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WORD文档 > 公文范文 > 扶贫工作三必须.DOCX 【图片、文字、动画均可编辑】

扶贫工作三必须

扶贫工作三必须


扶贫工作三必须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吹响了决战决胜全面小康的号角。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国,都在密切期盼和关注着我们党的这一伟大承诺。全党上下和各级干部更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千方百计帮助那些离小康目标尚有差距的农民脱贫致富。一年的扶贫攻坚,在给我们带来成绩和经验的同时,也为我们带来了对扶贫工作的深刻认识和帮扶措施的日臻完善。


一、扶贫工作必须克服五种现象


无论是数据统计还是现场堪验,都显示2015年的扶贫工作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效果,有一批贫困户在组织和干部的帮助下已脱掉了贫困的帽子,而且个别户头还成为了致富的先进典型,并开始回报社会,用自己的技术和方法帮助他人致富脱贫。关于具体做法和成功的经验,各级各地已有总结介绍,此文不再赘述。毋庸讳言的是,随着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一些阻碍扶贫工作顺利进行的现象也不同程度地出现,让我们必须面对。


一是思想认识提高程度不够。有一些单位,有一些干部,甚至是个别领导干部对扶贫工作的认识还存在差距。他们错误地认为,贫富差距过去存在,现在存在,将来也存在,亘古有之,即使像美国那样富裕的国家,照样存在着贫困户,我们没有必要小题大做,大动干戈;他们错误地认为,扶贫是扶贫办的事,或者说是乡镇政府的事,不应该兴师动众,劳命伤财,把与自己工作职责毫不相关的事情强加在自己身上;他们错误地认为,有些贫困户是无论如何都扶不起来的阿斗,缺劳力缺资金缺技术,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具备,帮助他们脱贫是牛啃南瓜,无处下口;他们错误地认为,我们国家已是世界经济强国,如此兴师动众,还不如国家一并兜底。


二是扶贫对象精准选择不准。造成此现象的因素较多,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有历史的也有现在的。当中央安排精准扶贫工作时,个别地方为了今后任务易于完成,就以好充次,把富裕村当成贫困村上报,与中央规定严重不符。有些农户,过去为了脱贫致富,家里借钱购买了四轮车,或者办了经商营业执照,钱没有找着不说,相反还加深了贫困,但因家里有车,又不符合纳入贫困户的条件。有些农户,查询家中人均收入,已超出了贫困户规定,但因病或因孩子上学,家里确实又很困难。有些农户,女儿嫁人单独生活,老两口收入极差,应该纳入,但看其女儿家的收入又难以确定。同时,村与村、镇与镇、县与县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尺度悬殊。


三是帮扶方法对症下药不佳。按照中央要求,对贫困户实行“三个一批”,即产业扶持一批,医疗求助一批,低保兜底一批。其实,导致大部分贫困户致贫的原因并非一就是一、二就是二,豆油麦醋泾渭分明。在这个改革开放的大好时代,只要拥有技术或劳力都不会穷困。大部分贫困户都是因病,而且多数是慢性病导致劳动力缺乏,从而又导致长久贫困。有个别贫困户还因久贫后精神颓废,对生活对未来丧失了信心,以烂为烂,以至于懒散成性。如果我们仅仅简单地一分为三,不综合用药,贫困这个疑难杂症是难以根除的。


四是落实帮扶措施触底不够。部分专家比较推崇的是产业就业扶贫和医疗救助扶贫,似乎只要给贫困户找到一个产业,抑或把一笔钱送到贫困户手中,贫困户就像久旱之人喝了一杯开水那样,立马精神振奋,双腿一伸就迈进了小康行列。基层干部非常了解自己的贫困户,知道大部分人要靠产业致富是不现实的。产业对技术的要求非常高,对市场的依赖非常强,现在还留守在家的几乎都是祖孙两辈,老小都无文化无劳动力。医疗救助对部分贫困户来说也只是杯水车薪,远远不及他们所欠的款项和预期的费用。


五是扶贫工作报怨思想抬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贫困户并非全都是懒汉户。他们落到今天的境地并非是他们的内心愿望。在生活质量下滑的过程中,他们也做过奋起的努力。大部分贫困户至今都还在咬紧牙关,千方百计往上爬。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贫困户为什么还陷落在穷困线上,肯定有很复杂的原因。然而,我们有些干部却是三分钟的热情,他们把扶贫工作理解成了突击工作,想一蹴而就。他们关着门在办公室把计划做得巴巴适适,然后揣着计划到村到户走一趟后,先前的热情和干劲完全被超出预想的现实消灭得干净干净,回到单位就心灰意冷了,甚而牢骚满腹,怪这怪那,甚至还责怪扶贫办不应该把他们列为帮扶单位。


二、扶贫工作必须强化六个方面


没有全国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我们未来五年的发展理念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要让全国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因此,开弓没有回头箭,摆在全党和全国各级干部面前的试卷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无论困难有多大,工作有多难做,我们都必须添措施、鼓干劲,勇往直前不旁顾。


一是领导重视是基础必须强化。各级党组织、各级干部一定要重新认识党中央的英明决策,重新提高对帮助农民脱贫致富重要意义的认识,重新部署精准扶贫工作。老大难,老大难,老大出面就不难。要改变目前个别地方、个别单位存在的“中央热地方冷、上级热下面冷、领导热干部冷”的现象。要改变个别地方、个别单位敷衍塞责的现象。除领导干部要下深水真扶贫外,还要把最有实力的单位和部门,最有能力的干部和党员派到扶贫工作第一线去。只有领导重视到了位,领导手中的资源调配才会到位;只有领导重视到了位,驻村干部才会安得下心、使得上力;只有领导重视到了位,各级党组织和各级干部才不会懈怠,才会呈现“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上,想方设法抓扶贫”的工作局面。


二是统一认识是源泉必须强化。首先是各级党组织的认识要统一。在前期的工作中,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上面热下面冷的现象。县级及以上党组织的认识是高度统一的,但个别镇、个别村的认识统一还不到位,认为既然落实了帮扶单位,那扶贫工作就是帮扶单位的事了,坐等帮扶单位拿人来、拿钱来、拿项目来。个别镇、村,甚至连会议都没有开一次,更不要说制定扶贫方案。其次是各级干部的认识要统一。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个人服从组织,这是我们党铁定的纪律。既然中央制定了决战决胜全面小康的战略目标,那我们党内的每一位同志、每一名干部就必须不折不扣地坚决执行。必须付出我们所有智慧和精力,调动能够调动的资源,全力支持那些还生活在小康线以下的农户脱贫。只有干部解决了思想认识问题,贫困户脱贫才有希望。只有全党统一和提高了思想认识,“两个一百年”目标才会如期实现。


三是深入调查是前提必须强化。毛zx说,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亲口尝一尝。在扶贫工作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和重视调查研究。无论是制定规划还是精选对象,无论是资金帮扶还是产业扶持,无论是医疗救助还是低保兜底,都一定要亲临农户家中,亲临产业基地,亲临相关市场看一看,查一查,问一问。切忌闭门造车,切忌走马观花,切忌蜻蜓点水。贫困是共性,但贫困的原因却是个性;扶贫是共性,但扶贫的方法却是个性。对张三适用的方法不一定对李四适用。在王村大行其道的措施,在李村不一定畅通无阻。天下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扶贫也绝对没有通用的模式。


四是对症下药是关键必须强化。我们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真思考,通盘规划,尽可能地量身定做适用、管用、有效的扶贫措施。导致贫困的原因很多,有些是路不通,有些是水不够,有些是产业不对路,有些是技术不过关,有些是资金玩不转,有些是劳力太欠缺……总之,我们要围绕扶贫目标,用孙悟空的七十二变来对付每一个阻挡群众脱贫致富的妖魔鬼怪。


五是殚精竭力是驱动必须强化。扶贫工作是全面小康的硬骨头,要啃下这块硬骨头,不绞尽脑汁死几个脑细胞,不流几身汗水湿几套衣服,是完不成这一艰巨任务的。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都要做到集中精力、集中智力、集中物力、集中财力,打捆安排、绑扎前行。要把精准扶贫工作当做头等大事来看,当做主要工作来抓。驻村干部和第一支部书记更是要驻得下、留得住、受得累,用白加黑、五加二的时间,用不达目的吃不下饭睡不好觉的精神,把全部精力用在扶贫工作上。要把农民兄弟当亲人,把贫困户当家庭,把村办公室当单位,把联系村当家乡。


六是持之以恒是核心必须强化。万事开头难,扶贫工作已经在路上,无论前面有多少艰难险阻,我们都必须以大无畏的勇气大踏步地前进。总结个别地方过去推动的一些工作,为什么总是半途而废?这与鸡公屙屎头节硬的工作做派不无关系。总是把规划做得很好,做得很全面,头几个球打得很精彩,但两三个回合后,或者遇到一点困难挫折后就偃旗息鼓了,就放弃既定目标,退而求其次了。如果上级不催促,不检查,就在纸上玩文字游戏,做表面文章,蒙混过关。扶贫工作的困难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多还要大,这已是明摆着的事实,如果我们不下定决心,持之以恒,那就会前功尽弃。狭路相逢勇者胜,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要把压力变成动力,针对困难条分缕析,逐个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坚持三五年,精准扶贫工作一定会开花结果,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一定会如期而至。


三、扶贫工作必须压实七条路径


在前期扶贫工作中,我们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也寻找到了一些很好的办法,并且有一些好的办法正被反复复制,广为传播。这些办法是经过了实践检验的,是有效的,我们必须抓住不放,一抓到底,压实筑牢。


一是扶志气,增强脱贫致富的信心。古人云,志当存高远,无志空活百岁。志气是一个人展翅高飞的内在动力。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不怕有难事,就怕不登攀;不怕路程远,就怕不想走。有一些贫困户因贫困久了,早已成为社会的边沿人和脱离了人们的视野。他们不但对社会对他人早已不抱任何希望,而且对自己的能力水平和未来也早已心灰意冷。对这部分人,我们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扶志上,帮助他们振作精神,帮助他们发挥潜力,重树做人做事的信心和决心,鼓励他们抓住机遇,借助中央精准扶贫的东风,早日脱贫致富。


二是扶智慧,增强脱贫致富的能力。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和改革开放持续推进的今天,单凭一身力气想脱贫致富已经有一定的难度了。不少贫困户贫困的根源都是因为没有技术,没有文化。外出打工也只能做一些工资低、活儿重、环境差、保障难的工作,除去房租、水电、车费、生活费几乎一个大洋不剩。他们也曾随波逐流,或者跟着感觉走地搞过种养业,但都因为无文化无技术而以失败告终。我们要充分发挥职业学校、农广校、就业局、电大和乡镇党校的作用,广泛开展业务技能培训与文化知识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致富本领。


三是扶方向,增强脱贫致富的精准。贫困户的种类很多,造成贫困的原因也千差万别。因此,我们要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镇分村分户制定帮扶计划。帮扶计划要过细,要列出时间段,分周分月,倒排日期,积极推进。特别是对于产业扶贫,更是要选对路,切忌一哄而上,盲目复制其他地方的扶贫经验,以免水土不服,越扶越贫。这样的先例不是没有,须引以为戒。


四是扶资金,增强脱贫致富的张力。对于那些有发展愿望、有发展能力、有一定专业技能的贫困户,我们要在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各级党委、政府,要发挥主体作用,协调各个部门,打捆安排上级的支农资金,并精打细算,全部用在贫困户的产业扶持上;要协调好金融部门,多支持一些小额贷款,多对集纳农民工多的民营企业给予关照。党委政府和金融部门,同时要做好资金监管工作,避免贫困户因脱贫心切,盲目花钱或者上当受骗。


五是扶劳力,增强脱贫致富的基础。对缺劳动力的户头,单一给钱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我们要组织党员干部帮助春种秋收,担水担煤,先解决好基本的生存问题。如果贫困户基本的生存条件不先解决,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脱贫致富也只能是印在纸上的方案、刷在墙上的口号、写在报告里的套话。


六是扶市场,增强脱贫致富的成效。指导和鼓励贫困户发展产业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要解决好市场销路问题。历史的教训不可谓不多,各级政府号召群众种过的树、养过的牲畜还少吗?但成功的又有多少?给农民带来效益的又有多少?其主要原因就是只重视叫农民种,却忽略了帮助农民找市场。结果是结的果烂在树上,种的瓜烂在地上,以至于群众对政府指导发展生产的能力产生了质疑。因此,我们在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时,一定要未行兵先行败路,打有把握之仗。


七是扶大局,增强脱贫致富的长效。我们不能把扶贫仅仅理解为扶持各个贫困户。扶贫是党中央决战决胜全面小康的重要措施之一,是一项长治久安的政治任务。驻村干部和帮扶干部,不但要把贫困户的生产生活作为帮扶的主要任务,还要把贫困户的政治观点、文明习惯、综合素质做为帮扶的重要内容,同时还应该把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和村干部培训也纳入扶贫的工作重心,既扶物质的又扶精神的,既扶当前的又扶长远的,既扶表面的又扶本质的。只有这样,我们的扶贫工作才会立竿见影、卓有成效,贫困户才会顺势而起、永不返贫。


点击查看更多

工图网提供扶贫工作三必须供会员免费下载。更多精彩公司介绍PPT素材,尽在工图网。 

扶贫工作三必须,扶贫工作三必须 Array

本网站所有作品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
猜你喜欢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巡视工作重要论述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包含

关于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工作总结三篇包含

xx县三台xxx扶贫协作项目工作落实情况报告包含

在全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包含

2021关于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开展精神扶贫、文化扶贫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包含

2021贫困县精准扶贫工作调研报告三篇包含

您当前未开通企业VIP 加入企业VIP即可获取商用授权书 立即加入企业VIP
您当前未填写企业信息 完善企业信息即可下载授权书 前往填写信息
在线客服
工作日:09:00-18:00
电 话:400-1600-950
联系在线客服
收藏成功
升级VIP后可收藏更多内容
继续浏览 加入VIP
工图网VIP
全站资源终身免费下载
立即加入
今天下载太多文件了
请明天再来
我再逛逛 升级VIP继续下载

举报作品

该作品违反相关法律规范
侵权/盗版问题

请详细描述并提供原作品链接

其他原因

请详细描述举报原因

提交

工作日:09:00-18:00

工作日:09:00-18:00

客服热线:400-1600-950

Ctrl+D
收藏工图网

建议反馈

联系方式

提交
QQ登录 微信登录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工图网