再上新台阶。全市农业总产值突破 400 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有望实现全省“十五连冠”。以市场为导向加快结构调整。食用菌规模稳定在 43 亿袋(块)、标准化棚室突破 1 万栋,蔬菜面积达到 51.5 万亩,新增沙棘、大榛子等林下经济面积 11.3 万亩、北药面积增长 1.7倍,畜牧业产值增长 5.1%,绿色有机认证面积增加 10 万亩、达到 478 万亩。以龙头品牌营销为抓手提升产业化水平。建设“互联网+农业”高标准示范基地 96 个、33.8 万亩,签订众筹、点对点营销、集团定制、私人定制销售协议 52 项、实现收入 2 亿元,全市农产品电商销售额达到 25 亿元、增 长 39%。积极稳妥推进农村改革、完善服务保障体系。完成无纠纷争议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基本完成农村集体资源性资产清产核资。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推动农民多渠道、多元化增收,农业旅游收入增长 1.2 倍,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 14%。(四)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持续释放需求潜力,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旅游+”融合发展步伐加快。我市成为中国十佳冰雪旅游城市;镜泊湖 5A 级景区整改通过国家验收,接待游客跨越徘徊多年的 50 万大关、达到 80万人次、旅游收入增长 38%。新商业模式加快发展。加快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建设,建成本土电商平台 11 个,中国土特产网、农品天下网 2 个自建平台实现本地纳税,全市网络交易额突破 140 亿元、居全省前列。文化产业呈现新亮点。在巩固壮大传统文化产业的同时,向泛娱乐文化产业率先发力,与上海阅文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当当原创网络文学全国总部落户我市,全省第一个网络文学创意发展中心–牡丹江古道传媒投入运营,我市成为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金融和房地产业保持平稳。新增金融机构 4 家、总数达到 128 家,金融业税收增长 50%以上;市区商品房存量面积下降 21.2%。(五)积极融入“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沿边开放桥头堡作用进一步增强。口岸通道更加 畅通。跨境产业加快发展。新增注册资金千万元以上外贸企业 21 户。平台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牡丹江保税物流中心(B型)建成并获准运营,华信中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享受俄远东跨越式发展区政策。对外交流不断拓展。与东莞市签订对口合作协议。(六)统筹推进城乡和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改善城乡面貌,国际现代山水森林城市建设取得新进展。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建设高效推进。重新修订的《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获国务院批准,江南新城城市设计等 12 个专项规划启动编制。老城区 18 项新建路桥工程通车、新建整修人行道70 条,江南新城新建续建道路 13 条,西十一公铁立体交通工程、西环江路和牡丹江大桥两侧匝道竣工通车。江南新城承载功能显著增强。“六横七纵”交通路网基本实现区划内园区互联互通,4 所新建学校主体封闭,中医院江南分院、体育健身走廊投入使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取得阶段性成果。我市在 123 个地级以上提名城市中综合排名跃升 15 位、进入第一方阵。全面开展城市环境整治“四季行动”,绿色清雪获央视点赞。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建立市县乡村四级“河长”体系,完成市区河湖水系连通治理年度任务和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隔离防护工程。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八面通等 4 个村镇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 (七)坚持人民至上发展理念,尽心竭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市人民。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解决了 628 户贫困户住房难题、283 户贫困户饮水质量安全问题,308 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拓展就业空间。集成 120 条优惠政策持续推动科技人员、大学生、农民、城镇转移就业职工“四支队伍”创新创业。加强基本生活保障。将自由职业者纳入住房公积金服务范围,改造棚户区 8465 户、农村“四类”人员危房 1213 户。统筹推进社会事业。8 个县(市)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国家验收,高考上线率居全省前列。实施“健康牡丹江”行动,全面启动市级公立医院改革,全部取消药品加成;新增养老机构 9 个、床位 1102 张,为 14 万名 60 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中西名医引进计划”邀请 564 名专家开展诊疗 7000 余人次。加强社会治理创新。启动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雪亮工程”,加快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同比下降 15%和 6%、城区有 19 天实现刑事案件零警情。(八)围绕转变职能、提升效能,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施政能力和服务水平得到提升。“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全面实行负面清单,取消行政审批事项 39 项,清理规范中介服务 161 项,推行“多证合一”企业登记模式,367 个行政许可及确认事项实现网上办理。管理体制机制持续理顺。 绥芬河重新划归牡丹江管理。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进展。配合市人大完成我市首部地方性法规--牡丹江市住宅物业管理条例立法工作。作风和环境建设不断加强。深入开展机关作风整顿、党员干部大走访等活动,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严格执行“宁静工程”和“门禁制度”,深入开展“治慵懒、治梗阻、治推托”专项行动。二、2018 年重点工作任务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7%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7%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8%左右,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 10%左右,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均增长 7%左右,万元 GDP 综合能耗下降 3.2%,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保持全省前列。着重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一是强化产业项目建设。加大项目督导、领导包保力度,持续保持对产业项目建设的紧逼加压态势,新开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 100 个、10 亿元以上工业项目 10 个,产业投资增长 10%以上,珍宝岛药业加工厂、红豆杉万锭亚麻纺织、海川电气成套设备制造等 45 个项目竣工。二是加快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实施“老字号”提升专项行动,因企施策、精准帮扶,大力支持传统企业技术改造、嫁接重组、裂变聚变,加快推 进牡丹江烟厂、富通空调新品等重点项目建设;突出头尾衔接,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加快推进红星乳业产业园、奥丰石墨深加工等“原字号”项目建设;围绕培育壮大“大智移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推进法国欧亚机器人智能焊接、佳美 3D 打印材料、大衍车联网等“新字号”项目建设。三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突出镜泊湖和中国雪乡两大品牌、推动“旅游+”融合发展、强化系统化集成营销,坚决打好旅游升级战役。加快新型商贸、金融、房地产业发展,推进月星环球城、远东国际商旅文小镇等重点项目建设,打造“不夜街”等特色街区,扶持本地纳税电商平台发展,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 15%以上。四是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和创新创业。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建设,实施“科技型企业提质工程”,落靠抓实孵化器和众创空间三年行动计划。(二)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力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一是以加快发展特色高效精品农业为重点调优农业结构。以市场为导向调减玉米 10 万亩发展经济作物,新增以“一耳双菇”为重点的棚室菌 5000 万袋、以“两果一药”为重点的林下经济 12 万亩、以“南销外运”为重点的蔬菜基地 2 万亩,以“两黑两白”为重点的精特畜牧业比重达到10%以上。二是以促进融合发展为重点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全市新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10 户,农产品加工 转化率提高 2 个百分点,畜牧业加工产值增长 10%以上。三是以提升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持续推进高效节水灌溉、中小河流治理等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启动建设 10 个以上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新增节水灌溉面积 2.5 万亩,培训农民 20 万人次以上。四是以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为重点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探索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发展的实现形式,组建改建一批以农民土地、资金、技术入股为主要形式的利益联结紧密型合作社,大力支持同类合作社强强联合、企业与合作社产业链组合,全市规范合作社达到 260 个。五是以激活市场、要素为目标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落实国家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意见,完成土地确权工作,积极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三)深度融入“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加快构筑全面开放新格局。一是加快重大平台建设。举全市之力支持绥东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加快推进规划编制、设施建设、政策落实争取和招商引资工作,努力在经济管理、要素集聚、投资贸易、产能合作等方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二是加快集疏运体系建设。辟建绥芬河集疏运口岸中心,推动“哈绥符釜”陆海联运规范运营,畅通集铁路、公路、航空于一体的国际经贸大通道。三是大力发展外向型产业。围绕发展壮大食品深加工、石化煤化、林木林纸、轻工建材等跨境产业集群,扩大木材及对俄合作项下的大宗农产品进口 规模,加快引进一批综合实力强、带动作用大的外贸加工企业,不断提高跨境产业层次。四是扩大对外交流合作。深化与国际友城合作,推动师生学习交流等工作,开展中医药诊疗和健康旅游等服务。深化与东莞市对口合作。(四)坚持城乡一体、协同并进,加快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一是坚决打好城市升级战役。优化城市空间格局,高标准启动《城市总体规划(2020-2035 年)》修编,做好沿江城市设计和城区控详规划,推进全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试点城市建设。推动老城区功能品位双提升,翻建平安街、新安街等 12 条主次干道;开工建设牡丹江综合交通枢纽,新火车站投入使用。继续举全市之力建设江南现代新城。二是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以国家级试点为牵动,因地制宜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发展,提升城镇产业支撑能力和吸纳就业能力,改造城关镇、重点镇棚户区 5116户。三是不断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完善利益分享机制,鼓励各县(市)区为绥东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绥芬河综合保税区、牡丹江经开区引进项目。(五)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建设美丽牡丹江。一是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打赢蓝天保卫战”为重点,强化环保责任,加大环境监管执法力度,严格控制工业、城镇生活、农业农村污染物排放。推进“厕所革命”,新建改扩建旅游厕所 45 座,改造中心城区旱厕 27 座。二是加大生 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力度。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继续实施饮用水源地综合整治,加快荒沟、龙虎山 2 个电站建设,力争林海水库获批开工、奋斗水库完成主体工程,推进牡丹江沿江、海浪河 2 个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全市植树造林 8 万亩以上,治理水土流失 30 万亩以上,市区新增绿地20 万平方米以上。(六)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是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按照“两不愁、三保障”要求,深入开展产业增收、转移就业、教育扶智、金融扶持、社保政策兜底脱贫攻坚行动。二是千方百计推进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坚持政府促进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扩大求职创业补贴范围,开发应用“就业地图”,新增城镇就业 5.3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3%以内。三是着力加强社会保障。实施全民参保计划,五项社保新增参保 3 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全覆盖。四是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的位置,江南 4 所新建学校投入使用。推进“健康牡丹江”行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建设。五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确保城市信用排名全国领先。(七)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水 平。一是继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强化权力、责任、中介服务、公共服务、负面“五个清单”动态管理,完善市行政审批局功能,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二是持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深入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做好政府立法工作,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大行政执法监督力度,打造“双随机一公开”信息监管平台,开展联合检查试点工作。三是全面加强作风和廉政建设。持之以恒整治“四风”,深入查摆带有“新表现”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和省委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大力倡导“五个好作风”、争做“三个好把式”,领导干部带头到基层和一线宣讲政策、服务群众,努力凝聚全面振兴发展的强大合力。2018 年绥棱县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政协委员提出宝贵意见。一、2017 年工作回顾2017 年,县政府紧紧依靠县委的领导,认真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求真务实,埋头苦干,较为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其主要标志是: ——经济运行稳中向好。预计全县 GDP 实现 82 亿元,同比增长 5%;固定资产投资实现 29 亿元,同比增长 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 26.29 亿元,同比增长 10%;全口径财政收入和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别实现 6.79 亿元和 2.9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4%和 36%;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 16348 元和 13586 元,同比分别增长 6%和 7.7%。——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全年新开复工项目 21 个,完成投资 2.9 亿元。全县规上企业发展到 22 户。新建了五谷酒业,盘活了加比利乳制品加工项目,成功收回二塑国有股,泷安科技新上了脱水蔬菜项目,龙田仓储一期项目已经竣工。引导神飞生物、段氏食品等企业与哈工大、东北农大、省农科院、哈尔滨商业大学建立了产学研院企联盟,新培育省级科技型企业 6 户,全县科技型企业发展到 26 户,实现产值1.3 亿元。——现代农业提质增效。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蔬菜、杂粮等经济作物面积发展到 11.7 万亩,绿色食品认证面积、“三减”面积分别达到 110 万亩和 100 万亩。“真硒”等粮食品牌初步叫响,“五谷杂粮下江南”、大米网营销等活动扎实开展,初步实现了“种得好”向“销得好”的转变。克音河乡向荣村“规模经营”模式、上集镇诺敏河村“产加销”模式等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到 2252 个。土地确权、农村 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国有林场改革等各项改革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阁山水库完成工程总量 221.8 万立方米,累计完成投资 28.3 亿元。上集、双岔河土地整治等一批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平稳推进,农业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第三产业方兴未艾。电子商务、信息咨询等新兴业态全面起步。经济开发区的“绥棱泊客工场”成功吸引 50余名创业者参与创业,被评为“中国创新创业示范基地”,我县入选全省首批电子商务应用示范县。聘请景域集团编制了《绥棱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近三年行动计划》。以乡村旅游为牵动的全域旅游已经破题,大兵葡萄园、后头乡振东村田园观光综合体、上集镇朝鲜族风情广角、双岔河镇百果园等项目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四海店镇被评为“全国十佳红色风情小镇”。游泳健身、心理咨询、医养结合、环球电影等现代服务业提高了全县人民的生活品质。投资 2亿元的通用航空机场建设项目已经确定,建成后将进一步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集聚。2017 年,预计全县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 20 亿元,同比增长 16%。——城乡建设提档升级。围绕新型城镇化试点县建设,全县城乡建设总投入 3.4 亿元。扎实推进滴水公园建设,新建了福和嘉园二期、福旺嘉园、福兴嘉园 3 个回迁安置小区,综合性升级改造了中心路、园林大街等 10 条主次干道,新修自行车道 5700 延长米,补植树木、栽花种草 35 万棵(株), 县城人均绿地面积达到 20.9 平方米。实施了供水车间维修改造、供水主管网改造、老旧小区二次供水设施及排水管线改造和 15 个小区的供热管线改造,老百姓吃上了安全水、住上了暖屋子。居民房屋产权证办理取得突破性进展,已办理 5500 余本,占应办证总数的 75%。以绿化、美化、香化、硬化为重点的美丽乡村建设稳步推进,硬化、加宽农村公路112 公里,新建桥梁 3 座,村屯面貌焕然一新。——精准扶贫扎实推进。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民生,整合资金 8000 余万元,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创造性地制定落实了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政策,实现了贫困村“三有三通”。金融扶贫的覆盖面越来越大,全年发放扶贫贷款 8600 万元。以光伏产业、食用菌产业等为代表的产业扶贫稳步推进,涌现了阁山长青 200 千瓦光伏发电站带动贫困户分红增收等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产业带动模式。全年实现 1191 户贫困户脱贫销号,11 个贫困村脱贫出列。——社会事业健康发展。以人民的需要为目标,大力发展惠民利民的好事实事。全年城镇新增就业 3780 人,动态调整低保人员,做到了应保尽保,基本养老保险参险人数达到 15941 人,企业退休人员人均月增基本养老金 129 元,启动了失地农民保险工作,深入推进了厂办大集体改革。启动了县一中、五中、党校和新闻中心建设,职校综合楼建设已 近尾声,第一小学投入使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顺利通过国检验收。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了贫困人口医疗报销补偿社会救助一站式服务,扩建了县医院,我县被评为国家卫生县城。成功举办了东北抗日联军北满部队西征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奠定了绥棱——东北抗联根据地、会师地的历史地位。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我县被评为全省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县。畅通信访渠道,认真解决博林雅苑小区一房多卖等信访问题,依法严厉打击非访,有力地保证了全国全省“两会”和党的十九大期间的社会稳定。认真开展食品药品、森防消防、企业安全生产等方面的监督检查,全年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连续 4 年被市政府评定为优秀档次。——自身建设不断加强。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全面开展整风肃纪活动。政府班子成员以及政府各部门严守工作纪律和政治规矩,“四个意识”牢固树立,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持续提升,权力运行更加规范。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监督。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依法依规决策。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强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严肃查处顶风违纪行为,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全面加强。各位代表,一年来的发展实践使我们深深感到,面对新 常态下的各种压力和挑战,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用发展破解前进中的问题;必须坚持把改革创新贯穿始终,直面问题,攻坚克难,激发内生动力;必须坚持把狠抓落实作为根本,主动作为,提升效能,用务实的作风贯彻落实好中央、省市县委的部署要求;必须坚持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一切工作的基础,以稳定促发展,以发展保稳定;必须坚持把为人民群众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想百姓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用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长期坚持,并不断发扬光大。各位代表,一年来成绩的取得,是县委领导的结果,是人大政协监督的结果,是广大干部群众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政府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帮助绥棱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并表示衷心的感谢!各位代表,成绩固然可喜,问题更应重视。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在前进的道路上、在发展的过程中,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是:资源开发利用缓慢,好资源没有形成好优势,好产品没有卖上好价钱,好品牌没有占领好市场,三产融合还不高;经济结构不够合理,一产大、二产小、三产弱的格局没有改变;产业项目不大不强,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多处于行业中低端,龙头企业数量少,引带能力弱;部分政府部门和干部依法行政、规范行政不够,作风不实, 浮在表面,能力不足,方法简单,等等。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不回避、认真解决不懈怠。二、2018 年工作安排各位代表,2018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一年,是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更是我们自我挖潜、砥砺前行、奋力拼搏、全面振兴的决战起步之年。做好这一年的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我们必须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以时不我待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全力做好这一年的工作,振奋我们的精气神,发挥我们的能动性,夺取我们的新成果。为此,按照中央、省市要求,2018 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县委十六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为统领,全面实施“农业稳县、产业兴县、生态立县、文化强县、旅游活县”战略,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年和产业提升年活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奋力谱写新时代绥棱全面振兴发展的新篇章。预期目标是:全县 GDP 实现 87.3亿元,同比增长 6.5%;固定资产投资实现 30.7 亿元,同比增长 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 3.2 亿元,同比增长 7%;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 17490 元和14670 元,同比分别增长 7%和 8%。具体要做好七个方面的工作。1、聚焦精准扶贫,在脱贫攻坚上精准发力。紧紧围绕 县委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部署要求,切实把精准扶贫作为压倒一切的工作任务,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部、全面投入到精准扶贫工作上来,把贫困群众的事情、把贫困村的事情办好,向中央、向省市委、向全县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一要全力投入保障脱贫攻坚。既要从政府领导做起,从政府各部门做起,将领导力量、干部精力全部投放到精准扶贫工作中,最大限度地形成合力,又要全面整合资金,坚持以扶贫为大,坚持群众利益至高无上,一切为扶贫让路,倾力保障脱贫攻坚资金需求。二要补齐短板抓实脱贫攻坚。坚持问题导向,立足存在的短板和问题,以精准为最高目标,发扬“工匠”精神,狠下“绣花”功夫,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一个短板一个短板攻坚。档案内业材料等软件要做到不漏项、无差错、全覆盖。住房、饮水、卫生室、文化活动场所等硬件要缺什么补什么,现有住人的C级危房维修到位、D级危房改造到位,贫困户的自来水入户率达到 100%。产业扶贫要一村一研究、一户一研究,确保精准到户,确保每户都有一个以上稳定、持续的增收项目。尤其要落实好小额信贷政策,发挥好金融扶贫的作用。三要服务群众提升脱贫攻坚。要坚持贫困户与非贫困户等距离服务,引导政府各部门以及广大乡村干部积极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特别是要将各项政策宣传到位,并在落实过程中做到公正公平;要将教育引导群众的工作做到位,既提高贫困群众的满意度,又提高非贫困 户的认可度,使我们的工作经得住群众的检验。2、聚焦产业发展,在项目建设上精准发力。突出产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支撑地位,集全县之智,举全县之力,大上产业、大上项目,通过项目引进、企业入驻、产业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规模,提升县域经济质量。一要围绕农副产品资源抓产业上项目。大打寒地黑土品牌,大打绿色有机概念,积极构建绿色食品产业体系,大上绿色食品加工项目,着力解决“卖原料不增值”的问题。重点要引导泷安科技、盛禾康业、五谷酒业、正阳河调味品、洪泽食品等企业延长产业链,大力发展食用菌、脱水速冻蔬菜、粘玉米等精深加工项目,推进产加销一条龙无缝链接;鼓励龙田仓储上马水稻精深加工项目,聚合皇香米业、锦辉米业等整体力量,合力开发市场,提高占有率。二要围绕新兴业态抓产业上项目。牢固树立大开放、大开发的思想理念,大力发展以电子商务、医养结合、快递速递、休闲健身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产业体系,壮大第三产业规模,提升群众生活品质。尤其要充分发挥智慧大厦的平台引领优势和电商微商的高效便捷优势,建立健全覆盖全县的电商运营网络,培育县乡村电子商务主体,初步建成农产品网络销售体系、农民网络消费服务体系,力争成为国家级电子商务综合应用示范县。三要围绕生态优势抓产业上项目。深入挖掘绿水青山、冰天雪地的生态优势,深入构建全域旅游产业发展体系,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 原则,大力发展形式多样的旅游项目。要以县城、阁山水库、四海店、大青观国家森林公园、五一原始部落景区为重要节点,依托阁山水库和大青观国家森林公园打造“山水风光游”,依托青云寺打造长山幸福“禅意度假游”,依托振东田园观光综合体打造后头振东“乡村体验游”,依托抗联文化打造四海店“红色文化游”,依托上集大兴、民族和阁山永合打造“民俗风情游”。力争开工建设通用航空机场。四要围绕产业转移抓产业上项目。紧紧抓住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机会,在装备制造业、农副产品加工业、新型服务业等方面做好承接的准备,在产业转移中壮大我们自己的产业。五要围绕发展环境抓产业上项目。构建“亲清”的政商关系,优化服务环境,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严查破坏发展环境行为,努力让客商安心、顺心。六要围绕内引外联抓产业上项目。采取品牌嫁接、股份改造、引资注入等方式,盘活老旧企业,延长产业链条,推进技术革新,实现转型发展。实施全民招商,盯住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盯住全球、全国 500 强企业,分区域、分产业专业招商,重点引进科技型、环保型、规模型、利税型企业。建立项目储备库,为招商引资打好基础。完善和提高经济开发区承载功能,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完成开发区整体规划。3、聚焦乡村振兴,在农业农村发展上精准发力。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的总体要求,结合县情实际对标对表,细化乡村振兴的目标任务,努力推进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农民增收。一要推进三产融合,让农村更富。围绕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立足“既要种得好更要销得好”,优一产、接二产、连三产,打造产业链,深拉价值链,让农业更优,让农民更富。要大力发展优质农业,调优种养结构,推行标准化生产和智慧可追溯系统,广泛开展有机种植和农业“三减”,培育新型经营主体,适度发展规模经营。全县绿色食品基地要发展到 120 万亩,各类新型经营主体要发展到 2350 个。要稳步推进阁山水库、千亿斤粮食产能、土地整治等项目,力争新组建 4 个农机合作社,努力消灭空白乡镇,带动土地规模经营 60 万亩。要着重研究加工环节、研究市场端头,努力让群众在加工、销售环节获利。要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项目,积极引进大豆、玉米、水稻精深加工企业,在延伸产业链条中解决种强销弱的问题、解决结构调整方向不明的问题。要大力发展农产品物流配送,积极培育一批农副产品营销队伍,深入开展好“五谷杂粮下江南”等农产品营销推介活动,推动互联网、物联网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广泛推广电子商务营销模式,积极发展“私人订制”。二要建设美丽乡村,让农村更美。打好基础设施、环境整治、移风易俗组合拳,治理“脏乱差”,建设“洁净美”,改善“吃住行”。实施绥四路改扩建项目。合理撤并地处偏远、基础较差、人口稀少、生产生活不便的 村屯,引导农民进入城镇和中心村居住。深入开展环境整治会战,整治村容村貌,配套完善道路、边沟、栅栏,提升整体形象。三要强化乡村治理,让农村更和谐。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建设,充分调动村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好“一事一议”、“村规民约”的作用,提高村务自治水平。深入开展法治宣传和普法教育活动,提升村民法律素养,提升村民“自律”意识,鼓励监督村务公开,提高乡村法治水平。在全县特别是在农村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广泛开展“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评选活动,纠正结婚大要彩礼、以贫为荣、不赡养老人等陈规陋习,促进移风易俗,规范道德养成。4、聚焦城市建设,在品质提升上精准发力。以建设宜居绥棱为目标,深入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县建设,完善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服务功能,让老百姓住得更舒适。一要强化规划编制,引领布局调整。推行多规合一,着眼加强城市西部建设,科学编制城市发展规划,特别是编制城市综合交通规划、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米厂北侧、人大办公楼南侧、吉铁家园南侧区域改造规划,引带教育、卫生、商贸等资源和社会资本进驻,提升城市西部的建设后劲和承载能力。二要强化基础建设,顺应民需民意。立足于解决实际问题,深入推进“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着力改 造老旧城区,重点完善老旧小区基础建设,实施补植、改造绿化工程,规划建设小区停车场和公交站点、自行车站点,辟建便民公厕,改造巷道,罩黑主次干道,打通断头路,解决好群众关心关注的道路破损、供水供热管线老化渗漏等问题。同时,深入推进棚户区改造,着力改善群众居住条件。三要强化城市管理,助力城市发展。全面加强供热供水、环境卫生、交通交易秩序等方面的管理,为老百姓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全面推进餐厨垃圾源头分类,实现临街餐饮商户全覆盖。积极推进鑫鼎小区、嘉兴华府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探索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将 110 指挥中心、天网地格、交通监控、校车运行等纳入智慧平台,信息互通共享,同时设立 12319 民生服务热线,24 小时接听服务,切实提高城市的管理水平。四要强化经营理念,提升城市品位。盘活现有土地存量,扩大土地供给总量,鼓励支持房地产商业开发,增加高品质“改善性”住房供给。5、聚焦改革创新,在动能转换上精准发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改革的办法、创新的思维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不断激发新动能,增添新活力。一要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精简行政审批项目,严格落实权责清单制度,加强权力监督监管,全面梳理公共服务事项,清理规范审批中介服务,提升公共办事服务水平。深入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积极推进“互联网+政务”,让群众办事“最多跑一 次”。二要大力推进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理顺城投、交通、水利、粮食、农业等县属国有企业的运营机制和人员、财务管理机制,规范管理人员薪酬机制,着力构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三要大力推进财政体制改革。严格执行预算法,细化预算编制,扩大部门预算实施范围。规范财政资金支付行为。全面推进预决算、“三公”经费和部门经费公开,提升透明度。四要大力推进城市执法管理体制改革。设立绥棱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整合管理职能,构建起权责清晰、服务为先、管理优化、执法规范、联动快速、权威高效的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体系,推动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转变。五要大力推进农村改革。深入推进土地确权,全面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三权分置”改革。六要大力推进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建立健全议事协调机制,按照上级要求,适时组建地方金融监管局。推进金融服务创新,推进银政企高效对接,推进企业直接融资。优化金融生态,强化金融监管,加强风险研判,守住风险底线。6、聚焦绿水青山,在生态建设上精准发力。牢记“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珍爱我们的生态资源,全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与发展相得益彰的美丽绥棱。一要努力让天更蓝。全面加强大气治理,特别是燃煤污染治理,严控劣质煤使用,淘 汰 10 蒸吨以下燃煤小锅炉,适时监测工业企业烟尘排放,取消黄标车,鼓励县内供热企业使用环保锅炉,实现清洁排放。强化秸杆资源综合利用,在“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原料化、基料化”等方面,多渠道采取措施,变堵为疏,变废为宝,把秸杆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实现多路增值。二要努力让水更清。严格落实“河长制”,坚持一河一策,建立健全环保、水务、卫计等部门联动监管和安全预警机制。全面落实“水十条”,依法取缔“十小”企业。持续实施流域水污染防治,改善克音河、努敏河水质。大力抓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地下水环境保护,监管好生活垃圾、污水处理、畜禽养殖和工矿企业污染,确保水质安全。三要努力让地更沃。严守耕地红线,加强寒地黑土保护,推广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实施建设用地黑土层先收集后建设,充分利用好阁山水库库底黑土资源。保护好湿地资源,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鼓励减化肥、减农药、减除草剂,使用有机肥、绿肥和生物农药。推进秸秆粉碎还田,探索土地休耕轮作,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四要努力让林更茂。全面加强植树造林,巩固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成果,集中力量搞好绿化美化。加强大青观国家森林公园建设,提高森林覆盖率,探索发展碳汇经济。7、聚焦民生福祉,在顺应期盼上精准发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力 所能及地办实事、办好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一要推动全民创业就业。全面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培育壮大创业主体,引导村组干部、农民、个体工商户、外出务工人员等各类人群,积极投身加工业、旅游业、文化产业、现代农业等领域,开展创业创新实践,实现更好发展。发挥互联网作用,充分利用“绥棱泊客工场”孵化平台带动大学生、个体商户创业。发挥好农民创业协会的引导组织作用,帮助农民群众寻找创业门路,实现稳定就业。鼓励支持家里婆、金苹果、苏小北火锅、潘大厨麻辣烫等绥棱人创办的企业发展加盟连锁经营,带动更多绥棱人创业就业。二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落实好社会保险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推动实现就业和再就业。提高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保障标准,建立特困人口综合救助保障机制,推进好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和厂办大集体改革工作,维护好群众利益。三要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启动一中二期工程,建设长山小学教师周转宿舍、学生宿舍和第五中学。推动校长、教师互动交流,招聘特岗教师充实到乡镇学校一线,解决好城乡间、校际间教育教学力量不均衡问题。探索创办一中国际班,扩大升学门路,丰富人才培养层次,提升绥棱教育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完成职校综合楼及配套设施建设,培养县域产业发展实用人才,努力把职校打造成为一流县级中职学 校。四要提升健康保障水平。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整合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医疗资源,确保发挥最大效用。加快推进医联体建设,让百姓看病更便捷。加快县医院医养综合楼建设,力争阁山精神病院晋升为二级专科医院。推进医养结合,力争引进北京京医汇投资建设以疼痛和康复为主的二级专科康复医院。五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建设东北抗联北满西征纪念馆,推进文化产业园建设,升级完善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力争博物馆达到国家三级馆标准。开展广场文化、送文化下乡进社区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倡导文明新风尚,弘扬社会正能量。六要强化社会治理创新。推进“法治信访、阳光信访、责任信访”建设,一手抓问题解决,一手抓秩序维护,认真解决群众合法合理诉求。强化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全面落实风险防控机制,突出整治生产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等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部位安全隐患,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建设法治绥棱、平安绥棱,强化普法宣传,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确保城乡安全、群众安宁、社会安定。与此同时,全面加强社区建设,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进一步提升服务功能和服务水平。各位代表,打铁必须自身硬,重任千钧唯担当。做好 2018年的工作,必须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这就要求我们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大“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的要求, 扎实推进作风建设年活动,全面增强执政本领,不断提高政府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一要增强学习本领。引导政府班子成员和各级干部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建立常态化的学习制度,时刻注意学习,主动参与学习,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学以致用上下功夫,使理论水平、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跟上时代节拍,成为做好工作的行家里手。二要增强政治领导本领。要旗帜鲜明讲政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时刻与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一致,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委的决策部署,以上率下,讲政治守规矩,敢担当善作为。三要增强改革创新本领。高举**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持“四个自信”,解放思想,破除阻碍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条条框框束缚,不断用改革的办法、创新的举措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四要增强科学发展本领。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发展观,学深悟透“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无论是做决策,还是推进工作,都要符合上级要求,符合县情实际,符合群众意愿,确保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五要增强依法执政本领。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强化法治学习,切实把法治思维贯穿政府决策、执行、监督全过程,依法全面履行职责。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坚决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决定、决议。积极支持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六要增强群众工作本领。引导政府各部门和广大干部强化爱民 情怀,加强与群众的接触,说接地气的话,做老百姓欢迎的事,尤其对老百姓的合理诉求,树立“马上办”意识,当日事,当日毕,不推拖,不搪塞,而且要进一步畅通民意诉求渠道,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对群众承诺的事情必须兑现,取信于民。七要增强狠抓落实本领。要勇于担当、敢于担当、体现担当、主动作为,对上级的要求、县委的部署不折不扣地细化、量化、具体化,切实提高执行力,并强化督办检查,确保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八要增强拒腐防变本领。组织政府班子成员和政府各部门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严明政治纪律,严守政治规矩,严格正风肃纪,强化精准扶贫、工程项目、国有企业、公共资源交易等重点领域的审计监督,严查违反“八项规定”和“四风”问题,严查侵害群众利益的人和事,打造一支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推进政府党风廉政建设向纵深发展。各位代表,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以开拓进取、争先创优的锐气,攻坚克难、奋勇争先的豪气,蓬勃向上、奋发有为的朝气,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的士气,奋力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为谱写绥棱全面振兴发展的新篇章做出应有的贡献。2018 年咸丰县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各位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17 年工作回顾即将过去的一年,是我县抢抓历史机遇、夯实发展基础、实现重点突破、推进转型发展的一年。一年来,在州委、州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面落实省、州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深入推进“五个咸丰”建设,确保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了新一届政府的良好开局。预计,今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79.6 亿元、增长 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4%;固定资产投资 73.6 亿元、增长 17%;地方财政总收入 7.15 亿元、增长 11.72%,其中地方公共财政收入 4.06 亿元、同比增长 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45.7 亿元、增长 12%;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900 元、增长 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9474 元、增长 10%。(一)抓实第一要务,县域经济不断发展。项目建设持续发力。全年实施重点项目 259 个。咸来高速、十字岭隧道、朝阳大桥等 135 个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黔张常铁路咸丰段、 丁甲线旅游公路等 35 个续建项目稳步实施,渝鄂直流背靠背换流站、咸丰大道、龙洞湾水库等 112 个新建项目开工建设,集镇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等 4 个 PPP 项目相继启动,11个亿元以上招商项目成功签约,累计到位资金 39.24 亿元。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以茶叶为主导的农业产业格局得到确立。推广运用“去夏增春、提质增效”茶园管理模式,高标准管护茶园 15 万亩,新增茶叶面积 5 万亩。启动白叶茶全产业链 PPP 项目,着力推进藤茶、油茶、硒土豆、恩施黑猪全产业链建设。完成烟叶收购 8.5 万担。新增农业龙头企业 5 家、农民专业合作社 142 家、家庭农场 103 家。成功打造“唐崖”区域公共品牌,新增“三品一标”标识认证 10 个。顺利通过“全国有机农业(茶叶)示范基地”复评审,成功创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引导硒源山茶业、捷宝矿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炳太矿业、蒙恩林业、安塬矿业、红祥科技 4 家企业完成股权改造,楚焱工贸实现破产重整,四板挂牌上市企业累计达 8 家。推进“双创”平台创建,强化科技、人才支撑,新增 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建成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院士专家工作站和州级人才创新创业示范平台各 1 个。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编制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实施重点旅游项目 21 个,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全力推进景 区提档升级,完成坪坝营创 5A 级景区规划评审、唐崖土司城址创 4A 级景区省级初评,忠堡大捷遗址及烈士陵园被纳入全国红色旅游景区建设,唐崖镇成功创建湖北省旅游名镇。成功打造大沙坝、白岩、川洞田园、苗林老寨等美丽乡村旅游示范点,全年累计接待游客 575 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 51.95 亿元。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成农村电商服务站点 54 个,培育电商示范企业 7 家,实现农产品网络零售额 800 万元。城乡面貌持续改善。完成城乡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订,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规划体系。大力推进城乡建设,城镇化率达到 41.3%,提升了 1.5 个百分点。加快新城建设,启动咸丰大道、353国道、安置区、污水处理厂 4 个重点建设项目。完善老城功能,实施晨光片区改造、中心城区污水管网等 19 个市政项目。持续推动“六城”同创向“六村”同创延伸,启动城乡污水处理和农村垃圾治理工程,完成清坪、忠堡、朝阳寺、黄金洞天然气管网建设,持续改善农村饮水安全、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如期销号交账,各类保护区问题整改基本到位。超额完成“绿满荆楚”行动三年总任务。 森林防火、防汛抗旱有序推进。实施大气污染、水污染问题专项治理,持续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畜禽养殖污染和水产养殖污染治理等工作,严格落实河长制,全面取缔网箱养鱼,完成畜禽养殖“三区”划定和 19 个城乡饮用水水源地规划,水功能区水质在Ⅲ类以上,全年空气优良天数预计可达 330天,成为首批通过省级技术评估的生态文明示范县。(二)抓实第一动力,改革活力不断释放。坚持用改革的理念推动发展。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实施投融资体制改革,组建国有资本运营投资有限公司,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统一运营经营性国有资产,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提升投融资能力。推进乡镇财政体制改革,提高基层财政保障能力。深化农村三项制度改革,筹建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和 86 个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实现交易额 900万元。坚持用改革的举措创优环境。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大科室”制,优化审批流程,推进“一次办好”。落实公共检验检测、司法公正、盐业监管体制、文化综合执法、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媒体融合等改革任务。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行“多证合一”,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市场主体达 21383 个,建立“一单两库一细则”,全面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实现 29 个部门涉企信息归集共享。用目标考核与激励引导银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截止 11 月末,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为111.4 亿元、57.2 亿元,分别比年初增长 20.27%、34.21%,存贷比首次突破 50%。创新“四项资金”管理,安排县域调度资金 1.48 亿元,累计为 38 家企业提供“过桥资金”2.8亿元。实施“质量强县”战略,全面提升产品、工程、服务、环境等方面的质量。坚持用开放的格局汇聚力量。主动融入新一轮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抢抓农业部定点帮扶、东西部扶贫协作、“616”对口帮扶政策机遇,取得农业部“五个一”的帮扶成效,与余杭区开展党政互访、经济交流等活动,举办各类培训班 10 期,累计培训 800 人次,争取省直部门支援项目 48 个。加强与鄂州市合作交流,进一步深化对口帮扶机制。推进与黔江区经济文化交流,构建区域协作平台。深化与中南民大、湖北民院、湖北文理学院校地合作,组建唐崖文化研究院、唐崖漆艺实践基地。(三)抓实第一责任,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脱贫攻坚成效明显。抓实“五基一动力”建设,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完善“121+3+X”产业扶贫模式,依托“以奖代补”“差异化扶贫”等政策,整合财政金融资金,推进特色产业发展,惠及 贫困人口 1.79 万人,人均增收 2000 元左右;完成易地扶贫搬迁 3600 户 11350 人;实施生态补偿项目 4 个,为 4.27 万户贫困户发放补偿资金 1357.98 万元;实施教育扶贫项目 25个 6935.5 万元,资助贫困学生 5.24 万人次 3615.7 万元;全面落实兜底保障对象救助政策,发放各类救助资金 1.29亿元;发放扶贫贴息贷款 1.8 亿元,惠及 4500 贫困户,努力实现了 3 个乡镇摘帽、12 个重点贫困村出列、1.55 万贫困人口脱贫的任务。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前教育入园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得到提升。卫生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 100%,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县城、省级卫生应急示范县。全面两孩政策稳步实施,人口计生服务管理持续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建成行政村文体广场 83 个、农家书屋 304 家,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75 个,举办各类体育赛事、文化惠民活动 64 场次。文物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不断加强。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健全,城乡低保受益44.5 万人次。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100%。城镇新增就业 4850 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以内,达到 3.7‰,全面推进农民工工资支付“四项制度”,农民工权益得到有力保障。完成危房改造 1627 户,分配保障性住房230 套,完成棚户区改造 374 户,发放租赁补贴 210 万元。 统计、档案、地方志、气象、外事侨务、粮食安全、“双拥”、人防、民兵预备役和共青团、妇女儿童、残疾人、老龄、红十字会等各项事业取得新进步。和谐局面日益巩固。推广“一统三治一站六联”社会治理模式,推进律师“三进”,形成依法处置、三级联动、诉访分离的格局。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强化消防、建筑、矿山、道路交通、食品药品、烟花爆竹等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全年无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开展国防动员和应急演练,应急管理机制日益完善。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大力化解信访积案,圆满完成党的十九大、全国“两会”、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期间的维稳任务,全县安定稳定。(四)抓实第一保障,行政效能不断提升。坚持从严治政。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严格落实“三严三实”要求,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不断深化重点领域监督管理,加强行政监督、审计监督、市场价格监督、公共资源交易监督和行政复议等工作。坚持依法行政。扎实开展“七五”普法,完善政府决策机制,严格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 和政协委员提案。坚持廉洁从政。严格遵守“八项规定”,严格预算管理,深化政务公开,做好厉行节约。严格落实“两个责任”,切实履行“一岗双责”,支持执纪执法工作,全年查处违纪违法案件 170 多件,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断加强。一年来,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做了大量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完成城市边界划定、全域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完善《咸丰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城市、乡镇、村庄及各种专项规划 29 个,是规划编制最多的一年,规划先行、规划管理的理念得到落实;围绕咸丰新城、唐崖土司文化产业园、脱贫攻坚、工业园区“四大引擎”,锁定咸丰新城“十大建设”工程,确定唐崖土司文化产业园“九个一”建设方案;围绕“五基一动力”建设,整合财政资金 11.85 亿元,实施扶贫项目 595 个。我们出台了一系列抓规范、正秩序的措施。坚持政府工作月调度,实行政府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具体化、具体工作责任化;建立“一四五”重点项目推进机制,预算 3000 万元用于项目前期工作; 出台了项目管理、审计管理、招投标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项目工作秩序;出台了乡镇财政体制改革、银行业考核、国有资产管理等财政金融管理办法,进一步激发财税金融活力;出台了集体土地征收安置、村(居)民建房等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城乡建设秩序;出台了财政资金统筹、易迁资金管理、扶贫小额信贷等资金使用办法。我们探索了一系列激活力、促发展的改革。投入 5000 万元成功打造 5 个美丽乡村示范点,创造了大沙坝易地搬迁、乡村旅游、产业扶贫、美丽乡村“四位一体”发展模式。将经营性国有资产注入投融资平台,资产规模达 20 多亿元,完成融资 8.68 亿元。以“大科室”制改革为突破口,推动职能整合,精简内设机构 34 个,统筹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出台了加强旅游工作十条意见,激发旅游市场主体活力。我们实施了一系列惠民生、促和谐的工程。全面推进农村洁净能源、道路交通、安全饮水、信息通讯、人居环境提升、乡镇垃圾污水处理等民生保障工程,全年民生支出达 24.3 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 85.72%。抢抓机遇,成功争取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现场推 进会在咸丰召开,被省民委推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单位。我们开展了一系列除隐患、保平安的行动。消化了一批因改革发展、政策调整等诸多因素带来的存量和新增矛盾,全年化解矛盾积案 67 件,诉访分离引入劳动仲裁 246 件,引入行政复议 23 件,引入诉讼 48 件,保持了全县安定稳定的大局。为决胜脱贫攻坚、推进“五个咸丰”建设打下坚实基础。一年的实践,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必须坚持发展的理念。发展不够是我县面临的最大现实,必须坚持用发展统一思想,用发展凝聚力量,用发展解决问题和矛盾。必须坚持改革创新。要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在实践中创造“咸丰模式”“咸丰经验”。必须坚持开放发展。政府投资项目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常量,对外开放、招商引资才是变量,可以带来巨大的增量,开放才能引来项目,开放才有市场,开放才有出路。必须坚持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政府工作的重要遵循,我们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秉持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必须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事。必须切实履行责任。政府工作千头万绪,必须压实责任, 切实担当起推动发展之责、深化改革之责、改善民生之责。必须脚踏实地。事是干出来的,不是喊出来的,也不是开会开出来的,必须说实话、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把雷厉风行和久久为功有机结合起来,勇于攻坚克难,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各位代表,成绩和经验的取得来之不易,这是县委统揽全局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驻咸部队官兵和政法干警,向老干部、老同志和各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向关心支持咸丰经济社会发展的驻咸单位,向在我县创业的投资者、建设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经济总量小,创新驱动不强,产业发展层次低,提档升级缓慢,在经济下行和转型升级的双重压力下,实体经济形势严峻,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低于往年同期水平,房地产市场下滑,导致地区生产总值、两项收入等经济指标难以完成既定目标;征迁难、融资难等发展要素制约十分严重;财政收入与刚性支出的矛盾十分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任务十分繁重;少数干部缺乏责任担当和工作激情,懒政怠政现象时有发生,政府自身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这些困难和问 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二、2018 年目标任务2018 年是全面贯彻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如期全面建成小康咸丰,实现产业小康、法治小康、文化小康、民生小康、绿色小康的关键之年,是县委确定的精准扶贫攻坚年、招商引资突破年、重大项目推进年、乡村振兴行动年、全域旅游提升年、改革创新深化年,做好政府各项工作至关重要。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县委提出的“一个高于、六个前列”目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发展不动摇,坚持绿色崛起、改革开放不放松,坚持紧抓脱贫攻坚、全面小康不懈怠,坚持务实重行、狠抓落实不走样,持续推进“五个咸丰”建设取得更大成效。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2%,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增长 20%,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 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9.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8.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3.8%以内,城镇化率比上年提高 1.6 个百分点,旅游综合收入增长 18.6%,减少贫困人口 2.72 万人,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 20%、25%,城区空气质量指标达到Ⅱ 类标准,全年空气优良天数达到 330 天,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 100%。人口自然增长率、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控制在州定目标以内。为此,我们将着重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一)坚持同步小康,聚焦“五基一动力”,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落实责任目标。坚定不移把精准脱贫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和最大民生工程,紧盯“2019 年户销号、村出列、乡脱贫、县摘帽”的目标,奋力实现“全州争先进、全省进 A 类、全国出经验”。充分发挥县脱贫攻坚指挥部统揽全局的作用,按“五基一动力”要求,严格执行指挥部领导下的工作组长负责制,落实工作月调度、周三扶贫日等工作制度,建立健全项目资金整合、利益联结、驻村帮扶、督查考评等工作机制,确保 17个贫困村出列、2.72 万人脱贫。——抓住攻坚重点。统筹推进重点贫困村与非重点贫困村协调发展,按照2018 年全面完成建设任务,2019 年全面通过验收的时间节点,整合各类资金,全面完成易迁、农村道路、水利、通信、电力、饮水安全等项目建设任务。整合差异化产业扶贫、“以奖代补”、财政金融等政策,因地制宜发展一批“短中长”相结合的脱贫产业,确保到户到村的产业扶贫项目全覆盖。 统筹推进教育、文化、医疗、住房和社会兜底保障等扶贫工作,补齐基本公共服务“短板”,确保全面实现“九有”目标。——把握政策机遇。抢抓农业部定点帮扶、浙江余杭对口帮扶、省委省政府“616”帮扶、鄂州市结对帮扶等机遇,争取更多政策、资金、项目支持。以启动“中国社会扶贫网”上线工作为契机,建立县管理中心、乡镇服务站、村信息点三级组织架构,完成信息管理员、贫困户、社会各界力量三类人员注册,运用大数据平台,积极组织需求对接,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脱贫攻坚。——培植内生动力。坚持扶贫同扶智、扶志相结合,帮助贫困户谋思路、出点子、抓发展、树信心,解决贫困户精神脱贫问题;依托电商、农业龙头企业等市场主体,解决贫困户农产品销售难问题;通过小额扶贫信贷、生产奖补、劳务补助、以工代赈等方式,解决产业发展资金、生产生活条件和致富技能缺乏等问题。(二)坚持项目引领,加快产业升级,全力提升县域综合实力。——强力推进项目建设。按照抓谋划、抓前期、促开工、督进度的思路,做好规 划设计、项目融资、土地收储等要素保障,抢抓“十三五”中期调整机遇,充实项目库,完善项目推进机制,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全年计划实施项目 193 个,完成投资 88.4 亿元。狠抓交通项目建设。积极做好协调服务,推进利咸高速前期工作,确保咸来高速开工,加快黔张常铁路建设;快速推进 351 国道建设,实现 353 国道路基全线贯通,启动 249省道、367 省道、463 省道建设;加快推进世遗唐崖二级公路、十字岭隧道、朝阳大桥等旅游公路建设;完成农村公路建设里程 657 公里,扎实推进公路安全生命防护“455”工程。狠抓水利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龙洞湾水库建设,启动新城防洪排涝、唐崖集镇水厂、县三水厂及县城供水管网延伸工程,统筹抓好中小河流治理、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狠抓能源信息建设。开工建设杨洞 110 千伏输变电站、黄金洞 35 千伏变电站、泡木园 35 千伏配电站工程,完成 69个行政村 220 个自然村通动力电。加快天然气延伸项目建设,实现乡集镇天然气全覆盖。实施宽带普及提速工程,扩大 4G网络、光纤宽带覆盖范围,建设 122 座 800 兆无线基站,启动 5G 网络建设。——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农业效益。按照“基地建绿、加工做深、龙头做强、品牌做响、营销做畅、链条做长”的思路,坚定不移发展茶 叶产业,新发展白茶 3 万亩、油茶 3 万亩、藤茶 6 千亩,按照全域有机的目标,高标准抓好茶叶基地建设,大力推行茶叶“去夏增春、提质增效”管理模式,高标准管护茶园 20万亩,深入推进茶叶全产业链建设。统筹推进恩施黑猪、林果、中药材、蔬菜、花卉苗木等特色产业,继续抓好烟叶生产。加大农业龙头企业和新型农业市场主体培植力度,加快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建设。积极申报“三品”认证,支持农产品创中国驰名商标,主推以硒为主的“唐崖”区域公共品牌,启动农产品溯源体系建设,争创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推进工业转型。实施工业振兴“十大工程”,推进一批重点工业项目。抓存量,进一步盘活资源,持续推进楚焱工贸重整,积极推动汇龙食品、百粤鑫实业、发夏山茶油重整重组。抓增量,投入 1.6 亿元,完成 20 万平米标准化厂房建设;推动明龙石业、磊源石业技改扩能,力争完成技改投入 3 亿元。抓变量,以产业和资源优势为依托,启动余杭产业园建设;引进优质企业,整合国腾生物、聚能生物等清洁能源产能,实施生物质能源产业链项目;支持组建武陵山石材加工技术开发研究中心,引导企业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推动鑫磊矿业上市。推进“5A 咸丰”创建。实施“旅游十大工程”:推进唐崖土司城址 4A 创建、坪坝营景区 5A 创建、黄金洞景区提档升级,加快笏山古镇、唐崖古镇、千户土家“三大古镇”建 设,打造渔塘坪至湾田、白岩至核桃园、大河边至龙潭司、十字路至土乐坪 4 个美丽乡村示范带。完善旅游宾馆、乡村民宿、特色美食城、景区换乘中心等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深入挖掘民族文化,丰富文化旅游内涵,精心设计旅游线路,加大旅游推介力度,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不断提升旅游综合服务水平。优化服务业态。加快市场体系建设,加大商贸企业培育,实施现代商贸城、汽贸城、农贸城、茶城和加油站等项目建设。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为抓手,培育电商企业,完成电商服务、快递物流、农产品上行等体系建设。依托现代产业基础,扎实推进服务业健康发展,实现服务业增加值增长 8.6%。——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进 100 亿招商项目谋划、100 个招商项目签约、50 个招商项目落地“三大行动”,依托园区平台、优质资源、优势产业,落实产业部门招商责任,实施油茶全产业链、白叶茶全产业链、清洁能源产业链、千户土家、笏山古镇、旅游港商业综合服务区、医养结合医院、综合物流园、客运枢纽总站、汽贸城“十大招商引资项目”。抓好协调服务,着力提高项目落地率和投产率。大力发展外贸经济,培养自营出口市场主体,实现自营出口额增长 10%。——增强财政保障能力。 加强财源培植,推动茶叶全产业链、清洁能源产业链、物流产业链、旅游产业链、工业企业培育扶强、风电开发、生物质节能灶具、综合农贸市场、商贸综合体及房地产开发“十大财源”建设。加强统筹整合,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强清理盘活,合理调整使用方向,有序投入亟须项目。加强引导撬动,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大力推行 PPP 模式,引导更多社会资本、金融资本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强化金融支撑作用。引导金融机构优化结构、创新产品,存贷比力争达到 60%。促进保险业健康发展,发挥社会“稳定器”和经济“助推器”作用。支持实体经济上市融资,拓展股权融资、发行债券等多元化融资渠道。推动国有投融资平台市场化运营,努力实现资产规模 30 亿元以上、项目融资 20 亿元以上、项目建设投资 10 亿元以上、股权投资 5 亿元以上。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加强政银企互动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积极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三)坚持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全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以改革激发新动能。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实“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淘汰煤炭、不达标小作坊等落后产能,压减低端农 产品,增加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和供给;严禁插花式、碎片式、低品质的房地产开发,增加旅游地产和养老地产有效供给,促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加快处置“僵尸企业”,充分运用并购重组、股权融资、化债转股等多种手段,盘活企业存量资产和闲置资产,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继续打好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物流成本和融资成本等“组合拳”,让企业有更强的获得感;加大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生态环保、防灾减灾等领域补短板力度。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多证合一”,全面实施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登记制度,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简化各类审批流程,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完善政府权力和责任清单,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全力打造“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加快网上办事大厅建设,推进审批服务“一次办好”。统筹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通过产权转让、增资扩股、并购投资,探索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形式。持续推动农村三项制度改革,探索“三权”分置有效实现形式,健全农村产权交易网络体系,创新涉农资金投入方式和运行机制,提高农业补贴政策效能。理顺旅游产业发展体制机制,破解坪坝营景区管理体制困局,推行行业标准化管理,开展星级饭店、星级农家乐、A 级景区、A 级旅行社创建,全力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立民族传统 建筑保护与发展机制,加大传统村落村居保护力度,加快复兴“中国干栏建筑之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医联体”制度建设,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进分级诊疗服务。协调推进社会保障、创业就业、文化体制、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等方面的改革。——以创新打造新引擎。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打造创新创业平台,建成 1个创新创业示范街区、1 个企业科技孵化器、5 个企业研发中心,支持创建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激励申报高新技术产品,完成高新技术产值 10 亿元。围绕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建设循环农业、有机农业、休闲观光农业,打造田园综合体,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围绕唐崖土司文化产业园建设,按照“九个一”建设方案,推进换乘中心、安置房、风雨廊桥、滨河走廊、老集镇改造、夫妻杉周边旅游配套、夫妻杉公路改扩建、黄家坝景观打造、集镇污水处理及供水工程、集镇地质灾害治理“十大项目”建设,挖掘唐崖土司文化,讲好“唐崖故事”。围绕特色小镇建设,抓好硒资源开发利用等特色优势产业和旅游休闲、健康养生等现代服务业。围绕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积极发展“互联网+农业”“互联网+旅游”“互联网+零售”等经济新模式。真正 把各类园区平台建设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和创新创业的新高地。——以开放构建新格局。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一主两副多极发展”“一谷两基地三示范区”战略,积极参与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强化与余杭区东西部扶贫协作,共同推进“十个一”工程建设,加强与周边县市协同协作,持续推动咸黔经济协作区上升为省级战略。加快推进人才强县战略,实施“唐崖英才”计划,重点推进“三个一批”人才工程,加大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高新企业、异地咸丰商会对接合作,建立科研机构、实习实训基地,推进农产品功能研究院、唐崖文化研究院、唐崖漆艺实践基地建设,搭建投资创业平台,吸引更多人才来咸就业创业。(四)坚持绿色发展,改善城乡面貌,全力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科学抓好规划管控。坚持规划引领,完成咸丰新城、中心城区、忠堡片区等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报批,实现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完成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城市停车设施、5G 网络等专项规划编制,完成一批美丽乡村、宜居村庄、传统村落规划编制,启动咸丰新城城市设计;深度融合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利用、 城市建设、生态保护等规划,建立城乡一体化规划体系,实现“多规合一、一规管总”。强化规划执行,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范土地征收、转用、供应程序,确保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有量;严格执行城乡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村(居)民建房管理办法,依法打击“两违”,强化建筑风格管控。——统筹抓好城乡建设。加快新城建设。按照“民族化、景区化、公园化”建设思路,启动新城防洪排涝、地下管网、交通路网、安置区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火车站站前广场、笏山古镇、教育城、文体中心、三甲医养结合医院、旅游港、汽贸城、曲江河生态景观、新城人民医院、物流园“十大建设”项目。运用经营城市的理念,加大土地收储力度,严格土地管控,强化项目策划、招商推介,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新城建设。完善老城功能。实施城区出入口改造、绕城北线连接线、人行道改造、洗车场、停车场、城区公厕、垃圾中转站、垃圾处理场、污水管网全覆盖等市政项目,启动周家沟、青龙嘴、瓦窑沟等城市广场建设,加快建设青灵山森林公园、卢家沟主题公园、城区重要节点绿化等景观工程。推进城乡融合。加大乡集镇基础设施、棚户区改造建设力度。统筹推进高标准农田、农业水利设施、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建设,加强农村道路、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 和各项公共服务配套。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三乡工程”“六村”同创为抓手,广泛利用社会和市场力量,促进以城带乡、城乡融合发展。大力推进“厕所革命”“厨房革命”“村庄革命”,持续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严格抓好综合管理。健全网格化城市管理机制,集中力量开展占道经营、乱停乱放、乱贴乱画、户外广告等专项整治,规范公厕、停车场、集贸市场等公共设施管理秩序,全面推行环卫作业、城市停车位社会化服务,加强园林绿化建设管护,完成省级园林县城创建。强化房地产企业及中介机构行为监管,全面提升物业管理水平和质量。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城市资源,重点推进平安咸丰全域立体化视频系统建设与运用,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加大城乡公交运输保障力度,全力提升水、电、气等“城市生命线”快速保障能力,确保城市安全有序运行。——突出抓好生态建设。提升绿色发展水平。主动对接主体功能区战略,转变粗放型增长方式,推动农业全域绿色化,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农药减量行动,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生态循环农业等农业科技;推动石材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支持石材废料综合利 用、生物质燃料、生物质灶具等产业发展;加快生态、养生、休闲旅游产业培育,变生态优势为产业优势;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行动;严格落实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制度、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生追究制度。突出环境问题整治。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燃煤锅炉、餐饮油烟、工矿企业监管、建筑工地整治、油气回收、露天焚烧、黄标车淘汰、扬尘污染“八大治理行动”,实现“两降一保持”目标。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发挥三级河长制联动效力,实施饮用水水源地管理、入河排污口设置整治、农村面源污染防治、河道截污治污、水域岸线管理治理、病死畜禽处置监管“六大专项行动”。打好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严格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监管,推行保护性耕作技术,开展土壤污染防治示范项目建设,严格执行畜禽养殖“三区”规划,实现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率达 100%。加大生态保护力度。严守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三条控制线,明确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石漠化治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二仙岩湿地修复,加强地质灾害防治,高度重视各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保护,统筹实施各类保护工程,全力构筑优质生态屏障,完成省级森林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创建。(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民生保障,全力构建和谐安定环境。——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实施安居工程。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推进棚户区改造 3380 户,分配保障性住房 170 套。实施就业保障工程。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培育一批新型职业农民,促进农民工多渠道就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实现新增城镇就业5000 人。实施全民参保工程。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落实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等保险制度。实施社会救助工程。认真落实社会救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政策,重点抓好留守儿童之家创建,加快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和救助站建设。实施养老服务工程。新建高乐山镇农村福利院,维修改造忠堡镇、丁寨乡、坪坝营镇农村福利院。积极引进民营资本,推动我县养老服务行业发展。实施公益性公墓建设工程。稳步推进殡葬改革,建设县级公益性殡仪馆,推进乡镇(区)公益性公墓建设。——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实施教育提质工程。深入推进教育“六年振兴计划”, 规范发展学前教育,巩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加快“全面改薄”等项目建设,进一步化解大班额矛盾,提升高中阶段学校办学质量,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实施医疗网底工程。加强三级医疗网底建设,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传承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加快创建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医、养、治、防”结合,全面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实施文化强县工程。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村级文化广场建设,实施农家书屋提升工程,持续开展“六送”活动,着力打造南剧精品,塑造“唐崖土司文化节”品牌,推动文物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业化、全面化。实施全民健身工程。完善全民健身设施,推进公共体育设施全覆盖,打造全民健身活动品牌,创建“全国柔力球之乡”。认真做好人民武装、审计、统计、人防、消防、物价、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广电、气象、档案、地方志等各项工作,全面发展人口计生、共青团、妇女儿童、残疾人和老龄、红十字会等各项社会事业。——全力维护社会稳定。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深入推广“一 统三治一站六联”社会治理模式,推进社会治理社会化。努力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热线和网络,推进“七五”普法规划实施,深化“法律六进”,持续推进律师“三进”,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构筑多层次、立体化、全覆盖的治安防控体系,推进社会治理智能化、专业化。深入推进阳光信访,畅通群众诉求渠道,依法规范信访秩序,抓好信访积案化解工作。做好第十届村委会、第五届居委会换届选举指导工作。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应急演练,不断提高火情、汛情、疫情等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能力。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生产安全、质量安全、施工安全、消防安全监管,坚决遏制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着力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健全覆盖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的监管体系,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把党的建设摆在首位,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果,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决维护县委权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努力建设法治政府、开放政府、责任政府、高效政府和廉洁政府。——坚持依法行政,全力打造法治政府。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 认真办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充分发挥媒体和舆论的监督作用。坚持依法办事,不断提高行政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健全依法民主决策机制,进一步完善重大事项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策程序,全面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普惠式、公益式、可选择的公共法律服务。严格执行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在全社会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风气。——推行阳光政务,全力打造开放政府。加强政府信用建设,提高行政权力运行透明度,充分运用新闻媒体、网站、微信微博等平台,深入推进政务公开、信息公开、决策公开、执行公开,严格落实公示制度,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政、议政、资政等各种制度,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快速处理反映问题。加大软环境建设力度,进一步畅通诉求表达渠道,保障公民享有应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强化担当意识,全力打造责任政府。切实增强担当意识,突出对人民事业的担当、对历史责任的担当和对实践发展的担当。着力培养敢于担当、善于担当、勇于担当的干部队伍,实施“容错免责”机制,努力营造想干事、敢干事、干成事的浓厚氛围,进一步凝聚发展合力,全面增强“八个执政本领,不断提升履职能力,努力适 应工作的高要求、快节奏。——优化发展环境,全力打造高效政府。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全面清理行政审批事项,深入推进“大科室”制改革,建立事项办理快速通道,有效提升办事效率。健全考核体系,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岗位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等制度,广泛开展内部评议、服务对象评议和社会公开评议。抓好干部培训,强化专业思维、专业素养、专业方法,提升政府工作专业化水平。加强行政效能监察,严格行政问责,加大对滥用职权、失职渎职、行政违法的责任追究力度,坚决整治“不担当”“不作为”“不落实”行为。——加强廉政建设,全力打造廉洁政府。严格落实政府党组和各部门党组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认真贯彻《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严格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落实监察体制改革,切实加强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重要岗位的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全面治理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坚持以上率下,不断巩固和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严格执行省、州贯彻《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精神实施办法,重点整治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四风” 问题,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厉行节约,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州提出的机构编制、财政供养人员、公用支出只减不增的要求,以优良的工作作风赢得广大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各位代表!新一年落实新任务,新一年承载新使命,新一年造就新辉煌!我们一定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勇于担当、踏实苦干,为加快建成“五个咸丰”、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2018 年汨罗市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2017 年工作回顾即将过去的一年,在市委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上级各项决策部署,努力建设更高品质的生态文化活力汨罗,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积极态势。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373.3 亿元,同比增长(下同)7.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18.1 亿元,增长 17.8%;固定资产投资 300.2 亿元,增长 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96.5亿元,增长 11.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29445 元、16591 元,增长 9%、8.6%。我们奋力推进生态汨罗建设,发展质量稳步提升。贯彻 绿色发展理念,用心呵护青山绿水,努力推动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四大整治削减了污染存量。顺应群众呼声,强力推进小散乱废企业、粘土砖厂、麻石加工企业和畜禽养殖四大整治。集中优势力量,成立四大工作班子,深入调研,反复论证,集体决策,出台整治方案。顶住多方压力,克服重重困难,对全市塑料加工作坊、麻石加工企业、粘土砖厂、禁养区养殖场,依法关停,引导转型转产。严格巡查执法,全面防控反弹,乱焚烧、乱排放、乱采挖等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全市PM2.5(细颗粒物)平均浓度下降 4.2%,空气质量优良率提高 5.5 个百分点,地表水主要断面水质稳定在Ⅲ类标准以上,顺利通过中央环保督察。这充分说明,只要我们合力同心,持续攻坚,就能拥有青山秀美、水流清澈、空气清新的美好环境。产业转型控制了排放增量。严格生态标准、品质标准、效益标准,倒逼产业转型,否决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 26个,单位 GDP 能耗下降 3%。规模工业企业增加到 212 家,实现增加值 142 亿元,增长 5.4%;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8 家,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 68 亿元,增长 15.3%,专利申报279 件、授权 173 件,获批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高新化迈出坚实步伐。创建优质稻万亩示范片 4 个、特色种植基地 20 个,新增种养大户 300 个、农民专业合作社 198 个、家庭农场 178 个、省级农业特色产业园 2 家、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 3 个,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 82.7%,成功举办全国首次高档优质稻田间拍卖活动,获评全省粮食生产标兵县(市),绿色农业、品牌农业有新进展。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 121.9 亿元,增长 10%,占 GDP 比重提高 2 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 11.9∶55.5∶32.6。生态修复扩大了环境容量。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全面推行河长制,严格生态环境监管。恢复矿区生态,修复已关停矿山 23 万平方米。实施“绿化三年行动”,大面造林 2.2 万亩,绿化通道 300 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 47%。落实洞庭湖水环境综合治理行动,解体上岸采砂船 23 艘,平整砂场 25个,清除垃圾堆场 15 个,关闭治理排污口 9 个,全面拆除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内的违章建设,汨罗江恢复了应有的宁静。创新“三三法则”,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设压缩式垃圾站 14 个、垃圾分拣站 195 个、三格式垃圾池 1.2万个、污水处理池 2.3 万个,清运垃圾 8.7 万吨,评选美丽村庄 29 个、美丽庭院 881 个,弼时镇被评为省级美丽乡镇示范镇,长乐镇、白水镇被评为省级卫生镇,打造了一批垃圾分类合理、污水治理有效、村容干净整洁的秀美村庄。开展环境整治巾帼在行动、小手牵大手等活动,参与环保成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我们奋力推进文化汨罗建设,发展动能更加丰富。挖掘 屈原端午龙舟文化资源,提炼湘风楚韵元素,做优载体,擦亮品牌,增强文化软实力,培育经济新支撑。文化名城建设加快推进。屈子生态湿地公园建设融入求索精神,凸显湘楚风格,建成沿湖四环,完成主要景观,布局健身设施,成为市民锻炼休闲的好去处。高泉新城建设坚持“城市地标、活力新区”定位,完成片区概念规划、控详规划编制,新汽车站一期基本竣工,汨罗国际广场当年签约、当年开工,主体建筑商贸博览中心接近封顶,民泰恒生中心开挖地下室。山塘路跨铁路桥建设进展顺利,拉通山水路,提质汨罗江大道 6 公里,改造背街小巷 7 条,启动街道规范命名工作。强力推进棚户区改造,为城市发展腾出空间。开展“三城同创”,拆除临街门面 104 个,新增停车位 380 个,新建小游园 4 个、压缩式垃圾站(公厕)11 个,开展文明劝导,实施严管重罚,通过省级灭蚊 C 级达标复查。文化产业开发实现突破。建成屈子书院一期、饮马塘等景观,建好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坪等配套,汨罗江骑行公园投入使用,屈子文化园端午节如期开园。征地近 1000 亩,完成一期工程“三通一平”,建设标准厂房 4 栋,粽子文化产业园快速推进。金泽国际大酒店、汨罗江风光带二期、新国际龙舟竞渡中心、端午文化产业运营中心、诗歌中华国际交流中心、新市古镇风情街等项目整体实施,汨罗江端午文化产业开发多点发力,蓝墨水的上游荡漾出新的诗意和风采。 开发神鼎山省级森林公园、玉池山省级风景名胜区等生态人文景观,全域旅游来势看好。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承办“爱我国家·圆梦中华”全国文明村镇文艺展演、全省首届抬阁故事文化节。举办屈原文化传承与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推出《屈原文化研究丛书》,省屈原文化研究基地落户汨罗。举办第 13 届汨罗江国际龙舟节,我市龙舟代表队应邀参加俄罗斯圣彼得堡夏季中国文化节,向世界展示了汨罗的龙舟文化和龙舟精神。长乐镇获评“中国楹联之乡”、湖南省经典文化镇,弼时镇弼时村获评全省经典文化村。举办韩少功文学创作 40 周年汨罗乡亲见面会,《甜酒谣》列入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歌郎》等文学作品结集出版,《雕龙头》等五幅作品入选平遥国际摄影大赛,新媒体建设取得进展。完成“村村响”数字化改造,放映公益电影 4524 场,送戏下乡 85 场,送书下乡 6.9万本,举办第八届花鼓戏艺术节、“书画进万家”“学习十九大·唱响新汨罗”合唱音乐会等活动,群众文化生活不断丰富。我们奋力推进活力汨罗建设,各种要素充分涌流。立全局、算大账、谋长远,挖掘潜能,激发活力,汇聚更大能量,提升发展品质。市场活力得到释放。落实“放管服”改革,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 5305 户,增长 37%,其中企业 1230 户,增长 32%。 开展“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和产业招商月活动,引进项目 72 个。电商企业增至 1660 家,实现交易额 45.5 亿元,增长 24%,其中农产品上行交易额增长 195%。快递上行量增长 97%。房地产完成投资 5.7 亿元。规范融资平台管理,推行 PPP 模式,投资总额稳定增长。农商银行挂牌开业,率先在岳阳实现“一县两行”目标。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 219.3亿元,贷款余额 108.2 亿元,净增贷款 38.8 亿元,增长率位居岳阳第一。创新活力不断迸发。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开展“发票有喜”摇奖活动,收入规模和质量进一步提升,公共财政收入税收占比达到 82.8%,地方收入税收占比达到 68.9%。推进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12 家行业协会回归本位。成立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中心,创新审计管理方式,审计核减工程造价 4156 万元。启动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组建市惠农服务公司 1 家、镇惠农服务中心 4 家、村综合服务社 70 家。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外业基本完成,带动流转土地 26.45 万亩。划定管控红线,全面禁止城市规划区重点区域个人建房。严格控建拆违,坚决拆除鲁师坝“批三层建八层”等违法建筑,全年拆除违法建设 6.7 万平方米,清理违规广告牌匾 5000多平方米。各镇创新开发模式,长乐故事小镇功能不断完善,大荆镇、弼时镇启动集镇提质改造。规范村民建房,建设集中示范点 14 个。 社会活力有效增强。各类社会组织发展到 359 家,其中公益慈善组织 9 家,多次开展爱心志愿活动,助学、助残、资助大病患者 2000 多人,救济受灾群众 1000 多人,爱心之家志愿者协会被评为全省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成为一种风尚。举办首届集体婚礼,推动殡葬改革,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成为社会共识,树新风、治陋习效果明显。汨罗籍运动员周倩夺得第十三届全运会女子自由式摔跤冠军,环洞庭湖流域羽毛球邀请赛、广场舞大赛、篮球足球联赛、游泳比赛和全民健身登山等群众性活动广泛开展,广大市民的健康意识逐步增强,追求美好生活的脚步更加自信。制度活力初步显现。出台制度性文件 52 个,以制度促规范、管长远、添活力。完善《政府工作规则》,推动政府工作有计划、按程序、规范化运行。出台《工业企业招商引资办法》《支持工业企业十条措施》等政策,鼓励招大引强,扶持产业发展。修订《市级财政支出管理暂行规定》《规范项目申报整合资金使用实施办法》等文件,规范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益。健全《项目建设工程指挥部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加强投资项目管理》等制度,严管重点工程,加快项目建设。制定《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管理办法》,切实提高应急处突能力。完善建议、提案办理工作制度,办理人大议案 1 件、人大代表建议 195 件、政协委员提案 98 件,办复率、满意率均为 100%。整治不作为、缓作为、乱作为, 鼓励敢作为,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作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得到加强。围绕更高品质生态文化活力汨罗的宏伟目标,各部门单位履职尽责,努力作为。交通建设大会战强势推进,G240 汨罗段建成我市首条高标准生态景观大道,红屈线一期实现通车,G536 汨罗段完成主路面工程,罗城西路二期完成 70%的工程量,打通农村断头路 11.1 公里,加宽窄路 33 公里,完成安保工程 156 公里,改造维修危桥 12 座。循环经济产业园加快“二次创业”,开工项目 18 个,创新创业园等重大工程有序实施,岳阳(汨罗)公路口岸投入使用,通过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验收。长沙经开区汨罗产业园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建成 3 平方公里启动区框架,美好置业、吉尔科润等项目成功落户。脱贫攻坚大会战推进十大行动,实施省级产业扶贫项目 1 个、县级项目 227 个,培训贫困劳动力 387人,发放小额贷款 5124.5 万元,易地搬迁 725 户,改造补助危房 701 户,退出贫困村 15 个,脱贫 7884 人。升级 30个行政村宽带,提质 48 个行政村农配网,建成 178 个村(社区)综合服务平台。“两癌”免费检查惠及 1.6 万农村适龄妇女,计生工作成功创建新一轮“国优”,获评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示范县(市)。城市盲区供水工程、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解决了 10.1 万居民饮水安全问题。新增城镇就业 5483 人,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 5236 人。公开分配公租房 764 套。清零信访积案,办结 12345 公众服务热线、市长热线、市长信箱事项近万件。开展烟花爆竹打非清缴、补短板除隐患、长治久安三大行动,安全生产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古培镇被评为全省安全生产示范镇,屈子祠镇、三江镇被评为岳阳市安全生产示范镇。应对有记录以来最大的雨情汛情,夺得防汛抗灾最终胜利。依法整治“三违三强”,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社会大局稳定和谐。人武、法制、人防、消防、血防、司法、编制、老干、民宗、移民、保密、史志、档案、气象、邮政、侨务、盐务、商业、外贸、物资、烟草、石油、住房公积金等工作均有新进步,工商联、共青团、科协、工会、残联等群团组织均有新成绩。各位代表,成绩的取得,是上级正确领导、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市委总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有力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凝聚了各位代表、各位委员的智慧和力量,饱含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辛勤汗水。光荣属于这片热土,成绩属于全市人民。一年来,面对“新发展要有新作为”的号召,各级负责干部身先士卒,忙碌在项目现场,奋战在工作一线,夜以继日,攻坚克难;许多老干部老同志关心汨罗建设,积极建言献策,为发展鼓与呼;不少乡友心系家乡,以回乡创业、推荐项目、引进资金、出谋划策等方式,支持家乡建设,造福汨罗人民;特别难能可贵、让人感 动的是,重点工程指挥部和市直部门、乡镇、社区村组的同志抢晴天、拼雨天,从早干到黑,加班加点,任劳任怨,为项目建设、重点任务付出了艰辛努力。从城市到乡村,从机关到基层,从学校到企业,各条战线挥洒着干事创业的汗水,全市上下涌动着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此时此刻,我们要为有担当、有作为的广大党员干部喝彩,为能干事、能成事的汨罗人民点赞。在此,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汨罗建设的各级领导、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国画各位代表,建设更高品质的生态文化活力汨罗,有了良好开端,取得明显成效,但对照第十次党代会的总体部署,对照广大群众的期盼要求,发展任务还非常艰巨,我们的工作面临着不小的压力。经济社会发展还有不少短板。工业主导产业单一,政策依赖性强,市场竞争力弱;农业大而不强,特色农产品缺乏;端午文化产业还没有形成气候,提振实体经济、提高有效供给、加快产业转型的任务十分繁重。中心城区功能不全,配套不完善,农村道路、水利等设施欠账较多,汨新大道、107国道、高铁沿线垃圾乱堆的问题令人担忧。教育资源布局不合理,学校债务包袱重,教师结构不优,农村学校基础建设滞后,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与群众期盼都有较大差距。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还比较突出。 适应新形势还有明显弱项。一些干部学习意识不强,专业知识不足,全市产业发展、城市经营、资本运营等方面的人才紧缺。有的干部不适应新形势,不熟悉新事物,思想观念陈旧;有的干部习惯按老黄历办事,摆脱不了路径依赖;有的干部创新意识不够,走不出思维定势。一些干部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作风漂浮,落蔸功夫不够。少数干部缺乏担当精神,有点风险就畏缩不前,看到矛盾就绕道回避。一些单位看重部门利益,缺乏主动服务意识;个别部门互相推诿扯皮,很多事项协调成本高、工作推进慢。要打造最好的队伍形象、最优的服务环境,我们还要下苦功夫,花大力气。创先创优还要破解难题。汨罗要当好岳阳的排头兵、跻身全省县域发展第一方阵,一些难题亟需破解。有色金属价格波动,产业链不长,稳增长还面临压力。PPP 项目要适应政策调整,还需进一步加强管理,规范运行。融资门槛更高、难度更大,平台公司改制转型迫在眉睫。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化解风险、走出困境、提升服务,还要打开思路,创新办法。棚改任务重,政策逐步缩紧,推进速度必须加快。城区禁止个人建房后,新旧问题交织,必须及时稳妥化解。各位代表,面对这些挑战,我们没有任何退路,只有积极应对,主动作为:我们要有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韧劲。汨罗是一座有着光辉历史的城市,从高泉山起步,从一张白 纸开始,到现在争做岳阳新增长极建设的领头羊,靠的就是汨罗人民知难不畏、迎难而上的品格,靠的就是全市上下坚韧不拔、一拼到底的精神。面对困难和风险,再苦再难我们也要坚持。我们要有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决心。屈子文化园开园挑战不可能。G240 汨罗段建设人员三班倒,设备不停歇,在岳阳交通建设大会战中树立了速度、质量和生态标杆。国土部门积极实施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努力争取用地指标,保障了建设需求。经卓新材料 20 天开挖填土 80 多万方、平整土地 320 亩,成为服务项目建设的新典范。这些事实说明,只要我们下定决心,就有能力应对各种风险、解决各类难题。我们要有稳打稳扎、积小胜为大胜的定力。汨罗江河道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果,烟花爆竹行业实现有效整治,接受中央环保督察得到上级肯定等,这些都是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干出来的。只要我们一个一个项目扎实推进,一项一项工作抓好落实,更高品质生态文化活力汨罗的宏伟蓝图就一定能变成美好现实。2018 年工作安排2018 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牢牢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大力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认真落实“四个十条”,按照市委十届二次全会部署安排,以对接大长沙为主方向,以“三园一区” 为主抓手,加快产业提质、城乡融合、改革创新、民生改善,开放开明,善作善成,创先创优,夺取更高品质生态文化活力汨罗建设的大胜利,实现领跑岳阳、争先湖南。2018 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9%;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 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1.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 9%、8.8%。单位 GDP 能耗下降 3.6%,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削减 2%。全面小康实现程度领先岳阳各县市。一、以强园兴工为根本,狠抓工业转型升级按照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要求,深化供给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贯彻“园区十条”,开展园区建设大会战,加快打造生态品质效益园区,着力提升工业经济实力。夯实园区平台。循环经济产业园:修编园区总体发展规划、区域环评规划、产业规划和高铁新城控详规划。加快 3000亩新区开发,建好再生塑料园。启动高铁新城建设,发展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配齐商贸餐饮娱乐等城市要素,推动工业“区”向产业“城”转变。运营好创新创业园,引导乡友、大学生、科研人员入驻发展。建设电子安防产业园,建成标准厂房 20 万平方米,入驻电子、安防项目10 个以上,打造全省同类行业标杆性产业集群。长沙经开区汨罗产业园:完成产业规划、产城融合规划编制。建好坪上 南路、塾塘路等 5 条道路,建成招商中心,扫尾安置区一期,启动二期建设,加速引水工程、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和气站建设。扩大产业规模。落实“产业项目建设年”行动,不断壮大现有产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循环经济产业园围绕“千亿园区”目标,从 2018 年开始,实施项目落地三年行动,通过“招商引进一批、腾笼换鸟一批、扩产新建一批”,力争落地项目 100 个;启动扩产扩能“111”工程,通过三年左右努力,培育年产值过 50 亿元企业 1 家、过 10 亿元企业10 家、过亿元企业 100 家。2018 年力争落地项目 30 个,其中过 5 亿元项目 1 个以上,支持振升三期和晨威、三兴、中联等项目二期建设,培育年产值过 10 亿元企业 3 家、过亿元企业 30 家,实现税收 10 亿元。长沙经开区汨罗产业园坚持高标准定位,深化与长沙方合作,推进联合招商,力争年内落地亿元项目 10 个以上,开工建设 5 个以上。加强要素保障。实行循环经济产业园财政独立管理,建立园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执行“二号公章”,让园区放手创业。贯彻“非公十条”,设立产业基金、科技创新引导基金,支持企业做大入“规”、创新升“高”、股改上市,力争新增规模企业 10 家、高新技术企业 5 家、主板上市企业 1家。引进企业综合性服务平台,设立续贷周转基金,化解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风险,引导银企对接,撬动更多社 会资本流入实体领域。做好企业用工和高端人才引进服务,依法清理闲置用地,推动僵尸企业“腾笼换鸟”,盘活存量资源。市场运作,办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企业家是推动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我们将进一步激发企业家精神,鼓励企业家创新,弘扬工匠精神,营造敬业风尚。多途径保护企业家利益,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二、以完善功能为目标,狠抓城市扩容提质坚持“加减结合、内疏外扩”战略,提质旧城,开发新区,推进“三城同创”,加快建设端午龙舟文化名城。全力改造棚户区。实施高泉新城综合体、东延线、友谊河沿线、通江路沿线、循环经济产业园新桥片区、高铁新城一期、武夷山夹城、玉笥山和长乐镇棚改项目,以及中心城区零星棚户区改造,拆迁安置 4880 户,同步清零往年任务。坚持阳光拆迁、公平拆迁、依法拆迁,坚决维护支持棚改、配合拆迁群众的根本利益。加快安置区建设,切实保障品质房源,有效平抑市场房价。汨罗城市容量有限,中心城区扩容提质任务艰巨,我们将保持高压态势,坚决做好禁建工作,严厉打击违建行为,确保新增违法建设零增长、存量违法建设负增长。加快建设重大项目。启动新一轮城市总规编制,以规划引领城市建设。高泉新城建成新汽车站,加速国际广场开发,开业商贸博览中心,封顶民泰恒生中心,启动龙舟酒店、红 星美凯龙、城市维护中心建设。屈子生态湿地公园片区启动生态酒店、儿童乐园建设。适时启动城南商圈和端阳城建设,打造一批城市地标和品位街区。建成山塘路跨铁路桥,新建道路 6 条,提质道路 5 条,改造背街小巷 10 条。综合治理友谊河,净化河道,美化沿岸,建好亲水平台,实现人车分流、雨污分流,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自然和谐的友谊河城市中央公园。努力提升城市品质。搬迁中心城区的集贸市场,改造大众南路和屈原北路市场,建设农产品电商物流园,新建农改超项目 10 个,标准化改造社区蔬菜门店。加快海绵城市建设,新建改造箱涵 11 个、机埠 5 个,清淤调蓄水体 6 个、排污渠 20 公里。启动智慧城市建设,提高政务服务质量。完善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执行十条禁令,推进严管重罚,提升管理水平。新建一批生态公厕、小游园和停车场,规范街道命名,布局雕塑体系,探索城市书吧建设,留住历史记忆,厚植文化基因,打造有深度、有内涵、有书香的特色城市。三、以城乡融合为引领,狠抓美丽乡村建设贯彻乡村振兴战略,倾斜力量和资源,优先发展农业农村,逐步把农村建成广大市民的幸福家园、休闲乐园。发展现代农业。整修水库 13 座、山塘 159 口,疏浚沟渠 199.4 公里,加固堤防 19 公里,建设高标准农田 1 万亩, 推广粮油生产全程机械化,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紧盯市场需求,以水稻、蔬菜、油茶、茶叶为重点,创建高产示范基地6 个,发展特色种养基地 5 个,播种粮食 115 万亩以上,实现粮食总产量 50 万吨以上。整镇推进,一村一品,做强罗江杨梅、神鼎蓝莓、玉池山珍等特色产品,创建西长富硒大米、大垅蔬菜等“三品一标”农产品 3~5 个。鼓励集中流转土地,新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各 200 户以上,新增农业龙头企业 3 家。鼓励乡镇引进农旅结合项目,建设涵盖农业体验、乡村旅游的生态农庄,培育田园综合体,创建省级农业特色产业园、农产品加工产业园、休闲农业示范园各 1 家,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严格管理、积极盘活资源资产资金,壮大集体经济实力。提高宜居程度。加快乡镇规划编制,推进镇区规划、集镇规划、村庄规划“多规合一”,让乡村布局更美。全面规范村民建房,新建集中规范建房点 14 个以上;扎实开展“危房杂物清理行动”,实施村庄整治试点 30 个;保护传统民居,彰显田园风光,让乡村风情更美。深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屈子祠镇为试点,集镇建好污水处理厂,成片屋场建好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每户建好三格式化粪池,全域推进污水无害化处理;其他各镇在建好集镇污水处理厂的基础上,推进村庄污水无害化处理试点,实施“厕所革命”;支持各镇建好压缩式垃圾中转站、垃圾分拣站等设施,引导群众分类减 量、就地消纳生产生活垃圾,建设秀美村庄 30 个、秀美屋场 100 个、秀美庭院 3000 个,让乡村环境更美。推进自然村通水泥路建设,升级 69 个村电网,新增农村自来水受益人口 10 万人,通过接续努力,让广大群众走上平坦路、用上稳压电、喝上放心水,让乡村生活更美。优化乡村治理。围绕治理有效目标,夯实基层基础,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建立激励机制,抓好示范带动,增强镇村干部主动服务意识,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鼓励非公组织、公益团体和社会能人参与乡村治理、发展公共事业。完善村规民约,引导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约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治陋习、树新风,评选“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文明家庭”,宣扬善行义举,倡导勤劳节俭、守望相助的传统美德,提升乡村文明程度。四、以双重效益为导向,狠抓文化繁荣发展用全域旅游理念引领文化建设,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弘扬,提升文化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开发文化产业。加快建设诗歌中华小镇,全力打造“湘楚汨罗、诗歌源头、文化圣地”。屈子文化园按照 4A 级景区标准,提质蓝墨湖和楚堤,修缮屈子祠,启动生态酒店、楚辞植物园、文创街和影视实景娱乐基地建设。粽子文化产业园拉通园区道路,建成各功能区及物流平台,端午节前实现 批量生产。汨罗江风光带建成二期,启动三期建设,加快诗歌中华国际交流中心、新国际龙舟竞渡中心、金泽国际大酒店和新市古镇建设,完成 60%以上实物工程量。启动故事文化园建设,推动长乐故事小镇整体运营。发展文化事业。建设市文化艺术中心,提质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免费开放公益场馆,完善村(社区)综合服务平台文化功能。结合“文化三下乡”和文化志愿服务活动,搭建群众喜闻乐见的百姓大舞台,形成乡村文化新看点。制定激励措施,支持创作一批本土文艺精品,推出一批反映汨罗特色的微电影、微视频,讲好汨罗故事,增强广大市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做热旅游市场。办好汨罗江国际龙舟节、中华诗歌节、屈原文化高峰论坛、元宵故事会、中秋烧宝塔、花鼓戏艺术节等活动,筹备中国屈原学会第十八届年会,扩大“世界有条汨罗江”文化旅游品牌影响。完善旅游标识标牌系统,开通旅游观光线路,配备公交车辆、观光巴士。提质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建立旅游官方网站、手机 APP 和微信公众号,提供便捷的导游导览服务。挖掘端午习俗、故事会等资源,开发艺术龙舟、川山毛笔、长乐甜酒、屈原酒等特色产品,探索非遗生产性保护路径。开发玉池山、神鼎山等风景区,充分利用生态、文化资源优势,做活乡村旅游。策划精品旅游线路,融入长岳湖湘文化旅游走廊,打造长沙、岳阳市民休 闲度假的“后花园”。五、以综合治理为突破,狠抓生态环境保护落实中央环保督察要求,统筹山水田林湖草系统治理,加快建设生态汨罗。深化专项整治。推进小散乱废企业整治,通过整合入园一批、转型转产一批、关闭淘汰一批,实现再生塑料加工企业入园经营、圈区管理、封闭运行。强化麻石加工企业整治,按照整顿企业、规范行业、提升产业的要求,取缔非法生产企业,加快建设麻石产业园,引导企业整合入园、环保生产、集聚发展。深化畜禽养殖整治,禁养区实现零养殖,限养区和适养区不新增养殖场。巩固粘土砖厂整治成果,发展新型墙材企业 13 家以上。开展“三线”整治行动,全面清理汨新大道、107 国道、高铁沿线废品收购点,拆除违规搭建的钢架棚、围墙等建筑,清运陈年垃圾,还道路洁净、通畅和安全。建立联防共管机制,严厉打击非法采砂采矿行为。提高绿化水平。继续推进“绿化三年行动”,大面造林 2万亩,绿化通道 150 公里,森林覆盖率提高到 47.01%。按照“乔木进城、四季有花”的思路,新栽苗木 3 万株以上,打造多个城市主干道平交路口园林景观,保证新上城建项目绿化率,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切实保护森林和绿地,新增省级森林公园 1 个,创建岳阳市森林小镇 4 个、绿色村庄 5 个。 控制污染排放。严格执行“水十条”“土十条”,落实湘江保护和治理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推进洞庭湖环境问题集中整治,实施新塘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试点。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深化汨罗江整治,抓好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日常巡护和常态保洁。严格“六禁”措施,健全生态补偿机制,保护向家洞、兰家洞等饮用水水源地。完善重金属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全天候监控排污企业、污染处理设施运行。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严管建筑工地、渣土车辆,淘汰黄标车,强化餐饮油烟治理,确保空气质量优良率稳步上升。增强全民环保意识。完善生态环境监管机制,建成区域环境监测系统和预警平台。落实环境保护“一岗双责”,探索建立绿色发展评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机制,落实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持续开展环保执法“亮剑行动”,对各类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真正使环保“高压线”通上“高压电”。开展环保宣传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村组等活动,评选绿色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让绿色生活成为时尚。六、以全面小康为目标,狠抓民生实事办理创新社会治理,办好民生实事,做到保障水平只增不减。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落实“一把手”负责、驻村帮扶、结对帮扶、项目资金倾斜等制度,坚持扶贫、扶志、扶智相 结合,确保 6860 人脱贫、9 个贫困村全部退出。持续开展十大扶贫行动,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力度,引导贫困群众自力更生。强化兜底保障,确保农村低保标准与国家扶贫标准“两线融合”。严格程序,规范管理,易地搬迁贫困群众 2580 人。继续开展“万企联万村、万商帮万户”活动,支持代表、委员参与扶贫,依托中国社会扶贫网,引导全社会参与扶贫。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教育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放在更加重要位置。我们将实施教育振兴三年行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重塑素质教育品牌。化解教育债务,保障教育经费,让教育人安心从教。优化城区学校布局,解决“大班额”“择校热”等问题;完善农村学校功能,努力让农村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完善教师补充培养机制,确保有人教、能教好。2018 年,启动市一中、市体育中心建设,扩容市二中,整合职业教育,引进民办学校 1 所,建设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 1 所,改造薄弱学校 32 所,建设合格学校 8 所、公办幼儿园 3 所。挖掘屈原文化、诗歌文化,编好用好乡土教材。抓好校车校园安全,治理学校周边小摊小贩,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切实做好社会保障工作。优化就业服务,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以下。迁建人民医院、疾控中心、妇幼保健院,启动中医院综合大楼建设,争取省 血吸虫病防治所实验基地落户汨罗,支持社会办医,取消以药养医,提高医保报销比例,开展农村适龄妇女“两癌”免费检查,做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建成市老年活动中心,完成市光荣院附属工程,新建乡镇敬老院 2 所。落实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和优抚政策,发展社会福利事业、慈善事业和残疾人事业,完善救灾救助体系。成立“五险”统缴中心,实现一站式服务。规范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津补贴、社保、医保、住房公积金发放,由市财政按照标准统发到位。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推行市、乡、村、组网格化管理全覆盖,建立涵盖综合治理、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规范建房等方面的监管体系。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持续开展“三大行动”,创建省级安全生产示范县(市)。完善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加强气象、地质、水文等监测预警预报,做到反应迅速、处置有力。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及时回应舆情,妥善化解矛盾。加强法治建设,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加快人防工程、天网工程、重点人员“风控”系统建设,持续重拳整治“三违三强”,深入开展集中打击整治突出犯罪斗争,坚决惩处扰乱市场秩序的不法行为,坚决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坚决维护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七、以开放创新为驱动,狠抓内生动力激活强化改革意识,保持开放心态,坚守市场思维,求新求 进,锐意突破,充分释放发展活力。坚持开放开明。主动对接大长沙,认真学习大长沙,在产业发展、市场服务等方面借鉴经验,争取更多理念、技术、信息等要素辐射。落实“开放十条”,支持弼时镇、川山坪镇、大荆镇、桃林寺镇集镇开发,打造南北门户。建成 G536汨罗段、罗城西路二期,建设岳望高速汨罗连接线,实施红屈线拓改,启动汨杨公路、湘慧线等道路建设,做好汨长大道前期工作。用好岳阳(汨罗)公路口岸,启动高台码头、汨罗江航道建设。实施“汨商回归”工程,坚持开展“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着力引进战略投资者。推进外贸“破零倍增”计划,实现利用外资持续增长、外贸进出口总额大幅增长。鼓励创业创新。落实“三张清单”,实行“多证合一、一证一码”登记,推行电子营业执照,营造规范统一、宽进严管的准入环境。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和长沙经开区汨罗产业园创业孵化器、屈子文化园众创平台,开展创业大赛、创业培训等活动,激发大众创业。实施罗城英才“121”计划,着力引进、培养各类紧缺人才,坚决兑现政策,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在工业、农业、文化、社会管理等方面,加强与省内高校战略合作,建设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支持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专利申报数和授权量增长 20%,积极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落实改革任务。启动承担行政职能和生产经营性事业单位体制改革。推进执法领域审执分离改革,构建顺畅高效的执行机制。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探索“一门式”服务,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深化财税管理改革,强化税收征管,提高收入质量。严控财政支出,不该用的一分不给,必须用的足额保障。落实“金融十条”,提高城建投、安居投等平台信用等级,强化风险管控,推动市场化转型。规范项目融资,降低融资成本,杜绝盲目举债、过度举债、高成本举债。创新统计工作,坚持依法治统,努力发挥统计的监测预警分析功能。探索建立更加完善的保障机制,努力解决低收入人群因病返贫问题。推进殡葬体制改革,形成文明习俗。加快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创建岳阳供销合作社深化改革示范县(市)。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完善“三权分置”办法,让群众享受更多发展红利。各位代表,新时代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决落实市委的要求,认真回应群众的呼声,努力做到:始终把人民满意作为发展的最高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带着感情、集中资源、倾斜力量,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让民生幸福成为汨罗最厚重的底色,让共建共享成为汨罗最温暖 的主题。始终把绩效高低作为工作的评判标准。百分之一的责任要有百分之百的担当。我们将紧盯第十次党代会明确的目标,对今年全会和本次“两会”确定的任务,逐项分解,台账管理,定期公开亮进度。加强效能建设,严格督查督办,深入整治不作为、缓作为、乱作为,切实减少“文山会海”,让抓落实、快节奏成为一种习惯,推动政府工作提速提质提效。始终把公正清廉作为履职的必守底线。把依法行政作为政府工作的基本准则,把从严治政作为政府建设的重中之重,做到办事有据、痕迹管理、公开透明。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严格监管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部门和岗位,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等实行审计全覆盖。严防“四风”问题反弹,严查“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主动接受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树立清正廉洁的政府形象。各位代表,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目标需要新作为,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开拓创新,乘势而上,以实干谱写新篇章,为夺取更高品质生态文化活力汨罗建设的大胜利而努力奋斗! 2018 年石嘴ft市大武口区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大武口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17 年工作回顾2017 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和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人民政府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践行新理念,齐心协力,克难攻坚,全区经济社会呈现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8.5%;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 8.7%和 9%。全面完成各项约束性指标。荣获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首批健康促进区等国家级荣誉称号;荣获星级和谐社区创建工作先进区、食品安全先进县(区)、第七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等自治区级荣誉称号,经济社会发展迈出坚实步伐。——转型升级取得新成效。出台工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三年行动纲要,对辖区 70%以上规上企业实施技术改造, 工业技改投资增长 12%,中色东方、天地奔牛等骨干企业实现恢复性增长。加快推进落后产能腾退转移,兼并重组企业2 家,清理僵尸企业 6 家,关闭煤炭企业 10 家。积极推行房地产去库存政策,消化商品房库存 49 万平方米,销售面积同比上升 24%,房地产库存压力有效缓解。聚焦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装备制造、新材料、现代纺织产业产值分别增长49.7%、26.6%和 45.5%,产业集群发展优势逐步形成。新增规上企业 8 家,新增产值 8.8 亿元。制定出台创新驱动战略实施方案,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双倍增”行动计划,建成科技孵化器(三期)1.6 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新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3 家,自治区级科技型中小企业 6 家,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8.4 件,R&D 经费占GDP 比重达到1.35%,科技创新支撑作用持续增强。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国家农业科技水产园区通过科技部验收,庭院经济、采摘观光、花卉育苗等特色农业发展势头良好,农业增加值增长 5%。大力开展“百日推进、百日攻坚”活动,重点项目、工业技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分别增长 12%、15%和 17%,房地产投资下降 66.5%,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化解过剩产能 240 万吨,全社会综合能源消费量和单位 GDP 能耗分别下降 1.2%和6.5%,以占全市 7%的能耗完成 41%的 GDP。——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围绕网络经济、健康产业、科技金融、全域旅游、文化创意 5 大板块,大力发展新经济 新产业新业态。建成投运网络经济产业园,已入驻阿里巴巴、新辰控股、宁特商贸等 25 家知名互联网企业。打造西北健康谷,成功引进维康恒、德希恩生物制品、康久医养基地等10 家健康产业项目入驻。科技金融广场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金融创客空间开业运营,入驻企业 18 家,实现交易额 30 亿元。主动融入大沙湖旅游区,中华奇石山、北武当生态旅游区顺利通过国家 4A 级景区验收。实施煤城·记忆特色街区、贺东生态低碳葡萄酒庄园等项目,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 10.1%,拉动 GDP 增长 3 个百分点,占全市比重达到 48%。抓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全年共落实招商引资项目 126 个,完成投资 132.6 亿元,全面完成市上下达我区的目标任务。落实全国工商联暨民营企业助推宁夏创新发展专项招商引资项目 31 个,完成自治区下达我区目标任务的 137%。争取各类资金 5.74 亿元,同比增长 10%,有力支持了各项事业发展。——生态环境得到新改善。强力推进大气、水体和土壤污染防治,全面抓好中央第八环保督察组反馈问题整改落实,持之以恒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举全区之力,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取得了贺兰山自然保护区清理整治攻坚战的阶段性胜利,49 处治理点整治全面完成,拆除保护区外围洗煤厂储煤场 93 家,恢复治理面积 2602 万平方米。全民参与,铁律治污,全面打响蓝天保卫战,截至 12 月 19 日,空 气优良天数达到 234 天,比去年同期增加 14 天。淘汰城市建成区内 20 蒸吨以下燃煤锅(茶)炉 69 台,完成 4 台火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有序推进水源地综合整治,全面推行河长制,全区 23 条河湖实现三级河长全覆盖,水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城乡建设迈上新台阶。统筹推进“六城联创”,宜业宜居山水园林城市品牌更加响亮。启动实施“城市双修”工程,10 个建设项目顺利推进。实施城市景观亮化(二期)工程,大武口的夜空更加靓丽。做精做美街路节点、公园广场,新增绿化面积 1000 亩,建成特色主题公园 3 个。对主要街路人行道进行无障碍改造,维修城市破损路面 3.4 万平方米,新建改造公厕 30 座,完成胜利街雨污分流及永康北路雨水收集管网改造,城市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36 个老旧小区改造惠及居民 3300 余户,19 个片区近 3 万棚户区群众告别了脏乱差的居住环境。完善农村交通、供暖、供排水等基础设施,新建农村公路 9.7 公里,农村居住环境继续改善。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沙湖古镇、康养小镇、葡萄酒小镇和龙泉村、兴民村列为全市特色田园小镇和美丽家园试点。——改革创新取得新突破。率先在全市推行“不见面”审批改革,101 项政务服务事项中 78 项实现“不见面”办理。在全区先行先试财政支付电子化改革,提高了财政资金运行 效率。加快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形成权责明晰、执法规范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改革经验在自治区推广交流。推动政府投融资机制创新,培育资本市场,葡萄酒小镇、劳务移民和返乡农民工创业基地暨大学生创业园等项目顺利推进。有序推进国家监察体制、司法体制改革,各项任务有效完成。深化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及产权交易等重点改革,实施普惠金融,农村发展活力不断激发。全面落实高校大学生购房补贴政策,发放补贴资金 1366 万元,引进高层次人才 45 人,发展活力不断提升。——民生事业实现新发展。把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 87%用于改善民生,高质量办理 10 件民生实事。坚持教育优先,稳步推进联校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得到深化。巩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果,图书馆(二期)项目建成运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在自治区率先推行医疗联合体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新模式,建成大武口区医养服务中心,被民政部确定为第二批公办养老机构改革试点。新改建 6 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水平有效提升。全面落实就业促进、技能提升、困难群体就业援助等优惠政策,城镇新增就业11137 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6010 人。深入实施帮扶解困行动计划,完成 2886 户 4196 人帮扶解困任务。全面实施社区提升工程,深化平安大武口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 格局初步形成,各类矛盾纠纷化解率达 80%以上,全部刑事发案率下降 32%。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专项整治行动,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经济损失实现“四个下降”。国防动员、双拥优抚、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妇女儿童及残疾人等事业取得了新成绩。——自身建设得到新加强。围绕区委决策部署和中心工作狠抓贯彻落实,主动向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自觉接受区人大、政协的监督,办理人大建议 37 件、政协提案65 件,办复率 100%。强化执行能力建设,修订《区人民政府工作规则》《区政府常务会议议事规则》,坚持在重点项目建设、重点工作领域、急难险重任务中培养锻炼干部,增强了干部职工攻坚克难、勇于担当的本领。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加大行政监察和审计力度,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开展群众评议机关作风活动,政府执行力与公信力进一步提升。各位代表!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大武口区的发展进步是上级党委、政府亲切关怀的结果,是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政协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务实苦干、拼搏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辛勤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给予我们关心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老同志,向驻地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和政法干警,向所有 关心支持大武口发展、投身大武口建设的企业家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新的发展动能还在培育,产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民间投资活力不足,营商环境还需优化;财政下行压力前所未有,收支矛盾日益突出;环保短板普遍存在,生态建设亟待加强;改善民生与群众期盼还有差距;工作作风仍需进一步改进。对此,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二、2018 年工作安排官场小说各位代表!2018 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自治区 60 大庆之年,也是我区实施“十三五”规划、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将牢固树立机遇意识和追赶意识,坚定加快发展信心,夯实转型发展基础,加快推动石嘴山市由全区工业的摇篮向技术创新的摇篮转变,由工矿时代向生态时代、现代旅游时代转变,奋力建设宜业宜居宜游山水园林大武口。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密团结在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市第十次党代会、区九届三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为核心,以打造风生水起的 创新生态为主线,以“创新驱动、脱贫富民、生态立区”三大战略为统领,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突出抓好重点项目建设,着力改善生态环境面貌,科学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宜业宜居宜游山水园林大武口建设。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8%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8%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7%,服务业增长 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8.5%,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 5%,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 8%和 8.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以内,全面完成各项约束性指标。各位代表!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必须坚定正确政治方向不动摇,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政令畅通,推动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引领不动摇,构建以产业创新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开放创新为引领、以人才创新为支撑的区域特色创新发展格局,突破发展瓶颈,解决制约我区长远发展的矛盾和问题;必须坚持“两山”发展理念不动摇,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把山水田林湖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统筹实施一体化生态保护和修复,形成“山护城、水养城”的生态体系,努力 让大武口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美、空气更清新;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动摇,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大力发展富民产业,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证全区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围绕上述目标和思路,我们将重点抓好六个方面工作:(一)聚焦重点项目建设,着力扩大投资厚植基础坚持发挥项目投资对稳增长、调结构的关键作用,按照“五有”要求,提高投资有效性和精准性,实施一批补短板、促转型、扩投资、惠民生项目,为打造大武口经济升级版提供新动力。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树立大抓项目的鲜明导向,开展“项目建设提质增效攻坚年”活动,签约项目抓落地、新建项目抓开工、续建项目抓进度、竣工项目抓投运,确保全年实施重点项目 100 个,完成年度投资 80 亿元以上。开工建设锰华新材料高纯电池正极原料、无锡信友高铁精密锻件生产研发等 70 个创新驱动项目建设,完成投资 65 亿元以上;加快家庭服务业创业基地、绿峰源藜麦种植加工等 22 个脱贫富民项目建设,完成投资 10 亿元以上;加快推进老城区及新区绿化提升改造、贺兰山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等 8 个生态立区项目建设,完成投资 5 亿元以上。抓好项目谋划储备。进一步增强“抓项目谋发展”的意 识,紧盯国家、自治区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围绕“三大战略”、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包、“一带一路”及城区老工业区调整改造等再谋划创新驱动项目 70 个,脱贫富民项目 20 个,生态立区项目 10 个,储备项目 100 亿元以上,确保我区重大项目建设有序衔接、梯次跟进。建立完善债务风险评价标准,严控政府债务增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推行 PPP 等投融资模式,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有效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强化项目建设保障。坚持以项目论英雄,精力向项目集中、要素向项目集聚,列出时间表、开出任务单、明确责任人,严格落实领导包抓、督查考核、项目进度公示等制度,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推行并联审批和网上审批,探索政府购买评审服务,最大限度缩短审批时限,确保盛鼎丰新材料、杉杉能源(三期)等 50 个项目 3 月份集中开工,上半年所有项目全部开工。坚持集约节约用地,盘活存量和低效闲置土地 100 亩,优先保障重大项目用地。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政策和资金支持,形成开工落地实、推进速度快、质量层次高的项目建设新局面。(二)聚焦创新驱动战略,着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坚持把创新驱动摆在核心位置,把激发创新活力、形成转型发展新动力作为主攻方向,着力打造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聚集区、生活性服务业集聚区、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全 域旅游示范区。着力打造“三新”产业聚集区。实施新兴产业培育计划,力争全年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产值达到 30 亿元。完成网络经济产业园(二期)建设,入驻企业 35 家以上,交易额突破 3 亿元。稳步推进西部地理信息产业园建设,引进落地江苏智途、鑫软图科技等 6 家专业企业。发挥科技金融广场平台优势,引进新光控股、天鸽互动等新项目,促进互联网金融规范、聚集发展。大力发展康养产业,杭州睿丽、维康恒等医疗器械项目投入运营,引进威高、微医等企业 10 家以上。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园、中国西部雕刻艺术大师馆等 6 个项目建设,推动文化产业向纵深发展。着力打造生活性服务业集聚区。发挥城市核心区辐射带动作用,完善商贸流通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消费环境,万达广场、汉唐九街(二期)开业运营,加快建设美聚壹刻快餐美食广场、社区便利店直销系统等综合商业项目,开发特色鲜明、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特色商业街区,提升生活性服务业档次。引导贺兰山商场、华欣百货等实体零售企业顺应消费需求,应用 O2O 等网络营销模式,将线下物流、服务、体验等与线上商流、资金流、信息流有机融合。推进义乌小商品城“一带一路”产品展示馆、万博孵化基地(二期)、农产品深加工冷链一体化等商贸流通项目建设,满足不同群众多样化消费和多元化服务的需求。 着力打造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积极支持石嘴山高新区充分发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双创基地示范作用,重点围绕新材料、装备制造产业,突出抓好盈氟金和无水氟化铝、金晶科技余热发电、海力电子电极箔(二期)扩建等 25 个技改项目,实现辖区规上企业技改升级全覆盖。积极引导中色东方、西北骏马、天地奔牛等骨干企业实施标杆企业创建工程,力争 3 年内辖区所有规上企业达到国内行业标准水平。鼓励和引导企业主动对接科研院校,建设技术创新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等科技创新平台,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实科技创新“双培增”三年行动计划,完善科技型企业发展支撑体系,重点培育创新型科技企业,全区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到 15 家和 48 家。加快推进维尔铸造、莱斯特制造等第一批 17 个科技合作项目建设,谋划实施第二批 26 个科技合作项目。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 9 件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 50%以上,R&D 经费投入增长 30%以上,占 GDP 比重达到 1.8%以上。着力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编制《大武口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积极申报创建第三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推进中华奇石山、星海湖休闲度假区、北武当生态旅游景区创建国家 5A 级景区。重点开发贺兰山工业文化体验观光专列,建设煤城·记忆文化博物馆,谋划打造一台有品位、高档次的旅游实景演出剧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深入挖掘大武口 洗煤厂、铁路线、矿区等工业旅游资源,合理开发旅游项目,形成独具特色的全域旅游品牌。年内建成 3A 级景区 2 家,2A 级景区 3 家。力争全年实现旅游接待人数 150 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 1.5 亿元。(三)聚焦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坚持把生态立区摆在更加重要位置,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打攻坚战的决心、打持久战的韧劲,强力推进生态改善,精心保护自然环境。持续推进生态治理。扎实做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大力实施“三治”工程,切实改善环境质量。全面落实河长制,实行严格的水源地保护制度,全力推进第三水源地整治,加快工业园区、城市建成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采用先进的节水工艺和水处理技术,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持续推进贺兰山自然保护区清理整治和生态修复,建设贺兰山无线专网治理平台,切实把贺兰山的生态环境整治好、修复好、保护好。开展农业面源和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推进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净化土壤环境。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严格落实秸秆禁烧、扬尘治理、煤炭集中区整治、工业企业错峰生产等措施,确保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 241 天以上,PM2.5 和PM10 实现双下降,完成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着力优化生态环境。全面推进“百万花灌木进城”,将 朝阳街、和平广场、市政广场等重要节点打造成盆景式园艺景观。实施建成区绿化提升改造、贺兰山生态修复整治等 8个生态项目,种植模纹绿篱和地被花卉 8.5 万平方米,栽植樟子松、国槐等各类树木 5.7 万株,新增绿化面积 1000 亩。加快推进北武当河生态修复(二期)、大武口区-惠农区连接线绿化、星海湖生态修复等工程建设,实现“清水入城、活水绕城、开窗见景、出门见园、山水环润”的生态新格局。构建生态制度体系。加快建立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损害担责的生态环保长效机制。落实生态环保“一票否决制”,严格环境准入,严禁引进高耗能、重污染的项目。整合辖区执法资源,建立“统一管理、分工负责”的环境保护联合执法体系,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完善区、街道(镇)、社区(村)三级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推进环境监管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实现环境监管全覆盖,形成全域、全时、全民的环境监管大格局。(四)聚焦城乡统筹发展,着力提升城市能级坚持规划引领,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强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展现城市特色,增强综合服务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增强城市承载能力。积极参与修编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推进“多规合一”,实施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稳步推进“城市双修”6 大工程 10 个项目建设,力争年底前完成沙湖 大道田园风光特色景观廊道、世纪大道西侧棚户区改造、“三供一业”家属区改造等项目建设,增强城市聚合能力。持续完善供热、供水和“地下管廊”等市政设施,加快推进公园广场亮化、市政管网改造、商业街区提档升级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全面推进“厕所革命”,确保现有公厕正常使用,新建改建公厕 30 座。提升城乡管理水平。巩固“六城联创”成果,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完善联合执法机制,推进执法重心下移。加强城市管理和服务体系智能化建设,促进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城市管理服务融合,推动数字城管向智慧城管升级,提升城市治理和服务水平,提高城市运行效率。加强各类市场、早市夜市管理,对城区主次干道、重点街区违法占道摊点进行规范整治。加大禁违拆违力度,落实属地管理和行业监管责任,坚决依法制止和纠正农村、城乡结合部违法建设行为。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抓好城市出入口、背街小巷等重点区域环境整治,进一步改善城乡环境面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以“3+2”村镇建设为抓手,倾力打造沙湖古镇、康养小镇、葡萄酒小镇和龙泉村、兴民村等一批具有特定优势的休闲旅游、文化创意、健康养生、餐饮服务、人文景观等特色田园小镇和美丽村庄,建成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集合体。实施星海 镇基础设施项目,潮湖村、长胜村村庄巷道硬化亮化美化项目,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基础建设,强化信息资源综合利用,实施宽带乡村工程,实现城乡宽带网络全覆盖。(五)聚焦深化改革开放,着力增强创新发展活力坚持问题和目标导向,以深化改革开放为突破口,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创新发展增动力,持续培育新动能。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实行政府部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动态管理,进一步优化审批事项。继续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扩大“不见面审批”覆盖面,力争所有审批事项可以在网上全程办理,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不断提高审批效率和服务水平。继续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清单,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鼓励高校毕业生在我区就业创业,优化人口结构和创业创新环境。完善国有企业风控制度和法人治理体系,鼓励支持辖区企业在新三板挂牌,扩大企业直接融资规模。严厉打击金融违法违规行为,积极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稳妥推进房地产去库存。深化农村土地、集体产权等制度改革,不断激发农村发展活力。稳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协调推进教育、卫生、社会及生态等领域改革。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大力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 全年完成招商引资任务 140 亿元以上,其中,引进亿元项目15 个以上,实际到位资金 10 亿元以上。突出精准招商,把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港澳台作为招商引资的主要区域,聚焦新材料和装备制造,引进一批工业项目;聚焦新产业、新业态,引进一批高附加值、高税收、成长性好的新型项目。围绕科技创新、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全力争取政策和资金扶持,年内新落地 10 个转型项目。完善招商引资考核办法,设立招商引资专项资金,加强招商队伍建设,实施精准招商,抓好跟踪服务,进一步提升招商引资质量。强化创业创新能力。深入实施大武口区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培育工程,培育石嘴山网络经济产业园等入选自治区级以上“双创”载体,培育 2 家以上市级“双创”载体。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充分发挥西北骏马与西安交大、圣川碳基材料与中南大学校企联合优势,实现产学共赢。推进人才强区工程,全面落实高校毕业生落户购房补贴优惠政策,引进培养一批高技能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完善创业担保贷款实施办法,充实创业贷款担保基金,扩大财政贴息范围,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六)聚焦民生事业发展,着力提高共建共享水平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力办好 10 件民生实事,让更多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加强社会保障惠民。持续加大民生投入,优质高效完成各项民生工程。强化技能培训,解决好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保障零就业家庭至少一人实现就业,城镇新增就业 7000 人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5000 人。加快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改造老旧小区 10 万平方米,改造棚户区 436 户。加大帮扶解困力度,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供养人员、孤儿等特殊群体生活水平。提高养老、医疗、失业、工伤、低保、社会救助等保障水平,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发展特色产业富民。培育发展优势特色产业,让经济发展更加直接地体现在富民增收上。落实好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充分发挥枣香村永久性蔬菜基地、长兴露地瓜菜生产基地辐射带动作用,新增农业龙头企业 1 家、专业合作社 6 家,新增规模化种养殖面积 2000 亩。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切实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积极引导和鼓励群众发展全域旅游、凉皮产业、批发零售、农村电商等项目,不断开辟群众创业致富新路径,增加群众收入。发展社会事业利民。坚持教育优先,完成建设街小学、龙泉村幼儿园等 18 个教育体育项目建设。深化县域教育城乡一体化改革,稳步推进联校发展,均衡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深化健康大武口建设,推进基层医疗卫生 机构改革,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巩固自治区食品安全先进区创建成果,争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加快智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将以“医养乐”为代表的智慧养老引进社区先行先试。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积极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数字化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明长城抢险加固等项目建设,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体活动,促进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创新社会治理安民。深入推进平安大武口建设。完善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提高社会防范能力。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严厉打击暴力犯罪、涉众型经济犯罪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深化禁毒人民战争,持续推进禁毒示范区创建活动。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工作,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抓好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完善应急预案,健全应急救援机制,切实提高突发公共事件防范处置能力。解决信访突出问题,维护人民群众合法利益。全面开展“七五”普法,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加快推进依法治区进程。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各位代表!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主动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发扬实干、高效、担当、 清廉的作风,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一)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用**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与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政令畅通。坚决贯彻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的决策部署,以严的精神、实的作风,迎难而上、干事创业,不断开创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二)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设进程,强化依法行政能力,严格落实权责清单。组建政府经济建设专家顾问团队,坚持重大事项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制度,不断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发挥政府法律顾问作用,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推进社会诚信建设。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三)坚持不懈改进作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全面践行“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伟大号召,激励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坚持在急难险重中锻炼培养干部。健全廉政风险防控和公共 资金、国有资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制度,严肃查处以权谋私、失职渎职案件和腐败问题,切实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各位代表!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任务需要新作为。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和带领全区各族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凝心聚力共奋进,撸起袖子加油干,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宜业宜居宜游山水园林大武口而努力奋斗!2018 年玉门市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2017 年政府工作回顾2017 年,市人民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大力实施“工业强市、多业并举、城乡协调”发展战略,积极应对挑战,狠抓工作落实,较好地完成了市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县域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预计到年底,全市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41 亿元,增长4.5%;实现一产增加值 12.1 亿元,增长 5.8%;实现二产增加值 75.4 亿元,增长 4%;实现三产增加值 53.5 亿元,增长4.8%;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2 亿元,增长 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29703 元,增长 8%;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15756 元,增长 9%;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 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120.1 亿元,下降 58.3%;完成财政总收入 8.03 亿元,下降 25.6%;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3.7 亿元,下降 28.8%。重点做了六个方面的工作:(一)坚持项目带动,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壮大县域经济的第一抓手,把落实投资做为项目建设的关键措施,以项目建设的实际成效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工作机制更加完善。安排 1280 万元项目前期经费,组建 6 个产业工作小组,建立健全两月一次项目会商制度,全面落实“一业一策、一企一策、一事一议”帮扶机制,强化项目代办帮办、并联审批、动态推进等综合服务,市级领导包挂、部门协同推进、干群合力攻坚,每月组织一次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全力推进项目建设。谋划储备更加扎实。成立 7 个项目谋划小组,策划包 装重大基础设施、传统产业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各类项目 1060 个,完成 28 个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经过论证筛选,确定今年实施重点攻坚项目 424 个,其中,农牧业项目 74个,林业及生态项目 34 个,水利项目 16 个,工业项目 76个,能源项目 24 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92 个,商贸物流项目 43 个,社会事业项目 45 个,民生保障项目 20 个。招商引资更加务实。依托东方龙、美通集团和地方商会、行业协会等专业队伍和专家团队,创新开展专业招商、精准招商,组建 7 个招商核心团队,组团赴外招商 73 次,成功签约凯盛·大明公司日产 1400 吨光热发电超白玻璃、首航节能公司光热产业园、表青公司枸杞交易市场等 153 个项目,签约总金额 274 亿元,到位资金 116 亿元。建设成效更加显现。深入开展项目建设“百日攻坚”和“抓项目、保投资、促发展”专项行动,油田产能建设及技术改造、鑫能公司 5 万千瓦光热发电、浩海公司干熄焦及余热发电、润泽公司年处理13 万吨危废固废、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棚户区改造、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万亩人参果基地、长青源公司冻干枸杞生产线、玉昌公路等 373 个调结构、补短板、增后劲的重大项目落地实施,并完成年度建设任务。(二)坚持质量优先,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发展县域经济的意见》、《关于提高行政效率的意见》和《关于协调推进农村产业发 展和环境提升的意见》,成功举办了首届县域经济论坛年会,邀请 46 名专家为玉门经济社会发展会诊把脉、助力发展,我市确定重点发展的石油化工、煤化工、新能源及其装备制造、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加工、文化旅游等五大产业发展思路更加清晰、推进措施更加高效。工业实力不断增强。坚定不移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安排 3000 万元专项资金,落实 18 条工业发展激励帮扶政策,推行“一企一策”企业帮扶机制,积极培育壮大骨干企业,通过开展银企对接、“助保贷”、财政贴息等多项措施,为各类企业协调落实贷款 6.8 亿元,促成 40 家企业与金融机构达成 51 亿元融资协议,积极培育 4 户企业达标入规,推动了工业经济转型扩量、提质增效。预计全年可实现工业增加值 63 亿元,增长 4.3%,占酒泉市工业总量比重由去年的 41%提高到 58%,工业强市成为玉门最响亮的实力名片。石化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全力支持玉门油田油气勘探开发和炼化总厂技改项目建设,油田油气产量达到 40 万吨、炼化总量达到 200 万吨,分别增长 5%和 14.8%,预计到年底,玉门油田可完成税收 38 亿元,炼化总厂实现盈利 4.3 亿元;鲁玉能源公司 10 万吨液化石油气深加工项目建成运行,石化产业支柱地位进一步稳固。新能源产业取得新进展。玉门百万千瓦光热发电基地规划通过评审,鑫能公司 5 万千瓦光热发电项目开工建设,龙腾公司 5 万千瓦、中海阳公司 5 万千瓦 等光热发电项目顺利推进;科陆公司风光储输融合验证示范项目正式并网发电,智能微电网项目入选国家示范项目;成功争取中核汇能公司 5 万千瓦、上海尘悟公司 4 兆瓦风电项目列入国家平价上网示范项目,经济开发区、建化工业区列入国家第二批增量配电网改革试点;玉门至黄草营 330 千伏输电线路建成投运,麻黄滩至桥湾 330 千伏输电线路取得核准,新能源上网发电量较去年提高 18.1%,风电、光伏发电上网率分别达 62%和 66.2%,较去年提高 9.7%和 3.4%,新能源发展保持了领先地位。煤化工产业实现新发展。持续推进煤化工产业集群发展和环保改造,投资 2.5 亿元的浩海公司干熄焦及余热发电项目开工建设,利丰公司年产 12 万吨洁净型煤、天鸿公司年产 3 万吨微纤维玻璃棉项目进入设备安装阶段,静洋钛白公司年产 2.5 万吨钛白粉扩建项目进展顺利,建化工业区 3 公里煤气管道建设项目加快推进,煤化工产业框架基本形成。现代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设立 2000 万元专项发展资金,扶持引导更多的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向农业,推动现代农业加快发展。主导产业规模持续壮大。大力推进高效种植、特色林果、草食畜牧三大农业主导产业扩量提质,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加工业发展加速推进。新建日光温室 1161 亩,累计达到 1.78 万亩;钢架拱棚 3067 亩,累计达到 1.2 万亩;新增以枸杞为主的特色林果 5.1 万亩,累计达到 21.9 万亩; 新增高效田面积 5.6 万亩,累计达到 50.8 万亩;新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 21 个,累计达到 152 个;新建标准化养殖圈舍 1000 座,累计达到 1.73 万座;新增出栏肉羊 5 万只,肉羊饲养总量达到 135 万只。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升。建成枸杞初加工企业及合作社 20 家,长青源冻干枸杞生产线建成投产,表青公司、普罗生物公司、恒润公司等一批农产品出口企业运行良好,实现枸杞、干酪素等农产品出口 3876吨,出口额达到 6700 万元,全市农产品加工能力达到 49.2万吨,较去年增长 7.9%,仓储能力达到 7.5 万吨,较去年增长 4.2%,农产品加工储运能力和附加值不断提升。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加快推进。编制完成了全域农产品品牌规划,成立农业品牌咨询服务公司,对 12 个特色农产品包装进行了统一设计;年内新增“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 3 个,累计达到 21 个,认证面积达 8.2 万亩,建成生产经营主体追溯点 8个,新注册农产品商标 16 个,“祁连清泉”人参果取得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认证,成功获得 2017 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称号,枸杞、人参果、辣椒等农产品网上销售额达到 1040 万元。第三产业活力迸发。千方百计补齐第三产业发展短板,设立 2000 万元专项资金,积极培育市场主体,拓展服务业态,提升服务质量,促进现代服务业繁荣发展。商贸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新增市场主体 1557 户,累计达到 1.1 万户, 增长 16.5%,时代购物广场、新市区汽车站、老城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明珠大酒店、豫商大酒店、恩博酒店等三产服务项目建成开业,商贸服务业质量和层次大幅提升。电商微商营销体系基本形成。扎实推进“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建设,成功在淘宝、京东、苏宁等知名网购平台开设“玉门特产馆”,建成城乡电子商务服务站点 76 个,新开网店 176 家,电商微商从业人员达到 1300 余人,交易额突破亿元大关。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取得新成效。编制完成了全域旅游规划,我市被列为“甘肃省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油田红色旅游景区、魔山地质公园景区、水上世界生态公园等项目完成规划编制,铁人纪念馆改扩建项目进展顺利,赤金峡至魔山地质公园大景区公路建成通车,玉泽湖 4A 级生态景区创建顺利通过初评。成功举办了玉门·玉门关与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第四届赤金峡漂流文化旅游节、第十二届铁人文化艺术节等重大文化旅游节会;欧美篮球对抗赛、全国广场舞大赛、全国青少年藤球锦标赛等大型体育赛事在玉门举行,玉门炫舞团荣获全国广场舞大赛总决赛一等奖;成功举办魔山挑战暨玉门国际越野赛,并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2017 年全国体育旅游十佳精品赛事”,我市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玉门对外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扩大,发展活力持续增强。 (三)坚持城乡协调发展,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加快全国文明城市、卫生城市、防震减灾示范城市创建步伐,强化规划引领,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能力,全力打造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舒适、生态环境洁净优美的宜居美丽新城市。投资 10.4 亿元,实施新老市区重点城市建设项目 43 项,新市区向东扩展 2.6 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高了 1.5 个百分点,达到 60.8%。城乡规划更加科学。深入推进“多规合一”等规划成果的运用,完成城镇风貌、城市给排水、绿地、供热、燃气、道路等 8 个专项规划编制,全面启动 4 个特色小镇、3 个田园综合体和 3 个新型业态村的规划编制,城市控制性详规修编通过初审,规划引领和调控作用更加凸显。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投资 2.1 亿元,完成了风光大道、经一路等新市区重要道路建设和玉关路、昌盛路、通安路、福康路、赤金路东段等 5 条破损道路改造提升工程,新老城区第二铁路立交通道及老城区南环路改造工程开工建设,城市路网框架进一步优化。公共服务更加优质。投资 1.1 亿元,实施了新市区自来水净化提升工程,自来水水质达到发达国家直饮水标准,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管线分设工程全面完工;投资 1.2 亿元,整体收购了老城区兴达热电公司,并对新老城区热源厂进行了脱硫脱硝除尘改造,新建 2 个换热站,改造 3 个集中供热点,新改建供热管网 11.4公里,城市供热保障能力和供热质量稳步提高。投资 1.25 亿元,完成东渠村三组、南门村四组和七组三大片区动迁工作,实施了新市区 473 户棚户区住房改造及基础设施配套工程;投资 4013 万元,完成了新市区 1871 套老旧房屋和散居楼院维修改造,市容市貌焕然一新。投资 8120 万元的城市重点区域绿化、亮化、美化等工程全面完成,投资 4900 万元的玉渊湖改造工程完成主要建设任务,城市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智慧城市”二期工程顺利完成,“爱玉门”APP 平台功能不断拓展,“三网”融合步伐加快,宽带网络提速降费,城市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城市管理更加精细。有序推进城市管理和执法体制改革,严格落实单位商户门前“三包”责任制、周五月末卫生大扫除制度,持续开展占道经营、乱搭乱建、乱停乱放综合整治行动,加大建筑施工管理、噪音违法整治、城区车辆管理、广告牌匾设置等执法检查力度,城市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一批城建重点项目的实施,极大地提升了玉门新老市区的城市魅力,玉门百年油城、丝路明珠的城市形象更加彰显,城市居民的自豪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得到显著提升。(四)坚持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明显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倡导环保低碳生产生活方式,促进绿色发展。以打造全域无垃圾城市为目标,组织动员全市人民展开了深入持久的“环境革命”,强力推进“五清五改五化”行动,集中清理 园区景区、道路沿线、乡村集镇、村庄院落等区域“三堆”存量垃圾 2.4 万处、10.6 万吨,整治重点路段和河道 1170公里,回收废旧农膜 1109 吨,全域无垃圾目标基本实现。整合“一事一议”、道路交通、美丽乡村及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贷款等资金 9 亿元,实施乡村道路建设、垃圾污水处理、村庄风貌改造、村组绿化亮化等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422个,新建和改造通村通组油路 483 公里,安装乡村路灯 3484盏,实现了农村组组通油路、组组有路灯的目标。建立了以“户集、组收、村运、乡处理”为主要措施的农村卫生保洁和垃圾处理长效机制,玉门镇东渠村、赤金镇铁人村、下西号镇河东村、黄闸湾镇泽湖村、清泉乡跃进村等 29 个示范村整治效果突出,引领作用凸显,城乡环境面貌实现了质的提升。严格落实“河长制”,建立健全市乡村三级责任体系,区域内河道监管治理扎实推进;投资 1.8 亿元的三个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管网全部建成,16 个乡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工程顺利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取得重大突破;中央和省委环保督察反馈的 28 个生态环境问题全面整改并建立长效机制。着力构筑生态保护屏障,水资源合理利用、三北防护林等重大生态治理工程稳步推进,沙化土地封禁、公益林管护等重点生态保护项目全面实施,完成造林面积 1.2 万亩;新市区生态治理工程全面完成,45 公里的环城林网全线建成闭合;森林覆盖率达到 7.21%,草原植被盖度平均达到 18.7%, 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13.45 平方米,我市被中国环境协会评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典范城市”,被新华网评为“中国绿色发展优秀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成果进一步巩固。(五)坚持惠民利民,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始终将改善民生、增进福祉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强化综合保障,做实民生实事。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投资 1.5 亿元,完成了第三小学、第四幼儿园建设并正式招生,实施了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和城乡学校校舍建设工程,石油中专实训楼顺利完工,教育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名师名校”创建工程纵深推进;财政安排教育质量提升资金 460 万元,动员社会贤达捐资助学 120 万元,引进补充教师 113 人;高考本科上线率提高 7.2 个百分点,达到 56.7%,实现了二十年来我市高中学生被清华大学等名校录取零的突破,高中教学质量跨入酒嘉地区第一梯队。持续推进卫生事业发展。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稳步推进,分级诊疗制度不断完善;成功处置了 H7N9 流感疫情,鼠疫、麻疹等重大疫病防控能力不断增强;第一人民医院新建门诊楼、住院部、后勤保障楼等主体工程全面完工,引进医疗卫生人才 43 名,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成功创建为“全省县级医院重点专科”,“名医名科”创建工程取得初步成效。新市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国家卫计委评为“全国百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城镇新增就业 5040 人,登记失业率降到 1.19%;培育就业见习基地 54 家,推荐160 名玉门籍高校毕业生到企业见习就业,解决了 150 名民生实事项目大学生入编问题;完成劳务输转 3.08 万人,实现劳务收入 5.35 亿元,增长 8.9%。全面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五险合一”和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工作加快推进,惠及群众 15.65 万人,异地就医直报全面完成,全年发放养老保险金 2.88 亿元,增长 9.6%,发放医疗保险金 1.4 亿元,增长 16.7%;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孤儿生活保障、大病救助全面提标,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 9000 万元,惠及城乡群众 4.8 万人。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全市一号工程强力推进,投入各类帮扶资金 4355 万元,持续拓宽贫困人口增收渠道,不断增强自我“造血”能力,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定在 4000 元以上,贫困发生率下降到 1%以下,年底可实现插花贫困县脱贫摘帽目标。深入推进依法治市进程。持续开展“七五”普法宣传教育,我市被评选为“全国法治建设先进县市”;创新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格化管理体系,着力加强矛盾纠纷、信访积案化解能力,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有力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加大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产品质量及网络安全监管力度,有效预防和减少了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科技、统计、物价、粮食、农机、人防、档案、供销、双拥、民族宗教、妇女儿童、防震减灾等工作取得了新进展,人民武装、税务、金融、保险、电力、 气象、邮政、通信、武警、消防等驻玉单位视玉门为家乡,视自己为玉门人,强化服务、勇于担当,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六)坚持高效行政,政府自身建设持续加强全力推进创新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建设,规范行政权力,政府的执行力、公信力不断增强。坚持改革创新。在全省率先启动以“三集中、三到位”为主要内容、“一处跑、跑一次”为主要目标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政审批和为民服务事项进驻市民服务中心集中办理,实现了“一窗受理、限时办结,并联审批、集成服务”,服务大厅启动以来,日均办理服务事项 1640 件,办理时间压缩 50%以上。通过改革改出了政府的公信力、部门的责任感、干部的执行力、群众的幸福感,市民服务中心成为玉门又一张响当当的名片。水权试点、林权制度、公务用车等改革全面完成;不动产登记、商事制度、公安体制、农业设施确权、农民宅基地确权、活力网格建设、户籍制度等重大改革不断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推进,“爱玉门”APP政务服务上线运行,政府服务效率进一步提升。强化责任担当。深入推进“三纠三促”和“六治”专项行动,向政府系统“不担当、不作为、弄虚作假”和“庸懒散慢乱浮”等不良风气“亮剑”,查摆出的 6143 个问题全部整改到位,干部作风明显好转。着力提高政府决策效能,召开政府常务会议 49 次,决定经济社会发展及惠民利民重大事项 299 项;推进政府督查常态化,省市党委、政府和玉门市委、市政府分解的 1736 项重点工作全面落实,10 件惠民实事除新老城区第二铁路立交通道及老城区南环路改造工程受客观因素影响没有完工外,其余 9 件全部完成;1 件人大代表议案、103件人大代表建议和 101 件政协委员提案全部办复。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行政府各项工作规则,坚持“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和法律顾问工作制度。自觉接受市人大法律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今年向市人大汇报工作 8 次,向市政协通报工作 3 次。打造廉洁政府。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严控“三公”经费,严格执行工程招标、政府采购制度,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完成各类审计 93 项,核减工程造价 2715 万元,管理不规范资金 3365 万元,查出违规资金 257 万元,行政处分 14 人,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明显进步。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和多重压力挑战,我们凝心聚力、砥砺奋进,用信心和勇气克服了经济运行中的困难,用智慧和实干破解了制约发展的瓶颈,用坚韧和拼搏换取了来之不易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酒泉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市委统揽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及社会各界监督支持、鼎力相助的结果,是全市各级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同心同德、实干苦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市委、 市人大、市政协,向奋斗在全市各条战线上的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族人民、各级干部,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离退休老同志,向人民武装部及驻玉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向为玉门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玉门油田公司、中核四〇四厂、省疏管局、中石油西北销售公司玉门分公司、大唐八〇三厂、农垦团场等中央、省属驻玉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玉门发展的各界人士、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政府工作还有一些不足和薄弱环节,一是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和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问题,缺乏更加行之有效的稳增长举措,受国家投资、财政等改革政策和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年初确定的个别指标未达到预期目标;二是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的大项目、好项目落地少,产业短板依然突出;三是政府自身建设与上级的要求和人民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部分干部专业能力、创新意识、开拓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有待提升。对此,市政府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2018 年的政府工作2018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做好明年的政府工作,要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认真落实**书记视察甘肃时作出的“八个 着力”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工业强市、多业并举、城乡协调”发展战略,全面落实《关于发展县域经济的意见》、《关于提高行政效率的意见》和《关于协调推进农村产业发展和环境提升的意见》,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抢抓发展机遇,全面深化改革,突出项目带动,壮大优势产业,加强民生保障,推进依法治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创新成绩,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站在新的历史转折点上,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力以赴,勇敢地担负起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把十九大精神和上级的决策部署转化为做好各项工作的动力源泉和生动实践,把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引导到促进深化改革、推动转型发展的轨道上来,激发人民群众的无穷创造力,撸起袖子、奋力拼搏,扑下身子、埋头苦干,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2018 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6%;——第一产业增长 5.5%;——第二产业增长 6%;——第三产业增长 6.5%;——工业增加值增长 6%;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7%;——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等约束性指标控制在目标范围以内。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九个方面的工作:(一)抓实项目建设,增强县域经济实力完成县域经济发展规划编制,继续办好第二届县域经济论坛年会,充分发挥专家咨询团队作用,为玉门县域经济发展献计出力。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县域经济的主要抓手,全力打好项目谋划、招商、落地、建设“组合拳”,年内实施重点项目 226 个,力争完成年度投资 134 亿元,为玉门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注重政策研究,全力争取项目。认真分析研究十九大释放的各项改革红利和政策机遇,紧盯省市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基础设施、环境整治等投资导向,充分发挥产业小组作用,加大项目政策研究、前期论证和向上争取力度,年内谋划重点项目 500 个以上,争取国投省投到位资金 20 亿元。扩大开放合作,增强招商实效。健全招商引资项目资源库、信息库,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紧盯“三个五百强”企业,向国内领先企业看齐,与强者合作、 与优秀者合作,围绕五大产业发展,创新招商思路,优化招商环境,精准对外招商,力争年内引进各类招商引资项目 150个,落实到位资金 100 亿元以上。建立县域经济发展基金和新能源发展基金,整合优化融资平台,加大与国开行、农发行等金融机构的合作,为重大项目提供资金保障。加快政府与民间资本合作,力争建设一批 PPP 项目,最大限度释放民间资本活力。强化跟踪落实,加快项目建设。进一步强化重点项目领导包挂、部门包抓、跟踪问效机制,坚持“招商项目抓落地、落地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投产、投产项目抓服务”,深入开展项目攻坚、集中开工、督查检查、考核评比等活动,确保更多项目建成投产,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二)加强企业培育,推动工业提质增量坚持“做优存量、扩张总量”的发展思路,设立 3000万元工业发展专项资金,投资 62 亿元,建设工业项目 44 个,深入实施“重点项目攻坚行动”和“骨干企业培育行动”,加快石油化工和煤化工深度融合发展,抢占制高点,大力发展新能源及其装备制造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全力以赴服务和支持玉门油田产能提升和技术改造,加快实施玉门油田石油伴生气分离、15 万吨醚化装置、100 万吨重油催化裂化装置、10 万吨高端液压油等项目,引进建设石油焦、聚乙烯、聚丙烯等石油炼化下游产品生产项目;加快推进浩海公司 200 万吨、松迪公司 100 万吨焦化项目建设,力促源润丰公司 30 万吨混合芳烃项目开工建设。强力推进新能源及其装备制造业。充分利用光热发电产业先发优势,加快玉门鑫能、神华国华、中海阳、常州龙腾等 4 个首批光热发电项目建设,继续招大引强,做好第二批光热项目申报工作,争取更多有核心技术、有资金实力的光热发电企业落户玉门;加快发展光热装备制造产业,力争凯盛·大明公司日产 1400 吨光热发电超白玻璃、首航节能公司光热装备制造产业园、江苏盈丰电力公司热镀锌等项目开工建设,进一步延伸装备制造产业链;加大电力消纳力度,加快科陆智能微电网示范项目和经济开发区、建化工业区增量配电网及储能项目建设;启动实施中核汇能公司 5 万千瓦、上海尘悟公司 4 兆瓦风电平价上网示范项目,着力构建网架、储能、负荷协调发展的现代能源体系。加快推广新能源应用,积极争取电力就地消纳、大用户直购电价等优惠政策,推进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分户式电供暖改造等项目建设,提高电力消纳能力。大力推进麻黄滩至桥湾 330 千伏输电线路建设,加快建设仁兴公司和玉园公司 2 个大数据超算中心项目,破解弃风弃光难题。加快培育骨干企业。健全完善“一企一策”帮扶机制,加大企业激励扶持力度,强化“助保贷”、产业基金、担保基金、产权交易、银企对接等融资服务,全力帮扶停产企业复产复工、困难企业正常运营,年内培育 6 户企业达标入规。加快推进 工业园区道路铺筑、绿化亮化、电网建设、尾矿废渣固废处理、供排水管网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园区综合承载力、竞争力和吸引力。紧紧围绕五大产业发展,促进大企业与中小企业接洽合作,支持引导中小企业向产业下游产品加工、生产性服务业配套、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领域发展,实现生产功能优化组合,多措并举降低小微企业生产运营成本,激发企业发展活力。(三)强化品牌建设,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加工业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加快现代农业发展。设立 2000万元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加工业,投资 19.8 亿元,实施农业项目 112 个。加快高效现代农业发展。全力推进高效种植、特色林果、现代畜牧三大优势主导产业发展,加大标准化基地建设力度,新建改造人参果、枸杞等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 5 万亩;大力发展戈壁农业,着力推进玉门镇、赤金镇和清泉乡 3 个万亩戈壁农业产业园增量提质,加快推进下西号镇、黄闸湾镇、柳河镇、柳湖乡、花海大畅河等 5 个千亩戈壁农业产业园扩量增效,年内新建日光温室 8000 亩,新增高标准钢架拱棚 2000 亩;围绕打造绿色有机枸杞产业,推进下西号镇、柳河镇、花海大畅河等枸杞生产基地规模化、标准化建设,新增种植面积3 万亩,引进建设 3 个以上精深加工项目,规划建设枸杞小镇,开工建设枸杞产业服务中心和枸杞交易市场,延伸产业 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加快推进标准化养殖示范区建设,新改建标准化养殖小区 10 个、暖棚圈舍 1000 座,新增肉羊5 万只,引进建设牛羊肉分割包装生产线 2 条,促进现代畜牧业稳产增效。加快农产品品牌建设。全面实施农产品全域品牌规划,加快“三品一标”和 GAP 认证,争取年内认证农产品 5 个以上;持续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强化质量安全追溯,制定统一分级包装标识和标准。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快推进玉门枸杞加工产业园、亚盛公司农产品精深加工、清真牛羊肉精深加工等项目建设;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农产品销售典型经验,扶持培养一批农产品销售专营企业和专业队伍,综合应用市场物流、节会展销、网上销售等营销手段,打造玉门特色产品电商平台和直销窗口,拓宽营销渠道和销售市场,全力攻克农产品销售难关。(四)坚持多元发展,培育第三产业增长点抢抓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重大机遇,设立 2000 万元第三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投资 34.4 亿元,实施三产项目 106个。精准发展文化旅游业。加快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重点推进水上世界、玉门关历史再现、中国西部户外运动营地等项目建设,加快魔山地质公园、玉门油田红色旅游等特色景区建设,按照 3A 级以上景区标准,建设 4 个特色小镇、3 个田园综合体和 3 个新型业态村。全力打造石油摇篮、铁人故里、玉泽烟雨、魔山丹霞、金峡漂流、青山胡杨、红山白塔 等重点景区和特色旅游品牌。推动商贸流通繁荣发展。加快“多证合一”步伐,激发市场主体创业激情和发展活力,力争年内新增市场主体 1000 户以上。加快推进盛华商贸小区、假日皇冠酒店、电商大厦、亚盛农产品电商市场、商业步行街商贸中心、盛浩建材家具市场扩建、312 国道玉门物流综合服务区等重点项目建设,增强三产发展后劲。促进文体旅游融合发展。深入挖掘玉门历史人文、自然风光和石油工业资源,大力发展文化创意设计、旅游、影视等业态,开发一批具有玉门特质的文化旅游产品;依托玉门地处敦煌至嘉峪关黄金旅游带重要节点的区位优势,加快开发有特色、有吸引力、有经济增长点的精品旅游路线,吸引更多游客来玉旅游。全力办好全国体育舞蹈锦标赛、第三届魔山挑战暨玉门国际越野赛、酒泉市第八届少数民族运动会、第五届赤金峡漂流文化旅游节、CBA 四强对抗赛等大型赛事活动,吸引聚集人气,拉动服务消费,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有效聚集。做强做大电子商务。建设电商物流集散中心,建成乡级物流中转站 16 个、村级物流配送点 59 个,推动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联网等新型业态与传统商业模式融合发展。加大特色产品策划包装力度,扩大淘宝、京东、苏宁“玉门特产馆”产品种类,力争产品达到 100 种以上,实现商业多样化发展,力争更多的农产品通过电商销往全国各地,使电子商务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加快培育生活性服务业。积极引进知 名品牌店、连锁店,命名一批“玉门老字号”、“星级餐饮店”和“玉门名小吃”等地方品牌店。加大与“美团”、“携程”、“途牛”等知名网络平台的合作,引导更多的餐饮、住宿、购物、旅游等生活性服务业加入网络应用平台。进一步拓展“爱玉门”APP 服务功能,大力推广网上订购、订餐、订票等新型消费模式;鼓励引导健康养老、体育健身、家政服务、法律服务、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企业化、规模化、连锁化、品牌化发展,为广大市民提供高品位、便捷化的优质生活服务。(五)加快城市建设,打造美丽玉门践行“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加快城市建设,提升城市魅力,投资 7.4 亿元,重点实施城市建设项目 70 项,努力把新老市区打造成为百年油城、丝路明珠。坚持规划引领。以《玉门市“多规合一”城乡统筹总体规划》为统揽,启动城市“双修”规划及城市道路、再生水、环卫、供电、防洪等专项规划编制;维护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强化规划对城市建设的调控、引领和约束作用。提升承载能力。进一步做大城市建设框架,优化功能布局,强化保障服务,加快城区“七纵六横”路网联通及配套设施建设,完成经二路、纬二路、清泉西路等道路建设工程,加快风光大道、经一路片区开发建设步伐,全面启动东渠村一组和二组、南门村 312国道城区段等区域的动迁和 1078 户棚户区住房改造工程, 实施祁连路南段、永宁路等道路改造,配套完善绿化、供热、供电、供水、排污等基础设施;扩建新市区热源厂,新建 2个换热站,新建改造 5 个供热点,架设 10 公里供热管网,保障城区集中供热质量;完成城区周边 17.5 公里的燃气管网架设,建成绿化用水管线 3.25 公里。强化管理服务。创新城市管理理念,健全完善网格化管理体系,强化城市综合执法,大力开展交通秩序整顿、占道经营治理、建筑扬尘管控等综合治理行动,着力打造“平、亮、绿、美、净、齐”的宜居宜业城市环境。依托老市区资源枯竭地区军事运用转型项目,加快推进老市区振兴发展。建设新市区迎宾路社区,启动党校标准化校舍、老干部活动中心和残疾人托养中心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综合服务能力。规范物业管理,强化对服务企业的监督,全面提升物业管理水平。完成全国卫生城市、防震减灾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加快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步伐,广泛开展“树良好公德、创优质服务、做文明市民”的文明素质提升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市民以主人翁的姿态共建美丽玉门,共享文明成果。(六)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坚持问题导向,顺应群众需求,倾力办成一批民生实事,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全面优化公共服务。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大资金投入,完成石油中专综合楼、市一中校史馆、市二小综合楼等建设工程, 继续实施玉门二中和农村薄弱学校基础设施改造,纵深推进“名师名校”创建工程。设立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奖励基金,鼓励教育工作者扎根奉献玉门教育事业。加快推进健康玉门建设,大力实施卫生支农、医师多点执业等普惠工程,逐步完善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深入实施“名医名科”创建工程,多方引进紧缺医疗人才,力争创建 2 个以上省级重点专科,全面提升医务人员综合素质,切实提高医师诊疗水平和医护人员服务水平;持续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持续增强民生保障。积极落实就业创业政策,着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年内输转劳务 3 万人以上;巩固扩大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和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成果,促进高校毕业生、复转军人、农民工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创业。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纵深推进“五险合一”改革,正式启用 3.1 万名城乡居民和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保障卡;推进医保智能审核监控体系建设,全面推行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提高低保救助、大病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等政策性救助标准,着力构建覆盖全民、坚实有力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开展精细精确精微的“绣花”式扶贫,长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着力提升社会治理水平。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党政同责、齐抓共管”责任制,加大隐患排查整治力度,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深入推进“平安玉门”建设,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厉打击各类 违法犯罪;创新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建设矛盾纠纷调处指导服务中心,畅通社情民意诉求渠道,依法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积极化解信访积案;精细开展社会综合治理网格化管理,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更加充实,安全感更有保障,幸福感更可持续。(七)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坚持将绿色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遵循和基本原则,加快生态环境项目建设,守护好玉门的山、水、林、田、湖,着力建设生态宜居玉门。坚持绿色发展。依托第三次全国土地大调查,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红线,持续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草原生态奖补等重大生态工程,抓好绿色通道、三北防护林、园林绿化等生态林业项目建设,构建起保障广大人民生产生活的绿色生态屏障。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严格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集中力量实施一批防治大气、水、土壤污染的重大生态环境项目。抓好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修复。认真落实“河长制”,严厉打击违法排污和破坏生态环境行为,推动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确保玉门天蓝、水清、地净。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以创建“全域无垃圾城市”为目标,加快城乡道路、垃圾污水处理,农村安全饮水等重点项目建设,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加快推进特色小镇、田 园综合体、新型业态村等示范项目建设,为农村环境整治和特色风貌建设打造新样板;启动实施“厕所革命”,加快秸秆利用、废旧农膜回收等项目建设,建立健全农村垃圾收集清运、污水收集处理等长效机制,消除农村面源垃圾;教育引导农村居民改变陈旧生产、生活习惯,建设美丽乡村。(八)全面深化改革,切实提高行政效能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推动玉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增强县域经济实力、提高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举措,贯穿到各项工作全过程,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深化以“一处跑、跑一次”为主要目标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持续优化审批和服务流程,压缩审批时限,努力实现企业和群众少跑路或跑一次。扩大“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应用范围,推行市乡村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同网办理,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最大便利和优质服务。深化机构编制和行政体制改革。优化机构设置、编制设置和岗位设置,优化人员配置,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深化农村改革。完成农村宅基地确权、农业设施确权等综合改革,建立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引导农村土地合理流转。探索试点推进农村“三变”改革,确定 5 个村先行试点,努力让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帮助农民建立增收长效机制。实施消除农村集体经济空壳村专项计划,在 39个集体经济空壳村建设光伏电站项目,促进集体经济稳步增 长。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纵深推进公安体制、医疗体制、教育体制、户籍制度等重点改革,加快老市区、开发区改革发展步伐,不断增强发展活力。(九)提升治理能力,持之以恒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忠诚为魂、担当为要、落实为本、法治为纲、廉洁为基,着力打造创新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持续打造创新政府。坚持把创新根植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大力推动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因地制宜创新谋划工作的思路,积极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文化旅游、就业创业、综合治理”等网络平台建设,加快实施“智慧校园”“智慧交通”“智慧动员”“智慧城管”等智慧管理模块开发工程,推进政府管理服务智能化升级。持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破除与发展不相适应的旧思想、旧观念、老制度、老办法,着力在培育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构建产业新体系、促进发展新体制上取得突破。持续打造服务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人民群众的吃、穿、住、行、就业、就医、就学、养老等涉及民生保障的每一件工作都作为政府必须竭尽全力完成的任务,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重要位置,破解难题、敢于担当,使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体面、更有尊严。持续打造责任政府。建立健全以绩效为导向的目标责任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常态化督查问责 机制,打通政策落实的障碍。继续深入推进“治庸、治懒、治散、治慢、治乱、治浮”六治行动,坚决整肃懒政怠政、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不良作风,打造一支求真务实、勇于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健全完善科学的考评奖惩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让想干事、敢干事、敢担当的干部职工放心工作、放手工作,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的干事创业热情。持续打造法治政府。坚持依法履职,将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推动工作。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和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严格遵循行政决策程序,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持续打造廉洁政府。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新精神,严防“四风”反弹,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加强审计监督,严肃查处违纪、违规、违法案件,确保政府系统清正廉洁。各位代表!民之所望,政之所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18 年,市政府将筹资 16.6 亿元,集中力量办好八件惠民实事:1、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实现全域无垃圾城市目标。2、实施新老市区 1078 户棚户区改造工程。3、启动厕所革命,在新老市区及乡镇新建 20 座免费公厕,完成 5000 户农村改厕任务。 4、建成通乡通村通组油路 400 公里。5、完成第一人民医院建设搬迁和中医院改造搬迁工程。6、完成新市区热源厂改造扩建及供热管网配套工程。7、招录 150 名玉门籍高校毕业生到企业见习就业,招聘教育、卫生紧缺人才 100 名。8、实施标准校车工程,解决在城市就学的农村寄宿制学生往返乘车难题及安全问题。各位代表,同志们!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新时代绘织新蓝图,新征程吹响新号角。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开拓进取,砥砺前行,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幸福美丽新玉门而努力奋斗!2018 年辽阳市宏伟区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区十一届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区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是我区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区政府团结带领全区人民,圆满完成了任期内各项工作,开创了创新驱动、转 型发展的新局面,续写了建设“高新产业集聚区、绿色发展生态区、幸福宜居文明区”的新篇章。五年来,我们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坚持稳中求进,攻坚克难,圆满完成了“十二五”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地区生产总值累计完成 861.8 亿元(预计数,下同),固定资产投资 369.1 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 634.5 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64.1 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88.8 亿元。增幅位居全市前列。特别是 2017 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将完成 16 亿元,同比增长 16.2%,年均递增 7.3%,创历史最高水平。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加大,五年来,共列入国家和省、市级科技计划项目 66 项,占全市的 23%。拥有有效发明专利 135 项,转化科技成果 96 项,分别占全市的 39.8%和 37%。我区连续九年被评为省平安县区、省双拥模范区。先后获得全国基层司法建设先进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省文明城区标兵等 30 多项国家和省级荣誉。五年来,我们坚持站上国家和省的平台推动高新区发展建设,紧紧围绕打造两个产值超千亿元产业基地的奋斗目标,集中精力抓产业上项目,持之以恒调结构转方式,形成了科学发展新动力。 我们牢牢抓住中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重大政策“窗口期”,对上争取产业扶持、科技创新、基础设施配套等资金11.5 亿元,为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建成了省级芳(烯)烃精细化工产品质量检验中心、忠旺和奥克国家级技术中心等一批具有较强实力的研发平台和试验基地。新增高新技术企业 8 家。促成与大连理工等科研机构产学研合作项目 27 个。硼 10 同位素、苝红染料等“专精特新”产品国内领先,科隆聚羧酸减水剂上榜省重点品牌。召开首次创新创业大会。用于奖励和扶持创新创业资金达 9000 余万元。建成了 2 万平羽毛沟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智凯新越信息公司等 17 家小微企业已入驻。我区被认定为“首批省科技创新券发行试点区”和“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区”。高新区全国综合排名不断前移,知名度和对外影响力显著提升。我们不遗余力地支持两大产业集群发展壮大。五年来,共投入 11.6 亿元,实施了芳烃基地管廊、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项目征用土地 4400 余亩,完成“七通一平”3平方公里。双回路电源年持续供电能力达到 100 兆瓦,污水厂日处理能力达到 2 万吨。芳烃基地又入驻企业 11 家,累计达 28 家,三次跻身中国化工园区 20 强。为推动俄油加工优化增效改造项目落地开工及 350 装置开车,我们顶住压力,争取国家棚改资金 6 亿元,区财政投入 1.7 亿元,建设回迁 房 30.3 万平,双阳、荣华、巴家山、东山宿舍等 2142 户居民得到安置。积极稳妥地承接了“三供一业”移交工作,为辽化公司轻装前行、集中精力发展主营业务创造了良好条件。克服重重困难,异地作战,历时 3 年完成了忠旺上城白塔地块 184 亩土地征收工作。实施了变电站、忠旺桥、停车场等50 余项基础工程,搬迁大打白整村及部分企业,腾空土地2100 余亩,为忠旺集团加快发展拓展了空间。两大龙头企业积极调整产品结构,辐射带动产业链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全区乃至全市经济的重要支撑。今年辽化公司炼油将超过 600 万吨,完成产值 292 亿元,扭转了连续 12 年的亏损态势。亿方公司不断挖潜增效,今年预计实现产值 13 亿元,增长 81%,向转型升级迈出坚实步伐。忠旺集团已成为集铝材深加工、金融、贸易、智能制造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国际化大企业。全铝家具、新能源车体、建筑模板等系列产品批量生产,不断向国际航空航海等高端领域迈进。连续五年产值超过 200 亿元,全口径利税 79.6 亿元。科隆公司获评国家混凝土外加剂 10 强企业。奥克集团连续 10 年入选中国化工 500 强。五年来,我们统筹兼顾、协调发力,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和服务业供给侧改革,农业现代化步伐不断加快,现代服务业不断提档升级,为发展经济储备了新能量。服务业发展持续向好。传统服务业融合互联网+等信息 产业,发展活力逐渐提升,39 家企业入驻信息产业园。服务业企业达到 1241 家,是 2012 年的 2.3 倍。美年大健康体检达到“三甲”水平,年突破 20 万人次。分立生产性服务业企业 17 家,被确定为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龙石风景区晋升为国家 AAAA 级景区,品位和功能不断提升,辽阳动物园开园试运营,景区已成为全市人民健身娱乐和休闲养生的后花园。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繁荣。稳步推进农村改革,确权土地 4.9 万亩,林地 9.1 万亩,流转土地 2 万亩。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累计发放粮食直补等惠农资金近 3200 万元。加快发展特色农业,实施三和种养殖、林枫生态园等农业产业化项目 5 个,家庭农场等农业经济合作组织达到 61个,种植蔬菜、食用菌、寒富苹果等绿色有机无公害作物 2.7万亩。连续 14 年无重大动物疫情发生。曙光镇荣获“全国科学发展千强镇”。五年来,我们积极顺应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用情于百姓,始终把提高民生福祉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有限的资金,更多地用在解民忧、暖民心上,民生持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坚持每年办一批民生实事,五年累计用于民生支出 30.5 亿元,占比达 62.8%。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0628 元,比 2012 年增加 16770 元,递 增 11.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6687 元,比 2012年增加 3607 元,递增 5%。为满足群众改善居住环境的强烈愿望,我们把城边村搬迁和棚户区改造作为民生“一号工程”,利用棚改政策,筹措资金 6.3 亿元,对前进、峨嵋、石厂峪村 796 户居民房屋进行依法征收。完成了洋湖整村搬迁,小打白一期、大打白村和杜家村城中村改造,3600 余户居民喜迁新居。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累计新增就业 1.3 万人。社保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新农合常住人口全部参保。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 66%和 114%,达到 551 元和 334 元。改造农村危房 203 户,建设保障性住房 335 套,发放各类救助金 8400余万元,716 户贫困人口稳定脱贫。新增养老床位 292 张。实施残疾人无障碍改造 317 户,双拥、助残、养老事业全省领先。文教卫生事业稳步发展。投资近 3000 万元维修改造校园 18 所。全市首家教育实践基地正式开课。幼小初高教育强区优势更加凸显,中、高考连创佳绩。新建兰家卫生院和26 所标准化村卫生室,基本药物制度实现全覆盖。社区卫生服务日趋强化,“云医院”试点扎实推进,13 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惠及城乡居民。建成 20 个社区书屋和 4 个基层电子阅览室,全民阅读、全民健身蓬勃发展。文艺创作精品不断,被誉为中华诗词之乡。成功举办了第 13 届全民健身运动会, 承办了国际车辆模型公开赛。社会管理不断加强。设立了闵家、兰家、龙源社区,积极推进社会管理职能向基层延伸,实现了综合执法、市场监督等职能和人员向街道下沉,对 20 个社区改造升级,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更加便捷。平安宏伟建设深入推进,建成 701个高清监控“天眼”,有力地震慑了犯罪。公安工作保障有力,群众安全感不断增强。居民参与社会管理、共建和谐家园的主动性空前高涨。“六五”普法圆满收官,“七五”普法有序开展。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社会和谐稳定。妇女儿童、国防动员、地方志及档案等工作取得新进展,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慈善等工作全面加强。五年来,我们毫不动摇地推进产城融合发展,不断加强和改进城乡建设管理,下大力气治理生态环境,城区面貌日新月异,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持续增强。我们坚持用心经营城市,实施了健康路功能提升、府前街西扩、荣华街人车分流等多项城建工程,累计新建、维修改造主次街路 40 余条。新增泊车位 5000 余个。改造升级集贸市场 5 个。新建、改造污水、供暖管网 1 万余米,供热、排水泵站 10 余个。城区西部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相继建成了西苑绿洲、半山居、龙泽国际等一批高品质小区。创城工作深入人心,依法强力拆除了南环街、13 区市场等多处违章建筑,出重拳整治了弃管多年的龙源、龙鼎山庄、龙鼎佳园 小区,实施了公厕升级、公园改造和门窗修缮、墙壁粉刷等多项利民工程,环境整治力度空前,群众满意率有所提高。我们坚持以美丽、宜居、绿色乡村建设为牵动,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逐步向农村延伸。大规模推进村屯绿化、美化、亮化,安装节能路灯 2300 余盏,新建、维修改造农村公路 100 余公里,公交客运实现村村通,方便了农民出行。解决了兰家、崔家、峨嵋等村 1.6 万余户农民安全饮水问题。新建、改扩建农村文化广场 26 个。实施了东喻村美丽乡村升级版工程,西喻、杨家等 9 个村分别被评为全国及省级文明村。我们坚持把生态安全作为发展底线,深入实施青山碧水蓝天沃土工程。治理破损山体 460 亩,清退小开荒 4500 亩,封山育林 4 万亩,植树造林 1 万亩。实施了新开河清淤疏浚和绿化美化等工程。更换新能源出租车 252 台。推广节能环保炉具 3500 套。科学划定畜禽禁养区。持续开展露天烧烤、渣土扬尘、秸秆禁烧等 10 项专项整治,加强企业排污在线监管,关闭取缔环保违规建设项目 11 个,累计拆除高污染燃煤锅炉 99 台,消减 SO₂ 等污染物排放 2700 余吨。宜居宜业环境持续改善。五年来,我们直面制约发展的老矛盾、新问题,坚持深化改革不动摇,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突破,改革红利不断释放。 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建立了权责清单和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承接省市下放行政审批权限 73 项,取消和调整本级行政职权 141 项,出台了项目审批备案承诺制等多项举措,进一步简化流程,缩短审批时限。优化政府机构设置,组建了商务局、行政审批局和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建成全省首家国地税合署办税大厅,一站式办公改革成果在全省推广。实施“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新增各类市场主体 6800 余户。营商环境建设不断加强。加快推进财政和投融资机制改革。严管“三公”经费,集中财力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确保了刚性支出和社保基金足额发放。积极搭建适应资本市场和现实需要,满足城市建设和实体经济需求的国资国企运营体系,组建了宏图、宏发等 5 个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及实体公司,承接建设、融资、物业、供暖等业务。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养老、旅游等社会事业,幸福爸妈养老服务等一批项目初具规模。不断加强资本运作,政府债务风险得到有效防控。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我们主动作为,深入企业,破解难题,严格落实“营改增”等松绑、减负、助贷改革措施,提振企业发展信心,为 280 余户企业减负近 1 亿元,争取上级扶持资金 1.4 亿元。支持博鑫、鑫宇等多家羽毛沟内企业实现转型发展。帮助中小微企业贷款融资 9000 余万元。深入 开展项目年活动,包装洽谈推介招商项目 32 个,促成了康达工程塑料等 17 个项目签约落地,累计实施 2000 万元以上重点项目 153 个。完成外贸出口 6.8 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9.6 亿美元,我区成为省重点出口培育基地。五年来,我们紧紧围绕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建设,着力创新管理,改进服务,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我们全面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三严三实、两学一做、五包五促等学教活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肃认真地抓好各级巡视、督查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工作。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公务用车、办公用房、政务接待更加规范。修订出台了《政府工作规则》和《政府党组议事规则》,严格履行决策程序,依法行政全面加强。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办结民心网、市长热线等群众诉求 3800 余件。受理公共服务事项 10.3 万余件。政府公信力、工作效率和透明度明显提升。不断加大廉政监察、审计监督和执纪监督问责力度,立案 29件,处理相关责任人 22 人,政府系统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氛围愈发浓厚。我们更加注重地企互动,与辽化公司、忠旺集团等企业联手破解了涉及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社会民生等各个领域的多个难题,地企相互支持联动发展的意识更强。我们主动 接受人大、政协监督,310 件人大代表建议、316 件政协委员提案全部办复,服务代表、委员视察、调研推动重点工作90 余次,社会各界助推升级发展的合力更足。我们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成功化解一批多年的信访积案,社会和谐的局面更好。我们突出问题导向,坚持以项目化方式抓落实,把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决策部署细化为千余项具体任务,明确责任抓落实,谋发展促和谐的热情更高。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回顾过去五年,各种变数比预料的多,困难和压力比预想的大,经济发展遇到不少两难甚至多难问题,需要我们远近结合,趋利避害,有效应对。五年来,我们以地区发展为己任,以群众期盼为目标,矢志不渝,团结带领广大干部奋战在一线,办成了一批事关经济发展全局的大事,解决了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事,各项工作走在了全市的前列,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肯定和认可。这得益于区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得益于全区上下的同频共振、奋勇拼搏。在此,我代表区十一届人民政府,向关心、支持、参与宏伟区发展建设的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外来投资者和建设者以及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地敬意!表示衷心地感谢!总结过去五年工作,我们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区经济发展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有效投资增长乏力,生产要素成本上升,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困难; 对外开放度不高、主导产业链延伸不够,创新创业动力不足;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增支因素增多,刚性支出压力较大;软环境建设有待加强,个别干部存在不作为、不敢为等问题,抓落实的能力亟待提高。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二、今后五年工作展望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区第十次党代会科学谋划了我区未来发展蓝图,我们要建设的高新产业集聚区、绿色发展生态区、幸福宜居文明区,就是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实现全面转型,走向全面发展,建设“区域经济更强、全体百姓更富、整体环境更优、城乡人文更美”的新宏伟。随着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我们步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迈进了扎实发展的重要机遇期,迎来了人民幸福的重要收获期,未来五年我们要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严格落实“四个着力”总要求,紧紧围绕区第十次党代会和“十三五”规划工作部署,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加快建设芳烃和工业铝型材两个产值超千亿元产业基地,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积极培育壮大新的增长点,切实集聚转型发展新动能,打造转型发展新引擎,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未来五年发展的目标是: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地区生产 总值年均递增 7%左右,一般预算收入年均递增 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年均递增 8%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递增5%左右。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经济结构深刻转型,主导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现代服务业比重优化提升。改革成效更加凸显,发展活力空前释放。城乡基础设施服务功能更加完善。教育、文化、医疗、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普惠。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递增 6.5%和 7%左右。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广泛弘扬,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安康。要突出抓好五个方面重点工作:第一,坚持开放发展,着力完善体制机制。我们务必要创新发展模式,主动融入沈阳经济区建设,积极争取国家及省、市更多政策和资金扶持。深化高新区改革开放,加快推进高新区体制机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一揽子重大改革,推进芳烃技术研究院改革重组。抓招商上项目,不断延伸芳烃和工业铝型材产业链,到 2022 年,芳烃产业新增投资 200亿元,产业规模超过 1200 亿元。工业铝型材产业新增投资150 亿元,产业规模超过 600 亿元。建成高新产业集聚区。第二,坚持协调发展,着力推进结构调整。我们务必要坚持用优质增量优化产业结构。到 2022 年末,三次产业比重达到 1:75:24。深入推进“互联网+”与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以建设芳烃和工业铝型材两个千亿元产业基地为支撑,加快改造提升传统工业产业,做强装备制造业。大力发展信息、 旅游等新兴产业,做好龙石景区和信息产业园两篇文章。以工业转型需求为导向,促进科技研发、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发展。重点突出农业“三地一带”总体发展格局,充分发挥景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打造集生态、旅游、采摘、餐饮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带。第三,坚持创新发展,着力鼓励创新创业。我们务必要把创新贯穿振兴发展的全过程,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管理创新等一系列创新。建立市场导向的创新创业体制机制,支持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建设,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联合研发,形成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破除限制民营经济发展的各种障碍,加强营商环境建设,深度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潜力和活力,使创新创业在全区蔚然成风。第四,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务必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要的历史责任,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统筹实施城乡建设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全面推进绿色生态建设,建成省级森林城市,实现生态与经济共赢。深入实施青山碧水蓝天沃土工程,建设山体更秀美、河水更清澈、空气更清新、土壤更肥沃的美丽家园。到 2022 年末,万元 GDP 能耗下降 6%。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 43%以上,建成绿色发展生态区。 第五,坚持共享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我们务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多做群众最急最盼的事,多做惠民利民的事,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的事,大力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推进养老服务改革和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初步实现城乡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深度优化教育布局。加快推进健康宏伟建设,让广大群众喝上洁净的饮水,呼吸清新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生活在美丽的家园,感受社会的平安幸福、文明和谐,建成幸福宜居文明区。三、2018 年重点工作安排各位代表!各位委员!2018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新一届政府的起步之年。做好全年工作意义重大。全区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7%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6%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8%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5%以上,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 6.5%和 7%以上。我们要抓好以下六方面重点工作:(一)深入贯彻发展新思维、新理念,持之以恒向上争、对外招、鼓劲干,持续推动经济企稳向好,构建发展新优势我们要把党的十九大精神特别是发展的新理念融入到政府具体工作中。全力争取、精准对接、逐项落实国家和省、市重大政策和资金支持,有效推进生态治理、健康养老等基 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市场化建设,确保各项政策在我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提高项目环保准入门槛,着力引进一批税收贡献大、科技含量高、生态环保的重大项目,加快发展信息、新能源、化工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我们要锁定稳增长目标不放松,抓好经济运行监测,研判发展形势,帮助企业开拓市场,精准解决企业实际困难。发挥项目建设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作用,深化项目年活动,实施 2000 万元以上重点项目 55 项,完成投资 48 亿元。围绕精细化工、智能制造、旅游开发、互联网+等重点领域,加大招商选资力度,推进环丁砜、偏苯三酸酐、光稳定剂等在谈项目签约落地。推动忠旺铝合金型材深加工生产线、意邦水性工业漆、国成集中供热等 22 个新建项目抓紧开工,促进嘉禾高档分散染料、忠旺上城等 15 个在建项目加快建设,形成效益。(二)着力完善体制机制,坚持以改革创新破解发展瓶颈,推进投资便利化、服务智能化,释放发展新活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寓管理于服务,注重发挥营商监督员作用,深入整治“七病一症”。完善融资担保体系和增信机制,支持中小微企业通过挂牌上市、债券发行等方式直接融资。全面落实“三去一降一补”系列政策措施,消除各种隐性壁垒,促进民营经济公平参与市场竞 争。充分发挥工商联和各类商会协会作用,营造更加亲商护商的良好环境,让宏伟区始终成为投资的热土、企业家的乐园!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行政审批流程,深化“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提高办事效率。加快商事制度改革,推进“多证合一”,推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化全程电子登记改革,变“群众跑腿”为“信息跑路”,变“企业四处找”为“部门协同办”,最大程度便企利民。深化财税和投融资机制改革。有效化解财政收支缺口矛盾,提高财税收入质量。强化预算约束,严格做到无预算不支出。改革政府采购制度。继续缩减“三公”经费。严把政府投资项目决策关、造价关、决算关。保证财政运行务实有效,切实把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做强宏图、宏发等国有公司,形成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深度加强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减轻政府资金投入压力。加强政府债务管理,有效化解债务风险。着力完善园区配套功能。全力推进园区周边村屯土地征收工作,为重点项目提供用地保障。实施经四路、电力线迁移等 10 余项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园区公共设施管护,不断提升园区绿化、净化和安全、环保工作标准,加快建设智慧园区。全面对标先进国家级高新区,加快创新园区管理体制、 完善绩效考评机制,增强自我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三)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基础、抓重点、补短板,构建产业新体系坚持工业强区战略,围绕建设千亿级芳烃和工业铝型材产业基地,以项目建设引领、带动产业链创新发展,提升高新区核心竞争力。鼓励中小微企业通过科技创新、技术改造,开拓市场,挖潜增效。加快 350 卫生防护距离内居民搬迁回迁和“三供一业”摘转工作,助推辽化俄油加工优化增效改造项目和 350 装置如期投产运营。对忠旺集团项目实施“保姆式”跟踪服务,加快铝合金型材深加工和全铝智能家具项目早日投产达效,启动行政综合体等项目建设,全力打造世界级铝合金精深加工产业基地。加强省级重点出口培育基地建设,力争出口总额增长 10%以上。推进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大力发展平台经济、现代物流等新兴服务业。不断壮大信息产业园规模,加快大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信息产业发展。扩大家政服务、健康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供给,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新需求。对旅游资源进行整体包装和营销,推进景区体制机制改革,坚持合理开发与植被保护并重,抓好旅游合作项目的开发,实现景区由公益向市场化转变,努力打造群众深呼吸、慢生活、微度假的乐园。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业和农村经济改革,规 范土地经营权依法有序流转。全面推进现代农业、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融合发展。支持林枫生态园等设施农业做精做强。继续调整种植业结构,新增家庭农场等农合组织 10 个以上。依托景区优势,加快培育发展集果品采摘、特色民宿、农家乐等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支持秸秆综合利用,发展绿色循环农业。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四)坚持创新驱动,鼓励创新创业,推动科技创新与技术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深度融合,汇集发展新动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建设国家级孵化器大平台、不断壮大企业研发中心为重点,加强与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推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有效对接,加快构建以创新引领高新区发展新模式。加强忠旺高强度铝合金等 20 余项关键技术研发应用,推动核心技术加快集聚,形成竞争优势。申请发明专利 55 项以上。鼓励有条件企业争创高新技术企业,创建省级和国家级研发中心。推进质量、标准、品牌、信誉“四位一体”建设,争创全省品牌建设示范区。大力支持创新创业。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和科技型初创企业孵育计划,鼓励社会各界兴办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空间。充分利用老旧厂房、存量楼宇等资源,招商引进和孵化创新创业项目。全面落实创新创业的各项激励政策,助力各类市场主体、科技人才创业发展,将高新区打造 成政策的洼地、创新的高地,营造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完善网格化管理机制,进一步推动职能、人员、经费下沉基层。加强智慧宏伟建设,实施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工程,启动运行城管执法数字化网格管理指挥调度平台,推广工农街道智慧街道(社区)管理经验,实现社会管理精细化、全域化,公共服务智能化、高效化。支持工会、妇联等群团组织及各类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加大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更加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狠抓危化品、特种设备等领域安全监管,确保生产安全。(五)不断改善民生,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努力打造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实现福祉新提升我们要严格按照建设“四个辽阳”和幸福宜居文明区的要求,坚持建管并重,统筹城乡发展。均衡发展社会事业。推进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不断提升,打造全域化美丽家园。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新增就业 2300 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3%以内。加大大病救助和困难家庭临时救助力度。民办公助发展居家养老和残疾人托养事业。强化素质教育。加强校园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确保校园安全。推进健康宏伟建设,建立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就医新模式,加快推进基层卫生医疗机构“云医院”建设。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完成省公共文化服务政务公开试 点建设任务。以建区 40 周年为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全民健身活动,提升凝聚力,弘扬正能量。深度巩固“创城”成果,实现建设管理常态化。继续实施街区小巷整治、老旧小区改造、亮化绿化等升级工程,重点结合“三供一业”移交,加快实施供水、供暖、排污等基础设施改造,规划建设城区西部路网,完善城市功能,拓展城市空间,提高城市品位。常态化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因地制宜地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探索推进城市管理模式向农村延伸,不断提升城乡规范化、智能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继续开展“增绿、护蓝、净水”行动,植树造林 800 亩,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强化扬尘整治和秸秆禁烧,推动空气质量持续好转,打赢蓝天保卫战。全面推行河长制,启动实施太子河宏伟段 6 公里生态治理。落实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构建源头控制、过程监管、末端治理同步发力的环境管理链条,依法严惩重罚偷排漏排现象,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人民福祉,让百姓过上好日子。新的一年,我们将持续加大财政投入,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办好 10 件民生实事,让全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殷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六)强化责任担当,激励干事创业,全面加强政府自 身建设,努力打造人民满意政府,树立政府新形象我们要主动作为,依法行政。把政府工作全部纳入法治轨道,依法接受区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加强同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协作,严格依法执法,加强执法监督和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深入开展“七五”普法,建设法治宏伟。我们要对标看齐,从严治政。切实增强“四个意识”,自觉向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落实区政府党组从严治党责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完善党内监督制度,从严抓好干部管理,不断提高政府的执行力。我们要主动担当,真抓实干。主动适应新时代、新发展的工作要求,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工作激情和工作劲头,围绕中心工作,紧盯重点任务,狠抓工作落实。坚决做到项目不落地不罢休,任务不完成不罢休,目标不实现不罢休。让干事创业、务实奉献成为全区上下的自觉行动和共同追求。我们要廉洁从政,干净干事。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不断完善防腐治腐的制度体系,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持之以恒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扎紧制度的笼子,从严管理干部,让各级干部正确用权、谨慎用权、干净用权。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描绘了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时代负重任,奋斗铸辉煌。机遇总是垂青于不懈奋斗的人,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只有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才能让发展的脚步更加坚实;唯有心系百姓,勇于担当,才能让群众对未来满怀希望。新一届政府,我们必须把经济发展摆在首位,必须把群众冷暖放在心间,必须把责任担当扛在肩上,一步一个脚印地抓好各项工作,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落实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各位代表!各位委员!面对人民的新期待,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展望未来的大发展,我们充满必胜信心,让我们沐浴着十九大的春风,走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新一届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不忘初心,继续前行,谱写宏伟更加辉煌靓丽的新篇章!2018 年黑河市爱辉区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爱辉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一、2017 年工作回顾2017 年是本届政府的开局之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紧紧依靠全区人民,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拼搏进取,全区经 济社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实现 23.8 亿元,增长 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 41.46 亿元,增长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 6.37 亿元,增长 1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 1.86 亿元,增长 5.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 7.67 亿元,增长 8%。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 26190 元,增长 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3855 元,增长 7.5%。圆满完成了区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经济发展实力显著增强。预计税收收入实现 1.25亿元、增长 40%,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加 3.6 亿元、增长 21.8%。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开复工项目 60 个,其中 13 个省市重点项目全部开复工,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金三角、同兴和多铜煤矿满负荷生产,振兴煤矿实现联合试运转,上马厂岩金矿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争光岩金矿进行试生产,财源增长后劲十足。废旧矿物油综合生产利用、红河谷试车场扩建等项目稳步推进,大黑山风电场预计发电 2.2 亿度、利税总额突破 5000 万元,创历史新高。预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总额实现 2.7 亿元、增长 36.4%。签订合作协议 4 项,签约总额 20 亿元。预计招商引资到位资金 29 亿元,为经济稳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特色农业提质增效。粮食生产实现“十连丰”,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建成大豆院士工作站试验区 1.2万亩,承办全国食用大豆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现场会,成为全 省唯一的国家小麦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县。推动冷凉资源开发,金莲花规范化种植 500 亩,草莓示范园区扩建温室大棚 3.5 万平方米,麻产业加工基地加快推进,网箱活体鲟鳇鱼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达 54个,“两牛一猪一马”存栏总量稳步提高。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22 处、生态高产标准农田 5 万亩,省市级规范合作社达 13 家。新申报绿色食品标识 8 个,全区“三品”认证 101 个。日辉公司、马因阿亚合作社分别与日本和光食粮株式会社、清华大学签订农产品供销协议,推动农业供给向高端迈进。旅贸产业提档升级。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打捆投入 7800 万元建设瑷珲乡野公园,发展彩色农业 3900 亩,完成外四道沟阿穆尔庄园、轮胎公园和满族大舞台等 43 个重点项目。西山后龙头山寨二期建成开放,泡子沿“中国最北荷塘”加快开发,形成了多样化乡村旅游产品供给体系,入选中国最美乡村旅游目的地,成为中国知青文化旅游胜地。与云南省腾冲市建立友好市区,联合拍摄的四集纪录片“瑷珲@腾冲”即将在央视播出。全面深化对俄合作,与古宾区共同成立中俄友好幼儿园,萨哈共和国纳姆斯基区首次到访我区。对俄农业开发面积 70 万亩、占全市的一半以上,木材进口额 6800 万美元、进口量占全市的 86%。跨境电商加快发展,和兴公司扩建国内边境仓和海外仓 1.3 万平方米。预计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 1 亿美元、增长 51.6%。 ——城乡人居环境大幅改善。统筹硬件支撑和生态建设,人居环境更加优质。基础设施日益完备。投入 470 万元改造城区老旧小区,启动清真寺修缮,人保财险和博文社区升级改造扎实推进。举全区之力打响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硬仗,投入 700 余万元全面改善城乡环境卫生,保障了黑河市国家卫生城市通过复审。全力配合黑河城建史上投资最大、受益群众最多的棚户区改造动迁工程,签约棚改户 4331 户、签约率 94%。积极化解难题,黑龙江大桥征占地全面完成,跨江空中索道征占地有序推进,为事关黑河长远发展的重大工程贡献了“爱辉力量”,得到市委、市政府高度评价。投入 3000余万元新建、维修农村公路及防火路 220 公里,改造危桥 4座,通场道路实现硬化全覆盖。6 处新建加油站点通过审批,群众生产生活更加便利。美丽乡村更加靓丽。推进卡伦山村等 13 个村基础设施建设,绿化村屯 23 个 290 亩,村屯亮化率达 92.9%,承办全市美丽乡村建设现场会,荣获全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县。完成姚福升故居主体修缮,瑷珲镇纳入全省首批特色小镇培育对象。坤河乡、张地营子乡入围省级卫生乡镇,外四道沟村、坤河村入选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张地营子村、小三嘉子村获评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村容村貌改造与生活品质提升实现“齐步走”。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完成石匠河、石金河治理,耕地轮作 18.5 万亩,植树造林3.3 万亩,森林抚育 9 万亩。加强大气治理,淘汰燃煤锅炉 20 台,纳入全省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县,空气优良天数位居全省前列。投入 2300 万元全面强化森防能力建设,更新机具设备 260 台(套)、购置乡镇防火车 11 辆。克服极端恶劣天气,实现了“三个不发生”和“挑战一个不可能”工作目标。重拳整治砂金盗采等破坏生态资源行为,打击成效历年最好、效果最佳。成功承办省林业厅组织的地方林业自然保护区管理现场会,在全省获得好评。国家生态区通过考核验收,刺尔滨河湿地公园晋升国家级,再添“国字号”生态品牌。胜山保护区被命名为省级科普教育基地,省级生态村总数达 75个,位居全市前列。——改革创新迈出坚实步伐。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潜力,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加快释放。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完成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管理体制整合,公立医院改革在全省检查评比中荣获区级第一名,国有林场改革实施方案通过省级审批,农村土地确权完成土地实测、进入颁证阶段。启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村集体资产实现股权量化到人、固化到户。承办全市河长制工作现场推进会,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多地前来考察学习。“互联网+”深入推进。举办中俄“互联网+”博览会,完成瑷珲“互联网+”综合服务中心改造升级,培训两国创业人员 1500 余人次,带动创办企业18 家。“瑷珲 E 购”线上线下同步运营,成为全市首个区域性自主交易平台和国家供销总社在我省扶持的唯一县区级 项目,获得中国供销电子商务公司 500 万元注资,“线下支撑+线上联动”发展模式得到省政府主要领导肯定,实现销售总额 5100 万元,获评全省农产品营销工作第一档县。创业主体加速集聚。新增科技型企业 6 户、规上科技型企业 3户,瑷珲山珍有限公司获评全市创新创业突出贡献奖。47 家合作社组建成立联合社,拓宽了生产经营增值空间。培育省市级创业典型 24 个,创建省级农民创业示范基地 3 个,带动农民创业 3700 余人,转移农村劳动力万余人,农村发展活力进一步释放。——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大力实施“温暖爱辉”工程,预计民生支出 13.7 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 68%,承诺的二十件民生实事全部落实。脱贫攻坚扎实推进。投入2600 万元实施医疗卫生、安全饮水、道路维修等基础设施项目 168 个,贫困村“三通三有”基本达标,“两不愁、三保障”更加有力。投入 700 万元发展光伏发电、吊袋木耳、“村社一体”等扶贫产业,贫困群众收入显著提升。建立 1000万元风险补偿金,贫困群众小额贷款获贷率达 74%,走在全省前列。创新各项政策帮扶举措,出台《城乡居民医疗救助实施办法》,预计年底实现 8 个贫困村出列,213 户、511 名贫困人口脱贫。公共服务全面强化。投入 3600 万元完成市幼儿园改造、罕达汽学校宿舍楼新建等 38 个教育项目,办学条件不断改善。经过不懈努力,高水平通过义务教育均衡 发展省级评估和国家认定。启动国家健康促进区试点创建,1 万余名符合条件的农村居民实现免费健康体检,通过国家计生基层群众自治示范县验收。黑河首个国家级卒中中心落户二院,心脑血管救治领域达到全国先进水平。成立广播电视站和融媒体中心,多元化媒体矩阵加速形成。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提升年活动,高水平举办 3 个民族节庆,鄂伦春文化生态保护区通过省级评审,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基地晋升省级基地,《瑷珲镇志》列入中国名镇志文化工程。创新开展“区长杯”系列活动,成功举办第三届全民健身运动会,被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社会保障更加有力。成立就业创业孵化基地,城镇新增就业 2154 人,登记失业率 3.49%。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 1270 元,提高 13.4%。完成医疗救助“一站式”平台建设,城乡低保标准实现“十一连增”。劳动仲裁争议庭达到省级标准,四嘉子乡“村村有律师”试点工作进展顺利。信访维稳取得良好成效,公安和信访部门勇于担当,全区各部门通力配合,实现了重要敏感时期到省进京非指定接待场所“零上访”,得到了省市好评。组建 155 人护边员队伍,配备 30 名公安辅警,边境管理和社会治安持续加强。积极推进防震减灾工作,荣获全省防震减灾工作先进单位。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一年来,我们努力加强自身建设,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制度化常态化和政府系统机关作风整顿活动,公务 人员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明显增强。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 36 件,答复率和满意率均为 100%。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实绩考评范畴,完善政府文件合法性审查机制,制定、修改和废止规范性文件 24 件。切实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权力运行进一步规范。优化机构设置,组建政府序列局 4 个。完善人才队伍建设,招聘引进各类人才 34 名。政务服务中心和网上政务平台加快建设,OA 自动化办公系统全面推行,政务信息公开力度持续加大,“效能政府”和“阳光政府”建设水平不断提升。物价、气象、档案、老龄、侨务、妇儿、红十字、应急管理等工作取得了新成绩。政府系统做到了目标同向、工作同频、行动同步,形成了勇于担当、开拓进取、干事创业的新风正气。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依法监督、区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鼎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区人民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全区人民,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向广大公安干警、驻爱辉部队和武警官兵,向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向所有关心支持爱辉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敬意!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全区经济社 会发展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仍然偏小,市场主体发育不够,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相对不足,实体经济亟需壮大;缺少支撑地方财源的大项目好项目,可支配财力不足,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的能力仍然有限;部分干部法治意识不强,发展环境有待优化,服务能力仍需提高,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下决心、下力气加以解决,逐步实现突破。二、2018 年工作安排2018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改革开放 40 周年,做好明年工作意义重大。当前,国家和我省正在加快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兴边富民等重要行动,为我区振兴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只要我们准确把握发展大势,坚持生态立区、产业强区、特色兴区、开放活区、富民安区不动摇,就一定能够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政府工作要按照区委部署: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zd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针,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书记对我省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扬长避短、稳中求进,建设“一城五区”,保障和改善民生,强化政府自身建设,开创爱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新时代。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1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5.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9%;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 6%;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8%。为如期完成既定目标任务,我们将深入实施“八大行动”,努力实现“八个新突破”。(一)实施精准脱贫攻坚行动,在推动共同富裕上实现新突破。按照精准脱贫要求,把握脱贫退出节奏,确保 2017年底 3 个少数民族乡率先脱贫,2018 年底剩余贫困户全部脱贫。一是抓好基础建设。持续提升“两不愁、三保障”和“三通三有”水平,全面解决 35 个村贫困群众饮水安全、72 户贫困家庭住房安全、6 个贫困村通村广播和 3 个贫困村村医配备问题。改造升级 10 个贫困村文化活动场所,新建 15 个贫困村标准化卫生室,推进贫困户家居环境和贫困村卫生整治,全力改善贫困群众生活条件。二是抓好产业扶贫。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举措,实现产业扶贫全覆盖。投入 4250 万元,分两年期建设 5 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加快并网发电进程,带动 460 户贫困群众户均增收 3000 元;发挥 1000 万元风险补偿金杠杆作用,发放扶贫小额贷款 5000万元—1 亿元,连续三年带动 748 户贫困群众户均年增收3500 元;投入 240 万元,完成麻产业加工基地建设,带动 103 户贫困群众种植汉麻、亚麻 1.5 万亩,户均增收 1000 元;通过“村社一体”模式吸纳 300 余户贫困群众带地入社参与产业分红,户均增收 4800 元;依托木耳产业基地,通过政府扶持方式将菌包低于市场价格销售给贫困户,带动 104 户贫困群众户均增收 1000 元;扩大草莓、金莲花等特色产业规模,带动 40 户贫困群众户均增收 2000 元;依托民族发展金推动少数民族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持续巩固少数民族乡村脱贫成果;探索发展庭院经济,免费为有条件贫困户建设蔬菜棚室,让贫困群众自食其力实现增收。三是抓好政策保障。全力打通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确保各项惠民政策落实到户、精准到人。投入 230 万元,保障 490 名贫困家庭子女顺利就学;投入 150 万元,继续实施先诊疗后付费服务模式;投入 186 万元,将贫困群众全部纳入住院救助范围;投入 30万元,为贫困群众和 45 周岁以上农村居民开展免费健康体检,为因病因残贫困群众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投入 45 万元,对贫困群众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额资助;投入60 万元,将贫困群众门诊慢性病救助标准提高至 3000 元;投入 30 万元,将贫困群众住院救助封顶线提高至 4 万元;投入 21 万元,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础上,为每名贫困群众购买 100 元商业医疗保险,进一步提高报销比例。全面落实临时救助、雨露计划、残疾人补贴等各项惠民政策,构建贫困群众立体化帮扶网络。四是抓好问题整改。针对各 级督查巡查发现的问题,做到立行立改,确保全部整改到位。加大扶贫产业和扶贫政策宣传力度,提高精准扶贫入户率,保障“三率一度”水平,让爱辉的贫困群众同步进入小康社会、共同过上幸福美好新生活。(二)实施项目建设提速行动,在打造产业支撑上实现新突破。把产业项目建设放到经济建设的首要位置,聚焦做好“三篇大文章”,加快推动实体经济发展。一是围绕培育财源抓项目。深挖煤炭、黄金发展潜力,向矿产要项目,用资源换产业。围绕扩大投资开工建设一批,重点抓好总投资4.5 亿元的军金、永发煤矿扩能改造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全力落实总投资 3.8 亿元的上马厂、大青山和大平南山岩金矿项目开工要素,力争全部启动建设,打造财源建设后备梯队。围绕做大总量竣工投产一批,努力推进总投资 5 亿元的振兴煤矿项目和总投资 13 亿元的争光岩金矿项目如期履行建设计划,力争全面投产运营,拓展矿业经济增长新空间。围绕做强存量发展壮大一批,全力支持金三角、同兴和多铜 3 家投产煤矿满负荷生产,实现产量和效益最大化。力争全区矿产总产值超 11 亿元,打造“矿业经济增长极”,壮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队伍。同步加强绿色矿山试点建设,推动矿业经济转型发展。二是围绕绿色能源抓项目。努力解决大黑山风电场弃风限电问题,争取总投资 1.3 亿元的废旧矿物油综合利用项目竣工投产,拉动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积极引进投资 主体,推进金湾水电站项目转让盘活。争取光伏发电项目破解指标难题,推动总投资 3 亿元的生物质及垃圾发电项目尽快落地。力争全年发电总量突破 2.5 亿度,产值超 1.4 亿元,为经济发展积蓄新动能、打造新引擎。三是围绕“两头两尾”抓项目。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方向,发展壮大农牧加工和绿色食品产业。推动中兴牧业注资计划,积极化解债务和环保问题,力争恢复中兴饲料生产运营,策划开发观光牧场,形成龙头带动效应。支持瑷珲山珍开拓国内市场,不断提高“老字号”企业影响力和竞争力。加大大豆健康产业孵化基地投资力度,推进厂房和生产线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加强沟通对接力度,力争中药饮片、金莲花种植加工项目早日落地,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四是围绕重要领域抓项目。紧盯守边固边意见、兴边富民规划等政策导向,完善项目储备库建设,谋划 40 个以上产业、民生和基础设施项目。开展招商引资活动,紧盯总投资 10.5亿元的中药种植及糖尿病饮品、大理石矿产开发等 4 个重点招商线索,全力推动线索变成协议、协议转为项目,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增长 6%,让爱辉的产业发展更加坚实、动力更加强劲、财源更加丰厚。(三)实施乡村振兴发展行动,在推进产业融合上实现新突破。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接二连三”,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一是 打造田园综合体。以农田田园化、业态多元化、产业融合化为方向,按照“一带、一镇、两核、三体验”总体布局,集中打捆使用资金,撬动社会资本投入,打造北起小乌斯力村、南至北三家子村的田园综合体,分 3 年期建设景观农业、沿江公园等 49 个项目,力争草莓示范园区突破 10 万平方米,金莲花种植面积 2000 亩以上,发展集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创意农业于一体的新经济业态,形成农业生产区、农业景观区、休闲聚集区、生活居住区和村社服务区等五大功能区,促进农业与旅游、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对接,打造“第六产业”和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平台。二是发展优势特色农业。制定现代农业发展扶持政策,完成 10 万亩小麦生产功能区和 52 万亩非转基因大豆生产保护区划定,巩固我省北部优质小麦主产区地位,打造全国非转基因专用大豆籽种繁育和试验基地。坚持农业品牌化发展,申报绿色、有机农产品标识 8 个以上,力争地理标志认证实现零突破,争取纳入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深入挖掘地方特色产品,在瑷珲镇建设 5000 平方米小作坊孵化园区,规范传统酿酒、制油等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通过“瑷珲 E 购”带动产品销售,实现“小作坊、大作为”。推进小麦、大豆等粮食精深加工,提高粮食转化增值能力。综合运用“互联网+”、产品定制等营销手段,使特色优质农产品卖上好价钱。三是培育壮大畜牧产业。把畜牧业作为拉长“食尾”、做大“工尾”的战略 性产业,重点发展奶牛、肉牛及马、鹿养殖。发挥中兴牧业龙头牵动作用,通过中兴饲料带动种植业结构调整。积极引进肉牛规模化养殖主体,力争 1000 头肉牛养殖项目落地。巩固马产业发展优势,推动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建立百匹种马群 6 处以上。支持鹿产业发展,实施西山后鹿园一期,扩大吉骏鹿业养殖基地规模,成为拉动畜牧业增长新亮点。四是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要求,加快推进瑷珲镇特色小镇建设,力争太平洋康养特色小镇项目早日签约,打造特色产业支撑。完成西山后、卡伦山、瑷珲 3 个村美丽乡村建设,争创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11 个,让爱辉的美丽乡村更加宜居宜业、更加宜养宜游、更具发展前景。(四)实施新兴业态培育行动,在挖掘增长潜力上实现新突破。坚持把爱辉特色文化融入旅游开发全过程,为旅游业注入持久生命力,加快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是加快乡野公园建设。按照“一江、三道、四区”总体布局,整合资金 1 亿元启动 30 个项目建设。沿黑龙江黑河—瑷珲段开通水上漫游航道,建设外四道沟村、瑷珲村游船码头,投放 3 艘观光游船,打造黑河—瑷珲“水上巴士”;沿长发—富拉尔基堤防工程开通漫行自行车道,建设小乌斯力江畔公园和西四嘉子、富拉尔基骑游驿站,打造 40 公里乡村“漫道”网络;沿 311 省道开通自驾乡野漫游道,完善乡野公园 标识、旅游厕所等基础设施,在省道两侧种植向日葵、矮高粱等观赏类经济作物 6500 亩,打造最美“快进漫游道”。从西四嘉子至小乌斯力,实施骑士乐园、小乌斯力乐水山庄、大乌斯力垂钓园、四嘉子采摘园等项目,依托彩色农业、乡土特色景观、“颁金节”民俗活动,建设“七彩田园”区,发展近郊农事体验游;从卡伦山至五道沟,发展特色民宿和特色餐饮,依托卡伦山森林观光、岛屿休闲、金莲花海,建设“松风水月”区,发展美食休闲观光游;从外四道沟至砖窑,建设外四道沟草莓示范园区和沙滩浴场、外三道沟知青民宿、瑷珲古城、二道泉焕成渔场等休憩节点,推动外四道沟阿穆尔庄园对外营业,开发俄罗斯商业一条街,鼓励村民经营俄罗斯商品和特色餐饮,做强“上元节”文化品牌,建设“历史风情”区,发展中俄历史风情游;从黄旗营子至富拉尔基,实施达族小院、黄旗营子木耳园区、红旗肉牛养殖和大豆深加工等项目,利用鱼罩、富拉尔基南迁广场等设施,同步链接坤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民俗湿地”区,发展达满文化特色游。通过“四区”建设,吸引社会资本投资乡村旅游项目,带动农家乐、渔家乐、主题民宿等旅游业态发展,促进沿线 15 个村屯创业增收。二是拓宽旅游营销渠道。推动“瑷珲—腾冲线”文化旅游合作发展联盟建设,形成跨区域特色文化旅游品牌。谋划卧牛湖景区整体开发,重点打造西山后龙头山寨、泡子沿荷花小镇、小新屯自驾游营地等景 点。引导试车经济与冬季旅游融合,推出雪地试乘试驾、冰上漂移等冲击性、体验类产品,培养壮大消费群体,炒热冰雪经济。设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 200 万元,组织大型旅游推介活动,参与全省旅游广告央视投放,加强与自驾骑游协会、携程网等旅游平台合作,大力推介全季节休闲体验、跨地域冬夏两季旅游精品线路。三是深入推进文旅融合。以历史文化为引领,推进瑷珲海关缉私队旧址修缮和姚福升故居布展,力争“瑷珲民间故事”晋升省级非遗项目,彰显瑷珲历史文化品牌。以民族文化为特色,充分挖掘“游猎文化”“南迁文化”“节庆文化”等资源,推动非遗项目进校园、进课堂,推进鄂伦春族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创建,打造民族文化品牌。以群众文化为重点,加大对张地营子文化大院、美罗艺术团等文化院团支持力度,塑造群众文化品牌。以知青文化为依托,邀请爱辉知青重游“故土”,追忆青春岁月,感受沧桑巨变,用知青精神助推旅游发展,叫响外三道沟“北疆知青第一村”品牌,让爱辉的知名度更高、美誉度更好、人气更兴旺。(五)实施开放开发升级行动,在深化对俄合作上实现新突破。抢抓中俄桥头区建设机遇,积极谋划“大桥经济”,拓展合作新领域,培育贸易新模式,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一是深化跨境投资合作。以北丰境外农业综合园区为带动,发展种植、养殖、加工一体化农工产业,推动境外农业 开发企业集群发展,农业开发面积 75 万亩以上。支持境内北丰大豆深加工项目,促成与扬州维扬集团开展合作,谋划建设豆制品生产线,打造境内外联动、上下游衔接的跨境产业合作示范基地。以恒业和荣发公司为重点,壮大境外森林采伐和木材回运规模,同步开展多元化经营,扩大恒业公司境外房地产开发面积,打造境外农业、林业、房地产等领域全方位投资合作格局。二是优化对俄贸易结构。积极争取外贸发展专项资金,大力扶持丰泰、和兴、广和等老牌外贸企业发展,在巩固机械、建材、果蔬、农产品等商品出口规模的基础上,扩大水产品、体育用品、健身器材等商品出口量,不断提升出口贸易额。用足用活边民互市贸易政策,支持俄品一号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和兴公司铁路集装箱联运等项目建设,引进维丽斯经贸公司等 3 家外资企业落户我区,不断扩大大豆、木材、煤炭等大宗商品进口量,丰富俄罗斯食品进口品种,打造北方俄罗斯商品集散中心。三是加强人文合作交流。完善对俄交往计划,健全双边政府定期互访、年度会晤、企业对接等机制,开展新年互访和妇女儿童交流活动,举办中俄跨境徒步大会和文化艺术节,实现边境旅游、民族、文化、教育和体育跨境互动,力争新建立 1—2 个友好市区,建设对俄人文交流示范区,让爱辉的对俄合作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迈进。(六)实施绿色家园保护行动,在构建生态文明上实现 新突破。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执行最严格的生态保护政策,用最强的责任心、最大的工作力度来保护和发展我们的美丽家园。一是突出森林资源保护。按照森林资源管理全覆盖检查试点整改要求,恢复植被 1650 亩,全面完成林地问题图斑整改还林工作。统筹森林公安、扑火专业队等人员力量,继续采取“打砸抢”措施,重拳整治非法采金行为,持续加大公别拉河保护区砂金盗采区整治力度,打好砂金禁采战役。完善网格化管理机制,探索建立林长制,严厉打击毁林、毁草、毁湿行为,提高保护区和湿地综合管理能力,全力守护生态安全屏障。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方针,健全完善宣传、预警、扑救、保障体系,确保不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二是突出生态环境治理。实施“天蓝”行动,加大建成区高污染燃料锅炉撤并力度,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确保空气质量位居全省前列。实施“地绿”行动,以村边、路边和屋边绿化为重点,森林抚育 15 万亩、植树造林 7000亩、绿化村屯 260 亩,做到荒坡造绿、村屯绕绿、见缝插绿、庭院植绿。实施“水清”行动,深入落实河长制九项制度,完善“一河一策”治理措施,重点整治门鲁河、阿陵河等河流,打造全省河湖管理先进模式。推进张地营子乡水源地改造,坚决完成环保督查案件整改。实施“净土”行动,启动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推进罕达汽镇红旗村侵蚀沟治理工程。围绕自然生态、环境状况和量化考核三类指标,全力推 进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工作,力争高水平通过验收。三是突出城乡环境治理。完善环境卫生奖惩机制,狠抓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和无物业小区卫生薄弱环节,做到不留“盲区”、不留“死角”。探索将城市保洁机制向农村延伸,配齐配强保洁人员,完善垃圾收集、处置、填埋等措施,开展外三道沟村“厕所革命”试点,重视废弃农药瓶处理问题,从严整治农村卫生顽疾,不断提高城乡环境治理水平。四是突出林产经济开发。大力发展以黑木耳为代表的食用菌产业,力争生产食用菌 800 万袋。扩大二站和三站林场中草药规范化生产基地规模,新增北药 2000 亩。积极引进林产品加工项目,提高产品附加值。重点抓好江防和河南屯坚果试验园建设,打造坚果种苗繁育群,让爱辉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七)实施改革创新深化行动,在释放发展活力上实现新突破。推动改革纵深发展,强化创新引领作用,为振兴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和生机活力。一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狠抓教育综合改革,继续推进集团化办学,探索第五中学分层走班教学与管理。抓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综合医疗服务能力。完善国有林场配套改革政策,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二是深化跨区合作共建。抢抓黑河市与珠海市对口合作机遇,力争与香洲区、清新区建立合作关系。加强与腾冲市、 中科院、清华大学、大连民族大学对接合作,谋划建立“瑷珲—腾冲线”联合研究中心和清华大学教育实践基地,推动“瑷珲—腾冲”人口地理公园建设,力争设立郭华东院士“胡焕庸线”工作站。巩固场区共建、院区共建成果,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三是深化创业创新发展。实施“互联网+产业”三年规划,推动“瑷珲 E 购”晋升市级平台,承建黑河大豆网,推广瑷珲亚寒带品牌,力争线上销售额超亿元。探索在俄布市注册公司、建设境外仓,开发电商平台及跨境仓储管控软件,实现出口产品线上线下一体化销售。谋划中小企业孵化基地建设,打造产业发育平台,让爱辉的改革加快推进、潜力加快释放、活力加快提升。(八)实施幸福爱辉建设行动,在提高民生福祉上实现新突破。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一是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规范民办幼儿园管理,巩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严控中小学班额,打造第五中学艺体名校品牌。引进音体美和英语等专业年轻教师 10 名以上,逐步解决教师老龄化和小科教师短缺问题。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筹建图书馆和文化馆,推进爱辉广播电视站演播厅建设,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落实全民健身纲要,提高“区长杯”系列活动举办层次,掀起全民健身热潮。加大医疗卫生投入,完成精神病院二期工程和疾控中 心实验室建设,谋划二院信息化建设,力争与省内外先进医院建立远程医疗会诊机制。严格落实边境“三孩”政策,保持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完成福龙社区公益用房建设,提高社区达标率。推进中心敬老院消防改造工程,提高供养人员幸福指数。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创建市级以上卫生单位(村)10 个,完成国家健康促进区试点创建。二是全面加强社会保障。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制定就业创业孵化基地管理办法,提高创业小额担保贷款额度,城镇新增就业 2300 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5%以内。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推进省内异地就医医保即时结算,投入 260 万元为城乡中小学在校生统一缴纳医疗保险,保障社会基本保险参保人数稳定增长。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确保及时发放到位。完善社会帮扶机制,关爱农村“三留守”人员。提升社会救助水平,落实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将全国统招高考生一次性助学救助范围扩大到低收入家庭,让改革成果惠及更多人民。三是全力维护社会稳定。积极推进市区棚户区改造和跨江空中索道征占地工作,保障工程按时间节点顺利实施。制定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实施方案,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做好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妥善预防和化解信访矛盾,重点加强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抓好“七五”普法中期检查验收。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与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全面加强社会治安和边境管控,让爱辉人民心里有温暖、生活有 质量、未来有奔头。2018 年我们还将实施惠及民生、增进福祉的“十件民生实事”。(1)政府投资 1000 万元,发放扶贫小额贷款 5000万元—1 亿元,带动贫困群众户均年增收 3500 元。(2)投资1000 万元,完成疾控中心实验室和福龙社区公益用房新建、中心敬老院消防改造等工程。(3)投资 1000 万元,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厕所革命”试点建设。(4)投资 1100万元,完成精神病院二期工程。(5)投资 1300 万元,为贫困群众提供教育资助、医疗救助等保障。(6)投资 1500 万元,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7)投资 2000 万元,大力发展北三家子村西瓜种植基地、坤站村稻田养蟹等少数民族乡村富民产业。(8)投资 2300 万元,实施坤河乡土地整治项目,提高 2.5 万亩土地质量和利用效率。(9)投资 2500万元,实施第四小学风雨教室、西岗子中学教师周转宿舍等教育项目。(10)投资 1.3 亿元,推进农村公路 PPP 项目建设,完成 57.4 公里通村路硬化、57.2 公里路面加宽和 8 座危桥改造。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面对改革发展新任务和广大群众新期待,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以群众呼声为第一信号,以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用更坚定的决心、更有力的措施,全力打造群众满意政府。 (一)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办事,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坚持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三重一大”事项必须经过政府班子集体决定,健全完善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等机制,提高决策水平。主动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全力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加强扶贫领域专项审计,支持监察机关依法行使职权。(二)坚持为民服务。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区政府班子成员带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听民声、办实事、解难题,用真心换民心。发挥政务服务中心便民职能,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把与群众和企业密切相关的事项全部纳入服务中心和网上服务平台,开展“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审批,最大限度为群众和企业提供便利。(三)坚持务实高效。勇于自我革命,带动政府系统全体干部职工敢想、敢试、敢争、敢拼,全神贯注谋发展,扑下身子抓工作。大力改进会风文风,开短会、发短文、讲短话,力戒“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严格会议审批程序和发文管理,严控会议数量,杜绝不必要的行文。简化和规范公务活动,严格控制各类检查、评比,减轻基层和企业负担。 (四)坚持常态学习。把学习作为政府工作的硬任务,不断完善政府党组集中学习制度,加强国家和省市重大政策、重要文件和重要规定的学习深度。积极开展政府系统专业知识学习,重点开展新领域、新事物、新业态知识培训,解决知识恐慌、本领不足等问题,使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跟上时代节奏。大力推进“聚才引智”行动,加大专业人才引进力度,为事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五)坚持廉洁从政。带头履行“一岗双责”,严格落实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超面积配置办公用房,不超标准使用公务用车,做到纠正“四风”不止步,防止“四风”反弹回潮。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政府班子成员到基层调研或检查工作,一律按规定用工作餐,不超标准接待。大力压缩“三公”经费支出,集中财力办大事、办实事、办群众满意的事。各位代表,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作为成就新辉煌。让我们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区人民,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万众一心,扎实苦干,奋发图强,为开创爱辉经济社会发展新时代、迈上兴边富民新台阶而努力奋斗! 2018 年泾川县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2017 年政府工作回顾2017 年,是本届政府任期的第一年,也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一年来,在县委的坚强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视察甘肃时的重要讲话及“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市委四届四次全体会、县委十七届三次全体会议精神,紧紧依靠全县各级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应对自然灾害多发、政策约束趋紧、经济下行持续的严峻形势,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聚焦重点,全力攻坚,较好地完成了县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一)突出政策引导,全力攻坚克难,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各项政策措施,积极破解发展难题,全力推动任务 落实,确保了全县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全面落实经济政策。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力推动促进投资、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建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政策落地生根,持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鼓励支持企业加大技术改造,积极化解房地产库存,经济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不断拓宽投融资渠道,大力推行PPP 模式,多方吸纳社会资本参与投资,新增各类贷款 4.6 亿元,争取国家专项债券资金 4.31 亿元。全面落实国家、省市扶持非公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全县新增民营企业 267 户、个体工商户 1131 户。全力实施重大项目。深入研究谋划,主动对接争取,全县论证储备刘李河水库等重大项目 686 项,概算总投资 781.6 亿元,争取各类专项资金 9.8 亿元。年内实施 500 万元以上项目 161 项,完成投资58.62 亿元,南滨河景观大道、商品交易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县医院整体搬迁、大景区基础设施等重点项目建设体量大、质量标准高,为固定资产投资提供了重要支撑。严格落实项目管理“四制”要求,持续强化投资评审和跟踪审计,确保了各类项目依法依规实施。纵深推进各项改革。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扎实推进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建设,新增林权抵押贷款 3200 万元,积极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和“三变”改革试点。大力推行“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多方培育农村新型经营主体,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69 户,家庭农场 27 个。持续推进商事制度 改革,全面落实“先照后证”、“多证合一”登记制度,为经济发展创设了良好环境。通过综合施策,全力止滑控降,全县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预计到年底,完成生产总值53.5 亿元,固定资产投资 50.8 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 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3.2 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1.82 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3324 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9011 元。(二)突出精准施策,补齐发展短板,脱贫攻坚行动成效明显。坚持以 47 个深度贫困村为重点,紧盯“六个精准”要求,严格落实“七个一批”措施,全力实施脱贫攻坚,全县实现脱贫 2838 户 11936 人,贫困发生率由 8.99%下降到5.26%。培育壮大增收产业。把培育富民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核心任务,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引导贫困群众在持续抓好果畜菜等特色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山地核桃、油用牡丹、柿子等多元富民产业,建成杂果基地 1.05 万亩,实现劳务输出 7.5 万人,贫困群众增收基础不断夯实。持续改善基础条件。坚持项目向贫困村倾斜,资金向贫困村聚集,多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 2.06 亿元,发放精准扶贫专项贷款 1945 万元,开建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 13 处,完成农村危房改造 2477 户,建成建制村通畅工程 24.7 公里,硬化村组道路30 公里,改造农村电网 88.73 公里,完成造林绿化 7.95 万亩,建成绿色通道 426 公里、农田林网 109 公里,新修梯田 2.31 万亩,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多方提升公共服务。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养老事业,认真落实民政、社保等政策兜底措施,全县新建乡村舞台 20 个、乡镇体育中心 1 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24 处,建成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 29 个、电商服务站点 25 个,贫困乡村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三)突出提质增效,加快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坚持以市场化、组织化、品牌化为导向,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全力打造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着眼促进农民增收,大力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加快实施“扩量提质增效创牌”战略,全县新栽补植果园 1.5 万亩,新建现代矮砧密植设施示范园 1750 亩、苗木繁育基地 400 亩,扶持新建、扩建标准化养殖场(小区)个,建成日光温室 83 座、钢架大棚 762 座,种植露地蔬菜9.8 万亩,完成旱作农业技术推广 13 万亩,扶持建办了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产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持续扩大招商引资,积极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力加快工业项目进度,天纤棉业二期 20 万锭棉纱生产线项目完成钢构安装等工程和设备订购,商品交易和农产品批发市场项目建成大棚及部分商铺主体,30 兆瓦农业光伏并网发电项目实现 10 兆瓦并网发电,新能源汽车项目全面建成,全年落实招商引资到位资金 31.56 亿元。按照绿色、环保、节 能要求,全力支持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全县关闭淘汰实心粘土砖生产企业 32 户。深度挖掘文化内涵,全力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切实强化规划引领,大云寺·王母宫大景区总体规划和修建性详规通过省级评审,吴焕先烈士纪念馆陈展方案通过省文物局评审。精心实施重点项目,大云寺·王母宫大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加快推进,文旅综合体大润发超市、温泉度假酒店等建成主体,县城至田家沟景区道路改造提升工程加快实施,集中建成了城关凤凰、泾明白家、汭丰郑家沟、罗汉洞挽头坪等一批特色明显、影响较大、群众受益的旅游示范村和田园综合体。广泛开展宣传推介,成功举办第五届华夏母亲节和“锦绣凤凰”、“山水白家”等文化旅游节会,先后赴深圳、银川、天津等地开展专题宣传推介活动,我县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四)突出规划引领,狠抓扩容提质,城镇开发建设取得突破。把城镇开发建设作为改善基础条件、拉动经济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以完善设施、增强功能、提升形象为重点,坚持城乡统筹,一体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重大突破。高标准编制城乡规划。紧扣“生态宜居型文化旅游名城”目标定位,精心编制城北、城西、旧城区及高平等 3 个乡镇控制性详规,编制完成南山森林公园、城南片区棚户区改造、旧城区商业开发改造规划方案及城关凤凰等 4 个美丽乡村示范村修建性详规,城乡规划体系更趋完善。大力度推进开发 建设。全力实施县城综合开发,世纪花园、星鼎庭院等住宅小区加快建设,年内开建商品房 58.47 万平方米;党原、王村等 7 个重点小城镇建设取得突破,城关凤凰、太平三星等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进展顺利,全县城镇化建设完成投资 12.64 亿元。全方位完善市政设施。精心实施重点区域景观绿化工程,多方完善供气供热、排污排洪、电力通讯等市政设施,中山街、建设路等“五路两街”改造工程、城区垃圾填埋场扩容、合志沟桥面加宽工程全面建成,泾灵路人行天桥即将建成,南滨河景观大道、县城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加快实施,7 个乡镇和泾州宾馆生活污水处理站开工建设,城镇公共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多举措加强综合管理。扎实开展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行动,配备各类环卫设施 304 台(件),聘用村庄环境卫生保洁员、道路养护员各 500 名,集中开展陈年垃圾清运处理,着力解决城镇管理突出问题,严肃查处违规修建行为,县城及重点集镇环境状况明显改观。(五)突出均等普惠,发展社会事业,民生保障能力持续增强。紧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精心措办惠民实事,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进程全面加快。大力实施民生工程。认真办理省市县列惠民实事,实施城区棚户区改造 260 户,完成天然气入户 5000 户,新修乡村公路 167 公里,建成七千关黑河大桥等桥梁 4 座。扎实开展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对全县 6 条河流和 60 条沟 道全面落实河长制管理,取缔关停泾汭河沿线采砂场、石料厂 48 户、水源地保护区畜禽养殖场 16 户,拆除改造城区燃煤锅炉 45 台,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统筹发展社会事业。精心实施“全面改薄”项目,新建、改扩建农村中小学校舍2.8 万平方米,黄家铺中学、梁河中学教学楼等项目建成投用,中街小学教学楼建成主体,县城第四幼儿园开工建设;不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持续增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积极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整合工作,县医院整体搬迁项目进展顺利;大力发展科技文化事业,加快实施县城体育中心工程,广泛开展各类文体惠民活动,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不断完善社保体系。全面完成城乡低保和特困供养人员补助提标,健全完善医疗救助、救灾救济、残疾人生活补贴等社会救助体系,丰台中心敬老院全面建成,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 95.1%。多方拓宽就业渠道,全县新增城镇就业 3750 人。切实强化社会治理。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妥善处置各类信访问题,切实加强网络舆情管控,全力整改环境突出问题,持续强化重点领域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监管,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和谐稳定的环境。(六)突出职能转变,提升行政效能,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加强。着眼推进工作落实,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努力提升服务水平,为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提供有力保障。深化行 政审批制度改革。持续抓好“放、管、服”改革,积极做好上级取消、调整、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承接工作,承接行政审批事项 1 项,调整取消行政审批事项 15 项,全面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认真梳理权责清单,明晰部门职责权限,权力运行更加规范。着力规范政府行政行为。全面落实重大事项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等制度,加大财政预决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项目建设等信息公开力度,行政运行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不断提高。坚决落实县委决策部署,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人民群众评议监督,认真办理人大议案、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结率分别达到 88%和 87.5%。不断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成项目在线审批平台,推行网上审批、并联审批,行政审批效率进一步提升。不断规范政务服务中心运行,全面落实“一窗口受理、一站式办结”,政务服务质量和效率明显提升。切实加强政府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健全完善权力运行监督机制,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规问题;扎实开展政府投资项目、扶贫资金、乡村财务清理核查,严格落实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廉政风险防控体系进一步健全。全力支持金融、电力、通讯、气象等驻泾单位有效开展工作,民族宗教、监察审计、统计调查、防震减灾、残疾人保障等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 各位代表:回顾总结一年来的工作,我们深切感受到,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四大班子齐心协力抓落实的结果,是全县各级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奋斗、共同努力的结果,蕴含着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智慧和心血,离不开社会各界、各民主党派及离退休老干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关心支持政府工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在全面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仍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受宏观经济形势和自身发展水平制约,固定资产投资支撑乏力,经济运行下行压力增大,个别指标未能实现年初确定的增长目标,特别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等指标首次出现了负增长;由于各种因素叠加影响,一些重点项目进度与年初预期目标存在较大差距,个别人大议案、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及惠民实事还没有落实到位;农村特色产业在龙头企业建办、营销体系建设方面突破力度不大,规模以上工业占工业经济总量的比重偏低,文化旅游产业融资渠道狭窄,产业要素不全,资源优势尚未真正转化为经济优势;城市功能尚不完善,停车场、公厕、公园等市政设施不足,供热、供气、供水管网配套不到位;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公共服务水平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环 境保护、安全生产突出问题整治任务依然艰巨;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够到位,干部作风仍需进一步改进,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高度重视,认真研究,采取得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2018 年政府工作主要任务2018 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之年。党的十九大作出了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攻关期的重要判断,提出了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加大西部地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支持力度,大力实施创新驱动、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等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全县上下要继续保持发展定力,发扬实干精神,乘势而上,砥砺奋进,努力开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科学发展新局面。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县委各项决策部署,按照县委十七届三次全体会议确定的“党建统领,四化统筹,交通先行,产业支撑,城镇带动,工业突破,决战脱贫,决胜小康,建设绿色开放幸福美好新泾川”的总体思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稳中求进为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稳增长、促改革、 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为着力点,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切实强化项目支撑,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统筹城乡开发建设,努力维护和谐稳定,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 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与 2017 年持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 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完成省市下达的控制指标。按照上述目标要求,全力抓好八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一)全力以赴抓项目、强支撑,推动固定资产投资实现新增长。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紧扣国家投资导向,切实强化论证储备,全力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目标。加强衔接抓争取。深入研究国家宏观政策,准确把握投资导向,围绕脱贫攻坚、生态文明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旅游产业开发、民计民生改善等重点领域,积极衔接,主动争取,全县论证储备重点前期项目 100 项以上,争取各类专项资金 10 亿元以上。破解瓶颈促进度。全面落实重大项目“三个一”包抓责任制,紧扣项目申报、用地审批、资金筹措等关键环节,积极协调服务,强化督查调度,精心实施泾汭河水体治理及景观建设、10 万吨油气资源综合利用等新开工项目,全力加快县医院整体搬迁、商品交易和 农产品批发市场等续建项目进度,确保年内实施 500 万元以上项目 100 项以上,完成投资 50 亿元以上。强化监督严管理。严格落实重大项目“三个清单”管理制度,健全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切实加大效能监察,进一步提升项目质量和效益。按照统计法规制度要求,规范项目资料,严格审核把关,进一步提升统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二)精准施策补短板、夯基础,推动农业农村工作再上新台阶。紧盯 2018 年整县脱贫目标,以脱贫攻坚为统揽,突出薄弱环节,补齐发展短板,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切实强化精准管理。围绕巩固提升“识别”、“退出”两个准确率,严格对照稳定收入和“两不愁、三保障”标准,扎实做好贫困人口脱贫退出、返贫纳入工作,定期开展信息核查,切实强化精准管理,进一步增强脱贫攻坚的精准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多方培育增收产业。抢抓全省 1000 亿产业扶贫专项贷款、1000 亿农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贷款、500 亿产业发展投资基金等政策机遇,精准施策,分类指导,大力发展多元富民产业,新建果园 1 万亩,其中矮化密植设施园 1500 亩,招商建办果品冷藏库 2 座;加快建设泾汭河川区蔬菜产业集中区,新建日光温室 60 座、钢架大棚 800 座,建成露地蔬菜示范基地 2 万亩、蔬菜保鲜库 5000 吨,扶持新建、扩建标准化养殖场(小区)20 个;不断提高群众务工技能,全县输转劳动 力 7.5 万人以上;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安全,完成旱作农业技术推广 13 万亩,全县粮食产量稳定在 17 万吨以上。努力改善基础条件。把美丽乡村建设、旧村改造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坚持宜改则改、宜建则建的原则,集中抓建党原合道、王村完颜等 12 个省市县列美丽乡村示范村,实施易地扶贫搬迁 538 户,完成危房改造 1128 户,彻底消除农村 C 级危房。实施县乡道路改造 30 公里,建成自然村硬化路 231 公里,拆除重建水泉寺大桥,争取实施 S319 红河—殿王省级公路改建工程。精心实施泾河百泉渡槽至水泉寺大桥、蔡家咀至长庆桥段防洪治理续建工程 30 公里,发展高效节水灌溉 2000 亩,全面建成朱家涧水库并蓄水投用。持续优化公共服务。全面落实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措施,充实乡村教师队伍,加大村医培训力度,加快村级文化广场、乡村舞台、电商服务点、便民超市等公共服务全覆盖进程。全面落实重特大疾病救助、农村低保、五保供养等政策措施,切实做到应保尽保。(三)内引外联抓招商、扩总量,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探出新路子。坚持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以扩总量、强支撑、调结构、增效益为核心任务,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着眼扩总量,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充分发挥生态、产业、区位等优势,围绕农产品精深加工、新型建材、能源开发、商贸物流等重点领域,主动跟进对接,实地考察洽谈, 年内引进投资 5000 万元以上项目 5 个,落实招商引资到位资金 30 亿元以上。着眼强支撑,加快实施重点项目。全力加快续建项目进度,确保天纤棉业二期 20 万锭棉纱、商品交易及农产品批发市场、果蔬循环化综合利用等项目建成营运。积极促进招商项目落地,开工建设 10 万吨油气资源综合利用等项目。完成循环经济产业园西园区污水处理厂项目前期工作,持续完善园区道路、厂房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增强产业承载能力。着眼调结构,全力推动转型升级。以农村特色产业发展为依托,积极支持正大饲料公司延伸产业链条,发展畜禽养殖、屠宰加工业;全力支持豹子沟煤矿转型发展。多方加大“个转企”、“小升规”力度,加快培育非公经济“小巨人”,年内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2 户、非公企业 200 户、个体工商户 1000 个。着眼增效益,多方搞活生产经营。按照“一业一策、一企一策”要求,全面落实工业止滑措施,积极开展协调服务,着力解决困难问题,努力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四)聚集要素抓提升、创品牌,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形成新优势。坚持市场化导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以提高质量效益为核心,全力打造全域旅游新品牌,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理顺体制机制,聚集发展要素。成立县旅游发展委员会,完成大云寺·王母宫大景区管委会和大云文化旅游集团公司组建工作,积极探索企业化、集团化、市场化运 作模式,统筹开展景区招商、开发建设、宣传策划、经营管理等工作。多方招商引智,做强重点景区。全力加快大云寺中心景区基础设施、王母宫景区道路改线等工程进度,启动大云寺·王母宫、田家沟智慧景区建设,完成运行监测和应急指挥平台对接。坚持招商与引智相结合,引进 1—2 户主业突出、实力雄厚的知名企业实施景区开发、建设和运营,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由政府投资为主向市场化运作转型。注重多元投资,做优乡村旅游。精心实施汭丰等 3 个特色小镇和城关凤凰等 10 个旅游名村提升工程,完善要素,配套设施,以点连线,扩线成面,整体推进,持续提升乡村旅游发展水平。突出市场导向,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引导企业、集体、农户、社会资本以租赁、承包、联营、股份合作等形式,参与乡村旅游开发、经营和管理,推动乡村旅游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创新宣传方式,打造特色品牌。积极组团参加“文博会”等节会活动,充分利用新兴媒体,广角度、深层次开展宣传推介;以融入“西兰银”旅游圈和“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为切入点,加强与国内大中城市和旅行社团的合作,建立资源共享、品牌共建、线路互联、节会互参、市场互动、利益互惠的合作机制,多方搭接精品线路,增强游客留驻能力,提高旅游产业效益。(五)多点突破扩规模、提品位,推动城乡开发建设迈出新步伐。牢固树立大运筹、大开发、大建设、大经营理念, 突出规划引领,完善城镇功能,强化综合管理,着力提升城镇化建设水平。健全城乡规划体系。编制完成城东新区及太平镇、汭丰镇控制性详规,启动城市功能修补和生态修复规划、城区地下综合管网专项规划,完成省市县列美丽乡村示范村修建性详规,充分发挥规划对城乡建设的引领作用。切实提升县城品位。依托山水资源优势,注重融入文化元素,塑造特色城市风貌,加快泾、汭河水体治理和景观建设,精心实施重点街路绿化亮化工程,加大重点区域开发和棚户区改造力度,统筹推进城市管网、立体交通、市场体系、数字化管理平台建设,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精品县城。统筹推进小城镇建设。加快荔堡、玉都、丰台等重点小城镇建设,配套完善硬化道路、排洪排污、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全面提升小城镇发展水平。持续强化综合管理。全面完成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整合行政资源,明确管理职责,着力解决职能交叉、多头执法等问题。持续加强市政设施、综合市场、环境卫生监管,规范临街门店商铺广告牌管理,切实加大日常保洁力度,着力解决影响市容市貌的环境突出问题。全面落实日常巡查和联动执法机制,进一步加大规划执法力度,切实增强规划的权威性和约束力。(六)持之以恒抓治理、优环境,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持续加强生态建设,切实强化源头治理,着力解决突出问题,推动 区域环境质量显著改善。持续推进生态建设。全面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加快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三北防护林等重点项目,完成生态造林 3 万亩,建成绿色通道 50 公里。精心实施黄土高原塬面保护项目,完成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25平方公里、封禁治理 11.1 平方公里,营造水保防护林 9.25平方公里,进一步提升生态建设水平。切实加强环境治理。坚持源头防治、全民共治,全面落实扬尘治理措施,切实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加快推进河长制工作,严格落实“一河一策”方案;启动实施泾汭河水体治理工程,加快城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容、玉都等 3 个乡镇生活污水处理站建设工程;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建成废旧地膜回收利用项目;持续深入开展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行动,考察引进第三方企业,对城乡垃圾收集、清运、处理实行一体化服务。健全完善长效机制。全面落实网格化管理,建立区域环境治理领导包抓和考核问责机制,严格实行首问责任制和“一票否决”制,着力构建全覆盖、无缝隙、无盲点的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体系。(七)尽心竭力办实事、惠民生,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在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进一步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加快发展各项 社会事业。精心实施“全面改薄”项目,新建、改扩建农村中小学校舍 1 万平方米,全面完成中街小学改扩建等续建项目,建成县城第四幼儿园及 3 个住宅小区幼儿园,启动实施杨柳小学迁建工程,着力改善城乡办学条件。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和公立医院改革,建立统一的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加快实施县医院整体搬迁项目,不断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成博物馆和体育中心,新建乡村舞台 20 个、乡镇体育中心 1 个、农民健身工程 20 处,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努力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切实加强城乡低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特困人员供养等规范化管理,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事业,建成贫困村互助老人幸福院 20 个。坚持公开招考招录、产业发展吸纳、创业培训指导相结合,多方拓宽就业渠道,年内新增城镇就业 3700 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以内。切实强化社会综合治理。持续加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深入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妥善处置信访突出问题。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扎实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大“天价彩礼”整治力度,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健全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强化网络舆情管控,依法打击和惩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八)多措并举破瓶颈、解难题,推动重点领域改革实 现新突破。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要求,全力推动改革创新,着力破解机制障碍,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大简政放权力度,继续调整和取消行政审批事项,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实现“双随机一公开”全覆盖。深入开展“减证便民”专项行动,最大程度方便群众和企业办事。加快网上办事服务平台建设,推动政务服务中心与网上服务平台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扎实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明晰集体产权关系,发展新型集体经济,着力构建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机制。积极开展城关凤凰、泾明白家、窑店练范“三变”改革试点,全面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和群众参与农村产业开发、乡村旅游发展和脱贫攻坚行动,实现企业盈利与群众增收互惠共赢。纵深推进集体林业综合配套改革,新增果树经济林确权颁证1 万亩、林权抵押贷款3000万元,全面完成国有林场改革。加快培育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规模化、组织化、市场化程度。深化财税金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健全地方税收体系,降低财政运行风险;持续推进预算管理改革和预决算公开制度,实现预算公开透明运行;稳步推进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发展壮大地方金融机构,加强信用 体系建设,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积极创新投融资机制。持续加大政银、政企合作力度,引导金融机构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和中小企业发展;积极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建立 PPP项目库,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发展;切实加大中长期信贷资金争取力度,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投资 32.69 亿元,集中实施 12 个过亿元重大项目:(1)南滨河景观大道续建项目。总投资 4.92 亿元,新建一级公路 14.4 公里,其中 G312 段 9.7 公里,S304 段 4.7 公里。2018年计划完成投资 2.5 亿元,全面建成投用。(2)泾汭河水体治理及景观建设项目。总投资 1 亿元,实施泾河城西高速出口至城东加油站、汭河回中广场至风情线 7.5 公里水体治理及市政景观提升工程。(3)道路交通建设项目。总投资 2.13亿元,改造县乡道路 30 公里,建成自然村硬化路 231 公里,拆除重建水泉寺大桥。(4)汽车客运站建设项目。投资 1.06亿元,建成标准化一级客运站,配套站前广场、地下停车场及绿化亮化等附属工程。(5)老城区商业综合开发项目。总投资 9.2 亿元,实施星鼎庭院三期、名都花苑、金江御苑、东大街南侧等区域综合开发,总建筑面积 30 万平方米。2018年计划完成投资 6 亿元,建成主体工程。(6)县医院整体搬迁续建项目。总投资 3.2 亿元,总建筑面积 7.83 万平方米。2018 年计划完成投资 1 亿元,建成门诊楼、住院楼、医技楼、 急救中心主体工程。(7)城区棚户区改造项目。总投资 12 亿元,实施 2018 年至 2020 年一期棚户区改造 1160 户。2018年计划完成投资 7.3 亿元。(8)商品交易和农产品批发市场续建项目。总投资 9 亿元,建成商品交易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各 1 处,总建筑面积 14.8 万平方米,配套建设万美住宅小区 10.79 万平方米。2018 年计划完成投资 2 亿元,全面建成投运。(9)天纤棉业公司二期 20 万锭棉纱生产线续建项目。总投资 7.2 亿元,新建二期 20 万锭棉纱生产线。2018 年计划完成投资 2.15 亿元,建成 10 万锭棉纱生产线。(10)花样年文旅综合体续建项目。总投资 20 亿元,建成 47.77 万平方米的文化旅游综合体。2018 年计划完成投资 4 亿元,温泉度假酒店、超市、影院、养老公寓建成投用,养老地产二期工程主体封顶。(11)大云寺·王母宫大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续建项目。总投资 8 亿元,新建景区道路、管理中心、游客中心、服务中心、养生园,完成绿化、广场铺装、排水排污等配套设施。2018 年计划完成投资 1.55 亿元,建成景区道路、游客中心及附属工程。(12)10 万吨油气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总投资 2 亿元,新建年综合利用 10 万吨油气资源项目,2018 年建成试产。着眼解决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努力办成 11 件惠民实事:(1)持续改善城乡办学条件。建成县城第四幼儿园及美年文化城、世纪花园、星鼎庭院 3 个住宅小区幼儿园,新建、 改扩建农村中小学校舍 1 万平方米,完成杨柳小学迁建工程前期工作。(2)配套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开工建设幸福路,安装城北新区主要街路路灯,实施县城主要街路街景亮化工程,新建、维修、改造公厕,规范临街门店商铺广告牌,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3)建设城市居民休闲公园。建成中山林公园,配套建设广场、健身步道、湿地景观区等设施,为居民休闲健身提供便利。(4)改造提升城区管网。对城区供热、供气、供水、排污管网进行全面普查,结合街路建设,维修改造市政管网,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5)提升城乡用水保障能力。实施城乡水源地扩容增效、净水处理和王村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改善饮用水质量,解决农村群众用水高峰期供水保障不足问题。(6)大力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加快实施天然气入户工程,敷设天然气管网 28 公里,天然气用户达到 2 万户,加大餐饮行业、商业门店煤改气力度,引导工业企业使用清洁能源。(7)打造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成县级电商物流配送中心、乡镇电商物流配送站,在 50%以上的行政村建成电子商务服务点,开展电商人才培训 3000 人以上,有效解决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和物流配送体系不健全的问题。(8)着力改善贫困村居住条件。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 538 户,改造农村危旧房屋 1128 户,全面消除 C 级危房,进一步改善贫困群众居住条件。(9)实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抓住全省农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 境综合治理专项贷款政策机遇,以贫困村为主,兼顾非贫困村,对全县农村环境进行集中整治,全面实施村庄绿化、美化及垃圾收集工程,硬化、砂化村组道路,衬砌排洪渠道,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10)提升农村电网供电保障能力。加快农村电网升级改造,新建 10 千伏线路 26.67公里、0.4 千伏线路 62.5 公里。(11)积极扩大就业和再就业。年内新增城镇就业 3700 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以内。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进入新时代,谋求新发展,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和繁重的工作任务,我们将按照“担当、创新、突破、提升”的要求,以更加强烈的责任担当和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勤勉履职,主动作为,开拓奋进,更好地担当起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深入推进思想解放,不断优化发展思路。把解放思想作为推动发展的总开关,准确把握时代要求,积极顺应发展规律,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努力提升谋划发展、推动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切实强化理论武装。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切实增强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积极创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准确把握 宏观政策,科学研判发展形势,以创新的理念、开放的视野、改革的办法、市场的手段,破解人才、土地、资金等瓶颈制约,推动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完善工作机制。继续推行重大项目“三个一”包抓责任和重点工作清单式管理,按照“工作目标化、目标项目化、项目节点化”的要求,推动重大决策、重点工作落实到位。不断创新督查考评机制,健全完善项目建设、招商引资、资金争取等考核办法,确保各项工作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落实。加快推进依法行政,全面建设法治政府。始终把依法行政贯穿于政府工作全过程,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切实做到依法办事、秉公用权、为民执政。牢固树立法治观念。坚持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自觉将法治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环节、各领域,切实维护宪法法律权威,运用法治思维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严格规范决策程序。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严格执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决策程序,健全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确保决策程序依法规范、过程科学民主、结果经得起检验。依法履行政府职能。坚决贯彻县委决策部署,认真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扎实办理人大议案、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高度重视网络媒体、群众舆论监督,使依法办事成为政府工作的常态。 持续加强作风建设,努力提升行政效能。不断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驰而不息纠正“四风”,全力推动工作落实。切实强化责任担当。大力倡导知责明责、守责担责的担当精神,坚决纠正办事拖沓敷衍、责任上推下移等懒政庸政怠政行为,切实增强政府系统和公务人员履职担责、勤勉干事的意识,努力形成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浓厚氛围。大力弘扬务实政风。坚持说实话、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多谋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多办惠民生、得民心的实事,坚决反对只说不干、坐而论道等官僚主义作风,坚决纠正“垒大户”、“堆盆景”等形式主义问题,切实把精力用在谋发展上,把劲头用在抓落实上。努力提高办事效率。全面落实首问负责、限时办结、公开承诺和责任追究制度,着力解决相互掣肘、推诿扯皮、作风拖拉、效率低下等问题,集中整治“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等现象,进一步提升政府服务效能。落实全面从严要求,切实加强廉政建设。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认真落实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扎实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廉政教育。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坚持正面宣传与反面警示相结合,持续加强理想信念、党风党纪、政策法规和廉洁自律教育,进一步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全面落实主体责任。认真履行“一岗双责”, 逐级靠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公务人员监督管理,全面落实分管领域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着力构建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相互协调、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健全完善制度体系。严格实行权责清单制度,科学设置权力运行流程,持续加强工程建设、扶贫资金、公共资源交易、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监察审计,推进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从源头上防止腐败问题发生。坚持失责必问、问责必严,坚决整治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各位代表!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年度要有新作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让我们在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县委的坚强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凝心聚力,锐意进取,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努力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为建设绿色开放幸福美好新泾川而奋斗!2018 年仙桃市政府工作报告一、2017 年工作回顾——综合实力重返百强。跻身全国县域经济百强第 86位、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第 97 位、全国中小城市投资潜力百强第 15 位、全国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第67 位、中国工业百强县市第 84 位。预计全年可实现地区生 产总值700 亿元,增长7.5%;财政总收入48 亿元,增长8.1%;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30.9 亿元,增长 8%;税收占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 81%,继续保持较高质量增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示范推进。制定并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6”行动方案,成为全省示范。“一块布”“一粒米”“一条鱼”的故事吸引了世界关注的目光。盘活处置困难企业 40 多家,降低企业成本 4.5 亿元,房地产去化周期降至 6 个月,“三去一降一补”取得明显成效。“农业+”方兴未艾,新增富硒农产品基地 45 万亩,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放管服”、投融资、综合行政执法等一批改革走在全省前列。——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成功举办“沔阳智造”上海高峰论坛,恒天嘉华、神雾科技入选全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18 家企业成为行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全市税收超 2000万元工业企业发展到 26 家,一批新的增长点加快形成。新增高新技术企业 16 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达到 12%。旅游业呈跨越发展态势,开工建设项目 19 个,旅游收入增幅超过 20%。——城市格局显著提升。武汉-仙桃城际铁路开工建设,汉江仙桃港开港通航,江汉平原货运铁路即将试运行,沪渝高速排湖互通建成通车。500 千伏仙桃变电站、华润仙桃电厂加快建设。全省县市第一家保税物流中心竣工验收。高分 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蓬勃开展,“开放开明、尚德尚进”的城市精神深入人心。——环境治理成效明显。高标准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垃圾焚烧发电厂即将投入运行。PM10、PM2.5 等主要污染物浓度明显下降,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达到 89%。落实市、镇、村三级河湖长 1667 人,实现河流巡查管护全覆盖,工作经验被央视《新闻联播》报道。启动老城区雨污分流改造,黑臭水体得到有效治理。中央环保组督察反馈问题得到有力整改。——人民生活持续改善。深入推进脱贫攻坚,17 个重点贫困村、2.1 万贫困人口脱贫出列,1702 户贫困户危房改造全部完成。新增城镇就业 1.9 万人。新一水厂并网试运行,第四水厂投入运营,惠及 8 个镇(场)50 万人。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分别达到28993 元、16699 元,均增长 8%。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扩投资增后劲。有效投资持续扩大。预计全年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560 亿元,增长 16%,增幅继续领跑全省。完成工业技改投资 181 亿元,占工业投资比重达到 47%。入库 PPP 项目 78 个,乡镇污水处理厂、汉江综合整治、南部快速通道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推进,获评全省 PPP 项目建设示范市。争取各类专项资金 49 亿元,有力支持了经济社会 发展。招商引资逆势升温。全市新签约引进项目 148 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 68 个,引进香港波顿香精香料、东方日升、精美汽车、百合医疗、日本 JCU、台湾惠亚等一批优质项目。成功举办 2017 小米手机核心供应商大会,来自世界各地的一大批知名客商齐聚仙桃,仙桃知名度、美誉度进一步提升。沔商总会第三次会长会议成功召开,一大批沔商回乡投资兴业。项目建设提质加速。全市新开工项目 129 个,竣工项目61 个。六丰铝轮毂、精美汽车、天瑞环保等一批项目加快建设,中骏森驰、荣成环保、富士和四期、健鼎二期等一批项目投产发力。二是壮产业强支撑。工业底盘更加坚实。预计全年可实现工业总产值 1260 亿元,增长 12%;工业增加值增长 8%。五大主导产业完成产值 970 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 77%。其中,食品产业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绿色有机、休闲健康食品,转型升级迈入快车道。非织造布产业提档升级,恒天嘉华高端制品生产示范基地加快建设,新发塑料等标杆企业引领行业能力进一步增强,产业龙头地位更加稳固。汽车零部件产业入选全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摩擦一号全面投产,中骏森驰、富士和等企业新上智能生产线,产能持续提升。服装产业加快发展,毛嘴正着力打造“中国女裤之都”。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加速升级,产值增幅超过 20%,新蓝天新上 10 万吨硅烷密封胶项目,中星电子 30 万吨四氯化钛、绿 色家园 50 万吨环氧新材料项目建成投产。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不断成长壮大,成为新的支撑。生态旅游多点开花。加快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旅游业迎来发展大好时机。电子商务加快发展。发展电商企业 500 多家、网店3000 多家,电商孵化园、创业园入驻企业 22 家,首批 30 家跨境电商企业上线运营。新增商贸限上企业 22 家,预计全年可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30 亿元,增长 12%。三是稳农业固基础。特色农业提质增效。继续壮大富硒农产品“四三二一”规模,一批富硒农产品品牌叫响全国。粮食稳定增产,设施蔬菜、水生蔬菜板块持续壮大。新增名特水产养殖面积 2 万亩,再次荣获“中国黄鳝之都”称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新增家庭农场 351 家,农民专业合作社 195 家,新认定省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6 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 97 家。一二三产业加速融合。大力发展“农业+食品”“农业+旅游”“农业+电商”“农业+光伏”等新业态新模式,农产品加工产值继续保持全省县域领先,阿尔迪有机生态园、京久庄园、农圣沉湖生态农庄被评为全省休闲农业示范点,新增镇级电商服务站 15个、村级电商服务点 585 个,建成农业光伏电站 41 个。农业生产条件持续改善。大垸子泵站成功获批,一批重点水利工程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建成高标准农田 17.6 万亩。四是美城乡促一体。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引进省联投共 建江汉水城,完成汉江综合整治规划设计和拆迁评估,一批城市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加快实施。智慧仙桃建设迈出新步伐,荣获中国智慧城市最具潜力城市奖和中国智慧城市创新奖。城市颜值不断刷新。高标准建成沔州大道,完成大洪公园、前通河公园建设,新建城乡小游园 100 个,新增城市绿地 120 万平方米。投资 1 亿多元,推进城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单位楼宇全域亮化。维修破损路面 6 万平方米,完成管网疏淤 169 公里,城市人居环境大为改善。城乡设施加快升级。扩容提质 2 座城区污水处理厂,18 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全面开工建设。实行“一把扫帚扫到底”,12 个镇区、238个村环卫保洁实现市场化运作,我市成为全国首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试点”。三排公路、通港公路等一批城乡道路建成通车,新建和改造通村公路 152 公里,完成农村公路生命防护工程 334 公里。城镇创建卓有成效。彭场获评全国特色小镇,一批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初具雏形。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推动全域植绿,植树 350 万株、造林5.3 万亩,建成森林村庄 60 个。五是抓改革添活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力推进政务服务“一张网”建设,市、镇、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加快形成,全市“一次办好”事项达到 94 项。市民之家建成投用,企业和群众办事更加便利。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实行“多证合一”,放宽市场准入,新增市场主体 2 万多户,增 长 23.7%。“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全面开展,事中事后监管进一步加强。创新财税金融管理体制机制。统筹整合各类专项资金 12.7 亿元,财政资金效益得到充分发挥。新增信贷投放 47.8 亿元,增长 21.5%;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驻仙金融机构实现升格,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进一步增强。稳妥实施农村改革。大力推进农村合作金融试点,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放贷款 2.1 亿元。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全市流转土地 72 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 51%。稳步推进机构改革。组建市国资委,城投公司转型、彭场镇“四试合一”加快实施。继续深化“大通关”改革。落实电子口岸和一体化通关政策,企业通关更加便利。外贸出口回升向好,预计完成 46.6 亿元,增长 8%。六是惠民生保稳定。保障网更加密实。在全省率先完成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跨省异地就医实现联网结算,养老、医疗、社会救助、特殊群体保障等全方位提标扩面。民生工程加快实施。新开工建设棚户区改造住房 6784 套,新建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动中心69 个,完成 45 个农村社区标准化改造,创建城市示范社区10 个,高标准建成党员群众服务中心 203 个。新增公交线路1 条,新建电子公交站牌 50 座,投入共享单车 2 万余辆。政府“十件实事”全面完成。社会事业全面提升。新改扩建幼儿园 10 所,新增幼儿学位 2000 个。南城新区九年一贯制学 校主体工程完工,仙桃八中整体搬迁,沔州小学分校、杨显东学校建成投用,“入学难”问题得到缓解。积极探索组建医疗联合体,医疗服务全面提档升级。“全面两孩”政策顺利实施,基本生育实行免费服务。市文化中心开工建设,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全部免费开放,文艺活动亮点纷呈。李小双运动城建成运营,市九运会成功举办,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社会稳定基础牢固。扎实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和领导干部大接访活动,化解了房地产领域等一批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和问题。严守食品药品安全防线,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有力保障了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大力开展“反诈禁毒除霸”专项整治,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进一步提升。二、2018 年工作安排2018 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及市委九届五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创新,着力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改善民生福祉,推动绿色崛起,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出水乡田园城市建设新步伐!2018 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 总值增长 8%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8.2%以上;财政总收入和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均增长 8%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6%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2%以上;外贸出口增长 8%以上;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增长 8%以上;环境质量改善、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等指标完成省下达任务。围绕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推进六个方面的工作:(一)全力振兴实体经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破除无效供给,扩大优质增量供给,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实体经济快速发展、全面振兴。实施先进制造业提升工程。推动沔阳制造向沔阳创造转变,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力促食品、非织造布、汽车零部件等主导产业提档升级,加快打造千亿产业集群。实施新兴产业倍增工程。发挥健鼎电子、新蓝天、中星电子、绿色家园、天合光能等行业领军企业示范带动作用,增强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环保、通用航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度和支撑力,形成多点多元发展格局。实施龙头企业培育工程。采取兼并重组、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等多种途径,推动骨干企业做大做强,着力培育一批产值过百亿、五十亿、十亿量级的企业梯队,形成一批顶天立地的强支撑。实施服 务业跨越发展工程。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中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突破性发展现代物流业,大力推动保税物流园、小米物流园等重点物流项目建设,再引进一批大型现代物流企业,提高供应链管理水平,着力打造江汉平原物流综合枢纽。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增强经济发展质量优势。开展技术装备升级行动。支持企业采用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实施技术改造,推动恒天嘉华、新发塑料、健鼎电子、康舒科技、旺旺食品、真巧食品等龙头企业加快技改扩规步伐,鼓励富士和、中骏森驰、精美汽车、法国百炼等企业引进全智能化设备,推进“机器换人”,实现智能化生产,提高企业产出效益,擦亮“沔阳智造”名片。开展产品创新供给行动。建立健全企业产品研发体系,支持顾大嫂食品、泡吧食品、舒邦药业、金龙药业等企业大力开发有市场前景、有竞争力的新产品,优化产品结构,扩大优质产品供给规模。开展质量品牌创建行动。坚持质量强市战略,发扬“工匠精神”,创建更多自主品牌和著名商标,打造“单项冠军”,培育“百年老店”。创优实体经济发展环境。大力开展降成本行动,严格落实降成本 21 条,采取扩大直接交易电量、优化营商环境等举措,降低实体经济成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促进更多 企业减负增效。加大对实体经济的财政金融扶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服务模式,新增信贷投放 40 亿元以上,真正让金融回归实体经济、服务地方发展。推动企业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新增新三板、四板挂牌企业 10 家。继续深化联企服务,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各种具体问题。提高用地、用工等要素配给质量,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着力营造企业生产经营和创新发展的良好环境。实施小微企业健康成长计划,壮大实体经济规模,新增“小进规”企业 40家以上。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使企业家安心经营、放心投资,让全社会创业创富的激情充分释放。(二)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扩大优质投资增量。发挥项目投资“定海神针”作用,扩大高质量、高效益投资。聚焦五大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紧盯武汉、长三角、珠三角、港台日韩等地区和国家,着力招引央企国企、国内外 500 强、小米核心供应商等龙头企业和项目。实施沔商回归工程和台商集聚工程,吸引更多在外沔商回乡投资兴业,进一步巩固台商投资密集区地位。力争全年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 60 个,招商引资实际到资 15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 6000 万美元。围绕脱贫攻坚、水利设施、乡镇污水治理、生态环境保护、实体经济振兴等领域,策划推介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力争新入库项目总投资 3000 亿元以上。加快推进武汉-仙桃城际铁路、华润仙 桃电厂、江汉水城、汉江综合整治、南部快速通道等重大项目建设,健全完善项目建设协调服务、跟踪督办机制,努力提高项目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开工建设率和建成投产率,力争全年固定资产投资达到 650 亿元。加快仙桃国家高新区建设。把布局长埫口、建设高新区作为“一号工程”,高起点规划东部新城,高标准建设国家高新区,按下产业东进“快捷键”,开辟经济发展新战场。实行“区镇合一”管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高新区产业承载力和综合竞争力。突出高新区产业发展先行区地位,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壮大有创新能力的排头兵企业,新增高新技术企业 15 家以上,力争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350 亿元,实现国家高新区位次前移。发挥高新区科技创新主平台作用,高标准建设创新孵化园,培育市级创业孵化机构 10 家以上,着力创建一批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大力引进和培育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让创新创造的资源要素加速集聚,努力把高新区打造成为创新创业的新高地、跨越发展的新引擎。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积极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着力打造江汉平原外向型经济支点城市。鼓励外贸企业产品创新和品牌培育,推动外贸出口持续增长。加快推进口岸大通关建设,推动仙桃保税物流 中心招商运营,提升汉江仙桃港综合服务水平,争取仙桃口岸纳入国家开放口岸规划。全力推动仙桃与武汉在产业承接、园区共建、商贸物流、资本市场、休闲旅游等领域深度对接,争取全面融入武汉有新的更大突破。(三)加快建设现代化新型城镇建设绿色宜居的翡翠城市。秉承人本化、后现代、可持续城市发展理念,着力建设生态优良、环境怡人、生活舒适的新型城市。调整完善城乡总体规划和重点区域控制性详规,完成海绵城市、高铁小镇、交通综合枢纽等专项规划。加快城市“东拓西延南进”步伐,实施沔州大道西延、东城大道东延、318 国道东段改扩建、和平路南延、袁市路北延、黄荆大桥拓宽、龙昌大桥、化五路大桥等路桥工程,让城市格局更加舒展。坚持地上与地下统筹,完成南城新区首期 8 公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逐步解决城市“马路拉链”问题。注重路面水面结合,开展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持续推进老城区主次干道雨污分流改造,确保生活污水全部接入污水处理厂,让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做好孝仙嘉高速仙桃东、仙桃北等城市出入口景观设计,高品质提升城市绿化、美化、亮化、花化、彩化水平,让城市流光溢彩、市民尽享美好生活。建设智慧文明的现代城市。以全国文明城市和智慧城市创建为抓手,着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市民文明素质。实施大数据战略,推进大数据中心建设,推动数据资源整合和开 放共享,着力建设数字仙桃。加快推进“1+2+5+X”智慧应用体系建设,确保智慧城市创新体验中心、市民“一卡通”建成和投入使用。完善“大城管”工作格局,持续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让城市面貌显著改观、城市空间整洁有序。加强市民思想道德建设,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好人好事评选、志愿者服务等文明创建活动,让文明之花开遍仙桃大地。建设全域皆景的秀美城市。深入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加快开发“一江两沔三湖四带”等特色旅游资源。推进沙湖国家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区和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打造综合旅游休闲体。支持鄂旅投加快建设沔阳小镇,彰显沔阳情怀、展现水乡特色。加快排湖五乐台二期、赵西垸梦里水乡二期建设,建成亚特兰蒂斯水乐园、龙舟公园、排湖游客中心。整合旅游资源,串珠成线,加快推出一批精品旅游线路,打造新的旅游目的地,使仙桃成为令人向往的秀美水乡。建设各美其美的特色小镇。按照“产城融合、城乡一体”要求,鼓励各地打造功能完整、经济活跃、各具风情的特色城镇。支持彭场建设“湖北第一镇”,三伏潭建设“富硒小镇”,毛嘴打造“中国女裤之都”,沔城建设“文旅小镇”,剅河打造“桃花小镇”,杨林尾建设“光伏小镇”,排湖、沙湖打造旅游名镇(区)。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城镇延 伸,实现一体化、均等化发展。大力推进交通一体化,实施321 省道仙彭段、沙湖互通至周帮段、沔排公路、剅排公路、胡郭公路等一批道路新改扩建工程,加快构建城乡半小时交通圈。大力推进保洁一体化,实现市域“一把扫帚扫到底”。大力推进污水处理一体化,力争在全省率先实现乡镇污水处理厂全覆盖。大力推进供水一体化,让全市人民都吃上干净的汉江水。(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三产融合”提质效。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现代农业发展质效。大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继续壮大优质粮油、名特水产、设施蔬菜等特色农业板块,建成高标准农田 20 万亩。大力发展富硒农业,加强富硒品牌创建,新增富硒农产品基地 20 万亩。咬定“千亿农产品加工大市”目标不放松,扶持发展产值过10 亿元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5 家,延伸做长农产品精深加工链。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促进农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提升农业附加值。大力发展电商农业,新增电子商务网点 100个,推动特色农产品触网流通。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农村道路桥梁、涵闸泵站等基础设施改造升级,突出抓好大垸子泵站、泽口灌区续建配套、时北河综合治理等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疏挖沟渠 2100 公里,打通农田水利建设的“最后一公里”。 实施“三乡工程”壮主体。大力实施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工程,培育和引进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打亲情乡情牌,鼓励和引导在外创业有成、热爱家乡的创业能人、社会贤达返乡创办实业,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加快农村土地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确保全市土地流转率达到60%以上,新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10 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00 家、家庭农场 200 家,带动更多农民增收致富。推动项目资金、要素保障、优惠政策、服务力量等各类资源向农业经营主体倾斜,提高农村造血功能,增强农村发展活力,让农民生活更有奔头、幸福更有盼头。加快“三型转变”美乡村。与国开行开展示范合作,推进美丽乡村向精致型、景点型、文化型转变。按照“村绿村洁、民富民和”的要求,加快推进省级美丽乡村试点建设,打造环境整洁、设施配套、舒适宜居的精致型美丽乡村示范样板。加大村庄环境综合治理力度,提高村庄布局、村落规划和民居设计水平,推进村庄绿化美化,打造彭场牛鼻岛、三伏潭栗林嘴、排湖密塘渔村等一批乡村旅游景点,为乡村添彩。加强传统村落和民居保护,开展农耕展示、民间技艺、时令民俗、民间文艺等传统民俗活动,传承乡土文化,保护农耕文化,留住乡村记忆。(五)大力改善生态环境全域推进污染治理。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发展理念,集中整治突出环境问题,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加强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持续改善空气质量,打好蓝天保卫战。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开展土壤污染调查,严控新增土壤污染。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持续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力争畜禽养殖零排放、零污染。加快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努力打造全省示范样板。深入推进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攻坚行动,确保整改事项件件落地见效。严格落实资源环境生态红线保护制度,实施负面清单和准入制度管理,以零容忍态度依法查处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守护好我们共同的家园。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实施水环境综合整治,推动汉江仙桃段、通顺河等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力争全市主要干流水质达到Ⅳ类以上。开展全域截污治污,严格入河湖排污口管理,确保污水无直排。加强河道日常保洁,做到巡查管护常态化。实施“185”城市水系连通工程,统筹推进城乡水系全域化畅通、综合性整治、景观式改造。积极开展退田还湖、退渔还湖,推进十全湖、排湖、沙湖等重点湖泊湿地生态修复治理,让一河清水永续。全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持续开展“绿满仙桃”行动,实施农田林网、镇村通道、人居庭院、河湖沿岸绿化美化,扩展绿化空间,提升绿化品质,植树 300 万株,造林 5 万亩。加快沔东湿地公园、沔州森林公园、高新区公园和城区小游 园建设,新增绿地面积 120 万平方米以上。做好仙西、仙长、仙洪、仙胡线道路绿化,着力打造城市绿色风景线。以建设永久性森林为重点,积极推进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提高森林覆盖率,让群众共享绿色“森”呼吸。(六)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聚力精准脱贫。突出产业扶贫,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扶贫模式,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特色主导产业,每个贫困户都有增收致富门路。加强健康扶贫,提高贫困对象医疗报销比例,落实特困户慈善基金医疗救助政策。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整合扶贫专项资金、涉农资金,切实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坚持扶志与扶智相结合,着力消除精神贫困。加大扶贫工作监督检查力度,强化驻点帮扶、对口帮扶、社会帮扶,形成强大扶贫合力。决不降低标准,确保脱贫质量,坚决完成 10 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出列,13173 人脱贫的年度任务。加强社会保障。把就业作为最大民生,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统筹推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零就业家庭等重点群体就业,新增城镇就业 2 万人。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发放小额担保贷款 5000 万元。做好各类社会保险制度衔接和扩面提标,持续推动“五险”扩面,实施全省统一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量化调整城乡低保、农村“五保”标准,落实临时救助、医疗救助政策, 把民生保障网织得更密、兜得更牢。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优化公共服务。统筹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优化城区中小学校布局,加大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力度,着力缓解“择校热”和“大班额”问题。建立教师补充机制,充实城乡教育队伍。加大对有偿家教打击力度,规范教学秩序。深入开展中高职五年一贯制培养改革试点,支持中高职学校发展。深化医疗体制改革,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健康仙桃大提质。加快文化中心、艺术活动中心建设,建成 100 个村级文化广场,推进文化小康进程。扎实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办好环排湖国际自行车大赛、中国·排湖国际龙舟大赛、“仙马”大赛等体育赛事,让市民尽享运动快乐、拥有健康体魄。创新社会治理。推进基层民主自治和社区治理,完成村(居)委会换届选举,持续开展农村社区试点建设,创建城市达标社区 29 个。深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大力实施“天网工程”,推进“反诈禁毒除霸”专项整治,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继续深化“律师进村、法律惠民”工作,扎实开展“七五普法”,提升全社会法治意识。加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工作联动,建立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加快网上信访平台建设,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 渠道,及时解决群众合法诉求。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重点行业安全生产风险防控和隐患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完善食品药品、道路交通、公共卫生、消防、危化品等公共安全重点领域监管机制,坚决遏制各类事故发生,筑牢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防护网”。办好民生实事。增进民生福祉,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明年市政府将继续办好“十件实事”:(1)新改扩建中小学校和幼儿园 10 所,新增学位 1 万个以上;资助贫困生 1 万名,发放助学金 2500 万元以上。(2)完成棚户区改造 3848套,改造农村危房 800 户。(3)完成 18 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管网建设,推动全域污水处理。(4)完成新一水厂 54公里配水管网建设,新建和改造加压站 9 座,实现全域供汉江水。(5)完成市妇幼保健计生服务中心建设工程。(6)实施“智慧停车”项目,新增停车位 3000 个,缓解停车难问题。(7)改造升级通村公路 300 公里,完成农村道路生命防护工程 500 公里。(8)建成社区体育公园 30 个。(9)推进“厕所革命”,新增 A 级厕所 100 座。(10)新改扩建农村福利院 3 所,新建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动中心共 50 个。 2018 年湘阴县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一、攻坚克难、接力奋战,迈出“左公故里、美好湘阴”建设新步伐即将过去的 2017 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认真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全面开启“左公故里、美好湘阴”建设,强力推进“一二四”行动,预计全年GDP、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同比增长 6%、10%;固定资产投资下降 21.2%;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15 亿元,增长 10.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 9.5%、8.5%;全面小康实现程度 94.3%,提高 2.4 个百分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保持稳中有进态势。应对重大挑战,打赢了多场攻坚战。项目建设取得明显成效。铺开重大项目、重点工程 50 个,可孚医疗、卓达创新园等 36 个项目开工建设,鑫源新材料、元亨科技二期等 8个项目加速推进,蓝天豚硅藻泥、苏德新材料等 6 个项目竣工投产;漕溪港码头二期基本完工;G240 湘阴段创造了一年建成通车的新速度,新乔线、武警机场公路全线通车,投资 6000 万元将芙蓉大道湘阴段改造升级为湘北旅游最美路,6.8 公里洋沙湖大道和滨江南路高标准改造通车,全年县级交通建设投入达 12.4 亿元,为历史最多。防汛抗灾夺得全面胜利。面对降雨强度最大、水位涨势最猛、汛情险情最急的超历史洪水,全县上下超前备汛备战,科学查险处险,全力抗灾救灾,组织 7.8 万干群和武警官兵严防实守,实现了未溃一堤一垸、未垮一库一坝、未因灾死伤一人,夺得了沙田保卫战、湘阴保卫战的重大胜利,彰显了湘阴干群战天斗地、众志成城的抗洪精神!环境质量获得全省第一。以超常举措、超常力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铁腕推进治水、治气、治砂和洞庭湖综合治理,全县 9 河 14 湖全面建立“河长制”,拆除非法矮围网围 3.3 万亩,清除欧美黑杨 2000 多亩,关停退出畜禽养殖面积 5.9 万平米,取缔非法砂场码头 18 个、入江排污口 67 处,关闭拆除砖瓦窑厂 40 家,节能减排任务超额完成,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环境质量年度考核排名全省第一。精准脱贫赢得攻坚胜利。将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组织 28 个驻村工作队、3700 多名干部深入一线扶贫,1500 多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非公经济人士积极参与社会扶贫。县以上财政直接投入 3706 万元,结对帮扶 1.1 万户,发放扶贫小额贷款7400 万元,27 个光伏发电项目建成并网,28 个贫困村整体退出,7800 名贫困人口脱贫。抢抓难得机遇,举办了多场重大活动。湖南国际旅游节 拉开了旅游发展大幕。成功举办 2017 中国湖南国际旅游节,吸引 14 个国家和地区客商、数千名嘉宾参加开幕式,旅游资源推介会、国际摩托艇邀请赛、首届滨水休闲旅游高峰论坛和岳州窑国际文化艺术节等系列活动精彩纷呈,湘阴的山水之美、人文之韵、发展之势得到全面展示,知名度、美誉度空前上升。长沙招商发布会提升了湘阴对外形象。在长沙举办影响最大的一次综合性招商活动,成功签约项目 24 个,恒大地产、中民筑友等知名企业纷纷进驻。全年共引进项目53 个,招商引资实现量质齐升。湘菜美食文化节助推了三产融合发展。出色承办第十二届中国湘菜美食文化节,有效推介了湘阴特色食材,推广了湘阴绿色食品,推动了湘阴美食产业开发融合,获评全国首个“湖鲜美食之乡”。深化改革创新,破解了多个发展难题。开放对接全面深化。大力实施“六大对接工程”,积极争取湘阴纳入湘江新区拓展区,虞公港开发进入湘江新区港口规划取得进展,湘江景观大道前期工作加速推进。开放型经济加快发展,新增外贸企业 8 家,完成进出口总额 2400 万美元,增长 10%。科技创新全面发力。实施县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首次设立1000 万元创新基金,争取上级科技投入 1500 万元,在全省率先出台引进科技人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十条”,启动湖南省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创建,与中南大学等 18所省内外高校院所结成政产学研联盟,高新区科技孵化中心、 同济大学技术转移湘阴分中心投入运营,成功创建远大可建、华康食品 2 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获批全省知识产权建设强县。招才揽才取得历史性突破,成功引进创业博士 3 名、科技人才 14 名、各类专业人才 71 名。要素保障全面提升。完成征地 2339 亩,批回用地 1168 亩,清理闲置土地 1000 多亩;强力拆违禁违,拆除农村“空心房”49.5 万平米,工作做法被省市推介,新增耕地 1100 亩。争取上级项目 225 个、资金 15 亿元,增长 59%。政府性融资平台改革完成,洞庭控股集团挂牌运营;加强与国开行、农发行、建行等金融机构战略合作,2 家企业完成股改挂牌,星龙村镇银行即将开业,全县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为 159.3 亿元、105.6 亿元,增长 12%、23.9%,存贷比 66.3%,保险业务 3.9 亿元,金融业创税达 8100 万元。推动产业升级,实现了多元转型突破。新型工业向高新升级。出台工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等 4 个促进工业转型升级文件,设立工业创新基金 3000 万元,支持本地工业产品纳入政府采购。新增规模企业 7 家,总部经济完成税收 4000万元,增长 160%。新增高新技术企业 13 家,清退“三高一低”企业 6 家。现代农业向“三品”升级。完成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流转土地 48 万亩,新增樟树港辣椒、黄瓜等“三品一标”农产品 22 个,创建部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 4 家、专业合作社 120 家,特 色水产完成产值 19.6 亿元,鹤龙湖螃蟹实现线上线下销售额 8000 万元,增长 25%。实施粮油全程机械化示范工程,粮食持续增产增收,获评“中国好粮油行动”示范县。休闲旅游向全域升级。全方位、多渠道推介湘阴,洋沙湖国际旅游度假区完成投资 60 亿元,正式开园营业;湘阴文庙修缮、岳州窑遗址考古发掘启动;全年接待游客 570 万人次,旅游收入增长 35%,全域旅游破题升温。商贸服务向规模升级。新增限上商贸企业 11 家,建成农村电商服务站点 451 个,145 家企业产品上线运营,电商交易额达 8.5 亿元、增长 106%,其中华康食品电商销售额达 8000 多万元、增长 130%。新开工商品房 13.18 万平米,完成开发投资 6.13 亿元,增长 9.5%,房地产发展稳健有序、势头抬升。推进城乡统筹,实施了多项提质行动。一批规划设计顺利完成。高标准完成高新园区、现代农业、全域旅游等 10多个规划编制和城市设计。启动横岭湖自然保护区规划调整,科学划定全县生态红线,为洞庭湖保护和湘阴发展争取了更大空间。出台设计方案管理、容积率管理等办法,获评全国规划建设管理先进县城。一批专项治理扎实开展。全面建立全域环境整治新机制,整合资金 4500 万元,着力推进环卫设施完善、陈年垃圾清运和样板乡镇示范村创建,建成金龙等 3 个乡镇垃圾转运站。狠抓刹人情歪风、治婚丧陋习、树文明新风,群众支持度、参与度不断提升。致力城市管理提 质,组建成立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严格治限治超、治脏治乱,省级文明县城通过复查,国家卫生县城正式授牌。一批基础设施加快完善。去冬今春完成水利投资 2 亿元,今年秋冬修启动水利投资 5.5 亿元,实施了沙田垸、义合垸、白泥湖垸等堤防加固工程,完成浩河口崩岸、仁山垸等险工隐患处置 110 多处,疏浚沟渠 270 公里,冬修水利工作成为全省会议现场。启动农饮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组建农村自来水公司,城乡供水一体化加快推进,解决不安全饮水 10 万人。实施集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三年行动,第一污水处理厂二期即将完工。新建改造村级综合服务平台 210 个,完成县乡公路升级改造 57 公里、农村公路安保工程 158 公里,长期困扰湖区群众出行的临白线新干道年内竣工!一批试点示范有力推进。全面规范农村建房,完成集中建房示范点 12 处、按图建房 1235 户,金龙美丽乡村示范片建设成效显著,东塘镇赛美村获评全国文明村,金龙镇、鹤龙湖联星村、洋沙湖明山村等获评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单位。全面启动城乡殡葬改革,新泉等 5 个试点乡镇公墓建设动工。扎实开展“森林小镇”、“绿色村庄”和“两型村庄”创建,完成植树造林 2.8万亩,美丽湘阴建设深入推进。顺应群众期盼,办成了多批民生实事。社会保障不断提高。强力推进民生实事办理,启动棚改项目 7 个,农村危房改造 2128 户,移民避险解困搬迁 820 人;建成村级文化活 动中心 30 个,送电影送戏下乡 4928 场次,新增数字电视用户 1.2 万户;低保与扶贫标准“两线合一”,县老年康复院、精神病医院投入使用,新增养老服务床位 2569 张;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1042 万元,免费发放辅助器具 2640 件;完成 102 个村电力网改升级,建成沼气连片示范点 7 处,“气化湖南”湘阴支线工程完工;新增就业再就业 5331 人,转移农村劳动力 4746 人,新增市场主体 3620 户,获批全国支持返乡人员创业试点县。社会事业繁荣发展。率先在全市完成教育化债 1.83 亿元,建设合格学校 27 所,招聘农村教师200 人,一职专实训基地建设启动,实施湘阴一中、左宗棠中学提质改造,顺利通过第三轮全省教育督导评估。新建标准化村卫生室 10 个,改建一批村卫生室,血吸虫病防治年度达标任务超额完成。郭嵩焘文化公园建成,岳州窑文化复兴工程启动,举办群众性文体活动 460 场次,获评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稳妥处置民间融资纠纷、问题楼盘等重点信访问题,办结信访积案 32 件。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大整治,全年未发生一起较大以上安全事故,获评省级安全生产示范县。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获评全国消费维权先进单位。深入推进平安湘阴创建,扎实开展“五打五整治”行动,加强特殊人群管理、社区矫正和禁毒工作,联合建设县强制戒毒所,年度综治民调居全省前列。各位代表!一年来,我们注重建机制、打基础、解难题、 利长远,强力推进政府自身建设,坚持依法履职、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办结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 258 件。严格按规则办事,实行政府工作“周计划、月调度、半年讲评”机制和任务交办制、跟踪督办制,力求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先后召开 15 次政府常务会和 19 次县长办公会,研究出台了政府性投资项目管理、协税护税、土地征收安置等促公平、增效益、提效能的政策文件,顺利完成 210 个村(社区)“两委”换届,切实规范工程项目指挥部设置、机关事业单位劳务派遣和临聘人员管理,清理“吃空饷”123 人。置换融资成本较高的政府性债务 23.89亿元,强化财政、审计监督,年节约财务和工程成本 1.5 亿元。持续推进正风肃纪,公职人员涉砂涉矿专项整治基本完成,“互联网+政务服务”、“互联网+监督”系统建设稳步推进,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不断加强,处理处分公职人员 177人。国防动员、双拥优抚、民兵预备役、人防、消防、海事、国调、应急等工作全面加强,爱卫、史志、档案、保密、老干、民宗、侨务、湖洲、气象、公积金、烟草、盐业、石油、邮政、通信等工作齐头并进,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文联、科协等群团组织作用充分发挥。回顾过去一年,超历史特大洪灾、中央环保督察、国务院统计执法检查等重大考验接踵而至,困难比预料的要多,挑战比预想的要大。我们坚持抓发展、补短板、防风险,克 服了一系列重大阻力,推出了一系列发展举措,推进了一系列重大工作,奋斗的历程充满艰辛,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县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有效监督、全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勠力同心、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向各位离退休老同志,向所有关心支持湘阴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各位代表,受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增长动能新旧转换、土地调规制约等影响,尤其是在统计执法监督加强的特殊背景下,主要经济指标基数正逐步向本原回归,增幅低于预期。经济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县级财力不强,收支矛盾较大;部分项目推进不快,投资增长乏力,工业发展质量不高;民生改善还有不少短板,公共服务还不均衡,农村基础设施仍较薄弱;个别公职人员作风不实、担当不力,行政效能有待提升,等等。对此,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二、凝心聚力、奋发作为,开创“左公故里、美好湘阴”建设新局面各位代表!发展无止境,奋斗正逢时。2018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起步之年,也是迈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的关键之年。我们必须始终保持一往无前的昂扬斗志、永不懈怠的饱满激情,自觉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大力实 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朝着“左公故里、美好湘阴”愿景,瞄准“领跑十三五、进军省十强”目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力前行。2018 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和县委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不变,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持“对标对接、融长发展”,以“一二四”行动为抓手,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着力打造“五个示范区”,致力推动“左公故里、美好湘阴”建设实现新突破、开创新局面。2018 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扎实做好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用好主要经济指标数据调整“窗口期”,力争 GDP 增长 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0%,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 8%左右,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 9%,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 9%、8%。实现上述目标,必须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扎实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突出双量齐升抓增长,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全力以赴在稳增长上出实招,持续激活力、增动力、挖潜力,促进经济增量和质量同步提升,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发展。大抓招商。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抓 手,创新招商机制,完善“五个一批”工作方法,围绕四大主导产业,瞄准重点地区、知名企业,全力招大引强、招新引优,着力引进一批龙头型、总部型、成长型的财源项目。大力开展专业招商、驻点招商、乡友招商,对重点意向项目实行“一对一”、“点对点”跟踪,力促意向项目早签约、签约项目真落地、落地项目早开工。动态式调整储备 100 个重点招商项目,力争全年引进项目 30 个以上,其中亿元项目10 个以上、5 亿元以上产业项目 1 个,到位资金 60 亿元以上。科学发挥投资拉动作用,积极争取国家投资、调控政府投资、促进社会投资,力争洞庭湖治理、虞公港等一批重点项目挤进计划笼子,确保全年争取项目资金 15 亿元以上。全力防控政府性债务风险,深化与金融机构合作,推动多元化融资方式落地。下真功夫优化投资环境,加强 PPP 项目推广,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基础建设和产业开发。大兴实体。坚持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全面落实市“四个十条”和县创新“十条”,推动实体经济加速发展。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使企业家安心经营、放心投资,让纳税人得到全社会尊重!严格执行国家减税降费政策,严格规范涉企收费,兑现企业税收考核和支持企业发展的系列奖励政策,实打实促进企业融资、用工、用电等生产成本下降。引导企业对标“中国制造 2025”和“工业 4.0”,加快信息化、智能化改造,淘汰落后产能。支持企业提品质、 创品牌,推进工业产品目录落地见效,鼓励企业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扩大销售网络、增加企业效益,培育规模企业 10 家以上。强化金融支撑,有效促进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提速行政审批,执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大促消费。将服务业作为重要增长点培育,坚持以服务促消费,推动城乡消费规模增长、结构升级。加快城市综合体、汽车贸易等专业市场建设,新建和改扩建城区集贸市场2 个,着力培育物流服务。扎实推进电商产业三年行动,促进电商网点全覆盖,积极引导县内产品上线,力争产品网上交易突破 10 亿元。出台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意见,引导楼宇经济、品牌酒店、特色美食、休闲娱乐加快发展,做大汽车、物流、金融、信息等现代服务业规模,积极培育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五大幸福产业,吸引城市中高端消费。用足用好住房公积金,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加快精品楼盘开发,依法整治问题楼盘,支持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倡导诚信守法经营,加强烟草、食盐、成品油等市场监管,严肃查处假冒伪劣、虚假广告等行为,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二)突出开放对接抓创新,推动三次产业提质升级。实施创新驱动、开放带动、产业联动,调优产业结构,壮大产业实力,构建优质产业体系,推动三次产业向高新高端、 品质品牌发展。加快园区升级兴工。坚持工业强县、园区兴工、项目立园,引进战略投资商推动园区发展革命,推进工业发展五年行动,力促工业税收增长 15%以上。按照工业主导产业“五个一”要求,完善产业发展机制,大力建链、强链、补链,推动以远大可建、蓝天豚硅藻泥为代表的绿色建筑建材,以奇思环保、元亨空调为代表的绿色装备制造,以长康集团为代表的绿色食品等主导产业集群发展,力争支柱产业总产值增长 15%以上,提速新型工业化。充分发挥创新引领发展第一动力作用,加快建立科技创新体系,保持 1000 万元以上科技创新基金,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产学研合作,支持远大可建“蜂芯”成果转化,新增省级科研平台 2 个、高新技术企业 3 家以上,争创湖南科技成果示范县和县域创新示范县。大力推进工业企业“退二优二”“退二进三”,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新增外贸企业 3 家以上,进出口贸易增长 12%。完成园区管理机制和集中授权改革,切实强化“权、钱、人、地”要素保障。依托华夏幸福建立园区发展新模式。启动实施高新区规划,加快推进路网、水网、电网、热网和服务要素设施配套,新建标准厂房 20 万平米,推进污水厂建设,全面提升园区承载能力,打造投资洼地。加快三产融合兴农。大力实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推动现代农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实施精品粮油工程,3 年投 资 2 亿元以上,强力推进“中国好粮油示范行动”,实施土壤污染治理、绿色有机种植、农业综合开发、合作组织培育、农机示范和供销惠农服务六大配套工程,发展绿色高产示范片 20 万亩、稻虾种养 3 万亩以上,以全产业链促粮食产量提高、质量提标、效益提升。实施龙头培育工程,新增土地流转 5 万亩,重点扶持 50 个以示范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为主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长康、华康、义丰祥等企业创新发展,培育精深加工企业 3 家左右,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争创全国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实施品牌创建工程,推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开发,提质鹤龙湖特色水产和杨林寨、南湖洲绿色蔬菜基地,大力发展藠头、辣椒、萝卜等特色农产品。推进标准化生产,建成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逐步建立从田园到餐桌的质量追溯体系,引导特色农产品上网上行,力争新增“三品一标”认证 20个以上,打造品质可信、品牌响亮、品味高雅的湘阴绿色农产品。加快重点突破兴旅。坚持把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培育,以旅游促产业、带百业。突出龙头景区带动、精品景区推动和全域旅游互动,努力打造全省知名的休闲度假首选地、湖湘文化体验区。抓实“一大创建”,按照《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健全工作机制和配套政策,大力推进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三年行动。加大旅游招商力度,重点推进 1 个特色旅游小镇、1 个乡村旅游点开发,完善通景公路、旅游厕所等一批配套服务设施,力争旅游直接投资 10 亿元以上;精心策划旅游形象宣传,加快特色旅游产品开发,提高旅游接待能力。激活一个龙头,支持洋沙湖国际旅游度假区提升渔窑小镇旅游品质,加快开发麦咭乐园、地中海小镇等项目,增强六大系列产品吸引力,加快打造区域性休闲度假首选地。重推“一条线路”,围绕“一心、两圈、三带”布局,串联柳庄、南泉寺、左宗棠文化园等景点,形成成熟的湖湘文化休闲旅游线路,广泛吸引旅游客源。打响“四张名片”,依托水优势,着力开发水上运动、水上观光、游轮游艇等亲水旅游项目,打响滨水休闲旅游名片;深入挖掘湖湘文化、湘军文化内涵,开发左宗棠等名人资源,精心筹办郭嵩焘诞辰 200 周年纪念活动,打响湖湘文化名人故里名片;大力推介湘阴菜品食品,打响“中国湖鲜美食之乡”名片;深度挖掘岳州窑青瓷文化,将考古发掘、文化复兴与艺术创新有机结合,启动青瓷艺术古镇规划招商,擦亮千年瓷窑艺术名片。实施“旅游+”计划,推动旅游业与体育健身、健康养老、休闲农业等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把旅游业发展成为实实在在的富民产业。(三)突出攻坚克难抓项目,推动基础优势聚集升级。坚持项目为大、项目为先,围绕水、工、城、路等重点领域聚焦聚力,持续开展项目大攻坚,掀起项目建设大热潮。 主攻产业项目。严格实行手续代办制、服务承诺制等制度,因企施策精准帮扶帮促,推动产业项目快落地、快建设、快投产、快见效,确保恒大生态康养谷、拓沃重工等 20 个以上项目动工建设,加速推进可孚医疗、中民筑友等 15 个以上在建项目,实现建华二期、金高电力等 10 个以上项目投产达效,力争标准化厂房入驻企业 20 家以上,推动项目满园,坚持不懈推进绿色装备制造、绿色建筑建材、绿色食品和全域旅游产业发展壮大。主攻交通项目。持续推进交通大投入、大联网、大提质,启动百亿投资,重点推进九大交通工程。“一座新桥”,完成樟树港大桥前期工作,确保 9 月份前动工建设。“两条高速”,加快岳望高速湘阴段及配套工程建设,确保 6 月份前竣工通车;确保平益高速湘阴段年初动工建设。“两大港口”,完成漕溪港码头二期和漕溪港物流园建设;力争虞公港开发立项,启动前期工作。“四条通道”,启动湘江沿江大道建设,拓宽改造 S308 鹤龙湖至新泉段,拉通城湘大道,完成临白线至南湖洲硬化。同时,新建和提质改造农村公路 100 公里,实施农村公路安保工程 150 公里,改造危桥 30 座,加快构建四通八达、互联互通、绿色便捷的现代综合交通网。主攻城建项目。稳步推进棚户区改造四年行动计划,启动嵩焘、城南等 7 个棚户区改造,加快城东片区开发,推动县城向东扩容提质,建设一个江湖连通、城水相依的“大东 湖”。加快实施以生态修复、城市修补为重点的城市“双修”,推进建成区雨污分流,完成附山垸垃圾填埋场治理修复,实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二期技改,积极推动第五自来水厂建设,完善东塘等 6 个集镇污水处理设施,改造通达湖等 8 处排水防涝工程。以棚改政策为契机,按照市场化运作的原则,整合岳州窑、文庙、左宗棠文化园等景区景点,稳妥推进湘阴古城保护与开发,挖掘城市特色与活力,把湘阴打造成为生态人文之城、创新创业之城、旅游康养之城、休闲美食之城!主攻水利项目。持续开展水利补短板“五大工程”,重点推进镜明河、洋沙河、白水江、南湖洲哑河、岭北夹洲哑河等 14 处险工险段治理,实施烂泥湖、湘江右岸樟静段堤防加固等 9 项重点水利工程,新建新泉寺、范家坝、洋沙湖、南湖洲等 4 处泵站,清淤塘坝 150 处、疏浚沟渠 280 公里,水库除险加固 12 座,改善灌溉面积 6 万亩,解决农村安全饮水 10.6 万人,实现安澜保民、兴水惠民,让水安水利、水清水美的水环境助力乡村振兴。(四)突出建管并举抓统筹,推动城乡发展融合升级。坚持城乡一体、三级联动,统筹推进规划提升、建设提质、管理提效,为城乡融合发展拓展新空间、改善新面貌。狠抓规划提升。抢抓国家划定“三条红线”机遇,力争湘阴纳入全省区域发展和大长沙发展规划,赢得发展主动权。 统筹全域旅游、城乡建设、土地利用与生态保护等规划,逐步推进“多规合一”;适时启动县城总规修改,加快重点地区战略发展和特色小镇规划编制,完成 80%的村庄规划,完善城乡规划体系。推进规划管理向乡村延伸,加大巡查力度,严格批后监管,保持控建拆违高压态势,实现规划管控全覆盖。狠抓基础配套。持续推进城镇提质工程,不断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加快城区中小学校建设,建成郭嵩焘纪念馆等一批文化设施,不断增强城市教育、医疗、文化等核心功能。实施城区疏堵保畅工程,盘活停车场资源,建设社会化停车场 2 处。拉通原吉路、嵩焘中路等道路,打通断点、消除堵点,缓解停车难问题。新建 5G 微型基站 400 个,新增光缆2000 公里,实现农村光网全覆盖。实施农村电网扩能工程,新建改造高压线路1100 公里,更换10 千伏配变台区383 个,让群众用上“舒心电”。依法整治整合燃气市场,加快燃气向乡镇街道延伸。狠抓规范建设。坚持以工匠精神和艺术思维建设美丽城乡,统一管控城市天际线、水际线、楼际线、色调线,加强项目评审、建筑风貌把关、精心设计施工,实行“四制”管理,努力打造城市标志性建筑、精品楼盘、靓丽小区、美丽村庄和集中建房示范点。严格新开发楼盘基础配套验收,全面规范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坚定不移推进规范农村村民建房, 深入推进农村“拆危房旧房空心房”整治,全面开展农村宅基地使用清理,严格实行集中建房,严禁城区私房建设和农村零星建房、违法建房,确保每个乡镇建成一个集中建房点,打造 30 户以上集中建房示范点 5 处。狠抓管理创新。推进网格化管理,深化城市综合执法改革,实行城管队员驻社区、联网格,把管理细化到社区、街道和楼宇。推动城市管理向集镇、乡村延伸,实现全方位、全区域、全时段管理,推动“三城同创”升级。打造信息化平台,以智慧城管、平安城市、智慧人社为切入点,统筹推进智慧县域建设,提升城市管理服务水平。严格规范化执法,强力推进环境卫生、渣土运输、农贸市场和交通秩序常态整治,以“眼里揉不进沙子”的态度,管出城市好形象。狠抓乡村振兴。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见效,以美丽乡村扮靓美丽湘阴。积极探索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的新机制、新思路,出台支持乡镇集镇发展办法,大力推进中心镇扩容、特色镇开发、重点镇提质,加快构建以城带镇、以镇促城、城镇联动的新型城镇化体系。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多渠道整合筹集资金,加大基础建设、风貌改造、公共配套投入,重点打造金龙示范片。积极推进“厕所革命”。务实推动村务公开,加强并村后续管理,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全面提升村级综合服务平台功 能,切实加大村社区运转经费投入,稳妥推进乡村债务化解,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让基层更具活力、人民更加满意!(五)突出全域整治抓生态,推动绿色发展整体升级。坚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让绿色成为湘阴最亮的底色。全面推进洞庭湖综合治理。常态化开展“十大清湖”行动,助推洞庭湖水环境综合治理五大专项行动升级,还洞庭湖一湖清水。加强东湖—洋沙湖湿地和横岭湖水域生态保护修复,推进城乡黑臭水体治理,加快漕溪港等 4 处综合治理项目实施,严防河湖围网反弹。开展农药“零增长”行动,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新建县级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系统。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全面关停 12 家砖瓦窑厂,培育新墙材企业,狠抓黄标车、扬尘治理,淘汰小型燃煤锅炉,严禁秸秆焚烧,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全面推进河长制落地见效。将 144 个内湖纳入河长制责任体系,组建河道湖库协管员、保洁员、巡查员队伍,量化河道清面、清养、清乱责任清单,建立日常监管巡查制度,推动巡河、治河、护河责任体系全覆盖。统筹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围绕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改善、水生态修复四大主要任务,综合推进“五水共治”,定期开展联合执法,坚决杜绝乱围乱堵、乱采乱挖、乱倒乱排等现 象,推动河湖治理系统化、监管常态化,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全面推进全域环境治理。坚持把全域环境治理作为加强生态保护、助力全域旅游的重要举措,努力实现乡村整治与乡村经济、乡村文化同步发展。建立常态化保洁机制,实现村级环卫自治组织全覆盖。科学配备农村垃圾收集处理和转运设施,建设乡镇垃圾压缩中转站 13 个,最大限度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严格按照“十无、十有、十到位”要求,建立四级联动考评机制,打造一批农村环境治理样板乡镇、示范村,带动美丽乡村共建共创、镇容村貌更净更美!全面提升城乡生态文明。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发展之路,不断深化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植树造林,持续推进“绿满湘阴”造林工程,深入开展全民绿化行动,完成造林 4.5 万亩、义务植树 120 万株、绿色通道工程 220公里。严格耕地保护,科学调整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大力推广绿色建材墙材,维护和建设户用沼气 1000 户,推广太阳能热水器 1500 台。大力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扎实开展“两型机关、两型村庄、绿色社区、绿色学校”创建活动,积极开展节水节电行动,争创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县。(六)突出共建共享抓民生,推动全面小康稳步升级。 坚持民生改善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件接着一件办,重点推进20 件民生实事,确保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取得新进展。合力扶贫脱贫。坚持扶贫、扶志、扶智相结合,按照“两不愁、三保障”标准,聚焦“三率一度”,持续推进脱贫攻坚“十大行动”,加大产业、金融、光伏扶贫和易地搬迁工作力度,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强化资金使用监管,确保 28 个已退贫困村不返贫、11780 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真贫、真脱贫,实现稳定致富可持续。大力兴教强教。坚持教育优先,实施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办人民满意教育,让教育成为湘阴最恒久的发展实力。加强教育管理,推动教育去行政化,让学校回归教书育人本位。创建标准化学校 9 所、合格幼儿园 7 所,改造农村薄弱学校 3.6 万平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定向培养免费师范生 100 人,公开招聘农村教师 200 人,力争两年内解决全县师资不足问题。培养一批专业能师,评选一批教育名师,提高教师待遇,造浓尊师重教氛围。加强学前教育,狠抓义务教育,提升高中教育,提质职业教育,加力特殊教育,全面深化素质教育,持续发展优质品牌教育,确保教育质量年年进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教师从教行为,重视校园安全和校车安全管理,积极创建安全文明校园。强化保险保障。大力实施“引老乡、建家乡”工程,支 持乡友回乡创业、投资兴业。积极扶持就业创业,建好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和创业孵化基地,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新增城镇就业 5000 人、转移农村劳动力 5500 人,确保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继续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积极推进“五险同征”,实施新一轮被征地农民社保政策,推动法定人员参保全覆盖。全面落实城乡低保、五保、医疗救助政策,加快儿童福利院、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免费适配残疾人辅助器具2800 件。鼓励社会投资养老机构,支持发展志愿者服务组织,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加强保障性住房运营管理,新增一批限价房源,改造农村危房 1000 户。提升文化文明。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推新图书馆、体育馆尽早投入使用,建设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 30 个,开展全民健身和群众性文体活动 500 场以上、文化下乡 80场次以上,新增数字电视用户 1 万户。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进岳州窑文化复兴工程。建立文艺基金,鼓励文艺工作者推出精品力作,支持发展艺术、体育、健身、数字院线等文化产业。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加强媒体和网络监管,讲好湘阴故事,扩大湘阴影响。积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视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切实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持续开展“刹人情歪风、治婚丧陋习、树文明新风”专项治理,深入推进殡葬改革,启动县级新陵园建设,在全县积极推行遗体火化,因地制宜建设乡村公益 性墓地,坚决遏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现象,推动社会风气持续好转。提质卫生计生。加快健康湘阴建设,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深化县人民医院与湘雅医院医联体合作,完成县妇幼保健院新院建设,每村建好一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加强基层医疗卫计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扎实做好重大传染病防控、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优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巩固基层卫计综合执法改革成果,强化计划生育目标管理,坚持“一票否决”制度,落实奖励优惠政策,不断巩固提升计生工作水平。三、不忘初心、担当奋进,展现“左公故里、美好湘阴”建设新作为各位代表!使命在心,重任在肩。完成 2018 年目标任务,必须以更高标准、更强举措,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大力弘扬“左公精神”,围绕建设法治、责任、效能、创新、服务、廉洁政府,不断提升行政效率,推动工作落实落地。(一)强化组织保障抓执行。完善领导包联机制,建立健全政府工作目标任务分解和包联责任制,实行政府领导、部门单位一把手一包到底,做到分工负责、人人有责。完善跟踪调度机制,对县委县政府确定的重要指标、重点工作、重大项目,实行年初“建账”、年中“查账”、年底“交账”,一周一安排、一月一调度、一季一讲评,以现场会、推进会、 讲评会促进度,推动政府高效运转。完善绩效考评机制,严格政府目标管理,将各项工作细化、量化、清单化,加大督查、考核、奖惩力度,以严格的绩效考评,激励广大干部干事创业、建功立业。(二)强化改革保障激活力。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导向,坚定不移向改革要动力、要活力、要效率。抓经济体制改革落地,全面落实“放管服”政策措施,抓好“五证合一”、“双随机、一公开”、商事制度、不动产登记等改革落地,以铁的决心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争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示范县。抓行政体制改革见效,科学统筹机构设置、重新核定人员编制,下决心解决人浮于事、人事不相称现象,稳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抓农村综合改革深化,推动农村土地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承包地“三权”分置,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不变,引导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三)强化法治保障优环境。坚持依法治县,加大“七五”普法力度,深入开展法治机关、乡镇(街道)、村(社区)创建活动,严厉打击强揽工程、强买强卖、强行阻工和堵门堵路堵桥等阻碍项目建设、妨害湘阴发展的违法违规行为,决不让违法者得益、闹事者得利。坚持依法履职,严格按照法定程序、法定权限、法定职责行使权力,严格科学民主决策,坚决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定决议,自觉接受 人大、政协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提案,不断增强政府公信力。坚持依法办事,大力推行公开承诺,严肃整治不作为、乱作为行为,完善“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加快县政务服务中心建设,规范政务信息公开,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四)强化要素保障促发展。积极化解用地紧缺难题。坚持项目争地、依法供地、集约用地、规划控地相结合,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存量用地清理力度,力争收储城建用地1000 亩、工业用地 2000 亩、报批土地 2500 亩,保障重点工程项目建设需要。严格执行征迁补偿安置统一标准,取消城区宅基地安置,大力推行货币补偿安置,确保征迁工作公开公平、阳光透明。主动破解资金短缺难题。狠抓重点企业、行业和项目税源监控,加强协税护税,着力挖潜增收,确保应收尽收。严格预算执行,严格编制管理,常态清理“吃空饷”。全面开展国有资产资源清理清查,着力盘活国有资产。加大项目资金整合力度,切实强化政府性投资项目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规范融资行为,创新融资举措,做大做强洞庭控股集团,确保政府融资低成本、可持续。引导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力争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 15%、25%。加大招商引行力度,推进传统金融与新金融互补融合,争创县域普惠金融示范区。强力化解人才短缺问题。扎实推进“5215”人才引进工程,采取直接招录和柔性引进方式,力争引进 300 名以上教育、卫生、农业、水利、规划、文秘等方面的急需紧缺人才。加大专业骨干人才培养力度,落实人才激励奖励政策,让各方面优秀人才愿意来、留得住、能出彩,建设高素质公务员队伍。(五)强化安全保障保稳定。提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扎实开展平安湘阴创建,推动城乡安保视频监控、地面警民巡逻防控全覆盖;加强司法执法协调联动,深入开展严打整治专项行动,精准打击涉毒涉赌、两抢一盗等群众反响强烈的违法犯罪行为;将禁毒戒毒作为治安治县的重要任务,建好 5 个社区戒毒康复中心,做好社区矫正、特殊人群管控和戒毒工作,确保综治民调保先进位。提升信访维稳工作水平。健全群众工作网络和信访责任制,完善社会矛盾排查预警和调处化解机制,畅通信访渠道,办好 12345 热线、县长信箱,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深入开展突出信访问题治理,推进涉法涉诉信访改革,落实信访依法终结制度,完成民间融资领域、问题楼盘等一批信访积案处理。提升安全生产示范创建。压紧压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常态化开展打非治违,持续开展“八大重点整治”,推行事故隐患治理“一单四制”,坚决杜绝较大以上安全事故发生;落实“四个最严”要求,严厉打击食品药品领域违法犯罪,确保食品药品安全;加强森林防火、地质灾害防治,建立防汛责任新机制,进一步提升应急能力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六)强化作风保障树形象。落实“忠诚、干净、担当”要求,持之以恒纠“四风”、转作风,树新风。知行合一讲政治。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为契机,切实加强政府系统党的建设,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增强“四个意识”,坚决落实上级各项决策部署,维护县委权威,确保政令畅通。善作善成讲实干。倡导务实、高效、简捷作风,事事向实处着力,人人用实干说话,雷厉风行抓落实,久久为功办实事,努力做到说一件、干一件、成一件。克己奉公讲廉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支持县监察委改革落地,推动审计监督全覆盖,加强行政审批、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财政评审等重点领域监管,严控“三公”经费支出,扎紧管人、管事、管钱的制度笼子。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行为,坚决纠正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永葆人民公仆本色。各位代表!昂首走进新时代,我们必须登高望远、脚踏实地,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发展新理念,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坚战中,在国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机遇和挑战中,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坚决抛弃不讲质量、没有效益的项目,坚决抛弃不切实际、表面光鲜的政绩工程,坚决抛弃不顾长远、只图眼前的短期利益,全力以赴办好每一件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实事,努力创造经得起实 践、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我们坚信,湘阴人民有勇气、有智慧、有能力把握机遇、战胜困难,湘阴经济有优势、有潜力、有后劲实现加速赶超!各位代表、同志们,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唯担当。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带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凝心聚力,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奋勇前行,为加快建设“左公故里,美好湘阴”而不懈奋斗!2018 年鄂温克族自治旗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自治旗十二届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旗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一、五载征程,砥砺奋进过去的五年,是我旗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在市委、市政府和旗委的坚强领导下,在旗人大的依法监督和旗政协的民主监督下,我们团结带领全旗广大干部群众,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主动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努力克服经济下行、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影响,圆满完成了既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奋力开创了经济平稳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崭新局面。——五年来,综合经济实力显著提升。到 2017 年底,全旗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达到 118 亿元,是 2012 年的 1.3 倍,年均增长 7.3%,经济保持平稳增长。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 累计完成 318 亿元,进一步夯实了发展基础。全旗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完成 28986 元,是 2012 年的 1.5倍,年均增长 8.7%;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完成20487 元,是 2012 年的 1.6 倍,年均增长 9.9%,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 6.3 亿元,收入质量和结构进一步优化。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完成 20.1亿元,是 2012 年的 1.3 倍,年均增长 6.6%,更多发展红利惠及人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完成 19 亿元,是 2012年的 1.6 倍,年均增长 10.4%,消费市场持续繁荣活跃。——五年来,三次产业结构日趋优化。产业结构比由 7.9:69.3:22.8 演进为 6.8:65.2:28。农牧业转型升级加快。国家现代农牧业示范区建设成效显著,牧业年度牲畜存栏稳定在 100 万头(只)左右,2017 年,预计鲜奶、肉类和饲草产量分别达到 18 万吨、1.9 万吨和 11 万吨。农牧业结构不断优化,主导产业与特色种养殖业协调发展。农牧业生产条件进一步完善,累计投资 2.7 亿元,实施一批牲畜棚圈、饲草储备库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防灾减灾能力持续提高。生产经营方式不断转变,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 13 家,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 538 个。工业主导作用凸显。工业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五年原煤产量累计达到 1.6 亿吨,发电量累计达到 1006 亿千瓦时,2017 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预计达到 85.6 亿元。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 135 亿元,统筹实施了鄂温克电厂、伊敏露天矿光伏电站等重大项目。不断提高工业产品供给质量,化解煤炭过剩产能 330万吨。服务业蓬勃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预计达到 33 亿元,是 2012 年的 1.6 倍,年均增长 9.5%,新引擎作用逐步凸显。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累计接待游客 280 万人次,年均增长7%,实现旅游总收入 27 亿元,多元的民族文化和优美的自然风光已经成为鄂温克旗的闪亮名片。商贸物流、酒店餐饮和休闲购物等传统服务业繁荣活跃,电子商务、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逐渐兴起,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产业园区建设成效显著。巴彦托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入驻企业 81 家,总产值预计达到 18 亿元,是 2012 年的 2.4 倍,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17.6 亿元,上缴税金 1.4 亿元,带动就业 3000 人。民族文化产业创业园平台作用充分发挥,入驻孵化企业 99家,带动就业 600 人。——五年来,城乡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城镇功能日益完善。坚持规划引领,编制完成新一轮旗域体系规划和四个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着力推进百姓安居工程,累计投资 14.2亿元,完成棚户区改造任务 9397 户。全面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资 47 亿元,新建改建镇区道路 147 公里、市政管网 136 公里,新增绿地面积 10 万平方米,内蒙古民族体育中心、政务服务中心、综合档案馆、南出口景观大道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投入使用。积极推进巴彦托海镇与呼伦 贝尔中心城区公共交通一体化工作,公众出行更加便捷。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加强牧区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资 10 亿元,统筹实施牧区安全饮水、危房改造、街巷硬化、通电通讯等工程,集中力量开展环境整治、美化绿化等工作,牧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升,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牧区公路建设长足发展,建设通村通乡公路 21 条,总里程338 公里,形成“干支结合、内联外通”的交通网络格局。——五年来,社会事业建设全面加强。科教兴旗战略稳步实施。累计投资 1.2 亿元,实施旗第二民族幼儿园、第一中学足球馆等 44 个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办学条件全面改善。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验收,高中阶段教育稳步推进,“订单式”职业教育发展成果喜人。转化应用科技成果 27项,孵化科技企业 20 个。卫生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基层卫生条件不断改善,完成旗蒙医医院改扩建工程,新建苏木乡镇卫生院 6 个、嘎查卫生室 19 个。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旗蒙医医院晋升为二级甲等民族医院,我旗被命名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民族文化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达到101 项,成功申报自治区级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开展,民间文艺团体迅速崛起,伊敏河之夏、欢乐草原季等演艺活动持续火热。圆满完成全区第九届少数民 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承办工作。赛马、射箭、搏克、抢枢、足球等优势体育项目取得突出成绩。社会福利事业迅速发展。完成旗社会福利中心大雁分院、福寿安养院、牧区养老互助幸福院等重点项目建设。——五年来,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公共财政支出继续向民生领域倾斜,民生支出达 88.7 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 87.8%。稳步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累计减少贫困人口 759户、1863 人。着力落实积极就业政策,实现城镇新增就业7644 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以内。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 5.6万人和 12.9 万人,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 98%。率先实现城乡低保一体化,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 2.6 亿元。稳步提升各类社会救助标准,发放各类民政保障资金 1.1 亿元。发放救灾资金 1.7 亿元,救助灾民 3 万人次。——五年来,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实效。全面完成污染物减排任务,实施大雁煤业集团、伊敏煤电公司等一批重点企业环保技改项目,积极开展城市建成区拆炉并网工作,大气污染防治取得重大进展。着力加强自然生态建设,累计投资7.9 亿元,严格落实草原禁牧、休牧、划区轮牧、草畜平衡等政策;完成重点区域绿化 5.5 万亩、人工造林 11.5 万亩;自然保护区管理更加严格,野生动植物资源、湿地湖泊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强化环境监察执法工作,严厉打击毁林毁草、 违规排放等环境违法行为,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深入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全面完成呼伦贝尔市下达的沙区综合治理任务,草原沙化得到有效遏制。获得“国家级生态旗”称号,成为第一个被命名的少数民族自治旗县。——五年来,发展内生动力不断增强。深化财政金融体制改革,“营改增”工作全面推开,预决算公开常态机制不断完善,居牧民补贴“一卡通”系统实现全覆盖。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七证合一、一照一码”工作全面推行。圆满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牧区经营体制改革深入推进,草牧场流转与规模化经营激发更大活力。政府机构改革稳步实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不断深化,撤销事业机构 45 个,政府部门权责更加明晰。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持续推进,清理保留行政许可事项 152 项,减幅 48.4%,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大幅提升。“双随机一公开”、不动产统一登记、公车改革等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大力改善招商环境,累计引进域外资金 197 亿元。——五年来,和谐稳定局面持续巩固。全面推进依法治旗进程,获得“全国创建法治旗县先进地区”荣誉称号。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有效维护了社会安全稳定。民族团结和谐发展,全力做好民族工作,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旗”,民族团结、边疆安宁的大好局面进一步夯实。全面开 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安全生产稳定形势不断巩固。基层组织阵地建设全面加强,新建改建高标准精品社区 9 个、嘎查活动室 26 个。加强市场监管和专项整治,确保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强化信访工作,集中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全旗信访总量明显下降。统计、计生、档案、双拥、老龄、红十字、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各项事业均取得新成就,邮政、通讯、金融、电力、气象、供销等行业为全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五年来,我们致力于政府自身建设,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 431 件、政协委员提案 439 件,办复率达 100%。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国务院“约法三章”,三公经费下降 51%。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大力整治“四风”突出问题。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加强重点领域廉政风险防控。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强化督查督办、问责问效,政府工作法制化、规范化、效能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各位代表,过去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旗委总揽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有效监督、参与支持的结果,是全旗各族人民精诚团结、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旗人民政府,向全旗广大干部群众,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向曾经为 鄂温克旗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的老领导、老同志,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鄂温克旗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各位代表,过去五年的经验弥足珍贵,我们深刻认识到,做好鄂温克旗工作: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依靠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必须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开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必须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解决好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问题,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群众;必须坚持扩大对外开放,抢抓国家政策倾斜扶持历史机遇,不断激发内生动力。各位代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增长方式比较粗放,创新驱动能力不强,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人才支撑保障不足,转型升级动能乏力,对外开放水平不高,城乡区域发展不够协调,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任务艰巨,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这些问题,事关全旗发展大局,事关群众切身利益,我们必须迎难而上、勇于担当、下定决心、下大气力,认真加以解决。二、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未来五年,是我旗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一届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 导,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呼伦贝尔市委和旗委各项决策部署,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紧紧围绕呼伦贝尔市“两区三地一家园”目标定位,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提质工作总基调,坚持美丽发展、争进前列总战略,坚决守住发展、生态和民生三条底线,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和绿色化,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奋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实现美丽幸福鄂温克新崛起。未来五年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7%左右,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 350 亿元,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 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 10%,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 7.5%和 8%。实现上述目标,重点要做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一)着力建设现代农牧业。大力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动我旗粗放、低端、分散的传统农牧业,向精细、高端、集约的现代农牧业转型。优化农牧业产业结构。按照“提振乳业、壮大肉业、发展草业、振兴马业”的发展思路,全面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形成多元支撑的农牧业发展格局。继续深入实施“稳羊增牛”发展战略,强化政策扶持和宣传引导,加快发展优质良种奶牛、肉牛、肉羊产业,以规模化养殖为突破口,不 断提升质量和效益,降低草牧场载畜压力,改变“一羊独大”的单一养殖结构。加快推动牧草产业发展,着力构建“草牧业+集约化养殖+龙头企业+互联网”的生产经营模式,积极改良天然草场,大力发展人工草地,争做呼伦贝尔现代草牧业发展排头兵,优质牧草种植面积达到 30 万亩。培育引进马产业龙头企业,重点发展马品种改良培育、马产品精深加工等产业,促进现代马产业取得新突破。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大力推进“三品一标”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倾力打造鄂温克牛肉、羊肉等地理标志性农畜产品品牌,培育自治区级以上龙头企业 10 家,中国驰名商标、自治区著名商标 15 个。提高牧民组织化程度,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牧户+贫困户”等组织体系和运行模式,建立多方共赢、利益紧密联结的运作机制。培育全旗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农牧业龙头企业 5 家,销售收入超千万元的合作社 10 个。大力实施科技强牧工程,全面提升科技研发、推广工作水平,让牧民掌握更多的科技知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进一步提高。扎实推进牲畜良种繁育工作,呼伦贝尔短尾羊扩繁群达到 50 万只,三河马核心群达到 1000 匹。深入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把绿色蔬菜、蒙中药材、马铃薯等经济作物种植和鸡、鹅等禽类养殖,作为牧区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释放牧区经济新活力。夯实农牧业发展基础。切实加强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增强防灾减灾能力,确保畜牧业生产安全。全力加强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基地建设,重点推广应用农牧业生产先进技术装备,不断提升农牧业生产软硬件水平,现代化示范基地达到 20 个。推动牲畜交易市场建设,实现牧区牲畜贸易规模化发展。深入实施“互联网+农牧业”战略,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建立农畜产品生产加工、仓储物流、网络营销等一系列经营体系,引导帮助更多牧民从事电子商务,促进增收致富。全面构建从“牧场、田间到餐桌”全过程可追溯体系建设,实现农畜产品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确保农畜产品生产安全、优质优价。着力搭建“功能完善、运转高效”的投融资平台,引导和聚集更多资金投入新牧区建设。(二)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牢固树立绿色化发展理念,立足资源优势,坚持创新驱动,优化产业布局,补齐工业发展短板,加快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强化科技支撑和技术创新,以低污染、高性能、高附加值、环保型为方向,扶持煤电企业走健康发展之路。做好煤炭和煤基深加工产业发展,提高原煤产品的附加价值和综合利用能力,适度发展煤制清洁能源产业,延长产业链条,培育新动能。推动电力外送通道建设,力争在华北新增电力外送通道上抢占一定份额,实现电力产能释放。协调推进电力企业开拓市场,鼓励伊敏煤电公司、蒙东 能源公司推进大用户直供电政策,激发市场活力。积极培育畜牧业领军企业,提高肉类产品精细化深加工比重,加强奶源基地建设,打造绿色、天然、有机农畜产品,推动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新兴产业发展。注重立足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加快培育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大数据云计算、生物科技、蒙中医药等新兴产业,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跨越发展提供新支撑。抢抓内蒙古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机遇,依托伊敏煤电公司富余电量、基础设施优势,积极培育大数据产业。大力发展光伏产业,支持利用沙地、矿山恢复治理区域实施光伏发电工程,新增发电装机容量 10 万千瓦。重视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探索粉煤灰资源化开发利用。引导产业聚集发展。充分发挥巴彦托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集聚功能,集中培育龙头企业,大力处置僵尸企业,重点盘活闲置土地,加快打造绿色农畜产品加工、新型制造业、商贸流通为一体的多功能产业集聚区,力争园区产值达到 30亿元以上。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培育一批民营骨干企业,大力推进“个转企”、“企上规”工作,新增规上企业 5 家,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源。积极推进大雁产业基地转型发展,着力破解发展空间不足、规划滞后等瓶颈问题,加快培育一批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促进资源型地区转型升级。(三)着力繁荣现代服务业。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扩大 内需、调整结构和转变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逐步将第三产业培育成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按照“一环线、两中心、五大景区”的全域旅游发展思路,着力创建“原生态鄂温克”品牌,积极融入“海-满-阿”旅游经济圈,重点打造跨盟市、跨旗县的精品旅游环线工程,推出多条精品旅游线路;重点打造巴彦托海镇、红花尔基镇两个游客集散中心,大力加强旅游公路、通用航空等交通网络建设,提高游客集散、接待能力;重点打造红花尔基森林公园、巴彦呼硕敖包、辉河湿地、莫和尔图湿地公园、维纳河自然保护区五大旅游景区,做好景区的提档升级和招商开发工作,坚持高标准规划、高标准建设。加强旅游营销包装,持续扩大“春季伊慕讷节、夏季瑟宾节、秋季采摘节和冬季冰雪节”四季节庆活动影响力,推动四季旅游均衡发展。积极开发“旅游+民俗文化体验”、“旅游+户外体育健身”等多元的旅游项目,扶持牧区更多富余劳动力从事旅游业,指导牧户游提高服务接待质量。力争到2022 年底,实现全旗接待游客突破 90 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 10 亿元以上。重视发展文化产业。以弘扬狩猎文化、游牧文化为重点,培育民族文化优秀企业,深入挖掘民族文学、服饰、餐饮、手工艺品等文化遗产,开发多元的民族文化产品、旅游纪念品,建设文化旅游商品专业市场,打造民族文化主题餐厅、 主题宾馆,不断繁荣文化市场。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全力推进特色村寨项目建设,着力打造以索伦部驻防为主题的民族历史文化品牌。积极发展马文化产业,包装打造一批以“马”为主题的运动、休闲、娱乐旅游产品。加大对民族演艺团队的扶持力度,精心创作民族音乐、舞蹈,推出一批原生态的经典节目,不断繁荣文化旅游演艺市场。努力发展新兴服务业。做大做强汽车产业,不断推动呼伦贝尔汽车城与海源国际汽配城协同发展,努力打造集汽配供应、整车销售、维修服务于一体的高端汽车产业园区。积极发展电子商务业,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精心打造牧区电商综合服务网点,重点推进农畜产品、民族手工艺品销售。促进百货零售业、餐饮娱乐业发展,打造集娱乐、购物、餐饮为一体的多功能商业区。创新养老服务供给方式,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养老产业。培育壮大金融业,加强银企对接,引导金融机构推进特色化经营、创新金融产品,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四)着力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协调发展的理念,以迎接自治旗成立 60 周年为契机,全力以赴加强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让城乡居牧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城乡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共同繁荣。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坚持高起点规划设计,以打造“宜居宜业、绿色生态、突出特色”的美丽城镇为目标, 协调推进城镇化建设。按照“强化一个融入、缩小两个差距、突出一个特色”的思路,积极推进“三城”建设,大力推进呼伦贝尔中心城区一体化,将巴彦托海镇打造成极具民族文化特色的魅力城镇。推动大雁镇、伊敏河镇工业型城镇转型发展,重点提高环境质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将红花尔基镇建设成生态旅游特色小镇,打造休闲度假旅游圣地。不断加强城镇道路建设,重点打通断头路,增加主干线,着力构建纵横交错的道路框架体系,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出行,计划新建改建镇区道路 72 公里。加大园林绿化力度,实施一批文化广场、健康主题公园、健身步道、道路绿化项目,计划新增公园绿地 37 万平方米,进一步优化人居环境。加快实施城市棚户区改造工程,计划完成棚户区改造 8700 套,持续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提升城镇品质,增强发展活力。提高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加强城市管理执法监管,坚决遏制私搭乱建、占道经营等违法行为,营造整洁干净、规范有序的城镇环境。严格房地产开发市场监管,着力建设一批质量优良、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新型社区,打造涵盖物流配送、便民超市、餐饮娱乐等功能的便捷生活服务圈。推进“智慧城市”、“智慧社区”建设,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城镇管理服务深度融合,提高城镇精细化管理水平。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进一步扩大公交线路覆盖面。加强市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合理布局建设民生市场,统筹供热、供水、电 力、通信、燃气等市政管网建设,新建改建市政管网 70 公里。落实户籍制度改革措施,完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政策,促进农牧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加强新牧区建设,全面推动公共服务向牧区覆盖、城市文明向牧区辐射,着力解决牧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深入实施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扶持牧民逐步实现居住相对集中,生产区和生活区相对分离,解决好牧区生产生活垃圾、污水处理等突出问题,着力改善村容村貌,建设美丽宜居新牧区。进一步完善牧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实施 G332、S202 公路建设项目,新建改建牧区公路 337 公里,解决 5000 人安全饮水问题,实现集中自然村通电全覆盖,偏远地区移动通讯全覆盖,行政嘎查宽带全覆盖。不断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牧民,扶持发展草原旅游、休闲农牧业等新产业,千方百计增加牧民收入。(五)着力构筑生态安全屏障。继续巩固国家级生态旗建设成果,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全面提高生态建设水平。加大环境保护建设力度。全面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加快推动企业技术改造,做好重点企业污染物排放监管工作,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力争单位 GDP 能耗 年均下降 3.4%,降低经济发展对能源的依赖程度。继续实施公益林管护工程,严格林地使用管理,提高林业科技服务水平,完成绿化造林 5 万亩。严格执行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及草畜平衡政策,天然草原禁牧达到 100 万亩,全面实现草畜平衡。严厉打击毁林毁草违法行为,实施退耕还林还草 70万亩,不断强化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严防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全力保护森林草原资源。持续推进沙区治理工程,新增沙地治理面积 2 万亩。切实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全面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大力开展散煤综合治理,加快推进集中供热,淘汰城市建成区燃煤小锅炉,逐步解决季节性大气污染问题,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推行“河长制”,严格执行《鄂温克族自治旗河道管理条例》《鄂温克族自治旗湿地保护条例》,推进呼伦湖流域上游综合治理,落实重点河段生态保护责任,依法依规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和保护,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严格矿产资源开发管理,积极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制度,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严禁新建高能耗高污染项目,坚持从源头控制生态环境风险。建立科学规范的统计调查机制,编制完成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推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责 任追究制度。加大环境监测、环境执法力度,建立环境安全防控体系,有效防范和妥善应对突发环境事件。建立宣传教育引导长效机制,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各级党员干部和社会公众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断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六)着力提升改革开放水平。把改革、开放、创新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破除体制机制制约,更好地以改革增活力,以开放促发展,以创新强动力。加强重点领域改革。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提高公共产品供给体系质量作为重要任务来抓,着力壮大实体经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化“放管服”改革,严格执行权责清单制度,全面实行“双随机一公开”,推动政府职能由审批为主向监管为主转变。落实国家关于政府机构职能整合的相关要求,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继续推行“营改增”政策,加强政府债务管理,规范融资行为,推进依法理财,防范金融风险。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全面完成城市、交通、文化等领域执法体制改革。深化对外交流合作。抢抓国家“一带一路”、振兴东北战略与呼伦贝尔市中俄蒙国际合作先导区建设的机遇,深化与俄罗斯、蒙古国等国家和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合作发展,充分发挥好自身的资源、区位、旅游、人文等优势,主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推动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加大项目融资力度,全面推广 PPP 模式,引导社会资本 投向市政、交通、生态和公共服务等领域。着力提高招商引资水平,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做好重点企业跟踪服务工作,开展精准招商、以商招商,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注入鄂温克,力争引进旗域外资金 220 亿元。加快建设创新鄂温克。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牲畜良种繁育、蒙医药研发、生态环境保护、信息技术应用等重点领域,加大科技创新、推广力度,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突出政府在科技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在重点企业、产业基地、产业园区加快组建产学研平台。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深入实施“人才强旗”工程,统筹抓好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引进工作。鼓励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健全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力度,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群众实实在在地享受到幸福感,感受到获得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第一民生工程,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强化脱贫攻坚措施,确保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自治区级贫困旗顺利摘帽。大力推进产业扶贫,稳步推进光伏扶贫,继续强化金融扶贫,发挥龙头企业和牧民专业合作社的帮扶带动作用,确保贫困 户实现稳定增收。严格落实社会保障扶贫政策,加大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工作力度,防止因学致贫,因病返贫。根据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实际,发展壮大嘎查集体经济,助推贫困人口增收致富。压实脱贫攻坚工作责任,确保脱贫工作得到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健全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全民参保计划,进一步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大力促进就业创业,继续加强民族文化产业创业园平台建设,积极发展众创空间,全面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重点解决好高校毕业生、零就业家庭、退役军人、牧区富余劳动力等重点人群就业问题,力争实现城镇新增就业 8000 人。完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支持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统筹推进扶老、助残、救孤、优抚等事业发展,最大限度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积极推进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全面提升自然灾害综合防范能力。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快促进教育公平、均衡发展,实施一批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持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力建设“健康鄂温克”,深入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积极启动医疗联合体建设,大力发展蒙中医药事业,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公立医院改革,全面提高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质量。继续落实全面二孩 政策,做好计划生育服务工作。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和文化场馆建设,做好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力争创建国家级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加强文艺工作者队伍建设,支持乌兰牧骑事业发展,弘扬传统文化,推动文艺创新,为各族人民提供丰富精神食粮。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推进意识形态工作,全面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完善体育公共服务设施,打造“10 分钟健身圈”。稳步推进社会治理。全面推进法治鄂温克建设,进一步提高公务人员依法行政能力和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深入推进“七五”普法工作,加强法治建设与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着力加强“平安鄂温克”建设,加大对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确保社会治安局势持续平稳。全面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积极做好民族工作,努力促进民族团结进步。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切实压实工作责任,不断推进阳光信访、责任信访、法治信访工作,努力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全面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从严监管各行业、各领域安全生产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加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八)着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时代的重任,人民的重托,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将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好地担当起推动鄂温 克新一轮跨越发展的历史重任。切实增强公信力。坚持重大事项向旗委报告,严格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定,主动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加大法治政府建设力度,积极推进依法行政,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健全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等各项制度,将政府决策、执行、监督全过程纳入法治化轨道。完善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机制,做好政务公开工作,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牢固树立厉行节约、勤俭办事的意识,严格“三公”经费管理,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切实提高执行力。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强化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上级党委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建设诚信政府,对政府作出的决策盯住不放、一抓到底,切实兑现向人民群众作出的庄严承诺。坚持把改革创新贯穿政府工作的全过程、各领域,推进工作理念和方式方法创新,着力解决各类深层次矛盾问题。强化行政督查和问责,把抓落实作为检验政府工作成效的核心标准,坚决消除庸政、懒政、怠政之风,对不作为、慢作为等不良风气严肃查处,确保政府各项工作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切实强化约束力。严格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认真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各级配套规定,坚决防止“四 风”问题反弹回潮。切实加强行政审批、土地出让、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监管,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进行严格审计。加强公职人员警示教育,坚决查处吃拿卡要、暗箱操作、权力寻租、贪污腐败等违纪违法行为,进一步营造积极向上、风清气正、创业实干的良好氛围。各位代表,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时代要有新作为。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旗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拼搏进取的精神状态,以只争朝夕的豪迈干劲,以众志成城的强大合力,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抓落实,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现代化鄂温克新征程、把祖国北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而不懈奋斗!2018 年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建议。2017 年工作回顾今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一年来,县政府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全面落实县委“135+”发展战略,坚 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应对经济下行新挑战,凝心聚力,主动作为,经济社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发展潜能逐步释放。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4.8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31 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 5.8亿元;财政收入 3.3 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22 亿元。——重大项目强劲突破。续建和新建一批支撑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京新高速白明段、额哈铁路肃北段建成运行,民族体育活动中心(赛马场)投入使用,肃沙一级、马鬃山至口岸公路等工程开工建设。——生态治理成效显著。生态敏感区域得到有效管控,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上级下达的指标以内,城市污水处理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 100%。——民生保障更加有力。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县级补助提标、职工遗属、车改、防尘、物价补贴及科学发展观绩效考核奖等惠民实事全面落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完成 33840 元,同比增长 7%;牧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完成 23000 元,同比增长 7.5%;城镇新增就业 210 人。——对外影响不断扩大。精心策划举办首届“丝绸之路那达慕”(肃北)文化旅游节、全国桥牌公开赛、甘肃省青少 年国际式摔跤、柔道锦标赛、“大美肃北”德令哈—肃北摄影大赛等体育赛事及品牌文化节会,荣获“2017 年甘肃省青少年锦标赛优秀赛区”称号。切实加强与蒙古国交流协作,组织交通、农业专业技术人员赴蒙古国就口岸至戈壁阿尔泰市公路修建进行深入衔接,并开展农业技术指导;同时,积极组织歌舞团访问演出和中蒙国际商品交易会等民间交流贸易活动,促进了马鬃山口岸复通工作。一年来的主要工作:一、坚决贯彻“一大任务”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六中、七中全会和十九大、十九届一中全会精神,以及省市县党代会、经济工作会精神,努力抢抓国家各项政策机遇,调结构、转方式、补短板、惠民生、提效能,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坚决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及时研究部署具体工作,狠抓贯彻落实,确保县委决策部署不漏项、不缺项,做到按时高效、令行禁止,以优良的作风,坚定的信心,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二、全面实施“三大战略”(一)生态环境管理责任全面落实。深入实施“生态立县”战略,严守生态红线。自然保护区清查问题整改工作扎实开展。按照祁连山生态保护和国家公园试点工作要求,制定了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马鬃山北山羊省级自然保 护区清查问题整改方案,整改率达到 55%;积极协调配合省市相关部门完成了祁连山国家公园划定专项核查、摸底和公益林落界工作。专项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积极推进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整改率达到 75%;全力配合省级环保督查,全面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大检查,出动执法人员 350 余人(次),查处企事业单位 33 家,关停企业 45 家;城市供热脱硫项目、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投入运行,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 280 天;全面开展林地占用专项整治行动,落实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县乡村三级“河长制”,确定河湖(库)长 152 名。(二)工业经济企稳回升。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不断加大工业项目的规划、论证及储备。认真落实“两包挂三包抓七联系”制度。编制《肃北县工业强县规划》,制定了《肃北县关于激励工业发展的扶持意见》,积极争取各级各类扶持资金,对企业电价优惠、技术改造贴息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重点围绕停产减产企业进行“一企一策”精准帮扶,集中协调解决工业经济及项目建设实际困难,全力遏制工业经济下滑趋势。项目建设强力推进。重点实施的 17 个非能源工业项目,开工 14 个,开工率 82%,总投资 40.28 亿元。目前,马鬃山供水工程完成投资 5.66 亿元,博伦矿业膏体充填项目开工建设,浙商矿业警鑫金矿日处理 200 吨矿石选厂完成改造,金元泉矿业白石头沟年产 3000 吨石墨精 粉项目完成前期手续,全县累计完成非能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 15.6 亿元。(三)文化旅游活力初显。深入实施“旅游兴县”战略,依托“西四县”旅游联动发展,叫响“游敦煌莫高窟、住雪山蒙古包”宣传口号。出台《肃北县实施“旅游兴县”战略促进一三产业融合发展扶持办法》,统筹安排,扶优扶强,产业融合发展步伐明显加快。综合效益全面提升。民族体育活动中心(赛马场)、“七彩花田·千亩花海”、紫亭湖风景区成为新的旅游亮点,实施紫亭湖景区配套提升工程,搭建蒙古包 60 座,“农家乐”达到 23 家,全年接待游客人数 2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 2.3 亿元,旅游人数和收入均创历史新高。传统文化体育创新发展。举办“首届马头琴与呼麦大赛”、“芒来杯”搏克团体赛等民间节会,提升推介《雪山蒙古人》精品剧目,选派 20 名学生赴内蒙古定向培养,进一步充实壮大乌兰牧骑队伍。五个庙石窟被列入甘肃十大石窟保护范围,肃北蒙古族长调、雪山蒙古族婚礼、草原那达慕大会等 5 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入列甘肃省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进一步加强与八省区蒙古语文工作协会间的交流,承办了蒙古族传统家教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学术研讨会。三、强力主攻“五大目标”(一)项目投资持续增长。全县开工项目 64 项,开工率 68.8%。牧农业项目不断加强。西滩调蓄水库绿化、节水 示范防护林、5000 亩高效节水育草基地全面完工,2016 年退牧还草项目开工建设。城市基础建设步伐加快。投资 1.3亿元,实施了火车站站前广场建设、紫亭湖区域硬化、银河水电站和加气站整体搬迁等重点项目,巴音朝伦新天地商业综合体、“双创大厦”等招商引资项目进展顺利。社会事业项目全面推进。老年公寓、蒙古族学校新校区、党城湾镇幼儿园、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等项目进展顺利,教育卫生服务水平得到提升。交通建设力度加大。肃盐公路保护区外标段、马鬃山至明水村村道等 17 项交通工程全部完工,鱼儿红至二道川公路开工建设;认真组织实施“兴边富民”等中央、省市少数民族发展资金项目,牧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夯实。招商工作成果丰硕。深圳汇清集团、北京嘉孚新能源公司、中国水环境集团等知名企业先后来我县投资考察,成功达成一批项目合作协议。全年积极组织参加各类招商节会4 次,小分队招商 8 次,签约项目 11 个,签约金额 12.5 亿元。(二)牧农产业稳健发展。全力打造“一县四园三基地”,加快戈壁农业建设,推动牧农业转型升级,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不断提升现代牧农业发展水平。预计全县牧农业总产值达到 5800 万元,增幅 5.5%。发放草原补奖资金 10770 万元,农资补贴、粮食直补、农机燃油补贴资金 120.26 万元。完成退牧还草 35 万亩,草原鼠害防治 60 万亩,流转草场 5 万 亩。引进优质种畜 1500(头)只,牲畜免疫率、农产品例行抽检合格均率达到 98%以上,培训牧农民 1600 人(次),新增牧农民专业合作社 4 家,家庭农场增至 6 家。流转土地近千亩,扎实推进“七彩花田·千亩花海”、无公害土豆基地等项目。引进酒泉福成辣椒合作社,建设戈壁高原无公害温室蔬菜基地。农村“三变”改革工作全面启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完成造林绿化1000 亩,栽植苗木 18 万余株。(三)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统筹城乡发展,优化空间布局,围绕“突出蒙元文化特色,建设现代特色新型城镇”目标,城市品质和人居环境进一步提升。坚持科学规划设计。投入 534 万元完成《县城总体规划》《县城风貌规划》评估工作,启动《党城湾镇蒙古族特色小镇规划》《党河东岸民俗风情街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城市建设有序推进。2017 年棚户区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金地、紫亭等小区基础设施维修改造工程完工。完成县城区域内征收房屋 115 户,货币化安置 90 户。实施城区园林绿化景观改造提升、城区植物雕塑建设工程,建成区绿地面积 81.2 万平方米,新增绿地面积 3.6 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达到 41.3%、39.1%和 38.6 平方米/人。环境整治成效显著。开展牧农村环境集中整治 980 次,谋划整合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 67 个,落实到位资金 8810 万 元。党城湾镇道路硬化、农村公路水毁修复工程全面完成,美丽乡村村庄节能亮化等 16 个项目正在进行前期工作;大力推行牧农村“三集中”模式,东山村整体搬迁有序推进,货币化安置 87 户;投入 480 万元,通过县乡村联动、全社会参与、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初步形成了“户装袋、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牧农村生活垃圾保洁长效管理机制。(四)民生福祉持续改善。践行共享发展理念,优先保障民生投入,持续办好民生实事,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显著提高。城市低保补助标准每人每月提高到 460 元,牧农村一、二类低保对象年补助水平达到 3500 元、3300 元,牧农村特困救助集中、分散供养对象补助标准达到 11210 元、8745 元,共发放各类救助、生活保障金 514 万元,惠及 1295 人;村两委、村监会主任工资全面提标,月工资达 3566 元;分配保障房 190 户,发放租赁补贴 64 户、12 万元。社保就业工作稳步推进。举办各类职业技能培训 5 期 382 人(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 110万元,输转劳动力 2006 人(次),实现劳务收入 3501 万元;全面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登记入库率 96.8%,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发放率 100%,城乡医保完成整合,“五险合一”系统上线运行,清欠农民工工资及支付各项待遇 1925万元。认真落实市县惠民实事。职工遗属月增加生活补贴 100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享受待遇人员月增加县级补贴 30 元, 为农机户发放了燃油补贴;建成县、乡、村电子商务服务中心 3 个,办理困难群众法律援助案件 70 件,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实行基本药物零差价销售,基本药物价格平均下降24.5%,80 岁以上高龄老人生活补助标准提高一倍;实现了县城旅游景区、公共场所 WiFi 全覆盖。(五)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教育事业提质增效。投入 2700万元改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到 98.9%、100%和99.38%。卫计事业健康发展。妇幼保健站和计生站顺利完成机构整合,公立医院改革进展良好,医疗服务管理、全面二孩政策有效落实;“12.12”鼠疫疫情应对迅速,处置科学。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充分发挥“少数民族特色技能培训出彩工程”示范引领作用,加大少数民族特殊技能人才培训力度;“孟柯海尔汗”蒙古诗歌节暨蒙古族祝赞词大赛、广场舞大赛等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异彩纷呈,拍摄微电影《第二故乡》《鸿雁在云鱼在水》并获奖;完成省、市、县级 12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范围划定,石包城遗址、明水军事要塞遗址抢救性保护工作进展顺利;扎实推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和全省“两个共同”示范县创建工作,完成省级“双拥模范县”届中达标验收,石包城乡石板墩村被国家命名为“全国第二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社会治理全面加强。“七五”普法工作扎实推进,“天眼”工程继续拓展,京新 高速马桥连接线区间测速、城区严管街违停抓拍系统投入使用,城乡重点单位、重点部位视频监控实现全覆盖,社会治安科技管控能力增强。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及时侦破“3.21”跨区域电信诈骗、“4.18”非法储存、使用危化品等重特大案件。深入开展安全大检查、治安大清查和食品药品等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年初以来发生安全事故 2 起,事故起数、经济损失、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等四项指标实现“两降两平”,杜绝了较大及以上事故的发生。四、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坚持把加强自身建设摆在突出位置,顺应新趋势、践行新理念,不断增强依法行政、高效理政和廉洁从政能力,积极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依法行政能力不断提高。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广泛接受社会公众和新闻舆论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办理人大代表建议 88 件、政协委员提案 79 件,面商率、办复率 100%。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完善集体议事决策程序,决策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有效提升。把抓落实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生命线”,稳步推进放管服、商事制度、公安、公立医院、公务用车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等各项改革,扎实开展“三纠三促”专项行动,大力践行“一线工作法”,切实强化督查督办。创新政务公开方式,拓宽政务公开渠道,政府 公信力、办事效率、工作透明度有效提升。重视《县长信箱》受理答复工作,受理诉求 37 件,回复率、满意率达 94%。廉政建设深入推进。严格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全面推动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依法开展财政预算执行、政府投资项目等审计 35 项。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县各项规定,政府系统风清气正、干事创业氛围更加浓厚。一年来,人武、质监、物价、粮食、气象、科技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步,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科协、工商联、文联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我们遇到的困难比预料的大,取得的成绩比预想的好。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和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和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向人民团体、公安干警、武警官兵和驻肃单位,向在肃北投资创业的企业家以及所有关心、支持肃北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各位代表,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困难不容低估。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依然艰巨,生态恢复历史遗留问题较多;财源结构 单一,财政增长乏力,收支矛盾依然较大;产业融合发展整体水平需加快提升,结构调整需进一步优化;经济社会发展与各族群众美好生活需要还有一定差距;政府自身建设还存在薄弱环节,施政能力和服务水平需进一步提高,工作作风需进一步转变。对此,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解决。2018 年主要工作2018 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攻坚实施十三五规划,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一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书记视察甘肃时的“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市委部署要求,紧紧围绕县委“135+”发展战略,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县十二届二次党代会精神,突出项目带动、产业融合、城乡统筹、社会建设、民生改善,着力推进“十大工程”,实现生态环境更加优美、经济实力显著提升、城乡面貌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的目标,全力推进肃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7%,财政收入增长 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0%,工业增加值增长 5.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7%,牧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 7.5%。围绕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更加注重项目建设,深化改革创新,为新一轮发展增添强劲动力强力推进项目建设。紧紧围绕县十二届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十大重点支撑性项目工程,拟建设重点项目 64 项,总投资 68.6 亿元,当年计划完成投资 34.6 亿元,其中:第一产业 15 项,当年计划投资 5.9 亿元;第二产业 9 项,当年计划投资 12.8 亿元;第三产业 40 项,当年计划投资 15.9 亿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特点,储备包装一批投资强度高、产出效益高、产业关联度高的招商项目,借助“兰洽会”“新博会”“文博会”等重大招商节会和“一月一招商”活动,力促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签约落地。年内外出招商 20 次以上,重点推介招商引资项目 100 个,签约项目 15 个以上。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进一步坚定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政治定力,始终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问题导向、为民取向、破题指向,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蕴含的改革精神、改革部署和改革要求,以**书记提出的“三个不能变”为指引,谋划并实施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深化改革工作。加快行政审批制度、财税体制改革,进一步规范衔接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扎实推进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全面落实“河长制”和水权水价综合改革,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和 公共管理服务质量;继续实施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升教育、卫生工作水平,确保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二)更加注重发挥优势,加快培育龙头,为新一轮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加快工业创新升级提质增效,着力打造以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煤炭、非金属、新能源为主体的“五朵金花”产业集群,加大“一区三园”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向园区集中,努力走适合肃北实际的特色工业发展之路。重点推进德泰年产 150 万吨铁精粉改扩建、飞天矿业年产 50 万吨铁铅锌、镁弘科技年产 10 万吨大结晶电熔镁砂等项目投产运行。坚持扶优扶强,加大博伦、北东、浙商、通源等现有骨干企业培育扶持力度,整合做强煤炭产业,大力开发石墨资源,延伸多元发展产业链,主动帮助未达产达标关停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发展壮大新能源产业,全面实施城区楼顶光伏发电项目,加快推进新能源示范县建设步伐。积极发展现代牧农业。加快转变牧农业发展方式,促进牧农业结构优化,推动传统牧农业向规模化、园区化、产业化、品牌化的现代牧农业转型,提高牧农户收益。加快推进“一县四园三基地”建设,按照 3A-4A 级景区标准改造提升“七彩花田·千亩花海”建设项目,实现企业和农户互惠互 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争取乐涫有机农产品、山鑫矿业 5000吨亚麻籽加工等项目落地,逐步改造提升戈壁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优化牧农产业结构,加快马鬃山骆驼产业、盐池湾牦牛养殖业等产业进程,推进党城湾镇雪山牛羊肉、高原有机蔬菜等特色有机产品培育认证,推动“智慧农业”“有机农业”发展,打造国家有机农产品示范县。积极做好土地草场流转、种畜引进等工作,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和牧农业专业经济组织。认真落实草原生态补奖、粮食直补等惠农政策,加大新型牧农民职业技术培训力度,不断提高牧农民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加快文旅融合发展。以“一河一带四街四区十大景点”为主,打造“游敦煌莫高窟、住雪山蒙古包”旅游品牌,加快融入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高标准完成文化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依托敦煌智慧旅游大数据平台,提升对外宣传影响力。重点实施丝绸之路国际露营大会肃北站、赛马场运营建设等项目,加快推进肃沙一级公路、肃北至德令哈高等级旅游公路建设,形成敦煌—肃北—哈拉湖—德令哈—青海湖旅游“大环线”。实施紫亭湖景区续建工程,投资 1500 万元规划建设蒙古包聚集区,初步达到 4A 级景区标准。加快推进透明梦柯 29 号冰川项目,完成游客服务中心、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发展农家乐,规划建设植物生态园,形成“吃、住、行、游、购、娱”旅游产业体系,全年旅游业 总收入增幅 30%。推动文化体育事业。弘扬和传承雪山蒙古族优秀传统文化,打造“丝绸之路那达慕”“祁连圣地·大美肃北”等文化特色品牌。充分发挥乌兰牧骑“红色文艺轻骑兵”优势,精心创作一批反映肃北民族特色、历史文化的歌曲、舞蹈,开展对外交流和旅游景点驻点演出。争办中桥协青少年桥牌夏令营、桥牌公开团体赛、璀璨丝路“魅力肃北”全国山地公路自行车挑战赛等国家、省市体育赛事。推进四馆合一搬迁入驻和博物馆布展工作,鼓励乡镇、社区、民间文艺组织进行常态化演出,开展内容丰富的群众体育健身活动,巩固提高“乡村舞台”“图书漂流”等文化阵地服务质量。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抓好石包城遗址、明水军事要塞遗址保护和加固工程。(三)更加注重城乡建设,加强生态保护,为新一轮发展提升承载能力加大城市建设力度。坚持以项目为抓手,进一步完善城镇功能。投资 4.2 亿元,实施清洁能源供暖、棚户区改造、党河东岸地下综合管网、城市道路、城区景观绿化提升、村庄节能亮化、供热管网维修改造、生态景观停车场、数字化城市等 21 个城建项目。争取巴音朝伦新天地蒙古大营等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开工,推进国家级园林城市申报工作,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 加快集镇建设步伐。提升县乡公路、通村道路升级改造,实施马鬃山至口岸公路、县城至石包城三级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力争建成村级道路 150 公里。加快小城镇建设,做好马鬃山特色边贸小镇规划和建设工作,实施国门及园区重点供水项目,推动中蒙文化贸易和技术交流,力促马鬃山口岸复通。推进石包城、盐池湾特色集镇建设,高标准建设鱼儿红片区牧民定居点 20 套。狠抓生态环境保护。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严守生态红线。继续加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力度,严惩环境违法行为,做好《祁连山国家公园肃北片区总体规划》编制前期工作。统筹做好公益林、水源地调整工作,完成生态红线划定。启动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治理项目,实施党河城区段防洪及水生态治理、康沟河道治理、西滩万亩灌木林生态观光园项目建设,营造生态林 800 亩,封滩育林 1 万亩、生物治沙 0.5 万亩。认真落实“土十条”“水十条”“大气十条”,严格危化品管理和危险固废处理,正确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加大各矿区恢复治理力度。强化水环境质量提升,加大党河、疏勒河、榆林河、石油河等河段治理力度,确保河道管理安全有序。加大资金投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PPP融资模式,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着力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四)更加注重社会建设,致力改善民生,为新一轮发 展营造和谐环境扩大公共服务水平。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巩固免费教育成果,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前教育健康发展。努力提高医疗卫生水平,加快县医院业务楼、急救网络建设,搭建“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严格落实鼠疫防控硬任务,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加大牧农、卫生、教育等专业技术人员招聘力度,加强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弘扬民族文化,培育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品牌的电视栏目,实施广播电视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抓好农村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农村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工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稳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巩固社会保险覆盖面。坚持保主保重,健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临时救助制度,灵活运用社会救助政策,提升传统救助能力和大病救助水平。开展社会福利院标准化创建工作,积极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建设,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居家服务。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以深入推进平安肃北、法治肃北为抓手,深入开展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强反恐应急和公安辅警队伍建设,防范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加大“雪亮”工程建设力度,建设“草原 110”预警研判系统。全面 落实安全生产和信访维稳工作责任制,重点抓好矿山企业、食品药品、交通运输等领域安全监管,强化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切实维护社会稳定。继续办好“十件惠民实事”:投资 6500 万元,全面推进党城湾镇东山村整体搬迁项目;投资 300 万元,实施党城湾镇城乡环境卫生整治综合提升工程;投资 1300 万元,推行城市社区物业管理,提升城市管理能力;加强和规范保安队伍建设;推进“厕所革命”,投资 500 万元,修建高标准公厕 7 座;投资 600 万元,启动实施肃北县净化水厂扩建项目;落实《<自治条例>实施办法》,为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发放防寒暑补贴和高原补贴每人每月各 100 元,为企业退休职工每人每月发放生活补贴 200 元;为城乡一、二级重度残疾人代缴个人部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完成石包城乡鱼儿红片区定居点建设项目;投资 1140 万元,完成火车站至肃阿路连接公路及配套设施建设。(五)更加注重自身建设,为民务实清廉,为新一轮发展提供坚实保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一中全会精神,坚持为民、务实、清廉和忠诚、干净、担当,着力建设法治型、服务型、廉洁型、节约型政府,不断提高推进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牢固树立宪法精神和法 治理念,在县委的领导下,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认真落实“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全面完成权力清单公布工作。深化“七五”普法依法治理,完善政府行政执法管理,健全政府及部门法律顾问制度。落实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人民群众社会监督,高度重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坚持把办理好建议、提案作为集中民智、凝聚民力、接受监督、促进工作的重要措施来抓。虚心听取工商联、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意见,不断改进政府工作。坚持务实勤政,建设服务政府。积极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持续开展好“三纠三促”专项行动,坚持从人民群众最需要、最关注的地方抓起,尽心竭力做好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全力以赴办好顺民心、惠民生的实事。积极推广“互联网+政务服务”,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切实加强政府网站建设,建立政府微信平台,提高政府工作公众参与度。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力度,努力为全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坚持从严执政,建设廉洁政府。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切实增强“四个意识”,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营造风 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加强干部队伍教育管理,坚决纠正“四风”和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加大督查考核和问责力度,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坚持勤俭理政,建设节约政府。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实施细则,规范“三公”经费管理,创建节约型机关,把有限的财力用到发展最重要、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坚持开短会、发短文、讲短话,大力倡导立说立行,简化行政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把精力更多地集中到谋发展、促改革、惠民生上。各位代表!发展永无止境,奋斗正当其时。肃北正处于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重要时期,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心,乘势而上,撸起袖子加油干,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活力、智慧、和谐、幸福肃北而努力奋斗!2018 年大庆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一、2017 年工作回顾 2017 年,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书记对我省重要讲话精神,深化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和省委对大庆提出的“争当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排头兵”要求,按照市第九次党代会和市十届人大一次会议作出的安排部署,围绕转型发展“四重奏”、全面振兴“四条路”,聚精会神抓产业促升级,千方百计办实事惠民生,较好完成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在新的起点上开创了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经济运行态势回升向好。中省直与地方协同发力,传统产业与新增长领域共同支撑,预计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2680 亿元、增长 2.8%,逐步走出“U”型曲线低谷。非油经济增长 6.3%,地方财政收入增长 15.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5%,同比分别提高 3.5 个百分点、22.1 个百分点和 3 个百分点,增幅均创近 3 年新高。新建续建投资 500 万元以上重点产业项目 288 个,投产达产 130 个。农业提质增效。对接市场、调整结构、优化供给,粮食总产 108.5 亿斤、增长22%。“两牛一猪三禽”工程稳步推进,中以两国合作建设、落户杜尔伯特县的奶牛示范牧场建成投用。创新应用网络众筹、集团定制等营销模式,带动实现农产品销售收入 70 亿元,“鲶鱼沟”品牌荣登全省优质农产品营销大赛榜首,“连环湖”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水产品企业品牌。工业整体回暖。大庆油田全面盈利,生产原油 3400 万吨、天然气 40.1 亿立 方米。专班专人专责推进的“油头化尾”上升为省级战略,具有重大牵动作用的大庆石化公司结构调整转型升级项目整体推进、4 个子项目完成基础工程,550 万吨重油催化热裂解、11 万吨聚丙烯扩建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林源化工园区热电站项目获得核准。汽车产业骨架隆起,沃尔沃汽车下线 5.3 万辆、出口 2.2 万辆,实现产值 130 亿元。农牧产品精深加工势头看好,笨嘴食品、一口猪二期等项目建成投产,伊品玉米深加工项目完成核心设备采购和基础土建施工。规上工业增量提质三年行动计划启动实施,帮助 86 户工业企业解决 6.5 亿元贷款周转,净增规上企业 56 户,地方规上工业增长 10%以上。服务业贡献加大。市级自建电商平台“大庆·优品”上线运营,萨尔图区、肇州县电商园晋升省级,全市电商企业发展到 304 家、交易额 90 亿元。成功举办斯诺克国锦赛等 15 项品牌赛事,央视播出时长超过 40 小时。全市银行贷款增量和增速跃升至全省第 2 位、贷款余额突破1000 亿元,新增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 1 个、国家 4A 级景区 1 个、民办养老机构 8 所。电商、文体、金融、旅游、康老等业态竞相发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5.8%。“双创”势头强劲。发放贴息创业担保贷款 4516.9 万元,新登记市场主体 4 万户、日均 110 户,城镇新增就业 3.77 万人。“三百”科技型企业三年行动计划收官,新注册科技型企业3246 家,累计新培育主营业务收入 500 万元以上科技型企业 410 家。——城乡群众生活持续改善。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财政资金重点保民生,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 78.1%,城乡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 38730 元和 14810 元,增长 6.1%和 6.5%,收入水平位于全省前列。年度精准脱贫任务全面完成。重点实施产业扶贫、金融扶贫、帮扶扶贫、健康扶贫,落实扶贫项目 150 个,向上争取扶贫再贷款 12.4亿元,杜尔伯特县达到脱贫摘帽标准,全市 31 个贫困村、7039 名贫困人口脱贫。社会保障水平明显提高。城乡综合救助体系更加完善,发放基本生活保障金和救助金 3.8 亿元。完成农村低保清理整顿,取消低保对象 36770 人。四县月最低工资标准上调 240 元、达到 1270 元,市区上调 230 元、达到 1680 元、在省内处于领先位置。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实现制度整合,农村居民大病保险筹资标准、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和失业保险标准再次提高。公共服务更加均衡。肇州县、红岗区等“三县三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国家验收,学前教育三年普及率达到 90%、全省领先,改造义务教育薄弱学校 89 所,大庆成为中国首个普思示范城市。医疗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大庆入围全国首批健康城市试点、跻身国家基层中医药先进市。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市图书馆、博物馆晋升国家一级馆。“智慧大庆”建设深入开展, 14 个信息惠民项目建成上线。人居环境优化提升。改造老旧小区 11 个、棚户区 2736 户、农村泥草危房 1.3 万户,2.8万套历史遗留房屋未办证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扩面降标完成2900 套公租房源配租。落实“水十条”、“气十条”、“土十条”,淘汰黄标车 1.1 万辆、燃煤小锅炉 46 台,截至 12 月 20 日空气质量优良天数 310 天。城市轻轨线网规划编制完成,改造城乡道路 85 条,优化公交线路 11 条。取消让杜路收费,降低了出行成本。——体制机制活力加速释放。坚持由点及面、由浅入深、由内向外,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重点改革措施落地见效。立足“两个不能降、两个要上升”,以油田公司为重点的驻庆央企“三供一业”及企业办社会职能分离移交稳步推进。中石油集团电能公司在庆成立,油田售电公司业务拓展到 11个省份。市属国企参股的中热新能源开发公司成立,地方混改取得突破。撤销公安消防建制,资产和职能划归武警消防。放宽市区落户限制,在全省率先实现“户籍通办”。网络预约出租车新政出台落地。高新区行政审批局、综合执法局启动运行。盘活政府非办公类资产 79 处、46 万平方米。省水利学校迁址大庆。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完成外业实测,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启动推进。河长制在全市 266 个河湖得到全面落实。对外交流合作取得积极进展。通达大庆的中俄原油管道二线工程全线贯通、俄气东线管道开工建设,大庆 能源供给地、集散地战略地位提升。萨尔图机场新开航线 3条,旅客吞吐量突破 60 万人次。大庆沃尔沃汽车通过中欧班列和远洋货轮销往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打通了横跨欧亚、联通陆海的外贸通道。全市招商引进项目 316 个、到位资金315 亿元。进出口总额 77 亿美元、增长 37%。城市综合影响力大幅增强。高水平承办央视中秋晚会、全球观众超过 7.5亿人次,参加央视“魅力中国城”竞演入围 18 强,32 个国家和地区的 38 个涉外团组来庆访问交流,城市关注度和美誉度空前提升。大庆再次获评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综合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突出尊商重企便民,从关键部位和重要环节发力,推动环境建设走在全省前列。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用好国务院赋予大庆“两个优先”激励政策,争取重点项目 39 个、资金 5.04 亿元。推出促进产业项目发展的意见,8 个方面 27 条政策措施落地。设立产业基金二期,为重点项目提供扶持资金 8 亿元。降低工业用电用气价格,企业减少成本支出 1.85 亿元。落实小型微利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减税 7066 万元。行政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市级行政许可事项精简至 237 项,行政许可中介事项减少到 88 项。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试点方案进入审批程序,11 个事项列入承诺范围。市政务云平台上线运行,完成国家“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试点,超过 20%的事项全程网上流转,审批提速 64.2%。社会治理 水平进一步提升。严查严管成品油市场、道路交通、食品药品等重点领域。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不断深化,九项重大公安改革有效实施,八类主要刑事案件下降 18.5%。重点信访历史积案有效化解,民族宗教领域依法管理得到强化,社会保持和谐稳定。——政府自身建设切实加强。立足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逻辑起点,务实求实开展工作,行政效能持续提升。民主法治建设不断深化。重大行政决策社会听证、政府法律顾问等项制度有效落实,决策更加科学民主。完善市政府常务会议规章制度,规范公文批办运转流程,集中清理规范性文件,政务工作标准化程度大幅提高。严格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各项决议决定,自觉接受市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312 件市人大代表建议、229 件市政协委员提案全部办结。廉政勤政得到加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扎实开展,政府机关作风大整顿持续推进,坚持正向激励与负向约束相结合,市公安局被省政府记集体一等功、被市政府记集体二等功,给予推动重大项目向上争取工作取得重要进展的 15 家单位通报表扬,查处违反“八项规定”、破坏发展环境案件 237 件。政民沟通渠道拓宽。网络问政平台、市长热线等载体畅达民情,“您的美好向往、我们的奋斗目标”主题活动征询民生意见 3590 件次,部分意见建议吸收转化为政府重点工作任务,市民群众热爱家乡、共建家园的 主人翁责任感充分彰显。各位代表!大庆发展取得喜人成果,主要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油化大企业、中省直单位、高校院所、驻庆部队以及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得益于全市人民的共同奋斗。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和广大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大庆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大庆发展变化令人振奋,但也要稳不忘忧、好中知难。主要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突出,影响转型发展的“三大矛盾”和“三偏问题”尚未有效破解,地方工业规模不大、层次不高,接续产业支撑乏力;改革开放力度不够,创新创业氛围不浓,国有经济缺少活力,民营经济发育不充分,一些体制机制弊端仍未革除;县域经济还很薄弱,主导产业不突出,村集体经济缺乏积累,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存在短板,脱贫攻坚还有很多硬仗要打;个别政府部门和公务人员慢作为、不作为的现象仍然存在,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任务依然艰巨。这些问题,必须近远结合、标本兼治,下最大决心、尽最大努力加以解决。二、2018 年工作安排2018 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 40 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 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党的十九大发出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伟大号召,绘就了“两个一百年”的宏伟蓝图,指引我们阔步前行;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全面开启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龙江新征程,特别是省委寄予大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多做贡献”的殷切厚望,激励我们勇争排头;市委九届二次全会作出了争当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排头兵的重大战略部署,统筹把握“五个新时期”历史方位、“三个城市”发展定位、“两个阶段”宏伟目标,落实争当“排头兵”的意见和 2018 年行动计划,推动“五个转型”,打好打赢“八个攻坚战”,鞭策我们奋发有为。新的一年,政府工作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奋力践行**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和市委九届二次全会精神,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传承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牢牢把握“五个要发展”根本路径,着力重构产业、重组要素、重聚动能、重塑环境,走出一条经济结构更优、体制机制更活、内生动力更足、承载功能更强的发展新路子,坚决打好打赢“八个攻坚战”,推动经济、城市、生态、体制、社会治理全方位转型升级,努力开创争当全国 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排头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大庆的新局面。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3.5%、力争达到 4%,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 6.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6%,城乡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 6.2%和 6.6%。做好新时期政府工作,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确保中央、省委和市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必须始终坚持深化密切地企关系,充分尊重油化大企业的历史性和现实性贡献,全力支持油田振兴发展,服务油化职工队伍创业创新;必须始终坚持依靠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在推动地企融合的同时,搞好市校融合、军民融合、城乡融合、区域融合,大庆的事业凝聚合力一起干,群众的事情尊重群众意见办,各方携手共谋转型、共促振兴、共享成果;必须始终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既考虑现实急需又兼顾财力状况,既不急功近利也不好高骛远,少花钱办更多更好的事,一件接着一件办,一任接着一任干;必须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快节奏、求实效,决不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敢跟强的比,敢与勇的争,敢向高的攀,“争一保二不做第三”,推动各项事业晋位赶超。2018 年,我们要重点抓好八个方面工作:(一)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引领,切实推动经济转 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立足市情阶段性特征,促进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由能源主导的单一型经济向多元综合型经济转变。着力振兴实体经济。树牢“不唯GDP,但也不能不要 GDP”的理念,既重经济质量效益也重总量增速,巩固油化“压舱石”地位,提升高新区、经开区、各县区贡献率,力争非油经济增长 6.9%、地方经济增长 6.8%。推动 5 个千亿级集群产业和 5 个超 500 亿级重点产业建设取得新进展,为 2020 年完成“一步走一级跳”目标夯实基础。一产抓融合、二产抓提升、三产抓拓展,从大庆有鲜明供给优势的领域入手,制定实施培育新增长领域行动计划。促进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壮大民营企业阵容,力争非公经济增长 9%以上。强化创新驱动引擎。积极参与哈大齐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制造 2025”哈大齐国家级示范区建设,实质性运作中科院长春分院大庆产业育成中心。争创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引进建设多元化区域化创投孵化中心,完善提升现有科技企业孵化器集成功能,转化科技成果120 项以上。支持企业自主研发创新,培育一批创新型排头兵企业。推进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加快落地,实施质量强市、品牌强市战略,力促地产特色知名品牌培育取得更大突破。提升金融支撑经济发展能力。实施“引金入庆”计划,争取引进华夏银行、国鹏投资基金等金融机构,丰富金融业态,保持信贷合理增速。扩大直接融资,坚持储备一批、培 育一批、辅导一批、上市一批,新增主板上市、新三板挂牌和进入辅导期企业 4 家。新设“油头化尾”产业基金、汽车产业投资基金,助推实体产业项目加快成长。推动人力资源协同发展。建好职业教育“双元”试点,培养更多企业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实施大庆企业家培育计划,提升企业家现代生产经营综合能力素质。开展“人才引进高校行”活动,引入高水平创新团队、优秀青年人才和产业领军人才。支持驻庆高校加强学科建设和基础研究,充分发挥智力和创新支撑作用。(二)以延伸拓展产业链价值链为抓手,打造多元支撑的工业格局。围绕做好“三篇大文章”、抓好“五头五尾”,坚持产业项目建设、创新驱动和新增长领域培育有机结合,推动能源稳市、工业强市、油化兴市。深化地企融合发展。推动技术创新、招商引资、共建园区、混合所有制改革等领域的深层合作,支持油化关联配套企业在地方注册。合力完成驻庆央企“三供一业”及企业办社会职能分离移交,携手办好事业、催生产业。倾力服务老油田与新区块稳步开发,生产原油 3210 万吨、天然气 40 亿立方米。集群发展“油头化尾”产业。抓住中石油集团与我省深化战略对接机遇,坚持“五个一块”保油头,推动大庆石化公司结构调整转型升级 8 个子项目按计划实施,争取漠大线俄油加工指标落地,支持大庆中蓝石化公司稳定生产,推进 550 万吨重油催化热 裂解项目 15 套装置及配套设施尽快建设、20 万吨高密度聚乙烯项目主体装置试车,开工建设煤炭分质清洁利用化工板块煤制乙醇项目。围绕延长“三条路径”强化尾,加快推进大庆炼化公司 30 万吨烷基化等重点项目,整合驻庆央企现有化工原料,落实百万吨聚烯烃等项目投资主体并尽早开工。推进宏伟园区污水处理厂建设,增强园区承载能力。整体升级汽车制造产业。围绕增型上产、延链扩能、关联配套,大庆沃尔沃工厂整车生产达到 6 万辆,引建 S60 车型,跟进保险杠、排气系统等零部件项目。加快引进新能源整车生产项目,力促大庆汽车城全面投用运营。持续壮大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围绕“粮头食尾”、“农头工尾”,集群式引建龙头型加工企业,推动中药材保健品、高端分离蛋白、玉米燃料乙醇等项目开工,建好惠丰乳业工业园等项目,确保伊品玉米深加工项目一期建成投产。加快推进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建设缘通碳纤维中试生产线,促进佳昌晶能新一代化合物半导体产业园落地开工。积极谋划、科学论证,建设后端铝材精深加工项目。争取可再生能源综合应用示范区获得国家批复,加快资源换项目、换产业、换市场,提高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开发利用水平,形成新的增长领域,补充提升能源产业。大力扶持电子信息制造产业。完成华泰 40 万片蓝宝石衬底基片项目厂房改造及部分设备订购,建成映奥新一代显示屏研究院试验生产线。全市新增规上企业 46 户 以上,地方规上工业增长 10%以上。(三)以扩大优势产品供给为突破,力促现代服务业融合升级。顺应中高端消费强劲增长趋势,加快培育新模式、应用新技术、创造新供给。活跃电商经济。推动电商园区提档升级,从交易支付、仓储包装、售后服务等环节入手,完善市级自建电商平台功能。坚持“本地注册、在地统计、属地纳税、当地就业”,新培育一批具有带动作用的电商企业,力争电商交易额突破 100 亿元。做强冰雪经济。融入全省“一区四带”建设,推出冰雪运动赛事、冰雪体验娱乐等 7 大主题 24 项产品。支持黑鱼湖等景区开发冰雪项目,叫响“百湖冰雪·雪地温泉”特色品牌,加快发展冰雪旅游、冰雪文化、冰雪体育、冰雪装备。打造旅游经济。深度开发工业、湿地、温泉、民俗等多样性资源,谋划“工业学大庆”红色小镇项目,启动建设“乡愁慢生活”田园综合体。实施景区景点品质升级行动,完善提升配套功能,提档棚室采摘、特色坑烤等体验旅游产品,全市旅游总收入突破 170 亿元。抓好赛事经济。重点办好斯诺克国锦赛、全国女篮联赛等品牌赛事。高水平承办第十四届省运会,办好全国大学生、中学生田径锦标赛,促进赛事影响力转化为经济助推力。涵养平台经济。引建物联网、云服务、短租经济等共享平台型企业,发展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争创国家新型智慧城市试点,推动华为云计算数据中心二期建成投用,争取省工业云、省政务 云落户大庆。(四)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牵动,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落实“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统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五年行动方案,推动大庆乡村现代化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建设投入上多元支撑、滚动覆盖。每年从肇州县、肇源县、林甸县、杜尔伯特县、大同区 50 个非城关镇中选取 10 个乡镇集中建设,市财政专项列支 2 亿元、“四县一区”匹配 2 亿元、社会资本和受益主体注入 1 亿元,重点推动乡镇强产业、补短板、提功能、优环境,压茬铺开连续干 5 年,力争全市所有乡镇旧貌换新颜。改革措施上及时跟进、综合配套。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清除阻碍要素下乡各种障碍。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完成全市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建设市县乡三级产权交易服务平台。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拓展“两权”抵押贷款范围,活化融资渠道。探索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实践路径,鼓励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资源配置上注重均衡、缩小差距。实施“10 项基础振兴工程”,改造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 30 所、乡村道路 171 公里、泥草危房 1 万户,提升乡镇卫生院 20 个,建设文化广场 50 个、垃圾收集点 100个,铺设宽带光纤 2000 公里。推进农厕改造试点,逐步让农民用上干净的厕所。支持探索秸秆能源化利用新途径,提 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产业发展上整体联动、体现特色。坚持提质导向,支持农业县区大上项目、上大项目,推动宏福现代农业小镇一期等项目建成投用,壮大两江水稻、食品加工、棚室果蔬、特色水产等立县立区产业,打造全省的经济强县强区。激活乡镇经济、村集体经济,培育崛起一批旅游村镇、电商村镇、工艺村镇、匠人村镇。引导更多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完善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增收能力上多措并举、广辟途径。支持县区优化财源结构,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发展集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养更多的农业经纪人、创业带头人。实施营销富农计划,通过卖得好促进农民增收。组织推进上挂图作战、务求实效。落实市、县区、乡镇三级主体责任,分季分段分步有序实施。强化督办,年终考核评估,好的激励、差的问责,形成乡村振兴的生动局面。(五)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城乡群众。围绕“七有”目标,立足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引导预期,突出问题导向、周密谋划、用心操作,倾听一个个民生诉求,办好一件件民生实事,交上一份份民生答卷。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坚持既不降低标准,也不吊高胃口,瞄准特定贫困群众精准帮扶。市财政投入专项资金 1 亿元,重点用于改造贫困村屯道路等基础设施。主攻产业扶贫软肋,因村因户发展特色种养、光伏扶贫等增 收项目,增强“造血”能力。用绣花功夫推动“志智双扶”,实施“一村一品”产业行动和贫困户“一技之长”培育计划,确保全市 31 个贫困村、11065 名贫困人口脱真贫真脱贫,精准退出不返贫。优先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巩固提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确保林甸县通过国家评估验收。调整优化教师队伍,补充农村和特殊教育师资力量。稳妥推进中考配额和应对新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加强国际办学与交流。迁建铁人中学,新建实验中学学生活动中心,扩建三永学校,推动祥阁学校二部和六十九中二部投用。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解决“大班额”等问题。继续深入实施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进校园进课堂,强化学校内涵建设,扬长补短擦亮教育金色名片。整体推进健康大庆建设。抓好健康城市试点,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公立医院综合配套改革,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实施基层千人培养计划,强化全科医生培养和乡村医生学历教育。严格执行医疗机构药品购销“两票制”,降低群众就医负担。推进市中心血站、疾控中心改扩建,完善市县两级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功能。深入落实文化惠民工程。举办“百湖百团百戏”精品展演。开展“书香大庆·悦读人生”全民阅读活动,推进公共图书资源进社区、进医院、进商场。创新升级“大庆之冬”、“激情之夏”群众文化品牌。争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城市。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落实全民参保计划,实现法定人员应保尽保。推进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八统一”,加快县区及以下公立医院卫生机构、村卫生室门诊统筹。推行全省“9+1+N”综合救助体系,提高城乡低保标准、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激励大学生、新型职业农民、科研人员、油化央企职工队伍等重点群体创业,新培育市场主体 5 万户。发展“银发经济”,完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养老服务中心 40 个。(六)以提升宜居宜业功能为重点,系统推进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坚持尊重规律、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价值取向,里子面子共同打造,修出品质、修出品位、修出品格。建设城市公共信息标识导向系统。突出科学规范,结合地域特征和文化特色,系统规范街区巷道和建筑门牌。突出多杆合一,有机整合主城区路灯杆、交通设施杆以及街路名牌、旅游导向牌。突出加减并重,集中清理规范车站、机场、高空等公共场所广告和沿街牌匾,增建电子路标、智能站牌,打造现代美观的城市形象。增强城市基础承载功能。推进哈尔滨至松原、大庆至明水铁路项目规划建设,促进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开工建设西城客运枢纽,编制轨道交通一期工程可研报告,维修改造净园路等破损、低洼、狭窄路段,在新建及改扩建的城市干道建设硬隔离步行道和自行车道。建成餐厨废弃物处理厂、建筑垃圾消纳场,改造生活垃圾处理厂。综合治理青龙山油田热电厂贮灰池。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加紧编制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抓好全省空间规划编 制试点,推进“多规合一”。积极稳健推动房地产业发展。区块统筹、职能归口、政企分开,健全城市管理属地属事责任机制。修缮重点区域老旧公园、破损楼体、残缺字标,利用城市边角地、畸零地及闲置空间配建小游园小绿园。增加公交卡办理网点,动态开行旅游公交专线。合理增建公共停车场、停车泊位。有效疏导解决重点路段交通拥堵。加强道路运输客运市场规范管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编制“一河一策”实施方案,开展清河清湖行动。综合治理明湖、兰德湖等湖泡,整治大龙虎泡水源地,实施龙凤湿地生态修复工程,推动与绥化市建立安肇新河流域联合监测机制。实施国土绿化行动,引进培育一批专门从事生态保护修复的专业化企业。继续整治燃煤小锅炉,推广清洁能源供暖,集中治理面源污染,持续打好蓝天、碧水、黑土保卫战。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促进资源资产节约集约利用。(七)以聚合域内域外发展动能为导向,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系统协同推进各项改革,拓展提升对外发展空间,全面增强社会生产力和创造力。突出重点领域,推动体制机制优化调整。加快市属国资国企重组整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打造主业突出、竞争力强的市属国企骨干集群。理顺政企关系,搭建融资平台,支持有盈利能力的公益类市属国企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推动粮食集团启动运营。深化司 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加快推进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突出重点环节,推动资源要素合理配置。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抓好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试点,破除歧视性限制和各种隐性障碍。深化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处置“僵尸”企业,破除无效供给。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公共资源经营开发,促进政府非办公类资产和国企非经营性资产向生产部门配置。组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深化公共资源交易改革,提高资源使用效益。围绕边际油田开发、石化链条延伸、新能源利用等领域,推动民营资本参与国企混改。突出重点区域,力促外向型经济发展。加快融入哈长城市群,对接省会城市建设提档升级三年行动,与哈尔滨市联手打造一小时经济圈。拓展“飞地经济”模式,支持县区与高新区、经开区合建共用产业园区。抢抓黑粤对口合作机遇,推动与惠州市在炼化一体化、装备制造、现代农业、新兴产业、科技创新、旅游、人才等领域合作的重点项目落地实施,确保取得务实成果。积极稳妥推进综保区和国际航空口岸建设。实施“名企入庆、定向招商、暖企助力”行动,力争到位资金突破 330亿元。(八)以集众智汇众力为支撑,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坚持专项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相结合,加强社会治理“七个体系”建设,提高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系统防 范化解社会矛盾。严格执行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从源头上防范和减少隐患问题。建设四级综治中心,健全完善“三调联动”机制,加强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人员服务管理。构建多层次网上信访平台,推动律师深度参与信访工作,依法处理历史积案和信访问题。推进专业化社工队伍建设,强化基层社区网格功能,实施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工程,形成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全力维护社会安定和谐。严防严控“六大风险”,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打击和惩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全面“扫黑除恶”,深化反恐防暴斗争,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大庆。实施“雪亮工程”,优化整合各类智能化信息化平台,推动公安信息技术系统、城市监控系统升级和装备建设。压实安全生产“六大责任”,常态开展“四不两直”检查,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正确引导社会预期。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引领风尚·铸魂大庆”活动,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规范市长热线、网络问政等平台“接、转、答、解”流程,及时回应解决群众诉求。从源头入手,切实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建设以“一网、三库、一平台”为主体的公共信用信息系统,打破信息孤岛,促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各位代表!推动大庆实现新发展,政府系统必须脚踏实地,全力抓 好各项工作推进落实,确保有头有尾、有板有眼、有成有果。我们要勤于学习勇于创新。围绕“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切实增强“八个本领”,努力适应政府工作新需要。注重学习先进地区发展经验,不断提升市场化融资、现代营销、商务谈判等专业化能力。加快掀起“头脑风暴”,实行自我革命,努力破除一切影响制约发展的旧思想、旧观念。我们要持续转变工作作风。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认真执行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各项规定,发挥领导干部的“头雁效应”,采取见人见事的过硬措施,纠正“四风”不止步、驰而不息扬正气,以重点问题解决带动整体工作推进。深化政府系统作风大整顿,整治消极懈怠不担当等“坏作风”。拿出“破冰”勇气优化办事流程,努力让企业和群众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坚持“抓两头带中间”,健全工作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选树一批铁人式、工匠型公务员。强化重点工作督查,政府工作全程留痕、线上督办,对县区经济发展实施季度考核、公开通报,年终兑现奖惩。我们要坚持推进依法行政。统筹实施法治大庆、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确保政府工作始终在法治轨道上运行。深度精简调整市级行政权力,建立“不见面审批”事项目录,实行工商登记注册全域通办。推进“双随机一公开”,提升执法检查规范性。自觉接受市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市监察委依法监察,认真听取人大代表、政 协委员、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意见建议,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开展工作。我们要切实加强勤政廉政建设。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严格执行《准则》和《条例》,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推行无纸化办公、无纸化会议。加强审计监督、效能监察,持续削减“三公”经费。强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重要岗位监管,严格执行招投标制度,确保公共资源、资产、资金在阳光下运行。各位代表!**书记强调,“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迈入新时代、实现新发展、建设新大庆,必须恪尽职守,奋发有为。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争当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排头兵而努力奋斗!2018 年钟祥市长寿镇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长寿镇第九届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以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2017 年工作回顾 2017 年,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及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镇干部群众,坚持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十九大精神为指导,紧密结合镇情,紧扣资源优势,紧抓发展机遇,围绕创建“全市农业先行区、全省生态示范镇、全国长寿养生地”奋斗目标,开创“经济工作抓产业,美丽村镇抓特色,平安社会抓稳定,工作方式抓创新”新格局,各项工作全面推进,取得五大历史性突破:一是安全饮水实现重大突破,镇区水厂与黄坡水厂成功对接,1800 余户群众吃上了安全放心水;二是美丽村镇开创新局面,美丽乡村连续七个季度全市一类,大刀阔斧启动美丽乡镇建设,镇村旧貌换新颜。三是招商引资创历史新高,全年完成招商引资额 1.2 亿,招商总额达历史极值。四是信访维稳实现关键转变,化解矛盾与打击非访两手抓、两手硬,闹访、缠访、非访行为大幅减少;五是正风肃纪取得重大成效,全年抓作风、办案件,干部干事循规守纪、雷厉风行,政治生态风清气正。2017 年,预计完成财政收入 473.88 万元,固定资产投资 4.5 亿元,限上社零额 5900 万元,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可达 8%,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达 95.8%;计划生育政策符合率 100%;安全生产零事故。一年来,我们着力抓规模、优结构,现代农业提档升级。一是品牌打造卓有成效。稻米更优质,由食安水稻合作 社牵头,在汪湾村整村推进种植富硒优质稻,在刘畈、黄坡等村推广 1000 亩再生稻,洋西早、黄华占等优质品种在我镇试点推行,市场行情良好,长寿优质米销售势头强劲,声名远扬。瓜果获丰收,由博发西瓜合作社牵头,在汤林、曾坡建设 2 万亩优质西瓜基地,产品远销广东、云南、四川等地;由康瑞公司牵头,以苹果桃、猕猴桃、胭脂梅、泉水柑为主要品种,建设万亩优质水果基地,并于 11 月举办了泉水柑采摘节。葛农尝甜头,由亿睿葛业牵头,以杨畈、汤林、长岗寺、清河为主要示范片,种植葛根 1500 余亩,每亩葛根种植可获 2000 元以上收入,远超传统种植。二是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大力培育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核心、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纽带、家庭农场为基础的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全年新增家庭农场 7 家、专业合作社 7家,其中汪湾村京寿园种植专业合作社吸纳社员 200 余户,流转土地 4000 亩;丰硕家庭农场流转土地 228 亩,预计明年增加种植面积 800 亩。引导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和创建品牌,长丰米业注册“福满堂”大米品牌,被评为湖北省著名商标,获市级奖励 10 万元;鑫发花生种植合作社获“荆门市十佳农民专业合作社”荣誉,带动产品增值、合作社增利、群众增收。三是权能改革高效推进。以刘畈村为试点,引领启动全镇股份权能改革工作,全年召开七次专题督办会,全镇配备 GPS 设备 15 台,地块丈量公开公平,“清产核资”强力推进。截止 11 月底,共有 10 个村完成“清产核资”阶段工作,刘畈村现已启动“清人分类”阶段工作。结合镇情,形成《长寿镇红岭村集体资产资源管理办法》,在市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简报 13 期刊登,工作经验全市推广。一年来,我们着力抓招商、育产业,发展后劲切实增强。一是招商业绩一类。牢固树立“双第一”理念,即“群众第一、老板第一”,一手抓民生工程、一手抓招商引资,不断改善长寿发展环境、投资环境,引入老板、培养老板。采取“离岗招商”、“集中招商”等形式,彻底改变“守株待兔”的老调子,落实“走出去,请进来”。今年来,我镇招商专班多次奔赴北京、深圳、西安、上海、浙江等地,对接客商、推介长寿、摸寻信息、筛查分析,建立了长寿招商信息库,全年完成项目洽谈 62 个、在建项目 6 个(到资 1.2亿元)、签约 2 个、开工 2 个。在第二季度全市招商引资“擂台赛”中,荣获“季度之星”荣誉,第三季度乡镇排名第一,全市排名第二。二是服务全程一流。严格落实项目服务“四个一律”:无论项目大小一律热情接待、不管上班休息一律周到服务、老板的事情一律当做自己的事、伤害老板的事一律问责追责。全面落实各项优惠政策,积极协助企业申请政府贴息贷款,为镇内重点企业和在建项目办实事、办好事。湖北欣银田公 司新上 10 万吨秸秆综合利用炭气电肥联产项目,得到省、荆门、钟祥、长寿四级政府的大力支持,成功申请清洁发展委托贷款 3000 万元;康瑞猕猴桃扩规 500 亩,完成园区道路硬化、节能滴灌设施安装等配套建设。三是项目进展一新。制定重点项目一览表,由各班子成员包联对接,全程跟踪、全面服务,做到一周一督办、一月一通报、年底结总账,目前康瑞猕猴桃、牧原养殖、亿睿葛业、乡里美果业等项目进展顺利。引回在外成功人士向子忠投资建设亿睿葛业,发展葛根种植、深加工产业,预计年底投产;签约深圳博之奥公司,注册乡里美果业有限公司发展泉水柑种植、深加工产业,建成后可吸纳农民工 100 名,每年带动周边农民增收 360 万元;积极对接海南康芝药业,推介我镇劳动力、土地、产业配套、基础设施、资源等相关情况,争取温泉开发项目尽早尽快落地。一年来,我们着力抓建设、强管理,镇村品质逐步提升。一是狠抓镇区整治,美丽乡镇强力推进。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筹资 200 余万元,对全长 2.2 公里的长寿路东段进行了扩宽刷黑,配套下水道 800 米、安装路灯 70 盏、栽植红叶石楠 1500 米,长寿东大门焕然一新。投资 100 余万元落实长寿路西段及福星街路灯安装,并在原城北检察院办公楼门前打造一处开放式公共小广场。投资 30 万元修缮寿苑街、福星街,一举解决街道常年积水的问题。强力推进卫 生环境整治。坚持全员参与、全域覆盖,每月定期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全面改善街道卫生;镇区配备环卫工 8 名、垃圾车 6 辆,无缝对接朱坡垃圾处理转运点,确保垃圾日产日清;定期做好镇区绿化植物修剪管护及补植,打造镇区绿色靓丽新形象。强力推进综合管理工作。坚持规划引领,狠抓城镇征地建房管理,年初启动拆违控违专项行动,拆除违建房屋 3 处、违建棚 450 处。筹资 100 余万元,统一了临街商户广告牌制作。对临街的单位、住户、商户发放《长寿街道门店管理告知书》,与临街单位签订门前四包责任书,组织城建、国土、工商、公安等单位定期检查、定期整改,实现街道管理早着手、早见效、见长效。二是狠抓村庄打造,美丽乡村扎实推进。严格考核奖惩机制。落实半月谈、月督办、季结账的考核体系,每季度评比归类,一类奖、三类罚,并纳入全年绩效考核,包村干部同步奖惩。营造出你追我赶抓创建的良好氛围。引导农户参与打造。通过宣传发动、协会带动、奖励推动、责任促动等措施,鼓励农户参与日常管护。全镇推广“刘畈”模式,各村成立卫生协会,每月组织卫生保洁情况评比并张榜公布,构建了卫生管理长效机制。突出文化彰显特色。以“长寿文化”为主线,各村结合实际,打造“一村一品”、“一户一景”。朱坡围绕桃园、樱花园、柑橘园等生态产业,打造年底观摩点,建设“养生福窝,长寿朱坡”。 三是狠抓基础设施,水电路网稳步推进。水利设施全面升级。争取资金 234.5 万元,实施渠道清淤 4.5 公里,堰塘整修 15 口,维修泵站 3 座;投资 3000 万元,启动 25.6 公里北干渠长寿段硬化工程;投资 2700 万元,整理土地 2.5万亩,其中新建 1 万亩,补建 1.5 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已完成勘测设计,目前正在进行项目评估和招标。电力改造全面延伸。投资 1265.45 万元,新建及改造 10 千伏线路102.68 千米,低压线路 72.45 千米,接户线 22.96 千米,新建及增容变压器 12 台,改善了农村生活、生产用电条件。村组公路全面覆盖。全年新修建通组通户水泥路 13 公里,清河、刘畈、红岭、汪湾、朱坡等村硬化水泥路覆盖面逐步扩大,全镇 6 座危桥改造项目正在申报中,项目实施后,将进一步解决群众生产难、出行难问题。一年来,我们着力抓保障、兜底线,社会民生持续改善。一是精准扶贫合力有效。注重思想扶贫。教育引导贫困群众坚定战胜贫穷、改变落后面貌的信心和决心,克服“等、靠、要”依赖思想,从“要我脱贫”转变为“我要脱贫”。发动社会参与。9 月,普门村包联单位市政协组织 10 余位企业老板开展“走进普门,爱心扶贫”帮扶活动,现场捐赠 31万元,为普门产业脱贫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定期走访慰问。包联干部每季度入户走访一次以上,6 月份统一组织开展大走访活动,送去慰问金 8000 余元、物资 3000 余元。落 实政策帮扶,发放小额信贷 43 笔、290 万元,实施危房改造118 户,雨露计划 13 人,医疗救助 22 人。全年共脱贫 53 户,178 人。二是社会治理创新有序。有序推进社会综合治理积分制管理。先后组织村支部书记、政法主任、网管员到冷水、郢中等地学习积分制管理工作先进经验,长寿、红岭、黄坡、长岗寺四村作为第一批先行村,参与率均超过 60%,群众参与热情极高;第二批普门、廖湾、清河、刘畈四村也已正式启动,好人好事不断涌现,积分制管理效果初显。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专项活动。坚持一周一通报,一月一汇总,排查出矛盾纠纷 382 件,成功调处 366 件,化解信访积案 8起,实现了关键时期信访维稳零非访零登记目标。严厉打击非访行为。以长寿村缠访户刘某某为典型制作专栏,张贴、学习《关于依法打击信访活动中违法犯罪行为的通告》,全面营造依法严厉打击信访违法犯罪活动氛围。高效推进“平安长寿”创建。层层召开动员会,刷写宣传标语,发放“致广大居民的一封信”和调查问卷宣传单 22000 余份,出动宣传车巡回宣传 92 场次,群众“一感二度两率”明显提升。三是社会事业均衡有力。社会保障全面落实。全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 11608 人、征收基金 279 万元,医疗保险参保 23433 人,参保缴费率达 100%。全年落实兑现各类民政资金 326.6 万元,其中城乡低保 71 万元,高龄补贴 11 万元, 抚恤补助 88 万元,义务兵优待 30 万元,五保供养 46 万元,临时救济 7.6 万元,大病临时救助 23 万元,自然灾害救济50 万元,帮助困难群众渡过难关,切实维护了社会稳定。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中考一类上线率位居全市乡镇前列,为钟祥一中输送优秀学生 26 人。今年 5 月,长寿职高被市政府批准打造全市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和旅行研学基地,建成后用于锻炼提升青少年生存、生活、生产、科技、国防五大技能,为钟祥发展培养新生力量。卫计工作不断深化。制作宣传栏 17 处,刷写宣传标语 32 条,发放宣传资料 5000余分,全面宣传落实两孩政策。开展生殖保健、优生指导、随访巡诊、基本免费生育四项服务,全年共出生 306 人,政策内出生 306 人,符合政策生育率 100%。一年来,我们着力抓作风、提效能,自身建设成效显著。坚持实干导向和基层导向,弘扬倡导“闻风而动、雷厉风行、风雨无阻”的工作作风,旗帜鲜明地为担当者担当、让有为者有位,全镇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氛围愈发浓厚。坚持作风建设“经常抓、见常态,深入抓、见实效,持久抓、见长效”,大力查摆和整治干部当中“懒、混、散、浮、乱”现象,有效规避各类作风问题改头换面、卷土重来。聚焦干部能力提升,先后召开 4 次信访维稳经验交流会,包村干部谈做法,班子成员讲方法,政法老将传办法;先后组织相关干部赴外地学习街道建设、美丽乡村、精准扶贫等工作先进 经验,切实抓好自身建设。各位代表、同志们,2017 年能取得以上成绩,离不开镇党委的正确领导,离不开人大的监督与支持,离不开全镇干部、群众的众志成城、共同努力。在此,我谨代表镇政府,向一年来奋战在各条战线、各个领域的全镇干部群众致以崇高地敬意,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长寿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位代表表示衷心地感谢!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镇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短板:农业产业化发展不足,工业企业带动力不强,镇级财力薄弱、缺乏自我造血功能,部分干部思想不新、作风不实、能力不足。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强化担当意识、忧患意识,坚持以民为本,突出问题导向,实干苦干加巧干,以新作风应对新形势,用新作为迎接新挑战。2018 年工作意见2018 年是改革开放40 周年,也是我镇快马加鞭抓发展、各项事业谋突破的关键节点。我们将以十九大精神和**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围绕“全市农业先行区、全省生态示范镇、全国长寿养生地”建设目标,坚持全镇抓产业、全民抓创业、百姓兴家业,力争 2018 年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达 9%,全镇财政收入突破 500 万元。努力建设经济快速发展、群众生活富裕、生态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稳 定的新长寿。一、立足三创,打造长寿建设新引擎。一是要敢于创新。结构要新。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结合长寿优势资源,科学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依托食安水稻合作社、春源合作联社,扩规富硒优质稻、再生稻种植;依托乡里美公司、康瑞公司,建设优质水果基地;依托亿睿葛业,实现企业农户直线对接,推进万亩葛根种植;依托鑫发花生、博发西瓜,提档瓜果种植产业。产业要新。推进三产融合发展,构建以长寿文化为底蕴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储存、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经营。支持组建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力争新增 1 家省级示范合作社,5 家市级示范合作社,培育 3 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灵活采用经营权流转、股份合作、代耕代种、土地托管等方式,适度推广按户连片耕种模式,力争全年流转土地 1.5 万亩以上。模式要新。积极探索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构建企业、农民命运共同体。支持长丰、新星等加工企业扩规壮体、强强联合,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大力推动农超对接、农市对接,推动全镇农产品走进直销网点。用活”互联网+现代农业”、“农村淘宝”等模式,构建以商联农、农商融合的新业态。二是要善于创业。抓实招商育产业。灵活运用资源招商、以商招商、以情招商等方式,千方百计引入项目、引回能人、 引进资金、盘活资源、做实产业,力争全年招商引资总额实现目标任务,新引进 1 个亿元项目。做好服务兴产业。强化领导包联服务制度,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继续推行“四式”服务,按照“一个项目、一张时间表、一个包联领导、一个责任单位”的“四个一”要求,制定重大项目详细路线图,提高项目建设时效。培植特色强产业。大打长寿牌、打好资源牌、打响特色牌。重点围绕温泉开发、长寿文化、特色产品等优势资源做文章,鼓励干部创事业,支书创产业,百姓创家业。全面落实相关优惠政策,强力支持优质稻米、特色林果等产业做大做强做响,实现特色品牌以点带面、产业发展全镇推进。三是要勇于创优。共建美丽乡镇。坚持规划引领,以民生需求为标尺,谋划水电路气网络建设,着力开展基础设施提能、综合管理提效、卫生环境提质“三提举措”,提升镇街品味。用好用足长寿元素,在原城北检察分院打造寿文化休闲示范点,在长寿一中新建长寿特色文化广场,全面打造寿文化特色小镇。提升美丽乡村。严格落实“周查、月检、季评+集中观摩”的检查考评制度,将每月检查和集中观摩成绩纳入年终目标考核,与各村绩效考评挂钩,与拨付资金挂钩,激发干部动力。围绕美丽乡村“2+3”新模式,坚持镇级统筹、村级主导、农户主体,突出房前屋后、通道路口等重点地段,常态抓好净化、绿化,注重新点打造,确保有 新点、有亮点、有看点。二、围绕三比,延展长寿发展新维度。一是在质量上比拼。高质量推进精准扶贫:因村因户施策,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策”的要求,因户制宜实施“五个一批”行动计划,用好用活教育扶贫、医疗救助扶持、民政救助扶贫等惠民政策。充分发挥贫困户主体作用,扶贫先扶志,克服消极的思想情绪和“等、靠、要”的惰性心理,用辛勤劳动改变贫穷状况。突出产业扶贫,积极推行“公司+基地+贫困户”产业化发展模式,结合葛根和药材种植等特色种植产业,发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致富能手的引领和带动作用,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外出务工,助推贫困村经济发展、贫困户增加收入,实现长效脱贫。整合项目资源,加大项目资金整合力度,加强道路交通、水电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增强驻村帮扶干部责任,为群众选路子、上项目、教技术、筹资金、供信息,变“输血”为“造血”,提升扶贫实效性。二是在速度中比赛。争取项目比力度。紧密结合镇情,抢抓“乡村振兴”、美丽乡镇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加大对上汇报衔接力度,力争更多项目落户长寿。高质量完成可行性报告及项目前期实施规划方案,力争将仙居小区纳入全市2018 年棚户区改造项目计划。加快申报公租房基础设施配套项目,争取早立项、早实施。投资 300 万元的小型泵站恢复 重建工程项目已审批通过,要切实抓好前期准备工作,落实项目建设资金,力争项目早落地、早开工。在建项目比进度。加快推进安全饮水工作,千方百计引入资金,完善延伸管网建设,扩大用水覆盖面,让更多长寿群众喝上放心水。加快推进福利院重建改造项目,高标准推进项目设计、招标等工作,确保明年 3 月份开始施工。加快推进污水管网建设,争取镇区污水处理厂尽早投入使用。协同推进亿睿葛业、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三是在关键点比武。秸秆禁烧比定力。抓实春秋两季秸秆禁烧,严格落实包村干部下村、包联单位帮扶、村干部值守的三级联动制度,做到宣传全方位、巡查全地段、值守全时段,确保不点一处火、不冒一处烟、不留一处斑。信访调处看能力。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依法依规调处解决合理诉求,化解信访积案,坚决打击无理闹访、非法上访等行为,公安、司法部门适度介入。鼓励创新化解办法,不管土法、洋法,管用就是好办法。社会治理见功力。大力推进法治长寿、平安长寿建设,健全重大事项社会维稳风险评估机制,社会预警机制、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着力提高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的预防和处置能力,强化安全生产监管,杜绝较大以上事故发生,确保全镇和谐稳定大局。三、坚持三守,树立长寿干部新风向。一是坚持守规不放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上级“十 个严禁、十个一律”等相关规定,坚持既要干净又要干事,以严实作风推进工作,把督促检查贯穿于政府工作的全过程,重点整治重布置、轻落实,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等问题,树立言必行、行必果和定了就干、干就干成、干就干好的施政新风,持续优化政务服务和经济发展环境,确保各项工作高标准推进、高质量完成。二是坚持守法不放松。牢固树立法治理念,恪守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等依法行政基本要求,运用法治思维处理非访闹访等违法行为,全面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健全依法决策机制,主动接受镇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加强决策合法性审查,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三是坚持守纪不放松。进一步落实政府部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扎实抓好政府系统廉政建设,着力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强化公职人员廉洁从政意识。加强行政监察、审计和财政监督,深化政务公开,落实部门廉政建设监管责任。深入排查和防范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廉政风险,促进权力安全运行。加大惩贪治腐力度,营造风清气正氛围。各位代表!幸福美好的生活需要我们用双手来创造。让 我们在镇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全镇人民,凝心聚力、真抓实干、锐意进取,为建设美丽富饶幸福新长寿而努力奋斗!2018 年淮南市谢家集区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积极进取、克难攻坚的 2017 年2017 年,是本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团结带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和**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围绕“三区”建设,按照年初人代会的工作安排和部署,积极进取、克难攻坚,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进宜业宜居城区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基础。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91.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18.3 亿元,财政收入 2.2 亿元,固定资产投资 63.3 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5.6 亿元,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 30196 元、13828 元。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经济发展提质增效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开展“项目建设攻坚年”活动,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全年实施重点项目 25 个,总投资 119 亿元,年度完成投资 32.2 亿元。宏泰钢铁完成重组升级,投资 6 亿元引进世界先进的特钢生产线,10 月份成功试生产。施家湖光伏发电一期、南澳地毯二期等 4 个项目建成投产,博致骨科医院、同安机动车检测线等 8 个项目开工建设,唐山保庄圩、西部污水管网等 7 个政府性投资项目稳步推进,远景风力发电、唐家山游乐园等 3 个项目正在完善手续,即将开工建设,全区项目建设形成压茬推进、滚动发展格局。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工业经济步入优化升级期。美亚新材料、通霸蓄电池、宏昌科技、金科再生资源等企业稳步成长,永安公共自行车、众城电子等项目建成投产。预计全年完成工业投资 33 亿元,增长 17.9%,其中制造业完成投资22 亿元,增长 7.3%。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7 家。商贸服务业步入成长壮大期。淮矿白马、世纪阳光健康运营,春林商贸文化广场、熙城购物公园完成招商,一批知名品牌相继入驻,商贸业态不断多元。农副产品物流园、铁路物流基地等项目前期工作扎实推进。黄晶梨基地、淝水豆腐小镇完成改扩建。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 4 家、服务业企业 1 家。我区被列为全省首批“十三五”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单位。 现代农业步入加快发展期。全年粮食产量 14.4 万吨,引进现代农业项目 5 个,总投资 4 亿元,经济果林培育、有机蔬菜种植、特色农产品加工等产业不断壮大。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 3 个、家庭农场 4 个,申报省级示范合作社 1 个、省级示范农场 1 个。发展平台加快构建。进一步完善智造园区基础配套,积极争取市级产业发展引导基金,组建区级投融资平台,为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提供金融服务和资金支持;优化园区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提升智造园区科学发展水平。以宏泰钢铁公司 50 万吨特钢生产为基础,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融合发展”的建设思路,启动宏泰钢铁项目二期建设,编制完成产业园总体规划和核心区 2.86 平方公里控制性规划,谋划建设淮南高端金属制造产业园。(二)发展动力不断增强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推进“去降补、全创改、放管服”政策落地,落实《招商引资项目扶持办法》《提升服务企业水平、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办法》,深化项目审批全程代理、限时办结等服务机制,扎实开展“四送一服”活动,主动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全年新增私营企业 308 户、个体工商户 835 户,全区各类市场主体达 10501 户,增长 20.3%。专利申请 80 件、授权 64 件。完成进出口总额 550 万美元,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 3 家。 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开展“招商引资突破年”活动,加大“走出去”力度,着力引进一批带动性强的项目。全年重点在谈项目 16 个,意向投资 42.4 亿元;新签约项目 46 个,总投资 36.5 亿元。引进内资 47.3 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 110%;省外亿元以上项目到位资金 26.4 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 110%;引进外资 1936 万美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 179%。改革工作深入推进。稳步推进行政体制、经济体制、社会事业、文化体制等领域改革任务。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出台国有资产管理、公共资源交易、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等多项制度办法,规范工作流程。积极推行“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商事制度改革取得新进展。(三)城乡建设大力推进城区功能不断完善。谢三路、卧龙山西路(东段)改造提升工程如期完工,高端金属制造产业园核心区道路建设工程加快实施。4 号、5 号污水提升泵站建成运营,36 公里污水管网工程进度过半,城区污水管网加快实现全覆盖;完成智造园区 8.8 公里污水管网和 3 个排污口建设,园区污水管网实现全覆盖。西部汽车客运站、西部公交枢纽站迁建工程完成选址。唐家山庄、夏郢孜集体安置新村全面建成,893户群众迁入新居;西城嘉园廉租房、公租房正在分配,即将入住。谢四村棚改项目征迁工作全面完成,正在办理土地出 让、规划设计等相关手续,即将开工建设;砂里岗棚改项目13 栋高层共 2028 套安置房主体工程封顶,管网、道路、绿化等配套工程加快建设;鸿朗阳光城一期工程即将建成,配套商业综合体“红街”主体工程即将封顶。完成“两治三改”三年专项行动调查摸底和计划编制工作。改造新华东村、新乐村等老旧小区 5 个,受益群众 4000 余户。新建街头游园 3个,拆除违法建设 55 万平方米。乡村设施不断改善。争取市级农村道路建设资金 300 万元,完成 7.24 公里农村道路硬化和 1.3 公里夏岗路建设任务,农村居民出行条件得到改善。投资 1700 万元实施杨公镇、孤堆回族乡 1448 公顷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改造泵站19 座,新建排涝闸 1 座,开挖当家塘 33 口,清淤沟渠 7 条。完成 100 户农户改厕、12 座乡镇政府驻地旱厕改造任务。划定永久基本农田 10740 公顷并通过省级验收。文明建设不断深化。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设立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依托数字城管平台,深化“大城管”运行机制,开展市容环境集中整治,强化夜市摊点群规范管理,实现夜间巡查、整治常态化。强化部门联动,严厉打击非法营运行为。深入宣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3 家单位获评第十一届安徽省文明单位,2 个村镇获评第四届安徽省文明村镇,2 个社区获评第五届安徽省文明社区。 (四)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环保整治力度加大。全面整改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涉及大气污染、水污染、环保基础设施等 16 大项 68 件具体任务,已完成整改 56 件,剩余 12 件整改任务按照时间节点正在有序推进。按照要求和时间节点关闭禁养区内 72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如期完成瓦埠湖围网围栏养殖集中整治。谢家集涧沟、十涧湖入湖口等亚行贷款城市水系综合治理项目征迁工作基本完成,总长度 12 公里的水系治理工程正在建设。实施蓝天行动,防治大气污染,严厉打击车辆超载、超限、抛洒行为,依法关闭污染企业 17 家,取缔露天散状物料堆场 63 处,拆除燃煤锅炉 5 台,辖区内烧烤摊点、餐饮企业全部安装油烟净化设施,洒水降尘全天候不间断作业,多措并举控制 PM10、PM2.5 指标。认真做好秸秆禁烧工作,秸秆综合利用率不断提高。农村环境持续优化。以“三清两化”为重点,投入资金1500 余万元,大力开展“向垃圾宣战、建美丽家园”农村环境集中整治行动,累计清理垃圾 4 万余吨,清洁沟塘河渠 30余万平方米,清理垃圾堆场 3 座;投入资金近 900 万元,实行农村环卫保洁市场化运作,农村环卫保洁长效机制初步建立,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全面展开。在市级农村环境整治月度考评中,全区 6 个乡镇排名在全市 72 个乡镇中整体靠前,李郢孜镇成绩突出,多次位列全市前五名。顺利通过农村生 活垃圾治理省级验收。美丽乡村深入实施,完成 1 个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综合整治、5 个中心村建设和 21 个自然村环境整治,2 个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综合整治、3 个中心村建设加快推进。植树造林 522 亩,申报省级森林城镇 1 个、省级森林村庄 1 个。生态修复稳步实施。认真落实“河长制”,实行一河(湖)一策,严厉打击非法采砂、非法排污行为,全面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投入资金 1.28 亿元实施淮西湖综合治理项目,关闭取缔非法停车场和汽车修理厂 12 家,清运煤矸石 90 余万吨,综合整治淮西湖周边环境。开展应台孜区域生态修复和土壤污染治理,通过覆土复绿,植树造林 220 亩。采煤沉陷区应急搬迁安置工程梨园新村公建配套启动建设。如期完成湖滨社区谢家集 1-4 队搬迁安置工作,192 户群众入住新居。抓住淮南市全国重点采煤沉陷区首批试点城市机遇,积极谋划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等项目 25 个。(五)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社会保障力度加大。大力开展脱贫攻坚,拨付扶贫专项资金 523 万元,安排扶贫项目 25 个,完善结对帮扶机制,全面实施十大扶贫工程,深入开展“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脱贫攻坚大排查”专项整改行动,顺利通过省脱贫攻坚第三方监测评估,全年可实现 352 户 664 人脱贫、1 个贫 困村出列。坚持民生优先,拨付资金 2 亿元,全面完成民生工程各项任务。实施创业带动就业政策,城镇新增就业 6829人,下岗失业、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 3505 人,转移农村劳动力 2840 人,申报创业担保贷款 1750 万元,帮助 400 余人创业就业。全力保障困难群众生活,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扩面提标,加强养老机构日常监管,完成城乡居民养老、医疗等保险参保任务。住房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建成棚改安置房 470 套并分配入住,完成 200 套棚改货币化安置、1789 套公租房分配任务,改造农村危旧房 198 户,完成瓦埠湖湾区移民迁建 172 户。完成 6 个基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标准化建设,食品、药品监管实现全覆盖。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保障农村居民饮水安全。社会事业取得进步。推进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拨付经费 1160 万元,推动“两免一补”政策城乡全覆盖,完成 14 所学校 9550 平方米改造任务;制定《谢家集区 2017年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方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社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立健康电子档案 26.5万份,新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11.4 万人,完成流行性疾病防控工作,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群众文体生活不断丰富,建成区文化展示中心、图书馆及全民健身中心,组织各类文体活动 1200 余场(次),积极组织参加市第八届运动会。完成12 个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完成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国 防动员、双拥共建扎实推进。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权益得到保障。支持民族乡村加快发展,民族宗教事业不断进步。落实审计监督全覆盖,健全完善审计工作机制,加强审计整改工作,审计工作成效充分显现。扎实开展市场价格监管调控。完成工商联、残联、妇联、科协换届工作,人防、地方志、档案等工作取得新进展。社会治理不断深化。深入推进安全生产“铸安”行动,扎实开展“百日除患”消防安全专项行动,加强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整治,共排查整改各类安全隐患 477项,全区安全生产形势平稳。深入开展平安创建,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全省排名较 2016 年分别上升 28 位、35 位。加大信访工作力度,积极开展“化解信访件专项工程”和“信访工作责任落实年”活动,13 件上级挂牌督办信访积案全部化解,圆满完成“十九大”安保工作,实现“零进京”目标。广泛开展“七五”普法,全年办理法律援助案件 400 余件,成功调解社会矛盾纠纷 1200 余件。加大传销打击力度,积极创建无传销城区。(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政府系统党建切实加强。区政府党组全面履行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全面开展“讲政治、重规矩、作表率”专题警示教育和“敢担当、有作为”集中教育,深入推 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切实把从严治党各项要求落到实处。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区各项规定,进一步规范公务接待和办公用房使用,严格公务用车管理,“三公”经费下降 10.1%。认真做好省委第七巡视组巡视反馈 3大类 22 个问题整改工作,不断改进政府工作。依法行政工作深入推进。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 146 件,办复率 100%;健全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提高依法决策水平;完善日常学法制度,开展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活动;全力打造“阳光政务”,依法完成预决算及“三公”经费等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公布《谢家集区区级公共服务清单目录》和《谢家集区区级行政权力中介服务清单目录》,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政府服务能力显著提升。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办事程序,优化工作流程,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开展“全面学合肥、对标提效能”活动,着力在思想观念、工作机制、服务意识等方面求转变、谋创新、见实效;狠抓效能建设,细化分解任务,严格督查督办,强化考核问责,全面推进政府工作落实;提升改造区政务服务中心,为居民提供“一站式”便民服务。各位代表!今年以来,在煤炭去产能、全区经济结构加快调整的形势下,我们负重爬坡,攻坚克难,取得了一定的 工作成效。这是区委统揽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这是区人大和区政协大力支持、有力监督的结果,也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同心协力、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辛勤工作的广大干部群众,向关心、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仍需加快;财政增收压力较大,民生等刚性支出逐年增加,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棚户区和危旧房改造任务艰巨,城市建设管理水平亟待提高;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与形势要求和群众期待相比,我们的工作能力还有待提高,作风建设仍需加强。对以上问题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二、奋力拼搏、全面提升的 2018 年明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一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和目标是: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突出结构调整,扩大有效投入,加快推进宜业宜居城区建设,保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初步确定,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7%, 财政收入增长 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0%,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 7.5%和 8.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以内,节能减排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以上目标我们争取在工作中完成得更好一些。围绕上述思路目标,我们将在以下五个方面着力:(一)在发展实体经济上着力,进一步夯实经济发展基础。十九大提出“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我们要突出重点、精准发力、狠抓落实,力争在发展实体经济、夯实经济基础上取得更大成效。着力提高招商实效。推进精准招商,以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等经济发达、产业密集地区为重点招商区域,突出重点产业、重点领域,着力引进一批发展前景广、带动力强、成长性好的项目,计划签约引进亿元以上工业项目 5个、农业项目 2 个、服务业项目 4 个。推进产业链招商,依托重点产业和骨干企业,加强招商项目谋划,拉长产业链条,做大做强产业集群。坚持引资引技引智相结合,积极发展高端制造产业,实现产业、资本、人才立体式承接。注重一二三产并举,发挥区域生态、资源、区位优势,着力培育一批生态农业、休闲度假、健康养老等文化旅游项目。清理盘活闲置土地和资产,推动腾笼换鸟、增资扩股、兼并重组,实现增量招商。 强力推进项目建设。继续推进项目建设攻坚,全年计划安排 2000 万元以上新建、续建项目 44 个,完成投资 30.7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 15 个,完成投资 18.5 亿元。围绕国家、省市确定的重点投资领域和产业方向,精心谋划一批补短板、增后劲的项目。落实“六个一批”项目推进机制,推动德隆机械、圆丰新型建材等在建项目加快建设进度,尽快建成见效,全力保障施家湖光伏发电二期、德联玻璃等成熟项目尽快开工建设,跟踪抓好铁路物流基地、农副产品物流园等项目的深入推进、尽快谋定,确保项目建设滚动发展、梯次跟进。全力搭建发展平台。加快推进高端金属制造产业园建设,规划建设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现代化园区。全力保障宏泰钢铁完善各项手续,尽快达产,年产值达到 30 亿元,谋划启动二期 50 万吨特钢项目建设。完善园区交通路网,加快推进淮南港陶圩作业区建设前期工作。推动智造园区新材料企业集聚发展,争创市级重大新兴产业集聚区,支持企业申报重大新兴产业专项和重大新兴产业工程。加快实施产城融合项目,开工建设智造园区标准化厂房、孟岗路、沿河路,进一步提升园区承载能力。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转型升级,加大帮扶力度,在企业用工、用地、融资、上市等方面做好服务,支持美亚新材料、南澳地毯、通霸蓄电池、宏昌科技等企业做大做强。 (二)在调整优化结构上着力,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十九大提出“要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经济质量优势。”我们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优化产业布局,做强产业集群,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大力提升新型工业规模。推进机械制造、化工、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两化”融合,提升产业整体水平。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依托宏泰钢铁等重点企业,抓好高成长性企业培育,促进新材料、新能源、新型建材等产业做大规模、创响品牌。推进质量强区建设,积极争创省市名牌。加强科技孵化器建设,强化与科研院校对接联系,深化产学研合作,努力打造以“机械制造、高新技术、新材料”为主导的产业集群。大力提升第三产业档次。抓住谢家集区“十三五”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机遇,优化服务业发展总体布局,重点发展商贸服务、现代物流、文化旅游产业。加快熙城购物公园建设,争取年初建成,尽快投入运营,构建立体商贸空间格局,进一步繁荣蔡新路商圈。支持淮矿物流、鑫森物流等企业做大做强,加快推进农副产品物流园、铁路物流基地建设,推动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深度挖掘豆腐文化、淮河文化、民俗文化资源,努力建设瓦埠湖沿岸旅游带、豆腐小镇、春申君文化园、黄晶梨生态旅游观光区。立足八公山风 景名胜区总体规划通过省政府批复、风景区建设即将步入快速发展期的新形势,按照卧龙山景区的功能定位,深入谋划,加快景区建设。大力提升现代农业水平。利用近郊临湖优势,挖掘农业的生态、休闲和文化价值,加快发展生态旅游等特色产业,构建现代农业产业、生产和经营体系。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供给更好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更好适应资源与环境条件,实现可持续发展。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规范土地流转行为,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八小水利”工程,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推动适度规模经营,培育壮大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进一步扩大优质稻米、经济果林、苗木花卉等特色产业规模。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 5 个。(三)在加快城乡建设上着力,进一步提升城乡宜居品质。十九大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构建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我们要立足全市区域发展定位,坚持规划先行,项目带动,进一步完善城区功能、提升城区品位,努力营造更加宜居的城乡环境。坚定不移推进城市建设。围绕引江济淮、楚都大道、102省道改扩建等省市重大项目实施,统筹推进征地拆迁,保障工程顺利建设。启动实施平山路、谢三路、桂山路西延接二 通道、健康路北延接谢三路 4 条城区道路畅通工程,打通城区道路循环体系。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谢四村棚改项目加快完善手续,年初开工建设,积极稳妥推进新塘村、三联购物广场项目遗留问题解决,完成砂里岗项目建设,确保搬迁群众尽快入住新居。加快推进城市公园建设,打造集生态、休闲、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公园,完善基础公共配套,提升城区品质。加快西部汽车客运站、西部公交枢纽站迁建工程选址后各项手续办理,按照现代化、多功能要求高标准设计,为上半年开工建设做好保障。完成城市污水管网建设,改造新社二村、合成村等老旧小区 11 个,启动棚户区改造项目 2 个,升级改造菜市场 6 个。坚定不移改善农村环境。积极响应党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继续推动财政资金向农村倾斜,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美丽乡村建设管理机制,完成 1 个市级中心村建设,做好后续管护工作。全力推进亚行贷款城市水系综合治理项目,加快实施谢家集涧沟、十涧湖入湖口、唐山截洪沟等 7 个水系治理项目,贯通区域重点水系,提升防洪排涝能力。一体化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改造农村厕所 1500 座,完成农村污水处理规划编制。加大绿化、亮化、美化力度,提升中心城镇品位。坚定不移加强城市管理。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完善“大城管”机制,完善综合执法、网格管理,提升城市 管理精细化水平。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加大违法建设查处力度,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户外广告、渣土运输和再生资源网点管理。调整网格布局,做到无缝对接,彻底消除管理死角。着力解决占道经营、流动摊点、夜间露天烧烤等影响市容环境问题,加强对学校、商场、菜市场等人流集中区域的管理。加强环卫队伍建设,强化市容保洁,促进城市管理再上新台阶。(四)在发展社会事业上着力,进一步深化和谐谢区建设。十九大提出“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我们要牢固树立“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的理念,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持续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全面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坚持大扶贫格局,动员全区力量参与脱贫攻坚工作,统筹抓好产业脱贫、健康扶贫、社会保障托底等工作,确保全年脱贫 293 户 545 人、1 个贫困村出列。实施“全民参保计划”,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加强基层民政服务能力建设,构建“一个中心、两个平台、三级网络”服务格局,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提高城乡困难群众救助水平。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 系。持续加大财政投入,扎实推进各项民生工程。开展就业援助专项行动,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城镇新增就业 6000 人以上。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全年保障性住房新开工 200 套。不断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深入开展“七五”普法,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推进平安创建工作,完善综治信访维稳三级工作平台功能,深化平安乡镇、平安村庄建设,构建全方位、立体化、信息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夯实信访工作基层基础,推进网上信访、阳光信访、法治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六项机制”,强化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治理,全面排查和整治各类安全隐患,保持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提升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健全应急管理机制,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做好全区村(居)两委换届工作。大力推进民生事业发展。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强中小学校督学责任区建设,持续巩固 2016 年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国家验收成效,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支持民办教育蓬勃发展、创响品牌。进一步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加强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建设。深化计生服务管理改革,切实提升群众满意度。开展“社区大家乐” “乡村欢乐行”群众性文化活动,继续实施“十三五”全民健身计划。继续开展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逐步改善农村社区办公、服务环境。做好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加强档案和地方志工作。支持民族乡村发展,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扎实开展双拥共建,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支持工会工作,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发挥科协优势,促进技术引进和科技成果转化。加强残联工作,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发展残疾人事业。支持共青团、妇联、工商联开展工作,更好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五)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着力,进一步加快美丽谢区建设。十九大提出“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我们要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多措并举抓环境整治。持续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开展施工、生产、道路扬尘污染等专项整治,实行全年全域秸秆禁烧,巩固燃煤锅炉整治工作成果,严格落实施工围挡、场地硬化、尘土冲刷等举措,持续推进拆迁现场、建筑工地、混凝土搅拌站等重点领域扬尘治理,确保 PM10、PM2.5 指标控制在合理区间。继续整治淮西湖周边环境,采取超常规措施加强散状物料堆场整治,保障淮西湖综合治理项目顺利推 进。积极争取市级专项资金支持,实施应台孜区域覆土复绿三期工程,将沉陷洼地打造成生态宝地。开展矿山生态环境修复专项行动,推进闭坑小煤矿和非煤矿山的地质环境治理工作。持续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着力抓好垃圾清理、污水处理、河渠治理、乡村绿化、集镇和村容村貌改造等工作,加强监管指导,确保农村环卫市场化高效运行。强基固本抓生态保护。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深入开展大气、水、土壤、固废物等突出环境问题专项整治。强化环境监察执法,严厉查处企业超标排放、偷排偷放行为,依法取缔污染环境的新“五小”企业。严把项目环保审批关,从源头上控制污染。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推动重点减排工程建设,严格污染物排放总量管控,确保完成市控指标。全面落实“河长制”,严格执行畜禽养殖“三区划定”,加强对淮河、瓦埠湖等水体的保护。积极推行“林长制”,开展植树造林,积极争创省级森林城镇、森林村庄。三、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建设人民满意服务型政府十九大提出“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我们一定要牢牢把握并切实遵循,努力使政府工作更好地取信于民,更大地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强化政治担当,建设政治坚定的人民满意服务型政府。 把政治建设永远摆在首位,进一步强化区政府党组的核心作用,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坚持完善并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双重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做到“五个纯粹”,坚定不移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坚决维护**书记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刻领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发展理念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内涵,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执行到位、落到实处。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提高学习能力,建设本领过硬的人民满意服务型政府。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要不断增强学习意识,常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本领恐慌”的危机感,牢固树立重学习就是重事业、抓学习就是抓能力、会学习就是会工作的理念,自觉把学习当成干好工作、提升自我的前提条件,有针对性地加强与工作岗位有关的政策和业务知识的理论学习,注重在基层一线、群众深处、矛盾前沿、问题现场加强实践学习,做到学与思、学与用相结合,主动适应不断变化的工 作实际和宏观形势。要发扬钻研精神,在具体工作中多思考、多研究、多总结,不断把点滴收获积累为系统成果,从中把握规律、指导实践、推进工作。弘扬实干精神,建设务实高效的人民满意服务型政府。实干是“三严三实”的核心要义,也是政府工作的根本要求。我们要弘扬实干精神,强化实干举措,高度重视工作实践和推进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切实在谋划要准、落实要快、作风要实上下更大功夫、投更多精力,推动政府各项工作掷地有声、落实见效。谋划要准,注重科学统筹谋划,紧密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新政策和具体实际情况,加强对重点工作、重要事项和复杂问题的研究,养成深入研究谋划的工作习惯,不断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正确性和针对性。落实要快,“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如果不沉下心来抓落实,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我们对职责、工作和任务要时刻心中有数,切实加强跟踪问效,及时发现并解决工作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高效抓好工作落实,做到果断迅速、雷厉风行。作风要实,坚持不懈锤炼求真务实的作风,发扬“钉钉子”精神,强化抓铁留痕的力度和驰而不息的韧劲,对看准的事、定下来的事、干起来的事,要盯住不放、扭住不松,一抓到底、常抓不懈,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严肃党风政风,建设风清气正的人民满意服务型政府。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严格执行中央和省市委廉洁自律 相关规定,全面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领导干部“一岗双责”,从严从实抓好政府系统反腐倡廉建设。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持续深化作风建设,抓住“关键少数”,坚持以上率下,层层传导压力,层层落实责任,巩固和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区各项规定成果,坚决纠正“四风”新表现,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织密扎紧“制度笼子”,切实管好公务人员、公共资源、公共权力、公共资金。政府公职人员要正确看待和使用手中权力,常怀敬畏之心,自觉净化“生活圈”、纯洁“娱乐圈”、慎对“交往圈”,树立自身良好形象。各位代表!党的十九大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让我们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开拓进取,全力完成明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为建设加快转型、美丽和谐的新谢家集不懈奋斗!2018 年齐齐哈尔市昂昂溪区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一、2017 年工作回顾 一年来,新一届区人民政府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顶住了承接阜丰大项目前所未有的压力,经受住了严峻考验,以抓产业上项目、强服务促发展、惠民生保稳定为目标,解放思想,抢抓机遇,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向好发展。2017 年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18.28 亿元,同比增长 7.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5786 万元,同比增长 11.79%;地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6 亿元,同比增长 7.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26.11 亿元,同比增长 166.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6.46 亿元,同比增长 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0757 元,同比增长10.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6390 元,同比增长 10%。——攻坚克难抓服务,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列入全市重点推进5000 万元以上产业项目13 个,其中新开工项目7 个、续建项目 6 个,总投资 121.16 亿元,全年计划完成投资 19.48亿元,现已完成 22.1 亿元,为年计划的 113.4%。以阜丰为代表的重点项目突飞猛进。新开工的阜丰集团 300 万吨玉米深加工项目,总投资 100 亿元,分三期建设,全部达产后将实现年产值 130 亿元、税收 8 亿元、出口创汇 3 亿美元、安置就业 7000 人。项目于 2 月 19 日签约落地,4 月 18 日开工建设,区政府成立了项目推进领导小组,下设征地、给排水、环路、铁路专运线四个专题推进组,始终保证现场有 5 名工作人员,实现了一个任务、一名领导、一套人马、一抓到底。 同时,设计了工作流程图,密切联系市直部门,在建设现场召开办公会、专题会、推进会 65 次,随时做好全方位综合协调,为企业和部门缩短了距离,简化了流程。超常规开展工作,在林地审批上,积极筹措资金 1600 万元垫付了森林植被恢复费,仅用两个月时间就得到国家林业局审批,比一般项目提前了半年多;在给排水管线建设上,指定专人办理手续,现场全程推进征地工作。在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还及时解决了土地审批、电力迁移、电力供应、环评、消防、质量监管、水蛭和中草药迁移等多个实际问题。正是这一次又一次的突破,才使项目达到了空前的建设速度,投资 30 亿元的一期项目已于 11 月 30 日试生产,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多次得到市委、市政府好评。与此同时,安泰新型生物多肽药物、嘉润城市污泥处置、水师森林温泉度假区三期等 6 个新开工项目和宏绿、吉威源、惠丰金源等6 个续建项目均提前完成当年建设任务。三间房国际经贸物流产业园区加快建设。园区总体规划已编制完成,主干道路、进口肉类指定查验场、联合查验区 20 万平方米土地征收工作已完成,进口肉类指定查验场已完成土地平整,明年将全面开工建设。——突出重点抓调整,农村工作稳步发展。以建设高效农业区为目标,增水稻、扩蔬菜,发展规模化养殖。科学调整种植业结构。增加水稻 1.4 万亩、蔬菜 3000 亩、北药 6100 亩,总面积分别达到 8.8 万亩、1.78 万亩、1 万亩,积极发展冰葡萄、食用菌等高效经济作物,带动农户持续稳定增收。发展规模养殖和特色养殖。全区现有万头奶牛示范园区 1 个,12 万头生猪养殖场 1 个,年出栏 1 万头肉牛养殖园区 1 个,“两牛一猪”项目养殖场 10 个。奶牛存栏 8500 头、肉牛 1.4万头、生猪 11.65 万头、禽类 90 万只。同时,河蟹、珍禽、蓝狐等特色养殖产业稳步发展。“河长制”工作得到有效落实。建立了区、镇、村三级河长体系,健全各项制度,分解落实工作职责,各级河长巡河 70 余次,开展清河行动和多部门联合执法 4 次,河湖治理初见成效。农村改革逐步深化。全面开展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各村已全部完成实地测绘,涉及农户 9735 户。水师营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已完成清产核资,为后续使用资金资产壮大集体经济提供了重要支撑。——锲而不舍抓改造,城乡面貌变化明显。投资 1500万元的西道口公铁立交桥建成通车。投资 900 万元对 7.1 公里水边公路进行了翻修。投资 480 万元对五福至稻田通村公路进行重修,完成工程总量的 70%,明年全部完工。投资 103万元翻建了水师桥。投资 100 万元对全区农村公路进行了养护、对主要街路两侧设施进行了维修、对排水设施进行了维修更换。新开通天然气用户 500 户,总户数达到 8200 户。投资 10 万元新增绿地 5000 平方米,栽植城区绿化树木 6064 株。结合铁路“三供一业”移交,计划对道北地区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改造,现已完成测绘设计。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累计清运垃圾 1550 余吨,取缔无证占道经营 180余处,清理乱贴乱画 1360 余处,城乡面貌明显改善。——依托优势抓升级,文化旅游蓬勃发展。发挥水师森林温泉度假区国家 AAAA 级景区和罗西亚大街历史文化名街带动作用,加快满族文化特色乡村旅游发展,全年接待游客120 万人次,实现收入1.28 亿元。推进罗西亚大街项目建设。投资 800 万元完成步行街 1.62 万平方米面包石铺装工程。聘请中国创意研究院编制完成罗西亚大街旅游开发总体策划方案初稿,积极招引战略投资者。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水师森林温泉投资 3000 万元建成室外泡池区、采摘园、自驾营地,并为景区争取节能减排资金 170 万元、林业项目贷款贴息资金 107.5 万元。完成水师营满族镇省级乡村旅游示范点复审和衙门村民族乡村旅游示范点建设。进一步完善了长寿湖渔村、林果采摘基地、榆树崴子山庄、青园农庄等精品乡村旅游点服务功能。文保工作扎实推进。先后完成《昂昂溪遗址群总体保护规划》和《中东铁路昂昂溪建筑群保护规划》初稿、铁路员工俱乐部修缮工程已立项并完成设计方案初稿。总投资 660 万元的五栋俄式民居修缮工程已全部完工。文体事业蓬勃发展。投资 72 万元建成笼式多功能运动场 2处、路径工程 4 处。全年开展文体活动 103 场,参与人数达 2 万余人次。区文体中心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加强馆际交流,区博物馆先后在福建三明和云南普洱交流展示昂昂溪文化。在市电视台发稿 120 篇,区电视台播发新闻 144 组 432 条,开办专栏 10 个,文化宣传水平显著提高。——强化保障抓民生,群众生活不断改善。全部兑现了2010 年以来全区机关工勤和全额事业单位干部及工人的职称工资。城乡累计发放低保金 1171 万元,发放特困金 134.7万元,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 60 万元。采取政策扶贫,实现农村 561 户丧失劳动能力贫困户精准脱贫。投资 700 万元的区敬老中心护理楼全面完工。开展家庭医生签约,签约居民达到 33324 人,签约率 43.9%,其中重点人群 15472 人,签约率 65.7%。完善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方案,代表全市顺利通过了省公共卫生服务检查。全面施行公立医院改革,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合理配置医疗资源,道北、新兴两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与市级三甲医院签订医联体协议,区人民医院和第二人民医院分别与两镇卫生院签订医共体协议,医疗卫生水平显著提高。投资 276 万元对榆树屯小学、第二十五中学、水师中学等学校进行了基础设施改造。投资 234 万元配齐标准化学校图书、电脑、音体美器材。今年顺利通过省和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区验收,高考二本上线率达到 49%,再创历史新高。正在为教育、卫生等 系统招聘 50 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充实干部队伍。深化“放管服”改革,承接 210 项下放权力,并全部入驻区政务中心。办理人大代表建议 51 件、政协委员提案 50 件,满意率 100%。——统筹兼顾抓稳定,社会发展日益和谐。深入开展“七五”普法,接收社区矫正人员 168 名、安置帮教人员 78 名。在全区 13 个部门推行“两随机一公开”制度,累计开展 60余次行政执法检查。全面落实“五联五促进”和“三级包保”责任制,有效化解了一批信访积案,实现了党的十九大期间进京上访零登记。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整改安全隐患290 处。加强食药监管,检查经营单位 6500 户次。投资 151万元新上空气质量监测设备。对重点企业进行全天排污监控。同时,审计、监察、物价、侨务、人防、老龄、妇女儿童、民兵预备役等项工作也取得了新成绩。各位代表,2017 年是全区实现重大历史突破的一年,我们滚石上山,爬坡过坎,取得了大项目顶天立地、小项目遍地开花、城乡面貌持续改善、社会事业稳步推进、人民福祉显著提高的可喜成绩,立区支柱项目落地生根,破解了长期困扰区域经济发展的难题,主导产业作用日益突显。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区委的正确领导和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得益于区委制定的“四区”发展思路;得益于区四个班子的精诚团结和全区干部职工执行力、落实力、精气神的提升;更得益于全区人民的拼搏奉献和扎实苦干。在此,我 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所有关心、支持全区各项事业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区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产业结构还不够合理,经济结构框架仍以二产尤其是以工业为主导,一产结构仍需调整优化、二产围绕大项目的上下游产业链还不够完善、三产比重较小;可支配财力有限,基础设施历史欠账多,用于改善民生的资金投入压力较大;个别政府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仍有待转变等。对此,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加以解决。二、2018 年工作任务官场小说2018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的关键一年,做好2018 年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们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牢牢把握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我区经济发展,阜丰项目一期投产和二期加快建设,黑化集团异地搬迁等有利机遇,坚决贯彻落实区委的各项重大决策部署,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努力提高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使每一项工作都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的检验,让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地生根。2018 年区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统领,进一步落实省、市、区委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新的发展理念,加快经济建设,挖掘优势潜能, 补齐弱项短板,统筹城乡发展,提升综合竞争力,推进“四区”建设步伐,不断提高全区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2018 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6.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 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 8%。为实现上述目标,2018 年我们将突出抓好六项重点工作。(一)实施项目拉动战略,增强发展优势和后劲。牢固树立项目就是财源,抓项目就是抓经济的理念,围绕龙头企业,打造 2 个百亿级、1 个 30 亿级园区,建设 1 个国际经贸物流产业园区。一是围绕阜丰玉米深加工项目,打造百亿级齐齐哈尔市粮食精深加工产业园区。以大五福玛园区已入驻的阜丰、惠丰金源、吉威源等项目为依托,发挥交通、区位、地价等优势,辟建总面积 14 平方公里的粮食精深加工产业园区,向上申报省级经济开发区,吸纳粮食精深加工企业入驻,形成互利互补、互助共赢的产业格局,争取用两年时间使园区达到百亿元产值。继续加大对阜丰项目的服务力度,确保一期项目顺利生产,二期项目明年 4 月份开工,8 月份正式投产,两期项目全部达产后将实现产值 60 亿元,税收 4亿元。同时,完成环路建设,推进三期项目 2000 亩征地工作,利用冬闲时间完成控详规划和农转用手续报批。完成铁路专运线征地及前期工作,确保明年 7 月份开工建设,年内 投入使用。尽快办理热电联产手续,为园区企业提供充足能源,取得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大力发展吃配经济,协调昊华化工、紫金矿业等企业为阜丰项目提供烧碱、盐酸、硫酸等各类化工原料 6.1 万吨,带动周边企业增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抓好阜丰下游产品配套招商,依托葡萄糖、蛋白粉等产品做好与广东丽珠制药等生化和医药企业的对接;依托玉米胚芽等产品做好与山东三星集团等玉米油加工企业的对接,重点抓好三星集团投资 2 亿元年产 10 万吨玉米油加工项目落地,形成阜丰下游配套产业集群。同步抓好园区在建项目,加大服务力度,促进惠丰金源粮食仓储二期项目和吉威源绿色食品深加工项目尽快投产达效。二是围绕昊华化工和黑化异地搬迁项目,打造百亿级齐齐哈尔市化工园区。依托园区现有昊华双三十、黑化双氧水装置搬迁、昊华5 万吨烧碱扩容项目,筹建投资 3000 万元的昊华 1000 吨丙炔醇项目,争取明年 10 月份试生产,2018 年园区将达到 20 亿元产值。同时,推进总投资 23.25 亿元的合成氨装置搬迁、昊华物流园区、三氯化铝、CPE 氯化聚乙烯添加剂、四氢噻吩、单氯代苯酐、废旧轮胎还原柴油项目尽快在园区落地建设,确保年内取得突破。努力促成阜丰对昊华的收购并购,激发企业活力,实现强强联合,争取用十年时间使园区达到百亿元产值。三是围绕安泰生物、丰源实业,打造 30 亿级食品工业园区。着力解决园区现有肉灌制品、生猪养殖和屠 宰加工、活力源酵母、乳酸链球菌素建成项目电力不足问题,加快投资 4000 万元的自备电站项目建设,为企业提供充足能源,实现 400 吨乳酸链球菌素项目产值翻番。同时,推进投资1.14 亿元的新型牛乳房炎生物多肽药物项目和投资1.1亿元的生猪养殖扩产项目建设,力争明年建成投产。加快投资 5000 万元的冷链物流项目建设,节约运输成本。2018 年园区将达到 16 亿元产值,再通过几年的努力,使园区达到30 亿元产值。四是推进三间房国际经贸物流产业园区建设。招引对俄对欧进出口企业入驻,将园区打造成“中蒙俄经济走廊”上的重要节点。积极配合市政府完成进口肉类指定查验场建设,重点完成 880 米主干道一期工程。同时,密切与广州市对口合作,发展飞地经济,与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和林安物流集团对接,招引进出口加工、冷链、物流企业入驻,为申报综合保税区打好基础。(二)加快发展高效农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从科学调整种养业结构出发,以建设高效农业区为目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是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北药 1000 亩、蔬菜 2000亩、冰葡萄 1000 亩、杂粮 7000 亩。推进万头奶牛养殖场、畜禽交易市场、丰源 12 万头生猪养殖场、肉牛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扶持绿水湾、五粮玉、嫩溪等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打造农产品精深加工品牌,采用线上线下销售模式,推动农产品由“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二是深化农业改革。 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国有林场改革。继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成土地确权颁证,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持续推进农业“三减”,化肥、农药、除草剂分别减少 5%,农田废旧地膜清理率达到 75%,禁播转基因种子,提高农产品品质。深入开展新一届村“两委”成员学习培训工作,提高履职能力。三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下大力气整治村容村貌,建立长效保洁机制。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乡风文明。实施秸秆全面禁烧,开展综合利用,依托恒宇公司推进秸秆能源化、饲料化,依托全鑫、乐硒、杨子等食用菌合作社推进秸秆基料化,综合利用率力争达到 70%。(三)完善城乡基础设施,打造生态宜居环境。遵循宜居、生态、和谐的发展理念,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提高城市建管水平。一是进一步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对区污水处理厂进行升级改造,实现达标排放。采用BOT 模式,在水师营满族镇建设 1000 吨污水处理厂。争取资金 406 万元建设 3 座移动式垃圾中转站。结合铁路“三供一业”移交政策,抓好道北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412 万元铺设天然气管线 5.25 公里,新开通用户 500 户。投资 500万元对中心城区主要街路破损路段进行升级改造、对中心城区主要街路部分路段两侧进行荷兰砖硬化、对排水泵站进行维修改造、建设 2 座移动式公厕、对城区进行绿化改造和补植,逐步补齐基础设施历史欠账。二是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 水平。推进城管执法体制改革,完善城市“四级网络”管理体系,持续开展“四季整治”,落实保洁责任,让城市更加干净整洁。(四)开发文化旅游资源,努力打造特色品牌。立足区情,突出特色文化,将我区打造成全市旅游精品线路上的重要节点,全年接待游客争取达到 135 万人次,实现收入 1.4亿元。一是加快罗西亚大街旅游开发进程。精准对接设计方和投资方,完成设计规划和投资方案,加快项目落地。利用棚改和铁路“三供一业”移交政策,彻底改变道北地区面貌。二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依托水师森林温泉度假区,带动乡村旅游联动发展。发挥衙门村示范作用,突出满族风情特色,全力打造青园农庄、绣丽庄园、蒙汉生态园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三是加强文物保护和利用。积极推进中东铁路 111 栋俄式建筑整体保护项目。尽快完善《中东铁路昂昂溪铁路员工俱乐部施工方案》,向上争取修缮资金。充分发挥博物馆阵地作用,加强基层巡回展览和馆际之间交流展览。四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文化馆总分馆体系建设,深入开展文化惠民工程和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推进文化事业和文体产业共同发展。(五)着力保障改善民生,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以人为本,采取针对性更强、覆盖面更广、效果更明显的举措,集中力量做好民生事业。一是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对无证 照养老院进行清查取缔,将老人妥善安置在区敬老中心。完成总投资 1060 万元的齐齐哈尔市救灾物资储备分库建设。足额发放低保、五保、优抚、助残等福利津贴,保障弱势群体生活。依托产业扶贫、贷款扶贫、政策扶贫,精准施策、分类指导,促进贫困户持续增收。二是加强物业管理。采取社区和物管办共同管理方式,全面加强老旧散楼房的物业管理,为小区居民营造良好居住环境。三是加强环境保护。严格监管我区在扎龙保护区内的各类违法活动,避免湿地违规利用。扎实开展重点企业排污管控,完成城关镇 10 吨及以下燃煤锅炉淘汰、10 吨以上燃煤锅炉脱硫脱硝设施升级改造工作。(六)统筹协调各项事业,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推进公共事业均衡发展,完善体系建设,创新社会管理,营造安定和谐的发展环境。一是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教育公平。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完成第二十三中学艺体馆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队伍,稳步推进课程改革,发展素质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优质公平的教育。二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加强人才引进,大力推进医养结合,不断提升和改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三是提供更优的便民服务。完成“一窗式”审批制度改革和投资 200 万元的政务大厅搬迁工作,承接下放 权力,完善群众办事指南,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四是全力维护社会平安稳定。深入开展“七五”普法,提高依法治区水平。本着解决问题是根本和情理法相结合的原则,扎实推进领导大接访,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加大食药监管力度,确保“四品一械”达标流通。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重点行业安全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种犯罪行为,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努力打造人民满意政府发展是硬道理,落实是硬功夫。全面推进全区各项事业发展,是区人民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使命。我们将以新的理念、新的作为、新的形象,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抓出成效,不断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努力打造人民满意政府。(一)以忠诚的信仰履职尽责。对党绝对忠诚是干部最基本的政治素养、最重要的政治品格。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决维护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决贯彻执行区委的决策部署,以铁的纪律和敢于担当的精神,忠诚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二)以为民的情怀履职尽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将始终把人民当亲人,时刻把群众冷暖放心上。从群众的角度想问题、作决策、干工作,办 好民生实事,解决好群众普遍关心的实际问题和具体困难,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的惠及人民。(三)以法治的思维履职尽责。深入贯彻全面依法治国总要求,坚决维护法律权威。把法治思维作为一种习惯、一种自觉、一种责任,切实做到依法行政、依法履职。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自觉接受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认真办理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四)以务实的作风履职尽责。始终保持实干有为的热情、干事创业的激情和拼搏争先的豪情,是谋事创业的根本。我们要坚持干字当头,实字托底,坚决反对纸上谈兵、光说不练,切实做到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坚持问题导向,紧盯目标不放,确保各项事业顺利推进。(五)以廉洁的品格履职尽责。始终坚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形成公道正派的胸怀和境界,是立身固本的基础。我们要挺起精神脊梁,始终做到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廉洁从政、廉洁用权,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坦坦荡荡为官。各位代表,使命重在担当,实干铸就辉煌。让我们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全区人民,恪尽职守,鞠躬尽瘁,坚持不懈,久久为功,努力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业绩,为使全区人民生活的更加幸福美好,为把我区建设成为“富 裕、和谐、文明、美丽”的新城区而努力奋斗!2018 年宿州市埇桥区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17 年工作回顾2017 年,是新一届区政府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依法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下,全区上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中央历次全会精神,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加快建设五大发展美好埇桥,保持经济和社会事业健康快速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区十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埇桥实力再创新高。预计,全区完成生产总值 385 亿元,增长 9.5%。财政收入 38 亿元,增长 13.4%。固定资产投资460 亿元,增长 15%。工业投资 230 亿元,增长 15%。规上工业增加值 118 亿元,增长 1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21亿元,增长 12.5%。主要经济指标中,总量 6 项均保持全市第一,增幅 3 项第一、2 项第二(10 月份数据)。一二三产比由 2016 年的 17.6:38.3:44.1 调整为 16.7:38.6:44.7,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升。 埇桥民生再建新业。道东和符离棚户区改造、农村垃圾资源化治理等一批重大城乡建设项目快速推进,符离大道唐河至濉河段、407.5 公里农村道路畅通工程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竣工通车,18 所学校、13 座自来水厂等一批重点民生项目投入使用,实实在在地推动了全区经济大发展、面貌大变革、民生大进步、生活大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400 元,超全省平均水平,增长 8.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1080 元,增长 9.4%,增幅超全省平均水平。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埇桥美誉再添新彩。获批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被评为全国中小城市投资潜力百强区。被列为国家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区。获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连获2 届省级文明城区称号。连续 3 年获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区称号。连续 4 年获全省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县区称号。水利建设获省江淮杯“五连冠”、市汴河杯“六连冠”。一系列沉甸甸的荣誉,在提升埇桥美誉、展现埇桥形象的同时,更进一步点燃了全区人民干事创业的激情。一年来,我们通过努力,经济和社会发展成效显著:一是脱贫攻坚呈现新气象。坚持以扶贫统揽全局,整合资金 19.3 亿元、组织干部 1.23 万名开展扶贫工作,是历年来投入最多、力度最大的一年。扶贫措施更准。按照“六个 精准”要求,强化扶贫与扶志、扶智精准结合,强力推动脱贫攻坚十大工程落地实施。发展特色种养业项目 4.15 万个。发放扶贫小额贷款 1.33 万户、6.44 亿元。保障支撑更牢。贫困人口医疗费用补偿 4.05 亿元,住院报销率达 97.92%。资助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 1.56 万人,生均 1061 元。投入1.58 亿元,危房改造 1.05 万户。“两不愁、三保障”广泛覆盖。出列基础更实。建成扶贫工厂 80 个。74 个村级和 6960户户用光伏扶贫电站并网发电。建设贫困村道路 350.3 公里、文化广场 26 处。17 个贫困村即将出列、2.19 万人即将脱贫。二是经济建设实现新跨越。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推动经济发展量增质更优。项目投资力度加大。实施项目提速年“135”行动计划,强力推进“千名干部推千个项目”,实施分层分级调度,推动项目总量快速增长、质量大幅提升。省“大新专”、市“5161”、区重点调度项目分别完成投资 110亿元、150 亿元、505 亿元。皖能生物质发电、诺亚坚舟等200 个项目顺利投产,博德尔环保、天东门窗等 208 个项目开工建设。产业集聚效果显著。开展“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实施“工业集聚三年提升计划”和“三百工程”,推进“3111”工程,扩大民间投资,壮大实体经济,促进家居板材、纺织服装双首位产业集聚发展。规上工业销售收入 550 亿元,增长 15%,新增规上工业企业 46 家。双首位产业产值 170 亿元。项目持续向园区集中。埇桥经济开发区、宿州市循环经济示 范园、宿州绿色家居产业园、埇桥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不断发展壮大,新开工项目 49 个,新投产项目 43 个。特别是宿州绿色家居产业园自今年 2 月份设立以来,已有 TATA 木门、辉乐豪铜门等 10 个项目在建,3 个项目签约待开工,从零起步、从无到有,成为园区建设新亮点。招商引资模式创新。实行“1+1+2”模式,组建 15 个招商小组,依托中博会、厦洽会等展会和北京、温州、深圳等地宿州商会,10 次专题推介埇桥,委托招商、以商招商效果显著。引进中建国际、恒大美森美等重点项目 80 个,到位资金 210 亿元。外贸进出口 1.55 亿美元、利用外资 1.65 亿美元。质量科技助推发展。符离集烧鸡、顺河木业、埇桥人造板材入选全国区域品牌百强,品牌评估总值达 93.09 亿元。新增硕明科技等高新技术企业 8 家,安徽车桥、龙华机械被认定为安徽工业精品。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位列皖北 4 市县区第一,连续 10年全市第一。三是乡村发展凸显新亮点。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突出“以点带线、以线促面”,创新型农业现代化先行区全面发展,农村环境面貌明显改观。埇桥特色鲜明。我区首创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运营模式被农业部、财政部等六部委联合推广。新增联合体 25 家、农民专业合作社 252 家。认证“三品一标”产品 19 个。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现场会在我区成功召开。安农大皖北综合试验站主体建成,农展 馆布展基本完成。埇桥灰古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被省政府定为优秀等次。现代农业观摩有看点、推广有亮点、复制有载体。农业体系完善。大力开展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粮食总产 188.3 万吨,实现“十四连丰”。连续 10 年获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称号。造林 8.9 万亩,林业总产值 165 亿元。环境质量改善。农村环境“三大革命”持续深化,农村垃圾治理市场化运行实现全覆盖。“河长制”全面推行。蕲县码头、非煤矿山等环境治理强力推进。2016、2017 年度 17 个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和 23 个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完成。生态文明建设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生态环境状况明显好转。夹沟镇获评省级旅游乡镇。桃园光明、符离沈圩、夹沟夏刘寨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四是改革创新迈出新步伐。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体制机制障碍,推进“六个集中”,全面深化改革,经济发展更具韧性和活力。责任分工更加精准。新组建扶贫局、城乡规划局、重点工程局、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局等机构,分工更加精细、责任更加精准。服务效能不断提升。区、乡、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初步建立,“互联网+政务服务”开始启动,“双随机一公开”深入实施,“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工作获省政府通报表扬。区长热线、区长信箱、政民连线、网络问政等资源有效整合,联系群众更加紧密。农村改革持续深入。推进农村“三变”和土地“三权分置” 试点,拓展“劝耕贷”、农地抵押贷款等金融支农广度,发放贷款 2.08 亿元。供销社综合改革扎实推进,建成区域为农服务中心 6 家。入选全省农业保险扩大试点区,农业保险进一步“提标、扩面、增品”。多项改革顺利推进。组建 7个教育集团,均衡配置城区教育资源。实施“三馆一院一校一中心”等 6 个PPP 项目,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模式。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埇桥城投集团等区属国有企业市场化转型步伐加快。五是社会事业获得新发展。民生事业投入 58.7 亿元,占财政支出的 87%,民生保障网进一步织密扎牢。33 项民生工程全面完成,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城区改造进一步推进。启动房屋土地征收项目 38 个,征收房屋 300 万平方米、土地 1.1 万亩,回迁安置 150 万平方米。预分配公租房 1369套,4200 人享受廉租住房租赁补贴。教育发展进一步均衡。教育经费投入 5.28 亿元,全面改薄学校 51 所。雪枫小学被评为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潜在新市民项目”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表彰。中等职业教育在全国比赛中实现宿州市金牌“零”的突破。获全省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考核优秀县区称号。保障范围进一步扩大。农村低保提标扩面,发放低保金 6300 万元,实现低保和扶贫标准“两线合一”。新农合参合 132.2 万人,参合率 110.25%。城镇居民医保参保 22.5 万人,参保率 100.7%。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 84.16 万人,养老模式不断创新。新增城镇就业 1.56 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以内。人口和计生工作连续6 年全省先进。社会秩序进一步稳定。全面推进依法治区,深入实施“七五”普法,法治政府建设全面加强。信访形势持续好转,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稳定向好,连续 8 年被评为全市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各项事业进一步发展。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顺利,新华农贸市场获“2016-2017年度安徽省食品安全规范化食用农产品农贸市场”称号,三八街道鹏程路菜市场投入运营。侨务工作连续 4 年获国家及省级表彰。获评“中国好人”1 人、“安徽好人”5 人。我区运动员王春雨获全运会田径比赛女子 800 米冠军。妇女儿童、国防双拥、爱国卫生、民族宗教、共青团、红十字、老干部、地震、应急、人防、档案、对台等工作健康发展。10 件惠民实事快速推进。淮北千亩园小学等 3 校、人力资源产业园双创空间、恒馨社区老旧小区改造等 9 件惠民实事达到预期目标。需要向大会特别报告的是,二徐路为省公路管理部门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直接招标建设的项目,程序多、周期长,目前永安—栏杆段正在施工,栏杆—褚兰段正在招标。下一步,我们将专题到省公路管理部门汇报,督促加快推进。一年来,我们在努力做好各项工作的同时,更加注重自身建设。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讲重作”专题警示教育,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 强化监督执纪问责,驰而不息纠正“四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成效。高效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 74件、政协委员提案 131 件。政府投资审计实现全覆盖,审计质量不断提高。政务公开扎实推进,公开的深度、广度持续提升。各位代表!一年来,我们坚持在脱贫攻坚、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工作一线锤炼作风,团结一心、共同努力,克服了经济疲软的不利影响,扭转了脱贫攻坚的被动局面,完成了环保整改的艰巨任务,锻造了一支善打硬仗、能打胜仗的干部队伍,推动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我们深刻体会到:引领发展贵在解放思想,创新理念。必须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埇桥实际,在勇于探索中解放思想、在大胆实践中改革创新、在砥砺前行中攻坚克难。推动发展贵在以民为本,为民谋利。必须把增进人民群众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办好身边小事、抓牢惠民实事、成就民生大事。开创发展贵在勇于担当,狠抓落实。必须牢固树立矢志不渝的忠诚意识、崇廉拒腐的干净作风、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在苦干实干巧干中开创发展新局面。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这是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关心关怀的结果,是区委总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区人大、政协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区广大干 部群众团结拼搏、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行各业的全体劳动者,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发展质量不优,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新旧动能转换速度不快;改革勇气不足,瓶颈突破不够,应用市场办法解决问题不多;生态环保长效机制不够健全,社会事业发展不够均衡,与人民群众期待还有差距;政府职能转变不够到位,干部作风建设有待加强,服务水平有待提高,有效解决矛盾纠纷的措施还有欠缺等。对此,我们将进一步创新思路和方法,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二、2018 年主要工作2018 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起步之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也是我区打造“五个埇桥”新征程的奋进之年。埇桥历年发展积累的丰硕成果,留下厚重积淀,必须倍加珍惜。党的十九大规划的宏伟蓝图,远景催人奋进,必须更加努力。我们要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征程中,凝聚发展智慧、激发发展动力、提升发展质量、提高发展效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解决全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 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2018 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脱贫攻坚为统揽,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创新驱动为支撑,以乡村振兴为重点,主动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深入推进五大发展行动计划,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奋力开创建设“五个埇桥”新局面。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8.5%、财政收入增长 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8.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5%。围绕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九个方面工作:一是坚持脱贫摘帽,激发均衡发展潜力。全区脱贫 2.3 万人、1.04 万户,出列贫困村 12 个,实现 74 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发生率降到 1.4%以下,确保摘掉贫困区帽子。精准夯实脱贫基础。同步提升贫困村、非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均衡发展。加快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完善贫困村道路建设。建成乡镇文化广场 45 处。 改造薄弱学校 51 所。贫困户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危房改造等扶助政策全覆盖,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加强“兜底”脱贫,落实“两线合一”,强化政策性兜底保障能力。精准推进扶贫产业。进一步整合扶贫和项目资金,发挥产业扶贫实效,提高资金使用绩效。因村制宜,加快特色种养业、光伏、扶贫工厂、扶贫驿站、乡村旅游等到村扶贫项目综合发展,强力推进一村一品产业基地建设,实施整村推进工程,确保 74 个贫困村产业发展和集体收入全部达标。因人施策,重点扶持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推进就业创业。发挥扶贫养殖小区作用,带动贫困户 1 万户,户均增收 3000元。采取“四带一自”模式增加贫困人口收入,着力补齐产业扶贫短板,实现由“输血”到“造血”的根本性转变。精准提高助贫质量。完善各类扶贫档案资料和数据信息,精准掌握贫困状况。加强对扶贫一线干部考核管理,推动“双包”责任落实。建立正向激励机制,激发贫困户自主脱贫内生动力。开展“百企帮百村”等活动,搭建有效扶贫济困平台,强化外部帮扶。构建防范返贫机制,在攻坚期内,原有扶贫政策不变、支持力度不减、包保责任不松,提高脱贫质量,巩固脱贫成效。二是坚持工业强区,提升开放发展能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实施“工业集聚三年提升 计划”和“三百工程”,深入落实“3111”工程,常态推进“四送一服”双千工程,推动工业集群集聚,加快对外开放步伐,新增规上企业 30 家,力争上市、挂牌 5 家。抓牢首位产业培育。推动首位产业向优势产业、优质产业转变,在专项资金使用、土地指标供应、财政奖补等要素保障和优惠政策上给予重点倾斜,努力探索“首位产业—首位产业园—首位产业群”的发展路径。以 TATA 木门、鸿正服饰等企业为带动,积极承接京津冀、长三角等重点区域产业转移,构建全产业链条,首位产业产值突破 180 亿元,新增规上企业 15 家。扶持传统产业升级。推进制造强区,设立 5000 万元工业发展专项资金,推广应用先进制造系统和设备,重点推进龙华机械、禾田生物科技等 40 个技改项目,完成投资 50 亿元。通过成果转让、技术参股等形式,推动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新增高新技术企业 3 家,引进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 8 家。支持皖神面制品、东大木业、斯华奇橱柜等外贸企业开发新产品、提升国际竞争力。“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加大对外开放步伐,完成进出口总额1.7 亿美元。提升招商引资水平。紧盯首位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招商引资,积极引进新业态新产业,提升产业竞争力。利用参加各类展会、举办专题推介会等形式,开展驻外招商、 委托招商、以商招商,实现重点区域招商常态化。面向龙头企业、央企、国企,重点招大引强、招强引链。实现到位资金 210 亿元,新开工项目 100 个,新投产项目 80 个。围绕国家政策导向、产业布局,盯紧盯牢在谈项目,跟踪服务外资项目,提升外资利用水平,实现利用外资 1.8 亿美元。三是坚持项目带动,厚植崛起发展动力。按照“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责任追究制度化”要求,攻坚项目建设全过程,力争完成投资 600 亿元,新开工项目 220 个,竣工 210 个,储备转前期 110 个。合力攻坚项目谋划。以优化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为重点,在完成谋划项目投资总量 2000 亿元的基础上,继续谋划一批支撑力强、带动力大的好项目,充实重大项目库。每个园区谋划项目 10 个,乡镇、街道 3 个,政府序列部门 2个,党委序列部门 1 个。加强项目信息沟通对接,加快谋划项目包装,推动熟化项目落地建设。加大 PPP 项目工作力度,全年入库项目不少于 2 个,落地不少于 1 个。聚力攻坚项目保障。坚持区级领导包保制度,落实“六个一”要求,实行挂图作战,着力优化项目建设环境。完善重点项目调度机制,重点解决问题。进一步规范招投标工作,健全标后管理机制,保障政府投资项目有序推进。搭建项目管理服务平台,提升项目建管水平。全力攻坚项目建设。实行容缺审批、并联审批,构建项 目审批绿色通道。落实“四督四保”要求,按照“六个有没有”标准,强化立项、备案、规划、环评、用地等要素保障,推动项目快速建成。大力支持项目企业多渠道融资,在贷款、过桥资金等方面提供帮助。加大人才引进和技能培训,为项目建设储备技术力量。四是坚持园区升级,集聚融合发展活力。推动园区体制机制创新,增强园区集聚优势,实现园区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突破 100 亿元,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 70个,新投产项目 33 个。突出特色错位发展。加强埇桥经济开发区与徐州高新区、矿大科技园无缝对接,提升装备制造、绿色建材、精细化工等产业转移承接能力。发挥宿州市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位优势,聚力发展纺织服装、装配式建筑、信息服务等产业,打造东部产业新城。立足建成皖北最大的家居板材基地,推进宿州绿色家居产业园产城一体化发展。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域协同有序发展。结合产业、区位等要素,将曹村、城东等 7 个乡镇街道融入 4 家园区,打造项目集聚高地。依法授权、委托园区管委会行使政府职权。细化园区与乡镇街道项目投资、财税等指标分成制度,促进产业向园区集中。创新模式驱动发展。制定园区权责清单,优化园区服务流程。整合园区经营性资产及资源,统一划入相关区属国有 企业,增强投融资能力。支持利用资产证券化、企业债等融资工具,筹集建设资金,提高孵化能力。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建设,运营多种模式的产业园、园中园。五是坚持农业创先,强化引领发展实力。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创新型农业现代化先行区建设,推进“百千万”示范工程。打造现代农业样板。按照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一年有起色、两年见成效、四年成体系”的总体安排,整合园区奖补资金和项目资金,做大做强粮食、秸秆和畜禽三大主导产业。加快推进温氏养殖、丰大种业、粮食物流产业园等项目,基本完成水漾年华农业公园建设。依托安农大皖北试验站,推进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创新,打造“农科教、产学研”一体化农技推广联盟。完善现代农业体系。设立农业产业化专项扶持资金,着力构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体系,实现农业产值124 亿元、规上农产品加工产值 320 亿元。完善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支持体系,培育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10 家,新增联合体 5 家。加大蔬菜标准园建设力度,争创市级蔬菜标准园 4 个、省级 1 个,新增“三品一标”产品 9 个。夯实现代农业基础。推广应用土地深松深耕、秸秆还田等方面的新机具、新技术,提高主要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优化秸秆还田与产业化利用体系,全面提升秸秆综合利 用率。鼓励种养结合,加快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绿色环保、生态循环的现代畜牧业。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积极创建国家级人工影响天气标准县。六是坚持三产增效,凝聚转型发展合力。实施服务业集聚发展工程,促进传统三产服务提档升级,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培育,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繁荣,推动第三产业转型发展。推进三产服务升级。加快苏宁广场等重大商贸项目建设,完善社区便民商贸设施,推进城区菜市场改造,构建立体消费服务网络,新增限上商贸企业 25 家。推进烧鸡产业发展,做强符离集烧鸡品牌。开展小餐饮示范创建,打造城区“放心早点店”100 家。完善居家养老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打造 2 个医养结合示范中心,扩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保障范围,构建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实施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推进全国残疾预防综合试验区试点工作。加快电商产业培育。强化宿州(埇桥)青年电子商务产业园等电商集聚区项目招引,培育限上电子商务企业 8 家,产值突破 30 亿元。以夹沟香稻米、顺河板材等为主题,打造电商特色小镇。推进电商进农村全覆盖,完善区、乡、村三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每个乡镇至少发展 1 个特色电商项目。大力发展农产品仓储、冷链物流等产业形态,推进省级“十三五”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深入开展。加 快埇北物流园建设,支持新安速快递物流园创建中国快递物流示范园。推动文化旅游发展。重点打造符离大道文化旅游产业带,提升埇桥马戏之乡、书法之乡知名度,建成埇桥书法艺术馆。整合人文资源,实施中华孝文化园项目,弘扬特色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做大文化产业。推动沈圩、关湖、五柳等乡村旅游发展,开发休闲食品、布艺剪纸等特色旅游商品,做强乡村旅游品牌。七是坚持环境优化,彰显绿色发展魅力。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努力改善城区面貌,全面建设美丽乡村,深入推进环境综合治理,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加快实施旧城改造。明年是棚户区改造“五年计划、三年完成”的最后一年,重点实施人民路沿线、道东区域等改造项目 26 个,征收房屋 428 万平方米,回迁安置 130 万平方米。大力推广绿色装配式建筑模式。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完善城区公共配套设施。健全城区公共租赁住房准入、退出机制,扩大住房保障范围。城区裸土绿化 5 万平方米,新建金海二路游园,提高康居苑、铁路运河等 4 个游园建管档次。统筹规划城乡一体化布局,全面提升城镇化水平。全面建设美丽乡村。深入推进农村环境整治,扩大“三大革命”试点范围,努力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持 续推进垃圾源头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坚持不懈推进“厕所革命”,改造农村厕所 1.8 万户。完成 11 个省级、3 个市区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启动 206 国道(南外环至蕲县段)、306 省道墩阜路(淮河东路沱河桥)等工程建设。深入推进环境整治。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打造“天蓝地绿水净”的生态环境,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确保达到市控目标。开展工矿废弃地治理,加快矿山修复,推进采煤塌陷区村庄搬迁和综合整治。全面落实“河长制”,实行“一河一策”,重点开展小黄河、郎溪河等综合整治工程,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全面推行“林长制”,实施五大造林工程,造林 2.1 万亩。推进城乡结合部整治,完成宿怀路(北杨寨至桃园段)绿化亮化工程。八是坚持深化改革,展现创新发展魄力。刀刃向内抓改革,依靠改革解难题,有效释放改革红利,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深化政务服务改革。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完善权责清单、收费清单、负面清单和行政审批事项目录清单动态管理制度,推动政风转变。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促进网上服务平台深度融合,完善区、乡、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全面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深化“三权分置”“三变”改革,激发各类生产要素潜能,建立农村集体经济运营新机制。强化“劝耕贷”投放质量,推进农业保险扩大试点,助推产业发展。加快供销社区域为农服务中心建设,实现“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有机融合,提高农业生产公共服务能力。结合新型城镇化,开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深化社会各项改革。推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快经营类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工作。加快城乡教育一体化和城区集团化办学机制改革,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纵深发展。理顺医保管理体制,探索“三保合一”,扩大群众受益面。推动国有企业优化重组和市场化、公司化运行,增强国有资本市场运营能力。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构建保障有力的财政预算、国资监管、资金扶持体系。实施建设用地供给制度改革,建立土地二级市场交易平台,完善批后、供后监管机制,实现存量建设用地开发再利用。九是坚持民生保障,专注共享发展定力。坚持以发展促民生,集中力量抓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完成惠民实事,促进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加速社会事业发展。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志愿服务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争创省级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区。打造西关振兴、南关观园等精品主题示范社区, 提升永安大许、曹村桃山、夹沟五柳等民俗馆、乡贤馆,完善城乡文明共建格局。启动三中新校建设。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终身教育和特殊教育,争创国家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示范县。加快建设“三馆一院一校一中心”项目。卫生园区建成投入使用。持续开展省级卫生城市创建活动。健全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全覆盖网络,提升计划生育服务能力。实施全民健身运动,加强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广泛开展“送戏进万村”、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活动。推进征兵和双拥工作,区人武部新址开工建设。推动妇女儿童、外事侨务、民族宗教、防震减灾、红十字、共青团、老干部、对台、档案等各项工作不断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强源头治理,健全人民调解组织网络,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化解疑难信访案件。强化“七五”普法宣传教育,抓好道东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区法治教育基地等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发挥典型带动和辐射作用,推进依法治区。开展校园周边治安、食品安全等环境综合整治,保障师生身心健康。深入推动“平安埇桥”创建,确保社会治安大局持续稳定。加强隐患排查,增强应急处置能力。落实监管责任,确保安全生产形势平稳有序。继续做好惠民实事。在认真完成 33 项民生工程的基础上,再办 10 件惠民实事。1.改造完成 5 个老旧小区; 2.改造完成 22 座城区老旧公厕;3.新建改扩建小学、幼儿园 10 所;4.建成 74 个贫困村标准化卫生室;5.完成 52 座敬老院消防设施改造工程;6.建成贫困村道路 160 公里、非贫困村道路 236 公里;7.实施农村亮化工程,安装路灯 2000 盏;8.实现 306 个村应急广播全覆盖;9.新建自来水厂 6 处、管网延伸 2 处,解决 17.07 万人饮水安全问题;10.完成 14 个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和 10 个中心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使命需要新作为。我们将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心为民谋福利、竭力兴区促发展,勇挑担当之责、大兴实干之风,努力创造一流业绩,开启埇桥发展新征程、续写埇桥发展新篇章。树立争创一流目标。把握发展黄金期,汇聚发展新动力,乘势而上、借势发力,跳出宿州看埇桥、面向全省比发展、放眼全国寻定位,在发展中推动产业升级、效益提升,始终保持市内领跑位置,积极争取省内位次跃升。筑牢争创一流基础。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定理想 信念,树牢宗旨意识。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突出位置,公共财政持续向困难群众和公共事业倾斜,实现社会福利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健全政务信息公开机制,完善“市长热线”区级服务平台,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营造争创一流环境。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在法定权限内行使行政权力,坚决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进一步加强行政监察落实力度,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严肃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加强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提升争创一流能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开展学习型机关创建活动,提升开拓创新能力。加强干部能力建设,强化风险的预判和防范、应对和处置,不断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建立健全干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坚持“六个干”标准,支持改革探索、弘扬担当负责、鼓励主动作为。坚持说实话、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各位代表!不忘初心,鞭策我们永不懈怠;牢记使命,激励我们一往无前。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立足新时代、践行新思想、开创 新局面、实现新跨越,苦干实干干出成效,创业创新创出辉煌,为建设“五个埇桥”而努力奋斗!2018 年安化县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2017 年工作回顾一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新常态,全面实施“四轮驱动”战略,团结一心,攻坚克难,顶住经济持续下行压力,有效应对多轮严重洪灾,着力打好脱贫攻坚、转型升级、环境治理“三大战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较好地完成了预期目标和任务,实现了新一届政府的良好开局。2017 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4.6 亿元(预计数,下同)、固定资产投资 170 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11 亿元、财政总收入 13.75 亿元,较上年分别增长 7.1%、15.8%、10.5%、12.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 17263 元、8240元,分别增长 9.5%、10.5%。全面小康总体实现程度达 90%。一、脱贫攻坚扎实推进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号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围 绕解决“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核心问题,聚焦贫困户脱贫和贫困村退出,全力推进精准扶贫,实现 40086 人脱贫、65 个贫困村退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升。下大力气开展精准识贫。清退贫困人口 48319 人,新增贫困人口 46895 人。健全脱贫攻坚体系。制定了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精准扶贫实施办法等系列政策文件,由县委书记、县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和第一副组长,8 名县级领导分别牵头负责一项行业扶贫工作,134 支县级以上工作队驻村帮扶,11621 名干部结对帮扶。扶贫投入空前加大,统筹整合涉农资金达 5.4 亿元,本级财政投入 3000 万元,融资平台投入4.85 亿元。全面实施“六个一批”[1]。设立县乡两级产业扶持基金 1.85 亿元,遴选实施县级产业扶贫项目 70 个、乡镇项目 95 个,通过紧密利益联结机制,让近 7 万贫困群众直接受益;完成扶贫就业培训 2226 人;易地扶贫搬迁 2037户 8400 人(其中集中安置 1076 户 4208 人、分散安置 961户 4192 人),农村危房改造完成 4331 户,落实补助资金 8183万元;全面落实贫困学生教育助学政策;实现“扶贫特惠保”全覆盖,贫困人口医保参保率达 100%,个人缴费由财政补贴50%,残疾人、无劳动能力的贫困对象由财政全额补贴,试行健康扶贫医疗费用“一站式”结算和“先诊疗后付费”;按照全面清理、公开公正原则,平稳完成农村低保和兜底保障对象的认定和清理整顿;聘选生态护林员 413 人。统筹推 进“六大建设”[2]。农村公路建设全面实施“以奖代补”,已完成 1000 公里;整村推进 62 个村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受益人口 5.31 万人;完成 58 个村农网升级改造;完成 103 个村农村广播“村村响”建设;实现贫困村光网和无线基站信号全覆盖。同时安排专项资金 3300 万元,支持发展以光伏发电为主要内容的村级集体经济。二、交通攻坚步伐加快立足基本实现全县所有乡镇集镇区 30 分钟上高速、1 个小时到县城的目标,全面推进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农村公路等各类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年完成交通投资 36.7 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向“畅通安化”的美好蓝图又迈进了一大步。高速公路:通达县城的马安高速提前 2 个月完成年度任务,明年 10 月可建成通车;纵贯库区的官新高速历尽千辛万苦终告落地,春节前有望开工建设。干线公路:库区人民多年期盼的平烟公路建成通车,梅城绕城公路竣工通车,乐安杨泥坳至山溪界公路、桃江牛田至大福公路即将建成;G536 县城改线二期、茅东公路改建二期(县城东出口)完成主体工程;东坪至梅城公路全面推进,完成投资 2 亿元;总投资 12亿元的东坪至渠江公路、龙塘至江南公路启动征地拆迁,明年上半年将全面开工建设。连通常德的沧新公路提质改造工程即将完工。完成干线公路“白改黑”14.2 公里。农村公路:除“以奖代补”农村公路建设以外,完成窄路加宽 249 公里, 完成危桥改造 39 座、渡改桥 3 座。东坪至杨林、梅城至乐安农村公交开通营运。同时,启动和加快推进安张衡铁路、通用机场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强公路养护管理,科技治超取得新成效。三、产业转型质效提升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不断优化供给和产业结构,茶产业发展迅速,新材料产业来势喜人,中医药、旅游等新兴产业起步发展,产业逐步迈向中高端。特色农业加速发展。准确把握安化“中国黑茶之乡”和“湘中药库”的定位,着力推进特色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75亿元,新流转土地 2 万亩,组建雪峰湖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新发展合作社 119 个、家庭农场 77 个,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 50%。茶产业稳步发展。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速度,新建茶园 1.5 万亩,实现茶叶加工量 7.5 万吨、综合产值 150亿元、税收 2.8 亿元,分别增长 15.4%、20%、40%。安化黑茶获评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这是时隔近 60 年国家农业部第二次评选出的中国十大名茶;荣膺湖南省十大农业品牌榜首,成为中欧国际互认地标产品,成功入选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大力推进华莱万隆基地和华莱冷市三期工程、中茶改扩建等项目建设,龙头作用进一步彰显。着眼茶产业人才体系培育,加快安化黑茶学校建设,完成实训楼主体工程。成功举办安化黑茶深圳文化周。“一品千年,安化黑茶” 广告登陆央视一台。《益阳市安化黑茶文化遗产保护条例》通过省人大常委会批准,成为全省首部文化遗产保护类地方性法规。与 58 集团合作,在长沙 58 众创空间建立国内首个黑茶产业离岸孵化[3]器,推进安化黑茶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医药健康产业有力发展。新增种植基地 1.2 万亩,上海医药集团“湘中生态药谷”项目全面实施,中医药健康产业园启动征地拆迁。扎实开展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完成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金龙山农业完成万亩油茶栽种,启动金叶油业厂房建设。新型工业化取得良好成效。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 66亿元、技改投资 51 亿元,新增规模工业企业 13 家,总数达到 127 家。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 175 亿元、增加值 43.5 亿元,分别增长 11%、5%。突出园区集聚引领。启动新一轮调区扩区,规划面积拓展至 5 平方公里。完成园区基础设施投资 10 亿元,新建标准化厂房 10.2 万平方米,申报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 4 家,完成专利申请 450 件。加快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培育。金源新材、金鑫新材在新三板挂牌上市,力天高新、金源新材、金鑫新材等扩改项目稳步推进,产业和企业呈现良好发展前景。由国电集团投资建设的安化首个风电项目—芙蓉山风电首台机组即将并网发电,安化(龙塘)生物科技园华晟生物热电联产项目开工建设。矿产企业市场回暖,益阳海螺水泥运行良 好。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科学编制全域旅游总体规划,组建全域旅游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设立旅游产业发展引导资金,着力推进以旅游厕所、停车场为重点内容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三年大提速行动。茶乡花海生态体验园项目高起点规划、大手笔建设,引起各方关注,有望成为安化茶旅发展的新名片和新引擎。梅山文化生态园提质建设稳步推进,云台山神仙岩风景区建设进展迅速,茶马古道高城水街商业街基本完工,新增华莱叶子茶厂、云上茶旅文化园、双公山居等 3 家省五星级乡村旅游区。我县首家五星级标准酒店—华莱国际大酒店启动建设。开通全域旅游信息平台“乡伴”手机应用软件,注册“安化礼物”公共商标,开展旅游商品评选,“安化与你四季有约”活动深入开展。全年预计接待各类游客 425 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 35亿元。商贸流通不断拓展。萸江批发零售市场建设加快推进,成功申报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房地产市场企稳回升。新开工商品房面积 27.2 万平方米,销售 20.23 万平方米。四、城镇升级成效初显把城镇建设作为县域发展的龙头,加快县城扩容提质,加快特色小镇培育,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城乡面貌持续改善。突出规划引领和管控。县城总体规划获省政府批复,完成县城 5 个片区和县经开区 3 个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完成 13 个乡镇总体规划修编、29 个村庄规划编制。强化规划约束,查处违法建设 280 起,拆除违建面积 1.9 万平方米。城镇扩容提质加快。结合易地扶贫搬迁、“村改居”[4]等工作,多措并举推进城镇化,全县城镇化率达 35.2%,提高 4.2 个百分点。抢抓棚改机遇,全面启动县城、梅城、经开区三大区域棚户区改造,大规模的旧城改造拉开了序幕,目前已完成实物量调查评估 6332 户,劳动技校成为首个完成全部协议签订的片区,县城区已筹集高品质限价商品房 700 套,定向供应棚改拆迁户。与华莱公司签订安化黑茶特色小镇项目协议,预计 3-5 年内投入 50-100 亿元,以茶的全产业链为主线,打造世界一流的特色小镇,让安化成为“世界黑茶中心”。子项目雪峰湖大道、滨江景观带已开工建设,黑茶文化广场、钟鼓山茶园正加速推进。市民期盼已久的大码头大桥建成通车,有效缓解县城南北向交通压力。多凌二期紫薇谷项目征地拆迁工作基本完成,有望明年全面开工,县城建设又将拓展新空间。陶澍大道梅山文化长廊加紧施工。马安高速连接线路基拉通。城乡面貌改善。启动国家卫生县城创建,城乡环境整治全面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垃圾收运体系项目一期工程(田庄、奎溪等 10 个乡镇)投入试运行,总投资 20 亿元的资江流域黑臭水体整治项目(包括河流生态治理和污水处理厂建设)已经落地,即将正式动工建设。梅城镇启安道路提质改造工程基本完工,污水处理厂投入正常 运行。平口镇启动国家卫生镇创建,污水处理厂加快建设。冷市镇建成全县首条村级油砂路。大福、马路、仙溪等 6 个乡镇镇区铺设油砂路面,江南、小淹、滔溪、南金等 7 个乡镇实施镇区立面改造,反响良好。小淹镇入选第三批湖南美丽乡镇示范。渠江镇大安村、江南镇黄花溪村、马路镇六步溪村等 3 个美丽乡村建设通过省级验收。南金乡九龙池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五、生态提质持续巩固坚守生态底线,以中央、省环保督察为契机,加强环境整治力度,县域生态优势明显增强。狠抓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成立县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形成党政齐抓共管合力,中央、省环保督察交办的 36 件整改任务已全部办结。大力开展砖瓦窑、畜禽污染、河道非法采砂等专项整治,关闭砖厂 37家,拆除捣毁非法采砂、洗砂点 51 个。全县禁养区畜禽规模养殖场退出全面开展。强力推进柘溪库区“两网”退出,加强政策宣传和引导,组织联合执法整治行动,完成养殖户退出 1710 户、养殖设施拆除 842 万平方米,全面取缔新增网箱,“两网”退出工作取得决定性胜利。加强大气污染治理,推进黄标车淘汰工作,空气质量达标率全省排名大幅提升。推进河长制工作。成立县级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任命县级河长 21 人,实现县乡村三级“河长”全覆盖,出台河长制工作实施方案,建立河长制“四项制度”[5]。实施河 道保洁,购置河道垃圾打捞船,开展柘溪水库水域河面垃圾分段打捞,流域水环境明显提升,水质稳定保持在 III 类以上。加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新造林 6 万亩、封山育林 4.5 万亩,林木采伐指标削减 20%。年度生态考核全省排名第二,为全国 10 个获得补偿奖励的单位之一,“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通过国家中期评估。六、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坚持创新引领,强化要素保障和绩效考核,发展活力明显增强。改革创新释放活力。树立鲜明改革导向,营造浓厚改革氛围,把改革作为破解难题、促进发展、服务民生、维护稳定的重要抓手。在全市率先构建“大交通”管理体制,顺利完成县交通运输局和县公路管理局整合。推进农业部门综合行政执法。全面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推进政务服务和政务公开标准化,全面清理行政审批服务及中介服务事项,市场活力有效释放,新增市场主体 5352 户。编制村级便民服务事项目录,“益村”[6]平台和村民服务中心建设基本到位,群众办事更加方便。实施新一轮县乡财政体制改革,实现了税收征收主体归位,大幅提高了预算保障水平。完成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完成公务用车改革。引入社会中介等第三方资源参与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制定社会经济组织使用财政性项目资金改革实施意见,提供部分收益与贫困户分享。要素保障强化支撑。强化项目抓手。制定重点项目管理办法、 考核办法,编制“三年滚动”重点建设项目库。重点项目建设实行“挂图作战”和问题交办清单制度。强化资金保障。争取上级政策性资金 40 亿元,新签招商项目 35 个。启动金融扶贫示范县创建,新增扶贫小额信贷 1.76 亿元,发放扶贫再贷款 4.9 亿元。长沙银行、省农信担进驻安化,全县金融机构贷款余额 109 亿元,同比增长 24%。强化土地保障。积极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土地开发,报批土地 1630亩。强化人才保障。首次实施“5133”[7]人才引进工程,人才引进渠道实现突破,以优岗、高薪吸引高层次人才 61名。与湖南城市学院达成人才培养战略合作,首批培训城建规划专业人才 50 人。强化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力求考核精准。对照上级考核指标,结合我县工作实际,制定出台县绩效考核办法,落实分解任务,按照“总量控制、差额竞争”要求,着力精简规范奖项设置,营造争先创优的良性竞争氛围,让人人得奖、事事表彰的普惠制考核成为历史。聚焦重点工作。对重点中心工作除允许单独设奖外,还显著提高分值权重,其中精准扶贫占比达 30%。突出提高重点项目考核和奖惩力度。严格考核奖惩。及时拨付到位上年度考核奖励资金,兑现奖励,末位单位主要负责人在县委经济工作会议上表态发言。规范督查考核行为,未经绩效考核领导小组同意,各立项单位不得组织任何形式的单独考核活动。七、社会大局基本稳定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断强化社会保障,提升社会事业,省、市下达的重点民生实事任务较好完成,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社会保障稳步提升。就业形势保持稳定,新增城镇就业 5217 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3913 人。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启动益阳海螺水泥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试点。城乡居民医保住院报销实现跨省异地结算,尘肺病患者新纳入医保范围。住房公积金积极助力棚改,新分配公共租赁房 2420 套。加强中小河流和病险水库治理,成功应对多轮暴雨灾害,迎战了 1996 年以来最大洪峰,转移安置 29156 人,守住了不垮一库一坝、不发生群死群伤的底线,将损失降到了最低,防汛抗旱减灾取得全面胜利。社会事业全面发展。顺利通过省教育督导评估,九年一贯制的思源实验学校初中部秋季开学,全县起始年级“大班额”问题有效缓解,高考再创佳绩。投资 4.5 亿元的县人民医院综合大楼正式投入使用,极大提升了我县医疗服务水平。各项免费检测项目全面完成。计生工作稳步推进,完成社会抚养费征收 1600 万元。食品药品安全形势平稳。成立梅山文化研究会,大力实施“七个一”[8]工程,“梅王宴”即将推出。“万里茶道”申遗工作进展顺利,唐家观等 6 处文物点成功入选,一批国保省保文物得到修复。江南镇获评第一批省级经典文化村镇。安化人民广播电台在中断播出 20 年后正式复播。“欢乐潇湘·神韵安化”系列群众文艺活动已连续举 办五年,《传奇千两茶》夺得全省群众文艺汇演一等奖。成功举办首届“安化黑茶杯”羽毛球大赛,县羽毛球运动学校获批省级训练基地。人防工作获评“十二五”省先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强化安全生产大排查大管控大整治,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年、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年活动深入开展,我县被推荐为全省安全生产先进县。成功处置“5.11”二广高速蓝田隧道液化天然气槽罐车侧翻事故,如若处置不当,将相当于一颗小型原子弹的爆炸威力,后果不堪设想。提前关闭全市最后两家“限退”煤矿。县审计局、柘溪镇分别获评第五届全国文明单位、文明村镇。县委书记熊哲文同志获评全省十佳法治建设推进者。村级换届选举工作圆满完成。深入开展“三级书记大接访”,积极化解信访积案,综治民调全省排位大幅提升。有效防范社会不稳定风险,对问题楼盘采取“一楼一策”方式,涉及库区移民职工 600 多人的江南华府有望年底复工。“平安安化”建设持续深化,天网工程建设稳步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完善。国防动员、武警、民族、宗教、对台、外事、侨务等工作全面加强,行政学校、档案、保密、科协、计生协、石油、烟草等工作取得新进展,青年、老龄、残疾人、工会、红十字、工商联等工作取得新成效。今年以来,我们驰而不息推进政府自身建设,先后出台县人民政府工作规则、“三重一大”[9]集体决策工作制度、 常务会议工作规范、法律顾问实施办法等,政府运行进一步规范。自觉接受县人大、县政协监督,认真办结人大代表建议意见 109 件、政协委员提案 65 件。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持续深入开展“纠四风[10]、治陋习”和“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强势推进优化发展环境“护航行动”,切实破解“中梗阻”症结,打通便民利企“最后一公里”,首次系统实施县直中层骨干跨单位交流,首次评选表彰“狮子型”团队和干部[11],干部作风进一步改善,政府公信力、执行力进一步提升。各位代表:回顾 2017 年的工作,我们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涌现出不少新亮点、好典型。产业扶贫“安化模式”得到上级高度认可,我县在全国产业扶贫现场观摩会上作了典型推介,全省产业扶贫现场会在我县隆重召开。收入组织部门克服政策减收不利影响,着力消化历史包袱,财政收入实现逆势上扬,税收收入质量稳居全省前列,华莱生物创税2.2 亿元。广大基层干部群众面对脱贫攻坚、环保督察、村级换届、防汛救灾等繁杂任务,不叫苦不怕累,发扬“5+2”“白+黑”连续作战精神,学会“十个指头弹钢琴”,树立了过硬形象,取得了不俗业绩,充分展现了安化广大干部群众不甘人后的进取精神,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敢做敢为的担当精神。这些,都是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上下精诚团结、不懈努力的结果。 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所有关心支持安化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向奋战在第一线的广大干部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是:市场预期不稳定,实体经济面临困难较多,要素成本持续上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标仍存在一些短板,城乡发展不平衡,部分地区贫困程度较深,发展支撑基础薄弱;财政收支矛盾仍然突出,经济金融风险隐患增加,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维稳和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发展环境仍有待优化,干部作风、能力仍有待改进加强。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切实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加以解决。2018 年工作安排2018 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 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更是我县脱贫摘帽的决战决胜之年。新的一年,尽管国内外宏观形势依然复杂,但我县发展的外部环境仍然向好,内生动力依然强劲。特别是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更是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机遇。因此,我们既要坚持目标导向,坚定发展信心,保持战略定力,又要坚持问题导向,增强忧患意识,强化底线思维,因势利导,把握机遇, 主动作为,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作风统筹推进全年各项工作。2018 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和新发展理念,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统揽,切实把握乡村振兴战略机遇,着力推进“四轮驱动”战略实施,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加快建设畅通、宜游、秀美、富裕新安化。2018 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确保如期脱贫摘帽。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7.5%以上,财政总收入增长 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20%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 7.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0.5%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 11%、12%。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等约束性指标任务。围绕实现上述目标,全年要着力推进以下工作:一、着力推进精准扶贫,确保如期脱贫摘帽脱贫攻坚是第一民生工程。在 2018 年决胜之年,我们要举全县之力打好这场攻坚战,确保实现 48565 人脱贫、62 个省定贫困村脱贫出列、贫困县摘帽。(一)突出实施产业扶贫。对已选定实施产业扶贫项目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进一步加强服务与监管,支持其发展壮大,进一步完善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今年要再精选一批社会责任感强、项目有前景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直接帮扶、委托帮扶、股份合作等模式帮扶带动贫困户 4 万人以上。强化示范引领,打造 10 个以上县级产业扶贫示范基地,每个乡镇建设 1-2 个示范村,每个贫困村树立一批增收致富示范户,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加快实施光伏发电项目,多措并举,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立足特色产业发展需要,分类别、分层次开展产业扶贫业务培训,确保有条件的贫困户掌握 1-2 项实用技术,至少参与 1 个增收项目。鼓励干部离岗扶贫创业、村支两委党员干部带头发展集体经济。鼓励更多金融机构参与,加大扶贫小额信贷支持力度,确保全年发放贷款 1.8 亿元以上。(二)突出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和农村危房改造。坚持“搬得出、稳得住、能就业、可致富”的原则,将“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群众实行易地扶贫搬迁,以集中安置为主、分散安置为辅,完成搬迁安置任务 7646 人。坚持“两结合、两集中”(即集中安置点与美丽乡村建设、旅游景区开发相结合,向中心城镇、产业园区集中),着力将集中安置点建设成“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小区,重点打造 茶乡花海特色小镇集中安置区,安置 2000 人。认真做好安置对象旧房拆除、宅基地复垦工作,统筹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切实加强农村危房改造力度,鼓励、倡导通过修缮加固、除险加固方式,对具备条件的 C、D 级危房实施加固改造。严格审批程序,严把工程质量关,确保年内全面解决贫困农户住房安全问题。(三)突出提升群众满意度。大力解决贫困户就学、就医困难。严格落实贫困学生帮扶政策,确保不因贫困辍学。全面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一站式”信息交换和即时结算,稳妥推进贫困大病患者在县域内定点医院住院“先诊疗后付费”机制。实施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抓住全省通自然村公路建设契机,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完成窄改宽、危桥改造、渡改桥、客运站场等年度任务;完成全县所有贫困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完成 49 个贫困村电网改造;基本实现农村广播电视全覆盖;实现贫困村无线基站信号、光网“双全覆盖”。强化脱贫实效。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充分发挥村支两委及“第一书记”作用。全面压实各级责任,进一步强化涉农资金整合管理使用。持续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对 2016 年以来受理的问题线索进行“大起底”和“回头看”,重点治理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搞形式主义、弄虚作假、数字脱贫等问题,巩固脱贫成效。 二、着力推进转型升级,培育产业发展后劲立足安化资源禀赋,巩固扩大茶产业等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培育旅游、中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以新型工业化为主要路径,加快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产业新体系。(一)大力促进茶产业高效发展。继续强化黑茶产业优势,引领绿茶、红茶兼容发展,坚持“稳面积、提品质、强企业、响品牌、拓市场、严监管”的发展原则,紧紧依托“互联网+”,推进茶产业转型升级,打造茶产业优势产业链,力争实现茶叶加工量 8.5 万吨、综合产值 200 亿元、税收 3.5亿元。推进有机茶园建设。坚持生态茶园战略,推进茶园基地提质扩规,突出重点茶区,新建生态有机茶园 2 万亩以上,支持以茶旅融合为主的有机生态观光茶园、有机茶园认证,支持标准黑毛茶加工厂建设,加强茶树资源、品种保护和繁育。推进茶企转型升级。完成华莱万隆和华莱冷市三期建设,支持梅山黑茶扩大规模、发展壮大,力争中茶安化茶厂新厂房 6 月底建成投产。加快行业和资源整合,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制定互联网黑茶标准,积极探索“互联网+黑茶”的营销新模式,加快组建安化黑茶产业互联网联盟。推进茶企清洁化、标准化生产,对严格按要求落实产品生产标准、全程清洁化生产和产品质量追溯制度的企业给予重点扶持。着力延伸茶产业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强新产品研 发推广,支持保健品、功能食品、化妆品等茶叶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重点引进茶酒、茶机、茶具等企业,支持邵氏集团安化黑茶酒全产业链项目落地实施。加强品牌宣传,拓展销售市场。完成安化黑茶品牌形象店统一设计,在国内大中城市开展推广试点。支持企业打造公共品牌下的企业品牌。举全县之力办好第四届中国·湖南安化黑茶文化节暨第六届万里茶道中蒙俄市长峰会,抱团参加国际、国内大型茶事活动。制定安化黑茶出口行动方案,全力创建“国家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完成安化黑茶国际商标注册、产品认证,尽快纳入国家出口商品目录。加快红茶、绿茶发展。支持烟溪打造中国红茶名镇,支持褒家冲茶场及相关企业做强做大安化松针、安化红茶等老字号,建好中国湖红博览馆。(二)全力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加快完成全域旅游规划,加强旅游精品线路打造,确保实现游客接待量 65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 50 亿元以上。推进重点景区建设。以柘溪库区“两网”退出后渔民转产转业为出发点,整合“四园一区”[12]优势资源,着力打造雪峰湖旅游度假区,完成地质公园博物馆建设和雪峰湖设计艺术馆建设,启动柘溪游客接待中心、林科所森林康养酒店及旅游码头建设,做好环雪峰湖自行车绿道规划设计并完成一期项目建设。大力统筹推进茶乡花海生态体验园、茶乡花海特色小镇、周边山体公 园三大项目建设,力争明年基本建成,初步形成接待能力。完善云台山旅游规划,加快云上景区和神仙岩景区建设。抓好茶马古道、梅山文化生态园提质改造,加快蚩尤故里景区建设。夯实基础配套。按照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标准,强弱项、补短板,确保顺利通过验收。加强通景公路、旅游厕所和停车场建设。启动盛世茶都、黄沙坪等旅游购物街建设。推出“安化礼物”系列产品,建设 2 家以上“安化礼物”形象店。强化文化支撑。加快打造梅山影视基地,重点抓好“一台戏、一部剧、一首歌”[13]宣传推介,打造“梅王宴”主题餐厅和安化黑茶主题茶馆。(三)精心打造中医药健康产业。加强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打造道地药材品牌,发挥湖南九峰尖等种植基地龙头作用,加快上海医药集团“湘中生态药谷”项目建设,支持田庄天子山、南金九龙池等发展成为中药材种植专业村,支持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逐步扩大全县药材种植面积。加快园区建设和企业引进。完成中医药健康产业园征地拆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进度,确保上海医药、湖南博瑞企业入园,加强与启迪国信公司全产业链开发战略合作。支持金厚生物、九志农业等本地药企开展中药材精深加工。支持安化国医馆建设。加快以县中医院为主体,打造集诊疗、养生、理疗为一体的中医药健康综合体。强化支撑保障。加强与省中医药研究院“院县合作”,完善产业发展规划,完善政策支持体 系,从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制定奖补政策,加快打造中医药健康产业。(四)积极推动矿产业、新材料和新能源产业接续发展。定向帮扶渣滓溪矿业、湘安钨业等传统矿产企业,引导促进转型升级,做精做强矿产业。加快打造新材料产业高地,大力支持力天、金源、金鑫、泰森、微网等企业研发提质,建设新材料创新中心。逐步构建以水力发电为主,风、光伏、生物质发电为辅新型能源产业体系。重点抓好国电芙蓉山风电项目建设,确保一期 7 月底全部投产,启动二期建设。加快推进安化(龙塘)生物科技产业园项目建设。加快推进芙蓉山抽水蓄能项目前期工作。(五)继续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完成基础设施投资 3.5亿元、新建标准化厂房 5 万平方米。重点支持黑茶产业园加快发展,积极推动烟溪红茶工业园建设。加大高明循环经济工业园建设力度,尽快完善园区规划,改善外部交通,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建成集中供热体系,加快打造钨钴循环产业特色基地。支持梅城工业园特色发展,着力引导电子、商贸、物流企业集聚。支持湖南省黑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力天高新院士工作站建设,确保全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 3 家,申请发明专利 85 件以上。确保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获批。三、着力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城乡融合发展 贯彻乡村振兴战略,以构建现代交通体系为基础,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建设龙头辐射作用,着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一)加速建设现代交通。立足尽快建成“两纵一横”高速路网的目标,全力支持保障高速公路建设。继续维护好马安高速施工环境,妥善处理遗留问题,确保明年 10 月竣工通车。全力推进官新高速征地拆迁工作,再造一个“安化速度”,确保尽早开工,全面建设。加快推进干线公路“519行动”[14],确保完成 G536 县城改线二期工程,重点推进东坪至梅城、东坪至渠江、江南至龙塘等公路建设。启动小淹大桥、毗溪口大桥、柘溪大桥等项目建设,加快通用机场、安张衡铁路等项目前期,继续推进仙溪至沩山、烟溪城改线、马路绕城公路等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具备开工条件。积极争取高铁连接线项目建设。整治疏浚资江航道,规划建设一批港口码头。继续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加快实施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加快物流园区建设。(二)加速建设新型城镇。加快推进县城建设。以筹备第四届中国·湖南安化黑茶文化节为统揽,全面加快县城区项目建设。着力拉通县城东西出口,确保完成茅东公路改建二期(县城东出口),争取开工建设城西至木子公路。全力推进安化黑茶特色小镇建设,确保如期完成雪峰湖大道东段、滨江景观带、黑茶文化广场建设,启动钟鼓山生态茶园建设, 力争华莱国际主体完工。黑茶学校完成运动场、宿舍楼、实训楼等建设。紫薇谷片区完成辰溪河风光带、紫薇路、辰溪东路建设。建成陶澍大道梅山文化长廊、大码头大桥北区广场、资江大桥南区广场,完成“三桥一坝”[15]亮化美化工程。积极推进“城市双修”[16]工作,大力实施棚户区改造,完成县城资江北岸立面改造。深入推进查违控违拆违。确保萸江批发零售市场建成投入使用。全面推进国家卫生县城创建工作。加快气化安化进程。积极打造特色小镇。继续推进乡镇总体规划修编。以我县特色产业为基础,聚焦特色文化、旅游、产业等功能叠加,精心谋划包装,利用 PPP 等模式,着力打造江南、小淹、马路、平口、冷市、长塘等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特色小镇。完成梅山古国都规划编制工作,支持梅城新型城镇化省级试点工作,加速推进南桥大道建设。提高城镇化率。继续推进“村改居”工作,探索出台“三进城”(易地搬迁进城、重点工程项目拆迁安置进城、农民购房进城)市民化财政支持政策,加速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三)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建设美丽乡村,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圆满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积极探索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多种实现形式,让农户承包权稳下去、经营权活起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结合产业扶贫, 引导和推动更多的资本、技术和人才向农业农村流动,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优质稻、蔬菜、特色水果、油茶生产,实现全县粮食作物总播种 99 万亩以上,油料作物总播种 41 万亩以上。加强品牌建设,做强“梅山一品”熟食土猪、阿香柑橘、红皮小籽花生等地方特色品牌。确保金叶油业建成投产。充分挖掘竹木资源潜力,打造竹产业精深加工园区。积极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建立从田头到市场到餐桌的全链条监管体系。健全完善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美丽乡村,打造田园综合体。继续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探索选择乐安镇张家仙湖村、仙溪镇山口村等基础条件较好的村,谋划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建设。补齐乡村基础设施短板。加快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开工建设大湖坪水库,继续推进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抓紧实施资水干流和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加快国家基本气象站搬迁,健全防灾减灾体系。确保 110 千伏清塘变电站投入运行,新建 35 千伏变电站 2 座,新建改造 10 千伏线路 18 条。加大力度解决偏远乡村通信信号差的问题,新增光网端口 3 万个,新建无线基站 300 个。推进“厕所革命”[17]。完善乡村治理体系。以江南镇莫徭小镇建设为试点,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健全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发挥社会各类人才、乡贤等群体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培养 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鼓励农民创业、鼓励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开发农业农村资源。大力推动移风易俗,依托村规民约,树立文明乡风,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婚丧喜庆大操大办。四、着力推进环境治理,精心守护美丽家园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立足生态提质,深入贯彻落实河长制,突出环境治理,守护绿水青山,巩固生态优势。(一)以河长制推进“河长治”。坚持以河长制为总抓手,全面推行“三长一站”[18]工作模式,强化责任、强化措施、强化考核,确保县、乡、村三级河长巡河履职到位,切实形成水环境综合治理齐抓共管格局。落实“一河一策”。坚持问题导向,结合河长巡河,建立“一河一档”,编制“一河一策”。继续突出雪峰湖综合治理和保护,彻底完成“两网”退出和库区 500 米范围内的畜禽养殖退出任务,努力建立库区水面垃圾漂浮物治理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库区生态优势,为安化旅游提质升级、库区渔民转产奔小康奠定坚实基础。加强水源地保护,关闭水源地保护区入河排污口。规范河道采砂管理,特别是株溪口、东坪、柘溪电站库区要坚决实行全面禁采,严厉打击长塘、大福、高明等乡镇非法洗砂行为。严厉打击河道内倾倒垃圾、渣土等行为。(二)加大环保督察整改力度。全面巩固中央、省环保 督查反馈问题整治成效,推进重点区域、重点领域环境治理。加快历史遗留矿区污染治理和资江水源锑超标问题整改,确保督查反馈问题尽早销号。加快资江流域黑臭水体整治,完成第一期 12 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加快城乡环卫一体化垃圾收运体系建设,全面完成二、三期工程。全面完成禁养区畜禽规模养殖退出,启动实施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试点县项目建设。重点抓好羊角塘银花溪畜禽污染治理。(三)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好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水环境综合整治五大专项行动,抓好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项目实施和考核,确保生态转移支付资金稳中有增。继续实施三年禁伐减伐行动,新造林 6 万亩,禁渔禁猎禁伐要成为全县人民的共识和自觉行动。严禁高毒高残留农药使用,深入实施化肥负增长行动,全面开展第二次土壤污染源普查工作,完成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着力培育生态产业,优化调整林业结构,大力发展珍稀名贵树种和培育观赏林。加大森林资源管护力度,加强森林防火和林地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加强冰碛岩资源保护。五、着力推进社会事业,切实增进民生福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安化人民。(一)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实现城镇新增就业 5200 人,新增农村 劳动力转移就业 3800 人。扩大社会保险覆盖,在实施好益阳海螺水泥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险试点工作的同时,推进实施全县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推行“网上社保”,为新就业形态从业者提供便利。继续深入开展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医保制度改革,推动“三医联动”[19]。完善公租房管理体系,强化城镇住房困难家庭需求保障。进一步提升社会救助水平,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管理和心理援助。发展社会福利事业,稳步提高五保、低保供养水平,加大城乡医疗救助力度。大力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康复服务。健全养老机制,逐步完善城乡养老服务示范点等养老设施,启动县城老年公寓、县老年大学、军休活动中心建设。加快实施县城殡仪馆整体搬迁和梅城殡仪馆建设。(二)统筹发展社会事业。推进教育强县。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持续化解大班额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教育。编制完成城乡教育基础设施布局规划,全面启动项目前期工作,加大投资和建设力度。确保思源实验学校整体投入使用、安化黑茶学校部分投入使用,启动安化一中改扩建工程,继续实施清塘铺镇中学整体搬迁和东华中学扩建,深入实施“改薄”[20]工程。继续加大教师补员力度,再增加 500 人以上。加强平安校园创建。加快健康安化建设。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确保县二人民医院门诊综合楼投 入使用、县人民医院东院区住院综合楼主体完工、县中医院医养结合项目和清塘铺尘肺病康复医院开工建设。完成古楼等 6 个乡镇卫生院改扩建项目;完成梅城镇卫生院整体搬迁项目主体工程;启动大福中心医院扩建和马路镇中心卫生院整体搬迁。推进医联体[21]建设。做好重大传染疾病防控。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争创 1 个以上省级中医重点专科。继续稳妥实施全面“二孩”政策,进一步强化社会抚养费征收,大力提升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水平。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推动羽毛球运动发展。羽毛球是安化最为靓丽的名片之一,要延续这份辉煌和自豪,就必须从娃娃抓起,积极推动羽毛球运动进幼儿园、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组织举办好“一路向前,羽你同行”国际大型活动和第二届“安化黑茶杯”羽毛球大赛,尽快启动羽毛球产业园项目建设。加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农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持续开展“欢乐潇湘·神韵安化”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加强对梅山文化的挖掘和保护,深入实施“七个一”工程。加强“万里茶道”文物古迹保护修复,协作推进联合申遗。力争梅城文武庙获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三)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加强安全生产。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开展大排查大管控大整治行动, 落实重大事故隐患治理“一单四制”[22]制度,确保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向好。完成消防二中队营房主体建设。强化社会综合治理。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建立完善县乡村三级宗教工作网络,落实乡村两级责任制。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实行综治维稳形势研判会议制度。加强信访非访源头治理,高度重视并切实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深入开展打击“盗抢骗”等违法犯罪,强力整治“黄赌毒”等治安问题,积极创建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县。加快“三所合一”[23]项目建设。继续稳妥推进江南华府楼盘复工,维护移民利益和社会稳定。六、着力推进项目建设,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没有项目建设,发展就是喊口号。全县上下要一盘棋,统筹谋划、推进实施好重点项目,推动安化加快发展。(一)做实项目前期。抢抓“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调整及红线类规划落图确定的窗口期,积极争取基础设施、产业、民生等重大项目建设,最大限度地争取项目资金和政策扶持资金,确保完成争资 40 亿元以上。及时调整完善“三年滚动”重点建设项目库,提高项目落地率,形成“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实施一批”的良性循环。紧跟国家产业政策,充分发挥经促会作用,强化乡情招商、以商招商、二次招商、终端产品与产业链招商,着力引进一批具有资源整合力、产业带动力以及区域影响力的项目,力争引进市域外资金 55 亿元以上。(二)加快项目推进。严格落实县级领导挂帅包干机制,实行周统计、月调度、专项督查、问题交办等制度,强化挂图作战推进,落实并联审批、“一站式”审批,重点破解项目前期工作推进中部门互为前置的焦点问题。推行重点项目(重点企业)警企联系机制,严厉打击恶意阻工、漫天要价、强揽工程等行为。继续深入开展“护航行动”,全力破除重点项目建设等经济发展中的阻碍。强化考评关联奖惩,要在项目推进中发现干部、提拔使用干部,及时调整不称职、无担当、混日子的人员。(三)扩大项目投资。继续推行 PPP 模式,建立合理的投资回报机制,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突出改善企业营商环境,完善企业帮扶机制,健全以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为主的财政支持体系,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增强投资信心。七、着力推进全面改革,不断激发内生动力惟改革者进,惟改革者强。破解发展难题,应对风险挑战,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不断全面深化改革。(一)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部门权力、责任清单“两单融合”,实现权责一致。完成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动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积极推进行政许可标准化建设,推进“多证合一”。积极筹建“市民之家”,梳理编制政务服务事项实施清单,强 势推进“三集中三到位”[24],切实达成办事群众“最多跑一次”目标。加快“互联网+政务服务”和信用信息平台建设,推动部门、行业信息共享。启动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完成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第二批试点。积极探索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新模式,推进全县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推进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加强对乡镇政务中心和村级便民服务中心的建设管理,少点形式,讲求实效,充分发挥便民服务作用。(二)不断强化要素保障。资金保障。进一步强化资金统筹整合,除涉农资金全面整合以外,聚焦支持重点项目,从项目申报环节开始,加强专项资金的整合力度。提高财政保障能力,推进国地税联合办税、税收协控联管等工作。强化财政预算约束,全面实行零基预算,开展预算绩效评价。优化财政管理,全面推进支付电子化改革,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扎实做好金融扶贫示范县创建,持续开展银企对接,争取引进光大银行,加速梅山融资担保公司组建,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完成新增贷款 21 亿元以上。扩大政策性保险覆盖范围。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加大金融风险防范力度,打击非法集资。整合优化政府融资平台,加快市场化转型,强化对投资和经营的效益约束,创新融资模式,完成年度融资任务。加快企业上市步伐,支持力天钨业、金源新材、金鑫新材、梅山黑茶等新三板企业转板上市,再争取 1 家以 上企业新三板挂牌。用地保障。积极推进耕地开发,开展旱改水试点。切实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最大限度地保障发展用地,力争报批新增建设用地 2000 亩以上。继续开展去存量土地专项行动,加大闲置低效土地的盘活再利用。进一步加强征地拆迁工作,改革安置方式,制定出台全县统一的征地拆迁补偿办法。人才保障。继续实施“5133”人才引进工程,广纳英才而用之。改革人才管理机制,做到人尽其才。各位代表: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我们将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宗旨,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努力打造人民满意政府。一是严格依法行政。健全完善权力运行机制和决策法定程序,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坚决执行县委的决策部署,定期向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加强与县政协的民主协商,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抓好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完善依法行政考核机制,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二是追求务实高效。强化目标管理、工作调度和绩效考核,推行重点工作项目化管理,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落实到事、落实到人、落实到具体措施、落实到时间节点。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评选表彰一批敢干事、干成事的狮子型团队和干部;落实追责问责机制, 加强“中梗阻”问题专项治理,查处通报一批“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典型案例,问责一批“庸懒散慢混卡”干部,以激励促落实,以问责求实效。三是坚守清正廉洁。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强化“一岗双责”,落实“一案双查”[25],健全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的长效机制。严格财经纪律,强化支出监管,切实压减“三公”经费,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扎实开展“互联网+监督”平台建设,加强村级财务监管和公示,抓好村民服务中心债务审计。专项整治“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严查“四风”问题和违纪违法案件,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以清正廉洁取信于民。各位代表:奋进新时代时不我待,开启新征程只争朝夕。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加快建设畅通、宜游、秀美、富裕新安化的火热实践中彰显新气象、实现新作为! 2018 年高台县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建议。2017 年政府工作回顾2017 年,政府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带领全县人民,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视察甘肃“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坚定贯彻新理念,主动适应新常态,培育壮大新动能,积极应对新挑战,全力以赴扭转经济下滑趋势,多措并举促进经济趋稳向好,全县经济在困难中前行、在逆境中发展。预计全年生产总值完成 50.03亿元,同比下降 4.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33.85 亿元,同比下降 29.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 15.36 亿元,同比增长 7.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 2.08 亿元,同比下降 21.5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22779 元,同比增长 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12761 元,同比增长 9%。全县经济社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接力前进。——紧盯政策机遇狠抓项目,经济发展基础日益坚实。 坚持把抓项目、促投资作为稳增长、调结构的重要抓手,加大项目论证、争取、建设力度,开工建设各类项目 93 个,争取政府投资项目 340 项 12.56 亿元。月牙湖和大湖湾通景道路、晋昌源 20 万吨中温焦油加氢、豫中明达间苯二酚等项目开工建设,山水林田湖草、湿地湖泊生态恢复保护等生态项目顺利实施,方正节能、和泰环保新型建材和罗城中型灌区改造、山洪灾害防治、黑河河道治理、农网升级改造等项目全面完工,以项目结构的优化、投资质量的提升支撑经济发展的作用更加明显。创新招商方式,依托“兰洽会”“文博会”等节会平台,落实招商引资项目 110 项,到位资金 28.3亿元。全力推进引强入高,与兰州市国资委及下属投资公司合作成果丰硕,签约项目 5 个,总投资 19 亿元。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编制完成政府投资三年滚动计划、“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农村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和产业扶贫贷款基金 3 个项目库,为更好的争取国家投资、吸引社会投资、扩大银行融资和对外招商引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坚持绿色发展强化监管,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空前。牢固树立“生态优先、保护第一”的理念,坚决贯彻落实中央《通报》、国务院《会议纪要》精神和省委省政府《整改方案》要求,全力推进整改任务落实,反馈交办的生态环保问题和环境信访投诉全部完成整改。统筹生态保护与经济发 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生态红线划定、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调整等工作稳步推进,“三带一区”绿化规划启动实施。投资 5254 万元,组织实施黑河流域生态防护林、“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农田林网更新等生态项目,完成造林 5.3 万亩,栽植苗木 790 万株,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 12.39%。坚持科学防控、精准治污,全面推进大气水土污染防治,依法关停燃煤锅炉 32 台,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辆 78 辆,22 家地下水源热泵系统、545家餐饮单位和 73 家养殖场完成整改,全年空气优良率达到85.5%,饮用水水质达标率 100%。切实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及环境综合整治项目,3 个镇垃圾填埋场、3 个镇垃圾中转站、14 座农村污水处理站建设进展顺利,实现环卫设施全覆盖、垃圾处理全收集。强化湿地、林地、草地监管,依法打击乱垦滥挖等破坏行为,积极开展污染防治第三方治理,生态保护力度加大。制定《优化配置水资源实施方案》,科学利用各类水源;县镇村三级双河长制全面建立,河道监管有效加强。出台《全面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实施意见》,土地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建设高标准农田 4.2 万亩,划定永久基本农田 46.6 万亩。——瞄准瓶颈障碍深化改革,经济发展活力持续增强。“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进,商事制度更趋优化,审批时效不断提高。政务服务中心规范运行,群众办事更加便捷,受理 办件 22.6 万件,办结率 100%。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完成整合,行政单位公车改革全面完成。群团组织、城管执法、环评审批、司法公证、盐业监管和公共资源交易等重点改革稳步推进。扎实开展农村综合改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顺利完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东联村农村土地和国庆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有序推进,不动产登记、国有林场、供销社改革步伐加快。“双创示范”城市建设成效显著,建成孵化基地 12 个,孵化小微企业 394 户,吸纳就业 3958 人。科研投入逐年加大,鼓励开展发明创造,认定高新技术企业 3 家,新增授权专利 51 件。加大注资划产力度,强化城投、农投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运营管理,政府投融资平台项目运作水平得到提升。加强政银企合作,与甘肃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取得授信额度 20 亿元。银行贷款规模不断扩大,企业股权融资实现零突破,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不断完善,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突出提质增效优化结构,生态工业体系逐步完善。以补链、延链、强链为方向,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着力培育接续产业,以绿色农副产品加工、煤化工、盐硝化工、矿产加工、新型能源为主的生态工业框架初步形成。坚持资源开发和链条延伸并重,大力开展“生态工业突破行动”,秦昱二甲基二硫、炬能热力环保锅炉等 7 个项目建成投产,巨鑫硅材料、信和生物硝基甲烷、永鸿染化 吐氏酸等 6 个项目加快推进,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 11.2亿元。县级领导包挂骨干财源企业,着力解决企业生产、资金筹措、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等瓶颈问题,发放企业奖补资金 264 万元,解决应急周转金 1.58 亿元,协调贷款 8.3 亿元,嘉宝机械、祁连酒业等骨干企业完成技术改造,宏源矿业、金康脱水菜等企业顺应市场需求扩大生产,新增规上企业 3 户,全县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 6.03 亿元,其中规上企业实现增加值 4.67 亿元。光伏企业发电 3.6 亿度,实现收入 3.4 亿元。投资 9966 万元,完成工业园区道路改造、防洪排洪、供水供电、绿化美化等工程建设,园区承载功能不断提升,位列全省 35 个国家级省级工业开发区第 14 位。——立足促农增收培育产业,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加快。坚持绿色发展取向,注重富民产业培育,加快实施国家玉米制种基地建设和农作物大县奖补项目,蔬菜、制种、马铃薯等特色产业面积达 42 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一心双轴七区”建设稳步推进,发展设施蔬菜 5428 亩,高原夏菜 9000亩,带动全县种植蔬菜 17.5 万亩,实现产值 9.73 亿元。新建规模养殖场(区)18 个,新增养殖大户 1005 户,全县畜禽饲养总量达到 341 万头(只),其中牛、羊饲养量分别达到18 万头、99 万只,秸秆饲料化利用率达到 66%。实施高效节水灌溉 35 万亩、测土配方施肥 38 万亩,建成各类农业科技示范点 22 个,开展试验示范 65 项。完善农业生产社会化服 务体系,建成农机专业合作社 60 个,农业机械化综合作业水平达到 78%。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累积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 10 个、“三品一标”农产品 51 个,农业标准化生产面积达 50.45 万亩。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建成农产品加工企业 49 家、冷链物流设施 17 座,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 62%,被列入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暨农业绿色发展试点先行区。加快扶贫攻坚步伐,完善联系帮扶、投入保障、长效增收等机制,狠抓基础设施、产业培育和公共服务,实现脱贫 672 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 2.39%。实施两期易地扶贫搬迁 836 户 2866 人,“扶贫 100”保险试点顺利启动,“农村特困户住房改造提升工程”全面完成。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增收行动”,年收入 5 万元以上的村达到 40%。——注重填白补齐完善设施,宜居宜游特色更加鲜明。规划体系不断完善,“多规合一”获批实施,编制完成县城西片区、南部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抗震减灾规划,地下管线勘察普查全面完成。实施“城市填白补齐工程”,持续完善城市功能,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建成运营,科技馆布展、西环路黑河大桥、污水处理厂扩建及提标改造工程、南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展顺利。优化城市供暖体系,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采取 PPP 模式建设的城市集中供热工程投入使用。加大城市开发建设力度,开工建设天薇国际、南苑小区等片区商品房 11.86 万平方米,改造城市危旧楼 45 幢 1146 户。城乡一体、产城一体、景城一体融合发展取得新成效,城镇化率达到 48.6%,新型城镇化走在全省前列。加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市容市貌、交通秩序、便民市场整治取得明显成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深入推进,城市绿化亮化美化水平不断提高,成功创建为“国家卫生县城”。切实改善乡村面貌,建成“全国文明村镇”4 个、省级“千村美丽”示范村 4 个、市县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7 个、“万村整洁”村15 个。全力推进旅游文化体育融合发展,骆驼城古遗址历史文化产业景区、黑河沙漠胡杨景区完成规划评审,汉唐、金水湾旅游文化特色街区建设进展顺利,景辉生态园、西部民俗博物馆等项目投入使用。深入实施旅游“床位工程”和“厕所革命”,新增宾馆床位 542 张,新改建旅游厕所 32 座。成功承办全国农村能源工作促进会、全省新型城镇化试点推进会、全省红色纪念馆馆长研讨会等现场会议,连续举办大湖湾旅游文化艺术节、全国跳绳联赛等文体赛事,广泛开展徒步越野、休闲垂钓、野外露营等户外活动,高台对外知名度不断提升,旅游接待人数持续增加。优美的环境和完善的服务带动第三产业繁荣发展,文化创意、影视创作等新兴业态不断涌现,金融保险、快递物流、家政服务快速发展,商贸流通体系日趋完善,电商科技创新孵化物流园和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开工建设,注册网店 480 家,交易额达 1.15 亿元。——围绕共建共享改善民生,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省市承诺的各项惠民实事全部办结,城乡低保、农村特困供养全面提标,发放医疗救助、残疾补贴等各类资金 4.47 亿元。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提高了 7.5%,新农合报销比例达到63.74%,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 97%、99%。加快推进健康养老服务工程,幸福苑医养中心和 4 个村级养老服务中心全面完工,为 1409 名 80 岁以上老人发放高龄补贴81.8 万元。全面实施就业创业“三大计划”和“城镇低收入家庭增收行动”,发放创业担保贷款 3150 万元,城镇新增就业 3255 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下降到 2.6%,培训城乡劳动力5100 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 88.26%。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城关初中教学楼、运动场等 18 个“全面改薄”项目投入使用,职业中专体育场建设进展顺利,办学条件持续改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义务教育学科质量监测多项指标居全国323 个样本县前列,高考二本以上上线率达 60.08%,位居全市第一;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通过省级评估,职业中专入围省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妇幼保健院、中医院远程会诊中心和制剂楼、骆驼城卫生院业务用房及 5 个村卫生室建成投入使用,就医条件不断改善。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稳步推进,“药品零差率”销售实现全覆盖,全省健康县城试点和省级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有效开展。“两孩”政策全面落实,“新国优”创建进展顺利,计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扎实推进爱国卫生运动和全域无垃圾示范 县创建工作,城乡环境面貌明显改善,群众文明素养进一步提升。建成文化广场 13 个、体育惠民工程 2 个、农民健身工程 8 个,乡村公共文化体育设施不断完善。加快发展文体事业,全民健身、文艺演出、书画展览、电影放映等活动广泛开展,华能印务、表是传媒等企业发展壮大,文化遗产“历史再现”工程积极推进,文化产业增加值完成 1.4 亿元,增长 26%。2 万吨县级粮食储备库建成投入使用,粮油安全有效保障。《高台县志(1989-2010)》结集出版。与此同时,审计统计、机构编制、工商质监、双拥共建、外事侨务、金融保险、地震应急、人防气象、老龄妇幼、民族宗教、史志档案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坚持依法行政优化服务,政府施政能力不断提升。树牢“四个意识”,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各级干部宗旨意识、纪律意识、法治意识明显增强。健全完善法律顾问、议事决策、社会听证、风险评估等制度,政府工作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县政协的民主监督、社会各界的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办结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 83 件。扎实开展“明查暗访督查年”活动和“三纠三促”专项行动,严肃整治作风顽疾,工作效能进一步提升。聚焦项目招投标、工程建设、政府采购、公务接待、扶贫政策落实等重点领域,开展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全面从 严治党主体责任有效落实,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加强。深入开展信访、安全、消防三个“百日攻坚行动”,统筹抓好食品药品、非煤矿山、道路交通等重点领域安全生产和安全监管基层基础建设,一批信访积案和安全隐患得到较好解决,国务院安全巡查顺利通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化“雪亮工程”全面完成,巡特警大队组建成立。突出源头管控,有效防范和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十九大维稳安保任务圆满完成,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各位代表,一年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市场需求整体疲软、环境资源约束趋紧的严峻形势,我们正视困难,迎难而上,主动作为,精准施策,实施“三大工程、四大行动”,落实“三重”“三一”政策措施,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理解、关心与支持。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人大、政协有效监督、全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全县各行各业、各族各界人民群众开拓进取、苦干实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全县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离退休老同志、各民主党派及所有参与、关心、支持高台发展的投资者、建设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 是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投资增长势头减弱,发展动力支撑不足,部分经济指标呈现负增长;二是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相对滞后,城乡居民稳定增收的渠道不宽,经济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望仍有差距;三是财政税收结构性矛盾突出,非税收入占比过高,骨干财源成长缓慢,财政对公共服务的保障能力不强;四是市场发育程度不高,民间投资力度减弱,创新创业活力不强,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任务还很艰巨;五是政府效能建设尚需加强,一些部门和干部研究政策、谋划项目、争取资金的能力不强,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强化举措,努力改进。2018 年政府工作2018 年,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加速转型升级的重要一年。党的十九大描绘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宏伟蓝图。我们必须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定落实中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落实**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牢牢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性变化和阶段性特征,深入分析发展面临 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科学谋划,顺势而为,攻坚克难,乘势而上,进一步激发发展潜力动力,进一步提高发展质量效益,进一步释放改革创新活力,进一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奋力谱写建设幸福美好新高台的崭新篇章。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按照县委聚力“四六”总揽、促进“三生”共融、建设灵秀高台、打造小康家园的发展思路,牢固树立和践行新发展理念,主动适应和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统筹抓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努力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 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0%以上。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6%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8%以上。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 8%、9%以上。安全生产、节能减排、劳动保障、人口和计划生育、国土资源管理等约束性指标控制在市政府下达指标内。为实现上述预期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九个方面的工作:一、提高政治站位,领会精神实质,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准确把握核心要义,用十九大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指导实践、推动工作。1.深学细悟武装头脑。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 采取多种方式,运用多种载体,对十九大确定的各项宏伟目标和新思想、新论断、新目标、新要求进行反复、系统、深入的学习,着力在学深悟透、融会贯通上下功夫,推动**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入行。坚持用党的十九大精神提升政府施政能力,把“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穿于政府工作的各个层面、各个方面,转化为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的强大动力,把高台经济社会发展放在十九大描绘的新时代大背景下去谋划,使高台的发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体现新时代的特色、紧跟新时代的步伐。2.学以致用推动工作。立足高台实际,坚持学用结合,准确把握形势变化,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从十九大报告中研究产业政策、梳理工作重点、挖掘项目信息,同频共振,同向发力,不断提升政府工作的科学性和精准性。进一步找准工作短板和差距,理清思路和重点,明确任务和路径,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发展,推动党的十九大各项战略部署在高台落地生根、取得实效。二、加强生态保护,促进“三生”共融,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保护第一”,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适度宜居、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实 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1.加快实施重点生态项目。实施好山水林田湖草、农村基础设施及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完成石炭沟综合治理工程。抓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配合做好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改革,组织实施土地整治与污染修复、重点荒漠区生态治理等项目,全面完成黑河湿地保护与治理、居民转移转产项目建设和生态红线划定工作。加快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调整步伐,抓好湿地恢复保护,提高湿地监管水平。2.抓好“三带一区”建设。坚持“高大密、多厚彩、乔灌草”的布局原则,以黑河生态带、交通大林带、城市绿化带和工业园区绿化为重点,完成人工造林 3.2 万亩,植树 470万株,新增城区绿化面积 4 万平方米。大规模开展国土绿化行动,认真实施退耕还林、“三北”造林、沙化土地封禁等重点林业建设工程,构建绿洲防护林屏障。加强森林资源监管,全面落实草原禁牧,不断提升生态建设水平。3.扎实推进全域无垃圾工作。坚持环境卫生整治与基础设施配套相结合,加快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农村基础设施及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建设,3 个垃圾填埋场、3 个垃圾中转站和14 座农村污水处理站建成投入使用。配齐农村环卫设施,创新运营管理模式,提升日常保洁质量,健全生态环境、村容村貌、公共卫生管理长效机制,不断改善农村面貌。强化农 业面源污染防治,支持企业开展秸秆和地膜回收利用,提高废旧农膜、尾菜、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水平,减少农村环境污染。4.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严禁焚烧燎荒行为,严控机动车尾气、道路扬尘、散煤销售,开展炕炉烟气治理,建立大气环境污染物监测预警网络,确保空气优良天数达到 300 天以上。认真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积极争取实施一批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项目,强化土壤环境监管。全面落实河长制,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开展地下水超采区治理,深度改善水环境,确保水体保护有力、水质稳定达标。三、突出项目带动,强化要素支撑,力促工业经济扩量增效以重大项目为载体,以绿色循环为核心,以园区建设为支撑,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量的扩张、质的提升促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1.加快重大工业项目建设。以绿色有机食品加工、盐硝精细化工、煤化工、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持续推进“生态工业突破行动”,补充、延长产业链条,实现有质量、高效益、可持续发展。强化协调服务,开工建设重点工业项目17 项,完成投资 12 亿元以上。培育壮大以畜产品、果蔬为重点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延长精深加工循环产业链。全力 推进投资 10 亿元的西域蓝天新材料科技产业园、投资 7 亿元的圣鳌 10 万吨竹柳造纸和投资 6 亿元的兰州能投 200 万吨煤炭分质利用等项目建设,确保 20 万吨中温焦油加氢、永鸿染化吐氏酸等 7 个续建项目建成投产,力促巨鑫硅材料、奥德赛 H 酸等 6 个项目达标生产、发挥效益,不断提高工业经济发展水平。2.培植壮大骨干财源。全面落实财源建设“1+3”政策措施,加快建立以第二产业为主的财源体系。实行重大项目“五个一”工作机制,县级领导包挂骨干财源企业,着力解决贷款融资、原料供应、市场拓展等问题,全力支持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加强工业经济监测分析,强化要素保障和市场供需衔接,帮助停产半停产企业复产达标、优化升级。实施企业品牌战略,鼓励支持企业加快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增强企业区域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建立企业“升规入库”培育机制,新增规上企业 3 户、培育骨干财源企业 4 户。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创新企业招才引智机制,全面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3.着力扩大招商引资和民间投资。敏锐捕捉市场前沿信息,围绕优势产业、优势资源主动对接,以商招商,精准招商。全面落实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促进外资增长若干措施的通知》,优化政务服务,营造良好环境,突出招商重点,强化跟踪落地,依靠亲商的“力度”、暖商的“温 度”提升投资的“热度”,促进北坡盐业 30 万吨精制盐、甘肃煜兴甲苯二胺、首途新能源废煤焦油综合利用等 20 个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建设。4.提升园区承载能力。进一步优化园区规划和产业布局,按照“循环、节能、环保”的原则,最大限度的集约利用土地、矿产等资源,不断提升园区投资吸引力和集聚服务功能。完善“一区两园”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硬化道路 3.1 公里,完成盐池工业园 10 千伏供电线路双回路改造,开工建设污水处理、集中供气项目,努力把盐池工业园打造为全省专业的盐硝化工产业承接基地。四、着眼乡村振兴,壮大富民产业,拓宽农民稳定增收渠道坚持抓重点、强基础、保安全、促发展,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乡村振兴。1.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快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建设,构建西北内陆绿洲农业循环发展体系和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大力发展高原夏菜和设施蔬菜,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兰州粮油集团万亩蔬菜种植基地、绿基田园综合体建设,努力打造集“生产+加工+科技”为一体的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规范发展制种产业,建成“五化”精品玉米制种基地 3 万亩,制种面积稳定在 15 万亩以上。推广 全产业链草食畜牧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养殖,新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区)8 个,畜禽饲养总量稳定在 350万头(只)以上,其中牛、羊饲养量分别达到 19 万头、105万只,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 60%以上。2.探索戈壁农业发展新模式。以发展“高端、绿色、有机”农产品为方向,突出企业主体地位,稳妥推进戈壁荒滩非耕地资源开发,抓好新绿达、青草湖 2 个千亩戈壁农业示范园和方正公司基质生产项目建设,提升戈壁农业发展水平。结合扶贫产业开发,科学规划发展布局,强化设施配套、技术指导和科技支撑,新建高标准日光温室 2000 亩、钢架大棚 1000 亩。3.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强化政策扶持,加强指导服务,大力培育“上游联农户、下游联市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年内新培育示范性合作社 30 家以上、示范性家庭农场 15 家以上。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立农业科技示范点 20 个,实施高效节水工程 1 万亩,推广高效节水技术 36万亩以上、测土配方施肥 38 万亩以上。强化农产品仓储、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拓宽销售渠道,着力提升市场化水平。开展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创建工作,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 3 个,农畜产品检测合格率达到 99%以上。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发展,提升现代农业装备水平。 4.夯实农业发展基础。积极争取灌区改造、河道治理、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等水利项目,加快实施六坝灌区节水改造、小海子水库除险加固和黑河河道治理工程,力争山水河水库开工建设。坚持高效集约利用土地,抓好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和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加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建设高标准农田 6.5万亩。加快实施乡村道路改造、道路安全防护和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新改建供电线路 38 公里以上,持续改善农业发展条件。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新建“千村美丽”示范村 3 个、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村 33 个,“万村整洁”村覆盖率达到 65%以上。5.提升扶贫脱贫成果。积极争取特色产业发展贷款、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按照“六个精准”和“七个一批”要求,统筹抓好富民产业培育、金融资金支持、公共服务配套、能力素质提升,着力增强贫困村、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年内脱贫 550 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 2%以下。巩固易地扶贫搬迁成果,实现搬迁农户“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深入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增收行动”,年收入 5 万元以上的村达到 60%以上。五、坚持城乡统筹,建设灵秀高台,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坚持规划引领,树立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的理念,积极 构建以城带乡、良性互动、宜居宜业、共同繁荣的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1.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持续推进“城市填白补齐工程”,加快县城第二水源厂建设,建成污水处理再生水利用工程,提高城市用水保障能力。开展供暖二级管网改造维修,城区集中供热实现全覆盖;强化供暖企业监督管理,下大力气提高城市供暖质量。完成规划 18 号路、规划 2 号路东段及定宁渠南侧渠沿路等道路建设,新改建城市道路 5 条 4.1 公里。月牙湖、大湖湾通景道路建成通车。加快旧城改造步伐,改造城市危旧楼 44 幢 1158 户,启动新建南片区棚户区改造,新建安置房 106 户。2.优化城乡规划体系。建立“多规合一”管控平台,强化编制成果的实施管控,着力凸显空间布局合理、风貌定位清晰、文化印记鲜明的城市特色。抓好重点区域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完成县城排水、防洪专项规划,不断完善城市规划体系。坚持因地制宜,尊重农民意愿,合理规划农村集镇产业布局,着力打造规划布局科学、乡村特色鲜明、田园风光秀美的特色村镇。推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信息通讯向农村集镇、边远村社倾斜,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3.提升城市经营管理水平。积极探索政府与市场多元投入的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拓展闲置空间,加强停车场地建设,解决城市停 车难题。实施城区电网升级改造工程,扩大城区、旅游景区免费 WIFI 覆盖范围,加快推进以“一中心一平台、十二大应用”为内容的智慧城市建设,着力打造“数字高台”。加强城市综合执法和管理创新,不断改进物业管理,强化违建拆除和流动摊点、交通秩序、环境卫生管理,提升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4.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立足地理区位的特殊性、立体交通的便捷性、产业发展的互补性,实施全方位、宽领域开放,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努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生态城市、高效农业、能源物流、文化旅游四个节点。紧盯青海、新疆、内蒙等周边消费市场,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在霍尔果斯口岸建立特色农产品出口创汇基地,打通向西开放的农副产品物流通道。扩大与兰州市国资委的合作领域,辐射河西走廊五市和阿拉善盟,深化旅游、农业、经贸领域交流合作,着力在区域竞争中争取更多产业份额。六、注重深度融合,培育新兴业态,推动第三产业繁荣发展坚持把发展第三产业作为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途径,立足区位、资源和产业优势,拓宽发展新领域,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1.促进旅游产业提档升级。围绕提升旅游可进入性、可 驻足性、可消费性和可回头性,开发精品旅游线路,建设精品旅游景区,全面提升旅游供给能力、综合效益和服务质量,打造丝绸之路黄金旅游线重要节点。深入挖掘特色旅游资源,加快推进骆驼城古遗址历史文化产业景区、黑河沙漠胡杨景区等项目建设,持续完善红西路军纪念馆、大湖湾等 4A 级景区服务功能,大力开发巷道西八里、南华义和等乡村旅游资源,不断丰富旅游特色产品。加大旅游宣传营销推介力度,培育研学旅行、健康养生等大众旅游新业态,广泛开展体育赛事和文艺活动,积极拓展客源市场。加快景区宾馆晋等升级步伐,新创建 3A 级景区 1 家、三星级宾馆酒店 1 家、三星级以上农家乐 5 家。深入开展“厕所革命”,新改建旅游厕所 30 座,新建城区厕所 8 座。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和综合执法,不断优化旅游消费环境。2.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提升“百姓大舞台”等公益活动品牌效应,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繁荣文艺创作,推出一批具有高台特色、贴近百姓生活的文艺精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完成地埂坡墓群防护和明长城高台段修缮项目建设,抓好高台影视记忆博物馆和天城村全国传统村落建设。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发展动漫游戏、数字娱乐等新型文化业态,扶持表是、广峥、九发等文化企业做大做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3.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把扩大消费作为拉动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巩固发展商贸流通、餐饮住宿、批发零售等生活性服务业,培育发展金融投资、信息咨询、创意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养老保健、社区物业、家政服务等家庭性服务业。规划建设县镇村三级电商服务网点,深化与阿里巴巴农村电商发展合作,构建功能完善、要素配套的城乡商贸体系。抓好电商科技创新孵化物流园、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建设,打造河西走廊商贸物流基地。七、强化民生保障,增进人民福祉,保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聚焦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有保障、更可持续。1.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开展“城镇低收入家庭增收行动”,积极开发就业岗位,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着力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就业问题,新增城镇就业 3100 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3%以内。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落实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和医保定点医疗机构互认制度,统筹推进“五项”保险扩面征缴,实现社会保障由制度全覆盖到人群全覆盖。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全力推进农村敬老院提档升级,建设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 20 个,县老年公寓建成投入使用,努力让每位老人老有所依、安享晚年。全面做好低保 五保、养老慈善、社会救助、老龄妇幼、残疾康复、双拥共建和优抚安置等工作,兜实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2.促进教育优先发展。加快薄弱学校改造和教育城域网三期工程建设,确保宣化中心教学楼及高台三中运动场等项目投入使用,寄宿制学校标准化生活设施实现全覆盖。积极争取普通高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不断提升省级示范性高中建设水平。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争创为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示范县。实施《学前教育第三期三年行动计划》,开工建设西苑幼儿园,逐步解决城区幼儿园“大班额”问题。加强薄弱学科和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教育督导和教学管理,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切实提升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3.提高医疗卫生水平。加强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建设,创建市级以上重点专科 2 个,新建 2 个镇卫生院和 5 个村卫生室,县医院医技综合楼暨残疾人康复中心完成主体工程。继续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强化“三医”联动,严格落实药品零差率、分级诊疗、医师多点执业、全科医生培养等制度,统筹推进全国健康促进示范县、省级健康县城试点及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探索开展镇级卫生和计生机构职能整合,完善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健全利益导向体系,积极争创新一轮国家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4.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强化政府主导,鼓励和支持社会 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深入推进法治高台进程,扎实开展“七五”普法教育,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坚持源头治理,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筑牢基层服务管理“前哨”,切实维护群众根本利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快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健全社会诚信体系,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把“全国文明县城”这块金字招牌擦得更亮。5.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要求,狠抓重点领域安全生产风险管控、隐患排查和综合整治,配合完成 312 国道苦水路段改建工程,有效预防和遏制各类安全事故发生。深入推进阳光信访、责任信访、法治信访建设,持续开展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和信访包案、信访积案“清零”行动,着力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健全企业欠薪治理长效机制,切实保障劳动者权益。加强食品药品监管,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完善以防灾减灾、应急处置、治安防控为重点的公共安全体系,严密防范和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和谐。八、全面深化改革,实施创新驱动,激发经济发展活力坚持向改革要活力、向创新要动力,全力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创新取得实质性进展,着力破解体制机制障碍,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活力和不竭动力。 1.纵深推进农村各项改革。进一步拓展农村土地确权成果应用,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整合流转,持续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权、农业设施产权抵押贷款,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加快农村“三变”改革步伐,认真抓好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建设,全力推进农村土地和集体资产股份制合作改革试点,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持续深化集体林权、国有林场、农业水价和供销合作社改革,不断完善农村经营体制。建立健全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稳步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持续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提升农业农村发展保障水平。2.加快实施“双创”战略。优化创业创新环境,继续落实“黄金 19 条”政策措施,不断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活力。依托创业一条街、工业园区创业孵化园、休闲度假旅游创业创新基地等平台,全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持续提升 12个示范基地孵化功能,强化创业服务保障,新增初创型小微企业 320 家、成长型小微企业 50 家以上。规范资金使用,注重典型培树,顺利通过“双创示范”城市验收。强化科技支撑,深化政企学研合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充分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和创造活力,促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发展。3.全面提高“放管服”水平。完善“三张清单一张网”运行机制,加快推进“网上行权”,不断提升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让群众少跑腿、好办事。全面完成城市执法体制改 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稳步开展生产经营性事业单位、盐业监管体制改革,推进政企分开。强化专业技术培训,增强“接”“管”能力,提高“放管服”协同性和联动性。探索开展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工作,推行工程建设领域“多评合一”“联合验收”新模式,解决程序繁、环节多、衔接不畅问题。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市场监管执法和其他行政执法事项随机抽查率分别达到 70%和 50%以上。4.积极推进财政金融服务创新。成立县级会计集中核算中心,实行“镇财县管镇用”。开展综合治税,强化预算管理,优化支出结构,确保财政收支平衡。创新金融保险产品,扩大信贷规模,提高金融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推进城投、农投等县级投融资平台市场化运作,扩大业务范围和融资规模,提升运营项目水平。鼓励企业开展股份制改造,通过主板、新三板和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融资,提高市场主体的融资能力。九、深化简政放权,加快职能转变,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打铁必须自身硬。我们必须主动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积极顺应人民群众期盼,全面提高政府施政能力,奋力开创政府工作新局面。1.树牢为民执政理念。“民之所望,施政所向”。我们将 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使政府工作真正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坚持一切工作决策以人民利益为重、以群众期盼为念,既全心“为民”,又倾力“惠民”,更注重“安民”,切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2.创新科学施政方式。顺应发展形势,树立长远目光,既立足当前多办一些成效好、见效快的大事、好事,又着眼长远多做一些打基础、利长远之事。坚持稳中求进,注重内涵发展,既顺应自然规律,又遵循内在规律,切实把工作着力点放到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上来,努力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竞争力强的产业格局。减少会议、文件,改进会风、文风,完善考评办法,改进督查方式,推动各项工作高效落实。加强部门协作配合,敢于破解因循守旧的障碍,勇于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反对条块分割、推诿扯皮、不顾大局、部门利益至上的行为,形成上下同心、共促发展的强大合力。3.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坚持把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贯穿于政府决策、执行、落实全过程,决不逾越法律红线、不触碰法律底线。坚持依法行政,规范决策程序,健全重大问题 公众参与、专家咨询、风险评估等机制,聘请法律顾问参与决策,不断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合法性。扩大政务公开,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提高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质量。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建议,广泛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4.夯实廉洁从政基础。把全面从严治党与政府自身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讲规矩守纪律,知敬畏存戒惧。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对扶贫攻坚、惠民项目及工程招投标等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权力运行的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对重点工作、重要事项、重大项目实行履职清单管理,跟踪督办问效,切实提高政府执行力。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纠正“四风”,坚决防止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严厉整肃庸政懒政怠政行为,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各位代表,新时代召唤我们励志前行,新征程要求我们勇于担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激励我们奋发有为。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团结和依靠全县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高台而努力奋斗! 2018 年武穴市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列席同志和旁听人员提出意见。一、2017 年工作回顾一年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紧紧围绕“三先[1]”目标,强力推进“四大行动[2]”,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求进、稳中向好,初步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一)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8%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8.5%;全口径财政收入 37 亿元,增长 9%;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8.4 亿元,增长 1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40 亿元,增长 10%;外贸出口 1.9 亿美元,增长 11.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4156 元,增长 9.2%;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8913 元,增长 9%。先后获得国家、省、黄冈市级荣誉40 余项。位列“全省科技创新先进县市 20 强”第 4 位。连续 11 年保持“湖北省金融信用县市”称号。余川镇获评“湖北省森林城镇”。大法寺镇大屋雷村、石佛寺镇魏高邑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新增 14 个省级生态村。梅川水库被评定为国家水利风景区。(二)项目支撑进一步夯实。坚持扩投资、强支撑、增 后劲,发展质效不断提升。项目建设稳步推进。预计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248 亿元,实施项目 225 个,同比增加 54个。长江公路大桥、500 千伏输变电工程等项目进展顺利。华电 70 兆瓦和东贝 50 兆瓦渔光互补项目并网发电。祥云 30万吨合成氨等一批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向上争资再创佳绩,争取到位资金达 34 亿元。招商引资势头强劲。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新签约项目 62 个,其中工业项目占 79%。协议投资总额 614 亿元,实际到位资金 131 亿元。先后引进宜昌昌耀地下管廊制品生产项目、铜锣湾广场城市综合体等11 个投资过 10 亿元的项目,增添了发展后劲。PPP[3]项目率先突破。精心谋划“十三五”PPP 项目包 26 个,总投资487 亿元。畜禽粪污全域收集、生态处理、肥料化利用项目成为全国首批农业领域 PPP 试点项目。发扬拼抢精神,成功签约 4 个项目包、18 个子项目,总投资 48.3 亿元。这批涉及民生重点基础设施、补齐生态短板、事关长远发展的项目纷纷落地实施,成为项目建设新亮点。(三)转型步伐进一步加快。坚持以增量优化带动存量调整,以技术创新助推转型升级,不断增强产业竞争力。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新增智能化改造企业 3 家,9 家企业成为省级“两化融合[4]”示范企业。新增 1 家“新三板[5]”挂牌企业和 5 家“四板[6]”挂牌企业,上市上柜企业达 56 家,名列黄冈之首。祥云集团荣获“全 国文明单位”称号,位居 2017 年湖北民营企业 100 强第 37位。彩虹牌电热毯荣获湖北省名牌产品。现代农业提升发展。粮食、油料、生猪、水产大市地位得到巩固。8.33 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面铺开。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 79.1%,成为全省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市。坚持防洪排涝与生态修复并重,投入 2.1 亿元,基本完成武山湖、官桥大港、丰收港、太白湖(武穴段)水利灾后重建工程,整体提升了内湖河港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全省冬春农田水利建设现场会将在武穴召开。第三产业提速升级。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 21 亿元。仙人湖水上乐园度假区开园。广济时光景区(滨江公园)有望通过国家 4A 级景区验收,将实现我市高等级景区“零”的突破。按照“国家湿地公园+5A 级景区”的定位要求,倾心打造武山湖生态新城,启动湖滨绿道、环湖大道建设,积极谋划引进一批产业项目,武山湖生态新城步入产城互动的良性发展轨道。农村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 20%。邮政、通讯、烟草、石油等行业取得长足发展。(四)改革创新进一步深化。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淘汰 9 家产能落后的规模企业。房地产库存稳定在合理区间。累计减免企业税费和降低企业成本达 9000 万元。“三去一降一补[7]”成效明显。重点改革走在前列。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农村土地承包 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国家和省改革试点任务有序推进。市委书记荣获首届“湖北改革奖”个人奖,深化改革工作赢得省、黄冈市高度评价。创新创业卓有成效。全面落实科技创新“金九条”[8],发放科技创新企业和科技创新人才奖励资金 660 万元。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1 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47.5 亿元,占GDP 比重18%,位居黄冈第一。新建院士专家工作站 1 家、科研平台 8 个,转化科技成果 15 项。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 1.25 件。全市新登记五类市场主体[9]1.5 万户,完成“个转企”205 户。要素保障显著增强。园区建设扎实推进,火车站工业园投入1.5 亿元提档升级基础设施;马口医药化工园热电联产、一级消防站、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启动建设;规划启动城西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金融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累计发放小微企业贷款 60 亿元,发放县域经济调度资金 3 亿元,为企业提供过桥资金 3.1 亿元、担保贷款 13.5 亿元。合理保障发展用地需求,收储工业用地 2200 亩、经营性用地 3800 亩。(五)城乡发展进一步协调。坚持城乡一体,协同发展。城乡规划体系更全。建成“多规合一[10]”综合信息平台。编制完成《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心城区竖向规划》和 100 个新型农村社区规划。《武穴港总体规划(修编)》即将批复实施。城乡承载能力更强。沿江一级公路基本完工。G220 界岭至大金段、武盘公路等改扩建工程进展顺利。完成 明珠路北延、金盘路北延等道路建设,东城区道路框架基本形成。升级改造了玉湖路北延、永宁大道东延、景阳路北段等道路。农村电网建设总投资 3 亿元,新建及改造 10 千伏线路 940 公里。开工建设 7 座镇处污水处理厂。重点打造仙人坝环湖美丽乡村建设,全市 9 个村确定为省级提档升级试点村。城市品质品位更高。强力推进“城管会战”,拓宽整修城区老旧街道 30 条,黑化小区道路 14 条,施划停车泊位4000 余个,新改建城区公厕 18 座,亮化机关企事业单位 94家。扎实推进“三违[11]”查处,拆除违法建筑面积 4.4 万平方米,启动朱奇武、朱木桥社区“三违”查处试点。城市面貌大为改观,市民满意度大幅提升。(六)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坚持抓保护、强治理、零容忍,生态环境持续好转。环境整治有力度。全面完成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任务 36 件,整改率达 100%。全面打造“雷霆行动”升级版,实现了 106 台 20 蒸吨以下燃煤锅炉、858 辆黄标车全面淘汰“清零”目标。完成畜禽养殖区域划分工作,关停养殖场 24 家,整治 219 家。全面关停 27座砂石码头,实行集并整合,规范建设。以廊道建设倒逼矿山绿色运输。在黄冈率先开展绿色矿山创建活动。生态保护有成效。建立市、镇、村三级河长制。加强城镇饮用水源地保护,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100%。大气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国家二级标准。绿色发展有作为。关停 11 家环 保不达标企业。提高环保市场准入门槛,拒绝引进 27 个项目。投入环保升级改造资金 3.3 亿元。全面完成马口园区“六个提标升级[12]”工程任务。大力实施“绿满武穴”,完成基地造林 15000 亩,四旁植树[13]28 万株。(七)群众幸福感进一步增强。预计全市民生支出 36.5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 85.3%。脱贫攻坚深入推进。规范完善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基础信息工作。统筹财政专项资金 5.6亿元,发放扶贫小额贷款 1.3 亿元。建成扶贫产业基地 129处,带动贫困户 8520 户,占比 42.8%。建成光伏发电站 52座,光伏扶贫实现 46 个重点贫困村、3017 户重点贫困户全覆盖。易地搬迁主体工程完工率 100%,超额完成年度入住任务。实现 10986 人脱贫、6 个贫困村出列。民生事业跨越发展。投资近 10 亿元,完成新武穴中学、新第一人民医院、市文化中心(三馆合一[14])建设并投入使用。改造新建 32所村级卫生室,实现村级卫生室全覆盖。成功创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镇处文化站、村级文化中心和文化广场建设基本实现全覆盖,大力开展送戏下乡等文化惠民活动,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开展。保障体系日益完善。机关事业养老保险改革进展顺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有效整合,实现了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5.3%。新增城镇就业人员 10000 人。发放低保保障金 5800余万元、五保对象供养金近 4000 万元、老人高龄补贴 930 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15]850 万元。住房公积金缴存余额突破 12 亿元。广济花园等棚户区改造项目全面实施。建成各类保障房 528 套。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统筹法治建设和平安建设,加强信访维稳工作,构建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我市被省推荐为全国法治县市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全市未发生较大及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安全生产态势持续平稳。成功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市。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有效化解房地产领域民间融资风险,亚兴国际城等 10 多个停工楼盘全面重启建设,有力保障了群众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八)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升行政效能,全面清理规范行政权力,下放行政审批事项36 项。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审批时限压缩 50%。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坚持向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市政协通报情况,自觉接受监督。办理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 106件、政协委员提案 203 件。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实现政府投资审计全覆盖。完成领导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项目50 个。积极推行公共资源电子交易全流程工作。加大资金统筹,推行绩效预算,财政资金绩效管理首次进入全省优良行列。办好《电视问政》、《党风政风热线》,政风行风持续好转。加强与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文联等群团组织联系。 国防动员、人民防空、民兵预备役、双拥、优抚安置、机构编制、机关事务管理等工作继续加强。涉台事务、民族宗教、外事侨务、保密、档案、史志、地震、统计、物价、气象、移民、农村能源等工作都取得新的成绩。2017 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得益于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得益于市人大、市政协有效监督和大力支持,得益于全市人民团结拼搏。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武警官兵,向所有支持武穴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地区生产总值、投资等主要指标增速趋缓;生态文明建设力度仍需加大;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脱贫攻坚任务繁重;社会治理面临不少难题,各种风险隐患还不同程度存在,法治建设有待深入;少数干部担当精神不足、工作作风不实、执行力不强,行政效能建设还存在薄弱环节等等。这些问题必须着力加以解决。二、2018 年工作安排2018 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 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 2018 年的政府工作,意义重大而 深远。2018 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中央、省、黄冈市和市委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突出发展第一要务,厚植“安全、环保”两大基础,打好“三大攻坚战[16]”,抓实“四大行动”,奋力谱写建设现代港口强市、争创全省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篇章。2018 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8%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8.5%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0%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9%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0%以上;外贸出口增长 10%左右;实际利用外资增长 8%左右;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9%以上;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 3.5%以内;全面完成黄冈下达的精准脱贫、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等目标任务。实现上述目标,必须重点做好五个方面工作:(一)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增强县域经济新动能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坚持问题导向,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工业化进程,突破性发展现代 服务业,在培育新动能中优化产业结构,注重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上狠下功夫,逐步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着力扩大有效投资。项目是投资的载体。抢抓政策机遇,精心策划包装,充实完善“十三五”项目库和重大项目储备库,谋划江北高速公路、G220 过江通道、通用机场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大立项争资力度,全年争资 25 亿元以上。按照在建项目抓进度、新建项目抓开工、项目落地抓前期的要求,重点抓好长江公路大桥、黄黄高铁、祥云 30 万吨合成氨等项目建设,力争在建和新开工亿元项目 60 个以上,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280 亿元以上。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坚持“四为主[17]”原则,更加注重商会招商、专班驻点招商和产业链招商,更加注重引进绿色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更加注重招商引资项目的正式签约和开工投产,力争招商引资协议额 350 亿元以上,实际投资额 150 亿元以上。加大经营性 PPP 项目谋划建设力度,推动 PPP 项目落地生效。着力发展实体经济。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积极对接“万企万亿技改工程[18]”,鼓励企业技改扩规,兼并重组,加快转型。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优化升级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经济、新业态。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5 家,新增省级“两化融合”试点示范企业2 家,投入企业技术改造资金 56 亿元。支持智轩科技与上海 威马集团合作重组,努力打造百亿企业、千亿产业。夯实园区载体。继续完善火车站工业园基础设施配套,加快马口工业园三期吹填、道路建设,启动城西高新技术产业园起步区建设。大力实施“满园工程”,引导优势产业、企业、项目、资源向园区聚集。不断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建设,积极引进各类金融机构落户武穴。大力实施“一行一策、一企一法”金融创新工程。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重点项目、三农发展、创新创业等方面金融支持,力争全年融资增长 18%以上。积极推进资本市场建设,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力促祥云集团主板上市,1 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5 家企业在“四板”挂牌。加强担保公司建设,完善担保机制,增强增信能力。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组建产业投资基金,支持优势产业发展。深化城发集团改革,实现由融资平台向城市资源运营平台战略转型。发展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债务融资工具。建立政府、银行、保险、担保协同工作机制,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启动万亩土地收储行动,为项目建设提供保障、预留空间。着力提升现代服务业。补齐服务业发展短板,提高第三产业比重。大力发展旅游业。以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围绕“一轴一带三心四区[19]”产业布局,重点推进武山湖生态新城、匡山西游、仙姑山旅游风景区开放开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加快仙人湖水上乐园度假区提档升级和 配套建设,争取不二文化传媒影视文化基地开工建设。全市旅游综合收入力争过 25 亿元。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继续支持章水泉竹艺、岳家拳、文曲戏等文化产业传承与开发。深度挖掘万丈湖农垦文化和知青文化。主办好油菜花节,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支持泰盛、龙潭宾馆等商贸流通、餐饮住宿服务业做大做强。加快铜锣湾广场城市综合体建设。新增限上商贸企业 10 家以上。积极争创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市,新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30 家,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 20%以上。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支持物流企业发展。增强水运能力,推进田镇马口智能物流园、牛关矶综合码头等项目建设。加快整合邮政、供销、商务、交通运输等部门物流服务资源,建设分拨中心、公共配送中心、信息服务中心,提高农村“最后一公里”的物流配送效率,建立城乡一体化物流体系。着力实施创新驱动。持续打造“创城武穴、创享未来”的双创品牌,深入推进“千企联百校”活动,承接高校院所产业化项目 2 个以上,转化科技成果 10 个以上。开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专利扫零行动,发明专利申请达到 130 件以上。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 6 家以上。建设一批企业技术研究中心,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推出一批技术含量高、质量信誉好的“武穴创造”产品。坚持把“质量强市”作为创新强市的重要抓手, 大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梯级实施“三名一标[20]”工程,新申报注册商标 50 件、新认定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1 件、中国驰名商标 1 件、湖北名牌产品 2 件,开展第二届市长质量奖评选活动,争创全省“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坚持人才强市战略,实施各类招才引智计划,建好人才超市[21],聘请企业科技副总 20 人以上,引进 100 名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促进市场主体增量提质,全年新发展五类市场主体 12000户,完成“个转企”200 户。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积极实施“123”企业家培育计划[22]和优秀企业家培育工程,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坚持农村农业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不断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村农业现代化,真正实现“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优化供给、提质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开发适销对路的农副产品。重点建设壮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名特优生产基地和保障性蔬菜基地,叫响做大武穴双低油菜、广济佛手山药、大金板鸭、百园生姜等农产品品牌。鼓励扶持大法寺镇、石佛寺 镇深度开发富硒产品。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建设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扩大土地经营权流转空间,鼓励土地向大户、能人流转集中,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培育适应市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培育农业生产大户,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加工企业。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着力创建一批全省、全国示范社,力争发展合作社 30 家,家庭农场 20 家。提供适合需求的要素保障。推动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与农村资源有效对接,实施服务下乡、能人回乡、产业兴乡的“三乡”工程,增强农村发展动力。鼓励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基层队伍扎根农村、服务三农。加快完善现代农业体系。大力推进种养加结合、粮经饲统筹、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绿色高效农业,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培植壮大优质粮食、双低油菜、花卉苗木、畜禽养殖等产业,着力打造佛手山药百亿产业,重点支持襄大农牧、万星面业、福康油脂、金磊粮油、立飞孔雀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做大做强,力争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 150 亿元。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建设。加大农村路网建设,实施官桥至太白湖、横岗至百元、官桥至朝阳等公路建设,加快农村公路生命安防、窄路加宽、危桥改造等工程建设。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力度,全面完成水利灾后恢复重建“三大项目”、荆竹河二期治理、马口泵站更新改造等工程。统筹整合 1.6 亿元,全面完成 2018 年 8.37 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加强农机推广应用,创建全国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市。建设美丽乡村,重点抓好梅川镇李兴泗村、绿林村、花桥镇杨二岭村省级试点建设,着力抓好大法寺镇李边村、余川镇大坝村等 9 个村提档升级,精心打造武石大道、红色旅游路、武山湖等沿线美丽乡村,全年建成20 个达标村、5 个示范村。扎实抓好以“厕所革命”为重点,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为主攻方向的农村生活环境综合整治,提升群众生活品质。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切实做好村和社区换届工作。(三)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激发跨越发展新活力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三去一降一补”,重点倒逼过剩产能退出市场,依法依规处置“僵尸企业”,加快棉花加工企业转型发展,推进粗放型矿山企业和环保不达标企业退出市场。加强市场调控,规范市场监管,确保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认真落实国家出台的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减轻企业负担,增强企业竞争力。补齐市场发育不够、制度缺失等多方面短板。落实省政府关于财政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各项政策措施。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持续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适 时动态调整权力、责任、负面和收费四个清单,健全市、镇、村三级政务服务网络,实行“一站式”服务、“一表制”收费,完善“代办制”,推行模拟审批。扎实推进“1+4”模式[23]的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全省县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改革创新试点、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梅川与田镇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抓好万丈湖农场农垦改革。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完善以绩效为导向的预算管理制度。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把推进 PPP 项目落地作为投融资体制改革重要突破口。稳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做好政府机构改革和评估工作。进一步抓好商事制度改革,实现企业登记网上办理。深化区域开发合作。积极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对接大武汉,对接湖北自贸区,强化协作配套。加强区域间合作交流。落实黄冈市“临江四城”开放开发战略。加快推进经济开发区机制体制改革,用足用好国家级高新区优惠政策,融入黄冈高新区“一区七园[24]”协同发展体系。拓展对外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承接先进产业转移,大力引进利用外资,构建外向型经济新格局。实施“走出去”战略,推进企业自营出口和外贸口岸建设,完善支持外贸出口政策。(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新武穴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 银山”的理念,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让武穴大地蓝天长驻、青山长在、碧水长流。推进环境整治。以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和“雷霆行动”升级版活动为抓手,开展好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工作,加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力度。坚决推进长江大保护。坚定不移整合长江岸线资源,加大砂石码头集并力度,全面完成码头整治复绿和坡岸修复工作,统筹矿山码头区域性综合治理。加快推进长江经济带矿山地质环境生态修复工程。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投入 3 亿元建设沿江一级公路、武盘公路生态廊道,综合整治田镇区域粉尘污染问题。继续抓好露天秸秆禁烧工作。力争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稳定提高。大力实施“碧水”工程。坚决落实江河湖库港(塘)长制。实施江河湖库连通工程,启动东港、西港、幸福港黑臭水体治理及城区雨污分流工程,全面完成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和城区污水处理厂提标升级改造工程。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全市重点水域全部达到三类水质标准。大力实施“净土”工程。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实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加强固废物综合处理。开展农用地和重点行业土壤污染状况详查,保持全市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大力实施“绿满武穴”行动。加大投入,完成精准灭荒任务。加大城镇园林绿化、道路绿化、村庄庭院绿化、企业园区绿化,大力推进工程化造林、专业化施工,提高造 林存活率,确保灭荒面积 5000 亩,封山育林 30 万亩。积极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全力打造森林城市。推行绿色发展。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切实抓好耕地保护、湿地保护、生态林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努力把马口化工园区打造成智慧绿色生态园区,争创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开展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和清洁生产示范园区创建活动,逐步将清洁生产审核领域扩展到全部工业企业。积极开展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企业等创建活动,大力倡导绿色消费、绿色出行。探索建立镇处领导干部自然资产离任审计制度,严格执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改善人居环境。坚持规划引领,完成武穴市城乡总体规划修编、火车站工业园总体规划修编、武安杭高铁核心区规划编制等工作,加大规划执行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深化“多规合一”改革,强化成果运用,统筹全市一张图审批,一张图管控。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进刊江大道西段、广济大道东段、沿江大道西段、民主路中段、文曲路南段、玉湖路中段升级改造工程。争取麻武高速武穴城区段通车,打通城市快速通道。高标准推进武山湖湖滨绿道、环湖大道等基础设施建设,高起点导入相关文化旅游产业。坚持城乡统筹,坚持不懈推进“城管会战”,着力在园林绿化、市容市貌、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基础设施等方面解决突出问题,久久 为功,不断提高城市建设管理水平,提升市民幸福感、满意度。深化行政综合执法改革,全面推行全市域控违。(五)努力增进民生福祉,满足群众生活新需要坚持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打赢脱贫攻坚战。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头等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按照“脱真贫、真脱贫”的要求,动员全社会力量,形成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进一步完善扶贫信息系统建设。统筹各类扶贫资金 7 亿元,促进“五个一批[25]”措施落实落地。把产业扶贫作为重中之重,培植更多社会责任感强、带动能力强、抗御风险能力强的新型市场主体。采取有效措施,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加强贫困村驻村工作队选派管理工作,严明考核纪律,确保贫困村驻村工作队选派精准、帮扶扎实、群众满意。全面打好全市扶贫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战役。实行最严格的责任考核和督查问责机制,确保实现 15542 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5 个贫困村出列。聚焦重要民生领域。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完善城区学校布局规划,加大校园建设投入,东城区新建一所小学,全面建成武穴市直属幼儿园东城区新园、实验二小下关分校、武师附小江林分校。完成改造农村薄弱学校 35 所。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成立中职集团。实施健康武穴战略。全力做好省 级卫生城市复查工作。完成市妇幼保健院、第二人民医院整体搬迁。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全面实施参保计划,深化医保支付改革。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以创业带动就业,新增城镇就业 9000 人。全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 4000 万元。做好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社会救助、救灾救济等工作。落实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困境儿童保障等各项救助保障制度。抓好农村福利院“平安工程”、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等项目建设。深化住房制度改革,逐步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完成 2300 户棚户区改造任务,改善城乡居民生活环境。加强文化小康建设。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为载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全方位开展“黄冈楷模”“武穴楷模”评选推荐、宣传推介活动,做好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大力弘扬优良家风,建设和谐家庭。启动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举办全市第五届农民文化艺术节和第九届广场舞大赛。积极开展文化惠民工程,市图书馆、市文化馆、市博物馆、农村文化站对公众实行免费开放。建成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支持广播电视主流媒体健康发展。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深化“平安武穴”建设,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推进安全生产领域 改革,全面加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改,确保安全生产态势总体平稳。强化食品药品监管,捍卫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积极化解企业不良贷款,加强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实行地方性政府债务限额管理,严厉打击各类非法集资、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有效预防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大力实施“阳光信访”,完善信访机制,依法依规化解社会矛盾。加大“七五”普法工作力度,深入开展法治武穴建设,率先通过湖北省法治政府建设验收。扎实开展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加强国防动员工作,推进军民融合发展。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牢记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努力把对党忠诚、对国家忠诚、对人民忠诚、对事业忠诚体现到工作中、落实到岗位上,彰显新担当,展现新作为。(一)加强学习,增强本领。事有所成,必是学有所成。始终把建设学习型政府放在突出位置,把学习作为一种时代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工作状态,学以提能,学以促干。坚持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引向深入。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学用相长,着力养成专业思维、专业素养、专业方法,持续推进境界提升、标准提升、素质提 升,全面增强“八个本领[26]”,切实提升履职能力和水平。(二)强化法治,依法行政。自觉接受市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虚心接受各民主党派监督,提高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质效。严格依法行政,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开展工作,充分发挥政府及部门法律顾问的作用,健全政府决策机制,完善政府工作规则,推进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严格加强执法监督,全面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切实做到依法用权、公正用权、廉洁用权。建设法治政府,增强法治意识,筑牢法治精神,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服务。(三)转变作风,提升效能。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坚定不移贯彻执行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保持攻坚克难的竞进姿态,盯紧目标,埋头苦干,重抓落实。强化责任意识,弘扬担当精神,坚决做到矛盾面前不绕道、问题面前不回避、困难面前不退缩,敢作敢为,善抓善管,善作善成,勇挑重担。坚持跟踪问效,建立健全政府大督查工作格局,紧抓不落实的事,紧盯不落实的人,严厉整肃各种“梗阻”现象,切实解决不作为、慢作为、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问题。更大力度简政放权,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让群众“进一个 门、办一揽子事”,切实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着力打造一流的政务环境。健全正向激励机制,旗帜鲜明地支持担当者、保护担当者、褒奖担当者,促进政府工作人员奋发进取、勤政有为。(四)从严治政,清正廉洁。旗帜鲜明讲政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开展政府工作。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持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精神,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全面拓展作风建设成果。强化审计监督,加强对机构编制、财政资金分配使用、项目招投标、扶贫及涉农资金、土地出让、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的风险防控,增强权力运行透明度,扎牢“不能腐”的笼子,保证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各位代表!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目标呼唤新作为。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为建设“现代港城、创新强市、城乡一体、生态武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2018 年六安市金安区政府工作报告一、2017 年工作回顾2017 年是本届政府开局之年,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抢抓机遇,主动作为,锐意进取,克难攻坚,较好地完成了区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200 亿元、增长 9%,财政收入亿元、增长 27.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0000 元、增长 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1660 元、增长 9%。(一)平台建设再上台阶。集中示范园区新建续建道路41.3 公里,汉中路、西湖路、干渠南路建成通车,南北主干道蓝溪路即将贯通,污水处理厂正式运营,梅山路小学东校区建成投用,大学科技园一期基本建成,琼威国际医院快速推进。南山新区新建续建道路 8.3 公里,永泰路、朝阳路建成通车,污水处理问题初步解决,南湖公园进一步提升,白鹭园酒店主体完工。金安开发区南片路网及配套基本到位,东片骨干路网基本建成,北片振兴路、丰乐大道等加快建设,人民路小学北校区基本完工,吉宝物流园仓储冷库区试运营。合六区域快线方案基本确定,沪陕高速六安东出口成功获批。三大核心平台承载能力不断提升,人气商气与日俱增。(二)项目投资卓有成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200 亿元、增长 12%。全年新引进项目 95 个,合同引资 506 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 45 个,5 亿元以上项目 20 个。亿元以上项目 到位内资 76 亿元、增长 15%,利用外资 5800 万美元、增长15%。华夏幸福产业园、皋陶文创园、绿地美式风情小镇、蓝城文旅康养小镇、金润吉“双创”中心、泰慕士智能纺织等大项目好项目相继落户,应流航空产业园、明天氢能源产业园、如龙健康养老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金安未来城市公园初见雏形,元和山庄项目成功盘活。(三)工业经济稳中有进。深入开展“暖企行动”,主动对接帮扶企业,共受理解决各类问题 200 多个。进一步增强区城投公司实力,扩充过桥资金,新设立产投基金、创投基金和重大招商项目引导基金,全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累计帮助企业融资 8 亿元。维麦重工在新三板成功挂牌。全年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 38 亿元、增长 8%,扭转连续三年负增长局面。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7 家,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50 亿元、增长 10%,技改投入 25 亿元,新增高新技术企业 2 家。中徽自动化机器人、江淮电机高端电机技改项目主体完工,祥安热能二期、星瑞高端商用车变速器项目基本建成。“退城进园”工作取得突破,搬迁企业 5 家。“僵尸企业”处置成效明显,盘活企业 18 家、利用闲置厂房 14 万平方米。(四)现代农业亮点纷呈。大力实施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示范行动,粮食总产 43.7 万吨。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积极开展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 变”改革,率先在全省完成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成效显著,全省现场会在我区召开。木南、欣沃等特色园区示范带动能力不断增强,“四桃(萄)两莓”、茶叶、蔬菜等特色产业竞相发展,稻渔综合种养经验全市推广,温氏一体化养猪、新华畜牧转型升级项目快速推进。成立金安脆桃协会、葡萄协会、板鸭协会、皖西白鹅协会,建设脆桃示范园 42 个、交易市场 7 个。强化农产品检测和市场监管,建立农产品追溯平台,新增“三品一标”认证产品 42个。新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9 家、农业专业合作社 271 家、家庭农场 493 家。成功争创省级“平安农机”示范区。(五)旅游三产大放异彩。悠然蓝溪、悠然南山、南湖公园成功联创省级旅游度假区,悠然南山入选国家首批运动特色小镇,悠然蓝溪荣膺第三届“中国旅游产业杰出贡献奖”。九十里山水画廊获评“中国健康养生休闲度假旅游最佳目的地”,品牌价值位居全国服务行业第 13 位。洪山游客接待中心建成运营,大别山虚谷温泉度假区正式营业。完成九十里山水画廊沿线节点立面改造,新增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 2 家、省级四星以上农家乐 8 家。成功举办上海、黄石、阜阳旅游招商推介会,“四季游金安”系列节庆活动人气爆棚,全年接待游客 742 万人次、增长 15%,实现旅游综合收入 51 亿元、增长 25%。成功举办 2017 国际羽绒博览会、首届皖西商品交易博览会。实现农村电商全覆盖,新增限上商贸企业 16 家,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 155 亿元、增长 12%,进出口总额 1.75亿美元、增长 95%。(六)城乡面貌持续改观。实施市、区重点工程征迁项目 35 个,完成征地 2.4 万亩、拆迁房屋 144 万平方米,集中拆违近 3 万平方米,有力保障了市、区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开展城市文明创建,强化物业管理,扎实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整治,青年路、银河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即将完工。实施小城镇建设项目 96 个、竣工 79 个,毛坦厂镇成功入选全国特色小镇,张店镇入选《2017 全国优选旅游项目名录》。建成棚户区改造安置房 2509 套,改造农村危房 1575 户,整治农村土墙房屋 719 户。完成农村畅通工程 403 公里,改造危桥座。丰乐河、淠河综合整治工程初见成效,龙潭河水库加快建设,太平水库大坝封顶,硃砂冲水库关闸蓄水,淠河河道采砂统一管理有序推进。全面推行“河长制”,认真开展中央、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完成年度节能减排任务。扎实推进“三线三边”环境综合整治、美丽乡村建设,实施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三大革命”,清理垃圾 5.5 万吨,完成 68 个贫困村污水治理项目,改造厕所 6000 户。(七)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全年整合投入各类扶贫资金9.95 亿元,其中区级财政投入 1.6 亿元。出台村集体经济和贫困户产业发展专项扶持办法,产业扶贫项目实现贫困村全覆盖,兑付财政奖补资金 3.3 亿元。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十 大工程”,建成村级光伏电站 53 个、户用光伏电站 5000 个,全部实现并网发电。发放扶贫小额信贷 1.8 亿元,兑付健康脱贫补偿资金 9356 万元、教育扶贫补助 2416 万元、贫困户危房改造补助 2173 万元,易地扶贫搬迁 340 人,解决 15.3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农村低保线和扶贫标准线实现“两线合一”。央视《新闻联播》头条报道我区脱贫攻坚工作,金安脆桃、九十里山水画廊入选安徽省扶贫经典范例,“扶贫帮扶与家风共建”活动得到省、市领导充分肯定。预计全年出列贫困村 68 个、减少贫困人口 1.7 万人。(八)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素质教育提升工程深入开展,第三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反响热烈,城区义务教育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扎实推进,人民路小学(本部)改扩建一期竣工投用,金安路学校主体完工,清水河学校初中部加快建设,区直幼儿园等 3 所公办幼儿园陆续建成。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不断深化,张店、淠东、椿树卫生院投入使用,城北卫生院“六制”管理模式全市推广。计生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城乡居民医保全面并轨,全民参保登记计划深入推进。新增城镇就业 14385 人。2017ITF 国际网球公开赛、大别山国际马拉松赛好评如潮,金安体育闪耀国际。文化事业长足发展,“翁墩剪纸”、“一品斋毛笔”、“大红袍油纸伞”列入省第五批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现代黄梅戏《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列入全省扶贫巡演重点剧目。信访维稳工作成效突出,领导 干部接访、包案下访活动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有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强化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统计、物价、档案、方志、民族宗教、外事侨务、防空防灾、老龄妇幼、残疾人事业等各项工作均取得新进展。各位代表,一年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扎实开展“两学一做”、“讲重作”等系列专题教育,着力强化“四个意识”。区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区委决策部署,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人民团体意见,强力推进效能督查和政务督办,政府执行力、落实力进一步提升。全面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一岗双责”,加强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公务员队伍建设和管理得到新加强。各位代表,一年成绩的取得,归功于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和支持,凝聚着全区人民的辛劳和智慧。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向各位代表、委员,以及关心、支持金安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发展不足、发展不快、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较突出;创新能力不强,产业发展水平不高,工业短板依旧明显;土地、资金、人才等瓶颈制约突出,实体经济困难较多;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民生保障水平不高,脱贫攻坚任务 艰巨;政府工作执行力、服务效能仍存在薄弱环节,作风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等。对此,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认真加以解决。二、2018 年工作安排2018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9%左右,财政收入增长 7.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1.5%左右,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9%左右,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9%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5%以内,完成年度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一)推动核心增长极提质增效加快推进三大核心平台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功能配套,提升综合承载能力。进一步明晰各园区产业定位,优化产业结构,突出首位产业、主导产业,推动园区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加速示范园区产城融合。新建续建道路 30 公里,启动沪陕高速六安东连接线、一元大道南延至金裕大道工程建设,确保胜利北路、龙池路、山源路建成通车。抢抓合六区域快线建设机遇,强力推进棚户区改造,完成 50 万平方米拆迁任务。提升公共服务配套水平,力争琼威国际医院建成投用, 确保新城学校秋季开学。全力服务保障好华夏幸福 PPP 项目,切实抓好重大项目建设,推动智能装备产业园、消防产业园早日开工,加快应流航空产业园、明天氢能源产业园建设,确保中徽自动化、新民电子、诚宇包装等项目建成投产,金安未来城市公园顺利开园。打造绿色生态南山。完成南山新区总体发展规划编制。实施阳光大道南延、团结路北延、枫林路东延等市政道路建设,完成养贤路、华殿寺路等道路建设。启动迎宾大道南延景观带和高铁景观带建设,新建蓝城 600 亩湿地公园、绿地600 亩街心公园,实施南湖公园景观提升工程。新建 110KV变电站 1 座、燃气供应站 1 座,力争贯通南片污水管网。启动南山新区省级示范高中建设,改扩建汪神学校,新建绿地常青藤学校,规划建设 1 所三甲以上综合医院。推动东方永安小镇、异域风情小镇、悠然南山二期、南湖白鹭园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加快金安开发区发展。推动吉宝大道西延、新北一路大桥建设,保障好新城二道大桥及西延路段建设,加快北片丰塘片区路网建设,实现骨干路网闭合连通。开工建设北片污水处理厂,启用东片污水泵站,实施 3.5 万伏高压线路迁移,实现北片天然气通达,力争园区公交首末站开工建设,完成木南干渠景观游园建设,争取八里杠小区二期、丰塘小区二期等安置房年内竣工验收,确保人民路小学北校区秋季招生。 加快推进六安(皖西)保税物流中心(B 型)建设,保障吉宝物流园一期顺利运营。(二)持续增强经济发展动能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要事”,全员大招商,全力招大商,坚持“一把手”带头招商,探索建立公司化、专业化招商机构,打造高水平、专业化招商团队。加强驻点招商、专题招商、以商招商,突出产业链招商。坚持招商项目区级统筹,合理布局招商项目。注重项目甄别、筛选,提高招商质效。对重点项目坚持区领导领衔招商,实行“一名领导、一个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工作机制,确保意向项目早签约、签约项目早开工。力争全年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 50 个,其中 10 亿元以上项目 6 个,实现亿元以上项目到位资金 85 亿元。提升项目投资效益。进一步完善考核机制,加大项目谋划和争取力度。围绕国家重点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设施等投资领域和省“三重一创”建设,储备、实施一批大项目,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省示范项目库。争取列入省亿元以上重点项目 51 个、完成投资 64 亿元,列入市亿元以上重点项目 78 个、完成投资 120 亿元。进一步优化项目工作流程,严格落实“四督四保”机制,力促项目“年前筹备、年初启动、年中调度、年底见效”。确保计划开工的 29 个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序时推进、按期建成。 全力做好要素保障。整合壮大区城投、金达、文旅等融资平台有效资产,增强投融资能力。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功能,深化银政企对接合作,切实增加有效信贷投放。增强区担保公司实力,提高过桥资金使用效率,充分利用农村“两权”抵押、4321、税融通等金融产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促进企业降本增效。积极推进企业直接融资,力争 2 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着力破解土地供应瓶颈,通过清理闲置土地、土地点供、独立选址和增减挂钩试点等方式,积极争取用地指标,保障重大项目用地需求。倍加珍惜有限土地资源,强化项目分期供地、节约集约用地,切实提高土地使用效益。(三)努力提振工业经济持续壮大工业总量。实施主导产业扩量提质工程,坚持“抓大”、“扶小”、“育新”并重,重点抓好应流航空、机电、齿轮加工、轻纺服装等六大产业基地建设,不断壮大龙头骨干企业,着力培育产业集群。精选帮扶一批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的“专精特新”小微企业,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扶植更多细分行业的领军企业。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产业上规模、上水平。坚持分类施策,加大处置力度,坚决清理“僵尸企业”,盘活存量资源。力争全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 10 家,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 54 亿元。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健全柔性人才引进机制,多措并举 留住、用好人才,力争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 2 个以上。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完善科技创新奖励办法,激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 8 家以上。加大企业科技孵化器引进和培育力度,支持企业设立新型科技研发平台,加快推进六安大学科技园二期、金安创新创业服务中心等公共创新平台建设,新增省级以上研发(工程技术)中心 2 个以上。加强知识产权管理、运用和保护,抓好质量和品牌建设,力争发明专利授权 50 件以上。持续加强政策扶持,发挥好产投等各类基金作用,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 25%以上。提高企业帮扶实效。深入推进“四送一服”,扎实开展“暖企行动”,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和专项扶持政策,严格执行涉企收费清单制度,最大限度降低企业成本。完善领导联系、部门帮扶机制,坚持问题导向,推行政府交办、领导督办、部门领办和办结销号“三办一销”督办制度,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扎实开展“春风行动”,深化与区内外职业院校合作,努力缓解企业招工难问题。继续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提高企业发展水平。深入推进审批改革,优化审批服务,创优“四最”营商环境。(四)大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活跃农村经济。巩固扩大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成果,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翁墩乡、横塘岗乡“三变” 改革试点,深入推进农村金融创新,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力争村镇银行筹建成功。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加大物流整合力度,推进农产品上行,建成 1-2 家网上“特色馆”、“旗舰店”。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支持有一定资金、技术、管理经验、销售渠道的乡村能人创新创业,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做强特色产业。全力打造江淮果岭,争当全市果岭建设“排头兵”。规划建设金冲、欣沃、木南 3 处田园综合体,重点发展脆桃、猕猴桃、葡萄等特色产业。全面提升各类园区道路基础设施,大力推广果园水肥一体化系统,稳步推进品种改良计划,力争全区优质果园率达 40%。新建果岭交易市场 7 个,配套建设冷藏库等设施。积极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新增省市级龙头企业 5 家、农民合作社 70 家、家庭农场 100 家,鼓励各类经营主体向生产性服务业、农产品加工流通和休闲农业延伸,提升农业产业价值链。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新认证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 40个,新申请地理标志产品 1 个。扮靓美丽乡村。完善提升 2017 年度美丽乡村建设,确保通过省、市验收,扎实推进 2018 年度美丽乡村建设任务,重点打造好东河口镇上堰村、施桥镇将军山村等 12 个美丽乡村。深化“三线三边”整治,强力推进农村环境“三大革 命”,全年投入 3000 万元以上,新建 4 个乡镇垃圾中转站,推行垃圾分类收集,配齐村级保洁员,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水平,完成 5 个集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改造农村厕所 1.2万户。严格执行畜禽养殖布局规划,实现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打造生态宜居、文明和谐的农村人居环境。(五)提升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推动全域旅游。编制全域旅游总体规划,全力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公厕、停车场、标识标牌等配套设施,新建南山新区游客集散中心。推动南山新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巩固提升九十里山水画廊沿线节点及景区品质,打造好金安旅游名片。加快推进聆心谷等重大项目,稳步推进洪山生态旅游示范区创5A 工作。重点推介洞天湖、硃砂冲水库、华五路沿线等旅游资源,力争引进一批重大旅游项目。精心打造南部旅游环线、北部现代农业产业观光带,推动全区旅游“点”连“线”、“线”扩“面”,绘织金安全域旅游立体画卷。深入实施“旅游+”工程。加大旅游产品研发力度,推动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打造更多叫得响的金安旅游品牌。加快大别山虚谷温泉度假区三期项目建设,完善提升南山健康步道系统,全力承办好 2018ITF 国际网球公开赛和大别山国际马拉松赛。打造精品乡村旅游,巩固拓展“四季 游金安”系列节庆活动,继续推进农家乐提升工程,鼓励开发利用空闲农房建设民宿、乡村酒店等,让游客玩得好、吃得香、留得住。积极推进文化旅游,加快皋陶文创园、马政文化园建设,实施明清老街、张家店战役纪念馆改造提升,推进昭庆寺、大华山创 4A。推动旅游线上线下融合,力争全年游客接待量、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增长 15%、25%。拓展消费服务新业态。培育红达义乌小商品城、百盛东金城等核心商圈,新建邮政物流产业园。大力发展健康养生、文化教育、体育健身等产业,推进生活性服务业精细化、品质化,推动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工业设计、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高端化发展。积极培育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业态。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73亿元,进出口 1.9 亿美元。(六)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服务好中心城市建设。扎实推进征迁项目,加大攻坚扫尾力度,保障好市、区重点工程建设。加快和美佳苑、南屏东苑、瑞梦花园等安置房建设,妥善安置被征迁群众。加大棚户区、老旧小区改造力度,积极推进城市文明创建,着力整治群众关心的市容环境、交通秩序、社区小区管理等问题,实施七里站、南屏苑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程,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生活服务。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规范房地产开发企业经营行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打造好特色小镇。坚持做大做强镇域经济,提高集镇支撑吸附能力,辐射带动周边发展。围绕工业、农业、商贸、旅游、教育、文化六大类型,立足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推进一批特色小城镇建设,形成示范带动效应,促进区域协同发展。支持张店镇创建全国特色小镇,木厂镇、孙岗镇创建省级特色小镇。全年小城镇建设投入资金 14 亿元,新建续建项目 55 个,重点加强集镇道路、水电、农贸市场等建设,完善集镇综合配套。加快推动城乡公交一体化,保障群众便捷出行。保护好生态环境。严格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认真抓好中央、省环保督察问题后续整改,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继续实施重点河流水污染防治项目,推进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突出抓好杭淠干渠等饮用水源地保护。深入开展“蓝天行动”,推进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加快淘汰燃煤锅炉,加强扬尘防治和餐饮油烟整治,搞好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严管城区烟花爆竹限放。全面推行“林长制”,实施林业增绿增效工程,全年新增造林 5000 亩,完成森林抚育 7 万亩,建设森林长廊 10 公里。推进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县(区)创建工作,争创椿树、中店等 6 个省级生态镇。(七)打赢脱贫攻坚决胜战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全年计划投入各类扶贫资金 11 亿元。加强扶贫项目资金管理,强化绩效 评价,着力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探索建立扶贫资金持续积累、资源资产保值增值、扶贫产业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提高脱贫工作均衡性,加大对非贫困村投入,重点加强 38 个“双基”薄弱村建设,确保全区贫困发生率稳定在2%以下,完成年度 1.7 万人脱贫任务,顺利实现贫困县摘帽。深入实施十大工程。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面推广“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深入推进特色种养业、旅游、光伏、新型经营主体、资产收益+脱贫,新建村级光伏电站148 个、户用光伏电站 5460 个。实施农村畅通工程 215 公里,建设非贫困村道路 254 公里。改造农村危房 1500 户,整治农村土房 400 户,兜底解决特困户住房问题。完成 334 人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大力推进安全饮水工程,解决 6000 户饮水安全问题。完成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实现农村宽带网络全覆盖,光网入户率达到 45%。加快乡镇卫生院建设,实施村卫生室标准化改造,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压紧压实各方责任。严格执行区、乡(镇)、村一把手负责制,层层压实责任。加强包保帮扶单位、驻村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和各级包保干部管理,进一步密切与贫困户联系。强化脱贫攻坚绩效考核,更加突出“精准”导向,切实减少检查评估、填表报数,杜绝表面文章、花架子,坚决防止“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继续开展扶贫资金使用专项审计,加大执纪问责力度,严肃处理扶贫领域违法违纪案件。 建立完善保障机制。全面实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完善“三保障一兜底一补充”综合医疗保障体系,落实好“351”和“180”健康扶贫政策,切实减轻贫困人口看病就医负担。完善教育精准脱贫体系,推进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全覆盖,切断贫困代际传递链条。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大临时救助、慈善救助等社会救助力度,突出抓好特困群体基本保障。加强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坚决杜绝“两该两不该”现象。健全返贫预警机制,对已经出列的贫困村、贫困户坚持脱贫不脱政策,确保持续稳定脱贫。(八)加强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尽力办好民生实事。加强财税收支管理,增强财政综合保障能力,严控乡镇举债,严防债务风险。坚持民生为本,聚焦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认真实施好各项民生工程。优化公共就业服务,开展针对性技能培训,重点扶持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农民工多渠道就业创业。扩大保险覆盖面,不断增强民生保障能力。严格落实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和劳动用工登记备案制度,强化劳动监察和仲裁调解,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推广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完成 3 所乡镇敬老院、5 个社区居家养老康养中心建设。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推动城区公办学校规划布局调整,着力解决城区“大班额”、“入园难”问 题。继续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工程,新建续建三里桥小学西校、金安路学校等 7 所学校,确保清水河学校初中部顺利开学。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大力推动公办幼儿园、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区文化馆、图书馆、档案馆。举办区第四届体育大会。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扎实开展分级诊疗工作,积极推进医共体建设。改进计生服务,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积极发展残疾人事业,认真做好统计、物价、气象、防灾减灾、地震、档案、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等工作。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制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深入开展领导干部接访下访,扎实推进“抓创促”活动,健全完善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思想,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突出抓好食品药品、道路治超、建筑施工、校园周边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监管,坚决遏制较大以上安全事故发生。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和惩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确保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新时代新使命,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目标新要求。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工作能力, 提升服务水平,努力打造人民满意政府。(一)坚定政治方向,增强看齐意识。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前面,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坚定维护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区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自觉向区委看齐,与区委保持高度一致,认真贯彻落实好区委各项决策部署,不断增强政府执行力和落实力。(二)坚持法治原则,严格依法行政。增强法治意识,坚持依法履职。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社会公众监督和舆论监督,主动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意见建议。定期向人大报告工作、向政协通报情况,认真办理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严格执行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促进行政纠纷化解,提高政府公信力。(三)强化实干担当,认真履职尽责。增强责任意识,对于应该做的事,顶着压力也要做,对于应该负的责,迎着风险也要担。崇尚实干精神,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围绕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民生实事,带头撸起袖子加油干,一年接着一年干,干一件成一件,真正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增强获得感。(四)加快职能转变,提升服务效能。深植服务理念,强化效率意识,打破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多想方法“怎么 办”,少找借口“不能办”。持续推进效能建设,强化目标责任管理,以目标倒逼进度、时间倒逼程序、督查倒逼落实,全过程跟踪问效。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五)从严正风肃纪,建设廉洁政府。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和省、市、区各项规定,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一岗双责”,驰而不息抓好“四风”问题整治。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强化预算约束,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确保“三公经费”只减不增。加强公共资源交易等重点领域和环节的监督检查,强化廉政警示教育,让广大公务人员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习惯在监督和约束下工作生活。2018 年望江县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17 年工作回顾2017 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新发展理念 为引领,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积极应对新挑战,努力实现新作为,较好地完成了县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2017 年,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120 亿元、增长8%,规上工业增加值 50 亿元、增长 9.5%,固定资产投资 141亿元、增长 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49.8 亿元、增长 12%,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9 亿元、增长 12.3%,金融机构新增贷款19 亿元、增长 333.3%,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达 25716元、10604 元,分别增长 8.5%、9.2%。一年来,我们开拓进取,砥砺前行,推动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先后荣膺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示范县、网箱生态养鳝第一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第三批结合新型城镇化开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县、农业大灾保险试点县等国字号品牌;获得安徽省第四届文明县城、第六批平安县、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人民防空先进县、平安农机示范县、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先进县等省级特色名片。(一)全力推动项目建设,发展后劲持续增强。招商引资务实高效,组建八个产业招商组,围绕三大主导产业,紧盯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精准招商;参加第十届中博会和徽商大会、北上广经贸洽谈会,开展赴台招商活动,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全年引进项目 50 个,协议总投资 95 亿元,实际到位资金 22 亿元,直接利用外资 650 万美元;其中亿 元以上项目 18 个,丝路金控智能医疗设备、碧桂园城市综合体、企盈汽配、华亿农牧稻虾连作示范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签约落户。项目建设持续发力,争取各类项目 278 个、资金 26.4 亿元;严格“四督四保”要求,加快推进 110 个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完成投资 35 亿元。望江通用机场被列入省通用机场布局规划,安九二期、武昌湖高速互通至 S211和 S212 连接线、合安九高铁太湖至望江快速通道等项目前期扎实推进,安九一期提标改造进展顺利。皖河流域治理、幸福河西联圩防洪等工程加快建设,赛口闸拆除重建、宝塔河城区段防洪等重点工程全部完工。加快电网改造升级,新改建 35 千伏供电线路 7 千米、10 千伏线路 154 千米、低压线路 165 千米、配变 118 台。(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新旧动能加速转换。编制实施三大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启动电子信息、大呼吸健康等 6 个特色产业园建设,引导产业集聚发展。设立 1 亿元重点产业发展投资基金、4000 万元产业引导投资基金,培育战略性新兴企业 13 家、高新技术企业 11 家,经济开发区被列为省级绿色发展试点示范单位。实施大企业培育计划,新增规上工业企业 19 家。申洲针织进入省民营企业 20 强,荣获省“绿色工厂”、“两化融合”示范企业称号;联河股份蝉联全国大米加工企业 50 强,被评为省“智能工厂”;索维机电、达来电机入选省机电行业创新企业百强;科浦环保室内空气净化 吸附材料成为国家行业标准,公司技术团队入围省“115 产业创新团队”。搭建企业创新平台,设立 1 亿元安元基金,与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合作共建长江科研中心,意达童装城被认定为省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培育省级以上研发机构 3家,科技孵化器入孵企业 6 家,申请专利 488 件、专利授权96 件。实施“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兑现工业奖补资金 4109万元,发放“税融通”贷款 3640 万元、助保金 3066 万元,续贷“过桥”1.8 亿元,为企业融资担保 2.05 亿元,减免税费 9400 万元。安达尔新能源汽车、福老酒业实现批量生产,美亚针织、望宇纺织等 9 家企业焕发生机。建设专用品牌水稻生产基地 12 万亩,建成稻鸭共生绿色生产基地 4 万亩、稻虾连作基地 1.6 万亩、莲藕基地 2 万亩、木本油料基地 2万亩,粮棉油等大宗农作物种植面积、单产实现双增长。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10 家、农民专业合作社 9 家、家庭农场 19 家、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3 家、部级标准化畜禽养殖示范场 1 家;获批中国驰名商标 1 件、省著名商标 21 件、省名牌产品 7 个,新增“三品”认证 15 个、国家地理标志 2 个;现代养殖公司参展作品荣获中国名优农产品暨农业产业化交易会金奖,申江公司获评“中国美丽猪场”,县畜牧技术推广站被评为全国基层畜牧技术推广示范站,水稻产区青年蛋鸭种养结合养殖创新模式被全国水禽发展大会推介。第三产业加速发展,实施电 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成农村电商扶贫站 118 个,培育电商 217 家,电商销售总额达 4.6 亿元;新增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 10 家,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 4000 万美元;举办第二届油菜花系列赏游活动,接待游客 15 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 1.3 亿元。(三)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编制完成《望江县空间规划(2016-2030 年)》,划定城镇开发边界控制线,9 个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方案在全省率先获批。县城建设投入资金 11.7 亿元,新改建污水管网 7 公里,清淤污水、排水管网 30 公里,农村客运中心、莲花湖综合治理等重点工程加快推进。实施“两治三改”三年专项行动,查处违法用地 17 起,拆除违法建筑物 8253 平方米;改造老旧小区 183 户、农村危房 775 户;莲花湖、新西、奎文安置区基本建成。集镇建设完成投入 6 亿元,鸦滩非遗挑花、高士智能家居、漳湖回族风情等 3 个特色小镇加快建设,6 个省级中心村、3 个市级中心村建设和 6 个集镇建成区整治通过省市验收。长岭镇、太慈镇、鸦滩镇荣获第四届省文明村镇,赛口镇、漳湖镇被评为省级生态乡镇;鸦滩镇望马楼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华阳镇宝塔社区荣获第五届省文明社区;太慈镇桃岭村、凉泉乡凉泉村被评为省级生态村,雷池乡莲花洲村被评为省森林村庄。开展农村“三大革命”,清理垃圾 6530 吨,铺设乡镇污水管网 36 公里;改厕 12100 户, 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全面推行“河长制”、“林长制”,中央和省环保督察组交办环境问题整改到位,“三网”清除、禁养区养殖场搬迁按期完成。(四)靶向施策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取得实效。开展政策进村入户、帮扶工作提升、基础工作规范整改专项行动,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实现全覆盖。开展省属企业望江行活动,签约项目 29 个。加强与镜湖区结对帮扶,成功举办特色农产品展销会,对接文化旅游、电子商务等扶贫项目 16 个,落实帮扶资金 1000 万元。实施到村产业项目 342 个、到户产业项目 81418 个,建成光伏扶贫村级电站 121 个、户用电站 2594 个,产业扶贫、村级光伏电站实现全覆盖。推进旅游扶贫重点村“八个一工程”建设,完成投入 622 万元。打造金融扶贫“五朵金花”,发放扶贫小额贷款 3.2 亿元;联河股份荣获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先进民营企业称号,扶贫模式入选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扶贫典型案例。建立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覆盖的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发放教育补助 3509 万元。统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医疗保险、临时救助、慈善救助等资源,发放救助金、生活费 6668 万元。实施 497 个扶贫基础设施项目,投入资金 1.2 亿元,解决 10407 个贫困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6 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110 户分散安置房屋全部建成。实施“1579”补充医保和生活困难救助措施,打好政策“补丁”,群众满意 度不断提高。(五)改善民生增进福祉,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从政府承诺、群众关心的 9 件民生实事着手,推动安九二期一级路、花凉亭灌区综合改造项目建设,完成 20 万平方米棚户区征收改造、83 个中心村电网改造及城镇排水项目,建成 339 公里农村道路畅通工程、21 所公办幼儿园,智慧化城管平台、10 个社区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平台建成投入运行。32 项民生工程全面完成,投入资金 16.2 亿元,其中县级配套资金 2亿元。新增城镇就业 6115 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2%以内。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等保险实现扩面征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不断提升。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标准,发放高龄津贴 368 万元、70 岁以上困难老人居家养老服务补贴 173 万元。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特教学校迁建、职教中心技能实训设施改扩建项目启动实施,实验学校开发区分校实现招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持续巩固,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稳步提高,荣获省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考核优秀等次,杨湾中学获团中央表彰。组建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 2 家,县域就诊率稳步提高;县医院医技楼主体完工,中医院迁建工程加快推进;鸦滩镇卫生院荣获全省“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称号。建成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 10处,君皇山公园年内开园;完成褒隐寺塔、雷阳书院修缮任务,长江黄梅戏剧团参演央视《一鸣惊人》栏目。县工商联 获评全国“五好”县级工商联,县总工会荣获全省示范县工会,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典型在全国推广。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全国生育状况抽样调查顺利完成。村干部报酬待遇正常增长,村级组织基本运转经费全面落实,村级活动场所建设稳步提升。扎实开展“七五”普法,县国税局被评为首批全国税务系统法治基地。推行“公安+N”大联勤勤务模式,顺利完成党的十九大期间信访维稳安保任务。实施“百日除患铸安”行动,开展车辆超限超载、非法无证码头、非法经营成品油等违法行为专项治理,加强森林火灾防控,完成安全生产巡视整改任务,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国防动员、供销、档案、广电、烟草、盐务、气象、地震、保密、对台、红十字、地方志等事业健康发展,工青妇、科协、文联、残联、外事、侨务、宗教、老龄、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六)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完善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行政权力运行规范透明。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主动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 117 件、政协委员提案 126 件。加强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办理县长热线、县长信箱、政民互动和网民留言 1126 件。县政府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政府网站工作先进单位,新闻网被选为第二届省文明网站。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县委各项规定要求,作风建设不断好转,“三公”经费逐年下降。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动态调整政府权力、责任、涉企清单,公布公共服务和行政权力中介服务清单。实施“互联网+政务服务”,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全公开。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制定《县政府党组加强自身建设的意见》和《县政府党组议事规则》,党内政治生活不断规范和加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抓好政府系统廉政风险点防控,强化审计监督和审计整改,规范公共资源交易行为,严肃查处违法违规问题。各位代表,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共同努力、奋勇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武警官兵和政法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望江建设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向在我县创业的投资者、建设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经济总量不大、基础较弱,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存在;部分民生实事、重点工程建设未达到序时进度,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等经济指标增幅难以实现预期目标;财政收支矛盾突出,脱贫攻坚任务繁重,安全生产、信访维稳、环境保护等工作压力巨大;少数干部创新意识不足、进取精神不强、推动落实不力,政府效能和作风建设有待进一步改进。对此,我们 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二、2018 年工作安排2018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明年政府工作,我们必须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新的历史方位,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大变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国家战略,深耕五大发展行动,打好三大攻坚战、六场硬仗,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把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望江经济社会新一轮发展。2018 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省市全会精神,按照县第十三次党代会作出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加快建设“长江经济带绿色产业示范基地、滨江襟湖产城融合港口城市”目标,抢抓国家大别山片区、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长江经济带发展、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机遇,坚持以脱贫攻坚为总引领、深化改革为总要求、工业经济为主动力、项目建设为主支撑、棚改拆迁为主攻点、改进作风为主抓手的发展思路,深入实施五大发展行动,全面加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奋力开创县域经济发展新局面,开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征程。2018 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0%,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 1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 8%、9%,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继续明显减少。围绕上述目标任务,重点做好以下十个方面工作:(一)推进现代招商,深化开放合作。一是创新模式招商。坚持走现代招商之路,探索联合组建基金公司、依托专业招商团队等方式,加快由低层次、粗放式招商向专业化、高层次、精准化招商转变,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推进资本市场招商和存量资源招商,争取更多总部经济、研发中心、结算中心等落户。二是聚焦产业招商。顺应国内外产业梯度转移规律,承接长三角、珠三角等先发区域产业转移,聚焦三大主导产业,实施产业链精准招商,努力实现集群式承接。瞄准世界 500 强、中国产业 100 强和行业领军企业,重点跟进基地型、龙头型项目,补齐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短板。加强与央企、省属企业合作,吸引更多优质产业资本和项目落户。三是创优环境招商。畅通项目服务绿色通道,为企业落户提供“一站式”、“保姆式”服务。加大政策创新力度,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优化项目落户审批流程,为企业落户、产业孵化等提供前端扶持,营造“四最”营商环境。四是强化导向招商。完善招商引资考核办法,推动大招商、招大商,鼓励乡镇发展“飞地经济”。 杜绝高污染、高能耗和落后产能项目,不断提高项目质量和效益水平。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 20 个,力争 10 亿元以上项目 1~2 个。(二)狠抓重点项目,夯实发展基础。一是精准谋划项目。紧跟国家政策导向和投资方向,重点围绕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军民融合等国家战略,用好 1000 万元项目工作经费,在立体交通、水利设施、生态环保等领域谋准谋深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力争安庆至望江城际专线、疏港货运铁路专线、北沿江高速望江段、皖河水系综合整治等重大项目列入国家和省规划。二是精细实施项目。严格“四督四保”制度,全力实施 156 个、总投资 228 亿元的政府投资项目。做好宿望宣城际铁路、望江通用机场、5 千吨级华阳港口作业区及S430华莲线延伸段、华阳河蓄滞洪区等项目前期;启动实施东环路延伸段、开发区沟渠治理等新建项目,推进江河湖连通、华阳互通连接线等续建项目建设,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加快安九一期等四条一级路建设,打好一级路建设硬仗。三是精心抓好融资。适应国家投融资政策调整变化,抓住棚户区改造、农民工返乡创业基地建设等机遇,创新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机制,用好贫困地区实施差别化投融资政策,确保全年融资 30 亿元。积极推广 PPP 模式,做好入库项目前期工作,盘活存量资产,激发民间投资潜力。 (三)强化工业主导,力促转型升级。一是加快产业升级。实施工业“2116”工程,打造 200 亿元规模的纺织服装基地、100 亿元规模的新能源客车及配套产业生产基地和 100 亿元规模的绿色食品加工基地,加快时尚创意、汽车零部件配套、绿色健康食品、机电、电子信息、大呼吸健康等 6 个特色产业园建设。开工建设安达尔汽车升级改造、丝路金控智能医疗设备、旭众装备制造、光电科技、安防科技等项目,确保亦宣铝塑制品、企盈汽配等项目达产达效。发展智能、绿色的“互联网+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二是力推企业升级。实施规上工业企业三年培育计划,推进“个转企”、“小升规”,力争新增规上工业企业 15 家。加快发展“四新经济”,培育战略性新兴企业 2 家、高新技术企业 3 家。继续实施“锦上添花”、“雪中送炭”工程,推动瑞恒电子、博泰电路、炜思煜智能科技等企业创新创优,培育专精特新、“两化融合”企业各 4 家。用好 IPO 绿色通道政策,力争新三板挂牌企业 2 家。三是推进园区升级。完善开发区管理体制,整合归并内设机构,设立全程代办服务中心,依照法定程序向开发区下放经济管理权限,推进两区融合发展。加快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探索开发区公司制管理模式,推行建设、招商、运营和园区服务委托给市场主体的运作方式,吸纳社会资本参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打好园区管理体制改革硬仗。大力发展检验检 测、工业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完善园区配套服务功能,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四)聚焦农业农村,加快乡村振兴。一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以农业“4321”工程为抓手,争创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国秸秆综合利用循环农业示范县、全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县、全省休闲农业示范县,建设粮棉油产业基地、特色农业基地、大治圩一二三产业融合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创建全国农业创新创业示范园、合成圩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引进 1 个亿元以上农业产业化项目。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推进农业保险提标增品扩面。实施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建设高标准农田 3.3 万亩。启动武昌湖特种水产良种场建设,创建国家级水产特种良种场,申报螃蟹、黄鳝、鳙鱼、甲鱼等 4 个特色水产品国家地理标志。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市级以上农民合作社10 家、家庭农场 8 家。开展“三品一标”认证,新增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认证 10 个,争创省著名商标 6 个。二是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农村新业态,推进农林水与休闲、旅游、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农业物联网建设,搭建农产品批发市场及电子商务等营销平台,发展“互联网+农业”。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鼓励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主体向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和休闲农业延伸,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结合。推广“龙头企业+ 合作社+基地+农户”组织模式,支持龙头企业与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建立紧密的农产品产销合作关系。三是改善水利基础设施。推进花凉亭灌区综合改造项目建设,完成皖河流域治理、万亩圩口及城区更新改造工程。启动幸福河向阳河、宝塔河上段防洪等中小河流治理,完成杨湾河整治、幸福河西联圩防洪工程和 14 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实施农田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项目,完成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四是推动农村振兴发展。加快美丽乡村建设,以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为重点,以农村“三大革命”为抓手,推进“两治理一加强”和农村环境整治,建设 9 个省级中心村、5 个市级中心村、14个县级中心村,整治 30 个自然村。编制村庄建设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打造一批“一村一业”、“一村一品”特色专业村。打好农村“三变”改革硬仗,确保完成 9 个村试点任务,促进“农民增收、村财增收、镇财增收、乡村美丽”。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完善村干待遇正常增长机制,提高村级保障水平,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队伍。(五)培育第三产业,增强发展动能。一是做大电商产业。实施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大力发展农村电商,新增电商龙头企业 20 家,实现农村电商服务网点全覆盖。加强与阿里巴巴、苏宁易购、邮乐网、京东等知名电商合作, 培育更多“触网”产品和市场主体,大力发展互联网经济。二是做活商贸物流。发挥大桥、港口优势,加强与镜湖区对接合作,推进桥港现代物流产业园、粮食仓储物流中心建设,打造区域性物流集散中心。深入开展“双百”活动,培育限上商贸企业 12 家,引进培育现代物流企业 4 家。组建农村合作经济联合体,支持有实力的流通企业向农村延伸服务网络,畅通农产品进城外销渠道。三是做实对外贸易。落实促进外贸发展各项政策,拓展与省属企业合作成果,支持有条件的外贸企业承接加工贸易转移,培育有进出口实绩企业 10家。大力发展跨境电商,鼓励内外贸企业联手开拓国际市场,加快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四是做优全域旅游。编制全域旅游规划,建设森林旅游、研学基地、旅游小镇、自驾车营地、景观名镇名村、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创建省级旅游乡镇 1 个、旅游示范村 2 个、星级农家乐 3 个。继续办好油菜花系列赏游活动,打响“金色望江、古韵雷池”品牌,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业。(六)推动产城融合,加快城乡建设。一是提升城市功能。围绕到 2020 年建成“双 20”县级Ⅰ型小城市,科学利用长江岸线资源,优化空间布局,深化产城融合,加快建设滨江襟湖港口城市。完成“多规合一”试点,推进城市生态网络、县城专业规划编制,完善县城和乡镇重点地段、重要区域城市设计及修规。推动县城扩容提质,实施 24 个基础设施重 点项目,完成投资 15 亿元。新改建城市干道 3.4 公里,改造污水管网 5 公里,完成绿化工程 3.9 万平方米。实施城市备用水源、天然气门站、县污水处理厂扩建、宝塔河综合治理等工程,加快推进中医院迁建、莲花湖综合治理续建工程,启动城市综合体建设,提升城区综合服务功能。打好城乡棚改拆迁硬仗,改善人居环境。二是建设特色乡镇。启动集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以全国第三批结合新型城镇化开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县建设为抓手,建设产业特色鲜明的美丽乡镇,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华阳镇推进凯迪陈岭风电场项目建设,建成润华纺织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开颜服饰 200 万件服装生产线技改项目,加快建设长江中下游经济重镇;高士镇建设徽派红木家具产业园、壹号家居产业园、“好孩子”儿童安全座椅、涵怡服饰机制服装加工等项目,争创省级智能家居特色镇;长岭镇推进申翔物流园、安宜木业等项目建设,做大做强尚科含油轴承、辉腾通信科技等企业,打造科技创新示范镇;鸦滩镇加快建设现代养殖公司饲料加工及保种场项目,开工建设红和灯饰商用展示架、杭州飞扬服装加工项目,争创省级非遗挑花特色镇;太慈镇实施生态农业开发、食用菌草菇种植及深加工、在天生态农业莲藕深加工等项目,打造 1~2 个休闲旅游特色村,建设绿色休闲养生特色镇;赛口镇开工建设陶寓米业二期、农歌牧业等项目,建成千亩有机蔬菜基地,建设临港新城镇;漳湖 镇启动武汉科洋稻渔种养现代农业综合体、名特优水产品繁育基地建设,建成摩天轮和游乐摄影集群基地,争创省级少数民族风情特色镇;杨湾镇建设联友粮食生产加工项目、丰乐万亩蔬菜基地,加快实施综合休闲区项目,打造现代农业示范镇;凉泉乡推进乾坤利泰、永达、强源等现代农业项目建设,建成古耕源有机观光农业及酵素加工项目,加快建设绿色山水田园乡镇;雷池乡推进西中湖现代农业示范园及青草湖现代渔业公司发展,建设万亩特色农业种养基地、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打造旅游休闲观光示范乡镇。三是加强城市治理。拓展数字城管系统功能,完善“城管+公安”联勤执法机制,提高城市管理数字化、信息化水平,巩固创建成果。打好文明创建硬仗,以“三城同创”为抓手,常态化抓好户外广告、乱停乱放、乱搭乱建、占道经营治理,深入开展“三线三边”环境综合整治,争创省级文明县。加强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继续推进“两治三改”,严厉打击违法建设、违法用地行为。(七)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内生动力。一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建设现代经济体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三去一降一补”,优化存量资源配置,开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行动,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施规上工业百企技改工程,推进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住房制度改革和长效机制建设,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 并举的住房制度,扩大住房公积金覆盖面,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发挥金融杠杆支撑作用,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确保新增贷款 10 亿元。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打击恶意逃废债行为,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全面落实结构性减税、普遍性降费、财政性奖励等政策,帮助企业减轻负担。二是实施重点领域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发布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清单和实施清单,推行“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最多跑一次”改革,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推进文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深化财政制度改革,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三是释放创新创业潜能。注重将创新精神、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双创实践,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凤还巢”工程,加快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建设,吸引和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兴业。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中小企业创新支持,鼓励企业建立省、市级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机构,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加强与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东南大学、安农大等科研院所和高校合 作,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和产业基地,引进和扶持 1 个以上高层次领军人才团队,成立 1 支基金。(八)坚守生态红线,推进绿色发展。一是强化生态保护。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守生态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实施农村综合整治、当家塘生态修复与保护等项目,加快武昌湖生态湿地建设,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际重要湿地;实施增绿增效行动,建设 1.5 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项目、2.5 万亩长江防护林体系项目,创建省级生态乡镇 1 个、生态村 2 个、森林村庄 5 个,争创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县。落实国家耕地、草地、河湖休养生息规划,维护河湖健康生命。二是发展绿色产业。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编制实施长江经济带绿色产业示范基地规划,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打响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品牌,建设稻鸭共生、稻虾连作等生态循环模式攻关 6.5 万亩,争创省级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示范县。发展油茶、薄壳山核桃等木本油料产业,新增木本油料基地 2.2 万亩,争创全国木本油料基地示范县。实行农业清洁生产,推广使用测土配方施肥,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实施农业节水改造工程,推广水肥一体化等农艺节水技术。开展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出行等示范创建,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狠抓工业节能技改,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发展更多“绿色工 厂”。三是加强环境治理。推进“河长制”、“林长制”,落实“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农村新能源行动,开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试点,推进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实现畜禽粪污和病死畜禽集中无害化处理。加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推进城乡污水处理厂网一体化建设。实行环境执法“零点行动”常态化,规范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严控噪声扰民、施工扬尘和渣土运输抛洒等影响环境问题。(九)主攻脱贫攻坚,建设全面小康。一是实施精准帮扶。继续推进“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帮扶工作机制,严格“两评议、两公示、一比对、一公告”识别程序和“两公示、一公告、一标注”退出程序,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加强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坚决杜绝“两该两不该”现象。坚持大扶贫格局,把扶贫和扶志、扶智结合起来,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提高脱贫质量,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二是强化政策落实。完善“两不愁三保障”综合保障体系,继续实施产业脱贫、健康脱贫、金融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等十大工程,深入开展“民企帮村”精准扶贫行动,提高资金到户率。统筹落实生态补偿、兜底保障等措施,助推贫困村出列、贫困户脱贫。完善“1579”补充医保和生活困难救助政策,确保如期完成年度脱贫目标任务。三是加快产业发展。实施贫困村产业扶贫规划,推行“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加快种 植、养殖、休闲观光农业等扶贫基地建设,打造扶贫产业综合体。推进光伏扶贫,增加村集体和群众收入。突出主体带动,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开发扶贫公益性岗位,托底贫困群众就近就业。推动乡村旅游、电子商务、商贸物流与产业扶贫有机结合,稳定贫困群众财产性、工资性、经营性收入,促进贫困群众持续增收、稳定脱贫。四是完善公共服务。围绕“两个确保”目标,抓好就业、教育、医疗、文化、住房等农村公共服务,提升基础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加大扶贫资金整合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引导和支持多元投资主体参与,增加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十)坚持以人为本,致力民生改善。一是增加群众获得感。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持续加大民生工程投入,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县人民。推行“互联网+就业”工作模式,新增城镇就业 3850 人。落实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加快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和异地就医结算,推进社会保险精准扩面。完善社会救助体系,逐步提高优抚对象、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和医疗救助等标准。二是增强群众幸福感。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实施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规划,完成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规划,推进学前教育三期行动计划,深化初级中学、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和教学管理改革,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职教中心建设,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支持职业教育发展。深化基层医改和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提高县内就诊率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加强人口计生工作,开展“十百千”工程家庭发展服务中心示范点和幸福家庭创建活动,争创省级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县、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完善公共服务文化体系,做好文化馆、博物馆前期工作,启动图书馆、文体中心二期项目建设;实施农村体育延伸工程,实现自助图书馆县域全覆盖,提高广播电视节目覆盖率。启动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推进乡镇自来水厂资源整合及管网改造,让居民喝上清洁、安全的自来水。三是增进群众安全感。创新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推进阳光信访、责任信访、法治信访,打好信访案件化解硬仗。健全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妥善应对处置各类突发事件,依法打击和惩治黄赌毒黑拐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加强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和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建设,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完成第十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和第四次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作用,做好地震、档案、残联、老龄、地方志、工商联、外事、侨务、民族、宗教、红十字、科协、国防动员、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在继续推进续建工程的基础上,明年实施 7 件实事:⒈ 全面开工建设安九二期,加快实施合安九高铁太湖至望江快速通道、武昌湖互通至 S211、S212 连接线项目;⒉启动望江初中城北分校建设;⒊创建标准化二级妇幼保健院;⒋改造棚户区 30 万平方米、农村危房 1110 户;⒌完成农村道路畅通工程 330 公里;⒍完成农村改厕 6500 户;⒎实施 10 个村(社区)残疾康复站项目。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各位代表,进入新时代,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更严的要求。我们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增强执政本领,真抓实干,敢于担当,努力开创政府工作新局面。一是牢记使命,倾心为民服务。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作为政府的奋斗目标,围绕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抓好就业、社保、教育、医疗、扶贫、环保等方面工作,保证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推进行政决策、执行、管理、服务和结果“五公开”,办好“两微一端”、县长热线、县长信箱和网民留言,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完善政府权力运行“一库四平台”,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进一步提升实体大厅服务功能,促进实体大厅与网上平台融合发展。二是依法行政,全面履职尽责。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 式推进政府工作,坚守法律底线,杜绝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逐利违法、徇私枉法。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坚持政府法律顾问制度,严格执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完善行政处罚案件群众公议制度,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健全行政决策机制,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动态调整“3+2”清单,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三是勇于担当,带头克难攻坚。大力倡导敢于担当、勇于负责的精神,做到矛盾面前不回避、敢抓敢管,困难面前不退缩、敢闯敢试,责任面前不推诿、敢作敢当。注重培养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增强“八个本领”,打造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干部队伍,不断提升执政水平。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完善单位和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机制,旗帜鲜明地支持担当者、鼓励担当者、保护担当者,让干部心无旁骛谋改革、甩开膀子干事业。四是改进作风,提升行政效能。坚持以上率下,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大兴求真务实、艰苦奋斗之风,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践行“一线工作法”,推进“三查三单”制度建设,拧紧责任链条,加强闭环管理,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确保县委决定的事、政府部署的事、群众关心的事落到实处。加强效能监察和行政 问责,解决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打通“中梗阻”,确保政令畅通。五是廉洁从政,严守纪律底线。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提升政府系统从严管党治党水平。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让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严禁设立“小金库”、违规发放津补贴、违规在社会组织兼职、违规审批投资项目,确保“三公”经费只减不增。坚持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经济责任审计等制度,探索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加强工程建设、公共资源交易等领域监管。各位代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唯有牢记使命、永不懈怠,方能不负重托、一往无前。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凝聚精气神,汇聚正能量,为打赢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2018 年阿荣旗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旗第十四届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宝贵意见。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过去的五年是接力奋进的五年。五年来,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旗委的坚强领导下,在旗人大和旗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重要部署,始终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团结带领全旗广大干部群众,全面完成了旗十四届人大历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为加快建设岭东强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一)综合实力稳步提升。五年来,我们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旗域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共实施各类重点项目 436 个,初步形成了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和基础设施同步发展的格局,有效推动全旗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2017 年,预计全旗地区生产总值完成 106.44 亿元,(同口径,下同)是 2012 年的 1.13 倍;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106.25 亿元,是 2012 年的 1.05 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 39 亿元,是 2012 年的 1.57 倍;规模 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 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 2.43亿元;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完成 29142 元和16454 元,分别是 2012 年的 1.5 倍和 1.8 倍。(二)农工贸旅深度融合。五年来,我们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断调优经济结构,全力推动一二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一是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种植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粮经饲比例达到 91.3:6.3:2.4,粮食年产量稳定在 40 亿斤。畜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规模化养殖场达到 160 个,牧业年度牲畜存栏达到 503 万头只。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实施了呼伦贝尔肉业集团“两园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和兴源肉联 30 万只肉羊屠宰加工等项目,形成了肉产业发展集群,呼伦贝尔肉业集团被评为国家级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农业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实施土地整理、高标准基本农田、节水增粮、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 31 个,新增水土治理面积 34.6 万亩、节水灌溉面积 62.2 万亩。品牌建设迈出新步伐,创建国家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 230 万亩,登记地理标志保护面积 495 万亩,登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品牌 92 个,“中荣”“山垴”商标分别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和自治区著名商标。我旗荣获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称号。二是新型工业化进程全面加速。蒙西水泥熟料、呼伦贝尔肉业集团熟食制品加工、蒙天源黑木耳综合加工等一批重大项目投产达效;荣嘉新能源生物质热电联产等项目 开工建设;沐禾节水二期、双娃乳业有机食品产业园、万利加 300 万吨重质碳酸钙超细微粉、新博润 30 万吨燃料乙醇等项目稳步推进。呼伦贝尔肉业集团、蒙西水泥、沐禾节水等三家公司荣获呼伦贝尔市市长质量奖。工业园区跻身自治区百亿园区行列,被认定为自治区级高新技术特色工业产业化基地。三是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实施了荣盛置业商贸综合体、岭东农产品物流园、天翔农贸农资杂粮市场等商贸物流项目 35 个;新建粮食仓储项目 21 个,全旗粮食仓储能力达到 270 万吨。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稳步推进。旅游业实现破题发展,我旗被评为最美中国绿色生态乡村旅游目的地。五年累计接待游客 644 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48.45 亿元,年均分别增长 13.2%和 16.2%。(三)深化改革实现破题。五年来,我们蹄疾步稳推进各项改革,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顺利推进,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农村土地确权登记试点等改革任务圆满完成。全国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稳步推进。组建不动产登记管理局和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结束了土地、房产、林地等不动产分散登记的历史。生态文明、“放管服”、扩权强县、行政审批、商事制度、综合行政执法等改革事项高效推进。(四)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五年来,我们全面加快城乡 一体化进程,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实现了城乡统筹融合发展。一是城市宜居水平显著提升。统筹推进新城建设与旧城改造,实施城建类项目 319 个,完成投资 135.1 亿元,建筑面积700.2 万平方米。新区建设初具规模,景观大道、幸福大街、和谐大街等“三纵六横”路网框架基本形成;社会事业集聚区、政务服务中心等 32 个公建项目和植桂园、坤泰园、水岸名居等 21 个房地产小区建成使用;完成新区水源地保护面积 84 万平方米。旧城改造同步推进,完成振兴路、福利路、体育路升级工程;改造供热二级网 2.1 万延长米、三级网 83.33 万平方米,全旗供热面积达 530 万平方米;完成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及中水回用工程; 新增公园绿地面积12.97 万平方米,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 41.08%。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县城。二是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建成新农村示范村 42 个,美丽乡村 7 个,实施街巷道硬化 2017.43 公里,新建便民连锁超市 252 个、文化活动室 137 个。新发乡被评为国家卫生乡镇,松塔沟村成功入选全国第四批美丽宜居村庄。三是基础设施日臻完善。阿扎铁路、绥满高速、阿莫一级公路全线开通。通用机场、蒙西铁路货场建设完成。阿莫铁路建设稳步推进。新建、改建通村水泥路 470.37 公里。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183 处,解决 6.67 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格尼河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工程建成投入使用。电网运行更加稳定,首个 220 千伏输变电工程投入运营。 (五)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五年来,我们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阿荣格局初步形成。建成国家和自治区生态乡镇 10 个、市级生态村 51 个,生态村覆盖率达到 80%。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展顺利,实施天保工程二期、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天然商品林管护等工程,落实管护面积909.48 万亩;完成退耕还林 1 万亩、义务植树 340 万株、四旁植树 84.3 万株,全旗森林覆盖率达到 51.04%。发放草原生态奖补资金 1714 万元,完成禁牧面积 60.5 万亩、草畜平衡面积 140.5 万亩。索尔奇国家湿地公园顺利通过验收。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问题整改工作稳步推进。新建项目环评和“三同时”执行率均达 100%。节能减排任务超额完成。(六)民生福祉大幅提高。五年来,我们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一是脱贫攻坚取得新进展。投入资金 4 亿元,实施“三到村三到户”、金融扶贫、生态扶贫、易地搬迁、扶贫农场等项目,实现了扶贫政策、项目、资金、措施的全覆盖。全旗 2.9 万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在全区率先研发了精准脱贫、阳光扶贫大数据管理系统。在自治区组织的两次交叉互检中取得优异成绩。二是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累计发放城乡低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资金 5.29 亿元,惠及困难群众 120.1 万人次。建设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 84所,初步形成了覆盖城乡、农村、社区的养老服务体系。就 业形势稳中向好,全旗累计城镇新增就业 9645 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 1392 人,转移农民就业 15.2 万人次。三是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累计投入资金 10.17 亿元,实施了幼儿园、风雨场馆、塑胶跑道、标准化学校等项目 98 个。阿伦中学、新一中等教育园区项目建成使用。义务教育适龄人口入学率达到 100%,高中教育教学改革初见成效,我旗成功晋升为国家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义务教育均衡县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四是医药卫生事业稳步推进。深入实施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人民健康和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大幅提高,全旗人均寿命提高到 74.62 岁。完成旗人民医院急诊外科病房楼、中蒙医院迁建,新建 7 个乡镇卫生院。实施“名医工程”,聘请域外知名专家定期到我旗坐诊。大力发展蒙中医药事业。全面落实“两孩政策”。五是文化体育工作繁荣兴盛。建成旗级综合档案馆 1 座、乡镇综合文化站 12 个、村级文化室 148 个。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 100%。革命老区红色文化深入人心,东北抗联题材舞台剧《浴血兴安》在全市范围内公演,并得到各界好评。成立足球运动管理中心,6 所中小学校入选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成功承办了中俄“世界和平跑”火炬接力赛、全市青少年田径运动会等市级以上大型赛事 26 场。六是安居工程成效显著。累计投资33.37 亿元,完成城市棚户区改造 4230 户、农村危房改造25910 栋,新建公共租赁住房 1548 套,解决了 9.4 万困难群 众住房问题。七是民族工作全面加强。累计投资 3670 万元,实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项目 103 个。成功创建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旗”。成功召开全旗第六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八是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城市应急联动指挥中心投入使用。以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多渠道解决信访难题。五年累计接待群众来访 3072 批次、13432 人次,较同期分别下降了 10.7%和 15.2%。实现了 2017 年全国“两会”及党的十九大等关键时期零越级、零非访。此外,机构编制、人事人才、安全生产、食品药品、档案史志、老年体育、老促会、残疾人、红十字、关工委、工青妇、老龄、统战、双拥、统计、气象等事业都取得新的进步。(七)政府效能更加优化。五年来,我们严格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认真执行自治区党委 28 项配套规定的具体要求和市委、旗委相关要求,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得到加强,“四风”问题得到有效遏制。认真开展办公用房和公务用车专项治理活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两学一做”专题教育,扎实开展巡视整改工作,党风政风明显好转。重视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作用,并认真采纳意见和建议。全面推进依法科学民主决策,建立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和政府法律顾问工作制度。全面梳理公布了“权责清单”,依法界定行使行政职权,精简行政审批事项 70 项,减幅达 37.2%,发展环境得到全面 优化。稳步推进依法治旗,圆满完成“六五”普法工作任务,“七五”普法工作顺利开展。五年来,阿荣旗承办了全区小城镇建设现场会、全区推进五级示范抓引领工作现场会等区市现场会 56 个。阿荣旗被列为全国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农村经济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试点、全区“扩权强县”改革试点、全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试点。先后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模范旗、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等自治区以上荣誉 92 项。各位代表,过去五年所取得的成绩,是市委、市政府和旗委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理解信任、建言献策的结果,是全旗各族干部群众团结拼搏、攻坚克难的结果。在此,我代表旗人民政府,向工作在全旗各条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阿荣旗发展的上级领导、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五年来的成就,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五年来的实践,为继续前进积累了宝贵财富。回顾五年的发展历程,我们更加深刻体会到:一是必须凝心聚力谋发展。始终坚持立足旗情、精准发力,把发展作为解决问题的根本和关键。始终坚持发展不动 摇,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自觉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抢抓机遇,凝神聚力,靠不断的发展来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二是必须常抓不懈保生态。始终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保护中发展,在建设中保护,建立绿色发展的产业支撑,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三是必须开拓创新促改革。始终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政府工作的强大动力,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改革破难题,以创新促发展,为发展注入新的生机活力。四是必须全心全意惠民生。始终坚持“民生至上”,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力做好民生工作,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让群众得到更多实实在在、可触可感的实惠。五是必须干净廉洁树正气。始终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毫不放松地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强化正风肃纪,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政府形象。六是必须求真务实抓落实。始终发扬实干精神,注重抓落实、求实效,把实干精神落实到每一个环节、体现在每一个细节,在实干中克服困难、发现机遇、凝聚人心。各位代表,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正视存在的问 题和不足:一是欠发达的旗情还没有根本改变,传统产业层次低,新兴产业规模小,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二是基础设施薄弱仍是发展的短板,生态、资金、人才等瓶颈制约日益加剧,发展保障能力亟待提高。三是城市品质功能有待提升,民生短板还需补齐,在更高水平上解决民生问题的任务还很重。四是政府职能转变有待加强,廉洁政府、法治政府建设还需要付出更多努力。五是干部担当有为、争创一流意识需要进一步提升。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着力加以解决。二、未来五年工作安排未来五年发展思路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针,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十次党代会、呼伦贝尔市四次党代会和阿荣旗十五次党代会精神,以绿色崛起为主题,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大力实施“2211”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农工贸旅立体发展、经济社会均衡发展,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力建设呼伦贝尔岭东强旗。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在全面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的基础上,到 2022 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公共财政预算收 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主要经济社会指标要走在全市前列。主要约束性指标达到区市要求。实现这些目标,虽然面临巨大挑战,但我们也具有诸多发展优势:一是区位优势。我旗是呼伦贝尔连接东北三省的南大门,是哈大齐呼经济走廊上的重要节点城市,加之绥满高速、阿扎高速、省际通道、阿扎铁路、通用机场等形成的立体交通体系,为我旗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交通基础。二是资源优势。我旗兼具耕地、森林、草原、湿地四大生态系统,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水利资源,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民族文化和红色文化,为我旗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三是政策优势。我旗面临多层叠加的政策机遇,既享有西部大开发、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新一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政策优势,又享有国家支持向北开放、大小兴安岭转型的政策优势,还享有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支持革命老区的政策优势,为我旗振兴发展奠定了有力的政策基础。四是产业优势。我旗成功搭建“5112”发展平台,三大园区承载能力大幅提升,一二三次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粮食产量稳步攀升,新兴工业顺势崛起,旅游业、商贸物流业蓬勃发展,城市发展日新月异,为我旗经济实现腾飞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五是人力资源优势。在旗委的正确领导下,旗四大班子勠力同心、奋力拼搏,历届政府班子接力奋进、 攻坚克难,团结带领全旗 32 万各族干部群众,践行“爱学习、肯吃苦、敢争先”的阿荣精神,为我旗的发展和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智力基础。因此,我们要坚定信心、下定决心,迎难而上,奋力谱写振兴发展、决胜全面小康的“阿荣新篇章”。(一)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创新力和竞争力。一是全力抓好现代农业。坚持农业优先发展战略,发挥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的示范引领作用,全力打造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和黑土地保护利用示范区,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和品牌农业建设。调优种植业结构。以实施整县轮作休耕试点为契机,推进农业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力争规模经营面积达到 200万亩。大力实施“112233”工程,统筹粮经饲三元结构,全力将我旗打造成东北地区重要中草药集散地。发展市级以上龙头企业 30 家、家庭农牧场 300 家、农民合作社 1800 家,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 40 亿斤。加快提升产业化水平。坚持“稳羊增牛”战略,实施“两个 1,双 50”工程,新建标准化养殖小区 200 个,培育养殖示范屯 100 个、养殖大户500 户,全旗规模化养殖率达到 60%。牧业年度牲畜存栏达到 500 万头只,畜牧业产值占第一产业总产值的 60%以上。抓好农业品牌建设。加大品牌创建奖励资金投入力度,鼓励 农业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力争全旗“三品一标”产品达到150 个,绿色食品种植面积达 100 万亩,有机农产品种植面积达 30 万亩。用好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金字招牌,充分发挥农畜产品检验检测基地作用,提升我旗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晓奇子、新北、哈尼嘎等水利工程,积极推进阿伦河治理、毕拉河口调水工程。深入实施“河长制”,不断提高水生态环境质量。实施农田节水灌溉、旱改水等工程 75 项,新增农田节水灌溉面积 50.9 万亩,进一步夯实农业发展基础。二是积极推动工业提档升级。坚持把提振工业作为加快经济发展主攻方向,依托资源优势,做优传统产业,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一批生态环保、助农增收、壮大财力的优势特色工业企业。加快产业集群建设。以 10 平方公里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园区为载体,重点抓好呼伦贝尔肉业集团系列项目、蒙天源黑木耳综合加工二期、双娃乳业有机食品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打造全国重要的绿色有机农畜林产品加工输出基地。围绕优质石灰石资源优势,延伸培育新型建筑材料行业,重点抓好万利加 300 万吨重质碳酸钙超细微粉、新型墙体建筑材料和人造大理石等项目建设,打造东北重要的水泥建材基地。加快培育发展以新能源、生物医药为重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抓好荣嘉新能源生物质热电联产、呼伦贝尔肉业集团生物制药、新博润 30 万吨燃料乙醇等项目,积极构建 新兴产业集群。提升工业园区承载能力。探索建设“智慧园区”,加强园区“五通一平”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大项目入驻奠定坚实基础,力争 2022 年,园区新增工业项目 10 个以上,年销售总收入达到 200 亿元,实现税收 2 亿元以上。全力推进产业招商。以“一带一路”“东北振兴”等国家战略为契机,依托满洲里开发开放试验区和我旗农畜林产品优势,加强与哈大齐呼经济走廊对接,着力引进建设一批发展前景好、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产业融合度高的绿色环保型企业,不断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三是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把壮大服务业放在产业转移和经济方式转变的突出位置。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推进冷链仓储物流、公铁联运、新区综合购物广场、河西新区商业园区等项目,全力打造面向哈大齐呼经济带上的物流节点城市。启动实施“互联网+阿荣旗”行动计划,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为抓手,提升旗乡村三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能力,重点抓好电子商务产业园、创业孵化基地等项目建设,加快形成“运营服务+网商+产业”的县域电子商务生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突出“浓缩的呼伦贝尔”主题形象,重点抓好库伦沟休闲产业基地等项目建设。做大做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品牌,扶持农业观光、休闲度假、农耕体验和农家乐等旅游项目,全力把我旗建成东北地区红色旅游关键节点、大兴安岭东麓森林休闲度假基地、呼伦贝尔汽车自驾游基地,推动发 展全域旅游。(二)持续深化各项改革。重点抓好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持续推进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合作制改革和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稳步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试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全力抓好“放管服”“双随机一公开”“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等改革事项。深化金融、财税体制改革,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参与重点领域投资,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用改革的办法盘活存量资本,培育优势税源,积极稳妥化解存量债务,到 2022 年末,把政府债务率降到规定标准以下。深化教育、户籍、医疗、综合行政执法等改革,让改革成果更多惠及广大群众。(三)持续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积极促进产城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城市承载能力。一是全面加快宜居城市建设步伐。着力推进阿伦公园、阿伦大桥、幸福大桥、第二垃圾处理场、城市地下管廊、海绵城市、康养小镇、城市音乐厅、城市绿化亮化等项目建设,努力打造多层次、立体化、体现时代文明气息的现代宜居城市。扎实推进城市棚户区改造、旧城区道路升级改造、老旧小区配套设施及供热管网改造等民生工程。合理调控房地产市场发展,构建棚户区改造、农民进城等去库存体系,积极发展康养地产、文旅地产、商业综合体等新型地产。加强城 市管理,坚持“精治、法治、共治”,着重做好城市供暖、供水、排涝、清雪、物业管理等工作,不断提升城市软实力。二是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和特色小镇建设。加大乡镇供热、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坚持不懈推进“厕所革命”,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促进公共资源向农村延伸,实现全旗城镇化率达 50%以上。因地制宜发展增收致富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健全乡村卫生管理长效机制,营造洁净、有序、文明的乡村环境。三是着力提高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启动实施 S307 亚东至新北二级公路、G111 那尼公路那吉镇连接线二级公路、G301 国道阿荣旗过境路、林区公路等工程。全力支持阿莫铁路建设。建设农村安全饮水工程 138 处,解决 6.02 万人饮水安全。抓好阿荣旗 220 千伏变电站扩建和岭东-阿荣旗-莫旗 220 千伏线路、工业园区 220 千伏变电站等项目建设。(四)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一是严格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坚决守好生态底线,统筹生态、农牧业、工业化与城镇化空间布局,实现保护与发展的内在统一。严格落实国家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要求,促进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到 2022 年,确保全旗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达到 378.79 万亩。二是实施生态体系保护和修复工程。重点实施天保工程二期、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等造林工程,深入开展“培育大树,保护大树”绿色行动,全旗森林覆盖率达到51%以上。全力推进索尔奇国家湿地公园旅游基础设施、那吉镇至索尔奇国家湿地公园公路沿线生态景观长廊等工程。建立阿伦河上游、格尼河上游自然保护区。三是着力解决突出环保问题。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加大水资源、大气、噪声、固废垃圾及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切实做好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问题整改工作。严格执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强化项目环保审批,决不引进高能耗、高污染企业。(五)持续增加民生福祉。坚持和谐共享,在发展中补齐短板,促进公平正义,建设幸福阿荣。一是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把“精准”贯穿到扶贫工作始终,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和阳光扶贫,构建大扶贫工作格局,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的要求,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发挥产业基金、教育基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医疗保障基金的引导作用,不断解决危房、医保、产业等薄弱环节的突出问题,实现真脱贫、脱真贫。抓好贫困户动态管理工作,巩固“三率一度”成果,确保 4500 名贫困人口稳定脱贫,摘掉贫困旗的“帽子”,与全国人民一道同步迈入小康社会。二是拓宽创业就业渠道。以“国家开展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为契机,大力实施创客逐梦、创业筑巢、创业领航、 融资畅通、青年创业和返乡农民工创业六项计划。三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建成覆盖全民、统筹城乡、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推动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城乡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率达到 100%。四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深化教育改革,巩固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县创建成果,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化教师培训与绩效考核。加快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高度重视义务教育,普及高中教育,完善职业教育,提高特殊教育水平。五是实施健康阿荣工程。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强旗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落实双向转诊,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县域就诊率。鼓励和规范社会资本办医,大力扶持中蒙医事业发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进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工作。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全民健身中心、网球馆、门球馆建设。积极推广足球、曲棍球等运动,提升体育竞技水平。六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营造全社会讲道德、重修养的良好氛围。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积极推 进数字化档案馆、图书馆和综合博物馆建设,不断丰富群众性文化生活。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七是全面建设平安阿荣。以城市应急联动指挥平台建设为契机,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大力推进城市管理标准化、数字化、网格化,建成覆盖城乡的视频监控网,提高信息化、智能化社会治理能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八是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健全公共安全体系。严格落实党政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持续开展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专项整治,杜绝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九是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大力扶持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巩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相适应。(六)持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坚持说实话、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以钉钉子的精神落实好各项工作。一是加快建设廉洁型政府。发挥好政府党组及政府组成部门各级党组织的主体责任,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自治区党委 28 项配套规定,加大行政问责力度,坚决利用督查问责利器治庸、治懒、治散,解决好不能为、不想为、不敢为的问题。二是加快建设法治型政府。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 治轨道,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认真贯彻执行政府重大行政决策风险评估制度。自觉接受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新闻舆论、社会公众监督。扎实做好“七五”普法工作。支持审判、检察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促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三是加快建设创新型政府。创新政府管理方式,提升政府决策科学化水平。加快电子政务系统建设,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提高政府权力运作的规范性、透明性,实现决策、执行、结果公开透明,增强政府公信力。四是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始终把为人民谋发展增福祉作为最大责任,始终把群众冷暖忧乐放在心头。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简审批事项,规范服务秩序,提高办事效率,努力为公众提供更加方便、快捷、高效、亲切的政务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各位代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的任务更加艰巨,使命更加光荣。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市委、市政府和旗委的坚强领导下,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岭东强旗而不懈奋斗! 2018 年肇源县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一、2017 年工作完成情况2017 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解放思想,务实奋进,全县经济社会平稳有序发展。——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全县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实现127 亿元,增长 5.8%。三次产业增加值预计分别实现 44.5亿元、34.9 亿元、47.6 亿元,增长 5.9%、5.4%、6.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实现 3.15 亿元,增长 16.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实现 26.5 亿元,增长 6.9%。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实现 49 亿元,增长 18%。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实现23360 元和12700 元,分别增长4.7%和4.6%。坚持以工业化和商业化的视角审视研究农业,农业内部结构和种植结构不断优化,基础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发展质量不断提升,作为全省唯一县份,被国家八部委确定为首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作为全省四个县市之一,入选国家有机 产品认证示范区创建县,鲶鱼沟实业品牌营销模式荣获首届“农担杯”黑龙江省优质农产品营销大赛冠军。坚持以富民富县富产业的标准谋划工业,紧盯国家政策导向,全年对上争取项目 96 个,到位资金 10.43 亿元。500 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 47.2 亿元,实现年初计划的 126.5%,惠丰乳业工业园、正邦生猪产业化、金胡新村农业科技示范园、周黑鸭大鹅产业化等连一产、带三产的省重点项目有序建设,肇源工业园区成功晋级省级经济开发区,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招商引资到位资金 33.89 亿元,完成年初目标的 188.3%,项目牵动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年净增规上企业 6 家,工业税收增长 7.2%,工业经济质量进一步提升。坚持以金融保险业和电子商务牵动第三产业发展,城市功能持续完善,服务水平持续升级,传统商贸业持续发展,金融保险业活力持续释放,健康养老和文化旅游业持续升温,电子商务等供应链持续优化,电商产业园晋升为省级中小企业创业孵化基地,第三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民生事业全面推进。坚持经济遇冷不冷民心,财政再难不难百姓,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达到 85%以上,一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解决 13 个村屯安全饮水问题,改造贫困户危房 389 户,向 1299 户贫困户发放免费药品 33.4万元,保障贫困家庭子女就学 313 人,发放小额贷款 172 户813 万元,发放产业扶贫贷款 4700 万元,带动贫困户增收 800 至 3000 元的 1175 户、3000 至 5000 元的 179 户、5000元以上的 4 户,完成贫困人口脱贫任务 150 户 384 人,脱贫攻坚更精准。强力治理湿地保护区内采砂问题,启动保护区内违建拆除,采取人工与自然相结合的方式,恢复保护区内植被。实施造林 9300 亩,恢复草原 5900 亩,退耕还湿 2.4万亩。综合整治秸秆焚烧,淘汰黄标车 456 辆,生态环境更优质。出台《肇源县供热保障工作实施方案》等 6 项制度,强化供热保障措施和企业监管,提前储备供热用煤,接管合群物业供热,完成佳和尚品等 5 处高层住宅小区供暖设备改造,及时处理供暖季出现的各类问题,百姓屋子更温暖。实施全县供电增容,加快“引嫩入肇”工程推进,增加城市燃气用户数量,改造西海湿地公园环境,实施城区休闲式绿化、重点区域净化、分片逐路亮化,服务功能更完善。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评估认定,一小学新校区、二小学分校区、新站镇中心小学、二站镇中心小学教学楼、民意乡中心小学宿舍等交付使用,完成二小学新校区主体建设,启动四中、五小学扩建项目,教育资源更均衡。县人民医院新楼投入使用,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卫计监督执法局、疾控中心搬入新址,新站镇中心卫生院异址新建项目顺利完工,完成 15 家卫生院及其分院维修改(扩)建,建立两个医共体试点,加入大庆市医联盟,全面取消公立医院药品加成,就医条件更完备。推进文博体综合场馆建设,组建肇源县新闻 中心,县广播电视发射台和新站电视转播台投入使用,建成12 个行政村文体广场,文化载体更丰富。完成 312 公里农村公路建设和东环大街改造,启动东北支线、东顺路和西海三路建设,实施林肇路维修工程,改造升级部分乡镇街路,开展客运站广场综合整治,出行环境更便利。有序推进历史遗留楼盘不动产权证办理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全面启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清产核资,权益保障更充分。完成“五险”扩面 4023 人,匹配城乡医疗保险基金2333 万元,发放农村基础养老保险金、城乡低保资金、优抚救助金等 8846 万元,企业职工社会养老金稳步提高,兜底功能更牢固。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完善社区建设,加强安全生产监管,维护社会信访稳定,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社会环境更和谐。——政府建设不断加强。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进一步增强。制定完善《政府工作规则》、《常务会议制度》等工作制度,严格遵守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强化行政复议、行政执法监督,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提高。把敢于担当作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倡导雷厉风行、立说立行的好作风,持 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取消行政权力 50 项,行政服务中心投入使用,日均办理行政事项 959 件,政府效能进一步提升。实施城市综合管理执法局、工信局、医疗保险局等政府机构改革和 348 家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进一步推进。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40 件民生实事全部有效落实,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 89 件、政协委员提案 92 件,办结率均达到100%,民意诉求办理进一步强化。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审计监督,查处违规使用资金 2033 万元,管理不规范资金 1.6 亿元,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各位代表,县政府一年来取得的成绩,得益于县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县人大、县政协的有效监督,得益于广大干部群众的扎实工作,得益于油田企业、驻肇中省直单位的携手共建,得益于企业家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在各行各业、各条战线辛勤工作的广大干部群众,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肇源建设和发展的老领导、老同志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各方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产业结 构不优,融合不够,动能不足,体系不全,融资不畅,导致经济增速放缓,活力下降,转型发展压力加大,当好转型发展排头兵的压力更大。二是城乡公共服务体系还不完善,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城市管理、乡村治理、交通秩序、民生保障等问题解决的还不到位。三是土地、环境等发展要素趋紧,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有限,城乡环境差距较大,平衡发展、充分发展难度增大。四是体制性、机制性问题较多,政府依法依规管理不到位,一些干部学习能力不足,法治观念不强,规矩意识不高,主动担责不够,推进发展和服务群众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二、2018 年工作安排2018 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落实“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各项工作意义重大。县政府工作总的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奋力践行**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市委九届二次全会和县委十八届二次全会部署,落实新发展理念,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为目标,坚持“贵”在生态、“特”在风格、“融”在产业、“活”在机制、“本”在民生、“严”在自身,构建“1+3+N”产业体系,全面深化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县域经济 社会振兴发展,努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新肇源。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38 亿元,增长8.6%。地方财政收入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实现 4.25 亿元和3.26 亿元。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和 7.1%。(一)以三产融合为统领,构建更为多元的产业体系。坚持“融”在产业,以优结构、提质量、闯市场、补短板为举措,以项目建设为牵动,逐步构建多元化产业体系,努力实现县域经济稳步提升。一是提升价值链。围绕“肇源大米”和“肇源杂粮”两条价值链,依托鲶鱼沟大米和杂粮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模式,从种子选择开始,制定生产标准,规范管理体系,建立追溯机制,逐步形成种子品牌、地域品牌、商业品牌的统合,实现农产品溢价。2018 年实现中高端大米订单面积 30 万亩,建立标准化杂粮生产基地 20 万亩。二是延伸产业链。围绕肇源资源禀赋,构建以食品加工业为主导,以清洁皮革、文体旅游、现代物流为支撑,以电子商务、金融保险、健康养老等新兴产业为重点的“1+3+N”产业体系,让“粮头”、“农头”更强,“食尾”、“工尾”更长。在食品加工产业上,目前重点依托奶牛、生猪、大鹅、水产、小米、高粱、玉米、汉麻八方面产业资源,开发从良种繁育到规模种养殖、从精深加工到市场化营销的八个产业链条。奶牛产业依托惠丰乳业,扩大液态奶生产规模,达到日加工 量 500 吨,年销售额 10 亿元,同时建设纸盒包装加工项目,开发其他加工业态,拓展关联产业。生猪产业依托正邦生猪产业化和鑫庆吉肉业猪副食加工项目,谋划三产融合发展模式,实现生猪产业全链条发展。大鹅产业从注册肇源白鹅开始,扩建孵化基地,增建养殖基地,扩大养殖总量,以基地吸企业,以基地引项目,实现全链条发展。水产产业以通威现代化渔业产业园区项目为牵动,开发繁育、养殖、冷链物流、精深加工、饲料加工等关联产业链条,提高水产品供给质量和效益,2018 年全面启动渔业养殖、渔光一体电站和冷链物流等项目。小米产业依托德伦堡 10 万吨/年小米啤酒项目,2018 年投产达效后,实现年销售额 1.2 亿元,吸纳就业200 人。高粱产业将与科研单位合作,种植酒精高粱,借助与江苏双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契机,扩大产量,跃增销量,实现借渠道发展。玉米、汉麻产业以完善链条方式进行招商,2018 年力争实现项目落地目标。在清洁皮革产业上,推进清洁生产和精细化生产,贯通畜牧养殖、皮毛交易、制革制裘、循环利用等产业链条,逐渐形成绿色循环、全产业链发展格局。2018 年将建设皮革孵化基地二期项目,提升皮革加工档次,实现产值 40 亿元。在文体旅游产业上,重点围绕县城周边,布局建设旅游载体。积极推进金胡新村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建成 56 栋农家乐,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形成休闲式体验乐园。进一步扩大百果园和古春庄园等乡村 旅游载体规模,形成游购娱住一体化平台。加快推进星级宾馆建设,为旅游文体产业发展和百姓休闲提供支撑。在现代物流产业上,协调推进哈肇高速建设,启动 203 国道肇源至松花江公路大桥段项目建设,规划建设城市西外环,进一步丰富对外交通网络。加快物流园区、大型物流企业、配送中心建设,启用县级自建电商平台“肇源优购网”,培育一批社会创客和企业网店,扩大农产品上行销售。继续激发金融保险业活力,扶持壮大健康养老产业,积极对接医药中间体、北药加工等项目,打造肇源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优化招商链。以产业链招商为主导,按照没链建链、链短补链、有链强链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府的平台优势、企业的人脉优势和中介机构的信息优势,拓展新的招商链条,大力推进“政府+企业”、“政府+中介”联合招商,提高招商引资的成功率。针对“1+3+N”产业体系进行重点招商,针对惠丰、正邦、鑫庆吉等项目产业链进行补缺招商,针对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进行配套招商。增强市场意识、规则意识、合作意识,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做到亲而有度,清而有为,推动服务企业的制度化、常态化和长效化,营造尊商重企兴业浓厚氛围,实现由“政策洼地”向“环境高地”转变。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 25 亿元,对上争取资金 10 亿元。(二)以百姓幸福为目标,完善更加有力的保障机制。坚持“本”在民生,始终以群众的视角评判民生,以群众的 需求考量民生,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是实施脱贫攻坚。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紧迫的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举全县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完成 761 户、1751人脱贫任务。深入实施产业扶贫,新增产业扶贫项目 52 个,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产业带动贫困户全覆盖,人均增收 1500 元以上,带动贫困户长远稳定脱贫。推进健康扶贫,筹集资金 300 万元设立“健康扶贫救助基金”,加大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保障力度。改善住房条件,改造贫困户危房323 户,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全部完成。对已脱贫贫困户和边缘户进行动态监测,及时跟进帮扶措施,确保脱贫不返贫。二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启动乡村振兴五年行动计划,结合肇源乡村发展实际,启动两个乡镇“乡村振兴”试点示范建设,总结经验后逐步推开。2018 年,实施福兴乡吉兴村等四个村土地整理项目。启动农田电网改造工程,使全县机电井供电率达到90%。启动农村饮用水巩固提升改造工程,采取一井多联、几村或整乡联网的方式,建设小型水厂,分批次解决全县 70个村、185 个屯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受益人口 10.9 万人。以西部旱区为重点,实施农田抗旱水源建设和涝区集中整治,规划建设旱田高效节水灌溉面积 10 万亩。启动建设 2 处重 点涝区治理,提升涝区农田防涝减灾能力。三是抓好生态建设。坚持“贵”在生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推进落实“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等重点工作任务,完成生态红线划定和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全面实施“河长制”,持续加强沿江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巩固整治违法采砂成果,坚决拆除湿地保护区内违规建筑,稳步推进退耕还湿。加强西海湿地和莲花湖湿地公园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日常管理,争创国家湿地公园。实施全县草原清查确权工作,对违法占用的草原全部恢复草场。实施造林绿化工程,绿化村屯 23 个,三北治沙造林 6000 亩。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种植,鼓励引导农业经营者降低化肥、农药等使用量,减少对土地的污染。四是发展社会事业。把就业作为保障民生的首要任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新增就业 4625 人,开展创业培训 1500 人,通过创业带动就业 2000 人,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继续推进“五险”扩面,全面提升城乡职工居民社会保障水平。加快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四中、二小学新校区、五小学等续建项目和福兴乡中心小学教学楼、义顺乡中心小学教学楼、古龙镇永胜学校等新建项目,启动第三中学综合楼建设项目,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快实施公立医院改革,完善县人民医院附属功能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部分专科与县中医院进行整合,发挥医共体功能, 提高医疗服务保障水平。推进文体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文博体综合场馆主体施工,建设文体广场项目 8 个,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五是加强社会治理。完善网格化管理体系,建立社区、社团、社工融合互补的三社合一机制,发挥“三社”在社会管理、帮扶救助、应急处置等领域的作用。强化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常态化排查和整治安全隐患,推动各领域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完善制度,畅通渠道,积极做好信访矛盾防范化解。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大力整治公共交通安全,打造“平安肇源”。(三)以改革创新为驱动,增添更富活力的发展红利。坚持“活”在机制,以创新的理念谋划发展,以改革的办法解决问题,以顽强的意志和斗争的精神攻痛点、破堵点、克难点,不断增添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一是继续实施农业综合配套改革。采取“一线三段”式进行农业综合配套改革。“一线”就是围绕国家政策这条主线,依托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等平台,积极争取政策红利,重点围绕黑土保护、秸秆综合利用、农村垃圾污水综合治理、农业三产融合、智慧农业等方面政策开展攻关,确保一批重点项目尽快落地,形成持续投入能力,为肇源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新动能。“三段”就是围绕农业生产前、生产中、生产后三个阶段,分别实行资本化改革、平台 化改革和市场化改革。生产前主要是针对肇源资源资产较多的实际,对其进行要素重组和资源集聚,让闲置的资产和沉睡的资源抱成团、活起来,向市场融资本。生产中主要是围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展开,完善整合三农服务中心信息存储、对外交流、资源交易、金融服务、质量检测等功能,让全县的生产生活要素向其汇集,使其成为全县的“指挥大脑”和生产服务业平台。推动“三农”领域公益性和社会经营性服务发展,鼓励发展专业化服务组织,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承接政府下放的公益性服务,加速农业领域专业化发展,逐步建立起政府引导、社会分工协作、农民广泛参与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格局。生产后主要是充分发挥鲶鱼沟等龙头企业作用,加快与农夫山泉等大企业的合作,建立小农户与经营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真正让农民从中受益。鼓励农业综合服务体向企业转型,探索模式输出,服务更多资源和领域。二是实施投融资体制改革。在融资领域,紧盯国家政策导向,适度合理利用土地收储、棚户区改造、专项债券等融资渠道,解决县级财力不足和城市基础设施不完善之间的矛盾。扩大奶业引导基金规模,支持惠丰乳业工业园项目做大做强。完成省农业担保公司在我县设立代办机构相关工作,推进村镇银行组建,加快发展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加强与农商行等金融机构的合作,创新金融项目产品,为合作社、小微企业等经营主体融资创设新渠道。继续实施小微 企业贷款周转金试点工作,为小微企业提供过桥贷款。推进与保险机构的合作,研究利用保险资金用于经济发展项目。在投资领域,重点做好拟实施 96 个项目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2018 年开春即开工建设。三是实施园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以肇源工业园区晋级省级经济开发区为契机,进一步整合园区资源,将三个园区合并,建立完善“一个发展平台、一个管理主体、一套班子队伍”的管理体制和“统一规划、统一招商、统一协调”的运行机制,逐步放开工业园区事权、财权、人权等自主权,释放发展活力。四是实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组织相关部门,到浙江、广东等省市考察,学习“最多跑一次”等先进经验,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府服务”,创新审批方式和机制,推进审批制度流程再造和优化,2018 年所有涉及项目的行政审批时限压缩 50%以上,让居民和企业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同时,积极推进财税、司法、医药卫生、教育、社会保障、人才等领域改革创新。(四)以提升品质为导向,打造更具魅力的宜居城市。坚持“特”在风格,遵循“城乡一体、建管并举、功能完善、生态宜居”原则,以绣花功夫和工匠精神抓好城市修补和生态修复,打造宜居宜业的幸福家园。一是提升规划水平。完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编制城市设计规划,完善乡镇总体规划,构建科学完善、上下衔接的城乡规划体系。加强规划执行跟踪管理和执法检查,形成规范运行的城乡规划建设 管控机制。二是改善居住环境。推进学府尚城等棚改项目,改造农村危房 1018 户。改造 28 个小区 45 栋居民楼给水管网和供热管网,解决老旧小区基础设施薄弱问题。强化供热监管,对供热市场进行整顿,逐步淘汰撤并 10 吨以下燃煤小锅炉,为居民提供优质的供热服务。推进引嫩入肇供水厂建设,完善相关配套设施。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达标建设,做好项目选址、可研论证等前期工作。加强小区物业管理,征求业主委员会意见,对弃管小区采取统一的方式选择保洁企业,确保小区环境整洁。对城市亮化绿化美化进行统一设计,分步实施,今冬对人民广场进行亮化改造升级。城市绿化上,沿路两侧以“森林式”绿化为主,在大广高速进城连接线、环城大街进行带状景观绿化和植树造林;重要节点以“景观式”绿化为主,在原乳品厂、西海湿地公园、人民广场等场所,打造乔木、灌木、地被植物错落有致的景观绿地;小区周边以“休闲式”绿化为主,实行乔、灌、花、草合理搭配,打造怡情休闲空间,力求一街一景致、一路一特色。重点实施大广进城连接线景观建设和滨江公园建设,为居民提供更好的自然景观和更优质的休闲娱乐场所。开展市容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治理城市乱贴乱画、占道经营、露天烧烤等不文明行为,实施城镇公共厕所升级改造,营造干净、整洁、有序的生活环境。推进“互联网+城管”建设,建立城市管理微信平台,拓宽城市管理信息渠道。三是改善出行环境。 升级改造肇新路 69 公里损毁路段,建设 55 公里农村公路安保工程,推进东北支线、东顺路建设,启动县城街路改造,使城乡交通环境更加便利畅通。加强交通运输市场秩序治理,完善公共交通服务,规范出租车公司经营行为,严厉打击“黑车”,采取临时疏导、安装电子监控抓拍设备等措施,大力整治主次干道违法违规行驶和停车等行为,结合道路改造增加停车泊位,逐步解决交通拥堵和停车难问题。(五)以群众满意为宗旨,建设更高水平的为民政府。坚持“严”在自身,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践行八个“好作风”,持续整顿六个“坏作风”,坚决摒弃三个“坏把式”,不断提高新形势下驾驭经济、市场监管、社会治理、公共服务和环境保护的能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一是着力打造服务型政府。坚持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命扛在肩上,把全县人民的忧乐放在心头,认真倾听群众呼声,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大力兴办民生实事,着力解决安居、乐业、就学、求医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面深化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充分发挥新兴媒体作用,切实加大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办事程序、收费标准、补贴政策、规定依据等事项的公开力度,使群众了解政府做什么、怎么做,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二是着力打造法治型政府。严格遵循“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的要求,健全完善权力运行机 制,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坚决执行县委的决策部署,定期向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加强与县政协的民主协商,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健全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决策法定程序,使各项决策更加符合实际、经得起检验。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严格执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追究制,努力提高依法行政工作水平。三是着力打造务实型政府。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以“钉钉子”的精神,把政府工作置于县委的总体决策之中,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于执行体系之内,一张蓝图干到底,一门心思抓落实。加大督查落实力度,构建科学务实的政务督查、效能监察和目标管理考核体系,严肃查处执行政令打折扣、服务群众不尽责、工作责任不落实和消极应付、推诿扯皮的人和事,促进政府工作提质、提速、提效。四是着力打造廉洁型政府。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县各项规定,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强化“一岗双责”,落实“一案双查”,健全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长效机制。严格执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经济责任审计制,推动行政执法和审计监督全覆盖。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切实压减“三公”经费支出,严控行政运行成本, 把更多财力投向经济民生领域。深入开展各类专项治理工作,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以清正廉洁取信于民。各位代表,站在新时代的起点,做好肇源各项工作,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带领全县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新肇源而努力奋斗!2018 年景宁畲族自治县毛垟乡政府工作报告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过去五年,是我乡经济社会发展极具转折性和开拓性的五年,在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建设魅力毛垟,打造边界集镇”的发展思路,按照“一个主题,两条主线,三项重点,四个提升”的总体思路,全乡上下直面转型困境,努力创业争先,成功开辟了绿色发展新局面,为今后一个时期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一、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乡域经济快速增长2015 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10289 元,五年年均增长 10%;农业总产值 5802 万元,五年年均增长 6.8%;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总投资达 5000 万元。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产业培育和农民增收作为加快推进毛垟发展的第 一要务。现代农业规模初显。五年共完成毛竹林抚育 500 亩,毛竹林低改 100 亩,新增竹园面积 100 亩,建成竹林道 4 公里。做强油茶经济,建成油茶基地 500 亩。做大茶叶经济,完成陈坪村白茶示范基地 50 亩、绿茶 200 亩,并请专业茶叶加工企业到村培训夏秋茶采摘技术。大力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充分利用毛垟森林资源丰富的有利条件,五年来累计发放林权抵押贷款 300 多万元。生态旅游彰显特色。我们按照把毛垟建成景宁南大门的思路,完成了以“三垟一体”的乡域总体规划,初步完成带溪峡旅游规划,建成闽东红军景宁馆,大力发展毛垟农家乐,我乡瓯源农家乐在县市屡获嘉奖,旅游业发展开始起步。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乡村面貌日新月异五年来,我们坚持抢抓机遇,多方筹措资金,着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乡村面貌日新月异。乡集镇建设全面铺开。建成毛垟下山移民小区一个,建成县级首个乡级休闲养老公园,实现乡域内主要道路硬化率达 100%,道路、河流沿岸绿化率达 97%。实现区域亮化,建成带溪永泰门,建成景山健康主题公园,建成二期江滨路,完善毛垟公园、底垟松树林公园,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开展立面改造工程,让“三垟一体”成为全县最靓丽的乡镇政府驻地之一。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全面改善。五年间全乡行政村村庄整治实现全覆盖。先后实现康庄公路村村通、手机信号和网络村村有、广播村 村响的目标,完成了 6 个村的污水治理工程,6 个行政村新建了公厕,开展了各村的规划编制工作。稳步推进危旧房改造小区工程建设,共实施危旧房改造 108 户。土地开发稳步推进。五年来,全面完成土地整理项目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任务。积极有序推进土地开发和宅基地复垦,共完成土地开发 800 余亩,宅基地复垦 30 余亩,完成申报土地综合整治村项目 2 个。土地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有效利用,为我乡的后续发展提供了土地和资金等要素保障。三、生态建设不断加强,人居环境日益优化五年来,我们坚持把生态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成功创建市级生态乡,有效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生态环境保护全面加强。转变农民“靠山吃山”的陈旧观念,以发展竹产业、严控片伐林木、倡导抚育间伐和严厉打击“判青山”、“建索道”等乱砍滥伐行为等四项综合举措,不断做大做优森林资产,增加林农收入。五年来共新增生态公益林面积 1.5 万亩,全乡生态公益林总面积达 6 万亩,活立木蓄积量达到 2.5 万立方米,毛竹林立竹量达到 50 万株,预计全乡森林资产达到 4 千万元。生态基础设施全面优化。“千万农民饮水工程”已全部完成,农村饮用水卫生合格率达100%。生态环境整治收效显著。结合村庄整治工作,全乡 7个村 900 余户完成卫生厕所改造,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以上;大力开展坟墓专项治理活动,对全乡“两沿四区” 11 座坟墓进行治理,并重点整治坟墓 7 座;毛垟村成为全县的垃圾分类试点,全面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工作,建立健全生态存折等环境卫生监督管理长效机制,农村“脏乱差”状况全面改善。四、社会保障不断完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促进和谐和改善民生为第一要务,大力推进生态文化培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访维稳、人民武装、计划生育、抗台防汛、森林防火、民兵应急、安全生产等方面工作,全面提升了毛垟和谐发展水平。社会事业繁荣发展。五年来我乡人口与计生工作均走在全县前列。教育基础设施全面优化,教学水平逐年提高,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 100%,全面完成教育强县创建工作任务。公共卫生服务进一步加强,卫生体制改革初显成效,成功创建了市级卫生强乡镇、市级卫生应急乡镇,卫生院就诊病人和收入连续名列全县乡级卫生院前列,被评为省级乙等卫生院。成功创建省级体育强乡、市级文化强乡镇,全面开展国家级生态乡创建工作。积极参与县里组织的各项文体活动,均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连续五年举办带溪文化节和凤舞畲山群众文艺汇演,积极组队参加全县大地飞歌文艺汇演活动,并连续四年取得了佳绩。平安毛垟深入开展。信访维稳工作基本上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连续五年在年终考核中位列前茅;全面实施“365 安全生产行动计划”,安全生产形势稳 定好转,五年来未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森林防火和防汛防台工作出色完成,五年来未发生重特大灾害。高度重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成功创建食品药品安全示范乡。社会保障逐步改善。着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连续 5 年对 80 岁以上老人医疗保险实行补助一半的政策。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全乡已有 750 位符合条件的城乡居民领取到基础养老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人数达 1007 人,参保率达 95%,医疗保险参保率达 96%以上,位居全县前列;全面推进政策性住房保险、农业保险、自然灾害公众责任保险和林木火灾保险;全面实施“农民增收六大目标”工程,通过产业帮扶、低保扩面等措施,全乡低收入农户均实现增收致富。与此同时,双拥、人防、宗教、工会、关心下一代、老年体协等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残疾人、老年人、妇女、未成年人等各类群体的权益得到新的保障。五、自身建设不断加强,政府职能有效转变五年来,我们以建设“开拓、务实、高效、廉洁”政府为目标,紧密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两学一做等活动,扎实推进机关效能建设,努力提高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坚持依法行政,深化政务公开,建立健全机关内部管理制度,制定和执行了《毛垟乡干部管理规定》,严格行政问责,实行领导带头,强化责任落实,广大干部职工自觉服务意识明显增强,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 认真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目标,进一步加大对各村各部门工作的领导,坚持谋大局、管大事,不断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把工作重点和主要精力放在宏观决策和研究解决影响全乡发展的重大问题上,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切实开展反腐倡廉各项工作,建立了毛垟乡廉政建设联席会议制度,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腐败现象产生,实现勤政廉政,干净干事,进一步提高了政府办事能力和工作效率,乡政府机关效能全面加强。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是毛垟巩固发展成果,探索发展方向,树立新起点,取得新辉煌的光辉五年,取得的成就令人鼓舞。我们的群众百姓也是有目共睹。回首过去的五年走过的艰辛历程,我们的各项工作之所以顺利开展,我们的各项事业之所以显著进步,是坚定地拥护党的领导,执行党的路线的结果;是坚定地走科学发展、借力发展、错位发展、集聚发展之路的结果;是坚定地扎实工作,开拓创新的结果;是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和乡党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体乡村干部、人民代表和人民群众齐心协力、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乡人民政府,向全体人民代表和全乡人民,向所有关心、支持毛垟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向乡人大主席团对政府工作给予的监督和支持表示衷 心的感谢!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有:交通区位条件差,庆景青公路提升工程上马及落地还需要时日,我们的交通劣势在短期内还难以扭转;空心化日趋严重,人口的大量外流,严重制约了乡域经济发展,如何巩固人口数量将是今后亟需破解的难题;少部分群众观念还比较陈旧,只顾眼前不看长远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对毛垟未来的发展会产生一定的阻力;毛垟的产业发展较为单一,还没有完成从食用菌、吊瓜等旧式产业到高效绿色生态农业的转变,未形成新型支柱性产业,美丽基础薄弱,有待加强;党的建设还需加强,干部作风有待进一步改进,充分发挥外出人才资源上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等等。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和充分正视这些问题与困难,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今后五年的工作思路和目标官场小说今后五年,是我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扭转区位劣势的机遇期,我们要自信自觉,奋发有为,持之以恒,努力推进毛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要在景宁偏远乡镇中有大作为、靓作为、精作为,成为偏远乡镇中的佼佼者。今后五年的指导思想和工作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及**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县委、县政府 “中国畲乡、小县名城”发展战略,坚持水韵润乡、文化强乡、红色名乡,立足全乡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以建南门、建项目、抓改革、强基础、保平安、做实事,全面推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打造景宁南大门和魅力毛垟而不懈努力。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以毛垟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和毛垟港小流域治理、带溪文化带建设、红色资源挖掘、毛商反哺桑梓等为抓手,依托庆景青二级公路交通优势,背靠未来出现的景宁全域景区和百山祖延伸景区两大 5A 级景区的机遇,推进集红色旅游、生态观光、休闲驿站为一体的毛垟特色小镇建设,打造出 A 级以上边界乡村旅游精品区块。实现上述目标,需要我们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各项部署和要求,着力抓好以下工作:一、做强主导产业,在经济发展上求增长。在产业发展中,我们始终将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加大龙头农业产业的培育,因势利导发展“利增收、投资小、见效快”的产业。一是全面开展土地流转工作。我们把土地流转工作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工作来抓,加快推进燕安村的集体土地流转和产业项目的引进对接工作,同时也主动积极摸索、整合其它各村的土地流转项目。二是巩固提升黑木耳和吊瓜产业。全乡年平均种植黑木耳 150 余万段,预计年 产值 600 万元,我们之前已经完成近 3000 平米全乡性的菌棒生产平台建成。以后我们将让三垟一体周围的食用菌生产农户全部进入平台生产,形成规模化;以专业大户种植示范为引领,依托陈坪吊瓜合作社进行品种改良,提高陈坪茶叶加工水平和集约成本,从而带动群众蔓延各村扩建农业产业发展。三是依托省级科技特派员帮扶项目,加快扩建上坑头香榧基地、上沙湾蔬菜基地、燕安土鸡鸭、陈坪田鲤鱼、库头牛羊等生态种养殖。加快农旅结合产业发展。鼓励新建民宿,依托毛垟特别优异的水质资源和生态资源,围绕打造沿溪一带慢生活体验区,努力提升乡村旅游发展水平。二、落实民生项目,在设施建设上求完善。毛垟乡将继续加大项目争取和建设力度,重点争取涉及产业发展、农田水利、集聚发展工程、村庄整治等带动性强、受益面广的重大项目,通过项目实施持续优化乡域发展环境,拉动经济增长,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继续深入开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为我乡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基础。一是强化集镇管理。完善集镇管理体制,探索市场机制,发挥市场要素在集镇环卫、绿化亮化等方面的配置作用,着力抓好街景整治、环境卫生、占道经营等工作,让集镇更加整洁清新、繁荣有序。二是继续开展“花样村庄”建设,七个村一个都不落下,通过谋划实施“花样村庄”及“五水共治”项目,稳步推进污水治理等工程的实施,不断优化农村群众的 家居环境。就在前几天,通过我们乡党委政府的努力和争取,全市的大拇指工程、全县的重中之重项目(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已经把我们乡列入全县的第一批实施。接下来,我们将重点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毛垟和沙垟先起个带头作用,后续也将会辐射到各村,使之项目惠及全乡 7 个村的村庄建设。三是启动库头村的古村落保护项目。库头村已被列入全国农村传统古村落保护名录,接下来我们将对库头村进行保护性建设,力争将库头村打造成中国古村落保护建设的标本,打造成毛垟“文化产业”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四是大力挖掘开发旅游资源。加紧对炉西村的生态旅游开发和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呈现红色文化有形化,打造独一无二的红色文化旅游线路。五是修复完善各村的基础设施,提升上坑头、燕安、炉西、陈坪通村公路,改善各村养老照料中心条件,做好上沙湾堤防加固工程,及时修复各类水毁工程和农田水利设施。三、抓实生态保护,在美丽乡村上求新颜。好的生态环境是我们赖以发展的最大资源优势。接下来,乡党委、政府将坚持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继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重点抓好水环境治理、违章搭建拆除、河道整治、旅游点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发挥生态资源效益最大化。一是继续推进“六边三化三美”等工作,着力抓实垃圾清理、污水处理、河渠治理、乡村绿化、 乡容乡貌改造等工作。我乡目前列入了美丽环线圈的有库下、库头、上沙湾、沙垟、毛垟、炉西。二是争取环境治理项目资金,加快推进河道综合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农村污水治理项目实施,争取上沙湾下段防洪堤建设。三是继续加大乡村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和综合治理力度。完善和提升垃圾分类工作,由毛垟向库头、沙垟、炉西等 6 村推进。全面落实农村改厕、水环境综合治理和农村环境长效的管理。四、落实社会事业,在服务民生上求提升。民生问题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我们将全力以赴抓好各类民生问题的解决,努力改善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一是大力抓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加强计育知识的宣传,强化计生队伍建设,完成计划生育社会抚养费征收尾留工作,不断优化毛垟乡人口与计划生育环境。二是积极发展文化教育事业。通过乡文化中心、村文化礼堂等重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广大农村群众提供文娱活动场所,带动我乡带溪文化和红色文化的弘扬和宣传。三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面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四是加快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深入开展群众致富奔小康工程,通过创业帮扶、结对帮扶、金融帮扶等形式,帮助低收入农户在种养殖产业上谋发展,提高收入。五、抓好社会稳定,在促进和谐上求突破。一是做好信访维稳工作。作为边界乡镇,社会稳定大局 仍是当前工作的中心任务之一。我们将紧紧围绕平安夺金鼎的目标,深入推进平安毛垟建设;坚持“问题导向”,落实“一岗双责”的信访维稳责任和党委、政府一把手亲自抓制度,深入各村,以“走村入户”等形式,倾听群众心声,解决矛盾纠纷,确保不出现违规信访现象。二是强化安全生产和监管。认真做好防台防汛工作,健全救灾工作预案,提高救灾工作快速反应能力和救助水平。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水陆交通管理,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杜绝安全事故发生。六、强化自身建设,在为民服务上求实效。以建设廉洁、服务、法治型政府为目标,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全面提升工作效率,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为新常态下毛垟的新一轮跨越发展夯实基础。(一)坚持作风建设,建设廉洁政府。一是继续开展“从严治党、改进作风”大讨论,组织谈心谈廉活动,定期讲廉课、学廉规、观廉片,达到领导示廉、集中学廉、警示促廉的效果。规范乡村两级财务管理,定期接受联合审计,严控“三公”经费。二是严格要求干部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以及市、县有关作风建设规定,解决干部在任务、责任落实方面的问题。三是健全预防和惩治腐败长效机制,加强思想教育和纪律约束,加大反腐倡廉力度,深入开展纠风工作,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氛围。 (二)坚持执政为民,建设服务政府。坚持服务行政、阳光行政。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权力就是责任,管理就是服务”的为民亲民意识,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始终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真诚听取群众意见,真实反映群众愿望。进一步提高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水平,确保政府工作在阳光下运作,以廉洁奉公的政府形象当好表率,以务实勤政的工作态度执政为民。(三)坚持依法行政,打造法治政府。健全完善乡、村干部学法机制,全面开展普法教育,提升全体干部法治意识。完善重大事项行政决策机制、行政决策风险评估机制,配备乡、村两级法律顾问,提高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水平。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做到科学执法、严格执法、文明执法。健全集体资金监控制度、村组事务公开制度,加强村务财务的依法管理和公开力度。各位代表,建设毛垟的美好未来,不仅需要政府自身的努力,更需要而且必须依靠全乡人民。我们一定要集中全乡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共图毛垟发展大业。各位代表,我们的事业任重而道远,我们的使命光荣而艰巨。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乡人大的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全乡广大人民群众,一心一意抓建设,义无反顾谋发展,励精 图治、奋发有为,为实现“十三五”时期毛垟的快速健康发展、为建设全面小康的生态文明新毛垟而努力奋斗!2018 年林甸县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一、2017 年工作回顾年初以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战略部署,紧紧围绕县委十六届二次全会和县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力以赴抓产业上项目,不遗余力惠民生促和谐,开创了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41.7 亿元、地方财政收入(本级)3.08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7.2%和 6.95%;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36.5 亿元,同比增长 14%;预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1.9 亿元,同比增长 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预计实现 16600 元和7500 元,同比分别增长 9%和 11%。——坚持精准发力,强力推进脱贫攻坚。落实“精准扶贫年”行动,认真开展精准识别、精准退出“回头看”,确定建档立卡贫困户 4064 户 8867 人。实施“四个一”产业扶贫工程,60 周岁以上、因病致贫或无劳动能力贫困户实现“托牛入场”全覆盖,惠及贫困户 1663 户,户年均增收 2000 元; 推行牧原生猪“政府+银行+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5+”“资产收益”帮扶扶贫,受益贫困户 3406 户,户年均增收3000 元。多渠道筹集资金 1.73 亿元,对 321 个自然屯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完成 2326 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和 7 个贫困村 21.99 公里道路改造。落实健康扶贫、教育扶贫、金融扶贫等各项政策,实施“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医疗救助范围,对其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给予定额资助;发放各类助学资金 337.5 万元,资助贫困学生 2436 人;争取扶贫再贷款 11 亿元,发放扶贫小额信用贷款 1.7 亿元。落实各级干部帮扶责任,对口帮扶成效明显,2 个贫困村,724 户 1693 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聚焦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预计实现农业增加值 20.7 亿元,同比增长 9.5%。以“一减五增”为方向,优化种植业结构,调减玉米面积 48 万亩,新增水田 5.1 万亩,水田面积发展到 36.7 万亩,种植杂粮杂豆等经济作物及饲草饲料作物 42.9 万亩。建设“互联网+”示范基地 2 处。以优质核心奶源基地建设为重点,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奶牛规模牧场达到 33 处,奶牛存栏 4.75 万头,交售商品奶 13.5万吨;牧原 300 万头生猪养殖项目一期工程投入生产,乐尔食品肉兔养殖项目投入运营,牧业多点支撑格局初具雏形,畜牧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 49.5%。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依托,组建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组织 55 个,拉动土地 流转 42 万亩。——狠抓项目建设,稳定工业经济运行。预计实现工业增加值 4.4 亿元,同比增长 4.1%。推进重点产业项目 25 个,完成投资 22.4 亿元,17 个项目建成投产。扶持伊利公司投资 3.02 亿元,实施“安慕希”、“金典”等高端液态奶生产线改造,企业全年预计上缴税金 3400 万元。新增规上企业 5户,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 2.37 亿元。深入开展“招商引资年”行动,新签约宏福现代农业小镇、乐尔肉兔加工等项目26 个,2017 年计划投资额 34.32 亿元,实际到位资金 18.66亿元。林甸入选全国中小城市投资潜力百强县市。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累计注册总部公司 23 家,缴税 350 万元。推进四季青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签约入驻园区项目 14 个,开工项目 9 个。园区获享省级开发区政策。——突出温泉引领,壮大第三产业规模。预计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 16.6 亿元,同比增长 6%。坚持加快发展以温泉旅游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加强旅游景区标准化建设,实行景区联票制度,全年接待涉旅游客 216 万人次,实现收入 8.7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3.1%和 2.5%。其中,接待温泉游客 160万人次,实现收入 2.41 亿元;接待俄罗斯游客 1.57 万人次,实现收入 4213 万元。促进温泉旅游与乡村旅游、医疗养生等相融合,润琦采摘基地纳入“黑龙江省乡村旅游示范点”,餐饮、住宿、采摘园等业户发展到 796 家,全县医养结合项 目发展到 4 家。电子商务产业园综合楼主体完工,升级改造村级服务站点 35 家。——推进城乡建设,持续优化人居环境。完善市政功能,启动实施自来水厂升级改造工程及供水管网改扩建工程,更新老旧供热管网 17.1 公里。改善市容市貌,开展平房区环境专项整治,清理各类堆放物 4000 余立方米;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绿化街路 6 条,栽植各类乔灌木 1340 株,维修城区路灯 320 盏,亮化维修楼体 23 栋;开展建筑市场清理整顿,拆除违建 28 处。规范城市秩序,开展电动车专项整治,集中治理乱停乱放、占道经营等行为。完善城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2.95 亿元,实施交通设施建设项目 27个,公路客运站建设项目顺利启动,明龙路、林四路改造完成通车,修建改造农村公路 103.49 公里。建设“美丽乡村”,植树造林 5000 亩,绿化中心村屯 32 个。——保障改善民生,提升人民幸福指数。城镇新增就业1664 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3.5%以内。职工“五险”扩面新增 2300 人,社会保险参保缴费率达 98%。强化救灾救济,开展农村低保复查,发放城乡低保金 4225.18 万元。投资 6350 万元,实施教育项目 52 个,通过省级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评估验收。推进妇幼保健院项目建设,新改扩建乡镇卫生院 3 个。县图书馆晋升国家三级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建成投用,建设贫困村文体广场 11 处,大型龙江剧《百米 河边》获全国优秀剧目金奖。加强社会治理能力建设,深化人民调解、依法治访、安全生产等各项工作。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县公安局被市公安局记维稳安保集体三等功。——推动改革创新,激发经济发展活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简行政审批事项 17 项,行政审批时限总提速率达 40%;推进地热管理体制改革,启动地热采矿权办理;实施商事制度改革,实现“五证合一”,新增各类企业 484户;深化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农村土地确权登记进入收官阶段;全面推行河长制,全县 35 条河湖实现河长制全覆盖。深入实施“双创”行动,深化县校合作,培育科技型企业 3 家,成立科技成果示范园区和基地 10 个。——推进作风转变,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加强政府行政效能建设,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持续推进机关作风整顿,有效提升干部职工的干事劲头和担当意识。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完善政府决策程序和工作规则。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 129 件,政协委员提案 103 件。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提高政府廉政建设水平。此外,统计、审计、残联、档案、老龄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县委的科学决 策、坚强领导,得益于县人大、县政协的有力监督、鼎力支持,得益于全县干部群众的团结拼搏、共同奋斗,得益于驻县中省直单位及社会各界携手共建、关心帮助。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林甸建设,为林甸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同志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深刻体会到,做好政府工作,推动林甸跨越振兴发展,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确保中央、省委、市委和县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必须一以贯之地扭住发展要务,秉持符合实际的发展理念,坚持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保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保障和改善民生,关注百姓衣食住行,解决热点难点问题,推进城乡统筹,维护公平公正,真正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必须鲜明务实地建设责任政府,培养造就一支对党忠诚、对事业尽责、对人民充满感情的队伍,使政府工作经得起群众和历史的检验。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一是调结构任务艰巨。经济结构不尽合理,三次产业比例为 49.6:10.6:39.8,一产大,二产弱,三产小的格局仍未得到彻底改变,大力发展工 业经济,提升工业经济对县域经济的支撑力任务艰巨。二是脱贫攻坚难度大。全县 48 个贫困村,4064 户 8867 名贫困人口中,尚有 38 个贫困村,3232 户 7003 名贫困人口未实现脱贫,农村水、房、路等基础设施薄弱,特别是农村危房存量大,乡村环境治理任务重,按时完成脱贫退出任务艰巨。三是财政保障能力弱。自身财源不足,对油田的依赖性大,在今年已完成的县本级财政收入中油田收入占 42.5%,自身财源项目尚未完全建立起来,财政收入不稳定,加之刚性支出压力大,财政对脱贫攻坚、经济社会发展保障能力弱。此外,部分干部思想陈旧,观念落后,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二、2018 年工作安排2018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实现脱贫摘帽的攻坚之年。政府工作总体思路是: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市、县委决策部署,牢牢把握“五个要发展”的根本路径,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打好七大攻坚战,积极助力大庆争当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排头兵,奋力开创县域经济社会跨越振兴发展新局面,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指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9% 以上,地方财政收入(本级)增长 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 9%和 11%。(一)打好脱贫攻坚战,竭力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感。坚持以“精准”为灵魂,拿出“绣花”的功夫,扎扎实实做好脱贫攻坚各项基础工作,落实“4321”脱贫攻坚战略部署,实施“脱贫攻坚决胜年”行动,聚焦薄弱环节,采取超常举措,确保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主攻产业扶贫这个软肋。坚持一村一品、一户一业,因户施策,因人制策,推进“四个一”产业扶贫工程,将种植、养殖、劳转就业、多种经营等具体扶贫措施落实到户、精准到人。调整产业结构,确保贫困户有一块稳产增收田。紧盯县内外涉农龙头企业与合作组织,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发挥帮扶干部宣传引导作用,帮助贫困户与涉农企业及合作组织签订蔬菜、杂粮杂豆、鲜食玉米、青贮饲料等订单,实现贫困户订单种植全覆盖。壮大畜牧产业,确保贫困户有一个养殖增收项目。推进第三批“托牛入场”,新增“托牛入场”贫困户 1000 户,总数达到 2663 户;实施第二批牧原生猪“资产收益”帮扶扶贫,加强政策宣传,提高贫困户认可度,把第一批未参与“资产收益”帮扶及动态调整后新识别的 683 户贫困户全部纳入“资产收益”帮扶扶贫范围,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全覆盖;依托乐尔肉兔加工项目,扶持有劳动能力贫困户发展肉兔养殖,带动贫困户通 过养殖增收脱贫。发展劳务产业,确保贫困户有一个稳定就业人口。对有劳动能力且有务工条件的贫困劳动力进行调查摸底,积极向乐尔、宏福等企业推介,逐人逐企对接,开展技能培训,带动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实现本地转移就业增收。预计全年转移贫困劳动力 1000 人,实现收入 1500 万元。培育特色产业,确保贫困户有一个多种经营项目。引导扶持贫困户依托温泉旅游发展农家餐饮、手工艺品等经营项目,围绕棚室经济发展木耳、油桃等特色种植,因户制宜发展狐貉、大鹅等特色畜禽养殖,利用地产资源、传统工艺发展个体经营,通过多种经营创富增收。加快 55 处村级光伏电站建设,力争 6 月底前建成并网发电,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光伏扶贫全覆盖。补齐基础设施三大短板。按照“三通三有”和“两不愁三保障”要求,努力破除制约脱贫攻坚的基础设施瓶颈问题。让农村人口全部住上安全房。抢抓国家、省、市农村危房改造补贴机遇期,整合涉农资金,强力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力争完成全部危房改造任务,彻底消灭农村危房。对无人居住、无法使用的危房,依法依规进行灭籍拆除;对相对完好的空闲房利用发展生产。让农村人口全部吃上安全水。继续扎实推进饮水安全工程,按照工程高标准、水质高标准、管理高标准的要求,做好 321 个自然屯饮水安全工程收尾完善工作,加强后续管理,实现所有村屯饮水安全全覆盖。让农村人口走上畅通路。多方争取上级资金,稳步推进农村道 路建设,积极争取永丰路立项,力争完成 59 条贫困村道路建设和 47 条常住人口 300 人以上自然村(屯)通硬化路建设。兜住政策保障这个底线。实施健康扶贫,优化“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流程,切实加快贫困患者住院报销补偿速度;落实筹资补助政策,确保贫困户参保率和大病救助率达到 100%。实施教育扶贫,整合教育助学和“雨露计划”助学政策,加大贫困家庭在校生救助力度,确保无因贫辍学现象发生。实施金融扶贫,用足用好扶贫小额信贷政策,使更多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发展生产致富脱贫。抓住“志、智”相扶这个关键。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广泛宣传各类通过自力更生脱贫致富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调动激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实施贫困户就业技能培训,帮助贫困户掌握发展生产、创业就业等基本技能,增强自我发展能力。2018 年,计划退出 28 个贫困村、贫困人口 6612人。(二)打好项目建设攻坚战,不断增添经济发展新动能。抢抓国家振兴实体经济的机遇,继续把产业项目建设作为壮大实体经济的主攻方向,为跨越振兴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坚持优化服务推进项目。支持伊利公司调整品项,生产“安慕希”等高端产品,促进增投资、扩产能,打造高端乳制品生产基地。加大鑫晟稻米加工、瑞鑫永磁电机制造等项目的扶持力度,力争新增规上企业 5 家。通过参股、控股或引进战 略投资者,帮助林港包装等停产企业盘活,促其恢复生产、转型转产。强化对宏福现代农业小镇等重点项目跟踪服务,确保按期建成投产。紧盯旭升精细化工、港田 BOPP 塑料制品等意向性项目,争取尽快落户林甸,加速融入大庆“油头化尾”产业链。抓住与省证监会签订贫困县企业上市政策联系试点县机遇,加快同禹药包、北国温泉等企业上市步伐。强化招商引资扩增项目。立足资源禀赋,围绕主导产业,加强产业政策研究,瞄准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继续推行全员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积极引进投资额度大、创税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的产业项目。力争全年引进投资亿元以上项目 10 个,其中超 3 亿元项目 2 个,到位引资额达35 亿元。完善园区配套承载项目。借助享受省级开发区政策的契机,按照省级工业园区建设标准,完善园区道路、供热、给排水、电力、燃气等配套设施。积极与中盟集团洽谈对接、开展合作,建设 10 栋高标准厂房,吸引企业进驻,推动资源、要素、政策、服务向园区集中,力争跻身大广高速公路周边重点产业园区。推进乐尔肉兔、同禹药包等入驻企业发展,扩大园区产业集群。推动三产升级拓展项目。依托鹤之海度假区项目,发展自驾游营地项目,打造自驾游特色基地。推动温泉旅游向乡村延伸,借助润琦采摘基地入围“黑龙江省乡村旅游示范点”契机,发展休闲农业、观光采摘等农事体验类项目,建设乡村旅游特色基地。强化温泉旅游宣传, 扩大旅游市场营销,完善景区联票机制,实现景点旅游模式向全域旅游模式转变。力争全年接待涉旅游客 222 万人次,实现收入 8.8 亿元。(三)打好乡村振兴攻坚战,切实推动农业农村新发展。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落实大庆市乡村振兴战略五年行动计划,借助上级赋予贫困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的机遇,建立扶贫产业项目库和基础设施项目库,为实施产业兴旺和乡村环境治理提供资金和项目保证。推动产业兴旺。围绕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推进农牧结合、种养加销一体、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调整优化种植结构。继续推行“一减五增”,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种植业结构,转变种植观念,彻底解决因越区引种造成的玉米品质低、销售难、效益差的现实问题,确保调减玉米种植面积 6.3 万亩,玉米播种面积控制在 110 万亩以内。稳步推进“旱改水”进程,借助尼尔基引嫩扩建骨干一期(林甸灌区)工程,整合千亿斤粮食产能、土地整理、农业开发等项目和资金集中向水田发力,确保水田面积发展到 45 万亩;发展杂粮杂豆、果蔬、中草药等作物,面积稳定在 42 万亩。延伸畜牧产业链条。突出畜牧业补链强链,打通饲料、养殖、加工、销售四个环节,构建现代畜牧业全产业链。围绕优质核心奶源基地、有机奶基地建设,推动奶牛产业升级,力争奶牛日单产 达到 30 公斤,年交售商品奶 20 万吨。统筹发展多元牧业,推动牧原 300 万头生猪养殖项目,完成 100 万头生猪养殖场建设,打造省级生猪产业大县;加快乐尔年 1000 万只肉兔加工项目建设,推进肉兔规模养殖。强化饲草饲料保障,发展青贮、苜蓿种植面积 17 万亩,引进草业配送公司,加快形成饲草饲料产供销完整产业链。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坚持“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围绕粮食、畜产品、果蔬等产业链,引进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有机肥加工企业,实现畜牧、种植全产业链发展。加强农产品市场营销,逐级成立营销组织,组建营销团队,借助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项目,发挥电商村级服务站点平台销售作用,实现线上线下同步发力,推动优质农产品走出去。强化品牌培育,整合县内稻米、果蔬、杂粮杂豆等优质农产品品牌,打造一批地方名优产品,引领特色产业规模扩张。转变农业经营方式。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规模化发展水平,带动土地流转 50 万亩,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整治人居环境。借助大庆市乡村振兴战略政策支持,实施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攻坚行动,加快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坚持规划引领。综合考虑村屯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经济基础、农民需求等因素,按照“撤并自然屯、建设中心村、发展小城镇”的思路,进一步修编完善中心村(屯)建设规划,保证美丽乡村建设有序推进。坚 持滚动覆盖。每年选取 2 个乡镇,利用市级乡村振兴战略专项资金,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每个乡镇投资 5000万元,对常住人口 300 人以上中心村(屯)进行集中建设、压茬铺开、梯次推进,争取通过四年连续投入,使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坚持集中攻坚。实施“厕所革命”、农村危房改造、道路建设、垃圾污水处理、居住环境优化等基础振兴工程,使村容村貌、人居环境、生态条件实现更大改观,确保贫困村同步实现“环境脱贫”。(四)打好民生改善攻坚战,务求取得和谐发展新突破。着眼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办好民生实事,发展社会事业,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县人民。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优化义务教育投入和资源配置,促进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加大薄弱学校改造力度,完成第四中学、第二中学等 4 个教辅用房项目建设,确保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评估验收;加大特岗教师招聘力度,缓解教师结构性缺员问题;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推进健康林甸建设,组建医共体,加强行业管理,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文体设施建设,安装健身路径 25 套,建设文体广场 11 处,丰富群众文体生活。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就业质量,城镇新增就业 1500 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5%以内。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新增创业200 人,带动就业 600 人。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五险”扩 面新增 1800 人以上,社保缴费率达 95%。加强城乡低保动态管理,加大医疗救助、救灾救济、临时救助、优抚安置等工作力度,提高社会救助能力和救济水平。加快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分配进程,严格落实政策,保障符合条件的群众人有所居。全面加强社会治理。坚持共建共治共享,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制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满足群众司法需求;落实信访责任制,依法解决历史积案和信访问题;加强校园、食品药品、交通和企业生产等重点领域安全生产监管,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推进社会治安“打防管控”一体化建设,促进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好转。切实加强财源建设。强化税费征管,清缴房地产开发相关税费,起征环境保护税,监管社会“零散税源”,做到应收尽收;积极对上争取,研究国家政策导向,做好农业基础设施、城乡基础建设等财源项目前期论证和准备工作,争取在资金上得到更多的支持;优化支出结构,规范政府投资行为,科学调度资金,确保民生事业和项目建设足额投入;加强资金监管,强化财政监督检查,加强债务风险评估,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五)打好城市建设管理攻坚战,着力打造宜居宜业新环境。加强城市建设管理,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拓展城市空间。对主城区内工业项目、废品收购等“城中厂”统一规划安置,为集聚发展要素营造空间。实施城市入口环境 治理,推动南入城口废旧车场、零散维修等经营业户整体迁移。科学把握房地产开发节奏,合理调控商品房价格。解决好金地朗悦、龙泉新城等棚改项目遗留的拆迁回迁、手续办理、产权办证等问题,用市场化方式依法依规处理好一中移址新建、贵友体育馆、育苇场鹤翔山庄等项目遗留的后续问题,建设聚商宜业、魅力宜游的新型城市。组建城投公司,创新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提升城市建设水平和经营效益。完善城市功能。加快推进自来水厂及供水管网升级改扩建项目实施,确保高质量按时完工,投入使用,切实解决群众期盼多年的限时供水、水质不优、多层楼房供水难等问题。完善供热、排水、巷道等基础设施,完成县公路客运站建设,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建设监控点、治安卡口、交通信号灯和交通电子警察系统,满足城市技防需要。规范城市管理。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重点解决背街小巷、居民小区等“脏、乱、差”问题,打造全方位、无死角的优良环境。健全细化“管理网格”、“门前五包”,着力解决责任不清、分工不明问题。完善城管、公安、环保、市场监管、安监等部门联动执法机制,突出整治私搭滥建、车辆乱停、占道经营等行为。全面加强物业服务管理,特别要加强供热管理,强化监管考评,提高供热质量,提升群众对供热的满意度。(六)打好深化改革攻坚战,持续释放经济发展新活力。坚持用改革的办法破除瓶颈,以创新的理念增添动力,努力 实现突破发展、借力发展。推进重点改革。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同步推进草原、林地、水面等资源确权登记颁证,建设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平台,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县政府部门权力内容,理顺部门职责,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力。实施事业单位编制改革,规范机关事业单位编制管理,杜绝在编不在岗、“吃空饷”现象。推进妇幼保健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公立医院改革,加快构建分级诊疗格局。激发创新活力。推动县校合作,加强与东北农大、八一农大等科研院校合作,在良种繁育、作物栽培、农产品加工等领域,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建立健全人才引进机制,引进紧缺急需人才,培育本土特色人才,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撑。优化发展环境。狠抓问题整治,突出解决办事拖拉、违规操作及少数干部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突出关键环节,加强窗口单位服务文化建设,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严肃监督问责,严查破坏发展环境的人和事,坚定投资者发展信心。(七)打好生态建设攻坚战,加快走出绿色发展新路径。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实好“水十条”、“气十条”、“土十条”,把生态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推动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增强生态意识。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引导社会各界自觉参与生态建设、保护和 监督,推动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向绿色低碳、文明健康方向转变,形成全民共建共享生态文明良好氛围。严守生态红线。加快推进生态红线划定,实行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抓好中央环保督察、“绿盾 2017 行动”等环保整改事项落实。完善生态保护机制,完成污染源界定,疏堵结合推进秸杆禁烧、农业“三减”、燃煤锅炉改造等工作,促进节能减排见到成效。落实河长制水环境治理责任体系,加大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力度,提升绿化美化水平,全年植树造林 6000 亩。严厉打击草原开荒、违规放牧、乱砍滥伐等行为。发展生态产业。探索推进秸杆综合利用,挖掘湿地、草原、地热等资源潜力,开发具有林甸特色的休闲度假、温泉养生等产业,切实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各位代表,实现 2018 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我们要坚持勤于学习,以学促政。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八个本领”,做到既要政治过硬,又要本领高强。完善政府专题学习制度,健全政府系统对新经济、新政策、新业态、新模式等专题学习常态化机制,提高政府工作专业化水平,努力适应政府工作新需要。转变思想观念,破除惯性思维,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发展经验,不断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与挑战。我们要坚持规范用权,依法行政。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严格执行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推广“双随机、一公开”,让权力在 阳光下运行;严格履行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等程序,认真执行《政府工作规则》,提高政府依法决策水平;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扎实推进政务公开,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全面提升政府工作透明度。我们要坚持为民服务,务实勤政。关注民生诉求,听取群众意见,使政府的每一项工作更加贴近群众需求、符合群众愿望、代表群众利益;强化责任担当,对脱贫攻坚、信访安全等工作,层层拧紧责任链条,激励公职人员尽职尽责,争先创优;突出效率至上,完善监督检查办法和问责问效机制,全力推动政府工作提速、提质、提效。我们要坚持清廉自守,从严治政。认真落实政府系统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强化审计监督,推进预算执行、经济责任、重点工程项目和脱贫攻坚审计,实现重点领域审计全覆盖;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严控“三公”经费,花好财政每一分钱;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用**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严守《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坚决查处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严惩违法乱纪行为,努力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各位代表,开启兴业富民强县新征程,谱写跨越振兴发展新篇章,是我们的崇高使命,需要我们的责任担当。让我 们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奋力拼搏、主动作为,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2018 年萧县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回顾开局之年,跨越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积极应对挑战,奋力攻坚前行,较好完成了县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了本届政府的良好开局,在扎实推进“四创”萧县建设,坚定向全省第一方阵冲刺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预计,全县地区生产总值 270 亿元,增长 9.3%;财政收入 23.3 亿元,增长 16.5%;固定资产投资 326 亿元,增长1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百亿元大关,增长 11.8%;城镇和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 22275 元和 10841 元,分别增长8.5%和 10%。目标绩效管理考核连续两年全市第一。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注重精准精细,脱贫攻坚持续发力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全年新增专项扶贫资金 2.85 亿元,整合涉农资金 7.87 亿元。预计,全县贫困村出列 27 个,脱贫22760 户 43369 人,贫困发生率降至 3.57%。基层基础更加扎实。贫困村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小型水利改造提升工程、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全部完工。411 公里的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建成通车。全县所有行政村固定宽带、移动 4G 实现全覆盖。27 个出列贫困村集体经济平均收入由 2016 年的 3.04 万元增长至 13.62 万元。扎实开展“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专项整改和“七个不落、一个不少”大排查。建立贫困人口信息比对和录入问责两项机制,抓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动态调整。有序推进精准扶贫档案精细化管理,镇村档案管理逐步规范。公开招聘村级专干258 名,配备自然村扶贫小组长1794名。政策措施更加有力。投入 2.12 亿元,实施特色种养业到户项目 80785 个。开发基层辅助性公益岗位 5039 个。帮扶 1216 名贫困劳动者实现就业。建成扶贫工厂(场)63 个,安置 1876 名贫困群众就业。30 个村级光伏电站和 3300 个户用光伏电站全部并网发电。投入 7421 万元,建成圣泉、杨楼等 9 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投入 2.5 亿元,改造危房16078 户。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教育资助实现全覆盖,雨露计划职业教育资助工作在全省会议上作经验交流。实现低 保线、扶贫线“两线合一”。贫困群众县内住院合规费用实现 100%兜底,受益 9.7 万人。发放小额扶贫贷款 7.96 亿元,受益 2 万多户。精准帮扶更加有效。进一步加强帮扶力量,实现行政村驻村工作队全覆盖。发动民企推行“六帮一带”帮扶模式,203 家民营企业提供扶贫就业岗位 5749 个。组织开展“六送一购”“扶贫志愿行动”等帮扶活动,“10.17”全国扶贫日募捐扶贫善款 560 万元。内生动力更加增强。积极推行孝善扶贫模式,精心编排扶贫大戏《天门山下》全县巡演,组织“脱贫先进典型”系列宣传报道活动。开展“五净一规范”家庭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加大劳动技能培训力度,全面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二)注重工业提质,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工业发展趋稳向好。预计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10.3%;首位产业产值超 165 亿元,新增战新产业企业 10 家。重点技改项目 52 个,完成投资 37.1 亿元。新增规上企业 21 家,税收超千万元企业 4 家。规上企业资产总额达 162 亿元,同比增长 22.7%。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6 个,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省级工业精品实现零突破,专精特新企业 8 家。获省政府制造强省企业政策奖补项目 9 个。项目建设卓有成效。实施“610”工程项目 90 个,完成投资 82 亿元。列入省“大新专”项目 93 个,完成投资 121 亿元。列入市“5161”工程项目 334 个,完成投资 256 亿元。鑫怡高陶瓷、安成橡塑 等项目建成投产,新丽泰陶瓷、瑞泰玻璃等新一批亿元以上项目正加快建设。推广“PPP”模式和落实重大政策措施两项工作受到国务院表彰,县污水处理厂项目入选国家“PPP”项目典型案例。亿元以上重点项目推进工作全省第三。园区发展日趋优化。“一区五园”新签约、入驻亿元以上项目 32个,规上工业企业 62 家,完成工业产值 180 亿元,占全部规上企业产值的 53%,增长 35.2%。开发区获评“徽商投资兴业十佳开发园区”。盘活“僵尸企业”11 家,节约集约用地 1000 亩。采取“PPP”模式投资 11.3 亿元的标准化厂房和综合服务体项目完成招标。萧县和上海张江高新区战略合作创新发展模式受到省政府肯定,发展成果通过上海张江高新区专家阶段评估。代表世界最新成像技术的安科迪工业摄像机开始生产。国威陶瓷、锆孚海洋设备、伊美特净水等一批高新企业总部迁址萧县,实现产业转化。现代农业逐步壮大。农产品加工产值 210 亿元,增长 20%,实现粮食总产 120万吨。着力打造创新型农业现代化先行区,加快“百千万”示范工程建设,建成万亩核心区 2 个,新建高标准农田 8.1万亩。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 97 家,打造沿路产业示范带 7条。全县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51 个、家庭农场 1480 个、农民专业合作社 1745 个。永堌镇胜利村获评“省级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服务业动能加速释放。服务业占比提高 1.7个百分点。预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 4000 万美元,实际利 用外资 9500 万美元。电子商务进农村实现全覆盖,成功获批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丁里镇获评“省级优秀旅游乡镇”。金寨文化遗址、萧窑欧盘遗址已申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萧县伏羊宴习俗入选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萧县防腐》出版发行。金融服务能力持续提升,为 85 家企业发放续贷过桥资金 6.2 亿元,政银担“4321”在保余额 14.5 亿元。华夏银行全国第一支县级 15 亿元城镇化建设基金和交投公司非公开发行 10 亿元公司债券成功获批。(三)注重统筹协调,城乡魅力持续彰显新区建设步伐加快。凤城新区建设全面启动,实施项目34 个,完成投资 23 亿元。岱湖公园加速实施,绿城学校、岱湖世纪城等四个总投资 15 亿元项目集中开工。海绵城市加快建设,龙腾大道地下综合管廊试验段全部完工。新区道路、污水处理厂、“六馆一中心”等一批公共基础设施加快推进。老城颜值不断提升。投资 20 亿元完成 40 个市政设施、园林绿化、道路亮化等环境提升工程,建成街头游园 10 个,完成棚改征迁 300 万平方米,新建棚改安置房 3000 套 30 万平方米,完成老旧小区改造任务,打通断头路 5 条。城市管理日益精细。新增绿化面积 78.5 万平方米,完成绿化提升面积 100 万平方米,新建绿道 19 公里、公厕 8 座、移动充电站 3 处。城区生活垃圾日产日清,背街小巷环境全面提升, 绿化美化亮化成效明显,市容环境整洁有序,荣获“省文明县城”称号。镇村面貌持续改观。乡镇规划完成编制,美丽乡村建设皖北第三、全市第一。治理空心村 18 个,新增耕地 1000 亩。“三线三边”环境整治深入推进,农村环境“三大革命”成效初显,集中清理陈年垃圾 14.5 万吨,改造农村厕所 3.3 万户,乡镇污水治理工程全面开工建设。杨楼镇、龙城镇李台村、白土镇费村获评“省文明村镇”,龙城镇城西社区获评“省文明社区”。交通路网更加优化。总投资 20亿元的连通乡镇公路项目有序推进,国省干道完成改造 100公里,S301 快速通道全面通车,北外环四改八基本完工,S239、G310 改造工程正在施工,符夹铁路扩能改造完成 80%,萧县至徐州轨道交通项目列入省、市交通规划。(四)注重绿色环保,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治污减排强力推进。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 110 件,停产整改企业 35 家,12 个重点减排项目完成时序进度,10 吨以下燃煤锅炉全面清零。总投资 2 亿元的龙河综合治理工程正在施工,光大发电实现并网。高度重视中央和省环保、卫片督察问题整改,销号环境问题 71 件,拆除整改违法用地120 宗,复耕土地 325 亩。生态保护全面加强。凤山生态修复工程开工建设,11 家“三线三边”废弃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全面完成,治理面积 82.6 万平方米。开发复垦新增耕地 7730亩,完成市下达任务的 141%,实现耕地保护“占补平衡”。 林业“双增行动”高标准实施,完成人工造林 2.3 万亩,森林经营 7 万亩,荣获“省级森林城市”“省园林县城”称号。“河长制”全面落实,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加速推进,拆除老旧桥闸 21 处,治理河道 75.6 公里。秸秆禁烧连续四年“零火点”。PM2.5 优于全省平均水平,空气质量持续向好。(五)注重改革开放,发展活力持续激发重点领域改革有序实施。122 项改革任务稳步推进。减税降费政策积极落实。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扎实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完成 429 项行政许可事项标准化梳理,县乡村一体化政务服务网上平台建成运行。公共资源交易改革、国有林场改革顺利完成,城区部分学校初中改制和集团化办学稳步推进,城管体制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及医药卫生、社会事业、社会管理等重点领域改革进展顺利,发展活力不断释放。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全年招引项目 117 个,实际到位资金 192 亿元。全省招商引资现场会在萧成功召开。创新招商方式入选全省“现代招商之路”典型案例。驻外招商分局增设至 7 个。8 家企业 17 个高科技产品参展 2017 年中博会和徽商大会,签约金额 15 亿元。实施“萧商回归”工程,签约项目 12 个,总投资 18.6 亿元。创新活力日益增强。发明专利申请量 220 件,培育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2 个,申报安徽“老字号”品牌 1 个、安徽省名牌产品 4 个、宿州名牌产品 7 个、农业“三品一标”6 个。华龙耐材获“省级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备案。典跃建材成为参与制定地坪行业标准的领军企业。张江萧县高科技园市级众创空间和市级孵化器通过初步验收。成功与北京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等四所高校达成战略合作,并与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共设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六)注重改善民生,社会事业持续进步33 项民生工程投入资金 23.56 亿元。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通过国家认定,投资 2.54 亿元的“全面改薄”工程全部完工,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全面实施。为 1.21 万名大学生办理助学贷款 9363 万元,全省第一。实验小学等三所学校被评为第一批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校。县域医共体实现全覆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惠及 35 万人。投资 1.92 亿元,新建、改扩建规模水厂 10 处,解决 44 万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新设立李台等 7 个社区。建立和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分配保障性住房 445 套。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建立。发放城乡低保金 7188 万元、五保供养金 3908 万元、优抚金5833 万元。新增城镇就业岗位 9684 个。双拥模范县创建获省高度评价。新编、修订应急预案 17 个,举办应急演练 4次。“打非治违”和“百日除患铸安”等专项行动深入开展,依法取缔关闭非法生产经营企业 26 家,获评全省第六批平安县。化解信访积案 183 件,为 576 名农民工追讨工资 1485万元,信访稳定持续向好。县工商联被评为全国“五好”县 级工商联。防震减灾工作连续五年全国先进。计划生育、粮食产业化、审计信息、红十字、司法、供销、对台等工作受到省级表彰。老干部、关工委、物价、供电、气象、档案史志、国防动员、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妇女儿童等工作取得新进展。邮政、金融、通信、烟草等行业和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科协等群团组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突出贡献。在统筹做好各项工作的同时,我们始终高度重视政府自身建设。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讲看齐、见行动”学习讨论、“讲重作”专题学习教育,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市“30 条”要求和县委“五项”规定。注重干部素质提升,举办龙城大讲堂 6 期。持续深化效能建设,开播《问政萧县》8 期、《政风行风热线》285 期,举办新闻发布会 35 场。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坚持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实现重大决策事项合法性审查全覆盖。坚持政务公开常态化,推进阳光行政。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 98 件、政协委员提案187 件、网友来信 342 件、网络问政单 689 件、县长热线 3150件。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深入开展工程建设等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不断净化。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廉政建 设取得新成效。各位代表,奋斗充满艰辛,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县委统揽全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上下砥砺奋进、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奋战在各行各业的全体劳动者,向离退休老同志、工商联、人民团体、驻萧部队、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向所有参与萧县建设的海内外朋友,以及所有支持萧县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我县发展中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农村环境整治、“双基”建设仍需付出艰辛努力;发展基础还不稳固,创新能力还不够强,大项目、高新技术项目偏少;城镇化水平不高,老城改造、新区建设与群众期盼仍有差距;生态环保、资源节约等方面要求越来越高,发展观念亟待转变;民生领域仍有欠账;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突破不够;少数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主动服务和勇于担当意识仍需增强等等。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解决,绝不辜负全县人民的期望和重托!二、致力第一要务,坚决完成新时代发展使命2018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之年, 做好政府各项工作意义重大。当前,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一方面,宏观经济形势依然错综复杂,区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人民对发展和美好生活的期许日益增长;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征更加明显,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县工业化、城镇化势头强劲,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改革红利持续释放,政策叠加效应逐步显现,仍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只要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心、主动作为,就一定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新的一年,县政府将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着力把握好四方面关系:把握好总量与质量的关系,实现更有内涵的发展。围绕皖北振兴闯新路、冲刺全省第一方阵目标,持续扩大经济总量的同时,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定力,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注重发展质量、结构优化,着力实现更有内涵的发展。把握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实现更加均衡的发展。探索建立更加有效的城乡协调发展新机制,着力做好生产要素、公共资源在城乡间的合理配置,推动公共服务向基层延伸,完善城乡规划布局,健全交通路网、基础配套,确保实现更加均衡的发展。把握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实现更可持续的发展。坚持 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优化用地结构和布局,持之以恒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有机统一。把握好尽力与量力的关系,实现更有温度的发展。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从实际出发,坚持与我县发展阶段相适应,与实际财力相匹配,全力补齐民生领域短板,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使发展更有温度、幸福更具质感。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为总抓手,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深入实施新型工业化、深度城镇化“双轮驱动”,坚决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冲刺全省第一方阵,奋力开创“四创”萧县建设新局面。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9.0%左右,财政收入同步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0%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1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1%左右,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 8.1% 和 9.5%左右,节能减排完成年度任务。围绕上述目标和新时代任务,重点抓好五个方面工作:(一)进入新时代,必须坚持科学发展,打造实力萧县坚持项目建设不动摇。始终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发展的“第一引擎”。强力抓好“610”工程,推进重大项目 100 个,总投资 280 亿元,计划投资 110亿元。着力加强项目谋划。围绕国家、省、市“十三五”规划、发展战略、政策投向和我县实际,超前研究,完善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做好项目的谋划、论证、储备和跟进对接,提升项目成熟度和精准度。力争列入省“大新专”项目 80 个,总投资 850 亿元,计划投资 50 亿元。列入市“5161”工程项目 340 个,总投资 1850 亿元,计划投资 130 亿元。规范推进项目建设。更加注重项目开工前的环境保护、土地合规、资金保障和招投标等前期基础性工作,确保项目顺利推进。持续实施“四督四保”工作机制,不断健全完善领导联系推进重点项目制度,强化督查调度、完善台账管理、提升服务保障,确保兴达新材料和新丽泰陶瓷等一批亿元以上项目开工建设,昌源生物、新秀化工、林平纸业(三期)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张江萧县高科技园二期项目和鑫怡高陶瓷二期等一批项目投产达效。坚持工业提升不动摇。始终坚持把新型工业化作为发展的“第一驱动力”,确保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0%,首位产业产值增长 18%;新增规上工业企业 20 家。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技改投资增 长 10%以上,主导产业产值占比 70%以上。加快战新产业集聚发展。以首位产业为主导,培育壮大石墨烯、新能源电池、微创医疗、海洋设备及“互联网+实体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全力推进大健康、新材料、人工智能、文化教育产业生态圈建设,确保战新产业企业达 30 家,完成产值超 40 亿元。推动实体经济成长升级。倾力帮扶中小企业,培育和发扬“工匠精神”,力争新增小微企业 230 家,税收超千万元企业达 6家。继续深入推进“双创”活动,力争民营经济实体户数增长 25%,注册企业数增长 20%。推动园区全面升级。加快园区管理体制及综合配套改革,努力争创国家级开发区。引入文化创意配套产业。加速推进楼宇经济和总部经济建设。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加快标准化厂房建设,完善中小企业孵化功能。稳妥处置“僵尸企业”。确保“一区五园”实现产值210 亿元,税收 3 亿元。坚持发展现代服务业不动摇。始终坚持把第三产业作为发展的“第一潜动能”,努力将第三产业比重再提高 1~2 个百分点。加快发展金融服务业。全面落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政策,继续加大“4321”政银担、“劝耕贷”、续贷过桥资金等金融产品推进力度。强化银企对接,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加大对“三农”和实体经济的信贷投放,新增贷款 45 亿元。加大企业上市扶持力度,力争主板上市 1 家、新三板挂牌 2 家、四板挂牌 6 家。加快发展商贸物流业。加大对外开放和服务外贸企业力度,力争实 现实际利用外资 1 亿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 4500 万美元。加快推进投资 10 亿元的志宏物流园、开发区仓储物流中心等项目建设。全面完成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工作。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业。建立文化产业扶持机制,推进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建设。强力推进皇藏峪景区核心竞争力提升和 5A 级旅游景区创建,加快蔡洼红色旅游景区淮海战役二期项目建设,努力创建 4A 级景区。继续实施“书画事业发展三大计划”,进一步提高书画艺术之乡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积极做好萧窑遗址、金寨遗址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工作。确保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六届年会在萧县圆满召开。(二)进入新时代,必须坚持统筹协调,打造魅力萧县唱响“双城记”,强力推进“114”战略。以“提质、增效、升级”为总体目标,实施“城乡建设创新年”活动,计划实施重点项目 80 个,完成投资 76 亿元。加速推进凤城新区建设。加快岱湖核心区项目建设,完成岱湖引水工程,确保岱湖湿地公园开园。力争滨湖路、圣泉路等 14 条道路建成通车,形成“六纵六横一环”路网格局。加快“六馆一中心”建设,确保主体完工。开工建设金融中心、政务服务中心、凤城植物公园,进一步完善新区功能。稳步实施老城改造提升。加快推进陈沟区域、毛郢区域、高庄区域等棚户区改造,确保开工建设安置房 4000 套 40 万平方米。开工建设黄淮公园广场暨地下停车场项目。不断完善老城区配套设施。积极实施 “一河五沟”治理。加快凤山森林公园建设,努力打造城市生态“绿肺”和“休闲会客厅”。完成城西、城南出入口整治,加快城东出入口整治,确保老城日益靓丽。持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巩固扩大省级文明县城创建成果,全力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全面推进城市管理信息化、标准化、智能化。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实行环境卫生、园林养护和渣土运输市场化运营,新建移动密封式垃圾中转站 3 座、公厕 3 座。加强市容秩序管理,努力实现网格化、精细化,完成城区主干道户外门头改造,实施绿化提升工程,确保县城“路畅、街净、水清、生态、城美”。不断完善城乡交通路网。围绕“城乡公交一体化示范县”创建,加快“四好农村公路”建设。确保 G310 萧县段改造和费村至天门寺旅游公路年内通车,力争黄丰路、黄酒路年内开工,加快推动 G311 八公里至永城段、S406 官桥镇至白土镇段和黄赵路改建工程,开通萧徐省际公交,确保城乡交通更加便利快捷。打好“三农牌”,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始终坚持重农强农惠农,加快推进农业提效、乡村繁荣、农民增收。持续促进农业提效。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力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100 家,规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220亿元。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力争创建省级水果、蔬菜标准园各 1 个,认证农业“三品一标”6 个,培育农产品品牌 3~5 个。积极打造园艺总场、黄河故道园艺场等休闲观光农业 示范点。有序引导土地流转和土地托管,力争适度规模经营面积 42 万亩、托管面积 12 万亩。持续加强农村水利建设,新建、改造规模水厂 8 处,积极推进新庄水库恢复、孤山湖水库治理等项目工作。扎实推进乡村繁荣。进一步推动“三线三边”环境整治工作常态化、市场化,加快推进农村环境整治“三大革命”,建立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长效监管机制,完成 22 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和地下污水管网建设,确保完成农村改厕 3.2 万户。深入开展空心村整治,确保完成 4000亩整治任务。加强美丽乡村建设,努力打造特色小镇,确保农村环境持续改观。大力促进农民增收。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农业经纪人,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新增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各 100家,新增市级以上示范合作社、示范农场各 10 个。扎实做好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建成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千方百计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三)进入新时代,必须坚持改革创新,打造活力萧县持续深化重点改革。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淘汰一批落后产能,引导全县精细化工、绿色合成革、新型建材、农副产品深加工等行业调结构、提质量。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推动企业股权融资,扩大直接融资渠道。进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加强“营改增”后续管理,切实抓好省市各项企业减负政策落地,积极推进工业产品许可证制度改 革。规范和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PPP”等模式,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萧县建设。不断扩大预算绩效管理范围,切实防控金融风险。建立健全第三方评价机制,加强绩效评价、监督检查和审计结果的运用。持续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鼓励新市民和农民进城购房。稳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工作,确保 23 个村初步完成改革任务。积极落实城管体制改革、教师“无校籍”管理改革、环保执法改革等各项改革,确保以改革增强活力,以改革推动发展。持续实施创新战略。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 6 家,力争认定 3 家。拓宽科技管理人才渠道,试行经纪人制度。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引导规上企业建设研发机构,力争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达 2 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 25%以上。搭建创新创业新平台,聚焦“一区五园”,积极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及大学生创业就业基地,努力打造一批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使创新成果惠及萧县大地。持续推进开放发展。积极融入中部崛起、淮海经济区、皖北振兴等国家和省重大战略,紧紧抓住与上海张江高新区和绿城集团合作机遇,奋力推进萧县开放水平实现新提升。全面对接徐州,持续推进徐州轨道交通连接萧县项目,力争萧徐快速通道竣工通车。始终坚持以“工业项目、招高引新、 税源企业、环境保护”为导向,力争引进项目 120 个,到位资金 200 亿元。持续实施“萧商回归”工程,加强与各类商会协会联系,力争与 10 家商会协会建立合作关系,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四)进入新时代,必须坚持环保优先,打造生态萧县扎实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决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全面推进绿色发展。加快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向绿色转型,支持秸秆综合利用、光伏发电等绿色新能源产业发展。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推动资源规模化、规范化和高值化利用。加强土地集约利用,依法处置闲置土地。大力倡导绿色生活、低碳出行,开展全民节约行动,积极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循环利用。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统筹抓好污染治理、总量减排、环境风险管控和环境质量改善,坚决打赢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提升重点企业污染治理水平,持续推进污染减排项目实施,加强城市扬尘治理和餐饮油烟整治,实现进出主城区大型车辆清洗除尘,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持续深化“河长制”,加强水污染防治,全力推进黑臭水体治理工程,确保城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 90%以上。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全面取缔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积极推进畜禽养殖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广优良乡土树种,逐步解决杨絮问题。坚决整改中央、省环保督察交办问题,确保信访件全部销号,问题全部整改到位。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全力推进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坚决做好皇藏峪自然保护区、黄河故道生态保护区的保护工作。试点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全面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三条红线”,落实“四项制度”,努力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严格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确保采矿权有效持证率达 100%;加快开展“三线三边”矿山生态环境治理,修复矿山 11 座。全面实行“林长制”,着力实施林业“双增行动”,计划人工造林 1.8 万亩,森林经营 5.5 万亩。加强企业环境监管,严把准入关,确保新建项目环评和“三同时”执行率达 100%。(五)进入新时代,必须坚持民生为本,打造幸福萧县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切实增强群众幸福感。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认真实施民生工程,计划投入资金 22亿元。坚持教育优先,促进义务教育向优质均衡发展,全面改善办学条件,实施中小学“校园饮水安全工程”,新建幼儿园 10 所,新建校舍、宿舍面积 6.26 万平方米。不断提高就业质量,实现城镇新增就业 5500 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 制在 4.5%以内,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适应人口计生工作新形势,健全配套政策性措施,确保“全面两孩”政策稳步推进。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和服务质量提升。完善县域医共体运行模式,提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水平,推进乡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提升县域医疗机构综合服务能力,确保群众就医方便,幸福感增强。不断加强社会治理,切实增强群众安全感。深入推进“平安萧县”建设,着力开展“守护平安系列行动”,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重大不稳定问题清单制度,努力化解信访积案。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深入开展“铸安行动”。积极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加快建设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强化食品药品全过程监管,严防、严管、严控食品安全风险。持续开展“七五”普法。积极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常态化做好“双拥”工作。支持工青妇、工商联、文联、残联、科协、关工委、老干部等广泛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扎实做好民族宗教、妇女儿童、外事侨务、物价、对台、档案史志、气象减灾、红十字、应急保密等工作,推动各项事业健康发展。三、聚焦头等大事,坚决打赢脱贫攻坚年度战役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 贫基本方略,按照“县摘帽”的工作标准,强化举措,狠抓落实,确保完成 3.6 万贫困人口脱贫、30 个贫困村出列的年度目标任务,达到贫困县退出标准。全力推进政策措施落实。着力推进产业扶贫全覆盖。通过“四带一自”模式带动 4.6 万户贫困户增收。建设村级光伏电站 25 个,户用电站 1700 个。加大乡村旅游扶贫、电商扶贫带动贫困户脱贫力度。进一步拓宽就业扶贫渠道,帮助更多贫困人口就业。进一步推进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确保政策应享尽享。进一步加大危房改造力度,确保困难群众住房安全。着力推进“双基”建设,建成非贫困村道路 181 公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8 处,农村电网改造完成投资 1.68亿元。全力提高精准帮扶实效。完善精准帮扶工作督查、通报等制度,进一步强化村两委干部、村扶贫专干、扶贫小组长、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工作协作。继续打造“百企帮百村”专项行动品牌,通过典型示范、宣传推广等方式,提高帮扶实效。搭建社会扶贫救助平台,建立长期捐助与救助机制,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和群体参与脱贫攻坚。完善扶贫捐助资金管理使用办法,规范资金使用。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扶技相结合,与农村环境“三大革命”相结合,积极开展“自强自立、孝老爱亲、文明卫生”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着力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全力强化项目资金监管。加快建立和完善县级扶贫项目库,健全完善管理制度,为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打牢基础。健全扶贫项目资金公告公示制度,全面公开扶贫资金分配结果及乡村两级扶贫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情况,并纳入政务公开范畴。建立完善扶贫资金绩效评价体系,开展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绩效监督。强化扶贫工作绩效考核,加强扶贫项目和资金的督促检查,进一步明确和落实扶贫资金监管主体和监管责任,建立扶贫资金违规使用责任追究制度。全力提升基础工作质量。完善精准识别实时动态管理机制,建立信息系统数据质量监测、通报、评比制度,严格落实“谁采集、谁负责,谁录入、谁负责”的责任追究制,全面提高数据质量。开设“脱贫攻坚大讲堂”,通过专题讲座、业务培训、工作交流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干部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建立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档案管理。全力压实各级工作责任。完善督查暗访工作机制,强化跟踪问效、过程监督,督查暗访结果及整改情况计入年终考核。进一步完善脱贫攻坚责任制,加大扶贫领域执纪问责力度,建立扶贫系统干部绩效考评制度,全面压实县乡村三级干部责任。进一步完善考核奖惩办法,突出平时工作考核,严格兑现奖惩。进一步完善脱贫攻坚重大舆情监控与处理应对机制,力争扶贫领域信访矛盾在基层化解。进一步完善防范返贫机制,切实做到“脱贫不脱责任”“脱贫不脱政策”, 最大限度降低返贫率。四、牢记初心使命,着力提高政府工作水平各位代表,进入新时代,肩负新使命,我们将始终本着对历史、对人民、对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担当履责、恪尽职守,敢作敢为、善作善成,着力提高政府工作水平。始终坚定正确政治方向。把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持之以恒整治“四风”,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旗帜鲜明地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始终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想问题、谋发展,确保党中央、省市和县委各项决策部署在萧县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全面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始终坚持依法行政,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严格履行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程序,确保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全面推行执法全过程记录及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实现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全覆盖。主动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监督、县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全面推进政务“五公开”,进一步规范县长热线和网友留言办理,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着力弘扬务实高效之风。坚决落实**书记关于进一步纠正“四风”和加强作风建设重要批示精神及省市、县 委文件精神,带头恪守“三严三实”行为准则,带头发挥“头雁效应”。坚持重实干、办实事、求实效,发扬“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作风。加快推进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建设统一政府热线服务平台。完善政策落实和工作推进机制,推进清单管理全覆盖,让广大干部心中都有“时间表”,眼前都有“施工图”,肩上都有“任务书”。全面落实鼓励担当的容错、纠错、防错机制和惩治庸政、懒政、怠政的问责机制,切实在全县营造真抓实干、担当有为的浓厚氛围。时刻坚守清正廉洁底线。顺应民心,是我们干好一切工作的保障,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建立作风建设清单管理制度,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加强干部队伍教育管理,开展“三公经费”会审,管好用好财政资金。完善政府采购、公共资源管理、招投标监管机制。加强审计监督。开展扶贫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严厉打击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努力营造清正廉洁、干净干事的良好氛围,切实以政府的“清廉指数”提升人民的“满意指数”。各位代表,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使命要有新作为。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以“功成不必在我”的为民情怀,“舍我其谁”的使命担当,脚踏实地,奋力拼搏,勇当萧县发展的坚定者、奋进 者、搏击者,奋力开创“四创”萧县建设新局面,为冲刺全省第一方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不懈奋斗!2018 年安庆市迎江区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17 年工作回顾2017 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关键一年,也是新一届政府履职的开局之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紧紧围绕“国内先进、全省领先”的总目标和“四个一马当先”[1]的总要求,凝心聚力,砥砺前行,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一)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向好。全区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发展后劲持续增强。预计 2017 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 168亿元,增长 8.7%;财政收入完成 12.94 亿元,增长 9%;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136.8 亿元,增长 13%;工业投资完成 28.6亿元,增长 18.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 153.3 亿元,增长 12.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8.6%;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 2.3 亿美元;四上企业数[2]完成 224 个,增长 15.5%。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投资、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四 上企业数等指标增幅全市靠前。临港经济开发区建设发展呈现较好态势。东部新城中央商务区进入省级服务业集聚区[3]提升类园区行列。经营性工、商业用地供地率当年位列城区首位。(二)招商引资实现成效初现。全年引进亿元项目 35个,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 6 个,超额完成市下达亿元项目考核指标任务。临港经济开发区新引进亿元以上招商引资项目在全市 17 个园区排名第一,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个数在全市 17 个园区排名第二。大项目招商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总投资 1.6 亿美元的台湾得力集团高档服饰面料及饰用布生产项目,成功落户意大利产业园起步区,投资 6000 万美元的一期项目即将开工建设。大力推动产业链招商,成功引进昆山高端数控产业链项目,8 家机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顺利落户。电子产品设备、微生物机械设备、服务型机器人等项目陆续签约落地。仁创科技一期、华欣产业用布等项目竣工投产,华泰、普瑞斯、华茂等技改项目全面完工。全年新增裕祥塑料、同途饰业、横电铜业、美林凯迪、胜达液压坝、广达服饰、仁创科技及华欣产业用布 8 家规上工业企业。电商产业发展加快,48 号电商文化园提档升级,电商销售额突破 11 亿元。在全市率先建设跨境贸易平台,建成滨河跨境电商一条街,日本和巽汇、海蚂蚁全球购、张裕国际酒庄等11 家企业入驻,入驻率达到 76%。特来电、英达教育、新耀 传媒等 35 家企业入驻紫峰产业大厦,其中亿元项目 2 个,入驻率达到 35%。着力打造迎江类金融中心,泰康人寿、招商证券、亚太会计师事务所等 5 家企业成功入驻。推动“互联网+物流”发展,合肥维天运通无车承运项目签约落户。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长风蟹王水产 630 亩特色养殖项目启动建设,谷润、金谷米业等企业稳步发展,全年新增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 2 家,新增“三品一标”[4]品牌认证企业 7 家。招商平台建设提速,园区产业规划编制完成,临港产业基地片区“PPP”[5]项目启动建设,秦潭湖装备制造科技园主体工程年内封顶,意大利产业园稳步推进,康体创新科技园建成运营,48 号电商文化园拓园工程加快推进。(三)改革创新取得实质进步。稳步推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创新,进一步激发发展活力。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为城市及开发区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全面完成新一轮乡街财政体制改革,有效提升乡街财政保障能力。建成小额工程项目定点库,货物类商品采购纳入“宜采商城”,政府招标采购效率大幅度提高。建立应急转贷新机制,累计提供转贷应急资金 3.3 亿元,帮扶中小微企业 63 家,排名全市第一。国有独资千年塔担保公司,在城区率先纳入省“4321”政银担体系[6]。全市率先成立并运营政府产业引导基金,产业基金项目产业导入和助推发展效应开始显现。以加大有效投入促进转型升级,全年争取上级各类项目资金 4397 万 元,兑现各类政策资金 1468 万元,地方政府债务清理工作全市第一。深化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园区权力下放决策下沉改革试点成效明显。创新国有平台公司目标考核机制,建立工资薪酬和绩效挂钩的考核体系。率先在全市出台《机关事业单位编外用工管理办法》,建立健全仲裁组织,组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稳妥推进,超额完成市下达我区年度参保任务。全面开展“三项清理”[7]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强力贯彻国有企业“三供一业”[8]改革,分离移交工作有序推进。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建设城区领先,48 号电商文化园成功申报“市社会资本孵化基地”,并荣获“省电子商务示范园区”称号。全面落实担保贷款优惠政策,发放创业贷款 3000 万元。推动振发锻件与宁波大学、云耀生物科技与苏州大学建成产学研平台,成功引入宁波大学束学道博士锻压行业人才团队。创新出台《临港经济开发区科技型企业优惠政策》,新引进欣普诺碳纤维、猫米科技、霍尔斯等 18 家科技企业。全年新增 3 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预计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 25%,位居全市前列。(四)城乡品质得到显著提升。以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优化城乡布局,不断完善城乡功能,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全面实施滨江片二期、文苑路两侧、轮渡所宿舍、迎江寺周边、华中西路北三巷周边、大南门片区、世太史第周边、 水系综合整治、荔塘湖周边地块及城市危房 10 个棚改项目。截至 12 月 15 日,累计征地 2950 亩,征收房屋 2623 户,面积 42.67 万平方米,发放房票 6.88 亿元,签约完成率达到99.2%,房屋拆除率达到 74.2%,惠及 1.5 万居民。彻底解决了十中东侧、水产饲料厂及轻工设备厂征迁等历史遗留问题。西湖片棚改一期还建工程交付安置,完成安居保障房安置3935 套。全力支持“8828”迁建工程[9],顺利完成市港航轮船公司码头征迁。新城吾悦广场双子塔、绿地蓝海 LOFT基本建成,翡翠华庭、绿地四期、康熙左岸及逸龙·新河湾项目加快推进,恒大东侧和十中东南侧等四宗地块 270 亩顺利出让。投入资金 5523 万元,完成后围墙、高安、人民新村、先锋、花园、菱南公寓、四照园及荷花塘 8 个老旧小区整治改造工程,改造雨污水管线 3 万米,新增停车位 900 余个,新增绿化 4.5 万平方米,直接惠及 5.5 万居民。投入资金 2987 万元,改造青少年宫东路、双井街、锡麟街、棋盘山路、健康路、吕八街及吕八街西巷 7 条次干道。完成内环南路、内环西路、平湖路、联兴路 4 条园区主干道路黑化改造。强力支持市本级迎江项目,皖江大道东段、华中路东段、渡江路等改造工程顺利通车。投入资金 1671 万元,实施新洲集镇建成区综合整治,完成省市级长风将军、新洲天然等个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环境“三大革命”[10]有序推进,新建中心村污水处理站 8 座,完成农村改厕 287 户,清理陈 年垃圾 7201 吨。总投资 1529 万元的长风牛头冲河罗塘段防洪治理工程全面完工,总投资 8100 万元的长风窑沟站改扩建项目获批立项。投入资金 2460 万元,完成新洲小农水、东三滩除险加固、农业综合开发、长风小型水利和灾后水利水毁修复工程。投入资金 1700 万元,完成长风长中路、安枞路长风段改造工程。建成总投资 1000 万元的新洲自来水厂改造工程,完成总投资 700 万元的新洲 5400 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五)文明创建工作硕果纷呈。积极开展文明创建结构性改革试点,投入创建资金 1.4 亿元,实现了全区人民的“创城之梦”。蝉联“全省文明城区”,荣获“第三届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区”称号。龙狮桥乡连续三届荣获“全省文明村镇”称号。孝肃荷花塘社区、孝肃双莲寺社区、宜城钱牌楼社区、华中永胜社区、人民先锋社区、新河地质社区荣获“全省文明社区”称号。华中路第一小学在全市小学中首摘“全国文明校园”称号。辖区居民肖霞荣获“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实施“百日雷霆”拆违行动,拆除违建 1863 处、面积 6.3 万平方米。开展占道经营管理市场化试点,有效解决红旗小区、任家坡占道出店经营顽疾。高位推进门前三包责任制,积极开展门前三包“利剑”行动,辖区主次干道、背街后巷市容市貌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加强物管小区管理,累计发现问题 1949 项,解决问题 1910 项。 启动店招改造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完成 6 条区管道路店招改造工程。实施农贸市场“三新一亮”[11],投入资金 5700万元,全面完成水师营、康熙河、棋盘山等 12 家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程。取缔绿地、潜江路等骑路市场,恒大、潜江路(临时)菜市场投入使用。投入资金 1100 万元,修复基础设施破损区域 13 万平方米,惠及 9 万居民。实行楼道、背街后巷亮化,安装各类灯具 2.6 万余盏,惠及居民 10 万余人。制作公共晾衣架 2620 个,施划停车线 28.3 万米,清理乱堆乱放 1.5 万车次,处理僵尸车 8523 辆。投入资金 500万元,完成 437 栋楼道刷白工作,惠及居民 6 万余人。升级改造锡麟街、青少年宫垃圾转运站,完成城区 49 座老旧公厕改造。投入资金 650 万元,修建绿化墙、文化墙 12883 米,实现闲置地块围墙全覆盖。(六)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加快推动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全面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十四中迁建工程开工建设,双莲寺小学(雨润校区)交付使用,继续深化教育集团化办学,智慧校园试点稳步推进,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区创建工作获得国检组好评。创建省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和省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取得阶段性成效,全省率先成立“市乡村三级紧密型医联体”[12],全省率先实施 H 型高血压与脑卒中防控惠民工程,长风乡中 心卫生院和 5 家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全面竣工,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和红十字会组建成立。不断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成 21 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黄梅戏《情暖康熙河》、情景剧《老师妈妈》获市黄梅戏原创网络视听节目三等奖,“筑梦迎江、幸福健康”2017 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圆满成功。“魅力迎江”图片展、“筑梦迎江”书画摄影展引起强烈反响。成功举办孝肃邻里文化节、长风龙舟节、新洲旅游文化节等特色节日活动。区文化委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称号。区统计局荣获“全省统计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华中光荣社区获批“国家科普益民示范社区”。新河地质社区获批“国家地震安全示范社区”。人民炮营山社区获批“省级科普示范社区”。沐阳之家残疾儿童康复中心荣获“安徽省先进集体”称号。全年民生类支出 5.9 亿元,全面完成 24 项民生工程,月度考核乘势而上,领跑全市。全年新增实名制就业人数 7263 人。稳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迎江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项目加快推进,金城养老中心建成投入运营,孝肃养老服务示范街道建设加快,并成功获批全国智慧健康养老示范街道。新河社区获批“省家庭发展中心示范点”、怡人堂获批“省社区医养结合示范点”。完成 568 套公租房分配,圆了无房群众安居梦。实施社区建设六大提升工程,在全市首次公开招聘社区工作人员,不断优化社区工作人员结构;改造提升了皖江、 马窝、龙狮桥、西湖、秦潭湖、雨润及余桥 7 个社区。全面完成 2017 年征兵任务,国防动员能力稳步增强。民兵预备役、关工委、档案、老年大学、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民族、宗教、残联、外事、侨务等工作稳步发展。(七)大安全新格局已经形成。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强力推进生态安全、生产安全和信访维稳工作。大气污染防治初见成效,从严从实加强棚改拆迁工地扬尘治理。华泰林浆纸环保问题整改完成,市民投诉明显减少。空气质量连续数月城区第一。全面推行林长制、河长制,大力开展林业增绿增效行动,新建 3 个义务植树基地、省级森林长廊公里,新育苗面积 15 公顷,造林计划完成率、合格率、核实率均为 100%,位列全市第一。启动水系“一河一策”编制工作,完成入河排污口摸底建档。在全市率先完成畜禽禁养区养殖场关闭搬迁工作。全面完成秸秆禁烧和森林防火任务。加大环保执法力度,环保违法案件办结 32 件,是去年同期 3倍。成功消除原荣光玻璃厂油库环保安全隐患。迎江环保工作经验成效被《人民日报》刊载宣传,新洲乡、长风乡柘林村分别荣获省级“生态乡镇”、“生态村”称号。今年汛期,全区上下积极应对,确保了安全度汛。加强安全生产网格化管控,积极开展“百次”专项行动,全年实施专项行动达 103次。积极探索安全生产第三方专业检查服务,取得明显成效。完成沿江路、迎江寺周边烟花爆竹销售点规划布点,彻底消 除了湖滨制衣厂、红旗工业园、永安农贸市场等重大安全隐患。新洲南江北江渡口隐患整改完毕。全面完成市安全生产巡查整改工作,排查安全隐患 3135 条,整改率达到 99.8%,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较大事故起数实现了“三降”。全力支持区消防基础建设,消防监管水平不断提升。加强业主委员会建设,人民路地下商业街在全市率先成立商业业主委员会。建立健全“大联勤”、“大情报”工作机制,创新建立禁毒“7+1”机制,深化社区警务工作,基本建成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群众安全感从全省排名第 99 位跃居前十位。全市率先开展信访积案化解“百日清仓”行动,谐水湾二期、景泰南苑、杭派等重大信访隐患取得积极进展。全力以赴做好党的十九大、全国“两会”等重要节点信访维稳安保工作,实现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区法院荣获“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称号,滨江秦潭湖社区荣获“全省安全社区”称号。各位代表,一年来,面对艰巨复杂的改革发展任务,我们深入开展“讲重作”[13]专题警示教育,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自觉接受区人大、区政协监督,建立与人大、政协联席会议制度,及时主动向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区政协常委会通报情况,按期办理市区两级人大代表建议 35 件、政协委员提案 110 件,办结率 100%。建立健全规范性文件和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 全面推进重大执法决定审核制度试点工作,实现了部门、乡街法律顾问全覆盖。出台了新闻发布会制度。积极开展“七五”普法工作,完成区法治文化公园建设,区司法局荣获“省级司法所提升工程推进示范单位”称号。全力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受理 1584 政风行风热线投诉咨询132 件、网友留言 604 件,办复率均达 100%。优化调整单位机构 7 家,调整机构编制 129 名,招录工作人员 106 名,机关单位人员素质不断提高。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全年审计完成 68 个项目,查出违规及管理不规范资金 1.3 亿元,核减工程投资额 1340 万元。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打造 2141 米廉政文化长廊,新建廉政文化广场 12 个。坚决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厉行勤俭节约,公车服务平台运行平稳高效。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勤政廉政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各位代表,回顾 2017 年的工作,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向老领导、老同志,向所有关心支持迎江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各位代表,改革发展无坦途。在发展过程中我们仍然面临着一些困难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政府行政效能有待进 一步提升。今年年初人代会确定的 207 项重点任务完成率为96%,还有 4%的重点任务未实现预期目标。二是政府争取外力支持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项目编报能力水平不够高,对上争取项目资金相对较少,与上级部门协调力度有待增强。三是政府发展工业动能有待进一步释放。工业项目承载平台建设不够快,工业大项目引进有待持续加强,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的方法手段不多。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深入研究,切实加以解决。二、2018 年的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明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明年工作意义重大。按照区委部署,明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继续围绕“国内先进、全省领先”的总目标和“四个一马当先”的总要求,坚定不移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按照区委“六六部署”,努力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全力加速向现代化滨江城区迈进。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8.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10%;财政收入增长 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2.2%;外贸进出口总额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 8.8%、8.9%;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2%以内,节能减排、污染防治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围绕以上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坚持新发展理念,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突出城乡产业融合,加快推进新兴产业崛起、传统产业转型和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努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建设产业强区。加快园区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围绕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高端纺织、高端装备产业,倾力打造专业园区、精品园区、特色园区。推动园区“五化”[14]全覆盖,实施“碧水蓝天”十大工程[15]。启动西湖片二期保障房建设,推进液化天然气分布式燃气供应站项目,加快智能微电网建设,完善园区生活服务功能,高效运营便企服务中心。加快推进临港产业基地片区“PPP”项目,全力推进“园中园”[16]建设,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及配套零部件产业园建设,全面建成秦潭湖装备制造科技园,稳步推进意大利产业园和物流园建设;推动南风日化、一枝梅数字化智能化改造项目,推动台湾高档服饰面料、昆山高端数控产业链等 4 个项目开工建设,确保南通环保材料、碳纤维自行车、 服务型机器人等 5 个项目建成投产,力争新增规上企业 6 家以上,着力提升园区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加快发展都市产业。坚持服务业优先,实施首位产业战略。着力打造新河南岸和独秀大街的“T”型东部新城新商业街区,推动春宜特色街、康熙左岸风情街、绿地缤纷城、绿地四星级酒店、滨河跨境电商一条街及逸龙·新河湾商业街建设。推动绿地紫峰产业基地发展,推动恒大南侧与西侧地块开发。推进盛晟 C66 商业街建设,力争企业入驻率达到七成以上。引进新型消费业态,加快吾悦四星级酒店、人才公寓项目建设,推动新城吾悦业态转型升级,打造“宜城渡”历史文商街区。加快电商产业发展,继续提升 48 号电商文化园品质,建成并运营横江电商产业园,推动万豪逸景特色街区、领域科技园项目建设,力争电商销售额突破 15 亿元。创新房地产新思维,积极引进万达、红星美凯龙等战略投资者,推动人一小、原雨润七号等成熟地块开发建设,布局高端商业综合体,激发商业地产活力。加快推动乡村振兴。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城乡融合发展,重点围绕休闲观光农业,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支持长风、新洲发展田园经济。加快推进长风下沟圩休闲水文化园、长风蛇文化村、长风柘山煤矿现代农业示范园、新洲生态休闲农业园、新洲东三滩湿地公园项目建设,力争 2 个以上项目开工建设。着力培育农产品品牌龙头企业, 做大做强谷润、野娃、连城湖等品牌,力争新增 2 家以上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继续实施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努力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二)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矢志建设美丽迎江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拆、建、改、管”为抓手,深入推进“两治三改”[17]工作,通过城乡功能完善、品质提升等措施来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努力改善人居环境和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加快滨江城市建设。围绕“拆”字做文章。强力推进青少年宫周边、48 号电商文化园周边、迎江寺周边、二中周边、工人新村周边、渡江路两侧、造币巷南侧、滨江片三期、文苑路东侧、长风乡、港桥河及城市危房 13 个棚改项目,确保完成总投资约 100 亿元,涉及户数 6845 户、房屋面积 161.9万平方米,任务量是 2015、2016、2017 年 3 年总量的 1.5倍的棚改任务,惠及居民 3.5 万人。围绕“建”字做文章。全力推动“一湖九河”[18]、“引江济淮”[19]、“8828”迁建工程等重大项目建设,全力支持市经开区“圆梦新区”[20]建设。深入推进人民路以南历史文化街区连片保护性开发,科学统筹拆违、棚改、老旧小区改造,着力打造 1 至 2 个高标准老旧小区示范点,全面启动核心区“四街一点”[21]建设。积极推动沿江东路延伸段建设项目,打造滨江大道。加快康熙左岸、翡翠华庭等住宅项目建设。谋划滨江片二期、 石化污水处理厂东侧、独秀大道与华中路交叉口东南侧、区政府西侧等地块出让。继续推动立体停车场建设,适度建设临时停车场,着力缓解城区停车难问题。围绕“改”字做文章。继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投入资金 1.5 亿元,完成大南门片区、安庆二中、双莲寺、吴樾街、光荣社区、杨家山、洪运小区周边 7 个老旧小区及附近次干道改造,惠及居民达到 6.5 万人。推动新河埂综合治理。努力在城市亮化工程建设方面实现新突破。围绕“管”字做文章。深化文明创建结构性改革,巩固“牛皮癣”治理市场化成果,深入推进占道经营市场化管理。提升物管小区管理水平,探索建立物管小区管理新机制。切实加强开放小区物业管理,探索开放小区、老旧小区物业管理市场化“PPP”项目。大力推进农贸市场市场化运营。实施“暴风”拆违行动,创建 7 个无违建社区。继续推进店招三年提升计划。谋划还建房管理维护新模式,探索区管道路维护新机制,加快推进振风市政公司市场化运营。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完成南木勤俭、康宁先锋中心村建设,加快长风将军、合兴中心村建设提质扩面,强力推进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完成 279 座改厕任务,推动乡政府驻地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新建新洲康宁污水处理设施,谋划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PPP”项目。支持新洲争取长江国家农业公园、长江国家湿地公园项目,推动新洲通乡公路改造 工程,推动新洲绿色生态渡口建设。积极开展“四好”公路[22]创建工作。继续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完成长风乡月泉路、矿部路、长营路 3 条农村道路建设。完成 2 个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任务。(三)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绿色美丽家园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坚持以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以加大生态保护力度、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倡导绿色生产生活为重点,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争创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加快推进林长制 20 大工程[23],启动实施林业“PPP”项目。开工建设长风窑沟站改扩建工程,完成新洲 1.4 万亩农田水利建设工程,积极争取新洲长江安庆段整治、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积极谋划长风鸭儿沟排涝站改造提升工程、窑沟灌区和罗塘灌区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实施水利基金项目,完成新洲吹填加固工程和长风白蚁防治工程,全力推进防汛抗旱能力建设,确保全区安全度汛。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强化执法能力建设,切实加强对印染、造纸等行业环保监管,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强化环境综合治理。坚决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全面完成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意见的整改。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强力整治建筑施工扬尘和餐饮油烟污染,坚决杜绝露天烧烤,完善秸秆收储体系,确保秸 秆禁烧“零火点”。全面实施河长制和水污染防治行动,开展河长制七项专项行动[24],全力推进排污口整治行动,完成市下达我区整治任务。加大土壤污染防治力度,建立区土壤环境数据库,持续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行动,努力实现畜禽养殖场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 70%以上、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 78%以上。加快重点企业环保改造升级,实施德生纺织印染治臭、一枝梅绿色环保提升项目。推行绿色生产生活。充分挖掘乡村民俗文化,推动民宿旅游和农村庄园项目建设,支持新洲举办民俗旅游特色活动。积极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行动,倡导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方式绿色出行,鼓励支持基层举办各类特色节日,推动全社会形成更绿色、更环保新风尚。(四)深化改革创新,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坚持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激发创新动力,紧紧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在科技人才创新、体制机制改革、资源要素配置等方面,找准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加快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推动创新创业发展。推动创新城区建设,出台 2018 年科技创新奖励扶持政策,吸引科研院所投资,推动专利成果产业化,促进科技型企业落户。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引进1 家国家级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推动武汉纺织大 学迎江研究院签约落地,努力实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项目 5个以上,力争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 15%,新增高新技术企业 4 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 4 件。创新人才保障服务,探索“互联网+人事/人才”建设,建成人力资源“AB”库,引进 1 个行业领军人才团队。启动人力资源产业园前期工作。积极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争创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强化重点领域改革。统筹推进去产能去库存,加快紫峰大厦、新城吾悦等商办楼宇去库存,稳妥推进“僵尸企业”[25]处置工作,推动金斗机械、鑫富电器、上海帆兴等地块“腾笼换鸟”进度。稳妥推动城管体制改革,切实加强城管能力建设。探索城建市政机构改革。推动国有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探索推进财政资金支出项目绩效评估,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妥善解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保险资金缺口问题以及公务员养老保险单位承担的 20%部分问题。推行公共服务领域改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行“两卡制”[26]省级试点。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推动滨江城建公司实体化、市场化,提升经发投公司经营实力。做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划转工作,不断提高国有平台公司整体实力。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努力成功发行 6 亿元公司企业债,实现“新三板”破零;顺 利完成历史文化街区、港桥河二期 2 个棚改项目融资任务。广泛推广“PPP”模式,在园区建设、城市建设管理、美丽乡村等重点领域,科学谋划和实施一批“PPP”项目。积极申报地方政府债券置换资金和新增债券资金,有效缓解我区财政压力。深入开展金融环境整治工作,力争金融风险防范工作继续保持全市靠前位次。抓好招商引资工作。以临港经济开发区和绿地紫峰大厦为重点,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更加注重工业招商,更加注重项目与安庆产业匹配,更加注重项目的科技含量,重点引进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高端纺织等产业项目以及服务业新业态,努力实现招商引资从量变到质变。争取昆山高端数控产业链企业落户 20 家以上,力争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 10 个以上项目签约落户。确保滨河跨境电商一条街入驻率达到 100%。力争全年实际到位资金62 亿元以上,实际利用境外资金2500万美元以上;力争 10 亿元项目再有新突破,确保全市前列。切实加大有效投入。坚持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具体化,围绕转型发展的重点区域、关键环节,做好项目谋划储备工作,建立 2018 年重点项目库。重点围绕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编制 100 个以上长江大保护项目。做好项目编报及对上争取工作,申报各类项目 40 个以上,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项目 20 个以上,确保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 2000 万元、争取 各类上级资金 7000 万元。大力支持老峰镇“三农”项目申报。加快推进新洲废弃林地复垦项目验收,积极争取长风前江圩林地复垦指标,力争实现土地指标 200 亩。进一步完善项目工作推进机制,加大重点项目调度力度,全力以赴保落地、保开工、保进度、保达效。(五)着力保障改善民生,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坚持教育优先。实施“2231”工程,推进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和“区管校聘”[27]两项改革,不断提升教育软实力。全面实施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两项提升工程,让孩子们共享优质教育资源。重点落实三批项目,加快推进十四中迁建工程、碧桂园一期学校项目,实施学校功能室提标、学校改薄维修、特色文化培育等一批项目,谋划长风罗塘片区教育资源整合、十四中老校区改建等一批项目,持续改善教育硬件条件。积极争创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发展均衡区,加快实现一个国字号创建目标。强化社会保障。全面实施 2018 年民生工程,实行基本保障全覆盖。建设就业创业一站式服务中心,新增城镇就业5000 人。加快小湖、顺安路、曙光路西侧还建点及西湖片棚 户区改造工程建设,完成市下达我区保障房分配任务。强化劳动监察队伍能力建设,全面实施“迎江乐业无欠薪”工程。继续推进孝肃养老示范街道建设。充分利用闲置房产资源,解决养老机构经营场所问题。加快迎江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设进度。发展残疾人事业,争取建设残疾人托养中心。加大公租房分配力度,确保完成公租房新增分配任务。深入实施社区六大提升工程,着力解决因拆迁无办公场所和硬件条件较差社区的办公用房问题,推进 1 至 2 个亮点社区建设。发展社会事业。深入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打造新城吾悦文化产业示范点,努力推动区文化馆硬件提升,创作 1 件在全省有影响力的新时代文艺原创精品。建成迎江国民体质监测站,办好第二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实施健康迎江战略,积极争创省级健康促进区,确保省级慢性病示范区创建成功,H 型高血压与脑卒中防控惠民工程城乡全覆盖。加强重大传染病防控,血防达到传播阻断标准。深化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促进市乡村分级诊疗格局形成。加强妇幼保健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全面两孩政策持续发力。推动人武部新营房建设,提升国防动员能力水平。开展全国第四次经济普查工作。解决好老干部集中活动场所问题,让老干部更好地发挥余热。做好第十届村委会及新一届社区换届选举工作。提升完善宗教设施。支持民办公益事业发展。进一步做好国防教育、民兵预备役 工作,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以及科协等群团组织作用,切实抓好老龄、民族、地震、档案、保密、红十字会、关心下一代、外事、侨务等工作,确保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强化社会治理。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推动安全生产第三方监管工作,继续实施“百次”专项行动,强力推进烟花爆竹禁限放工作,加快社区微型消防站建设,坚决遏制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全面推进学校“明厨亮灶”工程,争创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深入推进“七五”普法,加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争创省级“七五”普法中期先进集体。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推进天网延伸工程,支持公安基层所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做好“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创建工作。强化信访源头治理,依法分类处理信访事项,落实信访听证评议制度,不断提升信访工作水平,确保社会大局持续稳定。三、加强新时代政府自身建设各位代表,新时代、新使命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将始终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加强自身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自觉增强“四个意识”,认真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努力打造廉洁高效服务型政府。要提高政治站位。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准确把握十九大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热潮,大力 实施“八大本领[28]综合提升”专项行动,切实提高执政能力水平,推动十九大精神在迎江落地生根。要增强法治思维。坚持依法行政,坚决把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努力打造法治政府。推进区政府党组学法制度化、规范化。强化决策程序刚性约束,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及责任倒查机制。加强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切实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全面落实与人大、政协联系机制,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做好人大议案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要提升服务效能。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决策部署,持续推动政风转变,不断提升政府行政效能。深挖机构编制资源潜力,增强政府人员力量配备,力争全年招录人员不少于 60 人。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入推进“无纸化”办公,进一步提升办公效率。全面实行政务公开,推广电子政务和网上办事。改进政府会议形式,全面推广网络视频会议,提高会议效率。推动区政务中心建设,努力改善机关办公条件。要坚守勤政廉政。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巩固扩大“讲重作”专题警示教育成果,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持之以恒正风肃纪。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坚持不懈纠正“四风”,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严格履行“一岗双责”,加大政府督查工作力度,狠抓年度目标任务督查落实。加强审计发现问题整改落实,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严控“三公”经费支出, 严格规范公车管理,出台并实施《进一步加强公车管理若干意见》。严肃查处和纠正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始终保持清廉本色,做群众满意公仆。各位代表!政府工作报告是我们向全区人民所作的庄严承诺,我们必须崇尚实干、狠抓落实,全面落实政府工作报告,细化分解各项目标任务,制定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实行每月一调度一通报,层层落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同时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把各项工作部署抓紧、抓实、抓好。各位代表!跨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让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顽强拼搏,勇于争先,加快建成现代化滨江城区,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十九大精神。2018 年五原县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过去五年,是五原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五年来,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万众一心、久久为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跨越,谱写了阔步前行的精彩华章! 五年来,我们坚持调结构、促转型,经济建设成果丰硕。预计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 年的90.4 亿元增加到117.7 亿元,年均增长 6.6%;三次产业结构从 29.2:41.6:29.2 调整为23.9:37.2:38.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从 18359 元和 11112 元增加到 28046 元和 16573 元,年均增长 6.7%和8.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 19.4 亿元增加到 32.3 亿元,年均增长 6.8%;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375.7 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17.7 亿元、争取上级财政性资金 68.2 亿元。在国内经济“三期叠加”、下行压力加大、统计口径全面调整的背景下,县域经济实现了结构优化、方式转型、产业融合,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多项工作全国全区示范,荣获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县,圆满承办全国全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场会,受到中央政治局常委汪洋同志高度赞誉,发展成就前所未有。——现代农业提档升级。牢牢抓住农业这块“金字招牌”,壮大主导产业,培育特色产业,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设施农业全市领先,面积达 8.3 万亩,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成开放,荣誉有机农业示范园投入运行,入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园区、自治区级农高区。肉羊产业全区示范,年出栏百万只肉羊生产联合体扩容提质,肉羊循环经济全产业链全面构建。葵花产业全国一流,三瑞农科新三板挂牌,全国最大的葵花种子交易市场和全国 首家向日葵技术研究院建成运行,“五原向日葵”获准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圆满承办中国葵花产业发展研讨会,获评中国向日葵产业示范基地。特色产业异军突起,“灯笼红”香瓜示范园、祥瑞花菇种植园、中储草苋草种植园、联星奶山羊养殖园相继建成;金草原肉牛养殖园、润海源种鸡繁育园、塔尔湖联丰特色养殖园快速推进;小菜籽、早酥梨、肉驴等产业蒸蒸日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涌现,培育合作社 850 家、家庭农场 133 个;隆兴昌镇联合村、胜丰镇新红村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五原黄柿子、五原小麦、“灯笼红”香瓜通过农业部地理标志认证,荣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工业经济奋力前行。立足资源、不唯资源,发扬“四千”精神,保存量、扩增量、提质量,工业经济逆势而上。规模以上企业达 38 家,预计工业增加值完成 20 亿元。工业园区入驻企业 145 家,晋升为自治区工业循环经济和直供电试点示范园区,纳入《国家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通过自治区级工业园区评审,多年夙愿即将实现。农机装备制造产业园启动运行,百吉纳酒业、轩达食品等 23 个项目完成技改,小微企业和大学生创业就业园入驻企业 80 家、解决就业 3800 人,升格为自治区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众创空间试点基地。全域招商成果显著,引进项目 110 项,到位资金144 亿元,正大饲料、禹辰板业、羊管家饲料等 85 个项目竣 工投产,德利铝合金、中加洁源聚能碳等 7 个项目开工建设,长力循环产业集群、天津凯森热电联产等 18 个项目成功签约,为实现工业强县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宏珠热电、富源热力达标运行,单位 GDP 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连年双降。——第三产业强劲崛起。围绕“互联网+县域经济”,建成河套电商产业园和 117 个村级电商服务站点,成功培育“河套五原农耕”地域公共品牌,累计销售额达 6.6 亿元,获评全国电子商务示范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青年电商创业孵化基地、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全域旅游蓬勃兴起,河套农博苑纳入国家“丝绸之路”文化产业重点项目,抗日纪念园入选国家抗战遗址名录,巴美湖评为国家湿地公园,宇鑫温泉水上世界、活羊博物馆、葵花博物馆、改盐增草(饲)兴牧展览馆建成开放,美丽乡村形成“环形旅游圈”,累计实现旅游收入 18.7 亿元。现代物流体系日臻完善,形成公路、铁路、航空立体化物流体系,鸿鼎市场、八里桥农贸市场、巴运物流园区、汽贸家居建材城、铁路货运中心五大综合物流市场日益繁荣。农商银行成功改制,中国银行、包商银行挂牌营业;社区服务、社会养老等新型服务业不断壮大,荣获全国老龄工作先进集体。五年来,我们坚持打基础、利长远,发展后劲显著增强。突出城乡统筹,夯实发展基础,提升建设品位,城乡发展加速融合。 ——基础设施全面加强。大破大立将全县 230 万亩农田配套一遍,土地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荣获全国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单位。集成“九大功能”的农牧业服务中心建成使用,农产品检测中心获得“双认证”资质,获批全国首个出口葵花籽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成功承办全区农牧业产业化现场会。全域绿化强势推进,新增造林 26.5 万亩,森林覆盖率达 17.5%,造林数量和质量创历史之最,荣获全国绿化先进县。包银高铁五原段全面启动,212 省道、311 省道等 8条主干道竣工通车,修建各级公路 2550 公里,创历史新高,获评全区“四好”农村公路示范县。城乡电网全面优化,93个行政村实现光纤宽带全覆盖,保障能力大幅增强。——城市面貌大为改观。新一轮城乡建设总规、控制性详规和 52 个专项规划全部修编,城镇化率达 52%。累计投资52.7 亿元,实施城建项目 454 项。西区框架已经成型,城市建设展现新貌。“三馆一院一中心”、政务中心等 22 个公建项目全部建成。推行棚户区居民自主拆迁改造,争取棚改贷款 15 亿元,依法征收房屋 9000 户 210 万平米,建设盛世佳苑、兴义家园、古郡国际等 38 个住宅小区,回迁安置居民7635 户,住房条件大幅改善。建成廉租房、公租房 4620 套,调整放宽准入条件,困难群众喜迁新居。“八横八纵一环”路网全部贯通,36 处公园广场遍布城区,园林绿化成效显著,城区绿化覆盖率达 4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 21 平米,实 现了“开门见绿、500 米入园”。城区六大出口成为景观,272公里道路街景亮化风格各异,分质供水覆盖城区,完成 9100户平房区、33 个老旧小区、131 座水冲公厕、3000 户环保节能炉具改造,一站式供暖全面实现,垃圾污水集中处理,城市管理持续加强,环卫全天候保洁,人居环境明显改善,荣获自治区生态宜居示范县城。——美丽乡村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782 个村组建成绿色田园和留得住乡愁记忆的民俗文化村庄,经验全区推广。联星光伏新村、王善村入选“中国最美村镇”,刘四拉新村入选“全国文明村镇”,4 个乡镇 29 个村庄获评自治区卫生村镇、美丽宜居村镇,成功承办全国中西部农村社区和全区危房改造、街巷硬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现场会,荣获全区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五年来,我们坚持惠民生、解民忧,民生状况持续改善。牢固树立“民生至上”理念,累计投入民生资金 91.2 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 73.4%,政府每年承诺的 10 件民生实事全部办结,更多发展成果惠及人民。——脱贫攻坚取得实效。累计投入扶贫资金 6.9 亿元,发放扶贫贷款 8.9 亿元,稳定脱贫 5862 人,占贫困人口总数的 93.5%,贫困发生率下降到 0.27%。严格“四个切实”,对标“六个精准”,实施“五个一批”,电商扶贫、健康扶贫、光伏扶贫模式全区示范,圆满承办全区“三到村三到户”现 场会,先后代表区市顺利通过国家和自治区考评,脱贫成效稳居全区第一方阵。——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蒙古族学校、9 所幼儿园建成使用,第二小学、县幼儿园主体完工,义务教育学校全部完成标准化建设;招聘教师 121 名,培训教师 2 万人(次),教育教学水平持续提高,“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高分通过国家验收。蒙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疾控社区卫生综合大楼建成使用,县医院、骨科医院主体完工,7 所乡镇卫生院、80 所村卫生室完成标准化建设,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覆盖城乡,“家庭病床”和“大病二次救助”制度全区领先,顺利通过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国家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县、全国蒙中医药工作先进县验收。城区“15 分钟体育健身圈”全面构建,228 个村文化室、547 个活动广场建成开放,农村和社区文化实现“五有”全覆盖,群众性文体活动精彩纷呈,圆满承办全区五届村道自行车赛、全民健身大会、基本公共体育服务现场会,被命名为中华诗词之乡,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县、全区全民健身示范县。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五年连增,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城乡低保、五保供养等指标稳步提高;智能化公共就业市场建成启用,社保和就业服务中心获评“全国人社系统优质服务窗口”。——“平安大县”扎实推进。城区视频监控实现全覆盖, 360 秒出警圈全面构建,“网格化+”社会治理模式全区推广,刑事、治安案件实现“双降”,重特大安全事故“零”发生,获评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河套特色食品产业园建成启用,“明厨亮灶”、示范店、示范街、示范镇创建深入开展,食品快检覆盖学校和幼儿园,食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农村“微治理”扎实推进,获得自治区纪委充分肯定,村民自治、法治、德治取得明显成效。五年来,我们坚持促改革、强服务,行政效能全面提升。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国务院“约法三章”,“三公”经费大幅下降,政风行风持续向好。加强依法行政“八张网”建设,行政执法效能大幅提升。402 件人大代表建议、561件政协委员提案办复率 100%,“电视问政”深入开展,政府执行力、公信度、透明度显著增强。卫生、计生两局合并,农业、畜牧、农机机构整合,工商、质监、食药三局合一,“多证合一”、“一照一码”工作全市领先;社区服务中心、供热与物业监管办组建成立,便民服务不断强化。“营改增”全面推开,监察体制改革顺利推进,农村集体产权抵押贷款改革全市领先,综合行政执法、供销合作社等试点改革取得实效。民族宗教工作得到加强,人民武装、外事侨务工作不断进步,妇女儿童、共青团、残疾人、老干部工作有声有色,审计、统计、档案、人防、地震工作扎实开展,义长、电力、气象、税务、金融、消防、通信等部门工作取得新成绩,为 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各位代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回望过去,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段激动人心的难忘经历,是一幅波澜壮阔的生动画卷。五年来,县委指航定向、凝神聚力,以高度的政治智慧、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发展新思路,推出一系列发展新举措,四大班子并肩战斗、携手共进,解决了一大批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一大批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五原的影响力前所未有,五原的美誉度前所未有,五原人民的自豪感前所未有。五年来,全县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用非常之举,聚非常之力,成非常之功,圆满承办 42 个全国全区现场会,荣获 170 多项“国字号”和“区字号”荣誉,将骄人业绩、无上荣耀载入五原史册,五原发展站在了全新的历史高度。五年来,我们求真务实、激情奋进,咬定目标不放松,撸起袖子加油干,五原干部群众,迸发出奋发向上的激情和干劲;五原这方热土,焕发出强劲的生机和活力,五原发展迎来了广阔前景。五年来的成就是县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人大、政协鼎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县各族群众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五原发展的各界朋友,致以最衷心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依然是面 临的主要问题:经济总量小,基础条件差,产业层次低,经济转型任务艰巨;重大投资项目少,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城乡居民增收压力大,棚改安置任务重,保障民生任重道远;少数部门和干部办事效率不高,服务意识不强,责任担当不够,转变作风不容松懈。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二、今后五年及 2018 年主要工作今后五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更是五原乘势而上、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一定要坚忍不拔、锲而不舍,奋进新时代、阔步新征程、谱写新篇章!根据党的十九大和县委十三届七次全委会精神,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大力发扬“一往无前、吃苦耐劳”的蒙古马精神,认真贯彻市委“塞上江南、绿色崛起”的发展思路,围绕全面从严治党引领县域经济发展“一条”主线,争创乡村振兴和三产融合“两大”目标全区领先,争当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河套全域农耕文化乡村旅游基地“两个”排头兵,攻克农民增收、农畜产品深加工、棚户区改造“三大”难点,推进项目争取引进、山水林田湖草沙、改盐增草(饲)兴牧、脱贫攻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干部作风建设“六大”突破,抓好现代园区、 特色产业、产业化联合体、县域电商、田园综合体、乡村旅游、特色小镇、三农服务“八位一体”统筹发展,更加注重深化改革,更加注重依法治县,更加注重改善民生,努力建设富裕、文明、绿色、幸福新五原。按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今后五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建设“富裕五原”。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做优现代农业,做强新型工业,做活电商和旅游业,推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经济结构更加优化,综合实力全面提升,创建成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国家级农高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分别增长 6.5%和 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 7%和 7.5%,步入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文明五原”。坚持“创建为民、共建共享”理念,以文明城市创建为统领,建设崇德向善、平安和谐、生态宜居城市。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文明单位创建、道德模范评选等活动,遵守法制、崇尚道德、积极健康的社会风气逐渐形成。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更加强烈,创建成为全国法治建设示范县。坚持建管并重、标本兼治,城市生态宜居环境显著提升,城镇化率达到 55%,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 60%,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建成自治区文明县城,启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建设“绿色五原”。坚持“绿色崛起”,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发展绿色农业、绿色工业、绿色生态,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格局,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森林覆盖率达到 22%,创建成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绿色成为五原的新名片。——建设“幸福五原”。坚持“民生至上”,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教育;推进“健康五原”建设,构建城乡优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有效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公共文体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创新人才培育引进机制,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纳入自治区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着力增进民生福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取得新进展,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大幅提升。各位代表,百舸争流,奋勇者先。未来五年,只要我们唱响“全面小康”主旋律,提振“绿色崛起”精气神,拿出“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气概,鼓足“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 头,就一定能够创造出无愧于人民的崭新业绩,谱写出无愧于时代的光辉篇章!2018 年是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起步之年,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6.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9%,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 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和 7.5%。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聚力乡村振兴,在现代农业上迈出新步伐。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设质量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争创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第一,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引进大企业,建设大园区,发展大产业,打造“一村一品、一品一园、一园一田园综合体”产业发展格局。一是提升园区内涵。强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荣誉有机农业示范园、百万只肉羊生产示范园建设,增强辐射带动力;拓展巴美循环经济示范园、联星奶山羊养殖园、“灯笼红”香瓜种植园功能,实现“农科文旅”深度融合;全面建成金草原肉牛养殖园、润海源种鸡繁育园、中储草苋草种植园、祥瑞花菇种植园、改盐增草(饲)兴牧示范园,向园区经营要效益,向规模经营要利润, 努力创建国家级农高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级田园综合体。二是做强主导产业。鼓励企业、合作社外引内联、强强联手,通过租赁、入股等模式,改造启用闲置温室,集中连片建设温室大棚,新增设施农业 1 万亩;引导企业资源整合、规模生产、打响品牌、开拓市场,提高设施农业效益,承办菜博会。支持企业扩规模、提品质,建立肉羊整村改良基地,农企共养、共繁、共销,让肉羊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规范运行向日葵产业联盟,研究培育引进耐列当新品种,升级改造鸿鼎市场,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力争葵花外贸出口创汇 8000 万美元,构建全国最大的葵花产业“航母”,争取承办向日葵世界年会。三是发展特色产业。坚持种特养特、种养结合,培育“七小”特色产业村 100个,扩大苋草、饲料玉米等优质牧草种植面积,探索发展草蛋白加工产业,构建“粮经饲、种养加”生态循环体系;大面积推广麦后复种、粮粮套种、粮经套种,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第二,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加大农业清洁化生产、农村生态化建设,推动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一是全力推进“双安双创”。落实食品安全战略,以全国“双安双创”工作现场会为契机,强化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实施“质量兴农、品牌强农”行动,加大“三品一标”认证,申报无公害农产品 20 个、绿色有机食品 10 个,打响河套绿色有机 高端品牌。建立农产品可追溯体系,食安、农安、公安“三安联动,产地准出、市场准入无缝衔接,源头严防、过程严查、风险严控,构建全域安全、全链条安全格局,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二是加大农村生态保护。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高标准实施土地配套 20 万亩、改盐增草(饲)兴牧 25 万亩,创建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推进全域绿化,完善村屯绿化,发展 5000 亩名优特经济林,新增造林 4 万亩,构建生态与经济“双赢”格局,承办全区造林绿化现场会。落实“河湖长制”,划定巴美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保护红线,加大河湖渠沟管理保护,营造清新清净的田野风光。三是优化生产生活环境。启动中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加大垃圾处理、污水排放、村容村貌治理,常态化推进农村“437”长效管理,创建美丽庭院 7800 户,大幅提升群众生活品质。实施重大基础设施项目 91 项,开工建设包银高铁五原段,完成 212 省道刘召至永胜段、110 国道五原段、甘乌一级公路五原段立项工作,修建农村公路 150 公里,争创全国“四好”农村公路示范县。建设胜丰循环经济产业园、城区北郊、海子堰 3 个 110 千伏和什巴 35 千伏输变电工程,提升电网保障能力。第三,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现代农业多路径经营、多模式合作、多方式提质。一是促进土地规模经营。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运用土 地确权登记颁证成果,创新土地托管、股份合作等模式,土地规模经营达到 62 万亩,适时召开全县土地流转现场会。二是创建产业化联合体。推进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品牌共享,创建 5 个示范引领型产业化联合体,形成责任、经济和命运共同体;依托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健全利益分享机制,实现联合体、村集体、农民“三方共赢”。三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依托“三区人才”和本土农技人员力量,开展“菜单式”培训 5 万人(次),打造知识型、创新型、技术型“三型”职业农民;以回乡大学生为重点,培养基层管理人才和创业人才,建设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第四,构建基层治理体系。全面推行基层“微治理”,健全城乡居民诚信档案体系,加大村务、政务、党务公开,强化基层干部监督管理,发挥巾帼志愿服务队、“两老”代表等力量,服务好群众、教育好群众、管理好群众;深入开展敬老孝星、五好家庭等评选活动,弘扬社会正气,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农业是五原最大的优势。我们要抓住乡村振兴战略机遇,把农业这块金字招牌擦得更亮,把三产融合这篇文章做得更好,让五原的农产品真正成为绿色有机“代名词”!(二)聚力项目建设,在新型工业化上实现新突破。提 档升级农畜产品加工业,壮大实体经济,补齐工业短板。第一,强化园区建设。修编工业园区总规和专项规划,加快编制浩丰工业园区规划,启动建设胜丰循环经济产业园,完善农机装备制造产业园,推进小微企业和大学生创业就业园百企投产,构建“一区多园”发展格局。完成纬三路、西环路、凤凰路西段、212 省道连接线建设,实行规划、执法进园区,组建园区综合执法局,依法清理园区闲置土地,确保项目摆布科学、土地供应合理、履约监管到位,促进园区提质增效。第二,强化项目建设。推进“项目服务年”行动,落实县领导包项目制度,确保德利 5 万吨铝合金型材、天津凯森2×45 兆瓦生物质热电联产、中兴能源 30 万吨燃料乙醇、中加洁源日产 35 吨聚能碳、青青草原 20 万吨饲料等 13 个项目建成投产,加快中古光伏发电、众生药业蒲黄黄芪种植等15 个项目开工建设,力促长力循环产业集群项目落地开工;落实企业减负政策,取消不合理收费,打通金融活水流向企业“最后一公里”,支持企业技改创新,推动实体经济快速发展。第三,强化项目争取。紧盯乡村振兴、田园综合体、产业化联合体等重点领域,完善重大项目三年滚动计划,全面对接项目,用心策划项目,精准编报项目,保持项目争取全市领先。坚持全域招商、以商招商,重点围绕农畜产品精深 加工、高新循环技术、大数据等新兴产业,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产业关联度高的龙头企业,确保新疆金鹏颗粒板材、北京三聚炭基生物肥、海德利冷链物流等 15个千万元以上项目签约落地,到位资金 28 亿元,为工业经济注入新动能。工业是五原发展的希望所在,更是壮大县域经济的必然选择。我们一定要抓住国家振兴实体经济的重大机遇,加大招商引资,落实项目投资。我们坚信,五原的工业经济一定会迸发出巨大活力!(三)聚力品牌提升,在三产发展上取得新跨越。把三产作为繁荣经济的重要支撑,培育新业态、拓展新领域、彰显新特色,促进城乡居民增收。第一,做大电商物流业。坚持电商引领、农商互联、三产融合,组建“河套五原农耕”传播中心,提升河套品牌全国知晓率和影响力。引导传统企业触电上网、开拓市场、行销天下。推进“互联网+流通”行动,通过政策整合、龙头引领等方式,配套完善仓储、冷链、物流等服务功能,建立物流快递公司考评制度,倒逼企业提质降费,实现电商物流业提档升级。第二,做强全域旅游业。坚持全域旅游、四季旅游一体发展,基础建设、市场培育同步推进。完善抗日纪念园、巴美湖国家湿地公园、黄河至北等景区建设,实施“三老”馆、 万字会堂仿古步行街工程,建成五原旅游集散和商品交易中心,力促河套农博苑晋升 4A 级景区,争创国家农业公园;培育巴美循环经济小镇等一批特色小镇,壮大农业文旅产业。引进旅游经营企业,扶持本地旅行社,打响农耕文化游、美丽乡村游、黄河风情游、红色印迹游等旅游品牌,打好微信、微博、微电影旅游营销组合拳,力争纳入全区精品旅游线路。加快发展节庆文化,办好葵花节、河灯节、年猪节等活动,以节促游、集聚人气,争办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大会,争创全区全域旅游示范县。第三,做好信息服务业。加快建设“智慧五原”,新建国家(五原)物联网标识管理公共服务中心,整合农业大数据、农产品溯源、社区便民服务、社会治安防控等资源,建成智慧城管、智慧社区、智慧校园、智慧交通、医疗云、环保云等服务平台,推行“智慧城市一卡通”,实现民生服务智能化、便捷化。三产是强有力的经济增长点。我们一定要突出特色,培育品牌,构建三产新业态。我们坚信,一个更有实力、更具活力、更富魅力的新五原,必将焕发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彩!(四)聚力文明县城创建,在生态宜居上展现新面貌。以创建自治区文明县城为统领,以创促建、以创促管、以创提质,建设“美丽五原”。第一,凝聚创建合力。加大创建宣传,引导群众同频共 振,提升全民素质,共建美丽家园。严格落实创建责任,对照创建要求,突出问题导向,逐条逐项落实,确保创建效果。建设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努力让社会更文明、生活更美好、人民更幸福。第二,建设美丽县城。完善城乡规划体系,推进多规合一,严格执行规划,保证刚性落实。创新城市经营理念,用足用好西区土地和棚改贷款,确保城市资源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最大化。严把房地产企业入口关,依法征收房屋 890户 18 万平米,全面清理棚改尾留工程,下决心解决部分小区回迁难题,确保开发一片、成功一片。加大市政建设力度,建成启用市民活动中心,力争完成团结路中段、傅作义路北段等 11 段道路建设工程,完善义和渠带状公园,打造集居民健身步道、古郡文化长廊为一体的休闲胜地。启动园林绿化提档工程,引进驯化常绿树种,新增园林绿地 650 亩,实现街道、单位、小区绿化融合,构建“一街一景、移步易景”园林景观,争创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国家园林县城。建成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与自治区环投集团合作启动污水、垃圾治理项目,力争中水回用率达到 63%,全面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创建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第三,强化城市管理。深入推进“城市管理年”活动,坚决破解城市管理难题。加大物业管理,选好配齐业主委员会,规范物业企业运行,选树 9 个示范小区,召开全县物业 管理现场会,切实解决小区卫生差、暖不热、管理乱等问题。构建大城管格局,推进公安、交警、城管、环保、环卫、市场监管、文化监察联合执法,集中整治,形成常态,营造干净整洁、秩序良好、管理有序的城市环境。生态家园是群众安居乐业的向往。我们一定要建设好、管理好、保护好我们的城市,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归属感、幸福感和自豪感!(五)聚力深化改革,在创新发展上激发新动力。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重点领域,保持改革定力,充分释放红利。第一,抓好三项重点改革。健全农企利益联结机制,创新订单合同、入股分红、合作服务等模式,让更多农户参与利润分享,实现企业增效、农民增收、产业升级。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落实中央环保督查整改,大力开展“控肥增效、控药减害、控水降耗、控膜提效”四大行动,全面改善生态环境。深化对蒙合作,力争在跨境贸易、跨境电商上取得突破。第二,加大重点领域改革。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消化商品房库存 35 万平米。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实行“多证合一、一照一码、证照分离”,创建全国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示范区。深化投融资和金融体制改革,以全区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工程试点县为契机,拓宽融资渠道,稳妥化解政府性债务,防范债务金融风险。推进 审计管理体制、集体林权制度、不动产登记制度等各项改革,确保改革见到实效。第三,深化试点和自主探索改革。深化教育改革,走出去、请进来,结名校、请名师,培育高素质师资队伍,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优质教育;推进学校足球场馆建设,承办好全区现场会。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医共体建设,力争县医院、骨科医院、世康医院整体搬迁,启动医养院建设,创建自治区医养结合示范县、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重组新型基层供销合作社。统筹建丰农场改革,启动农场土地确权颁证工作。推动新能源供给改革,探索在垃圾、污水处理厂和农牧业园区建设微电网,构建清洁能源体系。改革创新是发展的动力源泉。我们一定要把深化改革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敢啃硬骨头,敢打攻坚战,确保各项改革落地生根,让改革成果惠及全县人民!(六)聚力民生福祉,在社会保障上再上新水平。补齐民生短板,办好为民实事,最大程度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第一,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牢牢把握“精准”核心要求,深入推进产业扶贫、金融富民、健康扶贫“三大工程”,统筹抓好电商扶贫、旅游扶贫,探索创新思想扶贫、文化扶贫,凝聚脱贫外部合力,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力争贫困县摘帽。 启动城镇精准扶贫工作,精准识别、综合施策,强化住房、医疗、就业等保障措施,稳步提高生活水平。全面落实帮扶责任,实行清单化管理、项目化实施、常态化监管,决不让一名贫困群众在全面小康路上掉队。第二,强化思想文化建设。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净化网络空间,关注舆情动态,抵制错误观点,构建凝聚人心、推动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五原故事、写好五原作品、传好五原声音,力争《鸿雁故乡》电视剧在央视黄金时段播出。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完善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培育“红色文艺轻骑兵”,办好品牌赛事,推进全民健身,创建全国全民健身体育强县、中国河套民歌艺术之乡。第三,全力优化公共服务。完善居民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大病保险制度,开展就业技能培训 2400 人,城镇新增就业 1350 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 1200 万元,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统筹推进养老、慈善等公共保障,启动运行老年养护院、福星老年公寓,积极发展各类扶老、助残、济困工作,努力让每一位身处困境的群众都能得到关爱。第四,着力创新社会治理。深入推行“三联六调、司法确认”矛盾多元化解机制和“网格化+”社会治理模式,推动信访工作法治化,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加强政法 基层基础建设,推进“雪亮”工程,提升社会治安立体化防控水平,加大吸毒人员打击收戒力度,构建县域大平安格局。加强全民普法,提高法治素养,严格公正司法,做好法律服务援助,努力让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宗教工作,承办全区特色村寨现场会,创建国家级民族团结示范县。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加大公共安全设施建设与保障,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第五,倾力办好民生实事。抓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办好 10 件民生实事。一是因地制宜新建改建乡村小市场 30 个,方便农产品就地就近销售。二是结合城区平房区改造、危房拆除,新建 10 处小公园小广场。三是推进“厕所革命”,完成农村改厕 3000 户。四是贫困户住院报销比例达到90%。五是完成14 个老旧小区、1000户平房区综合整治。六是启动刘召、城南、胜丰、建丰 4 条公交线路,让群众出行更便捷。七是城区自来水二期工程覆盖 3 个镇 24 个行政村,改善农村饮水质量。八是启动第一中学迁建,建成第一小学过街天桥、职业中学操场。九是完善河套特色食品产业园,实现食品安全快检进市场、进超市,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十是妥善解决房地产办证遗留问题。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我们一定要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让全县 30 万人民生活得更有质量、更加幸福!(七)聚力自身建设,在担当作为上形成新常态。突出服务、执法、救助“三大”职能,持续加强和改进政府工作,努力建设组织放心、人民满意政府。第一,建设担当政府。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提高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责的政治担当。把自治区巡视整改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勇于接受、敢于负责,通过整改解决问题、补齐短板、推动发展。大力弘扬敢想敢干、苦干实干、干成干好的精神,给干事者鼓劲,为担当者撑腰,对重点工作、重大项目挂图作战,明确责任、倒排工期、跟踪问效,确保县委每一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第二,建设为民政府。大力弘扬“红船精神”,牢固树立“政府就是服务”的理念,急事急办、特事特办、随到随办,坚决杜绝懒政怠政、为官不为。全面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关心关爱退休退职干部,发扬优势、发挥本领,离岗不离责、退位还有为。坚持政策向民生聚焦、服务向民生覆盖、资源向民生倾斜,用心谋事、务实干事、努力成事, 切实当好人民群众的勤务员。第三,建设高效政府。大力开展“效率提升年”活动,强化考核激励、效能监察、行政问责,不断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发扬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做到工作快落实、项目快推进、问题快解决、目标快完成,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坚持创先争优,对标先进、奋力赶超,宁可掉肉、不可掉队,任劳任怨、埋头苦干,努力走出新路、创出亮点,全市争一流、全区争先进、全国争荣誉。第四,建设法治政府。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贯彻县委决策部署,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全力办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来信。认真执行政府党组议事规则、政府工作规则,做到党内制度落实到位、民主决策执行到位、依法行政履职到位。从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有关精神,履行“两个责任”,强化“一岗双责”,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依法规范津补贴发放,通过不懈努力换来海晏河清、朗朗乾坤。各位代表!担当书写辉煌,实干赢得未来。让我们高举**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扛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任,凝聚起全县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建设富裕、文明、绿色、幸福的新五原而努力奋斗! 2018 年灵璧县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17 年工作回顾即将过去的 2017 年,是县十七届人民政府的开局之年,也是灵璧“五年突破”战略的破题之年。一年来,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紧密团结、紧紧依靠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历次全会和十九大精神,认真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克服前进中的困难,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平稳运行。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210 亿元,增长 9%;财政收入突破 12 亿元,增长 14.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 23010 元、10920 元,增长 8.5%、9.6%;三次产业结构由 27.6:33.6:38.8调整为 25.7:34.2:40.1。抓脱贫、补短板,统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围绕打牢脱贫基础,精准选派帮扶力量,组建驻村工作队 308 个,落实帮扶干部 17566 名,实现三级包保全覆盖。按照“三个不低于 80%”的要求,整合涉农资金 6.5 亿元,实施到村到户扶贫项目 38929 个。精准实施“十大工程”,建成 73 个贫困村村级光伏电站、4000 个户用光伏电站,户均年增“阳光收益”3000 元。完善带贫减贫机制,在全省率先制定实施产业带贫 “10 条意见”,建成扶贫工厂 65 家、扶贫示范园 28 家,依托 84 家龙头企业、116 家专业合作社,运用“产业+贫困户”模式,实现产业扶贫全覆盖。高位推动产业扶贫,与中国扶贫志愿服务促进会建立产业组团扶贫关系,5 个组团项目稳步推进,全国首家光伏农场建成运营,中国光伏农业精准扶贫发展论坛在灵璧成功举办。扎实推进精神脱贫,县精神脱贫志愿服务项目入选全省十佳优秀典型。产业扶贫、组团扶贫和精神脱贫模式,受到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网等主流媒体广泛关注。建立问题交办机制,全面开展扶贫数据核查清洗纠错,精准实施扶贫对象动态管理,今年可实现 20009人稳定脱贫、30 个贫困村稳步出列,贫困发生率降至 2.54%。稳增长、提质效,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持续深化“三产融合”,新增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14 家,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 200 亿元,增长 10.5%,三河现代农业示范区获评全省优秀等次。粮食总产稳定在 20亿斤以上,实现“十四连丰”,获评中国好粮油行动示范县。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积极培育医药健康等战新产业,成功筹建首支产业投资基金 5 亿元;高效开发光伏、风能等清洁能源,灵璧光大作为全国首家一体化发电项目并网发电。强力推进“3111”工程,首位产业产值突破百亿元大关,税收增长 60%以上。积极开展产业招商,入库省外资金亿元以上项目 26 个,到位资金 200 亿元。扎实推进“四送一服” 双千工程,完成技改投资 17.5 亿元、增长 76%。食品、机电、服装纺织等主导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工业增加值增长 10%。积极组织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省旅游强县创建工程,跻身“安徽十大全域旅游目的地”,成功申报千年古村镇 5 个,钟馗文化园、现代农业博览园入选省“十三五”重点旅游项目库,虞姬文化园获评全国年度优秀旅游项目。七稀商贸、掌合天下等电商企业迅速发展,邮政、供销等百余家物流公司覆盖城乡,成功入选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金融发展环境明显优化,新增贷款首次突破 30 亿元,服务实体经济力度不断加大。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第三产业提速增长,新增个体工商户 5800 家、个体私营企业 1908 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完成 61 亿元,增长 12%。抓城镇、带乡村,助力城乡一体协同发展。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多规合一”协同推进,城市功能逐步完善。强力推进城市重点工程,虞美人大桥主体竣工,龙山大道东延、钟灵大道西延、虞姬大道北延建成通车,火车站站前广场及景观工程顺利完工,县委党校、灵璧职高、体育中心等项目扎实推进。房屋征收进入“快轨”模式,18#、19#、JG3#等 10 个地块房地征收进展迅速,3093 户棚改任务全面完成;全市首家农民集中居住区汴水人家稳步推进,康乐家园、滨河家园等安置住房交付使用。积极探索城市滚动发展模式,实施城建 PPP 项目 7 个,总投资 99.7 亿元;强化土地收储、有序供地,完成土地出让收入12.2 亿元,新增耕地指标 4820 亩,连续 19 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持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1.7 亿元实施重大水利工程 5 个,改善灌溉除涝面积 21.8 万亩,完成造林 1.2万亩,农机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气象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农业抵御风险能力不断增强。稳步推进 S201 一级公路改造,完成农村道路畅通工程 641 公里,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改革启动实施,区域协同发展基础更加坚实。保基本、兜底线,推进民生事业优先发展。突出民生导向,扩大服务供给,财政民生支出保持在 80%以上,33 项民生工程稳步推进。共享电动单车投放、奇石文化园免费游园等 10 件惠民实事基本完成。坚持幼有所育,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 6 所,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 87.6%。坚持学有所教,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 96.1%,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提高到 92.1%。坚持劳有所得,优化基层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开发公益性岗位 1540 个,新增实名制就业 5.7 万人。坚持病有所医,规范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体系建设,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人数分别达 7.2 万人和 106万人。坚持老有所养,6479 名五保对象应保尽保,63.3 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16.2 万名城乡居民领取养老金。坚持住有所居,实施城市棚改项目 9 个,年内新增安置房 4845 套、公租房 484 套,改造农村贫困户危房 4748 户。 坚持弱有所扶,城乡低保、困境儿童保障、计生奖励扶助、重度残疾人护理、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等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重统筹、促和谐,推动公共服务均衡发展。深入推进环境保护“百日攻坚”和黑臭水体治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十大专项行动”,认真落实中央环保督察交办问题整改 28 件,统筹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明确三级河长 896 人,成功创建省级生态乡镇 2个、生态村庄 4 个,生态文明建设逐步深入。大力开展农村环境“三大革命”、“三线三边”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18 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全面开工,农村卫生厕所改造进展顺利,陈年垃圾清理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全面加强秸秆综禁工作,获批全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县。优化城乡教育资源布局,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全面实施,近十万名农村中小学生吃上安全的“营养午餐”。成功举办首届县直机关职工运动会、首届国际马拉松赛,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发展。强力打造健康灵璧,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卫生计生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大力支持文艺精品创作,我县创作的安徽首部扶贫泗州戏《白芷花开》全省巡演,两淮地区与宋代社会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积极探索社会管理创新,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机制,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平稳,连续三届荣获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首次捧得全国综治最高 奖“长安杯”,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明显提升。全面加强政府应急能力建设,圆满完成“灵防—2017”应急综合演练。持续深化军民融合发展,连续五届获评全省双拥模范县;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成效明显,县征兵办被评为省级先进单位。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好人大道、历史名人雕像群等载体工程建设完成,“灵璧好人”层出不穷,蝉联“安徽省文明县城”称号,获评“安徽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县”,顺利通过国家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扎实推进,民族宗教、港澳台侨、史志档案、残疾人、红十字等各项事业全面提升。讲政治、守法纪,强化政府建设引领发展。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全面贯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讲重作”专题警示教育,政府系统党的建设不断加强。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强力开展“效能革命”,在全省率先实行县乡村三级财务会审会签制度,“三公”经费持续下降,其中公务接待减支 6.4%。深入推进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和财务公开,成为全国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 100 个试点县之一。持续深化并联审批制度改革,镇村两级政务服务体系全面建成,县长热线服务平台上线运行,政务服务环境进一步优化。全面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实现重大事项合法性审查全覆盖。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 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 99 件、政协委员提案 219 件,办复率 100%。加强审计监督,清理财政存量资金 1.12 亿元,审减各类支出 3611 万元。强化行政监察,查处侵害群众利益行为和腐败问题 234 起,党政纪处分262 人,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效。回望 2017,我们保持定力、担当奋进,谱写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厚重篇章,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奋勇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工商联、人民团体,向驻灵部队、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灵璧建设与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总结过去一年,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县域综合实力还不够强,产业结构还不够优,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任务艰巨,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任重道远,财政收支平衡困难,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社会事业欠账较多,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之间仍有较大差距;政府依法行政能力和科学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一些政府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能力作风与工作要求还不适应,不敢为、不愿为、不善为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对此,我们务必强化责任意识、担当意识,从政府班子成员做起,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8 年的工作目标和基本思路2018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灵璧大发展、大建设、大提升的关键之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建设“四个灵璧”为目标,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大力实施“四区统筹”“八业联动”,全力打好精准脱贫、污染防治和风险防控“三大攻坚战”,聚力脱贫攻坚“整县摘帽”,奋力谱写“灵璧突破”的崭新篇章。2018 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2%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10%,财政收入增长 10%,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 8.5%、9.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5%以内,贫困发生率下降至 1%以下,出生人口性别比、单位 GDP 能耗及主要污染物减排量达到省控目标。上述目标是综合考虑宏观发展形势和灵璧基本县情提出的,我们必须自加压力,主动作为,在困难中保持定力,在变革中激发活力,统筹好“六个结合”,用决心、信心和 行动,展现新作为,建功新时代,不断开创发展新局面,造福群众新生活。——坚持变与不变相结合。变化的是思路,不变的是方向。我们必须精准把握**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质,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作为政府工作不变的主题。我们必须围绕发展成果全民共享和整县脱贫摘帽目标,精准把握新形势,积极研究新政策,主动适应新变化,科学谋划新举措,应时而变,应势而变,以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新作为,干出新成效,创造新业绩。——坚持超前性与可行性相结合。加快灵璧发展、加速灵璧崛起,不能墨守成规、固步自封,也不能好高骛远、盲目冒进。坚持“总量追赶、增速争先”,努力实现高于全市的增长速度、优于全市的发展质量,率先摘帽脱贫,是我们的阶段目标,也是我们的责任所系、使命所在。我们必须以“能快则快”的发展定力、“跳起来摘桃子”的战略定力和“任尔东南西北风”的落实定力,锁定目标,奋力赶超,用实干本色诠释担当底色。——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当前的灵璧正处于脱贫攻坚的决胜期,大发展、大建设、大提升的攻关期,我们必须坚持抓主抓重,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紧紧扭住脱贫攻坚这个第一民生和工业化、城镇化的“牛鼻 子”,着力实现重点突破,并以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为引领,整体推进县域经济协调发展,普惠城乡群众,助力脱贫攻坚。——坚持认清困难与迎难而上相结合。建成“四个灵璧”,实现“灵璧突破”,脱贫摘帽是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我们必须做好长期负重爬坡的思想准备,既要充分认清眼前的困难,也要善于抓住政策的机遇,以强烈的忧患意识、机遇意识、创新意识,破难题、补短板、增优势,凝心聚力、共克时艰,风雨兼程、砥砺前行,推动经济建设长足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坚持守土有责与协调配合相结合。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全县上下必须围绕一个目标,充分认识大局、服从大局、服务大局,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坚决抵制画地为牢、各自为政、相互掣肘,做到履职到位、补台到位、提醒到位,自觉以全局的视野谋划发展,以全局的眼光推动建设,站在全局的高度聚力脱贫攻坚,努力形成衔接顺畅、运转高效的工作推进机制。——坚持干成事与不出事相结合。干事需要担当,我们必须为敢于担当者担当、为敢于负责者负责,也必须精准把握政策,严谨科学决策,既要扫除当前的“拦路虎”,也要避免将来的“后遗症”;既要扣紧自己的“金刚罩”,也要筑牢机制的“防火墙”;既要履行担当的责任,也要珍惜担当 的机会,不断增强驾驭风险的能力和本领,团结带领全县人民齐心协力共同开创全面小康的光明前景!三、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官场小说2018 年,是我县完成 33 个贫困村出列、19655 名贫困人口脱贫目标,实现“整县摘帽”的决胜之年。我们必须进一步坚定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定力,强化一把手负责制,构建大扶贫格局,以更多的精力、更好的资源,完善产业带贫机制、政策帮贫机制和精神脱贫机制,不断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努力形成全县上下勠力同心、迎难而上、排除干扰、高歌猛进的总攻局面。聚焦产业,造血扶贫。把发展产业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战略,坚持因地制宜,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工则工、宜游则游,大力推行“四带一自”模式,以产业“输血”激发“造血”机能。积极对接中国志愿扶贫服务促进会,推动德青源、成达生物质、中利腾晖、中农绿能、点筹网等“组团包县”产业项目全面建成投产;对接和县、南陵,加快推进蔬菜产业、光伏产业项目,搭建产业扶贫合作平台。鼓励龙头企业建立“扶贫+”和“产业订单扶贫”模式,培育特色产业基地,吸纳贫困群众务工、就业、认管、入股,多渠道增加贫困群众收入。支持贫困村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以土地入股、现金入股和土地流转等形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完善产业带贫减贫机制,实现共同富裕。稳步推进电商 扶贫、旅游扶贫,加快扶贫工厂和就业驿站建设,为创业者搭建致富平台,为贫困户创造就业机会,稳定贫困户收入来源,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聚合资源,项目扶贫。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深入实施脱贫攻坚“十大工程”,强化扶贫政策精准落实,推动扶贫项目精准到户。加大扶贫资金整合力度,确保扶贫投入20 亿元以上。健全扶贫项目库管理和调度机制,有序推动40503 个扶贫项目精准实施。加快完善农村“双基”建设,确保一村不少,全面提升农村居民的获得感、认可度、满意度。全力推进农村道路畅通工程、饮水安全工程和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现全覆盖。大力实施“万人安居”工程,以美丽乡村建设、危房改造和集中养老等方式,全面解决贫困户住房安全问题。健全教育扶贫资助政策全覆盖体系,不断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质量,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失学。认真落实健康脱贫“五免两降四提高”和“351”“180”政策,做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确保所有贫困村标准化卫生室投入使用,持续扩大健康脱贫政策救助面。精准实施兜底扶贫,全力保障特殊困难群体基本生活。聚力帮扶,精准扶贫。继续落实“一村一业一单位、一户一策一干部”,加强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驻村专干、扶贫小组长“四支队伍”管理,落实精准帮扶责任。深入开 展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活动,健全工作规范,增强使命担当,围绕“三个讲清”“四不一稳”打造懂扶贫、会帮扶、作风硬的扶贫干部队伍,以作风攻坚促进脱贫攻坚。坚持严督实考,完善脱贫攻坚目标责任考核机制,继续实行月考核、月通报、月调度、月奖惩。建立扶贫工作专项巡察机制,加强扶贫项目审计,加大扶贫领域违规案件查处力度,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加强帮扶单位目标管理,以政治意识履行帮扶职责,以绣花功夫落实帮扶任务,以实干精神赢得帮扶成效。搭建社会扶贫信息平台,广泛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事业,认领扶贫项目,发挥辐射作用,带动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定期组织开展“大排查”,落实问题交办和整改,及时回应群众关切,确保错退率、漏评率分别控制在 2%以内,群众认可度达到 90%以上,做到脱真贫、真脱贫。聚集民力,自主脱贫。坚持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积极开展精神脱贫系列活动,引导贫困群众自觉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观念,着力打造一批群众积极参与、脱贫效果较好的示范村、示范点,培育一批示范户。坚持治贫先治愚、“富口袋”更要“富脑袋”,全面完成贫困村“两室一场”建设,普及科学知识,推动移风易俗,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坚持注重“四德”教育、弘扬时代新风,引导贫困群众摒弃等靠要思想,以正确义利观、荣辱观强化主体意 识,引导子女履行赡养义务,保障农村贫困老人安享晚年。坚持扶上马、送一程,防止返贫与继续攻坚共同发力,对出列村和脱贫户开展巩固成果“回头看”,打好防范返贫制度补丁,坚定脱贫群众致富信心,稳健驶入全面小康快车道。各位代表!攻坚拔寨责任在肩,全面小康胜利在望,我们必须树牢脱贫攻坚第一导向,坚守脱贫攻坚第一责任,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使命感,立下愚公志、啃掉硬骨头,决胜脱贫摘帽历史任务,奋力书写新时代灵璧全面小康的壮丽篇章!四、2018 年的重点工作当前的灵璧,正处于全面小康的攻坚期、加速发展的爬坡期、生态建设的提升期,我们必须更加注重民生福祉与统筹兼顾相结合,更加注重科学发展与深化改革相结合,更加注重转型升级与绿色发展相结合,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同时,贯彻新发展理念,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一)矢志不渝抓工业,着力壮大实体经济。只有锻造工业“脊梁”,才能挺直灵璧“腰杆”,实现灵璧跨越崛起和全面小康。我们必须始终强化工业主导,坚持产业集群、企业集聚、创业集中,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加快完善工业体系,筑稳“四梁八柱”。继续实施工业突破“5222”工程,围绕食品加工、机械电子、轻纺服装、医药健康和环保能源,实施重点工业项目 20 个,工业投资 增长 15%以上,培育规上工业企业 15 家,确保锦园旅游、儒特研磨、婴儿乐食品、PVC 手套、台湾钰统食品等项目竣工投产,73 个贫困村扶贫工厂全面投入运营。积极转变产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医药健康、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 30 万吨生态新型饲料、海王医药等项目建设,推进德仁堂医药、天润风能、首华信风电等项目尽快落地,确保医药健康产业园进入市级战新基地行列,力争战新产业产值增长12%以上。加快完善园区平台,做强产业基地。进一步明确经济开发区功能定位,突出主业、主抓工业,优化产业布局、企业布点,以打造省级一流开发区和绿色发展示范区为目标,妥善处置“僵尸企业”,盘活存量资源,推进南部园区挖潜提质;深化驻点服务,优化增量供给,促进北部新区扩容提速。加快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持续深化产城一体配套,开工建设火车站货运连接线,确保北部新区污水处理厂、跨铁路电气管网工程投入使用。大力实施园区倍增行动,依托标准化厂房,积极开展资源招商,年内入驻 5000 万元以上工业项目20 个。积极支持虞姬、冯庙、游集、下楼发展壮大工业园区,支持尹集建设省级循环经济产业园,促进乡镇工业快速发展。加快完善政策支撑,拓宽“双创”空间。以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为着力点,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施重点技改项目 15 个, 技改投入增长 30%以上。坚持“你投资、我服务,你赚钱、我发展”,持续开展涉企单位满意度测评,努力营造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社会环境。积极支持全民创业,弘扬和崇尚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创建扶贫就业驿站 40 个,确保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率达 90%以上;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加大“个转企、小上规、规改股、股上市”等政策扶持力度,力争新增小微企业 200 户,各类市场主体 7500 家,培育主板上市在审企业 1 家。(二)突出特色抓建设,着力统筹城乡发展。按照“完善功能、突出特色、塑造精品”的要求,加快城乡建设与旧城改造,打造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构建宜居宜业宜游的城乡生态环境。以规划为引领,优化城乡战略布局。围绕“改造老城、建设新城、水润灵城”,完善城市总体规划,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深化“多规合一”,提升城市建设品质。高标准规划 3平方公里滨河新区,启动滨河绿色走廊建设,逐步完善路网、教育、医疗等功能配套,以汴水人家集中居住区建设为突破口,向西部拓展,开启跨河发展、拥河发展新时代,着力打造汴南港岸新城,实现与政务新区、东城新区、凤山新区互 动协调发展。加快乡镇总体规划和村庄布点规划,加大空心村治理和拆违控违力度。抢抓政策机遇,积极争创特色小镇,完成虞姬乡陈埝村、冯庙镇大陈村等 12 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打造一批生态文明、美丽宜居村庄。以重点工程为抓手,完善城市功能配套。积极推进“双百工程”,形成加快建设、持续投入的良好局面。围绕道路建设,优化城市出行通道,贯通南接国道、北连高速的城市轴线。加快新汴河通航工程,启动钟灵大道西延跨河大桥规划建设。围绕畅通环线目标,开工建设钟灵大道东延等一批连接城乡的枢纽工程。围绕路网先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确保新县医院、新中医院投入使用,推进虞姬大道两侧建设,熟化土地,盘活东城新区,快速形成城市滚动发展新格局。启动灵璧师范学校搬迁,完成灵璧职高建设并投入使用,打造职教园区,深化产教融合,进一步完善凤山新区基础配套。以房地征收为突破,快速提升城市面貌。围绕旧城改造,持续加大土地房屋征收力度,完成棚改项目6个,安置居民6500 户以上,征收土地 4000 亩,征收房屋 160 万平方米。开工建设东城丽景花园、金色名郡、钟灵毓秀以及 19#地块二期、12#地块 C 区,盘活水街项目。启动北城安置区、经济开发区北部新区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新建安置房 150 万平方米,实现征收安置同步推进,资金土地良性循环,保障 房地产市场稳健发展。以环境治理为重点,统筹城乡一体发展。深化“两治三改”,实施沿街、沿河立面整治,规范城区交通秩序,全面提升文明县城水平。加快城区河体治理,完成环城河、岳罗河、界洪河等河道清淤截污、管网铺设和景观建设;建成汴水文化公园一期,启动凤凰山、小花山城市公园建设。持续开展农村环境“三大革命”,深入推进“五洁行动”,巩固“三线三边”环境整治成果,提升城乡垃圾一体化市场运作水平,完成乡镇驻地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改造农村卫生厕所 2 万户,打造靓丽城乡环境。(三)深化融合抓三农,着力推动乡村振兴。以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为核心,着力发展现代农业,深化农工融合、农旅融合和农商融合,推动农业“接二连三”,让现代农业成为增加农民收入、做强县域经济的重要手段,努力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家园。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优产业结构,推动农业生产向安全、高效、绿色方向转型。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健全粮食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 300万亩以上。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推进畜牧养殖业健康发展。深化农村“三变改革”,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 长久不变,稳步推进土地流转、土地托管,继续抓好“百千万带”工程,高水平建设创新型农业现代化先行区,实现贫困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调优产业结构,创新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新增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10 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10家。加快发展农产品储运营销,加速农产品加工工业化进程,转化新增规模工业企业 3 家,力争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 220亿元。积极打造田园综合体。充分发挥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品牌优势,激活市场、激活要素、激活主体,调动多元化主体,积极联合现代农业博览园、钟馗文化园、磬云山国家地质公园等景区景点,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积极开发生态采摘、体验农业模式,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融合发展。围绕田园资源和农业特色,传承农耕文化,发展创意农业,利用“旅游+”“生态+”,着力打造 112 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0 条精品乡村旅游线路,新增星级农家乐 6 个,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社会效益。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业。积极引入“互联网+农业”等新业态,大力推进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引进知名电商企业,培育壮大牵牛花等本土特色电商平台,加快发展农村电商产业。积极推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建立健全 农产品安检溯源、质量分级、采后处理、包装配送等标准体系,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稳定的原料生产基地,发展现代物流和智慧物流,促进农业产加销紧密衔接,推动农商深度融合。稳步提升农业支撑力。坚持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深入实施惠农实事工程,不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推进 S224 等国省干线改造项目和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启动徐明高速朝阳连接线工程前期工作,完善城乡交通路网。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积极实施潼河疏浚、老运料河治理和中小涵闸除险加固等工程,治理农田面积 28 万亩。继续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农田林网防护、农机综合服务和气象防灾减灾等项目建设,进一步改善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四)扩大开放抓三产,着力培育新兴业态。积极对接国家产业政策,优化消费供给,激活消费潜力,推动第三产业繁荣发展,辐射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突出发展文化旅游业。围绕“全域旅游、全景灵璧”,加快完善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持续深化旅游招商,推进虞姬文化园二期、钟馗文化园二期等旅游项目开发和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加大旅游产品开发力度,积极申报灵璧石工艺品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着力实施旅游扶贫工程,加强旅游 线路策划、旅游产品营销,持续提升旅游接待水平,争创国家 4A 级景区 1 个、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2 家,带动贫困群众 624 户、1841 人发展致富,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加快发展商贸物流业。完善商贸物流基础设施,持续推进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改革,年内完成汽运北站主体工程,建设公交运行监控指挥中心,逐步实现城乡公交系统化、智能化、绿色化。规划建设物流产业园,推进万汇城欢乐购物公园、中安城市广场、绿兴农贸等商贸物流项目建设。加强主体培育,优化商业布局,新建国际汽贸城等一批专业市场,加快聚集人气商机,力争年内新增限上商贸流通企业 15 家、进出口实绩企业 5 家。创新发展新兴服务业。以全国电商示范县建设为契机,规范电商产业园管理,强力推进颐高电子商务创业小镇项目,支持阿里村淘、村邮乐购等在乡村设立服务中心,实现村级电商全覆盖。着力打通农产品上行渠道,扩大达园粮油、良林富硒蛋等优质农产品线上销售。深度开发“两中心一站点”资源优势,完善提升电商产业园公共服务和物流配送功能,促进优质工业品下乡、特色农产品进城,带动农、工、商贸迅猛发展,开发贫困户就业岗位 2000 个。鼓励发展托幼托管、代收代缴、医养结合等新型服务业态。(五)驰而不息抓项目,着力增强发展动力。坚持把项 目作为发展的载体、脱贫的支撑、增长的后劲、工作的抓手,倾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不断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增长动力。提高站位谋划项目。围绕“对上可申报,对外可招商,对内可实施”的项目工作思路,敏锐捕捉政策信息,精准把握投资导向,围绕产业优势和要素支撑,突出扶贫开发,聚焦补齐短板、提升产业、优化结构、改善民生,谋划项目 300个、总投资 700 亿元以上,熟化项目 30 个、年度投资 100亿元以上,力争一批骨干项目进入省“大新专”项目库和中央预算内投资盘子,争取上级资金 5 亿元左右,优先向贫困村倾斜。集中力量推进项目。按照“月有开工、季有竣工、年有投产”的要求,积极完善项目推进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监管体系。组建重点工程局,加强项目时序、工程节点、投资强度、服务保障全程管理;整合督查资源,落实“四督四保”机制,完善实时预警机制、责任倒逼机制,强化重点项目效能督查,加快投资实物工作量转化。继续深化“三母式”服务,积极推行县级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制度,加快推进政府性投资项目,强力推进扶贫产业项目,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2%以上。主动出击招引项目。突出首位产业和主导产业,聚焦全要素、全产业链,大力开展补链招商;突出重点领域,压实 部门责任,大力开展精准招商;突出平台搭建,探索创新招商外包服务新模式,大力开展中介招商;突出优质服务,用好扶持政策,打造“四最”营商环境,引资引智,大力开展以商招商。继续落实“无会周”外出招商制度,强化跟踪服务和协调推进,提高招商项目落户率、资金到位率,确保入库省外资金项目不少于 30 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 220 亿元以上,直接利用外资 1.1 亿美元。(六)一以贯之抓服务,着力优化发展环境。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向开放要空间,向服务要效率,打破利益固化藩篱,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进重点改革。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实抓好“三去一降一补”。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大力推行“三集中、三到位”,深化并联服务,打造便捷高效政务环境。全面落实扶持企业发展措施,严格兑现降税清费政策,多渠道降低企业成本。持续开展“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加快商事制度改革,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统筹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扎实开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不断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强化金融服务。扩大融资规模,优化融资结构,积极对接政策性、开发性、商业性金融机构,力争新增贷款 30 亿元。创新金融产品,强化金融供给,探索运用股权融资、债 券融资模式,多元化开发资产证券化产品,打通对接资本市场通道。深化金融改革,防控金融风险,积极推动平台公司实体化、规范化、市场化经营,完善融资担保体系,大力推进“税融通”业务,稳步扩大“4321”风险分担试点。发展普惠金融,扩大惠农金融服务室村级覆盖面,增加扶贫小额信贷投放,持续强化扶贫产业金融支撑。加速科技创新。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设立科技创新专项资金 500 万元,支持科创团队创新创业。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科技成果产业转化,力争研发投入 8000万元以上,新增高新技术企业 2 家。鼓励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技推广,加快推进农乐无人机项目,积极申报植保无人机应用省级试点县。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农业、服务业融合,支持引导第三产业业态创新,培育发展创新型企业。鼓励企业争创名品名牌,强力推进质量工作,争创省卓越质量奖 1个,创建安徽知名品牌 2 个、市级名牌产品 4 个。优化资源配置。坚持把服务作为最重要的资源,秉持“墙内事企业管、墙外事政府办”,增强“软环境”吸引力。加快推进社会征信体系建设,坚持依法治信、依法建信、依法用信,积极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严格土地管理,盘活土地存量,扩大土地增量,加强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收储土地 1000 亩,完成补充耕地任务 3200 亩,实现土地出让收入 10 亿元。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大力 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完善公共资源管理机制,推动监管改革,加强标前审计,实行管办分离,进一步提升招标采购服务能力,促进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实现更高水平供需平衡。(七)放眼长远抓生态,着力建设美丽灵璧。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生态底线贯穿于各项工作始终,切实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生态建设。实施好农村环境连片治理项目,落实好农村环境卫生奖补政策,维护好镇村环卫设施,保障正常运行,持续改善农村环境。加强工业点源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抓好退耕还林、绿化造林、水土保持、中小河流与小流域治理等项目建设,强化生态综合治理。完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加强地灾工程治理和矿山环境生态修复,争创全省森林城镇 1 个、森林村庄 4 个,生态乡镇 1 个、生态村庄 2 个,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强化环境保护。严格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积极推进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和保护工作。大力推广节能技术、节能产品和节能设备,加强行业节能和公共机构节能,强化源头控制。持续深化河长制,全面落实林长制,强化饮用水源地保护、河流水质监测和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筑牢生态屏障。继续抓好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等工作,巩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让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环境更优美。严格环境执法。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建立行政、司法和区域联动机制,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重罚等制度,依法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打出震慑声势,形成高压态势。常态化开展环保问题排查整改,加大督查巡察、明查暗访、飞行检查力度,全面推行“五全”环境监管网格化,完善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和环境执法监督体系,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八)持之以恒抓民生,着力创造美好生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惠民生、增福祉作为科学发展的根本取向,积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加快发展社会事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学前教育三年提升工程,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统筹城乡教育资源布局,加快灵璧中学迁建,确保南李小学、东北小学和新县幼儿园投入使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积极开展基层医疗大提升行动,创建儿童医院,做强中医门诊,再启动 2 所乡镇卫生院和 20 个非贫困村标准化卫生室建设,持续改善医疗资源条件。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改善计生服务管理,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大力推行健康生活方式,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加强传染病防控,积极申创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坚 持“二为”“双百”“两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贯彻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加快推进档案馆、广电中心建设,精心组织地方志编纂,打造文艺精品,开展文化惠民活动,讲好灵璧故事,丰富群众精神食粮。织密社保网络体系。继续深入实施民生工程,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健全完善全覆盖、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把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拓展就业渠道,加强就业援助,实现城镇新增就业 5500 人,深入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 1.4 万人。规范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人员供养制度,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加强残疾人康复服务,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关爱服务体系,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积极创新社会治理。坚持总体安全观,积极排查化解风险隐患,全方位打好风险防范攻坚战。持续推进平安灵璧建设,加快实施“天网工程”,坚持群防群治,深化“雪亮工程”,构建现代化、立体化社会治理体系,全面提升群众安全感。坚持诉访分离、分类交办,畅通群众诉求反映渠道,着力减少信访存量、控制增量。积极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持续开展“铸安行动”。全面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用“四个最严”完善治理体系,让人民吃得放心。扎实开展“七五” 普法,启动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积极做好新一届村民委员会换届工作。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加快构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继续争创省级双拥模范县。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人民团体参与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扎实做好民族宗教、港澳台侨、外事、人防、地震、红十字等工作。继续办好十件实事。1.建设博乐家园菜市场;2.改造凌山路,治理团结沟;3.建设城北小学;4.建设城西地表水厂;5.加快安置房建设进度,交付安置房 3000 套;6.完善城区公交系统,同时向乡镇延伸;7.建设火车站货运连接线;8.完成建设南路新汴河南段工程;9.建设凤凰山城市公园;10.实现村级文化广场全覆盖。五、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为政之要,重在力行,贵在担当。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一是旗帜鲜明讲政治。认真学习、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站稳政治立场,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省、市、县委的决策部署保持高度一致,推动各项决策部署在灵璧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进一步注重从政治上观大局、看问题,善于从政治上推动工作、谋划事业,自觉把讲政治贯穿于脱贫攻坚、改革发展稳定全过程。进一 步认清全局与局部的关系,业务必须服从政治,坚决保证政令畅通、令行禁止。二是行必有法重规矩。坚持言必有主、行必有法,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严格依法科学民主决策,严格依法行使职权,严格按照制度原则办事,厘清政府与市场、社会的边界,进一步完善“三张清单”,不断提高政府治理现代化水平。适应大数据特征,深化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着力打造“阳光政府”。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县政协民主监督,切实做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主动接受县监察委监督和社会监督、媒体监督,持续加强审计监督,让政府系统所有工作人员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下工作生活。三是敢于担当作表率。政府班子成员和政府组成人员必须强化担当精神,带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努力当好人民“勤务员”。带头坚持勤勉为政、实干兴政,全面推行政府工作项目化,重大事项、重要工作、重点项目实行挂图作战、对表交账,以过程控制、效能督查持续整肃庸政懒政怠政行为。带头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廉洁自律准则,严格 履行“一岗双责”,身体力行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进一步纠正“四风”,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锲而不舍抓好作风建设,打造海晏河清的政治生态。各位代表!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目标开启新征程。让我们在中共灵璧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团结全县人民,用激情和担当、智慧与坚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共同谱写决胜全面小康、建设“四个灵璧”的崭新篇章!2018 年来安县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17 年工作回顾即将过去的一年,面对经济发展动力转换新常态、区域竞争日趋激烈新形势,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人民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坚持用新发展理念统领发展全局,牢牢把握“追赶跨越、能快则快”工作总基调,扎实开展“四个攻坚年”行动,深入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奋力推动五大发展行动计划落地见效,县域经济实现了有速度、有质效的稳定增长,社会事业取得了促均衡、利长远的全面进步。 一年来,我们自加压力,创业绩、争先进,发展态势持续向好综合实力再上台阶。1-10 月份,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市前列,其中财政收入、规上工业增加值、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幅均位居全市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外贸进出口总额总量均位居全市第二。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54.7 亿元、增长 9.5%,规上工业增加值 66 亿元、增长 10.2%,固定资产投资248 亿元、增长15%,财政收入24.5 亿元、增长2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62 亿元、增长 12%,外贸进出口总额 2亿美元、增长 38%,实际利用外资 2.7 亿美元、增长 7%,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至29100 元、11900 元,增长 9.6%、10%。结构调整量质齐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 13.9:50.1:36,与去年同期相比,一产下降 1.5 个百分点,二产提升 1.1 个百分点,三产提升 0.4 个百分点。投资结构更趋合理,三次产业投资结构为 0.4:53.7:45.9,二产上升 3.1 个百分点。收入结构持续改善,预计税收收入达 20.2 亿元、增长 22.5%,占全部财政收入的 82.4%。多项工作创先争优。入选全国县域乡村建设规划和村庄规划示范县、全国小康用电示范县、全国首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全国百个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全国放心粮油供应网络建设示范试点县。成功创建 省级质量强县、文明县城和双拥模范县,跻身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县政府门户网站连续五年蝉联全省先进。县综治办获评全国“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教育活动先进单位,县工商联创建全国“五好”县级工商联,县水利局荣膺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江淮杯”三等奖。新安镇入选全国“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汊河镇跻身全国特色小镇,大英镇、施官镇分别获评省级生态镇、省级森林城镇,新安镇、水口镇、张山乡成为省级文明村镇。罗庄村被认定为国家级“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西门社区获评省级文明社区。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来安经验”在全国交流,全省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全市美丽乡村、县域医共体、产业扶贫、村集体经济发展、志愿服务工作现场会先后在我县召开。一年来,我们凝聚合力,重创新、增动能,比较优势加速集聚创新优势渐显。预计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 170 亿元、增长 60%;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 60 亿元、增长 20%。投入科技专项资金 2000 万元,在全市率先完成天使基金归集工作,全社会研发经费 GDP 占比达 1.96%。新建院士工作站1 家、博士后工作站 2 家,成功引进南航、合工大科研团队,安徽轨道交通研究院揭牌,省轨道交通产品质检中心运营。新增授权发明专利 80 件,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达 21 家,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 10 家,亿元以上科技型企业研 发机构覆盖率达 30%以上。图强文具制定文教体育用品行业首个团体标准,扬子安防捧回“全国工商联科学技术进步奖”。合作优势彰显。全年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 50 个,实现到位资金 109 亿元。成功在北京、南京等地举办大型招商推介活动 4 场,元利数控、森盈电子等一批投资超 10 亿元项目顺利落户。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 8 个,入驻企业达 115 家;中粮物流园和金祥冷链物流中心签约落地,商贸物流产业进一步壮大。全年谋划编制亿元以上项目105 个,新开工 58 个,竣工投产 40 个。晃谊制程等 5 个项目实现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全县重点项目建设连续四年获省表彰。平台优势凸显。“两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投入 21.6 亿元、增长 15.9%。县开发区“双创”产业园、化工集中区东区污水处理厂开工,化工集中区西区扩区获批;预计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 28.5 亿元、增长 18%,固定资产投资 65 亿元、增长 14%,税收 5.9 亿元、增长 16.5%。汊河开发区电子信息产业港主体竣工,产业新城研发示范区主体封顶,产业第二片区启动建设,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入选市级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汊河开发区获评最具行业投资价值开发区;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16 亿元、增长23%,固定资产投资109 亿元、增长25.5%,税收8 亿元、增长26.9%。一年来,我们深挖潜力,稳增长、强质效,三次产业提 档升级一产调优增效。预计全年实现农产品加工业产值 48 亿元、增长 10%,粮食总产达 47.6 万吨,实现“十四连丰”。新增龙头企业 7 家、农民专业合作社 30 家、家庭农场 140家,创建“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省级 2 个、市级 4 个,新增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3 家,舜山镇六郎村、新安镇西荣合作社蔬菜基地双双晋级为国家级蔬菜标准园。林业增绿增效行动扎实开展,新增苗木花卉 8000 亩,总面积扩大到 14万亩,实现产值 3.2 亿元,施官桃丰、绿泉均获批市级现代林业示范区。成功举办第二届华东秋季苗木交易会,来安苗木走出安徽、走向全国。二产固强领跑。全县 185 家规上企业实现总产值 288 亿元,增长 17.5%,其中制造业产值 283 亿元,总量位居全市前列。争取“三重一创”扶持资金 845 万元,实施重点技改项目 118 个;“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增加到 28 家,金禾实业、联科水基分别获批国家级、省级贯标试点企业;新增民营企业 589 家,民营经济综合考核位居全省二类县第二名。金禾实业实现税收 3.5 亿元,获全国“节能减排与循环经济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中普石油产值增至 70 亿元,入围全省民营企业纳税和营业收入“双百强”。五大支柱产业实现产值240 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 83%。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实现产值 60 亿元,精细化工产业产值突破 110 亿元、阔步迈进 百亿俱乐部。三产激活提升。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 58 亿元、增长11.8%;新增限上企业 16 家,总数达 122 家。传统商贸壮大转型。苏润国际、万城酒店、弘舜大市场主体竣工,金太阳酒店、苏宁易购、华润苏果相继开业;电子商务“两中心一站点”建成投用、覆盖城乡。中国文具产业示范区实现产值17.7 亿元,增长 16.4%。融资市场日益活跃。新增贷款 26.3亿元,较年初增长 20.8%,增速全市第一;10 亿元创发新能源、8 亿元开元新兴产业 2 支基金设立;长幸纺“新三板”挂牌,金禾 6 亿元可转换债成功发行。全域旅游增色添彩。总投资 150 亿元的兴茂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落地开工,景华文化生态园晋级为国家 4A 级景区,池杉湖湿地公园入选安徽省重要湿地名录,绿泉生态园获评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白鹭岛度假村成为省级研学旅行基地。一年来,我们勇破阻力,抓改革、求突破,发展活力竞相迸发“去降补”一体推进。加快淘汰“三高一低”产能,取缔“地条钢”生产企业,拆除非法小土窑 5 家,改造工业燃煤锅炉 3 家,万元 GDP 能耗下降 4.5%。全面落实国家结构性减税、普惠性降税政策,降低用电、用气价格,下调养老、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费率,先后兑现企业奖扶资金 9089万元,为企业减负近 5 亿元。积极稳妥处置“僵尸企业”, 重组企业 9 家,盘活空闲土地 377 亩、闲置厂房 6.5 万平方米。“放管服”多点突破。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行政审批事项 11 项,公布“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 128 项,县乡两级公共服务清单和行政权力中介服务清单全面规范。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实行“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注册实现全程电子化,各类市场主体增长 20.4%。建立随机抽查事项 142 项,事中事后监管更加严实。扎实开展“四送一服”双千工程,解决企业发展瓶颈问题 179 个。建成全市首个县级国地税联合办税中心。城乡重点改革全面开花。城市管理破题推进,权责统一、运行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全面建立,城市管理多头交叉执法难题得到有效破解。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全面推开,股份合作经营模式成效初显,半塔罗庄“三变”改革省级试点通过验收。国有粮食企业改革首创共建仓库和储备粮异地存储合作模式,粮食主营业务市场化走出新路。国有林场改革全面完成,车冲水库灌区农业水价改革试点有序推进,供销合作社再生资源分拣、农资和工业品配送“三大中心”定址开工。一年来,我们持续发力,优环境、拓功能,城市乡村展现新颜两城大扩展,城市品质更优越。城市建设攻坚年行动深 入开展,两城新建、续建项目 121 个,完成投资 141.5 亿元;征收房屋 4015 户、66.6 万平方米。来城完成空间规划和海绵城市、地下管廊等专项规划编制;“一纵七横”二期路网基本建成,清流路、北环路、顿丘北路等 8 条道路竣工通车,驾考中心、体育馆、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建成交付,客运中心、新城区医院项目启动;建设公园 6 座,完成城市园林养护 150 万平方米。来城皖东精品城市形象跃然欲出。汊河“活力城心”片区、国道 104 两侧等城市核心区设计全面完成,编制各类专项规划 10 个;新城大道、幸福大道开工建设,王桥路、乌汊路、活力城心路网竣工通车,公交首末站竣工投用。汊河现代化产业新城峥嵘初显。形象大改观,镇容村貌更靓丽。编制环江北新区生态休闲观光带规划,实施“四乱”治理、电力通信、美化亮化等项目 288 个。实施风貌改造工程,统一装饰房屋立面 5649户,成功塑造水口秦风古镇、汊河风情小镇、张山桃花源乡等一批风情各异的特色小镇。实施弱电下地工程,埋设通信管道 46.2 公里,架空清理线杆 1526 个,“空中蜘蛛网”乱象得到有力整治。实施绿化提升工程,完成道路扩带补绿、空地见缝插绿共 20.5 万平方米,中心村宜绿地段绿化率达97%。广袤乡村展现出“点上出彩、线上美丽、面上洁净”的美好景象,美丽乡村建设考核名列沿江片 28 个县市区第一。 配套大提升,支撑体系更完善。实施农村畅通工程 331公里,在全市率先完成“十三五”建设任务;滁州大道来安段、半塔至盱眙路、十二里半至头桥路竣工通车,全县内通外联更加便捷。建成高标准农田 5.4 万亩,除险加固小型水库 10 座,改造末级渠系 11 万亩,农村生产条件不断改善。新增天然气用户 7140 户,新开通直播卫星“户户通”1.7 万户,改造城乡电网 275 公里,解决 2.5 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城乡配套功能更加完善。一年来,我们狠下气力,控源头、保长效,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铁腕治污全力攻坚。以中央环保督察为契机,重拳攻克一批“老大难”历史遗留环境问题,停产整顿企业 57 家,查封企业 9 家,关闭企业 37 家。加强源头防控、发展绿色产业,否定电镀、碎石加工等污染项目 10 个,完成减排项目 7 个,主要污染物排放削减 5%以上,张山吉电、金弘光伏项目并网发电。坚持标本兼治、突出长效治理,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 292 辆,整治“小散乱污”企业 61 家、建筑施工扬尘企业 15 家、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企业 6 家,秸秆禁烧实现全年“零火点”。三大革命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试点有序开展,新建有机垃圾资源利用站 4 座,设立可回收垃圾兑换超市 12 个、兑换点 130 个,配备分类垃圾桶 26.5 万个,实现 乡村垃圾分类兑换全覆盖。启动编制县域污水治理专项规划,铺设污水管网 5.9 万米,新建污水处理站 14 个,实现集镇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全覆盖。农村改厕扎实推进,拆除旱厕 825个、改造 943 个,新建水冲式公厕 25 座,实现美丽镇村改厕全覆盖。“一河一长”全线推开。建立“一河一档”341 个、“一库一册”105 个、“一塘一案”1800 个,任命县乡村三级“河长”1535 名,形成多层次、广覆盖的河长体系。5 条主要河流实施“一河一策”,规范沿河排污口 21 处、关闭 2 处,建设综合治理工程项目 23 个,城乡水环境明显改善。完成滁河风光带提升工程 6 公里、河道绿化洁化 80 公里,金禾隔离公园、顿丘公园 2 个河道景观节点建成开放,水生态不断优化。一年来,我们精准给力,补短板、惠民生,发展成果全民共享脱贫攻坚连战连胜。3300 名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到 1%以内。配备村级扶贫专干 130 人,结对三级扶贫干部 2643 人,吸纳社会扶贫队伍 58 个,构建了有核心、有辐射、有带动的大扶贫攻坚格局。全省首创“个十百千”全产业链扶贫模式,20 个“一镇一园”全部建成,挂牌扶贫车间 5 个,开发扶贫岗位 70 个,产业扶贫覆盖率达 93.6%。舜山镇六郎村跻身省级资产收益扶贫样板村。金融扶贫惠及 贫困户 3655 户,获贷率位居全省第三;健康、教育、危房改造等政策扶贫提标扩面,直接受益人口达 2 万人次。民生工程提速提效。投入资金增加到 8.3 亿元。改造棚户区 3717 套、农村危房 896 户,项目建设开竣工率全市第一;建成县乡村三级建后管养投入和服务体系,各类工程管养基本实现常态化、长效化。新增就业 1.8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 2.98%;为村干部办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 5%、18.5%,发放居家养老服务补助 190 万元、孤儿救助 96.7 万元、残疾人救助 878.9 万元,救助补助类项目实现应助尽助、应保尽保。社会事业有声有色。完成改薄项目 4 个、校舍及运动场改造项目 9 个,来安二小投入使用,新安镇中心学校、新安中学新校区工程竣工,滁州市特殊教育中专学校挂牌成立。来安中学应届本科达线 73%、再创新高。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创建通过国家认定,半塔镇中心学校获评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在全省首创“543”紧密合作型医共体运行模式,家庭医生签约率达 32.1%,患者县外就诊率、看病费用、慢性病发病人次实现同步下降。县二院投入使用,新城区医院建设启动,水口敬老院、新安卫生院医养结合示范项目有序推进,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工程全面实施,群众就医环境持续改善。探索建立计生特殊家庭关怀帮扶新模式,人口计生事业均衡健康发展。双塘村省级农民文化乐园建成交 付,成功打造非遗文化进校园、来安朗读者等文化活动新品牌,群众性文化活动更加精彩纷呈。平安建设群防群治。建成县、乡两级“阳光信访”信息系统平台,创建“无访乡镇”7 个,重点信访积案化解率达100%。一村一警“3+2”工作模式全县推广,成功侦破“3·20”注册假冒商标案等大案要案 8 起,群众安全感和政法队伍满意度实现“双提升”。深入开展“百日除患铸安”专项行动,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市场监管“一乡一所”全面建成,连续三年荣获全市质量工作先进县。加强依法治县工作,“七五”普法扎实推进。国防动员和国防教育深入开展,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开展工作,民族宗教、外事侨务、防灾减灾等事业获得新进展。十件实事全面完成。背街巷道和旱厕改造、汊河二小建设、屠宰厂搬迁、新城区亮化和绿化提升工程实施完成,老城区体育场扩建、来中公园和建阳南路等 5 个停车场基本完工,原县政府大院公共服务中心综合利用,县城公交站台改造升级、62 台新能源公交车投入运营。一年来,我们提振效力,转作风、优服务,自身建设持续加强依法行政更加透明高效。依法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自觉接受县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认真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办理人大议案和代表建 议 73 件、政协委员提案 124 件,办复率 100%。认真落实重大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推进重大事项合法性审查机制全覆盖。试点推进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深入开展行政执法监督推进年活动,行政执法公示部门扩大到 32 家,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政务环境更加廉洁高效。扎实开展“讲重作”专题警示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政治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强。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积极践行“四种形态”,开展“咬耳扯袖”、提醒诫勉等谈话 277人次;持续纠正“四风”,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54 起、“酒桌办公”3 人;狠抓环保问题督察问责,开展“两整治两维护”、扶贫领域专项整治,问责 51 人。加强审计监督,实施政府投资审计项目 147 个,节约财政资金 8119 万元。政治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为民服务更加便捷高效。1.5 万平方米县政务服务中心新大厅正式启用,进驻单位 42 个,开设窗口 134 个,331 项业务实现“一站式”办理。在全市率先推行政府投资小额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名录管理,招标项目实现全流程电子化,公共资源交易更加公开透明、快捷简便。加大政务信息公开力度,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开展民生热点“点单式”督查 30次,“政民互动”、政务微博微信等公众参与平台回复率和办结率均达 100%。“县长热线”服务平台基本建成,为民服务 渠道进一步拓宽。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全新突破,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正确指引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团结奋斗、拼搏进取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同志和广大投资者,向驻来人民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公安政法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来安建设和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回顾过去一年,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来安建设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创新基础较为薄弱,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趋紧,实体经济持续增长压力较大;大项目、大企业牵引动力不足,现代产业体系尚未成势,转方式、提质效任重道远;城乡功能布局和宜居品质尚需优化,文教卫优质资源仍然短缺,长效增收脱贫机制尚未全面建立,社会保障还要进一步加强;少数干部责任担当意识不强、干事创业劲头不足,影响了政务服务质量和效率,等等。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在今后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二、2018 年工作安排2018 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 40 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 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家经济发展步入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全新阶段,全省加快建设“五大发展”美好安徽,滁州“双圈互动”、等高对接大江北,来安将迎来创新优势加速集聚、多重改革红利加速释放、区域协调联动加速推进的重大发展机遇期,更有利于我们发挥全市“一主四副”有其二、“一园三城”居其一的区位优势。来安打造新动能、发展新经济前景广阔,赶超跨越、加速崛起愿景可期。我们要抓住历史机遇,担当历史使命,积极打好主动仗、奋力推动新发展,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富足、安宁的美丽来安。根据县委全委会的总体部署,2018 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省市决策部署,始终坚持用新发展理念统领发展全局,牢牢把握“稳中求进、追赶跨越、能快则快”工作总基调,抢抓国家级南京江北新区和滁州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重大机遇,着力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城乡建设大变样、项目招引大突破、产业发展大融合、民生福祉大改善、党建工程大提升“六大行动”,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力在冲刺综合实力全市第二、全省二十强的征程上再创辉煌。2018 年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经济增长 9.6%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10.5%以上,财政收入增 长 1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2%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 10%,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 8.8%和 9.8%,节能减排完成年度任务。实现上述目标,重点要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发力供给侧,塑造新动能,着力推动实体经济迈向中高端。以提升供给侧质量为主攻方向,引导各类要素向实体经济集中、集聚,培育壮大发展动能,筑牢制造强县根基。抓创新驱动,增强核心竞争力。始终把创新放在首要位置,加大创新投入,加快完善创新体系,提升实体经济全要素生产率。搭建一组平台。启建安徽省轨道交通研究院、扬子安防博士后工作站,运营两区“双创”产业园、产业新城研发示范区,争创市级众创空间 1 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家、企业技术中心 4 家。引育一批团队。与高等院所广泛开展合作,新引进科技人才(团队)3 个,获批市级以上高层次人才团队扶持项目 2 个以上。用足一打资本。建立科技创新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用足用活天使基金投资政策,支持建设科技服务体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力争获批省科技重大专项、“滁科贷”各 1 个。壮大一组新兴产业。集聚“三重一创”等项目资源,加速培育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科技型新兴产业。全年净增高新技术企业 7 家、省战略性新兴企业 3 家;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别实现产值 180 亿元、72 亿元。 抓培育转型,增强发展支撑力。大力实施“制造强县”战略,培植新的增长点,全年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 73 亿元。推动规模制造。“一企一策”培育“单打冠军”,中普石油冲刺百亿企业,晋源铜业产值超 80 亿元;鼓励小微企业扩规模、上台阶,推动盛世高科、瑞发轨道、创源文化等优势企业做大做强,全年新增规上企业 10 家,亿元以上企业达 41家。推动智能制造。深入实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行动,全年实施重点技改项目 130 个,完成投资 68 亿元。加快“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全年新增“两化融合”示范企业 6家。推动精品制造。大力开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行动,支持德鸿机件、好地地板等企业申报“安徽工业精品”,全年新增著名商标 4 件、名牌产品 2 个。鼓励企业参与国内和行业标准制定,加快培育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全年新增省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10 家。抓降本增效,增强内生驱动力。最大限度让利企业,最大诚意帮助企业,不断创优营商环境,持续增强实体企业发展活力。全面降税减费。严格落实结构性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政策,做到应享尽享、应减尽减。完善涉企收费管理,实现清单之外无收费,收费标准按下限执行。降低社会保险费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分别降至 19%、0.5%。优化资源配置。健全“四送一服”常态化工作机制,实现规上企业精准帮扶全覆盖、重点企业要素保障全覆盖。 采取整体转让、租赁合作等方式,盘活“僵尸企业”,推进困难企业转型升级。加快诚信建设。健全金融、安监、环保等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信用信息库,推动信用信息征集共享,完善信用制度和标准体系。加强信用评价结果运用,设立企业诚信“红黑榜”,在信贷审批、政府招标、行政许可、政策扶持等方面,强化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优化经济运行环境。二、培育新业态,释放新潜力,着力构建现代服务业新体系。抢抓消费升级机遇,推进服务业态创新,形成以消费引领升级、服务拉动增长的新格局。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65 亿元,增长 12.1%。线上线下并行,搞活商贸流通。发展大商贸、搞活大流通、培育大企业,推进商贸流通现代化,繁荣城市乡村、内贸外贸两大市场。提升电子商务通达度。加强与阿里巴巴、邮乐购等知名电商合作,完善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功能,加快建设水口农特产品电商综合基地,引导企业“触网上线”,推动本地产品线上销售。全年实现入驻电商产业园企业 30家,创建电商特色小镇 2 个、示范村 6 个。提升商贸物流活跃度。加快建设白云、欧易客等商业综合体,推动传统商贸企业转型升级,全年新增限上商贸企业 16 家。开工建设宏大物流园、中粮凤巢农产品物流园,优化智能物流体系。开工建设大英公路港、安顺物流,依托滁州(汊河)港,打造 水陆联运枢纽。提升外资外贸贡献度。精心培育晋源铜业、图强文具等重点企业,稳住基本增长量;鼓励艾迪斯文具发展跨境业务,加快推动嘉吉熟制食品、中普石油拓展进出口业务,提升增长新能级。力争实现外贸进出口 2.2 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 2.8 亿美元。三位一体结合,激活全域旅游。以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县为目标,以南京都市后花园为定位,塑精品,提业态,打造“一步一景”全景来安游。点提标。推进兴茂国际旅游度假区建设,争创安徽旅游新名片、全国文旅休闲度假新样板。推进池杉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塑造长三角最美生态湿地。推进景华电影公园、商住人文古街建设,打造皖东第一电影文化体验基地。线贯通。开发北部舜山大安寺、杨郢皖东银杏王、半塔龙窝寺等景观节点,串联白鹭岛和舞彩国际,打造北部生态旅游环线;开发东南部大英耘泰慧谷、汊河小李庄、施官贾龙民族村等节点,连接兴茂、池杉湖,打造东部旅游干线。面提质。建设县级游客接待中心,采取“联户经营”“集团运营”等模式,优化重点景区和北部环线、东部干线农家乐布局,增加“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有效供给。做好“旅游+”结合文章,打响张山桃文化旅游节、舜山山地自行车赛等全域旅游活动品牌,不断提高旅游来安、生态来安知名度和美誉度。争创省级旅游特色小镇、3A 级以上景区各 1 个。 供需两端发力,畅通金融血脉。把做活金融作为振兴县域经济的重要抓手,加大产品供给与企业需求匹配度,着力推动金融与经济良性互动,全年新增贷款 20 亿元以上,直接融资 5 亿元以上。撬动金融支点。持续推动“政银担”“税融通”和续贷过桥业务降槛扩面,实现在保余额 8.5 亿元。加大开元、创发产业基金投放力度,加快设立轨道交通装备等产业基金,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向优势产业集聚。抢滩资本市场。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多层次对接资本市场,壮大直接融资规模,形成“优选一批、培育一批、改制一批、上市一批”的发展梯队。“新三板”挂牌、签约各 1 家,全县上市后备企业达 25 家以上。提优融资平台。加快市场化转型步伐,不断增强投融资运营能力,采取发行企业债券、入股资产处置中心、参与 PPP 项目等方式拓展市场化融资,做好国道 345 改扩建、棚户区改造等重点项目融资,实现融资 20 亿元以上。三、稳产调结构,转型增效益,着力打造现代农业升级版。坚持农业优先发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力打造现代农业强县。全年实现农产品加工业产值 52 亿元以上,增长 10%以上。突出“特”字,调优产品结构。强化优质高效供给,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不断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创建示范粮食区。建成优质专用水稻生产基地 25 万亩、小麦基地 4 万 亩,创建核心区示范片、示范村各 1 个。拓展优质蔬菜区。新增设施蔬菜 3000 亩,汊河、水口莲藕基地发展到 2 万亩以上,争创国家级蔬菜标准园 2 个。壮大特色林果区。扶持发展半塔葡萄、杨郢板栗、张山国槐等特色林果产业,把地方土特小品种做成致富一方大产业。突出“绿”字,调好生产方式。坚持绿色转型主攻方向,深入推进农业品质提升工程,加速“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绿色崛起。大力发展品牌农业。开展张山红心火龙果、听溪湖薄壳山核桃、尚田软籽石榴等品牌创建工作,新增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认证 10 个以上。大力发展循环农业。主导推行生态养殖、环保养殖,新增稻虾连作示范基地 2000亩,创建部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 2 个、市级畜禽规模化养殖场 3 个,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 73%以上。大力发展放心农业。全面实施“放心粮油”“主食厨房”工程,深入开展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建成“种畜渔”全覆盖的农产品快检体系,新增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企业 20 家,争创全国放心粮油供应网络建设示范县。突出“精”字,调强产业体系。牢固树立“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升值”理念,壮大农业新业态,拓展增效新渠道,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坚持龙头带动、示范引领,加快推进产业精品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数突破 90 家,创建省级龙头企业“甲级队”和联合体各 1 个,市级以上示范家庭农 场 6 个、示范合作社 2 个。支持耘泰有机稻米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施官冬桃争创市级示范区。坚持三产融合、延伸链条,加快推进产业综合化。新建舜山、三城净菜加工基地,加快香肠冷冻食品基地、咖啡豆烘培生产线等一批现代食品加工项目建设,精心打造三城田园综合体,建成金弘安粮食产业园一期。四、聚焦规建管,全面提品质,着力推进城乡统筹上水平。以提升城乡品质、内涵为抓手,大力实施城乡协调发展战略,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来安县城要两区联动、宜居宜业。打造新城区、完善老城区,统筹推进新区开发与旧城改造,全年实施建设项目 88个,完成投资 76 亿元。规划引领提“档次”。坚持多规合一,多元融入海绵生态、地域文化等元素,完成来城特色风貌规划编制,让城市设计更科学。内畅外联通“脉络”。实施城市畅通工程,北环路、东外环路、建辉西路开工,顿丘大道贯通,永阳路东段、建阳路中段改造完成,新城区二期路网全面优化提升,让城市交通更便捷。加减结合优“空间”。按照“老城区做减法、新城区做加法”的思路,加快实施老城区东门客运站、植物油厂、新老城连接处、来安大道与顿丘大道之间等 4 个区域改造,新城区启动建设“一院三馆”文化艺术中心,建成人防中心、新区游泳馆、永阳商务中心,让城市生活更美好。建管并重增“颜值”。实行园林绿化市 场化运作、专业化养护、精细化管理,新增绿化面积 45 万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 13 平方米。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实施来城地下管网普查,建成“智慧管网”,运营数字城管平台,让城市管理更精细。镇村建设要内外兼修、全域美丽。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全域打造美丽镇村升级版。展现全域环境美。大力实施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完成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建成村级污水处理站 16 个,改造农村厕所 1.5 万户,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综合品质。展现全域景致美。突出生态禀赋,依托自然资源,精致扮靓 11 个美丽集镇,重点建设汊河金陵水乡、池杉湖湿地颐养生态小镇、舜山康体养生小镇等风情示范镇,努力在全省乃至全国树立特色典范。展现全域人文美。深挖文化底蕴,恢复乡村记忆,收官建设 16 个中心村,加快建设半塔大刘郢革命红村、新安黄坝民俗韵村、杨郢宝山银杏福村等人文精品村,打造“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展现全域兴业美。深耕“一村一品”,壮大集体经济,着力打造施官顿丘海棠花海、张山长山中药材产区等产业特色村,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基础设施要全面配套、高标提档。交通建设上。加快推进国道 345、省道 F001 改建工程,全力保障滁宁轻轨、滁天高速、来六高速建设,加快构建环来城连接高速路网框架。 建设改造危桥 8 座、县乡道路 30 公里。农田水利上。启动来河防洪治理,实施“八小”水利改造提升、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完成沛河治理,建设广大电站和水口闸,除险加固小型水库 10 座。建设高标准农田 5.4 万亩。供电供水上。开工建设相官 220 千伏、苗圃 110 千伏变电站,建成三城 35千伏输变电工程,改造城乡电网 320 公里。开工建设汊河第二水厂,全面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 11.8 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五、应势大江北,深化大融合,着力壮大汊河新兴增长极。聚焦聚力汊河枢纽,深化“两市三区”节点融合,加速区域协同裂变发展,全力打造安徽江北明珠。等高对接抓建设、优品位,建设生态宜居福地。坚持高标建设、无缝衔接,加快布局“一带两轴四区”,实现汊河规划区城市设计全覆盖,展现汊河品质水乡文韵、特色小镇风情、多元融合魅力。一带靓丽风景。实施城市景观升级工程,高标准打造三道桥等重要节点,落成科技产业新城地标雕塑,扮靓国道 104 城市景观带。加强城市道路两侧建筑天际线、外立面管控,优化建筑风格个性设计,形成错落有致、和谐美观的城市建筑群。两轴路网支撑。建成新城大道、幸福大道,贯通东西、南北主轴,加快汊河门户大桥建设,启动“绿色核心”路网等 31 条道路建设,完成永丰路、超级绿道建设,构建区内“五纵七横”路网体系,拉开区域交通 大框架。四区联动发展。投资 96 亿元,实施重点项目 57 个,全面推进“门户区出形象、示范区成体系、核心区拉框架、文旅区创规模”。无缝对接强载体、优配套,建设产业发展要地。坚持产业强区战略,主动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和江北新区产业配套,推动区域爆发式、持续性增长。打造产业集聚新板块。高标准、高水平编制汊河产业第二片区规划,迅速启动路、水、电、气、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全方位完善功能配套,建设现代化品质园区、优质产业承载平台。打造产城一体配套区。加快推进明发国际商业广场项目落地开工,建设集“商业零售、商务办公、酒店餐饮、公寓住宅、综合娱乐”为一体的高端商业综合体,打造苏皖边界新地标。引导实力雄厚的房产企业有序开发。开工建设市民活动中心、规划展览馆、图书馆、科技馆、大剧院,开设金融服务一条街,启用汊河二小,优化提升来安二院,加速形成生产便利、生活便捷的公共服务配套区。打造大江北高端产业群。做强做优省轨道交通产品质检中心等创新服务平台,加快集聚科技项目、领军人才等要素资源,建设高端智造基地,崛起大江北现代化产业区域集群。加强与中国铁科院、香港科大霍英东研究院等院所合作,攻坚核心关键技术,提高核心竞争力,放大产业集聚效应,打造长三角重要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基地。以第六代 AMOLED 面板量产线及模组生产线项目为龙头,延长台 积电配套生产链,打造华东乃至全国最具影响力的电子信息产业园。全面对接畅通道、优效能,建设投资创业宝地。推进区域服务一体化,提升环境软实力,把汊河建设成为长三角最有活力、最富创造力、最具影响力的区域之一。创优管理模式。按照“精减、统一、高效”的原则,进一步整合优化行政资源,减少行政层级,打通沟通壁垒。完善决策、执行、督导机制,实行规划编制合一、城市执法合一、议事机构合一,全面提高行政效能。争创“镇改市”试点。创优服务环境。放宽审批权限,扩大“2 号章”审批事项覆盖面;加大窗口授权力度,精减内部环节,提高窗口即办事项比例;打破部门界限,开展“政务超市”服务试点,推行“一门受理、多证联办”,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创优共建质量。与华夏幸福基业深入开展合作,建立共建项目准入机制,加强招投标、工程造价、工程质量等管理,提高投资效益,推动产业新城有序建设、健康发展,与“两市三区”深度融合。六、聚力破藩篱,持续增后劲,着力释放改革开放新红利。大力发扬敢闯敢试、先行先试精神,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扩大开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求突破,创品牌,争创改革新样板。聚焦重点领域,破解突出难题,致力在闯新路、创经验上取得新成效。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动态调整权责清单,全面完善公共服务 和行政权力中介服务清单,持续推进行政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成县乡村三级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方便、更快捷、更有效率。进一步放宽准入限制,完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持续增强市场主体活力,全年新增个体工商户 1900 户、民营企业 380 家。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全力抓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试点两大“国字号”改革,因地制宜探索路径、创新模式,争取为全省乃至全国贡献“来安经验”。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全面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完成三大配送中心建设,建立新型为民服务供销运营体系。加快推进社会领域改革。深化医疗、医药、医保“三医”联动改革,加快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扩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范围,把来安医改品牌做强打响。扎实推进教育改革,出台一揽子促当前、利长远的改革措施,打好打赢教育翻身仗。统筹推进高考、汊河市民化户籍制度等改革。筑平台,聚产业,提升开放新高度。坚持招大引强、招小选优并举,项目招引与项目建设并重,推进招商引资提质增效。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 50 个以上,实现到位资金 110亿元。强化支撑硬度。“两区”全年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4 亿元,建成区全部实现“九通一平”。县开发区重点打造1.33 平方公里北部化工西区,拓展南部片区,建设标准化厂房 14 万平方米;汊河开发区积极争创省级高新区,扩容 0.84 平方公里,建成“百亿园区”。强化招引精度。发挥专业招商组专攻优势,紧盯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精准定位、精准出击,推动项目精准落地。发挥浙江商会、轨交联盟等组织的紧密联系优势,开展以商招商、产业招商,招引上下游企业组团入驻。发挥“两城两区”区位资源优势,借助华夏幸福基业等大集团、大公司在全国的影响力,在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和珠三角经济圈加强宣传推介,集聚一批牵动性大、支撑性强和科技含量高的好项目。强化转化力度。始终把项目转化作为招商引资的落脚点,严格动态督查、强化双向约束、优化资源配置,切实提高项目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和开工投产率。推进振大铁路、盛泽交通等项目尽快开工,推动万曼汽车、吉盛机械等项目加快建设,确保招引项目转化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抓项目,扩投入,激活发展新引擎。全年谋划推进重点项目 410 个,总投资 855 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 163 个,总投资 593 亿元。打好谋划“提前量”。牢固树立谋项目就是谋发展理念,紧盯国家政策导向,围绕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实际,谋精谋透一批事关长远发展和民计民生的大项目、好项目,建立项目谋划预审和动态调整机制,做到早动早谋、应谋尽谋。提升建设“加速度”。建立百分制过程考核制度,强化联席调度和目标管理机制,压紧问题梳理、研判决策、交办落实等环节链条,动态掌握项目实物投资量和 形象进度,实现调度、督查、管控全程化,高效率、快节奏推进项目建设。加快力聚精密、中舟环保等项目建设,确保奥锐智能、佛阳新能源汽车等项目投产。全年新开工项目 170个、竣工 100 个。建立要素保障“快通道”。推行项目并联审批制度,打通项目前期工作绿色通道;强化项目争取“双轨”推进机制,跟进中央、省、市投资动向,确保一批重大项目进入年度投资盘子,全年争取资金占全市 20%以上。七、坚定守底线,打响保卫战,着力厚植生态环境新优势。以争创全省生态文明示范县为目标,推进经济与生态良性互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家园。防治结合,筑牢生态屏障。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全力补齐环境治理短板,织牢织密生态安全保护网。治理体系全方位、全覆盖。全面推进城乡环保网格化监管,健全环保信用评价、公安环保执法联动等机制,推广政府购买服务、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合同能源管理等模式,构建责任全覆盖、管理全方位、监管全过程的环境治理体系。问题整改不反弹、不回潮。聚焦问题精准施策,狠抓畜禽养殖污染、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等重点问题,做到彻底解决不反弹,持续用力不回潮。整治行动常态化、长效化。大力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整治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重点企业 20 家,完成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 7 个,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 85%以 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进位全市前列。绿色引领,增添生态符号。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推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不断提升绿色生态优势。增强绿色底蕴。持续开展林业增绿增效行动,完成人工造林绿化 2 万亩、森林质量提升 2.3 万亩、森林长廊建设 10 公里,新安镇、雷官镇分别创建省级森林城镇、市级生态镇。守护绿色家园。深入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完成矿山复绿 500 亩、低效林改造 1000 亩、防护林扩建 2000 亩、用材林增绿 5000 亩、公益林补偿 11.5 万亩。全面落实“林长制”,守护好一山一坡、一园一林。发展绿色经济。大力推行循环经济、清洁生产、节能产业,不断拉长增粗绿色产业链条,大唐三期、龙源技改项目竣工投产。弘扬绿色文化。广泛开展绿色机关、绿色企业、绿色学校等“绿色细胞”创建活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全社会自觉行动。水岸同治,擦亮生态品牌。精心呵护水资源,做好做美“水文章”,打造更有灵气、更有活力、更有品质的生态城市。做实水保护。严格落实“河长制”,生态疏浚城乡水系13 条,来河、境内滁河水功能区断面水质稳定在Ⅳ类。试点推广“智慧河流”建设,确保治理一条、管好一条,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治理模式。做净水环境。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污水处理体系,化工区污水处理厂东区试运营、西区主体 开工,完成县污水处理厂尾水净化、汊河污水处理厂二期建设,城区黑臭水体治理率、乡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均达 70%以上。做优水经济。全面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实现规模以上入河排污口监测全覆盖;支持“两区”创建节水型工业园区,万元 GDP 用水量下降 10%。做靓水景观。全面完成来城老城河、党校河、北大堤河整治工程,精心打造二里河、三里河、杨庙干渠等滨河景观带,实施滁河风光带提升工程 11 公里,加快营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生态。八、倾力惠民生,实干聚民心,着力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城乡群众。精准实施扶贫开发,让群众更有温暖感。始终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深入实施脱贫攻坚“十大工程”,确保在巩固脱贫成果的基础上再减贫3300 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5%以内。壮大“稳收益”产业。加快实施“个十百千”产业扶贫工程,建成挂牌扶贫车间 40 个、扶贫示范基地 5 个,新增入股扶贫产业园村集体 80 个,产业扶贫项目覆盖到户。强化“自强式”脱贫。注重扶贫与扶志、助学相结合,着力消除“思想贫困”障碍、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帮扶 300 名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实现贫困家庭“雨露计划”、贫困户学生资助全覆盖。共建“大扶贫”体系。积极开展“百企十村 千户”扶贫行动,推广“四带一自”扶贫模式,认领结对社会扶贫项目 50 个,社会认领认捐率达 100%,形成以强带贫、以能帮贫的生动局面。全面发展社会事业,让群众更有公平感。着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幼有所育。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力度,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 93%,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达 80%以上,逐步缓解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学有所教。优化县域中小学校布局,新建新城区小学,扩建来安四中,建设城南小学、来安五中、滁州市信息工程学校新校区,阳光高级中学投入使用。整合师资力量,推进教师交流轮岗,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劳有所得。千方百计为劳动者创造就业机会、提供就业岗位,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切实维护广大劳动者合法权益,提供高质量就业岗位 1.3 万个。病有所医。大力发展智慧医疗,加快推进新城区医院、家宁医院二期、汊河民营医院建设,设立来城社区便民服务站,不断提升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水平。老有所养。以全民参保为目标,扎实推进“金保”工程,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继续实施养老院服务质量提升工程,县社会养老中心投入使用,让更多老年人安享晚年。住有所居。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严控投机性炒房行为,规范平衡市场需求;实施棚改房 2917 户,改造危旧房 1010 户,保 障困难群体住房安全。弱有所扶。完善医疗救助、减灾救灾等保障制度,推进城乡低保信息化建设,扎实做好流浪乞讨临时救助工作,做到精准救助、应助尽助。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繁荣发展文化事业。统筹抓好外事、侨务、宗教、统计、物价、编制、档案、保密、人防、地震、消防、老干部、地方志、红十字会和应急管理等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文联、科协等群团工作。全力维护社会稳定,让群众更有安全感。全力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推进城市智能监控信息管理系统建设试点,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开展“平安细胞”工程建设,平安乡镇全面覆盖,平安村庄创建率达 95%以上。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有效防范各类事故发生。建立完善县乡村三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网络,维护公平有序市场环境。完善信访维稳工作机制,推进信访老案积案化解,保障和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深入开展“七五”普法,加快推进依法治县进程。持续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加强社会组织建设,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争创省级文明县。精心办好为民实事,让群众更有获得感。围绕群众最关心、最受益、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办好十件为民实事。即:新建来安大剧院、新城区农贸市场和来城 新城区、汊河、大英 3 所公办幼儿园,改造老旧小区 2 个、巷道 46 条、乡村卫生院(室)30 个,加快推进县客运中心建设,建成科来兴公园、汊河垃圾转运站,完善两城给排水设施,其中包括汊河水环境综合整治、老城区 6.2 万米自来水管网更新。三、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政府必须要有新作为、新业绩。我们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持之以恒转作风、提效能,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增强狠抓落实和改革创新本领,努力打造“干实事、真干事、干成事”的人民满意政府。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始终做到勤政为民。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切实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认真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增强宗旨意识,坚持执政为民,以务实举措服务于民、以实际业绩取信于民、以发展成果造福于民。加强基层调研、一线走访,充分发挥“两微一端”“热线网站”等平台作用,畅通政民互通渠道,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竭尽全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不断厚植执政基础。尊崇法治,依法行政,始终坚持公平正义。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切实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严格 落实“三重一大”制度,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决策机制,做到依法、民主、科学决策。主动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议案、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大力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广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广泛接受公众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担当有为,真抓实干,始终秉承严实作风。持续加强作风建设,强化责任担当,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烙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进一步提升工作标杆,把工作标准定在“干就干到最好、干到极致”上,力争各项工作在全市居前列、在全省有影响。坚持说实话、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对定下的目标、出台的政策、下达的任务,要马上就办,立即就干,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坚持“严”字当头、“效”字为要,严厉查处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等不作为、慢作为和乱作为行为,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持廉守正,从严执政,始终保持廉洁本色。坚持“一岗双责”,抓好政府系统党建工作。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化监察体制改革,持之以恒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强化对环境保护、工程招投标、房屋征收等重点领域的监管,严惩扶贫领域贪污挪用、截留私分、虚报冒领、优亲厚友等违法违纪行为,为 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纪律保障。不折不扣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正“四风”,严格执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条例》规定,严查吃拿卡要等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各位代表,新起点开启新征程,新目标赋予新使命。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拼搏,开拓进取,奋力冲刺综合实力全市第二、全省二十强,为谱写美丽来安新篇章、开创跨越发展新时代而努力奋斗!2018 年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的同志们提出意见。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过去五年,是东胜区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极为艰难的五年,是我们爬坡过坎、拼搏奋进、实现平稳发展的五年。五年来,区人民政府在自治区、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始终保持定力不动摇,迎难而上不退缩,真抓实干不懈怠,实现经济社 会平稳健康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良好基础。(一)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平稳态势。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矛盾风险凸显、困难挑战增多的形势下,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缓中趋稳、稳中向好,各项经济指标处于合理区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6.7%;累计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375 亿元;引进建设亿元以上项目 206 项,完成投资 525 亿元,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7.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 8.4%;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45013 元,年均增长 7.7%。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 0.2∶36.7∶63.1。综合实力保持全国中小城市百强前列,先后荣膺“全国十佳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城市”“全国中小城市创新创业百强区”等荣誉称号。(二)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坚持转型为纲、产业为要、项目为基,集中抓龙头、筑链条、促集聚。装备制造、经济科教、汽车博览三大园区累计完成投资 1070 亿元,年均销售收入全部突破百亿元;奇瑞、京东方、新兴重工等骨干项目投产达效;塔拉壕、泊江海、色连一号二号等大型矿井和蒙泰热电联产项目顺利建成,成功举办两届全国煤炭交易会;东胜区获评“中国羊绒产业名城”,罕台镇被冠名为“全国绒纺特色小镇”,鄂绒集团实现入园集聚发展。现代服务业不断壮大,休闲旅游、商贸物流、健康养生等产业融 合创新发展。引进落地亿融动批商贸城、星河购物、大润发等商贸标杆项目。成立文化创意产业园,成功承办第二届鄂尔多斯国际文化创意大会,市场化举办舞蹈嘉年华等一批文化品牌活动。新增动物园、万家惠、现代羊绒产业园 3 处国家 4A 级景区,东胜区成为自治区首家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区,2017 年接待游客 410 万人次,旅游收入实现 106 亿元,均较 2012 年翻了一番。(三)品质城市建设稳步推进。以人为核心强功能、补短板、抓管理、提品质。推动了东康快速路改扩建、国道 210改线、呼准鄂铁路等交通项目建设,建成了东康供水工程、三台基配水厂、污泥处置厂等一批市政项目,完成 42 公里市政道路、410 公里地下管网建设,新增集中供热面积 415万平方米,基础设施配套更加完善。完成 68 个公园景观提升工程,累计新增绿地 1800 万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增至 18 平方米。新造林 32 万亩,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区”“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区”。亮化 190 多栋楼宇,城市形象不断提升。实施“城市精细化治理”和“住宅小区文明创建”行动,完成 145 个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提升和 70 个新建小区配套功能完善,文明达标小区达到 240 个,城市宜居环境持续优化。(四)全面深化改革成效显著。深入实施“放管服”改革,彻底终结非行政许可审批。36 个部门集中进驻政务服务 中心,489 项公共审批服务事项实行一站办理、限时办结,初步实现“推开一扇门、办成一揽子事”。在自治区率先开展“两证合一”“多证合一”“零首付”登记等商事制度改革,率先推行服务业市场准入“一套材料、一口受理、并联审批”,比法定时限提速 90%,市场主体准入户年均增长 31%、达到6.6 万户。建成 10 处“双创”园,带动新增就业人员 3 万人,成为首批自治区级创业型旗区。完成综合执法改革,行政执法队伍由 28 支整合为 9 支。推进城乡管理一体化改革,基本形成园林建设养护、城市给排水、垃圾处理城乡一体化管理模式。(五)民生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在财政艰难运行的情况下,保障民生投入只增不减。五年累计投入民生领域资金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85%以上。新增公办学校和幼儿园28 所,招聘引进教师 1338 名,实施学区制改革,推行“一校两址”办学,3.2 万名非东胜户籍学生享受到同城待遇,鄂尔多斯衡水实验中学正式办学招生,整体教育教学水平迈入自治区先进行列,率先成为自治区首批“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加快公立医院改革,推行“医共体”“医联体”“医生集团”模式,初步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启动投用东胜图书馆,持续举办全民阅读系列活动,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精准推进脱贫攻坚,295 户、728 人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全部实现稳定脱贫。城镇职工医 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实现“三保合一”,持续深化“救急难”试点工作,社会保障水平走在自治区前列。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建成 8 个自治区级新农村示范点,罕台镇荣获“全国文明村镇”称号,形成“村新、景美、人和”的新格局。(六)发展保障能力持续增强。以敢担当、敢作为、敢攻坚的劲头,集中化解房地产、政府债务、民间借贷等多重风险。聚焦房地产去库存,以棚户区改造为抓手,推出房票、地票、产权共有等创新举措,联动化解回迁安置、“半拉子”楼盘复工、商品房逾期交付等关键难题,累计实施 1.5 万户、225 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完成 23 项、278 万平方米楼盘复工建设,安置历年遗留棚改征拆户 4189 户,解决商品房逾期交付 1.1 万户,消化库存 403 万平方米,“烂尾楼”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采取压减支出、债券置换、凭据兑付、以资抵债等多种方式,加大政府性债务化解,累计解决 70 余家债权企业近 40 亿元的银行不良贷款,切实以政府诚信带动社会诚信提升。成立“打非吸”资产处置领导小组,470 多件民间借贷案件得到有效处置,群众切身利益得到切实保障。在全市率先搭建智慧城市联动指挥平台,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完善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平安东胜”品牌形象更加深入人心。(七)民主法治建设深入推进。全面推进从严治党、从 严治政。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认真落实“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制定出台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积极推行法律顾问制度,依法民主科学决策机制更加健全。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积极支持政协参政议政,高质量办复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六五”普法卓有成效,“七五”普法全面推开,法治环境不断优化。持续改进作风,累计腾退办公用房 1.1 万平方米,处置公务用车590 辆,“三公”经费较 2012 年下降 84%。充分发挥审计监督职能,累计审减建设投资 8.1 亿元。保持执纪问责高压态势,给予 246 人政纪处分,营造了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干事氛围。此外,民族宗教、人民武装、双拥共建、档案史志、红十字、工青妇、残联、气象等工作都取得新进步。各位代表,回首不平凡的五年,攻坚克难的五年,我们深切体会到:——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才能谋求新发展。五年来,我们始终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做到政治同向、思想同心、步调同频、工作同步,用党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紧紧依靠区委的坚强领导,敢于担当、迎难而上、砥砺前行,切实守住了发展底线,赢得了经济社会平稳向好局面。——必须矢志不渝深化转型发展,才能开创新局面。五 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靠发展破解矛盾问题,靠转型赢得发展空间,深入落实新发展理念,顺势而谋,应势而为,全力以赴抓项目、育产业、稳增长,集中精力办实事、破难题、解困局,在转型发展中激发新动能、开辟新空间、构筑新优势。——必须坚韧不拔推进改革创新,才能激发新活力。五年来,我们始终保持勇于变革、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敢于打破陈规,跳出固有模式,用创新的思维,改革的办法,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打开局面,争当改革创新的推动者和实践者,持续增强转型发展的动力、活力和竞争力。——必须坚定自觉践行执政为民,才能实现新突破。五年来,我们始终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化解了一大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回迁安置、民间借贷、商品房逾期交付等问题,实施了一大批群众关注的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保障工程,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必须不折不扣落实依法行政,才能取得新业绩。五年来,我们始终以法治思维提高履职能力,尊重规律,尊崇法治,做到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持续强化制度的约束力、监督的震慑力、工作的执行力,树立起为民用权、为民干事、为民谋利的良好政府形象。五年的风雨拼搏,五年的砥砺奋进,五年的宝贵经验,凝聚着全区各族干部群众的智慧力量,饱含着全区各族干部 群众的辛勤汗水。五年的发展和成绩,离不开自治区、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离不开全区各族干部群众的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离不开历届班子、历任领导奠定的坚实基础!在此,我代表八届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各族干部群众和所有关心、支持、帮助东胜建设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二、今后五年工作思路与奋斗目标今后五年,是东胜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关键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指出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主要矛盾变化。迈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必须准确把握东胜新的历史方位,必须深刻认识东胜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当前,“不平衡”主要体现在:财政收支不平衡,收入增长乏力,刚性支出固化,运行风险加剧,政府债务偿还压力巨大;金融借贷不平衡,不良贷款清收难、不良资产处置难、民间借贷化解难等金融风险问题依然突出;房地产库存结构不平衡,“半拉子”工程与土地闲置、回迁安置、商品房逾期交付等房地产关联问题相互交织,矛盾化解步入啃“硬骨头”阶段;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明显,农民增收渠道单一,农牧业特色化开发水平低,旧城区人口密度较高、建筑遗留问题较多,新区人气商气不 旺、商业楼盘库存大。“不充分”主要体现在:实体经济发展不充分,质量效益不高,投资活力不足,传统产业集聚发展能力不够,新兴产业项目少、链条短、规模小,服务业供给不优、辐射不强,产业生态建设任重道远;民生事业发展不充分,城乡低收入、因病致贫等弱势群体还不少,教育、医疗等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供给不足;综合保障不充分,城市供水、供热、供气等保障不足,矿区环境整治、湿地治理恢复等环境突出问题亟待解决,城市精细化、网格化、标准化管理程度还不高;作风转变不充分,存在慢担当、不担当、不进取、不作为等不良现象,政府作风建设、廉政建设仍需强化。问题指明方向,压力就是动力,只要我们坚定发展信心决心,靠发展解决问题、靠发展化解矛盾、靠发展打开局面,就一定能排除万难、战胜挑战、赢得主动、赢得未来。新时代孕育新机遇,新时代呼唤新作为。党的十九大,举旗定向,确立了**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出了一系列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绘就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宏伟蓝图,提出了支持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大力度支持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加快发展;自治区亮丽内蒙古建设和呼包鄂协同发展战略将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市委号召我们投入到建设“大美鄂尔多斯、品质鄂尔多斯、幸福鄂尔多斯”的创新实践中;东胜经过多年的积淀、淬炼、蓄力,汇聚了新的 强大发展动力,更让我们增强信心的是,我们已经构筑起良好的城市基础、环境基础、产业基础和人文基础,更重要的是,我们还有一批敢想敢干、敢作敢为的干部和企业家队伍,只要我们发挥好这些条件和优势,就一定能开辟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深知东胜发展面临的困难、问题和矛盾,我们生活在当下,我们的子孙后代还将在这里繁衍生息,我们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我们没有理由惧怕困难、畏缩不前,让我们没有理由不去担当、不去奋斗、不去作为。只要我们保持定力向前看,满怀信心朝前走,坚定必胜的信念、攻坚的意志、实干的作风,就一定能开创新时代东胜改革发展新局面,实现东胜创新发展、转型发展、领先发展。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落实自治区、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决策部署,坚定不移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主攻方向,以壮大实体经济为主抓手,坚决守住发展、生态、民生“三条底线”,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更优、效益更好、更可持续,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现代化东胜新征程,为建设“大美鄂尔多斯、品质鄂尔多斯、幸福鄂尔多斯”贡献东胜力量! 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是: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覆盖领域全面、人口全面、区域全面,迈入现代化东胜建设新征程,实现经济平稳增长,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发展质量更加优质,城乡环境更加优美,人民生活更加幸福,成为建设“大美鄂尔多斯、品质鄂尔多斯、幸福鄂尔多斯”的先锋。——发展质量要更优。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平稳增长、质量提升、效益提高,推进产业向多元化中高端迈进,产品向特色化终端转变,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规模集聚,构筑良好产业生态格局,建成全市高质量产业生态聚集区。——城乡环境要更美。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建设向常态化建设转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环境更宜居的美丽家园;推进城乡发展向一体化转变,深化品质城市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山河秀美、城乡和美、人文善美的美丽东胜。——人民生活要更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进民生改善向均等共享转变,努力让人民享有更优质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和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实现社会和谐稳定,把东胜区建成更适宜生活居住、更适宜创业就业、更 适宜休闲养生的幸福家园。三、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围绕今后五年工作思路和奋斗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七方面工作。(一)更加注重优化产业生态,着力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努力在做大做强实体经济中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调优存量,做优增量,持续优化产业生态体系。增强发展驱动力。毫不动摇支持民营经济扛大梁、挑重担、作贡献,倍加珍惜企业家这一宝贵资源和财富,着力激发和弘扬企业家精神,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营造亲商、惠商、安商的良好氛围。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支持鄂绒、奇瑞、京东方等龙头企业,围绕主导产业引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提高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鼓励各类中小企业顺应市场规律,促进整合重组,加快转型发展,重点围绕装备制造、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等产业抓专业分工协作,走“专精新特”路子,专注培育“单项冠军”;发扬工匠精神,专注打造“百年老店”,创建 100 件以上地方名优商标,培育 20 家以上规模大、品牌优、潜力足的标杆企业。增强科技创新带动力,在煤炭、绒纺、节能、环保等领域实施一批科技专项,支持大中小微企业与高校、科研团队联合开展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建成5 个高端研发机构和工程中心,力争培育 10 家国家级高新技 术企业。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广“草原额吉”与“杨妈妈”品牌机构合作共建模式,推进更多“双创”基地向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转变,争取每年孵化企业突破 200家、注册专利 10 项、带动就业 7000 人以上,打造人才集聚高地,为产业发展注入更多创新活力。增强转型推动力。提振投资信心、鼓足发展士气,举全区之力推进项目建设,狠抓项目引进落地,制定项目储备动态推进计划、年度项目招商和建设责任清单,切实谋划好项目、引进好项目、建设好项目、推动新发展。建立园区与部门招商引资考核责任清单,动员领导干部和社会各界参与招商引资,突出以商招商和产业链招商,精准对接、精心筛选、精细服务,提高签约项目的履约率、开工率、投产达效率,切实延链、补链、强链,推动产业向链条延伸、向高端迈进。积极拓宽资金筹措渠道,通过争取专项、借助 PPP、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筹集建设资金,以政府小投入撬动企业大投资,充分激发社会投资动力和活力。增强服务吸引力。真正要放宽政策、放开市场、放活主体,着力为企业发展降成本、减负担、优服务。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落实简政放权政策举措,持续开展简政便民行动,强化行政权力清单、公共服务事项清单等“八张清单”管理;推行“证照分离”“先证后核”等商事制度改革;打造智慧监管体系,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更全面、更及 时、更高效,建立公平有序、健康向上的市场秩序;优化政务服务中心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实施“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行“不见面、马上办”的服务模式,真正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让群众与企业办事更省心、更贴心、更顺心。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深化诚信信息统一收集、互联共享、联动响应、联合惩戒机制,营造“诚实守信、一路畅通;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环境。(二)更加注重质量效益优先,着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围绕产业高端化、产品终端化,推进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新兴产业成为新动力,打造全市产业转型示范区。升级拓展“原字号”。以安全生产、绿色发展为前提,推进煤炭绿色化、清洁化、品牌化生产,加快煤炭产业由数量、速度、粗放型向质量、效益、集约型转变,打造煤炭产业升级版。实施清洁煤品牌战略,加快煤炭产品标准化建设,推广煤炭干燥脱水脱硫提质技术,围绕环保工业用煤、生活用煤,实现煤炭的分质分级利用。深化“互联网+煤炭”模式,不断提升煤炭电子交易规模和效益,积极举办全国夏季煤炭交易会和煤博会,增强内蒙古煤炭交易市场和鄂尔多斯煤炭网的影响力、带动力。做强做优“老字号”。让东胜产品更加优质、品牌更加响亮、企业更具实力。突出鄂绒龙头带动和品牌引领,加快中小绒纺产业集聚发展,实施绒纺产业信息化、智能化改造, 打造全新的、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绒纺全产业链。到 2022年,力争绒纺制品年销量达到 1000 万件以上,原绒年收储量突破 6000 吨,增强优质原料市场话语权,打造世界级优质羊绒原料基地和全国最具影响力的绒纺加工交易中心。支持鄂尔多斯酒业园区建设,加快完善后续工程,逐步提高市场份额,重振鄂尔多斯酒传统品牌。挖掘利用好沙棘资源,引进国内有影响力饮品企业,做大做强沙棘产业。依托亿利制药和中蒙医药企业,发展生物制药产业,增强传统产业竞争力。培育壮大“新字号”。大力培育先进制造业,以奇瑞汽车为龙头,积极引进电动汽车、油电混合汽车等新能源汽车项目;以京东方项目为引领,引进面板减薄、模组、触摸、电子终端等上下游配套项目,构建高科技、高效益、高附加的电子产品产业链条;以新能源和环保设备为重点,引进煤机、风机、太阳能等项目落地,推进山东临工、南京白云等项目建设;以培育新材料产业为突破,引进一批技术先进、环保达标、附加值高的碳纤维、石墨烯等新材料制造企业。到 2022 年,力争汽车本土配套率达到 70%以上,年产量突破15 万辆,装备制造占工业比重突破 35%,真正成为拉动东胜经济的支柱产业。(三)更加注重增加有效供给,着力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紧盯人民美好生活需求,顺应消费升级变化,持续扩大 有效供给,构建更有质量、更具活力、更高水平的产业新体系,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聚焦文旅创意产业抓引领。深入实施全域旅游战略,促进文化旅游全区域、全要素、全产业链发展,建设体验式休闲旅游先行区和旅游目的地城区,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推动万家惠、动物园、九城宫、东联动漫城、现代羊绒产业园等景区景点提档升级,挖掘利用好国家生态公园、吉劳庆湿地、赛台基湖区、漫赖草原等优质资源,开发建设户外拓展、房车营地、互动游览、主题游乐等休闲项目;盘活利用闲置地产、闲置土地,引导部分企业转产发展旅游产业;深化与广东中旅、保利集团等旅游龙头企业合作,引进建设主题乐园和休闲娱乐项目,打造城市特色休闲街区。巩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成果,在环境建设上下硬功夫,全方位丰富旅游消费链条要素,积极培育“夜间经济”,加强旅游交通、集散服务、智慧旅游平台等设施系统建设,努力增加过夜游、四季游人数。树立“旅游+”理念,促进旅游与文化创意、运动康体、养生养老等业态融合发展。依托鄂尔多斯文创园,推动更多优秀文创作品转化为文创产品,不断壮大文化创意产业。到 2022 年,接待游客数量力争突破550 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 170 亿元,让更多游客心仪东胜、畅游东胜、驻足东胜、恋想东胜。聚焦商贸物流产业抓升级。紧盯个性化、体验式、互动 式服务消费新趋势,主动顺应平台经济、共享经济、互联网经济潮流,围绕核心商圈功能品质提升,积极引进万达商业综合体等龙头项目,大力发展休闲购物、主题餐饮、游乐体验等多元业态,实现商业布局优化、业态丰富、服务提升。承接好北京动物园批发市场项目,逐步扩大其在东胜的集聚力、辐射力和影响力。下大气力盘活闲置楼宇,强化招商策划、商业运营、整体运作,将闲置商业改造为度假公寓、创意工厂、实体体验店等经营场所,力争五年市场化盘活闲置商业楼盘 150 万平方米。积极引进金融机构、企业总部、商务办公等业态,发展会计审计、咨询评估、信用中介等服务。围绕煤炭运输、装备制造、商贸建材、矿山机电等产业抓配套协作,集中打造装备制造基地、铜川综合物流、北部综合物流、南部智慧物流四大园区,确保神华智慧物流园、呼铁物流基地、罕台川集装站等项目建成投用,启动煤炭物流结算中心建设,构建公共信息物流服务平台,做大铜川二手车交易市场,打造煤矿物资集散、物流配送、设备维护于一体的西部地区矿用物资交易中心。聚焦健康养老产业抓培育。本着消化库存,立足全市,放眼全国,坚持医养游融合发展,完善健康养老产业园配套功能,加快罕台生态康养小镇建设,构建龙头企业与社区医养中心、旅游景区景点联盟一体化发展格局。建立健全智慧养老产品、服务、信息平台,启动万基集团智慧养老中心项 目建设,试点推行远距医疗、远程照料等新型服务,拓展居家养生、医疗保健、休闲健身、康复理疗等多样化服务项目,实现机构养老、居家养老、度假养老、智慧养老服务有机融合、协同推进。力争每年旅居度假养老突破 2 万人次,切实把“夕阳事业”做成“朝阳产业”,努力打造国家级健康养老产业示范区。(四)更加注重质量内涵塑造,着力深化品质城市建设。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着力优化空间、完善功能、智慧管理、提升内涵,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品质城市。树立精明发展理念。坚持集中优质发展思路,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主动融入中心城区一体化发展,推动实施“多规合一”,科学合理修编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坚持旧区综合提升与新区功能完善并重并举,优化城市内部空间布局,重点抓好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区服务、便民商业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补足新区、园区、郊区公共服务短板,引导旧城区人口逐步向新区集聚。依托产业发展和项目引进,切实盘活城区闲置土地。以常住人口市民化、户籍人口城镇化为重点,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全城覆盖、同城共享”,进一步聚城市人气、添城市活力。坚持精品高效建设。以提升群众满意度为目标,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推进新建小区抓配套完善,老旧小区抓 改造提升,公用设施抓高效利用,基础设施抓长久使用,地上地下设施一起抓。统筹优化整合城区输配水设施,实施城市水源地扩容工程,日供水能力提高至 15 万吨,有效解决多年来城市供水不足问题;新建延伸市政道路 96 条,改造完善 150 个老旧小区的供热、排水等地下管网,全面提升旧城区功能配套、人居环境和宜居品质。统筹利用棚户区改造腾空地块和城区闲置土地,规划建设街区绿地和停车场,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加强精细智慧管理。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科学划分区、街道、社区三级管理职责,深化城市综合执法改革,建立分工明确、责任到位、监督有力、运转高效的城市精细化管理新模式,确保城区各个角落事事有人管、处处有人盯、件件有人督。狠抓物业服务管理精细化,发挥国有物业管理公司引导作用,推行菜单式服务、标准化考核等举措,打造百个标准化物业服务管理小区,切实让小区环境更优美、居民生活更舒适。以智慧城市联动指挥平台建设为突破口,将信息化贯穿于城市管理各领域、各环节,推进“多网融合”“移动智慧城市”建设,推行给排水、供气、供热、防灾等基础设施管理智能化,构建全域全时智慧服务监管体系。巩固拓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广泛开展文明小区、文明行业、文明单位等创建工作,建设文明、幸福、多彩的品质城市。 (五)更加注重绿色发展理念,着力推进美丽东胜建设。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把“美丽东胜”打造成最亮丽的名片。巩固美好生态。制定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制度,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控制线划定。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以环境承载能力定产业、定项目,严把环境准入关。深化“智慧环保”建设,强化实时在线监控手段,提高环保监控能力。狠抓生态环境保护和突出问题综合整治,铁腕治污,持续发力。有效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构建区、镇、村三级河长管理体系,推进境内河湖管理“全覆盖”,完成污水处理提标改造和中水净化再利用项目建设,提高中水综合利用水平;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原则,集中开展矿区地质环境综合治理和公路铁路沿线环境整治,狠抓生产流通环节污染治理,打造绿色和谐矿区;严格执行禁牧制度;持续推进遗鸥自然保护区湿地工程修复,再现碧水蓝天、群鸟翔集的美好景观。建设美丽乡村。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思路,全面推进特色小镇规划建设,促进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完成土地草原确权颁证,推行土地草牧场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搭 建土地、草牧场流转平台,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为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创造条件,让广大农民在土地制度改革中获取稳定长远收益。围绕“服务城市”理念,充分落实特色农牧业产业扶持政策,统筹捆绑涉农资金,精心打造一批特色种养殖基地和休闲观光农业,壮大农牧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完善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利益联结长效机制,建设农村电商直销平台,打造直通城区的放心农场、休闲牧场。全域推进“厕所革命”,补齐城乡居民生活品质短板。强化乡镇综合执法监管,常态化开展环境综合整治,严打私搭乱建行为,保证村容村貌整洁、有序、美观,切实保护好绿水青山和田园风光。打造秀美城市。围绕建设绿色之城、园林之城,推进森林植被恢复、重点区域绿化等林业生态建设,推动园林绿化由增量向造景提质转变。突出园艺植绿、拆迁还绿、增植补绿,以“绣花”功夫,系统提升公园、绿道、绿地、小区绿化园林园艺水平,努力建设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大力推广城市节电照明、节水改造,实现城区住宅小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划建设一批汽车充电站、撬装式天然气站,持续建设自行车道、步行道等慢行系统,倡导勤俭节约、绿色环保、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建设低碳集约型城区。(六)更加注重增进群众福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把群众的关注点、期盼点作为民生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 点,切实让东胜人民生活得更有品质、更加幸福、更加美好。多谋民生福利。推动教育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新建 13 所公办学校幼儿园,完成衡水实验中学、枫叶国际新校区建设,强化教育人才引进培养;加快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完善学区制改革、教师交流轮岗、同城均等化入学入园等政策,巩固推广优质学校“一校两址”“一校多址”等办学模式,缩小区域内、校际间差距;集中培育发展民族教育、职业教育、高中教育,力争五年内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让“东胜教育”名片更加响亮。落实“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实施健康促进工程,积极推进国家级健康促进区和慢病示范区建设,实现“以医疗为中心”向“以预防保健为中心”转变。推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取消以药养医;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创新,将区人民医院建成全国三级医院;全面落实计划生育政策,加强计划生育的服务与管理;推进“医联体”“医共体”建设,实施“社区卫生+”、中医馆等惠民服务项目,健全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体系,实现优质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多解民生忧困。坚持“核心是精准,关键在落实,确保可持续”的原则,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强化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健康扶贫、易地搬迁扶贫等脱贫攻坚工程,常态化开展脱贫户“回头看”,确保到 2020 年,所有农村贫困人口同步迈入小康社会。更加关注城市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持 续开展城市低收入群体生活提升工程,保证有劳动力的困难家庭至少一人就业;加大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慈善救助等帮扶力度,重点解决好因病致困、因学致困、因残致困等问题,实现城乡救助一体化,提升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完善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和转移接续政策,实现城乡居民医保异地直接结算,健全大病医疗保险制度,真正把社会保障这张网织得更密、更牢、更实。多创民生实绩。积极引进和培育劳动密集型企业,充分发挥其吸纳就业的主渠道作用,统筹推进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就业。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完善最低工资和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切实让群众的“钱袋子”有钱。巩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成果,倡导全民健身运动,布局完善公共文体健身场所设施,充分发挥基层特色文艺团队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休闲活动。深化社区、社工、社会组织“三社联动”服务,加强社区自治和民主协商,强化社工队伍建设,突出公益性、示范性、专业性,培育、扶持、孵化一批优秀社会组织,促进社区管理更高效、服务更优质。认真落实民族宗教政策,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巩固双拥共建成果,促进军民深度融合。(七)更加注重风险稳控化解,着力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局面。树立底线思维,强化问题导向,以担当精神、创新思 路、强硬措施,着力防风险、破难题、保稳定。严保财政平稳运行。必须树立长期过紧日子思想,严控“三公”经费,压减一般性支出,以节支、节俭来减压力、降风险。加大政府债务化解力度,按照“置换、处置、转化、剥离”的思路,通过预算安排、资产处置、以资抵债、债务剥离等方式,逐年消化政府债务;用好用活 PPP 模式,引入社会资本解决项目建设资金短缺问题,并通过委托运营、股权合作等方式消化政府存量债务,切实降低债务风险。抓好财政挖潜增收,紧盯煤炭、金融、房地产等重点行业领域,强措施、严管理、堵漏洞。努力提高国有资本经营效益,围绕文化旅游、房屋运营、商贸流通、公共服务等实体领域,做大做强文旅集团、弘基炜业、水投集团等区属国有骨干企业。严防地区金融风险。树立政、银、企三方携手共渡共进理念,强化区域金融风险联防联控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支持中小微企业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鼓励企业挂牌内蒙古股权交易中心,大力推进可转债融资和股权融资,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发挥政府债券资金传导和联动效应,想方设法帮助政府债权企业置换短期高息融资,优先化解不良贷款;积极推动资产管理公司对银行不良资产进行打包处置,有效降低不良率;加大互联网金融风险整治,强化对各类交易所、网络借贷公司等机 构的监控力度;继续加快非法集资案件处置进程,依法联动打击“老赖”行为,推动金融经济秩序持续向好。严控房地产领域风险。稳步推进棚户区改造,持续优化房票兑换结算管理,切实维护群众切身利益。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多方联动思路,积极争取棚改专项贷款,采取共管账户、资产抵押等方式,将资金精准投向房地产在建项目,充分发挥棚改资金的撬动作用和乘数效应,力争到 2022 年完成城区内 80%的“半拉子”工程建设,联动化解交织在房地产领域的棚改安置、民间借贷、商品房逾期交付等关键矛盾。集中办理工程建设领域历年遗留的短缺手续。紧盯房地产市场政策变化,引导企业向租售并举模式转变,鼓励商改住、商改旅、商改租,想方设法加快库存消化,确保房地产市场持续平稳。严守安全稳定底线。进一步筑牢安全屏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网格化、信息化监管,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借助“互联网+食药”方式,采取二维码追溯、远程监控等手段,强化市场主体责任,加大执法监管力度,努力建设国家食品安全城市。推进矛盾排查化解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切实把问题解决在一线、把矛盾化解在基层;紧盯重点领域矛盾问题,推动信访矛盾在法制轨道上依法、公平、合理解决;持续强化社会治安打防控一体化建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巩固提升“平安东 胜”建设成果。四、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立足新起点,肩负新使命,迈步新征程。新一届区人民政府将始终同全区各族干部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融在一起!凝心聚力,拼搏奋进,一往无前,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苦干实干加巧干,同心协力挑重担,努力推动东胜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再创新业绩、再铸新优势。始终要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政府党组要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决维护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做到思想上充分信赖、政治上坚决拥护、组织上自觉服从、感情上深刻认同、行动上始终跟随,用**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党委和区委的各项决策部署,真正做到党委工作部署到哪里,政府工作就推进到哪里,力量就汇聚到哪里,始终保持昂扬拼搏的劲头,永不服输的斗志,攻坚克难的勇气,凝聚起推动新时代东胜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始终要坚持勤政为民不停步。越是形势严峻、任务艰巨、困难压顶,越要敢担当、敢负责、敢作为。对照“八个本领”要求,练就担当的宽肩膀、成事的真本领,持续增强登高望远、居安思危、开拓创新意识,持续增强谋发展、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能力,在产业转型、招商引资、城市管理、 矛盾化解等关键环节出新招、出实招、出硬招,着力培育新引擎、拓展新空间、开创新局面。始终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从群众最不满意的问题入手,从群众最期盼的地方做起,围绕就业、住房、教育、医疗等领域,办好有力度更有温度的民生实事,真正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感到满意,树立言必信、行必果的良好政风。始终要坚持踏实苦干不松劲。把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关键要人人抓落实、时时抓落实、事事抓落实。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干事初心,不急功近利,不急于求成,不做表面文章,切实把区委、政府的“规划图”变成“路线图”“施工图”,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以贯之、一干到底。坚持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抓落实劲头,每项工作要定标准、定措施、定时限、定责任,形成链条式、清单式、台账式工作推进机制,打造决策、执行、监督、考评、奖惩一体化的“落实链条”,真正用实招、实干、实绩,树形象、聚民心、促发展。运用监察执纪问责“硬手段”,坚决铲除“庸懒散混”和不作为、慢作为等不良作风,让各级干部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始终要坚持依法行政不放松。努力建设法治政府,把政府各项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重大行政决策等制度,积极听取和广泛征 求社会各界意见建议,把政府决策体现为汇民意、集众智、凝共识的过程,持续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广大干部进一步提高法治意识,更加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坚决避免“埋钉子”“留尾巴”。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地为敢担当者担当,为敢负责者负责,真正让广大干部想干事、敢干事、干成事。始终要坚持从严治政不懈怠。切实肩负从严治政主体责任,坚决履行党风廉政“一岗双责”责任,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实施细则,驰之不息反“四风”;加大对项目建设、大额支出、国有资产等领域的全程跟踪审计,强化政府权力运行监督;坚持反腐“全覆盖、零容忍”,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坚决查处吃拿卡要、暗箱操作、权力寻租、贪污受贿和微腐败等违法违纪行为;加强公职人员警示教育,让广大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真正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各位代表,踏上新征程,我们信心满怀;展望新未来,我们豪情澎湃。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自治区、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埋头苦干,锐意进取,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现代化东胜新征程而不懈奋斗!努力谱写“大美鄂尔多斯、品质鄂尔多斯、幸福鄂尔多斯”建设东胜篇章!2018 年朝阳县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过去五年及 2017 年工作回顾2013 年以来的五年,是朝阳县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县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下,团结带领全县人民主动适应新常态,践行新理念,凝心聚力谋发展,务实担当促振兴,较好地完成了五年任期目标。五年来,我们全力稳增长,发展基础逐步夯实。五年共实施 5000 万元以上重点项目 222 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374亿元,累计利用域外资金 357 亿元。引领经济发展的“五个一工程”全面发力,80%以上的新上项目来自五大园(景)区。经济开发区、服务业集聚区双双跻身省级园区,入驻企业分别达到 86 家和 93 家,标准化厂房、张世新能源汽车、柳城商贸城、金融街、龙湾水世界、农产品交易物流园、燕 都古城、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等一大批重大项目相继开工建设,经济支撑能力逐步增强,双轮驱动、两极引领的发展格局加速形成。五年来,我们奋力调结构,三次产业提质增效。工业由“一铁独大”到“多点支撑”,装备制造、有色金属、精细化工三大产业实现集群发展,汽车零部件及低速电动车产业基地迅速壮大,产业腾飞蓄势待发。农业供给侧改革实现突破,调减玉米种植面积 25 万亩,市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 39 家,“三品一标”农产品 78 个,荣获“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称号。第三产业稳步发展,电商物流产业日益壮大,朝阳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落户我县,旅游开发取得实质进展,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 46%。五年来,我们致力促改革,发展活力加速释放。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改革促振兴,不断增强内生动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政效能大幅提升。政府机构改革、机关公车改革全面完成,商事制度改革加速推进,供销社改革经验全省推广,农业共营制改革受到多方关注。大力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增各类市场主体 14823 户。五年来,我们着力防风险,全县大局和谐稳定。多方聚财,精心理财,财政保障能力逐渐增强。强化政府债务管理,债务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开展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养老金实现按时足额发放。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完善,群众 安全感进一步增强。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信访工作全面加强。五年来,我们竭力惠民生,群众福祉大幅增进。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精准扶贫取得决定性进展,2.9 万贫困人口、53 个贫困村稳定脱贫。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行政中心完成整体搬迁,新县城建设日新月异。实施棚户区改造 5203 户,农村危房改造 6610 户,提质改造普通公路 1500 公里,群众住行条件大为改善。生态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城乡环境建设日益加强,森林覆盖率达到 34%。科教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稳步推进,发展成果实现普惠共享。五年来,我们倾力转作风,政府建设显著加强。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三严三实”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四个意识”全面增强。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加大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和绩效考评力度,机关作风和服务效能持续改善。严守中央八项规定,严防“四风”反弹,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明显好转。各位代表,2017 年是本届政府任期的收官之年。这一年,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坚决落实新发展理念和“四个着力”“三个推进”要求,聚焦“四项任务”,狠抓“四个重点”,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发展态势。 ——坚持稳中求进,县域经济平稳发展。2017 年,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93 亿元,增长 6.9%;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4.8 亿元,增长 15.3%;固定资产投资 38 亿元,下降1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62.1 亿元,增长 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1880 元,增长 8%。全县经济筑底企稳,态势向好。——坚持园区牵动,“五个一工程”加速推进。经济开发区提质扩容步伐加快,“三基地一园区”建设卓有成效。全年共实施新建项目 24 个,续建项目 10 个,完成投资 9.8亿元。标房二期全面开工,新建标房 37 万平方米,总面积达到 60 万平方米,入驻企业 17 家,签约企业 33 家,汽车零部件产业实现集群发展。与东北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合作,承接高校科研转化成果取得新突破,一批精细化工企业陆续投产。佰宏钛业、兄弟资源等有色金属产业项目恢复生产,张世新能源汽车开工建设,低速电动车项目实现量产,华森木业产业链拉动效应初显。服务业集聚区体量迅速壮大,项目建设实现新突破。全年共实施新建项目 23 个,续建项目 11 个,完成投资 12.5亿元。农产品交易物流园、龙湾水世界、柳城商贸城(二期)等投资 10 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全面开工建设。燕都古城运营中心、金融街(一期)、县医院、第一中学、综合管廊(启城路段)主体完工,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营,两座 跨河大桥、启城路、河北二街全面竣工,主要街道绿化亮化工程基本完成。朝阳首个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落户我县,东鹰公司飞机阻拦网项目主体竣工。新县城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基础保障能力和承载能力大幅提高。农产品加工园区易址新建取得新成果,总体规划编制完成,环境评价通过评估。实施续建项目 1 个,新入驻企业 2家,并顺利投产,完成投资 1.2 亿元。清风岭景区 5.5 公里景区连接路竣工通车,1 万平方米生态停车场投入使用,客服中心、水系景观主体完工,186处引导牌增设完成,景区形象逐步提升。二十家子新市镇建设展现新形象,启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7 个,完成投资 1.1 亿元,水电路网和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台州汽车产业园生活区项目主体完工,与经济开发区产城融合、产城互动趋势更加明显。——坚持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复制放大温氏养猪、光伏发电、土地股份合作社三大扶贫模式,产业扶贫实现全覆盖。新建温氏养猪家庭农场 20 个,总数达到 41 个,带动近 20000 名贫困人口增收。新建集中式光伏电站 4 处,总数达到 7 处,实施分布式电站 6 处,总装机容量 128.5 兆瓦,12000 名贫困人口受益。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 103 家,2000 名贫困户入股增收。新建扶贫果园 23 个、服装加工厂4 个,带动 7200 名贫困人口增加收入。累计投入健康扶贫资 金 2953 万元,“六重医疗保障网”坚实构筑。金融扶贫、行业扶贫、驻村扶贫等进展顺利。全县 10085 名贫困人口、38个贫困村如期脱贫。——坚持改革创新,发展活力竞相迸发。行政审批改革不断深化,213 项行政职权全部划入行政审批局,部门职权实现清单化管理。经济开发区承接市级下放审批权限 111 项、监管权限 44 项,增设综合监管局,实现批管分离。商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入,“五证合一”“一照通”改革试点全面启动。创业创新成效明显,新增市场主体 2269 户。成立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全面落实县委提出的项目服务“六项制度”,营商环境全面优化。农业共营制、国有林场、农信社、不动产登记等改革稳步推进。——坚持转型升级,三次产业持续调整。工业经济趋稳向好。落实重点企业包扶责任制,84 户企业和 40 个项目纳入“六个一批”帮扶计划,8 大类 51 个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精细化工、建材加工等产业主导效应初显。实现工业增加值 18.9 亿元,同比增长 7.6%;工业用电量达到 5.7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56%;完成铁精粉销售 185万吨,同比增长 23%。新增规上企业 8 户。农业经济稳步发展。调减玉米种植面积 10 万亩。新增经济林 5 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工程 3 万亩、高标准农田 1.5 万亩。实施机械化土地深松 20 万亩,保护性耕作 10 万亩。新增省级龙头企 业 2 户、市级 5 户,组建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社 160 个。北四家子水蜜桃荣获第 18 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实现农业增加值 30.7 亿元,同比增长 5.2%。服务业发展迅速。电商物流产业园成功运营,引进跨境电商企业和省级管理中心各 1 家,朝阳农品商务平台投入运营,益城乡电子建成村级网络终端 200 余个,全县电子商务企业达到 20 家。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 17.4 亿元,贾家店农场、胜利天门山等景区顺利晋 A 升级。实现服务业增加值 43.4 亿元,增长 8.2%。新增限上企业 7 户。——坚持绿色发展,生态建设全面加强。扎实推进“水十条”“气十条”“土十条”。取缔 10 吨以下燃煤锅炉 90 台,淘汰黄标车 800 台,拆除非法小炭窑 18 处。加强秸秆禁烧巡查,露天焚烧基本消除。落实重点河流河长制,实施退田还河生态封育 1 万亩。加强生态修复和土壤监测,实施水土保持工程 18 万亩,完成造林绿化 21 万亩。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特色小镇、宜居示范村、传统村落、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乡村魅力逐步绽放。——坚持惠民共享,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积极推进社会养老保险扩面,养老金按期足额发放。新增实名制就业 1100人,劳务输出 6.3 万人次,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级返乡创业试点县,失业率控制在 3.9%之内。全面启动农村养老院提质工程,28 家养老院实现达标经营。新改建农村公路230 公里、 桥梁 49 座,建设“一事一议”村内道路 140 公里。新建廉租房 264 套,完成棚改 1500 户。扎实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提高。建成标准化村级卫生室38 家,实现贫困村全覆盖,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1%。实施薄弱学校改造项目 39 个,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创建工作通过省级评估验收。高中办学质量稳步提高,高考成绩再创新高。新建农村文化广场 25 处、综合活动中心 10 个,完成“大地放歌”群众文化演出 25 场,送戏下乡 99 场。——坚持标本兼治,政府建设有效提升。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作风建设显著增强。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办理人大代表议案 1 件、建议 50 件,政协委员提案 28 件,办复率均达 100%。加大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力度,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社会治安平稳有序。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信访工作不断加强,高质量完成十九大期间维稳安保工作。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应急、消防体系建设日臻完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逐渐提高。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深入,“七五”普法工作扎实推进。各位代表,过去五年,是朝阳县发展史上理性求实、厚积薄发、夯实基础的五年,是顶住压力、突破困境、砥砺奋进的五年。五年的奋斗充满艰辛,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我 们深知,成绩的取得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县上下和各族人民戮力同心、奋勇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向全县人民和驻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和公安民警,向所有关心、支持朝阳县建设和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政府工作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一是经济总量小、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充分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收支矛盾依然突出;二是项目投资不足,基础设施条件差,产业发展滞后,振兴发展的基础还不牢固;三是贫困人口较多,贫困程度较深,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繁重;四是城市功能还不健全,公共服务能力水平较低,全力保障改善民生任重道远;五是社会热难点问题较多,群众诉求更加多样化、个性化,维护和谐稳定的压力仍然较大;六是部分干部思想素质、工作作风、能力水平、廉洁意识与振兴发展目标不相适应,抓落实成效不高,政府执行力有待加强。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二、新一届政府奋斗目标和 2018 年工作安排各位代表,未来五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是国家重大发 展机遇集中释放期,更是我县实现振兴发展的跨越转折期。做好新一届政府的各项工作是时代的重托,人民的期望,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新一届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和“四个着力”“三个推进”要求,坚定不移实施突破辽西北三年攻坚计划和发展县域经济三年行动计划,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振兴发展为目标,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促进县域经济提速发展和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努力把我县建设成为富庶、文明、美丽、幸福的小康家园。今后五年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县域经济实力增强。经济发展保持中高速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经济质量和效益明显增强,综合实力全省排名位次前移。——脱贫目标如期实现。举全县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坚决消除贫困,实现全县整体脱贫,与全国、全省人民一道步入全面小康社会。——动力引擎更加强劲。“五个一工程”规模和体量不断壮大,主导产业实现集群发展,财税贡献率逐年上升,引领全县经济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工业底盘持续壮大,农业现代化步伐日益加快,现代服务业实现多元发展,三次产业结构实现合理排序。——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新县城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日益健全,城市功能更加完备,常住人口达到 5 万人,休闲城市、森林城市建设成效明显。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严守生态红线,巩固发展山青水秀天蓝的生态优势,强化环境污染防治。推动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城乡环境日益美观,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凸显。——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增幅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幅,发展成果更好更多地惠及人民。社会公平正义充分彰显,依法执政能力明显增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2018 年是本届政府的履新之年,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政府工作,意义尤为重大。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县十五届二次党代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五个一工程”为引领,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奋力谱写我县振兴发展、全面小康的新篇章。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7%,力争 8%以上;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 7%,力争 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 长 9%,力争 11%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6%,力争7%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9%,力争 10%以上。围绕上述目标任务,我们要着力做好以下工作:(一)推进“五个一工程”建设,筑强经济发展引擎动力。“五个一工程”是推动我县振兴发展的希望所在,动力所在,要坚定不移,强力推进,全力打造县域经济发展新引擎。经济开发区重点推进标房二期项目建设,保证签约企业如期进驻,尽快投产。启动标房三期建设,抓好静脉产业项目。加快推动电梯产业园、安新有色金属产业园、生物质能装备制造、河北文安塑料工业地产等项目进程,确保尽快落地。充分利用高校和东大矿冶研究院技术研发优势,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加快行政审批网络平台建设,推进“多规合一”改革,进一步提高审批效率。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探索“管委会+公司”管理模式。启动申请高新技术园区工作,确保取得突破性进展。紧盯京津冀和温甬台,围绕有色金属和汽车零部件产业招商,年内引进亿元以上项目 10 个。柳城服务业集聚区重点推进农产品交易物流园、龙湾水世界、柳城商贸城(二期)等重大项目,确保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壮大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规模,吸引更多军工企业入驻。推动燕都古城、兴隆七彩城、华新城(二期)等重点项 目开工建设,确保金融街、一品蓝湾、华新城、龙湾新城等房地产项目交付使用。启动职教中心、特教中心等项目建设,确保县医院、第一中学、人防工程、数字影院等如期投入使用。加快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提高承载能力,确保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企业入驻运营。年内引进亿元以上项目 10 个。农产品加工园区重点抓好军民融合食品产业园项目建设,年内完成标准化厂房 5 万平方米。推进生物质能热电联产项目尽快落地开工。启动园区道路、给排水、供暖管网、绿化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实现与服务业集聚区的并网接轨。年内引进亿元以上项目 2 个。清风岭景区要加大沟通协调力度,完成自然保护区调规工作。加快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确保游客服务中心、水系景观项目投入使用,观光索道、登山栈道、玻璃景观平台等项目开工建设,全力争创国家 AAAA 级景区。二十家子新市镇重点推进兴隆商贸城、第二小学、医院住院楼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确保年内投入使用;启动老城区改造、客运站易址、二缸线跨河大桥、供水供热系统升级、小凌河治理、垃圾填埋场改造、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承载能力,推动与经济开发区产城融合进程。(二)推进脱贫攻坚进程,夯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继续将脱贫攻坚作为压倒性政治任务,压实责任,突出特色, 实现“精准、可靠、托底、持续”的脱贫效果。确保 6503名贫困人口、25 个省级、15 个市级贫困村实现稳定脱贫。抓好产业扶贫。在巩固原有“三大产业扶贫”模式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正邦生态养殖、扶贫果园和服装加工厂新“三大产业扶贫”,充分体现产业扶贫的组合叠加特点,让产业扶贫手段更加多样,效果更加明显,确保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增强可持续脱贫能力。年内新建正邦养猪农场 30 个、扶贫果园 40 个、服装加工厂 14 个。抓好金融扶贫。强化与金融机构合作,认真研究“扶贫贷”政策,切实解决脱贫项目资金投入不足问题,年内实现“扶贫贷”资金发放 5000 万元。抓好行业扶贫。充分调动各行业部门的积极性,整合各类涉农资金,深入开展医疗救助、危房翻建、助学解困、就业培训、低保兜底等脱贫工程,确保贫困户得实惠,脱贫攻坚见实效。抓好驻村扶贫。强化激励考核,调动定点扶贫单位和驻村工作队积极性,努力形成全社会协同推进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三)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三次产业优化升级。落实推进县域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工业强基、农业增效、服务业提速三大工程,推动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实施工业强基工程。继续抓实工业“六个一批”,强化 要素保障,服务存量,催生增量。实现工业增加值 20.4 亿元,同比增长 8%,净增规上企业 6 户。做强传统优势产业。依托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积极发展铁锰矿山采选、有色金属冶(熔)炼和精细化工产业,推进传统工业转型升级。做好鞍钢瓦房子锰矿交接,推动锰矿兼并重组,再焕锰业新活力。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健全工业体系,重点发展装备制造及汽车零部件、新型建材和钒钛资源精深加工产业,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鼓励中小微企业发展。积极引导中小微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支持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企业加速发展,努力实现新跃升。积极争取政策扶持。包装、规划、建设一批符合条件的工业项目,尽最大可能争取省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财政整合资金支持。落实国省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实施农业增效工程。实现农业增加值 32.2 亿元,增长5%。调整种植业结构。压减玉米种植面积 10 万亩。扩大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建设京津冀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推动三大主导产业发展。新增设施农业 5000 亩,扩大蔬菜、食用菌、花卉、棚果种植面积;抓好正邦集团 100 万头生态养猪项目,力争早日投产达产,形成温氏、正邦两大集团优势互补、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加快发展林果业,年内新增经济林 3 万亩,市级标准化果园 5 个。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速农村土地流转,全年新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 100 个; 充分利用“政银担”政策,支持农事企业做大做强,新增市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 6 家。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深松整地 25 万亩、保护性耕作 8 万亩,发展高效节水灌溉 3万亩,水土保持 13 万亩,夺取省级农建“大禹杯”。实施服务业提速工程。实现三产增加值 46.9 亿元,增长 8%。加快电子商务发展。依托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引进更多企业入驻,实现集群发展;打造“互联网+农村”公共服务平台,争创“电子商务示范县”。促进现代物流发展。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培育引进一批现代物流龙头企业;支持连锁经营、快递服务向农村拓展延伸,挖掘农村消费潜力。推进旅游业发展。依托龙湾水世界、燕都古城等项目,提升县城核心区旅游吸引力;以清风岭景区为引领,加快槐树洞、劈山沟、天门山等景区建设,打造“一区两带”全域旅游发展格局;整合传统村落、塔寺遗迹、红色文化遗存资源,植入旅游元素,丰富旅游业态;积极谋划高铁经济,利用京沈客专开通契机,全力做好引客入朝。(四)推进改革创新步伐,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改革创新是动力,是源泉,实现我县振兴发展的出路和关键在于改革创新。深化行政审批改革。进一步削减行政审批事项,减少前置要件,优化办事流程,提高审批效率。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进程,完善网上服务平台建设。扎实推进“多规合 一”改革。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大力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完善“一单两库”建设,建立信用公共信息共享平台。推行审核合一、远程核准等便民措施,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强国有融资平台管理,提高国有资产运行质量和利用效率。加快组建国有建设集团,探索成立水务、文投、旅发等集团,强化国资国企监管,做大做强国有企业。加强营商环境建设。开展“软环境建设年”活动,全面落实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以建设一流营商环境为目标,持续开展营商环境专项整治,坚决落实政府承诺“八个凡是”和项目服务“六项制度”,切实保护企业合法权益。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大力推进农业共营制改革,加速土地流转,鼓励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农信社改革,组建农村商业银行。继续深化供销社和国有林场改革。完成土地确权颁证工作。积极扩大对外开放。深入开展项目年活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行定点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深度承接京津冀和温甬台产业转移,引进更多企业项目入驻我县。年内引进重点项目 24 个,利用域外资金 32.2 亿元。(五)推进财税金融工作,提高财政保障能力。加强公 共财政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衔接统筹,完善财政管理各项制度,提高财政监管水平和保障能力。有效增加财政收入。进一步落实营改增政策,强化国地税合作,提高征管效率,降低征收成本。加快综合治税治费网络平台建设,构建综合治税体系,确保应收尽收,均衡入库。科学调控财政支出。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增强财政资金统筹力度,科学调度资金,合理安排资金支出,有效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在积极争取地方债发行的同时,严格执行国家关于严禁违法违规举债的相关政策,对政府性债务实行全程监管,切实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不断强化金融服务。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持续推广“招商贷”“扶贫贷”“小额贷”等金融产品,扩大对重点项目、扶贫项目、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投入,破解融资难、融资贵瓶颈制约,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善城乡宜居环境。坚决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全力构建辽西生态屏障区,建设美丽朝阳县。加大污染防治力度。持续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推进蓝天工程,重点抓好燃煤锅炉拆除、扬尘污染防控、黄标车淘汰、秸秆焚烧管控等工作,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推进碧水工程,严格落实河长制,实施生态治河,保证 河流断面水质达标。推进沃土工程,实施矿山土壤生态修复工程,强化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确保土壤防污达标率 100%。抓好突出环境问题整治。坚决落实中央环保督察整改意见,持续整治群众关心的重点难点环保问题。狠抓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按期完成市里下达的减排任务。深入推进工业企业达标排放,全面排查整治“散乱污”企业,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加强新县城环境治理。实施森林城市三年发展规划,提高林木覆盖率和建成区绿地率,全力争创省级森林城市。开展路边堆放、施工扬尘、尾气排放、固废处置等专项整治行动,加强清扫保洁、绿化亮化、街道养护等日常管理,建设整洁有序、生态宜居新县城。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村环境专项整治,推进畜禽标准化生态养殖,做好垃圾无害化处理。创建省级生态乡镇 1 个、生态村 4 个、美丽乡村6 个。(七)推进民生工程建设,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牢固树立抓民生就是抓发展的工作理念,把更多资源和精力用在解民忧、惠民生、暖民心上,牢牢守住民生底线。抓好就业和民生保障。新增城镇实名制就业 1200 人,劳务输出 8 万人次。完成棚户区改造 470 户,新建农村公路 130 公里,“一事一议”村内道路 140 公里。做好退休人员养老金、城乡低保和新农合补偿提标工作,加强大病救助和困难家庭临时救助。实施残疾人无障碍改造工程,为残疾人生产生活提供最大便利。加快发展社会各项事业。继续加大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标准化建设力度,确保均衡县创建工作通过国家认定,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切实抓好公立医院改革和县级医院建设,提升乡镇卫生院医疗水平,扩大村级标准化卫生室覆盖率,构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新农合参保率达到 90%以上。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唱响“大地放歌”,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县电视台上半年开播。不断加强社会治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制度,进一步树立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持续开展排查整治,从源头消除隐患,坚决遏制较大以上事故发生。建立健全食品、药品和农产品安全日常监管工作,确保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夯实属地管理责任,依法做好信访工作,妥善处置信访积案,有效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深入推进“平安朝阳县”建设,实行综治“网格化”管理,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八)推进政府自身建设,打造人民更加满意政府。始终牢记执政为民宗旨,坚持求真务实作风,保持清正廉洁操 守,集聚正能量,释放精气神,全面提升政府施政水平。加强学习,坚定政治方向。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把握**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执行县委决策部署,做到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行动上同步。真抓实干,建设务实政府。坚持从实际出发,大力弘扬雷厉风行、敢于担当、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对定下的事,咬住不放,绝不瞻前顾后;对推进的事,一抓到底,绝不半途而废。坚决克服懒政、怠政,严肃惩处失职、渎职,以责任明确的硬任务、真督实查的硬措施、奖罚分明的硬机制推动工作有效落实。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做到依法设定、行使、制约和监督权力。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强化审计、监察、司法等专门监督,优质、高效办理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强化规则意识、契约精神,依法依规兑现政府承诺,切实提升政府公信力。心系群众,建设服务政府。牢固树立公仆观念,强化政务公开,办好民意诉求,真正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一站式”服务。把群众呼声当成第一信号,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追求,多思发展之策,多行务实之举,多办惠 民之事,以善作善成的态度争取群众支持,以为民谋福的实绩取得群众信任。严格自律,建设廉洁政府。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要求,严守《准则》和《条例》,落实“一岗双责”,严格纪律操守,时刻警钟长鸣。严肃惩处贪污腐败现象,坚决整治吃拿卡要等不正之风,遵守中央八项规定,树立风清气正的政府形象。各位代表,党的十九大为我们描绘了宏伟蓝图,指明了前进方向。新思想引领新未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和依靠全县人民,凝心聚力,开拓奋进,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作风、更足的干劲,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全面谱写我县振兴发展新篇章!2018 年休宁县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17 年工作回顾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积极应对风险挑战,主动作为,奋力拼搏,较好完 成了县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了本届政府良好开局。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84 亿元,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1.1 亿元,增长 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10 亿元,增长 8.9%;规上工业增加值 15.3 亿元,增长 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40.46 亿元,增长 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8376 元,增长 8.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3850 元,增长 9%。一是抓项目促投资,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项目建设再创佳绩。月潭水库完成投资 10.1 亿元,歙黟一级路(齐云山段)基本建成,皖新物流园、县体育馆主体工程完工,中建材凯盛新材料基地建成试产,开发区徽商大道、G237 五城外环线开工建设。预计,全年 132 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 70.3亿元,其中 27 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 33 亿元,22 个省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 25 亿元。招大引强再传佳音。组团参加深圳徽商商会成立大会,成功举办生态休宁·上海招商说明会,全年“走出去”“请进来”121 次。与省交通控股集团合作成立通宁公司,招商引进吉林东华集团创办高等专科学校,无源芯片主题产业园、五城田园综合体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签约。全年新签项目 80 个,到位内资 27.5 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 20 个。对上争取再鼓干劲。获新一轮国家生态功能区补偿资金 5216 万元,全年争取各类补助资金 15.7 亿元。二是抓转型促升级,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狠抓精致农 业。新建茶叶、菊花等特色产业基地 1.25 万亩,新建改建泉水鱼池 606 口,新增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2 家、各类专业合作社 8 家、家庭农场 27 家、“三品一标”认证产品 8 个。预计,茶叶、茶干、菊花和泉水鱼产业综合产值分别达 28 亿元、3.8 亿元、3.6 亿元和 1.6 亿元。主攻新型工业。紧盯“市级队”“县级队”,扎实开展“四送一服”双千工程,预计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 95 亿元,开发区完成工业总产值 6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 13 亿元、上缴税收 2.7 亿元,“三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 55.3 亿元,完成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 20亿元、工业技改投入 7.7 亿元。新增规上企业 6 家。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1 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 3 家、智慧企业 42 家、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企业 1 家。昌辉股份列入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睿基股份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提速现代服务业。突出齐云山、万安两个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成功举办全域旅游投资发展高峰论坛、中国齐云山第四届国际养生万人徒步大会等活动,齐云山景区通过国家 5A 旅游景区景观质量专家评审,善水街开街营业,中洲国际汽车城建成运营。月潭湖旅游区启动建设。预计,全年接待游客 530 万人次、旅游总收入 41.9 亿元,实现服务业增加值 36.8 亿元。三是抓整治促提升,城乡环境进一步改善。完成县域空间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区公共服务设施综合规划和 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等专项规划。启动县城品质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4 个项目完成投资 3.2 亿元,贯通学府路等 3 条断头路,提升书院路等 5 条主干道,新增各类管网 4.9 千米、绿地 2 万平方米、公共停车位 1760 个,新能源共享汽车试点运行。房地产市场回暖,预计全年销售商品房 26 万平方米,增长 47.1%。完成木梨硔等 20 个省级中心村建设、溪口等 10 个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任务,并通过省级验收,加快汪村岭脚等 15 个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利用项目建设,齐云旅游小镇入选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蓝田镇荣获全国文明村镇。生态文明建设“六大行动”深入开展,“两治三改”扎实推进,农村环境“三大革命”有序实施,“河长制”“林长制”全面建立。整治非法砂石加工点 34 家、非煤矿山 5家,依法关停搬迁禁养区畜禽养殖场 17 户,完成植树造林4756 亩、封山育林 1.2 万亩。五城双龙“煤改气”项目在全市率先启动。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有力。“垃圾兑换超市”等做法受到中央和省市媒体高度关注。四是抓改革促创新,发展活力进一步释放。深化“放管服”改革,动态调整政府权责清单 192 项,对应上级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 10 项,公布县级公共服务清单 684 项、乡镇共性公共服务事项 102 项。加快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实施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完成发改与物价、经信与粮食等机构整合。优化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成立县国资委、 国有资产投资运营公司,国有资产和财政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全面落实两孩政策。商事制度改革纵深推进,“多证合一、一照一码”、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和简易注销登记制度有效落实,新增各类市场主体 1694家。实施“互联网+政务服务”,“一网清”“一站通”信息平台全面建成。扎实推进质量品牌升级工程,“昌辉及图”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新增申请专利 103 项、授权专利 95 项。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面完成,确权土地 38.5 万亩,新增流转土地 2.44 万亩,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 1480 万元。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完成国有林场改革。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全覆盖,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建成投入使用。五是抓民生促和谐,幸福指数进一步提升。加大民生投入,预计全年财政民生支出达 17.4 亿元。大力实施脱贫攻坚“十大工程”,扎实开展“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专项整改行动,完成璜尖乡 11 户 44 人易地扶贫搬迁,14 个贫困村和 4800 名贫困人口达到出列、脱贫标准。组织实施好省市 34 项民生工程,全面落实好惠农支农政策,全年通过“一卡通”发放惠农补贴 1.28 亿元,户均 1710 元。就业形势稳中向好,开发见习岗位 236 个、公益性岗位 275 个,新增城镇就业 4062 人。城乡低保、五保供养、重点优抚、企业退休职工基本养老金标准稳步提升。改造棚户区 2 个,治 理地质灾害隐患点 4 处,完成农村危房改造 249 户。投入资金 7500 万元,完成 55 条农村道路改造提升,累计里程 179公里。学校教学条件进一步改善,投入资金 3598 万元,改造维修校舍等设施面积 3.2 万平方米。筹措资金 2820 万元,完成县中医院搬迁、县博物馆三期综合馆建设和县图书馆搬迁改造。高度重视非遗传承工作,得胜鼓等 3 个项目入选省级名录。严格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有望获得全省食品安全示范县。“七五”普法全面启动,“全国法治县”创建顺利通过验收。扎实开展“百日除患铸安”专项行动,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全力抓好信访维稳工作,实现十九大期间到省进京“零上访”。加强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开展军地“六项援建”行动,积极创建全省双拥模范县。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和残疾人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广播电视、统计、档案、地方志等工作取得新进展,人民防空、应急管理、机关事务、气象、农机、供销、通讯、供电等工作得到新加强,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等工作取得新成效。六是抓作风促效能,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讲重作”专题警示教育,政府系统党员干部作风进一步好转。始终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开展工作,坚持重大问题集体研究、重大事项向县委报告,不折不扣落实县委各项决策部署。扎实推进依 法行政,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试点有序开展,《齐云山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条例》正式颁布,法治政府建设得到加强。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全年办理县人大代表建议 182 件、政协委员提案 114 件,办结率、满意率均达 100%。持续推进机关效能建设,组织实施政府服务创新工程,加强政府受理咨询投诉平台建设,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共办理“县长信箱”“12345 热线”等来信来电 1121 件次。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县委有关要求,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预计全年“三公”经费支出同比下降 23.3%。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加大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力度,着力整治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全力抓好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全县立案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 120 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88 人,免予处分 4 人,移送司法机关 3 人。各位代表,2017 年,我们共同经历了值得休宁人民铭记的大事。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再次莅临我县视察指导,对我们提出了殷切希望,嘱咐我们一定要把好山好水保护好,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切实把美丽乡村建设好,把乡村旅游发展好,把泉水鱼品牌打造好,加快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有机统一。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到休宁调研指导,为我们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 和鼓励。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对休宁的关心关注、支持厚爱,让我们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各位代表,2017 年,我们共同办成了事关休宁百姓生活的要事。全县上下不懈努力,我们盼望多年的“公交梦”终于实现,城区三条公交线路全面开通,城际公交不久将会连接,“休屯同城”必定会迈出更加坚实的一步。全县上下齐心协力,我们成功荣膺“第二届安徽省文明县”称号,市民素质不断提高,城市名片不断彰显,大街小巷处处洋溢着文明新风尚,为争创“安徽省文明示范县”奠定了坚实基础。全县上下众志成城,我们成功抗击“6·24”暴雨洪灾,面对特大灾情,党员干部反应迅速,受灾群众不等不靠,演绎了一幕幕互帮互助、自立自强的感人故事,极大地增强了全县人民实干兴休、勇争一流的信心和决心!各位代表,2017 年,我们共同见证了展现休宁发展成果的喜事。孙起孟故居陈列馆正式开馆,被命名为民建中央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王忠心获首届“八一勋章”,丁虹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原创黄梅戏《芳满松萝》在第二届中国农民歌会成功演出。今年,我们还获得了中国山泉流水养鱼第一县、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中国十大生态产茶县、第三届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县等多项荣誉。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走在了全省全市前列。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着全县人民的辛劳与汗水,展现了全县上下奋发有 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各位代表!今年以来,困难比预料的多,挑战比预想的大,成绩和荣誉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同心同德、苦干实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向全县老干部和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休部队、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关心支持休宁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在我县创业的投资者、建设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经济总量不大,运行质量不高,牵动性强的大项目不多,稳定经济增长压力较大;区位优势、资源优势还没有得到充分彰显,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实体经济发展困难较多,融资难、招工难、用工难的问题依旧严峻;政府系统作风建设有待改进,一些干部宗旨意识、担当意识不强,不愿为、不敢为、不干事、不担责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予以解决。二、2018 年主要工作即将到来的 2018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休宁决胜脱贫攻坚的重要之年。县委十四届四次全会对明年 工作进行了科学谋划,为政府工作提供了行动纲领和政治保证,只要我们坚定发展的信心,增强抢抓机遇的意识,谋在先,干在前,就一定能将休宁各项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明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市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县委十四届四次全会要求,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力推进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围绕“名山秀水、文化休宁”,科学谋划“四城”建设,狠抓改革攻坚,深化开放合作,着力扩大有效投入,着力培育产业发展动能,着力推进乡村振兴,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打好脱贫攻坚战,着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推动全县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明年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7.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0%,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 8%和 8.5%,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省市下达目标以内。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从以下八个方面精准发力,全力突破。(一)聚焦有效投入,努力在项目建设上求突破 坚持把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对上争取作为扩投资、稳增长、强后劲的重大举措,超前谋划,全力推进,确保取得实效。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科学研判政策支持方向、产业发展导向,精准谋划储备一批重大项目,确保动态储备项目 25个以上、储备额度 53 亿元以上。健全完善征地拆迁、杆线迁移考核办法,严格落实“四督四保”要求和“四个一”推进机制,强化县级领导领衔包保重大项目制度,做到项目建设有人跟踪、有人服务,确保签约项目早落地、新建项目早开工、续建项目早建成。全力推进 142 个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全年完成投资 76 亿元。力争自由家营地三期等 10 个亿元以上新建项目开工建设,马金岭风电、幸福新世界、智谷科技园等 49 个亿元以上续建项目快速推进,确保月潭水库移民安置全面完成,歙黟一级路(齐云山段)、G237 五城外环线建成通车。全力抓好招商选资。紧盯国内外 500 强、央企国企和上市名企,稳定信息渠道,集中有效资源,吸引龙头企业,招引配套企业,强化项目审核,力争全年引进 1-2 个投资金额大、科技含量高的项目。坚持领导带队招商、小分队驻点招商,创新节会活动招商,发挥以商引商、中介招商作用,加强商会协会对接,力促“休商回归”。树牢“只要项目落了地,一切手续我来办”的理念,大力推行领导包保服务、部 门全程服务和属地保姆服务,努力打造一流的招商、营商、安商环境,推动华邦康养小镇、众鼎集团黄山基地等项目签约落地,力争新签亿元以上项目 22 个,其中工业项目 8 个,确保全县引进内资增长 10%以上。全力强化要素保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整合盘活国有资产和存量资金,加大资产资金统筹使用力度,全力保障重点项目建设需要。加快推进企业债券发行,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建设。鼓励创新金融产品,不断扩大信贷投放,支持担保公司做大做强,用好用活政银担、“税融通”等政策,让更多金融资金支持项目建设、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力争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 80亿元以上。积极向上争取用地指标,努力实施新增耕地项目,力争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确保重点项目有地用、能落地。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加大“腾笼换鸟”、闲置土地处置力度,抓好城镇低效用地再利用再开发,不断提高土地供给效率。深入推进就业创业“四进四扶”工作,创新企业用工招聘方式,着力保障企业用工需求。(二)聚焦新型工业,努力在园区发展上求突破坚持把开发区作为新型工业的主战场、招商引资的主阵地、产业集聚的新高地,举全县之力抓好抓实抓出成效。创新园区发展。完善总体规划,加快路网、供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开发区扩规扩容,建成徽商大道、白岳路, 全面贯通燕窝、尧舜两大板块。创新管理体制,开展绩效考核评价,探索试行雇员制、聘用制,促进开发区提效升级迈出新步伐。优化服务机制,搭建政企沟通交流平台,探索建立开发区政务服务分中心。拓展融资渠道,做实新城区投资建设公司,不断扩大开发区建设投入。加快产业集聚,引导啤酒厂等企业“退城入园”,确保全年实现税收增长 10%。壮大主导产业。坚持把传统产业做强,围绕电子信息、汽车配件和绿色有机食品加工等传统主导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改善产品质量、强化产业配套,加快产业引进和整合集聚,形成一批具有竞争力的集群产业,努力把传统主导产业打造成全县工业的标杆产业,力争“三大主导产业”产值占全县工业产值 80%以上。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加强与国家、省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对接,争取政策辐射和资金支持,推动无源芯片主题产业园开工建设,东安新能源等项目竣工投产,确保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 10%以上。培育优势企业。鼓励企业实施“机器换人”,建设“数字工厂”,引导汇润机械、松萝茶业等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力争工业投资、技改投资均增长 10%。加快创新平台建设,支持企业开展产学研用合作,确保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1家、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 家。大力开展“互联网+”制造行动,力争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 1 家,新增省级制造业与 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企业 1 家、“专精特新”企业 3 家。深入实施质量品牌升级工程,发挥政府质量奖“酵母”作用,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徽匠精神,积极争创驰名商标、著名商标。依托高新电子产业创业园孵化器,加快“众创空间”建设,支持“创客”打拼,力争全县首个“创客空间+孵化器”项目落地。坚持精准帮扶,继续开展“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大力实施小微企业成长计划和“市级队”企业培育计划,力争新增规上工业企业 8 家、产值亿元以上企业 2 家。(三)聚焦现代服务业,努力在全域旅游上求突破坚持“旅游+”发展战略不动摇,围绕打造国内一流旅游目的地,加快建设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推动服务业转型提速、比重提高、结构提升。大力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紧抓黄山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机遇,深入实施《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全县战略性支柱产业。以齐云山为龙头,打好 5A创建攻坚战,确保争创成功。以月潭湖为重点,推动《月潭湖旅游区总体规划》落地实施,启动月潭湖旅游综合码头、游客集散中心等项目建设,确保完成投资 2 亿元,力争月潭水库建成蓄水同步接待游客。推进古城岩、徽州大峡谷等景区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确保成功创建 4A 景区 1 家、3A 景区 2 家。围绕状元文化、罗经文化名片,加快海阳西街、万安老街保护利用步伐,提升横江公园内涵,打造城市旅游节 点。聚焦乡村旅游,发展祖源、白际等高山村落特色主题乡村民宿,培育带动乡村旅游合作社、农家乐发展。创新旅游营销,完善旅游设施,丰富旅游活动,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切实把休宁一方山水宣传好、推介好,吸引游客来休宁、游休宁,力争全年实现游客接待量、旅游总收入均增长 12%以上。着力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围绕旅游、文化、商贸等行业,以“一园一区一廊”建设为重点,把握昌景黄、池黄高铁建设机遇,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确保服务业增加值增长不低于全县生产总值增幅。做大园区服务业,支持俊轩等物流企业发展,鼓励绿色有机食品加工企业剥离非生产性业务,推动食品加工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发展。做优齐云山服务业集聚区,持续推进齐云山生态文化旅游区建设,努力实现山上山下一体发展。做实万安服务业长廊,加快皖新物流园、中洲国际汽车城二期建设,着力引进培育一批服务性重点企业。深入开展“十大扩消费行动”,大力发展现代金融、科技服务、研发设计、会展经济等综合性服务业,力争全年培育限上商贸流通企业 10 家。紧抓“互联网+”政策机遇,统筹电子商务发展,以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为载体,以农村电商站点为依托,建立健全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体系,力争全年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 2.5 亿元,新增各类电商主体 20 家。 (四)聚焦乡村振兴,努力在农业农村上求突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努力打造“有产业、有颜值、有乡愁、有活力”的新乡村。优先发展精致农业。以争创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为契机,做优做强“两茶一花一鱼”特色产业。推动茶产业融合化发展、茶干产业规范化发展、菊花产业标准化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泉水鱼产业,力争全年建成绿色高效产业示范基地 1 万亩以上,新增亿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 1-2 家,农业总产值增长 4%以上。依托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资源,开发农趣体验、民俗文化等休闲农业产品,扶持农民发展休闲农业合作社,鼓励企业兴办休闲农业项目。推动农业与二三产融合发展,加快实施流口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项目,提速流口茶旅融合示范区、板桥沂源河休闲渔业示范带建设,力争创建精致农业特色村 10 个以上,打造提升精致休闲农庄 5 个,积极争创全省现代农业产业园。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完善农村“三权分置”改革,巩固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成果,强化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县乡两级农村土地流转交易服务平台。积极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健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监督和收益分配制度,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力争集体经济年收入超 20万元村达 26 个。巩固国有林场改革成果,深入推进林地“三 权分置”改革,探索开展集体林业股份制经营。大力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力争全年发展家庭农场 20 家以上、市级以上示范合作社 3-5 家、省级示范产业化联合体 1-2 家。打造美丽特色村镇。围绕产业“特而强”、形态“精而美”、体制“活而新”定位,注重引入战略投资者,吸引多元主体参与特色小镇建设和发展,争取众辉篮球小镇、蓝城生态小镇等项目落地建设。以齐云旅游小镇入选全国特色小镇为契机,进一步提升小镇形象,打响小镇品牌。科学定位溪口特色小镇,完善小镇规划,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努力争创省级特色小镇。积极申报、谋划打造五城茶干、蓝田幸福2 个市级特色小镇。加快中心集镇建设,支持 10 个建制镇做强特色、错位发展。围绕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启动本年度 20 个左右省市县级中心村建设,确保 2017 年度建设点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完成中国传统村落第三、第四批保护利用项目建设,做好第五批申报,争取更多村落入围。(五)聚焦品质县城,努力在“四城联动”上求突破坚持完善城市空间布局与提升城市功能互促互进,重塑空间结构,丰富发展业态,提升城市品位,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县城。高起点谋划。以启动新一轮县城总体规划修编为契机,科学谋划县城东南西北四个区域功能布局,推动县城东联、 南跨、西进和北拓。将齐云大道万安区域作为“同城先行区”来提升,完善道路交通、城市公用基础设施,丰富物流、商贸、文旅等业态,加快“同城”步伐。将万安水南板块作为“新城建设区”来规划,打造教学科研、现代养老等新型业态和高端住宅、星级酒店承载空间,推动“新城”建设。将城西板块作为“景城一体区”来打造,衔接齐云山、月潭湖、新高铁站,延伸滨江西路,建设横江公园二期、城市综合广场、城市展示馆,打造城市后花园,实现“景城”一体。将开发区尧舜燕窝板块作为“产城融合区”来打造,优化空间布局,完善基础设施,加快产业集聚,促进“产城”融合。高质量建设。围绕争创全省园林县城,以“城市双修”“两治三改”为抓手,持续提升城市品质,力争完成投资 5亿元。新建文昌西路、五城路,改造提升横江路、新安中路等 5 条道路,贯通蓝田路、机场大道,启动文昌西桥、石人前大桥建设,优化城区公交线路,招商引入共享单车,让城市更顺畅。加快县污水处理厂搬迁并入市污水处理厂步伐,推进供排水、天燃气管网铺设,完成公厕“旱改水”、滨江路污水管网升级改造和内河二期治理,启动三板桥河综合治理和状元博物馆周边环境整治,提升改造钟鼓楼农贸市场,让城市更整洁。启动规划展示馆、综合档案馆建设,打造城市公共服务综合体,升级横江公园、齐云大道建筑立面亮化,加快滨江路沿线开发,力争邮政、电信、环卫业务用房建成 使用,新增城区绿地 5 万平方米,让城市更美丽。高标准管理。围绕创建“安徽省文明示范县”,创新管理理念、管理手段、管理机制,努力实现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转变。以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为契机,建立健全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城市管理体系,不断完善部门联动协同办理机制。以深化全域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为抓手,建立健全城管同步指挥平台,发挥数字化城管在城区环境“七整治”作用,促进城市管理数字化向智慧化升级,推动城市环境质量和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加大拆违控违工作力度,完善“一户一档”动态管理,维护城市建设秩序。强化宣传教育,引导居民理解、支持和参与城市治理,努力营造“城市是我家,治理靠大家”的浓厚氛围。(六)聚焦改革创新,努力在动能转换上求突破积极稳妥推进各领域综合改革,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出硬招、出实招,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快政府机构职能转变,探索在旅游、交通运输等行业推行综合执法。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强政府权责清单动态管理,完善涉企收费清单、政务服务清单制度,推动公共服务清单和行政权力中介服务清单落地生效。持续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全面落实“一址多照、一照多址”注册登记和托管登记改革。深入实施“互联网+政务 服务”,基本建成覆盖全县政务服务“一张网”。加快国企改革步伐,推动县城投公司改革转型,努力实现融资平台市场化、实体化运营。深入推进行政审批权相对集中制度改革,完善政务服务中心配套设施,创新政务服务模式,着力创优“四最”营商环境,让各类群体创业更顺畅、办事更方便,力争全年新增市场主体增长 20%以上。提升开放合作水平。拓展区域合作,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提升县域合作开放水平。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主动承接江浙沪地区产业转移,加强与意向投资企业跟踪对接。围绕生态旅游、健康养老、现代金融等方面,精准包装产业项目,深化与省交通控股集团、绿城集团、华邦集团、众鼎集团合作,力争在县城品质提升、特色小镇建设、全域旅游发展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着力培育商贸流通主体,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和跨境电子商务。力争全年引进外资增长10%、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 7%。(七)聚焦绿水青山,努力在生态宜居上求突破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绿色生态是休宁最大优势,把好山好水保护好,我们义不容辞,责任重大。加强生态保护。抓住我县被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机遇,巩固拓展生态文明建设“六大行动”成果,为建设“名山秀水、文化休宁”夯实基础。严格落实“林长制”,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杜绝较大森 林火灾发生和有害生物传播蔓延,从严控制砍伐,确保封山育林超万亩,力争林木砍伐指标持续下降,森林覆盖率持续上升。严格落实“河长制”,加快推进新岭水双龙段治理工程、溪口中小河流治理项目,打造水清岸美的生态环境。健全河道采砂、非法采石监管长效机制,科学规划砂石加工网点,积极探索河道砂石资源国有企业经营有效方法。严把项目准入门槛,坚决把污染源拒之门外。加强环境治理。认真抓好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和“回头看”工作,确保整改成果长效化、整治工作常态化。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持续开展燃煤小锅炉专项整治,抓好餐饮油烟、露天烧烤、秸秆焚烧治理,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确保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 95%以上。加强水污染防治,严格落实“水十条”,巩固禁养区畜禽养殖场关停成果,引导限养区畜禽养殖场有序退养,推进溪口、陈霞污水处理厂建设和新光厂关停整治。加强土壤污染防治,深入推进全域环境整治,推广“一献四捐”模式,扎实开展农村环境“三大革命”,确保完成 9 个乡镇政府驻地、8 个中心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抓好禁限用除草剂试点,确保农药集中配送实现乡镇全覆盖、村一级达 80%以上。加强环境监管。落实中央和省市生态环境监管改革要求,推进生态环保能力建设,提升环保依法行政水平。加强污染源日常监管“双随机”抽查,加大现场检查、随机抽查力度, 推进建设项目事中事后监管、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加强景区景点、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地环境综合整治。强化环保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落实,确保中央和省市环保决策部署落地生根、落地有效。坚决纠正执法不到位、整改不到位问题,全面清理违法违规建设项目,重拳打击违法排污,确保完成市控指标。(八)聚焦民生改善,努力在顺应期盼上求突破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优先保障民生支出,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来抓,用心细心真心抓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继续开展脱贫攻坚“万名党员干部帮万户”“百企帮百村”行动,巩固 33 个出列村脱贫成效,实现 1949 人稳定脱贫目标。加强贫困人口动态管理和程序管控,确保对象精准、信息准确。按照“五个一批”基本路径,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十大工程”,推动产业就业扶贫,增强贫困人口“造血”功能。认真落实健康脱贫、教育扶贫政策。强化金融精准扶贫,提高贫困户内生发展动力。进一步加强基层基本公共服务功能建设,提高贫困人口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努力提升保障水平。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实施好省市各项民生工程。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多渠道就 业创业,力争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口、转移农村劳动力均超3500 人。不断改善住房条件,确保老中医院、五城路周边地块棚户区改造,凤凰花园、园艺场宿舍、海阳农民新村老旧小区整治,107 户农村危房改造全面完成。巩固提升农村安全饮水质量,确保新增农村安全饮水人口 1 万人以上。持续推进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全面建成海阳三石路、五城瑶月路等 59 条 144 公里农村道路。健全完善社会保障、社会救助体系,补齐民生短板,努力在劳有所得、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取得新进展。统筹发展社会事业。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落实教师“无校籍管理”制度,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改善教学条件,加快实施“全面改薄”工程,确保海阳中学新教学楼建成使用、陈霞中心小学完成整体搬迁。强化卫生计生工作,围绕争创省级健康促进县和省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新建县人民医院内科综合大楼,加强县级医院与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市人民医院全面合作,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依法实施全面两孩政策,进一步提升生育服务管理水平。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强古民居保护利用,提升改造县文化馆,确保县博物馆三期综合馆对外开放。鼓励发展民间文化场馆,建设农民文化乐园,推进农村应急广播系统项目建设,建立健全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管理长效机制。积极争创“全省体育强县”,大力开展全民健 身运动,确保县体育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启动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完成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加强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国防后备力量及人防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积极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人民团体的重要作用,统筹做好广播电视、文学艺术、民族宗教、对台、外事侨务、气象、地方志、通讯、供电等工作。强化社会治理创新。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树正面典型,激励全社会见贤思齐、崇德向善。认真做好第十届村委会、第四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发挥村规民约、能人乡贤作用,引导村民积极参与乡村事务管理,建立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推动人民调解与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做好社区矫正和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深入开展“七五”普法。深化信访工作制度改革,健全完善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努力从源头上防范化解社会矛盾。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思想,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健全完善应急管理体系,着力提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加大公共安全管理力度,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三、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静州往事各位代表,面对发展新重任、工作新要求、群众新期待, 我们必须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强化责任担当,勇挑改革重担,敢想敢谋、敢作敢为、善作善成,努力打造人民满意政府。一是坚持忠诚履职。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切实坚定“四个自信”,真正做到“五个纯粹”。坚决维护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市县委的重大决策部署,确保政令畅通、执行有力。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着力营造严肃健康的党内政治生活、正气充盈的党内政治文化、山青水秀的党内政治生态。二是坚持依法行政。持续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作用,自觉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规范行政执法,深入开展行政处罚案件“一案双查”。完善重大事项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制度,全面推行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五公开”。健全政府新闻发布制度,办好“县长信箱”“市民热线”,增强政府公信力和透明度。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落实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和审议意见,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 建议和政协提案,不断改进政府工作。三是坚持担当有为。紧紧抓住“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这个关键,着力破除政府系统部分干部不愿为、不会为和不敢为的问题。强化责任担当,大力弘扬实干兴休、勇争一流的作风,雷厉风行抓落实,攻坚克难抓落实,努力营造敢谋敢干敢抓的良好氛围。持续抓好机关效能建设,深入推进政府服务创新,努力为群众和企业提供更便捷、更周到、更高效服务。加大问责追责力度,确保各项决策部署掷地有声、落地见效。坚持监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旗帜鲜明为担当者容错、为实干者撑腰、为创新者鼓劲。四是坚持干净干事。严格落实《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县委有关要求。巩固扩大巡视反馈问题整改成果,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加强“两个责任”痕迹管理,强化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权力运行制约监督,进一步规范项目招投标、土地使用权与矿业权出让、国有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行为。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强化财政资金监管和审计监督。严厉查处各种违纪违法行为,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各种不正之风,切实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各位代表!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赋予新任务。站 在新起点,开创新局面,我们满怀信心,豪情万丈。让我们紧紧团结在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撸起袖子加油干,为加快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小康休宁而努力奋斗!2018 年包头市九原区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九原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是在举国上下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热潮中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本届政府任期的五年,是我区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认真落实上级党委、政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拼搏,锐意进取,积极应对风险挑战,顽强战胜各种困难,圆满完成了“十二五”规划,顺利实施“十三五”规划,开创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五年来的主要工作及特点: (一)始终坚持把稳中求进作为最鲜明主题。五年来,我们不断适应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一系列深刻变化,努力克服宏观经济持续下行的不利因素,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稳中有进,稳中提质,推动经济发展换挡不失速,主要指标连续迈上新台阶。2017 年,预计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370亿元,年均增长 7.8%;固定资产投资达到 239 亿元,年均增长 13.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 74.2 亿元,年均增长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从 34772 元、13680 元增长到 45776 元、19395 元,年均分别增长 8.1%、9.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 13.8 亿元。其它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指标也都在稳步推进。可以说,这五年,是九原区经济实力持续增强的五年。(二)始终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最有力抓手。五年来,我们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工作理念,始终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我区一切工作的源头活水,主动谋划项目、争取项目、服务项目、建设项目,通过项目建设带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累计参加组织招商活动 300 多次,累计实施重点项目 400 多个,累计引进利用国内区外资金 500 多亿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1000 多亿元。特别是实施了神华二期、神雾化工、明拓高碳铬铁等一批新材料项目,引进了富力集团、绿地集团、中国铁建等一批全国知名地产企业,落户了万达广场、中东奥特莱斯、铂尔曼酒店等一批高端服务业项 目,形成重点项目引进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的梯次推进格局。可以说,这五年,是九原区重点项目大干快上的五年。(三)始终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最紧迫任务。五年来,我们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狠抓“三去一降一补”各项任务落实。加快发展稀土新材料产业,九原工业园区被确定为自治区稀土新材料产业园区核心区,园区目前入驻企业75 家,财政贡献率占到了 50%以上,被评为自治区重点工业园区和现代煤化工高新技术特色工业产业化基地。着力培育新型业态,入驻了包商银行、浦发银行等一批金融保险业机构,建成了复正大厦、天福广场等一批楼宇经济,吸引了神华油品销售公司等一批总部结算企业,改造了横竖街特色餐饮街区,集聚了山东凯瑞等一批全国连锁餐饮企业。服务业的发展日趋多元和成熟,第三产业的比重提高了 4 个百分点。全力打造现代物流业,建成并运营了九原公铁海铁国际物流园,天津无水港、曹妃甸内陆港等签约入驻,开行了自治区首列中亚货运班列,获批设立包头 B 型保税物流中心。可以说,这五年,是九原区产业结构更加优化的五年。(四)始终坚持把补齐短板作为最先决条件。五年来,我们聚焦地区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倾注更多的财力和精力,努力破解农村牧区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围绕人居环境补短板,累计投入 20 亿元,实施了 42 个行政村、129 个自然 村的“十个全覆盖”工程,改造农村牧区危旧土房 6206 套、占农村牧区全部住房的30%左右,修建村镇道路800 多公里、是之前总量的 5 倍还多,农村牧区人居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围绕产业发展补短板,建设了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园区,累计投入 3.2 亿元,用于征地拆迁和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园区已实现“七通一平”,入驻企业 11 家。培育扶持草原立新、草原天宝等产业化项目 117 个,年销售收入 500 万元以上农牧业企业达到 18 家,专业合作社达到 617 家。围绕基础设施补短板,建成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项目 68 个,新增节水灌溉面积 5.8 万亩、高标准农田 3 万亩。围绕脱贫攻坚补短板,创新出台“1+4”脱贫攻坚制度体系,因人因户实施 21 项帮扶政策措施,1704 名市级标准贫困人口全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可以说,这五年,是九原区农村牧区繁荣发展的五年。(五)始终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最强劲动力。五年来,我们主动承接上级的改革任务,累计落实 457 项改革举措。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区本级行政审批事项由 100 项精简至 23 项。完成“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将 152项前置审批事项调整为后置审批,各类市场主体从 6800 余户增加到 1.8 万余户。完成政府机构改革,机构数量由 24个精简为 22 个。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19 个行政执法部门全部建立“一单两库一细则”。在承接上级改革任务 的同时,我们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勇于探索尝试,出台 229项改革性文件。城乡管理“三个一体化”、深化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以地控税、以税节地”税收征管机制、环保公安执法衔接机制等一批先行先试改革为全市探索了成功经验,得到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在全市率先实施“大学生集聚计划”,引进“985”、“211”等院校毕业生 183 人。可以说,这五年,是九原区各项改革深入推进的五年。(六)始终坚持把民生改善作为最根本宗旨。五年来,我们聚焦百姓关切,着力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累计用于民生支出达到 91 亿元,占财政支出的 79%。全部完成了老旧小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任务,通过物业补贴实现 11个小区物业管理水平提升,新建垃圾转运站 15 座、公厕 530座。就业创业工作不断加强,城镇新增就业 1.8 万人(次)、农牧民转移就业 6.4 万人(次)。建成 4 个市级、7 个区级创业园,发放创业担保贷款 2.6 亿元,扶持 4330 人成功创业。完成城乡医保并轨,养老、医疗等各类保险参保率稳步提高,参保人数突破 23.4 万人(次),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实现 13 连增。累计发放城乡低保及各类专项救助资金 1.04 亿元,救助困难群众 1.5 万人(次)。连续五年为 1.7 万户低收入家庭发放“暖心煤”,累计发放各类惠农惠牧补贴 9.3亿元。可以说,这五年,是九原区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 (七)始终坚持把生态保护作为最重大责任。五年来,我们切实加强生态建设,下大力气解决好突出环境问题。集中开展“三片两线”环境综合整治,清理各类污染企业 42家。全面推进原煤散烧整治和禁燃区建设,取缔燃煤锅炉 287台。严厉打击不符合环保要求的生产行为,取缔各类违法企业 360 家。扎实推进重点环保工程,完成华电等 3 家电厂脱硫脱硝升级改造工程。开展昭君坟水源地和农村牧区饮用水源地保护等工作,完成韩庆坝铬渣等 3 处城区内工业废渣治理工程。持续加大生态建设力度,实施天然林保护、“六大重点区域”绿化等工程,新增绿化造林面积 2.8 万亩,全区森林覆盖率提高到 22.5%。开展公路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大青山(乌拉山)南坡生态修复和地质环境保护治理等重点工作,关停采砂采石企业 61 户。加强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和例行督察整改,拆除各类违法建筑物 300 余处、4 万平米。可以说,这五年,是九原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的五年。(八)始终坚持把城区建设作为最突出内容。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征拆与建设同步实施,新区与旧区统筹推进。建成新都市区地下综合管廊 20 公里,新增 55 条、115.6 公里城区道路。组织实施了井卜石村、井坪新村等 27 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完成征拆面积 352 万平米。加大旧城区综合整治力度,打通 19 条“断头路”,改造 52 公里旧城区道路雨污管线,高标准创建 14 条景观示范街,整治 18 条背街小巷, 拆除各类违法建设 30 万平米,完成宋昭公路拓宽改造和新南绕城建设,积极推进沼南大道、110 国道拓宽改造等重要基础设施。开展了二道沙河、四道沙河景观治理,建成了市民公园、鹿园,实施了九原大道北段带状公园、台地公园建设和赛汗塔拉公园改造,共拆建还绿 200 多万平米,城区绿化覆盖率提高了 9 个百分点。可以说,这五年,是九原区城区面貌显著变化的五年。(九)始终坚持把社会进步作为最重要标尺。五年来,我们着力提供更加优质的基本公共服务,不断推进各项事业向前发展。新改建公办幼儿园 14 所,完成 31 所薄弱学校改造和标准化学校建设,适龄儿童学前三年毛入园率由 64%提高到 97%,建成包九中分校,引进芬兰赫尔辛基幼儿园办学,高标准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验收。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取消药品加成。新改扩建各级各类卫生医疗机构 36 个,区医院、蒙中医院晋升二级甲等医院。全面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医疗卫生保障能力稳步提升。新增各类群众性体育运动场地 124 个,新改扩建各类文化活动场所 98个,实现了区镇村三级文化服务网络全覆盖,建成黄河谣、房车营地等一批文化旅游项目。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工作,扎实推进平安九原建设,成功应对禽流感疫情等重大突发事件,进一步加强食品药品基层基础工作。可以说,这五年,是九原区社会事业长足进步的五年。 (十)始终坚持把依法行政作为最基本要求。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区委的领导,自觉接受区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开展民主协商,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意见。累计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 568 件,满意率达到 95%以上。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严格执行“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将审计监督贯穿于重要领域、重点工程建设、重大资金使用的全过程。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及自治区、包头市相关配套规定,全面完成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办公用房清理整顿,“三公”经费支出较 2012 年减少一半以上。政府各部门依法治理经济、依法协调和处理各种利益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可以说,这五年,是九原区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的五年。此外,供销、档案、残联、妇女、儿童、老龄、民族、宗教等工作取得了新成绩,电力、邮政、金融、保险、通讯等部门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新贡献。各位代表:五年来的发展是开创性的。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紧密结合地区实际,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3421”发展定位的内涵,形成了一系列符合九原实际、具有九原特色的经验做法。在打造稀土新材料产业园 区、重大项目引进、生态环境治理、棚户区改造、农村牧区建设等诸多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解决了许多困扰地区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五年来的变化是深层次的。我们最重要的布局是规划实施了新都市区建设,保证了全市党政机关的顺利搬迁入驻,给我区的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我们以此为契机,审时度势,主动作为,改善城市结构,调整工作重心,实现了经济形态以农村经济为主向城市经济为主的转变、城市定位由传统郊区向中心城区的转变、思维观念和工作方式由农村工作向城区工作的转变。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我们统筹推进全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在诸多领域唱响了“九原好声音”。荣获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等 10 多项国家级荣誉,荣获自治区普法先进区、双拥模范区等 20多项自治区级奖项。承办了全市一系列重点工程、重要任务、重大活动,为全市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对外形象和影响力不断提升。五年来的奋斗是聚人心的。我们努力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牢固树立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因素的理念,凝心聚力,同频共振,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精准发力促改革,众志成城干事业,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推动各项重点工作上档次、上水平,全区上下形成 了不讲困难讲实干、不讲条件讲发展、不讲得失讲奉献的干事创业氛围。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在困难和矛盾不断增多的情况下,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结果,是全区干部群众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奋战在全区各条战线的干部群众、各位代表和社会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九原发展的各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创业活力不够强,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转方式、调结构的任务依然艰巨;民生领域存在不少短板,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棚户区改造、新都市区建设任务繁重,城市品位亟待提升;农村牧区经济发展还相对滞后,农牧民增收基础薄弱;财政刚性支出持续增加,收支矛盾突出;政府自身建设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着力加以解决。二、今后五年工作总体部署 今后五年,是我们国家“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做好今后五年的工作,任务艰巨、影响深远,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我们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书记考察内蒙古时提出的“五个结合”“五个融入”的重要指示,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我区“3421”发展定位,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中之重放在工业提档升级上,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放在创新驱动上,把培育竞争新优势的关键放在改革开放上,不断开创全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新局面。总体目标是:从现在到 2020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我们要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增收入、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防风险、治污染,着力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充分性、包容性、持续性,进一步夯实小康建设总体水平。2020 年后,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我们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围绕“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总目标,全面提升我区的经济实力、创新活力、改革动力、治理能力、生态魅力和区域竞争力,稳步建设全民共享的高品质现代化中心城区。 重点任务是:建立一个体系:即构建科学合理的产业体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推进产业迈向价值链的中高端。加快发展新材料产业,比重占到全市 40%以上;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达到 50%以上;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达到 15%以上;大力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活力,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 GDP 比重达到 70%以上。促进两个提升:一是提升小康建设总体水平。巩固提高低收入家庭的稳定收入,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全区中等收入群体比例达到 70%以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到 2020 年,与全国同步建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富足的全面小康社会。二是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优势。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优化要素保障,把沉淀在严重过剩产能、高污染产业中的资金、土地、劳动力资源,逐步转移和注入到新兴、绿色产业中,在不断做实总量的同时,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含金量”和可持续性,促进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抓好三项攻坚:一是风险防范攻坚。认真落实上级安排部署,按照多措并举、分类处置,明确责任、逐步化解的要求,严格控制新增债务,积极稳妥化解存量债务,力争用 3 —5 年时间将政府债务率降低到合理水平。二是污染防治攻坚。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全面推进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切实抓好中央、自治区党委巡视反馈意见和中央、自治区环保督察反馈问题的整改落实,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条件。三是棚户区改造攻坚。认真落实国家三年棚改攻坚计划,以改革创新的举措,坚持不懈的韧劲,力争到 2020 年,基本完成现有 150 万平米棚户区改造任务。加快四轮驱动:一是新都市区引领驱动。围绕打造全市行政服务中心、现代商务中心、文化体育中心和创新创业中心,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引导,不断提升城市的功能和档次,早日建成高品质的现代化中心城区。二是稀土新材料产业园区创新驱动。科学编制产业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发展壮大高分子新材料、超纯铁素体不锈钢新材料、稀土应用及高性能复合新材料三个产业集群,打造国家级稀土新材料产业基地。三是公铁海铁国际物流园开放驱动。进一步拓展空间和服务功能,建成 B 型保税物流中心、多式联运中心,延伸国际货运班列,引进国内大型物流企业,打造西部地区功能最完善的物流园区。四是绿色食品加工园区品牌驱动。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拓展园区发展空间,健全质量监管体系,坚持绿色、有机、无公害品牌,打造辐射中西部地区让老百姓放心的现代化绿色食品产业园区。强化五个治理:一是强化社会治理。以人民群众最关心 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导向,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完善社会服务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社会良好秩序,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二是强化生态治理。严守生态红线,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持续提高森林覆盖率和城区绿化覆盖率,推动主要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空气质量和城乡环境明显改善。三是强化文化治理。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和管理,推进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大力弘扬乌兰牧骑精神,创作一批反映时代、贴近基层的文艺精品。发展壮大文化旅游产业,大幅提升文化综合实力。四是强化农村治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巩固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加快推进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现代化。五是强化依法治理。坚持依法行政,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在今后五年的工作中,我们要正确把握和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一是正确把握和处理好稳中求进和改革创新的关系。就是要在经济保持新常态的大环境下,千方百计保持全区经济发展基本面、主导产业的生产经营、支撑全区财政收入的主体税源等相对稳定,促进经济平稳运行,保持合理增长速度。 同时,要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推进改革,加快结构调整,以改革促发展、促开放、促民生、促和谐、促稳定,努力在关键领域取得新进展,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后劲更足、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子。二是正确把握和处理好化解债务与财力保障的关系。近几年,我区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在合理控制规模的基础上,通过融资及其它多种方式办成了一些大事,办好了一些实事,为今后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随着形势的发展,按照中央的要求,我们要正确处理好加强财力保障与科学应对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的关系。财政支出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既要办好眼前的事,又要考虑负债风险和还债能力。要通过增收节支、市场运作、改善偿贷结构等办法,进一步化解收支矛盾,战胜眼前困难。三是正确把握和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发展是硬道理,环保是硬任务。发展经济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优化经济增长的有效保障。我们要坚持美丽与发展双赢,决不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既要毫不动摇地突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也要把环保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转变过去粗放的发展方式,依靠科技创新、转型升级推动科学发展,努力用最小的环境成本获得最大的发展效益,推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并进。 四是正确把握和处理好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的关系。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我们既要抓“近”,立足当前,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进一步夯实小康建设水平;又要重“远”,着眼长远,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统筹安排好各阶段任务。要把短期应对措施和长期规划发展结合起来,既注重当前的发展,更要从全区中心工作和大局出发,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三、2018 年主要工作安排2018 年是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我们也将迎来改革开放 40 周年。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对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各项要求,查漏补缺,强基固本,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综合各方面因素,2018 年我们要进一步夯实指标,压实总量,轻装上阵,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7%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8%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7%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增长 7%左右,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更加坚实。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着重抓好以下 8 个方面的工作:(一)坚定不移打造稀土新材料产业园区一是要千方百计保障项目尽快落地生根。要全力推动 10 大新材料项目明年上半年全部开复工。即总投资 170 亿元的神华二期、总投资 50 亿元的神华乙二醇、总投资 177 亿元的神雾化工项目、总投资 8 亿元的明拓铬铁三期、总投资 16亿元的明拓乙二醇、总投资 60 亿元的明拓 160 万吨稀土铁素体不锈钢、总投资 4 亿元的上海浦景化工、总投资 10 亿元的宝武针状焦、总投资 21 亿元的杉杉负极材料、总投资 2亿元的和发稀土项目。同时,推动总投资 8 亿元的中船重工风电装备、年产 3 万吨高纯稀土金属基地落地建设。二是要加快建设公铁海铁国际物流园区。组建专门的服务机构,加强物流园招商和管理工作。推动天津无水港、曹妃甸内陆港仓储库房建设运行,推进中铁泰吉利石化仓储物流项目。加快 B 型保税物流中心建设,确保 9 月底前通过验收并封关运营。积极争取政策资金扶持,推动中亚国际货运班列运行常态化,争取延伸至欧洲。建成启用多式联运中心,引进大型第三方物流公司,加快“一关两检”等相关职能入驻,形成“一站式”通关服务。园区进出口及物流企业力争达到 40 家以上。三是要不断提高园区综合承载服务能力。创新投融资方式,加快征地拆迁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总体规划、滚动发展”的思路,继续加大土地收储力度,实施纬二路、经九路北延等 6 条道路、管网及绿化、亮化建设。要尽快盘活园区闲置土地和厂房,坚决退出一批“圈而未建”“圈大 建小”“建而未用”企业,实现“腾笼换鸟”。要积极帮助立东碳五、华光金属、东方希望碳素二期等项目解决手续办理、工程建设中遇到的问题,确保年内实现投产。要加快建成新材料规划展厅,适时启动稀土新材料研发中心建设,积极引进中组部“千人计划”专家,支持明拓不锈钢材料院士工作站建设,深化与中科院、西安交大、西北大学等高校及科研机构合作,打造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要全身心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所有项目手续都要落实专人跟进,特别要加快园区规划环评、排污口许可、林地征占补偿等关键手续办理。(二)以新都市区建设为引领带动城市整体提档升级一是要齐心协力推进新都市区建设。牢固树立全地区一盘棋的思想,积极主动配合,加强服务保障,抓紧解决新区建设过程中的拆迁遗留问题。明年要力争使 110 国道以南、沙河西街以北新区范围土地全部拆迁腾空,尽快打通站前路、世纪路、经三路、经七路等 12 条、26.8 公里道路,新建纬三路、纬十一路等 8 条、13.6 公里道路,实施 4.9 公里综合管廊工程和 5 公里雨水截流工程,启动 6.5 万平米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建设工程,新增区域绿化面积 50 万平米,新建 2座变电站。二是要打造全民共享高品质宜居区。发挥新区地理中心和后发建设优势,支持万达、恒大、绿地等入驻项目继续扩大开发面积,跟踪对接万科、中海、苏宁、碧桂园等大型开 发企业落户建设,推动邦成城市宫园、开元小区、明华学府等商住项目加快建设。启动市党政大楼周边商业开发,促进各类服务资源优化配置,完善新区综合服务网络。推进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包医国际医院年内完成主体工程,新都市区小学力争年内开工。三是要加快补齐主城区服务业短板。适应人口集中集聚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需要,引进发展商务金融、星级酒店、特色餐饮、高端商业等新的服务业态。继续对接光大银行、渤海银行,争取尽快在我区设立分支机构。推动铂尔曼五星级酒店上半年投入运营,督促绿地万豪、富力君悦等星级酒店项目尽快实施。抓好横竖街一期特色餐饮品牌宣传推广,启动二期商业开发及配套建设。引进大红堂跨境电商综合平台,打造电子商务产业园。推动九原万达广场上半年开业,加快中东奥特莱斯、欧亚集团包百九原广场、红星美凯龙家具城等项目开工进度。(三)下大力气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服务一是加强招商工作领导。牢固树立抓招商就是抓税源的发展理念,强化招商队伍建设,建立奖惩激励机制,把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到经济部门和园区工作一线。要进一步明确部门招商职责和任务,将招商成效作为检验工作能力和作风的重要标尺,大中小项目都要重视,一二三产业项目齐抓,形成全员招商的良好氛围。要进一步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创新 招商引资方式,深入开展科技招商、行业招商、专业招商、驻点招商、展会招商、以商招商。同时,既要引进新项目,也要关心老企业。二是加强产业链条延伸。要立足区域发展定位,把握产业发展规律,找准招商范围路径。紧紧围绕我区打造高分子新材料、超纯铁素体不锈钢新材料、稀土应用及高性能复合材料等主导产业,积极瞄准产业集聚区、技术富集区、转移活跃区,围绕产业链、绘制招商图、建立信息库、拟定计划表,紧盯重点环节、聚焦重点企业,着力引进产业领军企业、重大龙头项目。明年要确保引进 10 个以上新材料产业项目。三是加强项目服务保障。牢固树立“服务也是生产力”的思想,强化“全天候、全方位”服务保障,敢于担当、投入真情,确保项目建设全程有人问、碰到阻力有人管、推进缓慢有人促、遇见困难有人帮。继续坚持“区级领导包项目、责任部门抓项目、配合单位跟项目”的协同推进机制。重大项目要成立专项服务组,定期分析调度,第一时间协调解决各类问题。明年我区计划实施亿元以上重点项目 116 个,要确保续建项目 4 月全部复工、新建项目 6 月全部开工,年底前竣工 45 个以上。(四)以问题为导向推动重点领域深化改革一是要积极承接上级改革任务。充分发挥市、区两级行政服务大厅合署办公的优势,推动“放管服”改革向纵深发 展。继续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实施“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加快完成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实现“同城一支队伍执法”。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完成基础数据审核、系统导入工作。深化城市执法体制改革,完成机构设置、职能整合和人员划转,稳定基层执法队伍。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完成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健全完善“河长制”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辖区河湖保护管理。二是要不断深化既有改革成果。继续完善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不断提高利益联结比重和农牧民在产业化经营中的收益。深入推进城乡“三个一体化”改革,真正建立人权、事权、财权相统一的管理体制。深化环保公安执法衔接机制,依法严惩环境违法行为。结合重点区域造林绿化工程,大力推广“村民选地、政府代植、农户收益”的生态建设模式。继续实施“大学生集聚计划”,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按照全市统一安排,适时启动事业单位公务用车改革。三是要勇于探索先行改革举措。推进区属国有融资平台实体化转型,更好地发挥在化解债务、投资建设方面的作用。组建工业园区售配电公司,推进增量配电业务试点,切实降低辖区企业用电成本。以智慧九原指挥中心为平台,整合多部门管理资源,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执法联动。强化全区网络信息资源整合,建立以业务整合为主导、信息资源 数据为基础的集约集成信息平台。加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休假管理,建立更加规范、公平的请休假制度。(五)驰而不息巩固和保护好生态环境一是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大力推进燃煤散烧治理,积极推广清洁能源替代,全面建成禁燃区。完成华电 1、2号机组降烟羽改造等工程,6 月底前全面完成二道沙河综合治理以及四道沙河蓄水工程,彻底根治流域黑臭水体。强化城镇“三烧”“三尘”管控,保障空气质量持续稳定好转。认真做好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积极开展违规使用地下水项目核查整治,全面完成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二是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按照全市统一要求,划定生态红线、永久基本农田(草原)保护线和城市开发边界线等 3 条红线。要加快推进大青山(乌拉山)南坡环境综合整治、梅力更自然保护区地质修复治理。要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风沙源治理等重点林业生态工程,新增造林 3000 亩。要推进呼包鄂沿黄生态走廊建设,抓好黄河湿地公园昭君岛片区建设,完成植被恢复 500 亩,退耕还湿 1000 亩。三是着力提升人居环境品质。要深入实施“五化”工程,进一步巩固景观街创建、街巷治理成果,深入开展私搭乱建、破墙开店、沿街油烟污染、小广告等专项整治。加快台地公园建设,完善九原大道北段带状公园,实施赛汗塔拉城中草 原扩园。打通巴音高勒路、健康南路等 4 条“断头路”,整治韩庆坝路、建国路等 4 条背街小巷,建设 20 座景观式公厕,实施 2000 户棚户区改造任务,对万达小区、青年园等12 个、48 万平米老旧小区进行综合改造。配合实施好 110国道拓宽改造、北绕城公路建设。(六)继续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一是加快构建产业支撑。大力发展农村牧区特色产业,促进农村牧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加快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园建设步伐,组建专门的管理机构,加强园区的招商引资和项目服务工作。加快解决园区土地权属问题,尽快完善土地平整、污水处理、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配套。确保红云食品、转龙酒业上半年投产,鹿佳调味品 10 月份投入运行,年内入园企业达到 15 家、投产 8 家。同时,以园区为带动,打造 5 个自治区著名商标,新增专业合作组织 10 家以上,龙头企业达到 50 家。二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积极适应城乡居民消费和休闲需求,开发牧家体验、康体养生等民族旅游产品,发展田园乐趣、特色采摘等休闲旅游,丰富野外露营、休闲垂钓等乡村度假模式,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推动旅游公交线路向乡村延伸,有序实施农村旅游厕所建设,加强旅游综合服务质量监管,打造一批星级接待户和模范旅游村。督促恒大尽快启动 小白河包头旅游城项目,继续完善提升黄河谣、房车营地等旅游项目。三是巩固完善基础设施。认真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以农村垃圾、污水处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加强环境治理,完善长效管护机制,巩固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成果。保障好沼南大道、红旗大道施工任务,配合好 G65高速公路、包银高铁等重点项目拆迁。加快制定《九原区县域乡村建设规划》,年内完成重点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继续实施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中小河流治理等 4 个农田水利项目,新增节水灌溉面积 2 万亩、温室(大棚)500 亩。(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是打造更加优质的教育环境。实施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对标全市名校,提升办学理念,打造与现代化中心城区相适应的现代教育。进一步抓好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激活用人机制,营造更加浓厚的尊师重教氛围。实施高中分层教学、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和班主任职级制,实施办学条件改善、学校食堂提质、消防设施配备和健康饮水工程。推进包头外国语学校开办,推进沼南小学改扩建。加大民办幼儿园检查力度,全面规范办园行为。二是打造更加完善的健康体系。深入开展健康城市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全面推开区级公立医院改革,公立医院药占比总体下降到 30%以内。加大专业技术人才培 养和引进力度,稳定基层医疗队伍,不断完善“基层首诊、双向转诊”的分级诊疗就医制度。加强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做好公共卫生和重大疾病防控工作,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 80%以上,家庭医生签约率达到 52%以上。三是打造更加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度挖掘九原历史文化内涵,积极谋划全区文化产业发展布局。保护好麻池古城等国家级重点文物,传承好梅力更召信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举办好春晚、消夏文化艺术节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扶持创作现实题材、传统文化等精品力作。弘扬具有九原特色的优秀传统民族文化,鼓励和支持民间艺人创作,发展好麻池剪纸、书画篆刻等民间艺术。四是打造更加可靠的社会保障。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农村富余劳动力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再就业工作,扎实开展农牧民工技能提升和失业人员转岗培训,落实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以非公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农牧民工等为重点,推进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完善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加强对五保供养人员、孤残人员等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五是打造更加和谐的治理结构。结合社区“两委”换届,科学合理规划社区布局,着力打造恒大、富力、绿地、开元等 6 个精品社区,通过多种方式,尽快补齐其它社区场所的 历史欠账。强化物业管理和产权办理,健全物业服务企业约束和激励机制,推行准物业管理、市场化管理、社区代管等多种模式,提升物业服务水平。力争完成 33 个项目的房屋遗留产权办理工作,切实维护购房群众的合法权益。六是打造更加安全的社会秩序。强化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层层压实责任,坚决纠正未审批、失监管的思想偏差,坚持不懈地开展隐患大排查大清理大整治专项行动。健全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确保百姓舌尖安全。加强社会矛盾预防和化解力度,推进诉访分离,依法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始终保持打击违法犯罪高压态势,强化社会面管控,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八)全力以赴增强财政保障能力一是进一步培植税源。开展联合税源大普查,全面摸清辖区企业情况,建立动态数据库,提高税收征管效能。重点关注全区经济结构变化以及总部经济、总部结算等形式,加强与辖区内跨区域施工、建设企业的沟通衔接,实现税收就地缴纳。推进综合治税,建立奖惩措施,进一步强化各地区、各部门协税护税引税工作的意识,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二是科学使用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好政府各类资源,确保收支平衡。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坚持量入为出,重点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严格控制预算外追加支出,压减使用效益偏低的支出项目,进一步降低行政成本,将更 多的资金用于惠民生、促发展上。三是加大资金争取力度。积极应对财力趋紧的形势,通过争取上级各类资金支持缓解自身发展的资金压力。实行目标管理工作机制,明确各地区、各部门的资金争取任务。要重点围绕棚户区改造、林业生态等基础设施以及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民生领域,提前谋划、主动对接,全年要争取到位资金 9 亿元以上。四是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坚决化解地方政府债务,在停建、缓建、瘦身一批政府性投资项目的基础上,对今后新上政府性投资项目要慎重研究、科学论证、严格审批,严控新增债务增量;制定债务偿还计划,稳妥有序做好现有债务化解工作。四、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一)建设法治政府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必须守法律、重程序、受监督,恪守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依法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自觉接受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办理好人大代表议案和政协委员提案。积极开展民主协商,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意见。积极支持法学会工作,扎实做好“七五”普法工作。(二)建设诚信政府 强化政策制定的连续性,对企业和群众作出的承诺,言出必行,行必有效。建立健全失信惩戒机制,完善以政府社会治理、企业信用交易、个人信用档案为主的应用服务体系。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增强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公共资源转让、公共工程建设的公开度和透明度。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落实服务承诺、限时办结、首接负责等制度,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服务效能。(三)建设创新政府坚持理念创新、制度创新、方法创新、手段创新,不断开阔视野,抢抓战略机遇,勇于革故鼎新,坚决克服一切不合时宜、阻碍发展的思维定势、行为惯性和路径依赖。要加强学习,研究政策,开动脑筋想,创新举措干。要创新政府管理理念和方式,弘扬工匠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通过创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实现创新引领发展。(四)建设廉洁政府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及自治区、包头市相关配套规定,不断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年内“三公”经费支出压缩 5%。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一岗双责”,既要抓好业务工作,又要负起廉政责任。加强审计监督,推进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监督。(五)建设担当政府 营造能做事、多做事、敢担当的良好氛围,让担当精神成为主旋律。政府各部门都要强化责任意识,敢抓敢管、不怕碰硬,勇挑重担、敢于负责,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对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安排部署的工作,要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看准了的事情义无反顾,定下的事情一抓到底,齐心协力把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各位代表,时代赋予重任,人民寄予重托。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有力的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秉承九原区纯朴实干、厚重齐心的优良传统,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紧紧团结和依靠全区人民,为决胜全面建成更高质量小康社会、加快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新九原、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懈奋斗!2018 年宁城县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过去五年工作简要回顾过去的五年,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主动适应经济 发展新常态,同舟共济,锐意进取,较好地完成了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五年来,我们坚持以富民强县为目标,狠抓发展第一要务,综合实力得到新提升。预计到年末,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98 亿元,年均增长7.8%;三次产业比由 22:47:31 调整为 20:41:3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4.6 亿元(按新口径计算)。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 126.6亿元,年均增长 16.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71 亿元,年均增长 11%。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 17976 元增加到29369 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 6502 元增加到10414 元。粮食产量连续五年保持 15 亿斤左右。金融机构存款余额 177.3 亿元、贷款余额 94.4 亿元,分别增加 66.7 亿元、35.4 亿元。荣获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生猪调出大县、牛羊调出大县、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科技进步先进县、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县等多项国家级荣誉称号。——五年来,我们坚持以转型升级为导向,着力优化产业布局,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工业经济提质增效。落实电价补贴、行政事业性收费减缓免等政策,投入扶持资金 1.2 亿元,帮助企业降本减负, 稳定生产,工业增加值达到 66.8 亿元。食品、化工两大产业主导地位持续巩固,冶金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机械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步发展壮大,东方万旗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塞飞亚和长明机械实现新三板挂牌,天宇化工中高端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建支管业规模不断扩大,龙源风电并网发电,辉润轻体材料等小微企业迅速成长。实施 1000 万元以上工业项目 200 项,完成投资 215 亿元,燕京啤酒迁建、康健生猪、恒祥化工、博容钢铝容器、中节能光伏发电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建成投产。投资 3.2 亿元,新建改造园区道路 5.8 公里,铺设各类管线 35.2 公里,架设电力线路 15.6 公里,汐子园区公铁立交、绿园污水处理厂等配套设施投入使用。农村经济发展强劲。实行农牧业产业发展规模、奖补资金“两个不设上限”政策,投资 4.8 亿元,新增设施农业 20.3万亩、果树经济林 11 万亩,总面积分别达到 43.6 万亩和 20.3万亩,继续保持全区首位;新增家畜存栏 45 万头(只),总数达到 181 万头(只)。新增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15 家,温氏集团现代生猪产业、杰宇现代农业园区等项目建成投产。规范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680 家,注册宁城苹果、宁城番茄等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7 件,新增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 19 个。成功承办中国设施园艺学术年会,与首农集团、上海江桥市场等 10 余家企业达成战略合作,成为京津 冀、长三角等地区反季节优质蔬菜供应基地。投资 4.2 亿元,实施水库除险加固、灌区续建配套、河流防洪治理等工程,新增水保治理 10 万亩、高效节水灌溉 42 万亩;建设人饮工程 249 处,解决 14.6 万人饮水困难问题。营林造林 42.2 万亩、重点区域绿化 9.5 万亩,森林覆盖率由 46.7%提高到47.9%。第三产业活力凸显。投资 8.5 亿元,实施旅游重点项目项,道须沟成功创建国家 4A 级景区,藏龙谷、紫蒙湖进入 3A 级景区行列,松枫山庄成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兴家营子、山神庙等 30 个乡村旅游示范村建成。2017 年接待游客 185 万人次,综合收入 22 亿元,分别是 2012年的 2.3 倍和 7.3 倍。实施商贸重点项目 30 项,完成投资亿元,海达广场、一汽大众 4S 店、国际酒店等一大批现代商贸企业迅速崛起。电子商务迅猛发展,新增大型电商企业 18 家,入驻商户 745 户,覆盖率全市第一。新建改造各类市场 23 个,恢复重建小城子、大双庙等供销合作社 10 个。——五年来,我们坚持以群众利益为核心,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城乡建设再上新台阶。城镇建设日新月异。修改完善城市总规和地块控制性详规,编制完成 15 个乡镇、305 个行政村和 1498 个村庄规划。投资 63 亿元,加快天义城区建设,新建改造街路 16 条、18公里,维修街路 18.9 万平方米,“六横六纵一环”路网基本 形成;实施垃圾无害化处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等市政工程27 项,铺设各类管网 86.6 公里,新建广场游园 8 处,新增绿化 58.2 万平方米,宜居指数明显提高;实施城中村及棚户区改造 1822 户,建设安置房 1229 套、14.5 万平方米,房地产去库存成效显著。建成区面积由 16 平方公里扩大到 2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 14.5 万,成功创建自治区文明县城。投资 3.9 亿元,推进小城镇建设,新建改造道路 172 公里,建设广场 2 处,汐子、温泉等 4 个镇区实现集中供热,八里罕被列为全国首批特色小镇,黑里河入选全国首批运动休闲小镇,汐子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城镇化率由 38%提高到 48%。严格城乡规划执法,拆除违章建筑 2538 处、11.6万平方米。农村面貌焕然一新。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环境卫生整治,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投资 38.8 亿元,改造危房土房 18817 户、土墙 287 万平方米,硬化街巷 4764 公里,绿化村庄 793 个,建设文化活动广场 357 处、便民连锁超市 309个、垃圾填埋场 253 处,安装地名标识 2761 个,有效改善了 1533 个村庄的生产生活条件,新建生态移民新村 3 处,建成大双庙“黄瓜小镇”、五化“甜蜜之路”、小城子“红色之旅”、一肯中“万亩茄乡”等精品美丽乡村。城乡基础日臻完善。京沈高铁赤喀连接线和叶赤铁路电气化改造项目全线开工。投资 11.9 亿元,开通温泉至福峰 山旅游公路,大修国省干线 82 公里,新建改造桥梁 33 座,新修通村油(水泥)路 109 条、852.3 公里,实现行政村通油路全覆盖。投资 5.3 亿元,柏林一次变新建和宁一变迁建项目投入运行,实现 3 座 220 千伏变电站供电;建设 66 千伏变电站 5 座,改造低压台区 859 个,架设线路 1302 公里。——五年来,我们坚持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经济社会焕发新活力。各项改革继续深化。积极推进政府机构改革,组建卫生和计生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不动产登记局和矿产资源税费管理中心。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审批事项 17 项,制定涉企收费目录清单。稳步推进“扩权强县”试点工作,承接下放权限 55 项。加快实施商事制度改革,新增市场主体 1.5 万户。大力实施财税金融领域改革,调整乡镇财政体制,实行“营改增”,组建国有投融资平台 6 家、商业银行 1 家。全面实施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国家规定药品全部零差率销售。累计完成公务用车、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对接、河长制、农业“三项补贴”等改革153 项。对外开放成效显著。出台招商引资奖励办法,完善优惠政策,创新招商方式,成立“一办十局”,深入开展定向招商、定点招商、专业招商、以商招商,签约项目 545 个,到位资金 370 亿元,年均增长 19%。京蒙对口帮扶进一步深化, 争取帮扶资金 4515 万元,支持设施农业、林果产业、中小学校、卫生院、敬老院等项目建设,在教师培训、医疗帮扶、旅游发展等方面合作更加密切。——五年来,我们坚持以改善民生为要务,突出抓好扶贫开发,社会建设取得新突破。脱贫攻坚蹄疾步稳。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全面落实中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开展万名干部大下乡活动,派驻第一书记 307人、驻村工作队员 1063 人,组织 96 个单位定点帮扶 98 个贫困村、5830 名干部结对帮扶 1.3 万贫困户。全力实施“五个一批”工程,深入推进“三到村三到户”、易地扶贫搬迁、国电金秋助学等精准扶贫工程,投入财政资金 3.8 亿元、发放金融富民贷款 5.8 亿元,实现 6 万贫困群众稳定脱贫。科教文卫蓬勃发展。实施国家、自治区科技项目 32 个,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 56%提高到 59%。投资 5.8亿元,迁建天义实验小学,新设公办小学 1 所、幼儿园 2 所,新建改造校舍 21.3 万平方米,新增校车 36 辆,高考一本上线率比 2012 年提高 14.8 个百分点。投资 8976 万元,建成县文化中心综合楼、乡镇综合文化站 27 个、村级文化活动室 305 个;国家地质公园揭碑开园,小黑石、南山根等 3 处遗址成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烽火宁城》列入全国优秀巡演剧目。成为全区校园足球推广试点县,成立赤 峰中京足球学校,新建足球场 3.2 万平方米;自治区十三运获得金牌 15 枚、银牌 8 枚、铜牌 10 枚。安装有线电视 3 万户、户户通 2 万户,村村响 305 套。投资 4.4 亿元,实施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级卫生室等建设项目 362 个,县医院晋升为国家三级乙等综合医院,蒙医中医医院成为全区旗县中唯一一家三级甲等蒙中医医院。“全面两孩”政策实施,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分别控制在 8.0‰和 6.5‰以内。民生保障坚强有力。新增城镇就业 11308 人,开发公益性岗位 3332 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0%以内;年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10 万人以上。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 52 万人和 31 万人。不断提高低保标准,发放低保金 5.2 亿元,4 万名困难群众生活得到保障。建立健全特困人员保障机制,充分发挥残联、红十字会等社会组织作用,发放各类救助金 2.5 亿元,救助 19.1万人次。建成公共租赁住房 318 套。社会治理不断创新。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社会治安秩序持续稳定。严格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16 个单位入驻党政联合接访中心,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化解信访事项 468件。推进依法治县进程,全社会法治观念进一步增强。保持安全生产高压态势,未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开展食品药品专项整治行动,有效保障了食品药品质量安全。构建民族宗教三级工作网络,民族团结大好局面持续巩固。全面加 强土地、矿产和水资源管理,资源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国防教育、人民武装、人防、人事人才、统计、档案、续修县志、老区建设等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五年来,我们坚持以转变职能为重点,切实提高行政效能,自身建设有了新进步。政府职能加快转变。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制定公布政府权责清单、中介服务事项清单和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建立健全便民便企三级服务网络,建成县政务服务中心、镇乡街便民服务大厅 16 个、村级便民服务点324 个。全力推行“限时办结制”,优化再造审批流程 561 项,办理时限缩短 40%。全面加强政府目标绩效管理,强化督查考核,及时跟踪问效,工作效能明显提升。依法行政深入推进。坚决贯彻民主集中制,坚持“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严格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等程序,依法决策水平不断提高。坚决服从县委领导,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 727件、政协委员提案 580 件。加强政务信息主动公开,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政府公信力进一步增强。廉政建设持续加强。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制度,加大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力度,查处了一批“四风”和腐败问题。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三严三实”和“两 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开展“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和“三比一整治”活动,机关干部作风明显好转。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自治区、市、县委配套规定,完善公务用车、接待、差旅费等管理制度,“三公”经费支出下降 32.8%,财政评审和政府采购节约资金 13.9 亿元。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是充满挑战的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有力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历届党委政府不懈努力、长期积累的结果,是社会各界献计献策、通力协作的结果,更是全县人民顽强拼搏、开拓进取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为宁城经济社会发展付出辛勤劳动、做出重要贡献的全县父老乡亲,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所有关心帮助宁城繁荣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是满载收获的五年,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主要是:始终坚持改革创新谋发展,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市和县委的决策部署,探索符合宁城实际的科学发展之路,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始终坚持凝心聚力干事业,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问政于民、问计于民,团结和依靠全县各族人民,形成了和衷共济、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和浓厚氛围。始终坚持夯实基础强后劲,面对资源不优、基础薄弱的县情,以艰苦奋斗的精神,以强 烈的责任担当,着力上项目、补短板,破解发展瓶颈,增强了发展后劲。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惠民生,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了一些与群众息息相关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回顾过去的五年,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是: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财政收支压力大;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创新能力不足,实体经济发展水平有待提高;城镇功能不完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仍然薄弱,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脱贫攻坚任务艰巨,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还面临不少难题;个别部门创新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不强,干事创业氛围不浓,部分干部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有待进一步转变。对于这些问题,在今后工作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今后五年,是我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也是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做好今后五年政府工作,必须正确认识县情,把握当前发展形势。从宏观形势看,国家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自治区建设锡赤通经济区和蒙东能源基地,加快东部盟市发展,将对我县转变发展方式、 调整产业结构、承接产业转移起到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从政策机遇看,我县是自治区重点开发区、首批扩权强县试点县,同时享受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多重政策,在土地、项目、资金等方面都会获得更大支持。从发展潜力看,经过多年发展,产业基础显著增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特别是全县上下形成了团结奋进的发展氛围,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按照县十五次党代会和“十三五”规划确定的发展定位,通过五年的努力,把我县建成国家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中国北方文化生态旅游度假养生基地、自治区装备(农机)制造基地、区域性产业转移承接基地、赤峰市南部中心城市和枢纽城市。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做大总量和提高质量并重,加快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步伐,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持续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现代、宜居、美丽、活力、幸福新宁城。主要奋斗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8%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 7%左右,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 增长 12%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 10%左右,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 11%左右,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 13%左右。今后五年政府工作要坚持以下主要原则:坚持科学发展第一要务。着力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建设现代经济体系,努力实现速度质量并举的高效发展,经济社会同步的协调发展,城镇农村互动的统筹发展,人口、资源、环境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坚持惠民富民第一追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坚持项目建设第一抓手。牢固树立经济工作项目化的理念,把引进、争取和落实项目作为检验部门业绩和干部能力的重要标准,切实把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落实到具体项目的引进上、建设上、见效上。坚持环境友好第一责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发展绿色经济,推行绿色生产,倡导绿色消费,统筹山水林田河草系统治理,使绿水青山永驻、金山银山永续。坚持社会和谐第一目标。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推进依法治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创新社会治 理,健全公共安全体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宁城精神,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今后五年,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一、建设现代经济体系,实现质量效益新提升(一)推进工业经济持续升级夯实工业发展基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传统产业延伸、新兴产业集聚、小微企业集群,建设东部“工业走廊”。强力升级传统产业。做优做强食品工业,支持塞飞亚、东方万旗实现主板上市,提高康健生猪、亿豪肉羊等企业市场占有率。实施酒产业振兴计划,推动宁城老窖品牌复兴,促进宁河源、民族红等新兴品牌崛起,扩大燕京啤酒市场份额,加快奶酒、养生酒、保健酒等特色酒企发展。加大矿产资源探矿和整合力度,力促首鑫源矿业稳产、宏大矿业转产、鑫马铸业复产。提高膨润土企业精深加工能力,引导日月星、遵联等企业研发新产品,支持昭阳环保、宠爱宠物等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打造中国北方猫砂生产基地。促进化肥企业转型发展,加快辽中京科技、施达化肥退城入园步伐,下大力量推进现代化糖厂复建。提升机械制造产业发展层次,鼓励长明机械、巨昌农机等企业整机生产,引进大型机械设备、机床、汽车零配件等制造企业。大力培育新兴产业。推进中节能风力发电项目建设,建 成东旭光伏发电、元易生物质天然气等能源类项目,做大做强新能源产业。实施得丰焦化二期扩建,支持恒荣、恒祥、汇丰等企业发展上下游产业,建设精细化工产业集群。推动建支管业扩建,开工建设明安金属、晟福阀门等项目,打造自治区管(铸)件产业示范园区。加快京都淀粉重组,扩大绿安佳脱水蔬菜产能,建设山楂蜜饯、甜玉米等项目,引进果汁、罐头等深加工企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着力提升工业园区。优化空间布局,合理摆布项目,清理“僵尸”企业,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拓展工业发展新空间。开工建设汐子园区 66 千伏变电站,架设中京园区 66 千伏双回线路,完善道路、供水、供热、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配套设施,进一步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打造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二)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深入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努力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繁荣发展。促进适度规模化发展。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高耕地质量,粮食产量稳定在 15 亿斤以上。继续实行“两个不设上限”扶持政策,建立严格的农业生产标准,每年新增设施农业 5 万亩、经济林 2 万亩、特色种植 2000 亩,新建万亩日光温室园区 4 处,建成驿马吐川、坤头河川、黑里河川、 热水川、赤凌一级路 5 条林果产业带和八素台、朝宝沟、存金沟、鸡冠山、双庙龙潭 5 个万亩流域林果基地。新增家畜存栏 200 万头(只)、肉鸭 1000 万只,打造 100 万头生猪、60 万头肉牛、60 万只肉羊、30 万头肉驴养殖基地和全国最大的标准化肉鸭生产加工基地。加速深度产业化发展。大力培育家庭农场、田园综合体等新型经营主体,盘活土地资源,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增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15 家,规范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400 家,优质农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率、合作组织覆盖率分别达到 67%和 75%,从事产业化经营农户超过 14万户,产业化经营收入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65%以上。深入推进“三品一标”认证,创建农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全面提升市场占有率。加强产地批发市场建设,继续与中国农产品批发中心、海尔云厨等企业深化合作,打造中国北方高原寒地反季节绿色蔬菜供应基地。切实把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摆在首位,建立健全投入品和产出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实现从生产源头到销售末端全程可追溯。全力推动可持续发展。大力推进生态建设,继续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重点区域绿化等工程,森林覆盖率达到 50%。推进打虎石供水工程,实现西水东输,建设天义城区和重点城镇水生态体系。实施老哈河防洪治理、热水河整治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新增水保治理 25.5 万亩,完成智能高效节 水改造 15 万亩。建设人饮工程 93 处,改善 5.5 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加快推进农牧业机械化进程,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6%。(三)提升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依托区位、交通、产业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全时全季全业全民全域旅游,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激发第三产业活力。加快发展全域旅游。实施“旅游+”发展战略,推进产业、文化、旅游互为优势、互为条件、深度融合,带动旅游产业加速提升。精心打造王牌景区和核心景点,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加快“风景道”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以老哈河辽中京旅游产业带和黑里河葫芦峪自驾风景道为主线,以八里罕(温泉)特色小镇、黑里河运动休闲小镇、宁城西部国家公园、辽中京遗址公园为支撑,以乡村旅游为补充的全域旅游大格局,成为迎接京津冀客源的第一道驿站。加大宣传营销力度,推介五张旅游“名片”和五条精品线路,培育节庆活动和体育赛事品牌。创新文化旅游体制机制,强化综合执法,构建智慧旅游服务体系。到 2022 年,年接待游客突破 300 万人次,综合收入 45 亿元,跻身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行列。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以正基百货为中心,加快推进金融街周边商业开发,建成正基新世界广场,打造铁西商业圈。 依托物流园区,以一汽大众 4S 店、奥农物流等企业为引领,建设宁旅汽贸、村镇通、宏丰农贸等项目,打造汽车销售集中区和生产资料配送集中区。以永生商务为龙头,加强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规划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公共服务中心和物流分拣中心,打造电子商务集中区。积极发展新兴业态。加强敬老院、老年互助幸福院、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鼓励兴办社会养老机构,积极探索医养结合,延伸居家养老服务链条,建设康养宁城。着眼现代消费需求热点,大力发展信息咨询、文化休闲及包装设计等现代服务业,培育“互联网+”等多种新兴业态,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改善金融生态环境,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到 260 亿元,贷款余额达到 136 亿元。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提高宜居城乡新魅力加快补齐城乡基础设施短板,全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争创全国文明县城。(一)建设现代城市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完成城市规划修编。继续拉大城市框架,围绕高铁和叶赤铁路改造,建成哈河大街、双赢街、坤都伦街、大明街、百合街 5 座公铁立交桥,新建街路29 条、33.9 公里,同步推进辅路和综合管廊建设。着力提高城市品位,实施“城市双修”工程和高铁站周边土地开发, 建设“三园一场一廊一绿地”,打造集商务办公、健身休闲、餐饮娱乐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启动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工程,改造老旧管网,建设垃圾转运站、水冲厕所、停车场等市政公用设施,推进社会化市场化服务。加快建设海绵城市,打造城市排洪水系,新建大明街排水泵站、新水源地,提高污水处理能力,推进中水回用。拓展房地产发展空间,合理增加住宅用地,深入推进城中村及棚户区改造,有计划开发金三角市场、华鑫二期等 15 个片区,建设改善型高品质住宅小区,逐步推进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尝试教育综合体模式。加强城市管理,加大城区环境卫生整治力度,重点整治乱泼乱倒、占道经营等不文明行为,强化社区物业管理和公共设施管护。(二)打造特色小镇继续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八里罕(温泉)特色小镇,加大公共服务倾斜力度,打造西部中心城镇。全力推进黑里河运动休闲小镇建设,有序推进汐子工业带动型、大双庙—必斯营子一体发展“高效观光型”等产城融合特色小镇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新建道路 22 公里,实施街路硬化、绿化 12 万平方米,建设文化广场 9 个、集中供热站 9 个、垃圾处理场 6 个、垃圾转运站 10个、污水处理厂 4 个,铺设给排水管网 441.7 公里。建设商住楼 25.3 万平方米,公益用房 4.7 万平方米。 (三)振兴美丽乡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修订完善村庄建设规划,建设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推广农民住房安全标准图应用。健全县乡村户四级投入机制,持续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建立农村基础设施管护长效机制。实施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大力培养“守法纪、讲道德、懂技术”的新型农民。加快推进农牧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选择产业基础好、文化底蕴厚、生态资源优的特色村,集聚各类要素重点打造,力争建成一批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四)完善城乡基础加快交通枢纽和旅客集散中心建设,实现铁路、公路等多种交通方式无缝衔接、旅客零换乘。全力配合完成京沈高铁赤喀连接线和叶赤铁路电气化改造项目建设,确保 2019年建成通车。全面提升公路通畅能力,推动赤凌一级路升级为高速公路,新建国道 508 线小城子至平泉(蒙冀界)段一级公路,升级改造既有国省干线和县级公路,实现乡乡通二级公路,适时启动建设通组公路,全面取消经营性二级公路收费站。加快交通旅游融合发展,建设景观大道服务区、旅游驿站等配套设施。加强电力保障建设,完成新一轮农网升级改造。三、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增添发展进步新活力 坚决破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将各项改革不断推向纵深,主动融入区域协调发展,提高扩大对外开放水平,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一)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继续深化科技、文化、医药卫生等社会事业领域改革,坚决啃下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硬骨头”。有效探索政府机构改革新路径,加快职能转变。全力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稳步实施水权水价制度改革,建设节水型社会。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完善市场监管体制。深入实施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建设数字化智能化城市管理系统。有序推进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启动城乡交通一体化试点工作。全面落实新的改革部署,在产业转移、乡村振兴、区域合作、脱贫攻坚、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加大探索创新力度,切实增强改革源动力。(二)加大项目建设力度继续实行重点项目“五个一”专项推进和包保责任制,优化手续办理流程,并联审批、快审快批,全力落实项目开工条件。强化项目调度,实行挂图作战,建成一批重大项目。准确把握国家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向,立足优势产业,做好项目筛选和推介,力争更多项目进入国家、自治区盘子。加强 与各级金融机构深度合作,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三)持续扩大对外开放主动融入国家、自治区和赤峰市区域发展布局,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组建专业队伍,创新招商方式,开展“点对点”“一对一”招商,主攻 500 强企业,力争引进资金 580 亿元,年均增长 15%。借助与石景山区携手奔小康有利契机,加强农超对接,积极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推进教育、医疗卫生、旅游、就业等领域深度合作,进一步提升京蒙帮扶合作层次。四、聚力全面建成小康,实现美好生活新愿望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一)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大力实施金融富民、易地搬迁等专项扶贫工程,统筹推进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等行业扶贫,继续开展好万名干部大下乡帮扶活动,巩固完善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工作格局。持续加大扶贫专项资金投入力度,有效整合各类涉农资金,聚焦“五个一批”精准施策,逐户落实帮扶项目、资金和措施, 确保到 2019 年摘掉贫困县帽子,让贫困人口与全县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二)发展科教文卫体事业优先发展科教事业。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62%。抓好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 97%,创建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优质县,普及高中教育,职教中心进入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行列,重视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规范民办教育。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全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高考一本上线率达到 20%,考录清华北大人数实现新突破。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以校车、食堂、宿舍管理为重点,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建设平安校园。全力推动文化繁荣。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建设中京文化创意产业园;充分利用文化中心综合楼,建成现代化图书馆、文化馆、影剧院。实施精品创作战略,培育壮大文化产业,努力创作一批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精品力作,打造评剧之乡、铢铢镲之乡,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深入开展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强文化遗产发掘、整理和保护,完成小黑石墓群、汉长城遗址、黑城遗址和南山根遗址抢救保护项目。加快公益体育设施建设步伐,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建设自治区体育强县。整合广播电视资源,力争实现数字电视全覆盖。 推进健康宁城建设。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硬件建设,建成县医院铁西分院、蒙医中医医院医养中心,积极推进医共体建设。加快蒙中医药事业发展,建立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强化健康管理,巩固和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培养一批全科医生。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和控制重大疾病。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加强出生人口监测预警和目标人群服务管理。(三)强化就业和社会保障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每年新增城镇就业 2000 人、公益性岗位400 个,失业率控制在 4.0%以内,继续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全面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大社会救助力度,织牢织密社会保障网。到 2022 年,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 34 万人,医疗保险应保尽保,特困群体救助实现全覆盖。(四)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运用科技手段,深入开展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引导群众依法反映合理诉求。深入开展“七五”普法工作,推进依法治县进程。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快信息化建设,持续开展大排查大检查 活动,坚决遏制各类生产事故发生。按照“四个最严”要求,全面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进一步强化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工作,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力度,深入开展国土绿化和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加强环境恢复治理和地质灾害防治,做好中央、自治区环保督察整改。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巩固民族团结和谐大好局面。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和国防动员,扎实推进军民融合,认真做好武装、双拥、民兵预备役和人防工作。继续做好统计、人事人才、档案、妇女儿童、老年人、老区建设等工作。五、注重政府自身建设,树立务实为民新形象打铁必须自身硬。面对艰巨复杂的改革发展任务,持之以恒加强自身建设,全面提升施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着力打造人民满意政府。(一)建设实干政府始终把加强干部学习作为提升本领、破解难题、推进工作的重要途径,强化政治理论、现代经济、社会管理、科技法律等知识学习,努力打造一支善学善用、真学真用的干部队伍。以“钉钉子”的工作态度和“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工作作风,主动作为、真抓实干、敢于担当,努力创造一流工作业绩。加强督促检查,健全完善考核激励制度,狠抓工作落实。(二)建设服务政府 持续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不断提升政府服务效能,着力营造公正公平的市场环境,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在群众最期盼的地方安民心,在群众最迫切的地方下功夫,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见真情,切实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三)建设法治政府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严禁法外设权、扩权。完善决策机制,进一步修订完善政府工作规则,严格“三重一大”决策法定程序,着力规范行政行为。在县委正确领导下,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加大政务公开力度,积极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公开,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四)建设廉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自治区、市、县委配套规定,在遵纪守法中做好工作,在规矩约束下干事创业,在严于律己中担当责任,坚守底线、不碰红线。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动作风建设持续转变。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着力打造清正廉洁的政府形象。各位代表,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谋求新发展,实现 新突破,是我们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也是全县人民的共同期待。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谱写现代化宁城建设新篇章而不懈奋斗!2018 年和林格尔县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们提出意见。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我县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复杂局面,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团结依靠全县各族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迎难而上、开拓进取,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在新常态下实现了新发展、新跨越。预计 2017 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 168.8 亿元,实现平稳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3.6 亿元,年均增长6.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162.9 亿元,年均增长 12.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 30.5 亿元,年均增长 10.2%;城乡常住居 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 34009 元、11984 元,年均增长6%和 8.2%。三次产业结构由 13.1: 61.7:25.2 优化为12.3:46.2:41.5,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多元化、多极化、多样化经济发展新格局逐步形成。过去的五年,我们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五年来,我们立足自身实际,发挥优势特色,坚持三产融合发展,“五化”协同推进,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县域经济发展实现了新跨越。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五年来,立足良好的产业基础,有效发挥龙头企业较多、较集中的优势,积极探索龙头企业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有效延伸农业产业链,农牧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以蒙牛乳业为龙头带动,累计建成规模化奶牛牧场 54 处,奶牛存栏量稳定在 8 万头左右,规模化养殖率由 65%提高到 98%以上。依托蒙羊牧业,新增标准化肉羊规模养殖场 47 处,肉羊存栏量稳定在 60 万只以上。正大集团 32 万只青年鸡场、30 万只蛋鸡场投入运营,正缘小甲赖 15 万头、正谷同昌营、正业榆树沟 18 万头生猪养殖区建成投产,生猪存栏量达到 8 万头。农作物年均总播面积稳定在 100 万亩以上,形成了 52 万亩玉米、20 万亩马铃薯、7.5 万亩优质苜蓿草种植格局,进一步优化了种植业结构。认证“三品一标”企业 11 家、产品 36 个,农产品安全质量 不断提升。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被科技部列为国家科技特派员创业基地,连续四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称号。2017 年,稳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粮食产量 18.7万吨,家畜总头数 70 万头只,种养殖结构持续优化。成功举办了畜牧业绿色发展中国行暨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介大会和全区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培训会议,成功申报全国奶牛养殖大县种养结合试点县、“粮改饲”试点项目,传统农业加快向绿色、高效、现代农业转变。新型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投资拉动、项目带动、创新驱动”战略,以经济开发区建设为中心,做大做强传统优势特色制造业,加快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把准产业方向,守住“绿色”底线,坚持环境门槛,持续强化招商,优化项目服务,实现了经济开发区进一步发展壮大。引进和培育桃李食品等重点企业 25 个,投资规模110 多亿元,形成了绿色食品、生物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生态、电力等优势特色产业。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46 家,上市企业增加到 21 家,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2017年,预计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 131 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8%左右,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4 家,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20 亿元。蒙牛乳业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跻身世界乳业十强。圣牧高科、华琳食品、科达铝业正式投产,富友联合圣牧建成并投入试运行。大唐药业、世纪 福康、蒙肽生物、久鼎食品等项目顺利推进,健益壹生、雅士利婴幼儿配方奶粉、宇航人二期、智天然休闲食品、正大饲料厂、中朵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开工建设,蒙牛电商公司正式落户我县。和林电厂累计完成投资 38.1 亿元,京能热电实现市区供热。蒙草生态、赛科星成功迎接自治区成立七十周年中央代表团的现场观摩。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五年来,围绕盛乐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大力度推进,集中力量完善基础设施配套,优化服务功能,营造了优质发展环境。中国乳业大数据、电力大数据等产业平台运行良好。企业总部、创客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签约注册中小企业 180 多家。电商产业发展迅速,成功申报电子商务进农村国家示范县,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项目落户我县并快速推进,建成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 1 个、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 107 个,累计交易额突破 50 亿元。旅游产业蓬勃发展,“一核两翼多点线”全域旅游新格局初步形成,累计接待游客突破 1000 万人次。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华蒙通农产品冷链仓储示范基地建成投用,蒙 A 货的、唯品会内蒙古运营总部签约落地。金融产业健康发展,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较 2012 年翻了一番和两番。2017 年,实施亿元以上服务业重点项目 10 个,赛科星家畜性控技术研究院、颐高洗衣工厂建成并投入使用。成功举办第八届芍药国际文化旅游节、国际美食节、国际音乐 节、灯光节,中华民族大赛马传统耐力赛和 2017 草原雄风中蒙俄散打争霸揭幕战等重大节庆活动,预计全年接待游客220 万人次,同比增长 6%。过去的五年,我们着力补齐功能短板,城乡面貌明显改观。城镇建设管理向精细推进。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规划先行,修编完善和林格尔县城市总体规划并形成初步成果。以城关镇为中心,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城镇框架不断拉大,建成区面积拓展到 19 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 45%。高标准完成宝贝河文体公园、头道沟生态综合治理等重点工程,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 36.6%,城镇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滨河南路、团部路建成通车,红旗街、红卫街及和盛路、和托路、和清路、和羊路出城口改造工程全面完工。累计新建、改造旧城区道路 32 公里、配套管网 106 公里,城区交通路网不断完善。全面实施小街巷改造和“厕所革命”,主次干道市政设施布局全面优化,广场、停车场、公交候车亭、环卫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综合承载能力明显增强。实施南山北侧、新华西街等片区棚户区改造工程,累计改造 505 户,群众居住条件明显改善。2017 年,全面推进“五大工程”,启动实施城镇建设项目 31 个。和盛路两侧绿化美化工程稳步推进,南大桥、西大桥拓宽改造和步行桥建设工程基本完工。大力开展城镇管理全面提升年行动,全面清除城中垃圾,全面改 善设施设备,开工建设水冲公厕 40 座,硬化街巷 10 条、停车场 50 处。城镇精细化管理长效机制不断健全,城镇执法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市民素质明显提升,交通秩序明显好转,市容环境明显改善,顺利通过自治区卫生县城复查验收,成功创建自治区园林县城。园区服务承载能力持续增强。五年来,经济开发区按照“三片、四轴、五带、六区”空间总体布局,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高标准实施了盛乐小镇景观提升改造工程,累计新修改造主次干道 11 公里,配齐健全地下管网,“七横八纵”总体框架基本形成,建成区面积拓展到 24 平方公里。生态绿化、河道治理长足发展,绿化率提高到 40%,软硬件建设水平和人口集聚能力全面提升,以绿色食品产业为主的产城融合示范区效果彰显。盛乐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新修道路 41 公里,配套地下管网全线贯通,“五横六纵”总体框架初步形成,建成区面积拓展到 15 平方公里,高品位打造生态景观水系 3 公里。生活垃圾处理及配套工程开工建设,中水厂及 10KV、110KV 电力隧道稳步推进,丰华自来水厂、佳明环保污水处理厂建成投用,新建110KV、220KV 变电站各两座,吸纳产业和支撑就业能力不断增强。2017 年,成功入选农业部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园区目录。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五年来,高标准完成了 422 个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农村面貌发生显著 变化。建成高标准农田 12 万亩,完成千亿斤粮食增产、京津风沙源治理、前夭子水库除险加固等重点工程,有效灌溉面积增加到 39 万亩,农业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建成送变电站 6 个,改造高低压城网、农网线路 842 公里,电力保障能力大幅提高。全县公路总里程增加到 1158 公里,基本实现行政村通村公路通达率和路面硬化率“双百”目标。2017 年,被确定为国家首批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创建县。全面服务新区建设取得新成绩。配合新区建设,完成“两河一廊道”土地征收 4.2 万亩。内蒙古艺术学院及金融小镇、数聚小镇一期项目开工建设,教育小镇、健康小镇规划建设有序实施,康复辅具产业园前期工作扎实推进并成功申报国家康复辅助器具综合创新试点。大力推进呼和浩特新机场建设项目土地房屋征收补偿安置工作,累计征收土地 3.6 万亩,征拆房屋 1563 户。新机场回迁小区一期工程交付使用,进场路建设工程进展顺利。过去的五年,我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事业明显进步。五年来,大力推进教育强县、人才强县战略,加大教育投入,改善教学环境,提高教师待遇水平,有效推动全县教育事业发展。新建改扩建幼儿园、学校16 所,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验收。民族教育、职业教育全面发展。2017 年高考成绩再创佳绩,高 考升学率连续十五年位居全市农业旗县第一。县人民医院、蒙中医院建成投用,新建改扩建乡镇卫生院 10 所、村卫生室 130 个,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认真落实“全面两孩”政策,出生人口性别比保持平稳。县人民体育场、沿宝贝河文体设施及图书馆、文化馆、乒乓球馆、三中礼堂、职工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等一大批文体设施建成投用,新建乡村文化室 164 个,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进程加快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物保护工作全面加强,土城子遗址公园入选全区十大考古公园,并纳入国家大遗址保护“十三五”专项规划。足球小镇建设顺利推进,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成功举办和林格尔县田径运动会、“未来杯”和林格尔国际青少年足球邀请赛、巴西足协亚太区官方青训营开班赛等一系列重大体育赛事。民生保障明显加强。五年来,深入实施脱贫攻坚战略,聚焦“五个一批”、“六个精准”,实现精准脱贫 4352 户 9496人。累计新增就业 1.3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2%以内,就业状况持续向好。农民工合法权益有效保障。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覆盖面继续扩大,连续五年提高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待遇,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建成公租房 1146 套、互助幸福院 1048 户,改造农村危房 1.9 万户,更多低收入家庭住房条件得到改善。“平安和林格尔”建设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事故控制指标全面下降,食品药品 安全保障水平稳步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显著增强。“六五”普法圆满收官,被评为全区先进旗县。群众信访渠道进一步畅通,一大批信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社会秩序和谐稳定,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过去的五年,我们着力加强生态建设,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五年来,持续巩固植树造林成果,高标准完成了呼朔高速、209 国道、和托支线等重点区域及通道绿化工程。累计新增人工造林面积 25 万亩,封育改造低质低效林 9 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 35%。全县水土保持治理面积新增 234 平方公里,年均增长 5.7%。坚决落实中央环保督察组整改意见,严厉查处群众举报案件 39 起,强力整治了环境污染问题和隐患。全面落实节能减排措施,成功创建自治区级生态乡镇1 个、生态村 18 个。2017 年,大力推进丁甲山、西十万亩、台格斗生态经济林建设,完成营造林 6.5 万亩,森林资源结构进一步优化。有序推行“河长制”,县乡两级河长体系初步建立。完成城关污水处理厂技改提标,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面加强环保综合整治,依法取缔、关停非法粘土砖厂、采砂场、商砼站 90 多家,有效震慑了环境违法行为,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不断提升。过去的五年,我们着力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活力明显提高。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注重精准施策,提高改革效应,促进成果转化,以改革成果带动了全县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累计承担上级改革试点任务 16 项,完成 5 项;承接上级改革任务 146 项,完成 62 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扎实推进全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在“非典型地区”创造出了“典型经验”,得到国土资源部的充分肯定。龙头企业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健全,全县形成六种利益联结机制。农村土地、草原确权颁证工作全面启动,县乡两级产权交易市场体系基本建立。“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进展顺利,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商事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全县“一单两库一细则”制定完成。新型城镇化、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各项改革任务稳步推进。自治区扩权强县、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目标考评责任制改革、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等试点顺利完成。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形成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累计培育各级各类研发平台 33家,高新技术企业 15 家,获得区市两级科技进步奖 40 项。2017 年,和林格尔新区被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认定为大数据特色产业基地。过去的五年,我们着力推进依法行政,政府自身建设明显加强。五年来,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 三实”专题教育,“四风”问题得到有力整治,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全县干部职工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牢固树立,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性更加坚强。认真执行县委决策部署,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累计办理人大代表建议 185 件、政协委员提案 378 件。政府议事规则、民主决策、法律顾问和信息公开等制度不断健全,依法行政能力逐年提高。政务服务中心建成投用,权责清单梳理和动态调整全面完成,政府行政效能和公共服务满意度进一步提升。全面规范办公用房、公务用车,“三公”经费持续降低,干部作风明显转变。审计、人防、地震、气象、粮食、供销、档案、老龄、民族宗教、残疾人、红十字、老促会、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均取得了新的成绩。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五年的发展历程,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和林格尔的发展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通过不断探索和持续努力,发展思路更加清晰,步伐更加坚实,经济更加繁荣,城乡更加美丽,社会更加和谐,开创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新局面。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县委的正确领导、科学决策,得益于县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的有效监督、鼎力支持,得益于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团结拼搏、共同奋斗。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辛勤劳动在各个领域的 全县人民,向大力支持政府工作的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离退休老同志、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政法干警、驻地部队和武警官兵,向参与和林格尔建设、支持和林格尔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五年来的探索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做好和林格尔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要牢记以下三点:必须始终立足县情民意,牢牢抓住主要矛盾,真抓实干开展工作。五年来,我们坚持从和林格尔的基本县情出发,从盼发展、思发展的民情民意出发,坚持发展为先、实干为重,打基础、利长远,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千方百计争项争资、招商引资,有力拉动了经济增长。这既是我们不断开创新局面、取得新突破的宝贵经验,也是今后工作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必须始终着眼改善民生,紧紧围绕根本宗旨,站稳立场开展工作。五年来,我们不断加大民生投入,大力兴办民生实事,让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实践反复昭示我们,必须始终坚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群众立场,树立为民意识,锲而不舍,久久为功,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必须始终保持奋发进取,广泛团结各方力量,凝心聚力 开展工作。五年来,我们的工作并非一帆风顺,发展也始终面临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我们始终保持奋发进取的精神,紧紧依靠县委的坚强领导,紧紧依靠县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紧紧依靠干部群众的合力共为,秉承传统,保持风格,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心一意搞建设,凝心聚力谋发展,就一定能够创造和林格尔更加美好的明天!成绩属于过去,未来更需努力。回顾五年来的工作,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还不够大,综合实力仍需进一步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还不够强,传统产业需要转型升级,新兴业态需要蓬勃兴起,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区域和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乡村治理能力有待提升,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不高,城乡协调发展步伐需要进一步加快;农业现代化程度不高,农村集体经济薄弱,农民增收渠道不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农村活力需要进一步激发;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不协调问题仍然突出,生态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尚未全面形成,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民生保障、社会管理水平与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差距,教育、卫生、文化等领域短板需要进一步补齐;一些党员干部责任意识、担当意识、服务意识不足,工作作风和效能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面对这些问题, 我们一定高度重视,决不回避、决不退缩,采取积极措施,切实加以解决。二、今后五年发展思路今后五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关键时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也是和林格尔加速跨越、合力赶超、再创辉煌的攻坚时期,机遇和挑战同在,希望与困难并存。主要预期目标是: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协调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社会文明程度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改革开放持续推进,各方面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完善,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人民富裕、城乡秀美、社会和谐。实现预期目标,需要牢牢把握“七个必须坚持”:(一)必须坚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书记考察内蒙古时提出的“五个结合”、“五个融入”的重要要求,推动经济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方向发展。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推进经济开发区提档升级,加大招 商引资力度,进一步发展壮大绿色食品、生态、生物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电力等产业,努力打造百亿级企业、千亿级园区;加快盛乐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云计算大数据、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等产业快速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实力。抓住和林格尔新区、呼和浩特新机场建设重大战略机遇,自觉服从大局,主动对接融入,全力支持配合,精心服务保障,全力支持金融小镇、教育小镇、数聚小镇、健康小镇和空港小镇建设,不断增强新区综合承载能力,加快推进产城融合发展。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规划建设旅游小镇,大力提升城镇精细化建设管理水平。围绕产业“精而特”、环境“优而美”、体制“新而活”的思路,建设各具特色的小城镇。统筹推进交通、水利、管道、电网、市政、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形成适度超前、布局合理、配套完善、满足发展需求的网络体系。(二)必须坚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加强理论武装,推动**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巩固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 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以理想信念教育为重点,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建设民族文化强县。(三)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不断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取得新进展。聚焦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提高人民收入水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打造健康和林格尔;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解决群众生产生 活困难;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各族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四)必须坚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提高绿色发展水平。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力度,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全面推进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加强生态文明绩效考核,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披露、严惩重罚、公众参与等制度,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局面。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常态化,让人民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五)必须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让发展更有质量,让人民更有获得感。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狠抓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 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推动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大力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推进企业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努力打造一批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和“双创”示范基地。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加强质量和品牌建设。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 30 年政策。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深入推进商事制度、国资国企、投融资机制等重点领域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有效防范化解财政金融风险。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参与呼包鄂“两化融合”创新试验示范区发展,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六)必须坚持全面依法治县坚持厉行法治,全面推行权责清单制度和法律顾问制度。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完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制度,最大程度地保障群众享受法律服务。 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抓好“七五”普法工作,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七)必须坚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全力支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履行职责。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贯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不断巩固发展民族团结大局。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机构改革,科学配置政府部门及内设机构权力职能。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凝聚新时代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合力。三、2018 年工作任务2018 年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之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起步之年,是县政府新一届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奋力拼搏、开拓进取的首开之年,是立足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实现新作为、取得新突破的关键之年,做好全年工作意义重大。2018 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zd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不 忘初心,牢记使命,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抓好发展第一要务,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争当全区县域经济和农业产业化排头兵的发展定位,推进农业现代化,抓住和林格尔新区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推进经济开发区提档升级,加快盛乐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发展壮大绿色食品、云计算大数据、生物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生态、旅游、现代物流、电力等特色主导产业,规划建设旅游小镇,打造首府现代服务业核心区,加快建设实力、魅力、活力、幸福、法治和林格尔,推动县域经济实现转型发展、走在全区前列,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现代化和林格尔新征程。2018 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7%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6%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 9%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6%左右;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与全市同步增长。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必须在纷繁复杂的变化中把握大势,在困难挑战中抢抓机遇,在克服转型阵痛中稳步发展,突出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一)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优化升级传统产业,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大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兴起,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力打造县域经济升级版,加快建设实力和林格尔。加快经济开发区提档升级,不断壮大实体经济。合理优化空间布局。经济开发区已建成区重点在盘活存量、优化增量上下功夫。要因地制宜、多措并举,盘活存量土地,激活闲置资产,强化招商引资,提升资源开发利用率,提高亩均投入和产出率,使开发区释放更多发展空间,发挥更大效益,实现更大价值。开发区还要在拓展发展新空间上下功夫。进一步拉大开发区框架,向西向北延伸发展,规划布局新园区并建设园中园,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利用,推动开发区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管理。要加快开发区北 110KV 变电站等工程进度,全面实施道路、管网等配套建设,提高智能化、信息化管理水平,为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入园条件,使开发区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服务功能更加健全。提高服务水平。要坚持“招商第一、项目第一、服务第一”理念,组建更加优质高效的招商服务团队,简化审批流程,优化服务质量,提高办事效率,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对企业坦荡真诚,主动服务,积极作为,加快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切实提升“软实力”。强化开发区科技创新能力,大力支持开发区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建立开发区企业技术研发创新中心,为引进国家重点实验室、企业研发中心以及项目孵化提供基础保障。调整优化产业布局。要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清理整顿“僵尸企业”,优化升级传统产业,注重引进先进制造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打造百亿级企业、千亿级园区。积极支持蒙牛乳业壮大总部经济,全力扶持蒙牛电商、圣牧高科、富友联合圣牧等企业做大做强,力争圣牧低温开工建设,进一步巩固中国乳都核心区地位。大力引进全国乃至全球食品行业品牌企业,持续做大肉制品、饮品等优势特色产业,不断开发新产品,提高附加值。继续扶持蒙羊牧业扩展生产能力,确保正大饲料厂建成投产,正大食品加工厂、智天然休闲食品等项目开工建设,着力打造自治区重要的绿色食品产业基地。支持蒙草生态、和盛生态发展壮大,拓展生态修复、种业科技、园林景观、城市规划等业务,延伸生态产业链条,努力打造内蒙古地域特色的优势生态产业。加大支持力度,确保大唐药业、世纪福康、蒙肽生物建成投产,推动世纪福康二期开工建设,通过引进更多品牌企业,着力打造以中成药、保健品生产为主体,以配套研发、销售、物流为延伸的生物科技产业集群。有序推进丰华热电转型扩容,保障京能热电平稳运行,加快和林电厂建设进度,力争年内投产发电。继续支持风力、光 伏发电,推动电力产业不断壮大。积极培育和引进高端智能制造产业,力促大功率柴油发动机双燃料系统、燃气智能控制设备生产线等项目签约落地,努力打造又一特色优势产业。全力支持和林格尔新区建设,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紧扣新区建设战略部署,主动服务,强化执行,全力以赴做好支持新区建设各项工作。积极融入新区核心区规划建设,加快发展盛乐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在盛乐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立行政效能服务中心,切实加强支持新区、服务新区能力和水平,确保工作有效衔接,形成合力。全力推进新区起步区“两河一廊道”等生态工程、呼和浩特新机场建设项目土地房屋征收工作,扎实推进 10KV、110KV 电力隧道建设。全力支持金融小镇、教育小镇、数聚小镇、健康小镇和空港小镇建设,切实将集聚区打造成为新区核心区、起步区。用好用足新区招商引资政策,持续强化招商。继续完善农村淘宝、乐村淘项目建设,扶持蒙成煤炭、华蒙通等物流企业发展壮大,打造电子商务与实体流通相结合的现代物流综合体,推进电子商务、物流产业协同发展。深入实施全域旅游、全时旅游、四季旅游和“旅游+”发展战略,推进旅游产业与城乡建设、美丽乡村、特色农业、文化商贸等深度融合,推动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创新旅游开发模式,引进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旅游开发建设,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共建新模式。坚持规划先行,发挥好规划引领 作用,加快完善全县旅游总体规划及配套规划,分步实施、逐年建设。依托南山公园提档升级,辐射开发丁甲山区域、城关镇主城区及北山区域、宝贝河-石咀子水库区域,丰富旅游体验内容,将旅游小镇核心区建设成为周末休闲体验、郊野旅游目的地,打造“郊游胜境、花海和林”品牌。依托浑河自然生态旅游区和蒙牛、蒙草、盛乐博物馆等旅游景点,开发南北两翼特色旅游区域,打造自然风光游和特色工业游品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扶持开发一批特色乡村旅游景点,开通生态观光、乡村体验、红色记忆、历史文化等多条旅游线路,打造体验乡愁和现代服务为一体的特色乡村体验游品牌。年内推开试点项目,每个乡镇至少打造一个乡村旅游示范村。支持蒙牛工业旅游申报国家 5A 级景区,南山旅游景区、盛乐博物馆、蒙草草博馆申报国家 4A 级景区,蒙树生态园、奥威马文化产业园、子昂牧业申报国家 3A 级景区。精心举办“芍药节”等节庆活动,进一步扩大和林格尔旅游品牌影响力。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主线,以优化供给、提质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重点,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全面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加快现代种植业创新。按照“稳粮优经扩饲”要求,着力推进“粮改饲”试点项目,逐步扩大 马铃薯、优质苜蓿草种植面积,解决好“菜篮子”工程遗留的突出问题。依托农业科普中心和良种繁育中心,引进现代种业公司,加快对优质高产、多抗广适新品种的选育、扩繁及推广,全面推动农作物品种新一轮更新换代及推广应用。全面推进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实施农机装备行动方案,整合提升县内农机服务公司,购置先进设备,开展农机深松耕地作业,开展青贮、籽粒收获等机械化作业。全面提升畜牧业发展质量,优化畜牧业养殖区域布局。以“稳牛、扩羊、增猪禽”为重点,强化动物疫病防控,深入实施奶牛养殖大县种养结合试点项目和百万头生猪基地建设项目,确保正谷、正业养殖基地全部建成投产,同时建设一批千头规模家庭牧场。推进肉羊产业升级,确保羊源稳定和品种优良,出栏量保持在 60 万只以上。全面提升农业对外合作。引进一批区内外农业龙头企业和科研机构,加强与现有农牧业公司合作,协同发力,建设现代化农业合作示范园,发展设施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每个乡镇至少建设一个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园。以打造和林格尔绿色有机品牌为重点,探索实施智慧农业工程,加快推进重点农产品市场信息平台建设,推进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农民与外界面对面对接融合,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着力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不折不扣落实各项惠农补贴政策,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 (二)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坚持城乡统筹,突出规划引领,强化基础支撑,加强精细管理,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努力让群众生活得更便捷、更舒心、更美好,加快建设魅力和林格尔。强化城关镇服务功能,着力打造旅游特色小镇。坚持规划先行、多规合一,按照“文旅结合、产城融合”的思路,全面完成《和林格尔县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城关镇旅游总体规划》及配套规划修编工作。持续深入实施青山绿水、便民利民、拆迁改造、治雾、城镇精细化管理“五大工程”,力争把城关镇打造成文旅城镇、康养城镇、运动休闲城镇。坚持“小节点公园”与“大尺度绿化”建设并重,突出留白增绿、见缝插绿、拆违添绿、能绿则绿,大力推进卧牛山生态绿化,启动实施石咀子湖、北山公园、三道沟生态综合整治、宝贝河文体公园北延东扩等工程,着力打造十公里环城生态景观带,坚决打赢碧水青山保卫战。重点实施新民街、新华街、胜利路、盛乐街地下主支线管网改造工程,满足群众日常水电暖气需求。结合旅游小镇总体规划,因地制宜推进主次干道和出城口外立面整治,打造特色景观街区,着力提升城镇品位。继续优化城区主要街巷市政设施布局,清理整治“空中蜘蛛网”。结合“五个一批”做法,持续推进“厕所革命”,力争年内消灭城关镇主城区所有旱厕,改建移动公厕、多功能特色公厕。完善一批垃圾转运站、便民 市场、小街巷、停车场等基础设施,逐步补齐城镇功能短板。大力实施南山试验站、胜利路一期棚户区改造工程,持续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启动山城、菜地热源厂向北山热源厂集中迁建工程,积极推广节能炉具和“煤改气”,探索“蓝煤供热”,还城关镇冬季的一片蓝天白云。持续实施“城镇管理全面提升年”行动,深入开展城镇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实行城关镇购买环卫服务,建设餐厨垃圾处理站,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着力解决环境“脏乱差”、城市“牛皮癣”等难题。进一步深化城镇管理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大力推进“数字城管”,加强“路长”管理,逐步构建多层级管理体系,根治城镇管理顽疾。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农村基层基础。以产业发展为重点,发挥县域优势,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继续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鼓励更多能人回乡创业,带动农民发家致富,努力推动乡村产业蓬勃兴起,村集体经济逐年递增。大力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在村容村貌、村规民约、乡风民俗、村级治理等方面形成示范带动,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进一步加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力度,全面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节水增效、千亿斤粮食增产等项目,力争启动浑河河道综合治理工程,继续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项目,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防灾减灾 能力和节约利用水资源能力。大力实施城乡电网改造工程,保障供电安全性和稳定性。着力推进县域公路建设,打通S103 耳林岱至巧什营机场进场路,开工建设和林-羊群沟-好来沟旅游公路,力争国道 241 线和林-杀虎口段改造工程纳入国家实施项目,扎实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进程。(三)以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引领,切实增进人民群众福祉。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加快建设幸福和林格尔,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围绕脱贫攻坚“一二三四五六七”,持续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严格按照贫困识别建档立卡、驻村帮扶落实责任、五个一批分类施策、规范退出稳定脱贫的程序,推进精准扶贫工作。要进一步整合涉农资金,落实好一系列产业扶贫政策,实施整村推进、易地搬迁项目,发展后续产业,实现精准施策。要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充分发挥工商联作用,实施校企帮扶行动,实现扶贫又扶志。要全力推进健康、教育、生态、电商、乡村旅游等扶贫工作,形成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真贫、真脱贫。着力提升教育教学水平。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继续巩固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成果。全力推进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力争第三幼儿园、新区第一实验小学及民中教学楼开工建设,确保足球学校、园区幼儿园建成投用。全面落实新高考制度,扎实推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大力发展民族教育、职业教育。加强学校安全管理,确保校园及周边环境安全稳定。着力提高就业创业质量。认真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农民工多渠道就业创业。力争年内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员 2500 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80 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4 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3.8%以内,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做好劳动维权保障,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着力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大力推动全民参保计划,持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继续做好社会保障卡综合运用。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公平合理分配公租房,让更多低收入家庭享受住房。大力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康复服务,全力推进国家中西部地区康复辅具产业园建设。着力打造健康和林格尔。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体系建设。提升公共卫生应急服务能 力,强化重大疾病防控。稳妥有序实施好全面两孩政策,加快推进计生工作转型发展。推进医养结合,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不断强化食品药品全程监管,全面建立严密高效、社会共治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实施食品安全战略,持续推进“明厨亮灶”工程,加快建设小食品园区,切实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繁荣发展文化体育事业。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与信息化平台建设,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快县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进程,努力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加强文化对外交流合作,依托驻县高校、文化企业以及区内外文艺影视创作团队,加强影视基地建设,丰富创作内容,注重写意写生,打造一系列舞台剧目、影视作品,向外界宣传和林格尔,讲好和林格尔故事。设立文艺创作专项基金,加强文艺队伍建设,繁荣文艺创作。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加大土城子考古遗址公园、县级文物等重点项目修复保护开发力度。扎实推进足球小镇建设,承接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促进全民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着力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强化属地管理、部门监管和企业主体责任,深入推进各行业、各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 安全。加快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加强应急队伍演练,完善应急物资储备,提高应急实战能力。扎实推进“七五”普法,大力推动全县依法治理和民主法治进程。认真落实政府分管领导包案制和县级领导接访日制度,千方百计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筑牢维护稳定“第一道防线”。切实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打击缠访闹访行为和惩治黄赌毒黑拐骗等违法犯罪活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四)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坚持保护与发展并举,狠抓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坚决守护好和林格尔这片蓝天、碧水、净土。加强生态保护。全面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天保公益林建设、植被恢复等重点生态工程,持续开展丁甲山、呼朔高速公路节点绿化,着力打造西十万亩生态经济林区,继续组织全县干部职工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年内完成营造林 5 万亩以上。逐步推进水价综合改革,有效控制地下水开采。全面推行“河长”制,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做好畜禽养殖污染无害化处理。坚持疏堵并重,加快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坚决打击违法焚烧行为。强化生态治理。以提高环境质量为中心,积极构建政府 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推进重点地区、重点领域环境保护和治理。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完成国有林场改革任务,积极推进第三方污染治理,重点抓好盛乐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中水厂、生活垃圾处理及配套工程建设,加快城关镇饮用水新水源地建设。建立完善生态保护区矿山企业退出机制,妥善解决生态保护区与矿业权重叠问题。加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隐患排查,认真落实污染治理责任制,坚决防止发生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发展生态产业。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节约资源导向,严格执行环保负面清单,坚决限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发展。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五)深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激活发展内生动力。坚持市场导向、问题导向、民生导向,不断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持续释放经济发展活力,让发展更有质量,让人民更有获得感,加快建设活力和林格尔。着力抓好农村土地征收制度、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新型城镇化等国家级改革试点工作,努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实行“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妥 善处理存量,严格控制增量,切实防范债务风险。加大金融改革力度,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加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争取在教育、医疗、养老、旅游、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年内力争申请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1 家、自治区级新型科技研究院 1 家,申请专利 100 件以上,授权专利 70 件左右。继续抓好妇女、儿童、青少年、红十字、民族宗教、审计、统计、外事、地震、档案、史志等工作。(六)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更加扎实地把党中央、国务院,自治区党委、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加快建设法治和林格尔。强化责任担当,注重务实干事。我们要肩负起拼搏的责任担当,直面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和瓶颈制约,迎难而上不能有丝毫退缩,挺身而出不能有丝毫逃避,全力以赴不能有丝毫懈怠,在破解难题中、在拼搏奋进中实现更大发展。始终保持时不我待的干劲、攻坚克难的闯劲和一抓到底的韧劲,强化政府执行力,加强政务督查,集中精力狠抓各项决策部署的落实。 强化为民服务,认真履职尽责。不断强化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守土有责的岗位意识、职权法定的敬畏意识,不断完善为民办事机制,深入群众察民情,扑下身子解民忧。以行政审批百分百入驻政务服务中心为契机,深入实施行政审批提速提质工程,高起点定位、高标准实施,坚决打通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政策落实的“最先和最后一公里”。强化法治意识,坚持依法行政。坚持把依法行政作为政府工作的基本准则,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严格执行“三重一大”等决策制度、普遍设立法律顾问制度,确保政府决策依法、民主、科学。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公众监督、新闻舆论监督,强化监察、审计监督,认真办理人大审议意见和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全力支持代表委员履行职责。强化规矩意识,建设廉洁政府。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政府部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精神,持续整治“四风”问题,坚决整肃庸政、懒政、怠政行为,坚决纠正不愿为、不作为、乱作为。坚持过紧日子,做到机构、人员编制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只减不增,努力降低行政成本,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上。加强制度建设,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坚持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建设风清气正 的政治生态,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迈进新时代,扬帆新航程。各位代表,党的十九大为我们绘就了伟大梦想新蓝图、开启了伟大事业新时代、照亮了伟大发展新征程,战略开局、掷地有声,挑战当前、砥砺奋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和团结全县各族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埋头苦干,积极投身“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的具体实践,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现代化和林格尔新征程而努力奋斗!2018 年根河市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过去的五年,是我市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经济社会发生重大变革。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新老矛盾交织叠加、群众就业增收困难等重大挑战,在上级党委、政府以及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按照“生态立市、绿色发展”战略,坚持“打基础、谋发展、 寻突破”的基本原则,迎难而上,砥砺前行,探索出了一条符合林区转型发展的新路子,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就。(一)地区经济稳步发展,综合实力得到提升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发展动能,经济发展实现稳中有进、稳中提质。预计地区生产总值由 2012 年的 34.9亿元提高到 40.2 亿元,年均增长 5.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 2012 年的 0.7 亿元提高到 1.3 亿元,年均增长 14.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由 2012 年的 11.9 亿元提高到 16.6 亿元,年均增长 6.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 2012 年的 14.4 亿元提高到 23.4 亿元,年均增长 10.2%;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 2012 年的 16870 元提高到 24833 元,年均增长 9%;累计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269 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88亿元。(二)环境保护成效显著,生态功能不断完善始终坚持生态优先,合理利用大兴安岭的生态优势,加快推进绿色发展,与境内各林业局携手,共同建设生态安全屏障。严格落实国有林区天然林商业性停伐政策,森林资源稳步恢复,活立木蓄积量达到 1.8 亿立方米。全面完成县域生态考核工作任务,争取转移支付资金 4.4 亿元。投入 4.9亿元加强生态建设,实施了污水管网、代木能源脱硫脱硝改造等工程,启动了根河、激流河干流治理等生态建设项目。开展了全区唯一的废弃土地跨区域调整试点项目,复垦土地 876 公顷,复垦费征收入库 1.4 亿元,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加强污染防治和监督检查,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在中央环保督察中,我市是呼伦贝尔地区唯一没有环保个性案件的旗市,敖乡、满归镇、阿龙山镇、金河镇获得“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三)产业培育步伐加快,经济转型深入推进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以“两个基地”建设为抓手,依托特色资源和比较优势,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三次产业结构预计优化为 26:22.2:51.8。绿色食品加工进一步提质。围绕建设“绿色林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目标,扶持特色种养业和绿色食品加工业发展。“根河黑木耳”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从芬兰引进驯鹿 30头,投入资金 875 万元建设了驯鹿引种繁育中心,与中国特产动物研究所深度合作,驯鹿引种繁育和提纯扶壮工作取得突破。敖乡驯鹿被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被命名为“敖鲁古雅驯鹿”。编制《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倡导“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的发展模式,整合绿色产品资源,与北京林业大学等知名院校及科研院所合作,带动全市绿色食品加工业发展。开发了黑木耳超微粉、灵芝茶和纯雪水等产品,注册了“冷极”、“敖鲁古雅”等系列商标,冷极蓝莓口服液荣获第十一届中国林产品交易会金奖,“冷极”和“根河源”品牌获得“中国林业产业诚信企业品 牌”称号。传统产业进一步转型。木材加工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新产品不断增加,累计生产木屋2.8 万平方米、修建木栈道10.4万平方米,实现产值 21.4 亿元。山金矿业 3000 吨选厂和森鑫矿业 2000 吨选厂项目实现投产运行,比利亚矿业 3000 吨选厂项目开工建设,累计生产铅锌精粉 40.6 万吨,实现产值 43.8 亿元。旅游产业进一步优化。把旅游业作为支柱性产业,打造大兴安岭全生态旅游区。启动编制《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累计投入资金 2.9 亿元,加强景区景点建设,重点打造了敖鲁古雅使鹿部落、根河源国家湿地公园、金河冷极村、冷极广场、伊克萨玛等一批带动旅游产业发展的景区景点。“敖鲁古雅”、“中国冷极”等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中国冷极主题生态旅游线路”被列入国家级精品生态旅游线路,“中国冷极”品牌纳入《全国生态旅游发展规划》。连续举办四届中国冷极节,为呼伦贝尔冬季旅游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越冷越热情”成为了全区冬季旅游响亮的口号。积极参与自治区旅游发展大会筹备工作,圆满完成呼伦贝尔旅游发展大会承办任务,无私奉献的根河精神、能打硬仗的根河速度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广泛认可。目前全市四季旅游、全域旅游发展态势良好,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正在形成,我市成为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市和全国森林冰雪旅游典型单位。2017 年 全市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预计达到 105 万人次和 14.6 亿元,年均增长 14.1%和 11.5%。新兴产业进一步发展。电子商务从无到有,电商创业主体在创业园集聚发展,引进全国知名电商平台入驻根河,搭建“供销 e 家·根河特色馆”及“京东·中国特产·根河馆”线上销售平台和线下体验店,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体育产业快速成长,承办了全国首届中国式摔跤青少年夏令营和呼伦贝尔市青少年田径运动会。成功举办冬季和夏季马拉松赛事,国际冷极冰雪马拉松创基尼斯世界纪录。(四)基础建设力度加大,城镇面貌日新月异实施了保障性安居工程配套设施、市区新水源井、南北出入口整治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新建改造道路 15 条、桥梁 4 座,城市功能和品质显著提升。累计投入资金 9.3 亿元改善交通条件,根河至拉布大林一级公路建成通车,根河二级客运站投入使用。根河至满归二级公路建设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实施了根河通用机场升级改造工程和满归通用机场改扩建工程,积极争取根河支线机场建设。市区代木能源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主城区及敖鲁古雅乡代木能源集中供热工程开工建设,彻底解决了中国最冷地区供热能力不足的问题。累计投入资金 5.1 亿元,实施城镇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城镇面貌焕然一新。改造棚户区 13869 户,新建廉租房 3165 户,群众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推进电力基础设 施建设,海北至根河 220 千伏输变电项目和根河至莫尔道嘎110 千伏输变电项目投入使用,根河至吉文 110 千伏输变电项目建设完成,彻底解决了电力不足制约地区发展的瓶颈问题和电力输送孤网运行供电安全难以保障的隐患问题。(五)民生保障更加稳固,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深入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完成根河市创业园建设,城镇新增就业 8751 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3.9%。虽然没有脱贫攻坚任务,但我市自加压力,深入开展了低收入群体帮扶工作,低收入人数逐年减少。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低保标准由 340 元/月提高到 530 元/月,增幅达 55.9%。投入资金 2100 万元,新建、改建社区 15 个。累计投入资金 4235万元,建设安全饮水工程 18 处。民生领域累计支出达 52.7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 77%。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高考成绩连创佳绩,重点大学上线人数和本科上线率持续增长。顺利通过了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评估认定。累计投资 1.3 亿元,建设体育馆和 4 个社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17 处全民健身广场。竞技体育成果丰硕,我市运动员在各类比赛中获得自治区级以上赛事奖牌 162 枚。根河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获得“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荣誉称号,根河市业余体校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公共文化设施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建设了老年大学,引入了数字电影院线,开工建设敖鲁古雅驯鹿习俗展演中心和市图 书馆,广播电视实现全覆盖。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市中医院更名为中蒙医院,市人民医院和中蒙医院晋升为二级甲等医院,得耳布尔、阿龙山中心卫生院荣获国家级“群众满意的苏木乡镇卫生院”称号,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荣获国家级“群众满意的十佳计生机构”称号。民族工作成效显著,实施了 30 个少数民族发展项目,启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活动,民族古籍、民族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得到加强。敖鲁古雅乡被国家民委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成功举办了第五届国际驯鹿养殖者代表大会,增进了与泛北极圈国家人民的友谊,提高了根河的对外知名度,得到了外界广泛的赞誉。(六)深化改革持续发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国有林区改革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在上级相关配套政策还未出台的情况下,敢于先行先试,全力推进林区改革破冰。率先组建了大林公共事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两供一业”管理工作,率先完成了计划生育和“两供一业”职能接收,林区改革工作走在了呼伦贝尔市前列。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深入,累计完成 217 项经济、生态、社会、文化领域改革任务。深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在全区率先将旅游局更名为旅游发展委员会。全面推进简政放权,完成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试点改革。组建了不动产登记中心,颁发了呼伦贝尔市第一本不动产产权证。开展商事制度改革,实行了“多 证合一”登记制度。在呼伦贝尔率先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提高对公立医院财政补助比例,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深入推进“平安根河”建设,建立了地、林、铁三方警务合作机制,形成了跨地域、跨系统的平安建设新合力。组建特警队,维稳处突能力不断增强。投入资金 1000万元,新建消防一中队、购置 5 台大吨位消防车等消防设备,防扑火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高度重视安全生产,持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整治安全生产隐患 3585 处。国土执法监察力度不断加强,食品药品监管体系更加完善。重视和加强信访工作,化解矛盾纠纷 503 件,化解率居呼伦贝尔市前列。加强应急体系建设,完善了各类灾害应急预案。面对“7·28”特大洪涝灾害考验,全市一心、众志成城,夺取了抗洪抢险全面胜利,有效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七)民主法制进程加快,行政能力明显提升民主法制建设扎实推进,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办理各级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 371件,办复率达 100%。圆满完成“六五”普法任务。规范依法行政,完成全市权力清单、责任清单的梳理。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现纪检派驻机构全覆盖,深入推进“两个责任”落实,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集中财力办民生大事,三公经费下降 54%。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 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风建设得到加强,政府执行力进一步提高。审计、档案史志、气象、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残联、红十字会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各位代表!回顾过去的五年,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是上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委统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全市各族群众守望相助、团结奋斗的结果,是各大企业、驻市军警部队、人民团体、老干部及社会各界人士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所有为根河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五年的工作实践,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一是必须坚持紧紧依靠党的坚强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始终同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汇聚起团结奋进的正能量,形成攻坚合力,才能更好地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二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宗旨。坚持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这是我们发展的动力源泉。三是必须坚持用新发展理念统领全局。深入学习贯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高站位,自觉把根河放在呼伦贝尔、自治区乃至全国的大局中去谋划,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质升级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四是必须坚持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和前瞻性。坚 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因势力导、顺势而为,在推进重点工作中,早谋划、早准备,为争取政策支持和化解矛盾风险赢得先机。五是必须坚持团结协作和攻坚克难的作风。在市委的领导下,人大、政府、政协紧密配合,形成全市团结一心、携手奋进的良好氛围。积极与驻在各大企业建立起紧密的多层级联系沟通机制,凝聚地区发展合力。以“钉钉子”的精神,将促进发展的举措一件一件落到实处,使我们的各项事业一步一步扎实向前推进。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经济总量小、基础弱、经济转型还不完善;经济增长压力较大,产业发展链条还没有形成,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工业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有所下降;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新型服务业和新兴产业发展不足;基础设施落后,群众收入偏低;一些部门依法行政能力还有所欠缺,政府自身建设仍存在很多不足等。这就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和担当意识,直面问题、解决问题,尽心竭力做好各项工作。二、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按照市第五次党代会总体部署, 紧紧围绕“富民强市”总目标,推进“生态立市、绿色发展”战略,秉承“打基础、谋发展、寻突破”原则,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决守住“生态、民生、发展”三条底线。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载体,以建设“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绿色林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为支撑,通过全域旅游带动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为建设亮丽内蒙古、筑牢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6%;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 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 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 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 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3%;主要约束性指标达到上级要求。上述指标安排,既是根据全市“十三五”规划,也是对市情再认识、再分析、再研判基础上提出来的。实现这些目标任务,压力与动力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按照十九大的新要求,通过对市情的全面梳理和客观分析,我们对根河的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一是我市区位优势具有不可替代性。纵贯南北的大兴安岭是我国最大的国有重点林区,更是绿色生态宝库,我市正处在大兴安岭北麓中心地带,向东辐射松嫩平原,向西紧邻呼伦贝尔草原,是自治区向北开放的窗口,也是国家宏观战略规划的重要区域。在国家日益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和自治区对全区旅游规划布局的大背景下,我市的区 位优势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这是我们重新认识市情的基础。二是我市资源禀赋具有不可再生性。我市是大兴安岭生态功能核心区,也是得耳布干成矿带和大兴安岭成矿带的交汇区,良好的自然条件使我们具备了多元的资源基础。地上是大森林,森林覆盖率居全国县级行政区域之首,拥有全国保存最为完整的泰加林生态系统,是大兴安岭水源涵养地;气候资源独特,是名副其实的“养生天堂”、“中国冷极”。地下有矿产,是呼伦贝尔唯一拥有三个铅锌矿业企业的旗市。资源的多样性为我市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更是富民强市的强力支撑。三是我市历史文化具有不可复制性。大兴安岭是祖国北方民族生长的摇篮,我市东部有鲜卑族的嘎仙洞,西部是呼伦贝尔大草原,如今发现的阿乌尼古岩画、得耳布尔古灶台以及满归等名称的由来,都很好的印证了根河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从森林向草原迁徙发展的必经之地。我市本身还有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使鹿文化,以及林区开发以来形成的森工文化。这些厚重的文化底蕴是我们独有的优势,是我们的根和魂,为我们承担各种挑战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四是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具有不可比拟性。在林区生产建设过程中,我市公路、铁路、航空基础设施组合完整,为我们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比较优势。公路方面,省道 204 北与漠河相连,南经牙克石至乌兰浩特;国道 332 可南连海拉尔、东到鄂伦春、齐齐哈尔;国道、省道、林业专用公路、旅游公路遍布全市, 形成内外通达的公路网。铁路方面,根河火车站承接海拉尔至莫尔道嘎方向和满归方向列车;临近根河的伊图里河火车站能直达哈尔滨等东北中心城市。航空方面,县域内的两个通用机场,在全国范围具备唯一性,通过推进与周边机场枢纽战略合作,能够打通“空中走廊”。良好的基础条件提升了通达性、便捷性和高效性,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五是我市人力资源具有不可多得性。我市建制完整,城镇化率为 100%,辖 4 镇 1 乡 4 个办事处和 25 个社区。根河人民来自祖国各地,不同地域民俗文化的交融,造就了诚信善良、包容豁达的品格。林业生产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产业工人和专业技术人才,他们普遍受教育程度较高,对新生事物接受能力较强,这些都是我们根河未来发展最宝贵的财富。随着国有林区全面停伐,林区转产富余人员为我市发展旅游等转型产业提供了重要的人力支撑。各位代表,通过对市情的再认识,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发展的信心,激发了我们继续前进的昂扬斗志。在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将把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问题作为工作的基本遵循,本着稳中求进、紧中求活,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的基本原则,重点做好以下九方面工作。(一)坚持生态优先,谱写富民强市绿色篇章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决守住生态底线,坚定不移走好绿色发展之路。一是加强自然资源保护。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认真执行国有林区全面停伐政策。做好自然保护区建设,全力推进汗马自然保护区申报世界遗产工作。严格落实河长制,着力抓好根河、激流河干流治理和潮查河生态景观工程建设,维护地区生态环境安全。二是强化自然资源管理。严格执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监管,继续开展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完成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和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做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抓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作,规范养殖区域和禁养区域。三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大环境恢复治理力度,完成敖鲁古雅山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大力开展绿色矿山建设。推进环境监测和环境执法能力建设,围绕群众关心的环境问题,不断加大环境执法力度。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发展低碳经济。以强化考核奖惩、严肃责任追究、土地用途管制为重点,构建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二)保障改善民生,谱写富民强市幸福篇章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坚决守住民生底线,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加强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创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实训基地,持续推进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重点实施乡镇旅游创业行动,拓展群众致富增收渠道。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稳步提高社会保险待遇。优化配置现有编制和财政供养人员,充实社区工作力量,进一步推进法律援助、社会管理等涉及民生的服务力量下沉到社区,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管理体系,切实发挥社区在党委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和“减震器”作用。加大交通、城镇供暖供水、污水处理、医疗垃圾处理、餐厨垃圾处理、屠宰场等民生领域项目建设,为社会和谐稳定提供基础保障。抓好低收入群体帮扶工作,逐步减少低收入人群数量。建立完善的城镇社会救助体系,依法保障老年人、残疾人和孤残儿童等社会弱势群体权益。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有效整合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确保实现从有学上转变到上好学的工作目标。推进健康根河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加强远程医疗合作,全面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三)发展全域旅游,谱写富民强市魅力篇章旅游业是新常态下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实现富民强市和经济转型的关键突破口,旅游产业将成为我市战略性支柱产业。我们要通过整合旅游资源,努力实现全域、全时、全业、全民、全产业链的旅游发展新模式。一是做好旅游发展规划。推进旅游规划与城市、产业、交通等专项规划的有效衔接,以科学规划引领全域旅游发展。把握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机 遇,结合“呼伦贝尔黄金大通道”、“兴安旅游联盟”,以线路整合、景区联合为牵引,推动根河旅游大发展、快发展。用好“敖鲁古雅”这块金字招牌,突出“特、精、稳、好”,充分发挥旅游产业中文化的支撑和催化作用,大力挖掘使鹿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打造一核多点的敖鲁古雅旅游系列产品,托起敖鲁古雅旅游综合体,努力把“敖鲁古雅”打造成世界级的旅游品牌。总结提炼森工文化、冷极文化的精髓,突出冬季旅游特色,为旅游产业发展注入新元素。充分发挥现有优势,加快实现与黑龙江省漠河县的旅游线路贯通,推进“根漠”旅游协作区建设,实现地区间互利、融合、协同发展。力争通过五年努力,把根河建设成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二是加强旅游基础建设。高标准建设敖鲁古雅使鹿部落景区,实施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工程,盘活温泉酒店项目,规范景区管理,打造全市旅游龙头景区。大力支持根河源国家湿地公园、冷极村开发特色项目。积极推进伊克萨玛国家森林公园、卡鲁奔山、奥克里堆山等景区建设。扶持森林人家、家庭旅游接待户发展。做好旅游配套服务工作,完善旅游景区景点标识、通讯、停车场、旅游厕所等设施建设。积极推动敖鲁古雅使鹿部落和根河源国家湿地公园等旅游景区晋级。三是丰富旅游产品内涵。实施“旅游+”战略,努力促进旅游与绿色产品加工、矿产开发以及文化、体育等产业深度融合。加强宣传营销,倡导商业模式, 引进民间资本,开发一批具有市场影响力和吸引力的旅游产品。继续办好中国冷极节,推进《敖鲁古雅风情》舞台剧提档升级,形成旅游主打产品和核心竞争力。密切与境内各林业局合作,建设森林康养基地,打造养生根河。(四)振兴实体经济,谱写富民强市实力篇章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市场和技术两个轮子和谐共振,以产业为引领,推进全市经济快速发展。做精一产产业链。围绕全产业链方向打造特色种养业,大力发展田园综合体,形成集旅游、观光、采摘、体验为一体的现代化生产单元,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加快推进蓝莓、灵芝地理标志认证工作,扩大黑木耳、白灵菇、灵芝、卜留克等林下产品和特色农产品的种植规模,开展野生浆果和山野菜等林下资源普查,推广野生蓝莓驯化种植成果,使良好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继续做好驯鹿种群繁育工作,扩大驯鹿种群规模。建设新型设施农业园区,完善特色种养业服务体系和营销网络,实现产业品牌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推进二产进园区。优化产业规划布局,推进兴安经济开发区和得耳布尔矿区采选区的建设,促进绿色林产品加工在兴安经济开发区集聚、矿业开发在得耳布尔矿区采选区做强,提振工业发展。一是绿色食品加工要发挥特色优势。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延长产业链条,实现绿色食品加工业规模 生产、品牌生产。大力开发野生浆果、食用菌、山野菜、卜留克等系列产品,加快地下水和矿泉水资源勘查开发步伐,推进驯鹿系列产品加工稳步发展,把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培育为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二是木材精深加工要实现转型发展。拓展木材加工经营思路,加强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结合旅游景区建设,开发专业配套产品及旅游纪念品,促进根雕等木制工艺品研发,提高原料综合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扩大“中国木屋之乡”品牌的影响力及木屋生产市场占有率,实现林产工业向森林旅游工业转型。三是矿产开发要起到支撑作用。全面实施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中长期规划。做好山金公司矿业权整合工作,推进比利亚矿业 3000 吨选厂建设项目竣工投产,山金矿业3000 吨选厂、森鑫矿业 2000 吨选厂实现满负荷运行。探索推进矿产企业向“采、选、加”一条龙模式发展。织密三产服务网。围绕推进发展旅游产业,深化简政放权,为各类服务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软环境。推进金融业发展,实现普惠金融发展目标,引领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微企业信贷支持力度,充分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支持通讯、物流企业拓展业务领域,加快物流园区建设,构建资源共享基础平台。培育体育产业,扩大马拉松赛事影响,发展速度滑冰、越野滑雪等冬季运动项目。大力推进电子商务进乡镇、进社区,引进培育一批电子商务企业,加速产业信息化,推动形 成便捷、高效的网络经济发展格局。(五)促进城镇建设,谱写富民强市内涵篇章坚持以人为本、产城融合、突出特色,围绕城市性质定位,全力打造具有使鹿民俗特点、北欧地域特色、森工历史记忆的林区城市。一是优化规划布局。推进城镇空间规划编制,实现“多规合一”,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有序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城镇消防、城镇排水与排污处理等专项规划制定工作,抓好重点地段、重要节点、主要街道景观设计,完成乡镇控制性详细规划。二是加强城镇建设。实施市区道路桥梁建设工程、主城区及敖鲁古雅乡代木能源集中供热工程以及社会事业项目建设,推进智慧城市、海绵城市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围绕发展旅游产业,按照北欧风情打造城市特色,推进城市立面改造,建设功能完备的居住小区和城市文化休闲旅游区。以党校建设为切入点,整合资源,统筹考虑老年大学、老干部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残疾人康复中心、妇女之家、科普馆等各类公共服务综合平台建设。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按照“一镇一品”的原则谋篇布局,建设特色小镇,增强城镇吸纳能力,使城镇更具有发展活力。三是规范城市管理。深化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构建网格化、法制化、精细化管理长效机制。继续开展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大力推进城市绿化工作。持续加强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开展文明城、园林城、卫生城、民 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四城联创,切实提高城市文明程度。严厉打击违法违章建设,积极营造城市管理的法治氛围,促进城镇面貌明显改观。四是推进交通网络建设。完成根河至满归二级公路建设,积极推进根河至拉布大林一级公路(二期)、根河至库布春一级公路、根河至牙克石二级公路建设项目落地实施。大力建设环线公路、旅游公路,促进防火公路升级。抓好根河、满归通用机场建设和运营,全力推进根河支线机场建设前期工作,构建立体化交通格局。(六)坚持改革创新,谱写富民强市活力篇章以问题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以创新为引领,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机制,构建科学规范的工作体系。一是全面深化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强化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推行权责清单制度,提高行政审批效率。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完善市场监管体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实体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逐步理顺体制机制,以满归林业局列入国家试点为契机,加快推进重点国有林区内建设用地变更登记工作。二是加强项目建设。围绕国家投资导向,精心谋划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重点项目,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自治区投资计划和各类专项规划范围。强化项目管理,实施分类调度,完善工作机制,形成建设一批、启动一批、储备一批的良性循环。三是扩大对外开放。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拓 宽人才和技术引进渠道,实现借智借力发展。积极融入“海满阿”区域发展,扩大根河的“朋友圈”,实现区域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七)坚持合作共赢,谱写富民强市协作篇章进一步深化地企协作,全力支持驻市五大林业局以及供热、供电、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北部原始林区管护局、航站、铁路等各大企业融入地方发展。围绕《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合作推进经济转型项目。做好国有林区改革后续工作,抓好乡镇代木能源供热工程建设及供热设施改造等项目,共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及城镇环境改造工作,创新合作理念,转变工作职能,形成地企之间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工作机制。优化驻在矿山、金融、通讯、小微企业服务环境,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营造有利于各类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八)坚持全面发展,谱写富民强市和谐篇章持续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实施普通高中质量提升和特色建设工程。改善社区居民体育健身条件,规划建设乡镇体育场馆。做好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图书馆、敖鲁古雅驯鹿习俗展演中心项目。加强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优化全市医疗资源,推进蒙中医药事业发展,健全分级诊疗 制度,实行双向转诊,开展“三医联动”。以人口素质提升为重点,做好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工作。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积极开展民俗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发挥好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加强双拥共建、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工作,做好群团、档案史志、气象等工作。(九)坚持创新管理,谱写富民强市祥和篇章加强社会管理,建立网格化管理体系。健全维稳长效机制,推动各级干部接待群众来访常态化、干部下基层为群众排忧解难常态化。进一步加大购买服务力度,解决长期积累的社会难题。牢固树立安全红线意识,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事故责任追究制,狠抓事故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加大防火工作力度,推进防洪工程建设。逐步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市场监管等方面的投入,深入开展标准化和质量强市工作。逐年化解现有债务,防范金融风险。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平安根河”建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加强反恐基地和反恐队伍建设,切实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三、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新形势、新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更加重视自身建设,认真履行好人民赋予的工作职责,牢记使 命,勤勉尽责,毫不懈怠,不断提高尽责履职的能力和水平。第一,加强党的建设。依靠市委的集中统一领导,发挥自身优势,维护全市团结和谐的工作氛围。把加强政府系统党的建设摆在首要位置,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建设,弘扬社会正能量,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作风优良的干部队伍。第二,加强依法治市。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实施依法治市战略,全面落实“七五”普法规划。大力推进政务公开,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规范政府工作人员的执法行为,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第三,加强政权建设。持续不断巩固和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纵深推进公安改革和“四项建设”,推动警力下沉,建立“所队合一”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健全服务群众的基层网底。改善乡镇、办事处硬件办公条件,适当提高机关运转公务经费,使基层机关放开手脚,更好地发挥守民生、保稳定、促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第四,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整章建制,强化制度刚性约束,健全决策、执行、督查等各项工作机制,用制度固化改革成果,用制度推进责任落实,形成分类明确、分工负责、分级管理的制度体系,推进各项工作制度化、程序化、标准化,进一步规范政府行政行为。 第五,加强廉政建设。全力支持监察体制改革,落实“两个责任”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控三公经费支出。锤炼过硬作风,把精力集中到加快发展、狠抓落实上,实现各项事业争名进位、走进前列。第六,加强诚信建设。强化行政监察、审计监察和工作督查,定期对决策执行情况进行跟踪与反馈,加大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现象的查处力度,切实提升执行能力。严格执行权责清单制度,规范政府各部门履职行为,做到知责明责、忠诚担当,提高政府公信力。各位代表,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目标引领新征程!让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发展势头,倍加珍惜难能可贵的发展机遇,倍加珍惜上下齐心的发展局面,紧紧依靠全市各族干部群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谱写根河富民强市新篇章而努力奋斗!2018 年宽甸满族自治县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过去五年主要工作回顾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 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县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抢抓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和沿边开发开放机遇,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引领,坚持“生态立县、旅游强县”发展战略,实现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圆满完成了县六届人大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预计 2017 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 85.5 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 5.16 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 15.7 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 8.6 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 78.2 亿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13700元。五年来,我县先后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县”、“中国林业产业示范县”、“中国最美生态休闲旅游名县”、“中国十大休闲小城”等荣誉称号;被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列入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录,被确定为辽宁省首个生态旅游实验区。(一)绿色发展成绩凸显,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经济结构日趋合理。加快培育和发展绿色经济,编制完成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传统工业转型升级取得实效,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进程加快,现代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升,县域经济呈现绿色、生态、 集约的良好发展态势。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大力实施青山、碧水、蓝天工程,累计完成植树造林 36 万亩,封山育林 340万亩,矿山生态治理 2991 亩。新修加固堤防 810 公里,疏通河道 1893 公里,治理小流域 132 条,连续五年荣获省“大禹杯”竞赛优胜单位。全面实施秸秆禁烧,淘汰黄标车 2691台,空气质量总体良好。水丰湖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和环保督察整改工作有序推进,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明显提升。生态建设卓有成效。持续加大生态村镇创建力度,河口村、三道湾村分别荣获“中国十大最美乡村”、“全国生态文化村”称号。17 个乡镇获得省级生态乡镇命名,15 个乡镇达到国家级生态乡镇建设标准。(二)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工业经济发展提质增效。招商引资工作取得实效。开展以商招商、点对点招商和产业链招商,累计引进内资项目 227 个,引入资金 273 亿元。包装储备项目 126 个,总投资 577 亿元。玉石生活系列用品加工、泰威工业硅生产等项目顺利落地,虎山明清古镇、风力发电等亿元以上项目达成投资意向。重大项目建设稳步推进。落实“五个一”包抓机制,设立县长协调项目工作日,项目落地和企业经营发展制约瓶颈得到有效解决,累计完成5000 万元以上项目 156 个,超亿元项目 93 个。参仙源酒业、禾丰成三肉鸡产业化等项目相继投产,恒通石墨深加工、凤上线旅游开发、中地生态牧场等项目扎实推进。园区承载能 力持续提升。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扎实推进,投资软硬环境进一步优化,签约入驻项目 56个,年产值达到 25 亿元。工业经济发展稳中有升。规模工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5 亿元,年均递增8%。利丰硅镁、淇润硅业、蓝亿木业等重点企业运行态势良好。传统工业复苏升级,聚源耐火材料、金玛硼业等改建项目竣工达产,硼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初步形成,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 60%以上。特种资源得到开发利用,宝玉石行业纳入省级保护。(三)特色农业快速发展,产业富民水平稳步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完成灌溉工程 187 处,新增灌溉面积 2.1 万亩,建成玉米高产示范区 21 万亩,粮食产量实现连年高位增长。农业综合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农业机械化率达到 66%,绿色农产品认证面积达到 63 万亩,鸭绿江鲤鱼成为国家级地理标志产品。农村改革不断深入,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率达到 90%,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全面完成。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中药材、食用菌、淡水鱼、畜牧业等特色主导产业规模居全省前列,软枣子、蓝莓等新兴产业发展迅猛。标准化生态养殖成效显著,鸭绿江淡水鱼成功打入北京大型超市。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增强。重点农事龙头企业达到 120 家,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 480 家、家庭农场 63家,产业化经营水平大幅提升。峪程菌业、正奥食品等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带动 4.5 万农户,推动农村一二三 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四)生态旅游强势引领,现代服务业彰显活力。生态旅游发展迅猛。辽宁生态旅游实验区建设成效显著,实施朝鲜族温泉度假村、溪山农业观光园等一批重点项目,完成黄椅山、青山沟、花脖山等景区深度开发改造,新改建景区公路 126 公里。天桥沟景区列入国家 5A 级景区创建名单。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成立全省首家民俗旅游专业合作社,发展农家乐 1480 家,间接带动就业 4 万人,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品牌优势持续扩大。桃花节、枫叶节、萨满文化节等旅游节庆活动蓬勃开展,大型满族风情歌舞《八旗山水谣》影响力不断扩大,全域旅游知名度显著提升。年均接待游客 500 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 35 亿元。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速。商贸集聚区布局不断优化,北方山奇大市场、地下商业城竣工运营,装饰材料一条街改造完成。商业网点建设逐步完善,培育和引进国内外知名连锁店铺 40 个,年销售额达 1.5 亿元。“互联网+”稳步推进,发展电子商务企业 20 家,成交额达 5.1 亿元。物流业快速发展,冷链物流企业达到 20 家。城乡商业地产建销两旺,建成茂源新城、香城久丽、金都新城、步达远兴达、永甸银杏等精品地产项目 28 个,实现销售额 26.6 亿元。(五)城乡建设成果丰硕,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亮点突出。坚持绿化、美化、亮化、硬化、 净化同步推进,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 14 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达到 60%,顺利通过省级文明城市复检。新增城区绿化面积 6 万平方米,安装路灯 1239 基。完成街巷路改造 88 条,硬化率达到 90%,更换人行步道砖 3.7 万平方米,城市泥土路面基本消除。完成八一水库应急供水、水源地改造、水电六局供热管网改造及换热站等重点工程,启动城市管道燃气和集中供热工程,城市供水、供暖保障水平全面提升。完成农网改造升级,开通 4 条城市公交线路,更换 32 辆新能源公交车,新增现代化市政环卫设备 65 台,新建水冲公厕 15 座,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完成保障性安居工程 25 万平方米,农村危旧房改造 8314 户。宜居乡村建设成效显著。累计投入 1.5 亿元,深入开展“四场五化六整治”活动,新增垃圾运输车 85 台、村镇垃圾箱 3221 个,新建垃圾分类场 5 个,农村环境卫生实现常态化管理。特色村镇建设快速推进,三道湾成为国家级“美丽宜居村庄示范”,下露河、青山沟纳入省级特色乡镇培育名单。城乡路网结构逐步完善。累计投资 9.2 亿元,新改建县级以上公路 542 公里、农村公路 731公里、边防公路 223 公里,完成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村内道路700 公里。(六)财税金融协同发力,支撑发展能力全面增强。财政收入质量明显提升。坚持依法征收、应收尽收,健全税费征管体系和陈欠清缴机制,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触 底反弹,保持稳定增长。财政支出结构持续优化。坚持“一般支出要打紧、民生支出要打足”原则,严控“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实现“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目标。审计监督扎实有效,审减政府性支出 3.4 亿元。公共资源集中交易完成 1123 项,节约资金 2.4 亿元。财政体制改革扎实推进。落实国家结构性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政策,现代化财政管理制度初步构建,县乡财政管理体制逐步完善,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明显提高。金融支撑能力不断增强。金融服务持续创新,成立 2 家小额贷款公司,农村信用联社成功改制,各类银行机构累计投放贷款超过 140 亿元。(七)民生保障坚实有力,社会事业繁荣发展。精准脱贫取得阶段性成果。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贯彻落实“六个精准”、“五个一批”措施,累计投入 4.6 亿元,完成 71 个贫困村摘帽、20865 名贫困人口脱贫任务,产业扶贫经验在全省推广。文教卫生事业蓬勃发展。累计投入1.8 亿元实施薄弱学校改造,办学条件全面改善,教育布局更加合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持续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逐步增强,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不断完善,基本药物零差价全面落实,成功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县”。城乡一体化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逐步完善,全省首家最美县级新华书店落户宽甸,国家级重点文物赫甸城遗址修缮工程全面启动,非遗项目总量全市第一。社会保障水平全面提升。 就业状况持续改善,年均新增就业 2200 人以上,失业率控制在 4%以内。社保覆盖面持续扩大,医保政策全面落实,新农合实现全覆盖,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八)职能转变扎实有效,政府执政能力显著提升。政治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纠正“四风”问题,作风建设全面加强。政府服务效能稳步提高。深化“放管服”改革,取消和调整行政职权 515 项。实行多证联办、联审联批,政务效率不断提高。全面兑现政府承诺,集中化解一批陈欠企业资金、项目用地等历史遗留问题。政务体系改革深入推进,办公用房和公务用车改革高效完成。民主法治建设明显进步。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建立政府法律顾问制度,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进展。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建议、提案办复率达到 100%。“六五”普法工作全面完成,“七五”普法工作顺利开展。社会治理成效显著提升。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完善,边境管控力度持续加大,平安宽甸建设成效明显,被确定为全省唯一“军警民联合管控试点县”,荣获“省边海防工作先进单位”称号。食品安全县建设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态势总体平稳。双拥工作水平全面提高,实现省级双拥模范县“八连冠”。坚持县级领导接访 制度,群众合理诉求得到有效解决。统计、供销、科技、物价、档案、地震、民宗、残联、气象、史志、人防、外事等部门和国省市驻宽单位,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我们攻坚克难、砥砺前行,赢得了缓中趋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成果。同时,我们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一是必须坚持旗帜鲜明讲政治,不折不扣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的工作部署;二是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牢牢把握绿色发展的正确方向;三是必须坚持改革创新,着力破解发展难题;四是必须坚持依法行政,打造公正、高效的政务环境;五是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最大程度保障和改善民生。各位代表,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同心协力、艰苦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政府,向全县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宽部队和武警官兵、国省市驻宽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经济发展缺少优质税源支撑,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压力加大;二是实体经济总量偏小,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经济转型升级任重道远; 三是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社会事业发展与人民群众期盼仍有一定差距;四是作风建设仍需加强,个别干部主动作为、开拓进取意识有待增强。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积极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二、今后五年政府工作思路、奋斗目标和工作重点各位代表,今后五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五年。做好今后五年政府工作,我们信心百倍:一是我县成功列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和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持续加大,必将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二是国家系列振兴东北战略密集出台,多重政策叠加发力,将为我们争取资金、发展产业提供重大机遇;三是过去五年的发展实践推动产业布局更加优化、经济结构更加合理,振兴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四是我们政治生态风清气正,干部队伍德才兼备,这是战胜当前困难、赢得长远发展的坚强保障。今后五年,政府工作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生态立县、旅游强县”发展战略,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实施县域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旅游全域化,深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主要奋斗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 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 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 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 6%。今后五年,政府工作重点是:(一)立足生态发展优势,聚焦绿色低碳循环,构建县域经济发展新格局。今后五年,要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严格执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促进产业结构快速优化升级,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切实强化生态系统保护。贯彻落实“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全面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实施青山、碧水、蓝天工程,推进落实“河长制”,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社区、绿色家庭等创建活动,大力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绿色经济发展。加快发展绿色生产和消费,全面推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大力发展光伏、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产业,积极推进爱河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构建绿色高效的产业体系。(二)立足发展园区经济,聚焦培育产业生态圈,打造 县域经济发展新引擎。今后五年,要以发展绿色工业为重点,推进传统工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努力提高工业经济整体竞争力。推动园区经济做大做强。树立产城融合发展理念,加快推进园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科学完善园区发展规划,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开发建设与服务运营,推动金融支持、人才保障、创业驱动、技术平台等要素快速集聚,全力争创省级产业园区。优化产业布局,围绕非金属新型材料、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大健康产业等主导产业大力开展招商引资,鼓励乡镇引进企业优先入园,促进园区产业专业化、集群化发展,推进园区装满做强。推动园区产业之间、产业内部融合发展,形成龙头企业做品牌、中小企业做配套的集聚发展格局。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建设,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电商平台,补齐产业短板。推动传统工业绿色转型。优化工业结构,加快传统工业绿色化改造,大力发展硼镁、石墨、钛白粉等精深加工,打造全国重要的硼精细化工、镁化工和高纯改性石墨生产基地。加快发展非金属新型材料、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积极发展水电产业。推动新兴产业做优做精。突出新材料、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等战略新兴产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大力发展生态农产品、特色工艺美术品等消费品工业。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微企业和“小巨人”企业,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三)立足发展特色农业,聚焦调结构促增收,推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迈出新步伐。今后五年,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快速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全面优化现代农业发展要素。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继续实施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行动,强化新品种示范,推广新技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开展“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实施测土配方施肥 150 万亩,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5000 人。持续强化特色产业发展。推进“一村一品”创建活动,引导农民因地制宜错位生产,不断优化特色产业布局。重点培植板栗、淡水鱼、食用菌等特色产品出口示范区,争创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国家级示范基地。建立健全质量追溯监管综合服务体系,继续推进“三品一标”认证工作,打造宽甸农产品品牌。着力发展生态农庄、休闲渔业、森林养生等休闲观光农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积极培育精深加工龙头企业,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开展标准化、集约化生产,加快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实现农业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增值,加速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四)立足发展全域旅游,聚焦拓展新业态,培育县域经济持续增长新动力。今后五年,要以全域旅游发展为牵引,优化辽宁生态旅 游实验区产业格局,打造多层次、高质量的服务业供给体系,快速提升现代服务业比重。推动全域旅游升级发展。树立“旅游+”发展理念,推动旅游与文化、农业、工业、电子商务等深度融合发展,提升旅游富民强县成效。加快旅游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盘活国有景区资产。实施旅游精品战略,创建核心旅游景区、标志性旅游景点,打造天桥沟、青山沟、黄椅山等 A 级景区集群,重点推进鸭绿江旅游带、黄椅山旅游综合开发等建设,加快完善旅游环线、游客中心等配套设施,创建宽甸品牌,提升宽甸旅游核心竞争力。开发特色旅游消费品,做大旅游消费品市场,延伸产业链条。创新营销手段,巩固提高桃花节、油菜花节、萨满文化节、枫叶节等节庆旅游品牌影响力。推广“1+N”旅游综合执法模式,实现旅游管理高效、精准、广覆盖、全域化。实现接待游客年均增长12%、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长 10%,旅游业增加值对县域 GDP综合贡献率达到 15%以上。推动现代服务业高速发展。建立健全服务业发展体系,培育完善金融市场,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乡商贸流通体系。培育发展星级酒店、特色餐馆、商业街购物店,引导发展汽车销售、物流产业、建材装饰等连锁经营。发挥县城和中心城镇集聚效应,加快推进黄椅山、青山沟、长甸河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加强商品市场建设,优化市场功能,重点打造北方山奇特色农产品交易平台。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推进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线上线 下深度融合。(五)立足生态宜居,聚焦协调发展,打造城乡居民和谐美丽新家园。今后五年,要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核心,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新宽甸。全面提升城市建设品质。围绕集约、绿色、智慧、人文四个维度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提升城镇内在品质和外在形象。到 2022 年,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 20 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达到 70%。积极推进水电六局宽甸基地、东方化工厂南侧等棚户区改造,加快茂源水榭花城、兴隆大家庭五星级酒店等商业地产开发。全面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加强县城生态修复和景观建设,绿化覆盖率达到 35%,街巷路硬化率达到 100%。完成城市管道燃气、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新华街景观路建设工程。扎实推进本桓宽高速公路、沿江边防公路、东滨河治理、大川头水源地等项目建设,积极推进丹通高铁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村饮水提质增效工程。加大电网建设力度,推进灌水 220 千伏输变电工程,实施古楼子等三个乡镇配网改造工程。全面建设宜居美丽乡村。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继续开展“宜居示范乡镇”、“宜居示范村”创建工作,努力打造一批产业强、功能全、环境好、机制活的特色村镇,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就地城镇化。 (六)立足普惠共享,聚焦扩大公共服务供给,为人民群众增添改革发展新福祉。今后五年,我们要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落实“五个一批”,确保“六个精准”,开展“一村一品”、“一村一业”产业扶贫,完善贫困村基础设施,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到 2020 年完成 106 个贫困村摘帽、3.1 万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做到脱真贫、真脱贫。全面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创业带动就业,不断提高就业质量。大力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坚决把民生底线兜住兜牢。加快推动社会事业发展。优先发展教育,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落实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医疗卫生和中医药服务体系,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推进民族文化中心等文化场馆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发展体育产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强化双拥工作,争创省级双拥模范县“九连冠”。(七)立足政府自身建设,聚焦提升服务效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今后五年,要以塑造新气象、谋求新作为为目标,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不断提升执政能力和水平。始终旗帜鲜明讲政治,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政治过硬。始终坚持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用**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牢牢把握各项工作的主动权,做到本领高强。始终坚持执政为民,一切工作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做到群众满意。始终坚持深化改革,积极推进政府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强力优化营商服务环境,做到效能卓著。始终坚持正风肃纪,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持续整治“四风”问题,加强纪律教育,强化纪律执行,做到清正廉明。三、2018 年政府主要工作任务2018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县委十五届四次全会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实施县域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大力振兴实体经济,全面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县域经济和社会事业持续健康发展。2018 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6%。 完成上述目标,我们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突出抓好项目建设,打造经济持续发展强劲引擎。扎实推进项目建设。继续开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年”活动,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虎山明清古镇、天桥沟野山参特色小镇等综合旅游项目尽快落地,推进本桓宽高速公路、沿江边防公路等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服务禾丰熟食加工厂、恒通石墨深加工、特锐德光伏发电等重点税源项目达产见效。全力抓好招商引资。积极抢抓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和沿边开发开放政策机遇,依托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加快引进一批生态环保、科技含量高的工业精深加工项目、农事龙头加工企业和复合型旅游精品项目。抓好以商招商,确保参仙源酒业、宽甸猎枪厂引资合作取得实质性突破。立足我县生态优势和资源优势,全力做好项目包装和储备。跟踪做好服务保障。继续落实重点项目建设“五个一”包抓机制和县领导联系企业制度,全力解决项目落地“最后一公里”问题。落实重点项目“一站式”办公和重大项目联审联批、挂牌保护制度,建立重大项目跟踪考核和乡镇招商引资成果考核工作机制,全面提高项目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和开工投产率。(二)重点拓展精深加工,确保工业绿色转型取得实效。推进园区体制机制改革。按照“小管委会、强开发公司” 理念,进一步理顺园区运行模式。结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园区发展实际,修编完善园区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规。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东北振兴产业投资基金,多元化拓展投融资渠道,全面加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园区承载能力,奠定产业集聚发展基础。用活用好土地政策,全力保障园区发展用地需求,强化投资强度、产出效益等硬性约束管理,确保土地集约利用。推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引导旭源矿业、金玛硼业和淇润硅业等企业加大科技投入,研发生产高端产品。强化东佰木业、蓝亿木业、华胤木业质量管理,争创名优产品,扩大出口创汇。推动玉丰石艺、炬峰石材、荣达石材等企业实施技术改造,生产高档装饰石材。成立“镁行业联盟”,促进“产学研用”一体化,提升镁化工产业核心竞争力。大力发展新兴消费品工业。引导光太药业等企业研发特色满药中高端产品,壮大满药产业集群。推进东潆板栗、正奥食品、三江食品等企业开发特色旅游消费品,提升精深加工水平。加大万隆兴业、振福石材等企业宝玉石开发力度,规划建设宝玉石原石销售市场、创意雕刻中心和成品销售馆,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三)着重发展特色产业,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继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 7.5%。积极 推进特色主导产业基地建设,构建中药材、淡水鱼、畜牧业、干鲜果产业示范带。做大观光农业、精品农业、沟域农业示范区,推进“万花谷”特色村镇和玫瑰花产业园建设。提升设施农业发展水平,完成“菜篮子”工程基地、“一县一业”示范园、食用菌及山野菜科技示范园建设 10 处。全力打造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完成“宽甸软枣子”地理标志认证工作,“三品一标”认证率达到 65%。加快培育农事龙头企业。继续实施龙头企业倍增计划,新增县级重点加工企业 5 户。积极推进农业重大项目建设,突出抓好参仙源、峪程菌业国家级龙头企业创建工作,抓好普乐泡菜加工、辽育白牛和绒山羊肉制品加工、鲟鳇鱼鱼子酱加工等项目建设,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开展“大禹杯”竞赛活动,积极推行“河长制”,大力实施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新修堤防 40 公里,综合治理水土流失 1.5 万亩,完成东滨河、西滨河、北股河河道治理和农村饮水提质增效工程,改善易涝面积 1000 亩,完成植树造林 3.7 万亩,建成畜禽规模养殖场标准化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设施 22 个。(四)强力发展全域旅游,不断提升服务业牵引地位。加快提升全域旅游发展水平。编制全域旅游示范区总体规划,完善景区详规,推进天桥沟创建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工作。依托鸭绿江山水实业有限公司,进一步整合国有景区 资源,加快推进景区改革。稳步推进全域旅游综合服务区、玄武湖景区深度开发、青山沟景区基础配套设施等项目建设。挖掘红色文化、民族文化和长寿文化等旅游文化资源,提升桃花节、枫叶节、萨满文化节等节庆活动品质,发挥旅游节庆活动的宣传带动效应,深化文旅融合发展。加快补齐第三产业短板。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提高传统商贸服务、农牧产品、旅游餐饮等领域电子商务应用率。加强融资平台建设,推进县域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破解融资难题。适度开发城乡商业地产,实施金林滨河一号二期、枫合万嘉、兴隆欢乐城、东门外影视综合体、南市场改造等新建续建商业地产项目;推进长甸、下露河等乡镇房地产开发,培育一批旅游带动型中心城镇。(五)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持续优化人居生活环境。统筹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强化水污染和大气污染防治,加大环境执法力度,确保完成年度减排任务。淘汰老旧低效燃煤锅炉,开展黑煤窑和关闭矿山专项治理,严厉打击违法用地和矿山违规开采行为。加强森林资源管护,重点打击滥砍盗伐、毁林种参等违法行为。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完成污水集中处理、垃圾分类减量及资源化利用任务,全面提高城乡生态环境质量。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乡规划,增强规划引领调控作用。完成城市集中供热工程和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 4 条县城主干路、14 条街巷路、3 座桥梁改造等工程。推进城市管道燃气、大川头水源地、老城区改造等重点民生项目建设。启动城区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建设项目。改善公路路网结构,实施步万线、复金线、电秋线等新改建工程 463 公里,新建桥梁 26 座。统筹宜居特色乡村建设。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改善困难群众居住条件。进一步健全农村环境卫生常态化管理机制,巩固“宜居示范乡镇”和“宜居示范村”建设成果。全面推进下露河、青山沟特色乡镇建设,争取青山沟镇建成国家级特色乡镇。(六)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努力增进人民群众福祉。推进精准脱贫取得扎实成效。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完善精准识别,坚持动态管理,确保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加快实施光伏扶贫、电商扶贫、旅游扶贫、产业扶贫、金融扶贫、危房改造等重点项目建设,提升脱贫成效。严格贫困村、贫困人口脱贫退出验收、备案工作,完成 35 个贫困村摘帽、10421 名贫困人口脱贫任务。推进社会事业持续协调发展。坚持就业优先,促进青年群体、农民工多渠道就业创业。深入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城乡居民医保补助标准提高到 450 元。完成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确保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省级和国家级验收。加大医疗卫生事业投入力度,完成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和 35 个贫困村标准化卫生室建设。新建县级综合档案馆,实施赫甸城遗址修缮工程,完成辽宁省最美县级新华书店工程,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需求。推进社会治理水平全面提升。完成食品安全县创建工作,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强化边境管控,推进平安宽甸建设。深化安全生产领域改革,提高安全隐患防治水平。健全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机制,提升突发事件处置能力。推进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落实城市管理“5+1”执法模式。(七)持续加强自身建设,全力打造人民满意政府。坚持改革创新,建设服务政府。全力营造善于学习、勇于实践的浓厚氛围,坚持学以致用,强化创先争优意识,全面提升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积极开展“营商环境建设年”活动,推进“放管服”、“三集中三到位”、“多规合一”和“最多跑一次”改革,建立项目审批协同代办主动帮办工作机制,不断优化营商服务环境。深入践行“三严三实”,切实增强执行力和落实力。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推进政府协商制度化发展,不断提高行政决策水平。加强诚信体系建设,提升政府公信力。加强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力度,健全交易管理机制,规范政府投资项目运行。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自觉接受人大和政协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 广泛接受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坚持从严治政,建设廉洁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面加强政府系统党的建设,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从严治政中。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重点领域监督执纪,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各位代表,功崇惟志,业广惟勤!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勠力同心、乘势而上,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2018 年喀左县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第十五届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各位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一、过去五年主要成就和 2017 年工作回顾过去的五年,是喀左砥砺奋进、加速振兴的五年。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全面贯彻 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精神,始终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团结拼搏,奋勇攻坚,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为自治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五年来,我们全力以赴稳增长,县域经济稳中向好。扩大开放增动力,共引进域外投资 291.7 亿元,新建固定资产投资亿元以上项目 92 个,出口创汇 4.2 亿美元,有力拉动县域经济增长。破解难题促发展,额外争取用地指标 500 公顷,为企业解决直供电 2.6 亿千瓦时,“营改增”为企业减负8500 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工率始终保持在80%以上。2017 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92.4 亿元,比上年增长 8%;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3.9 亿元,增长 18.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38.56 亿元,下降 10.4%,降幅大幅收窄;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49.3 亿元,增长 2.6%。我们积极应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全力确保了经济平稳健康运行!五年来,我们锐意开拓促改革,市场活力显著增强。创新体制机制,倾力打造“五个一工程”,经济开发区、农产品加工园区、利州中心商贸集聚区跨入省级园区行列,龙凤山旅游景区晋升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公营子新市镇获“国家卫生镇”殊荣,“五个一工程”为县域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力支撑。推进简政放权,在全市率先成立行政审批局,划入 审批事项 197 项,审批效率大幅提高。改革商事制度,实行“先照后证”“五证合一”,强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新增市场主体 1.6 万户,有效激发市场活力。我们先试先行、大胆实践,改革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喀左振兴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五年来,我们坚定不移调结构,发展质量大幅提升。工业经济加速转型,先进装备制造企业达到 30 家,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比 43.7%;紫陶建材产业形成年产1.2 亿平方米陶瓷砖生产能力,紫砂文化产业园被命名为“省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喀左紫砂品牌享誉全国。现代农业快速成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 95 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 504 家,现代农业生产、经营和产业体系日益形成,成功创建“国家级出口蔬菜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第三产业迅猛发展,龙源旅游区晋升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我县荣获“辽宁省旅游产业发展示范县”称号,被列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电子商务发展如火如荼,成功引进阿里巴巴农村淘宝、移联网信等多家电商平台,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升级迈进。我们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三次产业比例更趋合理!五年来,我们凝心聚力惠民生,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完成 49848 人脱贫,40 个省、市贫困村销号。新建、改扩建校舍 12.5 万平方米,成功创建“国家义 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现城乡全覆盖,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由 2012 年的 15 元提高到 50元。实施棚户区改造 5154 户,新建商品房 230 万平方米,完成“暖房子”工程 160 万平方米,居民住房条件显著改善。县级以上公路大修改造 147.8 公里,农村公路路面硬化 635公里,群众出行更加便捷。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楼子山自然保护区晋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龙源湖被评为“国家水利风景区”。城镇实名制就业 1.98 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49.2 万人次,成功创建省级创业型县区。城镇、农村低保标准分别提高 35%、56%,农村五保分散、集中供养标准分别提高 27%、59%,发放救灾救济资金 2300 万元,牢牢兜住民生底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 2012年的 8460 元提高到 12270 元,年均增长 7.7%。我们向社会承诺的民生实事全部完成,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全县人民!五年来,我们积极稳妥防风险,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狠抓挖潜增收、开源节流,财税收入稳定增长,“三公”经费持续下降,有效保障了工资及时发放、机关正常运转、民生工程顺利实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养老保险金及时足额发放。发行债券置换政府债务 2.76 亿元,有效防范和积极化解政府债务风险。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我县被国土部评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平安喀左建设全面推进,矿业秩序整顿强力实施,信访工作改革不断深 化,安全生产长效机制逐渐形成,我县荣获全国综治最高荣誉“长安杯”。我们不断织密扎牢风险防控网,有力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各位代表,2017 年是本届政府任期最后一年,我们较好地完成了既定目标任务。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改革创新全面推进,发展活力竞相释放。龙头引领取得新进展。体制机制不断创新,“五个一工程”成为引领发展的先行区和示范区。经济开发区及利州工业园区以承接产业转移为导向,实施投资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5 个,完成投资 8 亿元,成为加快产业集聚的主战场。农产品加工园区以“三区联创”为目标,引进培育多家农业产业化企业,成为农业提质增效的牵引龙头。利州中心商贸集聚区挖掘“一区一湖一都一温泉”潜力优势,商务商贸、休闲旅游、养生养老等产业蓬勃发展,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增长的新亮点。龙凤山旅游景区功能日臻完善,品牌影响日益扩大,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公营子新市镇聚焦产城融合,建设成果令人瞩目,走在全市小城镇建设前列。改革攻坚实现新突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削减前置要件、压缩审批时限均达到 80%以上。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实施,推进“多证合一”“全程电子化登记”,新增市场主体 4639 户,同比增长 35%。农业共营制改革稳步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全面铺开,土地股份合作社达到 160 家。 实施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参改车辆522 台,节支率达到11.2%。国有林场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供销体制改革、经济开发区“多规合一”等工作有序推进。创新驱动开创新局面。推动产学研合作,实施技术转移项目 11 项。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申报发明专利 45 项,申报省产业创新引导基金 6600 万元。红山化工、晚窑紫砂、大地农产品晋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县科技局获评“全国科技管理系统先进工作集体”。强化县创业创新孵化基地运营服务,入驻小微企业 81 户,带动就业 600 余人。建成南哨紫砂创业创新基地,特色创业空间不断拓展。发放创业担保贷款 744 万元。扶持创业带头人 90 人。(二)项目支撑成效显著,工业实力持续增强。项目建设成果丰硕。全年实施投资 5000 万元以上工业项目 55 个,完成投资 15 亿元。赫源陶瓷内墙砖、志远宏宇铸件、厚德新型建材、红山化工乳化剂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为稳定经济运行提供有力支撑。凤颖人造板、德隆新材料、诚威实验室设备、进业工具制造、众达汽车零部件、金璧盛养殖设备、衡庆电力复合材料等一批项目加快建设,为拉动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北京联华机械加工、铭盛保温材料、鑫博铁合金、明琦陶瓷、钰磊新能源等一批新项目签约落地,为壮大产业规模积蓄力量。 招商引资成绩斐然。面向京津冀等地派出招商队伍 130批次,举办招商推介会 7 次,邀请域外客商考察洽谈 96 批次,全年引进投资 5000 万元以上项目 28 个,实现域外引资24 亿元。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取得重大进展,经济开发区新建标准化厂房 55 万平方米,43 家企业签约入园;利州工业园区新建标准化厂房 30 万平方米,河北雄安等地 21 家纸塑包装企业签约落地。转型升级大幅提速。实施飞马智能车间改造、鹏达铸造智能化升级、金牛铸造输变电配件等一批技改项目,提升了装备制造产业水平。实施泰克美生物科技、森川生态科技、煜在新材料、永骞新材料等项目,实现高科技项目新突破。大力盘活闲置资产,15 户僵尸企业嫁接生成新项目。新增规模以上企业 6 家,小微企业不断提档升级。我县被命名为“中国铸造产业集群县”。(三)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农业结构趋于优化。调减玉米种植面积 5 万亩。新建设施农业小区 25 个,新建、改造设施农业大棚 1217 栋。设施蔬菜产量 48 万吨,同比增长 6.7%。新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10 家。肉类总产量 9.6 万吨,同比增长 6.7%。禽蛋总产量5.1 万吨,同比增长 4.1%。新发展经济林 5 万亩、果树 6000亩,种植林下经济作物 3 万亩,建成标准化果园 50 个。基础条件逐步改善。发展节水滴灌 2.3 万亩,完成水土 保持综合治理 13.5 万亩、河道综合治理 8 公里,实施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程 10 项,我县再获“大禹杯”优胜奖。发放草原生态奖补资金 687 万元,国家级草原固定监测点基本完工。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资金434 万元,购置各类农机具2000台(套)。深松土地 15 万亩。创建“国家级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顺利推进。启动县、乡两级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市场建设。我县被中国气象局确定为“大气探测试验基地”。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新增省级龙头企业 2 家、市级 5家。农产品加工园区不断壮大,实施华庆蛋品鲜蛋加工、龙汇食品研发中心、海辰宠物有机食品二期、绿港现代农业蔬菜初加工等 9 个项目。实施开河木耳基地、白塔子豆制品加工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项目,壮大了农产品深加工产业规模。朝阳本色、大地农产品等龙头企业基地面积进一步扩大,润泽观光农业、洞子沟采摘园等项目效益可观,持续带动农民增收。(四)商贸流通日趋活跃,第三产业亮点纷呈。整体实力显著增强。利州中心商贸集聚区持续壮大,大成国际温泉酒店、丰泰电力销售等项目投入运营,服务业集聚效应不断增强。稳步推进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商业网点达到 8224 户,从业人员 9.9 万人。全县各类市场达到 53 个,年交易额达 43.6 亿元。实施绿港现代农产品交易市场二期、万佳物流农资配送中心、白塔子大牲畜交易市场项目,农产 品交易体系不断完善。举办紫陶艺术节、汽车展销会等活动,各类展会交易额达 1.5 亿元。新引进辽宁洪权融资担保有限公司,金融服务业健康发展。电商物流活力凸显。全县电商企业增至 90 家,进驻电商平台 8 个,建成电商服务站 531 个,年交易额达 1.4 亿元。包装策划上行农产品 8 大类、130 个品种,上行销售额达 5000万元,实现农产品进城和工业产品下乡双向流通。全县物流企业及业户达到 22 家,快递企业增至 16 家,从业人员 1250人,物流配送行业快速发展。全域旅游多点突破。“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进展顺利。龙凤山旅游景区栽植风景树 40 万株,安装道路护栏 12 公里,3 万平方米停车场等工程顺利实施;龙源旅游区十公里凌河旅游景观廊道、青旅文化旅游产业小镇、暴龙地质公园剖面保护馆等项目加快推进,龙头景区提档升级。浴龙谷温泉度假区创建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通过专家组评审,康体旅游中心被授予“辽宁省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单位”称号,旅游产业内涵不断丰富。成功举办全域赏花节、龙凤山旅游节、龙源旅游文化节等节庆活动,喀左旅游影响力日益扩大。(五)城乡面貌深刻变化,宜居水平显著提升。城市建设提质扩容。完成房地产开发 69.4 万平方米。水木清华、在水一方、河畔新城、一品城三期等项目进展顺 利。提前完成棚户区及城中村改造 2854 户,化解商品房库存 16.15 万平方米。新建、维修城市路面 2.4 万平方米,改造人行道、广场 9 万平方米。完成利州河蓄水和利州仿古街建设,形成城市新景观。大凌河南支治理二期工程主体完工。铺设供水管网 1.2 公里、排水管网 4.4 公里、燃气管网 9 公里,新建、改造供热管网 7.6 公里,新建换热站 3 处。栽植乔灌木 28.2 万株、花卉 60 万株,新增绿化面积 2.5 万平方米。国家卫生县城通过复审,我县被列为省级健康县城建设试点。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走在全市前列。镇村面貌日新月异。我县被确定为全省第一批新型城镇化试点县。完成小城镇开发 20.35 万平方米,“六化五个一”工程硬化道路 120 公里。“五三一”工程清理路边、村屯垃圾 2.2 万吨,治理“三堆”1.3 万处,硬化村内道路 195 公里,新建文体休闲广场 18 个。“穿衣戴帽”工程粉刷墙体 12.6万平方米,墙体戴帽 2.8 万延长米。新农村建设强力推进,新建市级示范村 4 个、县级示范村 8 个,农村基础条件极大改善。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完成县道后小线 5.85 公里大修、农村公路 338.7 公里路面硬化、64.6 公里大中修工程。13公里产业大道完成路面铺设。京沈客专喀左站站房完成主体施工,喀赤客专、锦承铁路扩能改造工程顺利推进。金杖子66 千伏变电站投入运营,京沈客专 220 千伏供电工程建设完 成。利州 500 千伏变电站工程荣获“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枣树沟台区获评国网“百佳工程”。完成农网改造工程 349项,改造工艺在全省推广。新建通讯基站 30 个、改造 60 个,光纤覆盖率达 100%。生态建设有序推进。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有效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扎实推进。全面淘汰建成区 10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完成 5 家企业脱硫脱硝改造,严格落实秸秆禁烧要求,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 311 天。县城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公营子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即将竣工,完成退田还河 2 万亩,清理河道垃圾 16.7 万立方米,“河长制”责任体系全面建立,经验做法全省推广,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100%。人工造林 11.1 万亩,封山育林 10.6 万亩,新建集中连片造林示范工程 34 处。完成 11 家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我县被命名为“中国生态魅力县”。(六)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社会保障扎实推进。大力推行“3+N”精准扶贫模式,全年实现 8201 名贫困人口脱贫,24 个省、市贫困村销号。大力开展健康扶贫,实现贫困户疾病救治全兜底、住院就医零负担。实施农村危房改造 1608 户,有效保障贫困家庭住房安全。城镇新增就业、再就业 3912 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2.5%以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9.2 万人次。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实行“五险合一”参保缴费制度。医疗 保险实现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扩面 4.6 万人,征缴养老保险金 1.72 亿元。加大维权工作力度,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 1264 万元。城镇、农村低保标准同比提高6.2%、12%。完成残疾家庭无障碍改造 242 户。兑现农村退役士兵补助、高龄补贴、残疾人双项补贴 1664 万元。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新建、翻建校舍 3.3 万平方米。高考建档率达到 98.6%,我县考生分获省理科状元和市文科状元。分级诊疗制度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实现城乡全覆盖。县医院门诊综合楼加快建设。常驻农业人口参合率达 97%。组织文化惠民演出 80 余场,农村电影放映 2480 场,“三馆一中心”累计接待 13 万人次。东山嘴祭祀遗址保护工程顺利完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喀左·东蒙民间故事》第二部 12 卷编纂成稿。我县 3 个村被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城乡体育设施逐步完善,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妇女儿童工作成效显著,发放妇女小额贷款 1600 万元,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不断加强。物价、统计、外事、侨台、人防、档案、保险、烟草、双拥优抚、民兵预备役等工作均取得新成绩。社会管理持续强化。大力实施“天网工程”,切实提高社会治安防控能力。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群众合理诉求得到妥善解决。全力做好重点时段稳控工作,圆满完成十九大维稳安保任务。普法宣传扎实开展,公民法律意识不 断提高。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巩固发展,民族宗教领域和顺稳定。扎实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工作,全力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防震减灾工作扎实推进,应急处置能力显著增强。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深化消防网格化管理,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七)自身建设不断加强,行政效能稳步提升。民主法治建设持续巩固。自觉接受县人大依法监督和县政协民主监督,全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 39 件、政协委员提案 92 件,满意率、基本满意率为 100%。深化政务公开,累计公开各类信息 4.2 万条,办理群众诉求 1577 件。坚持“三重一大”事项集体研究,切实做到科学民主决策。全面清理和集中审核涉企检查事项,落实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审查制度。加强和改进行政复议,深入规范执法行为,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机关作风建设显著加强。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机关干部党性观念和服务能力持续增强。创新开展“三个两好”创建活动,政府系统党建工作切实巩固。积极开展政风行风评议,强化政务督查和效能监察,行政效能有效提升。成立营商环境监督局,深入推进“营商环境建设年”活动,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推进。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四个意识”牢固树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坚决纠正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强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加强公共资源交易监管。严格落实“一岗双责”,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全面加强。五年来的发展实践使我们深深地感到,面对新常态下的各种压力和挑战,之所以能够实现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关键在于我们始终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全县上下团结一心谋发展,齐心协力创佳绩,众心汇聚,众志成城,形成了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关键在于我们始终坚持把接续奋斗作为根本遵循,秉承发展蓝图不动摇,贯彻既定战略不懈怠,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积蓄了跨越赶超的强大动能;关键在于我们始终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不竭动力,直面问题不回避,化解矛盾不退缩,攻坚克难,破阻除弊,增强了振兴发展的内生动力;关键在于我们始终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奋斗目标,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心系群众,倾情为民,激发了广大群众投身经济建设的满腔热忱;关键在于我们始终坚持把政风建设作为坚强保障,主动作为提效能,求真务实转作风,忠诚履职,勇于担当,树立了实干兴邦的优良政风。各位代表,五年来,自治县发展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就。这是县委坚强领导、统揽全局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广大干部职工真抓实干、奋勇争先的结果,是全县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共同奋斗的结 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奋战在各行各业的全县人民,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领导,向驻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向为全县发展作出贡献的企业家,向所有关心支持自治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新动能尚未形成强力支撑,转方式调结构任重道远;刚性支出不断增加,收支矛盾日益突出,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压力较大;公共服务水平有待提升,民生保障能力与群众期盼还有差距;个别干部担当意识不强、工作作风不实,政府自身建设仍需加强。对此,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扎实有效地加以解决,不辜负全县人民的厚望。二、今后五年奋斗目标和 2018 年工作重点各位代表,未来五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转型发展的攻坚期,是我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是建设更高层面小康和现代化的交汇期。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发展机遇,牢牢把握战略重点,深入发掘自身潜力,不断激发内生动力,充分释放发展活力,奋力开创我县振兴发展的新局面。今后五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统筹落实新发展理念和“四个着力”“三个推进”要 求,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努力把喀左建成体制机制重点突破、经济结构优化提升、创新创业成效显著、民生社会全面进步的振兴发展先行区,奋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新胜利,阔步迈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今后五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 7%,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 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 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 10%。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必须深刻分析和把握喀左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规律性要求,着重在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上下功夫、求突破。坚持创新发展,切实在转换发展动能中提质量、增效益。以创新驱动战略为统领,着力在培育创新主体、构建创新体系、加快成果转化、优化创新环境等方面实现新突破。今后五年,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10 家,搭建创新服务平台 10家,实施科技成果转化 40 项以上,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管理人才 100 名以上,以高端装备制造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跨上百亿台阶,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 35%以上。以“五个一工程”为创新发展的龙头,引领装备制造、紫陶建材、农产品深加工、新能源新材料、文化旅游产业基地建设,基本形成以现代农业为基础、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多轮驱 动的现代产业体系,建立完善同市场完全对接、充满内在活力的体制机制,使我县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发展质量和效益得到更大提升。坚持协调发展,切实在提升发展整体性上拓空间、增后劲。坚持区域协同、城乡一体,突出抓好重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动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构筑城乡协调发展新格局。今后五年,中心城区城市业态、文化景观、功能设施、人居环境有机更新,宜居宜业宜商宜游城市魅力彰显;公营子新市镇加速产城融合,副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更加突出;中心镇、特色镇、重点镇加快发展,一批工业强镇、商贸重镇、旅游名镇初具规模;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全面推进;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治理体系进一步巩固提升,城镇化率提高到 55%,使我县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城乡一体化格局更趋完善。坚持绿色发展,切实在建设生态美丽喀左上求突破、见实效。巩固和发展山清水秀的生态优势,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培育绿色经济,倡导绿色生活,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今后五年,节能环保、健康养老等绿色产业加速发展,海绵城市、绿色建筑、清洁生产、低碳消费等绿色理念引领社会风尚,森林覆盖率达到 50%,空气质量优 良天数比例达到 90%,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 95%,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率达到 90%,水生态保护与修复任务全面完成,大凌河生态景观带、文化旅游带、休闲经济带基本建成,让天蓝地绿水清的良好生态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使我县生态更优良、环境更宜居、生活更美好。坚持开放发展,切实在打造对外开放新格局上强基础、扩优势。积极抢抓“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机遇,深入实施突破辽西北发展三年攻坚计划、县域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重点在搭建产业合作平台、创优对外开放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项目建设进程,壮大县域经济总量等方面迈出更大步伐。今后五年,全县各园景区承载能力显著增强,建成京津冀装备制造、紫陶建材、纸塑包装等产业转移的承接地,建成面向国际的绿色农产品出口基地和服务京津冀蒙的绿色农产品供给基地,建成北方地区休闲旅游胜地,使我县开放程度明显提高、发展活力持续增强、开放型经济水平全面提升。坚持共享发展,切实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补短板、增福祉。完善公共普惠制度,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努力增加优质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让百姓拥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建成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今后五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5%以内,城乡低保标准和养老保险待遇稳步提高,基本完成棚户区改造,实现贫困人口脱贫、贫困村销号、贫 困县摘帽,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教育、文化、体育、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使全县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幸福指数明显提高。各位代表,2018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一年,是实现脱贫攻坚目标的关键一年,也是新一届政府勇担使命、接续奋斗的开局之年,做好全年各项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2018 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实现 98.87 亿元,增长 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 4.48亿元,增长 1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42.03 亿元,增长 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 52.26 亿元,增长 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13380 元,增长 9%;各项社会事业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同步提高。(一)加快经济开发区建设,培育壮大重点产业集群。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实现振兴发展的核心支撑。我们将加速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特色集群,加快形成县域经济崛起的新动力。抓基础创优平台。积极争取突破辽西北战略园区建设资金,拓宽融资渠道,实施经济开发区和利州工业园区工业标准化厂房、11.5 公里道路、65.5 公里排水管网、20.2 公里燃气管网、40.4 公里电力网架、河湾 66 千伏输变电、日处理 3000 吨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经 济开发区和利州工业园区管理服务水平,积极搭建产业孵化、科技研发、融资担保、物流仓储等公共平台,进一步提升园区服务功能。抓招商攒足后劲。聚焦京津冀招商,依托我县基础条件和比较优势,着力引进接长产业链条、促进产业集聚的大项目。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积极引进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节能环保的好项目。积极采取驻点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等方式,提高招商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严格落实招商项目全程责任制,全面提高签约落地率、资金到位率和项目开工率。全年引进投资 5000 万元以上项目 30 个,引进域外资金 26.4 亿元。抓项目扩充总量。全年实施投资 5000 万元以上项目 100个,完成投资 30 亿元。经济开发区、利州工业园区分别实施投资亿元以上项目 30 个、10 个。加快通美晶体、凤颖人造板、煜在新材料、永骞新材料、进业工具制造、众达汽车零部件、巨东铸工铸件、金璧盛养殖设备等项目建设进度,力争尽早建成投产。推进飞马与美国 KIC 合资生产新型轮毂、天津中联精工汽车配件、河北富都华创办公设备、三星阳光机器人等项目尽快落地开工。抓升级加快转型。鼓励小微企业提档次,走“专、精、特、新”之路,不断成长壮大。扶持骨干企业增实力,加快产品升级换代,创建知名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延伸产业 链条扩规模,依托重点产业上下联动、优势企业相互配套,引进实施一批延伸、加粗产业链条项目,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打造产业集群强支柱,突出抓好装备制造、紫陶建材两大特色产业集群,两大集群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实现两位数增长。培育新兴产业添亮点,加快推进碳纤维材料、PDCPD 材料、新型环保包装材料、光伏发电等产业发展,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二)加快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着力发展绿色高效农业。全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我们将着力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经营方式和资源利用方式,推动农业数量质量效益全面提升,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壮大主导产业规模,新建、旧改设施农业大棚 2200 亩,新建规模养殖场 10 个,发展经济林5 万亩、果树 5000 亩,种植林下经济作物 3 万亩,调减玉米种植面积 2 万亩。围绕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支持政策,争取更多项目落户喀左。实施耕地质量保护提升工程,新建高标准农田 6 万亩、农田水利工程 124 处,实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10 万亩,深松土地 15 万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 78%以上。强化气象为农服务,全年实施人工增雨 1.2亿立方米。实施农业农村环境治理工程,推进农药减量控害和增施有机肥,严格执行畜禽养殖“三区”划定方案,提高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推进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做大原料生产基地规模,鼓励龙头企业、合作社创建种植示范基地、标准化果园、养殖示范场,大力推行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新发展有机蔬菜、有机杂粮基地各 5000 亩。做强精深加工企业,扶持海辰宠物有机食品、绿港现代农业、健源食用菌、朝阳本色、大地农产品等骨干企业发展壮大,新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5 家。强化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加快推进君农哥有机农产品基地、陈醋产业园、禾丰集团肉鸡养殖加工等项目签约落地。创建省、市著名商标 3 个、名牌产品 5 项。积极争创“国家级出口杂粮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级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和“国家级农产品加工园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落实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政策,全面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任务,加快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市场体系和信息网络平台建设,流转土地 2 万亩。推进农业共营制建设,新建土地股份合作社 50 家,培训农业职业经理人 80 名,新建农业综合服务超市 2 家,发展家庭农场 20 个。积极稳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继续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三)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和旅游景区建设,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业现代化水平是增强县域经济活力的重 要抓手。我们将进一步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产业深度融合,实现优质高效发展。推动集聚区扩规模增业态。结合城市建设培育美食街、购物街、紫陶文化街等特色街区,提升集聚区商贸服务质量。加快特色餐饮、连锁酒店、休闲度假、养生养老、医疗保健等项目建设,加快发展中介服务、金融保险、教育培训等业态,促进消费市场持续繁荣。培育壮大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技术研发、设计策划、市场营销、现代物流等业态,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积极迎接“高铁时代”,大力发展高铁经济。推动电商产业扩领域增覆盖。围绕紫砂、陈醋、杂粮、有机蔬菜等优势产业,培育建设特色电子商务服务平台。鼓励支持实体企业、店铺网上销售,促进线上线下协调互动。加快民生领域电子商务应用,在购物、餐饮、医疗、家政等领域提供便捷服务。发挥电商产业园培训孵化基地作用,培养一批优秀电商人才。培育壮大一批电子商务示范企业,积极争创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县。推动旅游产业扩影响增效益。积极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优核心景区,重点抓好“一山一湖一湾一都一温泉”提质升级和深度开发,加快青旅文化旅游产业小镇、浴龙谷景区二期、凌河第一湾、白龙大峡谷等项目建设,使之成为引领全域旅游的核心动力。活跃乡村旅游,依托赏花 胜地、休闲采摘、民族村寨等优势资源,大力发展庄园经济,打造一批乡村旅游新亮点。完善服务功能,抓好县旅游服务中心、旅游厕所、停车场等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拓展消费市场,打造全域赏花节、紫陶艺术节、那达慕大会等特色旅游品牌,创新宣传营销方式,积极融入“引客入朝”精品旅游线路,扩大喀左旅游的影响力。(四)加快城市和小城镇建设,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实现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将统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建设,加快构建中心城区、城镇、乡村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加快提升城市品质。完善城市规划体系,推行“海绵城市”和“城市双修”理念,科学引领城市发展。加快棚户区改造步伐,完成 987 户改造任务。重点实施水木清华二期、青旅养生地产等 13 个项目。房地产开发 40.8 万平方米。实施城区道路、地下管网、绿化美化、新水源等项目,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搭建智慧城管平台,深化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加强小区物业管理,为居民创造良好生活环境。全力打造特色城镇。突出抓好公营子新市镇建设,实施牤牛河城镇中心景观带、农村棚改集中安置社区、中心幼儿园等项目,实现产城深度融合。继续实施“六化五个一”和“五三一”工程,重点建设一批小城镇基础设施项目。全面 开展美丽乡村、宜居乡村建设,以农村垃圾、污水处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强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加快省道宁孤线 4.9 公里路面、省道建三线大北段中修等工程建设。实施兴凌线六官营子危桥改造、产业大道跨河大桥工程。开展“四好农村路”建设,完成 144.3 公里农村公路路面硬化、65.3 公里大中修工程。高标准建设高铁站广场及连接线,完善配套服务功能。加快推进坤都 66 千伏输变电、利州—宽邦 500 千伏线路工程建成投用。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对重点行业、企业实施脱硫脱硝除尘工程,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加强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全面改善空气质量。完善“河长制”体系,实行“一河一策”,退田还河 1.7 万亩,抓好饮用水源地保护,强化乡镇污水处理站配套建设,有效保障水生态安全。完成造林绿化 18 万亩,建设绿化模范示范村 24 个,强化 74 万亩已封育草原管护,构建绿色生态屏障。(五)推动重点领域改革,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们将增加改革定力、保持改革韧劲、勇担改革责任,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攻坚,着力构建利于转型发展的体制机制、利于投资兴业的营商环境。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实施行政管理体制、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归并审批服务事项、压缩审批时限。实施 “多规合一”“多评合一”新模式,降低项目审批成本。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多证合一”,放宽市场准入。大力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面实行涉企信息统一公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落实各项惠民惠企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大力推进创新体系建设。深入贯彻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实施科技创新“五大工程”。设立 500 万元创新发展基金,扶持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深化产学研合作,加速创新成果转化。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推动存量企业提档升级。积极引导科研院所入驻园区,培育和引进高新技术企业,推动经济开发区争创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完善人才引进和激励机制,强化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创业创新孵化基地作用,扶持小微企业成长壮大。全力打造优质营商环境。认真落实《辽宁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强化营商环境监督,完善监督处置职能。严格规范涉企执法,坚决清理无法定依据的审批审查、行政收费和中介服务。拓宽涉企服务“绿色通道”,全面推行重点项目首问负责、代理代办等服务。大力开展专项整治活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六)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全面小康进程。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我们将 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持续推进脱贫攻坚,确保完成 5892 人脱贫、22 个省级贫困村和 13 个市级贫困村销号。巩固扩展产业扶贫成果。全力推进光伏发电、特色种植、畜牧养殖三大产业全覆盖,积极探索特色产业扶贫新路径。加快户用分布式发电项目建设,推进村级光伏电站全覆盖。通过共营制模式发展精准扶贫合作社 38 个,为贫困户流转土地 5000 亩。新建养牛农场 5 个,发展养牛大户 150 户,扶持自贷自养贫困人口 3000 人。新建扶贫示范果园 23 个。推动紫砂、箱包、旅游产业扶贫扩面。支持电商企业带动贫困户增收。充分发挥政策叠加效应。整合用好各类帮扶资源,汇聚行业扶贫合力。抓好贫困户危房改造收尾工作。新建贫困村村组道路 88 公里、饮水安全工程 4 处。稳妥有效开展健康扶贫。实施“雨露计划”,资助中、高职和普通高校贫困学生 550 人。完成贫困户技能培训 3000 人。引导县内企业吸纳贫困户就业 500 人。强化“两线合一”动态管理。健全完善扶贫保障机制。提升扶贫资金和财政资金统筹能力,强化资金监管,提高使用效益。实施政银合作扶贫模式,充分发挥金融资金撬动作用。完善考核激励机制,拓展驻村帮扶、定点帮扶成果。深入开展“百企联百村”行动,鼓励社会组织参与精准扶贫。对照省贫困退出“685”衡量 指标,严格贫困人口、贫困村退出管理,杜绝弄虚作假、数字脱贫问题。(七)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全力增进民生福祉。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我们将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让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全面提高财政支撑能力。加强对税源的监控和管理,严格落实各项税收征管措施,做到严征细管、应收尽收。不断壮大现有财源,积极培育新兴财源和后备财源。加强预算管理,严格控制预算外追加。努力化解存量债务,切实防范财政风险。优化支出结构,压缩“三公”经费支出,把财力更多向民生领域倾斜。全面筑牢民生保障体系。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 17.8 万人。完善失业、工伤保险制度。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城镇新增就业、再就业 4500 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7 万人次。加强残疾人康复服务,扩大无障碍改造覆盖面。保障农村退役士兵、优抚对象、残疾人、高龄补贴发放。健全社会救助制度,做好低收入群体、困难家庭帮扶工作。全面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抓好县一高中教学楼、县幼儿园新建和县职教中心扩建工程,扎实开展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稳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快推进健康喀左建设。新建平房子中心敬老院养员楼,大力发展养老事业。加强文化遗产挖掘保护和开发利用,逐步实施数字电视双向网络改造,深入开展文化惠民工程。加强城乡体育健身场地建设,加快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加强档案管理,实现一年一鉴。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健全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全方位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强化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持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坚决遏制各类安全事故发生。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全力争创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强化消防安全管理,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切实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八)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切实增强履职能力。实现喀左振兴发展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统领政府各项工作,坚持依法行政、高效施政、廉洁从政,努力打造人民满意政府。建设听党指挥的为民政府。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确保中央方针政策和省、市及县委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坚决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政府党组管党治党责任,巩固扩大“两学一做”学习教 育成果,推进政府系统基层党建全面过硬。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党内监督,厚植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基础。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维护好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建设依法行政的法治政府。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好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健全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做决策、办事情务求于法有据、符合民意。全面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实现公正文明执法。抓好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让人民群众更好地监督政府。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进工作,提升政府工作法治化水平。建设真抓实干的效能政府。增强狠抓落实本领,坚持说实话、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激发政府工作人员想事干事的积极性。强化目标考核、督查督办,加大跟踪问效、追责问责力度,坚决遏制懒政怠政、失职渎职等行为。深化政风行风建设,全方位提升行政效能,倾力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建设风清气正的廉洁政府。严格执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全面落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持续整治“四风”突出问题,巩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成果。加大对重点领域的行政 监察和审计监督,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加强廉政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使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各位代表,跨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县十四届二次党代会决策部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实担当,锐意进取,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全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努力奋斗!2018 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新城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们提出意见。一、过去五年和 2017 年工作回顾区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是我区实现跨越发展的五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深入贯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全力促转型、强生态、优环境、补短板,“十二五”规划胜利收官,“十三五”规划顺利实施,荣获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等称号。 五年来,我们发挥优势、加快转型,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坚持以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引擎,着力推动产业提质升级,全区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稳中提质。地区生产总值从 514.6 亿元预计增长到 842 亿元,连续五年领跑首府九个旗县区,位居自治区 103 个旗县区前列。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 157.6 亿元,比上一个五年的财政收入总和增长 48.5 亿元。充分发挥服务业发展优势,先后打造太伟方恒、城发物流等自治区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5 个,服务业增加值由 445.4 亿元预计增长到 756.8 亿元,总量稳居自治区第一。第三产业对全区经济增长贡献率由 89.2%提高到 93%,始终发挥着经济加速器和稳定器作用。着力推动东河新区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大数据、电子信息、生物科技等高端产业集群。联通西北基地一期、TCL 光电、银宏生命科技产业园一期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运营。猪八戒网、石器时代智能机器人等一批科技创新项目加快集聚。自治区首家大学科技园和大学生创业园建成运营,拓展“双创”物理空间 19 万平方米,入驻企业 256 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7 家,申请专利 2567 项、授权 1422 项。自治区大学科技园、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成为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自治区大学生创业园被评为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五年来,我们坚守底线、攻坚克难,生态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 围绕生态绿化、重点项目建设和环境治理,举全区之力深入实施大青山前坡生态保护综合治理工程。累计落实绿化用地 11 万亩,栽植各类乔灌木 1400 万株(丛)。哈拉沁生态公园、呼和塔拉草原等一批兼具生态修复和景观游览功能的重大生态项目陆续建成。全区森林覆盖率由 37.7%提高到44.1%。投资 8.4 亿元的内蒙古少数民族群众文化体育运动中心投入使用,投资 5.6 亿元的国家北方足球训练基地一期工程主体完工。环大青山 100 公里自行车骑游道、100 公里国家级登山健身步道建成使用。鲜花港等现代农业产业园建成运营。严厉打击“两违一污”,清理整治污染企业 292 家、环保违规项目 145 个。强化“土地卫片”执法,依法拆除违章建筑 23 万平方米。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首府水源地保护切实加强。大青山前坡环境脏乱差、植被破坏严重等状况彻底改善,首府北部生态功能区初步建成。五年来,我们凝心聚力、勇为善作,城乡一体化基本实现。坚持城乡统筹、产城融合,大力推动建成区、东河新区和大青山前坡区域协同发展。完成水泥厂、一家村等 15 个重点区域的征拆改造,全面实施北二环棚户区及城市边死角征拆工作,累计征收 635 万平方米,消除了城市脏乱差,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累计完成团结小区等 346 个老旧小区改造,居民的生活环境大幅改善。投资 35 亿元,高标准规划、 高质量完成 31 个美丽乡村建设,街巷硬化、标准化卫生室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实现全覆盖,同步配建了垃圾转运站和污水处理设施,沿呼和塔拉大街铺设天然气管道,在全市率先实现城乡环卫作业一体化管理,农民逐步享受到与市民同等的公共服务。积极筹措资金 8.1 亿元,为全区 24 个行政村 27750 人办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到龄农民人均每月可享受养老金 850 元,在全市率先实现养老保险城乡全覆盖。生活美、产业美、生态美的美丽乡村初步建成。五年来,我们以人为本、民生为重,人民群众幸福感明显增强。突出普惠共享,投入民生领域资金由 44.4 亿元增加到102.2 亿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 33634 元预计增长到 48898 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 12283 元预计增长到 18928 元。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 3%以内。在全市率先完成脱贫攻坚任务,1766 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稳定脱贫。下大力气改善困难群众的居住条件,累计建成公租房和回迁房 20176 套、107 万平方米,安置群众 13263 户。教育发展水平继续保持全市领先地位。校园标准化建设深入推进,学校布局更加优化。投资 8 亿元,新改扩建中小学校、幼儿园 6 所。累计招聘教师 631 名。打造足球、心理健康等国家级特色学校 25 所。荣获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称号。建成区美术馆、农村文化大院、笼式足球场等一批文 体基础设施,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底蕴,推出《大青山赋》等一批文化研究作品,推荐讨思浩天仓节等一批优秀非遗项目列入自治区保护名录。新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5 处、标准化卫生室 23 处,基层医疗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在全市率先建成智慧城区信息指挥平台,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荣获自治区“双拥模范区”八连冠。档案、人防、残疾人、红十字、工青妇、防震减灾、民族宗教等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绩。五年来,我们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编制《全面深化改革重要举措实施规划(2014-2020)》,40 项重点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三去一降一补”改革任务有效落实。鼓励房地产在建项目向体育休闲、健康养老等业态转变,东方银座等 7.1 万平方米库存房改造为创业社区。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简政放权步伐加快,全区行政许可事项由 96 项缩减到 59 项。扎实推进商事制度改革,率先在自治区推行“多证合一、一照一码”,市场主体从 1.7 万户增长到 5.5 万户,2017 年新增突破 1 万户,增速位居自治区 103 个旗县区首位。全面推行“营改增”,新城区综合治税平台初步建立,税源监管得到加强。成立项目服务中心、招商办、金融办等机构,招商引资、优化服务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重组和成立新拓生态、宏盛城发、昕城建设三家 区属国有企业,充分发挥了投资、融资、引资、就业、国有资产管理等综合功能。城市综合执法改革试点工作基本完成,71 项行政处罚权下沉到镇和街道办事处。全面落实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清理处置超标、超编公务用车 211 辆。扎实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和草原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各位代表,过去五年,是我区取得重大成就的五年,2017年更是我区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大事多、要事多、喜事多。自治区成立七十周年庆祝大会、第二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第 26 届金鸡百花电影节等重大活动均在我区举办。全区上下众志成城,勇挑重担,夜以继日,连续奋战,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硬仗,办成了一件又一件大事,为活动的成功举办贡献了新城力量,市委确定的五项重点任务圆满完成,开创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一)经济实力在创新转型中再上新台阶产业发展提质增效。金融保险、电子商务、科技研发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占服务业比重超过 50%。全区金融、证券、保险机构达到 75 家,新三板上市企业 5 家,现代金融业集聚发展。财富港商业购物中心、滨海玖禾奥特莱斯等商业综合体建成运营,首府北部新商圈正在形成。蒙草草博园、沙恩葡萄园等项目加快推进,鑫盛光伏现代农业产业园、新城牧歌田园综合体初具规模,现代休闲观光农业提速发展。大力实施“旅游+”战略,积极发展全域旅游、四季旅游, 将军衙署改造完工并重新开放,呼和塔拉会议中心综合功能更加完善,全年接待游客 678 万人(次)、实现收入 25.4 亿元。创新驱动能力明显增强。全年投入科技和创新创业经费1.3 亿元,支持科技创新和科学技术普及。编制完成东河新区产业发展规划。充分发挥“两园”作用,全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建大数据、软件研发等主题产业园 15 个,营业收入突破 4 亿元。自治区首家智能机器人制造产业园投入运营。组建内蒙古大学生高校创业联盟。举办首届中国?呼和浩特创新创业创意大赛。坚持把企业作为创新主体,鼓励企业建设新型研发机构。智慧消防大数据集成应用系统等5 项科技成果实现就地转化。重大项目支撑更加有力。实施 97 个重大项目,实现投资 120 亿元。呼和浩特游泳跳水馆、综合体育馆相继落成。浪潮大数据中心、滨海海洋休闲旅游区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内蒙古技术转移及知识产权交易平台、百宝佳电子商务租赁平台、中国牧草交易平台等一批具有前瞻性、带动性的“互联网+”平台项目落地运营。(二)城乡建设在统筹发展中呈现新面貌生态建设持续加强。全区新增绿化面积 1.3 万亩,栽植苗木 520 万株(丛)。建成佳地苗圃公园等绿地 30 处,昔日的城市边死角和垃圾场变成了绿地景观和休闲公园。加快实 施“揽山入城”战略,启动大青山前坡山体修复和沟域治理工程,建成面铺窑沟 1800 亩胡杨林基地。采取补植新植、垂直绿化等方式,重点绿化了科尔沁北路延伸段等 110 条主次干道和小街巷。绿色成为新城区发展的亮丽“底色”。城乡建设统筹推进。启动实施了大青山前坡部分村庄污水管道接入市政管网工程,大力推进天然气主管道铺设工程。呼和塔拉大街等 7 条重点道路全部贯通,连通中心城区和大青山前坡的交通路网基本形成。野马图等村民回迁小区建成并投入使用。呼准鄂铁路、地铁 1.2 号线等重大项目征拆工作接近尾声。110 国道(北三环)征拆工作顺利推进。海拉尔大街和哲里木路高架快速路开工建设。新改建山水路、西落凤街等 37 条小街巷。打通气象局西巷、赛马场北路等断头路 10 条。东影北路、丁香路公铁立交桥竣工通车。综合改造老旧小区 182 个,5.2 万户居民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拆除党委小区、公安厅家属院等 152 个小区的 3.3 万间凉房,拆除面积 19.6 万平方米,城区彻底告别了“凉房”时代。打造丽苑小区、海天花园等特色精品示范小区 30 个。采取政府引导、逐步向市场化过渡的方式,实现了 320 个老旧小区物业管理全覆盖。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显著。深入开展近年来范围最广、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城市环境综合治理行动,清理垃圾58.2 万吨、“三乱”小广告 128 万份,粉刷清理楼道 780 栋。 重点对公路、铁路沿线及城郊结合部等区域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对 69 条重点街巷的外立面、门头牌匾等进行彻底整治。按照欧式、明清和蒙元等风格,打造海拉尔大街、八一市场等 23 个特色街区。改造提升了 19 处农贸市场,新建了气象局西巷和代州营标准化便民市场,取缔了人民路、星火巷等一批多年困扰市民出行的马路市场。建设青城驿站城市综合体 57 座,新建、改建、开放公共厕所 785 座,群众如厕难问题彻底解决。建立“1+7”路长制、单元长楼长制、半月集中整治行动机制和“523”工作落实机制,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显著提升。(三)民生和社会事业在全面发展中取得新进步社会保障更趋完善。大力推动创业就业,自治区、呼市、新城区三级大学生创业就业综合服务中心投入运营,呼和浩特公共实训基地加快推进。全年城镇新增就业 7400 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1.3 万人。城乡低保、特困人员、医疗、教育等各类救助标准逐年提高,发放各类社会救助和保障资金 7320 万元。新改扩建 8 处社区办公活动用房。推行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呼哈路和丽苑社区在全市率先开展居家养老试点,建立了以智慧居家养老信息平台等为支撑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把办人民满意教育作为普惠百姓的最大民生工程,切实巩固教育强区地位。投资 1 亿元,新建 中小学校、幼儿园 4 所,实验中学东河校区和区第一幼儿园分园建成使用。第三十八中学晋升为自治区示范高中。招聘教师 142 名,选派 593 名校长、教师赴先进地区跟岗培训交流,师资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加快实施智慧校园工程,北垣小学等 10 所学校与市级视讯监控平台并网。开展各类校园应急演练 128 次,校园安全进一步加强。文化卫生事业全面发展。塞外书咖、满族博物馆和今雨楼书画院建成开放。新建笼式足球场 202 个。大型马文化实景剧《千古马颂》、二人台现代剧《万家灯火团结梦》等一批文化精品力作惠民出演。举办全国步道登山赛、中蒙俄自行车骑游赛等系列大型文体赛事。扎实开展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保合少镇荣获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水磨村入选全国首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积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延伸,11 家医疗卫生机构与三甲医院建立医疗联合体。“新家庭计划”加快实施,组建家庭医生签约团队 113 个。4 个社区试点开展医养结合工作。7 家助产机构与内蒙古医院实现双向转诊。公立医疗机构全部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社会治理成效明显。智慧新城建设深入推进,安装视频监控终端 3200 个,覆盖城乡的网格化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居民反映问题的处置率达 98%。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落实领导干部信访包案制度,深入开展社会矛盾积案化解“百日攻坚”行动,33 件信访积案得到妥善解决。深入开 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发现安全隐患 3514 条,整改率达 85%,切实维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采取打击预防、关停取缔、业态转换等措施,彻底整治红旗街多年来存在的社会治安问题。深入开展“厨房革命”,全面实施“明厨亮灶”工程,改造提升 3060 家餐饮企业前厅后厨,创建食品安全示范街 34 条,完成 566 家餐饮三级智慧网络建设,新建区农畜产品质量监测中心,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继续保持了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好局面。(四)政府服务能力在加强自身建设中实现新提升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狠抓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不断提升。建立健全政府议事规则等10 余项制度。全面实施政府法律顾问制度。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程序。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政协常委会通报情况,按期办复人大代表建议 51 件、政协委员提案 61 件,答复率 100%。东风路街道办事处等 5 个单位办公场所紧缺问题得到解决。厉行勤俭节约,严控“三公”经费支出。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严格正风肃纪,进一步营造了风清气正、勤政廉洁的政务环境。各位代表,过去五年,是我们抓住历史机遇,在服务首 府和自治区大局中开拓转型发展新境界的五年;是我们瞄准区域定位,在发挥优势、破解难题中取得转型发展新成效的五年;是我们同心协力,在真抓实干、攻坚克难中汇聚转型发展新合力的五年。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得益于历届班子、历任领导的接续奋斗和苦干实干,更得益于全区上下团结拼搏和社会各界的支持配合。每一个新城人,都是这段发展历程的见证者、参与者和贡献者。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各族人民,向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向广大驻区单位和企业,向所有关心支持新城区发展的各界人士,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回首五年历程,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做好新时期政府工作:必须坚定不移站稳政治立场,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始终与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把中央、自治区、呼市和区委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必须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进一步解放思想,将改革释放的动能注入经济社会各领域;必须坚定不移贯彻为民服务宗旨,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努力使发展更好地惠及广大群众;必须坚持以高效务实为目标,不断优化政府服务,勇于担当,压实责任,攻坚克难,狠抓落实,推动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有待进一步做大做强,新旧发展动力转换还不够快,支撑产业转型、拉动经济发展的项目储备还不足;二是城乡现代化水平还不够高,补齐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短板还需付出艰苦努力;三是征地拆迁、回迁安置等引发的矛盾时有发生,部分弱势群体生活仍然困难,维护社会稳定、改善民生任务繁重;四是政府自身建设还需加强,部分干部改革意识、法治意识、担当意识还需进一步提高。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二、今后五年的总体思路、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使命开启新征程。未来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决策部署,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守住发展、生态、民生三条底线,统筹建成区、东河新区、大青山前坡三大区块发展,聚焦“建设现代城区、科技城区、民生城区、生态城区、文明城区”五大目标任务,实现“创新创业、城乡一体化、民生保障、社会治理创新、生态文明建设”五个方面在全市领先,决胜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新型首府城区。主要奋斗目标是:到 2022 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1160亿元,年均增长 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 53 亿元,年均增长 7%;固定资产投资达到 339 亿元,年均增长 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 740 亿元,年均增长 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 25 亿元,年均增长 6.5%;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60760 元,年均增长 8%。主要任务是:——建设现代城区。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加快推动全区经济转型升级,大力促进现代金融、通用航空、旅游休闲、总部经济、电子商务等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着力构建以消费升级和服务业转型为主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度融入“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积极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形成更高水平、更宽领域的开放格局。统筹三大区块联动发展,着力提升建成区宜居宜业宜游水平,不断推动东河新区产城融合发展,打造大青山区域休闲旅游观光目的地。全面提升全区整体品位和档次,形成布局更合理、特色更鲜明、功能更健全的城市框架,努力实现更加平衡、更加充分发展,综合实力进入自治区 103 个旗县区前三甲。——建设科技城区。以创新驱动战略为引领,立足我区实际,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着力培育科技密集、 资源消耗较少、综合效益较高的经济体。在农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治理、生态建设等领域广泛应用现代科技成果。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形成鼓励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环境氛围和政策保障。深入开展科学技术普及推广工作,注重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到 2022 年,培育具有较高水平的本土自主创新型企业 30 家以上,建设特色产业研发机构、开放型实验室、公益科研机构 50 家以上和现代化科普场馆 5处以上,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高于服务业增加值增速5 个百分点以上,形成以科学技术驱动创新发展的新格局。——建设民生城区。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持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不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围绕“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加快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夯实教育强区地位,加快建设健康新城,努力推动各项社会事业走在全市乃至自治区前列,着力提高就业质量和群众收入水平,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和良好的社会秩序,让全区广大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率先在全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生态城区。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在创建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的基础上,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更高目标迈进。以更大力度治理和改善生态环境,进一步提升大青山前坡 127 平方公里生态保护综合治理工程,持 续推进“揽山入城”战略,启动实施大青山 600 平方公里生态建设工程,切实筑牢首府北部生态屏障,全方位构建绿色生态城区。到 2022 年,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 48%,城区绿化率达到 40%。坚持把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转化为转型升级的发展优势,在守护“绿水青山”中收获“金山银山”。积极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新城。——建设文明城区。持续推进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强化精细化、网格化、长效化管理,加快形成科学高效、覆盖全面、共建共享的现代城市治理新格局,持续优化城市功能,精致化、精品化建设城市配套设施,提升城市形象。深入实施“文化强区”战略,推动我区从文化资源大区向文化发展强区转变,塑造“文化新城”品牌。扎实做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打造优美环境、优良秩序和优质服务,全面提升城市品位。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综合素质和全社会的文明程度。三、2018 年工作安排2018 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新一届政府任期的起步之年。做好 2018 年工作,意义十分重大。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7%,达 到 890 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7%,达到 40.66 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0%,达到 231 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 17%,达到 70 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9%,达到 20 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7%,达到 505亿元;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8%,达到 44660 元。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一)更加注重发展质量,着力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全力推动服务业集群化发展。充分发挥新泰天逸互联网+金融信息平台作用,积极鼓励大型商业银行、第三方融资平台公司等在我区设立总部或分支机构,推动现代金融业集聚发展。积极推动恼包国际会展中心开工建设,以呼和塔拉会议中心、内蒙古少数民族群众文化体育运动中心为支撑,推动会展业与旅游业、商贸服务业融合发展。积极引进宏隆生物科技总部和研发基地。继续推进通用航空总部基地建设,加快构建“通航+旅游”区域航空运营网络,做大做强总部经济。推动城发(恼包)公路物流中心进一步发展壮大,加强物流基地建设,推动现代物流业集聚发展。充分发挥易世界中俄蒙易货交易平台等项目作用,不断壮大交易规模,加快推动电子商务产业高端化发展,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积极推进远大新华广场购物中心、兴润建材居家财富中心项目建设,推动维多利喜悦广场开业运营,促进商贸业向 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发展。高起点打造首府科技创新核心区。坚持规划先行,完成东河新区 30 平方公里科技创新核心区的策划、城市设计、总体规划和 800 亩科技创新示范区的控制性规划。加快东客站 11 万伏变电站和万通路、海拉尔大街东延伸段等电力、道路及管网配套设施建设。整合大学科技园、双创社区、库存房地产项目的物理空间。构建以大数据应用、新能源、生态环境、健康医养、生物科技为引领的科技创新产业体系,以科技展示、产权交易、商务公寓、商业街区为支撑的科技创新生活空间体系,以政府引导、多层次社会资本参与的科技创新金融体系,以科技创新网络、企业研发需求、人才激励引进等为要素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打造呼和浩特科技创新示范园。加快推进内蒙古节能环保暨军民融合产业孵化园、联通西北基地二期、浪潮大数据产业园、银宏生命科技产业园二期、东源环境治理研发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引进科技创新企业 300 家以上,把东河新区建设成为自治区科技创新高地。做大做强大青山全域旅游产业。启动实施国家北方足球训练基地二期、恼包影视基地、水磨特色运动休闲小镇等项目建设。全面完成蒙草草博园、沙恩葡萄园等工程建设。不断完善大青山红色文化公园,加快八路军 120 师与大青山抗日游击队会师遗址等红色革命基地建设。积极引进国际徒步 联盟、宽河驿马房车营地、航空飞行营地、无人机表演等特色户外项目。继续提升水磨、奎素等村庄农家乐经营水平。保护传承好古路板龙灯节、讨思浩天仓节等优秀传统文化。筹办好呼和塔拉冰雪灯光艺术节。深入实施旅游“厕所革命”,完成水磨游客服务中心建设,启动实施田园综合体和骑行驿站建设,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加快形成足球文化、户外休闲、冰雪运动、草原风情、生态观光、历史文化、民俗体验七大旅游品牌,全力发展四季旅游、全域旅游,打造大青山 5A 级全域生态休闲旅游区。持续增强区域经济发展后劲。坚持把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加快重点项目储备,力争储备成熟度高、市场前景好的优质项目 100 个以上。依托中科青云基金、内蒙古助创基金等平台,加大创新创业项目的融资支持。加强与证券公司合作,支持全区 5.5 万户市场主体不断成长壮大,鼓励更多成长型、创新型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着力提高三家区属国有公司市场运营能力,促进政府经营性资产项目化、资产化、证券化,探索有效化解政府债务、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新路径。积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和企业家精神,培育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二)更加注重生态文明,着力提高绿色发展水平坚持不懈抓好生态建设。切实筑牢首府北部生态屏障。 启动实施 2 万亩欧元贷款碳汇林二期项目。启动哈拉沁沟、面铺窑沟等 6 条沟域生态修复。完成大青山前坡裸露山体恢复工程。积极打造敖包小镇。建设千亩丁香园。加快完成大青山腹地 30 个自然村生态移民。完善村庄周边绿化和移民村腾退空地绿化。着力推进“绿色城区”建设。启动实施东河以东渣土山绿化工程。完成扎达盖河沿河绿化。继续推进小街巷、小广场的公共绿化和小区庭院绿化。改造提升铁路体育公园等 8 处绿地。完成庭院绿化 120 个。全年栽植苗木50 万株(丛),新增城区绿化面积 10 万平方米。持之以恒抓好生态治理。强化生态保护责任落实,打好“蓝天白云、绿水青山”保卫战和治气、治水、治土攻坚战。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程,实现燃煤企业排放数据在线实时监控,推进棚户区居民取暖清洁化燃煤直排,全面推广使用节能环保炉具,加强施工工地、棚户区、道路环境等重点领域的扬尘污染整治,促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切实加强首府水源地保护。实施水源井围封保护工程,拆除大青山前坡混凝土搅拌站 7 家。全面实施“河长制”,加强河道治理和管控。始终保持打击“两违一污”高压态势,加大“土地卫片”执法力度,积极开展土壤污染排查防治,加快实施 3 个沙坑和 6 个尾矿库治理工程。积极探索垃圾处置新路径,建设智能化垃圾消纳场。全面构建生态功能保障基线,严守环境质量安全底线,控制自然资源利用上限,强化节能减排, 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三)更加注重功能品质,着力提升宜居宜业宜游水平扎实推进城乡改造建设。全面完成机场北辅路、地铁 1.2号线等重大工程征拆任务。进一步加快哲里木路、海拉尔东路高架快速路建设进程。推进扎达盖河东路等 9 条重点道路征拆工作。完成呼和塔拉大街西段拓宽改造工程。改造建设三合村三街等 12 条小街巷。加快实施北二环区块等 12 个棚户区和 56 块城市边死角征拆改造。启动三卜树、塔利、沙梁和恼包等村庄的整治改造。全面加快毫沁营、代州营等 15个棚户区回迁房建设,确保 5300 户居民如期安置。提升老旧小区改造质量,对部分功能缺失的老旧小区进行改造完善。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巩固美丽乡村建设成果,持续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逐步推进农村污水集中处理,着力抓好呼和塔拉草原景区等区域周边的配套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坚持标准不降、劲头不松,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持续推进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着力做好市容环境、道路街景、城郊结合部卫生等重点整治工作。进一步完善道路交通网络,打通城市微循环,加强交通组织管理,坚决打赢治理交通拥堵攻坚战。重点实施哲里木路、气象局西巷等 23 条街巷的街景整治工程。加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以丽苑小区为试点,全面推广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提高青城驿站市场化运营水平。新改建下新营等 10 个 便民市场。新建停车场 15 处。采取政府引导、区属国有公司参与、市场化运作等模式,提升 47 个片区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水平。成立城市环境长效管理办公室,进一步完善路长制、楼长制,充分发挥数字城管平台作用,构建更为完善的城乡管理服务体系。调动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共建整洁、有序、文明城区。(四)更加注重共建共享,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打造一流教育强区。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面实施校园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教育质量提升三大工程,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满足群众对公平优质教育的需求,确保惠东小学和苏虎街实验小学北校区建成使用。积极引进清华附中、启迪教育等优质资源,推动 27 所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提质发展。聘请国内知名专家、特级教师组建教育智库团队,促进我区教育优质化发展。积极支持民办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重点扶持 20 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和 9 所中等职业学校。招聘教师 100 名、引进免费师范生 100 名,培训教师 1520 名。启动实施“三名工程”,设立中小学校“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工作室”。切实强化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提升素质教育水平,让每一个孩子乐学善思、全面发展。深化教育信息化建设,为第十九中学等 22 所中小学校搭建教学网络、视讯监控平台。建立校园安全网络监控系统,规范监管民办学校和幼儿园 95 家“、小 饭桌”853 家,持续推进“平安校园”建设。全力推动文化繁荣发展。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筹建新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启动大青山历史文脉梳理工程,全方位挖掘、抢救、整理、保护大青山厚重的文化资源,讲好大青山故事。积极推动大青山文化艺术小镇和大窑考古遗址公园等文化产业项目。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倡导全民健身,丰富群众性文体活动。筹办好“青山圣水·活力新城”文化节、自行车骑游赛等活动。广泛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积极打造“书香新城”品牌。加大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力度,重点实施甲兰板古庙等文物修复工程。扎实开展“扫黄打非”,切实加强文化体育市场监管,营造健康繁荣的网络环境和休闲娱乐环境。积极发展卫生健康事业。全面落实国民健康政策,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落实分级诊疗相关政策。通过与三甲医院组建医疗联合体、创建名医工作室等措施,引导优质医疗资源进社区、进农村。坚持预防为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支持社会办医,大力发展健康产业。逐步为 80岁以上老人、城市“三无”老人提供医疗便民服务。认真落实“全面二孩”政策,不断提升计划生育服务水平,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切实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充分发挥“两园”及自治区首家社会组织创业园平台作用,着力抓好高校毕业生、城镇困难家庭、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工作,做好贷款担保、租金补贴、服务跟踪等方面工作,积极做好返乡农民创业就业工作,城镇新增就业7000 人,实现转移就业 1.2 万人。强化劳务市场监管,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建设 5000 平方米的新城区劳动力市场,解决农民工流动就业难题。进一步巩固精准扶贫成果,帮助贫困户由稳定脱贫向生活富裕迈进。持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持安全生产问题周报制度,持续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着力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防范,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深入开展平安新城建设,启动智慧新城二期项目,进一步完善城乡网格化管理和服务,着力解决好征地拆迁、回迁房安置、农民工工资拖欠等信访问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按照“四个最严”要求,持续加大食品药品监管力度,巩固“厨房革命”成果,深入推进智慧餐饮建设,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继续做好国防动员、双拥共建和后备力量建设工作。稳步推进档案、人防、残疾人、红十字、工青妇、防震减灾、民族宗教等各项社会事业。(五)更加注重行政效能,着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坚持忠诚履职。旗帜鲜明讲政治,忠诚担当干事业。学 懂、弄通、做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在思想上坚定“四个自信”,在政治上树牢“四个意识”,在行动上做到“四个服从”,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始终同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履行好政府职责的具体行动,坚决落实中央、自治区、呼市和区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依法履职。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认真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让政府的一切权力在法治轨道上运行。不断健全法律顾问、专家智库和决策咨询制度,严格执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切实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坚决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和决定,密切与区政协的联系沟通,自觉接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人民群众监督。继续做好政府权责梳理工作,实施权责清单动态管理。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着力做好全国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深入开展“七五”普法,努力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坚持高效履职。关心干部职工的健康成长,积极为干部职工施展才能、发挥特长和成长进步搭建平台、创造条件。树立危机意识,全面加强干部能力建设,不断拓宽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渠道,通过党组学习、专家讲座、考察交流、跟 岗培训等方式,切实增强“八大本领”。建立健全干部激励引导和容错免责机制,以鲜明的实在、实干、实绩导向,形成比作风、比效能、比担当的干事创业氛围。试点建设“督考合一”绩效信息管理平台。新建 3000 平方米市民服务中心,着力改善群众办事环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切实提高行政效能,全面落实其他各项改革任务。坚持廉洁履职。打铁必须自身硬,管人必须自身正。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集中财力用于改善民生。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严格政府系统党内政治生活,按照党章党规党纪和法律法规履职尽责。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加强对工程建设、重大资金使用、农村集体土地征收、棚户区改造等领域的监管,及时发现并严厉惩处违法违规违纪行为,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着力建设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受人民监督、让人民满意的政府。各位代表,回首过去,成就令人鼓舞;展望未来,蓝图催人奋进。新时代孕育新希望,新征程承载新梦想。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 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谋在新处、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加快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新型首府城区,奋力谱写无愧于新时代的崭新篇章!2018 年新巴尔虎左旗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旗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本届政府履职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旗委的正确领导下,在旗人大、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团结奋进、砥砺前行,扎实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夯实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基础。五年来,我们坚定不移的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端正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按照呼伦贝尔市确定的“美丽发展、科学崛起、共享繁荣”总体发展部署和“两区三地一家园”主要发展目标定位,抢抓扩权强县试点旗、国家实施振兴东北、一带一路、向北开放等战略机遇,充分发挥区位条件优越、民族文化积淀深厚、生态环境良好的优势。在持续“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政策带动下,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五年来,我们始终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较好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目标,启动实施了“十三五”规划任务。预计,一般财政公共预算收入完成 1.7 亿元,比 2012 年增长 21.11%,比 2016 年增长 80.56%;城镇、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 24706 元和 19649 元,比 2012 年分别增长 47.6%和 6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 7.63 亿元,比 2012 年增长 52.6%。预计,全旗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 127.07 亿元,一般财政公共预算支出累计完成 52.46亿元。五年来,我们突出抓项目、抓产业、抓落实,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累计实施经济社会建设项目 398 项,实现每个产业至少有两家龙头企业带动、至少有两个龙头项目支撑的发展格局,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明显增强。(一)加快转型升级进程,畜牧产业提质增效。五年来,累计投入 1.8 亿元,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实现了每个牧业生产点建有棚圈,苏木镇建有应急饲草储备库。重点支持禾牧阳光、佰吉纳、呼和哈达等本土企业做大做强,打造品牌效益。种植杂花苜蓿 7.7 万亩,打造全市人工种草基地。2017 年牧业年度牲畜头数 126.6 万头只,比 2012 年下降13.1%,鲜奶、畜肉年产量稳定在 9 万吨和 2.7 万吨。全旗乳、肉产品日生产加工能力分别达到 300 吨和 8000 只羊单位。成功应对连续三年的持续旱灾,累计投入抗灾资金 5000 余万元,发放近 1 亿元救灾贷款,组织引导牧民向兴安盟、通辽、黑龙江、吉林等地转场越冬牲畜 11.75 万头只,最大限度的减少牧民损失,确保畜牧业生产安全。(二)全面开发清洁能源,工业发展趋稳向好。五年来,累计实施工业项目 101 项,预计投入 53 亿元,重点发展清洁能源和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已初见成效,蒙力、五凌、宇涵光伏企业投资近 10 亿元,建成了 70MW规模发电装机,位居全市首位,清洁能源累计发电 4.2 亿千瓦,形成新的增长点。矿产资源开发深入推进,累计建成 268口油井,年开采能力提高到 6 万吨,累计开采原油 27.2 万吨;建成白音查干煤矿年产 60 万吨生产线,罕达盖铁铜矿实现实质性开工建设;畜产品精深加工得到长足发展,呼和哈达乳业“嘎鲁特”品牌获得了市场的充分认可,牛羊肉产品精深加工能力不断提高,肉类加工企业累计实现产值 4.2亿元。“五一牧场煤田”总体规划获得国家能源局批复,为推动煤炭资源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中蒙经济技术合作区已报至国家层面,满东产业园纳入扎赉诺尔工业园区整体规划,获得了自治区政府批复,具备引进项目的基础条件,为加快工业经济发展创造了政策和空间条件。(三)强力推动口岸建设,对蒙开放实现突破。五年来,累计投入 2.02 亿元,建成货物监管场所、饲草查验储运加工基地、动物检验实验室等工程,互市贸易区一期、免税购 物体验店投入运营,口岸公路建成通车,启动建设粮食查验储运加工基地、国门景区及新联检大楼 PPP 项目,界河 2 号桥正式签署建设协议。经过多年来的持续努力,今年口岸实现双边常年开放,具备百万吨货物通关能力,原油、饲草进口常态化。中俄蒙合作先导区政策拓展到我旗,粮食进口指定口岸已申报至国家质监总局。预计五年来,口岸累计出入境人员 29.5 万人次、车辆 20.2 万台次,贸易值达 57.9 亿元,过货量 220.7 万吨,位居全市口岸第二位。(四)深化旅游文化融合,旅游产业发展迅速。五年来,累计投入 2.18 亿元,实施重点景区提档升级工程,巴尔虎部落晋升为 4A 级景区,2 家景区晋升为 3A 级景区。诺门罕景区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全面推进“旅游+文化+体育+畜牧业”发展,丰富旅游产品种类。连续举办“巴尔虎文化艺术节”“银色巴尔虎”“巴泽尔干德”杯国际式摔跤、中俄蒙万里茶道游钓等系列活动和首届呼伦贝尔草原核心区有机生态羊肉采购会。成功开辟环贝尔湖等多条跨境旅游精品线路和跨口岸出入境旅游环线,实现跨境旅游落地签。预计五年来,累计接待游客 281.7 万人次,年均增长 8.9%;旅游收入 21.36 亿元,年均增长 19.6%。(五)持续加强环境保护,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全面启动呼伦湖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工程,重点实施生态移民、环湖沙地治理、安全饮水和垃圾、污水处理等项目,完成投资 1.2 亿元。扎实推进呼伦贝尔沙地综合治理工程,五年来,累计投入 3.2 亿元,治理沙地 150.2 万亩,有效遏制了草原退化、沙化趋势。持续实施公益林管护 120 万亩,完成重点区域绿化 2.03 万亩,全民义务植树 41 万株。全面落实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禁牧和草畜平衡 2127.8 万亩,累计发放补奖资金6.75 亿元,惠及牧民 8294 户、1.8 万人。持续打击乱采乱挖等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大气、水污染防治计划有序实施。4 个苏木镇被授予“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六)大力统筹城乡发展,城镇面貌稳步改善。五年来,累计投入 8.9 亿元,新建、改造镇区道路 9.75 公里,新增集中供热 27 万平方米,垃圾、污水处理厂投入使用,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建设、改造保障性住房 2165 套,完成 800户棚户区改造工程,新增房地产面积 16.27 万平方米;升级改造镇区 4 个出入口景观,启动建设阿木古郎湿地公园、乌力吉图阿尔山泉水公园项目,新增绿化面积 12 万平方米,城镇环境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累计投入10.2 亿元,建成通村公路 577 公里,实施嘎查街巷硬化 367公里,东西旗一级公路实现通车;新建、改建 19 处集中供水工程,安装单户水处理设备 1901 套,完成 3 处水库、防洪设施建设工程;建成阿木古郎、诺门罕 220 千伏变电站,新增电网 437 公里,实现镇区内双电源供电、苏木镇所在地通光纤。 (七)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实施经济生态领域改革 179 项,形成成果 134 项。成为自治区扩权强县试点旗,完成承接 61 项权限任务,办理业务 183 项。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完成“两单合一”编制,公布权责清单 4759 项。推行“先照后证”,完成“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新增市场主体 103 户、注册资本金 4.4亿元。深化征管税体制改革,完成营改增工作。对全旗 152处小型水利工程实施建管分离体制改革。整合旗内优势资源,成立阿泽泰旅游投资公司,推进旅游资源资本化进程;搭建国有资产、鑫泰基础设施、保障性住房等融资平台。推动国有林场改革,全力推进新一轮草原确权承包工作。(八)着力发展社会事业,民生保障大幅提升。五年来,以保障民生为主线,民生和社会发展投入占财政支出的三分之二以上。强力推进脱贫攻坚,投入 6797 万元实施 22 个扶贫开发项目,发放扶持性贷款 3.2 亿元,累计实现 1231 人稳步脱贫。嘎查集体经济实现全覆盖,积累总额达 900 多万元。城乡低保年人均补助分别提高到 6360 元和 3800 元。养老、医疗参保人数达 26994 人和 33242 人,比 2012 年分别增长 74%和 166%,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持续加强就业帮扶力度,新增城镇就业 3600 人。教育卫生文化事业全面发展,五年来累计投入 1.46 亿元,新建、改扩建 8 所幼儿园,帮扶贫困学生 8392 人次, 中小学校全部达到现代标准化学校,阿一小、阿一中分别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美育研究基地”;建成19 所基层医疗业务用房,启动蒙医院扩建项目,全面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深入实施“健康保障小药箱”提档升级工程,累计节约社会成本近 1900 万元;进一步完善基层文化健身场所,举办各类文化体育活动 265 场次,承办国际赛事 3 项,在自治区第九届少数民族运动会上取得了 17 枚奖牌的优异成绩。加强平安新左旗建设,信访、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总体平稳,社会组织、群众团体发挥作用显著,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进一步提升。全面推进普法工作。进一步强化宗教事务管理。五年来,全旗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各个领域取得了可喜成绩。先后荣获全国牧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先进地区、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旗,全区校园足球优秀旗县、平安建设先进旗和全区生态环境质量连续 3 年持续改善旗县、造林绿化先进地区、生态建设先进集体,呼和哈达乳业“嘎鲁特”荣获自治区知名品牌,建成了全区单体规模最大的安格斯牛养殖基地、全市最大的清洁能源输出基地,额布都格口岸实现常年开放、成功开通自治区首家跨境游落地签,呼伦贝尔沙地综合治理走在全市前列,健康小药箱代表自治区参展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受到好评,成功创建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旗。 五年来,我们坚持依法行政、高效施政,积极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效能,政府自身建设取得新成效。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落实行政执法监督。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清理腾退超标办公用房 3000 多平方米,完成公务用车改革。精简各类会议、公文、庆典和接待活动,三公经费连续下降。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 1095 件,答复率 100%。这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亲切关怀的结果,是旗委统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关心帮助的结果,是全旗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心、砥砺奋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旗人民政府,向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人民团体、工商联和宗教界人士,向离退休老同志、向驻旗军警官兵和单位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敬意!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旗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薄弱的基本旗情没有根本改变,经济结构需要优化,产业培育发展不足,缺少大项目带动;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 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还比较突出,脱贫攻坚任务艰巨,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方面发展水平与群众需求尚有差距;基础设施瓶颈制约比较严重,保障支撑能力不强;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刚性支出比重过大,用于支撑发展的财力不足。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二、今后五年工作思路我们本届政府任期,正值党和国家“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肩负着新左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光荣使命和历史重任。面对未来,我们正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充分把握加快发展的优势、机遇,积极应对困难、挑战,抓重点、补短板、强基础。我们加快发展所具备的优势、机遇。我旗是自治区扩权强县试点旗,拥有审批权限直通车的优势。区位条件相对优越,地处“海满阿”公路交通关键节点,具备加快旅游、物流等相关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口岸边贸快速发展,通关保障能力日臻完善,与蒙古国毗邻地区在互联互通、文化教育卫生、跨境旅游等领域不断深化合作。生态环境承载发展纵深广阔,为加快发展进程提供有利的空间支撑。国家西部大开发、新一轮振兴东北、一带一路、向北开放和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若干意见等战略的 深入实施,已经衍生出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沿边开发开放规划,自治区与俄蒙互联互通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将持续对我旗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对外开放等方面产生积极的政策叠加效应。我们加快发展需要应对的困难、挑战。我旗与周边地区资源条件同质化、重复性程度较高,导致在招商引资、打造支柱产业方面难度更大。蒙古国毗邻地区经济发展滞后、人口稀少,拉动边贸、口岸经济迅速发展动力不足。经济持续下行压力,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对欠开发、欠发达地区影响更加深远、难测。随着生态主体功能区定位和开发资源门槛提高,给我旗加快发展造成的约束日益凸显。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直接导致难以承接发达地区产业项目转移。畜牧业等传统产业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和促转型、调结构的多方压力。今后五年旗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旗第十四次党代会确定的“坚定信心、跨越赶超、争进前列”奋斗目标,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大力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加快城镇化、畜牧业产业化、绿色化进程。打造清洁能源开发、绿色畜产品生产加工、口岸经济和边境贸易、巴尔虎文化旅游“四大”示范产业, 构建口岸经济贸易合作区和边境进出口物流加工产业园、满东产业园“一区两园”发展平台,创建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旗、自治区文明旗,不断开创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局面,奋力谱写基本实现现代化新篇章。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在旗第十四次党代会、旗“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基础上,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工作任务要求,努力实现经济实力稳步增强,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稳步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达到全市平均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推进,打造呼伦贝尔对蒙开放桥头堡,全面融入“海满阿”区域合作发展,成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重要节点和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枢纽;发展方式持续优化,形成优势突出、结构合理、区域协调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保护建设工程稳步推进,让新左旗的草更绿、林更茂、天更蓝、水更清;和谐社会更加进步,平安、法治、和谐新左旗建设不断深入,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安全稳定屏障更加牢固;人民生活更加幸福,覆盖城乡、趋于均等的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城镇和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达到全市平均水平的发展目标。确定上述发展目标,是加快改变发展相对滞后局面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开启基本实现现代 化新征程的必然选择。我们将通过未来五年的不懈努力,把新左旗建设成为经济发展、民族团结、文化繁荣、边疆安宁、生态文明的美丽和谐幸福家园。(一)以绿色发展为第一要务,全面提升综合经济实力。绿色发展是经济建设的主旋律,也是引领产业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努力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后劲更足的发展新路子。积极扩大有效投资。立足优势资源,突出做好重点领域、重点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加强与河北建设集团等企业和呼伦贝尔城投、旅投、交投等融资平台的合作,力争引进投资30 亿元以上。重点实施一批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符合产业转型升级政策要求的大项目、好项目。计划实施市级、旗本级重点项目 60 项,引导各类资金投向绿色畜产品加工、全域旅游、清洁能源开发、边贸物流、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积极发展绿色产业体系。落实国家支持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的投资政策,以光伏发电“领跑者”示范基地为依托,发展壮大宇涵、五凌、蒙力等光伏龙头企业,支持中核华北新能源 100 兆瓦光伏项目建设,力争实现投资 10 亿元以上。以打造绿色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示范产业为依托,做大做强安格斯肉牛、蒙草草业、嘎鲁特乳业、鼎吉羊、佰吉纳等品 牌,增强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推动草、肉、乳生产规模化、精细化、品牌化。加快“一区两园”建设步伐,努力形成多点多业支撑的经济发展新格局。到 2022 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 10 家,实现工业产值 4 亿元以上,年均增长 5%。全旗风电场规模达到 300 兆瓦,光伏发电规模达到 200 兆瓦。年乳畜产品精深加工分别达到1000 吨和 2000 吨以上。初步形成产业融合发展,比重更加均衡,动能不断增强的产业体系。(二)以生态文明为发展主线,全面夯实承载发展基础。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推进林草山水湖综合保护治理,进一步筑牢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进一步推进生态保护与建设。计划投入 1.2 亿元,加强水环境综合治理,全面推行“河长制”,加大呼伦湖综合治理力度,切实解决呼伦湖及周边水生态环境问题。计划投入11 亿元以上,严格落实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继续实施沙区综合治理 36 万亩、退牧还草等项目,做好区域绿化和 120 万亩公益林管护、抚育工作,巩固治理成果,增强生态效益。全面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开展牧区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行动。进一步完善森林草原防火、资源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确保不发生重特大森林草原火灾。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严守各类生态红线。继续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 护。稳定和扩大退耕退牧还林还草范围,扎实做好水土保持重点预防和重点治理工作。加强草原监管,严厉打击毁林毁草、乱采乱挖等违法行为。严守产业准入负面清单,积极争取更多国家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严格落实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政绩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密切关心的突出环境问题,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各界和公众广泛参与的治理体系。到 2022 年,森林覆盖率提高到 4%,累计治理沙地 100万亩,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 7000 亩,水环境初步实现具备区域水资源综合调配能力,人居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三)以精准扶贫为主要途径,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以增加贫困群众收入、改善生活条件为重点,加大涉牧资金整合力度,力争整合资金 7 亿元以上,全力保障脱贫攻坚有序推进。着力织密贫困人口保障网络。实行贫困人口动态管理,坚持政策、措施、帮扶责任人一帮到底,摘帽不变政策。进一步实施扶贫开发项目,全面保障贫困群众基本生产生活需求。不断提高社会救助与扶贫开发衔接力度,完善贫困群众基本医疗、大病救助、健康扶贫商业保险等综合保障机制,形成医疗保障合力。全面落实“雨露计划”,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家庭新入学大中专学生帮扶力度。大力支持金融机构,落实好扶贫再贷款、贷款贴息等政策。 着力提高产业扶贫工作成效。加快建立“基金+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电商扶贫、光伏扶贫等多种模式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贫困户在畜牧业产业链上持续稳定增收。完善旗、苏木镇、嘎查社区三级就业服务网络,依托传统民族文化、口岸互贸区等优势资源,促进贫困人口多渠道就业。鼓励引导各嘎查培育 1-2 个主导产业,帮助和支持贫困牧户发展 1 个增收项目。到 2018 年,稳步实现“人脱贫、旗摘帽”。到 2022 年,贫困嘎查基本公共服务主要指标基本达到全区平均水平,全旗贫困对象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12000 元。(四)以口岸经济为重点突破,全面增强开放发展能力。持续扩大对外开放是实现富民强旗的必由之路,我们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向北开放战略,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全面推进对外开放发展进程。着力提升口岸通关能力。积极引进社会资本,高起点、高标准落实口岸总体规划。计划投入 5 亿元以上,建成联检大楼和国门景区 PPP 项目,持续完善互市贸易区、查验储运加工基地、货物监管场所等主要设施功能。加快口岸单一窗口、大数据平台、ATA 单证册机制、中蒙“信任通道”建设步伐,大幅提升通关效率。力争启动建设中蒙 2 号界河桥项目,大力推进跨境路网、管线的互联互通。加快推进农畜产品进出口指定口岸和晋升国际性口岸进程,实现粮食等农畜 产品进口常态化。支持大庆石油扩大原油进口规模。着力促进区域开放合作发展。全面深化“海满阿”区域合作发展领域,大力培育农畜产品进出口加工、商贸物流、跨境旅游等产业。全面加快边境贸易产业发展,重点发展口岸互市贸易,建设蒙俄商品互市交易平台。积极构建口岸与阿镇一体化、联动式发展格局,打造以口岸经济、边境贸易、民族文化产业为支撑的口岸城镇。鼓励发展“境外初加工,境内精深加工”跨境生产模式。支持引导居牧民从事边贸经营。着力深化交流往来。深化与蒙古国毗邻地区文化、教育、卫生领域务实合作,建立完善地方政府间的定期会晤机制,社会组织主导的交流合作机制,拓宽友好城市和人文交流渠道。继续举办中蒙俄国际摔跤、射箭等国际赛事,深入开展巴尔虎民俗文化研讨和学校教育、蒙医诊疗等交流活动。支持民间文化创作、演艺和民族服装设计、民族体育竞技工作者相互交流、组织互展等活动,进一步促进双边毗邻友好、和谐稳边、互信合作。到 2022 年,实现口岸年过货原油 100 万吨以上、综合年过货能力达到 150 万吨以上,年通关能力达到 10 万人次以上,力争把额布都格口岸打造成为呼伦贝尔向北开放的重要国际口岸。(五)以打造品牌为主攻方向,全面促进旅游产业升级。 把旅游产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积极构建“全域旅游、跨境旅游”发展新格局,打造蒙古族巴尔虎部落旅游品牌。全面实施旅游景区提档升级。计划投入 4.2 亿元,以甘珠尔庙、乌力吉图阿尔山泉水公园、旗那达慕会场为核心,打造综合性甘珠尔景区。计划投入 1.9 亿元,进一步扩大诺门罕景区规模、丰富景区内涵,发展红色旅游。计划投入 10亿元以上,新建扩建伊和乌拉、巴尔虎部落、阿杜特、道乐都、诺干湖等旅游景区,建设罕达盖特色旅游苏木和甘珠尔、敖伦诺尔旅游嘎查。通过景区提档升级,进一步夯实旅游大发展、快发展的基础。全面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通过继续开展“银色巴尔虎”“巴尔虎文化艺术节”和“蒙古族长调大赛”等系列活动,推进“旅游+文化”持续健康发展。以“国家科技牧业试验区”为依托,扶持发展家庭观光牧场,促进“旅游+畜牧业”深度融合,互动发展。依托丰富的蒙医药资源,发展蒙医药健康旅游品牌,打造“旅游+康体养生”产业。规划建设一批自驾游营地,大力发展草原森林文化旅游。加强城镇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全旗 3A 级以上景区增至 7 家,新增 1家星级酒店,实现智慧旅游全面融合,把阿镇打造成为全旗旅游集散中心。全面做大做强跨境旅游产业。整合境内外旅游资源,全 面实施跨境旅游合作开发项目,积极推进我旗至哈拉哈苏木至贝尔湖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开辟更多跨口岸出入境、贯穿蒙古国东部省份的旅游环线,打造以观光度假、域外体验、休闲购物为一体的跨境旅游产品,全力争取跨境旅游异地办证、72 小时过境免签等更多通关便利政策。到 2022 年,累计接待游客 309.9 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 23.2 亿元。成为承接海拉尔、满洲里、阿尔山旅游环线的重要节点,呼伦贝尔南部旅游重要的集散地。(六)以提质增效为核心任务,全面提高畜牧产业水平。按照“牧业增效、牧民增收、牧区增绿”的发展原则,以产业为基础,以品牌为保障,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进一步夯实畜牧业产业基础。计划投入 1.5 亿元,着力打造优质肉牛肉羊、抗灾饲草储备和优质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构建呼伦贝尔高端畜牧业生产管理示范区和牧草产业种植区。加大草牧场流转力度,积极稳妥推进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健全科技创新与服务体系,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 80%以上。继续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强化抗灾防灾基础设施。进一步推进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加快转变畜牧业经营方式,着力培育“企业+基地+合作社+牧户”模式的专业合作社,积极构建企业与牧民科学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互利共赢、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促进“互联网 +”与畜牧业的深度融合,全面推广互联网营销模式,电商应用普及率达到 30%,网络销售额 2000 万元以上,成为推动畜牧业增效、牧民增收的重要支撑。进一步加快品牌化发展进程。计划投入 2.4 亿元,发挥本土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建设规模化养殖基地 30 处,牲畜年屠宰量达到 60 万头只,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快优化畜群结构,增大畜减小畜,进一步扩大西门塔尔、安格斯、三河牛的养殖规模,不断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和追溯体系建设,无公害、绿色、有机畜产品产量占 30%以上。到 2022 年,全旗生态家庭牧场认证 1200 户,草牧场流转面积、订单畜牧业分别达到 600 万亩和 20 万头只以上,畜牧业综合机械化水平、畜产品加工转化率分别达到 82%和65%以上,产业化水平全面提升。(七)以基础设施为重要支撑,全面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进程,推动基础设施服务网络向牧区覆盖,让居牧民群众切身感受到新牧区发展带来的变化。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突出生态和民族地域特色,完善城镇发展规划,加大改造建设力度,建设完善促进民族文化体育发展的基础设施项目,打造彰显蒙元特色、具有开放优势的城乡统筹发展平台。计划投入 8 亿元,完善市政配套设施建设,提升给排水、供电保障能力,启动新热点建设, 切实确保集中供热安全。积极创建自治区园林城镇,建成阿木古郎湿地公园,实施园林绿化、出入口景观提升改造和建成区亮化工程。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形成以保障性安居住房、高档商品房为一体的住房保障体系。坚持管理与建设并重的原则,创新城镇管理体制,营造洁净、有序、文明的城镇环境。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以加强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建设适应发展、适度超前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计划投入 66 亿元以上,加快现代交通路网建设,实现旗境内通高速、各苏木镇通高等级公路、70%行政嘎查通油路的目标。计划投入 1.8 亿元,稳步推进安全饮水工程,新建扩建 5 处集中供水工程、957 眼供水基本井,安装单户水处理设备 2147 台套。计划投入 1.2 亿元,加快变电站布点和主网架构建,提升风光互补供电等级和供电保障能力,推进电力外送通道建设。提高牧区通讯网络覆盖率,推动信息通讯基础设施升级和“三网融合”发展。到 2022 年,镇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分别达到 35%和30%,建成一级公路 352 公里、二级以下铺装公路 1600 公里以上,全旗农村公路交通网络基本形成。彻底解决居牧民饮水安全问题,实现更加安全可靠、经济高效的现代智能电网和通信网络。(八)以民生保障为根本底线,全面加快社会事业建设。 坚持办好民生实事,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加强和完善社会治理体系,营造良好的社会秩序,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全力推进民生社会事业发展。计划投入 5800 万元,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推进公办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计划投入1.5 亿元,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启动建设民族文化传承、群众性体育活动、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等场馆建设,继续开展好“百团千场”“草原情文化汇演”等文化惠民活动。计划投入 8800 万元,全面推进“健康新左旗建设”,加快人民医院、蒙医医院“二甲”晋级,实施“互联网+小药箱”信息化提档升级工程,稳步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建立特色创业园、孵化基地,提升创业带动就业能力,保障重点群体、弱势群体就业,力争新增城镇就业 3100 人。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和“互联互通惠民”工程。拓宽社会救助渠道,建立健全困难群体保障体系。全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织密重点行业安全风险防控网,强化食品、药品监管,坚决遏制各类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深入开展信访积案化解和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健全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深入开展普法工作。充分发挥群团组 织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深入持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系列活动。到 2022 年,实现义务教育水平达到优质均衡目标,嘎查社区文化惠民工程全覆盖,基层卫生院均达到自治区确定的群众满意标准,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九)以深化改革为强劲动力,全面激发创新发展活力。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推出一批更有针对性的改革措施,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动力。推进行政审批和市场化配置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改革。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行政审批事项,提高政府效能。巩固提升商事制度改革成果,加强市场监管,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清理和规范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认真规范并积极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完善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措施,推进机关事业养老保险改革,扩大参保缴费覆盖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完善蒙医药事业发展工作机制。到 2022 年,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着力清除社会生产力 发展障碍,加快形成有利于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十)以提升执政能力为目标,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迈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必须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理念,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更好履行政府职能。建设法治政府。坚持依法行政、公正执法,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权,依法管理经济社会事务,努力提升政府工作的法治化水平。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认真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健全完善法律顾问、专家咨询等制度,把政府全部工作纳入法治轨道。建设廉洁政府。坚持把改进作风、严明纪律、惩治腐败作为建设廉洁政府的重要遵循,巩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持续提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果。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加大审计监察力度,切实强化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廉政风险防控。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建设服务政府。始终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政府各项工作的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政府工作的第一标准。增加狠抓落实本领,坚持说实话、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把雷厉风行和久久为功有机结合起来,勇于攻坚克难,以钉钉子精神、蒙古马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不断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努力开创政府工 作新局面。各位代表,奋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伟大胜利,全面建设现代化进程已经开启。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旗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紧紧团结和依靠全旗广大各族干部群众,守望相助、团结奋斗,砥砺前行、一往无前,把新左旗建设成为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为全面开创“美丽发展、争进前列”新局面而努力奋斗!2018 年乌兰察布市集宁区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们提出意见。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区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是集宁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在市委、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和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人民政府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坚持“五城”同创、“两个中心”同建、“四大基地”同筑,创新发展思路,完善工作举措,稳中求进,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区十四届人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十二五”规划如期完成,“十三五”规划顺利实施。五年 来取得的成就是全方位的、深层次的。各项事业的投入,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所取得的成就,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带来的深刻变化,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全面开创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崭新局面。五年来,我们坚持新发展理念,攻坚克难、奋发有为,经济发展取得重大成就。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农牧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全面扩大对外开放,坚持不懈地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升级。2017年,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完成 180 亿元,年均递增 7.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 91.7 亿元,年均递增 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30770 元,年均递增 8.3%;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14910 元,年均递增 9.5%;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 647 亿元,创历史新高;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 75.1亿元,是上一个五年的 3 倍。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引进培育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2 家,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3%。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 152 家,农牧民来自产业化经营的收入达到 40%。种薯生产能力达到全国县域第一。实施“美丽乡村”建设,一乡一镇 25 个行政村、116 个自然村完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工程,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极大改善,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工业经济稳中有进。2017 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预计完成 123 亿元,五年累计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 220 亿元。农畜产品加工业从小到大,逐步向高端化、品 牌化迈进。秋实胶原蛋白、东来顺肉类加工项目即将建成投产,雪原乳业液态奶远销京津冀、华东、华南等全国一二线城市。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从弱到强,初具规模。京宁热电联产项目并网发电,三信实业、海立电子等骨干企业发展态势良好,东阳光高压化成箔、中聚锂电池等项目开工建设。大数据产业从无到有、迅猛发展。华为云数据中心启动运行,集宁-北京直通光缆铺设完成,软通动力、苹果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相继落地,华唐、鸿联九五等呼叫中心外包席位达到5000 席,打造北方大数据中心迈出坚实步伐。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建设强力推进,集宁现代物流园区累计完成投资 68 亿元,被评为全国优秀物流园区。建成集宁国际皮革城,培育皮革产业,打响了“草原皮都”品牌,被认定为“自治区专业市场知识产权保护重点单位”、五星级专业市场和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内蒙古邮政电商快递产业园、草原丝路展贸中心建成运营。自治区首家天津自贸区东疆进口商品集宁直营中心建成开业,成功引进中国新雅宝路商城,订单交易额达 2.3 亿元。北方陆港国际物流中心项目进展顺利,七苏木中欧班列枢纽物流基地开行中欧班列 56 列。新建、续建的各类商贸服务业项目完成投资 88 亿元,是上一个五年的 4 倍。红星美凯龙、博源蓝海等高端商业综合体和星级酒店投入运营,建成了虎山文化商街、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及 7 个惠民园。全力打造乌兰察布全域旅游、 全季旅游集散中心,集宁战役红色纪念园落成开园,被评为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入选全国红色经典景区。会展经济初具规模。成功承办了俄蒙韩商品博览会、国际露营大会、中国创业创新博览会、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冰雪艺术节、中蒙俄草原文化节、皮革皮草服装产业博览会等一批品牌展会和活动,成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亮点。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主动融入“京津冀”一体化、“乌大张”长城金三角合作战略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京津产业转移,深入拓展京蒙对口帮扶领域,国家“一带一路”中欧班列铁路枢纽节点城市成功获批,成为全国唯一一个非省会城市的中欧班列节点城市。集宁机场被确定为国际货运机场,大开放、大合作成为发展的主旋律和主动力。招商引资成效显著,五年引进建设的各类项目到位资金 600多亿元,有力地夯实了发展基础。五年来,我们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统筹推进、建管并重,城市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变。确立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思路,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型城市,建成区面积由 2012 年的 41 平方公里扩大到 70 平方公里。集宁机场建成并投入使用,通航城市达 17 个。呼张客运专线集宁至呼和浩特段开通运营,集大高铁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南绕城、东绕城、机场快速路、110 国道城市快速通道建成 通车,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成为北上南下、东进西出的立体交通“枢纽城市”。下大力气实施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城市道路、各类管网新建续建改造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新建、续建及改造新老城区道路 220条、乡村道路 120 公里,集中治理小街巷 356 条;完成供热管网 262 公里、供水管网 327 公里、雨污水管网 496 公里;新建水源地 3 处,日供水能力达到 7.1 万吨,供水普及率达到 96%;城市集中供热实现联网运行,供热能力达到 3220 万平方米,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 94%。大力发展公交事业,公交线路达到 36 条,公交车辆达到 417 台,运营里程由 2012年的 284 公里增加到 634 公里,运营里程实现翻番,城乡公交实现全覆盖。引进共享单车,为市民绿色低碳出行带来全新体验。城市管理全面加强,网格化监管实现全天候、无死角、全覆盖。新购置各类环卫车辆 142 台,机械化作业率达到 80%。新建、改建水冲式公厕 108 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 96.5%,城市综合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智慧集宁上线运行,率先在自治区开通运行了平安城市、智慧城管、公众 WIFI 等 10 个模块。启动建设南沙河综合治理工程,打通了 6 条“断头路”,拓宽了 5 座“堵心桥”,有效缓解了中心城区交通拥堵问题。中心城区主要街道、楼体等景观亮化工程基本完成。建设了图书馆、美术馆、体育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服务项目。 过去五年,是我区生态建设投入力度最大、实施规模最广、绿化成果最佳的五年。大力实施“山水绿”再造战略,举全力开展了以“三山两河”为重点的城市“绿肺”、“绿环”、“绿网”、“绿肾”、“绿园”五大生态建设工程,共栽植各类树木 3000 多万株,是建国 60 多年来集宁城市绿化总数的 5.2倍,新增绿化面积 399.6 公顷,中心城区实现“300 米见绿、500 米见园”的园林景观效果,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 39.8%、36.7%和 28.6 平方米,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三山两河”成为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的标志性景观,白泉山山体生态修复暨公园建设项目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霸王河生态公园被评为自治区 3A 级旅游景区和水利风景区,集宁一跃成为绿色之城、生态之城、宜居之城、美丽之城,2016 年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被誉为“建在玄武岩上的美丽园林城市”。五年来,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民生优先、共享发展,人民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始终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优先保障重点民生支出,连续五年,财政用于民生和社会事业的支出占总支出的 80%以上,大力实施了一系列民生工程。强力推进脱贫攻坚。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健全机制,完善措施,全面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政策,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效。五年来,累计 894 户、1813 名贫困人口实现 了稳定脱贫。大力推进就业创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通过创业带动、就业培训、贷款扶持等多种渠道,五年新增就业 6.8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以内。众创大厦投入使用,成功创建自治区级创业型旗县、国家返乡创业试点城市。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了全覆盖,连续五年提高了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城市低保、农村低保金逐年递增,累计发放低保金 7.7 亿元,近 3 万低保人员的基本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五年累计发放医疗救助金、临时救助金、冬季取暖用煤补贴、低保家庭大学生就学补助金 1.5 亿元。发放了 80 岁以上老人高龄津贴,提高了集中和分散供养的农村五保户供养标准。新农合体制改革全部完成,实现了呼包异地参保与就医即时结算,连续五年提高了城乡居民医保补助标准。加快安居工程建设。开展了中心城区范围最广、力度最大、投入最多的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五年来改造棚户区 635 万平方米,建成保障性住房 3 万套、315 万平方米,发放廉租房租赁补贴 0.5亿元,改造农村危房 3700 多户,完成老旧小区节能改造 160万平方米。完成住宅“去库存”1.5 万套、181.9 万平方米,非住宅 122.4 万平方米。采取就地安置和异地安置等模式,一批多年未安置的拆迁户喜迁新居。五年来,我们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同步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五年来,先后投 入 8.5 亿元用于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校舍 31.6 万平方米、塑胶操场 23 个,9 所中小学校和 7 所幼儿园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聘和引进了 1040 名高校毕业生充实到教学一线。全面实施教师队伍、校长队伍和课堂教学“三项改革”,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成为全市中小学教育的排头兵。文体惠民工程深入实施。文化体制改革顺利推进,积极开展“百团千场”文化惠民工程。成功举办了纪录片《乌兰夫》开机仪式和故事片《云曙碧》首映式、“红色记忆·军歌嘹亮”公益演出和大型情景歌舞史诗剧“风雨集宁路”等活动,提升了集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建成了 24 个笼式足球场和篮球场,8 所学校成为国家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万人徒步行”、“魅力集宁健康舞”、“虎山春”等成为群众性文体活动品牌,成功承办了“国际马拉松赛”、草原巴哈大赛等大型赛事。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区、乡(街道)、村(社区)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基层医疗机构实现全覆盖。市第三医院新院区建成投入使用。以“小病不出社区,大病不出县域”为目标,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面推开“医联体”建设。深入开展“幸福家庭创建”工作,“二孩”政策全面落实。社区建设成效显著。1000 平米以上高标准阵地达到 33 个,公开招聘了 410 名大学生社工充实到社区一线,工资待遇由每月 500 元增加到 2775 元。全面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社区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管理社会的能力不断提升,社区建设走在自治区前列。积极推进“平安法治集宁”建设。创新信访工作机制,集中开展了区级领导“下基层大接访”活动和社会矛盾积案化解“百日攻坚”行动,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等工作扎实开展,有效化解了一大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信访矛盾和问题。健全和完善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类犯罪活动,各类案件同比大幅度下降,人民群众安全感显著增强。全面强化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和行业监管,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认真抓好中央环保和土地督察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努力为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五城联创”成果丰硕。坚持把“五城联创”作为民生工程、发展工程和环境工程来抓,通过单位包联、全民共建,形成强大创城合力。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接受了三个年度测评,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各项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五城联创”的实施,推动了城市环境大改观、城市形象大提升、城市文明大飞跃,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认同感及文明素养显著增强,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幅提升,集宁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意气风发、自信自豪。科技在经济、城建、产业等领域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科技成果转化率逐年提高。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全面完成。 档案保护和开发利用取得新进展。气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发挥。新闻事业不断加强。坚持党管武装,积极开展双拥共建活动。热烈隆重庆祝了自治区成立 70 周年,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进一步巩固。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全面提升服务“三农”水平。充分发挥工商联、工会联系企业、职工的桥梁纽带作用,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群团工作有声有色。关心、支持老干部工作,妇联、残疾人、红十字工作取得新进步。五年来,我们坚持依法行政,勇于担当、履职尽责,自身建设不断加强。“放管服”改革稳步推进,商事制度、教育教学、财税金融、社区管理等重点改革任务落地生根。农村土地、草原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有序推进。开通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机制,政府和部门预算、“三公经费”预决算全部向社会公开,不动产登记“发新停旧”,公车改革顺利完成。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五年共办理市区两级人大代表议案、政协委员提案 670 件。进一步畅通“民心网”、“区长信箱”等诉求渠道,共受理群众投诉和咨询 3835 件。“六·五”普法工作全面完成,全民法治意识进一步提高。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两学一做”专题教育。认真执行中央“八 项规定”、自治区 28 项配套规定和市委相关规定,深入推进“四风”专项治理,机关作风明显好转,行政效能和政府执行力全面提升。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加强财政资金、政府投资、政府采购和项目招投标监督管理,政务环境不断优化,法治政府、效能政府、廉洁政府建设取得新进展。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是我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城乡环境显著变化、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干部群众精神风貌显著提升的五年。五年来,我们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点工作,破解了许多长期制约我们发展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事情。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深切关怀的结果,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全区各族干部群众共同奋斗、苦干实干的结果,也是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和帮助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集宁建设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各位代表,五年的砥砺奋进,取得的成绩令人振奋;五年的探索实践,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我们深切体会到,做好政府工作应当进一步把握以下几点: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 意识,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市委和区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富民为本、惠民为先、利民为重,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必须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始终保持争创一流的精神状态,坚持稳中求进、好中求快,把集宁的发展放在全国全区大局中去谋划去推进。必须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重要支撑,充分发挥投资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以大项目带动大投资、促进大发展。必须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动力源泉,在精准脱贫攻坚、重大项目实施、城市开发建设、投融资保障等方面探索创新,不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全方位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最大限度激发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必须坚持把苦干实干作为一贯作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强化责任担当,提升工作效能,推动政府各项工作取得更大成效。各位代表,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集宁最突出、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小,产业化水平低,缺乏大企业、大项目支撑,加快发展的任务依然繁重;财政收支矛盾比较突出,基本公共服务不够充足;脱贫攻坚任务艰巨,民生社会事业还有欠账,社会治理水平还需提升,改善民生和维护稳定的任务依然艰巨;水、土地等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凸 显,生态环境保护仍需加强;部分干部职工思想观念不够解放,创新发展意识不强,发展环境仍需进一步优化。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二、今后五年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官场小说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确立了**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描绘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宏伟蓝图,这是我们踏上新征程、续写新篇章的行动纲领。今后五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 40 周年、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做好今后五年的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面向未来,我区仍处于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期,国家“一带一路”、“中蒙俄经济走廊”、“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开放协作战略的深入实施,为我们开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中央和自治区支持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的一揽子政策相互叠加,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政策环境;集宁“市区一体”的政治优势、“四通八达”的区位优势、“草原避暑之都”的气候优势,特别是我们正在迎来“航空时代”、“高铁时代”和“北京同城化时代”,这更为我们造就了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只要我们顺应发展大势,坚定 必胜信念,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谋、劲往一处使,我们完全有基础、有条件、有信心、有能力,在新的历史征程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集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和目标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坚守发展、生态、民生三条底线,深入实施“三大开放合作战略”,突出抓好大数据、大旅游、大物流三大重点产业,做强“四大支柱产业”,培育“五大新兴服务业”,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厚植优势,破解难题,补齐短板,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面建设富裕文明、平安和谐、生态宜居的美丽集宁。实现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 6%左右,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 400 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 8.5%,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 8%和 9%。围绕上述目标,今后五年将全力抓好以下六个方面重点工作。(一)打造“三个中心”,厚植经济发展新优势发展大数据,打造北方大数据中心。融入国家“京津冀 大数据走廊”建设,坚持把大数据产业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围绕大数据核心业态、关联业态和衍生业态,加快推进数据存储、呼叫外包、软件开发等大数据产业发展,着力打造面向华北、服务京津冀的大数据中心和“草原云谷”。核心业态要以建设数据存储、灾备中心为重点,全力推进华为二期、苹果公司、中联利信、优刻得等数据中心项目建设,引进阿里巴巴、腾讯等一批数据应用企业,构建大数据采集、分析和运营的产业平台,到 2022 年,大数据服务器达到 100万台,主营收入超百亿。关联业态要以服务外包为重点,加快推进华唐、鸿联九五等服务外包企业建设,引进博岳、三元等服务外包企业,建成一批大数据应用服务平台,着力打造北方最具规模的呼叫中心产业集聚区,到 2022 年,建成服务外包呼叫中心座席 3 万席。衍生业态要以软件开发应用为重点,加快与软通动力合作建设乐业空间和大数据体验中心,建设教育云数据平台;与北京乐福云合作,建设医疗云数据平台;与百度合作建设双创中心,培育一批大数据骨干企业,建设大数据小镇,推动大数据在政用、商用、民用等各个领域应用,着力打造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建设大物流,打造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充分发挥区位交通优势,用好“一带一路”中欧班列铁路枢纽节点城市这一平台,大力推进“物流+”。以集宁现代物流园区为重点,加强园区基础和配套设施建设,建成 B 型保税物流中心,提 高产业集聚力和承载力。到 2022 年,物流园区营业收入达到 100 亿元,实现税收 3 亿元,建成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和国家标准化物流园区。加大七苏木中欧班列物流基地建设力度,加密开行中欧班列,建立七苏木中欧班列物流基地与天津港、曹妃甸港的互联互通机制,构建“草原丝路”物流新通道。加快推进中蒙俄加工产业园和公共“海外仓”平台建设,增加回程货物装载量,促进中欧班列“重去重回”常态化运行,力争将七苏木中欧班列物流基地建设成为自治区现代化、示范型物流服务基地和新型铁路综合物流园区。加快推进北方陆港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建成保税仓储、物流配送、分拣加工三个园区,不断拓展物流加工、商品集散分拣快递等现代物流上下游产业,建设现代物流全产业链,打造俄蒙电商企业代采代销基地。以构建多层次、专业化、特色化都市型商贸服务业体系为重点,促进传统商贸流通业转型升级,实现零售企业创新经营,消费向高端化、品质化、特色化转型。以满足群众生活性服务需求为重点,积极发展健康、养老、家政等社区生活性服务业,引进和建设一批高质量生活性服务业项目,全面提升服务业质量和水平。以完善新区功能,营造新区商气为重点,引进一批全国知名商贸企业,打造覆盖新老城区的核心商圈,提升重点商圈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积极培育城市配送中心,建立以邮政物流为龙头的电商、快递配送体系,打造区域性 电商运营中心。构建大旅游,打造旅游休闲度假集散中心。围绕“京郊草原·避暑之都”旅游品牌,充分发挥中心城区旅游集散功能,开发旅游精品线路,打造旅游休闲度假集散中心。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精心打造集宁战役红色纪念园,不断提升景区内涵,增强红色旅游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建设一批精品采摘园和星级农家乐,重点建设新兰途万亩田园综合体、意诺万亩玫瑰园、万亩经济林“三个特色旅游观光产业带”。加快中心城区旅游服务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新老城区食宿、购物、娱乐、休闲等配套业态,全力推进“厕所革命”,抓好“三山两河”、集宁战役红色纪念园等景区公厕建设,同步推进加油加气、供水供电、停车露营、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发展全域旅游、全季旅游、全类型旅游提供基础保障。大力开发避暑养生、休闲养老、汽车露营、文化影视等多种旅游新业态新产品,推动旅游业与各产业融合发展,全面提升旅游产业规模化、精品化、市场化、国际化水平,使大旅游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二)全面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做强“四大支柱产业”。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优化升级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重点发展农畜产品加工、新能源新材料、 装备制造、地方特色“四大支柱产业”。农畜产品加工产业要坚持标准化、品牌化、高端化,努力打好特色牌、绿色牌,引进大型农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不断扩大绿色农畜产品生产规模,提升精深加工水平,提高产品附加值。紧紧抓住互联网时代信息化与各类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机遇,充分运用“互联网+科技”、“互联网+销售”等新模式,大力拓展农畜产品生产加工业发展空间、发展路径,让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业插上信息化翅膀。全力推动年产肠衣 35 亿米的秋实胶原蛋白项目、年屠宰 54 万只牛羊的东来顺肉类加工和年产4.2 万吨乳制品的雪原乳业项目达产达效,规划建设以马铃薯、牛羊肉类深加工为主的农畜产品加工园,力争到 2022年农畜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 40 亿元。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要加快推进以高压化成箔、锂离子电池材料为重点的新能源新材料的开发利用,推动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成为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和未来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加快推进海立电子高压化成箔(二期)、东阳光高压化成箔等项目建设,到 2022年达到 5000 万平方米的生产能力,打造“中国箔都”。以三信实业、天津中聚等龙头企业为重点,大力发展锂离子电池材料,不断拓展上下游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聚发展。装备制造产业要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助推装备制造产业迅速发展。积极扶持现有装备制造企业的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完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体系, 加快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紧紧抓住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这一机遇,规划建设京蒙合作产业园,2018 年全面启动基础设施建设。依托中关村科技园、京蒙合作产业园,重点围绕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等领域,引进一批装备制造项目,推动我区装备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迈进,建设国家级产业示范区。地方特色产业要立足地方皮革、服装、木材的传统优势,紧紧抓住皮件产业再度崛起和七苏木中欧班列开行的难得机遇,大力发展皮革、服装和木材加工产业。以国际皮革城和皮件加工园为平台,以市场销售带动皮革生产,全面提升产业规模、质量和效益。依托新雅宝路商城,引进大型服装加工企业,发展面向俄蒙欧的服装贸易,力争将集宁国际皮革城、新雅宝路商城打造成面向俄蒙欧的大型皮革皮件交易市场和中国服装外贸新基地。到 2022 年,引进皮革制品和服装加工企业 100 家以上,皮件和服装生产销售从业人员达到 3 万人,皮革和服装加工产值和销售收入突破 30 亿元。抓住“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契机,依托中欧班列运输优势,加快木材集散市场建设,扶持发展木材加工贸易,力争到 2022 年建成具有一定规模和辐射能力的木材产业园。大力发展“五大新兴服务业”。准确把握新时代消费需求的新变化,切实把发展文化、医疗养老、体育、金融、会展五大新兴服务业作为扩大投资的新领域、增加就业的新空 间、发展经济的新支点。文化产业方面要结合蒙元文化、西口文化、红色文化在我区交融交汇的特点,加大对地区特色文化与多样性文化的研究与开发,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留住集宁记忆、集宁印象。贯彻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百场好戏进农村进社区进广场”等文化惠民工程。按照**书记对乌兰牧骑事业发展重要指示精神,加强我区乌兰牧骑阵地和队伍建设,创作更多优秀作品,更好地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加强与首都文化团体、文化市场、影视网站的合作,吸引文化名人、文艺团体、影视集团来我区体验创作和巡演驻演,打造首都文化艺术创作和演出的新基地。医疗养老产业方面充分发挥区位交通和夏季气候凉爽的优势,加快推进百旺、福瑞医养一体等项目建设,引进一批养老社区、养老地产项目,着力打造背靠首府、面向首都、辐射华北的中高端医疗养老养生基地。抓住首都医疗资源向周边地区疏解、分流的机遇,积极承接北京地区医药、医疗保健器材和消耗品生产企业和项目,扩大市第三医院与北京知名医疗机构在远程医疗、专家会诊、人员培训、转院就诊等方面的合作,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医疗服务。体育产业方面要紧紧抓住京张冬奥会和承办自治区“十四运”的契机,加快推进重点体育场馆建设,高标准建成游泳馆、网球馆、滑冰馆和足球训练基地。积极融入奥运 经济,加快发展以徒步健身、山地越野、登山攀岩等为特色的娱乐性、体验性和健康性体育休闲项目,促进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竞相发展、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争取承办职业、业余联赛等地区性、全国性甚至世界性赛事,打造距首都最近的体育训练基地和休闲运动中心。金融产业方面要积极引进银行和证券、保险、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落户我区,积极争取设立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运用 PPP 合作模式,扩大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范围,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会展产业方面要大力培育品牌展会,办好中国“双创”博览会、第二届文博会、马铃薯展洽会、皮革皮草产业博览暨时尚设计大赛、国际草原文化音乐节、国际露营大会、草原巴哈大赛等会展活动,筹办中蒙俄特色商品博览会、国际木材产业博览会等一批新型展会,带动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向我区集聚,把集宁打造成为会展经济的先行区。(三)统筹城乡发展,构建新型城镇化发展新格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理念,顺应城市发展新趋势,致力于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按照“一个尊重、五个统筹”的要求,统筹城乡布局,完善基础设施,构建各具特色、功能互补、协调联动、产城融合的城乡一体化发展 新格局,打造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到 2022 年,人口达到 60 万人以上,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 95%以上。提升城乡规划水平。加大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编制力度,启动“海绵城市”、“节水型城市”、“产城融合”等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完成新一轮城市近期建设规划和地下综合管廊、慢行交通体系、停车场、电讯、防灾减灾等专项规划,全面推行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开发利用、环境保护、城市总体建设等“多规合一”,确保一张蓝图管到底。全面启动实施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提档升级三年行动,全面提升新型城镇化水平,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认真落实自治区“七网”体系建设布局,抓住国家扩大有效投资、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自治区推进现代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的有利时机,按照适度超前、合理布局、完善网络、提升质量、量力而行的原则,加快构建覆盖全域、功能配套、智能高效、安全便捷的现代基础设施网络体系。进一步完善主次干道路网建设,全面加强公共交通和自行车道、步行道慢行系统建设,打通“断头路”,拓宽“瓶颈路”,建设与城市人口、车辆密度相配套的停车场,配套建设充电设施,切实解决交通拥堵问题,让城市高效运行、生活舒适便捷。大力推进供水、供热、燃气、排水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加快中心城区应急水源建设,做好电源点和供电设施建设。到2022 年,供水普及率、集中供热普及率、燃气普及率和污水 处理率均达到 95%以上。完成南沙河综合治理,打通南沙河和霸王河两大水系,打造“两河环绕、山水相依”的美丽山城。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全面推行城市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实现城市管理精细化、精准化、智慧化。以“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利用为目标,积极推进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分类收集,医疗废弃垃圾、餐厨垃圾、粪便垃圾实现 100%无害化处理,形成垃圾处理环保循环经济链。切实加大环卫清扫保洁力度,提升机械化作业水平,机械化作业率提高到 90%以上。进一步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引导社会资本全方位进入城市社区服务领域,满足居民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举措,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切实抓好村庄整体规划,全面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强村容村貌整治,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真正让乡村美起来。突出特色产业支撑,以民丰、朋诚、兴大业等企业为龙头,做大做强种薯种畜产业,全力打造面向全国的优质种薯种畜生产基地。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按照“一村一品”发展思路,大力培育绿色果蔬观光采摘、马铃薯高效种业种植、农产品仓储、特色养殖等产业,通过村办企业、村企合作、组建合作社、劳务服务、发展经济林等模式,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同时以龙头企 业为引领,建立完善农牧业龙头企业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和集体经济中得到更多实惠,真正让产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坚决打胜创城攻坚战。认真总结“五城联创”工作经验,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群众导向,工作上再聚焦、方法上再创新、落实上再加力,启动新一轮创城工作。要继续开展单位包联小区活动,积极探索全社会参与志愿服务创城的新模式,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补齐短板、做优长项、全面推进、全面提升,举全区之力创建成全国文明城市、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四)深化改革开放,积蓄加快发展新动能始终坚持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狠抓改革攻坚,提升开放水平,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与活力。加强重点领域改革。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单一窗口、综合受理、部门协同等机制,提升集中受理、接办分离运转水平。全面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建立全区“一口录入、多部门共享”综合公共服务平台,进一步缩短审批流程和审批时限,推动政府职能由审批为主向监管为主转变,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完善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制度。深化“多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推进全程电子化。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政府投资项目评审工作,扩大政府购买服务范围。完成 事业单位公车改革。坚持全方位开放合作。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和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等重大机遇,围绕首都产业转移和功能疏解,探索以“共建园区”等模式,建立跨区域、宽领域、多层次合作协调机制,努力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取得新突破,在分享首都发展中谋求新作为。积极参与蒙晋冀长城“金三角”区域合作,力争在产业发展互补互促、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实施向北开放战略,依托中欧班列与沿线国家建立友好城市,大力发展空港经济和国际物流,建设面向俄蒙欧、服务京津冀的经济技术合作区、商品加工贸易区。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推进开放合作的重要途径,作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引擎,全力以赴扩大有效投资,不断夯实发展后劲。牢固树立“项目至上、服务第一”的理念,完善审批“绿色通道”,实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和无审批管理试点工作,优化项目全程代办、联合审批等服务,努力为企业和项目提供最优服务环境。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政策,构建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招商网络,紧盯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强化专业招商、精准招商,着力引进一批发展前景好、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到 2022 年,力争引进亿元以上项目 50 个,超 10 亿元项目 5 个以上。(五)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秀美宜居新家园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强环境 保护治理,坚守生态底线,不碰环保红线,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打造北疆亮丽风景线。加强生态建设与管护。实施好国家下达的以京津风沙源为主的重点生态建设任务,全力抓好公路、铁路沿线绿色长廊示范工程和重点区域绿化工程,强化自然保护区和湿地保护与修复,建设以生态绿化、经济林、观光旅游为主的“绿色生态乡村”。坚持建设与保护并重,加强“三山两河”、道路、公园等重点区域林木后期管护,全力抓好林草防火和禁牧工作,保护好来之不易的生态建设成果,构筑绿色生态安全屏障。到2022 年,城市绿地率提高到 40.9%,绿化覆盖率达到 44.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提高到 29.8 平方米,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全面加强环境保护。落实中央、自治区环保督察整改意见,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大力整治原煤散烧,彻底取缔 10 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全部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推进冬季清洁取暖,实施煤改电供暖工程。加快水污染防治,严格执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强度双控制要求,认真落实“河长制”水生态保护制度,持续推进水污染物减排,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做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深化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强化环保执法,推动部门联防联 控,始终保持对环境违法行为的严打高压态势。积极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提高全社会环境意识和公众参与度,保护好这一方蓝天、碧水、净土。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全面推动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废物处理无害化、产业链接循环化,构建绿色生产体系。强化新增建设用地监管,全面清理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加大违法用地查处力度,提高供地率和集约化利用水平。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严把项目准入关,严格控制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促进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实施全民节能行动计划,积极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推动形成全民共建生态文明的良好风尚。(六)改善民生福祉,开创幸福文明和谐新局面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认真落实“五个一批”和“六个精准”脱贫要求,强化领导、压实责任,切实抓好各项扶贫政策的落实,通过社会保障兜底、金融扶贫、产业扶贫、健康医疗扶贫、教育扶贫、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等方式,实现真脱贫、脱真贫。积极扩大就 业创业。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统筹推进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零就业家庭、复转军人等重点人群就业。抓好创业园区、创客空间等创业平台建设,培育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新业态新模式,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强就业困难人员的技能培训和就业帮扶,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促进多渠道就业创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以内。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社会保险覆盖率达到 100%。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城乡社会救助、防灾减灾救助、社区服务、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做好城乡低保、医疗救助、取暖补贴发放、贫困大学生资助等工作,提高孤儿、困境儿童、高龄老人、残疾人、“三民”等弱势群体和优抚对象补贴标准,筑牢困难群体兜底保障网。深入实施安居工程。紧紧把握“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统筹抓好旧城改造与新区建设、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地下建设与地上建设,全面完成城市棚户区改造,全面改造老旧小区供水、供电、供暖等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开展绿色建筑行动,提高建筑设计水平和质量,让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植入小区。加强物业监管, 扶持有资质、有实力的物业管理企业做大做强,建立长效、常态化物业管理制度,提高物业规范化服务水平,实现物业管理全覆盖。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继续深化教育“三项改革”,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教师素质提升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加强学校内涵式发展,开展校园文化示范校创建工作。落实第三轮学前教育提升行动计划,提升学前教育水平。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依托北京等先进地区优质教育资源,拓宽对外联合办学渠道,打造联合办学新品牌,把我区建成自治区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领先区、各类教育均衡发展的示范区。实施健康集宁战略。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扎实做好公立医院改革工作,促进医疗、医药、医保“三医联动”。取消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救助起付线,加快推进医疗救助与大病保险有效衔接,着力提升困难群众医疗保障水平。全面推开“医联体”建设,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五年内签约覆盖率达到 80%以上,重点人群达到 100%。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推进名医工作室进社区工作,形成“小病进社区、大病转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格局。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提升优生优育水平。在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的基础上,全面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 工作,做好公共卫生和重大疾病防控工作,争创国家健康城市。推进平安集宁建设。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建立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检查常态化机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全力做好信访工作,妥善解决重点信访积案。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有效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推进综合维稳中心建设,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建成社会治安防控“天网工程”,大力整治社会治安突出问题,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加强社区建设。牢固树立“抓社区就是抓民生,抓社区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持之以恒推进社区“四项改革”,加大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大学生社工选聘待遇机制,使大学生社工能够进得来、留得住、干得好、有奔头。进一步健全社区服务体系,拓展服务内容,完善服务功能,不断满足社区居民个性化、多层次的服务需求。积极探索社区协商和社区治理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居民自治作用,实现社区治理与居民自治良性互动。促进社会和谐共建。深入实施“科技强区”战略,统筹推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重视质量兴区,强化品牌创建。加强民兵预备役工作,促进军民融合式发展。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工作方针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认真贯彻 《红十字会法》,扎实开展“博爱送万家”活动。全面落实《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切实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认真做好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依法做好统计工作。充分发挥工会、工商联、共青团等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重视新闻宣传,强化舆论引导工作。关心老干部、老龄人口和残疾人事业,统筹做好气象服务、档案管理等工作,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三、着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我们必须永葆蓬勃朝气,恪尽职守,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展现新一届政府的新气象新作为。打铁必须自身硬。我们要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实现今后五年的宏伟蓝图,必须毫不动摇地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命扛在肩上,把万家忧乐放在心头,以实实在在的成效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建设人民满意政府。一要忠诚担当。要把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强化“四个意识”,始终坚决维护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对党忠诚、对国家忠诚、对人民忠诚、对事业忠诚体现到实际工作中。要扎实开展“贯彻落实**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担当作为谋发展,尽责实干促跨越” 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坚持用**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强化使命担当,始终把敢于担当作为政府自觉,切实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履职尽责,主动作为,以大担当担起大事业、推动大发展。二要依法行政。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把政府工作纳入法治轨道。加强政府法制工作,严格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完善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制度,坚持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作为政府重大决策法定程序,做到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规办事、依法履职。大力推进政务公开,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全面落实“七五”普法规划,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三要真抓实干。始终把狠抓落实作为政府工作的主旋律,坚持说实话、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把雷厉风行和久久为功有机结合起来,勇于攻坚克难,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为干事者鼓劲,为担当者撑腰,营造想干事、敢干事、会干事的浓厚氛围。围绕既定工作目标,大兴求真务实、干事创业之风,把工作重心放在干实事、求实效上,全 力以赴抓进度,坚持不懈抓落实,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四要廉洁从政。始终把廉洁从政作为政府工作的基本底线,坚定不移把反腐倡廉推向深入。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继续整治“四风”问题,强化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带动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严起来。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严管“三公经费”,强化政府财政收支管理,建立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严格防控政府债务风险,积极稳妥化解政府债务。紧盯政府投资、国资监管、公共工程建设、财政资金分配使用等重点领域,切实加强审计监督和廉政风险防控。支持配合监察委员会工作,坚决查纠各种不正之风,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务环境。各位代表,我们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起点开启新征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新一届政府肩负的历史使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为建设富裕文明、平安和谐、生态宜居的美丽集宁而努力奋斗! 2018 年灯塔市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第五届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同志提出意见。一、五年历程回顾本届政府的五年,是不平凡的五年。回首过往,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面对异常严峻的发展困境,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依靠全市人民的力量,披荆斩棘,埋头实干,开创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崭新局面。预计 2017 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 136.9 亿元,同比增长 6.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 13.2 亿元,增长 10.6%,税收占比同比提高 12 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实现 50 亿元,与去年持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 90.6 亿元,增长 9%;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 12085 元,增长 6%。这五年,是我们顶住下行压力,砥砺奋进前行的五年。工业经济艰难转型。五年来,我们始终秉持工业强市战略,忍受经济下滑阵痛,毫不动摇地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主导产业格局初步形成。举全市之力支持忠旺两大项目,铝板带箔及精深加工项目南厂区96 万平厂房试车生产,实现产能 20 万吨,剩余地块 120 万平厂房基础建设全面开工;专用车厢项目部分车间投产见效, 累计生产各类车厢 2700 余台。这两个项目的建成,极大地提升了全市产业形象,铝材产业跃升为全市最大主导产业。整合铁矿采选和水泥行业,压小扶大,推动西钢、顺锋、本钢、金昌增能扩产,台泥、亚泰、银盛提质增效。全力支持红阳三矿、红阳热电技改扩容。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引进一批装备制造项目,并晋升省级园区。皮装裘皮加工园区入驻企业 200 户。现代农业领先发展。过去五年,是我市现代农业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一直居于辽阳乃至全省领先水平。我们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强力推进农业特色化、精品化、产业化发展。调减玉米 5.8 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 27.7 万亩,新发展辽峰葡萄、绿色蔬菜、特色林果等经济作物 4.4 万亩,新认证绿色水稻 10 万亩,建成 300 亩以上大型设施农业小区 15 个,畜禽规模化养殖率突破 70%。获批省级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核心区入驻龙头企业 10 家,成为东北地区连片开发设施农业的最大集群和南果北移、名优水果反季节生产的典范。跻身国家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粮油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省万亩高标准农田试点和区域生态循环项目发展试点。西马峰镇成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分别达到 678家、170 家和 35 家,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力量。第三产业活力迸发。过去五年,我们以皮装裘皮和旅游 业为重点,倾力抓好第三产业,三产贡献率达到 47.4%,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连续举办农产品展销会、佟二堡皮装节和辽峰葡萄节等各类展会活动,进一步繁荣城乡消费市场,活跃经济。以燕州风景区、福之福公园、辽峰小镇为重点的乡村旅游异军突起,佟二堡通过国家 4A 级购物旅游景区预检,灯塔成为沈阳周边最重要的观光旅游目的地之一。皮装裘皮产业凤凰涅槃。中国皮草之都花落佟二堡。香港时代广场、海宁三期建成营业,市场体系日趋完善。国家级皮革质检中心入驻。电商产业园实现交易额近亿元,皮草经营逐步走进“互联网+”时代。保税仓库正式运营,海关、商检和国际拍卖行全部入驻,彻底解决了困扰多年的原皮进口难题。这五年,是我们改革全面发力,发展动能集聚的五年。供给侧改革全面展开。以水泥、煤炭行业为重点去产能,压减水泥产能 100 万吨,关闭 9 家小煤矿,彻底结束百余年小煤矿开采史。利用房交会、棚户区改造去库存,房地产销售面积达到 114 万平。争取置换债券资金 25.7 亿元,化解政府债务。落实“营改增”、大工业直供电等各项政策,为企业减负 9.4 亿元。“放管服”改革三管齐下。大力精简行政审批,下放和取消行政职权 136 项。成立行政审批局和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在辽阳市率先实行“一枚公章”管审批。深化商事制度 改革,全面实施多证合一。完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现全覆盖。市民中心挂牌运行,市镇村三级便民服务网络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全局性改革蹄疾步稳。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部署,稳步推进各项综合改革。启动公立医院改革,乡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室基本药物制度实现全覆盖。16 家单位实现“事转企”,释放了发展活力。完成公务用车改革,实施农村集体产权、不动产登记和国有林场改革,成果真正推动发展、惠及于民。支撑性保障更加有力。累计供应土地 1.4 万亩。农村土地流转率达到 47%。经济技术开发区“七通一平”达到 10 平方公里,储备发展用地 2000 多亩。实施了最大规模的电网升级改造。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成效明显,新上亿元以上项目 73 项,55 个项目相继投产。这五年,是我们城乡协同用力,面貌发生巨变的五年。宜居水平稳步提升。五年来,我们坚持以人为本,顺应群众期待,持续提升城市承载功能和形象品质。新建、改造城区路网 26 条、30 公里,灯辽高速、沈辽产业大道、忠旺路全部贯通,灯塔南收费站开通,客运服务中心启用,内连外通的交通网络使群众出行更快捷、更便利、更舒适。实施13 个村、7185 户棚改,力度规模空前,困难群众住房条件极大改善。综合改造 48 个老旧小区,惠及居民 1.8 万户。新增绿化面积 240 多万平,葛西河生态走廊成为市民首选休 闲健身场所。实施环卫全天候、精细化保洁,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占道经商、违章停车、露天烧烤、私搭乱建和噪声扰民等行为实行了最严厉的管控,人居环境更加优越。镇村建设如火如荼。投资 12.6 亿元,建设、改造各级公路及村内道路 1710 公里,创历史新高,基本形成了以县道为骨架、乡道为支撑、村道为脉络的公路网络体系。全面启动特色小镇建设。佟二堡跻身国家级特色小镇和省级宜居示范镇,辽峰小镇、燕州小镇声名鹊起。投资 3.4 亿元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投资规模、建设标准、惠民范围前所未有。生态环境大幅改善。过去五年,是我们对生态建设重视程度最高,工作力度最大,成效最为显著的五年。着力治理大气,持续开展扬尘、油烟、工业废气等专项整治,淘汰黄标车 628 辆、拆除燃煤小锅炉 31 台。实施最严格的秸秆禁烧政策,大力推进综合利用。着眼突破水环境治理难题,实施了“河长制”,完成大小河流水系改造 5 条,确保 5 个乡镇污水处理厂站和各大涉水企业污水处理设施稳定运行。着重实施青山工程,清退“小开荒”4.1 万亩,植树造林 4.4万亩,围栏 493 公里,被国家林业局评为造林绿化先进市。这五年,是我们民生改善加力,社会持续进步的五年。五年来,我们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脱贫攻坚战役全面打响。创造性开展“三千包扶”活动, 实现精准扶贫“一对一”全覆盖。在产业、医疗、教育、社保、危房改造和基本公共服务保障等方面,实施更加精准的扶贫措施,实现 8812 名贫困人口稳定脱贫,12 个省级贫困村摘帽。教育资源配置更加优化。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教育投入突破 16.8 亿元。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学前三年毛入学率超过 80%,适龄儿童入学率、六年教育完成率和初中入学率均达到 100%,高考录取率逐年提升。教育布局更加优化,新建、改造中小学 100 余所,撤并 29 所,实验中小学、佟二堡中心小学等示范性、标准化学校的建成,引领了灯塔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公共卫生体系日趋完善。中心医院扩建开工,中医院异地新建完成,城区首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投入使用,村级卫生室实现全覆盖,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不断健全。佟二堡创建国家卫生镇完成专家评估。妇幼保健、计生服务实现资源整合。成功创建全国中医工作示范县。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村级文体广场覆盖率达到 92%,农家书屋覆盖率达 100%,市图书馆被评为国家二级馆。开展送戏送影下乡 1.2 万场。燕州城山城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李兆麟故居、高公馆、西马峰地会等 26 个单位、项目被列为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保障能力不断增强。新增城镇实名制就业 3 万人次。 “五险”扩面 70 万人次。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镇医保、新农合参保率均超 90%。城乡低保、农村五保等保障标准稳步提升。完成 2411 户农村灾民特困户建房和危旧房屋改造。全面落实殡葬惠民政策,为群众减免费用 2600 余万元。这五年,是我们提升执政能力,作风持续转变的五年。自身建设全面加强。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强化正风肃纪,大力整治“慵懒散”等行为,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持续提升。权力运行更加规范。完善政府工作规则,建立政府法律顾问等制度,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 246 件、政协委员提案 293 件,民主法制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治理水平逐年提高。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构建立体化治安防控网络,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显著增强。深入排查化解社会矛盾和风险隐患,妥善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信访问题,圆满完成党的十九大等重要时间节点维稳安保任务。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健全安全责任体系和网格化监管网络,持续加强各领域各行业安全监管,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五年来,双拥、老龄、市志、人防、地震、气象、档案、 物价、农机、统计、民族宗教、妇女儿童、人民武装、供销合作、机关事务等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各位代表,五年的成就令人鼓舞,五年的历程饱含艰辛。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中共灯塔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凝心聚力、顽强拼搏、苦干实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并通过你们向全市人民和所有参与、关心和支持灯塔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发展中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经济总量不大,新旧动能转换尚未实现,工业企业贡献率不高;资源环境约束趋紧,污染治理、节能减排压力很大;城乡基础设施还不完善,城市精细管理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发展水平与民生需求仍有差距;政府工作人员服务能力、职业素养和工作作风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高。我们将正视问题,直面挑战,努力在今后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二、未来五年展望各位代表,未来五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是灯塔跃升发展的关键期。从宏观环境看,全球经济整体呈现良好复苏态势,中国经济巨轮行稳致远,一枝独秀,特别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和对口合作方案的实施,以及一批含金量高的政策倾斜,有利于我们因势而谋、创造发展新 机遇;从区域环境看,辽宁经济筑底企稳,平滑上升的态势明朗,新一轮振兴发展的春天已经到来,有利于我们应势而动、厚植发展新优势;从自身环境看,铝合金精深加工基地的建设、东部矿产资源的整合,以及园区一批重点项目的进驻,有利于我们顺势而为、积蓄发展新动能。更为重要的是,全市上下一心、团结一致,加快发展欲望强烈,干事创业氛围浓厚,为我们坚定了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我们将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找准路径,精准发力,全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四个辽阳”建设和市委六届三次全会的总体部署,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项目建设和生态建设为抓手,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目标,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为建设实力文明秀美和谐灯塔不懈奋斗。主要目标任务是:——坚持新发展理念,着力建设实力灯塔。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加快形成以铝型材和装备制造为主、皮装裘皮为特色、日化原料和矿产建材为补充的产业格局。加快农业现代 化步伐,建立完备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做强绿色水稻、精品蔬菜、生态养殖、特色林果等优势产业。加快发展以特色旅游、专业市场、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培育壮大新的增长动力。未来五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6.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 10%,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 10%。在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圆满实现“十三五”目标的基础上,到 2022 年,全市经济总量进入全省 41 个县(市)前 5 名。——坚定文化自信,着力建设文明灯塔。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加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力度,规划建设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和燕州城遗址公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各级文化场所建设。挖掘城市文化底蕴,弘扬城市主题文化,讲好灯塔故事,为城市发展注入文化基因,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坚守绿水青山,着力建设秀美灯塔。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青山、碧水、蓝天、沃土工程,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以创建森林城市和卫生城市为载体,以打造生态城区和美丽镇村为抓手,大力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改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建 设碧水蓝天、森林环绕、绿树成荫的美丽家园。——坚执成果共享,着力建设和谐灯塔。以带领全市人民创造美好生活为奋斗目标,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公平的惠及全市人民。加快教育优先发展,推动实施健康灯塔战略,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逐步解决集体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历史遗留问题。确保到 2020 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 7%,达到 14805 元,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村全部摘帽。到 2022 年,建成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三、明年工作重点五年看头年。2018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之年,也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做好各项工作至关重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6.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0%,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7%。围绕上述目标,突出抓好六项工作:(一)着眼项目建设,抓实发展后劲开展全域项目建设年活动,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抓手,把全年目标任务落实到具体项目上,通过抓项目带投入促发展。全力抓招商引项目。切实把招商引资摆在更加重要位置, 组建精干高效的招商队伍,坚持以商招商、上门招商,为发展积蓄后劲。实施县乡财政体制改革,推进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与乡镇街财政收入挂钩,每个乡镇街至少引进 1 个投资2000 万元以上项目,佟二堡至少引进 1 个投资超亿元项目,经济技术开发区至少引进 3 个投资超亿元项目。各部门要主动与上级沟通对接,竭尽全力争取上级各项政策和资金支持。各乡镇街、各部门要转变观念、主动出击、不遗余力地进行招商,掀起招商引资热潮,努力构建“大项目顶天立地、小项目铺天盖地”的良好局面。全力抓园区上项目。把产业园区打造成为发展实体经济和企业创新发展的主战场。筛选一批发展前景好的中小微企业,通过出台政策、完善措施,全力帮助企业进入园区发展壮大。加快推进经济技术开发区“一纵一横”2 条主干路网建设,延伸基础设施配套。全力破解佟二堡精品企业园要素制约,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高端企业集聚地。全力抓环境落项目。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就是项目入驻的生命线。继续开展县级领导帮扶企业活动。强化“放水养鱼”意识,深入开展企业问题大排查,分行业、分领域、分类型帮助企业破解发展瓶颈。集中精力抓好 35 个投资超亿元项目,列清单、排工期,强化要素保障,全程跟踪服务。深化“放管服”改革,严厉查处破坏营商环境行为。大张旗鼓的弘扬企业家精神,厚植企业发展沃土。 (二)着眼优化结构,抓稳经济增长加快工业跨越发展。深入实施制造强市战略,全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用好用足国家和省市出台的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助推企业轻装前行。发展壮大铝材产业,确保忠旺铝板带箔及精深加工项目一期 96 万平厂房满负荷生产,120 万平厂房主体完工,二期开工建设;力争车厢项目满负荷生产,实现年产 8 万台目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全力支持骨干企业合资合作、兼并重组。积极引导皮装裘皮企业锤炼工匠精神,走自主创新、品牌强企之路,提升核心竞争力。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鼓励企业建立省级以上技术中心。全力抓好“大做强”“小升规”和“个转企”三项工程。加快农业高效发展。以小小线省级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河东产业大道现代农业示范带和沈半线优质粮食生产示范带为重点,大力发展辽峰葡萄、绿色水稻、特色林果、高标准农田、设施农业等高效农业、精品农业和特色种养,建成4 个现代农业园区。绿色水稻占比提高到 60%,农产品“三品”认证覆盖率达到 80%。叫响“辽峰葡萄”“灯塔大米”品牌,力争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巩固国家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成果。创建“中国好粮油”行动示范县、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和佟二堡农产品加工示范集聚区。抓好 5 个投资 2000 万元以上农业产业化项目,新增市级以上农事龙头企业 5 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再抓 20 个壮大村集体经济 试点。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再流转土地1 万亩。加快服务业集聚发展。发挥主城区集聚效应,积极发展批零住餐、养老、体育等生活性服务业和物流配送、金融、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力促歌华中奥文体广场投用,力争新建一家四星级酒店,建设主城区服务业集聚区。发挥佟二堡产业优势,全力打造全国皮毛交易中心,皮草设计中心、加工中心和集散中心。稳定皮装裘皮市场,提高轻工产品份额,开发佟二堡第二业态,努力把佟二堡打造成轻工城。发挥自身资源特色,整合燕州风景区、李兆麟故居、福之福公园、葛西河生态走廊、普济寺农业公园、佟二堡购物游等热点旅游产品,强化功能完善和设施配套,实现区域旅游资源互联互通。(三)着眼修复生态,抓好生态建设开展生态环境建设年活动,切实把生态环境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突出生态环境建设。大规模绿化造林,开展全城绿地改造补植和储备地造林,增设景观小品和绿色景观带,规划建设城市公园绿地十分钟服务圈,打造森林城市。以葛西河三期水系整治为重点,充分挖掘水系资源,拓展水系空间,做好做足水文章,打造海绵城市。以铧子、西大窑地区为重点,深入开展东部采矿区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让东部山区成为 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空气清新的灵秀之地。突破环境综合治理。深化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建立长效机制。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气魄,打好水体、大气、土壤污染治理攻坚战、持久战。实施好“河长制”,强化域内河流排查管控和综合治理,改善河流水域环境。扎实开展工业废气、城市扬尘、机动车尾气等专项治理,持续推进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有效改善空气质量。强化土壤污染管控与修复,加强农村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启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试点,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突显节能减排成效。坚持从源头为生态环境减负。严格落实国家去产能各项政策,确保完成省市年度去产能任务。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抓好主要污染物减排,加强重点用能企业节能技改,推动污染企业关停并转。全部淘汰城区 10 吨以下燃煤锅炉。(四)着眼提升品质,抓优城乡建设优化城市功能。启动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加快推进“多规合一”。实施城市北环,构建城市闭合环路。实施建设街、富强街、南湖路等 4 条主干路网延伸工程。大修中兴路,维修主次干道 8000 平。综合改造 25 个老旧小区和 10 条、2.2公里老旧巷道。大力度实施棚户区改造和城南片区开发,加快供热、供电、燃气等基础设施建设,确保与城市发展同步。精细城市管理。启动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建设,推行智 慧城管,努力实现网格化管理全覆盖。建立健全基层执法体系,逐步推进城市管理职能向乡镇延伸。实施火车站广场和客运服务中心周边综合改造,合理规划公交线路,改建公交站亭。巩固城市管理年成果,强力推进拆违治乱专项行动,挖掘和整合各类停车资源,缓解行车拥堵和停车难题,继续创建文明交通示范路。建设美丽镇村。立足长远发展,挖掘特色优势,做足滨水临山和林木文章,推动“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点线融合常态化发展,掀起花园式灯塔建设热潮。推进皮草、辽峰、燕州、太阳谷,启动双龙、关东水乡特色小镇建设;实施铧子、西大窑、五星生态镇试点。继续改善村屯环境,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再建成一批美丽宜居村庄。启动燃气“镇镇通”。实施燕州旅游路、灯铧线等各级公路新建、改造 264 公里,构建快速便捷的出行旅游通道。(五)着眼改善民生,抓细社会治理健全完善保障体系。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3.5%以内。打造 2 家高标准社区养老试点。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参保参合率均达到 95%以上。解决 7 个村、9075 人饮水安全问题。完成公益性公墓建设,启动殡仪馆改造。扎实做好精准扶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贫困人口和贫困村全部退出。协调发展社会事业。调整城区教育布局,整合优势教育 资源,彻底解决城区小学大班额和六年部问题。新建实验二小。加快薄弱校改造,改建五星小学。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验收。启用中医院病房综合楼,加快中心医院扩建。实施 8 家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继续实施送书送文化下乡惠民工程。建设全民健身体育场,筹备全民运动会。确保村级文化广场全覆盖。筹建燕州城山城博物馆,完成遗址公园规划。不断创新社会治理。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制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提升社区服务功能,开展“村改居”试点。完成街路命名和地名标志安装。深入开展“七五”普法,引导群众依法行使权利、表达诉求、解决纠纷。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突出抓好生产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校园安全、食品药品安全,加强社会治理防控体系建设,依法打击和惩治黄赌毒黑拐骗等违法犯罪行为,保持灯塔和谐稳定。(六)着眼提高能力,抓严自身建设新一届政府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全面从严治党带动全面从严治政,不断提高政府执政能力和水平,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制轨道,坚持依法用权、规范用权。严格遵循市政府常务会、市长办公会等议事规则。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 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重视公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确保各项工作在法律框架内开展。提高执行落实能力。营造善于学习、勇于实践的浓厚氛围,保持锐意进取、敢于担当的精神风貌。吃透“上情”,摸准“下情”,懂得“民情”,提高结合实际创造性推动工作能力。坚持说实话、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雷厉风行抓落实,久久为功抓成效,勇于攻坚克难,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提高廉洁从政能力。坚定不移地推进政府系统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风化俗成,坚决防止“四风”变异反弹。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法行为,坚决防止和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切实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各位代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让我们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不忘初心,奋勇向前,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实力文明秀美和谐灯塔而努力奋斗!2017 年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过去的五年,是我县改革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经济基础不断夯实、产业结构日趋协调、城乡建管统筹推进、对外形象明显提升、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的五年。五年来,我们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依靠全县各族人民,紧紧围绕“打造全国一流民族自治县”目标,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在抢抓机遇中谋发展,在开拓创新中求奋进,圆满完成了县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确定的各项任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五年来,我们坚持上项目、增体量,全力以赴稳增长,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充分尊重客观规律,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做实数据,夯实基础,积攒后劲,持续巩固在全市经济中的主体地位。累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698 亿元;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41.4 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358 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17 亿元。农村和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 12360 元和 21300 元,较 2012 年分别增加了 5772 元和 8300 元。全县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在全省位次由 2014 年的第 31 位、第 37 位、第 33 位晋升到 2016 年的第 17 位、第 26 位、第20 位。五年来,我们坚持抓转型、促升级,持之以恒调结构, 发展质量实现新提高。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工业结构不断优化。累计投产 2000 万元以上项目 314 个,投资 40 亿元实施伊利乳业、大鹰水泥、金凯化工等重大技改项目 30 个。排山楼金矿、力达铸造、华润风电等企业成为带动全县经济增长的龙头。“五个产业集群”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 18.4 亿元,入驻企业达 66 户,完成投资 121.2 亿元。氟产业开发区晋升为省级开发区,“智慧园区”工程入选“辽宁省首批 50 户智能制造及智能服务试点示范项目”,智能管理水平走在全省前列。玛瑙产业基地助推阜新获得“世界玛瑙之都”殊荣。新能源装机容量和发电量连续七年保持全省首位,我县成功入选“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十佳市县”。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建成沈阜现代农业示范带精品项目 104 个、126 万亩,福兴地镇五千亩暖棚、王府镇千亩中草药种植、建设镇番茄种植及深加工等一批示范项目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农业结构调整持续深入,产业定位更加清晰,产业链条不断完善。累计调减玉米面积 40 万亩、流转土地 155.8 万亩,新增省市龙头企业 16 家、农民专业合作社 2317 个、家庭农场 197 家,县域规模以上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已达 21 户。新建标准化生态养殖小区 97 个,河南牧原集团百万头生猪养殖体系项目落户我县。实施水利重点骨干工程 942 项,新增灌溉面积 76.57 万亩,全县水浇地面积已逾百万亩。完成保护性耕作 82.3 万亩、机械化深 松 356.5 万亩,发放农机购置补贴 2.1 亿元,补贴农机具 1.2万台套,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 89%,较 2012 年提高 10.5 个百分点。农业科技转化成效显著,与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实现科技共建无缝对接,累计增加经济效益近亿元。顺利完成土地确权和国有林场改革主体任务。先后获得全国农业信息化进村入户试点县、农业结构调整试点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样板县等多项桂冠。第三产业培育壮大。累计新增限上企业 43 家。京都国际广场、兴荣商业中心等大型商贸服务企业投入运营,蒙古贞新城商业中心集聚区提质升级;粮食流通企业基础设施持续完善,供销集团电商物流项目加紧建设;盛京银行、普惠金融超市挂牌营业,线上交易、知名快递、连锁配送企业相继入驻,多种商业组织形式深度融合。累计争取国家农发行中长期贷款 21 亿元,到位资金 6.5 亿元。全县金融机构新增贷款 40.17 亿元。成功创建辽宁省旅游产业发展示范县。海棠山、瑞应寺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日趋完善,天水谷、宝地·斯帕等温泉养生项目深度开发,敖包文化节、蒙古贞旅游文化节等系列节庆活动深入民心,全域旅游初具规模。2017 年,三产吸纳就业 14.9 万人,较 2012 年增长 13.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 45 亿元,较 2012 年增长 30.4%;接待游客752 万人次,比 2012 年翻一番;全县旅游总收入实现 51 亿元,是 2012 年的 4 倍。东梁温泉旅游度假集聚区、十家子 玛瑙产业基地集聚区晋升为省级服务业集聚区。五年来,我们坚持重规划、提品位,固本强基增后劲,城乡面貌出现新变化。强力推进旧城区改建,完成棚户区改造 6036 户,新增开发面积 618.26 万平方米,建成世纪豪庭、阳光上城等精品小区 14 个。实施基础设施提升工程。辽西北供水、锦阜高铁路扩能改造一期工程全面竣工。新建饮水安全工程 157 处,8 万名群众从中受益。建县以来单体投资最大的水利项目——佛寺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主体完工。城区新铺设燃气、供热、给排水管线 52 公里,增加供暖面积 50万平方米。改造干线及农村公路639 公里,新建农村公路1434公里,大中修国省干线公路 428 公里。改造农村电网 135.9公里。非法营运三轮车得到有效整治,新增城市公交 46 台,县城道路交通环境全面改善。省级卫生县城顺利通过复检验收。十家子镇入选第二批国家级特色小镇名录。五年来,我们坚持守底线、重整改,全力以赴抓治理,生态环境发生新改观。实施重点园林绿化工程 5 项,县城建成区绿化率达 25%,人均绿地面积 9 平方米。完成人工造林133 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 28.5%。实施草原沙化治理 45 万亩,落实草原生态奖补资金 1.2 亿元;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94 万亩、治理河道 126.4 公里。划定生态红线和畜禽禁养区。编制完成《“三沟经验”发源地保护和发展规划》。累计投入环境治理资金 8.02 亿元,集中实施主要污染防治、 减排等重点环保工程。淘汰燃煤锅炉 102 台、老式轮转窑 41个。深入落实产能去化任务,彻底关闭年产 9 万吨以下煤矿17 家,退出落后产能 71 万吨,全面取缔地条钢生产线,万元 GDP 能耗比 2012 年下降 3.2%。大力实施生态宜居工程,城乡道路建管养、垃圾收集和清运体系日趋完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 86%,比 2012 年提高 26 个百分点。新建美丽乡村 30 个,创建省级生态镇 5 个、生态村 32 个。五年来,我们坚持扩开放、谋创新,突出重点促改革,发展活力实现新增强。牢牢把握改革创新这一关键,以“项目建设年”、“为企业服务年”、“营商环境建设年”为抓手,努力破解各类要素瓶颈,项目建设数量不断增加、速度持续加快、体量逐步攀升。调优配强招商队伍,成立 47 个招商分局,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累计实现 272.8 亿元,直接利用外资 12220 万美元,出口创汇 17610 万美元。大连远东、京都广场、锦州宝地等超 10 亿元大项目投产达效,氟产业开发区研发中心、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基地专家工作站建成,有力地推动了产业基地技术创新。五年来,我们坚持扶真贫、真扶贫,踏石留印抓落实,脱贫攻坚迈出新步伐。按照“六个精准”要求,全面落实“五个一批”脱贫措施,不断完善产业支撑、兜底保障、责任落实和绩效考核体系,全力推动扶贫开发落实见效。坚持“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户一策”,累计投入省以上财政资金 1.53 亿元,向上争取各类帮扶资金 6.78 亿元,实施产业脱贫项目 965 个。积极探索光伏产业扶贫,累计实施光伏扶贫项目 48 个,实施移民搬迁 148 户、危房改造 1438 户。112个重点贫困村实现省市县三级驻村帮扶,贫困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两免一补”政策全部落实,累计减免各类费用 3210万元,惠及贫困家庭子女43824 人次。贫困人口参合率达100%,“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个人缴费由县财政全额补贴。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实现全覆盖,贫困人口退出标准提高至 3500 元,低保兜底保障贫困人口达到 8105 人。全县 32617 名贫困人口和 81 个贫困村如期实现脱贫退出。五年来,我们坚持强保障、促和谐,尽心竭力惠民生,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有新提升。坚持适度优先,加大民生投入,努力让更多发展成果惠及全县人民。累计投入各类民生资金178.1 亿元。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新建、改扩建群众活动场所 272 个、幼儿园 37 所、村级卫生室 200 个,新建和改造公益性公墓 23 处。蒙医院易地新建项目投入使用。农家书屋、数字电视、乡镇卫生院、电子阅览室、益农信息社、村级文化广场实现全覆盖。阜新东蒙短调民歌、蒙古族乌力格尔、蒙医药血衰症疗法列入国家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我县被评为国家级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县、国家级中蒙医药工作先进县和省级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县政府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佛寺镇被列为全国双语和 谐乡村示范点,蒙古语文的学习使用、民族文化的传承弘扬得到进一步加强。民生保障不断增强,保障提标工作全面落实。新农保参保率、新农合参合率分别达到 92%和 99%,实施县级公立医院医药体制综合改革,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以药养医问题得到有效破解。与 2012 年相比,城镇低保每人每月增加 190 元,农村低保、五保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标准每人每年分别增加 1532 元、2198 元和 1399 元,行政事业人员年人均工资提高27984 元,职工取暖费补助标准提高700元,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提高 3 个百分点。连续五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待遇,累计支付企业基本养老金 19 亿元,全县 24610 名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社会化发放率达 100%。安置就业再就业 3.1 万人次,完成各类就业培训 1.96 万人次,始终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双拥共建活动深入推进,荣获第七轮全国双拥模范县和第八轮辽宁省双拥模范县。统计、人武、地震、史志、档案等事业健康发展,电力、通信、保险、税务、气象等部门为县域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五年来,我们坚持优服务、转职能,从严从实转作风,政府自身建设有新进展。扎实开展群众路线、“三严三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政府作风明显转变。自觉接受法律监督、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监督。认真办理人大议案建议 819 件、政协提案 462 件。深化商事 制度改革,“一照一码”受益市场主体达 10441 户。全面推行权责清单、负面清单,累计接收、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 574 项,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 14 项、政府性基金 4 项。办理民心网民意诉求 1629 件、受理政府综合服务热线诉求18272 件,公开各类政府信息 15000 余条。审理行政复议案件 119 件、应诉案件 93 件,依法行政工作成效明显。“六五”普法成效显著,县司法局被中宣部、司法部评为“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督查工作机制不断完善,绩效考核评价制度进一步规范,审计监督实现全覆盖。化解信访积案 178 件,治安案件、刑事案件发案率分别下降 8.5%和 7.9%。开展安全生产领域专项治理行动 62 次,五年未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各位代表,过去五年,是阜蒙县稳健发展的五年,也是全县人民获惠较多的五年。五年来,我们攻坚克难、砥砺奋进,谱写了自治县加快振兴发展的新篇章。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县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历届政府打下的良好基础,得益于县人大、县政协有力监督支持,倾注了全县 74 万各族人民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驻地部队、武警官兵和政法干警,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向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以及所有关心支持自治县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最崇高 的敬意!各位代表,奋斗的历程难以忘怀,发展的经验弥足珍贵。五年的发展实践使我们深刻体会到,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牢牢把握以下原则。一是必须坚决落实县委的决策部署。五年的实践证明,按照县委的决策部署,持之以恒,苦干实干,不达目的不罢休,就一定能够凝聚加快发展的强大正能量,就一定能够开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局面!二是必须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五年的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把中央、省、市的关怀转化为发展的强劲动力,大力弘扬“三沟精神”,就一定能够在全国、全省、全市开放发展的新格局中抢占先机、赢得优势。三是必须坚持以改革促创新促发展。五年的实践证明,让全县创新创业的激情充分涌流,必须坚持以改革统揽发展全局,以创新激发市场活力,努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社会氛围。四是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五年的实践证明,只有把坚持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的获得感作为最终目标,敢作敢为,善作善成,我们的工作才能一往无前,发展才能取得更大胜利。五是必须坚持从严治政依法行政。五年的实践证明,要实现“打造全国一流民族自治县”的目标,必须务实清廉,正风肃纪,团结协作,凝心聚力,一届接着一届干,以实际成效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支持。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 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短板。一是贫困面较大、贫困程度较深。现有 15982 名贫困人口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脱贫攻坚任务艰巨而繁重。二是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一产虽有特色,但规模不够;二产总量偏低,缺乏支撑;三产活力不足,业态品质有待提升。三是社会事业发展不均衡,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教育、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任务依旧繁重,食品药品安全保障能力还需加强。生态建设任务依然艰巨,城市管理面临压力较大,环境卫生亟待加强。四是一些干部尚未适应新常态,思想解放程度不够、创新发展意识不强,战胜困难决心不足,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现象依然存在;少数部门简政放权还存在“中梗阻”、“最后一公里”问题,该放不放、该管不管,工作主动性不够、执行力不强。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更加有力措施加以解决,决不辜负全县人民的信任与重托!二、未来五年工作总体部署今后五年是我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践行新发展理念、“四个着力”、“三个推进”要求,全面实施县域经济发展三年行动 计划和突破辽西北战略,突出转方式、调结构,着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增进人民福祉;突出改革攻坚和创新驱动,着力增强县域发展活力;突出法治建设和治理创新,着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强县富民、晋级升位目标和全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努力奋斗。今后五年,我们要实现的总体目标是:——加快产业升级,综合实力更加雄厚。进一步调优经济结构,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统筹推进“四化”发展,做大总量、提升质量、增强后劲,努力构建高新产业为先导、特色产业为支柱、三次产业协调并进的发展格局。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速保持在 7%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 10%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 7%以上。二产比重达到 3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中占比达到 32%,继续保持全市领先水平。——致力品位提升,城乡发展更加协调。加快改造提升城区,开发建设精品商住小区,提升物业规划管理水平,拉伸县城骨架,强化设施配套,做优服务功能,吸引产业、人口向中心集聚。到 2022 年,城镇化水平达到 30%以上,县城人口超过 10 万人,力争入选省级特色乡镇 3 个、产业特色小镇 7 个。——坚持绿色优先,生态环境更加秀美。牢固树立绿水 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严守生态红线,大力实施蓝天、碧水、青山、沃土等生态工程,推进宜居乡村和卫生城市建设常态化,进一步完善城乡清洁能源利用及垃圾收运、污水处理体系,全力打造绿色成荫、空气清新、天蓝水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幸福家园。到 2022 年,完成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全县空气质量、水质达标率显著提高,森林覆被率达到 32.31%。——推进开放创新,发展活力更加强劲。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拓市场,扩大开放,打造公平高效营商环境,推动公共领域向社会资本开放。到 2022 年,竣工亿元以上项目 50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实现 22 亿元,年均增长 11.3%;出口总额达 5 亿元,年均增长 10%;直接利用外资 5200 万美元,年均增长 10.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转化,培育具备研发设计、质量检测、技术推广、成果转化功能企业 35 家,科技贡献率达到55%。积极培植上市资源,争取 5 家以上企业挂牌上市。——增进民生福祉,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实现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与经济发展水平同步提升。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提升服务均等化水平,构筑更为完善的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就业等公共服务平台。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完善治安防控体系,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大力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 计划,社会救助和最低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确保到 2020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贫困村全部退出,力争到 2022 年农村和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翻一番。三、2018 年重点工作安排2018 年,是十六届政府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县域经济“三年行动计划”的开局之年,更是自治县成立 60 周年的喜庆之年,做好全年工作至关重要。我们必须积极抢抓机遇,坚持稳中求进,乘势而上,顺势而为。2018 年发展预期目标是: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全县生产总值实现 139.5 亿元,增长 7.3%,力争达到 141 亿元,增长 8.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31 亿元,增长 10%,力争达到 32 亿元,增长 1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 6.53 亿元,增长 7%,力争达到 6.6 亿元,增长 8.5%;农村和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 13200 元、22800 元,各增长 7.5%,力争分别达到 13400 元和 23100 元,各增长 8.5%。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七方面工作:(一)突出项目带动,促进产业转型,壮大工业经济实力狠抓项目建设,不断扩总量、增后劲,助推企业发展壮大、产业优化升级。一是深化开放发展,增强经济发展活力。紧抓辽宁·江 苏对口合作及长三角、京津冀地区产业转移的有利契机,强化驻京津冀招商办事处承接京津冀地区产业转移作用,推进环保产业园和北京共赢创新化工园中园项目落地。探索中介机构和产业联盟委托招商新模式,积极组织参加各类展会、贸易洽谈会,主动对接召开项目推介会,严格项目评审机制,提升选商选资质量,完善现有产业链条。全年实现招商引资到位额 17 亿元,增长 30.3%;直接利用外资 2800 万美元,增长 10.5%;出口创汇 3.3 亿元,增长 6.5%。二是狠抓项目建设,做大做实经济总量。严格落实项目包保责任,加大跟踪服务力度,抓好土地、资金、环评等要素保障。全年新开工投资 2000 万元以上项目 60 个,竣工投产 5000 万元以上项目 20 个,研发储备项目 50 个。确保投资 30 亿元的北京多元宜善温泉健康城、投资 5.5 亿元的辽宁昊天铸管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投资 4 亿元的神华玍力马风力发电、投资 2 亿元的氟托农药等重点项目竣工投产。三是坚持创新发展,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继续执行副县级领导和县直部门帮扶企业工作机制,落实规上企业“一对一”、“点对点”服务,引导传统产业技改升级,帮助企业开拓销售市场,支持具备有条件的企业增资上市,推动停产半停产企业复工生产、生产经营困难企业实现满负荷运行,以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促进企业做优做强。力争年内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5 户,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 55 亿元,增 长 14.6%。确保伊利乳业产值突破 10 亿元、远东铜业产值突破 15 亿元。四是强化集群建设,打造项目集聚平台。进一步完善集群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抓好道路、给排水、污水处理等配套工程建设。全力争创农产品加工示范集聚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积极推进铸造和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基地合并申报省级开发区。五个产业集群实现产值 60 亿元,上缴税金 3.85亿元,新增就业 480 人。(二)深化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农业农村品质坚持稳粮与增效并重,改革创新与优化布局并举,推进农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提升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一是夯实发展基础,提高稳粮增收能力。科学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稳定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面积。进一步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特色杂粮等作物种植,积极开展高产创建示范工程,提升避旱增收能力。加强农业公益性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深入抓好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应用。确保年内新增高标准农田 10.5 万亩,实施机械化深松 80 万亩。二是发展示范项目,做优特色优势产业。持续抓好示范带建设滚动发展,以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品牌化产业化经营为导向,坚持“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思路,围绕花生、 杂粮、树莓、葡萄、蔬菜、中草药等特色产品,积极培育订单农业,着力拉伸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能力和附加值。狠抓“三品一标”认证和基地建设,加大品牌建设、整合和推广力度,提升农业品牌辐射影响力。深入挖掘农业多种功能,围绕重点项目和领域,探索发展采摘、认养农业等特色休闲观光农业新模式。年内新建示范带项目 18.2万亩、巩固提升 34.2 万亩。三是加快结构调整,培育新型经营主体。进一步调优粮经饲作物结构,推动种养加一体,推进三次产业互动融合。支持引导各类经营主体发展青贮玉米、苜蓿等饲草作物种植,鼓励实施种养结合项目。加强树莓、葡萄及粮油深加工等特色项目研发包装,引导鼓励域内外各类企业参与农业特色资源开发,真正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确保年内调减玉米种植面积 6.7 万亩,实施耕地轮作 17 万亩,新增省、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4 家,农民专业合作社 50 家、家庭农场 20 家,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380 人。(三)注重建管并举,优化空间布局,统筹推进城乡建设以蒙古贞新城和东梁温泉城为中心,推进重点工程建设,完善基础设施,逐步构建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格局。一是突出品位提升,完善主城区功能。高标准编制完成《阜蒙县城乡总体规划》(2011-2030)修编及控详规、专 项规划。强力推进蒙医医院、发展大街等重点地块房屋征收扫尾工作。完善落实房地产库存去化政策措施,稳妥推进精品商住小区开发。实施成吉思汗广场、希日塔拉公园改造提升,完善发展大街、人民街北段、爱国路等重点街巷路网建设,持续提升“三供一业”服务质量。全力推进阜奈高速公路建设,完成京沈客专场站连接线工程。二是突出产城融合,加快特色镇培育。完成《十家子镇·玛瑙特色小镇建设规划》修编,确保镇区部分基础设施工程完工,培育玛瑙产业经济新增长极。依托温泉养生、禅修文化、北方文化名山等特色资源,积极吸纳社会资本,确保东梁、佛寺、大板入围省级特色乡镇 1 个。三是突出协调发展,抓好小城镇开发。修编完成 13 个城镇化试点镇总体规划。加快镇区供热、给排水、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泡子、旧庙等 8 个乡镇污水处理厂顺利通过验收、达标稳定运行。统筹推进宜居乡村建设,巩固扩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成果。(四)壮大旅游产业,搞活商贸流通,培育发展第三产业立足市场需求,充分发挥自身资源和特色优势,着力加强市场开发建设,增强第三产业发展活力。一是培育壮大旅游产业。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为目标,以旅游大通道建设项目为核心,深挖“蒙古贞、藏传 佛教、红山、辽金、玛瑙”五大文化潜力,推动重点旅游景区景点设施完善和功能提升,推进国有旅游景区改革发展。加快海棠山、乌兰木图山提质升级,力争宝地·斯帕温泉度假区入选国家五星级温泉旅游企业,着力构建以海棠山、瑞应寺、温泉城为龙头,以葛根苏木、大板小城、东梁温泉、玛瑙小镇为项目支撑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旅游总收入实现58 亿元,增长 13.3%;新增固定资产投资 4.8 亿元,增长 14.3%。二是释放服务集聚效应。以蒙古贞新城、东梁温泉城和十家子玛瑙小镇“一体两翼”服务业集聚区为统领,推动京都国际、国贸大厦、兴荣市场提档升级,改造提升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粮食批发、仓储物流等传统产业,培育发展电子商务、信息咨询、中介快递、保险家政等新兴业态。力争北京多元宜善温泉健康城项目上半年开工。推动刘记玛瑙、顺意玛瑙、国际玛瑙宝石城拓展海外市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 47 亿元,增长 4.4%。三是强化金融助企服务。建立完善金融机构定向联系帮扶规上企业制度。强力推进农信联社不良贷款清收,加快农村商业银行组建进度。加大金融服务“三农”力度,深入推广“惠农贷”、“助保贷”等金融服务新产品,助力中小微企业快速发展,厚植第三产业发展基础。(五)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体制创新,增强县域发展活力 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进改革创新探索实践。一是加快重点领域改革。建立“借、用、还”相统一的政府性债务管理机制,抓好养老金风险防范“收、支、堵”各环节工作,积极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营商环境,完善重大项目并联审批机制,审批事项全部进驻行政服务中心,实现大厅之外无审批。稳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统筹抓好供销社、粮食流通、公立医院、国有林场、园区体制等重点领域改革。启动实施新一轮农垦改革。确保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具备颁证条件。二是加强财政增收节支。全力组织财税收入,围绕重点税源,加强税收征管,确保均衡入库、应收尽收。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做好土地出让、规费征缴和国有资产盘活工作,努力提高政府可支配财力。探索县乡财政体制改革,继续完善政府预决算约束和管理体系,全力保障重点项目和“三保”支出。进一步压缩“三公”经费,降低行政运行成本,严控超预算支出。积极向上争取转移支付和专项补助,力争“三争取”突破 36 亿元。三是全力支持创新创业。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强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对接合作,鼓励院企、校企联合,帮助企业申报科技项目,争取技改资金支持。推进产业园区创新平 台建设,着力集聚人才资源,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推行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业态,支持高校毕业生、科技人员、广大农民领办创办经济实体。(六)强化生态保护,推进绿色发展,稳步提高环境质量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强化常态监管,全面落实责任,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一是严守生态红线,提高生态文明水平。落实主体功能区制度,实施生态红线保护与修复。加强自然保护区环境监察,依法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违规行为。狠抓中央环保督察交办案件和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实现生态镇、生态村提档升级。二是加强环境监管,切实降低环境风险。加大重点流域区域、重点园区、重点企业监管,强化环境风险管理,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严格执行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排污许可证制度。完善突发事件报告与应急处理预案。三是狠抓污染防治,坚决打胜“三大战役”。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加快清洁能源替代利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进一步淘汰燃煤锅炉、黄标车和老旧车辆;持续推进秸秆禁烧工作,确保县城区空气优良天数比例、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 79%和 88%以上,打胜“蓝天保卫战”。加强流 域水污染治理;强化重点企业废水处理设施监管,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突出抓好饮用水源地保护,全面实施河长制;完成人工造林 2 万亩,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8 万亩,治理河道 20 公里,打胜“水污染防治攻坚战”。抓好土地污染状况调查,建立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档案,实施土壤污染防治工程,打胜“土壤污染防治持久战”。(七)统筹事业发展,改善民计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加快民生改善和社会事业发展,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群众。一是努力办好惠民实事。重点抓好 10 项民生工程。①投资 4000 万元新建县人民医院 11242 平方米住院楼项目;②投资 3770 万元实施县城道路建设与街巷路改造工程;③投资 3019 万元实施薄弱学校改造 7 所;④投资 2719 万元新建县职专综合实训楼 5800 平方米;⑤投资 2000 万元新建京沈客专乌兰木图站前广场及道路配套工程;⑥投资 1916.3万元实施农村公路新改建及精准扶贫道路工程 77.3 公里;⑦投资 800 万元实施供水改造工程;⑧投资 450 万元实施高效节水改善项目 5000 亩;⑨投资 350 万元实施县城园林绿化工程;⑩投资 200 万元实施佛寺镇北河兰村北迁屯村容整治工程。对纳入年度计划的惠民实事,坚决保障、坚决实施。二是深入推进精准脱贫。按照“六个精准”要求,全面 落实“五个一批”以及光伏扶贫、行业扶贫、社会帮扶等脱贫措施。全面推进村级分布式光伏扶贫项目建设。探索推广资产收益、金融扶贫新模式,大力支持贫困人口入股新型经营主体,鼓励贫困人口转移就业。进一步加强包保帮扶、包乡带村、驻村帮扶等工作,抓好与各级对口帮扶部门和责任人对接。强化重点贫困村政策和资金支持,确保 112 个贫困村村村有项目、有集体收入,重点贫困村退出硬性指标全部达标。年内全面完成 8928 名贫困人口脱贫、31 个重点贫困村脱贫“摘帽”任务,实现整县脱贫。三是积极发展社会事业。认真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全面提高全县人民健康水平。加快中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建设。改扩建幼儿园 2 所。提高义务教育均衡化水平。启动文化遗产展馆建设。实现村级文化中心建设全覆盖。确保老年养护院、儿童福利院、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投入使用。积极推进第九轮全国双拥模范县创建工作。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战略工程,拓展农民增收渠道。持续完善机关事业单位保险制度。认真贯彻《蒙古语文工作条例》,切实做好蒙古语文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遏制蒙古族青少年母语流失现象。隆重节俭办好 60 周年县庆系列活动,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繁荣发展,进一步增进各族群众凝聚力和向心力,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四是提升安全保障能力。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 化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网格化”建设。制定完善安全生产巡查、考核、挂牌督办和约谈问责制度。强化安全宣传教育,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技能。推进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设,建立联合惩戒和联合激励机制,推动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坚决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五是狠抓社会治理创新。积极推进信访法制化建设,加大矛盾调处力度,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加大“七五”普法工作力度,稳步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健全公共安全体系,突出食品药品领域风险防控、源头治理和逆向追溯,加强行业整顿和联合执法,全力推进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建设。深化平安创建,强化道路交通秩序整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深化警务大数据应用,完善立体化防控体系,构筑智慧治安防控屏障,确保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四、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新常态和新形势对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将坚决按照县委的决策部署,努力打造“五型政府”,切实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一)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努力建设团结型政府。政府班子及政府部门要强化“四个意识”,坚定理想信念,自觉维护县委权威,不折不扣落实县委决策部署。认真学习和研究国家、省、市的新政策、新判断,善于运用战略思维、 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和创新思维谋划和推动工作,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发展理念的做法要坚决纠正、彻底摒弃。(二)牢固树立法纪意识,努力建设法治型政府。坚持把依法行政、依法履职贯穿于政府工作全过程,健全依法行政决策机制,完善行政决策规则和程序,继续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将审计整改情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范畴,切实增强政府部门敬畏法纪、牢守底线意识,让政府工作在法定权限、法定职责内运行。(三)牢固树立监督意识,努力建设阳光型政府。严格服从县委领导,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主动接受县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广泛听取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建议,自觉接受社会舆论监督。(四)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努力建设高效型政府。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坚持以“钉钉子”精神、“马上就办”的作风和标准,推进各项工作落实。把抓落实的成效作为衡量干部能力的标准,加大督查问责力度,坚决整治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加强营商环境监督,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五)牢固树立廉洁意识,努力建设廉洁型政府。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坚持群众路线,践行“三严三实”要求,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持续抓好“三大整顿”, 自觉承担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加大问责追责力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委实施细则,坚持勤俭办事原则,确保有限的资金用在发展的刀刃上。完善土地出让、产权交易、工程招标、政府采购等公共资源交易体系,加强对重点领域不正之风的专项治理,加大对违法违纪案件的查处力度,以反腐倡廉新成效取信于民。各位代表,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县各族人民,以敢为人先的魄力、敢谋新篇的勇气、敢于担当的作风,埋头苦干,踏实奉献,奋勇前行,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全县 74 万各族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2018 年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旗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过去五年,是我旗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面对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和自然灾害的诸多考验,旗十四届人民政府深入贯彻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各项决策部署,在呼伦贝尔市 委、市政府和旗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旗各族人民,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抢抓机遇,担当奋进,圆满完成了本届政府确定的主要任务,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过去五年,全旗上下攻坚克难抓发展,全力以赴稳增长,实现了综合实力的稳步提升。2017 年预计,全旗地区生产总值完成86.9 亿元,是2012 年的1.3 倍,年均增长8.3%。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 8.4 亿元,是 2012 年的 3.9 倍,年均增长 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31.5 亿元,是 2012年的 1.5 倍,年均增长 5.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 7.3亿元,是 2012 年的 1.6 倍,年均增长 10.3%。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 28632 元,是 2012 年的 1.6 倍,年均增长 12%。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 18194 元,是2012 年的 1.5 倍,年均增长 10%。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7.5:75.8:16.7,产业结构更趋优化。——过去五年,全旗上下坚定不移抓生态,大力建设强保护,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五年来,始终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累计投入 1.64 亿元,实施休牧 45 万亩、牧草补播 109 万亩、划区轮牧 210 万亩、人工饲草地 1 万亩、封沙育林和播种造林 35.2 万亩,绿化重点区域 1864 亩。累计发放草原生态补奖资金 7.48 亿元,实 施禁牧 1400 万亩、草畜平衡 5258 万亩。新建集中供水点 10处,发放水处理设备 785 套,解决了 10876 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投资 2.08 亿元,推进呼伦湖流域生态与环境综合治理,生态移民搬迁 228 户、治理环湖沙地 13.2 万亩、建设垃圾闪蒸矿化焚烧炉 9 处、污水处理试点 1 处、集中供水工程 1处,发放水处理设备 231 套。累计投资 948 万元,治理矿山地质环境面积 116.5 公顷。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累计开展环境监管执法 715 次,环境质量稳中向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过去五年,全旗上下着眼长远抓转型,调整结构重优化,提高了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五年来,坚持将项目建设作为抓手,累计完成投资 56 亿元,实施大庆油田接续性开发、中金矿业乌努格吐山铜钼矿二期扩建、荣达矿业深部资源接替技改、金山矿业一水硫酸锰技改等亿元以上重点工业项目 25 个。累计实施招商引资项目 131 个,引进国内(市外)资金 89 亿元。加快培育市场主体,建成阿拉坦额莫勒小微企业创业示范基地,五年新增私营企业 482 户、个体工商户 2216 户。坚持将现代生态畜牧业作为根本发展方向,累计投入 14.7 亿元,落实牲畜良种补贴、草畜平衡等惠民惠牧政策,新建棚圈 1113 座、饲草储备库 54 座,建成种羊繁殖基地 11 处,改良牲畜 1.57 万头只,发展各类合作社 136家,创建“四型”生态家庭牧场①41 户。“西旗羊肉”享誉 全区,逐步走向全国,品牌知晓率和美誉度不断扩大,品牌效应红利持续释放,五年累计出栏牲畜 670 万头只,实现产值 5.8 亿元。全旗上下众志成城,连续两年成功抵御有气象记录以来的特大旱灾,破解了多年来大灾之年必有大损失的定势。多年来,通过强化基础设施建设、金融资金扶持、科技含量支撑、经营理念转变,我旗畜牧业已从传统畜牧业步入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新阶段。大力推动全域旅游、四季旅游发展,成立旅游发展委员会,高起点高标准编制《新右旗全域旅游规划》。宝格德乌拉景区、贝尔湖旅游景区、中蒙特色跨境游等项目内涵不断丰富,绿水青山更具吸引力和全新魅力,来新右旗看“呼伦·贝尔”、观“圣山”祭祀、游“0”号界碑,体验深度草原探秘、感受草原知青文化正在成为新右旗生态文化旅游的新名片。五年来,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243 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 19 亿元。――过去五年,全旗上下凝心聚力抓基础,统筹协调补短板,改善了城乡发展的整体面貌。五年来,坚持高标准编制城镇总体建设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累计投资 2.32 亿元,实施管网改设、街巷改造、绿化亮化、供水扩建、污水处理、休闲广场等市政重点工程。投资 5900 万元,建设牧民进城定居安置楼、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等保障性住房375 套。投资 9.3 亿元,实施棚户区改造 2215 户、危房改造1266 户、建设绿色保暖房 294 户。投资 8700 万元,实施人 畜饮用水工程、美丽乡村等“一事一议”项目 166 个。不断提升城镇精细化管理水平,“三乱”②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功能完善、环境舒适、卫生整洁、宜居宜业的城乡新貌已初步形成。建成 220 千伏变电站 1 座,累计改造城乡电网 371公里,发放风光互补发电设备 3017 套。投资 43.4 亿元,建设 G331(S203 线)、阿拉坦额莫勒至阿日哈沙特口岸和宝格德乌拉苏木至贝尔苏木等重点公路 383 公里、农村公路 459公里,实施行政嘎查街巷硬化 95.4 公里,全旗环边境公路总里程达到 658.5 公里、公路路网总里程达到 1254 公里,百姓期盼已久的宝格德通用机场实现通航,全面贯通“一环四线+”③立体交通路网,群众出行更加便捷。――过去五年,全旗上下积极稳妥抓改革,把握优势促开放,增强了地区发展的动力活力。五年来,深化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在全市率先推行“1+X”苏木镇综合执法体制改革④、森林草原执法一体化改革、牧民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累计完成各类改革任务 136 项。持续深化对外开放,成功举办中俄蒙三国经贸洽谈会、合作发展论坛、招商引资洽谈会等各类经贸发展会议,有力促进了与俄蒙两国毗邻地区在贸易、科技等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着力打造“向北开放”桥头堡,完善阿日哈沙特口岸基础设施,完成旅检、货检大楼建设,实现口岸常年开放,中蒙边民互市贸易区、免税店和电子口岸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五年来,实现进出 口货物总量 60 万吨,进出口贸易成交总额 3.9 亿美元,出入境客运总量 29.8 万人次,出入境车辆 5.6 万辆次,特别是 2016 年,出入境人员历史性突破 10 万人次。――过去五年,全旗上下坚持不懈抓民生,竭尽全力保稳定,提升了共享发展的层次水平。五年来,坚持将民生事业作为最大德政工程,民生类支出累计达到 36 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 61.9%,人民幸福指数显著提升。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胜利。坚持将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任务,精准识别、精准帮扶,认真落实国家、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关于扶贫开发的各项工作部署要求,通过发展产业脱贫一批、异地搬迁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整合易地扶贫搬迁、“三到村三到户”⑤项目资金 4288 万元,协调引导金融机构投放“金种子”扶贫贴息贷款 3327 万元。投资 5400 万元,实施“兴边富民”项目 55 个。贫困发生率从 6.4%下降至 1.36%。社会保障扩面增效。促进新增城镇就业 3322 人,农牧民转移就业 49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 4%以内。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实现制度全覆盖,多层次的社会保险体系初步建立。全面落实 80 岁以上高龄老人补贴政策,将 60 岁以上老人缴纳意外伤害保险纳入财政预算。提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 2268名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 7717 万元。办学条件显著改善。累计投资 1 亿元,建成第一民族幼儿园、中俄蒙足球训练交流 基地、体育场馆、宿舍楼等项目 37 个。创新设置旗政府尊师重教最高奖项“园丁奖”。实现校园百兆光纤全覆盖,各中小学校课堂教学全部数字化,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验收。学前入园率达到 98%以上,小学初中入学率达到 100%。文体事业百花齐放。累计投资 600 万元,组织实施“户户通”工程 10000 户,安装地面电视数字工程6000 套,旗自办电视节目覆盖率由原来的 42%提高到 95%以上。收集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 33 项。故事影片《乌胡尔图辉腾》获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举办八省区第二届“克鲁伦杯”蒙古族手工艺品大赛、青少年柔道国际邀请赛、地企“共建杯”篮球和乒乓球赛等各类文体赛事,全市柔道训练基地落户我旗。医疗卫生服务显著增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和公立医院改革,推进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新牧合参合率达到 99%以上。投资 3332 万元,实施蒙医医院综合楼制剂室项目、残疾人托养和综合服务中心项目。投资 3000 万元,新建旗卫生监督及急救中心、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和 11 所基层卫生院(室),并全部配备流动医疗卫生服务车,实现服务半径 2 公里外的牧民“卫生小药箱”全覆盖,进一步夯实“健康中国”工作基础,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得到有效保障。全面实施二孩政策,符合政策生育率达到 99.2%。社会治理取得实效。强化隐患排查治理,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向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投入逐年增加,保障水平全面提升, 实现了食品药品网格化、电子化监管。强化社会风险防控,集中力量、分类施策,有效解决草场纠纷、复转军人、中专生就业、征地拆迁等遗留多年的疑难复杂信访案件,来访案件办结率达 95%以上。蒙古包哨所、牧民哨兵等民兵力量与驻地部队、公安边防、草原 110 共同构成稳固的联防体系,共同守护祖国千里边防。严厉打击“盗抢骗黄赌毒”等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巩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果,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持续上升。――过去五年,全旗上下锐意进取抓履职,从严从实转作风,推动了政府自身的服务创新。五年来,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巩固提高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动真碰硬刹“四风”,驰而不息转作风,机关干部作风明显好转,“三公”经费支出年均下降15%以上。完善政务服务体系,推进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改革,政务服务大厅建成投入使用。深入推进民主法制建设,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社会舆论监督,梳理清查权责事项 4879 项,面向社会公布权力清单。五年来,累计办理人大代表建议337 件,办复率、满意率100%;办理政协委员提案 463 件,办复率 100%,满意率 97%。完善政府网站和新媒体建设,持续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和政务公开。加强规划建设、土地出让、政府采购及工程招投标等重点领域监管,完成审计项目 97 个,工程审计 333 项,核减资金 7080 万元。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严肃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政府系统反腐倡廉扎实有效,行政效能和政府执行力全面提升。五年来,我们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和“双拥”共建,累计投放双拥优抚资金 2000 万元,军民关系和谐融洽,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不断加强。民族宗教、人事、外侨、残联、红十字、老干部、科技、消防、保密、档案史志、气象、石油、烟草、保险、邮政、通信等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工商联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旗、全国无邪教创建旗、全国工人先锋号、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旗、自治区卫生旗、自治区双拥模范旗、全市“六五”普法先进旗等各级各类荣誉称号 51 个,并被确定为全市唯一“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地区。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我们共同参与了新右旗的成长与进步,共同见证了新右旗的发展与变化。五年的奋斗步履坚实,五年的巨变饱含艰辛,五年的成果令人振奋!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旗委的正确领导,离不开旗人大、政协的有力监督,铭刻着历届班子的接力奋斗,凝聚着广大干部的顽强拼搏,彰显着全旗人民的创新创造,饱含着社会各界的智慧汗水。这其中,最需要我们牢记的:是长期以来关心新右旗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是为新右旗发展进步尽心竭力、挥洒汗水的历任前辈和同仁;是支持新右 旗改革建设的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是辛勤工作在全旗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职工和人民群众。在此,我代表本届人民政府,向大家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并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回望五年奋斗历程,给我们许多深切体会和启示,这就是:必须始终坚持旗帜鲜明讲政治,执行落实不松劲。坚决落实中央、自治区党委、呼伦贝尔市委和旗委的各项决策部署,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奋力开创新局面;必须始终坚持加快发展、转型升级不分神。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力以赴抓项目、调结构、转方式、促转型、稳增长,确保换挡不失速、量增质更优;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不停步。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坚持正确方向、问题导向、为民取向,创造性开展工作,不断增强发展动力与活力;必须始终坚持保护生态底线、咬定青山不放松。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更好地实现牧民富裕和生态美丽的有机统一;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不动摇。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作为奋斗目标,牢牢把握服务民生这个中心,着力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必须始终坚持民族团结固边疆、守望相助促和谐。牢牢把握民族团结这个制胜法宝,不断巩固边疆安宁稳定的良好政治生态,奠定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坚实基础;必须始终坚持 转作风强筋骨,整治“四风”不走样。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推进政府自身改革,不断强化政府治理体系和能力。这“七个必须始终坚持”,既是过去五年积累的宝贵经验,也是今后政府工作的重要遵循。在认真总结过去五年工作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旗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结构不优,产业发展不均衡,创新驱动能力不够,大项目、好项目不多,中小微企业成长艰难;工业依赖资源输出,产业链条短,承载力不足;文化旅游产业活力不强,服务业发展缓慢;财政收支矛盾突出,财税持续增收乏力;防灾减灾、安全稳定、生态环保任务艰巨;民生改善、社会治理与人民群众期待还有一定差距;少数干部工作作风不实、进取精神不强、推动落实不力,与新右旗加快发展的迫切要求不相适应;“四风”问题禁而不绝,“雁过拔毛”等顶风违纪问题仍然存在等等。对此,我们一定要敢于直面挑战,敢于担当,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问题发力,全力以赴做好政府工作,不辱历史使命,不负人民重托。二、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党的十九大开启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确定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目标,也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新一轮发展指明了前进 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迈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展望未来五年,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和希望同在。今后五年,既是我旗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实现全面建成牧区小康社会的冲刺阶段,更是我旗推进结构优化改革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我们唯有科学研判、积极应对,才能在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下稳中求进;我们唯有勇于担当、创新突破,才能在结构调整的转型阵痛中奋勇前行。国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和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为我们提供了难得发展机遇;新右旗有良好的发展优势、发展基础和发展潜力,旗第十四次党代会确定了清晰的发展思路,提出了催人奋进的发展目标和有力的发展举措,必将凝聚和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时代赋予重任,实干铸就辉煌。我们将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揽全局,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乘势而上,攻坚奋进,努力为新右旗新一轮发展赢得主动、集聚优势、比拼赶超、再铸辉煌!上下同欲者胜。只要我们全旗上下和衷共济、勠力同心,就一定能够走好我们新右旗新一轮发展的“长征路”。今后五年,新一届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针,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市、旗三级党代 会精神,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始终把发展作为解决我旗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坚定不移抓好发展第一要务,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全市“两区三地一家园”的目标定位,推进“五化”协同发展,加快“七网七业”建设,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坚决守住发展、生态和民生三条底线,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努力实现“生态大改善、牧业大发展、工业大提升、城镇大变样、旅游大突破、社会大和谐”,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创新右旗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今后五年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7%;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 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 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 9%;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 9%;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 9%。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重点做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一)坚持美丽发展,用最严措施保护蓝天绿水青山。坚守生态红线,建立绿色 GDP 考核体系和生态监管机制,真正把绿色环保责任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上。坚持生态优先,加强自然资源保护,用最严的环保监管,坚决打赢水气土“三 大战役”,让新右旗的水更清、天更蓝、草更绿。推动绿色发展,大力发展节约、清洁、环保型循环经济,着力创建绿色能源示范旗。大力倡导绿色文明理念,提倡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让绿色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开展草原治理行动。扎实推动退牧还草,严格落实草畜平衡制度。继续实施沙区综合治理工程,增强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和净化空气等生态功能。严厉打击滥挖、盗采、盗猎等违法行为,着力保护草原生物多样性。开展河湖治理行动。推行河长制,实行最严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河道湖岸治理工程,强化克鲁伦、乌尔逊河河道修复整治,推进依法治水,加快城乡饮用水源保护工程建设。举全旗之力打好呼伦湖流域生态与环境综合治理这场硬仗,保护好我们的母亲湖和母亲河,结合棚户区改造、重点项目、重点景区建设,全力推动生态文明示范旗建设。开展环境治理行动。规范矿山生产经营管理,加大矿山环境恢复治理项目申报和整治专项资金争取力度。开展牧区环境综合治理行动,切实建立牧区垃圾全收集、全处理机制,实现苏木镇改水改厕全覆盖。(二)加快转型升级,用最新理念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深入贯彻“五大发展理念”,聚力构建多极多点产业支撑体系,坚持以石油、有色金属采选、草原文化旅游、畜产品加工、新兴服务业等“五大产业”为增长极,以工业园区、口岸边境经济合作、互联网+“三大平台”为支撑点,推进资 源、资本和产业深度融合,不断增强旗域经济整体实力。聚力打造以“七型”⑥矿山为主体的石油、有色金属采选产业,充分挖掘大庆、中金、荣达、查干、金山等大型矿山企业潜力,加大科技投入和科技含量,形成供给东北周边地区、辐射全国的有色金属采选加工强旗。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加快构建多元化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工业经济由产品单一化、低端化向多元化、高端化发展。加强金融风险防控,促进金融业平稳健康发展,加大对金融机构改革支持力度。推动工业园区纳入《国家开发区目录》,完成园区规划编制,完善管理体制,加快“七通一平”建设。为企业发展提供更优环境,努力将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建成自治区级标准化创业园。(三)推动乡村振兴,用最大重视强化牧业基础地位。调整优化畜牧业产业结构,按照“增大减小,少养精养”的原则,发展规模高效养殖业,聚力打造亿元生态肉牛、肉羊、乳制品产业,全面推广建设现代智慧生态家庭牧场,打响“西旗肉牛、肉羊”品牌。延伸产业链条,重点发展肉制品精深加工、皮毛绒落地加工、奶制品深加工产业,提升农畜产品附加值。加快推动草产业发展,以天然牧草加工为基础,推行草粉、草颗粒、草块深加工。大力推广“互联网+畜牧业”发展模式,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健全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强化科技创新驱动,积极与科研院所交流合作开展牧草地改良、防沙治沙、盐碱地治理,逐步建立和完善现代 畜牧业科研和技术推广体系。探索创新土地、草牧场承包经营制度,激活嘎查内生发展动力。夯实牧区共享发展基础,落实各项惠农惠牧政策,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现代畜牧业发展水平。(四)突出全域特色,用最优环境推动旅游产业发展。围绕呼伦湖流域生态与环境综合治理,启动呼伦湖周边天然草原保护试验区建设,推动牧户游、度假游、跨境游发展,建成一批水草丰美、留得住“乡愁”的旅游中心嘎查。打造中高端旅游品牌,让“快进慢游”成为旅游产业新常态,使迎亲草原和两湖两河、湿地圣山、口岸界碑旅游资源禀赋和优势潜力得到充分利用。到 2022 年,实现接待旅游人数 445万人次以上,旅游总收入 31 亿元以上。(五)聚合开放优势,用最活机制提高对外贸易水平。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依托中俄蒙经济合作先导区建设,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引进一批重大项目、先进技术和研发团队。大力推进边境区域经贸合作,培育外贸经营新主体,开创“一带一路”、边境沿线地区合作发展新局面。做大做强口岸经济,到 2022 年,实现进出口货物量 45 万吨、进出口贸易成交额 2.5 亿美元、年出入境客运量 65 万人次。(六)统筹城乡协调,用最好质量提升保障发展能力。注重特色城镇建设。突出蒙元文化风格,修编完善旗域发展 规划,不断完善公共服务,增强城镇吸附力、产业聚集力,创建迎亲草原主题文化产业园,着力打造中俄蒙边境蒙元风情的文旅特色小镇和草原漫居蒙元中心镇。按照休闲旅游、商贸物流、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的总目标,做好“绿色”文章,主打“绿色”名片,因地制宜种草、植树、灌溉,让镇区周边绿起来、沿街沿路绿起来,不断提升城镇活力,充分体现与城市的差异性,让群众享受更有品位的生活。完善城镇功能和丰富文旅内涵,筹建乡土植物馆、玛瑙博物馆,升级改造知青博物馆。加快交通网络建设。开工建设 G331(S203)复线,通用航空全面启动运营,打通旗域苏木镇乡际通道和边防公路,完善“一环四线+”交通网络,不断提升居民出行便捷度。做足“水”文章。珍惜利用水资源,建成克鲁伦河蓄水调剂水源及水环境修复整治等一批事关长远的骨干水利工程,开工建设抗旱应急水源、水窖、农村牧区饮水安全巩固提升等一批惠民利民的重点水利工程。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全面提升全旗人口安全饮水保障能力,强化污水管网建设和处理能力。完善电力通讯基础。健全完善电力通讯保障体系,完成 9 个行政嘎查农网升级改造,实现全旗重要负荷用户向 220 千伏变电站转移,新建 35 千伏及以上输变电线路 2 条,新增通信基站 185 个。(七)增进民生福祉,用最实举措促进社会和谐共享。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致力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全面贯彻落实**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大力传承民族文化,弘扬乌兰牧骑精神,繁荣兴盛草原文化、巴尔虎文化、知青文化,建立健全旗、苏木、嘎查三级文体服务网络,培育壮大文化创意产业、体育服务业。致力提升教育发展水平。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教育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一区两地四园五化”⑦建设,重视全民教育,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提高职业教育水平。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足球、冰球专业培训,创建和谐校园环境。致力提升卫生服务水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旗、苏木、嘎查医疗机构信息化、标准化建设,支持旗人民医院、蒙医医院二甲等级创建,鼓励发展民营医疗机构,形成多元化卫生服务格局。致力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健全社会保险体系,扩大覆盖面,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事业,稳定扩大就业,不断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加快社会养老、公墓等配套设施建设,提升保障服务社会化程度。致力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巩固民族团结、边疆安定的大好局面,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重大危险源监控、重大隐患排查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深化平安新右旗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不断提升社会治理能力,使百姓权益得到切实保障,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八)决胜脱贫攻坚,用最强决心确保实现全面小康。 把脱贫攻坚作为“一号工程”,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全力打好“三到村三到户”、易地扶贫搬迁、“金种子”扶贫富民等政策组合拳,扎实推进产业扶持、干群结对、兜底保障等帮扶举措。全面实施教育扶贫工程,确保适龄人口不因贫困而失学、辍学。大力推进健康扶贫工程,落实医疗救助政策,保障贫困人口切实享有基本医疗服务。到 2020 年,确保贫困人口稳定脱贫,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各位代表,2018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一年,也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 40 周年,开好局、起好步,至关重要。2018 年,全旗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7%;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 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9%;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牧区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双增长9%。围绕上述目标,我们要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着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以项目建设拉动投资增长,加快推动旗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就必须抓项目”理念,加力推动大庆油田接续性开发、中金矿业低品位铜矿石环境污染预防综合 回收利用、荣达矿业深部资源接替技改、金山矿业一水硫酸锰技改等重点工业项目的实施。持续抓好项目前期储备,围绕国家、自治区、市重点项目及投资方向,突出“大民生、大通道、大旅游、大城镇、大产业”发展布局,重点实施基础设施项目 5 个;围绕旅游、物流、畜产品精深加工等重点行业,实施现代产业项目 15 个;围绕教育、医疗、健康养老等重点领域,实施民生项目 15 个。完善招商引资机制,精心组织参加各类招商引资活动,力争引进资金 20 亿元。落实资金保障,在确保政府主体投资的基础上,推行 PPP 投融资模式,撬动更多民间资本,有效破解资金难题。积极争取用地指标,盘活土地存量,全面保障用地需求。优化服务环境,完善审批服务,提升审批效率,严格实行项目推进机制,责任一线落实、问题一线解决、工作一线推进,确保高力度、高强度、高速度推动项目建设。(二)着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组织引导和协调服务,着力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激活经济内生动力,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为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抓好“去产能”,完成石油和有色金属采选、采石采砂、木炭制造等行业落后产能清理,加快企业并购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落实“去库存”,结合房地产市场需求,通过鼓励牧民进城定居、推进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合理规划土地供应,基本实现供需平衡。加快“去杠杆”,着力化解地方政府性债 务,坚决不触及红线。防范企业金融风险,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鼓励更多民间资本进入支柱产业和战略性产业、基础设施、商贸金融等领域。着力“降成本”,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严格落实国家降低企业税费举措,完善政务服务,减轻企业负担,全面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全面“补短板”,按照高质量、均衡性发展需求,补齐生态环境、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扩大开放、持续增收、公共服务、改革落地“七块短板”,实现旗域经济高水平发展。(三)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全面打好产业转型攻坚战,提升产业质量效益,培育经济自主增长新动力,加快推动旗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推进畜牧业现代化。提升畜牧业规模化生产水平,启动打造亿元生态肉牛、肉羊产业,发展标准化肉牛、肉羊规模养殖场,建立饲草、牲畜定点交易平台,加快肉制品、奶制品、有机肥、皮毛绒落地加工企业建设。引领发展新型畜牧业,打造现代智慧生态家庭牧场。培育壮大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持发展畜产品冷链物流。深入实施畜牧业品牌战略,持续开展农畜产品“三品一标”⑧认证。积极借助各类产品营销推介活动,促进生产与市场无缝对接,不断拓宽畜产品销售渠道。依托“互联网+”电商营销平台,开拓“西旗羊肉”品牌高端市场份额,逐步形成本土畜产品直销网络体系。发挥工业传统优势。加快推进“工业强旗”,做大做强石油、有色金属等重点产业,用足“两种资源、两 个市场”,持续推动有色金属采选技改项目,促进现有企业资源整合,推进企业抱团发展。更加注重新能源开发和资源就地转化利用,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推动精深加工,做实园区平台,力争引进一批新能源产业、木材加工、畜产品精深加工等绿色环保企业。推动旅游全域布局。推动景区景点提档升级。打造新右旗核心景区,快速推进草原风情牧户旅游示范项目,开发建设草原采摘体验旅游度假新村。突出文旅交融,加快推进知青博物馆升级改造、民俗祭祀展示区建设。推动贝尔湖 4A 级景区提档升级,有序开发建设地质公园。加快发展通用航空产业和观光畜牧业,适时推出空中游览、飞行体验旅游项目,提升 G331(S203 线)沿途观光区综合效益。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围绕“快进慢游”,开工建设阿镇至克尔伦、宝格德乌拉苏木至勃迪乌拉嘎查公路,加快旗、苏木、嘎查干线公路途中旅游服务区建设。围绕“购有特色”,集中规划工艺品展示区,扶持建设特色旅游纪念品商铺,不断丰富特色旅游产品。着力提升旅游品牌形象,实施好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媒体主推的一体化营销策略,充分利用新技术、新媒体,形成多渠道、高密度的叠加效应,加强旅游特色宣传和旅游路线推广。培育服务业壮大发展。大力发展物流产业,培育规模型物流企业 2 家,重点扶持畜产品专业物流网点 3 个。推动电子商务发展,丰富完善“互联网+”平台。鼓励发展以文化娱乐、休闲旅游、健康服务 相结合的养老养生服务业,繁荣养老服务消费市场,大力加强养老机构建设。加快发展金融服务业,搭建银、政、企对接平台。建立健全风险补偿机制,加大非法集资及高利贷打击力度,引导群众增强理财消费意识,切实保障人民合法权益。不断提升餐饮、住宿、娱乐、家政等传统服务业层次,壮大发展运动休闲、中介机构等新兴服务业,持续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高品质转变。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坚持扩大开放,进一步拓展开放空间、提高开放质量,建设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改善口岸通关环境,推动国门、通关查验区货场硬化、供热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中蒙边民互市贸易区,打造集贸易、旅游、商务、加工、物流于一体的综合经济区。积极争取阿日哈沙特口岸至蒙古国东方省乔巴山市公路纳入“一带一路”建设。创建“大通关”信息平台,实现一卡通服务功能和数据共享、联网互查,提高口岸通关效率。(四)着力改善人居环境。按照“完善功能,提升形象,统筹城乡,推进城镇化”的基本思路,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积极打造宜居城镇。完成苏木镇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规修编,明确重点中心镇发展目标,明晰特色城镇建设定位。扩容提质建设精致城镇。完成 2018 年棚户区改造工程,开工建设一批市政重点工程。提升城镇品质,以“绿色”为主基调,打造镇区出口及干道绿化景观带。加快推进智慧城市 建设,加强和创新城镇管理,规范小区物业标准化建设,发挥业主委员会作用,建立科学化、精细化、长效化工作机制。切实回应百姓关切,重点改造老旧住宅楼管网“跑冒滴漏”等热点问题。启动实施阿拉坦额莫勒镇区自来水管网改造工程和新建热源项目,确保百姓喝上“放心水”,住上“暖房子”。完成污水处理提标改造,充分合理利用中水。与启迪桑德环境资源有限公司合作,加快推进环卫作业市场化运作步伐,营造更加干净、整洁、有序的城镇环境。按照“产城融合、精准定位、功能明晰、梯次推进”的发展思路,谋划建设以阿日哈沙特镇为中心的物流集散区,打造以呼伦镇、达赉苏木和宝格德乌拉苏木为中心的沿途草原景观观光商贸带,以点带片,区域联动,协同发展。持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扎实抓好垃圾处理。完善和加强旗镇垃圾处理厂管理运营,规范嘎查垃圾堆放点,健全“收集、清运、处理”三级联动垃圾处理体系。扎实抓好草原管护。继续落实新一轮草原生态补奖政策,转变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鼓励联户经营和游牧生产生活方式,像对待生命一样保护好这片草原。完善污水处理体系,推动污水处理全覆盖,实现达标排放。扎实抓好生态保护。加快推进呼伦湖流域生态与环境综合治理,持续修复沿湖污染,大力推进生态移民、沙化治理、违建拆除,全面实施草地退化治理、牧草地节水灌溉、保护区周边污水处理厂、保护区周边牲畜粪便无害化处理、有机肥 加工等项目。(五)着力加强民生建设。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打好脱贫攻坚战。全面实施“五个坚持、五个一批、六个精准”基本方略,实行贫困人口动态管理,加快现行标准下的 167 户、389 名贫困人口脱贫进程,着力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强化社会保障服务。健全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临时救助制度,确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率、医保参保率稳步提升。深入贯彻“人才强旗”战略,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不断吸引各类人才向新右旗聚集。持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全民创业热情。推动文教事业发展。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特色浓郁的民族文化繁荣发展。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提升群众文化自信,完善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图书馆、文化馆、体育馆、玛瑙石博物馆、业余体校建设。充分利用冰雪资源,兴办冰上运动项目,培育壮大青少年巴尔虎冰球队。增强文化遗产传承活力,继续推进宝格德乌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办活学前教育,鼓励社会办学,建设高品质公办幼儿园、民办幼儿园。办强义务教育,提升教育软硬件水平,加快推进学校标准化、教育信息化、师资专业化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深化旗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取消以药养医,让利于民,惠及百姓。 蒙医医院综合楼制剂室项目、残疾人托养和综合服务中心项目建成投入使用,积极创建“全区蒙医工作先进旗”。强化苏木镇卫生院、嘎查卫生室建设,进一步优化群众就近就医环境。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优化妇幼健康服务。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大力推动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旗创建工作,促进全旗各民族团结发展。深入推进依法治旗,扎实开展“七五”普法。有效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风险,持续推进平安新右旗建设,推动信访维稳法制化建设,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着力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加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坚决防范安全事故发生。三、注重政府自身建设,树立务实为民新形象为政之要,重在力行,贵在担当。我们将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切实加强效能建设,不断提高行政水平,致力建设人民满意的责任政府、高效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服务政府。坚持政治担当,建设责任政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思想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强化责任意识,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理念,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千方百计为最广大人民谋福祉。坚持求真务实,营造领导干部“谋大事、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好共事”的良好氛围。完善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旗帜 鲜明地为敢于担当的同志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同志负责,创设改革创新、担当作为的优良环境。坚持增强本领,建设高效政府。提升政治能力和政治素养,坚持运用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保持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创新群众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发扬“钉钉子精神”,勇于攻坚克难,坚决说实话、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进一步健全风险防控机制,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矛盾,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严格落实重大事项集体讨论决策,加强行政决策的合法性审查、风险评估和跟踪问效,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强化政务督查,严格绩效考核,严厉问责治懒,不断提高行政执行力。简化审批流程,规范审批管理,提高办事效率。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用法治思维和法律程序履行职责。完善“三重一大”决策程序,坚持执行重大行政决策集体讨论的民主决策制度。政府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严格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加强行政执法监督,规范执法行为。全面推进政务公开,重点推进行政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公开和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坚持接受监督,建设廉洁政府。定期向旗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旗政协通报情况。自觉接受旗人大及其常委 会的法律监督和旗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接受舆论监督和公众监督。加强审计监察监督。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切实履行“一岗双责”。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述职述廉、经济责任审计等制度。严惩公职人员干预和插手工程招投标、土地招拍挂、政府采购、产权交易等行为。持续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加强重点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严控“三公”经费,把更多财力用于推动发展、保障民生。坚持勤勉履职,建设服务政府。不断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优化招商和投资环境,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提高行政服务效能,精简行政审批流程,有效降低制度性成本。时刻做到恪尽职守、主动作为、善谋勇为,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认真践行“三严三实”要求,把百姓忧乐放在心头,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多办顺民意、惠民生、得民心的实事,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各位代表!走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担当新使命,绘就新蓝图!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在市委、市政府和旗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真抓实干,砥砺奋进,发扬蒙古马精神,为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安宁、富足的美丽新右旗,为续写“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 大中国梦”的新右旗篇章而努力奋斗!2018 年信宜市思贺镇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同志们:现在,我代表思贺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今年 1-10 月工作回顾今年 1-10 月,思贺镇人民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及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有效监督下,坚持高举**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结合我市“生态立市、产城融合、全域旅游、创新驱动”四大发展战略,紧紧围绕思贺镇各项目标任务,与时俱进、真抓实干,尽职尽责、廉洁自律,认真抓好了各项工作任务的贯彻落实。近一年来,全镇社会治安稳定,经济健康稳步发展,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社会事业取得了新的成绩。——全镇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今年 1-10 月工农业总产值 6.87 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 4.09 亿元,农业总产值2.78 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2.08 亿元;税收收入 324.2万元。——三大产业齐头并进协调发展。工业方面,全年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 2.08 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 4.09 亿元。 全镇个体企业 662 家,规上企业 3 家。农业方面,上半年粮食生产获得丰收,八角销售价格有所提高,大垌村 260 亩百香果种植基地和桑垌村 300 亩农产品种植基地已建成投产,初步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思贺人民公园已完成二期建设。入口公路(县道 X462 线罗定太平至思贺木瓜段)改造工程项目已完成罗定太平段至思贺街段的路面改造工程;出口公路(信宜思贺至阳春圭岗公路)路基拓宽工程建设已进入施工阶段,预计 2018 年完成工程。投资 750 万元的镇自来水厂于今年 9 月动工兴建,建成后将极大地提高镇区的生产生活用水安全。加快电力线路改造。新建低压线路工程项目 4个,中压配网自动化开关已完成改造 4 套,并成功申报 12个项目进入项目库,预计投资约 800 万,为思贺镇电网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思贺电信 2017 年投资 30 多万元,建设手机信号基站,全镇已覆盖 90%,网络宽带己进入家家户户。光纤网络投资 20 多万元,全镇光纤网络到行政村、自然村户达到 80%。——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一是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暨省定贫困村示范村创建工作。目前我镇的“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工作开局良好。清理村巷道乱堆放生产工具、建筑材料 776 户;清理房前屋后和村巷道杂草杂物、积存垃圾 754户;清理沟渠池塘溪河淤泥、漂浮物和障碍物 383 处;共计 清除各种垃圾、杂物、淤泥障碍物 411 吨。拆除危旧房、废弃猪牛栏及露天厕所茅房 587 间,共 9730 平方米;拆除乱搭乱建、违章建筑 146 处;非法广告牌 146 处。整治生活垃圾 561 处,共 380 吨。二是城乡清洁工程持续推进。对街道、公路沿线等重点区域的卫生进行常态化管理。全镇新购买垃圾桶 200 个,环卫车定时到各行政村收集转运垃圾,有效改善了群众的生活环境。三是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全镇新增造林面积 2440 多亩,林地总面积达 18.64 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 76%。今年以来,我镇全面推行河长制,加强河流保护和水生态环境改善,维护河流健康生命,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加强。——民生保障事业全面发展。一是大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全镇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 563 户 1784 人。2016 年市扶贫办下达我镇的无劳动能力人口脱贫计划是 351 人,我镇完成贫困户 270 户 363 人脱贫,超额完成任务。截止 11 月 6日,我镇收到市下达资金 1437.68 万元。已经市审批项目资金 666.3509 万元,占 46.35%;已划拨资金到农户或合作社214.3978 万元,占下达资金的 15%。二是加强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和村级卫生站公建规范化建设。思贺镇卫生院综合楼建设项目,预计总投资金额 941 万元,2017 年标准化建设所有前期工作完成,目前标准化建设已经全面开工,基础桩已全部完成,预计 2017 年年底完成主体工程。我镇的村级卫生 站公建规范化建设工作在 2017 年开展,目前我镇参与村级卫生站公建规范化建设已经全部动工,预计在 2017 年年底完成任务。三是加强低收入家庭住房改造。今年全镇安排 111户低收入家庭住房改造,已有 32 户完成了改造,群众住房条件进一步改善;四是教育事业取得新进步。2017 年我镇考上信宜教育城高中 39 人,为 10 年来最好成绩;2017 年全镇高考考上本科以上院校 140 人;今年奖教奖学大会奖励学生257 名,发放奖金 16.23 万元。四是全面推进社会保障工作。目前,我镇已 100%完成新农保续保任务,社保扩面征缴、城乡医保缴费等工作正在全面进行。五是其它各项工作协调发展。我镇的安全生产、人口计生、信访维稳、应急管理、殡改、三防等工作得到加强。体育、供销、妇女、儿童、侨务、武装、地方志等工作取得新成绩。——顺利完成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2017 年上半年我镇严格按照上级部署,顺利完成了 13 个村(居)“两委”换届工作。本届村级换届选举,我镇新当选村干部有 22人。与往届相比,我镇今年换届选举呈现出逐步年轻化、学历高、性别结构较为均衡的特点,当选村干部的平均年龄为51 岁,高中以上学历人员占比为 72.6%,女性当选比例为25.7%。——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今年以来我镇持续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提高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坚 持政府班子学习制度,遵守议事规则,行政决策科学、程序规范、民主高效。自觉接受镇人大监督,主动接受社会监督。镇村两级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镇公共服务中心和 13 个村(居)公共服务中心已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极大地方便群众办事。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严厉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反腐倡廉工作有效开展,政府公信力进一步提高。各位代表,近一年来取得的成绩,是上级党委、政府和镇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镇人民团结奋斗、开拓进取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镇政府,向全镇广大干部群众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关心支持思贺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镇建设和发展中的诸多问题仍然不容忽视:脱贫攻坚压力巨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推进阻力大、问题较多,经济发展产业化程度不高,特色产业优势不明显,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有待加强,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文明程度有待提高等等。这些问题,我们必将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下一步工作计划各位代表,2018 年是党的十九大之后的开局之年,我镇面临重大机遇和挑战,做好今年政府工作意义重大。2018 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 入贯彻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狠抓重大项目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为此,我们务必抢抓发展机遇,破解发展瓶颈,突出抓好以下六方面工作:一、因地制宜促发展,持续壮大经济总量要狠抓林木加工业发展壮大,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尽力协助解决企业用地难问题,吸引实力强的木材加工企业进驻我镇,提高我镇木材附加值,增加群众收入。狠抓农业增产增收。深入实施“一镇一品”战略,大力宣传推介思贺八角,重树思贺八角品牌。抓好现代特色农业基地建设,做大做优种养业,打造地方特色农业品牌。正确引导农地流转,鼓励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狠抓消费拉动。加大网商知识培训力度,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促进电子商务进村入户,拉动消费。抓住我市“全域旅游”契机,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悠闲旅游,加强旅游推广,积极引客入思贺,促进旅游消费。二、推进新农村建设,改善人居环境2018 年继续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在今年“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的基础上,完成自然村的环境整治, 扭转农村脏乱差的局面。继续积极做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和城乡清洁工程,落实村级清洁保洁管理制度,全面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不断美化人居环境。继续做好生态文明建设,坚持多管齐下,加强森林资源管护,保护好思贺这片“绿水青山”。三、加快项目建设,完善镇村基础设施大力推进公路建设。加快推进出口公路(思贺至圭岗)路基拓宽改造工程并争取在 2018 年完工。积极争取市交通部门的指标倾斜支持,新建一批村道,对有条件的村道由 3.5米拓宽至 6 米,对无条件的村道实行增加会车点建设,切实提升道路通畅能力。继续抓好水利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镇自来水厂和“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加强对农田灌溉水渠、陂头、防洪河堤等水利设施的建设、修复和维护,加大河道清淤力度,保障灌溉用水和行洪安全。扎实推进电力通信设施建设。对成功入项目库的 12 个电力项目争取在 2018 年开工建设,2019 年全部完成建设。推进镇村通信网络光纤化,加快 4G 移动网络和宽带网络建设。四、构筑绿色屏障,保护绿水青山加大生态建设和保护力度。深入推进新一轮造林绿化工程,推进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全面落实节能减排政策措施, 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大力推进河长制,抓好河道管理,加强水资源保护,让思贺水更清。五、保障改善民生,构建和谐思贺落实国家各项惠民政策,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稳步提高城乡低保对象、五保供养对象保障标准。关注弱势群体,加强救灾救济和大病医疗救助工作。进一步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加快发展各项事业。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教育质量,进一步推进特色教育,培养多方面人才。加快推进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和村卫生站公建规范化建设,加强对医疗人员队伍的管理,提高医疗卫生水平。加快文化体育设施建设,促进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统筹做好三防、安全生产、侨务、统计、史志、档案、保密、工会、青年、妇女、儿童、国防教育和拥军优属等工作。六、加强自身建设,打造勤政为民政府一是打造法治型政府。全面推进依法治镇,将政府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主动接受人大监督、切实提高人大代表建议提案办结率和满意率。二是打造担当型政府。以改革的魄力寻求新突破。勇于解放思想、破旧立新,敢于啃硬骨头,针对环境保护、两违整治等难点工作,要主动适应新常态,开拓思路,善谋善为。三是打造高效型政府。进一步提升执行力,高效率、快节奏地推动各项工作开展。对政府确定的 各项目标任务,要做到“部署之后有督查、督查之后发通报、通报之后见实效”,确保政府的每一项重大决策部署都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四是打造廉洁型政府。严格践行中央八项规定,倡导节俭之风。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推动政府系统廉政建设向纵深发展。各位代表,目标已明,信心已聚,不忘初心,方能致远。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振奋精神,鼓足干劲,齐心协力,开拓奋进,为圆满完成 2018 年的各项任务而努力奋斗!谢谢大家!2018 年霍林郭勒市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第七届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发展变化刚刚走过的五年,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和困难同在。面对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一系列深刻变化,我们迎难而上、随势而治,取得了催人奋进的丰硕成就。五年来,我们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沉着应对经济下行巨大压力,始终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和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带领全市各族干部群众,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了地区经济稳健增长,加快 了美丽与发展共赢前进步伐,用最短时间,走过了霍林郭勒发展史上一段最艰难的路,开启了“霍林河创业再出发”新征程。——这五年,我们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持战略定力、克服换挡焦虑,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双提升。地区生产总值预计突破 300 亿元大关,年均增长 8.2%。全口径财税收入预计完成 32 亿元,同比增长 6%。民间投资活力增强,一批立市企业建成投产。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 40500 元,是五年前的 1.5 倍。私家车保有量 15000 辆,百户拥有汽车 37.5 辆,高于全国水平 10 辆。人均住房面积从 25 平方米增长到 40 平方米。消费模式更加多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完成 43 亿元。居民储蓄存款余额预计突破 84 亿元,比五年前增长 28%,人民生活更加富裕。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保持 8%以上增长。霍林郭勒综合实力显著提升,晋级全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第 75 位、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第 38 位;在国务院确定的 262 个资源型城市中,被列为 31 个成长型城市之一;成为国家首批 21 个循环经济示范县(市)和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创建地区;创成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2016 年喜获国务院督查表扬。这些成绩是发展的积淀,更是激励我们前进的强大动力。——这五年,我们始终坚持发展壮大实体经济,加速转型升级,全产业链竞相发展态势更加稳固。产业结构从“一 煤独大”转向“煤电网铝加”循环经济产业多元发展,工业经济对煤炭的依赖度由 68%下降到 15%。开创了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新格局,奠定了主导产业循环发展新优势。立足煤炭,延链、补链、强链,带动产业转方式、调结构、提档次,煤炭就地转化率达到 70%,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打造低电价成本优势,多能互补、多极支撑、多网运行、多元消纳,火电装机 478 万千瓦、风电装机 18 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12.75 万千瓦,年发电量 220 亿度,年用电量 195 亿度,电力就地消纳率 88%。电解铝产能持续放大,原铝产能 188 万吨,铝后精深加工产能 128 万吨,成为国家重要的铝产业基地之一。发展全域旅游,打造区域旅游集散中心,“敖包相会可汗山”景区晋升国家 4A 级草原旅游区,“科尔沁 500 公里文化旅游风景大道”自驾车露营地建成运营,旅游目的地城市影响力进一步拓展。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铁盛物流、再生资源园区建成运营,物流集散能力突破 1 亿吨。京东、美团、蜂鸟配送、滴滴出行等共享经济新业态为消费升级提供了有效支撑。——这五年,我们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直面问题、主动作为,在绿色发展进程中迈出坚实步伐。实施生态环境深度治理专项行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理念、生态环保意识显著增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政企联动投入 49 亿元,用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实施电厂 超低排放改造,铝厂趋零排放示范工程,工况、视频、在线监测“三位一体”管控,环保挂牌督办问题全部销号。完成矿山、排土场、裸露山体复垦 1.5 万亩,人工造林 1.3 万亩、封山育林 4.5 万亩、退牧还草 2.5 万亩、恢复生态 2 万亩。全面围封自然保护小区。城市新增绿化 300 万平方米,占全部绿化面积的 43%,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 45%。中水回用率达到 48%,污水集中处理率 100%,饮用水水质 100%达标。推动棚户区改造,拆除燃煤小锅炉、整治露天烧烤,“蓝天保卫战”取得阶段性成果。五年来,我们在生态环保上投入的最多、覆盖的最广、收到的效果也最好,霍林郭勒的天变得更蓝、水变得更清、空气变得更清新、环境也变得更美丽,现代化工业与绿水青山相伴的“草原明珠”践行了绿色发展担当。——这五年,我们始终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多点突破、定向攻坚,社会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持续增强。推进“放管服”改革,成立政务服务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纳税服务中心、不动产登记局,办事效率大幅提升。公立医院、公交体制、综合执法等领域改革取得实效,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改善。将“去库存”与棚改工作结合,消化房地产库存 22000余套。组建文化旅游、交通、水务等投融资平台。举行“政银企金融项目签约大会”,通过“中小微企业池”“民营经济发展基金”为企业提供贷款 13 亿元。争取大用户直购电 91 亿度,为企业降低成本 14 亿元。全面落实产能指标置换政策,60.7 万吨原铝获得“准生证”。全力以赴“防风险”,争取转债资金 34 亿元。坚持优化环境,以商引商,持续增强企业内生发展动力,重大项目建设成为促进就业、拉动消费、富民增收的源头活水。向俄蒙开放取得实质进展,国际蒙医院霍林郭勒分院、蒙古族中学国际部成功挂牌,与蒙古国东三省开展对接合作,对外开放水平显著提升。蹄疾步稳推进改革,进一步扩大开放,经济社会发展活跃度不断增强。——这五年,我们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建平台、引人才,引领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全社会科技投入超过 20 亿元。成立“铝及新材料工业技术研究院”“铝及铝加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固废资源化利用”“铝合金材料加工及工程应用”两个院士专家工作站。成功举办“中国铝加工产业技术创新交流大会”“全国铝资源循环发展研讨会”和“霍林郭勒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引进 12 位院士专家组成“政府科技顾问团”。“风光火”多能互补循环经济示范工程荣获联合国“今日变革进步奖”和“国家优质工程奖”。蒙东能源“国家 863 计划重大课题”顺利验收。锦联公司被工信部列为“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基地”,“低温低电压铝电解技术应用示范项目”通过科技部验收。鸿骏铝电公司入选“国家绿色工厂”。培育两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嘉华能源实验室晋级为自治区企业研发中心。全电解质焙烧启动技术取代冰晶 石,为企业节约成本 10 亿元以上。全市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 200 余项,150 余项具备成果转化条件。——这五年,我们始终坚持重规划、精建设、强管理,城市魅力进一步彰显。突出规划引领和刚性执行,编制《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17-2020 年)》《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完成“绿地景观系统”和“城区亮化设计”规划方案,启动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和区域规划环评。累计投入 32 亿元,改造老城区地下管网 357 公里、修复道路 55 万平方米、改造老旧小区 29 个,6200 户棚户区群众圆了安居梦,集中供热覆盖率达到 98%,自来水供给率 99%。新城区配套公共服务日趋完善,疏解城市功能作用进一步发挥。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所有嘎查村通公路、通互联网、通公交车,乡村道路全部硬化,村容村貌大幅改观。投入 6 亿元,完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园区承载能力不断增强,要素支撑条件持续改善。通霍铁路实现电气化,客运列车提速,锡乌铁路、珠珠铁路、霍白公路、霍阿一级路、巴霍二级路竣工通车,霍林河机场通航,新能源公交车投入运营,形成了公路、铁路、航空“立体化交通网”。荣获国家“国土节约集约模范市”,成功创建自治区文明城、园林城、卫生城和生态宜居示范市。——这五年,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投入 56亿元用于民生事业。为群众办理民生实事 62 件。完成 5900 余人次创业就业培训,新增就业 11200 人,扶持 480 名中小微企业者成功创业,向本地企业输送中高端产业工人和技术型“工匠”3000 余人。与东北大学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成立内蒙古民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霍林郭勒分院。农牧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人均年增收 5000 元。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水平通过国家验收,地区综合办学实力持续增强。与北师大附属中学、奋斗小学等建立跨区域合作关系,“中美大学生支教团”在我市开展国际联合支教活动。高考本科上线率保持 54%以上。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精神文明创建成果丰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社会市面蒙汉文并用率、合格率、准确率均达到 96%以上。成功举办民族团结全民运动会、建市三十周年系列庆祝活动和两届科尔沁草原婚礼节。开展“健康霍林郭勒”行动,成立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分院,与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等建立医疗合作。成功创建国家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不断加大突出问题整治力度,食品药品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升。中小学直饮水工程、食品行业“明厨亮灶”实现全覆盖。刑事案件、治安案件持续下降,一批信访积案得到化解,未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平安霍林郭勒建设取得新进步。民族宗教、人民武装、双拥优抚、史志档案、扶残助孤、妇女儿童、人防气象、防震减灾、应急处突、老年人和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这五年,我们始终坚持依法行政、从严治政,政府自身建设和行政效能不断提高。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公布权责清单 3338 项,出台市政府工作规则、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法律顾问制度。累计办理人大代表议案、意见、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 602 件。对重点工作“日跟踪、周通报、月调度”,实行 24 小时在线办公。严格履行党建、党风廉政建设、意识形态“一岗双责”,认真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各级配套政策,会议时限平均压减 20%,发文数量下降 15%,取消一般公务用车 125 台,清退办公用房 2 万平方米,压减“三公”经费 30%。同志们!五年来的成绩来之不易,充分彰显了市委的坚强领导,体现了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饱含着全市各族干部群众的辛勤汗水。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干部群众,向各战线辛勤工作的全体劳动者,向离退休老同志,向中区市直单位、驻市武警部队、政法干警,向一直关心支持霍林郭勒发展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栉风沐雨的五年,我们深切体会到:推动霍林郭勒实现高端发展、绿色转型,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把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穿始终,走符合地区实际发展之路;必须坚持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不动摇,始终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 在实体经济上;必须坚持绿色引领发展不动摇,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不断培育生态环境新优势;必须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不动摇,充分释放改革红利,让市场活力竞相迸发;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动摇,着力解决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老一辈建设者“明月当灯风擦汗,雪煮碴子做三餐”的战天斗地革命精神和坚韧的意志品质是我们永远的宝贵财富,面对新时代,更需要我们大家团结一致,撸起袖子加油干,让霍林郭勒创业精神焕发更加强大的时代感召力!二、今后五年工作思路和重点任务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论断。在这一新时代的大背景下,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霍林郭勒的阶段性特征,也是我们亟需攻克的现实问题。一是产业结构调整还需加快步伐。产业层次不高、优势项目不多、配套支撑不足仍是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迫切需要推动产业层次向中高端迈进,加快推进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二是全面深化改革还需继续攻坚。人民群众需求水平、需求层次不断提高,既要通过大力发展经济提供基础保障,又要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供持续动能,更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防范各类风险。三是制约发展的短板还需加快补齐。“煤电网铝加”循环经济产业体系优势尚未充分发挥,水、土地等资源制约 性问题显现,天然气等配套资源供给不足,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任重道远,需要我们深入做好“补短板”这篇大文章。四是新优势新动能还需全面激发。面对国家振兴东北、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等多重机遇,迫切需要我们找准路径、有效融入,尽快把外在机遇转化为内在实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在改革发展中赢得主动。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列主义、毛zd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树立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和绿色化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党的十九大描绘的宏伟蓝图,为推进霍林郭勒绿色转型高端发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而努力奋斗!具体工作中:要始终坚持“一条发展主线”,着力建设“四区两基地”,努力实现“三个推动”的战略目标。“一条发展主线”就是: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聚焦高端发展,推动绿色转型,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四区两基地”就是: 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的示范区、高载能产业绿色发展的创新区、区域性经济开放发展的聚集区、现代化产城融合发展的创建区和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国高端铝新材料工业基地。“三个推动”战略目标就是:推动煤电铝产业向高端铝材装备制造产业延伸,推动老工业基地向清洁能源基地转型,推动重要增长极向生态文明宜居宜业新高地迈进。未来五年,我们要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坚决贯彻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个决胜期、两个阶段”战略安排,严格落实市委七届九次全体会议工作部署,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加快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乘势而上,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要:坚定不移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建设更高质量的小康社会;坚定不移推动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坚定不移壮大实体经济,加快建设全国高端铝新材料工业基地;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建设更符合发展需求的社会治理体系和创新驱动型社会;坚定不移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建设美丽霍林郭勒;坚定不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建设幸福霍林郭勒。——未来五年,要以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为目标,不断 提升“煤电网铝加”实体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霍林郭勒依靠实体经济走到今天,更要靠实体经济走向未来,要通过实体经济把霍林郭勒的“金山银山”巩固住。要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持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打造千亿级“煤电网铝加”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加快构建现代经济体系。积极推进通辽北部“风光火”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项目建设,持续放大低电价“洼地”优势。以铝板带箔、高端铝合金为主攻方向,通过延伸拓展铝精深加工产业链,释放原铝产能,提升产品附加值。重点在汽车轻量化、轨道交通、装备制造、铝制家具等领域谋篇布局,引进实施一批市场前景广阔、契合市场供给需求的高端铝后精深加工项目,加快建设全国高端铝新材料工业基地。着力发展再生铝产业,推动循环经济理念在原铝行业应用。抓好工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加快固体废弃物减量化、无害化处理进程。——未来五年,要凸显改革创新的战略支撑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续的强劲动力。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政企联动、以商招商等方式,在延伸产业链、再造优势、补齐短板等方面,推动生产要素的规模化集聚。以“放管服”改革为重点,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提升政府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 和水平。持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有效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主动融入新一轮东北振兴、京津冀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带,谋划建设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依托“通关达海、联通内外、四通八达”的立体化交通体系,深化与珠恩嘎达布其口岸、锦州港、营口港、大连港、天津港对接合作,加快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深入开展“创新引领转型升级行动”,重点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产业创新能力提升、知识产权运用保护、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清洁能源基地建设”五大工程,以创新成果转化为重点,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商品化。加快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等创新平台,力争大中型企业科技研发平台实现全覆盖。鼓励发展“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平台,广泛吸纳各领域科技人才。稳步提升高新技术产值比重,争创“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未来五年,要坚持一三产业融合振兴,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围绕主导产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通过引入“云供应链”、第三方物流、跨境电子商务等新型贸易模式,加快综合物流园区、铁路专用线、铝产品仓储、保税物流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全域旅游,进一步提升旅游基础设施档次和公共服务水平,让游客“来得了、住得下、玩得好”,推动旅游业从单一的“观光赏景”向休闲、体验、避暑、度假、置业、养老等方向转型。深度挖掘 旅游资源和文化内涵,进一步做优“创业文化游、兵团故地游、休闲自驾游、草原生态游、乡村田园游、现代工业游”等旅游产品,积极拓展冬季冰雪游、夏季避暑游、春秋休闲游等四季旅游载体,不断提升旅游集散中心的供给服务能力,奠定旅游业发展新优势。同时,大力发展酒店餐饮、养老度假、信息资讯、家庭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推动第三产业加快发展。把保护生态作为发展农牧业重要前提,将绿色、有机、无公害作为农畜产品发展方向,加快推动种养殖结构调整和生产方式转变,不断提高设施农业科技化水平,鼓励社会资本兴办家庭牧场,建设农畜产品质量全程可追溯体系,推动农牧业提质增效。——未来五年,要让绿色发展成为主旋律,让美丽与发展共赢成为霍林郭勒的生动实践。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着力打造绿色能源产业链、绿色能源产品链、绿色能源供应链,将“最严环保理念”贯穿于主导产业发展全程,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通过生态建设把霍林郭勒的“绿水青山”打造好。推动污染物深度减排工程取得实效,深入开展点源、面源污染同步整治,有组织、无组织排放综合治理行动,积极构建绿水青山与现代工业相生相伴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全面加强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以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为重点,全力争创国家“绿色矿山”试点。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提高中水回用率,积极建设节水型城 市。坚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不断提升土地利用效率。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争创国家级“生态宜居城市”和“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未来五年,要着力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推动**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在新时代实践中发扬“开放、创业、包容、担当”的城市精神,在全社会形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强大氛围。持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推进文化与教育、旅游有效融合,扩大文化产品服务有效供给。注重抓好对外文化交流,传播霍林郭勒声音、讲好霍林郭勒故事。全民动员,不断提升市容环境、文明素质和文化内涵,争取一年提名、两年成型、三年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未来五年,要矢志不渝地保障和改善民生,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强化创新管理,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新增就业 1 万人以上,失业率控制在3.4%以内。推动城乡居民增收,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 5 万元。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确保农村牧区脱贫群众稳定增收,城镇贫困户全部脱贫。突出公益性、均等化等重点属性,统筹配 置教育、医疗资源,合理优化公共服务空间布局,不断提升服务群众的便利化程度。全面完成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让棚户区群众搬上新居,彻底告别“脏乱差”的旧时光。加快健全覆盖“全生命周期”社会保障和福祉体系,向建设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的“幸福高地”大步迈进。——未来五年,要全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切实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全面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和生命财产安全。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网络空间。进一步完善社会矛盾纠纷排查、预警和化解机制,用群众工作理念统领信访工作,引导群众依法依规行使权利、表达诉求,推动信访积案和矛盾问题妥善化解。不断提高法律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确保“七五”普法各项目标落到实处,加快“法治霍林郭勒”建设进程。强化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不断强化企业的主体责任和一线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集中精力排查整治各领域安全生产隐患,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不断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立食品药品安全全程可追溯体系,进一步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通过引入新型技术装备和管控措施,科技强警、智能管理、全民联动,形成打击违法犯罪高压态势,推动平安霍林郭勒建设再上新台阶。三、2018 年重点工作安排 2018 年,我们要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中找准定位、明确目标,以艰苦奋斗、戒骄戒躁和攻坚克难的韧劲,加快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益的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7%左右,全口径财税收入增长 7%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0%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9%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5%左右。实现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推动实体经济优势发展抓好重点项目。以“项目建设攻坚突破”行动为引领,持续壮大实体经济规模。开工建设吉煤 600 万吨井工矿。抢抓局域电网试点机遇,推动通辽北部“风光火”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项目加快建设,进一步放大电力成本“洼地”效应。加快产能指标置换进程,助力锦联一期后 33 万吨、创源 40 万吨原铝释放产能,力争锦联二期 100 万吨、创源一期后 40 万吨产能依法依规建设。确保联晟哈兹列特 35 万吨连铸连轧生产线、15 万吨双零箔项目正式投产。建设旭阳20 万吨球形铝粉、10 万吨铝银浆项目,力促万特利 5 万吨汽车用锻造高端铝材项目落地实施,启动霍煤车轮 300 万只铝轮毂扩建项目。年内,新增铝后精深加工产能 80 万吨以上。启动创源 30 万吨碳素项目建设,力争 12 万吨工业硅项目年内投产。协力推动霍煤集团转型发展,建设 30 万吨碳 素项目,完成鸿骏铝扁锭、万祥铝业公司重组。确保南海禾毅 20 万吨腐殖酸盐项目投产达效。助力非公经济。应用“互联网+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政商互动”24 小时服务平台,搭建政银企高速对接桥梁。强化金融信贷、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生产要素配置等方面政策支持,培育一批骨干企业,造就一批创新型中小企业。扶持本土企业转型升级,推动阿拉腾高哈、霍林西山香等本土品牌做大做强,增强市场竞争力。引导本土企业与招商引资项目务实合作、抱团取暖、借船出海,提升融合度。有效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培养造就一批具有长远战略眼光、品牌建设意识、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民营企业家。营造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强化质量管理,打造一批业内驰名的“霍林郭勒品牌”。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广泛宣传鼓励支持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努力营造政府“亲商”、全民“安商”、社会“护商”良好环境。优化要素保障。加快霍煤集团、锦联矿业与鲁新煤矿、乌拉盖河煤矿合作重组,推进创源公司煤炭资源配置,促进重点煤炭企业与大型电解铝企业长期协作,解决“产煤缺煤”问题,确保煤炭市场供需平衡。推动锦联、创源多能互补优化示范项目获批建成,破解电力发展瓶颈。加快推进乌兰哈达河、三河口水库、巴润河水库提水调水工程,建成通霍天 然气管道,完善 8 平方公里铝新材料产业园区基础设施,补齐工业经济发展“短板”。开展工业普查行动,为重点企业建立“一企一策”帮扶方案,对重点项目“周调度、月通报、季分析”,全方位保障企业发展、项目建设和投资质量。年内,力争 5 家企业晋升规模以上企业,盘活停产企业 4 家以上,政企联动对接争取上级项目资金 4 亿元以上。(二)推动一三产业融合振兴壮大文化旅游业。充分发挥地缘区位和立体交通优势,加快完善区域旅游集散中心服务功能,打造蒙东地区优秀草原旅游目的地。完成《霍林郭勒市全域旅游总体规划》,推进敖包相会可汗山景区提档升级,完善额仑草原自驾车营地服务功能。深入对接黑吉辽、京津冀客源市场,采取旅游推介、航空宣传、网络媒体、VR 实景、微视频、印象营销等全媒体手段,大秀霍林郭勒风光。结合全域旅游发展新趋势,加快提升“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保障供给水平,鼓励社会资本进军旅游休闲产业。以草原婚礼节、自驾文化节、冰雪节等活动为载体,设计包装符合全域游、四季游发展趋势,适应当代旅游消费模式的旅游品牌和产品,搞活“后备箱经济”,深化“旅游+”理念,不断提升旅游影响力和美誉度。年内,实现旅游业综合收入 10 亿元以上。发展现代农牧业。大力发展设施、节水、观光、休闲为一体的现代农牧业,通过旅游民宿、生态农庄、休闲采摘、 民俗体验等载体,依托巴润、查格达、观音山、军马场等农牧业和旅游资源,推动农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在军马场生态保护区实施退牧还草工程,种植饲草 2.2 万亩。以“稳羊增牛”为主攻方向,发展肉牛、肉羊产业,着力引进农畜产品深加工企业,培育“地标性”品牌。鼓励年轻群体到第一产业创业,转换对霍林郭勒农牧业定式思维,突出“小而精、少而优”的发展理念和营销思路,提升绿色、有机、无公害农畜产品比重,进一步增强“菜篮子”供给能力。培育新兴服务业。加快推进锦铁供应链物流项目,建设铁路专用线、轨道输送长廊、仓储基地“一体化”物流集散平台。完成创源铁路专用线建设。与珠恩嘎达布其等口岸对接合作,加快发展进出口贸易。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打造“公铁联运、空铁联运”为主的“多式联运”物流平台。大力发展互联网经济,优化电子商务产业园和跨境产品体验中心运营方式和管理制度,免费开展互联网营销推广培训,鼓励本土特色产品线上销售。(三)推动改革创新不断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以预算体制改革为重点,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进一步强化收支质量。推动城投、交投、水投、文旅投等投融资平台“实体化”“市场化”转型,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深入对接金融机构, 探索建立产业发展基金,广泛吸收金融资本参与产业转型升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加快人才改革试验区建设步伐,不断健全人才发展规划、人才优惠政策、人才服务机制等方面具体举措,为人才提供广阔舞台和发展空间。持续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进一步降低群众就医成本。健全社会征信体系,持续规范民间借贷行为,严密防范金融风险。持续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煤矿兼并重组,退出 60 万吨煤炭产能,消化房地产库存 2000 套以上。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对接新一轮东北振兴,不断提升对外开放发展水平。探索建设进口资源加工区和综合保税区,推动进出口总额突破1 亿美元。与东北地区加强能源、产业合作,在区域协同发展中积极发挥作用,引导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以“煤电网铝加”产业链为核心,紧盯指标置换、产业延伸、新兴服务业,深入开展招商引资。把握汽车轻量化发展方向,紧盯车轮毂、缸体缸盖、汽车压铸件等汽车配件领域,开展轻量化高端铝材招商引资,重点盯跑明泰 20 万吨再生铝、科盛 10 万吨铝精深加工、东北大学泡沫铝等项目。在碳素、中间合金、金融物流、电子商务等领域引入优势项目,补齐发展短板。年内,力争引进亿元以上项目 10 个,引进市外资金 70 亿元以上。加速科技创新步伐。充分发挥铝及新材料工业技术研究 院、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创新平台作用,强化科技人才引领带动,用更优惠的政策、更优越的环境,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将轨道交通用铝、汽车用铝、电子产品用铝等作为主攻方向,加速重大科技攻关,重点攻克特种焊接、强磁场下钢棒焊接等技术难题,力争电解槽自动轧固设备、无人车和直角机器人自动加料系统投入生产应用。确保哈兹列特生产线稳定运行,大幅提升铝板带箔生产效率。推动局域微型电网、电解铝烟气污染物趋零排放示范工程等申报自治区科技进步奖,力争完成 10 项以上行业领先的关键共性技术科技攻关,申报 2 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建立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和 2 家自治区级众创空间,创建自治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四)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推进主导产业深度减排。确保鸿骏铝电、霍宁碳素、金源口热电、创源金属公司全部完成在线监控数据联网。投资1.2 亿元,完成锦联公司电解铝烟气污染物趋零排放示范工程二系列项目,确保鸿骏、锦联已投运示范工程设备稳定运行,并争创国内电解铝减排新标准。完成鸿骏铝电公司电厂6 号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及铝厂残极冷却收尘装置、阳极成品库改造等环保工程。推广“电解铝无组织排放治理工艺包”生产应用,推进集气系统、天车负压等 8 方面工艺流程再造,加快实现电解铝行业深度减排。 实施生态环保重点工程。以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形式实施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工程,督促企业及时开展矿山复垦绿化工作。力促静湖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通过国家林业局审核。年内,封山育林 1 万亩、建设“三北”防护林 3000 亩、实施重点区域绿化 500 亩、补植补造及森林抚育 1500 亩,确保达到治理条件的矿山、排土场全部完成治理,治理面积1800 亩以上,推动中水利用率达到 60%以上。集中解决环境突出问题。加快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持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对重点行业和企业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环保设备 24 小时稳定运行,严惩重罚环境违法行为。重点实施煤炭集运站仓储场所集中整治,10 月底前完成全市所有煤炭生产、加工、运输、仓储场所封闭运行,实现“存煤不见煤、运煤不露煤、厂区不见土、生产全封闭”目标。全面治理满都拉煤矿、金源里煤矿采空区火点灾害,解决煤炭自燃污染环境问题。深入实施废水、垃圾无害化处理,严密防控农牧业面源污染,不断强化土壤污染防治各项措施,开展城乡清洁行动,持续巩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成果。(五)推动城市发展提质增效突出规划引领作用。更加突出规划的精细性和执行的刚性,进一步优化城区功能布局,完成“工业园区规划环评” “军马场区域生态保护规划”及城市绿化、亮化等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工程质量为核心,以强化日常管理为重点,高质量抓好城市建设。年内,进一步压缩基本建设项目“盘子”,重点在居住环境改善、城市美化、景观绿化、河道治理等方面做好基本项目建设。在城市空地、街角、集中住宅区等区域开展园林绿化。完成城市亮化提升工程,进一步彰显城市魅力。着重做好城市南区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工作,加快推动产城融合发展步伐。强化道路运输管理,提高公路、铁路运输效率。延伸拓展公共交通服务网络,通过新能源公交车、公共自行车,优化便民出行“最后一公里”。合理开辟新航线,对现有航线进行优化设计,推行航空“月票制”、老年人和儿童免费乘机等便民举措,最大限度方便群众出行。着重抓好城市管理。积极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工作。着力打造“花园式”学校、工厂、社区、单位。建设城市北部区域综合型农贸市场。对建筑市场、房地产开发领域加强管理,从严抓好拆迁区土地收储工作,坚决打击非法占地行为。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监管体系,持续加大执法力度,严管汽修汽配、占道经营、早晚街市,大力整治乱堆乱倒、乱停乱放、违章建筑、噪声扰民等突出问题,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 平。抓好居民小区物业管理,开展老旧住宅区公共卫生、楼道照明专项整治,打造环境整洁、公共服务完善的宜居环境。推进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规范化建设,筑牢食药安全“防火墙”。确保集智慧环保、智慧安监、智慧食药、智慧公交等于一体的智慧城市管理体系投入运营。(六)推动社会民生迈出新步伐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优先发展教育,新建标准化第四幼儿园,完成新区第三小学和民办幼儿园建设。鼓励普惠性民办教育发展,规范社会办学行为,推动教育教学秩序不断改善。依托公共实训基地,与东北大学、吉林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等高校建立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合作办学新机制,培育一批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实用人才。开展师资队伍“双提升”工程,与教育先进地区深化合作,推动教育内涵式发展。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强化医疗核心能力建设,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为百姓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充分发挥中蒙医医院专科优势,助推蒙中医药事业发展。全面落实国家计划生育政策,不断提升出生人口素质。建成全民健身中心和老年活动中心,完善公共体育健身设施,营造浓厚的全民健身氛围。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有效发挥乌兰牧骑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重要职能,创作出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扶持社会文艺团体发展,鼓励优秀文艺作品创作,深度挖掘民族文 化、创业文化、城市文化内涵。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言行。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树群众身边的先进典型,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展现新的时代风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确保困难群众稳定脱贫,一个都不能少的共同迈向小康社会。深入推进棚户区改造,完成 760 户棚改任务,基本消除集中连片棚户区。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中小企业贷款、税费减免、残疾人创业免税等方面进行综合扶持,以创业促就业,新增就业 2000 人以上。进一步提高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覆盖面和群众参与度,着力扩大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参保范围,推动社会保障救助体系向深层次拓展。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集中力量办好脱贫增收、健康利民、文体惠民等民生实事,让人民群众更加充分地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强化社会综合治理。不断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重点围绕煤矿、危化冶金、道路交通等领域开展安全隐患集中排查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抓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矛盾纠纷排查、信访积案化解工作,确保信访总量持续下降。进一步完善信息化、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类违 法犯罪,全面打造对党忠诚、作风过硬、人民满意的公安队伍,让不法犯罪分子无处遁形。(七)推动政府自身建设不断进步提高政治站位。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坚持用**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持续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党的群众路线贯穿于市政府工作始终,自觉践行“忠诚、干净、担当”要求,以严的精神、实的作风,攻坚克难、干事创业。推进依法行政。坚持厉行法治,建设法治政府,坚决杜绝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逐利违法、徇私枉法等各类问题。大力推行专家咨询、科学论证、集体讨论相结合的决策机制,让权力在制度的“笼子”里规范高效运行。强化预算管理,严控债务风险。坚守诚信施政准则,进一步完善政府诚信体系,提升政府公信力。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方监督,保证公权力透明运行。深化巡视整改成果运用,推动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事业取得更大成绩。 强化能力建设。以增强市政府系统学习能力、科学发展、勇于担当、狠抓落实四方面本领为重点,全力打造“学习型政府”“专业型部门”,不断提升贯彻执行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始终保持锐意进取、务实担当的精神风貌,雷厉风行、久久为功,以钉钉子的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严肃行政问责,建立民主科学的目标决策体系、权责明确的执行责任体系和严格高效的考核监督体系,健全为民办事的制度保障。提升党建水平。始终坚持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全面推进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建工作质量。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自觉尊崇党章、遵守党规,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持续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大力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坚持把改进作风、严明纪律、惩治腐败作为建设廉洁政府的重要遵循。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各级配套规定精神成果,让干部知敬畏、存戒惧,自觉抵制商品交换原则的侵蚀,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从严抓好干部“八小时”以外全程监管,严厉打击“雁过拔毛”式腐败,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以清正廉洁的形象取信于民。 同志们!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责任彰显新担当。经济新常态下走过的这五年,让我们更加坚定了推动改革、加快发展的强大信心,更加凝聚起“霍林河创业再出发”的磅礴力量。站在新起点、迈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密团结在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采华名、不兴伪事,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而努力奋斗!2018 年盘锦市双台子区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区第八届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刚刚过去的五年,是双台子区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面对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转变等一系列深刻变化,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依法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下,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 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和“四个着力”“三个推进”要求,圆满完成了区八届人大历次会议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开启了老城区走向新发展的波澜航程。——过去五年,是动能不断强劲、发展不断协调,经济实力稳步提升、新发展理念结出丰硕成果的五年五年来,我们主动调整发展观念、积极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和发展效益,进一步夯实统计数据,保持了经济稳中向好的增长态势。我们不断促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积极构建符合双台子区特色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我们着力构建分工协调、布局合理、优势对接、多点支撑的区域发展新格局,不断推动“一带三区”四板块组团联动发展。我们大力落实生态立区战略,始终坚持将产业发展与生态改善有机结合,努力打造河湖与城乡融为一体、自然与人文相得益彰的美丽城区。我们不断树立国际视野、站上国家平台、对标先进地区、结合自身实际,主动融入世界和全国、全省、全市发展大格局。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财政用于民生领域支出从五年前的 62%提高到今年的 75%,有效提升了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预计到 2017 年末,全区所属地区生产总值实现 122.5亿元,年均增长 10.5%(按可比因素);固定资产投资实现58.3 亿元,年均增长 5.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 106亿元,年均增长 9%;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 6.1 亿元,年均 增长 2.7%;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 28330 元,年均增长 8%。——过去五年,是结构不断优化、产业不断壮大,项目建设亮点纷呈、创新驱动力成为核心引擎的五年五年来,我们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全力调结构、转方式、促改革、防风险,有效推动了三次产业健康发展。新型工业持续壮大。坚持深度融合华锦战略,盘锦精细化工产业园区成功晋升为省级经济开发区。辽宁北方戴纳索丁苯橡胶等 52 个亿元以上优质项目竣工投产,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实现倍增。率先打造了东北首个精细化工产业孵化基地,北京键凯等 38 个高科技创新型企业签约落地,为精细化工产业持续壮大储备了新动能。建设了辽宁盘锦 2025 高端制造双创园。中触媒集团、北京理工大学、中科院大连化物所 3 个研究院项目先后落地,北化鲁华等重点企业顺利完成技改升级,创新已经成为工业发展的主旋律。现代服务业与旅游业提质增效。深入推进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实现两年完成,明厨亮灶、油烟净化等改造工作全面收官。盘锦公路港、盘锦国际会展中心、大润发超市等一大批现代服务业项目投入运营,京东盘锦馆、兴隆大院等互联网销售平台顺利上线,盘锦精细化工现代物流园区被评为省级物流示范园区。七大特色楼 宇高效运行,创新创业热潮澎湃,小微企业和个体经商户增加至 2 万余户。摩拜单车开启了全市共享经济新篇章。辽河旅游开发项目有序推进,与中青旅实业达成了全域旅游合作,北京首旅寒舍民宿项目成为辽河产业带新成员。湖滨公园改造全面开启,盘锦火车站综合客运枢纽工程拉开帷幕,“湿地旅游盘锦接待首站”的各项建设工作扎实推进。现代农业生机勃发。绿港现代农业观光园健康发展,无土栽培与采摘模式成为全市设施观光农业新亮点。辽河半岛都市观光园项目高质量推进,为特色小镇建设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搭建了新平台。全面完成了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任务,认养农业和设施农业发展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 27.7%。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深入,绿化、美化、硬化工作顺利完成,农村安全饮水改造工作率先完成、垃圾分类全面普及,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过去五年,是改革不断深入、成效不断凸显,发展活力有效激发、区域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的五年五年来,我们主动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加快建设与市场完全对接、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经济活力与政府服务能力实现了同步提升。“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成立了区行政审批局,先后向街镇及园区下放审批权限 274 项,取消行政职权事项 83项,取消审批前置要件 21 项,审批时限由 270 天缩减至 30 天。全面实施了“四不园区”、区级领导包扶企业和“容缺审批+企业承诺+全程代办”等一系列制度,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广东立威化工等 14 个重点项目通过“以商招商”成为了壮大经济发展的新成员。投融资体制改革扎实推进。构建了“1+5+2”国资国企资本运营体系基本框架,域内银行分支机构增加至 23 家,民营担保机构和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到 10 家,累计为企业提供融资贷款 103 亿元。成功发行了 18 亿元的地方债和 18.5亿元的企业债。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工作有序开展。完成了商务局、旅游局等多个部门的合并组建工作,设立了统一镇,重新梳理确定了 21 个政府工作部门的“三定方案”。围绕区委“1+8”改革,街镇、社区村改革工作顺利完成。扎实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干部队伍作风明显转变,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增强,构建了风清气正劲足的良好政治生态。人大代表意见建议与政协委员提案办复率均达到 100%。——过去五年,是社会事业不断进步、社会治理不断创新,城区面貌日新月异、民生福祉持续走向新高度的五年五年来,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宁愿让政府过紧日子,也要让百姓过好日子,不断加大社会事业和民生领域投入,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 城市建设水平不断提升。注重还空间于百姓、还公平于社会,开展了建区以来力度最大的城市综合治理行动,大规模拆除违法建筑 30 余万平方米,得到了全区百姓的衷心拥护。充分结合“多城联创”,高标准启动了弃管老旧小区、华锦集团“三供一业”、国际化大交通、城市亮化绿化、城市色彩、强弱电落地、街路雨污分流等一系列重大改造工程,老城区面貌发生了较大改变,焕发出勃勃生机。高质量完成辽河新城 7 平方公里起步区建设,配套建设了全民健身中心、滨河实验学校、消防站等基础设施,成功开展了中新线扩建工程,林丰路大桥、城北公铁立交桥相继投入使用,一座现代化新城拔地而起。城市垃圾分类等试点工作成功开展,城市精细化建设和管理工作扎实推进。昂首迈进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行列。民生事业显著改善。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累计投入资金2.5 亿元,大力实施了操场、改厕、信息化等七项工程,接收了 8 所市属学校,有效实施了教育资源整合,全面优化了办学条件,学前教育普惠率大幅度提升,教育事业发展赢得了百姓点赞。累计争取资金 58 亿元,积极开展棚户区征收工作,完成改造 3.3 万户,保障性住房覆盖率超过 82%。成功搭建了“2+2+N”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医疗稳步回归公益性。新增社区服务用房面积 2.7 万平方米,建设完成 32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 10 个农村互助幸福院,全省首家智 慧化社会福利院投入使用,“医养结合”模式逐步建立。在全市率先完成农村地区清洁能源取暖工作,实现了网格化服务管理全覆盖,被评为全省社会组织创新示范区。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扎实推进了少儿图书馆等一批文化体育场馆建设,广泛开展了全民健身活动,被评为全国 2013-2016 年度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 3%以内。安全生产工作得到国务院安委会和省安委会高度认可,圆满完成了中央环保督察工作任务,多年蝉联省级平安县区。五年来,民族、宗教、侨务、武装、法制、档案、物价、残疾人、妇女儿童、青少年等各项事业都实现了健康发展。各位代表!回顾总结过去五年来取得的成就,我们深刻认识到,要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就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就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就必须保持无比强大的前行定力,就必须一茬接着一茬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各位代表!以上成就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亲切关怀的结果,是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有力监督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上下众志成城、戮力同心、创新实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全区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界人士,向所有驻区企事业单位和帮助全区发展的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表示衷心的感谢!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区经济社 会发展和政府工作中还存在许多矛盾和不足:一是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产业结构还不够合理,现代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和旅游业等新的经济增长点支撑不足,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和创新能力不够的问题并存。二是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和政府刚性支出增加的矛盾凸显,向上争取资金的途径不够广阔、成效不够明显,城乡发展瓶颈依旧未能得到有效破解。三是老城区基础设施尚不完善,百姓基本需求还没有得到充分满足,服务发展的各项功能还不够健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社会发展。四是政府个别部门和工作人员责任和担当意识不足,创新和发展意识不强,理论和业务素养不够,抓工作落实的标准不高、速度不快、成效不大,等等。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二、今后五年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官场小说各位代表,未来五年,既是我们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实现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也是我们站在全新的历史起点上、蹄疾步稳走向全新发展的机遇期,更是我们乘势而上、全面筑牢发展基础、顺利走上国际化发展道路的决胜期。我们要客观地看到,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蓄势待发,全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正在持续转化为驱动全区发展源源不绝的新动力;我们要客观地看到,“一带一路”建设、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建 设国际化中等发达城市等重大战略多重叠加,政策红利正在加速释放,量身定制的发展新机遇纷至沓来;我们要客观地看到,全区积蓄多年的磅礴动能正在有序有效地释放,水到渠成的发展态势已经形成。高质量、高品位、高效率谋划和开展好未来五年的工作,既是我们不忘初心、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光荣使命,更是我们继续前进、全面推动经济社会行稳致远发展的不懈担当!未来五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新发展理念和“四个着力”“三个推进”要求,按照省十二次党代会、市七次党代会和区八次党代会的总体部署,推进实施“一带三区”发展布局,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发展实体经济为着力点,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动力,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重要抓手,以不断壮大财政收入为目标,以人民为中心,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扎实筑牢九个发展基础,全力推动重点领域不断向国际化水平迈进,为建设创新创业之城、协调互动之城、美丽生态之城、开放包容之城、幸福共享之城,建设国际化中等发达城市、现代化滨河国际城区不懈奋斗!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是:2018 年,在改革开放 40 周年之际,我们苦干实干加油 干,对外开放的张力有效释放,发展动能的转化显著增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力争走在全市前列。智能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旅游业等新经济增长点初具形态,弃管老旧小区改造、主街主路改造、美化亮化等提升城区品位的工作基本完成,棚户区改造与回迁安置工作有序推进,城市精细化建设和管理工作全面展开。“放管服”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财税制度改革继续深化,新经济业态持续繁荣。让老城区面貌得到进一步改变,百姓的幸福感明显增强!2019 年,在建国 70 周年之际,我们基本完成以火车站、辽河半岛观光园为支撑的特色小镇建设,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的全新开放格局初步形成。全面深化改革步伐不断加大。实体经济蓬勃发展,小微企业不断壮大,精细化工类高科技创新型企业成批量迈向产业化发展,长久凝聚的新动能将集中转化为经济发展的爆发力。棚户区改造等重大民生工程顺利收官,老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明显改善,辽河新城产业不断集聚。让百姓的生产环境和生活质量得到较大提升!2020 年,在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我们高质量完成“十三五”规划任务,全面筑牢建设国际化中等发达城市、现代化滨河国际城区的九个发展基础。2025 高端制造双创园等新工业经济增长点明显发挥作用,共享经济、夜经济等服务业新业态全面凝聚为驱动发展的新引擎。南部依托辽河旅游、北部依托鑫安源荷花小镇、东西部依托高端观光农业、 中部依托高铁站商旅特色小镇的“东西南北中”全域旅游大格局基本形成。各领域改革持续走向深入。让老城区全面焕发出新活力,辽河新城成为人才、科技、资本相互交织、广泛凝聚的新高地,全区百姓生活更加富裕!2021 年,在建党 100 周年之际,我们全面开启重点领域率先达到“国际水平”的新航程。智能制造、精细化工等工业企业全部进入中高端,辽河文化产业、高端商旅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等不断壮大,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格局基本形成。全区科研经费投入比重和外贸依存度进一步提高。创新社会治理的成效进一步显现,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通过改革不断集聚的新动能充分释放,让更多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成果不断向民生领域倾斜,百姓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得到进一步满足!2022 年,在本届政府收官之际,我们将圆满实现各项工作目标,有序迈进高质量发展。工业经济稳固实现多点支撑,服务业发展整体迈入中高端水平,城乡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各项改革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辽宁盘锦精细化工经济开发区成为东北亚石化产业格局中的重要成员,辐射世界的湿地旅游盘锦接待首站作用更加突出,初现格局的现代化滨河国际城区成为对外开放和国际交流的新平台。教育、医疗、养老、社会保障等民生事业不断健康发展,让百姓的生活更加充实、 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各位代表,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双台子区也进入了发展的新阶段。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将矢志不渝,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让母亲河畔底蕴深厚的老城区焕发出朝气蓬勃的新活力!我们将牢记使命,与全区人民共同挥洒辛勤的汗水,让 20 余万百姓伴随着家乡变革的脚步,持续升高幸福的温度!我们将奋勇前进,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满枝硕果,为建设国际化中等发达城市、现代化滨河国际城区的壮美蓝图贡献智慧和力量!三、2018 年主要工作任务即将到来的 2018 年,是新一届政府承载希望、续存梦想、扬帆起航的奋斗元年,也是抢抓重大机遇、集中破解矛盾、释放强大动能的攻坚之年,更是与全区人民携手走向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重要一年。扎实做好全年各项工作,将对全区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将对我们走对走实走好国际化道路具有重大意义。我们将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坚决贯彻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咬定青山不放松、撸起袖子加油干,努力在关键领域实现突破、有所作为。主要预期目标是:所属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7.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9%,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 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8%,社会消费品 零售总额增长 6%,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8%。经济发展持续保持稳中向好,部分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力争走在全市前列。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集中精力抓好 6 项重点工作:(一)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我们将视项目为生命,使出真力气、付出真感情,牢牢抓住发展的关键点,紧紧攥住发展的生命线。持续打赢招商引资攻坚战。客观面对全区经济发展新需求,重点围绕“世界 500 强、中国 100 强、行业领先和有品位有实力有责任的属地企业”,大力开展精细化工、高端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和商务旅游等项目招商,推动形成工业产业新支撑、高端服务业新亮点、全域旅游新格局。创新招商引资体制机制,将招商局改组为招商服务局,实行“周调度、月通报、季排名”,招商人员每年外出招商时间不少于240 天。持续实行每周一次的“重点项目区长见面会”制度,深入推进每月一次的区长“走出去”招商活动,科学开展每季度一次的“请进来”主题招商活动,继续发挥“看盘锦变化·助家乡发展”等招商载体作用,形成全民招商新格局,全年力争实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 28 个。全面掀起项目建设新热潮。全力确保签约项目尽快落地、落地项目尽快开工、开工项目尽快投产、投产项目尽快达效。高标准推进辽宁键凯产业化基地等 16 个新建、续建亿元以 上项目建设进度,确保至少 2 个以上高端装备制造项目落地开工,不断加强工业经济“发动机”作用。高质量推进果蔬批发市场、兴隆新二百、危化品停车场等 21 个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建设,全力壮大服务业的生力军。高品位推进辽河半岛都市观光园、鑫安源荷花小镇等项目建设,全面培育近郊乡村旅游新热点。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全力支持民营经济。进一步加大对海内外高端人才和大连理工大学等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度,促进更多优秀人才向双台子区汇聚,为项目建设提供不竭动力。(二)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我们将主动迎接市场经济和外部环境考验,不断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加大简政放权工作力度,实施商事制度改革一票否决,坚决避免假放权,确保放得下、接得住、用得好,真正实现向平台集中、向基层下沉。网上政务达到全覆盖,全面实现办事、审批“两不见面”。严格执行“容缺审批+企业承诺+全程代办”制度,确保区级领导干部、招商服务人员和全程代办人员在企业全生命周期做好服务。广泛树立“为投资者和创业者服务”理念,建立企业家关怀机制,打好感情牌,谁破坏了营商环境,谁就将成为阻碍发展的绊脚石。深入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组建国有资产管理局,完善 “1+5+2”国资国企体系,实现资源、资产、资本、资金“四资联动”,逐步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集团。持续壮大小额贷款公司、基金公司等融资平台规模,不断加强政银企合作,全年新引进金融机构 2 家以上,新增贷款余额 10 亿元以上,完成非信贷融资 30 亿元以上,努力破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全力加快企业上市步伐,进一步完善奖励机制,建立上市、挂牌后备企业资源库,确保 2 家企业在新三板或辽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深入推进财税制度改革。狠抓企业属地化管理、属地化纳税,大力推进 79 家“飞地”银行等相关企业在双台子区纳税。有效推动零散税源代收代管,实现应收尽收。围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污水处理厂建设等各项工作,全力做好项目包装,做到人人肩上有指标,全口径向上争取资金,实现借力发展。严格财务支出管理,科学规范审批程序,全面实现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防风险。全面加大对外开放。坚持以扩大开放促进深化改革,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全面落实辽宁沿海经济带三年攻坚计划,牢固树立国际视野,充分借鉴德国汉堡、江苏无锡等先进地区经验,坚定不移地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有效刺激出口创汇企业扩大出口规模,大力促进精细化工企业走出国门,不断提高全区外贸依存度,全年外贸出口额力争实现 4 亿元。 (三)大力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我们将更好地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全力以赴推动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持续推进工业经济新发展。继续深入实施融合华锦战略,进一步加强产业园区西扩区建设,重点围绕高科技、高效益、有前景、无污染的产业链项目,有效提升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丰厚度。认真做好“大做强”“个转企”“小升规”三项重点工作,实现辽宁键凯等 5 个以上“孵化器”项目产业化生产。大力促进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产业技术研究院、中触媒集团精细化工产业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石化产业研究院研发成果的转化,加深与天津大学等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合作,全区科研经费占比提高到 2%。全面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进 5 个以上重点企业进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行列。持续培育服务业发展新亮点。全力打造服务业质量提升“升级版”,全域全面推动服务业整体迈向中高端。聚焦“拥抱 2019”,进一步完善盘锦火车站地区城市设计方案,适时启动火车站东站房建设,加速形成以高铁枢纽为核心的特色小镇,围绕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积极打造高端商旅服务业,与盘锦港共同构建“南港北铁”大格局。科学促进产业园区物流中心、会计师事务所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充分发挥博 景创业大厦等小微企业平台的孵化作用,全面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大力发展夜经济,不断形成创新创业新风尚。依托盘锦会展中心等平台,全年至少组织大型会展活动 2 次以上。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深入发掘辽河湿地文化内涵,不断叫响辽河旅游品牌。持续激发农业发展新活力。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面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共同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成认养农业 7500 亩。进一步促进美丽乡村建设提档升级。大力推动辽河半岛都市观光园国内最大无土栽培设施农业项目,打造农业产业科技化发展的全新增长极。(四)奋力推进城区建设我们将统筹推进老城区综合改造和辽河新城科学建设,重点围绕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和百姓获得感、幸福感,着力补齐城区基础设施和城市管理短板,用最充分的信心、最坚定的意志、最有效的举措,共同建设我们美好的家园。深入开展老城区改造工作。全面跳出“打补丁”式的建设模式,高起点编制城区单元控详规,逐步实施“多规合一”。高品位编制老城区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基本完成弃管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基本实现物业标准化管理全覆盖。强弱电落地、湖滨公园清淤和提升改造等系统性工程扎实推进,城市色彩提升、城市美化亮化等重点工作顺利收官,雨污水分流工程 有序实施,进一步畅通城市“毛细血管”,老城区内涝问题得到初步解决。深入实施城区整体功能提升工程。完成渤海路、东风街、长征街等改造任务,进一步提升国际化交通水平,科学开展单向通行等道路设置,有序推动全域客运交通一体化进程。高品位开启立体停车楼建设,充分利用地上和地下的有效空间,严格确保新建商住楼宇配套停车场建设,初步解决百姓行车难、停车难问题。抓住今冬明春的有利契机,全力开展城区绿化提升工作,形成“300 米见绿、500 米见园”的城市绿化景观新架构。做好盘锦时代城、湖滨四季城等项目后续收尾工作,提升城区总体形象。高质量推动新城区建设,为全区发展拓展新空间,确保滨河实验学校、全民健身中心等配套设施投入使用。深入推进城市管理体系建设。不断促进社会治理与科技应用深度融合,开展智能化门禁系统试点工作,科学搭建集基础信息采集、在线互动交流、人员分级管理、大数据综合分析等功能为一体的社会治理新平台。全面巩固创城成果,加强常态化监管,加大严管重罚力度,以市民素质提升促进城市精明管理。全面开展城市精细化建设和管理工作,深入推进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打造网络平台升级版,有效提高城市精细化、标准化、智慧化管理水平。(五)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我们将牢牢抓住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区人民。全力改善人居环境。积极推进棚户区改造征收工作,加快回迁楼建设速度,确保曙光小区、长征小区、惠民小区等棚改项目顺利竣工并交付使用,全年安置回迁居民 5400 户。坚持绿色发展,深入推进蓝天、碧水、沃土工程,全面落实“河长制”,严控 PM2.5 和 PM10 指标,实现只减不增。深入实施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三年行动计划,强化美丽乡村建设成果。持续深入开展“多城联创”工作,确保顺利通过国家生态文明示范街镇、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考核验收。全力提高社会保障。继续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进一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对有就业需求的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实行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3%以内,零就业家庭始终保持动态为零。推进“两院两中心”和卫生服务站管理体制创新,落实“健康双台子”2030 行动纲要,成功创建全国第三批健康促进示范区。新增 2 个农村互助幸福院,依托北京清檬养老集团,实现社会福利院、日间照料中心和互助幸福院全部社会化运营,建立居家养老新模式,先行获得全国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红利。优先发展教育事 业,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确保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国家验收。助力创建国家食品药品安全放心城市和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立足脱真贫、真脱贫,继续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全面落实最严格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信访积案“清仓见底”行动,全力维护社会平安稳定,不断提升百姓的安全感。推动民族宗教、防震减灾、双拥共建、老龄慈善、物价、残疾人、妇女儿童、青少年、红十字等各项社会事业共同进步、协调发展。(六)全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我们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始终同全区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奋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百姓创造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增强政治领导本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学懂弄通做实**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主动接受区人大依法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讲政治、敢担当、善作为。增强科学发展本领。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顺应时代潮流、把握大局大势、抢抓发展机遇,既不走一叶障目、固步 自封的羊肠小路,也不建透支未来、假大虚空的空中楼阁,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全力推动各项重点工作不断站上国家平台,奋力走向高质量发展。增强改革创新本领。坚持以上率下,以政府班子的具体行动带动各部门自我革新,以直面问题的勇气,啃最难啃的骨头、碰最难碰的不法利益、打最难打的战役,向一切妨碍改革发展的阻力说不,向一切制约创新的瓶颈开刀。增强驾驭风险本领。把抓经济作为推动建设的顶梁柱,把防风险作为维护稳定的压舱石,一手抓当前、一手谋长远,全面防范各类风险,突出防范金融风险和安全生产风险,用最科学的判断、最有效的措施、最可靠的保障,推动经济社会稳中有进、行稳致远。增强廉洁建设本领。始终敬畏人民、敬畏事业、敬畏权力,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的价值观,时刻把纪律挺在前面,坚持依法行政,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大力建设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增强狠抓落实本领。坚持说实话、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保持雷厉风行、事不过夜、现场办公的工作作风,科学化设计、项目化落实、日历化推进,倒排工期、盯住不放、一抓到底,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让决策落地生根,让蓝图变为现实。 各位代表!使命呼唤担当,奋斗铸就辉煌!让我们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以奋发有为、敢做善成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事业心和进取心,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团结一心、砥砺奋进、勇攀高峰,切实肩负起走向高质量发展的担当,扎实走好建设美好家园的长征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为建设国际化中等发达城市、现代化滨河国际城区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2018 年察右前旗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旗第十四届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旗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旗第十四届人民政府任期的五年,是察右前旗发展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五年,也是全旗经济实力大幅增强、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五年。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旗委的坚强领导下,在旗人大、旗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旗上下深入贯彻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主动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守发展、生态、民生三条底线,圆满完成旗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确定的任务,实现了“十二五”规划圆满收官和“十三五” 规划良好开局,开创了察右前旗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抓改革促创新,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综合实力大幅增强。预计至年底,全旗地区生产总值完成 100 亿元,是 2012 年末 77.63 亿元的 1.3 倍,年均递增5.2%;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 2012 年末 17:60:23 演进为13:58:29;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82.8 亿元,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370.6 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 2.97 亿元,按同口径计算,是2012 年末1.49 亿元的2 倍,年均递增14.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 18.26 亿元,是 2012 年末 11.18亿元的 1.6 倍,年均递增 10.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 27390 元、10337 元,是 2012 年末 17411 元、6031元的 1.6 倍和 1.7 倍,年均递增 9.5%和 11.4%。五年累计民生支出 84.5 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 78%,是财政投入最多、民生改善最显著、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升的一个时期。改革创新取得突破。编制了全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被自治区列入第一批扩权强县试点旗。“三去一降一补”[1]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明显,消化库存商品房 60 多万平米,占总库存的 73%;通过实施“营改增”[2]、资源税“从价计征”[3]、电力多边交易等系列政策积极帮助企业减负。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乳、肉、糖、菜、薯”主导产业实现提档升级。龙头企业、 专业合作社与农民利益联结更加紧密,农业开发公司组建运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不动产登记局挂牌成立。“多证合一”、“一址多照”、“一照多址”、“同城异地”办照[4]全面实施,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区园合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成效明显,以城带产、以产促城、产城融合步伐进一步加快。国地税合作办税试点经验被自治区推广,基层卫生服务体制、发展“飞地经济”[5]等方面的改革和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五年来,政府启动实施了 450 多项改革任务,制定出台了 200 多项制度性成果,形成了一批具有我旗特色、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范例。区域合作不断深化。借助京蒙对口帮扶,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与北京市、河北雄安、山东临沂等地开展了多层级、全领域的对接,在承接产业转移和教育、医疗、扶贫等诸多领域的合作取得突破。森诺木材加工、凯达马铃薯深加工、革塑产业等一批重点项目落户我旗。与中央民大附中、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附属实验学校等 5 所学校开展了结对帮扶活动,辐射带动全旗 28 所学校、1.2 万名师生受益。与北京航天中心医院、北京大兴区医院建立帮扶合作关系,开通重特大疾病患者“绿色通道”。京蒙对口帮扶在平地泉镇、巴音镇、玫瑰营镇实施了 5 个设施农业项目,新增日光温室大棚 387 座。——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促转型提质效,产业结构持 续优化特色农牧业发展后劲增强。全旗耕地面积 72.8 万亩,节水灌溉面积达到 26 万亩,流转土地 14 万亩,规模化种植面积 18 万亩。建成了水泉村千亩马铃薯原原种基地、大哈拉万亩高效智能节水示范区、南村现代农业科技观光示范园等一批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重点农业项目;实施了中泰、香岛等一批规模化设施农业项目;建成设施果蔬产业园 9 处,总面积 1.5 万亩,年产量达 6 万吨;马铃薯、冷凉蔬菜、甜菜种植总面积稳定在 35 万亩以上,占农作物总播面积的近 50%,种植业经济效益明显提升。引进了英国大白原种猪、生态黑猪、新西兰奶绵羊等一批优良种畜;建设了朋诚原种猪繁育场、原食商贸有机生态黑猪养殖场、大北农生猪产业化养殖园区、希望集团生猪养殖一体化项目等一批产业化养殖项目;带动新改扩建“百千万”规模养殖场 97处,年出栏肉牛 2 万头、生猪 30 万口、肉羊 70 万只、特色禽类 100 万羽,养殖业产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新增市级以上农牧业龙头企业 13 家,认证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43 个,察右前旗青尖椒、燕麦上报申请地理标志商标,欣康源、阿吉纳等 10 家企业进入自治区可追溯系统;星华源、阿吉纳和薯都薯、田牧、彤发等被评为自治区和乌兰察布市著名(知名)商标。工业经济实现提质增效。五年累计实施重点工业项目 75 个、完成投资 130 多亿元;规上工业企业达到 35 家,累计实现工业产值 642 亿元、利税 12.5 亿元。将原分散在土贵镇北等地的冶金化工企业全部整合搬迁到天皮山冶金化工园区,旭峰公司特种合金项目建成投产,并率先实现尾气余热发电,实现了“保住工业基础、企业搬迁整合、提升产业层次”三大目标,目前入园企业 25 家,综合产能由 42 万吨提高至 260 万吨,工业产值超百亿元。乌兰察布市首个马铃薯深加工项目——凯达马铃薯深加工项目落户我旗。森诺木材加工、利元管涵等一批项目投入运营;规划建设的 5 平方公里的北方(乌兰察布)家居产业园,已入驻精利门业等木材加工企业 17 家,木业加工产业集群正在加快形成。三岔口香岛光伏一期并网发电,黄茂营航天日泽风电主体完工,风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 53 万千瓦;洁源燃气综合利用项目加快推进,清洁能源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翔利天和服装加工、腾达箱包生产、天丰复合肥、口尊彩印包装制酒等项目正在加紧施工;7 个革塑产业项目落地建设,初步形成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产业格局。同时,始终把工业园区建设作为支撑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天皮山冶金化工园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 30 多亿元,建成“六纵四横”道路 62 公里,实施了变电站、集中供水、中水回用和防尘网、固废渣处理场、园区整体绿化及安环一体化智慧管理平台建设等工程。京蒙合作产业园投资 1 亿多 元,实施了“三纵三横”10 公里道路及配套设施建设;增强了园区产业集聚和承载能力。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察哈尔汽贸城完成投资 27 亿元,建成区 2 平方公里,众森汽配城、交警考试中心等建成使用。多蒙德豪生大酒店、北方二手车交易市场、亚辰写字楼投入运营。森诺国际木材交易市场、北方国际石材交易市场开工建设。金海龙工贸、国尊汽贸等 8 家商贸企业纳入规上企业。建成万益综合物流园区,集宁现代物流园区 G6 以南 11 平方公里区域划归我旗管辖建设,物流业发展框架全面拉开。编制完成了黄旗海旅游区总体规划。平地泉水世界一期水上娱乐主题馆建成运营。玫瑰营风情小镇及磨子山生态旅游项目开工建设。抓住列入“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旗”的机遇,成立了内蒙古云牧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电商巨头合作,搭建“互联网+”[6]开放共享平台,推动互联网与各类产业的深度融合;旅游业、电子商务实现破题发展。——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提品质增内涵,城乡面貌焕然一新规划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完成新区 42 平方公里总体规划、25 平方公里控制性详细规划和 12 平方公里城市设计;修编了土贵乌拉镇 15 平方公里总体规划;编制了供热燃气、给排水、绿地系统、公共交通、电力设施等 9 个专项规划及 巴音镇水泉村等重点村庄规划。石材园区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京蒙合作产业园和综合建材市场总体规划开始实施,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管理。城镇品质大幅提升。深入推进“五城联创”[7],成功创建自治区食品安全城镇,城市品位和形象明显提升。新区,自 2012 年纳入市中心城区规划建设以来,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 70 多亿元,城区综合服务功能日趋完善。新建改造主次干道 140 余公里、地下管网 240 多公里,打通了黄旗海街等 9 条道路堵塞路段,“五横四纵”路网基本形成。实施了集中供水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和 110 千伏变电站等一批市政公共设施项目。完成 24 条道路绿化工程,集中打造了带状公园、站前广场、霸王河前旗段等一批有特色的公园、广场、河道绿地,新增绿地面积 300 多万平米,建成区绿化率达到 31%。乌兰察布高铁站和汽车客运总站建成运营。完成了 3.5 平方公里高铁站区基础设施建设,“两横四纵”道路建设及配套绿化和站房东西配楼全部竣工,水系景观工程开工建设。开发了揽翠苑和山水文园、翡丽庄园等一批精品楼盘,总面积近 200 万平米。达尔登大道路灯安装全线贯通,与市中心城区实现公交一体化运营,开通公交线路 8 条,覆盖新区、土贵镇和产业园区,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出行。新旧区 25 公里天然气高压管道线路建成完工。以完善城市功能,实施了老羊圈、边墙、梁旺村等城中村改 造 3350 户,拓宽了城市发展空间。土贵镇,五年来旗财政累计投入建设资金近 8 亿元,城镇面貌明显改观。实施了水源地建设和集中供水、供热管网改造以及垃圾污水处理场(厂)等一批市政基础设施项目。整治小街巷 89 条、28 公里,镇区环卫设施、路灯全部配套,新建水冲式公厕 15 座。建成了阳光公园,完成了土贵山公园、胜利广场、红卫街北段综合改造和镇区主要出入口绿化景观工程,实施了镇内 11条道路和南河渠等绿化,新增绿化面积近 100 万平米,镇区绿化率由 2012 年末的 22%提高到 30%。结合“五城联创”,机关企事业单位包联全旗 80 个住宅小区进行标准化整治。特别是 2015 年以来,敢于担当、积极作为,实行“三个 95%”[8]征收模式大规模推进棚户区改造,实施了和丽广场东西片区、化肥厂片区、土贵山公园南坡等区域棚户区改造 3150户,占土贵镇区全部平房的三分之一;新旧区共实施棚户区(城中村)改造 6500 户,棚户区居民实现“出棚进楼”。乡村环境明显改善。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累计投入约 24 亿元,新建通村公路 386 公里,硬化街巷 923 公里,建成安全饮水工程 169 处、标准化卫生室 94 个、文化活动室 120 个、便民连锁超市 152 个,每个村至少新建公厕 1 座,行政村宽带通达率达 100%,保留村庄实现基础设施全覆盖,为全面完成脱贫攻坚奠实了基础。玫瑰营、平地泉两镇入选全国重点镇,王贵沟村被命名为“中华诗词村”,南村荣获 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农村环境、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发生巨大变化。——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抓生态促发展,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累计完成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900 亩、巩固退耕还林工程 11 万亩、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24.5 万亩和通道绿化 226 公里;特别是从 2016 年开始,年均安排义务植树基地等绿化工程万亩以上;全旗森林覆盖率达到 19.1%。深入开展矿山整治行动,对黄茂营等地锯房、玄武岩采矿区全部关闭,砂石场进行关停整合,将淤泥废渣全部清理掩埋、采坑全部平整覆土进行绿化,完成恢复治理面积 4175 亩。“河长制”[9]工作全面启动实施,完成平地泉河、南河渠及巴音镇礼拜寺等河道防洪工程, 确保河流安全畅通;自治区批复了《黄旗海流域水生态综合保护规划》,围封黄旗海湿地缓冲区、实验区 122 平方公里,退出保护区内耕地 1.8 万亩实施生态恢复,其中 6000 亩开垦地无偿退耕还湿,关闭取水井 180 眼,黄旗海污染治理持续推进。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环保督察和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大检查反馈意见整改工作,以整治冶金化工、挖沙采石、燃煤锅炉等方面环境问题隐患为重点,深入开展了环境保护专项整治行动,技改治污深入推进,完成了天辅乳业污水处理厂和凯能热力、博天糖业燃煤锅炉脱硫设施工 程建设;冶金化工企业完善了二次收尘设施;淘汰取缔 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 44 台;10 家违规洗渣厂全部拆除并实施生态恢复;依法拆除涉矿企业 63 家、整改 8 家;建成农村垃圾处理设施 4 处、污水处理设施 6 处。对我旗境内的市、旗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范围进行了调整。黄旗海湿地保护区调整方案通过自治区林业厅、环保厅组织的专家论证审核,现已上报自治区政府待批。加强对重点企业行业水、大气污染的跟踪监管,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全面完成。——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惠民生促和谐,群众幸福指数持续提升脱贫攻坚工作扎实开展。认真贯彻落实“六个精准”[10]、“五个一批”[11]要求,围绕 2018 年基本脱贫,2019 年稳定脱贫的目标,制定出台了产业扶持、金融扶贫等 12 项政策措施,并层层签订责任状,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13172 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狠抓小村整合和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对全旗 176 个地处偏僻、生态环境恶劣、基础设施落后的自然村进行整合搬迁,涉及贫困人口 1019 户、2213 人;提前完成了 2018 年扶贫移民房建设,现正陆续搬迁入住;同时,为解决搬迁农户后顾之忧,对搬迁村庄的土地统一流转、招商,现已流转土地 2.8 万亩。拓宽产业发展、就业培训、光伏带动、金融贷款等扶持路径。产业扶贫方面,紧紧围绕发展温室大棚、冷凉蔬菜、生猪、蛋鸡、肉牛等特 色产业,大力推进“菜单式”产业扶贫和资产托管,贫困户产业扶贫覆盖率达 90%以上。积极发展村集体经济带动脱贫,2017 年启动实施了 64 个村集体经济项目,目前土贵镇呼和乌素、巴音镇大哈拉等 18 个村集体经济项目已开始运转、初见效益。光伏扶贫方面,依托香岛现代农业光伏产业园,带动帮助 1148 户丧失劳动力、大病和二级残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就业扶贫方面,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和贫困人口发展意愿,免费对 1600 多名贫困人口进行了实用技术和就业技能培训;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护林员、村庄保洁员共聘用贫困人口 705 人。金融扶贫方面,与蒙银村镇银行、农商银行等银行合作,投放金融贷款 4.2 亿元,有力推动了贫困户自主发展、入股园区和发展集体经济。全面落实教育帮扶、医疗救助、社会保障兜底三项政策。教育扶贫方面,累计发放教育资助金 1209 万元,惠及贫困学生 4481 人次。健康扶贫方面,对所有贫困人口每年进行一次免费体检,并为其购买商业医疗保险;14 名贫困人口通过医疗“绿色通道”完成了手术治疗;对慢病患者开展“菜单式”用药和“派送式”购药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贫困人口实现全覆盖;旗财政筹资 500 万元设立了应急住院垫付基金,建立了医保、商业保险、民政、慈善救助基金“一站式”报销机制,贫困人口大病、慢病报销比例均达到 95%以上。社会保障兜底扶贫方面,将符合条件的 4965 名贫困人口纳入农村低保、121 名贫困人 口纳入五保、22 名困境儿童纳入救助范围,社会保障实现应保尽保。统筹整合涉农涉牧资金助力精准扶贫。2017 年,统筹整合涉农涉牧资金约 1.6 亿元,全部用于扶持贫困户产业发展和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涉农涉牧资金使用的精准度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稳步推进。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立了众森汽配创业园(孵化基地),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五年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6.1 万余人次,城镇累计新增就业 1 万余人,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连续5 年控制在 4%以内。“五险”[12]参保率稳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达到 1777 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常住人口全覆盖、医疗保险旗乡两级政策范围内住院平均报销比例分别达到 82%和 85%,城镇职工政策范围内住院平均报销比例达到 86%。城乡低保人均年保障标准分别达到 5580元和 3332 元,各项补贴按时足额发放。实施农村危房改造19189 户。完成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 14264 套、120 万平米。建成农村互助幸福院 37 处、3766 户,有效解决了部分农村老人集中养老问题。——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强基础补短板,公共服务日趋完善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引进建设了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察右前旗黄冈实验学校,与集宁实验小学合办了政宜小学并 招生运行,旗第一中学新校区投入使用,圆梦等 4 所幼儿园全部建成使用,新建了旗实验小学校区,实施了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全旗办学条件进一步提升。五年新招聘教师 138 人,教师学科、年龄结构更趋合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顺利通过国家验收。“三项改革”[13]深入推进,普通高考和中考成绩进入全市前列。公立幼儿园城镇低保家庭和农村家庭幼儿全部免费入园。实施了义务教育学校“蛋奶营养”工程[14],提高了学生的健康水平。医疗卫生事业不断进步。旗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启动,基本药物制度更加巩固和完善。旗医院顺利通过“二甲”医院初验,并与市中心医院组建医联体。蒙中医院主体完工。五年共招聘医护人员 121 人。实施了乡镇卫生院标准化、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乡村卫生门诊统筹实现一体化管理,卫生医疗保障水平大幅提升。强化计生优质服务,两孩生育政策全面落实。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120 个行政村标准化文化室、广播“村村响”工程实现全覆盖,图书馆、乡镇文化站免费向公众开放,编排制作了“亮丽前旗• 放飞梦想”健身操,成功举办了“春暖察哈尔”首届春节联欢晚会、环土贵山万人徒步行、第八届察哈尔中老年文化艺术节等系列文体活动,圆满完成了历届乌兰察布国际马拉松赛、国际自行车赛等赛事承办任务;新建笼式足球场 8 个、乡镇及社区健身活动站 点 63 处,文化体育事业全面发展。社会治理不断夯实。“平安法治察右前旗”扎实推进,高清视频监控系统建成并投入使用,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六五”普法工作通过验收,依法治旗进程加快。认真整改落实国务院巡查组关于安全生产巡查反馈意见,深入开展了各领域全覆盖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关停了一批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乡镇食品药品监管所标准化建设全面完成。文明乡镇、文明社区、文明村、文明户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持续开展。国家三类城市汉语言文字工作顺利通过验收。扎实做好新形势下信访和社会矛盾化解工作,维护了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召开了全旗第九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局面进一步巩固。全面启动察右前旗地方志第二轮修编工作。全力支持群团工作,司法、统计、气象、档案、慈善、妇女儿童等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勤政务转作风,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依法行政从严落实。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主动接受旗人大法律监督、旗政协民主监督,五年共办理各级人大代表议案建议 163 件、政协委员提案 257 件,办复率均达 100%。制定了旗政府议事规则,建立健全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严格落实“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科 学民主依法决策深入推进。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强化政府目标管理,政府系统运转规范有序。政务环境持续优化。深入贯彻“放管服”[15]改革,完成政府权责清单编制并严格执行,承接自治区和市级下放行政权力事项 178 项,清理规范性文件 62 份,环保、食药等18 个重点执法部门和森林公安、交警 2 个授权执法部门全部开展“双随机、一公开”[16]工作。政务信息公开进一步深化。政务服务中心办事大厅建成使用,“农民办事不出村”项目全面推进,设置村级便民服务代办点 44 个,旗、乡、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实现审批效能、办事效率、服务质量“三提升”。作风建设持续加强。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各项部署,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领导干部牢固树立了“四个意识”,始终把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前面。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区、市相关规定,完成行政公务用车改革,规范了办公用房、公务接待,“三公”经费持续下降。精心组织中央第二巡视组对自治区开展巡视“回头看”反馈意见和自治区党委第八巡视组对乌兰察布开展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工作。加强审计监督和行政效能监察,坚持从严管理干部,持续用力正风肃纪,大力整治“庸、 懒、散、浮、拖”,全旗机关干部作风明显转变,干部队伍干事创业能力得到提升,风清气正、人心思进的氛围更加浓厚,为全旗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队伍保障和政治环境。各位代表!五年的艰辛努力,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积蓄了强劲的发展动力,开拓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五年来,我旗配合相关部门完成了呼兴运煤专用通道,G7 和集宁东、南绕城高速,机场快速通道、呼张高铁等重点通道我旗境内段的征收建设工作,特别是乌兰察布高铁站的建成使用,我旗势更加凸显。五年来,我旗成功承办了全国农村危房改造、养老体系建设,自治区推动科学发展观摩检查、推动重点项目和重点工作巡回观摩检查、科技创新驱动现代农牧业发展助推脱贫攻坚现场会、棚户区改造现场会,全市第九届精神文明建设等一系列现场会,圆满完成了迎接自治区庆祝成立70 周年各项工作任务,得到了中央代表团和上级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以及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旗委科学决策、坚强领导的结果,是旗人大、旗政协和社会各界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旗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拼搏进取的结果。在此,我代表旗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历任老领导、老同志,向全旗各族人民、武警、消防官兵、政法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察右前旗建设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旗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经济总量还不够大,创新能力不强,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重大项目支撑不足,产业结构仍需优化;财政自给率低,收支矛盾较为突出;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民生领域还存在不少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干部队伍责任担当和创新意识不强,行政效能、机关作风和廉政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此,我们要直面问题,敢于担当,认真加以解决。二、今后五年工作思路、奋斗目标和重点任务今后五年,是察右前旗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旗第十四次党代会描绘了我旗未来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和把握当前所处的历史方位,坚定信心,抢抓机遇,推动全旗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今后五年,全旗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进一步完善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市第四次党代会和旗第十四次党代会决策部署的各项措施,深入实施“两大重点工程”(棚户区改造、五城 联创),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做大做强“四大主导产业”(冶金化工、木材家具、农畜产品生产加工、物流),培育发展“三大新兴服务业”(旅游、文化、养老),着力打造“五大产业园”(京蒙合作产业园、冶金化工产业园、文化旅游产业园、物流产业园、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绿色化“五化”同步发展,加快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全面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现代化察右前旗新征程,与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旗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7.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 7.5%,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 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 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 8%和 8.5%,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市实现位次前移。节能减排指标控制在上级下达的目标之内。围绕上述目标,重点做好六个方面工作:(一)突出创新驱动,持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立足我旗资源禀赋和自然条件,以推动土地流转为抓手,打好绿色牌、走好特色路,全面推进农牧业设施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种植业方面,通过土地流转、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和组建专业农机合作社,实现 农业机械化全覆盖。抓住国家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机遇,依托民丰、凯达等龙头企业,加快推进马铃薯脱毒种薯、加工专用薯和鲜薯生产基地建设,全力做大做强马铃薯产业。充分发挥冷凉气候的自然优势,按照科学规划、适度集中、规模经营的原则,进一步加大日光温室、大棚建设力度,不断扩大特色蔬菜、瓜果种植面积,到 2022 年,蔬菜瓜果种植面积达到 12 万亩,总产量稳定在 50 万吨以上。以博天糖业为依托,继续推广公司联基地、农户靠公司的经营发展模式,在黄旗海周边建立甜菜规模化种植基地,到 2022 年,甜菜种植面积稳定在 5 万亩,总产量保持在 18 万吨以上。加大饲草料生产基地建设力度,积极引进和扶持饲草料加工企业,提高加工转化利用率,形成种养结合、农牧互补的新模式,到 2022 年,规模化优质饲草料基地稳定在 16 万亩,总产量达到 50 万吨以上。养殖业方面,坚持以稳定总量、提升品质和提高入园率为核心,促进奶源基地向牧场转型,促进乳业健康平稳发展。推动金维肉牛养殖项目落地建设,依托田牧、瑞田等龙头企业,重点在土贵镇、玫瑰营镇、巴音镇、黄茂营乡、乌拉哈乡发展肉牛养殖,到 2022 年,年出栏肉牛 4 万头以上。依托蒙天然新西兰奶绵羊养殖项目,加大肉羊品种改良,推动肉羊养殖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的根本转变。完成大北农、希望等生猪养殖项目建设,依托已建成的朋诚原种猪繁育场、原食商贸有机生态黑猪养殖场,重点在 土贵镇、玫瑰营镇、平地泉镇、三岔口乡、老圈沟乡发展生猪养殖,到 2022 年,年出栏生猪 200 万口以上。以丰业、同发等龙头企业为带动,继续推行“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积极引导和推广养殖技术,带动农户发展特色禽类养殖。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深入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优化农牧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增加绿色优质农畜产品供给,不断提升农牧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加快推进农牧业现代化进程,重点规划打造集现代农牧业、文化旅游、休闲体验于一体的南村田园综合体,提高农牧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探索农业农村发展新模式。全面加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围绕冷凉蔬菜、马铃薯、燕麦等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无公害和绿色有机产品,积极培育和申报地理标志商标、驰名品牌,着力打造面向京津冀市场的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围绕农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因地制宜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大力发展乡村观光采摘旅游,积极推进农业加旅游、康养等多种模式融合,推动农业电商、农业互联网等新产业新业态,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深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成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积极探索“三权”分置[17]推进集体经济发展的多种实现形式。引导新型经营主体通过股份制合作、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等方式,带动农 户发展现代农业,共享现代化成果。加快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建设,提升生活垃圾、污水和危险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能力,稳步推动供气、供暖设施建设和管网铺设,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活质量。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坚持走集约、低碳、环保、效益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全力推动农畜产品加工、冶金化工,加快木材家具产业集聚发展,着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农畜产品加工业,依托伊利、凯达、星华源、博天糖业等重点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培育引进一批特色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延长产业链条,实现农畜产品加工业高端化、生态化、标准化、安全化,提升产业聚集效应和市场抗风险能力,到2022 年,年处理加工原奶 36 万吨、马铃薯 20 万吨、肉食品3 万吨、冷凉蔬菜 10 万吨。冶金化工产业,推动现有冶金化工企业进行技改升级和做大规模,大力发展特种合金冶炼和电石下游产品,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由旭峰公司牵头带动天皮山冶金化工园区企业利用矿热炉煤气生产甲醇,推动企业之间循环式组合,构筑绿色低碳循环产业体系;加快固废渣处理场建设和工业“三废”综合利用进度,逐步将天皮山冶金化工园区打造成“节能环保、清洁生产、循环利用”的冶金化工基地。加快龙跃、茂森、夏氏、五顺 4 个压延制革和鹏通PVC 压延膜、海润昌盛增塑剂、天陆运动塑胶地板等项目建设,加大承接雄安地区革塑产业 转移力度,加强与国内知名革塑企业的联合与协作,落地实施一批市场前景广阔、产品附加值高的生产加工项目,力争将革塑产业打造成为我旗的支柱性产业。木材家具产业,全力推动在建木材加工项目尽早建成投产,借助京蒙对口帮扶合作的良好机制和平台,加大承接北京等地木材产业、家具生产转移工作力度,积极引进知名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生产企业,完成 5 平方公里北方(乌兰察布)家居产业园企业入驻,逐步打造成中国北方地区的木材家具制造中心、贸易集散中心、文化体验中心。新兴产业,深入推进“互联网+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先进制造业。重点支持现有企业提升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水平,以普析通用仪器、旭峰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等项目实施为带动,着力引进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领域的大企业、大集团,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实现转型升级、内涵发展,着力打造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构建起独具我旗特色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商贸方面,围绕万和商务广场、东方国际购物中心等存量商业综合体,积极引进知名商业品牌入驻,尽快实现开业运营;以察哈尔汽贸城、北方二手车交易市场等为载体,积极引进品牌汽车 4S 店、汽车超市和汽贸行业龙头企业,完善汽车销售后产业链,逐步打造成为集整车销售、配件供应、维修检测、租赁拍卖和展示博览等功能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汽贸专业市场和集散中心;依托森诺国际木材交易市场、北方国际石材交易市场,积极规划建设打造区域性木制和石材产品集散中心;加快推进高铁商务区各项工程建设,启动运营站房商业配楼,抓好展览场馆和配套商业中心、写字楼等项目建设,加快高端办公、餐饮住宿、文化娱乐、休闲购物等产业聚集,加快发展高铁经济。物流方面,编制完成 11 平方公里集宁现代物流园区察右前旗片区发展规划,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启动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培育发展一批服务水平高、集货运、仓储、冷链、配送于一体的现代物流企业。以优质高效服务推进天源国际物流园建设,推动银盾国际物流园建成运营,加大引进物流企业入驻万益综合物流园,着力打造有机衔接呼包鄂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圈,辐射三北地区的物流集散地和华北地区重要的区域物流中心。围绕建设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积极发展冷链物流。电子商务方面,通过“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旗”验收,完善网上孵化平台,实现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发展。加强与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品牌电子商务平台的合作,推进电子商务深度融入实体经济,大力发展“互联网+”,促进线上线下共同发展,到 2022 年实现农村电子商务全覆盖。大力实施“快递下乡” 工程,打通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让农村购物更便捷、生活更美好。信息产业方面,加快推进以大数据应用为核心的信息产业发展,积极引进一批大数据知名企业,引导各行各业依法采集并开放数据,推动大数据与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推进全域旅游。编制全旗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以打造景区为重点,以重大旅游项目为支撑,以乡村旅游为补充,深入挖掘察哈尔文化和境内自然人文资源,加快推进集宁路蒙元文化小镇、黄旗海温泉小镇、栖雁湖生态观光和塞上乌兰国际夏令营学校等重点项目建设,推动玫瑰营风情小镇、磨子山生态公园、平地泉水世界二期建成运营,全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建设隆庄—泉玉林水库—磨子山旅游公路,加强旅游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积极融入北京—张家口—乌兰察布—大同黄金旅游线路,使察右前旗的景点景区成为旅游线上的新亮点。(二)突出协调平衡,深入统筹城乡均衡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按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原则,科学规划空间发展布局,实现紧凑集约、高效绿色发展。规划编制方面。42 平方公里新区总体规划,修编天皮山冶金化工园区总体规划,完成土贵乌拉镇区、京蒙合作产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区域发展规划、村镇规划、专项规划,统筹推进城乡建设、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等“多规合一”,坚持“全旗发展一盘 棋,一张蓝图绘到底”。新区建设方面。积极主动融入高铁时代,紧紧抓住呼张高铁明年开通、京张高铁 2019 年开通机遇,依托高铁形成服务全区、面向全国、辐射俄蒙欧的重要的交通枢纽中心,高铁枢纽带来的客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为新区打造节点优势提供了条件,必将使城市建设发展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此需在完善功能、提升品质和产城融合三方面下功夫。一是有效对接服务高铁,加强站区周边配套功能建设,加快完善供水排污、供气供热、公共交通、通信电力、垃圾处理、停车库场等基础设施,打通索伦嘎路、玛拉沁路、团结路、哈达路、苏鲁锭路、友谊大道等道路,实现阿拉善东、西街与集宁区道路连通,积极争取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项目,全面提高基础设施的综合保障能力,为最大限度释放高铁效应创造基础条件。二是优化服务资源布局,按需配置购物超市、便民服务网点、医院、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着力打造“10 分钟生活服务圈”[18];建设城市游乐园、特色主题公园广场;加快会展中心建设,依托现有酒店场馆,积极承办好各种大型文体展会活动;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服务外包、健康养老、会展营销、教育培训等高端服务业态,全面提高接待服务能力。三是着力拓展城市空间,“实力不足、不按要求建设项目”的用地要及时收回、再次招商;做好在建项目服务,帮助拓宽融资渠道、提振信心,推动停工项目尽快复工。以产城融合为导向,深入推进 新区与周边产业园的互动互促,加快完成京蒙合作产业园、集宁现代物流园区察右前旗片区、北方(乌兰察布)家居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引进和培育一批城市新产业、新业态,增强城市发展活力,实现人口聚集,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通过五年努力,力争将新区建成产业繁荣、生活舒适、环境优美的园林之城、创业之城、宜居之城,使其成为察右前旗对外的一张亮丽名片。土贵镇改造方面,突出抓好棚户区改造和公共服务配套体系建设两项重点工作。按照新修编的土贵镇城市总体规划,力争用三年时间,基本完成土贵镇棚户区改造工作,同步推进供热供水燃气管网、垃圾处置、污水收集等市政基础设施的改造升级,配套建设一批文体设施、农贸市场、停车场等公共服务设施,新建土贵山路、工业路“一纵一横”道路,打通镇区路网循环。精心改造和完善土贵山公园,在人口密集区域新建 1—2 处综合性公园。加快补齐土贵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短板,力争用五年的时间,彻底改变长期落后的城镇面貌,建成文明和谐的宜居城镇。深入推进“五城联创”。深化自治区食品安全城镇创建成果,积极参与乌兰察布市中心城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不断提升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在进一步提高城区、主要街道环境卫生标准的同时,统筹推进整治区域由城区向乡村延伸、由主要街路向背街小巷延伸,推进“厕所革命”,彻底消除管理盲区和环境 卫生死角,争创自治区卫生旗。结合棚户区改造,加大公园绿地建设力度,通过见缝插绿、破硬还绿、立体造绿、拆迁补绿、拆墙透绿等多种方式增加绿量,对已经完成绿化的重点地段、重要部位实施园林景观改造,力争用五年时间,城镇绿化率达到 36%以上,创建成为自治区园林县城,积极争创国家园林县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形成自觉向善、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引导全社会形成“城市是我家、维护靠大家”,“同住一座城、共爱一个家”的浓厚氛围,争创自治区文明城市。严格落实新《环保法》,深入开展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力打好“气、水、土”污染防治三大战役,配合乌兰察布市创建成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切实加强城乡管理。积极探索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推动数字化城管工作开展;加大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力度,切实加强城市规划建设、道路交通、市政、环境、殡葬管理;严格落实网格化管理,提高城区道路机械化清扫水平,深入开展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整治,对私搭乱建、占道经营、乱摆乱放等行为进行全面治理,提升居民小区物业管理水平,营造文明、整洁、和谐的城市环境。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实施庭院美化、村庄绿化,加大“五堆”[19]清理力度,完善“美丽乡村”各项管理制度,实现常态化管理,杜绝“脏乱差”现象回弹反 复,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完善城乡基础设施。统筹推进“七网”[20]建设,加快形成适度超前、布局合理、配套完善、满足发展需求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铁路网方面,规划建设原糖厂铁路专用线至天皮山冶金化工园区货运专用线,完成银盾国际物流苏集铁路货运项目建设。公路网方面,完成运通路、平苏路、北方(乌兰察布)家居产业园至银盾物流园区的连接道路建设。重点围绕农牧业产业基地、工业园区、扶贫重点村以及乡村旅游开发抓好道路建设,升级改造原有道路,保障城乡道路快捷畅通。水利网方面,继续完善提升“农业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和质量,实现贫困人口饮水安全工程全覆盖,全力推进黄旗海流域河道整治工作,全面提升全旗防汛抗旱能力。能源网方面,按照新区地下管网规划,整合电力线路走廊,实施电缆入地工程。在京蒙合作产业园和天皮山冶金化工园区分别规划建设 220 千伏变电站各一座,加快形成以 220 千伏变电站为支撑、110 千伏变电站为骨干、35 千伏变电站为辅助的电网结构,提高输配电能力。推广以天然气为支撑的新能源利用,实现城镇、工业园区燃气管道全覆盖,并向乡村延伸。市政网方面,继续完善市政道路及配套供水、污水、中水回用和雨水管网,改造城镇供热管网,建设地下综合管廊。信息通讯网方面,加快城镇社区光纤化改造进度,实现移动4G 信号全旗全覆盖,WIFI 热点实现城区主要公共场所、 行政村全覆盖。(三)坚持绿色循环,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大生态建设力度。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方面,着力建设为祖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组织实施好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公益林保护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加快义务植树基地建设;完善提高 G6、G55 高速视野范围绿化水平,实施呼张高铁、呼集铁路、G7 高速沿线和视野范围绿化,年均绿化面积万亩以上,逐步实现生态环境的根本好转;将经济林建设、发展林下经济作为生态建设的发力方向,努力实现生态、经济效益相统一,到 2022 年森林覆盖率达到 23.5%以上。加强生态环境资源监管。全面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健全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网格化监管体系,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和督查问责力度。严格执行森林和林地、湿地等生态红线保护制度,严厉打击私挖滥采、乱砍滥伐、破坏草原植被、违法占用林地等行为。加大森林草原防火力度,坚持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制度。加大低效闲置用地清理力度,坚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划定基本农田,推进土地集约高效利用。积极实施矿山复绿工程,逐年对现有废弃矿山区域进行地质环境治理,用最严厉的执 法保护生态建设成果,着力打造天蓝、地绿、水清、气爽的良好生态环境。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以铁的担当治污,加大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力度。强化大气污染防治,坚决取缔 10 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或城区实现,引导天皮山冶金化工园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通过工艺改进、密闭性改造等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强化水污染防治,全面落实“河长制”,加大河流环境综合整治力度,严控河道采砂;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开征水资源税,切实增强全民节水意识;提高污水收集率、处理率和中水回收利用率;,用两年左右时间彻底取缔非法建设的自备井。开展集中饮用水水源地和农村饮水工程水源地 5 年时间让黄旗海湖面扩张、,重新景象。强化土壤污染防治,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依法关闭和搬迁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确保农村环境质量持续优化。认真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和环境准入要求,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21],把好新建项目审批关、在建项目监管关、投产项目验收关,从源头上控制新污染物的产生。(四)坚持改革开放,不断提高发展动力活力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牢牢把握供给侧改革这条主线,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企业降本增效。合理调控商品房建设,扎实做好商品房去库存工作。助推解决企业融 资难和融资贵问题,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清理各类中介服务及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降低综合营商成本,实实在在为企业拓展利润空间。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行电子营业执照,加快市场准入和退出便利化。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动实体大厅和网上大厅融合,简政便民。加快财税管理制度改革,强化预算执行和动态监控,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加大 PPP 项目[22]谋划储备力度,推进项目更多更早落地实施。深入实施人才强旗战略,大力引进培养高端人才和急需紧缺专业人才。探索特色示范小城镇建设新模式,推进乡镇管理体制创新。加大招商引资和开放合作力度。抢抓“京津冀”地区非首都功能疏解、京蒙对口帮扶等重大战略机遇,进一步完善承接产业转移优惠政策,依托京蒙合作产业园,突出招大引强,大力实施长驻定点招商、产业精准招商、主题推介招商,力争在发展“飞地经济”上取得新突破,到 2022 年,把京蒙合作产业园打造成自治区承接首都产业转移的示范区、产业升级的助力区、产业发展的拓展区。借助区域合作机制,主动吸引京津“双一流”[23]学校、知名三甲医院等机构,与我旗开展深度合作。充分利用 IPO 扶贫[24]政策,通过积极招引拟上市企业和引导支持旗内企业等方式,力争培育 2—3 家上市企业。紧抓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25],积极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26]建设,深化与蒙俄有关地区 的合作,大力支持企业扩大蒙俄木材等资源进口利用,做实进口资源加工业,力争实现年进口俄材 500 万方、就地加工300 万方,建设境内外联动、上下游衔接的跨境产业合作基地。深化长城“金三角”区域共建,在推动蒙晋冀(乌大张)城市群协同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进一步完善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实行跟踪服务和全程服务。切实加强土地、劳动力、资本等要素保障,着力解决外来客商的子女入学、医疗卫生等问题,让投资者安心创业、舒心生活。(五)坚持共享均等,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认真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继续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采取超常规举措,拿出过硬办法,举全旗之力推进脱贫攻坚,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两不愁、三保障”,切实做到脱真贫、真脱贫,让贫困人口共享小康生活。精准识别方面,对符合现行国家扶贫标准而未纳入建档立卡系统的“应纳尽纳”,确保不漏一户一人;对建档立卡系统内没有稳定达到现行国家脱贫标准的,继续因户因人精准施策,做到“应扶尽扶”,确保其稳定脱贫;对已经纳入建档立卡系统,但属于识别错误的,按程序予以清退,切实做到“应退尽退”。产业扶贫方面,大力培育和扶持辐射面广、带动力强、成长性好的农牧业龙头企业,完善企业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 通过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特色产业带动贫困群众稳定增收。协调金融机构加大对贫困户放贷力度,继续推广“菜单式”、“资产托管式”产业扶贫模式,让贫困人口更多分享产业发展收益,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加快村集体经济发展,2018 年120 个行政村的村集体经济全面启动,2019 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 5 万元以上,实现村民户户增收。易地扶贫搬迁方面,加快在建工程收尾完善和搬迁入住工作,确保在今年底前实现贫困户全部搬迁入住,并将旧房全部拆除。2019 年,完成剩余 73 个基础条件差、生态环境恶劣村庄的搬迁整合。教育扶贫方面,按学期及时发放各类贫困学生教育资助金,实现贫困家庭子女上学教育资助全覆盖,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就业扶贫方面,结合我旗产业发展和旗内企业用工需求,大力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和就业技能培训,切实提高贫困人口劳动技能和素质,最终实现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掌握一门实用技术,增加一条脱贫致富门路;劳务输出一人,脱贫致富一家”的目标。健康扶贫方面,进一步完善贫困户医疗综合救助保障体系,提高贫困人口大病住院和慢病用药费用实际报销比例,切实解决贫困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问题。社会保障兜底扶贫方面,切实做好精准扶贫与兜底保障衔接工作,把符合低保条件的贫困人口纳入兜底保障范围。群众认可度方面,加大脱贫攻坚政策、成效的宣传力度,继续落实好贫困户各 项帮扶措施,对非贫困户在产业发展、健康医疗等方面给予一定支持,让贫困群众和非贫困群众都能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关怀,提高广大群众对脱贫攻坚政策的知晓率和工作的认可度。责任落实方面,严格落实乡镇脱贫攻坚主体责任,切实加强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包扶干部管理,对存在精准识别不准、帮扶措施不力、精准退出不严、群众认可度不高等情况的,要严肃问责,确保脱贫攻坚各项任务按时保质完成。不断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贫困家庭成员、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到 2022年,城镇累计新增就业 4500 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以内,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消零”。大力培养和引进创新创业人才,加快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市场环境,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活力。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全面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做好各类社会保险制度衔接和待遇调整。加强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加大最低生活保障清理整顿力度,提高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精细化管理水平,逐年提高特困供养人员供养水平,实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健全完善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和残疾人关爱保障机制。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进度,确保新建改造工作在 2018 年春季全部完工,实现危旧房全部拆除或维修加固;做好棚改融资贷款申报工作,力争到 2020 年,基本完成现有城镇棚户区改造,全面改善困难群众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努力办好公平优质教育。继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深入实施“薄改计划”,巩固提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成果。全面深化教育“三项改革”,加强“三支队伍”[27]建设,强化教育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抓住京蒙对口帮扶机遇,继续拓展旗内学校与中央民大附中、北京大兴区实验小学、集宁区实验小学等学校开展深度合作交流,提升全旗教师、校长的专业能力水平,着力打造一批区、市品牌学校。扎实推进特色学校建设与体育艺术教育,注重艺体类特长生培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突出抓好民族特色教育,办好学前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发展优质民办教育,构建高水平、优质均衡的现代化教育体系,让更多孩子成就梦想,让更多家庭实现希望。打造健康察右前旗。加强旗医院重点专科建设,深入推进分级诊疗工作;推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全面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旗蒙中医院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全面改善乡镇卫生院就医环境,配齐所需医疗设备,强化医疗卫生人才保障,提高乡镇卫生院医疗水平。实施好两孩政策,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加快发展健康养老产业,加 快中国国际养老产业(乌兰察布)项目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合办或兴办养老机构,满足多层次、多元化的养老康体需求,构建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推动文体等社会事业繁荣兴盛。加强理论武装,推动**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旗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认真学习贯彻**书记对乌兰牧骑事业发展重要指示精神,建设,永做草原“红色文艺轻骑兵”,通过创作编排一批“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完成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加速振兴传统文化,深入挖掘整理和传承弘扬察哈尔文化等人文资源,做好庙子沟古人类遗址保护开发工作,规划建设元代集宁路古城遗址公园,积极培育独具我旗地域特色的文化产业。高水平办好消夏文艺演出、土贵山万人徒步行等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完成城乡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一体化项目建设,让农民群众收听收看到更多更好的广播电视节目。借助自治区第十四届运动会在乌兰察布市召开的契机,重点完成体育场、笼式足球场和综合体育馆“两场一馆”建设,增强体育赛事承办能力和竞技体育水平。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切实 维护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扎实抓好审计、统计、民兵武装、人民防空等工作,认真落实好老龄事业、妇女儿童、残疾人、工商联、红十字等任务,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严格政府债务化解方案,通过盘活国有资产、压缩“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积极培植新税源、规范开展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措施,逐年偿还现有政府债务。今后政府性投资项目,要进行充分论证,科学确定建设规模及标准,认真落实建设资金来源,切实管控政府性债务风险。积极帮助农商银行、村镇银行等旗内金融机构化解不良贷款,维护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着力防范金融风险。认真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责任制,着力构建“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统筹抓好冶金化工、道路交通、非煤矿山、危化物品等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牢牢守住安全生产底线。加强平安察右前旗建设,健全立体化、数字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增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警处置能力。创新信访工作体制机制,保持和巩固好信访维稳工作的良好态势,依法分类处理好信访诉求,妥善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真正肩负起打造“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的神圣使命。 (六)牢记使命职责,加快建设人民满意政府始终把为民服务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牢记为民初心,推动服务向民生覆盖、资源向民生倾斜,努力使政府各项决策更近民情、更顺民意、更贴民心。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多渠道了解社情民意,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精准破解发展中的难点。严格落实民生政策,优先保障民生资金,认真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全心全意解决好群众关注的生态环境、道路建设、上学就医等热点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始终把依法行政作为政府工作的生命线。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深入推进“七五”普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培育法治信仰、契约精神、规则意识。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监督,及时回应社会关注热点,不断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和凝聚力。健全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合法性审查制度和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严守“八项规定”,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钱,加强对重点岗位、关键环节的监管,严肃查处违纪违规行为,确保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始终把强化落实作为政府工作的主旋律。牢固树立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上。坚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敢于直面矛盾问题,善于破解棘手问题,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切实把各项工作落地、落细、落实。健全完善绩效管理和督查考核体系,跟踪督办重大决策、重点工作,以激励促落实,以问责求实效。强化干部队伍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严肃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切实增强干部队伍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能力,广大干部为发展劳心智、为百姓下苦功、为工作多流汗,努力把人民群众的美好期盼变为现实。各位代表!新的目标激励人心,新的任务艰巨光荣,使命重在担当,实干成就辉煌。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和旗委的坚强领导下,在旗人大、旗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充分发扬钉钉子精神和蒙古马精神[28],勇于变革创新,勇于攻坚克难,勇于担当作为,奋力谱写察右前旗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崭新篇章! 2018 年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青疃镇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青疃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特邀和列席人员提出宝贵意见。2017 年以来,青疃镇人民政府在县委、县政府及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有效监督下,在各部门及广大干部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坚持高举毛zd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青疃镇各项目标任务,与时俱进、真抓实干,尽职尽责、廉洁自律,认真抓好了各项工作任务的贯彻落实。一年来,全镇社会治安稳定,经济健康稳步发展,基础设施面貌突变,社会事业取得了新的成绩。一、2017 年工作开展情况(一)经济总量稳中有升1-9 月份按序时进度完成财政收入 627.7 万元,其中:国税完成 495.3 万元,地税完成 65.8 万元,社会抚养费完成 66.6 万元。招商引资签约项目 4 个,其中新建项目 2 个,续建项目 2 个。 全镇小麦总播面积 14 万亩,亩产 650 公斤,总产 9.1万吨,增长 15.5%。全镇大豆总播 13 万亩,亩产 120 公斤,总产 1.56 万吨,玉米总播 1 万多亩,亩产 420 公斤,总产0.42 万吨。目前秋收工作基本结束,秋种工作正在部署,各禁烧包保人员都在田间地头,正在努力完成今年秋季秸秆禁烧工作;前三季度,春季动物防疫率在 99%以上,出栏肉猪1.8 万头;新增土地流转 1800 余亩,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35 个,家庭农场 8 个;通过镇政府统一购苗,绿化树种以栾树为主,辅以法国梧桐、樱花树等 20 余种树木,全镇植树36000 多棵。(二)惠民政策得到落实创造公益性岗位,提供就业机会。全镇为村里提供了 225个公益性岗位,全镇 20 个护塘员,每人每月 500 元;护林员、护路员、治安巡逻员全镇总计 205 人,每人每月 200 元,全部按月打卡发放。狠抓农合社保,受益群众增加。全镇新农合完成 100%;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完成 98%以上,在全县处于领先地位。积极响应上级扶贫政策,举办扶贫人员创业培训一期,34 人每人补助 400 元已经打卡发放。继续做好危房改造工作。9 月底县住建委已经验收了 449户,全部打款 449 户,目前正在实施建设中的还有 38 户,我们准备利用 10-11 月份完成镇政府初验,11 月份下旬县建 委进行复核验收,今年基本上做到对危房改造需求户,应改尽改,保证全镇所有的贫困户住房安全。4.美丽集镇建设已经完成,美丽乡村有序推进。青疃美丽集镇建设已结束;公租房主体工程完工,正在进行配套建设工作;省级美丽乡村冯圩村已完成设计规划,正在实施。5.各项计生惠民政策得到落实。1-9 月,免费孕前健康检查完成 409 对;特扶 9 人,发放补助金 112560 元,手术并发症 2 人,发放补助金 7200 元,新增奖扶 101 人,发放补助金 98400 元;独生子女免农合 3545 人,二女户免农合663 人,计 63.12 万元。6.网上办事为民服务持续推进。前三季度网上办事 5719件,让村民在村室就能把想要办的事项办理好。(三)环境整治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全镇 169 个自然村都挖了垃圾填埋坑,20 个行政村都建立了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站,全镇 300 个环卫工人每天负责环境清理、分类、运输、处理等工作。拆除并清理乱堆乱放、乱搭乱建 75 处,清理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 15000 多平方米,拆除广告牌 123 处,清理牛皮癣 569处。(四)全面实施脱贫攻坚春风行动为贫困户刷墙铺地,全镇组织了两个施工队,目前已经实施了六个村,接下来要全部施工完成。贫困户的 “五净一规范”和农村改厕工作也全面推进,目前处于巩固阶段。全镇村级产业发展和临时救助资金 320.5 万,受益 1348户;种养殖补贴 38.05 万元;大豆补贴,每亩 100 元,补贴68.72 万元;光伏受益户 959 户,打卡发放 191.8 万元,其中小额信贷户 232 户;建设 17 座村级光伏电站;新建温氏养猪厂三个,共投资 450 万元;危房改造 449 户,全部打卡发放完毕,共计补助危改款 1084 万元,目前还剩 38 户在建。教育扶贫对象 613 人次,其中学前教育阶段 107 人,义务教育阶段 429 人(小学 321、初中 108),高中教育阶段 45 人,高等教育阶段 32 人,预发放资金 38.1 万元。361 人教育补贴通过线下办理已发放到位,剩余 252 人教育部门通过线上(网上)办理。瘫痪或精神病患者护理补贴受益 168 人,发放 168000 元。通过动态调整,经过户申请、四邻签、组评议公示、村再评议公示、驻村工作队核实、镇审核公示和县审查公告等程序,整户新增贫困户 69 户 173 人,补录贫困人口 446 人。对重点围绕建档立卡的 4 类人员和未纳入建档立卡的 9 类人员开展大排查,对问题一村一村查找,对资料一户一户校准,对帮扶一项一项抓实,对资金一笔一笔审核,对政策一条一条落地,对责任一级一级到人,坚决杜绝工作大而化之、不细不实。对发现问题整改要求“全覆盖、全方位、无死角、 定时限”,边查边改,对疑难问题,找出症结,对症下药。所有问题拉出问题清单,拿出行之有效的整改措施,建立整改台账,明确时间节点,明确牵头领导、责任单位、责任人,限期整改,全部整改完毕。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开展镇容镇貌专项整治。美丽集镇建设幼儿园 1 座,广场 1 处,公厕 4 座,街道广告牌全部拆除,重新制作统一模式,使集镇街道整齐美观,进一步规范了我镇青疃、周墓、殷庙集镇和集市的卫生秩序、经营秩序、交通秩序和建筑秩序。当前,乱搭抢建等违章建筑依法拆除 3 家,流动摊点、沿街商铺占道经营及车辆乱停乱放等现象基本得到治理。目前,污水处理设施已完成招标,正在施工。24.5 公里的撤并村道路改造项目已经完成,窄路加宽项目完成了 15 公里。危房改造完成 449 户,打卡发放资金 1084 万元。“一事一议”项目涉及 13 个村 13 个项目,目前 2 个已全部峻工验收,另外 11 个已经招标完成。(六)加强社会管理创新2017 年 10 月 18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为迎接党的十九大,做好十九大期间的安保维稳工作,青疃镇人民政府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高度重视社会稳定工作,始终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深入开展平安青疃创建活动。 建立健全镇、村、村民组、户长“四级联防”、“四级调解”体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抓好为民中心建设建设,打造一条龙的服务平台。抓好信访接待工作,落实领导干部接待制度,每天信访大厅都有两位副科级领导值班。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始终把矛盾排查作为维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立足于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前三季度年共受理各类来信来访问题 23 宗,办结 23 宗;调处矛盾纠纷 256 起(件),成功率达 99%。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严格落实“一岗双责”等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行之有效的安全生产日常监管体系,辖区内没有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七)民生工程持续改善。1、补助类项目均按序时进行打卡发放到位。2、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完成考核指标,人员信息的录入及时。3、农村低保。通过清理整顿,真正把生活困难、贫困残疾人等弱势群体享受了低保,“关系保、人情保”得到了遏制,把享受低保的农户与其他农户没有可比性。目前做到贫困户中的低保户整户识别。9 月份青疃镇共 375 户,593人享受农村低保。前三季度累计发放低保补助金、倾斜金以及电费合计 1392705 元。 4、农村五保。青疃镇第三季度分散五保 266 人,集中供养五保 166 人,前三季度累计共发放补助金额 180 余万元。5、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青疃镇共有 430 人享受前三季度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发放护理补贴 23 万多元。6、优抚补助。青疃镇前三季度 133 人享受优抚补助,打卡发放补助金 562464 元。7、冬春救助。第一批、第二批冬春救助共发放救助资金 179000 元。8、农产品安全工程。检测设备正常运行。9、政策性农业保险。2017 年小麦理赔资金 98.95 万元,全部通过“一卡通”发放到户。2017 年秋季农作物查勘全面完成。目前正在理赔清算,编制报案记录。(八)自身能力明显加强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 30 条规定,坚决纠正抵制“四风”。坚持依法行政,廉洁从政,从严治政,坚持“一线工作法”,在一线发现问题,在一线解决问题。加强作风建设,推进政府职能、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的转变。加强机关内部管理,严格各项规章制度,镇村干部的作风明显改善,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加强政务信息公开,认真听取各方面意见,办理人大代表建议。不断加强政府反腐倡廉工作,有效地从源头预防了腐败。各位代表,我们所取得的各项成绩,是县委、县政府和 镇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镇广大干部群众众志成城、团结拼搏的结果,是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鼎力相助的结果。在此,我代表青疃镇人民政府向所有参与、关心、支持青疃发展建设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更应清醒地认识到,在改革发展的道路上我们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工业基础薄弱;龙头项目少,特别是缺少能够直接带动全镇经济发展的产业化项目;农民增收的基础不牢,制约农民增收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脱贫攻坚的任务重,贫困户的收入依旧不够持续稳定。政府及有关部门转职能、改作风尚有差距,少数工作人员不勤不实的现象依然存在等。对此,青疃镇人民政府一定按照镇党委的要求,高度重视,下大气力加以解决。二、2018 年工作打算镇政府将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牢牢把握大势,抓住机遇,团结带领全镇人民深入实施“和谐青疃”“美丽青疃”“平安青疃”战略,提升群众的幸福感。(一)工业经济总量有新突破。将继续倾力招商引资,突出工业项目,充分借助我镇交通区位优势,立足于现有资源,不断发展壮大现有企业。以土地流转为契机,发展规模经济,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积极推进农产品开发和深加工项目在我镇落地生根。多到江浙沪一带,宣传推介青疃镇,采取“凤还巢”的模式,吸引我镇成功人士回乡投资创业, 力争使青疃镇突破工业发展的瓶颈,带动青疃经济社会的大发展。(二)掀起美丽乡村建设的高潮。随着省级美丽乡村大袁中心村、美丽集镇青疃居委会和市县级美丽乡村西刘中心村的建设完成,按照设计规划,坚持“高起点、严标准、出亮点”的要求,开始启动 2017 年的省级冯圩中心村和市县级蒋瓦房美丽新村建设,一个接一个的美丽乡村建设,将呈现给人们一个越来越美丽的青疃。(三)全面推进专项整治“三大革命”工作。加大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打造天蓝、地绿、水净的农村人居环境,重点在实施农村清洁工程、“三线三边”整治等工作的基础上,一体化推进“三大革命”,坚决打好垃圾分类治理歼灭战、污水治理攻坚战、厕所改造推进战。(四)深入推进脱贫攻坚。继续实施“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专项行动,严格实行“一把手”负责制,主动深入贫困户家中掌握第一手资料,认真做好贫困户信息采集和复核,确保准确无误;充分发挥各方力量帮扶作用,确保实现脱贫目标。(五)推进高效农业。快速推进现代高效农业,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加快发展无公害产品。发展农村商贸流通业,大力支持农村中介服务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 积极推广农业机械化,促进农业增产增收。(六)群众幸福指数有新提高。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推进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联动。加强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切实做好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打造“平安青疃”,进一步提升人民安全感和满意度。各位代表,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和团结全镇人民,振奋精神,坚定信心,改革创新,开拓进取,为建设青疃更加辉煌美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2018 年保康县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宝贵意见。一、2017 年工作回顾2017 年,是保康绿色发展、转型发展取得重大突破的一年。一年来,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县上下团结一心,迎难而上,埋头苦干,奋勇前进,经受住了经济增速放缓和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胜利完成了县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了本届 政府工作的良好开局。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17 亿元,增长 7.5%;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85 亿元,增长 14.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55.4 亿元,增长 12.5%;外贸出口 7600万美元,增长 12%;直接利用外资 2204 万美元,增长 1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 26043 元、10871 元,增长 9.3%和 9%。主要约束性指标均控制在预期目标范围内。精准扶贫力度空前,脱贫攻坚步伐加快。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健全扶贫工作机制,完善政策支撑体系,认真落实驻村帮扶措施,扎实抓好突出问题整改,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进展。全年整合到位各类扶贫资金 15.9 亿元,扶持 8 个重点贫困村脱贫出列、12474 名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识别更加精准,补录新识别贫困人口9552 人,剔除“硬伤户”5730 人,基本实现了“卡内无硬伤、卡外无真贫”。产业帮扶扎实有效,兑现产业奖补资金7977 万元,发放小额扶贫贷款 1.86 亿元,建成村级光伏电站 51 个,贫困户人均增收 1500 元以上。易地扶贫搬迁加速推进,开工建房 6743 户 19027 人,搬迁入住 2858 户 8453人,工作经验在全省交流。扶贫政策及时落地,资助贫困学生 9217 人,实施医疗救助 14890 人次,开展就业创业培训2951 人次,落实政策兜底 14602 人,每一名贫困人口都享受到了政策的温暖。文化小康建设高位推进,经验做法登上央视《新闻联播》。 全域旅游蔚然兴起,第三产业活力显现。大力实施全域旅游战略,统筹推进产业融合、要素配套,旅游业发展实现新的跨越。核心景区提档升级,五道峡横冲滑雪场项目签约启动,尧治河“德之谷”高端文化旅游项目开工建设,九路寨正式对外营业,蜡梅谷、梅花寨、花千谷项目快速推进,南顶草原项目正式落地。乡村旅游多点开花,寨湾、清滩、林川等美丽乡村建设各具特色,黄堡年货节、马良油菜花节、店垭茶文化旅游节、过渡湾蓝莓采摘节、龙坪高山运动帐篷节等“一镇一节”活动精彩纷呈。旅游要素日益完善,歇白路扩建工程全面竣工,五道峡旅游专线公交正式开通;成功举办首届旅游交易大会,旅游消费持续升温。全年可接待游客 223.7 万人次,实现旅游经济总收入 21.3 亿元,分别增长 23.1%和 21.3%。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成效显著,网络服务和物流配送体系逐步健全,“供销 e 家”上线运营,农产品线上交易额突破 1.4 亿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推进,带动商贸物流、房产物业、健康养老等行业快速发展,全年新增各类市场主体 4481 户,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质量效益稳步向好。全面落实减税降费优惠政策,强化协调服务,加强运行调度,全力稳定企业生产,工业经济保持了稳定增长。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 120亿元、增加值 47.2 亿元,分别增长 10.3%和 7%。企业成长 步伐加快,全年新增规模以上企业 7 家,楚烽化工、尧治河化工蝉联全市工业企业 100 强。主导产业不断壮大,断缰磷矿探转采积极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成效显著,磷矿运销再创新高,全年运销磷矿石 570 万吨,增长 13.8%;磷化工、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健康发展,产值分别增长 10%和 7.6%;龙源风电、泰山磷石膏等一批新兴产业项目相继建成,多点支撑的工业发展格局正在形成。园区建设扎实推进,余家湖保康工业园亿冰、康吉达等 2 家企业完成嫁接重组,红泰高铁结构件、金晶格林特种玻璃等 4 家企业建成投产;马桥矿化工业园楚磷 200 万吨、龙蟒 100 万吨采选项目有序推进;城关农业园荆山锦茶业成功牵手湖北联投,尧治河楚翁泉酒厂顺利完成整体搬迁,产能和效益同步提升,工业经济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现代农业加快发展,“三农”基础更加稳固。特色产业稳步发展,新建改造低产茶园 3500 亩,新发展蓝莓 900 亩、中药材 3000 亩、油用牡丹 6000 亩,核桃挂果见效面积达到15 万亩;花卉苗木、林下养殖实现新突破。积极应对烟叶生产遭受的严重灾害,通过政策补贴、灾害救助、保险赔付等方式,兑付补偿补贴资金达 2100 万元,把烟农的损失降到了最低。农业品牌建设成果丰硕,全县“三品一标”认证达到 31 个,建成全省第一家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农村改革深入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基本完成, 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有序铺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新增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 12 家、家庭农场 10 家。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改造高标准农田 1.86 万亩,治理骨干河道 25 公里,新建改造电网线路 857 公里,光纤宽带通村率达到 100%。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扎实有效,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 5.37 万人,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预计全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 107 亿元,增长 9.5%。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发展后劲不断增强。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强化领导包保,深化秘书服务,扎实抓好“三集中”活动,大力推行台账式管理,推动了项目建设提质提速。全年共实施各类重点项目 157 个,87 个项目开工建设,39 个项目正在策划和推进前期工作。肉食品产业园、城南幼儿园及农贸市场等项目快速推进,凯裕汽车零部件、马桥物流园二期等 18 个项目竣工投产。积极谋划未来五年的重大项目,共策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民生保障等四类项目 586 个,总投资 3141 亿元,形成了项目有序衔接、梯次跟进的生动局面。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坚持精准招商、招落一体,大员上阵、专题推介,更大力度走出去、引进来,先后与湖北交投、香港华路集团、湖北京丰农业等一批企业达成投资意向,成功引进北京启创卓越科技有限公司来我县发展总部经济。全年新签约项目 52个,新注册企业 20 家,实际到位资金 116 亿元。政策资金 争取成效明显,共争取各类政策资金 32 亿元。城乡建设协调推进,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建重点项目有序实施,城区绿化、二桥重建工程快速推进,河西北路改造、清溪河人行景观桥主体工程竣工,旅游客运站投入使用,城市功能和品味不断提升。郑万高铁、保神高速建设加速推进,远安至保康货运铁路、通用航空机场项目对接有力,综合交通网络日益完善。城市管理更加趋向群众期盼,整治取缔三(四)轮车 548 辆,拆除违法建设 4.3 万平方米,公交运营、市政维护、环境卫生工作全面加强,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环保突出问题整改强势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步伐加快,生态环境持续优化。淘汰黄标车 650 台、燃煤锅炉 25 台,完成加油站油气回收改造 25 家,空气质量稳居全市第一;加快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扎实抓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全面推行河库长制,主要水体水质保持在二类标准;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扎实起步,农用地土壤污染详查全面完成。“绿满保康”行动纵深推进,完成造林绿化 2.4万亩,道路绿化 210 公里,建成国家级生态镇 1 个,省级生态镇 6 个、生态村 52 个。尧治河村荣获“湖北省环境保护政府奖”。财税金融稳健运行,保障能力显著增强。面对政策性减税、主体税种下滑、烟叶严重受灾等不利因素,加强税源分析调度,深度挖掘税源潜力,千方百计组织收入,预计全年 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0.3 亿元,可比增长 8.6%。财政收入有困难,但保民生、促发展的力度没有减弱。全年用于教育、卫生、科技、就业、扶贫等领域的支出 25.8 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 84%,保障了民生和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用于支持城区绿化、旧城改造等项目建设的支出 1.1 亿元,推动了各项重点工程顺利实施。继续为“三公”经费“瘦身”,支出同比下降 9.5%。积极探索政府投融资改革,组建了林投、农投公司,策划了 29 个 PPP 项目入选省市项目库。强化金融创新,优化金融服务,信贷规模稳步增长,全县各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到 62.9 亿元,比年初净增 10.3 亿元;新增 10家企业在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科技板”挂牌,长江证券、楚农商村镇银行相继设点营业;行业风险得到有效防范和化解,继续保持了省级“金融信用县”称号。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就业创业工作进一步加强,新增就业 4968 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加快推进,乡镇原“七站八所”人员基本养老保险问题得到妥善解决;社会保险综合参保率达 99%。民生救助力度持续加大,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应保尽保,保障标准不断提高。实施棚户区改造 629 户,改造农村危房 665 户,全县人民住有安居的目标基本实现。农村公路加宽加密,过境高速全面提速,出租车公司正式运营,居民出行更加安全通 畅。建设安全饮水工程 100 处,在马良、店垭等喀斯特地貌上成功打井取水,困扰当地群众千百年的饮水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全力以赴抗灾救灾,受灾群众生活稳定。投入 8700多万元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选派 192 名城镇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交流轮岗,城区学校布局调整有序推进,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逐步深化,分级诊疗制度全域实施,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全面加强,村级标准化卫生室建设实现全覆盖。在全市率先启动了“全面二孩”免费基本生育服务,对 1.6 万多名适龄妇女开展“两癌”免费检查,生育保健服务全面加强,荣获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称号。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中坪葛业葛根精加工技术荣获全省科技进步二等奖,4 家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群众性文体活动广泛开展;人民广场改造工程全面启动,重阳古墓发掘取得重大突破。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圆满完成。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不断加强,省级食品安全县创建全面启动。打击非法传销工作成效显著。平安保康、法治保康建设纵深推进,“一感两度两率”继续保持全省领先。社会治理、信访维稳、安全生产、政府应急管理工作得到全面加强,社会大局始终保持和谐稳定。审计、监察、统计、编制、物价、档案、人防、气象、史志、残疾人、青少年、妇女儿童、民族宗教、外事侨务、住房公积金、公共检验检测、机关事务管理、人民武装和国防动员等各项 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做出了新贡献。一年来,我们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扎实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强化政府部门履职尽责,政府公务人员工作作风持续改进。自觉落实县委重大决策,主动接受县人大、县政协监督,认真办理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更大力度推进简政放权,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严格依法行政,深化政务公开,政府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着力加强权力运行监督制约,巩固了政府系统“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各位代表!即将过去的一年,我们战胜了许多困难,破解了许多难题,在绿色发展、转型发展的新征程中,迈出了坚实有力的步伐。奋斗伴随艰辛,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县委的坚强领导、科学决策,得益于县人大、县政协的有力监督、大力支持,得益于全县上下的和衷共济、顽强拼搏!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和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保康经济社会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审视当前的工作,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发展底子薄、经济总量小,产业小散弱的问题比较突出,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 优势的道路还很漫长;引进建设的大项目、好项目少,企业生产经营还面临不少难题,新的税收增长点不多,财政增收十分困难;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政府办事效率和社会治理水平与群众的期盼还有差距,等等。这些问题,必须着力加以解决。二、2018 年工作安排各位代表!2018 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做好明年的政府工作,形势大好,机遇难得。从宏观政策看,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提出了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等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出台了 13 条含金量很高的政策措施,为我们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带来了重大政策利好。从市场前景看,伴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国内经济发展稳中向好,经济运行企稳回暖的基础不断增强,经济转型从“降速”转向“提质”,经济结构、企业效益、市场信心明显改善,为我们持续扩大投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市场资源。从发展基础看,在县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的指引下,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全域旅游战略成效初步显现,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基本成型,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逐步兴起,保康在襄阳“一极两中心”建设中的地位凸显,特别是刚刚闭幕的县委十四届五次全会, 作出了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建设开放繁荣、精致典雅的绿色保康的决定,为我们推进绿色发展、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只要我们坚定信心、沉着应对,因势而谋、顺势而为,就一定能够顶住转型换档的阵痛,迎来绿色发展的蓬勃春天!2018 年,政府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根本要求,主动适应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准确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深化生态立县、旅游兴县、工业强县战略,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着力提升平安首位度,打造绿色增长极,争当脱贫排头兵,加快开放繁荣、精致典雅的绿色保康建设进程,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8%;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 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0.5%;直接利用外资增长 5%;外贸出口增长 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增长 9%。主要约束性指标控制在预期范围内。围绕上述目标,努力做好八个方面的工作:(一)聚焦精准扶贫,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围绕 2018 年整县脱贫摘帽这个总体目标,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横下一条心,举全县之力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一是用好用活扶贫政策。深入对接国家、省市精准扶贫政策,及时完善金融扶贫、政策兜底、医疗救助、教育扶贫、就业创业等配套措施,统筹推进各项政策落实;加强扶贫资金运行监督,确保真正惠及贫困群众。严格实施“负面清单”资金整合,整合各类扶贫政策资金 16 亿元以上。二是谋深谋远产业扶贫。优化产业奖补政策,扩大扶贫小额贷款规模,鼓励支持贫困村、贫困户发展脱贫产业。集中政策资源,扶持发展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全年兑付到户产业奖补资金 9000 万元,新增扶贫贷款 1.4 亿元以上,全力满足贫困户发展产业的资金需求。三是聚焦聚力易地搬迁。加快住房建设进度,加强工程质量监管,全面完成易地扶贫搬迁任务。统筹抓好配套设施、配套产业建设,完善搬迁后续扶持政策,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留得住、能发展。把搬迁安置与消化乡镇商品房库存结合起来,加大政策宣传和落实力度,鼓励搬迁群众到集镇居住。四是抓紧抓实驻村帮扶。调整充实驻村帮扶力量,强化驻村帮扶工作管理,落实驻村帮扶工作队召回制度,确保工作队下得去、待得住、真扶贫。大力实施“三乡工程”,促进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打造“不走的扶贫工作队”。健全社会力量参与机制,鼓励支持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参与扶贫开发, 形成扶贫攻坚的强大合力。五是立行立改突出问题。针对识别不精准、作风不扎实、落实政策跑偏走样等问题,举一反三,严肃整改,全面提升精准扶贫工作实效。对照脱贫摘帽标准,逐项对比分析,查漏补缺,补齐短板,确保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脱贫销号、贫困村脱贫出列、整县脱贫摘帽。(二)建设生态文明,争当全省绿色发展排头兵。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争创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厚植保康绿色发展新优势。一是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严格落实生态红线管控,大力实施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深入推进荒漠化、石漠化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强化资源开发监管,严格落实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全面开展污染源详查,加强环境风险防范,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二是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净土工程。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加强餐饮油烟、扬尘污染整治,严禁秸秆杂草垃圾露天焚烧,加快发展清洁能源,确保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保持在 85%以上。大力推进饮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持续强化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开展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治理,确保城乡污水达标排放。全面推进土壤污染监管、治理和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努力让全县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吃上安全放心的食品。三是纵深推进绿满保康提升行动。统筹推进精准灭荒工程和 绿满保康行动,精准识别荒山存量,科学选配绿化苗木,完成灭荒 6847 亩,封山育林 7000 亩,退耕还林 1.1 万亩,森林抚育 2.1 万亩,道路绿化 60 公里,建设产业示范基地 1万亩,创建省级森林城镇 1 个、绿色示范乡村 13 个。(三)发展全域旅游,加快建设生态旅游示范县。深入实施全域旅游战略,全面推进“旅游+”工程,促进全产业融合、一体化发展,打造保康旅游升级版。一是扎实抓好旅游城市建设。坚持城旅共建、产城融合,深度融入早期楚文化元素,强力推进垃圾中转站、城市污水管网建设,完成二桥重建、污水处理厂提标升级工程,做好凤凰新城、楚城项目煞尾工作,启动官山森林公园、紫薇桥至老水泥厂片区开发、老酒厂开发等项目。加快“数字城管”建设,重拳打击违法建设行为,巩固整治取缔“三(四)轮车”行动成果,打造精致典雅的旅游城市形象。二是扎实抓好核心景区建设。尧治河景区完成老龙宫滑道、白酒博物馆等项目建设,启动国家 5A 级景区创建工作;五道峡景区完成横冲滑雪场、房车营地建设;九路寨景区完成白竹自驾车营地、悬崖酒店、纸厂遗址改造,创建国家 4A 级景区。加快温泉小镇嫁接重组,大力推进蜡梅谷二期、梅花寨滑雪场、南顶草原开发等项目,培植一批 3A 级旅游景区。三是扎实抓好风情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推进风情小镇建设,着力完善集镇道路、游客接待等设施,认真办好“一镇一节”活动。启动建设城 关小沟、歇马盘龙、马良陈家湾等一批乡村旅游示范点。对接健康中国、美丽中国、乡村振兴等战略,发展健康养老、休闲运动等旅游新业态,加快构建以县城为龙头,以核心景区为依托,以风情小镇为骨架,以美丽乡村为支撑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四是扎实抓好旅游配套要素建设。全力服务郑万高铁、保神高速建设,完成马良旅游特色路和歇百路绿化,推进尧治河、梅花寨等旅游公路建设,打通九路寨至马良西山旅游环线。启动建设旅游集散中心,完善公共信息、旅游交通导示系统,建设旅游咨询窗口。多元发展高端酒店、经济酒店、农家客栈,大力创建星级酒店、星级农家乐。加快旅游商品开发,规划建设旅游商品展销中心。加强导游队伍建设,支持旅行社发展。深入推进旅游“厕所革命”。五是扎实抓好旅游品牌建设。紧盯周边重点客源城市,积极组织开展旅游推介活动,策划推广精品旅游线路,拓展客源市场;大力培育“涉旅”商标品牌,提升保康旅游知名度和吸引力,力争全年接待游客 255 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 24 亿元。(四)突出转型升级,着力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建设绿色产业体系,加快形成减量化增长模式。一是转型发展工业经济。大力推进工业倍增计划,改造升级传统产业,积极发展生态工业,培育工业倍增新动能。全面加强绿色矿业示范区建设,支持以选矿为主的低品位磷矿石综合利用,推动矿业经济稳 定发展,全年运销磷矿石 550 万吨。深入实施企业成长工程,强化政策支持,落实包保责任,优化部门服务,全力稳定企业生产;集中要素资源,大力支持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的企业发展,力争新增规模企业 5 家以上。理顺余家湖保康工业园管理体制,强化服务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嫁接重组盘活“僵尸企业”,整合力量引进一批优质项目,守好保康工业发展主阵地。二是提质发展特色农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因地制宜发展茶叶、烟叶、核桃、蓝莓、蔬菜、中药材、油用牡丹等特色产业,稳步扩大基地规模,狠抓基地精细化管理,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做实农民增收的产业支撑。加快推进“中国有机谷”保康项目区建设,大力推行有机产品认证,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打响保康有机农业品牌,全年新增有机品牌认证 5 个以上,认证面积 5000 亩。深化农村土地、山林承包经营制度改革,推动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用活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摸清集体家底,盘活集体资产,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建设高标准农田 2.3 万亩,配套完善道路、排灌、输电等设施;加强农业防灾减灾、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农业生产综合保障能力。三是优化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对接高铁、高速建设,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大力发展电 子商务,完善县、乡、村电商运营体系,全面完成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大力实施棚户区改造,推动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积极发展金融保险、居家服务、健康养老等产业,优化现代服务业结构,不断增强经济发展活力。(五)扩大有效投资,做强做实经济发展大底盘。坚持把扩大投资作为加快绿色发展的第一抓手,跑市场与跑政策并举,抓招商与建项目并重,强力推进市场主体扩量提质。一是科学谋划抓入库。立足县情实际,突出资源优势,积极对接中央、省市战略,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精心策划包装一批生态文化旅游、磷矿采选加工、农林产品加工、民生保障和基础设施项目,充实完善重点项目库。二是突出重点抓招商。坚持精准招商、招落一体,围绕生态旅游、工业、现代农业和林业经济、城镇建设和现代服务业、金融资本市场等领域,进一步强化大员招商、专业招商、以商招商,全面提升招商成效,着力引进一批有税收、有就业、无污染的“一无两有”好项目,力争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 48 个,实际到位资金突破 130 亿元。三是精准对接抓争取。抢抓全省精准发力补短板、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等政策机遇,紧盯中央和省预算内资金、债券和产业基金,积极申报争取棚户区改造、城镇基础设施、重大水利工程、农村电网改造升级、铁路建设等重大项目,高频次对接,大力度攻坚,力争全年争取政策项目资金 35 亿元,更多项目纳入国家、省市投资 计划。四是强化服务抓推进。坚持领导包保、秘书服务、路线图管理、集中开竣工等项目工作机制,加强协调服务,狠抓督查落实,突出抓好 150 个重点项目建设。对店垭旅游综合开发、龙源风电二期等项目,集中攻坚,创新破难,争取早日开工建设;对攀源防水材料、丰利路基材料、祥合泰装配式建筑等项目,整体联动,强势推进,确保早日建成投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六)狠抓财源建设,持续提升公共财政保障力。财为政之本,有财才有政。当前,我县财政收支矛盾日益突出,必须千方百计做大财政“蛋糕”,优化支出结构,增强公共财政保障能力。一是固基培源,做到生财有道。大力实施“1212”骨干财源培植工程,紧盯矿业、烟叶、水电、建筑等重点行业,精准落实优惠扶持政策,综合运用产业发展资金、县域经济发展调度资金,为重点企业“加油”“输血”,努力培植税费过亿元的企业 1 家、过 5000 万元的 2 家、过3000 万元的 10 家、过千万元的 20 家,筑牢财税稳定增收的坚实支撑。二是勤征细管,做到聚财有方。坚持依法治税,深化国税、地税合作,加强涉税信息共享,健全协税护税网络,加大税收稽查清缴力度,完善地方税体系,确保应收尽收、足额入库。建立税收联动机制,抓好高铁、高速建设等机遇性税源征管。加强“飞地”企业税收管理。强化纳税服务,优化服务流程,推进办税便利化改革。三是合理支出, 做到用财有度。坚持公共财政为公益,严控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把更多财力投向民生,确保民生支出、扶贫力度、兜底水平只增不减。加大财政资金统筹整合力度,优化财政资源配置。加强政府债务管理,有效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健全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强化资金使用绩效评价和投资评审,确保每一分财政资金都花在“刀刃”上、用出好效益。(七)紧扣关键环节,奋力开创深化改革新格局。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第一动力”,以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为突破,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一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互联网+放管服”。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实行“多证合一”“一照一码”,为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环境。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启动事业单位公务用车改革。加快推进城管执法体制、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改革。二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抓好“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去磷化工落后产能,去房地产库存,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补齐产业升级、民生改善和城镇建设短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创新创业。三是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做大建投、林投、农投公司等融资平台,强化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加强民间融资管理,引导各类资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用 好贫困地区企业首次公开募股不排队政策,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优先上市,推动更多企业在新三板、四板挂牌。完善政银企合作机制,提升担保服务能力,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适度扩大信贷规模,力争新增贷款 11 亿元以上。(八)坚持民生优先,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一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认真做好就业创业工作,强化政策扶持和职业培训,扎实开展“双创”活动,力争全年新增就业 3000 人,扶持创业 300 人。深入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抓好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加快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制度,调整提高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待遇水平。加大分类施保力度,稳步提高农村低保、五保供养保障标准。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制度,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加强残疾康复服务,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县人民。二是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加强学校标准化建设,深化生本教育改革,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协调发展学前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运用。实施 “大健康”战略,全面加强健康管理;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积极推进“医共体”建设,加快构建分级诊疗体系,提高基本公共卫生和诊疗服务水平。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新建乡镇文化站 3 个,推进村级文化广场建设全覆盖,争创全省文化小康示范县。加强国土资源保护,加快实施土地增减挂钩项目。抓好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加强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完善与运用。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推动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积极创建省级食品安全县。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深化平安保康建设,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扎实推进实施“雪亮工程”,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强化信访维稳和应急管理,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发展环境。三是认真办好民生实事。为人民谋幸福是我们的初心和使命。2018 年,我们将本着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着力为全县人民办好 10 件民生实事,具体实施“十大工程”:一是保障性安居工程。实施棚户区改造 1328 户,完成农村危房改造 1880 户。二是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以重点贫困村、集中安置点、集镇片区、喀斯特地貌地区为重点,全面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 三是城乡道路提升工程。启动牌坊湾至黄堡隧道建设,完成 468 省道寺坪至马桥路基工程,新修农村公路 120 公里。四是城乡清洁工程。完成 10 个乡镇 15 个污水处理厂(站)及配套管网建设。新建垃圾压缩站 2 座,配套垃圾桶 1 万个、转运对接车 2 台。改造厕所 1 万座。五是公共交通延伸覆盖工程。规范出租车运营管理;优化延伸公交线路,覆盖迎宾路、东后街、西后街;开通县城至九路寨旅游客运班车。六是生态便民停车工程。建设生态停车场 3 个,提供货车停车位 200 个、轿车停车位 500 个。机关事业单位自建立体式停车场 10 个,提供停车位 1000 个。七是社会养老工程。完成县福利院综合楼建设;新建乡镇福利院 1 所,改扩建乡镇福利院 2 所。八是河西绿化工程。全面完成环城路绿化建设任务。九是沿河公园续建工程。完成熊绎大道至清溪河人行天桥沿河公园建设。十是蜡梅公园建设工程。整体开发蜡梅山,建设生态公园。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各位代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阔步进入新时代。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将持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增强执政本领,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为推动各项工作落实 提供坚强保障。增强法治意识,崇法用法、依法行政。全面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把依法行政贯穿到政府决策、执行、监督的全过程。坚决服从县委领导,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完善公众参与、专家咨询制度,强化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深化政务公开,主动接受公众和舆论监督,让行政权力始终在阳光下运行。树牢民生理念,以人为本、为民执政。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始终把群众冷暖安危放在心上。增强群众工作本领,紧密联系群众,真心对待群众,用真诚和实干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创新服务群众方式,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全面建成 OA 办公系统,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为群众办事提供最大便利。着力保障群众利益,更加注重人民美好生活需求,更加注重困难弱势群体,更加注重办好民生实事,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让山区群众的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弘扬务实作风,狠抓落实、高效理政。坚持说实话、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以钉钉子的精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敢于担当作为,着力增强改革创新的本领,始终保持锐意进 取的干劲,把党的十九大精神与保康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推动工作、促进发展。强化履职尽责,大力发扬工匠精神,严谨细致,敬业专注,精益求精,努力把每一件工作做细做实做到位。完善督查机制,创新督办方式,强化督办问效,严肃督办问责,以落实显真功,以实绩论英雄,推动全县重大项目、重点工作落地落实。严守纪律规矩,从严治政、廉洁从政。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和省市县委实施办法,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强化权力监督制约,突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全面加强审计监督,推进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严格执行党内法规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从严整治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确保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各位代表!站在新的起点,我们豪情满怀;实现新的跨越,我们重任在肩。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和依靠全县人民,一心一意谋发展,踏石留印抓落实,为早日建成开放繁荣、精致典雅的绿色保康,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懈奋斗! 2018 年桦甸市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提出意见。一、2017 年工作回顾2017 年极不平凡。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形势、改革发展的繁重任务、前所未有的困难挑战,我们紧紧依靠市委的坚强领导,团结带领全市人民,突出绿色转型发展,集中精力打基础、蓄势能,谋长远、促升级,奋发作为,真抓实干,全力推动年度各项任务落实,实现了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一)更加注重质量效益,转型发展迈出新步伐。制定落实“335”行动计划,扎实开展“四位一体、五项联保”等系列攻坚,“431”产业体系正在形成实体经济核心支撑。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3.6 亿元,增长7%(预计数,下同)。工业运行企稳向好。全年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 350 亿元、增加值 91 亿元,分别增长 6.4%和 5.7%。工业用电量增长 18%。协调金融机构为企业融资 14.5 亿元。新增规模企业 9 户,盘活重点“双停”企业 4 户、“半拉子”项目 6 个,规模企业运行率同比提高 9 个百分点,54 户重点监测企业纳税额增长 25.3%。新兴产业发展迅猛。隆泰制药、出彩农业等骨干企业产销量较快增长,胡庆余堂药业、品田谷有机食品等一批新建和技改项目建成投产,丰泰半焦热电联产、汇金钙业 二期等项目加快建设,医药健康、绿色食品、新能源、新材料四个新兴产业规模企业实现产值 201.4 亿元,增长 7.8%。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完成 6 户有色金属矿山整合,圆方机械实现满负荷生产,智能化生产项目启动实施,实木家具、中华铅笔等生产企业运行平稳,建龙矿业、通钢桦矿等企业扭亏减亏,黄金公司等企业持续增盈,金属矿产、机械制造、林木加工三个传统产业规模企业实现产值 148.6 亿元,增长 3.2%。旅游产业势头强劲。把旅游产业上升为绿色转型发展新引擎,举全市之力打造“山水桦甸·五彩金城”旅游品牌,被评为“中国最具绿色(旅游)投资价值城市”。全力推进旅游产业综合开发,策划包装总投资 304 亿元的旅游项目 62 个,北京北洋兰格常山药园花海小镇等一批大项目签订协议。加快旅游项目建设,红石国家森林公园二期、白桦林景区扩建等项目建成运营,探索实施总面积 260 公顷的 4 个药园花海项目,成功打造了旅游增收与农民致富互利共赢新模式。围绕旅游要素加快补短板,完成南楼山景区沿线部分道路重建,建成一批景区民宿、水冲公厕等配套设施,新开发旅游产品 20 余项。加大旅游宣传营销力度,成功举办第十二届中国·桦甸白桦节,组织开展 14 项系列活动,向社会发布城市精神、市歌、市树等城市元素,40 余家国内媒体来桦采访报道,央视、新华网、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全方位推介我市特色旅游资源,微电影《边外参镇》在网络热 播,全市上下同讲桦甸故事、齐颂大美山水,桦甸旅游快速升温。全年接待游客 91.8 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 5.5 亿元,分别增长 16.5%和 34.2%。服务业整体跃升。旅游产业的兴旺拉动了住宿餐饮等行业稳步增收,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12.7 亿元,增长 9.5%。电商产业园提升为全省县级功能齐全、体量最大的电商园区,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全年实现电商交易额 4.4 亿元,增长 33.3%。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粮食作物播种实现“一减”“两增”,总产量达到 121 万吨。特产业总面积扩大到 3.65 万公顷,经济贡献突破 15 亿元,首次超过粮食增加值。新增省市级龙头企业 11 户,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 119 亿元,增长 12%。培育省市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企业 3 户,一二三产进一步融合。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分别发展到 250 户和 747 个。桦甸林蛙、二道甸子黄牛获评吉林市农产品十大区域公用品牌,桦甸林下参获评吉林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二)更加注重积蓄后劲,投资拉动取得新成效。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积极落实全省“三抓”“三早”行动,大力开展征地拆迁、手续办理、优化营商环境“百日攻坚”。全年开工 5000 万元以上项目 53 个,完成投资 55.5 亿元,其中新兴产业项目 18 个,占开工项目的 34%;亿元以上项目31 个,完成投资 45.8 亿元,占投资总量的 82.5%。吉林奥博光伏生产基地等 22 个项目加快建设,坤合食品万吨瓜子 异地新建等 31 个项目竣工或投产。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0 亿元。务实开展选商引资。精心包装 5000 万元以上项目102 个,其中 10 亿元以上项目 16 个。组建 5 个重点产业招商推进组,由市级领导带队分区域驻点招商。北京三聚生物质资源综合利用等 30 个亿元以上项目签约落地,签约金额275 亿元。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 117.1 亿元,增长 12%。积极推动重大项目。延长高速项目完成路线走向规划及国土测绘、地质勘探,前期要件编制审批加快推进。红石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完成 3 个专题报告编制。“三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调整方案通过环保部专家现场评审,年底前将通过方案评审。(三)更加注重生态建设,城乡环境展现新面貌。以中央环保督察为契机,建立“大环保”机制,先行整改问题 121个,办结中央督察组转办信访案件 72 件,追责 38 人。大气环境治理取得突破进展。淘汰燃煤锅炉 101 台,城市建成区燃煤小锅炉淘汰工作提前 3 年完成目标任务。整合城区、近郊区供热资源 171 万平方米,新建、更新供热管线 64.1 公里。淘汰黄标车 606 辆。取缔、整治散乱污企业 37 家。加大秸秆禁烧力度,国家卫星遥感火点通报率地区县(市)最低。1—11 月份,空气质量良好天数达到 283 天。水环境保护成效显著。全面落实市、乡、村三级河长责任,重点实施辉发河流域治理工程,河长制工作在吉林市介绍经验。投资 7458 万元,完成内河、莲花河清淤 92 万立方米,实施金城桥污水管线维修改造,截污并网城市生活排污口 4 处,新建2 座污水提升泵站,城市主街路雨污分流改造率达到 77%,内河水质得到改善,城市排水系统经受住今夏汛期强降雨考验。垃圾处理厂渗滤液工程基本完工。划定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区和畜禽养殖禁养区,年底前关闭搬迁规模养殖场(小区)7 户。辉发河福兴断面水质得到改善,松花江临江断面水质保持Ⅲ类,关门砬子水库水质达标率 100%。生态保护及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扎实推进。开展“绿盾 2017”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拆除、停用人工设施 18 处,关停违建项目 7个。松花湖桦树湖滨河口湿地恢复项目基本完工。新增城市绿地 4.5 万平方米。清收还林 5647.4 公顷,更新造林 52.4公顷。划定永久基本农田9 万公顷,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1900公顷。启动 11 座关闭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查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 33 宗。城乡人居环境进一步提升。开展市容环境卫生“百日攻坚”行动,拆除各类违法建筑 8356 平方米,主次街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 90%以上。完成白桦园、九曲桥、五亭桥等景观亮化和局部改造。深入实施“六清”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投资 3358 万元实施城乡一体化垃圾收运二期项目,在吉林地区率先实现村屯全覆盖。绿化美化重点村屯 30 个、公路 157.4 公里,打造省级绿化示范乡镇 1 个、绿美示范村屯 1 个、美丽乡村 2 个。夹皮沟镇获评 全国文明村镇,公郎头村获评全国保障基本示范村。(四)更加注重激发活力,改革创新增添新亮点。深入推进市场监管体制改革。推行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多证合一”,市场主体同比增长 18.8%。“双随机一公开”市场监管实现全覆盖,30 个政府部门建立“一单、两库、一细则、一计划”,在吉林地区率先开展跨部门随机联查。“放管服”改革工作多次在省市介绍经验。加快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稳妥开展股权投资。成立城发实业有限公司和金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及棚改三期等项目融资。大力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圆满完成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全国改革试点工作,顺利通过中央编办检查验收,工作经验在全省交流推广。取消、停征、调整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 26 项,建立覆盖 24 个政府部门的行政审批事项清单,清理市级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 95 项,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 1160 万元,核准、审批法定时限由 20 个工作日分别压缩至 8 个和 5 个工作日。全面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完成土地确权登记实测面积 14.1 万公顷,有偿流转土地面积达到 1.8 万公顷,发放土地收益保证和林权抵押贷款 2802 万元。国有林场改革经验在全省推广。在全省率先组建供销社监事会机构,一次性化解企业债务 691 万元。同步推进社会领域改革。公立医疗机构全部参与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减少百姓医疗支出 2300 余万元。分级诊疗制度全面推进。组建 家庭医生服务团队 119 支,签约医护人员 636 名、服务人口13.6 万人。启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成公务用车改革,建立公务车辆管理平台,公车运行经费降低 10%以上。积极推进“双创”工作。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企业达到 25 户,完成产值 68.2 亿元,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 19.5%。与吉林大学签订校地科技战略合作协议。推动 21 户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大力引进专利技术,积极争取科技项目扶持资金。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1 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2 个、吉林市科技“小巨人”企业 7 户。培育省名牌产品 3 个。发放创业担保贷款 2052 万元,增长72.4%。小微企业创业园主体竣工。长庆隆炉业获评省级创业孵化基地,成功孵化了一批小微企业。(五)更加注重共建共享,民生事业登上新台阶。以提高民生保障为目标,大力培植税源,严格预算管理,积极上争资金,有力保障了各项刚性需求。今年,我们顶着巨大压力,进一步压实了财政等主要经济指标。全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地方级财政收入 6.1 亿元,完成预算调整计划;基金收入 2.4 亿元,增长 9.5%;上争资金 31.1 亿元,增长 17.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36.7 亿元,其中民生事业支出 32.2 亿元,分别增长 7.7%和 13.3%。大力建设民生工程。新建农村公路139 公里,完成危桥改造 6 座、公路安保工程 16.7 公里。大兴街东延竣工通车,实施金城路等道路热封 7.6 万平方米, 铺设桦甸大街等人行路方砖 7.7 万平方米,完成启新街等 5条小街小巷维修改造。投入移民后扶资金 6152 万元,建成美丽移民村 3 个,实施农村基础设施项目 183 个。万两河水利枢纽工程主体完工。建设城市棚改回迁安置楼 8 万平方米,完成货币化安置 2245 套。为 5000 户农村居民建成水冲厕所。五中新址校舍主体工程完工,白山学校教学楼、永吉小学幼儿园楼、公吉中心校幼儿园楼工程竣工。省级标准化妇幼保健计生服务中心竣工投用。建成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神州健康养老服务中心项目主体完工。完成体育场塑胶区域混凝土施工和看台维修工程,新建笼式足球场 2 片。农副产品交易中心项目征迁接近尾声。91 个城乡 4G 通信基站建成使用。全面兑现民生实事。完善落实校长、教师交流机制,69 名校长、教师参与岗位交流。筹资 1056 万元,资助困难学生 13548 人次。开展城乡大型医疗义诊活动 8 次,免费就诊人数 14312 人次。城镇新增就业 8081 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8 万人次。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和 8%。在地区县(市)率先落实 65 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坐公交车政策,投入财政资金 243.3 万元,受益老人 1.4万人。退休人员实现领取养老金资格就近认证。为符合条件的 5100 名就业困难人员(含公益性岗位人员)发放社保补贴 1800 万元。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 450 元/人·月和 3800元/人·年,农村低保标准高于扶贫标准 400 元/人·年。对 困难群众实施医疗救助 24177 人次,发放救助金 1011 万元。享受精准康复服务残疾人达到 3500 名,免费发放残疾人辅助器具 5420 件,为 96 户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增加公交站点 24 处,延长夏季首末发车时间,市民交通出行更加便利。办理法律援助案件 451 件,为 1800 名城乡居民免费提供法律咨询。新建农村文化广场 21 个,配建城乡健身路径 17 条。精准实施脱贫攻坚。整合投入扶贫资金 1.5 亿元。整乡整村推进产业项目达到 99 个,带动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项目 236 个。实施基础设施项目 158 个,完成 164 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建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98 处,解决 52 个村 1.3 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其中贫困户 512户 896 人。为建档立卡贫困患者施行减免挂号费和诊查费、先诊疗后付费、住院报销再减免等政策。年内 4 个贫困村出列、1290 人脱贫。扶贫工作受到省委巡视组充分肯定。加大安全维稳力度。聘请省安全生产检验检测中心对重点行业企业开展专家查隐患,新建消防水鹤 13 座,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获得国务院督察组和省安委会好评,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成功化解信访积案 20 余件,初访案件化解率达到 96%以上,妥善处置各类应急突发事件,实现国家和省市重要会议、重大活动期间“零非访”工作目标。全力开展抗洪抢险和灾后重建。面对三轮强降雨侵袭,市乡两级防指迅速反应,各级领导一线指挥,“一队十组”冲锋在前, 党政军民合力抗灾,第一时间排除火龙河、木其河等多处险情,累计转移群众 2.9 万余人次,实现了保生命安全第一目标;紧急发放各类应急物资,快速开展灾后清淤、防疫等工作,保证了受灾群众基本生产生活;投入资金 1700 万元,完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应急修复,532 户房屋倒损户 10月中旬全部恢复入住,夺取了抗洪抢险和灾后重建工作阶段性胜利。(六)更加注重作风转变,自身建设实现新提升。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两条例一准则”等系列规定精神,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中央巡视“回头看”问题整改全部到位。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代表建议和委员提案办结、答复率 100%。严格执行法定决策程序,落实法律顾问全程列席政府常务会议制度,推行政府协商制度,实现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和专家论证全覆盖。加大“七五”普法力度,开展“法治政府建设大讲堂”活动 5 次、“法律六进”36 次。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规范政府集中采购管理,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及时向社会公开政府和部门预决算。加大脱贫攻坚等领域专项检查力度,严格开展各类专项审计。制定实行重点工作目标责任考评机制,强化跟踪督查问效,发挥导向激励作用,政府行政效能明显提升。各位代表!即将过去的一年,我们经受了严峻考验,战 胜了诸多挑战,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这离不开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科学决策、正确领导,得益于市人大和市政协的有效监督、鼎力支持,归功于全市人民的戮力同心、奋发拼搏。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并通过你们,向全市人民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各人民团体、驻桦部队和单位,向离退休老同志,向所有参与桦甸建设、支持桦甸发展的域内外投资者和各级领导、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认清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转型发展还未充分释放动能,新兴产业仍处于成长期,经济增长贡献率不强;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加大,在税收形势严峻的同时,工资发放、民生保障等刚性支出不断增加,开源节流更为紧迫;补短板、增优势任务艰巨,园区缺乏集聚效应,乡村发展基础相对薄弱,生态、资源、文化、品牌等优势尚未得到深度挖掘释放;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个别部门服务效率不高,有的干部担当意识不强,发展环境仍需进一步优化。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二、2018 年工作安排各位代表!2018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奋力推进全面振兴发展的关键之年。根据市委十四届三次全会精神,确定政府工作总体思路为:以党的十九大 精神为指引,认真落实省、吉林市和市委工作部署,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按照建设“新型能源强市、健康产业基地、生态旅游新城”发展定位,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构建“431”现代产业体系和打好脱贫攻坚战为统领,大力推进“六个振兴”,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锐意进取,克难攻坚,奋力开创全面振兴发展新局面。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6%以上,一般公共预算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长 3%(可比口径),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 5%和 6%。(一)聚焦产业振兴,在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上发力推动新兴产业做优做强。集群化发展医药健康产业。深度挖掘林蛙、林下参等珍贵北药资源优势,紧盯域外医药健康产业转移及原料需求,加大精准招商对接力度,着力引进建设一批特色优势明显、引领全产业链发展的医药健康企业;重点推进胡庆余堂药业鹿胎膏、林蛙油等十余款保健品及隆泰制药年产 60 吨鹿角胶生产线建成投产,医药物流建成运营,推动参芝元长白山人参生物综合利用项目建成试生产,加快修正健康产业园、通化中辰药业等项目建设;积极培育拓展医养结合、休闲健身、生态康养等大健康产业,建立健康产业孵化园,全力打造健康产业基地。多元化发展新能源产业。推动凯迪生物质发电、丰泰半焦热电联产、小红石电站、辉发河二级电站等项目建成运行,西金沟水电站加快建 设;吉林奥博光伏生产基地等项目建成投产;北京三聚万吨级秸秆生物质综合循环利用项目年内竣工,年产 2000 万盘水稻秸秆育秧盘项目开工;推进油页岩离子液萃取等高新技术项目在我市落户,加快企业重组和盘活启动;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提升可再生资源利用率,加快构建多元、高效、可持续的新能源产业体系,全力打造新型能源强市。规模化发展绿色食品产业。鼓励企业壮大规模,擦亮品牌,开拓域外市场,重点推进品田谷有机食品二期、白云生态食品、过亿酒庄皇台酒业葡萄酒等项目建成投产,辐射带动绿色种养业成为能脱贫、能创富、有特色、有前景的富民产业。延伸发展新材料产业。重点推进钙产业园建设,建成优质活性氧化钙、氢氧化钙、轻质碳酸钙生产线,整体生产能力提升到 60万吨,打造全省行业龙头企业;加大关联产业招商力度,争取再落地一批新材料产业项目。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高端化发展机械加工业。重点扶持圆方机械改造升级,加快智能化工厂建设,实现半轴系列产品产销量稳步增长;推动泰中机械壳体、油泵等精密铸造产能提升;引导播种器制造企业优势互补、集约经营,年产量达到 200 万台。规范发展金属矿产业。坚持环境保护优先、资源优化整合原则,加大对不达标企业清理力度,引导已探明矿产资源向大型企业集聚,加快推进中辰矿业、老金厂金矿等企业技改升级,推动黄金公司扩大对外合作,加快 打造黄金、蓝宝石开采生产、设计加工、销售体验全产业链,深挖黄金文化,做大黄金文章。转型发展林木加工业。重点推动家具生产企业达产达效,支持木材生产企业开拓域外原材料供应地,鼓励小微林木加工企业转产转向。推动旅游产业乘势跃升。立足打造长白山下最美驿站,加快全域旅游发展,全力建设生态旅游新城。理顺旅游产业管理体制,成立市文旅投公司,创建现代化旅游融资建设和运营管理平台。精心策划包装旅游项目,大力引进投资主体,积极推进苏密沟、红石、南楼山、兴隆湾、苏密古城五大景区综合开发。开工建设桦林枫谷田园综合体、常山药园花海小镇、苏密沟白桦小镇等重点项目。加强与大企业战略合作,着力推动吉林省协力金歌国际休闲运动度假区、香港新昌八道河子养生小镇暨肇大鸡山南楼山景区开发、中金国家地质公园暨淘金特色小镇、浙江蓝碧源汉唐古城等项目尽快落地。实施“白雪换白银”工程,积极开发冰雪旅游项目。培育乡村特色旅游,提升药园花海项目品质,新建一批标准化乡村民宿,重点打造苏密沟沿线乡村生态田园观光长廊,规划扩建千亩花海,完成晓光朝鲜族民俗村提升改造,逐步形成连点成线、步步成景的特色旅游小镇。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南楼山景区、苏密枫雪谷环线等旅游道路修建,开通重点景区旅游公交专线,新建一批景区公厕,提升住宿餐饮场所综合服务能力。加快智慧旅游发展,建设市游客服务中心。 大力营销旅游品牌,创新办好第十三届中国·桦甸白桦节,继续在央视等主流媒体扩大桦甸旅游宣传,加大在吉长等周边城市的旅游宣传力度,全方位提升桦甸旅游品牌影响力。力争全年游客接待量突破 100 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 6 亿元。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商贸物流、金融保险、住宿餐饮等服务业整体提升,重点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电商产业园区,实现服务网点镇村全覆盖,整体打造 2 个淘宝村,推动物流快递整合资源、降低资费,积极申报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标识,力争全市电子商务销售额增长 3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9%,服务业增加值增长 8%以上。推动“四位一体、五项联保”机制落实。动态调整包保对象和责任主体,完善帮扶措施,密切跟踪服务,全力协调解决企业运营和项目推进难题。围绕“431”产业体系,落实好省市重点产业、民营企业扶持政策,制定本级扶持引导政策,为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提供强大助力。加大政银企保对接和产需衔接力度,为企业融资 15 亿元以上,进一步提高绿色食品等地方产品销量。力争培育年产值超 10 亿元企业 2 户、超 5 亿元企业 4 户、超亿元企业 20 户以上,新生成“四上”企业 14 户以上。(二)聚焦乡村振兴,在补齐短板、强农富农上发力力兴现代特色新农业。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确保粮食总产量稳定在 120 万吨。按照“一乡一业”“一 村一品”发展思路,启动 3 个县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特产业种植面积达到 3.85 万公顷,林蛙油产量达到 46 吨以上。推进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新增省市级龙头企业 3 户、家庭农场 40 户、专业合作社 40 个,全年流转土地 2 万公顷以上。围绕打造现代畜牧业全产业链,落实好“吉牧贷”等产业扶持政策,重点推动金牛牧业、龙威牧业壮大规模、拓宽市场,加快引进培育毛驴全产业链龙头企业,提升畜牧业发展水平。大力发展绿色有机食品,打造桦甸生态品牌,积极培育“三品一标”,加大眼镜小猫、吉元、品田谷等特色品牌营销力度,扩大桦甸林蛙、二道甸子黄牛、桦甸林下参等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带动全域关联产业效益提升。加快发展村集体经济,培育年收入超 50 万元村 5 个、10—50 万元村 25 个,力争 5 万元村实现全覆盖。力建美丽宜居新农村。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按照“全市统筹、部门监管、乡镇主导”原则,整合各领域涉农资金划块分配,由乡镇自主规划实施美丽乡村项目,年底集中验收评比,激发乡镇干事热情和工作实效。完善乡村基础设施,新建农村桥涵 10 座,实施移民后扶项目 66 个、“一事一议”村级公益事业项目 13 个。推进“六清”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完成四合村等 7 个省级重点村建设,打造五桦线、桦辉线、取常线、吉桦线 4 个精品片区;推进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实施农村公路路肩、边沟、植 树台修整工程,建设千里花香路,着力打造美丽乡村的美丽连接带;推进绿美村屯建设,打造省级示范村屯 1 个、吉林市级重点村屯 25 个,补植完善村屯 30 个;在规划设计上融入山水特色、统筹风格色调,打造北方村落民居景观,让家乡望得见山水、留得住乡情。力争进入吉林地区“六清”美丽乡村建设一类县(市)。整合部门资源优势,做好各类特色小镇规划,加大政策争取力度,年内启动 2—3 个特色产业小镇建设,着力打造美丽乡村样板工程。力塑生活小康新农民。围绕培育农民,以经营主体为重点,深入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培育总人数达到 3500人。围绕扶持农民,落实好农机具购置补贴、粮食生产者补贴等惠农政策,用好特色产业发展引导资金,严查侵农害农案件,切实维护农民利益。围绕富裕农民,大力引进产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民科学调整种植结构,鼓励参与合作经营,提升劳务输出效益,多措并举促农增收,努力让农民生活更加富裕。围绕乡村治理,依托文明村、文明户创建等系列活动,讲好农家故事,传播时代新风,以文明乡风扮靓美丽田园。(三)聚焦文化振兴,在文化惠民、文化兴市上发力实施城市文化塑造工程。以山水文化、采金文化、采参文化、红色文化、木帮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为重点,加快专题研究和成果运用,力争放山习俗、桦甸农民画分别列入国 家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着力拓展城市文化内涵。力争苏密城考古遗址公园项目获得立项批复,完成展示利用和安防工程方案编制,加快规划建设集科研教育、观光游憩为一体的遗址公园,编制寿山仙人洞遗址保护方案并争取国家、省立项批复,推进苏密沟远古石刻群等历史遗迹鉴定保护工作,着力打造历史文化品牌。将城市形象标识、市树、市花及地域特色文化元素有机融入城市规划建设中,以书法、雕塑、农民画、剪纸等艺术形式丰富城乡建筑装饰元素,聘请专业机构统筹规划设计城市整体风格色调,着力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承办全国书法教师培训活动、全国农民画精品展,编印《桦甸农民画精品集》,建立“文化桦甸”网站,着力打造城市文化名片。实施文化惠民覆盖工程。加快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新建农村文化广场 18 个,配建行政村健身路径 20 条。实行“三馆一站”无假日免费开放。建成 3 个乡镇广播和无线数字化电视中继站,扩大市民免费收听收看中央省市 21套广播电视节目覆盖面。完成市体育场维修改造,新建多功能运动场 1 个、笼式足球场 1 片。加快推进肇大鸡山国际滑翔伞基地项目建设。办好“市民文化节”“农民文化节”“百姓春晚”等系列品牌活动,举办全民运动会,让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实施文化产业提升工程。加大文化产业扶持力度,设立 财政专项扶持资金,探索建立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制定农民画(剪纸)等专业技术人才奖励办法。成立桦甸市农民画(剪纸)协会和产业促进会。打造桦甸市文化中心,建设省内首家中华汉字体验馆,建成新型农民画(剪纸)、书法、摄影作者培训基地和作品展馆。加快文化与旅游、科技等融合发展,推动文化产业效益倍增。积极培育本土文化创意企业,加大文化产业项目策划包装和招商力度,尽快形成龙头带动效应。(四)聚焦生态振兴,在治污攻坚、绿美建设上发力强化生态环境整治。推动落实好中央环保督察信访案件深入整改工作,加大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力度,着力解决环境突出问题。加快推进城乡结合部 10 蒸吨以下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替代工作,大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落实扶持政策,提高“以用促禁”工作实效。全面推进河长制工作,实施辉发河桦甸大堤重点段及辉发河支流治理,完成辉发河二级电站南岸淹没区护岸工程,全面截流莲花河等生活污水,建成新能源产业园污水处理厂,启动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建成水质自动监测站 8 座,严控化肥、农药施用量,探索实施农药包装废弃物有偿回购机制。强化土壤环境风险管控,持续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建设。完成生态红线划定,强化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饮用水源地等重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全年还林 2650 公顷,巩固省级森林城市建设成 果。打造生态宜居城镇。突出量力而行、集约高效、绿色生态的城市发展理念,工作重心向基础设施补短板和精细化管理转变,努力提高市民幸福感和归属感。强化规划引领,完善城市控制性详规,编制海绵城市、公园景观、地下管廊等专项规划,完成重点村规划 9 个。规划设计城市内河景观,启动建设十里荷塘生态公园。推进城市管理智能化、市场化、精细化,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推动道路清扫保洁、城市垃圾运营等公共管理服务市场化,加大城乡结合部、小街小巷、弃管楼等薄弱区域管理力度,坚决打击违法建设和抢栽抢种行为,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质量。实施城市门户改造升级工程,完成城区入口区段设计,高品质绿化美化城市外联交通干线,实施北出口区域亮化,启动公铁立交改造工程,建成公交首末站,带动城市品位提升。推进乡镇政府所在地环境整治,重点实施街路维修、管网改造、“三线入地”、美化亮化等基础设施项目,推动城乡一体化垃圾收运项目常态化规范高效运营,着力打造一批功能完备、整洁有序、各具特色的宜居小镇。落实生态环保制度。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目标考评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落实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水资源管理等制度,坚决守住生态红线。严格执行排污许可证制度,杜绝非法排污行为。 加强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倒逼企业提标改造、绿色转型,坚决遏制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发生。(五)聚焦社会振兴,在民生幸福、和谐共享上发力精准脱贫攻坚。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动员全社会力量精准扶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创新开展“分类帮扶”“一户一策”,将资源和政策重点向深度致贫攻坚户倾斜,切实兜住脱贫底线。突出产业扶贫,大力推进光伏发电、秸秆综合利用等整市脱贫项目,实现贫困户产业项目市、乡、村三级全覆盖;抓好现有产业项目运营管理和收益分成,再谋划实施一批收益好、见效快的新产业项目;加大小额贷款扶贫力度,强化产业项目技术培训与指导,加强市场营销与产需对接,确保贫困户长期稳定增收。全年 4 个贫困村出列、900 人脱贫。兴建民生工程。重点推进十类 30 项民生工程,年度计划投资 26.2 亿元。1.加快破解交通瓶颈,完成延长高速桦甸段(大蒲柴河至烟筒山)征地拆迁并启动建设,省道榆江公路桦甸段(北安至漂河岭)养护大修工程竣工通车。2.加强市政道路建设,实施金鼎路南延和人民路北延工程,改造新安大街、大兴街、莲花路、振兴路等人行道路。3.进一步提升城乡生态环境,加快辉发河故河道水生态治理,完成金城桥至三闸门两岸护岸工程;垃圾处理厂筛上物裂解气化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场项目建成投运。4.大力改善城乡居民 生活居住条件,建成回迁安置楼 7.2 万平方米,完成货币化安置 1167 套,改造农村危房 42 座,为 5000 户农村居民新建水冲厕所。5.提升城乡饮用水质量,完成万两河水利枢纽工程净水厂建设和管线铺设,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30 处。6.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完成站前小学教学楼新建和八中教学楼扩建工程。7.加强卫生医疗设施建设,市人民医院新建综合楼主体完工,建成 3 所专科医院。8.立足方便群众生活,加快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及配套路网建设,百货一商店大型综合商超建成运营,市民服务中心建成投用。9.全力推进水毁灾后恢复和应急设施建设,按照轻重缓急优先实施一批应急度汛和生产生活设施项目,建成救灾物资储备库。10.提升网络通信服务质量,新建 4G 通信基站 64 个,实现城乡 4G网络覆盖 98%以上。办好民生实事。围绕民生热点和群众关切,重点抓好八类 20 件民生实事。1.坚持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各项资助工作,全面完成村小及教学点电取暖改造,为全市公办中小学校及幼儿园教学班安装网络监控系统,实现 24 小时监控。2.加大医疗计生惠民力度,组织大型专家义诊活动 6 次,开展免费妇幼健康服务 7900 人次。3.扩大社会就业,新建标准化涉农实训基地,率先建成返乡创业信息服务平台,举办人力人才资源专场招聘会 6 场,城镇新增就业 8000 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8 万人次。4.抓好餐 桌安全,持续加大学校周边流动食品摊点整治力度,开展“明厨亮灶”质量提升行动,学校食堂和重点群体聚餐单位示范创建覆盖面达 40%以上。5.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对符合条件的就业困难人员发放社保补贴 2000 万元,全面落实在职村“两委”和村监委成员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财政补贴制度,将新生儿纳入医保范围,社会保障“一卡通”实现全覆盖。6.提升社会救助水平,城市低保标准不低于上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 20%,农村低保标准高于全省脱贫攻坚最低生活保障指导标准,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率达到 65%以上。7.优化交通运输服务,建立大型货车固定停车场所,规范停放秩序;建成城市公交车智能调度系统,实现全程安全监管。8.加强法律便民服务,成立专业人民调解中心和道路交通事故人民调解委员会,实现公共法律服务场所市、乡、村三级全覆盖,符合条件困难人群法律援助案件应援尽援。维护安全稳定。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发展理念,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加快推进煤矿重大灾害治理、非煤矿山采空区治理、危化品安全提升、公路安全生命防护等工程建设,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行动,推进专家查隐患促整改常态化,坚决遏制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发生。贯彻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努力实现连续 40 年无重大森林火灾目标。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切实 提高群众安全感。深入落实诉访分离工作机制,及时就地解决好群众合理诉求,加大信访积案化解力度,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六)聚焦活力振兴,在释放动能、防控风险上发力改革创新增活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动“三去一降一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持续开展商事制度改革,优化“多证合一”登记流程,推进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实行市场主体简易注销,开展计量器具和产品免费检验检测,着力激发市场活力。加快农业农村综合改革,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供销社综合改革,深化国有林场、国有林区综合改革,完成复兴农场社区化改造,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积极稳妥推进综合行政执法、环保执法、安全生产等改革事项,统筹抓好科教文卫等社会领域改革。把创新作为引领振兴发展的第一动力。重点培育省市级科技“小巨人”企业 5 户,新增吉林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 1 个。加强与吉林大学、浙江大学、东北电力大学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联系,推进科技项目对接、科技人才挂职等全方位合作。创新人才资源培育开发机制,推动职教中心开展校企合作、联合办学,加快培育创新型、技能型紧缺人才。项目攻坚强动力。精心包装项目。围绕“431”产业体系,以提高转化率为目标,聘请专业团队深度策划包装一批 优质产业项目和盘活类项目,全年包装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60 个,其中 10 亿元以上项目 10 个,5—10 亿元项目 15 个,力争项目转化率达到 30%以上。务实选商引资。坚持“选外商”与“扶桦商”并重,以宁沪杭、惠广深、雄安新区等地为重点,突出市级领导带队招商、重点经济部门驻点招商、产业招商组专业招商、域内企业以商招商,大力开展“招商季”行动,强化招商引资工作考核结果运用,确保全年经济部门至少签约落地 1 个项目,综合部门至少推进 2 个线索项目,力争全市签约落地 5000 万元以上项目 30 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增长 10%以上。加快项目建设。坚持实行重点项目联席会议制度,着力破解资金、手续、用地等瓶颈因素,全年开工 5000 万元以上项目至少 50 个,竣工重点产业项目 30个以上。落实产业规划。聘请专业机构进一步科学谋划我市产业定位、方向和发展规划,做好健康产业等 5 个百亿级产业集群的专业规划。加大上争力度。围绕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灾后重建、旅游设施、民生工程等领域,超前谋划包装项目,强化对口沟通联系,争取更多上级扶持资金。打造平台优服务。提升园区平台。进一步理顺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机制,充分赋予权限,支持先行先试,强化招商扶企、创新发展、领跑经济的排头兵作用,力争进入全省先进开发区行列。科学制定产业园区长远发展规划,明确园区定位和准入标准,加大“半拉子”工程和“双停”企业盘活、 清理力度,有序开展土地征收储备,完善园区配套功能,完成新能源产业园凯旋路南段、环区路北段道路建设,着力打造土地集约、项目集中、企业集聚、产业集群的现代园区。组建“保姆式服务”平台。探索成立加速手续办理的代办服务平台,努力实现投资企业与职能部门“零接触”、项目落地“零障碍”。壮大融资平台。整合城投、城开公司资产,筹建市国有资产投资集团公司,高效运作投融资和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国有资本与社会资本合作,拓宽融资渠道。夯实创业平台。新建电商创业园等孵化基地,做好小额担保贷款等创业服务,助力大众创业和小微企业成长壮大。建立涉税服务监管平台。推进国税地税联合办税服务,完善涉税信息共享机制,强化税收联合执法,提高涉税服务效率和监管能力,有效增加地方税收。防控风险守底线。深入落实中央和省市要求,把防范财政和金融风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坚持量财办事、量力而行,合理控制债务规模,依法举借债务,妥善处置政府存量债务,严格控制政府投资范围,有效防范财政风险。完善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坚决打击非法集资行为,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同时,统筹抓好街道社区、民族宗教、双拥、统计等各项工作。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寄予了新期盼。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忠诚履职、全心为民,奋力完成政府工作目标任务。以学为先,科学施政。深入学习十九大精神和**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用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指导产业转型和振兴发展实践。紧跟新时代步伐,鼓励干部群众“走出去”“引进来”,对标发达地区找差距,汲取成功经验补短板。完善学习制度,发挥智库作用,善于学思践悟,提升政府和公职人员研判形势、驾驭经济、攻克难题、推动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以法为纲,依法行政。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大力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确保政府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完善依法科学决策机制,严格执行民主决策程序,推行政府协商制度,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切实提升依法公正文明执法水平。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代表议案、委员提案,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以实为要,高效勤政。坚持谋实策、重实干、办实事、求实效,强化履责担当、协作配合,增强工作预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千方百计为企业和群众排忧解难。加大“放管服”工作力度,加快建设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和政务服务“一张网”,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限,简化办事流程,着力提高服 务效能。坚持诚信践诺,严查涉软案件,努力打造全省最优投资营商环境。完善落实政府工作绩效考核机制,加大跟踪督查力度,强化考评结果运用,充分激发干部热情,切实提升工作实效。以廉为本,从严治政。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执行“两条例一准则”,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格落实“三重一大”相关规定,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监督力度,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有效预防和遏制腐败现象发生。强化过紧日子思想,厉行勤俭节约,严格预算管理,集中财力保运行、惠民生,树立干部清正、政府清廉的良好形象。各位代表!时代赋予重托,奋斗铸就辉煌。我们将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和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和依靠全市人民,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为推动桦甸全面振兴、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奋斗!2018 年滁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摘要)回首过去五年经济总量冲进全省第一方阵五年来,我市地区生产总值持续上台阶,由 2012 年的971 亿元增加到现在的 1600 多亿元,年均增长 9.8%;规上工业增加值总量、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等指标纷纷争先进位。 2014 年以来,连续三年获省目标考核先进单位,经济总量冲进并站稳全省第一方阵。多项改革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共完成 603 项改革。一批改革在全国全省形成品牌,共承担国家、省级试点 54 项,县域医改“天长模式”、小型农田水利建管机制改革“定远模式”、农村垃圾治理“来安模式”等一批改革经验在全国推广;公车改革、农村环卫治理体制改革等一批全国全省现场会在滁召开。转型升级迈出重大步伐以创新驱动助推产业升级、以育大培强加快工业振兴、以新型业态提升服务业、以工业理念发展现代农业,五年来,我市紧紧扭住中心、把握重心,着力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结构优化升级, 质量效益不断提升, 三次产业结构由19.9:52.3:27.8 调整为 13.9:51:35.1,产业结构得到优化。重点项目建设取得突破五年累计招引亿元以上项目 1900 多个,平均投资规模增长 40%。亿元以上省外投资项目到位资金 2500 亿元,居全省前列;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2.2 亿美元,年均增长18.6%。重点项目提质提效。14 个省级以上园区建成区面积扩展到185 平方公里,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翻番等。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城镇化率达 52%,年均提高 1.4 个百分点。大滁城再展 新貌。主城区面积由 50 平方公里扩展到 90 平方公里。网格化全面推开,三小车整治和烟花爆竹限放取得实效,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组团内协调发展,来安“两城同建”“两区并进”,全椒城北新城、城东片区初具规模,琅琊新区、南谯新城建设提速。县城和镇村建设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全面加强。滁马、徐明高速、宁洛高速凤阳支线、宿扬高速天长段建成通车,滁州港开港通航等。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开展城市扬尘整治,推进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PM10 年均浓度值下降 18.6%;强化水环境治理,饮用水源水质稳定达标,西涧湖二级保护区整治成为全国样板;土壤污染防治稳步推进。严格落实中央和省环保督察交办问题整改任务,追责问责近百人。全面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百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圆满收官;琅琊山入选首批“中国森林氧吧”等。百姓日子越过越幸福连续实施 33 项民生工程,认真办好为民十件实事。民生投入持续加大。累计完成民生投入 1322 亿元,年均增长11.8%。预计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 28573元、11942 元,年均增长 9.3%、10.6%。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 14.5 万套,改造农村危房 8.2 万户。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果,16.3 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100 个贫困村出列。此 外,教育、卫生、文化等领域的民生保障工作不断加强,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自身建设持续加强恪守“为民、务实、清廉”,驰而不息转职能、改作风、优服务。切实强化“四个意识”。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系列活动。着力规范行政行为。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有关规定,“四风”突出问题有效遏制。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从严查处违纪案件。政风建设考核 2016年跃居全省第一。展望未来五年多数指标进入全省前三未来五年,既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又要乘势而上加快建设现代化新滁州。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主要指标增速全省争先,到 2020 年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总量冲进全省第三。产业迈向中高端,加快三次产业结构由“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变。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 3000 亿元等。基本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一尊重五统筹”,全力推进“四创一建”,滁城首位度进一步提高,辐射作用显著提升,县域经济实力持续增强。以大滁城为主体、县城为支撑、重点镇为节点、美丽乡村为基础的城乡体系基本形成。交通网络互联互通,基础设 施进一步夯实。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持续扩大。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 59%,跻身全国文明城市行列。绿色发展走在全省前列坚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结合,加快形成低碳生产、生活方式,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取得重要进展。打赢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生态质量显著提升。森林覆盖率达 36.2%以上,城市绿化覆盖率提升到 43%,中心村环境整治达标率达 10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城乡居民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长,收入差距逐步缩小。社会就业更高质量、更加充分,社会分配更加公平、更加合理。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强化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等。今年目标任务今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8.5%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9%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2%,财政收入增长 9%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0%以上,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长,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4%以内,完成节能减排任务等。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进产业技术创新、区域协同创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进一步完善人才培育、引进和使用机制,加快培育本土人才,大力引进市外高端人才等。持续厚植发展优势农村综合改革上,争创农业农村改革示范区。综合医改上,抓好省级医保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完成“三保合一”。深入推进医联体、医共体建设,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着力打造医改“滁州模式”。此外在放管服改革、新型城镇化改革等方面也确立了新目标。加快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积极推动与江北新区全面对接、等高对接、协同对接,支持汊河、乌衣、金牛湖等节点地区深度融入;推动滁宁合作项目化,促进城市规划、基础设施、产业转移、公共服务等方面共建共享;推进与合肥一体化、参与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启动“无水港”项目等。着力壮大实体经济推动乡村加快振兴。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打造特色农业,重点发展优质稻米和小麦等。打造绿色农业、打造功能农业、打造品牌农业等。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再上新水平,持续推进 68 个省级中心村建设。改造农村危房 1 万户。推进农村环境“三大革命”。打好精准 脱贫年度战役,确保实现定远县摘帽、23 个贫困村出列、2.9万贫困人口脱贫年度目标。不断扩大有效投入聚力双招双引。坚持抓招大引强,聚焦高端、智能、绿色制造,突出新型显示、新能源汽车、大健康等新兴产业。提升园区平台。推进开发区优化整合,坚持“筑巢引凤”,加快“腾笼换鸟”,建成区面积拓展到 200 平方公里。市经开区要争先进位,冲刺全国 50 强。此外还要快速推进原创城建设等。全力建设美丽滁州大滁城建设上,以“四个一”工程为重点,实施好总投资 330 亿元的 200 个左右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 130 亿元以上。琅琊山成功创建 5A 级景区,启动东门、南门等景区配套工程,实施凤凰湖、清流关、醉心谷、福禧小镇、铜话小镇等文旅项目,连片打造好丰乐亭和太仆寺景区,改造清丰路、览山路、世纪大道延伸段等旅游道路等。倍加呵护碧水蓝天深入实施绿色滁州行动,打造生态屏障和生态景观区。打好污染防治战役。持续抓好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完成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推进生态监测网络体系建设。打好蓝天保卫战等。推进生态保护。抓好生态空间管控与保护,守住耕地保护、开发强度、生态保护三条红线等。 不断提升幸福指数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等,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择校热”、“大班额”等突出问题。推进现代学徒制和学分制改革,加快建设职教强市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动健康滁州建设;促进文化事业发展;深化平安滁州建设;统筹发展其他事业;着力办好十件实事。切实加强自身建设打造学习型政府、创新型政府、法治型政府、实干型政府、服务型政府、清廉型政府。2018 年芜湖市政府工作报告(摘登)回顾 2017 年及过去五年工作全市人民砥砺奋进芜湖发展浓墨重彩回顾过去五年报告摘登:本届政府工作的这五年,是全市人民砥砺奋进的五年,是芜湖发展浓墨重彩的五年。芜湖在全省经济总量第二的地位全面巩固,在长三角城市群、中部省份副中心城市和沿江城市中的战略地位明显提升。过去五年取得六个方面主要成绩:(一)始终以质量效益为导向,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 地区生产总值由 1874 亿元增加到 3100 亿元,年均增长10.3%,增速居全省前列。规模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超 6000 亿元,利润总额超 300 亿元。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1.3万亿元,年均增长 14.4%。财政收入由 337 亿元增加到 558亿元,年均增长 10.6%。中国驰名商标由 14 件增加到 37 件。(二)始终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比重由 6.3∶65.9∶27.8 调整为 4.2∶56.4∶39.4。支柱产业对规模工业增长贡献率保持在 65%,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比重由 17%提升到 25.5%。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在全省领先。网上零售额跃居全省首位,快递业务量稳居中部非省会城市第一。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招引高层次人才团队 239 个。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重稳居全省第一。(三)始终以改革开放为路径,发展活力进一步释放。综合监管分类执法、棚改货币化安置、住房金融服务、信用体系建设、“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农村公共建设管理体制等改革走在全省全国前列。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取得积极成效。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全省率先建成市县乡三级政府权责清单、公共服务清单体系,率先公布涉企收费清单、企业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国务院通报表扬的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 9 项工作中,芜湖有 4 项跻身其中。上市公司由 11 家增加到 17 家, 累计实际利用外资 111.7 亿美元、对外投资 17.2 亿美元。(四)始终以功能品质为核心,城乡环境进一步改善。我市被列入国家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大城市。市区面积由 1065 平方公里扩大到 1491 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达 17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由 58%上升到 64%。新建扩建 7 座公园,新增绿地 1958 万平方米,森林覆盖率由 17.9%上升到 23.2%。(五)始终以惠民利民为宗旨,群众获得感进一步增强。累计脱贫 11.5 万人,71 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滚动实施55 项民生工程,累计投入 461 亿元。完成 453 所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学前三年毛入园率由 84%提高到 92%,高中阶段毛入学率由 89%提高到 98%。累计新增就业 43.3 万人。医疗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在全省率先实施大病医疗补充保险,在全国率先实施市县两级公立医院药品零加成销售改革。(六)始终以形象品牌为支撑,城市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市博物馆、规划馆、滨江文化艺术中心建成,93 个公共文化场馆全部免费开放,全市游客接待量年均增长 23.4%。中国动漫会、中国(芜湖)科博会、中国机器人产业推进大会、刘开渠奖国际雕塑大展等会展反响热烈。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电子商务示范城市、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信息惠民试点城市、智慧城市试点城市、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回顾 2017 过去一年五个方面主要工作1、抓产业、扶实体,稳住经济增长。1、强服务促发展。突出抓好企业降本减负,兑付支持企业发展奖补资金 36亿元,减轻企业税费负担超百亿元。突出抓好融资服务,全市直接融资 380 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 3300 亿元、3200 亿元。突出抓好创新资源集聚,新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 45个。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 24.6 件,保持全省第一。2、强产业促升级。传统产业加快转型,汽车及零部件、材料、电子电器、电线电缆四个支柱产业增加值增长 8.5%。。聚焦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 22%。服务业发展提速,重点现代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 16.2%。现代农业稳步发展,农产品加工产值增长 13.5%。3、强投资增后劲。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 574 个。实际利用外资 26.9 亿美元。民间投资增长 5%。42 家企业入选安徽省百强民营企业,居全省第一。2、抓统筹、强功能,推进城乡建设。1、高起点加强城市规划。修编了《芜湖市城市总体规划》、《江北产业集中区总体 规划》。无为撤县设市方案已报国务院。全市结束乡行政体制。2、高标准优化城市交通。长江公路二桥、北沿江高速巢无段、庐铜铁路、通江大道一级公路改建、芜合高速二坝互通、沿江高速峨山路互通、弋江路快速化改造米市口立交和马塘立交、芜申运河张镇码头等工程基本建成。火车站西站房、商合杭铁路长江公铁大桥、机场、轨道交通等加快建设。芜黄高速、宁芜高速芜湖东互通改建、皖江第一隧——城南过江隧道、全国首个大盾构基地配套码头等项目开工。我市入选公交都市创建城市。3、高水平建设美丽家园。完成棚改 2.3 万套。在全省率先开展住房租赁试点,超额完成政府投资公租房分配任务,房地产市场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完成 29 条明渠清淤清障,31 条黑臭水体、18 个排涝隐患点、21 个老旧小区、14 个农贸市场整治。启动 4 个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孙村镇入选全国特色小镇。3、抓改革、促开放,增强发展活力。1、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组建市投资促进局。建成市县两级行政权力中介服务清单。建成全国领先的政府大数据库。易政网投入试运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发出全省首张“多证合一”营业执照。各类市场主体达 25.2 万户,增长 17.5%。 2、加快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完成城管执法体制改革。完善政府采购制度。新增政府债券 20 亿元,发行置换债券 129 亿元,年节约资金成本 6亿元。创新开展中小企业信用贷试点。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扎实推进。实施了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改革。3、加快推进开放平台建设。港口货物吞吐量 1.3 亿吨,集装箱量 70 万标箱。肉类进境指定口岸获批。综合保税区进出口额突破 13 亿美元。复制推广 19 项自贸区经验。成立了中德人工智能研究院。实际对外投资 3.5 亿美元。4、抓生态、优环境,推进绿色发展。在节能减排上下功夫。落实能耗和总量“双控”目标,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 9.1%。加强再生能源利用,牛埠50 兆瓦光伏电站、石涧 50 兆瓦风电场等建成投产。实施重点减排项目 16 个。完成大气污染整治项目 117 个,淘汰、改造燃煤小锅炉 12 台。在增绿增效上下功夫。完成造林 15 万亩、森林长廊 166公里,新增绿地 350 万平方米、绿道 60 公里。开展 9 家矿山治理。划定全域永久基本农田 332 万亩,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 1.3 万亩。盘活工业用地 4800 亩,收回闲置低效土地 2600 亩。全面推行河长制,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通过评估。 在中央、省环保督查反馈问题整改上下功夫。坚持为国护江、为民治江、为城建江,解决了二水厂水源地中石化码头搬迁、箱子拐长江岸线整治等一批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环境难题。完成长江干流岸线整治项目 191 个,释放长江干流岸线 27 公里、滩涂陆域面积 244 万平方米。5、抓民生、兜底线,共享发展成果。1、脱贫攻坚扎实推进。开展“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专项行动,安排专项扶贫资金 3 亿元,实现贫困村产业扶贫项目、贫困户帮扶责任人全覆盖,年度减贫任务顺利完成。2、文明创建不断深入。开展“贴近群众六走进”行动,一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解决。启动“清洁城乡、美化家园”环境整治和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3、民生保障体系日益健全。33 项民生工程完成投入 108.5 亿元。城镇职工五项保险参保 280 万人次,企业基本养老金月人均增资 125 元。完善职工医保住院医疗费用结算办法,完成跨省异地就医联网直接结算,15 家医疗机构纳入全国结算系统。完成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 2.8 万人。出台支持技工强市建设政策。发放低保金、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金 5.9 亿元。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发放人才购房安家补助 1.7 亿元。 新增住房公积金缴存人数 5.3 万,发放贷款 26.7 亿元。加强了电梯安全监管。4、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新成立 2 个教育集团,14 个名校长工作室,优质学校办分校(分园)3 个。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项目开工 152个,第二十七中学东方龙城校区、第二十八中学建成开学。新设立芜湖京师职业学校,安徽工程大学国际工程师学院开工。成立 17 个医联体、8 个县域医共体,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推进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谋划未来五年工作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打造现代化创新之城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完成“十三五”规划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争取“十四五”时期良好开局。地区生产总值突破 5000 亿元,第三产业比重达 55%。创新动能进一步增强,打造长江经济带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实现上述目标,要着重把握好六个方面:1、更加注重政治方向,彰显文明行政的正气。坚持党的领导,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切实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始终同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执政为民, 坚守人民立场、人民中心、人民情怀,把人民满意作为政府工作标准。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2、更加注重创新驱动,彰显拥江发展的雄气。坚定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人才强市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推进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完善扶持产业发展政策体系。加快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培育高价值专利和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三重一创”工程,鼓励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支持奇瑞、海螺进军世界 500 强。建设全国重要的制造强市、质量强市,区域金融中心、现代物流中心和信息消费服务中心,打造“欢乐芜湖”。通过“区、港、园、桥、隧”联动,形成一条大江育两岸、产城对拥望比邻的新格局。3、更加注重统筹协调,彰显精致繁华的秀气。坚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坚持走内涵式、集约化城市发展之路,努力在功能品质上与一二线城市等高对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建成民用机场、商合杭高铁、皖赣铁路新建双线、芜合高速扩建、芜黄高速、沪汉高速无为段、芜申运河、芜湖闸、城南过江隧道、城市轨道交通、城 区快速路网体系等工程,加快芜宣高速、马芜高速等改造建设,提高国省干道等级。建设智慧城市、公交都市。推进县城建设和美丽乡村环境整治。深化农村土地制度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建设农业绿色精品强市。4、更加注重生态环境,彰显半城山水的灵气。坚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加强生态系统保护。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保护城市肌理,整改突出环境问题。实施植树造林、园林绿化工程。加强岸线资源监管。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展节能降碳,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坚决查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争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生态园林城市、森林城市,打造生态文明建设芜湖样板。5、更加注重秉持开放,彰显中西交融的底气。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完善市场经济、城市管理、社会治理体制机制。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申报创建自贸试验区,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拓展对外贸易,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推进综合保税区扩区升级,建设保税港区、空港保税物流园区,推进“区港空”一体化发展。推进开发区转型升级。落实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深度融入区域分工合作。推动文化繁 荣兴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设文化强市。6、更加注重普惠共享,彰显美好生活的福气。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打造教育名城。提高就业质量和居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推进棚户区改造。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 2020 年现行标准下所有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实施健康芜湖规划,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落实生育政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坚决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健全社区治理体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争创国家卫生城市、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部署今年重点工作在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实现新作为(一)聚焦质量效益,构建创新体系。1、打造产业创新中心。统筹推进“全创改”“合芜蚌”示范区建设。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深入实施“3111”“百千万”人才工程。动态支持首批 37 个高端研发创新平台建设。坚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提升研发能力,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加强与在芜高校合作,吸引国内外创新型企业、知名科研机构、大院大所来芜合作,共建高水平研发机构。鼓励龙头企业建立海外研发机构。全面下放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加快皖江技术 转移转化中心、皖江知识产权运营交易中心和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提升公共技术服务水平,加快国家工业机器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安徽)建设。强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推进国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2、塑造新产业发展体系。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三重一创”建设,扩大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现代农机、通用航空产业规模实力,培育微电子、新型显示、轨道交通装备、新材料、节能环保装备、产业互联网及共享经济等产业。实施下一代智能工业机器人、中小型航空发动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和电控系统等市级重大新兴产业工程和专项。3、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推动制造业与大数据、物联网、工业设计融合,培育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完成工业技改投资 750 亿元,鼓励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和装备,攻克制约产业升级难题;支持中小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型化发展路子。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妥善处置“僵尸企业”。落实稳增长政策措施。支持奇瑞、海螺等龙头企业发展,提升电线电缆科技水平,引领带动支柱产业迈向中高端。推动军民融合发展,支持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建设。4、营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态势。培育金融、现代物流、电商、文化旅游、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重点现代服务业。建设朱家桥、三山、裕溪口等物流园 区,加快向现代化综合物流型港口转型。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办好科博会、汽车展等会展活动。(二)聚焦城乡融合,实现协调发展。1、经济景气与文明景象等量平衡。以绣花功夫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完成年度脱贫任务。持续开展“贴近群众六走进”行动,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聚焦群众生产生活,完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补齐民生短板,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关心下一代工作,提升市民文明素养。2、城市品质与东部地区等高对接。加强城市规划,推进“多规合一”试点和城市设计,划定历史街区。构建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完善以快速路网、轨道交通、停车场为重点的城市基础设施,加快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推进通江大道城建工程,启动九华南路、长江南路、珩琅山路快速化改造。启动长江芜湖段综合整治,加快水网圩区联圩并圩,加速青弋江、裕溪河、漳河、西河治理,开工建设凤凰颈新站。建设市级智慧城市管理指挥中心,提升城市管理水平。3、乡村振兴与县域发展统筹融合。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三变”改革试点、“三权分置”工作。发展农业产业化,通过清洁生产、生态 循环农业等方式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扶持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业态,培育特色小镇,建设美丽乡村。继续实施农村公路畅通工程。高质量建设城市副中心。支持无为县、南陵县按照中等城市标准加快县城建设,支持芜湖县、繁昌县按照主城区标准提升建设水平。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步伐,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三)聚焦和谐共生,提升生态质量。1、坚持节约优先。打造具有特色规模优势的绿色现代产业体系。严控“两高一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项目,加快非煤矿山等领域落后产能淘汰,发展低碳循环经济。深化节约集约用地。启动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推进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开发利用试点。实现生态经济化、产业生态化的绿色发展。2、坚持保护优先。推动中央和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打好蓝天保卫战。推进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一河一策”抓好突出问题整治。规划建设龙湖湿地公园。加强企业污染整治,建立企业环境信用记录和违法排污黑名单制度,探索建立环境行为信用评价与信贷联动机制。3、坚持自然恢复为主。加强生态资源管护,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全面推行林长制,推进林业生态建设,提高森林覆盖率。扩大绿量,提高植绿质量。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重要生态功能区的强制性保护。 (四)聚焦制度体系,深化改革开放。1、打好全面深化改革攻坚战。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进“多证合一”、企业注册登记全程电子化,探索“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建设安徽政务服务网芜湖分厅。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强与央企的合作发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2、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围绕“优进优出”目标,提升综合保税区、出口基地等平台作用,培育出口导向型企业,鼓励新兴产业产品拓展国际市场。积极申建水果、冰鲜水产品进境指定口岸,完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和进口商品直销中心功能。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经验,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推进自贸试验区申建。深化区域合作与国际合作,支持优势企业布局“一带一路”沿线,发展对外承包工程。3、打响最佳投资地芜湖品牌。推进开发区优化整合,发挥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的平台作用,促进投资项目落地。探索建立市场化平台,保持与各类企业协会商会的紧密联系,推动徽商回归。严格落实“四督四保”制度,扎实推进项目建设。落实减税降费等降成本政策,降低市区城镇土地使用税标准。持续推进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力争 3 家企业上市,直接融资 300 亿元。(五)聚焦民生福祉,推动共建共享。1、打造宜居城市。 投入 110 余亿元,实施 30 余项民生工程。加大市区经营性用地供应量和公租房建设分配力度,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实施“两治三改”专项行动,治理违法建设、违法用地。完善污水管网体系,新改建市区公厕 143 座、农贸市场 33 个。免除殡葬基本公共服务费用。加大社会事业投入。打造群众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完善体育设施,建设生态体育公园,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发展人防、气象、残疾人事业,做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科普等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履行职责。深化“平安芜湖”建设。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加强国防教育、优抚安置和双拥共建,支持驻芜部队建设。2、打造宜业城市。推进精细化的人才服务机制建设,加快市、县区“一站式”服务窗口建设。完善创业服务体系,鼓励创客创新创业。建设技工强市,打造皖江人力资源公共实训基地。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完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推进工伤保险“同舟计划”。强化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3、打造宜游城市。深化与安徽新华发行集团、出版集团的战略合作,实施一批文化产业项目。加快城东文化旅游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旅游集散中心和芜湖古城、鸠兹古镇、松鼠小镇等项目。 引导乡村旅游提档升级、集聚发展,培育乡村特色文化旅游小镇、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和研学旅游基地。4、打造宜学城市。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大班额”等问题。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新改建5 个公办幼儿园,创建 260 个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组建职教联盟。加快建设安徽工程大学国际工程师学院,筹建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办好老年教育。5、打造宜养城市。深化综合医改,健全分级诊疗制度,强化重大疾病防控和妇幼保健,推进创新城市医联体试点,优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升公立医院管理和技术水平,推进智慧医疗。发展中医药事业,力争开工建设中医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建设一院儿科二期项目、三山医养结合示范园区,完成市妇幼保健院搬迁。健全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升级改造特困人员供养机构。开展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试点。(六)聚焦履职担当,加强自身建设。1、建设法治政府。坚持依法行政,严格落实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 提升执法水平。贯彻重大事项合法性审查程序规定,推进合法性审查机制全覆盖。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加大法治宣传和培训力度,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开展政府工作的能力。2、建设服务政府。转变政府职能,深入推进“亲切服务”。完善督查考核制度,确保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到位。全面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增强服务本领,强化责任担当,严肃查处庸懒散怠行为。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完善“一号认证、一窗受理、一网统办、一卡通用、一端服务”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体系。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推进政务公开。3、建设廉洁政府。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市委深入推进作风建设的规定精神,树立正确政绩观,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强化审计监督,坚持失责必问、问责必严,确保政令畅通。加快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针对群众身边“微腐败”现象对症下药,从严查处。坚定不移惩治腐败,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2018 年铜陵市政府工作报告(摘登)过去五年工作回顾过去的五年,是铜陵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 经济发展新常态、城市转型新关口,全市人民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和中共铜陵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迎难而上、砥砺奋进,较好地完成了市十五届人大历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发展能级显著提升这五年,铜陵发展能级显著提升。地区生产总值跨过千亿元台阶,年均增长 9.5%,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由24.4%提高到 33%。财政收支双双超过 160 亿元。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 3500 亿元,是 2012 年的 1.6 倍;累计增加规上工业企业 166 家,增长四成以上。五年开工亿元以上项目 601 个,竣工 511 个,完成投资近 2400 亿元。开发园区规上工业产值、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倍增。铜陵港跻身亿吨大港,吞吐量是 2012 年的 2 倍,成为安徽第二大港。发展格局深刻变化这五年,铜陵发展格局深刻变化。行政区划实现重大调整,一江两岸呈现协调联动发展新格局。两年来,枞阳区域交通、水利完成投资 58.5 亿元,是“十二五”的 3 倍。城乡规划体系不断完善,城市拉开框架,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建成;美丽乡村建设由点向面扩展,建成省级中心村 122 个、市级中心村 140 个。宁安高铁、京福高铁等先后通车,等级公路里程由 1233 公里增加到 1649 公里。融入长三角城市群,区域发展地位不断巩固提升。发展转型明显提速这五年,铜陵发展转型明显提速。坚持创新驱动,新建省级以上研发机构 50 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平台覆盖率达30%,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由 2.04 件增加到 6.7 件。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由 385.6 亿元增加到 960 亿元;传统产业改造完成投资 1824 亿元,年均增长 28.4%;铜材加工量突破 200万吨,是五年前的 3.2 倍;新能源汽车、机器人、手机等终端产品从无到有;循环经济升级发展。依法关停、取缔小矿山 32 家、小选厂(点)251 家,拆除小码头和非码头设施167 处,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 27.7%,城乡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国家节能减排示范市绩效考核连续三年优秀、总评优秀;资源型城市转型成为全国唯一连续四年获得优秀的城市。发展活力持续释放这五年,铜陵发展活力持续释放。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力有效,先后淘汰落后产能企业 52 家,2015 年以来商品住房去化周期由 13 个月降到 8 个月,企业长期杠杆率由 69.7%降至 66.8%,争取政府债券 192 亿元。“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行政许可事项 精简 14.8%,“多规合一”试点经验在全省推广。财税国资改革不断突破,投融资、公共资源交易、土地管理、征收安置体制机制进一步理顺,农村“三权”分置改革扎实推进。新登记市场主体 5.3 万户,年均增长 19%;新注册商标 3265 件,年均增长 42.6%。对外开放向广度深度拓展;累计引进亿元以上项目 1463 个,利用内资 2173 亿元、年均增长 14.3%,利用外资 13.7 亿美元,新批外资企业 44 家。发展成果普惠全民这五年,铜陵发展成果普惠全民。民生支出占总支出比重达 85%,民生工程绩效评价连续五年居全省前列,枞阳县23 项社会保障待遇实现提标。脱贫攻坚稳扎稳打、连战连胜,7.53 万人告别贫困,枞阳县贫困发生率由13.4%下降为4.8%。3.13 万户棚改居民安居圆梦,4.8 万被征收户喜迁新居,整治 65 个老旧小区惠及居民 2.6 万户,改造农村危房 1.31 万户。11 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新增就业 13.67万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社会保障由制度全覆盖向人群全覆盖转变,特困人员供养、城乡低保等不断提标。67 人当选“中国好人”,百万人口“中国好人”当选率居全国前列。法治铜陵、健康铜陵、平安铜陵、智慧铜陵建设不断深化。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五年来,我们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依法规范政府决 策机制和行政执法行为。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结人大代表建议 949 件、政协提案 1424件。扎实推进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委相关规定,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严肃查处了一批侵害群众利益的“四风”和腐败问题,营造了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过去一年的工作刚刚过去的一年,我们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扎实开展“产业集聚基地推进年”“特色小镇培育建设年”“协调发展提升年”活动,统筹推进各项工作,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150亿元,增长 8.1%;完成财政收入 167.8 亿元,增长 9.1%;固定资产投资1330 亿元,增长 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40 亿元,增长 12.3%;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3237 元、13139元,分别增长 8.5%、9%;节能减排实现年度控制目标。这一年,我们成为全国首批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荣获国家森林城市,再捧全国综治最高奖“长安杯”。千方百计稳定经济增长扎实推进“五个暖企”,实施“四送一服”双百工程,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投入产业扶持资金 3.6 亿元,组建 9 支基金、总规模 92.5 亿元,推动企业完成直接融资 108 亿元。全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 145 个、竣工 110 个,完成投资 620 亿元,增长 8.7%。亿元以上在建省外投资项目到位资金增长 15.9%,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 15.2%;新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 10 个。持续深入调整产业结构统筹推进“三重一创”、制造强市建设,铜基新材料产业基地产值、投资、税收保持较快增长,4 个市级产业基地产值增长 20%以上,大气环境综合立体监测产业化项目入列省重大新兴产业工程。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 31%,居全省第 2 位。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持续发力,抓技改促转型典型经验受到省政府通报表扬。服务业发展提速提质,铜官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稳步实施,枞阳县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全面启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546 个,增长44.4%,农业全产业链开发成为全国创新示范区。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创新建立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设立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在全省率先开展科技创新券试点。狮子山国家级高新区获国务院批准,国家印制电路板质检中心基本建成。创新建立行政监管清单制度,“九证合一”营业执照全省首发,市场监管“双随机、一公开”联查率先试点。推进国资国企改革,盘活国有资产资源 54.5 亿元。农村“三 变”改革试点顺利启动。国有林场改革全面完成。供销社综合改革积极推进。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稳步实施。统筹协调推进城乡建设交通建设加快推进,农村道路畅通工程三年计划提前完成。新建改造市政道路 10 条,新投放清洁能源公交车 119辆;市档案馆、党史馆、非遗展示馆、数字文化体验馆等全面竣工,市一中西湖校区二期工程、儿童医院主体建成,大铜官山公园建设持续推进。滨江生态岸线北延工程全面完工,大通、横港段岸线整治快速推进。钟鸣镇成为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胥坝乡群心村、东联镇合兴村人居环境建设获得全国表彰。水利完成投资 14 亿元,水利水毁工程全面修复,6个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完工,21 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新建和改造提升排涝泵站 7 座。坚持不懈优化生态环境狠抓中办调研回访、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全面关停金昌冶炼厂生产系统,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 1391辆,整治企业物料堆场 14 个,秸秆禁烧保持“零火点”。完成黑砂河、滨江花园东侧黑臭水体整治,黑砂河整治工程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彻底消除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安全隐患,工业集聚区污水处理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建立落实四级“河长制”,国控、省控江河湖泊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保持 100%。我市成为全国环境治理项目推进快,重点区域 大气、重点领域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的 4 个城市之一。开展林业增绿增效行动,人工造林 9670 亩,新增和改造提升绿道 69 公里、绿化面积 258 万平方米,治理矿山裸露山体面积 1200 多亩。倾心倾力保障改善民生全面实施脱贫攻坚“十大工程”,建成村级集体光伏电站 43 个、户用光伏电站 7650 户,实施特色产业扶贫项目 2.6万个。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城镇登记失业率 3.17%。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统筹并轨,基本医疗保险实现跨省联网直接结算。教育事业协调发展,新建改建公办幼儿园 5 所,24所薄弱中小学校舍完成改造,县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部通过国家认定。综合医改持续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高水平通过文化部中期督查。全面两孩政策有效落实。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试点工作获民政部、财政部通报表彰。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军民融合、双拥工作成效明显。质量安全、粮食安全、食品药品安全得到巩固。安全生产持续稳定向好。扎实落实十九大维稳安保任务,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社会科学、新闻出版、文学艺术等工作取得新进步,外事侨务、对台、港澳、外宣、民族宗教、妇女儿童、红十字等事业实现新发展。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今后五年对铜陵发展至关重要。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省、市第十次党代会和市委十届五次全会的部署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新发展理念统领发展全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五大发展行动计划为总抓手,坚定实施“七大战略”,抢占竞争制高点,争当发展排头兵,着力打造“六个新铜陵”,努力在转型发展中闯出新路,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开启现代化幸福美丽新铜陵建设新征程。主要目标是:全面完成市第十次党代会和“十三五”规划目标,高水平建成小康社会。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主要指标总量力争在省内进位次。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质量效率全省领先,全要素生产率显著提高,成为国家创新型城市。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不断健全,一江两岸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质量明显提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 60%。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全国资源型城市样板。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面打好三大攻坚战,改革创新、转型发展、城乡统筹、环境建设、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坚持创新发展,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 健全科技创新“四大体系”,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铜产业研发基地。强力推进“三重一创”建设,打造世界级铜产业集群,培育壮大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智能装备、节能环保等新兴制造业产业集群,争创“中国制造 2025”国家级示范区。大力引进和培育高层次人才团队,促进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加快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坚持协调发展,开创区域联动新局面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全面放开城市落户限制,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步伐。培育发展区域特色小镇,推动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全覆盖,促进产城融合、港城融合、城乡融合、南北融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改善发展基础条件。对接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谋划推动合温铁路、北沿江高铁等重大项目,统筹谋划过江通道。升级加密南北区域路网,加大水利、电力、供气、通信等设施建设力度,重点向江北地区倾斜。坚持绿色发展,创建生态文明新样板加快经济绿色转型步伐。实行更严格的投资项目环境准入制度,建设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加强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开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推进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实施水污染防治工程。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完成破坏 区域生态修复。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突出长江生态大保护,启动沿江重化工业搬迁改造计划。巩固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果,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坚持开放发展,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全面加强区域合作,打造长三角城市群西翼新兴增长极。主动对接合肥都市圈,推动合铜发展带建设。坚持港城一体发展,打造更高能级的对外开放平台。加大“双招双引”力度,推动开发园区改革创新发展。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坚持共享发展,创造幸福美好新生活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市民。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确保到 2020 年全市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出列。全面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深化教育改革,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建设健康铜陵。加强就业服务,建设技工强市。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完善全覆盖、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增强综合治理能力。深化平安铜陵建设,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传育立行”教育工程,巩固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成果。 2018 年主要工作安排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我们要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大力推进创新驱动,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较快发展,确保开好局、起好步。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增长 8%;财政收入增长 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0%;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 3%以下;城镇新增就业 2.5 万人、调查失业率控制在 5%以内;完成省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年度目标任务。着力发展实体经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进一步优化供给质量。综合整治沿江区域化工企业,完成“僵尸企业”处置。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省、 市重大基地产业集聚效应。以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优化升级传统产业。促进重点领域“两化融合”。深入开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行动,争创全国标准化示范市。贯彻军民融合发展战略,鼓励更多企业“民参军”。加快住房制度和长效机制建设,促进房地产市场更加平稳健康发展。全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深化暖企行动,继续开展“四送一服”活动。全面落实降成本各项措施。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支持力度。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培育上市企业。鼓励各类投资基金进行股权投资,支持企业债券债权融资。实施“单打冠军”培育专项行动。推动服务业集聚发展。深入推进铜官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确保顺利通过国家中期评估。组建大数据发展促进中心。加快铜文化创意产业园、枞阳方氏名人文化园、南泉禅文化中心建设。创建天井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普济圩国家现代农业庄园,支持枞阳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加快转换发展动能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对标创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引进培育一批高成长性创新型企业。推进铜产业技术研究院、国家级铜基新材料及电磁线研发机构创建工作。组织实施 10个省、市重大科技专项,争取集成电路封测装备等成为省级重大工程。建设知识产权强市。 增强县区园区发展动力。全面落实促进县区经济发展政策,强化县区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加大财政专项支持力度,引导县区集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增强县区投融资能力,支持县区整合存量资产资源。支持市经开区争创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支持狮子山国家高新区打造区域创新高地,推进“圈区管理”园区转型发展。持续扩大有效投入。加大项目谋划储备力度,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和省计划盘子。全年实施亿元以上重点项目500 个,计划投资 370 亿元。新开工建设年产 400 万张铝基覆铜板等 111 个重点项目,建成有色“奥炉”、高精度超薄电子铜箔等 92 个重点工程。提高对外开放绩效。全年新引进亿元以上省外投资项目145 个,到位资金 550 亿元,实际利用外资 2.8 亿美元。加快建设皖中南 B 型保税物流中心,增强进境水果指定口岸功能,创造条件申报铜期货交割仓库。发挥港投集团作用,推进民营港口并购,启动江北港新区建设。全面释放改革红利。持续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改革商事制度,推行“多证合一”“证照分离”试点;不折不扣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严格收费清单管理;巩固扩大“多规合一”改革成果,压缩建设项目总审批时限至 50 个工作日;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完善铜化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国企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 大力推进城市建设,增强综合承载能力强化规划引领。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严格实施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推进城乡规划改革,出台规划管理条例,实现市区控制性详规和乡村规划全覆盖。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落实推进跨江联动发展实施意见,加快补齐江北地区基础设施短板。推进大交通建设。做好铜枞宜城际、江北港铁路专用线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动工兴建 G3 长江公铁大桥。升级区域路网,推进德上高速枞阳段建设,开工建设国道 237 和省道 232、217,实现国道 347 枞阳段建成通车,国道 236 和省道 221、335 基本建成,省道 320 灾毁重建工程贯通。加强水利设施建设。配合实施引江济淮工程,落实长江铜陵段综合治理工程报批工作,完成长江干流崩岸应急治理任务,推进枞阳县城区防洪保安工程,加快顺安河三级航道整治进程。实施总投资 20亿元的水利薄弱环节治理工程。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完善城市路网。加快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开工建设一批立体停车设施和电动汽车充电桩。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新增清洁能源公交车 160 台,开通市区至枞阳公交线路,成为全省公交示范市。启动大铜官山公园核心区建设,推进街头绿地游园建设。强力组织实施“两治三改”行动。建设新型智慧城市,推进大数据应用,建设城市物联网。加强城市管理,着力解决交通拥堵及停车难、停 车乱等难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升“三农”工作水平努力让现代农业“强”起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枞阳由农业大县向经济强县迈进。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新增高标准农田 5.78 万亩。加快水稻、牡丹、食用菌全产业链开发。建设一批标准化养殖示范区。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努力让农村资产“活”起来。进一步盘活用好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推动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取得实质性进展。努力让乡村环境“美”起来。进一步培育大通、钟鸣和铜都创新、西湖文体等特色小镇。扎实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建成省级中心村 23 个、市级中心村 16 个、特色自然村6 个。创建一批人居环境建设和休闲旅游示范村。一体化推进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启动实施农村道路提升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和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建设美好家园实施生态环保优先战略。重拳整治环境突出问题。不折不扣落实中办调研回访、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任务。打赢蓝天保卫战,实施重点行业涉气治理改造项目 200 个,深入推进“散乱污” 企业整治,有效控制建筑工地、露天物料堆场等重点区域扬尘污染,进一步明显降低 PM2.5 浓度。打好碧水攻坚战,全面落实“河长制”,推进长江流域环境整治,加强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枞阳县城备用水源地建设,加快建设雨污分流管网,完成惠溪河、狮矿大沟黑臭水体整治。打好净土持久战,深入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深入推进绿色发展。大力推进清洁生产,争创国家资源循环利用基地。设立绿色发展基金。推进秸秆回收、综合利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 87%以上。坚持节约集约用地,清理闲置土地不少于 1000 亩,争创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强化生态保护修复。谋划实施长江防护林等重大生态工程。落实淡水豚国家自然保护区勘界工作。启动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完成人工造林 1 万亩,全面推行“林长制”。实施西湖湿地修复保护二期工程。落实生态补偿机制。夺取脱贫攻坚新胜利,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强力组织脱贫攻坚。确保今年 33 个贫困村出列、3 万贫困人口脱贫。深入实施脱贫攻坚“十大工程”,大力推行“四带一自”模式,落实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各项政策,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聚焦“七有”领域,动态实施 38 项民生工程。支持枞阳县全面推进农村自来水并网工程。办好公平优质教育。实施优质教育扩面工程,推进普惠性幼儿园建设,全面完成薄弱学校改造工程,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等突出问题。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切实保障特殊群体受教育权益。支持铜陵学院加快建设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鼓励创业带动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稳步提升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及被征地农民养老金标准。提高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标准。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确保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顺利通过国家验收。着力打造中国铜博物馆,筹建市美术馆新馆,完成数字图书馆提升工程。推进健康铜陵建设。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推进医联体建设,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加强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培育壮大健康产业。确保国家卫生城市通过复审。推进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切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强地方金融与债务风险防控。深化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组建地方金融监管机构,严守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加强重点行业、企业信贷风险排查防控,支持银行化 解不良资产风险。打好政府隐性债务清理战、存量稳妥处置战、增量严控战,确保政府债务风险可控。加强公共安全防控。深化“平安铜陵”建设,完善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食品药品全过程监管。推进道路交通、消防、危险化学品等重点领域安全防控监测信息系统建设。开展地质灾害防御行动。发展气象、水文、地震等事业,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加强社会治理工作。健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完善网格化管理,完成村委会、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任务。完善社会矛盾排查预警和调处机制。大力推进“七五”普法。加强对老人、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服务,切实维护妇女、儿童权益。推进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发展。加强全民国防动员、国防教育、人民防空和拥军优属工作,努力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政府自身建设跨入新时代,发展形势逼人;接力新征程,政府重任在肩。我们必须顺应时势、奋发向上,知难不畏难、抢滩不守滩、扛事不避事,立大志、担大任、吃大苦、创大业,努力打开新局面,展现新作为。强化政治建设,打造忠诚履职政府。坚持用**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统一行动。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 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做到“五个纯粹”。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严格依法行政,打造民主法治政府。推动政府系统工作人员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加强政府立法工作。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严格落实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完善行政执法与监察司法联动衔接机制。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自觉发展协商民主,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意见,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完善政府内部层级监督和专门监督,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强化责任落实,打造务实担当政府。我们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求真务实,不提不切实际的目标;立足于稳,着眼于进,始终保持真抓的实劲、敢抓的狠劲、善抓的巧劲、常抓的韧劲;立足创优,着眼争先,绝不停留于“一般化”、满足于“还可以”、止步于“中上等”。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执行决策、落实部署,提倡“马上就办”。优化考核指标体系,严格绩效考核,完善落实正向激励机制、容错纠错机制,营造竞相负责、主动作为的浓厚氛围。增强执行能力,打造高效服务政府。各级政府特别是领 导干部都要增强能力危机感、本领恐慌感。要找准能力短板、本领弱项,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习、大培训。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推动干部深入到困难地区和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到改革开放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在干事中长本事。完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让群众办事更便捷、政务服务更智慧。坚持正风肃纪,打造清正廉洁政府。严格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委实施细则,不断加强党内政治生活、政治文化、政治生态建设。深化廉政风险防控,严防权力滥用和设租寻租,坚决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坚决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政府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执行廉洁自律准则,认真履行“一岗双责”,进一步建设好政治生态的绿水青山。2018 年亳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摘要)2017 年工作回顾2017 年是本届政府任期的第一年,较好地完成了市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经济实力持续增强。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 1195 亿元,增长 9.3%、连续三年超过全省平均水平;财政收入 171亿元,增长 16%;固定资产投资 1058 亿元,增长 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552 亿元,增长 12%,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继 续保持全省前列。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主导产业加快升级,新兴服务业快速发展,三次产业比由 2016 年的 19.7:38.7:41.6 优化为17.4:40.0:42.6。规模工业企业达 1032 家,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 10.3%、创近两年新高、位居全省第一。医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分别增长 25%、23%、15%。发展后劲持续提升。实施省市重点项目 542 个、完成投资 780 亿元,26 个 10 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开工建设,128 个亿元项目竣工投产或主体完工,省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开工率、竣工率均居全省前三位。商合杭高铁亳州段墩柱全面完工、高铁南站站房即将开工,亳州机场预可研文件已报国家待批,引江济淮亳州段工程全面开工,亳蒙高速立项获批,亳蚌城际铁路前期工作加快推进,137 公里国省干线公路改建及路面改善工程顺利完工。幸福指数持续攀升。脱贫攻坚再战再捷,89 个村成功出列,137341 人稳定脱贫,谯城区、蒙城县被列入全省首批 4个拟脱贫摘帽县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9.7%、居全省第一位。32 项民生工程全部完成年度任务,总投资141.5 亿元。改造农村危房 3 万户,建设农村道路畅通工程2143 公里,解决 58.4 万农村居民安全饮水问题。平安亳州建设扎实推进,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各项工作亮点纷呈。我市企业债券发行、金融创新和风险防范等工作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连续两年享受国家申请企业债券“直通车”政策。“互联网+政务服务”“互联网+公积金”等工作在全国推广,开出全省第一张“互联网+自助办税终端”税票,市政府门户网站荣获 2017 年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政务公开领先奖、信息公开位居全国 302 个地市级网站第一名,涡阳县获评为全国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蒙城县获评为全国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示范县,利辛县获评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谯城区入选全国农民工返乡创业试点。2018 年目标任务今年重点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着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新兴工业强市。坚持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聚焦优势产业,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加快培育新动能、升级传统动能、激发开发区活力,力争新增规模工业企业 100 家。编制完成《“世界中医药之都”发展规划》,谋划设立中医药产业发展母基金,完成中医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 120 亿元、增长 20%,实现中医药工业产值 350 亿元、增长 20%,中药材种植产值 35 亿元、增长 10%,流通业贸易额 500 亿元、增长 25%,力争产业规模突破 1000 亿元。 坚持把开发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瞄准产业链中高端,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大数据、高端装备制造、新型建材等产业,支持谯城经济开发区创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亳州经济开发区创建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推进三县开发区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持续推进“亳州老乡,请您回家”和助力青年学子创业活动,推动筑梦社区、青年创客空间争创国家级创业创新示范基地,让亳州老乡和青年学子愉快创业。二、强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建设绿色高效、优质安全的现代农业强市。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巩固谯城区、蒙城县脱贫成果,扎实做好利辛县、涡阳县摘帽验收工作。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八大工程,每个贫困村发展 1 项以上特色种养业,40%的贫困村建成“一村一品”专业村,落实贫困人口“三保障一兜底一补充”政策。全面完成美丽乡村建设年度任务,确保实现“皖北居前列、全省争先进”目标。持续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启动天然气镇镇通工程,完成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投资 2 亿元,新建、改建农村危桥 152 座,建成非建档立卡村 通村硬化道路 500 公里,打造一批“四好农村路”。推动“百村景区化”,打造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4 条,创建省级优秀旅游乡镇 2 个、省级旅游示范村 3 个、3 星级以上农家乐 10 家。加快推进引江济淮亳州段工程,开工建设十河闸、高阁闸、贾集闸除险加固工程,完成阜蒙河、芡河利辛段、包河治理工程,启动北淝河涡阳段、芡河蒙城段、油河治理工程,完成高效节水灌溉工程 5.1 万亩。三、强力扩大双向开放,加快建设底蕴厚重、功能完善的文化旅游强市。坚持招商引资第一要事不动摇,持续推动开放大提速,加快现代服务业大发展,继续开展文化旅游年活动,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和新的增长极。扎实推进精准招商,力争签约亿元以上工业项目 150 个,每个招商载体至少引进 5 亿元以上项目 5 个、10 亿元以上项目 2 个。坚持把项目开工建设作为考核认定条件,新建亿元以上利用省外资金项目 150 个,确保项目引进来、落下地、见成效。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举办 2018 亳州文化旅游年活动,全年接待国内游客 2300 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 190 亿元。实施精品示范工程,开工建设中华中医药博览园、百花园、陈抟文化小镇、古井白酒文化特色小镇等重大旅游项目,加 快推进亳药花海休闲观光大世界项目二期建设和北关历史街区改造升级。四、强力提升城市能级,加快建设互通互联、方便快捷的新型智慧城市。围绕“省际交汇区域中心城市”定位,以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为统领,以“四创一建”为抓手,着力完善城市功能、健全交通网络、美化城市环境、优化政务服务,加快构建市县一体、互融共通、多点支撑的发展格局。提升城市承载能力,计划投资 181.7 亿元,在市中心城区实施 165 个道路、桥梁、供排水、停车场、污水和餐厨废弃物处理项目。实施 PPP 项目 24 个、总投资 440 亿元。持续提升物业管理水平,实现物业管理新建小区全覆盖、老旧小区覆盖 80%以上。实施市内交通畅通工程,大力实施市内交通畅通工程,建成亳州北公交客运枢纽站,加快建设高铁公路客运枢纽站和杜仲路等 6 条下穿铁路立交桥,加快推进高铁片区综合管廊、中心城区快速路网一期、三清大道及涡河大桥、幸福桥改造等 99 项路桥工程。全面落实河长制,建立林长制,扎实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新增人工造林 10 万亩,创建省级森林城镇 4 个、森林村庄22 个,实现林拥城全面贯通。五、强力保障改善民生,加快建设生态宜居、文明和谐的健康养生城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保障 人民群众基本生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优化生态人居环境,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强分类调控,保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投资 89.6 亿元,新开工棚户区改造住房 16299 套。办好公平优质教育,新建、改扩建中小学 46 所、公办幼儿园 35 所。支持亳州学院新增 3—5 个本科专业、开工建设四期工程,加快亳州职业技术学院二期工程建设,力争引进省内外知名中医药大学在我市建设分校(校区)。认真落实《亳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成立涡河文明研究中心和市文物保护基地,推进五禽戏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组织申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推进体育强市创建,建成市体育馆,完成市体育场改造,建设社区文体中心 15 个以上、小型便民利民健身场地 100块以上,举办国际全程马拉松等知名赛事。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夙夜在公,连续作战,全身心投入,苦干实干拼命干,用我们的辛苦指数,换取亳州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指数和速度指数,换取亳州人民的幸福指数和满意指数,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坚定信仰,对党忠诚。旗帜鲜明讲政治,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持之以恒强党性,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持续强化政治能力,全面提高“八种本领”,切实增强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的政治担当,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矢志不渝跟党走,强化“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坚决服从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坚决用**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进工作。不忘初心,执政为民。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切实解决环境治理、“看病难、看病贵”“择校热”“大班额”“入托难”、结构性就业矛盾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发展更有温度,让幸福更具质感。2018 年菏泽市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菏泽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各位列席的同志提出意见。一、2017 年工作回顾过去的一年,面对发展任务重、标准高、挑战多、压力 大等多重集中考验,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迎难而上,聚力攻坚,全力扩大优质增量,大力推动动能转换,始终坚持补短板、守底线、防风险、惠民生,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持续向好。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2880 亿元,增长 8.6%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86.5 亿元,增长 6.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4110 元、11720 元,分别增长 9%、9.5%。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位居全省前列,经济结构持续优化,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社会保持和谐稳定,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一是着力提高推动发展的能力,履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面对新任务、新考验、新机遇,主动适应,积极作为,不断以新理念、新方式、新措施推动新形势下的各项工作。以创新的思路谋划工作。牢牢把握国家发展大势和政策趋向,以前瞻性理念、创造性思维精心谋划实施电子商务、返乡创业、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棚户区改造、为村建设等工作,实现了领先一步发展。坚持培训先行,开展各类培训 570 余场次,提高了各级领导干部适应形势、抢抓机遇、科学决策、推动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以更有效的举措推动落实。细化分解 248项政府重点工作,明确责任领导、责任部门、责任人,完成情况定期向社会公开,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把企业对地方财政收入贡献、为村建设、新增常住人口等纳入重点经 济工作考核,带动全局工作。坚持在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健全工作调度推进机制,增强了工作的精准性。注重总结推广典型,并将经验固化为制度和机制,推动工作开展。以更大的力度优化服务。深化“放管服”改革,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 10 项,取消中介服务收费项目 17 项,加快推行“多证合一、一照一码”“容缺审批”“只跑一趟”等服务方式,激发了创新创业活力,全市新增市场主体 13.98 万户。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分别下放市经济开发区、菏泽高新区行政执法权力 158 项、210 项。以更高的要求依法行政。积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切实完善重大事项决策程序,实行了行政执法“双随机一公开”制度。自觉接受人大工作监督、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办结市人大代表建议 124 件、市政协提案 268 件。规范预算管理,市级“三公经费”预算全部公开,同比下降 32.6%。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加大“四风”问题监督检查力度,政府运行效率进一步提高。二是强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经济新引擎加速成长。坚持以新旧动能转换统领经济工作,突出“四新”促“四化”,一批引领支撑未来发展的新引擎不断涌现、加速成长。产业升级步伐加快。积极谋划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进入省项目库数量位居全省前列,菏泽新旧动能转换实施规划编制工作基本完成。着力推进工业强市战略,深入实施百强企 业培育计划,预计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10%左右。纳税过亿元的工业企业达到 15 家,新增 3 家。东明石化牵头成功组建山东炼化能源有限公司。预计全市完成技改投资400 亿元、增长 1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 33.7%、同比提高 1 个百分点。新增挂牌上市企业 22 家。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新增市级以上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37 家、示范家庭农场 14 家、省级以上标准化示范养殖场 35 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 15 个、“三品一标”产品 123 个、市级以上“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32 个。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济铁、传化等现代物流园区建成投用,天华新媒体广告产业园被认定为“国家广告产业园区”“全国广告业创新创业示范基地”。预计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 38.2%、同比提高 0.8 个百分点,其中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 51.9%、同比提高 0.7个百分点。外向型经济取得新进展,预计全市完成进出口总额 390 亿元、增长 12%,出口商品自贸协定利用率 65.4%、全省最高。互联网经济领先优势持续扩大。淘宝村、淘宝镇分别由去年的 61 个、6 个发展到 168 个、24 个,分别占全国的 1/12、1/10,均占全省的 2/3,数量在全国地级市中均居第一位。实现了县区淘宝村全覆盖,曹县大集镇 32 个村全部成为淘宝村。建成电商园区 48 个,入驻企业 2594 家,产品上行率由 1.3:1 提高到 1.52:1,预计全市完成电商交 易额 2050 亿元、增长 70%。大力发展新实体经济,规模以上企业触网率达到 51.5%,“1688 菏泽产业带”整体运行全省第一。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创建扎实推进,第五届中国淘宝村高峰论坛在我市成功举办,打造了高端化、特色化、国际化电商盛会。新人口红利加速释放。大力发展“归雁经济”。出台支持政策 20 条,在全国率先设立市级返乡创业管理服务中心,新增返乡创业服务站 12 个、达到 34 个,各县区设立的服务站达到了 73 个。组织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推介活动,3.1 万人返乡创业,领办、创办经济实体 1 万余家,带动 10 万人就地就近就业。投融资改革取得新成效。科学策划筛选、积极储备推介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通过财政部综合信息平台审核的项目 249 个,其中国家级示范项目 8 个,居全国地级市首位。争取上级各种扶持资金 374.2亿元。组建重组的机场投资、铁路投资、投资发展、财金、城投、金土地等 6 家公司,经营带动能力不断提升。三是全力打好“五场攻坚战”,发展的可持续性显著增强。坚持保底线、守红线,组织实施了生态环保、脱贫攻坚、金融风险防控、社会稳定、安全生产五场攻坚战。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开展环保综合整治攻坚。以环保攻坚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取缔淘汰燃煤小锅炉 7993 台、取缔整改“散乱污”企业 4313 家,搬迁关闭禁养区养殖场 1597 家,年可减少用煤 215 万吨、废水排放 103 万吨。完成“双替代”10.35 万 户,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年可节约燃煤 2.75 万吨。蓝天白云天数同比增加 29 天、达到 253 天,PM2.5、PM10 年平均浓度分别下降 13.58%、7.91%,重污染天数同比减少 22 天。全面实行“河长制”,市区新建污水管网 31 公里,三个污水处理厂完成扩容,新增日污水处理能力 16 万吨,三条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实现达标。全力解决群众身边的环保问题1.7 万个,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 1582 件,群众对环保工作的满意度显著提升。以最大的政治责任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加大资金筹集投入力度,争取中央和省专项资金 12.5亿元、同比增长 308%。整合各类涉农资金 34 亿元用于脱贫攻坚。成立了全省首家省扶贫开发基金会市级办事处,募集资金 1.04 亿元。大病医疗商业补充保险在全省率先实现全覆盖。扎实推进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工程,18 个村台开工建设,6 个外迁社区全面启动。建成扶贫综合开发示范基地 67 个,实施产业扶贫项目 2525 个,建成扶贫车间 3496 个。脱贫 40万人。扶贫工作经验在全国推广。以积极主动的作为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压实了金融风险防控属地管理责任,实行金融风险定期排查交办制度,建立完善债委会工作机制,妥善处置化解了相关企业债务风险。积极开展打击逃废银行债务专项行动,抓好企业资金链风险化解,大力实施破圈断链工程,维护了区域金融安全。以强有力的责任担当维护社会稳定。认真落实退役士兵安置和权益保障政策。加强和改 善社区治理,深入推进“天网工程”建设,全市城乡监控探头保有量 30 余万个,覆盖率达到 100%,被确定为全国公共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示范城市。积极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确保了社会和谐稳定。以生命至上的理念推动安全生产。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大快严”、百日攻坚治理、道路交通安全集中整治等专项行动,深入推进化工产业安全生产转型升级,全市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继续保持“双下降”态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四是深入实施基础突破工程,城镇承载力辐射力不断提升。全面启动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中心城区首位度不断提升。重大基础设施工程顺利推进。菏泽机场全面开工,鲁南高铁、京九高铁菏泽段加快推进,德上高速、枣菏高速菏泽段集中施工,新万福河航道建设进展顺利,洙水河航道全面建成投用。城市路网不断完善。丹阳立交桥建成通车,东方红大街、中华路西段等 11 条道路升级改造全面完成,人民路、黄河路等 6 条道路升级改造有序推进,东方红西街、泰东路等 13条断头路已经打通,人民路和中华路口、中山路和华英路口等 11 处路口渠化已经完工,跨赵王河、万福河 8 座桥梁即将完工,市区“二环、四横、六纵”道路网络基本形成。棚户区改造实现新的突破。实施重点棚改项目 122 个,完成征收 18.2 万户、2880 万平方米,开工新建及货币化安置 22.2 万套,棚改总量居全国地级市首位。全市预售商品房面积 784万平方米、增长 30.4%。城镇基础配套更加完善。积极推进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拆除违规违法建筑 667.7 万平方米。市区新增集中供热小区 57 个、290 万平方米,基本实现集中供热全覆盖。18 个乡镇入选全国重点镇、占全省 1/10。预计实现“三个市民化”18.5 万人,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9%、提高 1.64 个百分点。五是切实强化公共服务,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始终着眼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增加公共服务有效供给,市财政用于民生支出占比达到 80.4%,同比提高 0.6 个百分点。逐步补齐民生短板。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改薄”、解决“大班额”等教育重点工作,全年投入 66 亿元,新建改造城区学校 78 所、农村幼儿园 200 所、农村校舍 163.7 万平方米、乡村教师周转宿舍 18.6万平方米,招录教师 4200 人,县区全部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职业教育加快发展,两个县区成为省级示范单位。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改革顺利实施,医联体建设稳步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走在全省前列。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 87.4%。积极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成为全省第二个以县为单位整建制城乡集中供水的市。完成农村改厕 35 万户。社会保障更加有力。城镇新增就业 7.23 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3.8%以内。实施贫困户危房改造 12661 户,城市低保月保障标准提高到 420 元,农村低保年保障标准提高到 3600 元、达到省定贫困线以上,最低月工资标准由 1390 元提高到 1470 元。社会治理更加高效。平安菏泽扎实推进,一村一法律顾问深入实施。推进市县乡村四级综治中心建设,乡镇一级平台已全部建成。新改扩建农村社区服务中心 120 处,城市社区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集中开展“守护舌尖安全”综合治理,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六是倾力办好民生实事,让群众共享更多发展成果。年初承诺的 10 个方面 24 项民生实事,除 1 项因政策调整暂缓实施外,23 项全部完成。青年湖公园提升改造、环堤公园、体育公园完成规划设计。天香公园、火车站广场等 28 个市区公共区域实现无线网络免费开放。建成城市绿道 23 公里。市区新建垃圾中转站 10 个、停车场 20 处、公厕 30 个,新增新能源公交车 100 辆、公交线路 5 条,新增公共自行车 1000辆、站点 50 座。实施了 65 岁以上老人免费健康查体和居民健康档案复核升级行动。建成“明厨亮灶”餐饮单位 1247家、食品检测平台 174 个。建成“为村”平台 5151 个,占全国总数的 87.9%。新建文化广场 1000 处,免费送戏下乡3000 场。完成了 811 个小城镇、中心村、省定贫困村电网改造,7.2 万眼机井全部通电,新改建农村公路 4661.5 公里。妇女儿童、关心下一代、残疾人、老龄、慈善等事业加快发展,民族宗教、外事侨务、人民武装、防震减灾、邮政 通讯、统计、物价、气象、人防、对台、史志、档案等工作都取得新成绩,圆满完成了市十九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任务目标。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向驻菏部队、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菏泽建设和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底子薄、欠账多的客观实际,使得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在我市表现更为突出。实体经济遇到新的困难,有效投资支撑发展的能力不足,招商引资力度亟需加大。产业结构、产品结构需要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四新”经济总体规模仍然偏小,新旧动能转换任重道远。坚守生态环保、安全生产、金融风险等发展底线的任务压力巨大。中心城区承载带动能力不足,城镇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城乡融合水平不高。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仍然不足,环境、交通、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短板明显。基层社会治理有不少差距。政府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法制思维需要进一步提升,组织推动经济社会新发展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对存在的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二、今年工作的主要任务 当前,我市正处于蓄势待发、羽化蝶变,加快发展、后来居上的特殊历史阶段。认真分析新的形势,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书记亲临菏泽视察,对我市寄予后来居上的殷切期望,成为持续激发全市上下干事创业、担当作为、奋力赶超的不竭动力。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的变化,这一重大政治论断将对我市产生深远影响,有力促进我们更平衡更充分的发展。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为我们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创造了巨大空间。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大力度支持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我市将享受更多政策支持。党的十九大把脱贫攻坚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我市作为全省脱贫攻坚主战场,将汇集更多扶贫资源。机场、高铁、高速公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密集实施,交通区位优势、后发崛起优势进一步凸显。国家持续支持棚户区改造,为我们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完善城市功能创造了有利条件。电子商务领先发展,返乡创业蔚然成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走在全省前列,列入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项目库个数全省领先,新动能加速成长。时不我待,失之不再。机遇不常有,也不长有。随着重大城市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城市建设将转向内涵式发展,国 家支持棚户区改造优惠政策到了最后的窗口期,投入重大基础设施力度将逐步放缓。重大交通设施的完善在吸引要素聚集我市的同时,也有可能引发“倒虹吸”现象。随着各地互联网理念的逐步深入,电子商务从“领先发展”到“技高一筹”需要付出更加艰辛的努力。我市脱贫攻坚由全面推进转向重点区域重点人群,到了攻坚拔寨、啃硬骨头的关键时期,工作难度进一步加大。我们一定增强抢抓机遇的紧迫感、责任感,按照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要求,坚持以创新为第一动力,以协调为内生特点,以绿色为普遍形态,以开放为必由之路,以共享为根本目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负重托、奋力拼搏,撸起袖子加油干,付出更多的心血和汗水,在决胜全面小康、实现后来居上的征程中负重奋进。2018 年的主要工作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8.5%左右,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0%左右,其中技改投资增长 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9%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实现增长 7%左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 1.45%左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 34.7%。服务业增加值增长 10.2%,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 1 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 52.5%。外贸进出口保持稳定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0.5%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 8.5%和 9%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 3%以内。PM2.5、PM10 等各项指标 持续改善,优良天数比例持续增加。围绕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九个方面。(一)全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不断提升发展质量效益。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一是突出抓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组建新旧动能转换发展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向关键行业和重点领域投放。加快推进石墨烯、新能源电池、北斗导航、航空制造、智能机器人、3D 打印等新技术应用项目建设,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聚焦“四新”“四化”,突出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冷链物流、医养健康等重点产业,精心策划论证项目 200 个以上。积极做好项目筛选、申报等工作,争取进入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项目个数位居全省前列。二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将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快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着力推进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新增省级以上各类创新平台 10 家,新增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 20 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的占比超过 10%。全面落实人才政策,争取入选泰山产业领军人才 5 人以上。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争取承担实施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 30 个,取得重要科技成果 100 项。启动高新技 术产业“铸链”工程,促进科技成果加速转化,着力打造 5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力争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3000 亿元。三是全力推动工业强市战略。坚持增量崛起与存量变革并举,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积极培育特色新兴产业,夯实工业基础。统筹产业、园区和企业发展,支持重点行业、重点产品和关键环节进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促进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力争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 8%左右。集中实施 110 个重大技改项目,重点培育 10 家循环经济、1 家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力争全市技改投资突破 440 亿元。全面实施小微企业治理结构和产业结构“双升”战略,深入开展企业梯次培植计划,努力打造一批细分行业“单项冠军”,新增“四上”企业 300家,完成企业规范化改制 400 家,3 家以上企业挂牌上市。大力推进品牌建设,培育地理标志商标 6 件、中国驰名商标2 件,注册马德里国际商标 30 件,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影响力和竞争力。四是创新发展经济新模式新业态。大力实施“归雁兴菏”计划,新建 90 家返乡创业服务站、1 家海外招才引智工作站,探索创建“返乡创业银行”,着力吸引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回归,推动“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转变。积极推进郓城、牡丹区、曹县 3 个国家级返乡创业试点县建设。努力打造 10 个市级返乡创业园。新增 3.5 万名以上在外人员返乡创业,创办领办企业 1 万家。深入推进国家 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持续推动电子商务加快发展,全市淘宝村、淘宝镇分别达到 200 个、30 个以上,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 50%以上。由“领先一步”转向“技高一筹”,复制推广牡丹创意家居小镇模式,推进互联网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激发跨境电商、定制加工、智慧物流等更多互联网经济新业态。加快“智慧菏泽”、大数据和云计算中心、天华智慧经济产业园、鲁西南大数据产业城等项目建设,建立“云服务劵”财政补贴制度,鼓励更多企业上云、增加用云量,全力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打造全国一流的“1688 菏泽产业带”。大力发展现代金融业,规划建设菏泽金融聚集核心功能区,力争引进金融机构 2 家以上。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继续推进商贸物流和冷链物流标准化企业试点工作,推动商贸物流业提档升级。专项支持发展快递业。大力培育 100 家重点服务业企业,带动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生活性服务业精细化。五是着力发展园区经济。坚持产业集群化、园区化,由带状、星状经济向块状经济转变,推动产业集约高效发展。支持市经济开发区、菏泽高新区加快转型升级,提升发展层次和水平。加强规划引领,强化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不断健全管理运行机制,大力推进传统工业园区规范化改造,倾力打造县区经济集聚区、菏泽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等 20 个重点经济发展功能区。按照特色小镇建设理念,持续推进菏泽航空制造小镇、牡丹小镇、郓城水浒旅游小镇、单县长寿食品小 镇等 30 个特色产业发展示范区。以文化旅游、健康养老、金融服务等为重点,支持各县区至少打造 1 处规范化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二)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资,着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把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持续实施“三年滚动投资计划”,力争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1450 亿元。一是全力抓好招商引资。持续推动精准招商,加强招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完善招商政策和考核办法,落实“飞地经济”政策,汇聚招商引资强大合力。灵活运用园区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委托招商等方式,提高招商实效。加大“腾笼换鸟”力度,突出盘活低效闲置资产,在存量招商上实现重大突破。瞄准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重点行业,深化与各地商会协会等组织合作,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系列精准化、专业化招商活动。二是持续推进项目建设。强化签约项目跟踪督导,建立健全重点项目调度和推进机制,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突出抓好省市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切实抓好市级重大项目库动态管理,形成“投产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项目梯次推进格局。三是积极拓展融资渠道。用足用好各类产业基金、城投基金和政策性资金,最大限度争取棚改、易地扶贫搬迁等融资额度。深入拓展投资空间,严格落实相关支持政策,鼓励和吸引各类资本进入。充分发挥我市 6 家投融资公司平台作 用,加大资产注入力度,提升运营水平,以市场化手段募集更多社会资本。稳步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突出项目策划、推介和集中招商,提高项目规范化水平,加快落地实施步伐。四是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强化存贷比考核,引导金融机构不断扩大信贷投放、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强化政银企对接。创新中小微企业信贷方式,有效缓解企业资金难题。持续加强金融监管,严厉打击非法集资、恶意逃废银行债务行为,防范化解企业资金链、担保链风险,确保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一是提升农业产业水平。加快发展规模农业。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健全体制机制,完善流转平台,新增土地流转面积 20 万亩、流转率达到 26%。加快发展园区农业。实施“三园同建”,促进“三链重构”、三产融合,抓好“新六产”示范创建,高标准规划建设各类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20 个。加快发展加工农业。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特色加工,新增农业龙头企业 15 家,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高 2 个百分点。积极创建木业精深加工示范区。加快发展品牌农业。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强质量安全监管,新增省级知名农业品牌 3 个、区域公用 品牌 1 个、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3 个、“三品一标”产品 100个以上。加快发展牡丹产业。突出抓好龙头企业培育、新产品研发和品牌打造,推进出口牡丹加工区建设。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市级以上“一村一品”示范镇 20 个、示范家庭农场 10 家,培育“新农人”100 名以上。加快发展“互联网+农业”。推动互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监管、营销、服务等环节的充分应用,农产品电商交易额增长 50%以上。创新丰富中国林交会办会方式,赋予更多农博会内涵。二是打造生态宜居美好家园。深入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宅基地政策改革,探索实施“地票制”交易,整合各种扶持资金,按照“小组微生”模式,新建一批 5000 人左右的新型农村社区,复垦增加耕地 5 万亩以上,打造一批美丽乡村新样本。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垃圾、厕所、污水综合治理。推进村庄绿化亮化美化,打造一批美丽村落、美丽庭院、美丽田园。实施乡村记忆工程,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修复和传承,打造一批集乡土建筑和乡村民俗为一体的综合性、活态化乡村博物馆。实施农村公路提升工程,推进路域治理,加快“四好农村公路”建设,将农村公路打造成靓丽的乡村风景线。三是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建立健全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积极打造智慧乡村,提升“为村”运行管理水平,打造全方位服务村民的平台。积极推进乡村“微自治”,深入实施村居协商制度。积 极选树新乡贤,大力培育乡贤文化。开展“菏泽孝贤”命名表彰活动。四是促进城乡深度融合发展。推动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城郊型农业,推进“农社”“农超”“农校”对接,完善农产品配送服务,提高农业效益。推动城乡基础设施融合,充分利用上级支农政策,完善农村供电、供水、通讯、物流、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公交、环卫、供气、水电一体化。推进城乡公共服务融合,加快推进教育联合体、医疗联合体、医养联合体、文娱联合体建设,促进城乡居民享受均等社会服务。(四)加快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打造宜业宜居城市。坚持完善城市功能配套,不断提升城市发展内涵。一是实施 20项重大工程。2020 年我们将迎来建市 20 周年。以此为契机,从今年开始集中实施一批市政公益类标志性工程项目,主要是菏泽机场、京九高铁菏泽段、鲁南高铁菏泽段、市民文化中心、会展中心、市政务服务中心、博物馆、档案馆、市立医院新院区、山东科学院菏泽分院、市职教园区、体育公园、广播影视中心、环堤公园改造提升、中华路改造、人民路北延连接国花大道、人民路与南外环互通立交桥等。二是完善城市交通框架体系。实施城市畅通工程。加快德上高速巨野至单县段、枣菏高速菏泽段、阳新高速菏泽段、日兰高速巨野至菏泽段扩建工程建设。加快新万福河、郓城新河等航道和巨野、定陶等 4 大港区建设。做好市区主干道与机场、高 铁、高速公路的对接,开工建设大学路郭楼东路至水库西二路段、中山路牡丹路至点将台路段等 7 条道路贯通工程,改造牡丹路黄河路至长江路段、北外环路人民路至广州路段、南京路长江路至闽江路段等 15 条道路,新建改造国省道一级公路 280 公里。实施市区断头路攻坚行动和市区路口渠化便利工程,畅通城市微循环。三是增强城市服务功能。强化规划引领作用,完成《菏泽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设计,老城区、高铁新区、双河立交桥片区等城市设计,做好“规划一张图”平台建设和“城市双修”规划的编制。完善城市和小城镇建设体系,加快推进重点镇建设,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动农村人口加速向社区、乡镇驻地、县城、市区转移,年内实现“三个市民化”16 万人。加快推进棚改步伐,全市完成 81 个片区、12.7 万套的棚改拆迁任务。实施市区管网建设攻坚行动,铺设燃气管网 15 公里、供热管网 12 公里、综合管廊 8 公里,建成海绵城市 10 平方公里。四是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深化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探索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加快推进智慧城管、智慧环卫建设。实施中心花园、体育公园、环堤公园、城市绿道及新建市区道路绿化美化,形成网络化的城市绿地系统。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加大“两违”建设打击力度。盘活低效闲置土地1 万亩。利用平台公司推动土地一级开发,收储土地 1 万亩,提高经营城市水平,建立发展长效机制。开展城区市容环境 综合整治、交通秩序集中整治和物业管理服务规范年活动,努力为广大市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五)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切实增强发展活力。大力推进改革创新,以更高层次扩大开放,进一步激发增长动力和发展活力。一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破、立、降”并举,进一步推动更多优质市场要素向高质量发展聚集。大力破除无效供给,加快处置“僵尸企业”,推动化解过剩产能。深入开展“四评级一评价”行动,有序推动化工行业转型升级。全面落实国家和省降低实体经济成本政策,进一步清理涉企收费,降低企业负担和成本。加快住房制度改革和长效机制建设,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二是深化经济领域改革。积极搞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成清产核资和成员资格认定 80%以上。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完善全口径预算编制,加快乡镇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深入落实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改革措施,激发发展活力。加强国资监管,推进国企改革发展。加快推进菏泽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着力构建普惠金融体系。三是深化政务服务改革。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目标,推出事项清单,健全“一门办理、并联审批”机制,全面开展容缺受理审批服务。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基本完成全市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行网上办事、网上监管,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政务服务新模式,让数据多跑路、 百姓少跑腿。四是优化对外开放格局。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外贸优进优出,促进外贸提质增效。重点培育机电、户外家具、牡丹产品等新兴出口产业,鼓励先进设备和关键技术进口。积极打造对外平台,加快推进临港产业园规划建设,做好保税物流中心 B 型申报工作,不断完善青岛保税港区菏泽内陆港功能,确保济铁物流园海关监管场站通过验收。支持跨境电商、外贸综合服务等外贸新业态发展。(六)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适应新阶段脱贫实际,狠抓“八个落实”,年内完成脱贫 7.2 万人。一是聚力重点群体重点区域。实施深度贫困群众兜底脱贫,建立低保、养老、教育、医疗“四位一体”的社会保障机制,进一步提升脱贫质量。推动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工程,加快村台和外迁社区建设,建成村台 18 个。落实滩区产业发展规划,完善配套基础设施,改善滩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二是深化“三个一”扶贫工程。深化“一户一案”精准扶贫,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完善“双向承诺”机制,逐户逐人细化帮扶方案。深化“一村一品”产业扶贫,围绕贫困人口脱贫需求,有选择、有重点地发展扶贫产业。深化“一人一岗”就业扶贫,提升扶贫车间建设、运营、管理水平,扩大贫困群众用工,让贫困户稳定获得收入。三是更加注重解决“三保障”。落实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资助制度,坚持长效 常态公开管理,使每名贫困家庭学生都能享受到教育扶贫政策。及时落实危房改造补助资金,集中解决“四类重点对象”的基本住房安全问题。落实医疗帮扶政策,全面推进贫困家庭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全覆盖,加大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慈善救助,进一步减轻贫困群众医疗负担,防范因病返贫致贫。四是持续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健全资产收益扶贫机制,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打好财政、银行、保险“组合拳”,建立扶贫基金,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扶贫投融资体系。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新增涉农资金集中用于脱贫攻坚。严格执行脱贫攻坚问责办法,从严查处侵害贫困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确保脱贫工作经得起人民、实践和历史的检验。(七)全面强化环境保护,打造生态宜居菏泽。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决落实环保督察整改任务,标本兼治推进环保工作,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一是坚持铁腕治污。持续推进“气十条”,突出降尘、减煤、治气、控车等重点,重拳治理大气污染,打好蓝天保卫战,确保PM2.5、PM10 等各项大气指标持续改善。提高整治标准,持续推进“散乱污”企业治理。深入实施“水十条”,突出污水收集处理、河道综合整治、工业废水外排标准提升等重点,加大水污染治理,确保三条主要出境河流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全面实施“土十条”,推进土壤污染监管、治理和修 复,加大农村面源污染整治,持续改善永久基本农田土壤环境质量。加大环保执法力度,严惩环境违法行为,巩固环保治理成果。二是推动绿色发展。大力倡导绿色生活、绿色消费、绿色出行,让绿色理念深入人心。严格落实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提高节能、节水、节地、节材标准。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提升环保技术装备和产品供给能力。深入推进绿色菏泽建设行动,加快生态修复,打造优美生态,争创国家卫生城市、森林城市和生态园林城市。三是构建长效机制。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全面推行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加强环保网格化监管体系、智慧化监管平台建设。严格落实“河长制”,实现全市河段生态保护与治理责任的全覆盖。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探索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完善环保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联动机制,强化环保督察,加强环保治理目标责任考核,严格执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走向制度化、常态化。(八)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现代治理体系。坚持共建共治共享,推进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治理有机融合,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科学化水平。一是深化平安菏泽建设。推进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建立覆盖全市的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网络。深入开展打霸治痞、扫黑除恶专项行动。深入推进道路交通秩序专项治理。健全公共安全体 系,强化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双重预防体系,深入开展隐患综合排查行动,坚决遏制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积极开展省级食品安全城市和食品安全先进县区创建活动,打造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区。发展气象、水文、地质、地震等事业,增强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二是提升法治菏泽水平。健全均等普惠型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全面实施一村一法律顾问。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和咨询服务力度,完善矛盾纠纷多元调解机制,促进群众合理诉求依法及时解决。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平台建设,整合社会资源褒扬诚信、惩戒失信。依法管理民族宗教和外事侨务等工作。三是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深化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政社互动、社区减负,逐步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推动治理重心向村居、社区转移,向社会需求、群众诉求转移,促进政府治理与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健全政府购买服务常态机制,发展公益性、服务性、互助性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各类慈善主体,激发慈善工作活力。加强后备力量建设,提高国防动员能力。巩固双拥创建成果,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九)强化公共服务能力,持续增强民生福祉。围绕补齐补强民生短板,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一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强化优质教育资源辐射能力,推动校长职级制、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和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改革,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 100 所以上、补充教师 4000 名以上。健全中小学办学行为动态监管机制,严格规范办学行为,鼓励社会力量办学,推动义务教育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加强学前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成市职教园区,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二是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优化就业环境,完善就业平台,扩大就业培训,推动重点群体就业,新增城镇就业 6.5 万人。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稳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推动基本医保全国联网和异地就医结算。加强困境儿童生活保障,建立健全基层关爱阵地和服务网络,提升农村“三留守”关爱保护水平。推动医养结合向纵深发展,全市新增养老床位 3500 张。三是推进健康菏泽建设。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加快医联体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推进二、三级医院标准化建设,实施县级医院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县域内就诊率达到 90%左右,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现城乡全覆盖。推动中医药事业创新发展。深化生育全程服务,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优化人口性别比结构。提高婴幼儿照护和儿童早期教育水平。推广全民健身活动联赛,举办各类比赛 2000场次以上。四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新建非遗特色社区 3 处、非遗传习场所 20 处。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开展冬春文化惠民季、农村文化艺术节、送戏下乡等群众文化活动,支持优秀民营 艺术团体健康发展。统筹整合全市 A 级景区旅游资源,打造精品线路,创新营销宣传模式,推动全域旅游加快发展。五是抓好 10 个方面的民生实事。(1)打通市区全部 42 条“断头路”;(2)完成市区主要道路 52 个路口的全部渠化改造;(3)新建改造市区污水管网 138 公里,实现污水管网全覆盖;(4)在市区规划建设 100 处以小绿地、小公园、小广场和小停车场为主题的“口袋公园”;(5)在市区牡丹路、黄河路各建一座人行天桥;(6)开通市区到定陶及各县的城际公交;(7)新建改造市区公共厕所 20 座、农村厕所 43 万户;(8)对 5.7 万对夫妇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实施农村适龄妇女“两癌”免费检查 8.9 万人,实施 1 万名残疾儿童康复工程,实施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医疗救治救助项目;(9)新建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 20 处、农村幸福院 266处,推进 56 处中心敬老院规范化管理;(10)新建农村公路2000 公里,实现自然村“村村通”,启动“户户通”工程。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新时代、新使命,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把牢政治方向,加快转变职能,强化责任担当,持续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队伍,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一是坚持忠诚担当。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不移维护**书记的核心地位、领袖权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 各项决策部署。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群众路线贯穿政府工作各领域全过程,努力担负起政府推进改革发展的重任。二是坚持提升本领。深入学习贯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推动工作。为政之要在于勤学习、善研究、重实干。要着力提升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锤炼定力深、眼力准、能力强、合力好的干部,以更高的素质、更高的能力适应新形势、推动新发展。健全完善干部激励评价机制,关心关爱基层干部,营造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进一步促进各级干部锐意进取,干事创业,不辱使命。三是坚持依法行政。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加快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规范性文件制定法定程序,积极发挥政府法律顾问作用,推进政府“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全公开。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程留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全面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 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健全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沟通联络机制,高质量办好建议提案,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社会各界意见。全力支持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自觉接受监察委员会的监督。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充分发挥新兴媒体作用,利用好网络平台,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让权力公开透明、阳光运行。四是坚持廉洁勤政。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深入推进廉政建设。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促进各级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持续加强作风建设,驰而不息纠正“四风”,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委实施办法,始终保持清正廉洁本色。加强审计监督,强化对环境保护、工程招投标、房屋征收、脱贫项目等重点领域监管,持续深入查处各种不正之风和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行为。以科学的方法狠抓工作落实,建立健全责任明晰的重点工作清单机制、严格高效的考核激励机制、常态长效的追责问责机制,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各位代表!新时代孕育新希望,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新的历史方位,赋予我们新的历史担当。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共菏泽市委的坚强领导下, 团结依靠全市人民,解放思想,凝心聚力,开拓创新,埋头苦干,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为决胜全面小康、实现后来居上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2018 年梨树县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各位代表予以审议,请各位委员提出意见。一、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一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下,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沉着应对困难和挑战,妥善解决矛盾和问题,统筹兼顾抓长远、心无旁骛谋发展、凝心聚力搞建设、千方百计惠民生,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发展提速、质量提升、后劲增强的良好态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预计 2017 年末,全县 GDP 实现 232.7 亿元,同比增长 6.1%。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 6.75 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 6.7%;地方级财政收入完成 4.4 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 6.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55.2 亿元,同比增长 14.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完成 64 亿元,同比增长 6.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 89.8亿元,同比增长 8%。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 208 亿元, 同比增长 12.4%;贷款余额达到 126 亿元,同比增长 1.6%。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 21986 元和13375 元,同比增长均为 7%。——农业工作率先崛起。把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作为历史使命和必尽之责,纵深推进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建设。组织开展高端学术交流,成功举办中国农业合作经济论坛和“梨树黑土地论坛·2017 年会”,应邀参加第二届中国农业(博鳌)论坛,建立黑土地院士工作站。“梨树模式”推广150 万亩,落实高标准农田 33 万亩,粮食产量实现 14 连增。种植业结构调整取得突破,调减玉米 35 万亩,平原种参试验成功,面积达到 150 亩。棚膜经济发展迅猛,新建温室 168栋、冷棚 220 栋,棚室总量达到 32700 栋。王家园子村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高家村棚室园区发展模式在全省推广。成功举办中国·梨树首届绿色瓜菜采摘节、四平·梨树葡萄文化节等活动,特色乡村旅游多点开花、亮点纷呈。农业集约化经营水平全面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分别发展到 2489 个、806 家,流转土地 101 万亩。全省推进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建设现场会参观我县 4 个方面典型,在全省现代农业学习研讨会上,梨树作为唯一县级代表发言,我县现代农业工作得到省委书记、省长高度肯定,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农业集约生产水平、棚膜经济规模效益大幅跃升,领跑全省,享誉全国。我县被确定为国家农业可 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和国家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项目建设强势推进。把项目作为稳增长、扩总量、调结构、促转型、增后劲的重要突破口,全力打造经济发展强劲引擎。全县新开工和续建项目 203 个,总投资 76.2 亿元。参加全市集中开工项目 18 个,四平精细化工头孢呋辛酸、一正药业人参保健酒、兴宝现代农业示范园、吉林创岐龙葵果种植加工基地等一批有支撑力项目成功落地。中国农大梨树实验站投入使用,吉林天泽二氧化碳综合利用、吉林建日生物科技酵素、四平瑞源 1.2 万吨秸秆生物炭基肥、吉林侬本 30 万吨生物有机肥等项目顺利投产。务实做好招商引资,稳步推进项目落户,与广西博世科、苏州科特等集团积极洽谈,精准招商成果丰硕。全年引进项目 90 个,到位资金 60 亿元,阿里巴巴、供销 e 家成功引入,吉林浩丰生猪交易市场被评为“吉林省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全年报批建设用地 40 万平方米,保证了重点项目顺利实施。投资 1.2亿元,梨树经济开发区核心区“五纵一横”道路建设全面完成,成为承载全县项目发展重要平台。——城乡面貌整体跃升。坚持规建管并举、县乡村统筹、产城人融合,投资 17 亿元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空前,农机街、中兴大路等 10 条街路全部建成,梨树大路北段、西环路南段顺利开工。改建郭六线、梨小线等农村公路 27.5 公里,改造危桥 5 座,交通承载能力 显著提高。全面打响城乡环境整治攻坚战,提标改造县污水处理厂,完成霍家店污水并网工程,新建污水处理厂 2 个、垃圾转运站 5 个,集中整治交通干路、集贸市场等重点区域环境卫生,开展绿化美化亮化行动,城乡面貌焕然一新。重拳出击整治违建,严厉打击“四抢”行为,拆除违建 5.6 万平方米,锻造了城管执法铁军,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扎实推进住宅小区治理,89 个小区升级改造全部完成。建成 42公里现代农业精品环线,打造了榆城线新农村示范线路,蔡家镇被评为省级特色小镇,霍家店村被评为省级旅游示范村。全面落实“河长制”,河道管理实现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统筹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中央环保督察组交办的 36批 84 件信访案件全部整改,攻坚有力,成效明显,全县生态环境治理水平全面提升。——改革创新蹄疾步稳。多点突破、全面发力、纵深推进,向深化改革要动力、向扩大开放要活力。农村金融综合改革稳步实施,云征信、物权交易、保险保障“三大平台”作用明显,累计发放土地收益保证贷款 7.4 亿元,取得了金融得发展、农民得实惠、政府得民心的效果。商事制度改革持续深入,实现企业“多证合一”及个体工商户“两证合一”,发放整合证照 10750 件。农村综合改革深入推进,乡镇管理体制改革稳步实施,“乡财乡管”体制不断完善,发挥了乡镇建设农村、发展农业、服务农民的主力军作用。粮食流通 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全面完成。“人才强县”战略深入实施,首次面向全国招聘全日制硕博人才 36 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民生福祉持续增进。把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南针”,扎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现实问题,人民获得感显著提升。民生工作投入 33 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 86%,年初向群众承诺的道路交通、安全饮水等 15 件民生实事全部兑现。棚改工作扎实有效,7 个棚户区改造、1260套回迁安置房全部完工,开工率、征收率、货币安置率全省第一。西湖生态广场、南湖湿地公园等生态工程开工建设,职教中心、社会福利中心、残疾人托养中心等项目投入使用。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提升至工资总额的 5%。扶贫工作纵深推进,2367 户农村危房改造、3200 户农村改厕、26 个产业扶贫项目和 70 公里贫困村道路建设提前完成,3482 人精准脱贫。多元扶贫举措有效落实,贫困群众当主力、党委政府给推力、社会各界聚合力的大扶贫格局已经形成。——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教育事业扎实推进,公开招聘100 名教师和 80 名特岗教师,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验收,我县被确定为“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县”。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铺开,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县内医院全部实现贫困人口就医先诊疗后付费,我县被评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成 功举办辽金文化研讨会和首届东北地区优秀曲艺展演,二人转传承展演中心投入使用,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竞技体育长足进步,在第十三届全运会上荣获 3 枚金牌。广播电视设备不断更新,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全面完成,梨树广播电视台被命名为“全国普法宣传基地”。保障体系日益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 22 万人。全年发放城乡低保、救助金 1.1 亿元。就业创业扎实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20 万人,实现劳务收入 21 亿元,我县被评为“省级返乡创业示范县”。——社会治理稳步推进。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命案侦破率达 100%,成功侦破全省最大贩毒案件,抓获潜逃 20余年命案逃犯 3 人,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大幅提升。成立社区矫正中心,发挥调解委员会作用,调解各类民事纠纷 10788起。第十次社区换届圆满完成,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加强。信访维稳工作成绩突出,依法、创新、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助推发展、维护稳定能力进一步提升,全国重要会事期间实现零非访目标,我县荣获全市十九大安保维稳集体二等功。新建农村消防站 4 个,应急保障能力大幅增强。安全生产机制全面建立,责任有效落实,排查整改隐患 528 项,全年无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行政效能明显提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挖严改“四风”问题。对为官不为和侵害群众利 益问题开展集中整治,动真碰硬,违纪违法党员干部受到严肃查处,反腐败压倒性态势得到巩固发展,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逐步形成。出台《关于解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历史遗留问题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有效破解发展难题,做到依法办事、科学决策、敢于担当。推行“一窗式”行政审批,建立容缺后补制度;组建机关事务管理局、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整合建立农牧局,工作效率全面提高。办理人大议案、建议20 件,政协提案 74 件,办复率达 100%。商务、供销等部门较好发挥职能作用,整顿了市场经营秩序。档案和编制管理更加规范,妇女儿童事业健康发展,我县被评为全市老龄工作先进单位。民族宗教、新闻出版、武装预备役、审计、残联、气象、金融、保险、邮政、统计、石油、烟草、电力、通信等工作都取得了较好成绩。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是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一年,是合力攻坚、筑牢基础的一年,更是砥砺前行、拼搏奋进的一年。工作中,我们深刻体会到:梨树要实现转型跨越、率先崛起,必须把赶超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用更实的举措励精图治、攻坚克难;必须把改革创新作为第一动力,用更好的方法破解难题、释放活力;必须把改善民生作为第一责任,用更多的精力倾听民意、善解民忧;必须把依法治县作为第一方略,用更严的准绳保驾护航、维护稳定;必须把实干担当作为第一准则,用更高的目标引领发展、再创辉煌。 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深切关怀,得益于县委的统揽全局、科学决策,得益于县人大、县政协的有效监督、大力支持,得益于全县人民的勠力同心、埋头苦干。在此,我代表县政府,向全县离退休老领导、各级干部和各族群众,向公安干警、驻梨部队和武警官兵,向所有为梨树发展献计出力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不大,发展内生动力不强,产业结构需进一步调整;二是有效投资规模不足,缺少立县大项目;三是可持续性税源较少,刚性支出不断增加,公共财政保障能力亟待提升;四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五是社会不稳定因素仍然存在,维护安全稳定压力依然较大;六是作风建设仍需改进,个别干部不想担当、不善担当、不敢担当。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二、锐意进取,奋勇争先,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跃升2018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从全国来讲,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增长动力转换, 为我县全面振兴带来了政策利好。另外,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进程不断加快,哈长城市群建设、“长吉图开发”等战略深入实施,特别是市委提出“四平振兴,梨树要率先崛起”,明确了梨树在全市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定位,为我县强势崛起提供重大机遇。就我县而言,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逐步破除,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全面提速,综合承载能力显著增强,为我县发展增速提质积蓄了新动能。面对新时代、新使命、新挑战,我们一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抢抓机遇,谋势而动、蓄势而为、乘势而上,实现更高质量、更好效益、更美生态、更惠民生发展。指导思想:坚持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精神、市委七届三次全会精神和县委十五届五次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深入落实新发展理念,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统领,大力弘扬“务实创新、求富图强”的梨树精神,全面推进“四梨融城”“四业并举”和“四个梨树”一体化建设,打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强化社会治理,全力改善民生,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梨树强势崛起。 主要经济指标:全县 GDP 增长 6.3%;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地方级财政收入按可比口径均增长 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 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8.6%。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实现上述目标,必须把“解放思想”作为化解难题的“总开关”,把“创新驱动”作为转型升级的“金钥匙”,把“精准施策”作为加快发展的“助推器”,把“依法治县”作为社会建设的“保障网”,“搭好一个台、筑好一个巢、织好一张网”,推进三次产业深度融合,提升经济增长内生动能。重点要抓好九个方面工作:(一)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学原著、读原文、悟原理,准确把握**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神实质,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深入推进十九大精神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络,真正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集中开展宣讲活动,建立“新时代传习所”,开办政府网站学习专栏,发挥广播电视台、互联网信息中心主流媒体和“两微一端”新媒体作用,持续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坚持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把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同我县发展实际紧密结合起来,确保十九大精神在梨树落地生根。 (二)全力推动经济快速发展。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牢牢扭住项目建设“牛鼻子”,促进传统动能焕发生机、新动能发展壮大。一是强力推进重点项目。2018 年,全县计划建设项目200 个以上。凝神聚力抓谋划,准确把握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政策,围绕重大产业、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等方面,谋划一批科技含量高、财政贡献大、带动能力强、市场潜力好的项目。竭尽全力抓开工,紧盯集中开工节点,全力推进大北农种养结合一体化、北京三聚万吨级生物质综合利用、华大生物质热电联产等项目尽早落地开工。持续用力抓建设,强化跟踪服务,加快推进一正药业人参保健酒、吉林创岐龙葵果种植加工基地等重点项目,确保达产达效。二是扎实开展招商引资。打好“区位”牌,借“势”招商,充分发挥我县交通、区位等优势,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各项经贸活动,广纳财源。打好“载体”牌,筑“巢”聚商,完善梨树经济开发区核心区基础设施,全面提升项目承载能力。打好“特色”牌,以“产”引商,围绕农产品深加工、电子商务和旅游资源开发等优势产业,利用小分队、商协会等招商形式,紧盯国内 500 强企业,做好招商选资文章,确保到位资金同比增长 10%。打好“服务”牌,用“心”安商,大力推行一站式、保姆式服务,完善招商项目县级领导包保和绩效考核等机制,推进更多好项目落户梨树。 三是做大做强实体经济。筑牢梨树振兴发展根基,挺起强势崛起脊梁。做强龙头企业调存量,支持新天龙、梨树铁塔、山东绿健等重点企业扩大产能,盘活吉林省天启阻燃保温材料有限公司等 5 户双停企业,嫁接改造吉林省华山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等企业。培育规上企业扩增量,全力推进四平瑞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吉林天泽二氧化碳等 5 户企业入规。加强技术创新提质量,加大省级食品检验检测中心服务平台建设力度,深化与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大连海洋大学、中国检验认证集团等科研单位合作,支持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提质扩能。做大做强食品、大健康等主导产业。四是发展现代服务业。放宽服务业准入条件,壮大规模,提升质量,补齐短板。深入实施“互联网+”,提升梨树电子商务产业园、吉林浩丰生猪交易市场电商平台功能,增加村级电商服务站 50 家。鼓励县城周边建设多功能拓展区,开发特色休闲农业、创意农业等乡村旅游产品。抓好“偏脸城”遗址公园、霍家店生态休闲农业观光区、二人转传承展演中心、东北民主联军指挥部旧址、关东农耕博物馆等旅游资源连线开发,发展红色教育游、历史文化游、观光采摘游和休闲娱乐游,吸引更多域外游客进入梨树。推进梨树农产品物流园建设,构建布局合理、技术先进、便捷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 (三)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编制实施《梨树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用足用好 1 亿元乡村振兴战略引导资金,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争当全省现代农业排头兵。一是发展现代农业。依托中国农大梨树实验站,办好“梨树黑土地论坛”,建设“国家黑土地现代农业研究院”,推进“产学研”结合和成果转化。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扩大“梨树模式”种植面积,建设高标准农田 23 万亩,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加大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力度,推进《梨树县加快棚膜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实施方案》落实,以真金白银的投入、优质高效的服务、先进科技的保障,撬动棚膜经济发展。从乡村振兴战略引导资金中拿出 1000 万元,加快棚室确权登记办证工作,扩大棚室抵押贷款规模,确保新增棚室面积 10700 亩。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分别达到2600 个、900 家,流转土地 120 万亩。二是促进农民增收。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促进三产深度融合,释放农村发展强劲动力,让农民口袋鼓起来、腰杆挺起来。建设 100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抓好 450 亩平原人参种植。推进畜禽养殖标准化,牧业小区发展到 420 个。 引导加工型龙头企业,通过订单、股份合作等方式直接参与种养环节,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民多渠道增收。因地制宜,盘活“三资”,找准富民强村项目,壮大村集体经济。三是提升生产能力。持续加大投入力度,抓好中小河流和东辽河重点段治理,加强节水灌溉水利工程和交通、用电等基础设施建设,筑牢农业发展根基。落实农机补贴政策,推进主要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争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全力推进清收还林工作,还林 20621 亩,确保省定任务全部完成。选拔优秀村干部,培养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夯实农村发展人才支撑。(四)全面加快城乡建设步伐。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突出梨树特色、展现梨树底蕴、彰显梨树魅力。一是强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围绕“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高规格、高定位、高标准编制单项规划,“多规合一,以规促建”,实现城市规划与自然生态和谐相融。继续推进扩权强县试点工作,承接落实省里下放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为城镇化发展提供用地保障。加快四梨同城化进程,切实提高发展融合度。积极推进发行政府债券工作,为城镇化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二是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围绕“六纵六横”路网建设,投资 3.5 亿元,实施建设大街、民主大街等总长 29 公里城区主次街路建设。推进重点公路建设,完成秦八线 7.6 公里、刘六线 17 公里、幸福路 11 公里新建和梨小线 9 公里续建工程。扎实做好集双高速公路、牙四公路和四平二环公路土地征收工作。三是持续提升管理水平。围绕建立严管重罚机制,落实“网格化”责任,实现城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加大综合执法力度,彻底解决占道经营、违章停车等问题,维护交通秩序。加强农贸市场、步行街精细化管理,净化环境,增强群众幸福感。强化规划监察,开展违法建筑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四抢”行为,决不允许未批先建现象发生。四是全力打造中心集镇。围绕各自区域特色和产业发展特点,加大榆树台镇、喇嘛甸镇、小城子镇、刘家馆子镇、蔡家镇等节点乡镇建设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打造生猪养殖交易、棚膜瓜菜、商贸物流、林木加工、乡村旅游等地域特色突出的中心集镇,带动周边乡镇产业发展。(五)合力打造绿色宜居家园。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节约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梨树”,让全县人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一是抓好环境治理。开展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 “回头看”,落实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和土地管理制度。防治大气污染,全面禁烧秸秆,淘汰老旧机动车,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打赢蓝天保卫战。防治水污染,全面推进“河长制”,加强流域管理,确保辖区内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招苏台河梨树段水质持续改善。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加快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从根本上解决畜禽养殖污染问题。二是加强生态建设。实施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抓好生态引水、中水回用、南湖湿地公园、西湖生态广场及滨河景观带工程,恢复生态功能。开展绿化行动,完成省级绿美示范村屯建设。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积极创建省级卫生城。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保护黑土资源。严格执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严厉打击毁林开荒、非法采砂等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三是推进绿色发展。对梨树镇和蔡家镇精品片区提档升级,围绕“牙四线”“秦八线”,建设精品示范线路,提升 42公里“精品环线”品质,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天蓝水净、宜居宜业、幸福和谐的美丽乡村。严把企业环保入户“门槛”,严格控制高能耗、高污染项目,支持企业发展高利用率、低消耗产业和产品。深入实施名牌战略,全面提升梨树玉米、梨树白猪、九月青豆角市场占有率,让梨树农产品和品牌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六)持续释放改革创新活力。以改革破解难题,用创新引领发展,大刀阔斧,迎风破浪,积极探索新路径、新模式、新方法,不断寻求经济发展增长点和驱动力。一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直面发展矛盾,果断出击,主动回应。全面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任务,加大减税、降费、降低要素成本力度,推动互联网、大数据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积极引进新产业、新技术,推动重大项目向结构优化聚集、向产业转型聚力,为经济持续增长培育新动力。围绕发展需求引进全日制硕博人才 65 人,为振兴崛起提供人才保障。进一步优化信贷投向,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二是深化“放管服”改革。以更大决心推进简政放权,实现重心下移、财力下沉、权责匹配。完善政务服务“一张网”建设,全面推行“一窗式”审批服务,简化办事流程,提高服务效率。深化商事制度改革,降低准入门槛,促进市场主体发展壮大。积极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深入落实创业优惠政策,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三是实施农村综合改革。抓紧完成乡镇站所机构改革和人员配备,扩大在农业、安全生产、综治维稳、脱贫攻坚等方面服务管理权限。推进乡镇财政体制改革,增强发展活力。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落 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 30 年政策,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完成农村集体土地、承包地确权后续工作。稳妥推进供销社综合改革。(七)切实增强财政保障能力。提高财政运行质量,畅通金融服务渠道,切实做好生财、用财、理财三篇文章,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一是狠抓财政收入。发挥综合治税作用,不断健全税收体系,开展税源监控,做到收入及时入库。强化稽查清缴,坚决杜绝“跑、冒、滴、漏”现象发生,做到依法征收,应收尽收。加大对重点企业支持服务力度,巩固培植财源。加强与国家和省市部门沟通联系,及早安排、摸清底数、密切配合,全力争取专项资金。二是严格支出管理。加大对民生保障、社会事业等领域投入,让改革发展成果惠之于民。强化政府投资项目评审,控制投资成本,节约建设资金。完善管理体制,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规范政府采购、国库支付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严控“三公经费”,厉行勤俭节约。三是强化金融服务。加快推进国家级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扩大土地收益保证贷款规模。支持和鼓励成立金融担保公司,完善“政银保担”风险分担机制。鼓励社会资本通过 PPP 模式进入投资领域,加快棚户区改造及市政基础设 施建设。全面构建覆盖城乡的金融服务网络,打造有利于经济健康发展的金融业态。健全监管体系,坚决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推动农联社改制成民营银行。(八)持续加大民生改善力度。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力改善民生,持续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激活脱贫内生动力。充分发挥 14 个扶贫专项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全力推进危房改造和卫生、教育、金融扶贫等重点工作。对产业扶贫项目库实施动态管理,做好谋划和储备,加大特色小项目推广力度。重点打造 17 个脱贫攻坚示范村,发挥典型引领作用。加强城镇扶贫工作,全面提升脱贫攻坚整体水平,让困难群众活得有尊严、生活有盼头。二是办好 20 件民生实事。改造棚户区 15 个;建设公共租赁住房 2 万平方米;新建 4 座农村教学楼;新建县第一人民医院发热门诊综合楼;推进档案馆、图书馆、文化馆、非公企业党建服务中心建设;完成 72 处安全饮水工程;改造农村危房 1002 户;完成二次供水改造工程,实现城区 24 小时持续供水;实施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逐步实现城乡污水处理全覆盖;新建 5 个乡镇垃圾转运站;改造农村厕所 5000户;新增城区集中供热面积 70 万平方米;建设贫困村道路25 公里;完成 5 座危桥重建工程;完成 17 条街路人行步道 方砖铺设;实施梨树客运综合枢纽建设项目;完成县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提升特困供养人员生活补助、重点优抚对象伤残抚恤和孤儿最低养育标准;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满足困难群众法律诉求;进一步提升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三是发展社会事业。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纵深实施“天使计划”,实行药品采购“两票制”,全面取消以药养医。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加快广播电视传播能力建设,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提升舆论宣传引导力和影响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办好梨树县第五届文化节,擦亮诗歌、二人转等特色文化名片,发出好声音,弘扬正能量,叫响“文化梨树”品牌。四是完善社会保障。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全面提升保障水平,打造“幸福梨树”。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等重点群体就业,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18 万人,城镇新增就业 6500 人,城镇失业登记率控制在 3.5%以下。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推进养老保险扩面征缴工作,鼓励村医及村“两委”人员参保缴费;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制度。健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行城乡低保动态管理,做到有进有出,应保尽保。发展残疾人事业,推进残疾康复服务。 (九)积极构建平安和谐社会。全面提高治理能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创建“平安梨树”。一是健全防控体系。深入开展“七五”普法,抓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加强社区矫正,全力化解各类矛盾。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形成立体化防控格局。继续加大网络舆情监测力度,严厉打击法轮功等邪教组织。深入开展打黑除恶专项行动,坚决铲除黑恶势力,维护社会治安大局稳定。二是创新信访机制。发挥综治维稳中心源头预防和联合调处作用,集中化解社会矛盾。完善“四访一包”机制,做到接访下访常态化。加快建设网络投诉受理机构,完善三级受理工作体系,拓宽群众信访途径。继续坚持信访“五项制度”,依法打击闹访、无理访等扰乱社会秩序的违法行为,形成有效震慑。三是加强安全监管。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思想,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督促企业全面深化“五个一工程”,持续开展专项整治,坚决防止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继续完善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防控能力。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健全县乡村监管保障体系。三、提升能力,勇于担当,建设负责有为的人民政府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 **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铁一般的信念忠诚为民,以铁一般的纪律强化执行,以铁一般的担当推动发展,全力打造一支廉洁自律、务实高效、敢打必胜的政府铁军。(一)提高落实能力,建设效能型政府。坚持说实话、谋实事、求实效,把雷厉风行和久久为功结合起来,在解难题办实事上出硬招,在打基础利长远上下真功。发扬“钉钉子”精神,一环接着一环拧,一锤接着一锤敲,做到执行坚决、一抓到底、落实到位。充分发挥政府部门、乡镇“一把手”带头作用,实字当头谋发展,干字为先抓落实,力求工作快人一步、强人一手、胜人一筹,切实做到履职尽责、主动作为、真抓实干。(二)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型政府。坚持厉行法治,在法律的轨道上行使权力,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全力打造“法治梨树”。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推行公职律师制度,健全政府法律服务体系。依法确定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和决定,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社会舆论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全面提高执法人员素养,夯实责任、规范行为,做到权责法定、公正执法、严格执法。(三)发扬担当精神,建设开拓型政府。坚持敢想不畏 难、敢闯不退缩、敢干不懈怠,用宽肩膀担当,靠真本领成事,破解千难万难,闯出大路小路。夯实勇于担当的底气,涵养襟怀坦荡的正气,鼓起百折不挠的勇气,展现舍我其谁的豪气。面对困难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挺身而出、面对歪风邪气坚决斗争,激发斗志、迸发活力、焕发激情,在奋力前行中赢得良机、乘势而上、取得胜利。让智慧与担当齐飞,开拓和创新并进,汗水共成功一色。(四)强化宗旨意识,建设服务型政府。坚持在发展中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积极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制度,为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水平,简化工作流程,打通群众办事“最后一公里”。强化督查问责,坚决整肃庸政、懒政、怠政行为。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让奋发有为者得到褒奖,为勇于担当者撑腰鼓劲,让广大干部想干事、敢干事、干成事。(五)坚守纪律底线,建设廉洁型政府。全面贯彻**书记关于进一步纠正“四风”、加强作风建设重要批示精神,认真执行《准则》和《条例》,严格履行“一岗双责”和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坚决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防止滥用职权。加大国家监察和审计监督力度,实现监督全覆盖,从源头预防和遏制腐败现象发生。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向基层延伸,坚决纠正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始终把纪律挺在前面,不越红线,守住底线,以零容 忍态度惩治腐败,切实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各位代表,雄心不与岁月老,激情常伴事业新。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县人民,以本色不变得始终的初心、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长风破浪会有时的信心,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为梨树的强势崛起、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2018 年四平市铁西区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一、2017 年工作回顾2017 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有力监督下,区政府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围绕“创业铁西、法治铁西、绿色铁西、活力铁西、民生铁西”的发展目标,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在挑战中奋力前行,在攻坚中实现突破,全区经济社会呈现出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坚定立场、提高站位,政治担当展现新作为。今年是新一届政府全面履职、谋事创业的扬帆起航之年,也是向着区第九次党代会确定的发展目标阔步迈进之年,更是发展任务十分繁重、矛盾十分突出的攻坚克难之年。面对困难与挑战,区政府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 齐意识,坚持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始终与党中央、省、市、区委保持高度一致,端正政治态度,坚定政治立场,不折不扣地执行和落实区委的决策部署,把重实干、抓落实作为政府工作主旋律,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劲头,勇于担当,敢于负责,创新有为,知难而进,政府系统广大干部群众在干事创业、加快发展上呈现出敢打敢拼、敢闯敢试、敢破敢立的开拓精神,为推动铁西经济社会发展凝聚了强大力量。——科学施策、砥砺前行,综合实力得到新提升。预计到年末,全区生产总值实现 102.2 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6 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 115.7 亿元,同比增长6.9%、13%、9.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 133 亿元、工业增加值实现 30.9 亿元、工业利润实现 3.4 亿元、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实现 384.7 亿元,同比增长 10.8%、8.7%、9.7%、11%;公共财政预算全口径收入实现 11.6 亿元、地方级收入实现3 亿元,剔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32.6%、24.5%;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实现 80.5 亿元。项目建设成果丰硕。全年运作重点项目 32 个,总投资 101.5 亿元。17 个项目参加全市集中开工,总投资 56.6 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 14 个,君汇能源仓储、康达免耕播种机、万嘉购物广场 3 个项目参加全省“三抓三早”项目巡检,得到了省市的充分肯定。各 种复杂困难有效破解,四平 2025(换热器)主题工业园成功进入国家PPP 项目库,纳入市财政中长期预算,基础工程开工建设,为打造换热器千亿级产业集群奠定了坚实基础。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坚持打好精准招商、协会招商、联动招商、以商招商组合拳,与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建立友好城区,积极参加百名工商企业家四平行、东博会、民企吉林行等招商经贸活动,成功承办中国·四平换热器产业峰会、中国换热器城新闻发布会,先后赴北京、浙江、广州等地进行高密度、高频次沟通对接,储备现代服务、基础设施、装备制造等各类招商资源 62 项。融资渠道有效拓宽,四平市宏熙城乡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即将投入运营。平台支撑能力全面提升。作为全区经济发展的强势载体,循环经济示范区道路、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进,土地集约利用管理明显增强,产业发展方向进一步明晰,实行引进项目评价机制,完善领办代办规范流程,项目集群集聚功能日益凸显。现代农业提质增效。预计到年末,全区农业总产值实现 7.5 亿元。省级棚膜蔬菜产业园区发展到 6 个,61 个蔬菜品种通过国家绿色无公害认证。市级标准化牧业小区发展到 4 个,规模养殖户发展到 82 个。各类农业合作社发展到 198 个,家庭农场发展到22 个,适度规模经营面积达到承包总面积的 56%。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稳步推进,孤榆树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通过省级验收。新型工业提速转型。换热器、农机具、农产 品加工、建材、轻工、纺织六大优势产业竞相发展,现代钢铁成功复产,纺织产业孵化园区正式启动。工业创新基础不断夯实,荣获全国换热器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成立吉林省换热器协会,成功申报吉林省换热器制造业创新中心和2 个省级创业孵化基地,落实技改项目 24 个,完成技改投资7 亿元。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得到有效办结,28 户企业顺利办理土地使用证和房屋所有权证。第三产业提档升级。狠抓服务业跃升攻坚,16 户服务业企业准备入库,6 户企业完成非主营业务剥离。君汇能源三期、铭徽冷藏物流、博达学院新校区项目二期、四平宏成脑病医院等服务业项目相继开工,中友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有效推进,颐高电子产业园正式申报省级电子商务集聚区。坚持无中生有、有中生新,丛泉湖花海和 300 亩休闲采摘成为区域旅游新亮点,成功举办四平市第二届龙舟赛、铁西区首届乡村旅游文化节、首届冰雪文化旅游节、第五届风筝文化旅游节,带动全区旅游综合收入突破 3000 万元。——紧扣生态、突出宜居,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城乡环境整体提升。投入资金 6315 万元,全力改善城乡基础设施,实现机扫、普扫、拣扫、管理人员巡检“四位一体”保洁,城区街路机械化清扫率达 85%,日常保洁达 18 小时以上;风貌改造工程顺利实施,拆除各类违规围墙、牌匾、板房 5000 余处,主要街路升级改造基本完成;市容市貌管理 日益加强,城区形象明显提升,国家卫生城复审顺利通过。城乡一体化卫生保洁有序推进,成立 300 人的农村环境保洁队伍和志愿者卫生监督队伍,93 个大型封闭垃圾台建成使用,实现了村屯全覆盖,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改善,创建省级美丽乡村 1 个。生态环保成效明显。循环经济示范区污水管网、河道等综合整治工程强力推进,农村养殖业和餐饮业油烟污染治理、秸秆禁烧等重点工作深入开展;“河长”、“路长”工作制度全面建立,以属地为单位配备巡河员、环保监督员60 人;投资1.8 亿元,启动四平市垃圾场存量垃圾分拣项目,收到良好效果。高质高效接受中央环保督察,坚持开门接访,设立区本级举报电话,立接立办立改,73 件环境投诉案件全部办理;坚持上下联动、全面发力,快速办理中央环保督察转办案件 14 件,在全市各县(市)区中投诉案件最少,且无重点案件。绿化美化亮点纷呈。投资 1007 万元,完成林地清收还林 5230 亩、绿树进城 880 亩、村屯绿化 1690 亩、农村精品线绿化 40 万平方米,栽植风景树、果树 85 万株。——强化投入、心系百姓,民生福祉实现新改善。预计到年末,全区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 25366 元和 12907 元。在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的情况下,坚持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民生总支出达到 4.4亿元,占财政支出比重的 84.6%,区政府承诺的 20 件民生实事全部完成。①协调投入资金 7.5 亿元,征收 4587 户,棚 户区改造任务超额完成,旧货市场、中央西路、战备路等重点地块在限定期限内突破性完成拆迁任务,拆出了铁西的势气、拆出了铁西的速度、拆出了铁西的品牌、拆出了铁西的经验,为全市管廊施工、广场公园等重点工程建设提供了要素保障。②投资 1.8 亿元,完成集双高速公路铁西段征收拆迁工作。③投资 930 万元,完成部分学校操场、食堂、水冲厕所等基础设施建设。④投资 569 万元,完成海青村—孤榆树村—獾子洞村以及新发村—西条子河村 2 条美丽乡村精品线建设。⑤投资 600 万元,全区 5 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达到省级标准。⑥投资 430 万元,加强幼儿园基础设施建设。⑦投资 300 万元,修建“屯屯通”水泥公路 5.38 公里。⑧投资 310 万元,配备铲车、刨雪机等清雪设备。⑨投资 225万元,完成农村水冲厕所改造 450 户。⑩投资 120 万元,完成部分小区、街路绿化工作。⑪投资 160 万元,增设密闭垃圾容器 2000 个。⑫投资 1.1 亿元,完成小红嘴河、仙马泉河综合整治河道主体工程。⑬协调投资 1.3 亿元,借助全市“海绵城市”建设,集中改造老旧小区 35 个。⑭投资 77 万元,完成社会福利服务中心消防和生活设施建设。⑮深入推进秸秆打包和免耕等工作,圆满完成 62 台小锅炉淘拆,发放补贴 149 万元。⑯加快平安铁西建设,增加 20 名辅警,有效提高街面巡逻防控能力。⑰投资 157 万元,配备政府专职消防员 10 名,建成 2 个平安社区宣传室,为 36 个社区配 备微型消防车、战斗服和消防器材。⑱投资 76 万元,建设基层文化中心和文化馆电子阅览室。⑲协调社会力量捐款22.8 万元,积极开展助学、助困等献爱心活动。⑳全面提升就业服务质量,城镇新增就业人员 9102 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 2421 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 918 人,劳动力转移输出 1.31 万人,解决零就业家庭比率为 100%,城镇登记失业率在 4%以内,创建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基地 1 个。——统筹兼顾、创新治理,社会事业开创新局面。文明城区建设稳步推进,连续 25 年荣获省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区,团山子村获得第五届全国文明村称号、二实验小学获得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科技工作大力加强,申报省、市科技项目 22 个,为巨元瀚洋公司争取省级项目资金 600 万元。教育事业蓬勃发展,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复检;教学水平稳步提升,中考成绩稳居全市前列;师德师风整治持续开展,教育“三乱”问题得到有效控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全面推进,区级公立医院改革顺利完成,村医员额制管理已经启动,区、乡、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建设得到明显增强,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取得新进展。精准脱贫成效显著,仅有的 2 个贫困村全部退出,41户 85 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年度减贫任务全面完成。文体事业繁荣发展,二十中学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成功举办“庆军演、铸军魂”消夏文化节、千人二人转表演、 广场舞大赛等活动,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社会保障水平全面提升,加大联合整治力度,依法取缔 23 家不具备整改条件的民办养老机构,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栏目给予专题报道;城乡低保实现动态化管理、补差式救助;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各项惠民政策有效落实。残疾人事业有序开展,全面完成残疾人动态服务和需求数据动态更新。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顺利推进,高质量完成数据审核、汇总上报。街政管理不断强化,顺利完成社区第十届居委会换届工作,在国家卫生城复审、“航空飞镖”国际军事比赛、中央环保督察、党的十九大维稳、城区环境整治提升等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城管、保障监察等十余项管理权限全面下放,基层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机关事务管理工作扎实有力,规范公务接待制度,提升机关节能减排和管理服务水平。公务用车改革圆满完成,公开规范处置取消车辆,出台留用车辆管理使用办法。依法治区工作扎实推进,法治惠民举措不断创新,法学会经验在全省推广;“七五”普法顺利实施,被省政府评为普法依法治理先进单位;人民调解工作有效开展,调解民间纠纷 712件,调解成功率 98.5%,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联动体系建设得到省市充分肯定,社区矫正工作先进经验在全国推广,平安城、文明城、健康城全市阶段性综合考评排名均列第一位。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安全生产责任深化年”活动扎实开展,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完 善安全监管防控体系,排查整治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安全隐患 1600 多处;消防工作深入开展,网格化管理稳步实施,突发事件处置应急能力明显提升,无重特大事故发生。依法规范信访秩序,严格落实区级领导接访下访和包案制度,“信访积案百日攻坚”顺利开展,成功化解波尔多小镇职工团购房、中天公司回迁安置补偿等一大批信访积案,在省十一次党代会、全国“两会”、党的十九大等重要会事期间,实现了去省、进京“双零”目标,被评为全省信访工作先进集体,王峰同志荣获全国优秀信访局长称号。“抢栽、抢种、抢养、抢建”行为得到有效遏制,社会公平正义得以彰显,依法拆除抢建大棚 25 万平方米、抢种经济作物 5 万平方米、抢建房屋 1 万平方米;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水平持续提升,打击犯罪取得新成效,24 小时开展巡逻防控,刑事发案率大幅下降,破案率明显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显著提高。同时,人民武装、食品安全、地方志、关心下一代、老龄、民族宗教等工作均取得了新成绩。——从严治政、真抓实干,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果。深入推进政府部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认真实施商事制度改革,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政府工作人员服务意识明显增强。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中央八项规定,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政府工作全领域,积极构建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 清明的政务环境。大力推进民主法治建设,高度重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严格执行依法行政工作向人大报告制度,全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 33 件、政协委员提案 46 件,办复率 100%。行政效能不断提升,办理行政审批件 336 件,行政确认件 14929 件。不断加大政府督查力度,督办征地拆迁、脱贫攻坚、民生实事、环保案件等事项 215件,推动区政府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实。加快实施学习、创新、法治、服务、廉洁型政府建设,工作理念和思维全面更新,政府执行力、公信力、落实力进一步提升,决策水平、服务水平、管理水平显著增强。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负重中前行、在创新中发展,战胜了各种风险考验和严峻挑战;我们群策群力、和衷共济,取得了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喜人成绩;我们精诚团结、履职尽责,造就了一支勇于创新、敢于负责的干部队伍;我们维护大局、协力同心,汇聚起众志成城、无往不胜的磅礴力量。一年的实践启示我们:不管前进的道路多么坎坷,不管面临的困难多么复杂,只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坚持党委的统一领导,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始终坚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坚持勤勉奉献、担当有为,就一定能够创造无愧于心、无愧于民、无愧于党的新业绩。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是区委统揽全局、科学决 策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有效监督、全力支持的结果;是区政府一班人精诚团结、担当奉献的结果;是全区广大干部奋力拼搏、真抓实干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同心同德、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所有为铁西经济社会发展付出辛勤劳动的广大干部群众,向所有关注铁西发展的各级领导和离退休老同志,向所有监督和大力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所有在铁西投资兴业的企业家,向所有关心、帮助铁西发展的驻区中省市直单位、部队、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及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经济总量不大、质量不高、结构不优,立区大项目、税源型项目缺乏;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相对薄弱,农业现代化进展缓慢;刚性支出与日俱增,财政收支平衡压力日益加大;干部作风需要进一步改进,不愿为、不敢为、不会为等现象有待改变。对此,我们要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二、2018 年发展目标及工作重点2018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之年,更是奋力谱写“美丽四平、幸福家园”铁西新篇章的起步之年。当前,铁西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临 的风险挑战前所未有。我们必须肩负起加快发展的重任,举全区之力,凝全民之心,聚全民之智,捕捉机遇,奋发有为,坚决完成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政府工作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按照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牢固树立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全面贯彻落实区委九届三次全会精神,围绕“创业铁西、法治铁西、绿色铁西、活力铁西、民生铁西”发展目标,立足城市中心区的实际,旗帜鲜明讲政治,聚精会神抓发展,千方百计惠民生,毫不妥协护生态,全力以赴保稳定,走出一条以工业强区为己任、城市化建设为中心、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基本路径、现代服务业为补充、三产融合发展的振兴之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计划增长 6%;一般公共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增长 6%,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长 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 6%,工业增加值增长 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8%;农业总产值增长 7%,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 7%。围绕上述目标任务,我们必须全面做好“八项工作”:(一)全面打好项目建设决胜战,做强发展主动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继续以项目建设引领全局,牢固树立“一切围绕项目转、一 切围绕项目干”的理念,坚定不移抓招商上项目。加大项目谋划力度。立足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围绕“四区两带”产业布局,积极谋划一批市场潜力大、投资规模大、财政贡献率大的好项目,按照项目前期工作程度,做好协调推进和跟踪服务,努力提高项目落地率。推进项目建设进程。对于吉师双创大厦、巨展国际广场等一批计划明年春季开工项目,尽快完善土地、规划、环评等前期手续,逐个落实开工要件,努力破解制约项目建设难题。对于万嘉购物广场、华正眼科医院等续建项目,安排专人做好工程施工节点衔接,努力提高项目达产率。强化项目服务水平。严格落实项目建设九项制度,为投资方提供全程跟踪式服务,从核准名称到竣工投产,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推动项目如期建设。加强项目用地保障,重点抓好棚改、道路、管廊等用地征收,加大依法拆违力度,严厉打击“抢栽、抢种、抢养、抢建”等违法行为。大力开展精准招商。牢固树立“唯有大开放、才有大发展”的理念,积极打造专业队伍、企业家队伍、外埠投资人队伍、商协会队伍,全力开展专业化小分队招商和以商招商,不断完善招商引资政策,加大制造业、服务业的引资力度,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加强与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的交流合作,积极做好产业衔接。(二)全面打好工业经济转型战,提升发展竞争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 济体系,必须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围绕转型升级和规模扩张,加快积蓄工业经济增长新动能。狠抓运行分析,稳定工业增长。深入挖掘增长潜力,稳住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对产值总量大、投入产出高的宏宝莱饮品、巨元瀚洋等工业企业实行月调度制,对规上企业生产运行监测实行包保制,对停产企业实行跟踪服务制,对小微企业实行培育帮扶制,力争全区规上工业企业突破 60 户,实现工业经济稳步攀升。立足资源优势,提升投资质量。围绕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和核心链条,结合市场需求,引导企业开展全产业链项目谋划。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市支持工业项目的相关政策,积极争取各类专项资金。实施创新驱动,推动产业升级。鼓励企业狠抓技改、营销、管理和产品创新,支持骨干企业建立省级以上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完善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和孵化器,支持企业发展上下游及关联配套产业,提升产业集聚水平和综合竞争力。坚决淘汰落后产能,积极引导重点纺织企业退城进区。优化服务环境,壮大民营经济。组织民营企业参加国内外各类展洽会、技展会、交流会,扩大企业外向度。开展多层级的市场经济、企业管理培训,全面提升企业家素质;加强与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等院校合作,加大企业人才引进力度,着力培养技能工人,提高劳动者素质。强化基础支撑,培育载体平台。围绕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专项资金,加快道路、管网 等工程建设进度,为示范区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认真做好土地规划分类梳理,做到分配合理、使用科学、效益最大化。(三)全面打好现代服务业升级战,增添发展驱动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必须围绕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优化的总体目标,强力推进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特色旅游、金融服务、健康养老五大服务业产业进程。发展现代物流业。充分利用四平争创国家级物流节点城市、打造中国北方小商品集散中心的有利契机,围绕军民合用机场、四平 2025(换热器)主题工业园等重大工程,加快推进空港物流基地、新农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等重点项目建设,构建辐射东北、链接全国的现代物流体系。发展电子商务产业。依托中友、颐高等电子商务平台,发展社区、物联网等多元业态,加大区域资源整合力度,加快单品交易、地方特色展示、全域电商服务等平台建设,努力开辟新的销售渠道,多方式引进人才,激活楼宇经济,提升电子商务整体竞争力。发展特色旅游业。紧紧搭乘四平“商旅兴市”的快车,探索“旅游+”联动发展模式,扎实推进红色文化旅游、工业观光旅游、农业休闲旅游、城市消费旅游、冬季冰雪旅游五个板块建设,围绕打造丛泉湖花海特色旅游 4A 级景区,跟进停车场、观花楼、休憩驿站、服务中心、游乐设施等配套工程,举办冰雪文化、消夏文化、乡村文化、乡村采摘、乡村 美食等系列节庆活动,擦亮做强铁西旅游品牌。发展金融服务业。全力抓好区内各类融资平台的盘活整合,发挥四平市宏熙城乡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循环世纪投资有限公司等平台的撬动作用,带动更多民间资本投入,为铁西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发展健康产业。以金泰养护中心项目建设为引领,加快促进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有效整合,构建集医疗、康复、养生、养老等为一体的新型医养结合养老体系。(四)全面打好乡村振兴攻坚战,夯实发展支撑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力推进农村改革。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金融改革,大力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全区规模经营面积占比要达到 60%以上。坚持以城乡融合发展为引领,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统筹做好撤乡建镇工作,积极探索城中村社区化管理的铁西模式。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大力发展蔬菜棚膜业。抓住冬春有利时机,加快推进棚膜经济发展,地产蔬菜供应量力争增长 10%以上,实现棚膜经济规模化、集约化、设施化。围绕打造四平市区 周边规模最大、菜品最丰富、质量最放心的棚室产业基地,扩大小根蒜、食用菌等新奇特品种的种植,实行包装上市、净菜上市、加工上市和淡季上市,提高产品附加值,力争新建省级棚膜园区 1 个。突出发展特色种植业。按照市场导向、发展龙头企业、创建品牌的原则,以獾子洞苹果梨、新发菌业、西八大粘豆包、东八大鸡心果为产业基础,以美丽乡村精品线为依托,采取政府支持引导、群众参与,大力发展葡萄、秋葵、杂豆等特色种植业,打造“一村一品”。加快发展健康畜牧业。围绕高产、高效、生态、健康、绿色的现代化循环畜牧业发展,做好免疫无口蹄疫区建设,推进禁养区畜禽养殖户关闭或搬迁,强化指导服务、疫情监测、食品安全、污染治理等方面保障。(五)全面打好财税收入主攻战,筑牢发展保障力按照“保民生、保稳定、保增长、保运转”的原则,大力培植税源增长点,科学安排支出,提升财政运行质量和保障能力。增加财政收入。强化财源建设和收入征管,培育纳税大户,优化税源结构,挖掘非税收入增收潜力,拓宽增收渠道,强化综合治税,加强对重点税种、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监控,实现应征尽征,确保税收足额入库。优化支出结构。严格预算执行,规范支出管理,严控“三公经费”,压缩一般性支出,厉行勤俭节约,把有限的财力用到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上,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强化财政管理。 开展财经纪律检查,规范政府采购管理,加大民生领域专项资金监管力度,保证资金阳光运行;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规范资产出租、出售、报废等处置程序,严防国有资产流失。(六)全面打好生态环境巩固战,厚植发展承载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抓好生态环境保护。贯彻落实国家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巩固中央环保督察工作成果,建立常态化管理机制,强化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深入推进“河长制”,加强河流综合治理,为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加快宜居城市建设。持续加大环卫设施投入,提升城区保洁水平;深化城管体制改革,实现城市精细化、制度化、智慧化管理;积极推进住宅小区建设整治,用好用活物业基金,强化小区自治管理,形成街道、社区、居民自治组织三级管理机制,让居民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深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新农村建设村屯提升工程,探索实行城乡一体化管理;全力推进林地清收工作,认真开展植树绿化;建立健全城乡融合的设施维护、垃圾清运、卫生保洁、绿化美化长效机制,推进环境改观、住房改善、厨房改良、厕所改造、农民生活方式改变“五改”工作,组织开展“美丽庭院”、“干 净人家”系列评比活动。(七)全面打好利民惠民大会战,凝聚发展向心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明确要求。全力抓好 20 件民生实事:①向上争取资金 6 亿元,完成 150 万平方米结转地块征收工作,积极推进棚改 X-85#地块、成康路、果园街、科研路、平南路等道路建设项目用地征收。②结合全市“海绵城市”建设,加大老旧小区维修改造力度。③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全面实施“智慧警务”工程。④投资 500 万元,打造 9.5 公里美丽乡村精品线。⑤投资 363万元,加快村级办公用房、农业植保站建设。⑥投资 300 万元,加快建设 2 所标准化公办幼儿园,完成杏山小学幼儿园建设,推进学前教育发展。⑦投资 240 万元,完成迎宾小学、二十中学、杏山小学基础设施维修改造。⑧投资 200 万元,建设覆盖全区农村的消防水源设施,确保满足农村火灾扑救需要。⑨投资 200 万元,购置清雪设备,提高城区主次街路清雪作业水平。⑩投资 200 万元,完善“屯屯通”水泥公路的路网建设。⑪投资 150 万元,完成 300 户农村水冲厕所改造工程。⑫投资 100 万元,对红嘴村、新发村 2 条美丽乡村精品线进行提档升级。⑬推行村医员额制管理,提高村医待遇。⑭推进农村远程智慧医疗全覆盖,努力解决农民“看病 难”问题。⑮购置新型环卫垃圾桶 2500 个,强化城区垃圾密闭管理。⑯积极推进无物业小区物业化管理,完成 3-5 个小区的先行试点工作。⑰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完成公租房分配 700 户,发放租赁补贴 1000 户。⑱实施爱心工程,努力改善一线环卫工人休息条件。⑲全力推进中小学校“阳光食堂”建设,保障师生饮食安全。⑳推动全民创业,完善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全年城镇新增就业 8000 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 2400 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 900 人,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 10000 人。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建设大学生创业园 2 个。统筹推进社会事业发展。积极落实就业政策。加大双创工作力度,以大学生就业和农民工返乡为重点,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全力开展脱贫攻坚。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入实施教育扶贫、医疗扶贫、产业扶贫和科技扶贫,注重与农业转型升级、与促进劳动力就业创业、与推进城乡一体化、与社会保障兜底结合,巩固脱贫成果,争取 2018 年贫困人口实现全部脱贫。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大力巩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成果,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突出铁西办学特色,打造铁西教育品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提升基本 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初步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巩固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成果,积极创建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提升社会保障能力。大力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推进社保扩面征缴和欠费清缴工作,努力实现应保尽保;强化调解仲裁监察队伍建设,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增加老龄事业投入,提高高龄老人津贴;做好城乡低保动态化、规范化管理工作,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力弘扬“高尚、智慧、创新、卓越”的四平精神,筑牢建设城市中心区的思想基础。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加强残疾康复服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残疾人就业能力。进一步强化国防动员和双拥工作,积极做好全国第四次经济普查组织筹备,高度重视老干部工作,保障妇女儿童权益,关心下一代成长,统筹做好科技、地方志、民族宗教、机关事务等工作,促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与协调发展。(八)全面打好社会治理持久战,维护发展稳定力党的十九大要求,要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狠抓安全生产监管。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 至上、安全第一思想,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有效预防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全力推进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深入实施“七五”普法规划,健全完善“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负责”工作机制;完善法律援助、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加强社区服刑人员、刑满释放人员、社区戒毒人员、社区康复人员等特殊人群管理。持续维护信访稳定。继续落实领导包案制度,推进信访积案化解;认真开展信访隐患排查预警,建立属地信访隐患人员网格化管控机制,强化提升属地管控能力;规范信访秩序,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权益保障渠道,最大限度地消除社会不和谐因素。全面深化“平安铁西”建设。加快信息化建设、注重网络安全,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深入开展“打黑除恶”,坚决铲除黑恶势力及其滋生土壤,严厉打击黑拐枪、盗抢骗、黄赌毒,全面净化社会治安环境,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各位代表,坚持党的领导是政府工作的根本遵循,对人民负责是政府工作的第一准则,让人民满意是政府工作的最高追求。区政府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不负重托,全面提高执行力和公信力,持续打造“五型”政府。重表率、强能力,加快建设学习型政府。政府工作人员 要增强学习本领,牢牢扛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这一首要政治责任,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认真学习党的最新理论以及经济、社会管理等方面知识,营造善于学习、勇于实践的浓厚氛围,争做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的表率,全面提升行政效率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优流程、提效率,加快建设创新型政府。政府工作人员要增强改革创新本领,牢固树立创新意识,探索发展创新路径。深化“放管服”改革,接住用好上级下放事项,坚决砍掉繁琐手续,全力提高政务效能。动态调整公布权力和责任清单,加快政务服务“一张网”建设,创新审批模式,推动政务大厅、网上办事大厅融合发展。遵法规、严程序,加快建设法治型政府。政府工作人员要增强依法行政本领,带头普法、学法、守法、用法,发挥政府法律顾问团作用,依法规范和保障工作顺利开展,严格执行重大事项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的决策程序,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深化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及时回应群众关切。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敢担当、善作为,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政府工作人员要增强服务本领,深化公仆意识,坚持以发展和民生为己任,诚心诚意为基层服务,尽心尽力为企业服务,全心全意为人 民服务。持续改进作风,积极深入一线,善于化解矛盾,敢于破解难题。坚持诚信为民,对决定的事情、承诺的工作,说了就算、定了就办。坚持主动服务、精准服务,以优质服务赢得民心。守规矩、明底线,加快建设廉洁型政府。政府工作人员要增强廉洁从政本领,严格贯彻《准则》和《条例》,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守中央八项规定,坚决纠正“四风”。全面强化“一岗双责”,积极抓好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依法依规查处各类违法违纪行为。坚持勤勉敬业、廉洁奉公,忠诚、奉献、干净、担当,无愧于党和人民的重托。各位代表!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承载新梦想。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依靠全区人民,以蓬勃向上、克难求进的精神状态,以只争朝夕、全力跨越的豪迈干劲,以披荆斩棘、雷厉风行的顽强作风,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为打造“五个铁西”,谱写“美丽四平、幸福家园”铁西新篇章而努力奋斗!2018 年潍坊市政府工作报告2017 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可喜成绩2017 年是新一届市政府履职的第一年。一年来,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在市委坚强领 导下,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开拓进取,扎实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经济平稳健康运行。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8%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0.5%左右,进出口总额增长 12%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完成年度任务。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539.1 亿元,可比增长 8.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2.91%。居民消费价格上涨 1.5%左右。省下达约束性指标全面完成。产业转型加快推进。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新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788 家,新增“三品一标”认证产品 42 个。成功举办 2017 全国农商互联大会,获批创建国家农商互联标准化示范市,成为首批国家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大幅提升。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提高1.03 个百分点。7 家企业入选国家“两化”融合贯标试点。潍柴集团收入突破 2000 亿元,荣获中国商标金奖。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 14.4 万户,增长 18.7%。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达到272 家。新增 4A 级物流企业 4 家、5A 级旅游景区 1 家。全市电商交易额增长 26%,快递业务量增长 36%。预计旅游消费总额达到 770 亿元。被确定为国家医养结合示范省先行区。创新能力持续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8%,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 GDP 比重达到 2.61%。发明专利授权量、国际专利申请量分别居全省第 3 位和第 2 位。新增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 40 家、省级工程实验室 6 家、院士 工作站 4 家,新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6 家。市工业研究院及十大产业创新中心挂牌成立。氢燃料电池项目被列为国家重大创新专项。北大现代农业研究院、北航歌尔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创新技术研究院、潍坊激光雷达技术研究院等 37家高校院所研发机构落户潍坊。雷沃重工被认定为农机行业首个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获批建设中国(潍坊)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三去一降一补”扎实推进。持续实施降成本“711”专项行动,为企业减负 140 亿元。重点行业产能利用率稳定在80%以上。新增社会融资规模833 亿元。完成规模以上企业规范化公司制改制920 家,3 家公司在主板上市,新增“新三板”和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挂牌企业 8 家和 285 家。新设专项投资基金 5 支,累计实现基金总投入 273亿元。全市公共资源交易额达到 860 亿元。完成事业单位改革任务,39 家公立医院、6 家科研院所建立法人治理结构。9处国有林场改革顺利完成。承担的 48 项国家和省改革试点扎实推进。实际到账外资 75 亿元。进口肉类指定口岸通过国家验收。潍坊机场年客运量达到 60 万人次。潍坊港年货物吞吐量 4200 万吨、集装箱 35 万标箱,国内首条对流铁路冷链班列开通运行。与国外 10 个城市结为友好城市。风筝会、鲁台会、中日韩产业博览会影响力和承载力进一步增强。城乡区域统筹发展。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预计达到 60.15%。208 个市区重点项目扎实推进,站南广场片区、高铁新片区开发建设加快推进。潍坊综合保税区北区获批设立。4 个县市入围全国县域经济百强,2 个镇进入全省十强,9 个小镇入选省级特色小镇。改造提升农村社区服务中心 234 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开工 8.97 万套,完成农村无害化厕所改造20.9 万户。重大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潍坊港 4 个 5 万吨级和2 个 2 万吨级泊位投入运营。潍日高速北段、宝通街东延、潍昌路和央赣路新改建项目建成通车,潍日高速南段、济青高速改扩建工程快速施工。轨道交通启动前期工作。新改建农村公路 1568 公里。黄水东调一期、引黄入峡后续工程完成建设。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全面竣工,榆横-潍坊、扎鲁特-青州特高压工程建成投运。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扎实推进生态环境综合整治,集中解决环境突出问题。建立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深入实施“啄木鸟行动”。全市“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天数达到 277天,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分别改善 9.2%、8.9%、36.1%和 5.3%。全面推行河长制,启动“清河行动”,市控以上重点河流 COD、氨氮平均浓度分别改善 6.1%和 9.6%。禁养区畜禽养殖场全部搬迁。新能源公交车占比达到 56.2%,成为国家公交都市创建城市。完成造林 8.3 万亩。节地、节水、节能工作扎实开展。民生质量稳步提高。民生支出比重保持在 80%以上。城 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分别增长 8%和 8.5%。全市剩余1.11 万贫困人口、28 个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基本脱贫。新增城镇就业 11.2 万人,“证卡合一”试点经验在全省推广。职工大病保险制度全面建立,在全省率先实现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新改扩建中小学校 221 所、普惠性幼儿园 190 所,中小学“大班额”比例全省最低。袁强荣获第 44 届世界技能大赛金牌。新建全民健身设施 1041 处。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通过国家评估验收。市博物馆创建为国家一级馆。顺利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复审。新建标准化农村社区卫生室 227 处、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 328 处、农村幸福院 689 处。创建为首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市。荣获巴塞罗那世界智慧城市博览会智慧城市提名奖。“一村(社区)一警务助理”实现全覆盖。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破案会战”和“打霸治痞”专项行动成效显著。退役士兵安置和权益保障政策得到有效落实。外事侨务、民族宗教、妇女儿童、防灾减灾、慈善事业、双拥共建、人口计生、老龄、残疾人、审计、统计、海事、海渔、人防、地震、气象、史志、档案等工作取得新进展。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放管服”改革扎实推进。公布“零跑腿”和“只跑一次”改革事项 329 项,政务服务事项网办率达到 75%,实现“三十一证合一、一照一码”。认 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自觉把民主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共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 152 件、政协委员提案 359 件。编制实施《潍坊市人民政府工作规则》。积极预防和化解行政争议。连续两年位居中国法治政府评估前十名。“12345”政务服务热线完成整合升级。市直部门公用经费压减 5%。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扎实推进。2018 年政府工作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今年政府工作总的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中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牢把握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全面推进“四个城市”建设,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民生福祉持续改善。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6.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8%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9.5%左右,进出口总额增长8%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3.8%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 幅 3%左右。全面完成省下达的约束性指标。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全年工作的灵魂和主线,坚持“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狠抓作风建设,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富裕文明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强市而努力奋斗。一、全面推进“四个城市”建设(一)加快建设产业强市。推进传统产业提质效。深度对接“中国制造 2025”,促进全产业链整体跃升。加快“四新”改造。支持企业引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推动集群发展。做大做强行业龙头企业。支持“两群”企业全球布局、配置资源,领办创办特色产业园区和专业配套园区,组建产业联盟,促进产业链垂直整合。强化品牌质量建设。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强质量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企业开展商标国际注册、国际认证,加快培育一批国际知名品牌。增强机遇意识,搞好顶层设计,强化综合整治,坚决打好化工产业安全生产转型升级攻坚战。促进新兴产业上规模。聚焦聚力新兴产业,强化龙头带动、园区承载、项目支撑、要素保障,加快壮大产业规模。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科技产业聚集示范区。抢抓人 工智能发展机遇,培育壮大人工智能新兴业态。促进军民融合型产业快速发展。支持重点服务业快突破。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围绕高铁、公路、港口、机场规划布局物流园区。大力发展现代金融。启动新一轮金融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绿色金融。深化投融资改革。大力提升旅游业。高水平编制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打造精品线路,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完善商贸服务设施。优化中心城区商业布局规划。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积极发展以医养结合为重点的养老服务业。支持发展健康向上的休闲娱乐业。放大现代农业新优势。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模式创新、产业创新、品牌创新,强力推进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实施龙头企业振兴工程。鼓励引导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创新营销模式,带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实施农业品牌引领工程。(二)加快建设品质城市。坚持高起点规划。实行“多规合一”,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推进建筑容量、界面控制、建筑节能、建筑轮廓线等先进标准落地。打造教育、医疗、养老、商业等功能完备的“15 分钟生活服务圈”。 实施高标准建设。严格建筑质量监督管理,实施建筑工程项目竣工联合验收。把海绵城市建设要求落实到每个新建改建项目。大力推进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和箱涵溢流整治。推进城区大热源改造。开展城市地下管网普查。打通城市次支路网。分期分批对城市主要道路、重点区域老旧建筑外立面实施改造。规划建设一批口袋公园、便民公厕。实施城市环境提升工程。实施高速出入口和城市主干道两侧绿化提升行动。依托城市周边林场规划建设郊野公园。开展品质小区建设行动。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推进高效能管理。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城市管理重心下移。探索推行“路长制”。实施城管网络巡查和第三方监督评测。开展户外广告专项整治。推进智慧交通建设。实施以“城市大脑”为核心的“智慧潍坊 3.0”建设。(三)加快建设活力城市。提升创新创业水平。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配置资源链,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提升科技创新平台研发能力和技术攻关水平。实施普惠性创新政策,推进高新技术企业“育苗造林”行动。健全完善技术交易平台。扎实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创建和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建一批创业型示范镇 (街)、示范社区、示范平台。出台人才支撑新旧动能转换工作意见,实施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引进培育计划。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入落实“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实施五年资本市场千亿融资计划,完成省定规模以上企业规范化公司制改制任务。支持鼓励上市公司、股改企业增资扩股,提高再融资能力。实施小微企业“双升”战略,推动“个转企”登记。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快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鼓励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土地,加快实现重点农业区域土地托管服务全覆盖。推进公共采购、用地供应等制度改革。加快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统一监管。深化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强化统计执法监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全面落实“六六三”开放战略,深入实施“十项计划”,增强招商实效。深入实施外贸转型升级专项行动,加快建设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积极创建自贸协定出口实施示范市。支持企业“走出去”开展国际并购、资产重组、合作研发,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培育本土跨国公司。推进鲁辽大通道、“潍青欧”“鲁新欧”国际多式联运通道健康发展。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做好对口 支援工作。(四)加快建设文化名市。大力发展优秀文化。深化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聚集区,举办中国(潍坊)传统工艺创意设计大赛。完成全国地方志第二轮编纂工作。推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联合国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中国书法名城等品牌创建。鼓励引导民间收藏。组织开展“写潍坊、拍潍坊、演潍坊、画潍坊、唱潍坊”系列活动。完善提升文化设施。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启动市博物馆群、美术馆群建设。新改扩建 10 家县级综合档案馆。加快建设镇(街)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分馆。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达标率和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文化大院建成率达到 100%。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推进全民阅读,依托社区规划建设便民“城市书吧”。做强做大文化产业。积极培育文化龙头企业,支持潍坊报业集团、广播影视集团向全媒体转型发展。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兴办文化企业,支持文化企业上市或挂牌交易,加快发展多层次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探索建立文化金融服务中心。推进文化产业园区、特色文化小镇建设,打造一批文化产业 聚集区和特色文化体验区。办好第三届市民文化节和第二届潍坊文化惠民消费季。提升第八届中国画节、第十一届中国(潍坊)文化艺术展示交易会办会水平。二、着力抓好四项工作(一)强力推进项目建设。认真落实市级重大项目建设意见,全面深化“项目建设年”活动。开展集中开工、专项督查、观摩点评等系列活动,建成运营重大项目智慧化管理平台。完善问题直报、分层解决、“3+N”会商解决机制,打通项目快速落地“绿色通道”。(二)高效推进招商引资。明确招商方向、招商重点,创新招商方式、招商机制。推进专业招商、产业招商。统筹招商力量,实行以业绩为核心的绩效考核。强化产业招商,发挥企业招商主体作用和各类开发区招商主战场作用。积极创新招商模式。推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招商合伙人”制度。组织“千企千商”走访、“潍商回归”和重点区域集中招商活动。坚持人才集聚。把人才资源作为战略资源、第一资源,优化人才结构,做好“育用引”三篇文章。改善营商环境。加快建立与国际通行营商环境体系相衔接的指标体系。(三)有序推进棚改旧改。坚持“阳光征收、不与民争利、群众工作法”三项原则,完善棚改旧改、房屋征收政策。坚持整体拆迁、片区开发。按照商品房的质量标准优先建设群众安置房。稳步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完善配套设施。 (四)全面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潍莱高铁及配套枢纽工程建设,推动京沪高铁二通道开展前期工作,济青高铁建成通车。完成潍日高速南段主体工程,济青高速改扩建主体工程完成 90%以上。加快潍坊港 5 万吨级航道和码头建设。有序推进机场搬迁。轨道交通加快报批,力争年内开工建设。实施潍县路升级改造工程,开工建设东外环、南外环、南绕城高速。利用两年时间,打通北宫东街、文化路、东方路等 21 条城区道路,有序推进志远路、友爱路、向阳路等上跨下穿青银高速、胶济铁路通道建设。加快原油超市项目建设。推进山东-河北特高压环网工程、临朐抽水蓄能电站、滨海大型 LNG 调峰储配站建设,加快充电站(桩)配套设施建设。积极推动峡山水库胶东调蓄水源地工程,加快黄水东调二期建设,抓好重点水源联通工程。加强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三、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一)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加强金融风险防控。加大银行业信用风险处置化解力度。扎实做好不良担保圈、担保链“破圈解链”工作。强化金融风险应急处置。持续抓好安全生产。官梯深入开展“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年”活动。健全网格化监管体系,实行安全监管“实名制”。抓好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实现全市交通运行状态实时监控。着力维护社会稳定。创建国家防震减灾示范城市,筹建市救灾物资储备中心。全面加 强应急管理工作。深化“平安潍坊”建设,加快市县镇村四级综治中心平台建设。(二)高质量完成脱贫任务。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年内实现“全部兜底脱贫”目标。注重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实施贫困村整体提升工程,有序推进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建设美丽乡村。探索创新“互联网+”社会扶贫模式,完善社会扶贫供需对接机制。实施最严格的监督执纪,以“零容忍”态度严惩扶贫领域腐败。(三)强化生态环境治理。进一步加大生态环境整治力度,按要求做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打赢蓝天保卫战。全面落实《潍坊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持续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完成煤炭减量替代任务。持续抓好散煤清洁化治理。健全完善企业环保预警、倒计时整改机制。推进出租车绿色改造。提升水污染防治水平。全面深化河长制。有序推进市县镇三级污水处理设施改造提升。扎实开展潍河、弥河等 9 个河道综合整治工程。严格划定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实施白浪河水库水源地保护工程。加强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建立土壤环境基础数据库。完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推广土壤熏蒸修复、精准施肥和绿色防控技术。抓好耕地质量提升和减肥增效示范县创建。推进固废危废处置项目建设。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快南部山区森林生态屏障建设。强化北部沿 海滩涂湿地和海域生态保护修复。建成市县两级智慧环保平台。开展全民节水行动,推广“零增地”发展模式,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四、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一)构建现代化城镇体系。在更高层次上深度谋划,有序推进青潍一体化;以“三带引领、两河开发”为统领,统筹推进全域一体化;以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重点,加快推进“七城”一体化;树立大市区理念,把市区作为一个整体规划建设管理。中心城区优先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城市综合体、生产性服务业、高端服务业,有选择地发展先进制造业、科研科创孵化基地以及大健康、文化休闲等现代服务业。坚持产城融合,加快建设宜业宜居宜游的站南广场片区、高铁新片区。支持高新区发展光电产业、VR 产业、动力产业、生命健康产业,打造区域国际化先行区。支持滨海区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海洋精细化工、高端石化、生物医药产业,打造产城一体的产业集聚区。强化综合保税区对外开放服务功能,打造开放发展服务高地。放大峡山区生态优势,打造独具特色的生态发展示范区。(二)加快推进县域发展。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原则,推进县域经济突出特色发展。加强顶层设计和资源统筹,支持县域发展壮大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调整优化市以下财政体制,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市级产业发展 引导基金对县域产业发展支持力度。完善县域科学发展考核机制。鼓励支持镇域竞相发展,打造好 1 个国家级和 9 个省级特色小镇,培育一批市级特色小镇。(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编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聚焦产业兴旺。实施质量兴农战略,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农业内部产业融合。完善“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股权利益联结机制。增强抗旱防汛能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守耕地红线,确保粮食安全。聚焦生态宜居。开展农村人居环境三年整治行动,大力改善路水电气暖讯房等基础设施。开展河道、坑塘治理,提升绿化亮化美化水平。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有序推进改厨工作。坚持不懈推进“厕所革命”。提高集中供水质量。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保护好乡村特色风貌和田园风光。完成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提升三年任务。聚焦乡风文明。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移风易俗行动。探索开展“乡贤回归”工程。聚焦治理有效。创新农村社会治理,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加强农村法治建设,推进平安村庄建设。完成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聚焦生活富裕。重塑城乡关系,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鼓励工商资本、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农户与现代农业 有机衔接。设立乡村振兴基金。建立新型农民培训制度。大力发展农村集体资产合作社、土地合作社、农村劳动力合作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五、提高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水平今年民生支出比重保持在 80%以上,可量化项目保障标准全部达到或超过省均水平。(一)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启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创建,高质量完成破解中小学“大班额”任务,开展中小学生课外负担综合治理,加快推进普通高中综合改革。优化职业院校办学结构。鼓励企业依法参与举办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支持潍坊医学院创建潍坊医科大学,加快推进山东海洋技术大学筹建工作。落实好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启动建设北辰现代教育示范区。创建国家级现代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二)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推动全日制、集中式就业向灵活式、分散式就业拓展,鼓励通过新兴业态扩大就业。落实企业工资指导线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落实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配套措施,健全大病保险、异地就医、职工长期护理保险、门诊特殊慢性病等医保制度,继续推进民生综合保险。开展残疾人精准康复服 务。完善综合社会救助体系。(四)推进健康潍坊建设。完成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和空间布局规划,完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加快重点医疗机构集团化发展和医联体建设,提升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水平。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启动市妇女儿童健康中心建设。实施“幸福呼吸”和“关爱新生命”公益项目。推进人口计生工作“三个转变”,科学应对“全面两孩”生育高峰。落实好公共场所母婴设施配置要求。实施“振兴中医”行动计划。启动实施重大传染病疫情分级分类处置。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持续开展“食安潍坊”品牌引领行动,大力推进餐饮质量安全提升工程。加强药品质量安全监管,落实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积极推进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城市创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五)加强社会治理。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推动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深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和企业产品与服务质量信誉体系建设。强化市级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数据归集、共享应用和信用监管。大力支持国防建设。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扎实推进高效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 府、廉洁政府建设。不断提升政府效能。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加强部门协作配合、融合合作,汇聚抓落实强大合力。加快“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深入推进“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扩大“证照分离”试点。完成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工作。着力打造以“12345”热线为主渠道的综合性为民服务平台。更加突出专业能力。提升公务员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完善以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为导向的考核评价机制。立足岗位需求,定期组织开展专业培训和更新知识培训。探索实行公务员聘任制。大力弘扬务实作风。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精神。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持续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落实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干部干事创业。扎实推进依法行政。深入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媒体舆论监督,强化审计监督。切实做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严格执行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制定程序,继续加强重点领域立法。落实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强化合法性审查。全面深化政务公开。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 为。发挥行政复议、行政应诉作用,妥善化解行政争议。全面加强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严格规范招投标活动和政府采购管理,规范公共资源配置交易,严管民生资金、民生项目。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保证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2018 年连云港市政府工作报告(摘登)2017 年工作回顾2017 年是本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一年来,我们在市委坚强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抢抓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江苏沿海开发重大机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以港兴市、产业强市、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协调共进五大战略,统筹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较好完成了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2630 亿元,增长 7.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214.8 亿元,同口径增长 8.4%、实际增长 20.9%;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 10%和 11.8%;居民消费价格基本稳定,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6%、9.5%。一年来,我市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一批重要事项取得突 破。中哈两国元首见证亚欧跨境运输视频连线,中国-中亚合作论坛、连云港论坛成功举办,连云港元素在“一带一路”开放大局中进一步彰显;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获批,盛虹炼化等千亿级项目加快建设,临港产业集群发展势头良好;恒瑞医药入选福布斯全球百家最具创新力公司,中复神鹰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高水平创成国家卫生城市,获评全国首家城市家具标准化示范城市;“现代乡贤”方敬当选全国道德模范,“直背”教师杨晓红获评中国好人。一年来,我们围绕目标狠抓落实,重点做了以下工作:一是转型发展取得新成绩。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实现应税销售收入 2366 亿元,增长 24.8%。“三大行动计划”深入实施,28 家优强企业应税销售占全市 52%,新培育科技小巨人企业 21 家,10 家企业场外挂牌。“三新一高”产业实现产值 2100 亿元。亿元以上重点产业项目当年完成投资 635 亿元、增长 45%,斯尔邦石化一期竣工投产,中化精细化工开工建设,东华能源、卫星石化成功签约。电子商务发展迅速,网络零售增长 24%,获批省级电商示范园区 3 个。新增金融机构 6 家,社会融资规模增量 585 亿元。市大数据中心一期工程投用,紫光大数据产业基地加快建设。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新增高标准农田 30.4 万亩,粮食丰产丰收,设施农业面积占比 19.5%,新增市级龙头企业 50 家。完成农产品出口 5 亿美元。农机化综合水平达 80.5%,灌南县获评全国粮 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二是交汇点建设实现新突破。连盐铁路建成调试,连淮扬镇、连青铁路加快推进,连徐高铁全面开工,我市加速迈向“高铁时代”。港口完成吞吐量 2.3 亿吨、集装箱 471 万标箱,海河联运突破 800 万吨,集装箱铁水联运增长 45.8%。国际班列运输增长 60%。亚洲最大客滚船“和谐云港”成功首航。30 万吨级航道二期开工建设,徐圩港区防波堤主体建成,赣榆港区 10 万吨级航道延伸工可获批,燕尾港口岸临时开放。中哈物流基地粮食筒仓投产运营,进出货物和集装箱分别增长 32%、82%。上合物流园形成 450 万吨堆存能力,智慧物流中心建成投用。多式联运监管中心挂牌运行。旅客年吞吐量突破 100 万人次。实际利用外资 6.7 亿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 16%。中国城市家具标准化国际会议、国际医药技术大会、连博会、农洽会等成功举办。三是城乡面貌呈现新变化。铁路客运枢纽一期工程完工。新改建主次干道 40 条,新辟优化公交线路 29 条。新增停车泊位 2200 个。改造老旧小区 68 个,棚户区改造新开工 21500套。新改建城市公园、街头游园 14 个,城区绿化亮化进一步提升。新改建市政管网 61 公里,增加管道燃气用户 6500户。海州水厂深度处理调试运行。建成乡镇污水处理厂 5 座,新改建镇村道路 1000 公里,农村危房改造 2010 户,完成农村改厕 4.5 万座。黄窝村成为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浦南镇 获批国家级美丽宜居小镇,赣榆区省级卫生乡镇全覆盖,东海县通过国家卫生县城考核。四是改革创新迸发新活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淘汰小型化工企业 42 家、冶金企业 4 家,化解船舶产能 20 万吨。商品房去库存完成省定目标。多措并举降低企业成本 30亿元以上。行政审批“3550”改革目标基本实现,审批效率提高 65%。市政务服务“网上办”事项达到 92%,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初步建成。243 家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农村土地确权颁证率达 90%,试点土地经营权抵押租赁。供销社改革扎实推进。国有林场改革基本完成。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49 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达到 9 家。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获批建设。获评国家专利优秀奖 4 个。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 5 人、领军人才 68 人。五是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深入落实战略环评成果转化,全国率先开展“三线一单”管理试点。深入开展“263”专项行动,减少煤炭消费 24 万吨,整治燃煤小锅炉 1580 台,有效控制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深入推进化工园区环境整治,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跃居全省第一。全面落实“河长制”,试点“湾长制”,21 条入海河流纳入环境监测,大浦等 5 个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东盐河等 5 条黑臭水体整治完成,完成秦山岛等一批生态修复工程,新增造林面积 10 万亩,林 木覆盖率 28.2%。省级以上生态县区实现全覆盖。六是社会事业迈上新台阶。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保持苏北领先,“云海在线”上线运行,新建中小学、幼儿园 33 所,改造中小学校舍 49 万平方米,新增省级职教实训基地 4 个,淮海工学院创建江苏海洋大学列入国家“十三五”高校设置规划。市第一人民医院新院区投用。灌云县获评全国中医药工作先进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基层首诊率达72.4%,家庭医生签约率 33.4%。居民电子健康卡全国首发。完成市文化馆、美术馆改造,市档案馆新馆启用,建成市图书馆分馆 30 个、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 680 个,开展文化惠民活动 2 万场次。《辣妈犟爸》等 3 件作品获省“五个一工程”奖,4 件作品获省文华奖。新建改造城乡体育设施 72处,城市“10 分钟健身圈”进一步完善。七是群众幸福指数得到新提升。50 件实事较好完成。实施就业创业富民工程,完成培训 24.3 万人次,城镇新增就业 6.3 万人,自主创业 1.5 万人,创业担保基金惠及 1073人次。完成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住院合规费用报销比例达到 70%。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 37 张。城乡低保标准分别增长 5.3%和 10.1%。残疾人两项补贴覆盖 6.3 万人。发放困难学生补助 1.02 亿元。3568 户困难家庭住房问题得到解决。10 万低收入人口脱贫,50 个经济薄弱村达到新“八有”标准。新增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70 个。 过去一年,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 230 件、政协委员提案337 件,办复率、满意率 100%。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着力解决“四风”问题。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开展政务公开与政风评议,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五型”政府建设得到加强。2018 年主要任务2018 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 40 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今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稳中求进、好中求快,深入实施五大战略,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优生态、防风险各项工作,持续推进“两聚一高”新实践,努力打造“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奋力开创“强富美高”连云港建设新局面。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7.5%,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0%,实际利用外资 6亿美元,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 8%和 8.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节能减排完成省定目标。 围绕以上目标任务,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坚定不移推进产业强市,更高质量提升发展水平。瞄准产业链、价值链高端,狠抓项目、狠抓投入,力争全市产业投资突破千亿,培育一批带动力强的优质项目,做大一批成长性好的骨干企业,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临港产业。放大港口综合优势,加快培育千亿级企业集群。坚守环保安全、工艺设备、投入产出、品质品牌四个“世界一流”标准,高水平建设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重点抓好盛虹石化、新海石化等重大项目落地建设。加快延伸产业链,形成集聚效应,带动临港产业迅速兴起。加快推动钢铁、化工等产业升级改造,提升可持续发展水平。快速壮大优势产业。推进恒瑞、正大天晴、长生生物等新项目建设,做大做强医药产业。加快中复神鹰 T1000 碳纤维产业化,推进中复碳芯、奥神新材料等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田湾核电 3、4 号机组投入运营,正崴新能源、华能海上风电等加快建设。开展“三千”技改行动,提升食品、纺织、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工业技改投资增长 10%。深入推进企业培育“三大行动计划”,加强政银企对接,助推中小微企业发展。推进“两化”融合,强化智能支撑,研发核心技术,加快连云港制造向连云港创造迈进。突破发展海洋经济。加快国家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加速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依托海福特等龙头企业加快发 展海洋食品工业,年内加工能力达到 45 万吨。积极培育海工装备、生物医药、海水利用等新兴产业,发展邮轮经济、海上运动等新兴业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壮大连农云商等平台,做强天马网络等电商基地,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筹建市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和股权交易中心,健全融资担保体系,引进金融机构 3 家以上。新增社会融资 600 亿元。推进港华综合体等商贸项目建设。连云港大剧院试运营。实施旅游强市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构建“一带三轴”旅游布局,打造五大特色产品体系。(二)推进双向开放,更高站位建设“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发挥双向开放优势,深化“港航路园”合作,打造标杆和示范项目,谋划申报自由贸易港试点,不断增创开放发展新优势。完善港口功能。围绕枢纽港、产业港、贸易港、物流港的定位,加快港口转型升级。推进 30 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建设,基本建成徐圩 4 区围堤工程,完善液体化工码头、港区公共管廊等配套设施。实施赣榆港区 10 万吨级航道项目。完成灌河港区燕尾三期工程水工主体。基本完成灌河航道整治,推进徐宿连航道前期工作。新增非洲远洋干线。力争综合保税区获批运行、两翼口岸正式开放。提升“两基地”建设运营水平。推进中哈物流基地散粮 筒仓、保税仓库等二期项目,力争运量突破 50 万标箱。提高“霍尔果斯-东门”无水港运营效率,推动东西口岸协同发展。持续推进上合物流园建设,专用铁路主体基本完工。加密中欧班列,扩大运行规模,年开行 800 列。拓展周边市场,扩大海河联运。深入推进开放合作。连云港发展优势在开放,必须以大开放拓展发展新空间,以大招商汇聚发展新动能,以招大商形成发展新依托。狠抓产业链招商,强攻突破源头性重大产业项目,带动下游企业蓬勃发展。推进以商引商,服务好现有企业,用好口碑、好声誉吸引客商。推进优进优出,实现外贸增长 5%,服务贸易增长 10%。鼓励更多企业“走出去”。(三)完善功能提升品质,更富魅力建设海港城市。强化以人为中心的城市建设理念,巩固“干净、方便、顺畅、安全”连云港建设成果,推进“生态、智慧、健康、文明”连云港建设。优化城市功能。赣榆城区主动融合对接,海州城区加快均衡发展,连云城区打造滨海特色。连盐铁路通车运营,连青铁路建成,连徐高铁、连淮扬镇铁路快速推进。加快连淮高速、204 国道、236 省道等干线公路改扩建。开工建设新机场。建设赣榆至海州快速通道,实施人民路快速化改造,打通陇海西路等“断头路”。提升城市防洪标准。实施市殡仪馆搬迁。新改建供水、燃气等管道 30 公里,建成 110 千 伏及以上输变电工程 33 个,改造低压接线 25 万户。实现光纤宽带和 4G 网络全覆盖。提升城市品位。坚持城市内涵发展,推动公共供给的体系化、均衡化、品质化。加强重点片区、重要节点景观设计,打造“显山、露水、见海、融绿”城市天际线。启动园博园建设,推进瀛洲公园等 18 个园林绿化项目。扎实推进 50 个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改造新开工 2 万套。高品位建设一批城市雕塑、文化小品,进一步提升城市家具标准化水平。加强精细管理。巩固提升创卫成果。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强化环卫设施建设,实行垃圾分类处理。持续开展市容市貌专项整治,创建市级以上示范物管项目 35 个。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用好大数据,提高城市管理的智能化、科学化水平。(四)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更大力度做好“三农”工作。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发展农村生产力,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现代农业。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优质稻米产业基地 20 个,新增高效设施农业 3 万亩、节水灌溉 4 万亩、现代渔业 1 万亩。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 30 家,新增“三品”品牌 100 个以上。创成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1 个。农产品出口保持全省 领先。新建储粮仓容 5 万吨。农机化综合水平达 81.5%。推动农村改革。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推动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乡村流动。推进 400 个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农村产权交易额保持 10 亿元以上。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培育家庭、集体、合作社、企业等多元经营主体。打造宜居环境。完善农村公共服务基础配套,优化功能布局,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新建改造 600 公里。持续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农村“四改”,加强“四旁”绿化,新建省级绿化示范村 40 个,疏浚沟渠河道 460 公里。(五)深化改革创新,更加有效激发内生动力。坚持问题导向、发展取向,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力度,努力在体制机制和科技创新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供给结构,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继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年内淘汰整合冶金、化工企业 18 家,化解船舶产能 30 万吨。采取更加得力措施,帮助企业进一步减费降本。针对薄弱环节,补齐民生、安全、环保等短板。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压减生产许可事项。制定“双随机”抽查细则。建成市大数据中心二期和政务数据库。完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建设网上“中介超市”。深化“不见面”改革。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强化政府性债务管理,有效防范财政金融风险。深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综合性改革,支持国有企业压缩管理层级,整合同质同业子公司,完成 5 家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基本完成“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和企业办社会改制。推进普惠金融试验区建设,加大股权融资力度。深化园区体制改革。完成企事业单位公车改革、市县环保监测监察执法机构改革。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放宽租赁房屋落户条件。继续推进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支持军队改革。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落实省科技创新“40 条”扶持政策,重点培育省创新型领军企业 2 家、省级首台套及关键部件产品 2 个,实施省级以上重大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项目 30 项,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30 家,新建研发机构 20 家。争创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 1 个。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 5.5 件。新引进国家“千人计划”等尖端人才 3 名、省“双创计划”人才 15 名。(六)坚决守住生态底线,更实举措建设美丽家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坚决呵护好港城人民的美好家园,实现美丽与发展共赢。大力推动绿色发展。实施绿色制造行动计划,积极发展“生态+”经济,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转型。严格落实“三 线一单”,强化环境硬约束。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节约用地制度,确保万元 GDP 能耗、水耗“双下降”。市级以上开发园区规划环评全部通过审查。深入实施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创建节约型社会。全面整治突出问题。持续推进“263”专项行动,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实施“水十条”,推进清水绕城,完成市区黑臭水体整治,消除劣五类水质考核断面。县级以上饮用水源地全部达标。做好重污染天气预警应对,空气优良天数保持全省领先。全面落实“土十条”,推广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开展罗盖特等地块治理修复。完成 40 家企业清洁化改造。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打造徐新公路等一批森林大道,完成绿化造林 15 万亩,云门寺采石场等5 处破损山体整治复绿。自然湿地保护率达到48%。开展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争取国家“蓝色海湾”“生态岛礁”工程,推进海岸线整治修复。建成 10 个省级示范乡镇和 5 个示范村。扎实推进“湾长制”。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七)全面发展社会事业,提供更加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提高服务能力和共享水平。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位置,东海、海州、连云、市开发区完成省教育现代化建设任务。新建幼儿园 26 所。新改建中小学 16 所,75%义务教育学校达到省定现代化办学标准。开展小学弹性离校试点,努力办好家门口每一所学校。高中教育提升品质,职业教育特色发展,高等教育内涵提升,支持淮海工学院创建江苏海洋大学。国家教育信息化达标率 85%。招收中亚留学生 100 名。市特教中心新校区建成投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扎实推进文化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推进文明城市创建。推进文化重点项目,建成 370 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加强东海孝妇传说等非遗项目开发利用,开展南城古镇保护修复,做好宿城大竹园村等传统村落的保护开发。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市数字档案馆。办好连云港之夏、西游记文化节。加强健康连云港建设。延伸扩大创卫成果,力争三县创成国家卫生县城,省级以上卫生乡镇达 50%。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完善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制度,探索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 80%以上。推进省海滨医院、市康复医院项目,加快市第二人民医院西院区、市妇幼保健中心建设。实施“健康宝贝工程”。(八)坚持民生优先,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群众利益摆在首位,加强民生保 障,扎实办好实事,让港城发展更有温度、百姓幸福更有质感。促进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扎实推进富民增收六大行动,实施“创响港城”计划,扶持引导大学生、退役士兵、农民工等自主创业万人以上,创业带动就业 4 万人。开展职业培训 22 万人次,加强就业服务,新增城镇就业 6 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 1.6 万人,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推动产业“下乡入户”,促进农民家门口就业。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坚持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可持续,进一步织密社保网络。推进重点人群扩面参保,执行城乡居民统一的医保制度,完成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增长 8%。稳步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残疾人保障水平,实现“救急难”全覆盖。分配公租房 600 套,对老旧小区困难家庭物管费用实行财政补贴。新建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30 个。推进公益性菜市场建设,完善价格补贴机制,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精准扶贫脱贫。瞄准贫困群体和重点片区,因村因户因人具体施策,年内 4 万人脱贫、50 个经济薄弱村达到新“八有”标准。实施产业扶贫,扶持薄弱村发展特色经济。开展交通、水利等专项扶贫,实施石梁河、沂河淌片区路网和赣榆丘陵节水灌溉项目改造。推行“互联网+”扶贫,创建市级电商扶贫示范村 10 个。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发放扶贫贷 款 3 亿元以上。实施扶贫阳光监管,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绝不让一户一人在小康路上掉队。加强社会治理创新。深入推进依法治市,完善治安防控体系,创建“最安全城市”。实施“雪亮工程”,建设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中心。扎实开展“七五”普法,创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65 个。深化“三社联动”机制,全面推广“一委三会”社区治理。提升 12345 政府热线服务水平。加强法治信访建设。规范市场秩序。强化食品药品监管。完善应急广播体系。推进诚信连云港建设。加强社会组织管理。更加关爱老人、妇女儿童、青少年和残疾人,进一步做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地震、民防等工作。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我们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学思践悟**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提升执行力和服务效能,努力打造人民满意的“五型”政府。强化政府执行能力。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政府工作既需求真务实、系统谋划,更要埋头苦干、真抓实干、敢抓敢干、善谋善干。雷厉风行抓落实,强化立说立行,推行马上就办。勇于担当抓落实,勇闯深水区,敢啃硬骨头,问题面前不回避,困难面前不退缩。优化机制抓落实,强化督查考核,将决策部署与督办推进同安排、同部署,确保各项工作 早落实、快见效。切实提升服务效能。准确把握企业需求、基层呼声和群众期盼,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本领,提升服务水平。适应高质量发展新要求,加强经济运行新趋势、新特征、新变化的研判,增强服务发展的能力。努力营造低成本、更便利、公正公平的发展环境,真正做到有求予助、无事不扰、贴心服务。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社情民意,把群众的期盼作为我们工作的第一目标,把基层的呼声作为工作的第一信号,把群众的评判作为工作的第一标准,以优质的服务赢得群众的口碑。深化法治政府建设。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执行重大事项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制度。对民生重要事项开展听证,规章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加强政务公开和政策解读,让行政权力依法规范运行。加强廉洁政府建设。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强化权力制约监督,坚定不移推进政府系统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牢记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从严落实“八项规定”,重拳整治“四风”问题新形式新表现。扎实开展政府系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对公共资金、公共资源交易、国有资产资本的审计监督。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 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和舆论监督。2018 年武汉市青ft区政府工作报告一、过去五年工作的回顾过去五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历届班子、历任领导打下的坚实基础上,紧紧围绕打造“两基地”、建设“三城区”战略目标,超前谋划、主动作为,顽强拼搏、有力应对,扎实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各项工作,奋力开创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一)坚持推动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地区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五年来,我们主动适应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深刻变化,及时调整工作理念和思路,坚持以实施重大项目为抓手,以提高项目质量为重点,构筑了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两翼齐飞”的产业发展格局,地区整体实力持续提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一是重点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充分发挥项目在扩大投资、带动产业、拉动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先后引进实施了包头传 化交投公路港物流园区、阿特斯 3.0GW 多晶铸锭、晶澳 3.0GW拉晶铸锭、杉杉新能源电动客车等重点项目 333 个。截至目前,竣工项目 295 个,完成投资 848 亿元。特别是新源光热太阳能光热利用、旭宸太阳能热利用生产线、京晶光电 LED蓝宝石衬底二期等一批在包头市、自治区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的重大项目建成投产,形成了重点项目梯次接续、滚动发展的良好局面,实现了项目落地与产业培育同步谋划、紧密衔接。二是装备制造业持续壮大。坚定不移推进园区发展。新征土地 1436 亩,新建 13 条道路及配套管网,建成公共服务中心、污水处理厂、220 千伏变电站等公用设施,园区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紧紧抓住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这一关键,加快实施数字车间、智能工厂改造,一机、北重、北奔等驻区大企业运行质量和产品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扭亏增盈步伐加快、成效明显。抓住全市推动园区提档升级的有利时机,围绕石墨烯、光伏、超高分子材料等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产业引进实施项目,培育形成了“三新一高”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截至目前,园区共实施项目 188 个,投产项目达到 169 个,在全市始终处于领军地位。三是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多业态经营、多品牌集聚、多组团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更加发达,包银消费金融公司、鄂尔多斯银行等成功入驻,全区金融保 险机构达到 54 家,产融结合、产业引导基金、金融租赁等新型金融业态更趋丰富,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更加有力;中兵物流园、华北地区首个城市物流中心包头传化交投公路港等建成运营,区域性物流中心建设扎实推进;轻工电子商务创业园获批“自治区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包头云计算二期和优利康达新能源大数据云平台加速推进。生活性服务业更加繁荣,九星 e 世界、奥特莱斯品牌折扣城、北京华联购物中心等一批大型商业综合体先后投入使用,包头国际会展中心(大剧院)、包头市科技馆、奥林匹克公园“两馆一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建成,“六大商务区”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同利家电、永盛成超市、圈点生活生鲜超市等本土企业步入电商发展快车道;恒源银座、正翔国际等楼宇陆续建成运营,全区综合写字楼达到 22 座。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 53.7%,比 2012 年提高了 5 个百分点。(二)坚持抓住关键环节、推进改革创新,地区发展活力进一步激发五年来,我们以全面深化改革为统领,坚持蹄疾步稳,大力推动各项改革措施落地见效,用改革的思路和创新的举措破解发展难题,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创造活力不断增强。一是重点领域改革亮点纷呈。加快推动军民融合,实施军民融合项目 22 个,北方嘉瑞高强度聚乙烯材料等 13 个项 目建成投产,并积极协助一机集团实现了军工资产整体上市。规模以上军工及配套企业达到 43 家,产值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 50.5%。深入推进自治区“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工程试点地区”各项工作,成为包头市乃至自治区金融机构聚集最多、金融牌照最齐全、金融工具运用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大力推动投融资体制改革,努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新工创业公司债正式发行。全面实施市场主体登记“多证合一、一照一码”,全区市场主体总数达到 3.2 万户,注册资本总额达到 969.8 亿元,从业人员达到 14.5 万人,市场监管企业登记窗口被国家工商总局评为“成绩突出窗口单位”。圆满完成“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工作任务,荣获“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等 8 项国家级荣誉。二是资源配置质量效益明显提高。认真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清退“圈而不建、圈大建小、建而不投”项目 19 个,收回闲置用地 2500 亩,盘活闲置厂房 25.3 万平方米。加大棚改货币化安置力度,成功消化存量商品房2889 套、23.1 万平方米。推动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引进 1家主板上市公司,助推 61 家企业在“新三板”“新四板”成功挂牌。加快国有企业剥离办社会职能,与一机、北重、二〇二厂等 5 家企业签订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框架协议,帮助企业轻装上阵,集中精力做强主业。全面落实企业减负降税政策,帮助企业减轻税负 17.7 亿元,累计争取电 价补贴 1.3 亿元。大力发展都市休闲农业、文化旅游等产业,补齐发展短板。三是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累计实施科技项目 169 个,授权专利 887 件,争取和投入资金 4.9 亿元。建成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1 个,高新技术企业 30 家,研发机构 41 家,各类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6 个。累计引进“千人计划”专家2 人,拥有中央企业技术能手 10 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57 人,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 178 人。先后建成了北大包头创新研究院、内蒙古石墨烯材料研究院、包头市石墨烯材料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北大(包头)科技园获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第五批自治区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三)坚持提升城区品位、统筹城乡发展,地区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五年来,我们按照“东进、北扩、中升级”的发展思路,主动融入新都市区,加快城区副中心建设步伐,持续推进北部区城镇化建设和中心城区品质提升,“住在青山”成为多数人的美好向往。一是高水平推进城乡建设。累计投入 3.8 亿元,新建、改造道路 49 条,辖区断头路全部打通,道路总长达到 316公里。提升 41 个公园广场、景观节点档次,建设社区运动公园,城区新增绿地103 万平方米,全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4%。 高质量编制完成《青山区区域乡村建设规划》,全面完成“一镇四社区”“美丽乡村”等建设工程,教育、环卫、文化等优质公共服务及时跟进。累计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村级综合服务社 52 个,供销社被评为“全国百强县级社”。精心打造了华亿花卉超市、色气湾乡土风情街、东达山艺术区等一批特色产业项目,农村产业探索了新路径。二是高标准加强城区管理。坚持从细微处着手,对城区管网、道路、河道存在的跑冒漏堵等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及时列入施工计划,逐年予以解决。全面加强社区管理,试点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对 44 个老旧小区进行绿化提档,成立全市首家物业纠纷调解委员会和房产物业巡回法庭,物业管理率先在全市实现全覆盖,物业考核连续五年全市排名第一, “54321”物业管理模式在全市推广。坚持常态化管理,严管无证清运建筑垃圾、沿途抛撒、乱倾乱倒等行为,持续加大对违章建筑、集贸市场和城乡结合部的整治力度,累计拆除违章建筑 3176 处、12 万平方米。建成景观示范街 31 条,综合治理小街巷 10 条,新建、改建压缩式垃圾转运站 10 座。大力提高道路机扫率,持续加强日常巡查和保洁力度,城区道路始终保持干净整洁。三是大力度实施生态环保工程。累计完成绿化 7.9 万亩,大青山南坡生态修复 5.8 万亩以及公路铁路沿线、城市出入口综合治理工程,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划定 1432 公 顷永久基本农田,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扎实推进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被国土资源部授予“第三届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称号。大力整治环境顽疾,小油河、赛汗塔拉污水和开关厂废品回收等多年影响群众生活的环境难题得到彻底解决。组织实施了北郊防洪沟、花圪台人工湖、四道沙河综合治理工程,建成了阳光东湖,打造了新的生态美景。在全市率先完成“三片两线”污染企业搬迁关停任务,大力推进高污染禁燃区建设、清洁能源替代等防治大气污染专项重点工程,取缔燃煤锅炉 298 台、消减二氧化硫排放 1.7 万吨。(四)坚持加大民生投入、做好民生工程,人民群众获得感进一步增强五年来,我们牢固树立、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紧紧抓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真诚倾听民意、真情回应民声、真心解决民忧,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一是织密社会保障网,坚守民生底线。累计改造棚户区1.4 万套、134 万平方米,顺利完成全市最大楼宇棚改项目呼 1 呼 2 的回迁安置,集中解决了幸 2 农贸市场、幸 15 幸17 街坊、乌审道 3 号等一批半拉子拆迁工程,城区规划区内集中连片平房棚户区全部拆除完毕。累计对 85 个老旧小区实施综合治理,完成硬化 86.5 万平方米,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602 万平方米,改造管线 189 公里,率先在全市完成 有改造价值的老旧小区改造,让百姓住得更加舒心。为 17个产权遗留项目办结总证,分配公共租赁住房 4729 套。累计发放低保及各类补贴资金 3 亿多元,就业困难群体社保补贴 9900 多万元,为 5192 名劳动者追偿劳动报酬 7318 万元。深入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建创业园、孵化基地14 个,发放创业担保贷款 2.9 亿元,城镇新增就业 52381 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 9727 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3.9%以内。扎实开展精准脱贫,提前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及时开展扶贫对象动态管理,进一步巩固了脱贫成果。二是繁荣社会事业,解决民生热点。办学能力和水平持续增强,新建、改扩建幼儿园 19 所、中小学 8 所,高标准完成数字化新校园、体育场馆、校园直饮水和学校餐厅统一管理等工程。整合优化教育资源,集团化管理幼儿园达到 12所,办学联盟达到 14 个,以自治区受检城区第一名的成绩首批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以最高分通过自治区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区验收。投入 4000 多万元,完成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任务,建成覆盖全区的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区文化馆、图书馆被命名为“国家一级馆”。全面推进健康城市创建工作,投资 1867 万元,新建、改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7 家、标准化村卫生室 19 个。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 81.2%,家庭医生签约率达到50.2%。二〇二医院区域糖尿病医联体和妇幼保健计划生育 服务中心相继成立,公立医院改革进程加快。在全市唯一获评“全国计划生育协会县级先进单位”。多层次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高标准建成自治区首家公建民营医养结合老年综合养护院,全区养老院达到 8 家、日间照料中心达到 31所。三是稳定社会环境,保障民生安全。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底线思维,切实加强全区安全生产大检查,五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多次代表自治区、包头市迎接国家安全生产大检查,均受到好评。消防应急救援能力进一步加强,在正翔商圈、社区农村分别建成 1 座大型和 68 个微型消防站,在赵家营村铺设了消防管道,解决了长年存在的消防隐患。强化食品药品、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不断加大对“五大”“三小”行业的监管力度,新改造农贸市场 4个,建成 2 万平方米的食品加工园区,荣获全国首批“国家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区”称号。加强社会治安防控网建设,形成“一标五实”管理体系,推行“三见警”和武装巡控工作,全面完成社区视频监控工程。依法解决信访问题,信访批次和人数持续下降。顺利完成“六五”普法检查验收,被授予“全国法治城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实现自治区“双拥模范区”八连冠,城市民族示范点建设深入开展,残疾人康复服务全面实施,档案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统计普查、妇女儿童和红十字会等工作也取得了积极进步。 (五)坚持党的领导、全面依法行政,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五年来,我们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不断加强政府党组自身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大力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累计办理市区两级人大代表建议 291 件,政协委员提案 694 件,办复率达到 100%。持续加大对重大项目、财政预决算和“三公”经费等的公开力度,进一步加强财政性投资项目的审查与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有效控制债务规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依法创办政府公报,梳理公布权责清单,推行法律顾问制度,规范行政决策程序,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政务中心成为自治区首个通过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验收的旗县级单位。全面完成党政机关和参公事业单位公务用车改革和办公用房清理整顿工作,大力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严厉整治“庸懒散拖”行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全面提升。各位代表,“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五年的奋斗历程艰辛而充实,五年的发展成果丰硕喜人。五年来,我们在**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指引下,全面贯彻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忘初 心、砥砺奋进,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和区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驻区各企事业单位和市直各部门鼎力支持、密切配合的结果,更是全区各族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全区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给予我们理解、支持和监督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各民主党派、无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离退休老同志,向为青山区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驻区企事业单位、市直各部门,向所有关心、支持青山区改革、建设、发展的各级领导、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各位代表,五年的发展成果来之不易,五年的实践启示弥足珍贵,必须长期坚持。五年的实践启示我们:一是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不折不扣贯彻执行好上级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在区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才能把准工作航向,汇聚强大力量,永葆干事创业的蓬勃朝气。二是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全力推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办好民生 实事,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才能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才能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共同建设更加美好的青山区。三是只有坚定不移地秉承“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的优良传统,咬定目标不放松,才能更好地保持工作的连续性、系统性、协同性、创造性,才能保持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发展态势,才能把美好蓝图变为现实成果。四是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总体要求,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埋头苦干的过硬作风,敢于动真碰硬、勇于担当负责,始终保持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奋斗精神,才能使我们的各项工作在攻坚克难中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才能共圆伟大梦想。五是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创新,用改革的思路和创新的办法破解发展中的难题,才能激活发展潜力、注入新的动力,才能厚植地区优势,在转型发展中提高核心竞争力,打造政策洼地、产业高地和投资宝地。各位代表,即将过去的 2017 年,是我区发展历程中很不平凡的一年。经过全区上下真抓实干、不懈努力,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一年来,我们着力抓项目落地和园区建设,推动工业经济稳中向好。全年共组织实施 120 个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其中竣工 70 个,完成投资 336 亿元,拉动地区经济在新常态下实现了持续向好。始终把园区发展摆在第一位置,全力推 动园区道路体系、绿化美化、配套设施、服务能力提档升级,为项目入驻、企业发展打造一流环境。积极帮助企业销产品、降成本、谋发展,促进企业扭亏增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订单数、营业额持续上升,全区工业经济实现稳中提质。一年来,我们积极构筑新的发展优势,培育新的增长点。紧紧围绕建设“五个中心”,集中力量打造了西北地区最大的力德二手车交易市场、自治区最大的教育综合体青少年发展中心,建成了包头海洋世界、“两馆一中心”、军事文化体验园一期和全长 7.2 公里的军事文化主题公园。全面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彻底取缔了存在了五六十年的破坏大青山生态环境的采砂碎石企业。引入社会资本推进大青山南坡生态修复及地质环境治理,完成投资 9 亿多元,实现了当年见绿见景见成效目标,让绿水青山转化为品牌、转化为项目、转化为产业。一年来,我们恪守为民之责,大力兴办利民惠民之事。始终坚持教育优先战略,相继建成了 3 所幼儿园和松石国际学校,中高考成绩在扩面提质中不断攀升。在全市率先建立77 个社会保障专网服务点,让数据向上集中,服务向下延伸。提前三个月完成 5240 套、40 万平方米的棚改任务,全面完成 110 国道、北绕城、北郊防洪沟、战备路等重点工程、重点路段 60 多万平方米的征拆任务。重拳整治扬尘噪音、破窗开店等与群众息息相关的环境问题,完成了北部区 10 个 村庄的煤改气工程。高标准建成 3 条城市绿道、完成 16 条景观示范街、16 个老旧小区和6 个公园广场的提档升级工程。大力度拆违治乱,为居住小区治理夯实了基础。严要求加强城区管理、圆满完成“创卫”“创城”任务,为包头市蝉联“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做出了积极贡献。其他各项工作也都呈现出快速提升、整体推进、全面发展的良好势头。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地区发展和工作实践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转型升级任务艰巨;项目引进的成本与效益、数量与质量需要进一步统筹;面对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新期待,民生保障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和共建共享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城乡协调发展步伐有待进一步加快,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找准症结、压实责任、强化措施,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二、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各位代表,本次会议将选举产生新一届区人民政府。新一届政府履职的五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当前,我国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 长动力的攻关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在发展道路上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和挑战。但我国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潜力和趋势没有改变,我们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确立,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军民融合、乡村振兴等发展战略的深化,为我们勾画了美好蓝图,指明了前进方向、发展路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智能制造、互联网+、数字经济、共享经济等带来的创新发展浪潮,将为我们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加快动能转换、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呼包鄂协同发展等战略的深入实施,为我们依托区位优势,加快实现更高质量、更具韧性、更可持续的发展拓展了广阔空间。进入新时代、站在新起点,初心如磐、使命如山,我们必须坚定信念、勇于奋进、敢于搏击、一往无前,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持续高效发展。根据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包头市各项决策部署,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思想不动摇,紧紧围绕我区打造“两基地”、建设“三城区” 的战略定位和目标,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富民强区步伐,率先全面建成高质量的小康社会,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按照以上思路,今后五年政府要重点抓好以下六项工作:一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把握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趋势和规律,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重点项目为抓手,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全面提升装备制造园区和六大商务区的产业层次,加快实施一批“三新一高”、文旅休闲、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产业项目,引入一批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和企业,推动装备制造业智能化、集群化发展,构建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体系,早日建成全国中西部地区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包头现代商务核心城区。二是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不断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切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持续加大教育、就业、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投入,不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深入实施教育现代化、就业优先、全民参保、健康青山、文化惠民、脱贫攻坚等工作,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向普惠性发展,向薄弱环节、重点人群倾斜。基本社会保障覆盖全民,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 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三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建设美丽青山。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大生态保护、治理和修复力度。以城郊森林化、城区园林化、村屯生态化为目标,大力推进田园综合体建设,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确保大青山南坡生态修复、城市水生态提升综合利用等工程尽早完工、见到实效。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坚决推进防污治污工作,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推广清洁能源替代。落实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坚决制止和严厉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建成天蓝水碧、满眼绿色、生态文明的美丽青山。四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按照“东进、北扩、中升级”的发展思路,不断拉伸城区总体框架,拓展发展空间。加快推进主城区与新都市区融合、北部区产城融合和中心城区提档升级,打造配套服务新都市区的核心区、北部区域城市副中心,提升城区品质和居住生活环境。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推动特色小镇和特色产业项目实施,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现产业兴 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激发地区创新活力。以增强发展活力、破解发展瓶颈、构建系统完备、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为目标,全力推动重点领域改革取得突破性成果。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驻区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深度参与军民融合。创新投融资机制,发挥产融结合中心作用,提高直接融资比例,助推实体经济发展。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切实抓好放管服,以简政放权消除中梗阻,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深化社会事业改革,大力推进医养结合、集团化办学、社会力量参与生态建设等亮点改革工作,力争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成果。六是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格局。不断提高治理法治化、社会化、智慧化水平,营造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强化法治建设,推进依法行政、公正文明执法,增强全民遵法守法和用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健全安全体系,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完善治安防控体系,依法打击和惩治违法犯罪行为。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三、2018 年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2018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之年。新一届政府要永不懈怠、把握机遇,苦干实干、顽强作为,以新气象和新面貌推动全区各项工作在新时代干出新业绩,开创新局面。为此,我们要着重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一)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培育经济增长新优势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抓住注重发展质量这一重点,振兴实体经济这一关键,优化资源配置这一主线,推动经济实现更高质量发展。一要突出质量第一,大力实施重点项目。坚持压实项目投资,提高项目质量。全年拟实施投资亿元以上重点项目 79个,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占工业项目的 50%以上,生态环保项目增长 30%以上。坚持“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社会效益好”的引进原则,加快与晶樱光电、红星美凯龙等企业对接,力争全年签约项目 30 个以上。完善项目包扶责任制,强化“一个项目、一个团队、一抓到底”的服务模式,确保上半年重点项目开复工率达到 100%。强化政企双向承诺兑现,政府和企业均要按照落地协议严格履约,力争全年竣工投产项目达到 35 个以上。二要突出效益优先,加速实体经济发展。全面落实上级扶持实体企业成长和我区促进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各项政策, 使现有政策集成发力。积极帮助一机、北重、二〇二厂、北奔等大企业及中小微企业解决实际困难,稳定企业生产经营。进一步加强地企合作,借助大企业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优势,积极引进项目、构筑产业,培育发展新动能。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快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升企业产品质量,打造更多驰名品牌。三要突出主线意识,着力优化资源配置。扎实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采取清退、转型、兼并、合作等手段,积极稳妥处置“僵尸企业”,盘活存量资产。继续加大棚改货币化安置力度,培育住房租赁市场,确保商品房库存保持在合理区间。积极推动更多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降低企业成本。大力帮助企业争取自治区电力多边交易补贴、助保金贷款等资金支持,帮助企业发展。统筹抓好生态环保、科技创新等领域工作,补齐发展短板,增强经济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二)坚持以融合共进为方向,构筑产业协调发展新体系把产业接续和转型升级作为推动产业高端发展、融合发展、创新发展的主攻方向,努力构筑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特色文旅产业为补充的产业体系。一要努力推动装备制造业高端化、集群化发展。牢牢把握先进制造业发展方向,加快“三新一高”战略性新兴产业 基地建设,确保晶澳 3.0GW 拉晶铸锭、阿特斯 3.0GW 多晶铸锭二期等项目投产运营,杉杉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太阳能光热系统研发、旭宸生物科技等项目顺利实施,石墨烯生产应用、钠离子电池材料生产、上海明匠智能包头研发及制造基地等项目尽早落地开工。加快规划环评修编工作,推动园区节能环保、绿色发展再上新水平。进一步规范土地管理,提升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抓紧出台对园区企业强化服务、促其提质增效的管理办法,加强对企业的服务引导和效益评估,提升园区综合实力,力争早日迈入国家级园区行列。二要努力推动现代服务业规模化、组团化发展。进一步增强六大商务区集聚效应,加快奥特莱斯二期建设,力争年底竣工;努力扩大正翔商圈、万达广场和九星 e 世界品牌效应,打造特色鲜明、差异发展的多元城市商圈。进一步发挥产融结合中心作用,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重点引进具有全国总部金融牌照和服务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机构,力争城投公司通过 AA 信用评级,推动汇智(内蒙古)融资租赁公司、一机集团金融租赁公司年内运营。进一步加快区域性物流中心建设,确保 G6 高速青山出口年内开通,推动包头传化交投公路港、中兵云商物流等企业提高效率,增强集散能力,逐步形成横贯东西、辐射自治区的最具影响力的区域性物流中心。进一步加速大数据产业发展,确保包头云计算中心二期和优利康达新能源大数据云平台年内运营。搭 建“智慧青山”总体框架,实现跨行业、跨部门数据融合共享,不断提升城市智慧化管理水平。三要努力推动文旅产业特色化、品牌化发展。围绕建设文化休闲旅游产业“五个中心”,依托军工文化底蕴和生态建设成果,有效整合全区文旅资源,引进优秀文化企业,聚焦优势产业版块,持续推动文旅项目实施。确保七巧国教育成长陪伴中心、正翔湾文创中心等上半年开业,力争中华军事文化体验园二期、达喀尔汽车公园等年底竣工。加强对已建成项目的优化运营管理。加快推动“两馆一中心”与周边体育场馆的共融发展,建设我市全民健身集聚地和体育旅游集散地;不断提升包头市青少年发展中心、青少年校园足球训练基地和科技少年宫的品牌价值,打造自治区校外教育标杆;充分发挥包头国际会展中心、大剧院和东达山艺术区场馆优势,确保全年举办展会、演出、活动 230 场以上,推动地区会展产业、演艺事业和民俗文化繁荣兴盛。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不断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三)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抓手,增添永续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坚定不移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持续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切实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一要持续深化全区重点领域改革。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机制,推动新源光热公司进行混合所 有制改制,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积极做好一机、北重、二〇二厂等 5 家驻区大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接收工作。创新投融资机制,力争棚改项目收益债和企业债年内发行。全面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提高政务服务制度化、标准化、精细化、科学化、人性化水平,提升服务质量。不断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切实提高综合监管效能。深入实施“多证合一、一照一码”“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证照分离”,稳步推进市场准入便利化。全面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充分发挥驻区军工企业专利、技术和产品优势,加快军民技术双向转化。确保北斗科技、北重安全防护设备等项目建成运行。二要持续推动社区治理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实验区主题和内容,以便民利民为目标,加大事权核定和流程再造力度,进一步下沉公共服务事项,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加强智慧社区建设,推行“大网格”治理机制,优化社区治理信息化平台,提升社区治理和服务水平,让群众生活更便捷。加强老旧小区物业管理,逐步解决物业发展不平衡问题,推行物业管家和物业高标准服务,持续提升物业服务质量和水平。三要持续提升地区创新驱动能力。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快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及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双倍增”计划,建立科技项目储备库,鼓励、引导企业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培育科技创新人才,为地区转型发展 提供有力支撑。加强产学研合作,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立足成果转化运用和产业孵化,推动北大科技园二期、优利康达新能源培训学院、包头智能机器人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建设。(四)坚持以全民共享为目标,打造美丽青山新版图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力提升城乡精细化管理内涵,积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着力增强区域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一要建管并重提升城区品位。打通城市堵点,实施好康乐西街、赛音道等道路管网新建改造工程,确保青山客运站年内竣工,推动赛汗路北延、110 国道、北绕城公路、青大线改扩建工程顺利实施。大力推进“城市双修”,做好全区道路路面铺装、雨篦井盖、市政管网及其他公共基础设施的修补工作,全面治理改造 26 个城市内涝节点。加大道路、广场、公园等的绿化新植补植,完成好儿童公园及富 6 等 27个老旧小区的绿化升级工作。提升居住品质,积极引进恒大、万科、红星美凯龙商业综合体等地产品牌,加快对棚户区腾空地块进行开发改造,大力推动富华公馆、碧水青山等地产项目顺利实施。强化综合执法,构建“大城管”格局,发挥智慧城管平台作用,建设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完善网格化、网络化管理机制,狠抓市容环境、噪音扰民、违法建设等问题的治理整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进专业管理机构, 试点参与市政养护管理,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二要因地制宜推动乡村振兴。大力推进农村产权交易站建设,全面完成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推进农村集体经济产业化,加快色气湾农产品集散中心、金花葵种植加工基地等项目建设。依托产业基础和地形特点,培育一批新型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一批现代农业和生态旅游产业。加强贫困人口动态管理,设立扶贫基金,通过发展产业带动农民增收、逐步走向富裕。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实施北郊防洪沟两侧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打造生态宜居的北部新区。大力推进城乡公共服务、环卫管理、社会治理一体化建设,加大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的常态化管理力度,打造美丽乡村。三要坚持不懈促进绿色发展。切实巩固大青山工矿企业清理整顿成果,积极做好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边界调整,深入实施大青山南坡生态修复及城区周边国土绿化,打造城区北部生态安全屏障。依托生态资源,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生态旅游等产业,带动沿山村民增收致富。全面落实河长制,积极推进河道清理整治工作,加大对河道私挖盗采、肆意倾倒等行为的打击力度,不断提升四道沙河、北郊防洪沟水环境质量,督促大企业加快实施雨污分流、脱硫废水系统处理改造等工程,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生态体系。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扩大高污染禁燃区范围,大力推广 清洁能源。全面做好第二次国家污染源普查,持续加大环保监查执法力度,实现监管全覆盖。(五)坚持以改善民生为根本,满足居民生活新愿景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坚持民生投入只增不减,民生指标只升不降,做实每一项民生工程,压实每一个民生目标,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一要打造更优质的现代教育。围绕建设教育强区目标,以推进教育内涵式发展为主线,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对标全国名校,推进战略合作,提升办学理念,提高办学质量。进一步抓好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激活用人机制,营造更加浓厚的尊师重教氛围。坚持立德树人,推进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教育体系构建,着力提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丰富和优化教育资源,启用松石国际学校,办好包头市青少年发展中心,发展普惠性幼儿园,确保新世纪民族第五、第六幼儿园年内投入使用。继续推进管办评分离,力争通过国家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区验收,推动全区教育向优质均衡迈进。二要打造更充分的就业环境。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深入开展“创业青山”行动。全力推动包头市“互联网+”型创新创业综合示范园区尽快运行,发挥包头电子商务创业园、包头师范学院大学生创业园等创业孵化基地、 众创空间的辐射效应,帮扶重点群体实现创业就业。确保全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 1.1 亿元,扶持创业 600 户,带动就业3000 人。完善创业服务体系,打造就业综合服务平台、家庭服务业发展中心和就业创业孵化中心,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信息服务网络,开展订单、定向、定岗式培训和特色品牌专业培训,确保全年城镇新增就业 1 万人以上。三要打造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扎实开展“全民参保登记”,逐步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开展劳动监察,严厉惩治违法用工行为,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统筹做好救急难工作,使困难群众生活更有保障。全力做好公租房分配和廉租住房补贴发放工作,全力保障低收入困难家庭的住房需求。确保按时完成北重 110 国道以北棚户区征收任务和青云、幸 4 等 7 个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工程,力争完成 36 个项目的产权登记集中治理工作。大力发展老龄事业和产业,探索医养融合服务模式,加快启动老年综合养护院二期,打造“医养结合”示范品牌。四要打造更安全的健康体系。深入开展健康城市创建、健康促进区创建和爱国卫生运动,努力打造“健康青山”,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推进区属公立医院改革,确保市儿童医院一期、二附院内科综合楼年内投入使用。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整合优化基层卫生资源,力争“名医工作室”覆盖全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 84%以上,家庭医生签约率达到 55%以上。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和医联体建设,支持社会办医,发展健康产业,提高群众获得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五要打造更有序的社会秩序。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完善监管体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健全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确保百姓舌尖安全。加强社会矛盾预防和化解力度,推进诉访分离,依法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始终保持打击违法犯罪高压态势,强化社会面管控,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大力推动“七五”普法深入开展,认真开展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统筹做好双拥、档案、红十字会、民族宗教、妇女儿童、残疾人事业等工作,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营造安定有序的社会发展环境。(六)坚持以从严要求为准绳,实现政府治理能力新提升坚持党的领导,高擎**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自觉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各项决策部署,不断提升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一要科学决策,依法行政。强化法治思维和法治意识,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框架。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严格政府债务管理,严控财政金融风险,构建决策 科学、执行坚决的运行机制。二要加强学习,改进作风。大兴学习之风,增强“八项本领”,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坚持说实话、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把雷厉风行和久久为功有机结合起来,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三要注重服务,提高效能。真情服务群众、真正转变职能,有力推动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完善政务公开机制,定期发布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决策等政务信息。开设网上办事综合服务窗口,真正实现便民利民。四要强化自律,清正廉洁。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自治区、包头市配套规定,驰而不息狠刹“四风”。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严控“三公经费”,按 20%以上比例压缩各单位行政运行支出。大力加强政府党组建设,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各位代表!心中有梦想,行动才会有力量。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全力打造“两基地”、建设“三城区”,率先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是全区人民的共同愿景和梦想。让我们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依靠全区人民,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努力开创青山区各项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作出新贡献。 2018 年鸡西市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一、2017 年工作回顾2017 年,是鸡西转型发展取得新进展、民生事业取得新进步的一年。一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聚焦转型发展兴市富民,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圆满完成市人大十五届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经济持续稳中向好。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8.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6%;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 2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增长6%。发展动能集聚释放。启动实施 5000 万元以上重点产业项目 89 个,其中投资 22.4 亿元的唯大(鸡西)石墨烯产业园、10.5 亿元的贝特瑞石墨产业园、5 亿元的珍爱紫苏油等一批项目快速推进,梨树风电场、鸡东故香米业、密山久鼎水上乐园等 27 个项目如期竣工。坚持向引进战略投资者要发展,引入首旅集团、中科遥感集团等中国 500 强和行业领军企业,全年签约项目 101 个,当年开工建设 71 个,实际到位资金 60.7 亿元。坚持向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要发展, 组建了全省北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 30 个。新注册成立科技型企业 164 家,新增主营业务收入 500 万元以上科技型企业 25 家,同比分别增长 59.2%、78.6%。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实现 73.1 亿元,同比增长 9.1%。珍宝岛药业、奥宇石墨在首届省政府质量奖评选中获提名奖。对上争取再创新高,预计全年到位资金 95 亿元,同比增长 11.6%。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深入推进“两个转变”战略,“三农”工作亮点频现。粮食生产再获丰收,预计总产量 63.1亿斤,同比增长 15.4%。调增水稻、大豆、小麦等优质高效作物 97.7 万亩,种植北药 7.1 万亩,推广鸭稻、蟹稻、鱼稻 9000 亩。绿色食品种植基地面积 550 万亩,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 315 万亩。市级以上畜禽标准化示范场达 105 个,畜牧业实现产值 66.9 亿元,增长 10%。推动农产品线上线下协同营销,建成中俄兴凯湖垂直购等 7 个电商平台,率先与省大米网完成对接,预计全年线上销售额 1.2 亿元。密山被列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县,密山、虎林被列为全国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县。深入推进“双轮驱动”战略,工业质量效益同步提升。1—11 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191.7 亿元,同比增长 29.4%;利润15.4 亿元,同比增加 16.8 亿元,均创五年来最快增速。全年净增规上企业 22 户。“两黑一绿一药”四大主导产业产值 占规上工业比重的 80%以上。石墨产业加速成长,企业发展到 45 家,石墨院士工作站 2 家,成立黑龙江乐新石墨烯研究院,建成省内首家等离子体生物质石墨材料重点实验室,国标委鳞片石墨分技术委员会即将落户鸡西。全省唯一石墨电商交易平台“墨都商城”上线运营,中国石墨产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鸡西召开,石墨产业实现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营销链一体发展,话语权和影响力大幅提升。深入推进“旅贸牵动”战略,第三产业繁荣活跃。牵头成立“龙江东部旅游产业联盟”,赴天津、上海、大连等城市开展营销推介,先后接待北京、广州、哈尔滨等省内外百人以上旅游团体 50 余个,客源市场辐射到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引进首旅集团、泛华集团,对兴凯湖进行综合开发。兴凯湖—珍宝岛沿线被列入省重点推介的五条精品线路之一,珍宝岛景区被网民评为全省最受欢迎的十大景区之一。1—11 月份,接待国内外游客 991.6 万人次,旅游收入 64.4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10.5%和 17.1%。电子商务快速发展,自建电商平台 16 个,各类电子商务应用企业达 236 家,同比增长 200%,实现网络交易额 5 亿元,同比增长 160%。新引进金融企业 3 家,虎林双平米业等 4 户企业在双创板挂牌。1—11 月份,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 1062.5 亿元,贷款余额731.9 亿元,存贷比 68.9%,金融业服务地方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深化放管服改革,保留行政审批 136项、行政权力 3302 项、行政责任 3350 项;梳理行政权力中介服务 171 项,保留规范 105 项;行政审批总时限由 145 个工作日压缩到 109 个。“多证合一、一照一码”商事制度改革取得新进展,企业实现“二十三证合一”,个体工商户实现“十三证合一”。深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精简事业编制 1556 名,超额完成减控目标。完成了域内 29 家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各项医改指标排在全省前列。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整合完毕,跨省异地就医实现直接结算。营改增试点、厂办大集体、国有林场等国家部署的改革任务顺利完成。国家确定的增量配电业务改革、鸡冠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等试点改革,扎实有序推进。大力度实施自我改革,在全省率先完成县域农信社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城市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完成市供水体制、供热补贴、市区间税收分享体制和经济开发区投融资体制等改革任务,发展活力不断释放。民生改善成效显著。预计全年用于民生支出 148.4 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 79.8%。向人民承诺的 10 件实事完成节点任务。人民群众殷切期盼的一批好事顺利完成,采沉区棚户区改造工程 15 个新建项目全部建成,5.26 万户居民喜迁新居;农村厕所革命走在全国前列,新增太阳能卫浴一体化 5000 户,累计达 1.6 万户,央视、新华社等各类媒体相 继报道我市做法;更新公交车辆 268 台,矿区大供水一期、供热工程全部完成。脱贫攻坚扎实推进,当年精准脱贫 643户,1586 人。住房公积金政策延伸到自由职业者,实现全覆盖。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一批难事得到有效化解,复工建设中心区城建滞留项目 12 个,回迁居民 2337 户;解决了 6.3万户居民不动产权证不能办理问题;启动四海居社区、中山社区城市急危棚户区异地安置工作。人民群众高度关注的就业、教育、医疗、食品药品安全等一批大事取得新成效,城镇新就业 4 万余人,农民创业走在全省前列,密山、鸡东列入国家第三批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试点。发放城乡低保金、特困人员供养金、城乡医疗救助金、残疾人“两项”补贴金、矿区困难职工救助等各类资金 6 亿多元,惠及居民近 15 万人。率先在全省整建制通过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国家验收,教育信息化应用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学校全覆盖。完成家庭医生重点人群签约服务 23.9 万人,组建各类医联体 11 个,新建提档升级国家级标准化村卫生室 30 个。市中医院被省批准为国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连续四年被省政府评为“优秀”。鸡西版画馆建成使用,15 幅版画入选全国工业版画研究院年展,3 幅作品荣获创作奖。兴凯湖冰雪汽车拉力赛、中俄兴凯湖跨境马拉松赛等体育赛事影响力持续提升。全市涌现出亚冬会首冠满丹丹、全国公安楷模朱振龙、农民创业典型赵俊平,以及市供销社、 市医院等一批国家级先进人物和先进集体。全市信访量、刑事案件发案量持续下降,社会大局保持稳定,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城市建设全面提速。牡佳快客鸡西段开工建设,虎林支线机场推进顺利,国道鹤大公路滴道至麻山段大修完工,丹阿公路鸡穆界至鸡西改扩建列入国道升级改造“三年滚动计划”2018 年项目库,城市对外交通更加顺畅。东升立交桥实现当年设计、当年建设、当年通车。改扩建中心区街路 20条,新建停车场 10 处,新增停车位 2000 余个。完成燃气企业整合并购,中燃永久场站完工,英联燃气永久场站竣工供气;永昌东路等排水改造、兴国西路等园林绿化、东山街等路灯改造全部完成;新建改造垃圾中转站和地坑 31 座;打造城市管理重点示范街 10 条,城市的功能、品位、形象大幅提升。兴凯湖生态保护绩效考核连续两年优秀,获国家奖励资金 8000 余万元。全面落实“河长制”,全市设立四级河长 1410 人;在全省率先开展“水十条”考核评估,城市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100%。集中整治大气污染,市区空气质量优良以上达标比例 86.8%。植树造林 4.3 万亩,治理水土流失14.4 万亩。桦木林场神洞山被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虎林获我省唯一的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称号,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要成就。公共服务质效同升。坚决贯彻市委决策部署,主动接受 人大、政协监督,定期向市人大汇报工作,向市政协通报工作,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检查视察政府工作,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议案提案,已办理及列入规划逐步办理的人大代表议案、建议 152 件,办理率 99%;政协委员提案146 件,办理率 98%。非涉密行政审批事项全部纳入网上办理,平均办理时间 2.4 天,提速率 78.7%。建立市政府服务企业和项目建设“直通车”制度,为企业解决问题 58 件;市企业和创业投诉中心办理企业投诉案件 35 件;市政务服务中心投入运行,共受理各类业务 3.9 万件,办结率 99.5%;完成公共资源平台整合,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挂牌成立,办理公共资源交易项目 293 个;开通“城市一号通”,累计受理群众诉求 1.1 万件,办结率 96.9%。诚信鸡西建设取得新进展,在全国 261 个地级市城市信用状况监测中,我市排名上升到 99 位。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全市上下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的结果,是市委统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上下团结拼搏、开拓进取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鸡西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有 许多不足和挑战:产业规模不够大,层次不够高,转型发展的任务还很重;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等发展不足,新旧动能转换不快;企业创新力、竞争力、抗风险能力弱,新设立市场主体增速放缓;城市棚户区改造等民生保障还不充分,城市功能和管理水平与群众期盼还有差距;以煤矿为重点的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压力大;政府系统工作人员的思想不够解放,专业素养、钻研精神、担当意识、工作效能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二、2018 年工作安排和重点任务2018 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我市推进转型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描绘了新时代鸡西发展的蓝图。新时代、新目标要求政府要有新作为、新担当,我们将以一往无前的勇气,昂扬向上的斗志,务实求实的作风,全力推动鸡西转型发展再上新台阶。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的战略部署和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确定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鸡西的目标,以稳中求进为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定不移做强实体经济促转型,坚定不移实施三大变革提动能,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增活力,坚定不移提升群众福祉惠民生,坚定不移建设美丽鸡西 优生态,加快转型发展步伐,努力为新时代的鸡西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综合考虑各方因素,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6.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6%,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 1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 6.5%。为做好政府工作,我们将更加注重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更加注重转型发展,全力实施“三大战略”,打造“一都五基地”,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在全省率先走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子;更加注重新旧动能转换,推动产业项目、创新驱动与新增长领域培育相结合,做好“三篇大文章”,提升实体经济发展水平;更加注重规划引领,高起点编制城市发展规划,高水平建设管理城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树立文明城市形象,建设生态宜居文明美丽家园;更加注重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办好民生实事,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更加注重科学民主决策,依法高效行政,清朗廉洁从政,建设勤政廉洁务实高效政府;更加注重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激发内生动力,勇于担当实干,狠抓工作落实,始终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一)贯彻新发展理念,筑强实体经济发展新引擎实体经济是发展的根基。着眼高质量发展,坚持新旧动能同时发力,质量效率动力同步变革,推动实体经济提质增效。打好项目建设攻坚战,走质量变革之路。产业项目是实体经济的重要载体。全年启动实施产业项目建设“五百工程”,即:投资 5000 万元以上项目 100 个,投资 500 万元—5000万元项目 400 个。重点推进唯大(鸡西)石墨烯产业园二期、鸡东 30 万吨燃料乙醇、密山翔晏玉米深加工等一批投资 10亿元以上立市大项目;完成珍宝岛药业二期、超碳新材料超级电容器活性炭、三聚绿能十万吨炭基肥等一批投资 5000万元以上的补链强链项目;开工建设中科遥感卫星产业应用、哈工大机器人集团碳基材料科创园、全丰航空植保无人机组装等一批科技型、成长型项目。进一步提高招商专业化水平,坚持大中小项目齐上,市县(市)区同抓,扎实开展产业链招商、专题招商、定向招商,签约项目、落地开工项目、到位资金实现新突破,引入更多新动能。加大项目推进力度,继续实行“3·15”“5·15”集中开工制、重点项目市级领导包保制、服务企业和项目建设“直通车”制、重点难点问题集中会办制、项目定期督办通报制。加快北汽普莱德石墨深加工及锂电负极材料等项目建设进度,全年 28 个项目实 现竣工。打好创新驱动攻坚战,走动力变革之路。创新是振兴实体经济的灵魂,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梳理四大主导产业技术需求,加强政府引导,激发企业主体作用,积极与清华大学、哈工大、航材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对接,开展技术攻关,提升产业发展层次。推进清华大学鸡西石墨烯院士工作站、黑龙江省科学院鸡西石墨分院等院所建设,促进更多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实施新一轮科技型企业培育计划,新增主营业务收入 500 万元以上科技型企业 10 户,增长 20%,新增科技型规上企业 3 户以上,至少再增加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1 户。集合政府、黑龙江工业学院、黑龙江技师学院及企业力量,创办一批科技企业孵化器,鼓励、支持科技人员、大学生、农民、龙煤转移分流职工创业就业。新增省级以上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创新平台 4 个。组织实施“市场主体培育三年行动计划”,推动新设立企业、个体工商户和专业合作社实现新发展,全年新设立市场主体增长 10%以上。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开展增品种、建标准、提品质、创品牌专项行动。全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 9.3%。打好要素保障攻坚战,走效率变革之路。大力实施园区提升工程,发挥好盛鑫投融资公司作用,强配套、补功能、夯基础、提水平,建设现代产业聚集发展平台。开工建设麻山石墨园区 PPP 项目,统筹推进梨树工业谷、鸡冠产业园、 恒山石墨园区污水处理厂建设;完成鸡冠产业园、麻山石墨园区配套电源项目;加强鸡冠产业园区、麻山石墨园区、鸡东煤化工园区、密山经济开发区道路、排水等配套设施建设;完成梨树工业谷 70 万平方米、虎林经济开发区 30 万平方米土地收储。着眼于为实体经济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引导金融机构实施差别化信贷政策,加大对重点产业、重点企业以及成长型中小微企业信贷支持。引导企业利用好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等多种金融工具。继续实施“企业上市直接融资培育计划”,发挥绿地鸡西企业挂牌孵化基地作用,鼓励企业对接资本市场,重点培育贝特瑞、普晨、浩市等企业挂牌上市。积极引导企业树立现代发展意识,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服务企业意识,积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造就一批引领鸡西发展的人才队伍。启动实施人才“十百千计划”,柔性引进 10 名行业领军人才,培育造就百名优秀企业家、千名鸡西大工匠,打造服务发展的人才高地。(二)统筹三篇大文章,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做好“老字号”、“原字号”、“新字号”三篇大文章,构建支撑转型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双轮驱动”四大主导产业。升级发展石墨产业。加快唯大、贝特瑞等企业石墨续建项目建设,尽快释放产能。启 动建设华东石墨深加工及煤层气制碳纳米管、浩市圣莎拉高品级钻石材料等项目,推动石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石墨加工转化率达到 60%以上。合理增设采矿权,完成 6 个历史遗留矿权“一体化”招标。加强石墨产业科技创新,建设石墨“技术银行”,石墨制品检验检测能力实现全覆盖,国际标准参数达到 50%以上,增强产业发展话语权。坚持以品牌促营销,制定区域性石墨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推进同一产品同一标准,叫响“鸡西石墨”区域品牌。加强“墨都商城”电商平台建设,拓展营销渠道,全年网络交易额达到 10 亿元以上,打造石墨产品交易中心。延伸发展煤炭产业。围绕“煤头电尾”、“煤头化尾”,开工建设大唐热电 8.5 万千瓦背压机组,支持启动天和焦化、天诚镁业开工生产,持续跟进中小型现代精细煤化工项目;完成地方煤矿兼并重组,推进原煤能洗尽洗,提高煤炭产品附加值。精深发展食品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围绕“粮头食尾”,发展水稻、大豆、红小豆、紫苏、食用菌、蜂产品、畜产品等深加工,推进农副产品加工多元发展、规模发展、深度发展;围绕“农头工尾”,推进鸡东、密山玉米燃料乙醇、玉米酒精、秸秆综合利用等项目,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规模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坚持集群化发展、规模化种植、品牌化营销,完成珍宝岛药业二期建设,启动三期工程;推动新医圣蒲参盆腔泰项目尽快投产达效。谋划推进鸡东、梨树北药加工项目,带动北药种 植 8 万亩以上。加强药材流通体系建设,打造北药销售联合体,推进珍宝岛药业梨树山产品大市场提档升级。围绕“四大主导产业”,促进企业裂变升级,全年净增规上企业 10 户。支持鸡西煤机厂恢复生产,盘活碳素厂、密山啤酒厂等闲置企业资产。“旅贸牵动”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旅游业。坚持“一核”抓合作、“三区”抓建设、品牌抓营销,推动旅游业加快发展。以兴凯湖为核心,围绕打造中俄环兴凯湖生态旅游康养度假带,加快完善规划体系,深化与泛华集团、首旅集团合作,综合开发兴凯湖,同步带动乌苏里江、虎头、珍宝岛旅游。围绕北大荒文化旅游区、完达山生态旅游区、城市休闲旅游区三大板块,加快兴凯湖水上休闲游乐项目和各景区开发建设步伐。推动兴凯湖景区晋升 4A 级景区,创建虎头珍宝岛 5A 级景区。坚持以市场需求倒逼旅游产品供给,全方位、多角度深化营销。重点加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联动营销、龙江东部旅游产业联盟城市的集成营销,进一步叫响“不一样的江湖”旅游品牌。深入推进旅游与文化、体育、健康养老等产业融合发展,办好兴凯湖冰雪汽车拉力赛、中俄跨境马拉松等精品赛事,集中打造“兴凯湖旅游”名片。加强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吃住行游购娱要素,提高服务能力和接待水平,树立鸡西旅游新形象。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重点推进泛华物流园区、烟草物流园区、滴道一体化智 慧物流综合产业园区、密山 20 万吨冷链物流及生猪屠宰等项目建设,建成一批生产服务型物流园区和配送中心。促进快递业进一步发展。积极发展健康产业,谋划推进社会福利院失能护理楼、市养老康复指导中心建设。引进社会资本,推进鸡冠区养老指导服务中心启动运营。促进房地产业、金融业健康发展。多元促动新经济新产业。实施电子商务提升工程。全面落实电商发展政策,支持引导电商经营主体加快发展。引进专业营销队伍,提升本地平台营销能力,全年网上销售额实现 12 亿元以上。开工建设密山跨境电子商务综合园区、滴道跨境电商产业园。实施新产业倍增工程。继续组织实施“新增长领域三年滚动发展计划”,不断挖掘、培育、释放优势和潜力,动态推动 30 个新增长领域发展,生成一批新项目,培育新动能。依托中科遥感卫星产业应用项目,加快推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技术向各行业融合渗透。精准把握分众化需求,培育发展分享经济、楼宇经济和数字经济。(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锚定农业农村发展新方位以打造农业强市为目标,深入实施“两个转变”战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持续调优产业结构。坚持稳粮、优经、扩饲,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种植面积达到 20 万亩以上。深入实施“三减”行动,增加中高端农产品供给,推广鸭稻、蟹稻、鱼稻 1.5 万亩。绿色食品种植基地面积达到 575 万亩。着力推进“两牛一猪一禽”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新建市级以上标准化示范场 10 个。坚持多元化市场供给,发展近郊农业,蔬菜、瓜果、鲜食玉米等种植面积达到 10 万亩以上;积极发展林果、林蜂、食用菌等林下产业,林果面积达到 2.1 万亩,林蜂 6.5万箱;以白鱼、河蟹为重点的水产养殖面积达到 35.5 万亩。加快产业融合发展。深入推进农工融合,落实“两头两尾”方案,围绕高品质谷物食品、乳制品、畜产品以及特色饮品,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达到 110 户。深入推进农旅融合,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农业,打造白鱼湾、虎头镇、城子河丰安特色民俗村寨等一批特色村镇。深入推进农商融合,借助淘宝网、兴凯湖垂直购等域内外电商平台,鼓励合作社、家庭农场、创业农民开办特色网店,壮大农村电商群体。对接市场需求,用好营销“16 条路径”和“四种模式”,加强农产品营销,使农民在价值链上获得更多收入。积极培育多元融合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和产业联盟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到 7910 户,参与创业农民达到 7 万人。探索建立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家庭农场为基础、农民合作社为纽带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从生产、社会化服务到加工流通形成完整产业链条。支持滴道绿色蔬菜园创建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强化生产要素保障。推广水稻节水增效、测土配方施肥 等农业适用技术,科技贡献率达 67.5%。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建设“互联网+”高标准示范基地 18.5 万亩,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 97%。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建立完善粮食安全责任体系。深入推进农业改革,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稳步推进土地流转,规模经营面积达到 345 万亩;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大力实施“金鸡归巢”计划,吸引企业家投资乡村产业项目,壮大村集体经济,释放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实施精准脱贫攻坚。突出产业扶贫,围绕“一村一品”,每个贫困村至少建成一个脱贫产业项目。围绕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目标,落实好国家和省系列助学政策,确保贫困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 9 种大病集中救治全覆盖,实施商业医疗补充保险,减轻贫困户医疗负担;改造农村危房 463 户。全年精准脱贫 890 户、2006 人。建设美丽宜居村庄。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以农村太阳能卫浴一体化建设为载体,继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加强农村垃圾、污水集中收集、无害化处理,从源头控制对乡村的污染。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解决 137 个村屯 7.8 万农民饮水安全问题。加强农村公路硬化、村屯绿化美化净化,倡导乡风文明,让农村成为幸福文明宜居的美好家园。 (四)深化改革开放,释放城市转型发展新活力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坚持以改革破解发展难题,以开放释放发展活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坚持以改革提效能,深化“放管服”改革,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持续推进行政审批流程再造。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进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为创业者提供便利服务。实施安全生产领域改革,提高安全生产整体水平。盘活政府系统非办公类资产,将更多的公共资源配置到生产领域。实施重要资源市场化配置。坚持以改革降成本,稳步推进国企“三供一业”职能分离移交、国企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试点等改革。深入推进矿区增量配电业务改革,售电公司正式运行。坚持以改革活机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城市执法、公交、供水体制改革,完成盐业体制改革。落实住房提租补贴政策。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进一步理顺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激励保障机制。全面扩大对外开放。加大工作力度,推动口岸经济实现突破性进展。进一步优化虎林口岸通关环境,高质量运行虎林中俄互市贸易区,放大口岸竞争优势;加快推进密山口岸液化石油气进口、大豆回运加工等项目建设,确保两口岸过货超 5 万吨、过客超 5 万人次的“双超”目标。加强跨境产业园建设,落实口岸奖励政策,培育壮大远华、松海等外经 贸主体。加强与俄远东地区的交流合作,举办好中俄共度新年、中俄文化艺术交流、“旅游+”等活动。紧紧抓住与广东肇庆市对口合作的机遇,重点在产业发展、园区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主动对接,深入交流,向先进学习,提升发展能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引导各县(市)区立足自身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刻画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形成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鼓励三县(市)晋位发展,瞄准全省十强目标,力争在全省县域综合排名中晋位升级。支持各区争先发展,落实市区间税收收入分享制度,推动六区大上立区项目、财源项目,打造工业强区、财税富区。继续推进鸡冠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加强与农垦、森工、龙煤及电力、通讯、金融等中省直单位的合作,推进携手发展。(五)实施五大工程,建设幸福美丽宜居新鸡西以功能优、城市美、管理强、生态好为方向,推动城市建设与管理上水平,城市面貌实现大变样。实施城际交通提速工程。加快牡佳快客鸡西段建设,开工建设虎林支线机场,实施兴凯湖机场改扩建工程,推进鸡东德胜路、恒山三矿区、梨树四道街等 5 处跨铁立交桥建设,争取城子河环线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努力构建内联外通、便捷高效的城市交通体系。 实施中心区提质工程。完善城市功能,铺设燃气管线 20公里,管网覆盖面达 10 万户;改造市区老旧供热管网 12 公里;实施第三净水厂及供水管线改造项目;建设腾飞桥、园林小区等 5 项排水工程;改造垃圾中转站 3 座。改善出行环境,改造东升花园、龙域嘉苑等 6 个小区周边道路,建设停车场 6 处、停车位 2000 个。加强会展中心、版画基地等 10处地域美化绿化,完成广益街、佳和路等 4 条街路亮化,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品位。全力化解城建历史遗留问题,中心区剩余 4447 户回迁安置问题基本解决,不动产办证问题基本解决。实施中心镇提档工程。做好采沉区棚改收尾工作,推进虎林、鸡东等城市棚户区改造。新建麻山站前路、民主路,改造密山长春街、虎林建设街等街路,建成滴道南外环路,完成鸡东大桥、恒山民艳桥等桥梁改造。新建改造鸡东、密山、虎林、梨树供水、污水处理工程,开工建设麻山引水工程,完成矿区大供热大供水项目。开工建设虎林穆棱河水上公园、恒山文化体育活动中心。实施城市管理提升工程。坚持规划引领,做好第四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以鸡冠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为契机,探索推进中心区“多规合一”。高水平规划管理利用采沉区腾空土地。加强城市综合化管理,发挥城市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协调作用,建立健全多部门联动机制,强化综合执法, 部门协调配合,反应迅速及时,确保城市管理到位。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综合整治中心大街等 15 条重点街路,着力解决商业区附近、医院学校周边交通拥堵问题。专项治理小区楼宇乱贴乱画、环境卫生脏乱差等影响市容市貌问题。加强小区业主委员会建设,多方筹措资金,加强老旧小区改造,提升物业管理水平。推进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创建工作,大力倡导文明执法、文明服务、文明出行、文明驾驶、文明经营、文明祭祀等行为,形成树文明新风、做文明市民氛围,提升城市文明形象。实施生态文明提效工程。开展“治霾卫蓝”行动,严格落实“大气十条”,加强重点领域集中整治,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散煤治理,加强秸秆限烧禁烧及综合利用。开展“治污净水”行动,落实河长、湖长制,完成 87 条重点河流一河一策编制工作。严格落实“水十条”,以穆棱河为重点,专项整治河湖“八乱”。开展“保土护田”行动,严格落实“土十条”。加强兴凯湖等 6 个自然保护区的综合管理,理顺体制机制,严厉打击乱侵乱占、毁林开荒、非法捕捞等行为。推动珍宝岛湿地自然保护区加入“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全年植树造林 1.95 万亩。(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满足群众美好生活新需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补短板,强弱项,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多办实事好事,多解难 事忧事,让我们的城市更温暖,让人民群众更幸福。倾心办好重点 8 件民生实事。(1)改造城市棚户区 13170户。(2)改造全市老旧小区 12 个,楼房 89 栋;推进“三供一业”二期工程建设,改造矿区住宅楼 360 栋。(3)推进“厕所革命”,改造建设城市水冲公共厕所 65 座,新增农村太阳能卫浴一体化用户 6000 户。(4)开工建设国道丹阿公路鸡穆界至鸡西段及延长线和高铁连接线。(5)实施永昌路、鸡密南路、电工路等 10 条中心区街路改造工程。(6)开工建设鸡西室内滑冰馆。(7)建成市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打造实用型人才培训和创业孵化平台。(8)鸡西静脉产业园竣工投产,提高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水平。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实施创业就业工程,完善创业就业培训服务体系,提高全社会就业水平,实现城镇新就业 3.8万人。实施教育优先工程,建成鸡西腾飞学校、城子河树英小学,改扩建鸡东二中,启动黑龙江工业学院新图书馆、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和黑龙江技师学院现代服务专业实训楼建设。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提高中小学教学质量,支持黑龙江工业学院建设一流应用技术大学,提升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实施新高考改革。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队伍专业素质。全年资助贫困学生 3 万人次。实施全民健康工程,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加快市医院“3+2+1”医联体建 设,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覆盖率提高 5 个百分点以上。完成市医院新门诊、医技和综合楼项目建设。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创作一批反映鸡西历史文化题材的文艺精品。推进版画产业化发展,打造集版画创作、展示、营销为一体的特色文化产业创研中心,叫响“中国版画艺术之乡”文化品牌。推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实施体育强基工程,加强三县(市)综合体育场馆建设,打造城市 15分钟健身活动圈,实现行政村体育健身场地设施全覆盖。办好城市公路自行车赛、中俄跨境马拉松等赛事活动,组织参加黑龙江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实施社区创建工程,新建城乡标准化社区 12 个,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推动军民融合发展,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双十”活动,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八连冠”。全力维护安全稳定。突出抓好煤矿安全生产,严格落实省委煤矿整治整合与化解过剩产能专项巡视督查反馈意见,切实整改兼并重组进展缓慢、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政府属地责任和行业监管责任,强化煤矿安全专项整治,打通安全生产最后一公里。加强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建筑施工、森防消防、特种设备、公共场所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严厉治理超载超限和酒驾毒驾,坚决防范遏制各类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饮食用药安全。 深化“平安鸡西”建设,做好信访积案和矛盾化解工作,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确保社会安定稳定。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期待新作为。我们将始终同全市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持之以恒转作风、提效能、强本领,努力打造“干实事、真干事、干成事”的人民满意政府。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站位、忠诚履职。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贯彻落实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决策部署,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提高政治站位。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创造党和人民满意的工作业绩。始终坚持昂扬的奋斗姿态,解放思想、担当实干。敢于破除一切落后的思想禁锢,树立与新时代相适应的发展理念和思想观念,提升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激情工作,担当作为,勇创佳绩。立足“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持续深化政府专业知识学习,切实提升 8 大本领,打造“学习型政府、专家型队伍”。充分发扬“钉钉子”精神,建立“马上办、坚决 办、一次办、公开办,想干、会干、敢干、实干”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工作任务做到细化量化具体化,责任到人,细化到事,跟踪督办,问责不办,打造上下贯通、层层落实的责任链条,提高执行力,确保各项部署落地生根。始终坚持法治的尊严权威,真诚服务、依法行政。坚持把遵守宪法和法律作为施政根本,深入推进“七五”普法,全面提高政府系统工作人员的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用权履责,全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深化政务公开,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届监督,切实提高行政公信力,打造阳光政府。推动诚信体系建设,以政务诚信带动商务诚信和社会诚信,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坚持以企业和群众的感受为标尺,少讲不行的理由,多想能干的办法,不断优化网上和政务大厅服务,让流程跑、数据跑、政府跑,跑出便民便企的加速度,实现服务发展的新高度。始终严守纪律的刚性约束,勤勉为民、廉洁从政。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锲而不舍抓作风建设,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坚决反对“四风”。坚持以上率下,严格遵守“八项规定”等党内各项法规,始终保持廉洁本色。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强化财政预算管理,推行公共资源项目电子化招投标等措施,提高政府资金使用效率。加大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监管力度,强化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监督,严厉整肃庸政、懒 政、怠政行为,打造勤政清廉政府。各位代表,使命呼唤担当,奋斗铸就辉煌!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踏实苦干、奋勇争先,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鸡西而努力奋斗!2018 年镶黄旗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旗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们提出意见。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过去五年,我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五年来,在盟委、行署和旗委的坚强领导下,在旗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旗人民政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团结带领全旗各族干部群众,全面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方针政策和盟委、行署、旗委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圆满完成“十二五”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三五”的良好开局,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良好基础。——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17 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比 2012 年增长 48.1%,年均增长 8.3%。可用财力达到 8.7 亿元,比 2012 年增长 58%,年均增长 9.6%。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完成 6 亿元,比 2012 年增长 45.2%,年均增长7.1%。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完成 35840 元,比2012 年增长 74.9%,年均增长 11.2%;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完成 13200 元,比 2012 年增长 60.9%,年均增长 9.7%。五年累计建设重点项目 185 项,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6.8 亿元。——畜牧业规模与效益同步增长。围绕“减羊增牛、提质增收”战略,全面推进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科学确定优质良种肉牛、察哈尔羊和奶牛养殖区域,推进规模化养殖、集约化经营,现代畜牧业生产经营体系初步形成。制定优质良种肉牛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积极引进良种肉牛,良改比重逐年提高;察哈尔羊通过国家农业部命名,察哈尔羊肉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建成自治区级察哈尔羊种羊场;奶牛养殖规模保持稳定。畜牧业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累计建设标准化棚圈 38.4 万平方米、储草棚 3.5 万平方米,饲草料交易市场投入运营,防灾减灾能力进一步增强。牧区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圆满完成自治区草原确权登记试点工作,全面推进草牧场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建成旗、苏木镇、嘎查三级草牧场流转平台,全国草牧场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有序开展。——工业质量与效益同步提升。全面推进产业优化升级, 培育形成了以清洁能源、煤炭、石油、石材、金属采选为支撑的工业框架,全旗工业企业总数达到 84 户。风光清洁能源产业已并网发电装机容量 13.9 万千瓦,新签订开发协议98 万千瓦(其中 27.5 万千瓦已经开工建设)。东林煤炭公司年产 60 万吨原煤产业升级项目竣工投产。环球、腾悦 2 家石材企业复合保温板技改项目建成投产,石材产品市场占有率持续扩大,“中国塞北石材之乡”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巴音塔拉 74 平方公里石油区块取得“探转采”手续,石油勘探和生产企业采取三维地震、注水等新技术稳定产能。北方冶金升级改造和众鑫冶金高钛渣项目建成投产;钨铋银多金属矿、铌钽矿和金及多金属矿勘探采选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广龙畜产品加工和九州大地技改项目建成投产。工业园区进入自治区工业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园区行列。——服务业效益与比重同步提高。文化旅游业破题发展。通过改善提升旅游环境、推进精品景区建设、推进“旅游+”发展模式、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扶持发展“牧人之家”、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六项措施,全力打造徒步登山、宗教历史文化、民俗体验、文化城镇、休闲养生、沙地游玩六大旅游片区和六条精品旅游线路,全面实施“六个一”工程(一节­ ­ –阿斯尔草原音乐节;一园­ ­ ­ ­ –阿斯尔音乐生态风情园,已完成一期工程建设;一街­ ­ –民俗风情旅游商品一条街,正在进行装饰装修;一赛­ ­ –阿斯尔杯音乐大赛;一馆­ ­ –镶黄旗博物馆,正在进行规划设计和展品征集;一品­ ­ –大型宫廷歌舞乐阿斯尔文化品牌),积极发展全域旅游、四季旅游,全力打造“锦绣草原镶黄旗·阿斯尔音乐之乡”文化旅游品牌。各类服务业稳步发展。积极落实中小微企业扶持政策,推进“多证合一”商事制度改革,商贸餐饮、宾馆住宿、邮政快递、电子商务等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分别增加 271 户和 1068 户。工商银行恢复营业,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和保险业务总收入逐年增长;方圆物流园区建成投入运行,货运业务稳步增长。——城乡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城镇综合服务功能显著提升。修编新宝拉格镇城镇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完成园林绿化、景观提升等专项规划。突出“民生城建”理念,累计投入资金 12.2 亿元,实施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公建项目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开展“清洁与绿化”行动,推进城市执法监管体制改革,城镇绿化、亮化、美化、净化水平逐年提升,“自治区级卫生城镇”再次通过复审验收。牧区面貌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稳步推进以十项工程为主要内容的新牧区建设,累计投入资金 5.4 亿元,实施水、电、路、讯、房和基层文化活动室、卫生室、便民连锁超市等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全面提升牧区养老保障水平,集中力量开展牧区环境卫生整治。(累计建设牧民新居 191 户,改造牧区危房 3065 户,实施房屋提档升级 4886 户;新打水源井 384 眼,解决了 4934 人饮水安全问题;新建牧区水泥路 428.2 公里、街巷硬化道路 256.2 公里、砂石路 216.5公里,行政嘎查通公路率达到 100%;新建扩建 35 千伏输变电站 4 座、110 千伏输变电站 1 座,牧区通网电率达到 98%;新建嘎查卫生室 25 个、文化室 26 个、便民连锁超市 17 个;拆除危旧土房 1700 处,修建院墙 10.8 万延长米,硬化路肩30 万平方米,清理垃圾 30 万立方米,新建垃圾池 360 处、公厕 311 处)。发展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新宝拉格镇供水工程和深能热电联产项目投入运行。严格执行旗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支持全旗重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决议》,草牧场征占用、征地拆迁各项工作得到各苏木镇、嘎查和牧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保证了苏张高速镶黄旗段、省道 313 线镶黄旗段、通用机场和新宝拉格 220千伏输变电等重大基础设施及新能源、矿产资源开发等项目的有序推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全面落实第一轮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及时总结经验做法,合理确定禁牧区和草畜平衡区,科学核定载畜量,编制完成《镶黄旗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方案》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负面清单》。完成沙源治理 48.7 万亩、草原生态植被建设 28.6 万亩、重点区域造林绿化 5660 亩,实施“三区两线”地质环境治理 128.9 公顷。新宝拉格镇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中水处理厂和新建石材排渣场、石油开采废水回收处理厂投入使用。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全面完成。——民生保障水平持续提升。累计投入民生资金 44.2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 72.5%,年均增长 10.1%。扶贫开发和脱贫攻坚扎实推进。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认真组织实施“三到村三到户”精准扶贫、金融扶贫和易地搬迁扶贫工程,统筹推进健康扶贫、教育扶贫各项工作。制定“五个 100%保障到位和一个逐步加大扶持力度”机制,将各领域项目与精准扶贫整合推进,投入各类扶贫资金 1.01亿元,发放金融扶贫贷款 2.5 亿元,解决了 823 户、2243 人的脱贫问题。创业就业工程成效明显。创业孵化园区投入使用,发放创业担保贷款 5278 万元,扶持 1100 人创业,带动2232 人实现就业;安置各类人员就业 4357 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3%以内。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城乡低保、特困人员和优抚对象生活补助标准逐年提高。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改革、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相关政策。落实苏木镇基层补贴、地区津贴、薪级工资和警衔津贴。提高了嘎查、社区两委班子人员工资标准。综合社会福利中心和 7 处农业嘎查互助幸福院投入使用,建成“都兰”牧区养老园区,残疾人托养中心完成内部装修,建成公共租赁住房 410 套,完成 棚户区改造 1260 套。——社会事业均衡发展。教育工作成绩显著。累计投入资金 4.5 亿元,实施各中小学、幼儿园新建和整体搬迁工程,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教育园区基本形成。五所中小学全部达到标准化学校要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国家评估认定,蒙古族中学、娜荷芽小学创建为“国家级足球特色学校”,第二小学创建为“自治区级文明校园”,民族幼儿园创建为“自治区级示范幼儿园”。教师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蒙古族中学蒙语授课中考成绩连续五年保持全盟第一,每年有一半考生考入师大附中和盟内重点中学;第一中学、综合高中高考本科升学率达到 50%。医疗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扎实推进。蒙医院改扩建工程和蒙药制剂室竣工投入使用,增设心身诊疗科。人民医院和蒙医院分别晋级为二级乙等和二级甲等医院,巴音塔拉镇卫生院被评为国家级群众满意卫生院。新建妇幼保健院主体完工。卫生监督、疫病预防控制、人口和计生服务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系统挖掘和整理察哈尔民俗文化,阿斯尔音乐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成功举办首届阿斯尔草原音乐节、全区青少年国际式摔跤冠军赛、“察哈尔杯”蒙古语诗歌大赛和民族服饰大赛等赛事,各类群众性文体活动广泛开展,被自治区体育局命名为“喜塔尔之乡”。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 99%。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开展,自治区“文明旗县城”再次通过复审验收。国防和双拥工作成效显著,“自治区双拥模范旗”创建成果持续巩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稳步推进,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科技、人防、气象、档案、史志、残疾人、红十字、文学艺术、妇女儿童、关心下一代、老年体协、老年科协、治沙协会等各项事业取得新成绩。——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制定并严格落实处级领导每日接访和“1328”信访联席会议制度,强化源头治理,群众合理诉求得到有效解决。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农牧民工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严格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深入开展矛盾排查化解,不断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建立110 社会联动机制,开展多次“震慑”系列行动,有力维护了社会稳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开展公共安全隐患排查、安全生产大检查、各行业领域专项整治等活动,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组织开展产品质量及食品药品安全大检查,建成食品药品快速检验检测室,保障了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政府自身建设持续加强。认真执行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依法向旗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自觉接受旗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广泛听取工商联、 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建议。建立了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六五”普法圆满完成,“七五”普法全面推开,获得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县荣誉称号。重新修订《政府议事规则》和《政府常务会议议事规则》,认真落实“三重一大”集体议事决策制度。全面推进深化改革。完成经济、生态和社会体制改革 90 项、积极推进 83 项。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程序。成为全国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改革试点地区。完成办公用房和行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一岗双责”,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自治区、盟、旗配套实施细则,全力整治“四风”突出问题,政风行风明显好转,政府执行力全面提升。各位代表!过去五年,我们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回首五年的发展,我们深深感到:这五年是我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的五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旗、全面从严治党各项工作协调发展的五年,是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社会事业均衡发展、人民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的五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盟委、行署和旗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旗各族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共同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旗人民政府,向为镶黄旗经济社会发展献计献 策、付出辛勤劳动、做出积极贡献的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和支持镶黄旗发展和建设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旗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经济总量小,产业层次低,畜牧业品牌效益不明显,非资源型产业和以全域旅游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充分;二是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财政收支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地方性债务压力较大;三是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发展的支撑保障能力不够强,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基本公共服务方面仍有欠缺,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我们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下大力气解决这些问题,绝不辜负人民的期望和重托。二、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奋斗目标和工作重点今后五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也是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坚期。全旗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全面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 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补齐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基层工作、基本公共服务短板,坚决守好发展、生态、民生三条底线,促进全旗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主要奋斗目标是:全旗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8%;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 1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 6.6%;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 8.4%;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 8%;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 9%。(一)以创新发展为动力,全面提升产业发展层次。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全面推动产业、品牌、制度等全方位创新,培育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促进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高端化转变,逐步构建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主攻高效生态避灾型畜牧业,加快实施“减羊增牛、提质增收”战略,坚持走少养精养品牌化之路,主打察哈尔羊品牌,在“两区两带”重点区域发展良种牛养殖,抓好察哈尔羊和优质良种肉牛培育扩繁,稳定奶牛养殖规模,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不断完善畜牧业基础设施,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广“企业+合作社+基地+养殖户”模式,加快构建现代畜牧业生产经营体系。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积极发展风光清洁能源产业,全力打造百万千瓦 风光新能源产业基地;鼓励石油企业通过技术创新稳定产能;支持煤炭、石材企业研发高附加值产品;推进黄金、铌钽、钨、铋、银等金属采选冶炼项目;着力推进绿色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构建多极支撑、多元发展、循环利用的产业格局。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全面发展文化旅游业,深度挖掘独具魅力的蒙元文化和察哈尔文化资源,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功能,大力开发生态体验、休闲度假、文化娱乐、康体养生等旅游项目,增加优质旅游产品供给,更好适应旅游市场多样化需求,进一步扩大“一牌四节”影响力,着力提升文化旅游业发展水平。推动商贸物流、餐饮住宿、汽配维修等传统服务业优化升级;积极发展文化创意、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金融保险、法律服务、中介咨询等新兴服务业。(二)以协调发展为引领,全面改善城乡发展面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突出规划引领,坚持多规合一,完善“一园两带三纵五横”规划设计,融入文化内涵,打造宜居宜业、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镇。完善供热、供水、通讯、道路等基础设施,提高绿化、亮化、美化、净化水平,实施“智慧城市”建设工程,增强城镇综合服务功能。推进新牧区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改善牧区生产生活条件和环境面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向牧区延伸,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均衡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苏张高速 镶黄旗段、省道 313 线镶黄旗段、通用机场和航空产业园、朱化铁路建设项目,打通南北东西大通道和“空中走廊”,构建立体式交通运输网络,完善电力、通讯基础设施,进一步提高发展保障能力。(三)以绿色发展为前提,全面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理念,正确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倡导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严格落实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实施生态治理各项工程,促进草原生态环境持续好转。坚持分类指导、综合施策,抓好大气、水和土壤污染防治。严格落实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严格执行生态红线保护和城镇开发边界制度。建立协调联动常态化综合执法机制,提升生态监管能力。压实企业和行业部门节能降耗责任,全面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四)以开放发展为先导,全面拓宽内外发展空间。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产业、政策优势,积极融入二连浩特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逐步把我旗打造成为“一带一路”向北开放的重要节点和大宗货物中转基地。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加强与京津冀、环渤海等地区的产业对接,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积极承接先进地区产业转移,优化投资环境,着力引进高耗能低污染和原料、 销售“两头在外”等非资源型项目,策划实施一批面向京津冀高端市场的绿色有机食品、健康休闲、度假养老等产业化项目,打造外向型产业集群。深化与蒙俄有关地区务实合作,以跨境电商、旅游、物流、加工等为载体,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五)以共享发展为目标,全面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刻理解和把握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提高民生支出比例,着力解决就业、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科技和社会保障等人民最关心最直接的现实利益问题,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努力维护地区安全,保证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增强贫困人员自我发展能力,巩固稳定脱贫成果,提前实现人脱贫、旗摘帽目标。三、2018 年主要工作安排2018 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各项工作意义十分重大。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 1.6 亿元,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22 亿元,增长 15%。全社会消费品 零售总额完成 6.6 亿元,增长 10%。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 38780 元,增长 8.2%;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 14320 元,增长 8.5%。围绕确定的目标任务,要着重抓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一)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夯实经济发展基础全面抓好重点项目建设。深入研究上级产业政策和投资重点,继续加大向上协调争取力度,尽可能争取国家、自治区和上级部门支持。严格落实“一个项目、一位领导、一套班子”推进责任制和常态化调度机制,帮助解决建设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尽快协调办理前期手续,积极落实开工条件和保障要素,采取倒排工期方式,按时推进 37 个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完成年度固定资产投资任务。全面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强化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建立“亲”、“清”政商关系,大力营造非公经济和民营企业投资创业的良好环境。进一步完善项目库建设,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方法,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引进一批资源综合利用率高的新兴产业项目和非资源型项目,年内力争引进盟外资金 14.5 亿元。全面抓好金融服务工作。围绕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需求,强化政银企沟通对接,发挥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作用,鼓励和支持企业在资本、债券等市场直接融资。有效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扩大融资平台和担保机构融资规模。认真落 实促进民间投资各项政策措施,吸引社会资金更多的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领域项目。深入研究 PPP 项目政策,瞄准项目重点投资领域,精心策划包装一批高质量的项目,争取列入国家、自治区项目库。(二)推进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现代畜牧业发展水平统筹推进畜牧业结构调整。严格落实优质良种肉牛扶持政策,年内集中引进优质良种肉牛 1000 头以上,完成 1 万头黄牛冷配任务,建设 4 个专业合作社,培育 50 户生态肉牛家庭牧场。稳定发展奶牛养殖。发挥察哈尔羊种羊场龙头带动作用,完善察哈尔羊良种和纯种繁育体系,实施规模化养殖试点项目,不断扩大养殖规模,年内存栏数达到 22 万只。把羔羊放牧加补饲、提前出栏作为转变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的主攻方向,探索建立“多季出栏、均衡上市”模式。积极推进畜牧业产业化进程。围绕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抓好政策、产业和项目扶持,积极引进有实力的畜产品加工企业,推动牛羊骨血、脏器、皮毛等副产品精深加工及高附加值产品研发,提升畜产品加工综合效益。推进 5 万只察哈尔羊全产业链追溯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察哈尔羊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品牌效应,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抓好草牧场流转平台建设,鼓 励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推动草牧场向专业合作社、家庭牧场等各类经营主体有偿流转,引导牧民专业合作社规范有序发展。培育一批“懂经营、会管理”的牧区经纪人队伍,结合畜牧业生产各环节,探索培养新型职业牧民,健全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畜牧业生产经营效益。继续完善畜牧业基础设施。根据产业发展需求,继续抓好牲畜棚圈、储草棚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草业市场 5000吨青贮窖和文贡乌拉苏木、巴音塔拉镇饲草储备库建设,抓好现有高产饲草料基地种植和打草场培育保护工作,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持续壮大嘎查集体经济。依托牧业生产、民俗文化、自然风光等优势,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按照“宜牧则牧、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原则,遵循市场规律,制定发展规划,选择条件比较成熟的 8-10 个嘎查,鼓励发展不同类型的嘎查集体经济。积极扩展牧民增收空间。深入挖掘畜牧业增收潜力,着力增加经营性、财产性收入;鼓励和扶持转移进城牧民自主择业创业,完善龙头企业与牧户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增加工资性收入;认真落实涉牧惠牧政策,及时足额兑现各类补助资金,保障政策性收入。帮助牧民进行理财算账,树立科学理性的消费意识,增强自身发展能力。(三)积极培育特色产业,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着力培育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努力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推动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清洁能源产业,确保大唐国际15 万千瓦风电项目、盛世鑫源 12.5 万千瓦风电项目并网发电,协鑫 12.5 万千瓦风电项目、深能 40 万千瓦风电项目部分并网发电,积极推进京能二连浩特微电网项目,力争年内新能源并网发电装机容量达到 50 万千瓦。煤炭产业,稳定全年 60 万吨煤炭产能,积极推进活性炭加工、碳电极棒、高炉喷吹煤、煤矸石综合利用等项目。石材产业,推广超薄复合板、异型加工、电解等工艺和技术,引进艺术装饰品、人造石等石材资源精深加工项目,提高石材资源综合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抓好产品推介和市场营销工作,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稳定企业生产经营。石油天然气产业,继续推进文贡乌拉石油区块整体开发进度,鼓励石油勘探开采企业兼并重组,推广先进技术,稳定旧井产能,全年完成勘探钻井 20 口,生产原油 4 万吨以上。金属采选及冶金冶炼产业,促进电力大用户直供,推动冶金企业正常生产,继续推进铌钽矿、钨铋银多金属矿采选和金及多金属矿勘探项目。新材料、新产业方面,积极推进降脂保肝茶、高档袋茶研制项目和粉煤灰环保砖项目,在中高端消费、绿色低碳等领域培育新的增长点。(四)提高服务业发展比重,增强经济发展活力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全面推进六大旅游片 区和六条旅游线路开发,实施好“六个一”工程建设,全力打造“锦绣草原镶黄旗·阿斯尔音乐之乡”品牌和“春季徒步健身节、夏季草原音乐节、金秋草原丰收节、冬季苏力德文化节”,构建全域、全时、全民旅游新格局。依托秀美的草原风光和独特的民俗风情,把青少年旅游夏令营作为推动全域旅游的重要抓手,积极开发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项目和旅游商品,增加优质旅游产品供给,建成游客服务中心,提升文化旅游业发展水平。推动传统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积极落实中小微企业扶持政策,鼓励餐饮、住宿、零售等生活性服务业提档升级;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园区,促进电气焊、汽车维修等生产性服务业规范有序发展。积极推广“互联网+”模式,发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完善现代商贸流通服务体系,推动地方特色肉制品、乳制品、民族服饰、手工艺品进入高端市场。进一步完善物流园区仓储、配送等服务功能,积极发展冷链物流,形成大宗商品与散货物流多式联运的现代物流产业体系。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养老服务产业,引进有实力企业提升物业管理和家政服务水平。积极发展中介咨询、质量检验、文化创意等高端服务业。(五)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进一体化建设进程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继续加大教育园区、工业园区、文化产业园区、创业孵化园区“四区”建设力度。突出 文化、旅游、民生“三位一体”建设理念,继续实施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提档升级三年行动。抓好沿河景观区绿化和重点路段重点区域园林景观提档升级工程,完成人行道铺装、体育场提升改造和北外环路改建工程,改造老旧小区基础设施。突出功能定位,启动文化产业园区二期建设,完成草博馆建设。修编完善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完成控制性详规和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实施园区供热、硬化、亮化、绿化工程,进一步提高综合承载能力。深化城市综合执法制度改革,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引入城镇环卫管理市场化模式,不断提高城镇管理精细化水平。持续推进新牧区建设。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着力推动新牧区建设提档升级。新建储水窖 132 处、水源工程 140处,解决 750 人、3.4 万头只牲畜安全饮水问题;实施 30 公里农网改造工程,建设通村水泥路 60 公里、“一事一议”砂石路 50 公里;新建通讯基站 20 座。深入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健全后期管护长效机制,进一步提高绿化、美化、净化水平。强化科技、人才、信息等要素支撑,全面提升牧区教育、医疗、卫生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牧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积极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紧紧围绕自治区“七网”体系建设布局,全力抓好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苏张高速镶黄旗段、省道 313 线镶黄旗段、通用机场及航空产业园、 朱化铁路、新宝拉格 220 千伏输变电和西郊 110 千伏输变电工程。(六)全面改善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加大草原生态保护力度。全面落实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严格执行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继续推行休牧和划区轮牧。进一步加强鸿格尔乌拉盟级自然保护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监督管理,严厉打击草原生态领域违法行为,规范审批草原征占用手续,建立常态化草原生态监管机制。编制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和《资源资产负债表》,落实生态保护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责任。综合运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加大环境执法监管力度,以“零容忍”态度严肃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有序推进生态工程建设。认真实施好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等重点生态工程和重点区域绿化项目,完成生态治理 12.5万亩、重点区域绿化 1000 亩;进一步加大沟壑治理力度,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18 平方公里。全面推进河长制,抓好河流水系保护。实施“三区两线”地质环境治理和非金属矿山整合治理项目。督促企业落实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与绿化恢复的主体责任,抓好矿山环境和废弃矿点整治工作。全面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积极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严格落实 大气污染防治计划和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进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节能降耗技术改造,完成节能减排年度任务。(七)持续保障改善民生,着力增进人民福祉继续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发挥大扶贫优势,按照“扶上马、送一程”机制,坚持政策不变、力度不减、标准不降原则,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针对贫困户的不同需求,精准落实扶贫举措。积极整合专项扶贫资金、涉农涉牧资金和社会帮扶资金,统筹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金融扶贫等项目;深入研究旅游扶贫、电商扶贫、光伏扶贫措施,加大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和社会兜底保障力度。充分发挥驻嘎查工作队、“第一书记”和帮扶责任人作用,强化脱贫政策宣传和脱贫措施落实,密切干群关系,提高群众对脱贫工作的认可度。扎实推进创业就业工程。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持续加大创业扶持力度,提升创业孵化园区服务水平,发放创业担保贷款 1000 万元。筛选一批学历水平较高、年轻且吸收能力较强、有创业愿望的未就业大学生到先进地区高等院校进行短期培训,增强自主创业能力。积极争取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围绕全旗重点项目建设和优势特色产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城镇失业人员、转移进城牧民等群体就业工作,新 增城镇就业 500 人、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 900 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3.2%以内。持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落实全民参保计划,提高参保率。认真落实各项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政策,做好扶危济困工作。力争开工建设公益性公墓和殡仪馆项目。建成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提升“都兰”牧区养老园区服务功能,完善社区便民服务平台建设。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继续推进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工作,实施棚户区改造 800 户。(八)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优先发展教育科技事业。抓好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规范学前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教育。推进教育信息化,补充完善中小学基础设施,实施宝格达音高勒苏木幼儿园工程。做好教师培训和紧缺岗位教师招录工作,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全面落实第二个基础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稳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完善科技推广体系,加大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推广力度,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加快发展文化体育事业。推进乌兰牧骑事业和民族文化事业繁荣发展。规划建设乌兰牧骑综合办公大楼,改善乌兰牧骑办公和排练条件。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的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弘扬乌兰牧骑优良传统,积极引领先进文化,更好服务基层群众,永葆草原“红 色文艺轻骑兵”本色。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充分发挥苏木镇综合文化站、草原书屋等惠民工程作用,不断提高文化基础设施服务质量,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举办第二届阿斯尔草原音乐节,积极承办全区、全盟文体赛事活动。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发展。抓好文物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全面发展卫生计生事业。牢固树立“大健康”理念,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强化医疗救治急救网络建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积极创建自治区“健康促进旗”。继续完善硬件设施,建成妇幼保健院综合楼,建设蒙医院医技楼和康复理疗中心,购置四维彩超、CT 等现代化医疗设备。密切与内蒙古国际蒙医院对口支援关系,积极与北京三甲医院建立合作关系,提升专科建设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工作机制,认真落实各项奖励扶助政策,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全力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持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六进”行动,巩固民族团结大好局面。发挥好少数民族发展资金作用,扶持民族特色产业快速发展。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蒙古语言文字工作条例》。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 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九)提升社会管理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强化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坚持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群众自治制度,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充分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和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积极发展公益和慈善事业,倡导志愿服务,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继续落实处级领导每日接访、“1328”信访工作日制度,健全依法维权机制,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保障妇女、儿童、老人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积极引导规范民间借贷行为,抓好金融风险防范和化解工作。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依法打击和惩治“黄赌毒黑拐骗”等违法犯罪活动,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全方位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深入开展国防教育,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推进军地军民共建,持续巩固双拥创建成果。强化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监管。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按照“生命至上、安全第一”要求,健全公共安全体系,落 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认真组织开展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强化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增强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规划建设食品加工园区。创新监管手段,强化市场监管,保证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广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全面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积极营造精益求精的行业风气。(十)强化自身建设,构建人民满意政府坚持依法履职。自觉接受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落实“三重一大”集体议事决策制度,广泛听取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建议,提高决策法制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深入推进“七五”普法和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干部群众法治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推进深化改革。围绕各领域改革重点,统筹调度资源力量,推进各项改革任务落实。完善政务服务中心服务功能,落实“放管服”改革各项措施。完成国家级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改革试点工作。推进“二十八证合一”等商事制度改革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强化收支管理。推进财税收入精细化管理,高质量完成年度财税收入任务。科学调配财政资源,强化财政支出管理,全力“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规范政府债务管理,落实地方性政府债务和“十个全覆盖”债务化解方案,积极 稳妥化解存量债务。抓好工程建设审计和干部离任审计。强化作风建设。坚持说实话、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强化考核问责,层层传导压力,严厉整治庸政、懒政、怠政行为,逐级落实责任,确保各项工作任务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健全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激发和调动干部职工敢于担当、主动作为热情,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强化党风廉政建设。深入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一岗双责”,坚决杜绝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各类违法违纪问题,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自治区、盟、旗配套实施细则,促进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各位代表!目标催人奋进、使命光荣艰巨。我们要立足新时代,贯彻新思想,展现新作为。始终秉持锐意进取、坚忍不拔的劲头,以奋发有为、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团结带领全旗各族干部群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继续奋斗!2018 年伊金霍洛旗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旗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过去五年工作,对今后五年工作提出建议,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会 议的同志们提出意见。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过去的五年是我旗发展历史上极为特殊、极不寻常的五年,全旗各项事业在重大考验中砥砺前行、务实奋进。五年来,旗人民政府在旗委的坚强领导下,在旗人大和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带领全旗各族人民,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奋力拼搏,经受住了煤炭市场量价齐跌、财政收支矛盾异常突出、政府性债务与回迁安置、民间借贷关联交织等各种困难和风险的严峻考验,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态势,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出了坚实步伐。这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我们主动出击、抢抓机遇,整体经济在重大考验中稳步回升。坚定不移抓项目、促投资,实施亿元以上重大项目 225 个,完成项目投资1525 亿元;坚定不移抓煤炭、稳主业,抢抓国家推进煤炭行业去产能、对优质环保煤需求不断增加的市场机遇,最大限度帮助地方煤矿扭亏脱困,地方优质煤坑口均价稳步上涨,累计输出清洁煤 8.8 亿吨,占全市销售总量的 32%,有力带动了整体经济逐步走出困境、稳步回升、稳中向好。这五年,面对异常突出的财政收支矛盾,我们集中财力、精准发力,民生福祉在重大考验中持续增进。在财政增收十分困难、刚性支出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全旗可用财力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支出由 2012 年的 68.1%提升到 80.7%,现有建 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甩掉了贫困帽子,城乡医保、养老保险、社会救助等一批保障和救助政策逐年提标扩面,城乡居民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速、农村牧区居民收入增速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速,民生福祉明显改善。这五年,面对累积叠加的严峻风险挑战,我们直面矛盾、沉着应对,风险隐患在重大考验中稳步化解。集中解决房地产领域突出问题,结合棚改货币化安置,率先在全区创新性利用“房票”带动解决遗留回迁安置 5993 户 90.2 万平方米,完成回迁总任务的 99.2%,中心城区 19 个“半拉子”房地产项目全部启动建设,房地产领域关联矛盾逐一解扣、发展困境逐步摆脱。坚决有力化解政府性债务,全力防范企业金融风险,化解了一批工程欠款、民间借贷等相互交织的“三角债”“多角债”,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这五年,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我们敢于担当、不畏艰难,执政能力在重大考验中全面提升。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牢牢把握经济社会发展主动权,制定出台支持煤炭产业健康发展 18 条措施、促进旅游业发展和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集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棚户区改造、脱贫攻坚、全域旅游、品质城市和美丽乡村建设等一系列重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旗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为本届政府工作划 上了圆满的句号,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进一步提升。回顾五年来的工作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一是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预计五年累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3307.5 亿元,年均增长 7.3%;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57.8 亿元,年均增长 4.6%;固定资产投资 2062 亿元,年均增长 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45.1 亿元,年均增长 9.6%。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由 2012 年的 34586 元和11452 元增加到44835 元和16882 元,年均增长7.7%和9.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 58 户,主营业务收入过亿企业达到37 户,利润和利税年均分别增长 6.7%和 5.9%,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高基数上的中高速增长,综合竞争力跃居全国百强县第 19 位,稳居自治区第一方阵。二是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三次产业比例由 2012 年的1.2:62:36.8 调整为 1.1:57.8:41.1,一产保持相对稳定、二产比重逐年下降、三产比重稳步上升。农牧业产业化水平明显提升。全面实施农牧业品牌发展战略,认证“三品一标”农畜产品 13 个;“敏盖白绒山羊”成功申报鄂尔多斯知名商标、养殖基地获评自治区农牧业特色科技产业化基地。投入农牧业产业化发展资金 1.8 亿元,市级以上农牧业企业达到34 家,53%的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建立了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工业经济提质增效。《新街台格庙矿区总体规划》和马泰壕、转龙湾、红庆河等大型煤矿采矿许可证获批,地方清洁煤产 能较 2012 年增加 6000 万吨,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初具规模;汇能煤制气、国电煤电一体化等一批引领转型的产业链延伸项目投产达效,煤炭就地转化率由 2012 年的 2.7%提高到6.5%。中煤装备制造、清研沙柳等一批非煤产业项目建成投产,非煤产业增加值增速高于资源型产业 9.5 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在全市率先启动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编制并实施《全域旅游顶层设计及三年行动计划》,成功创建蒙古源流文化产业园和内蒙古佛教文化博物馆两个 4A 级旅游景区,打造了哈沙部落、幸福田园等 8 个乡村旅游示范点,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精品旅游线路。累计接待游客 128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 129.5 亿元,连续五年保持 10%以上增长,旅游业成为转型升级的现实支撑力。利用市场化手段引进鄂尔多斯国际驭马文化节等 10 余项品牌赛事活动,带动餐饮住宿、城市商贸等生活性服务业消费持续增长。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札萨克物流园区和伊金霍洛旗煤炭物流园区运营水平显著提升,鄂尔多斯空港物流园区综合保税区正式获批,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较 2012 年提高了 4.3个百分点。三是城乡面貌呈现新变化。全力推进品质城市建设。中心城区服务功能不断完善,新建改扩建市政道路 114 公里、各类管网 381 公里,集中供热率达 99%,天然气供应普及率、污水处理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 95%以上,常住人口 城镇化率达到 70%。精心打造了东红海子湿地公园、郡王府广场等城市公共休闲空间,公园路、柳沟河南路、滨海东路等 26 条市政道路及“断头路”实现通车。抢抓机遇推进棚户区改造,完成旧城拆迁遗留片区和城中村等重点区域 9132户危旧房屋征收安置,3 万余名群众圆了宜居梦;消化住宅库存 13991 套 180.6 万平方米、商业库存 55.8 万平方米。投资 3.6 亿元实施“品质小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完成 71个住宅小区房屋维修、基础设施和景观绿化改造提升工程,群众反映强烈的遗留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全面推进园林绿化景观提升,建成区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 46.1%和47.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 107.4 平方米,实现了居民出行“300 米见绿、500 米见园”,被评为全区首个“国家园林县城”。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集中打造了 225 个较大自然村和 7 个镇区、办事处,梯次打造了 292 个居住较为分散的自然村,1.1 万户危房群众喜迁新居,解决了 3.6 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实施通村公路和街巷硬化 1722 公里,10.2万名群众受益。各镇镇区和办事处市政道路、基础管网全面改造提升,重点村、道路沿线全部绿化美化,农村牧区整体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龙虎渠村和乌兰木伦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哈沙图村等 11 个村成功申报自治区级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示范点,成为全区唯一获评的“国家级农牧业与乡村旅游示范旗”。 四是发展环境实现新改善。新增公路里程 1906 公里,全旗公路总里程达到 4259 公里,“三横四纵”公路网络基本形成;铁路运营里程达到 237.6 公里,鄂尔多斯火车站全面投入使用并开通运营动车组,年客运量达到 40 万人次;鄂尔多斯伊金霍洛国际机场成为全区第四个对外开放国际航空口岸,与国内 41 个城市通航,开通俄罗斯、泰国等 8 条国际航线,年旅客吞吐量达到 200 万人次,贯通内外、四通八达的立体化交通格局基本形成。实施了东西红海子输水、神华煤液化生产线供水等工程,新增年输水能力 4745 万立方米。完成农网改造 4108 公里,新增供电容量 2536 兆伏安,阿镇城区配电网互联率达到 74%。成功创建内蒙古成吉思汗国家森林公园,京津风沙源治理、“四区十线一新村”等林业生态工程持续推进,完成林业生态建设 38.5 万亩,带动1.2 万户农牧民消化本地树苗 1463 万株;完成水土流失治理66.8 万亩,恢复草原植被 53.3 万亩,森林覆盖率和植被覆盖度分别达到 36.4%和 89%。在《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期间,向 196 个缔约方、20 多个国际组织全方位展示了我旗生态建设和荒漠化治理成果,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认可。完成矿区移民 2329 户 5994 人、生态移民 1398户 4453 人。投资 4.3 亿元开展“建设美丽家园”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重点交通干线及矿区周边环境明显改善。全面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任务,万元GDP 能耗年均下降2.5%, 空气优良率平均达到 90%以上。五是改革创新取得新突破。坚持以改革破瓶颈、以创新增活力,完成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承接和自选改革任务 273 项,出台制度性改革成果 165 个。“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行政审批、综合执法、国资国企等领域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涉企证照“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新登记企业年均增长 20.1%。在全市率先组建成立了招商局。在各镇和农牧林水、文化旅游等领域设立了综合执法局。建立了文旅委+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庭、旅游工商分局“1+3”工作机制。土地草牧场确权登记基本完成。加强社工队伍建设,437 名储备人才转为社会工作者。3 条政府还贷二级公路全部停止收费。全面落实二孩政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为 3392 名非政策内生育小孩和其他无户口人员登记了居民户口。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天骄众创园建成自治区级众创空间,培育星创天地 3 个,引进国家专利 87 项,创新创业引领作用逐步显现。六是民生保障取得新成效。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坚持问题导向和精准施策,建立了精准帮扶四级包联机制,全方位构建和落实“1+5”政策体系,深入实施产业扶持、教育资助、金融扶贫、农畜产品直补、易地搬迁、医疗救助等扶持政策和“菜单式”精准扶贫,共投入各类扶贫资金 4.6 亿元,1085 名国家标准线下贫困人口稳定脱贫,5360 名市农村牧 区低保线下低收入人口年均增收 20%以上。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升。投资 6.4 亿元新建改扩建学校 17 所,合作共建了市一中伊旗分校、北师大第二附属学校,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不断扩大。累计招聘 693 名优秀大学毕业生至一线任教。高标准通过国家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达标验收,高考本科上线率由 2012 年的 59.1%提高到 75.2%,提升幅度连续三年居全市第一。新投用卫生院 4 所、妇幼保健院 1 所、村卫生室 36 所,旗镇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新增城镇就业 1.9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3%以内,连续五年低于全市水平。社区、嘎查村综合服务中心等一批文化惠民工程建成投用,全民健身活动蔚然成风,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强化党建引领,精心打造了社区“暖心事”服务品牌,居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显著提高。城镇居民和农牧民医疗保险完成整合,实现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并建立了贫困人口住院“先看病、后付费”工作机制。启动实施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养老保险实现法定人群全覆盖。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补贴标准和企业退休退职人员基础养老金较 2012 年平均每人分别提高 290元和 389 元;将 5707 名失地农牧民纳入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范畴,180 名村级动物防疫员纳入养老保障体系。连续五年为 5.4 万余户低收入常住农牧户每户发放 600 元“暖心煤”补贴。累计为 583 人次旗籍低保家庭大学生发放就学补助 1097 万元。向低保五保、残疾人、特困人员等各类兜底保障对象发放资金 2.9 亿元,近 10 万人次受益。加强农民工权益保障,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 6.1 亿元。刑事和治安案件年均分别下降 34%和 16%,信访维稳和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未发生食品药品安全事件,被评为“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县”。投资 3.1 亿元用于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及宗教事务工作,被评为“全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旗”。七是政府自身建设焕发新气象。全面落实政府系统从严治党、从严治政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责任制,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腐治贪,累计立案 321 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352 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强力整治“四风”问题,党风政风、社会风气持续好转。全面整改落实中央、自治区党委巡视和市委巡察反馈意见。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旗人大代表建议 167 件、政协委员提案 361 件,办结率达到 100%。公务用车改革全面完成,腾退办公用房 2.3 万平方米,“三公经费”较 2012 年下降 85.6%。完成 598 个政府投资项目审计,节约财政资金 50 亿元。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进展,获评“全区依法行政先进旗”。高标准通过国家“六五”普法验收,为全市唯一获评的“全区‘六五’普法先进旗”。妇女儿童权益得到有效保护,被评为“实施《中国妇 女儿童发展纲要》国家级示范旗”。同时,统计、档案、交管和精神文明、国防动员等其他工作均取得新成效。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发展形势,我们有效应对重大挑战、全力化解重大风险、着力解决重大矛盾,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这是上级党委、政府和旗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旗人大、政协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旗各族人民合力攻坚、拼搏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旗人民政府,向全旗广大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伊金霍洛旗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我们既要肯定发展成绩,更要看到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经过长期不懈努力,全旗综合实力、发展水平、基础条件和老百姓生活质量均迈上了新台阶,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是满足老百姓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型产业比重过高,第三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转型发展任重道远;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不少,改革创新力度还需要持续加大;城市品质亟待提升,产业对城市的支撑能力不够强;安全发展的基础不够稳固;社会事业发展还不充分,教育教学、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水平与东胜、康巴什存在一定差距;政府性债务、民间借贷和企业金融风险相互叠加,财政收入和刚性支出的矛盾进一步凸显,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强有力措施,全 力加以解决。二、今后五年工作建议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战略部署,明确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描绘了从现在到本世纪中叶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这不仅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时间表,更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蓝图凝聚人心,实干开启未来。今后五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做好政府工作具有重大意义。未来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旗十五次党代会和旗委十五届四次全会的具体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构筑实体经济优势、着力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着力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建设更具实力、更有品质、更加美丽、更为幸福的伊金霍洛,在“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实践中,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开创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新局面。 今后五年的指导性目标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开启新时代发展奋斗征程。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坚决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和污染防治攻坚战。到 2020 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地区综合实力、人民生活水平、社会文明程度迈入全国百强县前列,再筑伊金霍洛发展新优势,乘势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推动发展质量全面提升,奋力构筑新时代发展竞争优势。牢固树立和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清洁能源、高新技术、文化旅游和现代农牧业等产业转向高质量发展,构筑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到 2022 年,第三产业占比达到 45%以上,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新动能、新引擎。——推进城乡环境更加美丽,奋力绘就新时代发展亮丽画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统筹推进品质城市、美丽乡村、最美矿区建设,最大限度增加生态资产,最大限度减少环境负债,最大限度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更加美丽的伊金霍洛。——实现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奋力谱写新时代发展幸福 篇章。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全方位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努力创造新时代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让各族人民的日子过得一年更比一年好。围绕上述目标,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是:(一)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推动产业转型,着力构筑实体经济发展优势。一是巩固升级主导产业,提升实体经济竞争力。围绕新型工业化,坚定不移发展壮大清洁能源和现代煤化工产业,推动地区主导产业迈向高端价值链。牢牢抓住国家深化煤炭市场供给侧改革、淘汰落后产能政策机遇,鼓励煤炭企业跨省区置换产能,拓展地方优质煤产能释放空间,五年内新增产能 4000 万吨,全旗煤炭产能达到 2.5 亿吨。多措并举稳定煤炭销售市场,持续提升伊金霍洛优质煤市场占有率。坚持以煤为基、多元转化,在圣圆煤化工基地推动实施耗水量较低、循环利用率高的低阶煤分质利用项目;扩大煤制油、煤制气生产规模,加快神华煤制油二、三条生产线、汇能煤制气二期等项目建设步伐,打造千万吨级煤化工产品生产基地。加大天然气、煤层气勘探开发力度,加快推进正泰易达新能源天然气综合开发利用等清洁能源项目投产达效。到 2022 年,力争全旗煤制油产能达到 400 万吨,煤制气产能达到 20 亿立方米,建设国家重要的清洁能源输出基地、煤炭分质分级利用示范基地和煤化工绿色循环发展基地。二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集聚实体经济新动力。全力以赴开展精准招商,引进培育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围绕地区优势产业及周边产煤地区的市场需求,突出“高精尖专”发展方向,积极引进一批煤炭智能开采、矿用耗材、矿用设备等制造企业,打造西北地区一流的煤机维修、矿用设备制造和生产配套服务基地。全力引进清研华林科技研发中心等科研机构和人才工作站正式落地,打造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依托鄂尔多斯江苏工业园区,加快承接先进产业转移,积极引进电子信息、新材料、大数据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成建制、链条式入驻,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中高端装备制造业集群,让园区真正成为推动产业转型的主阵地。三是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释放实体经济新潜力。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四季旅游,在全市率先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力打造品质旅游景区。深度挖掘得天独厚的蒙元文化资源,充分发挥成吉思汗陵旅游区龙头带动作用,完善服务功能、提升宜游品质、打造精品线路,构建以成吉思汗陵旅游区为核心,蒙古源流文化产业园、内蒙古佛教文化博物馆、苏泊 罕大草原等景区景点为支撑的大旅游发展格局。全面完成蒙古源流文化产业园一、二期建设工程,加快完善景区服务、文化展陈、影视拍摄功能,积极推动园区高效运营,打造国家级蒙元文化研究展示传播基地和全国首个蒙元文化旅游综合体,争创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通过市场化手段加快开发建设转龙湾、沙巴日太等旅游区;精心打造红海子湿地公园,建成中心城区亲水生态乐园。培育壮大马产业,全力支持伊泰大漠马业育马产业项目,建成“中国·伊金霍洛马属动物无疫区”,打造鄂尔多斯国际育马基地。持续推进“智慧旅游”“厕所革命”和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全面提升景区综合服务水平。加快开发独具蒙元特色的文化旅游商品,带动提升经济效益和地区知名度。统筹规划建设旅游专线、风景道、马道和骑行道,实现景区互联互通、游客“快旅慢游”。全力发展旅游新业态。积极发展“旅游+文化”“旅游+体育”“旅游+康养”等复合型新业态,创造旅游消费新亮点。大力开发冰雪旅游、冬捕冰钓等冬季旅游产品,加快建设帐篷营地、沙山公园、拓展训练等户外休闲项目,创新发展工业旅游、健康养生等跨界旅游业态,着力打造特色民宿、研学旅游、红色旅游等特色旅游品牌,带动发展周边游、周末游、自驾游,补齐全域旅游季节短板,实现旅游消费向高品质跨越、旅游方式向“过夜游”转变。全面打响文化旅游品牌。依托伊金霍洛国际机场和鄂尔多斯火车站优势,借助成 吉思汗及蒙元文化国际影响力,推动“线上线下”互动营销、精准营销,提升伊金霍洛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打响“天骄圣地、伊金霍洛”旅游品牌,打造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今后五年,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收入年均分别增长 15%以上。四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激发实体经济新活力。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依托伊金霍洛国际机场航空枢纽和空港综合保税区优势,积极培育航空物流、冷链物流等新兴物流业态。全力推进龙虎渠站货场及铁路专用线建设,打造辐射全市及周边地区一流的白货集散地。培育壮大地方汽运集团,统筹抓好铁路运输、长途运输和短倒运输,公司化属地注册管理运煤车辆,实现运输税地方缴纳;探索建立煤炭经销统一结算平台,将地方煤炭生产销售、长途运输和短倒运输纳入平台规范管理,实现各项税费属地统一结算。加快推进札萨克物流园区、伊金霍洛旗煤炭物流园区仓储物流及洗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进一步壮大煤炭物流业。到 2022 年,力争建成全区一流的现代煤炭物流集散基地和西北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煤炭物流内陆港。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利用阿镇装备制造基地闲置厂房筹建伊金霍洛电子商务产业园,建成向市内及周边地区电商企业提供货物仓库、冷链物流、同城配送等一站式服务的运营中心。加快完善易能通能源装备技术及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吸纳旗内及周边地区清洁煤、矿用设备、矿用耗材等大宗产品上线交易,拓展煤炭贸易托盘、 煤炭和煤化工产品及物资装备线上交易业务。鼓励个体工商户和中小微企业在淘宝等知名电商平台开辟伊金霍洛特色产品销售终端。实施“电商下乡”工程,探索建立村集体组织与电商企业合作机制,带动销售特色农畜产品。加快发展现代金融业。积极发展总部经济,引导境内企业在旗内金融机构属地结算,将更多的资金留在当地金融机构、投向实体经济领域;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例,推动 1—2 家本地企业上市融资,新三板挂牌企业达到 5 家,区域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达到 50 家,降低企业财务成本、提高资金保障能力。争取各类金融组织在旗内设立分支机构和服务网点,新开设各类分支机构 5 家、服务网点 10 个以上。设立小微企业和三农三牧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建立政府、银行和担保机构风险分担机制。推动金融机构在服务方式、服务手段、政策支持等方面大胆创新,重点发展普惠金融,全力支持小微企业、三农三牧和脱贫攻坚,形成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新模式。各位代表,新时代经济已由中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我们一定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将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不断增强实体经济质量优势,实现更高层次更可持续的发展!(二)加快建设品质城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提升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水平。一是加快建设品质城市。积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 镇化,重新修编《伊金霍洛旗旗域空间战略规划》和《阿镇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优化城市设计、完善城市功能,深度融入中心城区一体化,打造特色鲜明、产城融合、人气集聚的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突出品质提升。加快构建布局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的城市园林园艺系统,不断提升城市宜居水平。将蒙元文化深度融入城市规划建设,赋予城市更深文化内涵,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城市景观。全面完成“半拉子”建设工程,彻底解决旧城拆迁和棚户区改造遗留问题。稳步推进去库存,助推房地产企业回笼资金,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进一步完善高层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功能,全面提升宜居宜业品质,打造伊金霍洛旗城市新地标。合理调整城市水循环系统,建设连接“三河两湖”、内外循环的城市湿地生态水系。统筹城市地上地下建设,改造提升给排水、排污等各类地下管网,创建海绵城市和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增强城市承载力。突出产业支撑。科学编制中心城区商业业态规划,制定出台加快商贸服务业发展优惠政策,促进商贸服务业繁荣发展。积极引进知名餐饮企业,培育扶持本土餐饮企业,精心打造、策划推广伊金霍洛旗特色美食品牌,提升餐饮行业整体服务水平。积极引进星级酒店、品牌连锁等知名运营商,逐步启动中心城区闲置商业地产,精心打造特色商业街区,拓展高端消费、大众消费、体验式消费等多元化消费市场,形成集购物、餐饮、休闲、 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商贸服务体系。紧盯周边产业园区大型企业,积极引进企业总部,发展总部经济,实现产业聚人、城市留人,逐步破解中心城区“人口空心化”和“产业空心化”两大难题。突出精细管理。制定出台城市精细化管理分类实施细则,精心打造城市一街一景、一路一树、一花一草,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加快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重点推进基础数据库、公共信息共享、智慧城管、智慧社区等项目建设,构建智慧高效的城市管理体系,提升城市管理信息化水平。全面规范物业企业管理,建立优胜劣汰管理机制;依托汇众聚业物业服务公司引导其他物业企业通过加盟、兼并、重组等方式向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切实提升物业服务水平。加强品质小区后续管理,建立运营维护长效机制。积极推行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根据中心城区人口布局,新设立 8 个社区,为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的“家门口服务”。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城市文明创建和乡风文明大行动,引导市民积极参与城市管理和城市志愿服务,实现共建共治、共享共赢,提升城市文明形象。二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牧业现代化。设立扶持现代农牧业发展专项基金,健全长期稳定投入机制。充分发挥空 气清新、水质土壤洁净的优势,坚持走“绿色化、精品化”现代农牧业发展之路,提升农畜产品供给能力和质量;加快构建地产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和可追溯体系,全面推行原产地保护和绿色、有机、无公害认证,新增“三品一标”产品 10 个以上。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围绕城市经济、订单农业,全面深化与驻地及周边工矿企业的产销对接,带动农牧民稳定增收,打造保障中心城区和工矿企业后勤供应“菜篮子”基地。积极推进田园综合体建设,打造自治区级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加快发展村集体经济。坚持因村制宜、分类指导,加大产业基金对村集体经济的扶持力度;创新农牧业经营模式,培育扶持果蔬采摘、土地认养、家庭牧场、民宿经济等新型农牧业业态发展壮大,新培育标准化规范化家庭农牧场 100 家以上。结合党建引领,培育壮大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牧民合作社等经营主体规模,扩大示范带动效应。到 2022 年,90%以上的农牧业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三是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巩固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健全农村牧区公共财政长期稳定投入机制,切实提升基层教育、医疗、文化发展水平;加强基层公共设施建设,各镇镇区全部实现集中供热,所有行政村全部实现宽带全覆盖,有条件的村社实现垃圾统一回收、污水集中处理,让居住在农村牧区的群众享受到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深入推进农村牧 区“厕所革命”,努力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短板。结合全域旅游,因地制宜、因村施策,优化美化农村牧区自然生态和居住环境。到 2022 年,打造自治区级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示范点 40 个,美丽乡村覆盖率达到 90%以上。各位代表,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建设美丽家园的重要举措!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城乡一盘棋”思想,打造品质城市、建设美丽乡村、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全旗各族群众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三)持续加强生态建设、全面强化环境保护,着力构筑绿色生态安全屏障。一是巩固生态保护建设成果。坚守水资源、土地、耕地、林地和草地管理“五条红线”,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严格执行基本草原保护、草畜平衡和禁牧政策,全面实行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加快推进集生态保护、生态文化、生态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成吉思汗国家森林公园建设。持续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先行先试开展“互联网+义务植树”试点建设,继续抓好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三北”防护林等重点生态工程,推进生态建设由植树增绿向品质提升转变,筑牢祖国北疆生态安全伊金霍洛屏障。二是强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坚守环境保护最严准入门 槛,以环境承载能力定产业、定项目,绝不允许污染企业入驻落地。全面实施治水提质、大气污染防治、水源地保护、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等整治行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保护好碧水蓝天绿草地。编制全旗疏干水利用总体规划,深度开发利用矿区疏干水,统筹用于生态绿化、城市水系及重点项目,打造煤矿疏干水综合利用示范区。加强流域水环境治理与保护,全面落实河长制、稳步推行湖长制,突出抓好乌兰木伦河、牜孛牛川流域水环境治理,实现重点流域水质达到地表Ⅲ类标准。加强“散乱污”环境整治,推进“最美矿区”和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打造绿色矿区、生态矿区、和谐矿区。三是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产业,促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推动煤电、煤化工等高耗能行业向绿色循环方向发展。鼓励绿化技术的研发、转化、推广,积极培育发展壮大沙柳木、汉麻等林沙产业,研发装配式木结构和被动式节能建筑等绿色技术产品,加快建设 10 万立方米沙柳木生产线及 30 万平方米装配式木结构房屋生产线,努力打造全国绿色建材生产加工基地和国家绿色化住宅及装配式建筑生产示范基地。各位代表,伊金霍洛这张绿色名片来之不易,凝聚着几代人的智慧和汗水!我们一定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毫不放松推进生态文明 建设,把最美的风景还给百姓,将宜居的生态留给子孙,让绿色成为伊金霍洛旗的永恒底色。(四)深入推动改革创新、不断强化要素保障,着力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动力。一是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全面落实各级科技创新扶持政策,推进创新链与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协同融合发展,力争迈入西部创新型城市前列。围绕清洁能源、高新技术、装备制造、林沙产业等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着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实施“人才强旗”战略,推进引资引智引才并举,培养和引进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形成人才集聚高地。深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进一步完善风险分担、金融服务等扶持政策,加快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结合房地产去库存,将部分闲置地产打造为“双创”高地,吸引大学毕业生、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形成人才带动良性机制和创新创业洼地效应。到 2022 年,力争将天骄众创园打造成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同步建成国家级众创空间 2家、自治区级众创空间 3 家,新孵化小微企业 600 家、提供就业岗位 5000 个以上。加大对非公企业的扶持力度,积极营造“社会尊重、政治器重、经济倚重、法治看重”企业家的良好氛围,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让企业家安心经营、 放心投资、创业兴业。到 2022 年,非公经济对整体经济的贡献率达到 75%以上。二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高标准完成国家、自治区和市试点改革任务,自选改革任务取得实质性突破和示范性成果。围绕提升民生质量,着力在教育、医疗、社保等领域改革取得重大进展,让人民群众收获更多改革红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强综合监管和效益考核,将 62 家旗属国有企业分类重组整合,壮大国有企业实力。组建成立水务集团,实现全旗疏干水、污水、中水等水资源规范管理、高效运营。做大做强圣圆煤炭运销公司,持续提升煤炭运销能力,支持其参与资源整合和地质灾害治理等公共事务,实现效益最大化。加快国有融资平台公司转型发展,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发挥其倍增效应,助推产业转型升级。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清理非行政许可审批,鼓励非公企业依法进入更多领域,激发非公经济活力。加快建设集行政审批与便民服务于一体的“一站式”政务服务中心,同步建设网上政务大厅,制定“零跑腿”“最多跑一次”清单,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缩短办理时限,打造西部最优产业发展软环境。三是强化要素保障能力。按照“产业集群、项目集聚、要素集约”的发展要求,进一步完善产业园区基础配套和服务功能,提升供水、供电、供热、供气和垃圾处理水平,增 强园区承载能力。优化调整电网布局规划,确保红庆河 500千伏和圣圆 220 千伏等 6 个重点输变电工程全部建成投用,中心城区和重点区域、重点部位实现双回路供电,形成以 500千伏电网为支撑、220 千伏电网为主干、110 千伏电网为辐射的电力保障体系。全面构建连接内外、覆盖城乡的公路交通运输网络,推进东乌与包西铁路联络线、准神铁路伊旗段等续建铁路项目建成运行,形成覆盖矿区、工业园区和物流基地的铁路集疏运系统。抢抓国家加快建设高速铁路网的重大机遇,全力配合推进包鄂榆高铁建设,实现高铁“零”突破。推进“智慧伊金霍洛”建设,依托旗大数据中心,整合各镇各部门和相关企业的数据信息资源,实现信息共享、统一调度,为综合监管、社会管理、居民服务提供信息化支撑。各位代表,改革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们一定要全力推进体制机制、工作理念和方式方法创新,以新的思路、新的办法和新的举措,创造性地推进各项工作,最大限度激发全社会引领发展的活力动力和竞争力!(五)不断强化民生保障、加快提升民生质量,着力增强各族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是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书记反复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要坚持将脱贫攻坚作为头号民生工程,强化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集聚各行业、各部门人力物力财力,注重扶 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全面落实产业扶持、易地搬迁、教育资助、医疗救助、生态脱贫、兜底保障“六个一批”扶持政策。深入推进健康扶贫,突出抓好产业扶持,实施农机具补贴、互助组织、电商扶贫等项目,并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牧户”等形式发展村集体经济,带动贫困户发展设施农业、特色养殖、乡村旅游、林沙经济等特色产业,带动贫困农牧民增收致富。贫困人口脱贫后,定期开展“回头看”,对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市农村牧区低保线的继续予以扶持,绝不让一村一户一人掉队落伍,做到脱真贫、真脱贫。到 2020年,农村牧区贫困人口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二是全力提供优质公共服务。深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全面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新建蒙古族中学等 14 所学校(幼儿园),基本实现小班化教学。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在职教师培训,继续引进和培养名优教师、名优校长,选聘师范类优秀毕业生到一线任教。创新体制机制,探索与国内一流学校合作办学,全方位引入教育新理念、管理新机制、师资新力量;深入推进教师竞争上岗、职称评聘、合理流动、高职低聘和低职高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最大程度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最短时间内推进教育教学整体水平跻身全市第一梯队。实施“健康伊金霍洛”工程。进一步加大医疗卫生投入力度,探索建立国内知名三甲医院和旗级医院医疗联合体,适时新建大型综合医院。推 进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加快中蒙医药事业发展,打造重点专科医院,在专科专病上形成特色。积极引进和培养一批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将优质公共文化服务延伸到基层。重塑“乌兰牧骑”文化品牌,培育一批编创演职人才,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更好地服务基层群众。完善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利用市场化手段引进企业和社会组织举办各类赛事活动,促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协调发展,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强成吉思汗传统文化和非遗文化保护传承,创作一批展现蒙元文化的民族文艺精品,打造伊金霍洛文化生态保护区。三是全力以赴提升就业增收水平。积极搭建就业服务平台,建立实名制管理数据库,通过组织企业专场招聘、开展“订单式”技能培训、鼓励自主创业等措施,保障高校毕业生、“零就业”家庭、外来务工人员等重点人群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将环卫、园林、市政等劳务服务岗位 60%以上用于吸纳转移农牧民就业,有效解决结构性就业问题,确保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3%以内;结合房地产去库存,打造集住宿、餐饮、培训等于一体的公寓式综合服务中心,有效降低从业人员生活成本。深化农村牧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保障农牧民财产权益。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允许农牧民对宅基地使用权进行抵押。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的农村土地承包政策,引导农牧民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向专业大户、家庭农牧场、农牧民合作社、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流转。健全企事业单位职工和公务员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全面落实各项惠民政策,严格执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促进企业职工收入与企业效益同步增长,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工资性、经营性、财产性和政策性收入。今后五年,继续保持城乡居民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速、农牧民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态势。四是健全更加多元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完善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稳步提高企业退休职工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水平。推行“六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建成管理服务更加规范、异地就医更加便捷、保险制度更加完善的医保体系。整合救助资源、创新保障方式,构建特殊困难群体“求助有门、受助及时”的“大救助”格局,让所有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都能得到保障。全面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在基础设施、扶贫开发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进一步提升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旗”。支持社会资本设立养老机构,推进医养结合,让老年人老有颐养、安享天年。 五是全面加强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健全多元化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切实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引导群众依法有序表达诉求,依法打击扰乱社会正常秩序的蓄意缠访闹访等行为。高度重视民间借贷,在棚户区改造、工程款支付、化债清税等过程中,同步化解民间借贷。进一步完善矿区移民搬迁补偿政策,从源头上杜绝抢栽抢种、私搭乱建等不法行为,维护农牧民合法权益,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加快涉案资产处置进度,严厉打击有钱不还、恶意逃债等“老赖”行为。依法建立“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健全“红黑名单”制度,构建社会诚信体系。健全完善食品药品安全保障体系,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打造国家食品药品安全城市。坚决有力去杠杆,通过资产处置、预算安排等多种方式,五年内将政府债务和企业整体负债率降到合理水平。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突出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切实加大安全投入力度,实施“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专项行动和安全科技重点项目,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全面大力普及安全教育,增强全民安全意识。始终保持安全生产高压态势,常态化开展全领域全行业全过程排查整治,以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倒逼安全责任落实,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深化“平安伊金霍洛”建设,加 大城乡公共安全投入,深度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手段,强化技防和信息化平台建设,2018 年基本实现中心城区和重点集镇、重点领域、重要部位技防全覆盖,构建点线面结合、网上网下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的立体化、信息化安全监管和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加大经费投入和装备配备,坚决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努力打造全国“最安全城市”。各位代表,民之所望就是施政所向!我们一定要永远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从教育、医疗、就业等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做起,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带领全旗各族人民不断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三、政府要切实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一)始终做到政治坚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维护**书记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定自觉的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市和旗委各项决策部署,确保重大决策在伊金霍洛旗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二)始终做到依法行政。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 纲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将政府决策、执行、监督全过程纳入法治化轨道。进一步健全法律顾问制度,深入落实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决策机制,全面提升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坚决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监督,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严格执行重大决策跟踪评价、终身责任追究及责任倒查机制,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做到各项决策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三)始终做到高效服务。牢固树立“人人都是地区形象、人人都是服务环境”的工作意识,主动服务、超前服务、高效服务,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为企业落地和项目建设营造良好环境。健全完善责任机制和督查机制,坚决杜绝“门好进、脸好看、话好听、事不办”的现象,对为官不为、工作不力的严肃问责,对懒政怠政、失职渎职的严厉惩处。坚持“问需于民、问政于民、问计于民”,畅通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大兴“马上就办”之风,确保群众合理诉求早发现、早回应、早解决。(四)始终做到担当有为。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健全正向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树立“鼓励创新、宽容失误”导向,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让广大干部敢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强化执行力 建设,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决心和“钉钉子”精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坚持为民务实,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深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精准破解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切实将各项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五)始终做到从严治政。严格落实政府系统从严治党、从严治政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责任制,全力支持监察委员会各项工作,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人员监察全覆盖。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加大对民生资金、重点领域、投资项目的审计监督力度,确保资金安全、项目安全。全面落实政府系统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持之以恒整治“四风”问题。以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保证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各位代表,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旗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勇于变革创新,勇于攻坚克难,勇于担当作为,始终同全旗各族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开创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新局面而不懈奋斗! 2018 年平潭县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平潭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油干 2017”成果丰硕刚刚过去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实验区党工委坚强领导下,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六中全会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省委十届三次、四次全会部署,围绕“一岛两窗三区”目标和“四个转变”要求,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打好开放开发攻坚战,对台小额商品免税范围扩类、旅游产业纳入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等重大政策获批出台,现代物流、旅游、金融等新兴产业快速起步,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进出口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保持全省前列,平潭在海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全面提升,一座“现代化+原生态”的海岛新城快速崛起。初步预计,2017 年地区生产总值 234.4 亿元,增长 8.5%;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 50.93 亿元,增长 35.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29.55 亿元,增长 11.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64 亿元,增长 17.0%;进出口总额 52.70 亿元,增长 79.3%;实际利用外资 1.2 亿美元,增长 14.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5900 元,增长 7.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4720 元,增长 8.5%。一年来,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六个方面工作:(一)全力以赴促进经济增长重点项目实现建设提速、规模提升。实施“加油干 2017”活动,推出重点项目 292 个,完成投资 380 亿元。在建产业项目 72 个,建成社会福利中心、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等 49个项目,新开工大练海上风电、平潭高铁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及站前城市综合体等 45 个项目。有序推进三批 24 个补短板投资工程包 83 个项目,完成投资 43.5 亿元。实施精准征迁,完善考核政策,征收房屋 611 座、土地 5455 亩,有力保障了重点项目建设。全省率先推出“房票”安置创新举措,安置房屋 7690 套、面积 94 万平方米,实验区成立以来首次开展大规模安置顺利实施。特色产业定位更加清晰、政策更加精准。立足平潭资源禀赋,优先发展旅游文化康体、航运物流、总部经济等产业。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出台“5+2”产业政策,全年兑现产业奖补资金 9.3 亿元。新落地特色产业项目 67 个,新增特色产业企业 1254 家,贡献税收占税收总收入 50%以上。三次产业中第三产业占比首次突破 60%,航运物流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 70%。招商引资注重“走出去”和“引进来”。加强旅游、物流、金融等产业政策推介,提升精准招商实效。在北京、台 湾、香港、武汉等地开展产业精准招商推介,吸引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来岚考察,与中船集团、清控集团、通号集团等 20 余家企业签订战略框架合作协议,项目计划总投资额达 1340 亿元。(二)积极探索对台融合新路径率先实施“一岛两标”,加快构建台胞“第二生活圈”。率先采认台湾建筑、规划、旅游、医疗、教育等行业资质资格,备案台湾相关机构和企业 49 家、从业人员 281 人。推动实施台湾同胞享受平潭公民同等待遇,持台胞证可直接办理社会保险、报检通关、信用卡等相关业务。建立两岸个人企业信用征信互认机制,为台企台胞提供融资便利。发挥政策优势,加快打造两岸快件物流基地。打好政策“组合拳”,从仓储、航线、通关、补贴等方面综合扶持物流业发展。“台北快轮”货运航线获批并实现运营,全国首个“三合一”两岸快件中心启用,大陆首个海外公共仓在台北港设立,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长 60%,其中两岸货运量增长5 倍;跨境电商保税进口入区货值 2.1 亿元,增长 3 倍以上;出区票数 42.35 万票,增长 4 倍以上。海运快件、跨境直购自开通以来保持较快增长,累计达到 7071 万元、1300 万元。对台小额贸易市场全年销售额达 7.12 亿元。创新基层合作模式,加快推进两岸社会融合。成功举办第六届共同家园论坛、第四届中医科学大会暨第十三届海峡 两岸中医药学术交流论坛、首届两岸数字创意产业论坛、第三届两岸村里长交流会以及两岸职工自行车赛等系列品牌交流活动。实施台湾青年创业就业引领计划,举办第二届两岸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吸引 800 多名台湾青年落地。聘请 20名台湾专才参与公共事务管理。与台湾 208 个村里建立联系,聘请 4 位台湾村里长担任试点村(居)执行主任,率先引进台湾村里长治理经验,改善村容村貌,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三)加快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扎实推进“优服务”创新。围绕投资、贸易、金融和人员往来便利化,推出 23 项创新举措,其中全国首创 8 项,18 项列入可复制创新成果,数量居全省前列。“关检一站式查验平台+监管互认”被商务部评为 4 个“最佳实践案例”之一,“市场主体名称登记便利化”入选第三批全国复制推广改革试点经验。上线两岸海关电子信息交换系统,实现两岸原产地证书信息互换和 AEO 互认。推动设立检验检疫综合试验区,率先试点对台检验检测认证结果采信。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深化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基本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实施行政服务中心标准化提升工程,全面推进“三减二化一提升”,24 小时政务自助超市正式运行,运转效率普遍提升 30%-60%。持续深化商事登记、行政审批、项目投资“三项体制”改革,新增注册企业 2509 家,注册资本 1077 亿元。依托“智慧岛”服务中心,构建与公共资源分配挂钩的社会诚信管理体系。积极推进“新平台”建设。完善提升总部经济基地、跨境电商产业园等一批功能性平台。两岸特色金融集聚区初具规模,累计入驻金融、类金融企业超过 1600 家,全年贡献税收超过 15 亿元。融资租赁基地入驻企业 65 家,隧道产业平台“贝易网”、海运电商平台“携船网”投入运营。平潭自由贸易数字港项目获国家发改委批复立项,完成两岸唯一的综合性动植物检疫隔离处理中心(一期)项目建设。持续推进对外开放。首次举办高规格的中国-岛屿国家海洋部长圆桌会议,向世界发布《平潭宣言》并签约 6 个国际产业合作项目,总投资 11.85 亿美元。举办海洋海岛“三项活动”,提升品牌影响力。与阿联酋拉斯海马自贸区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全年接待重要外宾 20 批 146 人次,有效积累了外事接待经验。(四)全力打造独具特色的国际旅游岛有效保护“原生态”。完成景观风貌专项规划、建筑风貌控制导则、石头厝保护专项规划编制。建设海坛湾国家级海洋公园。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整治,拆除违规养猪场 145 家,减少生猪 12 万头。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三十六脚湖水源保护区截污工程,完成龙王头海滩截污治理。绿化造林 3.85万亩,空气质量指数继续在九市一区中保持最优。 加快实施“补短板”。《海坛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获国务院批复。仙人井、石牌洋等主要景区基础设施加快推进,金井湾游客服务中心基本建成,坛南湾-海坛古城获批 4A 级景区,将军山景区获批 3A 级景区。金井湾商务营运中心配套酒店等一批星级酒店加快建设。启用公共自行车、共享单车,增设 8 个临时停车场,旅游配套设施和接待能力持续提升。全力做优“产业链”。突出“一村一品”,北港文创村被列为“全省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加快推进白沙海钓村、杨武楼咖啡村及磹水风韵古村建设。突出先行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海坛古城二期、澳前渔港商业街等一批旅游项目,美丽之冠旅游综合体、邓丽君影视基地年底试运营。全年来岚游客达 380 万人次、旅游收入 27 亿元,分别增长 30%、45%以上。入选全国首批“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和“2017 年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目的地”。(五)着力推动宜居家园建设城市环境更优美。实施基础设施项目 178 个,完成投资149.36 亿元。建成麒麟大道等城区主次干道,新建、续建及改造市政道路 46 条,总里程 38 公里。全面实施城市绿化、美化、花化、亮化工程。110KV 桥锦头变电站和 220KV 上澳变电站投入运营。污水、环卫、燃气管道、公交场站、停车场、充电桩等市政配套设施建设全面推进。积极开展第五届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深入推进市容市貌专项整治,拆除处置“两违”661 宗、面积 18.8 万平方米,“两违”持续保持零增长。扎实推进殡葬制度改革和豪华墓、活人墓专项整治。实施金井湾新城区生活配套提升工程,新区人气加快集聚。社会事业发展更协调。建成公共 wifi、背街小巷改造(一期)等一批为民办实事项目,完成投资 2.12 亿元。福建师大平潭附中和平潭一中新校区投入使用,新增普惠制幼儿园2 家,新增公立中小学学位 3810 个。平潭协和医院成为我区首家三甲综合医院,正式启用卫生信息化平台(一期),15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全国首个国际南岛语族考古研究基地正式挂牌,区博物馆设立,文物考古、文艺创作取得丰硕成果。成功举办国际风筝冲浪、全国沙滩排球等顶级体育赛事,泳动平潭公开水域邀请赛、“海洋杯”国际自行车赛成为全省“体育旅游精品赛事”。社会治理水平更有力。全国首创聘请两岸法律专家担任法律顾问,保障台胞合法权益。妥善解决一批信访积案和历史遗留问题,坚决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平安三率”全省排名提升,群众安全感进一步增强。圆满完成党的十九大、厦门金砖会晤、中国-岛屿国家海洋部长圆桌会议等重要活动和敏感节点的安保维稳任务。安全生产责任有效落实,食品安全形势稳中向好,社会大局安定稳定。 (六)稳步推进“三农”工作落实精准扶贫举措。出台精准脱贫实施方案,投入财政扶贫资金 5400 多万元,清退不符合条件的农村低保户 1285户 2457 人,实施政府兜底保障 5795 人、医疗救助 2462 人、教育资助 930 人、转移就业 1415 人。农村低保标准由 3600元提高到 3960 元,保障水平稳步提高。推动农村改革发展。按省政府进度要求,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任务。启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加快建设 8 个美丽乡村。改造农村路网总里程 66 公里,加快推进防洪防潮等一批水利工程建设。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完成粮食园区项目主体工程。稳定农渔业生产,完成高效节水灌溉项目 5000 亩,建成高标准农田 4500 亩,种植粮食作物 5.47 万亩,鲍鱼年产值达 20 亿元。增强村民自治能力。强化村级组织建设,制定村干部绩效考评办法,加强村级财产管理,提高村(社区)干部报酬待遇。试点 7%预留地征迁款购置店面、发展乡村旅游等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开展村风整治、社区治理,严厉打击“村霸”,查处村级违法违纪党员干部 25 人。此外,统计、气象、保密、档案、地方志、人防、科协、工会、民族宗教、妇女儿童等工作和老龄、残疾人、慈善事业全面推进。各位代表,我们在加快推动发展的同时,坚持从严治政, 努力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严格依法履职,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监督、社会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 184 件、政协委员提案 102 件,办结率均为 100%。加强效能建设,深化治庸治懒。强化干部教育管理,深入一线考核干部,提振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加大行政监察和审计力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实效。各位代表,经过一年的艰苦奋斗,平潭的发展步伐更加稳健,开放姿态更加自信。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实验区党工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和各位代表、各位委员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广大干部群众戮力同心、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平潭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离退休老同志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岚机构和驻岛部队、政法干警,向关心支持平潭发展的海外侨胞、台港澳同胞,致以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部分重点项目未能按预期计划实施,制约项目的因素还比较多;优势产业培育发展有待继续突破;国际旅游岛建设刚刚起步,服务标准化、国际化水平还有较大差距;社会事业存在许多短板,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不相称;体制机制还不顺畅,对台先行先试、深化改革存在不少瓶颈制约;干部队伍思想观念、能力水平还需要持续提升。对此, 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强化使命担当,不断加以突破。二、做好“三篇文章”,全力推进 2018 年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2018 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 40 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平潭蓄势发展、奋力赶超的攻坚之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届四次、五次全会部署,围绕建设“一岛两窗三区”总体目标,按照实现赶超和高质量发展有机统一的要求,全力种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两棵树”,全力推进“人流、物流、资金流”高端产业发展,全力推进深化改革和高水平对外开放,全力推进共建共享的幸福家园建设,推动开放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9.5%;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增长 1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6%以上;进出口总值增长 19.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9%;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 8.2%、9%;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3.5%以内。实现上述目标任务,关键是要上下同心、埋头苦干,扎实做好人兴业旺、先行先试、优化环境“三篇文章”。 (一)聚焦“人兴业旺”,加快建设活力迸发的创业之城立足“新兴产业区、高端服务区、宜居生活区”战略定位,舍得下成本、花代价,以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聚力发展特色产业,以鲜明特色和优势服务做大旅游品牌,以最大的诚意和最优的政策引才聚才。加快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一是旅游文化康体产业。用足用活旅游产业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继续争取离岛旅客购物免税、发行竞猜型体育彩票等国际旅游岛配套政策,大力引进一批高端旅游产业项目。以建设“健康旅游示范基地”为契机,加快推动健康产业发展,吸引海内外医药、医美、养老、民宿、文创等产业项目落地。开工建设国际演艺中心、国际会展中心等项目,加快推进灯塔旅游综合体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年内开工建设。继续举办系列高端论坛、峰会,逐步培育会展品牌。用好“雄鹰”“雏鹰”两只基金,扶持一批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二是物流贸易。优化物流仓储园区布局,加快建设澳前保税物流园、利嘉物流园、金井跨境电商物流园,引进两岸知名物流公司及电商企业入驻。积极培育两岸海空联运国际物流通道,完善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用好首个对台海外公共仓,扩大两岸海运快件、跨境物流、冰鲜水产品、农副产品等贸易业态规模,推动共建两岸物流港。三是总部经济。落实总部经济扶持政策,发挥平潭发展 基金杠杆作用,吸引更多总部型企业入驻。加快建设两岸特色金融集聚区,大力引进台资银行、证券、保险及产业基金等金融机构。积极推动国祥人寿、海峡人寿保险牌照获批。探索与华通银行合作共建模式,引进各类股权投资企业。四是实体经济。充分利用丰富的风能资源,打造风力发电、风电制造、风电服务、融合发展四大板块产业链,加快建设长江澳、大练、屿头等海上风电项目。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生产基地建设。继续推动海运业、远洋渔业回归,扶持海产养殖、海产品深加工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一是突出“四个全域”,培育特色旅游品牌。规划建设邮轮码头、游艇基地、房车营地和露营地,开发串联陆上、离岛景点的海上旅游线路,构建高端海洋旅游度假胜地。打造文体赛事品牌,大力发展一批海上健身休闲项目,办好风筝冲浪、帆船帆板、自行车、马拉松等国际性体育赛事。打造石头厝品牌,加快推进文创村、咖啡村、海钓村、风韵古村等一批旅游特色村建设。推动建设国际名品购物中心,扩大旅游购物消费。加快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积极申报第八批国家地质公园。争取全年游客量达到 480 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 40 亿元。二是突出“补短板”配套,升级旅游基础设施。实施交通网络工程,加密平潭至台港澳海上运输航线。加快建设连接主要景区道路的接线工程,推进旅游观光道建设,合理规划并开通运营环岛 游观光大巴线路。实施公共服务配套工程,加快旅游驿站、观景台、厕所、形象宣传亭等“四合一”要素配套,完善提升主要景区停车场、游客接待中心、离岛渡轮等配套设施。三是突出与国际接轨,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构建智能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旅游标识系统,加快建立旅游线上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和旅游大数据平台,推动主要景区免费 wifi 全覆盖。构建旅游领域社会信用体系,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大力倡导文明旅游。构建旅游市场监管体系,推动设立旅游警察,加强旅游执法,净化旅游市场环境。构建旅游人才体系,建设旅游就业服务需求平台,引进一批懂得营销策划、善于经营管理及金牌导游等专业人才。加快重点项目建设。一是保持较高规模投资。全年计划实施重点项目 300 个左右,计划完成投资 420 亿元以上。按照“促开工、促在建、促投产”的要求,力争新开工 122 个项目,建成或部分建成 65 个项目。加快建设公铁两用大桥、闽江口水资源配置(一闸三线)、自来水厂(二期)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建成环岛路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程、和平大道(一期)等项目。二是持续优化项目结构。提升产业项目在项目盘子中的比重,全年争取引进产业项目 50 个,其中10 亿元以上 15 个。加强招商项目库建设,创新招商方式,优化招商机制,继续开展专场招商推介活动,兑现招商引资奖励政策,促进全民招商,确保项目招得进、落得下、发展 得好。三是强化项目保障。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建设管理、竣工验收、竣工决(结)算评审、移交管理等工作。强化征地拆迁、用林用海等要素保障,制定补偿机制和监管制度,有序推进司法征迁。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支持,以 PPP 等多种模式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建设。做大做强五大集团,进一步提升区属企业项目管理水平,增强筹融资和偿债能力。加快集聚人才人气。一是以更优的政策聚才。实施“两岸英才行动计划”,研究制定更具吸引力的人才引进政策。规划建设一批公租房、人才房,打造“青春驿站”、“英才新村”,力争在 3-5 年内引进 5 万名以上两岸大学生。降低“海峡号”“丽娜轮”票价,最大限度让利台胞,构建两岸成本最低、速度最快的人员往来便捷通道。二是以更好的平台聚才。加快推进高教园区和产学研园区建设,加快福建职业信息技术学院平潭校区建设,推动数创学院入驻招生,促进产教融合,协同培养高素质创新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发挥两岸青年创新创业联盟的作用,促进两岸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常态化,吸引更多台湾青年创新创业团队和大学毕业生落地发展。三是以更适合青年的业态聚才。把握时尚气息,关注青年需求,积极发展数字创意、影视演艺、动漫游戏、网络文化以及音乐、艺术等新兴文创产业。加快推进“码农部落”产业综合体、两岸影视新传媒基地、太谷城“双创中心”等载体建设,集聚一批创新引领、创意丰富的文化创意人才, 促进“候鸟式”办公、创业、就业,打造青年创新创造创业的大本营。四是以更好的服务聚才。引进适合海内外人才尤其是台湾人才居住习惯的生活休闲配套设施,构建符合国际标准的公共服务体系和交通、教育、医疗、公积金补贴等全方位的优惠政策体系,让各类人才在平潭安心舒心工作生活。(二)聚焦“先行先试”,加快建设示范引领的创新之城围绕“两个窗口”战略目标要求,创造性履行先行先试的重大责任和使命,敢于“走前头”、勇于“破惯性”,切实找准对台融合发展的突破点、改革创新的发力点,争创对台、对外开放新优势。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在构建社会融合、心灵契合的温馨家园上力求新突破。一是持续深化“一岛两标”。进一步采认台湾养老、医护以及社区管理类职业资质资格,继续推进工程建筑、金融、通关检验、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领域的探索实践。尝试构建融合两岸行业标准、规则、制度的通用标准,推动设立两岸通用标准认证中心。赋予台胞在学习、创业、就业、生活等方面的国民待遇,率先探索让台胞享有参与社会管理、基层治理、参政议政等基本权利和义务,将台胞证号管理纳入公民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管理范畴。二是增进两岸人文交流交融。突出台湾青年一代和基层一线,继续实施台湾青年创业就业引领计划,设立两岸青年发展基 金,建设台湾青年实训基地,构建“实践-实习-就业”体系,争取吸引台湾青年 1000 人落地实训、1000 人落地就业、2000人首来交流。推动建设两岸国学中心,开展两岸宗教文化、妈祖文化等研习交流。推动岚台校际结对子、师生交流、夏令营等活动,继续办好第七届共同家园论坛、两岸金融论坛以及垒球赛等文体交流活动,实现常态化、品牌化、实效化。三是促进两岸基层治理融合。加快建设台湾文化广场,推动建设台胞社区。继续办好两岸村里长交流活动,拓展两岸及国内交流层次和范围。深化基层融合治理,鼓励台胞参与村级组织换届选举,选配一批台籍村居主干,聘任形式从担任村(居)委会执行主任拓展至社区规划师等。继续招聘一批台湾人才进入公共服务机构任职。对标国际先进规则,在建设一流营商环境上力求新突破。一是继续推进重点领域改革。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项目投资、商事登记、通关监管、社会信用、纳税服务六个方面改革创新系统集成。健全完善工程建设、行政审批、资金管理、招投标等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的制度体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持续推进综合执法体制、安全生产体制和预算体制改革,稳步推进行政类和公益类事业单位改革。探索创新国有资本运作和监管模式,发挥区属国有企业开发建设“主力军”作用。二是做强做优自贸试验平台。制定出台自贸片区重点平台建设方案,健全推进机制,完善配套政策。加快推进两 岸“三创平台”基地、跨境电商基地、海峡股权交易中心等省级重点平台,积极推进两岸影视与新媒体产业合作基地、两岸特色贸易集聚区等区级重点平台。动植物隔离检验检疫中心投入使用,建设多元化的珍稀动植物观光景点和科普教育基地。三是推动建设平潭自由贸易港。研究完善平潭自由贸易港实施方案,探索在体育娱乐、文化创意、影视媒介、信息服务、健康医疗、旅游金融等领域实行更加开放的投资准入政策,推动全岛范围内建设自由贸易港。加快澳前码头、金井码头基础设施和关检配套设施建设,推动金井口岸正式开放。加快推进自由贸易数字港、两岸大数据中心以及国检综合试验区、两岸合作检验检疫试验区建设,服务两岸经贸发展。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在扩大对外开放上力求新突破。推动中国-岛屿国家海洋部长圆桌会议成果转化,争取成为永久举办地。筹建“圆桌会议”展示馆,适时组织回访参会国家,建立中国-岛屿国家项目合作信息库,拓展与岛屿国家在特色商品、海岛旅游、高端酒店等方面的项目合作。深化与“海丝”沿线国家、南太平洋岛国的文化交流,积极开展“城际间互惠”旅游合作。做好与巴西、日本、佛得角等国家缔结友城工作,不断扩大平潭的国际“朋友圈”。(三)聚焦“优化环境”,加快建设幸福温馨的宜居之城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统筹城乡一体发展,加快补齐民生社会事业短板,精细化建设和管理城市,让城市发展更有内涵、更有温度,让人民生活更加美好、更加幸福。提升城市发展水平。一是做优顶层设计。按照“现代化+原生态”理念,以国际视野编制概念性空间发展规划,尊重自然生态、人文历史,注重人口密度和开发强度,赋予城市灵魂,塑造城市个性。加快总体规划修编并组织实施,加快编制生态红线、城市开发边界等专项规划,严格控制城镇开发建设。强化精准用地研究,必要功能用地按时序开发,特殊功能用地按机遇开发。二是做实基础设施。加快建设金井湾大桥及连接线工程、地下综合管廊、坛东大道(一期)等一批重大项目,新改扩建 37 条城区市政道路,打通一批断头路。加快推进农贸市场、再生水厂、自来水厂(二期)以及电力设施、环卫设施、停车场、充电桩等一批市政项目。积极发展绿色交通、智能交通,平潭新客运站、公交总站建成并投入使用。三是做细城市管理。完善金井湾、岚城、澳前、流水四个片区功能布局和发展定位,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持续开展市容市貌专项治理,始终保持“两违”整治高压态势。大力实施城区美化、路网绿化、楼宇亮化工程,切实加强水、电、路、讯等市政设施的维护运营,实施金井湾大道沿线景观提升和老城区改造工程。继续推进竹屿湖公园、莲 花山公园等一批市民休闲公园建设,争取通过省级园林城市考核验收,争创国家海绵城市。提升三农发展水平。一是深化精准扶贫。落实区县乡村四级领导干部挂钩帮扶机制,落实农村人口义务教育、住房安全、基本医疗“三保障”工作,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 4320元,持续巩固脱贫成效。二是优化农村基础设施。继续实施8 个“千村整治、百村示范”村庄项目,优化人居环境。加快推进防洪防潮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提升防洪抗灾能力。完成 3 个陆岛交通码头、3 个镇镇有干线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力争完成主岛行政村“村村通公交”,更加方便村民出行。三是发展现代农业。狠抓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鼓励发展设施农业、观光农业和休闲渔业,支持两岸精致农业合作基地建设。探索引进台湾农渔会组织管理模式,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培育乡村特色产业,增强农村经济活力。四是提升村级治理能力。聚焦土地流转使用、惠农扶贫资金使用、农村“三资”管理、征地拆迁安置等领域,开展专项巡查和定向督查。深入开展村风整治、社区治理,坚决打击各种“村痞村霸”和宗族恶势力,坚决打击无理阻挠项目施工行为,推动“老人会”规范管理,持续改善农村社会环境。提升民生保障水平。一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新改扩建中小学校 13 所,新增普惠性幼儿 园 13 所。实施“名师引进工程”、初中“壮腰工程”、高中“优化工程”,扎实推进特教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强与省内外知名高校以及国家海岛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的联系与合作,加快发展高等教育。推动两岸教育合作,力争引进台籍教师 100 人以上。二是健全医疗卫生体系。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整合区域医疗卫生资源,组建区人民医院,推进医联体建设。平潭协和医院投入使用,先行开放床位 500张,适时推进二期工程建设。优化基层医疗卫生资源布局,推进疾控中心、妇幼保健院等公共卫生机构建设。开展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试点,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医疗健康水平。三是加快文化事业发展。规划建设水下遗址博物馆、壳丘头文化遗址公园、南岛语族考古研究中心,推动建设南岛语族考古基地二期工程,深入推进文物考古,提升平潭文化软实力。开工建设科技文化中心,办好平潭科技研究院、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一批科研创新平台。改造提升平潭图书馆,加快补齐基层文化阵地短板。积极挖掘和宣传藤牌操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力支持文艺创作,推动群众性文体活动繁荣发展。四是强化基本生活保障。适时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城乡居民和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待遇,健全多缴多得、长缴长得激励机制。推进非公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医保,扩大医保覆盖面。健全社会救助体系,积极发展养老服务产业,加快推进 农村幸福院项目建设。基本完成安置房回迁安置、3792 套保障房安居建设任务,落实好第五批公租房配租工作。全力推进供水管网改造、农贸超市改造、城乡公厕建设等为民办实事项目,实施“食品安全十大工程”,努力把惠及民生的事情办好办实。提升文明和谐发展水平。一是保护生态环境。严格落实生态红线制度,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严格生态环保责任追究。严格保护石头厝、沙滩岸线、奇岩怪石等自然资源,推动沙滩和石头厝保护立法工作。全面推进河长制,实施“麒麟活脉”行动计划,加强小流域环境整治。积极推进“银色海滩”“生态海岛”“蓝色海湾”等海洋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继续实施绿化、花化、彩化工程,打造绿岛花城。二是提升文明氛围。全面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宣传活动,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积极创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持续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市民素质提升行动,加快构建公民诚信体系,促进形成崇尚诚信、践行诚信的社会风尚。三是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健全金融风险防控体系,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等违法违规行为,守住不发生金融风险底线。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稳定发展房地产市场。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积极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和“无假货质量岛”。创新社会治理,完善“智慧岛”服务平 台,加快建立立体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创新信访工作机制,依法依规严厉打击缠访、闹访等行为,妥善解决一批信访积案和历史遗留问题,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三、强化使命担当,以更严更实标准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各位代表,我们要充分认识现在所处的历史方位和特殊阶段属性,做到对目标要求心中有数、对肩上任务心中有数、对工作抓手心中有数,改进作风,勤勉尽责,依法行政,不断开创政府工作新局面。始终把对党忠诚作为思想行动的根本。深入学习领会**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四个自信”,弘扬“红船精神”,开展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书记有很深的“平潭情结”,我们更有条件、更有感情、更有责任把这一重要思想学得更深、悟得更透、贯彻得更彻底,让海坛大地成为这一重要思想落实最坚决、实践最生动、成果最丰硕的先行示范区。始终把依法行政作为政府工作的准则。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高质量办好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扎实推进科学民主决策,加强对重大政策的研究,摸清问题、精准施策,高质量制定好各类规范性文件。持续深化“模块化、标准化”,探索完善扁平化、大部制行政管理框 架,完善国民经济统计核算体系,不断提升行政效能。始终把敢于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自觉。实化、细化容错纠错激励机制,旗帜鲜明为那些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用好一线考核干部评价机制,关心关爱在基层、在一线奋力拼搏的优秀干部。发自内心、出于公心,多想怎么办成事、怎么谈成项目、怎么创造条件,创新思路、迎难而上;少讲环境困难、少谈客观原因、少造“人为壁垒”,消除“玻璃门”、“弹簧门”,真正让项目落地生根、让群众把事办好。始终把廉洁从政作为政府工作的底线。以坚如磐石的决心和毅力推进反腐败斗争,巩固压倒性态势、夺取压倒性胜利。以更大的力度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大力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以严明的纪律和监督促进作风转变,落实好新出台的八项规定《实施细则》,持续整治“四风”问题,以更高标准建设服务为民、忠诚干净、勇于担当的新时代干部队伍。各位代表,新时代孕育新希望,新使命开启新征程。做好“三篇文章”,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既要久久为功更要只争朝夕。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实验区党工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平潭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作风,始终保持“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韧劲,不驰于空 想,不鹜于虚声,撸起袖子,扑下身子,扎实工作,努力奋斗,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共同谱写两岸共同家园和国际旅游岛美丽新篇章!2018 年咸宁市咸安区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17 年工作回顾即将过去的一年,是我们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的奋进之年,是我们迎难而上、破难而行的攻坚之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下,我们积极应对复杂经济环境和洪涝灾害等多重考验,勇于变革、勇于创新,务实重行、深耕细作,扎实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新一届政府履职的良好开局。这一年,我们一心一意扩投资、夯底盘,综合实力跃上了新台阶。经济运行稳中向好。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280亿元,增长 8.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276 亿元,增长 16%;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9 亿元,增长 12.1%;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1.06 亿元,增长 8%;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 31105 元和15433 元,增长 9%和 8.8%。项目支撑更加有力。全区建设项目 323 个,总投资 499 亿元,其中 5000 万元以上项目 132 个,投资 439 亿元。坚持一季一开工,集中开工重大项目 47个,投资 252 亿元。建好项目储备库和建设库,纳入储备库项目 737 个,总投资 4080 亿元;纳入建设库项目 190 个,总投资 442 亿元。全年争取中央、省预算内投资 15 亿元,增长 22%。招商引资成果丰硕。突出“一号工程”抓招商,综合运用产业链招商、平台招商、中介招商等方式,全年累计新签约项目 227 个,其中投资过 10 亿元的项目 8 个、过20 亿元的 5 个、过 50 亿元的 3 个、过 100 亿元的 1 个,引进项目实现一二三产业全覆盖。以康笙源医药、湖北众网为代表的总部经济和“四新”经济招商破题。由中国民企 500强温氏股份投资的贺胜食品加工产业园成为首个单体投资过 10 亿元的工业项目,由新三板上市企业鼎新高科投资的防水材料项目签约开工。新签约项目开工率达 80%以上。资金保障有力有效。为全区规上企业落实县域经济调度资金1.72 亿元。办理应急周转资金 224 笔、10.1 亿元,为企业降低融资成本 6000 万元。天宏化工、湖北特钻、泉都带钢等停产企业复产盘活。引进 10 家金融机构落户。新增 18 家四板挂牌企业。贺胜金融小镇聚集 150 余家知名基金公司注册落户,资金管理规模超过 300 亿元。这一年,我们一门心思挖潜力、提质效,产业结构实现了新突破。园区建设拓展升级。统筹安排 1.7 亿元的园区建设专项资金,支持“一区六园”平台建设。开发区累计投入 资金 1 亿元,建成模具产业园二期道路、生物医药产业园及竹产业园等一批园区基础设施,新征土地 1500 亩,整理土地 1562 亩,开工建设 1300 亩,批回用地指标 1591 亩。6 个乡镇工业园累计投入资金 7400 万元,平整土地 1662 亩,新签约企业 8 家。温泉、浮山两个孵化园新入驻企业 13 家。工业经济加快转型。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326 亿元,增长14%。实现工业用电量 5.6 亿千瓦时,增长 11%。新入规企业 15 家。完成技改投资 29.8 亿元,增长 14%,覆盖 44%规上企业。洪盛模具、精华纺织、中港金属等企业扩规增效。科技创新助力动能转换,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 12 家,总数达到 35 家。新建院士专家工作站 4 家,总数达到 11 家。华鑫科技、精华纺织获省级科学技术奖励。人造板产品列入中小企业质量提升省级重点项目,成为全市唯一省级项目。农业质效稳步提升。全区农业总产值达到 47 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 190 亿元。新增农产品加工规上企业 2 家,新增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7 家,新增流转土地 1.65 万亩,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 85 家,新增家庭农场 5 家。建成“百公里油菜观光经济带”和“五个田园综合体”,茶叶、蔬菜、油菜三大主导产业分别增产 5.6%、6.9%、4.3%,产业链条不断拉长,综合效益不断攀升。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粮食生产能力稳步提高。2.88 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开工,1.2 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建成,创建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 20 个。 新增“三品一标”认证产品 9 个,“咸安砖茶”获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生甡川”获中国驰名商标,“白水畈萝卜”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通过农业部评审。全域旅游势头强劲。投资 120 亿元的康美咸宁健康小镇、投资 100 亿元的云南城投“未来城”、投资 80 亿元的向阳湖康养特色文化小镇、投资 50 亿元的“原乡·梓山湖休闲度假综合区”、投资 30 亿元的“军旅小镇﹢白水畈田园综合体”等重大旅游项目签约,向阳湖湿地花海、建国畈、东源畈、黄荆塘等乡村游持续火爆,全区旅游总人数超过 910 万人次、总收入突破 40 亿元,同比增长 20%和 21%。商贸经济蓬勃发展。城乡商贸项目加快推进,恒信宝马等 7 个项目建成营运。培育入限商贸企业22 家。中百、武商、银泰百货、国药控股等一批大中型商贸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大型商业综合体咸宁国贸即将投入运营。电子商务发展迅猛,全年电商包裹量 350 万件,增长 30%,交易额近 15 亿元。全年完成外贸出口 6400 万美元,其中洪盛模具出口额达 500 万美元,成为新的增长点。这一年,我们一以贯之抓统筹、强功能,城乡品味得到了新提升。城乡建管力度加大。投入 3000 万元,背街小巷基础设施得到完善,环境卫生有效改善,宏大农贸市场加快转型,国家卫生城市复核评审顺利通过。依法强制拆除违法建设 37 处、3577 平方米,拆除乱搭乱建等违章建筑 26914平方米。公路治超获交通部省际互检组充分肯定。重大项目 提速见效。投资 6 亿元的区文体中心完成土地预审报批、设计招标等前期工作,完成 56 户拆迁协议的签订和资金兑付。投资 6 亿元的“一河两岸”改造房屋拆迁接近尾声。投资 5亿元的香城大道进入评审阶段。投资 3 亿元的怀德路中城路改造完成协议签订 70%,全线路基基本成型。淦河中下游整治完成岸坡护砌、亲水平台等工程。棚户区改造加速推进。第一批 8 个棚改项目快速推进,其中 6 个市级棚改项目签约率达到 90%,发放金额 6 亿元,拆除房屋面积 12.65 万平方米;2 个区级棚改项目签约率达到 83%,发放金额 3.9 亿元,拆除房屋面积 3.64 万平方米。第二批 10 个棚改项目全面转入复评签约阶段,部分项目签约率超过 52%。全域基础设施更趋完善。污水处理厂及管网配套工程在全市率先动工。启动建设城乡生活垃圾治理智能监管平台,乡镇生活垃圾无害处理率达 90%以上。完成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 780 公里。率先对所有国省道进行二级公路以上标准改造。完成咸嘉生态文化城镇带贺胜段改造。幕阜山扶贫公路、S360 大幕至向阳湖二级公路开工建设。花纹水厂、水毁修复工程、南川灌区一二期等水利项目加快推进。梓山湖新城更趋成熟。完成投资 20 亿元,带动社会投资 10 亿元。桃林大道建成通车,新城主次干道通车里程达 30 公里,路网格局基本成型。华中最大集装箱酒店对外开放,首个以爱情为主题的休闲度假区梓山湖蜜月湾小镇建成运营。彰显江南水乡风格的江南 里一期投入运营,华中首个房地产定制产品梓山郡二期正加快建设。这一年,我们一马当先破藩篱、立新规,改革创新释放了新红利。供给侧改革深入推进。非煤矿山综合整治力度加大,35 家矿山压减至 11 家。棚改助力去库存效果显现,城区新商品房销售面积 160 万平方米、增长 7%,商品房库存消化周期从 11 个月降至 9 个月。落实“营改增”及小微企业减税降费政策,累计减税 690 万元。为用电大户申报落实直供电政策,累计节约电费 300 余万元。规范政府债务管理,债务风险总体可控。“放管服”改革扎实推进。国家级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顺利启动,区镇村三级政务服务一张网基本建成。乡镇办权责清单编制完成,12 个乡镇办、890 个权责事项彻底厘清。贺胜桥扩权强镇改革试点加快推进,分3 批下放市区两级 121 项职权,进驻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达256 项,贺胜桥便民服务中心功能更加齐全完备。健全项目建设联席会议制度,探索试行容缺受理机制,全力服务重大项目建设。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行“多证合一”,新登记市场主体 3957 户,总数达到 28356 户。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定并公开区级随机抽查事项清单 207 项。关键领域改革统筹推进。加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消公立医院药品加成,实行零差率销售,药占比降至 35%以下,医疗费用平均增长幅度控制在 10%以下。加快乡镇财政体制改革, 深化税源建设,提高乡镇财政治理能力和水平。加快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及投融资体制改革,整合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闲置国有资产、部分国有企业资产共 103 亿元,组建净资产过百亿元的咸安经发集团。加快安全生产领域改革,成立 20 个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创新社会治理机制,新增安全生产、物价监督、河湖保洁、交通劝导、消防巡查等 5 类入网格事项,网格化管理事项达到 13 项。创新招商体制,出台招商新政,组建 4 个招商分局开展驻外招商。成立投资委、财税委、土地委,设立城管委,组建旅游委。加快物价、发改机构整合,完成工商、质监、交警三大队下放承接。这一年,我们一鼓作气攻痛点、破难点,生态保护呈现了新气象。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的 35 个问题如期整改销号。节约集约用地工作受国务院通报表彰,获 1000 亩用地计划指标奖励。“蓝天”保卫战全面打响。深入开展“三禁三治”,补贴资金 260 万元,淘汰或改造中心城区 20 蒸吨/小时以下高污染燃料锅炉 43 台、130 蒸吨。新建 1 个大型收储处理中心、9 个小型收储站,初步建成农作物秸秆收储、利用和加工体系。筹集补贴资金 855 万元,推进黄标车淘汰,淘汰量占全市任务总数的 33%。“碧水”保卫战全面打响。编制乡镇饮用水源划分方案,建立“一源一档”。投入资金 500 万元,整治淦河马桥饮用水源地周边环境。筹措资金 2669 万元,拆除“两湖”49459 亩围网围栏养殖设施。畜禽养殖“三区” 划分方案正式出台,禁养区内 37 家养殖场全部关停,206 家养殖场完成环保设施改造升级。建成 7 个畜禽养殖粪污“零排放”示范场。河湖库长制扎实推进,一河一策编制初步完成,清河行动全面开展。“净土”保卫战全面打响。启动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布设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点位。启动非煤矿山恢复治理试点,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创建国家和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护绿”保卫战全面打响。投入资金 5000 万元,界定 57 万亩天然林保护区,完成通道绿化 375 亩,“绿满咸安”累计造林 93616亩,超额完成目标任务。这一年,我们一往无前增福祉、促和谐,民生事业续写了新篇章。精准扶贫卓有成效。如期完成 8 个重点贫困村出列、7916 人脱贫、210 人易地扶贫搬迁、878 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的脱贫任务。发放贫困户扶贫小额贷款 8375万元、农业经营主体扶贫贷款 5835 万元,投入产业扶贫奖补资金 4000 万元,新发展产业扶贫项目 229 个,带动 20 个重点贫困村新发展产业扶贫项目 76 个。贫困发生率由 5.6%降至 3.4%。低保、五保、特困、孤儿、高龄补贴等保障全面提标。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科技扶贫等政策全面落实。教育投入力度加大。筹资 1.7 亿元,扩大城区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新建和改扩建市外校玉泉校区、香城学校、市第六初级中学、凤凰小学、市第十八小学。引进社会资本,建成北大 邦梓山湖实验学校和市第二实验小学。探索名校托管、一校两区集团化办学模式,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启动实验学校、浮山学校市级示范校创建工作。公共服务均衡普惠。区中医院门诊综合楼主体工程竣工,区妇幼保健院住院楼改扩建项目实施。落实地方政府债券资金 758 万元,完成 39 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标准化卫生室达 155 个。巩固基本生育免费服务成果,计生工作跻身全省前列。城镇新增就业3575 人。2.21 万名退休人员上调养老金。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整合全面完成,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正式启动,4760 名老被征地农民喜领养老金 5602 万元。多层次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加快构建,官埠桥镇、温泉办事处福利院通过社会资本介入,实现公建民营。投资 866 余万元,完成 6 个乡镇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实现乡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全覆盖。成功承办第二届咸宁温泉马拉松赛。社会大局安全稳定。社会面治安防控力度不断加大,以城区 5 个综合警务站、4 个公安检查站为依托,实行网格化布警和 24 小时全天候巡逻盘查,街面见警率全市最高,发案率同比下降 27.3%。组建 200 人的巡特警队伍、120 人的乡村巡防队伍,在全市率先形成城乡一体化防控新格局。建立情报导控、源头防控、专班查控、网上巡控、处置联控维稳新机制,圆满完成各项安保任务。禁毒扫毒、高发性侵财案件破案数、刑事犯罪打击处理数、打击电信诈骗等工作在全市名列前茅。成功应对 “8.13”特大洪涝灾害,转移安置灾民 16646 人,拨付灾后应急救助及倒房重建资金 260 万元,43 户因灾倒房户全部搬入新居,军民并肩奋战,守住了无一人伤亡、无重大疫情发生的底线,打赢了抗洪救灾保卫战。全面加强地震监测预报,防震减灾综合能力不断提高。理顺市区食药监管体制,增强基层监管力量,“一书四员”责任体系全面构建,基层所标准化建设通过省级验收。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 27%和 31%,安全生产形势稳中向好。按期办复人大代表建议 125 件,政协委员提案 106 件。与此同时,人事、编制、统计、审计、物价、国防动员、消防、保密工作积极推进,党史、档案、民族、宗教、侨务、地方志工作得到加强,工会、工商联、妇联、共青团、科协、老龄、老干、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各位代表!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们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老百姓谋幸福、为咸安区谋发展,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全体咸安人民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回首过去,每一个咸安人都是这段光荣历程的亲历者、见证者、推动者。我们牢牢把握率先发展、融合发展、绿色发展的战略路径,紧紧围绕打造更高标准、更高质量、更高效益首善之区的战略目标,贡献首善之功、彰显首善之为、体现首善之位。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一年来,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区政府出台一系列重大政策,推出一 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一些棘手的难题,干成了一些群众期盼的大事。这一年,咸安取得的每一项成就、取得的每一点成绩,都归功于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指导,归功于区委的坚强领导,归功于全区干部群众的奋力拼搏,归功于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在此,我谨代表区政府,向各级领导,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以及关心和支持咸安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审视当前,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的困难和挑战不少。经济发展方面: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艰难,结构调整任务艰巨,产业整体处于价值链中低端的格局尚未打破;新经济发展势强力弱,依靠传统产业支撑的格局尚未打破;产业投资意愿不强;实体经济困难,特别是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突出;现代服务业竞争力和带动力不足,经济外向度亟待提升。社会民生方面:精细化管理水平和城市品质有待提高,交通拥堵、城市渍水、环境污染等短板亟待补齐;农民增收后劲不足,城乡二元结构依然突出;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与群众期待还有差距。政府自身建设方面:少数干部担当拼搏精神不足,不想为、不会为、不敢为现象依然存在;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尤其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时有出现。对此,我们一定正视发展中的困难,正视工作中的差距,不掩盖、不回避、不懈怠,采取坚决有力措施加以 解决。展望未来,咸安仍处于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省、市支持打造特色产业增长极等战略机遇叠加咸安,武汉城市圈一体化发展助推咸安,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五大幸福产业”引领咸安。我们务必因势而谋、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戮力前行、奋力赶超,谋求新跨越、实现新目标。二、2018 年工作总体部署2018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新时代咸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启动之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改革开放 40 周年。做好 2018 年政府工作,意义重大、使命光荣、影响深远。我们将坚持实干兴区,升腾咸安气场、打造咸安标准、展现咸安作为,努力掀起新一轮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热潮。2018 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及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市第五次党代会及市委五届二次三次全会、区第五次党代会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按照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总原则,坚持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 改革,落实中央、省、市重大战略部署,落实区委“三个三”决策部署。突出抓重点、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做好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农业、全域旅游三篇大文章,推进一圈三带、一河两岸、一区六园三个一工程,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2018 年工作的预期目标是: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01 亿元,增长 8.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312 亿元,增长 13%;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 8.5%;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44.6 亿元,增长 12%;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2.23 亿元,增长 10.6%;实现外贸出口 7168 万美元,增长 12%;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33750 元,增长 8.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16820 元,增长 9%;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5%以内;完成节能减排任务。2018 年工作的基本遵循是:一是务必保持加快发展的势头。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更困难。发展始终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不够仍然是最大的区情实际。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加快发展的决心必须坚如磐石。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高扬发展旗帜、保持发展势头,全力以赴推动咸安拼搏赶超。二是务必坚守绿色发展 的定力。绿色体现着生机活力,标志着和谐美丽。始终坚持把绿色作为发展的底色和本色,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咸安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咸安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咸安良好形象的发力点,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三是务必牢记发展为民的宗旨。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始终坚持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努力在发展中补齐发展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全体咸安人民在共建共享共治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三、2018 年重点工作任务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时代要有新作为!完成非凡之事,要有非凡之精神、非凡之行动。我们务必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敢于担当、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一棒接一棒,一茬压一茬,努力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2018 年政府工作要在“七大任务”上展现新作为: (一)矢志不渝深化“三抓一优”,着力在扩大有效投资上展现新作为深化“三抓一优”,既是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又是咸安加快发展、赶超跨越的有力抓手。按下项目建设快捷键。围绕投资抓项目。积极服务市区重点项目建设,加强重点项目跟踪督办,强化节点倒逼、责任倒逼、问题倒逼,建立重大项目推进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在建项目尽早投产、收尾项目尽早达产。设立项目建设及固定资产投资奖励基金,认真组织开展项目集中开工月活动,力争全年推动 200个以上重点项目开工建设,80 个项目建成投产。在抓好基础设施、民生服务等领域投资的同时,将投资重点转向重大产业发展特别是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确保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 40%以上。力争香城大道古桂段改造升级、区文体中心尽早开工建设。大力争取中央、省预算内投资,力争更多项目纳入国家、省有关规划计划,确保争资的份额稳中有升。吹响招商引资冲锋号。围绕项目抓招商。顺应招商环境的深刻变化和招商模式的深刻变革,强化开放理念、精准理念、主动服务理念。按照“产城融合”发展理念,加大文旅康养、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项目的引进。加强异地商会平台建设,运用基金招商、委托招商、重资产招商 等新方式,聘请一批“招商大使”“招商顾问”,广开招商信息门路。提高招商质效,优化后续服务,提高项目履约率、开工率、投产率。实行“三链”并举,围绕全产业链、城市功能链、创新创业链开展招商。瞄准“高新、集群”,加大机电制造、生物医药、模具及汽车零配件、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的招商力度,实现传统优势产业的“强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补链”。力争全年签约项目 100 个以上、开工项目 80 个以上,到位资金 200 亿元,至少引进 2 家投资10 亿元以上工业企业。筑牢实体经济硬支撑。围绕招商优环境。拓展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大市场,培育上市企业后备资源,协调汉口银行、武汉农商行、华夏银行等商业银行在咸安设立分行,支持咸安村镇银行在乡镇设立支行,满足企业多样化融资需求。深化县域金融和金融创新两大工程,推动企业股份制改造,推广政银保、转期贷、项目贷、招商贷等融资产品。充分发挥贺胜金融小镇溢出效应,扎实开展基金路演活动,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撬动作用,设立绿色产业发展奖励基金,做大应急周转资金池,做强湖北咸宁凤凰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支持民营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转型发展。组织一批企业家外出培训,引进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一批高素质劳动者.继续实施“规模企业培育、大企业培育”工程,新增规上企业 15 家以上。把握民营经济 发展新阶段,实施突破性发展新民营经济的政策举措,支持建设新民营经济园区和创新街区。发挥“名家”排头兵作用、“名企”骨干力量作用、“名品”标杆引领作用,将咸安打造成新民营经济集聚地和新民营企业家成长的沃土。各位代表!企业是经济运行的微观细胞,企业家是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企业家精神是经济变革的重要动力。我们要进一步营造尊重创新创造、尊崇企业家精神的浓厚氛围,始终以最高礼遇、最优服务、最好政策、最佳环境,让广大企业家在咸安舒心生活、专心创业、放心发展!(二)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着力在促进转型升级上展现新作为我区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变方式、优化结构、转换动力的关键期,必须以新应新、以变应变,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强力推进“一区六园”建设。继续加大对“一区六园”建设支持力度。支持咸安经济开发区扩园、强园、优园,力争每年建成面积 1 平方公里、整理土地 1 平方公里、储备土地 1 平方公里,实现与向阳湖飞地工业园互连互通;做好物流产业园前期工作,启动开发区新型产业孵化园建设。支持贺胜、官埠、向阳湖、汀泗、马桥、双溪乡镇工业园的规划修编、土地报批、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工业园区。力争把“一区六园”打造成新兴产业的集聚区、创新驱动的策源地、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强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行动,培育壮大机电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特色产业园区。大力支持企业新上一批产业层次高、投资体量大、市场前景好的重大技改项目,推动机电制造、苎麻纺织、现代森工、防腐橡胶等传统产业优化提升,形成产业竞争新优势,确保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达到 30%以上。加快“四新”经济、总部经济发展。加快传统企业向现代公司制企业转型,规范公司治理结构。鼓励优势企业积极参与兼并重组、资本运作,引导中小企业攀高附强、高位嫁接,促进企业跨越式、裂变式发展。全力发展现代农业。以创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区为抓手,推动农业基础设施标准化、产业发展市场化、生产方式机械化、产品销售信息化,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围绕“两菜一茶”特色优势产业,培育一批享誉全省的“咸安粮、桂香味”农产品品牌,新增“三品一标”认证产品 6个以上,加快咸宁桂花、咸安砖茶、杨堡辣椒、白水畈萝卜等国家地理标志品牌保护和开发,增强农业竞争优势。设立茶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巩固砖茶地位、拓展绿茶市场、扩大红茶消费,促进茶产业做大做强。认真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全面铺开粮食生产功能区和油菜籽生产保护区划定工作。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新建 1.51 万亩、补建 2.42 万亩高标准农田。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 现农业全产业升级、全链条升级。推动农业产业链纵向延伸,推进农业内部融合,突出种植业与畜牧、水产、农产品加工业结合,优化农业种植养殖结构。推进苎麻纺织服装产业园、森工产业园、竹循环产业园、食品产业园建设,打造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推动农业功能横向拓展,大力发展“农业+”,打响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创意农业、智慧农业、绿色农业等品牌,建设咸安都市休闲农业大观园。聚力发展全域旅游。加快融入“一城十区二十景”,大力发展蓝色水上、绿色生态、红色革命教育、古色历史人文“四色旅游”。提档升级大幕东源花谷、桂花刘家桥、马桥建国畈、汀泗黄荆塘、双溪王山下等乡村旅游示范点,打造咸安旅游升级版。完善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幕阜山扶贫公路、S360 公路全线贯通通车。加快高桥“131 军旅小镇+白水畈田园综合体”,向阳湖“西湖情”、浮山康美健康小镇等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开发多元化温泉旅游产品,丰富温泉旅游服务内涵,避免同质化竞争。深入开展省级旅游名镇、名村、名街创建工作。加快发展商贸服务业。做好月星家居、义乌国际、五金机电、三亿茶都等建成市场招商等工作,推动商贸物流区规模化发展,增强综合服务功能和消费吸纳能力。加快老城区服务业提档升级,打造服务业发展新环境,培育服务业竞争新优势,推动生产服务加快发展,提升流通服务发展水平, 扩大社会服务有效供给。抓好以区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为龙头、乡镇服务站为骨干、村服务点为基础的三级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内贸市场主体提质增量,培育限上商贸企业 10 家。各位代表!推动经济发展动力由投资拉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推动产业发展格局由传统产业主导向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并进转变,是着眼长远的发展大计,我们要朝着这一目标奋勇前进!(三)构建多点发力新格局,着力在统筹城乡发展上展现新作为以“一圈三带”为抓手,推动城乡统筹、区域统筹,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的根本之策。我们要以完善功能为目的、以产业发展为动力、以绿色生态为基础,实现城乡融合、协调发展。实施城市更新计划。融资 20 亿元,发行城投债券 10 亿元,加快老城区旧城更新步伐。继续推进棚户区改造,确保全面完成 2017 年棚改项目,启动新一轮棚改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一河两岸”整体改造,做美沿岸景观,做活“水文章”,打造防洪安全带、滨河景观带、沿河商务带。加快双龙山、青龙山、孝子山公园建设。加快推进怀德路中城路、中心巷路综合改造,加快推进贯穿 107 国道地下通道建设,提升城区道路通行能力。配合抓好 107 国道改造和咸宁大道 西延伸扩建工程。按照“北拓西展”的空间布局,谋划城市“成长坐标”,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和路网建设。加快宏大农贸市场转型,加强背街小巷治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巩固创卫成果。推动城管执法力量下沉,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实施城镇升级计划。以省道沿线新型城镇带、沿通江大道垂江经济带、幕阜山片区绿色经济带为抓手,建设产业兴旺、功能完备、活力迸发的特色城镇。着眼提升城镇综合承载和辐射带动能力,启动新一轮乡镇规划修编工作。因地制宜做好特色小镇产业、文化、生态、风貌的特色打造,增强特色小镇的竞争力和生命力。发挥政府主导、市场主体作用,创新建设管理运营模式,激发特色小镇发展活力。力争创建国家级特色小镇 1 个、省级特色小镇 2 个、市级特色小镇不少于 3 个。启动 1101 个“五边”村管网收集+微动力污水处理站及小型自然村无动力处理设施建设。加快城乡生活垃圾智能监管平台建设,确保城乡垃圾治理通过国家验收。加快天然气入镇入户市场推动工作,先期抓好汀泗桥镇、马桥镇气化乡镇试点工作,力争实现乡镇天然气全覆盖。实施乡村振兴计划。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建立城乡融合发展政策体系。建成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激发农村生产要素有序流转,整合“助农贷、扶贫贷、楚农贷”,引入湖北省农业 信贷担保有限公司,缓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实施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三乡工程”,推进城乡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建立长效保洁机制。启动“厕所革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研究出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支持向阳湖片区、汀泗桥片区、大幕东源花谷片区、高桥白水畈片区等区域打造田园综合体。培育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技能型乡土人才,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引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各位代表!城市、城镇、农村是我们生活的空间载体,我们要持续加大建管力度,建设高品质城市,打造高品味城镇,妆扮高颜值乡村,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四)激活改革创新新动力,着力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展现新作为改革、创新、开放是当今时代最鲜明的特征、是咸安发展最强劲的动力,我们要始终坚持改革不停顿、创新不停止、开放不止步,更好发挥改革的驱动作用、创新的引领作用、开放的先导作用,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与活力。深化重要领域改革。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 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统筹推进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改革。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动永安办事处环城村、温泉办事处黄畈村、浮山办事处浮山村 3 个省级试点村、其余乡镇 1 个区级试点村完成改革试点工作。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健康管理试点,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健全医院管理制度,鼓励社会资本办医。继续推进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综合整治和水系连通、教育信息化、第二批全省服务业综合改革等试点改革项目。深入推进国家级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做实区投资委、财税委、土地委,统筹政府投资项目建设、财源培植与土地开发。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建设创新型咸安,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大对中小企业创新支持力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依托温泉、浮山孵化园,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创建省级科技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加快企业创新平台建设,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建立产业技术联盟,扶持发展一批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和院士专家工作站,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咸安制造”的核心竞争力。以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为重点,组织申报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新认定 1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确保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达到 10%以上,科技创新综合考评在全省争先进位。 加快培育外向型经济。支持区内出口企业做大做强、产品做精做优,加快培育以产业、技术、品牌、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外贸新优势。实施外贸主体培育、破零攻坚、自营转化三大工程,做强骨干企业,扶持成长企业,孵化开口企业。完善扶持外贸企业的政策措施,积极培育外贸出口企业新的增长点,鼓励引进专业进出口代理公司。支持精华纺织、华宁防腐、巨宁竹业、洪盛模具、柏庄茶叶等企业走出国门,输出产品、拓展产能,增强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借助广交会等平台,支持外贸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平台以及到海外设立营销点的新型贸易方式,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统筹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各位代表!近 40 年来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使我们实现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转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始终坚定不移推动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开放,使改革、创新、开放协同发力,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五)厚植绿色发展新优势,着力在推进生态建设上展现新作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建设生态文明是咸安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咸安人民的永恒追求。着力推进突出环境问题整治。抓好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和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工作,按照“4 个 100%”要求,严 格落实整改责任,一抓到底、不留死角。加大斧头湖水环境治理,编制斧头湖综合治理方案,分年度组织实施,确保水质逐年改善,力争各项指标浓度控制在省定考核范围内。加快咸安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建设,确保按期投入运行。落实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整治计划,关停沿湖沿河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提档升级落后环保设施。全面完成淦河沿岸排污口整治、非煤矿山综合整治、非法洗砂场整治、黑臭水体整治、地下油罐防渗改造、黄标车淘汰等工作任务,确保不反弹。加大环境监管力度,坚持“谁污染、谁治理”原则,坚决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继续开展“三禁三治”专项行动,开展涉挥发性有机物、燃煤锅炉、散乱污企业、机动车尾气、餐饮业油烟综合整治五项行动,确保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省定、市定考核要求。启动斧头湖与淦河水环境自动监测点建设,开展涉水行业工业污染治理,加强流域、湖泊水环境综合整治和考核督办,确保国控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 100%。推进集中式饮用水源环境状况调查和年度评估,查处影响饮用水源安全的违法行为。开展地下水污染状况普查和地下水污染修复示范,严格防控城镇和农村地下水污染。组织开展土壤污染普查工作,建立土壤污染数据库,完善土壤常规监测体系。启动土壤修复工程,确保耕地土壤环境质量达标率不低于 90%。 强力推动生态系统保护。完善“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权责一致、多方联动”的环保工作机制,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开展省级生态示范区创建。完成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生态红线划定工作,实施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全力做好 GDP 地耗下降、闲置低效用地处置、土地利用综合监管等工作,实现年度单位 GDP 地耗下降目标不低于 5.35%。深入推进河湖库长制,健全完善爱河护湖长效机制。出台非煤矿山恢复治理三年行动计划,推进非煤矿山恢复治理工程。加快向阳湖湿地公园岸线修复,启动退耕还湿项目,建立湿地保护修复长效机制。实施精准灭荒、长江防护林、幕阜山区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等项目,完成人工造林 2.5 万亩。开展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第五次森林资源普查。健全森林防火网络体系。各位代表!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坚决克服路径依赖,高擎绿色指挥棒,亮明绿色执法剑,守好绿色责任田,凝聚全社会共建美丽咸安的强大合力,让桂乡大地蓝天长驻、青山长在、碧水长流!(六)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着力在保障改善民生上展现新作为我们将抓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坚持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积小成为大成、积小胜为大胜,不断满足咸安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坚持大扶贫格局,充分发挥党委领导和政府主导作用,注重发挥社会力量的帮扶作用,切实发挥贫困群众的主体作用,加强贫困村驻村工作队日常管理与考核激励,更好发挥驻村工作队脱贫攻坚生力军作用,调动各方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瞄准“两不愁三保障”和“九有”标准聚焦发力,坚持“准、实”导向,下好“绣花”功夫。突出发展产业扶贫,用足用活“十大产业”扶贫政策,加快推进“一村一品”工程,帮助贫困户发展生产脱贫。千方百计帮助贫困人口拓宽就业渠道、谋取就业岗位,帮助贫困户增收脱贫。全面落实教育扶贫、健康扶贫、金融扶贫、兜底扶贫等政策,支持深度贫困乡镇和深度贫困村解决基础设施薄弱和产业发展不够等问题,确保 11763 名贫困人口脱贫、5 个重点贫困村出列、153 户 512 人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全面完成。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位置,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校车安全管理,治理教育乱收费问题,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着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施城区学校三年项目建设规划,推进城区学校改扩容,增加学位供给,着力解决大班额问题。完成市第十八小学、凤凰小学建设。新建金桂路九年一贯制学校、实验学校御景园校区、市第十九小学、鄂 南外国语学校、华师一附中咸安分校、月亮湾幼儿园、官埠中心小学附属幼儿园,改扩建浮山学校、实验学校、北门小学、东门幼儿园,搬迁横沟中学。加快推进实验学校、浮山学校市级示范学校创建。继续推进名校托管、一校两区集团化办学模式。鼓励支持社会资本办教育,逐步扩大试点范围。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13655 工程”,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优化提升公共服务。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推进高校毕业生实习实训、技能提升计划。加强重点专科、医院创建达标工作。加强乡村医生人才储备,启动“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培养行动。支持社会资本办医,发展医疗健康产业。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全面落实两孩配套政策和计划生育惠民政策,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关爱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建公共文化示范区。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开展戏曲进校园、送戏下乡等文化活动。加快向阳湖文化名人博物馆布展,推动北伐汀泗桥战役纪念馆布展提档升级。大力推行全民健身计划,完善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打造有影响力的品牌赛事,促进体育事业发展。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健全完善民生保障。大力推行“社保共享计划”,将符合条件的各类群体纳入保障范围。加快推进跨省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全面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 险政策,全面解决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问题。健全城乡低保保障标准、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提高社会救助标准,实现应保尽保。扩大医疗救助范围,将低保标准 1.5倍以下贫困家庭纳入医疗救助。加强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进残疾预防综合试验区和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两个国家级试点工作。加强社会福利事业,发挥政府兜底作用和机构养老示范作用,重组区福利院与向阳湖镇福利院闲置资产,新建一所区级医养结合社会福利中心。全面提高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及时妥善安置年度退役士兵。开展形式多样的拥军优属慰问和国防教育宣传活动,增强全社会国防观念和双拥意识。着力加强社会治理。坚持底线思维,加强平安建设。强化区镇村三级综治中心建设,加强城市街面、单位和行业场所、重点人群、城乡社区村庄、技术视频和网络等六网建设、三级综治视联网建设和物联网建设。在边远乡镇建立专职消防队、救援队和巡防队,启用可视化指挥中心,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大力整治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盗窃、赌博、吸毒贩毒等突出治安问题,大力打击涉枪涉爆、金融诈骗等严重违法行为,大幅提升“一感两度两率”。深入推行村(社区)网格化管理,建立动态数据库,实现上下互联、左右互通、信息共享。深入排查矛盾纠纷,落实区镇村三级矛盾纠纷定期排查调处工作机制。制定群体性事件处置预案,加强 实战演练,提高应急处突水平。启动区综治中心建设,加强消防能力建设。依法治理宗教场所和管理宗教事务。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压实企业的主体责任、行业的监管责任。全面完成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扎实开展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加强铁路护路联防等 10 个专项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确保社会大局安全稳定。认真兴办十件实事。①新增城镇就业 2800 人,完成城乡劳动力技能培训 2700 人次;②筹措资金 900 万元,为 4670名困难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为 6058 名一、二级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③筹措资金 3000 万元,完成区妇幼保健院住院楼改扩建项目;④筹措资金 5.5 亿元,启动 12 个学校改扩建及新建项目,计划新增学位 14090 个;⑤筹措资金3200 万元,完成鄂南烈士陵园建设;⑥全面提高孤儿救助标准,将社会散养孤儿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 14400 元,福利机构集中供养提高到每人每年 23040 元;⑦筹措资金 15 亿元,加快推进“一河两岸”综合治理工程,完成两岸房屋拆迁及防洪工程建设;⑧筹措资金 5 亿元,全面推进全域污水治理项目建设,实现集镇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⑨筹措资金 15亿元,再启动 6 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农村危房改造任务;⑩筹措资金 5000 万元,再对 65 公里农村公路拓宽改造,创建省级“四好农村公路示范区”。 各位代表!我们要始终把咸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坚决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明年无论财政多么困难,我们用于民生的支出只增不减!为群众兴办的实事只增不减!(七)勇担时代进步新使命,着力在加强自身建设上展现新作为施政之要,贵在落实、重在实干!我们坚决不当“口号政府”,坚持做“行动政府”,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建设法治政府。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将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健全依法决策机制,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落实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及责任倒查机制,推进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巩固和加强政府法律顾问团工作,加强政府性投资合同管理,抓好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区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建设诚信政府。加强政府采购、招商引资、公共资源交易、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领域的政务诚信建设。建立守信践诺机制,将公务员对职权范围内行政事项、行政服务,进行质量、期限、保障承诺的履行情况,纳入个人绩效考核。对社会关注度高、老百姓反映强烈的政务失信易发多发领域 进行重点治理,建立政务失信记录机制,加大对政府部门和公务员失信行为的惩戒和曝光力度。深入开展公务员诚信守法和职业道德建设,开展诚信示范单位创建,以政务诚信引领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努力让诚信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建设高效政府。适应新时代新要求,全面增强改革创新、科学发展、群众工作、驾驭风险等本领,有效破解本领恐慌与能力危机。践行“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精神,把雷厉风行和久久为功结合起来,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一步一个脚印把政府各项工作推向前进。以“亲自、立即、现在”的作风,在落细落小落实中谋大事、干大事、成大事。实行行政问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确保各项决策落到实处、各项事项按时办结。推行“一网覆盖、一次办好”,让群众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严厉整治庸政懒政怠政行为,不断提高政府执行力。建设廉洁政府。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打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严格执行中央、省、市关于作风建设新要求,坚决抵制新形势下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完善财政资金支出、工程项目招投标、国有资产管理等领域制度,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腐败。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持续正风肃纪,严格责任追究,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各位代表!完成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必须有 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政府系统党员干部队伍做支撑。我们将不遗余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增强工作本领,改进工作作风!各位代表!新的蓝图已经绘就,新的征程已经启航!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牢记使命、奋勇争先、扎实工作,把建设“五个咸安”的奋斗目标,书写在咸安发展的伟大旗帜上,把打造首善之区的闪亮名片,镌刻在咸安发展的坚实步履中,共同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名词解释1.“四新”经济: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2.“五个田园综合体”:马桥镇曾铺村、四门楼村“油菜花海+蓝莓休闲采摘”、大幕乡东源畈“幕阜山系油菜花+野樱花+农家乐”、高桥镇白水畈“油菜花+白水畈萝卜+刘英休闲采摘”、汀泗桥镇黄荆塘“油菜花+万亩茶园+美丽村湾观光+长寿书画生态村”、双溪桥镇双溪畈“双低优质油菜科技攻关+设施蔬菜”。3.“三品一标”:是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具体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4.“4 个 100%”: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达到 100%、中央环保督察信访交办件整改达到 100%、突出环境问题整改达到 100%和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整改达到 100%。5.“五边”村:河边、湖边、库边、景区边、主干道边。 6.“四好农村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7.“三禁三治”:禁烧、禁煤、禁鞭和非煤矿山治理、扬尘治理、尾气治理。8.畜禽养殖“三区”: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9.食品药品监管“一书四员”:责任书、协管员、网格员、监督员、信息员。10.一城十区二十景:一城:咸宁宜居主城。十区:梓山湖大健康产业示范区、滨湖大文化产业示范区、嫦娥湖湿地生态示范区、向阳湖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咸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咸安经济开发区、森林温泉大旅游产业示范区、金桂湖国际低碳示范区、咸嘉临江产业区、武咸协同发展区。二十景:六镇:贺胜桥金鸡小镇、向阳湖名人文化小镇、汀泗桥北伐文化小镇、桂花小镇、际华冰雪体育小镇、温泉康养小镇。六园:向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孝子山森林公园、潜山国家森林公园、城市中心公园、黑山郊野运动公园、长岭农业生态公园。八景区:两湖连通世界滨水旅游景区、永安楼景区、桂月文化景区、太乙道教文化景区、澄水洞军事文化体验区、大幕山东源花海景区、星星竹海景区、嫦娥湖景区。11.“十大”扶贫产业:温氏养鸡、蔬菜种植、茶叶种 植、香菇种植、林特种植、药材种植、水果种植、乡村旅游、农村电商、光伏发电。12.教育信息化“13655 工程”:建设 1 所数字学校、建设 3 所具有应用示范作用的数字化“智慧校园”、开展 6 个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教学团队研究、培养 50 名具有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能力的教师、跟踪 500 名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成长的学生。2018 年定西市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17 年工作回顾和本届政府开局2017 年,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严峻经济形势和诸多发展困难,市政府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脱贫攻坚为统揽,扭住投资不放松,攻坚克难抓落实,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预计全年完成生产总值344 亿元,同比增长3%。固定资产投资354 亿元,下降43%。规上工业增加值 29.5 亿元,增长 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7 亿元,增长 8%。大口径财政收入 47 亿元,与上年持平;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22.7 亿元,同口径下降 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210 亿元,增长 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2481 元和 6918 元,分别增长 8%和 10%。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 785 亿元和 732 亿元,分别增长 2.6%和 9.9%。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聚焦深度贫困,推动脱贫攻坚精准精微。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精神,以 4 个深度贫困县、34 个深度贫困乡镇和 557 个深度贫困村为重点,开展精细精确精微的“绣花”式扶贫,预计贫困人口从动态调整后的 46.36 万人减少到 36.24 万人,贫困发生率从 17.5%下降到 14%左右。将最强领导力量、最优帮扶资源向深度贫困县乡村倾斜,市级领导联县包乡抓村,3500 多名干部开展驻村帮扶。重点推进产业扶贫,新增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59 家、农民专业合作社 1330 家、家庭农场 158 家,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农民人均产业收入占可支配收入 60%以上,全国产业扶贫现场会在我市成功举办。紧盯基础设施欠账短板,制定出台自然村道路硬化等 4 个三年实施方案,硬化自然村道路 3331 公里,实施易地扶贫搬迁 8700 户 3.8 万人,建成 3万千瓦并网光伏扶贫试点项目,6427 户贫困户受益,改造农村D 级危房 2.25 万户,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 91.6%,行政村通光纤宽带率达到 97%。加快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新建“乡村舞台”115 个、“一村一场(篮球场)”250 个、乡镇体育健身 中心 10 个,覆盖率分别达到 100%、90%、80%。新建农村幼儿园 184 个,农村学前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90%;提高建档立卡贫困户住院报销比例,大病兜底政策全面落实。加大脱贫攻坚资金投入,市县区财政用于脱贫攻坚支出 174 亿元,累计发放精准扶贫专项贷款 66 亿元、易地扶贫搬迁贷款 31.6 亿元。福州市在产业发展、劳务输转、项目建设、干部挂职、捐资助学等方面大力帮扶,落实资金 1.04 亿元,东西部扶贫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工作成效明显。(二)强化措施配套,推动项目建设落地见效。面对投资持续下滑的严峻形势,采取“十个集中”推进措施,集中力量加强项目建设,全力推动投资止滑企稳。实施 500 万元以上项目 1063 个、亿元以上项目 106 个。梯次举行项目开工,连续 5 次集中开工项目 415 个,完成投资 96 亿元,拉动投资增长 16.9 个百分点。加大协调推进力度,做实做细前期,推行联审联批,优化招标程序,解决推进难题,渭武高速等 9 个省列重点项目、通渭县中医院医技综合楼等 130 个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普尔康中药制剂生产线等 100 个市列重点项目加快建设。认真研究国家最新政策导向,及早谋划论证 2018 年计划实施项目和“十三五”后三年储备项目,着力补齐光电材料、装备制造、能源环保等十个方面产业短板项目,共谋划储备项目 3208 个,总投资 7163 亿元,其中产业短板项目728 个,总投资 1069 亿元。谋划储备 PPP 项目 141 个,总投资 2097 亿元。组团参加兰洽会、敦煌文博会等重大节会,举办福定东西部扶贫协作、福州企业家定西行等招商推介活动,实施招商引资项目 317 个,总投资 350 亿元。制定出台固定资产投资正向激励和反向问责办法,项目推进机制不断完善。(三)破除瓶颈制约,推动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开展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先行先试,推动中药产业、中医事业、中医药学融合发展。成功举办 2017 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中国药都”影响力明显提升。启动实施中药产业、中医事业两个“百千万”人才三年培养行动计划,中医药人才缺乏问题开始破题。修订、制定并发布中药材地方标准 59 项,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初加工、仓储、流通标准体系初步形成。组建成立中药材种子种苗产业联盟、规范化种植联盟和科技创新联盟。建立种子种苗繁育基地 10 万亩,规范化种植基地81 万亩。70 户中医药企业通过新版 GMP 认证,陇西一方取得配方颗粒生产资质并批量生产,天士力集团中天金丹药业从金昌分公司划转生产药号 14 个,已投入生产 4 个。康美西部中药城建成运营,甘肃中药材交易中心具备上线交易条件。中医药产业总产值达到 144 亿元,增长 8.8%。加快实施马铃薯良种工程和主食化战略,生产原原种 10 亿粒,建成原种扩繁基地 6 万亩、一二级种扩繁基地 150 万亩,主食化加工能力达到 12.6 万吨。加强与中国环科院技术合作,淀粉加工尾水处理循环利用取得新进展。定西被认定为全国首批区域性 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定西马铃薯”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技术审查。马铃薯产业总产值达到 163 亿元、增长 10%。编制完成中国西部草都建设总体规划,谋划总投资103 亿元项目40 个,种植优质牧草185 万亩、加工商品草 113 万吨,畜禽饲养总量和肉蛋奶总产量分别达到 2800 多万头只、33 万吨,草牧业总产值达到 155 亿元、增长 10.7%。新增经济林果 13.3 万亩,种植蔬菜 81 万亩,果蔬产业总产值达到 71 亿元、增长 3%。总投资 50 亿元的雪榕食用菌产业园建设进展顺利。推进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制定“一企一策”行动方案,扶持 28 户重点企业做大做强,帮助 29 户停产企业恢复生产。完成重点工业项目投资 30 亿元,蓝天公司马铃薯复合粉生产线等 113 个项目开工建设,康华机械智能制造等 26 个项目建成投产。新增规上工业企业 18户、累计达到 169 户,实现利润 7.8 亿元、增长 120%。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91 个文化旅游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文化产业增加值 5.7 亿元、增长 19%,旅游综合收入 30 亿元、增长28.8%。10 个大型物流项目、10 个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10个县乡便民市场加快推进,完成投资 7.2 亿元。陇西、岷县农村商业银行成功改制,陇西神舟村镇银行挂牌运营,金融便民服务点行政村覆盖率达到 96%。电子商务和物流快递融合发展,快递企业达到 500 家,新增网店 360 个,网上交易额突破 10 亿元。服务业增加值达 187 亿元、增长 2.6%。 (四)着眼增强后劲,推动城乡建设统筹发展。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城镇化率达到 33.8%、较上年提高 1.9 个百分点。《定西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获省政府批复,通渭、临洮、渭源县城总体规划启动修编。市区实施城建项目 81 个、完成投资 44 亿元,定西北站站前广场等 21 个项目建成投用,定西体育场等 60 个项目加快推进,中华路市民公园启动建设,兰州至定西天然气管线全面建成。各县实施城建项目 93 个,完成投资 50 亿元,城镇服务承载功能不断提升。首阳中药材小镇列入国家级特色小镇,3 个省级、8 个市级特色小镇建设进展顺利。抢抓国家新一轮棚改机遇,制定今后三年 6 万户棚改攻坚计划,开工建设棚改住房 4109 套(户)。依托定西“座中联七”区位优势,加快构建“八通十六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宝兰高铁建成通车,兰渝铁路全线贯通。总投资 274 亿元的交通 PPP 项目——通定、定临、陇漳 3 条地方高速开工建设,岷漳地震灾后重建 9 条等量置换省道项目启动实施,郭公路等 8 条普通省道建设进展顺利,完成交通项目投资 85.6 亿元、增长 23%。定西支线机场、漳县通用机场、渭河源景区和市医院起降点、凤合高速岷县段、岷漳高速连接线前期工作积极推进。编制完成《引洮水资源高效利用助推精准脱贫规划》,谋划总投资 47 亿元的六大类项目 81 个。实施引洮二期供水工程等水利项目 59 个、完成投资 7 亿元。实施土地整治项目 27.2 万 亩,新增耕地 3.75 万亩。(五)坚守发展底线,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围绕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争取省发改委批复《渭河源区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实施方案》,编制总投资 103 亿元项目 308 个,开工 203 个,累计完成投资 13.4 亿元。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天然林资源保护等林业生态重点工程,完成造林封育 42.2 万亩、面山绿化 9.9 万亩、生态廊道绿化 990 公里 2.1 万亩、义务植树 2113 万株。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等项目 47 个,新修梯田 20.5 万亩,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 350 平方公里,治理程度达到 55.2%。全面推行“河长制”,建立四级河长名录,落实各级河长巡河制度,启动洮河、渭河、漳河、关川河、牛谷河“管治建”规划编制。统筹推进全域无垃圾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五大工程”,城乡环境整治初见成效。深刻汲取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教训,认真整改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23 项反馈问题整改销号 20项,其余 3 项完成年度整改任务,123 件环境信访事项全部办结。全面排查 5 个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自查发现问题正在整改落实。扎实开展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 85%以上,全市城市饮用水和地下水、地表水监测点水质 100%达标,工业集聚区污水实现集中处理,畜禽禁养区划定工作全面完成。(六)注重问题导向,推动改革开放提速深化。农村“三 变”改革试点启动实施,“三权分置”改革有序推进,土地确权登记颁证通过省级验收。陇西县建设用地二级市场试点开局良好,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全面完成。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扎实开展过剩产能专项整治,房地产去库存185 万平方米。深化“放管服”改革,调整 19 个部门权力事项 233 项,取消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 25 项,全市企业信用信息共享监管平台建成运行。“多证合一”改革全面完成,商事制度改革红利不断释放,新增市场主体 1.4 万户,非公经济增加值占比达到 54%。致力破解融资难题,组建成立定投集团。加强融政企对接,投融资渠道有效拓展。营改增等减税政策全面落实,减税 9 亿元。中药材产值保险在全市推广,承保面积扩大到 19.3 万亩。全省中药材购销行业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试点在我市启动实施。融入“一带一路”对接南向通道,举办发展研讨会启迪思维,凝聚形成“263”基本思路,启动战略研究报告和发展规划编制。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与四川凉山州缔结友好市州,与中国化工、中国建材、北京城建、湖南建工、康美、珍宝岛、阿里巴巴等大型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万达、神威、保和堂等知名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对外交流合作平台进一步拓展。修订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加强招商项目对接服务,制定推行新型政商关系“双 6条”正负面清单,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培育外贸进出口主体,新增备案企业 11 户,渭源县被评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 量安全示范区。(七)加大投入力度,推动民生福祉不断增进。财政用于民生方面支出 134 亿元、增长 9.8%。省市承诺为民办理实事全部办结。新增城镇就业 2.8 万人,输转城乡劳动力 63.8 万人,实现劳务收入 125 亿元、增长 8.7%。探索公办带民办、名园帮民园共建模式,着力解决城区幼儿入园难题;实施义务教育全面改薄项目 905 个、建设校舍 20 万平方米,标准化学校建设率达 96%,安定、陇西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普通高考二本上线率达 34%;加快职业教育特色化发展步伐,甘肃农业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开工建设。统筹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城市公立医院全部实现药品零差率销售,医联体建设、分级诊疗全面实施,县外住院就诊率下降到 11.3%。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系统率先在全省上线运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实现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新农合参合率达到 98%,住院报销比例达到 65%以上。发放城乡低保、特困供养、孤儿生活保障金 10.8 亿元,城乡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等 3.3 亿元,特困群体、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较好保障。《柴生芳》《渭水医魂》等剧目赴省进京演出。漳盐制作技艺等 15 个项目入选省级第四批非遗保护名录。定西体育馆、国家甘肃临洮体育训练基地建成投用。认定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 15 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 7 家,选派 1100 多名科技特派员到企业、贫困村开展服务。安全生 产形势总体稳定,食品药品监管不断加强。认真办理群众来信来访,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我市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长安杯”奖。双拥、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地震、粮食、气象、农机以及妇女儿童、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社会慈善等事业都取得新的成绩。(八)健全完善制度,推动自身建设切实加强。认真学习贯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修订完善市政府工作规则,落实市县区政府法律顾问、公平竞争审查等制度,开展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试点工作,法治政府建设扎实推进。建立市政府工作周安排月计划季部署制度,协调推进“重中之重”工作 160 项、“难中之难”工作 26 项。建立“五步三法”政务督查制度,紧盯不落实的事,追责不落实的人,做到见人见事见效果,督查工作实效性明显增强。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市县区网上“晒权、行权、监权”平台建成运行。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开展“三纠三促”“三查三治”纪律作风专项整治行动,扶贫资金使用等重点领域监管工作不断强化。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市政协民主监督以及社会各界监督,130 件人大代表建议、209 件政协委员提案全部办结。答复处理电子民生平台诉求近 8 万件。各位代表!2017 年,全市主要经济指标除第一产业增加 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外,其他指标没有完成年初预期目标,特别是投资下滑严重。有项目谋划不足、前期工作不实、重大项目缺乏等原因,有发展基数、统计方式、环保监管等因素,有个别干部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等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针对性措施,力促经济回稳向好。各位代表!回顾 2017 年工作,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依然突出,政府工作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依然很多。一是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全市还有 36 万多贫困人口,近 70%属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越往后难度越大。二是县域经济发展滞后,特色优势产业开发层次低,工业经济总量小,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培育不足,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经济发展质量效益不高。三是城乡基础设施欠账大,城镇承载服务功能不强,生态环境脆弱,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任重道远。四是对外开放程度低,体制机制不活,科技、人才、资金要素制约明显,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引进培育不够,共享经济没有破题,经济发展活力动力不足。五是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弱,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就业、上学、医疗、养老、供热供水、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文化旅游体育发展融合度不高。六是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市场监管有待加强,个别部门服务意识不强,少数干部思想观念保守,创新劲头不足,官本位思想严重,工作落实不 力。对此,我们要下决心认真加以解决。各位代表!2017 年,面对多年来少有的严峻经济形势,我们直面问题挑战,认真分析研判,打出了抓项目促投资稳增长的组合拳,形成了一些务实管用的制度机制,保持了经济基本面总体平稳,维护了社会大局总体稳定,成绩来之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市政协大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行各业的建设者,向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人民团体、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向驻定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公安民警,向中央和省属在定各单位,向为定西发展作出贡献的老领导、老同志,向所有关心支持定西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二、2018 年重点工作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性任务2018 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 40 周年,是啃下脱贫攻坚这块硬骨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一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今后三年,是打好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决胜期。在重点安排 2018 年各项工作的同时,通盘考虑今后三年的任务,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决定性、基础性作用。党的十九大绘制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 业发展宏伟蓝图,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部署,政策利好加快释放,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省委省政府筹集专项资金支持产业发展、人居环境工程改善和基础设施建设,为我们打好脱贫攻坚战带来重大机遇。全市县域经济发展配套政策的出台实施,2018 年及“十三五”后三年特别是产业短板项目库的调整充实,工业强市政策措施的配套完善,城市建设“十大工程”的集中谋划,“八通十六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加快构建,为各项重点工作推进奠定了基础。我们要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把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协调推进 2018 年重点工作和今后三年任务,奋力开创定西发展新局面。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紧盯脱贫攻坚,全力打造“中国药都”“中国薯都”“中国西部草都”和全国特色种子种业基地,集中突破项目建设、工业发展、科技人才、对外开放,着力加强城乡建设、生态环保、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积极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加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 6%,固 定资产投资增长 10%,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8%,大口径财政收入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增长 6%、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 8%、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 3%以内。这些预期指标,是基于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我市经济发展实际提出的,既考虑了发展速度,更注重了发展质量,经过努力是可以完成的。个别指标还需要和省上进一步衔接,如有调整,我们将以市人大常委会审定的为主。(一)坚持精准施策,全力攻坚深度贫困。深入贯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统筹推进区域发展与区域脱贫,紧盯“两不愁、三保障”,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瞄准深度贫困聚焦发力,抓实抓细“十大行动”,每年减少贫困人口 10 万人以上,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实施产业扶贫行动,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多元富民产业,扶持发展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特色种养业、加工业、服务业,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培育发展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完善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提高贫困户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解决贫困群众增收难题。实施技能提升行动,因需施策开展“两后生”培训、农民适用技术培训及技能鉴定,每年精准培训贫困劳动力 3 万人以上,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加大定点劳务培训输转力度,提高劳务输转组织化程度,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稳定在 60 万人以上,实现劳务收入 125 亿 元以上。实施教育扶贫行动,完善就学控辍机制,落实贫困家庭学生教育资助扶持政策,对接实施精准扶贫专项招生计划,确保贫困家庭学生义务教育有保障,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实施健康扶贫行动,建立健全健康扶贫保障机制,实现大病集中救治覆盖所有深度贫困村,对患大病和慢性病的贫困人口进行分类救治。提高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院报销比例,减轻群众医疗负担,解决基本医疗保障问题。实施安居扶贫行动,改造农村C 级危房 1.9 万户,2019 年完成农村危房改造任务,确保 2020 年实现贫困群众“住房安全有保障”目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行动,采取集中安置、插花安置、异地安置等办法,搬迁 8691 户 3.72 万人,实现应搬尽搬。完善搬迁后续扶持政策,加快培育发展后续产业,提升搬迁质量和脱贫效果,确保搬迁一户、脱贫一户。实施生态扶贫行动,吸纳有条件的贫困人口参与造林和生态管护,就地增加劳务收入。实施兜底保障行动,推进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将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实现政策兜底脱贫。实施贫困村整体提升行动,完成自然村道路硬化 6000 公里以上,2019 年自然村全部通硬化路。深度贫困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 88%,集中供水率达到 91%。行政村光纤宽带、动力电实现全覆盖。实施内源扶贫行动,注重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通过生产奖补、劳务补助、以工代赈等方式,将帮扶措施与贫困群众参与挂钩,激发贫困 群众内生动力。创办新时代农民脱贫攻坚讲习所,加大政策宣讲和产业培训力度。整合涉农资金、专项资金、社会帮扶资金,创新金融扶贫模式,确保市县区脱贫资金投入稳步增长。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实施福定工业园、千人培训、生态经济林建设等项目。加强与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对接,深化“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引导社会力量发挥优势开展帮扶。加强贫困人口动态管理,落实行业数据共享比对机制,强化精准识别、精准退出,坚决防止数字脱贫、虚假脱贫。加强扶贫资金和精准扶贫专项贷款使用监管,坚决整治扶贫领域腐败问题,确保扶贫资金安全规范高效运行。(二)坚持投资拉动,全面加强项目建设。牵住固定资产投资这个“牛鼻子”,紧盯国家最新政策导向,结合“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积极谋划助推脱贫攻坚、补齐产业短板、支撑县域经济、融入南向通道、发展共享经济等方面的大项目好项目。编制完成投资项目“四库五本”,2018 年争取实施500 万元以上项目 800 个以上,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390 亿元。积极争取政策性投资项目,力争投资额达到 60 亿元以上。充实完善PPP 项目库,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促进民间投资增长10%以上。探索运用“容缺受理”“模拟审批”方式,优化并联审批流程,加快项目前期进度。继续推行项目集中开工,从 3 月份开始,每半月举行一次集中开工,确保 2018 年计划实施项目 6 月底前全部开工建设,确保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投资下 达后即可开工建设。加快推进高速公路、铁路航空项目建设,通定、定临、陇漳 3 条地方高速公路完成投资 80 亿元以上,9月份开工建设总投资 412 亿元的凤合高速岷县段、岷漳高速连接线、定渭、漳殪 4 条地方高速公路,年底前开工建设兰州三环、景泰至礼县过境段等 8 条高速公路,推进广河至临洮高速公路前期工作。扩建定西、临洮、文峰 3 个高速出口,完成定西北和文峰出口扩建工程。力争定西支线机场完成选址报告批复,岷县通用机场按照支线选址、通航建设标准列入全省规划,漳县通用机场开工建设,建成渭河源景区和市医院起降点。推动陇海铁路定西城区段改线工程及兰州至延安、临夏至定西、兰州至汉中 3 条境内和过境铁路取得积极进展。(三)坚持富民强县,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县域经济发展配套政策,筹集产业发展基金 3-5 亿元,撬动各类资金 30 亿元以上,做大做强特色主导产业,夯实县域经济发展基础。支持县区发展壮大特色主导产业。安定区重点发展马铃薯、草牧和现代物流业,打造全国马铃薯产业“洼地”、西部最大的草牧“基地”和面向全省服务全市的现代服务业“平地”。通渭县重点养好畜、发好电、写好字、用好水、种好树(草),一次性导入花椒、金银花等优势特色种植业产业化模式,创建全国现代旱作循环农业示范、新能源精准扶贫示 范、“书画+”农耕文化休闲旅游“三大基地”。陇西县重点发展中医药、现代物流和文化旅游产业,抢占中医药绿色发展新高点,打造李氏宗亲寻根祭祖新圣地,建设“一带一路”现代物流新格局。临洮县重点发展现代农业、现代物流和旅游体验产业,加快建设洮河绿色经济带,主动融入兰州都市经济圈。渭源县围绕“南薯北药、薯药强县、旅游富民”,重点发展马铃薯种薯、中药材和生态旅游产业,打造中医药产业基地、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和大健康生态旅游富民基地。漳县围绕保护开发“两山一井”,加快发展旅游体验和盐岩产业。岷县围绕“一业(当归)为主、多种经营、南来北往”,加快发展中医药和现代物流业。经过三年努力,各县区经济总量在全省排名位次有较大前移。推动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升级。中医药产业坚持“以医带药、以药促医、医药并举、药医共荣”,打造从 GAP 种植到GCP 应用的全过程标准化生产链、医药大健康产业链和中医药学文化产业链。推广中药材工厂化育苗技术,建立集约化育苗基地 500 亩,建设规范化种子种苗繁育基地 8 万亩、标准化种植基地 120 万亩。积极对接康美、神威、珍宝岛、奥凯等企业,加快标准化种植基地、精深加工和智慧药房建设。推动甘肃中药材交易中心规范运行,提高甘肃中药材价格话语权。加快中医药博览会永久性场馆建设,打造集体验性、生态性、支撑性、国际性、社会性于一体的中医药学综合体, 力争 8 月份部分建成投用。马铃薯产业以鲜品化、主食化、工业化为主攻方向,原原种生产稳定在 10 亿粒以上(主食专用品种 5 亿粒),建设百万亩优质种薯扩繁基地。通过三年努力,原原种生产能力占全国一半以上,原种、一级种生产能力占全省一半以上,打造全国最大的脱毒种薯基地。支持巨鹏、薯香园、清吉、田地等主食化加工企业开拓市场,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主食化加工基地。提高国家级定西马铃薯交易中心运营水平,加快二期建设进度。实施定西马铃薯系列产品进高校计划,构建“线上线下融合、农超农校对接”营销体系。草牧产业坚持“立草为业、草畜并举、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建成优质苜蓿、红豆草、燕麦、岷山猫尾草、岷山红山叶等牧草良种繁育基地 6 万亩,新种优质牧草 180 万亩。扶持民祥、天耀、巨盆、现代、方正等加工企业发展壮大,重点发展裹包全贮、青干草等优质草产品,加工商品草 150万吨。新建规模养殖场 100 个、家庭养殖场 1000 个。扶持中天羊业、西泰等肉类加工企业发展壮大,肉产品加工突破 2万吨。在安定、陇西建设大型活畜交易市场,带动草牧业快速发展。种子种业完成发展规划编制,通过引进国内外大型种业公司,建设以道地中药材种子种苗、马铃薯种薯、高原夏菜、特色牧草、优良畜种、苗木花卉为主的特色优势种子种业基地,力争用三至五年时间将种子种业发展成为与中医药、马铃薯、草牧并驾齐驱的第四大产业。果蔬产业要打响 高原夏菜品牌,加强冷链物流配套,扩大引洮灌区沿线高原夏菜、设施蔬菜种植规模,种植面积稳定在 80 万亩以上。因地制宜发展苹果、核桃、油用牡丹等区域性产业,新增林果基地 10 万亩。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制药重点支持金羚药业、聚信生物等骨干企业与中国农科院兰州牧药所等院校合作,加大精品肝素钠原料药生产支持力度,加快规模化高效分离与制备技术、中药新剂型技术等的应用与推广。现代物流业重点加快岷县多式联运中心、陆港中心、保税物流中心和临洮中铺、安定、陇西现代物流港建设,发展通道经济,打造“一带一路”及南向通道重要物流节点。编制全市市场建设和市区商业网点建设规划,实施渭水源等 5 个中药材市场标准化改造提升项目,建设甘肃南部农产品等 10 个批发市场。文化旅游业重点抓好华盛影视旅游文化创意园等 33 个文化产业项目,开工建设通渭书画文化产业孵化基地、马家窑文化展示传承保护中心等项目。谋划建设以文化创意、文化传播为方向的文化项目,大力挖掘定西文化内涵,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向世界展示文化定西。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 18%。编制实施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推进临洮、漳县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建成运营“智慧旅游”平台,完善渭河源、贵清山/遮阳山等景区配套设施,打造一批文化寻根、黄土风情、中医康养、避暑纳凉等全域旅游系列产品。加强与渭河沿线城市、“丝 绸之路旅游带”合作,主动融入南向通道旅游圈。开展以宾馆、餐饮、接待服务为内容的技术比武比赛,提升旅游服务整体水平。旅游接待人数和综合收入增长 25%以上。新能源产业重点抓好通渭风电基地接入系统设计评审,争取尽快审查批复,建成并网 20 万千瓦风电项目。7 县区全面启动村级光伏电站建设。加快推进陇西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等项目。(四)坚持工业强市,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我市经济发展最薄弱的环节是工业经济,发展工业经济最重要的是加快工业企业发展。要落实推进工业强市战略配套政策措施,一手抓老企业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和招商引资。加快重点工业项目建设,新建、续建陇西一方现代中药自动化提取等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 89 个,完成投资 48 亿元,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0%以上。理顺经济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管理体制,完善基础配套、功能定位及产业布局,定西经济开发区作为市级独立经济单元,重点发展创新型制造产业,各县区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作为县区级独立经济单元,重点发展特色型配套产业,建设发展指标要单独下达,新入驻企业要达到 50 家以上。引进战略投资者,采取兼并重组、股权投资等方式,促进中医药、马铃薯、牧草精深加工、有色冶金、新型建材、装备制造等工业主导产业做大做强。鼓励支持企业抓技改、创品牌、做龙头,实施顺泰铝业 10 万吨建筑型材等技改项目 82 个,完成投资 26 亿元。落实扶持企 业发展政策措施,实施中小微企业培育行动计划,新增中小微企业 100 户以上、规上工业企业 15 户以上;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校联合设立研发机构和技术转移机构,加强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及孵化应用,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启动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和企业转贷周转金,多措并举解决企业融资难题,支持凯凯农科、高强度紧固件等企业挂牌上市;支持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创新产品服务,突出主业、服务实体,全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工业经济本质上是工业企业经济,工业企业经济本质上是企业家经济。要弘扬企业家精神,提高企业家地位,保护企业家财富,激发企业家活力,发挥企业家作用,促进企业家健康成长。(五)坚持城镇带动,统筹推进城乡建设。主动融入兰(州)西(宁)城市群和关(中)天(水)经济圈,合理规划布局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从 2018 年起,市区及各县连续三年实施“十大城建工程”,力争城市建设一年大改观、三年大变化。年内新建、续建城建项目 200 个,完成投资 120 亿元以上。市区编制完成“海绵城市”“智慧城市”“城市双修”等专项规划。围绕提升通畅水平,实施定临路西川段、南环路中段快速通道等道路改造工程,打通中华路南段、正龙路东段等 4 条“丁字路”,建设东河、气象等 6 座桥梁,构建“南北通、东西畅”的交通路网。围绕完善服务功能,加快编制城市天然气应用规划,实施天然气管线建设工程, 完成民主路、公园路等重点路段管网铺设。科学规划建设公共服务设施,中华路市民公园完成地下工程及广场铺装,定西体育场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城市展览馆完成布展投入使用,启动实施西川便民市场、新城区智慧农贸市场、交通路停车场等项目,建成品质便民夜市 1 处,万达城市综合体落地建设。多渠道筹措资金,全面排查解决城市供热、供水、供电及小区物业管理突出问题。整合公共交通资源,优化市区公交线路,方便群众快捷出行。围绕优化城市生态,实施东河、西河、关川河“三河六岸”景观绿化工程,打造“三河”交汇景观平台。实施东湖公园、薯都大道、永定西路等绿化改造提升工程。实施大碱沟水景观工程和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围绕优化教育布局,盘活中和教育港资源,设立新城区独立高中,新建新城区公办幼儿园 1 所,完成建成小区幼儿园补建工程,激发新城区发展活力。坚持“双提高、双完善”,全市实施棚户区改造 2.5 万户以上,建设城市综合体 13 个。加快培育建设特色小镇,新规划建设市级特色小镇 12 个,争取元古堆扶贫创业旅游小镇、榜罗红色旅游小镇创建为国家级、省级特色小镇。推动“厕所革命”由景区向全域、由城市向农村、由封闭向开放延伸。实施虎龙口至北顺公路等 11 条普通省道项目,完成投资 6 亿元以上。实施定西汽车站搬迁、定西综合客运枢纽建设项目,完成投资 5500 万元以上。加快引洮二期配套、农田水利等工程建设,完成投资 8 亿元。 (六)坚持生态立市,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实现定西永续发展,必须坚持生态立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加快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组织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等林业生态重点工程,完成造林封育 18 万亩,城镇面山和生态廊道绿化 8 万亩,全民义务植树和农村“四旁”绿化 2000 万株,森林覆盖率提高到 12.2%。实施渭河源区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引入 PPP、EPC 等模式,拓宽项目融资渠道,续建、新开工项目 130 个,完成投资 15 亿元。争取实施渭河源规模化林业总场建设试点。坚持“三分造、七分管”,建立相邻县区间协调统一、共建共管、联防联治机制,严厉打击破坏林地、森林、草原等自然资源的行为。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土地整治、淤地坝除险加固、地质灾害防治等项目,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350 平方公里。实施引洮水高效利用“六大工程”,推进安定、陇西、临洮、通渭城区面山通道生态供水工程建设。建成“河长制”智慧平台,落实各级河长责任,加强河流综合治理。经过三年努力,把市级 5条河流打造成城市生态线、发展生命线、群众生活线。开展安定和陇西城区生活垃圾强制分类试点,提高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深入开展全域无垃圾城乡环境综合治理, 加大沿路、沿河、沿川及城乡接合部环境整治和陈年垃圾清理力度,逐步建立垃圾收集、转运、处理体系。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扎实推进 5 个自然保护区和林业生态问题整改。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大燃煤锅炉整治、煤质管控和扬尘管理力度,改善城区空气质量。加快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经济开发区、工业集中区废水全部实现集中处理和在线监控。落实土壤污染综合防治措施,提高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水平。(七)坚持创新驱动,强化科技人才支撑。没有什么要素比科技要素更具活力,没有什么人才比科技人才更有潜力,没有什么动力比创新驱动更为强劲。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 48%。启动建设定西现代科技园,规划建设陇西、临洮、岷县 3 个经济开发区和安定、通渭、渭源、漳县 4 个工业集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依托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强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突破和集成应用,引进开发新产品、新技术 10 项,新增高新技术企业 2 家、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 5 家,成立陇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争取奥凯种子机械公司院士工作站在定西挂牌,定期召开专家联盟年会。实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双十”计划,建成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机构 3 个、示范企业 10 家。推进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市和安定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试点建设,培育知识产权 优势企业 3 家,申请专利 850 件。鼓励市内科技人员以技术等生产要素作价出资,创办科技型企业,让科技人员在创新活动中得到合理回报、获得应有荣誉。加强和改进科技特派员工作,打造全省科技特派员示范市。注重本土人才培养使用,实施中药产业、中医事业人才培养三年行动计划,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和专家团队,培养千名应用技术型人才、中医康养人才和省市名中医、医务骨干,培训万名中药产业、中医事业适用人才。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千人培训计划,三年培训提升金融、资本、网络、企业管理人才 1000 名。实施工业经济、特色产业、数据信息、教育文化等领域高端人才引进、紧缺型人才培育计划,培养工业企业人才 3000 名、文化艺术人才 100 名、教学名师和“双师型”骨干教师 370 名,办好百名校长和百名教师培训班。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向企业流动,支持企业引进高端人才,缓解企业人才短缺问题。健全高层次紧缺人才引进机制,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用人理念,建立人才培养资金、政策、平台等保障机制,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八)坚持共享发展,培育新经济新动能。以新产业为支撑、以新业态为引擎、以新模式为突破,构建数字经济、网络经济、共享经济、物流快递等新经济产业体系。实施“互联网+智能制造”行动,加快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发展,在重点领域推进网络化研发、智能化生产、个性化定制、协 同化制造,拓展网络信息技术在设计、生产、运营等核心环节的深入应用,探索以开放共享为特征的产业发展新模式。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利用互联网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发展信息化农业、创意农业、工厂化农业。依托临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安定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陇西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区建设,实施一批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项目,示范带动农业新业态发展。推进“互联网+流通”行动,加快安定、岷县、渭源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建设,对接阿里巴巴等大型电商交易平台,促进线上线下服务特色产业快速发展。探索“互联网+文化”等经营模式,搭建定西特色文化创意产品线上平台,推动马家窑文化、李氏文化、通渭书画、洮砚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培育发展文化创意设计产业。实施“旅游+”融合工程,促进旅游与文化、体育、教育、中医药、健康养老等互动融合发展。发挥定西道地中药材优势,培育建设一批医养游特色小镇,培训培养一批针灸理疗专业人才,积极发展中医康养产业。创新与融资租赁、创投基金、资产管理公司合作模式,探索发展互联网金融。强化新经济规划引领,研究建立支持新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人才、技术、资金、创意、信息等要素向新经济领域流动。落实全省促进大数据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实施 4G、5G 网络建设项目,加快“定西云”建设,推进互联网、物联网、大 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广泛应用。鼓励扶持“双创”“众创”“众筹”“众扶”等新型创业,为新经济发展提供内生动力。(九)坚持改革开放,有效激发动力活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去产能各项任务,多措并举降低企业成本,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全面推开农村“三变”改革,加快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和确权登记,引导市内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参与,做到一切皆变、能变就变、变就变好,导入农村发展新要素,激发农村发展新动能。创新互助资金使用模式,增加贫困群众股权收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完善融政企对接机制,大力发展直接融资。依托定投集团,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培育发展规范运营各类投资基金和产业基金,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编制完成融入“一带一路”对接南向通道发展规划,谋划实施南向通道建设项目。高标准承办 2018 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等节会,筹办“一带一路”中药材采购大会、全国中医院院长大会和医疗器械展销大会,举办定商外商籍才大会,办好马铃薯美食节、药膳(食)节、中医康养节,加快发展会展经济。开展“双招双引、对标福州”活动,坚持招商招资与引智引力并重并举,形成多层次招商引资、全方位驱动发展良好格局,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增长 10%以上。鼓励支持市内企业“走出去”开拓市场,扩大特色优势产品出口份额,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 8%以上。 (十)坚持以人为本,切实保障改善民生。把就业作为最大民生,落实就业创业政策,新增城镇就业 1.7 万人以上。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启动实施教育振兴三年行动计划,学前教育抓普及、义务教育促均衡、高中教育提质量、职业教育创特色,优化学校结构布局,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打造教育强市。科学规划建设城区及较大乡镇幼儿园,严格落实住宅小区配建移交办园规定,缓解城区公办幼儿园入园压力。实施全面改薄项目 500 个,确保通渭、渭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国家验收。加强省级示范性高中建设,支持定西一中、陇西一中、临洮中学打造省级名校。完善定西职业教育集团运行机制,促进县区“一校一特”职业教育特色发展,建成甘肃农业大学应用技术学院一期工程。按照“一区两校”模式,协调定西师专与甘肃中医药大学逐步剥离、实现独立办学。按照“一校两制”模式,争取在定西工贸中专建设定西职业技术学院。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加快健康信息平台建设步伐,增加群众医改获得感。积极争取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在我市设立分院,加强市县乡村四级中医科室、中医馆建设,推动中医事业快速发展。实施贫困村文化服务提档升级工程,开展“三下乡”“百姓文化广场”等文化惠民活动。市县公共体育场、体育馆覆盖率分别达到100%、88%。推行归口化管理、市场化运作模式,提高定西大剧院、定西体育馆等公共服务设施运营水平。加快文化旅游 体育融合发展,坚持品质化原则,做到每季有大型比赛、每月有文化展演、每周有群众活动。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多形式发展养老服务业。加快市县区残疾人康复和托养中心建设,提升残疾人保障和服务水平。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提高区域粮食安全保障水平。(十一)坚持服务为先,加强创新社会治理。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深入开展“七五”普法宣传教育。做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加强社会矛盾纠纷风险预警和排查化解。落实综治领导责任制,加强各级综治中心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集中整治社会治安突出问题,严厉打击严重暴力犯罪和非法集资、电信网络诈骗等涉众型经济犯罪,打击“两抢一盗”等多发性侵财类犯罪,加强公共安全管理,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持续推进网格化管理、信息化建设、精细化服务,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规范信访工作程序,推进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执行领导干部定期接访下访和包案督办制度,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提升信访工作法治化水平。深化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严格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加大源头管控,加强农村生产安全和通道安全,坚决遏制较大以上事故发生。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促进民族团结、宗 教和顺、社会和谐。加强国防动员和“双拥”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残联等群团组织工作。加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气象、外事侨务、人民防空、老龄、地方志、档案、红十字会、慈善等工作。(十二)坚持依法监管,营造公平市场环境。加大城市规划执法力度,查纠违法占地、违规建设以及不履行合同义务、不配建服务设施行为,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落实国有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动态巡查制度,加大城市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力度,提高土地利用率。全面完成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电子化建设,强化对各方交易主体的监管,规范中介机构和评标人员从业行为。坚持扶优扶强与打假防伪相结合,加大驰名商标和知名品牌保护力度,依法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强化食品药品、农业投入品等的监管,确保食品药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强化计量器具、特种设备监管,重视民生领域和重点行业价格监督,规范电商、微商等新消费领域经营行为,保障消费者权益不受侵害。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释放市场主体活力,催生经济发展新动能。坚持依法监管和行业自律相结合,促进旅游、酒店、餐饮等行业规范品质经营。加强金融监管,完善风险应急处置机制,隔离政府债务风险和市场风险,有效维护金融安全。推进质量诚信体系建设,落实“红黑榜”制度,倒逼企业履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加大失信惩戒力度,对失信主体在工程招投标、土地拍 卖利用、政府采购、银行信贷等方面实行联合惩戒,让失信者“一处失信、处处受限”。健全预防和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长效机制,切实保障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益。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大力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营造公开透明、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各位代表!以上十二个方面,既是 2018 年重点工作,又是今后三年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性任务。其中脱贫攻坚是一号工程、重中之重和底线性任务,其他十一个方面都是围绕脱贫攻坚来谋划、设计和安排的,是脱贫攻坚的支撑和保障。市政府将统筹兼顾、履职尽责,以脱贫攻坚为统揽,以“两不愁、三保障”为底线性要求,既不降低标准,也不吊高胃口,合理安排时序,注重质量脱贫,不搞扎堆脱贫,集中有限时间、集中有限力量、集中解决有限的问题,以区域发展推动区域脱贫,以区域脱贫促进一家一户和每个人的脱贫。三、坚持科学管理建设人民满意政府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必须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只有坚持科学管理,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只有把人民的事情办好,才是人民满意的政府。我们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政府管理,努力建设法治高效、勤政廉洁政府。(一)必须科学决策。建立经济社会发展咨询专家库和重大决策咨询论证机制,健全重大事项技术咨询、决策评估、 公示听证制度,开展经常性的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完善落实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等法定程序,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坚持重大事项向市委请示报告制度,严格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二)必须依法行政。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坚持依法行政一把手责任制,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坚持政府学法常态化,全面落实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强化各级政府和公务员队伍法治教育,提高法治意识和依法行政能力。试点推进行政执法公示、全过程记录和重大执法决定合法审核等制度,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强化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审计,全面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三)必须从严理事。严格执行市政府工作规则,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解决好经济职能和社会职能不协调问题。履行经济调节职能,以项目建设为抓手,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效益,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履行市场监管职能,推进公平准入,规范市场执法,依法对市场主体及其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履行社会管理职能,依法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社 会事务,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着力促进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健康发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四)必须效能第一。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简政放权,争取市级行政许可事项精简 30%以上。推行并联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审批服务事项标准化工作,实现政府投资项目审批 6 个月内办结。建立一个印章管审批服务模式,畅通行政审批服务渠道。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构建“大平台”、融通“大数据”、整合“大系统”,打破信息孤岛和数据壁垒,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树牢“最多跑一次”服务理念,建立 24 小时便民服务平台,完善电子民生、“两微一端”等互动平台,推动实体政务大厅与网上办事大厅深度融合,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五)必须百姓至上。始终把百姓的痛点、难点和堵点作为政府工作的重点,紧盯百姓普遍关心的柴米油盐酱醋茶、水电路气房学医等民生问题,一件一件地解决、一项一项地落实。加大政务公开力度,落实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主动回应社会关切。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开展政风行风民主评议,畅通群众来信来访、建议征集、市长热线等渠道,及时解决百姓反映的困难和问题,不断增强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六)必须廉洁从政。严格履行政府党组全面从严治党主 体责任,认真落实“一岗双责”,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贯彻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党内监督条例、党组工作条例等党内法规,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和省、市相关规定,坚决整治“四风”突出问题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在公共资金使用、国有资产运营、工程招投标、土地出让、行政审批等重点领域,建立严格的监督制度和权力制约机制,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四、下决心转变改进工作作风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定西大地落地生根“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当下群众反映最多的是我们的工作作风问题,最不满意的是我们的工作落实问题。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下决心转变改进工作作风,着力解决能力不足不会为、动力不足不愿为、担当不足不敢为等问题,以作风好转促进各项工作落地见效,以工作落实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定西大地落地生根。(一)下决心解决能力不足“不会为”的问题。针对部分干部知识欠缺、学习转化能力不足、思想观念保守等问题,加大培训教育力度,加快补齐网络、金融、资本、企业管理等知识短板,提高适应新时代、贯彻新理念、运用新技术、推动新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强化政策学习研究,找准国家政策和定西实际的契合点,及时把政策转化为发展项目。教育 引导各级干部大力解放思想,培育世界眼光、战略思维的格局,历练开放包容、主动融入的胸襟,强化开拓创新、不甘落后的意识,弘扬“三苦”精神、发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作风,以观念的大转变、思想的大解放、知识的大更新、能力的大提升和作风的大改进推动定西大发展。(二)下决心破除动力不足“不愿为”的顽疾。针对部分干部安于现状、落实不力等问题,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牢“四个意识”,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加快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的价值观,整治庸、懒、散、慢、拖、装、推、扯、假、滑等庸政懒政怠政行为,营造干事创业良好氛围。“指导千遍不如督查一遍,动员千次不如问责一次”。加大督查问责力度,严格落实“五步三法”政务督查制度,紧盯不落实的事情,跟踪督查不落实的单位,严肃约谈问责不落实的干部,推动督查、约谈、问责制度化、常态化。(三)下决心走出担当不足“不敢为”的困局。针对部分干部不想担责、不愿担责、不敢担责、“生怕树叶掉下来砸破头”的思想倾向,坚持“三个区分”,落实容错纠错机制,让履职尽责者轻装上阵、让敢于担当者消除顾虑、让改革创新者砥砺前行,激励各级各部门紧握奋进之笔、书写得意之作,每年谋划准备三五件打基础、有影响、利长远的事情,努 力干成三五件啃骨头、有创新、能过瘾的事情。加强和改进政府绩效管理,突出脱贫攻坚,细化工作任务,明确责任分工,完善考核机制,强化结果运用,不能形成干的不如站的、站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说风凉话的坏风气,不能形成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怪现象。各位代表!打好脱贫攻坚战留给我们的时间只有一千多天。时不我待,我们要只争朝夕。实现各项目标任务,关键是要“干”字当头,埋头苦干、团结巧干、撸起袖子加油干、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干,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越是处于困难期,越是爬坡过坎时,越要脚踏实地干,越要久久为功干,雷厉风行干,精益求精干,以实干推动发展,以实干赢得未来!各位代表!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征程要有新作为,新情况要有新办法。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为打好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定西而努力奋斗! 2018 年和政县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建议。2017 年政府工作今年以来,县政府在州委、州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下,深入学习**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书记视察甘肃时提出的“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州委“六抓”思路举措和县委总体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全力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步发展。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卯足全力抓经济促转型,发展质量趋稳向好。主要经济指标止滑回稳或小幅回升,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呈现出缓中趋稳、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良好态势。全年预计完成生产总值17.16 亿元,同比增长4.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17.49 亿元,同比下降 5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9300 万元,同比下降 37.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6 亿元,同比增长 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9248 元,同比增长 9.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6048 元,同比增长 12%;三次产业结 构 由 2016 年 的 25.4:21.4:53.2 调 整 到25.3:19.1:55.6,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主要经济指标中,固定资产投资、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两项指标受统计制度和税源影响有所下降,其它指标均有小幅增长,特别是第三产业的比重稳定超过第二产业,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这标志着和政经济结构转型进入新阶段;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分别以 9.5%和 12%的速度持续增长,这表明全县经济发展的成果正在惠及全体劳动者,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二、卯足全力抓扶贫促脱贫,小康建设进程加快。基础条件持续改善。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整合资金 5.8 亿元,大力实施贫困村贫困户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扶持等到村到户项目,硬化通村通社道路 255 公里,改造危旧房 1073 户,完成 180 户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住宅主体,实施五小水利、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民生工程 28 个。积极开展农村“三变”改革试点 工作,高度重视村集体经济发展,争取到项目资金 1000万元;鼓励支持贫困群众互助发展,筹建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 6 个、累计达 115 个,贫困村互助社实现全覆盖,互助金总额达到 7503 万元,全年发放借款 4650 万元,累计发放借款达 2.33 亿元,贫困村整村脱贫的基础得到有力夯实。增收支撑更加牢固。积极探索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促进富民增收的新途径、新模式,制定了《和政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扶持办法》,全覆盖扶持贫困户发展富民产业,着力推进畜牧养殖、特色种植、劳务输转、电子商务等产业发展。引进发放基础母牛 4648 头、母羊 1.1 万只,新建规模养殖场 10 个,发展规模养殖户 104 户,畜牧业增加值达1.5 亿元。建成了和政县大南岔河流域万亩油菜长廊,建成千亩示范点 2 个,带动油菜种植面积达 16 万亩,产值达 1.6亿元。新建啤特果基地 2 万亩,栽培面积达 17 万亩,产值达 1.9 亿元。建成中药材示范基地4 个,带动中药材种植面积达 5.8 万亩,产值达 2.3 亿元。成立了厦门集美区和政县劳务合作站,开展各类技能培训 1.2 万人次,劳务输转 5.5 万人次,劳务创收 8.8 亿元。实施了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建成了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物流中心,培育发展电商企业 4 家,个体网 店 202 家,新庄乡金场沟等 11 个贫困村成功申报为省级电商扶贫村,实现了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全覆盖。社会帮扶纵深推进。加强定点扶贫和东西扶贫协作,协调中国银监会落实帮扶资金 724 万元,实施了道路硬化、电商创业、教育扶贫等项目;协调厦门市集美区落实帮扶资金2450 万元,实施了买家集镇古鲁山村、罗家集镇小滩村综合扶贫开发项目,正在有序落实帮扶资金,实施贫困村到村到户项目。扎实开展“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全县 34家企业结对帮扶 35 个贫困村,累计投入帮扶资金 3782 万元,实施帮扶项目128 个,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片区座谈会在我县成功召开。脱贫后劲充沛有力。紧扣中办国办《关于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国家发改委民委《关于支持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加快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文件精神,结合县域经济发展和脱贫攻坚短板制约,谋划了涵盖产业扶贫、技能培训、教育扶贫、健康扶贫、住房安全保障、易地搬迁扶贫、生态扶贫、兜底保障、贫困村整体提升、区域发展 10 个方面,总投资 298.4 亿元的《和政县脱贫攻坚规划项目库》。紧盯贫困村贫困户需求、突出到村到户精准要求,制定了《和政县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8— 2020 年)》,总投资 10.4 亿元的 28 个项目已全部纳入州上脱贫攻坚实施方案,为今后发力脱贫攻坚一号工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项目工作基础和科学发展依据。三、卯足全力抓项目促投资,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止滑企稳、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从实谋划、从严管理、从速推进,以项目建设调结构、保固投、稳增长。全年谋划实施 100 万元以上项目 165 项,总投资222.9 亿元。其中,续建项目 34 项、投资 54.4 亿元;新建项目 77 项、投资 93.3 亿元;储备争取项目 54 项、投资 75.2亿元。续建项目稳步推进。和政县松林湖度假小苑、鸿森商贸城、云海闲庭二期、兴苑物流中心、嘉庚实验幼儿园、前川新区集中供热工程等 15 个项目基本建成。和政县福泉住宅小区、太子山住宅小区、吊漫路改建工程、名人国际家具商住楼、珠山西路步行街商铺开发、党氏商贸物流配送中心、天祥土特产收储及精深加工等项目完成年度建设任务。新建项目进展顺利。新庄光明桥至松鸣镇竹墩子道路、中小学薄弱学校改造、城关镇南关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疾控中心检测能力建设、城关信用社等 29 个项目基本建成。旅游扶贫大通道、华成广场、鸿瑞佳苑二期、慧聚电子商务产业园、永和职业技能培训中心、温和源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园、买家集镇农产品综合交易中心等项目进展顺利。 吉庆商住综合体、聚源泰商业步行街、新营河苏家川至钢厂大桥段防洪治理工程等项目基本完成前期工作。前期项目有序开展。达板至合作公路改建、林马路改建、救灾物资储备库等 13 个项目已开工建设。和广两县城乡供水小峡小牛圈水源保障工程、古动物化石花儿保护世行贷款等项目已完成初设审批及监理招标。黄罗公路升等改造、中医院住院部、公共职业技能实训基地等项目完成可研审批,正在争取建设资金。和政县综合福利院、驼湾公益性公墓等项目已上报相关部门审查批复中。四、卯足全力抓开发促升级,游居环境更加优化。旅游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全力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编制完成了松鸣镇总体规划、核心区城市设计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建成了松鸣岩户外健身训练基地、松鸣镇公共服务设施等项目,松鸣镇生活垃圾处理、农家乐 CD 区等项目稳步推进,松鸣镇仿古商业步行街、花儿广场、松鸣岩温泉乐园度假村等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全力实施松鸣岩景区和地质公园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地质公园、县城滨河路等旅游厕所已建成,松鸣岩、桦林游客服务中心完成主体工程,地质公园青少年综合实践基地、松鸣岩智慧景区等项目稳步推进。地质公园被国土资源部、科技部评为“国家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古动物化石博物馆被团中央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 旅游节会经济成效明显。抢抓临夏州承办第七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开幕式的重大机遇,成功举办了临夏州第二届冰雪旅游节、和政县第二届高原梨花旅游节、鲁冰花油菜花旅游节等旅游节会活动。积极引导发展以特色花卉观赏、民俗民宿体验为主的乡村旅游,发展乡村农家乐 10家,新增星级农家乐 2 家,全县农家乐达 120 多家,特别是建成占地 280 亩的富农花海鲁冰花主题公园,带动全县种植鲁冰花、紫荆花等各类花卉苗木 1100 多亩,进一步丰富了旅游内容形式,拉长了旅游季节,形成了春赏花、夏游绿、秋观景、冬玩雪的全季全域旅游新模式。全年接待游客 332万人次、同比增长 23%,实现旅游综合收入 14 亿元、同比增长 26%。旅游城市品位显著提升。建成了前川新区“一纵七横”道路、商贸路改建、棚户区改造基础设施连片道路延伸段改建等城区道路工程,配套建设城区污水管网 2.6 公里,正在实施滨河路延伸段改建、迎宾路改造等工程,县城基础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实施县城沿路沿街绿化亮化工程,按照“一路一品”思路,在高速公路出口、新区道路等主次干道栽植不同花卉苗木,初步形成了“一路一景观”的靓丽风景线。深入 推进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县创建,大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严格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在重点路段、重点区域划设临时公共停车位,加强县城主干道路清扫保洁力度,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旅游品位显著提升。五、卯足全力抓整改促环保,生态建设力度空前。生态工程建设成效卓著。坚持春季造林与秋季补林相结合、工程造林与义务植树相结合,全力实施荒山造林、封山育林、特色经济林等重点工程,完成生态造林 3.8 万亩,经济林 2 万亩,封山育林 1 万亩,森林抚育 6000 亩,建设绿色通道 102 公里,栽植各类苗木 505 万株。实施大桦梁万亩人工造林工程,栽植云杉、油松等优质壮苗 110 万株,带动全县森林覆盖率增长 1.12 个百分点,打造了全州植树造林样板。在兰郎路、和康路沿线栽植啤特果苗木 56 万株,建成了啤特果百里长廊。强化森林资源管护,严厉打击林业违法犯罪行为,有效巩固了造林绿化成果,实现了生态建设、旅游开发、富农增收的三重互促效应。污染防治工作扎实开展。严格落实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监督管理,强化综合治理,环境质 量持续改善。着力防治大气污染,对燃煤锅炉、餐饮企业、供热站等进行集中整治,安装除尘脱硫、油烟净化装置 22台(套),拆并燃煤小锅炉 16 台,淘汰老旧车、黄标车 456辆;加强煤炭市场管理,建成了兴苑煤炭集中交易市场,强化质量检测和源头管控,有效防止了劣质煤炭进入销售市场。着力防治水污染,对采砂、污水排放企业进行集中整治,安装污水处理设施 6 台(套);依法加强水源地保护,认真开展水质监测和隐患排查治理,海眼泉、饮马泉、半截峡、小牛圈等水源地水质均达到一类标准,合格率 100%。着力防治土壤污染,划定了畜禽禁养区,严格落实禁养规定,依法搬迁关闭禁养区养殖场,有效杜绝了畜禽粪便污染;加强农药化肥销售市场管理,积极引导推广低毒、低残留农药,有效减少了农业生产对土壤环境的污染。着力防治农村面源污染,建成废旧农膜回收点 3 个,收购废旧农膜 418 吨,回收利用率 80%以上;大力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项目,创建环境整洁村 16 个、美丽示范村 3 个。河长制责任全面落实。以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为主要任务,认真开展“一河一长、一河一策、一河一档”工作,县域内所有河道实现了县乡村三级河长全覆盖,促进了河道管护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有力维护了河流生态安全。加强水域岸线管理,强化河道综 合治理,依法关停河道非法采砂场 42 家,恢复整治河道 60公里,回填砂坑、清理淤泥 50 余万方;实施了大南岔河水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一期工程,建成液压翻板坝 7 座,花式堰 12 道,刻制景观浮雕 600 平方米,加固河堤 4.3 公里,河流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环保督察问题全面整改。深刻吸取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教训,高度重视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问题和太子山自然保护区自查发现问题整改工作,紧盯问题导向,采取超常规措施,重拳出击、铁腕治污,整改工作全面完成。特别是针对工作中的一些“老大难”和“历史遗留”问题,对症下药、精准施策,依法拆除了原和政县铁沟铁矿、西槐沟金矿、鑫源矿业、照壁山铜矿、陇滇钢铁“地条钢”生产线等一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有效破除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中的结症顽疾,为推进绿色永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六、卯足全力抓民生促共享,幸福指数大幅提升。教育发展质量稳步提高。实施了总投资 6200 万元的薄弱学校改造、校舍维修、教师周转宿舍等项目 31 个,其中罗家集学校综合楼、达浪学校教学楼、牙塘学校教师周转宿舍等 23 个项目已建成,陈家集学校、台子小学等 8 个项 目完成主体工程。严格落实教育惠民政策,大力实施贫困学生救助、边远山区教师补助、“两免一补”等项目,发放各类资金 3780 万元,落实中小学生营养餐专项资金 2000 万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依托国培计划、美丽园丁等项目,培训教师 6600 多人次。扎实开展标准化学校创建,和政一中、龙泉小学等 8 所学校被州政府评为标准化学校,国英小学、松树小学等 72所学校评为基本达标学校。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药品零差率销售和分级诊疗制度,全面实施大病保险二次报销制度,认真开展城乡医保整合工作,积极开设“就医绿色通道”,新农合参合人数达 17.3 万人,参合率达 99%,报销 27.7 万人次,报销金额 9000 多万元。着力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建成了中医院门诊医技综合楼和妇幼保健站业务楼,完成了中医院室外工程。加大健康扶贫力度,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实行新农合普惠报销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报销比例、降低起付线,县乡报销比例分别达到 85%和 95%,受益 2573 人次。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全面落实两孩政策,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5‰,计划生育率为 94%。文体惠民工程有力实施。建成了农村固定放映点、乡镇 综合文化站、无线数字化覆盖、乡村舞台等 46 个文化惠民工程,实施了乡镇全民健身中心、乡村“一村一场”等一批体育惠民工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对各乡镇综合文化站、行政村及社区文化服务中心配发了文化广播器材,进一步巩固了宣传阵地作用。广泛开展全民健身、送文化下乡等活动,积极组织参加各类文体赛事,群众文化体育生活丰富多彩。我县武术运动员在第七届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中荣获棍术冠军。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采取货币化安置方式实施棚户区改造 100 户,完成房地产去库存 5.9 万平方米,建成了和政县综合福利院儿童部、残疾人托养中心及买家集敬老院整合项目。扎实开展城乡低保年度审查和精准认定工作,城乡低保对象由原来的 6.2 万人减少到 3.3 万人。加大社会救助保障力度,发放城乡低保、医疗救助、“两项”补贴等各类资金1.53 亿元。积极推进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 98.9%,全民参保登记率达 94%,新增城镇就业 3100人。同时,工商、科技、物价、气象及地方病防治、外事侨务、史志编纂、防震减灾、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等工作取得新进步。七、卯足全力抓监管促进步,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治理能力不断加强。扎实推进“七五”普法和法律“八进”活动,深入开展社会矛盾大排查纠纷大化解法治大宣传活动,积极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全面加强社会综合治理,严厉打击“两抢一盗”、“黄赌毒”等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社会治安环境不断优化。建立健全治安防控体系,投资 1200 万元建成了平安和政视频监控系统,完成了 10 处农村交通安全检查劝导站标准化建设,完善了以县城为中心、五条主干道路为干线的“一城五线”立体监管网络,社会治安防控能力进一步提升。和政县被评为全省、全州“六五”普法先进县。民族宗教和睦和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中央、省州统战民族宗教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两个共同”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十进”、“三比一促”、和谐寺观教堂创建等活动,积极引导宗教界学法守法、支持参与经济社会建设,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果得到巩固提升。坚持宗教中国化基本方向,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引导广大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自觉在政策法律范围内开展活动,宗教领域保持和睦和顺。县政府荣获“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荣誉称号。安全形势总体平稳。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三管三 必须”要求,加强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建设,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突出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消防、校园、旅游、食品药品、危险化学品等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扎实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和安全预防管控,有效遏制了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强应急管理,完善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应急机制和应急队伍,积极开展应急救援演练,及时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好转,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八、卯足全力抓党建促根本,政府工作更加规范。严格落实主体责任。认真贯彻中央、省州县委全面从严治党决策部署,从严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和**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把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挺在前面,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严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持续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践行新理念,弘扬正能量,政府系统党员干部政治纪律更加严明、 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性修养更加坚强,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坚持依法行政。认真执行县委各项决策部署,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监督,严格落实重大决策专家论证、群众参与、合法性审查、集体决议等法定程序,科学民主决策能力持续增强。严格规范执法程序,对全县行政执法主体和执法人员进行了排查认定,对行政处罚条款逐项分类汇总,保留自由裁量权 1920 项。深入开展政府规范性文件专项清理工作,共清理 22 件,保留 11 件,废止 11 件。认真开展人大代表意见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办结人大代表意见建议 32 件、办结率 84%,办结政协委员提案25 件、办结率 74%。积极推进简政放权。深化“放管服”改革,严格实行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式管理,规范行政行为,接受社会监督,取消行政审批事项 6 项、调整 9 项,保留行政审批事项 163 项,备案管理事项 43 项,便民服务事项 22 项,切实做到“清单之外无审批、目录之外无收费”。积极开展“网上行权”,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全面完成了政府部门权责清单、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清单、扶贫清单和便民服务事 项在甘肃政务服务网和政县子站的更新加载工作,实行动态管理,全年共受理公共服务事项 3 万多件,办结率为 100%,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咨询办事,政务服务环境更加公开透明。重视加强廉政建设。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作风建设一系列制度规定,扎实开展“两查两保”、“三纠三促”、“明查暗访督查年”等专项整治活动,持续加大项目建设、财务管理、惠民政策落实、扶贫资金使用等方面的审计监督和行政监察力度,着力整治“不会为、不作为、乱作为”的怠政现象,着力构筑“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思想防线,政府作风建设、廉政建设和行政效能实现新提升。各位代表!今年以来在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我们主动出击,积极作为,全县经济社会仍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为推动转型跨越发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州委、州政府坚强领导、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县委总揽全局、统筹谋划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有力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 是全县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奋战在全县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劳动者,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同志、宗教界人士、人民团体和省州在和各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和政建设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工作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受经济下行压力和自然保护区项目审批限制影响,项目建设的规模和数量下降,主要经济指标完成不够理想,经济发展的质量不高、后劲不足;民间资本、社会资本吸纳利用率低,融资难的问题依然突出,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明显,项目结构和综合效益还需进一步优化。二是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贫困发生率远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贫困群众住房、医疗、教育保障水平不高,补齐公共服务短板和促进群众稳定增收的任务艰巨。部分群众“等靠要”思想还没有根本转变,“等人送小康”的心态依然存在,自我发展内生动力不强,引导群众主动参与扶贫的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三是产业发展的 规模层次仍然较低,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不高、产业链条短,规模以上工业少、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富民产业带动能力弱、发展层次不高,城乡居民持续稳定增收的基础不牢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还需进一步增强。四是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突出,巩固黄河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地位、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之间还需进一步把握找准平衡点;全民环保意识不强,全民参与、全民共建的大环保工作格局还未形成,污染防治与生态建设的任务繁重,绿色发展、低碳循环发展上还需进一步用劲。五是政府工作服务水平还不高,顺应群众期盼、落实改革任务,应对复杂局面、推动经济发展的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2018 年政府工作2018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 关键之年,做好明年的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扣省、州发展战略,按照县委总体要求,改革创新、奋发进取,全力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统筹推进项目建设、旅游开发、城镇建设、社会民生、和谐稳定等各项工作,努力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决胜小康社会建设上取得新成效。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7.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0%,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 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围绕实现上述目标任务,我们将聚力“八个坚持”,突出“八个注重”,抓好“八项工作”:一、全力抓脱贫一号工程。用足用活政策机遇。深入学习**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汪洋副总理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电视电话会上的讲话、《关于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 坚的实施意见》等精神,抢抓政策机遇、挖掘政策潜力,加强联系对接、精准谋篇布局,争取落实一批带动性强、扶持效果好的扶贫工程和到村到户项目,助推全县脱贫攻坚步伐。做好《和政县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8—2020 年)》中上报项目的各项前期工作,确保投资计划下达后,项目能够随即开工、落地实施、发挥效应。巩固提升脱贫成效。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把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提高脱贫质量摆上重要位置,更加注重脱贫的稳定性、全面性,确保脱贫攻坚不漏人、贫困人口不掉队。对已脱贫户,加强跟踪服务和动态管理,加大就业创业和经商技能培训,鼓励引导发展乡村农家乐、民宿客栈、电子商务等个体经济,帮助指导发展种植、养殖、劳务等增收产业,促进自我发展、实现稳定增收;对因病、因灾返贫的,及时纳入扶贫对象,继续开展帮扶工作,做到有进有出、应扶尽扶。对未脱贫户,制定更加精准的脱贫计划,实施更加精准的帮扶措施,努力实现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稳定脱贫。调整优化驻村帮扶工作队伍,把最强的力量、最好的资源选派到最贫困的村户,帮助贫困户排忧解难、共谋发 展,推动精准脱贫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实施整体提升工程。聚焦贫困村贫困户,加大项目资金整合实施力度,全力改善贫困群众行路、吃水、住房等基础条件。实施道路建设提升工程,升等改造黄泥湾至罗家集、二郎岗至松鸣岩、城关至新庄等县乡公路,林家沟至白杨沟、寺营至石咀、小河至团咀等农村道路,实施自然村通社、“千村美丽”、“一事一议”等道路硬化项目,进一步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实施农田水利提升工程,建成北部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实施鹿马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南阳山区域地质灾害综合治理(三期)、牙塘水库与卜家庄水库水源连通等工程,进一步完善农田水利保障体系。实施人居环境提升工程,完成 160 户易地扶贫搬迁和 1200户农村危旧房改造,争取实施一批美化亮化、院落硬化、环境优化等三化项目,进一步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实施集体经济提升工程,加快推进城关镇咀头、罗家集镇三岔沟等 7 个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项目,稳步开展松鸣镇桦林、三合镇石虎家等5 个村“三变”改革试点工作,探索建立贫困户参与机 制和利益分享机制,鼓励引导贫困群众充分利用闲置土地、房屋、资金及剩余劳动力等多种资源,入股企业、参与分红,增加村集体和贫困户经济收入。实施农村电网提升工程,加快贫困村电网升级改造,全面提升农村电网服务水平,争取4G 网络、光纤宽带、农村动力电年底实现 122 个行政村全覆盖。完善保障服务体系。扎实推进兜底脱贫,加强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稳步提高补助标准,全面实现农村低保标准和国家扶贫标准“两线合一”,确保兜底保障对象实现政策性脱贫。扎实推进教育扶贫,认真落实贫困家庭学生上学、职业教育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通过“两免一补”、“雨露计划”、助学贷款等资助方式,实现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学生资助全覆盖,确保每个农村贫困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延续。扎实推进健康扶贫,加大乡村全科医生培养力度,提升乡村卫生院、卫生室医疗服务水平,扩大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范围,逐步提高医保筹资标准和报销比例,降低贫困人口医疗费用个人自付比例,着力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培育致富内生动力。坚持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重视发挥贫困群众在脱贫攻坚中的主体作用,不断增强群众自 我发展能力。广泛开展感恩教育,积极引导贫困群众知党情、感党恩,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育“弱鸟先飞”意识,摆脱“等靠要”思想,激发通过自身努力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内在动力。建立健全正向激励机制,更加注重“造血”式扶贫,将帮扶政策与贫困群众参与挂钩起来,采取生产奖补、劳务补助、以工代赈等机制办法,开展产业发展、职业教育、务工技能、创业技能等培训活动,培育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的基本技能,支持贫困群众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脱贫致富,真正让贫困群众的“心热起来”,自觉“行动起来”。拓展帮扶协作领域。积极搭建帮扶载体平台,不断完善协作体制机制,着力构筑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深化对口帮扶和东西协作,加强同中国银监会的协调衔接,争取在普惠金融、融资政策等方面得到更大的帮助支持;加强同厦门集美区的联系对接,全面落实合作协议,争取在产业培育、劳务输转、人才支持、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实施更多的扶贫协作项目,进一步扩大外力帮扶效应。广泛动员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和各界力量,积极开展“携手奔小康”、“百企帮百村”、捐资助学等多形式、 多层次的扶贫济困活动,进一步凝聚脱贫攻坚合力,在全社会形成扶贫最光荣、扶贫受尊敬的良好风尚,让人人支持扶贫、参与扶贫成为宁河大地最广泛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二、全力抓富民产业培育。持续壮大富民增收产业。抢抓省委省政府启动特色产业发展专项贷款工程、设立产业发展投资基金的有利机遇,进一步制定完善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积极推广“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全力实施“1+3+5”产业扶持工程,推进龙头企业和优势产业规模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努力把产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大力发展油菜产业,积极引进新技术、推广新品种,提高油菜精深加工和高端产品研发能力,实施油菜绿色高产高效创建、万亩油菜长廊建设等项目,不断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全力做大和政油菜品牌。大力发展畜牧产业,实施现代畜牧业全产业链建设、草食畜牧业发展、粮改饲、草原转型等项目,发展规模养殖场 10 家、规模养殖户120 家。大力发展啤特果产业,以贫困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户为重点,积极扶持贫困村贫困户发展啤特果种植,稳步扩大啤特果栽培面积,新建啤特果基地 1 万亩。大力发展中药材 产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引导种植销售量大、经济效益好的中药材,新建中药材基地 5000 亩。大力发展劳务产业,瞄准东南沿海地区用工需求,加强与厦门集美区、江苏无锡、广东深圳等地区的合作,不断拓宽输转渠道,扩大技能培训,促进劳务输转向技能型、创业型、规模化、组织化转变。输转劳务 5.5 万人次,创劳务收入 9.6 亿元。着力发展旅游主导产业。以发展全季全域旅游为目标,深入实施旅游强县战略,全力打造“四大基地”。组建运营好和政县文化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借助景区资源搭建融资平台,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和民营资金通过投资、融资、合作、租赁、入股、承包等方式参与旅游开发,推进大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松鸣岩、桦林游客服务中心,实施古动物化石花儿保护世行贷款、大景区智慧旅游系统、地质公园省级地质遗迹保护等项目,加快三岔沟、半截峡等景区景点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旅游服务功能。积极争取全州旅游扶贫重点村项目,实施买家集镇石咀村、松鸣镇吊滩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开发以“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干农家活、摘农家果、品农家乐”为主题的农业观光体验型乡村旅游,培育一批星级农家乐、民宿客栈,建设一批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专业旅游村,进一步提升乡村旅游发展层次。围 绕化石、花儿、松鸣岩三张名片,精心策划包装,深度营销宣传,强力推介以古生物化石遗迹为主的研学探秘游、以花儿文化为主的民俗体验游、以绿色景观和田园风光为主的山水生态观光乡村游、以滑雪滑草为主的户外运动游,积极筹办全国大众高山滑雪巡回赛,继续举办高原梨花旅游节、鲁冰花油菜花旅游节、松鸣岩花儿会、冰雪旅游节等节会活动,不断丰富旅游内容形式,拓展旅游载体平台,打响叫亮特色旅游品牌。力争全年接待游客350 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 15 亿元。全力培育电子商务产业。实施“互联网+智慧和政”战略,建设全光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基础设施和信息应用服务平台,全面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加快推进“互联网+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实施乡镇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建设项目,对陈家集、梁家寺等 5 个乡镇电商服务站和罗家集大坪、三十里铺包侯家等 27 个贫困村电商服务点进行升级改造,争取实施和政县电子商务创业就业孵化园扶贫项目,进一步完善电商服务体系。加大对贫困户、大学生村官、返乡青年及网店经营者的电商知识培训力度,提高电子商务应用普及率,帮助指导电商企业、贫困群众依托电商平台扩大农特产品销售渠道,实现就近就业创业,不断提升电商产业发展水平。 三、全力抓项目引擎带动。扩大项目建设投资规模。紧盯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抢抓脱贫攻坚、“一带一路”、区域协调发展等国家战略机遇,积极谋划实施一批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建设、公共服务、民生保障等方面的重大项目,不断扩大有效投资,加快弥补发展短板。全年计划实施 100 万元以上项目 136 个、总投资 191.7 亿元,其中:续建项目 29 个、投资 19.1 亿元,计划新开工项目 64 个、投资 81.1 亿元,开展前期项目 43个、投资 91.5 亿元。93 个新续建项目中,政府投资项目 72个、投资 22.7 亿元,招商引资项目 21 个、投资 77.5 亿元。加大项目争取实施力度。推进和政县旅游扶贫大通道、吊漫路改建、奇胜源生态养殖科技苑、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库等 29 个续建项目,建成花儿保护利用设施、慧聚电子商务产业园、林马路、达板至合作公路(东乡至蒿支沟段)改建等项目。做好和广两县城乡供水小峡小牛圈水源保障工程、县城大型综合交易市场、公共职业技能实训基地等 64 个新开工项目的各项前期工作,确保按时间节点如期动工建设。加强广通桥至松鸣岩旅游快速通道、中医院住院部、啤特果标准化基地、槐庄至新营林场道路、县城水厂提升工程等 43 个前期项目的跟进对接,力争更多的项目列入国家和省州建设计划,尽早批复实施。 创新项目建设融资机制。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创新投融资模式,拓宽投融资渠道,优化投融资结构,不断激发项目建设融资活力。更加注重撬动民资,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公共事业服务,逐步将教育卫生、公共服务推向市场,争取实施和政县兴苑幼儿园、利民医院等项目,充分利用社会资本更好地保障民生。更加注重激活内资,深化政、银、企三方对接合作,建立健全金融机构支持企业发展的奖励扶持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服务产品,加大重点领域信贷支持力度,规范和政县城乡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运作模式,实施松鸣镇商铺综合开发、滴珠山服务区综合楼整合利用等项目,着力破解项目建设、企业发展融资难的问题。更加注重吸引外资,依托旅游、化石、油菜、啤特果、中药材等优势资源,围绕文化旅游、特色产业、商贸物流、公共服务等领域发展,积极开展网络招商、节会招商、叩门招商等活动,主动加强与省内外知名企业的对接联系,争取引进一批规模效益大、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的生产性、财源性项目,重点抓好甘肃民航集团 旅游综合开发、温和源生态农业观光园等项目的落地实施,努力在增强经济动能、创新发展模式上取得新突破。提升项目建设保障能力。坚持工程质量和建设速度并重,严格落实项目建设“三重”任务和“五制”要求,全面推行“五个一”和“一企一策”工作机制,加强重大项目跟踪服务管理,及时研究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用地报批、征地拆迁、资金筹措等问题,切实提高项目落地率、开工率、建成率。加快推进投资项目并联审批,规范项目运行机制,畅通审批“绿色通道”,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提高服务效率,切实做到手续报批无障碍、项目建设无阻挡、企业经营无干扰。强化财源建设,全力争取财政专项资金、转移支付资金、新增政府债券和置换债券等政策性资金,降低政府债务和财政压力,有效防范财政金融风险;加大税收征管力度,支持培育税源大户和骨干企业,清理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和部门结余闲置资金,严控“三公”经费,优化支出结构,加大土地出让金征缴力度,着力增加县级可支配财力,为项目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四、全力抓规划建设管理。注重规划引领作用。严格执行县城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乡镇村庄建设和土地利用规划,切实增强规划的科学性、指导性。深入推进“多规合一”,统筹空间、规模、 产业三大布局,编制县域乡村规划,修编完善县城总体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以规划引领指导城乡发展。加强规划审查和执法监察力度,严格落实新建项目逐级审查审批程序,严格执行规划确定的用地性质、容积率、绿地率、建筑密度等指标要求,加大对“两违”行为、倒卖土地、抢修抢建、未批先建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整治力度,从严从紧维护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推进城镇开发建设。加快县城综合开发,全面建成滨河路延伸段、迎宾路改造等工程,开工建设吉庆商住综合体、聚源泰商业街开发、金德公司住宅小区、华亿佳苑住宅小区、西关街城内街道路升级改造等项目,持续推进太子山住宅小区、华成广场等项目,进一步提升县城承载能力;加快城区生活污水处理站、城区供水二期、城西不稳定斜坡治理、博览湖航道疏通等项目建设,不断增强城区供水防洪排涝能力。全力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紧抓列入全省、全国特色小镇机遇,加强跟进对接,积极争取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开发、生态治理等方面的项目;加快推进松鸣岩温泉乐园度假村、自驾游营地、生态智能停车场、松鸣镇生活污水处理等项目,争取实施松鸣镇仿古文化街 AB 区等项目,着力完善特色小镇综合服务功能。统筹推进重点集镇建设,加快 买家集、陈家集、梁家寺等集镇基础设施升级改造,不断完善垃圾收运、排水防涝、污水处理等公共服务体系,大力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项目,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小康村、省级美丽示范村等创建活动,不断提升集镇发展层次。加强综合服务管理。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城市治理方式,组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构,健全完善监管主体明确、执法责任到位、部门协同联动的城市管理新机制,推行政府向社会购买环卫保洁、园林绿化、公共交通等服务模式,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公共事业、便民服务等市场化运行。鼓励群众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城市管理,保证群众对城市发展决策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不断提升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水平。按照精细化、智能化的要求,加快数字城管建设,整合公安、交警、城管电子监控功能,着力构建智慧城市公共管理平台和支撑服务体系。持续加大城管工作投入,提高机械化清扫保洁覆盖面,配套建设综合交易市场、公共厕所、停车场(点)等便民设施,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服务水平。切实加强和规范物业管理,严把物业公司准入关,强化物业、供暖等服务质量监管,落实居民用电采暖分时价格政策,全力保障群众基本生活需求和权益,让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适、更满意、更和谐。 五、全力抓环境保护整治。加强生态工程建设。抢抓临夏州被列为西部地区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州和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的有利政策机遇,加快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等重点生态项目,完成植树造林 4 万亩,封山育林 5000亩,森林抚育 6000 亩,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巩固提升生态安全屏障地位。大力开展县城园林绿化和增绿补绿,实施迎宾路、和合大道、博览园广场等绿化美化工程,最大限度见缝插绿、减少裸露地表空间,不断提高城市绿化率,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融入生活,加快构建城区有绿肺、环城有绿带、沿路有绿脉、沿河有绿廊的绿色生态体系,让大家看得见青山、望得见绿水。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以巩固提升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问题整改成效为抓手,始终保持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高压态势,持续推进大气、水、土污染防治。实施“蓝天”工程,加强煤炭、建筑、烟气等领域管控,划定县城烟花爆竹禁放区域,严格执行禁放规定,持续推进燃煤锅炉、餐饮油烟、汽车尾气、秸秆焚烧等污染源防治,着力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实施“碧水”工程,认真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和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从严执行县乡村三级河长制,加强水域岸线保护和河流纳污管理,规范河道采砂,加强水 源地保护、地表地下水污染防治,严厉打击企业偷排直排、擅自停用污处设施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快实施大南岔河水生态修复及综合治理、松鸣镇、买家集镇小流域治理等工程,着力改善水环境质量。实施“净土”工程,认真落实土地利用“三项报告”制度,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五不准”,建立完善县乡村三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预警体系,严厉打击乱采滥挖、超层越界、破坏资源等违法行为;深入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推进土壤污染监测、生态恢复治理等工作,着力提升土污染防治能力。推进环境综合整治。深入开展全域无垃圾示范创建活动,健全完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大力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等工程;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争取实施城区环卫项目托管、城乡垃圾一体化保洁清运等项目,加快建设“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城乡垃圾一体化清运模式,逐步实现城乡垃圾全收集、全处理。加大县城环境综合整治,严格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持续加大“脏乱差”问题常态化整治力度,稳步推进夜市、畜禽、煤炭等市场搬迁工程,着力改善县城人居环境。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持续加大对陈年垃圾、陈年草垛、废旧地膜、畜禽养殖废弃物等生产生活垃圾集中整治力度,加快实施乡镇生活垃圾处理、废旧农膜及塑料制品回收加工 利用等项目,减少农村面源污染,着力改善农村环境面貌。发展绿色循环经济。充分发挥云发、华丰、华龙等循环经济企业带动作用,着力发展“农林牧”绿色生态经济。全力推进粮改饲、秸秆饲料化利用、畜禽粪便利用工作,加快普及玉米全贮、秸秆青贮、揉丝打包微贮等技术;积极推广使用太阳能、沼气等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促进农林牧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实现生产系统与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实施八八集团 10 万吨果汁饮料生产线、华龙乳制品高质化转型升级等项目,争取实施城关镇咀头村、陈家集镇上王家村中小型沼气和松鸣镇狼土泉村、罗家集镇九山村、新庄乡将台村小型光伏发电等工程,不断提高清洁能源普及率、利用率,实现产业强、群众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六、全力抓社会民生保障。均衡发展教育事业。以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为契机,大力实施教育奠基工程,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补齐薄弱短板,全力促进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均衡提质发展。实施卜家庄前坪、新营大庄等 17 个薄弱学校改造项目,建成梁家寺赵家沟、马家堡脖项等 93 所标准化学校创建项目,进一步优化办学条件。严格落实《进一步加强控辍保学工作的意见》和《控辍保学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落实控辍保学目标责任制,积极开展法律宣传和动员劝返工作,确保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稳中有升。认真落实教育惠民政策,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捐资助学活动,继续实施银监会教育扶贫项目,切实消除贫困家庭、贫困学生后顾之忧。积极开展教师能力提升、县域内支教、交流轮岗等活动,借助与厦门集美区学校结对平台,加大双向交流培训力度,实现教育教学资源互鉴共享,促进教育教学水平整体提升,确保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认定。实施健康和政战略。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严格执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分级诊疗、药品耗材采供保障等制度。积极推进监管机制、补偿机制、人事分配、医保支付等“3325”公立医院改革,规范药品使用和医疗行为,着力破除“以药养医”。统筹推进全民基本医保制度改革,加快城乡医保机构职能整合,完成城乡医保并轨,全面开展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完善医疗卫生服务功能,加快中医院投入运营步伐,实施 14 所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争取实施和政县人民医院内科综合楼和城关等 9 所卫生院业务用房项目,进一步 完善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推进盐业监管体制改革,完成盐务行政管理职能兼并划转,理顺盐业管理体制,提升盐业管理水平。持续开展食药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加大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监管力度,确保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持续改善基本民生。按照兜底线、建机制、可持续的要求,加快推进覆盖全民、城乡统筹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编密织牢社会保障网。全力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大病、失业等保险制度,稳步提高参保率,努力实现法定人员参险全覆盖。高度重视养老服务业和残疾人事业发展,加快社会福利项目建设,实施和政县综合福利院、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残疾人康复中心等项目,不断提高弱势群体关爱力度和服务水平。认真落实国家、省州促进就业创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完善创业扶持机制,加大创业贷款发放力度,加强就业技能培训,实现城镇新增就业 2900 人以上,城镇失业率控制在 4%以内。持续改善居民住房条件,实施棚户区改造 250 户,完成房地产去库存 2.4万平方米,逐步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群众住有所居、居有所安。 繁荣文化体育事业。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目标,大力实施文化体育惠民工程,建成乡镇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一村一场”、村级博物馆等 16 个项目。搭建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依托乡镇体育健身场、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等服务阵地,积极组织开展送文化下乡、社团文艺演出等活动;依托全民健身中心、图书馆、民俗馆等服务阵地,引导群众广泛开展广场文化、民俗文化、全民健身等活动,不断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更加注重统筹发展,均衡配置社会资源,协调推进统计、质监、科技、物价、粮食、史志、档案、地方病防治及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等各项工作,促进各项社会事业齐头并进、蓬勃发展。七、全力抓社会管理创新。依法加强法治教育宣传。以推进“七五”普法为主线,创新宣传方式,拓展宣传渠道,充分利用国际禁毒日、国家安全教育日、全国法制宣传日等主题普法活动,借助政府网站、微信平台、新闻广播等新型载体平台,深入开展法律进机关、进单位、进企业、进学校、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进宗教场所等活动,广泛宣传惠民政策、民族宗教、环境保护、民事权益等法律法规知识,不断提升全民学法、知法、守法、用 法水平,加快推进法治和政建设进程。依法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实施“平安和政”视频监控系统扩面升级工程,建设新营镇、罗家集镇基层派出所。深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和信访积案,尽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规范运行和政县信访大厅,提升信访接待水平。持续开展严打整治专项行动,依法打击和惩治“黄赌毒”、“黑拐骗”等违法犯罪活动。扎实开展婚姻领域问题专项整治,严厉打击早婚、私婚、骗婚、家庭暴力等违法犯罪行为,大力开展移风易俗、婚事简办宣传教育,形成理性的婚俗观念,促进家庭和谐、社会稳定。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认真落实新修订的《宗教事务条例》和《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宗教工作的实施意见》,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筑牢“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思想,争取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认真落实宗教工作“145”联系服务制度,加大对宗教界人士和宗教教职人员培训力度,严格执行宗教场所改扩建、管委会选举考评、大型宗教活动申报审批、教职人员认定备案、考核发证等各项制度,全面提升民族宗教法治化管理水平。依法加强安全生产监管。认真贯彻《关于推进安全生产 领域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要求,强化属地管理、部门监管和企业主体“三方责任”,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建设“互联网+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大数据”平台,推进安全生产网格化、数字化、常态化管理。坚持部门检查和企业自查并重,突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高频次、全方位开展大检查、大整治活动,确保企业安全生产、行业安全运转、百姓安居乐业。八、全力抓政府自身建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思想引领上持续用劲久久为功。紧紧扭住思想政治建设这个生命线,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准确把握**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旗帜鲜明的政治态度,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维护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坚持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持续夯实思想理论功底,敏锐把握政策方向,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能力,切 实增强贯彻落实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为民谋利上持续用劲久久为功。时刻牢记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始终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深入践行为民服务宗旨,巩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果,加大民生投入,回应群众关切,补齐民生短板,维护公平正义,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认真做好国家、省州审批事项下放承接工作,做到应减尽减、应取尽取、无缝对接;加快推进“多证合一、一照一码”商事制度改革,实行“双随机、一公开”市场监管,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更好地为基层、为企业、为群众服务,着力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强化责任落实,加大谋划推动,切实树立言必行、行必果和定了就干、干就干成、干就干好的施政新风,确保县委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位、推进有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工作作风上持续用劲久久为功。牢固树立正确的发展观、政绩观,持之以恒破“四风”、转作风,发扬说实话、干实事、求实效的务实精神和认真负责、勇于担当、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强化责任担当,积极主动作为,不断提高政府部门的执行力、落实力。坚持县委集中 统一领导,依法接受人大法律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舆论监督,广泛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建议,着力提升政府工作的科学化、法制化决策水平。深化政务公开,全面推进财政资金使用、行政权力运行、项目招投标、公共服务等领域信息公开,充分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建立健全正向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给干事者鼓劲,为担当者撑腰,努力为广大干部营造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勤政廉政上持续用劲久久为功。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持续推动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纵深开展。严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认真履行县政府党组集体责任、主要负责人第一责任人责任、分管领导一岗双责责任,严格遵守党章、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问责条例、党内监督条例和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从严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及省州县一系列作风廉政建设要求,树立勤政廉洁的良好政府形象。完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强化审计监督和行政监察,加大重点领域、重点部门财务审计监察力度,加强项目资金、财政资金、扶贫资金规范管理,坚决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违纪违规行为,以反腐 倡廉实效保障发展、取信于民,努力营造干部清廉、政府清正、政治清明的良好发展环境。各位代表!使命重在担当,实干铸就辉煌!新时代蕴育新机遇,新作为开启新征程。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撸起袖子,砥砺奋进,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凝聚全县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努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建设幸福美好新和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懈奋斗!2018 年随县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一、2017 年工作回顾即将过去的 2017 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个特殊的年份里,面对经济增长乏力、重点“战役”频繁、局部灾害多发、稳定压力加大等多重挑战,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依靠全县人民,充分调动和凝聚一切积极因素,统筹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进中向好。预计全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 值 207 亿元,同比增长 7%,三次产业比例为 33.3:43.5:23.2;规模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分别为 435 亿元、106 亿元,同比增长 5%、2%(剔除石材产业数据增长 20%、9%);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8.27 亿元,同比增长 6.7%(剔除石材产业数据增长 14.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38 亿元,同比增长7.2%;固定资产投资 323 亿元,同比增长 16%;外贸出口突破 5 亿美元,同比增长 30%;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 24450 元、15310 元,同比增长 8.2%、8.1%;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环境质量控制等省市考核目标全面达标。县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十件实事”全面完成。(一)开拓进取,三次产业在转型升级中更加优化现代农业加速发展。特色农业板块加快壮大,建成 5 个省部级万亩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区,食用菌、茶叶、林果、畜禽、水产等特色农产品稳步增产。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低丘岗地改造有序推进,国家小农水重点县工程建设全面完成。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集体“三资”规范化管理及合作金融创新 3 项国家级、省级农村改革试点经验全面推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增多,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 243 家、家庭农场 85 家、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16 家(其中省级 2 家)、省级林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4 家,裕国菇业获批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新增 10 件“三品一标”认证产品,二月风 食品、神农茶业荣获中国林业产业科技成果创新奖。随县被授予“中国稻米油之乡”,县供销社获评全国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先进单位,澴潭镇获评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镇,洪山镇云峰山茶场、尚市镇群金村、澴潭镇昱辰生态农业被认定为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工业经济逆势奋进。市场主体扩量提质,新增市场主体8140 家、规模工业企业 12 家、高新技术企业 3 家;新能源产业发展全省领先,建成风电、光电装机容量 78.88 万千瓦;引进 6 家企业实施兼并重组,让部分困难企业重新焕发活力。融资渠道不断拓展,楚农商村镇银行、湖北银行、市金控集团先后入驻随县,全县银行存、贷款余额分别为 299 亿元、101 亿元,同比增长 8.0%、28.1%;加大风险补偿金、贷款贴息资金筹措力度,帮助企业实现贷款 7.2 亿元;办理股权抵押和股权出质 55 件,融资 16.88 亿元;双星药业登陆新三板,新增四板企业 4 家、四板科技板企业 15 家。实施神农人才倍增计划,出台鼓励自主创新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政策,落实各类奖补资金 384.7 万元;与中国农业大学等 8 所院校签订校地合作协议,新增校企共建创新平台 4 家,申请专利 260 件,授权专利 84 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 GDP比重 6.5%以上。“品牌战略”不断推进,“大洪山”“三里岗”等食用菌商标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功注册,创建地理标志集体商标 5 件,12 个产品获省名牌产品称号。洪山镇、 厉山镇获评省级品牌建设示范镇。全域旅游全面推进。以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编制完成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确立了“一核一廊一带一片区”空间布局。丁酉年炎帝故里寻根节及文化庙会隆重举行,“桃花文化旅游节”“牡丹文化节”成功举办。持续精准营销,开通美丽随县微信公众号,在中央电视台等重点媒体加大宣传,全方位推介随县旅游。炎帝文化旅游区创 5A 进入冲刺阶段,太白顶田王寨开业迎宾,淮河抱朴谷成功创建 3A 级景区,随中旅游环线、林泉生态园、神农部落建设加速推进,万福店美丽乡村建设全域铺开,省摄影家协会主导的中国摄影部落落户唐县镇华宝山村,淮河龙泉村等一批民宿示范点初具规模。炎帝故里景区、西游记公园获评省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企业。全县年接待游客达到850 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 52 亿元。(二)奋力破局,发展动力在扩大开放中更加强劲全力谋划争项目。紧紧围绕“十三五”规划,策划重点项目 199 个,涉及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生态环保等多个关键领域。加大政策对接和立项争资力度,争取社会发展、棚改配套、污水处理等各类项目 360 余个,资金 16 亿元。大力招商引项目。突出“一把手工程”的地位,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利用寻根节、中博会、楚商大会等节会平台,全方位、多层次宣传展示随县。组建专业队伍,县级领 导亲自带队,全面开展招商活动。全县在建各类招商引资项目 106 个,协议引资 208.8 亿元,实际到位资金 89.9 亿元,同比增长 8.6%。强力推进建项目。深入推行重大项目领导包保、“四联一包”、“六个一”等机制服务项目建设。3 个省级重点项目全部完工,累计完成投资 113 亿元;34 个市级重点项目开工29 个,完成投资 46.9 亿元。汉十高铁、鄂北水资源配置等一批重大项目快速推进,新街 500 千伏变电站、华电殷店光电、齐星龙岗光电、湖北能源岩子河光电等重大项目建成投产。实施移民后扶项目 1100 余个,落实资金近亿元。(三)统筹推进,城乡面貌在强力建管中更加亮丽县城建设日新月异。实施 32 项重点城建项目,推动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投资 1.4 亿元完成了 3820 米城市主干道建设和道路绿化及辅道建设、湖堤护坡及绿化、炎帝大道包装改造、烈山湖西岸亮化等工程,烈山湖二级橡胶坝在寻根节前实现蓄水。烈山湖桥、行政中心二期路网、厉山东镇污水收集工程加快推进。完成棚户区改造 1581 户,极大改善了居住条件和城镇面貌。集镇面貌不断改观。强化集镇规划管控、设施完善和环境整治。投入 2 亿余元“扩容提质”,城镇框架逐步拉开,承载功能不断增强。18 个镇(场)污水处理厂建设全面启动。559 户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全部开工。洪山镇跻身全国综合实 力千强镇,三里岗镇获评省级森林城镇,厉山镇等 3 个镇被评为省级文明镇。城镇管理全面加强。强化规划引领,落实项目论证、项目公示、规划审批制度,切实提高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科学性和合理性。启动城管执法体制改革和数字化城管建设,着力构建“大城管”格局。推进规范执法、联动执法,有力震慑了违法建设行为。推行环卫外包,不断提高城区清扫保洁标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 80%。(四)和谐共生,人居环境在生态保护中更加秀美发展底色更绿。积极开展林地核查及资源保护长江大行动,森林资源各项指标全面优化。扎实开展“党旗领航·绿满随县”主题党日活动,累计造林 20.7 万亩,超额完成“绿满随县”任务,造林面积和验收合格面积均居全省第一。集中三个月时间,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大打一场矿山生态修复攻坚战,复绿面积 8151.9 亩,苗木成活率 80%以上,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创造了矿山生态修复的“随县模式”。以最大决心、最严标准、最硬措施联防联控森林火灾,火灾起数、省监控热点、受灾面积均大幅下降,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环境治理更严。启动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编制工作,完成生态保护红线优化调整上报。中央环保督察组交办的 32件信访件全部整改销号。在 161 条河流全面推行县、镇、村 三级河长制,河道非法采沙和河库综合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加大企业环保监管督导力度,不断完善石材行业污水、扬尘、噪声和废渣治理。全面开展养殖环保问题整改,拆除水库拦网 23 条、拦坝 15 处,关停 4 家禁养区养殖场。秸秆禁烧、燃煤锅炉改造深入推进,淘汰黄标车 996 辆。乡村建设更靓。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涌现出随南百里画廊、随北百里风光带、随中高城镇梅子沟村及万福店凤凰山村等示范亮点。三里岗镇吉祥寺村获评全国生态文化村,澴潭镇柏树湾村入选“荆楚十大最美乡村”,创建省级文明村 8 个、生态村 33 个。(五)共建共享,民生保障在持续改善中更加坚实坚定必胜信念打赢脱贫攻坚战。强化政治站位,聚焦问题短板,压实工作责任,下足“绣花”功夫,精准施策,精准发力,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选派 148 人到贫困村和经济薄弱村任第一书记,强化绩效管理。整合各类资金近 6亿元,紧盯贫困人口“一有、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和贫困村出列“九有”目标,实施光伏扶贫项目 100 个,实施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 109 个,实施易地扶贫搬迁 2822 户 5676人、危房改造 523 户,扶持产业扶贫项目 6600 余个,发放小额扶贫贷款 2.3 亿元,为贫困户购买水稻保险 7.5 万亩,全县 13 个贫困村可望出列、14870 人可望脱贫销号。坚持为民宗旨筑牢民生底线。开展“春风行动”、就业 援助行动,开发公益性岗位,城镇新增就业和再就业 5119人,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以内。全民参保登记工作基本完成,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平稳推进。推进养老服务综合改革、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远程医疗及医养结合试点工作,新建日间照料中心 39 所,新增床位 200 张。不断完善动态管理,全力打造“阳光低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协调同步。坚持共享原则发展社会事业。筹措资金 8000 万元完成炎帝学校一期建设,700 余名学生按期入学。全县义务教育向优质均衡迈进,尚市二中获评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推进文化惠民,文化馆(站)免费开放、“送文化下乡”惠民 12 万余人次。县人民医院二期、县妇幼保健院一期主体工程完工,县中医医院改扩建工程开工建设,全面开展薄弱镇(场)卫生院达标建设,137 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基本完成。深入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组建医疗联合体,实施预约诊疗服务。加快推进计划生育服务转型,二孩政策全面实施,出生人口性别比下降为 112.92。争取各类交通建设资金 2.6 亿元,完成 357 公里生命安全防护工程、400 公里通村公路、32 公里旅游公路产业公路建设,475 省道草店至车云山段、厉山王岗机场路、淮河高速连接线建设加快推进。投资 2.3 亿元实施农村电网升级,新建和改造供 电台区 573 个、线路 1299 千米。档案管理成效显著,机关事业单位省一级达标率 98%。国防动员、外事侨务、民族宗教工作迈上新台阶,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科协、工商联、残联、关心下一代工作进一步加强,统计、国调、史志工作取得新成就,通讯、气象、人防、保密等工作持续进步。(六)提能善政,行政效能在务实重行中更加高效行政行为不断规范。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层层压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干部作风能力进一步提升。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县政协的民主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理满意率 98%以上。大力推进依法行政,行政单位全面实施法律顾问制度,完成各类规范性文件清理。建立县镇两级权责清单体系,取消、调整行政审批事项 28 项,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执法。国有农场、国有林场、群团组织改革和规范机构编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协同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及监管实现电子化、信息化、公开化,完成三批次中介清理。服务效率持续提升。深入推进 e+为民服务综合平台建设,196 项行政审批事项向平台集中,10 个部门实现简易事项窗口审批,32 类事项容缺预审,“上下联动、资源共享、到边到底”的政务服务体系不断完善。覆盖全县的“新视通”视频会议系统投入使用。完成不动产确权外业调查和数据整合 建库。强化综合治税、联合办税,在全市率先实现国、地税“一窗、一人、一机、一屏”办税模式。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实现由 16 个部门核发的 29 个证照合一;推进简易注销登记制度改革,打通市场主体退出通道。严格落实收费清单公示,涉企收费项目减至 14 项,减少 88%。社会大局更加稳定。推进“法治随县”建设,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法律六进”活动。持续推进阳光信访、责任信访、法治信访,开展维稳攻坚“五大行动”“三大战役”,确保了重大敏感时点社会大局稳定。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成立 17 个专业委员会,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有效查治安全隐患,全县没有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积极开展防灾减灾、抢险救灾,成功处置各类突发事件。食品药品监管能力得到提升。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现与省级平台联网运行,完成 44 个部门的信用信息录入和公示。县审计局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7 个县直部门获评省级文明单位。广泛开展平安创建,全面推进县镇村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和农村区域联防、联调、联巡工作,视频探头覆盖全县各行政村。组建 10 支镇(场)专职消防队。全县治安纠纷调处率、案件打处率、群众满意率均呈上升趋势。各位代表!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一年来,面对中央环保督察、国土例行督察、林地督察和省委巡视“回头看”的政治检验,我们坚定立场,闻过即改;面对经济下 行、石材停产整顿和税收增速放缓的巨大压力,我们坚忍不拔,毫不懈怠;面对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和污染防治的繁重任务,我们坚持不懈,迎难而上。我们激扬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使命担当,同心同德、同行同向,同甘共苦、同舟共济,在爬坡过坎的艰难跋涉中取得了难能可贵的新业绩!这是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参政议政的结果,是全县人民众志成城、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政府,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工商联、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向驻县部队、武警消防官兵和政法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随县建设发展的老领导和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奋进的随县面临着多重困难和挑战:一是发展质效亟待提升,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层次不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不强。二是城乡发展任重道远,农业农村基础薄弱,县城聚集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不足,城乡统筹、乡村振兴任务繁重。三是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增大,发展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生活品质有更高的需求、对公共服务均等化有更多期盼,行政管理和服务、社会事业发展需要更多的财政投入,而政策性减税降费等导致财政增收困难。四是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发展中的环境压力凸显,节能减排任务艰巨。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 认真研究并切实加以解决。二、2018 年工作安排2018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 40 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是推动经济换挡提速、加快建设“五个随县”的攻坚之年。作好全年工作,至关重要。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确定的新任务、新举措,是我们迈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谱写新篇章的政治宣言和行动指南,为我们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基本遵循。只要我们坚定立足于随县这片热土,紧紧团结依靠百万勤劳智慧的干部群众,继续弘扬“解放思想、实干兴县、艰苦创业、迎难而上”的随县精神,增强信心、稳定预期,超前谋划、积极作为,就一定能够不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勇创新业绩,在湖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随州打造特色产业增长极的大潮中展现随县作为,贡献随县力量,体现随县担当。2018 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市委四届四次全会、县二次党代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 全面”战略布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转型升级,促进提质增效,持续建设“五个随县”,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2018 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8%左右,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 8.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7.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8%左右,外贸出口增长 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8.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8%,全面完成年度脱贫攻坚和节能减排任务。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必须牢牢把握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更加注重改革创新。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是富民强县的第一要务,而发展不够仍是随县当前最大的实际,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尤为突出。要破解当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化解各种风险和挑战,必须弘扬炎帝精神,毫不动摇地推进改革创新,推动全县实现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二是更加注重质量效益。做大是做强的基础和前提,没有总量的积累,就没有质量的提升。尽管全县经济经过几年的高速增长,有了长足发展,但底子薄、总量小、财力弱的 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必须顺应新常态发展趋势,正确处理发展速度与转型升级的关系,在着力提高增速、做大总量的同时,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全县经济更有质量、更有效益、实实在在的增长。三是更加注重民生福祉。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深入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部工作之中,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四是更加注重务实重行。目标任务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把务实作为政府工作的基本要求,坚决不搞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虚报浮夸的表面文章、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务求发展思路、工作部署更好地符合实际情况和群众意愿。必须把实干作为政府工作的基本规范,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让各项改革发展措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完成全年任务,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一)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提升发展动力发挥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作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助推实体经济做大做强。深入推进工业升级。实施积极的人才智力吸引和创新创 业激励政策,深化“逐梦随县”行动,集聚一批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依托随县创业一条街、孵化基地,建设一批众创空间、“双创”示范基地,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继续实施市场主体增量行动和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全年新增市场主体 8000 家以上、规模工业企业 20 家。全面落实减税降费、金融扶持等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政策,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积极性。盘活存量资源,推动企业闲置用地、厂房再开发,促进资源集约利用。深化校地合作,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力争新增校企共建研发平台 3 家、高新技术企业 3 家以上。完善科技创新奖励政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争创省级创新型县(市、区)。鼓励企业上市,有效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发挥县域经济调度资金、产业发展基金等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对接全市“百企百亿技改工程”,推动互联网、大数据等在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专用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纺织服装等行业的集成运用。扎实推进农业增效。提高农业综合产能,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实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壮大特色板块基地,争取粮棉油、果蔬茶、中药材、食用菌种植规模分别达到 220 万亩、35 万亩、1.5 万亩、1.8亿棒(袋),畜禽蛋产量达到 2.79 万吨。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落实“三权分置”,加快建设县级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力争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 150 家、家庭农场 120 家。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深入实施“五个一”工程,带动发展高效种植业、集约畜牧业、名优水产业、休闲观光农业或田园综合体。实施“品牌兴农”战略,加大“三品一标”认定和保护力度,力争新创建驰名商标 1 件、无公害农产品 8 件、绿色食品 4 件、农产品地理标志商标 1 件。畅通产品销售渠道,加快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建设,搭建农产品电商平台 2 个、乡村电商服务站点 30 个,构建鲜活农产品直供直销体系。提升社会服务水平,推广“土地托管”“粮食银行”等成功经验,加快“五代”产后服务中心建设,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创建国家现代农业(香菇)产业园和全省优质粮食工程示范县。加快县检验检测中心建设,打造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全面推进旅游提质。推进体制创新,创新投资、建设、运营模式,促进全域规划统筹、资源整合、要素调动,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推进融合发展,启动实施“旅游+”战略,以裕国菇业工业旅游为示范,推动旅游与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推进乡村旅游,以万福店凤凰山村等一批美丽乡村为示范,促进花果采摘、生态休闲、农耕体验、农业观光等乡村旅游健康发展, 新建乡村旅游试点 3-5 个。推进项目建设,围绕“一核一廊一带一片区”,加快厉山旅游名城、随南“百里画廊”全域旅游走廊、随北环桐柏山全域旅游示范带、随中乡村旅游示范片区建设,重点建设淮河镇神农部落、柳林镇明月谷、新街镇神农湖小镇等项目,优化“拜祖文化游”“乡村休闲游”“度假养生游”“探险体验游”“红色教育游”等旅游板块,深度打造华中地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推进宣传营销,利用媒体加强资讯发布、咨询服务、网络营销,推动与周边地区合作。推进品牌创建,推动炎帝故里文化旅游区 5A级景区创建,加快桐柏山太白顶、淮河镇抱朴谷等景区创 4A、尚市镇神农牡丹谷等景区创 3A,洪山镇、万福店凤凰山村和淮河镇龙泉村创建省级旅游名镇、名村步伐。(二)坚定不移统筹城乡发展,集聚发展合力坚持整体联动,增强县城、城镇、乡村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提升县城功能。优化城区道路,启动厉山大道、交通大道延伸和铁路穿涵工程,消灭“断头路”,打通“瓶颈路”;加快烈山湖大桥建设,确保主体工程寻根节前建成。完善配套设施,在重点区域新(改)建公共停车场 2 处、垃圾中转站 4 座,推进烈山湖东岸内堤和西路西侧、城区路网绿化亮化、姜水河治理工程。构建商贸体系,启动湖东商贸区建设,不断完善商贸服务功能,增强县城辐射带动能力。强化城市 管理,推进城管体制改革,加快数字城管平台建设,逐步实现智慧城管;健全执法联动机制,强化规划管理,推进城区环卫外包,开展市容环境专项整治,改善人居环境。彰显城镇特色。坚持规划引领,按照“多规融合”的要求,加快三里岗、柳林、新街等镇总体规划修编。改善基础设施,完善集镇道路、供水、环保、绿化等公共设施,完成18 个镇(场)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建设。强化市场运作,创新城镇建设投融资机制,运用企业主体、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加快基础设施配套、特色产业培育、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项目建设。开展专项整治,集中整治占道经营、违规停靠、渣土漏撒等现象;加强城镇规划区内个人建房管控,重点打击以危房改造和新农村建设名义搞变相开发、超面积建设等违法行为。促进乡村振兴。集聚要素资源,不断解决好“三农”问题,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提升宜居水平,统筹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洁美家园”行动,大力开展“厕所革命”,深入实施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树立文明乡风,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农村居民逐步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崇尚文明向上的社会风气。改进乡村治理,强化村民委员会职能,推广村务协理员、十户联防等成功经验,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确保广 大农民安居乐业、农村安定有序。拓宽增收渠道,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不动产登记和农垦国有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实施“三乡工程”,鼓励和引导城镇居民下乡租用农村空闲农房和农地资源,乡村贤达、社会名人返乡创业,企业家到农村投资兴业,促进一二三产融合,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三)坚定不移加强生态保护,增强发展潜力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建设美丽随县,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厚植生态优势。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巩固“绿满随县”成果,做好新造林抚育管理;聚焦精准灭荒,三年内实现宜林荒山绿色全覆盖;加快推进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和队伍能力建设,全面提高护林防火水平。构筑生态保护屏障,开展全国第三次土地调查,推进已落界的 295 万亩天然林保护、封江口国家湿地公园修复、退耕还林等重点生态工程,整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秩序,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强化生态文明教育,引导人们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形成节约集约的行动自觉。开展绿色创建活动,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企业。壮大绿色经济。构建绿色产业体系,按照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要求,大力培育节能环保产业、绿色农业及绿 色新兴服务业。扩大林业经济规模,推进“绿色产出倍增工程”,大力发展茶叶、核桃、油茶、蓝莓、油用牡丹、兰花、艾草种植和柞蚕养殖等林业产业,延长产业链。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建设 1 处生态循环农业示范点;发挥太阳能、风能等资源富集优势,加快华润万和、朝阳风电、华能界山风电、湖北能源岩子河光电等项目建设,力争 2020 年新能源规模达到 120 万千瓦。加强环境保护。完善环保监管体系,建立镇村两级环保监管网络,配齐环保监管信息员。重拳治理水体污染,深入推进“河长制”,加强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集中整治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确保国省市控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 100%。重拳治理大气污染,强化重点行业大气污染减排,狠抓露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开展扬尘污染整治专项行动,力争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稳定在280 天以上。重拳治理土壤污染,开展土壤污染详查,推进土壤污染监管、治理和修复;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巩固关闭和搬迁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成果,加大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整治力度,力争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 80%以上。深化石材矿山生态恢复,持续开展石材产业污水、噪音、粉尘、废渣污染专项治理,促进规范、绿色发展。(四)坚定不移提升开放水平,激发发展活力深入实施开放先导战略,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并 重,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全力以赴抓招商。把招商引资作为稳增长的当务之急、转方式的战略之举,利用国家大幅放宽市场准入的有利时机,坚持引资引技引智并举,深入推进“一号工程”,全面提升项目资金到位率、开工率、投产达产率。围绕特色农产品深加工、新能源、通用航空等产业,着力引进行业龙头企业、领军企业及核心配套企业、关联企业,拉伸延长产业链条。强化领导带头、专班专职、绩效考核等措施,落实促进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探索实施重资产招商,完善全程代办、绿色通道等服务,力争引进亿元以上项目 12 个,利用内联资金90 亿元。千方百计抓项目。加大立项争资力度,主动对接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和省政府扩大有效投资三年行动,调整充实重点项目库,力争更多项目纳入国家、省级战略规划。加快项目建设进程,完善重点项目领导包保、一项一策、五星管理等工作机制,加快大洪山林泉长寿谷康养小镇、淮河至随阳店二级公路、㵐水河水生态综合治理、湖北随县通用航空特色小镇一期等重大项目建设,实现投资规模效益双提升。乘势而上抓外贸。抓政策机遇,搭乘随州完善口岸功能、加强“大通关”建设的快车,用活用好各级关于支持外贸出口的若干意见,全面提升对外贸易水平。抓企业孵化,引进 专业经营人才,支持出口企业加快发展,力争新增自营出口企业 5 家。抓基地建设,重点建设食用菌、茶叶、纺织服装等出口加工基地,培育优势特色出口产业集群。抓市场拓展,深度开拓美国、欧盟、日本等主体市场,加快进军东盟、东欧、中东等一带一路沿线新兴市场,力争外贸出口突破 5.4亿美元,巩固农产品出口大县地位。(五)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彰显发展魅力坚持人民利益至上,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广施富民之策,推动脱贫攻坚精准化。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责任、重大发展问题、重大民生工程,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扶能相结合,做到脱真贫、真脱贫。全面落实各项扶贫政策,实现“一有、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完善 52 个建档立卡贫困村、100 个县级贫困村基础设施,重点解决 11 个整体出列村“九有”达标、8 个深度贫困村基础设施薄弱、1650 户贫困户安全饮水问题。健全“产业奖补、自主发展,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入股,分贷统还、企业分红”模式,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在产业扶贫上取得新突破。笃行利民之事,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深化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推进“全面改薄”、炎帝学校二期工程建设、县一中省级示范高中创建等工作。完 善医疗卫生服务,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推进县人民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县中医医院建设和镇(场)卫生院、村级卫生室规范化达标,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善计划生育服务,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拓宽劳动就业渠道,深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推进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县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落实送文化下乡、“村村响”“户户通”后续管理等惠民工程,加强文物遗产保护、利用和传承,以文化小康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基垒土。增强社会保障能力,加大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力度,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做到应保尽保;加大社会救助力度,健全城乡低保、农村五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推进医养融合养老服务体系和优抚安置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引导全社会关爱“三留守”人员,促进社会和谐。加强县乡道路建设,加快实施 475 省道、淮河高速连接线、封江旅游渡运码头等交通项目,加强农村公路管护,争创省级“四好农村公路”示范县。力尽安民之责,推动社会治理法治化。改进治理方式,坚持源头治理,完善以综治中心为平台的基层管理模式、以农村警务室为载体的农村联防机制、以中心戒毒社区为基础的特殊人员管控措施,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化解社会矛盾,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推进人民调解工作,完善法律援助 制度;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完善矛盾纠纷排查、预警、调处、化解机制,扎实开展信访积案攻坚。推进平安建设,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化“所队合一”、区域联防等机制,推进农村警务室、治安岗亭、警治联系点、交通安全服务站等标准化建设,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深入推进安全监管体制改革,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严防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健全镇(场)专职消防队,加强应急管理和救灾能力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水平。继续扎实办好“十件实事”:1.推进脱贫攻坚,实现 1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出列、15623 名贫困人口脱贫销号。2.促进创业就业,城镇新增就业 4500 人,帮助再就业 600 人,扶持创业 300 人。3.实施精准灭荒,消灭宜林荒山 20000 亩。4.完成 18 个镇(场)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建设。5.完成 18个镇(场)综合文化站达标建设,新建 18 个农村(社区)综合文化广场,实施 10 所农村学校“全面改薄”工程。6.完善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新增农村A类探头200 个;完善村(居委会)综治中心,完成国省道及农村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7.推进“厕所革命”,在县城区域新(改)建公共厕所 4 座,各镇(场)、旅游景区(点)新(改)建一定数量的标准厕所。8.启动和推进“三小”食品安全提 升工程,保障群众饮食安全。9.实施安居工程,改造棚户区250 户、贫困户危房 1500 户。10.提升供电保障能力,投资9600 万元改造农村配电网、易地扶贫搬迁电力设施、光伏扶贫线路台区;新建供电台区 300 个、线路 400 千米,新增供电容量 56000 千伏安。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新时代、新目标、新征程,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新局面。处在新的历史方位,必须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行政效能,更好地服务人民。(一)以德为先,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建设,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锻造绝对忠诚的政治品德。坚定理想信念,坚守政治立场,坚持党性原则,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严格遵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和县委的决策部署,凝聚统揽全局、统筹谋划、统领实践的强大合力,谱写随县改革发展新篇章。(二)以民为本,提高服务质量。坚持执政为民,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多角度关注民生,多渠道倾听民意,多举措解决民忧,做到重大决策依民而定、工作措施应民而出、项目设施为民而建、安危冷暖唯民所系、发展成果由民共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 方式,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补齐民生短板,着力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的进展,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改革发展的红利。(三)法治为范,提高法治水平。坚持依法行政,把政府工作纳入法治轨道,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规范决策行为,实行科学民主决策,遵循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加强执法监管,全面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制度,保障公正文明执法。推行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全面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健全监督机制,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强化审计监督,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高质量办理代表委员建议、提案,不断提高落实率和满意率。(四)实干为要,提高行政效能。坚持实干兴政,破除坐而论道,倡导务实苦干。强化担当精神,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锻造担当的宽肩膀和成事的真本领,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奋战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最前沿。注重调查研究,深入基层一线,查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落实“三个清单”,完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用好正向激励机制,落实容错纠错制度,加大督查问责力度,营造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浓厚氛围,提升政府的执行力和落实力。 (五)清廉为荣,提高自律能力。坚持廉洁从政,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严格落实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改进作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杜绝“四风”问题反弹,压缩“三公”经费支出。建立“亲、清”政商关系,既亲商、爱商、敬商,支持企业发展,又不与老板勾肩搭背,搞权钱交易。同志们,蓝图鼓舞人心,奋斗成就未来。新的时代已经到来,新的征程正在开启。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落实决策部署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完成目标任务上来,戮力同心、埋头苦干,锐意进取、攻坚克难,为推进“五个随县”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勇前进!2018 年包头市青ft区政府工作报告一、过去五年工作的回顾过去五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历届班子、历任领导打下的坚实基础上,紧紧围绕打造“两基地”、建设“三城区”战略目标,超前 谋划、主动作为,顽强拼搏、有力应对,扎实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各项工作,奋力开创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一)坚持推动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地区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五年来,我们主动适应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深刻变化,及时调整工作理念和思路,坚持以实施重大项目为抓手,以提高项目质量为重点,构筑了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两翼齐飞”的产业发展格局,地区整体实力持续提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一是重点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充分发挥项目在扩大投资、带动产业、拉动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先后引进实施了包头传化交投公路港物流园区、阿特斯 3.0GW 多晶铸锭、晶澳 3.0GW拉晶铸锭、杉杉新能源电动客车等重点项目 333 个。截至目前,竣工项目 295 个,完成投资 848 亿元。特别是新源光热太阳能光热利用、旭宸太阳能热利用生产线、京晶光电 LED蓝宝石衬底二期等一批在包头市、自治区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的重大项目建成投产,形成了重点项目梯次接续、滚动发展的良好局面,实现了项目落地与产业培育同步谋划、紧密衔接。二是装备制造业持续壮大。坚定不移推进园区发展。新征土地 1436 亩,新建 13 条道路及配套管网,建成公共服务 中心、污水处理厂、220 千伏变电站等公用设施,园区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紧紧抓住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这一关键,加快实施数字车间、智能工厂改造,一机、北重、北奔等驻区大企业运行质量和产品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扭亏增盈步伐加快、成效明显。抓住全市推动园区提档升级的有利时机,围绕石墨烯、光伏、超高分子材料等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产业引进实施项目,培育形成了“三新一高”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截至目前,园区共实施项目 188 个,投产项目达到 169 个,在全市始终处于领军地位。三是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多业态经营、多品牌集聚、多组团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更加发达,包银消费金融公司、鄂尔多斯银行等成功入驻,全区金融保险机构达到 54 家,产融结合、产业引导基金、金融租赁等新型金融业态更趋丰富,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更加有力;中兵物流园、华北地区首个城市物流中心包头传化交投公路港等建成运营,区域性物流中心建设扎实推进;轻工电子商务创业园获批“自治区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包头云计算二期和优利康达新能源大数据云平台加速推进。生活性服务业更加繁荣,九星 e 世界、奥特莱斯品牌折扣城、北京华联购物中心等一批大型商业综合体先后投入使用,包头国际会展中心(大剧院)、包头市科技馆、奥林匹克公园“两馆一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建成,“六大商务区”辐射带动能力进 一步增强。同利家电、永盛成超市、圈点生活生鲜超市等本土企业步入电商发展快车道;恒源银座、正翔国际等楼宇陆续建成运营,全区综合写字楼达到 22 座。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 53.7%,比 2012 年提高了 5 个百分点。(二)坚持抓住关键环节、推进改革创新,地区发展活力进一步激发五年来,我们以全面深化改革为统领,坚持蹄疾步稳,大力推动各项改革措施落地见效,用改革的思路和创新的举措破解发展难题,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创造活力不断增强。一是重点领域改革亮点纷呈。加快推动军民融合,实施军民融合项目 22 个,北方嘉瑞高强度聚乙烯材料等 13 个项目建成投产,并积极协助一机集团实现了军工资产整体上市。规模以上军工及配套企业达到 43 家,产值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 50.5%。深入推进自治区“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工程试点地区”各项工作,成为包头市乃至自治区金融机构聚集最多、金融牌照最齐全、金融工具运用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大力推动投融资体制改革,努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新工创业公司债正式发行。全面实施市场主体登记“多证合一、一照一码”,全区市场主体总数达到 3.2 万户,注册资本总额达到 969.8 亿元,从业人员达到 14.5 万人,市场监管企业登记窗口被国家工商总局评为“成绩突出窗口单位”。 圆满完成“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工作任务,荣获“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等 8 项国家级荣誉。二是资源配置质量效益明显提高。认真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清退“圈而不建、圈大建小、建而不投”项目 19 个,收回闲置用地 2500 亩,盘活闲置厂房 25.3 万平方米。加大棚改货币化安置力度,成功消化存量商品房2889 套、23.1 万平方米。推动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引进 1家主板上市公司,助推 61 家企业在“新三板”“新四板”成功挂牌。加快国有企业剥离办社会职能,与一机、北重、二〇二厂等 5 家企业签订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框架协议,帮助企业轻装上阵,集中精力做强主业。全面落实企业减负降税政策,帮助企业减轻税负 17.7 亿元,累计争取电价补贴 1.3 亿元。大力发展都市休闲农业、文化旅游等产业,补齐发展短板。三是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累计实施科技项目 169 个,授权专利 887 件,争取和投入资金 4.9 亿元。建成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1 个,高新技术企业 30 家,研发机构 41 家,各类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6 个。累计引进“千人计划”专家2 人,拥有中央企业技术能手 10 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57 人,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 178 人。先后建成了北大包头创新研究院、内蒙古石墨烯材料研究院、包头市石墨烯材料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北大(包头)科技园 获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第五批自治区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三)坚持提升城区品位、统筹城乡发展,地区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五年来,我们按照“东进、北扩、中升级”的发展思路,主动融入新都市区,加快城区副中心建设步伐,持续推进北部区城镇化建设和中心城区品质提升,“住在青山”成为多数人的美好向往。一是高水平推进城乡建设。累计投入 3.8 亿元,新建、改造道路 49 条,辖区断头路全部打通,道路总长达到 316公里。提升 41 个公园广场、景观节点档次,建设社区运动公园,城区新增绿地103 万平方米,全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4%。高质量编制完成《青山区区域乡村建设规划》,全面完成“一镇四社区”“美丽乡村”等建设工程,教育、环卫、文化等优质公共服务及时跟进。累计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村级综合服务社 52 个,供销社被评为“全国百强县级社”。精心打造了华亿花卉超市、色气湾乡土风情街、东达山艺术区等一批特色产业项目,农村产业探索了新路径。二是高标准加强城区管理。坚持从细微处着手,对城区管网、道路、河道存在的跑冒漏堵等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及时列入施工计划,逐年予以解决。全面加强社区管理,试点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对 44 个老旧小区进行绿化提档,成立 全市首家物业纠纷调解委员会和房产物业巡回法庭,物业管理率先在全市实现全覆盖,物业考核连续五年全市排名第一, “54321”物业管理模式在全市推广。坚持常态化管理,严管无证清运建筑垃圾、沿途抛撒、乱倾乱倒等行为,持续加大对违章建筑、集贸市场和城乡结合部的整治力度,累计拆除违章建筑 3176 处、12 万平方米。建成景观示范街 31 条,综合治理小街巷 10 条,新建、改建压缩式垃圾转运站 10 座。大力提高道路机扫率,持续加强日常巡查和保洁力度,城区道路始终保持干净整洁。三是大力度实施生态环保工程。累计完成绿化 7.9 万亩,大青山南坡生态修复 5.8 万亩以及公路铁路沿线、城市出入口综合治理工程,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划定 1432 公顷永久基本农田,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扎实推进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被国土资源部授予“第三届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称号。大力整治环境顽疾,小油河、赛汗塔拉污水和开关厂废品回收等多年影响群众生活的环境难题得到彻底解决。组织实施了北郊防洪沟、花圪台人工湖、四道沙河综合治理工程,建成了阳光东湖,打造了新的生态美景。在全市率先完成“三片两线”污染企业搬迁关停任务,大力推进高污染禁燃区建设、清洁能源替代等防治大气污染专项重点工程,取缔燃煤锅炉 298 台、消减二氧化硫排放 1.7 万吨。(四)坚持加大民生投入、做好民生工程,人民群众获 得感进一步增强五年来,我们牢固树立、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紧紧抓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真诚倾听民意、真情回应民声、真心解决民忧,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一是织密社会保障网,坚守民生底线。累计改造棚户区1.4 万套、134 万平方米,顺利完成全市最大楼宇棚改项目呼 1 呼 2 的回迁安置,集中解决了幸 2 农贸市场、幸 15 幸17 街坊、乌审道 3 号等一批半拉子拆迁工程,城区规划区内集中连片平房棚户区全部拆除完毕。累计对 85 个老旧小区实施综合治理,完成硬化 86.5 万平方米,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602 万平方米,改造管线 189 公里,率先在全市完成有改造价值的老旧小区改造,让百姓住得更加舒心。为 17个产权遗留项目办结总证,分配公共租赁住房 4729 套。累计发放低保及各类补贴资金 3 亿多元,就业困难群体社保补贴 9900 多万元,为 5192 名劳动者追偿劳动报酬 7318 万元。深入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建创业园、孵化基地14 个,发放创业担保贷款 2.9 亿元,城镇新增就业 52381 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 9727 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3.9%以内。扎实开展精准脱贫,提前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及时开展扶贫对象动态管理,进一步巩固了脱贫成果。二是繁荣社会事业,解决民生热点。办学能力和水平持 续增强,新建、改扩建幼儿园 19 所、中小学 8 所,高标准完成数字化新校园、体育场馆、校园直饮水和学校餐厅统一管理等工程。整合优化教育资源,集团化管理幼儿园达到 12所,办学联盟达到 14 个,以自治区受检城区第一名的成绩首批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以最高分通过自治区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区验收。投入 4000 多万元,完成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任务,建成覆盖全区的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区文化馆、图书馆被命名为“国家一级馆”。全面推进健康城市创建工作,投资 1867 万元,新建、改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7 家、标准化村卫生室 19 个。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 81.2%,家庭医生签约率达到50.2%。二〇二医院区域糖尿病医联体和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相继成立,公立医院改革进程加快。在全市唯一获评“全国计划生育协会县级先进单位”。多层次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高标准建成自治区首家公建民营医养结合老年综合养护院,全区养老院达到 8 家、日间照料中心达到 31所。三是稳定社会环境,保障民生安全。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底线思维,切实加强全区安全生产大检查,五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多次代表自治区、包头市迎接国家安全生产大检查,均受到好评。消防应急救援能力进一步加强,在正翔商圈、社区农村分别建成 1 座大型和 68 个 微型消防站,在赵家营村铺设了消防管道,解决了长年存在的消防隐患。强化食品药品、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不断加大对“五大”“三小”行业的监管力度,新改造农贸市场 4个,建成 2 万平方米的食品加工园区,荣获全国首批“国家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区”称号。加强社会治安防控网建设,形成“一标五实”管理体系,推行“三见警”和武装巡控工作,全面完成社区视频监控工程。依法解决信访问题,信访批次和人数持续下降。顺利完成“六五”普法检查验收,被授予“全国法治城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实现自治区“双拥模范区”八连冠,城市民族示范点建设深入开展,残疾人康复服务全面实施,档案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统计普查、妇女儿童和红十字会等工作也取得了积极进步。(五)坚持党的领导、全面依法行政,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五年来,我们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不断加强政府党组自身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大力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累计办理市区两级人大代表建议 291 件,政协委员提案 694 件,办复率达到 100%。持续加大对重大项目、财政预决算和“三公”经费等的公开力度,进一步加强财政性投资项目的审查与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 益,有效控制债务规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依法创办政府公报,梳理公布权责清单,推行法律顾问制度,规范行政决策程序,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政务中心成为自治区首个通过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验收的旗县级单位。全面完成党政机关和参公事业单位公务用车改革和办公用房清理整顿工作,大力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严厉整治“庸懒散拖”行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全面提升。各位代表,“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五年的奋斗历程艰辛而充实,五年的发展成果丰硕喜人。五年来,我们在**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指引下,全面贯彻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忘初心、砥砺奋进,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和区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驻区各企事业单位和市直各部门鼎力支持、密切配合的结果,更是全区各族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全区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给予我们理解、支持和监督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各民主党派、无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离退休老同志,向为青山区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驻区企事 业单位、市直各部门,向所有关心、支持青山区改革、建设、发展的各级领导、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各位代表,五年的发展成果来之不易,五年的实践启示弥足珍贵,必须长期坚持。五年的实践启示我们:一是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不折不扣贯彻执行好上级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在区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才能把准工作航向,汇聚强大力量,永葆干事创业的蓬勃朝气。二是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全力推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办好民生实事,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才能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才能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共同建设更加美好的青山区。三是只有坚定不移地秉承“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的优良传统,咬定目标不放松,才能更好地保持工作的连续性、系统性、协同性、创造性,才能保持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发展态势,才能把美好蓝图变为现实成果。四是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总体要求,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埋头苦干的过硬作风,敢于动真碰硬、勇于担当负责,始终保持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奋斗精神,才能使我们 的各项工作在攻坚克难中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才能共圆伟大梦想。五是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创新,用改革的思路和创新的办法破解发展中的难题,才能激活发展潜力、注入新的动力,才能厚植地区优势,在转型发展中提高核心竞争力,打造政策洼地、产业高地和投资宝地。各位代表,即将过去的 2017 年,是我区发展历程中很不平凡的一年。经过全区上下真抓实干、不懈努力,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一年来,我们着力抓项目落地和园区建设,推动工业经济稳中向好。全年共组织实施 120 个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其中竣工 70 个,完成投资 336 亿元,拉动地区经济在新常态下实现了持续向好。始终把园区发展摆在第一位置,全力推动园区道路体系、绿化美化、配套设施、服务能力提档升级,为项目入驻、企业发展打造一流环境。积极帮助企业销产品、降成本、谋发展,促进企业扭亏增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订单数、营业额持续上升,全区工业经济实现稳中提质。一年来,我们积极构筑新的发展优势,培育新的增长点。紧紧围绕建设“五个中心”,集中力量打造了西北地区最大的力德二手车交易市场、自治区最大的教育综合体青少年发展中心,建成了包头海洋世界、“两馆一中心”、军事文化体验园一期和全长 7.2 公里的军事文化主题公园。全面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彻底取缔了存在了五六十年的 破坏大青山生态环境的采砂碎石企业。引入社会资本推进大青山南坡生态修复及地质环境治理,完成投资 9 亿多元,实现了当年见绿见景见成效目标,让绿水青山转化为品牌、转化为项目、转化为产业。一年来,我们恪守为民之责,大力兴办利民惠民之事。始终坚持教育优先战略,相继建成了 3 所幼儿园和松石国际学校,中高考成绩在扩面提质中不断攀升。在全市率先建立77 个社会保障专网服务点,让数据向上集中,服务向下延伸。提前三个月完成 5240 套、40 万平方米的棚改任务,全面完成 110 国道、北绕城、北郊防洪沟、战备路等重点工程、重点路段 60 多万平方米的征拆任务。重拳整治扬尘噪音、破窗开店等与群众息息相关的环境问题,完成了北部区 10 个村庄的煤改气工程。高标准建成 3 条城市绿道、完成 16 条景观示范街、16 个老旧小区和6 个公园广场的提档升级工程。大力度拆违治乱,为居住小区治理夯实了基础。严要求加强城区管理、圆满完成“创卫”“创城”任务,为包头市蝉联“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做出了积极贡献。其他各项工作也都呈现出快速提升、整体推进、全面发展的良好势头。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地区发展和工作实践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转型升级任务艰巨;项目引进的成本与效益、数量与质量需要进一步统 筹;面对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新期待,民生保障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和共建共享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城乡协调发展步伐有待进一步加快,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找准症结、压实责任、强化措施,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二、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各位代表,本次会议将选举产生新一届区人民政府。新一届政府履职的五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当前,我国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在发展道路上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和挑战。但我国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潜力和趋势没有改变,我们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确立,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军民融合、乡村振兴等发展战略的深化,为我们勾画了美好蓝图,指明了前进方向、发展路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智能制造、互联网+、数字经济、共享经济等带来的创新发展浪潮,将为我们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加快动能转换、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一 带一路”、西部大开发、呼包鄂协同发展等战略的深入实施,为我们依托区位优势,加快实现更高质量、更具韧性、更可持续的发展拓展了广阔空间。进入新时代、站在新起点,初心如磐、使命如山,我们必须坚定信念、勇于奋进、敢于搏击、一往无前,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持续高效发展。根据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包头市各项决策部署,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思想不动摇,紧紧围绕我区打造“两基地”、建设“三城区”的战略定位和目标,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富民强区步伐,率先全面建成高质量的小康社会,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按照以上思路,今后五年政府要重点抓好以下六项工作:一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把握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趋势和规律,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重点项目为抓手,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全面提升装备制造园区和六大商务区的产业层次,加快实施一 批“三新一高”、文旅休闲、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产业项目,引入一批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和企业,推动装备制造业智能化、集群化发展,构建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体系,早日建成全国中西部地区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包头现代商务核心城区。二是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不断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切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持续加大教育、就业、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投入,不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深入实施教育现代化、就业优先、全民参保、健康青山、文化惠民、脱贫攻坚等工作,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向普惠性发展,向薄弱环节、重点人群倾斜。基本社会保障覆盖全民,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三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建设美丽青山。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大生态保护、治理和修复力度。以城郊森林化、城区园林化、村屯生态化为目标,大力推进田园综合体建设,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确保大青山南坡生态修复、城市水生态提升综合利用等工程尽早完工、见到实效。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坚决推进防污治污工作,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推广清洁能源替代。落实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划定 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坚决制止和严厉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建成天蓝水碧、满眼绿色、生态文明的美丽青山。四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按照“东进、北扩、中升级”的发展思路,不断拉伸城区总体框架,拓展发展空间。加快推进主城区与新都市区融合、北部区产城融合和中心城区提档升级,打造配套服务新都市区的核心区、北部区域城市副中心,提升城区品质和居住生活环境。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推动特色小镇和特色产业项目实施,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激发地区创新活力。以增强发展活力、破解发展瓶颈、构建系统完备、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为目标,全力推动重点领域改革取得突破性成果。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驻区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深度参与军民融合。创新投融资机制,发挥产融结合中心作用,提高直接融资比例,助推实体经济发展。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切实抓好放管服,以简政放权消除中梗阻,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深化社会事业改革,大力推进医养结合、集团化办学、社会力量参与生态建设等亮点改革工作,力争形成可复 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成果。六是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格局。不断提高治理法治化、社会化、智慧化水平,营造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强化法治建设,推进依法行政、公正文明执法,增强全民遵法守法和用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健全安全体系,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完善治安防控体系,依法打击和惩治违法犯罪行为。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三、2018 年工作安排各位代表,2018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之年。新一届政府要永不懈怠、把握机遇,苦干实干、顽强作为,以新气象和新面貌推动全区各项工作在新时代干出新业绩,开创新局面。为此,我们要着重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一)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培育经济增长新优势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抓住注重发展质量这一重点,振兴实体经济这一关键,优化资源配置这一主线,推动经济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一要突出质量第一,大力实施重点项目。坚持压实项目投资,提高项目质量。全年拟实施投资亿元以上重点项目 79个,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占工业项目的 50%以上,生态环保项目增长 30%以上。坚持“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社会效益好”的引进原则,加快与晶樱光电、红星美凯龙等企业对接,力争全年签约项目 30 个以上。完善项目包扶责任制,强化“一个项目、一个团队、一抓到底”的服务模式,确保上半年重点项目开复工率达到 100%。强化政企双向承诺兑现,政府和企业均要按照落地协议严格履约,力争全年竣工投产项目达到 35 个以上。二要突出效益优先,加速实体经济发展。全面落实上级扶持实体企业成长和我区促进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各项政策,使现有政策集成发力。积极帮助一机、北重、二〇二厂、北奔等大企业及中小微企业解决实际困难,稳定企业生产经营。进一步加强地企合作,借助大企业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优势,积极引进项目、构筑产业,培育发展新动能。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快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升企业产品质量,打造更多驰名品牌。三要突出主线意识,着力优化资源配置。扎实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采取清退、转型、兼并、合作等手段,积极稳妥处置“僵尸企业”,盘活存量资产。继续加大棚改货币化安置力 度,培育住房租赁市场,确保商品房库存保持在合理区间。积极推动更多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降低企业成本。大力帮助企业争取自治区电力多边交易补贴、助保金贷款等资金支持,帮助企业发展。统筹抓好生态环保、科技创新等领域工作,补齐发展短板,增强经济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二)坚持以融合共进为方向,构筑产业协调发展新体系把产业接续和转型升级作为推动产业高端发展、融合发展、创新发展的主攻方向,努力构筑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特色文旅产业为补充的产业体系。一要努力推动装备制造业高端化、集群化发展。牢牢把握先进制造业发展方向,加快“三新一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确保晶澳 3.0GW 拉晶铸锭、阿特斯 3.0GW 多晶铸锭二期等项目投产运营,杉杉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太阳能光热系统研发、旭宸生物科技等项目顺利实施,石墨烯生产应用、钠离子电池材料生产、上海明匠智能包头研发及制造基地等项目尽早落地开工。加快规划环评修编工作,推动园区节能环保、绿色发展再上新水平。进一步规范土地管理,提升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抓紧出台对园区企业强化服务、促其提质增效的管理办法,加强对企业的服务引导和效益评估,提升园区综合实力,力争早日迈入国家级园区行列。二要努力推动现代服务业规模化、组团化发展。进一步 增强六大商务区集聚效应,加快奥特莱斯二期建设,力争年底竣工;努力扩大正翔商圈、万达广场和九星 e 世界品牌效应,打造特色鲜明、差异发展的多元城市商圈。进一步发挥产融结合中心作用,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重点引进具有全国总部金融牌照和服务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机构,力争城投公司通过 AA 信用评级,推动汇智(内蒙古)融资租赁公司、一机集团金融租赁公司年内运营。进一步加快区域性物流中心建设,确保 G6 高速青山出口年内开通,推动包头传化交投公路港、中兵云商物流等企业提高效率,增强集散能力,逐步形成横贯东西、辐射自治区的最具影响力的区域性物流中心。进一步加速大数据产业发展,确保包头云计算中心二期和优利康达新能源大数据云平台年内运营。搭建“智慧青山”总体框架,实现跨行业、跨部门数据融合共享,不断提升城市智慧化管理水平。三要努力推动文旅产业特色化、品牌化发展。围绕建设文化休闲旅游产业“五个中心”,依托军工文化底蕴和生态建设成果,有效整合全区文旅资源,引进优秀文化企业,聚焦优势产业版块,持续推动文旅项目实施。确保七巧国教育成长陪伴中心、正翔湾文创中心等上半年开业,力争中华军事文化体验园二期、达喀尔汽车公园等年底竣工。加强对已建成项目的优化运营管理。加快推动“两馆一中心”与周边体育场馆的共融发展,建设我市全民健身集聚地和体育旅游 集散地;不断提升包头市青少年发展中心、青少年校园足球训练基地和科技少年宫的品牌价值,打造自治区校外教育标杆;充分发挥包头国际会展中心、大剧院和东达山艺术区场馆优势,确保全年举办展会、演出、活动 230 场以上,推动地区会展产业、演艺事业和民俗文化繁荣兴盛。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不断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三)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抓手,增添永续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坚定不移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持续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切实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一要持续深化全区重点领域改革。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机制,推动新源光热公司进行混合所有制改制,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积极做好一机、北重、二〇二厂等 5 家驻区大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接收工作。创新投融资机制,力争棚改项目收益债和企业债年内发行。全面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提高政务服务制度化、标准化、精细化、科学化、人性化水平,提升服务质量。不断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切实提高综合监管效能。深入实施“多证合一、一照一码”“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证照分离”,稳步推进市场准入便利化。全面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充分发挥驻区军工企业专利、技术和产品优势,加快军民技术双向转化。确保北斗科技、北重安全防护设备等项目建成运行。 二要持续推动社区治理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实验区主题和内容,以便民利民为目标,加大事权核定和流程再造力度,进一步下沉公共服务事项,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加强智慧社区建设,推行“大网格”治理机制,优化社区治理信息化平台,提升社区治理和服务水平,让群众生活更便捷。加强老旧小区物业管理,逐步解决物业发展不平衡问题,推行物业管家和物业高标准服务,持续提升物业服务质量和水平。三要持续提升地区创新驱动能力。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快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及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双倍增”计划,建立科技项目储备库,鼓励、引导企业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培育科技创新人才,为地区转型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加强产学研合作,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立足成果转化运用和产业孵化,推动北大科技园二期、优利康达新能源培训学院、包头智能机器人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建设。(四)坚持以全民共享为目标,打造美丽青山新版图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力提升城乡精细化管理内涵,积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着力增强区域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一要建管并重提升城区品位。打通城市堵点,实施好康乐西街、赛音道等道路管网新建改造工程,确保青山客运站 年内竣工,推动赛汗路北延、110 国道、北绕城公路、青大线改扩建工程顺利实施。大力推进“城市双修”,做好全区道路路面铺装、雨篦井盖、市政管网及其他公共基础设施的修补工作,全面治理改造 26 个城市内涝节点。加大道路、广场、公园等的绿化新植补植,完成好儿童公园及富 6 等 27个老旧小区的绿化升级工作。提升居住品质,积极引进恒大、万科、红星美凯龙商业综合体等地产品牌,加快对棚户区腾空地块进行开发改造,大力推动富华公馆、碧水青山等地产项目顺利实施。强化综合执法,构建“大城管”格局,发挥智慧城管平台作用,建设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完善网格化、网络化管理机制,狠抓市容环境、噪音扰民、违法建设等问题的治理整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进专业管理机构,试点参与市政养护管理,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二要因地制宜推动乡村振兴。大力推进农村产权交易站建设,全面完成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推进农村集体经济产业化,加快色气湾农产品集散中心、金花葵种植加工基地等项目建设。依托产业基础和地形特点,培育一批新型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一批现代农业和生态旅游产业。加强贫困人口动态管理,设立扶贫基金,通过发展产业带动农民增收、逐步走向富裕。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实施北郊防洪沟两侧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打造生态宜居的北部新区。大力推进城乡公共服务、环卫管理、社会治理一体化建 设,加大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的常态化管理力度,打造美丽乡村。三要坚持不懈促进绿色发展。切实巩固大青山工矿企业清理整顿成果,积极做好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边界调整,深入实施大青山南坡生态修复及城区周边国土绿化,打造城区北部生态安全屏障。依托生态资源,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生态旅游等产业,带动沿山村民增收致富。全面落实河长制,积极推进河道清理整治工作,加大对河道私挖盗采、肆意倾倒等行为的打击力度,不断提升四道沙河、北郊防洪沟水环境质量,督促大企业加快实施雨污分流、脱硫废水系统处理改造等工程,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生态体系。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扩大高污染禁燃区范围,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全面做好第二次国家污染源普查,持续加大环保监查执法力度,实现监管全覆盖。(五)坚持以改善民生为根本,满足居民生活新愿景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坚持民生投入只增不减,民生指标只升不降,做实每一项民生工程,压实每一个民生目标,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一要打造更优质的现代教育。围绕建设教育强区目标,以推进教育内涵式发展为主线,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对标全国名校,推进战略合作,提升办学理念,提高办学质量。 进一步抓好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激活用人机制,营造更加浓厚的尊师重教氛围。坚持立德树人,推进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教育体系构建,着力提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丰富和优化教育资源,启用松石国际学校,办好包头市青少年发展中心,发展普惠性幼儿园,确保新世纪民族第五、第六幼儿园年内投入使用。继续推进管办评分离,力争通过国家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区验收,推动全区教育向优质均衡迈进。二要打造更充分的就业环境。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深入开展“创业青山”行动。全力推动包头市“互联网+”型创新创业综合示范园区尽快运行,发挥包头电子商务创业园、包头师范学院大学生创业园等创业孵化基地、众创空间的辐射效应,帮扶重点群体实现创业就业。确保全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 1.1 亿元,扶持创业 600 户,带动就业3000 人。完善创业服务体系,打造就业综合服务平台、家庭服务业发展中心和就业创业孵化中心,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信息服务网络,开展订单、定向、定岗式培训和特色品牌专业培训,确保全年城镇新增就业 1 万人以上。三要打造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扎实开展“全民参保登记”,逐步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开展劳动监察,严厉惩治违法用工行为,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统筹做好救急难工作,使困难群众生活更有保障。全力做好公租房分 配和廉租住房补贴发放工作,全力保障低收入困难家庭的住房需求。确保按时完成北重 110 国道以北棚户区征收任务和青云、幸 4 等 7 个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工程,力争完成 36 个项目的产权登记集中治理工作。大力发展老龄事业和产业,探索医养融合服务模式,加快启动老年综合养护院二期,打造“医养结合”示范品牌。四要打造更安全的健康体系。深入开展健康城市创建、健康促进区创建和爱国卫生运动,努力打造“健康青山”,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推进区属公立医院改革,确保市儿童医院一期、二附院内科综合楼年内投入使用。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整合优化基层卫生资源,力争“名医工作室”覆盖全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84%以上,家庭医生签约率达到 55%以上。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和医联体建设,支持社会办医,发展健康产业,提高群众获得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五要打造更有序的社会秩序。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完善监管体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健全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确保百姓舌尖安全。加强社会矛盾预防和化解力度,推进诉访分离,依法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始终保持打击违法犯罪高压态势,强化社会面管控,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大力推动“七五”普法深入开展,认真开展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统筹做好双拥、档案、 红十字会、民族宗教、妇女儿童、残疾人事业等工作,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营造安定有序的社会发展环境。(六)坚持以从严要求为准绳,实现政府治理能力新提升坚持党的领导,高擎**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自觉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各项决策部署,不断提升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一要科学决策,依法行政。强化法治思维和法治意识,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框架。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严格政府债务管理,严控财政金融风险,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的运行机制。二要加强学习,改进作风。大兴学习之风,增强“八项本领”,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坚持说实话、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把雷厉风行和久久为功有机结合起来,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三要注重服务,提高效能。真情服务群众、真正转变职能,有力推动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完善政务公开机制,定期发布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决策等政务信息。开设网上办事综合服务窗口,真正实现便民利民。四要强化自律,清正廉洁。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自治区、包头市配套规定,驰而不息狠刹“四风”。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严控“三 公经费”,按 20%以上比例压缩各单位行政运行支出。大力加强政府党组建设,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各位代表!心中有梦想,行动才会有力量。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全力打造“两基地”、建设“三城区”,率先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是全区人民的共同愿景和梦想。让我们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依靠全区人民,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努力开创青山区各项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作出新贡献。2018 年常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常州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17 年工作回顾过去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宏观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市政府在中共常州市委的坚强领导和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深入贯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推进“两聚一高”新实践,全力增创发展新优势、种好常州幸福树,顺利完成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实现了本届政府的良好开局。 (一)大力振兴实体经济,经济发展量质齐升。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在全省位居前列,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580 亿元,增长 8%左右;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518.8 亿元,增长 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3890 亿元,增长 8%左右,其中工业投入 2100 亿元,增长 9%左右;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434 亿元,增长 10.5%;进出口总额突破 300 亿美元,增长 12%;实际到账外资 25.5 亿美元;工业应税销售、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首次超过万亿元。扎实开展“重大项目提升年”活动,重大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省重大项目开工数全省第一,省市重点项目开工率双双实现 100%,全年新增重大签约项目 23 个,其中时代上汽先进动力电池及系统化等 5 个项目超 100 亿元或 10 亿美元;同方威视制造基地、常州检验检测认证产业园一期等 41 个省市重点项目竣工投用。坚持把企业上市作为增创发展新优势的关键一招,出台“十六条”新政和三年行动计划,企业上市创历史最好成绩,新增上市公司 12 家,总数达 55 家;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 30家,总数达 124 家。高度重视发展民营经济,实施企业培育、产业升级等九大行动,民间投资增长 12%左右,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 15%左右;全市新设市场主体 91670户,注册资本(金)2205.2 亿元,分别增长 28.7%、15%,实有市场主体总数突破 50 万户。(二)深入实施转型创新,新旧动能加快转换。扎实推 进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中国制造 2025”苏南城市群试点示范建设,出台科技创新“1+3”新政。成功承办世界石墨烯创新大会。常州科教城连续 4 年位列中国最佳创业园区第二名,获评省优秀科技园区和省知识产权服务集聚区。全市新增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 50 家、省级以上众创空间23 家,新增 31 家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评定企业、数量全省第一。国家工业强基工程项目累计达 10 个、列全国地级市第二。预计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 2.79%左右。改革创新“龙城英才计划”,新签约引进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超 200 名,新入选国家“千人计划”3 人、“万人计划”1 人,入选省“双创”团队 7 个,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数连续 3 年位列全省第一,我市选手宋彪成为我国获得世界技能大赛最高奖阿尔伯特大奖第一人。深入实施“三位一体”工业转型升级战略,十大产业链产值增长15%左右,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 36%以上,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核心零部件、新材料、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链产值均增长 20%左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 45%左右。加快服务业创新发展,服务业增加值增长 10%左右,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 51%左右;数码大方、航天云网、佰腾科技专利云平台等“互联网+”新业态不断涌现;旅游总收入、接待国内外游客预计分别达 937 亿元、6536 万人次,春秋淹城荣膺国家 5A 级景区;常州征信平台加快建设,常州创业 创新服务平台建成运行。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水平位居全国地级市首位,启动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高标准农田、高效设施农业面积比重分别超过 62%、22%,新增 2 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粮安保障得到加强,供销社改革取得新进展。(三)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发展活力明显增强。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地条钢”整治工作通过国家验收,压减水泥产能 120 万吨,降低企业成本 160 亿元左右。不断深化产城融合综合改革,19 个市级试点区域建设取得新进展。市级投融资平台完成整合,向实体化市场化集团化方向转型发展。完成市、区财政管理体制调整,市、区统筹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武进区农村土地制度“三项改革”试点在全国实现“七个率先”,雷利电机成为全国首家以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的上市公司。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新增世界 500 强投资项目 6 个、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4 家;获批开通进境粮食、冰鲜水产品指定口岸,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等建成投用;常州机场新开通 4 条境外航线、全年旅客吞吐量达 251 万人次。大力推进功能载体建设,常州高新区、武进高新区在全国国家高新区综合排名分别上升8 位、3 位,常州经开区建设步伐加快,天宁开发区东扩、钟楼开发区西进全面实施,苏澳合作园区筹建工作取得阶段 性成果;2 家单位被列为省级军民结合产业示范基地;孟河镇入选全国特色小镇,石墨烯小镇、智能传感小镇、殷村职教小镇入选省首批特色小镇。(四)加快建设美丽常州,城乡面貌持续优化。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加快重大交通设施建设,溧高高速、常宜高速开工建设,233 国道金坛段、360 省道溧阳段等工程有序推进,长虹西路快速化改造基本完成。不断完善城市路网,建成飞龙西路西延、惠国路、芦墅路等城市道路,地铁 1、2 号线工程加快实施。常州污泥焚烧中心一期开工建设。新沟河、新孟河延伸拓浚工程进展顺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化,美丽乡村示范项目建设全面展开,7 个村镇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竹箦镇陶庄村入选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5 个村入围首批省特色田园乡村试点,溧阳 1 号旅游公路成为省首批旅游风景道。加大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力度,道路交通秩序综合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国家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试点城市通过验收。扎实开展“263”专项行动,累计关停化工企业 315 家、关闭搬迁畜禽养殖场 2583 家,长江水上过驳专项整治扎实有效,魏村水源地达标整治基本完成,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 68.2%,市区 PM2.5 平均浓度下降 7.9%,省级以上水环境考核断面消除劣Ⅴ类水体、优Ⅲ类比例达 63.6%。大力推进生态绿城和森林城市建设,建成皇粮浜湿地公园、30 个社区体 育公园等项目,成片造林 1.7 万亩。完成省政府节能降耗总量、强度“双控”目标,成为国家低碳试点城市。(五)更加聚焦富民惠民,民生福祉不断改善。坚持民生优先,制定实施富民增收“1+3+3”文件。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例达 80%。居民收入稳定增长,预计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41740 元,增长 8.6%,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 2%左右。加大精准扶贫力度,第四轮茅山老区“百千万”帮扶工程取得明显成效,经济薄弱村村级总收入全部超过 100 万元。积极促进就业创业,全市城镇新增就业 13.5 万人,扶持创业 1.7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以内。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全市低保标准提高至760 元/月,实现大市范围内同城同标。持续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共有产权房试点稳步推进,各类棚户区改造新开工25757 套(户)、基本建成 19768 套(户),住房保障全覆盖工程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教育现代化水平保持全省第一方阵,24 所新建、改扩建学校竣工,学生、社会对学校满意度等 5 项调查均列全省第一,学前教育综合改革取得新进展。全面启动“健康常州”建设,综合医改深入推进,建成多种类型医联体 120 多个,常州市、金坛区获全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十大创新举措奖,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常州中心及产业园加快建设。深入实施幸福康养示范工程,成为国家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综合创新试点区,标准 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城乡覆盖率分别达 60%、36%。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常州文化广场项目顺利推进,建成 330 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面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和张太雷、唐荆川、周有光等名人馆加快建设。《常州市志(1986—2010)》成功入选“中国志书精品工程”。同步推进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建成天宁区、钟楼区全民健身中心,常州运动员在第十三届全运会上取得历史最好成绩。大力提升文明城市建设水平,溧阳获评全国文明城市,常州成为全国首批全域文明城市。扎实开展平安常州建设,十九大安保成绩突出,政法队伍满意率全省第一,群众安全感位居全省前列,获评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在全省设区市中唯一蝉联“长安杯”。安全生产工作扎实有力,防震减灾、应急管理、质监食药监、海关国检、海事边防工作水平不断提升。着力办好民生实事,“三优三安两提升”实事项目全面完成。国防动员、双拥工作进一步加强,民族宗教、外事侨台、档案、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和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取得新成效。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行政效能得到提升。稳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和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试点,武进区、常州高新区、常州经开区行政审批局挂牌运行。有序推进政务服务“一张网”建设和“不见面审批”改革,在 全省率先公布建设项目中介服务事项清单,“3550”改革初见成效。新政务服务中心建成投运,服务效能明显提高。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三大一实干”活动取得显著成效,“常州政企通”实现 24 小时在线服务。深化政务公开,开展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阳光扶贫”和“三资三化”专项提升扎实推进。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建立市政府常务会议学纪学法制度,全面落实法律顾问制度,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全省领先。强化科学决策,组建发展战略特聘顾问团队。审计统计、司法行政等工作取得新业绩。自觉接受市人大、市政协及各民主党派的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 521 件,妥善解决了一批经济社会民生问题。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政府系统反腐倡廉工作取得实效。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发展成就令人鼓舞。这是全市人民在中共常州市委正确领导下凝心聚力、团结奋斗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加强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个领域的全市人民,向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各界人士和离退休老同志,向驻常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政法干警和部省驻常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常州建设和发展的海内外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市发展 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依然突出,发展质量和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产业创新能力仍显不足,重点领域改革和开放还要进一步提速;资源环境压力仍然较大,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需要持续用力;民生工作与群众的期望还有差距,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优质化水平有待提升;少数部门和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不强、担当精神不足,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我们对此高度重视,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不辜负全市人民的期待。二、2018 年工作安排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 40 周年,也是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中央、省和市委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重大项目增效年”活动为主题,持续深化增创发展新优势、种好常州幸福树“六大行动”,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努力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推动“强富美高”新常州建设取得更大进展。做好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必须做到“五个坚持”: 一是坚持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谋划好富民惠民的新思路、新举措。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扩大优质教育覆盖面、夯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满足群众多层次养老需求、改善市民居住环境和出行条件、提高大病医疗救助水平等方面下更大力气,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全市人民在小康路上一户不落,日子一年比一年好。二是坚持把提升发展的质量效益放到经济建设的首位。扎实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坚持“增量崛起”与“存量变革”并举、有效投资和消费升级共进、外向型经济和内生性发展同步,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不断提高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和全要素生产率,引导经济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加快实现常州制造向常州智造转变。三是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坚定不移向改革聚力、以创新开路、用开放引领,着力在产城融合综合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开发区改革创新等领域取得新突破,在放宽市场准入、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等环节上取得新进展,在产业技术创新、重大平台建设、龙城英才引育、政 府管理和服务创新等方面取得新业绩,努力使常州成为全省领先的创新创业高地。四是坚持把提升城市竞争力、影响力和美誉度作为不懈追求。围绕建设具有突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区域中心城市,在国家和省重大战略中谋求更大发展,持续优化城乡布局、不断完善综合交通、大力提升城市品质,扎实推进文化名城、旅游名城、运动之城、智慧之城建设,做美大运河文化带,打造美丽中国、健康中国、数字中国常州样板,提升全域文明城市建设水平,把常州建设成为“江苏中轴崛起”主枢纽和扬子江城市群重要战略支点。五是坚持把工作推进的系统化、项目化、精细化作为重要方法。坚持谋在远处、干在实处,善于以系统化思维推动发展,注重以项目化措施抓好落实,自觉以精细化理念开展工作。认真研究制定重点工作推进的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与中小企业发展、工业经济“三位一体”转型与现代服务业创新升级、生态绿城提升与全域美丽乡村建设,持续办好“三优三安两提升”民生实事,推动常州发展行稳致远。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7.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7.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7.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7.5%左右;实际到账外资和进出口总额保持适度增长、质量有所提升;居民人 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 2.8%;全面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八个方面工作:(一)突出提质增效,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围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把培育新动能与改造提升传统动能紧密结合起来,推动产业迈上中高端,加快建设全国一流的智能制造名城。1.持续聚焦重大项目建设。扎实开展“重大项目增效年”活动,突出项目投资强度、亩均产出效益等关键指标考核,引导重大项目建设向量质并举、效益引领转变。紧盯十大产业链和现代服务业,推进引资引技引智联动,大力招引一批旗舰型、税源型、富民型重大项目和优质中小项目。突出产业链招商、产业集群招商,运用产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等市场化手段,加速产业和资本集聚。组织实施 162 个市重点项目,建设瑞声科技小镇、星宇车灯研发生产、华润分布式能源等一批重大项目。建立健全重大项目咨询论证和绩效评估机制,促进项目管理科学化、全过程。2.大力推进中小企业发展。不断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推进落实各项扶持政策,扎实开展企业减负行动,着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全面实施企业金融顾问制度,积极开展政银企对接,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强化金融对实体经济的精准支持。建立完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质量品牌、 征信等公共服务平台,更好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打造更多“隐形冠军”和行业小巨人。深入实施加快民营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四转”步伐,推动民营经济做大做强。3.深化工业经济“三位一体”。推进“中国制造 2025”苏南城市群试点示范建设,争创“中国制造 2025”国家级示范区。加强“云大物移智”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快实施“千企上云”,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变。扎实推进新一轮十大产业链建设,重点打造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核心零部件、智能制造装备、以石墨烯为代表的碳材料等特色产业集群,十大产业链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 37%以上。加快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推进一批国家工业强基工程项目,建设一批智能车间、智能工厂,重点打造北自所常州基地等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全面落实企业创新“4 个 90%”要求,组织创新型企业实施 100 个左右重大科技项目,新增市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 100 家,不断壮大创新型企业集群。扎实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培育一批享誉全国的常州品牌,建设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4.促进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深入实施集聚载体建设、互联网平台经济发展等“五大工程”,着力发展科技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等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金融,加快建设常州金融商务区,积极引育各类金融主体,主攻产业基 金、股权交易等与产业深度融合的新金融,全力争取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加快常州检验检测认证产业园、海峡两岸(常州)健康产业园等集聚区建设。以信息化、电商化、国际化、品牌化为方向推动专业市场转型。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加快建设东方盐湖城茅山源境、孟河小黄山旅游度假区等旅游重点项目。(二)坚持创新驱动,加快转换发展动能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强化创新第一动力地位和作用,突出以科技创新引领全面创新,全力打造长三角特色鲜明的产业技术创新中心。1.加速引育集聚人才。坚持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瞄准产业需求精准引进海内外精英人才、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和紧缺型实用型人才,全年引进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 200 名以上。加快完善人才保障体系,创新人才培养、引进、评价、流动和激励机制,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更好发挥用人单位主体作用,打造最优人才生态圈。坚持以高端平台吸引高层次人才,建设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目湖校区,支持在常高校建设一流学科。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深入推进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百千万工程”,促进新生代企业家加快成长;实施“技能龙城”建设计划,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培育更多精准匹配产业发展的“龙城工匠”。2.加快创新载体建设。持续推进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 范区建设,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的研发机构,推动骨干企业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支持政校企合作建立协同创新平台和创新联盟,加快在智能制造装备、石墨烯、光伏新能源、轨道交通等领域打造国家级、省级产业创新中心。充分发挥科教城“创新之核”辐射引领作用,大力推进内涵深化和创新发展,积极推进与中科院新一轮合作,加快江苏中科院智能院建设,高水平规划建设“科创走廊”。深入实施“创业常州”行动,重点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打造一批特色众创空间。大力集聚创新资源,积极承接上海、深圳等地创新溢出效应,推进研发产业化,加快形成创新成果产业化高地。推进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和示范园区建设,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超 30 件。3.加快企业股改上市步伐。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进企业股改上市,组建上市后备企业股权投资基金和上市公司产业并购基金,打造资本市场有影响力的“常州板块”。加大上市后备梯队建设力度,着力推进企业股改,全年新增股份制企业 100 家,新增上市企业 10 家以上。引导上市企业再融资,募集更多资金投向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上市企业以产业链为核心开展并购重组,利用资本市场实现裂变发展。4.积极培育发展“四新经济”。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引领产业升级,培育发展数字经济、分享经济、 绿色经济、生物经济、创意经济等新业态,积极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印刷电子、传感器等新产业。开展“互联网+”“智能+”等产业融合行动,加快建设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常州中心、航天云网工业大数据平台、中兴能源华东云计算基地等,培育大数据产业集群。积极构建常州特色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重点在航空航天、新材料、信息通信等领域培育军民融合特色产业集群。(三)深化改革开放,拓展更多发展空间把改革开放作为发展的根本之策,推进深层次的制度性变革,实施引领性的开放新举措,不断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1.加快重点领域改革步伐。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持续优化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深入推进产城融合综合改革,推动常金一体化发展,加快武进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和市级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步伐,尽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推进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坚持以亩产论英雄、以质效配资源,实施工业企业资源利用综合评价,通过差别化价格、用地、排污和金融政策,倒逼落后产能退出和企业转型。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创新财政投入方式,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加强社会事业等新领域债券发行和债转股工作,引导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公益性事业投资运营。 2.深化开发区改革创新。推动各开发区强功能、建生态、创优势,集中力量做强主导产业,培育特色创新集群,着力提升土地产出率、资源循环利用率、智能制造普及率,加快向现代产业园区转型。构建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链,国家高新区和 60%的省级开发区完成循环化改造。推动常州、武进国家高新区争先进位,推进常州、金坛、溧阳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进一步加快天宁开发区东扩、钟楼开发区西进步伐。优化特色园区布局,推动资源整合和功能提升,把园区的承载力和竞争力做得更强。3.提升经济国际化水平。把对外合作园区作为推动新一轮开放开发的重要引擎,推进中以、中德、中瑞等国际合作园区加快建设发展,推动苏澳合作园区建设取得新进展。促进外资质效提升,提高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利用外资占比。加快复制自贸区改革试点经验,营造符合国际惯例的商务环境。大力发展跨境电商、进口交易中心等外贸新业态,积极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支持企业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引导轨道交通、光伏、工程机械、纺织服装等优势产能更好地“走出去”。(四)促进乡村振兴,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1.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农业提质导向,提升发展特色林果、花卉苗木、种源农业等优势产业,实施十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十大本土农产品品牌培育计划,深入开展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创建。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发展壮大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推动农业企业股改上市。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新北区省级试点区建设,实施创意休闲农业提升行动,大力提升乡村旅游品质,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着力打造优质农产品电商平台和农业电子商务发展集聚区。2.大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推动城乡产业发展、要素配置、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全面一体化。深入实施省级经济发达镇和市级中心镇扩权强镇改革,建设一批“产镇人文”有机结合的新型小城镇。把特色小镇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加快打造一批省级以上特色小镇。统筹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全域美丽乡村建设,重点建设“两区十点”示范、试点项目,传承提升农耕文明和乡村特色文化。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建设“四好农村路”,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确保村庄污水设施覆盖率达 70%以上。3.持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加快完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办法,引导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强 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80%的行政村完成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武进全域推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争取到年底盘活集体建设用地 2 万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金突破 20 亿元。持续推进“三资三化”专项提升行动,规范壮大村集体经济。(五)提升功能品质,增强中心城市能级以打造“江苏中轴崛起”主枢纽和扬子江城市群战略支点城市为目标,深入实施精美常州提升行动,推进城市更新,塑造城市特色,完善城市功能,着力提升城市集聚力、带动力和影响力。1.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东融西进、南接北联”区域大通道建设,开工建设溧广、苏锡常南部通道等高速公路和沿江城际铁路等重点工程,积极推进常泰过江通道、常溧高速北延、镇宣铁路等前期工作,建设天目湖通用机场,完成常州火车站南北站房一体化提升改造。加快常州综合港务区建设步伐,着力构建“三港一区”联动发展新格局。实施机场路快速化改造、340 省道改扩建等工程,加快地铁 1、2 号线建设。积极推进与周边城市城际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强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实施魏村水厂自来水深度处理工艺改造、天然气利用三期、江边污水处理厂四期等项目。加快推进新沟河、新孟河等水利工程建设。2.彰显江南水乡风貌。高质量完成新一轮城市总体规 划修编。坚持精明增长、精致建设,分类分区推进城市更新试点,实施中心城区 72 个低效用地改造提升项目,加快改造易淹易涝片区,有序推进老小区、城中村、背街小巷整治。加快城市新片区建设,加强城市设计,打造常州文化广场等一批“城市客厅”。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积极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打造高颜值的生态长廊、高品位的文化长廊、高效益的经济长廊。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一批名人馆、张太雷纪念馆新馆等对外开放。3.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深入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实施“精品街道”行动和市容专项整治工程,完善城乡一体长效管理办法,加强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深化道路交通秩序综合治理,突出抓好工程运输车、电动自行车整治,加快城市公共停车场建设,促进社会停车资源共享,让市民出行更方便、更舒心、更安全。加快建设智慧城市,全面整合公共信息资源,加强大数据运用,打造智慧常州“一朵云”。(六)优化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宜居家园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优良生态作为加速转型的“绿色引擎”,推进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为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宜居环境。1.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开展“263”专项行动,实施碧水蓝天净土工程。加强水环境治理,深入推进武进生 态保护引领区建设、新北沿江生态保护工程,实施主城区“畅流活水”工程,严格落实“河长制”,确保 29 个国、省考核断面水质达标。强化大气污染防治,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完成省下达的任务,让市民拥有更多的蓝天。积极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有序推进农用地及工业用地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治理修复。2.打造生态绿城升级版。持续推进生态绿城“六大工程”,实施森林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启动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推进新老运河等重要河道两侧生态绿道、亲水廊道建设,实现增核 6000 亩,扩绿 2000 亩、联网 50 公里、成片造林 1 万亩,为市民提供更多优质的生态产品。将生态绿城建设与运动健康相结合,建设一批便民亲民的社区体育公园和健身步道,打造公园绿地“10 分钟服务圈”,让公园动起来,让群众乐起来。3.推动绿色发展常态化。全面开展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创建,支持溧阳、金坛参与宁杭生态经济带建设。持续推进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武进、新北创建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城区,发挥武进绿色建筑产业集聚示范区效应,加快建设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大力推行生活垃圾分类,积极探索垃圾处理长效机制,实现生活垃圾 100%无害化处理。倡导和推进绿色出行,积极发展城市公共自行车网络,年内投放 2 万辆有桩单车。 (七)聚焦富民惠民,持续增加民生福祉把富民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持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1.促进城乡居民增收。以创业带动更高质量就业,推进省级创业型街道(镇)、社区(村)、园区创建,保障好重点群体就业,建设就业创业先行区。大力发展富民产业,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着力拓宽农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坚持阳光扶贫、精准脱贫,实施新一轮茅山老区帮扶工程,确保全市 70%以上农村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人均年收入达到脱贫标准,经济薄弱村村级总收入有较快增长。创新扶贫协作模式,促进对口支援地区群众脱贫致富。2.优化提升公共服务。以推进省定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为抓手,促进基本公共服务优质均衡。进一步优化教育规划布局,完成 20 个学校建设项目,深入推进教育集团化办学和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不断扩大幼教资源有效供给。支持科教城建设省高水平高职教育园区、深化中德职业教育合作,积极创建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推进“健康常州”建设,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做实做优医联体建设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支持中医药发展,市妇幼保健院、市一院钟楼院区等重点项目竣工投用。推进幸福康养示范工程,养老机构医疗服务基本实现全覆盖,标准 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城乡覆盖率分别达 65%、38%。推进运动健康城市建设,新建一批百姓身边的体育场地设施,办好常州市第十五届运动会。3.健全完善社会保障。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等待遇标准,推进异地就医联网结算。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城镇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应保尽保,实现住房公积金扩面 9 万人,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特别是长期租赁,新开工各类棚户区改造 2.2 万套(户)、基本建成 1 万套(户)。实施精准救助保障工程,加强医疗救助与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制度的配套衔接,提高城乡低保、低保边缘家庭一次性生活补贴标准。4.持续办好民生实事。围绕“七个有”要求,聚焦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统筹谋划、量力而行,办实办好以“三优三安两提升”为重点的 30 件民生实事,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市民。突出抓好“一场”(停车场)“两道”(清洁河道、亲水步道)“三园”(社区体育公园、小游园、幼儿园)“四治”(易淹易涝片区治理、老小区安全隐患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工程,补齐民生短板,打造民生亮点。实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六项行动”,努力让常州的孩子吃得好、长得壮、眼睛亮,健康快乐地成长。(八)创新社会治理,共建共享美好常州 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在共建共治共享中保民安、促和谐,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1.夯实基层基础工作。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行社区网格化治理模式,发挥“全要素网格”的治理效能,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加快建设公共服务“一站式”受理平台和社会组织综合服务平台,改造提升 30 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扎实推进全国和谐社区示范城市创建,支持新北区建设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城市、农村和谐社区达标率分别达 96.5%、86%。2.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开展“爱常州”引领行动,创新提升道德讲堂,培育更多志愿服务品牌。实施文明城市建设三年提升行动,深化常态长效管理机制,力争全域文明城市建设水平全国领先。持续推进法治常州建设,扎实开展“七五”普法。大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建成 200 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提升“文化 100”等惠民工程,加快建设“书香常州”,打造“常州三杰”等红色文化品牌,推出一批文艺精品力作,为广大市民提供更丰富的精神食粮。3.全力保障安全稳定。深化平安常州建设,完善现代治安防控体系,加强源头治理,推进联动共治,加强合成维稳中心、公共安全监管中心建设,提高应急管理能力,切实 增强公众安全感。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强化粮食安全责任。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做好金融等领域风险防控,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与此同时,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工作,提高国防动员和双拥共建水平,加强外事侨台、档案方志、民族宗教、气象、老龄、残疾人事业和关心下一代等工作。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建设人民满意政府新的时代、新的征程,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我们将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八个方面本领”,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创新型政府、廉洁政府。(一)坚持依法行政。扎实推进政府立法,全面推行政府公职人员学纪学法制度,发挥好法律顾问作用,切实增强依法行政能力。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在辖市(区)层面整合组建 5-7 支综合执法队伍,常州经开区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强化行政权力监督,自觉接受市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健全司法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机制。持续深化政务公开,重点推进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二)坚持科学决策。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 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以科学决策引领科学发展。推进新型智库建设,充分发挥发展战略特聘顾问的作用,支持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加强对事关常州长远发展的重大课题研究。坚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畅通民意表达渠道,更好地听民声、聚民智。严格遵循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将决策责任追究制度与容错纠错机制相结合,既规范决策行为,又支持创新实践。(三)优化政府服务。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全力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创新创业活力最强城市。市、辖市(区)组建行政审批局,推进武进区行政管理体制综合改革、新北区简政放权集成改革。用好政务服务“一张网”,积极推进“不见面审批”,继续优化和全面实施建设项目“五联合一简化”联审联办机制,推行企业投资项目信用承诺制,高质量实现“3550”目标。提升 12345 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功能,市政务服务中心全面建立“一窗通办”新模式。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加强重点工作督查,强化部门责任担当。完善政府目标管理体系,对所有财政专项资金项目实行绩效考核。牢固树立“服务就是义务、服务就是环境、服务就是效益”理念,用心当好服务企业、服务项目、服务群众的“店小二”,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让最优服务成为常州发展永不褪色的金字招牌。(四)加强廉政建设。坚定不移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 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强化对政府投资管理、公共资源交易等重点领域的审计和管控督查。管好用好公共财政资金,严控“三公”经费,一般性公共预算支出和政府专项资金压降 10%。盘活用足国有资产,对市级党政机关及其下属单位用房实施集中统一管理。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深入贯彻**书记关于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重要指示,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锲而不舍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坚决防止不良风气反弹回潮,坚决查处隐形变异“四风”问题,树立勤政廉政的良好形象。各位代表,新思想引领新实践,新时代开启新征程。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为种好人民满意幸福树、建设“强富美高”新常州而不懈奋斗!2018 年土默特左旗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旗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旗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们提出意见。一、本届政府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是我旗发展充满挑战、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五年。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旗委的正确领导下,在旗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旗人民政府团结带领全旗各族人民,以改革的思路、创新的精神,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全旗经济社会实现平稳健康发展。到 2017 年底,预计全旗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259 亿元,是 2012 年的 1.2 倍,年均增长 6%;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 19.69 亿元,年均增长 15.4%;固定资产投资达到 88 亿元,是 2012 年的 1.3 倍,年均增长 5.6%,五年累计完成投资 4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 44 亿元,是 2012 年的 1.6倍,年均增长 10%;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2695 元、15003 元,年均增长 5%和 6%,三次产业比例优化到 14:34:52,全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实现了新提升。(一)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经济发展第一要务,提质增效,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现代农牧业发展成效显著。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粮食生产连续五年增产增收,设施农业扩量增效。经积极争取,我旗被农业部认定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实施了 5000 亩核心区建设工程,引进种植示范新品种 32 个,物联网智能数字化管理系统一期工 程全面完工。启动了盐碱地改良工程,建成高标准农田 5.5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 21.2 万亩。“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达 424 个。全旗水产养殖面积稳定在 7 万亩左右,年产量达到 6300 吨。规模化养殖场、奶牛牧场达到 189 个,牲畜存栏总量达到 72.4 万头,奶牛规模化养殖率达到 99%,鲜奶产量占全市的 48%。成功申报全国奶牛养殖大县种养结合整县推进项目,以奶业为核心的现代畜牧业走在全国前列。工业产业提质增效。2017 年,全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 38 家,总产值预计完成 150 亿元。招商引资成效显著,五年来,引进亿元以上工业项目 16 个,引进国内资金 290亿元,初步形成以乳制品、新能源、化工、电力、新兴材料为主导产业的新型工业化格局。国电奈伦、香岛、华电光伏发电、上禾生物科技等一批重点企业相继建成投产。3D 打印创新中心、嘉盛新能源、渔光一体等项目稳步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一期七个项目进展顺利,正极厂、锂电池厂建成投产。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拆除 500吨落后水泥生产线 2 条,推动金山热电厂等企业实施技改项目 15 个。金山开发区成功升级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持续加大,累计获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5 家、自治区级民营科技企业 6 家,引进具有发展前景的创新型科技项目 31 个,金山高新区众创基地被科技部认定为第三批国家级众创空间。 第三产业发展亮点纷呈。旅游业发展提速,五年来,接待游客量超过 900 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 12 亿元。敕勒川文化旅游园区建设进展顺利,盛元广场、圣主广场、草原部落等 9 个景观景点投入运营。土默特红色革命旅游教育基地建设初具规模,乌兰夫故居、贾力更故居、荣耀先故居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白石生态旅游区、喇嘛洞等旅游景区品质不断提升。景区等级评定工作取得新成效,成功创建国家 4A级景区 2 个、3A 级景区 3 个,敕勒川文化旅游园区被评为首批国家湿地旅游示范基地。圆满承办了自治区第二十七届草原旅游那达慕大会暨第十三届中国·蒙古族服装服饰艺术节。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累计引进电子商务企业 11 家,建成覆盖旗、乡、村快递网点 30 处,线上线下交易额达 2000 万元。金融体系进一步完善,新增各类金融机构 8 家,金融助农服务网点实现全覆盖,全旗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 96.7 亿元、49 亿元,比 2012 年分别增长 61%、103%。商贸流通、住宿餐饮等传统服务业蓬勃发展。(二)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基础先行第一任务,补齐短板,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完成了察素齐镇控制性详细规划、人防规划、消防规划、绿地系统专项规划和各乡镇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察素齐镇城镇建设加快推进,累计投资 14.3 亿元完成了敕勒川大街、和平路、草原街等 18 条道路的新建、改建工程。实施了文化中心、奥林匹克体育场、体育馆、金山学校、政务服务中心等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完成了 11 处节点街心公园和 14 条街巷绿化亮化改造提升工程,新建水冲公厕 27 座。建成区面积从 11 平方公里扩大到13 平方公里,绿化面积覆盖率达到 35.2%。保障性安居工程扎实推进,五年来,建成保障性住房 909 套,完成棚户区改造 630 户。全旗环卫基础设施、公用卫生配套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取得明显成效,察素齐镇成功创建为国家级卫生县城。累计投入 46 亿元,完成 372 个村的“美丽乡村”建设工程,10 个乡级公共服务中心、67个社区便民服务点投入使用,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 9770 户,打造了农民的美好幸福家园,全旗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根本改善,毕克齐镇杨家堡村荣获全国文明村镇称号。动车经停察素齐站,优化了全旗的交通环境,极大改善了居民的出行条件。城乡路网功能日趋完善,公路两侧绿化水平大幅提升,呼市至塔布赛、毕克齐机场至沙尔沁、哈素海至北什轴等公路建成通车,群众出行更加方便快捷。农村电网结构进一步完善,累计投资14 亿元新建110 千伏变电站2 座,新增、改造变压器 1241 台,改造输配电线路 1145 公里。自来水普及率达到 98%,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得到切实解决。生态治理成效显著。五年来,完成绿化造林 8.1 万亩,京藏高速公路两侧景观防护林、城壕高速公路两侧绿化工程 全面完成,大青山前坡生态综合治理工程进展顺利,栽植苗木 827 万株。综合治理水土流失 40 万亩,生态效益、景观效果初见成效。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朱尔沟、大黑河河道整治和哈素海入海口清淤等重点工程建设完工。京津风沙源二期、万家沟水库除险加固等项目扎实推进。认真落实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任务,持续加强大气污染和环境安全综合治理,完成了金山开发区 32 家企业燃煤锅炉拆除改造工程,淘汰了察素齐镇内零散燃煤小锅炉,关闭了“小散乱污”企业 40 家,取缔了大青山自然保护区内的非法采矿企业 17 家。企业清洁生产、环境监管和节能减排专项治理有序开展,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区域内空气质量持续向好。(三)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增进民生第一福祉,统筹推进,人民幸福指数持续提升。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进一步提高,财政投入民生和社会发展资金达到 161 亿元,比重逐年提高。扶贫开发工程深入推进,“五个一批”精准扶贫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效,实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动态管理,建立了“一对一”帮扶机制,贫困人口从 2012 年的 32092 人减少到 2901 人。民生保障作用进一步增强,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扩大到 95%以上。积极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 1.3 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26.4 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3.8%以内,大学生创业园和就业实训基地投入使用。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五年累计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 6.3 亿元,新建、改扩建敬老院、幸福院和老年公寓 35 所。城乡办学条件持续改善,投资 15.6亿元新建、改扩建 27 所学校、幼儿园,投资 1.65 亿元完善了全旗教育教学设备。公开招聘教师 698 名,师资力量得到进一步充实,顺利通过自治区、国家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验收。健康土左旗全面启动,医疗卫生重点项目建设快速推进,完成了旗中蒙医院建设工程,14 所高标准乡镇卫生院投入使用,基层卫生应急能力得到有效提升,2017 年成功获评自治区“卫生应急规范化旗县”。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奥林匹克体育馆、体育场免费向群众开放,极大地调动了群众参与健身活动的积极性,承办了全球华人羽毛球大赛等多项大型赛事。科技文化事业不断进步,五年累计申报市级以上科技项目 146 项,争取专项资金 2763 万元。各乡镇文化站、文化室建成投入使用,启动了《土默特左旗志》修编工作,翻印了《土默特史料》。承办了自治区第七届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现场观摩会,通过全旗上下的不懈努力,成功创建了自治区文明城市。(四)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依法行政第一准则,求真务实,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加强。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 持续推进思想政治作风建设。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党员干部“四个意识”不断增强。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主动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累计承办人大代表建议 165 件,政协委员提案 300 件,办复率逐年提高。全面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严控行政成本,政府系统“三公”经费逐年降低。政务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2.8 万平方米的政务服务中心投入使用,设立为民办事窗口 174 个,累计办理各类事项 35万件,荣获自治区级电子政务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成效,“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取消本级行政审批事项 80 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向好,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创建工作积极推进,实施了“厨房革命”和“六小”行业整治工作。“六五”普法圆满完成,“七五”普法顺利实施。群众合理诉求得到有效解决,信访维稳工作日趋规范。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全面落实,应急管理体系和重大突发事件处置预案逐步完善,“智慧土左旗”一期工程投入运营,人民群众安全感持续提升。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全面完成。荣获自治区级人防工作先进单位称号,连续八次被评为自治区双拥模范旗,建成自治区一流的民兵训练基地。消防、通信、气象、供销、档案、民族宗教、防震减灾、工会、妇女 儿童、青少年、残疾人事业、关心下一代等各项工作均取得新成效。各位代表!即将过去的五年,是我旗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步迈进的五年,也是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群众幸福感明显提升的五年。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旗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历届旗委、旗政府打下的良好基础,得益于旗人大、旗政协的有效监督、鼎力支持,凝聚着全旗各级干部群众的辛劳和智慧,凝聚着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在此,我代表旗人民政府,向全旗各族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我旗经济社会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成绩令人振奋,经验弥足珍贵。回顾五年的奋斗历程,我们深切体会到:要实现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必须把坚持党的领导、提高执政能力作为最坚强的发展保障。必须把民生优先、发展惠民作为最根本的发展目标。必须把解放思想、更新理念作为最核心的发展要求。必须把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作为最重要的发展动力。必须把创新引领、转型升级作为最鲜明的发展导向。必须发扬敢于担当、攻坚克难的作风,才能步步主动、勇往直前,推动工作有效落实。各位代表!过去五年的工作成绩,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还面临着诸多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经 济总量不大,科技含量高、对我旗经济发展贡献大的大项目、大企业少。二是财政持续增收后劲不足,可支配财力与社会民生等公共事业及重点项目建设的刚性需求不相适应。三是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特色不突出,开展精准扶贫、促进城乡剩余劳动力就业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四是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与人民群众期待还有差距,持续改善民生、补齐民生短板任重道远。五是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够到位,自身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在办事效率、工作作风等方面需加大改进力度。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正确面对,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二、今后五年的政府工作今后五年,是我旗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关键时期,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更是我们乘势而上、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我们坚信,只要全旗上下继续保持昂扬进取的精神状态、争分夺秒的十足干劲、众志成城的强大合力,就一定能够把土左旗的建设和发展推上新的更高水平!新一届旗人民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自治区党委、市委和旗委的各项决策部署,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适应新时代新要求,围绕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扶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坚定 不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全旗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按照这一总体要求,到 2022 年全旗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6%;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 6%;固定资产投资五年完成 300 亿元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8%;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6%和7%,形成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这些目标的确定,既做到了与自治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的衔接,又兼顾了旗情实际和特色优势,综合考虑了全旗经济增长的潜力、发展的惯性、内外发展的环境。目标的设定,既鼓舞人心,又切实可行。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为发展战略,加快构建更具竞争实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以现代农牧业为发展方向,坚持现有优势产业基础和支撑地位不动摇。以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化农牧业为目标,完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建设优质牧草推广、玉米新品种实验等九个示范基地,到 2022年建成“立足土左旗、服务呼包鄂、影响内蒙古”的创新型现代农业示范区。以市场为导向,优化种植结构,提高农业 机械化、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实现农业增产、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加快农业技术推广,实施以大岱为中心的盐碱地改良工程,经过几年努力,使盐碱地生产能力大幅提高,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依托伊利集团总部及奶源基地,进一步加强种养结合,做大做强现代畜牧业,提高养殖效益。到 2022年奶牛存栏总数达到 15 万头。通过政策引导、企业带动、基础支撑、农民参与,引进和培育牛、羊育肥、肉业生产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特色肉产品牌,带动更多农民增收致富。始终把工业发展作为富民强旗的重要支撑,以构建多元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为目标,以金山高新区为平台,以“一区多园”为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到 2022 年,争取实现年产值 500 亿元,提供就业岗位 3 万个,成为华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制造基地。稳步推进3D 打印科技创新,鼓励企业在产品研发上下功夫,不断提高企业的科技含量。启动实施具有完整产业链的羊绒加工制造产业园,到 2022 年努力建成华北地区最大的羊绒产品交易基地。保持招商引资强劲态势,借助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引进一批既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又适合高新区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壮大工业总量。完善金山高新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功能布局和产业布局。到 2022 年,全旗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20 家,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 200 亿元以上,实现工业总产值 700 亿元以上。 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产业升级和产业融合的战略重点,以发展新型现代服务业为目标,大力推进全域旅游和现代物流。完成全旗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做好山、川、水、红色革命、民族文化旅游五篇文章,逐步形成观光、休闲、生态、文化、健身、教育六方面富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旅游品牌,充分展示“青山碧海,红色沃土”的土默川独特魅力。逐年完善景点、景区基础设施,加快敕勒川文化旅游园区建设,推进大青山生态旅游区、喇嘛洞、台基塔拉等重点旅游项目。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利用新机场、铁路、公路等交通便捷的条件,到 2022 年将沙尔营综合物流园区打造成多式联运示范中心。巩固发展以餐饮、住宿、商贸为重点的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金融、电商等现代服务业,进一步提升第三产业整体发展水平。(二)以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加快建设更加宜居的城乡环境。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完成大青山前坡生态治理保护工程,重点打造“一镇、一园区、三库、五节点”,提升造林绿化水平,打造“首府百里生态景观长廊”。编制完成哈素海湿地修复规划。重点改造一批高耗能、高污染的工业工艺技术设备,持续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加快建设城乡污水和垃圾处理厂,强化生活污染源防治,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 境行为。建立优化农村环境建设和管理的长效机制。到 2022年,努力将我旗建成产业布局合理、生态景观宜人、人居环境优美的生态大旗。(三)以完善基础设施为突破,加快推进更高质量的城乡一体化进程。实施城乡发展战略,建立更加协调的城乡发展机制。进一步提高察素齐镇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优化路网结构,逐步贯通镇内“断头路”。着力改善人居环境,新建、改建一批休闲公园,继续实施保障性住房工程,完成规划内的棚户区改造任务。到 2022 年察素齐镇常住人口达到 12 万人以上。完善城镇配套设施,推进公共交通、供电、供气、供热、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和完善城乡管理体系,实现城乡环境卫生、市容市貌、市政设施、城市管理效能和管理队伍能力“五个大提升”。以“融入呼包鄂、接轨周边旗县、形成大通道、提升承载力”为思路,统筹开展城乡交通一体化建设,到 2022 年建成内外连接、城乡贯通、快速便捷、功能完善的现代交通体系。巩固和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完善防洪减灾体系,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四)以增进民生福祉为核心,加快建立更加优质均衡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以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夯实民生基础。切实抓好扶贫开发工作,坚持精准识别、动 态管理,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到 2020 年全旗现行标准下所有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共同迈入小康社会。切实做好社会保障工作,大力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到 2022年,城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参保率达 98%以上,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全体职业人群。全面落实高龄津贴及特困老人生活补助政策,支持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以优质的公共服务提升民生质量。继续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逐年缩小各校际之间办学差距,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民族教育优先发展、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目标。巩固提升学校标准化建设水平,全力创建平安校园,持续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实施健康土左旗战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创建自治区健康旗县。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实施“两孩政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繁荣文化事业,深度挖掘我旗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特色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等资源,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利用,讲好土默特故事。持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提高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和服务水平,不断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以更高水平的治理能力筑牢民生底线,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构建安全生产信息平台,坚决杜绝重大安全事故,遏制较大事故发生。 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测体系和机制,深入推进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创建工作。进一步规范信访工作,提高社会矛盾化解、网络舆情应对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扎实推进“七五”普法,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公平公正和谐的法治社会。各位代表!美丽幸福土左旗的蓝图已经绘就,全旗人民对此满怀期盼。我们要建设新时代的土左旗,是顺应发展规律、符合时代要求、点亮人民希望的土左旗,是经济繁荣、生态宜居、社会和谐的土左旗。我们坚信,只要按照旗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确定的战略部署,在市委、市政府和旗委的坚强领导下,全旗各族干部群众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善于攻坚,敢于担当,这个美好的蓝图就一定能够实现!三、2018 年的主要工作2018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之年,也是新一届政府的起步之年。全旗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8%左右;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按可比口径增长 6%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0 亿元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9%左右;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 6%、7%左右。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兢兢业业工作,勤勤恳恳做事,把心思都花在干事创业上、把精力都用在促进发展上、把功 夫都下到狠抓落实上,重点做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一)持续深化农业改革,加强培育发展动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优先发展。优化种植结构,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继续加大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力度,引进涉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参与园区建设,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 5000 亩核心区,打造以蔬菜、瓜果、花卉等特色农产品为主,兼顾旅游、观光、采摘等项目的现代农业生产区,使其成为先行示范、模式引领、辐射带动的创新农业示范园区。积极扶持成规模、有实力、讲信誉的现代农业企业做大做强,促进现代农业健康快速发展。加快农产品品牌建设,推进口肯板香瓜、毕克齐大葱、白只户大杏等特色农副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工作,继续做大哈素海有机水产品品牌。稳步扩大奶牛、肉牛养殖、牧草种植规模,提升奶、肉、草等农畜产品品质。支持大青山绒山羊新品种培育基地建设,推动蒙贝利公布牧场、饲料厂尽快建成运营。加快实施“互联网+农牧业”,大力发展智慧农牧业、订单农牧业、观光休闲农牧业,全面提高农牧业附加值。大力发展现代节水高效农业,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完成 18 万亩西南腹地乡镇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规划编制,推广膜下滴灌高效节水灌溉等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抓好 5.5万亩西部节水增效工程。完成盐碱地改良总体规划,通过平 整土地、改善灌排系统、增施有机肥等措施,实施大岱区域盐碱地试验性改良工程,大力推广水稻、枸杞等耐盐碱作物种植。规范土地流转,推动土地集中连片开发,发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带动引领作用,建设集约化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建立农民利益链结机制,实现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切实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二)着力提升工业发展水平,持续转变发展方式切实加强金山高新区建设,着力将其打造成集聚产业、吸纳就业的大平台。进一步完善金山高新区基础设施,提升服务水平,提高承载能力。推进哈素海至金山工业供水项目,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推进 500 千伏变电站开工建设,完成道路、管网、绿化、美化、亮化等工程。狠抓项目建设,推进新能源汽车锂电池、正极、负极等一期 7个项目达产达效。促成中锂隔膜、北平纺织羊绒交易中心、嘉盛新能源垃圾发电和 3D 打印创新中心二期等项目落地建设。推动现有工业企业提档升级,做好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抓好鲁阳节能、金山热电厂等企业创新升级,实现产业上台阶、产品提档次、企业增效益。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注重招商与亲商、扶商、安商有机结合,改善投资环境,维护市场公平,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进一步理顺金山高新区管理体制,完善“一站式”服务体系,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结合京津冀产业转移,主动承接发 达地区产业转移项目,重点引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含量高的企业,力争早落地、早见效。跟踪落实好华友钴业、华创铜箔、韩国 LGC 三元材料、亿锂纬能正极材料、开沃整车等新能源汽车二期项目,逐步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打造集研发、生产、销售、检测于一体的产业基地。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积极推进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做好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申报工作。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大对困难企业的帮扶力度,积极组织银企对接、产需衔接,切实解决创新难、融资难等问题。(三)积极促进三产繁荣,持续提升发展水平以旅游业为龙头,加快发展服务业。科学谋划旅游发展新格局,完成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加快推进敕勒川文化旅游园区建设,完成温泉酒店、自驾车营地、万亩草场生态恢复、哈素海清淤人工岛、供水厂、污水处理厂项目,启动实施哈素海特色小镇建设。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统筹做好红色资源开发利用,做好乌兰夫故居国家 4A 级红色革命教育基地申报工作,完善提升贾力更故居及纪念馆、荣耀先故居等现有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建设水平。完成塔布赛乡红色旅游与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规划。启动实施大青山金銮殿生态旅游区开发,完善白石生态旅游区,做好工业旅游、特色乡村旅游,筹办好冰雪节、风筝节、香瓜节等各类节庆活动。加 大旅游市场监管力度,营造文明旅游环境。集聚发展现代物流、商贸、电子商务、金融等服务业。推进“互联网+物流”,加快沙尔营综合物流园区转型,实现现有企业提档升级,打造多式联运示范中心。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年内完成城投农贸市场、建材市场建设项目。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深入推进 30个电子商务示范村建设工程。加大对金融企业的支持力度,实现金融发展既有量的增长,又有质的提高。(四)扎实推进环境治理,持续厚植发展优势始终把绿色作为发展的“底色”,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决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加强工业点源、农业面源、生活污染源防治,强化重点污染源实时在线监测,提升危险废物安全处置能力。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水源地保护,落实“河长制”,推进河湖综合治理,维护河湖生态环境,实现水清岸绿风景美。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完成 36 万亩试点年度任务。推进万家沟水库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2018 年京津风沙源二期治理、农村饮水提升等项目的前期工作。完成万家沟水库除险加固、水磨沟退洪渠河道治理、哈素海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白石头沟防洪治理等工程。落实国家生态红线管理制度,推进大青山前坡生态治理,实施大青山自然保护区五条沟系生 态恢复整治工程。狠抓中央环保督查整改工作,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落实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责任制度,继续做好天保、退耕还林等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工程。推进“智慧林业”建设,逐步完成大青山、万家沟等林场防火监控平台和指挥中心建设。进一步加强防火、禁牧等林木管护工作,提升林木管护水平。(五)有效加强城乡统筹,持续拓宽发展空间加快城镇化步伐,统筹推进城乡发展。拓展融资渠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市政功能,拉大城镇框架。逐步贯通察素齐镇土默特大街、阿勒坦汗南路等城区“断头路”,完善路网结构。进一步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积极推进民中周边、四校周边、紫苑豪庭、清华园三期等项目。努力提升城市品位,实施西沟河上游、朱尔沟河河道整治及生态景观河改造工程,完成西郊公园、奥林匹克公园建设,开展国家文明城市、自治区健康旗县和自治区园林城镇创建工作。继续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开展城镇精细化管理,深入推进“厕所革命”,打造文明、整洁、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着力抓好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年内开通察素齐公交线路,开工建设呼和浩特至毛岱公路(沙梁至八犋牛段)、武川县柳沟门至毕克齐公路新建工程。完成察素齐和平路、五里坡公铁立交桥修建工程,年内建成通车。 做好 110 国道改线、呼市三环快速路和云中路机场高速连接线征地拆迁工作。加强农村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1.5 亿元,新建大岱、毛脑亥 35 千伏变电站两座,扩容扩建兵州亥 110 千伏变电站一座。加快农村互联通讯网络建设步伐,实施农村互联网宽带“降费提速”工程。健全完善后续管理机制,巩固“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六)全面推进民生改善,持续落实发展共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严格按照“六个精准”要求,认真落实“五个一批”、46 项扶持措施,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健全贫困人口动态管理,组织开展扶贫对象摸底清查,分析致贫原因,了解扶贫需求,制定脱贫计划,确定帮扶措施,监测帮扶成效。坚持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做实产业扶贫,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发展特色种养、乡村旅游等产业,通过企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统筹做好教育扶贫、就业扶贫、健康扶贫和社会扶贫,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决不让一个贫困村落伍,决不让一名贫困群众掉队。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优化就业创业环境,提高就业创业服务水平,实现待业人员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2018 年,新增城镇就业 2600 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64000 人。认真做好社会保障工作。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障为重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建设。完善城乡养老设施,吸纳社 会资金进入养老事业,提升城乡敬老院、幸福院、老年公寓管理服务水平,让更多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实施教育建设重点工程,完成金山学校续建工程,启动民中、蒙校改扩建工程。健全完善校长轮岗、教师交流制度,统筹城乡教育协调发展,扎实做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巩固提高工作。统筹发展好学前教育、民族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民办教育等各类教育。全面推进语言文字工作,切实提高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实施健康土左旗战略。深入推进健康产业发展,加快健康土左旗建设。加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做好中蒙医院、妇幼保健院续建、运营工作,启动实施旗体检中心项目。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完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持续推进医联体建设,拓宽医疗人才引进渠道,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向我旗聚集,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加快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积极推进乌兰牧骑事业和文艺事业繁荣发展,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的开、留的下的优秀作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全以旗、乡、村(社区)文化室为支撑的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加大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力度,启动土默特博物馆项目,启用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加大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年内出版发行《土默特左旗志》。举办各种 群众性文体活动,支持赛马、祭敖包等民间民俗活动。继续推进足球改革试点工作,新建一批笼式足球场,培养更多的足球人才。切实加强社会治理。依法规范信访工作,畅通诉求渠道,及时化解社会矛盾。加大全民普法力度,扎实推进“七五”普法。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有效预防各类事故发生。高度重视食品药品工作,切实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抓好国防教育、民兵预备役、双拥、优抚安置工作,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做好民族宗教、儿童、老龄、残疾人、红十字会等工作,切实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七)持续强化政府自身建设,提高执政能力和服务水平坚持科学理政,全面建设担当政府。认真抓好各项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主动作为、主动担当,做到矛盾面前不躲闪,挑战面前不畏惧,困难面前不退缩。强化工作调度和绩效考核,加大政务督查、行政问责。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坚决整肃庸政、懒政、怠政等行为。加强政府债务规范管理,严控债务增量,化解债务存量。紧紧围绕防范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政府债务风险扩大,健全依法举债机制,增强风险防控的意识和能力。坚持依法行政,全面建设法治政府。建立健全重大事项 决策机制,严格政府投资项目审批。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强化财政预算管理、财务监管。依法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强化审计监督,实行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全面实行“双随机一公开”,逐步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办事公开、公平公正的行政管理体制。坚持务实施政,全面建设服务政府。进一步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清理、取消非行政审批许可事项,大幅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坚持提升效能、优化服务,加快梳理公共服务事项清单、编制办事指南,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完善政务内网、外网服务功能,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方便、更快捷。坚持从严治政,全面建设廉洁政府。坚持纪在法前、纪严于法,全面落实“两个责任”,深入推进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坚定不移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防止“四风”反弹,坚决惩处各类腐败行为。严肃财经纪律、严控“三公”经费。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积极支持监察体制改革,持续正风肃纪,树立风清气正、务实为民、干事创业的良好政府形象。各位代表,新征程蕴含新希望,新蓝图昭示新辉煌。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旗委的正确领导下,在旗人大、旗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和依靠全旗各族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努力谱写土左旗跨越发展新篇章,为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增进全旗人民福祉而 努力奋斗!2018 年莱芜市政府工作报告(摘要)2017 年政府工作回顾———政府依法履职实现良好开局预计全市生产总值同比增长 8.4%;十大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 2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 8%和 8.5%经济发展提速增效。预计全市生产总值达到 900 亿元,同比增长 8.4%。十大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 2000 亿元,增长 2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34900 元和 16100 元,分别增长 8%和 8.5%。规模以上工业利税、利润总额分别达到 130 亿元和 80 亿元,是上年的 1.8 倍和 2 倍。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56 亿元,增长 10.2%,完成税收总收入 85.3亿元,增长 29.8%。新旧动能加快转换。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成粗钢去产能任务 124 万吨、煤炭去产能 30 万吨,房地产去库存周期控制在 12 个月。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非钢产业占比达到 61.5%,现代服务业占比达到 49.1%,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 22.6%。优化企业帮扶机制,帮助 35 家企业完成规范化公司制改制,新增上市挂牌企业 13 家。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新增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和企业技术中心16 家,万人拥有发明专利 7.89 件,全社会研发投入占生产 总值比重达到 2.56%。资源集聚效果显现。着力把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招宾引客作为推动发展的突破口,全力吸引项目、资金、人才等要素向莱芜集聚。年内新引进超亿元项目 87 个,完成招商引资 211 亿元。引进 48 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新增 3 名“万人计划”专家。年内引客 24.8 万人次,年接待游客 1130万人次,实现旅游消费总额 68 亿元,分别增长 9%和 13%。改革开放深化拓展。稳步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完成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发展田园综合体 49 家,新增农民合作社 99 个、家庭农场 73 户。积极推进大部门制改革,理顺城乡交通、绿化、水务管理体制。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动“多证合一”,16 个部门 31 类事项整合为一张执照。大力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PPP 入库项目达到 60 个,完成投资36 亿元。深化济莱协作区建设,积极争取济莱高铁项目立项开工建设,为莱芜建设区域型高铁枢纽奠定重要基础。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与我市建立经贸往来的国家和地区达到 169 个。城乡面貌明显改观。编制完成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核心城区控规实现全覆盖。大力推进城建重点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城市更新和增绿增亮工程,完成城中村拆迁 106 万平方米,综合整治改造老旧小区31 个,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6%。启动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覆盖率达到 45.3%。全市森林覆 盖率达到 36%,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大力开展环保突出问题综合整治,蓝繁天数增加 33 天。2017 年,我市成功摘得“全国文明城市”桂冠。民生福祉持续增进。脱贫攻坚扎实推进,年内 9900 人实现脱贫。就业状况持续改善,新增城镇就业 1.92 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2.38 万人,扶持创业 5600 人。教育事业取得新成绩,大班额消控和“全面改薄”工程基本完成,校长职级制改革稳步实施,高考普通本科上线率保持全省前列。社会保障更加有力,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十三连增,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 1211 套,改造农村危房 868 户。政府建设得到加强。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 117 件、政协委员提案 235 件。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一门式”服务,推出“零跑腿”和“只跑一次”事项 163 项。畅通民意诉求渠道,办好市长公开电话、政风行风热线、电视问政栏目,一大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2018 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努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全省前列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 8%左右,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 8.5%左右,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8%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9%左右。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 精神,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认真落实“一二三四五”的总体发展思路,深入实施工业立市、生态建市、创新兴市、质量强市战略,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努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全省前列。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 8%左右,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 8.5%左右,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8%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9%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9%左右,进出口总值稳定增长,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3%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 3%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 8%和 8.5%左右,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降碳约束性指标。做好今年政府工作,必须在指导思想上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各项决策部署。二是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正确处理稳和进的辩 证关系,把握工作规律,抢抓发展机遇,争取走在前列,不断巩固稳的基本面,努力开创进的新局面。三是坚持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认真贯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坚定不移践行新发展理念,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价值导向,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努力实现发展质量效益更高、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生态环境更加优美、人民群众更加富裕、社会更加文明和谐。四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守底线,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把为人民造福的事情办好办实,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五是坚持统筹协调的工作方法,准确把握发展总体布局,统筹各项政策,加强工作协同,聚焦聚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抓住薄弱环节,认真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努力补齐短板、攻坚破难、厚植优势,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四新”促“四化”实现“四提”,推动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突破推进产业体系升级。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突出应用新技术、创造新产品、融合新业态、催生新链条。培育壮大新兴 产业,立足我市基础特色,加快发展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智慧物流、医养健康等新兴业态,加快莱钢 10 万吨合金特种粉末、阿尔普尔中德清洁能源小镇等项目建设,积极构筑我市经济新“四梁八柱”。推进产业跨界融合,加快发展农业“新六产”,推进“互联网+”行动,推动加工组装向“制造+服务”转型,信息技术向制造业各环节渗透,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促进产业集群发展。依托我市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重点围绕钢铁生产及深加工、汽车零部件、粉末冶金、节水灌溉、装配式建筑、清洁能源、生物医药等产业,推动企业集聚、项目集群,加快培育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现代产业集群。实施龙头企业带动,组建产业联盟,着力打造一批大企业大集团,吸引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进一步发挥产业园区作用,整合集聚资源,发展壮大主导产业,完善公共服务平台,提升园区吸引力和承载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抓好重点企业示范引领,加强质量管理培训,用三年左右时间,培育打造 10 家质量标杆企业、100 家质量创新型企业、1000 家质量成长型企业,培育 1 万名能工巧匠和服务之星。开展“标准化+”行动,鼓励支持企业“寻标、对标、提标、达标”,推进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积极争取国家、省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抓好品牌建设,让莱芜老字号焕发新活力,推动更多的莱芜品牌走向全 国、走向世界。强化科技创新支撑。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技创新券、科技奖励、研发费用后补助等政策,启动天使投资计划,建立科技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力争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达到2.61%以上。实施科技“小巨人”、科技型企业“小升高”等培育扶持计划,新增科技“小巨人”企业 30 家、高新技术企业 8 家以上。抓好 68 个省级重点科技计划项目,力争取得一批关键技术成果。积极发展创新平台,新增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 5 家以上。力促“三招三引”提效。更加精准推进招商引资,力争年内引进超亿元项目 80 个以上,完成招商引资 200 亿元以上。用好大项目建设在线管理平台,力争年内竣工投产大项目 120 个以上。大力度实施招才引智,力争新引进高层次人才 30 名以上,让更多时代英才创业嬴牟、圆梦凤城。多渠道开展招宾引客,力争全市接待游客、旅游消费分别增长 8%和 12%以上,招宾引客增长 10%以上。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充分激发发展活力———以开放倒逼改革,以改革促进开放,为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增添新动力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在“破”“立”“降”上下功夫,年内压减煤炭产能 30 万吨。清理规范政府性基金、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 成本。加快农业农村改革,积极推动农村土地确权成果转化,真正让农户的承包权稳下去、经营权活起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年内完成改制企业 35 家,力争新增上市挂牌企业 6 家。深入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重点在水利、交通、城市建设等领域发起一批 PPP 和资产证券化项目,力争落地实施项目 20个以上。加快金融改革发展,年内普惠金融资产总额增长 12%以上。提升区域协作水平。加快省会副中心城市建设,着力提升承载能力,集聚高端要素,努力打造鲁中高质量发展新高地。积极借力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建设,推进济莱快速通道建设,加快千佛山医院莱芜院区工程,提升山财大莱芜校区办学水平,在高端制造业协调配套、特色农产品供应、仓储物流、休闲旅游等方面深化协作。大力推进济莱高铁工程项目建设,力争 2019 年竣工,2020 年通车。高标准规划建设高铁新区,打造院士产业园,构建高铁沿线经济走廊。加强与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联动发展,努力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并进。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提升对外贸易质量,力争出口额超亿元企业达到 15 家。加强对外经济合作,紧抓“一带一路”和自贸区建设机遇,鼓励企业到境外设立办事机构、发展营销网络、承揽国际工程、建设生产基地,提高企业参与 国际竞争能力。扩大利用外资规模,力争年内利用外资 5 亿元以上。动城乡融合发展努力建设美丽莱芜———打造精品城市,塑造独特魅力,推动城乡建设从扩规模向提品质转变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把地方土特产和小品种做成带动农民增收的大产业。实施耕地质量提升计划,新增节水灌溉面积 4 万亩、水肥一体化面积 1.4万亩,完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面积 12 万亩。引导特色小镇健康发展,着力完善功能配套,提升带动能力。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新增美丽乡村 70 个。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年内新增示范经营主体 20家以上,认定田园综合体 30 家以上。提高城乡建设管理质量。完善城市规划,统筹推进多规合一,塑造特色城市风貌,努力把莱芜打造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生态良好、特色鲜明、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提升建设水平,筹建低空机场,抓好青兰高速莱芜段建设,实施文化路、呈瑞大街等 5 条道路改造,加快文化路公铁立交工程,努力构建“三纵四横、一环、一快”高效路网。抓好地下管廊建设,新建天然气管道 10 公里,大力推进供热分户计量,新增集中供热面积 100 万平方米。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实施城乡环境优化、公 共秩序提升等十大工程,让文明风尚浸润城市的每个角落。强化环境管理,推广垃圾分类投放,抓好社区“三清三建”,确保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复审。推进智慧城市试点市建设,提升交通、产业、旅游等领域智慧化水平。狠抓生态环境建设。实施“工业绿动力”计划,抓好莱钢超高压煤气发电、泰钢分布式绿色热动力等项目建设,启动园区循环化改造,积极推进电代煤、气代煤,完成煤炭消费减量替代任务。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严格落实重污染天气减排管控措施,确保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蓝繁天数稳定增加。全面落实河长制,强化水源地、河库水域岸线综合整治,确保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扎实推进净土行动,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广可降解地膜 1 万亩。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年内完成造林面积 2.71 万亩、退耕还果还林面积 1 万亩。坚持“零容忍”,严格环保执法,加快构建约束激励并举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突出抓好民生保障不断增进群众福祉———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让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坚持大扶贫格局,协同推进区域解困和个体脱贫,年内基本完成脱贫任务。瞄准特定贫困群众精准帮扶,实行“一户一案”精准扶贫模式。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发力,启动偏远山区扶贫综合开发,显著改善 70 个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提高就业质量。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年内新增城镇就业 1.7 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2.2万人。完善就业援助长效机制,统筹做好就业困难群体、高校毕业生、新旧动能转换分流职工就业,着力化解就业结构性矛盾。深入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年内扶持自主创业 5500人。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搭建智慧养老平台,提高机构养老服务水平。提升医疗保障能力,实施市民大病补偿政策,建立特殊行业工伤保险按项目参保制度,扩大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医院范围。进一步提高居民基础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政府补助标准。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年内救助 1 万人以上。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年内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 2800 套。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新建、改扩建 12 所幼儿园,改善80 所幼儿园条件,提升婴幼儿照护和儿童早期教育服务水平。高质量完成大班额消控和“全面改薄”工程。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全面完成校长职级制改革,扎实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工作。推进健康莱芜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让群众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开展“爱心医师联千村”活动,提升 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积极推进健康大数据应用,打造“智慧医疗”服务品牌。深入推进“食安莱芜”建设,争创全省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大力发展体育事业,打造主城区“15 分钟健身圈”。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组织精品剧目展演、文化大讲堂、文艺大舞台等文化活动,为五保对象免费安装有线电视,年内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进一步研究阐释莱芜战役等红色文化,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今年,市政府将继续集中力量,努力办好精准扶贫等 10个方面的实事,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多福祉。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坚决守住安全底线———努力把各类风险隐患消除在源头、化解在萌芽状态加强金融风险防控。强化预警监测,完善风险化解机制,发挥债权人委员会作用,支持企业采取担保授信管理、打包收购等方式,有序破圈断链。通过上市挂牌、私募基金、债转股等方式,有效降低企业负债水平。强化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引导银行回归本源、服务实体。大力整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严厉惩戒失信行为,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狠抓安全生产工作。积极推进科技强安,加快智慧安监 平台二期工程建设。强化安全生产巡查,年内实现区级巡查全覆盖。深化“大快严”集中行动,保持打非治违高压态势。推进化工产业安全生产转型升级,加强煤矿、非煤矿山、消防、交通等重点领域监管,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确保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双下降。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抓好信访规范化建设,积极化解矛盾问题,努力满足群众合理诉求。深入开展全民普法,真正让法律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百姓心田。健全乡村治理体系,认真做好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稳定器”作用。深入推进双拥共建,维护军人军属和退伍军人合法权益,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扎实推进“平安莱芜”建设,不断增强群众安全感。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强化责任担当,努力提高施政履职能力和服务水平,把执政为民落实到政府工作全领域全过程全面加强政府系统党的建设。坚持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始终忠诚核心、维护核心、看齐核心。坚定不移地用**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 定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严格落实主体责任,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加快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严肃查处贪污贿赂、失职渎职、腐化堕落等违纪违法行为,推动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强化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推动政府工作人员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严格依法行政。切实将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履行职责。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推进权责清单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依法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及社会各界监督。提高政府服务管理效能。深化“放管服”改革,开展削权减证、流程再造、精准监管、体制创新、规范用权五大行动,在功能区探索设立行政审批局,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推进联合审、区域评、网上办,实行一窗受理、一网办理、联审联办和全链条办理,努力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服务质量最优的政务环境。全体政府工作人员要加强学习,全面增强“八种本领”,真正做到既政治过硬又本领高强。全力抓好工作推进落实。大力发扬务实作风,坚持说实话、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做到重大决策、重点任务、具体工作立说立行、一抓到底。大力倡树担当精神,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争做新时代的劲草真金,苦干实干谋发展, 合心合力强莱芜。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精神和实施办法,坚决整治不作为、乱作为和慢作为,努力打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2018 年荆门市政府工作报告(摘要)2017 年工作回顾关键词项目建设创新和完善项目服务机制,实施亿元以上项目 938 个,同比增加 156 个,完成投资 1265 亿元,同比增长 27%,南方农机装备产业园、万华秸秆综合利用、弘润特种汽车玻璃原片、雷一重工等 380 个亿元以上项目开工建设,金泉新材料二区一期、百杰瑞锂电材料一期、泰富重装等 339 个亿元以上项目建成投产。新兴产业工业经济总量继续领跑全省同类城市,全市新增规模工业企业 100 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 20.8%,初步形成了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车等全产业链条,我市成为全国首批、全省唯一的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全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 57 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 220 亿元。20 个特色产业集聚区初具规模,县域经济发展模式被省委、省政府推广。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荆门国际内陆港、保税物流 中心(B 型)启动建设。现代农业农业现代化水平监测得分 76.6 分,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提高到 3.7:1。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总面积突破 135 万亩。建成国家级农民“双创”园区 7 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8 个、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区 5 个、田园综合体 5 个、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 1210 个。土地按户连片耕种连续两年写入中央一号文件,荣登首届中国“三农”创新榜。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改革、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国有林场改革经验在全国、全省推广。城市建设我市跻身国家卫生城市行列,被确定为国家城市“双修”试点城市和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全市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 37%。实施中心城区重大城建项目 399 个,荆门剧院等“十大公用工程”建设加快推进,绿色生态科技产业城会展中心、双喜停车场及生态修复工程、白云大道(中段)综合改造等一批重点城建项目竣工,荆门城市大数据中心投入运营,荆门主城区三环线建成通车。空气环境质量改善幅度居全省前列,中央环保督查反馈问题得到有力整改。改革突破全面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任务,关停小煤矿、小磷矿、 小石膏矿 19 家,完成企业兼并重组项目 30 个,消化库存商品住房 283.6 万平方米,化解金融机构不良贷款 19.5 亿元。在全省率先成立项目服务局,编制政府部门权责清单、监管清单和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三办”清单,推行并联审批、容缺审批、多评合一、联审联验,集中兑现惠企资金,在荆门高新区开展一般工业项目“零审批”试点工作。社会事业民生支出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 80.2%。发放创业担保贷款 2.1 亿元,扶持创业 6050 人,新增城镇就业 4.6 万人。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 11.3%、28.2%,长期护理保险改革走在全国前列。新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 19980套,建成 15623 套,分配入住 13230 套。新建和改扩建 25所幼儿园,完成 39 所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改造。公立医院药品加成全部取消,分级诊疗实现全覆盖,在全省率先统一城乡医保制度。改造城乡农贸市场 39 家,中心城区实现“白条禽”上市。“平安荆门”建设和警务体制机制改革深入推进,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积分制管理模式全面推广。2018 年工作安排总体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市第八次党代会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供给 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遵循生态立市、产业强市、资本兴市、创新活市路径,更加注重产业转型升级,更加注重创新驱动发展,更加注重提升城市能级,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更加注重增进民生福祉,为实现全面小康、全面建设湖北区域性增长极奠定坚实基础。主要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1.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9%·实际利用外资增长 8%·出口总额增长 9%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省定目标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稳定在 5.5‰左右·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节能减排完成省定目标

扩大有效投资以更大力度推进招商引资。引进 10 亿元以上重大产业 项目 50 个以上,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 1200 亿元以上。以更大力度推进项目建设。实施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扎实做好襄荆宜高铁、冷水机场改扩建等项目前期工作,开工建设荆荆客专,加快推进蒙华铁路、枣潜高速公路、沙洋汉江二桥建设及 G207 等 15 条国省道改造升级工程,确保中心城区汽车客运南北站、钟祥汉江二桥等项目竣工运行;大力推进碾盘山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建设。以更大力度创优营商环境。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支持荆门高新区建设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全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 50 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00 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3%以上。加快培育现代服务业。推进大健康产业园建设,新建 1—2 家中高端医养结合体。实施全域旅游和乡村旅游提升行动,举办 2018 荆门爱飞客飞行大会,推进圣境山旅游综合开发等项目建设。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三乡工程”。实施能人回乡工程;实施企业兴乡工程;实施市民下乡工程,鼓励引导市民下乡过田园生活,长期租用农村空闲农房和农地资源,增加农民财产性收 入。大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推进“四化同步”示范带建设。加快建设漳河爱飞客小镇、石牌豆腐小镇、大柴湖花卉小镇、孙桥对节白蜡艺术小镇、太子森林小镇等特色小镇。大力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建设现代化精致城市进一步提升城市规划水平。进一步提升城市建设水平。加大老城区“双修”力度,着力实施“两山”改造工程,推动竹皮河实现水清、水美、水生态及景观步道连通;加快推进阳光大道、荆东大道等道路改造项目,完成白云大道(南段)综合整治和三条高速公路出入口景观提升工程建设。积极拓展新城区,规划建设高铁新城,加快绿色生态科技产业城等项目建设。大力推动长宁新城、温泉新城及未来科技城建设,加快打通荆山大道、龙井大道、华科路等主次干道。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巩固和扩大创卫成果,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坚持精细管理,抓好深度保洁,打造干净城市。配套完善停车设施,打通城市“微循环”,加快天龙公共人防工程等项目建设。打造美丽荆门着力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大力开展生态市、县、镇、村 “四级同创”,积极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着力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在漳河新区等生态环境优良区域,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着力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打好蓝天保卫战,确保中心城区 PM10、PM2.5 年均浓度分别控制在 86、55.7 微克/立方米以内,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 78%以上。打好碧水保卫战,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强力推进汉江、天门河、竹皮河、长湖等重点流域综合整治,确保天门河稳定在四类水质,并逐步达到三类水质。着力建立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创新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投入模式,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推进改革开放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大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力度,确保全市商品住房平均去化周期保持在合理区间。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积极推进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统筹推进其他领域改革。探索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新机制,力争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 59%、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 40%。深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完成事业单位公务用车改革。以实战实用实效为重点,全域推广交巡特警一体化改革。 持续推进对外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实施深度贫困村提升工程,实现34 个贫困村、24632 名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创业。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加强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做好淘汰落后产能中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返乡就业。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全面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成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保险制度的承接转换,引导城乡居民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大力开展医保支付改革,实现医保支付网络连通到村。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和特困供养水平。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健全分级诊疗和综合监管制度。着力建设书香荆门,加快中国农谷博物馆、屈家岭遗址博物馆建设,完成市博物馆新馆和市图书馆新馆主体工程。创新社会治理。强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加强村(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全面推行积分制和“小微权力”清单管理。 2018 年三明市三元区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三元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凝心聚力、真抓实干,新一届政府扎实开局即将过去的 2017 年是本届政府的开局之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和繁重艰巨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紧紧依靠全区人民,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主动融入市区经济发展大局,围绕“机制求活、产业求特、环境求美”的发展思路,直面挑战、砥砺前行,全区经济社会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1.7 亿元,增长 7.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389 亿元,增长 1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82 亿元,增长 7.7%;农业总产值 22.23 亿元,增长 4.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235 亿元,增长 18%;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7790 元,增长 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5150 元,增长 8.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42.9 亿元,增长 12.5%;地方公共预算收入完成 4.09亿元,增长 5.5%;出口总值 11.03 亿元,增长 12.9%。基本完成了区九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在建设“实力三元、创新三元、宜居三元”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一年来,我们锐意改革,创新三元亮点纷呈。全面推广“福林贷”[1][s1],市林业金融改革现场会在我区召开。“乐龄家园”[2][s2]模式由点及面向全区推广,形成三元经验,富兴社区“乐龄家园”荣获第二届全国“敬老文明号”称号。黄砂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园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创新全省生态文明改革经验。一年来,我们狠抓服务,龙头产业扩能提效。争取技改专项基金 3.84 亿元,落实各级专项补助资金 3100 万元,惠及企业 154 家。厦钨新能源、三农新材料、毅君机械等企业做大做强,12 个省级增长点项目新增产值超 10 亿元,增幅超 30%。一年来,我们奋力攻坚,城市建设捷报频传。开展市区和谐征迁“百日攻坚”行动,破解历史遗留征迁难题 20 个,累计完成征地 1036 亩。完成南部新城核心区概念性修规工作,随着永嘉天地开盘和碧桂园的落户,“一河两岸”城市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一年来,我们共建共享,社会事业成绩喜人。万寿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正式挂牌,忠山古建筑群和西际红色文化遗址群获批省级文保单位。运动员叶兵在全运会男子帆板比赛中勇夺桂冠,为三元赢得首枚全运会金牌,并在世界男子帆板锦标赛夺得我区首个世界冠军荣誉。2017 年,我们按照“一年开好局、三年见成效、五年展 新貌”的发展步骤,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主要工作和成效是:(一)优化存量优质增量,产业更加健康供给侧改革去立有序。全面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任务。严格去产能,高压打击“地条钢”[3][s3],依法关闭中村松阳煤矿。加快去库存,销售商品房约 12 万平方米。全面降成本,用好应急转贷专项资金,帮助 58 家企业转贷 4.35亿元,节约企业成本 700 余万元。发力补短板,建成欧坑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文笔山绿道连接线、二实幼、富文“乐龄家园”等项目,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三次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实施“115”“233”“125”行动计划[4][s4],加快打造三元产业升级版。成立全市首家富硒产业发展协会,打造 2300 亩“中国三元生态硒谷”产业基地;新增农业“三品一标”[5][s5]4 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58 家,农业更具特色。市区两级园区加快融合,毅君机械工业CT 无损检测平台建成运行,金氟化工精细氟盐等 5个重点项目建成投产,三农含氟新材料及配套中间体等 4 个重点项目陆续开工,产业集聚效应加快显现。兄弟物流产业园、三明南旅游集散服务中心加快建设,白沙新型专业市场聚集区巩固发展;成功举办三元森林游乐汇、中村桃花节等大型主题旅游营销活动,服务业更加繁荣。重大项目接续推进。深入开展“五比五晒”[6][s6]项 目竞赛活动,全区列入省、市“五个一批”项目 173 个,年度新增省级项目 78 个,总投资 84.5 亿元,完成投资 43.8亿元,76 个项目开(竣)工,发展势头更加强劲。强化招商引资工作,注重区域性定向招商、产业集群招商、服务外包招商和企业增资扩容,举办招商活动 38 场次,签订合同项目 44 个,总投资 30 亿元。(二)拓展空间美化环境,城乡更具颜值城市空间不断拓展。完成投资 4.05 亿元,国道 205 台江连接线开工建设,省道 306 改线、国道 205 过境线建成通车,对外交通更趋便捷。省一建下洋棚改、东霞 B 等 7 个地块先后摘牌,全年累计出让经营性用地共计 306 亩,城市建设存量盘活。严守控违高压线,拆除违法占地、违章建筑 137处,腾出土地面积近 8.8 万平方米,公众利益得到维护。城市品质不断提升。恒大御府、西江悦、三明世纪城等房地产开发项目有序推进,“城市双修”[7][s7]攻坚行动全面启动。实施“城市清洁”行动,开展小餐饮煤炉、二手车、“僵尸车”专项整治,城市面貌明显改观。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建成全市规模最大、功能最齐的环卫专用停车场,实现清扫区域与责任区域“两个覆盖”。连续四届获得省级文明城区先进城区,为三明市蝉联全国文明城市作出积极贡献。城乡环境不断优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攻坚战扎实推进, 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得到有效整改。实施东牙溪水库生态修复三期工程,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 100%。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重拳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拆除养殖场 7.3 万平方米,东牙溪流域水质优于Ⅲ类,蕉溪流域水质已由Ⅵ类提升至Ⅳ类。完成绿化造林 6331 亩,森林覆盖率达 78.76%。淘汰黄标车 387 辆,整治燃煤锅炉 61 台,完成城区周边煤堆场关闭搬迁工作,空气质量明显好转。(三)推进共建共享共治,民生更加温暖保障体系更加健全。打好扶贫攻坚战,实施造福工程扶贫搬迁 30 户 110 人,张坑、米洋 2 个贫困村成功摘帽,61户 120 人成功脱贫;启动城市困难家庭精准帮扶试点工作。城镇新增就业 1660 人,城镇失业登记率为 2.5%。全民参保登记率 100%,率先实现城乡低保标准一体化,城乡标准分别提高 720 元/年、3120 元/年。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筹措资金 6400 多万元,实施各类教育项目 10 个,落实市区基础教育总校制办学,教育资源日趋均衡。深入实施“强基”“壮腰”“筑梦”三大工程[8][s8],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以优秀等次顺利通过国家语言文字督导评估。完成医联体[9][s9]组建工作,率先出台乡村医生养老保障政策,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重点人群签约率达 75%。完成区文化馆搬迁改造工程,实现“农家书屋”和社区电子阅览室全覆盖。推出全省首部征迁题材微电影《真 情迁动》,得到社会广泛赞誉。社会治理和谐稳定。深入开展“七五普法”,被中央综治办评为“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完成厦门会晤和党的十九大安保维稳任务,通过省第三批平安区和省“法治区”考评验收。建设“雪亮工程”[10][s10],防范预警处置各类风险能力不断提升,刑事发案率下降 31.5%。健全金融防控体系,信贷不良率下降到 2.24%,成绩名列前茅。改造提升 20 家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典型经验得到媒体广泛报道;生产安全、道路交通安全、消防安全保障能力增强,群众安全感率达 94.3%。实现连续 31 年无森林火灾目标。(四)深化改革强化建设,政府更加高效重点改革纵深推进。土地确权颁证工作基本完成。国有林场改革全面完成。实施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目录清单动态调整机制,取消区级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 168 项,新增100 项,调整 527 项,承接 32 项。完成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融合编制工作并向社会公布。“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事项[11][s11]超过总事项 80%。依法行政全面推进。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主动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工作,积极与政协开展民主协商,办理人大代表建议 50 件、政协提案 73 件,办复率 100%。进一步完善行政决策程序,健全政府议事规则,强化区政府常务会议学法、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和风险 评估制度。进一步健全政府法律顾问制度,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不断加强。党风政风持续强化。严格落实“一岗双责”,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坚决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常态化长效化,坚持不懈纠“四风”。注重政府效能建设,行政监察、审计监督、政府督查力度进一步加强,干部作风持续好转,风清气正、干事创业氛围更加浓厚。2017 年,我们还完成了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登记工作,全面实行了标准地址二维码管理制度。同时,民兵预备役、征兵、双拥、人防、通讯、气象、地震工作不断加强,外事侨务、民族宗教、档案、妇女儿童、青少年、残联等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绩。各位代表,一年来,发展的历程充满艰辛,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三元的每一步发展、每一个变化,都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区人大、区政协的有力监督、大力支持,得益于老领导、老同志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厚爱、理解助力,更得益于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和衷共济,奋力拼搏。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增长稳中向好的基础仍不稳固,要素供给愈加趋紧,特别是招商引资日益困难,大 项目接续乏力;二是产业结构不优、发展层次不高的问题没有根本改善,尤其是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财税收入和居民增收动力不足;三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压力仍然较大,利益群体和诉求更趋多元复杂,民生补短板任务依然艰巨;四是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一些干部责任意识、担当精神有待加强。对此,我们将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积极应对,努力解决。二、高举旗帜、团结奋进,加快推进新三元建设各位代表,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站高谋远、催人奋进,为三元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区委九届四次全会提出的“新三元建设”,是立足新时代,对建设“实力三元、创新三元、宜居三元”提出的新要求,完全符合党的十九大精神,符合三元实际,落实好、实现好这一奋斗目标,必将引领三元加快展现新面貌。2018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一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统领,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区第九次党代会和九届四次全会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建设“实力、创新、宜居”的新三元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 展理念,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加快推进新三元建设。2018 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8.5%,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 11%;农业总产值增长4.5%;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 1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出口总值增长 3%,实际利用外资增长 6%;地方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5%;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 8.5%和 9%;城镇新增就业 1750 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完成市里下达的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及主要污染物减排年度任务。实现明年发展目标,必须牢牢把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这一核心,学懂弄通做实**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其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落实到政府工作各环节。一要牢牢把握新历史方位下的三元发展新方向。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加快推进“新三元建设”的总要求,充分发挥产业基础扎实、发展空间广阔、生态环境良好等优势,在新时代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努力实现有质量的增长、有深度的改革、有福祉的发展。二要牢牢把握新战略目标下的三元发展着力点。围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着力 发展第一要务,推动农业特色化发展、工业差异化发展、服务业多元化发展。同时,突出品质提升,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强化城市经营,加快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三元。三要牢牢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下的三元发展落脚点。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解决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补齐民生短板,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们满意的事情做起,保证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2018 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一)建好项目强支撑,培育赶超发展新动能。项目建设是三元发展的“主引擎”,必须继续深化“五比五晒”项目竞赛活动,千方百计推动一批重大项目落地见效。聚智聚力引项目。更加注重一把手招商,立足“3+2”产业[12][s12]发展需求和资源优势,优化龙头招商、平台招商、代理招商,力争全年招商合同项目投资达 40 亿元以上。完善招商优惠政策,激发社会领域投资活力,用好“6.18” “9.8”“11.6”等招商平台,加强“五企”[13][s13]对接,实行“一对一”全程跟踪服务,力促三化电子级氟化氢、厦门纳诺泰克新材料、中合农发安全食品智慧城等项目加快落地。落实招商引资激励问责机制,对招商引资成绩突出的给 予奖励激励,对工作不积极、效果不佳的,严肃追责问责。立说立行抓项目。以六大重点板块[14][s14]为主战场,推进总投资 350 亿元、100 个以上重点项目,确保完成年度投资 50 亿元以上。实施一批新建项目,推动盛达化工四期水玻璃和白炭黑、省一建下洋棚户区改造、元立五金机电城等 40 个以上新项目按时开工。抓好一批续建项目,确保厦钨三元正极材料、三农含氟新材料及配套中间体、汇盛铁路重工迁建、福维纺织整体搬迁等项目建成投产。补齐一批短板项目,继续抓好补短板工程包项目,确保完成年度任务;不断加大民生投入,重点实施好 18 个、总投资 3.55 亿元的民生补短板项目,加快民生建设步伐。加速加力促项目。筑好平台,加快推进园区规划调整工作,力争完成土地征用 2800 亩以上,平整土地 1400 亩,完善功能配套,创新运营模式,推动闲置土地、厂房的收储及二次招商。建好机制,推行“五个工作法”[15][s15],落实项目挂包责任制,优化项目服务部门联动机制,让企业少跑腿、办成事。做好服务,推行并联审批制度,提高立项、土地、规划、环评、动迁等关键环节保障效率,确保项目早开工、快建设、早投产、早见效。(二)做优产业促转型,打造工业发展新优势。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同步提高产业发展速度和质量,推动工业向中高端迈进。 突出创新驱动。始终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大力培育“双高”企业,引导和扶持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以“用”为导向,促进市铸锻行业协会、三明学院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市氟化工产业技术研究院与我区企业深度融合。鼓励毅君、丰润等行业领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设高水平实验室。落实“海纳百川”高端人才聚集计划,推广“二元制”、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引进一批创业型领军人才,培养一批实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壮大产业规模。积极争取市新兴产业发展基金,加快推动龙头企业增资扩产,发挥厦钨、三农、汇天等龙头企业集聚效应,做大做强稀土和新能源材料、氟硅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力争实现产值 39.2 亿元,增长 12%以上。大力对接省市技改基金,支持有意向的企业增资扩股、转型转产,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促进产业链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和高税性环节延伸;实施重点技术改造项目 23 个,完成总投资 13.4 亿元,力争传统产业实现产值 46 亿元以上,增长 12%以上。深化企业服务。坚持扶大助小、扶优扶强,落实“一业一策”“一企一策”,实施企业精准帮扶。推动银企合作,保障企业融资需求;继续抓好信贷风险防范化解工作,继续推进园区资产按揭贷[16][s16],用好政府应急转贷资金,确保全年新增信贷投放 10 亿元以上。落实税费减免政策,开 展园区购售电业务改革试点工作,降低园区企业用电成本。继续开展“企业服务周”等活动,帮助企业解决用工、用地、用水、用电等需求。支持和鼓励企业通过项目嫁接、兼并重组、腾笼换鸟等方式优化发展。(三)拓展空间优品质,构建城市发展新格局。深入推进城市建设“123”[17][s17]行动计划,坚持规划引领,拓展城市空间、提升城市品质、做优服务产业。拓展留足发展空间。加快交通枢纽建设,确保建成南龙铁路、鹰厦线改线、国道 205 台江线。加快兴泉铁路、莆炎高速、国道 534 建设,规划兴泉铁路眉山火车站连接线。深化和谐征迁百日攻坚行动,重点攻坚省一建白沙、马道山至新田巷、索桥西等历史遗留问题,强化用地保障。进一步完善南部新城核心区及周边规划,启动并完成东霞 CD、台溪坂(一期)等地块土地房屋征收工作,腾出 360 亩以上城市发展新空间。全力提升城市品味。加快改旧建新,打造恒大御府、西江悦、南城首府等一批精品小区,加快开发建设东霞 B、三胶厂二期等地块。强力推进“城市双修”百日攻坚行动,补齐城乡基础短板。实施育才路、新泉路等绿道连接线以及白沙休闲小公园建设项目,满足群众休闲需求;实施新市路、崇宁路等主次干道改造提升工程,改善城区面貌;综合整治东霞、群一社区,推动社区治理水平实现新的提升;建设一 批公共小型汽车停车场(楼),新增停车位 340 个以上,缓解停车难问题。推进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推动城市管理重心下移。持续抓好查违、拆违、控违,加大户外广告、夜宵市场、渣土运输、地下停车场等领域整治力度,更新三元城市形象。加快发展市区服务业。实施服务业“125”行动计划,发展现代服务新业态。加快开发建设大坂现代物流园,争取年内完成“三通一平”1000 亩,部分建成兄弟物流园项目。以三明动车南站为中心,辐射带动全域旅游开发建设,提升三明郊野国家地质公园(万寿岩景区)、格氏栲生态旅游度假区、忠山十八寨等重点旅游项目品质,推动旅游资源向产业化发展。依托格氏栲、横坑温泉等特色生态资源,拓展生态休闲健康养老新业态。扶持电商企业发展壮大,引导企业发展物联网、创意外包、软件开发等业态。高标推进永嘉天地、碧桂园、三明动车南站商务圈等城市综合体建设,打造城市发展新地标。(四)振兴乡村促融合,打造协调发展新亮点。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改革,全面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创新农村扶贫开发机制,在产业扶贫和“爱心超市”建 设上探出新路子。总结城东乡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经验,推进农村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力争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 10家,家庭农场 15 家。推广“两权”抵押贷[18][s18]、福林贷等适合三农发展的普惠金融产品。做优做特农业产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品牌农业、智慧农业、生态农业。实施特色现代农业“115”行动计划,优化提升坂星线农业产业发展格局,培育壮大省级农民创业示范基地,加快建设现代柑橘示范基地,打造好南洋湾、庄言兰花、洋洋科技等现代农业观光园。扶持竹木制品加工产业转型,支持林下经济发展。开发蔬菜深加工、富硒豆制品生产、笋制品生产项目。做特富硒产业,打造“中国三元生态硒谷”公共品牌,打响“万寿黄金”百香果、“西际蜜橘”“三元闽笋”等富硒特色品牌,建设万亩富硒米生产基地。抓紧抓实基层基础。推进岩前、莘口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莘口集镇改造提升、岩前万寿长廊及主题文化公园等项目。争创一批国家、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景”的美丽乡村。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3600 万元以上建设农村道路,打通精准扶贫“最后一公里”。实施一批村庄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推进农村三格化粪池改造,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转运系统建设,优 先在乡村旅游点推进“厕所革命”。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好村规民约、家风家训等教育载体,打造农民精神家园。做好村(居)两委换届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五)着力机制抓落实,巩固生态文明新优势。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努力把三元的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着力机制创新。配合省市完成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落实生态环境“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推进党政领导干部自然资源离任审计试点工作,落实领导干部任期生态环境目标责任制、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全面落实打击环境污染犯罪联动机制、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环保网格化监管机制、环保应急机制。构建全方位生态文明教育体系,让生态立区理念深入人心。着力生态保护。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加强格氏栲省级自然保护区和东牙溪、薯沙溪水库水源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巩固生态优势。加强河岸生态保护,完善河道岸线及河岸生态保护规划,实施好东牙溪安全生态水系综合整治项目。严肃查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确保土地矿产卫片执法工作实现“零约谈”“零问题”。落实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目标责任制,强化生态公益林保护,完成造林绿化和森林抚育 4.32 万亩, 确保森林覆盖率达 74.4%以上,实现我区连续 32 年无森林火灾目标。着力污染防治。开展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打赢蓝天保卫战,继续开展建成区燃煤锅炉和餐饮业燃煤、油烟污染整治工作,持续加强扬尘防治,提升市区空气质量。全面深化“河长制”,加快水污染防治,深入推进工业污水、畜禽养殖污染、涉砂行为、城乡生活污水垃圾、小水电生态等五个攻坚行动,加快不达标水体治理,落实“一河一策”“一河一档”,力争年内消灭Ⅲ类以下小流域。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详查,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鼓励农民科学施用肥料农药。(六)补齐短板强保障,增进社会民生新福祉。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筑牢民生保障底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横坑、白水、筠竹等 3 个贫困村顺利脱贫;继续开展城市困难家庭精准帮扶试点工作,确保全区现有城市困难家庭实现稳定脱困目标,让人民弱有所扶。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完成各类技能培训 1670 人;建立健全重大群体讨薪事件防控机制、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制,全面推进“无欠薪项目部”创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让人民劳有所得。关心关爱老年人,正式启用 3 个农村敬老院,不断创 新“乐龄家园”示范点管理运作机制,推动“互联网+医养”暨“一键通”向全区覆盖,让人民老有所养。统筹社会事业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继续实施“校安工作”,新改扩建公办园 3所、中小学 3 所,分别新增学位 720 个、840 个以上;推动三明一中与三明三中、三明学院附属小学与建设小学总校制办学取得新成效,让人民幼有所育、学有所教。推动医联体高效运行,加强基层医务力量,实施中医固本工程,加快基层标准化中医馆建设,稳步推进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让人民病有所医。提升计划生育依法行政和优质服务水平,提高群众的满意度。稳步推进区级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提升各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规范化水平,新建一批功能完备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坚定三元文化自信,加快《三元区志》编审进度,编辑整理三元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图书,推动特色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社会效益。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突出排查、化解、稳控“三位一体”,继续推行“四四三”大调解工作模式[19][s19];突出共建共治共享,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三元”。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事故责任追究制,减少一般事故、遏制较大事故、杜绝重大事故。强化公共安全管理,完善食品药品、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推进食品安全“一品一码”全过程追溯体系建设。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不 断提高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我们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敢做善成,始终同全区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奋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决维护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维护习总书记在党中央、在全党的核心地位,学懂弄通做实**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讲政治、敢担当、善作为。依法行政促廉洁。深入开展“七五”普法教育,实行“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健全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合法性审查制度和终身责任追究制度。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监督,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不断提升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严守“八项规定”,完善工程招投标、国有资产处置、扶贫资金监管等制度,保证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奋发有为抓落实。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精神, 保持雷厉风行、事不过夜、现场办公的工作作风。保持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结合三元实际创造性地推动工作。突出防范金融风险和安全生产风险,推动经济社会稳中有进、行稳致远。注重举措创新,推行项目化运作、清单式管理、日历化推进,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让决策落地生根,让蓝图变为现实。各位代表!使命呼唤担当,奋斗铸就辉煌!让我们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以奋发有为、敢做善成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事业心和进取心,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为加快建设“实力、创新、宜居”的新三元而努力奋斗!2018 年达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摘要)2017 成绩过去一年在宏观经济环境和达州基本市情尚未发生根本变化的条件下面对稳增长、去产能、调结构、促转型、治环境、保稳定以及脱贫攻坚等多重艰巨繁重任务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心、攻坚克难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市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为决胜同步全面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585 亿元、增长 8.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90.7 亿元、增长 10%,固定资产投资1725 亿元、增长 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860 亿元、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8250 元、增长 8.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2830 元、增长 9.5%,单位 GDP 能耗同比下降 2%1 经济实现快速发展GDP 等各项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且排位大幅上升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同比提高 2.5 个百分点30 个重大项目和 200 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 480 亿元国家天然气综合开发利用示范区获批43 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服务业完成投资 1100 亿元金融、建筑、房地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 9.3%、11.3%和 13.6%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 52%城乡面貌显著改观机场迁建、营达高速、环城路二期、达宣和达开快速通道等骨干工程加快建设 争取西渝高铁过境达州取得实质性突破凤凰山隧道及西延线一期、金南大桥、火烽山隧道、大尖子隧道等一批标志性工程建成通车建成区面积达到 90 平方公里、人口超过 100 万,“双 100”区域中心城市框架基本形成塔沱、火车站、川鼓等片区棚改大力度推进大寨子、鹿鼎寨、塔沱滨水、紫荆花等公园加快建设主城区环境卫生大幅改善,城市公交线网优化调整,城市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建设幸福美丽新村 455 个建成市级“四好村”471 个改革开放成果丰硕“强市活区”市区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推进140 万吨钢铁去产能任务全面完成商品住宅去库存 80 万平方米市属 34 户破产国企改革全面结束2.74 万名改制职工完成社保和社区双移交10 类 26 户国企基础改革基本完成达州银行首次在外设立分支机构新登记市场主体 3.3 万户、增长 52.7%深圳卡立通手机及智能终端、青岛正北二硫化碳等 53个项目落地建设 全年新签约项目 141 个,引进到位资金 768 亿元实际到位外资 9565 万美元,完成进出口 5887 万美元4 脱贫攻坚再战再捷通川区贫困县摘帽已接受省上验收全市 311 个贫困村退出15.07 万贫困人口脱贫目标全面完成贫困发生率由上年的 6.5%下降至 3.7%完成贫困户危房改造 1.33 万户建成农村公路 1562 公里8.4 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206 个贫困村建立了电商服务站点建成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 154 个,搬迁入住 1.5 万户 4.8 万人人居环境大幅改善制定出台“135”环境治理方案集中开展环境突出问题整改“百日攻坚”和“年度攻坚”达钢“白烟”等环境问题整治取得明显成效火车东站货场彻底关闭搬迁主城区环卫市场化清扫保洁、建筑工地扬尘和黑臭水体治理等成效显著空气达标率同比上升 9 个百分点PM10 和PM2.5 平均浓度同比分别下降 10.5%、10.7% 市、县、乡、村四级河长体系全面构建绿化达州行动深入开展完成营造林 40.6 万亩,治理水土流失 182 平方公里民生事业全面发展中心城区 10 大民生实事加快推进,九项民生工程、19件民生实事全面完成改造棚户区及农村危房 3.7 万户城镇新增就业 4.1 万人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平台联网运行新改扩建中小学校 95 所成功创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第六届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圆满举办新改扩建农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 308 个自身建设切实加强从严治党、从严治政制度规定有效落实市本级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事项下放或取消 67 项不合法不合理证明取消 294 项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与全省同步上线运行全流程电子化交易、异地远程评标试点在全省率先开展2018 思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 按照市委四届五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始终保持加快发展、转型发展定力,提高发展质量、加快发展速度,坚定实施市委“三大战略”,着力构建“五大新格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提质量、惠民生、保稳定、防风险各项工作,确保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9%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1.5%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7.8%以上,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 8%、9%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 3%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2%以内,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的脱贫攻坚、节能减排、生态环保目标任务全力推进经济加快发展坚持存量抓改革、增量抓创新,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分类施策做强县域经济,做好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努力培育“四上一新”企业大力开展“项目攻坚突破年”活动引导资金更多投向补短板、调结构、促创新、提质量、惠民生等领域加大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投资力度 认真开展“工业巩固提升年”活动打造能源化工产业集群,尽快形成新材料产业集群,推动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异军突起狠抓服务业提档升级 8 个方面 30 条措施落地见效,确保服务业增加值增长 9.5%以上加快新型建筑建材业发展,开工建设建筑建材产业园,推进装配式建筑和新型建材快速发展认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开展“乡村振兴开局年”活动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3+6”特色优势农业推动农产品加工和贸易实现突破性发展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一批特色小镇、幸福美丽新村和田园综合体加快建设“1+6”在建大中型水库,新改扩建农村公路1000 公里,改造农村土坯房 3.3 万户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 30 年,推进承包地“三权”分置运行,完成农村产权确权颁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全力争取开工建设成南达高铁,加快达州高铁站、西渝高铁前期工作 提速达州新机场、营达高速、巴万高速和达宣、达开、万源至八台快速通道等项目建设,开工市绕城高速西段、新机场航站区、G210 线达州过境段三期等项目大力实施中心城区建设“三年攻坚计划”,启动城市总规前期修编加快推进河市大道、机场大道等项目建设,推进罗江、徐家坝、野茅溪和中坝 4 座大桥建设,建成快速通道拓宽改造、环城路二期、凤凰山山前路、金南大道西延线Ⅰ期等项目,新建停车泊位 1.5 万个继续加快北城滨江、西城马踏洞和莲花湖、南城三里坪和长田坝等新区开发,着力推进塔沱、火车站、川鼓、南坝等片区棚改全面推进城市“公共交通、交通秩序及停车场、综合执法、环卫保洁、文明建设、社会治安”六大领域的精细化管理打赢脱贫攻坚硬仗大力开展“精准脱贫决战年”活动重点推进未达标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易地扶贫搬迁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持续开展脱贫攻坚引领区建设,统筹抓好新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建设和产业发展鼓励引导工商资本进入贫困地区,以农产品加工和贸易 解决农村产业同质化问题统筹抓好“5+2”帮扶工作,加强对已脱贫户、退出贫困村、摘帽县的跟踪检查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创新落实“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继续化解煤炭、水泥等行业落后产能,抓好商业用房去库存,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完善市区管理、城市执法管理、城市建管分离、国有资产管理等体制机制实施“3+10”国有资本布局调整战略,做实三大国有资本投资平台公司,做强 10 大集团企业深化财政管理改革,狠抓财源培植,完善财经大数据平台,加强重点财源管控创新政府配置资源方式,加强资金筹措使用统筹管理,改革财政支持方式开展“招商引资落地年”活动,确保新引进国内 500 强企业 5 家以上,引进到位资金 800 亿元以上,制造业招商项目占比达 50%以上落实科技创新“十个一批”举措,创建市级以上创新平台 8 家,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3 家切实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开展“环境治理攻坚年”活动,巩固深化中央和省环保督察成果 全面启动污水和垃圾处理 PPP 项目,建成市第二污水处理厂,抓好中心城区第二饮用水源前期工作认真落实“河长制”,深入开展城市扬尘、工业废气、燃煤锅炉等专项整治和州河、巴河、渠江等流域污染综合整治,抓好畜禽养殖污染、城市黑臭水体和“散乱污”企业治理,严格规范管理生猪屠宰、餐饮、建筑施工等行业积极推进天然林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等保护建设开展绿化达州行动,加快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和园林城市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开展企业清洁生产和重点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和工艺设备全面发展民生社会事业大力开展“民生改善实效年”活动继续抓好中心城区十大民生实事,扎实推进九项民生工程,着力办好民生大事,确保财政民生支出不低于 70%抓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新改扩建中小学校 90 所加强重大传染病防治,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抓好华西医院达州分院、达州中医药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加强巴文化保护和传承,鼓励文艺创作,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引导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社区公共事务,促进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联动 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持续开展“法律七进”,做好法律援助、社区矫正和工读矫治工作依法严厉打击“黑拐骗”“黄赌毒”等各类违法犯罪,着力解决网上虚假信息诈骗、倒卖个人信息等突出问题全力整治“地沟油”,加大食品和农产品“双安双创”力度,确保人民“舌尖上的安全。2018 年老河口市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2017 务实创造新业绩2017 年,是新一届政府履新元年。一年来,面对宏观政策调整、经济增速放缓、产业转型升级、环保执法趋严等新形势,我们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在市委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下,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务实笃行、闯关夺隘,坚持绿色发展不动摇,坚持改革创新不放松,坚持强力执行不迟疑,破除前进路上的各种阻碍,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取得了新成就。——县域经济稳中向好。全年累计新签约项目 140 个, 协议投资 395 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 65 个;新开工建设重点项目 49 个,建成投产 44 个;新增市场主体 8192 户。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355 亿元,可比增长 8%;地方公共预算收入 26.1 亿元,与去年持平(主要因为落实营改增和减税降费政策);固定资产投资331 亿元,同比增长16.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555 亿元,可比增长 1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可比增长 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25.4 亿元,同比增长 12%;外贸出口额 1.9 亿美元,同比增长 26.7%;利用外资 9675 万美元,同比增长 16.7%;存款余额 226 亿元,新增 28 亿元;贷款余额 140 亿元,新增 25 亿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1362 元,同比增长 8.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7196 元,同比增长 8.8%。——产业转型势头强劲。新型工业加快成长。葛洲坝绿园百万吨废钢再利用、长源东谷精密加工等项目签约落地,温州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光电产业园、生态板材产业园项目开工建设。“武科大-老河口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挂牌成立,智能化改造引领企业技改成果丰硕,实施驰鑫机械、生龙机械等技改项目 21 个,新增高新技术企业 13 家,15 个产品通过省高新技术产品备案。现代农业加快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趋势明显,“中国有机谷”老河口项目区有机农产品认证面积 3.6 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 8.09 万亩,科尔沁 3万头肉牛养殖基地等项目签约落地,百万头生猪生态养殖基 地 2 个场区建成投产。现代服务业稳步提速。中国供销·鄂北农特产品电商物流商贸城即将开业,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项目 35 个村级服务站升级为天猫优品;高标准完成全域旅游专项规划,百里生态丹渠起步区等核心景区建设有序推进;文化产业重大项目取得突破,三国文化博览园开工建设;金融市场运行稳健,余额贷存比、新增贷存比、金融信用县(市、区)测评襄阳第一;四板市场(武汉股权中心)新增挂牌企业 21 家,总数达到 51 家,名列襄阳第一。——城乡一体画卷铺展。交通提档升级,老谷高速老河口段建成通车,滨江大道南延、光化大道北延、秋丰路东延、汉江大道东延路面成形,328 国道、302 省道改建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全省公共交通示范城市”创建扎实有效,新增新能源公交车 10 辆,新增公交线路 3 条。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完成花城门片区、酂阳新区精致城市试点规划,新建、改建城区道路 16 条;棚户区改造工作位居襄阳市前列,新建公租房 1302 套,改造老旧“三无小区”48 个。城乡供水、天然气扩面提质,新铺设(改造)供水管道 30 公里,惠及万户居民,新铺设城乡燃气管道 50 公里,增加居民用户 6000户。新建 7 处停车场,增加停车位 500 多个,新建、改造公厕 31 座,其中旅游公厕 16 座。中心客运站将在春运期间正式运营,图书馆、博物馆、群艺馆等一批重大功能性设施前期工作即将完成。特色小镇建设成果显现,仙人渡镇跻身全 国文明乡镇和国家级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再上新台阶,16 个美丽乡村示范村总体规划编制完成,6 个村入选湖北美丽乡村试点。——生态建设亮点纷呈。全面落实河库长制,实施水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彻底取缔网箱养殖;收回 5 座水库养殖承包权,禁养区内 28 户畜禽养殖场全面关闭,51 家非法码头全部取缔,依法公开拍卖“两中心、两码头”经营权(洪山嘴艾家沟集并中心、仙人渡南岗集并中心和太山庙码头、陈埠码头),襄阳市“两非”(非法采砂、非法码头)治理现场会在我市召开。推进全域污水收集处理,工业污水处理厂二期开工建设,城北污水预处理厂及李家沟截污工程完工,在襄阳市率先启动 11 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建成生物医药产业园“一企一管”智能治污体系。建立农村垃圾清运体系,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实现全覆盖,治理效果居襄阳前列。经济开发区成功创建省级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和湖北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平台。改善空气质量,洒水压尘常态化,淘汰黄标车 294 辆,改绿 59 辆。深入实施“绿满老河口”行动,编制全域湿地生态保护规划,划定 68.76 万亩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和 5.9 万亩生态保护红线,新增绿化面积 1.3 万亩,植树 1320 万株,廊道绿化提质 120 公里,新增绿化覆盖村庄 87 个、绿色示范村 27 个,国土绿化工作考核验收位居襄阳第一,西排子湖国家湿地公园规划评审通过验收。 ——改革创新蹄疾步稳。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有序推进,入选 2017 年度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财政绩效管理被国务院通报表扬,获得财政部奖励资金 2000 万。PPP 工作走在全省前列,23 个项目入选国家发改委 PPP 项目库和财政部综合信息平台,新一医院项目正在采购社会资本,省级PPP 示范项目G316 河谷汉江公路大桥及接线工程完成社会资本方采购,黄营片区棚户区改造、城南生活污水处理厂项目即将开工;我市在省政府 PPP 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智慧老河口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试点通过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验收,成为全国首批通过国家验收县市,经验在第四届中国智慧城市(国际)创新大会上交流。“多规合一”信息平台上线试运行。“一枚印章管审批”迈出实质性步伐,首批 6个部门 46 项行政审批事项划转到行政审批局“一门办理”,新行政服务中心即将投入使用。市属国有投资公司市场化改革纵深推进,以建投为龙头,产投、房投、绿投、水投、交投为支撑的“1+5”多元发展格局形成,成功发行建投债(二期)10.4 亿元,融资超过 40 亿元。高位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先进制造业、重大民生等五个指挥部高效运转。成立“三争”办公室,加大争政策、争资金、争项目力度,全年争取各类转移支付资金 27.9 亿元,比去年增加 3.6 亿元。——社会发展惠泽民心。全力推进扶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整合扶贫资金 7345 万元,重点实施产业项目 38 个,7 个贫困村出列、3875 人脱贫,顺利通过襄阳市脱贫验收核查。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达到 76%。城乡低保保障标准分别由 500 元/月、345 元/月提高到 610 元/月、420 元/月,发放各类救助金 1.13 亿元。城镇新增就业 8854 人。殡葬“三合一”一期投入使用,社会福利院二期基本完工。教育事业协调发展,新建、改扩建幼儿园 13 所,幼儿入园率达 90%,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启动 20 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完成市八中改扩建一期工程,组建市一中初中部;高考过一本重点线人数再创新高。3 家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稳步推进,仙人渡中心卫生院荣获“全国群众最满意的乡镇卫生院”称号。增强基层文化供给,断续 60 多年的湖北大越调、老河口花鼓戏重上舞台,成为全省重点扶持剧种,《曾真的故事》获湖北省第三届地方戏曲艺术节最高奖,群众体育方兴未艾,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依法取缔 33 家非法加油站点,关闭 2 家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形势良好。稳妥处置涉稳事件,大力化解信访积案,进京赴省信访案件大幅下降。平安老河口建设扎实推进,刑事发案同比下降41.29%,群众安全感指数在全省名列第5 位。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2 件人大议案、176 件代表建议,1 件政协建议案、191 件委员提案全 部在规定时间内办理回复完毕。我们始终坚持主动作为,建设务实政府。继续推行重点工作时间表、路线图管理,各项决策部署到事到人、责任上肩。我们始终坚持倡俭治奢,建设廉洁政府。“三公经费”预算下降;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加大审计问题整改力度,严肃处理扶贫领域违纪违规行为,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始终保持清廉本色。与此同时,人民武装、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方志、档案、移民、民防、妇女、儿童、老龄等事业取得了新成绩,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科协、残联等群团组织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新贡献。各位代表,这些成绩的取得,既得益于市委的正确领导,也离不开人大、政协的关心支持,更凝聚着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心血汗水。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党员干部群众,向各民主党派、无党派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市部队、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在外创业和回归创业的老河口同乡,向落户老河口投资兴业的企业家,向所有关心、支持老河口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成绩值得肯定,问题不容忽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离人民群众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景还有不小差距:产业发展任务依然艰巨,老城疏解、新城建设任务依然繁重,城市治理任务依然紧迫,质量变革有待进一步提升,效率变 革有待进一步加快,动力变革有待进一步创新。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2018 担当开启新征程2018 年,是我国改革开放 40 周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看大势方向已明。十九大以后,各项改革力度更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为我们做好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工作指明了方向。察时势机遇叠加。“稳中求进”是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遵循的工作总基调;湖北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必将持续释放重大红利;襄阳全面推进“一极两中心”建设步伐加快,襄阳自贸区建设为我们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观趋势厚积薄发。经过近年来的主动调整,我市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产业发展、改革创新、生态保护等基础厚积,新的增长点正在形成,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发展如火如荼,各项工作呈现迸发之势。我们必须把握形势、调频换档、抢抓机遇、乘势而上、锐意进取、担当作为,奋力实现新跨越。明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按照市委十届四次全会的总体部署,着力优化四大生态(政治生态、发展生态、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坚定不移做实有效投资,坚定不移提升发展质量, 坚定不移推进城乡一体,坚定不移促进绿色发展,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创新,坚定不移保障和改善民生,奋力打造汉江生态经济带绿色明珠。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8%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8.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3%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1.5%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增长 10%以上,外贸出口额增长 5%以上,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可比增长 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5%以内,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节能减排等约束性目标。围绕实现上述目标,重点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一、一切围绕项目干,做实有效投资(一)扩大对外开放。主动对接襄阳自贸区建设,借助其大通道、大通关优势,推动我市优势工业品、特色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扩大知名度。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不动摇,主动对接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等产业转移,围绕建设特色产业园区、打造产业集群、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引进产业园区运营商、产业基金(投资)类机构、行业龙头企业和在产业链处于关键地位的中高端企业。坚持以商招商、回归招商、产业集群招商、产业链招商,深入推进股权招商和重资产招商,再新建工业地产 10 万平方米,实现企业拎包入驻。围绕重大产业转型升级,策划、引进重大招 商引资项目 100 个以上,其中 5 亿元以上项目 11 个,10 亿元以上项目 4 个,新签约项目开工率达到 65%以上。动态更新招商引资项目库,实行台账管理,紧盯不放;完善招商引资月调度机制,每月通报进展,确保落地。(二)加速项目建设。依托五大项目攻坚指挥部,开展项目建设攻坚竞赛活动。打破跟踪项目签约难、签约项目落地难、落地项目投产难桎梏,落实市领导精准包服重点项目、项目秘书“一站式”全程服务、限时办结、“三张清单”(问题清单、责任清单、督办清单)、考核挂钩、拉练评比、会商调度和每月集中开竣工等制度,促进项目早签约、早开工、早投产。做深做实前期工作,计划实施的 5000 万元以上项目全部编制可研报告,达到初步设计水平,进入省重大项目储备库;积极向上争取转移支付资金 30 亿元以上。实施产业发展提速工程,重点推进产业类项目 57 个,力争全年竣工 40 个以上;实施基础设施提标工程,重点推进城乡交通及市政基础设施类等项目 119 个;实施民生服务提质工程,重点推进民生类项目 31 个。(三)强化要素支撑。破解融资难题,支持企业直接融资,力争实现新三板上市企业零突破;加大银行信贷投放,实现对实体经济新增投放不低于 10 亿元;推进产业基金与社会资本合作,力争基金规模突破 8 亿元。破解土地难题,发行 4.26 亿元土地储备专项债,完成 1500 亩土地收储;强 化耕地提质改造,实施旱改水,扩大水田规模,置换用地指标。完善水、电、气、路网等基础设施,提升园区承载能力。深入推进“小汉口人才”计划,重点引进高学历、专业技术人才 50 名以上,服务产业发展,助力转型跨越。二、坚定不移优结构,提升发展质量(一)挺起先进制造业脊梁。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以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为重点,用好产学研平台,整合科研经费,支持 20 家企业改造升级;新增高新技术企业 5 家以上,省级高新技术备案产品 10 个。大力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长源东谷精密加工、超烨智能装备等项目和智能终端、动力锂电池等新能源、新材料项目建成投产。大力实施龙头企业培育计划,3 年内培育应税销售收入过 5 亿元以上企业 11 家,其中 20 亿元以上企业 3 家。大力推进特色园区建设,食品产业园、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光电产业园、生态板材产业园、日化产业园产业聚集度达到 75%以上。继续实施企业成长工程,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20 家以上。促进企业产能释放,加快楚凯、万柯、香园食品等扩建项目建成投产,力争再生资源、汽车及零部件、食品三大主导产业产值突破 400 亿元。(二)壮大现代农业规模。推进“中国有机谷”老河口项目区建设,全市有机认证面积突破 5 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 9.4 万亩,持续优化“三水一菜”特色产业发展布局(有 机水果、有机水产品、水生态文化旅游和有机蔬菜),努力形成“一镇一特、一村一品”。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面建成牧原百万头生猪生态养殖产业链基地,开工建设科尔沁肉牛生态养殖基地、2 万亩稻虾综合种养示范基地,打造竹林桥现代农业产业园、薛集现代渔业产业园,实施“十百千亿”工程(十万头牛,百万头猪,千万只家禽,一亿斤水产品),引导、支持各乡镇办至少建成一个田园综合体。推进特色农业规模化经营,打造 10 万亩有机水果基地、10万亩有机水产品基地、8 万亩有机蔬菜基地、2 万亩现代苗木生产基地。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新申报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2 家、襄阳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10 家,力争用 3 年时间,建成现代农业强市。(三)提升现代服务业层级。实施亿元以上商贸龙头企业培育计划,3 年内培育营业收入过亿元以上商贸龙头企业6 家。做实商贸服务业成长工程,新增限上商贸企业、规上服务业企业各 20 家。运用电子商务改造传统服务业,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建成运营颐高电子商务产业园。推动武商购物广场、汉江商业广场等大型综合体实行统一结算。鼓励发展仓储物流、节能与环保服务、租赁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建设综合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加快旅游业发展步伐,推进环梨花湖等 3 条旅游公路、桃花浔景区建设,马冲-黄楝景区、百里丹渠起步区建成开放;三国文化博览园主体完工, 打造文化旅游新亮点;策划建设光化古邑文化创意产业园、黉学广场,启动太平街改造,厚植文化底蕴。三、凝心聚力补短板,创建文明城市(一)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加快老城疏解,成片改造 12个棚户区,完成棚改计划任务 5002 套;新建、采购安置房、保障性住房 5000 套以上,新开工 15 个房地产开发项目,发展住房租赁市场,两年内全面完成城区“三无小区”改造。打造一批集幼儿园、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生鲜超市等为一体的精品示范小区。新建停车场 5 个以上,有序开放单位场院,积极探索共享停车、智慧停车,鼓励有条件的老旧小区统一规划配备电梯。新建、改造公厕 29 个,增加主干道路垃圾收集装置等配套设施。健全违建管控机制,常态化拆违控违,斩断违建利益链条。完善新区配套,积极推进新一医院、急救中心、疾控中心项目建设,建设花园路小学、城南小学,建成新一中初中部,启动城南自来水厂、城南生活污水处理厂和图书馆、博物馆、群艺馆等公共服务综合功能区建设。(二)实施城乡畅通工程。提高路网密度和通达性,贯通东启街至机场路、酂北路至汉孟路等 2 条东西向道路,改造航空路、仁义街、北京路、化工东路等 4 条南北向道路,新建襄阳路、楚汉路、飞翔路、民主路等 4 条新区道路,持续推进 302 省道、310 省道建设,328 国道全线开工,光化大道北延、滨江大道南延、秋丰路东延、汉江大道东延建成 通车。启动汉丹铁路电气化改造前期工作,力争列为襄阳首条城郊铁路。实施城乡道路修补工程,打通城乡街巷交通微循环。优化完善公交线路布局,逐步推动产业园区公交全覆盖。加强城乡交通秩序综合整治,规范网约车、出租车、电动车管理,方便市民出行。(三)打造滨水宜居城市。坚持规划引领,修改完善《老河口市城乡总体规划(2013—2030)》,打造成轴成线、成片成块的城市发展格局,重点打造花城门、酂阳新区精致城市试点。增加城乡公园绿地,提升园林景观品质。以城市修补、生态修复为载体,增强宜居性。实施“引水润城”,加快推进护城河、龙虎沟、机场沟等“黑臭水体”治理,逐步打造“城在水中、水在城中、绿树成荫、碧波荡漾”美景。整治空中线路“蜘蛛网”,打造优美天际线。实施滨江景观带提升工程,重点提升电站路至酂北路绿化、亮化、美化水平,沿江建设自行车道、健身步道、水上栈道和林荫绿道,形成串联南北、临江赏景的沿江慢行系统。在抗战广场、滨江公园等重要节点布局文化雕塑,建设翔鹤楼,重拾老河口历史记忆。(四)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实施“三乡”工程(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助推特色小镇建设,重点推进仙人渡特色小镇、黄楝森林小镇、洪山嘴军民融合小镇建设,打造集产业发展、旅游、文化体验和体育休闲为一体的新型 特色小镇。加快推进乡镇污水收集处理工程建设,建成 11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实现乡镇建成区污水收集处理全覆盖。集中建设李家染房、张庄、下四河淤、郝岗等 4个美丽乡村,打造美丽河口“新名片”。(五)倡树城市文明新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实力城市(湖北省县域经济先进单位)“六城联创”。倡导婚事新办、文明祭祀,培养节俭美德;倡导文明驾驶、有序出行,培养礼让美德;倡导志愿服务、微笑服务,培养奉献美德,积小善成大德。常态化评选“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先进标兵”,表彰一批文明家庭、文明楼栋、文明单位。建设 2 处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培育一批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依法治校示范学校、诚信守法企业。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城市建设的参与度和满意度,不断增加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四、持之以恒添魅力,擦亮绿色明珠(一)坚定推进绿色发展。严把项目准入关,严守环保、安全底线。落实绿色金融支持政策,发展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产业;壮大循环经济产业,助推经济开发区争创国家资源循环化利用示范基地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全面完成生物医药产业园改造,入园企业全部应用环保工艺,实现稳定达标排放;坚决出清僵尸企业,淘汰落后产 能。推行绿色生活方式,鼓励低碳出行,推广移动支付,扶持、规范共享经济。(二)最大力度保护环境。加大环保工作考核权重,实行“一票否决”,确保天蓝、水清、地绿、城美。打好“蓝天”攻坚战,全面落实大气污染防治各项措施,进一步规范建筑工地、道路、堆场、料场扬尘管控。打好“碧水”攻坚战,严格落实《襄阳市汉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实施“水十条”。打好“净土”攻坚战,完成土壤环境质量国控监测点位设置,开展农用地土壤污染详查,启动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打好“清洁”攻坚战,推进“生活源危险废品”集中收集处理,完善城乡垃圾收运体系建设,新建 4 座垃圾转运站。(三)多措并举优化生态。启动三年绿色生态建设行动,完成人工造林 1 万亩,精准灭荒面积 3194 亩。打造生态屏障,重点推进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生态丹渠、汉江沿岸滨水廊道绿化。实施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推进西排子湖国家级湿地公园建设,完成 710 亩库区生态修复与保护建设。实施绿色示范村庄、森林城镇等绿色村镇建设,绿化乡村 79个,创建襄阳市级生态乡镇 1 个、生态村 2 个。五、矢志不渝强内力,争当改革先锋(一)深化新型城镇化试点改革。以“产城融合、绿色智能”为主题,突出“一网、一图、一端、一枢纽”智慧城 市建设运管模式(一网,北斗卫星增强网;一图,北斗时空信息云平台;一端,北斗智能终端;一枢纽,县级市北斗云),推动北斗产业落户;同步推进多规合一、户籍制度等多项改革,组建新型城镇化发展基金,为改革试点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保障。(二)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成行政审批政务服务“一张网”,全面推广网上审批和网上办理,实现线上办、马上办、一次办,力争审批时间缩短 2/3以上。加快“双随机一公开”平台建设(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扩大“多证合一”覆盖范围。深化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组建机构、整合职能、赋权到位、综合执法,初步形成现代城市治理体系。强化乡镇规划建设管理职能,10 个乡镇规划建设管理分局依法履责,坚决整治沿路建房陋习,规范乡镇建设行为。(三)深化财税改革。推进财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宁可政府减收增支,也要降低企业负担,让企业分享改革红利。科学研判财税政策,依法强化税收征管,努力提高收入质量,优化支出结构,合理安排财政支出。深化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精准编制预算,硬化预算约束,强化绩效管理。统筹整合财政资金,集中财力办大 事,重点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精准扶贫、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建立借、用、管、还相统一的债务管理机制,切实防范化解财政金融风险。(四)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推动市属国有投融资公司市场化转型,实现资产规模突破 260 亿元,全年融资 40 亿元。努力撬动社会资本,重点投向城乡建设、工业地产、商业地产、公共服务等领域,推动融资由间接向直接、短期向长期、高成本向低成本转变,保障基础设施与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促进国有投融资公司深度参与城市经营,提升盈利能力。规范PPP 项目运行模式,设立 PPP 引导基金,全年策划入库 PPP 项目 15 个,其中,争创省级以上示范项目 3 个,开工建设项目 5 个。(五)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深化“三权分置”改革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市、乡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机构和场所。扎实开展“三资”(资产、资源、资金)清理,完善“1+3+X”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机制(1,指各村组建 1 家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公司;3,指支持利用自然性资源、经营性资源、竞争性资源壮大集体经济;X,指吸纳农民和社会资本入股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公司),用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1000 万元专项基金,撬动银行资金支持村级集体经济总量突破 4000 万元。巩固林权制度改革成果,在“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和评估、勘测、 技术服务推广、森林病虫害防治、林地流转等项目上形成社会化服务体系。成立农村水务集团,市场化运营、维护、保障农村供水。落实粮食安全生产行政首长责任制,加强粮食生产、储备和流通能力;继续抓好“粮改饲”“粮改经”示范工作,不断提高农民收入。六、千方百计惠民生,构建和谐社会(一)多谋富民之策。坚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深入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设立 500 万元基金,全面实施回归创业计划,建设创新创业园区(街区、超市)、蓝领公寓,同步解决各类人才在创新创业中遇到的子女入学、家属就业等问题。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改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发展与我市产业需求相匹配的职业技术教育,满足企业用工需求,力争实现城镇新增就业 5000 人。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大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休闲农庄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确保 7 个贫困村出列,3569 人脱贫。(二)多办利民之事。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为了人民的一切”。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事业。深入实施各阶段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加强留守儿童托管中心和爱心服务站建设,完善贫困学生资助体系,扶持民办教育,发展特殊教育,扩建市第二小学、第九小学和童营小学。办好人民满意的健康事业,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和 城区公共场所健身器材分布,加快推进薄弱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设,持续推进村医订单培养工作,全面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文化事业,挖掘传统文化瑰宝,整理民间文艺精粹,努力出新品、上新戏,创作《黄河绝唱·光未然》等精品剧目;全域推进文化小康,新建 50 个文化小康标准村,更好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三)多尽安民之责。坚持“心中有民,心中有责”。提高社会救助标准,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建设集日间照料、活动室、阅览室、卫生服务为一体的社区老年服务中心,力争 3 年内覆盖城市社区;推进社会福利院二期投入使用,完成仙人渡和袁冲农村福利院新改扩建工程,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持每月检查安全生产,持续推进“打非治违”行动,确保全年无较大及以上事故发生,一般事故同比下降。深入推进“湖北省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活动,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全域推进雪亮工程,提高城乡视频监控覆盖率,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健全完善社区民主议事规则和程序,广泛推行公共问题、难点问题通过居民议事会、评议会、协调会、听证会解决机制,促进共建共治共享。政府建设有为塑造新形象万家忧乐在心头,重任千钧当有为。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我们唯有把责任扛在肩上,把工作抓在手中, 保持奋发有为的旺盛斗志和创业激情,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让人民满意。——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思想解放的程度有多深,推动发展的空间就有多大。要以开放的视野、创新的思维、超常的举措,聚智聚力攻坚突破,更多地在路径上转、速度上超、总量上追、质量上赶,不断增强经济综合实力。要摒弃“我的地盘我做主”的狭隘本位主义,少说“这样不行”,多说“怎样才行”。要纠正“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中梗阻”的官僚衙门作风,能当面答复的绝不研究后再决定,不以任何理由推诿扯皮;能一次办好的绝不让群众跑两次,不以任何借口拒绝服务。要胸怀“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展露“建功必须有我”的魄力,不断释放解放思想的大智慧和改革创新的正能量。——务实重行干字当先。政府工作就是一个“干”字,必须强化执行、狠抓落实。全市上下要以坐不住、睡不安、等不得的危机感、紧迫感,以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劲头,从政策研究到项目策划、争取支持、推进建设,都力求以最简的程序、最实的作风,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集中力量打歼灭战,把事情一件一件干好干成。凡是市委、市政府决定的事项,责任单位都要逐一明确时间表、路线图,细化包保责任、进度要求,一个部门一张任务清单,件件落实到人、落实到位。大力推行一线工 作法,主要领导要以上率下,既挂帅又出征。全面实行重点工作和民生实事公开承诺制,各地各部门要聚焦主业主责、工作创新和亮点打造,确定本单位公开承诺事项,向社会公示。严格实行督办通报和督查问责制,督查部门要对照重大决策、任务清单和公开承诺事项全程跟踪督办,严查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坚决纠正工作不实、阳奉阴违等现象。落实正向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干部勇挑重担,大胆作为。——依法行政毫不懈怠。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维护健康有序的行政管理秩序和市场秩序,保护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不受损害。修订《市政府议事规则》,健全行政重大决策的法定程序、合法性审查机制、终身责任追究、行政负责人应诉、政府法律顾问和智库制度,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常态化开展“电视问政”,积极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主动接受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反腐倡廉勇往直前。深入学习贯彻**书记关于“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把《党章》《条例》《准则》和中央八项规定融入工作、生活,常抓不懈、驰而不息。坚 定坚决树牢“四个意识”,压紧压实“两个责任”,坚持抓“两头”带“中间”,加大对重大工程、项目建设、资金拨付、招投标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旗帜鲜明支持政治巡察和纪检监察工作,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坚决铲除腐败这个最致命的污染源,全力营造政治生态的绿水青山。梦想凝聚共识,奋斗铸就辉煌。站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奋发有为,努力在加快建设汉江生态经济带绿色明珠的新征程中做出新贡献,开创新局面!2018 年临夏回族自治州政府工作报告(摘登)过去一年全州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1 月 4 日,临夏州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在州委民族会堂隆重开幕。州长马学礼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马学礼在报告中回顾过去一年工作时说,过去一年,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和严峻的下行压力,我们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和州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州人大、州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面落实州第十二次党代会、州委“六抓”思路举措和州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精神,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努力促进全州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预计全州完成生产总值235 亿元,固定资产投资 176 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91.2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6.9 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20 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9430 元。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聚焦一号工程,脱贫攻坚成效明显。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任务,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投入财政扶贫资金 13.76 亿元、同比增长 41%,整合涉农资金 16 亿元,全年预计减少贫困人口 7.63 万人,通过动态调整增加 3.74 万人,2017 年底全州剩余贫困人口26.05 万人、贫困发生率 14.82%,临夏市已全面做好贫困县整县退出验收准备工作。改善农村基础条件。实施康乐县北部、和政县北部等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解决 1.7 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建农村公路 352 公里,改造农村 D 级危房 1.87 万户,易地搬迁 6181 户 2.98 万人;行政村宽带覆盖率从 67%提高到 87%。加强公共服务保障。新建农村幼儿园 125 所、改造中小学薄弱学校 266 所,完成乡镇文化站达标 32 个、乡村舞台建设 231 个,落实贫困家庭学生助学 金和寄宿生生活补贴 4628 万元、贫困大学生助学贷款 1.02亿元,落实大病保险赔付 4591 万元、医疗救助资金 7274 万元。培育富民增收产业。召开全州粮改饲工作现场会,推广广河县粮改饲和秸秆饲料化利用的经验做法,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牧业提质增效,起到了“一子落下、满盘皆活”的效果。全州粮改饲面积达到 9.9 万亩,种植旱作玉米 137 万亩,加工玉米秸秆饲料 143.9 万吨,牛存栏 29.7万头、增长 5.3%,出栏 12.9 万头、增长 5.6%;羊存栏 153.9万只、增长 6.2%,出栏 118.6 万只、增长 6.4%。全年新增中药材、油菜、百合、设施蔬菜 3.1 万亩,经济林果 13.4万亩,选聘生态护林员 1436 名。探索开展农村“三变”改革,努力拓宽发展村集体经济、促进群众增收的新途径。扩大对口帮扶实效。8 个国家定点帮扶单位和 33 个省直帮扶单位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加大帮扶项目资金投入,共落实帮扶资金 1.3 亿元。深化与厦门的东西部扶贫协作,全方位落实劳务、教育、卫生、产业、旅游等方面的帮扶措施,落实对口帮扶资金 1.88 亿元,实施整村推进、到户帮扶、人才培训等项目 59 个;开展帮扶培训 5537 人、向厦门有组织输转劳务 2331 人,厦门国有企业在临夏成立 8 家公司、到位资金 1.82 亿元;厦门市开展“结对帮百村”活动,帮扶我州122 个贫困村。做实做细脱贫攻坚基础工作。加强精准识别和动态管理,强化扶贫资金监管,下功夫落实各项扶贫政策。 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加大教育培训和宣传引导,采取以奖代补、劳务补助、以工代赈等方式,激发调动群众积极性。积石山县创新开展“村民知情大会”和“两户见面会”,在带动群众参与、激发内生动力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受到了各方面肯定。精心编制脱贫攻坚实施方案。抢抓国家将我州纳入“三区三州”重点扶持范围、出台《关于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的历史机遇,一方面主动向国家部委和省直部门汇报衔接、全方位争取项目资金和政策扶持,一方面科学研究论证、编制完成州县乡村脱贫攻坚实施方案,为最大限度地争取国家支持、破解脱贫攻坚短板问题奠定了坚实基础。——全力止滑稳增,经济平稳健康发展。面对经济下行的严峻形势,以落实“三重、三一”工作方案为抓手,着力强化抓项目、育产业、促落实的工作机制,力促经济稳定增长。狠抓重点项目建设。制定落实《开工(前期)项目清单》和《州直配合服务事项清单》,全面建成省道 230 线永靖新寺至三塬段、广河三甲集至蒿支沟道路改造、康乐县北滨河路等项目,基本建成引黄济临供水工程、州医院搬迁、康乐县鸣鹿水库、永靖县城北新区易地搬迁等项目;开工建设莲麓至大河家旅游扶贫大通道、康冶二级公路、唐达二级公路、临夏市医院搬迁、积石山县旧城区道路改造等项目,双达高速、折红二级公路、州委党校迁建、州全民健身中心、大夏 河流域综合治理等项目进展顺利。全州共实施重点项目 533项、完成投资 280.2 亿元,其中新开项目 302 项、完成投资131.9 亿元;兰洽会签约项目 143 项、签约资金 254.6 亿元,已开工 116 项、到位资金 94.7 亿元。大力发展三个百亿产业。提升旅游品质,承办了第七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开幕式,建成黄河三峡游客服务中心、太极岛湿地修复工程;全面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景区景点提升,八坊十三巷被评为甘肃新地标,大墩峡景区探索出民间投资推动旅游开发的新路子、游客达到百万人次;组织开展厦门万人游临夏、环青海湖自行车赛、大型音乐会等系列旅游文体活动,全州旅游接待人数 1600 万人次、增长 44%,旅游综合收入71 亿元、增长 47.6%。培育食品和民族用品生产加工,组织开展广河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洽谈会和招商考察活动,加强对临夏经济开发区和重点企业、困难企业的“一企一策”扶持,制定落实《临夏州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措施》,强化科技创新和政银企合作,协调金融机构向中小微企业放贷 27 亿元,安排 580 名高校毕业生进企业服务,在强化非公企业人才引进、促进大学生就业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举办临夏国际美食民族用品博览会、厦门临夏特色产品展示展销会等营销推介活动,全州新增入规企业 9 户,实现食品和民族用品生产加工产值 40 亿元、增长 7%;推动砖雕产业发展,承办了全国砖雕文化传承与创新峰会暨传统手工艺技艺大赛,临夏 砖雕的知名度持续提升。突出提高劳务产业效益,依托临夏现代职业学院、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开展电商等高层次的技能培训 6000 人,在面向厦门、南昌、深圳等地有组织输转上实现了突破,带动了州内电子商务、快递物流等新业态的发展,广河电商企业发展到 110 家、实现线上销售 1.2亿元。全州开展实用技术和技能培训 6.1 万人次,输转劳务50.9 万人,实现劳务收入 81.9 亿元、增长 8.8%,新增外地千人劳务基地 5 个、州内劳务中介组织 17 个。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三去一降一补”措施,加大淘汰落后产能、棚改货币化安置、涉企收费清理和产品质量监管力度,化解房地产库存 76.04 万平方米,新增住房公积金贷款7.5 亿元,积极推进“营改增”、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减轻企业税费负担 3.3 亿元。依托临夏国家农业科技园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发展乡村旅游上取得新成效。——加强生态建设,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强力整治环境污染问题。严格落实国务院“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深刻吸取祁连山环境问题教训,认真整改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和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全面落实河长制,开展全域无垃圾三年专项治理行动和污水处理厂运营达标、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突破行动,实施 3 个省列园区污水处理厂、临夏市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及一期提标改造、4 个重点集镇 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集中整治乱采乱挖和违法排污问题,拆并改造燃煤锅炉 327 台,空气指数三项核心指标均达到省上考核要求、完成大气污染防治五年行动计划控制目标。全面推进生态建设。加大造林绿化、水源涵养和湿地保护力度,完成退耕还林、生态林、封山育林 29.1 万亩,新建绿色通道 788.5 公里,新修梯田 3.87 万亩,土地整理 9.7 万亩;严守耕地红线,全面完成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加强城乡规划建设和人居环境治理。编制完成临夏市临夏县新版总体规划、临夏市控制性详规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东乡县城市总体规划,加强规划执行落实,推进各县县城、重点集镇基础设施建设,开展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和环境整洁村创建,加强生态绿化、环卫整治、垃圾收集清运和面源污染治理,城乡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着力改善民生,社会治理全面加强。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强化公共服务保障,解决群众关切的突出问题,全力惠民生保稳定促和谐。推进教育事业发展。实施临夏中学新校区二期、临夏现代职业学院二期等建设项目,临夏现代职业学院办学规模达到 5100 人、其中高职生 3233 人;推进各县市示范性幼儿园建设、7 所创建为省级一类幼儿园;加大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力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招录各类教师1069 名,培训教师 8500 人次。推进健康临夏建设。全面推行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分级诊疗制度,新农合实现跨省 异地就医联网结报,招录医技人员 94 名、培训 539 人;加强特殊困难群体医疗救助,在州中医院建成残疾人康复中心和精神病患者治疗中心,重点解决特殊病残贫困家庭负担重、看不起病的问题。认真办理民生实事。争取落实资金 19 亿元、完成省列 10 件实事任务,加强动态精准管理,城乡低保和农村特困供养补助标准分别提高 8%、22.6%、8.4%,开工棚户区改造 2710 套,新增城镇就业 2.5 万人,粮食安全责任制全面落实。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认真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积极稳妥处理宗教领域矛盾纠纷,民族宗教和睦和顺。深入推进平安临夏建设,启动实施“七五”普法活动,推进双拥共建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狠抓党的十九大维稳安保工作,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社会治安持续稳定;狠抓禁毒重点整治,禁毒工作获得全省综合奖。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大排查纠纷大化解法治大宣传情绪大疏导活动,信访秩序持续好转。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认真贯彻《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安全生产大检查和隐患排查整治力度,着力整治国务院安委会安全生产巡查反馈问题,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统计、质监、档案、供销、残疾人、史志编纂、防震减灾、老龄、气象等各项事业取得新进步。——从严改进作风,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我们认真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牢“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坚决贯彻中央、省委和州委的决策部署,狠抓各项工作任务落实,持续推进政府作风建设,着力增强政府工作的执行力和落实力。坚持依法行政。认真贯彻《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加强依法行政培训,推进科学民主决策,规范行政执法行为,重视发挥法律专家咨询委员作用。认真落实《向州委请示汇报向州人大报告向州政协通报工作制度》,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州人大代表建议76 件、办结率76.3%,办理州政协委员提案 208 件、办结率 76.9%。推进效能建设。深化“放管服”改革,新取消、调整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 12项,公布州级行政许可事项 145 项,推进一站式受理和“多证合一、一照一码”,规范优化土地报批、项目审批和招投标工作,州政府政务大厅共受理行政审批事项 5.5 万件、办结率 99%,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场交易 1694 项、交易金额105.9 亿元。加强作风建设。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各项纪律规定,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和“三纠三促”专项行动,持续加强审计监督、行政监察和问题整改,进一步规范项目资金、机构编制、公务接待和政府各项工作,全面推行公车改革,“三公”经费持续保持零增长。 马学礼说,一年来的发展进步,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亲切关怀、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州委统揽全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州人大、州政协和社会各界全力支持、关心帮助的结果,是全州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奋战在全州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劳动者,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离退休老同志,向驻临部队、武警官兵、公安民警和省属在临单位,向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所有参与支持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他说,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工作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脱贫攻坚的任务非常繁重,偏远山区上学难、控辍保学难和基层卫技人员缺、医疗服务水平低的问题依然存在,义务教育、安全饮水、产业增收方面的短板突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内生动力不足,扶贫资金监管有待加强。二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突出,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薄弱,特色产业发展层次低,科技创新能力弱,县域经济发展还比较滞后。三是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够到位,“放管服”改革与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度还有差距,依法行政、推动落实的能力素质有待提高,营商环境需要进一步提升优化。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得力措施加以解决。 2018 年湘潭市政府工作报告(摘要)一、2017 年工作回顾(一)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发展步伐更加稳健。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2050 亿元(预计数,下同),比上年增长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2200 亿元,增长 13.5%。完成财政总收入 201.4 亿元,增长 8%;税收占比达到 71.7%,比上年提高 6.2 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646.5 亿元,增长 11%。进出口总额 28.5 亿美元,增长 31.7%。引进内资 332.5 亿元,增长 17%。利用外资 12.34 亿美元,增长 16.9%。(二)打好转型升级持久战,产业动能更为强劲。大力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积极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制造 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老工业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等平台建设。两大千亿计划全面发力,装备制造业产值突破 1000 亿元,汽车产业产值达到 400 亿元,“1+4”特色产业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达到了 70%。狠抓产业项目的招商和开工,2016 年招商签约项目开工率达到 84%。全社会研发经费占 GDP 比重达到 2.1%。编制完成军民融合示范区建设规划。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通过预验收。(三)落实城市发展新理念,城市建设更重内涵。《湘潭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 年)》修订获国务院批准,编制完成教育、医疗等 5 项专项规划和九华等 9 项片区规划。全面加强城市设计与风貌管理,淡雅有致的城市风貌渐入人 心。湘潭迈入了颜值更高、品质更佳的发展阶段,城市向心力、美誉度大为提升。(四)紧扣城乡统筹总抓手,农业农村更有活力。创新农业农村投融资机制,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推进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实施城乡统筹供水项目,农村违章建筑和破败空心房专项整治有序推进,交通干线两厢绿化、美丽屋场建设成效明显,第二轮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全面完成,美丽乡村的图景正在徐徐展开。(五)把握深化改革主旋律,发展要素更显活跃。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的 105 项改革任务顺利推进,资金、土地、人才等生产要素的发展活力和创新活力,在湘潭这片红色土地上竞相迸发。(六)聚焦人民群众身边事,民生事业更具温度。稳步推进脱贫攻坚,扎实推进扶贫“六件实事”。加强食药监管责任网格化、检查格式化、管理痕迹化,提质改造小餐饮 199家、生鲜超市 23 个。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加快建设领域历史遗留问题处置,妥善解决了 16 个开发合同遗留问题,为 1.1 万户办好了不动产权证。强化社会治安防范,深化平安创建,刑事治安案件大幅下降,人民群众安全感持续提升。全面完成省 9件 12 项、市 10 件 27 项民生实事,兑现了对全市人民的庄 严承诺。(七)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自身建设更见成效。综治工作、计划生育、安全生产、打非处非等多项工作获评全省先进或优秀等次。2017 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在统筹推进各项工作的同时,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办成了几件大事。一是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二是战胜了特大暴雨洪涝灾害。三是取得了优化发展质量的良好开局。四是打响环境治理攻坚战。五是全面铺开精美湘潭项目建设。二、2018 年工作安排2018 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是开启湘潭基本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重要一年。面对新机遇要有新作为,开启新征程要有新状态。新的一年,我们将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根据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8.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2%以 上;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 8%左右;财政总收入增长 7%以上,非税收入占地方收入比重控制在 42.8%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1%左右;进出口总额增长 16%左右;引进内资增长 14%左右,实际利用外资增长 12%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8%以上。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开展好五大主题年活动。一是产业项目建设年。重点围绕“1+4”特色产业,持续推动装备制造产业千亿倍增计划和汽车产业千亿行动计划,启动军民融合产业千亿行动计划。全年引进 500 强企业15 家,开工 10 亿元以上产业项目 10 个,重点产业项目投资突破 800 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突破 1000 亿元,规模工业企业突破 1000 家;装备制造产业产值突破 1200 亿元,汽车产业产值突破 600 亿元,军民融合产业产值达 420 亿元以上。二是园区发展提质年。完善各园区产业规划,探索“一园一链”“多园一链”等特色化、统筹化园区发展模式,深入推进赋权强园,理顺园区管理体制,支持园区各项改革。完善园区考核办法,加强对工业产值、财政收入、投资等经济指标的考核,加大规模工业增加值、税收占比、产业投资、科技投入等质量指标的考核权重。力争全市 80%以上的规模工业增加值、80%以上的高新技术产值、80%以上的财税收入来自园区,努力实现增速更稳、效益更好的高质量发展。三是环境治理攻坚年。重点打赢蓝天保卫战,统筹推进 碧水攻坚战和净土持久战,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 78%以上,水环境质量稳定达标,万元GDP 综合能耗下降3.6%以上,全面完成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省定目标,守住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的责任底线。开展环保综合督查,强化环保综合执法,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推进生态修复工程和全域绿化行动计划,努力形成保护、治理、修复并重的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四是精美湘潭深化年。切实巩固和深化精美湘潭建设成果,重点开发建设窑湾、万楼、宝塔、竹埠港四大片区,打造“一江两岸”城市主轴。深入开展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统筹推进城市双修、海绵城市、智慧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新一轮棚户区改造和城市管理标准化等各项工作,提升城市生活品质,实现更有内涵、更有质量的精明增长。深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交通畅通模范城市,建设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全国文明城市。五是行政效能优化年。以执行力建设为主线,开展政务大督查,全面落实依责承诺、尽责践诺、问责督诺、全责履诺。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推进多评合一、多规合一、多图联审和行政许可标准化,完善智慧政务平台,建立“马上就办”和“最多跑一次”工作机制,行政审批提速率达 15%以上。有效解决“脸好看、事难办”“不贪不占也不干”等“四风”问题,着力为就业创业降门槛,为市场主体减负担, 为激发投资拓空间,为公平营商创条件,为群众办事增便利。重点抓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一)抓优势产业,加快形成先进制造业集群。突出“1+4”特色产业,更好发挥智能制造等企业联盟作用,培育壮大海工装备等新兴优势产业链,推行核心企业担任“盟长”、市级领导担任“链长”的配套协作机制。严格兑现企业引进产业链和本地采购系列奖励措施,推进核心企业订单融资、应收账款融资,有效提升本地配套率,推动引链补链强链。鼓励企业发展直接融资,启动企业上市“蝶变”计划,重点支持 10 家企业加快主板上市步伐,鼓励中小企业股改,培育上市企业后备梯队。编制军工城建设专项规划,推进军民深度融合,积极创建国家级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深入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创成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二)抓创新引领,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深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争创国家创新型城市。深化智造谷建设,加快智能化改造专项行动,积极申报“中国制造 2025”国家级示范区。力争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2%,新增高新技术企业 60 家以上,总数突破 180 家,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 54%,推进湘潭制造业迈向中高端。加强企业孵化平台、协同创新平台、国省双创示范园区等平台建设,加快文化创新步伐,落实产业人才系列政策,持续推进校地深度融合和产学研合作。 (三)抓开放崛起,不断拓宽发展空间。立足长株潭核心增长极,落实“五个对接”行动,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支持岳塘经开区打造长株潭中央商贸区。依托区位优势和“互联网+”,衍生跨界融合、智能营销等新模式,努力打造智慧物流 2.0 时代的长株潭物流中心和中南地区物流枢纽。加快湖南健康产业园核心区建设,支持昭山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深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城市,不断提升热度、做旺人气。(四)抓县域经济,构建竞相发展新格局。完善全市县域发展规划布局,启动县域经济发展五年行动计划,研究出台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系列政策。加快建设韶乌线、伏林大道、G320 绕城线,拉通县域快速通道。出台县域经济发展考核奖励办法,对在全国县域经济排名中实现进位赶超的县市,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奖励力度。继续实施乡镇经济上台阶奖励政策,推进经济较发达乡镇扩权强镇试点,实现“一镇一业、一镇一品”特色发展。努力构建园区经济、县域经济、乡镇经济竞相发力的新格局。(五)抓环境治理,全力推进绿色发展。着力打好蓝天保卫战,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力争空气优良天数稳步增加,空气质量指数持续好转。以河长制为抓手,深入推进湘江保护与治理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确保河流水质稳定达标、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 100%达标。强化农业面源污染 防治,推进农村垃圾处理体系建设,加快禁养区内畜禽规模养殖场关闭退出,完成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建设。加大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治理力度,打造竹埠港土壤修复样板工程。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推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坚持自然恢复为主,让两岸苍翠守护一江绿水,让一江清水滋养湘潭大地。(六)抓城市品质,建设更加精美的宜居家园。始终坚持在长株潭城市群的大格局中谋划湘潭的城市建设和发展,加快实现城际干道互联互通。严格执行新版城市总规,实施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条例,打造精致精美的城市气质与特色风貌。加快建设“千里湘江第一湾”、万楼片区“一馆五中心”、宝塔片区、竹埠港片区,全线贯通湘江两岸防洪景观带,集中力量打造城市主轴。启动新一轮棚户区改造三年计划,年内完成 1 万户改造任务。努力打通西南二环与东北二环,完善城市骨架。有序推进城市双修,继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和垃圾分类处理设施建设,让城市生活更加和谐宜居、更加幸福美好。(七)抓乡村振兴,推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完成年度减贫任务,实施省定贫困村振兴工程,落实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启动实施“三乡”工程,大力推进能人回乡、产业兴乡、市民下乡,鼓励企业家、能人到乡村投 资兴业,引导市民租用农村空房空地发展乡村旅游、居家养老等产业,推动资源、资金、人才回流农村,振兴乡村。实施农村双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完成电网改造三年行动计划,全面解决农村“低电压”问题。(八)抓民生事业,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推进教育强市三年行动计划,完成滴水湖小学、湘乡起凤学校等 4所学校建设,启动建设湖湘小学、万楼中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推进医联体建设,积极发展中医药事业,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强对高等院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重点人群带头创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强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积极应对老龄化,打造湘潭养老服务品牌。稳步增加企业退休职工养老生活补助和养老金,稳定提升城乡低保、最低工资、基本医疗保险补助、特困人员供养等社会保障标准,完善医疗救助、急难救助、临时救助和慈善援助为主体的贫困救助系统。全力办好“厕所革命”、四好农村公路、老旧小区改造等 10 件民生实事,把一桩桩好事、一件件实事办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九)抓风险防范,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政策,将政府综合债务率控制在安全区内。切实防止金融脱实向虚,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支持。加强地方金融类机构监管,保持良好金融生 态。以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为抓手,全力防范遏制各类事故发生。(十)抓自身建设,打造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打造一流的执行能力,树立一流的法治观念,锤炼一流的务实作风,追求一流的工作成效,干成一批着眼长远的大事,攻克一批错综复杂的难事,办好一批群众关注的实事,努力交上一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答卷。2018 年宣城市政府工作报告(摘要)一、2017 年工作回顾2017 年是新一届政府工作的开局之年。全市上下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圆满完成市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1200 亿元,增长 8.5%左右;财政收入 220.2 亿元,增长 8.8%;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 33578 元和 14598 元,均居全省第 4 位,分别增长 8.5%和 9%左右;新增城镇就业 5.8 万人,登记失业率 3.05%,低于省控制指标 1.45 个百分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好于预期、高于全国全省,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升,预期能够实现“保八争七”基础上的争先进位。尤其是经过多年持续推进“六年并进、六城同创”,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开创了宣城现代化“四个特色之城”建设新局 面。(一)坚持精准施策,实体经济加快发展。“去降补”成效明显。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过 2000 亿元、增加值增长 9%。民营经济固定资产投资超过 1000 亿元,民营经济专项考核居全省第 6 位。发放新型政银担贷款 62 亿元,新增贷款 178 亿元,创历史新高;完成直接融资 98 亿元。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速。服务业增加值增长 10%。新增省级服务业集聚区 2 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和旅游目的地建设扎实推进。全年接待游客数突破 3000 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 245亿元,增幅分别居全省第 3 位和第 1 位。电子商务进农村实现全覆盖。现代农业稳步发展。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 810 亿元,增长 9.5%。宣城现代功能农业科创园启动建设。新增“三品一标”产品 62 个。项目建设提质提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1580 亿元,增长 11.5%,始终保持全省前 6 位增速。(二)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动能不断增强。科技创新潜力居全省前列。宛陵科创城启动建设,21 家创新平台签约落户。与 50 多家知名院所对接产学研合作项目 220 项。宣城智谷产业园、0563 创客街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 85 家,居全省第 6 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 17%和 20%,居全省前列。招引高层次人才团队 20 个。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开展智能制造示范工程,5 户企业获国家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专项,新增省 级以上两化融合贯标达标企业 13 户、国家级 4 户,均居全省前列。质量强市成效显著。新增安徽名牌 16 个、安徽工业精品 7 个。广德、泾县被评为省质量强县。新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4 个,总数居全省第 3 位。2 个产品获得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三)坚持统筹协调,城乡发展步伐加快。城市品牌更加彰显。首创首成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荣获全省唯一的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和全省第三个国家卫生城市。市本级产业基础不断夯实。宣城经开区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保持全市前列,以锂电池为主导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加快集聚,产业链逐步完善。农批市场交易额突破百亿。中心城市建设开启新篇。《宣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 年)》获省政府批复,中心城区“双百”规模和芜马宣城市组群发展正式确立。续建和新建城建项目 213 个,完成投资 195.6 亿元。县域经济发展得到提升。宁国、宣州、广德分别跻身 2017年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投资潜力百强县(市、区)。4 个乡镇跻身 2017 年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综合交通枢纽已现雏形。县县通高铁、县县通高速迈出实质性步伐。交通建设完成投资 63 亿元,国省干线好路率连续三年居全省首位。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区防洪标准由 10 年一遇提高到 50 年一遇。重点水利工程投资完成率全省第二。完成农网改造升级“两年攻坚战”任务。 (四)坚持生态优先,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成为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和全国绿色发展优秀城市。旌德被命名为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绩溪成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环境质量继续保持良好。深入实施“蓝天行动计划”,空气质量居全省第 2 位。美丽乡村建设得到加强。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中心村建设、自然村环境整治和“三线四边”环境治理扎实开展,全面实施农村环境“三大革命”。(五)坚持改革开放,发展动力进一步增强。年度改革任务全面完成。农村“三变”改革、公立医院管理和费用控制“双百”综合考评等改革举措在全国有影响。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商事制度改革持续深化。在全省率先实现“一窗一人”联合办税全覆盖。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扎实推进。荣获全国集体林权改革先进集体称号。招商合作力度加大。新引进省外投资亿元以上项目 270 个,居全省首位;亿元以上项目到位省外资金 860 亿元,增长 11.7%;实际利用外资 9.2 亿美元,增长 7%。外向型经济水平稳步提升。口岸建设加快,宣城无水港业务进一步发展。(六)坚持共建共享,群众获得感显著提升。脱贫攻坚强力推进。实施脱贫攻坚“八项行动”,开展“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和大排查专项行动。民生保障不断加强。完成省定 33 项民生工程和市政府 10 件民生实事。社会事业短 板加快补齐。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实现全覆盖。十五年一贯制的北京师范大学宣城学校正式落户。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县域医共体试点实现全覆盖。成为全国首批社会办中医试点市。社会治理能力稳步提升。成为全省综治工作先进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先进市,群众安全感和政法队伍执法工作满意度分别居全省第 1 位和第 3 位。(七)坚持不忘初心,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始终强化政治定力。政府法治工作进一步加强。强化工作推进落实。加强廉政勤政建设。二、2018 年工作安排建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8.3%左右,服务业增加值增长 10%左右,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8.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0.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0.5%左右,进出口总额增幅高于全省,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8.5%左右,社会调查失业率控制在 4.8%以下,完成省定节能减排任务。围绕上述目标,着力做好以下九项重点工作:(一)坚决打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围绕财政金融风险总体可控,开展“四清四实”专项整治,清理市县政府隐性债务,妥善处置隐性债务存量,严控隐性债务增量,稳妥处 置政府债务风险。常态化加强全口径政府举债管理。健全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和联合处置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扎实推进全面小康“1 号工程”,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现行标准下的脱贫质量,如期完成年度减贫任务。完善脱贫攻坚责任体系,加强扶贫工作队伍建设。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推进“洁气、洁水、洁土”行动。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巩固完善河长制,落实“一河一策”。(二)聚焦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加快建设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实施科技创新“1 号工程”,加快宛陵科创城一期工程和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创新平台建设,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 10 家以上,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 35 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 12%和15%左右。加快制造强市建设。推进中国制造 2025 宣城行动,争创中国制造 2025 国家级示范区。实施“百亿企业、千亿产业”工程,加快培育汽车及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食品医药和电子信息“3 个千亿产业”。积极推进产业发展“1 号 工程”,发展壮大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积极发展智慧经济。加快宣城智谷产业园建设,推进科大讯飞人工智能宣城产业基地、“宣城 e 谷”和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努力打造全省重要的智慧经济发展基地。提升质量强市建设水平。开展市政府质量奖评选。加强国家宣纸及文房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设。支持宁国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推进泾县国家级电机检测检验中心建设。(三)着力壮大实体经济,切实筑牢发展根基。扶育培强实体企业。持续开展“四送一服”双千工程。鼓励企业兼并重组。继续开展减税清费降本行动。实施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工程。大力促进小微企业成长。加大项目建设力度。深入开展“项目提质提效年”活动,力争实施亿元以上重点项目 600 个,完成投资 600 亿元以上。确保古泉换流站竣工运行、绩溪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蓄水。千方百计保障要素。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度,力争新增贷款 130 亿元。继续推进企业上市“翱翔计划”。(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持续释放发展活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力争新登记民营企业 3600 户、个体工商户 1.4 万户以上。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稳妥推进住房制度改革。推进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统筹推进其他各项改革创新。深化预算管理改革。推进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实施乡村振兴“1 号工程”,深化农村“三变”改革。深化农村各项改革。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巩固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成果。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索特色小镇发展的机制模式。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实施农业产业化“五大行动”方案。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持续稳定粮食生产。推进农旅融合。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开工建设水阳江中游综合治理工程,力争港口湾水库灌区、牛岭水库开工,加快推进凤凰山水库、汤村水库等重点项目前期工作。推进国省道和“四好”农村公路建设。加强城网农网提升改造。持续推进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六)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提升全市发展整体效能。提升中心城区发展水平。强化市区一体化发展。加快国家级宣城经开区发展。力争宣城高新区升格为国家级高新区。加快宣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发展。扎实推进敬亭山旅游度 假区 5A 景区创建。加快“两廊”建设发展。加快宣郎广宁智创走廊建设,加快打造泾旌绩文化旅游生态健康产业走廊。推进中心城区建设。开展“城市建设攻坚年”活动,实施城市品质提升“1 号工程”。完成西部新城、火车站站前新区、城市南部文教创意园区等城市规划设计。实施以“五校三院三中心”为重点的 200 个城市建设项目,确保城区“一环”“二环”顺利闭合,打通主城区东西向骨干通道,持续推进城区道路微循环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安居工程,加快北门旧城改造、宛溪河综合整治二期和安置房建设。实施活水工程。实施美丽工程。实施防洪保安工程。打造综合交通枢纽。继续开展“交通建设提升年”活动,完成投资 52 亿元。开通运营杭黄高速铁路,加快芜宣机场和商合杭高铁等、皖赣扩能改造芜宣段、芜湖至广德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建设步伐,开工建设巷口桥铁路物流基地,力争杭临绩高铁、宣绩高铁开工。(七)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建设绿色发展创新实验区。以建设安徽(宣城)绿色发展创新实验区为抓手,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宣城样板。加大生态建设保护力度。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加强生态红线管控。加快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大力发 展绿色制造产业、绿色产品。强化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推广应用绿色技术、绿色生产,积极发展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产业,推广低碳技术和产品。提升文化旅游产业。实施文化产业创新驱动工程,推进文房四宝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创成省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扎实开展“文化旅游发展提升年”活动。推进全域旅游“1号工程”,实施“皖南川藏线三年行动计划”,加强云岭红色旅游景区等 5A 创建。促进绿色服务业发展。推动服务业集聚发展,力争新增省级服务业集聚区 3 个。推进“电商宣城”建设。(八)提升经济外向水平,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大力推进对接合作。积极承接沪苏浙地区产业转移,推进与粤闽港澳台地区合作发展。持续加强招商引资。开展“招商引资质量年”活动,确保开工、竣工、投产项目数和形成固定资产投资额均增长 10%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增长 6.5%左右。促进外贸优化升级。加快内陆二类口岸、宣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综合保税区申报工作。加强外贸主体培育。(九)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创造宣城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城镇新增就 业人口 4 万人。深入推进全民参保登记,实现法定人群应保尽保。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编制新一轮市区教育建设与发展规划。优化市区教育布局和体制机制。开工建设北师大宣城学校和市第五中学,建成市体校。推进健康宣城建设。实施“健康宣城 2030”规划纲要,启动省级健康城市创建试点工作。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推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创建。创成中国书法城,申创中国诗歌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持平安为基,继续推进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创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在高质量完成省定民生工程的基础上,市政府还将办好10 项民生实事:①老旧小区电气整治工作;②新改扩建幼儿园 12 所;③实施新生儿疾病筛查;④推进“三车”运输秩序整治和文明交通建设;⑤规范和提升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水平;⑥市区老旧小区供水“一户一表”改造;⑦市区老旧小区天然气改造;⑧对城区“三无”对象中特困供养人员发放居家养老护理补贴;⑨市区住宅小区把式停车棚建设;⑩市区保障性蔬菜基地能级提升工程。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一)要旗帜鲜明讲政治。 (二)要履职尽责重法治。(三)要持之以恒提效能。(四)要真抓实干勇担当。(五)要心存敬畏守底线。2018 年十堰市政府工作报告(摘要)市长陈新武在市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的报告1、2017 年工作回顾过去的一年,是新一届政府开局之年。一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积极应对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和旱涝灾害交替的双重考验,抗大灾,克大难,办大事,创大业,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经济运行稳中有进。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620亿元,增长 10%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520 亿元,增长14%左右;固定资产投资 1536 亿元,增长 16%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815 亿元,增长 12.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07.6 亿元,可比增长 11.7%;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 28732元、9365 元,增长 9%、10%。主要指标增速位居全省前列,稳的基础持续巩固,进的步伐不断加快,好的态势更加凸显。——抗灾救灾有力有为。沉着应对有气象记录以来最长 时间持续强降雨和旱涝急转带来的严重自然灾害,成功避让地质灾害 26 起,安全转移受灾群众 2.6 万人次、救助 40 余万人次。抢修国省干线 2226 处,修复水利设施 1945 处,修缮房屋 2.34 万间,恢复供水 16.8 万人,实现了“有饭吃、有衣穿、有水喝、有住处、有病能医”目标,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大灾之年无大难,抗灾救灾取得全面胜利。——发展气场不断集聚。成功举办了第四届国际道教论坛、第九届海峡两岸中华武术论坛等重大活动,提升了十堰知名度、美誉度和武当山国际影响力。全力冲刺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文明程度显著提升,荣获“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积极参与央视魅力中国城竞演,获评“最受观众喜爱魅力城市”,展示了奉献坚韧、开放包容、创新进取的十堰风采。十巫高速、十淅高速开工建设,汉十高铁、地下综合管廊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顺利推进,东风易捷特新能源乘用车、双星东风轮胎 4.0新工厂等一批项目签约落户。荣获“全国美丽山水城市”,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产业转型升级受到国务院表彰。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二)加快转型升级,提升发展质效。(三)狠抓项目投资,夯实发展基础。(四)坚持全域统筹,促进协调发展。 (五)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活力。(六)修复生态环境,推进绿色发展。(七)强力脱贫攻坚,增进民生福祉。(八)加强社会治理,促进和谐稳定。与此同时,全市外事侨务、气象、档案、地震、人防、残联、老龄、地方志等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2、2018 年工作安排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市推进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意义十分重大。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市委提出的打造区域性增长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目标,坚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强生态、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打好精准脱贫、转型升级、污染防治攻坚战,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市 50 周年。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8%左右,力争在实际工作中取得更好成果;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8.5%;外贸出口高于省定任务;城镇常住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 8%、9%;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节能减排控制在省定目标以内。围绕上述目标任务,重点做好八个方面工作:(一)突出乡村振兴,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集中优势资源,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发力,整体提升脱贫质量,确保同步进入小康。——全力攻克深度贫困堡垒。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注重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巩固提升扶贫成果。突出“六个精准”,切实把脱贫举措落实到村到户到人。推进产业扶贫,因村因户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产业项目应扶尽扶。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实现 10.7 万贫困人口“搬穷窝、换穷业”,全面完成易地扶贫搬迁任务。统筹推进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社保、金融等综合扶贫。集中力量攻克深度贫困,切实落实“三个新增”政策。实施贫困村公路硬化扩宽、安全饮水、电网改造、通信网络等提升工程,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推进“四双”驻村帮扶,有效提升“三率一度”。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严把“精准识别、精准退出”两大关口,严防“被脱贫”“数字脱贫”。确保 14.5 万人脱贫,134 个村出列,丹江口市、 张湾区、茅箭区和武当山特区脱贫“摘帽”。——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做大基地规模,提升产业素质。深入实施“61”产业强农计划,新增标准化基地 10 万亩以上,改造老基地15 万亩。开展万亩专业乡镇创建,重点建设竹房百公里茶叶长廊和汉江百公里林果长廊,争创国家级“特优区”。新建高标准农田 11 万亩、补建 19 万亩,确保粮食总产稳定在 10亿公斤以上。做强龙头企业,提升品牌效益。实施龙头企业培育提升工程,大力发展新型经营主体,新增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 10 家、过亿元企业 5 家、农民专业合作社 200 家以上。大力实施“一县一品”、“一村一品”,加大郧巴黄牛、马头山羊、武当道茶等系列产品开发力度,推进丹江口库区生态渔业转型,新增“三品一标”品牌 10 个以上。做优特色园区,延伸产业链条。主攻农产品加工短板,支持 5 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力争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 600 亿元。——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遵循乡村发展规律,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因地制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农村土地、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体系建设。探索推进“三权分置”多种实现形式,创新 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以“厕所革命”为牵引,抓好环境建设与整治,加快补齐农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信息流通等方面短板。认真做好丹江口水库移民安置总体验收国家终检迎检工作。加强“三农”工作队伍建设,大力实施“三乡工程”。推进“十星”创建等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依托村规民约,培育农村新风尚。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二)突出转型升级,加快建设现代汽车城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构建“一主四大四新”现代产业体系。——改造提升汽车产业。以绿色化、智能化、轻量化、网联化发展为主线,推动汽车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深度融合。做强做大东风十堰基地,全力服务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全面落实十堰与东风政企共建50 周年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加快推进东风易捷特新能源乘用车、东风M9T 轻型发动机、东风商用车总装及车架业务优化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推进整车专用化。主攻“专精特新轻”,巩固专用车优势地位,扩大新能源汽车生产规模,推进驰田金刚 10 万辆专用车等项目建设。实施零部件提升工程,整体提高配套服务能力。服务推进好东风装备、动力总成、零部件、双星东风轮胎 4.0 新工厂等园 区建设。滚动实施“千企千亿”技改工程,重点突破汽车电子系统、电机驱动系统等核心技术,推进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裂变升级。确保新增规上企业 50 家,生产各类汽车68 万辆,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 2300 亿元以上。——调整优化工业布局。坚持扩总量、提质量、优结构、增效益并重,整体优化完善工业布局。加大“退二进三”、异地置换力度,加快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建设。大力发展高端装备、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植壮大生物医药、食品饮料等 6 个省级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重点推进锂诺新能源电池、国药集团、长江医药等一批项目。积极争取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纳入国家示范工程试点,支持东风十堰基地主辅分离。以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龙头,推进白浪工业园、六里坪工业园、东城经济开发区融合发展,启动新经济产业园建设,构建“一区三园”发展格局。整合十堰生态滨江新区、十堰工业新区,申报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强化创新驱动。深入推进“中国制造 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促进传统动能焕发生机、新动能快速壮大。大力实施新兴产业培育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加快创新创业平台建设,鼓励创建一批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力推进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加快建设一批众创空间、“双创”示范基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实施一批重点科技专项。力争新增高 新技术企业 20 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 230 亿元以上。培养造就一批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大力实施品牌强市、质量强市和标准化战略,开展质量提升、品牌创建行动,积极争创“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三)突出全域旅游,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做强做大生态文化旅游业,突破性发展商贸物流业,创新发展新兴服务业,坚定不移把服务业打造成新的支柱产业。——培育壮大旅游业。围绕打造千亿级支柱产业,实施“两区三带”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着力建设“东方国际休闲养生旅游目的地”。科学规划、整体推进,加快“全域风景区、全域生态区、全域水源区”建设,整体改造提升大武当、十堰城区、汉水-堵河等重点区域;突出重点、提升品质,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补齐旅游产品线路单一、市场营销力度不够、附加值不高等短板,着力构建“山水城互动、文旅农互融、景点景区互联、各要素配套”格局;全域统筹、差异发展,以武当山为龙头,以城区和各县域为支撑,精心打造“武当 369”等特色旅游品牌。实施一批旅游重点工程,加快推进神农峡岩屋沟景区、赛武当云龙谷、子胥湖生态新区、上津古镇等项目建设。推进 3 家 4A 级景区创建,提档升级 5 家 3A 级景区,力争接待游客 6300 万人次, 实现旅游收入 570 亿元。——提档升级商贸流通业。加快消费升级,推动“老字号”品牌发展,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扩大线上线下互动消费。支持骨干流通企业建设跨区域配送中心,推进批发出城、零售进城,合理布局城区零售网点,建设社区便民示范店 30家。开工建设名创吾悦广场、群利物流园,加快推进林安国际、佰昌商贸物流园、昌升国际商贸城、华西农商城等在建项目,新增 A 级物流企业 3 家以上、省重点物流企业 3 家以上。——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围绕完善生产要素市场、打造资源要素集聚区,加快构建生活性服务业繁荣丰富、生产性服务业支撑强劲、公共服务保障有力的现代服务产业体系。重点培育壮大健康养老、现代金融、文化创意、节能环保、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等新业态。以汽车汽配商品交易会等会展活动为载体,打造国家级汽车展销平台。加快发展农村电商,争取实现电商进农村全覆盖,支持丹江口市、房县、郧西县、郧阳区、张湾区创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支持竹溪争创全国电商百强县。力争服务业增加值 650 亿元、增长 9%以上。(四)突出项目投资,强力打造增长引擎今天的投资结构决定明天的产业结构,必须充分发挥投资“定海神针”作用,为长远发展和转型升级谋势蓄力。 ——大视野谋划项目。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资,密切跟踪国家产业投资政策,深度挖掘我市资源优势,找准结合点,精准有效对接,方案化、工程化谋划项目。围绕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生态环境修复、地质灾害治理、移民后扶、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重点领域,积极向上争取财政预算投资。加大 PPP项目推介力度。加强重大项目“两库”建设,力争储备亿元以上重大项目 1000 个、开工建设亿元以上重大项目 400 个以上。——优服务引进项目。进一步强化招商引资“首位度、精准度、多维度”,建立“一主四大四新”产业发展与精准招商联动机制。加快健全完善招商引资政策体系,更大力度推进优势资源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专业招商、专班招商。加强项目跟进与企业对接,积极参加鄂京、鄂沪等主题招商活动。重点抓好先进制造业、农产品加工、文化旅游等产业招商,确保新引进注册规模项目 150 个、近三年引进项目投产 110 个以上。——结硬账落实项目。继续坚持重大项目首席服务官、重大项目工作专班、项目拉练等有效做法,强化督办落实,确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加快推进汉十高铁、京能热电、夹河关水电站、孤山航电枢纽、十堰高铁站、火车站北广场、武当山机场改扩建、郧阳汽车小镇等重点项目建设,确保京能热电首台机组投产,热力管网建设全面完工,十竹长输管 线顺利通气。全力抓好十巫高速十堰段、十淅高速十堰段、汉十高速武当山互通、十堰生态滨江新区至武当山一级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十西高铁开工建设。(五)突出改革开放,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始终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全面拓展改革的深度和开放的广度。——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持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认真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实施去库存、降成本等七个专项行动。巩固去产能成效,严格执行环保、能耗、用地、质量、安全等标准,有效处置“僵尸企业”。用足用活棚改政策,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积极培育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广大群众住有所居。加大金融支持服务实体经济力度,防范化解风险,用好用活信贷杠杆,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清理规范政府性基金及中介服务事项,有效降低企业成本。——持续推进关键领域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审批许可权改革,构建“一窗受理、一表申报、一章审批、一次办结”新模式和审管联动新机制,实行政务服务“一网覆盖、一网通办”,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整合资源建设十堰大数据中心,完善政务服务数据库,优化升级智慧政务平台。深化“多证合一、一照一码”商事 登记制度改革,实行“同城通办”服务。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设立武当产业基金,落实“营改增”等减税减负政策。严格预算执行,全面实行绩效管理。加大财政资金统筹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加强资本市场建设,扩大直接融资,推进企业上市与债券发行。巩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成果,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交易环境。加快“信用十堰”建设,加强信息共享、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落实信用修复机制。继续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完善国土、统计等改革,做好第三次土地调查和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实行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为人才干事创业创造良好环境。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强化公益属性,推进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统筹推进社会民生领域改革,不断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全面提高开放水平。强化开放举措,创优营商环境,着力打造内陆开放前沿。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对接湖北自贸区,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优化开放布局,加大开放力度,放宽市场准入,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大力引进各类市场主体。用好用足外贸出口政策,促进外贸扩市场、增份额。推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扩大汽车及零部件、绿色有机食品等优势产品出口规模。深层次广领域开展与北京等地对口协作,扎实推进合作项目建设。积极开展丹江口 库区及上游地区和秦巴山片区经济协作,扎实推进援疆工作。(六)突出区域协调,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我市山水、人文、生态、产业优势,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促进城乡一体、城乡和谐。——优化提升城市品质。高标准规划建设管理,完善市政设施,提升城市功能,努力让城市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加快推进城市总规修编报审并实施,系统推进专规详规编制,完成“退二进三”规划编制,统筹推进“多规合一”。继续推进管廊城市、海绵城市等项目建设。启动实施百二河生态修复工程,着力打造市民“15 分钟生活休闲圈”。启动北京路改造、天津路大修等一批重点道路建设,加快推进三峡路、火箭路、武当路复线、林荫大道等续建工程,完成重庆路、浙江路等改造工程。提高城市科学化管理水平,更大力度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出行不畅、购物不便、市政设施落后、公共服务滞后等“城市病”,打通一批微循环道路,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加装电梯,解决好老百姓关心的“天大的小事”。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完善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完成 1.26 万户棚改任务。加快建设生态滨江新区,推进汉江四桥及连接线等项目建设,加快“山城”向“山水城”迈进步伐。——促进县域全面发展。坚持“四化同步”,全面提升县域发展水平。推进城区与各县市协调发展,突出县域优势, 彰显县域特色,健全完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县域发展机制。鼓励各县市区争先进位、比拼赶超、竞相发展,提升支点实力。推进产城融合,强化产业支撑,做强做大县域经济。用好用足县域调度资金、产业发展基金,打造一批百亿级产业集群。支持丹江口市食品饮料、郧阳区香菇生产加工、房县黄酒发酵食品、郧西县板材加工、竹山县绿松石、竹溪县绿色有机农产品等产业集群发展壮大。力争县域工业增加值增长 9%以上。——扎实推进两带建设。深入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城际快速交通体系建设,增强城市辐射带动功能,促进形成中小城镇协调发展格局。纵深推进竹房城镇带、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新建高标准基地 3 万亩以上,建设 9 个农村新社区示范片区、10 个规模化产业示范基地。深入开展特色小镇和人居环境示范村创建,推进竹溪县汇湾贡茶小镇等 11 个国家级重点镇、8 个全省重点中心镇、6 个全省特色镇建设,改造农村危房 1 万户以上。(七)突出绿色发展,全力建设美丽十堰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十堰,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持续整治环境污染。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坚决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巩固城区空气质量达标成果,全市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 87.5% 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100%。全面完成神定河水质净化、泗河污水处理扩能改造等工程,新建改造污水管网 40 公里,确保 85 座乡镇污水处理厂竣工运营。完善“河长制”长效管理,确保“五河”等河流水质达到考核标准,丹江口水库水质稳定达到Ⅱ类以上。全面实施“土十条”,加强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完成单位 GDP能耗、二氧化碳排放控制性目标任务。狠抓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坚决按期完成整改任务。——加大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力度。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严格落实生态红线管控,启动勘界定标工作,进一步明确管控范围内的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持续开展“绿盾”“精准灭荒”等行动,实施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深化国土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市创建。守牢耕地红线,改良土壤、提升地力,确保耕地保有量 303 万亩以上,基本农田 245 万亩以上。做大绿色增量,护好绿色存量,提升绿色质量,实施好天保、长防、新一轮退耕还林等工程,新造林 12 万亩、义务植树 1000 万株以上。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力度,持续推进石漠化防治、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等生态项目建设。——努力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增强绿色发展意识,提高绿色发展能力,让老百姓享受更多的绿色发展成 果。加快发展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产业,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制订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三年行动方案,全面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试点等工作,完善失职追责考评机制。(八)突出民生为本,不断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倾注更大力量增进民生福祉,使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进普惠性公益幼儿园建设,巩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推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打造职业教育特色品牌,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抓好柳林中学、车城高中续建,市一中学生宿舍楼新建等项目建设;引入社会资本多渠道办学,缓解城区学位紧张矛盾。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促进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新增就业 3.6 万人,再就业 1.8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5%以内;推进“健康十堰”建设,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取消以药养医,推进现代医院、分级诊疗、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监管等制度改革,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抓好市太和医院太极湖医院、市中医医院业务综合楼、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区等项目建设。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持续加强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 ——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巩固社会保险全覆盖成果。严格落实国家社会保险费率、待遇调整政策,稳步提高社会保险待遇。实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完善失业、工伤保险制度。全面落实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政策,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市殡仪服务中心、市老年人养护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建设文化强市。坚持先进文化引领,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深度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合力打造十堰文化品牌。加强文化小康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不断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精心备战第三届湖北艺术节。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启动汽车工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推进遇真宫复建、玉虚宫父母殿等一批文物保护项目,抓好非遗项目申报和管理。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普及推广武当武术,组织参加省十五届运动会。推进国家南水北调博物馆、奥林匹克体育公园、广电传媒中心、各县市文化馆、图书馆、体育场馆等项目建设。——持续深入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制定实施全国文明城市三年规划及年度方案,启动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以文明城市创建为统领,广泛发动群众,形成创文合力,严格对标对表,建立健全机制,推进常态化、长效 化创建,持续建设市容环境更美、文明程度更高的十堰。巩固国家森林城市、卫生城市创建成果,更大力度推进“五城联创”。深入开展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等宣传教育,建好“十堰好人·楷模”榜,讲好十堰故事。——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高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治理水平。推进“法治十堰”建设,深入开展“七五”普法。健全预防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大力推进信访法治化建设。深化“平安十堰”建设,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积极主动预防化解社会风险,依法打击和惩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保护群众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理念,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实行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保障群众食品用药安全。支持国防建设和军队改革,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巩固军政军民团结,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3、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政府执行力进入新时代,对政府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必须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牢记使命担当。始终把对党忠诚、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担当,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 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与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一切工作。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带头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始终保持昂扬状态,不断强化进取精神,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善干善成,在改革发展大潮中争先进、创特色。——坚持实干实为。坚决把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决策部署落地落实,全面推行工作任务目标化、具体化、项目化。健全完善工作台账、督办推进、跟踪问效等机制,做到事事有时间表、人人有责任链、步步有路线图。注重培养专业能力、专业精神,提高抓落实的本领。以真抓的实劲、敢抓的狠劲、善抓的巧劲、常抓的韧劲,抓铁有痕、踏石留印抓落实。强化“严、细、深、实”工作作风,扑下身子,真抓实干,认准的事情一抓到底,承诺的事情坚决兑现,以实干取信于民,以实绩造福于民。——推进依法行政。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推进重大事项合法性审查机制全覆盖。加强公务人员法治培训,强化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逐利违法、徇私枉法。依法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 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广泛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意见。深入推进政务公开,促进政府行为更加科学规范、阳光透明。——坚守清正廉洁。严格落实政府党组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认真践行“三严三实”,持续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市实施办法,持之以恒整治“四风”。从严教育,从严管理,打造一支作风过硬、勤勉清正的公务员队伍。完善财政资金支出、工程项目招投标、公共资源交易等制度建设,强化关键环节监督,扎紧扎牢制度笼子。加强政务督查和效能监察,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加大追责问责力度,严惩懒政怠政、失职渎职行为。支持市县监察体制改革。坚决查处违法违纪案件,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大力倡俭治奢,压缩一般性支出,做到“三公”经费只减不增,切实把有限的财力用于发展经济、保障民生。时代赋予重任,奋斗成就梦想!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锐意进取,只争朝夕,埋头苦干,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打造区域性增长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而努力奋斗! 2018 年盱眙县政府工作报告(摘要)2017 年工作回顾全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397 亿元、同比增长 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5.95 万元、同比增长 8.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3130 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5720 元,分别增长 8%、8.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 18.3 亿元,同口径保持较快增长;金融存贷款余额分别达 370 亿元、268亿元,首次位居全市第一。抓服务提质效,三次产业发展成绩喜人工业经济量质齐升。建立“1+3”企业帮扶机制,设立 2亿元产业发展扶持资金,全年实施超千万元技改项目 26 个,完成工业技改设备投入 10.8 亿元、增幅 15%。坚持每月举行政银企对接活动,14 家金融机构与 161 户企业达成授信金额42.7 亿元。开票销售超亿元企业达 27 家,规模以上工业应税开票销售收入 180 亿元,同比增长 6%;工业入库税金首次突破 10 亿元,增幅、增量全年持续位居全市第一。现代农业成果丰硕。实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等水利工程 22 项,完成土地治理 10.34 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 9.76万亩,建立主要农作物高产增效万亩示范片 22 个,黄花塘片区和河西片区两大农业示范工程加快推进。调优“5+1”农业主导产业结构,培育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243 个、新型职业农民 3000 人,新增高效设施园艺面积 1.6 万亩、中 药材种植面积 4000 亩、虾稻共生种养面积 20.4 万亩、优质稻米面积 35 万亩。服务业加快发展。雅高物流、凤凰书城开工建设,中安家天下等商业综合体对外营业,天泉湖休闲养生集聚区、凹土科技园获批市级服务业集聚区。建成京东配送等仓储中心。编制完成全域旅游总体规划和天泉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发布 5 大类 30 个特色旅游招商项目,旅游集散中心等 55 个功能配套项目全面推进。抓管理重投入,城乡建设得到较快发展功能配套进一步改善。实施 36 个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完成 15 个老旧小区自来水管网改造和 8 个小区燃气低压管网建设。铺设城乡污水管网 256 公里,全县污水处理率达87.5%。铺设更换自来水管道 335.8 公里。提档升级农村公路 98 公里。人居环境进一步优化。投入 24 亿元实施城北片区等 20个地块棚户区改造,征收房屋 110 万平方米,惠及群众 8810户、2.8 万余人,棚改面积和户数位居全市第一。新增城乡造林面积6900 亩,全县林木覆盖率达26.6%、稳居全市第一。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超过 320 天,位居全省首位、全国第一方阵,我县被评为“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完成山城市场升级改造等 77 个“931”城市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奥体路创成省级城市管理 示范路。新建新世纪广场生态停车场,城区新增停车泊位 600个以上。实施智慧照明工程,实现“一把闸刀”管亮化。新建 13 座水平压缩式垃圾中转站,圣元环保二期竣工运行,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不断增强。20 个乡镇(街道)全部创成市级村庄环境长效管护示范乡镇,全市唯一。抓改革促创新,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明显增强重点改革深入推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政务服务“一张网”建设,在全市率先公布“不见面”服务清单和 10 类服务套餐,97%以上事项实现全程网上办理,12 类集约化审批标准全省推广。“1130”审改工程圆满完成,市场准入、二手房交易和施工许可证办理等三类审批效率全省领先。全年新批设企业 1738 户,同比增长 24.4%。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引进博士以上创新创业人才 24 人、“名校优生”50 人,获批省双创人才 2 人、省双创博士 1 人,入选“533 英才工程”184 人、总数位居全市前列。我县与清华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 5 家高校院所签署校地合作协议,达成校企合作项目 50 余项。全社会研发投入占 GDP 比重达2.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 273 亿元、增长 10%,我县被评为 2017 年度全国创新创业百强县。对外开放取得新进展。新引进 3000 万美元以上项目 11个,其中超亿美元项目 6 个、总量跃居全市第二。完成注册外资实际到账 1.34 亿美元,同比增长 11.7%,其中制造业和 生产性服务业项目到账外资8824 万美元。实现外贸出口1.36亿美元,增长 9.2%,农产品出口总额位居全市第一。盱眙中学、技师学院分别与美国温森斯大学签订合作协议,我县与温森斯市结成国际友好城市。抓实事惠民生,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持续优化。改造提升薄弱学校 9 所,新建改建城区学校 4 所,新增 3513 名儿童进城入学。实施“名校名师名校长”培育工程,开展教师培训 1.8 万余人次、校长(园长)培训 280 余人次。创成省优质园 6 所,全县所有公办幼儿园实现法人独立。保障水平持续提高。累计投入 13.5 亿元,八大类 50 项民生实事全面完成。开展城乡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 4000 人次,城镇新增就业 8600 余人、自主创业 2800 余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提高到每人每月 125 元,三大保险覆盖面达 96.3%。强化社会救助,社会救助服务平台实现村(居)信息全覆盖,全年累计救助各类群体 9300 余人次。扶贫开发扎实开展。投入 3.5 亿元,开展“一村一镇一片区”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试点,流转、整治土地 3.2 万亩,储备国有土地 1.03 万亩,入库土地指标 5600 亩。建立低收入户精准扶贫补充医疗保险制度,惠及近 6 万人。全年落实扶贫资金 4.76 亿元,实施扶贫项目 273 个,2.02 万低收入人口实现精准脱贫,4 个经济薄弱村达到新“八有”标准。 社会治理持续深化。弘扬向上向善人文精神,涌现各层次好人 39 名,盱眙好人馆建成开放。32 个问题楼盘 17 个得到根本性解决,惠及 2 万余人。实施国有林场改革,3000 名林场职工待遇得到保障。2018 年工作安排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8%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 10%左右;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8%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1%左右;地表水优于Ⅲ类水质比例 83%以上,单位 GDP 能耗下降 3.7%以上,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1.更大力度发展实体经济狠抓重大项目建设。全年新引进亿元项目 40 个以上。积极推进 100 个省市县重大项目建设,高标准完成年度任务。重点推进中璟航天半导体、天邦食品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力争勒克斯家电产业园、不锈钢产业园等 32 个重大项目进入市对县考核体系,全年确保竣工亿元项目 30 个以上。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全年规模以上企业应税开票销售和入库税收均增长 10%以上,工业用电量增长 8%以上。加强骨干企业培育,对开票销售、入库税收、用电前 50 强企业制定个性化扶持方案,引导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打造行业领军企业。全年力争开票销售超亿元企业达 30 户、入库税收超千万元企业达 20 户。 打造区域服务高地。继续坚持“1+3”帮扶机制,提高产业发展扶持资金标准,降低扶持门槛,重点对扎根盱眙 5年以上企业新增投入实行差别化扶持,扩大扶持资金惠及面。全年实施重点技改项目 20 个以上,规模以上企业技改覆盖面达 30%以上。2.更大力度加快乡村振兴加快产业发展方式转型升级。新建高标准农田 10 万亩以上,新增高效设施农业面积 1.6 万亩。成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基金,加快“5+1”主导产业发展,建成西南岗片区 10 万亩、盱马路沿线 2 万亩虾稻共生示范基地和明祖陵虾稻共生万亩示范园,虾稻共生种养面积突破 50 万亩。新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 60 个以上、家庭农场 400 家以上。聚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开展“厕所革命”,完成 1.5万座农村改厕,全县域“消灭”旱厕。加快明祖陵镇明祖陵村和黄花塘镇芦沟小区“美丽乡村”建设,推进天泉湖镇陡山村和盱城街道新华村市级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争取旧铺茶场一队四组进入省级特色田园乡村试点。推进全域景区化进程。推动农旅融合,因地制宜打造 13个特色田园综合体,加快星空小镇、铁军小镇和龙虾小镇等旅游特色小镇建设,培育 5 个省三星级以上乡村旅游区。推进文旅融合,建设淮河文化休闲廊道,开发具有盱眙元素的旅游纪念品,开展“梦幻星空·四季天泉”系列活动。 3.更大力度推动改革创新攻坚重点改革。开展城镇一体化棚改和全域化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改革,全年完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1.2 万亩以上,盘活低效用地 4000 亩以上,储备国有土地指标 1 万亩以上。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拓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成果应用,完成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 5000 万元以上。鼓励村组集体和农户互换并地,全年新增土地流转面积 20 万亩以上。强化科技创新。全年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 3 人以上,省“双创”人才 2 人以上,市“淮上英才计划”领军人才 6 人以上。全年实施产学研项目 16 个以上,争取中科院盱眙凹土研发中心纳入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产业创新中心体系。新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8 家以上。提升开放水平。全年引进外资项目 20 个以上,实现注册外资实际到账 1.2 亿美元以上。积极培育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拓展外贸空间,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 2 亿美元以上。创新办好第十八届龙虾节庆。4.更大力度保护生态环境加强生态保护。推进水源涵养林等绿化建设,新增成片造林 5000 亩,创成省级绿化示范村 10 个。建设智慧环保指挥中心,构建治污设施在线运行监控体系,提升环保监管能力。 强化环境治理。深化河长制管理,完成城乡 35 条河道、94 面塘坝疏浚整治,启动实施汪木排河整治工程,彻底解决维桥河污染问题。探索推行山长制,逐步建立县乡村三级山长管护体系。着力绿色发展。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中广核光伏、升义新能源、龙源风电五期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清洁生产和清洁能源产业,构建绿色产业体系。积极推广绿色建筑,建成装配式建筑 13 万平方米以上。5.更大力度保障改善民生继续优化公共服务。创成省优质幼儿园 5 所。启动五墩实验小学分校等 4 所城区学校建设。实施强基层三年行动,建设桂五等 4 个区域医疗卫生中心。继续开展文化“四季歌”活动,举办大型文化活动 100 场以上。不断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新增城镇就业 8000 人以上。实施城乡统一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办法和大病保险制度,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加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关爱驿站建设,延伸智慧养老服务,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全年投入帮扶资金 1 亿元以上,确保实现 1.2 万低收入人口脱贫、4 个经济薄弱村达到新“八有”标准。发放阳光扶贫济困助学金 800 万元以上,确保全县无一儿童因贫困而失学。 6.更大力度推进统筹发展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快推进 116 个政府投资项目,不断完善城乡功能配套。建成开发区第二污水处理厂,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全面运行。完善城乡路网结构,提档升级仇集等5 个乡镇农村公路 89.7 公里。开通观音寺等 4 个镇村公交,实现乡镇镇村公交全覆盖。彰显山水人文特质。完成 22 个棚改地块 6595 户房屋征收,推进竹园美景、临淮新寓等 5 个高标准安置小区建设,建成安置房 2084 套。提高房地产企业准入门槛,引进碧桂园等一流品牌企业,着力打造一批品质地产,满足群众改善型住房需求。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深入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弘扬向上向善城市人文精神。启动实施 18 个历史遗留的老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切实保障 3000 多名原职工的合法利益。加大问题楼盘扫尾力度,力争城区所有问题楼盘得到全面化解。2018 年武汉市硚口区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二〇一七年工作回顾2017 年是新一届区政府的起步之年。在市委、市政府和 区委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下,我们以拼搏赶超的精神状态,坚定发展信心、直面矛盾问题、增强前进定力,聚焦产业重构、功能再造,抓全面、抓重点,攻难点、创亮点,统筹谋划、协调推进经济发展、改革创新、城市治理、民生保障、安全稳定、自身建设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区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一、经济转型迈出新步伐。始终把产业创新作为转型发展的核心引擎,招大引强、聚新培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经济规模持续壮大。预计全区地区生产总值 645 亿元,增长 7.5%。服务业增加值 495 亿元,增长 8%。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62 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269 亿元,增长 17.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966 亿元,增长 10%。招商引资总额突破 500 亿元,增长 40%。实际利用外资 7.84 亿美元,增长 10%。外贸出口 3.68 亿美元,增长 6%。全年完成房屋征收拆迁 145 万平方米,实现土地挂牌517 亩。“一号工程”强势发力。创新体制机制,健全大员上阵、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大招商”格局。出台“黄金双九条”,依托“四大资智聚汉工程”,建立专业平台,借力新“四军”,招商引资精准度、落地率显著提高。中粮集团、中国电建等世界 500 强企业投资项目相继签约,复星集团、龙湖地产等 中国民营 500 强企业投资项目启动建设,浪尖设计、猪八戒网等项目当年签约、当年建设、当年运营,世界冠军“回家”投资,3 位诺贝尔奖得主加盟硚口。引进 30 亿元以上服务业项目 5 个,深投控、融创中国等签约过亿元项目 23 个、总投资超过 1400 亿元,新注册投资过亿元项目 150 个、总注册资本达到 136.5 亿元,新开工投资过亿元项目 13 个、到资额近 60 亿元。产业发展进中提质。现代商贸业优势持续巩固。凯德西城、南大天地、正达红星美凯龙等商业综合体先后开业,中百罗森、TODAY、永辉中百等新业态、新模式加速聚集,大龙网等 60 家电商相继落户。工业服务业特色不断彰显。葛洲坝集团设立硚口首个院士工作站,“D+M”小镇一期、新工厂等“新两园”完成改造,建成武汉创智园、新华智慧印务园、南国创意设计中心,引进中海庭、烽火众智、蓝海科创等工业服务业企业 15 家。健康服务业实力进一步增强。启动国家医疗大数据中心建设,成立同济医学院校友国际联盟、基金会,引进德诺美等健康服务业企业 24 家,被省保监局授予全省首个健康保险创新示范区。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 76.8%。新民营经济蓬勃发展。落实市委、市政府突破性发展民营经济的政策措施,组建新民营经济发展局、新民营经济服务中心,推动新民营经济集聚发展。改进企业服务方式,开 展“双万双联”系列活动,解决企业诉求 700 余个,协助小微企业贷款融资突破 1 亿元,帮助企业争取扶持资金 1.29亿元。全面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和减税新措施,企业经营成本和负担大幅下降。新增市场主体 1.04 万家、增长 15.8%,新增注册资本过千万元企业 359 家、过亿元企业 20 家。精英盛华、普罗格科技在“新三板”挂牌。二、功能区建设进入新阶段。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赶超发展的第一抓手,强力推进城市更新改造,区域发展空间不断拓展。汉正街·武汉中央服务区开创新局。长江主轴核心亮点区块建设全面提速,复星金融岛开工,武汉恒隆广场、国际时尚中心加快建设,长江食品厂东片项目重启,跃进片签约近 80%。汉正街向国际化、高端化迈进,举办中国服装大会、时尚高峰论坛、男装原创展示暨采购大会,成立中国·汉正街时尚创意联盟,建设服装设计中心,聚集设计工作室 100余家。大力推进以消防安全为重点的综合整治,交通秩序明显改善,市容环境持续提升。宝丰-宗关特色商务带多点推进。大力建设同济健康城,编制完成产业空间及城市更新改造规划,新世界中心二期、同济医学院转化医学大楼加快建设,地大扩大片征收收尾。积极谋划宗关枢纽商务区建设,完成区域规划及城市设计,中建御景星城、时代新世界部分竣工,汉宜路片挂牌,建一 路片签约达到 97.8%。武胜路等功能轴线加快建设,香港中心开工,大悦城项目落户,崇仁 A 片签约达到 92%。汉江湾生态新城取得重大突破。积极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汉江湾生态综合治理项目纳入长江经济带 PPP 项目库。汉江湾核心区江湾国际、海尔智慧城加快建设,内燃片开工,万人宿舍片征收基本完成。强力推进城中村改造,东风村改造方案基本确定,农利、常码头等村整村拆除,长丰、易家墩等村拆迁收尾,永利等村村民部分入住,还建房开工 50.8万平方米、竣工 58 万平方米。乐道、乐商、乐创等汉江湾乐活季活动精彩纷呈,汉口里、江城壹号获评省级旅游名街。三、城区环境展现新面貌。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永续发展的首要任务,加大建设管理力度,城市功能品质持续提升。生态环境日益改善。中央环保督查反馈问题完成整改,太平洋排口截污、宗关水厂反冲洗排口迁移全面完成,湖泊和水源地得到有效保护,1135 片土壤修复深入推进。开展拥抱蓝天行动,PM2.5 平均浓度下降 3.9%,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较去年增加 18 天。推动绿满硚口,完成长江大道硚口段、园博大道等 10 条道路景观提升,新增绿地面积 21 万平方米、绿道 5 公里。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 3.8%,能耗总量增幅控制在 2.64%。国家发改委点赞硚口生态建设成绩,《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推介生态汉江湾。 城建攻坚加快推进。区级城建投资 35 亿元,完成征地130 亩、征收 14.3 万平方米。汉江大道、惠安大道、硚孝高速完成征收。长安路西段通车,金银湖南街、凌云西路、平安二路等 12 条道路建成,古田二路地下通道、汉中路、丰硕路等 14 条道路加快建设。大力推进“四水共治”,福新泵站启动建设,打通城华路至丰硕路排水主通道,疏通排水管网 362.5 公里,改造二次供水点位 22 处。江滩四期防洪清障全面完成,平稳度过夏秋两汛。固体废弃物分类处理中心启动建设。维修主次干道 3 万平方米,新建公厕 4 座、人防工程 7.5 万平方米。停车场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收官,累计建成停车场 42 个、新增停车位 6708 个。城市管理更加精细。圆满完成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全国文明城市复查、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任务,城市综合管理保持先进水平。推动城管创新,建成智慧指挥中心,重点区域实现远程监管、实时管理,精细化服务能力得到提升。机械化清扫保洁力度不断加大,环卫作业市场化稳步推进,门前三包工作深入开展。坚持减存量、控增量,拆除违法建设 18.5 万平方米。开展商圈环境、城市家具、交通秩序、轨道站点等专项整治,创建中山大道、园博园南路等示范道路,一批影响居民生活的城市顽疾得到解决。四、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始终把民生改善作为区域发展的根本目的,优化公共服务供给,群众共享更多改革发展 成果。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全年民生社会事业投入 43.4 亿元,占财政支出 79.7%。新增就业 2.78 万人次,扶持创业 401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3%以内。为群众追回劳动报酬2000 余万元。“五险”新增参保人数 5.9 万人次。按时足额发放低保金 8060 万元。探索开展“救急难”试点,发放救助资金 192.8 万元。保障房开工建设 8453 套、基本建成 6700套。分配公租房 6000 套,规模全省最大。大力推进居家养老“133”工程,建立信息化服务平台,新增幸福食堂 10 个,建成老年人服务中心 6 家,服务老年人 12 万人次,居家养老工作全市领先。残疾人帮扶、慈善救助等工作扎实开展。投入 1040 万元实施扶贫项目 37 个,精准扶贫工作走在全市前列。社会事业健康发展。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紫润中学完工,太平洋小学等 3 所学校结构封顶,辛家地小学新校区开工。学区制改革深入推进,教育云应用持续拓展,教学质量稳中有升。与全国校园足球领导小组办公室签订备忘录,编写专业教材,校园足球从试点走向示范。开展幸福硚口、乐在汉江系列文化惠民活动 50 场,承办湖北省桥牌赛等群众性体育赛事 10 余场,放映露天电影 80 场。启动全国健康促进示范区创建,全面取消公立医院药品加成,大力推进分级诊疗,组建 3 家紧密型医联体,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 约率达到 60%。市、区政府十件实事圆满完成。双拥、民兵预备役、国防动员、对台、侨务、妇女儿童、档案、科普、地方志等工作取得新成绩。社会治理创新推进。深化平安硚口、法治硚口建设,建成综合视频监控平台、6 个街头综合警务站,“海燕直通车”“爱心黄手环”等服务深受群众欢迎,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日趋完善,“一感两度两率”稳步提升。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成立 18 个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大力推进安全隐患交叉检查,整改摘牌重大安全隐患 47 处,消除 D 级危房 59 栋,安全形势总体平稳。开门接访、主动下访、上门回访,市区街上下协同、内外联动,信访积案化解成效居中心城区首位,重大会节期间实现零进京、零非访。处置公共卫生、民族宗教等突发事件 15 起,区公共服务平台办结率达到 92%、满意率超过 82%。食品药品、公平交易、产品质量等市场监管有效开展。实施城市“微更新”,启动 20 个老旧社区综合环境提升工程。推进“红色物业”,成立硚安公司,物业服务更好融入基层治理。五、改革创新实现新突破。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不竭动力,扎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区域发展新动能不断积聚。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大力实施“四大资智聚汉工程”,举办“资智回汉聚硚”系列活动,聘请世界冠军、知名企业 家等招商招才大使、顾问 26 名,设立创新创业基金 4.5 亿元,筹集人才公寓 572 套,引进 9 名诺奖级、院士级高端人才,2.6 万名大学生创在硚口。武汉第六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首次走进杭州、西安,增设大健康分项赛。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10 家、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 3 家,申请专利 654件。推进汉江湾·云谷建设,新改建载体 37 万平方米,搭建创新创业平台 3 个,培育市级研发机构 7 家,孵化企业 100余家。硚口被授予全省首批双创示范基地。“放管服”改革全市领先。承接和调整行政权力事项 137项,建立“权力清单、程序清单、责任清单”动态调整机制,落实街道职责准入制度。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全面推行。开展“减证便民”专项行动,取消证明事项 44 项。大力推进“三办”改革,成立区行政审批局,17 个部门、79 项审批事项实现“三个全集中”,“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分别达到 54%、99%、100%,群众等待时间、事项办结时间分别缩短 50%、80%以上,“互联网+政务服务”经验在首届中国智慧政府创新大会上交流。体制机制改革力度加大。按照虚拟机构、实体运作模式,成立区招才局、科技成果转化局、网上群众工作部。群团改革任务全面落实。事业单位“九定”工作基本完成。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稳步推进。深化街道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施城管体制改革、街道综合执法改革,启动区级行 政执法监督云平台建设。积极争取政策性融资和资金支持,破解了“三旧”改造等方面的融资难题,政府债务风险有效管控。项目化管理全面推进,绩效考核、政务督办明显加强。六、自身建设得到新提升。始终把全面从严作为政府建设的根本遵循,践行忠诚干净担当,政府执行力公信力持续增强。法治建设不断强化。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等各方面监督,认真办理议提案303 件,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达到98%以上。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严格执行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健全财政预算、政府购买服务等管理制度,政府决策更加规范科学。办理行政复议案件 60 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到 96.2%。政务信息全面主动公开,办理依申请公开 21 件。“七五”普法等工作深入实施。作风建设纵深推进。积极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开展公车使用等专项督查检查 162 次,查处问题 22 起、处理 32 人,“三公”经费在去年下降 35.5%的基础上,又下降 14%。坚决整治“新衙门作风”,推进基层站所作风评议,开展作风纪律专项整治,拼搏赶超氛围更加浓厚。廉政建设持续深化。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立案查处违纪违法案件 118 件。落实公务员岗位责任制,推进“汉水清风”主题廉政教育,运用批评教 育、约谈函询等组织措施处理 254 人。健全资金使用全过程跟踪监督机制,公共资金、国有资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实现全覆盖。各位代表!今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区上下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向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向辛勤奋战在各条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硚口建设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成绩令人鼓舞,但问题不容回避。主要是:缺乏压舱石作用的重大项目和领军企业,城区经济实力相对薄弱,转型发展动能尚待培育;城市规划建设标准品质不高,城市管理不够精细,基础设施欠账较多,“三旧”改造瓶颈亟待突破;民生保障跟不上群众需要,本质安全基础较差,各种矛盾风险叠加,稳定压力增大;“新衙门作风”不同程度存在,拼搏赶超、担当作为劲头还需提升。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补短板、强弱项、堵漏洞。二〇一八年工作意见党的十九大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我们要按照党的十九 大和省市区委决策部署,准确把握硚口极其关键、大有可为、构建格局的历史方位,牢牢抓住硚口发展不够、实力不强、质量不优的主要矛盾,保持历史耐心、增强战略定力,乘势而上、砥砺前行,努力开创硚口发展新局面。新的一年,区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旗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以转型创新升级为主题,坚持项目立区、产业兴区、人才强区,抢抓发展机遇,着力建设三大功能区,重点发展三大产业,全力打造三张靓丽名片,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品质,持续改善民生福祉,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拼搏赶超,加快建设现代科创智城、美丽生态硚口。全区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7.5%,服务业增加值增长 8%,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9%,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幅达到市级目标,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 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完成征收拆迁 130 万平方米,实现挂牌 500 亩。为实现上述奋斗目标,我们要坚持聚焦发展不动摇,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坚持改革创新不停步,与时俱进、积极探索,不断增强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坚持直面问题不畏难,集中力量攻克重点难 点瓶颈问题,积小胜为大胜;坚持统筹兼顾不偏废,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发展,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坚持人民立场不含糊,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不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坚持自身建设不松劲,提振精神状态,强化担当作为,全面增强施政本领。一、坚持“世界眼光、一流标准、高点定位”,以整体规划为引领,以“三旧”改造为重点,以项目建设为支撑,打造要素集聚、功能完善、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的三大功能区加快建设汉正街·武汉中央服务区,打造长江主轴核心亮点区块。按照汉口之根、武汉之心、世界之窗的定位,主动融入当代之城、历史之城,加快复星金融岛、武汉恒隆广场、国际时尚中心建设,推动汉正街东片 C1 地块、跃进片等地块挂牌,启动宝善红燕片、六角南巷片等地块征收,打造国际总部中心、武汉金融中心、高端商务中心,建设世界一流城市亮点区块。继续深化时尚牌,举办时尚高峰论坛系列活动,建设多福路服饰时尚街区、汉正街时尚珠宝街区,探索武汉城市圈跨区域经济合作,进一步聚集时尚品牌企业,提升时尚汉正街全国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宝丰-宗关特色商务带,构建长江左岸崛起的新增长极。发挥区域资源富集、交通畅达优势,推动“两核多轴”全面发力。深入推进同济健康城建设,推动地大片挂 牌,加快新世界中心二期、同济医学院转化医学大楼建设,充分利用同济“金字招牌”,促进建成和在建楼宇向大健康聚焦,全面完善配套功能。着力打造宗关枢纽商务区,加快中建御景星城、时代新世界高档商务楼宇建设,汉宜路片、宗关铁桥片、建一路片地块重点布局总部经济、商务办公、生态居住等功能,建设现代商务中心。加快香港中心、大悦城等项目建设,实现崇仁 A 片挂牌,完成 65 中北片征收,提升武胜路、硚口路高端商务轴线功能。加快建设汉江湾生态新城,争创长江大保护“三生”融合发展示范区。对标未来之城,按照创新智城、乐活悦城、生态绿城的定位,创新汉江湾管理新体制,高水平编制产业规划、空间规划,打造科创总部基地。加快汉江湾核心区、汉江湾·云谷建设,统筹城中村产业用地开发,推动江湾国际、海尔智慧城部分竣工,实现 1135 片、万人宿舍片、汉正西物流片等地块挂牌。加大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力度,完成东风村村湾拆除、加快集体厂房拆迁,确保其它各村拆迁全面完成,推进龙湖汉江湾、华润翡翠城等项目建设,完成电缆宿舍片、轻机公客片、支铁片征收,建设生态宜居的现代化社区。实施汉江湾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力争“大湖+”试点项目落地,推进“五色旅游”,打造乐活汉江湾。加快实施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强力支撑功能区建设。增强城建计划的刚性和可实施性,以更高标准聚力建精品、创 亮点。加快推进汉正街隧道、沿河大道、江汉七桥、古田一路北延线等骨干路网工程。启动南泥湾大道、古田二路、宝丰二路改造,加快建设城华路、紫润路等 10 余条道路,建成三环线北路、丰美路等 10 条道路。建设东部汉正街中央绿轴、西部汉江湾生态谷,连通汉江湾、张公堤南北绿带,改造提升解放大道、古田三路等景观大道、垂江画廊,启动古田公园和南泥湾大道、丰硕路十字绿轴建设,建成小游园、微景观 15 个,新增绿地 10 万平方米。完善张毕湖公园、竹叶海湿地公园配套功能,开放竹叶海湿地公园。深入推进“四水共治”,完成江滩四期 50 万平方米生态雨林带和福新泵站建设,加快肖家地泵站建设,全面疏浚大型排水管网,推进社区排水管网改造。启动建设游艺路变电站。建成固体废弃物分类处理中心。新增人防工程 7 万平方米。二、坚持高新高效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强力推进“一号工程”,重点发展三大产业,营造良好产业生态环境,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强力推进“一号工程”。坚持法人在地、税收在地,做实项目库、做大朋友圈,全面提高招商引资协议签约率、资金到位率、项目开工率、经济贡献率。大力实施地块招商、楼宇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引商、冠军招商,着力引进总部型、创新型、引领型企业,力争在 500 强企业引进上取得更大突破。坚持以市场换投资、以功能引产业,谋划落实 1135 片、汉正西物流片、建一路片等重点地块招商,推进越秀财富中心等重点楼宇和园区招商,引进一批带动性强、影响力大的产业项目和功能性项目。加强招商队伍建设,提升专业能力,完善对口联系和跟踪服务机制,引进投资 30 亿元以上产业项目 1 至 2 个。建设现代商贸引领区。顺应技术升级、消费升级新趋势,壮大规模、提升质量、丰富业态,打造现代商贸升级版。引导宜家、越秀、大武汉等购物中心、家居市场优化经营结构,创新服务体验,形成社交体验、时尚消费、文化娱乐、休闲旅游中心。鼓励中百罗森、每日鲜、TODAY 等“小而美”的社区化零售业态发展,构建一刻钟便民生活服务圈。支持中百、工贸、大龙网、一路乐等壮大发展,培育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新零售。聚焦汉派服装、家居建材等领域,谋划百亿级、千亿级产业板块。新引进商贸总部企业 3 至 5 家、电商企业 60 家以上,推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迈上千亿元新台阶。打造工业服务聚集区。坚持“高质+高智”导向,聚力发展工业总部、高端服务。做大工业总部经济,大力支持雪铁龙、葛洲坝、省石油、天然气、地铁、水务、公交、远大等企业发展,着力引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 10 家以上,力争引进工业总部企业 3 家。建成“D+M”小镇二期、博济智汇园,打造以工业设计为主题的“新两园”。发展服装设计、 时尚设计,建设汉正街服装原创设计中心,聚集服装设计工作室 120 家以上。发挥宜家、大武汉、红星美凯龙品牌效应,延伸家居建材产业链,积极发展家居设计、装修设计、室内设计。加快建设智慧汽车大数据中心,支持桥科院、材保所、猪八戒网等企业发展,谋划布局网联汽车、新能源、智能制造等新业态。创建健康服务示范区。深化与中国科学院、同济医学院、同济医院、百度战略合作,重点发展高端医疗、精准医疗、智慧医疗、健康体育等业态。依托中科育成生命健康科技创新中心、生命科学创新研究院,发展以先进医疗技术为特色的医疗服务,推动成熟可靠的前沿医疗技术进入临床应用。加快建设国家医疗大数据中心,打造“健康云”。鼓励发展与基本医疗保险相衔接的商业健康保险,探索发展医疗执业保险。办好生命健康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研讨会、第二届健康服务业发展研讨会暨创新成果推介会,谋划建设国际医院,着力引进健康服务企业 20 家。争创发展环境最优城区。坚持企业优先,把服务创新、营造环境、赢得口碑放在突出位置,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落实多层次联系企业制度,健全企业诉求快速反应处理机制,优化零距离、低成本、高效率的营商环境。用好长江经济带、老工业基地、电商基地等国家政策,支持企业申报项目、争取资金。整合辖区教育、医疗、文体等资源,为企业发展和 员工生活提供便利。加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跟踪服务,培育和支持龙头企业、骨干企业加速发展。扶持中小微企业做大做强,完成“个转企”230 家,新增“四上”企业 30 家以上。坚持依法征管,不断简化办税流程、优化纳税服务,全面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和减税措施。三、坚持产城人融合发展,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以绣花精神织造亮丽城区,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加快建设美丽生态硚口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机制、强合力、补短板,全面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打赢蓝天保卫战,强化降尘、藏土、整治、执法等措施,促进 PM2.5、PM10 平均浓度不断下降、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持续增加。加强水源地保护,认真落实河湖长制,实施张毕湖、竹叶海水环境综合治理。坚持一流标准,全面完成 1135 片土壤修复。提高全区绿化率,提升彩化、亮化、文化、信息化水平。加快能耗监测系统建设,创建一批节约型机关、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全面有序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严格执行环境准入、严惩重罚等制度,重拳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完善大城管工作机制,确保每个人都有责任区域、每个区域都有责任人,保持城市综合管理先进水平。巩固和深化创建成果,充分发挥智慧城管指挥平 台作用,提高处置效率和水平。落实好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服务保障任务,强化房屋立面、广告招牌、楼宇亮化、交通秩序等专项治理。做好清扫保洁、门前三包等基础性工作,确保市容环境干净整洁。积极配合道路建设、征收拆迁、城中村改造,拆除违法建设 10 万平方米。精心打理城市,实施“微更新”,维护好城市家具,全面提升道路、绿化等养护水平。强化精神文明建设。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积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继续深化基础文明行为建设,推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发挥硚口“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榜样带动作用,激励人们向上向善。讲好硚口故事、传播硚口声音,全方位多维度提升硚口文化软实力。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推动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不断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新增就业 2.2 万人次,扶持创业 4500 人次,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打通社保服务“最后一公里”,落实全民参保计划。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强化低 保动态管理,加大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工作力度。强化住房保障,完善保障房配套设施,加强公租房管理。夯实拓展“133”工程,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创新,为全市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创建全国残疾预防综合试验区。建设老年人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全面完成精准扶贫任务。推进公共服务优质均衡发展。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位置,建成 4 所学校,加快建设常码头小学、辛家地小学新校区。继续推进学区制改革,深化教育云应用,实施名校名师名课工程,落实第三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办好区第六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建设健康硚口,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提升家庭医生服务水平。促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深化医联体建设,完善分级诊疗制度,争创全国健康促进示范区。优化生育服务管理,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做好双拥、民兵预备役、国防动员、对台、民族宗教、侨务、妇女儿童、地方志等各项工作。支持工青妇科协等群团组织开展工作。继续办好十件实事。构建社会创新治理新格局。坚持“德治、法治、自治”并举,持续推进基层治理创新。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全 面建成街道、社区两级平安服务中心,强化网格化服务,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做精做优“爱心黄手环”等服务品牌,不断提升“一感两度两率”。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隐患整改,深化汉正街、长丰等重点区域综合整治,坚决遏制较大以上和有影响的安全事故、消防事故。建立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推动依法分类处理群众诉求,着力化解一批信访积案。全面强化市场监管和服务,维护市场秩序。深入推进“红色引擎工程”,完成社区换届,加强社工、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建设,完善“一元引领、多元共治、齐抓共管”的社区治理体系。五、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天下英才以增强核心竞争力,理顺体制机制以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深化“放管服”改革以增添市场活力,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开辟硚口创新创业创富新天地建设创新型城区。持续推进“四大资智聚汉工程”,构筑知识圈、科技圈、创新圈。更好发挥招商招才大使、顾问作用,依托商业文化、工业文化、冠军文化,争取在战略科技人才、产业领军人才、国际工匠人才引进上取得新进展。继续承办好武汉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设立大学生服务中心,吸引大学生创业就业 8700 人以上。支持院士工作站、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争取引进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新改建汉江湾·云谷创新载体 10 万平方米,建成 3 家科创小微企业 园,建设楚天创新园等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引进创新项目 20 个以上,培育高新技术企业 10 家。加快体制机制改革。深化政府机构改革,科学配置政府部门、内设机构,理清职责边界。落实监察体制、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改革任务。加大事业单位整合调整力度,优化结构布局。实施综合市场监管体制改革,推进交通运输、城市管理和水政综合执法改革,深化排水“三化”改革。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创新棚户区改造政府购买服务工作。试行电子商城政府集中采购。深化“放管服”改革。承接好行政权力事项,动态调整、依法公开“三个清单”,加强行政审批事项通用目录管理。大力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实施“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深化“三办”改革,建成新政务服务中心,加强“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精简审批材料,推广网上预约,实行并联审批,努力实现服务最优、流程最简、时限最短、功能最集中。推动重点领域创新。以扎实的征收调查和精准的征收方案为基础,集中力量打歼灭战,控制征收成本、提高征收效率。坚持整体平衡,强化项目与产业、功能统筹,推进成片开发。加强经济运行、招商引资、招才引智、财源建设的力量统筹、工作统筹,构建区级统一领导、部门协同推进、街道共同参与的经济大合唱新格局。主动对接长江大保护等国 家战略,谋划实施好 PPP 项目。推动老工业基地、电商基地、校园足球三项国家级示范试点取得新进展。完善容缺审批机制,实行负面清单管理,加快发展新民营经济。高水平推进智慧城区建设。做大做强国有企业,使国资公司、硚房集团更好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六、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把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扛在肩上,把政府各项工作纳入法治轨道,始终同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运用**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以理论、百姓“双宣讲”为抓手,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企业、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网站,掀起全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热潮。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大力推进依法治区。增强宪法意识,自觉接受区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主动接受区政协民主监督,坚持重大事项向区人大报告、向区政协通报协商,提高议提案办理质量。加强与“两代表一委员”的沟通联系,把大家的“金点子”变成施政的“金钥匙”。坚持民主集中制,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完善政府管理制度体系。加强政务公开、行政复议、行 政机关负责人应诉等工作。探索将政府预算、政府投资、审计项目纳入人大联网监督,稳控债务风险。深入开展“七五”普法,大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高行政效能。把雷厉风行和久久为功有机结合,说了算、定了干,当好工作落实的“操盘手”。倡导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把各项工作做实做细做好。主动担当作为,勇于克难攻坚,做新时代的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增强公共服务平台服务效能,提升应急处置能力。落实公务员岗位责任制,优化绩效考核体系,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奖优罚劣、奖勤罚懒。加强政务督办,推动各项工作精准落地见效。坚持全面从严治政。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区实施细则,深入整治“新衙门作风”,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制度化。严格“三公”经费管理,节用裕民过紧日子。实现监察全覆盖,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全面强化重大项目、国企国资、资源环境、经济责任等审计监督。各位代表,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 下,紧紧依靠全区人民,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为建设现代科创智城、美丽生态硚口而努力奋斗!2018 年灌南县政府工作报告2017 年工作回顾刚刚过去的 2017 年,在中共灌南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以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为指引,以“稳中求进,好中求快”为主基调,以“加大难题会办力度,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为总要求,抢抓机遇,团结拼搏,攻坚克难,推动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县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335 亿元,增长 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21.8 亿元,同口径增长 10.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 8.6%、9.7%。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 16.79:47.19:36.02 优化为 15.82:46.87:37.31。一 运行质量不断提升,经济形势持续向好工业经济增势强劲。运行质量显著提升,提质增效指标持续位于全市前列,预计实现工业应税销售收入 340 亿元,增长 38.5%;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抵扣 2.1 亿元,增长 72.2%;工业增值税 9.5 亿元,增长 32.8%;净增规模企业 24 家,规上企业达 192 家。主导产业强势增长,化工钢铁产业实现应 税销售收入 265 亿元、税收 12.6 亿元,增长 47%、50.2%。4家企业税收过亿,32 家培强培优企业销售收入、税收增长50%、65%,亚新钢铁、华尔化工等 15 家重点企业销售收入实现倍增,兴鑫钢铁、迪安化工等 39 家重点企业销售收入增长超 50%。新兴产业快速成长,绿色建材、电子信息、精密机械产业实现销售收入 10.5 亿元。中能科技新三板挂牌,仁欣化工完成股改,汤沟两相和酒业主板上市加快推进。现代农业提质扩量。粮食生产实现“十三连增”,小麦万亩示范片创建单产连续 5 年全省第一。大力推进 8 个高品质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新增高效设施农业面积 2.3 万亩,发展优质稻米 20 万亩,稻田综合种养 2 万亩,被列为全省稻田综合种养示范试点县。全年实现食用菌产值 50 亿元,现代农业示范区列入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基地)目录,获批国家级出口食用菌质量安全示范区。新增优质葡萄基地 3000亩,“夏黑”获全省葡萄品鉴大赛特等奖。销售各类中高档盆花 120 万盆、彩叶苗木 220 万株。牧原百禄旗舰猪场部分投产,生猪规模养殖比重提高到 76%。亚欧农副产品市场主体完成,飞展能源渔光互补项目投入运营。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 2 家、“三品”品牌 70 个、农民专业合作社 83 家、家庭农场 60 家。农机化水平达 85%,获批全国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第三产业蓬勃发展。预计实现服务业增加值 125 亿元, 增长 7.6%。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房价增幅合理可控,商品房销售 128.7 万平方米,增长 70.2%。万年达集团入选省“建筑业优秀企业”。同兴生态园获评省四星级乡村旅游区,成功举办中国·连云港“二郎神故里”帐篷节、全国竞技钓鱼大赛,旅游观光 80.2 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 6.3 亿元。港口年吞吐量 1800 万吨,新安港区完成主体工程 80%。汤沟粮库主体建成。洲业国际汽车城建成运营,大众、福特等 32个知名品牌成功入驻。颐高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孵化效应显现,入驻电商企业 89 家,小圈村电子商务产业园投入使用。电子商务站点服务半径实现镇村全覆盖。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活跃,新设立各类企业 1319 家,注册资本超 82 亿元,新增个体工商户 6121 户。二 改革创新加快突破,发展动力明显增强园区载体不断优化。化工园区投入 20 亿元实施“6+2”基础配套工程,亚邦热电联产、金圆固废项目投产运行,全面完成卫生防护距离内居民搬迁,园区环保整改取得明显成效,得到环保部督察组、省环保厅充分肯定,省市环保挂牌督办与项目限批顺利摘牌。经济开发区 12 万平方米光电产业园建成投用、两岸青年创业园主体完成,淘汰过剩产能企业 8 家,积极盘活闲置土地 650 亩。太仓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初步形成,进入全省南北共建园区前 13强。临港产业区依法清理整合土地 1000 亩,化解船舶过剩 产能 15 万载重吨,为展硕新材料、金属精加工等重大项目落户提供保障。田楼镇、百禄镇工业集中区加快提档升级,三口镇、新集镇工业集中区快速推进。梯次式园区载体逐步形成,为项目落户、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共招引亚佳化工、嘉寓新能源等超亿元项目 22 个,畅颌汽车零部件、利晶光电等重大项目当年建成投产。综合改革深入推进。“三个一”行政体制改革快速推进,行政审批局正式成立,综合行政执法局率先挂牌,“互联网+政务服务”运行良好。公布 455 项“不见面”审批(服务)事项清单,26 万件次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理。全市率先建立“四联合”工作机制,验收批次减少 80%。高标准完成“3550”改革目标,实现不动产登记职能有效整合,一日内办结率达77.26%。“多证合一”“证照联办”扎实推进。“扩权强镇”在堆沟港镇顺利运行,下放管理权限 535 项。“营改增”全面推开,县乡财政体制改革顺利完成,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有序推进。国资国企改革不断深化,顺利完成自来水公司、城东污水处理厂改制。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全面完成,农村广电网络回收有序推进。农村信用体系不断健全,社会信用体系逐步完善。医联体成员规模扩展至“1+17”。义务教育学校校长职级制管理、教师县管校聘全市首推。要素保障健康有力。扎实推进债务化解,稳控政府债务率,严守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5+2”平台 公司实体化运作取得实质性进展,16 个实体化项目快速推进。获得棚改专项授信 55.5 亿元,融资结构优化提升,直接融资占比 30.9%。设立 2 亿元产业发展引导资金、1 亿元城市综合体扶持资金、1000 万元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基金,引导资金“脱虚向实”。积极向上争取各类项目奖补资金 16 亿元。推进直购电试点,双边电力直接交易 10 亿千瓦时。完成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腾出设施农用地 5.9 万亩,增加耕地占补指标 2600 亩。深入开展土地执法模范县创建,节约集约用地水平显著提升,盘活建设用地2100 亩。多渠道开展人才招引,引进各类人才 220 人,培育高技能人才 1000 人。科技贡献日益突显。加大财政对科技创新支持力度,设立 2000 万元技改专项资金,成立润灌科技小额贷款公司,不断激发企业科技创新活力,研发经费投入占 GDP 比重达1.22%。实施迪安化工、仁欣化工等重点工业技改项目 95 个,完成技改投资 90 亿元。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10 家、省级研发机构 6 家、省苏北科技专项富民强县项目 4 个。充分发挥科技镇长团桥梁作用,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入选“科技副总”5 人。裕灌食用菌获省首批“外国专家工作室”,金囤农化课题、天兆实业项目列入国家、省重点研发计划。推进知识产权战略实施,获授权专利 697 件、发明专利 33 件,企业授权专利数量、质量大幅提升。 三 城乡建设统筹推进,县域面貌焕然一新双城同创高质通过。县四套班子领导对 22 个村居进行分片包干,98 个单位实施挂联共建。围绕攻坚季、提升季、迎检季计划逐季实施,明确 33 项重点事项推进机制,加快创建落实。短短 8 个月时间,在创建基础十分薄弱的情况下,全县上下团结拼搏,奋力攻坚,迎难而上,以良好的成效顺利通过省级文明城市和省级卫生县城的测评考核,群众认同感、满意度显著提升,生动践行了“同心同德、攻坚克难、担当实干、无悔奉献”的“双创”精神。城市品质明显提升。完成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优化提升片区开发品质。棚户区改造快速推进,新设立党员干部和扫尾攻坚 2 个工作组,促进机关干部模范带头,加快遗留问题处置,顺利完成 4859 户、110 万平方米征收任务。建立“三限一追”禁违控违机制,拆除各类违建 1.8 万平方米。推进北环河、悦来河、调度河等重点水体综合整治,配套实施生态立体护坡、健身步道、河滨绿化,水系生态全面提升。年内实施游园绿化项目 36 个,新增城市绿地 30 万平方米。“颐高互联网+创业园”、金融中心、体育公园等新配套项目启动实施,碧桂园、瑞轩学府、上城府邸等高品质小区加快建设,城市内涵日益丰富。基础配套加快完善。综合交通体系初步形成,连盐铁路基本竣工,连镇铁路快速推进,204 国道、新港大道北环段 道路建成通车,盐河三桥新建工程主体完工。扬州路、泰州路北延段、学院路建成通车,人民中路、新东路、灌农路等7 条道路完成升级改造,新莞路、苏州路等 6 条道路改扩工程快速推进。新增新能源汽车 30 辆,城区第 3 路公交线路开通运营。铺设城区雨污管网 18.8 公里,完成城区道路、人行道板维修 2.4 万平方米。功能布局不断优化,建材市场、废品收购市场、大货车停车场建成投用,宝隆、聚龙商贸城等 6 个农贸市场提档升级,新建改建公厕 115 座,新增移动式垃圾压缩中转站 20 座。城市管理日益精细。大力开展清理侵占公共空间专项行动,重点整治私搭乱建、乱堆乱放、毁绿种植等行为,清理面积 16.2 万平方米。完成新安路、西湖路、英雄南路等 23条马路市场整治,店外经营得到有效治理。开展非法小广告专项整治,近似色覆盖 12.8 万平方米。规范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秩序管理,施划公共车位 6500 多个,道路划线 3.4 万平方米,非法营运三轮车得到有效整治,交通秩序大为改善。建立环卫网格化管理模式,重点治理城市“脏乱差”顽疾,150 个原单位家属区、80 个物业小区、城市主次干道和城乡接合部保洁实现全覆盖,200 余条城乡小巷、22 个商业广场、22 个社区(村)整治出新。全面加强建筑工地规范化管理、餐饮店改造整治和店铺门前四包责任落实,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初步形成。 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全县域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现,全面完成“三村两线”521 个建设项目,村庄卫生环境、基础配套设施、绿化美化持续提升,打造精品村 5 个、重点村 52个、整洁村 72 个,高标准实施硕项湖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建设。新民村入围全省首批特色田园乡村试点。“河长制”全面推行。完成农村河道疏浚 115 公里,新建改建农桥 169 座,提档升级农村公路 150 公里,灌北干渠拓浚全面完工,灌河治理完成年度任务。小农水重点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高标准通过省级验收。农村产权交易额突破 2 亿元。田楼镇建成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堆沟港镇、新集镇创成省级卫生乡镇,新安镇、新集镇分别被命名为省级“菌菇文化小镇”“稻渔生态小镇”,汤沟镇入选市首批产业特色小镇。四 实事为民协调共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社会保障更加有力。设立就业创业扶持基金和创业贴息贷款担保基金各 2000 万元,实施“五个一”行动计划,推动全民创业就业,创业带动就业 7720 人,新增城镇就业 1.02万人。创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合并征缴模式,全市率先实现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深度整合。完成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职工“五大”保险及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覆盖率和参保率稳步提升,被征地农民参保率 100%。交付各类保障房 651 套、改造农村危房 150 户。硕项湖、田楼水厂有序运行,改造三级供水管网 909 公里,城 乡供水安全得到有力保障。“医养融合”式社会养老全市领先,“阳光低保”经验全省推广,创成省现代民政示范县。教育卫生更加惠民。新建改建校舍 11 万平方米,实验中学新校区、未来星幼儿园建成投用,成立实验小学人民路校区,组建苏州路实验学校,完成百禄中小学联动发展。组建县教师发展中心,创成省市优质园 10 所、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 10 所。高考上线率和录取人数实现“双提升”。灌南中专荣获全国职校信息化教学设计一等奖。校车安全规范运营,有偿家教、社会办学整治成效明显。县第一人民医院全面投用,传染病医院主体完工。创成国家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 2 个,新增省卫生应急规范化乡镇 1 个、省示范村卫生室 6 个,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现全覆盖。妇女“两癌”免费筛查 2.5 万例,新生儿疾病筛查率 99.23%。生育服务管理改革全面落实。文体事业更加繁荣。设立 300 万元文化产业专项扶持资金,促进地方特色文化发展。孙洪香剪纸在党的十九大代表团驻地展出,胥力浦荣膺当代中国田园山水画名家。《扶情》入选省委宣传部优秀微电影展播,《拽耳朵》登上全省廉洁文化周开幕式,火雷艺术团多次走进央视。新安元宵灯会、“激情八月·活力灌南”广场文化、乡村特色文化演出深受群众欢迎。组织书画、舞蹈等文艺展演 35 场次,文化“三送”扎实推进,新建村文化服务中心 49 个,群众文化生活 更加丰富。成功举办市级以上体育赛事 3 场次,卞卡、杨欢欢等健儿勇夺国家级青少年体育赛事奖牌 17 枚。帮扶脱贫更加精准。强化“精准可持续”理念,探索“六个结合”帮扶机制,形成一批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帮扶模式,取得良好成效。年内投入资金 1.1 亿元,实施屋顶光伏、工厂化养羊、粮食烘干、农机合作社等各类帮扶项目89 个,发放扶贫小额贷款 7100 万元,提供公益性岗位 2165个。“阳光扶贫”全面推进,5200 多名机关干部与 2.8 万户低收入农户结对帮扶,加大“一增二减三兜底”帮扶力度,1.5 万名低收入人口实现脱贫,17 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实现“新八有”。省委驻灌帮扶工作队扎根第二故乡,帮扶成果丰硕,受到省市领导充分肯定和广大群众高度认可。五 综合治理稳步推进,社会质态不断改善生态保护卓有成效。生态红线保护有效落实,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的 13 项问题得到全面整改,“263”专项行动深入推进。减煤、减化年度任务翻番完成,禁养区内 98 家规模化养殖场关闭搬迁,全县 12 家砖瓦企业依法取缔,拆除或清洁能源替代燃煤锅炉 389 台。按照“四个一批”要求,关停化工企业 3 家,兼并重组 5 家,改造升级 10 家。新增乡镇污水收集管网 42 公里,建制镇污水处理厂建成试运行,城东污水处理厂一级 A 提标改造主体完工、工业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挥发性有机物、医源性废弃物、农业面源污染、 地下水开采得到有效治理。万元 GDP 能耗下降 2.2%。交通干线沿线、覆盖拉网式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走在全市前列。完成绿化造林 1.53 万亩,改造提升农田林网 3 万亩,创成省级绿化示范村 5 个。通过省级生态县考核验收,省级生态乡镇实现全覆盖。社会治理切实加强。积极应对“12·9”事故,科学组织现场处置,深刻汲取惨痛教训,全面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进一步压实各方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健全食品可追溯体系,强化药品抽查检验,食药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深入开展打黑除恶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多发性侵财、非法排污等违法犯罪行为。大数据指挥中心、消防指挥中心、新车管所建成交付,技防城顺利通过省级验收。“七五”普法深入推进,开展“三无”村、“四有”企业创建,法治惠民、法企同行成效突出。全省首创“互联网律师事务所”,拓展法律服务新路径。“阳光信访”全面推行,领导包案扎实开展,多元融合式矛盾纠纷调解成效明显,重点敏感时期联动稳控到位,顺利实现十九大期间“四个不发生”目标。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棚户区改造、全县域美丽乡村建设、鼓励返乡创业、弱势群体救助等方面发展成就和先进经验,被央视、《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广泛宣传报道。扎实开展“热爱灌南、奉献家乡”主题行动,通过精美文化墙、好人广场、公益广告等多种方式传播优秀文化、倡树新风正 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新时期灌南精神汇聚改革发展正能量,爱敬诚善的社会风尚蔚然成风。邵中国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周汝尧、柯继先两户入选全国“最美家庭”,王玉军荣登“中国好人榜”,汤沟村获评“全国文明村”。六 政府建设全面加强,效能作风持续优化作风建设持续深化。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双进双促”,以作风转变推动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主动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定期向县人大报告工作、向县政协通报情况,接受司法、舆论和公众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 126 件、政协委员提案 221件,办复率 100%,满意率 98%以上。法治政府建设有序推进,政府常务会议定期学法制度、法律顾问制度不断健全,政府决策实现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廉政建设有效落实。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一岗双责和监督责任,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切实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不断拓展民生监督,实现公共资金、国有资产、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全覆盖。强化重点领域权力运行监督,加强财政资金监管、政府采购和工程招投标管理,着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政治生态和良好氛围。政务效能不断优化。难题会办关口前移,全年会办难题640 项,推动各项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12345”政府热线、公共监督平台、县长信箱等服务平台高效运行,政务信 息实现“五个公开”。财政预决算全面公开,一般性行政支出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持续下降,办公面积全面达标,公车运行规范有序。电力通讯、地震消防、气象人防、盐业烟草、商粮物供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人民武装、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红十字会、妇女儿童、史志档案等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2018 年主要工作任务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 8%;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1%;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 9%、9.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不高于省控线,节能减排完成省市下达任务。一 坚定不移推进工业强县,着力提升经济发展质效全力以赴紧抓项目招引。围绕医药化工、钢铁冶金、家具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引进一批扩链、强链、补链项目。以绿色新兴产业为重点,着力招引一批引领发展的龙头企业。放大台资企业资源优势,突出以商引商,促进台资企业集聚发展。年内新招引超 10 亿元项目 5 个、超亿元项目40 个。多措并举强化载体支撑。化工园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园区实现销售收入、税收各增长 20%以上。创成绿色环保安全示范园区。经济开发区加快基础设施改造提升,推动重点 项目投产达效,实现销售收入 80 亿元、税收 3 亿元。临港产业园区调优产业布局,加快推动钢铁产业链高端项目入驻,化解船舶过剩产能 25 万载重吨。太仓园区加大招商力度,促进园区企业集群发展,力争进入南北共建园区第一方阵。不断提升乡镇集聚产业发展能力,乡镇工业集中区新入驻企业 40 家。千方百计推动产业升级。加快钢铁、化工等支柱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推动绿色建材、电子信息、精密机械等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快速增长,三大产业应税销售收入突破 60亿元。推动汤沟两相和酒业完成股改,仁欣化工进入上市辅导期。年内推动 50 家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实施 50 个重点技改项目,完成 100 亿元技改投入。新增科技小巨人企业 5 家。创建省著名商标 3 个以上。实现工业应税销售收入 430 亿元,新增规上企业 25 家。二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落实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多途径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新增农村集体股份制改革试点 50 家。加快构建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全年进场交易额实现 3 亿元。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新增绿色优质稻米 5 万亩,建成稻渔综合种养基地 5 万亩。牧原百万头生猪养殖体系项目全面 投产,带动生猪养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大力引进葡萄优良品种,围绕“一园四带”产业布局,培育精品种植基地 5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区突出提质增效、优化升级,充分发挥国家级出口食用菌质量安全示范区平台效应,力争食用菌产值达 60 亿元。做优食用菌、葡萄、优质稻米等农产品品牌,新创“三品”品牌 60 个。大力培育新兴主体。壮大家庭农场、合作社和行业协会等多种新型经营主体,年内流转土地 3 万亩,新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 5 家,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各 50 家,进入省示范家庭农场名录 2 家。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建成农业科技项目示范片 2 个。不断提升农业机械化保障水平,农机化率提升至 87%。新增地方农产品特色馆 3 个,培育壮大农村电商经营主体,推进食用菌网上交易平台投入运行,亚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成投用。精心打造美丽乡村。加快堆沟新城、田楼镇和李集乡 3个片区开发建设,促进产城融合发展。推动新安菌菇小镇、新集稻渔小镇、汤沟香泉小镇做大产业、做优特色、做强品牌。实现省级卫生乡镇创建全覆盖。深入实施全县域美丽乡村建设,建成精品村 8 个、重点村 50 个,整洁村全覆盖,巩固提升硕项湖市级美丽乡村示范片区。高标准推进新民特色田园乡村基础建设、产业培育、文化传承,积极做好省第三批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创成省级美丽乡村 5 个、康居 示范村 2 个。三 深耕厚植培强特色资源,推动现代服务业繁荣发展着力做强特色旅游。启动双鱼岛、农耕文化园、硕项湖现代农业观光园规划建设,组合开发五龙口旅游度假区、灌河观光水道、盐西乡村旅游集聚区、菌菇小镇、刘园休闲示范区等精品线路,做足特色旅游文章。提升汤沟酒工业旅游层次,精心设计点线,融入更多酒文化内涵。打造沂河淌自驾游基地,推动沿线特色田园乡村旅游开发。实施同兴生态园、万年达现代农业产业园提档升级,加快游客集散中心建设,突出民俗民宿、特色采摘、菌菇美食和运动休闲产业培育,创建三星级乡村旅游区 2 个。旅游观光突破 100 万人次,旅游收入超 8 亿元。着力提升商贸服务。“颐高互联网+创业园”年内建成运营,拓展“实体+线上”一体的新型消费模式。推进惠泽路周边商业圈、德汇城市综合体建设。完善洲业国际汽车城六大功能区,带动汽车现代经营模式的融合发展。加快推进金融中心建设。加快硕项湖大酒店整体运营,启动盐河特色水街规划建设,推动服务业深层次、全方位发展。着力壮大现代物流。着力打造“海河联运+公铁结合”大物流格局。新安码头建成运营。加快亚新钢铁、兴鑫钢铁物流码头建设。规划物流快递集散中心建设,引导城区物流 集中经营,新增电商主体 30 户,成功孵化 100 家,电商平台销售额超 5 亿元。四 更高层次优化县域环境,有效激发发展内生动力全面深化改革。落实各项减税降费举措,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推进环保费改税实施,促进企业加强“三废”治理。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提升“三个一”改革成果,加快推进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完善不见面审批政务(服务)体系。打造网上不动产登记中心,试行不动产交易登记县乡两级运行。全面突破省定“3550”改革目标,实现灌南政务服务“2230”。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改革,明确审批、监管、执法权责边界。推进堆沟港镇“授权审批”“执法下沉”试点。推进乡镇国土所整合,加快信用评级实践应用,着力打造“诚信高地”。强化科技支撑。新增省级研发机构 3 家,建立院士工作站 1 家,40 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进入“全国信息库”。强化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10 家。大力实施智能装备应用,新增省级“两化融合”企业 5 家。加快知识产权成果转化应用,力争 5 家企业通过贯标认证,8 家规上企业实现知识产权产出,授权发明专利 35 件。加快要素集聚。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持续做大转贷担保公司规模。健全考核,规范管理,推动“5+2”平台公司做优主业、壮大实体,为集团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成立半岛 公司、灌农公司,加快形成县域“6+3”平台公司实体化运作模式。设立 1000 万元专项资金促进人才引进,引进高层次紧缺型人才 220 人,培育高技能人才 1000 人,建立博士后工作站 1 个,新建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 10 个。五 注重功能品位同步提升,彰显水绿相拥的城市魅力持续提升城市品质。大力推进“活水进城、城市增绿、旧城改造、整治出新”四大工程。打通北环河、南环河,引进活水润城。完成重点水体两侧立体护坡、生态步道、绿色长廊、河滨公园建设,打造惠泽路、苏州路等绿化亮化示范路,新建改建开放小游园 5 个,新增城市绿化 40 万平方米。持续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年内完成 18 个地块、100 万平方米房屋征收任务。重点推进惠泽路北侧、民生桥西侧等地块连片整体开发。分步推进沿街店面立面规划改造,持续提升22 个商业广场、150 个老旧小区整治成效,加快城乡接合部、背街小巷整治出新,展现更加亮丽的城市新形象。不断完善基础配套。畅通城市路网,提升城市通透性和微循环能力。打通健康路、扬州南路、盐河路等城区“断头路”,改造提升苏州路、惠泽路、新安路等 13 条道路,新建英雄北路悦来河桥、新安路调度河桥等 4 座桥梁。完成城区桥梁安全检测。铺设燃气输送管网 30 公里、雨污管网 60 公里,改造三级供水管网 1000 公里。疏浚农村河道 130 公里, 启动沂南灌区改造、南六塘河治理。合理布局充电站 5 座,新增新能源公交车 20 辆,施划汽车泊位 3000 个。完成 345、235 省道灌南段建设,启动新张线南段建设,提档升级农村公路 150 公里。保障连镇铁路顺利推进、连盐铁路投入使用。切实加强精细管理。新安南路农贸市场建成投用,引导汽贸交易、农副产品、石材建材、废旧物资、汽车货运等业态进入专业市场,规范经营。实现城区全区域、全时段常态化管理。推动数字城管、公安、交通、商务等各类信息资源共享,构建城市智慧管理新模式。六 始终坚持实事为民理念,持续增进群众民生福祉落实群众安心的社会保障。新增城镇就业 1.1 万人,创业带动就业 8000 人。动态提高城乡低保、社会优抚、城镇职工养老金等保障标准。持续提高居民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拓展社会保障卡公共服务项目。加快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满足多样化养老需求。交付各类安置保障房 2160 套,改造农村危房 200 户。发展群众满意的教育医疗。加快惠泽路小学新建和第二中学、苏州路实验学校改扩建,硕项湖小学、淮河路实验学校建成投用。创成省市优质园 5 所、省小学特色文化建设项目 1 个、省四星级高中 1 所。本科上线数、一本录取数提升20%。广泛开展健康灌南建设,加快县第一人民医院三级乙等综合医院创建,妇幼保健院、传染病医院投入运行。新增 国家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 2 个、省示范村卫生室 5 个。创成省妇幼保健优质服务示范县。保障群众多彩的文体需求。持续放大魔术、书画、剪纸等地方特色文化品牌效应,创作一批有影响力的文艺精品。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送戏、送电影下乡 3000 场次,送书下乡 2.6 万册,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 400 场次以上,高质量举办建县 60 周年系列展演。持续推进书香灌南建设,加快体育公园建成投用,承办省市级以上体育赛事 3 场次,开展太极拳、健身操等群众性健身活动 100 场次以上。加快群众期盼的脱贫步伐。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不断增强经济薄弱村“造血”功能,所有省定经济薄弱村实现“新八有”。坚持“一户不少、一户不落”,持续推进干部结对挂钩、产业项目带动、生产就业扶持、资产收益分红等帮扶举措,年内确保“十三五”建档立卡一般贫困户 90%实现脱贫。突出沂河淌片区集中开发,改善片区生产生活条件,推动区域连片脱贫。发放小额贷款 8000 万元。七 强化社会生态综合治理,打造幸福和谐美丽家园筑牢安全生产防线。落实属地管理和行业监管责任,压实压紧企业主体责任。加强危险化学品专项整治,突出硝化、氯化高危工艺等涉及“两重点一重大”专业化、制度化大排查大整治。同步推进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严厉打击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 铁腕整治环境污染。深入推进“263”专项行动,打好治气、治水、治土三大攻坚战。加强大气污染防控,高频开展重点行业专项整治,全面完成燃煤锅炉整治,常态化落实好秸秆综禁,确保全年空气优良天数 300 天以上。切实加强“五水”同治,完成宏耀热电联产、国丰循环经济产业园、城东工业污水处理厂建设。加快 26 公里乡镇污水收集管网铺设,9 个建制镇污水处理厂有效运行。完成经济开发区、现代农业示范区截污管网铺设。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完成 48 个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强化工业农业面源污染控制,达标整治畜禽养殖污染。做好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落实环保信用等级制度,重拳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力促集约绿色发展。合理布局城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集聚。加大禁违控违力度,源头遏制违法建设。严守“新上项目决不产生新的污染,现有污染项目坚决治理到位”两条底线,加快亚新钢铁、兴鑫钢铁环保提升项目建设,推动园区企业清洁生产整治全覆盖。深入贯彻落实省建筑业改革发展“20 条”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家庭等生态创建活动,启动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镇村创建。完成绿化造林 2.3 万亩,成片林 1.2 万亩,栽植珍贵用材树种 80 万株,改造提升农田林网 4 万亩,创成省级绿化示范村 7 个。加强社会治理创新。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网络,强化 食品药品全过程监管。注重舆情监测,提升研判处置水平,切实净化网络空间。推进法治机关、法治乡镇、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创建率达 45%。推动网格化社会治理,试点“一委三会”治理与服务模式,维护好社会和谐稳定大局。八 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践行务实高效的为民情怀始终把高效为民放在首位。积极倡导契约精神,严格信守责任承诺和服务承诺。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充分发挥“12345”热线、县长信箱等服务平台作用,深入开展“双进双促”大走访活动,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时刻关注民生诉求,积极回应群众期盼。始终把尽责担当落到实处。建立完善以“加大难题会办力度、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深入一线落实法、短板提升工作法”为主要内容的“两加两法”工作机制,深入落实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地为实干者鼓劲、为担当者撑腰、为创新者护航。健全督查推进机制,强化行政问责,保障政令畅通、落地生根。始终把公权运行置于阳光。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做到依法决策、科学决策,加强决策实施跟踪评价。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全面落实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制度。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全面深化政务公开,广泛接受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始终把廉政纪律挺在前面。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一岗双责和监督责任。严格政府投资项目建设、招投标、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监管,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良好干事创业环境。2018 年泉州市鲤城区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鲤城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17 年政府工作回顾2017 年,在中共鲤城区委的领导下,区政府深入贯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对福建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和践行新发展理念,与全区人民一起,认真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各项决策部署,围绕“321”目标,深入实施“四大行动”,苦干实干,砥砺前行,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较好地完成区第九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295 亿元、增长 7%;工业增加值 101 亿元、增长 4%;第三产业增加值 173.2 亿元、增长 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57.48 亿元、增长 12%;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 18.28 亿元、增长 7.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0.38 亿元、增长 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30.99 亿元、增长 5%;出口商品总值 31.06 亿元、下降 6%;实际利用外资 3.23 亿元、与去年持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05万元、增长 5%。一年来的主要工作和成效是:(一)紧抓企业、产业、兴业,经济发展稳健向好稳企业。深入开展“促进项目落地、帮扶企业发展”“工业项目竞赛”等活动,落实工业稳增长、旧厂房改造、扩大进出口等助企惠企政策,实施旧厂房改造项目 55 个,兑现各项惠企补助资金 9900 多万元。加强金融风险防控,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调结构。大力开展高新企业和龙头企业培育行动,新增高新技术企业 8 家、产值超亿元企业 9 家,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 174.88 亿元、增长 3.4%,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 48%,产值超亿元企业实现产值 300亿元、增长 14.7%,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 82.4%;其中铂阳精工 CIG 靶材项目进入试产阶段。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发展,全区有 16 个“数控一代”示范项目,8 家市级以上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其中国家级 1 家、省级 4 家),5 家企业正式通过工信部两化融合贯标管理体系评定。深入开展“第三产业提升年”活动。加快发展文化旅游、商贸服务、企业 总部、电子商务等高端业态,楼宇总部经济创税 2.3 亿元、增长 7.3%;限上电子商务企业实现网上零售额 41.8 亿元、增长 38.5%;文化旅游持续升温,东亚之窗文化创意产业园、泉州美食城等项目稳步推进,华侨新村、府文庙和龙头山等片区加快建设,有序推进 12 个文化进街巷旅游提升工程,新门文旅街区获评全市第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巩固提升专业街市,百脑汇、开元盛世等大型商贸项目建成投用。全区三产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近 60%。推项目。深入开展“项目攻坚年”活动,强化指挥部运作机制,集中攻坚项目谋划、征收扫尾、前期突破等关键环节,加快项目建设进展。重点开展项目征收清零行动,集中解决了一批困扰多年、久拖未决的征收扫尾难题。其中,田安路南拓二期解决了长达 9 年的征收难题;晋江下游生态整治项目鲤城段完成土地及附属物征收。府文庙周边环境整治工程 17 天内完成征收任务,提前一个半月完成市里下达任务,创造了鲤城征收速度;西郊片区改造项目(鲤城片)完成征迁任务的 98.46%。加快回迁安置工程建设,龙头山片区改造安置房复工动建,全区建成安置房 7.53 万㎡。全年新增谋划项目 23 个、新开工 12 个,竣工或部分竣工 17 个,58 个在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 64.58 亿元,超额完成年度计划投资任务。(二)紧抓建城、美城、创城,城市品位加快提升城市建设再上水平。深入开展城市“双修”试点,策划 生成第一批试点项目 30 多个,总投资超 20 亿元。配合抓好“七个一”示范工程,收储修缮古大厝、特色建筑 10 处。加快新区建设步伐,策划实施站前大道西侧、兴贤路中段、田中石结构房屋等片区改造项目,建成新天城市广场、建发珑璟湾、尚好家园、盛世城品等一批商住楼宇。投入 1200万元实施市政设施建设,完成 2017 年“XIN”行动背街小巷修补任务。完成进出城通道景观整治提升工作,南环路道路及景观提升改造、笋江路兴贤路五岔路口改造正抓紧施工,2 号污水提升泵站正式运行。推进江南新区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建设,已建成站点 50 个、投入微笑自行车 1600 辆。城市管理精细人本。在全市率先出台改革实施方案,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实施西街东段、中山中路分时段交通限行和精细化管理。开展“社区营造”活动,形成政府、社会、群众互动联系、共同参与的城市治理工作体制。启动城市垃圾分类处理试点。加大占道经营综合治理力度,强化学校、车站、医院、景点等重要区域周边管理。推进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开展新一轮深化“两违”综合治理三年行动,完成市下达“两违”整治任务 140%以上。城市美誉显著提升。担好“主场”之责,全力以赴做好“古泉州(刺桐)史迹”申遗迎检各项工作,集中力量推进古城“四片二线四整治”,完成 5 个申遗点周边 202 项环境整治任务,高质量接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现场考察。巩固提升国家级生态区创建成果, 推进清新水域、清净蓝天、清洁土壤三大工程;全面落实生态环保“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主动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认真配合中央、省、市环保督察,完成各级环保督察整改工作,环保目标责任书和污染物减排工作在全市考核中获得“六连优”,环保网格化管理经验在全省推广。深入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推动全国文明城市、省级文明城区创建工作机制化常态化。投入4000 多万元完善配套设施,推进城市环境卫生整治,高分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检。伍堡社区、金山社区获评第五届全国文明单位。(三)紧抓活力、动力、推力,发展动能持续增强强化改革活力。巩固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试点成果,金融服务中心三期建成投用,整个中心入驻华夏银行等 50余家金融、类金融、增值服务机构,全年对接企业和个人融资超 10 亿元。扎实推进资本运营,列入省、市两级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各 9 家。运作推广 PPP 模式,落地项目 2 个、总投资 6.74 亿元。启动区属国有企业改革,完成国有资产摸底等前期工作。启动“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执行“住所(经营场所)申报制”“双随机”抽查实现全覆盖,全区市场主体总量达 4.74 万家、增长 20%。全市首推简易注销登记制度改革。强化创新动力。实施高新区争先进位行动,深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快实施 24 个重点技改项目。 新增省级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 7 家、科技型企业备案 7 家,9 个项目获市级科技项目立项。“双创”磁场效应进一步显现,新增省级众创空间、新型科研机构各 1 家,引进市级新型科研机构 1 家。实施“人才港湾计划”,全市首创“五彩”人才服务体系,35 人入选市区两级高层次人才库,2 人入选市科技创业创新领军人才。强化开放推力。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和福建海丝“核心区”建设,着力搭建对外开放交流平台,与斯里兰卡科特市签订缔结友好城市意向书。深化经贸交流合作,组织企业参与深洽会、海交会、厦洽会等国际投资贸易促进活动,完成外资签约项目 10 个、总投资 3.07亿美元,其中 8 个项目落地。出台实施招商工作绩效考评奖惩方案,组织到深圳、东南亚等地开展异地招商,与中建国投、万达、华侨城等央企名企达成合作意向;利用闲置楼宇、厂房等引办企业 1500 多家。(四)紧抓惠民、利民、安民,群众生活不断改善社会保障能力持续增强。提高财政对民生领域供给权重,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 66%,全面完成总投资近 1.5 亿元的 26 个为民办实事项目。新增就业 9000 多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0.87%以内。社会保险继续提标扩面,职工基本养老、城镇居民养老、失业、工伤等参保人数分别增至 9.41 万、4.18 万、5.63 万和 7.88 万人。完成全民参保登记试点工作,参保登记入库率 100%。强化住房保障,建 成保障性安居工程 170 套,石结构房屋改造完成市下达任务的 106%。公共服务供给更加丰富。实施总投资近 80 亿元的民生社会事业补短板专项工程,稳步解决供需矛盾突出、塔尖资源不足、老城新区不均等问题。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实施中小学校布局及建设五年规划,泉州七中江南校区全面开工,泉州十五中图书馆等 9 个“薄改扩容”项目竣工或部分竣工,泉州实验中学附属学校落户江南新区,新增公办幼儿园和中小学学位约 5500 个。高质量通过教育部国家义务教育监测和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区省级评估,获评省级安全教育示范区,7 所中小学被确认为省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稳步提升医疗卫生发展水平,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工作三年行动,全面推进医联体建设,进一步引导分级诊疗,引入一批社会办医项目,万祥医院开工建设,新增医院床位 40 张。获评全国首批健康促进示范区、省级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区、省市计生先进区。江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获评国家百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快发展养老和老龄事业,实施居家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工程。繁荣公共文化事业,配合市里组织好环泉州湾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第三届海丝国际艺术节和第二届泉州海丝古城徒步穿越活动,举办 2017 年泉州元宵灯会暨区第十九届元宵花灯展、“喜迎十九大·古城文艺活动”等系列活动。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保生大帝信俗入选省级非遗名录。 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会系列赛事。基本完成第二轮《鲤城区志》修编工作。社会治理成效显著。社区建设全面加强,累计建成一站式社区服务站 76 个,社区服务载体、服务事项、服务网络、服务水平明显改善。军民融合持续发展,荣获省双拥模范城“七连冠”。全面开展“七五”普法工作,扎实推进平安鲤城建设,持续开展六个专项治理活动,精准打击“沙霸”“搬霸”等犯罪分子。深化“平安建设”三级联创,推进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对“平安社区”居民给予居民医保、基础养老、大病统筹三个 10%奖励,常住人口综治保险实现全覆盖,群众安全感和满意率明显提升。完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依法及时解决信访问题,圆满完成重大活动期间信访安保维稳工作,社会大局安定稳定。扎实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综合监管,持续推进“餐桌污染”治理,建设食品放心工程。扎实推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构筑双重预防机制,四项安全指标全面下降,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防台度汛、应急管理、妇女儿童、残疾人事业、民族宗教、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台港澳侨和外事、档案、防震减灾、慈善、关心下一代、对口帮扶、粮食安全等工作均取得新的成效。(五)紧抓善政、勤政、廉政,自身建设有效加强坚持依法行政。认真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依法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决定、决议,主动配合区人大依法履 职,定期向人大报告工作,办理人大代表建议 115 件,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 100%。支持区政协履行职能,主动接受民主监督,充分发挥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的重要作用,促进政府科学决策,定期向政协通报情况,办理政协提案 135 件,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 100%。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建立法治政府指标体系,强化法制约束和权力内控。行政机关法律顾问制度基本建立,依法行政绩效考评在全市名列前茅。坚持提效简政。加大效能督查力度,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最多跑一趟”“一趟不用跑”服务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行政审批事项缩短至法定时限的 40%以内,群众满意率达 99%。坚持廉洁从政。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学习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争做忠诚干净担当干部。持之以恒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完成公车改革任务,“三公经费”下降 27.7%。加强廉政建设、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等工作,健全完善政府监督体系,22 个政府部门及下属事业单位实现纪检派驻监督全覆盖。各位代表,鲤城这一年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区委统揽全局、科学决策,区人大、区政协有效监督、大力支持,全区人民团结一致、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离 退休老同志,驻鲤省市属单位、驻鲤部队、武警官兵、企业界人士和来鲤创业务工人员,以及广大台港澳同胞、海外侨胞、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鲤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主要是:经济发展质量不够高,产业结构仍处于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的阶段,高附加值的新兴业态发展不快,现代服务业占比不高。城市能级亟待提升,古城新区联动互动不够,破解空间载体限制的办法措施不足。生态文明建设还有短板,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城市修补、生态修复任务还相当艰巨。社会事业发展不够充分,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还不能满足群众需求。政府作风效能建设还要加强、干部担当意识、责任意识有待强化。对此,我们将突出问题导向,采取务实举措,努力加以解决。二、2018 年政府工作安排2018 年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我们将以更高的目标、更新的举措、更实的作风,推动鲤城更好更快发展。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福建”和“五个泉州”发展大局,按照区委八届五次全会的部署要求,加快经济、城市、文化、社会“四大转型升级” 步伐,全力打造都市产业高地、生态宜居高地、文化旅游高地、幸福民生高地,奋力谱写鲤城发展新篇章。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8.7%,工业增加值增长 6.5%,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 10.5%;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增长 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3%;出口商品总值(海关口径)增长 5%,实际利用外资(验资口径)增长 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6%。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2018 年的经济增长要有个更高的奋斗目标,在实际工作中,要按市里下达的目标任务来完成。重点抓好以下六方面工作:(一)致力创新转型,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坚持智造创造导向。推动光伏电子信息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引导纺织鞋服、机械汽配向智能制造和服务型制造发展。一是大力培育重点龙头企业。鼓励企业向“专精特”方向提升,重点扶强铂阳精工、火炬电子等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排头兵企业。力促米亚索乐、鸿福化纤、汉威智能制造等项目尽快投产达效,力争新增产能 16 亿元以上。二是落实“中国制造 2025”试点示范,引导和支持企业开展智能化成套装备和自动化生产线改造,组织机械装备重大专项和首台(套)重大装备攻坚,大力推广智能装备和工业机器人。三是开展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试点行动,加 快海天科技、佰源机械等“互联网+”项目建设,推动“互联网+制造业”融合发展。坚持生产生活引领。积极培育服务业新主体、新业态,实施年度投资近 19 亿元的 25 个服务业项目,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速、占比提高、业态提升。一是推动制造业由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重点扶持海天科技、鸿星尔克、七星电气等 11家企业开展主辅分离,大力发展与制造业相匹配的供应链管理、仓储物流、外包综合服务、工业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二是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高端化延伸。重点发展楼宇总部经济,依托百脑汇、温陵商贸中心等楼宇资源,改造提升老城区老旧办公场所、厂房,引进一批营销总部、研发总部,力争总部经济创税达 2.5 亿元。加快推进网商虚拟产业园鲤城分园建设,争创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区。支持中闽百汇、东南医药等建立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加快新雅仕冷链物流建设,引导相关物流公司总部或分公司入驻鲤城,构建多层次、多类型的物流配送体系。三是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便利化品质化提升。培育壮大文化旅游、批发零售、居家养老等业态,巩固提升中心城区商圈优势,鼓励新天城市广场、开元盛世广场等大商贸、大卖场做大做强;引导现有专业市场做大规模、转型升级,力争全年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 266.8 亿元、增长 16%。坚持创新创业驱动。主动融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全面加强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壮大高新技术企业群体,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扶持培育一批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和具有自主品牌的科技型行业骨干企业,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 2 家、省级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 1 家。加强创业创新平台建设,实施年度投资 7.92 亿元的 14 个技改项目,培育“数控一代”示范产品项目 8 个以上,建成至少 3 个(条)市级以上数字化车间、生产示范线,力争培育新型研究院、众创空间各 1 家,推动现有平台升级进位。开展专利“三抓三重”工程,力争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 9.5 件,确保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考核验收。按照“优政、强企、惠民、特色”的总体要求,稳步推进“智慧鲤城”规划建设。深入实施“人才港湾”计划,加大创业创新人才培养,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营造充满活力的“双创”生态。(二)打好海丝品牌,打造文化旅游强区挖掘活化海丝基因。搭建鲤城文史在线编纂平台,通过专家名人采访、文学名家采风、名城故事整理等,多维度、多形式地发掘古城海丝基因。实施文旅产业倍增计划,加快新门文旅街区、源和 1916 三期四期、东亚之窗、侨乡自驾游中心等项目建设,配合推进总督府精品酒店、小山丛竹、龙头山、旧车站等特色街区创建,推动高山、龙岭-紫帽片区等大型文旅项目尽快落地;把 5 个申遗点串点成线,培育 发展“探寻海丝”“文化寻根”“乡愁记忆”等主题的文化研学游、民俗风情游、创意体验游,打造海丝旅游品牌。构建海丝史迹、多元信仰文化、非遗传承等“大遗产”保护体系,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平台建设,推动拍胸舞、南音、火鼎公婆等民俗文化更好地传承、传播。优化提升海丝平台。落实好城市“双修”国家试点工作,全力抓好古城“双修”试点工作第一批项目,通过修补古城功能、保护传统建筑、修复古城生态,扮靓古城、做旺古城。要修补古城功能,抓好中山路试验段、西街城市修补试点工作,持续推进背街小巷整治提升“XIN”行动,加快推进金鱼巷、象峰巷等微改造。实施古城供电质量双提升工程和供水旧管网、消防设施改造工程,完善古城市政设施。构建“公交+慢行”交通方式,打造公交“小蓝”“小白”,自行车“小黄”和三轮车“小红”相互补充、规范有序的多彩交通体系,新建一批交通接驳系统和旅游集散中心;实施居民骑行环境畅通工程,完善古城慢行空间系统。要修复古城生态,配合市里加快八卦沟、笋浯溪等水系修复,整合内沟河两侧管网,改造硬质驳岸,打造亲水平台,策划提升滨水业态。配合实施拆墙透绿工程,提升古城绿化景观。重点推进华侨新村市政园林景观提升工程。推动制定古城传统建筑修缮技术导则,开展“点亮家园”营造活动,引导群众参与修缮中山路骑楼和历史风貌建筑。 宣传推介海丝印象。抢抓国家建设“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契机,最大限度用好“古泉州(刺桐)史迹”申遗效应,策划海丝古城推广方案,利用旅游博览会、网络营销、合作营销等载体和渠道加大宣传,集聚人气。加快推进文艺精品创作工程,挖掘海丝文化、闽南文化精髓,推出一批鲤城原创作品,讲好鲤城故事。拓展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城市推介,加快与斯里兰卡科特市等海丝城市缔结友好关系,重点挖掘锡兰王室传奇故事,建设两地文化交流平台,摄制影视作品,提升古城知名度和影响力。(三)强化主城意识,建设高端品质新城全域覆盖高端设计。科学谋划新区“成长坐标”,按照主城标准做好新区城市设计,推动新区现代感和古城历史感有序衔接、有机融合。以提升群众获得感为导向,统筹考虑住房、医养、教育、出行等民生问题,在江南新区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指导下,编制完善基础设施、教育、医疗、文体、养老、绿地系统等专项规划,并强化规划法治力和执行力,持续提升新区城市品位。立足产城互动、融合发展,开展新区城市业态策划,让城市既有“城”的形态,又有“市”的繁荣。全域一体滚动开发。继续开展“项目攻坚年”活动,按照“五个一批”滚动推进项目建设,实施在建重点项目 64个、总投资 341.35 亿元,年度计划投资 65.46 亿元,力争 开工建设 30 个、竣工投产 26 个。以大项目运作、大片区开发的城市更新模式推进新区新型城市化进程,统筹实施站前大道西侧、兴贤路中段、田中、延陵等片区改造项目,全面提高江南新区城市颜值。全域共建精细管理。结合城市“双修”工作,开展综合交通提升工程,加快推进南环路、笋江路道路及景观改造,升级常兴路、火炬街、锦美街等支路;拓展新区公共交通覆盖面,改善居民出行条件。落实绿化提升三年行动,启动站前大道和江滨南路金塔段绿化提升工作。加快城区洁净工程,落实垃圾分类试点任务,促进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开展新区雨水管网清淤、检测和修复,疏浚繁荣渠(站前大道-东边社区)等沟渠。实施厕所革命,改造首批公厕 10 座。以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为契机,深化“两违”治理和市容管理,整治农贸市场,打造干净有序的城市环境。(四)激活发展要素,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探索国资管理改革。加快区属国有企业改革步伐,立足主业归核、资产归集、产业归位,创新组织架构、主营业务、管理体制,将区属国有企业整合成主业突出、竞争力强、支撑带动作用明显的国资公司,做大做强国有企业。推进园区开发公司改革,探索与省、市国有投资机构合作组建资产管理公司,拓展股权投资、资产处置、企业投融资服务、物流贸易等领域业务,增强园区自身造血功能。加快园区创业投 资服务中心建设,策划打造园区产业创新创业基地,完善产业支撑服务平台。探索市场化运营运作,盘活存量安置房等国有资产。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构建以权责清单为核心的阳光高效审批体制、以企业和群众需求为导向的简约便捷公共服务模式。实施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标准化管理,探索“前台综合服务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的政务服务新模式。继续推行“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办事清单,建立健全事中事后监管机制,努力把鲤城建成行政审批事项最少、行政效能最高、企业运营成本最低的地区之一。深化商事登记改革,持续实施“多证合一”,探索“证照分离”,打造市场准入便利化链条。统筹推进其他改革。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等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安置房建设,推动七中江南校区等 PPP 试点项目落地建设。支持小微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加快发展,进一步拓宽企业和个人融资渠道。严密防范金融风险,疏通出口,及时处置企业不良资产,多管齐下保障金融安全。全面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完善诚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诚信“红黑榜”发布等一系列信用制度,完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五)注重借势借力,拓展招商开放空间精准招商。一是整合招商资源。把招商选资作为鲤城发 展的“生命线工程”,建立配强招商引资中心,让专业人员专注招商工作;围绕“突出招大引强、瞄准高端产业、锁定优质项目、不断培育新动能”目标,整合区内区外、线上线下各类招商资源和信息,构建完善重大项目库。二是强化产业招商。立足鲤城的文化资源、产业特色、商圈氛围等区域优势,突出第三产业集群招商。重点加大楼宇经济项目招引力度,通过政府引导、专业招商、特色集聚等方式,“因楼制宜”“一楼一品”“一企一策”引入一批现代金融机构、企业总部,培植一批亿元楼宇。三是创新招商方式。强化招商考核,建立园区、部门、街道联动机制,营造全民招商氛围。强化驻点招商、以商招商、会展招商和委托招商,提高招商实效。四是优化营商环境。健全项目评审机制,提升综合服务水平,促进招商从政策优惠向服务优化转变。注重对企业家的人文关怀,营造关心企业家、支持企业发展的浓厚氛围。建立健全企业帮扶机制,“一事一议”及时协调解决困难问题,鼓励企业扩大投资、做大做强。双向开放。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大局,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鼓励企业积极稳妥“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继续支持汉威机械、峰亿轻纺等企业到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投资办厂,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对外经贸交流合作机制。发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贸易等新兴业态,推动外贸向优质优价、优进优出转变。支持制造业企业布局跨境 电商业务,新增一批出口备案企业和跨境电商主体。培育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健全完善通关、退税、物流、金融、财务、信息等配套服务,营造开放发展的良好氛围。以侨亲情感为纽带,加强台港澳侨交流,做大朋友圈。继续开展泉籍精英故乡行、鲤台传统文化交流等活动,促成更多侨亲乡贤回归鲤城投资创业。(六)聚焦共建共享,满足美好生活期盼优化生态环境。推进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进一步打响“山水人文、全域生态”品牌,努力实现生态环境的“高颜值”和经济发展的“高素质”。深化环保“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认真落实生态环保目标责任,主动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工程,落实“河长制”,实施重点流域、小流域及黑臭水体整治工程,确保饮用水源安全;实施大气污染防治工程,盯紧空气质量达标天数等约束性指标,整治工业废气、焚烧垃圾等污染源,守护“鲤城蓝”;实施土壤污染防治工程,开展土壤污染源调查,推进土壤治理修复,稳定土壤环境质量。开展环保设施与能力建设攻坚,落实环保监管责任,提升执法能力,惩治和防范环境违法行为。补齐民生短板。加快实施教育、卫生与健康、养老和民生基础设施等补短板专项工程。教育方面,举全区之力争创 全省首批“教育强区”。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全面改薄”,加快推进七中江南校区PPP 项目,完成区第二实验小学等项目。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支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推进优质高中建设,支持泉州七中通过一级达标中学和示范性高中复评,加快创建泉州十五中省一级达标和泉州六中省二级达标。出台奖教激励政策,大力推进“三名一训”工程,进一步解决教师职称评聘、师资紧缺等问题。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持续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卫计方面,持续巩固全国首批健康促进示范区创建成果。开展全国慢性病综合试验区建设。实施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三年提升工程,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施、设备“双达标”。加强医联体合作,深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支持社会资本办医,为群众看病就医提供便利。提升妇幼健康保障水平,服务全面二孩政策,配合建设泉州妇产科医院。养老方面,优先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积极引进专业化服务组织,不断深化医养结合,争创全国居家养老社区服务改革试点。突出抓好养老服务工程包,引导社会力量发展养老产业。开展老年人健身活动,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同时,结合古城保护、新城建设,加快实施民生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包项目,持续完善民生基础设施体系。共建美好家园。加强社会保障。稳妥推进城镇职工“五险”、基本养老保险提标扩面工作;加强社保经办机构内控 制度建设,强化基金征缴和监管。支持灵活就业、创业,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创业。完善临时救助制度,重视发展社会救助、慈善事业。进一步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加快龙头山片区等安置房建设。创新社会治理。深化平安创建,促进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与平安建设深度融合,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建设完善综治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持续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完善社区干部激励保障机制。落实“七五”普法规划。坚持领导接待群众“三固定”制度,引导群众合理合规合法表达诉求。落实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意见,推进安全生产执法年活动,完善用好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数据库。落实国务院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健全消防安全责任制,提高公共消防安全水平。落实食品药品安全地方政府负总责,按“四个最严”要求,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巩固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启动第四次经济普查;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提升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遂行任务的能力,强化军民融合发展;深入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抓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台、老龄、地方志、档案、粮食安全等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红十字、计生协会等人民团体开展工作,形成共建和谐的合力。三、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区政府要有新气象、新 作为。要在区委领导下,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定“四个自信”,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断提高驾驭经济、管理社会、推进改革、服务群众的能力,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一)打造充满朝气的有为政府。要认真学习**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理想信念和发展信心,强化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保持昂扬向上的进取状态。要发挥政府班子“领头羊”关键作用,凝心聚力抓发展,立标杆、做榜样,带动干部队伍为鲤城发展出谋划策、贡献思路。要强化专业意识,培养专业精神,提升专业素质。突出项目运作,将战略目标具体化,将工作任务项目化,切实把蓝图变成现实,把愿景变成实景。突出正向激励,注重在项目一线、招商引资、帮扶企业等任务繁重岗位,锻造一支能力出众、朝气蓬勃的干部队伍。(二)打造务实为民的实干政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大力弘扬“滴水穿石”精神和“四下基层”“马上就办”等优良作风,切实解决群众期盼和急需的热点、难点问题。总结府文庙周边环境整治项目征收等经验,集中攻克项目征收、招商引资、国企改革、风险防范等“硬骨头”,高标准实施26 件为民办实事项目,努力以良好的工作成效取信于民。进一步提升工作落实力,建立健全重点工作清单制度,改革完善绩效考核办法、督查制度、工作函告单制度和容错免责机 制,全力破除“推诿扯皮、逃避执行”“不推不动、被动执行”等现象,做到每项工作有清单、有督查、有考核,确保区委的决策落到实处。(三)打造公正廉洁的法治政府。严格依法行政,坚持以法治化思维引领政府依法科学决策,以法治化要求推进政府依法规范用权,运用法治方式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依法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坚决落实各项决议、决定、审议意见,定期报告工作。主动接受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建议。广泛接受新闻舆论和人民群众监督。深化一府两院联席会议机制,提供全方位司法保障。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问责条例、党内监督条例等,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精神,持续整治“四风”问题。深化政务公开,加大国家监察和审计监督力度,加强重点领域廉政风险防范,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营造风清、气正、劲足的干事氛围。各位代表!时代赋予新重任,实干铸就新辉煌。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中共鲤城区委领导下,凝心聚力、锐意进取、勇于拼搏,为加快推动鲤城新一轮跃升而努力奋斗! 2018 年牡丹江市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提出意见。一、2017 年工作回顾2017 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下,我们认真学习、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书记对我省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全面振兴发展,经济社会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发展态势。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6.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11%,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9%,进出口总额增长 2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增长 7%。绥芬河、海林、穆棱、宁安、东宁保持全省十强县,林口居第 18 位,均实现位次前移。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致力壮大实体经济,努力提升产业项目层次和实效,全面振兴发展基础更加坚实。持续开展“四比”活动和产业项目督导,狠抓落地开工、达产达效、园区提升和招商融资,新开工大基医疗健康示范基地、霖润天然纤维素等亿元以上产业项目 113 个、比上年增加 28 个;列入省重点的53 个产业项目投资完成率达到 113.5%;全市产业投资增长10%、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 63%。百威英博 30 万吨啤酒、 汇能光电、穆棱新凌万锭亚麻纱等 40 个项目形成新产能。各县(市)区为市经开区引入项目 7 个,市经开区在建 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 5 个、新签约 13 个,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0%;7 个重点园区完成投资 155 亿元。组建 21 个专业招商局,实施“五路并进”精准招商,成功举办 CCTV“国家品牌高峰论坛”等活动,新引进艾诺威生物医药、绿色食药产业园等亿元以上项目 80 个,引进域外资金 936 亿元、增长 10%,向上争取政策性资金超过 180 亿元;组建市投资集团,采取PPP 模式融资 5.2 亿元,北味菌业在新三板挂牌。(二)深入实施工业立市战略,扎实做好“三篇大文章”,工业基本面企稳回升。综合施策稳增长、调结构、转动能,规上停产企业由 112 户减少到 12 户,工业增加值由负转正、逐月回升。调控服务力度加大。全面落实减负降费政策,推出实体经济降成本增效益 26 项政策措施,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 30 项、为企业减负 3864 万元,为 226 户企业缓解资金紧张,为 38 户企业争取到省大用户直供电政策,我市获批国家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实施培育规上企业专项行动,全市新增规上企业 33 户。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实施“老字号”技改项目 42 个、完成投资 21.5 亿元,恒丰纸业设备改造升级等 5 个亿元以上技改项目投产达效,富通空调新增压缩机产能 40 万台,中车铸业产值增长 1.7 倍,友搏药业、首控石油等 8 户企业纳税超亿元,成为我市税源重要支柱; 加快推进牡丹江烟厂、中鼎牧业液态奶加工、康师傅矿泉水二期等“原字号”项目,镈浩高纯石墨生产线投产,全市食品产业产值增长 10%、矿产资源精深加工率达到 20%;集中力量推进具有较大增长潜力和发展空间的“新字号”,珍宝岛药业、太敬机器人等项目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产值增速高于全市 1.4 个百分点。创新驱动深入推进。与中科院长春分院签署产业技术创新育成中心共建协议,牡丹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加盟机构、专家分别达到 450 家和 808 人,拥有高新技术成果 2000 多项,创新服务体系渐趋完善,我市成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创新驱动效应开始显现,全市新增销售收入 500 万元以上科技型企业 121 户、科技企业孵化器 12 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被评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 10.4%、高于全省平均和全市 GDP 增速 3.9 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加快发展。深入落实省支持民营经济发展若干意见,加大鼓励、支持、引导力度,我市成为国家民营经济发展改革示范城市。(三)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三农”工作再上新台阶。全市农业总产值突破 400 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有望实现全省“十五连冠”。以市场为导向加快结构调整。调减玉米种植 50 万亩、增加经济作物 30 万亩,粮食总产 56.1 亿斤;食用菌规模稳定在 43 亿袋(块)、标准化棚室突破 1 万栋,蔬菜面积达到 51.5万亩,新增沙棘、大榛子等林下经济面积 11.3 万亩,北药面积增长 1.9 倍,畜牧业产值增长 5.1%,绿色有机认证面积增加 10 万亩、达到 478 万亩。以龙头品牌营销为抓手提升产业化水平。突出“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建设,凯飞食品等 8 个亿元以上项目竣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 215 户,宁安兰岗现代农业产业园、西安区台湾农民创业园成为国家级,绿色有机认证、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分别达到 205 个和 19个,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 47.8%;运用新模式、新业态助推农产品由“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建设“互联网+农业”高标准示范基地 96 个、33.8 万亩,签订众筹、点对点营销、集团定制、私人定制销售协议 52 项、实现收入 2亿元,全市农产品电商销售额达到 25 亿元、增长 39%。积极稳妥推进农村改革、完善服务保障体系。完成无纠纷争议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基本完成农村集体资源性资产清产核资;设立农牧产业基金,村镇银行建设全省领先,农业承保面积占耕地 51.9%;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 95%;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分别达到 2253 个和 1264 个。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推动农民多渠道、多元化增收,农业旅游收入增长 1.2 倍,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 14%,人均可支配收入有望突破 1.7 万元。(四)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持续释放需 求潜力,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对 GDP 增长贡献率达到 60%,现代服务业比重达到 49%、提高 2 个百分点。“旅游+”融合发展步伐加快。聚焦“两座金山银山”,高标准编制全域旅游规划及冰雪旅游规划,突出“好一派北国风光”主题,强化系统化集成营销,推出森林养生、文化体育等九大主题旅游产品,长汀至雪乡、林口至莲花公路通车,穆棱花海等 5 个亿元以上项目竣工,镜泊小镇启动运营,全市接待游客、实现收入分别增长 22.6%和 26.1%,我市成为中国十佳冰雪旅游城市;镜泊湖 5A 级景区整改通过国家验收,成功举办全国青少年“未来之星”冬季阳光体育大会、镜泊湖冬捕节等 10 大活动,接待游客跨越徘徊多年的 50 万大关、达到 80 万人次,旅游收入增长 38%,人气加快集聚。新商业模式加快发展。总投资 80 亿元的月星环球城正式签约,远东国际商旅文小镇、江达城市综合体等新型商贸项目开工;加快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建设,建成本土电商平台 11个,中国土特产网、农品天下网 2 个自建平台实现本地纳税,全市网络交易额突破 140 亿元、居全省前列;完成牡丹江机场货运监管场所建设,我市成为全国农产品冷链流通标准化示范城市。文化产业呈现新亮点。在巩固壮大传统文化产业的同时,向泛娱乐文化产业率先发力,与上海阅文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当当原创网络文学全国总部落户我市,全省第一个网络文学创意发展中心——牡丹江古道传媒投入运 营,成功举办中国网络文学创作(牡丹江)峰会,我市成为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金融和房地产业保持平稳。新增金融机构 4 家、总数达到 128 家,金融业税收增长 50%以上;市区商品房存量面积下降 21.2%。(五)积极融入“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沿边开放桥头堡作用进一步增强。以俄韩为重点的对外开放全面推进,全市口岸货运量首次突破 1200 万吨、出入境人数突破 140 万人次,对外贸易扭转连续 37 个月负增长态势。口岸通道更加畅通。绥东机场开工建设,哈牡客专、哈牡既有线电气化改造高效推进,与俄方草签建设东宁界河桥协定文本,绥芬河公路口岸联检大楼投入使用、铁路口岸获批汽车整车进口口岸,华晟物流入选全国多式联运示范工程、货运量超过 45 万吨,“哈绥符釜”陆海联运大通道与俄远东“滨海一号”实现对接,牡丹江机场客运量超过 78万人次、迁建工作争取到空军支持。跨境产业加快发展。新增注册资金千万元以上外贸企业 21 户,俄粮回运加工、水产品加工等一批跨境产业项目加快建设,侨兴现代农业加工等 4 个项目投产运营,地产品出口、进口资源落地加工比重达到 18%和 54%;境外农业合作面积达到 520 万亩、占全省60%,东宁成为国家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平台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绥东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获国家资金支持和 17 项省级审批权限,牡丹江保税物流中心(B 型)建成并 获准运营,华信中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享受俄远东跨越式发展区政策;全市跨境包裹邮递量增长 85.6%、跨境人民币结算量超过 11 亿元。对外交流不断拓展。推进文化体育、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等领域全方位交流合作,成功举办第七届亚欧地区国际标准舞大赛等活动,与俄罗斯普希金俄语学院、远东联邦大学建立高中赴俄留学通道和教育交流基地。与东莞市签订对口合作协议,“五个一”活动务实有效开展。(六)统筹推进城乡和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改善城乡面貌,国际现代山水森林城市建设取得新进展。坚持以人为核心,提升功能和品位,城乡空间布局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建设高效推进。重新修订的《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 年)》获国务院批准,江南新城城市设计等12 个专项规划启动编制。顺应百姓需求,打通“断头路”、“卡脖路”,畅通城市“微循环”,老城区 18 项新建路桥工程通车、新建整修人行道 70 条,江南新城新建续建道路 13条,西十一公铁立体交通工程、西环江路和牡丹江大桥两侧匝道竣工通车,全面形成跨江、跨铁、环江、环城的立体化路网体系,城市交通更加顺畅,百姓出行更加快捷;完成新火车站南站房立面装饰亮化和光华街部分建筑立面改造,再造中西合璧新地标;改造燃气管网 49 公里、新增天然气用户 17 万户,结束了市区管道煤气使用历史。江南新城承载功能显著增强。“六横七纵”交通路网基本实现区划内园区 互联互通,4 所新建学校主体封闭,中医院江南分院、体育健身走廊投入使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取得阶段性成果。我市在 123 个地级以上提名城市中综合排名跃升 15 位、进入第一方阵。全面开展城市环境整治“四季行动”,绿色清雪获央视点赞,市区新增绿地 30 万平方米、免费公共停车泊位 1785 个,更换路牌 1500 座,我市成为国家“十三五”首批公交都市创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深入开展“减霾卫蓝、治污净水、保护农田”专项行动,中央环保督察组督办的高污染企业关停和近百户企业清洁排放改造工程全部完成,建成区淘汰燃煤锅炉 441 台,取缔黄标车 4426辆,超额完成省下达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万元 GDP 综合能耗下降 3.5%;建立市县乡村四级“河长”体系,完成市区河湖水系连通治理年度任务和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隔离防护工程,林海水库获水利部行业批复;全年植树造林8 万亩、治理水土流失 36 万亩,落实农业“三减”示范田60 万亩。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八面通等 4个村镇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阜宁镇、下城子镇获批全国特色小镇,温春镇成为省经济发达镇行政体制改革试点镇,勤劳村、中兴村入选“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美丽乡村示范村 47 个,全省美丽乡村现场会在我市召开。(七)坚持人民至上发展理念,尽心竭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市人民。30 件利民实事完成 年度任务。全市民生支出突破 230 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到 83.9%,是民生投入数额最大、比重最高、覆盖面最广的一年。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解决了 628 户贫困户住房难题、283 户贫困户饮水质量安全问题,308 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拓展就业空间。集成 120 条优惠政策持续推动科技人员、大学生、农民、城镇转移就业职工“四支队伍”创新创业,全市众创空间达到 30家,新增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 2.9 万户、增幅高于全省 7.4个百分点,新增城镇就业 5.6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加强基本生活保障。将自由职业者纳入住房公积金服务范围,改造棚户区 8465 户、农村“四类”人员危房1213 户;五项社保新增参保 5.2 万人,基本完成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异地就医实现直接结算,市区最低工资月标准提高180 元,城乡低保标准实现十一连增,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实现十三连增。统筹推进社会事业。8 个县(市)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国家验收,高考上线率居全省前列。实施“健康牡丹江”行动,全面启动市级公立医院改革,全部取消药品加成;新增养老机构 9 个、床位 1102 张,为 14 万名 60 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中西名医引进计划”邀请564 名专家开展诊疗 7000 余人次;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成功举办首届“健康雪城”冬季运动会。加强文化惠民,全面启动公共文化数字服务平台建设,地面卫星数字电视开播。 加强社会治理创新。推进社区管理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城乡社区达标率达到 88%和 44%;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质量强市示范市创建;启动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雪亮工程”,加快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同比下降 15%和 6%、城区有 19 天实现刑事案件零警情;持续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 20%和 18.8%;深入开展“矛盾大排查、积案大起底、领导大接访”专项行动,化解疑难信访积案 101 件,8 万户房产办证难和 6000 户逾期未回迁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党的十九大等重要节点进京非正常访登记全省最少。各位代表,今年我市遭遇了 1991 年以来最大洪水侵袭,在市委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紧密配合、协同作战,及时转移人员 14147 人,无一人伤亡,确保了群众安全、民心安宁、社会安定,取得了抗洪救灾的全面胜利。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八)围绕转变职能、提升效能,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施政能力和服务水平得到提升。“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建立公共服务、中介服务清单和政务服务事项目录,全面实行负面清单,取消行政审批事项 39 项,清理规范中介服务161 项,推行“多证合一”企业登记模式,企业商事登记审批时限由 1 小时减至 30 分钟,367 个行政许可及确认事项实现网上办理,“一屏妥”和送照上门分别占新办理件数、新 注册企业的 8%和 20%。管理体制机制持续理顺。绥芬河重新划归牡丹江管理;镜泊湖管理体制问题纳入省深改组研究推进;绥东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管理体制调整到位;在全省率先成立行政审批局、综合行政执法局和行政监督局,条块式管理开始向“一章审批、一队执法、独立监督”平台式综合管理转变;全面完成事业单位分类,撤并事业单位 19个,完成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省级试点年度任务。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进展。配合市人大完成我市首部地方性法规——牡丹江市住宅物业管理条例立法工作,“双随机一公开”政府监管模式实现全覆盖;完善市政府“工作规则”和“议事规则”,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和电子政务建设,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议案、建议和提案办复率达到 100%。作风和环境建设不断加强。深入开展机关作风整顿、党员干部大走访等活动,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政府审计监督,强化行政监察,从严正风反腐、肃清流毒;将 16 家单位迁至江南集中办公,腾退面积 5.4 万平方米,增收节支近亿元;严格执行“宁静工程”和“门禁制度”,深入开展“治慵懒、治梗阻、治推托”专项行动,查处损害和破坏发展环境案件 50 件。统计、老龄、气象、地震、档案、人防、边防、民兵预备役、妇女儿童、残疾人、红十字等工作都取得新成绩,驻牡中省直部门、驻牡部队为地方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是极不平凡、极具挑战的一年。我们坚决贯彻市委部署,紧紧依靠全市人民,在增速换档中稳中求进、在结构调整中扬长补短、在深化改革中努力攻坚、在利益调整中兼顾公平、在统筹发展中注重协调、在矛盾多发时全力维稳,努力推动牡丹江全面振兴发展行稳致远。成绩来之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关怀支持的结果,是市委总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有力监督、帮助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同舟共济、不懈拼搏的结果。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向中省直部门、驻牡部队、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牡丹江发展的各界人士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不牢。农业有特色但规模不够,一二三产有融合但不够充分;工业有规模但竞争力弱;现代服务业有成长但比例不高,开放生态资源有优势但释放不足,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任重道远。二是民生高质量保障能力不足。城市建设有欠账、公共服务有短板、民生事业有差距,生态环境改善任务十分艰巨,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任重道远。三是政府高质量 服务水平不够。部分政府干部解放思想浮于表面,市场化思维欠缺,专业能力、落实能力、基层组织力和群众动员力欠缺,有些工作进展低于预期,解决上述问题既任重道远更时不我待。对此,我们要强化问题导向,加倍努力工作,在今后的发展中认真加以解决。二、2018 年重点工作任务2018 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 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我们与全国人民同步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一定要清醒认识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努力把握新时代的重大历史机遇,聚焦解决新时代的主要矛盾,聚力建设现代化牡丹江的宏伟目标,奋力开创全面振兴发展新局面。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落实“七大战略”,按照省委建设“六个强省”和打好“六个攻坚战”总体部署,市委“五个必须始终坚持”、打好“三大战役”要求和实现“九个新提升”目标,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 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牡丹江。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7%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7%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8%左右,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 10%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增长 7%左右,万元 GDP 综合能耗下降 3.2%,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保持全省前列。着重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根基。我们要按照“投资有回报、产品有市场、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环境有改善”的要求,推进产业项目建设、创新驱动和新增长领域培育紧密结合,坚决打好转方式调结构攻坚战,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一是强化产业项目建设。加大项目督导、领导包保力度,持续保持对产业项目建设的紧逼加压态势,新开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 100 个、10 亿元以上工业项目 10 个,产业投资增长 10%以上,珍宝岛药业加工厂、红豆杉万锭亚麻纺织、海川电气成套设备制造等 45 个项目竣工。强化市经开区龙头带动作用,年内新开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 30 个。坚持“五路并进”抓招商,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 100 个。二是加快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坚持二产抓提升。突出“烟酒药乳水”等税源型产业、“三医三生三智”等高端产业,以 食品、医药为重点,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夯实工业立市根基。实施“老字号”提升专项行动,因企施策、精准帮扶,大力支持传统企业技术改造、嫁接重组、裂变聚变,加快推进牡丹江烟厂、富通空调新品等重点项目建设;突出头尾衔接,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加快推进红星乳业产业园、奥丰石墨深加工等“原字号”项目建设;围绕培育壮大“大智移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推进法国欧亚机器人智能焊接、佳美 3D 打印材料、大衍车联网等“新字号”项目建设;全年工业投资保持全省前列。深入开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培育专项行动,鼓励和推进“高专特新”中小企业发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推动工业提质增效。三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坚持三产抓拓展。突出镜泊湖和中国雪乡两大品牌、推动“旅游+”融合发展、强化系统化集成营销,坚决打好旅游升级战役。加快镜泊湖综合开发、健康旅居养老示范基地、保利泛娱乐文化小镇、北京华星辉煌体育场馆等“旅游+”融合项目建设,丰富镜泊胜景、渤海古国、林海雪原等特色资源文化内涵,抓好旅游产品开发和旅游市场综合整治,突出“好一派北国风光”主题,创新旅游营销模式,全市接待游客、实现收入均增长 20%以上,“候鸟养老”突破 20 万人次,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 10%。加快新型商贸、金融、房地产业发展,推进月星环球城、远东国际商旅文小镇等重点项目建设,打造“不夜街”等特色街区,扶持本地纳税电商平台发展, 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 15%以上;抓好金融强市工作,落实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重点任务,特别要将防控和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作为重中之重,推动农信社改制商业银行,加快佰佳信、红星乳业等企业上市进程;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四是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和创新创业。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建设,实施“科技型企业提质工程”,落靠抓实孵化器和众创空间三年行动计划,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全市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5 户、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各 10 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实施“百千万培训计划”,重点推动“四支队伍”创新创业,培训企业家 300 人以上、培养高技能人才 3000 人以上,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二)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力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我们要深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农业从增产导向向提质导向、进而向增效导向转变。一是以加快发展特色高效精品农业为重点调优农业结构。以市场为导向调减玉米 10万亩发展经济作物,新增以“一耳双菇”为重点的棚室菌 5000万袋、以“两果一药”为重点的林下经济 12 万亩、以“南销外运”为重点的蔬菜基地 2 万亩,以“两黑两白”为重点的精特畜牧业比重达到 10%以上,扩大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 基地规模,新增绿色有机认证面积 3 万亩、绿色有机认证产品 20 个。二是以促进融合发展为重点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围绕把食品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做成第一支柱产业的目标,加快越邦食品、宁安关东大厨房等“粮头食尾、农头工尾”项目建设,全市新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10 户,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再提高 2 个百分点,畜牧业加工产值增长10%以上;加大农产品品牌整合力度,维护好品牌形象,进入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公共服务平台绿色有机食品企业达到 50%以上;按照“少卖水稻、多卖大米”的思路,统筹用好农产品营销“16 条”措施,拓展应用众筹订制等新模式,发挥“农民电商讲习所”作用,利用好现有电商平台,鼓励经营主体自建电商平台,全年线上农产品销售额增长 20%以上;加快建设农林产品、北药集散市场。三是以提升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持续推进高效节水灌溉、中小河流治理等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启动建设 10个以上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新增节水灌溉面积 2.5 万亩,培训农民 20 万人次以上。四是以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为重点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探索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发展的实现形式,组建改建一批以农民土地、资金、技术入股为主要形式的利益联结紧密型合作社,大力支持同类合作社强强联合、企业与合作社产业链组合,全市规范合作社达到 260 个。五是以激活市场、要素为目标进一步深化农村改 革。落实国家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意见,完成土地确权工作,积极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力争两年内完成全部改革任务。(三)深度融入“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加快构筑全面开放新格局。开放是我市机遇、优势和希望所在。我们要以对俄日韩为重点,打好开发开放战役,加快培育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当好全省“打造一个窗口、建设四个区”的排头兵。一是加快重大平台建设。举全市之力支持绥东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加快推进规划编制、设施建设、政策落实争取和招商引资工作,努力在经济管理、要素集聚、投资贸易、产能合作等方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牡丹江保税物流中心(B 型)正式运营,并在此基础上争建牡丹江综合保税区、跨境经济合作示范区,力争我市纳入黑龙江(中俄)自由贸易区;支持境外园区提挡升级。二是加快集疏运体系建设。突出绥芬河、辐射牡丹江、放眼黑龙江,高水平编制集疏运体系规划。辟建绥芬河集疏运口岸中心,推动“哈绥符釜”陆海联运规范运营,畅通集铁路、公路、航空于一体的国际经贸大通道;辟建牡丹江物流园区,统筹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推进华晟物流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建设,提升内陆港保税及仓储功能,打造“中蒙俄经济走廊”重要国际交通节点和国际物流集散枢纽。辟建牡丹江集疏运枢纽平台,依托云计算、车联网、卫星遥感等现代技术,探索建立综合 运行保障机制,推动公路口岸、铁海联运、临空港区、信息平台一体化发展,逐步实现各物流节点交通互联、信息共享、业务互通、设施共用。2018 年,要加快跨境电子商务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牡丹江快递监管中心等平台和绥东机场、牡佳客专、牡丹江机场迁建、东宁界河桥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确保哈牡客专、哈牡既有线电气化改造按期通车,力争牡沈客专(牡丹江至敦化段)项目早日纳入国家铁路建设施工计划。三是大力发展外向型产业。围绕发展壮大食品深加工、石化煤化、林木林纸、轻工建材等跨境产业集群,扩大木材及对俄合作项下的大宗农产品进口规模,加快引进一批综合实力强、带动作用大的外贸加工企业,不断提高跨境产业层次。四是扩大对外交流合作。深化与国际友城合作,推动师生学习交流等工作,开展中医药诊疗和健康旅游等服务,市场化、社会化办好中俄文化艺术节、朝鲜民族文化艺术节、绥芬河国际口岸贸易博览会、东宁宝玉石文化节等活动。深化与东莞市在人才、产业、园区、对外开放等 10 个领域合作交流。(四)坚持城乡一体、协同并进,加快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协调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我们要深入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积极融入哈长城市群和省会城市建设,推动中心城市、内陆县市与口岸深度融合,促进一核隆起、多核联动、一体发展。一是坚决打好城市升级战 役。按照精塑江南、提升老城、加快建设智慧城市的部署,着力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优化城市环境,加快建设有内涵、有风格、有品质的国际现代山水森林城市。优化城市空间格局,高标准启动《城市总体规划(2020-2035 年)》修编,做好沿江城市设计和城区控详规划,推进全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试点城市建设。推动老城区功能品位双提升,翻建平安街、新安街等 12 条主次干道,逐步提高步行和自行车、公交出行分担率,增强城市主干道快速通行能力和支路循环能力;开工建设牡丹江综合交通枢纽,新火车站投入使用;持续提高供电、供热、供水质量,新增天然气用户 2 万户、停车泊位 7000 个,提升城市运行保障能力。继续举全市之力建设江南现代新城,加快建设教育、医疗、体育、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高标准推进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程,引进城市运营商、产业运营商、公共服务运营商,加快推进产城融合发展。推动城市信息化、标准化、精细化管理,构建“智慧+”城市服务体系,建设智慧化城管平台系统;深入开展市容市貌、“僵尸车”等综合整治,全面启动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工作;继续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二是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以国家级试点为牵动,因地制宜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发展,提升城镇产业支撑能力和吸纳就业能力,改造城关镇、重点镇棚户区 5116 户;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启动新一轮美丽乡村建设,建设 美丽乡村示范村 20 个。三是不断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建立市县联动发展机制,合理确定功能分区,在园区建设、产业发展上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分工协作、错位发展;各县(市)区都要尽快适应我国推动高质量发展带来的指标、政策、标准、统计体系变化和绩效评价、考评办法的变化,重新考量加快发展的新格局、新方略,确保在全省新一轮评比中继续取得好位次。完善利益分享机制,鼓励各县(市)区为绥东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绥芬河综合保税区、牡丹江经开区引进项目。完善合作共建机制,支持森工、农垦改革发展。(五)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建设美丽牡丹江。生态优势是我市的核心优势。我们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以打造“两座金山银山”为抓手,加快释放生态建设新优势。一是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打赢蓝天保卫战”为重点,强化环保责任,加大环境监管执法力度,严格控制工业、城镇生活、农业农村污染物排放,深化水泥、石化等行业集中整治,做好已改造燃煤锅炉后续监管,采取燃料化、肥料化等措施提高秸秆和废弃菌袋综合利用率,推进建成区内黑臭水体治理,完成银龙溪、北安河清淤,餐厨废弃物处置项目投入使用,市区 PM2.5 年均浓度稳步下降。推进“厕所革命”,新建改扩建旅游厕所 45 座,改造中心城区旱厕 27 座,按照政府支持、农民主体、多方参与、试点先行的原则,启 动农村改厕工作,力争三年内全市农村“厕所革命”取得明显成效。二是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力度。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继续实施饮用水源地综合整治,加快荒沟、龙虎山 2 个电站建设,力争林海水库获批开工、奋斗水库完成主体工程,推进牡丹江沿江、海浪河 2 个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全市植树造林 8 万亩以上,治理水土流失 30 万亩以上,市区新增绿地 20 万平方米以上。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和自然保护区内矿业权退出、禁养区畜牧生产企业退出、环境恢复治理等工作,确保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通过国家验收。开展绿色生活“十进”活动,大力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让牡丹江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六)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我们要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找准民生突出问题及其症结,周密谋划、用心操作,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一是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按照“两不愁、三保障”要求,深入开展产业增收、转移就业、教育扶智、金融扶持、社保政策兜底脱贫攻坚行动,打好“教育+科技+培训+实战+包保”组合拳,全力补齐产业扶贫和饮水安全短板,重点解决好因病因残致贫返贫问题,实施更加严格的督查考核和退出机制,确保脱真贫、真脱贫,切实提高群众对扶贫工作的认可度。 二是千方百计推进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特别是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问题,坚持政府促进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扩大求职创业补贴范围,开发应用“就业地图”,新增城镇就业 5.3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3%以内。三是着力加强社会保障。实施全民参保计划,五项社保新增参保 3 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全覆盖;提高城乡低保、特困供养标准,构建困难群众“10+1”社会救助体系;提高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新增医养结合床位 500 张;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改造市区棚户区500 户,完成全部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安置回迁居民8000 户;紧跟国家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住房制度政策调整,探索我市实施办法,切实提高住房保障能力。四是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深入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择校热”、“大班额”等突出问题,解决好婴幼儿照护和儿童早期教育服务问题,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驻牡高校内涵式发展,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江南 4 所新建学校投入使用。推进“健康牡丹江”行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市级公立医院改革配套财政补偿机制和村镇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智慧卫生网络信息平台,抓好心脑血管等重大疾病防治和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工 作,继续实施“中西名医引进计划”,重点在提高引进层次和诊疗水平上下功夫;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新建全民健身路径 50 处,办好“健康雪城”赏冰乐雪系列活动。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建成公共文化数字服务平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层覆盖率达到 90%;做好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本土特色文化内涵,培育本土作家群体,鼓励文艺精品创作,叫响地域特色文化品牌。五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完善城乡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三社联动”工作机制,加快“一体化”综治中心和社会组织市级孵化中心、县(市)区孵化基地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落实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支持驻牡部队建设,做好优抚安置工作。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确保城市信用排名全国领先。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提高综合防灾减灾能力,从严从细落实安全责任,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及医疗器械专项整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继续开展信访积案化解、重大集体访隐患攻坚专项行动,着力解决一批历史遗留问题。深入推进数据警务等“六大工程”,加快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始终保持对各类违法犯罪严打高压态势,加快建设“平安牡丹江”。(七)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水 平。打铁必须自身硬。我们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全面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定不移用**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和行动,切实提高“四个意识”、增强“八个本领”,围绕建设现代化牡丹江的宏伟目标,以改革创新激发发展动力,以勤政廉洁凝聚民心群力。一是继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统筹推进政府机构改革,科学配置政府部门及内设机构权力、明确职责;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强化权力、责任、中介服务、公共服务、负面“五个清单”动态管理,完善市行政审批局功能,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加快建设“互联网+后台”的“4.0 政府”,完善网上审批服务中心和网上民生服务中心功能,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加便捷;加快镜泊湖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市经开区水、气、热、地、运输、信息服务等供应方式市场化改革,推进温春镇省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二是持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严格执行政府重大决策法定程序,重大事项和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及时向市委请示报告;深入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做好政府立法工作,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大行政执法监督力度,打造“双随机一公开”信息监管平台,开展联合检查试点工作;拓宽群众参政渠道,加快政务公开和信息化建设,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监督,高质量办好提案议案;扎实推 进“七五”普法,加快建设“法治牡丹江”。三是全面加强作风和廉政建设。持之以恒整治“四风”,深入查摆带有“新表现”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和省委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大力倡导“五个好作风”、争做“三个好把式”,领导干部带头到基层和一线宣讲政策、服务群众,努力凝聚全面振兴发展的强大合力。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严守“六大纪律”;象百姓过日子一样精打细算,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努力打造节约型政府。深入落实“宁静工程”和“门禁制度”,严厉查处破坏发展环境案件,坚决打好整顿作风优化发展环境攻坚战。各位代表,万里征程风正劲,千钧重任再扬帆。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凝聚起全市人民的磅礴力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埋头苦干,朝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现代化牡丹江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2018 年常州市新北区新桥镇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新桥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2017 年工作回顾 2017 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政协的监督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全镇上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大以来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按照“重大项目提升年”的全新要求,围绕加快成为全区“城市建设主战场、展示形象新阵地、产城融合大舞台”的总体目标,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全镇各项事业均取得了平稳较快发展。一、全力以赴调结构、促转型,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经济运行保持稳健。2017 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 44.02 亿元,同比增长 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 4.4 亿元,剔除营改增政策调整等因素,与去年持平;工业总产值完成 118 亿元,同比增长 6%,其中规模工业总产值完成 86.2亿元,同比增长 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64.1 亿元,同比增长 9%,其中服务业投资完成 54.1 亿元,同比增长 10%,继续保持全区领先地位。现代服务业更上台阶。高新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雷克泰商务酒店、宜优速电子商务等 18 家服务公司或机构成功入驻新桥大厦;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全面投用,恩福赛印刷电子、华健医药科技等 6 家新兴企业顺利进驻;高新广场已启动招商工作,江苏银行新桥支行正式挂牌营业。此外,总投资超 3 亿元的新龙湖畔东精品酒店项目已确定建设主体, 即将开工建设,新城服务业发展呈现多样化态势。综合农业凸显特色。都市田园综合体项目已签订三方协议并启动整体方案设计,为全市全域旅游发展提供了新样本;郭塘桥和马鞍桥村 1500 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已获市级项目立项通过,有效扩展了农业经济发展空间;农村集体“三资三化”试点工作成效显著,成为全市农村经济管理先进示范;郭塘桥村赵家塘作为全镇“美丽乡村”试点村,正在实施农村污水管网工程,明显改善了农村环境质量。招商引资提档升级。总投资 20 亿元的常工院新誉学院项目已正式签订协议;总投资 20 亿元的中国民航学院常州校区项目已获区常务会议通过,即将正式签约;总投资超 3亿元的永安行科技低碳总部、共享单车大数据中心正式入驻新龙湖商业水街;总投资 2.5 亿元的东风轴承精密轴承研发项目正进行前期手续流转,总投资 5000 万美元的科勒新发动机生产项目已完成项目设计,总投资 4500 万美元的盖茨液压新技术引进项目已采购相关设备,今年项目签约数量和投资额均创历年新高。二、多措并举抓创新、求突破,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创新驱动持续发力。普莱克红梅、君合科技成功在新三板上市;拨云科技创业园成为我镇首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全镇今年新申报高新技术企业 2 家;新增民营科技企业12 家,省高新技术产品 14 只;新增市级以上研发机构 2 家; 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 5 项;开展科普活动 20 场。同时,汉得利电子、天山重工等企业技术研发项目正式投产,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品牌建设不断加强。积极引导东风轴承申报国家驰名商标,君合科技申报省著名商标,博之旺等 3 家企业申报市知名商标;推动普莱克红梅申报省质量信用体系 AA 级,千红生化、汉得利电子申报市质量奖,科勒动力申报区质量奖,富兴机电申报市名牌产品;我镇全年专利申请总数达 468 件,其中申请发明专利 279 件,授权发明专利 21 件,企业品牌创建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高端人才加速集聚。坚持把创新人才吸引和人才创新能力建设作为人才开发的核心内容,全年入选国家“千人计划”1 名,省双创人才 1 名;引进落户“龙城英才”A 类项目 1个;对接“985”高校科技镇长团成员 1 名;人才企业慈养林完成年销售超 300 万元;博尔捷、智联招聘、58 速聘等首批 15 家机构成功签约入驻高新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我镇首个人才公寓项目即将完成施工,区域人才配套服务逐步健全。三、精准发力优环境、提品质,城市面貌日益改善功能布局逐步优化。完善了 26 平方公里规划设计深化方案,并将规划项目与控规修编有机结合,不断适应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优化了新建道路的线型设计及红线范围, 实现规划区“五横三纵”城市道路骨架网的规划目标,为城市空间结构拓展提供支撑;明确了 6 平方公里的绿化景观格局,完成重点区域公共环境艺术概念设计方案。同时,充分利用工业用地普查成果,开展闲置土地清理工作,全年预计盘活存量 650 亩,出让土地 10 宗,有效解决了部分企业用地紧张问题。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印刷电子产业研究院、清华大学两岸研究院和苏南一站式创新服务中心已正式入驻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轨道交通一号线新桥段正线铺轨结束,已启动内部土建施工;“两馆两中心”项目达成 PPP 合作协议,正进行现场试桩。总部经济区中,新桥大厦正式启用,新阳科技大厦、宇洋达大厦正在进行主楼建设。此外,金科保利·北郡项目正式启动施工,著名房企碧桂园集团竞得的北郊中学南侧地块已进入规划设计阶段。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年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29 个,预计完成投资 14.42 亿元。其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配套道路、龙须路北侧河道等 6 个工程已完工;乐山路、崇仁大街等 13 个工程已开工建设;新科路、嫩江路等 4 个工程已完成招标;高铁场站周边交通体系优化工程、能源站项目完成施工图设计;综合管廊项目完成设计招标工作。海绵城市建设不断深入,新龙湖公园、新盛花园等试点改造全部结束;动迁工作有序推进,完成了 8 个自然村、293 户的房屋 搬迁工作以及 12 家企业的签约腾房工作,确保了各类重点项目建设如期推进。生态环境全面提升。深入贯彻绿色发展新理念,高标准通过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镇省级验收,为我镇生态文明建设注入强大动力;着力开展“263”专项行动,完成对全镇 92户畜禽养殖户的腾空工作及 153 家废品收购点的整治工作,有效改善了辖区内的生态环境状况;不断健全和完善“河长制”管理机制,在全区河道长效管理考核中,我镇实现“三年连续第一”的目标;实施增绿扩绿和清水工程,对嫩江河、大坝河、童子河等重点河道进行水环境综合治理,并在藻江河西支西段进行生态水环境修复的试点工程,保障了区域水环境的生态安全。四、加大力度惠民生、促和谐,社会事业持续发展民生保障稳步提升。全年累计发放民政经费 856.6 万元,切实保障了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由每月 210 元提高至每月 230 元,被征地农民老龄段保养金由每月 670 元提高至每月 750 元;将“三大一实干”活动与精准扶贫工作紧密结合,“阳光扶贫”大走访实现全覆盖,完成精准脱贫 121 户,脱贫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果;“心桥”公益基金会正式成立,筹得善款 232 万元,实现了慈善“六助”及公益助教活动新发展;建成道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积极开展助餐活动,提供服务 1.4 万人次,逐步解决了居家老人吃饭难的问题。此外,“爱立方”工作室受到了省、市、区各级领导的高度肯定,成为全省残疾人庇护性就业服务典范。惠民工程有序推进。对安置小区共 60 栋住宅楼进行了屋面防水改造,改造面积达 54700 平方米,彻底解决了居民房屋漏水问题。滨江明珠城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农村低洼易涝段整改工程、新景三期充电桩试点工程等项目顺利实施,得到了群众的一致认可。“四好农村路”建设扎实推进,完成了 8 条村道的改造或建设,极大改善了农村道路的通行条件;家庭医生签约工作全面展开,目前已签约近 2 万人,为居民打造健康“守门人”。此外,镇区新增公交支线 2 条、共享单车 200 余辆,极大方便了小区居民和在校师生的出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新桥高中成功创建省“四星级”高中,新桥实验小学入选省新优质学校,新桥初中入选市优质学校;新桥第二小学进入装修收尾阶段,将于近期完成验收;新桥实验小学、新桥中心幼儿园实施扩班改造,新增 1800名学生就读;新龙湖幼儿园已完成方案报批,正在办理开工手续;新桥卫生院医联体合作项目——血液透析中心已进入试运营阶段。“万人看新城,全民嗨走节”慈善公益毅行活动成功举办,公益新城、魅力新城形象深入人心。同时,建成新π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新增社会组织 4 家,其中 2 家(爱夕公益法律服务中心、仁艾公益服务社)包揽全区北斗星社 会创业大赛优胜奖,社会组织成为惠民服务生力军。道乡社区、望湖社区、茶庵村成功创建常州市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社会治理不断加强。充分发挥城乡社区在社会管理服务中的核心作用,制定出台了《城乡社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17 年城乡社区建设工作实施计划》,并逐步形成了文明城市创建、长效管理、物业管理“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重大矛盾纠纷隐患稳控和调处机制,调处各类矛盾纠纷 365 起,纠纷受理及调处成功率达 100%,信访积案量明显下降,十九大安保维稳工作圆满完成。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执法年”活动,开展多次专项整治行动,增强了企业安全工作执行力。同时,全镇新增 101 个技防探头,义务巡逻队分工分时开展巡防工作,技防人防有机结合,公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上升。五、矢志不渝转职能、改作风,自身建设得到加强切实推进法治建设。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契机,不断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作用,实现重大事项合法性审查全覆盖;注重政府自身建设,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人大代表建议落实率、满意率均达到 100%。积极践行“美好城市,德法相伴”的理念,通过“打传清传”专项行动、“农民工学法”活动、“平安宣传月”大走访等方 式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法治建设的热情,帮助老百姓养成了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良好习惯;建成 5 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省级法治惠民工程——“法治一条街”顺利完工,营造了浓厚的法治氛围。不断创新服务方式。积极响应“三大一实干、三强一争先”活动号召,实现“走访全覆盖”、“诉求全回应”、“问题全处理”。通过开展“实干担当、做好标杆”等活动,真正使广大干部职工从等百姓“找上门”向主动“下基层”的服务理念转变,群众满意度得到进一步提升。各村(社区)、事业单位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确定了 3 项重点项目任务,并实行督察督办机制,为人民群众带去了更高效的政务服务。新建、改造了马鞍桥村、孙家巷村等 5 个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为居民提供了更加完备、高效的便民服务。同时,积极运用江苏政务服务、平安江苏、掌上计生 APP 等线上办事平台,为个人、企业和社会组织提供“一站式、全天候”的网上办事服务。全面打造勤廉团队。组织全镇干部参观廉政教育基地,筑牢干部拒腐抗变的思想防线,将廉政警示教育工作落到实处;举办“廉政读书会”,积极创新活动方式,推进廉政文化建设不断深入;与 13 个村(社区)、26 个事业单位签订了廉政责任书,强化了压力传导,切实把廉政之风吹向基层。通过推进畜禽整治、征地拆迁等重点工作,锤炼全体职工养 成实干苦干的过硬作风;完善出台了《关于加强审计整改工作的意见》、《村集体财务管理实施办法》、《机关事业单位作风建设工作目标考核细则》等一系列规范性制度,不断加强作风纪律常态化建设,形成了以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长效机制。此外,人民武装、双拥、侨台、民族宗教、司法、统计、审计、妇女儿童等工作也圆满完成任务,并取得了长足进步。各位代表、同志们,回顾过去一年的奋进历程,我们感到成绩取得的来之不易,这是全镇人民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凝心聚力、奋勇拼搏的结果。我谨代表镇人民政府,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和有力监督的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和所有关心、支持新桥发展的各界人士、各位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镇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着不少薄弱环节,如:公共预算收入完成情况不够理想;经济转型创新的动力还不够强劲,土地供给、资金保障等制约因素仍然突出;公共资源配置与群众的期望还有差距;服务业载体总体建设进度偏缓,未能形成发展效应。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2018 年工作展望 各位代表,明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改革开放 40 周年,更是新桥镇转型发展、展现魅力的关键之年。我们要牢牢按照建设“强富美高”高新区的整体要求,更加注重抓重点、补短板,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彰显城市发展特色,开创镇域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2018 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围绕区委、区政府“挥师北上、决战新龙、苦干三年、精彩呈现”的既定方略,按照镇党委十六届二次全会的决策部署,以“争创新优势、展示新形象”为主线,坚定不移推进“510”工程,着力打造绿色低碳城、宜居新高地、智慧副中心。2018 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力争完成 47.5 亿元,同比增长 8%,其中服务业增加值完成 23.1 亿元,同比增长 10%;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 4.5亿元,同比增长 2%;工业总产值完成 118 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70.4 亿元,同比增长 10%,其中服务业投资完成 60亿元,同比增长 11%。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一、着力打造产业高地,实现经济实力新突破多维度提档工业经济。加快推进科勒动力非道路柴油发 动机生产,东风轴承新项目投产,盖茨液压增产;引导企业上规模、上台阶,最大程度拓宽收入来源;鼓励天山重工等企业加大新技术研发力度,促进各项目早达产、早见效,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继续推动汉得利电子等企业整合现有资源,加快转板或上市步伐;进一步完善工业集中区的管理机制,加大园区内先声卫科等闲置、低效、僵尸企业的重组并购力度,加强闲置厂房的引税工作。多渠道加大招商力度。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加快中国民航学院常州校区、常工院新誉学院等高校的建设进度;加强河海大学、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对接洽谈力度,力争尽早签约。积极开展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招商活动,力争在注册资金超 1 亿美元或 10 亿元的重大项目上取得突破。引入优质地产开发公司,继续推出一批高品质地产项目,进一步提升区域升值空间。推动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东侧、创智湾、总部经济区西侧等 8 个地块的招商推介工作,研究地块策划方案,合理配置公共资源,提升区域土地综合价值。多举措助推产业转型。出台新龙国际商务区服务业发展的利好政策,以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推动智慧中央商务区建设,深化新龙商务广场城市设计方案,进一步展现核心区商业形态。坚持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并重,大力引进金融、类金融、科技研发、文化创意、人才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商贸、电子商务、休闲旅游等生 活性服务业,促进城市功能完善。加快与常创投等机构的合作步伐,推动永安行、安泰新能源等公司区域总部尽快入驻新龙湖水街,与区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合力把新龙湖水街打造成为集“资本+科技+生态”的区域总部集聚区。二、聚焦聚力创新驱动,激活区域发展新动能构筑创新引领高地。强化北部新城核心区的的辐射作用,全力推进与周边主题园区的协同创新,重点在研发设计、信息、物流、商务等方面加强分工协作,探索平台共享、技术共研、市场共有。把握高端人才集聚的创新优势,深化与清华大学、四川大学和本区域高校的产学研合作,充分发挥高校创新主力军的作用,增强企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同时,推广合同研发项目管理模式,以市场化手段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实现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的攻关突破。加快创新创业载体建设。探索建立创新平台发展评价体系,实现“自我造血”和“产业输血”功能。充分发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集聚效应,推进中德节能环保创新中心、中科大创新创业学院等一批高端创新项目尽早入驻。围绕新桥大厦和高新广场的落成,推动深圳加速器项目、青年众创空间、中欧技术转移中心、境外院士工作室等一批创新载体早日进驻。启动对科创水镇、智慧数字谷和高新加速器等地块的开发,建设一批创新创业孵化基地,重点瞄准智能制造、新材料、人工智能等领域,打造先发优势。 浓厚人才引育氛围。进一步加强各类领军人才、研发创新骨干、高技能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把人才吸引力作为核心竞争力。发挥“科技镇长团”作用,落实“龙城英才计划”,力争在各类项目引进落户上实现突破;依托高新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加速集聚一批人才企业、人才项目、人才平台,形成良好的人才招引、培育、推介生态系统;继续推进人才公寓建设,切实为中高层次人才解决住房问题。三、加快推进城市建设,打造产城融合新样板全面展示城市形象。推动一批在建项目的施工进度,加快实施“两馆两中心”、新桥中学老校区改造工程;提速宇洋达大厦、新阳科技大厦等一批商务大楼建设,形成楼宇经济新阵地。推进新龙中央生态公园、三江口公园、生态绿道建设,形成以生态农田、新北生态林为核心,水系绿廊为骨架、主题公园为重要节点的生态景观格局。结合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开发及城市配套建设,深化局部重点区域的规划编制,将中央商务区、科教创业园区、现代宜居住区、国际生态旅游区等多个功能片区打造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名片,不断提升城市的品质魅力。优化城市服务功能。系统推进崇仁西路、新龙二路等 7条道路及肖龙港河、新桥大街北侧河道等 4 条河道建设,提升城市承载能力;优化高铁站周边人流、车流交通组织,完善新城内部公交建设,提高城市运行效率;推动数据中心机 房及综合管廊等地下空间项目的建设,加强城市调控能力。进一步推广海绵城市试点工程,以点带面,保护城市水生态,增强城市防涝能力。同时,深化城市长效管理和文明城市建设,确保城市长效管理考核成绩进入全区第一方阵。开拓都市田园新格局。加快建设都市田园综合体项目,并进一步细化整体规划方案,力争上半年启动项目一期建设。围绕区域核心,与新龙生态林连片发展,形成优势互补,着力打造农业示范区、社区农场等项目,搭建以度假、田园、农趣、亲子等为特色内容的产品体系,努力将新桥的都市田园打造成为多业态的田园城市综合体,为全市人民提供宜居、宜游、宜乐、宜养的休闲新场域,实现乡村振兴的新桥模式。四、全面提升社会事业,实现共建共享新目标高标准落实民生保障。继续加强对低保户、贫困家庭的帮扶力度,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全面推进“阳光扶贫”工作,力争尽早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探索建立“三资三化”新桥模式,适时开展镇级、组级清产核资,完善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职能,做好六项专项提升工程,促进农村集体资产的合理利用和稳定增值。更大力度运营好镇级社会组织发展服务中心,逐步建立公益组织孵化激励机制,培育社会组织新力量。同时,确保新景一期、二期房屋产权证顺利办理,江湾花苑安置房如期交付,有效改善群众的居住条件。高要求构建服务体系。加快和谐村(社区)创建,完成 新龙湖社区、仲家村、马鞍桥村市级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创建工作;规划好镇级居家养老小型综合体建设,实现公共服务资源优质均衡发展;推动第四人民医院二期项目建设,力争引进国际化医疗机构,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满足居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继续开展“文明社区天天乐”、“文化进社区”等惠民活动,营造社区文化氛围,全面建设“书香新桥”。高水平优化发展环境。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实现智能化视频监控全覆盖;健全流动排查机制,加强对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深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健全完善安全生产、食品药品管理制度,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镇”为引领,着力推进新一轮清水工程建设,全面完成辖区内嫩江河、大坝河等骨干河道的环境整治;有序实施居民小区、农村的雨污水管网改造工程,还居民碧波荡漾的城市水环境;持续推进“263”专项行动,加大治理力度,提升辖区生态环境水平,打造生态引领发展典范。五、持续推进职能转变,展现政府服务新作为积极探索管理体制改革。落实财税体制改革,建立促进产业发展、提升活力与动力的长效税收制度,继续盘活乡镇存量资产,积极化解政府债务。借鉴江阴徐霞客镇的先进做 法,推广网格化+网络化社会治理模式,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为平台,丰富“三社联动”内涵,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多元共治体系,全面提升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能力和水平。同时,进一步推进园镇融合改革,着力夯实“以园带镇、以镇促园、园镇相融”的发展格局。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突出问题导向,针对“三大一实干”活动中群众关注的教育、医疗、环保等热点难点问题,加大力度、加大投入,优先督办、重点考核,使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突出效能导向,加快推进“互联网+公共服务”,建设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强化部门协同联动,实现信息开放共享,提升公共服务整体效能。突出创新导向,积极推广政府购买服务模式,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进入公共事业领域,促进政府自身运作方式的改革,提高公共服务的产出水平。加大力度改进工作作风。扎实推进“提效能、优服务、强改革”机关作风建设主题活动,提高干部履职尽责能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干事氛围;坚持把项目落地攻坚的成果作为检验干部作风的“试金石”,以项目看能力、看政绩、看担当,在真抓实干中保持先进性、当好风向标;大力加强政府系统依法行政,加快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扎紧扎密制度笼子,进一步提高政 府法治化水平,努力形成人人学规矩、人人懂规矩、人人守规矩的好环境。各位代表!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孕育新机遇,新气象更待新作为。让我们在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指引号召下,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昂扬进取的精神状态,以只争朝夕的豪迈干劲,以众志成城的强大合力,埋头苦干打好转型战,决战三年实现大变化,共同谱写新时代“强富美高”新桥镇的壮美篇章!2018 年张家界市政府工作报告2017 年工作回顾2017 年,我们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对标提质、旅游强市”战略,按照“11567”总体思路,突出打好脱贫攻坚、转型升级和环境治理“三大战役”,全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成效。(一)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致力供需两端发力,认真开展“项目建设年”“产业发展年”“旅游服务年”活动,主要经济指标平稳较快增长。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550 亿元(预计数,下同),增长 8.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350 亿元,增长 14.8%;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55.49 亿元,增长 12.14%;城乡居民人均可 支配收入分别达 22900 元、8700 元,分别增长 8.9%、11.5%,五项指标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位居全省前列。消费市场保持平稳,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9 亿元,增长10.6%。(二)全域旅游基地建设成效明显。加快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全省旅游龙头作用进一步凸显。全年接待游客 7250 万人次、过夜游客3450 万人次,分别增长 18%和 21%,实现旅游总收入 620 亿元,增长 21%。“三星拱月、月照三星”全域旅游发展布局不断优化,核心景区提质升级步伐加快,东、西、南线发展统筹推进,全域旅游新业态不断涌现,旅游产品更加丰富。旅游营销不断创新,在哈萨克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了丝路驿站,赴东南亚、欧美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友好交流,张家界知名度和影响力持续扩大。旅游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平安满意在张家界”专项活动深入开展,旅游满意度和美誉度持续增强。(三)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突出旅游带动,推进产业融合,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为 10.7:20.6:68.7。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加快建设“三区一园”,完成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6 亿元、新增入园企业 18 家,新开工工业项目 24 个,竣工投产 16 个。完成工业技改投资43 亿元,新增入规企业 25 家、高新企业 15 家、过亿元企业 10 家,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 6.3%。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农业“523”行动计划圆满完成。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土地流转面积 4 万亩、农民专业合作社 221 家,农业增加值增长 3.5%。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义乌国际商贸城落户建设,奇峰、黄金塔等城区农贸市场项目稳步推进;交通银行成功进驻;市电子商务运营服务中心建设全面启动。(四)城乡面貌持续改善。以“六城同创”为抓手,以“三带三区”“三化三改”为重点,以国际化理念推进规划建设管理,城乡面貌不断改观。强化城市规划管控,《张家界市城乡规划技术规定》修订完成,枫香岗、荷花等六个组团及片区控规编制工作全面开展,城市设计编制工作加快推进。完善城市大交通,张桑高速建成通车,邢大公路基本建成,黔张常铁路、高铁西站、武陵山大道、杨家界大道、子午西路延伸段建设步伐加快,张吉怀高铁顺利开工,旅游观光磁浮专线前期工作扎实推进。推动城市品质不断提升,沙堤大道路基完成,机场北路、融山东路、澧水大桥南延高架桥、西溪坪东互通立交改造、天马路建成通车,杨家溪体育公园、白马泉高架桥滨河景观工程、高云公园建成开放,4个智能化公共停车场基本建成。加强城市管理,市容环境、交通秩序整治初见成效。统筹推进县城和小城镇建设,慈利老城区改造及蒋家坪新区建设、桑植老观潭新区建设步伐加快,天子山、三官寺、洪家关、教字垭特色旅游风情镇基本 建成。(五)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承接、取消、调整、下放行政权力事项 155 项,清理公共服务事项 230 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 45 项。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新增市场主体 1.45 万户,完成“个转企”491家、“小升规”65 家。不动产登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医疗卫生、投资体制、社会保险等改革稳步推进。扎实开展“双创”工作,2 家众创空间通过省级认定,慈利县、桑植县获批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张家界航空口岸获批“境外游客购物离境退税试点”,丰泽公共保税仓开工建设,“四个进境指定口岸”建设顺利推进。招商引资取得实效,利用外资 1.18 亿美元,增长 15.9%;实现内联引资 59.06 亿元,增长 18%。实现外贸进出口 8800 万美元,增长 10%。(六)民生福祉不断提升。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 77.61%,完成了 30 件 43 个省市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完成省级考核督查交办 88 个突出问题集中整改,顺利通过国家脱贫攻坚巡查组验收;完成易地扶贫搬迁 8936 人、农村危房改造 8030 户、贫困村电网改造 47个,解决 5.64 万贫困人口饮水问题,“阳光三保障工程”扎实推进,90 个村退出贫困村序列,4.9 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着力强化社会保障,新增城镇就业 1 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 就业 1.36 万人。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张家界市一中新校区、张家界民族小学竣工使用,完成 22 所学校“全面改薄”任务。市人民医院新院等项目加快推进。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一宫四中心”项目加快实施。农村综合服务平台加快建设。着力加强生态建设,核心景区环境整治取得明显成效,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省级园林城市。深入推进“平安张家界”建设,扎实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和隐患排查治理“一单四制”;持续开展信访积案攻坚化解活动;纵深推进“围猎”专项行动和交通违法行为专项整治“百日会战”,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第三次捧得全国综治最高奖“长安杯”。(七)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加强。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凝心聚力、开放奋起”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施政能力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出台市级政府投资、市政项目建设、政府法律顾问等管理办法及制度,行政效能进一步提升。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驰而不息纠“四风”,严肃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案件,通报曝光“四风”问题 129 人次。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省、市 165 件人大代表建议和 127 件政协提案全部办结。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严格绩效考核,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进一步提升。 2018 年工作安排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新发展理念和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产业发展为根基,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创新开放为动力,着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深入实施“对标提质、旅游强市”战略和“11567”总体思路,扎实推进“三年行动计划”,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在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攻坚战方面取得扎实进展,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市 30 周年。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8.5%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 7%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5%以上,旅游总收入增长 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1%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10%以上,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 10%和 11%。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安全生产、节能减排等完成省定任务。用党的十九大精神统揽政府工作 ——必须旗帜鲜明坚持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做好我市政府工作,要不断强化践行“四个意识”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与党委同心同向、同频共振,坚决贯彻省委“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坚决落实市委“对标提质、旅游强市”战略和“11567”总体思路,扎实推进“城市扩容提质、产业转型升级、交通综合提升、城乡环境同治、脱贫决胜攻坚、民生补短强基”三年行动计划,以务实有力的举措确保市委的决策部署得到贯彻落实。——必须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做好我市政府工作,必须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紧扣经济社会发展新目标,把握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发展与保护、速度与质量、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旅游发展与跨界融合的关系,努力开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做好我市政府工作,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着力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按照兜底线、 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加快建立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统筹发展社会事业,确保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取得新进展,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必须把改革创新贯穿始终。改革是解决前进道路上困难和问题的关键,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做好我市政府工作,要牢牢把握新常态大逻辑,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努力破除影响发展的思维定势、行为惯性、路径依赖,勇于变革、勇于创新,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战略和省“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中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建立技术创新体系,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力和竞争力。——必须把依法行政作为政府工作准则。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做好我市政府工作,必须牢固树立法治意识,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改善民生、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必须把防风险、守底线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职责。坚持底线思维,增强驾驭风险本领,才能牢牢把握工作主动 权。防范金融风险、严控政府债务、守住绿水青山、维护安全稳定、保持廉政本色,这是做好我市政府工作必须坚守的底线,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必须统筹好谋发展与防风险、保稳定的关系,确保全市安全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确保全市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今年重点抓好九个方面工作(一)做精做美全域旅游,增强旅游综合竞争力。对标国际国内一流旅游目的地,充分发挥绝版旅游资源优势,以国际化视野谋划和推动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和品质提升,着力推进旅游业标准化、精细化、信息化和国际化,努力在旅游产品供给、国际精品旅游城市建设、旅游跨界融合、旅游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旅游国际化、旅游惠民富民、旅游辐射带动七个方面当龙头作示范,在全国全省率先建成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要在完善全域旅游格局上迈出新步伐。按照“三星拱月、月照三星”发展思路、“双核三极多点”产业布局,突出武陵源核心地位,全面实施核心景区旅游设施提质,打造环景区乡村旅游带。要在丰富旅游产品供给上迈出新步伐。建成桃花溪谷、冰雪世界、九天峰恋、红军体验园等项目,加快建设大庸古城、武陵古镇、七星山旅游开发、张家界俄罗斯国家马戏城、张家界千古情等项目。积极引进国际知名品牌酒店,鼓励发展特色精品民宿。围绕打造千里旅游观光走廊,加快乡村旅游产品建设。推进“旅游+”深 度融合,培育发展文化旅游、体育旅游、健康旅游等新业态新产品。要在推进旅游国际化上迈出新步伐。以主要客源地和交通枢纽城市为重点,巩固东亚、港澳台等传统境外市场,开发东南亚、欧美等新兴境外市场。完善对外营销体系,建立多语种旅游宣传网站和海外推广机构,支持旅游企业参加国际旅游活动,积极争取更多国际性会议和体育赛事落户张家界,加快推进友城和对外友好交往工作,扩大国际影响力。要在提升旅游服务管理水平上迈出新步伐。加强旅游研究,规范旅游管理,推进旅游管理服务标准化。加快“智慧旅游”建设,完善“全域通”信息系统,建好旅游大数据平台,加快旅游信息化进程。坚持不懈推进旅游“厕所革命”,开工建设旅游运输综合服务管理中心,加快建设游客服务中心。深化“平安满意在张家界”专项活动。(二)全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认真贯彻省委“产业项目建设年”的部署,扎实推进“产业发展年”活动,坚持不懈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着力推动工业、农业、服务业的提质、扩能、增效,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以园区为平台,致力打造农产品加工、生物医药、旅游商品加工、信息与高端装备制造“四大工业支柱产业”,支持张家界经开区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完善产业布局,优化功能分区,推动“三区一园”错位发展。进一步完善园区管理体制,全年园区工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模 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 45%以上。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以规模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为核心,坚持以工促农、以商活农、以旅带农、科技强农、规模兴农,致力发展大鲵、蔬菜、茶叶和水果“四大农业特色产业”。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和服务体系。加强“茅岩莓”“桑植白茶”品牌培育。支持永定农业科技园创建国家级园区。提高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致力构建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现代金融和会议会展“四大服务产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实施农村电商“个十百千万”工程。着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现代金融业。加快发展会议会展经济,改造提升商贸零售业。大力发展通用航空业和低空旅游。政府工作报告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绿色低碳、现代供应链、共享经济、会展经济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对接融入“中国制造 2025”、制造强省“1274”行动,打造农产品加工、生物医药、旅游商品加工等产业链,提升价值链,部署创新链,完善资金链。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加强产学研结合,设立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孵化基金,助推各类企业梯次发展。深入开展“质量兴市”活动。实施品牌战略。(三)做实做细扶贫攻坚,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大扶贫格局,继续以桑植县为主战场,深入实施脱贫攻坚“1332”行动计划,紧扣“三率一度”,保证现行标准下的 脱贫质量,既不降低标准,也不吊高胃口,做到脱真贫、真脱贫。改善基础设施。开工建设竹黄、三人、瑞中、定大、澧洪、G353 慈利至市城区等干线公路,加快西线旅游交通建设,提质改造 400 公里农村公路,完成 107 个村农网改造任务,确保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 78%以上。推进产业扶贫。秘书长鼓励贫困乡村利用生态优势和传统文化优势,建设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发展乡村旅游,打造旅游精准扶贫的“张家界样本”。进一步抓好金融扶贫、光伏扶贫、生态补偿扶贫和劳务输出扶贫。支持贫困乡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努力实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目标。加大保障力度。抓好涉农资金整合,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继续实施“阳光三保障工程”,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失学,有效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发生,完成 17380 人易地扶贫搬迁、5000 户危房改造和 400 户“阳光院”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年度脱贫攻坚任务,确保 180 个贫困村退出、7.6万贫困人口脱贫,永定区、慈利县整体脱贫摘帽。(四)坚持项目带动,持续扩大有效投资。以项目承载投资,以投资推动发展,继续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突出抓好十大产业项目、十大基础设施项目、十大社会民生项目,掀起项目建设新高潮,努力在全省“5 个 100”工程中实现新作为。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全力抓好黔张常铁路、张吉怀高铁和安慈高速建设,力争桑龙高速开工,扎实推进张 石铁路、张新高速、宜张高速等前期项目,积极推进旅游观光磁浮专线项目。统筹推进产业、民生、社会发展项目建设。切实加强项目管理,提高项目建设水平。扩大招商引资实效。依托“沪洽周”“湘品出湘”等招商平台,强化专题招商和产业链招商。发挥异地商会桥梁作用,大力开展以商招商。落实招商项目责任制,完善“统分结合、归口管理”机制,形成招商引资合力。推行“一站式”服务,确保招商项目落地。着力强化要素保障。加强税源涵养,调整财税结构,提升财政收入质量。突破传统融资方式,运用现代金融手段融资,用好贫困县 IPO 绿色通道政策,吸引外地企业来张落地上市,培育本地优势企业上市。建立“政银保担投”联动机制,组建担保集团,破解融资难题。放宽民营资本市场准入,扩大融资规模。加强土地开发整理,最大限度发挥土地使用效益。加快引进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五)致力国际精品旅游城市建设,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坚持用国际化理念规划城市,用国际化标准建设城市,用国际化规则管理城市,着力建设进出方便、安全快捷的“畅达城市”,宜游宜养、舒适舒心的“休闲城市”,山清水秀、天朗地净的“生态城市”,全域覆盖、智能高效的“智慧城市”,诚信友善、和美品质的“文明城市”,加快推进国际精品旅游城市建设。完善城乡规划体系。完成城市总体规划修改、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等规划编制,基本实现村庄 规划“全覆盖”。统筹推进城市“双修”、农村“双改”。进一步强化项目批后监管,确保规划落实到位。推进控违拆违工作,实现违法建设“零增长”。全面提升城市品质。按照“改造一片、建成一片、启动一片”思路,改造官黎坪、南庄坪、永定组团,加快建设沙堤、且住岗组团,启动荷花、枫香岗组团和茅溪片区建设。围绕“城市环线、景区环线、滨水环线”,抓好 10 条主次干道、“八桥两隧”建设。围绕“微建设、微管理、微服务”,建设五子坡等 6 个公园、东门桥等 3 条地下通道、10 个公共停车场,推进城市慢行系统和农贸市场体系建设;改造棚户区 13085 户 256 万平方米,建成一批限价商品房;加快“智慧张家界”建设,推进“六城同创”。推进县城和小城镇建设。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贯彻落实“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促进生产要素城乡双向流动,推动“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改革。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逐步缩小城乡基础设施差距。全面完成村级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创新乡村治理体系,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增 强农村基层组织凝聚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与脱贫攻坚、全域旅游、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实现农民富、农业强、农村美的目标。(六)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激活发展动力活力。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 40 周年,改革的力度将更大,开放的领域将更广,必须把改革开放作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着力打造要素洼地、创业福地、开放高地。突出改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最大限度减少审批,多措并举加强监管。抓好商事制度改革,推进工商登记便利化,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推行投资建设项目并联审批,完成“两集中两到位”改革,基本形成“一网一线一库两厅两平台”政务服务体系。统筹推进核心景区管理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及盐业、财税、金融、科技、文化、司法、生态、安全生产、城市管理等领域改革。打造创新创业新引擎。加快发展创业孵化服务,推广创客空间、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模式。推进“互联网+”创业服务。支持大学生、返乡人员因地制宜创业。开工建设软件大厦,发展第三方专业服务。促进开放型经济快速成长。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加强进境指定口岸、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继续实施对外贸易“破零倍增”。推进口岸发展,打造湘西北对外开放门 户。(七)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从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入手,重点办好 30 件民生实事,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抓紧抓实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十项计划”,加快发展学前教育。鼓励兴办职业教育、民办教育,积极发展特殊教育和老年教育。启动张家界独立本科院校建设。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人人共享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成市人民医院新院,加快推进 18 个乡镇中心卫生院、14 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 个医疗点建设。稳妥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加快“健康张家界”建设,加快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推动文化体育广播电视事业繁荣发展。抓好传统村落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建设市县乡村四级广播平台。大力推进文艺创作,努力创作与时代相符的精品力作。扎实开展全民健身,实施文化惠民、体育惠民行动。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落实积极就业政策,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2 万人次,新增城镇就业 1 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1.3 万人,确保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推进“五大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强化低保五保动态管理。健全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和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启动建设市级养老服务中心,统筹城乡社会 救助体系建设,全面推进“救急难”工作。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推进“三调联动”,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健全公共安全应急体制,加强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有效防范各类突发事件。深化“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年”活动,强力推进隐患排查治理和“打非治违”。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八)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张家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张家界发展的生命线。我们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永葆一方蓝天青山碧水。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启动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勘界定标。加强世界自然遗产保护,推进武陵源核心景区移民搬迁。加强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促进大鲵资源保护与地方经济发展协调统一。落实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全面加强森林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后续整改,完成涉自然保护区水电站整改任务。继续开展规范农民建房、集镇环境整治、旅游干线环境整治、环境整治“6+1”四个专项行动,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全面推行河长制、路长制,重点加强澧水流域生态环境治理;重点加强公路、景区沿线和城乡结合部环境综合治理。采取过硬措施,完成黄标车淘汰任务。加快中心城市、县城、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 设和改造,推进乡镇环境整治污水处理设施、垃圾处理设施、停车场和农贸市场“四项标配”建设。推进绿色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降低能耗、物耗。加强节能减排,注重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管理。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环境友好企业、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酒店和绿色出行等行动。(九)加强自身建设,全面提高政府治理现代化水平。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从严治政之中,努力提升行政能力和服务水平。强化开明开放,打造创新政府。强化依法行政,打造法治政府。强化履职担当,打造实干政府。强化清正严明,打造廉洁政府。2018 年嘉禾县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17 年工作回顾2017 年是本届政府履职的第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 县政府紧密团结和依靠全县人民,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认真落实省委“创新引领、开放崛起”和市委“产业主导、全面发展”战略部署,牢固树立“四个一”思想意识,以“三重”工作为总揽,以四个“四年行动计划”为抓手,围绕加快建设“一都两城三地、山水田园嘉禾”总目标,攻坚克难、加压奋进,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预计(下同),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50 亿元,同比增长 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0.26 亿元,下降 10.9%,非税收入压缩 2 亿元,总税比达到 72.4%;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 8%;固定资产投资 127.1亿元,增长 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5.9 亿元,增长 12%;实际到位内资 37.9 亿元,增长 13.9%;实际利用外资 7862万美元,增长 10%;外贸进出口总额 1200 万美元,增长 166.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 26471 元、14983 元,分别增长 9.2%、8.3%。(一)坚持攻坚克难,项目建设强力推进。一年来,我们以“三重”工作为主攻方向,大力开展重点项目问题大排查、一线大帮扶、杆线大搬迁行动,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发展。招商引资亮点纷呈。组团参加港洽周、湘商大会、湘南投洽会和北京(郴州)招商暨旅游推介会等重大招商活动,对接洽谈项目 82 个,成功签约福田汽车产业园、华盈环保产业园、鑫泉铸造等项目 43 个,签约金额 147.1 亿元,其中投资过亿元项目 19 个,创历年之最。生源时代广场、嘉 伦鞋材等 32 个项目落地开工,晶科光伏、华湘智控等 13 个项目投产达效。争资立项取得突破。包装上报项目 119 个,纳入中省计划投资笼子 46 个,争取中省预算内项目资金 4.1亿元,创历史新高。获得华融湘江贷款 6 亿元,成功发行铸都企业债 12 亿元,融资取得历史性突破。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强力推进“十大重点攻坚”工作,禾仓北路、神农西路、粮食储备库等一批老大难项目加快建设。确定重点项目 119个,完成投资 101.5 亿元,增长 25%。国家森林公园、G234等 7 个项目完成前期,舂陵河风光带及水生态治理、新城区农贸市场等 32 个项目开工建设,人民路提质改造等 20 个项目全面完工。(二)坚持产业主导,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一年来,我们千方百计兴产业、强实体、提品质、增效益,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经济提质增效。确定工业转型升级重点项目16 个,完成投资 9.56 亿元,增长 8.9%。完成园区调区扩区工作,兴园西路、荣昌西路、石燕河综合治理、多层标准厂房全面完工,鑫楷钢构、联鑫二期等项目竣工投产。鼎新铸造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飞恒精铸批量化生产耐磨铸件,巨人机床开启全产业链生产方式,产业集群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成功申创信诚机械、雄建机床等 4 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成功申报“规上”企业 12 家,完成专利申请 180 件,铸锻造产业科技含量进一步提升。现代服务业活力迸发。编 制《嘉禾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强化与潇影集团、锦浤投资洽谈对接,成功组建嘉禾文旅公司。新森活花海度假山庄、华天温泉大酒店等重大旅游项目建成运营。“体育之城”创建扎实推进,成功举办洲际女篮亚特拉斯系列赛、国际城市围棋联赛、全国“围棋之乡”联赛、中南五省自由搏击赛、湖南省气排球精英赛等重大体育赛事,获评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县,成功创建湖南省气排球之乡。销售存量商品房37.4 万平方米,住房消费市场实现稳定增长,城镇化率提升至 49.5%。大力推进“互联网+商贸流通”,建成农村电商服务站 196 个,实现行政村全覆盖。持续强化金融风险防范,农村商业银行挂牌营业,清收不良贷款 1500 万元。现代农业加快发展。成功列为全省富硒特色农业产业、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重点县,打造以珠泉富硒、广发大塘为中心的万亩富硒产业园,建成富硒种养基地 44 个,佳禾米业等 8 家企业纳入省“1223”富硒工程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富硒产业年产值达 8.3 亿元。收购烟叶 9.3 万担。宅侯贡米荣获中国中部农博会金奖,亮也豆腐、天奉富硒脐橙、平世糖桔荣获湖南第三届特色农产品博览会金奖。三味食品有限公司荣获郴州十大标志性农业龙头企业,嘉津茶油、嘉禾倒缸酒荣获郴州十大农产品知名品牌。观音山庄获评省级休闲农业示范园。连续 9 年被评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三)坚持绿色发展,生态环境逐步改善。一年来,我 们坚定不移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全力打造宜居宜业的山水田园嘉禾。淘汰落后不安全产能成效显著。严格执行“三去一降一补”政策,四大国有煤矿改制平稳过渡,中省驻嘉5 家国有企业 3117 户“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顺利推进。关闭非法黏土砖厂 41 家。编制《嘉禾县铸造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拆除冲天炉 251 座,完成电能替代改造 18 家,引进自动生产线 6 条。环境突出问题有效整改。以中央环保督察为契机,强力推进环境治理攻坚战,完成陶家河流域沙坪尾砂处置、盘江水库饮用水源综合治理等 54 个环境突出问题整改,查处跨省非法倒运垃圾等环境违法案件 38 起。认真办理《关于县城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议案》,出台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办法,整县退出烟花爆竹生产行业。扎实推进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试点,禁养区内 30 个畜禽规模养殖场退养到位,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防控。生态建设加速推进。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完成造林 2.62 万亩,森林抚育4.72 万亩,义务植树 81 万株。完成 11.1 万亩天然商品林划定和数据建库。嘉禾国家森林公园机构成功升格,南岭林场获批省级珍贵树种培育示范基地。河长制全面启动。(四)坚持共建共享,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一年来,我们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大力实施“双修双改”,加快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镇功能不断完善。完成城乡教育布局、停车设施、人防工程等 9 个 专项规划,石桥仙江等 3 个古村落保护规划,行廊和谐等 2个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中央绿廊、石车路开工建设,滨江大道全线拉通,嘉滨路、将军路基本建成。提质改造嘉禾大道、含丰路、城南路等 10 条城市主干道和丙穴南路等 3 条背街小巷,新城区“纵横”框架和县域“三环路网”基本成型。行廊、龙潭、塘村镇区提质改造稳步推进。改造坦坪长溪、塘村水边、晋屏宅侯 3 座危桥,老麻地大桥拆除重建顺利实施。我县成功列入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第一批创建县。城市管理水平有效提升。稳步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整合噪声污染、扬尘污染、户外广告、违法停车等城市管理执法权。开展查违控违拆违、市容环境、渣土管控、燃气管理、交通秩序五大专项行动,集中整治违规建房 65 起、道路污染 82 起、占道经营 1300 多起,城市秩序进一步规范。全面推行精细化保洁,无害化处理城镇生活垃圾,市容市貌更加整洁。美丽乡村建设有序推进。新建农村公路 96 公里,打造广发至云里、肖家至普满等 8 条市级“文明示范样板路”,普满、广发成功创建市级“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拆除农村旱厕 1.1 万间、新建公厕 66 座,完成行廊西冲、塘村英花、坦坪汪洋塘等 9 个规范农村建房示范点建设。广发成功创建省级卫生乡镇,珠泉茂林、坦坪山田等 8 个村成功创建省级卫生村。行廊入选湖南省美丽乡镇示范镇,珠泉荫溪成功创建省级美丽乡村。塘村清水荣获 全国文明村称号。修复百担禾田、荒塘水库等灾后水毁山塘渠系 53 处,完成长溪等“五小”水利建设 12 个。解决坦坪、晋屏、塘村、龙潭四个乡镇 7500 户 3.3 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被评为全国民生示范工程,“四同三化三办法”供水一体化模式全国推介。(五)坚持民生至上,社会事业持续繁荣。一年来,我们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确保 70%以上的可用财力用于民生建设,民生福祉极大提升。精准脱贫步伐加快。整合资金 3.1 亿元,全力推进脱贫攻坚。资助贫困学生 6484人次,其中动员和组织爱心人士结对资助 3188 人。建立“一村一品”产业扶贫基地 22 个、合作社 29 个,发放扶贫贷款5700 万元,医疗救助 2989 人次,实施交通扶贫项目 87 个135 公里,易地扶贫搬迁 257 户、1132 人,28 个省级贫困村光伏电站并网发电,实现 13 个省级贫困村摘帽、5427 人脱贫。教育事业优先发展。投资 8.9 亿元启动建设教育新城、文家学校改扩建项目,投资 1.15 亿元实施“一校一方案”“四改三化”工程,改造薄弱学校 56 所、建设“合格学校”16所,新增学位 1633 个,城区大班额问题得到缓解。顺利通过“两督”省检和“义均”国检。中考 7A 人数 161 名,高考一本上线 111 人,教育质量稳步提升。被列为全省教师交流轮岗试点县。社会事业协调并进。投资 3.6 亿元的县中医院顺利搬迁并被列入省人民医院定点指导医院,县人民医院与 湘雅医院建立远程“病理会诊”平台并投入临床应用,县“120”院前急救调度中心投入使用,县疾控中心、县妇幼保健院主体工程完工。嘉禾驻东莞流动人口计生协会被列为省级示范点,计生工作晋类进位。食品安全规范管理,全面杜绝集体性食品中毒事件。扎实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增创业主体 1602 户、城镇就业 4012 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3692人。开通跨省异地就医结算,贫困人口报账比例增加 10%,大病保险起付线降低 50%。核查清理农村低保 14243 人,“两线合一”全面落实。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全省示范。启动城镇棚户区改造1706 户、4748 套。“数字嘉禾地理空间框架”平台通过省市验收,全县基础地理信息实现资源共享。基层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农村广播“村村响”管理经验全省推介。送戏下乡 75 场、送电影下乡 2968 场。县工商联被评为全国“五好”工商联。电力、档案、对台、人防、工商、质监、残联、史志、工会、青年、妇女儿童、民族宗教、国防动员、老科协、老体协、教育基金等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以网格化、信息化、法治化、实名制工作为重点,深入推进平安嘉禾、法治嘉禾建设。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信访积案清零和信访源头治理专项行动,化解信访积案 39 件。严厉打击黄赌毒、黑恶势力,刑事案件下降26.4%,库存逃犯下降 88.8%,现行破案率较前三年平均水平提升 21 个百分点。推进联合信用惩戒机制建设,限制失信 人群 102 人次,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新机制。村(居)委会换届顺利完成,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夯实。坚持源头防范、系统治理、依法监管,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塘村镇被评为全省安全生产示范乡镇。(六)坚持深化改革,自身建设全面加强。一年来,我们致力于改革创新,进一步激发活力、提升效能,着力打造为民、务实、清廉政府。法治建设进一步深化。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 年)》,健全完善县政府工作规则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落实法律顾问和合法性审查制度,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提升。行政效能进一步优化。取消行政许可事项 24 项、承接 43 项、调整 9 项,全县 52个部门 385 项行政审批事项纳入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完成“互联网+监督”数据采集录入,实现并网运行。完成振兴实体经济、投融资管理等 12 项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行阶梯水价。深入实施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改革,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加快推进。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全面推开“营改增”,依法减免税收 5500 万元以上。深入推进“三证合一”“五证合一”“两证整合”,企业登记前置审批事项从 230 项减少到 39 项。深化园区管理体制改革,出台“1+X”政策文件,园区创业活力进一步激发。大力推进“一次办结”改革,承诺办结时限压缩 60%以上。勤政廉政进一步加强。深入开展“治陋习、树新风”作风建设年活动,扎实推进“雁过拔 毛”式腐败、“私车公养”“四风”变种、兼职取酬、涉矿经营等专项整治活动,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进一步巩固提升。拓宽社会监督渠道,办结市长公开电话、市长信箱 5500 件。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承办人大议案 2 件、代表建议 160 件,政协建议案 1 件、委员提案 74 件,一大批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切实解决。各位代表,这一年,我们始终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着力推进产业转型、环境治理、民生普惠,沉着应对环保督察、安全风险、收支压力,全县经济继续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总揽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全县上下团结奋进、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干部群众,向驻嘉部队、武警消防官兵、政法干警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向离退休老同志和支持嘉禾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部分工作未能实现预期目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因政策调整呈现负增长,文家学校改扩建、神农东路没有按期竣工,南岭国家森林公园建设、黑臭水体治理推进不快,县城区烟花爆竹禁燃工作刚刚起步,美丽乡村建设、土地确权颁证等工作在全市排名靠后。 二是要素制约依然突出。经济总量整体偏小、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用地指标严重短缺、项目建设环境不优等突出问题还未得到有效破解。三是转型升级任重道远。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工业缺乏大项目支撑,园区带动作用还不明显,现代服务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多业多点支撑还不牢固。四是安全环保压力较大。安全生产基础薄弱,安全责任“落实不下去、严格不起来”,安全监管依然存在盲区、死角。陶家河等重点区域污染治理、生态修复任重道远。五是干部作风有待改进。部分干部创新发展的意识不强、勇争一流的动力不足、干事创业的激情不高,慢作为、不作为、推诿扯皮、相互拆台等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办事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一年来的实践探索,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建设美丽嘉禾,造福嘉禾人民,要强化危机意识。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周边县市竞相发展的强劲势头、部分工作被动落后的不利局面,全县上下务必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坚持质量第一、效率优先,实现后发赶超,全速抢占全市第一方阵有利位置。要强化责任意识。牢固树立“嘉禾发展、我的责任”,尽好我的责,建好我的家,不为“不能办”找理由,要为“能够办”找依据,以责无旁贷、舍我其谁的担当,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韧劲,主动作为、履职尽责,咬定发展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要强化规矩意识。要坚决守住科学发展、依法行政、为民服务三条底线,坚决不逾安全生产、环境保 护、廉洁从政三条红线,始终把政府工作置于党的坚强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广泛监督之下,始终使政府工作运行在法治、阳光的轨道之上。要强化民本意识。始终把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持续加大民生投入,着力补齐“学位、床位、车位、摊位”民生短板,在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城市管理、社会保障等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使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二、2018 年工作安排2018 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 周年,也是加快建设“一都两城三地、山水田园嘉禾”、率先建成全面小康和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新发展理念总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认真落实省委“创新引领、开放崛起”和市委“产业主导、全面发展”战略,围绕加快建设“一都两城三地、山水田园嘉禾”总目标,着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求实效,突出打好产业转型、防范和化解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重点改革“五大攻坚战”,锐意进取、奋发赶超,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 小康而努力奋斗。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地方财政收入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 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2%,实际利用外资增长 10%,实际到位内资增长 13%,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 1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 8.5%、8%,提前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围绕实现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一)强力推进项目建设,持续筑牢发展支撑。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提升经济总量、增强发展后劲的根本措施。全力以赴争资立项。瞄准国家政策导向、投资重点和产业发展方向,重点围绕基础设施、重大产业、生态环保、民生工程等领域,策划、包装、储备一批重大项目,争取中省专项补助资金 10 亿元以上。推动铸都集团改革转型,创新融资模式,力争政策性银行贷款、债券发行 20 亿元以上。全速推进精准招商。统筹抓好专题招商、产业链招商、节会招商、小分队招商,深入开展“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抢抓京津冀、珠三角企业加速内移的机遇,力争引进投资过 5 亿元的重大项目 3 个以上。重点围绕“五大产业园”开展一对一招商,加快巨人机床、北汽福田、科技孵化等“园中园”建设,引进一批带动性强、附加值高、成长潜力大、科技含量足的大项目、好项目,力争把嘉禾制造打造成为郴州经济 发展新的增长极。全面扩大有效投资。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四年行动计划”和“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拟安排总投资 500万元以上的主要建设项目 222 个,年计划投资 155.8 亿元。重点抓好生源时代广场、鑫泉铸造等 21 个重大产业项目,中央绿廊、袁家和晋屏供水管网延伸等 9 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黑臭水体综合治理等 8 个重点生态环保项目,教育新城等 10 个重大民生和社会发展项目。继续做好通用机场、赣郴永兴铁路、S227、泰格金属、风能开发等 16 个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落实重大项目“一单五制”工作机制,推行“障碍清零”活动,着力解决用地、资金、环境等突出问题。大力推广 PPP 模式,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公共设施、环境治理、全域旅游、医疗卫生等领域,争取民间投资 56.5 亿元以上,增长 13%。加大项目考核力度,实行项目形象进度和项目建设指挥部双重考核机制,确保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二)强力推进产业转型,持续提升发展质效。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加快推进园区发展,不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工业提档。贯彻落实《中国制造 2025》,主动对接制造强省“1274”行动计划,启动建设华盈环保产业园、郴州机械装备制造物流园,积极筹建智能制造研究院、激光毛化院士工作站、机器人培训学校,推动传统铸锻造向装备制造、智能制造跨越升 级。实施品牌培育工程,引导企业做大规模、做强主业、做响品牌,培育高新技术领军企业 1-2 家。加大企业帮扶,实施“一企一策”,全面振兴实体经济。大力开展“互联网+制造”行动,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新增规模工业企业 10 家,工业税收增长 7%。推动农业提效。实施“农业农村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和富硒产业带动战略,重点抓好水稻、烤烟、水果、油菜、蔬菜等六大富硒优势产业,着力培育市场有需求、产品有特色、农民能增收的富硒龙头企业,加快建立集生产、加工、销售、运输于一体的富硒产业链,构建“种养结合、多业并举”的产业发展新格局。认真落实好农业补贴、农业保险等惠农政策,继续推进超级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 33.5 万亩。种植烤烟 3.4 万亩,力争收购烟叶 8.8 万担。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和庄园经济,新增省级星级现代农庄 2 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 2 家、省级龙头企业 1 家。推动服务业提质。围绕创响“天降嘉禾、山水慢城”旅游品牌,坚持以“三园一泉”为核心,以钟水河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带和“将军故里”红色旅游产业带为轴线,辐射带动东部乡村休闲、南部铸造文化体验、北部影艺展示、中部温泉康养、园区工艺博览“五大片区”联动发展、错位发展、整体提升。强化文旅招商,扎实推进温泉特色小镇、禾仓堡历史文化街区、新森活花海度假山庄二期、民俗文化美食园、车头铸造 文化创意产业园等重大旅游项目建设,打造一批精品旅游景点,丰富提质旅游产品。出台旅游产业支持政策,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功能配套,精心筹办文化旅游节、民歌艺术节,加快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家政服务、健康养老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形成全域旅游、全产业链发展的新格局。(三)强力推进城乡建设,持续夯实发展基础。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加速新型城镇化,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坚持顶层设计,提升规划水平。强化规划引领和城市设计,以县城总规修编为重点,推进城市总规和土地利用总规“两规合一”,加快编制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完成海绵城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项规划,晋屏、坦坪、行廊、袁家 4 个乡镇总规修编以及塘村特色小镇,塘村英花、普满雷家传统村落保护,晋屏雷公井、行廊行市等20 个美丽乡村规划编制。出台《嘉禾县城乡规划技术管理规定》,建立项目批后规划管理档案制度,努力实现空间规划管理“一张图”。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承载能力。启动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晋屏大道高压线下地、新城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同步完善供水、供气、垃圾处理等配套基础设施。加快“三环路网”干线公路建设,启动建设 G234,推进滨江大道、神农路、石车路,完成新城区金桥路、舜源路、平安路、嘉信路建设,着力构建便捷、绿色、舒适交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兴办农 村各类事业,抓好晋屏刘家、石桥石古元、龙潭扶塘 3 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创建村建设,新增美丽乡村省级示范创建村1 个、市级示范创建村 2 个,打造晋屏刘家、行廊邝家集中建房示范点,建设农民富、农业强、农村美的湘南特色新乡村。加快推进泮头水库供水点及管网建设,解决晋屏镇石羔片 4100 户、16200 人安全饮水问题。推动规范管理,彰显城市品质。进一步理顺城市环卫保洁、市政园林、交通秩序管理体制,深入开展县城区烟花爆竹禁燃、建筑工地执法监管、查违控违拆违、摩托车规范管理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查处违规燃放烟花爆竹、渣土扬尘污染、违法建筑和摩托车无牌无照、非法改装、违规行驶等行为。创新环卫管理机制,推进农村垃圾收转运体系建设,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四)强力推进改革创新,持续激发发展活力。聚焦关键环节,突出重点领域,打好重点改革攻坚战,不断释放改革红利。深入推进简政放权。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多证合一”。认真落实政务服务“一次办结”改革要求,强化“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提高审批效率。全面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完成“智慧嘉禾”一期工程,启动二期工程建设,推动实体大厅与网上政务大厅融合发展,提高政务服务网上全程办事效率。加快农村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结合数 字嘉禾平台,着力打造覆盖县、乡、村(社区)三级的“线上线下、虚实一体”政务服务平台,实现政务资源集聚、业务并联审批、信息数据共享。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着力推进行廊茶场农垦改革,争取实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整县推进项目。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平台建设和土地股份合作社试点,全面完成农村土地经营权颁证工作,启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推进科教文卫领域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教育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强化医共体建设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面实施分级诊疗制度,大力创新支付方式,巩固基本药物制度,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深化人口计生服务管理改革,提升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五)强力推进环境保护,持续厚植发展优势。加快推进生态嘉禾建设,着力开展生态提质、生态增效、生态修复、生态创建四大行动,打造宜居宜业新嘉禾。坚持生态优先,构筑生态屏障。实施城市绿荫暨“生态嘉禾建设四年行动计划”,加快建设嘉禾国家森林公园、钟水河国家湿地公园和鳌峰公园,积极创建国家园林县城、省文明县城、省级森林城市,确保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县城复检。推进森林生态景观 提质,实施宜林荒地及裸露山地绿化、村庄绿化,完成造林2.5 万亩,义务植树 80 万株,全县森林覆盖率达 46.82%。稳步推进油茶基地建设,发展特色经济林和森林有机产业、旅游业、康养业。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严格管控生态红线区域,推动生态保护红线落实落地。加快推进森林防火视频监控及指挥平台系统二期建设,确保森林防火形势安全稳定。加大治理力度,提升环境质量。落实湘江保护与治理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推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加大环境监管执法力度,强化打非治违、污染源治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地质环境修复,巩固环境突出问题整改成果。推进舂陵河岸坡治理项目,完成泮头水库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开工建设毛俊水库嘉禾灌区。以河长制为统揽,大力开展山上田里、水上水下、空气污水综合整治。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泮头水库饮用水源保护整治项目,实行河道船舶巡查检查常态化,纵深推进陶家河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确保出境水质监测断面保持Ⅲ类。倡导节约集约,推进低碳发展。严格落实生态补偿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加快节能先进技术推广应用,推行绿色清洁生产,推进废水、废渣、废气等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化,全领域纵深推进电能替代工作。进一步淘汰落后不安全产能,力争退出煤矿 6 个、整合砖厂 4 家。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工程,新建新城区 110KV变电站,持续改善城乡用电条件。倡导低碳消费理念,大力 推广绿色生活方式。突出工业企业、建筑行业等重点领域节能改造,大力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加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确保耕地面积不减少。推进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开展空心村改造试点,实行农村建房拆旧建新、一户一宅和复绿补偿机制,盘活城乡闲置土地。(六)强力推进民生改善,持续共享发展成果。坚持民之所望就是施政所向,切实增强财政对民生的保障能力,加快实施一批惠民实事和民生项目,切实提高全县人民生活幸福指数。打赢脱贫攻坚战。始终把精准扶贫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坚持“四跟四走”,突出产业扶贫、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统筹抓好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生态保护扶贫,易地扶贫搬迁 173 户 759 人。加大驻村帮扶、对口帮扶、社会帮扶力度,杜绝“数字脱贫”“被脱贫”,确保现行标准下 13 个省级贫困村摘帽、5690 个贫困人口如期退出。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涉黑涉毒等违法犯罪,扎实推进平安建设。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行动,着力减少存量、控制增量,促进信访形势持续好转。深入排查治理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隐患,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一单四制”,坚决遏制较大以上安全事故发生,确保“两下降两绝不”。全力抓好民生实事。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强力推进城区化解大班额三年行动计划,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教育重点项目 建设,确保文家学校秋季实现顺利招生,教育新城、新城区九年制学校、钟水九年制学校以及一中、五中等艺体场馆2019 年 6 月底投入使用,精心筹备全市 2019 年中小学生运动会。加快县人民医院三级综合性医院创建工作,争创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县,加快县精神病康复医院建设,打造湘南区域性精神康复中心。积极申创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进一步完善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加快实施智能停车系统和立体停车库建设,有效缓解城区“停车难”问题。持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强化人社政务服务能力建设,突出抓好重点人群和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确保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5%以内。按照“七个一”标准加快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组织开展“欢乐潇湘·幸福嘉禾”群众文艺汇演活动,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推进省级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示范县建设,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完成棚户区改造 1706 户、公租房建设 4748 套,全面化解历史欠账。以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契机,以承办国际国内围棋、羽毛球、气排球等赛事为载体,全面打造“全国围棋之乡”特色品牌,持续掀起全民健身运动热潮,促进“体育之城”创建深入开展。切实发挥工会、科协、共青团、妇联、工商联、残联、文联作用,继续做好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国防动员、民族宗教、档案、气象、地震、人防、双拥和妇女儿童等工作。 (七)强力推进政府建设,持续提升行政效能。把科学发展、务实创新、清正廉洁作为政府工作的主旋律,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不忘初心,提升服务力。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依法规范行政行为,切实加强队伍建设,努力营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生态环境。坚持率先垂范,深入基层摸实情、尽心竭力解民忧、不遗余力惠民生。牢记使命,提升担当力。坚决克服不想为的思想惰性、补齐不能为的能力短板、消除不敢为的畏难情绪,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切实抓好事关嘉禾发展的大事要事。开拓创新,提升执行力。运用改革的办法、创新的思维,建立完善权责明晰、公开透明、运转高效、保障充分的政府工作运行机制,坚决破除一切阻碍发展的体制机制。大力倡导“定了就干、干就干好”的工作理念,凡是定下的事就立即动手,凡是部署的事就咬住不放,凡是着手的事就一抓到底。强化绩效评估、跟踪问效,凡是县委县政府确定的目标、制定的政策、部署的任务、交办的事项,就要一督到底、一查到底,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严格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继续完善重大事项民主协商机制,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县政协监督,不断提高代表建议、委员提案办理质量。 各位代表,站在新起点,谋求新发展,实现新突破,既是全县人民的殷切期盼,更是我们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凝心聚力、创新发展,为加快建设“一都两城三地、山水田园嘉禾”而努力奋斗!2018 年临夏县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2017 年政府工作回顾今年以来,在州委、州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紧紧依靠全县各族人民,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局,统筹推进“四大板块”建设和“一体三化”发展[1],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全县经济社会实现平稳健康有序发展。全年预计完成生产总值 36.83 亿元、同比增长 2.5%;固定资产投资 29.45 亿元、同比下降 17.1%(主要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房地产项目明显减少,加之土地、林地、环评等因素制约,项目开工率低,进展缓慢,未能全面完成目标任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8.48 亿元、同 比增长 9.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7 亿元、同比增长 5.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6599 元、同比增长 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9331 元、同比增长 8.5%,各项经济指标走在全州前列,较好的完成了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一年来,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工作:一是突出精准方略抓脱贫,贫困面貌明显改善。进一步强化“一号工程”意识,深入学习贯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精准施策,聚焦发力,贫困群众收入较快增长,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预计全年减少贫困人口 12175 人,贫困面下降到 14.27%。聚焦短板弱项,改善发展条件。多渠道整合资金 8.28 亿元,统筹推进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改造深度贫困区域道路 338.7 公里,硬化巷道门台 85.43 万平方米,实施饮水管网提升 126 公里,完成易地扶贫搬迁 796户 3804 人、危旧房改造 4975 户,彻底消除了农村 D 级危房;新建村级幼儿园 13 所、小学 4 所,改造薄弱学校 32 所,新建“六位一体”村级为民中心 24 处、卫生室 16 个、乡村舞台 57 个,有效解决了群众上学就医、文化活动难题。加大扶持力度,夯实增收基础。抢抓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县机遇,发放贷款 6689 万元。引导组建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 112 个,推广旱作农业 11.25 万亩,新增设施蔬菜2610 亩、中药材 2366 亩、优质林果 3.06 万亩,生产各类果蔬 9563.3 吨,产值达 3.9 亿元;新建规模养殖场(小区) 13 个、规模养殖户 161 户,新增畜禽 6.51 万头(只);发展布鞋加工户 200 多家,生产各类布鞋 350 万双、实现销售收入 1.2 亿元。借势内外联动,汇聚攻坚合力。认真整改国家、省州反馈的扶贫对象识别不精准、易地搬迁住房面积控制不到位、扶贫贷款使用不规范等突出问题,做到“真脱贫、脱真贫”。编制完成《临夏县脱贫攻坚规划(2018-2020 年)》,储备了总投资达 27 亿元的到村到户项目,为攻克深度贫困问题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加强与东西协作和定点帮扶单位的联系协调,先后争取厦门思明区、南光集团、省高级人民法院帮扶资金 1988 万元,与思明区政府及 10 个街道办事处达成多项帮扶框架协议,汇聚了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二是突出基础改善抓项目,发展后劲显著增强。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我们迎难而上、逆势而为,全力以赴抓争取、抓招商,千方百计挖潜力、赶进度,固投增速稳居全州第二,经济止滑稳增效应逐步显现。重点项目有序推进。全年实施重点项目 93 个,完成投资 25.2 亿元。姚川中路、信用联社办公楼、恒源物流园等 39 个项目全面完工,双城中心小学、土桥敬老院及残疾人托养中心等 54 个项目完成年度建设任务。沿太子山旅游扶贫大通道、临循高速等省州重大项目进展顺利,有效改善了城乡发展基础,拉动了经济增长。城镇品位不断提升。刁祁乡、北塬乡、黄泥湾乡成功实现撤乡建镇,县城滨河路即将通车,临贾路(崔家坡至土桥段)改造、 生活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工程相继实施,城镇配套功能日益完善,商贸流通业迅速发展,县城人气越来越旺,城镇化率达到 22.08%。特别是具有战略意义的漓水名都住宅小区、大夏河景观工程落地实施,市县城市总体规划获得批复,必将开启县市一体化、同城化发展的光明前景。发展活力显著增强。积极开展上门招商、以商招商和请进来招商,成功签约盛源牧业养殖、众新饲草料加工、恒基民俗园等招商项目 31 个、到位资金 50.3 亿元,资金到位率 88.4%。三是突出结构优化抓产业,县域经济转型发力。坚持以扩规模、创品牌、增效益为重点,着力壮大特色产业,加快推进深度开发,县域经济基础不断夯实。园区经济稳步迈进。坚持把农业科技园区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主阵地,集中流转土地 1.54 万亩,连片栽植啤特果、软儿梨等特色林果 46.2 万株。新建复式钢架大棚、日光温室 18 座,建成花卉、蔬菜基地 2.4 万亩,生产反季节果蔬 2000 吨。先后实施了塬头观光、莲花古镇、万欣花海等景观工程,建成了集农产品仓储、销售、物流和电子商务于一体的综合农贸市场,举办了草莓、油桃采摘体验活动,扎实开展了“粮改饲”工作,秸秆饲料化利用率达 86%,农业综合效益大幅提升。坚持把经济开发区作为融入“一带一路”[2]、扩大对外开放的战略窗口,完成了经二十路延伸段、电力网络、众创空间等建设工程,引进了总投资 1.3 亿 元的燎原乳业鲜奶生产线、资通彩印包装生产线、临夏西寺榨菜生产线项目。认真落实“三重”“三一”政策措施[3],兴家铝业恢复生产,团伊步公司落地建设,蒙牛壹清成功入规,工业经济形势持续好转。劳务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开展精准化、差异化的技能培训和有组织、有计划的劳务输转,开展餐饮、布鞋、草编等就业技能培训 38 期(次),培训贫困户劳动力 4906 人,输转劳动力 10.1 万人(次)、创收 17亿元。加大返乡创业扶持力度,以创业带动就业,被省上评为回乡创业示范县。旅游产业潜力迸发。编制完成了《临夏县旅游发展规划(2017—2030 年)》,龙首山旅游开发等项目进展顺利,解放军抢渡黄河纪念馆、英烈馆开馆运行,新建3A 级旅游厕所 6 座,建成梦幻花海、七彩花海等特色观光旅游基地 5 处。全年接待游客 52.07 万人次、同比增长 21%,旅游综合收入 2.48 亿元、同比增长 24%。四是突出绿色发展抓环保,人居环境更加优美。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的发展理念,扎实推进治山治水工程和环境保护工作,美丽临夏县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生态环境持续好转。大力实施“灭荒”工程,投资 6500 多万元,完成各类造林 6.2 万亩,新一轮退耕还林补植补造 2936 亩,绿色通道建设 112 公里。实施了红台乡牟其沟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完成梯田建设 417 公顷、水保林 37.24 公顷、经济林 98.12 公顷。 环保工作全面加强。认真整改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的问题,编制完成了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合理划定禁采区、限采区和开采区,严格采矿权投放,强化日常监管,乱采滥挖问题得到彻底根治。全面落实河长制,设置县乡村河长 224 名,覆盖 12 条河流、41 条洪水沟道,完成首轮巡河工作,整治违章建筑 66 处,有效保护和恢复了河道生态功能。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依法关停搬迁砖瓦窑厂 33 家,淘汰改造燃煤锅炉 54 台,空气优良天数持续增加。城乡面貌显著改观。深入开展全域无垃圾创建工作,常态化清理整治新旧县城、集镇街道、公路沿线、村庄内外等重点区域的环境卫生,着力构建“户分类收集、村长效保洁、乡转运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有效解决了脏乱差问题,改善了人居环境。五是突出普惠共享抓保障,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坚持把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作为基本保障,统筹推进,全面发展,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投资1.42 亿元,实施薄弱学校改造、幼儿园建设等教育基础设施项目 71 个,一次性解决了 105 所村级小学 5157 名中午无法回家学生的午餐问题。创新教育督导,加强教学管理,高考上线率达 32.86%。卫计工作有序推进。县医院新生儿科和重症学科建成投入使用,掌子沟、莲花等 4 所卫生院业务楼及附属工程全面完工。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分级诊疗顺利推进,新农合实现跨省异地就医联网结报。全面二孩生育政 策稳步实施。文广事业健康发展。县广播电台恢复播音,电视台节目升级为标清模式。成功承办了 2017 年全国砖雕文化传承与创新峰会暨传统手工艺技艺大赛,进一步提升了临夏砖雕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社会保障持续改善。涉及 9 件省列实事完成良好,城乡低保、农村五保提标工作全面完成,各类救助资金及时足额落实到位,考录、招聘普通高校毕业生 295 人,新增城镇就业 3272 人。与此同时,财税金融、统计调查、食药监管、工商质监、防汛减灾、双拥共建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积极成效。六是突出平安创建抓管治,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以党的十九大维稳安保为抓手,深入持久地开展社会综合治理,强化安全监管,优化政务服务,社会发展环境持续向好。宗教领域和睦和顺。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稳妥调处宗教矛盾纠纷,认真整改中央巡视组“回头看”反馈问题,宗教工作法治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平安建设顺利推进。破获各类刑事案件 140 起、治安案件 1129 起、毒品案件 21 起,缴获毒品海洛因 29.27 千克,劝(遣)返在外涉毒人员 93 人,积极扭转禁毒被动局面。调处各类矛盾纠纷 3267 件、成功率 98%,受理来信、来访 155 件,办结率分别达到 97%和 92%。安全生产形势良好。突出交通、消防、食品、校园等重点行业领域,持之以恒开展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安全生产四项指标实现“三降一平”。行政效能不断提升。深入推进“放 管服”[4]改革,取消调整行政审批事项 36 项。始终坚持依法行政,认真贯彻县委决策部署,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意见建议 85 件、办结率 73%,办理政协提案 65 件、办复率 95%。全面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常态化制度化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加大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力度,政风行风明显好转。各位代表,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推进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必须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任务,精准施策,攻克短板,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必须把项目建设作为引擎带动,千方百计抓项目、保固投,着力改善城乡发展基础;必须把县域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依托“一工一农”[5]两大园区,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以产业开发扩总量、促增收;必须把绿色发展作为长远战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使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必须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根本目标,全力办实事、办好事,提高保障水平,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必须把改进作风作为重要保证,积极作为、主动作为、全力作为,以高效落实促进工作、推动发展。各位代表,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成绩来之不易,奋斗充满艰辛。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全县经济发展取得的每一点成绩、城乡面貌发生的每一点变化、广大群众得到的每一点实惠,都要归功于州委州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归功于县人 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归功于全县 40 万人民的不懈努力和共同奋斗。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广大干部群众,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干部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小、地方财力弱。人均 GDP 仅占全省平均水平的 38.74%,自有财力不足、发展依赖性强,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的压力非常大;减贫任务重、脱贫难度大。剩余的贫困村和贫困人口都是非常难啃的“硬骨头”,贫困程度深、致贫原因复杂、减贫成本高,脱贫攻坚的任务还十分繁重;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发展层次低。两大园区刚刚起步,特色产业规模小、链条短,市场竞争力弱,与深度开发、集群发展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社会综合管理难度加大、精细化程度不够高。各类矛盾和利益诉求相互交织、日趋复杂,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理顺群众情绪的工作难度增加,互联网监管不够有力,意识形态工作任重道远。同时,少数部门服务意识不强、行政效率不高,一些干部履职能力不足,工作作风不实,难以适应新常态下的工作。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各位代表,困难不可低估,信心不能动摇。客观审视当 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县面临的发展形势,虽然有经济增速放缓的严峻挑战,但也要满怀信心地看到,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推进,特别是中办、国办出台的《关于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为包括临夏在内的“三区三州”[6]带来了巨大的政策红利,全县发展必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财政投入方面。国家一般性转移支付、财政专项转移支付、新增投入资金将进一步向“三区三州”倾斜。在此基础上,省上将按当年财政收入增量的 20%以上增列专项扶贫预算,这将帮助我们解决资金短缺的难题,增强支撑和保障发展的能力。金融支持方面。国家将在贷款准入、利率、期限等方面,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扶贫产业项目、贫困村整体提升工程等重点领域提供更加优惠的政策。省上将实施资金总额达 2500 亿元的产业扶贫专项贷款、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贷款和产业发展投资基金,这将为我们改善贫困村发展环境,稳定增加贫困户收入拓宽融资渠道、降低风险成本。项目建设方面。国家将在“三区三州”优先安排公益性基础设施、社会事业、能源、交通等重大投资项目,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并开辟绿色审批通道,简化程序。省上将加大项目投资补助比重,统筹安排配套资金,这将便于我们争取和实施更多利长远、促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土地政策方面。国家将允许增减挂钩结余指标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框架内进行交易,允许扶贫类项目在不破坏生态、不影响地质 安全、依法补偿安置的前提下,边建边批、边占边补。省上将在安排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和土地整治工程计划和补助资金时,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允许土地增减挂钩结余指标在省内流转使用,这为我们加快重点项目进度、保障项目建设用地,提供最大便利。干部人才方面。国家将降低“三区三州”公务员进入门槛,在待遇、职称、培养、选拔等方面出台特殊倾斜政策。省上将充实加强各级扶贫开发工作力量,加大专业技术人才选派培养力度,这将极大地提振干部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动力,为全县发展集聚满满的“正能量”。只要我们顺时应势、抓住机遇,迎难而上,真抓实干,就一定能在未来的发展中跨越赶超,全面完成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战略任务。2018 年重点工作任务各位代表,2018 年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的 40 周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做好明年的各项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7]、“四个全面”战略布局[8]和“五大发展理念”[9]为统揽,全面贯彻落实州委“六抓”思路举措[10],统筹推进“四大板块”建设和“一体三化”发展,更加注重脱贫攻坚,更加注重县域发展,更加注重生态环保,更加注 重共建共享,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奋力谱写新时代临夏县发展的崭新篇章。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实现生产总值 38.85亿元、增长 5.5%;固定资产投资 30.92 亿元、增长 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9.15 亿元、增长 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9 亿元、增长 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0974 元、增长 8.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7292 元、增长 10.5%。围绕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一、坚持精准施策,补齐短板弱项,着力夺取脱贫攻坚新胜利抢抓“三区三州”政策机遇,把脱贫资金、脱贫项目和脱贫举措,更多更集中地向深度贫困村和贫困人口倾斜,远近标本结合,下足“绣花”功夫,力争减少贫困人口 2 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 8.3%。全面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大规模推进以乡村主路硬化、入户道路硬化和庭院硬化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硬化村社道路 1110 公里、庭院 24.2 万平方米,争取把水泥路修到大部分群众家门口。完成 1700 户危旧房改造和 914 户 4288 人易地扶贫搬迁,基本消除农村 C 级危房。实施南区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构建从源头到龙头的饮水安全体系。抓好土地整理和“宽带乡村”建设,新建高标准农田 1.2 万亩,实现行政村宽带和 4G 网络全覆盖。 加快培育富民增收产业。依托产业扶贫专项贷款工程,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激活发展要素,壮大优势产业,着力增强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能力。组建各类合作组织 20个,吸纳带动 300 户贫困户参与经营。新增设施蔬菜 600 亩、中药材 600 亩、优质林果 2 万亩,新建规模养殖场(小区)10 个、规模养殖户 100 户、特色农家乐 15 个、电子商务服务网点 32 个。着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新建村级幼儿园 8 所,改造薄弱学校 25 所。完成乡镇卫生院改扩建 8 所、周转宿舍 15 所,加强贫困人口重大疾病医疗救助,从根本上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建成“六位一体”村级活动场所 14 处、乡村舞台 48 个,鼓励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不断提升广大群众文化生活水平。做实做细脱贫攻坚基础。加大乡镇干部驻村包社工作力度,在群众家门口提供便捷服务。严格落实“两不愁、三保障”[11]、“十不算、十不脱”[12]要求,精准抓好贫困人口识别和动态管理工作,绝不搞数字脱贫、虚假脱贫。加大对扶贫资金、扶贫项目的日常监管和审计监督,对胆敢向扶贫资金伸“黑手”的将严惩不贷。旗帜鲜明地反对贫困光荣和等靠要思想,在东西协作、定点帮扶的基础上,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依靠辛勤劳动稳定脱贫。二、坚持项目带动,统筹城乡发展,着力推进基础条件 新改善始终把项目作为推动发展的重要抓手,切实加大争建力度,以项目建设补短板、强支撑、促发展。全力对接争取重大项目。紧紧围绕脱贫攻坚规划,加大项目汇报衔接力度,积极争取国家、省州在资金投入、金融支持、建设用地等方面的倾斜支持,全力加快前期进度,做好后续跟踪管理,确保所有项目梯次运作,部分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力争各项扶持政策转化为具体项目,尽快落地实施。全面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全年计划实施重点项目 86 个,总投资 82.97 亿元。实施交通路网改善工程,重点建设沿太子山旅游扶贫大通道、S309 甘草店至积石山公路(临夏县段)、S322 和政至漫路乡公路、砂红井公路等项目,建立完善管养机制,着力实现内通外联、条条畅通。实施水电能源工程,动工建设石门滩水库、牛津河防洪治理、农网升级改造等项目,在改善生态环境、满足能源需求的同时,实现清洁可持续发展。实施城镇基础设施工程,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东区路网建设、丽景花园、幸福花园、黄泥湾至双城天然气输配等项目,不断提升城市配套水平和服务承载能力。同时,积极做好临夏机场、临合铁路、临大高速等省州重大项目配合服务工作,严格落实项目“五制”,全力保障项目顺利规范实施。 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利用西洽会、兰洽会等重大节会平台,扎实开展一对一、点对点精准招商,着力增强发展的活力和动力。重点抓好莲花古镇综合开发和乡村旅游、高效农业、高标准道路修建等厦门思明区意向性投资项目的跟进对接、服务保障,促进项目尽快落地实施。三、坚持提质增效,壮大特色产业,着力培育县域经济新动能坚持新发展理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突出特色,因势利导,全力培育特色支柱产业,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现代农业方面。探索推进农村“三变”改革[13],加大农村土地适度规模流转力度,积极对接产业发展投资基金,稳步扩大设施蔬菜、特色林果、中药材、禽畜养殖规模,推广运用软儿梨嫁接等农业新技术,扶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字牌加工企业,争取引进啤特果加工厂和马铃薯产业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深入推进“粮改饲”工作,继续推广旱作农业。加快实施塬头路连接段、生态循环示范农业、易地搬迁后续产业发展、气调保鲜库建设等项目,健全完善基础设施和产供销链条,加快农业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进程,推动传统农业向休闲观光农业转变、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变,促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食品和民族用品生产加工方面。加快推进金华调味品加 工项目建设,积极引进北京首农集团,跟进落实蒙牛二期项目,持续做好伊客拉穆、哈俩里等企业入规培育服务工作,引导圣泽园、五山池等企业通过股份转让、技术合作等方式,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全力整顿企业孵化区,健全完善清真食品认证标准程序,鼓励企业走出去、引进来,积极参加马来西亚、中亚各国以及内地举办的食品民族用品展销推介会,建立淘宝、阿里巴巴等网络展销窗口,着力提升产品知名度、影响力和销售额。劳务产业方面。进一步整合各类培训资源,用足用活培训资金,对建档立卡户、“两后生”、农村妇女等重点对象有针对性地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就业技能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培训贫困户劳动力 900 人(次),切实提高技能培训在促进就业和增收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巩固新疆、西藏、青海等劳务基地,积极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特别是充分利用与厦门市思明区签订劳务合作协议的有利时机,加大劳务输转力度,争取全年输转劳动力 10.3万人(次)、创收 17.2 亿元。特色手工业方面。加大对砖雕、木雕、葫芦雕刻等特色产业技艺传承、原材料创新、技术工匠培养和链式开发的扶持力度,鼓励引导神韵、青韵、能成、祥泰、柏居艺等龙头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加快特色化、品牌化发展步伐。同步扩大布鞋加工产业,引导更多剩余劳动力生产经营,注册产 品商标,提升品位档次,形成小产品拉动大市场、小产业促进大增收的生动局面。旅游产业方面。深入挖掘旅游发展的巨大潜力,全力实施沿太子山旅游扶贫大通道、槐树关旅游扶贫通道、旅游厕所等项目,加快推进关滩、新寨等 7 个旅游示范村建设,着力打造一批新的有特色、有亮点的旅游项目和旅游景点,促进旅游向全域四季发展。四、坚持绿色发展,加强环境保护,着力建设秀美宜居新家园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州关于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守护青山绿水、留住蓝天白云,着力构建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秀美家园。大力推进生态绿化。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路子,投资5000 万元,完成尹集、榆林等乡镇为主的荒山造林2.7 万亩,啤特果、核桃、油桃等特色林果 2 万亩,乡村行道树 100 公里,各类育苗 5000 亩,义务植树 161 万株。完善生态补偿和生态保护奖补政策,从建档立卡户中选聘生态护林员 276名,村级草管员 220 名,不断提高群众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和收益水平。严格落实环保责任。坚持保护为先,全面履行河长职能,认真做好森林资源、饮用水源地、耕地保护工作,强化恢复治理,突出抓好砖瓦窑厂搬迁、废旧农膜回收等工作,以零 容忍的态度整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持续提高全县环境质量。深化环境综合治理。积极争取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贷款资金,深入推进全域无垃圾三年专项治理行动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突破行动,引入 PPP 模式[14],逐步配备乡镇垃圾清运车、村社垃圾处理站(场)和环卫保洁人员,建立完善环境卫生整治网格单元,实行划片包干,加大日常保洁、分类回收、巡查检查力度,全面清理生产生活垃圾,营造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五、坚持普惠共享,优化公共服务,着力促进社会事业新进步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贫困村幼儿园、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师周转房、农村义务教育信息化建设等项目,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招聘各类教师 100 名,着力解决边远山区教师不足的问题。加大中小学、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力度,全年培训2520 名,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健全贫困家庭适龄学生资助体系,实现建档立卡家庭学生全覆盖,确保每个贫困学生不因家庭困难而失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大健康扶贫工作力度,提高贫困人口住院报销比例,着力减轻群众看病负担。加快实施 县医院、县中医院住院部综合楼、60 个标准化卫生室和路盘、河西、尹集卫生院业务楼等重点项目,加大医疗设备购置配备力度,加强现有医务工作人员培训,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落实各项社保政策,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统筹做好城乡低保、社会救助、五保供养、社会保险、优抚安置、群众就业等重点工作,及时足额发放各类救助资金,依法依规调处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积极拓展就业渠道,新增就业 3500 人。加快推进残疾人托养中心、土桥敬老院、城镇及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等建设项目,切实提高困难群众的保障工作水平。推动发展文化事业。牢牢把握意识形态话语权,加强互联网建设和管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全县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唱响主旋律、发挥正能量。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实施社区全民健身中心、双城至龙首山健身步道、县级公共体育场(馆)、卫星信号转播优化改造等项目建设,增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断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同步做好财税保障、工商质检、节能减排、科技创新、妇女儿童、国防武装等各项事业,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全县社会事业协调健康发展。六、坚持共建共治,强化社会治理,着力营造和谐稳定 新局面全面推进依法治县,打造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努力营造公平、公正、和谐的社会环境。依法加强民族宗教工作。全面准确地贯彻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巩固拓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成果,依法规范宗教事务管理,及时果断调处涉及民族宗教领域的各类矛盾纠纷,坚决惩治利用宗教名义向群众强行摊派、干预村务的人和事,进一步提高宗教工作法制化水平,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创新规范社会综合治理。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系,加强预防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认真办理群众来信来访,妥善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强化各领域安全监管,确保不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加快建设“雪亮工程”[15]视频监控系统,严密防范和惩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打铁还需自身硬。县政府将更加重视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领导发展、依法行政、服务群众和拒腐防变的能力,更好地担当起推动改革发展、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任。 加强理论学习。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党的理论武装头脑、推动工作。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全面掌握履行职责所需的政策法规、现代管理、市场经济等知识,不断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严格依法行政。自觉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审视改革问题,破解发展难题。坚决维护县委集中统一领导,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不断提高意见建议和提案办理质量。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始终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提高行政效能。严格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对重点工作、重大项目和民生实事,逐项靠实责任,加强督促检查,严格考核奖惩,以目标倒逼进度,以督查倒逼落实。高度重视规范化建设,着力解决好政府“缺位”和履职“不到位”的问题。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及时回应公众关切,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对决定的事,立说立行、马上就办,全力以赴抓落实、干到位。坚持廉洁从政。始终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全面履行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责任,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化作自觉行动,坚持不懈改进作风。进一步规范财 政资金、国有资产管理使用,强化工程建设领域监管,全面加强审计监察和社会监督,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牢固树立“政府过紧日子、群众过好日子”的思想,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始终保持廉洁从政的良好形象。各位代表,新时代就要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让我们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拼搏创新,奋发实干有为,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2018 年清流县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17 年工作回顾2017 年,是本届政府的开局之年,是全县攻坚克难、开拓奋进的一年。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县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力以赴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经济社会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 过去一年的主要工作和成效是:——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落实稳增长政策措施,预计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00 亿元,比增 7.1%;人均生产总值首次突破 7 万元;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31.8 亿元,比增8.5%;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3.62 亿元,比增 9.0%;固定资产投资 115 亿元,比增 16.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3.6亿元,比增 11.5%。三次产业结构由 19.4∶47.5∶33.1 优化调整为 17.7∶49.5∶32.8。新增规模以上工业、服务业企业各 5 家,限上商贸企业 9 家。发展质量明显提高,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增速高于 GDP 增速 15.2 个百分点,占 GDP 比重由 5.32%提高到 5.87%,税性收入比重由 64.5%提高到 76.7%。企业效益明显改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 7.8 亿元,比增 39.5%。——发展后劲明显增强。成立“8+3”重点工作专项领导小组,建立领导挂包服务、要素保障、一线推进、正向激励等工作机制。深入开展“五比五晒”项目竞赛活动,新增亿元以上“五个一批”入库项目 97 个。实施县重点建设项目 110 个,累计完成投资 46.6 亿元,展化化工过硫酸盐、鑫中天重组等 28 个项目建成投产或部分投产。全县新增签约千万元以上项目 133 个,环保型制冷剂扩建、塑料 BB 弹、活性石灰生产等 67 个项目落地开工。园区平台日趋完善, 氟新材料产业园完成标准用地开发 340 亩;总投资 3 亿元的集美(清流)山海协作共建产业园和总投资 3.5 亿元的城南园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建成标准厂房 1 万平方米。交通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县道白石至白塔路段完成主体工程,浦梅、兴泉铁路清流段全线开工,国道 534 线林畲蛟井至黄沙口路段加快推进。——转型升级明显加快。东莹化工成为三明市唯一纳税超亿元民营企业;春舞枝公司成为全市唯一入选“国家商务部 2016-2017 年度电子商务示范企业”;汽枪厂成为全市 2家获得海关高级认证企业之一。实施总投资 26 亿元技改项目 46 个,汽枪厂整体搬迁扩建、展化化工 10 条生产线技改搬迁等项目顺利投产。新增省级科技型企业、市级“两化融合”重点企业 6 家。清流温泉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竣工,林畲乡村游、赖坊生态游、温泉生态休闲度假游等知名度持续提升。澳洲鳕鱼现代渔业产业园、海峡兰花文化博览园等项目开工建设,现代光伏农业产业园并网发电、县中心粮库竣工投入使用,创新型油茶健康产业加快推进。新增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认证 12 个、省级副食品基地 1 家,6 家企业列入省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台湾农民创业园获得农业部综合考评第三名佳绩,林畲桂花小镇跻身省第二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城乡环境明显优化。投资 2.3 亿元,完成水东路、 碧林北路至北山路、新一中校园周边交通渠化、水南路二期、迎宾大道二期交通信号灯系统等项目建设,新扩改乡村道路20 公里,改造危桥 6 座。桥下沿河景观工程二期、龙津广场绿化更新、西门桥头夜景提升、西城区沿河步道景观、北大路 LED 节能路灯改造等项目竣工投入使用;新改建雨(污)水管道 20 公里,新增公共停车位 345 个;铜锣山休闲绿道公园、气象站整体搬迁工程开工建设;管道燃气工程加快推进,龙郡首府、怡景书院等 7 个小区实现联通供气。引进社会资金建设绿色出行项目,成为全国首个拥有共享单车的县城。标本兼治抓环境综合治理,完成 17 个环保突出问题整改。实施 12 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整治村建设,乡镇垃圾转运站和农村三格化粪池建设走在全市前列,长效管护机制逐步健全。全面深化河长制工作,编制“一河一档一策”,实现三级河(段)长全覆盖,河道整治取得明显成效。——创新活力明显提高。农改稳步实施,顺利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医改初见成效,县总医院、13 个乡镇分院挂牌运营,71 个村卫生所完成标准化改造,正式开启医疗资源一体化管理模式。林改成效不断提升,新增新型林业经营主体 23 个、面积 6.29 万亩,覆盖面达 55.0%。金融改革加快推进,大力推广“福林贷”、园区企业资产按揭贷等金融产品,全年新增贷款 4.52 亿元。教改启动实施,率先试行“县管校聘”教师管理体制,建立正向激励机制,一 线教师积极性有效调动。巩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成果,探索试行环境污染强制保险制度,东莹化工成为全省首个获得排污权抵押贷款企业。建立健全企业环境信用评价体系,积极推动碳排放权上市,3 家企业在海交所挂牌交易。——民生福祉明显改善。全县居民存款余额首次突破 60亿元,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 9.0%。总投资 5.9 亿元的 15 大项 37 小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基本完成,南面乡镇实现供水。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强力推进,造福工程易地搬迁 230 户 1094 人,49 个贫困村(空壳村)、206 户贫困户光伏电站建成并网发电,全县 1797 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17 个贫困村退出、12 个空壳村摘帽。群众住房需求有效保障,改造农村危房 61 户、棚户区 105 套,购买 49 套商品房充实保障性房源。实施积极就业政策,新增就业 1209 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2.5%。社会保险持续扩面,城乡低保、城乡医疗救助人均补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等社会保障标准进一步提高。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加快构建,4 所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幸福院建成投入使用,4 家养老机构签订医养合作协议。——社会事业明显进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中考成绩单科、全科合格率均位居全市第三位。一中整体搬迁顺利完成。引进福州金桥学校,启动招生办学。实验幼儿园雁塔分园、余朋幼儿园、长校中心幼儿园竣工投入使用,李家幼儿 园开工建设。医疗条件不断改善,完成县总医院东院区和龙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造,县妇幼保健院综合楼、疾控卫生监督综合楼和温郊、里田卫生院竣工投入使用,赖坊卫生院整体搬迁、灵地分院病房综合楼完成主体工程。计生服务水平稳步提高,全面“二孩”政策平稳实施。荣获“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先进集体”称号,县体育中心一期体育馆主体完工。选送的优秀运动员葛曼棋在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上获 4×100 米接力金牌及女子 200 米铜牌。社会保持安定稳定,顺利通过国务院安全生产专项督查,圆满完成厦门金砖会晤、党的十九大等重要节点安保维稳工作。“一盘一策”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全县 14 个停建楼盘 12 个复工,住宅、商业用房去化周期分别下降至 10.72 和 15.86 个月。严控金融风险,贷款不良率由 5.46%下降到 2.65%。——自身建设明显加强。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监督,认真办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深化“放管服”改革,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现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两单”融合。全面推行便民服务窗口周末无休、项目审批周末预约无休,建立“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事项 488 项。完成县行政服务中心搬迁,入驻审批服务事项 140 项。持续推进政务公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948 条。开通“网上信访服务窗口”,全年处理信访投诉 313件,办结率 100.0%。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 制度化,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反对“四风”,改进作风。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完成行政单位公务用车改革,“三公”经费持续下降,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效。此外,统筹推进统计、物价、司法、民族、宗教、气象、档案、科协、方志、人防、双拥、民兵预备役、老区、老龄、残疾人等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等事业加快发展。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县人大和县政协鼎力支持、和衷共济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同心向力、奋力拼搏、砥砺前行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离退休老同志、关心和支持清流发展的各界朋友,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与问题,主要是:产业竞争力不强,自主创新能力偏弱,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支柱产业尚未真正成型;支撑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不多,民间投资意愿不强,持续增长后劲不足;民生补短板任务还很艰巨,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与群众需求还有较大差距;财政收入基础比较薄弱,保运转与求发展的矛盾依然突出;干部不敢担当、消 极懈怠等现象在个别单位和领域仍然存在,破解难题、创新作为的能力还有待提高,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坚持问题导向,采取有力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二、2018 年主要任务2018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突出“壮大总量、延长产业、做优财政、保持活力、惠及民生”工作重点,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项目建设为支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幸福新清流。今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8.5%;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6.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5.0%;外贸出口增长 4.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0%以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8.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9.0%;完成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和主要污染物减排年度任务。围 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七个方面工作:(一)突出项目投资拉动,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项目建设。深入开展“五比五晒”项目竞赛活动,新增亿元以上“五个一批”项目 68 个,其中谋划项目 28 个、签约项目 16 个、开工项目 11 个、投产项目 9 个、增资项目4 个。全力实施年度计划投资 45.2 亿元的 118 个县重点项目建设,突出抓好 12 个省重点、20 个列入省行动计划、19 个市重点项目,确保县总医院医疗综合大楼、第三小学等 53个项目开工,环保型制冷剂扩建、活性石灰生产等 39 个项目竣工。严格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健全正向激励和责任追究制度,确保项目序时推进。做实项目前期。按照强基础、补短板、惠民生要求,立足区域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密切跟踪国家政策导向,聚焦产业转型升级、重大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重点领域,谋划储备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事关县域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切实加强人员、经费保障,提高项目前期工作专业化水平。完善项目退出和补充机制,不断调整充实项目库,保持县级储备项目 340 个以上,提高项目转化率,力争更多项目挤入国家和省、市盘子。聚力招商引资。充分把握国家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遇,整合优势资源,修订招商引资考评办法,落实扶持总部 经济发展等一系列惠企政策措施,开展产业招商、小分队招商、以商招商。发挥驻点招商工作组作用,深入实施清商“回归工程”,积极参加“6·18”、“9·8”、“11·6”、氟新材料等专场招商活动,拓展招商渠道。全力抓好项目落地,对重大招商项目成立工作组“一对一”全程跟踪服务,力争在引进大项目、好项目上取得新的突破。强化要素保障。完善“一月一协调,一季一督查,一季一通报”和重大项目挂牌服务机制,统筹推进要素配套、产业配套、环境配套,创造有利于项目落地、开工、投产的环境。创新融资方式,完善政府融资担保体系,积极运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公共服务、生态建设、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加强工程资金管理,严格执行预决算审计制度,确保资金使用安全、高效。(二)大力发展工业经济,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做大园区规模。大力推进经济开发区、县化工集中区总规和环评修编,加快“一区三园”建设,确保年内完成投资2 亿元。其中,城南工业园重点加快集美(清流)山海协作共建产业园、城南新区城镇化等项目建设,适时启动二期扩园工作,年内建成 4 万平方米厂房,库区移民工业创业园建成投入使用,新增入驻企业 5 家以上;氟新材料产业园适时启动二期 340 亩用地开发,力争引进氟化工下游企业 2 家以上;金星工业园继续完善“三通一平”及配套基础设施,不 断提升园区承载力。壮大工业总量。坚定不移推动资源往产业方向走、向税性环节拓展,鼓励东莹化工、高宝矿业等龙头企业增资扩股、延展升级,开工建设年产 1 万吨 R32、年产 2 万吨电子级氢氟酸生产等项目,确保东莹化工环保型制冷剂扩建竣工投产,打造氟化工产业链和研发基地。全力抓好 109 家规模企业达产达标,加快推进水泥窑固废处理、生物颗粒燃料生产、森达木业家俱加工、伊科电子贴片电感生产等一批项目竣工投产。做足增量培育文章,力争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超亿元企业各 5 家以上,实现工业总产值 150 亿元以上。加快转型升级。强化政策扶持,进一步改造提升煤炭、建材、林产化工等传统产业,突出发展清洁生态工业,加快机器换工、智能制造、“两化融合”步伐,加大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和推广力度。实施新一轮企业技改工程,确保东莹化工五氟乙烷生产线技改扩建、高宝矿业尾气技改处理等项目竣工投产。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快氟新材料产业园氟化工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双叶股份公司生物制造研发中心建设,大力支持诺德生物科技等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优化企业帮扶。落实“一业一策、一企一策”帮扶政策,强化企业用地、资金、市场等要素保障,大力营造助力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积极稳妥、分类处置“僵尸企业”,重点抓好钨矿废弃石、津诚化工、捷鸿木业等闲置资产重组,有 效盘活闲置资源,最大限度提高资产利用效率。兑现上级政策,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建立健全贷款投向激励机制,推广园区企业资产按揭贷款业务,加大面向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扶持力度,力争年内新增信贷投放 5 亿元。(三)做优做特现代农业,筑牢经济发展新基础。做强特色产业。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稳定粮食生产、做优烤烟的基础上,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推动优势产业由单纯扩大规模向提质提效转变,重点围绕发展花卉、油茶、淡水鱼、豆腐皮、禽蛋等特色产业,依托国家级清流台湾农民创业园、省级农民创业示范基地,开工建设市级现代茶叶产业园,加快推进花卉苗木产业园区、闽台农业合作示范推广项目建设,年内新增苗木花卉种植 600 亩、现代渔业养殖 2 万平方米,致力打造绿色智慧现代农业。培育龙头带动。落实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办法,鼓励采用土地流转、股份合作等多种方式,引导适度规模经营。加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加快培育一批带动能力强、辐射范围广、组织化程度高,在省市有影响的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示范场,力争新增县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家庭农场示范场各 10 家以上,市级各 4家以上。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培育和质量监管,新增“三品一标”认证 2 个以上。 加快产业融合。突出抓好农业“促一进三”、“接二连三”,推动特色农业往深加工方向发展,规划建设农副产品集中加工区,开工建设蒸青绿茶种植与加工等项目,加快推进创新型油茶健康产业、澳洲鳕鱼现代渔业产业园、生态蛋鸡养殖加工产业化等项目建设,力促烤鳗加工厂项目落地。加快农业与生态旅游、美丽乡村建设相融合,推动生态休闲观光产业上档升级,重点抓好现代光伏农业产业园、海峡兰花文化博览园、现代农业观光园等项目建设。夯实基础设施。组织实施年度投资 4200 万元的土地整理、烟基工程、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建设。全力推进总投资5.7 亿元的水利项目建设,重点抓好闽江防洪工程三明段一期、长潭河长校河排沙坪段河道治理工程,开工建设罗口溪吉龙段河道治理一期、嵩溪溪生态水系建设和温郊桐坑水土保持项目,加快推进闽江防洪工程三明段三期、矮洋水库、流水水库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大温室大棚和新型农机具推广力度,继续开展花卉种植、养殖业和农田水利设施保险,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四)繁荣发展第三产业,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提升休闲旅游业。抓住我县被列入“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试验区”机遇,以“生态休闲”为主题,以温泉度假、乡村旅游为主导,着力打造温泉养生、客家文化、休闲度假和红色旅游四大主题旅游产品。加快灵台山客家祖山文 化园二次招商,开工建设大丰山省级森林公园旅游开发、悠然国农旅综合体项目,推进赖坊文化生态旅游,林畲、李家乡村游,北斗山等项目建设,打造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大力发展特色民宿,力争培育 2-3 家精品民宿。发展商贸物流业。落实促进消费各项政策措施,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大力发展现代物流,规划火车站周边仓储物流园区,组织苏福茶叶、汽枪厂、大丰山禽业等企业申报物流标准化试点。加快互联网+文化家居产业链项目建设,年内建成 1000 平方米以上县级物流仓储配送中心和 12 个乡镇标准化物流中转仓,实现乡镇快递网点、村级邮路覆盖率达 100.0%,行政村物流网点覆盖率达 70.0%以上,打通农村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抓好限上商贸企业和大宗工业品、苗木等限上批发企业的培育和申报工作,促进限上企业加快发展。培育新兴服务业。完善服务业发展政策措施,加快培育科技服务、信息服务、专业市场等新型业态,大力发展家政、文体、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打造健康养生和养老服务示范基地;积极发展总部经济、金融服务、文化创意等生产性服务业,力争年内引进或培育 1-2 家总部经济企业。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特产品生产基地入驻第三方交易平台,加快“线下”实体经营与“线上”网络经营融合发展,不断扩大县域电商规模。 稳定房地产业。持续推进“一盘一策”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有效发挥房地产专项收购融资平台和风险处置资金作用,协调好开发商、承建商、业主、银行、债权人等各方关系,推进磐安国际城、北山天城、光明地产等楼盘后续工程施工,进一步减少库存,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充分发挥保障房作用,保障困难群众住房需求。制定出台新的政策措施,规范城区危房改建及征迁安置管理。大力扶持建筑业企业发展,鼓励企业增质升级,拓展省内外市场,争取全年新引进资质类建筑企业 3 家以上。(五)统筹推进城乡发展,塑造美丽清流新形象。加快宜居城市建设。围绕“让群众生活更舒适、更方便、更安全”目标,进一步建好城市、管好城市。优化调整县城总体规划,加快火车站站前片区周边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全力推进浦梅、兴泉铁路清流段建设,启动火车站站前广场及进出快速通道建设。完善市政配套设施,实施城区备用水源配套工程,加快城区供水和排污管网、城市公交站点、交通信号灯系统、管道燃气、智慧城市等项目建设,新增公共停车位 100 个以上。实施城区人居环境改善提升工程,完成铜锣山休闲绿道公园建设,加快西城区沿河防洪堤及景观改造、苏区广场边坡治理和重点区域生态修复,全面改造提升城区夜景工程。组建城市综合执法局,建立城市精细管理长效机制,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积极引导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要素向乡村集聚,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加快实施乡村道路改造提升工程,启动县道 793 线龙津至彭殊二期公路、浦梅铁路杨源站站前停车区及道路工程建设,确保国道 534 线蛟井至黄沙口、县道白石至白塔路段建成通车,提高公路通达通畅水平。围绕“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工作理念,重点打造 3-5 个美丽乡村精品工程。不断完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完成余朋、长校 2 座35 千伏变电站升级改造,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持续优化生态环境。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保护和发挥我县良好生态资源禀赋,加强生态环境监管治理,探索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实施总投资 2.9 亿元的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 PPP 项目,加快推进城区餐厨废弃物处理项目,启动南面乡镇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全面深化“河长制”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持续开展工业污染、畜禽养殖污染、涉砂行为、城乡生活污水垃圾、小水电生态等专项治理。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强化山水林田湖的生态保护力度,完成造林绿化 1.7 万亩,综合治理水土流失 1500 公顷,建设生态护岸 5 公里。 (六)持续深化改革创新,激发经济发展新活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推动“放管服”改革,完善权责清单动态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减权放权监管责任清单,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开展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编制管理创新。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开征环境保护税,严格全口径预算管理,强化预决算信息公开,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继续完善县、乡税收分成办法,建立经费核拨与工作绩效相适应的财政结算制度和争取资金配套奖励办法。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推动金融服务向村级延伸。持续深化医改,全面推进医保支付方式和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C-DRG)收付费改革,落实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加快教改,探索建立以实验小学、城关小学为龙头的片区化办学模式和一所城区初中带两所镇初中的“1+2”管理模式,促进城乡、校际均衡发展,有效缓解城区就学压力。稳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健全国有资产管理机制,激发企业内生动力。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推动农村产权和资源要素市场化。鼓励集体林地合作造林,多途径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强山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十条措施的通知》要求,统筹推进企业管理、医疗卫生、农业科技等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开展现代学 徒制职业教育,注重培育本地种养专家、技术能人,建设多元次的人才智库。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全力推进台湾农民创业园申报省级专家服务基地。落实“海纳百川”高端人才聚集计划,制定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创新人才编制管理,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有重点地引进各层次专业人才和团队。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完善创新创业扶持、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奖励办法等政策措施,激发企业创新创业活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和鼓励企业自主创新。依托“互联网+”等新技术新模式,加快花卉产业和电商产业园科技孵化器建设,鼓励支持大中专毕业生、农村富余劳动力等投身创新创业。优化电子商务小微企业创业环境,对符合标准的小微企业给予低门槛、免租金等政策扶持,力争全年新增创业主体40 个以上。(七)全力补齐民生短板,共建共享发展新成果。打赢脱贫攻坚战。注重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对照贫困村退出“六项指标”和贫困户脱贫“两不愁、四保障”标准,完善单位包村、干部包户、驻村帮扶三项制度,保持脱贫攻坚高压推进态势。加快发展一批产业支撑作用明显、群众持续增收的扶贫项目,增强贫困村和贫困户“造血功能”。完善政策体系,落实教育扶贫、健康扶贫、金融扶贫、就业创业扶贫、智力扶贫等帮扶政策, 发挥社保政策兜底作用。鼓励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参与扶贫,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扶贫格局,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退出、空壳村全部摘帽,做到脱真贫、真脱贫。稳步推进各项事业。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加快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学校新建及扩容步伐,开工建设城区第三小学、城区第三幼儿园、长校江坊幼儿园、沙芜中心幼儿园等项目;组建县一中初中部,探索一中高中全员寄宿管理制度,努力提升高中教育水平。聚焦儿科、产科、精神科等薄弱学科,开工建设县总医院医疗综合大楼、精神科病房和长校卫生院病房综合楼,加快赖坊卫生院整体搬迁工程,推进基层中医馆建设和村级卫生所改造提升。落实全面“二孩”政策,保持打击“两非”高压态势。巩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果,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推进南山村、官坊村、东坑村、鲜水村申报国家级传统村落。加强文体设施建设,确保县体育中心一期体育馆建成投入使用,启动二期体育场、游泳池、足球场建设。重视民族宗教工作,加大对少数民族村的扶持力度。加强统计工作,完成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深入开展“双拥”活动,做好新形势下民兵预备役和国防动员工作。完成气象站搬迁。提升全民文明素质,促进档案、方志等工作向前发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 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落实就业创业各项扶持政策,新增城镇就业 1200 人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1600 人以上。加大社会保险扩面力度,稳步提高企业退休职工养老保险待遇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升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城乡低保补助水平。支持社会力量投资运营养老机构,加快构建以居家为主体、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结合、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新建农村幸福院 20 所,乡镇敬老院入住率达到 53.0%以上。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推进食品安全“一品一码”全过程追溯体系和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完善未成年人、农村留守儿童、妇女、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红十字会、慈善、老龄事业,支持关心下一代工作。维护社会安定稳定。深化“平安清流”建设,完善“雪亮工程”,开展打击涉黑涉恶、涉枪涉爆、侵财类案件等专项行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深入开展“七五”普法,持续抓好“法律六进”工作。积极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畅通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努力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有效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健全完善应急管理机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大金融风险防控力度,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化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防范各 类安全事故发生。全面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政府肩负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任,承载着全县人民的重托。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务必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以依法、高效、诚信、创新、廉洁的工作作风推动发展、服务人民,努力开创政府工作新局面。(一)努力打造法治政府。坚持把依法行政作为政府工作的基本准则,强化法治思维,切实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不断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健全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自觉把政府管理经济社会的行为纳入法治轨道,提高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确保政府决策经得起法律考量和实践检验。认真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各项决议并报告工作,主动与县政协协商讨论重大事项,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议案)和政协委员提案。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和信息公开,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确保政府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二)努力打造高效政府。强化责任落实,始终保持比学赶超、创先争优的干事创业氛围。坚持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把务实高效作为日常追求,把开拓创新作为工作常 态,把破难攻坚作为工作的突破口,切实把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任务压实靠牢。建立行政审批职能股室专项考评机制,健全注重实效的行政效能考核体系,实行正向激励与负面清单制度,强化重点工程、重点工作的督查督办,严格落实限时办结制、首问责任制,大力整治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全面落实窗口无否决权服务和“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办事清单,有效提升服务质量。(三)努力打造诚信政府。严格履行向社会、企业、群众作出的承诺,把政府履约和守诺服务纳入政府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把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落实情况和为群众办实事情况作为政府诚信的重要内容。完善政府失信投诉举报机制,建立政务失信投诉举报平台,加强政府采购、招投标、招商引资、融资等重点领域政务诚信建设,通过政务诚信示范引领社会诚信。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做到言而有信、信守承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开展公职人员诚信、守法和道德教育,将信用建设纳入公职人员培训和领导干部进修课程。完善社会诚信体系,积极引导企业诚信经营。大力弘扬信用文化,增强全体公民的个人信用意识。建立信用评估体系,制定信用评价标准,探索建立诚信体系征信和公示平台,严厉惩处失信单位和人员。(四)努力打造创新政府。坚持用发展的办法破解前进 中的难题,以创新的精神培植发展新优势,以观念创新、体制创新的大突破,推进经济社会的新发展。牢固树立终身学习不间断、解放思想不停步的理念,认真领会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对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作出的重大判断、重大决策、重大调整,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适应新常态下经济转型、改革深化的新要求,围绕产业发展、城乡建设、招商引资、资源整合、项目融资、财政增收等方面,开放思维、拓宽思路,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全力突破关键节点和难点,助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积极营造开拓创新的良好环境,旗帜鲜明地支持改革者、激励探索者、重用创新者。(五)努力打造廉洁政府。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执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各项规定,持之以恒纠正“四风”。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全面推行公务卡制度,真正让政府过紧日子、让群众过好日子。加强公共资源交易、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行政审批等重点领域、关键岗位和重要环节的监管,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加强纪律教育,强化纪律执行,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准确把握“亲”“清”原则,构建新型政商关系,全力支持企业经营发展,不遗余力为企业排忧解难。各位代表,新时代赋予新重托,新时代要有新作为。让 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认真践行**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和依靠全县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埋头苦干,锐意进取,为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幸福新清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而努力奋斗!2018 年淮安市淮阴区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淮阴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特邀列席人员提出意见。2017 年工作回顾过去一年,我们在**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决策部署,紧扣“两全一新”奋斗目标,统筹做好抓改革、促发展、保稳定各项工作,全区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467 亿元、人均 9092 美元,分别增长 7.2%、7.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25.6 亿元,剔除不可比因素,增长 18.9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387 亿元,增长 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 30665 元、14613 元,增长 8%、9%。在经济发展上突出载体升级和产业集聚。以园区提档和项目建设为重点的工业经济持续攀升。深入实施“1+5”发 展战略,高新区成功升格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培育入库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13 家,千亿级半导体产业集群、百亿级“智”造基地加速形成,5 个新型产业园特色发展态势明显。全力聚焦重大项目,百亿级重大项目实现再突破,107 亿元的保佛麟新能源汽车、100 亿元的中国汽车百人会项目成功签约。坚持项目交办会办、问责问效等机制,一批“顶梁柱”式的大项目加快推进,富强新材料道路管网等配套设施基本建成,德淮半导体一厂主体竣工,时代芯存相变存储器一期从开工到主厂房封顶仅用时 9 个月,刷新了半导体项目建设纪录,新开工市重点亿元以上工业项目 21个。预计规模工业实现应税销售 188 亿元,同口径增长 10%;入库税金 9.5 亿元,增长 12%;固定资产进项税 2.7 亿元,增长 68%。以平台引领和产业转型为重点的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顺利通过科技部考核验收,综合排名在同批次园区中位列第一。四新成果展示基地三期进展顺利,创新创业孵化中心主体竣工,一批农业科研、食品监测实验室投入使用。黄河故道治理、淮涟灌区改造等水利工程顺利推进,建成高产示范片 20 万亩、优质稻米基地 26.5 万亩、高标准农田 46 万亩、设施农业 24.5 万亩、烘干中心 18 个,粮食生产再获丰收。现代农业逐步转型升级,通阳农光互补一期、温氏生猪养殖一期竣工投产,沪江牧业、国峰清源生物质燃气等项目开工建设;新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 5 家, 总数达到 70 家,位居全市第一;建成家庭农场集聚区 2 个、土地耕作服务社 28 个,新培育市级以上家庭农场 23 个、土地股份合作社 20 个。以质态提升和文旅融合为重点的第三产业提速增长。不断优化商业布局,加大市场主体培育力度,淮安电商创业孵化中心、德欧汇跨境电商平台即将投入使用,淮安现代物流园、曼度广场、养老养生产业园一期进展顺利,现代物流基地成功获批省级重点物流基地。深入挖掘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母爱文化等特色资源,成功举办淮安蝴蝶兰博览会、生态采摘文化节等大型主题活动,“缤纷四季·乡约淮阴”旅游文化品牌效应初步显现,兰趣园荣获首届江苏创意休闲农业设计大赛银奖,刘老庄顺利通过省级特色景观旅游名镇验收。深入实施“互联网+”农产品营销计划,渔沟杨庙创成省级电子商务示范村,码头太山、袁集李庄、丁集娘庄入选省级“一村一品一店”示范村。在改革开放上突出举措创新和要素融合。重点改革持续推进。创新实施乡镇部门捆绑考核,打造差别化目标考核升级版,基层发展活力、内生动力逐步激发。顺利完成乡镇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全面推行乡镇公务卡结算制度,乡镇公务实现“阳光消费”。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优化投融资结构,泰和家园 B 区安置房项目成功入选省 PPP 项目库。有序开展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规范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基本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积极探索涉农资金 整合改革试点,统筹利用省市帮扶资金 6933 万元。推出“淮农金”借款服务,发放扶持借款 1000 余万元。对外开放成果丰硕。围绕产业发展方向,组织赴长三角、珠三角、港澳台、欧美等地区开展招商活动,引进 3000 万元以上项目 55个,总投资 162 亿元;注册外资实际到账 2 亿美元,连续三年提前半年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外贸进出口达到 2.4 亿美元,增长 9%。精心打造“爱心文化”品牌,“漂母杯”母爱系列活动在南美洲成功举行,第九届“韩信杯”象棋国际名人赛、2017 年省青少年拳击锦标赛在我区顺利落幕。科技创新亮点纷呈。持续深化科研院校合作,清华大学长三角研究院产学研工作站揭牌成立,时代芯存第四代存储技术研究院、德淮影像技术设计研发中心、德国工业先进科技研究院正式签约。大力培育科技型企业,淮阴软件园创成省级创业孵化基地,在孵企业达到 150 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 22%。全力助推“人才强企”,新引进国家“千人计划”4 人、创业团队 2 个,入选省“双创计划”3 人、“淮上英才”10 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应用,发明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PCT专利申请量分别完成 758 件、1358 件、5 件。营商环境日益优化。认真落实商事制度改革,切实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工商登记 166 项前置审批改为后置审批,精简 80%以上;取消、停收、减免收费项目 67 项。成立区投资项目代办服务中心,提供全程“定单式、保姆式”代办帮办服务,项目审批实现 “裁弯取直”。新发展个体工商户 6791 户、私营企业 2505家。扎实推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专项行动,鼓励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新增上市后备企业 4 家,完成股改 1 家;银行存贷款余额分别实现 317 亿元、298 亿元,同比增长 6.24%、15.53%。农行、工行、邮储银行入驻政务服务大厅,开启“政务+金融”便民服务新模式。在城乡建设上突出功能提升和环境优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投入 165.5 亿元,实施中心城市建设项目 131 个。网络化交通格局逐步形成,连淮扬镇、徐宿淮盐高铁淮阴段快速推进;城东港区一期投入试运行,许渡作业区加快建设;503 省道机场连接线、325 省道丁集联络线、新许渡大桥及连接线、北京西路延伸、北京北路下穿铁路、承德路盐河桥建成通车,429 省道、内环高架一期、淮海北路下穿铁路加快建设。提档升级农路 98 公里,改造农桥 151 座,新开通镇村公交线路 17 条,优化城区公交线路 7 条,新增公共停车泊位 549 个。城市绿化美化水平不断提升,盐河广场、自行车运动公园等绿化工程全面完成,北京东西路及银川路路灯改造、东方母爱公园续建项目有序推进,新增绿化面积 41万平方米。城市功能持续优化。启动新一轮主城区控规修编,有序推进旧城改造,整治提升糖厂宿舍等老旧小区 20 个,规范征收原职教中心等 8 个棚户区 1146 户。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新开工 6013 套,基本建成 7230 套。同步推进 区域供水与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淮沭河水源地达标建设基本完成,区域供水实现乡镇全覆盖。持续开展“五整治”、“四提升”工程,“数字城管”系统投入运行,城市管理精细化程度显著提高。美丽乡村特色呈现。因地制宜建设特色田园乡村,一批既兼传统风貌、又具现代气息的示范村庄不断涌现。赵集高堰被评为全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袁集桂塘荣获第五届全国文明村称号,丁集花海休闲小镇被列入全省百个农业特色小镇名录,码头太山村武庄、赵集高堰村高堰成功入选全市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村庄。强化村庄环境长效管护,29 个行政村覆盖拉网式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完成,吴集镇荣获“市村庄环境长效管护示范乡镇”称号,王兴镇荣获“市村庄环境长效管护五星级乡镇”称号。累计投入 1.7 亿元,完成路网管网等项目 6 个,渔沟、徐溜国家重点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生态环境日益改善。扎实开展“263”专项行动,强化污染行业监管,完成华能电厂、嘉源元明粉等企业环保改造,专项治理餐饮油烟、建筑工地、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等污染源,秸秆“两禁一用”取得明显成效。加快清洁能源替代进度,拆除、改造燃煤锅炉 355 台,减煤 8.5 万吨。加强水污染治理,全面推行“一河一策”,区乡村三级河长制深入实施,疏浚六塘河、跃进河等河道 19条,整治村庄河塘 177 个,盐河、古黄河水质达标率分别达到 91.7%、100%;加大面源污染整治力度,关停规模畜禽养 殖场 37 家,整治 167 家。交通干线沿线环境综合整治有序推进。在社会事业上突出惠民共享和幸福和谐。精准扶贫更具成效。深化“五方挂钩”帮扶机制,省市委帮扶工作队协调帮扶资金 3.38 亿元,完成帮扶项目 239 个。全面推行“阳光扶贫”,开发完善阳光扶贫信息系统,结对帮扶脱贫 2.8万人。探索试行扶贫资金购买经营性用房,收益分配直接进村入户,11 个经济薄弱村“达标出列”。坚持健康援助脱贫行动,“先诊疗后付费”、住院补偿“两降两提”政策顺利落地,优惠服务困难群众 2505 人次。民生保障扎实有力。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扶持自主创业 2789 人,带动就业 5833 人;新增城镇就业 11568 人,转移农村劳动力4190 人,城镇登记失业率降至 1.83%。积极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基本养老金和职业年金实现网上同步结算,机关事业单位待遇稳步提升。加强村干部待遇保障,1425 名离任村干部生活补助标准提高,267 名在职村委会主任、会计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归并整合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城乡一体的居民医保制度基本形成。全年发放低保金 5490 万元,城乡低保保障标准分别由每人每月 520元、400 元提高到 550 元、460 元,受益 1.75 万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突出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持续优化教育布局、教育机制、教育平台,“四好”目标更加明确;渔沟中学、 天山双语学校投入使用;积极发展特色教育,我区被认定为全市唯一“全国校园足球试点区”。推动政府、社会办医协调发展,渔沟医养融合中心、爱尔眼科医院正式营业,淮安市第五人民医院、宝岛母爱医院、东城医院建设有序推进;叫响淮阴卫生为民品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被评为省签约服务十大创新举措,成功创成全国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荣获全省基层卫生“十强县”称号;丁集、刘老庄顺利通过省级卫生乡镇复审验收。健全公共文化设施,张纯如纪念馆正式开馆,博物馆陈展工作进展顺利,首批 64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部建成。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计划,建成体育公园 5 个、多功能运动场 7 个、健身步道 11公里,我区被表彰为“2013-2016 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荣获市第七届残运会金牌数、团体总分双第一。社会治理不断加强。持续深化“平安淮阴”建设,完善信息化、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深入开展社会治安整治专项行动,大力推进“三进三帮”大走访大接访大化解,重大节会期间社会秩序保持稳定。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积极开展社会治理创新网格化试点,区乡两级综治中心达到省定标准。全面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责追责”安全生产责任体系,铁腕整治成品油市场,94 个非法加油站点全部取缔,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积极开展食品药品、公共卫生和金融债务等领域风险防控,公共安全防火墙进一步夯实。广泛开展 “七五”普法教育,着力推进社区矫正、安置帮教、法律援助等工作。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连续 4 次被命名为“省级双拥模范区”。在自身建设上突出法治建设和作风转变。依法行政实现新提升。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常态化学习教育和百万党员学宪法学党章考法活动,坚持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严格遵守议事规则,实行重大行政决策目录式管理制度,行政决策更加科学、规范、民主。加强依法行政和执法规范化建设,创成行政执法规范化示范单位 7 个。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监督,主动接受区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 273 件,满意和基本满意率 100%。阳光政务获得新发展。“不见面审批”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政务服务“一张网”上线运行,“35745”专项审改稳步推进,实现开办企业 3 天注册登记、不动产交易 5 天领证、施工许可 50 天办证。政府信息公开不断深化,主动公开文件 62 件、信息 1130 条;受理办结依申请公开 14 件。强化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和行政复议工作,清理规范性文件 51份,其中继续有效 35 份、提请修改 11 份、废止 5 份。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效。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规范招投标行为,加大对政府重点项目、重点领域的审计和监察力度,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强化监督检查、效能监察 和执纪问责,进一步提高纪律规矩约束力。厉行勤俭节约,“三公”经费支出更加规范。优化村级财务记账与监管方式,实行多方共同监管,村级财务运行健康有序。此外,统计、审计、机构编制、外事侨务、新闻、民族宗教、社科研究、对台、物价、气象、档案、区志、地震、人防工作获得新进展,老区开发、妇女儿童、工商联、青少年、红十字、工会、老龄、慈善事业和关心下一代工作取得新成绩。各位代表,成绩来之不易,发展令人鼓舞,这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委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关心支持、有效监督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团结拼搏、锐意进取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监督、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全区历任老干部和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淮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帮助、关心淮阴发展的省市委驻淮帮扶工作队队员、省市属驻淮单位同志、科技镇长团成员,向在淮创业的投资者、建设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转型发展任务依然艰巨,供给侧改革困难较多,经济发展新动能释放不足。充分发展任务仍然繁重,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基础不够扎实,幸 福指数有待进一步提升。均衡发展仍有巨大空间,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等领域共建共享水平还有待提高。生态发展理念不够深入,环境指数改善不明显,绿色经济需要加快发展。创新发展驱动力不强,政产学研合作领域仍需拓展,创新平台活力有待激发。政府自身建设还需切实加强,部分干部对工作研究不够、思考不深、谋划不足,法治观念、担当精神、能力素质和工作作风与新时代新形势不相适应。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2018 年工作计划2018 年,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之年,做好今年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近年来,在全区干群共同拼搏下,淮阴在主导产业培育、平台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打下了较好基础,形成了一定的比较优势,加之高铁时代的到来,将更加有利于我们扩大对外开放、集聚发展要素。但是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稳增长与调结构的艰巨任务,日益突出的环境约束,发展不均衡的城乡经济,迫切需要我们强化责任、担当使命,加快拉长短板、补齐弱项,更加充分、更加均衡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2018 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 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主动融入江淮生态经济区建设,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全力以赴稳增长、抓创新、调结构,毫不动摇促改革、重法治、惠民生,坚定不移强基础、谋长远、求突破,勇立新高地,当好先行区,奋力开启惠及全体淮阴人民的新时代征程。2018 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7%左右,全面完成市下达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任务,规模工业应税销售增长 10%左右,固定资产购置进项税增长 15%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 8%、8.5%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完成市下达任务。围绕上述目标任务,我们主要做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一、聚焦实体经济,扩大有效投入,谋求淮阴发展新突破围绕产业发展方向,主攻招商选资,会战重点项目,努力在更高平台、更广领域汇聚资源要素,推动淮阴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持续聚焦项目招引。坚持招商引资“生命线”地位不动摇,扎实开展招商引资“百日会战”,以更大力度、更严要求、更高标准掀起招商引资新热潮。充分发挥高新区、农科园、商贸服务中心等平台的带动能力,积极开展精准化、专业化招商,围绕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建链、强链、补链”,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培育经济新增长点。充分发挥招商引资 信息周会审制度的选优作用,严把项目准入门槛,确保新上项目符合产业规划和政策。充分发挥招商引资任务一下三年、部门乡镇捆绑招商等机制的激励效应,深化领导招商、以商引商,聚力引进一批龙头型、科技型、配套型项目,力争全年新招引亿元项目 30 个以上,其中 10 亿元项目 4 个以上。全力抢抓项目建设。大力实施“十、百、千”工程,突出抓好龙头项目,开工建设保佛麟新能源汽车、骏盛新能源、德淮半导体二厂,投产运行德淮半导体一厂、时代芯存相变存储器一期,确保富强新材料烧碱、双氧水等 5 个化工项目完成设备安装,温氏生猪养殖二期、沪江牧业等农业项目主体竣工。深化重大项目区领导挂钩领办、重点项目推进周例会等制度,优化土地、资金等要素配置,加大重点项目保障力度,确保全年新开工、新竣工亿元以上项目分别达到 30个、25 个。强化项目竣工验收联合评审和投产后绩效评估,促进项目早投产、真履约、见实效。推动园区转型升级。加速壮大“国字号”平台,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提升载体能级,凸显板块特色。高新区立足国家级平台优势,围绕全省争先进位目标,持续放大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聚效应,促进产业链均衡发展,全力打造淮安半导体产业基地;进一步理顺“1+5”园区管理体制机制,按照“一园一主业、园园有特色”的要求,提升高新区与 5 个新型产业园融合发展水 平,渔沟新型产业园积极争创省级医药产业开发园区。农科园围绕建设淮阴城市副中心的目标,突出三次产业融合,加快大运河世界遗产小镇、盐浴特色养生小镇建设,努力打造淮安农业农村现代化区域性发展平台;围绕花卉特色产业,加快“花漾年华”田园综合体总规方案编制,依托“牡丹芍药节”、“蝴蝶兰博览会”等旅游节点,完成牡丹芍药园、兰花科技园一期项目建设,努力提升园区的经济价值和观赏颜值。加大服务保障力度。坚持以实绩为导向、以贡献配要素、以等级定政策的企业分类管理办法,扎实开展规模企业培植、重点企业培优、科技型中小企业培强、上市企业培育“四大行动计划”。对优先发展、支持发展的,在资源要素、政策支持上予以倾斜;对提升发展的,鼓励进行技术改造;对限制发展的,采取差别化的政策措施,最大限度地鼓励先进企业高起点高质量发展,倒逼低效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扎实开展“三进三帮”大走访、“百名公仆服务百户企业”活动、降本增效“暖企行动”,加强资金、劳动力、水电等要素调度,妥善解决涉企教育、医疗、保险等民生问题,当好企业的“店小二”和“贴心人”;认真落实“减税降费”扶持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厚植企业家成长和发展的基础。突出抓好外资外贸。主动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 积极融入江淮生态经济区、淮河生态经济带、大运河文化带“一区两带”战略,强化项目编制,组织专业外资招商队伍,瞄准欧美、港台等地区,寻求深度合作。坚持求真务实抓外资,突出外资质态、到账转化、项目进度导向,提升外资利用水平。围绕半导体、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加大外资项目招引力度,努力增加外资项目储备,确保引进 3000 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 6 个,外资实际到账 2.2 亿美元以上。进一步落实稳增长促转型政策,支持重点外贸企业设立境外加工贸易基地,不断拓展产销渠道;深入实施外贸新增长点培育计划,重点培育皇达花卉、卧尔康家居等外贸骨干企业,确保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 25%以上。二、突出生态优先,践行绿色发展,拓展淮阴发展新内涵坚持绿色发展鲜明导向,积极策应江淮生态经济区建设,加强环境涵养和治理,厚植生态底色,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凝神聚力抓好现代农业。树立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理念,引导农业政策导向从增产转向提质,以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抓手,因地制宜调优农业产业结构,深入推进农业深耕细作,新增高标准农田 5 万亩、高效设施农业 1 万亩;围绕智慧粮库建设,启动实施赵集 5 万吨粮库,不断提升粮食收储能力。扎实推进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和农业综 合水价改革,深入实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千亿斤粮食、临湖中型灌区改造等水利工程,有效保障现代农业发展。以省级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创建为契机,大力发展农业装备,力争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达到 85%以上。坚持绿色农业品牌化,培育壮大凌桥香瓜、棉花西瓜等本地品牌,完成“三品”农产品认证 20 个。一着不让坚守环保底线。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精心构筑生态安全屏障。积极推进企业节能提效,组织实施绿色园区、绿色工厂、绿色产品和绿色供应链,完成年度单位 GDP 能耗目标。严把产业准入门槛,强化项目环评管理,紧抓源头管控,加大对建设项目“三同时”的执法监管力度,切实把污染源拒之门外。加强企业环保监管,着力解决企业环保突出问题,力争万邦香料生产线年内完成搬迁。引导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切实减轻环境负担。推进环保信息公开,畅通多元化监督渠道,鼓励公众参与,构建“从上到下、由里到外”的立体化监督体系。久久为功深化专项整治。扎实推进“263”专项行动,完善环保网格化监管体系,系统治理水、大气、土壤等污染源头。认真落实河长制,强化淮沭河、古黄河等饮用水源地监管;分类实施断面水质达标整治工程,加大畜禽养殖等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坚持水岸同治,扎实开展河塘整治行 动,加快实施孙大泓控源截污工程,完成崔大泓等河流黑臭水体整治,疏浚区乡河道 19 条,整治村庄河塘 20 个。实施大气污染综合整治,持续开展 35 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拆除、清洁能源替代、秸秆“两禁一用”等专项行动,确保主要污染物削减率位居全市前列;加大对混凝土搅拌站、物料堆场、施工工地、渣土运输等监管整治力度,减少扬尘粉尘污染,降低 PM2.5 指数。开展土壤污染状况排查,编制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统筹推进鼎蓝化工和五里、徐溜危废倾倒地块修复工作。蹄疾步稳推进生态文明。优化生态空间布局,严守生态、耕地保护、城镇开发边界三条红线,坚决守住绿线、不破底线。发挥规划引领作用,积极开展农科园片区、特色小镇和美丽村庄等规划编制工作,构建更加合理的生态空间。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配套生态补偿资金,加强古黄河、淮沭河等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进一步擦亮城市生态底色,坚持景观与休闲、加密与提质、建设与管理并重,加快古黄河八期风光带、东方母爱公园续建、西安路西侧永久性绿化补偿等项目建设,开工建设盐河湿地保护小区、盐河风光带管理用房,扩大林地、湿地等绿色生态空间,全年植树 60 万株,新增成片造林 4000 亩,建成绿色示范村 5 个。培育绿色生活方式,开展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形成绿色发展人人 有责、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良好风尚。三、推进城乡融合,优化功能品质,焕发淮阴发展新气象着力统筹城乡发展,推动中心城市建设、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互动并进,不断彰显城市现代感、乡村田园风。完善城市功能配套。坚持精美设计,将城市设计融入规划制订全过程,合理布局生活小区、商贸中心、公园绿地、城市基础设施,充分体现城市空间的立体性、平面的协调性、风貌的整体性和文脉的延承性。坚持精致建设,有序实施东城整体推进,西城功能开发,加快高新区总部经济园、王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异地新建、城市名人酒店等一批城市重大功能项目建设,着力打造一批城市新地标;大力推进棚户区、城中村、老旧小区改造,完成民政局周边等地块棚改工作,整治御花园 A 区等老旧小区 15 个,年内交付安置房 50 万平方米。坚持完善城市路网,启动香港路铁路道口平改立、翔宇北道提升改造等重大工程,持续推进古淮河纪念桥、淮海北路延伸等桥梁道路建设,淮海北路、北京北路下穿铁路工程交付使用;优化城市公交线路 5 条,建成康马路公交停保场。加快“两水”提升改造,城区新水厂启动建设,淮沭河水厂三期、东城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营,青园污水处理厂完成提档升级,实施盐河控源截污工程,铺设污水管网 17 公里。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关键路径,推动主城区、中心镇、一般 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打造各具风格的集镇形象。着力推进渔沟、徐溜、码头三个片区 10 万亩高标准农田整治工程,不断优化集镇公共服务设施,完善提升农贸市场、便民服务中心等功能,增强集镇集聚带动能力。加强城市精细管理。紧紧围绕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人居环境奖城市创建,深入实施城市有机更新工程,加快推进城市公共设施、道路管理、小区物业的“微更新”,让老城区焕发“年轻态”。完善网格化综合管理体系,全面深化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聚力抓好火车站、市一院、苏北市场周边等重点区域常态化管理,持续开展机动车违停和占道经营集中联合整治“雷霆行动”。挖掘整合各类停车资源,缓解行车拥堵和停车难题,新增公共停车泊位 300 个。以主次干道、背街小巷为重点,扎实开展违章建筑查处、市容市貌整顿、公共设施修缮管理、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提升等行动,推动城市治理长效精细,提升城市文明水平。完善以社区自治为基础、物业管理为保障、行业监管为补充的小区管理模式,开展小区物业管理专项整治,努力实现小区物业服务全覆盖。激发商贸旅游活力。完善服务业产业布局规划,集聚发展要素,做强做优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商业广场、健康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推进太平洋百货、城市名人酒店 CBD 商圈建设,确保曼度广场投入运营。重点发展商贸物流、电子 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海仑云仓等物流项目进度,淮安现代物流园一期竣工,力争 60%以上行政村设立电商综合服务网点。大力发展文旅产业,实施“文化搭台,旅游唱戏”互动模式,着力提升新四军刘老庄连景区等旅游平台,稳步推进“缤纷四季·乡约淮阴”乡村旅游文化节、蝴蝶兰博览会等品牌建设,力争创成星级乡村旅游区 1 个,确保码头古镇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年内开工。聚焦乡村振兴发展。坚持把注入新动能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探索农村相对集中居住,推动项目、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乡村流动,积极开创淮阴“新乡土时代”。进一步优化镇村布局规划,积极稳妥推进撤乡并镇,着力打造一批规模适度、功能完善、宜居宜业的特色田园乡村。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引导国有资本、社会资本投资中心镇建设,推动城乡发展互补、互通共融。扎实推进农村路网建设,服务乡镇振兴,加快建设 429、330、346 省道,保障服务京沪高速扩建、内环高架和连淮扬镇、徐宿淮盐高铁淮阴段建设,提档升级农路 50 公里、农桥 110 座,实现镇村公交全覆盖。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加快乡镇生活用水管道铺设,实现同城同水质;加强乡镇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开展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年内建成 56 个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持续推进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引导乡镇争先创优,力争所有乡镇创成“市村庄环境长效管理示范乡镇”。 四、深化改革攻坚,聚力创新创优,激发淮阴发展新活力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围绕重点领域,紧扣关键环节,精准发力,持续用力,不断提升改革成效和创新质量。全面深化改革。瞄准制约发展的矛盾问题,牢牢抓住时间窗口,努力形成一批具有淮阴特色的改革成果。统筹推进政务服务“一张网”平台、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改革试点和 “35745”专项审改工作,落实“八个一”改革内容,创新实施审管分离,促进经济发展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健康运行。加快国资平台公司市场化实体化转型发展,促进企业做优做强做大。落实粮食收储制度改革,让收储价格更好反映市场供求。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完善土地流转市场服务体系,鼓励多形式、多主体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全年新增家庭农场 100 家,创建市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各 20家。健全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拓展服务领域,引导更多农村产权进场交易,累计交易额超过 8 亿元。加快科技创新。扎实推进创新引领战略,积极汇聚创新要素、引进创新人才,逐步完善创新体系。鼓励大型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主动创新,着力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转化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创新成果。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扶持力度,培育科技“小巨人”,促进“小 升规”、“小升高”,新培育入库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15 家。充分发挥科技镇长团作用,加快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推动与高校合作共建研究生实践基地,开展好“千人计划”淮阴行、“333 工程”、“桑梓人才凤还巢”等活动,力争引进“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团队 2 个,入选省“双创计划”2 人。推动全民创业。积极策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放大政策效应、叠加扶持效果,让创业引领时代潮流、占据发展主流。突出创业主体培育,制订全民创业计划,积极扶持本土青年自主创业,吸引在外有成人士、高校毕业生、农民工返乡创业,鼓励个体工商户、家庭农场向民营企业转型,壮大中小企业群体。大力发展众创空间,开设创业孵化咨询窗口、制订创业孵化政策、健全创业孵化功能,让创业者实现“拎包创业”。加大创业优惠政策落实力度,完善小额贷款贴息政策,鼓励有创业需求、有偿还能力人员进行创业增收,发放小额创业贷款 2000 万元。五、强化富民导向,关注民生福祉,提升淮阴发展新温度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积极开展富民行动,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增加公共服务有效供给,兜牢“底线民生”,保障“基本民生”,提升“质量民生”,让淮阴发展更有温度。优化社会保障,把稳富民之舵。坚持就业优先,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开展就业技能培训等活动帮助困难人员就 业,新增城镇就业 7000 人,实现“零就业”和“零转移”家庭动态清零。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完善集体经济发展与农民增收致富紧密结合机制。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安全网”功能,及时调整退休人员等群体的社保待遇,落实全民参保计划。加强社会保障兜底作用,加快城乡低保标准一体化进程,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 580 元和 520 元。深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以养老养生产业园为龙头,深耕健康消费市场,努力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社会机构为补充、医养融合为特色的新型养老服务体系。落实困境儿童分类保障政策,不断扩大保障范围,着力提高救助时效。加快精准扶贫,履好脱贫之责。紧紧围绕脱贫目标,坚持建档立卡与动态管理相结合、分类施策与全面推进相结合、扶贫与扶志相结合,扎实推进产业扶贫、健康扶贫、社会保障兜底等专项措施,持续开展机关干部结对帮扶活动,确保1.5 万人如期脱贫、10 个经济薄弱村“达标出列”。大力推进产业脱贫,编制产业扶贫规划,引导经济薄弱村实施瓜篓、浅水藕套养龙虾等高效农业种植和村级光伏项目,带动低收入农户和村集体经济“双增收”。加强扶贫项目跟踪管理,强化项目选定及运行状态监督,不断提高项目产出质效。完善健康扶贫政策,落实低收入农户医保个人缴费部分财政全额补贴机制,设立低收入农户补充医疗救助基金,最大限度 帮助困难群体。继续推进投资扶贫,精准分配收益,完善扶贫项目收益分配主体及分配方式,做到项目收益进村用途清、到户金额准。完善公共服务,筑牢民生之本。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切实让资源跟着需求走、服务跟着居民走,普遍增加群众的“隐性财富”。坚持教育优先,加快东城中小学、市实验小学黄河校区、颐和花园幼儿园等学校建设,持续推进教育布局调整;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创建省社区教育中心 2 个、市智慧校园 20 所;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健全竞争激励机制,调动教师队伍积极性,努力提高教育质量。深入实施健康淮阴战略,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启动运南、淮沭、城郊、淮高片区医疗服务中心建设,加快淮安市第五人民医院、宝岛母爱医院、东城医院等项目建设进度;大力推动卫生计生系统行业作风建设,强化医德医风建设和行业自律,切实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加强文化服务供给,启动建设老干部活动中心,推进“三馆一站一中心”建设,全面完成博物馆陈展工作,建成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 20 个以上;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全面升级城区十分钟健身圈,新建体育公园 5 个、健身步道 6 公里;继续开展“漂母杯”“韩信杯”等文体品牌赛事,办好纪念周恩来诞辰 120 周年系列活动。加强社会治理,夯实民生之基。深入开展“七五”普法, 创新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提档升级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强力推进“雪亮工程”实战化运用,依法防范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淮阴。推动“阳光信访”升级,积极预防化解社会矛盾,建设更高水平的和谐淮阴。突出源头治理和事前事中监管,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消防基础建设,强化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坚决杜绝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健全食品、药品管理体系,升级“透明放心菜市场、透明合格生产、透明安全餐饮”三大平台,推进监管向乡村市场延伸,保证“透明食品生产经营”覆盖所有业态。持续做好优抚安置工作,加强军人荣誉体系建设,切实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创成省级双拥模范示范区。完善各类应急预案,积极应对洪涝灾害、极端天气和突发事件,切实提升应急处置水平。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要求我们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必须主动作为,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全力打造人民满意政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学习内化使命,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持求真务实的态度,弘扬敢于担当的精神,促进作风建设常态长效。以责任履行使命,围绕中心 工作,不推诿、只推进,不争论、只争先,把该扛的责任扛起来,把该做的事情做到位。以行动落实使命,深化“三级落实”推进机制,上下联动、形成合力,确保目标必成;大力倡导“一线工作法”,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深入基层一线、沉入项目现场,一着不让抓好工作推进。以忠诚护卫使命,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加强和规范政府系统民主政治生活,旗帜鲜明讲政治、不忘初心铸忠诚,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和错误言行,在革故鼎新、守正出新中始终保持正确的发展导向。强化法治,阳光行政。牢固确立法治思维,坚守法治底线,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履行职责,不碰红线,不触高压线。健全重大行政决策过程留痕和事后评估机制,确保决策程序规范、过程公开、责任明确。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进一步延伸法律顾问制度覆盖范围,切实加强政府合同、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创优政务服务载体,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优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限,逐步建成上下联动、功能完善、运行高效的政务服务体系,让服务更亲民、更便民、更利民。不断完善政务服务信息发布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编制并公布网上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清单,推行阳光政务,畅通民意诉求渠道,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主动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落实区政府重大决策出台前报告 制度,支持区政协履行职能,自觉接受民主监督,高度重视司法监督和社会公众、新闻舆论监督,让政府决策更具代表性、程序性、操作性。严字当头,气正风清。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党内法规制度,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驰而不息整治“四风”问题,坚持“底线、红线”一起守,“不为、乱为”一起治,“容错、纠错”一起抓,培养一支勤于落实、善作善成的干部队伍。牢固树立“四种意识”,认真落实区委巡察工作要求,严明“六大纪律”,增强责任担当。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强化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重点资金的监管,从严控制“三公”经费支出。深入开展廉政教育,筑牢廉政防线,打造清正廉洁的政府形象。各位代表,新时代前程似锦,新征程任重道远。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凝聚全区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用更加宽广的视野谋划发展、更加昂扬的斗志创新破难、更加务实的作风勤勉做事,为开启惠及全体淮阴人民的新时代征程而努力奋斗! 2018 年金寨县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2017 年开局良好迈上新台阶即将过去的 2017 年,是本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也是脱贫攻坚重点突破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人民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视察金寨重要指示精神,以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为动力,以脱贫攻坚统揽工作全局,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抓落实,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进中向好,各项工作迈上新的台阶。——脱贫攻坚迈上新台阶。预计全年脱贫 8008 户、27526人,17 个贫困村出列,白塔畈镇、产业园区率先实现整体脱贫,贫困发生率首次降到个位数,为 6.6%。——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预计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分别突破 100 亿元、200 亿元,其中生产总值达 108 亿元、增长 9%,增幅居全市之首;预计财政收入 14.6 亿元、增长21.6%,净增超过 2.5 亿元。——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新建成光伏发电、风电装机 60 万千瓦,先进光伏制造业实现产值 35 亿元,新能源首位产业不断壮大;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即将验收。——城乡建设迈上新台阶。连摘国家卫生、园林县城两大“国字号”桂冠,二水厂、笔架山路等重大项目建成投运,园区建成区突破 20 平方公里,提前完成美丽乡村整县推进试点。——生态保护迈上新台阶。成功创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跻身中国天然氧吧,消失多年的国家一级珍稀保护动物安徽麝、中华秋沙鸭等重回家园。——创新驱动迈上新台阶。高质量推进 30 多项国家、省级改革创新和试点示范,完成 55 项年度重点改革任务,土地制度等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农村综合等各项改革纵深推进,改革红利持续释放。——民生福祉迈上新台阶。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 1 万元,预计达 10168 元、增长 9.7%,城乡低保、基础养老金标准又有新提高,低保和扶贫有效衔接,全民享受免费体检,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牢记使命,全力总攻精准脱贫。我们牢记脱贫是最大的使命,要施非常之举,方得惠民之实。选聘 225 名村级扶贫专员,省市县 132 个单位帮扶到村,村村派驻扶贫工作队,11598 名干部包保到户,帮扶责任更加压实。扎实推 进“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等专项行动,压茬开展督察、巡察、互查、自查,完善“三评两复核”工作机制,坚决杜绝“两该两不该”。实施“两业脱贫攻坚年”行动,投放徽银脱贫基金 9 亿元,发放扶贫小额贷款 2.13 亿元,支持 1.71万户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业,引导 334 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7796 个,开发生态护林、道路养护等公益性岗位 5645 个,具备条件的贫困户至少发展一项产业、基本消除“零就业”。26248 户贫困户享受光伏发电收益,户均年增收 3000 元;实施 9946 名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提前一年超额完成“十三五”任务,基本消除 D 类危房;建设电商扶贫超市,帮扶干部的“朋友圈”成为贫困户农副产品的“销售网”。贫困人口住院及慢性病药费报销比例分别达 84%、93.7%,贫困学生教育资助、大学生助学贷款实现全覆盖。整合资金 6.6 亿元,集中支持贫困村实施基础建设、产业发展等脱贫项目2060 个。坚持脱贫不脱政策、不脱责任、不脱帮扶,对 2016年脱贫户享受同等待遇,对新增贫困户和返贫户建立台账,及时安排帮扶,确保持续稳定脱贫。(二)紧抓要务,奋力推进转型升级。我们牢记发展是最大的担当,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提升发展质量效益。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古碑—天堂寨高速连接线、支线机场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新江路改造等政府投资及白云康复医院、中信康健康产业园等招商引资项目有序推进,利晶 科技、金昆泰电池、绿色建筑制造等一批项目建成运营,预计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5%、达 228 亿元。举办“央企金寨行”等大型招商活动,截止 11 月底,引进项目 142 个、合同引资 260 亿元,其中 5 亿元以上项目 15 个,长城影视、苏州春兴、古井集团等一批上市公司签约落户,山东国信、深圳中博等 5 家企业总部搬迁来县。万家福矿泉水项目当年招商、当年建成投产,创下金寨速度新纪录。新型工业壮大升级。预计完成工业投资 78 亿元、增长 10%,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 17.3 亿元、增长 15.4%,新增规模工业企业 18 家、总数达 94 家。组建县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新增高新技术企业 5 家,战新产业实现产值 18 亿元、增长 65%。淘汰 4台中频炉等落后产能,盘活鹏飞钢构、金安不锈钢等 12 家闲置企业资产。12 个光伏电站抢在“6.30”前并网发电,东旭组件、海纳电缆等 11 个光伏制造项目建成投产,全年完成光伏电站及先进光伏制造业投资 45 亿元。特色农业融合升级。新建、提升特色农业基地 6 万余亩,培育省级龙头企业甲级队 1 家、联合体 3 家。28 家企业获得有机认证、10家企业获得绿色食品认证,金寨猕猴桃获得农业部地理标志许可证书,入围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推进现代农业与休闲观光、乡村旅游等融合发展,全县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到 450 多家。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天堂寨景区通过5A 复核,大王庙改造如期完工,汤家汇红军街建成投运,玉 博园成功创建4A 景区,3A 以上景区实现免费无线网全覆盖,红色“三地”建设进展顺利。新建八湾堂等民宿 5 处,创建3 个省级优秀旅游乡镇。预计全年接待游客超 900 万人次,综合收入 35.2 亿元,分别增长 19.4%、16.9%。村村建起电商服务站,新增电商、微商 1500 余户,“互联网+”大厦成为省电商示范园区,全县“双 11”网上销售额居全国电商扶贫县第 7 位。总部经济园投入运行,天堂寨百大周谷堆农产品交易市场建成使用,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71.8 亿元、增长 11.5%。(三)坚守红线,大力建设生态文明。我们牢记环保是最大的责任,打造生态城镇,建设美丽乡村。提升城市品位。推进多规合一,完成梅山城区控规等规划编制。江环南路、桂花公园等建成投用,干部学院三期、标准化厂房等加快建设,新建综合管廊 26 公里,建成总里程达 48 公里。城北新区主干路网框架基本形成,新增建成区 1.5 平方公里。拆除违建 1.65 万平方米,征迁房屋 34 万平方米,改造棚户区、城中村 2300 户。限放城区烟花爆竹,受到群众“点赞”。建设美丽乡村。统筹资金 3.6 亿元,实施 157 个乡镇政府驻地治理和中心村庄建设,蝉联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建成农村道路畅通工程 505 公里,新建、改造省县乡道 130 公里。完成麻河等防洪薄弱环节治理,加固病险库 7 座,解决 4.06万人饮水安全。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 6.7 万亩,新增耕地 1.6 万亩。新建、改建供电线路 374 公里,增容扩建变电站 3 座。保护生态环境。顺利通过中央、省环保和“绿盾”专项督察,环境突出问题有效整改。全部淘汰黄标车,全面拆除重点区域规模养殖场,化学农药全部下架。“三大革命”行动协调并进,新建 6 座乡镇污水处理站、193 个移民安置点污水处理设施,清理陈年垃圾 5500 吨,改厕 6500 户,创建省级生态乡镇 4 个。积极保护生物多样性,植树造林 7300 亩,创建省级森林城镇 2 个、森林村庄 10 个。扎实推进节能降耗,完成年度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四)厚植动能,着力深化改革创新。我们牢记改革是最大的动力,全面推进改革创新。土地制度三项改革同步实施,全县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 30070 户,累计腾退复垦宅基地 3.7 万亩,节余指标交易 11580 亩、交易额达 52.8 亿元,改革经验被《人民日报》《国土资源报》等中央媒体广泛报道;全省首宗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挂牌入市,土地预征收试点成功施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三变”改革全面推开,村集体、农户、经营主体等实现共赢。在全省首次实施特色农业脱贫保险试点,推出轻松续贷等金融产品,设立 5 亿元油茶贷,发放“三权”抵押贷款近 6000 万元,预计年末贷款余额 170 亿元,新增贷款 40 亿元,存贷比首次超过 60%。樵森科技等 5 家企业在“新三板”及省股交中心挂牌,城区道路、供水等 PPP 项目顺利实施。“智慧城市”试点快速推 进,智慧政务、城管、公安及云计算中心、公共信息平台等建成试运行。组建全省首家行政审批局,集中划转 21 个部门、124 项行政审批事项,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设立县城管综合执法局,城市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分乡镇成立国土和不动产管理所,优化乡镇事业单位机构职能配置,公路、海事、盐业体制等改革有序开展。建立河长制,设立三级河长 402 名。顺利完成 6 家国有林场改革。开展结合新型城镇化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试点,发放创业担保贷款 2 亿元,创办各类市场主体 4000 余家,带动就业 2.2 万人。统筹推进财税、文化、医疗、教育等领域改革,为加快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五)不忘初心,努力提高幸福指数。我们牢记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抓好惠民政策落地。共享发展成果。完成 39 项民生工程,县级投入 7.8 亿元。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 10780 人,28.3 万居民参加养老保险,63.2 万人参加医保。孤儿实现集中就学,残疾儿童得到免费康复。全面落实优抚政策,连续第四次跻身全省双拥模范县。共谋社会发展。高分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验收,高考本科达线率首次过半,技师学院首批 1986 名学子学成就业,成功创建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改造 9 个乡镇卫生院,建成 209 个标准化村卫生室,通过全国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评审;加强计生优质服务,人口出生素 质不断提高。建成 46 个农民文化乐园、60 公里健身步道、2.21 万套广播电视户户通,各类文体活动蓬勃开展,一批重点文物得到抢救性保护。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成功创建全省文明县。大力弘扬优秀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红色家风教育,举办建军 90 周年暨“两源两地”研讨会,启动编纂红色文化丛书,金寨干部学院红色品牌效应持续释放。共建平安金寨。加强互联网监督管理,完善社会治安立体化防控体系,连续 20 年实现命案必破;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三个必须”责任制,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全面加强阳光、责任、法治信访建设,获得全国信访工作先进单位;成功创建省食品安全示范县,稳妥应对地震震情,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统计、物价、供销、老龄、县志档案、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台湾事务、民兵预备役等各项工作都取得新的成绩。各位代表!打铁必须自身硬。我们不断强化自身建设,大力提升行政效能。深入学习**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开展“讲重作”专题警示教育。坚持立说立行,强化问题导向,狠抓督查督办,用忠诚、责任与担当推动各项工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清理公布两个新型清单,精简行政权力 64 项。完善重大决策公众参与、合法性审查机制,推动政务村务公开,获得全国法治县创建先进单位。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县政协的民主监督和社会公众的舆论监督, 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 103 件、政协委员提案 110 件。认真办理省长留言、市长热线、县长信箱、百姓论坛,解决了一批群众身边的具体问题。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加强重点领域、重大项目资金审计监督,严肃查办了一批违法违纪案件。基本完成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加强。汗水滴处,有兰芬芳。这是中央和省、市关心关怀、倾斜支持的结果,是县委总揽全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同心同向、团结协作的结果,是全县广大干群苦干实干、拼搏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向外来投资者、建设者和在外金寨人,向驻县部队、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金寨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各位代表!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前进的道路上还存在着困难:经济总量偏小、人均水平较低,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项目落地慢、产业链条短,拉动发展的大项目少;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脱贫基础还不牢固,防范返贫和兜底保障的压力较大;城乡规划建设水平还不高,社会治理、社会管理能力还不强,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还有很大差距;少数干部工作激情有所下滑,疲劳感有所上升,持续奋战的韧劲不足,创新意识有待提高,敢于担当、顶真 碰硬的作风有待进一步强化,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问题所在,施政所向。我们将高度重视,坚持一个一个解决。2018 年再接再厉进入新时代各位代表,党的十九大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伟大征程。处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决胜脱贫攻坚,走上富裕道路,我们的使命光荣而艰巨,责任重大而神圣!2018 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更加难得,发展优势更加凸显,发展后劲更加强劲。进入新时代,立足新起点,我们必须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坚决完成脱贫攻坚主体任务,奋力开启美好金寨建设新征程!2018 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以及县委十四届四次全会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脱贫攻坚统揽工作全局,坚持稳中求进、进中向好的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地推进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招商兴县、旅游富县、民生为本战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2018 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 长 8.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0%;财政收入增长 15%;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 9.8%;出列贫困村 40 个以上,脱贫人口 2.8 万人左右;能源消耗控制在核定标准以内。为此,将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一)以脱贫攻坚为统揽,坚决打赢决胜战役。绝不在建成全面小康的半道上落下一个乡亲,是我们必须兑现的庄严承诺。主攻重难点。聚焦 11 个较深度贫困村、36 个“双基”薄弱村和贫困发生率较高的村,整合资金 7 亿元以上,加快补齐产业发展、基础建设、公共服务等短板;继续开展干部结对帮扶,做到基础信息精准、扶持措施到位、帮扶效果满意,确保具备发展能力的贫困户全部脱贫、具备条件的乡镇整体脱贫,脱贫攻坚任务大头落地。突破关键点。在稳定现行脱贫政策的基础上,以两业脱贫为主导,实施“四个一”(一亩田园、一个岗位、一座电站、一份健康)工程,支持贫困户发展茶叶、油茶、山核桃、中药材等特色产业 3万亩以上,大力发展黑毛猪、黄牛等生态养殖,巩固产业脱贫成果;完善就业扶贫驿站功能,支持扶贫农场、车间、基地建设,继续开发公益性岗位,鼓励县内企业为贫困人口提供更多岗位。实施“脱贫引领计划”,大力培育脱贫带头人。统筹推进金融、旅游、电商、健康、教育等脱贫,引导全社会齐帮共扶,构建可持续、全方位的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评选一批脱贫光荣村、组、户,营造 “脱贫光荣”的浓厚氛围,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健全保障点。进一步压实扶贫责任,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加强帮扶单位、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包保干部管理,从严落实奖惩措施。坚持审计开路、巡察先行、纪委监委跟进,对全县所有村的扶贫项目资金进行全覆盖审计巡察,严肃查处扶贫领域的腐败问题,确保每一分钱都安全运行。结合村民委员会换届,调整充实村务监督委员会,切实发挥监督作用。完善返贫预警和脱贫成果巩固长效机制,对摘帽贫困村和脱贫户不脱政策,关注贫困边缘户,打好政策补丁,防止新增贫困,确保稳定脱贫。(二)以重大项目为引擎,不断增强发展后劲。以项目集聚有效投资,以项目建设引领快速发展,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250 亿元以上。深度谋划储备。紧扣国家政策导向和投资动向,重点围绕主体功能区、脱贫攻坚、革命老区及乡村振兴等核心规划,深度谋划一批牵动性强、契合度高的优质项目,全年谋划重大项目 60 个、总投资 450 亿元,列入省“大新专”项目 45 个、市亿元以上项目 50 个。对重大项目成立专班跟进,推进合武高铁、市郊铁路、合武高速天堂寨支线等前期工作,争取完成支线机场选址。充实重大项目储备库,将五年内拟实施项目全部纳入,初步完成重点项目规划、可研等前期工作。精准招商引资。认真落实省、市招商引资意见,创新工作机制,突出领导带头、专业驻外招商和以商引 商,聚焦新能源、高技术、新材料、大健康、全域旅游等重点产业,瞄准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盯紧关键性零部件、科技前沿、替代进口、科技研发等重点项目,实行一企一策,引进一批上市公司、高新企业、成长性强的小巨人落户,全年引进亿元项目 55 个,到位资金 60 亿元以上,利用外资增长 5%以上。快速推进建设。完善项目决策推进机制,狠抓“四督四保”,强化精细管理,做好融资、用工、用地等要素保障。推动创业大厦等项目尽快开工,抽水蓄能等项目加快建设,新江路大桥、高铁连接线等项目如期建成。全年实施政府性投资重点项目 65 个,完成投资 75 亿元。(三)以质量效益为核心,加速做大新型工业。壮大工业实体,推进转型升级,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 20 亿元,新增规模工业企业 10 家以上。建设城北新区。加快基础建设,加速企业集聚,着力打造城北新区。平整城北新区土地 3000亩,加快路网建设,确保望儿山路、曲河路、金顺路等如期建成,新建 60 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加快仙花佳苑、红军医院、鸿路配套工程等建设,启动山体公园、园区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完善管网等各类配套设施,促进产城融合发展。主攻战新产业。紧盯新能源“12345”目标,推进金寨 500千伏、双河 220 千伏等输变电工程,解决新能源电力送出瓶颈,促进力信电池等尽快投产,推动协鑫科技、华西组件、东旭科技等增产增效,完成新能源电站及先进光伏制造业投 资 25 亿元,实现产值 55 亿元。大力扶持新材料、大健康、生物医药、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支持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发展数字化、智能化制造模式,推动云湶谷、弘泰药业、钼铼加工等开工建设,光晟精密、森诺膜材料等尽快投产,万晶光电、山美生物科技等稳产达效,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 30 亿元、增长 50%。抢抓纺织产业转移升级契机,加快推进 12 万吨涤纶化纤等项目,打造纺织工业承接基地。加大企业帮扶。做实县领导联系企业“六个一”帮扶措施,深化“四送一服”双千工程,认真落实各级支持政策,促进土地、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实体集聚,支持“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积极盘活僵尸企业,腾出宝贵资源和空间。(四)以乡村振兴为目标,优先发展农业农村。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现代特色产业。以争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实施产业扶贫为抓手,推进特色农业“五化”发展,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提升“六安茶谷”,引导两库周边大力发展茶产业,新发展、提升茶园 3万亩,提高金寨茶叶的品质和市场占有率,支持茶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加工企业扩产创牌。新建 12 家茶谷小站(小院),打造一批富有特色的主题公园、田园综合体和休闲农业示范区。建设“江淮果岭”,鼓励东部、南部山区等利用土地整 理新增耕地、闲置低效林地园地新发展油茶、山核桃 5 万亩,扩大猕猴桃基地 1 万亩,改良板栗品种 1 万亩。打造“西山药库”,安排 2000 万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西部乡镇等大力发展灵芝、天麻、石斛、茯苓、黄精、生姜六味中药,新建中药材基地 2 万亩,实施“一区一园两院两馆五库”项目,开展菌药育种、试验、技改、推广和深加工,建设中国药用菌之都。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实施后备箱和优质农产品进超市、大型电商平台工程。构建新型经营体系。按照“大企业引领、中小企业支撑、合作社为依托、家庭农场和职业农民为基础”的思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 3 到 5 家、合作社及家庭农场 5 到 10 家、示范联合体 1 到 2 家。深化校县合作,健全“一村一技”等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小农户和大市场有机衔接。建设全域美丽乡村。推进整县建设由试点向全覆盖、由建设为主向建管并重转变,完成 78 个、启动 10 个美丽乡村建设,打造 10 个升级版,开展 10 个特色村庄整治。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设乡镇污水处理厂 2 座、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 500 套,推动污水处理向中心村、搬迁点延伸,新改厕 5500 户。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建立生活垃圾收运处理长效机制,让天更蓝、水更清、家园更洁净更美丽。继续推进“5588”小型水利工程,抓好西淠河治理等重点水利项目,解决 3 万人饮水安全。实施农村公路畅通工程 217 公 里,加固危桥 14 座。(五)以全域创建为抓手,加快提升第三产业。把旅游业作为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结合点,带动繁荣现代服务业。做优全域品质。树立“全域精品”意识,建成运营游客集散中心、天堂寨索道,推动建设房车营地、青石沟景区、徽风皖韵古镇、华强文创街区等项目,提高马鬃岭景区开发水平,建设茶山花海骑行公园,打造大别山风景道,促进旅游与乡村振兴、茶谷药库果岭等融合发展。严格新景区开发把关,严防低水平重复建设。不断丰富旅游业态,积极发展乡村游,引入社会资本开发闲置民房、古建民居,发展精品民宿 3 家以上,推动“田园变游园、农房变客房”。强化旅游市场整治,杜绝“差评”,创新营销手段,全年接待游客 1000 万人次,创综合收入 40 亿元。做靓红色品牌。围绕创建红色 5A景区、建成红色“三地”的目标,实施红色文化广场、红色影视基地、革命博物馆改扩建等项目,建设大别山革命纪念园,修缮提升红色遗迹,加强革命文物保护,整合搬迁分散的烈士陵园。建成小南京至汤家汇等红色旅游循环道路,推出一批精品线路,致力打造“一城五区”红色旅游格局。举办首届中国红色微电影盛典,推出红色实景演出,建成干部学院三期,打造青少年红色研学基地,争取更多的国家部委、军队院校等来县开展活动,不断扩大金寨红色影响力。做活现代服务业。提升村级电商综合服务能力,推动农产品上行, 推进 2 个电商特色小镇、10 个示范村创建工作。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建设现代物流基地。大力发展文化教育、健康养生、运动休闲等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健全城乡商贸流通体系,新增限上商贸企业 11 家,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78 亿元、增长 10%。(六)以绿色发展为导向,更好保护绿水青山。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建设宁静和谐美丽金寨。精处着手抓建设,彰显城市魅力。坚持“显山、透绿、蓄水、顺势、见花、飘香”的总体思路,编制公共服务、夜景亮化等规划,加强重点区域城市设计,传承历史文化,塑造特色风貌。狠抓重点工程建设,实施高速公路道口、高铁站周边整治,有序推进老城改造、新城提升,新增绿地 70 万平方米,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县城。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定位,通过科学供给、盘活存量、多措保障、综合使力,促进房地产价格合理有序,加快集聚县城人口。严格工程质量监管,争创“黄山杯”“皋城杯”,多出精品、不留遗憾。支持乡镇错位发展,严把乡镇建设规划,对乡镇总规、控规和集镇风貌、重要景观、节点详规,由县统一把关。常处着手抓机制,提升管理水平。理顺城市管理执法机制,推动综合执法向乡镇延伸。充分发挥智慧城管功能,促进资源共享,提升立体化常态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保持控违拆违高压态势。开展综合执法进小区,重点整治车库改租、 骑路车等“顽疾”,全面提高物业管理水平。实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三年行动计划,纵深推进城乡一体化文明创建,实现全域文明、全面文明、全民文明。细处着手抓保护,建设生态家园。巩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成果,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保护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对破坏环境行为“零容忍”。开展中央、省环保督查“回头看”,巩固“绿盾”行动整改成果。以“河长制”促进“河长治”,实施好大别山水环境生态补偿项目,巩固响洪甸水库整治成果,全面退出梅山水库库湾和网箱养殖,推进“两个替代”行动,抓好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降低农业面源污染,打好碧水攻坚战。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狠抓扬尘治理、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打赢蓝天保卫战。持续推进桂花、河柳、映山红工程,建立“林长制”,促进“林长治”,实施林业“双增”行动,争创国家森林城市。(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面释放发展活力。2018 年是改革开放 40 周年,我们将坚定不移地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创新发展。完成土地制度改革。巩固宅基地制度改革成果,全面完成 3.7 万亩宅基地腾退复垦任务,实现宅基地来源合法化、管理规范化,争取交易更多腾退指标;扩大土地征收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范围,具备条件的乡镇要全面推开。充分利用残次林地和低效园地资源,大力实施农村综合土地整治,新增耕地 5 万亩。加快农村综合改革。巩固 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土地承包关系,推动“三权”分置,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强大宗流转监管。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归属明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整县推进“三变”改革,探索集体经济增收和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机制。深化财税金融改革。实施新一轮县乡财政体制,优化财政投入机制,提高资金使用精准度和质量效益,健全县乡村三级资金统筹制度,理顺县属国有企业管理机制。加速城投、汇金公司市场化转型,组建实体子公司,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公共设施建设。推出“果岭贷”、保险直贷等金融产品,开展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专项行动,加大油茶贷、劝耕贷、“两权”抵押、扶贫快捷贷等贷款发放。严厉打击非法集资、恶意逃废债等行为,为群众“钱袋子”安上“放心锁”。扩大特色农业保险试点,切实解决农民后顾之忧。用活 IPO 绿色通道政策,引进更多优质企业来县上市,重点培育天堂寨旅游、美自然科技等在主板上市,新增“新三板”“四板”等挂牌企业 2 家。支持监察体制改革。全力支持新成立的监察委整合职能,建立健全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监察体系,实现反腐败力量全面融合、对公职人员监察全面覆盖,提升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惩治腐败的水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实施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完成公路、海事、盐业等管理体制改革及城市管理综合执法 试点,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事项网上运行,让数据多跑腿,争取群众只跑一趟路。与此同时,统筹抓好社会事业、生态文明等领域改革。(八)以美好生活为追求,倾力改善社会民生。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努力在“七个所有”上取得新进展。多渠道筑牢民生保障底线。狠抓民生工程实施,除继续保留的民生项目外,新增菜篮子工程等民生项目,建设蔬菜批发市场和生产基地,让金寨群众吃上地产生态安全菜。实施全民参保计划,争创一批省级创业孵化基地和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建成运营人力资源市场和服务网,推进农民工工资“一卡通”发放。加强残疾人康复服务,真情关爱留守及困境儿童,完善救助保障制度,提高城乡低保、五保供养标准。全面推进农村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加快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多领域发展优质社会事业。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启动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开展智慧学校试点,着力解决城区大班、农村单班问题,顺应普通高中考试、招生和教学制度改革,支持金寨技师学院加强内涵建设、深化产教融合,充分发挥综合培训作用,培养更多技能人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医 疗人才建设,积极解决全科、妇科、儿科以及村医队伍短缺问题,提高医共体、医联体运行水平,抓好全民免费体检,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继续落实村为主机制,加强计生优质服务,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实施危房和棚户区改造,推动农村公房和敬老院建设。依托农民文化乐园阵地,举办道德、科技、文化、健康等讲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家风建设,推进移风易俗,弘扬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办好登山大会、山地自行车、重走红军路等品牌赛事。成立红色文化研究中心,争取获批大别山精神研究院,推动红色文化进课堂,完成红色文化丛书出版和红色纪录片摄制工作,推出一批党史军史研究新成果,进一步造浓革命文化氛围。多举措优化社会治理格局。加大依法治县力度,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加强困难群体法律援助,建成三级综治中心,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打击黄赌毒黑拐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铸安”行动,抓好道路交通、工矿企业、建筑工地等重点领域安全管理,加强消防、救援等应急能力建设,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强化食品药品监管,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全面推行领导信访联系点制度,狠抓积案化解,健全矛盾纠纷调处机制。构建新型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加强社区矫正工作,充分发挥群众自治和社会组织作用,共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做好第四次 全国经济普查,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工商联等群团组织开展工作,推进国防动员、兵役征集、民兵预备役改革发展,推动物价、气象、供销、县志档案、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台湾事务等工作取得新进展。各位代表,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让人民满意,是人民政府的根本职责。忠诚看齐。认真学习十九大精神,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制度化常态化,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五个纯粹”,坚定不移忠诚维护看齐**书记这个党的领袖,坚决维护**书记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自觉用**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推动工作。依法行政。依法履行政府职能,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化解矛盾,完善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败诉追责制度。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定期向县人大报告工作、向县政协通报情况,畅通民主协商渠道,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做好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加强三级为民服务体系建设。勤勉施政。坚持把群众的“表情包”作为政府工作的“晴雨表”,说实话、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把雷厉风行和久久为功有机结合起来。以“抢晴天、抓雨天,绝不虚度每一天”的精神,把全部心思定到干事业上、把所有精力定到抓落实上。进一步加强督查督办,健全 追责问责机制,严厉整肃庸政懒政怠政,坚决整治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廉洁从政。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强化审计监督,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严厉惩治群众身边的“微腐败”。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和省、市有关规定,驰而不息改进作风,巩固省委巡视意见整改成果。坚持厉行节约,严控“三公”支出,用政府的“紧日子”换取群众的“好日子”。各位代表,清谈误国,实干兴邦。正如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勇于攻坚克难、甘于埋头苦干、善于抓住机遇,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努力奋斗!

点击查看更多

工图网提供116个市县乡政府工作报告范文汇编供会员免费下载。更多精彩公司介绍PPT素材,尽在工图网。 

116个市县乡政府工作报告范文汇编,116个市县乡政府工作报告范文汇编,公文范例,领导述职报告,机关公文写作 Array

本网站所有作品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
  • 价格 会员免费
  • 编号 11555403
  • 软件 Word
  • 格式 doc,docx
  • 大小 4.068MB
  • 比例 16:9
  • 页数 共2686页
声明:工图网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权利。对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政治图案不享有权利,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的示例展示,禁止商用。另外您必须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方式,禁止以任何形式歪曲、篡改。
投诉
猜你喜欢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2019年工作总结和2020年工作计划)(区县)包含

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执行情况的报告包含

政府工作报告汇编工作年终总结包含

政府工作报告回顾工作总结标题集萃包含

政府工作报告回顾工作总结标题集萃包含

县长在县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上的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包含

您当前未开通企业VIP 加入企业VIP即可获取商用授权书 立即加入企业VIP
您当前未填写企业信息 完善企业信息即可下载授权书 前往填写信息
在线客服
工作日:09:00-18:00
电 话:400-1600-950
联系在线客服
收藏成功
升级VIP后可收藏更多内容
继续浏览 加入VIP
工图网VIP
全站资源终身免费下载
立即加入
今天下载太多文件了
请明天再来
我再逛逛 升级VIP继续下载

举报作品

该作品违反相关法律规范
侵权/盗版问题

请详细描述并提供原作品链接

其他原因

请详细描述举报原因

提交

工作日:09:00-18:00

工作日:09:00-18:00

客服热线:400-1600-950

Ctrl+D
收藏工图网

建议反馈

联系方式

提交
QQ登录 微信登录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工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